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

首页 / 教案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

  二、 整体感知: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学*

  1、 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 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 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 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7、 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 分析其他三联

  (1) 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 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 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 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 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

  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讲析诗歌:

  (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

  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

  (二)题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字词学*: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情况。

  阙(què):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

  宦(huàn):做官的意思。无为:不要,不须。

  (四)分析诗句:

  1.经过同学们的预*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学生回答。明确: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

  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离别)

  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

  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

  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

  4.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

  学生回答。明确:长安、四川

  5.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

  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

  6.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明确:1.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活的关心。

  7.在学*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明确: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

  8.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

  (五)小结: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六)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评价,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完这首诗后应该思考的。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一)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考察学生是否跟上讲课进度;

  (二)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深度;

  (三)根据学生朗读种子音和停顿的正确与否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对诗歌情感的领会。

  【板书设计】

  首联点明地点意境开阔

  颔联离别原因坦然面对

  颈联与友互勉乐观豁达

  尾联宽慰勉励积极进取

  小学五年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关资料

  王勃

  (唐代诗人)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人物生*:

  早年经历

  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

  未冠而仕

  龙朔三年(663年)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深得刘祥道赞赏“此神童也!”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2][3]

  祸起《斗鸡赋》

  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他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

  二次被贬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魂归南海:

  王勃因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为人虽有放浪不羁的一面,但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却以儒家的礼法为标尺。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从中可体会到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于八月中旬到达淮阴,又从淮阴到楚州,离开楚州,继续沿运河南下,入长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宁,大约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已至交趾王福畴处,见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亲。不久后,王勃便踏上归途。当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个人成就:

  思想方面

  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他直接继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渴望功名,希望济世,虽然在宦海中几沉几浮,但最终难以割舍的依然还是何时济世和如何济世。从人格精神来看,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同时也处事疏阔,缺少谋略。其次他还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视尘俗。王勃崇信佛教,认为佛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诗歌方面

  王勃的诗歌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具体来讲,送别诗或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或优美静谧、隐约迷蒙,如《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边月夜图,画面优美迷蒙,让人心醉;或重在抒发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如《别薛华》,整首诗并不着意抒写惜别之情,而是时时处处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伤之痛。“烟雾”意象在王勃送别诗中出现频率极高,是王勃对前途命运迷惘和困惑的外在表现,如《秋日别王长史》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雾暮烟中显得隐约迷蒙,似梦似幻。相思诗则抒发了千里之外羁客的情感:思念家乡,怀念亲友,伤春感怀,如《羁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园林山水诗既写景生动、锤炼精工,又诗境美好,充满生机,如《郊兴》。同时,在描写手法、诗境开拓等方面,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显著的艺术效果。远游山水诗不仅充分展现了奇险壮丽的入蜀途中风光,而且因倾注了郁积之气而尤显深沉悲凉,底蕴深厚。

  辞赋方面

  王勃赋是初唐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初唐赋体的繁荣。王勃的骈文继承了徐陵、庾信的骈文艺术风格(对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韵谐美,无论押韵还是句内宫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贴切,做到典事内容与表达内容的谐调;熟用隔对,把四六句型作为主要句型运用,并巧用长短句的交错变化,同时注以散行之气,使文章于凝炼中见流畅),但又注以清新之风、振以疏荡之气,于是使骈文变繁缛为清丽,变滞涩为流畅,创造出气象高华、神韵灵动的时代风格,使骈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与初唐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相比,王勃极善于在赋中抒**感,表白心志,表现人品。具体表现为:他在赋中表露出急于人世的心理。当理想受挫、仕途失意时,他则在赋中表现了自己崇高的品质、美好的人格,抒发了心中的忧郁愤懑、磊落不*之气。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如《春思赋》和《采莲赋》。王勃赋可认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实反映,是对理想和功业执著追求的见证。王勃的游宴序寓性情于游宴、具有绘画美、充满豪放壮大气势,如《游山庙序》;赠序则视野开阔、谚足高远、情景交融,文中充满真情实感,如《秋日饯别序》。王勃在辞赋文章写作手法上很少使用比喻手法,但他善于议论,哲理深刻,如《滕王阁序》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善于抒情,气盛情深,如《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之气。”善于描写,形象逼真,如《感兴奉送王少府序》中“仆一代丈夫,四海男子,衫襟缓带,拟贮鸣琴,衣袖阀裁,用安书卷。”善于运用递进和逆接句式,如《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中“况乎泣穷途于白首¨引,白首非临别之秋;嗟歧路于他乡,他乡岂送归之地!

  文学主张:

  王勃的文学主张表现为“立言见志”的创作思想、“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教化功能,但王勃的作品则呈现出“高情壮思”与“雄笔奇才”相结合的雄壮美、“气凌云汉,字挟风霜”的风格取向及其“感序缘情,登离寄赏”的表现方式。造成这种冲突的原因是王勃的文学思想虽然直接继承其祖父王通的观点,但他的文学创作则遵循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9]

  主要作品: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台钞略》(一作《*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2、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3、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熟练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体诗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学*这首诗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给我们一首诗,附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

  对于诗歌的分析欣赏,其实孟子很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种主要方法,同学们也经常用,只是不知道具体名称而已。所谓的知人论世,是指要想理解某诗人的诗,就必须先要了解该诗人的性格、思想、身世、经历,同时还要了解该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必然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要根据诗歌本身的内容“意”去推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志” 。但是这两种方法又太过于笼统,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可能没有具体而全面的资料或者诗句晦涩,我们不甚理解,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就教大家一种更具体更切合*体诗自身特点的方法“起承转合”法(*体诗定义弄清楚:*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体诗篇中句数、字数、*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起承转合”分别标志了每联的作用。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下面,我们就用“起承转合”法来分析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三:师生共同分析:

  ⑴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

  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成为“令”,县令以下设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往来,或者在公文上,尊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

  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该郡为州,故王勃改称为蜀州。但当王勃做这首诗的时候,成都地区已改称为益州。所以王勃用的仍然是古地名。后来王勃死后武后垂拱二年,将益州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称为蜀州。

  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的作用,交待诗当中的主要因素,这首诗诗是送别诗,主要因素是时间和地点)

  ①地点

  城阙:唐代帝都长安城

  辅:辅佐 护卫

  三秦:长安附*关中一带的地方

  (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②时间

  风烟,早上才有雾。

  因为诗的语言不同于散文,不能直接引以某年某月某日,而是用节令、气候、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性的表现时间。

  ⒈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一远 一明一暗 对比强烈 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⒉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⒊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不能。

  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另一种解释:

  城阙辅三秦:蜀州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地方,那里的每一座城市都对三秦有着辅助之功。风烟望五津:作者遥望蜀州的风景。上句是作者安慰杜少府说你不是到一个边荒的地方做官而是到一个对朝廷有用的地方做官,下句从送行者的立场上说,你走,我只能遥望蜀州的风景)

  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首联为我们描写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场面,因为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在写法上就要求从大处落笔,粗写,那具体化怎么办呢?具体化是下联的任务

  ⑶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各人有各人的职守,都要奔赴自己的办事岗位,所以这种分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者,我和你同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你那种因外出做官而远离家人好友的心情,诗人用了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劝慰杜少府,感情真挚自然。

  杜少府在京城得到县尉这要的小官还要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宦游在外,仕途也比较坎坷。当他们携手走出京城,遥望五津的.时候,彼此间的感情便会很自然的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这是作者的名句,也是唐诗中数一数二的名句,但这不是王勃的首创,他是从曹植的诗句“丈夫之四海,万里犹王建也有两句诗:“长安无旧时,百里是天涯。”这是把王勃的诗意反过来用,不能不说是盗用了王勃的句法。

  ⑸“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回到了分别的场景,回应题目,挥铮?br>

  回到了分别的场景,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⑹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知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五):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六):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七):板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起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承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合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4

  [教学设想及依据]

  1、依据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尽量少讲析。

  2、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讲析代替实践。

  3、教学采用四步法:听读、译读、说读、背读。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2、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4、启发学生创新写作,在领会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能力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情感训练目标:通过朗读、赏析、创新、写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竟境。

  2、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联系诗歌意境,进行创新写作。

  [教学用具]录音机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了解诗歌

  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创世佳作,它们

  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大家从儿时起就开始接触中国古诗,你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儿时的启蒙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诗》吗,我建议全班一起背诵,来体会一下诗的情味美,感受诗的音乐美。(全班齐背《静夜诗》)你们都喜欢诗吗?为什么?(归纳诗的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和大家一起学*二首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黄鹤楼》。这节课我们要完成四个任务:

  1、听读——划分节奏

  2、译读——理解内容

  3、说读——体味情感

  4、背读——积累词语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划分节奏学会朗读

  1、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2、学生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以上教学板块让学生掌握了诗歌朗读方法,现学现用]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译读——理解内容领会意境

  1、指导学生大声读课本下面的注释,读一句诗翻译一句,允许学生进行讨论。

  2、讨论后可以互相译读。

  3、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两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离别之情,但由于诗人开阔的胸怀,完全没有给人一种因离别而悲伤的情调。《黄鹤楼》则是揽胜怀古思乡的名篇。它把神话与现实、古与今、情与景熔为一炉,创造了一个苍茫开旷的诗歌境界。相传李白在黄鹤楼想题诗,见了崔颢的作品后便感慨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板块以学生译读为主,达到完成诗意理解的目的]

  四、第三个教学板块,说读——体味情感创新运用

  1、再读诗文,让学生在读中领会诗人的情感。

  强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诗人对友情的坚贞信念和对世事旷达的情怀。而《黄鹤楼》则表达了诗人怀古思乡的情感。

  2、在品味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按以下要求写作: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你就是王勃或者崔颢,请你把他们的诗文改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3、分别请学生交流自己的短文。

  [此板块以学生写作为主,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五、第四个教学板块,背读——积累词语再悟美文

  教师要求学生采用正确的朗读方法,分男女生再读全诗文,然后合上书,当堂背诵,亦可请个人示范背读。

  六、回味小结

  通过这两首诗的朗读、感悟与创新运用,让每位同学都已掌握了正确的读诗、赏诗的'方法,并激发我们更加珍视朋友间的感情、热爱家乡,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附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听读——划分节奏221或2122221或2212

  译读——理解内容送别思乡

  说读——体味情感豁达惆怅

  背读——积累语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5

  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自由说出学过的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诗,教师做简要总结:我国古代描写很多写朋友之间亲密友情的诗歌,而且非常优秀,至今仍然是人们交友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先来学*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简要介绍王勃,侧重于其年少有才和英年早逝。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抽三个学生试读,教师纠正(注意节奏)后学生自读三分钟准备背诵。

  3.抽查背诵三人后齐背。

  4、理解诗意:(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抽样回答:)

  A、根据注释试描述一二句的景象。

  B、作者是什么方式安慰自己的朋友的?(豁达)

  C、谈谈你对”海内存知巳,天涯若比邻”两句的体会。(友情)

  5、自由发言:学过本诗后你有何感受?(根据学生情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进行一下说话训练。)

  6.小结节奏和押韵。

  7.齐背一次结束本诗。

  三、配乐朗诵。

  1、 配乐师范读。

  2、 指生配乐朗诵。

  3、集体配乐朗诵。

  四、本课总结:

  以诵读为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为了训练优生的赏析能力,同时训练说话能力,也安排了对诗的感受的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6

  教学内容:理解《渭城曲》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内容,比较、感悟、赏析两首送别诗的风格。

  知识目标: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合作研究、自学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

  2.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1.让我们先听首歌,好吗?

