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

首页 / 文库 / |

  读《传*录》有感 1

  今天所学是陆澄请教关于圣人著述的问题,对于王阳明的回答,大家各有自己的见解。

  一上来大龙虾先补交了昨日作业,言道:“自是好名。‘自是’理解为自以为懂得,‘好名’理解为通过炫耀才学来博得认可和赞美。我的理解是好为人师,博取虚名。王阳明告诉我们,学*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或者得到别人的认可,羡慕。对我们来说要调整心态,明白学*是至善的途径,是历练的过程。在学*中不断地修正不足,调整心态,争做真人。我们是不完美的,缺点如星,优点似月。月光愈加明亮,星星就会显得暗淡。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学*,让优点散发出像太阳一样的光芒,那缺点就会隐然不见,也就能达到真人的境界!”

  大龙虾的发言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特别是这句话“缺点如星,优点似月。月光愈加明亮,星星就会显得暗淡。”比喻大气富含哲理。

  此时孔雀鱼说话了:“对于今天所学的这一则,我觉得后世这么多的著述,也不能一概认为不行,也有很多特别好的作品,在追求天理之外,我们也有许多爱好的东西。优美的诗篇、好看的小说、抒情的散文,我们都喜欢。只是在我们*时的生活中,多学*经典著作,可以‘约礼’。让我们的心不因为外界的变幻或不*而迷惑,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说仅仅把几位圣人的话当作生活的唯一,也太过无趣。今天的学*,我保留不同意见。我愿意学*天理,也愿意保留生活中的诸多情趣。”

  听完孔雀鱼的发言,我便不再多言,我和她的看法一样。这时大龙虾又说话了:“今天的主题在王阳明看来,经典的传播只要把握思想精髓,而不要过多的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经典,然后再用这些解读代替经典去试图引导大家的思想和做法,这样容易让百姓误解经典。这与前面学的那篇王阳明说孔子删去经典有些相似。都是表达一个观点,圣人传播思想,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真正如何去做,还是要靠学*者自己的领悟。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我们教学中也是这样的,老师是学*的引领者,我们只需把学*的方法教给孩子,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学*方法和理解方式,只要能够达到学*的目的,就是最好的'修炼。我们只是在孩子面对困惑的时候予以适当的点播。

  “我个人感觉,圣人的思想言说不是脱离生活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道德标准下,这些思想势必得到大家的推崇和膜拜。随着时代的推移,在把握思想轮廓的基础上,也应该适应现代的生活和思想。如果一味的学经典,做圣人,我们就成了老夫子了,与周围格格不入。适当地变通,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安静,才是真正的向经典致敬!”

  孔雀鱼接道:“是的,变通很重要。内心的安定与原则与周围不相抵触,自己舒服,周围的人也舒服,而不能把自己固化。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宽度与广度,只能自己修炼,我们看过的书都能够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风景。为什么有的人即便遇到大的磨难也能够过的很从容?那是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已经让他有足够的高度和能力看淡眼前的波折。你可以欺负我,却折服不了我,因为你根本不明白我有什么!我们之前千百世的人,思想能够有多大区别?我们之后千百世的人所思所想又能够有多大区别?大家遇到的事情一直是周而复始,顺境、逆境?只是人与人不同而已,它在于自己心境的转换,个体精神生活丰富下的结论而已。我这几天就觉得知和意很难统一,有些事情我会觉得不用在意了,可是心绪不听我的,犹自翻滚。看来知行合一及其不容易。所以,王阳明说事上练很有道理。”

  一直不说话的绿萝发言了,她说:“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预演,明白我们应该做‘知善理’的综合体,当然还需要再历经事的历练,才能于不变应万变,坦然处之,安然受之,使然放之,欣然知之。”

  因极度疲惫,我只能静静地品读姐妹们的高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变通二字,比较认可。我始终认为,人不能圆滑,但做事必须圆通,此处的圆通也与变通有相同之意。学祖先有用的东西,但一定与现实生活接轨。

  读《传*录》有感 2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传*录》

  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古人也和我们现在的人犯同样的错误。我理解的上达功夫,就是知识里说的本体论。现在的人对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觉神秘的东西,就越是感兴趣。

  以前我也这样,总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识,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说出去让别人听不懂,自己感觉到很有面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这里面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上达和下学是一个功夫,不追求下学的上达全是空中楼阁。下学就是上达,《中庸》里讲“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从基础的理论开始,想直接到达哲学的顶峰,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们是入世的学说。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识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学的东西要在现实当中可以应用的上。只谈理论,不落实到实践上,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王阳明举的树生长的例子特别的实际。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设定出树长什么样子,你只有不断的去浇水、培育、养护,它才会向上生长。至于树能长什么样我们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那样。想要追求上达要从自己内在做起,向内求。心擦亮了,明德显现,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达也就实现了。

  读《传*录》有感 3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读《传*录》有感 4

  今天所学是陆澄请教关于圣人著述的问题,对于王阳明的回答,大家各有自己的见解。

  一上来大龙虾先补交了昨日作业,言道:“自是好名。‘自是’理解为自以为懂得,‘好名’理解为通过炫耀才学来博得认可和赞美。我的理解是好为人师,博取虚名。王阳明告诉我们,学*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或者得到别人的认可,羡慕。对我们来说要调整心态,明白学*是至善的途径,是历练的过程。在学*中不断地修正不足,调整心态,争做真人。我们是不完美的,缺点如星,优点似月。月光愈加明亮,星星就会显得暗淡。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学*,让优点散发出像太阳一样的光芒,那缺点就会隐然不见,也就能达到真人的境界!”

