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读书笔记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1

  作学作品其实是不适合去解读的,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千差万别。但是,我还是喜欢写书评和随笔,因为通过文字我可以发现和哪些人是同路人。

  下面说说我在阅读《刺杀骑士团长》一书时的零星感受,也欢迎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们来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1、书分上下两本,挺厚的,读起来不但不适合大段扫读,因为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完全看不懂,所以后来只能乖乖回去再细细读第二遍。

  如果要用一句话归纳整本书的话,倒也简单,就是一个画家差点离婚最后又和妻子符合的故事。作家一般都是这样——一句话也能引出几十万字的写作灵感。

  “我”,一个36岁的画家,已婚,暂无子嗣,靠画肖像画混混沌沌度日。结婚6年的妻子有一天突然告知“我”要离婚,理由竟然是因为一个梦!

  然而面对妻子的反常,“我”却没有反对,因为妻子要求离婚还有一个理由,就是默认了自己的婚内出轨行为。于是,“我”知道没有挽回的必要,并且主动提出自己搬离原本属于自己和妻子的那个“家”,还开始了一段时间的独自旅行,毫无目的的那种。

  旅行了一个多月后,“我”借住到大学好友雨田政彦父亲名下一所位于小田原的山间房屋,只因为他的母亲去世、父亲已经住进了有专人护理的养老院,空着的房子也是空着。就这样,“我”有了一个“新家”,并且在好友的引荐下在山下以教小孩画画勉强为生。后来,“我”在神秘的邻居免色涉的安排下与绘画班上的学生秋川真理惠慢慢熟悉起来,最后又因为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可能是自己的孩子而回到妻子身边。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一个感觉:这对夫妻之间的交流方式给人感觉好特别......

  2、然后这本书的书名给我感觉也好特别......一个因为婚外恋要离婚的故事,怎么就取了《刺杀骑士团长》这样一个名字?

  往下看才知道,刺杀骑士团长在书里说的是一副日本画。

  这幅日本画由知名画家雨田具彦(好友雨田政彦的父亲)所画,内容取材于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在这部歌剧中,浪荡公子唐璜意欲非礼一个美貌的女人,然后这个女人的父亲,也就是骑士团长赶来相救自己的女儿,继而被唐璜刺杀。这个父亲,就是刺杀骑士团长的原型。读书笔记而在书里,《刺杀骑士团长》画的是一个年轻风流的美男子唐璜与恋人唐娜·安娜的父亲做骑士团长决斗的片段。书里说“我”觉得这幅画很奇怪,因为这幅画与雨田具彦为人熟知的温柔怀乡风格迥异,并且充满了血腥与暴力,画上发生于欧洲的背景让“我”联想到了日本的飞鸟时代,更奇怪的是画的角落一个探身的“长脸男”……

  3、越往下看,我越觉得糊里糊涂的,村上为什么要讲到这5幅画?这些画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

  书的核心围绕着刺杀骑士团长这幅画,另外4副画分别是:免色涉的肖像,长川真理惠的肖像,杂木林中的洞,白色斯巴鲁男子。这里面有两幅是肖像画,而肖像画正好是“我”擅长的领域,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寓意?

  比如:村上安排“我”一直以肖像画为谋生手段,当发生婚变后又再也不想画肖像画,而邻居免色涉的出现又重新逼着“我”再次面对肖像画。

  作家用文字表达内心,画家则是用画。虚虚实实,都是人生。

  4、除了《刺杀骑士团长》这幅核心画作之外,另外几幅我都没看懂。只是注意到第四幅画比较特别——杂木林中的洞。

  学过性心理学的人应该会很快意识到,这是在借指什么。

  在“我”给长川真理惠画肖像画的时候,“我”对他说,你年纪还小,以后会慢慢长大的。

  反过来往前推,会忽然反应过来在村上已经在前面做过了铺垫:

  “我”一直以来都不喜欢女性有太大的乳房,我妻子的胸部就刚刚好,不大不小。“我”觉得自己之所以有这个方面的恐惧,应该来源于死去的妹妹。妹妹在死去的那年刚刚步入女性生殖发育初期,一朵还未开放的鲜花就这样枯萎了,以至于让“我”留下了创伤经历。

  5、很多历史上有名的画家画的话,最后都被证实折射着画家本人的一些经历,以及童年的创伤经历。

  书中的“我”在一开始就讲述了他童年的一些事情,并且自己反思着是否有将原生家庭的问题投射到自己的身上:“我”与双亲关系不好。

  稍微联系一下“我”的人格特征,就很容易推测“妹妹去世”与“主人公与其父辈关系不佳”到底在隐喻什么。

  6、小说里一个个的新人物也似乎都是“我”的心理投射:

  36岁的“我”的遭遇应该是典型的中年危机,看似*静的“我”的内心里充斥着各种挣扎。

  54岁的免色涉好像是世界上和“我”截然相反的另一个“我”:不缺钱,但是与世界失去了联系,心里空空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

  免色涉找“我”为可能是他女儿的秋川真理惠画肖像画,希望借此机会接*这位疑似的女儿,最后“我”又因为突然冒出来的孩子回到了妻子身边。

  雨田具彦九十二岁,也是个著名画家,年轻时在维也纳学画,曾参与某项暗杀纳粹的行动,结果因此失去了爱人。

  和真理惠失去联系的免色涉似乎是暗喻父性缺失的一代人:失去母爱的一群孩子、沉迷虚无追求的男性群体,影射着精神危机来源于童年和原生家庭。

  7、"我认为画到一半的时候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许一个画家知道了最后结果是什么样子就不愿意继续画下去了。绘画就像那些食谱,你做了很多事情,精心烹制一只鸭子,最终却把它放在一边,只用一些鸭子皮做了一道菜。"

  卢西安·弗洛伊德曾画过一个人叫约翰明顿,明顿是个画家,后来自杀了。他的画的风格就是展现人终有一死,兴致勃勃抓住那些衰老、时光流逝的迹象。

  在村上这本《刺杀骑士团长》的一开始,就反复出现“要将时间拉回身边”这句话。

  书中的“我”在书中讲述的故事里,应该是在试图找回自己失去的一些什么。

  8、回到书中的结局:

  “我”最终回到了妻子的身边,有了自己的女儿。而在和妻子分居的9个月里发生的事情,都是造就“我”把时间又找回来的原因:在雨田具彦的画室度过的日子,看似奇奇怪怪但实则却造就了生命的升华。但可惜的是,“我”只是名义上的父亲,生物学意义上则未必,只是自己也不介意。“我”对于画肖像画养家这事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开始时感觉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淡,回归爱。

