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传*录》的读后感 1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录》的读后感 2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录》的读后感 3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录》的读后感 4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录》

  当一段时间学*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录》的读后感 5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阅读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1)

——《传*录》读后感 (菁华5篇)

《传*录》读后感1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心灵而作的。”——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主要是学*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读,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一千遍也就没用了。因此,无论是学*还是实践,首先要从心灵上开始。心中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就可以主动地解决问题。走神,不只是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费时间。不能通融的知识,就算是正确的知识,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

《传*录》读后感2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主要学*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录》读后感3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传*录》读后感4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录》读后感5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2)

——传*录读后感 (菁华5篇)

传*录读后感1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正‘的意思,还认为穷理是涵盖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所以他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这也是有关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学说。他们俩的解释不同首先在对“格物”的认识。

  我都不完全赞同这两种说法。王阳明有感于他当时的世道而非要弄个良知进去,未免过于牵强,至于朱熹对致知没有很好的解释。

  先说致知,那么一个君子要知晓什么?其实在《大学》的开头有一句话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这也是就是告诉了君子要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但是,如何才能知晓,”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格物。我赞同朱熹所说的‘格’是‘至’的意思,那么格物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要接触事物或者参与到事物中去,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如果人对某个事物敬而远之,又怎么可能深知此事物呢,若只是道听途说,很有可能仅仅是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致知在格物”。

  另外,还要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逻辑关系。只有格物,不一定就能致知,也就是说格物只是致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和”能够齐家,但不一定就能治国“是一个道理。要在格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才有可能致知,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

  最后,说下这本书。这本书是王阳明的弟子收集王阳明的语录和书信所编集而成的。重点要看看王阳明的书信,大概就可以知道王阳明想讲些什么。王阳明本人很厉害,文武兼备,但是他教育学生的水*却不怎么样,他的弟子后来还分成各种派系,好像能弄懂他的理论并不多,明朝后来还居然出现了王学末流。

传*录读后感2

  从“在自心上体当”看做学问的方法

  说起做学问的方法,很多人马上就开始好奇了,因为方法似乎意味着一种达到目标的捷径或一种有效的工具。似乎有了方法,只要我们努力,什么科学知识、哲理学问、思想观念便都可以装进脑中了。在《传*录》里,王阳明和他的弟子们谈论了很多关于做学问的方法,而他说的很多话,我也是非常赞同并且深有体会的。比如,在《陆澄录》中,他说道:“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做学问,确实需要打好基础,从根本上下功夫,然后循序渐进才能有所收获。他还强调,做学问必须立志,“立志用功,如种树然”,如果不立志,又怎么会有学*的动力呢?

  可是,他关于做学问的方法的核心思想却是受了分析哲学训练的人难以理解的。在此章在十七节,他认为:“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p,66)在王阳明看来,只要“用心”体会就没有看不懂的书、想不明白的道理和行不通的地方。 读书的关键就是要让“心体”明亮。因此,想要做好学问关键还是要把“心”养好,然后用它来处理一切认知活动就可以了。然而,什么是心?

  根据王阳明的形而上学,心乃是:

  1、“心即道”;

  2、“心即理”;

  3、“心者身下主宰”;

  4、“心即‘我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心不光是本体论上最高的存在者或存在,又是普遍存在的真理和道德原则,还是身体和感官的主宰,更是一切事物的主宰。因此王阳明所谓的“心”,简直囊括和涉及到各门学科的研究领域。 1是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研究的范畴;2是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以及伦理学研究的范畴;3是生理学、心理学、心灵哲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所研究的范畴;4是神学所研究的范畴。王阳明仅仅凭借其在龙场悟道中的一“悟”,就可以感知并把握到各门学科所孜孜以求的对象吗?如果我们从基督神学的角度,把悟看作是获取上帝馈赠的真理的一种神秘的认知方式,那么“悟”又怎么能去传授呢?也许王阳明是上帝的宠儿,是天之骄子,所以他能获得这种馈赠,可是凡夫俗子们诸如我,也能感知到上帝馈赠的真理吗?如果做学问就是要用心,而我们对我们要凭借的手段“心”一无所知或不甚了了,我们又如何来靠它做学问呢?这样,我们仿佛陷入了恶性循环。王阳明式的论证也似乎是循环论证:你必须用“心”,才能体会到“心”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海德格尔在讨论“存在”的时候也涉及到,我们这里可以借助他的那种发问方式来为王阳明的心学辩护道:“如果你对‘心’毫无理解、领会,你又怎么能用你的心来问这个问题呢?但是,如果心的意思或意义你已经知道了(作为一个对象知道了),你还要问它干嘛?”——这就是一种学*悖论、抽象悖论。

  其实根据现象学的路径来解释王阳明的心,我们一定已经被那个所问的问题——“心”——以某种潜在的方式引导着。也就是说,在最原初的地方,我们对“心”已经有了隐约的了解。难道我们*时在使用汉语的时候不说“心”吗,难道我们真的毫不明白“心”的意思吗?答案是否定的。可见我上述所说的对心一无所知或毫无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心”呢?其实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分析哲学家们普遍采用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又分了两个子类,即:要么用我们非常熟悉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的意思——即我们*常所用的下定义的方法 ;要么指出一些逻辑规则来,这些规则将从包含“心”这个概念的句子做出一个命题,也就是说,将会确切地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这个句子。前者是利用我们已有的语言,而后者则是为我们构造一种语言。严格如逻辑实证主义者们,一般采取第二种方式。他们会把上文中1,2,3,4,四个包含“心”这个概念的句子做这样一种处理,即描述出在什么条件下这些句子会形成真命题,在什么条件下会形成假命题。对他们来说,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因此,如果照这种分析“心”的方法,王阳明关于心的论述,都是一些无法证实与证伪的形而上学命题,而它们都是无意义的。根据卡尔纳普的标准,王阳明的这些语句都在发现和表述一类与经验科学不相干的知识。因此,它们必须从人类的知识系统中剔除出去。对卡氏来说,说“心”引导着我们做学问正如说“隐德来希”在引导有机体的生命过程一样荒谬。例如,根据王阳明的逻辑,心外无物,要认识事物就等于认识心,而认识就是用心体会。我们可以将这些观点合在一句话中即,“心用心体会心”。而“用心体会”按照印欧语言的语法*惯,我们可以将它换做“心着”,作动词解。因此这个命题便成了:“心心着s心”。如果让卡尔纳普来分析这个命题,他肯定会说,心怎么能同时作为认识主体又作为认识客体呢?心怎么能既作主词又作谓词呢?因此如果按照逻辑实证主义所采用的方式,王阳明的论述不但违背了逻辑句法,而且出现了类型混淆。

