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

首页 / 文库 / |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

  树林中的三棵树上共落着48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走8只落到第二棵树上;从第二棵树上飞走6只落到第三棵树上,这时三棵树上鸟的只数相等.问:原来每棵树上各落多少只鸟?

  答案与解析:倒推时以"三棵树上鸟的只数相等"入手分析,可得出现在每棵树上鸟的只数48÷3=16(只).第三棵树上现有的鸟16只是从第二棵树上飞来的6只后得到的,所以第三棵树上原落鸟16-6=10(只).同理,第二棵树上原有鸟16+6-8=14(只).第一棵树上原落鸟16+8=24(只),使问题得解.

  解:①现在三棵树上各有鸟多少只?48÷3=16(只)

  ②第一棵树上原有鸟只数.16+8=24(只)

  ③第二棵树上原有鸟只数.16+6-8=14(只)

  ④第三棵树上原有鸟只数.16-6=10(只)

  答:第一、二、三棵树上原来各落鸟24只、14只和10只.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2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

  1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

  1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答案: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

  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裤子:(185-5)÷(2+1)=60(元);

  上衣:60×2+5=125(元)。

  14.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15.小明、小华捉完鱼。小明说:“如果你把你捉的鱼给我1条,我的鱼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给你1条,咱们就一样多了。“请算出两个各捉了多少条鱼。

  小明比小华多1×2=2(条)。如果小华给小明1条鱼,那么小明比小华多2+1×2=4(条),这时小华有鱼4÷(2-1)=4(条)。原来小华有鱼4+1=5(条),原来小明有鱼5+2=7(条)。

  16.小芳去文具店买了13本语文书,8本算术书,共用去10元。已知6本语文本的价钱与4本算术本的价钱相等。问:1本语文本、1本算术本各多少钱?

  8÷4×6=12,即8本算术本与12本语文体价钱相等。所以1本语文本值10×100÷(13+12)=40(分),1本算术本值40×6÷4=60(分),即1本语文本4角,1本算术本6角。

  17.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75,3,74,3,73,3,(),()。

  答案:72,3。

  18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4,5,4,9,4,(),()。

  奇数项构成数列1,5,9……,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偶数项都是4,所以应填13,4

  19.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2,6,2,12,2,(),()。

  24,2。

  20.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76,2,75,3,74,4,(),()。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73,5。

  2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2,3,4,5,8,7,(),()。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16,9。

  22.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6,8,16,18,(),()。

  答案:6=3×2,16=8×2,即偶数项是它前面的奇数项的2倍;又8=6+2,18=16+2,即从第三项起,奇数项比它前面的偶数项多2.所以应填:36,38。

  23.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6,7,12,13,18,19,(),()。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24,25。

  24.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4,3,8,5,12,7,()。

  答案:奇数项构成数列1,3,5,7,…,每一项比前一项多2;偶数项构成数列4,8,12,…,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所以应填:16。

  25.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0,1,3,8,21,55,(),()。

  答案:144,377。

  26.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4名。已知D的名次不是最高,但它比B、C都高,而C的名次也不比B高。问:他们各是第几名?

  答案:D名次不是最高,但比B、C高,所以它是第2名,A是第1名。C的名次不比B高,所以B是第3名,C是第4名。

  27.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答案:4×3×3=36,所以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28.甲、乙、丙三人,一个人喜欢看足球,一个人喜欢看拳击,一个人喜欢看篮球。已知甲不爱看篮球,丙既不喜欢看篮球又不喜欢看足球。现有足球、拳击、篮球比赛的入场券各一张。请根据他们的爱好,把票分给他们。

  答案:丙不喜欢看篮球与足球,应将拳击入场券给丙。甲不喜欢看篮球,应将足球入场券给甲。最后,应将篮球入场券给乙。

  29.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3块铁快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

  答案: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所以2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380÷2=190(克)。而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所以1块铁块重210-190=20(克)。1铜块重(190-20×2)÷5=30(克)。

  30.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甲说:“是乙做的。” 乙说:“不是我做的。” 丙说:“也不是我做的。” 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

  答案:如果是甲做的好事,那么乙、丙的话都是真的,与只有一句是真的矛盾。如果是乙做的好事,那么甲、丙的话都是真的,也产生矛盾。好事是丙做的,这时甲、丙的话都是错的,只有乙的话是真的,所以好事是丙做的。

  31.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答:(8+3)×2=22(分米)