  (音乐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2.谁听过这首优美动听的歌?知道歌的名字吗?对,叫《送别》

  4.师:在古代,长亭外,古道边,往往是人们送行分手的地点场所。今天,让我们一起赏析两首送别诗,这两首诗的题目

  分别叫做《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师:古诗所写内容包罗万象,像离人梦,相思愁,游子吟,征夫苦,爱国情等等,非常丰富。其中,描写送别的诗占有一定的比重。《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中的名作,被人们传诵到今。这么好的诗真是不能不学,首先请同学把书翻到52、53页读一读这两首诗吧。

  1.生自由读;

  2.师指名读;

  3、教师范读;听老师读读这两首诗。

  三、选读其中一首深入学*

  1.师:同学们,我想问一下,你们比较喜欢哪一首呢?你认为哪首写的好呢?我们分组搞一个辩论赛好不好。请选择《送元二使安西》的同学座到这两组,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同学座到这两组。同学们可以选取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送别诗,一定要用心呀,为一会儿辩论哪首写的好座充分的准备工作。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

  4.分别对两首诗进行汇报,教师相应点拨。

  师:为什么你更喜欢这首诗而不是那首?究竟哪首送别诗写的更好呢?比赛正式开始,我当裁判。

  唐初期、盛唐时期的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所以当时的人们豪气冲天,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思想,所以,人们之间的分别也就成为常事。这两首诗虽同为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点拨备案:首联属“工对”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气势雄伟,点临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于千里的秦蜀两地在一起。三四句意思: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如何感伤!接着作者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师:你们组说的可真好,看样子对诗的理解很深刻嘛。看,我准备了这首诗的影音材料,看看里面又是怎么评价的?

  放多媒体

  由于听你们这样评说,再加上刚才那一段影音材料,连我都觉得这首送别诗写的要比他们组选的好了。

  (哦,你们组为什么不同意?好,我们公*竞争,请你们发言陈述,我们这几组的同学也认真听一听,你们倒是说说看,你们选的这首诗哪里写的高明?精妙在哪里?

  《渭城曲》点拨备案: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集中表现。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中波,备尝独行穷荒。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殷勤祝愿。对于进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蕴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师:有道理,说的真好。我这里也为你们准备了这首诗的影音材料,看看里面又是怎么评价的?

  到底那首诗写的更好呢?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实*分秋色,难分仲伯高下。

  我宣布,比赛结果:一比一*!

  哦,有的同学在噘嘴呢。其实,你们都是获胜方呀。因为通过同学们谈感想,说风格,在不知不觉中,你们对这两首送别诗的理解、感悟已由肤浅变得深刻了。我们这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对不对?对这两首诗还有疑问吗?

  四、赏读古诗

  1.质疑并解疑

  2..师:同为送别诗,给人留下的感受却不一样,一首缠绵伤感,一首积极向上。读的语气是不是也要有所不同呢?

  4.指导朗读、背诵

  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那时的感受呢?(指导朗读、试着背诵)选择一首,给大家读一读?不错,要是在注意一下句中的停顿、重音就更好了。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的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让人细细体会、再慢慢回味。

  听老师再读一遍好吗?看谁悟性最强,感觉最好。在下面试着练一练。谁愿意读?真不错。

  5.教师小结

  五结束语:

  通过今天我们学*的两首送别诗,相信同学们对古诗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的读本中还有一些送别诗,课后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再与今天学的送别诗对照着的体会下,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更尽一杯酒

  海内存知己

  无故人

  天涯若比邻

  伤感

  向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7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2.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语: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文学常识: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律诗8句分4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一联的作用,分别称为“启、承、转、合。

  二、读: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蜀州,在今四川省。

  四、赏析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交待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辅:辅卫

  三秦:长安附*关中一带的.地方(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点出送别时间:早晨)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

  2.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3.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4.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不能。 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命运相同,这次分别是别中之别,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名句)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

  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比:靠*,挨着。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8.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9.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2、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3、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熟练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体诗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学*这首诗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给我们一首诗,附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

  对于诗歌的分析欣赏,其实孟子很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种主要方法,同学们也经常用,只是不知道具体名称而已。所谓的知人论世,是指要想理解某诗人的诗,就必须先要了解该诗人的性格、思想、身世、经历,同时还要了解该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必然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要根据诗歌本身的内容“意”去推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志” 。但是这两种方法又太过于笼统,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可能没有具体而全面的资料或者诗句晦涩,我们不甚理解,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就教大家一种更具体更切合*体诗自身特点的方法“起承转合”法(*体诗定义弄清楚:*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体诗篇中句数、字数、*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起承转合”分别标志了每联的作用。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下面,我们就用“起承转合”法来分析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三:师生共同分析:

  ⑴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

  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成为“令”,县令以下设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往来,或者在公文上,尊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

  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该郡为州,故王勃改称为蜀州。但当王勃做这首诗的时候,成都地区已改称为益州。所以王勃用的仍然是古地名。后来王勃死后武后垂拱二年,将益州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称为蜀州。

  ⑵“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的作用,交待诗当中的主要因素,这首诗诗是送别诗,主要因素是时间和地点)

  ①地点

  城阙:唐代帝都长安城

  辅:辅佐 护卫

  三秦:长安附*关中一带的地方

  (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②时间

  风烟,早上才有雾。

  因为诗的语言不同于散文,不能直接引以某年某月某日,而是用节令、气候、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性的表现时间。

  ⒈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一远 一明一暗 对比强烈 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⒉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⒊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不能。

  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另一种解释:

  城阙辅三秦:蜀州是一个物产富饶的地方,那里的每一座城市都对三秦有着辅助之功。风烟望五津:作者遥望蜀州的风景。上句是作者安慰杜少府说你不是到一个边荒的地方做官而是到一个对朝廷有用的地方做官,下句从送行者的立场上说,你走,我只能遥望蜀州的风景)

  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首联为我们描写了一个非常宏大的场面,因为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在写法上就要求从大处落笔,粗写,那具体化怎么办呢?具体化是下联的任务

  ⑶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各人有各人的职守,都要奔赴自己的办事岗位,所以这种分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再者,我和你同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你那种因外出做官而远离家人好友的心情,诗人用了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劝慰杜少府,感情真挚自然。

  杜少府在京城得到县尉这要的小官还要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抑郁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宦游在外,仕途也比较坎坷。当他们携手走出京城,遥望五津的时候,彼此间的感情便会很自然的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这是作者的名句,也是唐诗中数一数二的名句,但这不是王勃的首创,他是从曹植的诗句“丈夫之四海,万里犹王建也有两句诗:“长安无旧时,百里是天涯。”这是把王勃的诗意反过来用,不能不说是盗用了王勃的句法。

  ⑸“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回到了分别的场景,回应题目,挥铮?br>

  回到了分别的场景,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⑹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知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五):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六):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七):板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起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承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合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9

  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法设计:

  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诗中一些字词的运用,学生可能在理解上产生问题,可采用讨论、点拨、联想、想象的方式加以解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描写,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他的作品。(一学生读)这位同学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那种情景之中,使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首诗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对此诗的学*。

  二、整体感知:

  1、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正课:

  1、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分析其他三联

  (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六、板书:

  三秦(送别地点)

  望

  并非远别

  五津(上任地点)

  同

  宦游(身份)

  知己

  豁达、乐观、坦然

  意

  心愿

  比邻

  无为

  共沾巾

  七、附: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渐

  别董大

  王维

  王昌龄

  高适

  渭城朝雨邑轻尘,

  寒雨连江夜入吴,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清清柳色新。

  *明送客楚山孤。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洛阳亲友如相问,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片冰心在玉壶。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简介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一生短暂坎坷。

  有《王子安集》传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三、讲析诗歌:

  (一)教师范读,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五言律诗。继续问律诗的四联分别称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诗歌中写的是什么事情?从哪里看出?

  学生回答。明确:送别友人,从题目中看出。

  (二)题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动词,到的意思。回忆《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字词学*:以学生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情况。

  阙(què):皇宫前面的望楼。辅:护卫。五津:指四川岷江的五个渡口。

  宦(huàn):做官的意思。无为:不要,不须。

  (四)分析诗句:

  1.经过同学们的预*和刚才老师的朗读,诗中的哪句诗给同学们的感觉最直接?

  学生回答。明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

  学生回答。明确:1、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这个知己,纵然我们分隔天涯海角仍像在一起一样。2、四海之内都有知己,纵然……

  对“知己”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对这句诗有不同理解,“诗无达沽”。两种理解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也是诗人写作这首诗的原因,那是什么?(离别)

  3.诗歌中的颔联直接提到了“离别”,“同是宦游人”是离别的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离别的原因。

  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无非都是嘱咐朋友要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等等)但是,诗人在这里并没有对朋友的离开有只言片语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离别的原因,这表明诗人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与朋友的离别的?(坦然)

  诗人的这种坦然地心态影响了他笔下的景物,首联。

  4.首联点明了哪两个地方?

  学生回答。明确:长安、四川

  5.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下首联,看看哪位有心人能发现问题?

  学生提问。明确: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这里诗人却用“望”字连接这两个地方?为什么?

  6.组织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明确:1.诗人把两个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用“望”字连接,使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2.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今后生活的关心。

  7.在学*了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诗歌的颈联,也就是千古名句,同学们,现在大家对这句诗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明确:与友互勉、超越时空、乐观豁达。

  8.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那就是说这里除了对友人的宽慰还要?(微笑)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

  (五)小结:掌握诗歌中字词的解释;理解和感悟诗人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情感观和价值观。

  (六)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评价,同学们,天下无不散之筵*,面对离别,年少刚强的王勃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与之不同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以及“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等等的离别诗句?我们自己又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离别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完这首诗后应该思考的。

  (七)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并认真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比较一下它们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一)讲解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考察学生是否跟上讲课进度;

  (二)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考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的深度;

  (三)根据学生朗读种子音和停顿的正确与否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和对诗歌情感的领会。

  【板书设计】

  首联点明地点意境开阔

  颔联离别原因坦然面对

  颈联与友互勉乐观豁达

  尾联宽慰勉励积极进取

  小学五年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关资料

  王勃

  (唐代诗人)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人物生*:

  早年经历

  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

  未冠而仕

  龙朔三年(663年)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深得刘祥道赞赏“此神童也!”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2][3]

  祸起《斗鸡赋》

  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他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

  二次被贬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魂归南海:

  王勃因杀死官奴曹达,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王勃为人虽有放浪不羁的一面,但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却以儒家的礼法为标尺。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达了对父亲的内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亲可谓深矣。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今大人上延国谴,远宰边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东瓯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矣。”从中可体会到身为孝子的王勃内心强烈的羞愧和自责。王勃出狱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这时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他已视宦海为畏途,没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从洛阳出发沿运河南下,于八月中旬到达淮阴,又从淮阴到楚州,离开楚州,继续沿运河南下,入长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宁,大约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已至交趾王福畴处,见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亲。不久后,王勃便踏上归途。当时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个人成就:

  思想方面

  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他直接继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渴望功名,希望济世,虽然在宦海中几沉几浮,但最终难以割舍的依然还是何时济世和如何济世。从人格精神来看,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同时也处事疏阔,缺少谋略。其次他还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视尘俗。王勃崇信佛教,认为佛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诗歌方面