  但是,仅仅从字面上、句法上、形式逻辑上分析王阳明的“心”的概念以及“自心上体当”只是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合法的方法。就像王阳明自己说的:“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p,66)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也有类似的论说,他说道:“本文当然永远是一种语法-语言解释的对象,但这只是一种初步的条件。”([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 洪汉鼎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p,234)他还说道:“在这些不可理解的事物中,所有重要的东西也都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们‘历史地’理解作者的精神,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克服我们的偏见,除了作者所能想到的意义外不考虑别的东西。”(同上)显然,王阳明和伽达默尔都不会同意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对付文本的分析方式。可是,王阳明没有明说的,后两者在分析文本时都在追求的是语句的意义。然而对于意义的理解,后两者显然出现了较大的出入。伽达默尔说道:“我们所想知道的只是命题的意义,而不是它们的真理。为此,我们需要排除一切先入之见,甚至是通过我们理性而得来的东西。”可见,在伽达默尔那里,命题的意义绝不是证实它的方法,而是别的某种“东西”。

  那我们应该如何更合理地理解王阳明所说的“自心上体当”的这种学*方法呢?我认为,必须用一种现象学的眼光来看待。即将“自心上体当”放到我们的意识结构里来看待。除了意向性和意向对象这一对意识结构之外,现象学还有视域(Horizont)所带来的晕圈(Hof)这一结构。因此,用心体会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得时时刻刻、念兹在兹地以对象化的方式来认知。我们的视域的外围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连的,我们可以把“心”看作我们的意识和生活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边缘境域。 正如当代心灵哲学中有人提出把心智延展到人类的生活机制上来看待一样,现象学所说的视域就包括了我们的生活形式。在这个边缘境域里(属于视域),灵感、天才、悟、体会等西方传统哲学疏漏的非理性认知因素,才能渗进来。只有在这个边缘境域里,潜在的、丰富的意义才能不断生成出来,并且一种神秘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认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生活丰富、阅读广博的人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因为很多可供书写的材料都在他的边缘境域里潜伏着,以我们理性难以把握的方式不断地从我们意识的深层结构浮现到我们的嘴边、我们的笔下。

  综上所述,要理解王阳明所说的做学问的方法:“自心上体当”,必须有正确的“元方法”(Meta-method)即现象学-解释学的方法;只有非对象化的看待王阳明的核心概念“心”以及“自心上体当”的做学问的方法,才能把它解释得符合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这也就是现象学号召的“面向事情本身”吧。

传*录读后感3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传*录》

  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儒家提倡“民胞物与”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意思,那和墨子的兼爱又有何区别?我以前把一体和无差别等同了,但一体不一定是无差别。一个整体当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的。树最重要的部分是树根,然后是树干,然后是树枝,最后是树叶。爱是所有的爱的统称,它包括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事物的爱。儒家为什么凡事都喜欢拿“孝”做比喻?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我们的父母,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这个关系就要靠着天理来维持。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人人都有,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即使是爱也是要有一个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有做到对父母的爱才可以向外扩展。墨子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人人都一样,这本身就违反人性。我对马路边老人家的爱,和对我父亲的爱,不可能一样。所以我们的爱是一体的,但因为关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爱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体里面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传*录读后感4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传*录读后感5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3)

——传*录读后感菁选

传*录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录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录读后感1

  <<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录读后感2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传*录》

  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儒家提倡“民胞物与”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意思,那和墨子的兼爱又有何区别?我以前把一体和无差别等同了,但一体不一定是无差别。一个整体当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的。树最重要的部分是树根,然后是树干,然后是树枝,最后是树叶。爱是所有的爱的统称,它包括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事物的爱。儒家为什么凡事都喜欢拿“孝”做比喻?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我们的父母,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这个关系就要靠着天理来维持。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人人都有,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即使是爱也是要有一个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有做到对父母的爱才可以向外扩展。墨子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人人都一样,这本身就违反人性。我对马路边老人家的爱,和对我父亲的爱,不可能一样。所以我们的爱是一体的,但因为关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爱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体里面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传*录读后感3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传*录读后感4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录读后感5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录读后感6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传*录读后感7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录读后感8

  阳明先生大名早有耳闻,后世学者对他推崇备至,潜心研究他阳明心学之人也不在少数。自公司开展朗诵活动以来,始读阳明先生《传*录》,目前已读2章,记录感悟如下:

  阳明先生的心学认为世间存在一种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内心存在一种良知,良知与天理是合一的。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来行事。而同时,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是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认识“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认识良知。因此,把阳明先生的学说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做人做事凭良知。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时时处处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义为何?对阳明先生来说,也许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从12岁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认为致良知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那对于我等没有做圣人理想的普通人来说,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义应该在于,致良知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也就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加长久和稳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绝成功、拒绝为圣,但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幸福吧。

  阳明先生认为天理的对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让我们去追求金钱、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不劳而获,懒惰、傲慢。与此同时,金钱、名利、美色这些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觉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来生活,勤奋、感恩、自律、助人、为善等行为,则可以让人的内心越来越*静,从而体会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与人欲斗争,就需要克己。当克己成为一种*惯,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战胜的时候,内心的良知会越来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会越来越减弱。最终可以找到内心的光明。

  阳明先生的学说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浅。但他的学说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人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强调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我学*了他的部分思想后,感到整个人的内心充实、踏实、*静了许多。开始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结果会如何。自己的理想也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而也就逐渐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这本书让我找到内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依此指导自己的人生,相信继续读下去、反复读下去会有更多的收获。

传*录读后感9

  心学不容易学!

