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

首页 / 知识 / |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 1

  1.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常用来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2.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黯然神伤:形容心中伤感,情绪低落。

  5. 故弄玄虚:本意是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 6.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7.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8.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9.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锅。沸:水开。鼎沸:

  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

  10. 置之度外:不把它放在心上。度:考虑的意思。 11. 流光溢彩:形容色彩丰富,光亮夺目。 12.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罕:稀少。

  13.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14.奔走相告:一边奔跑,一边告诉别人。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觑:看

  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战争的可怕与残忍。

  30.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取:选取。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十分珍惜。敝:破旧。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出来。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耳聋。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俗。雍:和谐。 47.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致:情趣。 48.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体。 49.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50.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51.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情的开端。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56.坦荡如砥:*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广*坦。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出。 58.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5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60.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一点也不存在。 61.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木。 6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恢宏:广大,宽广。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心腹:喻要害。

  二、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

  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

  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 2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hui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是一百岁。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 3

  2.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7.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1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16.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7.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8.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19.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2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21.岁寒三友:松竹梅

  2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2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2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2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2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2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2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0.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3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32.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33.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3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5.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36.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3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38.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39.**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40.三代:夏商周

  41.三原色:红绿蓝

  42.三体石经:尚书春秋左传古文小篆汉隶三种字体书写

  43.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品德辞令仪态女工

  44.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45.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4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48.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49.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0.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51.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52.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53.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54.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55.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5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57.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58.三秦:雍王(西)塞王(东)瞿王(陕西北)

  59.三楚:港陵-南楚吴-东楚彭城-西楚

  60.三坟五典: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

  6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国古代建安文学的代表

  62.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63.三教:儒释道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 4

  冒号

  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

  (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四)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五)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六)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上文: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需要注意的是:

  (一)冒号是句内点号。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了上述“想”“说”等动词),就不要用冒号。

  例:华老师批评他:不尊守课堂纪律。(冒号没有提示作用,因此应删掉冒号。)

  例:我认为这首诗很好。(没有冒号,使用正确)

  (二)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如果需要延长,要管几句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例:本词典主要作了如下修订:一、增加了一千多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下确切之处。例:姐姐来信说:“最*上海天气很热。妈妈已迁入新居。”

  (三)“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四)带有强烈感情和表示大声呼叫的称呼语后边不用冒号,用叹号;属于相互交谈的称呼语后边一般也不用冒号,用逗号。

  例: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例:小高,这是你的票。

  (五)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

  例:小刘来信说:*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3、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分号的作用主要是使各分句间的结构层次清楚。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注意:

  1、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仿句

  1、考查同学们对句式、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______;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__________。(2005年嘉兴市中考题)

  分析:

  (1)中心词有别。前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田野、天空等相类,如大海、沙漠、草原、高山等。后一处应与清风、雨水等相类,如雪、雾、露、霜、 冰雹等。

  。(2)修饰语有别。前一处应与“容纳大树小草”、“接受阳光暴雨”等相类,后一处应与“吹开闭锁保守”、“洗涤狭隘自私”等相类。

  (3)要把握该 句的修辞(比喻)

  例句:是饱经飞沙走石的沙漠,是敲打谎言虚伪的冰雹。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海燕说,__;太阳说,__。

  分析:该题是问答式仿句,答题时要用拟人的修辞,但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进行回答。

  例句: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多美好;我燃烧的青春多辉煌。

  3、对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

  分析:

  (1)要把握句式(如果,就)

  (2)要把握该句的修辞(比喻、排比)

  (3)要把握实现内容(奉献精神)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 5

  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hui下[NextPage]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是一百岁。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阅读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1)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优选【五】篇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 1

  实词:名词(木)、动词(跑)、形容词(美丽)、数词(一)、量词(位)、代词(你、我、他们)

  1、词性划分

  虚词:副词(特别、不)、介词(在、关于)、连词(和)、助词(着、的、啊)、象声词(叮咚)

  2、近义词和反义词

  (1)意思相同的词:“爸爸――父亲”、“互相――相互”

  (2)意思相*的词:

  词义的轻重不同:“愉快”→“高兴”→“快活” 词的意义上辨析

  词义的范围不同:“战斗”和“战役”

  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和“武断”

  词的搭配关系不同:“严厉”和“严格”

  词的用法上辨析,适用对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别人)

  (3)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生”→“死”;“富”→“穷” 辨析角度:意义和感情色彩

  相对反义词:“前”→“后”;“高”→“低”

  3、 词语归类――分类记忆法 例如:按照植物、动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类。

  4、词语结构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叠叠”、“干干净净”

  ABAB:“研究研究”

  5、成语和谚语。诀窍“三多”:多读、多想、多记。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 2

  1、笔画与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八),从上到下(景),从左到右(树),从外到内(同),从内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国),先中间后两边(水)。”

  2、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7种结构)

  独体字(中)、左右结构(秋)、左中右结构(做)、上下结构(恩)、上中下结构(翼)、全包围和半包围结构(园、区)、品字形结构(晶)

  3、 无声的老师――字典(3种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认准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节、找汉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定部首、翻索引;数余画;查汉字。

  部首查字法的规则: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

  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

  内外都有,取外不取内。

  独体字一般将字的第一画作为其部首。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准笔画数;翻索引、查‘难检字索引’;找汉字。

  4、形*字(8种表现形式)――理解记忆法、口诀记忆法

  (1)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

  (2)字形相似但笔形不同“外”和“处”

  (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

  (4)字形相似但笔画数量不同“今”和“令”

  (5)结构单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

  (6)形*音相同“很”和“狠”

  (7)形*音相*“清”和“情”

  (8)形*音不同“贫”和“贪”

  5、多音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如“燥”和“躁”。

  6、多义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思的字。

  如:“张”(1)展开 (2)看、望 (3)陈设 (4)姓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 3

  一,汉语拼音

  1、正确读出大、小写字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掌握拼写方法及规则,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会拼写学过的字、词、句。

  3、能用拼音识字、正音、辨析正误,学*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和拼音读物。

  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4个韵母、 声调

  二、汉字

  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掌握汉字的的音形义,能辨析形*字、同音字,判断改正错别字;

  3、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法;

  4、掌握学过的汉字,尤其是六年级教材中的生字的音形义。

  知识结构:

  汉字的笔画:8种基本笔画名称:横、竖、撇、捺、折、点、提、钩

  29种通行笔画:

  7种笔顺规则:偏旁部首29种:

  6种汉字结构:独体字、上下结构[上中下]、左右结构[左中右]、品字形结构、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至少包两边---左上包右下、左下包右上、右上包左下、左包右、下包上、上包下等]

  字的构成[音--同音字、多音字;形--形*字;义--多义字];

  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三、词语

  1、正确读出和写出词语;2、区别近义词、多义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的意思;3、了解和辨析词语的一般逻辑关系;3、正确运用要求掌握的词语。

  词语的理解:分合法、关键字突破法、注释法、分层理解法、结合语境法、描述法

  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同义词,注意词语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用对象,搭配*惯,感情色彩

  词语的归类:种类、大小、性质、用途、一定的顺序

  词语的运用:词语间的关系,在句中的位置,用词要恰当,搭配要准确,一词多义

  四、句子

  1、能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运用学过的关联词语;

  2、能修改句子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3、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4、正确使用学过的八种标点符号[点号、,。?!标号:《》“”][…… ― ;除外]

  五、阅读

  〈一〉读懂一段话

  句子间的关系

  ⑴总分关系

  ①总→分 例: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②分→总 例:

  ③总→分→总 例:

  ⑵因果关系:原因→结果 结果→原因

  ⑶并列关系: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⑷递进关系:

  ⑸转折关系:

  〈二〉读懂一篇文章

  ⑴掌握读懂一篇文章的基本方法

  ⑵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其感情;

  ⑶运用读写例话中有关阅读的重点训练项目中的知识分析文章内容,回答提出的问题。小学中高年级安排16个训练项目,依次如下: 多读多想,读通课文;重视语言积累;理解重点词句;读文章,想画面;了解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按一定顺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

  知识结构:

  词句:根据语境理解其意思;