  32.计算 :18+19+20+21+22+23

  原式=(18+23)×6÷2=123

  33.计算 :100+102+104+106+108+110+112+114

  原式=(100+114) ×8÷2=856

  34.995+996+997+998+999

  原式=(995+999) ×5÷2=4985

  35.:(1999+1997+1995+…+13+11)-(12+14+16+…+1996+1998)

  第一个括号内的项数为(1999-11)÷2+1=995,所以原式=(1999-1998)+(1997-1996)+…+(13-12)+11=1×994+11=1005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3

  分类枚举,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题目的答案分为几种类型,一一列举出来。分类枚举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一些排列组合的问题,列举时要有序分类,保证答案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其中分类标准的确定是解题的关键,同一题因标准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好的分类方法会使解题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学会分类枚举,不仅可以解决本讲的问题,遇到更复杂问题时,我们也可以用列举的方法找出部分答案,然后在已有答案中发现规律,从而进一步寻求解题方案。

  【题目】:

  把10只鸽子关在3个同样的笼子里,使得每个笼子里都有鸽子,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解析】:

  这里笼子都是同样的,因此3只笼子是无序的。

  因为10÷3=3……1,根据题中条件,可得鸽子最少的那个笼子里的鸽子不多于3只,不少于1只,我们可以这样分为三类:

  一、鸽子最少的那个笼子里有1只鸽子,共有4种放法:①1只、1只、8只;②1只、2只、7只;③1只、3只、6只;④1只、4只、5只。

  二、鸽子最少的那个笼子里有2只鸽子,共有3种放法:①2只、2只、6只;②2只、3只、5只;③2只、4只、4只。

  三、鸽子最少的那个笼子里有3只鸽子,共有1种放法:①3只、3只、4只。

  所以共有放法:4+3+1=8(只)。

  【题目】:

  有一架天*和三只重量分别为1克,3克,6克的砝码,你知道用这架天*和这些砝码共能称出多少种重量吗?

  【解析】:

  这一题要在孩子学*了三上第三单元,认识了常见的称和质量单位后,再学*比较合适。如果超前完成,需要对孩子介绍一下天*的用法。

  因为1克+3克+6克=10克,所以这架天*最重能称出10克,最轻能称出1克。因此这架天*最多能称出1克到10克之间的10种不同重量的物体,然后我们再对这10类情况进行验证:

  ①天*左边:物体 右边:1克砝码 能称出1克重的物体;

  ②天*左边:物体+1克砝码 右边:3克砝码 能称出2克重的物体;

  ③天*左边:物体 右边:3克砝码 能称出3克重的物体;

  ④天*左边:物体 右边:3克砝码+1克砝码 能称出4克重的物体;

  ⑤天*左边:物体+1克砝码 右边:6克砝码 能称出5克重的物体;

  ⑥天*左边:物体 右边:6克砝码 能称出6克重的物体;

  ⑦天*左边:物体 右边:6克砝码+1克砝码 能称出7克重的物体;

  ⑧天*左边:物体+1克砝码 右边:6克砝码+3克砝码 能称出8克重的物体;

  ⑨天*左边:物体 右边:6克砝码+3克砝码 能称出9克重的物体;

  ⑩天*左边:物体 右边:6克砝码+3克砝码+1克砝码 能称出10克重的物体。

  在列举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慢慢的领悟规律:有1克和3克的砝码,不仅可以称出1克和3克重的物体,还可以称出重量是1克和3克的和或差的物体,依此类推。

  所以这架天*最多能称出10种不同重量的物体。

  【题目】:

  1997 的数字和是1+9+9+7=26,在小于20xx的四位数中,数字和为26的除了1997外还有几个?

  【解析】:

  小于20xx的`四位数都是一千多,千位上都是1。数字和为26,26-1=25,个、十、百三位上的数字和为25。25-9-9=7,因此三个数位上数字最小不能小于7,最大不能大于9。我们根据百位上数字的大小分为三类:

  一、百位上数字是7,有1个:1799;

  二、百位上数字是8,有2个:1889、1898;

  三、百位上数字是9,有3个:1979、1988、1997;(千位和百位上的数字确定后,十位上数字再按从小到大枚举出所有情况。)

  所以符合条件的数共有6个,除了1997外,还有5个。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4

  这篇,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学生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若干个同样的盒子排成一排,小明把五十多个同样的棋子分装在盒中,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没有装棋子,然后他外出了。小光从每个有棋子的盒子里各拿一个棋子放在空盒内,再把盒子重新排了一下。小明回来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有人动过这些盒子和棋子。问共有多少个盒子?

