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1-09 00:00:00 教学设计,孟子,国学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学*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悟读课文,写作延伸。

  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

  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炼造就。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等领导人开创了新*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七、课堂小结。

  1、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2、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也是结论。

  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一步熟背课文。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第二课时

  (学*《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我们领略了孟子文章语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参考: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善于运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

  2、请3名学生朗读课文的3个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板书本课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与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文章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人要时刻保有“本心”,在生和义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做到舍生而取义。(如果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也可以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再落实。)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论点,历来对“舍生取义”和“保有本心”这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其实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做到舍生取义;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贪利忘义的事来。另外,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第1自然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个论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人,这是孟子所不能否认的,必须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于是有了第2、3自然段讲的有的人“失其本心”,这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但在阐述过程中,孟子仍然强调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他连说几句“乡为身死而不受”,如今却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意谓那些人本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只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丧失了他们的本性。因此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舍生取义的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

  (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两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可适当拓展孟子的“性善说”。《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状态。)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这也就是保有“本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理解掌握书下注释中的字词。

  第三课时

  (学*《鱼我所欲也》)

  一、复*检测。

  1、抽查朗读情况。

  2、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文章,体会文义。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1)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第2自然段)。

  (2)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时刻保有“本心”的人,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的做法。

  3、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的《谈骨气》。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 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 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 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 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接见

  C父子不相见 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 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 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 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 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 如果

  D无以,则王乎 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 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 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 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 列举

  E举大计亦死 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 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

  1、王语暴以好乐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 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者也。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3、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大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

  4、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下》)

  (这几段文字均较简单,容易翻译。翻译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段文字中,孟子的说理技巧。)

  七、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分析内容

  一、再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

  二、分析课文:

  本文记述了两次有关齐王“好乐”的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庄暴与孟子的谈话。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是一个引子,只有短短几句,由庄暴之言,提出齐王“好乐”,而孟子的简单回答,则直接提出了本文的论题,齐王好乐与齐国大治的关系:“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但这一部分的对话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冶,也许是孟子根本没与庄暴详谈,更大可能是有意留在记载与齐王谈话时再写出,更恰切有力。在下文孟子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前,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这种以对话形式切入论题,也是孟子散文的常见手法。下文中孟子向齐王阐述自己的观点,仍是用对话方式切入。

  第二部分,孟子与齐王的谈话。这部分才是正文。这一部分又分为三层,前两层只是为了把齐王引入自己设计好的论题中,最后一层才是本文的重点。

  第一层(从“他日,见于王”至“今之乐犹古之乐也”),紧承与庄暴的谈话,再次提出论题。孟子与齐王的谈话,也从齐王好乐开始。但话不投机,齐王变了睑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不融洽。如果此时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雅俗高下,谈话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所以孟子转换谈话内容,再提前文与庄暴谈话时已提到的论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话由音乐引入政冶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显,后者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

  题转为政治话题,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第二层(从“曰:‘可得闻与?’”至“不若与众”),孟子果然改变了齐王的情绪,激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主动问道“可得闻与?”向齐王进说的时机似乎已成熟,但孟子并未就此开始阐发他的道理,而是再以两问进一步加重谈活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既然齐王同意独乐不如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如与多数人同乐,那么自然也就容易接受与民同乐的观点。

  第三层(从“臣请为王言乐”至篇末),经过前两层的铺垫,齐王在不知不觉中,终于说出了“不若与众”时,谈话条件已完全具备,孟子滔滔不绝“为王言乐”,但仍不是谈音乐本身,而是谈齐王的音乐和田猎活动在老百姓心中可能引起的不同感受,由此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这里,孟子没有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以两幅生动形象而又截然不同的画面的对比,来揭示是否与民同乐的不同政治效果:国君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造**民“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局面,人民对国君怨声载道。国君在享乐时,也能考虑到人民的疾苦,人民能有安宁的生活,他们就会“欣欣然有喜色”,就会祝福国君身体健康。孟子在以两幅画面展现两种不同的政治局面时,分别结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和“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说明了造成两种不同政治局面的原因,点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最后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作结,进一步升华主题,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三、分析写作特点

  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1、循循导人,借题发挥。

  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只有一句话“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的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后,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运用的是对比方式。两段话在内容上是对立的,但语言上既有相对之句(如“举疾首……相告”和“举欣欣……相告”),又有重复之语(如“今王鼓乐……之音”和“今王田措……之美”)。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3、生动形象的议论语言。

  本文虽是议论文,语言却很生动形象,如写齐王的“变乎色”,写老百姓“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等。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观点时,完全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画,生动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完成课后练*一。(略)

  五、完成课后练*二。(略)

  六、完成课后练*三。(略)

  七、结合当代我国社会实际,提出“以德治国”的号召,这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关系?(讨论)

  八、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课前预*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读准字音

  公孙衍(yǎn) 贫贱(jiàn) 丈夫之冠(ɡuàn)

  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妾妇之道(qiè)

