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1-11 00:00:00 教学反思,孟子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1

  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总感觉到有些别扭。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还有,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 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我串讲了课文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几个问题只要略动脑筋都能回答上来。因此,我没有让学生讨论,而是引导大家把答案说出来。这也是课堂上做得不足之处。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两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3

  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总感觉到有些别扭。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还有,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 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我串讲了课文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几个问题只要略动脑筋都能回答上来。因此,我没有让学生讨论,而是引导大家把答案说出来。这也是课堂上做得不足之处。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

《孟子》两章教案1

  教学目的: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两章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听老师朗读课文。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孟子》两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检查题及学*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情况及本节课学*要点

  (学生学*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

《孟子》两章教案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教案2

  教学目的: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两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检查题及学*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情况及本节课学*要点

  (学生学*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1

  文言文的教学,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对于本文的教学,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想要质量与效率并行,不光是有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就能做到的,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教学问题,课后我总结起来,具有以下几点反思:

  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

  文言文的学*,相对于小说、记叙文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而,在教学时,多以故事的形式去讲解文言文,激发学生学*兴趣。这十二章里,有些是学生在小学或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很多学生都能背诵,可以从这些入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翻译文本的同时注意心灵的感悟。

  学*文言文,不仅仅是将文言文翻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做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注重心灵的感悟,让学生从文言语句中感受古代文言的魅力,从而体会其中渗透出来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言文,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很多时候,文言文是学生自己读懂并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教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的*惯、做读书笔记积累知识的*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4、因材施教不是一句口号。

  尤其是这样的文言文,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教学,讲多了差生不能接受,讲深了学生不能理解,最后一团雾水,老师费了力没取得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大忌。

  总的来说,本课的课时安排是2课时,但实际花了3课时,并不是因为乱了教学计划,而是因为初一的学生对文言的认识比较浅薄,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慢慢引导,在理解翻译方面就花了一个多课时,教会学生去体会具体的含义并非易事,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更难了,因为论语里的有些章节不单单是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泛的阅历,自然学生没有这些,只能靠老师用一个个的事例来阐释。加之文言文的背诵并不是像现代文那样顺畅,要想按教学目标要求的课堂背诵,就得花很多时间去一遍一遍的重复,逐渐熟练直至背诵。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2

  这两天开始引导学生学*《论语十二章》。

  教文言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而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希望让学生接受儒家文化中优秀思想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在情操修养,立身处事,为人治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坚定的价值观和乐善好学的品格和气度。当然也想借这些短小精炼的小短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多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会按节奏读,养成学生自主学*的*惯、积累语言的*惯、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勾,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把《论语》与生活结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觉得《论语》其实很生活化,她离我们很*,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毕竟是初一学生,有的同学在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但质疑能力还比较差,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3

  《论语》十二章是经典名篇,我在执教完毕后,发现自己仍然没有很好把握文言文教学要领,现在反思如下。

  先从教学环节说起,我设计的环节有:导入—检查展示—小组合作学*展示交流、点评—理解性检测—应用性检测—齐读课文,学以致用—课堂小结。但在上课过程中,我感觉仍是先松后紧。因对学生能力估价过高,对课前的预*检查过细而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后边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很粗糙,这是我经常犯的毛病。经过同事们的议课和帮助,我认识了如下问题:1、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教学环节要精简,提前对学生的预*要深入检查。2、适当降低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初一学生刚学古文要培养学*兴趣。3、幻灯片制作要精细,去掉有关六章翻译的幻灯,保留七张即可。4、对学生翻译再做精细指导,比如词性活用的字——时、日、传、乐,“而”的转折、承接关系的用法。5、学生翻译展示之后的指导应有重点,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应给示范。