  我看很多给它评论员的文章:这一切的发生会不会是这种—理解不了你,我也不知道碰到同样的事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所以反过来试图用你给出的答案来解释它,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控制。就像我打不过你,反过来找理由找借口来说服自己,得出结论你很强。这不是学*心学。

  你打算创业,很多人会说,整不成!只有你自己会说我是对的。你相信谁?一些二货肯定会说我肯定要选择我自己认为对的。那还要学心学作甚。你的内心肯定是:我认为是对的,还没有证明过,他们说的却有很大的概率发生,决策的时候,赌会占很多的。这个时候心学才会上场:想明白我做的初心,原始动力,别人会不会也需要这份动力,要用什么样的手段,让别人认识到这份动力,接受这份动力。这个过程涉及多少的精力,多少的人,你愿不愿花这些精力时间去处理这些,到第二天早上你采取的做法,才会搞懂你到底是致那一块良知。不做好好上班,做那就开始。这就是知行合一。很难对吧?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政策,就是上面想让你这么干,但是和你实际不结合。想哪样干肯定死,不那么干,你会死,这分钟你用用致良知的理论来,就是不干,你来试试,不一定完完全全致良知,不一定都不听从自己的.内心。那个对我有益,我可能就会采取它。这个过程看到内心是这么觉得,现实你又必须那样,学问功夫就在这里,致良知不容易。

  结合上面两个:做还是不做,干还是不干。做有做的理,不做有不做的,干有干的理,不干有不干的理,这些理它都不在心外,是你决定要做还是要干。你心想**脑子就会找出要干的理,你心想做就会找出要做的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那,什么对呢?我是做对还是不干对?这里所说的对是达到心理的预期,你去做了,也达到心理的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你去做了,没有达到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错也是一个反馈),却不符合天理。您看,又撤出天理来啰,心学不好学!

  生有涯,知无涯。

  用毕生的精力去追逐王阳明的心学,也追逐不到,是因为这个学问是他的。但我追逐我的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能指导我,救我,那我就听从它吧。这才是学心学。

  最后:你说古人厉害还是我们厉害。我说是我们厉害,生活就是比以前好啊,这不是说明我们更厉害些吗?你若学完传*录,你去找心理咨询师,你会发觉,心理咨询比传*录有效,快,更能达到目的……事物已经发展,你还想用500年前的东西来pk?就像我用枪,你用木棍,你怠啊

传*录读后感10

  《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录读后感11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录》

  当一段时间学*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录读后感12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4)

——《传*录》读后感 (菁华6篇)

《传*录》读后感1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传*录》

  我曾经想过,修行到最高的层次就是圣人吗?那圣人之上还有没有?看王阳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经向往过,修行到像王阳明那样的阶段,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往上没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谁知道哪个是头呢?就像我们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如果到达尽头,尽头之外又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尽头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我们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就好比是王阳明将圣人比作金子一样,我们就已经到达了另外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我现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阳明并没有肯定,只是告诉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会感觉到不同。

  就像我经常问师父开悟是什么感觉,师父说只要你开悟了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我们总是幻想更高的层次是什么样,却忘了自己现在处在的层级。

  修行这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修到哪算哪。但还是要给自己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传*录》读后感2

  看过王阳明的《传*录》后,深深地感受到这句话意味深长,仅仅读了一遍,我就不敢说完全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但是读了《传*录》,我确实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许多时代,的确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首先是心灵的净化。王阳明先生认为修身就是修身。万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个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产生良知的人,只不过是被物质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没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错误,使之回归正道。当欲望萌芽时就把它扼杀,防患未然以求修身养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将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参透事物的本质,把握知识的来源。要断案,就要从断案中学*,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举例来说,在判案的时候,不要因为对方的不礼貌而生气,不要因为语言的婉转而高兴,不要因为对方的抱怨而屈从于宽容。怕心中有一点偏差,怕妄想与是非,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边,学*就会不着边际。

  三是知行统一的问题。知者有为,行者有为,知之为行,行之决定行。读以知为目的,知以行为目的,所以读书必须用于引导行,从而知行合一,谓之“经世之道”。光看不想,只会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会变得自我。每一个人都能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心,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碌碌无为的时候,不妨看看《传*录》,探寻一些人生的真谛。

《传*录》读后感3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和的状态。

  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传*录》读后感4

  问:“延*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染。私心就是后天*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录》读后感5

  《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录》读后感6

  问:“延*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染。私心就是后天*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5)

——传*录读后感 (菁华6篇)

传*录读后感1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录读后感2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正‘的意思,还认为穷理是涵盖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所以他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这也是有关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学说。他们俩的解释不同首先在对“格物”的认识。

  我都不完全赞同这两种说法。王阳明有感于他当时的世道而非要弄个良知进去,未免过于牵强,至于朱熹对致知没有很好的解释。

  先说致知,那么一个君子要知晓什么?其实在《大学》的开头有一句话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这也是就是告诉了君子要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但是,如何才能知晓,”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格物。我赞同朱熹所说的‘格’是‘至’的意思,那么格物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要接触事物或者参与到事物中去,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如果人对某个事物敬而远之,又怎么可能深知此事物呢,若只是道听途说,很有可能仅仅是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致知在格物”。