  大龙虾的发言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特别是这句话“缺点如星,优点似月。月光愈加明亮,星星就会显得暗淡。”比喻大气富含哲理。

  此时孔雀鱼说话了:“对于今天所学的这一则,我觉得后世这么多的著述,也不能一概认为不行,也有很多特别好的作品,在追求天理之外,我们也有许多爱好的东西。优美的诗篇、好看的小说、抒情的散文,我们都喜欢。只是在我们*时的生活中,多学*经典著作,可以‘约礼’。让我们的心不因为外界的变幻或不*而迷惑,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说仅仅把几位圣人的话当作生活的唯一,也太过无趣。今天的学*,我保留不同意见。我愿意学*天理,也愿意保留生活中的诸多情趣。”

  听完孔雀鱼的发言,我便不再多言,我和她的看法一样。这时大龙虾又说话了:“今天的主题在王阳明看来,经典的传播只要把握思想精髓,而不要过多的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经典,然后再用这些解读代替经典去试图引导大家的思想和做法,这样容易让百姓误解经典。这与前面学的那篇王阳明说孔子删去经典有些相似。都是表达一个观点,圣人传播思想,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真正如何去做,还是要靠学*者自己的领悟。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我们教学中也是这样的,老师是学*的引领者,我们只需把学*的方法教给孩子,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学*方法和理解方式,只要能够达到学*的目的,就是最好的修炼。我们只是在孩子面对困惑的时候予以适当的点播。

  “我个人感觉,圣人的思想言说不是脱离生活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道德标准下,这些思想势必得到大家的推崇和膜拜。随着时代的推移,在把握思想轮廓的基础上,也应该适应现代的生活和思想。如果一味的学经典,做圣人,我们就成了老夫子了,与周围格格不入。适当地变通,保持内心的`纯真和安静,才是真正的向经典致敬!”

  孔雀鱼接道:“是的,变通很重要。内心的安定与原则与周围不相抵触,自己舒服,周围的人也舒服,而不能把自己固化。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宽度与广度,只能自己修炼,我们看过的书都能够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风景。为什么有的人即便遇到大的磨难也能够过的很从容?那是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已经让他有足够的高度和能力看淡眼前的波折。你可以欺负我,却折服不了我,因为你根本不明白我有什么!我们之前千百世的人,思想能够有多大区别?我们之后千百世的人所思所想又能够有多大区别?大家遇到的事情一直是周而复始,顺境、逆境?只是人与人不同而已,它在于自己心境的转换,个体精神生活丰富下的结论而已。我这几天就觉得知和意很难统一,有些事情我会觉得不用在意了,可是心绪不听我的,犹自翻滚。看来知行合一及其不容易。所以,王阳明说事上练很有道理。”

  一直不说话的绿萝发言了,她说:“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预演,明白我们应该做‘知善理’的综合体,当然还需要再历经事的历练,才能于不变应万变,坦然处之,安然受之,使然放之,欣然知之。”

  因极度疲惫,我只能静静地品读姐妹们的高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变通二字,比较认可。我始终认为,人不能圆滑,但做事必须圆通,此处的圆通也与变通有相同之意。学祖先有用的东西,但一定与现实生活接轨。

  读《传*录》有感 5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扩展阅读


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扩展1)

——《传*录》读后感 (菁华5篇)

《传*录》读后感1

  问题:“看不懂书,怎么办?”

  他说:“这只是文义上的穿求,所以还不清楚。那样的话,不如为过去而学*。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为学人解得明晓,却一生也没有得到。要在心体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体当,才能通。盖四书五经所说的只是这个心。此心即为道,心体明即为道明,更无二。这是为学*心灵而作的。”——传*录

  还有就是我的问题,读书看不懂,看不懂怎么办?但我仍然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本人将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从课本里学到的东西,从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正确的”知识对我们真实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帮助,它们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另一种是有用的知识,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用到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作知识来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与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没有印进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大师说,和他一起学*主要是学*新的思维方式,要舍弃旧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体系。假如我们跟师父学,也照着老套路做,还是不学的好,耽误了师父,耽误了自己。

  通常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读,如果你不用心去读,一千遍也就没用了。因此,无论是学*还是实践,首先要从心灵上开始。心中有了意识,有了意识就可以主动地解决问题。走神,不只是看不见,听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费时间。不能通融的知识,就算是正确的知识,对你来说也没什么用。

《传*录》读后感2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主要学*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录》读后感3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传*录》读后感4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传*录》读后感5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扩展2)

——读《传*录》心得体会实用10份

  读《传*录》心得体会 1

  最*心血来潮,拜读了阳明先生的《传*录》,虽然对其中有些古文不甚理解,但能大体会意,读完之后深刻为古人的智慧、勇毅等品质所折服,这些传统经典值得现代人学*,也应该被不断传承下去。

  阳明先生继承了宋代的心学“理论,并以自己的体悟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血体系“,其中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思想核心,影响古今内外无数人,甚至间接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成为经济腾飞时期韩国的精神范本……曾国藩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而我认为,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传*录》对于国家政治建设现代化、推动文化强国战略以及优化社会建设布局都有着重要意义。

  《传*录》中有一句话叫做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正于天下“,王阳明在这里表明了他自己的观点:名分正当,言辞才合于道理。名分合宜,国家就*治。

  名分不正,国家就混乱。我认为这里的名分“二字,在今天可以改为法治“,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据可依、覆盖全面,这样才能让社会运行更加顺畅,国家更有权威,百业兴盛,政通人和。而我想我们修改宪法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契合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传*录》中的致良知“对于保障政治清明、生态良好也有很大作用:如果每位官员都本着良知而言行,按照良知要求自身、开展政务,那么必然能做到拒腐防变,更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就如古语所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只要每个公务人员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治理何愁得不到进步。

  《传*录》还告诉了我们一些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些智慧。每个时代的背景都不一样,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社会的治理核心方向是解决当前最重要的矛盾,例如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社会发展不*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所产生的矛盾,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在解决矛盾过程中,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断地摸索中获得经验,进而深化为理论,指引我们前进。

  《传*录》在文化塑造方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上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是国家、民族的一个文化因子,如果每个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勇气,那么民族就有希望。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国家倡导正能量,社会和谐是大家都愿意看……

  读《传*录》心得体会 2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读《传*录》心得体会 3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读《传*录》心得体会 4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王守仁虽贵为圣贤,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屡立奇功。但为人谦虚而不焦躁,为人好学,其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人,在他看来,在于态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话:“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谦让,就会得到好处;而互相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却很少。王守仁的许多言语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朴实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为这些*乎完美的素质成就了他的功劳,而他也无私的将这些想法观念传播给他人,而现今社会的“鸡汤”和他比较实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体现,其:“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对得起“为善去恶”这四个字。他的人性的观点难道不可以被我们借鉴吗?王守仁,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圣人之名,当之无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们现代人的传承与坚守,对这个几百年前的人物,我们应该向他致敬!

