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录读后感菁选

首页 / 读后感 / | 2023-03-10 00:00:00

传*录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录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录读后感1

  <<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录读后感2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传*录》

  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儒家提倡“民胞物与”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意思,那和墨子的兼爱又有何区别?我以前把一体和无差别等同了,但一体不一定是无差别。一个整体当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的。树最重要的部分是树根,然后是树干,然后是树枝,最后是树叶。爱是所有的爱的统称,它包括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事物的爱。儒家为什么凡事都喜欢拿“孝”做比喻?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我们的父母,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这个关系就要靠着天理来维持。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人人都有,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即使是爱也是要有一个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有做到对父母的爱才可以向外扩展。墨子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人人都一样,这本身就违反人性。我对马路边老人家的爱,和对我父亲的爱,不可能一样。所以我们的爱是一体的,但因为关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爱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体里面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传*录读后感3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传*录读后感4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录读后感5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录读后感6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传*录读后感7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录读后感8

  阳明先生大名早有耳闻,后世学者对他推崇备至,潜心研究他阳明心学之人也不在少数。自公司开展朗诵活动以来,始读阳明先生《传*录》,目前已读2章,记录感悟如下:

  阳明先生的心学认为世间存在一种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内心存在一种良知,良知与天理是合一的。人类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来行事。而同时,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是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认识“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认识良知。因此,把阳明先生的学说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做人做事凭良知。

  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要时时处处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义为何?对阳明先生来说,也许这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从12岁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认为致良知就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那对于我等没有做圣人理想的普通人来说,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义应该在于,致良知可以给我们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也就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加长久和稳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绝成功、拒绝为圣,但我想不会有人拒绝幸福吧。

  阳明先生认为天理的对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让我们去追求金钱、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不劳而获,懒惰、傲慢。与此同时,金钱、名利、美色这些欲望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觉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来生活,勤奋、感恩、自律、助人、为善等行为,则可以让人的内心越来越*静,从而体会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与人欲斗争,就需要克己。当克己成为一种*惯,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战胜的时候,内心的良知会越来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会越来越减弱。最终可以找到内心的光明。

  阳明先生的学说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浅。但他的学说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的思想可以让人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他的思想强调实践,强调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我学*了他的部分思想后,感到整个人的内心充实、踏实、*静了许多。开始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关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结果会如何。自己的理想也变成了要成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而也就逐渐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这本书让我找到内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依此指导自己的人生,相信继续读下去、反复读下去会有更多的收获。

传*录读后感9

  心学不容易学!

  我看很多给它评论员的文章:这一切的发生会不会是这种—理解不了你,我也不知道碰到同样的事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所以反过来试图用你给出的答案来解释它,作为另一种形式的控制。就像我打不过你,反过来找理由找借口来说服自己,得出结论你很强。这不是学*心学。

  你打算创业,很多人会说,整不成!只有你自己会说我是对的。你相信谁?一些二货肯定会说我肯定要选择我自己认为对的。那还要学心学作甚。你的内心肯定是:我认为是对的,还没有证明过,他们说的却有很大的概率发生,决策的时候,赌会占很多的。这个时候心学才会上场:想明白我做的初心,原始动力,别人会不会也需要这份动力,要用什么样的手段,让别人认识到这份动力,接受这份动力。这个过程涉及多少的精力,多少的人,你愿不愿花这些精力时间去处理这些,到第二天早上你采取的做法,才会搞懂你到底是致那一块良知。不做好好上班,做那就开始。这就是知行合一。很难对吧?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政策,就是上面想让你这么干,但是和你实际不结合。想哪样干肯定死,不那么干,你会死,这分钟你用用致良知的理论来,就是不干,你来试试,不一定完完全全致良知,不一定都不听从自己的.内心。那个对我有益,我可能就会采取它。这个过程看到内心是这么觉得,现实你又必须那样,学问功夫就在这里,致良知不容易。

  结合上面两个:做还是不做,干还是不干。做有做的理,不做有不做的,干有干的理,不干有不干的理,这些理它都不在心外,是你决定要做还是要干。你心想**脑子就会找出要干的理,你心想做就会找出要做的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那,什么对呢?我是做对还是不干对?这里所说的对是达到心理的预期,你去做了,也达到心理的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无物;你去做了,没有达到预期,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错也是一个反馈),却不符合天理。您看,又撤出天理来啰,心学不好学!

  生有涯,知无涯。

  用毕生的精力去追逐王阳明的心学,也追逐不到,是因为这个学问是他的。但我追逐我的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能指导我,救我,那我就听从它吧。这才是学心学。

  最后:你说古人厉害还是我们厉害。我说是我们厉害,生活就是比以前好啊,这不是说明我们更厉害些吗?你若学完传*录,你去找心理咨询师,你会发觉,心理咨询比传*录有效,快,更能达到目的……事物已经发展,你还想用500年前的东西来pk?就像我用枪,你用木棍,你怠啊

传*录读后感10

  《传*录》开篇是徐爱的序言,从这里就能看出徐爱是发自内心的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的伟大。我用伟大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王阳明和阳明心学都能配得上。徐爱把自己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坚信,再到把世人对阳明心学的误解,说成是“本末倒置”。这些都能看出,徐爱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逐渐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对阳明心学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窥其藩篱”,一是自谦,二是说阳明心学确实高深。又说了当世的一些人断章取义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日私底下记录的和先生的谈话内容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参证。

  后世很多人把徐爱比喻成颜回,可见徐爱在王阳明弟子当中的重要性。连徐爱自己都说对于阳明心学只晓得一点点,虽有谦虚成分,但我认为说的是真实情况。他把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用“惊骇”两字来表明。说明朱本大学已经在当时的人们心中扎根落地了。对于新接触的人来讲,王阳明对《大学》的`理解更像一种叛逆直流。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会惊讶,惊讶的途中很多人就避开了。认为这是歪理邪说。只有一些对真理认真的人才会去思考,王阳明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让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未知的学术;然后再提出疑问,为什么会这么说?自己谨慎地去思考,从当中去分辨学说的正确与否,如果不相信就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坚定奉行。

  徐爱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并说王阳明在龙场中“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处困养静”是修行,是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经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他的这种“大中”实际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阳明心学的“致良知”。

  徐爱还说了两点,第一点是有一些人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对的,对别人的学说嗤之以鼻,以点带面或听风就是雨,有句话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人可不觉得他们没有调查,反而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二点是用牝牡骊黄的典故指出当世一些学者的本末倒置。我认为徐爱说的本末倒置是指当时的人过于关注了学问,而没有关注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过于关注书本知识,而没有关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这些原因,徐爱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对话拿出来,应该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传*录读后感11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录》

  当一段时间学*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录读后感12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阅读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1)

——传*录读后感 (菁华6篇)

传*录读后感1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录读后感2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认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则是穷理,所以他说“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穷其理,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王阳明则不这样认为,王阳明以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还有’正‘的意思,还认为穷理是涵盖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所以他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这也是有关王阳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学说。他们俩的解释不同首先在对“格物”的认识。

  我都不完全赞同这两种说法。王阳明有感于他当时的世道而非要弄个良知进去,未免过于牵强,至于朱熹对致知没有很好的解释。

  先说致知,那么一个君子要知晓什么?其实在《大学》的开头有一句话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这也是就是告诉了君子要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但是,如何才能知晓,”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格物。我赞同朱熹所说的‘格’是‘至’的意思,那么格物的意思可以解释为要接触事物或者参与到事物中去,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如果人对某个事物敬而远之,又怎么可能深知此事物呢,若只是道听途说,很有可能仅仅是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致知在格物”。

  另外,还要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逻辑关系。只有格物,不一定就能致知,也就是说格物只是致知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和”能够齐家,但不一定就能治国“是一个道理。要在格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反思,才有可能致知,知晓“物之本末,事之终始"。

  最后,说下这本书。这本书是王阳明的弟子收集王阳明的语录和书信所编集而成的。重点要看看王阳明的书信,大概就可以知道王阳明想讲些什么。王阳明本人很厉害,文武兼备,但是他教育学生的水*却不怎么样,他的弟子后来还分成各种派系,好像能弄懂他的理论并不多,明朝后来还居然出现了王学末流。

传*录读后感3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录读后感4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以前没想过立志是要存善念,这个还用立志吗?如果不立善念的志,就不会时时想着善念这个事。想起来去行个善,想不起就不去管它,这就是*常人。修行就像种树,善念就是种子,有了根基才能长得更高。没有善念的人生就像荒草,杂乱无章。

  只要种子有了,就是长的快慢的问题了。肥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的修行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有这个善念,并且让这个善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没有善念,恶念才会出现。有了善念,恶念就进不来了。善念就是天理,天理直指人心。恶念是在没有善念的时候才出现的。只要你心中这个善念一直都在,就像种子早晚会长大一样。

  这里的善念是种子里的部分,并不是说在人生当中只要有善念就没有恶念了。立志的时候,只要想着善念,恶念就进不来,又何谈去掉一说。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自己立的志向,不能是违背社会普世价值观的。长到成熟阶段才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后面应该还有,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希望自己可以看得到。

传*录读后感5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录读后感6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2)

——《传*录》读后感 (菁华5篇)

