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

首页 / 作文 / | 2022-11-10 00:00:00 作文

夜雨寄北作文1

  在漫漫旅途中,不巧遭遇这绵绵雨天,诗人不禁沉郁起来,蜀路参差,巴道坎坷,这絮絮的雨丝又钩起了诗人的思家之心。

  家中的妻子也与他一样寂寞冷落着。或许是心有灵犀吧,妻子寄来了家书,询问丈夫何时能回家。

  尽管想到家就让诗人断肠,尽管漂泊的日子让诗人辛酸,尽管此时巴山在夜里涤荡着诗人心灵的苦雨涤荡掉的,不是痛楚,而是幸福,心中的苦水正如那悲秋时节猛涨的'潮水涌上脆弱的心头。诗人何尝不想回到家里与妻子家人共叙天伦之乐,但是诗人煎熬着却做不了决定,因为前途还这样渺茫,那样朦胧,令人不知所措。

  然而,诗人放下满怀的歉意,丢开心中的懊恼,抛掉满腔的不悦,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既然相思是灰,是空白,为什么要痛苦着去想那些不高兴的事?

  夫人,你想一下,什么时候,我们在家里一起剪掉窗户边上蜡烛的花,使它更亮,然后我们促膝长谈,促膝畅谈?那时候我们多么放松,多么快活,多么自由自在,不像现在这样相隔千里各自孤孑一身,身上穿着的是思念,身边陪伴的是寂寞。但是,我们在下一个下雨的巴山之夜来临时我们一定面对面回忆着分开的过去,珍惜着相拥的现在,翘首着携手的未来。那时,我们笑着,你拥着我,我抱着你,说起那个开笺的秋夜,说起那场淅淅沥沥的秋雨。你靠着我刚坚的胸膛,我闻着你幽幽的发香,把我的真心放在你手心里,撩开你耳边的乌发,轻轻地在你耳边说:我爱你!

  轻轻地,没有人听到,除了你和我。

夜雨寄北作文2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千丝网,中有千千结。

  ——题记

  街巷的灯一盏一盏地亮着,比阳光还明媚,黑暗与寒冷无可奈何地躲在一旁,温暖的气氛把一座用青砖砌起来的城市包围住了。

  李商隐,徘徊在宽宽窄窄的巷子里,忙着公务。

  北边,他的妻子,静静修剪着他的裤子,一针一线,慢慢的,慢慢的,坐在夜里只有她一人。屋外,寒风肆无忌惮地吼着,冷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虽铺着层层厚重的垫子,却分外凄凉。

  烦心地丢下笔,走到窗边看着家信,妻问李商隐几时归?却道我......归期未定,字里行间,涌现出自己的无奈与苦涩。连绵的群山,在夜间,被秋雨无情地浇灌,早已涨秋池,又牵起思乡恋。

  商隐,独窜热闹的酒家,丰酒未到,却又先成泪,醉里,如若回到了似曾相识的地方,见到了熟悉的人。

  抓着她柔软的手臂,香气从衣袂上散发出来,飘入李商隐的心头,笑语盈盈,哪管他窗外景色怎样,皆为之幕布。脸颊靠在结发的香肩上,共剪着那西窗残烛,怎不是个幸福的时刻?

  共话自己在巴山夜雨的时候,一句句玩笑话,也胜似在天堂。

  酒醒片刻,迷迷醉去。

  只梦着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衫酒易醒。

夜雨寄北作文3

  月黑风高,片片乌云盖了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雨密密的下着,既不倾盆瓢泼,也不绵绵如丝,而是不急不缓地灌溉着大地。

  泥土越发得湿润,一脚深一脚浅地跋涉着,心中提起精神,百分注意,生怕一个不小心陷进去。

  寒风呼呼地刮着,将我的思绪吹回前几天。因为职场上的需要,我被派遣到巴蜀之地,与心爱的妻子两地分居,前几天,妻子托人来问我何时能回去,我只能支吾着告诉他,可能还需要点时间,对不起夫人,我也想回去,安安稳稳的,再养育个一儿半女的到时候,享受儿女促膝的天伦之乐啊!可是,这是真的很难!

  脚突然陷了下去,这一惊,将我从回忆中拉出来,静看着雨渐渐涨了上来,泥水渐渐漫上了脚脖子。

  我多么想和妻子团聚,剪烛西窗,共语今宵啊!用眼前的凄苦兑换一烛香的团圆时刻,拥有那短暂的欢乐,也是好的。

  夫人!你知道我有多么想告诉你今夜巴山的雨景吗?可是你身处长安,我处于遥远的巴蜀,我们相见都难,又何来这一说?

  回到屋内,望着窗外渐淅沥沥的雨,看着那一轮弯月被乌云渐渐吞噬,我突发奇想,挥墨写下这样一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1)

——《夜雨寄北》教学教案 (菁华3篇)

《夜雨寄北》教学教案1

  一、导入新课

  在一千年前的一个秋雨绵绵的天气里,一位诗人收到他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于是诗人倚窗观雨景,吟成了这首传唱的古诗。它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的——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三、解诗题

  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王氏。而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四、研读课文、理解诗歌主旨

  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口译诗歌内容

  字词:巴山——泛指巴蜀之地却话——重提、再说

  2、结合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你问我何时归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归期。眼下这夜色中的巴山,秋雨绵绵,池塘里秋水已满。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的巴山夜雨呢?表达了作者对家中妻小的思念之情。

  五、当堂落实基础

  1、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______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________;[话]:__________

  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背诵并默写全诗。

《夜雨寄北》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为什么要剪“西窗烛”。

  能力目标

  背诵全文,并扩写成一段优美的文字。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的思念之情,培养欣赏诗歌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设身当时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

  黑板,教科书,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段背景音乐《相思》引入情境。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人。诗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有《李义山诗集》。

  三、朗读

  结合注释,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老师范读一遍,找朗诵水*高的学生范读一遍,然后集体朗诵一遍。

  四、重点串讲,深入情境,领会作者的境地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北。

  ②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③却话:重头谈起。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对话体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五、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并背诵这首诗

  七、布置作业

  将本诗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文字,字数不限,没背会的同学下来将诗背熟!下节课交作业。

  八、课后小结

《夜雨寄北》教学教案3

  一、抓住诗眼,导入新课

  1、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奇妙的文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看老师写“雨”,注意看这四点,你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相机:一个雨字,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联想)

  2、今天,我们来学*商隐的《夜雨寄北》,看看:这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一场雨呢?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

  2、谁想读一读?(相机:诗要慢慢读才有味道,谁再试一试)

  3、老师和大家合作,我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题目一起来,可以吗?师生合作读,读出节奏。

  4、读诗不仅要读得顺口、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那怎样才能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呢?(生:弄懂诗句的意思)

  5、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借助大屏幕上的注释,再联系书上插图,了解一下诗句的大致意思。

  6、同位同学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

  7、谁能说一说诗句大致的意思。

  三、文本补读,品悟诗情

  1、从诗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夜雨,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一下。

  相机:(倾盆大雨)你是从诗中的哪个地方体会到的?这句中最能表现雨大的是——(涨)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听出来了,是倾盆大雨。

  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夜雨?(瓢泼大雨)试着读出你的理解(滂沱大雨)请读出你的感受

  2、同学们,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秋夜,这样一场倾盆大雨落下来,诗人站在窗口,会看到什么?

  相机:(大大小小的池塘都积满了雨水)那池塘边的树木会怎样?(落叶满地)这情景让人感到——(冷、寒意)

  3、这样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冷冷的秋夜,诗人在哪儿?(巴山)

  4、巴山就是现在的四川一带,这一带在古代被称为“巴山蜀地”,想知道李商隐生活的时代,那儿的情况吗?

  5、请看大屏幕,自由读一读,记住那句话: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再看看注释。

  6、读了这段文字,你们知道了什么?

  相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能具体描述一下吗?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诗中的句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由此可见,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巴山蜀地交通不便。

  还有谁能说一说,也可以读一读(连峰去天不盈尺……)这可见,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巴山蜀地路途险恶。所以,——(君问归期未有期)

  7、你体会到这句包含着什么情绪?(无奈)请读出你的感受(苦闷)请读出你的理解。

  8、诗人的亲人在哪儿?(北方长安)

  9、同学们,巴山到长安,那可是山高水远,路途艰险呀!唉!遇上这样一个冷冷的秋夜,又碰上这样一场大雨,诗人的心情会怎样?

  相机:因为苦闷,他会觉得这雨——(特别大)

  因为苦闷,他会觉得这雨——(特别冷)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

  10、此刻,诗人会想些什么?

  11、诗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12、是啊,诗人想念亲人,亲人又何尝不想念千里之外的诗人呢?

  13、请看大屏幕,这儿有两首词,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还是那句话: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想一想:这两首词都表达了什么情绪?

  14、温庭筠是李商隐的好朋友,谁来读一读他的《忆江南》

  相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干嘛?(盼亲人回来)这时,江上驶来一帆,是亲人回来了吗?(不是)望呀望呀,过尽十帆,是亲人回来了吗?望呀望呀,过尽百帆(皆不是)望呀望呀,过尽千帆(皆不是),只看见(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从早盼到(太阳落山),每天如此,每月如此,每年如此。真是令人(肠断白苹洲)这就叫柔肠寸断(板书)

  师生共同:长安的亲人如此,远在巴山的诗人也是一样。

  15、白天如此思念也就算了,那晚上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你们想听谁读?(听你的朗读真是享受)

  16、这首词中给你们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7、“此情”是什么“情”?(思念之情)“无计可消除”,从这两首词中你知道分开两地的人儿想了哪些办法来排解这种思念呢?

  相机:(独上兰舟、望月……)可望着望着,看到大雁又想起了(亲人)让人忍不住轻轻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独倚望江楼……)江水悠悠,望着望着,(又想起了亲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悠悠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绵绵细雨的春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赤日炎炎的夏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落叶飘零的秋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白雪纷飞的冬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这是怎样的思念?(刻骨铭心……)

  19、“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样的相思缠绕在分开两地的人儿心头。同学们,请想一想:一千多年前,巴山的那个秋夜,涨满秋池的仅仅是滂沱大雨,还有什么呢?(思念)涨满了诗人的心湖。

  20、那漫天飘飞的仅仅是秋雨吗?还是(思念)

  那满天飞洒的仅仅是雨吗?还是(眼泪)相思的眼泪(板书)

  21、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留在我们的口边呢?(齐读)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呢?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呢?