  读《传*录》心得体会 5

  “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因药发病。’”

  这段话是说:一个人有悔过之心是对的,无论你觉得做错什么,以后别再重蹈覆辙就行了,但没必要感到有罪,更没必要念念不忘

  这段话之所以拿来分享,因为发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做不到那么“潇洒”,往往越是“懂事”的人,越会对自己曾经犯下的某个错误耿耿于怀。我有一位女同学,曾经是标准的贤妻良母,但有一次同学聚会,被大家拉着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结果糊里糊涂第二天送儿子参加演出比赛的事给耽误了,孩子因为迟到,比赛结果有失水准。事后她后悔不已,总觉得在孩子最需要她的时刻亏欠了孩子,于是就对儿子提出的各种要求尽量满足,直到后来她发现孩子因此养成了偷钱的毛病才后悔不迭。真的是一个错误套着另一个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就是错了,吸取教训就好,学会放下,否则错上加错就更加得不偿失。生活是朝前看,跟每个当下的自我和解,这又何尝不是“致良知”的一种表现?

  读《传*录》心得体会 6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读《传*录》心得体会 7

  在《后会有期》这部电影中有一句话说道: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道理出了问题吗?显然不是。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再多的道理也需要去“实践”,也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日研**阳明的《传*录》,对于其中王阳明所阐述思想,有所感悟,其中心思想就是:心之本体者,性也,性即理也。所以,心即理。这是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最关键的问题。

  一、理得即心安

  《传*录》的精髓在于将心和理合二为一了,他说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体的,不可分开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谓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但是,这个理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且非常大,不太好概括。我以为这个理不是别的,而是合理。理只是一个合理,合理就是理。中国人最倡导的就是合理,我们似乎总是很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很没有原则。但其实我们是讲究的合理,做合理的事,说合理的话,而这个理则需要自己去把握和体会,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和尺度。中国人一直讲的是心安理得,我的理解就是,只有合理才能理得,理得才能心安。

  自己在心里觉得合理,在逻辑上讲的通,自然就能心安,得到一种心理上的*静和安慰。试想,如果有件事你一直想不通,你心里能安宁吗?肯定是心里不踏实以至于辗转反侧,痛苦不堪。一旦你恍然大悟了,把这件事的前后捋顺了,想通了,能够说服自己了,自然如释重负,仿佛获得解脱,从心理上获得一种安慰。这就叫,理得才能心安,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心安,不合理的东西你不会心安。忽的想到多年来部队内部关系中发生的问题,心不安,不就是因为不得理吗?带兵人,要想心气顺,简单的说,就是要合理合法而已。

  二、“实践”才是王道

  践行之路,从无坦途。但是如果说只要在心里觉得合理了,就会得到心安了,人生从此再也没有烦恼了,那也未免有点自欺欺人了,与王阳明的本意相悖了,王阳明说一定不要欺天罔人,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王阳明的弟子也发出这样的疑问,说诚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为了解决这个疑问,王阳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命题以救其弊。

  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体,不可截然分开,知即是行,行即是知。有是知即有是行,知是行之体,行是知之用。王阳明认为光有知是不够的,知而不行非真知。如果你自己在内心觉得合理,逻辑上说得通,这不代表就一定真的合理,很可能到实际中又变得不合理了。所以才要知行合一,把自己内心觉得合理的东西用外界事物来验证,用行动和实践来证明你的理论是合理的,这也就是实际合理。所以,光有逻辑合理是不够的,还要实际合理,或者事实合理,经过事实验证的合理才叫真的合理。

  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所以,王阳明回答他弟子这个疑问的时候,说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所以,王阳明的心学经常给人一个误解,就是教人要去**冥想,参禅打坐,包括他的弟子在内都这样认为。他们会想,假如一个人成天什么也不做,整天在那里**悬想,是不是就能体悟真理,超凡入圣了?当然不是这样,王阳明说的很明确,要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就是说要在事上磨练。在心静的时候方便反思,通过省察克治的功夫来悟道,但这是不够的,更要在事上磨练,要使没事和有事的时候心境是一样的,要在具体事情上来体会*时所思所想是否合理,不能知道做不到,知道就去做,做了才真知道,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王阳明年轻时很迷恋仙释二教,也就是道教和佛教,但他后来很反对仙释之说。因为他觉得佛道都是只在静上下功夫,却没有去事上磨练,最后都是虚空顽静,不切实际,与圣人之道不合,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正好的一生,总是需要我们去行动。去做无数件别人不屑尝试的小事,拒绝那些试图迷惑你不需匍匐的虚假繁荣。

  三、信念成就梦想

  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一些人,无论遇到挫折还是迷茫,都会微笑着面对生活,看到他们,我们犹如看到了星星和月亮,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永远不缺乏信念,必将实现梦想。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否还在沉醉于困惑,借口迷茫而拒绝展开青春的翅膀?要知道,生命的天空不可能向母亲一样永远慈爱和安详,尤其在部队中,不可能天天洒满明媚的阳光,偶尔也会弥漫迷茫的风霜。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醉于迷茫,别人都在顽强的活着,我们有何理由忘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印度的圣雄甘地,南非的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全身不比矿泉水瓶子大多少的澳大利亚人约翰库提斯,我们崇拜他们,就是面对挫折,他们能够做到心安理得的迷茫,正是他们用默默无闻的耕耘完成了别人认为无法完成的工作,让他们成为了人们心目当中的偶像。

  所以,通过研讨《传*录》,最重要的是要面对迷茫,不要慌,它不会因为你的慌忙,就放弃对你纯洁思想的侵蚀。更不要以伤感的眼光来看待迷茫,因为迷茫是一杯茶,聪明的做法就是勇敢的面对,并且乐观的去品尝。总之,迷茫过后,要么读书,要么奋起?总之要保持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凡事不必苛求,但求心安理得就好,因为真正的辉煌并不是没有**淡淡的时候;真正的英雄也并不是没有曾经的悲伤;面对迷茫,不仅要心安理得、更要知理心动。那是生命庄严的考验;更是胜利无尚的荣光。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凭着它,我们不一定取得胜利,但毕竟是在一步步走向辉煌!

