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说木叶》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树: 饱满

  味 木: 疏朗

  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 出处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出处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作者 出处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 出处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作者 出处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1。秋月照层岭, 。(吴均《谷柳恽》)

  2。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鉴赏下面一首古诗:

  咏 蝉① 骆宾王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② 西陆:指秋天。③ 南冠:指囚徒。 ④ 玄鬓:指蝉。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4。王褒 《渡 河北》 5。萧纲 《折杨柳》

  二、1。寒风扫高木 2。高树多悲风

  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教案2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投影以下内容)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解释吗?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意象微妙的意味

  木

  树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四.作业:摘抄、诵读课文中的名句。

《说木叶》教案3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 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一个落叶的因素。

  2、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说木叶》教案4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7段是小结。

  “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繁润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清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天才诗人屈原才吟出了如此动人的不朽诗句。

《说木叶》教案5

  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这个问题是全文的关键,也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了解其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

  2.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品味关键语句,获得审美体验,唤起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认真朗读一遍课文,提出自己最困惑、最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他写成了“落叶”

  可不可以呢??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语言特性的解读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林庚(1910—20xx)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文学简史》等。

  2.词语积累

  ①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②灼灼:形容明亮。

  ③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④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⑤冉冉: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

  ⑥相去无几: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提示: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第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2.“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二,“木”暗示的颜色性,使“木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方法提示:

  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2.思考:“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这句话怎么理解?

  剖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都是明净爽朗的深秋季节。而“木叶”以其固有的暗示性让人想到秋的萧瑟,它不是饱满的,而是干枯的;它不是欢快的,而是惆怅的;它不是昂扬的,而是失落的。悲秋之人,无不对“木叶”感慨不已。

  3.理解重点句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明确:“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秋天一过,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

  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5.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6.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课件展示:诗词与表达情感连线。

  五、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文章采用首句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

  2.比较分析,说理透彻。

  认识内部规律,需要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方法,使文章井然有序,让“木叶”的艺术魅力跃然纸上。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

  3.引用诗词名句,旁征博引。

  课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

  六、板书:

  课堂总结

  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有了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七、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性小论文。


《说木叶》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说木叶》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说木叶》教案 (菁华6篇)

《说木叶》教案1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 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一个落叶的因素。

  2、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说木叶》教案2

  林庚(1910—20xx),字静希。原籍福州,生于北京。诗人、学者、文学史家。著有《林庚诗选》《唐诗综论》《西游记漫话》等。

  背景资料

  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

  相关链接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艺随笔(文艺短评)。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木叶”是*古诗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本文就古诗中木叶这一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一、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寒砧()万应锭()言筌()窸()福?)

  柳恽()徕服()桅杆()沈佺期()

  二、词语解释

  洗练:

  绵密:

  疏朗:

  言筌:

  疏朗:

  一字千金:

  三、文意理解

  (一)快速浏览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出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二)试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阅读文章1~3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第1段列举谢庄、陆厥、王褒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2.为何古代诗歌中少见“树叶”而多见“树”和“叶”?用第2段中的哪句话回答合适?还可以用第5段中的哪些原句回答?

  3.那么,诗词为了凝练,可否也用“叶”代替“木叶”“落木”呢?(用第3段原文中的话回答)

  (四)阅读文章4~6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季节?

  2.“木”具有哪两个艺术特征?

  3.第5段引申出了什么问题?

  四、试找出描写“月(婵娟)”“酒(醉)”“菊(黄花)”“夕阳(落日、斜阳)”“雁”等字的古诗文名句。并分析其在诗句中暗含的意义。(每种意象至少5句)

  1.月(婵娟)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永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怀人

  2.酒(醉)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酒抒离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情山水之乐

  3.夕阳(落日)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离别的不舍

  4.雁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怀人、羁旅之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思念友人

  5.菊(黄花)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高洁、脱俗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寂、憔悴、感伤

  霍大香

《说木叶》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目标:学*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 、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说木叶》教案4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 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一个落叶的因素。

  2、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说木叶》教案5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导入: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可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整体把握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7段是小结。

  “木”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造成“木”的这个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文章第五段开头)

  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段:“树”和“木”的对比

  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防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木”的暗示性,潜在的形象——树干,暗示着落叶。

  “树”则具有繁茂的枝叶,“树”与“叶”有太多的一致。

  第六段:“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褐绿色;“木”:黄色

  树叶(绿色繁润绵密):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木叶(微黄疏朗干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落木:空阔、洗净

