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总结 / | 2022-11-09 00:00:00 教学总结,国学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1

  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让孩子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是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以下几点要求:

  一、课程渗透

  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把经典文化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德育课程和语文课程进行文化浸润。在德育课程中,主要通过朝会、德育课对学生进行养成(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环境,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主题班队会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的和谐发展。

  二、融入教学

  国学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营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同时,还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来激励孩子们积累祖国文化的精髓,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我在备语文课时,从单元主题入手,寻找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有主题,有目的,有序列的诵读。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燥、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坚持三条原则。既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既速度又求效果。开展古诗文诵读,我要求三年级的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做到厚积薄发。既求数量又求质量。正确处理背诵与理解的关系,三年级同学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经典的质量。

  三、活动推进

  我校还组织各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1、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基于以上理念和目的,本学期,我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在自己弄懂基础上再向学生传授。

  2、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老师给予适当适时的点拔。

  3、制定了“经典要义”背诵表,检查、记录每一个学生经典要义的背诵情况,要求人人过关,课堂上不能过关的课后补救。

  4、组织学生办国学经典小报,对于优秀小报,班上和学校都进行了评奖,为学生赢得了自信。

  5、分小组检查了“经典诵读”的朗读情况,整体效果较好。

  教然后之不足,我们在学*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A、教材自由度过大,不好把握。

  B、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极需提高。

  C、关注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

  总之,一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在学*了经典的同时,又受到了品德的熏陶,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奠定了基础。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我们甘愿为之匍匐,不为别的,只为晨光熹微时那傲人的绿意,微风轻抚时那缕缕的馨香。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2

  我已带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一年了,一路走来,我和学生们一起欣赏经典的无穷魅力,共同感受诵读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本册教材节选自孔子的《论语》、《大学》,五个主题分别是:孝敬、仁爱、修身、君子和交友;在经典的润泽中我们感受着成长的快乐;同时在教学方法上面也收获颇多。

  首先学生的学*兴趣应该排在第一位,所以在经典诵读课教学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投入激情,以兴趣作为原动力。如:故事法: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记诵经典,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巧用法:让经典走进生活,在*时生活中、在作文中时不时把经典名句用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经典”,感觉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其次,随着国学经典学*的深入,古文的内容难度也逐渐增加,想要学生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内容,难免过于急于求成,我想还是采取“不求甚解”化吧。因为我深信书要慢慢读、细细品,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了解书中的道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经典的学*意在提高文化底蕴,是远离功利的一种精神修养。因此它不需要学生字字会解释,句句能分析。教学目标单一,让学生开心地学,有趣地读,多多地记;学*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删繁就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触摸”语言。

  最后我想说的是:诵读形式应该多样化。重视朗读,强调背诵,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读出节奏、音律,可以集体读、分组读,也可以个人读。多样的诵读延续了学生的诵读热情,使得他们渐渐地喜爱上了诵读诗词。

  还记得,开学初,有的同学便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学期我们背哪些诗啊?什么时候学啊?”看着孩子们的张张笑脸,我感到异常欣慰。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语言不断得到积累。我觉得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学生已经能够背诵《大学》、《论语》。经典诵读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大量诵读丰富了语言积累,增强了语感,获得了审美体验。同时,说写能力也不断得到了提高。多样的诵读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自从国学经典教材走进校园的课堂以来,我与学生们一起行走在这开满鲜花的诵读之路上,体验着诵读的快乐,欣赏着经典的魅力。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思维开阔了,兴趣广泛了,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时间飞逝,期间不乏有许多困惑,有几许收获。时间在变,但我们的信念不变,我们的行动不变,期待收获更多!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3

  国学经典诵读课作为我国的重点课程,他将东西方优秀文化经典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小朋友们通过口诵、目视、耳听、熟记、成诵的方法把国学中的精华灌输至身心,使之成为小同学们的精神食粮,而《论语》作为国学经典的重中之重,所以孔子文化早教园把《论语》作为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内容,经过几个星期的言传身教,总结经验,回顾过去现就*的一些情况简单做一下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孔子早教园中班现有四位小同学,由于来园学*时间及入园前的基础和年龄存在差异,赵心境和马博洋两位同学的基础较之孙小慈和李梓睿要好些,也更愿意朗读。李梓睿小同学上课虽然比较认真,但令人头痛的是他不太愿意吭声、不愿意放开喉咙大声读书。糖糖是个性格比较活泼的小女孩,他很招人喜欢,无论是老师还是小朋友都很喜欢糖糖。糖糖天生好动,上课也奈不住性子,认字也很活跃,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认真,可是他自开学来认识了101个字。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孩子上课奈不住性子并不代表孩子没有认真听讲,或许他有自己的方式。针对四位同学的自身特点,老师将因材施教,让每位同学都能跟上节奏,以便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教学成果总结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经过老师与小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几个星期下来,同学们的'经典诵读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现详细说明如下:

  1、论语《学而第一》篇:赵心境小同学第七段、第十三段、第十五段不太熟练需要提示,其余可以背诵下来;马博洋小同学第一段比较熟练,其余需要提示可以背诵下来;李梓睿小同学第四段、第八段、第十段、第十三段、第十五段不太熟悉需要提示,其余可以背诵下来;孙小慈同学由于年龄较小,比他们读的时间短,在背诵时只要提醒就可以被下来。

  2、论语《为政第二》篇:由于朗读的遍数不够多(只有六十多变),四位小同学都是部分能诵,大部分都需要提醒。

  总之,老师将继续带领四位小朋友在今后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总结规律、扬长避短,尽量让四位小同学多都多记、多诵,使每位孩子都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者和真正受益者而努力工作。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菁华3篇)(扩展1)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菁华3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经过历史的长河洗涤,越发令人思考,它是*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国学经典》(七年级 卷)、包括修身励志、写景状物、咏史抒怀、传统节日、情思感悟、哲理寓言、亳韵古风几个部分组成。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学措施

