《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学*重点是本节课的学*重点是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学*难点是在活动中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培养初步的归纳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让学生多说,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先通过数字教材以动画的形式将一个珠子摆出的数表示出来,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并感知珠子在不同的数位就表示不同的数,学生说的也很好。2个珠子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并通过对比有序、无序优化记录方法。3个珠子的活动主要是练*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数位和位值的理解,并尝试有序地思考。4个珠子主要是让学生有序地思考并记录的一种练*。观察总结规律后,5个珠子就是只想不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之后再进行一些相应的练*。整个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活动中。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有时间的把控不是特别好,学生讨论部分给的时间太多,学生发现规律还是很快的,给的时间过多导致有些学生想问题想偏了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再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设计好每个环节,准确把握时间。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活动课,目的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的课堂中,我化“静”为“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娱乐中、探索中激发起学*的兴趣,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等的气氛下,思维开拓了,能力发展了,头脑也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浓了。在整堂课中,我就是让“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用学具变魔术,创造出一系列的数,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摆出来,并写出来呢?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征与排列规律。让学生体会到学*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3

  听课不停学第四单元,我们网络上课一个多月了,省厅有电视直播课,但是第四单元已经结束,最后一节活动课没有直播课,我觉得这节课很有上的必要。1.培养孩子动手能力;2.在活动中更好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3.培养孩子有序思考。4.了解圆片个数与摆出不同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我见缝插针,今天下午直播了这节课。由于是网络直播,不能很好地和孩子们面对面直接交流,又不能留太多时间的操作时间,但是这节课就是让孩子这操作中找规律,面对困难,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提前一天让孩子预*,把预*内容方法详细发给孩子,把老师做的课件也提前发给孩子。

  预*准备

  (1) 20个小圆片(也可以十其他小物体);

  (2)两张大一点的卡片,分别写上“十位”和“个位”,孩子摆的时候在这下面摆;

  (3)提前在练*本上准备好记录表格,便于课堂上我们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

  例如用1个圆片摆出来一个数就把这个数写在“组成的数”一栏,最后看摆出几个,再填“组成的个数”。

  预*时:

  1.让孩子动手摆一摆,分别用1个,2个,3个,4个,5个圆片摆出来的结果,并做记录,(如果孩子不摆,画的话需要的记录表会很多,所以动手摆)摆一个记录一个,可以按老师的要求也可以自己根据课件里面的自己整理。可以把自己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发打卡组里。(打卡一组录3个圆片摆的过程,2组录用4个圆片摆的,依次类推)

  2.后面用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的谁理解了可以把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

  上课时尽量和孩子互动,1.整理好孩子提前发的视频,根据上课情况播放;2.让孩子这互动版面上直接扣出答案并及时反馈;

  虽然网课条件有限,但是孩子们学*热情不减,反馈不错。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4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在摆和想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加强对数位的认识。这个实践活动操作简单,规律性明显,能比较好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惯:加强条理性,善于观察,思考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喜欢玩的天性,把“玩”引入课堂,让学生用一张小小的圆片在数位表上玩摆圆片的数字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培养和提高。在用三个圆片来摆数的时候,学生摆出了3、12、21、30。没有一定的顺序,只是摆了一个写一个。找了3个学生上来都没有一定的规律,这个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去摆,可以把圆片都放在个位上或者十位上一个一个来挪,这样,孩子们基本上就掌握了规律。所以在下一个环节用四个,五个圆片来摆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用规律摆。在第三环节我就让让学生脱离用圆片摆来直接写出用7、8、9个圆片所表示的数,可是由于前两环节还有少许学生体会的不充分,缺少规律的总结,学生在这一环节还是脱离不了用圆片来摆。不过,总的来说,孩子们大部分都会根据规律来写数了,教学目标算是达成了,就不知道课后作业会如何。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5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最后一个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较欣慰的是,小朋友们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动要求。连*时比较容易出现乱子的“摆一摆”,也控制在可行之内。较可取的有以下3点:

  1、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体会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的开始,我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再利用牛牛变出的珠子,在计数器中摆一摆。通过动画的展示,新知的引入显得更为自然。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的动机,使学生学*情绪高涨,达到学*的最佳境界。

  2、让学生在同桌的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摆法的探索中,我让同桌之间一生摆,一生记录,集体探究4、5、6颗珠子的摆法。小朋友们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纠错、提高。

  3、让学生在多样的*题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巩固练*中我安排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猜”这3个环节,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以多样,层次性的*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效果,更让小朋友们在多样的练*中体会数学的魅力。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延伸的拓展练*:摆9颗以上的珠子,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每一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颗珠子。

  当然这节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放手不够充分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本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学生脱离我的预设,我步步为营。2颗珠子,先摆再讲解;3颗珠子,先摆再讲解。直到4、5、6颗珠子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操作不多,活动时间不够,活动性不强,化实践课为常规课,这点需要反思。

  2、引导不够有效

  特别是在找规律这一环节,因为我给小朋友的是一个完整的大表格,竖竖横横斜斜的都对的特别整齐。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竖竖斜斜的数字间的规律,但他们没有深入的找一找横横的,也就是每一颗珠子所摆出的数字间的规律。而这点恰恰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表格的处理和呈现中,我可以对其他的进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规律。

  一堂好课是上出来的,是磨出来的,更是钻出来的。一次次的试教,让我在不足中寻找差距。再次感谢前辈们宝贵的意见,让我反思中提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6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传统的新授课,教师的预设局限性太大,往往把这节课所需的知识基础替学生“提取”出来,然后进行课前铺垫。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权不够,教师“抱着走、领着走”,结果只能是“学生遇到新的情景就束手无策”。因此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短短的一节课已经结束,但它却留给笔者长时间的深思: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性学*的理念已渗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使师生真正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低段学生的探究欲望强与探究能力低的矛盾如何突破?是我们每位实践新课程的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仅以此课想与同行共同探讨。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7

  教师可能关注更多的是进度,而不是学生的探索,所以本节课很失败,用了两节课来完成,尽管如此,仍有学生没有掌握。当有学生很快完成3个圆片的拼摆时,有些学生的拼摆数量超过了3个却浑然不知。在操作中,教师没有让学生合作完成,也没有让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说一说。教师有些着急,在未完全掌握两个圆片的拼摆的时候急于推进3个圆片的.拼摆,效果不好。有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那么来自同伴的提醒和帮助就非常的重要,同伴之间的交流可能更有效,同伴之间相互帮助也是一种督促。教师的进度太快反而欲速则不达。

  让学生借助实际圆片拼摆之后再去完成图的操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8

  案例片断

  片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给你3个小圆片,你能在数位表上摆出哪些数?请小朋友们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摆数,一位同学记录他们摆的数。摆完后,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分四人小组摆小圆片,讨论)

  师:哪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说你们摆了哪些数?是怎么摆的?

  生1:我们摆了3,12,21,30四个数,我们是先摆好后,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2:我们也摆了这四个数,我们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是30,21,12,3。

  生3:我们摆了3,30,12,21,是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们喜欢哪种顺序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1种,因为从小到大排列,看起来比较顺一点。

  生2:我喜欢第3种,这样摆起来比较有规律一点。

  师:哦!摆起来有规律一点?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说说吗?

  生2:(边投影演示边说)就是先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个位上,这样是3;然后再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十位上,这样是30;再把1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2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这样是21;再把2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1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是12。

  生:说得真好!小朋友们看清楚他是怎么摆的吗?

  生齐:看清楚了。

  生3:老师,我的摆法也是有规律的。

  师:是嘛!来!边摆边说给大家听听!

  生3:(边投影演示边说)我先在个位上摆3个小圆片,这样表示的是3;然后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是12;再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就是21;再把个位是的小圆片拿到十位上,就是30。

  师:讲得太棒了!你们比老师讲得还好!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吗?

  生齐:看清楚了!

  ……

  片断:深入探究、模仿写数

  师:小朋友们,用3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四个数,用4个小圆片可以摆出五个数。从这两次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1:我发现摆出来的数比小圆片多1个。

  生2:我发现这些数加起来都等于小圆片的个数。

  师:哦?!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比如,12这个数,1+2=3, 21是2+1=3。说明它们都是用3个小圆片来摆的。

  师:哦!是这样的。你真会动脑筋!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5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如果不摆,你能写出这些数吗?请同学们写一写。

  (学生写数)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写的数和大家分享?

  生1:我写的数是5、50、14、41、23、32六个数。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吗?

  生1:我是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写出来的。

  生2:我写的数是5、14、23、32、41、50,这六个数。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我是想,先在个位上摆5个小圆片,然后每次从个位上拿一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得到了六个数。

  师:太棒了!那么6个小圆片可以摆几个数呢?

  生齐:7个!

  师:那么10个小圆片呢?

  生齐:11个!

  师:是吗?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齐: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师:那好就动手摆摆看。

  (学生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

  生:老师,我只摆出了9个。

  (下面开始自言自语:是9个,是9个。)

  生:老师,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

  师:是呀!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摆下去看看,好吗?

  三、反思和讨论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9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摆学具,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本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学具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这是一年级学生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过程

  如:第一次活动: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第二次活动: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欲望。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10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最后一个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较欣慰的是,小朋友们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动要求。连*时比较容易出现乱子的“摆一摆”,也控制在可行之内。较可取的有以下3点:

  1、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体会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的开始,我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再利用牛牛变出的珠子,在计数器中摆一摆。通过动画的展示,新知的引入显得更为自然。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的动机,使学生学*情绪高涨,达到学*的最佳境界。

  2、让学生在同桌的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摆法的探索中,我让同桌之间一生摆,一生记录,集体探究4、5、6颗珠子的摆法。小朋友们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纠错、提高。

  3、让学生在多样的*题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巩固练*中我安排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猜”这3个环节,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以多样,层次性的*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效果,更让小朋友们在多样的练*中体会数学的魅力。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延伸的拓展练*:摆9颗以上的珠子,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每一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颗珠子。

  当然这节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放手不够充分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本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学生脱离我的预设,我步步为营。2颗珠子,先摆再讲解;3颗珠子,先摆再讲解。直到4、5、6颗珠子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操作不多,活动时间不够,活动性不强,化实践课为常规课,这点需要反思。

  2、引导不够有效

  特别是在找规律这一环节,因为我给小朋友的是一个完整的大表格,竖竖横横斜斜的都对的特别整齐。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竖竖斜斜的数字间的规律,但他们没有深入的找一找横横的,也就是每一颗珠子所摆出的数字间的规律。而这点恰恰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表格的处理和呈现中,我可以对其他的进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规律。

  一堂好课是上出来的,是磨出来的,更是钻出来的。一次次的试教,让我在不足中寻找差距。再次感谢前辈们宝贵的意见,让我反思中提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扩展阅读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扩展1)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通用 (菁华3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通用1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传统的新授课,教师的预设局限性太大,往往把这节课所需的知识基础替学生“提取”出来,然后进行课前铺垫。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权不够,教师“抱着走、领着走”,结果只能是“学生遇到新的情景就束手无策”。因此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短短的一节课已经结束,但它却留给笔者长时间的深思: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性学*的理念已渗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使师生真正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低段学生的探究欲望强与探究能力低的矛盾如何突破?是我们每位实践新课程的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仅以此课想与同行共同探讨。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通用2

  听课不停学第四单元,我们网络上课一个多月了,省厅有电视直播课,但是第四单元已经结束,最后一节活动课没有直播课,我觉得这节课很有上的必要。1.培养孩子动手能力;2.在活动中更好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3.培养孩子有序思考。4.了解圆片个数与摆出不同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我见缝插针,今天下午直播了这节课。由于是网络直播,不能很好地和孩子们面对面直接交流,又不能留太多时间的操作时间,但是这节课就是让孩子这操作中找规律,面对困难,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提前一天让孩子预*,把预*内容方法详细发给孩子,把老师做的课件也提前发给孩子。