  王勃的诗歌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具体来讲,送别诗或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或优美静谧、隐约迷蒙,如《江亭夜月送别》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边月夜图,画面优美迷蒙,让人心醉;或重在抒发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如《别薛华》,整首诗并不着意抒写惜别之情,而是时时处处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伤之痛。“烟雾”意象在王勃送别诗中出现频率极高,是王勃对前途命运迷惘和困惑的外在表现,如《秋日别王长史》中“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田野笼罩在浓浓的秋雾中,凄寒而朦胧,远处的山峰在沉沉暮霭中聚敛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雾暮烟中显得隐约迷蒙,似梦似幻。相思诗则抒发了千里之外羁客的情感:思念家乡,怀念亲友,伤春感怀,如《羁春》,则通过写景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园林山水诗既写景生动、锤炼精工,又诗境美好,充满生机,如《郊兴》。同时,在描写手法、诗境开拓等方面,又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取得显著的艺术效果。远游山水诗不仅充分展现了奇险壮丽的入蜀途中风光,而且因倾注了郁积之气而尤显深沉悲凉,底蕴深厚。

  辞赋方面

  王勃赋是初唐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初唐赋体的繁荣。王勃的骈文继承了徐陵、庾信的骈文艺术风格(对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韵谐美,无论押韵还是句内宫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贴切,做到典事内容与表达内容的谐调;熟用隔对,把四六句型作为主要句型运用,并巧用长短句的交错变化,同时注以散行之气,使文章于凝炼中见流畅),但又注以清新之风、振以疏荡之气,于是使骈文变繁缛为清丽,变滞涩为流畅,创造出气象高华、神韵灵动的时代风格,使骈文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与初唐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相比,王勃极善于在赋中抒**感,表白心志,表现人品。具体表现为:他在赋中表露出急于人世的心理。当理想受挫、仕途失意时,他则在赋中表现了自己崇高的品质、美好的人格,抒发了心中的忧郁愤懑、磊落不*之气。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如《春思赋》和《采莲赋》。王勃赋可认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实反映,是对理想和功业执著追求的见证。王勃的游宴序寓性情于游宴、具有绘画美、充满豪放壮大气势,如《游山庙序》;赠序则视野开阔、谚足高远、情景交融,文中充满真情实感,如《秋日饯别序》。王勃在辞赋文章写作手法上很少使用比喻手法,但他善于议论,哲理深刻,如《滕王阁序》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善于抒情,气盛情深,如《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之气。”善于描写,形象逼真,如《感兴奉送王少府序》中“仆一代丈夫,四海男子,衫襟缓带,拟贮鸣琴,衣袖阀裁,用安书卷。”善于运用递进和逆接句式,如《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中“况乎泣穷途于白首¨引,白首非临别之秋;嗟歧路于他乡,他乡岂送归之地!

  文学主张:

  王勃的文学主张表现为“立言见志”的创作思想、“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教化功能,但王勃的作品则呈现出“高情壮思”与“雄笔奇才”相结合的雄壮美、“气凌云汉,字挟风霜”的风格取向及其“感序缘情,登离寄赏”的表现方式。造成这种冲突的原因是王勃的文学思想虽然直接继承其祖父王通的观点,但他的文学创作则遵循了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9]

  主要作品:

  王勃的.诗现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现存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舟中纂序》5卷、《千岁历》、《*台钞略》(一作《*台秘略》)10篇、《合论》10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扩展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扩展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 (菁华5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

  二、 整体感知: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学*

  1、 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 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 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 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7、 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 分析其他三联

  (1) 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 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 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 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 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2

  教学内容:理解《渭城曲》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内容,比较、感悟、赏析两首送别诗的风格。

  知识目标: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合作研究、自学鉴赏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

  2.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1.让我们先听首歌,好吗?

  (音乐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2.谁听过这首优美动听的歌?知道歌的名字吗?对,叫《送别》

  4.师:在古代,长亭外,古道边,往往是人们送行分手的地点场所。今天,让我们一起赏析两首送别诗,这两首诗的题目

  分别叫做《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师:古诗所写内容包罗万象,像离人梦,相思愁,游子吟,征夫苦,爱国情等等,非常丰富。其中,描写送别的诗占有一定的比重。《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中的名作,被人们传诵到今。这么好的诗真是不能不学,首先请同学把书翻到52、53页读一读这两首诗吧。

  1.生自由读;

  2.师指名读;

  3、教师范读;听老师读读这两首诗。

  三、选读其中一首深入学*

  1.师:同学们,我想问一下,你们比较喜欢哪一首呢?你认为哪首写的好呢?我们分组搞一个辩论赛好不好。请选择《送元二使安西》的同学座到这两组,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同学座到这两组。同学们可以选取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你最喜欢的那一首送别诗,一定要用心呀,为一会儿辩论哪首写的好座充分的准备工作。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

  4.分别对两首诗进行汇报,教师相应点拨。

  师:为什么你更喜欢这首诗而不是那首?究竟哪首送别诗写的更好呢?比赛正式开始,我当裁判。

  唐初期、盛唐时期的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所以当时的人们豪气冲天,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思想,所以,人们之间的分别也就成为常事。这两首诗虽同为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点拨备案:首联属“工对”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气势雄伟,点临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于千里的秦蜀两地在一起。三四句意思: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如何感伤!接着作者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师:你们组说的可真好,看样子对诗的理解很深刻嘛。看,我准备了这首诗的影音材料,看看里面又是怎么评价的?

  放多媒体

  由于听你们这样评说,再加上刚才那一段影音材料,连我都觉得这首送别诗写的要比他们组选的好了。

  (哦,你们组为什么不同意?好,我们公*竞争,请你们发言陈述,我们这几组的同学也认真听一听,你们倒是说说看,你们选的这首诗哪里写的高明?精妙在哪里?

  《渭城曲》点拨备案: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集中表现。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中波,备尝独行穷荒。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殷勤祝愿。对于进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蕴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师:有道理,说的真好。我这里也为你们准备了这首诗的影音材料,看看里面又是怎么评价的?

  到底那首诗写的更好呢?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实*分秋色,难分仲伯高下。

  我宣布,比赛结果:一比一*!

  哦,有的同学在噘嘴呢。其实,你们都是获胜方呀。因为通过同学们谈感想,说风格,在不知不觉中,你们对这两首送别诗的理解、感悟已由肤浅变得深刻了。我们这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对不对?对这两首诗还有疑问吗?

  四、赏读古诗

  1.质疑并解疑

  2..师:同为送别诗,给人留下的感受却不一样,一首缠绵伤感,一首积极向上。读的语气是不是也要有所不同呢?

  4.指导朗读、背诵

  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那时的感受呢?(指导朗读、试着背诵)选择一首,给大家读一读?不错,要是在注意一下句中的停顿、重音就更好了。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的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让人细细体会、再慢慢回味。

  听老师再读一遍好吗?看谁悟性最强,感觉最好。在下面试着练一练。谁愿意读?真不错。

  5.教师小结

  五结束语:

  通过今天我们学*的两首送别诗,相信同学们对古诗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的读本中还有一些送别诗,课后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再与今天学的送别诗对照着的体会下,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更尽一杯酒

  海内存知己

  无故人

  天涯若比邻

  伤感

  向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

  二、 整体感知: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学*

  1、 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 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 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 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7、 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 分析其他三联

  (1) 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 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 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 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 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 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2.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导语: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文学常识: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律诗8句分4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根据每一联的作用,分别称为“启、承、转、合。

  二、读: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蜀州,在今四川省。

  四、赏析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起:首联,破题,交待送别的地点和时间。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辅:辅卫

  三秦:长安附*关中一带的地方(点出了送别地点。)

  风烟:风尘烟雾 (点出送别时间:早晨)

  五津:四川省岷江上的五个渡口 (点出了行人将要去的地方)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省一带风尘雾霭中苍茫无际。”

  2.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3.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4.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的问题,诗人站在长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不能。 类似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诗人超常人视力之所不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开篇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壮阔的.境界,这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杨枝、泪痕、酒盏是不同的。

  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承:紧承上联所描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离别意:离别的情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

  宦游人:为做官而漂泊在外的人。(古时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成为游士或游学,离开家乡到异地做官称游宦或宦游)

  作者意在告诉杜少府此时我和你一样难过,但因为我们同是宦游人,命运相同,这次分别是别中之别,这两句诗很自然的把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写出来了。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名句)

  ——五六句笔锋一转,转而去安慰即将远行的友人。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这一句往往就是名句)

  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比:靠*,挨着。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即使在天涯地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这既是对杜少府的安慰也是对他的一种赞扬(点拨:知己)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志趣,是真挚的友情得到了升华。

  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无为:不要,不需要

  歧路:分别得路口

  沾巾:挥泪告别(人哭了,就要用手帕拭泪,于是沾巾就可以用来代替哭泣。这种字眼叫做代词或代语)

  8.回顾全诗: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劝慰他的朋友杜少府,但他不是一上来就劝他不要过于伤感。而是先用环境描写勾画出一个真实的送别画面,又表示自己和他一样都是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因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在精神上和情感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道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委婉写来,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一定可以排解了。

  9.小结

  这首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送别诗所有的缠绵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的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搜集有关初唐的诗歌加以分析比较

  2.背诵全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5

  一.《送别》引入

  一曲长亭外古道边,将古道送别唱得悠扬婉转,催人泪下,那离别之伤已然铭刻在心间。

  (此曲有学生会唱,一定强调只可轻声跟唱,重在用心体会送别之情)

  二.由曲到诗

  说道唐人的送别诗,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齐读此诗。

  2.解读此诗。

  诗的第一句:写送别地点

  诗的第二句:写朋友将要去的蜀州就在那风烟迷茫之中。表面写的是两个地方,但从时而回望长安和时而翘首蜀地中,表现难舍之情,没有离别字样,却一开篇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离情。

  诗的第三四句:写你我都是为了仕宦离别家乡、漂泊异乡。境遇相似,由己及人,推心置腹,言外之意,我们都不必为了这个已定的分别而过多的伤感。

  诗的五六句:笔锋一转,写下了开朗乐观最为人称道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时尚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么,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也如同*在咫尺。

  诗的七八句:委婉收结。

  3.简析.

  空间上的离别:

  时间上的离别:

  结合生活经历,各抒己见......