  22、如果有一天,使人能与亲人团聚,他会和亲人说起什么呢?

  四、总结、升华

  1、同学们,雨总会停的,可是,思念能停止吗?

  2、请看李商隐的名句,让我们深情齐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此刻,我觉得一千年前巴山的那场夜雨正穿越时空,飘洒在你我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

  五、作业(拓展阅读)

  读:杜甫《春夜喜雨》、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三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雨?

  思:这三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雨?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2)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喜欢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清丽淡雅的笔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疏云淡影的古朴画卷,展卷细赏,得意而忘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教学古典诗词就是要通过精巧的设计引导学生把握本民族的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情趣,从而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并且使这些民族文化触及学生的情感涟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心感受天地万物,大千世界,且歌且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

  诗词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共鸣呢?我想,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创造新颖、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全新的课程观,不仅自己具有开放的思维,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的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本节课我尝试运用唐诗素描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5.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

  1.学*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2.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喜欢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谧和*,而又缠绵弥漫无尽。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怖呼唤着豪情,而突然的风声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李商隐独坐窗前,听雨声潺潺,轻飞的雨丝撩起了他怎样的思绪呢?

  (设计意图:以优美隽永的语言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二、诵读诗歌

  1.配乐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

  3.指名配乐朗读。

  4.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走*作者

  先由学生介绍李商隐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整理归纳: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为解读诗歌做好铺垫。)

  四、夜雨情思(整体感知)

  缠绵的雨丝撩起了诗人怎样的思绪呢?

  这是作者留滞巴蜀写给北方妻子的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对妻子的怀念。

  作者先写自己客居巴山在秋雨连绵、涨满秋池的夜晚怀念妻子的情景。在这样的夜晚,作者辗转不眠,孤灯听雨,满怀离愁,内心充溢着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但此情此景妻子此时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妻子能知道自己这种心情呢?由此,作者盼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在西窗烛下向妻子谈谈,今夜雨中思亲的情景。

  前两句写客中境况,后两句写对重聚的渴望,情绪递升。由降到升,把客中的寂寞孤独及寂寞中的强烈希望表现得很有层次,很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夜雨诗情(细部品析)

  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一)君问归期未有期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一个突兀而起的问与答,回答以它的不能确定而给人以失望。

  (二)巴山夜雨涨秋池

  1.在这一个秋天的夜晚,整个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绵密以至于使池塘水满。没完没了的雨声打着山间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敲动了离人的心弦,秋雨所带来的寒漠与凄清,更为浓重地渲染了愁思与离情,何况还有不能确定的归期!

  2.巴山意味着遥远的异乡,季节是凄清孤寂最容易勾动归思和寂寞情怀的秋天。时间也是寂静黑暗的夜晚,独居他乡的诗人也特别容易感受到寂寞忧伤的氛围,雨也撩拨人的情绪。风雨如晦的夜晚最易引人伤怀。

  3.“涨”非常富有神韵,是凭感觉而不是凭视觉。“雨涨秋池”在黑暗的雨夜是看不见的,表现在漫长的雨夜中,诗人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寂寞无聊的心境。

  4.延展:

  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⑵一枝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⑶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⑸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⑹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⑺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何当共剪西窗烛

  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欢乐。

  (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伤感辛酸的往事,人们总是带着一种不堪回首的心情。但在这,诗人却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旧事,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将来的重逢欢乐中来回顾今日的寂寞凄凉。这种欢乐式的回顾,一方面使愉快的重逢变得珍贵,更充溢着幸福感,就像忆苦思甜一样;另一方面那设想中将来愉快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情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诗歌用词的巧妙之处。)

  六、夜雨素描

  (一)唐诗素描

  “唐诗素描”以诗歌为载体,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它是一种作文的形式。

  (二)例文:

  游子吟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

  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对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得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轻的面颊。

  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

  无论飘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三)课上练笔:唐诗素描:《夜雨寄北》

  雨寄北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到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起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朦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幸福。

  我拥着你,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感受和表达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布置作业

  结合对"唐诗素描"含义的理解,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唐诗,写一篇300字以内的唐诗素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具体描述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八、结束语:

  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心灵的遥相呼应,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滴滴到天明。”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各异。少不更事时,并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声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沧桑的暮年,方生出“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设计意图:在动情的总结中,深化本节课的主题,呼应开头。)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2

  一、抓住诗眼,导入新课

  1、 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奇妙的文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看老师写“雨”,注意看这四点,你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相机:一个雨字,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联想)

  2、 今天,我们来学*商隐的《夜雨寄北》,看看:这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一场雨呢?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

  2、 谁想读一读?(相机:诗要慢慢读才有味道,谁再试一试)

  3、 老师和大家合作,我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题目一起来,可以吗?师生合作读,读出节奏。

  4、 读诗不仅要读得顺口、读出节奏,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那怎样才能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呢?(生:弄懂诗句的意思)

  5、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借助大屏幕上的注释,再联系书上插图,了解一下诗句的大致意思。

  6、 同位同学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

  7、 谁能说一说诗句大致的意思。

  三、文本补读,品悟诗情

  1、从诗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夜雨,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一下。

  相机:(倾盆大雨)你是从诗中的哪个地方体会到的?这句中最能表现雨大的是 --(涨)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听出来了,是倾盆大雨。

  你感受到这是一场怎样的夜雨?(瓢泼大雨)试着读出你的理解(滂沱大雨)请读出你的感受

  2、 同学们,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秋夜,这样一场倾盆大雨落下来,诗人站在窗口,会看到什么?

  相机:(大大小小的池塘都积满了雨水)那池塘边的树木会怎样?(落叶满地)这情景让人感到——(冷、寒意)

  3、 这样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冷冷的秋夜,诗人在哪儿?(巴山)

  4、 巴山就是现在的四川一带,这一带在古代被称为“巴山蜀地”,想知道李商隐生活的时代,那儿的情况吗?

  5、 请看大屏幕,自由读一读,记住那句话: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再看看注释。

  6、 读了这段文字,你们知道了什么?

  相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能具体描述一下吗?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诗中的句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由此可见,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巴山蜀地交通不便。

  还有谁能说一说,也可以读一读(连峰去天不盈尺……)这可见,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巴山蜀地路途险恶。所以,——(君问归期未有期)

  7、 你体会到这句包含着什么情绪?(无奈)请读出你的感受(苦闷)请读出你的理解。

  8、 诗人的亲人在哪儿?(北方长安)

  9、 同学们,巴山到长安,那可是山高水远,路途艰险呀!唉!遇上这样一个冷冷的秋夜,又碰上这样一场大雨,诗人的心情会怎样?

  相机:因为苦闷,他会觉得这雨——(特别大)

  因为苦闷,他会觉得这雨——(特别冷)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

  10、 此刻,诗人会想些什么?

  11、 诗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12、 是啊,诗人想念亲人,亲人又何尝不想念千里之外的诗人呢?

  13、 请看大屏幕,这儿有两首词,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还是那句话: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为止。想一想:这两首词都表达了什么情绪?

  14、 温庭筠是李商隐的好朋友,谁来读一读他的《忆江南》

  相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干嘛?(盼亲人回来)这时,江上驶来一帆,是亲人回来了吗?(不是)望呀望呀,过尽十帆,是亲人回来了吗?望呀望呀,过尽百帆(皆不是)望呀望呀,过尽千帆(皆不是),只看见(斜晖脉脉水悠悠)。这样从早盼到(太阳落山),每天如此,每月如此,每年如此。真是令人(肠断白苹洲)这就叫柔肠寸断(板书)

  师生共同:长安的亲人如此,远在巴山的诗人也是一样。

  15、 白天如此思念也就算了,那晚上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你们想听谁读?(听你的朗读真是享受)

  16、 这首词中给你们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7、 “此情”是什么“情”?(思念之情)“无计可消除”,从这两首词中你知道分开两地的人儿想了哪些办法来排解这种思念呢?

  相机:(独上兰舟、望月……)可望着望着,看到大雁又想起了(亲人)让人忍不住轻轻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独倚望江楼……)江水悠悠,望着望着,(又想起了亲人)于是,情不自禁地悠悠吟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绵绵细雨的春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赤日炎炎的夏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落叶飘零的秋天,(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白雪纷飞的冬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8、 这是怎样的思念?(刻骨铭心……)

  19、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样的相思缠绕在分开两地的人儿心头。同学们,请想一想:一千多年前,巴山的那个秋夜,涨满秋池的仅仅是滂沱大雨,还有什么呢?(思念)涨满了诗人的心湖。

  20、 那漫天飘飞的仅仅是秋雨吗?还是(思念)

  那满天飞洒的仅仅是雨吗?还是(眼泪)相思的眼泪(板书)

  21、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留在我们的口边呢?(齐读)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呢?

  这样的一场夜雨,怎能不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呢?

  22、 如果有一天,使人能与亲人团聚,他会和亲人说起什么呢?

  四、 总结、升华

  1、 同学们,雨总会停的,可是,思念能停止吗?

  2、 请看李商隐的名句,让我们深情齐读(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3、 此刻,我觉得一千年前巴山的那场夜雨正穿越时空,飘洒在你我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

  五、 作业(拓展阅读)

  读:杜甫《春夜喜雨》、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三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雨?

  思:这三首诗中的雨又是怎样的雨?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喜欢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清丽淡雅的笔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疏云淡影的古朴画卷,展卷细赏,得意而忘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教学古典诗词就是要通过精巧的设计引导学生把握本民族的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情趣,从而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并且使这些民族文化触及学生的情感涟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心感受天地万物,大千世界,且歌且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欣赏。

  诗词意境优美,内涵丰富,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共鸣呢?我想,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创造新颖、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全新的课程观,不仅自己具有开放的思维,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的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本节课我尝试运用唐诗素描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5、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喜欢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谧和*,而又缠绵弥漫无尽。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似乎这声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希望。大雨声使我壮怀激烈,威严和恐怖呼唤着豪情,而突然的风声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李商隐独坐窗前,听雨声潺潺,轻飞的雨丝撩起了他怎样的思绪呢?

