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

首页 / 教案 / |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1、例2,相对应的“做一做”,练*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

  2。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在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口算。

  600÷6 27÷3 180÷9

  2。笔算。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1的情景图。

  师:同学们,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引导学生明确:三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42棵,四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52棵。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别板书。

  2。教学例1:

  ①师:要求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2÷2=________(棵)

  ②师: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③师: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各*均分成两份?要分得又对又快。

  ④多媒体课件演示分棒的过程。

  先把4捆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先用4个十除以2,得到2个十,再把2根散棒*均分成2份,每份1根,也就是把2个一除以2,得到1个一,合起来是21根。

  ⑤师:根据刚才分棒的过程,你能算出42÷2的结果吗?

  组织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算。教师巡视,指名算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试算,并讲解算理。

  ⑥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讲解算理。

  使学生明确:一个数除两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3。教学例2:

  (1)师:要求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算呢?你会验算吗?

  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用竖式算一算,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这样想:先用2去除十位上的5,商2,余下1个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合并12个一再用2除,所以商是26。

  三、巩固练*

  完成教材第16页的“做一做”。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2

  教学内容:

  1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

  1204=答案

  2807=答案

  3006=答案

  5409=答案

  242=答案

  844=答案

  问:242时是怎样想的?

  2、 竖式计算

  84=答案

  255=答案

  648=答案

  659=答案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编一除法应用题。

  2、 出示板书例1,求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5、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6、师讲解竖式除法的步骤和关键。

  7、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3=答案

  682=答案

  844=答案

  783=答案

  三、巩固练*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1中,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可太注重书写格式,把对算理的理解教学放的弱了点,有些孩子对这样的书写理解比较模糊。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3

  教学内容:

  19页例1

  教学目标:

  1. 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 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

  1204=答案

  2807=答案

  3006=答案

  5409=答案

  242=答案

  844=答案

  问:242时是怎样想的?

  2、 竖式计算

  84=答案

  255=答案

  648=答案

  659=答案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编一除法应用题。

  2、 出示板书例1,求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5、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6、师讲解竖式除法的步骤和关键。

  7、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3=答案

  682=答案

  844=答案

  783=答案

  三、巩固练*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1中,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可太注重书写格式,把对算理的理解教学放的弱了点,有些孩子对这样的书写理解比较模糊。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4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动态分小棒的操作与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例2时,让学生分小棒,在分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5捆小棒*均分成了2份以后,余出的1捆要把它拆开变成10根,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继续分,刚好每份还可以分6根。这一操作过程会使学生轻松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理解竖式计算中为什么十位余下的1个十要和个位落下来的2合在一起来除的道理。

  2.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氛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氛围,不但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的趣味和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本节课的教学从植树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3月12日)谁能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学生自由汇报多植树可以绿化环境,让空气更清新)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大家看,同学们正忙着种树呢!(出示教材15页主题图)

  1.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1)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

  (2)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

  2.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

  (42÷2= 52÷2=)

  师:被除数是整十、整百数时,我们可以很快地口算出结果,要想准确地计算出42÷2和52÷2的结果,可以列竖式,也就是笔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

  设计意图:交流对绿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林、护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并通过此情境引入新课的教学。

  ⊙动手操作,体会算法

  1.教学例1:42÷2。

  (1)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算理。

  ①指导学生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42÷2。

  ②学生汇报操作过程。(课件演示)

  预设

  生:先把4捆小棒*均分成两份,每份2捆,再把剩下的2根小棒*均分成两份,每份1根,合在一起就是21根小棒,21就是42÷2的商。

  (2)结合操作过程探究笔算方法。

  ①尝试用竖式计算。

  师:想一想,如果用竖式计算应该分几步?试一试,写一写。(学生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②汇报交流,明确笔算的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点:

  a.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4个十,写在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

  b.被除数的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2个一,写在落下来的2的下面。2减2得0,在2的下面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

  ③看教材15页例1方框中的竖式,进一步明确算理和书写格式。

  (3)小组讨论:笔算除法时,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4)反馈练*,巩固方法。

  完成教材16页“做一做”中左边的三道题。(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本上做,做完后说一说笔算的过程)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5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和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沟通.

  1.指名用竖式板演:84,165,其余的学生在课堂练*本上做.

  2. 口算:

  422 4202

  指名任选一题说出口算过程.

  刚才同学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了得数,这节课我们来学*笔算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第一层:初步理解

  1.出示例1:422=

  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

  要求: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一,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1.)

  (2)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 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42十位的下面.4 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 2的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3)师问:说一说,作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小组讨论)

  (4)初步练*,掌握其法.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本上做.说出笔算的过程.

  2.把例1换数变为例2: 522=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问:52能不能*均分成两份呢?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的结果.

  问:这道题在分小棍时与例1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独立试算522,有困难的,可以提问.

  学生可能问:十位除后余1该怎么办?

  先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师再进一步明确:

  笔算除法的计算时,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5个十*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能分2个十,也就表示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把4写在十位的下面.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也就是5捆小棒分掉4捆,还剩1捆.就把剩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并.即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1和在一起,表示12.12除以2得6,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6,再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小组内讨论:说一说例2和例1比,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明确: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以后还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和起来继续除.

  练*:竖式计算

  3. 小结算法: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今天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小组内互相说)

  师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师生共同编法则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4.练*反馈:

  844 963 682 753

  847 968 684 755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庆国庆做纸花,要求每班做48朵,五年级每班分给2个同学完成,四年级每班分给3个同学完成,三年级每班分给4个同学完成,二年级每班分给6个同学完成,一年级每班分给8个同学完成.请你任选三个年级算一算每个同学做几朵.用竖式计算.

  2.练*九的第1、2题.

  (1)

  (2)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个别纠正.

  四、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问:今天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阅读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1)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菁华3篇)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1

  教学内容:

  19页例1

  教学目标:

  1. 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 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

  1204=答案

  2807=答案

  3006=答案

  5409=答案

  242=答案

  844=答案

  问:242时是怎样想的?

  2、 竖式计算

  84=答案

  255=答案

  648=答案

  659=答案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编一除法应用题。

  2、 出示板书例1,求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5、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6、师讲解竖式除法的步骤和关键。

  7、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3=答案

  682=答案

  844=答案

  783=答案

  三、巩固练*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1中,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可太注重书写格式,把对算理的理解教学放的弱了点,有些孩子对这样的书写理解比较模糊。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____ _____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类型: 信息搜索FLASH搜索帖子标题帖子作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26 第二种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 练*反馈 P20 做一做 1

  4. 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

  4)4 8 6)8 4

  4 □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 11 1

  2)68 6)96 5)60

  68 6 5

  0 6 1

  6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例1 42÷2=21 例2 52÷2=26

  21 26

  2)42 2)52

  4 4

  2 12

  2 12

  0 0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3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0占位。

  通过探究,得到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会根据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的关系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能灵活的运用验算的方法计算出被除数、除数。

  重点难点:

  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0占位。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当余数比除数小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练*一

  师:“分析题意,*均分我们用什么法?算式是什么?回忆一下,除法竖式计算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生:“用除法,算式:86÷4,步骤是①商 ②乘 ③减 ④落。”

  练*二、练一练

  师:“做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到那一位上面。”

  生②:“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师:“完成下列竖式。”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

  师:“列式并尝试计算。”

  师:“个位上的0是怎么来的?能不能省略?”