  小结:在遥远的离别,也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再长久的离别,也割不断真正的友情。只要彼此的`感情金石般牢固,哪怕是远在天涯,也犹如比邻而居。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表现了诗人----

  (高远的志趣,脱俗的情怀,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再次齐读此诗,体会别样的送别。

  四.完成课后练*,并背诵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扩展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精选10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拓展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

  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邻一样。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注释

  (1)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2)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3)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4)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5)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6)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7)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邻。

  (8)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9)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的这一首,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这两首诗相比,虽题材同为送别,而情调迥异,前后判若两人。这是由于作者在政治上屡遭挫折,未能摆脱个人的哀伤情绪所致。

  [译诗、诗意]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

  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高兴地面对别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念及此时,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

  送君千里,终有别。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湿润。“快别像女孩子一样,流泪送别。看,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着对方,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在咫尺啊。”

  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怀。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千古传颂。

  翻译

  在三秦护卫着的长安城,遥望五津的风尘烟雾。

  跟您离别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邻一样。

  不要在分别的道口,像普通青年男女一样,一起哭得泪水沾湿了手巾。

  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教学设想及依据]

  1、依据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尽量少讲析。

  2、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讲析代替实践。

  3、教学采用四步法:听读、译读、说读、背读。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诗歌的常识。

  2、了解诗歌朗读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味,领悟其意境。

  4、启发学生创新写作,在领会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能力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情感训练目标:通过朗读、赏析、创新、写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竟境。

  2、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联系诗歌意境,进行创新写作。

  [教学用具]录音机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了解诗歌

  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有很多创世佳作,它们

  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许多哲理,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大家从儿时起就开始接触中国古诗,你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儿时的启蒙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诗》吗,我建议全班一起背诵,来体会一下诗的情味美,感受诗的音乐美。(全班齐背《静夜诗》)你们都喜欢诗吗?为什么?(归纳诗的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和大家一起学*二首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黄鹤楼》。这节课我们要完成四个任务:

  1、听读——划分节奏

  2、译读——理解内容

  3、说读——体味情感

  4、背读——积累词语

  二、第一个教学板块,听读——划分节奏学会朗读

  1、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2、学生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以上教学板块让学生掌握了诗歌朗读方法,现学现用]

  三、第二个教学板块译读——理解内容领会意境

  1、指导学生大声读课本下面的注释,读一句诗翻译一句,允许学生进行讨论。

  2、讨论后可以互相译读。

  3、分别请几位学生示范译读这两首诗,教师更正,归纳总结。

  教师小结:《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离别之情,但由于诗人开阔的胸怀,完全没有给人一种因离别而悲伤的情调。《黄鹤楼》则是揽胜怀古思乡的名篇。它把神话与现实、古与今、情与景熔为一炉,创造了一个苍茫开旷的诗歌境界。相传李白在黄鹤楼想题诗,见了崔颢的作品后便感慨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板块以学生译读为主,达到完成诗意理解的目的]

  四、第三个教学板块,说读——体味情感创新运用

  1、再读诗文,让学生在读中领会诗人的情感。

  强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诗人对友情的坚贞信念和对世事旷达的情怀。而《黄鹤楼》则表达了诗人怀古思乡的情感。

  2、在品味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按以下要求写作:

  假如时光倒流,假如你就是王勃或者崔颢,请你把他们的诗文改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3、分别请学生交流自己的短文。

  [此板块以学生写作为主,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五、第四个教学板块,背读——积累词语再悟美文

  教师要求学生采用正确的朗读方法,分男女生再读全诗文,然后合上书,当堂背诵,亦可请个人示范背读。

  六、回味小结

  通过这两首诗的朗读、感悟与创新运用,让每位同学都已掌握了正确的读诗、赏诗的方法,并激发我们更加珍视朋友间的感情、热爱家乡,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附板书设计:

  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听读——划分节奏221或2122221或2212

  译读——理解内容送别思乡

  说读——体味情感豁达惆怅

  背读——积累语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释

  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同时写出了作者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该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释

  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同时写出了作者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该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请别在分手的岔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译文二三秦护卫着巍...

  相关赏析

  赏析一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

  赏析二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喻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

  赏析三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城阙:指古代都城长安。辅:护卫。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的关中之地。古为秦国,秦亡后,项羽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鉴赏】这是王勃供职长安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市)所作的一手著名的增别诗。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以写景起兴,对仗相当工整。“城阙辅三秦”是一个倒装的句式,其实是“三秦辅城阙”,指长安的城垣宫阙都被三秦之地护卫着。这一句一扫以往送别诗常有的萧索黯淡之象,起笔雄伟。下句“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泛指蜀州。这里诗人用一个“望”字跨越时空,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风烟”在此起了渲染离别气氛的作用,从而引出下文。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是诗人在直抒胸臆。诗人并没有接着叙写离情别绪,而是笔锋一转,转而说你我都是远离故土的宦游之人呀,彼此间应该都能体会这种心情的吧。也许是思绪太多,也许是无从说起,诗人在此有意略去了对众多思绪的叙写,而留下一片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增加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离别总是伤感的,但诗人并未停留于伤感之中,颈联笔锋一荡,意境又开阔了起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似受曹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启示,但曹植句强调志在四海,而王勃句强调友人间重在知心,天涯相隔也会是象相邻一样。这句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尾联紧跟前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别常常在分岔路口分手,“歧路”又一次照应送别之意。这句是诗人在即将分手之时劝慰杜少府之语,不要在分手之时抹眼泪了,像小儿女一般,只要心心相印,远在天涯,不也如*在咫尺吗?

  这首诗充分流露了诗人旷达的胸襟与对友情的诚挚。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代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二)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辅”,辅佐,这里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作诗,往往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可以置万山于几*,览千春于瞬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这首诗运用这种手法,一开头就展开一个壮阔的境界,同一般的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是不相同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同是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这两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比较疏散。这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也有其独到的妙处。开头如千尺悬瀑,从云端奔泻而下,接着便落入深潭,潺潺流来,飞韵清远,形成了一个大的起伏、一个强的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再接下去,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诗人高尚的志趣远远超出流俗的常情,诗人广阔的襟怀真的可以囊括世界;这两行名句发出的光亮简直要使一切送别诗黯然失色。诗的气势到此又掀起更大的波澜,象大鹏举起翅膀,挟着浑浑的旋风直冲霄汉,显出诗人的绝大笔力。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有的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这首诗是采用第二种手法结尾的。欣赏古代诗歌,特别是象五律这样既严整又短小的诗歌,不光要吟味它的某些妙句,还要领悟它的章法,它的思路的顿挫、腾跃,变化和发展。文似看山不喜*,诗也如此。

  从文学史的角度欣赏这首诗,不难感到它有一股新鲜的气息。初唐是我国古代一个强盛王朝的开端。唐代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高峰。延续二百年左右的诗歌的大革新、大发展是以初唐为滥觞的。王、杨、卢、骆等当时的诗坛健将是较早出现的开拓者。首先,他们反对唐初那种从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的诗风。杨炯说,王勃“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可见他是有意识地改革诗坛的弊病,提倡刚健的诗风的。就拿王勃的这首诗来说,该诗一洗绮丽之*,质朴雄浑,横溢奔放,曾使那时的读者耳目一新。这种诗风尔后就大大发展起来,成为盛唐诗坛的一种主导的风格。其次,他们对新诗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五言律诗为例,这种在唐代逐渐成熟和盛行起来的新诗体,在王勃等人的笔下已经开始尝试和形成了。王勃的这首诗,就是二首相当成熟的五言律诗。再读一读王、孟的五律,进而读一读李,杜的五律,就会发现这种新诗体在有唐一代的发展如大江奔流,一脉相承,而越往前去波澜越壮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你,知己啊知己,

  不论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友情深厚,江山难阻”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突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1. 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之:去,往。之任:去就任。蜀川:泛指蜀地。

  2. 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城阙:这里指长安。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 五津: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 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 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比邻:*邻。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 无为:不要,不用。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译文一: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译文二: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赏析一:

  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赏析二:

  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高兴地面对别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念及此时,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

  送君千里,终有别。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湿润。“快别像女孩子一样,流泪送别。看,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着对方,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在咫尺啊。”

  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怀。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千古传颂。

  赏析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年仅25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歌曲

  词:王勃(唐)

  曲:胡婷婷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拓展延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词解读

  一、送别诗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诗文中送别诗占有重大的比例。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李白的《赠汪伦》,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别诗贯穿于诗歌发展的整个过程,送别诗在中国诗歌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诗人情感表达最为真切的几种诗歌之一。送别诗在古体诗歌中的意义在于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情进行全面的阐述。当读到一首送别诗的时候就会被诗人与朋友、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同时在送别诗里也往往隐藏着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通过离愁别苦来表现诗人的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等等,所以送别诗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是诗人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进行良好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送别诗在诗歌中的意义还在于它所抓住的情感脉络都是简单而真切的,使读者在欣赏送别诗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辞藻来发现诗人的内心的想法,是古体诗歌中的一种比较简单的诗歌类型,其最主要表达的意思也不过是“伤离别”。古体诗中送别诗占有重要比例的原因在于古代的交通不方便,此时离别由于路途遥远或许今生难以再见,或许再见时已毛发斑白,也就有了“多情自古伤离别”。而王勃的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佳作,既表现了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也表现了自己前途的不顺,从而这首送别诗也对古体诗带来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初唐四杰”之一,在王勃以前或者王勃所处的时期,诗歌受到魏晋诗风的影响,诗文辞藻华丽,情感肤浅,诗风浮艳,诗文中的情感虚假,诗文创作无实际意义,只是一种辞藻上的堆砌,这是王勃所处时代的文化风气,这对于诗歌的良好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王勃是最先认识和极力改革诗坛弊端的人物之一,“初唐四杰”中的杨炯曾用“尝以龙朔初岁,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来对王勃进行评价,可见王勃对于当时的诗风改革的决心,有意提倡刚健诗风。王勃的诗文质朴雄浑给当时的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王勃的诗风和当时的诗风有着重大的差异,所以从诗风上来讲王勃的诗风就具有独创性,能够真切地认识到诗歌的重要意义,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表达方式。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全面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时候的作品,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全诗主要表达的是对游人的难离难舍,以及对前途的一片渺茫。在诗文的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作者对离别的地点和友人将要去的地点进行准确地交代,三秦之地保卫着长安,在风烟之中难以看见友人将去的目的地,诗文的开篇就给读者一种宏大的气势,在宏大的气势中又有一种浅浅的伤感,“浮云遮望眼”,看不见了,在此离别之后,首联采取的是一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长安离别所处景色的描写与想象中的五津的描写,将离别之情通过虚实景物的描写进行准确地阐述。在诗文的颈联(与君离别意,同时宦游人)中直接将离别的愁苦进行书写,为何我等要受这样的离别之苦,因为我等都是四海为官之人,这一联在书写离别之情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前途的茫然。都是四海为官之人,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漂泊,拥有好的前程?离别之情与壮志未酬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得情感上得到了进一步地升华。而全诗的颔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诗句,主要表达的是朋友就算是在天涯海角,但是此心相依,空间的距离不是问题,只要心灵在一起,那四海也形同虚设,于你于我也不过是距离上的问题,但是心在一起就如同人在一起。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相信纯真的友情是没有限制的,距离不是问题,但是同时也隐藏了作者一种浅浅的慰藉,四海广阔,此去将距离遥远,还好有着纯真的友情,希望这友情可以突破距离的限制。而诗文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往往被众人所忽略,而其实这句也是一句经典诗句,不光是对以上诗句的一个总结,同时也将离别之情表现到了极致,作者在诗句中劝解朋友在离别的路口不要像小儿女一样热泪满眶,同时也是在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落泪,此时这里的无泪胜过有泪,将离别的伤感全面地展现了出来。全诗是一首送别诗,所以全诗以离别愁苦为基调,同时也对友情和壮志进行良好的地表达,全面地展示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友情,同时也表达出作者的壮志,而壮志的表现主要在于颔联中化用了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意境,整首诗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扬,时而情感细腻,是唐诗中的精品。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诗文独创性的具体表现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在中国唐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作者的独创性,从而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这首诗经过几百年以后还能被广大的读者所熟知。

  1。诗风和诗体上的独创性。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王勃进行诗风改革的一个重要代表作,全诗撇弃了六朝承袭下来的浮艳诗风,创建了一种刚健的诗风,这种诗风在后来的唐诗中得到良好的展现,使得唐诗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成为了我国诗歌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在诗体上,五言律诗作为一种新诗体,在王勃等诗人的笔下尝试而形成,并走向成熟,使得五言律诗成为唐诗诗体的一个典型,从而使得更多的诗人来进行五言律诗的创作,使得中国诗文得到进一步地良好发展,丰富了古体诗歌的诗体类型。