  结合“339”大循环教学模式的精髓来谈,我这节课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学*特点,但是仍然不够完美,先做如下反思:1、检查预*环节设置太多,可以把个人展示——抽学生上黑板板书易写错和易读错的生字和四人小组组长检查课下注释录入课文中的自学情况并通报以及教师讲解或学生讲解易写错和易读错的生字放到课前进行。节约一些时间来进行翻译指导。2、小组展示翻译之后,除了学生评价,教师也要及时强调重点并做细致指导。例如,第三则和第五则的翻译理解。3、小组代表展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的字之外,教师要做示范归纳,让学生有路可循。4、可以把理解性检测和应用性检测同时布置给学生,简化教学环节,待学生讨论后交流展示。这样可以节约一点时间,让不同学*水*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为了培养学生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课堂环节设置成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论语》常识知多少(抢答赛)—《论语》翻译P赛—文言词汇积累袋—《论语》格言大派送—《论语》格言积累赛。

  针对文言文教学,我得到的感悟有:

  1、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感受学*的快乐。

  2、文言文字词积累要有方法,先让学生去理解,再去积累,不能死记硬背。

  3、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笔记要具体指导,不要让学生乱写一起,把书挤满浑然一体,建议用双色笔做笔记。

  4、这次意外的收获是课堂上四人学*小组展示交流都很积极,以后我要经常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展示,并及时表扬鼓励。

  5、文言文的背诵指导要及时,不能让学生感觉文言文的背诵太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让学生体验语文学*的快乐。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两个农夫》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两个农夫》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写的是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买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省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后果。这个故事以小见大,讲的日两个农夫之间计谋和才智的较量,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作出决定。

  同时还要预测一些偶然的因素。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课后思考题围契机让学生弄懂文章的内容后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在导入部分,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理解了角度的意思。

  在读中训练学生的学*方法的掌握。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含义,从文中的中心出发来给两个农夫提建议,学生在交流中更加理解了文中蕴含的哲理。教学这篇课文,我和学生能做到互动,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恰当的在文章总结部分拿出东方电视塔的各角度图片给学生直观感受。

  起到深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我还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是在学生读的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丢失的骆驼》教学反思《丢失的骆驼》是五年级第八单元拓展阅读中的一篇课文。

《两个农夫》教学反思2

  《两个农夫》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这个故事以小见大,讲的是两个农夫之间才智和计谋较量的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作出决定。同时,还不能不预测到一些偶然的因素。在教学本课时,我把时间充分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了课堂的主人。

  我觉得本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由辩论。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说买牛的老农想的长远,有的说卖牛的.老农聪明,也有的说卖牛和买牛的都各有各的想法。学生们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上一番唇枪舌剑,难分上下。

  本课我也有欠妥之处,在课下没有让学生针对这样的事跟家长探讨,如果把这一环节让学生早做准备,效果会更好些。

《两个农夫》教学反思3

  所有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着这样的理念,我把理性的传授与声、色、形融为一体,使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课的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一个有着美丽陈设、生活用品的家庭画面,创设了情境,贴*了学生生活,使学生学*积极性骤然高涨。

  然后老师把配有彩色图形的词语卡片出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生字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又初步地使学生认识了生字所代表的事物形象。借助实物认识生字,学生感兴趣,也容易记住,学得自然轻松。在巩固生字,训练说话的过程中,通过播放小文一家人生活的画面,也就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再现生活情境的有效手段。

  教学中注重导学生思维,重自主学*。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在教学中势必要松弛结合。所以在识字后用词谜语的形式对字词进行了巩固,学生的学*气氛更加浓厚,为了让孩子舒缓一下声带,就让学生随着轻松音乐欣赏各式各样的家具,美美的欣赏结束后让学生把看到的感受到说出来。

  当时音乐并没有结束,我把音量调低,在音乐声中训练学生说话,音乐起到的伴奏的`作用。这样设计,重视了学生参与,引导了学生思维,学生兴趣大增,学*效果就会更好。同时以识字为基点,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这节课的设计,最大的特点是课堂容量大,融字词句的学*与*惯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展示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不足之处,就是把自己原来设计的过渡语忽然忘记了,说的就不够生动了。加上第三节课时间只有35分钟,虽然拓展部分完成的不错,指导写字就没有时间了,所以也就把这部分剪切掉了。这节课我是11月2号讲的,一年级学生虽然入学刚刚两个月,但是去掉放假的时间,就不足俩月,小组合作本身在低年级进行就有困难,所以这节课就体现的较少。