  生①:“个位上不够商1,用0占位。”

  生②:“不能省略,如果没有0的话商就成了2,太小了。”

  师:“生③在商0之后没有和3相乘,他这样做对不对?”

  生①:“不对,做除法的步骤是①商 ②乘 ③减 ④落,这样做少了三步。”

  生②:“可以这样做,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和刚才的一样。”

  生③:“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任何数减去0等于它本身。”所以第三种方法更为简便。

  …………

  小结: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0占位。

  探究二

  师:“下列三种做法中,你认为哪一个才是正确的?”

  生①:“第一个一看就错了,余数比除数大了。”

  生②:“我列竖式计算得到:94÷4=23……2”

  …………

  小结:检查除法计算时,首先看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师:“当余数比除数小时,除了通过竖式重新计算以外,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①:“因为23×4+2=94,所以94÷4=23……2是对的。”

  生②:“因为24×4+2=98,所以94÷4=24……2是错的。”

  小结:当余数比除数小时,可以看商×除数+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来验算。

  三、课内练*

  练一练

  师:完成下列竖式,

  师:说说(3)(4)两题商末尾的0是怎么来的。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计算并验算

  师:“说说验算的方法。”

  生:“先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答案错;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再看商×除数+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师:“任选两题,计算并验算。”

  想一想,填一填

  师:“如何求被除数?”

  生:“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想一想,下列各数该怎样求?

  师:“第一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①:“想谁乘9的结果离83最*。”

  生②:“想谁乘9等于81。”

  …………

  师:“81是怎么来的?”

  生:“用被除数83减去余数2。”

  师:“因此,求除数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用被除数减去余数,再用所得的结果除以商来得到。”

  师:“第二题除了列竖式外,还可以怎么做?”

  生:“先用被除数减去余数,再用所得的结果除以除数。”

  师:“小巧、小丁丁和小亚经过自己的努力,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奖学金,让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拿着这些奖学金准备买些什么学*用品吧!”

  师:“完成下列三题,并说说你是怎么验算的。”

  四、课后小结

  本课小结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先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答案错;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再看商×除数+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五、课后*题

  课后作业

  补充题

  ⑴ 被除数+除数×商=96,被除数=( )

  ⑵ 把8、79、7、9四个数填入括号里,使算式成立。

  ( )÷( )=( )……( )

  练*册第28、29、30页。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2)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菁华3篇)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____ _____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类型: 信息搜索FLASH搜索帖子标题帖子作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26 第二种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 练*反馈 P20 做一做 1

  4. 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

  4)4 8 6)8 4

  4 □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 11 1

  2)68 6)96 5)60

  68 6 5

  0 6 1

  6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例1 42÷2=21 例2 52÷2=26

  21 26

  2)42 2)52

  4 4

  2 12

  2 12

  0 0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使学生会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探索能力。

  3.使学生在学*口算的过程中培养学*兴趣。

  教学思路: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意、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然而*惯上教学本课时,一般都是按教材的编排与呈现顺序进行复*、出示例题、呈现小棒图、讲解算法、练*。这样的教学看似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也利用小棒图让学生经历将直观现象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也会获得对口算除法方法的理解。但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者除在知识积累的量上获得增加外,其思维能力、认知策略、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数学学*情感体验等作为人的一般素质方面,获得的发展是微乎其微的。笔者以为造成这种教学目标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式的学*方式没有真正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得以落实。基于上述分析和考虑,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在体悟中学*,把数学学*过程加工成儿童再创造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导编题,于探索挑战中体悟

  师:老师这儿有两道除法题,请同学们口算一下。出示603= 153=

  学生算完上述两题后,提问:计算这两道除法题时你们感觉怎样?

  生:很好算,一下子就算出了结果。

  师:那接下来我再出几道好算的除法题。随手在603=20的后面板书如下:303= 804=算完后提问:有谁知道接下来老师还会出一些怎样的好算的除法题?大家可以大胆地猜一猜,出一出。

  学生出题后,教师板书成:303= 804= 602= 707= 402=

  师(故作惊讶地)诱问:这些好算的除法题你们是怎样猜到的?

  生:因为我们发现前面算的几道除法题都是一个整十数除以一个一位数,而且正好除尽,所以我们后来出的都是这样的除法题。

  师:接下来我要出像153=5这样好算的式题,你们会出吗?

  学生出后,教师板书在下面一行,成为:

  303= 804= 602= 243= 186= 124= 903= 707= .402=

  246= 486= 728=

  师问:下面这行除法题为什么也好算?

  生:因为这些除法题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算。

  [评析:上述教学过程,教师先让学生口算两道除法题,在学生有了好算的体验后,教师再把学生组织在猜、编好算的除法题这一极富挑战性的探索活动中,他们在先前两道好算的除法题的启发提示下猜、编出了两类好算的除法题,通过猜题、编题、算题,充分获得了对于好算的除法的感受。这种直观的整十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和用表内乘法口诀算除法好算的经验,将对后继学*产生积极的启示作用。

  二、制造冲突,于问题情境中体悟

  在学生对于好算的除法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后,教师出示:753=?学生算出结果后,教师追问:这道题你们怎样算的?

  生1:用笔算除法的方法算的。

  生2;在脑子里想一个竖式后再算的。

  师:算这道题的感觉与算上面这些题有什么不一样?

