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的作文(10)份

首页 / 作文 / |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1

  每个人都对“家”有独特的理解,也都有对家中食物不同的感受,这些食物或甘甜、或酸爽、亦或辛辣,都能维系这个家*凡的小幸福,成为家的象征、家的图腾、家的味道……

  “‘车轮滚滚’煮好了,快来盛一个吃!”奶奶的声音响起来,亲切的乡音和高声呼唤带着我向厨房走去。水汽氤氲,整个厨房都朦胧着,旧式的灶台上架着一口纹路斑驳的黑锅,隐隐约约,走*了,看到锅中沸腾的米粥,好似还有几条黄色调大鱼随着水的激荡浮上,沉下。“咕嘟咕嘟”冒着水蒸气,热气化成白烟,在我的面颊上清抚,包围着我。奶奶拿出一只碗,递给我一只大勺。接过像锅一样年迈的大勺,我开始“捕捞”。

  先盛一碗金黄的小米稀粥,在“打捞”出专属于我的“车轮滚滚”。这是一个车轮状的面饼,表面是土一般的质朴的黄色,因为被水浸泡,又湿又滑,几次想逃脱,滑进锅里。

  我把这最小号的“车轮”放进它的“浴汤”中。金黄色的稀米粥搭上湿滑的“车轮滚滚”,再咬上几口酸脆的醋拌黄瓜,光是想想,就垂涎不已。

  我迫不及待的把它端到院子中,老家小屋的院子还是那么凉爽,把碗放在冰凉的石桌上,感受到夏风的微凉,赶走闷热,驱逐烦躁。在爷爷的摇椅上坐下,木制的椅子“吱吱呀呀”的响起来,还夹杂着爷爷每晚准时收看的新闻联播的开头曲。惬意的感觉使我不由自主的嘴角上翘。咬开玉米面制成的饼皮,湿滑而又质朴,玉米的清香和濡糯的口感让我闭上双眼,享受家的温暖,用心体会世界的美好。再咬一口,饼中的红糖顺势流入口中,甜蜜,温情,在舌尖上一荡,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就向全身漫延开来,唤醒刺激每一个味蕾,这或许就是家的味道吧!

  来到北京后,吃过的美食越来越多,却总也忘不了“车轮滚滚”的味道,它质朴,清香,甘甜,糯滑,感动着我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它的结构正如我可爱的小家,外表质朴,*凡,散发着淡雅纯洁的香,但内里却火热甜蜜,每一个家中的成员都互相爱着对方,亲密无间。车轮滚滚,红红火火的滚向未来。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2

  湖头是历史文化名镇,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不仅有“小泉州”之称,而且是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在这样物宝天华之地,美食自然也是堪称一绝,由我来带大家领略一番“舌尖上的湖头”吧!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湖头小吃?湖头的小吃色香味俱全,种类繁多,湖头米粉、鸡卷、咸笋包、芋包等在清朝康乾年间被称为“宫廷小吃”。其中,湖头米粉、鸡卷、咸笋包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这名头可是响当当的。

  第一道风味:湖头米粉。湖头米粉以福寿村的井水制作最为正宗,制作出来的米粉白如晶冰,滑如青丝,韧如胶簧,粉如花絮,百煮不烂,可煮可炒,可燉可馏,油多不腻,油少不涩。要是配上一碗小肠豆腐汤,那可真是“绝配”。

  第二道风味:咸笋包。咸笋包有300多年历史,是李光地从宫廷带回来的,他曾为了回馈家乡带回一名宫廷御厨,将咸笋包制作方法传授给乡民们。咸笋包以紫菊泥、糯米为外皮,以生笋、猪肉为内馅。虽然其外表毫不起眼,吃起来却是甜嫩可口,回味无穷。

  第三道风味:鸡卷。别看名字不太雅,这个鸡卷可是湖头小镇上响当当的民间美味。上至大酒楼,下至小食摊,都有出售,可谓是雅俗共尝。在餐桌上,上一盘黄橙橙的鸡卷,气味香喷喷,咀嚼脆酥酥,令人胃口顿开。若是再加上一些酱料,味道会更加浓郁,风味尤显独特。

  “湖头小吃摊,三步有一摊,大街小巷都摆满;上起影剧院,下到四角井,到处都有小吃摊,花样多,又便宜,包你吃饱吃巧又满意。”湖头是吃货的“天堂”,舌尖上的“宝地”,欢迎各位吃货们前来饕餮一番!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3

  “烟花爆竹齐飞响,团座举杯笑开颜。”除夕之夜家家贴春联,做年饭。到处洋溢着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姥姥家的春节也是如此。我们家人口多,过节特别热闹。全家围坐在圆桌前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是我们最开心的事。大舅二舅负责和面;舅妈们赶皮儿,姥爷和馅儿,姥姥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包饺子。妈妈,爸爸负责煮饺子。只见姥姥拿起皮儿摊在左手上,右手将肉馅儿放入皮儿中,双手一和捏住两端,然后向中间一挤。一个胖乎乎的饺子便做好了。我和哥哥姐姐们边学边做,还谈论着各自学校的奇闻异事。

  不一会儿,三个盖帘上都布满了我们的劳动成果。当煮熟饺子的香味在家中弥漫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那小小的饺子如同可爱的精灵在盘中玩笑嬉戏,还对我们投以微笑。胖墩墩的体态;花瓣儿似的发髻如波浪一般。

  端起盘子一倾斜,小精灵便打着旋在盘中畅游,像冰场上技艺炉火纯青的冰舞运动员。如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岂可辜负?我轻巧地夹起它咬开皮儿,浓郁的肉汁刺激着我的嗅觉,再加上色如翡翠的腊八蒜和山西宁化府的老陈醋,令人陶醉的美味在口中久久挥之不去。这种味道永远地留在我心里。每年除夕夜,姥姥家都沉浸在团圆的幸福中,沉浸在微笑,温暖的气氛里。这就是舌尖上家的感觉;爱的感觉;团圆的感觉!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4

  “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水肥草美赛江南”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我的家乡巴彦淖尔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巴彦淖尔位于黄河几字形的位置上,母亲河灌溉着肥沃的土地,而土地则捧出丰富的物产回馈家乡人,勤劳质朴的巴彦淖尔人利用家乡的特产和对美食的爱好,做成了许多特色美食。

  猪肉烩酸菜。每逢年下,农闲下来的人们就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杀猪节了,我们这里俗称“杀猪事宴”。因为家家户户都杀猪,轮着请吃杀猪菜,喝酒,就像一个小型的事宴。每逢到了这个时候,是城里人最羡慕的时候,谁家有农村的亲戚,就成群结队的开着车赶着去吃杀猪菜。杀猪菜是用猪的槽头肉和腌制了一冬天的酸白菜经过两三个小时精心炖制而成的。猪槽头就是猪脖子上的肉,刚褪干净的猪肉,切成两三寸厚、一指长的块放在锅里来回翻炒,为的是把里边的油脂通过高**出来,炒至金黄时加入葱、姜、蒜等调料烹炒,然后加水放入酸菜,用木头等硬柴火熬。两三个小时之后,揭锅一看,那颜色金黄诱人,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夹一口放嘴里,酸菜的酸香味和猪肉的入口即溶刺激着你的味蕾,顿时让你食欲大增,酒足饭饱后再用滚烫的开水泡一碗酸菜喝,那味道就甭提有多爽口了!还有一样美食不得不提,那就是面精。

  陕西人就凉皮,也有就酿皮的。但陕西的味道比起我们这的那里差远了。走到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面精的小铺,走进去,调一碗,闻着那味就让你直咽口水。稍稍发黄的面皮,配以像蜂巢一样到处是窟窿眼的面精块,然后用醋和酱调制的汤,加上用胡油炝炒的葱花油和辣椒油,配以黄瓜、香菜、芹菜和腌制的咸菜调还有几味调料,拌匀了,辣椒油的红润,醋的微酸很好的混合在一起,炎热的夏天来一碗,真可谓是消暑的极品美食!

  面精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先把面活好,再用冷水去把面里的营养洗出来,让后放到开水锅里用特制的粉楦子去蒸,洗完面精剩下的部分就是面精块了,那可真是面的精华啊!不过因为当地人都爱吃面精,所以现在人们都改用机器去蒸,省去了许多人工,也加快了速度。不过我还是最喜欢妈妈掉的面精,因为纯正,充满了母爱的味道!

  还有许多特色美食,铁锅焖面、烤羊肉串、铁锅烩菜……勤劳朴实的巴彦淖尔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演绎着自己对美食的理解,传承者巴彦淖尔的文明!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5

  时光可以带走一切,但只要记忆还在,就还想着灶房里的香和灶炉边的人。——题记

  冬日里蕴藏着的,不仅有晶亮亮的雪,更多的是看雪时的一种温暖。在这天气凛冽的时候,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面粉里裹着的豆沙,甜甜的,却又不腻,总温暖着你,就是这样一碗热汤圆,勾起了我的儿时记忆。

  过年时候,家家户户总是要吃汤圆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气,家庭和睦,团团圆圆。

  奶奶做的汤圆格外好吃。记得那时候,奶奶先将一碗热水倒进面粉里,使劲用筷子搅和着,成形后,将一个大面团倒出来,用手在揉搓揉搓,过一会儿,那面团愈发紧实,已经都合在一块了,奶奶将和好的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每一个都很整齐,没有什么两样,我在旁边看着,以为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便吵闹着也要弄,结果却将每一个都捏得不成样,奶奶一边嗔怪道又将我揉的面团重新做,眼里就没有些许怨意。接下来便轮到擀面和包馅了。奶奶娴熟地将面团用擀面杖压成了一张张薄皮,速度飞快,擀面杖到她手里似乎成了一把趁手的“利器”。包馅也不难,可能是因为这次没有我的打搅,奶奶做事也很顺利,我只不过出去与邻家小孩玩了一会儿,奶奶就已经准备好锅炉下汤圆了。

  锅灶里升腾着浓雾,我蹲在一旁烧火,奶奶站在锅前照应着锅里的汤园。顽皮的我被一根稻草上蹦出的火心烫到了手背,吓了一大跳,奶奶赶忙跑过来,询问我有没有伤着,我也便装出一副要哭的样子,引着奶奶逗我笑,但我深知,那被火心溅到的手,已然不疼。

  吃汤圆的时候,我第一个上去端了一碗吐着热水气的汤圆,大快朵颐了起来,奶奶看着我那馋样儿,脸上也浮出丝丝笑意,眼角边的皱纹,如丝绸般。

  回首,看着碗里那速冻汤圆,也没有先前那般的甜,也许是因为想吃奶奶做的了吧,我的眼角模糊了,但又将泪水收了回去,因为奶奶教过我男孩不能哭。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6

  妈妈特别喜欢在家里做点奇怪的小甜点,虽然好吃又好看,但始终不能填饱我的肚子,唯独那看似寡淡无常的白米饭,各种各样的家常菜和那一盆看起来那并不好看的汤才能满足我的食欲,这就是家的味道吧。

  每次妈妈做米饭,都会问我要吃什么菜,大概十次有六次都会跟妈妈说:“吃咖喱吧~~~”“好吧,就吃咖喱!”每次妈妈都很爽快,黄澄澄的咖喱浇在米饭上,和一些放在咖喱的菜丁一起落在米饭上,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当然也只有妈妈能做出来这么好吃的味道,这是外面做不出来的,也许,家的味道中还包含了一丝咖喱的香气呢。

  吃过米饭,我还意犹未尽,这种时候还需要一盆热热的汤。没错,我爱喝汤,所以妈妈经常会在饭后像变魔术一样把汤端在我的面前(因为我会在妈妈做饭的时候进去探视,可从没见过她在煮汤)。汤,在喉咙中留下美妙的味道,这是只有妈妈做得出来的味道。哈,好像家的味道中还飘出了一丝汤的香味呢。

  吃饭结束后,厨房里又会传出“哄……”的声音,那是妈妈在为我制作美味的果汁,今天草莓,明天苹果,每天都不重样的。很快妈妈就会把果汁放到我的面前。“快,喝吧!”“嗯,真好喝。”每当这时候我心里就会和嘴巴里的味道一样的甜,这是妈妈用心为我做出来的,我在心里暗暗感谢妈妈,因为我不好意思说出口。嗯,这果汁的味道也被融入到家的味道里了呢。

  米饭、咖喱、汤、果汁,每一个都是我的最爱,同时也代表了家的味道,爱的味道,它不断刺激着我的味蕾,时刻提醒我,家,才是最美好的。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7

  夕阳下,**边青灰色的小房子,河流从中间经过,阴凉下蹲在岸边洗衣的妇女,追逐顽戏的孩子,还有那船桨划过水面伴着哗哗声走进的小渔船。走进姥姥家的小巷子,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桂花香。

  姥姥家在南方的一个小镇子上,小时候我每年都要在那里住上很长一段时间,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姥姥家才是我的家。

  记得我家门前种着一棵硕大的桂花树,每到初秋,那一束束黄色的小花就会飘出阵阵浓郁的桂花香味气,那真可谓是鼻腔的盛宴呀!最早在姥姥家住的那段时间,我就问过姥姥:“姥,这么香的花能吃就好了!”“这个姥姥可以满足你!”

  那天早晨,在外面玩回来的我刚进门就被一阵浓郁的香气吸引了。我循着味道来到厨房,见姥姥弓着身子站在灶台前,她的脸颊躺着颗颗的汗珠,她用粘满面的手不停的擦拭着,蒸锅里冒着丝丝的热气,我敢确定香味就是从那里跑出来的。我悄悄的走到姥姥身旁,“姥姥,您在做什么?这么香!”姥姥眯起眼睛轻抚着我的头说:“一会儿让你吃桂花儿!”“啊?”