  傅说(yuè) 曾益(zēnɡ) 法家拂士(bì)

  胶鬲(ɡé) 外患(huàn) 劳其筋骨(jīn)

  古今异义

  安居(古义:安静,*静 今义:定居)

  熄(古义:太* 今义:熄灭)

  由(古义:遵循 今义:介词,从)

  发(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筑(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建)

  士(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征(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出征)

  喻(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喻)

  一词多义

  之 往送之门(动词,到)

  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此之谓大丈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戒 往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

  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发 发于畎亩(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发于声(动词,表现)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介词,在)

  以 以顺为正者(介词,把,将)

  以天下之所顺(介词,凭借)

  所以动心忍性(介词,用来)

  而 而后作(连词,表承接)

  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

  词类活用

  丈夫之冠也(名词做动词,行冠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贫困)

  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做动词,犯错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动词做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妾妇之道也(“也”表判断)

  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

  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任用,被选拔)

  倒装句: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新课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今天,我们就来学*其中的两篇名篇:《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新课展开

  富贵不能淫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参考译文:

  1.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安无事。

  2.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3.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和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把握文章主旨

  孟子从对大丈夫的错误看法批驳开始,阐述了做“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提出,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译文:

  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因经受饥饿而身体消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

  2.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废寝忘食,聚精会神地思考,不耻下问,随时随地地求教,然后才能想明白(所追求的道义)。

  3.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段运用排比句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其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都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大业。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造就人才的客观(外部)条件是什么?造就人才的主观(内部)条件是什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艰难困苦的磨炼)

  困于心,衡于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经历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

  品悟论证方法

  1.全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思路和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

  类比论证——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过磨炼的益处,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把握文章主旨

  联系课文,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是从磨炼中培养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论证多样,推理有序。

  两篇短文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富贵不能淫》开篇即点出错误的看法,树立批驳的靶子,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推导出“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 先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实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节奏感强。

  两篇短文多次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三种生活状况,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很有说服力。

  再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开头一连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迹,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成绩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才有所成就,从而间接地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个论点。

  文中还运用了一些骈句,例如“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等。文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很好地表达了中心。

  请用排比手法写一段有文采的话。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并预*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孟子的思想不会过时,即使过去了2000多年依然通用。这一次授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他们何为“大丈夫”,以及养成忧患意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也都能够掌握理解,效果很好。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使用说明和学发指导:

  1、学生自渎课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多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文章的主题,思考对自己的启示。

  3、课前完成预*自测,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教材助读: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一种精神。

  预*案:

  1、给带点字注音。

  熊掌( )兼顾( )舍身( )选择( )

  2、辨字组词。

  孟( ) 欲 ( ) 掌( ) 仰( )

  盂( ) 浴( ) 党 ( ) 抑(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 选择——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舍弃—— 真理——

  5、解释下列词语。

  所: 欲: 也:

  亦: 可: 得兼:

  舍: 者也: 生:

  义:

  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古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细细品读文章感悟寓意深刻的句子。(朗读指导:要放声读,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出语气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探究案:

  探究点1:怎样理解成语“舍生取义”的意思?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认真读古文,在理解整篇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圈出重点字词感悟,作批注,争取课上精彩交流。)

  探究点2、全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训练案:

  1. 填空。

  (1)《孟子语录》节选自《 》一书,这是一本记录 的书。

  (2)《孟子语录》以 和 设喻,告诉我们 的道理。舍生取义的含义是 。

  2.背诵并默写《孟子语录》。

  3.完成《配套练*》的《孟子语录》一课。

  名言积累: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课外阅读: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院子里,见那儿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丁丁当当”地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气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干脆拿了两条干肉做学费,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问他:“你最*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极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织布机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震动了。他认真的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儿子思学*,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学*重点: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学*难点: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

  三、学*新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

  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背诵课文。

  四、小结:

  内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业:

  默写课文和练*册内容。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和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

  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三 教师背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

  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六、 试背课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义的事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没有践行舍身取义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

  八、小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孟子语录的学*,知道了儒学大师孟子的重要观点即虽然生命和正义都是他所热爱的,但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时宁愿舍弃生命以求大义,也就是会“舍生取义”,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舍义取生那是苟且偷生,“舍生取义”则能让你的脊梁挺立。

  九、积累(都要求掌握):

  (1)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义的人物事迹;

  (2)孟子的其它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观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作业:背诵课文;

  掌握"“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学*重点: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学*难点: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

  三、学*新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

  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背诵课文。

  四、小结:

  内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业:

  默写课文和练*册内容。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使用说明和学发指导:

  1、学生自渎课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多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文章的`主题,思考对自己的启示。

  3、课前完成预*自测,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教材助读: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一种精神。

  预*案:

  1、给带点字注音。

  熊掌( )兼顾( )舍身( )选择( )

  2、辨字组词。

  孟( ) 欲 ( ) 掌( ) 仰( )