  设计意图:以优美隽永的语言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二、诵读诗歌

  1、配乐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

  3、指名配乐朗读。

  4、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走*作者

  先由学生介绍李商隐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整理归纳: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为解读诗歌做好铺垫。

  四、夜雨情思(整体感知)

  缠绵的雨丝撩起了诗人怎样的思绪呢?这是作者留滞巴蜀写给北方妻子的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对妻子的怀念。

  作者先写自己客居巴山在秋雨连绵、涨满秋池的夜晚怀念妻子的情景。在这样的夜晚,作者辗转不眠,孤灯听雨,满怀离愁,内心充溢着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但此情此景妻子此时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妻子能知道自己这种心情呢?由此,作者盼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在西窗烛下向妻子谈谈,今夜雨中思亲的情景。

  前两句写客中境况,后两句写对重聚的渴望,情绪递升。由降到升,把客中的寂寞孤独及寂寞中的强烈希望表现得很有层次,很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夜雨诗情(细部品析)

  哪句诗打动了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一)君问归期未有期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一个突兀而起的问与答,回答以它的不能确定而给人以失望。

  (二)巴山夜雨涨秋池

  1、在这一个秋天的夜晚,整个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绵密以至于使池塘水满。没完没了的雨声打着山间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敲动了离人的心弦,秋雨所带来的寒漠与凄清,更为浓重地渲染了愁思与离情,何况还有不能确定的归期!

  2、巴山意味着遥远的异乡,季节是凄清孤寂最容易勾动归思和寂寞情怀的秋天。时间也是寂静黑暗的夜晚,独居他乡的诗人也特别容易感受到寂寞忧伤的氛围,雨也撩拨人的情绪。风雨如晦的夜晚最易引人伤怀。

  3、“涨”非常富有神韵,是凭感觉而不是凭视觉。“雨涨秋池”在黑暗的雨夜是看不见的,表现在漫长的雨夜中,诗人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寂寞无聊的心境。

  4、延展:

  (1)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2)一枝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3)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7)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何当共剪西窗烛

  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未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欢乐。

  (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伤感辛酸的往事,人们总是带着一种不堪回首的心情。但在这,诗人却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旧事,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将来的重逢欢乐中来回顾今日的寂寞凄凉。这种欢乐式的回顾,一方面使愉快的重逢变得珍贵,更充溢着幸福感,就像忆苦思甜一样;另一方面那设想中将来愉快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情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诗歌用词的巧妙之处。

  六、夜雨素描

  (一)唐诗素描

  “唐诗素描”以诗歌为载体,通过准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描写具体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它是一种作文的形式。

  (二)例文:

  游子吟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温暖顿时洒满了简陋的屋子。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对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每一针,都仔仔细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得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轻的面颊。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即将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素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注视,将把我的一生覆盖。无论飘泊多远,黑暗中的那盏油灯,永远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三)课上练笔:唐诗素描:《夜雨寄北》

  雨寄北

  点亮灯,展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藏在文字的后面,灿烂着,温暖着,还有些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寂寞的窗台。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到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静静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许多年前掀起红盖头的那个晚上。朦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乐和幸福。我拥着你,附在你的耳边,温柔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感受和表达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布置作业

  结合对“唐诗素描”含义的理解,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唐诗,写一篇300字以内的唐诗素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具体描述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八、结束语:

  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心灵的遥相呼应,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滴滴到天明。”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各异。少不更事时,并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声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沧桑的暮年,方生出“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设计意图:在动情的总结中,深化本节课的主题,呼应开头。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3)

——夜雨寄北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夜雨寄北教学反思1

  这是一首七绝诗, 在教学的时候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的流程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1、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组织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教学。关键是问题设计,同时要知道学生处在哪个位置上。从学生的位置上看教材。创设一个有利于对话的.情境很重要吧,一个前提就是要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大胆设计问题。

  2、应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绘生动的画面。揣度人物的心理或者情感。

  3可以借助一些相同意境或者借助景物渲染来抒发感情的句子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如韦应物的《闻雁》。

  4、前两首讲得详细,也念了自读提示,后一首没讲,小测的效果明显前两首好。怎样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是不是后一首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呢?这几首是课外附录的古诗,要不要讲,要怎样讲呢?

  5、一个轻松的氛围也很重要吧,而这和*时对学生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等的态度,眼里有学生,学生才会想出“在雨夜里朋友在等信”这样的情景。

  6、分析诗歌的意象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及艺术性有很重要的作用。此首诗里就是“夜雨涨秋池”和“共剪西窗烛”的意象。

夜雨寄北教学反思2

  古诗教学一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因此,教授学生赏析方法很重要。本节课就以教授方法为目的。

  首先,大家共同学*《夜雨寄北》,通过读——析——品——积——结五个活动,旨在教授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在“读”的环节,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能够初步感知诗文情感。我发现学生态度很端正,但是缺乏感情,即使在抒情音乐的伴奏下,仍不甚满意,以后应加大朗读练*。在析的环节,我把学生搜集的《夜雨寄北》相关资料运用sway软件制作展示,学生们在惊奇之余,认识到了预*的重要性。在品的环节,学生通过固定句式,完成说话,锻炼了他们当堂发言的能力。在积的环节,有的学生能够立即说出表达思念亲人的诗句,但是有的学生诗句储备仍需充实。

  接下来学生运用*板电脑使用onenote软件,自主学*《观书有感》,通过组内分享,同步到我的*板电脑上,大家一起对学*成果进行点评。总之,一整堂课,完全做到无纸化学*,电子设备的使用,增强了学生的学*兴趣,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授课效率。

夜雨寄北教学反思3

  淡化预设,关注生成。在教学实践中,当我们拿着精心设计的教案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会有意无意地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给老师毫无准备的意外。笔者认为这个“意外”就是课堂上学生的生成。面对生成,我们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这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有的情怀。在古诗《枫桥夜泊》的教学中,面对“意外”,我抓住并有效的利用学生突发的疑惑,且适度“放大”,激发学生“潜心会文”的热情。正因为我把学生当作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个性鲜明的人,看成了一个个具有“生成欲望”和“生成潜能”的人,所以学生的对话是活泼、深入、有效的,恰似“一江春水”,充满生命活力,学生也在对话中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积极引导,适度调控。在对话过程中,新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视角”,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引导的职责,笔者认为此时教师的引导更重要。因为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生命群体,受自身的认识水*、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的局限,理解判断能力不会很全面很深入,所以教师巧妙的引导必然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生成更精彩的“对话”。当许辰提出这个疑问后,我假装不懂,灵机一动,又把问题扔给了全班同学。学生有哪一个不愿意为老师解难呢?同时在学生的对话过程中,我没有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或沸腾,而是准确的对对话质量和价值进行定位。发现合理的对话时,就及时把肯定、赞赏传递给学生;发现有偏差时,就及时给予指点,促进自悟。从而使“静态”文本在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成熟的对话中创造性地延伸拓展,焕发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关注过程,自读自悟。阅读教学中有效、生动的对话,是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台上展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深刻的感悟是进行积极、有效对话的前提。只有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才会越丰富。这样,对话就会成为“一口泉眼”,不断涌出鲜活的水来。教学中,当学生提出疑问后,我没有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巧妙的把问题扔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悟”的时间,鼓励、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对文本中的画面、情感、意境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后来学生的一次次对话都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回头细细品味这个“意外”,我收益匪浅。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只有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当作“学*的主人”,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就能焕发新的生命力。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4)

——《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北冥有鱼》教学设计1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及庄子生*思想。

  2、理解文意,把握故意的寓意,理解庄子与惠子不同的志趣。

  3.掌握“是““国”“相”等文言词义。

  教学重点

  1.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故事的寓意,体会庄子的志趣。

  2.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1.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2.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人物的志趣。第二篇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争辩,表现二人的差异。

  2比较法。比较惠子与庄子的思想志趣的不同

  3.延伸拓展法。拓宽阅读视野。多介绍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了解庄子的生*,思想。课外读庄子的文章,进一步体会《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庄子的故事导入

  古时有一个人,才学和品质都为人之首,到大限之日时,很多弟子极伤心,竟呜咽有声,情不自禁。大师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弟子道:“生死之理,我何尚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大帅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大帅*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

  这个大师就是庄子!2400年前,就有这样非凡的见识!

  二、介绍庄子和《庄子》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身处乱世,博学多才,家境贫寒而又有志节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三、通读课文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他们的语气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惠子相梁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3)非梧桐不止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5)于是鸱得腐鼠

  (6)鱼出游从容

  (7)是鱼之乐也

  3.翻译句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注意“国”及语序倒的翻译)

  于是鸱得腐鼠: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口赫我邪:”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

  四、理解感悟

  1.庄子讲鹌鸨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鹓刍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刍,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3、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同,结合前一篇试作分析。

  ——《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五、课外延伸

  1.庄子与惠子的友情

  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

  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能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

  2.美文阅读,欣赏《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秋水(节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矣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散文善于通过寓言故事说理,想象神奇,语言灵动而有气势,幽默、诙谐,是诸子散文中的精品。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庄子》选段。

  2.查找积累一些有关庄子的故事,进一步了解庄子的生*。

《北冥有鱼》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庄子的思想是东方神秘国度*最有价值的思想。——海德格尔(德国)

  “读庄子像是读一本伟大的神秘主义的书。”——林语堂《信仰之旅》

  一说到庄子,我们就会想起“庄生化蝶”的故事,“庄生晓梦迷蝴蝶”,非常富有想象力,非常富有情趣。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并且在高一学*过他的《秋水》,对他的情况和思想有了初步了解,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庄子?