  另外,还要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逻辑关系。只有格物,不一定就能致知,也就是说格物只是致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和”能够齐家,但不一定就能治国“是一个道理。要在格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才有可能致知,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

  最后,说下这本书。这本书是王阳明的弟子收集王阳明的语录和书信所编集而成的。重点要看看王阳明的书信,大概就可以知道王阳明想讲些什么。王阳明本人很厉害,文武兼备,但是他教育学生的水*却不怎么样,他的弟子后来还分成各种派系,好像能弄懂他的理论并不多,明朝后来还居然出现了王学末流。

传*录读后感3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录读后感4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以前没想过立志是要存善念,这个还用立志吗?如果不立善念的志,就不会时时想着善念这个事。想起来去行个善,想不起就不去管它,这就是*常人。修行就像种树,善念就是种子,有了根基才能长得更高。没有善念的人生就像荒草,杂乱无章。

  只要种子有了,就是长的快慢的问题了。肥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的修行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有这个善念,并且让这个善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没有善念,恶念才会出现。有了善念,恶念就进不来了。善念就是天理,天理直指人心。恶念是在没有善念的时候才出现的。只要你心中这个善念一直都在,就像种子早晚会长大一样。

  这里的善念是种子里的部分,并不是说在人生当中只要有善念就没有恶念了。立志的时候,只要想着善念,恶念就进不来,又何谈去掉一说。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自己立的志向,不能是违背社会普世价值观的。长到成熟阶段才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后面应该还有,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希望自己可以看得到。

传*录读后感5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录读后感6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6)

——传*录读后感范本20份

  传*录读后感 1

  问:“燕*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传*录读后感 2

  玉华阅读完《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及《知行合一王阳明2》后继续学**阳明的书籍,选了这本由王阳明撰著的《传*录》来阅读,坚持与大家分享读后感。

  读到前言的知行合一,说到王阳明认为知行关系是两者的辩证统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玉华也在思索,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必然以人的认识作为指导,而人的任何认识都必然依赖于将认识付诸实践后才能得到验证。就如王阳明所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掌握真知的目的在于实践,不实践便不能作有真知。玉华读后更加坚定了要坚持将认知活动与实践结合起来,具体实践中发现真知。就如我们维爱的"悦读"项目的成长需要坚持知行合一才能走得更远!

  玉华读到第12页徐爱与王阳明的对话:徐爱说"古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也只是要世人明白,一方面去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能有着落之处。"王阳明说"你这样的理解反而是背离了古人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如果能够领会,只要说到知,行便包含在里面了;只要说到行,知也包含在里面了。古人之所以将知和行分开来说,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类人,懵懂懂懂、任意而为,完全不加思考,只是任意妄为,因此才要提出知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做得恰当;还有一类人,整天空想,不肯切实躬行,全凭主观臆测,因此才要提出行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知得真切。这是古人不得已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说,如果能够领会真意,只要一句话便已足够。现如今的人却将知与行分作两边,认为必然是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如今我若只是讲*讨论如何去做的功夫,等到知得真切之后才去行,必然会导致终身一无所成,也终身一无所知。这不是小病小痛,而是由来已久。我今日提出"知行合一",正是对症下药。但"知行合一"的说法也并非我凭空杜撰出来,而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即是如此。如今你若明白我为何如此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两回事也无妨,本质上则还是一回事;如若不明白我为何这么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说些无用的话罢了。"

  玉华读到第30页,说到王阳明教导他学生孟源的。孟源有个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有一天,一位学友向王阳明谈自己修养的*况,请王阳明指正。孟源在旁边对那个学友说"你才刚刚达到我以前修行的水*"。王阳明知孟源的老毛病又来了。王阳明想借此教导孟源,说"你的老毛病又来了,这是你人生中最致命的病根!就像方圆一丈的地里种了一棵大树,雨露滋润,土壤栽培,只是滋养这棵大树的根。如果在这棵大树周围种些好的庄稼,上面的阳光被树叶遮蔽,下面的土壤为树根缠绕,这些庄稼怎么长得成呢?只有砍去这棵大树,将树根拔得一干二净,才可以种植这些好庄稼。如若不然,任凭你如何努力耕耘栽培,也不过是滋养这个树根罢了。"玉华读完王阳明对孟源说的这句话后,感叹王阳明对孟源的用心良苦的同时也在反省自己有没有犯了孟源的老毛病。玉华忆起前几年自己刚拿到驾驶证1年多一个星期就自告奋勇独自往返清连高速的经历。现在玉华回想也被自己当时的冲动而汗颜。第一次上高速,玉华有个死党千叮嘱万叮嘱玉华开车要小心,还叫了人在旁边督导玉华。第一次无惊无险,一路顺畅从清远开往连州,又从连州开回清远,玉华又兴奋又激动,高兴极了!以为自己有经验了。此事过了不到一个月后,刚好连州当时有一个"血腥"**案,受害者的家属需要关怀和心理疏导,玉华接到任务后刻不容缓,自己单刀匹马"直杀"现场。当天处理好一切后下午四点半左右就从连州往清远回程,玉华想想时间还早,应该无问题吧。但是,一出连州城就开始下雨,起初毛毛细雨,后来越下越大,玉华只能慢慢开,由连州到阳山开了两个钟头,天色渐渐黑了,玉华又饿又累,见到到阳山南站赶紧往那里靠。下了车,买了两个粽子狼吞苦咽地吃了起来,还担心自己不够体力喝了一瓶红牛饮料,做下伸展运动,舒展筋骨,准备再挑战从阳山回清远的高速路。这个时候,有几个中年男士,在玉华附*,左看看,右看看。玉华*时看上去似乎比实际年龄年轻些,像个女青年。玉华心里开始有些害怕,难道玉华遇到劫匪了,回想以前刚入律师所时主任叫玉华整理的那些刑事案件的档案资料,那些血淋淋的犯罪过程,触目惊心!玉华马上意识到必然要尽快脱离现场。玉华扮作慢条斯理地不慌不忙地打电话,并大声地故意地与电话那边说"喂,XXX派出所所长啊,好好,你们几分钟就到了,是不是,好的,那我也岀发了,那一起集中啊!马上到!"玉华说完,飞快地跑回自己部车,一启动油门,"呼"的一声,往清远方向强奔!在阳山路段,非常大雾,不到三十米的距离,根本就是朦胧一片,玉华只能像蚂蚁一样慢慢地慢慢地开,公路两边黑压压的山,没有半点灯光,死沉沉。玉华只是自己一个人,很担心刚才那几个男士开车追上来,加上周围环境恶劣,自己开高速又没有经验,玉华手心也出汗了,但有一种声音自己反复告诉自己,玉华"挺住、挺住……"开了差不多1个钟后终于在第三条车道上见到了一部拖着沉甸甸货物的三卡车。玉华见到它超兴奋,见到大卡车后面暗黄的后车灯觉得很温暖很温暖,心里想,终于见到车了!玉华之后就一直紧跟着这部大卡车后面,"不离不弃",又开了差不多两个钟,离清新区越来越*了,出了高速口,见到黄坑那边的万家灯火,玉华终于舒了一口气,车停在自己家楼下时,玉华的眼泪拼命地掉,看看手表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从这件高速事件中,玉华知道自己犯了孟源的老毛病,自以为是,过高估计了自己开高速的能力。空心的禾穗举头向天,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的。玉华不想做举头向天的禾穗,以此为鉴!谦逊是玉华需要历练的克己功夫!读古人的书籍真好,可以学*古人的智慧!