  木叶:疏朗而绵密,迢远而情深,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总结: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清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天才诗人屈原才吟出了如此动人的不朽诗句。

《说木叶》教案6

  一、课文悟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的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发问: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什么“小桥梳水人家”,什么“古道西风瘦马”,什么“夕阳西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凑在一起说个啥意思呢?我无意贬责这位老师。我想,如果他读过《说“木叶”》,定会化解心中的疑团。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答案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亮点探究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选题设计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说木叶》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说“木叶”教案通用5篇

  说“木叶”教案 1

  林庚(1910—20xx),字静希。原籍福州,生于北京。诗人、学者、文学史家。著有《林庚诗选》《唐诗综论》《西游记漫话》等。

  背景资料

  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

  相关链接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艺随笔(文艺短评)。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木叶”是中国古诗中一个常见的意象,本文就古诗中木叶这一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一、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寒砧()万应锭()言筌()窸()福?)

  柳恽()徕服()桅杆()沈佺期()

  二、词语解释

  洗练:

  绵密:

  疏朗:

  言筌:

  疏朗:

  一字千金:

  三、文意理解

  (一)快速浏览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概括出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二)试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三)阅读文章1~3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第1段列举谢庄、陆厥、王褒的诗句,目的是什么?

  2.为何古代诗歌中少见“树叶”而多见“树”和“叶”?用第2段中的哪句话回答合适?还可以用第5段中的哪些原句回答?

  3.那么,诗词为了凝练,可否也用“叶”代替“木叶”“落木”呢?(用第3段原文中的话回答)

  (四)阅读文章4~6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季节?

  2.“木”具有哪两个艺术特征?

  3.第5段引申出了什么问题?

  四、试找出描写“月(婵娟)”“酒(醉)”“菊(黄花)”“夕阳(落日、斜阳)”“雁”等字的古诗文名句。并分析其在诗句中暗含的意义。(每种意象至少5句)

  1.月(婵娟)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永恒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怀人

  2.酒(醉)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酒抒离情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寄情山水之乐

  3.夕阳(落日)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离别的不舍

  4.雁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怀人、羁旅之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思念友人

  5.菊(黄花)

  诗句暗示的含义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高洁、脱俗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孤寂、憔悴、感伤

  霍大香

  说“木叶”教案 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木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惯,*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一、本节学*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学*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二、课堂活动指导

  先猜谜,然后认真读教科书!

  2.1课本课堂活动

  ●今日导读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了解造成语句歧义的原因,学会如何消解句子的歧义。

  一、课堂活动步骤

  (1)读标题,找歧义。教师先用板书、幻灯片或投影仪等形式把标题展示出来,可以另外再找一些新闻标题,把课堂活动中原有的有歧义的标题和找到的新闻标题混在一起,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有歧义的句子。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判断出句子是否有歧义。

  (2)辨原因,析歧义。辨析歧义是课堂活动的一个要点。“词语多义”和“结构多样”是歧义语句产生的两个常见原因。其他产生歧义的原因,可参看本节“工具箱”的内容。

  (3)施妙手,解歧义。消解语句歧义是课堂活动的另一个知识要点。可以采取归纳的方法,先让学生对如何消解语句歧义进行讨论,再进行归纳,然后讨论“修改法”和“补充法”;也可先告诉学生分化语句歧义的两种主要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消除语句歧义。

  二、相关知识补充

  (1)病句和歧义。歧义也是一种有“病”的句子,但和我们上一节讲的病句有所不同。上节讲的病句是不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规范的错误的句子,而歧义的句子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只是比句子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意义。

  (2)歧义的消除。新闻标题如果有歧义,就违反了新闻标题“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客观准确”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力避免。但各种有歧义的句子,除了直接加以修改以外,在有上下文和对话等语境的。

  说“木叶”教案 3

  一、课文悟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的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发问: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什么“小桥梳水人家”,什么“古道西风瘦马”,什么“夕阳西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凑在一起说个啥意思呢?我无意贬责这位老师。我想,如果他读过《说“木叶”》,定会化解心中的疑团。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答案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亮点探究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选题设计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说“木叶”教案 4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林庚简介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XX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二、阅读方略