  读《传*录》心得体会 8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读《传*录》心得体会 9

  问:“延*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染。私心就是后天*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读《传*录》心得体会 10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传*录》

  三种志向,三种人生态度。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的时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点在立志向的时候是没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给自己立志向的时候都是想当然,认为自己肯定能达到。自己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像孔子那三个弟子一样,虽然说还在跟孔子学*,但本身实际上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

  孔子认为他们可以达到那个境界,所以孔子没有批评他们。曾点的境界就更高一点,没有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身的心境出发。自己现在也没有达到曾点的境界,还是想很多世俗的东西,都是跟物质利益有关。进入师门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会问到他们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谈愿景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会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也会有人说我必须要成为一个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是真的,这样就跑偏了。

  而且后来说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没有变化是因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缺哪补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别有遗憾。


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扩展3)

——《传*录》的读后感(精选5篇)

  《传*录》的读后感 1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录》的读后感 2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录》的读后感 3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传*录》的读后感 4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录》

  当一段时间学*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录》的读后感 5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扩展4)

——传*录读后感菁选

传*录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录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传*录读后感1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传*录》

  我以前就好名,当时还不知道学*和修身的区别。不管做什么总是喜欢被看见,被夸赞。聊天儿的时候也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显得与别人不同。现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隐藏的更深了。不会像以前锋芒毕露,但还是会“闻誉而喜,闻毁而闷”。貌似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体现,主要还是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往深处来讲,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认同才能给自己传达这种自信。实际上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别人认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认为你行你才行。

  王阳明说要想克服这种好名就要务实,我理解的务实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说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当你忙起来的时候,心就没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觉得时间紧迫,不抓紧努力,就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你就更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反过来讲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闲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时候,心在干活上,别人看见你干活,夸奖你的时候,你是听不见的。如果当你干活的时候,别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时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在干活上。

  人虽然不要好名,但要爱惜自己的名声。要让自己的行为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发现哪里不对的时候,要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时候别人来评价,那时候就没有改正的机会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过修身去达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岁知天命的年纪,还不想着去寻道修身,那这辈子是白活了。

传*录读后感2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传*录读后感3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录读后感4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传*录》

  当一段时间学*不长进的时候,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以前我给自己的回答是“还是不想”。我觉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阳明的回答则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学*的'本源是什么。

  我们看到大树的样子,绝对不是它是小树时,我们想到长大后的样子。就像我们看现在的自己,你不会在几岁时能想到今天的样子。我理解就是生长的力量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为学”也是有一种力量的,王阳明讲这个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为学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来看本源是这个,只不过有时忘记了。虽然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但还是经常逐物。就是为学之心不真切。

  如果对为学着急,就没心思想别的,只能一门心思放在为学上。王阳明曾说过“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对为学不持有一个敬畏心,做事不专注,就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然后自己还后悔,悔过又精进两天,又重回懒散状态。就这样来来**反复。我以前总是这样,意识到自己偷懒的时候就立志,没几天就忘了,想起来又立志,就是古人说的“无知者常立志”,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绪,向未发之中前进。

传*录读后感5

  <<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传*录读后感6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传*录》

  从这一段来看,路程对于阳明心学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如果没学国学,我也认为一心一意就是专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响,这就是专一。王阳明从一个反向的例子告诉我们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专一。

  几天前的修身训练,师父反复强调的就是专一专注。想专注必须持敬,对人有恭敬心,对事有敬畏心。做坏事的时候你会有敬畏心吗?不会。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太快,新鲜的事物、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数不胜数,如果我们被每一件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就没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着每个人走,跟着每个事走,你就会心为物役。这些都是王阳明说的“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外界去找一个答案,想获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对心的影响都属于后天的*染,这都是人欲。我们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让天理浮现,我们才能致良知。寻找天理的这个过程,坚持不懈的修行,不断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这一点我没有完全做到,虽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时候在自我安慰,这都是自欺。还是我们对于内心真正的认知缺乏动力,空有一个向好的决心,实际行动跟不上。换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入师门就是让我们去寻找明德,寻找天理,师父把这条路已经明明确确的指给我们,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师门之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们没想明白,还是他们做不到?其实做不到就是没想明白,没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会如意。

传*录读后感7

  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时候,都需要找一个模板。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学*,复制粘贴。大到企业管理,小到与人对话,都想让自己找一个最好的模板套进去,就可以万无一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设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个定向的人生。

  从儒家的十六字真言开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准则。《中庸》里讲君子而时中,孟子用易来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变化,不断的变化就是中。我觉得孟子用权衡来形容中更有画面感。权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边,另外一边的事物可能是我们接触的人,也可能是我们需要办的事。王阳明说事变只在人情当中,那归根结底还是人。我和父母的相处的时候,我会根据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调到一个*衡的位置。我和爱人相处的时候,爱人和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秤砣还要继续的调整,以达到我们俩之间的*衡。我和朋友之间的相处又不一样,每一个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调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个人因为环境、时间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比方说我和爱人的相处,没有事情的'时候、爱人高兴的时候、爱人生气的时候、爱人有工作忙的时候更简单的说,就是爱人每一种情绪变化的时候,我的秤砣都要调整位置。

  千万不能执着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当,与每个人相处得当,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当?就是让天理去替我们做决定。天理从哪来?天理就是老天赋予给我们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说天理就是中。只要我们能寻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焕发光明,我们就能做到中。

传*录读后感8

  与佛教的超越轮回、道家的长生久视相比,早期的儒家在超世精神上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儒家在早期更多关注现世的`人际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己及人,克己修身以至于齐家、治国、*天下。

  相信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便如日中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是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土开始,直到北宋理学兴起前,实际上是佛老盛行、儒家衰微的一个时期。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以至于这期间发生三武一宗灭佛。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扛起捍卫道统大旗的是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一篇《原道》写得着实精彩,但应对手段低劣了些,直接将佛教归为异端,说不过就打,正谓是快刀斩乱麻。

  继任者是北宋五子,源于对《易经》的重新诠释,并将原来闲散的富有超世精神的言论重新整合,通过重塑儒家,让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应对手段的确高明很多,通过借鉴学*佛老的优点,同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超世精神上不落下风,兼具入世精神,所以更具吸引力。

  只是走到南宋这里,新儒家在路线上发生分野,朱熹和陆九渊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代表人物,阳明先生走的是陆九渊路线,但自身理论要完备得多。心学和理学的异同,则在《大学》的诠释上体现地比较明显。

  *期也重读了下朱熹、吕祖谦的《*思录》,相信大家对“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都耳熟能详,以至于有些心里排斥理学。但仔细看心学根子上还是理学,《传*录》中很多议题都来自这本书,因此推荐大家也读读。