  生:上面两组题好算,这道题不好算,难算。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是所有的除法题都像上面两组那样好算的。

  师诱导:要是有什么办法使这道题也能像算上面的题那样好算,就好了,你们说对不对?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讨论讨论。

  [评析:原有的经验不能解决类似的问题所造成的认知冲突常常能激起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热情。就在学生形成了对于除法都好算的得意心理后,教师出示753=?让学生知道已有的好算的经验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带着认知困惑有的放矢地展开学*讨论,也为下面的学*在策略上作了引导。

  三、沟通联系,于迁移同化中体悟

  在学生处于上述心求通而末达的愤悱境地时,教师予以点拨,指着这三道题:603=20

  153=5 753=

  说:大家试着把这三道题联系起来看看,能不能得出使753好算的办法?学生恍然大悟。

  生1:上面两题的被除数加起来等于下面这道题的被除数,它们除数都是3,上面两道题的商相加就是下面一道题的商。

  生2:算下面这道除法题的时候可以像算上面两道除法题那样来想。即75可以分成60和15,603=20,153=5,20+5=25。

  师:接下来我们用这种方法试着算几道题:362= 483= 605=

  算完后,教师让学生概括一下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再引导学生把上面的方法迁移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如4503=?)。具体过程略。

  [评析:学*的本质是学*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在学生感到753不好算时,教师引导他们着力沟通这道题与603、153两题的联系,学生在捕捉联系、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历着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认知矛盾趋于*衡,认知结构得以拓展。之后,又在尝试运用具体方法口算几道题进行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方法。这里学生学*口算除法的过程成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了学*的快乐。]

  四、引导探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

  1.在课尾,教师出示:

  问:在计算753=?有这样一种想法,你们觉得对吗?

  生:对的。

  师:对这种算法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这种想法尽管也能算出结果,可是太麻烦了。

  师:原因在哪里?

  生:这种想法在把75分成两个数时,整十数30小了一些,我认为分成的那个整十数既要能除以3正得几十,又要尽可能大,所以75分成60和15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

  师:通过这道题的深究,你能为以后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提一个什么建议?

  生:把被除数分成两个数时,分成的那个整十数要尽可能大,除以除数又要正好得几十。

  2.师: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方法,还知道要注意什么。

  生2:我觉得在学*新知识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生3:我觉得口算要算得快,要找窍门,做事也要找窍门。

  生4:

  评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的引导者,当今倡导主体性教学并不是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主导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以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该放处。上述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探究,从而既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想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最后的学*回顾,又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申提升了学*的效果。

  总评: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因为课程的实施最终是通过教师的中介而得以落实的。为此,笔者以为教师应强化课程开发的意识,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深入钻研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再也不能把教学的过程纯粹地看做是忠实地执行与实施教材,而应该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因时、因地、因生、因己灵活地处理、开发教材,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案,同时在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中焕发自己的生命活力。面对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一内容,我们没有就教材教教材,而是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宗旨着眼,在当代主体性教育论、认知心理学、数学学*论的指导下,把这一内容看成是学生学*与发展的载体,把学生参与学*口算的过程加工成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体悟和再创造的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1、例2,相对应的“做一做”,练*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

  2.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在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口算。

  600÷6 27÷3 180÷9

  2.笔算。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1的情景图。

  师:同学们,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引导学生明确:三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42棵,四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52棵。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别板书。

  2.教学例1:

  ①师:要求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2÷2=________(棵)

  ②师: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③师: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各*均分成两份?要分得又对又快。

  ④多媒体课件演示分棒的过程。

  先把4捆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先用4个十除以2,得到2个十,再把2根散棒*均分成2份,每份1根,也就是把2个一除以2,得到1个一,合起来是21根。

  ⑤师:根据刚才分棒的过程,你能算出42÷2的结果吗?

  组织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算。教师巡视,指名算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试算,并讲解算理。

  ⑥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讲解算理。

  使学生明确:一个数除两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3.教学例2:

  (1)师:要求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算呢?你会验算吗?

  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用竖式算一算,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这样想:先用2去除十位上的5,商2,余下1个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合并12个一再用2除,所以商是26。

  三、巩固练*

  完成教材第16页的“做一做”。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3)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菁选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1

  教学内容:

  19页例1

  教学目标:

  1. 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 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

  1204=答案

  2807=答案

  3006=答案

  5409=答案

  242=答案

  844=答案

  问:242时是怎样想的?

  2、 竖式计算

  84=答案

  255=答案

  648=答案

  659=答案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编一除法应用题。

  2、 出示板书例1,求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5、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6、师讲解竖式除法的步骤和关键。

  7、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3=答案

  682=答案

  844=答案

  783=答案

  三、巩固练*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1中,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可太注重书写格式,把对算理的理解教学放的弱了点,有些孩子对这样的书写理解比较模糊。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页—20页例1、例2及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棒、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是济南市绿色学校,你看我们的校园美吗?说说美在哪里?

  生:我们的校园到处是绿树、小草,不管什么时候都能看到美丽的鲜花,池塘里有成群的小鱼游来游去,有时还能听见小鸟快乐的鸣叫……

  师:生活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你感到幸福吗?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谈起,导入新课,既贴*生活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学生不仅开心,而且很放松)

  师:这么美的校园环境来自我们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辛勤创设,来自于我们对校园环境的爱护。你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电脑出示图片:我们爱护植物、我们保护校园环境、我们参加护绿活动)

  师:我们不仅爱护校园环境,还利用“护绿小队”开展为社区添一分绿活动。这是我们三年级同学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到广场种树拍下的照片,你瞧!他们干得多起劲。

  电脑出示图片:(课本第19页主题图:同学们在植树)。

  2.引出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中看出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2)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再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学生*惯直接口算,对学生来说口算难度不大)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 52÷2=

  二 动手操作,领悟算法,重现口算过程

  (一)教学例1 42÷2=

  1.请学生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l。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初步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

  3.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课件演示)

  教师说明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部分,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2减去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4.师: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同桌讨论,指生回答)

  5.课堂练*,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一排)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要求:订正说出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通过练*,重点看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提问竖式中某一步的含义及各个数表示的意义)。

  6.师生共同总结算法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二)教学例2 52÷2=

  1.学生独立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得数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

  (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得来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4.再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6.课堂练*,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二排)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

  7.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计算时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408=答案

  3603=答案

  1505=答案

  363=答案

  333=答案

  633=答案

  2、竖式计算

  693=答案

  783=答案

  955=答案

  723=答案

  783=答案

  582=答案

  二、新授

  1、出示例2 猜想每班种多少棵树?

  2、问:你用什么方法猜得如此正确?如果学生猜得不正确: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准确计算出每班种多少棵树?

  3、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讲解竖式计算过程。

  4、课本第20页做一做第2题。

  展示学生作业。如果发现错误,请学生判断,并说明原因。

  5、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第21页第4题。

  教学反思:

  整节课教学环节比较清楚,每个环节还是能很自然的连贯起来,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情况比较好。但在其中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复*中安排的听算题数多了,花费了许多时间使后面学生练*的时间少了,而且复*中可以重点复*口算除法的方法,更好的做好新课的铺垫。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4

  教学内容:

  1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口算

  1204

  2807

  3006

  5409

  242

  844

  问:242时是怎样想的?

  2、竖式计算

  84

  255

  648

  659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编一除法应用题。

  2、出示板书例1,求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3、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5、让板书的学生说说理由。根据他的回答,同学们用小棒代替书,分一分。看看他这样计算与思考对吗?