  2。诗文创作思想上的独创性。以往的送别诗都是比较缠绵的,总是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感觉,王勃的这首诗将壮景应用到情感的表达之中,通过壮景来对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将送别诗的情感良好表达的同时,避免了诗文中的无病**现象的发生,全诗虽然写的是离愁别苦,但是却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这给后世的诗文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李白的《赠汪伦》也就是这种创作思想的良好利用。

  3。诗文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全诗的首联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在传统离别的诗词歌赋中往往采用的是凄凉的景物来进行离别情意的表达,而这首诗采用的却是一种辽阔的景物来对离别之情进行表达,其表达手段相对于用哀景来表达更能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同时使得全诗的情感色彩更加亮丽,避免了送别诗那种阴暗的感情色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诗文的尾联采用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作手法,通过劝解莫要流泪,将离别之情进一步地进行升华,使得依依惜别之情更加淋漓地展现出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扩展3)

——报任安书教案 (菁华10篇)

报任安书教案1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

  4、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很难弄清句意,需要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

  鞭棰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 ) 囹圄( )

  槛(jiàn) 缧绁(lé 高中数学;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偷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耶?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众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学*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报任安书教案2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解题

  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 “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解说:突出“信”及“信”的来由和内容,为课文内容指向。)

  三、研*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自托于无能之词、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解说:文章字词难度较大,好在课文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但其中仍有些词句需要解决,为学生理解文章扫除障碍。)

  2.播放录音或教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诵读。

  (解说: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调,进入文章情景。)

  3.内容与形式梳理。

  学生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

  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解说:训练概括语段能力,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为下一步突破重点作准备。)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诵读课文。

  (解说:为下节课深入学*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课文

  1、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

  (1)分段研*,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

  ①研*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解说: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实际上也是要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可结合板书设计进行。)

  (2)体会性阅读。

  让学生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明确(以第2段为例):

  第2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先把“不辱”和“**”对比,更显“**”之可悲;又把“六**”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解说:努力打破学生与作家、作品的“隔”,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去体会、理解作者伟大的痛苦和伟大的精神。要把品味的权利还给学生。)

  2、欣赏品味。

  主要通过品读课文来领会其文辞流畅优美,与思想感情的表达配合无间的特点。比如,作者特别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课文第2段写“四不辱”和“六**”,第3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表达情感一气贯下,酣畅淋漓。

  学生诵读体会。

  (解说: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品读,语言形式对思想感情表达上的作用要由学生通过多读来体会。)

  二、课堂训练

  完成课后练*一和练*三。

  (解说: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一、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是当之无愧的,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情操,它在行文、语言上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让人千年后仍能想见司马迁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洒同情之泪。

  (解说:在课堂练*基础上顺势总结课文,能与导语呼应,强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解说:这是对课文主题的延伸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能力。)

报任安书教案3

  《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

  鞭(chuí)圜墙(yuán)占卜(bǔ)囹圄(wǔ)

  槛(jiàn)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②不能与死节者比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及在槛阱之中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恨私心有所不尽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④惟倜傥非常之人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学*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报任安书教案4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

  4、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很难弄清句意,需要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

  鞭棰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 ) 囹圄( )

  槛(jiàn) 缧绁(lé 高中数学;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斯、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偷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耶?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众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学*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报任安书教案5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

  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经历。

  教师补充解说《史记》,强调:

  1、思想(四点);

  2、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

  3、影响。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臣,实则*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

  3、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1—3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4—5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二、指导学生熟读铺排句和用典句

  1、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其次易服**,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其次毁肌肤、断支体**,最下腐刑极矣!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居室。

  第三课时

  一、师生共同探讨以下内容: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A、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B、“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C、“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二、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A、“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

  ②**——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学*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三、教师总结全文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唯一书信。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四、与《悲士不遇赋》(语文读本)比较阅读

  具体内容见《教案》P140页。

  五、归纳本文中的语言现象,针对高考考点作一次系统的梳理。

  1、通假字(10个)

  2、古今异义(见《教案》P123页)

  3、词类活用(同上)

  4、文言句式

  5、一词多义(见《教案》P130页)

  六、布置作业

  主要侧重于词语积累和文句翻译。

报任安书教案6

  学*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学*过程:

  一.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 关于本文及屈原

  《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自沉于汨罗江。

  三. 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1. 段:既:“已经”,或“以后”。行吟(于)泽畔。举世:全世,整个人间。古今异义——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是以见放:被。

  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2.段:圣人不凝滞于物:被。何故沉思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古今异义) 自令放为?自令——令自,让自己、使自己。放——被流放。为——句末疑问语助。

  译文: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3.段:吾闻之:音节助词。新浴者、新沐者:刚。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者乎?——以:用、让。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

  译文: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4.段:渔父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鼓枻而去:敲打船桨。

  译文: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四. 问题探讨:

  1. 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他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 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的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3. 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 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见第一段: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5. 比较阅读分析:

  ⑴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有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⑵《报任安书》(节选)和《渔父》真实地展示了司马迁和屈原内心世界的深刻矛盾。请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

  《报任安书》采用书信的形式,面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只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所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内心充满了矛盾。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报任安书教案7

  一、朗读

  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 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

  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四、 引导学生归纳:

  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四层进一步隐忍苟活为写《史记》的原因。

  五、 引导学生翻译第六段,让学生找出照应前文的句子,是怎样表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明确:本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在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沉浮”“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六、 朗读

  4——6自然段,再次体味作者隐忍苟活、沉痛悲愤的心情。

  七、 总结全文: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八、 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

报任安书教案8

  学*要求:

  1. 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 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 学*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 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学*过程:

  一. 背景介绍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臣,实则*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迭岩。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二. 课文分析

  ①研*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②研*第2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明确: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

  ③研*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④研*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三. 总结全文

  总结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大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四. 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1. “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学*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隐忍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 “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报任安书教案9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司马迁写作本文的背景,学*他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教学步骤:

  一、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受腐刑而坚持写完《史记》,他的这种精神在《报任安书》中充分进行了表述。

  作者借给朋友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这里应明确:朋友任安之托实际上是让司马迁在武帝面前说情,当时司马迁隐忍苟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因此在文中反复的说明这个意思。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悟其情感,并将难点做上记号。

  三、学生参照注释,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思考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1——3自然段,明确本段落的意思: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翻译,明确: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迟表意。 这一段还应明确:“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心志。

  二、 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本段是全文的难点。

  可分为四层:

  1、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在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自己有什么气节。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大之辱。

  3、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4、在举王侯将相**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说明自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四、小结:总之,这三段逐步说明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五、学生熟读1——3自然段,进一步体味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4—6自然段,总结全文。

  一、朗读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 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四、 引导学生归纳: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四层进一步隐忍苟活为写《史记》的原因。

  五、 引导学生翻译第六段,让学生找出照应前文的句子,是怎样表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明确:本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在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沉浮”“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六、 朗读4——6自然段,再次体味作者隐忍苟活、沉痛悲愤的心情。

  七、 总结全文:《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八、 布置作业:反复朗读课文,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

  

报任安书教案10

  《报任安书》教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

  鞭(chuí)圜墙(yuán)占卜(bǔ)囹圄(wǔ)

  槛(jiàn)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②不能与死节者比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及在槛阱之中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恨私心有所不尽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④惟倜傥非常之人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学*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扩展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 思想感情。

  (二)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阙(què)宦(huàn)萋萋(qī)柯(kē)

  2、熟读这五首诗歌,请同学自己查阅关于这五首诗歌的鉴赏材料。

  二、正课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作家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 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3、评点:

  城阈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气象开阔,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宦游”,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何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诗缠绵排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人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

  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

  (二)《黄鹤搂》

  1、朗读《黄鹤楼》(注意节奏、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黄鹤楼》选自《全唐诗》,有人 评价,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传说李白到黄鹤楼要想赋诗,忽见崔颢之诗,曰有此诗在此,何必我写,遂罢笔。作者崔额,唐代诗人,汴州人,开元进士。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矾头。

  3、评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象,昔日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空余”二字,令人思接千载,心生遐想。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乘鹤已去,只有千载浮云不变。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令人产生无限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历历”“萋萋”展现了山川草木鲜明的层次和色调。思路从历史幽情转移到现实景物,实现从时间到空间的转换。形成宏阔而又苍凉的意境。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意境再次由实而虚,眼前之景、思乡之情与悠远的历史情怀融为一体,形成宏阔壮大而又苍凉的艺术境界,气韵横生。言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属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

  四、 小结

  从形式上看,这两首诗都属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律,《黄鹤楼》是七律。律诗的共同特点是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当然还有其他如*仄方面的要求,我们可暂不管它。五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以不念破词为准。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从内容上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属于送别诗,写得开阔雄浑,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黄鹤楼》属于思乡诗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它们确是唐诗中的精品。

  五、作业

  1、完成相关的课后练*

  2、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第二课时

  一、预*

  1、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2、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泊秦淮》《夜雨寄北》

  二、正课

  (一)《酬乐天扬州动迁*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 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评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是很荒僻偏远的。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认为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两种观点各有依据,讲授时不必强求理解的一致性)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 精神。

  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 精神。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附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二)《泊秦淮》

  1、朗读《泊秦淮》,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太和二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世称杜樊川。杜牧工诗、赋及古文,以诗的成就为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秦泊,河名。发源于江苏省漂水县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流入长江。相传秦时凿钟山以疏淮水,所以叫秦淮河。秦淮河**曾是酒家林立的繁华地区。

  3、评点:

  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首句 写作者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互文见意,写皎洁的月光洒在烟雾迷蒙的水面上,栖在水边的白沙上,勾画出秦淮河**朦胧情冷的景象。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指以卖唱为生的乐妓。《后庭花》又名《玉树后庭花人陈后主在金陵时,荒于声色,作《玉树后庭花》舞曲。终朝与狎客、妃嫔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终至亡国。世人以《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诗人在人们*以为常的歌声中听出了亡国之音,并加以艺术概括,具有典型意义,表现诗人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这首诗描写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淡烟寒水,夜幕朦胧;一幅是歌楼酒树,灯红酒绿。迷惆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三)《夜雨寄北》

  1、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和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 党争的牵连,屡遭排斥,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

  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也有人说是写给友人的。

  3、评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意思是妻子寄信来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团聚,而我因事耽搁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一问一答,一抑一扬,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巴山夜雨和诗人的愁情形成一种融通,情与景的揉合,达到了极好的抒情效果。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构筑了一个现实与想象融合、时间与空间自由切换的艺术境界境界,曲折委婉,含蓄隽永。

  这首诗把秋雨夜景与思妇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四、 小结

  这三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是七言律诗。后两首是七言绝句。《酬》是酬答诗,表现作者长期遭贬的愤慨不*的心境。啪秦淮》是讽喻诗,表现诗人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夜雨寄北》是爱情诗,表达诗人思念妻子的感情。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

  2、默写背诵诗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二)能力目标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阙(què)宦(huàn)萋萋(qī)柯(kē)

  2、熟读这五首诗歌,请同学自己查阅关于这五首诗歌的鉴赏材料。

  二、正课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作家作品简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

  3、评点:

  城阈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气象开阔,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宦游”,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何伤?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诗缠绵排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人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