  揭锅啦!随着蒸腾的热气飘散,那香气像灵蛇一般钻进我的鼻子,姥姥娴熟的从锅中将一大块白色半透明的糕饼放在面板上,用一片竹刀将糕饼切成小儿。“我先来一块儿!”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去抓,“啪!”竹刀轻轻的打在我的手背上,“馋猫,桂花糕凉了才更好吃!”“哦!这叫桂花糕呀!”我咽着口水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等待。

  好久!好久!姥姥捧着一个小碟子蹲到我面前,捏着一块白色的桂花糕放进我嘴里,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那粘糯的口感在我舌间缠绵,我闭上眼感受着那晕开绵长细腻的清甜与那桂花的香气,像一把小鼓槌敲击着我的味蕾。我睁开眼睛,姥姥的笑脸像桂花一样的甜,“好不好吃?”我咂摸着嘴,回味着舌尖上桂花糕的香甜点点头,“姥姥年纪大了,做不动喽!等你长大些,我教你做好不好啊?”“好!等我学会了,我给姥姥做!现在再来两块!”哈哈哈……,屋子里久久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要上学了,我也要和父母回北京了。

  离别的早晨总是比*时亮的早,我收拾好行李坐在门口等着和姥姥道别,姥姥手里捧着那蝶晶莹剔透的桂花糕递给我,让我先吃着。她又从厨房拿出一小盒儿包好的桂花糕递给我说:“抱着,路上吃!”早晨的阳光撒在那小包上,散发着温暖而祥和的光。我拿起一块碟子里的糕点放进嘴里,浓浓的桂花味飘满了整个房间。

  “记得!下次来姥姥教你做桂花糕。”她蹲下身子微笑着摸了摸我的脸颊,我用力点点头。“走吧,别让你爸妈等太久了,路上注意安全!”她站起来送我到门外,我坐在车上向后望去,我看到姥姥微驼着背,用布满褶皱的双手朝我挥了挥手,我来不及放下手中的糕点便把手伸到窗外,用力向她招手,直到再也看不见她的身影。

  坐在车上,我看着那包承载着爱的桂花糕,家的味道在车厢里弥漫开来,姥姥那慈祥的微笑在我眼前久久萦绕,这包桂花糕我一定舍不得吃的,因为我知道等下一次再吃到姥姥亲手做的桂花糕要很久以后了。

  秋意浓,雁南飞。不久前我收到一份来自南方的快递,从快递盒子上散发出淡淡的桂花香气便使我的心一喜,拆开层层的包裹,熟悉的桂花香也被一层一层地释放出来,家的味道萦绕心间。盒子里果然是一袋桂花糕还有一张信纸,上面写着:还记得姥姥家的味道吗?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8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路桥有许多远*闻名的小吃,有青草糊、山粉糊、凤凰蛋……不过我今天要介绍的是我们路桥的“小强拉面。”

  来到卖芝桥边,映入眼帘的是“小强拉面”这个醒目的招牌。我不禁纳闷:写着“小强”字样的招牌还有人进去吗?不去不知道,进去真是吓一跳。店里坐满了顾客,想吃小强拉面还需要排队呢!

  店里的面条是被称为小强的师傅亲自做的。站在店门口,你就能听到“砰砰”的响声,闻声望去,那是师傅正在做面条。首先,小强师傅要将面粉揉成面团,面团在我们的手中是一个调皮的小孩,滚来滚去的,不听使唤。但在这位“大师”的手下,她却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小姑娘”,做面条的小强师傅想把它捏成什么形状就成什么形状,从不在师傅的手中跑偏。接着,小强师傅将面团压扁成一个小“月亮”形,然后把面团拉长。这时,一个肥胖的面团小姑娘立马变苗条了。最后,师傅用力甩,一根根面条就如五线谱一样在师傅手中出现了。

  小强师傅将面条轻轻地放入锅中。煮好后捞出,面条变得光滑了。端上一碗面条,赤红色的汤汁中,拌着金黄的面,热气从碗中冒出,钻到鼻子里,真是香气四溢啊!碗里面还有小排,肥瘦相间,肥而不腻。吃上一口,汤汁浓郁,面条芳香,再加上肉的鲜香,吃十碗也不够啊!难怪店里的人都埋头吃着,也没见他们在饭桌上聊天。我第一次吃小强拉面的时候,把汤也喝得一干二净,舔舔嘴唇,满意地摸着圆鼓鼓的肚子笑了。

  小强拉面的营业时间也是很和“小强”一样牛,我们小学生放假,他们也会放假。如果你现在到了路桥,那你们可要趁着这一次机会好好品尝一下小强拉面,这是一种会让你想念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9

  “民以食为天,柴米酱醋盐”。客家菜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而传统客家三大菜分别是:盐焗鸡、梅菜扣肉以及最传统的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久负盛名,鲜嫩滑香,营养丰富,是我们客家人的头道送酒菜,也是过年时必须上的菜式。

  酿豆腐有两个传说,一说为(酿豆腐)源于北方的饺子,应岭南少麦,思乡的中原客家移民便已豆腐代替面粉,将猪肉塞入豆腐中,犹如面粉裹着肉馅儿。因其味鲜美,于是成了客家民菜。

  另一说,很久以前,有两个好兄弟,因在一次点菜时发生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后来,聪明的店家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制作出酿豆腐。

  正宗酿豆腐的豆腐一般是由黄豆做的,无任何添加剂,一般是用刚从自家田中摘的黄豆,新鲜,再把黄豆,放进石磨子里,与水一起磨,直至把豆榨出浆水,而剩下的豆渣可做粥等食物,再将豆水,倒入大锅里煮,豆腐也算成形了,但还是个半成品,把豆腐放在个容器里,用大石头压,压出剩余水份,然后,把豆腐成品切成一块一块,接着,便是重要的“酿”。

  把一块半肥半瘦的大猪肉挑瘦去肥,剁成末,这剁肉也是我儿时的游戏,再依个人喜好,放入香菇、或虾米、或大葱等,再使双筷子,把猪肉“戳”进豆腐块正中处,这“戳”肉也有一定技巧的,不能将整块豆腐戳戳穿来放,不然煎出来的就孬了,最后,把所有酿好的豆腐放入锅中小火慢煎,火要适度不可大或小,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此时的豆腐可是香喷喷,金黄耀眼,但还在煲仔里焖一下,煲锅底可放大蒜苗、芹菜,全依据个人喜好,可在豆腐上放几片香菜,用来点缀所用,即可上桌。

  酿豆腐一上桌,便“顾客盈门”,我家吃酿豆腐时,喜好沾上蒜末和酱油,这酿豆腐便有了些辣味和咸味,豆腐滑嫩,净白;猪肉味鲜,硬中带柔,柔中带刚,豆腐送入嘴中,滑溜,再咬一口猪肉,美味无比,真乃最佳搭配。

  豆腐营养丰富,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律止渴、清洁肠胃,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猪肉用途多,用于温热病后,热退津伤,肺燥咳嗽,干咳痰少,咽喉干痛;补虚、润燥、润肌肤、止消渴。

  豆腐的*淡,显出了客家人的淳朴,朴实,客家人不求于功名利禄,勤俭持家,这也是酿豆腐在客家文化上长期保留的原因之一。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 10

  天色还未完全明亮,妈妈端着一个碗盆,放在桌上,一家人都才醒来,睁着惺忪的睡眼来到桌前落座。

  一碗粥,一盘小菜,一个馒头,便是*淡无奇的早饭。先喝一口粥,一股暖流下肚,洗涤着咽喉和胃的每一寸。再夹一口油麦菜,咬下去油脂四溢,美味极了,舌根处传来一阵欣喜。再拿起雪球一样洁白的馒头,带着淡淡的香味儿,为身体灌入能量,整个人都精神抖擞起来。妈妈看着我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中午放学铃声一响,我就带着强烈的饥饿感和心中的期待飞奔回家,远远地在电梯口就嗅到了一股浓浓的香气,我的嘴里酸酸的,胃传递着迫不及待的信号。进了家门,一眼看见桌上的红烧肉,我就不受控制地如狼似虎斑般,抓起筷子就吃一块肉,肥瘦相间,油而不腻,入口即化,味蕾又开始了起来。这时,妈妈走出厨房:“回来了,饿坏了吧。”她说着用手去擦拭满脸的汗珠,这简单的一幕,却是亲情与母爱浓缩,我心里感动极了。这个中午,都因这盘红烧肉和一碗米饭而幸福起来。

  傍晚放学,被老师批评了,回家晚了,胃中的空虚也无法让我振奋起来,整个人都垂头丧气地回了家。炖羊肉的香味儿,争先恐后的钻入鼻孔,刺激着我和我的神经,心中的失落被美味驱散,惊讶的抬头,竟然是我最爱的炖羊肉!一切失落都一扫而空,羊肉入口,驱寒保暖,没有一丁点羊膻味儿,又软又香。

  看似*淡的家常菜,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承载着妈妈浓浓的爱,承载着我们舌尖上的家。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10)份扩展阅读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10)份(扩展1)

——舌尖上的家范本10份

  舌尖上的家 1

  大山不可移,是因为它有无数木石组成;海水不可量,是因为它有无数河流汇成。

  ——题记

  还记得今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爷爷过七十岁的生日,爸爸妈妈决定在家做一顿大餐庆祝爷爷。

  等爸爸妈妈上班回家,已经快中午了,他们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爸爸对我说:“你可以帮我们洗菜,不然只有下午才能吃上午饭了。”想到洗菜的辛苦,我断然拒绝,逃也似地离开家。

  我的目光探索着,希望找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咦,这里多了一个蚂蚁巢,花池边堆出一些新土,有黑色的小身影爬出来,是一个体形挺大的蚂蚁,我蹲下来聚精会神地瞧着:它是黑色的骑士,在土地上驰骋,它可不是闲逛,它是在找寻食物,几十厘米外,一只绿色的小虫子横躺着,奄奄一息,这只大蚂蚁虽然能举起身体几倍重量的食物,却也是差很多,眼看打不过,它便掉头回巢,不一会儿从洞口里三三两两的不断涌出小蚂蚁来,它们昂首阔步,向猎物进攻,绿虫子很快被大卸八块,小蚂蚁们一用力抬起来在大蚂蚁的指挥下,喊着号子回了家。

  蚂蚁都可以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为什么不能呢?

  我回到家,二话不说帮忙洗了菜,而且在爸爸的指挥下,我要给爷爷煮长寿面,原来煮面可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不是妈妈及时搭救,恐怕要吃黑面条了。

  饭菜很快上了桌,有了我的一份力,吃饭时间提前了不少。我吃着自己煮的面,欣慰不已,那面甜甜的,咸咸的.,牵动着我的味蕾。也融化了我的心间。爷爷吃地很开心,我也想说,那天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体谅父母,他们不容易,我也明白,我长大了,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家庭出一份力。

  这便是我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 2

  一说到宜昌,即没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也没有恬静如画的西湖,有的只是那令人赞不绝口的美食。

  凉虾,在宜昌的各个小巷路口都有一个摊子,一壶红糖,一缸凉虾再是一桶冰水,看着就口水直流,走过去,坐在那儿,点一杯,看着别人娴熟的把凉虾红糖冰水混在一起搅拌两下子,一杯凉虾就做好了。记得小时候,我在家里热的直嚷嚷。爷爷也没有办法,只好倒来一缸水,让我在里面游泳可是,我还是热的受不了,我奶奶说:“我来给你喝冰水,喝冰水会好点。”我爷爷听了说:“干脆给他去做一碗凉虾。”我高兴的直扑腾。我跟着爷爷来到厨房。首先,把米淘干净再把它放到水里泡个30分钟,可是我这么着急,那等的了那么长时间,我就一直在旁边嘀咕,小米小米快洗澡,洗白白了我吃你。过了30分钟,再把那些米磨成浆,放到碗里面。然后就是技术活了,先把火开到中火,再慢慢的把米浆倒进去,边倒还要边搅,然后再淋入一点“灰水”现在看来就是清石灰水。然后把火关小,慢慢的调成糊状的,再把米糊和冷开水并在一起,把米糊从漏勺里倒出去,就成了凉虾里的虾。再就是煮红糖把红糖煮成糖浆,就可以了。拿出一个碗,倒入冰水,放入凉虾,再加一些红糖浆。一碗清凉解暑,人见人爱的凉虾就做好了。

  当然宜昌的美食肯定不会只有凉虾,还有一个美食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顶顶糕。

  在小时候,起来的早就拿点钱出门给家长们买东西吃,每次走到买早点的地方都会四处观望,走到一个离顶顶糕*一点的铺子假装去给家长买早点,再给自己带一点顶顶糕。一个圆台形的米团,看起来并不怎么好吃,但是你不知道,那里面的红糖,可以让你回味一天。爷爷听说我喜欢吃也就给我做顶顶糕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些木头做的模具,轻轻的把米铺在上面,铺到一半的时候放入一层红糖。再放入蒸笼中,,过一会这些就好了,用一块布隔着捧在手心里,一点一点的吃掉,黏黏的,却又不粘牙,几口下去,一个就没了,让你还想吃。

  宜昌,我的家乡,浩浩荡荡的长江,热情朴实的人们,和这些由他们做出的美食,这就是我的家乡——宜昌。

  舌尖上的家 3

  我的家乡在萍乡,这座古老的小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美景和美食,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小小美食家,我来向大家介绍家乡的美食吧。

  来过萍乡的人都知道萍乡人善于吃辣更不怕辣,虽然我不太吃辣,但不能阻挡我对萍乡美食的热爱。萍乡小炒肉、冬笋炒腊肉、上栗手撕狗肉、莲花血鸭、源滨小河鱼和豆腐、辣炒田螺和龙虾,这些以辣为主的菜其色、香、味、形俱佳是萍乡的家常菜,也是萍乡人的最爱,到萍乡人家里做客都会品尝到这些美味,相信吃过的人都会大赞好吃,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恨不能多吃三碗饭。

  当然,除了这些菜肴外,萍乡还有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特色小吃,像萍乡炒粉、萍乡米面、艾米古、米豆腐、霉豆腐、扣糯等美食都备受当地人的欢迎。就拿艾米谷来说吧,我奶奶最拿手了,我们全家去乡下摘下新鲜的艾叶,拿回家先用大火蒸煮30分钟煮出汁,然后将艾叶与面粉和起来,放入蒸锅,出炉即可使用。纯天然制作,老少皆宜,我一次能吃四五个呢。妈妈喜欢吃百年老店杨胡子米面和北桥的搓菜炒粉,爸爸喜欢吃姥姥做的霉豆腐,爷爷喜欢吃香甜的扣糯……你们看了是不是也直流口水了。

  差点忘了还有我们小朋友喜欢的萍乡零食:花果、盐果子、萍乡凉水、酸枣糕等等。暑假的时候我自己还和奶奶试着做过凉水,放蜂蜜、姜水、醋等,凉凉的好吃极了;纯手工制作而成的花果色泽鲜美、造型独特,口感甜脆,加工后不破坏原有的营养物质,特别是一些用橙皮、薄荷、紫苏等做的花果,还具有祛寒止咳、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治疗保健功效。是名符其实的绿色保健食品。小朋友看了是不是嘴馋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舌尖上的中国》吧,我被里面的美味所折服,我想要如果萍乡能有一个美食入选其中该有多好。我长大后无论在何方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味道!因为我深爱着我的家乡——萍乡!