《传*录》读后感1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心灵而作的。”——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主要是学*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读,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一千遍也就没用了。因此,无论是学*还是实践,首先要从心灵上开始。心中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就可以主动地解决问题。走神,不只是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费时间。不能通融的知识,就算是正确的知识,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

《传*录》读后感2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主要学*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录》读后感3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传*录》读后感4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录》读后感5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3)

——传*录读后感菁选

传*录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录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传*录读后感1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录读后感2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录读后感3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录读后感4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录》

  当一段时间学*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录读后感5

  <<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录读后感6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录读后感7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录读后感8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录读后感9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录读后感10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录读后感11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传*录读后感12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传*录》

  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儒家提倡“民胞物与”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意思,那和墨子的兼爱又有何区别?我以前把一体和无差别等同了,但一体不一定是无差别。一个整体当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的。树最重要的部分是树根,然后是树干,然后是树枝,最后是树叶。爱是所有的爱的统称,它包括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事物的`爱。儒家为什么凡事都喜欢拿“孝”做比喻?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我们的父母,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这个关系就要靠着天理来维持。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人人都有,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即使是爱也是要有一个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有做到对父母的爱才可以向外扩展。墨子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人人都一样,这本身就违反人性。我对马路边老人家的爱,和对我父亲的爱,不可能一样。所以我们的爱是一体的,但因为关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爱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体里面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传*录读后感13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4)

——《沉思录》读后感 (菁华10篇)

《沉思录》读后感1

  我只是回不去的旅人,迷失了,在寻找青鸟的路程。

  在路上,艰难地跋涉着……

  我害怕,变成了青鸟,没有脚,只能不停地飞,唯一的一次着陆,就是死。

  马可,你画下的每一个符号都让我深思与敬仰……

  这样的我如你所愿的走下去,全然忘记了句号。

  “帝王哲学家”,双重雍容华贵的身份冠称你完美的魂灵。作为帝王,竭忠尽智,夙兴夜寐却仍无法遏制你的帝国衰败成朽木,没落为泥沙。如李煜般痛心疾首的事先抛开不谈,怕还的你在千古风尘中的一声叹息。单从哲学家这一身份剖析,手中的这本《沉思录》也足以流芳百世,世代相传了。

  “语言*实,无华丽辞藻”的空话起就不讲了。毕竟当做日记写,庸人自扰又何必?而其内容蕴含的宝藏才是真正发人深省的。

  你说,哲学家都是爱思考的人。如今似被框限了年代和年龄。*时用时思考与自身无切实利益或直接相关的事物的人,总是被认为不务正业,荒诞不经。生命与智慧多么抽象,诞生与灭亡多么虚妄。诸如此类的,确实没有太多考虑过现实功利性的问题。迈入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面对现代快节奏生活与浮夸功利的现实主义,确实显得幼稚而天真,吃力而不讨好,空想而不切实。而我也无力辩驳。其中,与社会个体矛盾也如此。教材上写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事实是少数人要服从多数人,于是真理就还是由多数人掌握,多么无奈!鲁迅先生也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而能肩扛得住舆论压力剥削的又有几个勇士?精神上的宰割最终会带你走向无尽的深渊。而我就是这样在人海中沉浮!

  而你,就是我灵魂上的救世主。让我不在挣扎于所谓的世态炎凉,也不摇头叹息世风日下。选择退守自己的心田,立志做一个温良谦逊的人,忽视外界甚嚣尘上的唯利主义,构筑自己的世外桃源。

  但是,这将成为傻子,一个无人问津的孤独者。学*哲学与思考这一点足以被贬得一无是处。单后生活又带给我们恐惧根深蒂固。哲学家们精神失常甚至选择死亡的事例不胜枚举,而我却选择了坚持。在我脚下最真实的路只有我切实体会到,磨砺成泥沙。我不愿让一时的害怕造就终身的遗憾。你如此想,于是你写了;我如此想,于是我做了。

  几十万年前,原始人类为了一块腐肉争得头破血流,谁也没有力气去做或去想别的东西,当然,除了明天的食物问题。然而其中一员爱上了看星星和眺望远方。几十万年后,现代人类学家说,那个第一个仰望星空呢的原始人类,开始了人类的新时代。只是没有人知道,第二天他就死于饥寒交迫,并被同伴唾弃。真是死有余辜,他们恨恨的想。

  你知道的,我是不怕去做那个看星星的人的!

  就这样……

  我仍旧疲惫地背着行囊走着,一个转角,却颠覆了我的思想!

  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你选择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而我在深刻反省后不得不要迎头痛击自己的,也正是你的字里行间……

  你反对物质欲,认为时间所有金钱,地位,权利等都需要摒弃,就如同一个高富帅痛惜说“其实我并不想过这样富足,令人羡慕的生活,我想归于贫穷”一样令穷人唾弃。而我现在奋笔疾书,在学*中心力交瘁要换回的无非是这种生活。

  你说“无论命运将什么事情加注于你,都要怀着崇敬接受”,这也太绝对了吧!现实的残酷,人心的险恶。胸襟博大人之品德必须拥有,但并非是无知和逆来顺受。谁愿意默默忍受至白头?即使别人都不相信你生活简朴,谦虚和满足,也绝不会动怒,循着一方宁静,纯粹的贵土。你有没有想过,不别人信任多么可悲,而我注定要孤单一人?

  还是留给那些年迈的老人和历经沧桑洗涤他们疲惫不堪的灵魂,及处于混乱世界,面对道德低潮却又无能为力,在生活方面遭受挫折,失望堕落,但又不至于向上帝援手的人提供最好的安慰。因为过于深沉的年轻却没有激情只要正直就不怕去闯什么。有负担的年轻人不能逃避,切不可把它当做人生知道和行为准则。

  而我并不是要把全盘否决的,只是原来过分依赖导致如今太过偏激了。

  你说的,我们拥有的只有现在,任何人都盗不走我们应该拥有的东西。

  你说的,本质往往最简单。做人的心态要*和,不因得意而娇纵,失意而颓废。

  你说的,不要被事物表象的华丽所迷惑,要认清事情的真相,那是用双眼看到的。

  ……

  之前的分歧,是因为我排斥了你的另一个身份。

  你毕竟是皇帝,而我们是一介凡人。无法随意处置别人,也无法赦免什么。你拥有我无法想象的荣誉,而我却活着——你执着一世的宁静生活。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让我无所适从的又何止你的这本《沉思录》呢?

《沉思录》读后感2

  《沉思录》,一本*读100遍,天天都在读的书,我刚拥有,才读到第四篇,感触就像一个故事,明白了一个方法。

  我在工作、生活密封的盒子里时而像苍蝇一样乱窜,时而像雕塑一样迷茫,时而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躁不安。一天有一个人,告诉我这就人的存在,他搁下一本书,给我讲了一个人。

  曾有一个人,他的敌人是自己,他对朋友充满猜疑,难以包容朋友的错误和缺陷,所以没有朋友,他离开市集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认为远离世俗的山间小屋里,希望能看完父亲留给他唯一的遗物——一本书,他渴望领悟书中的所有道理,但又唯恐准备不足,所以迟迟不愿轻易开启扉页。一天当他在河边看到自己头发依稀花白时,他猛的跑回拿起书就读,生怕留下什么憾事。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可能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人,站在你现在拥有的环境下,你承受的了吗,至少我觉得不可思议。

  多年后,市集有了一位老者,虽然白头,却神清气爽,他有了自己的家庭,对妻儿的照顾,辛苦的劳作都让他幸福之极,他的朋友童叟皆有,人人把他当良师益友,进而敬仰之至,他乐善好施,真爱事物,把市集的点滴都看做自己的责任和快乐之源。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可能是我们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人,处在你现在拥有的环境下,你羡慕吗,至少我羡慕。

  其实这是一个人。而这种变化就来源于一本书——《沉思录》。读这本书前四篇让我明白,世间万物都是按照自然规律相互联系,不停变化的,只是,最不遵循自然规律的其实是人本身。

  把心灵的镜子放在面前。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用心灵的镜子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会让人获得真诚、*和的心态,超凡、决绝的勇气;

  人与人是彼此存在。在人的结构中理性的彼此为对方而存在,首要的原则是团结友爱,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都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所以在工作中,要和同志团结在一起,相互关爱,在生活中,要尊师重道,孝敬父母。

  这些道理其实并不深奥,只是少有人愿意去做,或希望去做但不知从何做起。《沉思录》就像开启智慧、快乐生活大门的钥匙,告诉我该如何淡泊、明志、宽容、德广,不断塑造人格魅力,提升自身素养。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读100遍,仍天天读,其实*读的是同样的文字和道理,悟的却是思想上的深入,和实践工作中的比照。

  感悟之余,明白了方法——实实在在去“修炼”。

《沉思录》读后感3

  据说这是古罗马皇帝在马背上写出来的一本书,我对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是大学期间在好友那里看到,她推荐了。当时天真的我看到这个书名翻了翻就放弃了,转而到穿越都市小说海洋中了。重新拾起是过年期间闲来无事,想到董事长提倡读一本经典,在书架上搜索居然发现了。我问书架的主人这算经典吗,人家回答你看看封底写的什么。我一看推荐语说他读了很多遍,每晚睡前都会读几句,再看署名是*。

