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峨眉山月歌教案1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诗歌的诵读、背诵、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情读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静夜思》——李白——回顾小学时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本课

  学生活动,

  师采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提示:李白,李白诗句《静夜思》《赠汪伦》

  《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明确学*目标

  师多媒体展示学*目标: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生明确学*目标。

  师指导学生赏诗的方法:重在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读——读全诗,读诗句,读关键词,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三、了解创作背景

  师多媒体展示:助读资料,写作背景

  助读资料:李白少年时代隐居深山读书,学*剑术,结交侠士、隐者。二十五岁时,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登历名山大川的壮游,游历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安、东鲁等地,结交名流,期待一朝受到达官赏识,授以重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写作背景:这是李白年轻时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

  四。诵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学生自读——师提示注音、停顿——生再读——师范读——生诵读展示——师生评价

  (*羌,渝州)

  五、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诵读,明白诗体,感知内容内容。

  诗体:七言绝句,

  内容: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

  师适时指点。

  学生进一步诵读,搜寻问题词语,理解诗句大意,合作解决;师适时指点,以鼓励为主。

  诗句大意: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羌江上的粼粼江流。

  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

  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六、品读诗歌,赏析诗句师指点赏析诗句的方法:走*诗人,联系背景,捉住关键词品内容,品写法,悟情感。例句:“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

  题目是《峨眉山月歌》,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出此次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又与“半轮”相叠,形容出月色之美。峨眉山半轮秋月,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学生活动:自主合作交流,赏析其余三句,师适时指点,合适处肯定鼓励,不足处适时指点。

  “影入*羌江水流”一句中“影”“入”“江水”“流”四词让读者感悟出“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也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而去。辞亲远游,乍离乡土,对故乡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此时“思君不见下渝州”,对故乡、对故人的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全浓缩在一个“思”之中。

  赏析小结: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音韵流畅。

  描景与抒情相结合。描景:描写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色。(青山吐月,月映清江)抒情:抒发对家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乡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山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师指点可从哪几方面进行总结:诗歌的美点,写法,此首诗中“山月”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七、情读诗歌,走*名家评说师多媒体展示:

  列举两例:《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学生进一步挖掘诗之美。适当处老师指点(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八、课堂检测

  1、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个词是: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通过活动,简单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九、诗歌背诵

  形式不一,注意学生背诵的准确,情感的把握。

  十、课堂小结

  古代诗人创造了大量优美的诗篇,流传至今。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唐代诗歌更是创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

  《峨眉山月歌》诗仙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借月抒发自己的情怀,令人陶醉。

  师生共同总结,师进行必要的指点:诗的国度——古代诗人众多——诗篇流传——李白,鼓励大家多走*古诗,走*经典,提升自我。

  十一、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峨眉山月歌》。

  3、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4、搜集含有“月”的诗句并进行交流。

峨眉山月歌教案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

  课前:提示地名、江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生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1000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年李白《古朗月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3、过渡语:

  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影——指月影。

  半轮——(看插图理解)半圆。上弦月或下弦月。

  思——思念。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1、默写《峨眉山月歌》。

  2、完成补充*题第二题2、3。

  3、搜集写月的诗句

峨眉山月歌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峨眉山月歌》诗句的意思。

  3.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1.出示《静夜思》插图幻灯片。

  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哪首古诗?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

  2.过渡引入: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一首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诗。(板书:《峨眉山月歌》李白)

  3.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初读,要求正确。

  4.师范读。

  5.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6.检查朗读,指名读;比较读。(注意纠正,评价)

  二、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1、解诗题

  (1)整体感知古诗。

  为何写“峨眉山月”?

  比较《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的异同之处。

  大家刚才背诵了《静夜思》,也多次朗读了《峨眉山月歌》,这两首诗有一些相似之处,找一找在哪里?(板书:思,月)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思”字,而且诗人都是借月亮表达了一种感情。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在《静夜思》里,诗人借月亮抒发感情,他是在哪里看的月亮?(床前)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那么这首《峨眉山月歌》里,诗人还是在一个地方静静地看月亮吗?

  请大家再读这首古诗,找出表示位置变化的字词。

  入流发向下(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诗人的位置是变化的,那么诗中提到了哪些地点呢?自读诗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用笔圈出你找到的地方。

  找出地点的词:峨眉*羌清溪三峡渝州

  2.明诗意

  (1)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3.悟诗情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借助课本中的插图,师配乐诉说: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晚,巍峨雄伟的峨眉山遮住了一些月亮,只露出了半轮明月。月影倒映在*羌江的江水之中,像一位好朋友那样,陪着我随着江水流动。我乘着小船,从清溪出发,往三峡的方向驶去。但是在顺流而下到渝州的时候,月亮总被*的高山挡着,让我看不到了,使我更加地思念故乡和亲友。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体会这样的心情,诗人是用什么语调吟出这样的一首诗的呢?

  分角色读、齐读。

  三、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看插图试背。

  2、指名背诵。

  3、齐背,注意节奏。

  4、课外拓展

  诗仙李白是一个非常喜欢月亮的人,他的诗中经常会有月亮出现,用月亮表达不同的感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它所抒发的感情和本诗一样吗?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借助工具书自学,了解诗歌的大意,背诵。

峨眉山月歌教案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案6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5篇)

峨眉山月歌教案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案2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诗歌的诵读、背诵、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情读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静夜思》——李白——回顾小学时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本课

  学生活动,

  师采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提示:李白,李白诗句《静夜思》《赠汪伦》

  《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明确学*目标

  师多媒体展示学*目标: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生明确学*目标。

  师指导学生赏诗的方法:重在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读——读全诗,读诗句,读关键词,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三、了解创作背景

  师多媒体展示:助读资料,写作背景

  助读资料:李白少年时代隐居深山读书,学*剑术,结交侠士、隐者。二十五岁时,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登历名山大川的壮游,游历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安、东鲁等地,结交名流,期待一朝受到达官赏识,授以重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写作背景:这是李白年轻时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

  四。诵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学生自读——师提示注音、停顿——生再读——师范读——生诵读展示——师生评价

  (*羌,渝州)

  五、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诵读,明白诗体,感知内容内容。

  诗体:七言绝句,

  内容: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

  师适时指点。

  学生进一步诵读,搜寻问题词语,理解诗句大意,合作解决;师适时指点,以鼓励为主。

  诗句大意: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羌江上的粼粼江流。

  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

  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六、品读诗歌,赏析诗句师指点赏析诗句的方法:走*诗人,联系背景,捉住关键词品内容,品写法,悟情感。例句:“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

  题目是《峨眉山月歌》,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出此次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又与“半轮”相叠,形容出月色之美。峨眉山半轮秋月,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学生活动:自主合作交流,赏析其余三句,师适时指点,合适处肯定鼓励,不足处适时指点。

  “影入*羌江水流”一句中“影”“入”“江水”“流”四词让读者感悟出“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也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而去。辞亲远游,乍离乡土,对故乡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此时“思君不见下渝州”,对故乡、对故人的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全浓缩在一个“思”之中。

  赏析小结: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音韵流畅。

  描景与抒情相结合。描景:描写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色。(青山吐月,月映清江)抒情:抒发对家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乡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山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师指点可从哪几方面进行总结:诗歌的美点,写法,此首诗中“山月”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七、情读诗歌,走*名家评说师多媒体展示:

  列举两例:《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学生进一步挖掘诗之美。适当处老师指点(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八、课堂检测

  1、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个词是: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通过活动,简单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九、诗歌背诵

  形式不一,注意学生背诵的准确,情感的把握。

  十、课堂小结

  古代诗人创造了大量优美的诗篇,流传至今。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唐代诗歌更是创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

  《峨眉山月歌》诗仙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借月抒发自己的情怀,令人陶醉。

  师生共同总结,师进行必要的指点:诗的国度——古代诗人众多——诗篇流传——李白,鼓励大家多走*古诗,走*经典,提升自我。

  十一、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峨眉山月歌》。

  3、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4、搜集含有“月”的诗句并进行交流。

峨眉山月歌教案4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

  课前:提示地名、江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生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1000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年李白《古朗月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3、过渡语:

  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影——指月影。

  半轮——(看插图理解)半圆。上弦月或下弦月。

  思——思念。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1、默写《峨眉山月歌》。

  2、完成补充*题第二题2、3。

  3、搜集写月的诗句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峨眉山月歌教案优选【10】篇

  峨眉山月歌教案 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插图

  课前:提示地名、江名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同学们,其实李白生性喜爱明月,留下了许多与月有关的诗篇。(生介绍:诗仙,为后人留下*1000首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年李白《古朗月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3、过渡语:

  诗人爱月,尤爱峨眉山月,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影——指月影。

  半轮——(看插图理解)半圆。上弦月或下弦月。

  思——思念。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更不复可见,诗人触景生情,暗生思月怀乡之情,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晚年时,—位四川和尚要去长安,李白作了一首送行诗:“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末又说:“一振高名满京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意思是劝蜀僧晏到长安以后,不要贪恋虚荣,还是早返故乡为好。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1、默写《峨眉山月歌》。

  2、完成补充*题第二题2、3。

  3、搜集写月的诗句

  峨眉山月歌教案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诗歌的诵读、背诵、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情读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静夜思》——李白——回顾小学时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本课

  学生活动,

  师采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提示:李白,李白诗句《静夜思》《赠汪伦》

  《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明确学*目标

  师多媒体展示学*目标:正确流畅的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生明确学*目标。

  师指导学生赏诗的方法:重在读,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读——读全诗,读诗句,读关键词,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三、了解创作背景

  师多媒体展示:助读资料,写作背景

  助读资料:李白少年时代隐居深山读书,学*剑术,结交侠士、隐者。二十五岁时,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他登历名山大川的壮游,游历了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安、东鲁等地,结交名流,期待一朝受到达官赏识,授以重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写作背景:这是李白年轻时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诗歌。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

  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

  四。诵读诗歌,感受音韵之美

  学生自读——师提示注音、停顿——生再读——师范读——生诵读展示——师生评价

  (*羌,渝州)

  五、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诵读,明白诗体,感知内容内容。

  诗体:七言绝句,

  内容:依恋家乡山水的一首诗

  师适时指点。

  学生进一步诵读,搜寻问题词语,理解诗句大意,合作解决;师适时指点,以鼓励为主。

  诗句大意:峨眉山的半轮秋月,倒影映在*羌江上的粼粼江流。

  在静静的夜晚,我从清溪乘船向三峡进发。

  多么思念你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见,我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流东去,直下渝州。