  盂( ) 浴( ) 党 ( ) 抑(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 选择——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舍弃—— 真理——

  5、解释下列词语。

  所: 欲: 也:

  亦: 可: 得兼:

  舍: 者也: 生:

  义:

  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古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细细品读文章感悟寓意深刻的句子。(朗读指导:要放声读,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出语气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探究案:

  探究点1:怎样理解成语“舍生取义”的意思?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认真读古文,在理解整篇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圈出重点字词感悟,作批注,争取课上精彩交流。)

  探究点2、全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训练案:

  1. 填空。

  (1)《孟子语录》节选自《 》一书,这是一本记录 的书。

  (2)《孟子语录》以 和 设喻,告诉我们 的道理。舍生取义的含义是 。

  2.背诵并默写《孟子语录》。

  3.完成《配套练*》的《孟子语录》一课。

  名言积累: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课外阅读: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院子里,见那儿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丁丁当当”地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气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干脆拿了两条干肉做学费,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问他:“你最*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极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织布机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震动了。他认真的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儿子思学*,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和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

  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三 教师背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

  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六、 试背课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义的事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没有践行舍身取义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

  八、小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孟子语录的学*,知道了儒学大师孟子的重要观点即虽然生命和正义都是他所热爱的,但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时宁愿舍弃生命以求大义,也就是会“舍生取义”,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舍义取生那是苟且偷生,“舍生取义”则能让你的脊梁挺立。

  九、积累(都要求掌握):

  (1)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义的人物事迹;

  (2)孟子的其它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观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作业:背诵课文;

  掌握"“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国学》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国学》教学反思1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如何塑造学生高贵的灵魂?途径自然不止一个,在我看来,经典诵读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十三四岁之前是一个人吸收知识最快的阶段,越小的时候越是全盘吸收。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记到脑子里,长大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他们积累。在小学阶段,学生背诵经典有了一定的基础,七年级再继续诵读,相信不是难事,也许在短时期内不能立刻见效,但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将会有深远的意义。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诵读活动做一总结:

  一、具体做法。

  1、明确诵读篇目,制定计划。以课文中的经典诗文及课本后面附录的十首诗为主要内容,适当补充课外的。为了确保经典诵读的实施,我告诉学生,要把背诵经典当作吃饭、睡觉一样,每天一定要做,养成*惯。同位互相检查,一齐背诵,最后默写一遍。如此反复,保证每个孩子能背一篇,清一篇。

  2、要求学生把背诵的经典在小组中相互背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背诵的内容,小组长负责检查。

  3、播放视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涵,我上网查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诵读视频,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背诵的经典魅力无穷。

  二、学生的转变。

  1、记忆力得到提高。原来很多孩子背诵语文课本都觉得困难,()但是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背诵,他们背诵语文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觉得白话文的背诵非常简单。

  2、养成了良好的读书*惯。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依照这个原则背诵经典,长期的实践,让学生把这种意识渗透到*时学*中,学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另外就是反复记忆方法。学*上没有捷径可走,该记忆的东西就是要牢固记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这个观点。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根据其他老师的经验,通过上网查询其他地方的做法,我想以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轮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学把一章经典抄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课间就可以背诵,确保一天一章背诵。

  2、发挥小组合作学*的优势。以小组为单位评比,超额背诵的小组全员奖励,重重奖励组长,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让他们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如果小组有一个同学拖拉,整个小组没有荣誉,以此保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3、课前两分钟背诵。每个课前,让学生背诵一段经典静心,然后正式上课,养成*惯,让学生时刻不忘经典,营造氛围。

  4、班级经常开展活动。利用班会时间或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经典诵读的活动,可以以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我们起步算是晚的。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能使这项活动不断改进,趋于成熟。“路漫漫其修远兮”,祝愿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越走越宽阔!

《国学》教学反思2

  学校国学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校内外形成良好声誉,作为圈内人士有幸接触这个课题,并参与其中,应该说是教学生涯一大幸事。本学期在国学教学实验中有得有失,总结如下:

  一收获:

  1教学模式更为清晰。由于参与课题阶段性汇报活动及课题结题活动,有机会听到组内优秀教师(在主任具体辅导下)的示范课。对于国学的教学模式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课前演诵——新课诵读——聊诗意——演诗情——画诗意。明确了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更易把握,解除了以往不知所措的困惑。

  2见识国学知识融会贯通之妙。几位上示范课的老师,都不约而同带领学生在学*新知的过程中,将积累的旧知与新知融合在一起,融会贯通的课堂,自然诗意浓浓,韵味无穷。由此可见,上课教师及所教班级的学生不但能背诵,而且能够理解运用,且运用自如,花样翻新,表现出孩子无穷的智慧。这样的课堂启发我在今后的教学将把脚步迈得更加坚实,课堂教学的思路更加开阔。