  6、教师讲解竖式除法的步骤和关键。

  6、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3

  682

  844

  783

  三、巩固练*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1中,侧重于让学生了解除法笔算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可太注重书写格式,把对算理的理解教学放的弱了点,有些孩子对这样的书写理解比较模糊。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____ _____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类型: 信息搜索FLASH搜索帖子标题帖子作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26 第二种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 练*反馈 P20 做一做 1

  4. 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

  4)4 8 6)8 4

  4 □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 11 1

  2)68 6)96 5)60

  68 6 5

  0 6 1

  6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例1 42÷2=21 例2 52÷2=26

  21 26

  2)42 2)52

  4 4

  2 12

  2 12

  0 0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教案6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和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沟通.

  1.指名用竖式板演:84,165,其余的学生在课堂练*本上做.

  2. 口算:

  422 4202

  指名任选一题说出口算过程.

  刚才同学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了得数,这节课我们来学*笔算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第一层:初步理解

  1.出示例1:422=

  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

  要求: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一,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1.)

  (2)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 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42十位的下面.4 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 2的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3)师问:说一说,作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小组讨论)

  (4)初步练*,掌握其法.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本上做.说出笔算的过程.

  2.把例1换数变为例2: 522=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问:52能不能*均分成两份呢?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的结果.

  问:这道题在分小棍时与例1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独立试算522,有困难的,可以提问.

  学生可能问:十位除后余1该怎么办?

  先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师再进一步明确:

  笔算除法的计算时,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5个十*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能分2个十,也就表示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把4写在十位的下面.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也就是5捆小棒分掉4捆,还剩1捆.就把剩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并.即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1和在一起,表示12.12除以2得6,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6,再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小组内讨论:说一说例2和例1比,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明确: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以后还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和起来继续除.

  练*:竖式计算

  3. 小结算法: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今天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小组内互相说)

  师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师生共同编法则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4.练*反馈:

  844 963 682 753

  847 968 684 755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庆国庆做纸花,要求每班做48朵,五年级每班分给2个同学完成,四年级每班分给3个同学完成,三年级每班分给4个同学完成,二年级每班分给6个同学完成,一年级每班分给8个同学完成.请你任选三个年级算一算每个同学做几朵.用竖式计算.

  2.练*九的第1、2题.

  (1)

  (2)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个别纠正.

  四、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问:今天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4)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

  笔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或者三位数的笔算。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在多种数学活动中学*除法笔算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

  先以解决“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接着,请学生解决“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笔算除法。在这里,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52÷2,并告诉学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竖式”。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动手分小棒,有的学生直接写竖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探索。1分钟过去了,我请写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分钟过去了,请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展示后,课件动态显示分小棒和笔算52÷2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再现除法竖式,理顺思路,提升了学生对除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师特意请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2.精心安排实践应用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

  探索除法笔算方法后,组织帮小动物检查对错的活动。全班学生仔细地检查小猴、小鸭、小花猫和小山羊所写的竖式,争先表达自己的检查结果。在学生检查纠错的基础上,我提出:“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此时,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很认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我们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不要忘记写余数”“数位要对齐,特别是商和被除数的数位要对齐”“要看清楚被除数,在第一次商后,十位上还有没有余数。如果没看清,忘记了把题算错”“横式不要忘了写上得数”……。这些来自学生的提醒,真实、亲切。帮小动物检查对错的活动,既帮助学生加深对除法笔算过程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原本枯燥的计算充满了活力,学生学的主动而有兴趣。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2

  在本次教学中,主要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我始终认为计算中的任何法则都必须让学生通过实践的证明,来得出结论,才能使他们刻骨铭心,使他们终身难忘。

  学生已有的经验有: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些方法是帮助学生学*笔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以前的老教材中总会出现一些计算法则之类的话语。而现在新教材却没有出现。那么是不是现在新教材学生就不需要在其计算过程中注意计算法则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一些老教师,他们告诉我计算法则不出现在课本上是防止学生死用法则,套用法则,而没有去真正理解算理。

  有了以上的指引,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理解算理。在教学42÷2=?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棒的实践活动。同时为了防止学生上课玩小棒,分散注意力,我安排注意力集中的同学相互监督。学生在以前的加法、减法、乘法中,*惯了从个位算起。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打破了学生原来的计算顺序和*惯,学生会很不*惯,也很难理解。在这堂课上,我抱着从实践出发的原则,让学生复*口算的方法,再按口算的方法来分小棒,循序渐进地发现算理,理解从高位除起的算理,为今后学生学*一位数除三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凭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一定会让数学课更生动有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的。

  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我发现如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语言亲和力不够,表扬的语言不够丰富。

  2.自我展示环节,对学生表现力的激发还不够。

  3.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4+3课程模式中讨论环节的讨论方法,各个环节时间分配略显不足。

  通过本课的学*,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个别同学对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握,我也要力争做到更精准。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3

  笔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或者三位数的笔算。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在多种数学活动中学*除法笔算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

  先以解决“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接着,请学生解决“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笔算除法。在这里,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52÷2,并告诉学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竖式”。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动手分小棒,有的学生直接写竖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探索。1分钟过去了,我请写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分钟过去了,请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展示后,课件动态显示分小棒和笔算52÷2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再现除法竖式,理顺思路,提升了学生对除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师特意请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2.精心安排实践应用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

  探索除法笔算方法后,组织帮小动物检查对错的活动。全班学生仔细地检查小猴、小鸭、小花猫和小山羊所写的竖式,争先表达自己的检查结果。在学生检查纠错的基础上,我提出:“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此时,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很认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我们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不要忘记写余数”“数位要对齐,特别是商和被除数的数位要对齐”“要看清楚被除数,在第一次商后,十位上还有没有余数。如果没看清,忘记了把题算错”“横式不要忘了写上得数”……。这些来自学生的提醒,真实、亲切。帮小动物检查对错的活动,既帮助学生加深对除法笔算过程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原本枯燥的计算充满了活力,学生学的主动而有兴趣。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5)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 (菁华3篇)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____ _____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 类型: 信息搜索FLASH搜索帖子标题帖子作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26 第二种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 练*反馈 P20 做一做 1

  4. 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

  4)4 8 6)8 4

  4 □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3.请你当小医生,先诊断,再“治病”。

  34 11 1

  2)68 6)96 5)60

  68 6 5

  0 6 1

  6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

  例1 42÷2=21 例2 52÷2=26

  21 26

  2)42 2)52

  4 4

  2 12

  2 12

  0 0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使学生会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问题,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探索能力。

  3.使学生在学*口算的过程中培养学*兴趣。

  教学思路:

  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注重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意、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然而*惯上教学本课时,一般都是按教材的编排与呈现顺序进行复*、出示例题、呈现小棒图、讲解算法、练*。这样的教学看似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也利用小棒图让学生经历将直观现象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也会获得对口算除法方法的理解。但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者除在知识积累的量上获得增加外,其思维能力、认知策略、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数学学*情感体验等作为人的一般素质方面,获得的发展是微乎其微的。笔者以为造成这种教学目标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式的学*方式没有真正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得以落实。基于上述分析和考虑,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在体悟中学*,把数学学*过程加工成儿童再创造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导编题,于探索挑战中体悟

  师:老师这儿有两道除法题,请同学们口算一下。出示603= 153=

  学生算完上述两题后,提问:计算这两道除法题时你们感觉怎样?