  “我”通过经历故事中的种种幻象,不断地向自己发问“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当“我”终于走出过去的创始经历后,也就重生了。

  一句话说读后感:《刺杀骑士团长》这似乎是一个关于童年创伤、原生家庭、重塑人格的故事。值得研究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爱好者们细细研读。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2

  村上最新一部小说,分为1、2两部,第1部名为《显形理念篇》,第2部名为《流变隐喻篇》,延续着村上一贯的风格。由一幅雨田具彦的画作而得名,也以此画作贯穿终篇。名为“骑士团长”的“理念”带领着画家身份的“我”(文中第一人称的主人公)一次次遇到奇妙的事情。

  读这部小说时,每每被句子吸引,诸多文辞都如隐喻,有着迷人的魅力。村上在这部小说中展现了更多的哲学思考,关于人生价值与本质。何为理念?何为流变的隐喻?这是否正是我们的人生,我们所存在的世界的外在表征?村上的小说总有令人不易捉摸的象征性和隐喻色彩,这部小说则直接将“理念”、“隐喻”作为篇名和主题词,其中含义,值得细细思索,也可引发读者的诸多想象。村上在文辞表达中的模糊意指,让读者可充分根据自己的“前结构”进行发挥,其小说可发挥之“互文”容量,也就绝不止这区区数十万字。

  同时,村上在这部小说中显现了惊人的艺术深度,他同样用种种隐喻的手段,展现出艺术深层难以言明的特质。村上以孩童身份的秋川真理惠之口,读书笔记道明很多**无法透视的艺术真谛。感受无以言表的,以直觉深入,又以直觉被艺术之真据斥于外的强烈冲击的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丧失。这,或是一种幸运,也或许是一种不幸,幸其得以安稳度日,不幸其无以窥视这个世界的隐秘。

  小说中暗示了无数的双重隐喻,秋川真理惠是否是免色涉的女儿,终究也没有答案,或者,也有着确定的答案。这一隐喻的答案,正如薛定谔的猫,既是,也不是。“既是,也不是”这正是一个确定的答案。正如“室”是否是主人公“我”的女儿一样,只是拥有足够的相信。

  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我们自身的本质与灵魂,其存在与否,其“真正”与否,我们恐怕都无法回答。或悬而未决不去探寻,或足够相信。而艺术,是否也同是此人之本质与世界的隐喻呢?其“真”耶?其虚幻耶?村上小说中看似怪力乱神的描写,较之我们所存在的世界,哪一个更为真实呢?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3

  《刺杀骑士团长》读完了,一直没有动笔写读后感,一来忙于会友,二来无甚可写。我预感到关于这套书的评价对于一位年*七旬的老人来说,也许过于残忍。

  第一句话就是,每当我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时,都会有一种呼之欲出的创作欲,就像雷蒙德·钱德勒在读了大量小说后滋生出“这些东西我也能写”的想法,对于我未免有些狂妄,但这是真话。读村上其他作品时就隐隐约约有这种感觉,读《刺杀骑士团长》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而读纳博科夫的作品绝不会有类此轻薄之意)。

  有人说村上春树的读者是这样一群人:一个人在天光微亮时去赶火车,没赶上,于是默默向前走,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没赶上火车的人,越聚越多,也默默地向前走。他们错过的火车是什么呢?就是书中那些和他们一样默默无言却又光怪陆离的人,以及村上难以概括的所谓书的“主题”。

  如同吴秀波从《北京爱上西雅图》之后就没卸妆一样,村上春树所有小说里的人物(演员)都没有换过。主角必定是三十多岁被爱侣抛弃的性冷淡男子,其他人物如佛系成功人士和性早熟少女也一一反复登场。

  村上春树的小说,总体来说给人一种“信口开河”的感觉,任意而为,随势而走,小说总归是虚构的东西,总不会走到“此路不通”的地步。村上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提过,他的脑子里存有一种构造复杂的抽屉,里面存放着他日常生活中突现的灵感碎片和写作材料,在创作小说时,他会从中摘取自己需要的材料。这也决定了他的小说具有“形散”的特点,汪洋恣肆,难聚其笼,主题难以概括。

  我大致从《刺杀骑士团长》里拎出了以下几个作者想要谈论的主题:

  第一个是关于生孩子的问题。这个问题真的好有趣,其一在于村上春树一生没有孩子,其二在于它恰巧在我违背了村上的丁克主义之后被他提及。村上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不能有孩子,我没有我父母那一代人的信心,认为这个世界会越变越好。

  可以说,村上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第一次正面提及主角对于有没有孩子、要不要孩子的思考。书中的免色怀疑真理绘是他前女友在与他分手后生下的他的孩子,于是想方设法接*真理绘,“我”也鼓励妻子生下在未与“我”发生性关系的时间段怀上的孩子,并疼爱有加。村上春树一生没有生育,但到了晚年他不再对此持一种坚决的拒斥态度(大概是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有所缓和),而是含蓄地表达了对孩子的爱,甚至使得书的最后充满了油腻童话故事般的温情。

  但村上春树在书中的表述还是十分暧昧的:免色不去求证真理绘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愿意永远携带这种疑问来保持自己的*衡;“我”在物理上确实不是妻子孩子的父亲,但“我”似乎在超越现实的情况下“真真实实”地在那个时间与她交合,从而使妻子受孕。

  这就要提到本书的第二个主题:现实与非现实。村上在许多作品中都试图探讨世界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1Q84》。在《刺杀骑士团长》中,“我”被妻子抛弃后寄居在著名作家雨田具彦的山中小屋里,其时雨田具彦已因老年痴呆被转移至护理机构,“我”发现了他藏于阁楼的一幅名叫《刺杀骑士团长》的画,又在小屋后面发现一个洞,从中释放出一个与画中骑士团长一模一样的小人,他自称“理念”,只对“我”显现,接着真理绘失踪了,“我”在雨田具彦的病房里进入一个叫“隐喻”的地下通道,穿过那里,来到了屋后密封的洞,最后被免色救出,真理绘也因为“我”的这一举动而被找到。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想讨论的东西其实很多,理念啦,隐喻啦,非现实啦,等等。

  村上所说的理念,不是萨特等一批哲学家所说的原型、本质那类的形而上,而是狭义(我的理解)的创作理念。村上认为(创作)理念是创作灵感的自律(第1部288页),它不关注现世性(第1部332页),并且灵感(关联性)会在你写作时如水般自然流溢(第2部262页),这*似于天才作家的表述。我之所以时而生发出这种“我也能写”的狂妄,是因为它不需要现实的积累,甚至不需要构思,好像创作是空中楼阁啦生长旺盛的花朵。

