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

首页 / 计划 / | 2022-11-09 00:00:00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1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称八六三计划)专项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要求,结合八六三计划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八六三计划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拨款,用于研究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培育高技术产业生长点。

  第三条 八六三计划的经费管理工作,在*统一领导下,由科学技术部和*人民*总装备部(以下简称归口部门)分级归口管理,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专家在管理与决策过程中的评议和咨询作用。

  第四条 八六三计划经费的预算安排要有利于集中资源、突出重点。

  第五条 八六三计划经费实行课题制管理。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本办法及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精打细算、合理安排的原则,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计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

  第六条 八六三计划经费管理的各方职责与权限:

  (一)*:

  1.负责审批年度经费总预算;

  2.负责审批入选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3.负责审批计划管理费预算;

  4.检查、监督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5.负责审批年度汇总决算。

  (二)归口部门:

  1.负责编制年度经费总预算;

  2.负责审核入选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3.负责编制年度计划管理费预算;

  4.负责制定预算评估评审工作规范;

  5.检查、监督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6.负责编制年度汇总决算。

  (三)课题责任人:

  1.负责编制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2.负责课题研究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3.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课题依托单位的监督、检查;

  4.负责编制课题研究经费决算。

  (四)课题依托单位:

  1.会同课题责任人编制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2.负责课题研究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3.审核大型仪器设备费用(单件金额或一次支付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支出;

  4.审核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的支出;

  5.监督课题责任人在其权限内的各项支出;

  6.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7.会同课题责任人编制课题研究经费决算。

  第七条 根据课题规模以及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八六三计划课题实行成本补偿式和定额补助式两种资助方式。

  对资助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课题实行成本补偿式资助方式。

  对资助金额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的课题实行定额补助式资助方式。

  第八条 成本补偿式课题研究经费预算的申报审批程序:

  (一)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课题的单位和科学家按照课题申报的统一要求向归口部门申报课题;

  (二)对于归口部门评审人选的课题,由课题责任人负责与课题依托单位共同按要求填写《成本补偿式资助课题预算表》,编制详细的课题经费预算书,上报归口部门;

  (三)归口部门组织专家或择优进选专业科技评估机构对课题研究经费预算进行评审或评估,对于资助总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下同)的成本补偿式课题,归口部门必须委托专业科技评估机构对课题经费预算进行评估;

  (四)归口部门根据评审或评估的结果提出课题研究经费初步预算;

  (五)归口部门将课题研究经费初步预算在适当范围内公开,接受监督、处理异议,公告期不少于10天;

  (六)*审批科学技术部汇总后的课题研究经费预算,实行两级管理的课题,预算批复到子课题;

  (七)归口部门根据国家紧急需求确定的重大课题,可以简化经费预算评审或评估程序,但其经费预算的确定必须经过归口部门的部务会批准,并报*同意后方可执行。

  经批准的经费预算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做调整。但由于课题研究目标、重大技术路线或主要研究内容调整以及不可抗力造成意外损失等原因,对课题经费预算造成较大影响时,可以对经费预算进行调整,但必须按原程序上报审批。

  第九条 定额补助式课题研究经费预算的申报审批程序:

  (一)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课题的单位和科学家按照课题申报的统一要求向归口部门申报课题;

  (二)对于评审入选的.课题,由课题责任人负责与课题依托单位共同按要求填写《定额补助式资助课题预算表》;

  (三)由归口部门依据评议专家组的建议和相关的财政、财务政策提出资助额度;

  (四)归口部门将核定的课题资助额度在适当范围内公开,接受监督、处理异议,公告期不少于10天;

  (五)*审批科学技术部汇总后的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资助额度一经核定,不能调整。

  第十条 八六三计划经费包括课题研究经费和计划管理费。

  课题研究经费是指课题确立后,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支出,包括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所有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协作研究支出。

  计划管理费是指由归口部门所使用的、为管理八六三计划及其经费而支出的费用。一般包括:规划与指南的制定和发布、课题遴选、评估、评审、招标、监理、监督检查、验收、计划协调、国际合作与交流、调研、会议、资料、信息管理等管理活动支出的费用。具体内容详见附一。

  第十一条 课题责任人在编制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时必须同时编制经费来源预算与经费支出预算。

  (一)经费来源预算包括用于同一课题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包括从八六三计划经费获得的资助、从依托单位获得的资助、从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获得的工资和补助、从企业获得的资助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得的资助。

  (二)经费支出预算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协作研究支出。

  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耗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费用。包括:人员费、设备费、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外协测试化验与加工费、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修缮费及其他直接费用。人员费是指为直接参加课题研究的全体人员支出的劳务费用。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需将课题组成员的工资和补助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课题预算表》经费来源栏中列示,由课题成员所在单位提供,在课题研究经费中不得重复开支相关人员费用。具体内容详见附二。

  间接费用是指依托单位为组织和支持课题研究而发生的难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依托单位直接为课题服务的管理服务人员的人员费、现有仪器设备使用费、房屋占用费和其他有关费用。课题间接费用占课题经费总预算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根据依托单位的性质分别核定。具体内容详见附二。

  协作研究支出是指存在协作研究的子课题将协作研究工作委托给其依托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所发生的支出。存在协作研究的子课题的课题责任人及其依托单位应当在该子课题的研究经费预算中确定协作研究支出总额,并按照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分类详细列示协作研究支出预算。

  第十二条 八六三计划经费拨付按照*关于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执行。

  按照规定需实行*采购的,经费拨付按照有关的*采购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对于某些预期可以为课题(子课题)依托单位(以下简称依托单位)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课题或课题完成后给依托单位留下较多固定资产的课题(子课题),依托单位应当提供课题配套资金,具体比例由归口部门在审核课题预算时核定。依托单位提供的配套资金纳入课题经费预算统一管理。

  第十四条 未按课题计划任务书执行的课题将终止拨款并由归口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全部收回或部分收回已拨款项的处理。对确需调整课题计划任务书的课题,在调整计划得到正式批准后,才能恢复拨款。

  第十五条 未完成课题的年度结余经费及计划管理费的年度结余,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课题的结余经费,经归口部门核定,留给依托单位,用于补助仪器设备的维护运转、人才培养及其他研究发展活动。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3

  第二十六条 *会同归口部门或委托有关机构对八六三计划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要客观、公正,且不得干预课题的正常实施。

  第二十七条 依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要对所依托课题(子课题)的一切经费开支行使监督权,做到审批手续完备,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措施得力,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并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课题研究过程中因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因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等客观原因发生损失时,5万元以下的(含5万元),由课题责任人提出,课题依托单位审批核销,报归口部门备案;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含20万元),报归口部门审批核销;20万元以上的,经归口部门审查后,报*审批核销。对由于主观原因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 八六三计划经费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课题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对课题责任人和课题(子课题)依托单位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视情节轻重,可以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课题、取消课题资助资格等措施。

  第三十条 八六三计划经费管理将逐步建立课题经费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并对课题责任人、课题(子课题)依托单位、中介机构和评议专家的信誉度进行评价。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1)

——*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

*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办法1

  第一条 为加强部内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业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根据我部《加强部内专项资金与收费收入管理意见》和财政有关法规、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部内卫生专项经费是指*为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及国家有关卫生政策,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实现国家卫生工作目标和我国*对国际组织作出的重大承诺,应付突发事件和控制重大疫情,向*提出申请,由*审核批准而确定的专项经费。

  目前,部内卫生专项经费包括:防治防疫专项经费、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妇幼卫生专项经费、农村卫生建设专项经费及其他卫生专项经费。

  第三条 部内卫生专项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定期检查”的管理办法。

*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办法2

  第四条 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在部党组统一领导下,实行主管部长负责制。

  专项经费的立项、年度综合预算安排及重大调整由部党组确定。财务主管部长领导年度综合预算执行和管理工作,并对部党组负责。

  第五条 规划财务司是专项经费管理的职能部门,在财务主管部长领导下,按照部党组确定的原则和年度预算负责各专项经费的立项、申报、分配、下达等财务管理工作,并负责部内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综合预算核定用于专项业务领域的经费,划分到相关业务司局使用,实行业务主管部长领导下的司长负责制。