  顺序:揣摩作者的表达顺序;

  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六、作文

  〈一〉叙事

  能够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交待清楚叙述的要素;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能够根据叙述事件的特点和表述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顺序、叙述方式和人称,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

  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条理---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顺序、倒序、插序]

  内容---有中心、内容具体、有意义,思想健康,有趣味,表现生活。

  〈二〉写人

  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或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的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心理活动。

  写人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2.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新意。

  3.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像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如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4.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扶正转椅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

  5.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6.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三〉写景

  写景作文是对一些山水树木、花草鸟虫、风云雷电、自然风光、环境场面等进行行动、静或动静结合的叙述描写。

  注意 抓住 景物的特征,有重点、有顺序地进行叙述;

  注意加上合理的想象与联想。

  写景的目的:借景抒情

  写景的内容:季节气候、景物景色、环境场面

  写作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写作的方法:想象联想、动静结合

  感情的表达:寓情于景、直接抒发

  〈四〉状物

  单纯的状物文章目的在于积累知识或寄托作者的感情。

  写作目的:记人叙事中状物;解说知识中状物在,寄托感情的状物。

  描写对象:动物、植物、建筑物体、日常用品

  状物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状物方法:外形特征的描写、*性用途的介绍,联想与抒情

  〈五〉应用文

  学*写请假条、留言条、日记、通知、书信、读书笔记等应用文,了解其作用,掌握基本内容、格式和写作方法,能恰当地运用。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 4

  一、名句归类:

  1 劝学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字聿》

  2 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汉乐府 《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 送别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 适 《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4 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 《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 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 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游 《示儿》

  6 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7 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静夜思》

  8 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 《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 轼 《水调歌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r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 游 《示儿》

  高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 白 《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二、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四、歇后语

  长衫子改夹袄�D�D取长补短

  吃了黄莲吃甘草�D�D先苦后甜

  鼻子里插葱�D�D装相(象)

  冰天雪地发牢骚�D�D冷言冷语

  外甥打灯笼�D�D照旧(舅)

  竹篮打水�D�D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D�D七上八下

  老鼠过街�D�D人人喊打

  张飞绣花�D�D粗中有细

  黄鼠狼给鸡拜年�D�D没安好心

  名人名言

  [惜时篇]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D萧绎

  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D朱熹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D高士其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D鲁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岳飞

  [志向篇]

  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D魏琼

  有志者,事竟成。 �D范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孔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顾炎武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D诸葛亮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D�D徐特立

  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D苏步青

  志当存高远。 �D �D诸葛亮

  [知识学问篇]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左宗棠

  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D波尔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颜真卿

  聪明在于学*,天才在于积累。 �D列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D孔子

  [品格篇]

  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 �D西塞罗

  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 �D程允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 �D�D狄更斯

  古诗名句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乡情更法,不敢问来人。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格外明。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既来之,则安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观棋不语真君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强者心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

  于患难见豪杰。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如。

  能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格言

  知识就是力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谚语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不愧对今天的人,明天会对你微笑;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烦恼。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春雷响,万物长。

  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五、俗语

  1 、三字

  马后炮 门外汉 迷魂汤 开倒车 耍花招 走过场 钻空子 吹牛皮 碰钉子

  2 、五字

  八字没一撇 病急乱投医 不打不相识 防患于未然

  赶鸭子上架 贵人多忘事 无风不起浪 无巧不成书

  无用武之地 物以稀为贵 先下手为强 小巫见大巫

  依葫芦画瓢 换汤不换药 久旱逢甘露 空口说白话

  快刀斩乱麻 老牛拉破车 鲤鱼跳龙门 鸟枪换大炮

  千里送鹅毛 一鼻孔出气 一问三不知

  3、六字

  百闻不如一见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管三七二一 拆东墙补西壁 放长线钓大鱼

  风马牛不相及 恭敬不如从命 挂羊头买狗肉

  过五关斩六将 家丑不可外扬 九牛二虎之力

  明人不做暗事 牛头不对马嘴 英雄所见略同

  有眼不识泰山 冤有头债有主 真金不怕火炼

  4、七字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识庐山真面目

  初生牛犊不怕虎 此地无银三百两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沙锅问到底 各人自扫门前雪 横挑鼻子竖挑眼

  今朝有酒今朝醉 *水楼台先得月 拒人于千里之外

  赔了夫人又折兵 人逢喜事精神爽 无脸见江东父老

  无事不登三宝殿 小不忍则乱大谋 知其一不知其二

  宰相肚里好撑船 醉翁之意不在洒 屋漏偏逢连夜雨

  5八字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六、歇后语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七、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数字联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长两短

  **插地 七层四面八方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丁香花 百头千头万头

  三个土头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歇后联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马过木桥--蹄打鼓

  鸡啄铜盆--嘴敲锣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

  清水池中洗和尚--水浸葫芦

  君子之交淡如--水

  醉翁之意不在--酒

  八、表示颜色的词:

  金黄、杏黄、橙黄、鹅黄、火红、粉红、橘红、桃红、嫩绿、翠绿、碧绿、墨绿、宝蓝、碧蓝、蔚蓝、湛蓝。

  九、描写四季的四字词:

  春: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春回大地、春雨绵绵、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夏: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花繁叶茂、热火朝天

  秋: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五谷丰登。

  冬: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寒风呼啸

  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 5

  为了帮助考生们了解小升初知识信息,分享了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供您参考!

  1.读读背背(写景对联)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2.读读记记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阳光灿烂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黑白相间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银光闪闪 光彩夺目

  绚丽多彩 焕然一新 从天而降 千方百计

  3.读读背背(互相帮助格言)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读读背背(勤学格言)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2)

——中考材料作文基础知识范本5份

  中考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1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中考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2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中考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3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方法: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

  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

  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中考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4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中考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5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3)

——材料作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

  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1

  1.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

  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

  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

  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2

  故事型

  梗概、片断、寓言……

  论说型

  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

  事例型

  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情景型

  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

  图表型

  一幅漫画或一个图表……

  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3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4

  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基础知识 5

  ①引:

  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

  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

  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

  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

  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4)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菁华3篇)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1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2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初一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3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5)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菁华5篇)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1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所以殷?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关于此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总结: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2

  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起源

  古时候,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发展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总结: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3

  ①香椿芽刚冒上来的时候,是暗红色,仿佛可以看见一股地液喷上来,把每片嫩叶都充了血。

  ②每次回屏东娘家,我总要摘一大抱香椿芽回来,孩子们都不在家,老爸老妈坐对四棵前后院的香椿,当然是来不及吃的。

  ③记忆里妈妈不种什么树,七个孩子已经够排成一列树栽子了,她总是说“都发了人了,就发不了树啦!”可是现在,大家都走了,爸妈倒是弄了前前后后满庭的花,满庭的树。

  ④我踮起脚来,摘那最高的尖芽。

  ⑤为什么,椿树是传统文学里被看作一种象征父亲的树。对我而言,椿树是父亲,椿树也是母亲,而我是站在树下摘树芽的小孩。那样坦然的摘着,那样心安理得的摘,仿佛做一棵香椿树就该给出这些嫩芽似的。

  ⑥不知年复一年我摘取,年复一年,那棵树给予。

  ⑦我的手指已*惯于接触那柔软潮湿的初生叶子的感觉,那种攀摘令人惊讶浩叹,那不胜柔弱的嫩芽上竟仍把得出大地的脉动,所有的树都是大地单向而流的血管,而香椿芽,是大地最细致的微血管。

  ⑧我把主干拉弯,那树忍着,我把支干扯低,那树忍着,我把树芽采下,那树默无一语。我撇下树回头走了,那树的伤痕上也自己努力结了疤,并且再长新芽,以供我下次攀摘。

  ⑨我把树芽带回台北,放在冰箱里,不时取出几枝,切碎,和蛋,炒得喷香的放在餐桌上,我的丈夫和孩子争着嚷着炒得太少了。

  ⑩我把香椿挟进嘴里,急急地品味那奇异的芳烈的气味,世界仿佛一刹时凝止下来,浮士德的魔鬼给予的种种尘世欢乐之后仍然迟迟说不出口的那句话,我觉得我是能说的。

  ? “太完美了,让时间在这一瞬间停止吧!”