  作者也想谈论一些哲学范畴的本质与有无,书中的理念喜欢说“无有…”,喜欢称单数第二人称“你”为“诸君(你们)”,它把自己称为“接*觉醒的存在”,并且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我”在隐喻的通道里穿行,是穿过了“无与有的缝隙”,等等。这些都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关于人的存在,村上的理解和我在其他地方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书中的理念(骑士团长)说,它这次暂且采用骑士团长的形象,但它下次采用什么形象,或者说它究竟为何物,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在佛学里说“诸法实相,般若无知”,万物都一样,“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打个比方,人是一支蜡烛,然后用这支蜡烛的火点亮了下一支蜡烛,人死火未灭,这个火就是“业”,佛家的“因果报应”也基于此;在物理学上有一个“反物质猜想”,费曼认为,从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整个宇宙本来就只有一个电子,全宇宙的庞大的空间、数不尽的星体和物质,其实都是这一个电子在不同时空的分身而已;在最*读的一本名为《生命:万物不可思议的连接方式》的绘本里也写道:所有构成地球生命的元素都来自太空,当我们凝视夜空中的点点星光时,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在亿万光年外的映射,我们身体里的某一个碳原子,也许曾经构成了贝壳和钻石。

  因此佛家得道即是泯灭了差别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生住异灭,成住坏空。

  而村上春树关于“真相”的表述,也与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说法异曲同工。村上说:“真相即表象,表象即真相。道理也好事实也好猪肚脐也好蚂蚁丸也好,那里一概无有。”萨特也说,普鲁斯特的本质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写作天赋”,而就是他的'《追忆似水年华》,这些“表象”就是普鲁斯特的“真相”(这种思想使存在主义不再令我着迷)。

  但是村上所理解的永恒就有些争议了,书里写道:“永远是非常长的时间。”相比而言,我更赞同“永恒就是静止”的观点。萨特认为,自为“是其所不是”,自为即欠缺,这就凸显了自在的意义(自在只“是其所是”),即自在具有非时间性,永恒并不是绵延的无限性,而是绝对的静止;渡边淳一《失乐园》的主角选择在爱的顶点自杀死去,其实就是用死亡叫停了猖狂的自为,让他们的爱情凝固为永不变化的自在,从而实现永恒,“死亡是通过对整个体系的过去化而实现时间性的彻底终止,或者说是自在对于人类整体的再度捕捉(《存在与虚无》)”;佛语也云:涅槃无名。“涅槃”就是永恒,《心经》对涅槃的形容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外村上春树还想谈一谈战争,这个话题在《奇鸟行状录》里也有提及,但恕我直言,村上的文字堆砌出了一种精致而冰冷的人工感,就像他描写免色的豪宅,令人敬而远之,并无艳羡或向往之感(我又想说,如果是纳博科夫来写,想必是另一种温度),这就使得他笔下的战争也好,其他什么宏大的主题也好,都呈现出电影《犬之岛》里那种“地狱般美丽、神经质般工整”的道具布景的无机感。

  敬佩村上春树的笔耕不辍,然而就作品论作品才是对作家最大的尊重,何况正如他所言:真相即表象。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1)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1

  还没看完,但感受已有,反正我也不在乎结局~作为村上迷,回想以前都是小20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最迷他的各种小确幸,因为当时的*什么都大,大蓝图,大干,大胸,大房子,大汽车~都是还没大到位的生猛海鲜迷恋状态,于是小心思,小咖啡是那么细腻又有异域的嬉皮世俗,温暖我心和我身。

  现在看村上,小确幸不见了,却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我指的是尤其作为中年人,心中有太多心思无法准确描述,太多的状态没个定数,村上就像一棵树,从我们心里确定的长出来,怎样的脸谱,怎样的人生一律可以,告诉你的是确定,但描绘的却是不确定。此起彼伏的心境以静默的孤独呈现,刚好与读者印证。

  我们生活环境是“”比较人类学,他以前的作品也是有这样的痕迹的,比如绿子和其他的女性~现在的作品这些踪迹全无,每个人都是以灵魂的状态出现和存在,也是与其他的都是不同。

  其实,谈音乐,绘画,故事和环境,都是人的种种幻境。

  我已经从村上迷,转为树迷,静观其开枝散叶~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2

  夜深人静,摒弃一天脑海里堆积的杂念,给思维留点空间,用文字记录《刺杀骑士团长》些许感悟。最早拜读村上春树的著作,是那本经典的《挪威的森林》,当时还处于到懵懂的学生时期,青春萌动、荷尔蒙迸发,只观注于书中的情爱描写,就像当年看过的《廊桥遗梦》,完全看不懂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也无从去探究作品的真谛。

  当自己过了而立之年,读完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恍然发现主人公的心理描写远比情**节有趣且丰富的多。书中以画家为主线,从突如其来的婚变徐徐展开,手足情深而又早年离去的妹妹,看似波澜不惊的婚姻其实早已危机四伏,前期缓慢而又细腻的铺垫,主人公*静的内心其实充斥着剧烈的矛盾和挣扎。风流一生的免色,早已被恋人的隐忍和付出而感动,精心、巧妙的布局,利用画家为了接*与恋人”疑似“的女儿,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直到最后才拨云见日。雨田具彦的画紧密契合着作品主旨,从中引出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恋人的追忆,画里画外都是复杂人性的真实写照,无时无刻地追问着人生的意义。

  复杂的人性、复杂的人生,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们每天都会在心里这样问自己,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每一部文学作品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答案永远在自己心里。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人生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内心深处各种情感和思维的碰撞与搏弈,每一次抉择都代表着一种态度和方向。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3

  从预售的第一天起预定,到三月初拿到《刺杀骑士团长》,再到五一假期读完,因中间穿插着工作和考试的缘故,陆陆续续花了*两个月才读完。该书共两册,洋洋洒洒五十几万字,但读起来并不曾感觉无聊。当然,我个人不认为这是村上的集大成之作,正如译者林少华教授在讲座时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巅峰。以下为我个人对该书的读后感,诚然每个人认知都存在着局限性,加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敢说本文有多专业多学术,仅是个人茶余饭后的闲聊罢了。简单的归纳了下,就说说该书两个优点和两个不足吧。

  优点一:文体的独特性。读过几本以上村上的读者都能感觉到,村上小说有着独特的文体结构,用译者林教授的话说就是文体的节奏感,即“用节奏好的文体创作抵达人的心灵的作品”。不同于《奇鸟形状录》中部分章节的“掉线”,该书情节进展得不紧不慢且环环相扣,这也是为什么该书虽篇幅较长但不会让人读起来感觉无聊的原因之一。