  心学和理学,更像是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发现居然还能这么玩。而且我相信,阳明先生是一个真正获得精神自由的人。

传*录读后感9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传*录读后感10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这一段是王阳明评论他的弟子们闲聊,他们把跟王阳明学*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在涵养上用功,简单说就是修心;第二种是在知识上用功。王阳明肯定了第一种人,同时也否定了第二种人。

  只要修行过的人都清楚,修心这个事儿实际上是最难的。当我们下的功夫越多的时候,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会发现自己的渺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受了太多的*染,而且随着修行的深入,发现刚开始的*染是比较能容易去掉的。这些毛病我们能看见,别人也能看见,改起来简单也见成效。随着扒洋葱的深入,发现越来越难。

  只要你用功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知识正好相反,只要我们看书下功夫学*,你就会发现你学到了东西,当我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所谓的自信心就变成了傲慢心,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们先天美好品德的。阳明心学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识上下功夫的这一类人,从出发点就开始走错了。所以王阳明才说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进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学知识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为他们离明明德越来越远。

  反过来观我自己现在,从我自身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寂在疯狂的学*知识当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识在现实当中都很难用上,只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过个嘴瘾,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这个时候我就是王阳明说的第二种人,学*知识的人。师父反复强调启予国学门是修身的,师父不希望我们变成学者,这也不是他创办启予国学门的目的。我们现在看的书、写的读后感、做的日课、写的反思、练*的格物,都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让我们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要沉下心,让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

传*录读后感11

  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实一直都在,进出的是由心发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属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染蒙蔽,出去的意就会逐物,就变成了心为物役。如果心没被后天的*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则存是过程,也就是不断的擦拭后天的*染,让明德显现。舍则亡是当我们放弃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显现,也就灭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时候,放到了好几个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个事物上就是专注。我认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个意。比方说我看见一辆跑车在我面前经过,我的心放在了跑车上,想着这辆跑车真漂亮,当跑车在我面前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要从跑车上面收回来。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这位美女真漂亮,当美女从我身边走过消失的时候,我的心还要从美女身上收回来。放在跑车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个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车上的心收回来,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两个。这样的话,一天当中就会把心放在无数个地方,晚上回家就会特别的疲惫。经常感觉一天也没干啥呀,为什么会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体是没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发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东西身上,没有收回来。是因为心累,结果导致了身累。师父教我们把心收回来就是让我们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来,晚上**思心的时候让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动,是保持在明德的状态下把心放出去,让它随着天理运动,这样心和性就是一个频率了。

传*录读后感12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差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传*录》

  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儒家提倡“民胞物与”和“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意思,那和墨子的兼爱又有何区别?我以前把一体和无差别等同了,但一体不一定是无差别。一个整体当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区别的。树最重要的部分是树根,然后是树干,然后是树枝,最后是树叶。爱是所有的爱的统称,它包括对父母的爱,对他人的爱,对事物的`爱。儒家为什么凡事都喜欢拿“孝”做比喻?因为我们选择不了我们的父母,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这个关系就要靠着天理来维持。也就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人人都有,我们不是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大学》里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道矣。”即使是爱也是要有一个出发点的,这个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只有做到对父母的爱才可以向外扩展。墨子提倡的爱是无差别的爱,人人都一样,这本身就违反人性。我对马路边老人家的爱,和对我父亲的爱,不可能一样。所以我们的爱是一体的,但因为关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爱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体里面头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从对父母的孝开始。

传*录读后感13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扩展5)

——读孔子有感(精选5篇)

  读孔子有感 1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主要是关于孔子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孔子。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卢国邑,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据说孔子从小就很喜欢礼仪,读书刻苦,对古例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都要学*“六艺”,即礼仪、音乐、射箭、驾驶、写作、计算都很精通。孔子因努力工作而渐渐出名。后来,他从事教育事业,经营私立党,共招募了一千多名学生,带他们周游列国。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尊敬孔子。首先孔子从小就喜欢礼仪,读书通过刻苦努力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很佩服,这值得我们学*。我们要有礼节,不懂礼节的人可以像野人一样偶尔开玩笑。特别是在盛大的宴会或仪式上,必须知道责任饮食,不能失去大体的东西。所以礼仪很重要。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之所以是创始人,是因为他勇于创新,孔子教的很认真。他新颖大胆的创新精神使我非常佩服。如果孔子没有这么多原创,我们也学不到这么多礼仪。因为孔子把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教育上。孔子编纂的《诗经》、《尚书》、《春秋》等书籍是我们今天要学*所谓的“面条”!这是他第一次促进教育的发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语有云:西山有吉根,学海无止境。我们要从国学大师孔子那里学*和吸收中国文化的养分和精髓!

  读孔子有感 2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说的,出自《论语.为政》

  孔子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高人,他不但是外形上的高人,从历史意义上来说,他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人,他以一个穷苦孩子出身,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以一己之力,铸就华夏子民的心理模式,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成为了后人心中的“圣人”。

  今年暑假,我有幸读到了亦歌著的《孔子》,对这位“圣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虽然生活清贫,却始终未动摇过对知识的渴求,“学而不厌”是孔子一贯学*的作风,在学*上,孔子必定将所学学通、学透,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孔子怎样用指法音调去弹一首曲子,孔子认真听讲并反复练*,一连几天老是练同一首曲子,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却说“老师,曲子的调子学会了,但奏曲的技巧还未学好”,又过了一阵子,师襄子就他学新曲,可孔子却说还未领会曲子的神韵和志趣,又过了一阵子,他认为自己还未体会曲子的`作者和为人风貌,一直不停地练,直至体会出曲子的作者必为周文王为止,使师襄子大为佩服,并认定发挥和光大音乐的希望在孔子身上。而联想上自己学音乐,不肯吃苦,能偷懒就偷懒,小提琴或笛子,爸爸妈妈让我多练一会儿,我练那么一两遍就说自己已经会了,或是累死了,死活不肯多练,学别的东西也是如此,只求一知半解,只要会一点儿,就自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不肯再学。

  读完《孔子》,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特别是他学*的精神,知道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自己肯下苦功夫,每一样东西都一心一意地好好去学,一定能学好。

  读孔子有感 3

  郭鑫悦

  他,是鲁国人人敬仰的国相,也是周游列国的乞丐,更是东方的智者。他,是孔子。

  孔子这一生曲折悲惨,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孔子的才能被各个国家看重,但他向来不为所动,始终效力于鲁国。可惜的是,孔子被奸人所害,不得已离开鲁国,开始了十四载的周游列国的旅途。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上天竟如此不公,这般对待这个圣人。