  1、以激发学生兴趣,多鼓励、多表扬为原则,让学生愉快地、自主地参与这项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3、 每节课前背诵已学过的诗文两分钟。

  4.给家长发校信通,介绍诵读活动,请家长协助搞好此项活动。

  5、每星期一早上老师利用早读时间,亲自检查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给他一百分,该生即指定为本周经典诵读班长。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交与老师处理。

  6、注意学*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学*融入自己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五、达到目标

  本学期学生学*国学达到的目标是: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背诵;

  ②能够大体把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

  ③能够试着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初步理解诗句意思;

  ④在学*中,帮助学生注意积累诗词中优美词语、精彩语句。

  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的学*,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将中华文化最好的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给民族的未来播撒希望的.种子。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儿歌和诗词等。

  五、课程开设的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3

  一、教学成果总结

  经过老师与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一个月下来,国学经典诵读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现详细说明如下:

  1、论语《学而第一》篇,赵心镜小朋友第七段,十三段,十五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够背诵下来;马博洋小朋友第一段比较熟练,其余需提示,可以背诵下来:李梓睿小朋友第四、八、十、十三、十五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背诵下来;孙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示,可以背诵下来。

  2、论语《为政第二》篇,赵心镜小朋友第一、二、三、四段熟练,第五、六、七、十、十二、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背诵下来;马博洋小朋友第一、二、五、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段熟练,第三、四、七、九、十、十六、十七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接诵下来。

  3、论语《八佾第三》篇,赵心镜小朋友全篇熟练,几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诵读;李梓睿小朋友熟练,几乎全篇能诵读;马博洋小朋友较为熟练,个别段落需提示,其余能接诵下来;孙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醒,可以全篇接诵下来。

  4、论语《里仁第四》篇,赵心镜小朋友熟练,几乎全篇能诵读下来,李梓睿小朋友熟练,几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诵读;马博洋全片较为熟练,个别段落需提示,全篇能诵读。

  5、论语《公冶长第五》正在学*中。

  二、*期教学计划

  根据中班小朋友的实际学*情况,老师制订如下学*计划:

  1、每周抽出一节课复*已读篇章《八佾第三》和《里仁第四》

  2、每月月底对所有已读篇章复*巩固一次。

  3、每个星期五上午对小朋友们检测一次,以帮助巩固已读章节。

  总之,老师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小朋友们多读多诵,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真正使得小朋友们成为国学经典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菁华3篇)(扩展2)

——国学经典活动总结 (菁华3篇)

国学经典活动总结1

  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使学生阅读经典,亲*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于4月19日举行了学生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对本次活动,我校教导处和各班级非常重视,提前拟定方案,做好准备,经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学生们的认真准备,“吟诵经典、品味书香”古诗词诵读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当天下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优点

  1、全员参与,发动面广。这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与,全校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比赛的训练中去,在校园内掀起了古诗词背诵的热潮。

  2、精神饱满,声情并茂。孩子们精神饱满,感情真挚,通过声音、表情、动作的变化反映了诗歌的内涵,较好地表现了作品的情感。

  3、形式新颖,这次比赛使参赛的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尽情展现自我的风采,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害羞的教师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问题

  1、个别班级背诵的古诗数量少,还有个别学生背诵不下来,有滥竽充数的现象。

  2、部分学生在舞台上不自信,表情不自然,缺乏锻炼,朗读的自信心尚未充分培养出来。

  3、古诗特有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没有表现出来,语速过快,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朗诵的水*还有待提高。

  4、有个别班级的展示还停留于齐诵诗文上,形式上略显单调。

  三、思考

  1、经典古诗文诵读,你能发现什么是文章之美,什么叫意境之美,什么叫经典之美。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

  2、经典诗文读诵活动能让我们重温历史,追溯文化,培养我们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之情,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这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3、鼓励学生读诵古代经典诗文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长期诵读积累的*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小学生正是读书最好的时期,记忆力最佳时期,一定要在教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大量阅读、大量背诵,记住了你才会获得,践行了你才能拥有高尚品质。

  所以,我校要将这项活动一届一届办下去,并且要越办越好。各位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多费心思,精心选材、悉心指导,让凡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满腹经纶,这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同学们的期待。

  国学经典诗词吟诵比赛活动总结,尽在。

国学经典活动总结2

  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主要考察了选手们对国学文化的掌握程度。选手们个个身怀绝技,冷静对待老师出的国学题目,对答如流,使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那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堪比一部部扣人心弦的大片,吸引着我。有遗憾的感动,有温馨的力量,这是一场重塑我们精神的启蒙运动。“创意诵读”展示了选手们的独特个人魅力,让人赞叹不已;一项项公益活动,更形象直观地诠释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我爱记诗词”环节中,小选手对答如流,妙语连珠,观众禁不住热烈鼓掌,更激发了我学**国学的兴趣。特别精彩的是“楹联对决”,小选手个个才华横溢,令人羡慕。小选手根据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如上联“一元二气三阳开泰”,对出的下联是“四书五经六艺贯通”、“四海五洲*同春”,评委老师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真让我大开眼界,也明白了什么是*仄。原来小小的对联,蕴含着那么多丰富的知识,这与选手们*日对诗词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观看《国学小名士》,让我更加了解*经典诗文和它们的含义,也感受到了*文学的博大精深。“满招损,谦受益”已深深印在脑海中,我会把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激励我前进;“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爱国精神,深深地将我折服。每一句诗词都给了我前进的动力,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启发着我们去开发更美好的东西。

  我专注于每一个节目的表演,听着他们充满激情的朗读,看着他们微笑而*和的表情,让我也身临其境,跟着他们一起紧张着,一起思考着,一起微笑着,在答题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是那么的少,有一句话说的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如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呀,只有饱读诗书,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呀!从今往后,我也要多学*积累古诗词,撷取民族智慧的结晶,把祖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国学,犹如浩瀚沙漠中一朵艳丽的鲜花,犹如湛蓝天空中耀眼的太阳,犹如漆黑夜里熠熠生辉的烛光……古人用惊人的智慧,为我们的`文化艺术发展铺好了道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就应该要把它继承发扬下去,这也是我们的使命。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国学经典活动总结3