  舌尖上的家 4

  家的味道是什么样的?是甜的?是酸的?是苦的?还是辣的?在我心里家永远是甜的。

  每年的春节,都是妈妈来做年夜饭。妈妈最拿手的就是饺子。我妈包的可不一般,不光好吃,造型又美,而且速度也很快,一个只需几秒钟。饺子要包时,需要这几个步骤:一先和面,二是和馅,三是把面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把面块擀成饺子皮儿,四是开始包饺子,把馅放在饺子皮中央,然后把口封住,再捏出花边,五是下锅煮饺子喽!一盘热乎乎的饺子就出锅了。

  饺子好不好吃的关键在于馅儿和得好不好。先把五花肉切成肉丁,接着在锅里放上油,等热了放进葱和姜末,炒香后放入肉丁,煸炒。两分钟后放入调好的酱汁(酱汁里有甜面酱和黄酱)。还要加一点白酒,去腥味。煸炒几分钟后再加入已切好的木耳、粉条、萝卜(白萝卜,要用水煮完后做出的味道更好吃)。这样一来,一盆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做好了。

  馅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包饺子了。首先,妈妈把饺子皮放到手心里,再把馅放上去,对折后把口封好,然后可以捏出各式各样的花边。短短几分钟,一大盘子饺子就包好了,个个皮薄馅大。接下来,顾名思义,那就是下锅煮了。白白胖胖的饺子在热锅中上下翻腾,过了一会儿饺子就香飘十里了。饺子上盘了,一个个玲珑剔透的饺子就摆在了我面前,让人垂涎欲滴。我夹了一个放进了嘴里,咬上一口,真美味啊。让人回味无穷,里面的肉是鲜嫩的。吃着妈妈包的饺子,

  家,因为有了这种让人甜蜜的美食,有了这种美食的创造者,这个家才会是永远的甜。

  舌尖上的家 5

  我的家乡在河南濮阳,这里有很多特色小吃,最有名的莫过于洛阳的水*、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了,这里面,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烩面。

  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工作节奏的加快,烩面已成为中原地区有口皆碑的佳肴,经营羊肉烩面的饭店林林总总,遍布华街冷巷,乡镇、农村也陆陆续续开起了大大小小的烩面馆。

  烩面如此美味,制作起来当然甚是考究。烩面的面选用优质面粉加以盐碱,用温开水和成细腻润白,比饺子面还要软的面团,待筋道十足后,放置若干时间,制成四五指宽、十几公分长的面片,外抹食用油防粘,片片码齐,也可用塑料纸加以覆盖。

  烩面的汤更是自成一家,独具特色。羊骨劈开,外加嫩羊肉,大火猛滚,小火细炖,因骨油熬出,汤色嫩白如玉,外有七八味中药,遂唤“白汤”,营养价值极高。

  到了中午或晚上吃饭的时间,随便走进一家烩面馆,几乎家家客源爆满。这时,你得快点找个座位,要上一两个小菜,配以酒类或者饮料,慢慢的用着,然后再点上一碗烩面,十几分钟过后,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烩面就端上桌来。

  你看,碗里面那嫩白如玉的骨汤,长宽均匀的面,上面在撒点绿色的香菜,红色的枸杞、黑色的木耳、粉白色的羊肉片,再外带一碟辣椒油、糖蒜。这哪是一碗面,分明是一幅画。

  芳香四溢的面,让人垂涎欲滴,肚唱空城计,馋虫勾引来。拿起勺子,先喝一口汤,油而不腻,鲜而不厌,润滑的要从嘴中滑出,真是赛过琼浆玉液。再挑起一根粗细均匀的面放入嘴中,筋道的更是有嚼头。

  旁边桌子上的人,特别是干重活的打工一族,那个不是一下夹起好几根面,往张得大大的嘴巴里送去,满嘴油光光的,丝毫不注意形象,有的甚至几分钟的功夫,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烩面就被他们连渣都不剩的一扫而光,齿间存有的余香,时不时地还砸吧着一下嘴,真叫“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啊

  水一样的温柔,火一样的激情,小南风一样的柔和,细细品味,河南三大小吃之一的烩面,确实当之无愧。

  希望它像一颗明珠,永远闪烁在中原,绽放在中国,走出国门!

  舌尖上的家 6

  光阴荏苒,又到春节,作为我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自然与吃脱不了干系。在我这“吃货”的眼里,春节无异于美食节,因为在春节里,能吃到各种各样*时吃不到的家乡美食。

  年二十八,我迫不及待地回到美丽的淳安千岛湖。淳安的美食各式各样,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瞭乱,垂涎三尺。说到淳安春节的美食,不得不提到淳安独特的暖锅。暖锅类似于火锅,却比火锅更高档,暖锅通身用全铜制作,中间放木炭,四周放菜品,暖锅中的菜品非常丰富,最为常见的是猪肉、油豆腐、白豆腐、笋干等等,你认为好吃的菜都可以放入。暖锅中的卤最为讲究,一般是熟猪油打底,配入辣椒粉、茴香、桂皮、花椒等,再加入熬制半天的土鸡汤、鸭汤配成,然后放入鱼肉和羊肉,一锅卤配制好了,无论你放入什么菜,暖锅里的菜都是美味无比的。年夜饭桌上,全家围着热腾腾的暖锅,欢声笑语间全是暖暖的。

  吃着暖锅,当然也不能少了主食——各式各样的粿,有白米粿、包菜粿、苞芦粿等。我最喜欢吃那黄澄澄的苞芦粿。苞芦粿也叫玉米粿,用纯玉米粉制作,分菜粿和实粿,实粿热烘烘、甜丝丝的,特别是放入火盆烤后,味道更好。寒冷的冬天里,大家围着大火盆,一边烤火,一边烤粿,菜粿里的油不停地往外冒,外皮烤成黄黄脆脆的,这味道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有句流传在乡间的俗话说得最好了,那就是“手捧苞芦粿,脚踩白炭火,除了皇帝就是我。”

  过年,吃得最多的.就是肉了。年前,奶奶把养了一年的肥猪杀了,制作成风干肉。风干肉也叫腊肉,一般只在腊月里做。风干肉其实制作非常简单,将刚杀好的猪肉切着条状,然后挂在通风好的屋顶自然晾干就成了。别看它制作简单,但风味独特,肥肉不腻口,瘦肉不塞牙,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我的家乡淳安的春节美食还远远不止这些哦,像油粿、蒸糕、米羹、毛豆腐等都是我最爱吃的家乡美食,春节还没过完我已经吃得圆滚滚的了。抵挡不住诱惑的话,就来我的家乡——淳安县千岛湖尝尝吧。

  舌尖上的家 7

  每当过新年,我回老家时,外婆总是要做牛肉炒粉给我吃。只要闻到那股特别的味道,我就回忆起在家乡的幸福、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生活。

  香浓带着菜花油又有酱香的味道从厨房一直飘到房间里,我咽了咽口水,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寻着香味的来源。没错!就是牛肉炒粉,那一年一遇的美食!来到厨房,只见外婆先将米粉煮至八成熟捞起,再将牛肉切成细丝,拌入淀粉,放入烧热的炒锅中,大火翻炒,至变色立马盛起,最后放入米粉,炒干水分,不到10分钟的时间,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炒粉就新鲜出炉了。

  那香滑鲜嫩的牛肉配上金黄软糯的米粉,味道是如此地诱人。但是这个时候谁还愿意细细地闻,慢慢地品味呢?我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其实我更想直接“手抓粉”呢!我低下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晶莹剔透、薄薄一层酱的粉,在我的舌尖上来回滚动,虽然很快地吃下去了,但粉却可以一直在我的口腔里回味无穷。那鲜嫩的、香滑的牛肉夹在粉里面,简直就是最佳搭配,不但加浓了香味,还加强了口感,吃起来嚼劲十足。既满足了我爱吃肉的嘴馋,也让我尝到了炒粉的软糯可口。我吃得停不下嘴,吃得满头大汗,不一会儿,一大碗牛肉炒粉早已去了一半。外婆笑盈盈地看着我吃,取笑道:“小心吃成将军肚哦”。我笑嘻嘻地回应:“外婆辛苦烧出来的美食,我要不多吃点,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味蕾呢”。

  虽然牛肉炒粉很快就被吃完,但它浓浓的香味却一直流淌在我的口腔里;虽然我和家人们团聚的时间不多,但家人们的朴实和他们对我的爱却一直温暖着我的心。这就是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 8

  “妈,今天吃啥?”放学回家,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迫不及待的走进了厨房,只见妈妈戴着口罩,系着围裙,锅内热油四处飞溅,“小心,离远点,一伙儿油嘣着你!”

  刚出锅的拔丝地瓜,入眼的是一片金黄,接着,便是地瓜的香味窜入鼻中,刚准备将一块夹起。奶奶却用筷子阻挡了我的去路,“拔丝地瓜不是这样吃的,看着,要把它在凉水里涮一涮,这样拉起来的丝才能成形,心急可吃不上甜地瓜。”奶奶一边笑着,一边将地瓜夹给我,地瓜的丝竟从盘子拉到了我的碗里,颇有“藕断丝连”意味。

  咬上一口,酥的,外面的一层糖先裂开来,入口即化,紧接着,舌尖便触碰到了松软的地瓜真是甜而不腻,让人欲罢不能。不一会儿,这些黄澄澄的小东西就一个一个的进了我的肚子,爸爸也不甘落后一个接一个的吃,丝毫不停歇,爷爷可不会让爸爸跟我抢吃的连忙阻止他“别吃了,来!跟我喝两杯”说着还对我眨了眨眼,我会心一笑,心里乐开了花。

  奶奶做的锅包肉我是早有耳闻,今天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还没做好”诱人的香气已经窜进了我的鼻子,引诱我来到厨房,一片片鲜嫩的肉躺在盘子上,形状各异,绿色的香菜和橙色的胡萝卜丝散落其间,让人口水直流,忍不住就想偷吃一块,入口是一股咸,紧接着却是一股甜涌上心头。

  再一次吃到锅包肉和拔丝地瓜是在东北游玩其间,味道固然很好,甚至比奶奶做的还要正宗,然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后来明白,没有的是那个灶前忙碌的身影和熟悉的嘱托,没有的是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 9

  段时间,你在看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吗?那一道道祖国各地的美食,衬着美丽的景色,和着激荡人心的音乐,一时流行在大江南北,甚至是境内境外。我每次一边观赏,一边心里涌流着爱国的热情。

  如果摄制组来到我的家乡慈溪,我想,一样会采集到不少具有特色的美食。不过,假如我有机会推荐的话,我会特别推荐慈溪的特色水果——杨梅,让我们慈溪人引以为傲的杨梅更加声名远播。

  虽然听大人们说,外地也有杨梅的种植和出售,但是,品种和口味数我们余慈地区的最佳,是因为我们这里的水土和气温最最适宜。杨梅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我们的杨梅是独一无二的杨梅哦。

  在每年酷热的夏天,杨梅是当地和周边地区广大人们欢迎的水果。杨梅树大多种在环境清幽的山上,每年四五月份左右,淡绿色的小杨梅慢慢转成淡红色,像一颗颗饱满的红珍珠,上面长着小小的刺。随着夏季五六月份阳光的渐渐充足,红珍珠似的杨梅就会变成色泽鲜艳的紫宝石,最后变成深黑色,身上的刺也变得*滑柔软了。满山红艳艳的杨梅,那是多么美的风景啊。杨梅没有果壳,圆圆的,大小和桂圆差不多,果肉非常饱满,营养成分多。轻轻咬一口,舌尖一碰到杨梅那细腻柔软的刺,那酸甜适口的汁水就会立刻涌出来,大自然的馈赠让人们淡忘了夏季的炎热。杨梅绝对是开胃健脾、生津止渴的上品,所以,杨梅又成了我们慈溪人送给远远**亲朋好友的佳礼。

  现在,我们慈溪每年6月份都会举办明星大腕们助阵的杨梅节,许多与杨梅有关的活动不胜枚举,等候着四面八方的朋友们的到来。

  那么,今年6月,你也来我们美丽的慈溪吧。

  舌尖上的家 10

  我的家乡,在安徽庐江。那里群山环绕,那里风景如画,那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大自然总会为这些勤劳的人们送去很多美味。

  一场春雨过后,春笋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每当这时,外婆便扛着镢头,我挎着竹篮,一前一后,走进青翠欲滴的竹林。望着一个个娇滴滴的笋儿,我们心中甚是欢喜,看来今年是笋儿的大年。不一会儿,我们便满载而归。

  大自然给家乡的馈赠,还有它——蕨菜。说到蕨菜,我就兴奋不已,理由主要不是在于它的美味,更是在于寻找它的过程。它长在树木葱茏的山间,细细长长,与杂草打成一片。它如同顽皮的孩子,把脑袋伸得老长,盼望着与我捉迷藏,却又把自己藏得那么好,稍不留神就会与它们擦肩而过。所以每找到一根,就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外婆娴熟地削去笋根老的部分,再用刀的末端,从笋根到笋尖深深地划了一道口子,用手向两边一掰,又白又嫩的笋肉,便羞答答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将笋肉改刀,或片或块,焯水备用。外婆将笋儿放在一边,又拿起一把蕨菜,轻轻搓揉它的头部,那含苞待放的“叶”骨朵儿,便轻盈地落在地上。再用清水洗去它周身的细毛,切小段。笋儿和蕨菜的烧法大致相同,无需太多的佐料,尽量保持它们的原汁原味。外婆选用家乡的腊肉,切片煸炒,放葱姜蒜大火爆香,加入笋儿或者蕨菜翻炒,加适量开水,文火烧几分钟。这时,锅中“咕嘟咕嘟”,锅外轻烟袅袅,香味四溢。