  读到第33页,陆澄与王阳明的对话。陆澄问:"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王阳明答:"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不努力下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达到无论静守还是做事,都能够保持内心安定的境界。"玉华读到这里时沉思王阳明对陆澄说的话。玉华有个老师也说过"静下来才有福"。是呀,静下来才有福!玉华也浮燥过,也无奈过,那种心累的感觉不好受。记得前几年刚开始组织公益活动时,玉华没有老师,没有伙伴,当时就是靠一个"勇"字和一个"做"字。四年即将过去,玉华组织及参与的公益活动已经超过两百多场,也凝聚了一批热心公益的好伙伴。玉华静下心来回想这四年的历程,酸甜苦辣样样俱存。王阳明教导陆澄说"静"需要在事上练。玉华似乎也听到了王阳明在引导玉华要"静"下来,有些人及有些事情急不来,也不能急,就耐心地等吧。宁静致远,关键一个"静"字。玉华想到除了"静",如果要心*气和,工夫在于一个"定"字!

  有人问王阳明:“安静无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自己,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自己,让自己见识多了,历练多了,自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而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王阳明说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玉华在思索,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或把善当作恶,这时“良知”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就好像在不适合的时间段"爱"上了一个不应该爱的人。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有格物致良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可以把爱放在心里,祝福他,这也是一种至"爱"的表达方式!玉华感悟到: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念的,当有善有恶的思维时,那是自己的思想活动了。如果自己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留下善去掉恶,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

  玉华读到第116页,说到王阳明在来信中写道"真正具备了某种认知便会去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叫作认知,这是告诫学者要切实用功、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行。如果真认为行就是知,恐怕专注于探求本心,不顾事物的道理,必然会有不明白、无法理解的地方。"玉华反复读了几次,越来越认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说法。玉华几年前就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当时考这个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可以把律师的理性与心理咨询师的感性整合起来服务个案。刚开始,玉华从心理咨询网接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来解答,选择的是公益,没有任何咨询费。坚持了一年多,解答了几千条咨询,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之后一边咨询,一边坚持再学*。走了几年之后,慢慢地可以有选择性地收取了一些咨询费用。玉华想想,如果当时只是拿了证而没有运用起来,那么就是知行不合一了。玉华感悟: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真切的认知就是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称之为认知。

  玉华读到第165页,王阳明说到"澄明之心是不动的",是因为它来自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所以不曾动,动了便是妄;"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是因为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未尝不在其中,只是有所动,不动便是照。说无妄、无照,并非将妄心当作照心,将照心当作妄心。把照心当作照,把妄心当作妄,这依然是有妄与照的区分。有妄与照的区分就是将心一分为二。把心一分为二,心体便有所停息。没有妄与照的区分就不会有二心,没有二心,心体就不会停息。玉华读到这里时被卡住了,不是很明白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也产生了一些疑惑:王阳明说的"澄明之心是不动的",难道是因为遵循天理,所以说它是静的吗?"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难道是因为良知未尝不在烦乱之心当中?既然说是烦乱之心,那么良知对于它来说就是澄明的,而对于澄明之心来说就是烦乱的。妄动与停息有什么区别吗?