  20xx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自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活动的实效性,周密布置,精心安排,提高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使全体教师能够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人人读经典,书香满校园的喜人景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和班主任会议,与教师达成共识,使全体教师认识到: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热情。并通过教师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师品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诵读的水*。每位老师都认识到,通过诵读经典,学生的语文水*、审美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普遍的提升,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与各班级要结合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活动教育效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圣贤书,怀天下志,立君子品,做博雅人。

  二、营造良好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学校充分利用楼道和教室的空间,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悬挂学生的诗文书法作品,举行书法比赛。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包括读后感、手抄报等等。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每天定时朗诵,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二、科学整合安排时间,确保诵读活动扎实开展

  学校根据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坚持做到让学生每天诵读时间在20分钟以上。为此,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穿插安排。即每天利用晨诵和午读时间,检查学生的诵读进度,总结交流诵读的经验,更可以开展有趣的诵读活动。

  三、灵活运用多种诵读形式,有效提高诵读成效

  为了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避免单调枯燥的背诵,学校采取多种诵读方式穿插其间,例如:师生对诵、男女生对诵、接龙读、擂台诵、诗词诵读大比拼等生动活泼的愉快形式;有时还积极引导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融诗词、绘画、书法于一体;有时也指导学生在课外游戏中借用琅琅上口的诗文诵读。本学期还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既巩固和传播了经典文化,又提高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菁华3篇)(扩展3)

——小学国学教学总结 (菁华3篇)

小学国学教学总结1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

  两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

  五、活动过程:

  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1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教学总结2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教师对诗歌的背诵还不够。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午饭后集中20分钟的学*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涌现出大批的经典诵读小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刚入学时,班级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了《弟子规》,让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一些同学有顶撞父母的不良*惯,但自从念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句子,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孝亲敬长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水准,逐渐地改正了自己的坏*惯,主动向正确美好的行为举止靠拢。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张嘉赢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桂英辰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诵读经典美文,实在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 “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小学国学教学总结3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把该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的心灵。

  一、诵读内容及方式

  1、国学精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应作为诵读的重点,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也是诵读的重要篇目。

  2、本学期主要以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为主。

  3、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上的保证。

  4、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5、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二、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1、早读:早自*铃响后即读。

  2、课前3分钟。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负责,各班利用每天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班主任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评选“诵读之星”等活动。

  三、活动成效

  通过*一年时间的坚持,我校经典诵读有了一些收获,主要表现在:

  1、通过诵读,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2、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理解经典,陶冶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行为*惯,培养了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良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了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掌握诵读技巧,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和审美能力,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满的校园文化。

  5、5月22日,我校领导班子分成两组。第一组:孙建华韩红旗李明田兴华。第二组:孙红旗范应梅夏钦陈凤莲

  第一组负责

  四、

  五、六年级段经典诵读以《弟子规》为主;第二组负责

  一、

  二、三年级段经典诵读以《三字经》为主。并评出了

  一、二等奖,活动开展达到了预期目的。

  传承中华文化,获得经典文化的熏染,接受*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师生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经典诵读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以做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为目标,做到读书明理,知行合一。这是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与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我们亟需这无价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国学光辉的普照下携手共进,一路前行。

  3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菁华3篇)(扩展4)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 (菁华5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

  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儿歌和诗词等。

  五、课程开设的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2

  国学经典诵读课作为我国的重点课程,他将东西方优秀文化经典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小朋友们通过口诵、目视、耳听、熟记、成诵的方法把国学中的精华灌输至身心,使之成为小同学们的精神食粮,而《论语》作为国学经典的重中之重,所以孔子文化早教园把《论语》作为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内容,经过几个星期的言传身教,总结经验,回顾过去现就*的一些情况简单做一下总结: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孔子早教园中班现有四位小同学,由于来园学*时间及入园前的基础和年龄存在差异,赵心境和马博洋两位同学的基础较之孙小慈和李梓睿要好些,也更愿意朗读。李梓睿小同学上课虽然比较认真,但令人头痛的是他不太愿意吭声、不愿意放开喉咙大声读书。糖糖是个性格比较活泼的小女孩,他很招人喜欢,无论是老师还是小朋友都很喜欢糖糖。糖糖天生好动,上课也奈不住性子,认字也很活跃,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认真,可是他自开学来认识了101个字。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孩子上课奈不住性子并不代表孩子没有认真听讲,或许他有自己的方式。针对四位同学的自身特点,老师将因材施教,让每位同学都能跟上节奏,以便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教学成果总结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经过老师与小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几个星期下来,同学们的经典诵读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现详细说明如下:

  1、论语《学而第一》篇:赵心境小同学第七段、第十三段、第十五段不太熟练需要提示,其余可以背诵下来;马博洋小同学第一段比较熟练,其余需要提示可以背诵下来;李梓睿小同学第四段、第八段、第十段、第十三段、第十五段不太熟悉需要提示,其余可以背诵下来;孙小慈同学由于年龄较小,比他们读的时间短,在背诵时只要提醒就可以被下来。

  2、论语《为政第二》篇:由于朗读的遍数不够多(只有六十多变),四位小同学都是部分能诵,大部分都需要提醒。

  总之,老师将继续带领四位小朋友在今后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总结规律、扬长避短,尽量让四位小同学多都多记、多诵,使每位孩子都成为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者和真正受益者而努力工作。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3

  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认识,就是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也是培养小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让小学生经常诵读经典诗文,必将使其受益终生。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课程开设的教学时间:

  每周开设1节课;其他利用学校课前准备、诵读等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巩固。

  课程开设的教学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5、不拘泥形式,教无定法。人人可以是老师,处处可以为教室。

  6、不孤立地教学,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经典诗文教学方法:

  1、诵读法。其法只有一句话:“同学们,跟我念。”只是让儿童多听多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默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声、形、情、味、神。想方法多听多念。教学中可以加强范读,以便让学生读时有榜样、有兴趣、有信心。