  预*准备

  (1)20个小圆片(也可以十其他小物体);

  (2)两张大一点的卡片,分别写上“十位”和“个位”,孩子摆的时候在这下面摆;

  (3)提前在练*本上准备好记录表格,便于课堂上我们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

  例如用1个圆片摆出来一个数就把这个数写在“组成的数”一栏,最后看摆出几个,再填“组成的个数”。

  预*时:

  1.让孩子动手摆一摆,分别用1个,2个,3个,4个,5个圆片摆出来的结果,并做记录,(如果孩子不摆,画的话需要的记录表会很多,所以动手摆)摆一个记录一个,可以按老师的要求也可以自己根据课件里面的自己整理。可以把自己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发打卡组里。(打卡一组录3个圆片摆的过程,2组录用4个圆片摆的,依次类推)

  2.后面用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的谁理解了可以把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

  上课时尽量和孩子互动,1.整理好孩子提前发的视频,根据上课情况播放;2.让孩子这互动版面上直接扣出答案并及时反馈;

  虽然网课条件有限,但是孩子们学*热情不减,反馈不错。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通用3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摆学具,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学具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这是一年级学生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过程。如:第一次活动: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第二次活动: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欲望。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扩展2)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1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最后一个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较欣慰的是,小朋友们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动要求。连*时比较容易出现乱子的“摆一摆”,也控制在可行之内。较可取的有以下3点:

  1、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体会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的开始,我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再利用牛牛变出的珠子,在计数器中摆一摆。通过动画的展示,新知的引入显得更为自然。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的动机,使学生学*情绪高涨,达到学*的最佳境界。

  2、让学生在同桌的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摆法的探索中,我让同桌之间一生摆,一生记录,集体探究4、5、6颗珠子的摆法。小朋友们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纠错、提高。

  3、让学生在多样的*题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巩固练*中我安排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猜”这3个环节,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以多样,层次性的*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效果,更让小朋友们在多样的练*中体会数学的魅力。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延伸的拓展练*:摆9颗以上的珠子,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每一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颗珠子。

  当然这节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放手不够充分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本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学生脱离我的预设,我步步为营。2颗珠子,先摆再讲解;3颗珠子,先摆再讲解。直到4、5、6颗珠子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操作不多,活动时间不够,活动性不强,化实践课为常规课,这点需要反思。

  2、引导不够有效

  特别是在找规律这一环节,因为我给小朋友的是一个完整的大表格,竖竖横横斜斜的都对的特别整齐。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竖竖斜斜的数字间的规律,但他们没有深入的找一找横横的,也就是每一颗珠子所摆出的数字间的规律。而这点恰恰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表格的处理和呈现中,我可以对其他的进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规律。

  一堂好课是上出来的,是磨出来的,更是钻出来的。一次次的试教,让我在不足中寻找差距。再次感谢前辈们宝贵的意见,让我反思中提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活动课,目的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的课堂中,我化“静”为“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娱乐中、探索中激发起学*的兴趣,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等的气氛下,思维开拓了,能力发展了,头脑也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浓了。在整堂课中,我就是让“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用学具变魔术,创造出一系列的数,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摆出来,并写出来呢?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征与排列规律。让学生体会到学*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3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个纯数学探索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在摆和想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加强对数位的认识。这个实践活动操作简单,规律性明显,能比较好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惯:加强条理性,善于观察,思考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喜欢玩的天性,把“玩”引入课堂,让学生用一张小小的圆片在数位表上玩摆圆片的数字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都不同程度的得到培养和提高。在用三个圆片来摆数的时候,学生摆出了3、12、21、30。没有一定的顺序,只是摆了一个写一个。找了3个学生上来都没有一定的规律,这个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去摆,可以把圆片都放在个位上或者十位上一个一个来挪,这样,孩子们基本上就掌握了规律。所以在下一个环节用四个,五个圆片来摆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用规律摆。在第三环节我就让让学生脱离用圆片摆来直接写出用7、8、9个圆片所表示的数,可是由于前两环节还有少许学生体会的不充分,缺少规律的总结,学生在这一环节还是脱离不了用圆片来摆。不过,总的来说,孩子们大部分都会根据规律来写数了,教学目标算是达成了,就不知道课后作业会如何。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扩展3)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1

  “摆一摆,想一想”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本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安排了不同的摆学具,也不失时机地点拨学生的想规律。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了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意识、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等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培养和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本节课的设计让孩子们在玩学具的基础上引导在数位上摆数,这是一年级学生学*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适当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探索规律,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节课在这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如:本节课中进行了多次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记一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找到了规律,我觉得更为成功的是学生获得了学*的快乐。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具为材料体验学*过程

  如:第一次活动:学生用1个圆片、2个圆片、3个圆片摆数。摆数时要动脑筋,怎样才能摆的既快又不遗漏,为学生发现摆数规律作铺垫。第二次活动:学生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课上安排让各小组介绍摆得快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摆数规律的欲望。当学生用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摆数时,我就抓住时机提出,不摆圆片,能直接写出个圆片7个摆出的数吗?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使摆数的规律自然而然的产生,不仅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动脑密切相连,而且学生的思维也非常活跃,几乎都发现用圆片在数位上摆数的规律,这看似简单的合作探究活动,却蕴涵着丰富的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这不正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实践活动吗?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2

  案例片断

  片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给你3个小圆片,你能在数位表上摆出哪些数?请小朋友们四人合作,三位小朋友摆数,一位同学记录他们摆的数。摆完后,把这些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分四人小组摆小圆片,讨论)

  师:哪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说你们摆了哪些数?是怎么摆的?

  生1:我们摆了3,12,21,30四个数,我们是先摆好后,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2:我们也摆了这四个数,我们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是30,21,12,3。

  生3:我们摆了3,30,12,21,是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们喜欢哪种顺序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1种,因为从小到大排列,看起来比较顺一点。

  生2:我喜欢第3种,这样摆起来比较有规律一点。

  师:哦!摆起来有规律一点?能一边摆一边给同学们说说吗?

  生2:(边投影演示边说)就是先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个位上,这样是3;然后再把这3个小圆片全都放在十位上,这样是30;再把1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2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这样是21;再把2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上,1个小圆片放在十位上,是12。

  生:说得真好!小朋友们看清楚他是怎么摆的吗?

  生齐:看清楚了。

  生3:老师,我的摆法也是有规律的。

  师:是嘛!来!边摆边说给大家听听!

  生3:(边投影演示边说)我先在个位上摆3个小圆片,这样表示的是3;然后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是12;再从个位上拿1个小圆片到十位上,就是21;再把个位是的小圆片拿到十位上,就是30。

  师:讲得太棒了!你们比老师讲得还好!其他小朋友看清楚了吗?

  生齐:看清楚了!

  ……

  片断:深入探究、模仿写数

  师:小朋友们,用3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四个数,用4个小圆片可以摆出五个数。从这两次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1:我发现摆出来的数比小圆片多1个。

  生2:我发现这些数加起来都等于小圆片的个数。

  师:哦?!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比如,12这个数,1+2=3, 21是2+1=3。说明它们都是用3个小圆片来摆的。

  师:哦!是这样的。你真会动脑筋!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5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数?如果不摆,你能写出这些数吗?请同学们写一写。

  (学生写数)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写的数和大家分享?

  生1:我写的数是5、50、14、41、23、32六个数。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吗?

  生1:我是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交换一下写出来的。

  生2:我写的数是5、14、23、32、41、50,这六个数。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2:我是想,先在个位上摆5个小圆片,然后每次从个位上拿一个小圆片到十位上,这样就得到了六个数。

  师:太棒了!那么6个小圆片可以摆几个数呢?

  生齐:7个!

  师:那么10个小圆片呢?

  生齐:11个!

  师:是吗?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齐: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师:那好就动手摆摆看。

  (学生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数)

  生:老师,我只摆出了9个。

  (下面开始自言自语:是9个,是9个。)

  生:老师,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

  师:是呀!怎么会只有9个了呢?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摆下去看看,好吗?

  三、反思和讨论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3

  教师可能关注更多的是进度,而不是学生的探索,所以本节课很失败,用了两节课来完成,尽管如此,仍有学生没有掌握。当有学生很快完成3个圆片的拼摆时,有些学生的拼摆数量超过了3个却浑然不知。在操作中,教师没有让学生合作完成,也没有让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说一说。教师有些着急,在未完全掌握两个圆片的拼摆的时候急于推进3个圆片的拼摆,效果不好。有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那么来自同伴的提醒和帮助就非常的`重要,同伴之间的交流可能更有效,同伴之间相互帮助也是一种督促。教师的进度太快反而欲速则不达。

  让学生借助实际圆片拼摆之后再去完成图的操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4

  上完这节综合实践课,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年级的`孩子既活泼又难把握,苦于在放与不放之间找最佳支点,教学任务如何才能在40分钟内有效完成?合作学*的倾听意识怎样落实到每位孩子?……这些都是我课前课后不停思索的问题。回顾本节课,我认为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方面做得还不错。

  四个层次的摆圆片活动,前两个层次是动手操作,先是师生合作,明确操作任务,再是两次小组合作,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效合作到有效合作,也就是在实践中积累活动经验,展示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最后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点慢,但我并不急求成,在摆三个圆片这个环节,预设是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摆法,可是在巡视中并没有如我所愿,只找到一个接*从大到小的摆法,为此,我在观察比较出从小到大这种摆法很有序的基础上再来看这种摆法,提示学生如何才能让这种摆法也变得有序呢?学生有了前面的对比分析,很快进行了改正,在这个纠正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无序和有序的区别,从而更易体会有序思想的方便之处。学生的表现让我想到了课堂生成是灵动的,学生的错误是课堂中宝贵资源,用好这美好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别样的光彩。

  两人合作是本节课的主要学*方式,前不久听了一位专家的讲座,谈到小组合作需要关注的十二个细节,其中就有低年级孩子自我调控能力不够,更适合两人合作,为将来四人或更多人数的小组合作提供基础,非常有道理,本节课我就是让学生一人摆一人记,分工明确,不会存在你争我抢的局面,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但有些学生或是不愿参与、或是不会与人合作、或是没有听清要求(我发了两张记录单,有些孩子错误的认为一人写一张),反思我让学生合作前,可能没有更为清晰的说明合作要求,我以为只要进行师生合作示范,应该没有问题,但我忽略了有些孩子注意力是不集中的,他们不能将这个环节和上个环节联系起来,摆圆片又很好玩,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我要摆圆片了,所以造成部分小组的合作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在合作学*汇报时,本想突出小组而不是个体,让汇报的小组都站上了讲台,一方面为他们增添认同感,另一方面突出团体意识,但在汇报时两人的合作还不够,在他们潜意识中还没有形成这是我们共同完成的结果,我也担心时间不够,就没有太花时间去引导如何以小组的名义进行汇报,以后在*常上课时还需要循序渐进。

  时间的分配不是很合理,前松后紧,学生在摆一个圆片和两个圆片时太慢,小组汇报三个圆片可以怎样摆时,调控还不够,评价手段还需更加丰富,在不同时段想办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公开教学,我感受到了学生其实很喜欢数学,低年级的孩子也能在有数学味的课堂中找到快乐!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5

  听课不停学第四单元,我们网络上课一个多月了,省厅有电视直播课,但是第四单元已经结束,最后一节活动课没有直播课,我觉得这节课很有上的必要。1.培养孩子动手能力;2.在活动中更好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3.培养孩子有序思考。4.了解圆片个数与摆出不同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我见缝插针,今天下午直播了这节课。由于是网络直播,不能很好地和孩子们面对面直接交流,又不能留太多时间的操作时间,但是这节课就是让孩子这操作中找规律,面对困难,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提前一天让孩子预*,把预*内容方法详细发给孩子,把老师做的课件也提前发给孩子。

  预*准备

  (1) 20个小圆片(也可以十其他小物体);

  (2)两张大一点的卡片,分别写上“十位”和“个位”,孩子摆的时候在这下面摆;

  (3)提前在练*本上准备好记录表格,便于课堂上我们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

  例如用1个圆片摆出来一个数就把这个数写在“组成的数”一栏,最后看摆出几个,再填“组成的个数”。

  预*时:

  1.让孩子动手摆一摆,分别用1个,2个,3个,4个,5个圆片摆出来的结果,并做记录,(如果孩子不摆,画的.话需要的记录表会很多,所以动手摆)摆一个记录一个,可以按老师的要求也可以自己根据课件里面的自己整理。可以把自己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发打卡组里。(打卡一组录3个圆片摆的过程,2组录用4个圆片摆的,依次类推)

  2.后面用6个,7个,8个,9个圆片摆的谁理解了可以把摆的过程录成小视频.