  这本书是一段段话,各段之间关联性不大,读起来不存在串联故事情节的顾虑。仔细想想,奥勒留皇帝在治国作战的零碎时间中,记录了自己的想法,行文倒也相符,幸运的是居然留传下来了,我摘抄了感触比较深的几段话,自己的感想也在其中了。

  在天亮的时候,如果你懒得起床,要随时做如是想:“我要起来,去做一个人的工作”。我生下来就是为了做那工作的,我来到时间就是为了做那工作的,那么现在我就去做那工作又有什么可犹豫的呢?我既是为了这工作而生,那么我应该蜷卧在被窝里取暖吗?被窝里较为舒适呀,那么你是生来就为了享乐的吗?简言之,我且问你,你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要有所作为?但是一些休息也是必要的呀!这我不否认,但是根据自然之道,这也要有个限制。

  做事不可迟缓,言谈不可杂乱,思想不可模糊,心灵不可完全倾注在本身上面,不可任其激动。

  在谈话中要注意所说的话,在行动中要注意所做的事,在后者中要于开始时洞察其所能引起的结果,在前者中要小心地把握含义。

  向内看,善的源泉是内在的,如果你肯发掘,它便会不断地喷涌。

《沉思录》读后感4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读后感英语1012苏芸。《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感悟一:

  "那对身后的名声有一强烈欲望的人没有想到那些回忆他的人自己很快也要死去,然后他们的子孙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通过那些愚蠢地崇拜和死去的人们而终归湮灭无闻。"

  "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

  古代*知识分子,把"名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将此种思想推向了高峰,教育了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要留当留万世名"一直是很多人自认为伟大志向的标准之一。但当读完《沉思录》后,我心灵受到一股震撼,来回激荡着:"即使留万世名,你又知道多少?你能享受到当中的乐趣吗?你还在吗?"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是答案。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名声,它本虚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我们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我们因为名声而得到骄傲和荣誉,与此同时,我们心中的感觉也许恰恰相反,我们会常常感到忧虑,甚至直至生命终结才能意识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错误所在,读后感《《沉思录》读后感英语1012苏芸》。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尽管名满天下,自己却一无所知,这样死去是不幸的。"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思量名声,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分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因此,当追逐名声而感到事业有所希望成功时,他们是忙碌的人物。但是当他们的抱负受到压抑而心怀积愤时,他们将成为危险的人物。

  名声,多少人被名声所捧?终而又被名声所累?读过此书,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遮盖了双眼,而忘却发现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缚,而失去那种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

  感悟二: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读罢此句,不得不放下书本,思考良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

  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遥望旭日的升起,面对崭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当下拥有的"现在"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一次灾害,无数人的生命流去而不复返。正因为这种人为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更显得现在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不要等!有爱,请现在说出;有梦,请现在追逐;有事,请现在去做.

  "活在当下"--你是,他是,我也是。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

  《沉思录》的确是一本能让人思考的书,读罢,还沉浸在其中,思考,思考,还在思考。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更需要的是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

《沉思录》读后感5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载了他与自己的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古代*知识分子,把“名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将此种思想推向了高峰,教育了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如今的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走上的却是争名夺利,不惜尔虞我诈的道路。但当今天读到《沉思录》中“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一句时,我却被震撼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思量名声,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分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因此,当追逐名声而感到事业有所希望成功时,他们是忙碌的人物。但是当他们的抱负收到压抑而心怀积愤时,他们将成为危险人物。经过此思考过程,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遮盖了双眼,而忘却发现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缚,而失去那种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正如《养一点静气》所提倡的那样,在名利场中的我们,应当给自己留下一点静气,时常想一想,我到底要的是什么?过分的激情和欲望自然就可以烟消云散,心境自然可以豁达泰然。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遥望旭日的升起,面对崭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当下拥有的“现在”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一次灾害,无数人的生命流去而不复返。正因为这种人为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更显得现在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沉思录》读后感6

  《沉思录》是公元2世纪后期古代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传下来的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是奥勒留所作的一本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这本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斯多亚哲学)的一个里程碑。

-------------------------------------------------------------------------------------------------

《沉思录》读后感7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沉思录》的读后感30篇,因为内容比较多,大家可以采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内容。

《沉思录》读后感8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书中涵盖了包容、*等、理性、公正、和谐等调和各种矛盾的人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特性,《沉思录》读后感。要用一篇读后感去描述这样的一本思想巨作,则略带着侮辱的嫌疑,但在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的背景下,则又释然了。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没什么好日子过。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沉思录》成为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与古罗马人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为《沉思录》,奥勒留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卷一中作者向我们列出了他通过奚心观察,虚心地学*和发扬家人、良师、益友身上可贵的品质和闪光的精神,这不由地让我想到孔子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无独有偶,奥勒留在卷二中开篇写到“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但我不可能迁怒于他们,或者憎恨他们。否则就是自寻烦恼。”作为一国之君,能够如此谦逊地学而不厌,不断地锤炼自己的品性,真地很令人敬佩。所谓“有容乃大”,只有胸襟宽阔的人,只有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和看清别人的人,才能够使自己的内心获得真正的*静和安宁。正如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我想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

  “热爱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运之线为你织造的一切,因为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你的呢?”是啊,不要去埋怨自己所遭遇的,更不要去无谓地痛苦。相信神明的安排,相信自己能够承受苦难,相信自己不是弱者,那么,你将会从苦难的历练中浑然新生,犹如被烈火灼烧过的真金。

《沉思录》读后感9

  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是今年的第三本书单,阅读过后,才觉得这本书更适合有一定阅历,一定年龄的人阅读会更好,理解的更透彻。通读全文,我也只是简单的知道一些皮毛,还不能理解作者的深意。本书提到最多是意志、自然和谐等。下面就从以下几点理清我的感想。

  卷一:就是让我们区分那些是能控制的,那些是不能控制的,我们都是每个群体,每个思想,每个独立的意志,判断事物的好坏取决于我们对该事物的看法,也就是说伤害我们的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其实仔细想想还真是,我们因爱情,友情,权利,金钱,健康等等而苦恼,这些都是我们控制意志外的事物,是我们主观对事物的看法,或高兴,或悲伤,或嗷嗷大哭。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决定我们的行为。

  卷二:自己的意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有人问,什么是好的生活,怎么去评价是好或者是坏的生活,只有内心*静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这是作者的原话,我很喜欢。我们去努力的追求我们心里认为的好的生活,不仅仅只在乎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重要性。任何事情具有两面性,看到其中一面,我们觉得事情可以承受;看到另一面我们又觉得无法承受。怎么取舍,唯有自己遵从内心最真实的选择。

  卷三:有时再想,人为什么而活着,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伟大的哲学家也不能给你其答案,人的一生何其短暂,短短几十年,看过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感觉人类太渺小了,在浩瀚的宇宙中微不足道,我一直坚信是有外星人,说不定我们是被外星人关押的囚犯。所以,人是为自己而活,短短几十年,我们要将人生视如赴宴,把自己最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不遗憾,不后悔。也有人会说,想做到何其难,社会上各种压力以及责任,你可能扮演各种角色,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责任,什么是责任,责任必须在人际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路漫漫系

  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卷四:勇于面对困难,不要悲叹哀怨。当困难来临时,不用悲伤,即使你悲伤了,也是于事无补,与其在困难中顾影自怜,不如好好分析是那个环节出的[]错误,想要实现目标,就得付出汗水,没有谁能随随便便获得自己想要的追求。一个人所处的境况能显示出这个人的本性。自由的人儿,如果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不被强迫,阻碍,能自由的选择,成功的实现愿望,避免可以避免的事情,他就是自由的人。

  卷五:知足方能与自然和谐一致。古人云:知足者长乐。不论你渴望拥有什么样的外在事物,过于看重价值,你的内心会被它牢牢套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没有办法去控制你意志外的事物,有自知方能自如,与自然和谐相统一,才能过宁静而幸福的生活。

《沉思录》读后感10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读后感英语1012苏芸。《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感悟一:

  "那对身后的名声有一强烈欲望的人没有想到那些回忆他的人自己很快也要死去,然后他们的子孙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通过那些愚蠢地崇拜和死去的人们而终归湮灭无闻。"

  "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

  古代*知识分子,把"名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将此种思想推向了高峰,教育了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要留当留万世名"一直是很多人自认为伟大志向的标准之一。但当读完《沉思录》后,我心灵受到一股震撼,来回激荡着:"即使留万世名,你又知道多少?你能享受到当中的乐趣吗?你还在吗?"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是答案。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名声,它本虚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我们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我们因为名声而得到骄傲和荣誉,与此同时,我们心中的感觉也许恰恰相反,我们会常常感到忧虑,甚至直至生命终结才能意识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错误所在,读后感《《沉思录》读后感英语1012苏芸》。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尽管名满天下,自己却一无所知,这样死去是不幸的。"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思量名声,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分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因此,当追逐名声而感到事业有所希望成功时,他们是忙碌的人物。但是当他们的抱负受到压抑而心怀积愤时,他们将成为危险的人物。

  名声,多少人被名声所捧?终而又被名声所累?读过此书,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遮盖了双眼,而忘却发现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缚,而失去那种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

  感悟二: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读罢此句,不得不放下书本,思考良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

  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遥望旭日的升起,面对崭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当下拥有的"现在"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一次灾害,无数人的生命流去而不复返。正因为这种人为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更显得现在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不要等!有爱,请现在说出;有梦,请现在追逐;有事,请现在去做.