  六、品读诗歌,赏析诗句师指点赏析诗句的方法:走*诗人,联系背景,捉住关键词品内容,品写法,悟情感。例句:“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

  题目是《峨眉山月歌》,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秋”字既点出此次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季,又与“半轮”相叠,形容出月色之美。峨眉山半轮秋月,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学生活动:自主合作交流,赏析其余三句,师适时指点,合适处肯定鼓励,不足处适时指点。

  “影入*羌江水流”一句中“影”“入”“江水”“流”四词让读者感悟出“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也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而去。辞亲远游,乍离乡土,对故乡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此时“思君不见下渝州”,对故乡、对故人的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全浓缩在一个“思”之中。

  赏析小结: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音韵流畅。

  描景与抒情相结合。描景:描写峨眉山月的美丽景色。(青山吐月,月映清江)抒情:抒发对家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乡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山月——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师指点可从哪几方面进行总结:诗歌的美点,写法,此首诗中“山月”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七、情读诗歌,走*名家评说师多媒体展示:

  列举两例:《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学生进一步挖掘诗之美。适当处老师指点(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八、课堂检测

  1、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个词是: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通过活动,简单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九、诗歌背诵

  形式不一,注意学生背诵的准确,情感的把握。

  十、课堂小结

  古代诗人创造了大量优美的诗篇,流传至今。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唐代诗歌更是创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

  《峨眉山月歌》诗仙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借月抒发自己的情怀,令人陶醉。

  师生共同总结,师进行必要的指点:诗的国度——古代诗人众多——诗篇流传——李白,鼓励大家多走*古诗,走*经典,提升自我。

  十一、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

  2、背诵,默写《峨眉山月歌》。

  3、体会李白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4、搜集含有“月”的诗句并进行交流。

  峨眉山月歌教案 3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峨眉山月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预案:

  一、导入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二、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四、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五、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1、听录音,结合注释感知。调整:调整: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峨眉山月歌》第二课时主备人缪君丽执教老师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2、默写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展开丰富想象,理解诗意,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预案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调整:调整: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教案 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案 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欣赏李白的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峨眉山月歌》

  ㈠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㈡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㈢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㈣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 那么 ,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⑶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 思月怀乡之情”、 “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㈤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默写《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教案 6

  一、学*目标

  1、认识“峨、羌、渝”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江行思乡思友之情。

  二、学*重点

  了解诗句含义,感受“月”代表的思想含义,进一步感受诗人思乡思友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诗人简介

  今天,我们上课之前先来聊聊一位大家熟知的诗人——李白。

  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游历。不信,来看看他的诗,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诗文略)

  感受到什么?

  (李白足迹遍布九州,去过不少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是啊,这既是李白,他时常在路上。今天,我们就来细品他的一首《峨眉山月歌》,随它去领略名山大川之美,感受旅者之思吧!

  (二)初读释题,把握节奏韵味。

  谁来读诗题,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描写了峨眉山月的景色)齐读诗题。

  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节奏来。

  正音、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自主探究解诗意,品读感悟入诗境。

  1、勾画诗中表示地点的词,边画边想,诗人一路上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峨眉山月半轮秋”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月”半轮;“山”高大雄伟。

  同学们,有了高山相伴的月亮,你们还确信它的形状就是“半轮”吗?有没有可能是的呢?你以为是哪种?为什么?

  小结:远远望去,这不就是一幅“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请男生读。

  再读读,这月亮还有什么特点?“亮”

  从何可见?“秋”

  这青山吐出的还是月亮吗?吐出的是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啊!美吗?

  全班女生一起读。

  2、我们知道,这是李白初次出游,加之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联想一下你们出去游玩时的心情,此时的李白,心情如何?(兴奋、高兴、已被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他特别期待看到更多的美景,他看到了吗?找到了吗?请用诗句回答我。“影入*羌江水流”怎么个美法?江水流动,水波荡漾之美!读月亮照在江中,随着江水流动,显得很美!师质疑:这行没有写月啊,你们怎么知道月光在江中呢?“影”指月亮的影子。读能用一个词或句子来表现这种美景吗?虽不是渔火,但月影入江,李白似乎也可以体会到“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妙处吧!一起读。

  3、看看插图,我们的诗人此时在哪呢?人在船上,船在江中,随江而下,结合插图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观察点。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行诗,随作者感受夜行江景之美吧!

  4、看看你们圈画的地名,再读读诗文的三、四行,看看还有什么发生的变化?诗人除了陶醉于美景之外,心情会不会有变化呢?赶快读读后两行,感受一下。发现什么有变化?(地点发生了变化)感受到什么?(离家越来越远了)家在哪里?那高大雄伟的峨眉山也渐渐看不见了,谁来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诗人的一丝惆怅,还有谁读?你读出了什么?(一丝不舍、想念)离家越来越远,思念之情渐盛。女生一起读。

  继续往下读,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想念与不舍?

  “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君,这里的“君”指谁?(亲人)他会想念亲人的什么呢?

  还能见到么?为什么?

  是啊,思亲不见亲,还有谁读?

  除了亲人,这里的“君”还指谁?(朋友)

  李白一生爱交友,与友人情谊之深,在他的诗中也可见一斑,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你们知道,李白最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干什么吗?“喝酒”

  是啊,“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可现在呢?

  他是多么想和朋友把酒言欢啊,请男生读。

  5、随着船儿渐行渐远,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渐渐被愈演愈烈的思乡之情所取代。来,请一、二组同学读一二行,三、四组同学读三四行。老师读课题,我们合作来读读这首诗,读出你的理解来。

  6、同学们,随着五个地点的依次出现,诗人似乎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图。我们随着他一起欣赏美景,沉醉其中;一起思乡思友,依恋不舍;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作者的思念之情真的是从“夜发清溪向三峡”开始的吗?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想法?

  是啊,月亮常常作为思乡的代名词。诗人行至路上,看到家乡的山月之景,思乡之意已顿然而起。这也是为什么诗文短短28个字,连用了五个地名,但诗题却取之其一,名为《峨眉山月歌》之故啊!

  让我们齐读古诗,再一次感受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吧!

  理解之后的背诵更有效率,自由背诵。

  7、李白写“月”的诗句不少,也常常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意,课下,也请同学们多读多积累。

  峨眉山月歌教案 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该单元选用了现代诗歌、古典诗词,意在增强学生对我国诗词的领会能力,诗歌体裁的魅力和诗歌独特的表达效果。

  古诗两首均描写秋夜景色。《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初离四川时所作。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秋夜行船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力目标:凭借图文对照,想象全诗场景,诗人的所见所思与所感;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颔联。

  3、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离别赴任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背诵古诗,有感情地诵读来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下的千里蜀江行旅图。

  难点:体会诗人漫长江行途中江月作伴中的思念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多法品读、图画展现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回忆旧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大家都很熟悉诗仙李白,谁来介绍一下?谁愿意把你学过的李白的诗歌给同学们背背?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第二板块:激发兴趣,解题引学。

  1.出示几幅美丽的峨眉山图片,指名介绍所了解的峨眉山。

  (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秀甲天下”之美誉。)

  2.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3.配乐朗读,学生边看边听,整体感知美,教学生划准节奏223,指名练读出韵律和节奏。

  4.找出最重点的字:“月”。

  李白写下《峨眉山月歌》之后,“峨眉山月”遂成典故,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弯弯娥眉秋月 青山吐月

  影入*羌江水流——影映清江 随水流去

  夜发清溪向三峡——一叶轻舟驶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随行明月 被遮不见

  把词写在对应的诗句旁边。

  第三板块: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用上老师刚刚出示的词语,说说古诗的意思,分组汇报古诗的意思。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残月娥眉月或新月娥眉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

  第四板块: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影入*羌江水流”一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谈一谈。

  2.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从清溪驶向三峡,快到渝洲时,他会想起谁呢?

  3. 最后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体会古诗的语言美,争取背诵。

  第五版块:拓展资料,开阔视野。

  自从李白写下《峨眉山月歌》之后,“峨眉山月”遂成典故,对后世咏诵峨眉的诗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样作业布置:

  1、读一读: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2、 做一做: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小题。

  峨眉山月歌教案 8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中国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 9

  一.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中国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二.课文分析 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三.巧妙构思、思想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四.小结: 蜀江行旅图:峨眉山——*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情

  峨眉山月歌教案 10

  【学*目标】

  1、 认识3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词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1、CAI 2、本诗的朗读录音,配合简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1、 教师引入: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哪些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呀!谁能背给同学们听听?(学*复*以前的学过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古朗月行》《竹里馆》《望洞庭》《宿建德江》等,主要是让学生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引起学生学*这首诗的兴趣。

  2、 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非常喜欢月亮,我们以前学过的《静夜思》《古朗月行》就是他写的,他还写了许多和月亮有关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完题目后,问:你知道了什么?你们知道峨眉山在哪儿?(峨眉山是李白故乡最有名的大山,也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初次离开四川所做。

  3、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题。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悟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读顺。

  生:自读(教师巡视)

  师:请同座同学互读古诗,互相检查字音读得是否正确,读错字音互相纠正。

  生:互相检查。

  师:这几个字大家都会读吗?谁来读:指名

  1、 检查字

  2、 检查诗

  三、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1、大家结合起来插图、注释再读古诗,教师提问:想想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读完后,说说从诗中了解到了什么。

  同学们很会学*,知道利用插图和课后注释来帮助自己理解诗意,这就是学*古诗的方法。(出示古诗)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顺流而下。月亮倒映在江水之中,船在行,月亮也跟着行。他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第一次远离故土,难免恋恋不舍,可他心怀伟大事业大抱负,毅然决然地顺江驶向渝州。

  三、读中悟情境之美

  1、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我们再来逐字逐句体会诗的意境。大家一边自由读第一句,一边脑海里浮现出画面。

  你们脑海中出现的是这样的一幅画吗?

  2、①和半轮 ②江水流

  3、半轮秋月挂在空中,陪伴作者顺流而下,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啊!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评:月亮走,我也走,我顺流而下,才看到了影入江水流的妙景啊!多美的月色啊!四周一片寂静,只能听到江水的哗哗声。

  4、齐读,过渡语?诗人顺江而下,他从哪儿出发,又到哪儿去呢?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

  5、指名读第三名著重交流:思君不见教师可问学生:诗人在这里思念谁呢?