  上课时尽量和孩子互动,1.整理好孩子提前发的视频,根据上课情况播放;2.让孩子这互动版面上直接扣出答案并及时反馈;

  虽然网课条件有限,但是孩子们学*热情不减,反馈不错。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扩展4)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1

  《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最后一个知识点。教材中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较欣慰的是,小朋友们能井然有序的完成我的活动要求。连*时比较容易出现乱子的“摆一摆”,也控制在可行之内。较可取的有以下3点:

  1、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体会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在新课的开始,我用可爱的卡通形象——牛牛,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再利用牛牛变出的珠子,在计数器中摆一摆。通过动画的展示,新知的引入显得更为自然。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的动机,使学生学*情绪高涨,达到学*的最佳境界。

  2、让学生在同桌的合作中体会集体的智慧。

  在再次熟悉摆法的探索中,我让同桌之间一生摆,一生记录,集体探究4、5、6颗珠子的摆法。小朋友们在互相探究、互相合作中纠错、提高。

  3、让学生在多样的*题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在巩固练*中我安排了“我会填”、“我会判”、“我会猜”这3个环节,在紧扣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以多样,层次性的*题来检验小朋友们的学*效果,更让小朋友们在多样的练*中体会数学的魅力。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延伸的拓展练*:摆9颗以上的珠子,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每一个数位最多只能摆9颗珠子。

  当然这节课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1、放手不够充分

  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本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为防止学生脱离我的预设,我步步为营。2颗珠子,先摆再讲解;3颗珠子,先摆再讲解。直到4、5、6颗珠子才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操作不多,活动时间不够,活动性不强,化实践课为常规课,这点需要反思。

  2、引导不够有效

  特别是在找规律这一环节,因为我给小朋友的是一个完整的大表格,竖竖横横斜斜的都对的特别整齐。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竖竖斜斜的数字间的规律,但他们没有深入的找一找横横的,也就是每一颗珠子所摆出的数字间的规律。而这点恰恰是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表格的处理和呈现中,我可以对其他的进行弱化,着重某一行的找规律。

  一堂好课是上出来的,是磨出来的,更是钻出来的。一次次的试教,让我在不足中寻找差距。再次感谢前辈们宝贵的意见,让我反思中提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2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传统的新授课,教师的预设局限性太大,往往把这节课所需的知识基础替学生“提取”出来,然后进行课前铺垫。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权不够,教师“抱着走、领着走”,结果只能是“学生遇到新的情景就束手无策”。因此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可以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复*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要好的多。表现在:(1)数位位置:左边的是十位,右边的是个位。(2)数位位值:个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一,十位上摆一颗表示一个十。(3)数位上表示数:如果个位放一颗,十位放两颗就表示21。(4)数位表的好处:表示数很方便。……事实上这些“介绍”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引起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让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天生其人必有才”,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的潜力,教师要大胆放手,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感悟。

  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再如在“探究规律”和“模仿写”这些环节的设计上也都有体现,抓住“你有什么新发现”和“这些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两个问题,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思考空间。

  短短的一节课已经结束,但它却留给笔者长时间的深思: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性学*的理念已渗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使师生真正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低段学生的探究欲望强与探究能力低的矛盾如何突破?是我们每位实践新课程的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仅以此课想与同行共同探讨。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摆一摆,想一想”是一年级下册的一节数学活动课,目的就是先摆后想,边摆边想,在摆的过程中想,在想的过程中摆,在摆和想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对数位的认识;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归纳能力、抽象思维得到培养和提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的课堂中,我化“静”为“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娱乐中、探索中激发起学*的兴趣,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等的气氛下,思维开拓了,能力发展了,头脑也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意识也浓了。在整堂课中,我就是让“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用学具变魔术,创造出一系列的数,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摆出来,并写出来呢?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归纳,发现100以内的数的特征与排列规律。让学生体会到学*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扩展5)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1

  今年,我参与了哈尔滨市小学科学“进取杯”课堂教学大赛,我执教的《摆的研究》一课获奖。经过几次教学实践的磨砺,我对这节课有了一些深入研究,也对科学课的教学有了新的考虑。这节课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花象。

  在第一次试讲时,我对这节课的结构作了如下布置: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摆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学生讨论后认为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摆的快慢,如摆锤的轻重、摆绳的长短等。接着将问题引到“摆的快慢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上来。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发表了自身的看法(猜想):认为有关系的31人,认为没有关系的26人。究竟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摆绳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学生自然想到通过做实验进行验证。这个实验对于五年级同学来说并不是特别难,学生根据自身的猜想,设计好了实验方案,也提出了做这个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在接下去长达18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分别做了两个实验,而后进行汇报交流。第一个实验难度不是特别大,结论也明显。但学生得出的实验结果可不是这样:全班9个组,实验的数据标明有一个组在做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的实验时,测出的几个数据都是不同的。先汇报的两个小组说:“摆锤的轻重与摆摆动快慢无关。”因为他们测出的数据都是不变的,我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很满意,褒扬了他们。当第七组同学用胆怯的声音告诉大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时,我随口说出,你们的实验可能出错了。其他同学的疑虑也就就此打住,一次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机会就这样在我手中悄悄地溜走了。

  第一次试讲结束了,但留给我的考虑却更多了。

  科学课的全面推开在我区已经有5年多了,而我们对科学课的认识到底到了什么程度,科学究竟是什么,简单的猜测、合作、假设、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科学吗?这个问题多次在我心中质问着我。我认为科学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求对世界的解释,用实证的方法寻求对世界的认识,它是讲求真凭实据,讲求用证据说话的。科学对事实的尊重,对观察的依赖,对结论的谨慎,对错误的勇于修正,这些都不是靠用文字讲给学生听,他们就可以内化的,而必需在小朋友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亲历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才干达成的。

  当证据与事实不相符合时,而我却将结论告诉给学生的例子还有很多,相信其他老师也都会有同感。我想我们的实验证据与我们所要得出的结论发生的矛盾,它并不可怕,因为我们都知道实验中的误差是无法防止,也不可能防止的,误差是永远存在的,最关键一点是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误差,去分析这些数据,仅仅简单地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决不是我们所要的科学态度。

  一、分析这些误差发生的原因

  既然误差的得来是不可防止的,所以回避它绝不是聪明的方法,如果一遇到学生的实验数据与结论不相符合时,都由老师来告诉学生实验的结论是这样的,那么科学探究还有意义和价值吗?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提升吗?在课后的研讨中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在事先的备课环节中就应考虑到这点,学生还小,他们不可能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通过几次实验操作就得出科学的结论,更何况科学家结论的得出也不是一次就胜利的。

  当第七组同学说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这一结论时,我不应该简单的告诉他们,你们的实验出错了,而应该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为什么他们的结论与事实不相符合,可能会有哪些因素导致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比方说我们人为的因素,花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否有差别……,假如能这样理性地引导学生看待误差,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都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寻找减小误差发生的方法

  既然误差的发生是不可以防止的,在我们的科学课中就应当积极面对,寻找为什么会发生误差,怎样做才干减小误差。那么如何来减小误差的发生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仔细检查实验装置

  误差的发生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与实验装置的设置有关。因此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让他们仔细检查自身的实验装置是不是还存在着缺乏之处,需不需要改进。例如在做这个实验时,假如实验花稍微有些小毛病,就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实验花一定要精心选择,把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到最小。选择摆线,我试过纱线、细棉线、尼龙线、涤纶线、绣线等等,都存在缺乏,最后才选择略粗一点的棉线。对于摆锤,教材用大小螺丝帽表示轻重两种不同重量的摆锤。其实当两根摆线长短一样绑上大小两个螺丝帽后,实际上摆长就会发生变化,大螺丝帽的摆线要比小螺丝帽长。所以我将螺丝帽换成铁垫圈,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差。

  2.渗透重复检验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科学家得出一个实验结论并不是做一次或两次实验得出的,而是做了几十次、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数据分析才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因此,尽管课堂教学时间无法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反复实验,但我们也不能仅仅从一次实验中就得出结论。

  协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整个摆的探究活动胜利和失败的关键,那么,舍得花时间对实验中相同和不同因素的控制的深度研讨就成为极具价值的活动了。在研究实验方案时,我问学生:“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生:多做几次实验。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生:一次可能有巧合。师:那你觉得做几次比较合适?生:三次以上吧。师:行!我们每组争取都做三次,实验中有干扰的不算,假如还有时间,可以多做几次。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三次实验有三个数据,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取*均数。

  通过对实验中注意事项的研讨,强调了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先明确每个实验中一定要坚持相同和一定要坚持不同的因素是什么,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收集有效证据。尤其是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加以关注:做三次以上就是重复做;求*均数是计数要求简单性……,教师强调了丈量要客观、精确,它将影响证据的可靠性,在教学中向学生充沛渗透了实证意识。

  3.通过搜集证据,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从学生觉得新鲜、感兴趣的观察摆钟入手,让学生动手玩玩摆,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让学生从玩摆中发现问题:为什么相同时间里摆动次数却不一样,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意识顺应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很自然转入对问题的假设上来;在深度讨论中明确该实验的研究方案,让学生对实验中的细节加以关注,体现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研究思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目标蕴涵其中。在汇报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探索摆长、摆锤重量和摆的快慢有无关系的经历中,有的小组成功了,也有的小组失败了,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和科学的结论有偏差甚至相反。但在此过程中,每一学生都获得新知和体验,这也正是一个人的学*、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知识、能力、情感有机的交融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整合了三维目标的达成。在课将告结束时,我问学生: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意味深长:做实验真不容易。我想我和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深深体会到这“不容易”中所包含的意味。

《摆的研究》教学反思3

  今年,我参加了哈尔滨市小学科学“进取杯”课堂教学大赛,我执教的《摆的研究》一课获奖。经过几次教学实践的磨砺,我对这节课有了一些深入研究,也对科学课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这节课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花象。

  在第一次试讲时,我对这节课的结构作了如下安排: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摆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测,学生讨论后认为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摆的快慢,如摆锤的轻重、摆绳的'长短等。接着将问题引到“摆的快慢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上来。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七嘴八舌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猜测):认为有关系的31人,认为没有关系的26人。究竟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摆绳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学生自然想到通过做实验进行验证。这个实验对于五年级同学来说并不是特别难,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设计好了实验方案,也提出了做这个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在接下去长达18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分别做了两个实验,而后进行汇报交流。第一个实验难度不是特别大,结论也明显。但学生得出的实验结果可不是这样:全班9个组,实验的数据表明有一个组在做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无关的实验时,测出的几个数据都是不同的。先汇报的两个小组说:“摆锤的轻重与摆摆动快慢无关。”因为他们测出的数据都是不变的,我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很满意,表扬了他们。当第七组同学用胆怯的声音告诉大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时,我随口说出,你们的实验可能出错了。其他同学的疑虑也就就此打住,一次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机会就这样在我手中悄悄地溜走了。