  3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充实了自己。在教学课本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诵读、积累,老师也能熟练背诵下来,提升了自己。并且为了上好课,查阅网络和相关书籍,搜索的过程中,接触了更多古代贤人,从各位哲人的文字中,了解了人生道理,不得不佩服古人立足点之高、目光之远。收获的古诗、古文多了,头脑自然充实许多,印证了“教学相长”的说法。

  二不足

  1对课本钻研深度不够。总是忙于一些杂物,占据大量精力,不能充分地钻研教材,理解的深度明显不足,教学时自然难以自如,当然无法“贯通”,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静下心来反思:为什么同事能挤出时间学*、研究,而自己能找出那么理由为自己推脱呢?还是缺乏自我鞭策能力,意志力不够顽强。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下个学期的努力方向就明朗了。

  2古诗、古文知识还不够丰富。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现在这个桶里只有半桶水,或许还不到,怎能自如把握课堂?怎样深入浅出?更不能融会贯通。因此,应该借着国学课题的东风,走*先贤哲人,尽可能多地阅读古代经典,并理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用老祖宗的智慧引领自己少走弯路。

  3国学课堂的把握还不自如。“玩中学”的理念还没有很好地贯彻到自己的课堂之中,在教学设计方面应更注重趣味性、灵活性、艺术性,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受学*国学的快乐。因此,下个学期将加强备课,学*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让国学课堂充满笑声、智慧。

  国学作为一个课题告一段落,但学*国学却是应该永远坚持的事,用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洗涤教师的思想。所谓学无止境,积硅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让我们继续耕耘在国学的课堂上,品味经典,美化人生。

《国学》教学反思3

  本次班主任教学展评活动,我选择了执教国学——《三字经》。选择这一内容参加班主任公开课,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1)作为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代表性内容,《三字经》已经进入幼儿教育内容中。源于南宋,迄今700多年历史的《三字经》相传为宋朝末年大学问家王应麟编撰,经后人不断增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其一奇,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合辙顺律,易读易记;其二奇,结构紧凑,衔接自然,顺理成章,概括性强;其三奇,孕千年中华文化之精髓,全书1500多字,融“历史、地理、天文、伦理道德、诗书礼乐、教育、哲学”于一体,可谓学一书而通万卷。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2)我园大大班早在20xx年开始国学教学,目前已经成为办园特色,成立了专门的教研小组。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教授曾亲临指导。我选择这一内容,可以进一步交流国学教学经验,探索适合本园特色的方式方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针对大大班幼儿年龄等特征,我在课前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逐句学*《三字经》(部分段落,即: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讲解蕴意;

  (2)学*生字“犬、苟、曷、酿、物”,了解字面意思;

  (3)唱诵《三字经》,体会语言节奏和韵律感;

  (4)理解体会《三字经》蕴含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课堂前半段,我首先以接龙游戏和吟唱形式,让孩子们唱诵三字经。配上古典音乐背景、节奏明快的歌曲,学生拍手吟唱,轻松活泼,避免了单调、死板和枯燥;接下来,进入内容复*,“孟母断机”和“孔融让梨”,孩子们一起分享孟子三迁、孔融尊重长者的故事,明晰其中蕴涵的道理,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由于配上了幻灯图片,这部分过渡顺利;学*新三字经为这次设计的重点内容,我先播放幻灯,让孩子观察,领会意义,然后出示课文,解释意义,然后开展朗读和跟读。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意义,我还设计了生字学*过程,让孩子指认识字,充当小老师。从效果来看,孩子们对大部分的字都能诵读,基本达到了设计效果;最后,我以集体诵读形式,巩固学*内容,并开展接龙游戏和自由交流体会,让孩子思考如何将三字经中学到的道理,迁移到生活情景中。最后部分,由于时间紧凑,未能深入进行,部分学生还不能有效地从文本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中。

  从我这堂课教学过程和效果来看,基本和原有教学设计一致。其中也出现预设和生成之间的不同步,比如,在认“曷”时,有孩子提出跟喝水的喝一样,我没能及时强化。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按程序牵引整堂课的时候,中间过程一定需要根据孩子的“偶然”反应,做出灵活机智的调适,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这堂课的难点在于孩子们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比如:蚕、公鸡等,因此,只能让学生自由想象,个别学生回答并进行描述,在这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更详细的延伸表述,避免只存在于个别有丰富阅读经验的同学中。本节课认字设计略显多,学生更在于诵读,而诵读的时候,遍数多少合适,还需要研究。接龙的时候,需要指认句子。认字和表达常常容易出现集中在个别口语表达较好的孩子身上,为了照顾群体,在认字的时候,如果多放几张黑板,让学生去圈读字,指认,或者幻灯中动态字浮现,配上教师的语境表达,教学效果可能会辐射更多的孩子,也会轻松活跃;图片具有直观性,但是可能漏掉了一些信息,如果能引用到动态的视频,结合儿童小故事,则减少了汉字字面理解所带来的困难,学生通过情境获得感悟。因此,本堂课很大程度上完成了诵读、指认字等设计任务,但是体验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潜在的任务,囿于技术、时间等原因,初步达到效果,但还需要再接下来的课堂中进一步领悟。