  终于上桌了,我迫不及待想狼吞虎咽起来,但转念一想,如此美味佳肴,怎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呢?于是,我轻轻用舌尖触了触,那感觉如家乡的春风拂在脸庞,暖暖的,很舒服;细细地嚼了嚼,恍如自己走进了大自然,倾听着鸟儿在枝头低声对语,很是享受;慢慢咽下,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那味道,便是我想念的家乡的味道。

  又逢春季,它们是否已在家乡的山间,翘首盼我归了呢?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10)份(扩展2)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优选【10】篇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1

  家,多么一个温暖的词语,家中的许多味道让我们来回味……

  炎炎夏日

  炎热的太阳照在大地上,向日葵朝着太阳微笑,仿佛是一对好朋友,树上的知了不停地欢唱着,仿佛这是它的演唱会。大地仿佛要被烧焦了,我也被这高温热得心烦气躁,不停地用手扇着风,好像这样就能带来凉爽。

  回到家中,我迅速地冲到冰箱前,拿出一根冰糕用力地吸取着它的冰凉,妈妈看见此景,连忙从厨房端来了一碗绿豆汤说:“喝点绿豆汤吧!祛热消渴。”我看着那碗中一颗颗饱满的绿豆在冲着我绽开笑容,我那急躁的心仿佛被冰融化了,我慢慢喝下绿豆汤,喝得不仅是绿豆汤,也是妈妈对我的爱……

  宁静的春雨

  书桌前被台灯照出一方明亮,仿佛与窗外的黑暗做着鲜明的对比,突然间,远方的天空仿佛绽开一朵烟花,随即,烟飞云散,紧接着,便是那细细的春雨掉了下来,春雨仿佛像小姑娘,优雅而美丽,远处的树梢仿佛冒出了新的枝头,天呐!心中猛地一惊!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闲情雅致在这儿赏景,赶紧低下头背书,但仿佛那些字都好陌生,读不进去。

  这时,妈妈端着一杯热牛奶来到我屋,轻声说::“时间不早了,睡觉吧!”看着妈妈脸上那么多皱纹,头上也有许多银丝般的头发,我不禁心疼妈妈,我应允了母亲,让她先去睡吧,看着那浓稠的牛奶,就好像是妈妈对我那浓浓的爱,我慢慢地喝下了牛奶,喝得不仅是牛奶,也是妈妈对我的爱……

  家中的味道是温暖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在成长的这条路上,母亲就像是我的引路人,给我指明前方迷茫的道路,母亲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每一顿饭,而是浓浓的爱!

  海边,一个少女看着远方的地*线上缓缓地升起一轮圆日,温暖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2

  “妈,今天吃啥?”放学回家,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迫不及待的走进了厨房,只见妈妈戴着口罩,系着围裙,锅内热油四处飞溅,“小心,离远点,一伙儿油嘣着你!”

  刚出锅的拔丝地瓜,入眼的是一片金黄,接着,便是地瓜的香味窜入鼻中,刚准备将一块夹起。奶奶却用筷子阻挡了我的去路,“拔丝地瓜不是这样吃的,看着,要把它在凉水里涮一涮,这样拉起来的丝才能成形,心急可吃不上甜地瓜。”奶奶一边笑着,一边将地瓜夹给我,地瓜的丝竟从盘子拉到了我的碗里,颇有“藕断丝连”意味。

  咬上一口,酥的,外面的一层糖先裂开来,入口即化,紧接着,舌尖便触碰到了松软的地瓜真是甜而不腻,让人欲罢不能。不一会儿,这些黄澄澄的小东西就一个一个的进了我的肚子,爸爸也不甘落后一个接一个的吃,丝毫不停歇,爷爷可不会让爸爸跟我抢吃的连忙阻止他“别吃了,来!跟我喝两杯”说着还对我眨了眨眼,我会心一笑,心里乐开了花。

  奶奶做的锅包肉我是早有耳闻,今天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还没做好”诱人的香气已经窜进了我的鼻子,引诱我来到厨房,一片片鲜嫩的肉躺在盘子上,形状各异,绿色的香菜和橙色的胡萝卜丝散落其间,让人口水直流,忍不住就想偷吃一块,入口是一股咸,紧接着却是一股甜涌上心头。

  再一次吃到锅包肉和拔丝地瓜是在东北游玩其间,味道固然很好,甚至比奶奶做的还要正宗,然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后来明白,没有的是那个灶前忙碌的身影和熟悉的嘱托,没有的是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3

  有人说舌尖上的家的味道是甜的,像糖,丝丝熔入我们的心中;有人说舌尖上家的味道是苦的,像咖啡,散发淡淡苦涩;但我觉得,家的味道是清芬的,像茶,净化我们浮躁的心。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

  深夜,万蔌俱静,月色入户。我依然独自坐在书桌前,轻舞手中的笔游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书山中,穿行在“山重水得疑无路”的题海中,飞翔在“满树头前万木春”的顿悟中,在不知不觉中,时钟的时针已以轻盈的步伐转了好几个圈圈。抬起头来,觉得身心疲惫,口中十分干渴,此时我真希望有人能给我送一杯水或是一杯茶。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

  努力睁开疲倦的双眼,望着窗外那迷离的夜空,听着月下秋虫的窃窃私语,不禁对外面的世界产生自由的向往,在现实中,母亲就像一架提分机,开口是多少,闭口也是多少。想到这,一丝丝忧愁便绕在心房,倾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分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聆听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们如此愁苦,但哪能比得上我呢?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

  曾几何时,一缕幽香莹绕在鼻尖,抬起疲惫的头,母亲正轻轻端着茶,同时也端着对我浓浓的爱站在我身边。“宝贝儿,注意身体,别熬太晚。”母亲边温柔地说着边小心翼翼地把茶轻放在桌上,轻声轻脚地关门而去。端起茶,杯中的温热暖着我冰凉的手,更暖着我孤寂的心。举杯轻品,香气沁人心脾,滋润着**燥的喉咙,感动着我的心。

  一杯茶的世界很大,足以感动一生。

  浓浓的茶香绕在鼻尖,可口的茶水淌在口中,柔柔的母爱包在心头。舌尖上这淡淡的茶香,环绕在我的世界里,感动着我那在深夜跳动的心,忽然觉得一切烦恼、愁苦都烟消云散,熔入了这扑鼻的香气中,一饮而尽,带着它们和茶香走在这苦大的世界中,顿觉不孤单,一切都是那样温暖,那样美好。

  品茶,品爱,品家。舌尖上家的味道就是一杯茶,茗香,温暖,足以容下我的一生。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4

  舌尖上的家,顾名思义,这必须跟吃的挂上钩儿。而有一个地方,一个美食聚集的地方,便是我的姥姥家。

  身为一个吃货,一到老家,我最想见的就是我姥姥。为什么呢?因为姥姥做的各种小吃都符合我的口味。准确的来说,姥姥就是我们一家的大救星。姥姥就是一个美食制造者,每逢到了饭点的时间,我就会左右手各拿一根筷子立在桌子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满期待地望着姥姥忙碌的身影,直到姥姥将香喷喷的菜肴端上饭桌。

  当然了,姥姥也会有自己最拿手的好菜,我最喜欢吃的那就是要属麻辣鱼了,正说着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姥姥做的麻辣鱼香味十足,虽然不是非常的辣,但味道却是格外的香,她能做这么好吃的鱼,当然也得有她的独家秘方呀。首先要把鱼清理干净。其次就是要切一块。之后就要用他的秘制作料,腌制鱼。最后把鱼用麻辣油煎熟了就可以吃了。那沁人心脾诱人的香味,在嘴边徘徊着,真是令人记忆犹新啊!

  每次吃到姥姥做的饭,很香,很温暖,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姥姥的良心用苦。她为了我们,不惜让自己受累,这传递出一种我们的关怀,对我们的爱。而这种爱将我们紧密相连起来,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舌尖上的中国,可又有多少人能回忆起自己家的味,那种亲切,那种甜蜜只属于家舌尖上的家。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5

  八月下旬,我和老妈去温州度假,外公高兴得跑到山里订下一只烤全羊,而我也吃到了我人生中第一只烤全羊。

  经过一段弯绕的山路,我们穿过人群,登上最高层,进入房间,在饱览一顿大自然的风光后,让我最最期待的烤全羊终于被放上了餐桌,我迫不及待地割下一条羊腿,一下子塞进嘴里。烤全羊一般由小羊羔做成,肉质细腻,一咬就有少量鲜美的肉汁迸发出来,烤全羊外皮酥脆,肉质细腻,有一种细腻绵密的感觉。

  不仅如此,随着烤全羊一起上桌的还有一盆热气腾腾的羊杂,而羊杂只有现杀现烤的烤全羊才会有,我一直都关注着烤全羊,竟忽略了羊杂,因为我还没吃过羊杂,所以总是摆出一种想吃又不敢吃的样子,最后,我终于克服心理困难,夹起一块羊杂,塞进嘴里,没想到这一吃就喜欢上了。上好的羊杂富有嚼劲,味道鲜美多汁,风味十足,我又夹起了一片羊肝,塞进了嘴里,天啊!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这羊肝嚼起来有一种沙沙的感觉,但隐约中又有一股绵密温厚的味道,层次感很足。羊杂汤在熬的过程中,所有羊杂中的精华都渐渐融于了高汤和周围的蔬菜里,我喝下一口汤,味道浓郁,仿佛喝下的不是汤,而是许多羊杂中的精华。

  烤全羊和羊杂都有一点微辣,少吃一点感觉不太出来,但吃多了便会感觉有一团火焰在喉咙里熊熊燃烧,于是老妈买下了一杯白凉粉为我解辣。白凉粉与果冻十分相似,但它却拥有一股独特的薄荷味儿,且更加健康,如果加些糖会更好地激发白凉粉解辣的效果。虽然我并不是特别喜欢那股薄荷味儿,但不得不说,白凉粉的解辣效果是真的不错,两口下肚,那股薄荷的味儿瞬间降服了火辣辣的感觉,也许白凉粉很适合那些不太吃辣的朋友来品尝烤全羊吧。

  “岭上人家”的美食与趣事都很吸引人,使我流连忘返,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去那儿体验美食美景,保证你会喜欢上它。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6

  在老家的那段日子,每当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时,总能看见奶奶放在我床边的一个热蒸蒸的鸡蛋,那是我怀念的味道。

  像浓蛋香深深爱。

  经常能望见捧着几斤鸡蛋的奶奶从村头走来。在老家的日子里每天一个鸡蛋基本都没间断过,当然有时候会吃腻了不想吃,但奶奶总想让我营养上去而变着花样的给我在鸡蛋上大费功夫,每次的奶奶做给我的鸡蛋都能使我的口味焕然一新。于是,我幼年的生活就伴着奶奶那浓蛋香深深爱走过了。

  像浓蛋香深深爱。

  后来因为爸爸妈妈觉得乡村的教育不如城市就把我接到城市里,由于城市里的物价不断上涨,也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我也从此断了我那每早一个鸡蛋的生活,有时节假日,爸妈不上班时,他们都会在厨房大显身手,当然有几道菜里都少不了鸡蛋的出现啊!因为爸爸之前也做过厨师,所以那些饭菜的口味也相当不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做的一切都好,可就是没有把鸡蛋做出个味来,总觉得味道怪怪的。于是,在老家时那鸡蛋便成为我怀念的了。

  像浓蛋香深深爱。

  在城市的一年多里总是那么漫长,漫长。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爸爸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使他脸色大变,爸爸那阴青古板的脸,显得那么可怕。“奶奶死了”!顿时眼泪从我双眼里漫溢开来,我不敢接受这个事实,真的不敢接受。我不相信我那身体还硬朗的奶奶会这么快逝去,那段像浓蛋香深深爱的生活啊!

  像浓蛋香深深爱。

  等我们在回老家时,只剩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空院子,我步履蹒跚的走进去,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对!少了那往日喜欢在厨房忙碌的奶奶,少了床头前那浓蛋香!这还是家吗?还是往日那温馨的家吗?

  一缕阳光透进小屋,恍忽间我看到了奶奶的身影,那么*又那么远,那浓蛋香深深爱的生活啊!那充满爱的家啊!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7

  家是家人团聚的地方,家是在天涯海角想念的第一个地方,家是有爱的地方,家中的菜是味蕾怀念的味道,是最初的味道。

  在家中,我最爱的就是母亲做的可乐鸡翅。当我一回家,只是品尝一口,我就知道这是家的味道。鸡翅是这道菜的精髓,要想将鸡翅的腥味去掉,是件不容易的事。可母亲每次都能将它处理的鲜嫩多汁,又不加油腻,令我佩服至极。

  正午,浓郁的香气传出。空气中和着鸡翅和可乐混合的甜香味,顺着微风向远方飘去。可乐的黑红色浸透每一只鸡翅,褐色的酱挥洒在肉香间。咬一口,汁水涌出,肉感滑腻,色香味俱全。味由心出,搭配上葱,姜,蒜提味,将可乐鸡翅的口感发挥到了极致,让人不想停下。一只接一只送进口中,肉进骨出,口中还留存着那酱汁的酸甜味。我喜欢的除了可乐鸡翅,还有我爷爷做的炸酱面了。

  我爷爷做的炸酱面与他人做法不同,却深得我喜爱,每在湖面结冰的季节,回到家中,品一口热腾腾的炸酱面,既暖了胃,又暖了心。

  这道菜的灵魂莫过于炸酱面搭配的酱汁了,那酱汁一丝酸,一丝甜,溢着酸甜的鲜香,从舌尖到舌根,从入口有酸,到后味有甜,都刺激着我的味蕾,味蕾因这种混合的味道而变得异常兴奋。再加上提前搅拌好的肉末,和洗好切好的菠菜和黄瓜,一个字“绝”。

  炸酱刚出锅,空气中弥漫着酸甜味。将炸酱倒入面里,汁水都要溢出来了,每一根面都裹满了褐色的酱汁,十分入味。挑起一根面,滴着红汁,冒着热气,迅速将它送入口中,与舌尖触碰,真是味蕾的享受。

  妈妈做的菜是家的味道,爷爷做的菜是家的味道,嚼着,都是家的味道,即抓住了胃,又抓住了心。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8

  大山不可移,是因为它有无数木石组成;海水不可量,是因为它有无数河流汇成。

  还记得今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爷爷过七十岁的生日,爸爸妈妈决定在家做一顿大餐庆祝爷爷。

  等爸爸妈妈上班回家,已经快中午了,他们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爸爸对我说:“你可以帮我们洗菜,不然只有下午才能吃上午饭了。”想到洗菜的辛苦,我断然拒绝,逃也似地离开家。

  我的目光探索着,希望找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咦,这里多了一个蚂蚁巢,花池边堆出一些新土,有黑色的小身影爬出来,是一个体形挺大的蚂蚁,我蹲下来聚精会神地瞧着:它是黑色的骑士,在土地上驰骋,它可不是闲逛,它是在找寻食物,几十厘米外,一只绿色的小虫子横躺着,奄奄一息,这只大蚂蚁虽然能举起身体几倍重量的食物,却也是差很多,眼看打不过,它便掉头回巢,不一会儿从洞口里三三两两的不断涌出小蚂蚁来,它们昂首阔步,向猎物进攻,绿虫子很快被大卸八块,小蚂蚁们一用力抬起来在大蚂蚁的指挥下,喊着号子回了家。

  蚂蚁都可以帮助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为什么不能呢?