  2.庄子简介:约前369-前286著名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

  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候(官名),但拒绝了楚周王的厚币礼聘。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作品“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3.解题:逍遥自在、逍遥马、逍遥宫、逍遥冠,这些词语应该都与《逍遥游》有关,庄子所谓逍遥游,用课文原话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天下》讲到庄子的思想时,说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两句话非常典型地总结了庄子的思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逍遥游》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也是庄子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即摆脱了一切束缚的绝对自由。

  二、正音、熟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句读、节奏和重音的掌握情况。

  2.明确字音:

  鲲(kūn)鹏抟(tuán)齐谐(xié)坳(ào)堂

  迁徙(xǐ)北冥(mínɡ)夭阏(è)沮(jǔ)丧

  知(zhì)效一官榆枋(fānɡ)斥鴳(yàn)晦朔(shuò)

  决(xuè)起而飞蓬蒿(hāo)翱(áo)翔恶(wū)乎待哉

  穷发(fà)之北泠(línɡ)然舂(chōnɡ)米蜩(tiáo)

  数数(shuò)然飡(cān)蟪(huì)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对照注释,理解内容

  1.借助于课文注释和字词典,理解课文内容。

  2.不理解的内容,同桌或前后位可小声讨论。

  3.集中处理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教师注意引导。

  第二课时

  四、整体感知,掌握主旨

  1.庄子逍遥游的主旨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明确: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2.作者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一种什么境界?

  明确:现在一般认为,所谓的“逍遥”,就是从一切社会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也是主观的“绝对自由”。庄子提出他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是一种“无待”的境界,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的自由。显然,庄子所追求的这种逍遥或自由在社会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庄子认为,人只能通过精神的修养,即无知无欲,保持恬淡宁静的心境,体认人与“道”、人与宇宙万物的一体,这样才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3.你对这样的境界有什么看法?

  提倡百家争鸣。

  4.试分析本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明确结构:第一段写不论是鲲鹏还是蜩与学鸠,虽有大小的区别,但都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不是真正的逍遥。

  第二段承接上文,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即小与大的区别。中心意思还是说明,小与大等一切关系都是相对的。

  第三段,指出不论是德才兼备的一般贤人还是更高境界的宋荣子和列子,都还是有所待的,都不是真正的逍遥,并最终指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

  明确论证方法:

  1.一一列举鲲鹏、蜩与学鸠、朝菌、蟪蛄、冥灵和大椿、斥鷃、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虽然有小大之辩,但都有所待,都不是真正的逍遥,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真正的逍遥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因为“彼且恶乎待哉”。这*似于驳论。

  2.鲁迅《拿来主义》的论证方法,先批驳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拿来主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赏析最后一段。

  ①作者分别列举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目的是要说明什么道理?

  ②是将作者列举的形象做一个分类比较。

  在庄子眼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与蜩与学鸠、朝菌、蟪蛄、斥鷃一类。他们“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它们的视野受客观条件限制,“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才导致了它们嘲笑鲲鹏,宋荣子、列子和鲲鹏、冥灵和大椿是一类,通过比较,得出的观点具有说服力,令人闻所未闻,又不容置疑。

  ③作者怎样连接这几部分内容?

  明确:“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虽然,犹有未树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通过这些否定性的句子,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2.虚词、实词

  怒而飞(怒:奋发)志怪者也(志:记载)

  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

  之九万里(之:到……去)之二虫(之:这)

  众人匹之(匹:相比)彼且奚适(奚:哪里)

  是鸟也(是:这)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

  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而后乃今陪风(陪:凭)

  而后乃今将图南(图:计划,打算)适百里(适:往)

  以久特闻(特:独)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

  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

  3.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4.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5.古今异义词

  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6.固定句式

  (1)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2)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

  7.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六、赏析语言:探讨鲲鹏的形象

  1.课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来描写鲲、鹏,找出有关语句。

  明确: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粃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2.鲲鹏是否达到了作者所推崇的“逍遥游”的境界?

  3.鲲鹏的形象在后世诗文中经常出现,试找出一些诗句。

  明确: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宿云鹏翼落,残月蚌中开。宋之问《早发始兴江至虚氏村作》

  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皮日休《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苏轼: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及三千里,组练长趋十万夫。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念奴娇·鸟儿问答》)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七、试比较庄子和孟子、韩非子作品中寓言

  明确:

  1.孟子、韩非子作品中也多用寓言,如五十步笑百步、守株待兔等。这类寓言多为扩大化的比喻,运用的目的,在于将寓言作为抽象理论的形象例证。庄子寓言则注重以寓言本身来说明观点寄寓思想。

  2.诸子寓言多取材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熟知的历史传闻。庄子寓言则善于发挥惊人的想像力,虚构出神奇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多姿多彩令人瞠目结舌的形象。

  八、小结

  庄子的影响:庄子在诸子百家中是独树一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仁爱,孟子仁政,墨子兼爱,法家强国,兵家攻战,都是不离现实生活的,可以称为现实主义。但庄子讲逍遥,讲齐物,却是远离人间烟火,并且行文洒脱,意象新奇,如天马行空,属于百家中的浪漫主义。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他教会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用非功利的眼光观照这个世界,直接影响着后人的思维和创作。特别是那些浪漫主义大师,如李白,李贺,*……郭沫若说:“秦汉以来的一部*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庄子与鲁迅》)从上面这些诗句,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脱胎于庄子《逍遥游》的描写。

  九、作业

  课外阅读庄子的作品,写一篇读书心得。

《北冥有鱼》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周问老子,老子曰: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

  二、审题辨体

  三、了解作者

  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终极意义。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

  4、“逍遥”也写作“消遥”,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四、读文识字:

  1、注意下列划线字的注音: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

  2、听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自由练*朗读。

  4、指名读,其他同学加以评价。

  5、分组读,再齐读。

  五、理解内容:

  (一)回顾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翻译第一部分。

  (三)学生按照示范,自由翻译,并汇报成果。

  (四)翻译重点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2、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去了。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五)浅析鲲鹏形象

  1、庄子笔下的鲲鹏有哪些特点?(找出具体的词、句概括)。

  2、庄子笔下的鲲鹏在你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3、这些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可以播放视频,感受一下。

  4、总结庄子笔下鲲鹏的艺术特色。

  ①借用寓言说理: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自己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野马、尘埃等。

  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六、后世有没有人承袭他这种创作手法的?

  李白。

  七、课堂小结

  庄子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给我们讲述了鲲鹏将徙于南冥的故事,那他为什么要创作出这样一个气势宏大的形象呢?他想借鲲鹏传达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八、布置作业

  实记重点词语的意思。查找有关“鲲鹏”的诗词。

  第二课时

  复*上节课内容:

  1、基础知识

  2、齐读课文,并指名概述其内容。

  二、探究中心

  (一)深入探讨鲲鹏形象

  1、庄子笔下的鲲鹏要去做什么?它是怎样去的?它为什么要去?

  2、庄子心中的“逍遥”是怎样的?你觉得鲲鹏做到庄子的“逍遥”境界了吗?

  3、“野马”和“尘埃”是否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4、鲲鹏到天上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可结合最后两句话分析)。

  5、文章意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6、庄子笔下的“鲲鹏”有什么象征意义?

  7、你觉得庄子所说的“逍遥”之境是指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8、你心中有没有这样一股“风”来束缚你?怎样摆脱束缚?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应该感谢先哲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思想教会了我们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勇往直前;而道家思想又教会了我们生命的境界是无限的,要自我超越,摆脱现实束缚,畅意于天地遨游。他们在我们人生不同的际遇下,给了我们正确的指导,希望我们可以热爱祖国的文化,传承祖国的文化,在成长中汲取有利的因素,不断完善自己。

  四、布置作业

  读一读苏东坡的诗文,感受他的精神境界。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5)

——古北水镇作文 (菁华6篇)

古北水镇作文1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去了古北水镇!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古北水镇,是北京的一个很美的景点。那里面有卖衣服的,卖木制玩具的,还有住宿的地方,像段家小院、王下村,到今天我才知道,在晚上有许多人们都想看的夜景,可是 有的人看的太晚了,于是在这里才建造了住宿的地方。

  往里边走一走就可以看见一个大广场,大广场上有卖魔术道具的,有卖水果和水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一家饭店,中间还有一个剧场。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条长城了,这条长城是一座没有被人修理过的长城!那条长城的台阶很陡,还有好几层,说到这儿,我心里便感叹起来!

  在第二层,有一个塔,就剩下一半了,上面的被大炮炸掉了!那里还有好几个塔,还有子弹壳呢。我和朋友气喘吁吁跑上了顶层,放眼看去,哇!好美,远处是绿油油的!向北看去,还有一大部分没有开放的景点呢。

  我和朋友气喘吁吁地跑下去,我们去买了冰糕。

  在五点钟,我的朋友跑向大广场。大广场上人山人海,我们挤进人群一看,台上有一个人正在玩花样篮球,我惊呆了!我和朋友看着这动作,想着下一个动作,我们看的入了迷,沉醉在表演中,把所有的一切都忘掉了!

  到了九点钟,妈妈说我们要坐车回家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去了。

古北水镇作文2

  古北水镇被誉为北方的乌镇,我对它向往已久。

  十一假期,踏着晨风,沐浴朝阳,我们开心的出发了。一路欢歌笑语,六个小时的车程很快就过去,正午刚过我们就到了水镇。

  走进水镇,石头垒起的城墙跳入了眼帘,给我一个古香古色的惊喜。门上四个大字“古北水镇”,黑字蓝纸,让人想到蓝色的水上古镇。古镇里每一块石头,都是岁月留下的足迹。

  水镇水镇,当然要有水相邻,古北水镇自然也不例外,人们亲切地称它是北方的小江南,就是因为它有一条大河——汤河,横穿古镇。

  古镇里热闹非凡,皮影、京戏、染房、镖局……这些古代文化,闪亮登场,让我们嗅出它身上散发出的遥远岁月的芳香。古镇也吸收了不少现代文化:望远镜、油画、酒店、图书馆……都能让你身在古代却能享受到现代的生活。两种风格默契地搭配,让古镇舒适又耐人寻味。

  夜晚,我们去登司马台长城。远望司马台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在东方。站在长城上俯瞰水镇夜景,既靓丽又壮观,流光溢彩,精美纷呈,让人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看不饱赏不透,一时我想不到还有哪些更好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妙。

  古北水镇有太多太多的神秘、古朴,值得你去品味,去思考。

古北水镇作文3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火树星桥,橙黄橘绿;湖光水色,临风对月……”这里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在去年那个暑假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密云古北口镇,背靠最美最险的司马台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是京郊罕见的山水结合古村落。因有着江南水乡乌镇的风格,置身其中,恍恍惚惚仿佛正处于江南。大街小巷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小吃店、特色小店与展览馆……优美意境中时不时还会传来京味儿十足的叫卖声,在这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中却丝毫没有违和感,毕竟无论是南方的意境还是北方的语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的传统。