  答案与解析:

  答案:原来有个空的,说明现在也有个空的;

  现在空的说明原来这盒有1个,当然现在也必须有个盒子有1个;

  现在盒中有1个,说明原来是2个,当然现在也必须有个盒子有2个;

  考虑50多,所以有0+1+2+3+4+5+6+7+8+9+10=55

  共11个盒子。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5

  甲乙两座城市相距530千米,货车和客车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客车在行驶中因故耽误1小时,然后继续向前行驶与货车相遇.问相遇时客车、货车各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

  因为客车在行驶中耽误1小时,而货车没有停止继续前行,也就是说,货车比客车多走1小时.如果从总路 程中把货车单独行驶 小时的路程减去,然后根据余下的就是客车和货车共同走过的.再求出货车和客车每小时所走的速度和,就可以求出相遇时间.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分 别求出客车和货车在相遇时各自行驶的路程.相遇时间。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扩展阅读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扩展1)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菁华3篇)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

  分类枚举,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题目的答案分为几种类型,一一列举出来。分类枚举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一些排列组合的问题,列举时要有序分类,保证答案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其中分类标准的确定是解题的关键,同一题因标准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好的分类方法会使解题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学会分类枚举,不仅可以解决本讲的问题,遇到更复杂问题时,我们也可以用列举的方法找出部分答案,然后在已有答案中发现规律,从而进一步寻求解题方案。

  【题目】:

  把10只鸽子关在3个同样的笼子里,使得每个笼子里都有鸽子,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解析】:

  这里笼子都是同样的,因此3只笼子是无序的。

  因为10÷3=3……1,根据题中条件,可得鸽子最少的那个笼子里的鸽子不多于3只,不少于1只,我们可以这样分为三类:

  一、鸽子最少的那个笼子里有1只鸽子,共有4种放法:①1只、1只、8只;②1只、2只、7只;③1只、3只、6只;④1只、4只、5只。

  二、鸽子最少的那个笼子里有2只鸽子,共有3种放法:①2只、2只、6只;②2只、3只、5只;③2只、4只、4只。

  三、鸽子最少的那个笼子里有3只鸽子,共有1种放法:①3只、3只、4只。

  所以共有放法:4+3+1=8(只)。

  【题目】:

  有一架天*和三只重量分别为1克,3克,6克的砝码,你知道用这架天*和这些砝码共能称出多少种重量吗?

  【解析】:

  这一题要在孩子学*了三上第三单元,认识了常见的称和质量单位后,再学*比较合适。如果超前完成,需要对孩子介绍一下天*的用法。

  因为1克+3克+6克=10克,所以这架天*最重能称出10克,最轻能称出1克。因此这架天*最多能称出1克到10克之间的10种不同重量的物体,然后我们再对这10类情况进行验证:

  ①天*左边:物体 右边:1克砝码 能称出1克重的物体;

  ②天*左边:物体+1克砝码 右边:3克砝码 能称出2克重的物体;

  ③天*左边:物体 右边:3克砝码 能称出3克重的物体;

  ④天*左边:物体 右边:3克砝码+1克砝码 能称出4克重的物体;

  ⑤天*左边:物体+1克砝码 右边:6克砝码 能称出5克重的物体;

  ⑥天*左边:物体 右边:6克砝码 能称出6克重的物体;

  ⑦天*左边:物体 右边:6克砝码+1克砝码 能称出7克重的物体;

  ⑧天*左边:物体+1克砝码 右边:6克砝码+3克砝码 能称出8克重的物体;

  ⑨天*左边:物体 右边:6克砝码+3克砝码 能称出9克重的物体;

  ⑩天*左边:物体 右边:6克砝码+3克砝码+1克砝码 能称出10克重的物体。

  在列举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慢慢的领悟规律:有1克和3克的砝码,不仅可以称出1克和3克重的物体,还可以称出重量是1克和3克的和或差的物体,依此类推。

  所以这架天*最多能称出10种不同重量的物体。

  【题目】:

  1997 的数字和是1+9+9+7=26,在小于20xx的四位数中,数字和为26的除了1997外还有几个?