  优点二:寓意的纵深性。不得不说村上有着独特的世界观,通过“理念”、“隐喻”等展现出深藏于社会内部及人性中的“恶”,由主人公经历“迷失自我”再到“重塑自我”,战胜或杀死本源“恶”,进而拯救自己,并改变现状。此外,作者还倡导了“宽容”与“爱”,即接受并深爱非自己生物学上的女儿,这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眼见”,而是在于“心见”,即相信室(女孩姓名)是自己梦中与妻交合而诞生。然而该书寓意的纵深性之深,说实话我并未能全部领会,毕竟每个人认知不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加之阅历不同,上述可能说得不够全面。

  缺点一:过多相似的原素。该书与《奇鸟形状录》中存在着太多相似的原素,故而总觉得缺了几分创意。如两书故事开头时主人公落魄的生活、老婆“跑了”、真理惠与笠原May、洞与井、本源恶、二战中屠杀等。

  缺点二:女性角色缺乏性格。换而言之,该书女性角色缺乏魅力。村上曾成功塑造过很多女性角色,即便有些并非女主角且篇幅寥寥,但各自都有着鲜明的女性魅力,如《国境以南》之岛本、《多崎作》之沙原、《挪》之直子、绿子和初美等。但在《刺杀骑士团长》中,无论是柚、秋川笙子、人妻女友都缺乏女性魅力,并没有留下较深的印象,而真理惠又太小。

  以上为个人的拙见。《刺杀骑士团长》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仍不失为一本值得读的好书,相信可以冲刺诺贝尔。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2)

——《将心比心》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将心比心》读书笔记1

  前天我们学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文中讲了两件事:第一件,奶奶去商店买东西,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等到奶奶跟上才松开手。当奶奶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能有人为她开门。”第二件,“我”陪患病的母亲看病,一名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我”正要抱怨几句,母亲却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成功了。护士对母亲说:“我是来实*的,第一次给别人扎针,不是您的鼓励,我不敢给您扎了。”母亲对护士说:“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正在医科大学读书,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希望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学了这篇课文,让我明白的一个道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为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做一个爱人者,敬人者。

《将心比心》读书笔记2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将心比心》,这篇课文讲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奶奶给"我"讲了一件小事情,有一次她去一家商店买东西,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来才松开,t听说这位阿姨的母亲和奶奶年纪差不多,也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帮助,阿姨也希望这样,听完后"我"的心温暖许多。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给母亲扎针的护士是一个来实*,因为太紧张,给母亲连扎了两针都没扎进去在母亲的鼓励下,第三次终于扎成功了,母亲告诉护士她希望"我"也能得到第一个患者的宽容和鼓励。这时"我"的心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是啊,谁的一生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将心比心,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要多给别人一些关爱和鼓励,有一句话说的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在我身上也有一件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我的语文书丢了,但是又失而复得,这是一件小事,可是这件小事却让我的心里暖暖的,热心的邻居家叔叔和同学们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我想如果有一天,别人也需我帮助,我也会这样做!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将心比心》读书笔记3

  今天,我们学*了课文《将心比心》,我还记得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是呀,将心比心学会关心,我们都爱自己的亲人,我们也希望亲人在有困难时得到关爱,不止我们的亲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一样深厚的。他们也爱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可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有困难时得到帮助,而自己却不在别人困难大的时候去帮助别人。只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我们应该学会关爱,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我们的关怀像流水一样经过他(她)的心田。我们都有美好的童年,也将会有白发苍苍的暮年。难道你希望像小的'时候一样,跌倒了大哭也没人理你吗?难道你不希望过马路的时候有人来帮助你吗?文明是靠每个人来维护的,不是靠个人完成的。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妈妈上了公共汽车,好不容易才挤到一个座位,这时,一个年*九旬的老爷爷上了车,妈妈立刻站了起来,把坐让给了老爷爷,回家后,妈妈对我说:生活中,如果能将心比心,就可以帮助别人。

  是呀,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3)

——《莎士比亚》读书笔记 (菁华3篇)

《莎士比亚》读书笔记1

《哈姆雷特》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悲剧杰作,成于1601年,那时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夜,“圈地运动”正在进行中,社会中充满矛盾。这本书也表现出了这一点。

哈姆雷特因为父亲的死亡放弃了一切,包括他的尊严、爱情甚至于生命。然而这样有没有意义呢?为什么要为死亡而生出怨恨呢?哈姆雷特并不清楚,他甚至连死亡是什么都不知道。“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腐朽的皮囊之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要做些什么梦”。

但他不得不报仇,他受到一股巨大的使命感的驱使。这使命感从何而来?是因为正义吗?消灭代表邪恶与丑陋的叔父克劳狄斯,恢复王国的秩序。这似乎是一个理由。但正义的伸张又必将伴随着流血和新的仇恨。哈姆雷特为了避免这些迟迟没有动手,他选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这个使命。但在那时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死了,只留下一个霍拉旭。或许这也是最好的结局,涉及这段仇恨的人都不在了,仇恨也就消失了。

哈姆雷特临死时对霍拉旭说:“啊,上帝!霍拉旭,我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蒙受极大的损伤!你如果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的幸福,留在这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哈姆雷特的故事吧!”这很奇怪,哈姆雷特为什么留下这样的遗嘱?为了他的名誉吗?可哈姆雷特为了复仇已经什么都不顾了,为何还要在乎名誉?我想他当然不是为了名誉,传播这个故事是为了给世人以警醒,让世人替他继续思考仇恨、生命、死亡、人。遗嘱中还提到了天堂,连死亡为何物尚且不清楚又何来天堂呢?我实在不明白,或许哈姆雷特仍对死亡怀有恐惧,想给自己一个精神安慰罢了。

哈姆雷特的迷茫也反映了作者迷茫。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者,但当时各个阶级为了利益而不停斗争,使英国社会现状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差距越来越大。莎士比亚能怎么办呢?踌躇满志的他却无法“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于是他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与矛盾中,《哈姆雷特》正是这思考与矛盾画出的省略号。他想借这个省略号引发世人同他一起思考,希望得到一个最终的答案。

《莎士比亚》读书笔记2

  自从讲了莎士比亚写的名著《威尼斯商人》,我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读完后我才知道原来自己认为的,并不是全对的。

  别林斯基曾说过一句话:“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我想《威尼斯商人》这个剧本里的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这一对好朋友就证明了这一句话。尤其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的友谊更显得无私。我也喜欢鲍西娅,她高贵优雅,温柔多情,她的机智聪明让人佩服十分。她敢于机智果断地与夏洛克进行斗争,最后以她的聪明才智为朋友安东尼奥化险为夷。

