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孟子

《孟子》两章教案1

  教学目的: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两章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蒹葭》,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黑板边书:“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同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为学*《诗经》选篇《蒹葭》作铺垫。

  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

  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

  三、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四、(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第一个环节通过初读诗文,初步感受诗的音乐美。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除了诗歌朗读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读出她的生气,读出她的音乐美。

  2.听老师朗读课文。

  明确:第一章应该是苍、霜、方长、央;第二章是萋、晞、跻、坻;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学生试读。

  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

  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

  (二)、再读,感受是的绘画美

  1.导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现在一起进入第二环节的学*。再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绘画美。《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3.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五、探究与研讨,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学*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孟子》两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检查题及学*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情况及本节课学*要点

  (学生学*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

《孟子》两章教案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教案2

  教学目的: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6、拓展延伸:请学生说出与本文主题相*的名言?再列举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例。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两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检查题及学*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学生在预*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学生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帮助学生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己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情况及本节课学*要点

  (学生学*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两只老虎教案 (菁华3篇)

两只老虎教案1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郊游卡、小青蛙、小花猫、小鸭子图片各一个,老虎木偶一个。

  2、森林动物六张(图

  一、两只小狗,一只没有嘴巴,一只没有眼睛;图

  二、两只小猪,一只在吹喇叭,一只在敲大鼓;图

  三、两只青蛙、一只会钓小鱼,一只回吹泡泡;图

  四、两只小鸡,一只在喝饮料,一只在吃西瓜;图

  五、两只小猫,一只会抓老鼠,一只会啃骨头;图

  六、两只小鸭,一只会举重,一只会跳舞)

  3、《两只老虎》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律动,幼儿佩带郊游卡随《去郊游》音乐表演动作进活动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郊游,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青蛙图片),我们一起和它唱首歌吧。”(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唱,要求幼儿嘴巴张圆,休止符时动作和声音一起停止)

  3、复*歌曲《两只老虎》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头饰),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

  4、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1)、布置任务: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笑,不过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送来了六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我们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呆会儿请每个小队长领一张图片带着自己的队员找个安静的位置一起看图商量创编,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要队里的队员通过并都能唱出来再告诉老师,等老师一摇铃鼓,小队长就马上把图片送回来,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吗?

  (2)、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3)、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根据演唱小组所创编的小动物的叫声进行伴唱(伴唱只唱XXXXXX部分)

  (4)、集体演唱各组创编的歌词,为他们奖励小星星。

  5、复*节奏乐《我的皮鞋哒哒响》出场。结束

两只老虎教案2

  教案目标:

  1、通过演唱分析歌曲的词结构,帮助幼儿初步熟悉创编的方法和形式。

  2、引导幼儿由浅入深逐句的进行歌词的创编,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和激情。

  3、培养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达所要创编的内容,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

  教案准备:

  课前丰富幼儿的语言和生活经验。

  图片三幅、(两只老虎)歌词四句、幼儿人手一份作画工具

  教案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奇怪的画,一起来看看。(出示图一)

  2、画上有什么?它们真奇怪,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3、集体演唱歌曲(两只老虎)提醒幼儿演唱时可幽默一些。

  4、(出示歌词),这首歌共有几句歌词?分析歌词结构。

  二、激发兴趣,创编教案。

  (一)创编第一句歌词

  1、除了老虎,还有什么动物是跑的快的?(幼儿自由说说)

  2、我们来把这首歌的第一句改成别的跑的快的动物来唱唱吗?(幼儿唱一句,老师唱后面的歌词)肯定幼儿的创编,鼓励幼儿唱和编。

  (二)创编歌词第二句

  1、想一想,跑得慢的动物有哪些?(提醒幼儿自己说一说,改掉歌词唱一唱。)

  2、请幼儿上来唱给大家听。(老师把幼儿创编的歌词用图画下来)

  (三)创编第三、四句这首歌很有意思,小朋友想想小动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把三、四两句歌词该掉唱一唱。

  (四)进一步深入创编教案

  1、老师总结:小朋友象个作词家一样,真能干。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许多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编歌词的。

  2、老师师范自己的创编作品"两朵菊花""两个小朋友"(出示图片,边唱一遍)