  我认为,小组合作探究性学*虽然是学生养成自主学*的有效方法,也不要为了赶流行或者走形式任意的利用,用就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主动学*,学会合作,共同探究学*方法是今天教学要走的必然趋势,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在低年级也要多加尝试。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

  学*重点: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

  学*难点: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二、展示目标(如上)

  三、学*新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

  3、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课文分析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

  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今天,对于广大的中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比喻,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5、练*背诵课文。

  四、小结:

  内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业:

  默写课文和练*册内容。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使用说明和学发指导:

  1、学生自渎课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生能自读自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注重点词语,从多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把握文章的`主题,思考对自己的启示。

  3、课前完成预*自测,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教材助读: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一种精神。

  预*案:

  1、给带点字注音。

  熊掌( )兼顾( )舍身( )选择( )

  2、辨字组词。

  孟( ) 欲 ( ) 掌( ) 仰( )

  盂( ) 浴( ) 党 ( ) 抑(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 选择——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舍弃—— 真理——

  5、解释下列词语。

  所: 欲: 也:

  亦: 可: 得兼:

  舍: 者也: 生:

  义:

  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古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的意思,细细品读文章感悟寓意深刻的句子。(朗读指导:要放声读,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出语气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中遇到的需要给大家提醒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交流。

  探究案:

  探究点1:怎样理解成语“舍生取义”的意思?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认真读古文,在理解整篇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圈出重点字词感悟,作批注,争取课上精彩交流。)

  探究点2、全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训练案:

  1. 填空。

  (1)《孟子语录》节选自《 》一书,这是一本记录 的书。

  (2)《孟子语录》以 和 设喻,告诉我们 的道理。舍生取义的含义是 。

  2.背诵并默写《孟子语录》。

  3.完成《配套练*》的《孟子语录》一课。

  名言积累: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课外阅读: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院子里,见那儿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丁丁当当”地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气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干脆拿了两条干肉做学费,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问他:“你最*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极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织布机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震动了。他认真的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儿子思学*,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3、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和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的机会。一个人如果连生命也无法再拥有了,那么他将再也不可能做别的事情。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却宁愿为了一些别的东西而舍弃至高无上的生命,比如我们熟知的刘胡兰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还有岳飞的忠精报国,为什么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脑后呢?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其实是与两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受了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能影响两千多年,而且成为人们尊崇的道德准则,可见它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孟子语录》之““舍身取义”。

  二、孟子介绍(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的就是孟子,有没有同学能跟我们介绍一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史称“亚圣”。

  三 教师背读课文,学生自读,齐读。

  四、理解字义,文意,试不看课文注解翻译。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讲解字、词 所:不译。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强判断的语气词,不译。亦:也。可:能。得兼:应为“兼得”的倒装,同时得到。舍:舍弃。者也:连用时,加强判断语气。生: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活着”。义: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行为、道德(真理、信仰、正义等)。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一个设喻,用“鱼”和“熊掌”两种事物来假设比喻,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结论是舍鱼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这样,自然引出“生”和“义”及对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结论:舍生取义。选择了“义”,也就是选择了真理,正义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学生思考:“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指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了不做不义的事。)

  六、 试背课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义的事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没有践行舍身取义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国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

  八、小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孟子语录的学*,知道了儒学大师孟子的重要观点即虽然生命和正义都是他所热爱的,但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时宁愿舍弃生命以求大义,也就是会“舍生取义”,他的这一思想一直影响到了现在,让我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同时我们还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舍义取生那是苟且偷生,“舍生取义”则能让你的脊梁挺立。

  九、积累(都要求掌握):

  (1)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义的人物事迹;

  (2)孟子的其它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观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作业:背诵课文;

  掌握"“舍生取义”这个成语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6)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范文五份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1

  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积累哲理、抒情名句。

  3、尽可能积累和理解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力求理解背诵。

  2、积累理解“道、环、委、发、举、生、死、人和”等文言实词、短句的含义。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哲理。

  教学难点

  1、理解积累名句。

  2、了解和学*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教学方法阅读赏析法

  教学课时4课时

  德育内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天下,用春天般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义为先”这句俗语吗?‘孔’即孔丘,‘孟’即孟轲;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与鉴赏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孟子写的政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师板书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政论文