  但读完整个戏剧,夏洛克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既可恨,又使人同情,他是犹太人,四大吝啬鬼之一,是犹太人,是放利贷的。他唯利是图,但他也是一个受歧视的犹太人,剧中他代表受压迫的犹太人说的一段话一直令我难忘:“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性?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能受同样的武器伤害,同样需要医药治疗,冬天会觉得冷,夏天会觉得热,跟基督徒一样吗?”他为一个受苦受难的民族发出了不*的呼声。让人看到了犹太人内心的独白。只是像夏洛克这样的犹太人,他们都没有把真是的一面“摆”出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自然就是那些贪财、刻薄的犹太人了。

  可悲可叹的夏洛克,它即代表着社会中尖酸刻薄的人,又代表着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犹太人的可怜地位可是生活。若是象夏洛克活的那么,孤独偏激,毫无乐趣,那生活真是无法想象…,每个人对生活的看法不同,有人认为友谊是最重要的,有人去把朋友拿来利用;同样有人视钱如命,有人视为粪土,可是,没有钱又是万万不可的,所以这之间就有了人的差异。也铸就了《威尼斯商人》,这部不朽之作。

《莎士比亚》读书笔记3

  莎士比亚是著名的剧作家,早期和中期创作了“四大喜剧”和“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中,我最喜欢的是《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讲了安东尼奥为了帮好友巴萨尼奥结婚,向高贷者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别人钱不要利息,影响了他的生意,还侮辱过夏洛克。于是说要是安东尼奥在三个月内不能还钱,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约等于0.908斤)抵债。

  安东尼奥因为船失事,无法按期换钱。于是夏洛克就要提起公诉,要安东尼奥履行约定。最后,巴萨尼奥的未婚妻波西雅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她假扮律师出庭。按条款要夏洛克不需多割、少割、流血或者是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结果夏洛克失败了。

  安东尼奥为了朋友可以顺利结婚,不惜去借高贷,而且还无利息借给别人,对于在三个月内不能换钱,就要割下一磅肉这样的“恶魔”条款也答应了,看来,他是真心为朋友着想,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锅应该也会答应吧。

  这个故事也将出了夏洛克内心的丑恶,看到安东尼奥借别人钱不要利息,影响自己生意,还侮辱过自己,就出此下策。还不了钱就要割别人的肉,这种做法太血腥,太恶毒了。

  再来说波西雅,她还懂得知恩图报,当知道夏洛克要割安东尼奥的肉时,利用条款以其人之道还至于其人之身,让夏洛克吃了个哑巴亏,真是聪明。

  邪始终不能胜正。但是这本书同时也告诉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多动脑筋,利用智慧。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4)

——《庄子》读书笔记 (菁华3篇)

《庄子》读书笔记1

  这段时间读完了庄子,小有感悟,很欣赏他达生的生活态度和那份超脱世俗的潇洒,但圣人的思想只能借鉴,我可以将世俗名利看淡,但无法做到其逍遥游的境界,毕竟自己不是孤身一人,有一个词叫“责任”,自己可以粗茶淡饭,至名利于脑后,但上有父母需要赡养,将来还有妻儿需要照顾。生为男儿,不论才能深浅,地位高低,身上都有一副重于山的重担,小到撑起家庭,大到挑起江山。还有一个词叫“付出”,得到或许不是最有价值的,但付出会让自己变的有价值。“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嚷嚷皆为利往”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虽然俗,但很真实。

  不可能人人淡泊名利,去追求那种逍遥的境界,庄子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只是个人追求精神上的豁达境界,或许他是快乐的,但身为一个男人他是失败的,他连自己的生活都解决不了,生命是精神的载体,生存尚且不易,何谈理想抱负,我不觉的追求利禄是件低俗的'事,真正的王者夺取天下为的是造福于天下,人不能为名利而生,但可以用名利来做更多的事。天地人神鬼,不可能人人成仙成佛,假如人人都出家,那他们又来渡谁?又有谁来供奉先圣。

  我现在觉得应该各自修本体,不需要别人来渡,多少成功人士不在乎名利,生活低调,我觉得他们体会到了庄子思想的真谛,但从做人来讲比庄子要成功,也许是我的境界还不够高,没有体会圣人思想的真髓,现在只是晚上睡不着,随便谈谈个人想法,也许自己将名利看的过重,思想上有误区,看者大可一笑了之。

《庄子》读书笔记2

  昨天早上读完了《大学》,总的感觉是正直之人、饱学之士一般是身死却留下美名的结局,而奸佞小人、善弄权术者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确也是少数。大多数随波逐流者过着比较安稳的日子,也许这就是今人随大流的缘故吧。

  从今天开始,读《庄子》。

  译注者(纪琴)卷首语:急功*名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

  从以上这句话来看,作者是写给世人作为中药医治心病的,我读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另外一个目的是享受。毕竟高中毕业之后,很少看古文了。工作之初买了一本《古文观止》,也只翻了几页。十几年了,现在除了纸张略显陈旧外,里面还是几乎空白。日后一定抽出时间研读。目的却是为了提高古文素养和理解能力。基于此,我读这本书,显得容易一些。仅读原文,现在对我来说很费力气。

  今天早上读完了逍遥游。记得去年登泰山时遇见一块逍遥游的崖刻,就在山涧、架桥的东边,我立即让同事予我拍照留念。现在想想,何必如此心急?心中有佛,还在乎非得日日见得佛的样子吗?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借大鹏之翅、许由之言舒心中之的境界,读来快哉!看来庄子不仅仅是想象,他认为大鹏飞在万里之上,也就是在狂风之上,才能御风自在而行。这里,一方面符合自然规律,即在对流层之上,飞得才会*稳,客机不是这样吗?另一方面,符合社会规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再高一个层次,才能看的更清楚,才能更游刃有余!

《庄子》读书笔记3

  庄子是什么样的人?

  以前的高中历史课本上介绍的庄子非常的简单,是诸子百家一个重要代表人物。生*事迹一笔带过,《史记》记载庄子是战国时代宋国的漆园小吏。著作《庄子》成为中华古籍经典,但是真正阅读过《庄子》的现代人真的少之甚少。《庄子》传世至今三十三篇。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讲故事的高手?

  庄子是现代的赵本山,一口忽悠人的寓言出神入化。辛辣,幽默,寓意深刻的故事给人们会心一刻的时候,让我们明白一些很简单朴素的道理。

  故事一:庄子穷,问朋友借钱。朋友说:“等我以后收了税再借给你”。庄子开始忽悠朋友了:“上次路过,有条鲫鱼在对我喊救命。说我是东海水官,你用一升水可以救我的命。我说:我去吴越引西江的水来救你。”

  鲫鱼说:那算鸟,你还是早点去鱼干铺找我吧!