  生:很好算,一下子就算出了结果。

  师:那接下来我再出几道好算的除法题。随手在603=20的后面板书如下:303= 804=算完后提问:有谁知道接下来老师还会出一些怎样的好算的除法题?大家可以大胆地猜一猜,出一出。

  学生出题后,教师板书成:303= 804= 602= 707= 402=

  师(故作惊讶地)诱问:这些好算的除法题你们是怎样猜到的?

  生:因为我们发现前面算的几道除法题都是一个整十数除以一个一位数,而且正好除尽,所以我们后来出的都是这样的除法题。

  师:接下来我要出像153=5这样好算的式题,你们会出吗?

  学生出后,教师板书在下面一行,成为:

  303= 804= 602= 243= 186= 124= 903= 707= .402=

  246= 486= 728=

  师问:下面这行除法题为什么也好算?

  生:因为这些除法题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算。

  [评析:上述教学过程,教师先让学生口算两道除法题,在学生有了好算的体验后,教师再把学生组织在猜、编好算的除法题这一极富挑战性的探索活动中,他们在先前两道好算的除法题的启发提示下猜、编出了两类好算的除法题,通过猜题、编题、算题,充分获得了对于好算的除法的感受。这种直观的整十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和用表内乘法口诀算除法好算的经验,将对后继学*产生积极的启示作用。

  二、制造冲突,于问题情境中体悟

  在学生对于好算的除法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后,教师出示:753=?学生算出结果后,教师追问:这道题你们怎样算的?

  生1:用笔算除法的方法算的。

  生2;在脑子里想一个竖式后再算的。

  师:算这道题的感觉与算上面这些题有什么不一样?

  生:上面两组题好算,这道题不好算,难算。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是所有的除法题都像上面两组那样好算的。

  师诱导:要是有什么办法使这道题也能像算上面的题那样好算,就好了,你们说对不对?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讨论讨论。

  [评析:原有的经验不能解决类似的问题所造成的认知冲突常常能激起学生欲罢不能的探究热情。就在学生形成了对于除法都好算的得意心理后,教师出示753=?让学生知道已有的好算的经验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带着认知困惑有的放矢地展开学*讨论,也为下面的学*在策略上作了引导。

  三、沟通联系,于迁移同化中体悟

  在学生处于上述心求通而末达的愤悱境地时,教师予以点拨,指着这三道题:603=20

  153=5 753=

  说:大家试着把这三道题联系起来看看,能不能得出使753好算的办法?学生恍然大悟。

  生1:上面两题的被除数加起来等于下面这道题的被除数,它们除数都是3,上面两道题的商相加就是下面一道题的商。

  生2:算下面这道除法题的时候可以像算上面两道除法题那样来想。即75可以分成60和15,603=20,153=5,20+5=25。

  师:接下来我们用这种方法试着算几道题:362= 483= 605=

  算完后,教师让学生概括一下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再引导学生把上面的方法迁移到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如4503=?)。具体过程略。

  [评析:学*的本质是学*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也是未知与已有的经验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在学生感到753不好算时,教师引导他们着力沟通这道题与603、153两题的联系,学生在捕捉联系、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历着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认知矛盾趋于*衡,认知结构得以拓展。之后,又在尝试运用具体方法口算几道题进行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一般方法。这里学生学*口算除法的过程成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了学*的快乐。]

  四、引导探究、于反思总结中体悟

  1.在课尾,教师出示:

  问:在计算753=?有这样一种想法,你们觉得对吗?

  生:对的。

  师:对这种算法你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这种想法尽管也能算出结果,可是太麻烦了。

  师:原因在哪里?

  生:这种想法在把75分成两个数时,整十数30小了一些,我认为分成的那个整十数既要能除以3正得几十,又要尽可能大,所以75分成60和15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

  师:通过这道题的深究,你能为以后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提一个什么建议?

  生:把被除数分成两个数时,分成的那个整十数要尽可能大,除以除数又要正好得几十。

  2.师: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方法,还知道要注意什么。

  生2:我觉得在学*新知识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生3:我觉得口算要算得快,要找窍门,做事也要找窍门。

  生4:

  评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的引导者,当今倡导主体性教学并不是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主导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以为课堂上教师应导在所当导,放在该放处。上述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一个变式,让学生探究,从而既强化对口算方法和转化思想的认识,又孕伏了优化的策略思想。最后的学*回顾,又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申提升了学*的效果。

  总评: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因为课程的实施最终是通过教师的中介而得以落实的。为此,笔者以为教师应强化课程开发的意识,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深入钻研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再也不能把教学的过程纯粹地看做是忠实地执行与实施教材,而应该在课程目标的导向下因时、因地、因生、因己灵活地处理、开发教材,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案,同时在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中焕发自己的生命活力。面对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一内容,我们没有就教材教教材,而是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宗旨着眼,在当代主体性教育论、认知心理学、数学学*论的指导下,把这一内容看成是学生学*与发展的载体,把学生参与学*口算的过程加工成一个学生亲身参与体悟和再创造的活动,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1、例2,相对应的“做一做”,练*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

  2.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在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口算。

  600÷6 27÷3 180÷9

  2.笔算。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1的情景图。

  师:同学们,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上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引导学生明确:三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42棵,四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52棵。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别板书。

  2.教学例1:

  ①师:要求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2÷2=________(棵)

  ②师: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③师:出示小棒,摆好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各*均分成两份?要分得又对又快。

  ④多媒体课件演示分棒的过程。

  先把4捆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先用4个十除以2,得到2个十,再把2根散棒*均分成2份,每份1根,也就是把2个一除以2,得到1个一,合起来是21根。

  ⑤师:根据刚才分棒的过程,你能算出42÷2的结果吗?

  组织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算。教师巡视,指名算得好的学生在黑板上试算,并讲解算理。

  ⑥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讲解算理。

  使学生明确:一个数除两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

  3.教学例2:

  (1)师:要求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算呢?你会验算吗?

  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用竖式算一算,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这样想:先用2去除十位上的5,商2,余下1个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合并12个一再用2除,所以商是26。

  三、巩固练*

  完成教材第16页的“做一做”。

  【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6)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 (菁华6篇)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景图)、小棒若干。

  四、教学设计。

  (一)复*。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xx+2=

  50+3050+3=

  2、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迁移。

  3、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三)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景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1)数学书有多少本?