  预设:如有学生说李白在思念亲朋好友,教师可追问:这跟月亮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学生仍不能理解,教师可举一些李白把月亮当作好朋友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李白曾经写过这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的月亮诗人就把他当作了故乡的亲人、朋支。透过这月亮,诗人看到了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切一切。这怎么不让他依依不舍呢?

  多么有意境的秋夜远行图啊!不仅写出月映清江的景色之美,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难舍之情啊!

  A. 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诗。

  B. 指名朗读这句诗,学生评读。

  C. 学生自由诵读这句诗,注意体会李白愉快的心情。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歌的.意境

  1、学生自由读整首诗。

  2、配乐再来指名读。

  3、播放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诗歌的意境。

  是啊,李白即将离开家乡远行了,此时,他看到家乡的山、家乡的水,特别是家乡的月是多么亲切和留恋啊!他多么想和它们常常做伴呀,他要把这些家乡的美景一一带走。他马上就要离川远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他的内心豪情万丈!让我们怀着依依惜别心情,一起诵读这首诗。

  4、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5、读着读着,诗的语言活了吧,来,赶紧把它背下来吧!

  五、小结

  中国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唐代诗歌创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古代诗人创作了大量的优美诗歌,流传至今,我们为能够生在这样诗的国度而自豪。古代诗人很喜欢把月亮写入诗中,他们把月亮当作朋友亲人来歌颂,你们课后可多找一找,看看能找到多少写月亮的诗歌,读一读吧。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峨眉山作文 (菁华9篇)

峨眉山作文1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爬峨眉山。

  一踏进峨眉山,我就被眼前的风景迷住了,树木茂盛,鲜花盛开,美丽极了!我们首先走到雷洞坪,坐缆车到了金顶。

  一到金顶,寒风呼呼,冻得我瑟瑟发抖。于是,我就买了我梦寐以求的熊猫披风。穿了熊猫披风,我不再觉得冷了。在广场中央,矗立着十方普贤的雕像。她有10个头,骑着巨大无比的大象,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天上的云,更是美丽得无法形容。瞧,那团火烧云,半红半白,红的象火,白的像雪,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接下来该下山了,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们不坐缆车下山,好吗?”“行”。爸爸妈妈欣然同意。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风景,山上的雾把我们包围起来,我们就像在仙境里一样。风把我的披风吹了起来,看起来就像一个大侠。这时,一个小女孩叫道:“看,熊猫大侠!”我听了很高兴。

  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下山,虽然我累得够呛,但是我很开心得了个“熊猫大侠”的'称号。

峨眉山作文2

  峨眉山是*5A级景区,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暑假,爸爸妈妈说要带我去峨眉山旅游,这让我想起一句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那里一定非常美。

  到了峨眉山景区,我们先坐观光车来到半山腰。开始爬山,我们沿着石头小路往上走,走啊走,越走越高,远处白茫茫的一大片雾,对面的山都看不见了。一会儿山风吹过来,雾散了,挺拔的松树映入眼帘,亭亭山上松,让人一下子觉得精神抖擞。从山上往下看,深不见底。

  继续往上走,一边是古木参天,一边是山谷,山谷里的松树在雾里若隐若现,让人看得入迷,仿佛来到了仙境。

  最后,我们终于爬上了峨眉山的终点——金顶。这里有一尊高48米的大佛,金光闪闪,很壮观。很多人在上香、磕头,非常虔诚。这座大佛是十方普贤菩萨,最下面一层是大象,大象背上第一层是普贤菩萨的两面身和四个头像,第二层,是普贤菩萨的四个头像,第三层为普贤菩萨的两个头像。

  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壮观的菩萨像,真是涨见识了,怪不得它是佛教名山。人们来这不光欣赏优美的风景,更有一种精神寄托,我以后要游览更多的名山大川。

峨眉山作文3

  峨眉山月半轮决,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那高峻的峨眉山前,是那半轮秋月,月光如水,流动的*羌江上,倒映着精亮的月影。夜间,李白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向扬州,这是他第一回仗剑出游,离开故乡啊!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又何尝不是五味杂陈呢?亦是对故乡的恋恋不舍,亦是对亲朋好友的思念牵挂,更是对那大抱负的无限憧憬!黑云番涌动,月亮竟也一时变得扑朔迷离。李白屹立船头,遥望明月,心中思绪万千,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京城!我来了!就让我在此实现抱负,大展拳脚。明月,就让你见证天下太*之日吧!

  李白仰天长啸,举起酒壶就往嘴里灌。

  明月,也终从黑去中挣扎出来,只是在深邃的夜空中无群星相随,*添几分孤寂。皎洁的月光笼罩大地,映照着*静的三峡,映照着小小的船儿,映照着已入睡的李白,梦中,是那轮故园月,是天下太*的景像。

  明天,是那样的`无法预知,却又令人那样期待,一边失去,一边在寻找,与李白时时相伴的,只有这轮孤傲的明月。

  李白“出淤泥而不杂,濯清莲而不妖”的性情注定他今后的求官路漫漫长长,注定不能一帆风顺,他也终将注定鹤立鸡群,成为那轮孤月。如果他知晓未来,他还会愿意去实现这个*天下的梦想,这个令旁人认为不切实际的梦想么?我想,他会愿意的,这个伟大的梦想将散发着永恒的青春的风采,这个梦想将与月共存啊!

  李白终于走了,他告别了我们眼前的这一切,把永恒的梦想留给后人瞻仰去吧,东向那长江三峡而去……

峨眉山作文4

  前几天,妈妈,爸爸带我去峨眉山游玩。那里,调皮可爱的猴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和小猴子照相的时候,我穿着有小兔子图案的衣服,小猴子就以为小兔子是活的,就不停地摸着我衣服上小兔子的耳朵,小猴子是想和我衣服上的小兔子玩吧!饲养员叔叔从他的口袋里拿出剥好的花生米放在我的手里。小猴子看见了,飞快地跑过来,从我的手上抢走了花生米,它一边吃着花生米,一边还朝我做鬼脸!

  峨眉山的猴子真是又调皮又可爱!不信,你就到峨眉山来看一看吧!

峨眉山作文5

  国庆大假,我和妈妈、赵叔叔、翟阿姨、二叔一起来到了远*闻名的峨眉山,听说峨眉山的美景很多,我们便来到了峨眉山观赏一番。大家一起来到了报国寺坐着公共汽车来到了雷洞坪。在路上我们看到了山山水水,看到了一个接一个美丽的瀑布,有大的、小的,形态不一。这美丽的景色一下子就映入了游客们的眼帘。坐了2个小时的汽车,终于来到了雷洞坪。大家一下车,微风就从峨眉金顶上吹下来,使人神清气爽。在往上走,越来越冷,和山脚下的气温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大家依然忍着寒风呼啸,一步步地走着。不过越往上走越是热闹,有的人高兴的挥舞着打猴棒,有的人很胆小似的,捂着脸一步步的前进。

  不一会儿,我们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了索道。我很惊奇,因为我从来没有坐过索道:一根钢丝把天与地连接起来,有无数个车厢向走钢丝似的滑着上去,滑着下来,穿越崇山峻岭,把人们从山脚载到山顶,或是把人们从山顶载到山脚。我很想尝试一下,便排着长龙一样的队伍,静静的等候着索道的到来。由于等待的人太多了,我们等了两个小时,我都等得有一点不赖烦了,但是在这个时侯索道终于来了,大家排着队走进了车厢,坐上了索道。不过我和妈妈站在最前方,索道渐渐的开动了,速度很快,有一种临空的感觉,好像大家都飞了起来。我和妈妈看着脚下的山巅,树木不断地向后移动,让人感觉舒服极了。时间不等人,一会儿功夫,索道就载我们来到了山顶,大家就只有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索道,又开始了步行。山顶的温度很低,大家穿着羽绒服,慢慢地爬着山。

  我们随着人群来到了舍身崖,舍身崖上寒风刺骨,我和妈妈绕过同心锁来到舍身崖的最高处,据说有3000多米,还没有栏杆呢!我们从舍生崖往下望去,好像在天上一般,云彩在脚下流动。我和妈妈大胆的坐了上去,微风吹来,我们向神仙一样,享受着大自然的抚摸。

  第二天来到了,大家早早的起了床,来到了观看日出最好的地方,天渐渐的被撕开了一个小裂缝,一团彩霞跳了出来。过了一会儿,彩霞周围越来越红,太阳马上就要跳出来了,大家为太阳欢呼吧!就在这时一团乌云飘了过来,乌云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连太阳公公也只好缩回了头。9点整,太阳公公跳了出来,让我们再次欢呼吧!黎明是始终会来到的。

  这次峨眉山之旅让我很高兴,峨眉山还有很多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峨眉山作文6

  峨眉山风景秀美,最吸引游客的还是那里的猴子,这些猴子被游客戏称为“强盗”,去年我和爸爸去四川峨眉山游玩,在那里我们就见到了许多可爱的“强盗”。每位游客在登山过程中几乎都遇到过这些猴子的拦路抢劫,据说峨眉山上的猴子由于长年累月在登山的台阶上,向游客强行讨要吃喝,游客带的大多是薯片、面包、蛋糕和果汁等高热量食物,结果使这些猴子个个都吃成了“肥猴”,他们膀大腰圆,如果不看脑袋,你真的会以为它们是“熊”呢!知道了这些登山的要领之后,为了防止猴子“打劫”,于是我也提前带好鸡块、薯条、火腿肠等美味食品,跟在爸爸的身后兴致勃勃地上山啦!

  在爬山的过程中,感觉好累呀!大家“呼呼”地喘着粗气,来到半山腰的凉亭前,只见台阶旁有许多猴子都聚集在这里,这就是峨眉山大名鼎鼎的“强盗”喽!只见它们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喝着讨来的果汁,有的在悠闲地剥着橘子,还有的正在伸手向游客要吃的……还好,目前还没有猴子向我“打劫”。于是我快步向上登着,但是腿脚却越来越沉重了,我只好坐在一层台阶上休息,这时我身后的双肩背包突然有下坠的感觉,我急忙回头一看,结果大吃一惊!因为有一只肥肥的猴子,正在拉我背包上的拉链行窃呢!“啊!”我忍不住尖叫起来,想马上站起身甩掉这只猴子,结果周围有经验的游客纷纷叫喊着:“小朋友不要动,这样猴子受惊会伤着你的!你不要动弹,它拿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走开的。”于是,我只好僵坐着不敢动,结果这个“小强盗”硬是从我的背包里抢走了一瓶果汁和一袋面包。

  然而,在前面走的爸爸其实遭遇比我更惨呢!一只大肥猴把爸爸的手机给抢走了。它还以为是坚果类的食品呢,就在坚硬的水泥地上狠狠地敲着手机,然后一看敲不掉那层“硬壳”,索性它又要用石头砸,爸爸此刻非常焦急,赶紧拿出事先买的熟玉米和猴子交换,猴子这才老老实实地把手机还给爸爸,结果爸爸的手机接收信号已经受到了影响,唉!这些“强盗”真是“秃子打伞——无法无天”呀!