  我回到家,二话不说帮忙洗了菜,而且在爸爸的指挥下,我要给爷爷煮长寿面,原来煮面可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不是妈妈及时搭救,恐怕要吃黑面条了。

  饭菜很快上了桌,有了我的一份力,吃饭时间提前了不少。我吃着自己煮的面,欣慰不已,那面甜甜的,咸咸的,牵动着我的味蕾。也融化了我的心间。爷爷吃地很开心,我也想说,那天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体谅父母,他们不容易,我也明白,我长大了,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家庭出一份力。

  这便是我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9

  家的味道是什么样的?是甜的?是酸的?是苦的?还是辣的`?在我心里家永远是甜的。

  每年的春节,都是妈妈来做年夜饭。妈妈最拿手的就是饺子。我妈包的可不一般,不光好吃,造型又美,而且速度也很快,一个只需几秒钟。饺子要包时,需要这几个步骤:一先和面,二是和馅,三是把面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把面块擀成饺子皮儿,四是开始包饺子,把馅放在饺子皮中央,然后把口封住,再捏出花边,五是下锅煮饺子喽!一盘热乎乎的饺子就出锅了。

  饺子好不好吃的关键在于馅儿和得好不好。先把五花肉切成肉丁,接着在锅里放上油,等热了放进葱和姜末,炒香后放入肉丁,煸炒。两分钟后放入调好的酱汁(酱汁里有甜面酱和黄酱)。还要加一点白酒,去腥味。煸炒几分钟后再加入已切好的木耳、粉条、萝卜(白萝卜,要用水煮完后做出的味道更好吃)。这样一来,一盆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做好了。

  馅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包饺子了。首先,妈妈把饺子皮放到手心里,再把馅放上去,对折后把口封好,然后可以捏出各式各样的花边。短短几分钟,一大盘子饺子就包好了,个个皮薄馅大。接下来,顾名思义,那就是下锅煮了。白白胖胖的饺子在热锅中上下翻腾,过了一会儿饺子就香飘十里了。饺子上盘了,一个个玲珑剔透的饺子就摆在了我面前,让人垂涎欲滴。我夹了一个放进了嘴里,咬上一口,真美味啊。让人回味无穷,里面的肉是鲜嫩的。吃着妈妈包的饺子,

  家,因为有了这种让人甜蜜的美食,有了这种美食的创造者,这个家才会是永远的甜。

  舌尖上的家作文600字 10

  说到想家,说到思念故乡,最先勾起我们回忆的是我们的味蕾。它是一个人生命中最期待的味道。那时妈妈的味道,是爱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家是妈妈的炸酱面,爸爸的方便面,奶奶的油泼面,爷爷的风味挂面,可谓是“面条世家”了。

  妈妈的炸酱面可谓是“世上一绝”。从超市买的肉末用油炒熟,发出淡淡的黄色,一股肉香便钻进了我的鼻腔,接着便要开始做汤汁了,棕色的甜面酱碰上了刚炒好的肉,加入水,棕色的炸酱面汤汁便做好了。接下来主食便要登场了。洗一些青菜,再加上刚买的面条,下锅一煮,面条的清香便要散发出来,再浇上刚刚做好的炸酱面汤汁,肉香与面的清香混合为一体,一端上来,我准要吃上两大碗。

  爸爸的方便面可“与众不同”了呢。爸爸下方便面都需要先进行“武装”,系上围裙才开始做。他把小葱放到锅中一炒再把方便面中带的菜也一块炒一下,给锅中加水将方便面放入水中,直到面煮软,再关火。再倒点香油,爸爸独具特色的“方便面”便大功告成了。

  奶奶在做油泼面方面可算是一位“老手”了。先和一块面,用油浸泡,搓成长条,放到盘中等一段时间,这时便洗青菜,烧水,水快烧开的时候,拉面,边拉边往锅中下,最后再把青菜下进去,煮熟,捞出到碗中。接下来便是烧油了,再给面上撒一些干辣面儿,一些葱花和蒜末,再把刚烧好的热油泼上去。美味的油泼面就完成了。夹起一根面,红油从面的两侧往下流,再配上碧绿的青菜和葱花,这可是世界难得的美味。

  爷爷的风味挂面更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下挂面之前总要把挂面折成小段,打一些鸡蛋花,还会别出心裁的把妈妈爱吃的青菜,爸爸爱吃的胡萝卜,我爱吃的土豆和奶奶爱吃的西兰花通通放进去,做好后,倒些香油撒点葱花。那也是色香味俱全呢。

  入口,是汗水的味道,是爱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这便是我的家,舌尖上的家。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10)份(扩展3)

——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5)份

  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 1

  每年年夜饭中,我最爱吃的菜,莫过于奶奶做的鱼糕了。每次回老家过年,留下的最深印象都是这一个词“热闹”。餐桌上所有人都在抢着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而桌子中心那盘菜总是下去的最快的。奶奶做的鱼糕一直是最抢手的。

  鱼糕是老家的特色菜,也是一道历史悠久的菜。它是荆沙地区的传统佳肴,在当地不管谁家请客摆*,上的第一道菜肯定是它。奶奶做鱼糕已做了几十年,最拿手的绝活就是它。

  买到新鲜的鱼后,先宰杀洗净,然后手工取净鱼肉,去皮和鱼刺。这一系列动作在奶奶娴熟的手法下十分得干净利落,像是哪位大厨的杰作。接着,奶奶把备好的猪肥膘肉块和鱼肉块一起剁成茸,又往碗里打几个鸡蛋,把蛋清沥出来后用筷子打散,倒进鱼茸里按照一个方向搅拌使它口感更加劲道。其间再加入姜末、葱白末、淀粉、精盐、味精和胡椒粉,搅拌至鱼茸粘稠上劲,成糊状。奶奶说过,这几步是做成鱼糕最重要的步骤。下面蒸锅要出场啦,将锅底垫上保鲜膜或者湿纱布后,倒入鱼茸糊,只见奶奶仔仔细细地用刀抹*鱼茸糊的每个角落,才放心的盖上了盖。旺火蒸至30后,揭开笼盖,用干净纱布搌干鱼糕表面的水分,再将打散的蛋黄液均匀抹开在鱼糕表面,盖上笼盖,继续大火蒸五分钟后取出。鱼糕出锅后,需要放凉,这时候就可以吃啦,终于大功告成!

  配着饭和菜,一盘鱼糕火速下肚。那鱼糕入口鲜香嫩滑,清香可口。奶奶看我吃得享受,忍不住笑吟吟地问我:“好吃吗?”“好吃!”“那我以后多做给你吃。”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学业繁重了不少,回老家看奶奶的机会也少了。可我却忘不了奶奶亲手做的鱼糕。每次出去吃饭看到菜单上有鱼糕时总会小开心一下,尝了之后又暗暗想:这味道不正宗!跟奶奶做的味道不一样!

  今年过年回家时,奶奶迎我进门,我突然觉得奶奶好像突然变老了。之前每年都掌管厨房大事的奶奶如今也变成了打下手的,虽然她在干着自己最喜欢的事——做饭,却也感觉有一瞬恍惚。我慢慢走到奶奶身边,轻轻地问:“奶奶,我想吃您做的鱼糕了,您能再做给我吃吗?”“好!”奶奶的回答坚定有力。走进厨房,奶奶又回到了她的天地,充满着活力。

  熟悉的摆设、熟悉的动作、熟悉的人……还有,熟悉的味道。

  过了一会儿,奶奶慈祥地看着我,对我说:“赶紧尝尝。”语气中含着一丝期待。我拿起筷子轻咬了一口鱼糕,啊……就是这个味道,就是这种感觉。“好吃吗?”奶奶在我身旁轻轻地问。“好吃!”我嘴里含着鱼糕,满脸幸福。

  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 2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农历三月一个晴朗的周末,我们全家出动来到了蒸水河畔,准备从河里捕获一些原生态的美食原料。我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在最前头,领着全家向河边进发。河边有许多低矮可食用植物,有翠绿欲滴的覆盆草,有开着金黄色花的蒲公英,有满天繁星般的地菜花,爸爸说它们都是春季的好食材;河中浅水区的小鱼不时探出头,向外张望着,吐着一个个水泡泡,游动时还拌动旋涡状的涟漪,远处的白鹭也在河岸边悠闲的跺着步,不时的梳理着羽毛,好一副天地一色、安详盛世图!

  爸爸找了一地方撒下了我们的第一网,期盼中的等待着收网上岸,随即全家心情激动万分,因为网内出货了,有河螺(我们南方水域河床*缓面很多螺蛳)、小鱼、虾。我和妈妈按预先安排好做起了捡拾网内河货的工作,放入一个桶内交给爷爷奶奶去再次分捡存放在不同的水桶中,保证都能短时间内存活。从全家人的面容上可以看出,大家都喜笑颜开,配合的相当默契。

  全家经过两小时的辛勤劳作,把从河中捞上来的各种河鲜带回家中做加工处理。奶奶把螺蛳清洗干净,拿了一半交给爷爷,让爷爷剪掉尾部壳,准备做香辣嗦螺;剩余一半交给妈妈用锅烧水煮熟,再由我和妹妹把螺蛳肉用针挑出来准备做煸炒螺丝肉。我把加工好的螺蛳肉交给在厨房的爸爸,旁边的妈妈正在处理着河鱼,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片刻功夫,餐桌上就呈上了几盘热气腾腾的河鲜大菜,香辣唆螺、黄焖河鱼、煸炒螺丝肉、辣椒炒河虾。望着上桌的形色味俱佳的河鲜,它调动了我舌上所有的味蕾,挑逗着我的味觉细胞,不自觉的“垂涎三尺”,大有“不辞长做岭南人”的想法由然而生。最幸福的时刻终于来到,开吃,开吃!全家人都陶醉在幸福欢笑的氛围中!美食的'刺激与家人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才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味道!

  游子在外乡、在异国,他们最最魂牵的是故乡的“妈妈菜”,那是他们灵魂标签。这份标签烙印着,对食物获取的记忆,对食物味觉的印象,更是对家庭成员的依依恋恋。家庭是个最小的社会单元,不同的家庭做出来的味道不同,因为这是最为独特的味道,它叫做“家”,要想了解中国,就要先了解他们的家,先要了解家的味道——家中美食!中国人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各地有着各地的偏爱和美食,“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 3

  “安子”你知道是什么吗?其实“安子”就是樱桃,我家乡的土话,所以我已经叫*惯了,因为这里面还有一段浓浓的情感。安子在舌尖上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

  老家就有两棵安子树,是爷爷在我5岁的时候种的。我已经忘了爷爷当初种下时树的模样,只记得我家的树很高、很大,最高的地方,已经攀到了两层楼的窗户。

  5月,当安子长得橙黄,却还不是火红的时候,我和弟弟就按捺不住了,放学丢下书包就往后院跑。弟弟比我矮,采不到,我就搬条凳过去,站到上面,粗鲁地把枝条拉下来,采到一颗就递给站在下面望眼欲穿的弟弟——我家的安子就是和别家的不同,颗粒小,但是非常甜,汁水又多,很好吃。

  树上有毛毛虫,不过我们哪会放在心上。采了一把,我们就一股脑儿往嘴里送,然后“噗”地把核吐出来,抹抹嘴,笑着看看对方。

  6月初,是安子完全熟透的季节,果实红得像要烧起来,有些甚至连皮都绽开了,露出里面水嫩水嫩的果肉。我和弟弟争着要上去采,爷爷走出来,一边告诫我们别急,一边找出一架梯子,支在墙壁上,然后由我们扶着,他提着篮子爬上去。

  爷爷采了满满一篮子的安子,鲜红鲜红的。我们抹抹早已流到嘴边的口水,抓起来就往嘴里塞。爷爷看着我们,笑笑说:“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

  过了会,爷爷从篮子里倒出一些安子到塑料袋里,我们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分给邻居吃啊。”“为什么要分给邻居吃,我们自己吃都不够!”我和弟弟去抢他的袋子。“乖,吃完了爷爷再上去给你们采。”

  后来,因为家里要造房子,地基不够,那两棵安子树只能被砍掉。我和弟弟抗争许久,终究没能如愿。那天放学后,我们看见两棵安子树已被砍倒在地,叶子蔫了,只剩下几颗未被采摘的红红的小安子,孤零零地挂在枝上。

  现在,每到五六月份的时候,我和弟弟都会想念老家那两棵高大的安子树,想念安子的味道。好在,热心的邻居们会准时在安子成熟的季节给我家送来安子。洗得干干净净,用大碗装着,红扑扑,别提有多诱人了。而直到这会儿,我们才终于明白爷爷当年的用意——安子树是你家的、我家的,但终究是大家的。

  因为,我们都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每次吃安子,都会有一种熟悉的亲切的味道在舌尖,因为安子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 4