  "活在当下"--你是,他是,我也是。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

  《沉思录》的确是一本能让人思考的书,读罢,还沉浸在其中,思考,思考,还在思考。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更需要的是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5)

——沉思录读后感 (菁华9篇)

沉思录读后感1

  我阅读了《沉思录》一书,它是斯多亚学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所写的名著,也是一本感悟人生之书,阅后使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值得我一读。作者大都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一本十二卷对话书,文风优美流畅,纯正优雅,富有哲理之风范。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人生感悟,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虽然它出之于古代*两千年前,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是喜欢读它。

  。作者用一生的探索,为无数寻找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下了灵魂的石阶。他深刻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们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静,还要求人们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思考那些善、光明磊落的事情,并付诸于行动。

  我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理应在新常态下要提升精神文明的程度,正确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为民造福。同时要有紧迫感,西方好的经验该引进的应引进,并放眼学*。书中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列举几点浅谈自己的感想。

  书中提到,“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这一理念我深受感触,他言传身教给我们做人道理,要求我们为人处事要有好的准则,假如老是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视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书中还提到,“对一件事不发表任何意见,使我们的灵魂不受扰乱,这是在我们力量范围之内的事情,因为事物本身并没有自然的力量形成我们的判断。”这一理念早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不干涉别国内政”。做好自己份内事,不也是我们每个公民需要的品格吗?我们要独善其身,从我做起,就有助于推进党的建设,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

  还有,书中所说的“不要分心,不要虑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同时也欢乐吧,不寻求外在的帮助也不要别人给的安宁。这样,一个人就笔直地站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着直立。”这是对我们提出了很好的要求。国税干部要摒弃外表让人眼花缭乱的光荣和浮华,坚守为纳税人优质服务的职责,真抓实干,多为纳税人办一些实事和好事,追求心灵的充实,这才是每位国税务干部要做的事。书中还有一个理念,我特别喜欢,“早晨当你不情愿地起床时,让这一思想出现——我正起来去做一个人的工作。”那是多好的督促与告诫,要求我们做实事、做好事。这样,我们党的廉政建设就会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好的风气就会传播到祖国的每个角落。

  总之,我们只有真正做到为纳税人所想,为纳税人优质服务,才会树立国税良好的形象。正确看待各种抱怨,学会制怒,懂得宽恕,净化心灵,洗去俗尘,才能为实现“*梦”贡献一份力量。

沉思录读后感2

  我阅读了《沉思录》一书,它是斯多亚学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所写的名著,也是一本感悟人生之书,阅后使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值得我一读。作者大都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一本十二卷对话书,文风优美流畅,纯正优雅,富有哲理之风范。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人生感悟,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虽然它出之于古代*两千年前,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是喜欢读它。

  。作者用一生的探索,为无数寻找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下了灵魂的石阶。他深刻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们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静,还要求人们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思考那些善、光明磊落的事情,并付诸于行动。

  我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理应在新常态下要提升精神文明的程度,正确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为民造福。同时要有紧迫感,西方好的经验该引进的应引进,并放眼学*。书中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列举几点浅谈自己的感想。

  书中提到,“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这一理念我深受感触,他言传身教给我们做人道理,要求我们为人处事要有好的准则,假如老是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视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书中还提到,“对一件事不发表任何意见,使我们的灵魂不受扰乱,这是在我们力量范围之内的事情,因为事物本身并没有自然的力量形成我们的判断。”这一理念早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不干涉别国内政”。做好自己份内事,不也是我们每个公民需要的品格吗?我们要独善其身,从我做起,就有助于推进党的建设,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

  还有,书中所说的“不要分心,不要虑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同时也欢乐吧,不寻求外在的帮助也不要别人给的安宁。这样,一个人就笔直地站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着直立。”这是对我们提出了很好的要求。国税干部要摒弃外表让人眼花缭乱的光荣和浮华,坚守为纳税人优质服务的职责,真抓实干,多为纳税人办一些实事和好事,追求心灵的充实,这才是每位国税务干部要做的事。书中还有一个理念,我特别喜欢,“早晨当你不情愿地起床时,让这一思想出现——我正起来去做一个人的工作。”那是多好的督促与告诫,要求我们做实事、做好事。这样,我们党的廉政建设就会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好的风气就会传播到祖国的每个角落。

  总之,我们只有真正做到为纳税人所想,为纳税人优质服务,才会树立国税良好的形象。正确看待各种抱怨,学会制怒,懂得宽恕,净化心灵,洗去俗尘,才能为实现“*梦”贡献一份力量。

沉思录读后感3

  轻轻地,我把那个绿本子合上了,可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却无比沉重,手中捧着那本沉甸甸的书,心里塞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敬爱的*那么喜欢这本书,现在终于懂了,它不仅能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而且能让我们深刻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曾记得,在康德的墓志铭有这么一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道德法则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道理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道德这东西无色无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唯有用心才能领悟。之前,对于道德和人性的探索一直只停留在表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是一本能够为那些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灵魂阶梯的好书,它不只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的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就的不朽之书。

  《沉思录》的词句不显华美,却词词打动人心,句句发人深省。其中让我最震撼的一句话是:“热爱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运之线为你织造的一切,因为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你的呢?”是呀,不要去埋怨你所遭遇的,更不应去无谓地痛苦。既然可以选择笑,为什么还要哭呢?你应该要感谢上苍,因为你比别人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只要你相信自己不是弱者,能够承受苦难,那么你将会从苦难的历练中浑然新生,犹如被烈火灼烧过的真金,光芒四射!

  当然,在《沉思录》中,这样的好句子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如果要一一细说,恐怕要耗尽我的余生。

沉思录读后感4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沉思录》这本书,读后感(汤霏)。两千年前,一位罗马皇帝在他的马背上驰骋沙场的过程中,写下了这本《沉思录》,这是一本他写给自己的书。在一场战役之前,他的知心朋友们请求他离开前留下他自己的箴言,于是这本书才得以流传后世。现在,我的手上也拿着这本书,一个古罗马皇帝是不会想到两千年后他的个人想法会变成一本中文书。两千年的人世变幻,却并没有改变人心的真实渴求。现代人的生活与古罗马皇帝的生活毫无相似之处,更何况是万里之外的*。但是,无论时空如何变迁,即使回到万年之前,原始人在篝火边看着用他们的文字符号编写的《沉思录》时,也会若有所思的。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该书有许多闪光点、以下几点对我有很大启示:

  1、博采众长,传承美德。

  正如他在《沉思录》中指出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也要以此为鉴,学会善于取人之长,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弘扬美德。

  2、正确对待自己、他人,有一种包容的心。

  《沉思录》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因果的织机永恒地织着与你相关联的线。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关系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坚持顾全大局、维护社会利益。

  《沉思录》作者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正由于我是一部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不会不满意的。由于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就满意了。这是作者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当今,我们作为每一个社会人,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4、正确对待人生,乐观面对生死,抓紧实现人生价值。

  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把死亡看做不是别的,只是组成一切生物元素的分解。而如果在一个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没有受到损害,为什么一个人竟忧虑所有这些元素的变化和分解呢?因为死是合乎本性的、而合乎本性的东西都不是恶。总之,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很短暂的,看看在你之后的时间,再看看在你之前的时间,在这种无限面前,活三天和活三代之间有什么差距呢?当然,作者把生死看成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坦然面对它,并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珍惜生命、正视人生价值。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在一天天地接*死亡,而且因为对事物的观照和理解能力将先行消失。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不仅是短暂的、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的衰老,在死亡之前就丧失了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继续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在有限而宝贵的生命里,抓紧做好每一件事,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沉思录读后感5

  反反复复的徘徊中,我又拿起了那本书,那本封尘已久的书。

  叔本华曾经说过,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是他自己。我觉得,人只有在沉思的时候才是他自己。年轻的时候,我们沉思很多东西,我们思考宇宙,思考人生,思考自然与社会,思考时空与死亡。我们有数不清的思考与想法,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期待。

  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思考的更多的是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的世界观和眼界在变大,我们思考的范围却在变小。不得不说,沉思有一种力量,每个人都曾为它着迷过。所以我拿起了那本曾经因为而浮躁摈弃在角落的书。

  《沉思录》是斯多葛派的著名“帝王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的著作。也是斯多葛派的代表著作。《沉思录》是马克·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但与其说是他写给自己的,不如说是我们写给自己的书,因为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们在看书的时候也在沉思自己的沉思。

  有的哲学家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有的哲学家说,人思考的时候他就是上帝;又有的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人的确需要思考,可我们思考的来源在哪儿,我们从已知的经验和知识中汲取营养,来思考未知的东西或世界。奥勒留在第一卷第二章中说,他从他父亲哪里学到了很多,他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可我觉得他在沉思中写下了诸多优秀的品质有些感觉不真实,并不是我不信真的有那么完美的人,或者是他对父亲有美化的嫌疑。我觉得他在沉思中写的有一部分是自己,或者说是理想中的自己,他希望自己有这些品质,他觉得是在父亲身上学到的。