  从峨眉山回来后,我总会想起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猴子“强盗”来。

峨眉山作文7

  今天,我们全家十人去峨眉山爬山。

  我们先开车到雷洞坪,大概有三千多米高,然后我们就开始步行爬山。我们走了一会儿,我发现弟弟还有姨爹不见了,原来他们先走了,而且很快。

  我们去了猴山,许多人还同猴子拍照,有的猴子跑到人群拿游人手里的东西,有的还翻游人的包裹。原本我很喜欢猴子的,可是,有一个小弟弟被猴子咬到了。还好,我爸爸带了创可贴,给他们了两个,不然会更严重呢!从这以后,我就很怕猴子了。

  我们又走了一会儿,看到索道了,我想去坐索道,可小姨说:不。我生气了,说:你们迟早会后悔的!,然后我就和爸爸先走了。走了一段,我们停下来休息,吃了一个卤蛋,还买了一瓶饮料。小姨她们也爬上来了,可小姨嘴都白了,我问她:后悔了吗?小姨说:后悔了!后悔了!。

  在她们休息的时候,我和爸爸又继续往山上去。在路上,我们遇到一位叔叔,他从山底爬上来的,已经走了两天!认识那位叔叔后,我才知道峨眉山有多高。妈妈也对我说:要是真正爬峨眉山的话,还真的要爬五天多呢!

  我和爸爸就一直领先。我们走啊走,听到哇哇的声音,爸爸说那是老鹰的。我很兴奋,因为我没想到在这峨眉山居然有老鹰,太不可思议了!更没想到,这种声音是老鹰发出来,简直太开心了!

  我们继续往山上走去,终于看见了一座庙,中间有一块空地,那儿简直是人山人海,挤满了人!我们一步一步往上走,去追姨爹他们。山上越来越冷,虽然没有雪白的雪,也没有那凛冽的寒风,但也很冷。我因为在休息的时候吃了凉粉,更是全身发冷,爸爸又给我买了一件熊猫披风,披在身上又暖和又漂亮,我可喜欢了!

  我们终于看见弟弟他们了,也终于到金顶了。太累了,可比妈妈他们好一点。但我很高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自己爬上了金顶!

峨眉山作文8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就一起去峨眉山品尝这令人心旷神怡的天下秀。

  经过了一番长途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山脚下的报国寺、伏虎寺。远远望去,伏虎寺屋顶是一个巨大的三尖角,走进伏虎寺,里面立着十八尊罗汉个个面相严肃,而站在他们中间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高大威严。

  沿着蛇形弯道向前行,我们来到了一眼小泉水旁,极目远眺,那一丝细流正沿着一条小缝隙往西流淌,发出“叮叮”的声响,好像是在向游人私语。一路上,常翠欲滴的亚寒带植物不断映入眼帘,不时出现一道瀑布,顺着绝壁流下来,仿佛青龙吐涎,激起一朵朵水花飞溅在山涧。好一幅青山秀水的风景画。

  来到清音阁,有限地*在小亭子里,凉爽又惬意;亭下是条小溪,更增添了清音阁的幽静,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淌着,水里的小鱼儿跳着欢快的舞蹈,溪底五彩斑斓的鹅卵石静静地躺着,水泡似一串串珍珠抛在水面上泛起微微涟漪,小径旁边顽皮开放的一朵朵小黄花又给溪流*添几分婀娜。

  峨眉山水秀天下,峨眉山的野生猴子更是与众不同,因为每天游客众多,峨眉山的野生猴子也成了见过世面的“老油条”了,瞧到了猴区,猴子们正和游客在纠缠,它们冲四处涌来,从屋顶上跳下落在索桥上、道路上、甚至游客的头上,一场抢劫开始了:只见猴子们蹲在一对挤眉弄眼的“吱吱”商量后便分头行动了,有的翻看游客的包包里长有什么好吃的,有的抢夺游客手里的食物、矿泉水,有的游客头上的帽子都被猴子拿走了,正在游客们惊恐万分有乐得其所时,管理员一声大喝,猴子们立即以迅雷不急眼儿之势牵住旁边的树枝“唰”地荡到对面的树枝上去了,还有那几只贪婪的猴子还不愿意善罢甘休在继续兴风作浪,管理员拿着棍子才降服地逃走了。

  峨眉山,风景秀美,景色宜人,美不胜收!

峨眉山作文9

  在被炎炎夏日照耀的暑假期间,我依旧能够兴奋不已的整理我自己的衣柜,那正是因为我将要去到世界排名第三——峨眉山!

  今天,风景秀丽,那嘘嘘凉风温柔的吹拂着我的发丝,吹起我的衣袖,好像有一位身穿清凉白纱裙衣的少女从我身边跳过,慢慢的跳到那朵轻柔的云雾上,我脚边那不起眼的黄色小花朝着那位女生站在的地方点了点头,仿佛是在微笑,那金黄色的花瓣更是为这灿烂的微笑锦上添花。

  我来到这座闻名世界的名山,更是情不自禁的深吸了一口这山清水秀里的新鲜空气,双臂张开,好像在拥抱大自然,我的胸中充满了温暖,这是美丽的风姑娘在回应我的拥抱,她轻盈的秀发随着她身体的摆动而飞舞着,青色的丝带将她的细腰紧紧绑住。

  我张开双眼,首先投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林。绿林在太阳的照耀之下耀耀生辉,每一片树叶都好似闪烁的让人睁不开眼的绿宝石,使人浩气长舒。更是十里画廊、西海峰林,让人无一不赞叹着:“峨眉山!你是翠绿的宝石,是*历史上最美丽的绿林!” 清凉的山泉、飞流的瀑布更是峨眉山无法割舍的魅力!

  我随着一位年轻的女导游,来到峨眉山十分有名的瀑布景点——秀甲瀑布!

  湛蓝如同蓝天一般的水流随着悬崖峭壁,拍打在瀑布底下的那座小溪上,拍起一阵阵清凉的水花,这些水花的晶莹剔透又饱满的水珠时不时地因为瀑布拍打的太激烈而飞溅到我的身上,十分的清凉,而在阳光下,这些水珠已经不是透明了的,而是在贝壳里的,那耀眼的珍珠!

  这些水花的形态时而变成如同海浪拍打着沙滩一般激烈状态,时而又是十分优雅的流露着一股股清凉的山泉,时而拍打出一阵阵小水珠飞溅到我们的身上,好像在欢迎着我们。

  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适,而是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流露过的感觉——这是大自然对我的欢迎仪式!这清凉的露珠是大自然在欢迎着我们!

  我爱你大自然!我爱你!峨眉山!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游峨眉山作文 (菁华9篇)

游峨眉山作文1

  去年夏天,我和家人游览了*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

  我们在报国寺乘景区大巴出发,一路上,公路盘曲而上,放眼望去,公路两旁绿树成荫,淡绿,翠绿,墨绿层层叠叠,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雷洞坪。一下车,天阴沉沉的,我们明显感到一丝凉意,立即穿上提前准备好的大衣,继续赶路。

  从雷洞坪到接引殿索道,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随着山势越来越陡,山路也就越来越窄。石阶的一边便是悬崖峭壁,我好奇这山有多高,便低头俯视,顿时,眼前的景象令我心惊胆颤:云海从我脚下飘过,让我不禁想起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溪流随着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时而缓,就像个顽皮的小娃娃。远处,云缠雾绕,山石壮观,那山就像害羞的少女,用云雾遮住了自己美丽的容颜。

  尽管我们举步维艰,可我们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地登上了索道,乘缆车抵达金顶。

  我驻足金顶,放眼望去,云海从山腰升起,好像一块雪白的绒毯铺开。拨开云层,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尊金光闪闪的四面大佛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令人留连忘返。

  啊!气势磅礴的峨眉山真是秀甲天下的名山!

游峨眉山作文2

  今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峨眉山。在路上,爸爸就告诉我,这里有个猴区,里面的猴子很好玩。所以我们一进山就直奔猴区。

  峨眉山是很大的一片山,从山门到猴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路的两边,都有从山上留下来的水,走几步还不时有小瀑布。山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树下是浓密的小草和盛开的野花,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走着走着,我们就来到了猴区。我在猴区买好了猴食,准备喂猴子。再往前看,这里有这么多猴子呀!有的在树上跳来跳去,有的在凉亭上左右观望,有的在互相打闹,有的缠着游人要吃的,真好玩。由于这里的猴子是野生的,一点也不怕人。看着他们的阵势,我反倒有些害怕了。看着有些胆大的小朋友抱着小猴子照相,真羡慕呀。我和他们玩了一会儿后,才敢轻轻地摸了摸,发现它们并没有伤害我的意思,我才渐渐放松了,和它们玩了起来。这里的猴子和人相处得真好呀,好像一家人一样。

  出了猴山,爸爸妈妈又领着我向山顶爬去,继续欣赏峨眉山的美丽风光。

游峨眉山作文3

  早听说“峨嵋天下秀”,今年暑假,我们有幸游览了峨嵋山。一进入峨嵋山,那幽雅,秀丽的景色,陡峭的山峰真让人称奇。一路上溪水淙淙,盘山公路宽敞而整洁。

  到了大门,我们换作步行,沿着石级而上,一路欢歌笑语。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襟,但看到眼前的景色,脚下又有了动力。峨嵋山的猴子是调皮出了名的,我们一行人提心吊胆地过了猴区。峨嵋山又是全国有名的佛教圣地,到处都可以看到修缮得很好的寺庙。同事们都虔诚地去朝拜和许愿,我也去许了愿,希望我的愿望能实现。

  “金顶佛光”是峨嵋山有名的景观。我们凌晨4点就去等待观看日出,看日出的有几千人。当东方出现一丝亮光,有人惊呼起来。我们屏息凝视,等待太阳跳出的`一刹那。可由于天气不好,太阳始终没有露出她的笑脸,我们不免有些失望,但还是用相机捕捉那云海,霞光的美景。

  我站在三千多米的峨嵋山顶,大有诗圣杜甫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有了这一次经历,以后在人生的路上我还怕什么呢?