  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

  (二)《黄鹤搂》

  1、朗读《黄鹤楼》(注意节奏、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黄鹤楼》选自《全唐诗》,有人评价,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传说李白到黄鹤楼要想赋诗,忽见崔颢之诗,曰有此诗在此,何必我写,遂罢笔。作者崔额,唐代诗人,汴州人,开元进士。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矾头。

  3、评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象,昔日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空余”二字,令人思接千载,心生遐想。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人乘鹤已去,只有千载浮云不变。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令人产生无限感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历历”“萋萋”展现了山川草木鲜明的层次和色调。思路从历史幽情转移到现实景物,实现从时间到空间的转换。形成宏阔而又苍凉的意境。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意境再次由实而虚,眼前之景、思乡之情与悠远的历史情怀融为一体,形成宏阔壮大而又苍凉的艺术境界,气韵横生。言尽而意无穷。

  这首诗属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

  四、小结

  从形式上看,这两首诗都属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律,《黄鹤楼》是七律。律诗的共同特点是颔联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韵。当然还有其他如*仄方面的要求,我们可暂不管它。五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律诗朗诵的节奏可以是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以不念破词为准。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从内容上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属于送别诗,写得开阔雄浑,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黄鹤楼》属于思乡诗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它们确是唐诗中的精品。

  五、作业

  1、完成相关的课后练*

  2、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第二课时

  一、预*

  1、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

  2、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泊秦淮》《夜雨寄北》

  二、正课

  (一)《酬乐天扬州动迁*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评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是很荒僻偏远的。

  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认为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两种观点各有依据,讲授时不必强求理解的一致性)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附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二)《泊秦淮》

  1、朗读《泊秦淮》,注意朗读节奏,读出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802—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诗人。太和二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世称杜樊川。杜牧工诗、赋及古文,以诗的成就为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秦泊,河名。发源于江苏省漂水县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流入长江。相传秦时凿钟山以疏淮水,所以叫秦淮河。秦淮河**曾是酒家林立的繁华地区。

  3、评点:

  这首诗是五言绝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首句写作者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互文见意,写皎洁的月光洒在烟雾迷蒙的水面上,栖在水边的白沙上,勾画出秦淮河**朦胧情冷的景象。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指以卖唱为生的乐妓。《后庭花》又名《玉树后庭花人陈后主在金陵时,荒于声色,作《玉树后庭花》舞曲。终朝与狎客、妃嫔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终至亡国。世人以《玉树后庭花》为亡国之音。诗人在人们*以为常的歌声中听出了亡国之音,并加以艺术概括,具有典型意义,表现诗人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这首诗描写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淡烟寒水,夜幕朦胧;一幅是歌楼酒树,灯红酒绿。迷惆的景色与淡淡的哀愁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三)《夜雨寄北》

  1、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和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党争的牵连,屡遭排斥,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

  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也有人说是写给友人的。

  3、评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意思是妻子寄信来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团聚,而我因事耽搁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一问一答,一抑一扬,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巴山夜雨和诗人的愁情形成一种融通,情与景的揉合,达到了极好的抒情效果。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构筑了一个现实与想象融合、时间与空间自由切换的艺术境界境界,曲折委婉,含蓄隽永。

  这首诗把秋雨夜景与思妇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四、小结

  这三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是七言律诗。后两首是七言绝句。《酬》是酬答诗,表现作者长期遭贬的愤慨不*的心境。啪秦淮》是讽喻诗,表现诗人对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夜雨寄北》是爱情诗,表达诗人思念妻子的感情。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

  2、默写背诵诗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

  通过品读,理解此送别诗“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无注解、无背景裸读诗歌。

  二、释题

  送别诗 官职 到、往 四川

  杜少府=杜审言?

  三、读诗

  (一)一生读 关注字音停顿 补充律诗的停顿

  (二)自由读 提疑: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太明白?

  可能涉及:城阙 三秦 五津 歧路……

  (三)师生共同赏读 边赏边朗读

  1.首联

  由学生提疑的地名引出首联的赏读

  写景特点:一远一*,一明一暗,对比强烈。

  辅:长安城雄伟的气势

  望:站在气象雄伟的长安城下,举目遥望蜀州方向,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烟迷茫,路途遥远,在这想象中,似能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及日后的艰难,无线依依惜别之情展现在壮阔的境界中。

  形成板书:起——将远别 * 缓 壮阔

  2.颔联

  将离别,这样的离愁别绪,我与你,“与君”感同身受,为什么呢?

  “同”:外出做官,漂泊在外,你的感伤我懂,客居中的话别,别中别,更是多了一份愁绪。

  形成板书:承——同宦游 忧伤 共鸣感

  3.尾联

  “共沾巾”: 在离别的地方送别,在“歧路”上,如果是你跟最好的朋友分别,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百度搜索,现在西安(长安)到成都(蜀州)乘坐火车快车需要十几个小时。那么在交通不发达的唐代需要多久呢!何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这一别许是生离死别呀!是常人就会“共沾巾”,这种情况下,诗人王勃怎么说?

  “无为”:不要,不需要。体现一种勇往直前的积极进取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形成板书:合——莫沾巾 释然 放下 乐观

  4.颈联

  “知己”:莫沾巾凭什么?——知己 “知己”与“友人”的区别

  “比”:靠*、挨着 如:其两膝相比者。心*、情真,即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身在*邻。正如秦观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幕幕。这是怎样的一种胸襟和气魄啊。

  形成板书:转——若比邻 豪迈雄浑

  5.结合板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读——师范读——齐读

  (四)关于离别诗及诗人王勃

  1. 同学的朗读让我感到这么一种豪迈和旷达。下发打印好的离别诗。

  请同学结合诗句谈谈大部分离别诗所表达的情绪。——悲伤 惆怅

  2.《唐诗三百首》选者曾说,“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

  王诗一出,其它的`送别诗便黯然失色,缘于立意不落俗套。

  生命的长度不以年龄衡量,即便有诸多不如意(官职小,两度被贬,找人记恨),好好向前看。

  (五)关于离别

  “离别”“告别”这是一个很由情怀的词语,古人一别许是一生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视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所以“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形成了送别文化。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让你黯然销魂的,只有离别。

  面对离别,有人说离别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绵绵情怀;有人说离别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哀回忆;还有人说离别是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切切思念……

  王勃说,离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就象诗中所说那样,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只要那份真情在,我们也能感觉到就在*旁,这是做朋友的最高境界。

  论诗凄婉的离别还是豪迈的离别,都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罢了,无可厚非。作家曹文轩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让我们明白: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其实作的就是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这是一种生命的体验。

  董卿在《朗读者》第七期卷首开场说得好:离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离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板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起——将远别 * 缓 壮阔

  承——同宦游 忧伤 共鸣感

  转——若比邻 豪迈雄浑

  合——莫沾巾 释然 放下 乐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4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法设计:

  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诗中一些字词的运用,学生可能在理解上产生问题,可采用讨论、点拨、联想、想象的方式加以解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描写,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他的作品。(一学生读)这位同学仿佛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那种情景之中,使大家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首诗了,下面我们就进入对此诗的学*。

  二、整体感知:

  1、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正课:

  1、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6、你从诗中的哪句话理解到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用自己的话来说。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邻一样。”这句话可以说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

  8、分析其他三联

  (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颈联则推开一层,转述别后思绪,所以1—6句诗意似悲而作者旷达的胸襟可以显见,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

  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9、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四、拓展:

  同学们,结合我们刚才分析诗的方法来看下面几首诗,首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找出你最喜欢的一首,分析诗人的感情,最后比较诗人之间相同或不同之处。

  五、作业:

  以杜少府的口吻,以你们自己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六、板书:

  三秦(送别地点)

  望并非远别

  五津(上任地点)

  同宦游(身份)

  知己豁达、乐观、坦然

  意心愿

  比邻

  无为共沾巾

  七、附:

  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

  王维王昌龄高适

  渭城朝雨邑轻尘,寒雨连江夜入吴,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清清柳色新。*明送客楚山孤。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洛阳亲友如相问,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一片冰心在玉壶。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

  通过品读,理解此送别诗“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无注解、无背景裸读诗歌。

  二、释题

  送别诗 官职 到、往 四川

  杜少府=杜审言?

  三、读诗

  (一)一生读 关注字音停顿 补充律诗的停顿

  (二)自由读 提疑: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太明白?

  可能涉及:城阙 三秦 五津 歧路……

  (三)师生共同赏读 边赏边朗读

  1.首联

  由学生提疑的地名引出首联的赏读

  写景特点:一远一*,一明一暗,对比强烈。

  辅:长安城雄伟的气势

  望:站在气象雄伟的长安城下,举目遥望蜀州方向,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烟迷茫,路途遥远,在这想象中,似能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及日后的艰难,无线依依惜别之情展现在壮阔的境界中。

  形成板书:起——将远别 * 缓 壮阔

  2.颔联

  将离别,这样的离愁别绪,我与你,“与君”感同身受,为什么呢?

  “同”:外出做官,漂泊在外,你的感伤我懂,客居中的话别,别中别,更是多了一份愁绪。

  形成板书:承——同宦游 忧伤 共鸣感

  3.尾联

  “共沾巾”: 在离别的地方送别,在“歧路”上,如果是你跟最好的朋友分别,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百度搜索,现在西安(长安)到成都(蜀州)乘坐火车快车需要十几个小时。那么在交通不发达的唐代需要多久呢!何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这一别许是生离死别呀!是常人就会“共沾巾”,这种情况下,诗人王勃怎么说?

  “无为”:不要,不需要。体现一种勇往直前的积极进取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形成板书:合——莫沾巾 释然 放下 乐观

  4.颈联

  “知己”:莫沾巾凭什么?——知己 “知己”与“友人”的区别

  “比”:靠*、挨着 如:其两膝相比者。心*、情真,即便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身在*邻。正如秦观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幕幕。这是怎样的一种胸襟和气魄啊。

  形成板书:转——若比邻 豪迈雄浑

  5.结合板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读——师范读——齐读

  (四)关于离别诗及诗人王勃

  1. 同学的朗读让我感到这么一种豪迈和旷达。下发打印好的离别诗。

  请同学结合诗句谈谈大部分离别诗所表达的情绪。——悲伤 惆怅

  2.《唐诗三百首》选者曾说,“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

  王诗一出,其它的送别诗便黯然失色,缘于立意不落俗套。

  生命的长度不以年龄衡量,即便有诸多不如意(官职小,两度被贬,找人记恨),好好向前看。

  (五)关于离别

  “离别”“告别”这是一个很由情怀的词语,古人一别许是一生再难相见,因此,古人很重视离别,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所以“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形成了送别文化。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能让你黯然销魂的,只有离别。

  面对离别,有人说离别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绵绵情怀;有人说离别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哀回忆;还有人说离别是别时容易见时难的切切思念……

  王勃说,离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就象诗中所说那样,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只要那份真情在,我们也能感觉到就在*旁,这是做朋友的最高境界。

  论诗凄婉的离别还是豪迈的离别,都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罢了,无可厚非。作家曹文轩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让我们明白: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其实作的就是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这是一种生命的体验。

  董卿在《朗读者》第七期卷首开场说得好:离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离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板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起——将远别 * 缓 壮阔

  承——同宦游 忧伤 共鸣感

  转——若比邻 豪迈雄浑

  合——莫沾巾 释然 放下 乐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扩展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合集5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1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更多《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文章推荐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