  第一次试讲结束了,但留给我的思考却更多了。

  科学课的全面推开在我区已经有5年多了,而我们对科学课的认识到底到了什么程度,科学究竟是什么,简单的猜想、合作、假设、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科学吗?这个问题多次在我心中质问着我。我认为科学最大的特点应该是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寻求对世界的解释,用实证的方法寻求对世界的认识,它是讲求真凭实据,讲求用证据说话的。科学对事实的尊重,对观察的依赖,对结论的谨慎,对错误的勇于修正,这些都不是靠用文字讲给学生听,他们就可以内化的,而必须在孩子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亲历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才能达成的。

  当证据与事实不相符合时,而我却将结论告诉给学生的例子还有很多,相信其他老师也都会有同感。我想我们的实验证据与我们所要得出的结论产生的矛盾,它并不可怕,因为我们都知道实验中的误差是无法避免,也不可能避免的,误差是永远存在的,最关键一点是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误差,去分析这些数据,仅仅简单地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决不是我们所要的科学态度。

  一、分析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

  既然误差的得来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回避它绝不是聪明的办法,如果一遇到学生的实验数据与结论不相符合时,都由老师来告诉学生实验的结论是这样的,那么科学探究还有意义和价值吗?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提升吗?在课后的研讨中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在事先的备课环节中就应考虑到这点,学生还小,他们不可能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通过几次实验操作就得出科学的结论,更何况科学家结论的得出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

  当第七组同学说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这一结论时,我不应该简单的告诉他们,你们的实验出错了,而应该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为什么他们的结论与事实不相符合,可能会有哪些因素导致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比如说我们人为的因素,花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如果能这样理性地引导学生看待误差,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都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寻找减小误差产生的方法

  既然误差的产生是不可以避免的,在我们的科学课中就应当积极面对,寻找为什么会产生误差,怎样做才能减小误差。那么如何来减小误差的产生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仔细检查实验装置

  误差的产生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与实验装置的设置有关。因此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让他们仔细检查自己的实验装置是不是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不需要改进。例如在做这个实验时,如果实验花稍微有些小毛病,就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实验花一定要精心选择,把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控制到最小。选择摆线,我试过纱线、细棉线、尼龙线、涤纶线、绣线等等,都存在不足,最后才选择略粗一点的棉线。对于摆锤,教材用大小螺丝帽表示轻重两种不同重量的摆锤。其实当两根摆线长短一样绑上大小两个螺丝帽后,实际上摆长就会发生变化,大螺丝帽的摆线要比小螺丝帽长。所以我将螺丝帽换成铁垫圈,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2.渗透重复检验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科学家得出一个实验结论并不是做一次或两次实验得出的,而是

  做了几十次、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数据分析才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因此,尽管课堂教学时间无法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反复实验,但我们也不能仅仅从一次实验中就得出结论。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整个摆的探究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关键,那么,舍得花时间对实验中相同和不同因素的控制的深度研讨就成为极具价值的活动了。在研究实验方案时,我问学生:“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生:多做几次实验。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生:一次可能有巧合。师:那你觉得做几次比较合适?生:三次以上吧。师:行!我们每组争取都做三次,实验中有干扰的不算,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多做几次。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三次实验有三个数据,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取*均数。

  通过对实验中注意事项的探讨,强调了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先明确每个实验中一定要保持相同和一定要保持不同的因素是什么,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收集有效证据。尤其是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加以关注:做三次以上就是重复做;求*均数是计数要求简单性……,教师强调了测量要客观、精确,它将影响证据的可靠性,在教学中向学生充分渗透了实证意识。

  3.通过搜集证据,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科学事实、科学数据就是证据。科学探究要重证据,应通过定量观察、测量、记录来搜集科学事实和可靠证据。本课中学生要谨慎地做好数据的记录和整理。本课出现三次运用数据,一是让学生在测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后,把自己组的数据公布与众。由于都是学生自己做的摆,都是测十五秒内摆动的次数,所以学生根据数据很自然的得出结论。二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认真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组的研究数据,根据数据,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三是在汇报交流时能向大家阐述自己证据获得的经过,依据可靠的数据来解释。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尊重数据(证据),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

  4.引导学生反思、质疑。

  尽管学生在动手之前对实验精确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研究出现误差。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进行跟进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交流摆锤研究结果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体验活动:

  1、学生汇报关于摆锤重量是否影响摆的快慢的结果,出现不一致的意见,个别组的结果表明是“有关系”的。

  2、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大家研究的结果不同,大家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讨论找出其不规范或不正确操作而影响实验精确性的地方;

  3、现场验证演示,请这组现场演示,在同学们的监控下,严格控制相关变量,达到实验成功。学生在这样有梯度的递进活动中,经历着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重新梳理和回顾,达到对“精确控制因素”的再认识,深刻体验对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因此,在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重复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小实验误差的产生。

  三、正确对待误差,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课堂上,学生只忙于动手操作,不注重同时观察、适时收集证据,忽略控制变量,从而导致实验的失败。实验就会产生误差,误差不等于差错。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更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能正视误差,培养孩子们一种求真求实,不要妄下结论的科学态度。告诉学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的存在是可能的并且是合理的,面对误差要积极地分析这些误差产生的原因,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减小误差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爱迪生说过,任何一项发明都是深思熟虑、严格试验的结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去实验,去正确对待误差这些都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科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实证”。科学是要讲证据的,科学是可以重复检验的,这就是“实证意识”。追求实验的“精确性”以收集有效证据,让精确实验的思想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诠释着科学课堂中实证意识的教学。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扩展6)

——让我想一想作文优选【20】份

  让我想一想作文 1

  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现阳光如此温热,岁月是那般静好!

  现在,我们国家都在提倡垃圾分类,可男女老少皆未做到。譬如,前几天我就看到了这个现象:一个神清气爽的老奶奶把一袋装满了烂果皮,表面还盯满苍蝇的垃圾袋随手一扔,扔在一个写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去了。一个小男孩见了,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追上老奶奶,对她郑重其事地说:“老奶奶,您的垃圾丢错垃圾桶了,应该丢到‘厨余垃圾’里!”老奶奶听了,刚才还笑容满面的脸,马上变得阴沉下来,颇有不快地说:“这垃圾桶又不是你家的,你管得着啊!小屁孩。”尽管小男孩听了还想说些什么,可老奶奶已经扬长而去,此时,小男孩只得作罢,自己帮老奶奶取出恶心的垃圾袋放进了正确的'垃圾桶。我见状莫名地有点难过:这老人也真是的!对国家所倡导的垃圾分类理念不知道也就算了,毕竟老人不上学,不懂这些知识,但小男孩及时予以指正,她为何还不听劝呢?

  但停下来想一想小男孩,似乎此时天蓝了,草绿了,心也更开阔了。希望所有人都能停下来好好想一想!

  让我想一想作文 2

  这个城市在黄河之滨,滚滚黄河奔流不息,这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孕育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第二天,我和哥哥姐姐就去了公园,一进大门脑海里就涌现了两个字——新鲜。新鲜的空气,新鲜的景物,反正一切都是新鲜的。再看一看周边的环境更是幽静、凉爽。还有一池塘清水出芙蓉的`荷花,朵朵娇艳。园里的建筑是仿古的,有一种古朴和典雅的美!

  我们欣赏了古风十足的建筑和美丽娇艳的荷花后,在亭子中休息。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中间有一簇国色天香的牡丹,我们在亭子里边吃边欣赏这如画的风景。在我们不远处有一对母子,只见小男孩手拿皮球正在与妈妈快乐的玩耍,小男孩又蹦又跳把皮球抛来抛去,他把皮球抛给妈妈,妈妈又抛给他,快乐的让我们着迷。突然,小男孩一不小心把皮球抛进了鲜嫩的草地里,他没有犹豫,准备想踏入草坪把皮球抱回来。可是妈妈制止了,只见妈妈从不远处找来一根长竹竿,她费力的拿起竹竿,用尽办法不让脚尖踏入草地,踮起脚尖把身子努力向前探,用竹竿小心翼翼的把皮球勾了出来,告诉小孩不要践踏草坪,小草也是有生命的。有首歌唱的好,“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它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但是它却像花儿一样装点着我们的城市美化着我们的心灵。

  突然,我看见我们刚才吃零食的垃圾就那么随意的扔在地上,一片狼藉。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的似乎都想起了什么,而后都默默的捡起了地上垃圾。小男孩的母亲没有让她的孩子去践踏草坪,小草是一种生灵,它能美化城市,减少雾霾,使空气更清新天空更蔚蓝河水更清澈。那么我们在干一些事情之前是否也应想一想这件事到底该不该做,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莽撞,多一分公德心,少一分自私和陋*,才会让社会更和谐,城市更美好!

  让我想一想作文 3

  21世纪如约而至,但愿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是全地球人类的夙愿,或许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逐渐满足了我们的小小世界,但我们总是忽略了那些美好的东西,那些就在身边我们却看不见的美好,而在我这年纪我很庆幸我还是看到了那些美好的事物。

  如果一万年后,我们还能站在地球呼吸地球的空气,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到幸运,哪个时候的天空与海面成一条地*线,我们还能看到最美的海洋,海鸥从海*面上飞过,发出嗷嗷的声音,清脆的鸟儿停留在甲板上晒着太阳,那时候的太阳靠*我们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轮廓就在海*面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越来越科技化,正因为科技的方便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我们站在大自然的身边倾听大自然的规律。

  我们是不是应该停下不断追逐的脚步抬头看看天空,那些已经被我们污垢的天空,我们呼吸着是污垢后残留的那点点空气,多么的稀薄,它不再拥有大自然的味道,那已过天晴后残留的清香味,我们做了那么多,就是为了生活会更加的美好,但是我们却因此迷失了自我,我们最原始的生活,我们不是靠空气而活,我们是靠电子设备,当手机断电就意味着生命即将终结

  想一想,我们的蓝色天空中的鸟儿,它们都去了那里,它们失去了自由的天空,我们是残忍的,残忍的却又给它们生活的环境,如果将你关进牢笼里,你会自由吗?你不会感到浑身不自在吗?我们人类说了多少遍要好好爱惜地球的环境与生态*衡,但最后会忘记。

  那些美好的事物,将会被我们亲手埋葬在这里,我们将不会再看到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洋,体验温暖的阳光,迎接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与无尽的枯萎。

  让我想一想作文 4

  静谧的午后,天刚放晴,公园的小径上还残留着雨水洗涤的痕迹。

  我漫步在公园潮湿的小径上,湿润的空气唤醒心头一片清新,微风携着花香吹拂着我的双颊,轻轻凉凉。

  仰起头,雨后的阳光通过春日午后的'温暖,照在枝头。几片绿叶间,是淡紫的丁香。我抬手抚摸它清香四溢的花穗,任由花枝上的露水顺着手指流淌。小小的丁香花簇成花团,花团不大,更因雨后的露珠而显得娇小。

  微风又起,小小的丁香经不起露重风湿的侵凌,纷纷扬扬飘落下来,星星点点地落在潮湿的路面上,让人不由得心生惋惜……

  我不禁思绪万千,让我想一想,这落花之景怎就让我心头一颤,这般不悦?

  微风的小径上,落下的丁香在地上不停翻滚,散发着沁人的香。我的目光也随之落在了地上的丁香花瓣上,只见风中的淡紫轻盈悦意,满是美好与灵动,丝毫不见飘零的惋惜――它们是那般美丽,让人不由得解开了心结。

  其实,花开本无意,只是我们贪看它们一时的美丽罢了;花落更淡然,不是失落离愁,只是生命对美丽优雅的谢幕。花开花落,旁人只看得欣喜惆怅,而它们自己则总是那般快活,那般淡然。这丁香开时清香四溢,美丽无边,落后即便碾作香尘,也亦如梦般绚丽空灵。丁香还是丁香,春天也依旧盎然。

  地上的丁香已被濡湿,微风轻过,又是几片花瓣辞枝,这次,我不再惋惜,而是淡然悦意地体味它最后的美。而心中那份淡然亦如丁香般,生根发芽,清香四溢,充盈着我更加广阔的心灵。微风中,落花也成了一种值得欣赏的美!