  峨嵋山景色美,峨嵋山人待人的诚恳也是值得称道的,这是我游峨嵋后无端的感慨。

游峨眉山作文4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随旅游团游览峨眉山。

  听导游阿姨的介绍,峨眉山位居佛教四大名山系列,自然景观丰富,以“云海”、“日出”、“佛光”、“圣灯”为四大奇观。雨停之时云雾飘飞,朦胧云海中观望山景如蓬莱仙境;云海日出时的五彩缤纷,红日薄雾,十分壮观:月暗风清之夜,山下千荧荧灯光,如佛灯盏盏;午后阳光斜照之时,云雾中出现一个个彩色光环,光环中映出游客身影,如佛光普照,令人雀跃。

  上山的路并不陡,天上飘下毛毛细雨,可我的心情还是很紧张,真怕遇到导游阿姨说的“强盗猴”和“流氓猴”。我强打精神向前走着,回头一瞧,大家的神色也慌慌的`。我松了口气,原来不是我一个人紧张呀!来到猴区,这里猴多,游客也很多,随着拥挤的人群,我伸长脖子四处寻找着。头顶上、山坡上、树枝上、栏杆上都有猴子的身影,它们个个长得胖胖的,手捧着食物没命的往嘴里塞。在这里我还看见两件有趣的事:一件是一位阿姨扔给小猴子一个梨,小猴子吓的跑到了老猴子身边,老猴子挥舞着手臂,像阿姨生气的叫着;另一件是一位叔叔想和猴子照相,可是没给猴子食物,照相时,猴子就把红红的PP对着照相机。

  雨越下越大,人越来越多,我们开始下山了。路上,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玉米棒吃,我感觉从来没吃过这么香、这么甜的玉米。哦,难忘的峨眉山!

游峨眉山作文5

  4月4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驾车到成都峨眉山游玩。

  在到峨眉山的路途中,风景优美,那里的上连绵不断,危峰兀立,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清幽凉爽。这路上的风景让人仿佛走进了了一幅怡人的山水画中。

  我们的车驶到了接引殿,车不能再往上开了,我们一行人就购票乘坐架空索道直到峨眉山著名的金顶。

  由于去索道还需要我们爬一段山路,我和爸爸、妈妈一块往金顶出发。在途中,有许多野猴与我们嬉戏,还向游客们索要吃的,要是你吝啬不给它,它就不会放行的哟,所以,为了能到达目的地,我只好将手中的食物扔给猴大王们。

  通过我们艰难的爬涉来到了乘坐架空索道的地方,随着人群坐上了前往金顶的索道。坐索道到金顶需要5分钟,路途中苍翠满坡,高山兀立,让人心旷神怡。

  到了金顶,海拔达到了2900米,覆盖着古老的玄武岩层,那里是两亿多年前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这里气候寒冷,四季如冬,自然景观奇妙。金顶有四大奇观:云海、日出、拂光、圣灯,集中了峨眉山灵秀之气和神气魅力。站在金顶上,我仿佛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势。

  峨眉山的最高处是万佛顶,为了到达最高点,我们乘坐单轨列车前往。到了万佛顶,此处海拔有3099米,我往山下一望,感觉所有的山峰都在我的脚下一样。经过一路的跋涉,我的肚子咕咕叫了,我们一家人准备下山了。峨眉山太美了,真让我流连忘返。

游峨眉山作文6

  当山下的人烤烤火打发时间时,我坐车来到这一片冰天雪地的地方。这,就是天下之秀的峨眉山。

  刚上上山时,还是下午,到了住宿的地方,临*傍晚,天上飘着小雪,对于我这个很久不见雪花的孩子,很是新鲜,我跑来跑去,去迎接那些从天上产生的几何图形,但走不了几步,便滑倒了,当地人告诉我们,这个月一直在下雪。我们脚下踩得不是路,而是一层厚厚的冰,我穿上一种铁质的抓地鞋,鞋上的尖刺紧紧咬住地面,我便可以在这雪地里奔跑了。

  深夜,我依然抑制不住兴奋劲,跑到窗户边。我看不见天空原本的蓝色白云,已是漆黑一片,雪已经下大了,四周静的出奇。好像雪落在地上的声音都可以听的一清二楚,住宿旁的路灯发着光,雪花在路灯的照耀下闪闪烁烁。发出银白色的微光,雪,懒懒的缓缓的飘下,不像雨那样争先恐后,却像是秋天金黄的落叶。这一刻,我觉得,这就是冬天的落叶吧!

  度过了漫长的雪夜,我又是第一个起床的,公鸡打鸣了,这时是凌晨五点,太阳才升起来。前夜的雪不再发银白色的光,而透过霞光,发出耀眼的火红,不时还有几支树枝被这火一般的雪压断,发出“KK”的声音。

  终于,这一切美好还是被一声“出发了”!打破,终于我们踏上了旅程。

  到了山顶,我看见了峨眉山的全貌,这里云雾缭绕,冰天雪地。这时,我想到了一首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游峨眉山作文7

  峨眉山是四川著名的景点之一,那里地势陡峭,隘谷深幽,飞瀑如*,云海翻滚,树木葱郁。

  走到山脚一望,一眼望不到山顶,不愧有3099米,走进山门,山上到处是树木,到处种着不知名的草,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风儿一吹,就闻到了花草的芬香,就嗅到了大自然的气息,树木也哗哗作响。许多参天大树的树枝伸到九米多高处。

  慢慢地向前走,就渐渐地来到一个叫“一线天”的景点。走了几步,四周突然暗了下来,越来越暗……最后只有一束光束射进来。抬头一看,原来是旁边的两座山渐渐地靠*,使得周围一点一点地暗下来,最后只留下一条缝,那情景真是天下奇观。

  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九十九道拐,一到那儿,就听到“哗哗”的水声,云渐渐踩在脚下。无怪于李白发“峨眉高处西极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

  最后到达金顶。那里已经是“云山云海”了!它们有时看似薄薄的,像一层雾;有的好像硬硬的“地面”,有时好似触手可及,有时却像离我们非常的遥远。接着就要看日出了:起初四处灰蒙蒙的,接着突然有几丝光束,越来越多,形成了大火球,越来越亮,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最后太阳一跃而上,太阳升起来了!

  峨眉山到处是奇观,都是自然天成的,却又巧夺人工,让你魂牵梦绕,流连忘返。这样的好地方也希望你们也去仔细观赏,畅游峨眉山。

游峨眉山作文8

  暑假里,一天早晨,我跟爸爸到峨眉山去了一趟。我们坐着汽车来到了雄伟的峨眉山脚下。我们在山脚下买了青竹杖,便上路了。

  天气晴朗,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暖烘烘的,非常舒服。我们顺着陡峭的石壁上爬,石梯两旁是一棵棵参天大树。许多小鸟在枝头上跳着,飞着。我们顾不上这些,只是一个劲地向上爬。我们爬呀爬呀,中午才爬到半山腰。在一座庙宇里吃了饭,又上路了。正走着,忽然前面一只大猴子一下子从树上跳了下来,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把口袋里的饼干给了它,它还不走。直到我们把衣袋全翻了过来,让它看见确实没有了。它才呼啸一声,消失在丛林里。

  天快黑了,我们终于胜利地登上了顶峰---金顶。

  第二天早上,我们很早就起来看日出。站在峨眉山顶峰,只见山顶被轻纱一样的雾笼罩着。过了一会儿,一个巨大的火球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阳光照着雾上,雾剧烈地翻动起来,我们好似站在天上一样。

  太阳越升越高,这时在我们眼中出现了一副奇景:在太阳光照射下,雾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光环。我的面容像照在镜子里一样显现出来。有趣的是,当我们站在一起时,各人只能看见自己的面容,爸爸告诉我:“这就是神奇的浮光。这奇景真是难得一见啊!”不一会儿,时间过去了,光环也消失了。

  下午,我们来到一线天洞里,往外一看,啊!蓝蓝的天空竟只有一丝线那么窄的一条缝。听爸爸说,这就是“一线天”得名的缘由。

  我站在顶峰,望着这美好的一切,心胸格外开阔。我们伟大祖国的河山多么可爱啊!

游峨眉山作文9

  参观四川省眉山师范学院附属四六小学峨眉山洪辰去年寒假,月经带我和哥哥去峨眉山爬雪山看雪景。

  我们首先去了印青馆,那里没有雪,但那里的水清澈美丽!有瀑布,从山上流下来,不顾疲劳把山洗干净,把山变得那么美,那么美,那么可爱。我们还去了猴山、一线天、万年寺和国保寺。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就到了*。车一停,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了车。哇!好大的雪啊!我忍不住说。月经说:“这里雪不大,金顶的雪更大,还是最高的山。”我缠着月经,带我去了金顶。小半岁不到,到金顶。我看到了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像千千成千上万只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像仙女一样飘落到地上。雪像柔软的柳絮和鹅毛在风中飞舞,在广阔的天空中飞舞。

  白色的山,白色的树,白色的木屋。我眼前是一个白色的世界。啊!这不是美丽的白雪公主住的地方吗?我陶醉在这个洁白无瑕的世界里。我们堆雪人,打雪仗和打雪仗。铃声般的笑声随着雪花飘散…...