  走进染坊,这里有各式各样的原生染料与布料,墙上记录着古人代代相传的染布秘诀,各种精美的染布制成品摆在展览柜中供人们观赏,望着那一道道繁琐工程、织布机以及从植物中采色的方法,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落日余晖洒向大地,夜幕渐渐笼罩这座小镇,渐渐亮起的点点星光为游人指明了前方的道路。有一条小河自高向低缓缓流淌,贯穿着整个小镇,侧耳倾听,涓涓不息地流水声从前方传来,夏天的蝉鸣依旧不止,行人的嬉笑声,馆里的唱戏声,远处的叫卖声,汇集在耳畔,奏响了属于夏天的最优美的乐章。

  我们来到缆车处,决定坐到山顶去爬长城。夜晚的黑暗渐渐模糊了缆车脚下原本的轮廓,倒是缓解了恐高,不过依旧掩盖不了我们前方的长城,如同一条巨龙盘踞在山上的风采。长城爬起来并不费力,爬到一个休息点向下望去,俯视万家灯火,来来往往的行人。*处是灯光点点汇聚在一起的小镇,远处则是起伏连绵的山脉,好似最坚实的铠甲,将小镇保护起来。

  天公不做美,爬到一半时却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小雨,蒙蒙细雨中欣赏着山水夜景。雨中的“江南小镇”别有一番意境,仿佛置身烟雨江南,外围的山脉却又比江南多了几份豪迈。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古北水镇,北方的江南水镇。

古北水镇作文4

  这周二,学校组织同学们,去了坐落于司马台长城脚下的古北口水镇。一路上师生们尽享沿途美景,两个小时的快乐车程很快就到了。

  导游给我们发完耳机后,就开始了游玩。

  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真不敢相信我是在北京看见的!我们接着往里走,一同前往司马小烧酒坊。酒坊的入口是一道不起眼的小门,进到酒坊里面,视野全被酒坛子给占满了。大大小小的酒坛堆放在院子里。往后院一绕,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酒味飘过来。顺着酒味探去,看到了一个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越往楼下走闻到这股酒味越浓烈,原来楼下是酿造酒的演示作坊,里面摆放了很多的大酒坛,里面存的是酿酒的原料。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传统的制酒工艺、粮食原料等等,使大家更加了解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然后,我们参观了永顺染坊,里面有从古代到现在各个时期的印染技术,染坊总共有两层,步入大院映入眼帘的是染布成品晾晒在高高的木杆上,五颜六色,花样繁多。染布略微褪色,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有种电视剧里的感觉。地下的部分有各种大染缸,装着颜色不同的染料,里面的展品在手艺人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接着参观了取名于开设镖局的张震远之名、展品丰富的震远镖局,这也就算是古代的“快递小哥总部”吧!再往前走过了英华桥就是英华书院了,书院分为东西两院,东院有荷花满池的水榭回廊。西院有文昌阁和一个古北口名人捐赠的石牌坊,还有一个烧香的香炉,考试前一定要去拜拜哈。最后参观完杨无敌祠和前仆后继的杨家众将后,就开始了自由活动。

  我们在美食街里,我吃到了“臭”名远扬的螺狮粉,那味道真是回味无穷!手拿小饮料,头带小风车,走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杨无敌伺对面的大广场看演出,广场上还有小集市可以逛,很多都是最传统的老北京天桥风格的摊位,像拉洋片、画糖画、吹糖人、草编等等,好多同学自己定制了糖画,老师傅做糖画的手艺精湛无比,用勺子写字都比我们用笔写的字好看,让我们不禁由衷地赞叹。

  我们一组沿路走着,欣赏着,来到了水镇的特色小店——盒子说,这是一个西洋风的八音盒小屋,里面有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八音盒。最后,我们到了响器铺,这里有*的传统乐器,京胡、唢呐、笛子、琵琶,还有世界上最小的口琴,闭上眼,让跃动的音符、轻柔的旋律叫醒你沉睡的耳朵……

  在这翘角的屋檐下,在这青石的小路上,在这幽深的巷子里,让我领略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更是加深了我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到我国大好河山的文化魅力。

古北水镇作文5

  在司马台长城脚下,有一个独具北方风情的度假式小镇--古北水镇。结合了南方乌镇和山西*遥古城的建筑风格,人们都把它当作"世外桃源"来这里修身养性。

  金秋十月,也就是国庆假期,我走进了这个坐落在北方的小镇。十月的古北水镇,远远看去简朴、明洁、清新,散发着古色古香的味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白色的石桥,它像一条白玉带一样系在小河腰间,桥下是潺潺的小河流水,白石桥上栩栩如生的小狮子注视着熙熙攘攘的游人。我站在桥上拍下这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过桥右转进入水街,青砖窄巷和北京的老胡同有截然不同的味道,游人们纷纷拍照留念,这只是古北水镇外部的一小部分景色,我们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售票大厅排队买票,终于进了小镇里面!

  哇!眼前豁然开朗,山泉绿竹,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古色古香的建筑,给人一种进入了江南水乡的感觉,顺着石巷一路走一路观光,一个大大的"染"字吸引了我,它就是永顺染坊,坐落在一个大院子里,高高的木杆上挂满了以蜡染好的花布,仿佛让你回到了从前做布的过程…有几个小朋友在垂下的染布间穿梭,玩儿做迷藏……

  走出永顺染坊,一股酒香扑鼻而来--司马小烧,有酒铺可以免费品尝,从侧面一处阶梯进入地下,是一个巨大的酒窑,可以观赏制酒的流程,了解烧酒知识。不止染坊,烧酒,古镇里保留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有年画坊、小人书馆、皮影馆、杨无敌祠、八旗会馆等等,在这里看上一天也看不完?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美食一条街。哇!中西结合:牛排、披萨、日本料理……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吃的我的肚子鼓鼓的。顺着美食街走,我们来到了日月岛广场,这里一排露天小店铺,都是手艺人:做糖画、吹糖人、制作灯笼等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夜色已降临,夜色中的古北水镇更是着实的迷人漂亮,灯影摇曳……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声中我爬到了山顶,"哇!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站在山顶俯瞰古北水镇,灯火辉煌,时间如时光穿梭已不知身在何处,拿起相机拍下夜色中的水镇……

古北水镇作文6

  古北水镇夜景之安静美好,梦幻般感染着作者的心灵。描写生动传神,语言清新柔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古北水镇之行》。

  天高云淡之下,崇山峻岭层叠,鳞次栉比屋旁,一弯小桥流水。青石砖上,沉淀着岁月的沧桑,古轩亭下,弥漫着诗书墨香。几艘小船乘着清风徐来,随着小溪安静的流淌,将她们带入清晨的古镇。

  在城市中摸爬滚打,一身喧嚣的我,怀着一颗浮躁的心来到这里,坐在船上,我缓缓的驶向古北水镇远观,青山绿水蓝天相互映衬,在眼中形成一幅极美的山水画。将手伸入身旁的小流,感受岁月静好中它的不急不躁。尽头处,天与水相接的地方,伫立着一座古城,没有鲜艳的颜色,朴素的灰色砖瓦却给人以心灵的宁静。

  踏入小镇,脚下吱呀作响的青石板仿佛诉说着她多年的故事。映入眼帘就是一座白拱桥,桥下的莲花灯在水中桥身的倒影上飘荡,装点着她美丽的身姿,几条锦鲤在水中嬉戏,佁然不动,俶而远逝,似乎在水中玩起了捉迷藏。小溪从桥底穿过,象牙般的白拱桥像是腰带系在腰身,只衬得溪身曼妙,像极一位俏佳人的蛮腰,蜿蜒消失在了转角。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空中不知何时飘起了细细的雨丝,那春雨也是不急不躁的,点点滴滴的落在手掌心,像只小手在温柔的抚弄着。街边古香古色的屋舍俨然,永顺染坊、八壶烟管,一间间村舍,虽是高矮不一,倒也齐齐地绕在河边,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天黑了,水上的河灯亮了起来,在天水相连的地方仿佛化为天上的小星,在朦朦胧胧的灯火与天上的点点星光相衬呼应下,小镇隐约加上了一层梦幻的色彩。安静的小镇,无声地望着远处的司马台长城,伴着夜色入眠。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怀着一颗洗尽铅华的心,重新踏上返程的路。回首望去,那小溪仍只是安静的流。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6)

——写夜雨的作文 (菁华5篇)

写夜雨的作文1

  静谧的夜,微凉的风,冰冷的月色。夜雨有绪。勾起了我无尽的思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夜雨有绪,雨夜动人心。雨顽皮的跳动着,却不经的刺伤了我。霎那间,如梦如幻。脑海的记忆一拥而上。快乐、难过、紧张、害怕时的情形一一掀起。一起走过的时光,如同一部令人快乐而短暂的青春剧。

  夜雨有绪。瞧!时光似乎倒流了。阳光透过窗口,教室满是我们的身影。一张张桌子,一把把椅子,一个个动作以及一张张脸庞,都深深的揪住我的心。

  起初,踏入这个班时,我并没有很爱这个班,这些同学,这些老师。更加没想我会对他们存在不舍,会哭泣,会揪心,会难忘。也许这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吧!是时间拉进了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了解彼此,建立友谊。

  在校的最后一节课,深深的映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想这会成为我记忆中永不褪色的一幕。明天就要中考了,我们的心情都很压抑,内心的情绪很复杂。可大家还是很安静,很沉默的看着自己的书。这时,班主任突然走来,说:”我给你们看些东西。”我们的眼睛转向了屏幕。一张张集体照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此时心情变的更加沉重。随后,耳际响起了,三首歌。《北京东路的日子》、《朋友》、《我们都是一家人》这三首歌就好像在帮我们回忆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教室的气氛变得严重起来。大家的抽泣声也渐渐的增大。也许我们的眼泪都代替了我们内心想说的话吧!望着老师打出来的字“其实我一直想说,你们一直都是我的骄傲。我爱你们”简单的话语,却是一份深厚的友谊,一份情感、一份礼物、一份感动。虽是朴素,却是最美的词。深深地拔动我们的心玄。

  夜雨有绪。在下一个转弯我们就不是一个团体了。我们都成了彼此的曾经与回忆。“天下无不散之宴*"。愿我们都安好!