  体味语言

  所谓体味语言,就主要是指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来体会、琢磨和分析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属于形式范畴。可以从内容的角度来体味语言,如从主题思想、情感变化、意境特征来体味语言;还可从表达的需要来体味语言,如从思路安排、结构转承、情节连缀的角度,从形象刻画和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从修辞方式的使用的角度来体味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体味语言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又因为文学语言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在解读它的表层意义时又可能需要联想和挖掘它的潜在意义;所以,体味语言的水*的高低,从某种角度来说,决定一篇文学作品阅读的成功与否。

  如何去体味语言,切入点必须选好,切入点的把握同样对语言的揣摩、品味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把握整体关系体味语言,不要就词论词、依句说句,要从作品的整体关系上去理解某些词语的意义,如文章中的文眼、领起句、过渡句和收束句中的关键词以及文中被反复强调和渲染的词语等;把握不同角度体味语言,可以从内容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等方面去体味;把握两个层次体味语言,两个层次指表层和深层,要从词语的上下文语境里由表层意义入手,去琢磨言外之意,分析深层意义。

  体味语言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时的阅读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单位中进行词语与句子的理解训练。既可借助词语内语素、词语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意义推断和确认,也可从句和篇的关系来分析。词语和句子这两种语言单位的意义理解都强调在语境中完成。

  体味语言的训练,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特点的把握上去进行,使学生明白既要注意语言的静态意义,还要注意语言的动态意义;既要注意语言表层信息的分析,还要注意深入捕捉语言的潜在信息。要注意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也可以从文学作品的构成方面去进行训练,要能从内容(题材、主题、情感、意境)和形式(形象、结构、情节、技巧、风格)与语言的联系中体味和分析语言。

  总之,语言的体味,尤其是琢磨其意外之意,去更深地探究语言的深层意义,进而去理解作者蕴含在文中的真实意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唯有在*时阅读中注重思考,勤加训练,才能做得更好。

  说“木叶”教案 5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目标:学*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 、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说木叶》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说木叶》教学反思 (菁华3篇)

《说木叶》教学反思1

  《说“木叶”》围绕古诗中“木叶”这一意象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的表达效果,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诗歌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即研究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地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品味寄诸言外的微妙意味,把诗歌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结合起来,有效地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不但对诗句的理解不到位,而且对课文的内容也相当不熟悉。于是,我腾出了15分钟给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及理清其思路。然后再进入到重点的落实。这样一来,时间的分配计划就被打乱了,再加上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到位,在落实第一个重点时,花的时间自然就偏多了,以致第二个重点没落实好,草草完事。结果,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对于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课后,我得到了两点启示:其一,课前要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预*,对课文内容要充分熟悉,以提高课堂效率;其二,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的一定的积累之上的。所以,要对学生的语文积累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

《说木叶》教学反思2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引用古诗文较多,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学*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

  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要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透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我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循着问题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原因,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提出的,学生一直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引下进行阅读学*,而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譬如一些引文的仔细理解、感悟等等。

《说木叶》教学反思3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说木叶》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说木叶》教学设计1

  三维目标: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惯。而*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教学设计2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刚学完《咬文嚼字》一课,明白诗歌中的一字之差就可能使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相差千里,自然导入到本课的学*。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研读1、2、3段

  1)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段,勾画出此段中心句。

  2)从第2段中勾画出以下诗句说明古诗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招隐士》)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3)总结1、2自然段中含有“木叶”的诗句,强调古诗歌中“木叶”形象备受钟爱,被诗人们一用再用,不仅熟能生巧,还能在学*的基础上创造,杜甫和庾信的诗句正说明了这一点。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总结现象:在古诗中,有用“树”的,也有用“叶”的,但很少看见用“树叶”。可与“树叶”字面解释相同的“木叶”却被一用再用,不仅熟能生巧,还学*创造。

  5)“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6)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四段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

  总结:“高树”与“高木”的不同:枝繁叶茂的饱满,落木千山的空阔。

  2)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3)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在第5段中找出)

  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4)思考:“木”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读课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3、总结:“木”的两个艺术特征都涉及到了作者要触及的诗歌问题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所以,“木叶”微黄与干燥的落叶形象即是“木”带给我们的暗示性,这样的暗示性丰富了“木叶”形象的内涵,透过“木叶”形象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自从屈原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用到了它,它便成为秋天中鲜明的形象,从此就具有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四)拓展练*

  1、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忧愁情绪

  离别之情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怨恨之情

  思念之情

  脱俗之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圣洁

  坚贞

  2、阅读下面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予的思想情感。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人。

  五)布置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含“月”“梅”等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梅:王安石《梅花》