  闻着面香,忆起家乡,总是能想起那熟悉的味道和我挚爱的人。

  ——题记

  南方人喜食米,北方人喜食面。我就是一个北方代表,我的最爱便是姥姥的拿手好菜----茄子丁面。一次偶然,我在一家小店中尝到了我儿时的最爱-----茄子丁面。那熟悉的味道,唤醒了我沉睡多年的记忆。

  幼时的我最喜欢看姥姥站在灶台旁煮面的样子。和面时,姥姥先从水盆中盛一碗的水,倒在面粉里用筷子搅匀,便开始揉面。姥姥的两只手齐齐按在半成型的面团上,手臂一用力下压,身体便跟着往前倾,时不时的用一只手再拿些面粉,指尖一撮,面粉便落到面团上了。姥姥揉面时,我会在旁边看着姥姥那清秀的面庞笑,心里却惦记着那面团子。

  现在想起,后悔当初没多看两眼姥姥那静美的笑颜。

  活完面便擀面和切面了。*时锋利的刀子在姥姥的手中仿佛变成了一只上下飞舞的蝴蝶。姥姥右手持刀,食指按在刀背上,另外四指捏住刀面。左手放在面团上,抵着刀面。右手腕稳而有力的上下摆动,身体也跟着小幅度的晃动。手起刀落,一根根面条就在姥姥的手中诞生了。

  接下来便是煮面。姥姥拾起锅盖,回身抓了一把面条就放在锅里。突然间升起腾腾热气,使我慌忙躲开。姥姥站在灶台前看着我些许踉跄地脚步,笑出了声,那声似银铃般好听、清脆、柔和。我也不恼也笑起来,继续看着姥姥煮面。层层升起的水雾,隔在我和姥姥之间。入眼,是姥姥些许飘渺的身影;入耳,是姥姥断断续续的念叨“女孩子家家的,一定要学会做饭,不然将来怎么养活的了自己”。姥姥用筷子搅了搅面,盛到碗里,淋上香喷喷的茄子丁和汁。我冲过来,大快朵颐。姥姥看着我,柔柔的笑。我顾不得烫,夹起一筷子面,就往嘴里送,酸酸的、甜甜的、带着点肉香和茄子的味道。茄汁的浓郁、肉香的醇厚在我的口中激荡着,使那*淡无奇的白水煮面带着些爱的味道。

  现在忆起,姥姥那老掉牙絮叨的念叨,许是一个*凡的老人对自己未来的嘱托,后悔年少时没往心里去。

  又尝到熟悉的味道,可这次,没有那个灶前飘渺的身影,和熟悉的嘱托。几滴滚烫的液体落在手背,竟已是落下泪来。

  舌尖上的家作文800字 5

  人们总说家的味道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一顿山珍海味也抵不过那萦绕在舌尖上的家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北京,姥姥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每年的大年初一都有一种味道牵引着我迫不及待的来到姥姥家,那就是驴打滚的味道。

  熟悉的电话声响起,是姥姥!我接通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姥姥的声音:“呦是我的宝贝孙女儿呀!今年还想不想吃驴打滚啊?”我激动的说着“想,想吃!”姥姥那边也笑呵呵的说:“好,给你做!”

  终于等到了大年初一,我开开心心的来到了姥姥家。门开了,姥姥一看是我,脸上的笑容立马绽开了,拉着我就往屋里走。我看到姥姥正在做着驴打滚,出于好奇,我也打算尝试一番。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案板上撒上黄豆粉,再从盘中揪出一小块糯米面,擀成方形的饼。一边擀糯米面就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黄豆粉。接着抓一把红糖放在案板上碾碎。“别着急啊,慢慢弄,红糖碾的`越碎,做出来才越好吃。”姥姥叮嘱道。不一会儿比沙子还细的红糖就碾好了。能做到这步,我感觉自己可厉害了,于是便用期望的眼神看着姥姥,姥姥哈哈笑着“不错不错,我们大孙女可棒了!”接着把碾好的红糖用手捧到饼上,卷成一个卷儿。可是不知怎的这饼怎么也卷不上。我便焦急的看向姥姥“姥姥我这个”姥姥走到我的身后,用她的手握住我的手,“你看,你得握住两边,然后”突然,我鼻头一酸,干涩的眼睛瞬间红润了。只看到姥姥那很瘦、深黄色的没有像我一样的红润的手上布满了褶皱,手背上的青筋和骨头都随着手的每一个动作一凸一凹的。随着卷饼动作的进行,被姥姥握在手心里的手,还感受到了那微小却又频繁的抖动,那是姥姥的手。当我回过神时,饼已经卷好了,我吸了吸鼻子,笑着对姥姥说:“我学会了,您等着我给您做一个。”

  没过一会儿,随着姥姥的几下刀起刀落,香喷喷的驴打滚就做好了。我拿起一大块放进嘴里,甜甜的红糖不仅冲击着我的味蕾,还冲击着我热烈的心。

  食物和人一样来来去去,但唯有姥姥做的驴打滚,每当我想起时,舌尖都会泛甜,因为这是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10)份(扩展4)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精选10篇)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1

  我有一种体会:要看一个人多么爱自己的.家乡,就要看他在外漂泊时,会不会特别想念故乡的味道。

  我曾经随妈妈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间,有个叔叔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他的眉眼、笑容常常历历在目,只是忘记了他的名字(或者就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仅记得他是北京人。一次妈妈同事聚餐,我也随同前往,正当大家举杯畅饮的时候,忽然一个叔叔竟潸然泪下。众人异口同声地询问“怎么了?”,许久他才把头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指着面前的碗说:“这个味,我十年没吃到了。”大家的目光聚焦在那碗炸酱面上,一打听,做这道菜的厨师正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叔叔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谈了炸酱面的做法,极像电视台美食节目主持人一般眉飞色舞。座上的人受他感染,纷纷炫耀起自己故乡的美食,一个个都变成了馋嘴的小孩子。就因为这次偶遇,多年后只要吃到炸酱面,不管它是不是正宗的北京味,我都会记起那个叔叔。

  真正感受到家乡的味儿,还是在我只身远离家乡求学之际,尤其是故乡的味道鲜活地在我的舌尖游动,心头便涌上挥之不去的思念。记得那是个下雪的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像是饥饿的小猫,好想吃一口家乡的饭菜。没办法,我只得起床看书转移注意力,可偏偏目光却停留在汪曾祺先生写的故乡的鸭蛋——那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土怀念之情的鸭蛋!那时那刻,我的眼睛热热的,突然理解了当年那位叔叔情不自禁的流泪。合上书本,闭目冥思,脑海里满是故乡的草木,袅袅炊烟,鸟语花香。窗外的雪落在窗户上,我的眼泪落在枕头上。沉沉地入了梦乡,梦中的外婆正在腌制腊肉,家家在鞭炮声中过着团圆年……

  在异地的日子,我除了喜欢返乡过年,就是盼望过端午节,不只是景仰爱国诗人屈原,更是喜爱外婆捎来的粽子。小时候,我就乐意跟着外婆采苇叶,远远地从河湾里挎着竹篮子,篮子里满是翠绿的苇叶。外婆把叶子漂洗干净,像变魔术似地把叶子绕成桶状,再把经过浸泡的雪白的糯米放到粽叶里,用一根细长的线绳捆扎好,一个精致的工艺品就创作成功了。粽子放在锅里煮也是很让人开心的事,一会儿就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像有潺潺的小溪在流动似的,再过一会儿就能嗅到一缕一缕的清香。外婆剥粽子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棱角弄折了,这让我们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吃,边吃边欣赏。每当这时,外婆便会念叨,谁谁在外面没回来,今年端午吃不上家里的粽子了。而今,我很幸运,有了便利的快递,即使不在家乡,也能吃上外婆亲手包的粽子,端午的粽香从家乡漫延到我这个游子的舌尖。

  忘不掉,真的忘不掉家乡的味道,因为它已经渗进我的心底。舌尖上的故乡,就像一盘味道特别的佳肴,总在一个人漂泊的日子里,从千里万里之外,飘到心坎上。

  有多少个舌尖,就有多少个魂牵梦萦的故乡。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2

  故乡,一个多么温暖的词;故乡,一个多么伟大的词。是故乡,让我吮吸着她的乳汁茁壮成长。

  我的故乡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上。

  故乡的味道——绵密、松脆。

  清晨,香甜的南瓜气息钻进了我的鼻子,让我从睡梦中惊醒,急急地披上一件外套,来不及洗漱就冲到了小院里。只见奶奶正在切南瓜。瞧,那南瓜黄澄澄,金灿灿的,条纹一条条的,十分清晰,看着就想让人咬上一口。奶奶将南瓜放到蒸笼上蒸熟,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笑眯眯地对我说:“小馋猫!”奶奶的笑容荡漾开来,皱纹跳到了脸颊,眼睛眯成了一条细小的缝,和蔼可亲,南瓜熟了,奶奶将热气腾腾的南瓜放到木板上,用刀背把南瓜打成泥儿,紧接着又把南瓜泥放入正在煮着的糯米粥内,放上几颗早已晒干的大红枣,大功告成!正当我眼睛死死地盯着冒着热气的南瓜粥时,奶奶把我带到院子里摘起了倭瓜花。倭瓜花上身呈绿色,一瓣瓣紧紧地包裹着,下身是一朵金灿灿的黄色小花,小花上沾着一颗颗“晨露”,照映着附*的一切。奶奶先在碗里打了两个鸡蛋,搅拌均匀后,把倭瓜花放在里面蘸了蘸,又让它在面粉堆里“转个圈儿,打个滚儿”,紧接着,再放入温热的油锅内炸至两面金黄。看着盘内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油炸倭瓜花,我不禁两眼发光,拼命吞咽着口水,真是让我垂涎三尺啊!这时,南瓜粥也煮好了,打开锅盖,香喷喷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拿起勺子盛了一小勺粥吹了吹就将它送入嘴巴。哇,软糯的米饭配着香甜的南瓜泥儿和一点儿甜汤,如此美味驻足在口腔内,将细腻的`味道分布到了各个味蕾。再夹一个油炸倭瓜花,咬上一口,嫩滑的蛋液包裹着油炸倭瓜花,酥脆的面皮松松脆脆。倭瓜花的美味也急切地冲进了口腔,邀请着成千上万个味蕾,在舌尖上跳起了“华尔兹”,真是香嫩爽口啊。

  奶奶的一举一动令我如今都还记忆犹新,奶奶做的每一道菜,都成为了我儿时的美味。舌尖上的故乡,要用心品味。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3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不吃遍大江南北还真对不起,这个称号。

  北京的涮羊肉,内蒙的烤全羊,东北的老鸭汤,江南的竹筒饭,哪样没进过我的嘴巴?但是不同的地域就要吃不同的美食,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才是最浓厚。

  有一次去北京旅游恰逢碰到当地的美食节。一时心血来潮进了一家火锅店,吃时感觉味道不怎么好,一下就知道是用什么辣椒粉和香料勾兑出来的,使我又不得不想起了家乡的火锅,这味道比起那可就差远喽!

  记得20xx年重庆曾办过一个“火锅节”,硕大的一个火锅足足围绕了一个广场,锅里的汁水沸腾着,咕噜咕噜地向上冒着泡。游客们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想吃就可以随时从锅里捞出一块,香辣弥漫。外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这才是真正的火锅嘛!

  在我的家乡四川独特的地形造就了这里独特的饮食——辣。在家乡,想要吃一顿火锅,可不是 随随便便又火锅粉就做得出来。提前一个小时就要开始熬制,小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母亲娴熟地从坛子里捞出几粒泡的鲜红的红辣椒。我就会问:妈妈,这来干什么呀?母亲会看着我笑着说:咱们是四川人,就要吃得辣!母亲很美,身材高挑,大眼睛,头发微卷,这可是四川土生土长的辣妹子。然后我就会往早已烧热的油锅中丢下几个干海椒,几搓姜蒜。“刷”地一声,香料在锅里爆开了,香气四溢。我不由得上前了几步,却又呛得不停。一会儿,待佐料味道全部出来以后,母亲便掺入煨炖的高汤和几枚泡辣椒,开始炖。

  刚开始小火慢熬时,香气就已经溢出来了。甜甜的猪骨和着火辣的泡椒,也真令人期待着火锅的味道!

  在急不可待了一个小时之后,可以开饭了。细心的母亲在火锅面上的那层油上丢进几片嫩绿的香菜或是几枚雕好的精致萝卜花,给火锅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往沸腾的锅中丢弃牛肚,鸭肠,鸡翅,火锅上咕噜冒几个泡,往往就熟了。用筷子夹出来,上面都裹着晶晶亮的红油,滋滋的冒着热气,再蘸水碟中一沾,又沾上几粒花生碎,放入口中,舌尖一阵颤栗,也许是被辣的,也许是触到了母亲的辛苦,也许是尝到了故乡的人情味儿……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4

  我的故乡依山傍海,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几场春雨过后,田野里、青山间茂盛的竹林里就冒出一个个尖脑袋,这就是笋。这时的笋又嫩又便宜,是家家户户的菜桌上都有的家常菜。故乡上空漂浮着各种各样笋的味儿:笋烧肉肥而不腻;油焖笋又嫩又鲜;咸菜烤笋则十分清爽。吃不完的笋,也会做成成各种美食,或是罐头,或是笋干,又或全身是盐的羊尾笋。炎炎夏日,当人们没胃口时,取出几根羊尾笋,用温水泡上几回,直到去掉咸味,撕成丝,加上糖,味精、香油、就成了一道特别爽口的菜,使人一下子有了胃口。

  七、八月份,漫山遍野的水蜜桃成熟了,那清香如同云雾一般,绕着每一户人家。骄阳似火的夏天,吃上一个水蜜桃,浑身充满了力气。瞧!那没了牙的老奶奶专挑熟透了的水蜜桃吃,那皮往上一扯,就全剥掉了。老奶奶一边吮吸,汁水一边顺着手不停地滴下来。看着她甜甜的笑容,一定甜到心里了吧。而年轻人喜欢吃硬硬的水蜜桃,咬一口,又脆又香,爽!