  【解析】:

  小于20xx的四位数都是一千多,千位上都是1。数字和为26,26-1=25,个、十、百三位上的数字和为25。25-9-9=7,因此三个数位上数字最小不能小于7,最大不能大于9。我们根据百位上数字的大小分为三类:

  一、百位上数字是7,有1个:1799;

  二、百位上数字是8,有2个:1889、1898;

  三、百位上数字是9,有3个:1979、1988、1997;(千位和百位上的数字确定后,十位上数字再按从小到大枚举出所有情况。)

  所以符合条件的数共有6个,除了1997外,还有5个。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2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一)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二)

  1、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2、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而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是多少?

  3、姐姐做自然练*比妹妹做算术练*多用48分钟,比妹妹做英语练*多用42分钟,妹妹做算术、英语两门练*共用了44分钟,那么妹妹做英语练*用了多少分钟?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三)

  1、已知△,○,□是三个不同的数,并且△+△+△=○+○,○+○+○+○=□+□+□,△+○+○+□=60,那么△+○+□等于多少?

  2、用*象棋的车、马、炮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数。如果,车÷马=2,炮÷车=4,炮-马=56,那么“车+马+炮”等于多少?

  3、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1角4分;若买一本练*本还多8角,问一支圆珠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四)

  1、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三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

  【试题】巧算与速算:41×49=( )

  三年级奥数题:植树问题

  【试题】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56米,234米,186米,要在三边上植树,株距6米,三个角的顶点上各植上1棵数,共植树( )棵。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

  【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二)

  【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三)

  【试题】把7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42毫米。如果把28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多少毫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四)

  【试题】两个车间装配电视机。第一车间每天装配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配37台。照这样计算,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配电视机多少台?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五)

  【试题】同学们到车站义务劳动,3个同学擦12块玻璃。(补充不同的条件求问题,编成两道不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补充1:“照这样计算,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

  补充2:“照这样计算,要擦40块玻璃,需要几个同学?”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六)

  【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照这样计算,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

  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七)

  【试题】 刘老师搬一批书,每次搬15本,搬了12次,正好搬完这批书的一半。剩下的书每次搬20本,还要几次才能搬完?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3

  牛过河奥数题及答案

  小明要赶四头牛过河,这四头牛分别所用的时间是2分钟,4分钟,6钟,8分钟,可是一条河同一时间只能容两头牛,请问至少能用多少时间把四头牛都赶过河?

  答案与解析:

  最新的的小学三年级牛过河奥数题及答案:方法有多种,首先确定用8分钟和6分钟的那两头牛过河时一定可以同时安排用2分钟和4分钟过河的牛;至少需要10分钟四头牛都能赶过河。方法不唯一:可以先把用2和4分钟的牛赶下河,2分钟后再赶下用8分钟的牛下河,又2分钟后赶下用6分钟的牛,6分钟后同时上岸。所需时间是2+2+6=10(分钟)。也可以用4+4+2=10的方案,先赶下用4、8分钟的牛下河,4分钟后赶下用6分钟的牛下河,又4分钟后,赶下最后一头牛,2分钟后同时上岸。

  求用最少时间的问题,一般先考虑在做哪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同时做另外一件事情,然后排出一种方案,再考虑是否有用时更少的方案,最后检验得出结果。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扩展2)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菁华3篇)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

  1、难度:

  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

  2、难度:

  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答案解析】

  1、【答案】

  分析:要求还需要多少秒才能到达,必须先求出上一层楼梯需要几秒,还要知道从4楼走到8楼共走几层楼梯.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到这里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解: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

  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

  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

  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

  2、【答案】

  分析:要求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必须先求出每一层楼梯有多少台阶,还要知道从一层走到6层需要走几层楼梯。

  从1楼到3楼有3-1=2层楼梯,那么每一层楼梯有36÷2=18(级)台阶,而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6-1=5(层)楼梯,这样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

  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

  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2

  牛过河奥数题及答案

  小明要赶四头牛过河,这四头牛分别所用的时间是2分钟,4分钟,6钟,8分钟,可是一条河同一时间只能容两头牛,请问至少能用多少时间把四头牛都赶过河?