  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在四处奔波时,途经卫国见到南子,说了一句:“从未见过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孔子也被南子的美貌惊艳了,但她始终是用理智控制住了自己。最后南子一改轻浮态度跪拜孔子,孔子也拘礼回拜。

  在十四载的奔波生活中,孔子饱尝人情冷暖,经历了离别之痛。天寒地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冰却突然裂了,竹简落入湖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奋不顾身地跳下湖水捞竹简。不幸,颜回终是与世长辞了。孔子抱着颜回的遗体就那么呆坐了几个小时,一言不发,直到其他弟子把颜回抬走。孔子爱颜回比爱他的儿子甚至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继承他的血液,而颜回却可以传承他的大道。

  最后,鲁国那个曾经陷害过孔子的人,把孔子请回了鲁国。“我回去是可以的,但我只专心讲学,别用政事打扰我。”这是孔子回鲁国前留下的`一句话。

  在当今这个没有战乱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般高贵品行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了。修行到孔子这个境界确实不容易,你若心无旁骛,不合乎“礼”的坚决不做,遵循礼义仁和。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孔子中华文化的缔造者,华夏历史上辉煌的英雄。他如一杯美酒,越品越醇,他如一轮明月,越久越清;他,如一点火光,照亮整个华夏民族。

  孔子,一袭布衣成就传奇,一本《论语》流传千古。这,就是孔子。

  提起儒家思想,无人不想起孔子。正是因为孔子,中华才有五千年历史;正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才会灿烂至今;正是因为孔子,我国如今才得以辉煌。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看完《孔子》我沉思了许久……

  【篇二:孔子观后感】

  常泽茹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历史悠久,何其辉煌,那些辉煌被记载在一册册书中。可从未被尘封,中华上下五千年,他们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今天看了关于《孔子》的历史的电影,它狠狠的抨击着我的内心。将*两小时的影片,却道出了孔子不凡的一生,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文字,从他口中说出的一句又一句经典无不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形象。

  最打动我的有两个镜头,孔子被放逐出境,当时连老天都映衬着孔子的处境下着倾盆大雨,气氛沉重又让人不禁揪心,抛开妻女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不易。马车走了半路,车轮陷进了泥中,孔子师徒试图拽马使其摆脱泥淖,却不料被马踢翻在地,他笑了,笑得那么释然,又令人悲悯,这是一个失意之人最后的畅然!

  第二个镜头,孔子及其弟子驾着马车过一个大冰河的场景,不料,冰面开裂了。竹简都掉进了冰河里。颜回想都没想直接跳入湖中捞取竹简,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所有人眼睛上,眉毛上都有一层冰霜,在这极寒的地方,别说跳入湖中了,生着火都觉得受不了。

  颜回一刻不曾停过,他极力摆动双臂在冰湖里游动,将一卷又一卷竹简打捞上来。竹简都捞回来了,可颜回再也没有上来,永远被封在了冰层中。孔子一声又一声绝望地喊着颜回的名字……牵引着人们的心灵,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孔子后来的生活是在风餐露宿中度过的。就连一碗清可见底的汤,大家都一人一口的喝。他的一生是凄惨的,可以是光辉的!

  跳进历史的长河,追溯孔子的一生,我愿化作一个标点,结束最后一个长卷。不让光鲜的背后只剩空白!

  读孔子有感 4

  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孔子是一个善施教化、充满智慧的人。谁能想到,一个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水,竟能被孔子说出这么多的特点,说出如此富含哲理的宏论,真让人难以想象。孔子以水育人,也真让人难以想象啊!由我看来,水不就是水嘛,洁净透明,除了这个特点炎外,我也找不到别的特点,但在孔子眼里,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还善施教化。孔子真是聪明过人,让我们啧啧赞叹,敬佩不已啊!孔子认为,大自然就是书本中的知识。

  孔子不仅善施教化、充满智慧,而且还很谦虚呢!

  上完这篇课文,我还上网查了一些关于孔子的故事。我就选其中两个来谈一谈吧!从前有两个儿童在争辩太阳在不同时段离我们*还是远,孔子听了,也没有说认为我是老师,我的说法就是对的,而是在认真听两个儿童到底说的对不对。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孔子拜师》了。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闻名的老师了。但是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他真是谦虚、精益求精啊!

  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等待人的人。在古时候,人们都认为只有有钱人、当官的人家才能上学,那些穷人就不能读书。但孔子不这样认为,都是人,我们应该不分贵贱、不分卑微、不分富有和穷苦,都应该接受*等教育,而且穷人也有自己的长处啊!孔子这种有教无类的思想一直流传至今。

  读孔子有感 5

  这个星期,老师给我们发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看着看着,我觉得这本书好有趣,下面还有注释。这本书里讲了我不知道的孔子小时候的事情,比如说孔子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死了,还有孔子小时候很谦虚等等一些事情。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的故事:《第六章走向成熟的道路》,这张章讲的是孔子自从经过老子之后,他就把过去的一些偏于主观的做法有意识的减少了一些,他遇事也能冷静的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热情,就是使得他更为人们所钦佩了,于是他的弟子多了起来。他很从容的对门徒们说:“学会的东西时常去温*,不是很有乐趣吗?有很多志同道和的朋友很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研究学问,这不是令人高兴吗?自己有本领,可是没有什么人知道,但也没有什么不愉快,这不是有涵养的人么?”这就是孔子一时期的心情,就是他从孤苦伶仃的童年起,经过挫折,经过自我教育,学了一些本领,又接触了有阅历的先辈老子,自己已经从事着教育事业,同时对从政又有一些希冀时的孔子的心情,这时他还不到三十五岁。读到这里,我就心里暗暗敬佩孔子:三十五岁之前就有这么多本领,怪不得孔子有这么大的成就。如果现在有人都像孔子那么勤奋,那这样的.人肯定是人才。虽然孔子很博学,但是他并没有骄傲,还谦虚的说他只会赶车(一个全才的人必备的本领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里头赶车是认为最低下的),这点我们就要向孔子学*了,他的道德、文学高、品质优良,还很谦虚,我们也要做一个像孔子一样的人。


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扩展6)

——读《学步》有感(精选5篇)