  一到秋天,云淡日丽,田里的芋艿头成熟了。它一身长毛,黑不溜秋,但拔掉长毛,洗干净,烧熟了,可口美味。芋艿子炖排骨是一道菜,用小火慢慢炖,炖熟了,撒一把葱花,香气袭人。喝上一口汤,真鲜!芋艿子吃起来糯糯的、软软的、滑滑的,好吃极了,难怪俗语会说,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

  故乡的美食不止这些,真是写也写不完,说也说不尽。当我们的舌尖时不时翻涌出那种熟悉的味道,我们就知道——家,一直在那里。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5

  一说到章鱼小丸子,我就会流下口水,章鱼小丸子无疑是我最爱的美食之一。

  那究竟怎么做呢?准备配料:水、面粉、洋葱、芹菜、章鱼、丸子锅。首先,将水和面粉搅拌均匀后放在大碗中,紫色的洋葱和绿色的芹菜洗净后切成段。切洋葱的'时候要注意小心,不要将汁水溅入眼睛里。章鱼切成小段,切好后放入大碗中,与面粉搅拌均匀;丸子锅刷油,每个格子中适量刷油,不要过多。刷一圈后,将材料倒入锅中,你会听见“滋滋”的声音,那是油和水融合在一起的声音。等到丸子变成固体,这时可以用叉子将它在格子中立起来,这一刻你会闻到章鱼的香味。

  再次填充材料,直至所有小丸子填满为止。

  到这一步,就可以翻动中间的四粒,如果已成球状,可以把中间的和周围的调换位置,这样可以保证“中间不糊、周边也熟”。这是妈妈教我做丸子时的名句。待到小丸子呈现金黄色、有球形、散发着浓浓的特有的香味的时候,便可以盛出,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番茄酱等喜欢的酱料,就可以吃啦!尝上一口,鱿鱼Q弹,芹菜爽脆,酱汁酸甜,美味极了,足以调动我沉睡已久的胃!

  那美味的小丸子,我至今还难以忘怀。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6

  葫芦头是猪大肠的最后一截,因形似葫芦而得名。

  这道菜在唐朝时就有了,只不过那时不叫葫芦头,而叫煎白肠。相传有一天,药王孙思邈走进一家小店,点了一盘煎白肠,他觉得不好吃,既有一股强烈的腥味又特别油腻。孙思邈酒把老板叫来了,老板说用猪杂碎去腥去油的效果不理想。于是,孙思邈就掏出了一个葫芦,里面装有西大香、上元桂和江阴椒等中药材,加以调味,从此效果大增。

  由于得到了孙思邈的秘方,后来这家店顾客盈门,为了纪念孙思邈,店家把那个葫芦挂到了房子的横梁上。

  这道菜其实不难做,但想做好却不容易。西安有一家店里的葫芦头特别好吃。做1200斤的葫芦头花费9个小时左右,具体如下:先把猪大肠、姜、蒜苗、盐、花椒、香菜等配料放入锅中,加水。然后熬7小时,把汤倒出,备用。然后再焖两个小时,焖熟为止。再把大肠切成片,接着向碗中倒入刚才备用的汤,撒点葱花。红色的辣椒,绿色的葱花,光在视觉上就是一种享受。而且刚出锅的葫芦头清香扑鼻,一股热气会扑面而来。最后就可以上桌了。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这道菜呢?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醇香扑鼻,油香适口,老幼皆宜,既是佳肴,又是上乘补品。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7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不吃遍大江南北还真对不起,这个称号。

  北京的涮羊肉,内蒙的烤全羊,东北的老鸭汤,江南的竹筒饭,哪样没进过我的嘴巴?但是不同的地域就要吃不同的美食,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才是最浓厚。

  有一次去北京旅游恰逢碰到当地的美食节。一时心血来潮进了一家火锅店,吃时感觉味道不怎么好,一下就知道是用什么辣椒粉和香料勾兑出来的,使我又不得不想起了家乡的火锅,这味道比起那可就差远喽!

  记得20xx年重庆曾办过一个火锅节,硕大的一个火锅足足围绕了一个广场,锅里的汁水沸腾着,咕噜咕噜地向上冒着泡。游客们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想吃就可以随时从锅里捞出一块,香辣弥漫。外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这才是真正的火锅嘛!

  在我的家乡四川独特的地形造就了这里独特的饮食——辣。在家乡,想要吃一顿火锅,可不是随随便便又火锅粉就做得出来。提前一个小时就要开始熬制,小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母亲娴熟地从坛子里捞出几粒泡的鲜红的红辣椒。我就会问:妈妈,这来干什么呀?母亲会看着我笑着说:咱们是四川人,就要吃得辣!母亲很美,身材高挑,大眼睛,头发微卷,这可是四川土生土长的辣妹子。然后我就会往早已烧热的油锅中丢下几个干海椒,几搓姜蒜。刷地一声,香料在锅里爆开了,香气四溢。我不由得上前了几步,却又呛得不停。一会儿,待佐料味道全部出来以后,母亲便掺入煨炖的高汤和几枚泡辣椒,开始炖。

  刚开始小火慢熬时,香气就已经溢出来了。甜甜的猪骨和着火辣的泡椒,也真令人期待着火锅的味道!

  在急不可待了一个小时之后,可以开饭了。细心的母亲在火锅面上的那层油上丢进几片嫩绿的香菜或是几枚雕好的精致萝卜花,给火锅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往沸腾的锅中丢弃牛肚,鸭肠,鸡翅,火锅上咕噜冒几个泡,往往就熟了。用筷子夹出来,上面都裹着晶晶亮的红油,滋滋的冒着热气,再蘸水碟中一沾,又沾上几粒花生碎,放入口中,舌尖一阵颤栗,也许是被辣的,也许是触到了母亲的辛苦,也许是尝到了故乡的人情味儿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8

  每一个地方都有让人难以忘怀的东西,有些是风景,有些是让人垂涎三尺的味道。

  我的故乡——鹤山,是远*闻名的侨乡,也是咏春拳的发源地,也是许多美食的发源地。如果你在鹤山的市场看到有一群人在一个店铺前围着,不要觉得奇怪,这时你只要深吸一口气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烧肉味,这就是远*闻名的“上南烧肉”

  每当我回到故乡,就总是能吃到爷爷烧的上南烧肉,它的美味让我念念不忘。

  1965年,上南烧肉诞生于雅瑶上南云蓼墟,故又名云蓼烧肉。它以皮脆肉爽、色香味俱全而赢得众多顾客的青睐。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清明、端午、重阳等节日,烧肉店一开门就被抢购一空,连广州、佛山也有不少人订购,还有许多港澳同胞在回乡归程时带回去赠给亲友。

  上南烧肉能有此盛名主要源于它别致的做法:首先要将调味的五香粉、糖、盐等味料均匀擦抹在猪肉上,然后腌制半小时左右,再在猪肉身上扎小洞,这是为了味料均匀分布于皮下的深浅部位;接着将猪肉吊在用柴烧红的焗炉上,在70°C的环境下烤90分钟后取出,着样美味的上南烧肉就此烧制完成。

  每次回到故乡爷爷都会制作出美味的上南烧肉让我大饱口服。一大早,爷爷就去购买上好的食材,开始精心制作上南烧肉。等到吃饭的时间到了,我就早早地等候在餐桌旁,爷爷端出烧好的上南烧肉,我迫不及待搛起一块,一口咬下去,烤得金黄的表皮焦香脆口,伴随着一声脆响,冒着油光的烧肉皮应声而断,“滋”的一声,满嘴都是油香!

  爷爷看着我吃上南烧肉的开心样子,就满脸笑呵呵地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吃着美味的上南烧肉,看着爷爷的笑容,我的心里就暖暖的.。爷爷的爱,就如这上南烧肉一般,美好而令人难忘,幸福地滋养着我的身与心。

  在家乡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如今,每次我吃到烧肉都会想起我的家乡,想起上南烧肉,想起爷爷慈祥的微笑和满满的爱。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9

  馄饨分大馄饨与小馄饨两种。要说我喜欢哪种,那非小馄饨莫属。大馄饨加上面汤还行,直接就着酱油吃未免太干。我还记得以前父亲给我包的大馄饨,咬破面皮竟是满满的牛肉馅,没有任何东西与其混合,十分的油腻,难以吞咽,吃了几个我就有了些反胃之感。

  吃小馄饨应该就汤吃。要说小馄饨好吃与否:一是要看它馅料的份量,二就得看它的汤。小馄饨的汤于我来说,第一要鲜,第二要撇葱花。当你一边品尝着能在你肠胃间游荡的汤时,一边又看着绿色的葱花,白皮的馄饨与清汤水之间的混合,好像是一池清水、几棵白玉兰以及周边的枝叶集成的画卷,只不过白玉兰在整幅画卷间起伏,枝叶只作为旁衬。之前母亲自己做小馄饨吃,竟然像*常吃大馄饨一般,将小馄饨放到水里煮,然后就捞出来。据她本人所述,这是她吃过的最无趣无味的一次。

  在外面吃的小馄饨馅料一般都不足,可以说根本吃不到肉,所以我还是喜欢吃奶奶包的小馄饨。肉量不多不少,适中。可以说是吃出了大馄饨的味道,但因为个头小,可以一口吞。

  很多人说小馄饨适宜小孩和老人吃。我觉得这是因为它可以一口吞的特点。我许多亲戚中的老年人,牙口都不太好,但他们就喜爱我奶奶包的小馄饨,可以说是一口一个,所以可见吃得方便也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以前在老家,经常吃奶奶自己包自己煮的小馄饨,现在随着父母来到城市里生活后,很少能吃到了,就算偶尔尝到,那也比以往的味道淡了,少了许多。

  小馄饨,是儿时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10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不吃遍大江南北还真对不起,这个称号。

  北京的涮羊肉,内蒙的烤全羊,东北的老鸭汤,江南的竹筒饭,哪样没进过我的嘴巴?但是不同的地域就要吃不同的美食,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才是最浓厚。

  有一次去北京旅游恰逢碰到当地的美食节。一时心血来潮进了一家火锅店,吃时感觉味道不怎么好,一下就知道是用什么辣椒粉和香料勾兑出来的,使我又不得不想起了家乡的火锅,这味道比起那可就差远喽!

  记得20xx年重庆曾办过一个火锅节,硕大的一个火锅足足围绕了一个广场,锅里的汁水沸腾着,咕噜咕噜地向上冒着泡。游客们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想吃就可以随时从锅里捞出一块,香辣弥漫。外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这才是真正的火锅嘛!

  在我的家乡四川独特的地形造就了这里独特的饮食——辣。在家乡,想要吃一顿火锅,可不是随随便便又火锅粉就做得出来。提前一个小时就要开始熬制,小时候我就在旁边看着母亲娴熟地从坛子里捞出几粒泡的鲜红的红辣椒。我就会问:妈妈,这来干什么呀?母亲会看着我笑着说:咱们是四川人,就要吃得辣!母亲很美,身材高挑,大眼睛,头发微卷,这可是四川土生土长的辣妹子。然后我就会往早已烧热的油锅中丢下几个干海椒,几搓姜蒜。刷地一声,香料在锅里爆开了,香气四溢。我不由得上前了几步,却又呛得不停。一会儿,待佐料味道全部出来以后,母亲便掺入煨炖的高汤和几枚泡辣椒,开始炖。

  刚开始小火慢熬时,香气就已经溢出来了。甜甜的猪骨和着火辣的泡椒,也真令人期待着火锅的味道!

  在急不可待了一个小时之后,可以开饭了。细心的母亲在火锅面上的那层油上丢进几片嫩绿的香菜或是几枚雕好的精致萝卜花,给火锅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往沸腾的锅中丢弃牛肚,鸭肠,鸡翅,火锅上咕噜冒几个泡,往往就熟了。用筷子夹出来,上面都裹着晶晶亮的红油,滋滋的冒着热气,再蘸水碟中一沾,又沾上几粒花生碎,放入口中,舌尖一阵颤栗,也许是被辣的,也许是触到了母亲的辛苦,也许是尝到了故乡的人情味儿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10)份(扩展5)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范文5份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 1

  什么东西最好吃呢?当然你爸做的麻辣小龙虾!

  爸爸做的小龙虾可以外面买得好吃的多。虾肉鲜滑,吸一口就可以到你舌尖上跳舞,在虾头里吸一只汤汁,你就会被这味所迷倒。吃爸爸做地小龙虾,连虾头都不放过,而且连虾壳都可以直接吃到嘴里。

  麻辣小龙虾,爸爸做得麻麻地,不怎么辣,把虾壳里的.汁全部吸光再咬碎,小龙虾,把虾肉拿出来放在汤汗里,直接用手来抓出来,虾肉到嘴里,直上下摇动,摇完了,再咬,一口一口,静静地咬,慢慢地咬,最后再掉进我们的肚子里,在我们的肠胃中活蹦乱跳,感觉全身都舒服。

  刚上菜,我和姐姐一大把地就吃了起来,看得妈直笑,还说:“再买个两斤吧。”我和姐姐爽快地答应了,爸爸做地第一盘小龙虾就被我们姐弟俩吃个精光,吃完了还觉得不够,我立马用嘴来清理手了,还好,妈妈不在,如果在地话,又会说我了。

  小龙虾又买来了,我和姐姐立刻帮忙把虾线拿出,把虾脑子给弄下来,再拿给妈妈洗,这样四盆小龙虾出锅了,我的口水直流成三千尺,又立马一口一只地咬起来,这四盆吃到九点二十才吃完,这是第一次吃小龙虾,吃地最爽地一次。

  这一次浪费了爸爸妈妈好多钱,可他们总说,钱不重要,开心才重要。我好像明白了父母这句话的意思,以前我想吃什么他们给我买,**什么他们都支持我,爸爸妈妈做地什么我都爱吃。

  哎,爸爸做的麻辣小龙虾,的确,非常好吃,希望还有一次啊!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 2

  “咝——”那是酱汁爆裂的声音。

  随意地走进一家十分简朴的小吃店,一下子从冬季变成了春季下意识地松了松裹紧的棉袄,选好一个可被暖气吹到的地方搓手取暖了好一会儿,才开始点菜:“来一份酱爆油闷大虾!多加点酱!”