  我看完这段寓言如看赵本山的小品,笑晕。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内心凄惶。

  庄子见魏王,魏王说:“你怎么那么困顿啊!”庄子说:“猿猴在楠树,樟树上攀援跳跃无拘无束,可是如果它身处荆棘之地就只能小心翼翼,胆战心惊了。因此环境和机遇是施展才能的舞台和必要条件。我穷但是不困顿,读书人有道德理想而不能实现才是困顿啊!

  于丹在故事末了给了这样一个结尾呈词: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贫穷,怕的是生活中的潦倒。

  庄子的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句名言穿越千年,依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商家的座右铭。名与利成为每一个凡夫俗子的精神枷锁,无人开解。

  于丹也学着庄子给大家讲了一个被名利沼泽陷入一个无事忙的无解循环里。

  这天,老板生意不好骂了下属,下属憋气回家骂了老婆;老婆找孩子出了怨气,孩子委屈怒打家里的狗,狗把火撒在猫身上,猫只好找老鼠出气。

  老板和老鼠之间的愤怒链被名利之怨串联起来。那么多的委屈,怨恨和痛苦都是来自心有据。只有我们内心打破名利的边界我们才能*静才能达到一种自在和逍遥。

  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对学生说:“我死后,请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迎送。”庄子认为人的形体归为天地,生死归为自然。不惧死而乐生。豁达而幽默。颇有点小沈阳说的:一闭眼,一睁眼,一天过去了,嚎;一闭眼,不睁眼,一辈子过去了,嚎!

  庄子的生死观和孔子的生死观殊途同归。孔子对待死亡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人都没活明白,干嘛去想死的事情。

  孔子给我们揭示了一种温暖的情怀和朴素的价值,即:活在当下。儒家看重的是永远大地上的圣贤道德,永远是再此生中建功立业的不朽信念;而庄子则看重的永远是苍天之上的精神自由,永远是人在最终成全之后的超越。

  庄子越过千年的风尘,在用另一种寓言的形式告诉我们:人生至高至纯的境界是看破内心种种的藩篱和栅栏。得到宇宙静观天地辽阔的人生定位。完成天地间肆意快乐的逍遥游!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5)

——《母亲》读书笔记 (菁华3篇)

《母亲》读书笔记1

  昨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读了高尔基的《母亲》,读完母亲,确实在一些方面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母亲——作为生活在当时俄国黑暗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代表,从一个没有灵魂的麻木的人,一跃而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为推翻沙皇统治而站在第一线的人。

  母亲身上,所发生得重大变化,让我们震撼,尤其是母亲不识字,却比那些识字的理解真理,理解俄国的未来。这些与她的儿子帕沙卡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她的儿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不断对他的母亲灌输革命的真理,将母亲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与母亲本身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她对儿子的理解,对儿子所从事事业的信任,没有对儿子的自豪,对儿子深深的爱,也不会使她在儿子被捕后,下定决心走儿子的路,从而真正成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大造新时代的人。

  这里我们谈到了理解,这不仅让我想到一句话:理解万岁。确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无价的,理解可以创造奇迹,就像理解可以将帕沙卡和她的母亲,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信任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待于理解来解决,代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试想,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又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有时候我感觉父母不理解我,当然,为题是出在双方。父母当总是让我一个劲的学*,殊不知,为了责任而学*是很累人的。

《母亲》读书笔记2

  今天我在《伊索寓言》里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小偷和他的母亲》,这是一篇对人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故事中说:有个小孩在学校里偷了一块写字板,拿回家给了母亲。他的母亲不但没有批语,反而还说他能干。第二次,这个小孩偷了一件大衣交给母亲,母亲很高兴。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孩长成了大小伙子,胆子也大了,力气也大了,便去偷更大的东西。最后,他被当场捉住,判了死刑,押到刑场。他的母亲知道了,跟在后面捶胸痛哭。临死之前,小偷要求让他和母亲说句悄悄话。母亲上前把耳朵凑过去,想听听他有什么话说,小偷张开嘴,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来。母亲大骂:“你这忤逆不孝之徒,犯了杀头之罪还不够,还要咬你母亲。”儿子说道:“当初我偷写字板的时候,如果你打我一顿,我今天怎么会落到杀头的地步?”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如果小偷的母亲在他第一次偷东西的时候,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并教育他,不要偷东西,他就不会养成偷东西的*惯,更不会被杀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文章告诉我们,家长不仅要管孩子的吃、穿、学*,还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批语,甚至打骂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成材,我们一定要听大人的话,不能怨他们。“小错起初不惩治,必将酿成大错。容忍小的过错就是给自己挖更大的陷阱。”文中的小偷因为犯了小错,没有得到制止,酿成了大错,最终走上死路。

  看完,令我想起了《曾子杀猪》的故事: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我读了这个故事,深有感受,同时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

  家长的教养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必须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必然铸成大错。

  我们一定要吸取他的教训,从小就改掉坏*惯,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母亲》读书笔记3

  “母亲”这个词语在我心目中是伟大的,但不能代替“父亲”。可是当我读了梁晓声的《母亲》后我突然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作者的母亲是顽强的、坚持不懈的、永不服输的。

  文中,作者的母亲为了孩子不挨饿以至于出卖一个底层女人的廉价的体力到铁路那里做临时工去翻砂。大家知道翻砂是很累很重的男人做的活,可是作者的母亲却冒着被铁水烫伤或被铸件砸伤压伤的危险去工作怎么凸显不出母爱的伟大呢?母亲为了让孩子们每天吃到鸡蛋,她不顾自己那劳累的身体用自己那双瘦小温暖的双手代替母鸡去孵化那一只只小鸡,当她看到鸡蛋里的小生命在缓缓蠕动时,母亲兴奋地让她的孩子们看。可作者看到的确是母亲那只手也变成了红色的,是血红色的,血仿佛要从母亲的指缝滴滴下来!是呀,那个生命体会吸血!把母亲全部的心血全都吸走了。还有顶着“洋拉子”爬树、在又小又闷的破房子里工作……

  虽然母亲经济*困,但她的尊严却丝毫不比任何人差。在最贫苦的时候孩子摘来的食物被别人抢走。当母亲了解此事的原委后她却丝毫不生气,并教导孩子有好事情要与别人分享,这样不但他人快乐了,而且自己也会快乐。

  就是这样善良劳苦的母亲,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操劳。待她老时眼睛都因从前在若光下缝补而模糊不清。在古惑之年被烫伤还未痊愈的母亲还不忘赶去孩子家帮孩子忙。