  夜雨有绪,此时的夜更加静寂,风更加悲凉,月色更加冰冷。当泪水划过脸庞时,我就知道我彻底的输了。曾经的太多的以为,都是那么的不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写夜雨的作文2

  归期。你说,何时是归期?

  外面的夜色多么浓呵。月光朗朗地照过来却不作声,教我想起了你一头泻下来的青丝,想起你如花般的笑靥,还有鬓角上新插的杜鹃花。

  归期。我也无从知晓何时才是归期。

  雨仍在下。绵延多少天了,淅淅沥沥,也不见大,只是默默地绵延,断续。细细密密地钩织起来,渐渐地就满了秋水,满了池塘,满了我惆怅的胸腔,满了着无数个雨夜的思念。它是那么的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却又如影随形,如从心底涌出的丝线,结成蛛丝般结实的网,像盘丝洞的妖精一样,缚住了别人,也牵住了自己。

  归期。我也不知曾问过自己多少遍何为归期。

  那时,满天星斗。窗外有花枝微颤。凝敛的水珠从叶片上滚落,它们的影子投在素白的窗纸上,有种奇怪的清冽。你执着一把小小的银箭刀,像个孩子一样欢喜的踮起脚,去见那朵安静地闪耀着的火苗,细细的花火极明净,你的眼眸澄清的像映着晨星的潭水。那时,我们秉烛长谈,你手腕上结着的青绳,现在还在我面前纠结摇曳,最终缠绕成打不开的心结。你可知,我的思念。你可知,我一个的繁星,一个人的雨景,终究抵不过一个你。雨仍在下,到底还需要多久,我才可以告诉你,我一个人在路边驻足的孤清。

  归期。你我相见之日,便是归期!

写夜雨的作文3

  晚上,夜幕如期的降临了,只不过随着这次降临,还有雨姑娘的陪伴……

  我走出托教的大门,踏上回家的路。路上下起了小雨,我刚准备打伞,突然,也许是我的伞给了我一个新奇的想法——不打伞到雨中走走吧!理智告诉我这样做并不理智,但我还是遵从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收起雨伞,漫步在雨中,接受这大自然最纯洁的洗礼。

  我张开双臂,畅游在雨海间。仿佛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清凉的雨滴打在我的脸上、手中,它们让我以前独自一人回家的那种孤独感消失了。他们仿佛全是我的家人,每一滴雨点打在我的脸上,仿佛在向我表达见到亲人的喜爱之情、欢悦之情。在雨中,每一滴雨点,滴在地上、我的脸上、手上、衣物上,发出滴嗒滴嗒的声音,他们就像小朋友那灵巧的手,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别小看这首杂乱无章的交响曲,这其中却蕴含着它们的奥秘。

  走着走着,忽然传来了一片笑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从一户人家里传出的,想必他们一定正一家老小坐在沙发上其乐融融的看着电视吧!一户小店里的一位叔叔还在不辞辛苦的工作呢!看他那么刻苦,一定是为了他的家人和孩子吧!烧烤店的老板,即使没有客人,他也在寒风中坚守着。想必他应该是抱着万一来了客人的想法吧!他应该也是为了他的家庭吧!雨滴滴在我的脸上,悦在我的心中,我独自一人走在这洒满丝丝雨丝的回家路上。望着这眼前的美景不令我陶醉吗?

  我边走边想,走着走着,一辆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将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我才发现我已经到家了,我跑进屋,大喊一声:“妈……”

写夜雨的作文4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冰冷而又湿润的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薄雾,雨,悄悄地来了。

  我看着那飘飘洒洒的雨丝,像个调皮的小精灵,顽皮的跳到树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树叶像个贪吃的小朋友,张开樱桃小嘴,吮吸着那大自然给它们带 来的甘甜的雨水。雨,还落到了地上,积起属于自己的乐园——小水洼。有些小朋友,好奇地张开伞,跑向室外,任凭小精灵跳到伞上,好听听那独特的声音。

  雨,渐渐地由小变大,化作一个个小水珠,从高空直直的跳到了土地上让土地吸收着,小水珠飞到了屋檐上,把那瓦砖当做它们的滑滑梯,从屋檐下快乐地滑了下去。

  雨,缓缓地变小了,我伸出手,让这些轻捷柔软的手指落到我的手中,凉意突然让我打了个冷战。雨丝滴在了小水洼中,小水洼露出了一个个小酒窝。雨丝还跑到了操场,让那些小朋友踩着水,欢乐的玩着,时不时的还溅起一滴滴雨珠飞向草坪。

  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在新蚂蚁窝里的蚂蚁探出了头,像是要出去呼吸雨后泥土的清香,鸟儿飞过校园,嘴巴一张一合,好像正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在树上的雨珠还在向下滴,滴落在树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叮——咚——叮——咚……

  我在等待下一场雨的到来。

写夜雨的作文5

  天地间挂起了一串珠帘,周围一片孤寂,我独自一人坐在那儿,*和地展开前日收到的家书。信纸在潮湿的空气中,微微发软,化开的墨迹模糊了字迹,这封信对我如同至宝,我把它贴在胸口。脑中想起了妻子热切的期盼“何时起程,何时回家,念君,盼君早日归来。”

  此时,我愁苦,为欲归不得。那早已收好的行囊,曾已打开,又被收起,又再打开现在早已布满尘土。我无心打扫,让它依旧尘封。没有确切的日子,让我怎么告诉妻子?让她空欢喜,我于心不忍心!

  夜已深了,秋风又起,烛光摇曳。

  用竹棒架起窗子,外面漆黑如墨。这时大雨猛下,小小的池塘此时已涨满了水,风“呼呼”地刮,引起了我无限遐想,风雨侵室,满屋凄凄。日后与妻子重逢,相依一块,在西窗之下一道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关上窗子,思绪万千,思亲之愁,孤寂之感霸占了我的思想,我提了提毛笔,欲书却又无语,此情只可意会。

  忽听叩门之声,兴喜之极,忙去开门,门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失落之感涌上心头,何时回思慕已久的家,何时全家可吃一顿团圆饭,皇帝什么时候传来圣旨:让我回家。突然,灵感涌上,我把笔尖沾了沾墨,思忖了一会儿,即诗书四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7)

——夜雨作文800字 (菁华5篇)

夜雨作文800字1

  夜,沉沉地睡了。雨,潺潺地落着。

  登高望远,灯火零星,隔着雨帘,自有一种温暖的朦胧美。俯仰天地,夜似乎笼罩在轻纱蝉翼中,似梦似幻。仿佛有一张极细的银丝网,自上而下伸展,触及内心。

  是夜,沾衣欲湿香梅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清雅宁谧的气息,发酵了我的“雨梦”。梦里,一顶青箬?,一袭绿蓑衣,伴着斜风细雨,一片清新出尘。忽而,客舍青青柳色新,雨亦飞花落尘,亦飞花落雨,一片浪漫绮丽。又见,残荷听雨,海棠褪色,夜阑卧听,铁马冰河,一片空寂凄凉。雨态万千的梦,营造的是雨景还是心境?而这夜雨,细细的,柔柔的,钩织是否是我的心情?

  步入雨帘,踏上校园窄窄的水泥小道。华灯初上,银白色的光芒浮照在雨汽中,犹如海市蜃楼里绽放的白莲。又如西方神话中沉入海底的女教士的黑纱,柔和的淡光照亮了四周一寸又一寸的土地,有些许隐没在黑暗中,戴着黑纱,无法识辨,只听得静谧中被扩大了的雨声,声声入耳。

  雨丝轻吻树叶,是蚕食桑叶的“沙沙”声。

  雨珠拥抱石板,又充满铜的韵味的“叮叮”声。

  雨珠流涌入狭窄的通道,清脆的“叮咚”声似乎引入临泉游弋。

  雨珠从高处急落,“哗啦啦”响彻耳畔,使人遐想于瀑布之边。

  每一种声音都那么独特,每一种声音都仿佛拥有了灵性,紧紧攫住听者的耳膜。

  每一滴雨,皆是生命的歌者,变幻万千音调,在茫茫尘世里,奏成自我存在的高歌,每一场雨,皆是灵魂的舞者,变幻万千姿态。在生命的白纸上,激起斑斓色彩的飞扬。他们渺小却独特,渴望有一对耳朵,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易逝但却灵动,希冀有一面心镜,能映照生命的绚烂。他们贯穿古今,背题写成诗。它们触及内心,被镶嵌于灵魂。

  自然是万物之母。雨则是人类的同胞。在这个阳暖冰融的立春之时,夜雨送来的,不仅是同根的相似人生,还有母亲充满爱意的恩泽。

  雨,已潺潺地落了;夜,依旧沉沉地睡着。

夜雨作文800字2

  是什么让我们在人海中偶遇,便注定了相知?佛说:三百年的情缘换来一次擦肩,人海茫茫,为何偏偏与你相见?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是什么竟然让你我深深相依?

  相逢短暂,相别总是来得太快!

  冷冷的别离,暂时作证?

  冬月的车站月台边,在列车启动的瞬间,转身我发了条短信:“亲,我想你……”可马上就收到了一条短信“别了,想我的人;离别了,我爱的人,带着你的牵挂你的爱暂时离开,但我会快快乐乐的。”我也回复:“我也会快快乐乐的,愿一路保重!”人生没有不散的筵*,我们只能天各一边。不在彼此视野的岁月,我们只能在心里陪伴,而你我都深明白在“离开”两字前特意加了个“暂时”——我们只有一个要求,此后不要从彼此的身边路过,更不要从彼此的记忆里溜走……

  别后的日子,相思为伴?

  雨雪霏霏的寒冬,因为有你,我走遍天涯海角不言累;因为有你,我受尽世上炎良不提辛酸…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总情不自禁地默想:“如果可以有双翅膀,我宁愿越过万水千山,夜夜飞至你的窗前,但我不会打搅你的梦境,只是一边默默梳理自己的羽翼,一边静静地注视着你,在你太累的时候请风儿轻抚一下树枝,你就会明白那是我在默默提醒你该休息…愉快的过生活,!在你安然入睡,一切皆好的时候,又独自飞回,往复如彼。”

  杨柳依依的早春,春风千里,君用“想你……"作风筝,用长长的“相思"作线,我看到了!因为我常常一个人去那红尘的渡口去陪伴那小小的孤舟、远远天际的风筝。

  而别后的每一个夜,真的很静!连我的手机也久不作声,似乎也在沉睡中……是不是它也在默默地思念呢?!