  2、活动学*法。把经典的诵读与学生的文艺表演、体育游戏等结合起来。如集体演唱《弟子规》,配乐背诵,边诵经边跳皮筋等。

  因此,我班在本学期将计划诵读一下经典诗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4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让小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经典很有必要。

  诵读经典就是让小学生从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成为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用经典沐浴学生心灵,净化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此外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的读书*惯,使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汲取智慧,德智并行,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弟子规》和14首古诗,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二、时间安排

  早晨到校后开始五分钟的诵读;

  每节课预备铃响后两分钟,大家一边念一边等其他小朋友进教室,帮助安静教室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状态;

  中午的十五分钟用于诵读;

  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

  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三、具体措施

  1、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小老师教读与老师讲故事相结合。

  2、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五分钟的时间内谁背的多。

  3、诵读为主。领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默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中要加强范读。抓尖子生,带动后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诵读活动行列中。

  4、创设一种经典诵读学*特色的班级文化氛围,开展诵读积累的主题系列活动。如:古诗文配乐朗诵、开展多样的游戏诵读法(配曲唱诗、诗句接龙、归类对诗、你问我答擂台赛)、拍手歌游戏等。

  5、继续建立好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

  6、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通过一年级古诗诵读活动我们大有收获,也充满信心。我们会继续坚持,并不断摸索出更新更好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师生沐浴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阳光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文化的浓厚兴趣。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读、诵、议、评”,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中华文化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研读,培养学生探究学*的科学精神,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学*型的文化校园;通过研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师生民族情感,增强爱国意识,树立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远大志向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5)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6)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四、活动形式及方法: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利用早晨预备铃前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利用语文阅读课、课间背诵。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每日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5分钟。诵读措施及形式

  五、诵读措施:

  1、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

  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氛围。

  2、利用早操前和路队时间进行古诗文诵读。

  3、定期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背诵比赛,情境写诗比赛,诗配画、背诗大王评选等。营造诗文学*的浓厚氛围,使该项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菁华3篇)(扩展5)

——国学经典朗诵稿 (菁华3篇)

国学经典朗诵稿1

  男主持人:从唐诗宋词的婉约中走来,从荡气回肠的豪放中走来,既漾着清幽恬淡的心曲,又穿越时空千回百转的天上人间,雷霆万钧,惊涛拍岸,经典诵读伴随我们由古至今,穿越时空的变迁,散放无尽的光芒。

  女主持人:这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也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它似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我们在经典诵读的朗朗书声中投身到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去感受五千年历史与文化的脉动,去沐浴春风化雨般的艺术美感。请欣赏国学经典诵读《颂国学经典,抒爱国情怀》。

  第一章:击缶而歌

  齐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女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男生)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女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男生)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拍手)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下场时诵)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章:古诗美韵

  歌伴舞: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章:爱国少年

  (源)制出将来之少年*者,则*少年之责任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2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3组)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4组)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源)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与国无疆!

  (齐诵部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与国无疆!

国学经典朗诵稿2

各位领导、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精神,厌学得多,学*目标不明确。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以前学校系统的编印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让学生诵读,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统一订购了教材,把国学课列入课表,选出专职教师任课,成立了教研组,还确定了研究课题,使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了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诵经典的热潮。今天结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月活动,学校组织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开展。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将组织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学校也准备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亮点,操场建好后准备在校园内立孔子塑像,建孔子书院,楼道文化建设也以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让学生时刻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力争把我们xx小学打造成国学教育示范校。

  最后,祝这次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各位领导、家长参观后多提指导意见。

  谢谢!

国学经典朗诵稿3

  各位领导、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家长和老师们都有共同的认识,现在的孩子缺乏文明礼貌,不尊老爱幼;缺乏合作意识,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抑制力不强;缺乏刻苦学*精神,厌学得多,学*目标不明确。为啥?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疑问。关键是以前我们只重视了学生的学*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多年来,学校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寻找了一条教育孩子成才必先**捷径,那就是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博大精深,通过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不但能够增长知识,更重要是能够砥砺品行,健全人格,涵养性情,提高修养,使孩子们学会做人。

  以前学校系统的'编印了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让学生诵读,从这学期开始,学校统一订购了教材,把国学课列入课表,选出专职教师任课,成立了教研组,还确定了研究课题,使国学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在上学期,学校组织了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好评,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掀起了人人诵经典的热潮。今天结合中心校十二月份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月活动,学校组织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国学教育的开展。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将组织一次大型的展示活动。学校也准备把国学教育作为学校的亮点,操场建好后准备在校园内立孔子塑像,建孔子书院,楼道文化建设也以国学教育内容为主题,让学生时刻受到国学经典文化的熏陶,力争把我们xx小学打造成国学教育示范校。

  最后,祝这次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各位领导、家长参观后多提指导意见。

  谢谢!


国学经典教学总结 (菁华3篇)(扩展6)

——国学教学总结(精选10篇)

  国学教学总结 1

  转眼来美的学校工作已经半年,这一个学期里,我见识到了国学的无穷魅力,见识到我们美的学校推行国学教育的魄力,以及诸多优秀教师国学课堂的风采,我深深向往,现就我对的国学教学的认识及工作开展总结如下:

  从这学期开始,我第一次接触到国学教学。我对国学的认识是相当肤浅的,仅仅停留但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熏陶上。但通过这半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学校设立这门课程用意远不止如此。通过国学的学*,还可以对学生的儒雅品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校创编的《国学蒙读》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古诗、古文篇篇精彩、寓意深远,幅幅对联更是充满趣味、朗朗上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先读通诗文,再借助注释、诗文释义,让学生对诗文意思有初步了解。然后再让学生汇报对诗文的认识,以达到加深理解。最后带领学生深入读诗文、并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小组分工演一演。孩子们各具特色的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帮助学生诵读记忆,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在玩乐中对古文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感受到诗文的意蕴。这样学生在诗情画意显身手的环节中,就会有强烈的创作欲望。