  细思量,尘世茫茫,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都不过如这雨后的丁香,或悦意枝头,或淡然成尘,回头望去,实非花却似梦……人生中呢,独立山顶时是我们,沉吟低谷中是我们,我们始终还是我们,但为何心境却大不同呢?为何我们竟不能似这雨后的丁香呢?如果我们的心与快乐挥手,与豁达作别,天地亦不再辽阔。请你仔细想一想,淡然,更是良辰美景。

  想一想吧,让落花成景,让淡然永驻于心……

  让我想一想作文 5

  我是动物城的**,我立下过一个规定,在这个城生活的每一只动物,做什么事,都要想这么做,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后果。

  一天,我要把房子租出去,正好有一只小鹿要来租我的房子。于是,我和它签了三天的短期合同,如果它觉得好,就租给它,如果它觉得不好,我就无条件的等别的动物来租。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第四天早上,小鹿起来时,不小心碰到了一个杯子,这个精致的杯子从床头滚到了床下,只听“砰”的一声这个杯子的生命结束了。顿时,小鹿心里慌了,生怕因为这个杯子我不把房子租给它。这时它给我打电话说:“**,这三天我住这里很好,很满意……市市市……长,对,对不起,我……”没等它说完我就打断了,“是不是把我放在床头的杯子打碎了。”只听小鹿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我大度地说,嘴角还带着微笑,“再说,那个杯子又不什么值钱,而且,你又不是故意的。”

  等我过去的时候,看到了门口的垃圾,脸不由得一沉,对小鹿说:“你以后可以不用住这个房子了,我不能租给你。”“为什么?”小鹿疑惑的问道。“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说完,我走向门口的垃圾,蹲下来,打开垃圾袋,把玻璃拿出来一块一块地放到了另一个垃圾袋里,还在上面写着:此物是玻璃片,请小心处理。小鹿这才明白,连忙说道:“对不起,我真的没考虑到这样的后果,我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从这次以后,小鹿变了,他做一件事之前,都先想想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让我想一想作文 6

  人类是食物链的最顶端的生物了。那么人类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因为我们有聪明的脑子,有自己的思想。做事要先动一动脑子,这才会更好。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讲一个例子吧。

  在暑假总是有许多书要看、又有许多东西要做。可不,我今天就到图书馆去看书了。走进图书馆,一阵书香气扑面而来,迈着轻松的步子来到儿童浏览区,走入书架,睁大眼睛寻找着思维一栏。终于找到了,我走过去,一本《思维一百题》印入我的.眼帘,我上前小心翼翼地取下它,像捧着珍珠一样捧着它,来到座位上。

  我打开书,第一题简单,脑子转了转就知道了。第二题:一位工人问老板要工资,老板不给,说要他把5只绵羊拿去卖,晚上回来5只羊还不能少一只,卖得的钱归工人,他应该怎么办?这题有难度,让我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工人拿到钱,既不能卖掉羊,又不能杀了羊卖,还要赚到钱。要不让羊去找同伴,再卖?不行,要是羊走没了,那就完了。要不让羊去当除草机,去吃草,还是不行,羊又吃不完这么多的草。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到底怎么办才好。我在无奈之下,只好又看了一遍题目,呀,它不是说绵羊吗?那么绵羊有什么,当然有着厚厚的羊毛了,那么工人把羊毛给剪下来,不就可以卖了赚钱了么。呀,对的。我刚才怎么没有想到有这样的办法呢。我赶紧去看了看答案。太好了,答对了,果然做事要多多的思考。

  这一个小小的事件,希望它能告诉大家,做事情要勤于思考,要坚持不懈地思考,这样你就会获得成功。就像我做这题一样,相信你们也会成功的。

  让我想一想作文 7

  老外婆的家住在我们这个小小郏县的城边一个叫“鱼池”的村子里。村子很小,外婆的家也很小,房子是用土堆做成的,门是很少见的大红木门,颜色极为鲜艳。

  老外婆有很多的外孙和外孙女,可是她最为疼我这个最小的`外孙女。外婆家的门口两边有许多绿油油的青菜,红木门里面的院子里有两颗石榴树。每年结果的第一个季节中,老外婆总是在那两颗不大节果实的果树上摘下两颗最大的石榴等我吃。而我不能经常去看她,虽说路途不远,但当时我还是一个7、8岁的小女孩仍不敢自己独自一人走到墙边。所以每每等到石榴放坏了老外婆也不舍得给别人吃,就是为了让我吃到甜甜的石榴。(原创投稿 )

  哦,让我在想一想,老外婆在我记忆中永远是一头银色中掺杂这一两根赤全白的黑发,一根小黑头绳固定的一头短发,额头上的碎发用黑色发卡别起。一身朴素的衣装,坐在椅子上,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老外婆说她喜欢长长的头发,所以她总是拿起一把横木梳子给我梳头,老外婆从来不向我讲她的以前,每当我问起她都是回避我。她喜欢看我和姐妹玩跳格子,也喜欢用她那粗糙的手来抚摸我的额头。

  听奶奶说,老外婆把我们姐妹三个带大太不容易了,老外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活的很辛苦。老外婆在去世的时候很*静,仿佛任务结束一样,老外婆活到老84岁,她走的很安详。

  老外婆,我想你了。我曾不止一次的在梦里与你相遇,与你一起玩。老外婆你的笑容我也有些记不清了,我们的回忆也只有我们几个姐妹的和照了。老外婆,你能在回来看看我吗?

  让我想一想作文 8

  让我想一想,想一想与同学闹矛盾时,该如何解决?想一想与父母意见不同时,该如何自处?想一想与朋友之间的信任又该怎样做?想一想做错事情被老师喊到办公室该怎么冷静。

  想到与同学闹矛盾时,应该先道歉。了解情况再与父母意见不同时应该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父母也有他们的道理在于同学间的信任,首先要坦诚,诚实在被老师责骂时应该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要及时认错,知错就改,不要一味的盲目和抱怨老师。

  我们还应该想一想自己要对自己负责,现在的我已经进入初三的阶段了,离中考的时间也所剩无几了,在这个时期,我们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应该帮助同学应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应该抄袭别人的作业不应该与别人打架不应该用粗鲁的态度对待师长, 实话实说,初中的这三年很快很快,转眼间已经过去了2/3了,我们在校的.时间也不多了,每天在一起学*,打闹,一起玩耍,讨论题目一起吃饭的朋友也要各奔东西了,不知何时何地才会再一次相遇。

  让我想一想该如何珍惜现在的时光吧,现在的我们得好好学*了,毕竟初三关系着你的未来,这也是最后一年。能与同学在一起学*了,我们就面临着学*的压力,想一想该如何面对学*的压力,所感受到的学*压力常常与考试联系在一起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所以应该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不要把考试题想的太难,自我安慰自己想不出来的,别人也不一定做的出来。不管以后有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后悔,请记住,世上没有后悔药。

  让我想一想,想一想,想一想……三年的时光很短暂很短暂……

  让我想一想作文 9

  “让我想一想”应是思考之后立刻做出决断,而不应成为优柔寡断、无计可施的托辞。――题记

  门外,烟尘斗乱,火焰的零星还在四处飘荡,地上一片血肉模糊。我环顾四周,兵士竟皆老弱之辈,都在用怨恨的目光看着我。“唉!”我叹了口气……

  一个月前,春暖花开,我坐在大位上,殿下百官分列两旁,为首的'老臣开口道:“将军,臣夜观天象,西南帝星灿烂,而洛阳方向光芒殆尽,这是天要将军即大位啊!请将军顺从天意!”“不可!”主簿阎象站了出来,“将军万万不可,献帝犹在,不可行二帝荒唐之事啊!”“哦!”我一时语塞,“让我想一想。”我犹豫了。

  三天后,我一直没有做出决断,在一帮老臣的再三“劝说”下,我终于“屈服”了,站在厅堂上说:“吾袁姓初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因此,吾意已决,违令者斩!”百官欢呼,唯有阎象微微叹息。

  “皇上,曹操以几十万大军,会合刘备、孙策,来讨伐我们了,现在就在寿春城下!”我瘫坐在龙椅上。“皇上,要不要撤军,我等护皇上渡淮。”“唉,让我想一想!”我又犹豫了。

  “皇上,曹操攻进来了,快撤吧!”我仓皇跳起,只拿了长剑、玉玺,骑上宝马,飞奔而去。

  “皇上,刘备的人马已将纪灵等将军打败,他们殉国了!”慌乱中我逃到一座庙里。“皇上,下面该如何啊!”身边的臣子问道。“让我想一想!尔等先退下!”我抱着头,颓然地瘫坐在地下。

  我不知道历史会怎么评价我,说我“篡国逆天”“伪帝”“无作为”“吃喝玩乐”,我认了,谁让我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呢!

  “皇上,外面来了一位将军!”我抬起头。来者身披白袍,说:“我是赵子龙,我家主公有书相赠!”说罢,递一张纸给我。我满腹狐疑,打开看了起来:“备闻将军乃一方诸侯,今日兵败,若擒之许都,令将军脸上无光,盼君自裁,不辱名节。”我流下了两行清泪,捧着玉玺,欲言又止,将它慢慢放到旁边,然后慢慢地拔出长剑。剑光犀利寒冷,我呆呆地陷入了沉思:曾经的优柔寡断,让我行了荒唐之事,成为众矢之的;曾经的无计可施,误了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我生性犹豫,历史不能容我,只能让我消失。我擦了一下眼睛,眼中满是决绝,我使天下生灵涂炭,今日,一切都将结束。(编友提示:据《三国志》记载,袁术兵败被困,孤立无援,最后发病而死。《三国演义》中亦载,袁术走投无路,兵败粮绝,最后吐血而死。本文小作者发挥想象,给袁术安排了另一结局,属于阅读名著的再创作,难能可贵。但我们要知晓这一情节与史书等记载不符,不可混淆。)

  门外,柳絮纷飞,桃花瓣随风飘落……

  让我想一想作文 10

  寒冷的月光笼罩在窗前,我望着怀中的琵琶,手指轻轻的拨动琴弦,一根根细弦如一把把锋利的刀穿过手指上厚厚的茧,直击心房。还记得自己为什么坚持吗?让我想一想。唯有入口的苦,方有到头来的留香,我知道,为的是那颗执着于音乐的初心。

  在几年前,我从祖父手中接过琵琶。琵琶沉沉的,直击我的内心。

  于是在木桌旁,有我苦苦练*的身影,轻轻拨动琴弦,优美的乐音在房间中徘徊,可结果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不行,继续练*!”每次努力练*后,却总换来祖父的失望。小小的我望着手指上因为练*越积越厚的茧,心中愤愤地说:“为什么我要接受?为什么我要坚持?让我想一想!”

  依旧在木桌旁,怀抱琵琶,可我已无意再弹,我还没有找到答案。耳畔传来�O�O�@�@的脚步声,母亲端来一杯热茶,顿时,淡淡茶香氤氲开来,“喝点茶吧。”母亲柔声对我说,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小口,苦涩的味道蔓延开来,不一会儿,一股清香萦绕在唇边。

  唯有入口的'苦,方有到头来的留香。品茶是如此,而生活也正是如此。

  让我想一想……

  小时候刚接过琵琶,坐在梨花雨下,感受着来自音乐世界的愉悦。于是在心灵深处,我爱上了这把琵琶。再让我想一想,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于是在如火般的凤凰木下,传来几个短小的音符;在木制的床沿边,传来一只支短小的乐章;在木桌旁,传来一首如歌如泣的《东风破》,“琴幽幽,人幽幽,琵琶一曲,东风破。”

  想到这,忽然,顿悟。我的努力与付出,难道不是为了让自己享受着音乐,让他人能从自己的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吗?难道不是为了我自己那热爱音乐的初心吗?让我想一想。

  端起茶杯,细细品味。木桌旁,一曲《琵琶吟》,轻轻抚过琴弦,一抹,一捻,美妙而婉转。茧有些破了,琴声断了,阵阵刺痛从指尖传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我不会泄气,永远不会,因为我对音乐的执着远不止于此。

  月光笼罩在窗前,而夜,不再寒冷。

  让我想一想作文 11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和“学”,是相互依存的。那么思的近义词是什么呢?没错,那就是想。思想一直都在一起。那么,想,到底是什么呢?