  今天,我回到了这个喧闹的城市,但白雪仍然在我面前。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峨眉山导游词 (菁华6篇)

峨眉山导游词1

  七佛殿后,以观音菩萨塑像为主,结合历史故事、民俗文化,塑造了一组群像。观音又叫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佛经说,观世音菩萨能显现多种化身,说法救度众生。你看他右手举杨枝,左手倾净瓶,婷婷玉立龙头之上,左右金童玉女,飘然立于荷叶之上。金童旁是戒装裹身的赵子龙,再旁为东、南天王,手执琵琶、宝剑。玉女旁是美髯飘拂的关云长,再旁为西、北天王,执伞、握蛇。另外还有“罗汉伏虎”、“蒲公采药”,最高处是“唐僧师徒取经 像”。群像右侧还有一龛,供奉汉白玉雕刻的药师佛坐莲像。药师佛又称大医王,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相传他在成佛时曾发下十二大誓愿,愿除一切众生疾苦,治无明痼疾,令一切众生身心安乐。

  最后一殿为普贤殿。供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梵语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普贤因广修“十大行愿”,又称“大行愿王”。“愿”是理想,“行”是实践。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所以将他供于最后一殿。殿门上写着“金粟庄严便是菩萨住处;昙花灿烂照彻纳子爱心。”意思是用金黄色装饰的殿堂,是普贤菩萨的住处;优昙花灿烂的光辉,照透了禅僧的爱佛之心。还有一副联语:“普济有情,愿王垂慈,宛向峨眉寻妙谛;贤德无量,众生瞻仰,灵冥空寂悟禅心。”上联是说普贤菩萨在峨眉山留下慈悲,普遍帮助众生求得解脱的真理;下联是众生瞻仰菩萨的无限贤德,在空灵寂静时感悟参禅的清静寂定心境。普贤殿楼上为“藏经楼”,是保存经卷的地方。

峨眉山导游词2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象池夜月:峨眉山传统十景之一。洗象池是峨眉山赏月最好的地方,这里大气清澈,云垂脚下,每逢夜月当空,清辉无限,月华如玉,若入广寒。大诗人李白看到这迷人月色有感而发,咏出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千古佳句。

  洗象池四周白云缥缈,古木参天。明末只是一座小庵,僧人在这里烧茶水以待游客。清代康熙年间行能大师扩建为“天花禅院”,因寺内有一石砌六方水池,相传普贤菩萨乘白象过此,必先浴象,以后即改名洗象池。清康熙时扩建,从而成为一座寺庙。现有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及藏经楼、客寮等。

  第一殿为弥勒殿,殿内供奉弥勒佛像高2米,殿后为金身护法韦驮菩萨像。殿两旁为客堂,内有民国时期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赠送的楠木椅12把,椅背上题字“提倡佛教,改善人心,精诚团结,实现和*”。

  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额系1983年遍能大和尚书。殿内供奉普贤菩萨骑象金身,两旁为脱纱十八罗汉。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金身站立莲台之上,高约3米。

  第三殿为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两壁悬挂20幅观世音菩萨像,每幅高1.2米,宽0.8米。

  洗象池的寺藏文物比较丰富,藏经楼上供有一瓷制观世音菩萨像,带座高约尺余,制作精良。同时,还有其它珍贵文物。

  寺周冷杉枝繁叶茂。至寺前石砌半圆形月台,可看猴于附*嬉戏打闹。

峨眉山导游词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大家好,我现在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赵,你们就叫我小赵吧!能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荣幸。

  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否则后果自负。现在我们正在峨眉山脚下,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方公里,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唐代诗人李白也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峨眉山的传说:相传,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来了一个画家,这画家和寺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临走时送给了和尚四幅画,并嘱咐和尚要把这四幅放在箱子里,过上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拿出来挂。可和尚觉得这么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于是就把那四幅画挂起来了。一天,他出去后回来,见到四位姑娘,觉的很眼熟。后来才发现那些姑娘是墙上的画。他立刻去追,

  因为姐姐们跑得快,他只抓住了四妹。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等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

  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依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叫大峨山,二姐叫二峨山,三姐叫三峨山,四妹叫四峨山。至今,大二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这次旅游就到这里了,祝你们旅途愉快,再见!

峨眉山导游词4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峨眉山景区面积154*方公里,峨眉山是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为峨眉的主峰,通常说的峨眉山就是指大峨山。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望峨眉山,双峰缥缈如画眉,其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

  峨眉山*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峨眉山旅游资源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 “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憨态可掬又极通人性子,见人不惊、与人相亲、与人同乐,给游人带来无数欢乐,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

峨眉山导游词5

  大家走过一段石子路,就能到河边了。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有几只小船。

  大家快上船。“船夫,麻烦帮我们解开绳子。送我们到‘鸟的天堂’行吗?”船夫很乐意帮助我们,船缓缓地动了。船夫划着船,大家可以坐在船上望四周的景致。

  这里河面很宽,大家可以看见水上没有波浪。船很*静地在水面流动哦。三个船夫很有规律地在划水。前面的地方河面变窄了。我们可以看见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真是绿得可爱。大家可以看见前面有一棵榕树,大家一定是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榕树吧?

  我们的船要靠*榕树了。我们可以看清这大树了。这棵树占地160多亩,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都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就是“鸟的天堂”鸟在树上做窝,我们不要捉它们。瞧,几只鸟在扑翅。

  这里非常清静。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手。这个树林很热闹。到处都是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那只站在枝上叫,那只飞起来,那只在扑翅膀。

  大家注意地看。这边有一只,那边漏了那只,看那只,那又有一只,大家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一只画眉飞了出来了,给大家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呢!它的歌声真好听。

  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明天我们返回南宁,结束这次旅游。

  很荣幸成为你们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潘,潘长江的潘,你们可以叫我潘导,如果亲热点可以叫我小潘。今天我们一起浏览一下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以“旅游胜地”和“佛教胜地”享誉海内外。1996年月12月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畴突起,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巍峨的峨眉山高出五岳,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语,朋友们我们现在已进入峨眉山地内,看,峨眉山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如果你登上金顶极目远眺,视野宽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旷神怡。现在,游客们来到这里观光正是时候,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树木郁郁葱葱,满山苍翠欲滴。不过夏天来也不错,那时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冬天更是景色迷人,对南方游客更有吸引力,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峨眉山别有一番景致。

  喜欢动物的朋友如果你运气好就会看到珍稀的大熊猫、黑鹳、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峨眉山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特别是见人不怕,与人同乐的峨眉山猴群,已成为峨眉山中独具一格的“活景观”而闻名中外。

  朋友们下面我们下车浏览第一个景点“九老仙府”,请朋友们注意安全,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等一会小潘继续给你们讲解。

峨眉山导游词6

  你们好!我是来自湛江市二十五小导游团的一名导游员。今天,就让我给你们介绍鼎鼎大名的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素有“峨眉山天下秀”之美称,是一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的风景名胜区。来,现在我考大家一个问题:这座山为什么取名叫峨眉山呢?不知道,那让我来告诉大家吧。请仔细看这座峨眉山,它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山体轮廓弯曲而柔美,就像少女的面容和秀眉,于是很早人们便称它为“峨眉山”。峨眉山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物王国”、“动物乐园”等。

  峨眉山海拔高度为3099米,在*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拔地而起,称得上是“雄秀西南”。在山顶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在此,我特意要为大家讲述一下“日出”。这是峨眉山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峨眉山山顶,每当朝阳跳出黄澄澄的天河,千山万岭就变成金色一片。那时,满天的彩霞,殷红的朝阳,西边的白玉般的贡硬雪山,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大家听过李白的一首诗吗?先听一听:“蜀国多仙山,峨眉邈相匹”。你知道他赞美的是哪里吗?对,不用想也知道,是峨眉山。李白赞美峨眉山,不知你们是否也觉得它美。

  好了,峨眉山的景色还不止这些呢!剩下的,还是让你们慢慢游玩吧。不过作为一名文明的游客,请保持清洁,不允许在墙上乱涂乱画。祝你们玩得愉快!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6)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你会背哪些?(让学生说作者)你们知道的诗人可真不少,可你们知道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吗?

  2、学生介绍对李白的了解,背诵以前读过的李白的'诗,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静夜思》等三五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提醒学生要有目的地读。(读准,找出地名)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学生自主交流对生字的学*体会,互相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交流找到的地名,读准。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5、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6、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结合插图)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君:作者的友人,读中指月亮。下:从上游往下*走。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 小题。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欣赏李白的一首诗《峨眉山月歌》。读题。

  二、学*《峨眉山月歌》

  (一)初读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师范度读,要求:正确、节奏

  3、正音、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二)了解背景

  1、初次释题

  2、为何写“峨眉山月”

  盛唐时代,很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经历。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奔前程。李白二十五岁,他离开蜀地,开始了长期的漫游生活。峨眉山,四川名山;《峨眉山月歌》就是他初离蜀地(今四川:李白的故乡)时的作品。

  (三)理解诗句

  1、交流自学情况。

  ⑴、诗句中你读懂了哪些?

  秋——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秋

  师点拨:我们在记叙描写时一般会先介绍时间、地点等;因诗歌压韵需要倒置句末。(秋、流、州)

  ⑵、不理解的地方?

  ⑶、指导**流

  重点: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注意:只有顺流而行,才会有此感觉——月影随波、月影随六船——妙哉、乐事)

  夜发——连夜出发。

  向——(看插图理解)驶向。

  君——对对方的尊称。“劝君更进一杯酒”、“君看一叶舟”。作者的友人。

  下——顺江而下。

  一、二句:教师言简意赅地提问:“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三、四句从字面上看没有写月亮,你能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吗?

  2、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可设计填空

  (四)品味诗境

  1、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想象诗人行船于*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2)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那么,诗人感到?(惆怅迷惘)

  (3)再次品题:峨眉山月歌,升华主题。

  “暗生思月怀乡之情”、“思君/不见/下渝洲。”

  难怪古往今来的诗人似乎特别钟情于月亮,情到深处总会望月抒情

  (五)诵读师生评读

  1、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秋:暗衬月色之美),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读:惆怅)

  2、小组、男女生赛读

  3、练*背诵。

  三、延伸

  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

  四、作业

  默写《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学已经会背许多首古诗了,我们刚刚学过的《赠汪伦》,你会背吗?抽生背诵。

  2、你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李白),本学期我们还学了他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哟,————《静夜思》。

  3、师生齐背《静夜思》。

  二、学*《峨眉山月歌》

  1、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2、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解诗题。

  3、读通诗句

  (1)老师范读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解决。

  (3)同桌互相教读,正音。

  (4)齐读。

  (5)个别读。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知诗意。

  (1)简介“峨眉山”。

  (2)齐读诗的第1、2句,想想诗人在哪里看到峨眉山月的?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3)齐读诗的3、4句,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4个地点转换,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4)知诗意:尝试着和老师一起说说诗的大意。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5)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6、有感情地朗读。

  7、练*背诵。

  三、吟唱《峨眉山月歌》

  四、拓展

  1、学生一起读关于月的古诗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出示诗句,学生感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白居易《琵琶行》

  愁,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愁,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怀——潘洗尘《饮九月九的酒》

  3、齐唱《峨眉山月歌》结束。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读,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读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1、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你会背哪些?(让学生说作者)你们知道的诗人可真不少,可你们知道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吗?