  ?不纯是为了那树芽的美味,而是为了那背后种种因缘,岛上最南端的小城,城里的老宅,老宅的故园,园中的树,象征父亲也象征母亲的树。

  ?万物于人原来蚵以如此亲和的。吃,原来也可以像宗教一般庄严肃穆的。

  (选自《意林》,未来出版社20xx版)

  22.作者描写景物语言细致,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香椿芽刚冒上来的时候,是暗红色,仿佛可以看见一股地液喷上来,把每片嫩叶都充了血。

  答:示例:一个“喷”字,有动感,与前面的“冒’字相照应,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生长速度极快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嫩香椿芽的喜爱之情。 ()

  23.第⑤自然段作者写到“对我而言,椿树是父亲,椿树也是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示例:香椿只是给予,从不索取。父母默默奉献,勇于担当,椿树的品格与父母是相同的,所以作者说:“椿树是父亲,椿树也是母亲"。

  24.第⑧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2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椿树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的品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作者的感情表达更强烈。

  25.结合全文主旨,联系自己的切身体验,谈谈你阅读本文的感受或启示。(3分)

  答:示例一:香椿的嫩芽被掐了又长,长了又掐,父母如同香椿一样,默默忍受,无私奉献,可怜天下父母心!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崇高、最伟大的爱。

  示例二:父母为子女的成长默默担当,无私奉献,他们对子女的不断索取无怨无悔,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努力学*,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示例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博大无私的,而我们很多时候太不珍惜这种爱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把父母对儿女的奉献看做是应尽的义务,是理所当然的,思想上不上进,学*不努力,辜负了父母的一片好心。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4

  初中语文基础作品人物知识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要点点拨:*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论证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 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总结: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僧寺夜读,*古代文人的勤学故事,出自明代“文臣之首”宋濂的《王冕传》,讲述的是元朝的文学家、书画家王冕少年时一心读书求学,终成通儒的故事。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 初中生物,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答:

  23.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

  答:

  参考答案:

  22、儿子(读书)是这样的痴迷,为什么不让他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23、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王冕的成功,诠释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内涵,启迪我们学*要好学不倦,专心致志。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黄河颂内容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总结:《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泛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其中包括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而后者则专指以叙事、记人为主,且具有比较完整情节的一类写实性文章。本节内容所讲的是后者。

  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课标要求我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为此,*年来各地记叙文阅读一般主要考查“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等知识点和点。

  考查知识点概述:

  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了解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文常见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少数如书信、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等情况下才使用第二人称。

  第五、掌握记叙的中心和记叙的详略。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是要详写的,相反,与文章中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写的。

  第六、分析描写的作用。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细节描写,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主要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七、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八、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常见考法

  考查方式,在保留“选择、填空、简答、辨析”等传统题型的基础上,呈现出“多角度、有创意”的特点。主要有:

  补写题。即通过,或再现情景,或推断故事发展,或揣摩人物语言等方式来考查阅读理解。它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懂原文,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再现融合的能力。

  理解评析题。这类题目主要考查阅读感受或评价的能力。它比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在能力层级上有所提升,不仅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作出自己的评价。

  体验感悟题。这类考题主要考查的是阅读体验,即人们所说的用“心”读书,读出“个性”。这是阅读的较高要求。一般说来,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情感、想法等融进文本,才能从文本中获得自己所独有的启迪。

  自主赏析题。这类考题是传统“赏析”类的进步,它是新课程理念“是和发展的主体”在考题中的具体体现。它往往在题干中只规定赏析的范围,至于具体的赏析对象则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这样有利于张扬同学们的阅读个性,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成就感,进而激发的。

  情景设置题。这类考题往往借助选文中的某些情景,运用“换位”的方式来设问。它既是对考生选文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也是对考生生活素养的考查。

  比较阅读题。这类考题在阅读试题中穿插阅读材料,一般用链接的方式,从两文的某一角度切入,设置一两个比较点,以考查考生对选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

  读书方法题。这类考题是为了检验“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而出现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它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从整体阅读入手设题,如根据相关要求作“读书笔记”;可以从局部赏析设题,如要求对文中传神的'词语、精彩的句子“作批注”;也可以就阅读积累设题,如按照要求制作“读书卡片”等。

  误区提醒

  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其后题目。

  龙井问茶

  钱汉东

  ①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向往的,它的美妙,不仅在于湖光山色,还在于湖边、山里的那些清静的喝茶处。龙井是茶客必到之地。

  ②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十余年前的那个时节,我邀三五知己结伴前去龙井。一路的好山好水,一路的桃红柳绿,让人陶醉。到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聊天,小憩片刻。这时来了一位老妪,说是龙井村人,欲搭我们的车回去。龙井正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老妪坐在前面带路,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缓缓前行。车窗外,高低茶树,相连成趣;山影斑斓,泉水叮咚。山腰间还有不少村妇在采茶。到底是龙井人,老妪三句话不离龙井茶,从老妪的话中,我们知道龙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

  ③到了龙井,我们跟随好客的老妪走进她那黛瓦粉墙的老屋。她的媳妇正在门前用电锅炒茶。坐在老屋客堂里的竹椅上,我们目睹那满满一锅碧绿的茶树叶子慢慢卷起、干瘪,随之,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四处飘逸。老妪热情地为我们沏上刚出锅的龙井茶,茶水清澈,色泽嫩黄。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老妪拿出几种茶叶让我们识别,她说最好的茶叶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挺秀,光滑匀齐。这种茶叶在二月份后就开始采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通常被定为特级茶。清明前龙井茶叶都是嫩芽做的,一叶一芽,泡在杯中,均匀成朵,茶水自然是嫩黄色的了。清明后叶子长大了,绿色素增加,泡出的茶水就有点发绿了。说话间,我们轻轻举杯,喝上一口,细细品味,果然不凡。那茶,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

  ④我想买点龙井回去,让父亲品尝,于是与老妪讨价还价。物以稀为贵,最后以600元一斤成交。带回家后,父亲责备太贵了。如今父亲离我们远去已十年了,但他老人家品茗时怡然自得的神情,依然漫溢在我脑中,那么清晰,那么美妙。

  ⑤茶真是神奇之物,初饮略带几分苦涩,细品却甘美无比。人生道理莫不如此:试想

  ⑥茶水清香娴雅,它能陶冶性情,明净心智,让人乐以忘忧。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让龙井茶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让文人雅士格外偏爱它。

  1.细读全文,将下边的记叙要素填充完整。

  2.从外形上看,龙井特级茶有什么特点?

  3.文段中与题目“龙井问茶”的“问”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4.从茶水颜色看,该怎么区分清明前和清明后的龙井茶?

  5.品读第⑤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说说饮茶带给你的人生启迪。

  答案:1.时间:暮春三月;事件:问茶 2.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挺秀,光滑匀齐。 3.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两句中任选一句亦可) 4.清明前:茶水是嫩黄色的。清明后:茶水有点发绿。 5.示例:我们如果没有经历坎坷艰苦的磨炼,就不会有生命的绚丽多彩;我们如果没有经历风雨雷电的考验,就不会有人生的无限风光。

  分析: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命题者设计了五道题:

  第1题主要考查对记叙要素的辨识能力,要求考生在表格中填写记叙的“时间”和“事件”两个要素。考生在作答时,对“时间”信息的提取一般不会出错,容易出错的是对“事件”要素的概括提取。譬如有考生将事件概括为“作者到杭州西湖旅游在龙井村喝茶的经过”。显然,这是由于受次要信息的干扰而不能准确地抓住文章记叙的中心所造成的。因此,同学们要注重培养自己概括文章中心事件并力求借助文中重要词语进行表述的能力。

  第2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提取的能力。考生在作答时,往往因忽略了题干中“从外形上看”的要求而导致答案的偏差。譬如有考生答成“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因此,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养成先认真读题,再审慎答题的*惯。

  第3题主要考查对题意及行文呼应的辨识理解能力。这道题的失分率比较低,但也有少数考生不能紧扣“问”来作答。譬如有考生将“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也作为答案的一部分而造成答案的不精确。可见,做题时务必要做到“对问作答”。

  第4题主要考查对重要信息的筛选提取能力,考生失分的原因及答题的要求与第2题相同。

  第5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及阅读感悟能力。它虽然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但它又对答题进行了限制,即必须围绕“饮茶先苦后甜的过程所寓含的人生哲理”作答,才符合题目的要求,而不少考生就是因为没有紧扣第⑤段文字及上下文语境作答而造成答案偏题的失误。

  【典型例题透视】

  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其后题目。

  溃散的黑暗

  赵丽宏

  1我的眼前闪动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世界是一片无穷无尽的黑暗,然而它们执著地亮着,寻觅着旁人无法体会的光明。

  2大约10年前,记者吴斐告诉我,上海盲童学校有一个盲姑娘,叫杜琼,喜欢文学,喜欢朗诵散文和诗歌,很希望得到我的书。这样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我把刚出版的散文诗集《人生遐思》寄给她时,心里纳闷: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怎么读书?