  3、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创编的歌词画下来的。

  三、深入创编,绘画表达幼儿想好歌词,可边画边唱。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游戏,我发现小朋友能达到四肢的锻炼,对《两只老虎》这首儿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两只老虎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分析歌曲的词结构,帮助幼儿初步熟悉创编的方法和形式。

  2、引导幼儿由浅入深逐句的进行歌词的创编,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和激情。

  3、培养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达所要创编的内容,丰富幼儿的创作经验。

  活动准备:

  课前丰富幼儿的语言和生活经验。图片三幅、(两只老虎)歌词四句、幼儿人手一份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很奇怪的画,一起来看看。(出示图一)

  2、画上有什么?它们真奇怪,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

  3、集体演唱歌曲(两只老虎)提醒幼儿演唱时可幽默一些。

  4、(出示歌词),这首歌共有几句歌词?分析歌词结构。

  二、激发兴趣,创编活动。

  (一)创编第一句歌词

  1、除了老虎,还有什么动物是跑的快的?(幼儿自由说说)

  2、我们来把这首歌的第一句改成别的跑的快的动物来唱唱吗?(幼儿唱一句,老师唱后面的歌词)肯定幼儿的创编,鼓励幼儿唱和编。

  (二)创编歌词第二句

  1、想一想,跑得慢的动物有哪些?(提醒幼儿自己说一说,改掉歌词唱一唱。)

  2、请幼儿上来唱给大家听。(老师把幼儿创编的歌词用图画下来)

  (三)创编第三、四句。这首歌很有意思,小朋友想想小动物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会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把三、四两句歌词该掉唱一唱。

  (四)进一步深入创编活动

  1、老师总结:小朋友象个作词家一样,真能干。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许多的东西都可以用来编歌词的。

  2、老师师范自己的创编作品“两朵菊花”“两个小朋友”(出示图片,边唱一遍)

  3、小朋友也可以把自己创编的歌词画下来的。

  三、深入创编,绘画表达。幼儿想好歌词,可边画边唱。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初中海底两万里六至九章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初中海底两万里六至九章读书笔记1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牐狆叙穆莺诺哪崮Υ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牐犜谀霞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牐犜谝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牐犎謇.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初中海底两万里六至九章读书笔记2

  刚刚看《海底两万里》的我还意犹未尽,回想起一星期前常常手里拿着的那本书,我的脑海里就好像在回放电影似的。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本书讲的是:阿尤纳斯教授和助手康塞尔,被邀请并参加发生在1866年接受了捕捉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行动,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他(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鱼*尼德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拥有这艘潜水船(鹦鹉螺号)是一位叫尼摩船长,他讨厌陆地人。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邀请阿龙纳斯和助手康塞尔、鱼*尼德作伴海底旅行。于是他们便开始了奇妙的海底之旅他们从太*洋出发,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经过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险些丧命,不过最后他们还是生存下来了,还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他拥有一颗非常聪明的头脑,他利用他那颗头脑制作出鹦鹉号。

  他那个鹦鹉号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房,由此以来可以看出他十分喜爱读书,更可以看出是书使他变的聪明。阿龙纳斯,是一位对知识勇于探索,永不满足的人;当尼德劝他逃走,他犹豫不决,他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把在海底千奇百怪的发现和探索到的东西仔细观察,并做了笔记。康纳尔,一位对主人忠实的小伙子,对动物分类了若之掌。任何动物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分出它属什么类,哪一科……十分详细。尼德兰,他是一位脾气爆躁的人,但他也很善良。他曾救过尼摩船长的命,非常勇敢。他也是一名非常出名的捕鱼能手。我看着这本书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水中奇异景象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更让我惊叹的是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差不多,这是怎样的预见力,这是怎样的想象力?所以说这本书都是幻想为以科学为依据。在这本书中许多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还善于将各种知识串连在一起,如有一段他们海底散步的一段文字,其中就包括有:阿基米德定律、光在水中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学知识,还有软体动物和海藻海带等植物的生物学知识。

初中海底两万里六至九章读书笔记3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的儒尔·凡尔纳写的小说。一本很有趣的书。跟着书本的主人公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我也好像在海底旅行了一次呢。从太*洋出发,经过了很多海洋,看到了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深海鱼,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水中的奇异景象,了解了很多海底世界的知识和海底秘密。看这本书实在太好玩了。