  我们写别人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影子。

  斯多葛学派提倡遵从自然与理性,有一点道家崇“道”和清净无为的感觉。在《沉思录》中也有这方面的体现,作者在书中相信命运(天命),觉得很多事情是命运的安排,这点在书的开头和结尾体现地尤为突出。这也与奥勒留的本人经历有关,他以坚定的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治理国家,可依旧挽救不了古罗玛帝国的颓废,这位拥有智慧和性的“帝王哲学家”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点抑郁的特征,有人说,哲学家都是抑郁的,这句话其实也有一定道理,很多优秀的哲学家在思考宇宙,思考人类的时候懂得许多可能别人一生都无法懂得的道理,但他们却无法具体的指导或改变自己的生活。

  即使懂得了所有的大道理,也依旧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但《沉思录》带给的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回忆与感叹。

  在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放学的路上,或是在午夜的街头,或是在下着雨的玻璃窗前,我停不住地沉思,我思考,我焦虑,我抑郁,我思考一切,我几乎无时不刻地在思考,吃饭的思考,走路的时候思考,睡觉的时候也在思考,甚至在梦中我觉得我还在思考,我思考着宇宙,我思考着人类社会,我思考着人生,在我的世界里,我就是上帝,我也曾经觉得我就是上帝,这个世界都是假的,我也是假的,只有我的意识是真的。当然,我知道这是主观唯心主义。可能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有点问题,我也可能抑郁了,也可能到了青春期,但我真的想了很多自己不敢想的事,一些深刻的只有哲学家会思考的问题,有灵光一现,也有推理探究,在那段时间,我觉得我是自己。

  可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思考地越来越少,我们*惯地接收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不加推理和思考。有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学的的东西不一定是越多越好。我们学的越多,我们思考的越少,因为你会发现,好多好多曾经你思考的问题,别人都思考过并给出了“标准”答案,你会发现自己思考的东西好傻,好幼稚。你会发现,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自己不过也是个凡人。你再怎么思考,也跳不出别人的框架。渐渐的,你只需要学就够了,学哪些一辈子也学不完的东西。每个人需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需要思考的东西越来越少。

  我觉得,人的世界观就是一个不断扩大,又逐渐缩小的过程。

  很多年后,当我们*惯了被动接受各种知识灌输进脑子,*惯了被动接受手机,电视,电脑带给我们的各种思想,*惯了接受那个*凡的自己。你会不会发现,曾经那段无知无畏,对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幻想,天天思考一些哲学大道理的自己是多么的快乐,因为那才是真实的自己啊。

  人只有在沉思的时候,他才是他自己。

沉思录读后感6

  《沉思录》,是一本很好的人生哲学书,它以简易的笔调、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帮助你在*时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好与工作的真谛,确保在最和谐的状态下愉快地、聪明地和高效地工作。工作之余,边读边思考之后,我对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都在通过各自的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积累财富,为他人提供所需,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文明的发展。同时通过工作可以满足我们生存的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工作的不仅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其最大意义与价值在于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才华,不断地使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台,而不是单纯为了薪酬。如果我们认知到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已的工作呢?热爱工作的本质就是热爱自已的生命,辛勤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让自已的生命不要虚度、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尤其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在效率、业绩至上的今天,工作压力无时不在,有时令人浮躁不安,那么作为一名企业员工,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工作呢?

  一、首先要热爱工作,正确看待工作

  工作是权利也是义务,要以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和感恩的心态对待自已的工作,不要将工作视为累赘、看作负担。思想决定行动,积极培养对事业的激情、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有了积极的看法,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二、无论何时,认清自己的岗位使命

  既要制定工作目标,又要注重培养自身修养;既要真诚坦率为人,又要勤恳踏实干事。“在其位,谋其政”,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工作的任务,一天两天也许感到轻松舒适,但长此以往,必定陷入空虚,觉得活着失去了意义。我们每个人要具有与企业同命运的职业感,都以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心态来工作,我们的企业不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我们自身的能力不仅会得到提升,而且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获得成就感。

  三、学*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就会被淘汰。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善于学*的人,逐步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不断超越自我,适应企业的发展。善感恩的人都会感谢企业提供一切让他学*成长的机会,除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外,更要像大海结纳百川一样,怀着感恩的心对待领导和同事,虚心地向所有人学*,以积极的目光看到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才能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四、必须勤于思考,勤于谋事,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不断提高自己谋事的水*

  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开动脑筋想办法,要学会有效率的工作。同时对工作要有火热的激情,多做事、做实事、办成事,一旦用心去做了,就一定能从中寻找到快乐和价值感。

  在这个日趋物欲时代,如果我们每个员工都能常读像《沉思录》一样的好书,相信大家一定能将工作视为神圣之事,以虔诚的态度去对待,并坚韧而乐观、豁达而愉快的工作着。

沉思录读后感7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一、适者生存。适者生存这一法则不仅仅只适用于动物界,对我们人类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稍不留神,可能就被社会遗弃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残酷的现实,如果你不想成为社会的弃婴,你就必须学会适应周围环境,适应整个社会。

  二、挺住精神。人需要沉得住气。我们不再是天真无知的小学生,也不再是埋头苦读的中学生,我们再也不需要那种懵懵懂懂的莽撞,或者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冲动,我们需要的是不到最后决不言败的精神与毅力,还有在苦海中作乐的坦荡与大度。所以,当你在苦难中倍受煎熬时,你要对自己说:坚持吧,挺一挺就过去了。

  三、寡欲多福。欲望,是人的本性。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欲望所包围。为了欲望,我们劳心劳力,可到头来除了累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放下你心中过多的欲望吧,我们需要只是那适当的正确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活得精彩。

  四、辩证思考。犹如硬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遇事,要辩证思考,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与绝对坏的事情,所以,当我们失败时,要想想得到了什么;成功时,要想想失去了什么。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过得有滋有味。

  《沉思录》的确是一本能让人思考的书,还沉浸在其中,思考,思考,还在思考。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我也要加强自身学*,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

沉思录读后感8

  《沉思录》成书于公元2世纪,作者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它是一部个人哲学思考录,主要思考人生伦理问题,兼及自然哲学。这是一本奥勒留写给自己的思想散文集。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因为是写给自己的,所以词句凝练,情感真诚。

  《沉思录》的内容由小段叙述组成,彼此独立,偶有关联,更像一本格言集。从读者的角度看,书中充满了自我标榜和说教,如第一卷第一句,“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到了和蔼待人之道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意思就是,“做人要懂得和蔼待人,控制情绪。”看起来*凡无奇,似乎已经说滥了,但是作者的君王身份使这句话顿时成了至高的真理,熠熠生辉,充满了圣贤的智慧。

  同样的话,为什么从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价值会有天壤之别呢?那是因为语言的含义远远超越了呈现它的文字本身。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这本《沉思录》凝结了他半生的实践,背后是一个哲学家的深刻思考,一个伟人的成长历程。同样的文字也可以通过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鹦鹉学舌念出。只有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理。说话的人不能身体力行,听话的人就不能认真对待。

  书中有许多具有生活指导意义的警句,如:“为了未来,不要消耗你的思想在别人身上,除非是共同的利益引你这么做。因为费尽心机地探讨他人的事情,细细回味别人的言谈、幻想和用意,揣测别人的目的与动机……这一切不过是使你忘掉自己,使你背离自身的.指导原则而漫无目的的奔突闯荡。”一个戎马倥偬的皇帝和一个八卦势利的*民面对着同样的困惑,智慧是相通的。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斯多葛派哲学家。和书中众多*实无奇的格言一样,他对哲学的贡献不在于创造,而在于实践和总结。他在书中多次陈述理性和神性对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性。当代人的教育资源远胜于1800多年前的马可·奥勒留,但大多数人并不懂得怎样运用知识指导自己过一种高贵的人生,多么令人惋惜!多少才智没有用在正道,却用来引诱人们堕入庸俗或卑劣。我们可以轻易读到这本《沉思录》,却不容易通过实践汲取其中的智慧。至少我们可以从翻开本书开始,一睹一个高尚的人是怎样看待生活的。

沉思录读后感9

  读《沉思录》时,总感觉它不是有某种体裁的书籍,而更像是作者在戏言自语,一开始觉得很乏味,可是在读完第一章时却发现:这都是我们明白的道理,可我们却没有遵循,这本书正是告诉我怎么样实践它。

  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了我作为一个青少年,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所应该做的、不该做的、该忍耐的、该发泄出来的我从中懂得了:人与人要相互体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闹翻;我们要远离奢华的生活,因为我们不赚钱,花的都是父母的钱;我们要学会忍耐,学会避让,因为愤怒就是在摧残自己像这样的道理,这本书解释了很多,我想,如果我们想做好这些,就一定可以做好,虽然有些有点难,但是难做不等于不能完成,我们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更进一步,才能再次升华。

  《沉思录》这本书在帮助我前行,引领我探索人生的意义,找到自我的价值,虽然我们难以改变周围的世界,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6)

——沉思录读后感 (菁华6篇)