  传*录读后感 3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

  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录读后感 4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录读后感 5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录读后感 6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录读后感 7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传*录读后感 8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录读后感 9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录读后感 10

  <<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录读后感 11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面就是置闲气。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还是没把自己想明白,从认识自己开始。

  传*录读后感 12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录读后感 13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录读后感 14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录读后感 15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录读后感 16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录读后感 17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录读后感 18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

  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录读后感 19

  <<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录读后感 20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7)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精选5篇)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1

  这次在书城没有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基督山,所以只好买了法国著名作家让。卢梭的《忏悔录》。

  正如卢梭自己所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恶。我既没隐藏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卢梭确实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胆的,他是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动手术刀。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读着读着就感觉其实他不必忏悔,我已原谅他了。

  卢梭少时读书的积累《宗教与帝国史》《名人传》等,这为后来打下基础,文中多处提到书,自己当学徒时,也是为了摆脱孤独吧,“除了阅读,什么也不再干了,包括偷窃”,可以看出,读书有多重要,自己以后会趁大二时间丰富,多读书,读好书。偷窃,卢梭没有掩盖事实,也透露了一种犯罪心理,“我觉得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续偷。”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当小偷处置,就是允许我当小偷。”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们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过我哆哆嗦嗦地递给她的信”,与其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情妇,倒不如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半个母亲,或者反过来说,卢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卢梭笔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卢梭顶礼膜拜的。即使后来卢梭几乎被抛弃,他都没有贬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卢梭从小失去母亲,卢梭缺少母爱,在我眼中,或许卢梭把瓦朗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弥补了自己心中关于母亲的空白,所以卢梭才会死心塌地吧。

  卢梭对父亲,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对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恶吧,但卢梭对自己的父亲多得是崇敬,“他还是以为好父亲”,这一点是很令人赞赏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没沦陷,就会还有做人的底线,就是个好人。

  在读这篇著作时,自己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对教会,天主教和新教不了解,读起来有点吃力,自己以后会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说实在的,我搞不懂卢梭到底在忏悔什么,他像是在写自传,人生中谁不犯一些错误呢,有的错误也是外在的条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样地自我忏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卢梭反省录,甚至回忆录。不管怎样说,这种自我反省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身,完善自身。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2

  “因此你一言而万物资始,你是用你的道——言语创造万有”。

  这言语不是一响即逝的言语。因为如果上帝真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声音必须通过某种“物”进行传递,但上帝还没有造物怎么会有“物”呢?说明上帝的言语不是一响即逝的。

  上帝的言语是“永永不寂的言语,常自表达一切,无起无讫,无先无后,永久而同时表达一切,否则便有时间,有变化,便不是真正的永恒,真正的不朽不灭”。

  也就是说,上帝创造的是静态的永恒,一切都已经被规定好了。而人类只能感受到流动的时间,我们感受到的过去是“过去的现在”,将来是“将来的现实”,毕竟过去已经过去,不复存在;将来还没到来,也不存在。只有通过此时此刻的“注意”,过去和将来才得以存在。

  时间不能通过物体的运动来衡量,因为圣经记载有人祝祷太阳停止,使战争胜利结束,太阳果然静止不懂,但时间仍在过去,战争在他所需要的时间中进行而结束。

  可是时间确实是一种延展,这种延展究竟怎么度量呢?比如念一句诗,有长短相间八个音,每一个长音比短音的时间多一倍。度量的不是已经不存在的字音本身,而是固定在记忆中的印象。

  “我的心灵啊,我是在你里面度量时间…我度量时间的时候,是在度量印象。”人的.思想工作有三个阶段,即期望、注意和记忆。所期望的东西通过注意进入记忆,现在,我的岁月消耗在**之中。主,我的安慰,我的慈父,你是永恒的。而我却消磨在莫名其妙的时间之中:我的思想、我心灵的藏府为烦嚣的动荡所撕裂,直至一天为你的爱火所洗炼,我整个将投入你怀抱之中。

  所以圣奥古斯丁崇拜上帝,上帝创造了不变的永恒,它是所有人的先知,它能气定神闲。而人类是短视的,永远为看不清的将来烦扰,所以人类要向上帝祈求,要臣服于更高级的上帝。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3

  当我读到卢梭的这句话,如故冲动不已。他说: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文雅龌龊的,就写我的文雅龌龊;当时我是仁慈淘气、道德崇高的就写我的仁慈淘气和道德崇高。全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纯粹表披露来了,和你亲身看到的纯粹1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犯错而**,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而后,让他们每1个人在您的宝座后背,异样朴拙地流露自我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1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歹意诽谤1个**的法力赛人说的话样: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即也许打她。结果,众人1个个丢下石头,低首拜别。卢梭的为人历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活力奔放而又十分痴钝,大悲大喜咄咄逼人,不够自制力。正是这些彼此斗嘴的本色让他更像1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然则也活得随便,他孤高然则也卑微,他坦诚然则也有戳穿。

  在自传里,卢梭忏悔了1个年轻时犯的舛错。有1次他偷了主人家1颗珍贵的纽扣,把变乱赖在1个他喜欢的小使女身上,是以使谁人无辜的`使女承受了耻辱。因为卢梭的自暴保密,1些过后的哲学家包括罗素以至认为卢梭根蒂谈不上是个哲家。而我却认为卢梭波及了哲学的本质题目—他首先用自我为解剖标本,对人性做了1次粗浅的寻找。从气质上讲,罗素与这些人是两类人,他对于浪漫主义感情历来不认为然。实在罗素本人也不是1个岑寂的书斋学者,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3番5次闹离婚,不会倡导性监禁,不会反宗教,不会被当局制止讲学,不会信赖社会主义,不会列入反战运动以至弄到要下狱。感情是每个人都有的,罗素也认为感情与理智比较是促进历史的1种更首要的实力。卢梭是法国第1个最大胆的布衣思维家。他出身贫寒,年轻时期耐久处于奴仆位置。罗素如许的贵族后代诚然不会去偷纽扣,罗素的子弟诚然也不用进孤儿院。卢梭跟1个位置高贵的女婢结婚,这也被罗素拿来进行了1番精力分析,寄义是卢梭仅有在下贱的姑娘扑面才干得到1种纯粹的自信。我对罗素1向敬仰,但这1次我感受罗素发言不免厚道了1点。在法国大革命前,逆向品级的婚姻是不被准许的,他与华伦夫人的关连弗成能为当时的婚姻制度应允。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4

  《忏悔录》是法国作家卢梭的个人传记。作者倾其思想,坦露着一颗透明的灵魂来书写他人生的点点滴滴与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挟带着一股巨大的热忱引你进入他内心世界。他用自我的语言渲泻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胆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文一开始卢梭就写道:我此刻要做一项既无前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貌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这样迫切的言辞又怎能不让人走进他真挚、诚恳的精神家园中去呢?