  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好多描写海底动物的句子,比如“飞驰的礁石”这篇中就有一句:一个长长的梭状物体,时而磷光闪烁,体积不知比鲸鱼大多少,行动速度也大大超过鲸鱼。写得很形象,这个样子一下就在我的脑海里了。这本书中我最喜欢一段话是:水中的花朵、礁石、介壳、珊瑚等在阳光的折射下,他们的边缘呈现出阳光的七彩……这段话写出了美丽的景色,非常漂亮。

  说实在的,这本海洋小说,目前对我来说,内容还有些深奥,我还很多不理解的地方,还有一些词也是我没有学过的。比如,“就是鹦鹉螺号跟他们一样搁浅了”里的“搁浅”是什么意思,我不懂,查了字典才知道呢。以后啊这本书我还要多看几次呢。因为这真是一本有趣的书啊!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海底产生了兴趣,总想看一看,8月4日星期六,舅舅答应了我的要求,带我去参观了上海海洋公园呢。海洋公园让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实在太让我惊讶了,舅舅说,真的海底比这个还美一百倍呢,你看看《海底两万里》就知道了。啊,我多么希望以后我能真的到海底去游览游览呢。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孟子》读书心得 (菁华3篇)

《孟子》读书心得1

  初次接触《孟子》是在初中之时,当时并没有多大感觉,只是把节选文段当作课文去学*。但是,当我在接到集团下发的《孟子》并读了几遍后,发觉这本书蕴含着很深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从此对之爱不释手。

  尤其是读完《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我感触良多。对于“五十步笑百步”更是有了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结合当今社会,我有所感悟。

  不知是否有人也跟我一样曾经怀疑过“付出跟收获成正比”这句话,因为也有一句“付出不一定得到回报”这样的经典句子,但现在的我更倾向于前一句。很简单的例子,就拿赚钱来说,一部分人在同一时间内会比另一部分人赚的多,甚至是多很多,赚的少的那部分人也许会抱怨,也许会嫉妒,也许会羡慕。但我们所没有看到的是比我们赚的多的那部分人肯定比我们付出的“辛苦”要多,也许是身体上的,也许是心理上的,往往处在相*或一个级别上的人就会因为某些利益上或是某种心态不自然的产生了扭曲了的心理,这也许是社会复杂一面的部分原因吧。

  人潜意识里都渴望被别人重视,但只是有时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而当别人没有达到你所希望的期望值时,也就会很自然的产生了所谓的失落感。有些人喜欢隐藏自己,有些人喜欢锋芒毕露,永远隐藏的也好,锋芒毕露的也罢,只是还有一种伪装善良的“智人”,你又奈何的了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改变不了就适应它,正如《孟子》所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所以我们不要去做那些“五十步笑百步”的人。

《孟子》读书心得2

  当初见到这本书时,我只是随意地翻看了几页,就认定是一本枯燥无味的书,就再也没有动过它。后来,我在书柜里找书时,偶然发现了这本《孟子旁通》。当时并不是很在意,但看到了是南怀瑾写的时候,我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也许我得认真看看这本书才能下定结论。那时我是这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这本书的确让我明白了很多。

  这本书讲的是孟子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南怀瑾用了许多的人来做对比,更能看出当时孟子的凄凉待遇。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的生*事迹及其学说的最重要的资料。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源出于它。历代注释亚圣思想的著作不计其数,但是适合当代人读的几乎没有。经过*批林批孔、儒法斗争各种理论的影响,当代人几乎对孟子的思想毫无所知。而《孟子旁通》这本书不像传统学者的传注那样过于重视训诂,而只是对广征博引地对孟子的思想进行阐述。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权能问题》这一篇。齐宣王问:你所说的不为和不能这两种情况,又有什么样的差异呢?什么样具体的情形是不为?什么样的具体事实是不能呢?看了齐宣王的这个问题,我暗暗发笑,这个国君还真是幼稚,连不为和不能都分辨不出来。没想到下面的一句话驳回了我刚才的想法我们不可以用这样的观念去读这句话,否则的话,差劲、幼稚的就该是我们了。我脸刷地就红了,急急忙忙接着看下去,孟子啊孟子你该怎么回答呢?孟子如此回答道:假如叫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腋下,跳过北海,这人说,这种事情我办不到。正如现在我们叫世界拳王阿里,夹起日本的富士山来,跳过太*洋,落到美国西海岸去,阿里说,我办不到。这是不能,是能力不够,不是不愿意去做。假如叫一个人去为一位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而这个人说,我没有办法,折不下来。那么,这个人是不肯做,而不是他没有能力。