  (2)语文书有多少本?

  (3)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4)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每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

  30+8=

  35+30=

  8+3=

  (2)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课无关。为了节省时间,让每组各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然后集体识别其中已学过的计算,口算出得数。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需探究的两道式题上来。

  (3)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4)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①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需要借助直观的,可以摆小棒;无须借助直观的,就在头脑里思考。其实质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学*。

  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6根、37根、38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先算5+3=8,再算30+8=38。

  用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②计算35+30=

  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算法有较充分的估计。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计算方法的'声音。

  (5)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6)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尝试练*。

  40+17=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是可取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5、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

  1、练*十一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你成功了吗?

  五、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的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

  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了创新的机会。实际上课时,学生确实也提到很多算法。但是当我要求学生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好时,大多数学生认定课本上出现的方法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练*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的迁移。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2

  构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并非是对于教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因此,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操练,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合作在与老师、文本、同学、自我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思考、感悟、富有个性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掌握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思维发展目标:弄清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区别发展学生的思考力。

  情感态度目标: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例题里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谈话:小朋友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口答

  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2= 30+4= 30+6=

  70+20= 30+40= 30+60=

  生:指算口答。

  师:算70+2你是怎样想的?

  师:算70+20你是怎样想的?

  评价:你的计算过程说得真清楚。

  二、动手动脑,探讨新知

  (一)教学例1

  1.谈话:今天停车场里开来了几辆汽车。

  师:这是大客车、小客车、小轿车,你知道每辆车有多少个座位吗?

  生:口答

  课件: 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学45+30

  师:怎样列式?

  生:45+30= 如果有人报出得数 旁边板书75

  师: 45+30等于多少?让我们请小棒来帮忙算出得数。

  45+30等于75吗?让我们请小棒来帮忙,看算得对不对。

  3.学生活动

  4.生演示: 摆小棒

  师:谁来一边摆小棒一边介绍?

  生:先摆4个十5个一是45,再摆3个十是30,合起来是75。

  师:通过摆小棒,你怎样看出是75的?

  生1:因为有7个整捆和5个单根,合起来就是75根。

  生2:因为有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就是75。

  生3: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

  追问:7个十哪里来的?

  生: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 教师:直尺画方框。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加在一起。

  5.生演示:计数器

  把计数器放在胸前,我们再用计数器拨一拨45+30等于多少。

  师:谁拨算珠的?请来介绍一下。

  生: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个位上拨5颗珠子是45,再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合起来是75。

  追问:这3颗珠子,为什么要拨在十位上?

  生1:因为是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生2:因为加上30就是加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加30就是加3个十,这3颗珠子要拨在十位上。

  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 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

  6.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你准备怎样算45+30呢?

  请四人小组商量一下。

  全班交流。回应:某某同学,你当时是怎样算得?

  师:我们看看小萝卜是怎样说的。或者 小萝卜和你说的一样。

  板书: 40+30=70

  70+5=75

  总结:其实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我们都是先算40+30等于70,再算70+5等于75。

  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教学例2 45+3

  1.师: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

  师板书:45+3= 旁边板书48

  2.师:45+3等于多少?让我们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

  45+3等于48吗? 让我们用小棒或计数器摆一摆,拨一拨,看看对不对。

  3.生动手操作

  4.生:上台操作演示。 摆小棒

  师:谁来一边摆小棒一边介绍?

  师:你怎样看出是48的?

  生1: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生2: 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追问:8个一哪里来的?

  生: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 教师:直尺画方框。

  评价总结:很好,要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5.拨计数器

  师:谁拨算珠的?来介绍一下。

  追问:这3颗算珠为什么要拨在个位上?

  生:因为是3个一。

  评价总结:说的很好!加3就是加3个一,所以要在个位上拨3颗珠子。

  5个一加3个一得8个一. 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8。

  6.师: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你准备怎样算43+5呢?

  请和你的同座说一说。

  师:我们看看小萝卜是怎样说的。或者 小萝卜和你说的一样。

  教师板书 5+3=8

  40+8=48

  小结:其实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我们都是先算5+3等于8,再算40+8等于48。

  我们一起再读一读。

  7.完成书上45+30 45+3的算式。

  (三)比较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师:老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师:都是45加上一个数,一个是加30,一个是加3,那么

  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不同?

  生:四人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如果回答不出:

  师:45加30,30的3加45的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师:45加3,3加在45的哪一位上? 为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描红30 3

  总结:的确这样,如果加的是加几个十,就要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如果加几个一,就要和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板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黑板纸

  师:你觉得自己学得很好的,请坐直,很自信!请先把小棒收起来放在。看练*

  三、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先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出结果。

  26+20= 50+34=

  26+2= 5+34=

  生:写好的同学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得?

  集体订正。

  追问:在计数器上拨26+20和26+2有什么不同?

  在计数器上拨50+34和5+34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1)不用计数器,你会计算这样的题目吗?让我们来试试

  先做第一组题,写好的同学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2)师:41+50你是怎样算得? 41+5呢?

  计算41+50和41+5有什么不同?

  20+67你是怎样算得? 2+67呢?

  师:计算过程说得很清楚。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老师要请大家到水果店帮帮忙!看看水果店进了什么货?

  生:40个苹果,34个梨。

  茄子老师: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师:你会求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下面让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

  五、扩展

  1. 比大小。

  35+20 35+2 50+23 5+23 34+50 34+5

  生报答案。 师:你是怎样想的?

  2.踩地雷

  59+20 6+33 40+47 30+28

  43+6 18+70 41+5 6+31

  正确算出答案的同学可以看看算式后面是笑脸还是地雷。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景图)、小棒若干。

  教学设计

  一、复*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迁移。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二、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景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a.数学书有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a.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每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

  30+8

  35+30

  8+3

  b.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课无关。为了节省时间,让每组各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然后集体识别其中已学过的计算,口算出得数。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需探究的两道式题上来。

  c.35+3、35+30得多少?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d.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需要借助直观的,可以摆小棒;无须借助直观的,就在头脑里思考。其实质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学*。

  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6根、37根、38根。

  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先算5+3=8,再算30+8=38。

  用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计算35+30

  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算法有较充分的估计。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计算方法的声音)

  e.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f.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如:

  35+3=□ 35+30=□

  └───┘ └───┘

  □ □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尝试练*。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是可取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

  5.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a.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独立进行计算。

  b.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

  1.练*十一第1、2题。

  a.学生独立完成。

  b.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十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你成功了吗?