  3不久,我就收到了杜琼的信。信很厚,是盲文,用针在厚厚的纸上刺出来,必须用手指来读,我当然读不懂。不过,信中附了她父亲的译文。她在信中告诉我:“我朗诵了你书中的很多作品,以后我把录音带送给你。”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盲文来信。

  4她真的给我送来了录音带。那天,她由父亲陪着来到我家。如果事先不知道,我真看不出她是个盲人。那一双乌黑的眼睛,很神气地睁着,仿佛世上所有的光明都在她的视野里。她微笑着,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大声说话,客厅里回荡着她的笑声。她告诉我,她准备把这本书翻译成盲文出版。她这么说,我报之一笑。我问她,将来毕业了,准备做什么。她想了想,答道:“我很想到广播电台做一个播音员。我看不见,但我能说,可以把心里想的都告诉别人。我想搞盲人,譬如,教盲人学会用,使他们能像明眼人一样面对生活。”她的这些想法使我惊讶,当时,对大多数明眼人来说还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东西,她竟然已经异想天开了。这是她的美好愿望,有愿望,总是好事情。对一个盲人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眼前的这个盲姑娘,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这些兴趣,能不能将她引向理想的光明境地呢?

  5我听了杜琼朗诵的录音。她的声音柔和甜美,热情洋溢,对散文和诗的意境有独特的感悟。这声音里有一个生的天真烂漫,也有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对光明的憧憬,而这,决非一般的孩子所能表达。她的朗诵使我感动。

  6过了半年,杜琼打电话告诉我,《人生遐思》已经由盲文出版社出版。这消息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不久,杜琼寄来了书。这是一本牛皮纸装订成的书,又大又厚,没有任何色彩,除了封面上几个黑字,其余全是用针刺出来的盲文。在我出版的很多书中,这是最厚重的一本,却也是唯一一本自己无法读懂的书。书的扉页上,杜琼用针刺了这样一行字:“愿您有更多的作品滋润盲孩子的心田。”我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看到它就想起杜琼热情洋溢的声音,想起她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想起一个盲孩子对我的期望。

  7有时候,我很自然地会想象她的那个黑暗世界。在那个只有声音没有光亮和色彩的世界里,一个盲姑娘如何生活,如何思想?有一次,我问一个生性活泼、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她的年龄和杜琼相仿,和杜琼一样,她也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不同的是,她的眼睛能从容地观赏世间的一切,她的视野里一片光明。我问她:“假如你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你会怎么样?”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宁可死!”我心头一震。杜琼就天天生活在我想象的黑暗世界中,而她活得如此充实。生活和命运,把人和人塑得那么不同。

  8杜琼毕业了。她比同龄的孩子更早面临选择职业、选择谋生手段的难题。在这样的难题面前,浪漫的幻想只能让位给严峻的现实。她考进了一个医疗推拿班,她要用一双灵巧的手,驱除病人的伤痛。她常常打电话,告诉我她的学业进展,有时候还忍不住把和病人对她的赞扬告诉我。我为她高兴。我想,她不仅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也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对一个盲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低的目标。不过我知道,在杜琼的心里,她那理想并未泯灭,它们还会像火星一样,在她的心里闪烁,只要有机会,这些火星就会燃烧成灿烂的火花……

  9花了三年时间,杜琼以优异成绩从医疗推拿班毕业了。然而她还想追求她日思夜想的文学和广播。她想报考北京广播学院,被婉拒,想报考的中文系,也被回绝。她还找了广播电台,想去当一个专为残疾人播音的播音员,结果可想而知,依然是失望。她处处碰壁,只因为是一个盲人,只因为她无法浏览明眼人一目了然的世界。

  10电话里,我想不出用什么话安慰她,倒是她安慰我:“没关系的,我可以自学嘛!”轻松的语调中,我感觉到的是辛酸和沉重。

  11她作了一个使我吃惊的选择——报名参加前进业余进修学院。学院开始想拒绝她入学,可她发誓能和其他学生学得一样好。于是她和一群明眼的年轻人一起坐进了教室。一本厚厚的教材,500多页,她一行字也读不出来。怎么办?她花了几个月时间,请父亲帮她读,她自己动手,用针把所有的内容都刺成了盲文。期中,她考了90分,期末,她考了96分,在班里名列前茅。当她用一口流利的和她的同学们对话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奇迹。

  12四年前的一天,杜琼来电话,告诉我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她已顺利通过美国一所学校所有的考核,并成为那所学校录取的第一位来自*的盲人学生。她选择的专业是电脑。

  13于是,一个盲姑娘,打起背包,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她生活了很多年却无法看一眼的城市,孤身一人踏上了艰难的异域之路。她在电话里和我告别时,我嘴里说着祝福的话,心里却在为她捏一把汗。从此以后,谁也帮不了她,一切全得靠她自己了。

  14她到美国后的故事,大概可以写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在陌生的土地上,她睁大着她那双乌黑的眼睛,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没有人能阻止她追求理想的脚步。她被人歧视过,被人轻视过,也被人误解过,但是一次又一次,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她是一个有骨气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尽管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学会了电脑,完成了学业,做成了很多健全的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她赢得了所有和她接触过的美国人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们的钦佩和尊敬。每次通电话,我听到的都是快乐而生机勃勃的声音。有一次,她甚至告诉我,她正在设法设计一种供*盲人使用的电脑软件。“我希望,有一天,国内的盲人也和我一样,借助电脑,和明眼人一样读书写作。这一天会有的。”她的语调,和很多年前她朗诵我的诗文时一样,甜美柔和,洋溢着热情,只是增添了很多自信。这时,我丝毫也不怀疑,她的设想,迟早会变成现实。

  15以常人眼光来看,这位盲姑娘确实是奇迹的创造者。我常想,她想要证明什么呢?她只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想和常人一样,为这个世界增添光亮。对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来说,这是多么可贵。有些人,生着明亮的眼睛,却仿佛被黑暗包裹着,在窄小的圈子里举步不前。而在这个盲姑娘面前,无边的黑暗却无可奈何地溃散了。杜琼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努力,这个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对健全的人们如此,对残疾人也一样。

  (文章有删改)

  1.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采用了 。

  2.在盲姑娘一步步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的情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盲姑娘准备把书译成盲文,我“报之一笑”;盲文《人生遐思》出版,我对她 ; ,我“为她捏一把汗”;她设法设计 ,我“ ”。

  3.文中多次写到盲姑娘的声音,如“清脆悦耳的声音”。请再举出两例。

  4.第⑦段写到了另外一个小姑娘,有什么作用?