  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教学方法存在>语文教学方法教学古诗文的痕迹。

  2、朗读方式比较单一,趣味性不强,学生在课堂上背诵诗文显得吃力。

  3、教学环节把握不准,课堂效率较低,“诗情画意显身手”环节有时会完不成。

  4、教学中缺少“聊课”环节。

  本学期,听了很多优秀老师的国学课,我更加感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1、提高个人文化底蕴,为学生树立榜样。

  2、吸收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经验,提升自己课堂的活力。

  3、把握国学教学的规律,以“趣”促学。

  4、提高课堂效率。

  国学教学总结 2

  国学经典蕴藏着我国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国学教育是中国人在向国际化迈进时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弃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动力。一方面丰厚孩子们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本学期,国学班深入学*校本课程,用古典文化的精髓熏陶学生的头脑。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得在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学期下来,学生都大有收获。

  一、本学期国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朗读、熟读成诵的练*

  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诵读的技巧,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好*仄和诗的抑扬顿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读,把诗词的韵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发出来。除了每周的一节国学课外,每天坚持课前2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并开展竞赛,激发热情。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巩固的目的。引导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新学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采取如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等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达到熟读成诵,增大积累量。

  (二)注重钻研、活学活用教材

  国学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的,要取其精华舍之糟粕。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用什么样的思想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从小就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钻研国学内容,收集相关的知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将要讲的内容深入浅出的传授与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们非常愿意接受。

  (三)注重实用、指导规范行为

  要把对国学的理解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去,规范学生言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惯和学**惯。既注重国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又注重把学生在国学上的理解、感悟加以强化,引导、激发学生以此为目标,努力践行,使之向圣人、贤才看齐,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走路轻声慢不靠右行、刻苦学*,做一名优秀的学生等等。

  (四)注重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除了开展了每年一度的国学诵读小标兵评选活动外,还开展了“国学书法比赛”,并结合各种节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教师节”“国庆节”“九九重阳节”向学生进行爱国、尊师、敬老的教育。国学的浸润,让孩子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每天清晨,当教师来到校园,迎面过来的同学都会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师敬礼、问好,课间打逗现象明显减少,国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知礼仪的*惯。

  我相信只要对国学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利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黄金时期,用国学的经典教导天性善良的儿童,即可“少成若天性,*惯成自然”。同时,为更好做好这项工作,今后工作也有一些设想。

  二、今后工作设想

  (一)认真实践,创新方法

  与体育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将国学内容经改编成为体育游戏;也可以与音乐校本有机结合,既有特色,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在学中玩,玩中学。

  (二)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家校合力

  让家长认识到孩子读经诵典可以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情操,为孩子将来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假期丰富实践

  利用寒暑假在师生中开展国学知识的学*,倡导广大中小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和相关书籍,在全校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写一篇国学学*笔记”——包括学*的具体内容和感悟的道理,通过网络、书籍和广播电视等形式学*“会讲一个美德故事”,“学*一个美德人物”,做到深入了解,并将在讲故事大赛中进行评比展示,“做一件美德实践活动”——组织“扶残助困”小分队开展定点扶助,开展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丰富假期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身内涵和修养。

  总之,这次国学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学生们受到了一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我也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从中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思想修养好道德修养。

  国学教学总结 3

  一、教学成果总结

  经过老师与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一个月下来,国学经典诵读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现详细说明如下:

  1、论语《学而第一》篇,赵心镜小朋友第七段,十三段,十五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够背诵下来;马博洋小朋友第一段比较熟练,其余需提示,可以背诵下来:李梓睿小朋友第四、八、十、十三、十五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背诵下来;孙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示,可以背诵下来。

  2、论语《为政第二》篇,赵心镜小朋友第一、二、三、四段熟练,第五、六、七、十、十二、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背诵下来;马博洋小朋友第一、二、五、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段熟练,第三、四、七、九、十、十六、十七段不太熟练,需提示,其余能接诵下来。

  3、论语《八佾第三》篇,赵心镜小朋友全篇熟练,几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诵读;李梓睿小朋友熟练,几乎全篇能诵读;马博洋小朋友较为熟练,个别段落需提示,其余能接诵下来;孙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醒,可以全篇接诵下来。

  4、论语《里仁第四》篇,赵心镜小朋友熟练,几乎全篇能诵读下来,李梓睿小朋友熟练,几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诵读;马博洋全片较为熟练,个别段落需提示,全篇能诵读。

  5、论语《公冶长第五》正在学*中。

  二、*期教学计划

  根据中班小朋友的实际学*情况,老师制订如下学*计划:

  1、每周抽出一节课复*已读篇章《八佾第三》和《里仁第四》

  2、每月月底对所有已读篇章复*巩固一次。

  3、每个星期五上午对小朋友们检测一次,以帮助巩固已读章节。

  总之,老师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小朋友们多读多诵,总结经验,取长补短,真正使得小朋友们成为国学经典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国学教学总结 4

  紧张的一学期已经结束,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搞好德、智、体、美教育至关重要。现将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掌握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从身体素质到技能的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了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了学生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初步学*了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了学生学*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

  二、取得成绩的经验

  1、领导重视,思想领先,认识统一,目标明确。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首先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学期初在行政会议上听取体育工作计划,并予以审议;学期结束听取总结汇报。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重大体育活动,则在行政会议上予以协调安排,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时校长除了亲自挂帅以外。学期初协助教研组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学期结束帮助他们进行工作总结,*时则共同探讨,解决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学校领导还亲自督促全校“两操、一课”的进行,以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不够,学校体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十分严重。我校领导坚持贯彻“体育是学校的脸面”的办学宗旨,把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应有的位臵,绝不允许占用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

  2、建立激励制度,搞活动体育教学工作。

  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每天对各班进行广播操评分考核以外,还对各班参加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情况和体锻达标率、优秀率作为评选文明班的重

  要依据。这样大大加强了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老师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无怪乎,在操场上,经常可以看见班主任老师的身影。同样也促进了学校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的不足