  母亲就是这样,比任何人都伟大。

  世上母亲千千万,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愿孩子健康、聪慧、善良、真诚;世上母亲万万千,但她们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施不图报,无偿付出。母亲的全部含义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奉献。即使儿女再孝顺,也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我们给母亲的仅仅是一把土,而她给我们的却是一座山。我们给母亲的只是一条小河,而她给我们的却是汪洋大海。

  母亲是一本无字的书,她教给我们无限的慈爱,也教给我们如何去奉献爱;母亲是一首无声的歌,她默默地劳作,谱写出一曲曲美妙的乐章,播撒着人生的真谛。母亲滋养着人间*,洗涮着世上假丑恶。母亲是一团不熄的火,她将自己燃烧,把世界照亮。失去母爱,天地将一片黑暗。

  让我们牢记母亲的深沉与博大,无私与温暖。

  真想把自己化作一团火,温暖母亲的心;真想把自己变成一座山,将母亲的重负托起;真想把自己变成一泓清泉,洗去母亲的倦容,擦亮她明亮的双眼;真想将自己铸成一块钢,为母亲架起通向希望的桥梁,好让母亲跨越苦海,走向光明。


《刺杀骑士团长》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6)

——《秋水》读书笔记 (菁华3篇)

《秋水》读书笔记1

  莫言短篇小说《秋水》叙述的是我爷爷杀死三个人之后带着我奶奶私奔到高密不毛之地,成为开辟高密第一人。原始的高密东北乡四目皆是涝洼地,我爷爷和我奶奶结庐在一个低矮的小土山——其实也就是一个相对涝洼地来说的一个小高地——开始农耕岁月。他们双宿双栖,播种的五谷生机盎然,堪堪待熟;而他们的爱情之果,也即将瓜熟蒂落——我父亲在浴火中诞生,在这里他们实现了爱情的幸福、喜悦,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以“哪怕能在一起过一天”彼此乐观地激励着,因为他们在一起已经度过了不知多少个理想中幸福的每一天了。

  小说以展示“我爷爷”开拓洪荒之地的艰辛历程为题材,讴歌生命的力量。我爷爷、我奶奶笃实、善良、顽强、勇敢。人物开解生动鲜活,故事情节跌宕曲折,充满超强的阅读冲击力。在叙事中,作者以秋季暴雨引发洪水为线索,描写了生命与自然的较量。肆虐的洪水把我爷爷奶奶围困在小土山上,而此时“我奶奶”恰在此时临产,要生下“我父亲”,几条生命汲汲可危,生命在耐力和恐惧中坚守。随着情节的展开,小土山上,先后又出现了三个不速之客,在生命考验中,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不一样恩怨情愁,有的涅槃,有的随着岁月的洪流消逝。

  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挖掘,是小说必须完成的目标。这篇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色是以气势磅礴、粗犷震撼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性格展示搭建壮观的*台。

  莫言从来都是毫不吝啬雄浑的笔墨去渲染环境。《秋水》亦是这样,整篇集中笔墨,调动了一切手段展示暴雨过后,洪水暴涨的场面,烘托蛮荒粗犷的原始物象,来展示蛮荒时代自然环境的恶劣生态。通揽全文,给人的感觉,小说真正令人震撼的独非人物,而是环境,是波涛滚滚的洪水,与一般小说的环境描写不同,作者笔下的洪水,不仅是对故事情节的单纯烘托,而是矛盾冲突中的一极,与人物有着相同的地位,是冲突中的一个“形象”,正因为此,小说才以“秋水”命名。

  作者笔下的“秋水”,壮观辽阔、恐怖肆虐。洪水是发生在“方圆数十里,一片大涝洼,荒草没膝,水汪子相连”这样的环境里,在这片大涝洼发生洪水,其势必如一片大海浩瀚。

  作者以其十分深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粗犷质朴、丰富细腻、亦实亦虚的创作风格,通过娴熟变化的描写、大胆夸张与想象,构筑雄浑粗犷的画面,完美展示人物在自然环境奋争中的坚强意志。在表现手法上,作者先是用极尽朴实、几乎不讲究任何技法,豪不修饰的白描手法,来揭开画面。当暴雨来临之际,天“突然燠热起来,花花绿绿的云罩在大涝洼子上,云团像炸群的牲口一样胡乱窜,水洼子里映出一团团匆匆移动的暗影”。而正是这样看似简朴的语言,才更能够准确形象地描绘出了暴雨来临之际大自然那种强悍恶劣、狼奔豕突的气势。而在暴雨“旬日不绝”之后,洪水袭来时,作者描写秋水先闻其声,“雨声断绝,大洼子里一阵阵沉重的风响……随着风响,无数的青蛙一齐呜叫起来,整个洼子都在哆嗦,听到四野里响起一阵怪声,隆隆如滚雷,把蛙鸣声挤到中间来…”再状其形:“大洼子里积水成片,黄草绿草在水中疲劳地擎着头……黄色的浪涌如马头高,从四面扑过来,浪头一路响着,齐齐地触上了土山,洼子里顿时水深数米。青蛙好像全给灌死了;荒草没了顶,只有爷爷的高梁和玉米还没被淹没。又一会儿工夫,玉米和高梁也没了顶,八方望出去,满眼都是黄黄的水,再也见不到别的什么。”不予修饰,不吝铺陈,将声、形、色相继展现在读者眼前,构筑汹涌澎湃、惊心动魄的画面。而作者笔下,这种原始暴力,极尽肆虐与恐怖,完全可以无情吞噬一切脆弱的生命,是对“我爷爷、我奶奶”生命的无情考验。

  在作者粗线条勾勒出宏大的场面之后,再次调动手法,拉*视角,并以三分写实,七分夸张的夸张手法,将眼前的画面与纵横的想象结合起来,更进一步描绘洪水带来的恐怖。“爷爷用抓钩拖上来一个死人:衣服缕缕片片地连着,露出胀鼓鼓的身体。死人挺直双腿,十个脚趾头用力张开,肚子已胀成气球状,脐眼深陷进去。再往下看,见死人右手握拳,左手歪扭,只余拇指和食指,其他三指齐根没了……”无法想像,这样一个*乎暴力的镜头,作者竟能够反其道而用之,当用简笔的几乎运用了工笔,可以说这幅残忍的画面,不惜用了300余字,简直细到牙缝,似乎完全是写实,这是其他作家笔下很难见到。然则我们读过莫言其它一些作品,一定明白这又是莫言介于魔幻与现实之间的一贯的想象。