  答案与解析:

  最新的的小学三年级牛过河奥数题及答案:方法有多种,首先确定用8分钟和6分钟的那两头牛过河时一定可以同时安排用2分钟和4分钟过河的牛;至少需要10分钟四头牛都能赶过河。方法不唯一:可以先把用2和4分钟的牛赶下河,2分钟后再赶下用8分钟的牛下河,又2分钟后赶下用6分钟的牛,6分钟后同时上岸。所需时间是2+2+6=10(分钟)。也可以用4+4+2=10的方案,先赶下用4、8分钟的牛下河,4分钟后赶下用6分钟的牛下河,又4分钟后,赶下最后一头牛,2分钟后同时上岸。

  求用最少时间的问题,一般先考虑在做哪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同时做另外一件事情,然后排出一种方案,再考虑是否有用时更少的方案,最后检验得出结果。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3

  三年级奥数和差题昆虫种类

  一只蜘蛛八条腿,一只蜻蜒有六条腿、二对翅膀,蝉有六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小昆虫共18只,共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问每种小昆虫各有几只?

  答案

  这个问题比前几个问题要复杂一些。但仔细考虑,发现蜻蜓和蝉的腿条数都是6,因此可从腿的条数入手。

  假设18只全是蜘蛛,那么共有8×18=144(条)腿。但实际上只有118条,两者相差144-118=26(条),产生差异的原因是6条腿的蜻蜒和蝉都作为8条腿的蜘蛛了,每一只相差2条腿。被当作蜘蛛的蜻蜒和蝉共有26÷2=13(只)。

  因此,蜘蛛有18-13=5(只)。

  再假设13只昆虫都是蜻蜒,应有13×2=26(对)翅膀,与实际翅膀数相差26-20=6(对),每把一只蝉当一只蜻蜒,翅膀数就增加1对,所以蝉的只数是6÷1=6(只),蜻蜓数是13-6=7(只)。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扩展3)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份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

  一大块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小块。小明和小强各有一大块金帝巧克力,他们同时开始吃第一小块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18时吃最后1小方块。那么他们开始吃第1小块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分析:小明每隔2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每隔30分钟吃1小块,小强比小明多间隔10分钟,小明14时40分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18时吃最后1小方块,小强比小明晚3小时20分,说明在吃最后一块前面共有(3*60+20)/10=20个间隔,即已经吃了20块。那么,20*20=400分钟=6小时40 分钟,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解:18时-14时40分=3小时20分=3*60+20=200分钟,已经吃的块数=200/(30-20)=20块,小明吃20块用时20*20=400分钟=6小时40分钟,开始吃第一块的时间为14时40分-6小时40分=8时。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2

  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均存钱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均储蓄超过5元?

  答案与解析:

  前5个月共存:4.2*5=21(元)

  第6个月共存:21+6=27*均5元要求总存款:5*6=30(元)

  第7个月共存:21+6*2=33*均5元要求总存款:5*7=35(元)

  第8个月共存:21+6*3=39*均5元要求总存款:5*8=40(元)

  第9个月共存:21+6*4=45*均5元要求总存款:5*9=45(元)

  所求:第10个月起小明的*均储蓄超过5元。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3

  1.周长

  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两位数,而且是三个连续偶数,它们个位数字的和是7的倍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最长应是多少厘米?

  解答:86+88+90=264厘米

  【小结】因为三角形三边是三个连续偶数,所以它们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2,4,6,8,并且它们的和也是偶数,又因为它们的个位数字的和是7的倍数,所以只能是14,三角形三条边最大可能是86,88,90,那么周长最长为86+88+90=264厘米。

  2.数论

  把25拆成若干个正整数的和,使它们的积最大。

  解答:积37×22=8748为最大。

  【小结】先从较小数形开始实验,发现其规律:

  把6拆成3+3,其积为3×3=9最大;

  把7拆成3+2+2,其积为3×2×2=12最大;

  把8拆成3+3+2,其积为3×3×2=18最大;

  把9拆成3+3+3,其积为3×3×3=27最大;……

  这就是说,要想分拆后的数的乘积最大,应尽可能多的出现3,而当某一自然数可表示为若干个3与1的和时,要取出一个3与1重合在一起再分拆成两个2之和,因此25可以拆成3+3+3+3+3+3+3+2+2,其积37×22=8748为最大。

  3.抽屉问题

  城市举行小学生数学竞赛,共20道题,有20分基础分,答对一题给3分,不答给1分,答错一题倒扣1分,若有1978人参加竞赛,问至少有人得分相同

  【分析】20+3×20=80,20-1×20=0,所以若20道题全答对可得最高分80分,若全答错得最低分0分.由于每一道题都得奇数分或扣奇数分,20个奇数相加减所得结果为偶数,再加上20分基础分仍为偶数,所以每个人所得分值都为偶数.而0到80之间共41个偶数,所以一共有41种分值,即41个抽屉.1978÷41=48……10,所以至少有49人得分相同.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4