  乍看之下,孟子像在讲一个童话故事,但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内涵很深,这正是孟子暗示齐宣王,你有此权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问题,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读了《孟子旁通》这本书后,我突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哲理,让我的生活也变得有意义起来。

《孟子》读书心得3

  《孟子》是儒家的一部经典巨著,系统的为我们阐述了治国之道和孟子思想。与孔子相比,《孟子》对中华儒家思想也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它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完善,是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每次读《孟子》,都会有洗涤心灵的感觉。

  与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相比,孟子不仅仅是传承,而且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完善和解释。“仁”本来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没有理论基础来解释,孟子修缮了理论基础,弥补了不足。对于“仁”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这一切都来源于人的本能。他认为这是人与身俱来的人性,这是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善一直存在于人的心中,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一己私欲而做的坏事,这是私欲对于善念善念的控制。孟子对于“人本善”的提出无疑是对“仁爱”的最好解释,这也是对后人道德修养方面最大的启发。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是《孟子》中很重要的内容,孟子认为个人的反思和思考相对于教育来说,更显得重要。教育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个人对于自己德行的思考才是升华。一个人要有好的修养,首先要接受教育,要刻苦学*,反复思考和反思,这样才会有进步。对于反思,也就是孔子《论语》所说的“一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宋明理学家们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是孟子在政治主张上一个缩影。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君王个人德行的重要性,这是才是仁政的基础。君王对待子民就应该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子女对于父母也要顺从。当然,在那个时代,这些先进的理念有着历史的局限性,孟子没有考虑到封建阶级制度的根深蒂固,这些都是不能实现的”空谈”。但是这些政治主张的提出也从侧面体现了孟子对于民间疾苦的同情。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梦珂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

  读《孟子》,就是学做人、为政。这是两千年多来《孟子》一直深受我们喜爱的原因。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初中海底两万里六至九章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初中海底两万里六至九章读书笔记1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牐狆叙穆莺诺哪崮Υ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牐犜谀霞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牐犜谝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牐犎謇.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初中海底两万里六至九章读书笔记2

  我读了一本课外书——《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中所有地方都令人惊心动魄,忍不住惊叹。

  这本书主要讲了:因为海上有"海怪"的事件令人惊讶,阿龙纳斯与其它人一同去找"海怪"。后来阿龙纳斯他们被尼摩船长抓住,才得知是他的潜水艇。在他的照顾下,一起度过了难关。最后,阿龙纳斯与同伴逃出了潜水艇,一次次经历却让他难忘……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一件事:那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每个人都很紧张。不一会儿,比赛开始了!起初,我们精神抖擞。突然,我们一松了手,绳子被夺了过去!我们很失望!但还有一丝希望的我们却放弃了。

  这件事过去之后,我读了这本书,让我十分后悔当初我们既然放弃了。这本书让我感受作家儒勒·凡尔纳所描述出的事情,从一次次的冒挺身而出!他的想象非富,写的故事让人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情节,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幻想合成一体。在读时,感觉自己也在冒险,也经历重重困难。就如沙士比亚所说: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这本书内容引人入胜,当你看了远本书,心中久久不可*静。书中船冒险让人求知若渴,这本让我学到了很多,一起去看这本书,感受这本书的"魔力”吧!