  各业务司局综合处(或办公室)是本司局专项经费管理的协调部门,负责本司局专项经费立项、申报、协调和日常管理。

  第七条 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专项经费的设立必须符合卫生事业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要求,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2.专项经费的分配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严格按照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分清责任,各司其职,以有利于加强宏观管理,鼓励先进,扶持贫困。

  3.专项经费的使用要严格执行国家和部内有关管理规定,必须专款专用,依据预算确定的项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作它用。

  4.专项经费的检查与评估须按照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要求执行,以保证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卫生专项经费管理办法3

  第二十四条 按照预算和项目管理的要求,各业务司局每年年度终了和项目完成之后,必须进行财务决算,并按期上报规划财务司。

  第二十五条 决算分年度决算和项目决算。

  年度决算是指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反映项目实际进度情况和财务状况的文件。主要包括专项经费支出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项目决算是在项目完成之后,主管业务司局对项目最终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性报告文件。主要包括专项经费支出情况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项目完成总结。

  第二十六条 项目完成后各业务司局要组织专门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按照项目规定目标、实施计划,逐一核实实际完成情况,检查项目和经费执行情况,评价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认真总结经费使用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形成文字报告。

  第二十七条 规划财务司根据各司局年度决算或项目决算,结合项目评估,及时汇总上报部党组和*。并以此作为项目继续开展的依据或各司局设立其他专项项目的参考。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 (菁华3篇)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1

  第六条 科技部和总装备部是863计划的组织实施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计划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

  (二)确定技术领域及领域内任务设置;

  (三)组建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和领域专家组;

  (四)建立备选项目库,审定项目立项建议,批复立项;

  (五)编制年度计划及年度预算;

  (六)督促、检查计划的实施,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组织实施部门设立863计划联合办公室(以下简称'联办')。联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提出重大事项决策建议;

  (二)编制年度计划;

  (三)协调计划进度;

  (四)组织对计划执行的评估工作;

  (五)组织协调跨领域活动;

  (六)综合管理计划专家库和基地。

  联办设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第八条 各领域设立领域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域办'),负责本领域的组织实施和监督。领域办设在组织实施部门。民口各领域办吸纳*主要相关部门参加。领域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提出本领域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

  (二)研究提出本领域专题设置和项目立项建议;

  (三)编制本领域年度计划;

  (四)审核项目和专题课题申请指南(标书);

  (五)批准专题课题立项,审核项目课题立项建议;

  (六)提出重大项目主要承担单位、总体专家组人员组成建议,组织对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论证;

  (七)组织对项目、专题的评估和验收;

  (八)签订或委托签订课题任务合同书。

  第九条 863计划设立计划专家委员会,对计划的战略决策和实施进行咨询与监督。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由组织实施部门聘任,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年,最多担任两届。计划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

  (一)对计划发展战略和计划目标、战略任务和部署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二)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

  第十条 各领域设立领域专家组,为本领域的战略决策和组织实施提供咨询与技术指导。领域专家组由部门和地方推荐,组织实施部门选聘,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不参加领域专家组。领域专家组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年,最多担任三届。领域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本领域技术发展战略与预测研究,对领域的目标和任务提供决策咨询;

  (二)参与编制项目和专题课题申请指南(标书);

  (三)审议专题课题和项目立项建议;

  (四)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的论证;

  (五)参与对项目(课题)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

  (六)承担领域重要技术发展问题的咨询工作。

  第十一条 863计划设立专家库。专家库中的专家参与863计划的实施,发挥同行评议的作用。专家库中的专家通过*有关部门和地方推荐,由组织实施部门核准后统一入库。专家库中的专家根据需要可参加以下工作:

  (一)课题的评议和评审工作;

  (二)项目(课题)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

  (三)对计划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 组织实施部门所属的相关中心(以下简称'相关中心')接受组织实施部门的委托,在领域办的指导下,承担863计划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

  (一)承担专题课题申请指南的组织编制工作;

  (二)承担专题和项目课题申请书的受理和形式审查工作;

  (三)承担专题课题评议、评审的组织工作,提出立项建议;

  (四)承担项目课题评审或评标的组织工作,提出立项建议;

  (五)承担课题任务合同书的审核工作;

  (六)承担课题检查和验收的组织工作;

  (七)承担项目和专题的信息与文档的管理工作,每年向领域办报告专题和项目的执行情况;

  (八)承担领域专家组的支撑和服务工作。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2

  第十三条 各领域下设若干专题,专题以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主。领域办组织研究提出本领域专题设置、专题目标和主要任务等建议,经联办组织综合审议后,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专题下设课题,课题原则上不设子课题。课题通过公开、公*的竞争机制确定,主要程序如下:

  (一)公开发布课题申请指南;

  (二)同行专家通讯评议;

  (三)同行专家会议评审;

  (四)领域办批准。

  第十五条 根据领域年度计划和专题战略目标,相关中心每年组织领域专家组成员和同行专家研究编制课题申请指南,由领域办审核发布。

  第十六条 相关中心从计划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同行专家对课题申请进行通讯评议或会议评审。

  第十七条 相关中心根据评议评审结果提出课题立项建议,领域专家组对立项建议进行审议,领域办批准。

  第十八条 为了鼓励创新,各领域可安排适当比例的非共识课题。对于在评议过程中出现的非共识课题,由领域专家组成员署名推荐,直接列入课题立项建议,报领域办批准。

  第十九条 课题责任人填报课题任务合同书,相关中心负责审核,领域办与课题责任人签订课题任务合同书。

  第二十条 课题立项结果向社会公布。对未被批准的课题申请,由相关中心向课题申请者做出书面通知。

  第二十一条 相关中心组织领域专家组成员和专家库中的专家,对课题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提出课题调整建议,经领域专家组审议后,报领域办批准。

  第二十二条 相关中心组织领域专家组成员和专家库中的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分为通过验收、不通过验收和结题三种。

  课题形成的国家秘密技术,按照《科学技术保密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 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需要终止或调整的课题,由课题责任人向相关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经领域专家组审核后,报领域办批准。

  第二十四条 领域办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专题实施情况进行独立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专题调整建议,经联办会签后,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专题任务结束后,领域办组织对专题进行总结,并进行绩效考评。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3

  第二十五条 863计划各领域的项目包括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类。重大项目以形成原型样机或重大技术系统为目标,重点项目以突破核心技术、开发单项战略产品原型或解决中试中的重要工艺问题为目标。项目一般下设课题,课题由法人单位承担。

  第二十六条 根据部门、地方提出的重大科技需求,结合本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专题课题成果,领域办组织研究提出项目立项建议。立项建议主要包括:项目的目标和具体指标要求、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重大项目应同时提出主要承担单位建议。

  第二十七条 重大项目立项建议由联办组织进行综合审议,由组织实施部门批准;重点项目立项建议经联办会签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重大项目的任务落实:

  (一)项目主要课题承担单位推荐总体专家组人选,经领域办审核后,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总体专家组负责提出项目实施方案建议、项目的总体集成和技术协调,参加项目课题的验收。

  (二)总体专家组根据批准的重大项目立项建议,研究提出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建议。实施方案应包括具体目标、任务分解、进度计划及课题承担单位选择方式建议等内容。

  (三)领域办组织领域专家组成员、专家库中的专家和相关产业界专家对重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论证,通过论证的实施方案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复。

  (四)项目课题通过招标或择优委托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由总体专家组负责编制课题指南或标书,由领域办审核后发布。

  (五)相关中心组织课题承担单位的招标或择优评审,提出课题承担单位建议,在征求总体专家组意见后报领域办审核,由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 重点项目的任务落实:

  (一)领域办组织领域专家组成员和专家库中的专家编制重点项目指南或标书,经组织实施部门批准后,由领域办发布。

  (二)相关中心组织重点项目的评审或评标,提出课题承担单位和项目牵头单位建议。

  (三)领域办组织领域专家组对课题承担单位和项目牵头单位建议进行咨询审议,审核后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复。

  第三十条 领域办与课题承担单位签订课题任务合同书,保密课题应同时签订保密协定,按照保密规定进行管理;非保密课题的立项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一条 相关中心组织专家库中的专家对项目课题的实施进行检查,提出课题调整建议,经领域办审核后,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第三十二条 由于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需要调整或终止的课题,由课题承担单位向相关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经领域办审核后,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第三十三条 对与部门、行业及地方关联度大、示范性强的项目,可以委托有关部门或地方*作为项目主持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领域办根据项目特点,提出项目主持单位建议,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项目主持单位是项目的责任主体。