沉思录读后感1

  我阅读了《沉思录》一书,它是斯多亚学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所写的名著,也是一本感悟人生之书,阅后使我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值得我一读。作者大都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一本十二卷对话书,文风优美流畅,纯正优雅,富有哲理之风范。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人生感悟,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虽然它出之于古代*两千年前,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是喜欢读它。

  作者用一生的探索,为无数寻找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下了灵魂的石阶。他深刻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们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静,还要求人们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思考那些善、光明磊落的事情,并付诸于行动。

  我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理应在新常态下要提升精神文明的程度,正确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为民造福。同时要有紧迫感,西方好的经验该引进的应引进,并放眼学*。书中涉及内容、范围较广,列举几点浅谈自己的感想。

  书中提到,“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福利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这一理念我深受感触,他言传身教给我们做人道理,要求我们为人处事要有好的准则,假如老是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视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书中还提到,“对一件事不发表任何意见,使我们的灵魂不受扰乱,这是在我们力量范围之内的事情,因为事物本身并没有自然的力量形成我们的判断。”这一理念早已被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不干涉别国内政”。做好自己份内事,不也是我们每个公民需要的品格吗?我们要独善其身,从我做起,就有助于推进党的建设,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

  还有,书中所说的“不要分心,不要虑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同时也欢乐吧,不寻求外在的帮助也不要别人给的安宁。这样,一个人就笔直地站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着直立。”这是对我们提出了很好的要求。国税干部要摒弃外表让人眼花缭乱的光荣和浮华,坚守为纳税人优质服务的职责,真抓实干,多为纳税人办一些实事和好事,追求心灵的充实,这才是每位国税务干部要做的事。书中还有一个理念,我特别喜欢,“早晨当你不情愿地起床时,让这一思想出现——我正起来去做一个人的工作。”那是多好的督促与告诫,要求我们做实事、做好事。这样,我们党的廉政建设就会真正落实到每个人,好的风气就会传播到祖国的每个角落。

  总之,我们只有真正做到为纳税人所想,为纳税人优质服务,才会树立国税良好的形象。正确看待各种抱怨,学会制怒,懂得宽恕,净化心灵,洗去俗尘,才能为实现“*梦”贡献一份力量。

沉思录读后感2

  《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沉思录读后感3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沉思录读后感(精选27篇),一起来看看吧!

沉思录读后感4

  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透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这是*的枕边书,这是*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明白,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思考,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就应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能够透过阅读,理解《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沉思录》不仅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礼貌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礼貌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礼貌”的钥匙。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到弘德和制怒”。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如果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主角,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那么,神但是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

沉思录读后感5

  据说这是古罗马皇帝在马背上写出来的一本书,我对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是大学期间在好友那里看到,她推荐了。当时天真的我看到这个书名翻了翻就放弃了,转而到穿越都市小说海洋中了。重新拾起是过年期间闲来无事,想到董事长提倡读一本经典,在书架上搜索居然发现了。我问书架的主人这算经典吗,人家回答你看看封底写的什么。我一看推荐语说他读了很多遍,每晚睡前都会读几句,再看署名是*。

  这本书是一段段话,各段之间关联性不大,读起来不存在串联故事情节的顾虑。仔细想想,奥勒留皇帝在治国作战的零碎时间中,记录了自己的想法,行文倒也相符,幸运的是居然留传下来了,我摘抄了感触比较深的几段话,自己的感想也在其中了。

  在天亮的时候,如果你懒得起床,要随时做如是想:“我要起来,去做一个人的工作”。我生下来就是为了做那工作的,我来到时间就是为了做那工作的,那么现在我就去做那工作又有什么可犹豫的呢?我既是为了这工作而生,那么我应该蜷卧在被窝里取暖吗?被窝里较为舒适呀,那么你是生来就为了享乐的吗?简言之,我且问你,你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要有所作为?但是一些休息也是必要的呀!这我不否认,但是根据自然之道,这也要有个限制。

  做事不可迟缓,言谈不可杂乱,思想不可模糊,心灵不可完全倾注在本身上面,不可任其激动。

  在谈话中要注意所说的话,在行动中要注意所做的事,在后者中要于开始时洞察其所能引起的结果,在前者中要小心地把握含义。

  向内看,善的源泉是内在的,如果你肯发掘,它便会不断地喷涌。

沉思录读后感6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是一本记录自我与自我对话的书,也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沉思录》的词句不显华美,却词词打动人心,句句发人深省。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感受一:修身养性,笑对人生。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与你相处的每一个人,以善抑恶,修身养性,以*和宽容的心态学会理解,做到心灵的*静和安宁,遇事坦然应对,不受干扰,勇于承担。正所谓知足常乐,不抱怨,朝着正确的方向勇往直前,乐观生活,笑对人生。

  感受二:看清自我,常常反省。“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明白,可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奥勒留说,“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忽略观察我们自我的缺点和行为。在当今,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不断膨胀的时代,这是一曲清凉剂,让我们清醒,少埋怨社会,多想想自我为社会做了什么。

  感受三:换位思考,学会谅解。《沉思录》强调,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所以,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或管理人员,我们待人处事还是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不是生搬硬套地讲教条,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相互鼓励、相互帮忙、相互促进,学会换位思考,让每一位成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自发地产生回归感,自然而然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总之,《沉思录》中关于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惟此,才是真正的幸福等观点,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句温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脱心灵焦灼的良药,因为简单所以欢乐。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7)

——沉思录读后感菁选

沉思录读后感12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沉思录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沉思录读后感1

  一、家庭

  养成我们性格的原因还有我们的自信心,我们坚信这样一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今天我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从孩提时代起就培养孩子们对家庭的和幸福的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家中的劳动者贡献者,是一个有用的人,那么,他们一旦走上社会,就能够主动地发挥创造性的才干,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理性

  理性和真理是人所共具的,属于那先说出来的人并不多于那引用的人。也不是根据柏拉图多于根据我自己,既然他和我一样看见和了解它。蜜蜂到处掠取各种花朵,但后来酿成蜜糖,便完全是他。

  三、规律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谁说自己完全不在乎其他所有人,那纯粹是瞎扯谈。渴望被尊重,是人性最基本的需要,只要你的孩子是人类,他就一定不会喜欢这种感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仅是儒家的规则,也是具有普世价值的规则。

  四、生死

  人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死也是一刹那的事。在我心目中,生命不仅是肉体的东西,精神东西也是有生命的.,是更需要珍惜的,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行尸走肉地延长生命,不如有真挚追求、哪怕是短暂的生命。生是一所学校,在那里,不幸比起幸福来是更好的老师。

  五、做好自己

  吉勒鲁普说“我是自己的主人”。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不要想做别人。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的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

沉思录读后感2

  今天把这本书从书架上抽出来了,于是翻看了一下午。还没看完,就看了卷一和卷二。先把一些想法记下来。

  卷一里,奥勒留一直在类似感恩的记录,谁谁谁让他认识到了什么,谁谁谁又让他学*到了什么。这部分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种反思方式却值得学*。

  读它的时候我想到,如果是我,旁边的人都有哪些是值得我学*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是谁,都有自己的亮点,无论我喜欢与否。所以,接下来,我应该写一篇关于身边人的.优点,以及她们对我的影响。不仅能让我更加客观的看待他们,也能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和解剖自己。

  卷二里,奥勒留表达了一些很经典的观点。一看这些句子的眼熟程度,就知道被引用了很多遍。比如:

  “你的每一桩行为、每一句话,事实上只有这个是他所有的,而他所没有的东西,他当然也不会失掉。”

  “要记取,一切事物均取决于我们的看法。”

  “人生之过程不过是一个点,其本质是变动的,其知觉是模糊的,其整个身体构造是易于腐朽的,其灵魂是一个漩涡,命运是不可测度的,名誉是难以断定的。”

  这些哲学思想,到现在仍然是时尚又经典的,被许许多多的人所认同。

沉思录读后感3

  其实我是更喜欢读小说的,但偶尔也会附庸风雅地读点其他书籍,就象网络红人凤姐的搞笑名言“我经常看的都是社会经济学和一些文学类的著作!比如说《知音》和《故事会》”。

  但《沉思录》除外,这是我自觉的想去看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可以让你读得越多,收获的越多,并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n年前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话说得好,有大师风范,但并不了解它的深意。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忽然对道德和人性自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语箴言,令人启发与品味。不要说这是XX年前的帝王思想,即使是现在,同样会令人景仰。

沉思录读后感4

  看一本《沉思录》,是在与一位时空相隔甚远的长者神交,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娓娓道来,让人学会坚定自己的理性,反思自己的灵魂。马可·奥勒留作为一位帝王,是伟大的,他的伟大除了权势,还有心灵的富足。我们成天都在为生活而忙碌,在马可·奥勒留智慧的浸润中,我在反思,什么是幸福。

  幸福百态,滋味自知。幸福是什么?幸福又在哪里?每个人的'幸福定义皆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安安稳稳过*凡日子是幸福;有的人认为轰轰烈烈过不*凡的日子是幸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同,都会朝着自己幸福的方向前进。所以,不要将你认为的幸福强加在他人身上,也不要和他人盲目攀比。幸福不幸福,不是给人看,是自己说了算。