  似乎《秋水》的描写过于血腥,使人作呕。但我们不得不惊叹的是,作者在环境描写的`笔法运用上,总是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在你血脉喷张的时候,轻轻巧拨琴弦,将读者从飞逸出去的空间,又拉回到他营造的思想氛围中来。巧妙地在环境描写中变换手法,多次从粗犷到细腻,从*实到韵律地变化节奏。如前面用粗犷*实的手法描述暴雨来临之前的浑厚场面之后,紧接着就转到富于韵律的文字:“整个涝洼子都被雨泡涨了,罗罗索索雨声,犹犹豫豫白雾,昼夜不绝不散”。再如洪水暴涨之后,“暮色渐渐上来,暮色如烟,缓缓去笼罩水世界,水鸟齐着噪,一批批在小山上降落……浅黄的月色怯怯地上满了棚,染着我爷爷青青的头皮,染着我奶奶白白的身体。蟋蟀正在棚草上伏着,把翅膀摩得嚓嚓响。四处水声喧哗,像疯马群,如野狗帮,似马非马,似水非水,远了,*了,稀了,密了,变化无穷……月光中亮出满山野鸟,白得有些耀眼。山上生着一些毛栗子树,东一棵西一棵,不像人工所为,树不大,尚未到结果的年龄,白天已见到叶子上落满了秋色,月下不见树叶,恍惚间觉得树上挂满了异果,枝枝杈杈都弯曲下坠,把叶子摇得寒率响,细看才知树上也全是大鸟。”作者环境描写紧紧扣住故事情节,人物的内心活动,瞬间在语言风格上发生了180℃大转弯,刚才还是野马游缰,这会儿就如琴如吟,如琢如磨,实在让人兴叹不已。

  正是这种灵巧的文字,在雄浑辽阔的撞击中,彰显了生命的力量,彰显了人性的伟大,让人们于字里行间中生发出对大自然深切的敬畏。

《秋水》读书笔记2

  庄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的文章充满了想象力,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正如《秋水》,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方法,向我们阐述了做人之道。

  文章写到:“秋水时至”河伯在自己的领域内看到“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就以为他所看到河水开阔雄壮,是无可比拟的,但当他来到海边时,见到大海“不见水端”的辽阔壮观时,他为自己的见识浅薄而感到羞愧,而整篇故事就是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只有经过比较,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而如果骄傲自满,就会怡笑大方。

  例如,明末的李自成起义。起义军杀敌勇猛,于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攻进北京城。明朝灭亡了,但李自成和起义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守纪。

  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他们忘记了他们的对手——一直想打进山海关的清军。后来,吴三桂联合清军向起义军发起进攻,竟没有一位将士肯应战,李自成只好亲自出马,仓促应战,最终以失败告终。短短的42天,这支强大的队伍失去了战斗力,原因在于起义军和李自成自以为已经胜利,有了荣华富贵,不用再担心什么,只管享乐,放松了警惕,最终败在清军手里。

《秋水》读书笔记3

  庄子的《秋水》乃是庄子外篇中的巨制,洋洋三千余字。在那个刀雕竹刻的时代可算是非常长篇的东西。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这句话引起了全文。河伯的自大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了嘛,他有他骄傲的本钱。

  但是,很快,这个河伯就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他看见了大海,看见了不见水端的北海,他被吓坏了。于是,河伯这个孺子开始接受教育。若便是他的老师。

  其实,作为一个职业上接触教育的人,我深深被若的态度所折服。现在的老师,往往是站在制高点上对学生灌输各种的结论和观点。其实,你的那些东西,学生未必就买账。要是学生不买账而被迫地接受。这样的教育我看存在很大问题。我看,假如可以像若那样,让自己的学生将自己的劣根性全部展示出来、暴露出来,这个时候适时地给学生看一点真理的外观,让他们被真理的宏大所折服。

  让他们自己产生探索真理的冲动和欲望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才开始教育。我想,这样的教育一定会效率更高。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对于规模化的教育,这个成与不成,我不好说。

  接下来,他们开始进入到虚与时的关系的论述上。夏虫不可以语冰,是因为冰雪对于它们来说太虚妄了。井中的青蛙也不要和它谈论天地,对于井蛙而言,天大也太过于虚妄了。其实,对于教育,尤其是德语教育来说,这样的虚妄的东西在我们身边还真是太多了。于是,就要怪呀学生会说一套做一套了。不要怪呀学生不遵守包括交通规则在内的'许多规则了。

  我们再往下读。他们已经开始关于大小的讨论了。天地算是大的,然后比起宇宙来真是沧海一粟。牛尾算是小的,然后比起更细微的东西来说它可算是高山大丘。这样的论证很有意思。教师对于学生在学问上算是天地了吧,然而相比大师,教师又逊色很多。学生就像是牛尾吧,但是相比婴幼儿,他们知之甚多。然而大师却要学*婴幼儿,学*他们最接*天堂的纯真和无邪。比如教育心理学就是从学*婴儿开始的。

  儒家的争论比如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也是从婴儿开始的。所以,老师也没有可以骄傲于学生的东西。自然,学生因为理论知识的缺乏也更没有可以骄傲于老师的本钱。于是,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提携,共同进步就不是一句虚言了。我坚信一句话,好的学生是自己学好的。而好的老师都是学生养成的。如此说来,老师更加依赖学生的。也就是大的更加依赖小的。我想太阳虽然大,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离子都剥离掉了,大概也就只会剩下一个空壳的概念吧?

  接着,他们又对贵贱、为与不为、道天人等等观点进行了论述。洋洋洒洒,我想不想多滴感慨了。前人已经说了很多,我也不打算在这里多费言语。总之,老庄式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观点在这里横行其中。然而,《秋水》文笔抑扬、气势汹汹,让人目不暇接,还是让人非常手不忍释卷的。然而,最让我最让我感悟的还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这段。

  这段话当属全文的精华。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由无数相互隔阂的个体构成的,我不可能是你,于是我就不知道你的痛苦和快乐。我以为你的痛苦和快乐其实是我臆想的。比如,我看见你皱眉,以为你很不快,其实很难说你不是在沉思。看见你笑,也许以为你在快乐,其实可能你在伪装。

  虽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然而我会融入你的身心,就像水,紧紧包裹住鱼儿,就会产生“我在你的心里,你在我们的梦中”的境界了。这样的交流和融通,就算自己不是鱼,也能够知道鱼的苦乐的。

  固然,《秋水》的这一段是精华,然而是反面的精华,是庄子小国寡民相互隔绝的精华。我们这个世界就要交流、就要沟通,就要“我非鱼,也当知鱼之乐。”。作为教师,就更得如此了。不如此,教育的职能是不可能发挥正常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