  (一)项目主持单位组织提出项目实施方案,经领域办组织论证后,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复。

  (二)项目主持单位通过招标或择优委托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三)项目主持单位与课题承担单位签订课题任务合同书,报领域办备案。

  (四)项目主持单位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匹配经费和其它配套条件,协调并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有关事项。

  (五)项目主持单位负责督促、检查课题的执行情况,并向领域办提交项目年度执行和进展情况报告。

  (六)项目主持单位根据课题执行情况对课题进行调整,报领域办备案。

  (七)项目主持单位组织课题验收,并负责准备项目验收相关材料和向领域办提出项目验收申请。

  第三十四条 领域办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委托专业监理机构对工程性项目进行全程监理。根据评估结论和监理意见,领域办提出项目调整建议,经联办会签后,报组织实施部门批准。

  第三十五条 课题由相关中心或项目主持单位组织验收;项目由领域办组织验收,并进行绩效考评。项目形成的国家秘密技术,按照《科学技术保密规定》进行管理。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3)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菁华3篇)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1

  第八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发布国家高技术项目公告或通知,明确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实施时间,以及安排国家补贴资金的方式和标准。

  第九条 按有关规定应由地方*核准或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应在核准或备案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按有关规定应由地方*审批的地方*投资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有权审批单位批准后提出资金申请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应报*或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可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一并提出资金申请,不再单独报送资金申请报告;也可在项目经审批或核准同意后,根据国家有关投资补助、贴息的政策要求,另行报送资金申请报告。

  第十条 申请国家高技术项目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的要求;

  (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等要求,项目方案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三)应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归属明晰;

  (四)项目单位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资金筹措、项目实施能力,以及较好的资信等级,资产负债率在合理范围内,项目已基本具备实施条件,项目所需资金已落实;

  (五)建设项目应按本办法第 九条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已基本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或已经开工建设但审批、核准或备案未超过两年,已通过项目用地预审或用地已经依法批准,具有环保以及其他许可文件。

  第十一条 申请国家高技术项目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业化项目采用的科技成果(包括自主知识产权、消化吸收创新、国内外联合开发的技术等)应具有先进性和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有关成果鉴定、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或技术检测报告等证明材料、必要的验证和生产许可;项目单位具有较强的工程建设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展相关产业化项目的生产、经营资格。

  (二)研制开发项目的研制开发方案先进、可行,目标明确;项目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能力,具有前期相关领域的研发基础和研发队伍;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应结合依托工程。

  (三)工程实验室项目和工程中心项目的项目单位须为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组建,并完成相关组建工作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内容符合该工程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方向和任务,建设方案合理。

  (四)技术中心项目的项目单位须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且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最*年度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得分70分以上;项目应能够支撑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

  (五)升级调整项目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项目单位具有良好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和较好的经营业绩;具有开展相关产品生产的资格,项目必须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有关标准。

  第十二条 项目单位应根据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相关规定,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具体要求由项目公告或通知具体规定,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研发)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各项建设(研发)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国家补贴资金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据;

  (四)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

  (五)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可根据具体情况附以下相关文件:

  (一)*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或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二)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承诺,申请贴息的项目还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七)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八)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十三条 项目主管部门应根据第十条至第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审查项目单位提出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对审查合格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中,对于工作职能属于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的项目,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并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商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后,由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对申报材料不完备的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通知项目主管部门在要求的时限内补充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 对项目主管部门报送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组进行专家评审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必要时可征求*有关部门或地方*的意见。

  专家组应由专业性、权威性、代表性、中立性,且与项目无重大相关利益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应科学、客观、公正地评审项目。

  专家评审或咨询机构评估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项目进行评审评估:

  (一)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二)项目对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具有的带动作用;

  (三)项目单位的经营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四)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五)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的其他要求。

  第十五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科学、公*、择优的原则,根据专家评审意见或咨询机构的评估意见,综合考虑*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审查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将项目的评审评估意见和审批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告知项目主管部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是下达国家补贴资金的依据,应包括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国家补贴资金额度和资金使用方向。批复文件可单独办理,也可集中办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从以下方面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审查:

  (一)符合中央预算内资金的使用方向;

  (二)符合项目公告或通知的有关要求;

  (三)符合国家补贴资金的安排原则;

  (四)提交的相关文件齐备、有效;

  (五)项目的主要建设(研发)条件基本落实;

  (六)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最高限额原则上不超过2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地方*投资的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及以下的,一律按投资补助或贴息方式管理,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企业投资的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及以下的,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也可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2亿元之间且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超过50%的,对于地方*投资项目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可按投资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也可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给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在3000万元-2亿元之间且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的,或超过2亿元的,按直接投资或资本金注入方式管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七条 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超过3000万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要求项目单位报送初步设计概算,并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决定国家安排资金的具体数额。

  第十八条 单个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原则上均为一次性安排。对于已经安排国家补贴资金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再重复受理其资金申请报告。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

  第十九条 国家高技术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项目单位的自有资金、国家补贴资金、*有关部门或地方*配套资金、银行贷款,以及项目单位筹集的其它资金。项目资金原则上以项目单位自筹为主,国家采用资金补贴的方式予以支持。

  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筹集的项目资本金或研发项目的自有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新增投资的30%。项目资本金来源包括项目单位可用于项目的现金、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新老股东增资扩股资金、资产变现的资金等。

  第二十一条 国家补贴资金分为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补助两类。

  国家投资补助应根据项目的重要性、风险程度以及产业发展、区域布局等要求,分档给予补助支持。

  贷款贴息补助的贴息率不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贴息资金总额根据项目符合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息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原则上按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贷款的实际发生额分期安排贴息资金。

  第二十二条 国家补贴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研究开发、购置研究开发及工程化所需的仪器设备、改善工艺设备和测试条件、建设产业化或工程化验证成套装置和试验装置、建设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购置必要的技术、软件等。

  第二十三条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国家高技术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和投资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以及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的项目国家补贴资金的下达申请,可一次或分次下达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项目主管部门收到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后,要按有关规定尽快将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下达到项目单位,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对于由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作为项目主管部门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国家补贴资金投资计划同时下达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经济(贸易)委员会,由省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级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下达到项目单位。

  第二十四条 项目单位对国家补贴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国家补贴资金;项目主管部门要对国家补贴资金加强监管,督促项目单位按照国家补贴资金使用方向使用国家补贴资金。

  第二十五条 项目单位的自筹资金应按计划及时足额投入。鼓励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3

  第二十六条 国家高技术项目实行项目单位责任制,项目单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运营等,并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做好对国家补贴资金使用的稽察、检查和审计工作。

  第二十七条 项目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和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对项目实施情况和国家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管。项目主管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项目单位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建设方案或实施方案。

  第二十八条 所有国家高技术项目应按照国家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做好招标工作。其中,对于使用国家补贴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招标内容和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开展招标工作。

  第二十九条 项目主管部门应在每年2月底和8月底以前,以正式文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包括项目进度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处理意见等内容的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并提出国家补贴资金的下达申请。项目单位应按照项目主管部门的要求报送有关项目进展情况。

  第三十条 项目单位应按照资金申请报告批复的总体目标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项目出现重大情况需调整的,应向项目主管部门报告。对不能完成总体目标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于其他不影响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调整,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审核调整,并抄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三十一条 项目实施达到项目总体目标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准备工作,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主管部门应及时对项目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论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在验收国家高技术项目时,应邀请第三方人员参加。项目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保管项目有关档案和验收材料。

  第三十二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和验收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可视情况组织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有关中介机构或有关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后评估。

  第三十三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权属,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四条 研制开发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财务处理按照科研项目相应的财政拨款有关规定管理。其他国家高技术项目的国家补贴资金的财务处理按照资本公积管理。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4)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 (菁华3篇)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1

  第七条 本市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设置规划及原则为:

  (一)助产技术:根据辖区内*五年的分娩数、床位使用率进行设置规划,使辖区内助产机构总数能满足服务需求。机构条件应为具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并设置相应数量的产科床位和新生儿床位。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设置按有关政策另行规定。