  幸福感不是来自拥有的越来越多,而是计较的越来越少。凡事积极乐观、竭尽全力,而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最终心存感恩、知足常乐,这种心态就是“享福”。

  健康是福,*安是福,知足是福,清醒是福。保持单纯快乐的心态,过一种脚踏实地的生活,有一种真正的清醒和顿悟,拥有一份不盲目追逐的淡定和从容,这是马可·奥勒留给我解答的幸福。

沉思录读后感5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对某种事物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评价或者反应,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其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好坏、高低、大小之分,全都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产生的好坏、高低、大小,而这些评价也会对我们自己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能量朗读里讲了:“我也知道,世界是我心灵所投射出的影子,就像电影是光碟投射的影子一样,我生命的一切好坏顺逆,都是我心中的业力所呈现出来的假象,我才是真相,我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

  是的,我们对事物或者人的印象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而它们都是个人心中的想法,事情的本身其实并没有伤害到我们,反而伤害到我们的就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比如说,有些人觉得考试很无聊,很讨厌考试,但是有些人却很喜欢考试,因为有成就感。因此,世界上没有好坏之分,就在于人们自己觉得好或者坏,每个人对同一种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跟别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反对别人的看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尊重别人的看法,尊重人之常情,要是人们都是一样的话,这个世界将会有多么单调啊。我们也不要在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意评论某个人或事,就像人们通常认为小偷很坏,但是这是小偷自己要选择当小偷的,因此我们不要对坏的事物下定义。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是那些长处和短处也都是个人认为的,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是自己认为的)。

沉思录读后感6

  读了《沉思录》一书,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和待人处事颇有启发和收获。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 面对宇宙自然, 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 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 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 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沉思录读后感7

  如果想知道人能好到什么程度,就去看奥勒留的《沉思录》,如果想知道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就去看***的《君主论》。

  上面的话是外国文学老师上课时说的,最*看的书全是他推荐的,他说他认为我们在大学里必读的两本书是《沉思录》和《君主论》。这学期的外国文学课换了个老师教,原来一个好的老师真的可以激发学生对一门课的`兴趣啊[皱眉]好吧,之前的老师也不是不好,只是上课有点照本宣科,听完记不住他讲了什么,当然,记不住不能全怪老师啦......

  摘录两句《沉思录》里的话吧

  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同时,也欢乐吧,不寻求外在的帮助也不要别人给的安宁。这样一个人就必然笔直地站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着直立。 当你做摆在你面前的工作时,你要认真地遵循正确的理性,精力充沛,宁静致远,不分心于任何别的事情,而保持你神圣的部分纯净,仿佛你必定要直接把他归还似的;若你坚持这一点,无所欲望亦无所畏惧,满足于你现在合乎本性的活动满足于你说出的每个词和音节中的勇敢的真诚,你就能生存得幸福。没有人能阻止这一点。

  对啊,人活着总得去做点什么,那就请好好努力吧。

沉思录读后感8

  《沉思录》是罗马国王马可·奥勒留的作品,他是世界上唯一的哲学皇帝,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国王,这本书是他用一生的经历和心血写成的。仅仅两个月,我就看完了这本书,但我觉得,我并没有读完它,也没有完全理解,它很深,任何人都得用一生来品味这书中的'道理,他不仅是一本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向导。

  ***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过有100遍了,天天都在读。”由此可见,这是一本永不过时的书,也是一本经典的书,翻开它,没有繁华的文字,只是一句句刻骨铭心的话语,仿佛书中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声。

  “愤怒就是灵魂在摧残自身。”这是书中的一句话,读到这儿,我就在想,可不是吗?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儿而生气,伤心又伤人,值得吗?于是,我又想起了一首小诗“笑”,是啊,很简单的道理,用笑去面对人生,即使愤怒,自己又能得到什么呢?想到这,我就决定以后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乐观面对人生。

  读完这本书后,我终于领悟到了哲理的力量是多么伟大,但是它却摸不着,也看不见,其实,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处处充满着哲理吗?因此,这本书对我受益匪浅。生活不就是这样简单又复杂吗?乐观对待他的人,生命就是快乐而简单的,悲观对待他的人,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如果你快乐的去对待人生,对待生活,他就是完美的。

沉思录读后感9

  这是一本生活书,超脱却直面现实。“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我喜欢这句话。宇宙是变化的,时间是即逝的,人生及万物是短暂的,名利是易腐的……因此,人首要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珍惜和把握现在的生活。马可·奥勒留把“生活”视作是人对外物的'一种体验。他说,“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判断。”这些观点,对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碌碌于打拼奋争的现代人来讲,未免有些超脱,但却是一句温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脱心灵焦灼、困楚的良药。马可·奥勒留认为: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生活,不正是我们所苦苦寻找的吗?

  这也是一本晦涩难读的书。除了印刷精美,以及***和克林顿点睛的评语吸引人之外,以猎奇的心情也许会令人失望,内容也谈不上引人入胜。有的,只是信手拈来的*铺直叙。宇宙、神、理性、道德……等抽象的概念充盈其中,晦涩而略显拗口的语句,也许浸润着译者对原著的忠诚。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它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哲学经典之一。正如译者、北大教授何怀宏先生所言,“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沉思录读后感10

  班主任曾推荐一本叫《沉思录》的书,作者是马可·奥勒留。起初看时并不认为这本书写得很好,可后来我对它改观了,原因在于作者睿智而深刻的思考如和煦的春风抚*了我的焦燥的心。

  “每个人都仅仅生活在现在,丧失的也只是现在。”提醒我们要把握现在,珍惜时间﹔“当你十分烦恼或悲伤时,想一下人的生命只有一瞬,我们都很快就要死去。”教会我们不要被无意义的事折磨﹔“人们互相蔑视,又互相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警醒我们做一个真实的人……

  《沉思录》快被我读完了,书的'最后一小章节使我颇有感触。马可·奥勒留在书的终了谈了一个人生终了会遇到的问题——死亡。《沉思录》全书都在谈理性,将死亡这个问题放在最后,是不是想告诉我们死亡是最需要理性看待的呢?也许是的。世上总有不少人看不清死亡,即使是将化为一抔黄土。幸而我们遇到了《沉思录》,它总结出了人生应遵循的几个准则,也告诉我们死亡不是一件可拍的事。的确,有些人会常存在我们心中,马可·奥勒留就是其中一位。

  《沉思录》是一本好书!

沉思录读后感11

  马克.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如书中有一篇是这样说的:“有一种人,一旦做了好事,就当作是对别人天大的恩惠及在他的账簿上。还有一种人虽不至于如此,可在心里人就把别人当做受惠者,觉得人家欠他的情。第三种人呢,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好事。这样的人就像一架葡萄藤结出的葡萄,并不因为自己的果实要求什么报酬。”

  奥勒留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沉思录读后感12

  马克。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

  这是一本用写成的书。人能够经过双眼看世界,可是有个死角就是,所以看清自我、与自我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我,与自我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我,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我进行告诫。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忙人们去过更加完美的生活。每个人都要对自我的同类友好,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

  如书中有一篇是这样说的:“有一种人,一旦做了好事,就当作是对别人天大的恩惠及在他的账簿上。还有一种人虽不至于如此,可在心里人就把别人当做受惠者,觉得人家欠他的情。第三种人呢,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我做了好事。这样的人就像一架葡萄藤结出的葡萄,并不因为自我的果实要求什么报酬。”

  奥勒留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异常强调的是: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期望别人指导的,不仅仅要使行为高贵,并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传*录读后感菁选(扩展8)

——传*录读后感范本20份

  传*录读后感 1

  问:“燕*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

  传*录读后感 2

  玉华阅读完《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及《知行合一王阳明2》后继续学**阳明的书籍,选了这本由王阳明撰著的《传*录》来阅读,坚持与大家分享读后感。

  读到前言的知行合一,说到王阳明认为知行关系是两者的辩证统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玉华也在思索,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必然以人的认识作为指导,而人的任何认识都必然依赖于将认识付诸实践后才能得到验证。就如王阳明所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掌握真知的目的在于实践,不实践便不能作有真知。玉华读后更加坚定了要坚持将认知活动与实践结合起来,具体实践中发现真知。就如我们维爱的"悦读"项目的成长需要坚持知行合一才能走得更远!