  在他*似于迷雾样的一个个小故事,一章章小片断中贴*他的回忆,他的心灵,在文字里与他或激昂或沉默或抑郁或舒畅或欢乐或*静或热烈的起起伏伏、若浓若淡的叙述中行进,去领略他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阴晴圆缺,去探寻他经历的爱恨情仇、恩怨变迁。

  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他的父亲伊萨克与他母亲苏萨娜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笃深。父亲自失去爱妻后,每每从他的身上找寻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拥抱幼小的他而泪眼朦胧。父亲几乎把全部的爱给予了他。

  这位身为宫廷钟表匠的父亲,不仅仅有英俊的外表和过人的手艺,还异常喜欢读书。在卢梭五、六岁时,他把他妻子生前的藏书全部拿出,拣出书来一段段读给卢梭听,然后轮流阅读,直到夜晚,通宵达旦的看书。父亲用这种方式忘却丧偶之痛,无意中给卢梭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环境,以至于童年的卢梭到了无书不能眠的地步。这种危险的方法,不久便使我得了极端娴熟的阅读本事和理解本事……我对事物本身还没有一点儿概念,却已经了解到所有的`情感了。父亲以读书为游戏打发时日的作法,给卢梭早期心灵注入了知识的芳香,这种无为而治也催发他心智过早的比别的小孩成熟。他的姑姑十分爱好音乐,这又让他多了一种喜好。也许秉承了他母亲的温柔与聪慧,加上他父亲与姑姑的无比关爱,卢梭自小性情温和,很逗大人喜欢。

  直到父亲的因故离家,卢梭住进他舅舅家与表哥一道生活才一开始面向社会。进教堂做弥撒时,他遇上了他一生第一个令他产生好感的女性朗拜尔西埃小姐。

  读到一些细腻而深刻的情节,感受他成长中所承荷的开心与苦恼,一个鲜活、丰满的卢梭形象跃然出纸而呈此刻你眼前,是那样的真切、朴实而又厚深。他比他同龄人性格要更具复杂的一面。后在他十六岁时,得到了体现。

  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了婚,婚姻并不美满。她逃到法国,法王便把华伦夫人收留在他的庇护之下,并且给她一千五百银币的年金。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教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从一件小事上我们能够看到卢梭是如何痴恋这个可爱的女人的:一天吃饭的时候,华伦夫人刚把一片肉送进嘴里,卢梭便说上头有一根头发,华伦夫人将肉吐到盘子里,卢梭用叉子叉起来,飞快地吞下肚去。在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薰陶下,他的心慢慢定了方向。他在悠然的*和中度过三十年。步入壮年是时,他开始了个人的写作生涯,著书《爱弥尔》。可由于这本书的思想与当时的政治格格不入,书稿被当局焚烧,自我被迫走上了流亡的生活,其中还遭友人所害。凡此种种,他没有放弃写作,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忏悔录的下半部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断断续续写下的。

  写书更写出了他善于释放的特质。他说:我对我的内心价值有所意识,它一面使我感到不公正的贬低,一面又在必须程度上抵消了这种感觉,并使我潸然泪下,而我生*就是让喜欢让眼泪尽情倾泻的。卢梭就是这样把生活中的不*化为了一缕烟雾而*衡自我心态。

  也正是这种易感的情怀,让他给这本没有任何粉饰的传记赋予了最原始的思想与情感,真实记录下他大半生心路里程。人们认识了他,记住了他。200多年了,作为人物自传的《忏悔录》,是唯一济身世界名著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卢梭的心血凝结的人性闪光点所带来的磨灭不息的经典之伟。它不是小说。是串连卢梭回意的杂文集。而每一段杂文都是作者心灵轨迹的烙印。

  此刻,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把自我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我,为自我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期望的那样。自传的过程无形中都会产生一种扬长避短的心里。而这种心里无疑会扭曲真实性、坦诚性。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5

  “我们生来本不是为了在世上享受幸福的;灵魂与肉体,如果不是二者同时在受苦,其中必有一个在受苦,这一个的良好状态差不多总会对那一个有所不利。”——忏悔

  卢梭在《忏悔录》中仅以自己的名字为人所知,并不担心自己会受到伟大思想家的影响。

  这本自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卢梭去巴黎谋生时结束,讲述了他的童年和青春。卢梭诚实地叙述了他的小偷小摸恶*和他对华伦夫人的特殊感情。

  卢梭的坦率之所以对我如此重要,是因为在很多令人尴尬的事情,甚至盗窃,他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写出来给读者看。作为一名读者,我读下去会觉得很尴尬的事情,但他还是把它写了下来。

  卢梭对华伦夫人的特殊情感,在我看来,始终是一种源自幼年丧母的而来的恋母情结。同样令我惊讶的是,华伦夫人、阿奈和他的三人关系竟能保持如此和谐。

  在后来与乌德托夫人和圣朗拜尔的三人关系中,乌德托夫人对他的冷漠,我觉得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谁能说他比当事人更了解他们的关系呢。

  第一部分对风景的描写是整个自传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卢梭能把风景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到了第二部分,他也描述了他周围美丽的风景。无论是乡村还是峡谷岛,明亮清新的'景色与之后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远离城市的生活更令人向往。