  (二)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根据辖区内育龄人群分布和医疗机构的设置情况,以2007年期末开展节育和终止妊娠技术的'机构为基数,以市区以及郊区中心城镇服务机构年手术量不低于400例,郊区(县)边远乡镇服务机构年手术量不低于200例为原则,对开展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机构的布点进行调整设置。以上机构条件为具备相应医疗技术力量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三)婚前医学检查:原则上每个区县设置一家机构,一般设在妇幼保健机构内。

  (四)产前诊断(筛查):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和需求状况,全市开展产前诊断的机构总数控制在8家以内,原则上设置在具备与所开展的技术相适应的三级医疗机构内。开展产前筛查的项目目前为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机构应当设置在与所开展的技术相适应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内,原则上每个区(县)设置一家,并根据市卫生局设定的工作网络,与开展产前诊断的机构建立对应工作联系,纳入其质控体系。

  (五)遗传病诊断:另行规定。

  第八条 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于每年3月底前将当年度本区域机构设置变动情况报市卫生局备案。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每年12月底前,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发证和校验情况汇总表(见附件1)上报市卫生局主管处室备案。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2

  第十七条 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人员,应当符合《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条件》的相关规定(见附件2)。

  第十八条 从事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的人员,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经考核合格,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并根据核准的内容,申请者为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在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考核项目栏上分别注明:1、助产技术;2、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申请者为助产士(护士)的,在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考核项目栏上注明单胎顺产接生技术。以上均须在考核结论栏下注明考核结果和执业地点。

  第十九条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医疗机构内在不同区县开展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的人员,应当分别向执业地点所属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申办《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经考核合格,发给《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注明考核项目、考核结果和执业地点,并纳入所属区(县)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业务管理范围。

  第二十条 从事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筛查)、遗传病诊断技术的人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经考核合格,市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并根据核准的内容,在《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考核项目栏分别注明:1、产前诊断或产前筛查:临床(妇产科、儿科、遗传咨询)、超声技术、实验室技术;2、婚前保健。以上均须在考核结论栏下注明考核结果和执业地点。

  第二十一条 凡脱离该技术服务岗位或考试合格未申领《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二年以上的人员,应当重新经过上岗培训、考核,核准执业资格。

  第二十二条 外省市、港澳台地区、国外来沪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人员,须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进行培训、考核、审批。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3

  第二十三条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由发证机关每年校验一次,并在《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副本上作记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校验内容主要为:服务期限内提供的服务数量、年度技术服务考核情况、服务范围及有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持证人员等情况。《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由发证机关每三年验证一次。校验机关应在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专项技术培训简况栏内加盖“母婴保健技术注册校验章 ”,并注明持证人持证上岗的时间及脱离该项技术服务的时间、参加该项技术的业务培训、复训、考核情况、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的情况。

  第二十四条 经许可的执业机构应在核准范围内开展技术服务。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变更。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技术服务人员,凡服务内容、场所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变更。凡属申请变更的,注明变更情况,并加盖“母婴保健技术注册变更章”。

  第二十五条 凡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应及时申请办理校验、变更和换证手续。发证机关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相关工作规范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核。

  第二十六条 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及校验间隔期满前三十日,持所需相关材料,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换证、校验手续。在校验期内未按期校验的,发证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其办理校验手续。有效期届满未及时校验、换证的,发证机关应当及时责令其10日内补办校验、换证手续并停止相关技术服务。在限期内医疗保健机构仍不办理校验、换证的,由原发证机关依法办理注销手续。经校验合格的,可继续开展相关技术服务;暂缓校验的,卫生行政部门应注明原因,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经校验或整改不合格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并注销其相关证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5)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 (菁华3篇)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1

  第一条 为保障母婴健康,规范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上海市母婴保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海市人民*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婚前保健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等其他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是指: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筛查)、遗传病诊断、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

  第三条 凡在本市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条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第四条 市卫生局主管本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监督管理工作。根据本市区域卫生规划和育龄人群的分布,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布点进行调控,制定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条件与相关标准,以及各项技术服务规范,实施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筛查)、遗传病诊断的审批。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设置规划和日常监督管理以及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的审批。

  第五条 市卫生局委托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承担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筛查)、遗传病诊断行政许可的受理、资质审核、发证、注销、统计等工作以及相关的监督执法工作。

  第六条 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对全市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统计信息等业务管理工作。各区县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技术考核、统计信息等业务管理工作。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2

  第九条 凡申请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符合《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条件》的相关规定(见附件2)。

  第十条 凡申请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二)有关技术人员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表》;(四)《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登记书》;(五)可行性报告;(六)妇幼保健机构出具的技术评审意见书;(七)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依照《行政许可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及相关要求,对申请项目进行审批。

  第十二条 申请开展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的机构,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对审核合格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其《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并根据核准的项目,分别在《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正、副本的许可项目栏注明:1、助产技术、或单胎顺产接生技术;2、负压吸宫术、钳刮术、药物流产、中期妊娠引产、皮下埋植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取出术、输卵管绝育术、输精管绝育术、复通术。

  第十三条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申请开展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服务的机构需在不同区县或同一区县不同场所开展服务的,应当经开展服务场所所属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同意批准,并符合该区域的设置规划。经许可在各服务场所开展助产技术、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在核准的服务场所内开展服务,并分别纳入所属区县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业务管理范围。

  第十四条 经批准开展节育手术和终止妊娠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机关应当依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上注明相应的诊疗科目:计划生育专业。在副本的服务内容栏上加注获准开展的服务项目。

  第十五条 申请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筛查)、遗传病诊断的机构,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对审核合格的,市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其《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并根据核准的项目,分别在《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正、副本的许可项目栏注明:1、婚前保健;2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

  第十六条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凡有效期满,继续开展该项技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三十日,按照原审批程序向发证机关申请办理换证审批手续。

上海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管理办法3

  第二十三条 《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由发证机关每年校验一次,并在《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副本上作记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校验内容主要为:服务期限内提供的服务数量、年度技术服务考核情况、服务范围及有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持证人员等情况。《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由发证机关每三年验证一次。校验机关应在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专项技术培训简况栏内加盖“母婴保健技术注册校验章 ”,并注明持证人持证上岗的时间及脱离该项技术服务的时间、参加该项技术的业务培训、复训、考核情况、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规范的情况。

  第二十四条 经许可的执业机构应在核准范围内开展技术服务。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变更。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技术服务人员,凡服务内容、场所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变更。凡属申请变更的,注明变更情况,并加盖“母婴保健技术注册变更章”。

  第二十五条 凡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应及时申请办理校验、变更和换证手续。发证机关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相关工作规范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核。

  第二十六条 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及校验间隔期满前三十日,持所需相关材料,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换证、校验手续。在校验期内未按期校验的,发证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其办理校验手续。有效期届满未及时校验、换证的,发证机关应当及时责令其10日内补办校验、换证手续并停止相关技术服务。在限期内医疗保健机构仍不办理校验、换证的,由原发证机关依法办理注销手续。经校验合格的,可继续开展相关技术服务;暂缓校验的,卫生行政部门应注明原因,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经校验或整改不合格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并注销其相关证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6)

——专项经费审计工作方案 (菁华3篇)

专项经费审计工作方案1

  根据自治区、吴忠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加大民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确保救灾、救助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市民政局安排在20xx年5月初和11月中旬各审计检查一次,对8个镇、2个农林场、1个街道办事处20xx-20xx年度民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检查目的

  这次开展的民政专项资金检查的目的,旨在强化对民政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民政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发现和纠正款物分配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民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救助效果。

  二、检查内容

  (一)救灾资金

  1、查记录、文件。查镇村两级有无研究分配救灾款物的会议记录、文件、公示照片。2、查名册、手续。查镇村两级发放救灾款物的名册和相关身份户口资料。

  3、查款物相符。入户查看救灾款物是否发放到灾民手中。

  4、救灾资金收支节余情况。包括冬令春荒生活救助资金,重点查看资金使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二)农村五保供养经费