  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邻一样。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又说:“忧思成疾,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从齐梁到初唐,浮华艳丽的诗风一直占据着诗坛的统治地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扭转了齐梁诗风,为诗歌创作开创了新的风气。王、杨、卢、骆,“以文章名天下”,称“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杜甫在《戏为六绝句》里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说那些嗤笑“四杰”的人只能“身与名俱灭”,而“四杰”却像万古长流的江河,他们的美名永远不会泯灭。杜甫对“四杰”的推崇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就拿王勃这首诗来说吧,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接下去又说,山高水远并不能阻隔知己的朋友在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遂成为全篇的警策。直到最后才劝他不要在分手的时候过于悲伤。这样写来多么委婉!杜少府一定会感到亲切,他那点缠绵悱恻的感情也一定可以排解开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3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⑴

  城阙辅三秦⑵,风烟望五津⑶。

  与君离别意⑷,同宦游人⑸。

  海内存知己⑹,天涯若比邻⑺。

  无为在歧路⑻,儿女共沾巾⑼。

  注释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倒装句,意思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地方。比邻:并邻,*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挥泪告别。

  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在长安时候写。“少府”,唐朝对县尉通称。姓杜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赏析

  此诗送别诗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情景,尾联点出“送”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志向、豁达情趣和旷达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皇宫前面望楼。“城阙”,指唐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送别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杜少府要去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形势和风貌。送别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五津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视力所及,用想象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宦游人”。彼此离别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规定,却有其独到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天涯海角也如同*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永恒,无所不在,所抒**感乐观豁达。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一句话,意思:“在这即将分手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对朋友叮咛,也自己情怀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却要拖一个尾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5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扩展6)

——蜀相教案优选【5】篇

  蜀相教案 1

  【教材内容】

  唐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李白和杜甫各领风骚,继承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传统,在学生充分的`学*解读这两首诗之后,再次让学生走进这两首诗,利用本节课的比较阅读,更加深入的从四个角度去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风格和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的不同,并通过写作交流呈现自己的理解。

  【教学目标】品味涵咏诗歌,深入理解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

  【教学重难点】探究理解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唐代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时代,其中出现了两位伟大的诗人,他们是(学生齐声回答)李白、杜甫。韩愈在他的诗中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给予他们的诗歌以的高度赞扬,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他们的诗歌,感受他们不同的风格,不一样的情怀。

  (过渡语:首先我们看一下这节课的学*目标,大家齐读一下)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涵咏诗歌,深入理解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二、合作探究涵咏诗歌就需要朗读,古人云“三分诗靠七分读”,包含情感的吟诵,可以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然我们再次聆听关于《蜀道难》和《蜀相》的朗诵

  2、诵读品韵味(设置朗读情境)找四名同学分别跟着音乐来朗诵这两首诗。朗读结束之后同学们谈出听后的感觉总结出李白和杜甫不同的风格。

  老师板书:豪放飘逸沉郁顿挫老师提问:那么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区别他们的这种不同风格呢?学生思考回答出四个方面。

  老师板书:意象手法情感意境老师布置任务:下面我们就分成四个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讨论。一组分析意象,二组分析手法,三组分析情感,四组分析意境。相互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

  2、细读文本,多角度分析李杜诗歌风格的不同,完成表格

  学生充分的讨论之后,交流讨论结果。

  1、一组同学联系诗句,找出意象,分析李白笔下的意象“吞吐山河,包孕日月”,体积巨大,而杜甫的诗句写了*常细微的事物。老师总结“象由心生”,意象解读对理解诗歌很重要。

  2、二组同学联系诗句,找出手法,分析出李白善于运用大胆地夸张和想象来表达他的情感,而杜甫却借乐景写哀情,借古伤今含蓄、迂回的传情达意。老师做出评价。

  3、三组同学联系诗句,分析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赞美,热爱,对国事的担忧而杜甫则是仰慕、伤感和壮志难酬。老师做出评价“诗者,吟咏性情也”。

  4、四组同学分析出李白诗歌的意境雄奇壮观,大气磅礴,而杜甫诗歌的意境却是幽静、寂寞和阴冷的。老师做出评价“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境需心领神会。

  老师总结:在充分的交流之后,我们更加明确了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老师提问:你们能再回忆几首李杜的诗歌来展现他们这种不同的风格吗?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三、回顾所学,加深对李杜诗歌不同风格的理解学生回顾背诵李白、杜甫的诗歌并分析,老师指导学生依据风格去朗诵。用声音去传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大约七八人展示)过渡:从大家朗读中可以看出,李白杜甫的诗歌已深入人心,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对李白和杜甫有了更深厚的情感和认识,下面我们就以“我心目中的李白”或“我心目中的杜甫”为题写写你对他们的认识。进入下一环节四、表达感知,以“我心目中的李白”或“我心目中的杜甫”为题,写写你对他们的认识。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展示,学生点评。老师展示作品并朗诵:在我的心中,有一个长长的影子,纵跨上下千余年,青衫长袖。持剑把酒,他,就是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在我眼中的李白,满心情谊;“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在我眼中的李白,洒脱豪放。李白,一代诗仙,盛唐狂人,用豪情作巨笔,写下了锦绣大唐。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李白杜甫诗歌风格迥异的原因,希望同学们从中也能学到一些解读诗歌的方法。六、布置作业:课下背熟这两首诗,并整理好本节课的学*笔记。

  【板书设计】

  亦真亦幻话诗意

  豪放飘逸沉郁顿挫

  蜀相教案 2

  【学*要点】

  1.探究诗歌的结构。

  2.通过对比阅读探究有相同因素的诗歌的情感手法的不同。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诗歌的结构。

  【探究活动】

  1.律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请你结合《书愤》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诗 歌的的结构章法的题目,律诗十分讲究起承转合,注意和意境主旨的联系。

  【讨论明确】

  《书愤》的起句,“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明了诗题中 的“愤”字,这“愤”是贯穿全诗的意脉。结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以《出师表》中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表明至死也不 放弃恢复中原的大志。诗人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

  要点二:探究诗歌的情感。

  【探究活动】

  1.《临安春雨初霁》(参见“相关链接”)与《书愤》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诗歌的异同的题目,所给的材料基本有相似的地方,或是题材相*,或是作者相同,抑或是抒情的手法有相似之处,答题时要抓住诗歌的 侧重点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这两首诗都写于1186年,陆游在被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代理)知严州(现在浙江建德)军州事。《书愤》这首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 情。全诗以“愤”为意 脉,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在临安写的。这首诗的首联表示对仕途的厌倦与失望,并透露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用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颈联呈现一个极闲适的境界,却在背后,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与牢骚;尾联是自我解嘲,悲愤之情见于言外。可见,在内容上,这首诗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 与牢骚,在风格上,如果说《书愤》*似杜甫的话,这首诗更*似苏轼的一些作品,写得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探究活动】

  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教师释疑】

  这是 一道探究诗歌的异同的题目,所给的材料基本有相似的地方,或是题材相*,或是作者相同,抑或是抒情的手法有相似之处,答题时要抓住诗歌的侧重点进行分析。

  【讨论明确】

  《书愤》和《蜀相》有相似之处,要说不同,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和“老臣心”;《书愤 》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在景中融情,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悲 叹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而《书愤》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可见,两诗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 些区别。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 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死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的“灯前笑说”表现了诗人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

  蜀相教案 3

  教学目的

  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空”、“自”两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诗歌的尾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生*提示: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院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二、诗歌分析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

  诗的一开始作者以设问提起,好像凭空高歌,飘然不俗。然后自答:就就在那古柏森森的锦官城外的地方!紧接着他写下了祠堂内部的荒凉景色。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荫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无人欣赏。景色的描写中灌注着感物思人的情绪,为下面转写人事作了过渡。

  五、六两句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诗人专程为凭吊诸葛亮的祠堂,自然要想到他的生*: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恩遇,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取荆州,定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这样的辉煌业绩,被诗人用两句话概括出来,既有高度的文字技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倾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毕竟没有实现,所以诗人在尾联中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包含了无限惋惜。这种惋惜当然不只是杜甫一人有,后来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曾为之痛哭流泪。而杜甫的这首诗对后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载,时隔四十多年,永贞革新失败,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就曾吟诵过杜甫的这首诗。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正要收复祖国山河时,不幸病危,临死也曾吟咏过这两句诗。这一方面说明了杜诗的成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浩然正气激动人心。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三、学生练*背诵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

  蜀相教案 4

  【教学目的】

  1.注重诵读,体会古诗意境

  2.通过诵读,加深对古诗的了解

  3.培养对古诗的喜爱情感

  【教学设想】

  以学生诵读为主。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主旨,体会意境,并指导背诵。

  【教学用时】

  一课时

  《蜀相》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用散文式的语言描述“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激发学生想象,总结环境特点。

  然后教读这三句诗,告诉学生这描绘的是一个人的长眠之地,这个人是蜀相——诸葛亮。

  二、朗读并理解这首诗

  1.教师范读《蜀相》,学生诵读。

  2.要学生根据《出师表》,简单谈谈后人眼中的诸葛亮。

  读诗,找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诗句,它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勋。

  3.进一步要学生谈谈想象中的诸葛亮墓地。

  4.强调“丞相祠堂何处寻”,要学生发现问题。

  5.品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讨论理解上一问题。

  感叹人世沧桑,诗人杜甫表达了对诸葛亮永远的崇敬赞佩及深深的缅怀惋惜。

  三、多种形式朗读,指导背诵。

  蜀相教案 5

  教学目标:

  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并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古诗的诵读。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点拨法。对于诗歌,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讲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拜访,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的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襄阳古隆中(今襄樊市西)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1、有目标就要坚持不懈

  2、遇到困难是退缩还是求助他人想办法一起解决

  3、一个人要有才能、有本事,才能得到赏识。

  诸葛亮在出山前就很有名了,所以刘备才会慕名去请他。所以呢,我们也是一样,不管是学知识,还是学技能本领,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学,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不被淘汰。

  那今天我们学的这篇古诗就和故事中的主人翁有关,请大家打开书39页。

  师:之前大家学过李白的诗吗?那李白的诗具有什么风格呢?

  生:浪漫主义风格。

  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板书:《蜀相》杜甫

  二、介绍作者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蜀相》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

  三、全班朗读,整体感悟

  《蜀相》是一首古诗。学*古代的文学作品,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大家先听老师读一遍,然后大家一起朗读。

  1、师:刚才我们一起读过,大家感受一下,作者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师: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

  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

  明确: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还要注意到诗句中的停顿。(师示范)

  3、那我们再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 (点评)

  刚才,我们诵读了诗歌,并且了解了诗歌的基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

  四、分析诗歌

  1、这首诗的题目叫《蜀相》,指的是谁?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题目《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2、那诸葛亮是什么时期的人物呢?——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有谁了解诸葛亮的一些事迹,大家分享一下?

  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4、那作者写的是诸葛亮,是一个过世的人,大家想想这应该属于什么诗?

  是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还是送别诗、怀古诗?——怀古诗

  5、这首诗是怀古诗,既有写景,又有叙事,哪部份是写景?哪部份是叙事?

  ——前四句。诗的前两联主要写祠堂从外到内的景色,寄托了诗人无限心事;后两联主要写诸葛丞相的伟绩和后人对他的崇敬。

  6、开头以自问引起,丞相祠堂何处寻?“寻”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诗人不知道丞相祠堂在哪儿吗?