  从123456789101112131415…99100中划去100个数码,使剩下的数首位不是0且数值最小,则这个数是_______。

  数码答案:10000012340616263…99100。

  这个数的数位是固定的,因此若要使这个数尽可能小,则必须使其前面的数字尽可能小,最好为0,但首位不能为0,则应保留1,划去2~9及与9相邻的1,这样,这个数的第二位为0,依次划下去.当第6个数为0后,若要使第7个数也为0,则必须划去19×5+9=104个数,与题目要求矛盾,因此第7个数应为1.同理推得第8、第9、第10个数分别为2、3、4,第11个数为0.至此已划完了100个数。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5

  建筑工地运来水泥、石子和细沙三种建筑材料共300吨,已知运来的水泥比石子多50吨,运来的石子比细沙多20吨。工地运来的水泥、石子和细沙各多少吨?

  点拨:根据水泥比石子多50吨,石子比细沙多20吨,可以设想,三种建筑材料都一样多。如果石子的重量和水泥同样多,式子的重量需要加50吨;如果细沙和水泥同样多,细沙的重量要加上20+50=70(吨),那么总数就要增加5082+20=120(吨),这时三种材料的总重量相当于水泥的3倍,从而求出水泥的重量。

  解:运来水泥多少吨:

  (30+50×2+20)÷3

  =420÷3

  =140(吨)

  运来石子多少吨:

  140-50=90(吨)

  运来细沙多少吨:

  90-20=70(吨)

  答:运来水泥140吨,运来石子90吨,运来细沙70吨。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扩展4)

——三年级奥数题 (菁华3篇)

三年级奥数题1

  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如果每千克卖1元2角,就要赔20元;如果每千克卖1元5角,就可以赚40元。现在想不赔也不赚,每千克苹果应该卖多少钱?

  答案与解析:题中说的赔钱和赚钱都是和不赔也不赚来比较的。这一赔一赚就相差了20+40=60元,也就是相差了600角。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别呢?因为每千克苹果卖的价钱就相差了15-12=3角。600角中包含着多少个3角,就说明这批苹果有多少千克,所以这批苹果有600÷3=200千克。这样再求在不赔也不赚的情况下,每千克苹果该卖多少钱就简单了。

  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2×200+200)÷200=13角;

  或者(15×200-400)÷200=13角,即1元3角。

  答: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元3角。

三年级奥数题2

  1、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学来了11个学生。怎样分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

  2、小岗计划4天做15道数学题,结果多做了9道。*均每天做了多少道?

  3、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人的身高均为132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均身高是多少?

  4、小浩为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自己规定这一个月(30天)要读完共288页的彩图世界童话名著《伊索寓言》。头9天*均每天读了8页,第二个9天*均每天读了10页,第三个9天*均每天读了11页。最后三天*均每天需要读几页才能达到自己规定的要求?

  5、五个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均94分,而其中有三个同学的*均成绩为92分,另两个同学的*均成绩是多少?

  6、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游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均距离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

  7、篮球队中四名队员的*均身高是182厘米,另一名队员的身高比这五队员的*均身高矮8厘米,这名队员的身高是多少?

  8、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988,求这7个连续偶数。

三年级奥数题3

  一个长方体的水槽可容水480吨.水槽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进水管8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开排水管6小时可把满池水排空.两管齐开需多少小时把满池水排空?

  【答案解析】

  分析:要求两管齐开需要多少小时把满池水排光,关键在于先求出进水速度和排水速度.当两管齐开时要把满池水排空,排水速度必须大于进水速度,即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水等于进水与排水速度差.解决了这个问题,又知道总水量,就可以求出排空满池水所需时间。

  解:①进水速度:480÷8=60(吨/小时)

  ②排水速度:480÷6=80(吨/小时)

  ③排空全池水所需的时间:480÷(80-60)=24(小时)

  列综合算式:

  480÷(480÷6-480÷8)=24(小时)

  答:两管齐开需24小时把满池水排空。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扩展5)

——六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菁华3篇)

六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1

  在四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是4的四位数有多少?