  1、查档案。查镇是否为每个五保对象建立档案。

  2、查资料。查每个五保对象是否签有供养协议并有明确的监护人。

  3、查经费发放。查五保供养是否按时(每季度发放一次)按标准(每人每季度660元)发放。

  4、查五保安全过冬采取的措施。查安全过冬相关资料。

  5、入户调查。询问五保对象供养费领取及安全过冬情况。

  6、五保供养收支节余情况。重点放在安全过冬给五保户购买煤、粮等,解决个别五保户生活困难的情况。

  (三)临时救济资金

  1、查三联单。查看三联单填写是否规范,对所救助对象是否汇总为临时救助花名册。

  2、入户抽查。查看救助对象是否准确,所救助金额是否花名册一致。

  3、临时救济资金收支节余情况。

  (四)优抚资金

  1、查名册。查看优待金发放花名册。

  2、查三联单。查看优抚对象临时救助情况。

  (五)农村低保

  1、查程序。查乡村两级有无研究20xx年度纳入低保救助的人员的会议记录、公示照片。查申报审批资料是否齐备,有无违规办理的问题。

  2、查人数。入户抽查享受低保户户口本人数与低保证人数是否相符,有无“死亡保、空头保”的情况;

  3、查证卡。入户抽查低保证、取款折是否发放到对象本人手中,有无截留、冒领现象。

  三、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检查采取查看资料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自查自纠(5月1日至5月15日或11月1日至11月15日)。各镇(街道、场)接到通知后要迅速对照此次专项资金检查内容,逐项、逐村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二)重点检查(5月16日至5月30日或11月16日至11月30日)。检查组将深入镇、村,查看档案资料、核对财务台账,重点是入户调查核实具体情况。

  (三)整改落实。(5月1日至5月31日或11月1日至11月31日)整改落实工作与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工作同步进行,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梳理、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对于违纪严重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将提交纪检监察及司法机关严肃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镇(街道、场)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民政专项资金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一件大事,摆在突出位臵,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要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并主动配合检查人员做好相关工作,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

  (二)严肃纪律,确保质量。一是自查工作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不缩小范围,确保自查面达到100%。二是组织重点检查要认真仔细,深入透彻,严禁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三是对检查情况要全面如实的报告,不许弄虚作假、瞒报漏报等问题。

  (三)纠防并举,建章立制。通过监督检查,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民政资金监管制度,规范行*力运行,研究制定推动民政资金规范管理使用的配套措施,要完善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度,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专项经费审计工作方案2

  为规范我市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资金的筹措、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和安徽省审计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资金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皖审行〔20xx〕98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专项审计检查目标

  摸清我市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揭示省和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在筹集、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专项资金运行、资金核算和项目建设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揭露损失浪费行为,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效果,分析问题成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决策提供依据。

  二、专项审计检查范围和对象

  本次专项审计检查范围:省、市、县级教育、财政、*等部门提供的20xx年至20xx年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筹措、使用及管理情况。

  本次专项审计的对象:市、县(区)危房改造办公室及其管理的危改资金专户,并抽审项目学校。市、县(区)对项目学校抽审数不低于项目数量的30%,重点是项目数量较大、建校地点偏远、有群众举报的危改项目。抽查项目由审计检查组随机确定。

  三、审计检查内容和重点

  (一)危改工程立项及项目调整情况

  1.检查D级危改项目立项程序是否合规,危改项目是否有房管部门的D级危房鉴定书,是否符合省定范围和省定项目;有无虚报危改项目或危房面积,有无将不属于危改项目范围的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幼儿园及废弃不用的校舍,列入危房改造项目。

  2.检查危改项目学校的选址是否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统一规划;是否存在学校规模小、学生少及项目建设面积过大,教学资源浪费现象。

  3.检查危改项目调整是否经中央、省危改办批准,有无擅自更改、调整已批复危改项目和工程建设计划行为,工程的实际执行情况与建设计划有无严重的移项和“两张皮”现象。

  (二)危改工程专户设置及专项资金配套、管理情况

  危改工程专项资金主要包括:中央工程专款(含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债专项资金);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用于危房改造的资金;省级财政配套资金;省级及省级以下各级人民*用于工程的其他资金;其他渠道用于工程的资金(农村集资、社会捐赠等)。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法》,重点检查市、县(区)对于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工程专项资金是否按省级专款规定比例(3:2)配套;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xx〕849号)第六条“中央工程专款和省级配套资金以及其他用于工程的专项资金,全部纳入专户管理”,重点检查各县(区)*门有无设立危改工程专项资金专户,危改资金是否通过专户下拨,是否存在危改资金与其他经费账户混用情况;对下拨的中央和省补助的危改资金,市级是否在3个工作日内划拨到县(区)级财政危改资金专户;是否坚持危改资金集中在县(区)级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三)危改工程专项资金拨付情况

  1.检查各县(区)危改专项资金安排是否合理,有无违背国家“集中投入,建一所成一所”的要求,项目资金安排过于分散,随意性较大,“撒胡椒面”,造成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及损失浪费情况;有无因拨款不及时、资金安排分散、配套资金不落实等原因造成“半拉子”工程现象。

  2.检查是否建立了严格的资金拨付申报和审批制度,对省批复的项目是否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各县(区)有无截留、滞留危改资金行为及因拨款不及时耽误工程完工情况。

  3.检查危改资金拨付程序是否合规,资金集中在县(区)管理的,有无将危改资金不直接拨付工程施工单位或供货商,而违规直接下拨至乡镇及项目学校。

  (四)危改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及资产管理情况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重点用于补助教育部门举办的县级及县以下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及相应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危改工程专项资金使用及资产管理审计的重点:

  1.检查中央和省补助的专项资金是否全部用于危改工程土建项目,有无用于偿还债务,有无*调、挪用、挤占危改资金现象;检查有无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及贪污、私分危改资金行为。

  2.检查危改工程资金列报范围和票据使用是否合规,从原始票据入手,查看与施工单位协议及决算中有无将项目学校的房屋安全鉴定费用、桌椅等教学器材、教师宿舍建设或装修费用、危改办的办公费、会议费、差旅费等与工程项目无关的费用列入工程费用;有无票据使用不合规,白条大额现金支付危改专项资金现象。

  3.检查危改专项资金专户存储的利息所得,是否由同级*门商教育部门专项安排用于补充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专项资金,有无挤占、挪用行为。

  4.检查已竣工项目学校固定资产产权是否明晰,有无资产不入账、产权转移及校舍被占用现象。

  5.检查工程项目建设中是否存在虚报造价、高报低造等行为。

  6.检查项目学校危改工程负债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负债及因项目学校负债太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情况。

  (五)危改工程项目实施及工程建设情况

  检查危改工程项目实施(主要是第二期危改项目)是否坚持以县为主“五统一”原则,即县级人民*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统一规划立项审批、统一勘探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决算审计,有无将工程的资金及项目下放到乡镇、村、校组织实施与管理;检查D级危房经权威机构鉴定并留下必要资料后,是否立即拆除,防止发生意外;工程建设是否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有无实行工程预决算制度,是否杜绝“三无工程”(无规划设计、无工程监理、施工队伍无资质),有无出现工程质量低劣、管理不善或项目变更等原因造成项目失败、资金损失浪费或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改造中的新建校舍规定最低使用寿命应在50年以上)。

  四、审计检查的组织和时间安排

  (一)审计检查的组织。市审计、财政、计委、教育、建管部门联合开展此次审计检查工作,市审计局牵头。审计检查组成员由各参与部门分别抽调4至5名业务骨干组成,分成4个审计检查小组,对市本级和各县(区)危房改造资金收支情况进行直接审计检查。每组的组长负责本组的审计检查工作,包括审计取证、复核和提出审计报告等工作,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二)审计检查的分工。根据本次审计工作需要,具体实施审计中,市审计局负责具体组织本次全市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资金审计工作,并对市危改办及市财政管理的危改专户资金实施审计和审计调查,审计项目单位资金筹集、使用和核算以及学校负债等情况;市财政局主要负责审计检查各级财政资金预算、资金到位、资金拨付和资金运行的真实性、合规性等;市计委负责立项程序和项目管理;市教育局负责D级危房确定,学校布局,资产管理、使用及产权等;市建管局负责审计工程招投标和“四制”的执行情况以及项目实施、工程质量、验收等。

  (三)审计检查的时间安排。20xx年10月21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审前调查,审计人员分组等;20xx年10月24日至11月4日,审计组对市本级和各县(区)实施审计和审计调查,提交对各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等;20xx年11月上旬,市审计局牵头,对本级及各县(区)审计中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和分析,汇总审计情况,向市*和省审计厅上报综合报告,并下达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区)人民*和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这次专项审计检查工作,认真对待,做好配合工作。参加审计的单位应精心组织,相互配合,保障检查人员及时到位,保证工作质量。