  5.赏析:

  (1)结合语境,品析第14?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妙在哪里。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中多次写到盲姑娘一双乌黑的眼睛,请你也来写写这双眼睛。(不要照抄原文)

  8.请从课内外阅读积累中举一个与盲姑娘类似的事例。(不少于20字)

  答案:

  1.顺叙

  2.刮目相看 孤身一人异域求学 供*盲人使用的电脑软件 丝毫也不怀疑

  3.例如:生机勃勃的声音;热情洋溢的声音。(写句子也可)

  4.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衬托、突出……)盲姑娘乐观、坚强的品质。

  5.(1)“跌跌撞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在陌生的土地上被人歧视、被人轻视、被人误解的坎坷历程。(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6.示例:有些健全的人,缺少理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盲姑娘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乐观,执著坚强。她是我们的榜样。(言之成理即可)

  7.示例:这双乌黑的眼睛,透着光亮,闪着愉快的光芒,仿佛世上一切的光明都在眼中,是那样神气,那样睿智,那样执著。(内容接*即可)

  8.示例: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创作。

  透视: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盲姑娘杜琼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克服重重困难,努力追求,最终获得的成长过程,读来令人钦佩,给人鼓舞。第1、2两题是从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角度来命题的。第1题主要考查对文章记叙顺序的辨识能力。作答时,首先必须具备对记叙文文体知识的积累,即对顺序、倒序、插叙、补叙的特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其次要认真地通读全文,并注意捕捉文中表示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的词语;第三要认真读题,准确理解题意,譬如:题目要求“从记叙的顺序看”,而不是从全文的结构看,千万不要被文章第1段所迷惑,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造成失分。第2题主要考查理清文章思路并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作答时,要在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的基础上,着重弄清楚盲姑娘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的过程,及“我”对此所发生的心理变化,并利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表述。

  第3、4题是从对人物形象描写的角度来命题的。第3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把握能力。就题型而言,它属于读书方法题中的摘抄类试题。作答时,只要能认真阅读全文,并从中找出描写盲姑娘声音的文字,然后加以提炼取舍即可。第4题则主要考查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的辨识理解能力。答题时,要将描写“另外一个小姑娘”的文字与对盲姑娘的描写对照起来阅读,便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5题是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命题的。其中第(1)题主要考查对重要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并要弄清楚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即可。第(2)题主要考查对精彩语句的赏析能力。作答时同样要结合句子所处的语境,然后从句式特点或所用的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品味思考。

  第6题是从阅读感悟体验的角度来命题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虽然其题干的表述为“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其实它主要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作答时,既要联系句子所处的语境,又要善于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还要能够辨识句子的表现手法(譬如本题中句子所用的“对比”手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联想的方式进行思考。

  第7、8题都是从阅读联想和想象的角度命题的。不过,第7题要求由主人公的外貌特征生发联想,而第8题则要求由主人公的典型事迹生发联想。前者主要考查的是捕捉人物外貌特征并进行准确描写的能力,而后者则主要考查阅读的积累情况及对事件的概括能力。这类题目的开放度较大,答案一般都是不唯一的,只要“内容接*”或“事例类似”即可。

  初一语文《秋颂》同步练*

  目标:

  1. 理解课文咏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2.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情怀。

  3. 能运用创新精神评价文章的观点、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来源:学#科#网]

  眸子( ) 飒爽( ) 孤傲( )

  红寂寥( ) 摄住( ) 明澈( )

  2、按原文填空

  秋是___的季节,是___的季节,却也是___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___与夏之____,不再以受____,_____为荣。

  3、补全词语

  (1)无动___,___ (2)__尘__,___

  (3)闲的__,___ (4)无法__,__

  二、思考与探究

  1. 课文主要写了秋的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颂”了秋的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写秋风时,说到“代谢秋是谢。生死就是生死,悲观就是悲欢”这表达了作者臬的思想感情,你从中悟到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拓展

  空山鸟语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④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初中英语?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⑤在朝来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红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⑥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争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吧?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想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的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澜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了吗?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⑨还要做些什么呢?

  ⑩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奇崛( ) 谛听( )

  2、文章第段景物找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一处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喜欢空山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辅导之发展性考题

  发展性考题一般包括了:仿写、谈感受、续写等。希望大家能全部掌握了。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

  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 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2)谈感受

  可分为:

  ①对描写对象;②对人物情感;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④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a、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b、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c、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5

  初中语文基础作品人物知识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要点点拨:*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论证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

  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 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 道理论据 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 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总结: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枚举事例要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题之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僧寺夜读,*古代文人的勤学故事,出自明代“文臣之首”宋濂的《王冕传》,讲述的是元朝的文学家、书画家王冕少年时一心读书求学,终成通儒的故事。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 初中生物,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答:

  23.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

  答:

  参考答案:

  22、儿子(读书)是这样的痴迷,为什么不让他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23、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王冕的成功,诠释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内涵,启迪我们学*要好学不倦,专心致志。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黄河颂内容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总结:《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泛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其中包括小说和散文等文学作品;而后者则专指以叙事、记人为主,且具有比较完整情节的一类写实性文章。本节内容所讲的是后者。

  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课标要求我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为此,*年来各地记叙文阅读一般主要考查“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等知识点和点。

  考查知识点概述:

  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了解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文常见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少数如书信、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等情况下才使用第二人称。

  第五、掌握记叙的中心和记叙的详略。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是要详写的,相反,与文章中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密切的是要略写的。

  第六、分析描写的作用。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主要有肖像、语言、行动、、细节描写,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主要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七、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八、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常见考法

  考查方式,在保留“选择、填空、简答、辨析”等传统题型的基础上,呈现出“多角度、有创意”的特点。主要有:

  补写题。即通过,或再现情景,或推断故事发展,或揣摩人物语言等方式来考查阅读理解。它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懂原文,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再现融合的能力。

  理解评析题。这类题目主要考查阅读感受或评价的能力。它比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在能力层级上有所提升,不仅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作出自己的评价。

  体验感悟题。这类考题主要考查的是阅读体验,即人们所说的用“心”读书,读出“个性”。这是阅读的较高要求。一般说来,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情感、想法等融进文本,才能从文本中获得自己所独有的启迪。

  自主赏析题。这类考题是传统“赏析”类的进步,它是新课程理念“是和发展的主体”在考题中的具体体现。它往往在题干中只规定赏析的范围,至于具体的赏析对象则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这样有利于张扬同学们的阅读个性,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成就感,进而激发的。

  情景设置题。这类考题往往借助选文中的某些情景,运用“换位”的方式来设问。它既是对考生选文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也是对考生生活素养的考查。

  比较阅读题。这类考题在阅读试题中穿插阅读材料,一般用链接的方式,从两文的某一角度切入,设置一两个比较点,以考查考生对选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

  读书方法题。这类考题是为了检验“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而出现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它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从整体阅读入手设题,如根据相关要求作“读书笔记”;可以从局部赏析设题,如要求对文中传神的词语、精彩的句子“作批注”;也可以就阅读积累设题,如按照要求制作“读书卡片”等。

  误区提醒

  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其后题目。

  龙井问茶

  钱汉东

  ①杭州西湖是最令人向往的,它的美妙,不仅在于湖光山色,还在于湖边、山里的那些清静的喝茶处。龙井是茶客必到之地。

  ②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十余年前的那个时节,我邀三五知己结伴前去龙井。一路的好山好水,一路的桃红柳绿,让人陶醉。到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聊天,小憩片刻。这时来了一位老妪,说是龙井村人,欲搭我们的车回去。龙井正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不假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老妪坐在前面带路,车子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缓缓前行。车窗外,高低茶树,相连成趣;山影斑斓,泉水叮咚。山腰间还有不少村妇在采茶。到底是龙井人,老妪三句话不离龙井茶,从老妪的话中,我们知道龙井茶以“色清、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

  ③到了龙井,我们跟随好客的老妪走进她那黛瓦粉墙的老屋。她的媳妇正在门前用电锅炒茶。坐在老屋客堂里的竹椅上,我们目睹那满满一锅碧绿的茶树叶子慢慢卷起、干瘪,随之,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四处飘逸。老妪热情地为我们沏上刚出锅的龙井茶,茶水清澈,色泽嫩黄。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老妪拿出几种茶叶让我们识别,她说最好的茶叶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挺秀,光滑匀齐。这种茶叶在二月份后就开始采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通常被定为特级茶。清明前龙井茶叶都是嫩芽做的,一叶一芽,泡在杯中,均匀成朵,茶水自然是嫩黄色的了。清明后叶子长大了,绿色素增加,泡出的茶水就有点发绿了。说话间,我们轻轻举杯,喝上一口,细细品味,果然不凡。那茶,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

  ④我想买点龙井回去,让父亲品尝,于是与老妪讨价还价。物以稀为贵,最后以600元一斤成交。带回家后,父亲责备太贵了。如今父亲离我们远去已十年了,但他老人家品茗时怡然自得的神情,依然漫溢在我脑中,那么清晰,那么美妙。

  ⑤茶真是神奇之物,初饮略带几分苦涩,细品却甘美无比。人生道理莫不如此:试想

  ⑥茶水清香娴雅,它能陶冶性情,明净心智,让人乐以忘忧。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让龙井茶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让文人雅士格外偏爱它。

  1.细读全文,将下边的记叙要素填充完整。

  2.从外形上看,龙井特级茶有什么特点?