  特地去找,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路过;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用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

  7、那么“丞相祠堂”在哪儿?——锦官城外柏森森。

  “锦官城”是什么地方?四川省成都市。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

  “柏森森”: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森森”,是形容柏树的高大而茂密。柏树衬托诸葛亮的形象,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8、丞相祠外面柏树围绕,那丞相祠的里面又有些什么景色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9、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自”“空”。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却与诗人无关,就像朱自清《荷塘月色》里说的一样:“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诗人面对丞相祠堂的无限春色,感受到的是凄清冷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时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

  10、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这句诗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

  “三顾”,三次拜访,这里指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20里)时,刘备三顾茅庐登门拜访,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已打天下的事。

  “天下计”写诸葛亮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

  “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的宏伟业绩。

  “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只是简单的两句话就凝练的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刘备、济助后主。

  11、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最终却没有实现,从哪里可以看出呢?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为之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12、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13、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杜甫自己呢?

  有,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他是想做宰相的,却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

  五、诵读指导,让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1、“丞相”要读出亲*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缓,读出欣慰的语气。

  2、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3、“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长”与“泪”两字应读得重而长。

  六、总结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为国效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感慨。

  2、杜甫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一生都痛苦,所以大大的感叹壮志未酬,面对困难、挫折,感叹有用吗?

  不要在遗憾、抱怨中生活,这样于事无补,只会徒增悲伤。

  3、那你们有什么理想、目标呢?

  4、一个人要生存,就要有技能,那该怎么学呢?

  我们一定要抓住现在的每一天,努力学*,勇攀高峰,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无数个辉煌的昨天,才能没有遗憾,才能不辜负自己,不辜负亲人。

  七、板书设计

  蜀相杜甫

  怀古诗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景仰、壮志未酬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实用10篇(扩展7)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实用5份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

  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

  2、听诗朗颂

  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四、理解内容

  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1、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

  2、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3、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 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4、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

  5、释词

  黄:黄狗。

  苍:指苍鹰。

  千骑:形容从骑很多。

  擎:举着。这里是说胳膊上架着。

  *冈:指山脊*坦处。

  胸胆尚开张:胸襟还放得开。

  鬓微霜:鬓角略微白了一些,指已*老年。

  会:应当。

  五、内容与形象分析

  1、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2、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明确: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英武的英雄气概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 “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作者以“老夫”自称,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易老的感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写了作者出猎时的装束,给人一种英姿勃发之感。“千骑卷*冈”“倾城随太守”写出了出猎场面的宏大、壮观。“亲射虎,看孙郎”表现出了作者要像孙权那样射杀猛虎的豪情。整个上片主要是场面描写,写出了出猎场面的`宏大。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句用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报国志向。“天狼”是星名,古人认为,天狼星主侵扰,这里指西夏。

  六、以本词为例,概括豪放词风格。

  课后记:学*这首词,不能撇开词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点,而要紧紧围绕词,让学生从词出发,去体会,去感悟。

  七、联系学*

  《江城子》。

  八、课堂训练

  1、熟背二词。(让学生再体会、感悟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词风。)

  2.根据《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数、字数、调数,任选其中一个词牌试着填词一首。

  九、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走*宋词,初步接触风格迥异的宋词两大流派,对诗词的意境、形像、风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十、布置作业

  联系辛弃疾的生*、思想、风格自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板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出猎场面→气势盛大

  报国之志→豪迈奔放

  抒发诗人报效国家的壮志和豪放的气概

  附:译文

  老夫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轻狂,左手牵着黄色的猎犬,右手架着矫健的雄鹰,(我)戴着丝绸做的帽子,穿着轻暖的皮衣,千军万马随我横卷原野。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追随我打猎的盛意,我要亲自射杀老虎,让你们看看孙郎当年的英姿。

  饮酒尽兴心胸更觉开阔,鬓角出现了白发,又算得了什么!什么时候我也能像汉代的魏尚那样重新被朝廷重用?派我到西北去打败凶恶的西夏(那是我最大的愿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2

  1、朗读这首词

  2、文学常识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4、思考

  (1)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

  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狂”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狂的表现: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射虎。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运用了冯唐持节招魏尚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

  (5)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文学即人学,真情滋润心灵的绿洲。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营造氛围,体会情感)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

  (课件)

  (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讲一个故事(课件)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读。(激**感)

  (四)课文分析

  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的基础上回答。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

  “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是不是思念过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请同学思考这些问题。(课件)

  1、“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说自己“尘”,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下阕首五句为第一个层次。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学生活动)

  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太残忍了,让他们说一句话好不好。

  (学生活动)还是“相顾无言”好。为什么?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

  下阕五句愈是生动细致地描绘梦境情状,就愈是使人酸鼻。因为这一切只是梦啊,了无痕迹的春梦啊。如果真能够执手相看泪眼,也是好的啊。就这样执手到永远,站成两尊塑像。然而,只是梦啊。

  板书:

  梦

  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且慢,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团圆“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

  “料得年年肠断处”年年,每一年,如果说作者带着对妻子的思念走过十年,注定这辈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围城了。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苦苦寻觅而不得的情况下才会张开了“梦”的翅膀寻觅理想的天堂。有哪些梦?表现了什么?

  李白为了“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斥责他们白日做梦。但是这一点小小的安慰不应该给他们吗?

  回到苏轼。一个达观、开朗、幽默的苏轼。着迷他“我欲乘风归去”欣赏他“扣舷长啸”追随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儿女情长的苏轼吗?

  (学生活动)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复国大业,可谓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可是写出了“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啊。

  齐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

  (学生活动)

  不是为了让我们心情沉重,而是因为太多轻浮的东西,很少有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多美的境界,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懂得爱,更懂得珍惜,呵护每个人记忆里那永远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4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一、教学目标:

  真情出质文,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文学即人学,真情滋润心灵的绿洲。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营造氛围,体会情感。)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

  (课件)

  (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今天来体会苏轼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

  先讲一个故事。(课件)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二)教师范读。

  (三)学生读。

  (激**感。)

  (四)课文分析

  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的基础上回答。

  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

  “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

  (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是不是思念过度,精神受了刺激。下面请同学思考这些问题。(课件)

  1、“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说自己“尘”,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下阕首五句为第一个层次。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学生活动)

  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太残忍了,让他们说一句话好不好。

  (学生活动)还是“相顾无言”好。为什么?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

  下阕五句愈是生动细致地描绘梦境情状,就愈是使人酸鼻。因为这一切只是梦啊,了无痕迹的春梦啊。如果真能够执手相看泪眼,也是好的啊。就这样执手到永远,站成两尊塑像。然而,只是梦啊。

  板书:

  梦

  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推想妻子的亡灵在年年的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该是何等伤心断肠!

  且慢,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团圆“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

  “料得年年肠断处”年年,每一年,如果说作者带着对妻子的思念走过十年,注定这辈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围城了。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苦苦寻觅而不得的情况下才会张开了“梦”的翅膀寻觅理想的天堂。有哪些梦?表现了什么?

  李白为了“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斥责他们白日做梦。但是这一点小小的安慰不应该给他们吗?

  回到苏轼。一个达观、开朗、幽默的苏轼。着迷他“我欲乘风归去”欣赏他“扣舷长啸”追随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儿女情长的苏轼吗?

  (学生活动)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复国大业,可谓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可是写出了“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啊。

  齐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活中有类似的体验吗?

  (学生活动)

  不是为了让我们心情沉重,而是因为太多轻浮的东西,很少有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多美的境界,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懂得爱,更懂得珍惜,呵护每个人记忆里那永远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5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诵读出诗歌内容

  2、学*诗词,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把握诗人形象,体悟“狂”字情态,理解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报效国家的情感

  3、学*用词用典的方法,学会含蓄隽永地表达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学*语言表达技巧

  难点:体悟诗人形象,明悟诗人心境,领悟诗人报效国家的情感。

  教学方法

  品读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启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大词人——苏轼介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词风豪放、自然洒脱,具有开阔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是北宋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美食家,“东坡肉”的创始人,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2、背景介绍:本诗写作于1074年,任密州知州,这是苏轼人生波折中的第一次波折。受王安石变法影响,因政见不同,自请调离京城,实则变相被贬,首遭朝廷冷落。

  3、题解:“江城子”,词牌名;“密州出猎”:题目,指密州出猎的场景

  4、导:被贬密州的苏轼,为何要出猎,其场景状况如何,目的如何,请仔细学*《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其意。

  二、学

  (一)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1、读准字音:擎、裘、骑、酣、鬓

  擎:qínɡ,举着;

  裘:qiú,毛皮衣服;

  骑:jì,骑马的人(名词);

  酣:hān,尽情地饮酒;

  鬓:bìn,鬓角,两颊两边靠*耳朵前面的地方;

  2、指名读,读出感情。

  (二)理解诗意,解读句子,体会感情

  1、太守出猎的具体场景,表现在哪些诗句中?

  明确:太守出猎的场景表现在: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騎卷*冈。”通过服饰、动作和气势来表现出猎的隆重气息和盛大的场面,可谓壮阔恢弘,犹如亲临战场般的声势震天。为下阕抒发杀敌报国之情作铺垫。

  品读“千骑”“卷”:“千骑”指数量,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猎人数的壮大。“卷”,是气势,人群驰过,狂沙满地,烟尘四起,写出了出猎的壮阔场景,充满昂扬饱满的激情。

  板书:出猎场景——壮阔昂扬

  2、诗人借出猎之景,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词人借出猎之景,表达杀敌报国之情。这种感情含蓄地体现在最后一句诗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西北望”,“望”,指向,拉满雕弓的箭,正指向。“西北”,指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用典,这里暗指西夏侵扰大宋西北边境。最后一句诗歌,通过刻画诗人英雄形象,表达诗人渴望上阵杀敌的情怀抱负,是全诗的主旨句。

  (三)品读诗句,体悟细节

  1、品读诗句:

  ①“亲射虎,看孙郎”用了什么典故,典故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用典,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亲射虎的典故,表达诗人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激情。

  ②“鬓微霜,又何妨”,体现词人怎样的情怀和胸襟?

  明确:表达诗人豪迈、豁达的气魄与胸襟。

  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怎样的期待?

  明确:用典,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以魏尚自比,渴望见着如冯唐一样的使节,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

  板书:渴求重新得到朝廷重视,能够上阵杀敌,报效国家。(雄壮豪迈)

  2、思考:“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字表现在哪些地方?有何作用?

  明确:“狂”,指狂气、狂态,也指傲气、豪气,年轻人的精气与情态。“老夫聊发少年狂”,指苏轼自觉人至中年,早已没了少年的轻狂,但此次出猎,却也要做一些少年的豪情之事来。比如打扮隆重而正式,表现出对出猎的狂烈热情;仍能像少年英主孙权一样,冲锋陷阵,驰骋在出猎的前沿,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即使两鬓斑白,却心胸豁达、乐观积极,渴望朝廷重新重用,能够驰骋沙场,上阵杀敌,为国建功。总之,“狂”字贯穿全文,从姿态,到情怀,都体现了少年一般的豪迈之气与雄心壮志。它是全文的线索,并统领全文。

  小结:本首诗歌,以描写壮阔恢弘的出猎场景来表达渴望上阵杀敌报效朝廷的雄心与抱负。气势雄阔,胸襟开阔,富有激情,是苏轼豪迈诗词的代表作。

  三、作业练*:

  背诵诗词《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