  朦朦的未来,憧憬当媒?

  在*淡的日子里,我们一起,一个*常的做饭,一次*凡的洗衣,一弯淡淡的浅笑,哪怕只是清苦的日子,也觉得是生活的甘甜......正因为经历了“相逢是多么地短暂,离别又是多么地令人悲伤!”才让人懂得了生活的五味,我们就更该珍爱岁月的点点滴滴。

  可生活终归是生活,*常的日子,愿彼此珍惜,快乐地过,一生中,有人挂念,就是最好的拥有……

夜雨作文800字3

  窗外是无尽的雨,不停的下,淅淅沥沥淅淅。

  里面灯光还亮着,有点刺眼。耐不住雨越下越大,站在窗前寻思着。突然心里感到一丝悸动,牵起了我的思乡情。当几十年后你再次站到这个窗前,免不起回忆家乡,回忆童年时的每一次拌嘴、每一次吵架,那时我自然明白了,那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并不存多少抱怨。因为这夜雨,能激起多少凄凉!这夜雨,能激起多少恐惧!这夜雨,能激起多少惆怅!!这夜雨,并不能让你安心,只能让你的想法更荡气回肠,更有悲伤的气息。我默默流泪。

  那泥土的气息,多么芬芳清新;那清晰的脚印,深深烙在我的心头。如今却隔千里之远,悲伤油然而生。只能让夜雨带来的清新的空气在脑子里回旋。家乡的夜雨,是那么纯净没那么酸,也没那么辣,没那么狡猾,没有心计。当你在无意中碰到了夜雨,那才是最真实的她。你的背景已经填上。她永远是最美好的,即使有些凄凉。我曾在书中读到过,一位美国教授竟然为了体会夜雨的情感,在山上的一块风水宝地买了一幢别墅!可我觉得,这只是人工的,只是在房子里喝杯酒,吃点菜,找几个人来寒暄一下,这儿的夜雨一点都不美。只有在你心情失落,难受,感觉不到依靠的时候,刚巧碰到了夜雨,那多么真实,多么纯净,多么美好啊!!

  我不愿面对杭城的夜雨,她已没有那么纯净,但是,她还是那么美好,酸的美好,她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了出来。只不过,我不愿意去欣赏她罢了。

  放学,灰蒙蒙的云朝这边卷来,窗外是花花绿绿的雨伞,像是含苞欲放花骨朵儿,只待雨水的浇灌,便会一齐绽放。夜雨终于来临了。夜雨像无数轻柔的手指,弹奏出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谱。花坛里的猫没地方藏身,跑来跑去,地上留下一朵又一朵梅花,最后在一块石头后面,躺下来一动也不动,只是望着地上,像是被夜雨的情绪感染了。树叶像一只蝴蝶,随着风忽上忽下,慢慢地走向泥土。数不清的叶子从我周围掉落,像是仙境,又像是陷阱。我身上沾了一身的叶子,却还不如家乡一片叶子来得清香,优雅。

  家乡,那棵银杏树,是否还等着我摇;伯伯种的西瓜,是否还等着我来品尝;那静静的家,是否还等着我的欢笑?一切何去何从,在风中凌乱。

夜雨作文800字4

  江南,早春二月,窗外的夜很静,只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还记得儿时的自己是最爱听雨的,听那雨的声音:滴答、滴答、滴答像欢快的蝴蝶在花朵间舞蹈,动作是那么轻快,那么悠扬。

  喜欢在夜里,关上灯,蜷缩在被窝里,静静的听,外界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只有雨滴,雨落的声音。很美,喜欢这种感觉,这个享受大自然的感觉,没有人打扰,没有烦恼,没有哀伤也没有牵挂。

  喜欢在下雨的时候撑一把花伞,慢慢的在雨中行走,那调皮的雨点儿从花伞上蹦下来,蹦蹦跳跳的落在我头上,我肩膀上,我脸庞上。她们温柔的抚摸着我,亲吻着我,好像在说:你好,你好!

  喜欢坐在窗台看着路上行人一个个的匆忙走过,看着她们的神色,然后去猜她们的故事,然后一一目送她们消失在我的眼帘。有时候心会突然的揪一下,仿佛是自己的朋友,离我们而去,一种淡淡的离愁遍又会浮现在自己眼前。

  很喜欢这种看雨的心情,这种听雨的感觉。

  今晚又下起了雨。

  淅淅沥沥的,雨丝斜斜的,密密的,像以往慈祥的老人在给我们讲故事,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王子在一次打猎中从狮子口中救了一只小白兔,那只小白兔,牙齿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特机灵。

  王子发现小白兔受伤了,于是细心的王子就把小白兔带回城堡去,小心的照顾。小白兔在王子的照顾下,伤很快就好了,谁知道有一天,小白兔突然不见了,我们的王子找啊找,他把所有的人都发动了,去找小白兔,士兵们把城堡的每个地方都找完了,可还是没有找到小白兔。

  王子伤心极了,没过多久,有个美丽的公主来到王子的城堡,公主给王子讲了自己的故事。原来小白兔就是公主,她被巫婆施了魔法,变成了一只小兔子,在仙女的帮助下,小白兔又变回了美丽的公主,就这样公主和王子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很美很美;夜雨,很美很美。

  细细的雨声,像牛毛、像花针、斜斜的清洗着树、花、草、蒙蒙的天空以及“情人节、元宵节”双节布满灰尘的江南街道。

  春雨下吧,下吧,我为我这一年多忽视了你的美而感到愧疚。

  听雨是一种心情;听江南夜雨是一种享受。

夜雨作文800字5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勾起我无端的思绪,不禁默默珍藏……

  ——题记

  深夜、辗转反侧。起身下了床。

  扭亮杏黄的台灯,拉开灰褐色的帘子,倒上一杯浓香的茗茶,努力睁开朦胧的双眼。

  飒飒秋风中,夹杂了雨的歌吟,淅淅沥沥,似要穿透夜的孤寂。

  我打开了音乐,耳边回旋着《雨的印记》,这首空灵妙曼的钢琴曲,仿佛与窗外的雨已结为一体。

  我用三分横笛的悠扬,三分木琴的清亮,四分古筝的曼妙,凑足十分的惬意,来听你的倾诉。

  雨落在树叶间,树叶淌出大提琴婉转的旋律。

  雨落在瓦片上,瓦片弹奏出编钟美妙的音符。

  雨落在池塘中,池塘跳跃出扬琴般清脆的乐章。

  夜间听雨,在耳边萦绕着的是美妙的丝竹之音,一丝一缕,淡淡,细细,轻轻。

  推开小小的玻璃窗,一股香味迎面扑来,混杂着泥土的清香,叶子的淡香,花儿的馨香和雨的素香,花茶一般。

  只有大自然,才能飘逸出如此奇妙的香味啊!

  伸出手,接住一滴夜雨,清清凉凉,扫去了燥热,抚*了烦躁的心绪。

  杯中,茗茶渐渐的淡去,口中留香。却不愿意再续香茗。因为妙玉说过:“一杯为品,两杯便成了解渴的蠢物。”

  突然想起了诗人。

  “天街小雨润如酥”,雨是细腻的;“沾衣欲湿杏花雨”,雨是飘逸的;“夜来风雨声”,雨是坚强的。

  夜间聆听雨,与*日有些不同吧,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那种空灵、妙曼,都是无法感受到的。细细听着你的足迹,每一滴夜雨,都幻化成了一个个的印记。这些印记装满着你所爱过、痛过、哭过、笑过的每一瞬间,永远温存在你的内心深处……

  双眼颤抖了一下。

  猛然,发现思绪远飘,再回头,雨已过去,留给世界的只是湿漉漉的一片,以及那些残余的,夜雨声……

  深夜,倾听夜雨,捧一杯香茗;

  深夜,倾听夜雨,洗一份清凉;

  深夜,倾听夜雨,得一份淡泊。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8)

——夜雨寄北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夜雨寄北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二、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我想这其中大家最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今天,我们就来学*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二、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评析。

  这个步骤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为深入学*此诗做好铺垫。

  (要读出诗中的情感,如蕴含其中的郁闷、孤寂、思念和伤感。)

  三、在评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教师范读。接下来进行分析诗歌。

  1、翻译全诗。

  2、分析诗歌。

  问:读完诗歌,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形象?

  (二个。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可看出有二个人物在进行问答。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 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所以是亲人或友人在问询李商隐何时才能归去,但自己归期无定。诗人心境之郁闷、孤寂不难想见。)

  问:但紧接着作者却写了"巴山夜雨"之景,这是否偏离了作者在首句所创设的感情基调?

  (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巴山夜雨点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相隔千里,而且处境惨淡,透露出羁旅之苦。巴蜀多秋雨,这本已使身为异乡之人的作者倍感神伤;而恰在此时,又得妻子千里家信,此时,诗人该有多么伤感呀!)

  问:但作者是否一直延续这一感情进行抒写呢?如果不是,又写了怎样的情感呢?从哪个词语可看出这种转变?