  想,是一种语言的凝聚。无论是在上课时回答问题,主持活动,还是辩论赛,发表演讲前,都需要经过想,也就是思考。当你经过思考时,能发表出有内涵,有才气的句子,那你就会被人夸赞“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学*之上的。举个例子吧,当你看到落日西下,一行大雁飞过天际,水天一色的场景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说出“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又一次说明了学*与思想密不可分。但你能不能想出来?这要看你所掌握知识的深厚与否了。

  想,是实践与制作的升华。在我们的课程表中有探究,科学等制作活动课程。而我们要先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最后又最重要的一步是观察,思考与讨论。我们对观察出的现象要进行思考,思考才能证实或推翻假设。只做而不思考,永远都不会得到结论。

  想,是感情的流露和表达。想,是对远在天涯的儿女的思念;也是友人西出阳关的不舍;是嫦娥独守明月对丈夫的思念。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想”这一字,便能包含自已对他人无尽的爱意。

  说了这么多,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无时无刻离不开它。我们在学*中,先有了独特的思想,再去认真学*,才能事半功倍。让我们从新的学期开始,学*+思考,日渐优秀,让我们一起想一想,学一学!

  让我想一想作文 12

  回眸,百花生媚,浅笑,万物复苏,愿此生骄阳似火,不惧寒风刺骨,傲立枝头。

  ――题记

  柴米油盐酱醋茶,绘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喜怒哀乐苦辣咸,谱出了一曲婉转流离的交响乐,我的记忆深处,藏着一件事,想想就得意,嘘,别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台灯明,夜未央,四周寂静无声。

  一只坚强的身影,正在挑灯奋战,没错,就是我。数学卷子上的最后一道大题,成了我的心中大患,已经连续算了半个小时了,这该死的动点问题还是没有一点进展,真是心累啊,心中默默哀叹道。

  墙上的分秒针交错着,旋转着发出细小的嘀嗒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十分清晰,双眼皮已经开始打起了架,一种放弃的念头油然而生,“要不明天等老师讲吧?”当这个声音在心中响起时,我猛然一哆嗦,立刻清醒了起来,摇头否定了,开始仔细地打起了题。

  带入,化简,求值……笔尖随着推导过程的逐渐清晰,越发的流利自如,在不大的卷子上婉转流离,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好似一位芭蕾舞演员伴着音乐,舞动着芊芊细腰,素手一挥,足尖轻点,献上了惊艳一舞。

  功夫不负有心人,难题很快就被我打败了,满满的推导过程,清晰的字迹,一种随之而来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我终于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窗外的月似乎更圆,更亮了,远处传来列车低沉的鸣笛声,“呜呜着远去”,不知是哪辆车,载着什么样的过客,携着哪一缕风,驶入哪片云中,我无从知晓,只是单纯觉得,得意的感觉,真好。

  坚持到最后,总会遇到彩虹。朋友,愿你鲜花怒马,倾城歌响,愿你心中的长春花常开不败,愿你风雨过后也能会心一笑的说出一句:“想想真得意。”

  让我想一想作文 13

  人生就像迷宫,要做无数次选择。而每一次选择,又决定着命运;人生又不像迷宫,迷宫走错了,还能重来;人生走错了,命运就决定了。所以,每次选择,都要谨慎。

  小时候,我很羡慕会游泳的人,觉得他们好厉害,手臂在水里一划一划就能像箭一样穿过“水障”。就在那个时候,我下定决心,我要学游泳。

  在软硬兼施下,爸爸终于答应教我游泳。

  来到泳池,我却又不敢下水。当时也只在浴缸里扑腾过,面对有20个浴缸那么大的泳池,我却又退缩了。是下?还是不下水?这些念头在我脑海里“打架”。我想啊想,“下水”占了上风头,我又决定行动了。

  我被爸爸抱下水,巨大的恐惧围绕着我。我这只旱鸭子在水里把手挥得软绵绵,自然就慢慢沉了下去。在水下的我因为无法正常呼吸,我更怕了。手脚更是乱挥乱蹬,肺活量小的我在水里一会儿就没氧了。

  幸好拿泳圈回来的爸爸发现了我,眼疾手快把我捞了上来。我坐在泳池边,怕得缩成一团。

  是继续学?还是放弃?我陷入了害怕和迷茫中。心里想学,可又害怕“淹死”,毕竟刚刚已经接受一次泳池给我的“下马威”。

  我又思考了起来。我想啊想,再一次决定还是“继续学”。在经过不懈的努力下,我学会了游泳。

  这时才知道,那时的我是学游泳最快的黄金时期;倘若我因为惧怕水,在那时选择了“不下水”或“放弃学”,那我永远也不会游泳了。

  所以,谨慎做一次选择有多重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吧。认真对待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谨慎做每一次选择吧。

  让我想一想作文 14

  旷野上,人很稀疏。阳光静谧,岁月安好。

  我静静地走在乡村及膝的杂草中,轻轻呼吸着清晨的空气,丝丝潮湿,格外清香。我的思绪格外纷杂,目光凝聚在了那株并不起眼的草茎上,上面分明有一滴如同明镜般的小水珠。我轻轻俯下身子,悄悄地在一旁瞧着。它并不大,如同小拇指指甲盖般,圆滚透明,透过凸面的一层膜,甚至能瞧见草茎上翠绿的颜色。经过折射后,这绿仿佛有些神秘,有些清远。

  我想要把这露珠带回家,便有些粗鲁地伸出手来,“咪”地一下如同镜面破碎般,露珠破裂成了水滴,轻轻向四方流淌,我的心里充满惆怅。

  让我想一想,这本来欢愉的心情怎又愁云密布了呢?大自然的空旷,让我的思绪不断地分开合拢。终于,我轻轻一笑。

  这惆怅的心情真是无知哟。大自然中的每件事物,大至浩瀚宇宙,小至尘土中一粒沙,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它们和谐而有序地生活在一起的缘由,便在于它们不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一份东西,而是“各司其职”,本分地做好自己。反过来说,便是不属于自己的便得不到。

  这露水本只有在自然中才有它的轻盈美丽,倘使我拿了,禁锢了它,那它便不是它。因为少了自然的陪衬,光彩又剩多少?世间万物*衡的规律是怎样的微妙而神奇啊!

  我又看见了一滴露水在阳光下轻轻地发散着亮洁的光芒,这次的我便不再肆意地破坏,而是心情愉悦地欣赏它的美。

  心里仿佛多了份不知名的情感,以至于心的空间仿佛扩大了许多,瞧见身旁的'自然也更多些亲*,更多些敬畏。

  凡世当中,人情世故的缠绕,繁文节的圈套,如飞的节奏遏制我们去思考,去感悟,去体味,于是,我们有了烦恼。但当我们想一想后,许多正确的观念会替我们选择、判断,而那往往是善良的人性在与你的灵魂交谈。

  想一想,天便蓝了,草便绿了,心便开阔了。

  让我想一想作文 15

  当两股清泉流过脸颊时,它在宣告着什么呢?是自己需要同情,需要帮助?是宣泄自己的一种方式?还是懦弱的外在表现?

  那天中午,还没到房门口,那一如既往的喧闹,已首先向我传递了消息。一堆人聚在一起像从牢中放出的鸟儿,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我知道,我又是姗姗来迟的一员。“同志们,我回来了。”我推开门,站在门槛上向这些刚放出的“鸟儿”喊道。每个人都那么热情,冲我大喊大叫,弄的我根本听不下去这些“鸟语”了。我拿出凳子,一屁股坐下,从旁边的人开始谈论“我今天去开会,然后……”

  “啪”的一声,又进来了一个人,大家都抬起了头,动了动嘴,想要说点什么,谁知她径直走到一个凳子前坐下,望着墙发呆。“怎么,还沉浸在牢中没出来呢!”大家也收回了自己的热情,往对方边上凑了凑,但却并没有因此停止自己的话题。后来她索性“咚”的一声,把头栽到桌子上。我也忍不住抬头,看着她这一反常的行为,她还在小声啜泣。我也无奈的把目光又移到了自己的碗中。讨论声,欢笑声没有停止。我一个人“冷处理”就算了,她们又是怎么想的?让我想一想,眼泪流过的场景,是这样吗?

  记不清是小学,还是中学,亦记不清是几年前了。那天,中午去学,同学们有的写作业,有的.相互讲题,有的则在谈着一些不知名的事,脸上还时不时露出坏笑,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不知何时,我后面的人已经把一个座位围得水泄不通了,可能由于好奇,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忍不住走了过去,还互相询问着:“怎么回事儿?”走过去才知道,是一个女生,不知怎的哭的“不省人事。”同学们不停地递着纸巾,有人边拍肩膀边安慰,还有人索性直接用卫生去擦那脸上止不住的泪水,好像想硬生生的把泪珠重塞进眼眶里。直到有人低声吆喝:“老师来了,老师来了。”同学们这才放过了那可怜的一立方米的地儿。( www.T262.cOm)

  让我想想,同样是流泪的场景,怎么几年之后反差就这么大?是人情的冷漠,自私吗?比起这个,我更愿意理解为不同阶段的眼泪有着不同的价值。可能在儿时,眼泪是我们最好的武器,是表达我们郁闷最好的方法;那么稍微大一点,上了初中,我们眼中最有力的武器,可能也就成了别人眼中懦弱,没有勇气的表现。

  努力从思绪中抽身离开,我还是放下了饭碗,轻轻抚住了那个柔弱的肩膀,因为我更愿意相信:一份温暖的鼓励,可以让她拥有坚强……

  让我想一想作文 16

  停下来想一想,你会发现阳光如此温热,岁月是那般静好!

  现在,我们国家都在提倡垃圾分类,可男女老少皆未做到。譬如,前几天我就看到了这个现象:一个神清气爽的老奶奶把一袋装满了烂果皮,表面还盯满苍蝇的垃圾袋随手一扔,扔在一个写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去了。一个小男孩见了,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追上老奶奶,对她郑重其事地说:“老奶奶,您的垃圾丢错垃圾桶了,应该丢到‘厨余垃圾’里!”老奶奶听了,刚才还笑容满面的脸,马上变得阴沉下来,颇有不快地说:“这垃圾桶又不是你家的,你管得着啊!小屁孩。”尽管小男孩听了还想说些什么,可老奶奶已经扬长而去,此时,小男孩只得作罢,自己帮老奶奶取出恶心的垃圾袋放进了正确的垃圾桶。我见状莫名地有点难过:这老人也真是的!对国家所倡导的垃圾分类理念不知道也就算了,毕竟老人不上学,不懂这些知识,但小男孩及时予以指正,她为何还不听劝呢?

  但停下来想一想小男孩,似乎此时天蓝了,草绿了,心也更开阔了。希望所有人都能停下来好好想一想!

  让我想一想作文 17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处理。就算你有能力处理,不思考也处理不好。就像打乒乓球一样,虽然我的对手是个脆弱的女生,但我们只是1-1打*。为什么风一吹我就打不过一个弱女子?