  2、学生介绍对李白的了解,背诵以前读过的李白的诗,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静夜思》等三五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

  二、学*《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提醒学生要有目的地读。(读准,找出地名)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学生自主交流对生字的学*体会,互相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交流找到的地名,读准。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5、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6、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结合插图)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君:作者的友人,读中指月亮。下:从上游往下*走。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背诵。

  三、作业

  1、完成*字册。

  2、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 小题。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7)

——峨眉山的作文 (菁华3篇)

峨眉山的作文1

  早上,爸爸带我们从酒店出发前往峨眉山,自驾车只能开到“雷垌坪”,然后坐观光车上山。到了山上,我们准备乘索道缆车上金顶,可是,乘缆车的游客非常多,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坐上缆车,这里的缆车好大,大车厢一次可以容下一百个人,只用三分钟的时间,缆车就可以上升海拔1057米。从缆车走出来,我感觉很累,走一步喘一口,可能是海拔太高的原因吧。

  我们只好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大家只能吃个泡面。休息后,我们一鼓作气,一下子就登上峨眉山金顶,金顶上气温不到10度,风大,还有小雨,我穿上了爸爸妈妈在山下租的羽绒衣。

  我们在金顶上呆了一会儿,天气没有好转,于是我们决定下山。在下山的路上,妈妈边走边说:“今天没有看到猴子!”,话音未落,前面的游客叫喊起来:“猴子!猴子!”,我们立刻兴奋起来,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照,有一个大哥哥只顾照相,背上被调皮的猴子撒了泡尿,还有一位大姐姐因为穿了件红色的上衣,她的包差一点被猴子抢走!爸爸从包里拿出一颗桃子递了过去,猴子很配合地与我们合影留念,不过,我的心里还是很紧张哦!

  下山了,这时雨也下得越来越大,我的心情还是很愉快,在车上,我睡着了。

  爸爸连夜开车赶回成都,我们计划第二天去九寨沟了。

峨眉山的作文2

  昨天是元旦节,我们全家到峨眉山去看雪景。

  早晨,我坐上了报国寺到雷洞坪的旅游专线车。专线车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飞快地跑着,公路两旁绿树成阴,山坡下还有一条小溪,可就是没看到雪。过了好一会儿,我们终于看见路旁有一些白花花的雪,全车人都兴奋地叫了起来。车越往上走,我们看见的雪就越多越厚。有的雪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了雪白的地毯;有的雪在树上,给大树披上了雪白的大衣;还有的雪在石头上,给石头穿上了洁白的毛衣。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观赏窗外的美景,忽然,天空中金光一闪,太阳从云朵里蹦了出来,一下子就把天空照亮了。“哇,那是云海!”我高兴地叫到。我们好像在仙境中穿行一样。

  到了雷洞坪,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去,看见到处人山人海,白茫茫的一片,我情不自禁地说:“哇!真美呀!”很多游人都在尽情地玩雪,他们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雪仗,有的在拉雪橇,玩得可开心了。我朝雪地飞奔过去,啊!差点滑了一跤,于是我们赶紧穿上了防滑工具。来到雪地上,打起了雪仗,雪掉到我的背心里,太凉爽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又堆起了雪人。我把白花花的雪捏成小小的雪球,把它放在地上滚来滚去,小雪球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雪球。我把大雪球放在路边,又捏了一个雪球,再滚,不一会儿,一个比较小的雪球也做完了。我再把小雪球放在大雪球上,用两个扣子当雪人的眼睛,捡来一根树枝雪人的'鼻子,捡来一根弯树枝当雪人的嘴巴。就这样,一个又白又胖的雪人就堆好了。

  时间过得真快,该回家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峨眉山。

峨眉山的作文3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人早就做好了准备去峨眉山,到了雷洞坪车场,爸爸找了个好车位把车停下后,我们就开始登山了。

  听说峨眉山的猴子的很可爱,今天我就要亲自去看看。

  峨眉山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道路两旁茂密的树叶为道路搭起了一排排绿色的凉篷。峨眉山的雾也很大,我们很快来到了观猴区。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游客。

  由于我们上山的时间比较早,远处的猴子还若隐若现,*处的猴子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做早操”,有的倒挂金钩,还有的是两个两个坐在一起,仿佛在说着“悄悄话”……

  我最喜欢的是倒挂金钩的这只了,它一会儿做着鬼脸,一会儿荡上荡下,就像在给游客表演各种节目一样,“表演”完了,它还要来到游客面领奖品,游客顺手给它一瓶矿泉水,它拿着矿泉水得意的跳到树上,双手捧起就开始喝,它喝了一次,两次,三次,还是没有喝着,它没有搞明白,原来它是把瓶底朝上了,这只猴子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它把游客逗得哈哈大笑。

  我喜欢峨眉山,更喜欢峨眉山的猴子!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8)

——游峨眉山-游记通用五篇

  游峨眉山-游记 1

  去年的暑假里,爸爸带我去成都峨眉山旅游,我高兴极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去成都玩哦!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00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景区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的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成为峨眉山一大特色。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到成都的第二天,我和爸爸从宾馆出发去峨眉山。一路上,导游跟我们说:“游客一定要把食品放进包,小心被猴子抢走了。”我们下了客车,手里拿着花生,想逗一逗猴子,结果好半天也没有看见猴子。我们几个人流着汗爬着台阶攀登着,突然,不远处的松树上有只猴子,想拍照,可是拍不上,因为雾太大。之后我们座上了缆车,十多分钟就升上了我们向往已久的峰顶,看到了金顶上的大佛骑象塑像,只见大佛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广场上有许多朝圣的人,有的在扣头,有的在照像,有的望着大佛发着感叹……,忽然,一朵黑云飘来,山顶上大雾顿起,下起了雨,我在兴奋之余连忙把大衣穿起来。大雾加上小雨点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游客们高兴地欣赏着。

  雨停了,我们也下山回宾馆了,一路上我的脚很疼,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很快乐,大家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能为有这次愉快的旅游而感到高兴。

  游峨眉山-游记 2

  今天早上,爸爸妈妈临时决定带我去玩雪。于是,我们就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爸爸开车带我们去峨眉山,差不多开了两个半小时。

  妈妈刚一下车就冷得不行,赶紧跑到商店买了一双雪地靴。她又担心我冻着了,又给我买了一件棉服。

  吃过午饭,找了个住处,停了车后,我们就开始爬山了。我们一边走,一边玩儿,天空飘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有的落在房子上,有的挂在树枝上,还有的飘在草地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美丽极了。

  一会儿工夫,我们就走到山上的一座寺庙里。我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大雪球,把我的手都冻僵了。我去拜完菩萨出来后,发现手冒烟了,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菩萨显灵了呢。

  晚上七点,我们一起去泡温泉,这是我最喜欢的了。我们在一个池里泡了一会儿,又到了一个更热的池子。后来,我和妈妈来到温水池子,这里的水暖暖的,不冷不热,特别舒服。泡温泉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起身走了。

  我们又吃了一点东西,就回酒店睡觉了。我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

  游峨眉山-游记 3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随旅游团游览峨眉山。

  听导游阿姨的介绍,峨眉山位居佛教四大名山系列,自然景观丰富,以“云海”、“日出”、“佛光”、“圣灯”为四大奇观。雨停之时云雾飘飞,朦胧云海中观望山景如蓬莱仙境;云海日出时的五彩缤纷,红日薄雾,十分壮观:月暗风清之夜,山下千荧荧灯光,如佛灯盏盏;午后阳光斜照之时,云雾中出现一个个彩色光环,光环中映出游客身影,如佛光普照,令人雀跃。

  上山的路并不陡,天上飘下毛毛细雨,可我的心情还是很紧张,真怕遇到导游阿姨说的“强盗猴”和“流氓猴”。我强打精神向前走着,回头一瞧,大家的神色也慌慌的。我松了口气,原来不是我一个人紧张呀!来到猴区,这里猴多,游客也很多,随着拥挤的人群,我伸长脖子四处寻找着。头顶上、山坡上、树枝上、栏杆上都有猴子的身影,它们个个长得胖胖的,手捧着食物没命的往嘴里塞。在这里我还看见两件有趣的事:一件是一位阿姨扔给小猴子一个梨,小猴子吓的跑到了老猴子身边,老猴子挥舞着手臂,像阿姨生气的叫着;另一件是一位叔叔想和猴子照相,可是没给猴子食物,照相时,猴子就把红红的PP对着照相机。

  雨越下越大,人越来越多,我们开始下山了。路上,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玉米棒吃,我感觉从来没吃过这么香、这么甜的玉米。哦,难忘的峨眉山!

  游峨眉山-游记 4

  大家早上好!我是旅游公司的王导,欢迎来到我们四川天府之国——峨眉山,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难忘而又快乐的一天。

  峨眉山景区面积有154*方公里,最高海拔约有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被称为植物王国、动物世界,还被诗人说成“峨眉天下秀”,峨眉山到至今已有2300种动物了,其中也有很多又有品种,比如大熊猫、娃娃鱼……

  首先我带你们参观报国寺景区,这里有很多古代的建筑,寺庙相对集中,人文景观丰富,位于峨眉山的低山区,而且交通非常方便。

  一会儿我会带大家去一线天、猴山,最后去金顶。

  这就是一线天,两边高悬,只见青天一线,所以叫一线天。

  接下来我介绍给大家的就是猴山,那里的猴子十分懒惰,会抢游客手里的零食、水果、相机……穿裙子的小姐请注意,这里有一种流氓猴,会揭小姐的裙子哦!有兴趣的还可以跟猴子一起合影。

  接着我们去坐索道上金顶,今天如果你幸运的话,就可以看到佛光,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从前有个叫蒲公的人,他天天上山采药,熬药给那些有病的苦难人喝,让菩萨看到了,菩萨看到了此景被深深感动了,赋予了她幸福,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金顶祥光“。

  我们游玩了整个峨眉山,你们应该对峨眉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你们有机会再来到峨眉山游玩吧!

  游峨眉山-游记 5

  刚上峨眉山,我披上了一件棉袄。这是夏天,山下是穿短袖的,而峨眉山海拔高气温低,不穿棉袄会冻得瑟瑟发抖的。 这天天气预报说峨眉山上阴有小雨。我们一群人开始爬山了。上到顶峰的路是由木板铺成的。脚踩在木板上会发出“吱吱”的声音。我有点害怕,上得比较慢,爸爸在旁边不断地鼓励着我。

  上到一半,下起了小雨。虽然雨不大,淋在人身上却一点也不好受。我们撑起了各自的伞。雨中登山,又体会了别样的一番滋味。 山路的旁边,被木栅栏围着,栅栏外生长着许多大树,大树的枝叶上布满了露珠。那应该是峨眉山那些顽皮可爱的猴子们的休息地吧。可是上山的时候,却没有看到猴子,它们到哪里去了呢?