  3.文段中与题目“龙井问茶”的“问”相照应的一句话是:

  4.从茶水颜色看,该怎么区分清明前和清明后的龙井茶?

  5.品读第⑤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说说饮茶带给你的人生启迪。

  答案:1.时间:暮春三月;事件:问茶 2.绿中显黄,似翠非翠,扁*挺秀,光滑匀齐。 3.怎么这龙井茶是嫩黄色的呢?于是向老妪请教。(两句中任选一句亦可) 4.清明前:茶水是嫩黄色的。清明后:茶水有点发绿。 5.示例:我们如果没有经历坎坷艰苦的磨炼,就不会有生命的绚丽多彩;我们如果没有经历风雨雷电的考验,就不会有人生的无限风光。

  分析: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命题者设计了五道题:

  第1题主要考查对记叙要素的辨识能力,要求考生在表格中填写记叙的“时间”和“事件”两个要素。考生在作答时,对“时间”信息的提取一般不会出错,容易出错的是对“事件”要素的概括提取。譬如有考生将事件概括为“作者到杭州西湖旅游在龙井村喝茶的经过”。显然,这是由于受次要信息的干扰而不能准确地抓住文章记叙的中心所造成的。因此,同学们要注重培养自己概括文章中心事件并力求借助文中重要词语进行表述的能力。

  第2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要信息提取的能力。考生在作答时,往往因忽略了题干中“从外形上看”的要求而导致答案的偏差。譬如有考生答成“香郁若兰,清幽淡雅,清洌甘醇,回味无穷”。因此,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养成先认真读题,再审慎答题的*惯。

  第3题主要考查对题意及行文呼应的辨识理解能力。这道题的失分率比较低,但也有少数考生不能紧扣“问”来作答。譬如有考生将“在我的印象中,绿茶泡出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绿的”也作为答案的一部分而造成答案的不精确。可见,做题时务必要做到“对问作答”。

  第4题主要考查对重要信息的筛选提取能力,考生失分的原因及答题的要求与第2题相同。

  第5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及阅读感悟能力。它虽然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但它又对答题进行了限制,即必须围绕“饮茶先苦后甜的过程所寓含的人生哲理”作答,才符合题目的要求,而不少考生就是因为没有紧扣第⑤段文字及上下文语境作答而造成答案偏题的失误。

  【典型例题透视】

  例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其后题目。

  溃散的黑暗

  赵丽宏

  1我的眼前闪动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在这双眼睛里,世界是一片无穷无尽的黑暗,然而它们执著地亮着,寻觅着旁人无法体会的光明。

  2大约10年前,记者吴斐告诉我,上海盲童学校有一个盲姑娘,叫杜琼,喜欢文学,喜欢朗诵散文和诗歌,很希望得到我的书。这样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我把刚出版的散文诗集《人生遐思》寄给她时,心里纳闷: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怎么读书?

  3不久,我就收到了杜琼的信。信很厚,是盲文,用针在厚厚的纸上刺出来,必须用手指来读,我当然读不懂。不过,信中附了她父亲的译文。她在信中告诉我:“我朗诵了你书中的很多作品,以后我把录音带送给你。”这是我收到的第一封盲文来信。

  4她真的给我送来了录音带。那天,她由父亲陪着来到我家。如果事先不知道,我真看不出她是个盲人。那一双乌黑的眼睛,很神气地睁着,仿佛世上所有的光明都在她的视野里。她微笑着,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大声说话,客厅里回荡着她的笑声。她告诉我,她准备把这本书翻译成盲文出版。她这么说,我报之一笑。我问她,将来毕业了,准备做什么。她想了想,答道:“我很想到广播电台做一个播音员。我看不见,但我能说,可以把心里想的都告诉别人。我想搞盲人,譬如,教盲人学会用,使他们能像明眼人一样面对生活。”她的这些想法使我惊讶,当时,对大多数明眼人来说还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东西,她竟然已经异想天开了。这是她的美好愿望,有愿望,总是好事情。对一个盲人来说,最可怕的,大概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而眼前的这个盲姑娘,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这些兴趣,能不能将她引向理想的光明境地呢?

  5我听了杜琼朗诵的录音。她的声音柔和甜美,热情洋溢,对散文和诗的意境有独特的感悟。这声音里有一个生的天真烂漫,也有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对光明的憧憬,而这,决非一般的孩子所能表达。她的朗诵使我感动。

  6过了半年,杜琼打电话告诉我,《人生遐思》已经由盲文出版社出版。这消息使我感到意外,也使我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不久,杜琼寄来了书。这是一本牛皮纸装订成的书,又大又厚,没有任何色彩,除了封面上几个黑字,其余全是用针刺出来的盲文。在我出版的很多书中,这是最厚重的一本,却也是唯一一本自己无法读懂的书。书的扉页上,杜琼用针刺了这样一行字:“愿您有更多的作品滋润盲孩子的心田。”我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看到它就想起杜琼热情洋溢的声音,想起她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想起一个盲孩子对我的期望。

  7有时候,我很自然地会想象她的那个黑暗世界。在那个只有声音没有光亮和色彩的世界里,一个盲姑娘如何生活,如何思想?有一次,我问一个生性活泼、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她的年龄和杜琼相仿,和杜琼一样,她也有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不同的是,她的眼睛能从容地观赏世间的一切,她的视野里一片光明。我问她:“假如你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你会怎么样?”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宁可死!”我心头一震。杜琼就天天生活在我想象的黑暗世界中,而她活得如此充实。生活和命运,把人和人塑得那么不同。

  8杜琼毕业了。她比同龄的孩子更早面临选择职业、选择谋生手段的难题。在这样的难题面前,浪漫的幻想只能让位给严峻的现实。她考进了一个医疗推拿班,她要用一双灵巧的手,驱除病人的伤痛。她常常打电话,告诉我她的学业进展,有时候还忍不住把和病人对她的赞扬告诉我。我为她高兴。我想,她不仅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也能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对一个盲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低的目标。不过我知道,在杜琼的心里,她那理想并未泯灭,它们还会像火星一样,在她的心里闪烁,只要有机会,这些火星就会燃烧成灿烂的火花……

  9花了三年时间,杜琼以优异成绩从医疗推拿班毕业了。然而她还想追求她日思夜想的文学和广播。她想报考北京广播学院,被婉拒,想报考的中文系,也被回绝。她还找了广播电台,想去当一个专为残疾人播音的播音员,结果可想而知,依然是失望。她处处碰壁,只因为是一个盲人,只因为她无法浏览明眼人一目了然的世界。

  10电话里,我想不出用什么话安慰她,倒是她安慰我:“没关系的,我可以自学嘛!”轻松的语调中,我感觉到的是辛酸和沉重。

  11她作了一个使我吃惊的选择——报名参加前进业余进修学院。学院开始想拒绝她入学,可她发誓能和其他学生学得一样好。于是她和一群明眼的年轻人一起坐进了教室。一本厚厚的教材,500多页,她一行字也读不出来。怎么办?她花了几个月时间,请父亲帮她读,她自己动手,用针把所有的内容都刺成了盲文。期中,她考了90分,期末,她考了96分,在班里名列前茅。当她用一口流利的和她的同学们对话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奇迹。