  今天第二节课,老师给我上了一节游戏课。这个游戏的名字是《吹乒乓球》。规则是:把乒乓球从第一杯吹到另一杯,再吹到下一杯,再吹到最后一杯。一次吹两杯以上或者直接吹到底的不算,但是要重新开始。

  比赛开始,我一吹球就去下一个杯。开心的时候,我回头看着小女孩。她仍然盯着乒乓球。好在等我等的时候,就有机会吹了。我看着她,觉得很好笑,就继续吹。到了第三杯,终点就在眼前。我用力吹,啊!球飞出了杯子,但没有到达终点线。输了,我回头看了女孩一眼,还是稳稳的打。最后她赢了第一局。

  第二局刚结束,我就吸取了教训:不要太担心。有了这一课,我耐心的吹了。首先,我专注地盯着球。转到中间的时候我吹了一下,砰的一声稳稳的落在了我面前的杯子上。然后按照这个吹法,我通过了考验,无敌了。吹球的速度像野马一样快,像弓箭一样。只需要五秒钟,比原来的方法更快更准确。

  比赛结束了,虽然和小姑娘打成*手,但其实还是输了。如果我输了,我不可能像小女孩一样有把握。如果我输了,我没有一颗*静的心。如果我输了,我会不假思索地行动。对于这件事,我深有体会:“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想好,做出最好的治疗方法,省时省力。这样才能达到高效率!

  让我想一想作文 18

  旷野上,人烟稀少。阳光静谧,岁月安好。

  我静静地走在乡村齐膝的杂草中,轻轻呼吸着清晨的空气,丝丝潮湿,格外清香,思绪纷杂。

  我的目光凝聚在了那株并不起眼的草茎上,上面分明有一滴如同明镜般的小水珠,我轻轻俯下身子,悄悄地在一旁瞧着,它并不大,如同小拇指指甲盖般,圆滚透明,透过凸面的一层膜,甚至瞧见了草茎上翠绿的颜色,经过折射后,这绿仿佛有些神秘,有些清远。

  我想要把这露珠带回家,便有些粗鲁地伸出手来,一瞬间,露珠如同镜面破碎般,破裂成了水滴,轻轻向四方流淌,我的心里满是惆怅。

  让我想一想,这本来欢愉的心情怎么又愁云满布了呢?大自然的空旷,让我的思绪不断地分开合拢。终于,我轻轻一笑。

  这惆怅的心情真是无知哟。大自然中的每件事物,大至浩瀚宇宙,小至尘土中的一粒沙,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它们和谐而有序地生活在一起的缘由,便在于它们不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是“各司其职”,本分地做好自己。这露水本只有在自然中才有了它的轻盈美丽,倘使我拿了,禁锢了它,那它便不是它了,因为少了自然的陪衬,光彩又剩多少?世间万物*衡的规律是怎样的微妙而神奇啊!

  我又看见了一滴露水在阳光下轻轻地发出亮洁的光芒,这次的我便不再肆意地破坏,而是心境愉悦地欣赏它的美。

  心里仿佛多了份不知名的情感,以至于心灵的.空间仿佛也扩大了许多,瞧着身旁的自然也更多了些亲*与敬畏。

  繁世当中,人情世故的纠扰,繁文缛节的圈套,步走如飞的节奏遏制我们去思考,去感悟,去体味。于是,我们有了烦恼。但当我们想一想后,许多正确的观念会替我们选择、判断,而那往往是善良的人性在与你的灵魂交谈。

  想一想,天更蓝了,草更绿了,心更开阔了。

  让我想一想作文 19

  让我想一想,想一想过去的美好时光,想一想当下努力的步伐,想一想未来灿烂的阳光。让我想一想,让我去寻找我的成长之路。

  想一想过去的美好时光,那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过的童年。童年的我们是正处在认识我们身边世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通过一些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渐渐改变自己,以及寻找自己。

  童年里那些美好的时光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会让我们受益终身。童年里的很多事,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成长。让我想一想,想一想童年里那些美好的事,也让我接下来的成长也带来快乐,让我带着微笑去面对成长中的一些烦恼。

  想一想当下努力的步伐,当下的我们走在成长路上,有人还很迷惑,但也有人已经找到了成长的目标。找到了成长目标的我,此刻也正在努力着向前。我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尽管我已经找到了我成长路上的目标,但是我依旧要想一想,想一想我脚下的每一步是否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并且在一路向前的道路上,我依旧不能停止思考,因为成长路上的困难挫折很多,让我想一想,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去跨过这些成长路上的阻碍。

  想一想我们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因为这有可能是我们在成长路上向着未来出发时,我们内心里能够涌出来的最大的动力源泉。

  如果我在成长路上陷入到了困境中,让我想一想未来灿烂的阳光,让我想一想我跨过阻碍后,等待着我的美好。也许这会是我在困境中几度丧失勇气准备妥协时,我内心里涌出来的最大的希望之光。让我想一想,用生活中的美好唤起我对生活的热爱,也唤起我拼搏的勇气,进而让我重新站起来,冲出重围奔向阳光。

  让我想一想,生活中的我们也需要多去想一想,在我们的思考之中去寻找自己,去走好自己成长中的每一步。

  让我想一想作文 20

  老外婆的家住在我们这个小小郏县的城边一个叫“鱼池”的村子里。村子很小,外婆的家也很小,房子是用土堆做成的,门是很少见的大红木门,颜色极为鲜艳。

  老外婆有很多的外孙和外孙女,可是她最为疼我这个最小的外孙女。外婆家的门口两边有许多绿油油的青菜,红木门里面的院子里有两颗石榴树。每年结果的第一个季节中,老外婆总是在那两颗不大节果实的'果树上摘下两颗最大的石榴等我吃。而我不能经常去看她,虽说路途不远,但当时我还是一个7、8岁的小女孩仍不敢自己独自一人走到墙边。所以每每等到石榴放坏了老外婆也不舍得给别人吃,就是为了让我吃到甜甜的石榴。(原创投稿 )

  哦,让我在想一想,老外婆在我记忆中永远是一头银色中掺杂这一两根赤全白的黑发,一根小黑头绳固定的一头短发,额头上的碎发用黑色发卡别起。一身朴素的衣装,坐在椅子上,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老外婆说她喜欢长长的头发,所以她总是拿起一把横木梳子给我梳头,老外婆从来不向我讲她的以前,每当我问起她都是回避我。她喜欢看我和姐妹玩跳格子,也喜欢用她那粗糙的手来抚摸我的额头。

  听奶奶说,老外婆把我们姐妹三个带大太不容易了,老外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活的很辛苦。老外婆在去世的时候很*静,仿佛任务结束一样,老外婆活到老84岁,她走的很安详。

  老外婆,我想你了。我曾不止一次的在梦里与你相遇,与你一起玩。老外婆你的笑容我也有些记不清了,我们的回忆也只有我们几个姐妹的和照了。老外婆,你能在回来看看我吗?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合集10篇(扩展7)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优选【5】篇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结合前面所学的数的分解、组成的知识,经历动手摆一摆的实践活动,直观形象地理解并巩固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数位”、“数值”的概念。

  2.在合作中主动探索数学、数学方法以及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能够完整地写出N个棋子可以摆出的(N+1)个数,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在愉快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在摆棋写数的活动中发现用棋子表示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根据发现的规律看数画棋,直接写出用8、9、颗棋子所表示的数。

  教学准备:

  课件、磁铁、学生练*纸、学具――圆片(象棋棋子或五子棋棋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变一变

  1、你们喜欢玩吗?今天我们要玩出花样、玩出水*。

  2、用数表示一个磁铁

  老师这里有一个磁铁,你能用什么数来表示?――1、10

  有了“数位顺序表”的帮助,这个磁铁像孙悟空一样会变的,放在数位表的个位上,表示1,放在数位表的十位上,就表示10。它放在不同的位置就会表示不同的数。

  3、 用数表示两个磁铁

  现在有两个磁铁,你又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2、20、11

  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二、教学互动活动设计――摆棋探秘

  (一)摆3颗棋。

  1、让学生自己摆3颗棋子。

  要求:(1)用3颗棋子独立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数?写下来。

  (2)想一想,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跟同桌交流摆的方法。

  3、汇报。思考: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4、有规律、有顺序的是怎样摆出来的?

  5、3颗棋摆出了哪几个数?3、12、21、30

  (二)自己选择棋子颗数摆数

  1、选择4颗、5颗或者6颗棋子在数位表上摆一摆。

  2、汇报展示

  3、你们摆的时候,老师也摆了一下,不过没有动手,是放脑子里摆,摆出的数是:6、15、24、34、33、51、60

  请为老师评判――34需要7颗棋摆出的,漏了42。

  4、根据前面的规律,摆54需几颗棋?62呢?72呢?

  5、观察 6、15、24、33、42、51、60,还发现什么规律?

  (三)猜一猜:7颗、8颗、9颗棋子可能摆几个数?

  ①猜想

  ②验证――摆一摆或写一写

  (四)观察完成的表格,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三、课外延伸

  学生猜想10颗、11颗、12颗……可能摆出几个数?并让学生课后自己验证。

  四、

  同学们谈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上不同的位置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的过程,发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摆法,感悟摆出的数的个数与所用圆片个数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表达想法的*惯和意识,学会思考,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富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摆数的过程中探索数位不同引起数的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难点:

  观察发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方法,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准备:

  数位表,记录单,汇总表,磁性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分别板书1、10):这是几和几?

  生:这两个数是1和10。

  师:老师手里有1个圆片,你们能不能用这一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呢?

  生:不能表示。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数位顺序表,能用这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吗?

  生:这就能表示了。(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

  师: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多少?如果把它放在十位上呢?

  生: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1个1,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0)。

  小结:把1个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又能表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板书课题)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二、独立操作,感知有序性

  1、学生试摆。

  师:刚才我们用1个圆片在不同的数位上摆出了1和10,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的2个圆片,试着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并且把摆出的数填在记录单上。

  2、交流摆法。

  预设一:生1:我摆出了2、20、11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1: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最后十位上放一个、个位上放一个,就得到数11。

  师:请这位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看,一边摆,一边把摆的数记录下来。

  师:看明白了吗?谁再来摆一摆?(指名重复)

  师:还有不同摆法吗?

  预设二:生2:我摆出了20、11、2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上来摆给大家看看。

  生2:我是先摆十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再从十位拿一个圆片放到个位就得到数11,再从十位拿一个放到个位就得到数2。(学生一边说一边摆。)

  追问:这位同学是从哪位摆起的?

  生:从十位摆起。

  预设三: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生3: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又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得到数11,最后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就得到数20。

  3、小结摆法。(略)

  三、合作体验,理解有序性

  1、熟悉方法:用3个圆片摆数

  师:用3个圆片,同桌合作摆一摆,看你能不能把所有的数都摆出来。要求左边的同学摆,右边的同学边看边在记录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摆完后请两组同桌到黑板上演示,讲述摆的方法,引导有序思考和有序摆的方法。)

  2、巩固方法:用4个圆片摆数

  师:请同学们继续合作用4个圆片摆数。要求右边的同学摆,左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四、深入探索,逐步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操作过程,大家一起思考。用1个圆片摆出了哪几个数?(1、10)

  师:那么,用2个圆片摆出了哪些数?(20、11、2)用3个圆片、4个圆片呢?(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用圆片摆数,请观察摆出的这些数(教师手指汇总表),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适时引导、归纳)

  预设:生1: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

  师: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2:我发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等于圆片的个数。比如,用3个圆片摆出的数:3=033=123=213=30。

  生3:我发现摆出的数的个数比圆片数多1、

  五、尝试讨论,运用规律

  1、运用规律摆数。

  师:下面请利用你们自己发现的这些规律,直接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学生写,指名汇报。

  生:我是把5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字5,然后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14,再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23,像这样依次移动圆片,得到32、41、50。

  师: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写完后全班交流。

  2、拓宽运用。

  师:你们能不能继续利用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快说出用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呢?