  ("何当",何时,什么时候。"何当"是个表示愿望的词。诗的后两句,紧扣"夜雨",顿生想像,遥想他日重逢,剪烛夜谈,回忆此时面对这"巴山夜雨" 的情景。这两句是最为人称道的设想"奇绝"之句,它好就好在将"未有期"的现实与剪烛共话的想像联结在一起了,不仅写出了重逢的欢乐,感情的深挚,而且通过遥想将来,排遣了当前客居异地的孤寂与思念家人的痛苦,使全诗多少带有明朗轻快的情调,形成了半是悲哀,半是温暖的深长情韵。)

  小结,板书。

  李商隐-(问答)-友人(亲人) 离愁

  写实 衬托出

  景 交融 情 别绪 眼下的孤寂、

  何当: 共剪 思念

  虚写 什么时候 未来的欢聚

  却话

  3、请一位同学有感情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有怎样的画面在你的面前闪过。接下来用文字把它们表述出来。

  (设计这一步骤是让学生明白:学*诗歌不能只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想像,去体会诗中丰富的意境。)

  4、齐读全诗。

  四、分发赏析资料,深入分析写法上的技巧。

  (*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的重复的,可是在这首诗中,作者有意重复使用了"期"字和"巴山夜雨"这个短语,这可以说是这首诗为人称道的"奇绝"之二。重复"期"字,意在强调诗人滞留在外、前途未卜、归期无定的愁苦;重复"巴山夜雨",更是作者匠心独具的表现,它表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回还往复的意境美,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第一次写"巴山夜雨",在于渲染环境与相思,第二次写"巴山夜雨"是作者想像夫妻相见后秉烛长谈的画面,夫妻追述往事,回味无穷。

  这种重复,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上书的回环往复之妙,恰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回环往复之美。是作者有意打破常规的成功尝试。

  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往复;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从意境上看,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深婉、隽永,余味无穷。)

  五、学生共同欣赏所收集的李商隐诗歌。

  (让学生通过收集李诗,加深对李商隐和他诗歌的了解。)

夜雨寄北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融情于景手法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体会诗人表达情感的温婉细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

  难点:体会诗人表达情感的温婉细腻。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由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导入本节课的学*。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师用投影并提问的方式和学生一起了解作者李商隐,并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4、师生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5、生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6、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品味诗歌表达情感的温婉细腻,及诗歌回环往复之美。

  7、课堂小结

  8、诵读由本诗撰写的现代诗歌《夜雨寄北》

  9、课后练*:用现代汉语学*情景交融的手法为李商隐写一封寄给妻子的回信。(500字左右)

夜雨寄北优秀教学设计3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教学目标: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整体感知作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意蕴。

  二、教学内容:

  1.点提取:诗歌的意蕴

  2.点释意: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3.关键词:诗歌意蕴

  三、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李商隐《夜雨寄北》

  2.补充材料:卞之琳《断章》、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点导入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诗歌的意蕴。我们在*时的学*过程中一直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学*诗歌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就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诗歌的意蕴

  (二)点强化1、作者介绍(知人论诗)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现存的诗有600余首。他由于处在“牛李”倾轧的党争之中,所以受人排挤,很不志。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2、文章脉络结构全诗有四句。首句一开头抓住妻子的来信“问归期”来回答。“未有期”三字,既是对妻子问的回答,又包含着自己宦途失意、羁旅穷愁,有家归不得的抑郁难堪之情。“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似乎是在写眼前景物,实际上是写客怀离绪的惆怅之情,绵绵夜雨,涨满秋池,长夜难眠,孤灯听雨,诗人正是借写萧瑟之景,抒离索之情。三、四句写想象中夫妻二人共居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自己孤凄的生活,既是空间的变化,又有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3、该诗三个层面分析(1)、语言层面分析诗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夜雨寄北》就体现了这个特点。这首诗仅用28个字,把自己仕途不得志、有家归不得的抑郁之情表现出了,极富想象力。


夜雨寄北作文 (菁华3篇)(扩展9)

——夜雨优秀作文(5)份

  夜雨优秀作文 1

  夜,悄悄地降临,早晨的浮华喧嚣早已褪去。只是……还有些许的声音。这声音……不是小贩的叫卖声,也不是孩子的哭泣声。这是……夜雨的声音!“滴答、滴答”一滴、两滴……夜雨悄悄地来了。滴答的雨声越来越清晰地传入我的耳朵。我静静地聆听着这夜雨的声音。“啪啪啪啪……”噢,许是夜雨落在了树上吧。此时,那脆弱的绿叶,如何能承受得住一滴又一滴雨珠的击打?不过,明日一早,那一片片叶子,在雨水的冲刷下会变得比*时更加青翠吧?雨水洗净了树叶的灰尘,还它一身新装。“轰隆隆”一声响雷在天空中显现,震耳欲聋的雷声让我吓了一跳。走到窗前,撩开窗帘的一角,雨水早已打湿了窗玻璃,许多的雨珠从玻璃上滑落,眼前的一切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我打开窗子,清凉的风迎面吹来,给人以神清气爽的感觉。这时,天空中划过一道闪电,轰隆的雷声随之降临,风婆也正摇旗呐喊,那气势,足足镇住我很长一段时间。看着眼前朦胧的一切,隐隐约约地看见远处的一棵大树,此时它正在风雨中历练,为明天更加坚强的自己做好准备。只是不知那柔弱的小草现在怎样了?是否被这风雨折弯了腰?我在心里默默地为那小草祈祷,祈祷它能以一个快乐的心情去迎接明天。过了一会儿,感觉到一些冷了,便关上了窗子,不再欣赏那美丽的雨景。走到书桌前坐下,望着洁白的桌面,久久地,没有动。直到母亲叫我睡觉了,才结束了发呆。

  走向卧室的前一段时间,我再一次打开了窗子,夜雨依旧在下着,我微微笑了笑,关上窗子,细细品味这夜雨。

  夜雨优秀作文 2

  雨,又下起来了,迎着风,迎着夜,飘飘洒洒,淅淅沥沥……

  不少人认为,白天的雨看得见,摸得着,感觉才十分深刻,而我不以为然。

  夜里的雨带给我的感觉更深刻。

  白天,雨无尽绵延,或多或少带给人们的是烦躁、焦急、心神不定。而夜里的雨却不会,夜是静寂的,黑暗的,夜里的雨是看不见的。然而,正是这样,雨声更加响了,更加明亮,“巴拉拉”“巴拉拉”在天地间有节奏地想起。即使是雷雨,雷声不是白天那种炸响,需要蒙耳朵,而是轻轻地,从遥远的天边来,像交响乐中金色的大擦清脆的一碰,“嚓”的一声,在心间激起一阵涟漪,开始是重的,接着,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独自一人在家,也不会觉得孤独,因为有那么多湿润、凉爽一起作伴。你大可以捧上一本小书,依靠在床背上,和着米黄的灯光,静静阅读。这时候,一切烦恼都离你而去。夜雨就是那么神奇。所以,雨和夜是不能拆开,只有当它们合在一起,才能演奏出一首我看来堪称完美的交响曲。

  雨,又下起来了,迎着风,迎着夜……每当雨夜降临时,我总会停下来,望着无尽的在幽暗的灯光照亮下的雨,思考着一些问题,而且每次都会有所斩获。

  夜雨优秀作文 3

  闪电,如同一把寒光逼人的利刃,在夜幕上划破了道长长的伤口,照亮了哭泣的夜。

  大雾弥漫,仿佛笼罩住了整个天地。眼前白茫茫的一片深渊,只能看见远山的轮廓,以及一些傲然的松柏。

  孤村茅草屋,透过浑黄的纸窗,只见一个发中已掺杂银灰的老人,正卧床中。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一个将死之人,在垂暮之际,挂念的不是妻儿老小,而是还未统一的大宋。在他几度似不流年里,有多少冲锋沙场?而自己所抱予厚望的国家竟如此不争。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陆游,将士生涯即将烟消云散。他那沟壑中流淌过的是岁月的长河,翻黄的皮肤上夕阳的余晖,他曾经见证了多少光辉岁月,经了几多似水年华?

  热切的报国之心,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熄灭。哪怕自己早一步先死,也要得到国家统一的消息。

  不甘,随着一声长叹,一颗璀灿的星就消失了,多少年后,他可曾得知统一的讯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的一生,就像高洁的梅,哪怕碾作为尘,也会留下几缕芬芳。

  报国之情,已沉淀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莫忘记陆游,莫记那孤村夜雨……

  夜雨优秀作文 4

  “逍遥兮若青云之闭月,飘飘细雨若流风之回水。”三国曹丕之妻甄宓对雨景月色的描写。古往今来,月景也已变得寓意重重。

  抬望眼,夜月如钩。天上繁星疏疏漏漏,各自在夜幕中那被遗忘的角落孤独地驻足。月光*在眼前,却又那么遥远。想要回到你身边,可周围却有那么多的羁绊。无奈之下,只好与你隔着银河深情对望。

  俯下头,树凉草幽。一棵棵苍翠的`松树,一颗颗晶莹的水珠从枝梢悄元生息地泯灭。然而,那一株株青葱的小草,在那硕大的松冠之下,贪婪地吮吸着甘霖,肆无忌惮地成长着,有时,无孔不入的狂风侵入了这片领地,小草们被吹翻了腰;而当松树们费尽周折挡住狂风的时候,他们便立即直起腰杆子来,不向任何一棵松树弯腰鞠躬以示感谢;松树们叹息一声,随后继续坚持着这份难以忍受的艰苦工作。

  眯眼注视,一点光亮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一户深夜未寝的人家。孩童正趴在地上又哭又闹,父母双双面露难色。黑灰色的吵闹声渗入耳内,心中不知怎地多了一丝惭愧和无尽的怅惘。

  眺望远方,朦胧的雨幕遮住了起伏的山峦,我看得到,在山的那边,便是我的家。

  夜雨优秀作文 5

  好歹入夜了,日蚀的缘故,这瞳黑的夜让人压抑。仰望,月亮掺白的光隔了云透进来,仍有皓月当空的清潇,可惜没有星,偌大的天盘上只留月亮形影单只。这样的夜应该策马狂奔在荒无人烟的道路上,天地间只听得见马蹄那铿锵有力的节奏阵阵起伏,劲风凉入心脾,奔走在白皑皑的道路上,天地间,纵情放歌。

  仿佛才片刻,漆黑的夜更显暗了,路灯绽放出的朵朵柔柔的光被黑暗无情包围,虫鸣无力而响亮,催眠曲一样乏人。但,这个时候是谁也都不愿去睡吧!此时的思绪正处在一种微妙的边缘,仿佛一切都膨胀开来,犹如一切都收缩到面前。有如仲夏夜之梦般绚烂多彩,有如热夏之梦般羁绊张扬。

  闷热接踵而至,头脑莫名其妙闪现出绝望,四周蠢蠢欲动黑暗中树木张牙舞爪地迎面扑来,携着树**魔乱舞般骇人的沙沙声,夏季的热潮无声涌来,窒息着,逼*着……蓦地惊起,猛然掀开窗。月亮正以某种形式挂在正上方,皎洁的月华,苍白,冷傲,仿佛从战乱纷纷回到了和*,只觉胸中清气横生……第二天一早起床,唯有月亮记忆犹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