  陆游《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月: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六)结束语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说木叶》教学设计3

  一、教材特点和重点分析: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化随笔,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这个单元的学*导言就提到:“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任务不能太多。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首,先让学生独自分析,然后四人学*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初步学会古典诗歌意象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五、教学难点:

  1、课外延伸,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预*:

  1、掌握重点字词;把文中涉及的诗歌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理解主要诗句的意义。

  2、结合课后练*一预*课文。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歌导入,提出疑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名诗,可是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我有疑问,“落木”是不是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今天我们就从著名学者林庚的《说“木叶”》中寻寻答案。(板书题目)

  (二)分析课文,理解观点

  1、在概念上说,“木叶”是意思?

  明确: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那么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出现单独的“树”但为何单单几乎没有“树叶”一词呢?因为只要是“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这三个小问题是一个承接一个的,文中的信息非常的明显)

  2、“木叶”不简化为“叶”,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那么“木”肯定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我们先来了解“树叶”和“木叶”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树叶”:因为“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树是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叶子的。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常使人想起树干,很少想起叶子。“叶”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所以“木”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请学生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一步形象化理解“木”与“树”的不同。)

  3、既然“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那么“落叶”与“木叶”的意味是一样的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那么,“落叶”与“木叶”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天和夏天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即便是“黄叶“也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而“木叶”则是有落叶微黄的颜色但又必须是干燥的。

  4、“木叶”和“落木”有怎样的不同呢?

  明确:“落叶”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虽然“木叶”也有疏朗的意味。

  5、所以,现在我们就能解开刚上课时提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疑惑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象。

  明确:“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这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的提炼,只要把握住这些基本的信息。学生就能明确“木”在艺术形象领域与“树”的截然不同的意味。进而能够明白意象的把握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有着怎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告诉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句式”、“繁简”和“字眼”等方面要抱着严谨的态度。树,是我们常见的客观事物,它有自己的形状,有颜色等属性,但当诗人把它写进作品就需要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志趣,那么树就不再是物象,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绪,经过情感提炼和艺术创造,于是选择“木”。那么今天林庚先生就告诉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象的细细体会。

  (三)文章启示,纠正误区(教师提醒)

  看了这篇课文,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只要看到“木”就认为是写疏朗的清秋,刚刚发下来的《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整合》也对常见意象的一般寓意作了介绍。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

  (四)课外延伸,训练能力(课后练*二结合补充材料)

  1、先请学生谈谈对梅花品质的认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分析王安石的《梅花》。

  指导学生抓住意象的基本特点,从“凌寒”、“暗香来”等词体会梅花的高贵品格。

  3、请学生自主分析陆游和*的《卜算子·咏梅》,比较“梅”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所表达出的不同品质和情感。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再找一些有关“梅”的诗歌,结合补充材料上的诗歌,写一篇对“梅”意象的分析和鉴赏的随笔。(这个单元学*文化随笔,可以让学生尝试)

《说木叶》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说木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诗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想:

  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xx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说木叶》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说木叶》教学反思实用5份

  《说木叶》教学反思 1

  本周我在5班和8班完成了《说木叶》课文的授课,《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所以我在学案上更多的设计了对古诗中意象的分析,例如:月、柳、梅等。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这有助于我在课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方面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达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不过这也落实了新课改的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宁愿把课时拖延,也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学反思 2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三单元是文艺学论文单元,理论性较强,课文内容引用古诗文较多,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学生阅读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说木叶》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问题,学*这篇课文并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把握诗歌意象的暗示性特征十分必要。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与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的教师在这一教学动态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但 稍有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都会有体会,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教学手段。 提问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虽然被广泛地运用于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精心设计有效的提问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众多语文教师醉心的追求。 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较为薄弱,要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文本、达成本课的学*目标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是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透过大量引文理解作者本意,我选择了“以设置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教学方法。由导入开始顺着作者的思路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一直带着问题阅读,带着问题思考讨论,带着问题总结概括。并且问题的设计注意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学生看到引文多就产生畏难情绪的心理压力,循着问题积极、主动甚至生动有效的学*,当一个个问题都依次顺利解决的时候,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文艺性议论文的快乐,教学目标自然达成。无疑,这节课的提问设计是比较优化、有效的。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原因, 课堂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教师来提出的,学生一直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导引下进行阅读学*,而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譬如一些引文的仔细理解、感悟等等。