  1、个别教师认为体育并非主课,从而忽略了他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

  2、教师个人体育素质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技能技巧上。

  四、改进措施

  1、抓好体育课教学的过程管理。

  体育课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主课”。既然如此,就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

  2、依据体育课程标准,因地制宜制订教学计划。

  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学校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⑴抓教学进度和备课;⑵抓常规纪律;⑶抓安全教育;⑷抓运动密度;⑸抓锻炼实效;⑹抓听课评课。

  3、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4、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

  5、抓好各业余训练队伍的竞训工作,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了每次训练有教案,有总结。运动员的竞技水*有了很的提高。总之一学期来,工作中有得有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国学教学总结 5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推动“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

  的作用,为加深师生中华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诵读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第二学期《三字经》

  二年级:第一学期:古诗23首;第二学期:成语故事,成语积累

  三年级:第一学期:中段古诗20首;第二学期中段古诗25首

  四年级:第一学期:中段古诗20首;第二学期中段古诗25首

  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古诗、对联;第一单元宋词部分及名言

  教师自定内容:《龙凤字经》、《疯狂背诵古诗》、《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课标规定的60首古诗、《成语世界》等资料。

  三、测评与奖励

  1、测评

  自测。各年级各班根据学校规定的必读必背内容,开展*时的诵读活动,并进行自测,自测采用六级三段制。

  抽测。期中后各班自测结束,学校将对各班自测情况进行检

  测,检测主要采用抽测,在各段抽几位学生进行检测,将他们的完成百分比与各段的百分数相结合,以确定分值,并将检测结果与各班的学科竞赛成绩结合。

  检查项目包括诵读时间落实情况、诵读内容完成情况、学生背诵、熟读、诵读达到的程度和数字统计、学生结合诵读抄写或默写情况等。

  交流。校内每学期要开展一次集体和学生个人的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年级、优秀班级和优秀个人。

  2、奖励

  学校将在对各班的诵读活动进行检测及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开展评选“中华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和“中华经典诵读小名士”活动,

  附:60首古诗各年段的要求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八年级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实施方案

  把国学经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每天诵读经典,确保诵读内容的落实,八年级组拟定诵读如下经典:

  1.归园田居

  2.使至塞上

  3.渡荆门送别

  4.登岳阳楼

  5.长歌行

  6.野望

  7.早寒江上有怀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黄鹤楼

  10.送友人

  11.秋词

  12.鲁山山行

  13.浣溪沙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雨霖铃

  16.渔家傲

  17.蝶恋花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9.清*乐

  20.鹊桥仙

  21.踏莎行

  22.一剪梅

  23.满江红

  24.卜算子

  25.青玉案

  26.破阵子

  27.一剪梅

  28.兰陵王

  30.暗香

  国学教学总结 6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

  两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

  五、活动过程:

  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1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国学教学总结 7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开展了全校性的国学经典研读活动。活动开展至今,我校深刻体会到国学经典就是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做人明理之本。在研读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对我校开展的国学经典研读活动情况简单总结。

  二、主要成绩及具体做法

  现将这学期在国学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在教学国学时,一直采用最简单的拼音诵读方法。(因为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让学生一边拼读一边识字,用最佳状态去和这些古代至圣至贤们交心!《三字经》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记忆。也使我的整体教学方便快捷,稍加讲解,学生便可整齐朗诵。此外,我还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1、课堂上引导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方法。如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

  2、拍手或者拍桌子朗读,借助动作帮助记忆。拍手还可以控制节奏,多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这种方式很实用。

  3、擦字记忆法,老师板书随着学生朗读逐渐擦去内容。这样对单个的字记忆很有效,深深刻在脑海里。

  4、角色调换法,让学生来教老师读。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5、卡片记忆法,用于内容难读处,卡片可写每句开头字,让学生联想记忆。

  6、游戏巩固法,开火车朗读。如有忘记的内容,可让大家一起读。

  7、实物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8、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可增强理解和记忆。

  9、鼓励法,分块朗读记忆,完成奖励小贴花,整体奖励为好。学生为做到老师满意很起劲。这些方法的关键是老师同学间的配合和互动,让气氛活跃,参与积极性高。背诵《三字经》,可以让孩子们明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相远”,“勤有功,戏无益。”背完《弟子规》,孩子们知晓为人子弟理当“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功夫不负有心人,诵读国学经典后,我发现本班学生表现更好了,班级凝聚力更强了,班风积极向上,班级也更好管理了。国学经典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教化作用不言而喻,字字珠玑的滋养,句句经典的熏陶,好象给孩子们注入新鲜血液一样。

  (一)、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充分的准备,务求卓有成效。

  1、制定《国学兴趣班工作计划》,做到活动有计划,目的明确、责任清楚,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2、以国学经典教学作为本学年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科目,一至六年级每周每班一节,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间。

  3、以《三字经》作为本学期国学经典研读活动教本,组织购买全体师生每人一册,做到人人都有教本上课。

  (二)、以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经典的热情。

  1、全校开展“朗诵比赛”,促进学生对国学的学*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国学课文的背诵和课外相关知识的积累。在活动过程中,选手们以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把《三字经》、《弟子规》中的经典诵读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这次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三字经》、《弟子规》成果的舞台。

  2、“教师国学讲坛”活动,根据国学教师自主学*的成果,结合国学课程内涵的需要,促进教师加强国学文化学*,了解《三字经》涉及的典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提升了教师的国学修养,丰富了教学内涵,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文化期待。

  我校自开展国学经典研读活动以来,始终坚持: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学生的学*兴趣不断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国学教学虽非立竿见影,却是立足根本,影响深远。经典让孩子们理解生命的意义,明白肩头的责任与前方的目标,优雅从容地一路前行。学*国学经典,从传统文化源头中寻求良方妙药,让学生们懂规矩,识礼仪,知人伦,讲文明,成为“腹有诗书”、“有耻且格”的谦谦君子。既激励了志向,又谦逊了态度,为德才兼修成为可能。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让我们牵着孩子的手,做个温柔敦厚、乐天知命的中国人,淡定从容地面对瞬息万变的纷繁世界,坚韧不拔地正视人生路上的困难挫折,做个充满人性光辉而又健康快乐的现代人。

  国学教学总结 8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眼看着这一学期就要结束了,真是岁月蹉跎,感慨多,不堪回首,究竟有何收获?