  六、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师:通过这堂课的活动,老师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生1:我学会用一个或几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生2: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有顺序,才不会遗漏。

  生3: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么从个位开始摆,要么从十位开始摆。

  生4:我还学会了先从个位开始摆,然后逐渐向十位移动一个圆片。

  师:在以后的学*中,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规律。正确应用规律就会使学*效率大大提高。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1页“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位”、“数值”的概念。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合理性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的奇妙和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个位和十位上摆棋子写数的活动中发现棋子数与所摆出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规律直接写出7、8、9颗棋子所表示的数,并能用口头语言表述棋子数与所摆出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讲故事《神奇的1》。

  2.引入:把1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用棋子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板书课题:摆一摆 想一想

  二、初次探索,感悟有序

  1.请一位同学上台拿3颗棋子摆一个数。

  2.同桌2人合作,用3颗棋子摆数,一人摆一人记录。

  3.汇报并交流。

  4.对比几种摆法,体会“有序”的好处。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自选“1颗”、“2颗”、“4颗”、“5颗”棋子中的一种,用自己认为最有序的`方法去摆,把摆出的数有顺序的记录在纸上。

  2.全班汇报交流。

  3.检验用6颗棋子摆的数是否正确:6、24、15、34、33、42、51、60。

  4.同桌讨论,寻找规律。

  小结:无论怎样摆,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之和都等于棋子的个数;摆出的数的个数比棋子数多1。

  5.猜想并验证用7颗、8颗、9颗棋子摆数。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猜年龄:老师和小朋友的年龄都可以用8颗棋子摆出来,猜猜老师和小朋友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五、用百数表,体验规律

  师:其实,刚才用棋子在数位顺序表上摆数的规律,在百数表中就有体现。你能找找2颗棋子摆的数在哪里吗?1颗?3颗?8颗?

  六、拓展延伸,辩证思维

  1.猜一猜:10颗棋子可能摆出多少个数?说一说怎么摆出最小的数?

  2.小结:并不是珠子越多,组成的数就越。规律有时是一段的,并不适用于全部。

  七、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1.学生谈收获。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将会有更神奇的发现。

  2.作业:用11――18颗棋子摆一摆,看看有什么规律。

  八、板书设计

  摆一摆 想一想

  十位

  个位

  从小到大 3,12,21,30

  从大到小 30,21,12,3

  3,30,12,21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

  2.通过探究圆片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惯,帮助学生学会学*、学会思考,感受到数学“好玩”,喜欢数学并愿意学*数学。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巩固数位及位值思想,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与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数位表、圆片、记录单、百数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演示铺垫

  (一)激趣引思。

  1.同学们喜欢变魔术吗?今天啊,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变变数学魔术,你们想玩吗?

  2.呈现魔术道具:数位表与小圆片。你们想知道今天这个魔术是怎么变的吗?

  (二)演示铺垫。

  1.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个位上,问学生:这是多少?

  2.教师演示:将一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的十位上,问学生:这又是多少?

  3.教师:我们还得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记录单。

  填一填:用()个圆片可以表示()和()两个数。

  4.师:神奇吗?

  (1)一张小小的圆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数?

  (2)为什么同样都是一个小圆片,却能摆出两个不同的数来呢?

  引导学生回答:把圆片摆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摆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让学生初步感受:把圆片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

  5.你们也想玩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摆一摆,想一想”。

  【设计意图:由魔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数学奥妙的欲望,同时教师的操作演示,为学生进一步的自主探究提供引领与示范,让学生初步感受位值制思想。】

  二、动手操作,活动探究

  (一)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用2个小圆片摆数:

  (1)教师说明操作要求:先思考,再摆圆片,最后填写记录单。

  (2)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汇报:可以多让几人汇报一下,并展示他们的记录单。

  (4)重点让是以下记录单同学汇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5)师追问:指着其中的一个记录单,如表一:

  ①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的?

  ②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11的?

  ③是怎么知道这个数就是20的?

  ④从“2”到“11”你是怎么变化的?

  ⑤从“11”到“20”你又是怎么操作的?

  2.小结:这个魔术很神奇吧?看来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放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把珠子摆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数。

  【设计意图:由于用两个小圆片摆数难度不是太大,再加上有了前面教师所提供的引领与示范,学生应该都能顺利完成。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呈现两种有序的摆数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位值制思想的同时,也为下面的进一步学*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探寻方法。

  1.用3个小圆片摆数:

  (1)同伴互助,合作完成:教师说明分工合作的要求,一人摆数,一人记录,最好是能按一定的顺序摆。在学生合作过程,教师巡视,加以引导。

  (2)小组汇报:选取两组有序摆放的小组汇报,边汇报边摆数,并读出自己摆的数,展示其记录表。

  (3)汇报完成后,共同呈现两组记录单:

  2.观察比较:这两组同学的摆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

  (1)相同点:这两种摆法都是先把所有的珠子都放在一个数位上,然后再一个一个地往另一个数位上移动。

  (2)不同点:第一种是从个位移到十位,表示的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第二种是从十位移到个位,表示的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

  3.小结:

  (1)像这样摆数有什么好处?你更喜欢哪种摆法?

  (2)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对于学生的发现,只要是有价值的,都要给予肯定。

  (3)如果有学生能发现利用圆片个数3的组成来摆圆片,就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可以参照记录表进行引导:

  即利用3=0+3、3=1+2、3=2+1、3=3+0,就能又对又快地摆出各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操作与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位值,感受所摆出的数之间的关系,学会有序思考,发现又对又快的方法。】

  (三)分工协作,发现规律:

  1.分工协作: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用4个圆片来摆数,一部分学生用5个小圆片摆数。小组合作的人员及分式不变。教师明确提出要求:用刚才我们发现的方法去摆,看哪组同学摆得又对又快。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有序的方法来操作。

  (2)汇报交流:教师在用4个小圆片和5个小圆片摆数的小组中,各选一组进行汇报。

  ①们组是用几个小圆片来摆数的?

  ②你们组摆出了几个数?

  ③分别是哪几个数?

  ④在摆第一个数的时候,你用到小圆片个数的组成的哪个算式?第二个数呢……

  ⑤你有什么发现?

  2.适当延伸:如果给你6个小圆片,你能摆出几个数?你能想到的第一个数是多少?你能不用小圆片摆就能说出是哪几个数吗?

  3.归纳方法:

  (1)呈现以下表格:

  (2)学生汇报,教师整理,完成表格。

  (3)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

  ①摆出数的个数总是比小圆片的个数多1个;

  ②在用圆片摆数时,我们只要知道圆片的个数,想圆片个数的组成,就可以想到能摆成的数了。

  ……

  4.及时反馈:学生口答出:7、8个小圆片摆出的数,教师整理填入表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继续发现圆片的个数与所摆出的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能快速找到结果的方法与其中所隐含的规律。】

  (四)应用规律,发现问题。

  1.说一说:你直接说出用9个圆片能摆出的几个数吗?分别是哪几个数?学生回答,教师将所得结果填入以上表格中。

  2.想一想:

  (1)如果给你10个圆片,你能想到的第一个数是多少?

  (2)如果我们在个位上或十位上摆10个圆片,这样的数能读出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根据总结、归纳出的规律和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想一想”,让学生发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不能大于9,并且也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三、融合贯通,拓展提高

  (一)快速整理,制成表格。

  1.教师呈现一张10行10列的空白表格,让学生快速回答出从用1个小圆片到用9个小圆片所能摆出的数,教师一斜行一斜行地填入表格。如下:

  2.接下来的一斜行应该是用几个圆片摆成的,你能快速的说出这一斜行上的数吗?请几个学生说出各斜行上的数,教师填写整理成完整的表格。

  (二)拓展提高,能力提升。

  1.用19个圆片能摆一个两位数吗?为什么?

  2.(出示8、17、26、35、44、53、62、71、80)你知道它们是通过摆几个圆片得到的吗?。

  3.(出示9、18、27、36、45、54、 □ 、72、81、90)方框里的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4.小精灵家的门牌号是7个圆片摆成的,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1,你能找到小精灵的家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巧妙制成百数表(0―99),再通过适当的拓展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摆出的各组数之间的存在规律,更深刻地了解100以内数的特点。】

  四、回顾总结,适当延伸

  (一)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你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想一想,发现了奇妙的规律。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中要学会观察,积极动脑,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藏着数学的奥秘。

  (二)知识延伸。

  1.你能用1个圆片摆出一个更大的数吗?

  2.虽然我们用19个圆片摆不出一个两位数,但我们能用19个圆片摆出一个更大的数,你想试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向学生提出更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对以后的学*充满期待。】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数位表,百数表,汇总表,圆片20个。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复*

  1、哪个同学愿意上来给同学们写出两个100以内的两位数?你来读这个数字好吗?(引导学生说出读数和写数都从位起)我们再来看看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3、如果老师想把这两个数字放在数位表的下面,他们应该放在哪?引导学生小结:因为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数字摆在个位上表示有几个一,放在十位上表示有几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有几个百。

  二、创设谈话情景,激发学*兴趣。

  1、请同学们把眼光都集中到老师这里,看看我从袋子里面拿出了什么?(1个小圆片)

  2、同学们,别小看这小小的圆片,它非常神奇,它能在这张数位表上变魔术,想不想玩?

  3、今天陈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学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摆一摆、想一想》

  4、出示课题 :摆一摆想一想。

  看谁能利用老师手中的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摆一摆,谁在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谁就获得我手中的红苹果。愿意试一试吗?

  三、激趣体验。

  (一)初次摆。(摆1个圆片)

  1、你能把这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吗?它表示的数是几?(1)

  2、你能把这个圆片摆在十位上吗?它又表示什么数?(10)

  3、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圆片可以摆出1和10两个数,那么2个、3个圆片,能摆出哪些数呢?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摆一摆、试一试?

  4、生活动,师指导。

  请同学们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学具与同桌合作,一个摆、一个记,再互换。

  5、汇报。(学生边摆,边解说)

  2个● 2,11,20共( 3 )个数

  3个●__3,12,21,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4 )个数;

  (二)再次摆(摆4个圆片)

  1.师:刚才小朋友自己摆了,也看几位同学摆了,大家都摆得很仔细,但还是有漏数的,有的小朋友却摆得又对又快,只是他们摆的顺序有些不同,是不是有什么好方法呢?

  2.独立尝试,边摆边想:同学们再拿出4个圆片试着边摆边想,怎样摆,不遗漏又快。

  4个●_4,13,22,31,40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5 )个数。

  3.反馈、演示,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1)从十位一颗一颗往个位移;

  (2)从个位一颗一颗往十位移;

  (3)一组一组成对移。

  (三)三次摆──熟悉方法(摆5个圆片)

  1.师:刚才,我们每人都摆了圆片,还自己找到了不遗漏、摆得快的好办法,同学们真能干。看,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摆的数也进行了整理,那么5个圆片能摆几个数呢?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摆一摆6个圆片。

  2、学生依次汇报,师同步演示。

  5个●__5,14,23,32,41,50_________________共(6)个数。

  (四)探索规律

  这张表格里面隐藏着许多秘密,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1.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圆片的个数;

  2.横行看:十位上的数一个个大起来,个位上的数一个个小下去;

  3.圆片的个数越多,摆出的数也越多;

  4.圆片的个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

  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6.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7.把个位和十位上两个数交换一下位置。

  8.摆出来的数比小圆片多1个。

  四、应用规律

  (一)不摆圆片,直接写数

  1、老师这回不摆圆片,直接写出6个圆片可以表示的数,你们帮我看看有什么意见。(152434425160)

  2、不摆圆片,任选7、8个圆片写出它可以表示的数,再与同桌说说是用哪一条规律写的。

  7个●共()个数,_________________;

  8个●共()个数,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延伸:

  用9或10颗以上的棋子摆一摆,看能分别摆出几个数。

  六、板书设计:

  摆一摆想一想

  ●110

  ●● 21120

  ●●● 3122130

  ●●●● 413223140

  ●●●●● 51423324150

  ●●●●●● 6152433425160

  ●●●●●●● 716253443526170

  ●●●●●●●●81726354453627180

  ●●●●●●●●● 9182736455463728190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