  课内记忆练*(前提测评、板书设计A)

  1、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

  2、《孟子》是记录的书,共七篇。

  课时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道、环、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实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板书设计B)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他的中心论点是,其中,第二段以战争中的为例,重点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以战争中的为例,重点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C、句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指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表达作用。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并继续补充)

  2、教师小结,学生齐读全文。

  课内巩固练*:

  1、由学生上讲台,完成老师抄写到黑板上的归纳练*,鼓励同学们自觉增删,继续补充。

  2、师生共同提出的板书内容抄在笔记上,补充完整同时单独完成重要词语注音与释义。

  第二课时

  课时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举、发、拂乱、曾益、衡、喻、出、入、生、死”等文言实词、“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板书设计B)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他的中心论点是,其中,第一段以的、六位古代名臣名相为例,有力的阐述了”的道理;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C、句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解读第二段,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说明的人生哲理。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2

  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积累哲理、抒情名句。

  3、尽可能积累和理解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力求理解背诵。

  2、积累理解“道、环、委、发、举、生、死、人和”等文言实词、短句的含义。

  3、理解把握作者在文中说明的哲理。

  教学难点

  1、理解积累名句。

  2、了解和学*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教学方法阅读赏析法

  教学课时4课时

  德育内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天下,用春天般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孔孟之道,仁义为先”这句俗语吗?‘孔’即孔丘,‘孟’即孟轲;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与鉴赏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孟子写的政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师板书课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政论文

  课内记忆练*(前提测评、板书设计A)

  1、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

  2、《孟子》是记录的书,共七篇。

  课时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道、环、委、域、畔、有、人和”等文言实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板书设计B)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他的中心论点是,其中,第二段以战争中的为例,重点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以战争中的为例,重点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C、句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指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表达作用。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并继续补充)

  2、教师小结,学生齐读全文。

  课内巩固练*:

  1、由学生上讲台,完成老师抄写到黑板上的归纳练*,鼓励同学们自觉增删,继续补充。

  2、师生共同提出的板书内容抄在笔记上,补充完整同时单独完成重要词语注音与释义。

  第二课时

  课时学*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熟读课文。

  2、大致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解读课文名句,力求熟读并且背诵课文。

  (导学达标)。

  一、扫清字词障碍,圈出生字并结合注释进行注音;熟读课文,(10分钟,共2—3遍,)

  二、学生分不同形式的朗读课文(可以分段单读,然后齐读),教师正音、点评。

  三、学生课内自由赏析活动(在课本或笔记上完成):

  1、完成对“举、发、拂乱、曾益、衡、喻、出、入、生、死”等文言实词、“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短句的理解和积累;

  2、同桌互相进行观摩探讨学*。

  ⑴、熟读并且背诵课文,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⑵、讨论并归纳这篇政论文的三要素、把握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共同完成老师板书提出的问题。

  ⑶课文内容归纳练*(板书设计B)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他的中心论点是,其中,第一段以的、六位古代名臣名相为例,有力的阐述了”的道理;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C、句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解读第二段,划分朗读节奏,并且说一说其说明的人生哲理。

  四、互相交流,共同学*

  1、由学生把自己积累的重要词语(必须是含重点词语的句子)抄写到笔记上,同时,简要的进行音、义解说(同学们自觉增删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

  ⑴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检查题及学*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域(yù)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困于心衡于利()

  ④发家拂士()

  ⑵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

  ②七里之()郭多助之()至委而去之()

  ③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陋室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

  ⑤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⑥管夷吾举于士()法家拂士()

  ⑦环而()攻之而()不胜发于声,而()后喻

  ⑧国恒亡()亡()羊补牢今亡()亦死

  ⑶填空:

  ①孟子,名,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他在政治上主张行“”,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夫环而攻之”。

  ⑶“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情况及本节课学*要点

  (学生学*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三里之城()

  ⑵池非不深也()

  ⑶兵革非不坚利也()()

  ⑷委而去之()

  ⑸亲戚畔之()

  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⑺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

  (1)读准下面的字。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死于安乐

  ③国恒亡死即举大名耳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⑥发于声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及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 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