  (二)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对重点资金、重点单位、重点环节进行重点审计,重大问题和案件线索要组织力量一查到底。审计期间要注意及时通报情况,并做好审计保密工作。

  (三)拓宽思路,改进方法。一是坚持账面审计与查阅项目档案资料相结合,账面审计与现场勘察相结合。二是采取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三是将查处问题与分析原因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市*及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专项经费审计工作方案3

  我们接受委托,根据《20xx-20xx年中央补助我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聘请中介机构实施专项审计工作方案》以及XXXX的相关要求,拟对本次纳入审计范围的Xxx等15个区县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进行专项审计。结合审前调查及各区县卫生系统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审计方案。

  一、事务所基本情况及主要业绩

  XXXXX(以下简称本所)是经XX市财政局审批,具有执业注册会计师法定业务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在XX会计师事务所排名中名列前茅,在业内有着较深厚的技术沉淀与企业影响力,业务水*和能力在业内享有盛誉且业绩斐然。公司专家队伍实力雄厚,有具备资深工作经验和专业培训经验并曾有曾在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长期执业的资深注册会计师,有在卫生系统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经验,以及*几年多次参与卫生系统财务专项审计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注册会计师,现有从业人员60余人,其中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38名。多年以来,已为卫生系统、交通系统、等数百家外资、国有、民营等企事业单位提供过会计审计、税收筹划、涉税鉴证、财税咨询、投资分析、企业改制、内控管理咨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服务,业绩情况详见附表1:主要业绩一览表。

  二、审计组成员

  本所拟委派具有卫生系统审计丰富实践经验的4名现场人员进行审计。所委派的现场人员具有多年卫生系统专项审计经验,包括对各区县卫生系统清债项目、全球基金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对部分卫生系统基层单位法定代表人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对部分医院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等。主要人员情况介绍:

  项目组长:XXXx,拥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大学本科学历,15年财务工作经历,10余年审计工作经历,在审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曾加盟XX市财政局检查组参与对XX等地财政专项资金的督查;曾对XX市急救中心、XX、XX市肿瘤医

  院等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曾对XX等基层卫生院进行清债审计,对XX医院进行财务报表审计。

  XXXX,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大学本科学历,8年审计工作经历,在会计、审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曾参与制定XX市卫生系统、XX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XX市公路局、XX市地产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任期和专项审计、年报审计、清产核资、上市审计、拆迁审计、地方公路建设资金审计等审计报告标准模版及审核工作。

  助理人员:XXX(大学本科)

  XXX(大学本科)

  以上二位助理人员参与了XXX医院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参与XX基层卫生院清债审计,参与璧山丁家医院财务报表审计等,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我所拟安排上述4人进行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审计现场工作,并计划对每个区县现场审计时间在5个工作日以上。

  三、审计目的

  检查各区县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收支情况及真实性,使用的合规性、合法性,检查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拨付是否及时到位,加强对中央转移支付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

  四、审计范围

  1、各区县20xx-20xx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情况;

  2、各区县20xx-20xx年与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相关资料;

  3、各区县20xx年4季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及拨付情况。

  五、审计依据

  1、XX市卫生局、XX市财政局下发20xx-20xx年《中央补助我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分配的通知》。

  2、20xx-20xx年《中央补助XX市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及相关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

  4、《*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六、审计内容

  (一)资金管理

  1、是否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办法及资金补助标准》,相关资金管理文件是否及时下发有关单位并得到有效执行;

  2、专项资金拨付是否及时、使用是否专款专用;

  3、专项资金是否合规、合法,有无截留、转移、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贪污私分、挥霍浪费等现象;

  4、项目建设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是否存在改变项目用途的现象。

  (二)财务管理

  1、对专项资金是否单独建账核算;

  2、专项资金拨付与使用的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可靠,要素是否齐全,账、证、表是否一致;

  3、专项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工程成本的核算是否真实合规。

  七、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

  1、通过现场审计,查阅各区县卫生局及用款单位的专项资金收支的相关文件、拨付时间,查实其拨入与拨付的及时性,检查其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建立及执行的有效性;

  2、通过现场审计,检查专项资金财务核算方式,并核对总账、明细账、记账凭证、原始凭证(银行对账单及拨款单等),检查专项资金收支是否真实可靠,要素是否齐全,账、证、表是否一致,核实其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

  3、通过抽查、核对、现场查勘等审计程序,检查乡镇卫生院等用款单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其使用的合规、合法性。

  八、审计方式和审计计划

  采取就地审计方式,计划审计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如下:

  1、审计准备阶段:XX年5月21日至25日(时间5个工作日),工作内容:进行审前调查,收集资料,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拟定审计计划及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2、审计实施阶段:XX年5月28日至6月22日(时间约15个工作日),工作内容:现场审计。

  3、提交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XX年6月25日至28日(时间约4个工作日),工作内容:工作底稿汇总、复核,全面稽核收集的有关资料和现场审计数据,撰写审计报告初稿,提交被审计单位及XX市卫生局交换意见。

  4、审计结论阶段:XX年6月29日至30日(时间约2个工作日),工作内容:完成并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九、审计原则

  1、严格按照审计计划实施审计,保质保量完成审计工作,并按时提交审计报告;

  2、现场审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徇私舞弊,确保审计报告客观公正;

  3、通过审计,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附件1:主要业绩一览表

  附件2:中央专项资金审计报价表

  XXX有限责任公司

  XXX年X月X日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7)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菁华3篇)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顺利实施,规范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教师培训专项资金是指: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通过公共预算安排,专项用于学前教育学校、基础教育学校、职业院校老师和研究生导师等培训以及发放“三区”支教老师补助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使用遵循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管理、审计考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门和教育部门共同管理。省*门负责编制专项资金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预算,会同省教育部门分配及下达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省教育部门负责编制教师培训实施方案,指导、管理和推动培训项目实施,会同*门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章使用范围

  第五条国培项目和省培项目专项经费的开支范围分为集中面授类项目经费、远程培训类项目经费和项目管理费三类。

  第六条集中面授类项目经费支出范围包括项目调研与方案研制费、学员食宿费、专家费、教学资源费、场地设备费、项目评估总结费和业务费等。具体为:

  (一)学员食宿费是指学员在培训期间的伙食、住宿费用或按有关标准给予的食宿费补贴。

  (二)专家费是指培训期间专家的授课费、食宿费、交通费。

  (三)教学资源费是指课程资源、学*资料的设计开发、编辑制作、修改完善及印制等所需费用。

  (四)场地设备费是指培训期间所需教室、实验室和相关设施、设备的租赁费用。

  (五)项目评估总结费包括开展项目绩效评估所需费用,进行项目总结、制作项目总结材料所需费用。

  第七条远程培训类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远程培训项目直接相关的活动,支出范围包括项目调研与方案研制费、课程资源开发费、远程培训*台服务费、培训辅导者培训费、专家辅导答疑费、学员资料费、项目评估总结费、补助费、业务费等。

  (一)课程资源开发费是指课程资源研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设计、研讨、脚本撰写、审定等费用,课程资源制作需要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等费用。

  (二)远程培训*台服务费包括培训项目需要的网络*台服务费,具体包括网络*台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等所需要的费用,网络培训服务过程中发生的硬件折旧、带宽租用、视频播发等费用;卫星、电视*台服务费,具体包括卫星I P课程的定制费和传送费,电视课程定制费和播出费等。

  (三)培训辅导者培训费是指为远程培训实施前对各地的学科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进行培训所需要费用,主要包括专家授课费、食宿费,学员食宿费、资料费,场地设备租用费等。

  (四)专家辅导答疑费是指培训期间专家集中辅导答疑所需要的费用,包括专家辅导费、食宿费、交通费和场地设备租用费等。

  (五)学员资料费指学员远程学*所必须的学*资料的制作和寄发费用等。

  (六)补助费是指特定项目所规定的给予地方一定数额的培训组织管理及场地设备的补助费。

  (七)项目评估总结费包括开展培训绩效评估所需费用和进行项目总结、制作项目总结材料所需费用。

  第八条国培和省培计划专项资金中设立项目管理经费,用于项目组织管理中所必须的费用,主要包括开展项目咨询、设计分析、评审、评估、验收管理工作以及专家工作会议所需要的会议费、日常办公费、信息管理*台运行费等,项目管理经费应严格控制,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