  《说木叶》教学反思 3

  本周我在5班和8班完成了《说木叶》课文的授课,《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所以我在学案上更多的设计了对古诗中意象的分析,例如:月、柳、梅等。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这有助于我在课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我深刻的认识到了方面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老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达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不过这也落实了新课改的宗旨,把课堂还给学生,宁愿把课时拖延,也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学反思 4

  有了《咬文嚼字》关于诗歌“炼字”与联想的学*基础,也因为校园正处于秋叶纷飞的季节,学生有实际生活经验,我以为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会轻松许多,所以,在预*要求中就提出,本课学*由学生自主分析文中的诗歌,由此来感悟“树叶”“木叶”“落木”的区别,进而领悟“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然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跟自己的教学设想完全不同,很多学生对文章中的诗歌根本无感,即使我已经再次复*了“意象”“意境”与思想情感,还做了鉴赏示范,学生还是说不出来,不会鉴赏。

  和另外一个班的老师交流,她也感叹这一课的教学根本就是自己带着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学生对其中的诗句鉴赏总是以“没学过”“看不懂”来推说。看来大家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

  反观这一课的教学,发现几个致命的问题。

  1、学生预*根本不到位,教学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看到大部分人的课本是一片空白,甚至自然段都未标明,有些学生听从老师预*的要求,书上有一定痕迹,我仔细去看,发现也只是在教参上生搬的一些内容,叫他们起来,就游离于文本细节。我一直在强调预*的重要性,但发现效果甚微,只有我强制要检查时,学生才会去动。学生自主预*的能动性,我觉得对现在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很欠缺的*惯和能力,怎样去培养和提高,也是老师迫切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急于完成课堂预设,我已经发现了学生预*不到位的问题,但还是没有魄力停下教学进度,让学生认认真真重读几遍课文。这也是我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之前的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停下来,就用课堂的时间读课文,但我发现,如果学生没有读课文、预*课文的意识,还是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学任务又不允许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读课文,学生和家长也不会允许课堂上只读课文。所以,还是预*要到位的问题。

  3、思维培养应是序列化的。学生没有基本的诗歌鉴赏的能力,可能还是因为初中、高一就没有打好基础,所以,我觉得语文诗歌教学,不停刷题根本不是什么好方法,还是要多带学生读一读不同类型的诗歌,语感语感,没有感受,就没有审美,死记硬背,就会出现“没学过”现象。

  《说木叶》教学反思 5

  有了《咬文嚼字》关于诗歌“炼字”与联想的学*基础,也因为校园正处于秋叶纷飞的季节,学生有实际生活经验,我以为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会轻松许多,所以,在预*要求中就提出,本课学*由学生自主分析文中的诗歌,由此来感悟“树叶”“木叶”“落木”的区别,进而领悟“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然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跟自己的教学设想完全不同,很多学生对文章中的诗歌根本无感,即使我已经再次复*了“意象”“意境”与思想情感,还做了鉴赏示范,学生还是说不出来,不会鉴赏。

  和另外一个班的老师交流,她也感叹这一课的教学根本就是自己带着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学生对其中的诗句鉴赏总是以“没学过”“看不懂”来推说。看来大家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

  反观这一课的教学,发现几个致命的问题。

  1、学生预*根本不到位,教学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看到大部分人的课本是一片空白,甚至自然段都未标明,有些学生听从老师预*的要求,书上有一定痕迹,我仔细去看,发现也只是在教参上生搬的一些内容,叫他们起来,就游离于文本细节。我一直在强调预*的重要性,但发现效果甚微,只有我强制要检查时,学生才会去动。学生自主预*的能动性,我觉得对现在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很欠缺的*惯和能力,怎样去培养和提高,也是老师迫切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急于完成课堂预设,我已经发现了学生预*不到位的问题,但还是没有魄力停下教学进度,让学生认认真真重读几遍课文。这也是我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之前的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停下来,就用课堂的时间读课文,但我发现,如果学生没有读课文、预*课文的意识,还是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教学任务又不允许我们每天都在课堂上读课文,学生和家长也不会允许课堂上只读课文。所以,还是预*要到位的问题。

  3、思维培养应是序列化的。学生没有基本的诗歌鉴赏的能力,可能还是因为初中、高一就没有打好基础,所以,我觉得语文诗歌教学,不停刷题根本不是什么好方法,还是要多带学生读一读不同类型的诗歌,语感语感,没有感受,就没有审美,死记硬背,就会出现“没学过”现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