  玉华读到第12页徐爱与王阳明的对话:徐爱说"古人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也只是要世人明白,一方面去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这样功夫才能有着落之处。"王阳明说"你这样的理解反而是背离了古人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结果。如果能够领会,只要说到知,行便包含在里面了;只要说到行,知也包含在里面了。古人之所以将知和行分开来说,只是因为世间有一类人,懵懂懂懂、任意而为,完全不加思考,只是任意妄为,因此才要提出知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做得恰当;还有一类人,整天空想,不肯切实躬行,全凭主观臆测,因此才要提出行的概念,这样才能让他们知得真切。这是古人不得已而提出的补偏救弊之说,如果能够领会真意,只要一句话便已足够。现如今的人却将知与行分作两边,认为必然是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如今我若只是讲*讨论如何去做的功夫,等到知得真切之后才去行,必然会导致终身一无所成,也终身一无所知。这不是小病小痛,而是由来已久。我今日提出"知行合一",正是对症下药。但"知行合一"的说法也并非我凭空杜撰出来,而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即是如此。如今你若明白我为何如此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两回事也无妨,本质上则还是一回事;如若不明白我为何这么说,即便将知行说成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说些无用的话罢了。"

  玉华读到第30页,说到王阳明教导他学生孟源的。孟源有个毛病就是自以为是。有一天,一位学友向王阳明谈自己修养的*况,请王阳明指正。孟源在旁边对那个学友说"你才刚刚达到我以前修行的水*"。王阳明知孟源的老毛病又来了。王阳明想借此教导孟源,说"你的老毛病又来了,这是你人生中最致命的病根!就像方圆一丈的地里种了一棵大树,雨露滋润,土壤栽培,只是滋养这棵大树的根。如果在这棵大树周围种些好的庄稼,上面的阳光被树叶遮蔽,下面的土壤为树根缠绕,这些庄稼怎么长得成呢?只有砍去这棵大树,将树根拔得一干二净,才可以种植这些好庄稼。如若不然,任凭你如何努力耕耘栽培,也不过是滋养这个树根罢了。"玉华读完王阳明对孟源说的这句话后,感叹王阳明对孟源的用心良苦的同时也在反省自己有没有犯了孟源的老毛病。玉华忆起前几年自己刚拿到驾驶证1年多一个星期就自告奋勇独自往返清连高速的经历。现在玉华回想也被自己当时的冲动而汗颜。第一次上高速,玉华有个死党千叮嘱万叮嘱玉华开车要小心,还叫了人在旁边督导玉华。第一次无惊无险,一路顺畅从清远开往连州,又从连州开回清远,玉华又兴奋又激动,高兴极了!以为自己有经验了。此事过了不到一个月后,刚好连州当时有一个"血腥"**案,受害者的家属需要关怀和心理疏导,玉华接到任务后刻不容缓,自己单刀匹马"直杀"现场。当天处理好一切后下午四点半左右就从连州往清远回程,玉华想想时间还早,应该无问题吧。但是,一出连州城就开始下雨,起初毛毛细雨,后来越下越大,玉华只能慢慢开,由连州到阳山开了两个钟头,天色渐渐黑了,玉华又饿又累,见到到阳山南站赶紧往那里靠。下了车,买了两个粽子狼吞苦咽地吃了起来,还担心自己不够体力喝了一瓶红牛饮料,做下伸展运动,舒展筋骨,准备再挑战从阳山回清远的高速路。这个时候,有几个中年男士,在玉华附*,左看看,右看看。玉华*时看上去似乎比实际年龄年轻些,像个女青年。玉华心里开始有些害怕,难道玉华遇到劫匪了,回想以前刚入律师所时主任叫玉华整理的那些刑事案件的档案资料,那些血淋淋的犯罪过程,触目惊心!玉华马上意识到必然要尽快脱离现场。玉华扮作慢条斯理地不慌不忙地打电话,并大声地故意地与电话那边说"喂,XXX派出所所长啊,好好,你们几分钟就到了,是不是,好的,那我也岀发了,那一起集中啊!马上到!"玉华说完,飞快地跑回自己部车,一启动油门,"呼"的一声,往清远方向强奔!在阳山路段,非常大雾,不到三十米的距离,根本就是朦胧一片,玉华只能像蚂蚁一样慢慢地慢慢地开,公路两边黑压压的山,没有半点灯光,死沉沉。玉华只是自己一个人,很担心刚才那几个男士开车追上来,加上周围环境恶劣,自己开高速又没有经验,玉华手心也出汗了,但有一种声音自己反复告诉自己,玉华"挺住、挺住……"开了差不多1个钟后终于在第三条车道上见到了一部拖着沉甸甸货物的三卡车。玉华见到它超兴奋,见到大卡车后面暗黄的后车灯觉得很温暖很温暖,心里想,终于见到车了!玉华之后就一直紧跟着这部大卡车后面,"不离不弃",又开了差不多两个钟,离清新区越来越*了,出了高速口,见到黄坑那边的万家灯火,玉华终于舒了一口气,车停在自己家楼下时,玉华的眼泪拼命地掉,看看手表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从这件高速事件中,玉华知道自己犯了孟源的老毛病,自以为是,过高估计了自己开高速的能力。空心的禾穗举头向天,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的。玉华不想做举头向天的禾穗,以此为鉴!谦逊是玉华需要历练的克己功夫!读古人的书籍真好,可以学*古人的智慧!

  读到第33页,陆澄与王阳明的对话。陆澄问:"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王阳明答:"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不努力下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达到无论静守还是做事,都能够保持内心安定的境界。"玉华读到这里时沉思王阳明对陆澄说的话。玉华有个老师也说过"静下来才有福"。是呀,静下来才有福!玉华也浮燥过,也无奈过,那种心累的感觉不好受。记得前几年刚开始组织公益活动时,玉华没有老师,没有伙伴,当时就是靠一个"勇"字和一个"做"字。四年即将过去,玉华组织及参与的公益活动已经超过两百多场,也凝聚了一批热心公益的好伙伴。玉华静下心来回想这四年的历程,酸甜苦辣样样俱存。王阳明教导陆澄说"静"需要在事上练。玉华似乎也听到了王阳明在引导玉华要"静"下来,有些人及有些事情急不来,也不能急,就耐心地等吧。宁静致远,关键一个"静"字。玉华想到除了"静",如果要心*气和,工夫在于一个"定"字!

  有人问王阳明:“安静无事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路清晰,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不知道冷静处理了,这是为什么?”王阳明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人只有在具体的事情上多磨炼自己,才能做到静亦定,动亦定。所以,你必须在事上多磨炼自己,让自己见识多了,历练多了,自然遇事不再慌乱,能够从容处理。而如果你只是爱静,爱空想,那是叶公好龙,遇事依旧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修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王阳明说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将“心学”精华凝成这4句话。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情感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当我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就会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玉华在思索,当恶念抬头时,人的.判断往往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或把善当作恶,这时“良知”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就好像在不适合的时间段"爱"上了一个不应该爱的人。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只有格物致良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可以把爱放在心里,祝福他,这也是一种至"爱"的表达方式!玉华感悟到:心本来是没有善恶之念的,当有善有恶的思维时,那是自己的思想活动了。如果自己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留下善去掉恶,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

  玉华读到第116页,说到王阳明在来信中写道"真正具备了某种认知便会去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叫作认知,这是告诫学者要切实用功、脚踏实地去实践才行。如果真认为行就是知,恐怕专注于探求本心,不顾事物的道理,必然会有不明白、无法理解的地方。"玉华反复读了几次,越来越认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说法。玉华几年前就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当时考这个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可以把律师的理性与心理咨询师的感性整合起来服务个案。刚开始,玉华从心理咨询网接一些简单的心理咨询来解答,选择的是公益,没有任何咨询费。坚持了一年多,解答了几千条咨询,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之后一边咨询,一边坚持再学*。走了几年之后,慢慢地可以有选择性地收取了一些咨询费用。玉华想想,如果当时只是拿了证而没有运用起来,那么就是知行不合一了。玉华感悟: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真切的认知就是实践,不去实践便不能称之为认知。

  玉华读到第165页,王阳明说到"澄明之心是不动的",是因为它来自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所以不曾动,动了便是妄;"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是因为心之本体的自然明觉未尝不在其中,只是有所动,不动便是照。说无妄、无照,并非将妄心当作照心,将照心当作妄心。把照心当作照,把妄心当作妄,这依然是有妄与照的区分。有妄与照的区分就是将心一分为二。把心一分为二,心体便有所停息。没有妄与照的区分就不会有二心,没有二心,心体就不会停息。玉华读到这里时被卡住了,不是很明白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也产生了一些疑惑:王阳明说的"澄明之心是不动的",难道是因为遵循天理,所以说它是静的吗?"烦乱之心也可以使心体澄明",难道是因为良知未尝不在烦乱之心当中?既然说是烦乱之心,那么良知对于它来说就是澄明的,而对于澄明之心来说就是烦乱的。妄动与停息有什么区别吗?

  传*录读后感 3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

  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录读后感 4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录读后感 5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录读后感 6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录读后感 7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传*录读后感 8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录读后感 9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录读后感 10

  <<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录读后感 11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传*录》

  王阳明对“持志”的比喻简单、直接、有意思。简单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持志说的多高大上,没因为它是一个远大的理想,就把它说的与现实脱离。直接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感受到疼痛的时候,最常见的胃疼,牙疼。疼起来的时候哪有心思想别的事情。有意思是因为他举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胁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时候才能威胁到生命。牙疼的时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过去了。心痛的时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过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让我们专注,但疼痛背后能带来的后果更让我们谨慎。

  我就在想,我对于自己的志向有没有像对待心痛那样时刻警惕。答案是没有。我依旧有闲暇时间去忙一些跟志向没有关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说明我对自己志向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绝对强烈的意愿。

  说闲话,管闲事,后面就是置闲气。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有用的事情上,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没做到,说明我专注不够。还是没把自己想明白,从认识自己开始。

  传*录读后感 12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录读后感 13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录读后感 14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录读后感 15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录读后感 16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录读后感 17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录读后感 18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

  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录读后感 19

  <<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录读后感 20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