  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的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

  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实际上课时,学生确实也提到很多算法。但是当我要求学生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好时,大多数学生认定课本上出现的方法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练*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的迁移。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是比较例题两道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出示口算卡片。(每小组有类似一套口算题,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练*)

  4+6=()20+10=()6+5+30=()

  4+9=()20+13=()9+3+40=()

  2、指名口算,并说口算过程。

  24+5=()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出示图:星期天,小明、小亮和小红来到野外画画,你知道他们各画了多少张画片吗?谁能根据图中三个小朋友各画画片的张数,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小明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

  谁又能帮助解答呢?(指名列式)

  2、师把算式呈现在黑板上:

  9+624+924+69+24+6

  3、问:哪个算式已学过,点名直接说得数解答。9+24+6留到课后学*。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24+6=()24+9=()

  三、合作学*,探索新知

  教学例1:24+6=?

  1、提问:这道算式,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发现什么?该怎么办?学生尝试,不会算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想该怎么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讨论:6+4满10,该怎么办?

  3、集体交流:

  问:谁是直接通过口算算出得数的?谁是通过小棒得出结果的?各自说说各自的算法和操作过程,并找出共同处。

  ①合操作。归纳思路。

  板书:24+6=30

  ∧

  204

  ②生自由练说口算步骤。(先算4+6=10,再算20+10=30.)

  ③追问:两位数加一位数要注意应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个位)碰到个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进到十位上)

  ④试一试(补充)

  31+953+7

  教学例2:24+9=?

  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寻究24+9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通过操作后,你想怎样计算?

  3、集体交流:结合操作,理解算理。老师配合学生语言和动作板书算式。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24+9=33

  204

  13

  (2)24+9=33

  23110

  (3)24+9=33

  321

  30

  (4)24+9=33

  63

  30

  4、优选方法,重点:

  (1)小组讨论;以上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简便?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2)闭上眼睛想想:在小组里轻声说说你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3)重点:像这类题,个位相加满10该怎么办?用谁加整十数?

  (4)试一试。(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巩固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圈一圈、算一算。

  (2)集体交流:圈与算的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做。

  (2)独立观察,在每一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为什么?

  (3)小组讨论:从每组题中,你悟出了什么?

  (4)集体交流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几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满十后,再与几十相加。

  3、“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你能独立解决问题吗?(学生自己独立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小兰:16+4=20(元)

  小青:25+9=34(元)

  小玉:9+38=47(元)

  4、补充题

  (1)下面()里可以填几?46+()=5()

  (2)根据今天学的知识,你能任举一个算式吗?

  ()+()=()

  五、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位)

  24+6=30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7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1.复*(出示卡片)①数的组成;②一位数加一位数;③整十数加整十数。

  2.(同学们学得这么开心,汽车兄弟也想跟我们一起学。)多媒体演示: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场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问题,各怎样列式?

  45+3045+330+3

  再问: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算法。

  (3)整理算法。(板书)

  45 + 30 = 75

  40 5

  70

  (4)解答问题。

  现在有一辆有35座的客车和一辆20座的客车。(你可以提出一个求和的问题吗?)口答。

  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哪种方法算得快,简便一些?

  2、学*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这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交流算法。(板书)

  45 + 3 = 48

  40 5

  8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讨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图意。

  各自列出算式解答。

  四、课堂作业。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学得真不错,很多同学非常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想出两道题来考考大家吗?

  教学后记:学生学得真不错.学*气氛活跃.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

  教学内容:

  教科书48页的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60+15=70+23=

  二.练*.

  1.想想做做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5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谁跳得快?

  3、想想做做第6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4.完成第7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复*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先指名说,集体订正。)

  5、完成第8题。

  师读题,生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惯.

  教学过程:

  一.复*.

  1. 口算;

  60+23=54+40= 4+54= 41+50=

  2+75= 60+35= 3+62= 4+73=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两位数加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树上原有28个桃. 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的?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

  1. 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第四课时:练*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的练*七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

  1.练*七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34+3 2+2520+25

  34+302+5220+52 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怎样计算?

  2.练*七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惯,集体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练**。不计算,比大小。.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4.练*七4。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有所提高.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

  1.口答:

  45里有几个和几个一?

  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 32206040 4530+5

  60+363+2627+4053+40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大巴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板书:4530=)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并集体摆一摆,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老师小结: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的一个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5.

  板书:4530 =15

  405

  10

  4)结合老师的板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一辆大巴共有45个座位,车上还有3个座位空着,车共坐多少人?)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453)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老师小结:计算45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4)请学生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怎样计算?(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说o)

  3.比较4530和453计算的异同。

  想一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它们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4530先算4030=10,再算10+5=15,

  而453先算53=2,再算40+2=42。)

  老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减几十或几减几。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l。-

  要求学生先用算珠拨一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再说出结果.

  2. .完成想想做做2.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每组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3、完成想想做做3

  图中告诉我们了那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让学生列式计算。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感兴趣.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境图)、小棒若干。

  公开课教案

  复*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 20 40 2

  50 30 50 3

  [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迁移。]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境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括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同学认真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a.数学书有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同学提出问题的能力。]

  3.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

  a.同学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线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 3

  30 8

  35 30

  8 3

  b.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 8=38,8 3=11)

  [由同学自身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课无关。为了节省时间,让每组各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然后集体识别其中已学过的计算,口算出得数。从而很自然地将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需探究的两道式题上来。]

  c.35 3、35 30得多少?先独立考虑,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d.组织同学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7)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选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笔算这一内容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学*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基于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这一教学观念,我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组织探究笔算方法的活动。

  先以解决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有的学生口算出422=21;还有的学生在运用口算方法的同时,写出竖式表示计算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接着,请学生解决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笔算除法。在这里,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522,并告诉学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竖式。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动手分小棒,有的'学生直接写竖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探索。1分钟过去了,我请写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分钟过去了,请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展示后,课件动态显示分小棒和笔算522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再现除法竖式,理顺思路,提升了学生对除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师特意请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整节课,从植树节、植树活动开始,到布置学校的设计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学生经历了探索,运用除法笔算方法的全过程,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学的快乐、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2

  在本次教学中,主要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我始终认为计算中的任何法则都必须让学生通过实践的证明,来得出结论,才能使他们刻骨铭心,使他们终身难忘。

  学生已有的经验有: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些方法是帮助学生学*笔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以前的老教材中总会出现一些计算法则之类的话语。而现在新教材却没有出现。那么是不是现在新教材学生就不需要在其计算过程中注意计算法则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一些老教师,他们告诉我计算法则不出现在课本上是防止学生死用法则,套用法则,而没有去真正理解算理。