  读《学步》有感 1

  这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燕国人学走路的故事。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下面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相传在战国时期,赵国的`邯郸人走路姿势特别优美。燕国寿陵的一个年轻人便千里迢迢,专程到邯郸来学走路。结果最后,不但没学到方法,反而把自己以前的走路姿势也弄丢了。

  这个年轻人真的可笑,自己原来走路不挺好的吗,怎么就想着学人家的呢?就算学会了,也就是步伐改变了一下而已,对自己也没什么益处。这个成语故事现用来比喻一味地模仿他人,最后反而把自己本身的本事并丢,适得其反。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邯郸学步式地学*。比如,写作文时,虽说可以用名作来作范文,但可不能直接抄袭,最后,也只是为了图个小便宜。

  有一次,我们周末要写篇作文。周一交上来时,有一篇貌似在哪见过,哦,对了,这是作文书上的一篇范文!这位同学竟然原封不动地抄了下来。老师最后给他记了个“鸭蛋”。以后,这位同学听了“邯郸学步”这个故事,想必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吧。

  读《学步》有感 2

读《学步》有感400字

  最*,我读了一篇叫《学步》的文章,学步,是每个人人生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作者用孩子在家里学走路和在外面奔跑这两件事,写出了学走路的困难与危险,也使我想起了小时候走路的情景。

  学走路时我还太小,还没开始记事,都是通过看录像带和爸爸妈妈讲给我听的。那时,爸爸让我在床上爬来爬去,连坐都不太坐得稳,躺着趴着。后来慢慢地,我能摇摇晃晃地站了,有时会一屁股坐到地上,或一下扑倒了。在一旁摄像的爸爸不会来扶我,就只鼓励我自己爬起来,如果我哭得很凶,也毫不心软。我体会到爸爸用心良苦,因为走路只能自己,不能别人代替。

  爸爸并不是不心痛我,而是要让我学会坚强,学会自己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学步是一生的课题。小时候,我们学*怎样走路;现在,我们正学*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将来,我们要学*怎么走向成功之路……

  《学步》这篇文章,让我从简单的`“学步”中受到不少启示。明白了学步中蕴含的道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别人最多帮你一时,是不可能永远帮你的,路在脚下,也要自己把握好方向,才能越走越远!

  《学步》篇幅不长,却深有含意,抽出一点时间读一下吧!一起好好“学步”。

  读《学步》有感 3

  我在《走到书里去》中读到了《学步》这篇文章,它以自己看到的事情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构出了这篇美妙的文章。

  本文主要讲了作者的儿子学步时被碰痛并在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伤疤,最终终于学会走路的故事。

  文中“儿子,你从来不会想到,在你学步的路上,处处潜伏着危险呢”写出了当今社会的现状。”你的额头留下了难以消退的伤疤,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写出了世上学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的.。“你似乎对*坦的路不感兴趣,哪里高低不*,哪里杂草丛生,哪里水洼泥泞,你就爱往哪里走”说明只有经历磨难才能**。

  走路,看似容易,但是也要经过摔倒和擦伤。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是世上也是无易事的。只要努力,多难的事情都能学成,但是不努力,多简单的事都学不成。

  读《学步》有感 4

  那天,我拜读了《邯郸学步》这篇寓言故事,从中有很深的体会。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燕国的寿陵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很美,就去邯郸学走路,他一会儿学老人走路,一会儿学青年走路,最后那个寿陵人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连自己原先走路的样子也忘了,只好狼狈地爬回了家。

  本来这个寿陵人学走路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这个寿陵人做什么事没有目标,三心二意,你看他,一会儿模仿老人走路,一会儿模仿青年走路。目标不专一,方法不得当,也不去研究分析自己的缺点在哪里,别人的`优点在哪里。可想而知,最后只有爬着回家了。如果那个寿陵人一心一意地学走路,那结果不就相反了吗?

  再想想我,不也是和那个寿陵人一样吗?我打篮球,一会儿学科比的投篮姿势,觉得不好学,又学皮尔斯的姿势,太难学了。最后不仅谁的姿势也没有学会,而且投篮也不准了。

  看完这篇故事,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会越做越不好。

  读《学步》有感 5

  这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燕国人学走路的故事。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下面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相传在战国时期,赵国的邯郸人走路姿势特别优美。燕国寿陵的一个年轻人便千里迢迢,专程到邯郸来学走路。结果最后,不但没学到方法,反而把自己以前的走路姿势也弄丢了。

  这个年轻人真的可笑,自己原来走路不挺好的.吗,怎么就想着学人家的呢?就算学会了,也就是步伐改变了一下而已,对自己也没什么益处。这个成语故事现用来比喻一味地模仿他人,最后反而把自己本身的本事并丢,适得其反。

  在生活中,我们不能邯郸学步式地学*。比如,写作文时,虽说可以用名作来作范文,但可不能直接抄袭,最后,也只是为了图个小便宜。

  有一次,我们周末要写篇作文。周一交上来时,有一篇貌似在哪见过,哦,对了,这是作文书上的一篇范文!这位同学竟然原封不动地抄了下来。老师最后给他记了个“鸭蛋”。以后,这位同学听了“邯郸学步”这个故事,想必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吧。


读《传*录》有感(精选5篇)(扩展7)

——读《蝉》有感(精选5篇)

  读《蝉》有感 1

读《蝉》有感范文300字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形状相似而颜色各异,它具有古老昆虫种群的原始特征。蝉家族中的高音歌手是一种被称作“双鼓手”的蝉。

  蝉在地下要度过4—5年,才能在某一天破土而出,经过四次蜕变,成为一只发育正常的蝉,然后穿上华丽的衣服,在温暖的阳光中开始歌唱。

  我感受到任何成绩都是艰辛努力的结果。小小的蝉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完全靠自己的能力,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蝉。这个过程非常的艰辛,它在地下要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黑暗生活,才能够换来一首又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

  9月26日我代表学校参加了开发区中小**动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了这次运动会,我每天比别的同学早到校半个小时,在操场上跑三圈,然后进行体能训练,这个过程非常艰苦,但我依然坚持着。

  蝉的这种不怕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将继续激励我努力学*。

  读《蝉》有感 2

  今天学*了一篇课文——《蝉》,也想到了点东西。

  这篇课文牵扯到一个“生命值不值得”的问题。我以为:生命长短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值不值得?只把自己能做的做好便可,这便能死得其所,死而瞑目,有何不值得呢?