  答案与解析:以个位数的值为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以下几类情况来考虑:

  第1类--个位数字是0,满足条件的数共有10个.其中:

  ⑴十位数字为0,有4000、3100、2200、1300,共4个;

  ⑵十位数字为1,有3010、2110、1210,共3个;

  ⑶十位数字为2,有20xx、1120,共2个;

  ⑷十位数字为3,有1030,共1个.

  第2类--个位数字是1,满足条件的数共有6个.其中:

  ⑴十位数字为0,有3001、2101、1201,共3个;

  ⑵十位数字为1,有20xx、1111,共2个;

  ⑶十位数字为2,有1021,满足条件的数共有1个.

  第3类--个位数字是2,满足条件的数共有3个.其中:

  ⑴十位数字为0,有20xx、1102,共2个;

  ⑵十位数字为1,有1012,共1个.

  第4类--个位数字是3,满足条件的数共有1个.其中:十位数字是0,有l003,共1个.

  根据上面分析,由加法原理可求出满足条件的数共有10+6+3+1=20个.

六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2

  关于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一项工作由甲、乙两人合作,恰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甲效率提高三分之一,则只需用规定时间的六分之五即可完成;如果乙效率降低四分之一,那么就要推迟75分钟才能完成,请问:规定时间是多少小时?

  答案与解析:

  假设甲效率为“6”(不一定设1,为迎合分数凑成整数设数),原合作总效率为6+乙效率

  那么甲效率提高三分之一后,合作总效率为8+乙效率

  所以根据效率比等于时间的反比,6+乙效率:8+乙效率=5:6,得出乙效率为4

  原来总效率=6+4=10

  乙效率降低四分之一后,总效率为6+3=9

  所以同样根据效率比等于时间的反比可得:10:9=规定时间+75:规定时间

  解得规定时间为675分

  答:规定时间是11小时15分钟

六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3

  1、甲乙二人共同完成242个机器零件。甲做一个零件要6分钟,乙做一个零件要5分钟。完成这批零件时,两人各做了多少个零件?

  答案

  设甲做了X个,则乙做了(242-X)个

  6X=5(242-X)

  X=110

  242-110=132(个)

  答:甲做了110个,乙做了132个

  2、某工会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人数之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比是3:1,乙组中男女比是5:3。求丙组男女人数之比

  答案

  设男会员是3N,则女会员是2N,总人是:5N

  甲组有:5N*10/[10+8+7]=2N,其中:男:2N*3/4=3N/2,女:2N*1/4=N/2

  乙级有:5N*8/25=8/5N,其中男:8/5N*5/8=N,女:8/5N*3/8=3/5N

  丙级有:5N*7/25=7/5N

  丙级中男有:3N-3N/2-N=N/2,女有:2N-N/2-3/5N=9/10N

  那么丙组中男女之比是:N/2:9/10N=5:9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扩展6)

——三年级奥数题与答案 (菁华3篇)

三年级奥数题与答案1

  巧求周长部分题目:(高等难度)

  如图,长方形ABCD中有一个正方形EFGH,且AF=16厘米,HC=13厘米,求长方形ABCD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巧求周长部分题目答案:

  由于正方形各边都相等,则AD=EH=EF,BC=FG=GH,于是长方形ABCD的周长=AF+DG+BF+BC+CG+AD=AF+DG+BE+CH=16+16+13+13=32+26=58.

  巧求周长和面积可以先把要求周长和面积表示出来,然后把未知的进行转化,通常用到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包含于排除(容斥原理)等重要的方法。

三年级奥数题与答案2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以下数列,找出规律,然后再作答。

  把所有的奇数依次一项,二项,三项,四项循环分为:(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33),(35,37,39,41),(43),…,则第100个括号内的各数之和为多少?

  考点:数列中的规律;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括号内数字都是奇数,并且是连续的;同时还可以发现,括号内的奇数的个数分别是1、2、3、4、1、2、3、4…循环的,所以每4个括号可以分为一个大组,100个括号则可以分成25个大组.然后推出第100个括号内的各数再相加计算出和即可.

  解答:解:每4个括号为一个大组,前100个括号共25个大组,包含25×(1+2+3+4)=250个数,正好是从3开始的250个连续奇数,

  因此第100个括号内的最后一个数是2×250+1=501,故第100个括号内的各数之和为501+499+497+495=1992.

  故答案为:1992.

  点评:括号内数字都是连续奇数,括号内的奇数的个数又是循环的,利用数列中的规律来求出结果.