  有了以上的指引,在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过程中,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理解算理。在教学42÷2=?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分小棒的实践活动。同时为了防止学生上课玩小棒,分散注意力,我安排注意力集中的同学相互监督。学生在以前的加法、减法、乘法中,*惯了从个位算起。而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打破了学生原来的计算顺序和*惯,学生会很不*惯,也很难理解。在这堂课上,我抱着从实践出发的原则,让学生复*口算的方法,再按口算的方法来分小棒,循序渐进地发现算理,理解从高位除起的算理,为今后学生学*一位数除三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凭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一定会让数学课更生动有趣、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的。

  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我发现如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语言亲和力不够,表扬的语言不够丰富。

  2、自我展示环节,对学生表现力的激发还不够。

  3、进一步加强指导学生4+3课程模式中讨论环节的讨论方法,各个环节时间分配略显不足。

  通过本课的学*,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个别同学对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把握,我也要力争做到更精准。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3

  笔算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一课时的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或者三位数的笔算。力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了解除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初步掌握笔算除法的方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在多种数学活动中学*除法笔算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

  先以解决“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接着,请学生解决“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笔算除法。在这里,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52÷2,并告诉学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竖式”。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动手分小棒,有的学生直接写竖式,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探索。1分钟过去了,我请写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算的;2分钟过去了,请学生向全班展示,师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展示后,课件动态显示分小棒和笔算52÷2的过程,并在黑板上再现除法竖式,理顺思路,提升了学生对除法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然后,老师特意请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2.精心安排实践应用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

  探索除法笔算方法后,组织帮小动物检查对错的活动。全班学生仔细地检查小猴、小鸭、小花猫和小山羊所写的竖式,争先表达自己的检查结果。在学生检查纠错的基础上,我提出:“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此时,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很认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我们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不要忘记写余数”“数位要对齐,特别是商和被除数的数位要对齐”“要看清楚被除数,在第一次商后,十位上还有没有余数。如果没看清,忘记了把题算错”“横式不要忘了写上得数”……这些来自学生的提醒,真实、亲切。帮小动物检查对错的活动,既帮助学生加深对除法笔算过程的理解,又使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通过这些活动,原本枯燥的计算充满了活力,学生学的主动而有兴趣。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4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想通过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教学例1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把42根小棒*均分给2个人,看看每人分到几根?让学生想着分一分并用口算说一说怎么算,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让学生用口算说出分的过程;40÷2=20 2÷2=1 20+1=21。接着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42÷2,我把学生尝试的竖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有没有问题。但是,这正是孩子们所困扰的地方,不知如何下手,竖式的书写方式是他们的困惑,不能把竖式各部分与小棒对应起来,导致孩子们对算例明白,但不知怎样写。发现问题后,我赶紧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竖式每部分表示的意义,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想这部分既然是学生的'难点,教师要是引领孩子一起学写竖式,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确竖式写法,比发现问题再纠正要好。

  另外在例1发现问题后,我没能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只想着让学生跟例2对比一下,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但结果却是相反的,孩子更加糊涂了,如果当时能针对例1进行练*,使孩子能够及时巩固算法更好一些。

  正因为前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后面的练*没能解决。另外,在导入环节用时也稍长了些,复*的内容稍多了些。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5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

  在教学例1时,通过课件42根小棒*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几根?让学生想着分一分并用口算说一说怎么算,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让学生用口算说出分的过程;40÷2=202÷2=120+1=21。接着让学生尝试用摆竖式解决42÷2,因为例1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尝试,再讨论解决。在课上,我把学生尝试的竖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有没有问题,在分析讨论中解决例1。

  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同样设计了42根小棒*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根?课件主要解决*均分完3捆还剩1捆,怎么分?通过把1捆打开成10根和2根合起来再分,每人分到4根;然后让学生摆竖式。将小棒演示的每一步与的竖式的每一步结合起来,既能够帮助思维弱的学生理解算理,对已经理解算理的学生也是一种认知的强化。

  在练*中主要针对两种类型的除法展开,通过练*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巩固竖式写法。练*中对第一种类型能较快解决,而第二种对学困生则需要花时间。需多加练*,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一位数除两位数教案(精选5篇)(扩展8)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实用五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捆扎好的练*本,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引入新知。

  1、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9是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

  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3、合作探究:

  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

  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

  B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比较算法,加深理解

  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

  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促进理解

  1、P61的做一做。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2、P63的练*十一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指名说53+4 和20+67是怎么计算的?

  (3)你是怎么算的?

  (4)小组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P63:3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完整说出来吗?

  (2)你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

  (3)说出结果,你是怎么算的?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设计

  P63的4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2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

  5+3=92+6=35+3=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

  65+2= 6+69=2+65= 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3

  教学目标

  复*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1、上层857911

  下层2727272727

  一共

  (可以让学生先计算得数,再进行比较,看一看有什么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有什么规律,再进行计算)

  2、吹泡泡

  3、森林医生

  森林里有几棵小树生病了,啄木鸟医生飞来给小树捉虫子,同学们,你们能向啄木鸟一样,很快找出病因吗?

  4、找帽子

  我们来做个找帽子的游戏。

  5、兔哥哥采了多少个?

  □○□=□(个)

  6.(1)买和要花多少钱?

  □○□=□(元)

  (2)买和要花多少钱?

  □○□=□(元)

  7.填“>”“<”或“=”

  12+9○11+932+7○7+32

  67-4○67+424+7○24+70

  6+38○36+815+8○15+9

  (做完后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对算式进行比较)

  8、游戏:小猴摘桃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课 时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复*,引入新知。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9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 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 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 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六、 巩固练*,促进理解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七、 作业P64的2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5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页,例1做一做及练*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比一比、填一填:

  足球5个排球2个

  足球比排球————3个,排球比足球———3个

  2、口答下面各题

  8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6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57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6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 + 20 40+2

  50 + 30 50+3比较以上两组算式的不同点。

  4、计算下面各题

  34=30+( ) 34等于几十加几?

  57=7+( ) 57等于7加多少?

  如果和上面表示方法一样,那么65=( )+( )

  (65等于60加5)

  二、新授:

  1、出示挂图,教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2、学生独立从图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板书:35+3 30+8 35+30 8+3

  请你找一找,哪几个算式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35+3 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

  用小棒摆:先摆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不用小棒直接算

  计算35+30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是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的30+30=60,再计算60+5

  4、你觉得上面哪种方法比较方便?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三、练*:

  1、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2、完成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3、练*十一第1、2、3、

  四、思维训练

  甲、乙、丙、丁四人赛跑,已知丁不是最快,但比甲快,甲不是最慢的,但比乙慢,请按他们的快慢顺序排出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你成功了吗?

  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35+3 30+8

  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35+30

  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8+3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复*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新知识的学*做好准备。

  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计算。首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况,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在探讨算法时,为学生搭建了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过程:小棒和计数器图→移动小棒和算珠→隐去直观图→看算式说过程。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足够空间。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

  练*时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交换练*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的迁移提升。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