  “知道了,请稍候,马上送来。”在这朦胧的热气中,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盘红彤彤的油焖大虾,那金红酥脆的虾壳,犹如天边即将落幕时那血红而乏着金光的落日,那从虾上流下的酱汁,好似点缀的太阳飞舞在云霄,夹起一只往嘴里送,虾壳应声破裂露出那鲜美可口的虾肉,稍用力咬下去,“砰”,香甜的酱汁从我的舌尖流向舌根,刺激着我的味蕾,美味的连我的心都要像冰块般融化了,那美妙的感觉让我的笑容一直充满享受,让我难以忘怀。

  这种味道,好像梦中的'梦里吃到过,哦,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那是我最亲爱的外公做的。他曾在许多海洋战征中出现过,现在他在我家做饭,是他告诉我,这叫炊事员。有一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惊天动地的喊到:“我要吃饭,我饿了。”“来了”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就把各种美味的佳肴端了上来,但是,外公的手被飞溅的油烧伤了,但坚持为我做完了大虾,那年,我的童年结束了,就是那天我吃到了如此美味的食物,但如今却再也吃不到了。

  我坐在那儿,细细回味着那还在口齿间流动的余味,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纯真。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 3

  举着,伸入,夹起,入口,一股暖流融化在口中……

  ——题记

  “江山代有奇人出,吃界大师就是吾。两大寿司塞一口,囫囵吞枣是弟弟。”作为天下第一诗人兼第二吃货,自然吟一首《吃货歌》称颂自己的“吃雄吃迹”。不过对于吃了无数美食的我,依然喜爱父亲的“红炸带鱼”。

  在家里,父亲的厨艺天下第一,他若要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红炸带鱼”更是我最爱的一道菜了。“红炸带鱼”,顾名思义,即红烧油炸带鱼。首先,父亲将带鱼在油里过一下,微炸,接下来的工序极其复杂,要放各种调料增加它的口感。由于时间过长,常常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以致于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整套程序,工程量令人望而生畏。

  午餐铃响了,厨房门开了,里面的.香气立刻涌了出来,早就饿得虚脱的我就立马精神起来,口水登时流了一餐桌。那是一种怎样的香味?那是一种浓郁的带鱼独有的香,经过父亲那高超的厨艺,你就是闻着也能感到万分美味,你就是闻着也会嘴馋。可若你仍痴迷于香气,那逞鱼可就没你的份儿了。我一把抓起筷子,像饿狼一样扑了上去。那鱼肉晶莹剔透,像一块打磨过的白玉一样闪着金光,用筷子一触,还微微Q软,连忙夹起一块,丢入口中,用舌尖轻轻按下,一股香流到心里,美味极了,真不愧是一代厨神的杰作!

  夹起最后一块,无意将目光落到了父亲身上,他浑身是汗,我陷入了滚滚回忆……

  每次做我爱吃的菜,你总是满头大汗,无论春夏与秋冬;每次为我讲解题目,你总是满头大汗;每次为我奔波,你也满头大汗……为我,你不惜一切……

  不知不觉,鱼肉凉了,而我依然在回忆之中……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 4

  举着,伸入,夹起,入口,一股暖流融化在口中……

  ——题记

  “江山代有奇人出,吃界大师就是吾。两大寿司塞一口,囫囵吞枣是弟弟。”作为天下第一诗人兼第二吃货,自然吟一首《吃货歌》称颂自己的“吃雄吃迹”。不过对于吃了无数美食的我,依然喜爱父亲的“红炸带鱼”。

  在家里,父亲的厨艺天下第一,他若要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红炸带鱼”更是我最爱的一道菜了。“红炸带鱼”,顾名思义,即红烧油炸带鱼。首先,父亲将带鱼在油里过一下,微炸,接下来的工序极其复杂,要放各种调料增加它的口感。由于时间过长,常常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以致于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整套程序,工程量令人望而生畏。

  午餐铃响了,厨房门开了,里面的香气立刻涌了出来,早就饿得虚脱的我就立马精神起来,口水登时流了一餐桌。那是一种怎样的香味?那是一种浓郁的带鱼独有的香,经过父亲那高超的厨艺,你就是闻着也能感到万分美味,你就是闻着也会嘴馋。可若你仍痴迷于香气,那逞鱼可就没你的'份儿了。我一把抓起筷子,像饿狼一样扑了上去。那鱼肉晶莹剔透,像一块打磨过的白玉一样闪着金光,用筷子一触,还微微Q软,连忙夹起一块,丢入口中,用舌尖轻轻按下,一股香流到心里,美味极了,真不愧是一代厨神的杰作!

  夹起最后一块,无意将目光落到了父亲身上,他浑身是汗,我陷入了滚滚回忆……

  每次做我爱吃的菜,你总是满头大汗,无论春夏与秋冬;每次为我讲解题目,你总是满头大汗;每次为我奔波,你也满头大汗……为我,你不惜一切……

  不知不觉,鱼肉凉了,而我依然在回忆之中……

  舌尖上的回忆作文 5

  饭桌上,各类美食无一不有。那么,自然就少不了一碗海带炖小排。就是它,牵动了我的味蕾,引发了我的无限回忆……

  爸爸最拿手的海带炖小排了,做起来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在急促的“噔噔噔噔”声中,手起刀落,一条小排被切成了数十块。接着,在高压锅中加入几瓢水,加入小排、海带,再撒入鸡精和盐,量都刚刚好。盖上锅盖,点火,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时间一到,爸爸就用冷水给高压锅降温。“砰!”声音未落,一股排骨的浓香就“先香夺人”。小排和海带被长达三小时的小火慢炖,味道都进到了肉的深处。瘦肉是深褐色的,还带有少许乳白的肥肉。海带还是原有的深绿,汤上的黄浮油蠢蠢欲动。

  “嗯,真香!”在一旁的'我早已“口水流下三千尺”,迅速举起筷子夹一块肉塞在嘴里。顿时,香油味、肉味和鲜味直冲味蕾。迫不及待地咽下一块,又马不停蹄地去夹下一块……

  真不愧为“色、香、味”俱全!

  将肉一扫而光的我,又把矛头对准了海带。海带不一会儿也像秋风扫落叶似地一举击溃,我又狼吞虎咽地喝起了汤。

  倏地,我放下碗,刚才还属于“鼎盛时期”的食欲一下子跌至低谷。我若有所思,突然想起了什么。

  噢,就是那秋日里浓浓的温情、舌尖上温馨的回忆啊!

  秋日。我不知怎地,身体体质不好,常生病,家里人急得团团转,只有爸爸的海带炖排骨能让我回心转意。于是,爸爸每天都煮海带炖排骨给我吃。无论是物价涨了,还是有风雨了,他总是风雨无阻,直至我的病痊愈。

  想着,桌前的汤,凉了。舌尖上的回忆,不会凉,也不会消失……


舌尖上的家的作文(10)份(扩展6)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实用5份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 1

  最*我在学校里发现了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每次吃饭时都有许多同学有剩饭,有时我们班的剩饭达到了一桶。有时遇到不喜欢吃的菜,同学们一口都不吃,一旦遇到喜欢吃的菜,同学们也不管吃不吃的完就添好多,最后又吃不完全到了,而后面添菜的同学都吃不到了;有的同学找各种借口,一口都不吃,把添的饭菜全部倒了;有的同学对某种食物过敏,也不跟打饭的同学讲,最后只能倒掉;还有的同学把不喜欢吃的菜放到碗里,最后故意打翻,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恶劣了!

  在社会上我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一次我去吃饭,遇到一群人,点了好多饭菜,吃得很慢很慢,一直在聊天。过了一会儿,他们要走了,菜没吃几口,也不打包,看着这些食物被倒进桶里,我想对他们说:“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人类的。”

  最浪费的地方要数婚礼了,婚礼上人们只顾着祝福新郎和新娘,基本不吃饭。前天我刚去参加了一场婚礼,婚礼上人们都忙着看节目,参加活动,吃饭的人很少,剩下的饭很多,最后剩下的饭我估计给我吃一年都没有关系,简直是太浪费了!

  要知道住在农村的小朋友,每天的食物只是几个土豆或几个鸡蛋,吃上米饭那天对他来说是一个节日。而且他们每天只吃两顿,我们城里人有的一天要有早饭、午饭、下午茶、晚饭、夜宵,每顿都有大鱼大肉、蛋糕、米饭、各种果汁……

  节约一点吧,你的剩饭会救很多人的'!节约一点吧,每人节约一点就没有那么多人被饿了!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 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想到这首古诗的时候,我总会想到“粒粒皆辛苦”。

  为什么说每一粒米都要节约呢?我们一起来算笔账吧,亚洲一共有40亿人,如果每人浪费一粒米,结果将会是怎样呢?

  一粒米×40亿人=40亿粒米

  50粒米=1克

  40亿粒米÷50粒=80000000克

  80000000克=80000千克

  80000千克=80吨

  我们每个人浪费一粒米,就会有80吨米浪费,那如果用两吨的大卡车来装80吨大米,会装多少卡车呢?

  80吨÷2吨=40辆卡车

  所以你们知道节约每一粒米的重要了吧?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我再举一个浪费资源的例子吧!

  我们家是开饭店的,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吃饭,而他们有的还剩很多,也不会打包。就这样,剩下的饭菜都要倒掉,一天下来米饭都有小山高了,菜都有一卡车了,而且很多鲜美的鱼汤都倒掉了。虽然我们的墙上都有“光盘行动”的字,可是客人们却视而不见。最让我痛心的事,有一个顾客要了很多米饭,可他就吃了一点,其他的米饭都进了垃圾桶里,这些白米饭可以给多少贫穷的人啊!

  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浪费粮食?比起我们的幸福,再来看看那些贫穷的人吧!

  就比如说非洲有一个地方叫海地,那个地方的粮食价格很高,很多人都吃不起这些食物。就有人想到了吃“泥饼”,他们把泥土放到锅上,放点盐,再放上一块黄油,就这样做成泥饼吃,有一些有钱人还会买一点蔬菜,夹在饼里吃。

  你可知道你每浪费一粒米就会让穷人离吃上大米更远一步,所以浪费食物的人是可耻的。

  让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一个省吃俭用,珍惜粮食的人吧!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量位于世界前列,可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多,需要的粮食也就多,我们就要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虽然粮食产量大,但生产技术落后,我们没有像美国,农业生产专业化,机械化,我们中国生产大多是人自己做,像是“亲力亲为”。这几年,随着文化水*的提高,文盲的减少,农村的人有机会,也可以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去大城市里闯荡,农活要去田里忙活的一天,回去累到不行,哪有大城市的一天舒服,收回的钱少,农村住着也没大城市舒服,所以现在的人能走出农村就走出农村。

  人们种的少了,粮食不就减产了,可有人会说,自给自足就行了,可能不浪费粮食为什么要浪费粮食?自助餐里写的“勤拿少取”,餐馆里写的“光盘行动”,背的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都是在告诉人们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我们粮食多了,就开始浪费了,可世界上有些地区的人们吃都吃不好。比如说:非洲,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这俩地区的人们没饭吃,非洲天气炎热,许多地区不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印度的人就太多了,人多地少,居住都是一个问题,更别提农作物种植了。我们不说少吃点,剩点粮食,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可以实现吧。

  让我们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保护农民的劳动成果。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 4

  人们都说中国是“舌尖上的中国”,天下美食尽囊口中。可谁又知道,在这耀眼的光环背后,“舌尖上的浪费”是多么触目惊心。据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800万吨,价值高达20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由此可见,“中国式浪费”是多么严重。

  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子的国度,历来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恳求他人为自己办事或者答谢有恩于自己的贵人时,往往在饭店请客,在这种场合,往往都要讲排场,特意用经济实力来表示所谓的真挚和诚意。不管什么意图,总之尽情地发挥着,表演着。豪华的饭店,丰盛的餐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宾客之间,觥筹交错,尽量点更多的菜,剩下的也不打包带走,似乎只有这样的“剩宴”才能显出自己的热情和大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式浪费”。

  可是当我们如此奢侈浪费的时候,是否想过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在挨饿?就拿我们学生来说,国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为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可是有很多学生不去珍惜,用鸡蛋来“练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乐乎。据调查,全球每年有1.28亿人死于贫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钟就有一个儿童被饿死。可能就在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

  放眼国外,不少富裕国家的国民,几乎把节俭意识贯彻到了所有的生活领域,养成了富而不骄,富而不奢的*惯。在美国,参加聚会,去饭店吃饭时,吃完盘中的食物是对厨师的赞赏,是对食物的`肯定,相反,如果剩饭菜会受到处罚。在德国的食堂吃饭,不管男女老少,盘子里的食物全都吃得干干净净,颗粒不剩。德国**默克尔出访期间,住的是普通套房,吃的是自助餐。这些做法和美德,难道不值得我们学*和借鉴吗?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应当从自身做起——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如果吃不了,那我们就“兜着走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作文 5

  “喂!把碗里的米粒打扫干净再玩去!”妈妈很严肃的对我说。我瞥了妈妈一眼,然后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几粒米粒吗?没什么大不了的。”妈妈紧接着说:“粒粒皆辛苦,《悯农》白学了吗?每一粒粮食都是宝贵的,是用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

  妈妈指了指手机上的视频说:“好好看看吧!好好看看你就知道农民伯伯种粮食有多不容易了,你就会明白妈妈的。”我还是有点不服气,很不情愿的看起了视频。那有什么,不就是农民种地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哼!可是当我看完视频的时候,却涨红了脸,低下了头。视频讲的是《一粒米》的故事,农民伯伯太辛苦了。春天,他们早出晚归的插苗。到了夏天,又要顶着炎炎烈日为庄稼除草施肥,秋天又要忙着收割。看着他们汗流浃背的样子,我真的是感动了。想想过去浪费的米粒,觉得自己真不应该。

  接下来的视频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人吃不饱,穿不暖。看着他们可怜的样子,再看看我们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据视频资料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亿吨的粮食被损失和浪费,有10亿人在挨饿,世界上每6秒钟就会有一个儿童被饿死!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有35%被浪费,餐桌外的浪费高达700亿斤,接*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我国还有1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可是,就在这么多人吃不饱的同时,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却高达20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反正我是被震惊了。你是否还会觉得自己的浪费就是一件小事,是否还会为炫富或好面子置办剩余过多饭菜的酒*。小朋友们是否还会为了挑食而耍气,甚至任性地把不爱吃的食品毫无顾忌的扔进垃圾桶。

  我羞愧地低着头轻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珍惜粮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