  12四年前的一天,杜琼来电话,告诉我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她已顺利通过美国一所学校所有的考核,并成为那所学校录取的第一位来自*的盲人学生。她选择的专业是电脑。

  13于是,一个盲姑娘,打起背包,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她生活了很多年却无法看一眼的城市,孤身一人踏上了艰难的异域之路。她在电话里和我告别时,我嘴里说着祝福的话,心里却在为她捏一把汗。从此以后,谁也帮不了她,一切全得靠她自己了。

  14她到美国后的故事,大概可以写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在陌生的土地上,她睁大着她那双乌黑的眼睛,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没有人能阻止她追求理想的脚步。她被人歧视过,被人轻视过,也被人误解过,但是一次又一次,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她是一个有骨气有能力有智慧的*人,尽管她什么也看不见。她学会了电脑,完成了学业,做成了很多健全的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她赢得了所有和她接触过的美国人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们的钦佩和尊敬。每次通电话,我听到的都是快乐而生机勃勃的声音。有一次,她甚至告诉我,她正在设法设计一种供*盲人使用的电脑软件。“我希望,有一天,国内的盲人也和我一样,借助电脑,和明眼人一样读书写作。这一天会有的。”她的语调,和很多年前她朗诵我的诗文时一样,甜美柔和,洋溢着热情,只是增添了很多自信。这时,我丝毫也不怀疑,她的设想,迟早会变成现实。

  15以常人眼光来看,这位盲姑娘确实是奇迹的创造者。我常想,她想要证明什么呢?她只想证明自己的价值,只想和常人一样,为这个世界增添光亮。对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来说,这是多么可贵。有些人,生着明亮的眼睛,却仿佛被黑暗包裹着,在窄小的圈子里举步不前。而在这个盲姑娘面前,无边的黑暗却无可奈何地溃散了。杜琼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努力,这个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对健全的人们如此,对残疾人也一样。

  (文章有删改)

  1.从记叙的顺序看,本文采用了 。

  2.在盲姑娘一步步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的情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盲姑娘准备把书译成盲文,我“报之一笑”;盲文《人生遐思》出版,我对她 ; ,我“为她捏一把汗”;她设法设计 ,我“ ”。

  3.文中多次写到盲姑娘的声音,如“清脆悦耳的声音”。请再举出两例。

  4.第⑦段写到了另外一个小姑娘,有什么作用?

  5.赏析:

  (1)结合语境,品析第14?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妙在哪里。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7.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中多次写到盲姑娘一双乌黑的眼睛,请你也来写写这双眼睛。(不要照抄原文)

  8.请从课内外阅读积累中举一个与盲姑娘类似的事例。(不少于20字)

  答案:

  1.顺叙

  2.刮目相看 孤身一人异域求学 供*盲人使用的电脑软件 丝毫也不怀疑

  3.例如:生机勃勃的声音;热情洋溢的声音。(写句子也可)

  4.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衬托、突出……)盲姑娘乐观、坚强的品质。

  5.(1)“跌跌撞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在陌生的土地上被人歧视、被人轻视、被人误解的坎坷历程。(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6.示例:有些健全的人,缺少理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盲姑娘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乐观,执著坚强。她是我们的榜样。(言之成理即可)

  7.示例:这双乌黑的眼睛,透着光亮,闪着愉快的光芒,仿佛世上一切的光明都在眼中,是那样神气,那样睿智,那样执著。(内容接*即可)

  8.示例: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创作。

  透视: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盲姑娘杜琼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克服重重困难,努力追求,最终获得的成长过程,读来令人钦佩,给人鼓舞。第1、2两题是从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角度来命题的。第1题主要考查对文章记叙顺序的辨识能力。作答时,首先必须具备对记叙文文体知识的积累,即对顺序、倒序、插叙、补叙的特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其次要认真地通读全文,并注意捕捉文中表示时间先后或事件发展的词语;第三要认真读题,准确理解题意,譬如:题目要求“从记叙的顺序看”,而不是从全文的结构看,千万不要被文章第1段所迷惑,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造成失分。第2题主要考查理清文章思路并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作答时,要在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的基础上,着重弄清楚盲姑娘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的过程,及“我”对此所发生的心理变化,并利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表述。

  第3、4题是从对人物形象描写的角度来命题的。第3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把握能力。就题型而言,它属于读书方法题中的摘抄类试题。作答时,只要能认真阅读全文,并从中找出描写盲姑娘声音的文字,然后加以提炼取舍即可。第4题则主要考查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的辨识理解能力。答题时,要将描写“另外一个小姑娘”的文字与对盲姑娘的描写对照起来阅读,便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5题是从语言赏析的角度命题的。其中第(1)题主要考查对重要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并要弄清楚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即可。第(2)题主要考查对精彩语句的赏析能力。作答时同样要结合句子所处的语境,然后从句式特点或所用的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品味思考。

  第6题是从阅读感悟体验的角度来命题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虽然其题干的表述为“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其实它主要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作答时,既要联系句子所处的语境,又要善于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还要能够辨识句子的表现手法(譬如本题中句子所用的“对比”手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联想的方式进行思考。

  第7、8题都是从阅读联想和想象的角度命题的。不过,第7题要求由主人公的外貌特征生发联想,而第8题则要求由主人公的典型事迹生发联想。前者主要考查的是捕捉人物外貌特征并进行准确描写的能力,而后者则主要考查阅读的积累情况及对事件的概括能力。这类题目的开放度较大,答案一般都是不唯一的,只要“内容接*”或“事例类似”即可。

  初一语文《秋颂》同步练*

  目标:

  1. 理解课文咏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2.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情怀。

  3. 能运用创新精神评价文章的观点、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来源:学#科#网]

  眸子( ) 飒爽( ) 孤傲( )

  红寂寥( ) 摄住( ) 明澈( )

  2、按原文填空

  秋是___的季节,是___的季节,却也是___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___与夏之____,不再以受____,_____为荣。

  3、补全词语

  (1)无动___,___ (2)__尘__,___

  (3)闲的__,___ (4)无法__,__

  二、思考与探究

  1. 课文主要写了秋的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颂”了秋的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写秋风时,说到“代谢秋是谢。生死就是生死,悲观就是悲欢”这表达了作者臬的思想感情,你从中悟到了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拓展

  空山鸟语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③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④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 初中英语?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⑤在朝来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红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⑥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争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阻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吧?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想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⑦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的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吗?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⑧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澜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了吗?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⑨还要做些什么呢?

  ⑩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奇崛( ) 谛听( )

  2、文章第段景物找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一处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喜欢空山鸟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辅导之发展性考题

  发展性考题一般包括了:仿写、谈感受、续写等。希望大家能全部掌握了。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

  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 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2)谈感受

  可分为:

  ①对描写对象;②对人物情感;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④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a、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b、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c、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3)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启发考生答题的的思路,往往在原文上。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6)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中间某句话或者某段

2、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3、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4、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5、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6、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7、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8、《蜡烛》

9、鼻韵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10、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11、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12、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3、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4、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15、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16、黄山四绝: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17、历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句子不完整。

19、拟人

20、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21、《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2、《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23、描写山的成语:

24、描写花的成语:

25、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扰项。

26、语言积累类:

27、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28、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9、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0、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3、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4、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3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36、《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37、《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3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40、《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2、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5、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6、心绪:心情。

47、猹:作者1929年5月4日给舒新城的信中说:“‘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 ”

48、且

4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50、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7)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2、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笑话、一首歌、一篇散文、一幅画

3、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4、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而是;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5、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6、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7、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8、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9、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相关或相反的。

11、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12、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1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4、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15、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6、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7、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8、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9、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20、打破砂锅——问到底

21、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2、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23、打开天窗——说亮话

24、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25、兔子尾巴——长不了

26、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7、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28、壶中无酒——难留客

29、猫哭耗子——假慈悲

30、板上订钉——跑不了

31、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32、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33、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34、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35、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36、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3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38、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3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40、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8)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1、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3、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4、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6、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7、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1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11、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12、巾帼:妇女

13、汗青:史册

14、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5、哀鸿遍野:比喻**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16、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17、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18、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9、不即不离:不接*也不疏远。即,接*。