初中海底两万里六至九章读书笔记3

  刚刚看《海底两万里》的我还意犹未尽,回想起一星期前常常手里拿着的那本书,我的脑海里就好像在回放电影似的。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本书讲的是:阿尤纳斯教授和助手康塞尔,被邀请并参加发生在1866年接受了捕捉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行动,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他(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鱼*尼德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拥有这艘潜水船(鹦鹉螺号)是一位叫尼摩船长,他讨厌陆地人。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邀请阿龙纳斯和助手康塞尔、鱼*尼德作伴海底旅行。于是他们便开始了奇妙的海底之旅他们从太*洋出发,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经过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险些丧命,不过最后他们还是生存下来了,还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他拥有一颗非常聪明的头脑,他利用他那颗头脑制作出鹦鹉号。

  他那个鹦鹉号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房,由此以来可以看出他十分喜爱读书,更可以看出是书使他变的聪明。阿龙纳斯,是一位对知识勇于探索,永不满足的人;当尼德劝他逃走,他犹豫不决,他不想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把在海底千奇百怪的发现和探索到的东西仔细观察,并做了笔记。康纳尔,一位对主人忠实的小伙子,对动物分类了若之掌。任何动物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分出它属什么类,哪一科……十分详细。尼德兰,他是一位脾气爆躁的人,但他也很善良。他曾救过尼摩船长的命,非常勇敢。他也是一名非常出名的捕鱼能手。我看着这本书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水中奇异景象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更让我惊叹的是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差不多,这是怎样的预见力,这是怎样的想象力?所以说这本书都是幻想为以科学为依据。在这本书中许多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作者还善于将各种知识串连在一起,如有一段他们海底散步的一段文字,其中就包括有:阿基米德定律、光在水中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学知识,还有软体动物和海藻海带等植物的生物学知识。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1

  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总感觉到有些别扭。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还有,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 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我串讲了课文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几个问题只要略动脑筋都能回答上来。因此,我没有让学生讨论,而是引导大家把答案说出来。这也是课堂上做得不足之处。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两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3

  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总感觉到有些别扭。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还有,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 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我串讲了课文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几个问题只要略动脑筋都能回答上来。因此,我没有让学生讨论,而是引导大家把答案说出来。这也是课堂上做得不足之处。


《孟子》两章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庄暴见孟子教案(精选五篇)

  庄暴见孟子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把握“鼓、少、王、疾、直、与、田”等文言词语。

  二、学*对比描写,领会其妙处。

  三、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一、目标一

  二、目标二

  教学难点:

  目标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谁?

  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众多文章收入初高中语文教材,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等。

  明确:孟子

  二、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仁政”、“王道”,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崇拜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三、讲授新课

  (一)、熟读课文,掌握字词

  1、范读《庄暴见孟子》

  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掌握节奏。

  给加点字注音:

  王语暴(yù) 庶几(shù jī) 好乐(hào yuè)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臣请为王言乐(yuè lè ,yuè lè,lè,lè ) 可得闻与(yú) 蹙(安页)(cù è) 管龠(yuè) 羽旄(máo)

  2、自读课文

  A、词类活用

  (1)、鼓乐(名词用作动词,演奏)

  (2)、与少乐乐(形容词用作名词,少数人)

  (3)、则王矣(名词用作动词,统一天下)

  B、古今异义

  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女儿;今指男子的配偶。

  C、一词多义

  鼓:

  (1)、一鼓作气(击鼓)

  (2)、微风鼓浪(振动)

  (3)、今王鼓乐于此(演奏)

  (4)、噌洪如钟鼓不绝(乐器的一种)

  疾: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2)、疾首蹙(安页)(痛)

  (3)、疾风知劲草(猛烈的)

  (4)、声非加疾(强)

  D、通假字

  (1)、直好世俗之乐耳(通“只”)

  (2)、可得闻与(通“欤”)

  (3)、吾王之好田猎(通“畋”)

  E、翻译句子

  (1)、暴未有以对也。

  (2)、直好世俗之乐耳。

  (3)、则齐国其庶几乎。

  3、齐读课文

  (二)、研*对比,感悟妙处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归纳主题,加深理解

  明确:与民同乐

  四、拓展延伸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孟子的有关名句。

  2、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大家探讨本课“游说”的艺术。

  六、结束语

  庄暴见孟子教案 2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

  教学方法

  自读提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词句疏通与文段朗读

  一.教学导入:

  由孟子的“王道”思想,谈到“民本”思想,引入到本课教学。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三.词语点读:

  1.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理解:

  1.见

  A庄暴见孟子拜见

  B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接见

  C父子不相见见面

  D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看见

  E居有日,扁鹊复见进见

  F诚恐见欺于秦被

  2.以

  A暴未有以对也来

  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把

  C以啮人,无愈之者如果

  D无以,则王乎同“已”,停止

  E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用来

  F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凭

  3.直

  A直好世俗之乐耳同“只”,只是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与“曲”相对

  C而直为此廪廪也竟然

  D半皮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格

  E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挺直

  4.举

  A举疾手蹙頞而相告曰全都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起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推荐,选用

  D举数人以训汝列举

  E举大计亦死发动

  F戊卒叫,函谷举占领

  5.夫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句首助词

  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

  D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丈夫

  五.判断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情况。

  1.王语暴以好乐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

  六.自读自译全文,然后解译下面的文段。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者也。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梁惠王上》)

  2.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庄暴见孟子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

  2、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

  二、教法:

  诵读法、练*法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今天,孟子又一次站在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归纳重要词汇。

  2、学生齐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找同学翻译课文,教师指导。

  4、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同学间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统一问题答案。

  (三)研读课文,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探究学*:不是。

  ①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话题,明确论述的议题,起引子的作用;

  ②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反衬出孟子谈话艺术的高超。

  2、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罪”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

  3、“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4、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意思?

  探究学*①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

  ②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5、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转换概念——转换话题——再换话题——吸引对方——诱敌上钩——直奔中心

  五、练*巩固

  1.有一个同学热衷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课堂整理相关文言基础知识

  庄暴见孟子教案 4

  一、课文悟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文章由叙人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本文时,可让学生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先作一些了解。

  学*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为此,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探究学*: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

  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三、选题设计

  1、《孟子》散文的特色及其对后代散文创作的影响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阅读《孟子》作品来归纳出《孟子》散文的写作特色,同时通过阅读历代评论家的有关评价,增进对《孟子》创作成就和影响的认识。

  参读书目:

  (1)曹础基《先秦文学集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2、《孟子》与《论语》异同之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与《沦语》同列“四书”,对两者作比较研究,可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

  参读书目:

  (1)杨伯峻《(论语)和<孟子>》,载《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胡念贻《盂子的文学价值》,载《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张志岳《关于中国封建时代的讽喻文学和叛逆文学两个传统问题的初步探讨》,载《中国文学史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孟子的论辩艺术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体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即使把它放人当代论辩艺苑之中来欣赏,仍不失为一朵奇葩,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子的论辩方法作探讨。

  参读书目:

  (1)徐立《(孟子)骋辞逞辩的特色》,《语文月刊》1982年第2期。

  (2)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高捍东《有效的演讲技能》,中南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5)周正舒、吕银风《论辩之法》,蓝天出版社1995年版。

  庄暴见孟子教案 5

  一、课文悟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文章由叙人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本文时,可让学生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先作一些了解。

  学*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为此,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探究学*: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

  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三、选题设计

  1、《孟子》散文的特色及其对后代散文创作的影响研究。

  研究方法:

  通过广泛阅读《孟子》作品来归纳出《孟子》散文的写作特色,同时通过阅读历代评论家的有关评价,增进对《孟子》创作成就和影响的认识。

  参读书目:

  (1)曹础基《先秦文学集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先秦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版。

  2、《孟子》与《论语》异同之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与《沦语》同列“四书”,对两者作比较研究,可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

  参读书目:

  (1)杨伯峻《(论语)和<孟子>》,载《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胡念贻《盂子的文学价值》,载《先秦文学论集》,中国社会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3)张志岳《关于中国封建时代的讽喻文学和叛逆文学两个传统问题的初步探讨》,载《中国文学史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孟子的论辩艺术研究。

  研究方法:

  孟子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体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即使把它放人当代论辩艺苑之中来欣赏,仍不失为一朵奇葩,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孟子的论辩方法作探讨。

  参读书目:

  (1)徐立《(孟子)骋辞逞辩的特色》,《语文月刊》1982年第2期。

  (2)李竹君《<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3)高捍东《有效的演讲技能》,中南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

  (5)周正舒、吕银风《论辩之法》,蓝天出版社1995年版。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