  一、加强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

  1.设立词语抄写本,加强字词的音形义的学*记忆。

  2.课堂上注意生字、多音字、词语的整理、记忆。

  3.注重古诗及文言文的积累。

  4.设立周记本,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或摘抄,或写自己一周的所得: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5.设立课堂练*:学而时*之。

  6.设立作文本:完成教材安排的作文。

  7.布置课堂作业,加强练*巩固。

  8.收集社会上、学校里各种各样的标语口号,积累生活中的典型语言,感悟生活感知社会。

  二、注意过程管理与方法的传授:

  1.加强课堂管理,让学生坐得住,能静得下来,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学*、思考、理解、记忆。

  2.加强练*管理,养成按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行为*惯。

  3.注意*时归类积累等行为的指导督促。

  4.经常进行听课、笔记、思考、理解、记忆、练*、答题等的方法的指导。

  三、反复地进行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树立的训练:

  1.唤醒学生自身经历的情感感受去理解文中作者、人物的情感经历,受到情感的熏陶。

  2.体会、理解课文的价值走向并从中受到感染,进一步树立健康进步的价值观。

  以上工作有待长时间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学生能有相应的进步,最终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历史教学任务。

  国学教学总结 9

一,让学生认识国学,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

一提起传统文化,绝大多数同学的认识是"之乎者也"之类,印象中是摇头晃脑的读背,感觉甚是枯燥乏味,没什么好学。所以老师要让他们重新认识国学,感受到国学的魅力。我跟他们谈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论述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告诉他们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他文化体系不可比拟的。我们有八百年的周文明,我们有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古典诗文,琴棋书画,有百科书之称的《三字经》,有为人处事的蒙学经典《弟子规》。我们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骨气,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责任,有"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的普世情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人生理想,我们还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有丰富的天文地理,工艺文艺,有辉煌灿烂的科学技术,古典诗文,琴棋书画…数不胜数。同学们听得很入神,并在我慷慨激昂的演讲中,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单单这些还不够,我还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亡产生危机感与紧迫感。我告诉他们下列一些事例:

2005年11月24日,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06年,就又有媒体报道,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有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而前一阵子中国人却在网上大肆叫嚣"取消中医"!

其后,消息不断传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欲将"灯谜"也申报为本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阴阳八卦,辩证统一,阴中有阳,阳中育阴,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精神,韩国人将阴阳八卦图作为**,顶礼膜拜,而现代中国人对它了解多少?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璀璨的明珠,儒家思想所构建的伦理道德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在韩国9万多*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与儒学有关的遗迹,如纪念孔子的"大成殿"、专修儒学的"明伦堂"等等。在首尔的成均馆,至今每年春秋都举行隆重的"释奠大祭",祭奠孔子及其弟子以及韩国的儒学大师。这项祭孔活动被韩国**注册为韩国国家级的"第85号重要的无形文化财产"。成均馆大学教授林鹤璇还花了整整3年时间,整理出17种古代祭孔舞谱,并在此基础上创编了祭孔舞蹈--文庙佾舞,使成均馆的祭孔仪式更具有一层尊圣的含义。同韩国人谈人伦,他会用"孝"来诠释;你同他谈社会,他会以"敬"去贯穿。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能感受到韩国人对中国儒学的景仰。而中国呢,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孔老二?臭老九?

一时间,我们老祖宗的家产都成了人家的遗产,毋庸讳言,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处在一种极尴尬的境地.我们不禁追问:中国传统文化,路在何方?我们的任务,抢救传统文化![注:引用(抢救传统文化)]

我想,通过这样的教育,同学们基本上都对国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也会增强,也会把学好国学,抢救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二,备好课,让学生享受国学课

学生对国学有了新的认识了,下一步我们就要备好课,上好课。上国学课,首先我们老师要懂国学。我们不可能都是博学的大儒,但是对于我们要上的那节课的内容,我们要研究透彻,尽量使我们的教学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问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能对答如流,给学生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形象。就像有位老师说的:"我们也许只需讲40分钟,但准备这门课的时间却是你走过的整整20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上课时要满怀激情,创设情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国学的美,让他们感觉到,上国学课就是一种享受。

三,学以致用,落实生活

课上成功了,学生也听懂了,行了吗?还不行!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了这些传统文化,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就得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要不学了也是白学,也是空喊口号,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学了之后,每天都要落实。我们每个星期都会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弟子规》学*力行评量表",表的内容就是这个星期的学*内容。如:学到《谨》这一章节,表格的内容就是"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等等,上面还有解释说明,以便家长阅读理解,给孩子做出评价。每项都有三个评分标准,即完全落实,部分落实,尚未落实。家长可根据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实填写。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家务小事,孝行,比如:帮父母按摩,捶背,洗脚,说服爸爸戒烟,洗菜,洗茶杯,晾衣叠衣,照顾弟妹…等等。如果做到的,家长就帮孩子圈出来。还有一些内容就是:家长意见。就是家长提出对孩子在家表现的意见和对老师教育孩子提出的建议。如:我们班文娟同学的家长写道:"《弟子规》是好东西,我的孩子来大成学校学*以后,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以前在家从来不做家务的,吃饭也要三迎四请才来。现在他回来知道帮煮饭洗菜之类了,希望学校多教一些像《弟子规》一样的好东西。"肖丽萍同学的家长写道:"《弟子规》真不错!是本很好的教材,监督孩子学*的同时,我们家长也得到了学*,孩子懂孝顺之道了,我们很放心。…"等等,如此的家长意见很多,既是对孩子的监督,也是对孩子的鼓励与肯定,孩子的学*效果自然会更好。上面还有"我的感想",就是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有个同学曾这样写道:"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明白了许多道理,不再像以前一样无理取闹了。记得有一次,我写完了作业便出去玩,妈妈叫我把碗洗了,我却把她的话当耳边风。玩了之后我又回家看动画片,妈妈又叫我把衣服洗了,可我又不做,懒得理她。妈妈一连叫我做许多事,可我不在乎,还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爸爸回来了,看见碗没有洗,地没扫,衣服没有洗…爸爸便有点生气的叫我赶紧做完这些事,我很不情愿做这些,心里想:你们不做,为什么要我做?就知道让我洗…可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才知道那时的我是多么的不孝顺,我知道父母是为了我好。如果我什么都不做,长大之后就等于一个废人,没有任何价值,是学*国学让我知道了这些道理。"上面还有"老师评语",即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肯定其获得的进步。通过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监督教育,让《弟子规》的学*落实在学生的每一天,真正达到教书育人。使其懂孝道,懂得为孝顺父母,为自己未来而努力读书。