三年级奥数题与答案3

  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均存钱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均储蓄超过5元?

  答案与解析:

  前5个月共存:4.2*5=21(元)

  第6个月共存:21+6=27*均5元要求总存款:5*6=30(元)

  第7个月共存:21+6*2=33*均5元要求总存款:5*7=35(元)

  第8个月共存:21+6*3=39*均5元要求总存款:5*8=40(元)

  第9个月共存:21+6*4=45*均5元要求总存款:5*9=45(元)

  所求:第10个月起小明的*均储蓄超过5元。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范文五份(扩展7)

——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范本五份

  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1

  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

  ①求3△2,2△3;

  ②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

  ③求(17△6)△2,17△(6△2);

  ④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

  ⑤如果已知4△b=2,求b。

  答案

  分析:

  分析解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的本质,本题规定的运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

  解:①3△2=3×3-2×2=9-4=5

  2△3=3×2-2×3=6-6=0。

  ②由①的例子可知“△”没有交换律。

  ③要计算(17△6)△2,先计算括号内的数,有:17△6=3×17-2×6=39;再计算第二步

  39△2=3×39-2×2=113,

  所以(17△6)△2=113。

  对于17△(6△2),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数,6△2=3×6-2×2=14,其次

  17△14=3×17-2×14=23,

  所以17△(6△2)=23。

  ④由③的例子可知“△”也没有结合律.

  ⑤因为4△b=3×4-2×b=12-2b,那么12-2b=2,解出b=5。

  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2

  加工零件:(中等难度)

  甲、乙、丙3名工人准备在同样效率的3个车床上车出7个零件,加工各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4,5,6,6,8,9,9分钟。3人同时开始工作,问最少经过多少分钟可车完全部零件?

  加工零件答案:

  加工所有的零件供需:4+5+6+6+8+9+9=47分钟,*均到三台车床上加工,*均每台加工时间为分钟。由于加工各零部件需要整数分钟,因此最快需16分钟完成,但是无论怎么分组,都做不到。因此延长1分钟,即17分钟,有(6,9),(6,9),(4,5,8),满足题意。所以,最少经过17分钟可完成全部零件。

  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3

  比赛用的足球是由黑、白两色皮子缝制的,其中黑色皮子为正五边形,白色皮子为正六边形,并且黑色正五边形与白色正六边形的边长相等。缝制的方法是:每块黑色皮子的5条边分别与5块白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每块白色皮子的6条边中,有3条边与黑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另3条边则与其它白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如果一个足球表面上共有12块黑色正五边形皮子,那么,这个足球应有白色正六边形皮子多少块?

  答案与解析:

  分析:12块黑色正五边形皮子共有12×5=60条,这60条边每一条都是与白皮子缝合在一起的。而对于白皮子来说,每块6条边,其中有3条边是与黑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还有3条边则是与其它白色皮子的边缝在一起。因此,白皮子的边的总数就是黑皮子的边的总数的2倍,即共有60×2=120条边。那么,共有120/6=20块白皮子。

  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4

  饲养员小王在自家庭院里养了鸡和兔共40只,他们的脚数一共是108只,小王养的鸡和兔各多少只?

  答案与解析:

  假设小王养了40只兔,一共就有4×40=160(只)脚,比实际的108只多了160-108=52(只)脚。多出的52只脚是因为把饲养的鸡理解成兔造成的,也就是每只鸡被多算了4-2=2(只)脚,因此,52里面有多少个2就会有多少只鸡,即:52÷2=26(只)鸡。兔的只数:40-26=14(只)

  解:

  鸡的只数:(4×40-108)÷(4-2)=26(只)

  兔的只数:40-26=14(只)

  答:小王饲养26只鸡,14只兔

  四年级的奥数题及答案 5

  将1-13这13个自然数分别写在13张卡片上,再将这13张卡片按一定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好.然后进行如下操作:将从左数第一张和第二张依次放到最后,将第三张取出而这张卡片上的数是1;再将下面的两张依次放到最后并取出下一张,取出的卡片上面的数是2;继续将下面的两张依次放到最后并取出下一张,取出的卡片上面的数是3……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取出最后一张是13为止.则13张卡片最初从左到右的顺序为()。

  答案与解析:

  这13张卡片依次是原来的第3,第6,第9,第12,第2,第7,第11,第4,第10,第5,第1,第8,第13张。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