  通过这堂课的设计与教授过程,加深了我对幼儿课堂*学内容教学原则、规律、技巧等的.认识。同时,孩子们的课堂反馈、同行之间交流、专家的点评给了我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机会,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有更大的提高。

  周 晨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

《孟子》两章教案1

  教学目的: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两章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听老师朗读课文。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孟子》两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检查题及学*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情况及本节课学*要点

  (学生学*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孟子》读书心得 (菁华3篇)

《孟子》读书心得1

  最*几周,我完成了《孟子》这本书。

  其书共分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下,万章章句下,万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尽心章句上,尽心章句下。

  其实,我对那些古文是一窍不通。但是后来,我发现家里实在是没有什么书了,只能读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译文和注释,这也带个我了不少便利。一开始,我是按照原文、注释和译文来读的。原本就不懂古文的我按照这个顺序读书,自然更是“一头雾水”了。我是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因此,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直到几天后,我无意中先看了译文,又看了注释,最后才看了原文,这样我一下子就可以读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终于成功了。

  于是,在后面的阅读中,我是严格按照先译文,后原文,再注释的顺序。

  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无穷。

《孟子》读书心得2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经典巨著,系统的为我们阐述了治国之道和孟子思想。与孔子相比,《孟子》对中华儒家思想也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完善,是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每次读《孟子》,都会有洗涤心灵的感觉。

  与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仅仅是传承,而且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善和解释。“仁”本来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没有理论基础来解释,孟子修缮了理论基础,弥补了不足。对于“仁”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人的本能。他认为这是人与身俱来的人性,这是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善一直存在于人的心中,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做的坏事,这是私欲对于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对于“人本善”的提出无疑是对“仁爱”的最好解释,这也是对后人道德修养方面最大的启发。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内容,孟子认为个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对于教育来说,更显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个人对于自己德行的思考才是升华。一个人要有好的修养,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学*,反复思考和反思,这样才会有进步。对于反思,也就是孔子《论语》所说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宋明理学家们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是孟子在政治主张上一个缩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君王个人德行的重要性,这是才是仁政的基础。君王对待子民就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子女对于父母也要顺从。当然,在那个时代,这些先进的理念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孟子没有考虑到封建阶级制度的根深蒂固,这些都是不能实现的”空谈”。但是这些政治主张的提出也从侧面体现了孟子对于民间疾苦的同情。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梦珂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

  读《孟子》,就是学做人、为政。这是两千年多来《孟子》一直深受我们喜爱的原因。

《孟子》读书心得3

  这个寒假,我看了《孟子》这本书,对孟子其人其书有了一些了解。

  孟子名轲,从师于子思,后来,他授经讲学,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与几个学生一起着书《孟子》。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学思想的一代尊师,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这部书大多在写孟子向各国诸侯极力推荐的“王道仁政”,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另外,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它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并加以阐述和发展。

  《孟子》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在家,家之本在深。”可见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家,国家的基础是每一个家庭,而家庭的基础是每一个组成家庭的成员本身,可见只要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这个家庭就会变得幸福美满,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的话,这个国家必定繁荣昌盛,若是每个国家都繁荣昌盛的话,天下就太*了。所以,只要每个人都做好份内的事,世界就变得美好了。

  社会如此,学校亦如此。如果一个班内的每个学生都认真学*,那么这个班就会变成尖子班,如果每个班都这样,那么这所学校就是名校了。但这还是得靠每个人的努力,只要每个人都把自己管理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那么这个集体就都好了。

  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我粗粗看了一遍《孟子》,就有了很多启发。

  以后,我要好好研读《孟子》,让它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明灯。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

《孟子》两章教案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教案2

  教学目的: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两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检查题及学*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情况及本节课学*要点

  (学生学*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7)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学*重点: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学*难点: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

  三、学*新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

  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背诵课文。

  四、小结:

  内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业:

  默写课文和练*册内容。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使用说明和学发指导:

  1、学生自渎课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多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文章的`主题,思考对自己的启示。

  3、课前完成预*自测,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教材助读: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一种精神。

  预*案:

  1、给带点字注音。

  熊掌( )兼顾( )舍身( )选择( )

  2、辨字组词。

  孟( ) 欲 ( ) 掌( ) 仰( )

  盂( ) 浴( ) 党 ( ) 抑(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 选择——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舍弃—— 真理——

  5、解释下列词语。

  所: 欲: 也:

  亦: 可: 得兼:

  舍: 者也: 生:

  义:

  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古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细细品读文章感悟寓意深刻的句子。(朗读指导:要放声读,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出语气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探究案:

  探究点1:怎样理解成语“舍生取义”的意思?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认真读古文,在理解整篇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圈出重点字词感悟,作批注,争取课上精彩交流。)

  探究点2、全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训练案:

  1. 填空。

  (1)《孟子语录》节选自《 》一书,这是一本记录 的书。

  (2)《孟子语录》以 和 设喻,告诉我们 的道理。舍生取义的含义是 。

  2.背诵并默写《孟子语录》。

  3.完成《配套练*》的《孟子语录》一课。

  名言积累: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课外阅读: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院子里,见那儿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丁丁当当”地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气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干脆拿了两条干肉做学费,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问他:“你最*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极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织布机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震动了。他认真的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儿子思学*,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和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

  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三 教师背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

  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六、 试背课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义的事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没有践行舍身取义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

  八、小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孟子语录的学*,知道了儒学大师孟子的重要观点即虽然生命和正义都是他所热爱的,但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时宁愿舍弃生命以求大义,也就是会“舍生取义”,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舍义取生那是苟且偷生,“舍生取义”则能让你的脊梁挺立。

  九、积累(都要求掌握):

  (1)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义的人物事迹;

  (2)孟子的其它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观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作业:背诵课文;

  掌握"“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国学《孟子》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8)

——小学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通用五篇

  小学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能够总结出课文中孔子提出的学*方法和态度,能当堂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言字词。

  根据注释准确翻译并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选用诵读课型

  教学过程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

  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

  1.结合注释,走进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尊为“圣人”。他首开私人讲学的先河,主张“有教无类”,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太*盛世”,倡导施行“仁政”。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删修《春秋》,译注《周易》,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2.初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好语气

  字音:

  曰(yuē)说(yuè)愠(yùn)逾(yú)

  罔(wǎng)殆(dài)好(hào)焉(yān)

  停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读好语气:教师范读,让学生试读,要求读出语气舒缓,读出韵味。

  3.定标——当堂背诵全文。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

  方法一:译文背诵法

  1.译读课文——同桌讨论,翻译。

  要求: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译读全文。

  2.根据学生翻译情况,对照译文,指导学生背诵。

  方法二:理解背诵法

  1.让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本文是从学*方法、学*态度、终身学*的效果三个方面来谈学*的。

  2.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己认为是阐述学*方法的语句下画上横线,在自己认为是阐述学*态度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在自己认为是阐述终身学*的效果的语句下画双横线。

  3.指名发言,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归纳板书。

  学*方法:①学而时*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态度: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终身学*的效果: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

  ⑤七十而从心所欲

  (点拨:“有朋处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与人交往的态度。)

  方法三:交错背诵法

  1.教师背上句,学生背下句或学生背上句,教师背下句。

  2.男生背上句,女生背下句或女生背上句,男生背下句。

  3.同桌相互背诵。

  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

  学生选用一种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背诵——单独抽背——教师评价——全班齐背。

  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我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中定会灵活掌握各种背诵方法,提高背诵效率。同时,老师也希望大家在将孔子教育教育学生的学*方法、学*态度及终身学*的效果深入结合到自己*时的学*中,开创美好的人生。下面,让我们在齐声背诵中结束本课的学*吧!

  附:板书设计

  《论语》六则

  学*方法:①学而时*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态度: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终身学*的效果: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

  ⑤七十而从心所欲

  教学反思:

  一节语文教学课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上明确学*目标,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本节诵读课型主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通过译文背诵法、理解背诵法、交错背诵法,让学生在反复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进一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成为课堂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把课堂时间充分的还给学生,学生也会感到从学*中获得了成就感,从而增强了学*的自信心。

  小学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2

  创意说明:此设计突出文言文教学特点,用做知识积累卡的形式化老师的琐碎讲析为学生的自主学*,变老师灌输为学生能力训练,为零碎的文言知识搭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教学步骤:

  一、从孔子入选世界文化名人开始说起,导入课文。

  二、结合书下注释,介绍作家作品。学生做知识要点分类积累卡一:

  作家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三、认读课文,落实字音。

  1.朗读课文,标记需要注意的字音。

  2.听读课文,校正字音。做知识要点分类积累卡二:

  生字词:矣(yǐ)愠(yùn)弘(hóng)柏(bǎi)罔(wǎng)殆(dài)诲(huì)

  多音字:论(lún)语三省(xǐng)吾身不亦乐(lè)乎传(chuán)不*乎任重(zhòng)而道远曾(zēng)参(shēn)

  通假字:①不亦说乎“说”同“悦”,读yuè,愉快。②由,诲女知之乎“女”同“汝”,读rǔ,你。②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聪明,智慧。

  3.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析读课文,落实词意句意。

  1.对照书下注释,分“则”朗读课文,弄懂各则大意。不懂的词句,同学间讨论解答。

  2.做知识分类积累卡三:

  重点词意(参照课后练*一)

  难句翻译(根据自己理解的情况来定)

  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不亦乐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概括各则大意。做知识分类积累卡三:

  关于学*方法的:学而时*之;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求知态度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关于修身做人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交流做卡感受,总结经验。

  七、背诵全文。

  小学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3

  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熟读并背诵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2.学生采用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方式进行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借鉴孔子提出的学*方法。