  无论他受到怎样的迫害,卢梭丰富的精神世界始终支撑着他。他的才华和思想令周围人羡慕和妒忌,由于各种各样的新思想,他被社会视为异端。

  从卢梭的软弱和优柔寡断的性格来看,他的善良和不去看周围的人最坏的一面一次又一次使他陷入困境。没有人是完美的,这个性格给他带来了灾难,也给他带来了站在他身边的朋友和妻子。

  如何判断卢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对他的看法,但就从这样一个自传来看,一个人可以被称为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因为他的新想法,因为他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的生活有最美丽的有最黑暗的,

  朋友的背叛,世人的唾弃,被驱逐通缉。虽然晚年是不愉快的,但这种磕磕绊绊的生活还是照样下来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生来就不是为了享受这个世界上幸福的。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扩展8)

——特暴龙生死录读后感(精选5篇)

  特暴龙生死录读后感 1

  特暴龙在暴龙科中的分类位置仍未确定。有些科学家认为勇士特暴龙其实是北美洲暴龙的亚洲种。如果属实,将使特暴龙成为无效的分类。即使特暴龙与暴龙不是同种动物,它们被认为有接*的亲缘关系。有些科学家认为,同样发现于蒙古的分支龙,是特暴龙的*亲。如同大部分已知的暴龙科恐龙,特暴龙是种大型、二足掠食动物,重达数吨,拥有数十颗大型、锐利的牙齿。特暴龙的下颌有特殊的接合构造。另外,就前肢/身体比例而言,特暴龙拥有暴龙科中最小型的前肢。

  特暴龙过去生存于潮湿的泛滥*原,布满者河道。特暴龙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一种顶级掠食动物。

  特暴龙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之一,但略小于暴龙。已知最大型的个体身长10到12米,头部离地面约5米。截至20xx年,还没有完全成长个体的体重数值,但它们一般被认为略轻于暴龙。

  特暴龙生死录读后感 2

  特暴龙在暴龙科中的分类位置仍未确定。有些科学家认为勇士特暴龙其实是北美洲暴龙的亚洲种。如果属实,将使特暴龙成为无效的分类。即使特暴龙与暴龙不是同种动物,它们被认为有接*的亲缘关系。有些科学家认为,同样发现于蒙古的分支龙,是特暴龙的'*亲。如同大部分已知的暴龙科恐龙,特暴龙是种大型、二足掠食动物,重达数吨,拥有数十颗大型、锐利的牙齿。特暴龙的下颌有特殊的接合构造。另外,就前肢/身体比例而言,特暴龙拥有暴龙科中最小型的前肢。

  特暴龙过去生存于潮湿的泛滥*原,布满者河道。特暴龙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一种顶级掠食动物。

  特暴龙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之一,但略小于暴龙。已知最大型的个体身长10到12米,头部离地面约5米。截至2012年,还没有完全成长个体的体重数值,但它们一般被认为略轻于暴龙。

  特暴龙生死录读后感 3

  昨天,我阅读了《特暴龙生死录》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

  是因为地球上的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概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而有些却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是吃植物的。

  其中由于肉食性恐龙一顿要吃很多,因为这样,其它小型动物几乎被吃光了,它们逐渐变小,可能是为了躲避天敌,就转移到树上生存,一些恐龙从树上跳下来,一阵风吹来,它们就拍打前肢,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学会了飞翔。

  而另一种恐龙本来就有羽毛,在奔跑的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原本不会飞的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飞向了蓝天,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活天地。

  告诉了我们要保护鸟类,保护鸟类就等于保护恐龙。

  特暴龙生死录读后感 4

  特暴龙在暴龙科中的分类位置仍未确定。有些科学家认为勇士特暴龙其实是北美洲暴龙的亚洲种。如果属实,将使特暴龙成为无效的分类。即使特暴龙与暴龙不是同种动物,它们被认为有接*的亲缘关系。有些科学家认为,同样发现于蒙古的分支龙,是特暴龙的*亲。如同大部分已知的暴龙科恐龙,特暴龙是种大型、二足掠食动物,重达数吨,拥有数十颗大型、锐利的牙齿。特暴龙的下颌有特殊的接合构造。另外,就前肢/身体比例而言,特暴龙拥有暴龙科中最小型的前肢。

  特暴龙过去生存于潮湿的泛滥*原,布满者河道。特暴龙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一种顶级掠食动物。

  特暴龙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之一,但略小于暴龙。已知最大型的个体身长10到12米,头部离地面约5米。截至20xx年,还没有完全成长个体的体重数值,但它们一般被认为略轻于暴龙。

  特暴龙的化石记录保存良好,已有数十个标本,包含数个完整的头颅骨与骨骸。这些化石让科学家得以研究它们的种系发生学、头部力学、以及脑部结构。

  特暴龙生死录读后感 5

  特暴龙是在亚洲发现过最庞大的食肉恐龙之一,相信跟暴龙一样,是十分凶猛的巨型食肉恐龙,体型略瘦。典型的特暴龙身长较北美洲的暴龙稍为逊色,约10公尺长,最高可以去到12公尺。身高约4公尺,重6、7公吨, 嗅觉灵敏,相信跟暴龙一样是靠嗅觉追踪猎物的位置。

  这个品种在7500万至6500万年前,在今天的蒙古相信很常见。美国最受欢迎的恐龙其实很可能源自亚洲, 因为在白垩纪的晚期,亚洲和北美洲在今天的白令海峡处有“陆桥”连接。所以,亚洲的恐龙能够徒步迁徙往北美洲在那个年代绝对不为奇。

  特暴龙和暴龙的关系可以在古生物分类学上见到。在古生物分类学上两者属於同一个「族」, 分别只有很少。我们相信特暴龙可能是迁徙到美洲後再进化成暴龙。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