  第九条项目经费不得用于弥补与项目无关的日常公用经费开支以及国家规定不得列入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资金分配与拨付

  第十条省教育厅根据各项目承担机构招(邀)标结果和上年度绩效评估结果进行资金分配,分配意见经省财政厅审定后下拨给各承担机构。

  第十一条每年3月份省教育厅组织项目招(邀)标,5月份将招(邀)标结果和资金分配意见报省财政厅审核后,于6月份下拨项目资金。

  第四章监督检查与绩效考评

  第十二条项目承担单位要保证按规定用途使用经费,并建立健全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自觉接受财政、教育、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三条省教育厅、财政厅对各项目的专项资金预算执行、使用效益和经费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或专项监督检查,对冒领、挤占、挪用培训经费的,将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四条项目经费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的结果,将作为项目预算调整、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并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今后申报“国培计划”项目时进行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

  按照省委、省*《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浙委〔20xx〕23号)的要求,为落实旅游经济强省政策,合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浙江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专项资金是省委、省*为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而设立的,由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局共同管理。

  第二条: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支持对全省及地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旅游规划的编制;

  (二)支持重点旅游项目的建设及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

  (三)支持有利于资源整合、区域联动,对发挥整体效应有促进作用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四)支持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旅游院校的建设;

  (五)支持有特色的重点旅游商品的研发。

  第三条:专项资金补助方式

  (一)专项补助。用于重点旅游规划的编制以及社会效益明显、对全省旅游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旅游专项设施的建设。

  (二)贷款贴息。用于经济效益好、还贷能力强的项目,特别是有特色、上品位,列入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项目的贷款贴息。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审批

  (一)申报时间为每年的6月30日前,逾期不予受理;

  (二)各市、县(市、区)凡申请专项资金的,须由同级*门和旅游局(委)联合上报书面申请报告,并分别报送至省财政厅、省旅游局,其中县(市、区)申请补助的还应同时抄送所在市财政局、旅游局(委)。

  (三)申报材料包括:财政局和旅游局(委)联合报送的申请报告一式两份;《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书》(格式附后)一式两份。其他辅助资料包括:旅游建设项目须提交计划部门立项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配套资金承诺书、初步设计方案及其它有关材料;旅游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及公益性旅游专用设施建设须事先将立项报告报送省旅游局。

  (四)省旅游局负责全省专项资金申请的汇总初审工作,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初审和考察结果草拟年度专项资金初步分配方案,报省财政厅审核确定后,由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局共同下达资金分配文件。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一)专项资金实行“专项申报、逐项核实、专款专用、跟踪反馈”的管理办法。

  (二)各级*门在收到专项资金补助文件后,应及时将经费核拨给用款单位。

  (三)用款单位应加强对省下拨专项资金的管理,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切实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专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市、县(市、区)财政、旅游部门应在专项资金下达后的次年3月底前向省财政厅、省旅游局报送资金使用管理及项目进展的有关情况。

  (四)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省财政厅、省旅游局应不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五)对认真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专项任务的市、县(市、区),在以后的专项资金安排上优先考虑;对违反上述规定的,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局将暂停核批新的补助项目,并按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六条:附则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专项资金管理办法3

  为充分发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作用,促进各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农田水利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据《*舒城县委舒城县人民*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的实施意见》(舒发[20XX]8号),《六安市市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六发[20XX]3号),特制定《舒城县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条 根据《*舒城县委舒城县人民*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的实施意见》(舒发[20XX]8号),县财政设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为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促进各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面上农田水利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国家农田水利项目配套,或采取奖补的方式管理使用,支持各乡镇根据实际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内容为沟(渠)河清淤、塘坝扩挖、小型泵站更新改造、机井建设与修复、小型水源及灌溉工程建设、田间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等。

  第三条 各地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建管并重的原则,所建工程必须符合县级水利建设规划,并与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 县级水利部门、*门负责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资金管理和验收自评工作,并对所建工程的质量、成效和所报参加考评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第五条 各乡镇水利水保站、财政所负责对所辖区域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并负责对所辖区域进行自评,自评结果报送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财政局负责考评、奖补。奖补工作按照先建设、后考评、再补助的程序进行。

  第六条 考评主要内容。乡镇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完成工程量、工程建设质量、一事一议开展水利建设情况、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主体和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工程效益等。

  第七条 考评程序。考评采取各县区年初编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年内组织实施,次年上半年考评、奖补的办法

  (一)各乡镇按照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于每年3月15日前,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年度实施方案的编制,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各乡镇于次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报县;县级水利部门会同*门负责对各县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和考评,与5月底前确定考评奖补等次。

  (三)对于验收考评中发现或接举报经查实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奖补资格并通报批评。

  第八条 奖补原则及等次

  (一)按照先干后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的原则进行奖补。全县共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鼓励奖1个。农田水利建设效果不显著的,不予奖补。

  (二)县水利局、县财政局根据考评结果确定各地的奖补等次和数额,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县财政局、县水利局于7月30日前下达奖补资金。

  第九条 资金使用管理

  (一)乡镇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实行乡镇财政报账制。

  (二)乡镇农田水利建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对本办法第二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内容的补助。具体用途:

  1、工程建设材料费;

  2、工程机电设备费;

  3、施工机械作业费;

  4、项目管理费。工程设计、技术咨询、项目论证审查和信息服务支出。

  (三)项目乡镇项目管理费可以按照不超过奖补资金总额1%的比例提取。

  (四)乡镇农田水利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下列支出:、

  1、*衡预算;

  2、偿还债务

  3、发放人员工资补贴

  4、修建楼堂馆所;

  5、大中型基建项目;

  6、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

  7、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无关的支出等;

  (五)资金使用管理中如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必须限期整改,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省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按照《安徽省省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第十一条 各乡镇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县财政局、县水利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8)

——*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

*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经费管理办法1

  第十一条 院统一安排的专项经费主要包括创新项目经费、结构性调整经费、支撑系统专项经费等。其中用于科研装备以及其他科技支撑系统的经费,不少于院统一安排经费的40%。专项经费要按照国家和院有关规定认真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创新项目经费包括重大项目经费、重要方向项目经费。

  (一)重大项目的立项原则是:主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与国家科技计划或重大任务相衔接;选择有限目标,重点部署;通过跨学科、跨部门的组织实施,综合集成,可望在*期形成有显示度的重大成果。

  (二)重要方向项目的立项原则是: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面向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的战略需求,在有关的重要学科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以期提出解决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的理论依据,或形成未来重大新技术的科学基础。

  (三)重要方向项目经费由四个专业局按以下比例安排:基础局22%、生物局20%、资源环境局22%、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36%。在专业局负责安排的重要方向项目经费中分别提取20% ,用于组织跨局跨所跨学科的项目。

  (四)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按照院制定的相应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三条 结构性调整经费主要用于:

  (一)根据国际科技发展态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在不同区域或学科交叉前沿部署新的研究机构;

  (二)现有研究机构的调整;

  (三)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需求和世界科技快速发展态势,实施前瞻布局,孕育一批新的科技生长点;

  (四)与大学、企业、地方等合作共建,组建新的研究单元等。

  第十四条 支撑系统专项经费主要包括科研装备、信息化工程、图书文献情报系统、重点野外台站网络和国家战略性资源植物迁地保护网络等专项经费。

  第十五条 科研装备专项经费主要支持部分科研急需的大型关键设备,重要科研基地、重大科研任务和优秀科研团队的配套装备支持,所际合作共建共用设备以及科研装备的研制创新等。科研装备专项经费的分配,应坚持研究所为装备建设的主体、择优择重、共建共用的原则。院装备经费的管理将由单台件审批转变为主要对研究所装备建设进行导向性支持。

  第十六条 信息化工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科技网的升级改造、超级计算中心、科学数据库和院管理信息系统等,使我院网络及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院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信息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子项目立项及实施等。

  第十七条 图书文献情报系统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信息服务网络与数字化、重点文献资源、科技学术期刊购置等方面。院出版委负责组织图书文献情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经院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后,组织法人单位逐项实施。