  2.借鉴孔子提出的修身原则。

  重点1.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文言知识。

  难点1.文言的理解。

  2.积累文言词汇、文言知识。

  一、自主学*

  (一)、自学课文

  1朗读6—7则

  2试背6—7则

  (二)导学练*

  1解释: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贤人。齐:相同。焉:语气词,置于句尾,无意义。内:内心,自己。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古代多用来表示多数,虚指,可译为“几个”。行:在路上行走,同行,一起。焉:相当于“于之”;于,在;之,代词,指代“三人”。择:选取,选择。其:代词,代“师”。善者:好的方面,即优点。从:跟从,学*。改:改正。

  2翻译6—7则

  3这两则讲了哪方面的内容?

  4背诵6—7则

  (三)自学疑难摘要:

  二、合作探究

  1朗读8—9则

  2解释: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不亦呼?士: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毅: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使命重大而路途遥远;而,并列连词,而且,有。远:遥远。仁:仁爱,孔子思想的核心。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凋谢。

  3翻译8-9则

  4这两则文字讲了那些方面的内容?

  5背诵8-9则

  三、展示提升

  1朗读第10则

  2解释

  (1)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想。勿:不要。施:加,施加。

  3翻译第10则

  4第10则讲了那些方面的内容?

  5背诵第10则

  四、反馈与检测

  1概括文章内容

  (1)学*方法:

  (2)学*态度:

  (3)思想修养:

  2归纳成语

  3背诵全文

  课后反思

  小学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读课文内容,积累常用文言语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教师提供阅读书目或参考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分析判断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自主与探究相结合的学*方式,培养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重点

  形成理解课文内容后的个性化表达。

  教学难点

  参照权威资料独立思考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布置预*,了解孔子其人、《论语》其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相信这能成为同学们的共同理想。有一部书可以随时在这方面帮助我们,它就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今天开始我们来试一试,更多地发挥自己的学*能量,从这本书中获得更多的人格力量。

  “论语”意为语言的论纂,是对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记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通过这些言论我们可以真切捕捉到孔子传道授业的音容笑貌。但是,这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话语了,要做到尽量准确地解读,还需费一番工夫,幸好我们可以借助资料和注释,并且可以相互帮助,共同完成这一学*历程。这节课我们来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大家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四则的解读。

  (电子幻灯展现课文内容,集中到前四则)(学生准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二、默读初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默读课文前四则。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问。

  3、教师巡视教室一周,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讨论细解

  1、学生提出教师未来得及回答的问题,寻求大家帮助。

  2、将全体同学分为八个小组,每小组再重点负责一则,确保每两个小组研究同一内容。

  3、小组内交流对这则课文内容的理解。

  4、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为同学们讲解本组负责的课文内容,要求先朗读、再领读、后讲解。任务相同的小组互相切磋交流,其他同学倾听思考并穿插发表意见。

  四、引导精解

  1、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予以点评,明确可否。

  2、教师准备如下问题,推动探究争论,引导深入理解。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中的“*”有人认为应理解为“温*”,有人认为应理解为“实践”,书下注释折中地处理,将两种解释并列出来。查阅工具书,掌握“*”的原意,之后再思考哪一种理解更恰当。

  “*”的原意是鸟屡次拍打翅膀练*飞翔,从原意看,理解为实践或练*更为恰当,学*的乐趣也应该是学了就去实施。温故知新当然可喜,但还是没有实践的乐趣更为明确。

  (2)书下注释标明“朋”指“志同道合者”,按照你对孔子的了解,孔子的“志”“道”可以如何理解?

  孔子志于“克己复礼、爱众求仁”思想的传播和施行。

  (3)分别查明“君”和“子”在称呼他人时表达的感情色彩,再结合起来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深刻含义。

  “君”单独使用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子”单独使用往往放在姓氏后,也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能不怨怒,有这种胸襟气度的确值得人崇敬,的确是在追求完善人格。

  (4)联系下列观点,深入理解课文第二则。

  《中论治学篇》: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斯可以为师矣。

  《礼记中庸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此则与“温故知新”一则互为表里。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学思结合才能让学*的过程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有知识,但没有疑问,没有对于疑问的深思,没有深思后的顿悟,知识永远是知识,不是学识,学*也变得索然无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于空想,一切想当然,不能踏实为学,没有丰盈的积累和有益的参照,就只能处于虚无缥缈中。“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两者是生命开发中相辅相成的事,如果偏废就会劳而无功,甚至危及身心。

  (5)孔子对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教导与屏幕打出的这段描述有关,仔细研读这一则和所给资料,思考孔子想让子路“知之”的是什么。

  (屏幕打出如下内容:《荀子子道篇》曰:由!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裾裾何也?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非维下流水多邪?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