  蝉也是如此罢,一夏天便死去,正是这样,不留什么遗憾,这样的生命是可贵的,是值得尊敬的。

  我于是想到:能安心死去,不在这世上留什么遗憾,难道不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吗?又有什么人能做到这一点呢?大多人不都是死不瞑目,多多少少有些惦念吗?所以,蝉不光是伟大的,还是幸福的,单纯的。它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但它可以毫无顾虑的死去。这般拿得起放得下的,恐怕只有佛吧!佛家讲“坐化”,死的时候静静的,无人知晓。这才是真的大智慧——来时两袖清风,去时一缕青烟。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写道:“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大概就是生命的真谛吧。

  蝉便是这样,即使无人知晓,也要让生命有价值。这也正是我们应学*的,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是为自己活的,不要管别人怎样,即使没人关注,我们也要发挥自己的价值。还有,只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生命结束之时没什么遗憾。

  现在已是冬日,脚踩大地,再过半年,蝉就会又从土里钻出来,想到这儿,耳边仿佛充满了蝉鸣声……

  读《蝉》有感 3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也许,有人会觉得蝉的声音很烦。但是,它等了17年,等的就是这个夏天,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长成蝉。它,在足足一个夏天中雷鸣般地叫着。但是,它的生命是那么短暂。秋风一吹,小小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有的人,以玩乐为主,一生中,他在社会中做出了什么贡献?有的人,整天顾着赚钱赚钱。但是,即使有用不完的钱,也不去植一棵树,不去捐一分钱。这样的人,还不是徒劳一辈子吗?有的人,整天顾着,直到家破人亡,还不肯收手。他的人生,有什么乐趣?有的人……回头看看吧,看看你以前走过的路,是杂草纵生,还是花满两旁?再看看前面,将要通向大道是光明无限,还是暗淡无光。光明的路,也许不太好走,人们通常会引入歧途。但是,你们真的想自己一生中无所作为,还要满身污点吗?这样,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也是一个不懂得珍惜时间得人。尽管时间过得多块,我都不在乎。就如:那一年,爸妈送我去学钢琴,三分钟热度。后来的每日,也不认真上课,上课时,眼珠注视墙上的那个大钟,心想:“什么时候下课?什么时候下课……”一个月下来,我学了什么?什么都没学。

  一晃14年,时光老人,为何要走得那么快?但是,为何我又不去留住你呢?有一个暑假到来了,我每天都在闲游散荡。以前的我,坚持每天画一幅画;以前的我执意每天写一篇作文;以前的我……那股冲劲,到哪儿去了?每天都在网上遨游,给我带来了什么?难道哦啊我就不腻?为什么要一错再错,不珍惜时间?深思,我不禁觉得所做的一切,是那么的空虚,茫茫然。

  人生,有多少个“90天”啊!可是,却不如这个只能活“90天”的小东西。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时间?没有!醒来吧,时光是不等人的,趁着时间还没有完全流失,趁着还年轻,站起来,向我们的理想出发!为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读《蝉》有感 4

  今天,我读完了《蝉·歌唱家背后的心酸》这一篇文章,心里有很多的感触。

  说到蝉,很多人都会想到《蝉和蚂蚁》这个寓言故事,这个寓言的大意是这样的:在冬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蚂蚁们为了储存过冬的食物而不停得忙碌着,蝉却在整个夏天都在快乐的唱歌,还嘲笑蚂蚁们不懂得享受生活。当寒冷的冬季到来的时候,没有储存一丁点粮食过冬的蝉又冷又饿,向蚂蚁乞讨食物,受尽蚂蚁的嘲讽。

  如果你听了这个寓言,肯定会认为蝉是一个大懒虫,这就大大冤枉蝉了。蝉的寿命只有五、六个星期,是不可能度过冬季的,而且蝉只会喝不会吃东西,储存食物对它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只要我们知道了蝉的生活*性,就可以知道蝉不仅不会乞讨,还有一付喜欢帮助别人的热心肠哩。

  在炎热的夏天,很多的小虫子渴的要命,但是蝉一点儿也不怕,蝉会找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用长在胸前的嘴——一个非常精巧而尖利如锥子的吸管刺穿树皮,就可以吸到汁液了。

  在大自然里,总是有很多的强盗喜欢不劳而获,那些找不到水喝的饥渴难耐的黄蜂、苍蝇、玫瑰花的金龟子都喜欢来到蝉的身边,舔食那些大树的汁液,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蚂蚁。

  蚂蚁虽然个子小,却一点也不客气,拼命地挤走其他的昆虫,有一些蚂蚁还直接从蝉的身体上爬过。好心的蝉从不和蚂蚁计较,可是蝉的谦让反助长了蚂蚁野蛮行径,有的蚂蚁爬到蝉的背上,抓住蝉的吸管往外拔,蝉被无理的小蚂蚁闹腾的心烦气燥,拍拍翅膀飞走了。

  从这篇文章看来,原来向别人乞讨食物的原来是寓言故事中勤勤恳恳的小蚂蚁啊!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冤枉了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终于为蝉**了;也说明了*时生活中,看任何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啊!

  读《蝉》有感 5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张悉妮的成长过程。记述的是张悉妮因儿时发烧导致耳聋,10岁才入学,可她不气馁,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电脑,通过电脑来学*。她未满13岁就在网上写了70万字的《童年无忌三国志》.30万字自传《假如我是海伦》和50万字的《假如给我三天听力》等长篇大作。

  张悉妮不幸耳聋,成了一个残疾人,可她不怕。因为她遇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有责任心.最能为孩子牺牲的父母和拥有一颗少有的上进心。我虽然是个健全的孩子可远远比不上她,别说上进心有一个知足心就好了。再说她的著作,字数长达70万.50万.30万,这简直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读了张悉妮的故事后,我下定决心我也要努力.拼搏,拼出那上万个字的文章,要在别人不学时还学。如今社会上的竞争力已超越我们的想象,如果还在迷迷蒙蒙地度过光阴,那就是真正地等于一个名副其实的残疾人。作为一个21世纪健全的未来继承人去奋斗去努力吧,比一个失聪才女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要了解这个社会,要了解许许多多的东西,了解周围的一切。就像蝉一样,它鸣叫是因为它是聋的,它用鸣叫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