  第十八条 重点野外台站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建立具有国际水*的长久性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和科研观测用房的改造及维护运行。资源环境局会同生物局负责组织重点野外台站网络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经院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十九条 国家战略性资源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若干核心植物园和重点植物园的'改造以及维护运行。生物局负责组织国家战略性资源植物迁地保护网络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经院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条 在专项经费的使用中,若出现项目不能继续执行等情况,经综合计划局或主管专业局确认后,提出建议并报主管院领导批准,停止拨付该项目预算资金并将剩余经费从承担项目单位收回。

*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经费管理办法2

  第二十一条 试点经费属于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各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规定,以及预算管理的要求,根据批准的试点方案确定的目标和预算,确保专款专用。

  第二十二条 各试点单位应当积极承担国家各项科研任务,主动与大学、企业、地方合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要把筹集的用于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其他资金与财政专项经费纳入预算,统一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十三条 各单位根据试点方案规定的任务,将试点经费全部纳入单位年度预算,统一上报综合计划局。综合计划局负责院试点经费的总体安排,对各单位的预算进行审核、汇总、上报,将*批准的预算下达各单位,并对试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各试点单位必须按照批准下达的预算严格执行,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自行调整,如确需调整,必须按程序上报院综合计划局。

  第二十五条 根据国家预算编制要求和年度预算的建议方案,各专业局和综合计划局按照国家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要求分别建立相关的创新专项项目库,并由综合计划局汇总上报*备案。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要将试点经费全部纳入单位财务部门和统一的会议帐簿进行管理与核算。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试点经费结余全部结转下一年度,继续用于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和本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合理支出,不得任意扩大开支范围,试点经费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投资等支出,不得列入国家规定禁止列入的其他支出;要按照合法的原始凭证和实际发生数办理支出手续,不得虚报冒领。

*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经费管理办法3

  第二十九条 综合计划局会同院有关部门对试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在检查与评价中,根据《*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重点检查试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试点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和竞争获得院外经费情况等。各单位应按照要求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和数据,保证检查和评价的顺利进行。

  第三十条 对试点经费使用情况采取实地检查和报送检查两种方式,即委派检查人员到被检查单位所在地进行检查,或将试点经费收支的有关帐簿、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送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院将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通过委派检查组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检查。

  第三十一条 在对试点经费的使用进行检查和评价中发现的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试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院将视具体情况,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或扣减其试点经费;情节严重者,追究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9)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菁华3篇)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1

  第十条 软科学研究项目确定后,由软科学处下达给软科学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采取推荐、遴选和招标的方式确定。

  第十一条 软科学研究项目,均实行任务委托制。项目承担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任务建议书和任务委托书。逾期不填者,视为撤销,软科学管理部门可另选项目承担单位。任务委托书填写完后,软科学处将按照任务委托书条款对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二条 项目承担单位对所承担项目,应认真组织实施。定期向软科学处和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报告项目的实施情况。每年填报《软科学研究项目执行情况报表》。软科学处和项目归口管理部门,也应根据任务委托书规定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 在软科学研究项目下达后,为适应实际需要,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有权对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进行修改和调整。对已经签定项目委托书开始实施的项目进行修改或调整时,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应会同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协商,提出修改、调整意见。

  第十四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任务委托书约定期限完成任务,逾期未完成者,应向软科学管理部门书面提出报告。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可视其具体情况,决定项目是否继续进行。如需终止研究,由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下达中止项目研究通知书。

  第十五条 项目因发生不可抗拒的原因而无法继续实施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向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提交项目中止或撤消申请报告,经批准后可办理中止或撤消手续,剩余资金,悉数收回。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2

  第二十五条 编制软科学计划。每年3-6月份,由软科学处负责编制全委统一的软科学研究计划。软科学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全委各个处室安排的软科学研究项目的名称、主要研究内容、承担单位、经费预算、项目进度、完成期限、成果形式等。软科学研究计划经委领导批准后,发至各处室组织实施。

  第二十六条 实行备案制和通报制。为加强全委软科学研究信息资料管理和使用,在全委实行软科学备案制和告知制。每年6月份之前,各专业处室将本处软科学研究项目资料送软科学处备案,备案资料包括:本处当年所立软科学研究项目的任务建议书和任务委托书,前一年所立软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研究报告、评审结果等。软科学处将备案资料整理保存,以备查询。软科学处在适当时机、通过适当方式,向各处室通报全委软科学研究情况,以便协调全委软科学研究工作。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3

  第三十二条 软科学项目文件和软科学研究成果归档。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负责软科学项目文件和成果归档整理。

  1、归档软科学项目文件内容:《任务建议书》、《任务委托书》、《经费决算书》、《中期情况报表》、《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申请表》、《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证书》、《软科学研究成果验收表》、《科技项目经费使用审计报告》。

  2、归档成果内容:研究总报告、研究分报告、研究报告摘要、专题论证报告、专题调查报告、计算机程序和软件、模型和数据以及有关背景材料等。

  软科学项目文件和研究成果整理后,送科委档案室归档,其中软科学研究成果需送软科学处一份。

  第三十三条 软科学研究成果登记。北京市科委下达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完成后,需到软科学处进行成果登记。登记内容录入北京市软科学计划项目成果库,并在北京科教信息网上发布。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菁华3篇)(扩展10)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菁华3篇)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1

  第六条:专项经费主要支持符合以下要求的项目:

  (一)对国家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发展水*、提高国家科技声望,具有高层次、高水*、紧迫性特点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

  (二)项目主要来源于双边和多边政策间科技合作议定书中确定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或我国*部门与国际组织间科技合作协议书中确定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

  (三)项目应当属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范畴,同时无法纳入相关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但需要国家支持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

  专项经费不支持成熟技术产业化和属于基本建设支出范畴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

  第七条:本办法所指的双边和多边*间科技合作与交流是指我国*部门与外国国家的*之间进行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本办法所指的国际组织是指联合国各专门机构以及与我国有合作关系的其他国际组织。

  第八条:专项经费支持对象为中央级科研机构(含转制科研机构),或以中央级科研机构为第一承担单位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

  第九条:专项经费开发范围包括项目经费和组织管理费。

  项目经费是指项目承担在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人员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小型设备购置费、会议费、差旅费、试验外协费等。其中:人员是指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中方人员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支出的劳务费用。中方项目研究人员的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在项目经费中不得重复开支相关人员费用。

  组织管理费是指项目有关管理部门在具体组织项目、开展项目评审、进行监督检查等工作中所发生的费用。组织管理费年度预算经*核定后,由科部具体管理和使用。

  第十条:项目经营费支出中属于*采购的项目应当按照**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2

  第十一条:申报专项经费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项目已纳入双边或多边*间科技合作议定书,或已纳入我国*与国际组织间科技合作协议书。

  (二)国际合作伙伴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或较高的科研水*,并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特殊项目国际合作伙伴可以投入方式参与合作。

  (三)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有一定的配套资金投入,并首先落实资金来源。

  第十二条:专项经费项目一般每年申报一次。项目申报单位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年度专项经费支持重点,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填报项目申请书,并附科技合作议定书或协议收复印件有相关材料报送科技部。

  第十三条:科技部对各单位申报的项目进行初步审查,将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纳入专项经费项目库,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或评议,分别对专项资金项目及其预算提出意见。

  第十四条:科技部根据专家评审或评议意见,对项目进行综合*衡后,确定书面经费支持项目,并会同*联合下达项目经费预算。

  第十五条:项目承担单位要本着*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与国际合作伙伴签订项目协议书。项目协议书要明确项目组织实施方案及合作双方的责、权、利等内容。

  第十六条:项目承担单位与国际合作伙伴签订项目协议书后,科技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

  第十七条:项目经费的拨付按照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的要求办理。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3

  第二十六条:科技部、财政负责对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要求及时向科技部、*报送年度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及项目完成情况的总结报告。

  第二十八条: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提出项目验收申请。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在项目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除提供技术成查验收报告外,还需提供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总结报告。项目验收委员会中应有财务专家参加。

  第二十九条:科技部、*对专项经费实行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记入科技部专项经费项目库,并将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以后年度申报专项经费项目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条:对于弄虚作假、挤占、截留、挪用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和财物制度的任为,科技部、*可以根据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项目、取消项目申请资格等措施予以相应的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