当然,要求学生做到,我们老师也要先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比如说,要学生读书,要他们背《弟子规》那我们老师先得能背出来,老师先背一次给他们听让他们来当考官,做他们的带头榜样,这样他们才敬佩,才有兴趣去背好。还有就是要求学生鞠躬问好,我们老师也是先做带头作用,早上站在校门口,和来校的师生互相鞠躬问好,学生看到老师都做了,自己也不好意思,也都跟着做了,特别是小学生见效非常快,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样浓浓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渗透其他学科

要教好,学好国学,单单学那一门课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星期也不过三两节课,相对来说太少了,这就需要我们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比如说,语文课,可以多增加一些国学的,德育的知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作文课的设计也可以结合国学的思想,让他们了解儒,佛,道,法的思想。如:儒家之精髓在于"仁",佛的核心在于向善,道家讲的是自然大同,法家重在强调社会的有规有序。经常有机的把这些知识融于*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谈吐,言行举止有很大的改善。他们的改变充分体现在他们的作文和日记里。如:八年级唐赵荣同学学《老子》后,在日记里写道:"人真的很懦弱无能!可我们知道,人本不懦弱,人之所以懦弱,是因为无穷的欲望毁灭了人性,如果人们会放弃欲望,像老子说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样真正做自己,也就社会安定,和谐太*了。放弃一切欲望,保护一切生态*衡,节约一切能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就是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吗?生活在这样的桃花源里,人还会懦弱无能吗?"这样设计教学,学生学了可以用,可以体现在他们的作文和日记里。学了之后,马上用,那种感觉是非常快乐的,学生逐渐的也会喜欢上这样的学*。

五,课堂的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要教育学生孝顺父母,知恩图报。可以以音乐课的方式教育。"小羊跪哺,乌鸦反哺…"的《跪羊图》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会了怎么孝顺父母,知恩图报。教育学生如何理解传统节日,如何过传统节日,老师可以先介绍关于某一个节日的知识和风俗*惯,学*一些相关的诗文,然后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或作文,或介绍自己是如何过传统节日的。如:端午节祭祀屈原活动,可以带学生去参加,让他们回到"古代",亲身体验整个祭祀的过程,这样的节日,他们将终身难忘,也能写出自己真正的心得体会。

这就是我的一些教学心得,希望大家能多多批评指点!

(中国大学网)

  国学教学总结 10

  国学势在必行,它对社会,对人类,对未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国学不仅中国热,而且全球热。我深深地感到国学教育的重要,决心将国学教育进行到底。

  自从学校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以来,我和学生们每天坚持诵读国学经典,从中我们汲取到祖先的智慧,分享了成长的喜乐。两年的时间悄然而逝,却留下了不*凡的印记,我再此对过去、现在、将来做一个回顾、梳理和展望。

  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营造氛围,共同诵读国学经典。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前精心做了以下工作。

  1、建群宣传:建立家长和老师诵读国学交流群,在群里宣传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国学的认识及重视,经常发一些有关国学方面的视频和资料共同学*,一起分享。

  2、寻找方法:为了找到一种适合孩子们喜欢的方法,我一直在不断的学*。终于我发现了“累积式教育法”,是深圳市育心经典中心赖国全老师研究的,我还加入了育心经典交流群,在那里交流学*。我耐心地研读完感觉这个方法很可行,然后在我的群里与家长共同分享,一起运用。

  3、确定书籍:逐渐地购买了几套经典书籍,内附光碟,由于教室里没有电脑,无法播放光盘,我就用手机把每周要学的内容录下来,然后用扩音器给学生们听,学生跟读。诵读的内容有《论语》、《诗经》、《道德经》、《弟子规》。

  4、诵读时间:在校每天早晨、下午上课前、放学前各读一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家里每天固定时间晚上七点,家长陪孩子进行亲子诵读国学经典,时间不超过30分钟,内容都是固定的,然后在群里家长反馈孩子的读书情况,交流得不亦乐乎。

  5、我提倡周末几个家庭聚在一起诵读国学,互相学*交流,效果明显。

  营造了这么和谐浓厚的学*氛围,家长和孩子怀着极高的热情共同诵读,一起成长。

  二、以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兴趣

  开展了“诵读经典浸润人生――《中国经典古诗词》背诵大王的比赛。还开展布置板报和书法比赛活动,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加,完成了很多有关《中国经典古诗词》的作品。我们班的同学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这更鼓舞了的信心。孩子们一跃成为年级里耀眼的星星。

  三、诵读国学经典,聆听古人故事,滋润心灵,内化行动

  为了使孩子们懂得国学经典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诵读时我结合有关的德育故事,这样孩子们更加专注地聆听,最可贵的是在生活当中能运用,小小年纪实在难得。

  四、展望未来,怀着信心,坚定信念,与国学同行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会毫不犹豫地坚持国学教育,为孩子将来能够成才做准备;会义无反顾地坚持国学教育,为孩子将来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打基础。让我们一起承担起为师者春风化雨的神圣社会责任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