  下山的时候,我看到了猴子。它们出来了。有大猴子也有小猴子。一群猴子上来了,散开来。一个猴子向一位叔叔要吃的,正当叔叔拿包找东西喂给它吃时,狡猾的猴子趁那位叔叔不注意,从包里抽出一百元钱。等那位叔叔反应过来时,猴子坐在一块石头上了,得意洋洋的看着那位叔叔。那位叔叔又急又生气,于是伸手去抓,可是猴子又跳到了另外一块石头上了,挥挥手中的钞票,好像在说:“来呀!来呀!嘻嘻!” 雨停了,一棵棵大树挺立在路旁,旁边就是悬崖。下了山,坐在车子上,想起刚才可爱的猴子,真是妙趣横生。又想起那百丈高的悬崖,不禁感到胆颤。


峨眉山月歌教案 (菁华6篇)(扩展9)

——峨眉山通用5篇

  峨眉山 1

  寥落的星辰无声的宣告着秋的到来。月,在层叠的峨眉后探出身来,皎洁的月光直泻下来,在江面上伸展开去,映白了*羌江水,映清了山的倒影,更映亮了江面上飘来的扁舟。

  船头,我独自一人,着一袭长衫,凝望着明月,伫立良久。峨嵋山啊,我今天就要别你而去,远游他乡,你就要这半轮秋月送我?明月不语,默默伴我漂游远方……

  又快到中秋了,月啊,你可知道远方的人儿是否安康?作客他乡,独自流浪天涯,孤寂一番又一番不断地敲打在我的心头,思念如薄雾悄然潮湿了我的睫毛。明月千里寄相思,能否借你一缕银丝,传达我愈远愈长的思念之情?

  月啊,请你把我对故乡亲朋的思念和祝愿收好……

  为什么,你此时竟隐藏起了你那美丽的笑靥?一路走来你我早已心心相印,为何竟离我而去?去就去吧,我还是要赶快催舟快行,到渝州,下到三峡。

  别渝洲

  卢龙县木井中学高三理班朱振华

  秋风萧瑟,半月当空,万里漂游,故乡情丝浓。

  星光点点,寥落如*羌江上散落的渔灯。

  清辉里,衣袂飘飘,你站在船头,浮想联翩……

  昔日里乐游青山绿水,往常时笑对猿啸鸟啼;

  叹今朝落叶飘舞,感此时行将远游。

  闻船头渐渐水流,伤友朋日日远疏。

  落叶与落叶相伴,波纹与波纹相随。

  谁与我远走天涯?

  舟逐水波,月映清江,残月伴我天涯行。

  渝州山水*,明月何处寻;

  三峡影动摇,催我奋桨行。

  看前方,迢迢茫茫;顾身后,亲朋瞩望。

  举杯独饮,提笔记相思: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 2

  寒假最冷的几天里,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峨眉山。

  一下车,一阵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放眼望去,夏日里青秀的峨眉山到处白茫茫一片。树的枝丫上裹了厚厚的雪,像结出了一根根巨大的冰棍儿,我忍不住想舔一舔。房前屋后挂满了晶莹的冰柱,阳光一照,仿佛有无数小精灵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远处的山川上也变得白皑皑的,闪着金光,好像数不清的金眼睛在闪动、在跳跃。湖面结冰了,是冬爷爷怕它冻着,所以给它穿上的的铠甲吗?啊!整个一个冰雪童话世界!天那么蓝,那么干净,衬托着雪白的世界,美丽极了

  忽然一只小松鼠出现在我的眼前,哦,它是出来找食物的。它的眼睛闪闪发光,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那么小巧机警。许多游客都去看他,他一点也不害怕。当妈妈拿出手机为他照相时,小松鼠好奇的望着妈妈的手机,好像在说:“这什么呀?”好一会儿,才掉头跑了

  登上金顶,我立即被那尊金光闪闪、庄严肃穆的十方普贤菩萨给吸引了。它是由铜铸鎏金工艺打造而成,大约有15层楼那么高。菩萨有十个头像,分别朝向四面八方,他满面微笑,微闭双目,我觉得不管我走到那个方向,他都慈祥的盯着我笑。

  开始玩儿雪了!我坐在雪橇上,“嗖”的一声滑了下去,像一个骑着骏马的勇士在雪地里飞驰,那感觉——爽!忽然,姨爹撮了一铲雪给我来了个漫天飞雪。我连忙躲闪,差点摔下雪橇。调皮的雪钻进了我的嘴巴里,衣服里,脖子里,真凉啊!凉得我来不及拉绳子,差点撞上了墙壁。幸好,我拉了急刹车,一个漂亮的急转弯,“吱”的一声,安全刹车。“哈哈哈……”大家都笑了。欢快的笑声飘得很远很远,吸引了太阳公公,它躲在云层里笑呢

  冬天的峨眉山,是最纯洁的;冬天的峨眉山,是最有灵气的;冬天的峨眉山,是最快乐的!我爱冬天的峨眉山。

  峨眉山 3

  今天,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天下名山——峨眉山。

  峨眉山真美,青山高耸入云,山上树木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周围飘浮着淡淡的薄雾,为峨眉山增添了几分诗意,仿佛仙境一般。峨眉山的水清澈见底,脚踩上去凉悠悠的,很舒服。真不愧是“峨眉天下秀”啊!

  我最想去的是猴区,据说峨眉山有*千只猴子,它们很通人性,被称为“灵猴”。下午两点,我和妈妈买了猴食来到猴区。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可以和猴子“亲密接触”,紧张的是怕它抓我。这不,刚进猴区,路边就蹿出一只野猴,龇着牙,咧着嘴,两眼死死盯着我那袋猴食,没办法,我只好把食物扔给它。来到猴区照相点,我们和一只机灵可爱的小猴照相,小猴一身棕色的毛,摸起来绒绒的,软软的,它的小脸真有趣,像个调皮的孩子,又有很多皱纹。它在我手里找吃的,然后敏捷地跳到妈妈帽子上,趁我不注意还“亲”了我一口。一路上,我看见有的猴子在讨吃的,有的在水中玩耍,还有的老猴在给小猴抓痒,最老的猴王在树上蹲着休息,它像个年*花甲的老人。

  游完猴区,我们沿着清音阁的小石潭回来。路上,我被石头跘了一跤,衣服全湿了,只好脱掉,在路边买了件临时雨衣披上。为了让雨衣透气,妈妈还在雨衣上钻了几个洞。过路的叔叔阿姨都笑我穿上了最时尚的服装“透视装”,纷纷过来和我照相,我说这是“猴子装”,我本来是看猴子的,却被人当猴子看了。

  这时,路边跳出一片碧绿的“叶子”,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只小青蛙,它想和我们告别呢!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峨眉山。峨眉山,下次再见!

  峨眉山 4

  峨眉山,是一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地方。为了避暑,我们一家去了峨眉山。

  长途气汽车载着我们驶入了绿树茵茵的峨眉山。从山脚到山腰,大概要做一两个小时的车吧。或许是因为太激动的原因,山上的寒气似乎没有往日凉爽的感觉。不经意间,我瞥到树上有某种动物在跳动。哟,是只松鼠!这小家伙,又蹿到另一棵树上去了。

  山腰已经到了,大片大片的树林显得格外轻松自在。我们订好了宾馆,便舒舒服服地睡觉了。

  次日,太阳还没有升起,我们就已踏上去金顶的路了。这时才凌晨三、四点左右,伸手不见五指,只有手电筒在发出微弱的光。一路上,凉爽的风吹过,树叶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一抬头,是满天的星星!闪耀的星,织出了一片美丽的银河;那跳动的北斗星,忽明忽暗,时隐时现,似害羞的少女,如调皮的小孩。来到了索道站,进入索道内,我的心情无比舒畅。索道十分大,四壁和地板全是玻璃。低头一看,许多茂密的树冠从我的脚下溜走。抬头一看,天空云雾缭绕,如天仙般一样幽静、美丽。

  金顶到了,我们激动地走下索道。天边有一丝光亮,原来是太阳露出了一个小头,十分小巧可爱。一点一点的,太阳从地*线下跳了出来!天边也越来越明亮了!太阳露出一半啦!周围的云也投上了万道金光。紧接着,一轮红日腾空而起,在群山中间,一轮红日照耀世间,真的是一幅美丽壮观的画面!看着这升起的太阳,我彻底被征服了,感叹着大自然的宏伟与美丽。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游峨眉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呢。我们从迷人的峨眉山回来了!始终不能忘记的是你气势磅礴的日出。峨眉山,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峨眉山 5

  记得前年初春,我们全家都去了峨眉山。峨眉山位于我国我的家乡四川省的峨眉县,是5A级的旅游景点。

  打开记忆的大门,我清晰地记得:那天三更时分,我们坐着缆车,走上了长达数千米的金顶索道。峨眉山的路是那么的'陡,拐弯多得不可计数。山路边是悬崖峭壁,上面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树木。树上蒙了一层薄薄的霜,这些树木有的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的像一座美丽的冰雕在岸上,还有的像…。到了半山腰的时候,开始下雪了,雪花在风中飞舞,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更像一片片白色的花瓣从天而降;还像一朵朵白云在空中舞蹈。

  又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峨眉山顶-金顶。金顶上白雪皑皑,下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的把整个金顶都变成了白色的世界,给天穿上了雪白的棉衣,给地也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地毯,人们踩在地毯上,走在这个白茫茫的世界里。树枝上压满了积雪,像一株株水晶树;更像一株株钻石树,太阳照耀着钻石树,折射出一种耀眼的光芒。金顶上有许多寺庙和佛像,如果你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见一种奇观-佛光。山上的和尚认为佛光是菩萨显灵,其实这是种自然奇观。

  接着,我们又去了半山腰的猴子观赏区。在观赏区内,到处都是猴子生活得环境。比如说索桥边上奇形怪状千奇百怪的石头;郁郁葱葱的森林;索桥下地小溪,时而发出哗哗的响声……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只毛茸茸的小猴子。这只可爱的小猴子,摊开它的双手找我要那黄澄澄的,发出诱人香味的玉米,我给它一把玉米,它便离开了。后来我又把玉米给了许多只猴子。更有趣的是,有三只猴子爬上了爸爸的背,还把我的新手到山谷底下去了。

  峨眉山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我爱峨眉山,更爱我的家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