  子路出身微贱,从小就参加劳动,性格果敢爽直,时有莽撞之举,但十分敬爱孔子,闻过则喜。因此也时常得到孔子语重心长的教诲。《荀子》中记载,当时子路穿着华美的衣服来见孔子,孔子见状教导他为人应谨慎,不可以这样张扬的形象处世。子路马上出去换了一身衣服进来,但神情举止还很自负,孔子就说了课文中的话来警示他,不要不懂装懂,做表面文章,要真正理解严谨处世的道理。

  (6)“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境界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知之”是初级境界,客观知晓而已,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没有投入,是理智的学*。“好之”是中级境界,有了兴趣,自然想知之甚多,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不断获得新知,是愉快的学*。“乐之”是高级境界,把学*视为人生的享受,心灵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两忘,是陶醉的学*。

  (7)我们今天研读探讨的这四则都与为学有关,哪一点让你反观了自己的为学状况?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当点评。)

  五、诵读深解

  1、学生放声朗读前四则。

  2、学生分别背诵前四则。

  3、全体背诵前四则。

  六、课后作业

  1、默写课文前四则。

  2、按照课上摸索的解读方式在课后独立完成对后四则的解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题目自拟。

  七、板书设计

  *之——谈之——恕之——思之——知之——好之——乐之——学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不动笔墨不读书。写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极好方式,可谓一举双得。今天我们就来展示交流同学们就课文后半部分写的读书笔记。同学们选择自己读书笔记中自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朗读,可侧重于词句理解方面的收获,也可侧重于思想感悟方面的收获。倾听同学发言时,大家要注意随时吸纳,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

  二、学生展示

  1、学生分小组展示。

  2、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学生形成个性理解,并提醒其他学生整理补充。

  三、教师补充

  1、视学生展示情况而定。

  2、教师参照《教师教学用书》做如下准备: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相待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了?”

  自知者明。客观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做事尽心竭力、尽职尽责是谓“忠”,交友一诺千金、光明磊落是谓“信”,从师孜孜以求、反复实践是谓“*”。人生在世,都是身兼数职,全身心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实非易事。每日做多次多方面的自我反省,也难做到。但每日做一次一方面的自我反省,的确可行。此时,可以拷问自己主要社会角色的分数如何,是否活得明明白白。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知人者智。及时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好恶,才能和谐相处。所以,不必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随时提醒自己去主动了解别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高尚的人生态度,更何况,这样做了,不管别人如何,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才是拥有人生智慧的贤者,也只有这样的智者贤者,才能宠辱不惊,悠然自得。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要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看到那些缺点而(反思自己)改正。”

  学人者强。见到贤者,心生敬意,通常如此。见到贤者,渴望比肩,鲜有闻之。与贤者看齐,需要勇气和胆识,也需要恒心和意志。能向普通人学*,则需要有谦逊的美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从同行者那里学到很多。杰出者是学*的对象,普通人也是学*的对象,学众人之长,为自己所用,这才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爱人者仁。有贤者就有不贤者,有善者就有不善者,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统一的。看到不贤之人和不善之处,不可生厌恶之心,而应当做一面镜子,借以作自我反思。既然不欣赏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就要避免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和做出这样的事,以谦逊的态度和悲悯的情怀面对,这就是爱人不恶人的仁者境界。

  (4)旧时乡间有这样的俗语:“天大,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伟大。”这与孔子人生观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这种傲慢心理,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孔子之所以成为圣贤之人,就是因为他能放弃与生俱来的傲慢,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之所长。

  四、诵读感悟

  1、学生放声朗读后四则。

  2、学生分别背诵后四则。

  3、全体背诵后四则。

  五、课后作业

  1、默写课文后四则。

  2、在课后“积累”的第二项和第三项中任选一项完成,有精力的同学可完成两项。

  六、板书设计

  律己省身——谋事而忠爱人学人——不知不愠

  ——交友而信——见贤思齐

  ——患不知人——择善而

  小学国学经典《论语》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在初步学*文言文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读2个字。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在初步学*文言文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学会2个生字,认读2个字。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论语一则”,解题:什么叫论语?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相读,互相订正字音

  3、汇报读

  4、应该怎样停顿?师指导,生试读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2、说说你周围的同学有什么优点、缺点。你会怎么做?

  试着让学生用论语中的句子说一说。

  四、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论语是学生首次接触的知识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于是我采用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出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这样既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离自己很*,又使他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为后来的学*打下基础。第一次学*古文主要是让学生产生兴趣,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板书设计:14、论语一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二课时(4月25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学*六个生字。感受文言文的文字特点和魅力。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难写字。

  教学过程:

  一、指名正确读课文。

  说说文章的意思。

  二、学*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必择善而之改

  2、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3、观察怎样把这些字写好,描一个写两个。

  三、指导背诵。

  指名让背下来的同学背。说说自己是怎么背下来的。不会的同学练*背诵。

  课后反思:本课生字虽然笔画比较简单,但是结构比较复杂,写好很难,所以注重了书写上的指导。

  板书设计:14、论语一则

  必择善而之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