20、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21、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2、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23、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24、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25、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26、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27、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起*坐,互相对立。

28、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29、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30、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31、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32、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33、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34、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多含贬义。

35、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36、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37、梁上君子: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

38、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39、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40、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优选【5】份(扩展9)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范本十份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1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

  五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逻辑顺序:①一般←→个别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概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第六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第七部分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参与讨论:初一语文阅读题的方法汇总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2

  一、文言文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再说水的聚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庭堂的低洼处倒杯水,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2、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借着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3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音的字:

  (hú)囫(lún)囵吞枣(hù)怙恶不(quān)悛引(háng)吭高歌

  2、第四类嵌入式仿写:

  例句: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从题型上看,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都要相同。

  参考答案:是跌到时一次诚挚的扶持,是痛苦时拂去泪水的一丝春风。

  在去年的某校小升初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仿写句子题:

  请根据前后句子,仿写句子: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只笔,书写着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二、文学常识:

  (一)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诗句。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观看的人不在山外而在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是一首题画诗。

  2、前两句是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后两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3、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时,隐寓了自己强劲人风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4

  一、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

  是

  古:正确今:判断词

  非

  古:过错、错误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3、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引申为**

  夸父弃其策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引申为驯养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4、虚词把握

  以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连词相当于“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介词把、拿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采取

  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副词通“已”,已经

  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胡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奚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曷

  三、理解分析

  1、结构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

  (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二)归家之后的情状

  (1)心情愉快――小舟轻�r,和风吹衣

  (2)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

  (4)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远离官场,享受天伦

  (2)读书抚琴,颐养天年

  (3)驾车乘舟,寻幽探胜

  (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1)人生苦短,淡薄名利

  (2)乐天安命,顺其自然

  2、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且又灵活多有变化。既讲用韵辞采,又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强烈

  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借助于景物描写而自然流露,全辞情真意切,沁人心脾。

  (3)结构谨严,不蔓不枝

  首段直接抒情,照应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达情怀;末段属总结,卒章显志。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

  一、字母表(音序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其实就是英语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只是读音不同)

  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三、韵母

  1、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四、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五、拼写需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 ,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修辞方式

  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真、互文、比拟等。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标点符号

  小学常用标点:(16种) 逗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 分号;双引号“” 顿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

  基本概念及用法:

  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

  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

  小学六年级语文基础语法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四)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五)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六)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七)两大说明方式:*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八)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九)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十)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十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三)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思维导图作文法》说明文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 必应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2、语文: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语文》也是中国的学校等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中国语文教科书一般讲授的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中国由于古代文献丰富,文字比较特殊,语文比较发达,广义的语文也应该包括语言学,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字学的总称,但由于国际学术分科中语言学是一大类,所以反而是语... 图片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3、基础:基础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中国在建筑物的基础建造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从陕西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掘出的木柱下已有掺陶片的夯土基础;陕县庙底沟的屋柱下也有用扁*的砾石做的基础;洛阳王湾墙基的沟槽内则填红烧土碎块或铺一层*整的大块砾石。到战国时期,已有块石基础。到北宋元丰年间,基础类型已发展到木桩基础、木筏基础及复杂地基上的.桥梁基础、堤坝基础,使基础型式日臻完善。在《营造法式》中对地基设计和基础构造都作了初步规定,如对一般基础埋深作出“凡开基址,须相视地脉虚实,②采用地基上梁和板的计算方法。其深不过一丈,地基土质较好的情况下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浅止于五尺或四尺,……”的规定。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按埋置深度可分为:不埋式基础、浅基础... 搜狗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4、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在教育实践中,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多用于口语化,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今天我学了如何演讲”这显然不是一个知识点,这是一个知识面,别人看了也不知道你今天学了什么。再比如:“今天我学到了上台演讲时候身体不要随意晃动”。显然这是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衡量日志里的一句话是不是知识点,明确的知识点有两个标准:“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我能掌握”。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标准的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些情况也叫“考点”。... 搜狗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

  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饿殍(pi 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大放厥(jué)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不可思议: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恫瘝(ɡ 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恻(cè)隐之心: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忐忑(t ǎn t è)不安:心神极为不安。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物华天宝: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人杰地灵: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高朋满座:形容宾客很多。

  命途多舛(chuǎn):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冯唐易老: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

  画栋珠帘:形容房屋装备的华丽。

  李广难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东隅已逝: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艰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迎刃而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庸人自扰;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来龙去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7

  形容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的程度好坏,与否。

  分类

  从功能上看形容词可分为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

  (1)普通形容词:能充当谓语,大都能用不和很修饰。

  (2)非谓形容词:与普通形容词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能充当谓语,不能用不和很修饰。常见的非谓形容词如:

  正副男女雌雄单大型初级多项巨额慢性新式

  主要高速名牌高频海洋性流线性多民族单方面喷气式

  有些非谓形容词用途极窄,只作科学技术名词的组成部分,如高频电波、侧吹转炉。

  从语义上看,形容词可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表示属性,

  如红、黄、大、小、软、硬、伟大、*凡、美丽。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

  包括形容词的一切生动形式,如喷香、冰凉、红红、大大方方、冰凉冰凉、直勾勾、傻里呱唧。

  总结: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这里把功能上看形容词可分为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8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朝散曲家.《山坡羊 潼关怀古》《山坡羊 骊山怀古》选自《全元散曲》.

  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选自《散曲丛刊》.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黎,元大都人,《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

  乔吉,元代散曲家,《水仙子 重观瀑布》选自《全元散曲》.

  现代文部分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坟》)《"友谊惊诧"论》(《二心集》)选自《鲁迅全集》,《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人,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著作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收在《沫若文集》,《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选集》,《炉中煤》,《立在地球上放号》.

  茅盾,《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雷雨前》选自《茅盾文集》,《阿四的故事》选自《茅盾散文速写集》.

  老舍,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小麻雀》选自《文学评论》,《在烈日暴雨下》选自《骆驼祥子》.

  巴金,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散文集《废园外》,《随想路》,《废园外》选自《巴金文集》.

  叶圣陶,《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

  冰心,原名谢婉莹,女作家,主要作品收在《冰心选集》里,《小橘灯》选自《小橘灯》.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著论,收在《朱自清文集》.《背影》选自《朱自清选集》,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春》.

  吕叔湘,江苏丹阳人,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现代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语文论集》,《语文常谈》等.我们学过他的《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论"基本属实"》《"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人类的语言》选自《语文常谈》.

  吴伯箫,现代散文家,原名熙成,作品大都收在《吴伯箫文集》里,《记一量纺车》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魏巍,字鸿杰,号红杨树,著有长篇小说《东方》等.《谁是最可爱的人》选自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马南邨,是邓拓的笔名,新闻工作者,学者.主要作者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与吴晗,廖沫沙和写杂文《三家村札记》.

  吴晗,浙江义乌人,历史学家,《谈骨气》选自《吴晗杂文选》.

  杨朔,《荔枝蜜》选自《杨朔散文选》.

  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

  吴敬梓,《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

  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

  蒲松龄,《大罗刹国》选自《聊斋志异》.

  契诃夫,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他著有《契诃夫小说选》,剧本《万尼亚舅舅》,《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

  莫伯桑,《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代表作有《羊脂球》.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选自《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选自《外国优秀散文选》,《成功的秘诀》选自《外国小说精选》.

  高尔基,《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

  普希金,《在西伯利亚矿井地层》选自《世界名诗鉴赏辞典》.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9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三、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四、句子按语气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五、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六、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七、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八、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九、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十四、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五、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或由*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语言:*实、生动。

  二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五、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六、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二十七、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三十、文章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二、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三、破折号用法:表注释;表插说;表声音中断、延续;表话题转换;表意思递进。

  三十四、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表语言断续;表话未说完;表心情矛盾;表思维跳跃;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五、引号的作用:表引用、表讽刺或否定、表特定称谓、表强调或着重指出、特殊含义。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开头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时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2、结尾

  (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3、中间某句话或者某段

  (1)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答题技巧

  1、审题,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度,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的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2、答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4、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5、考生经验,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三点,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10

  1、形容春天的成语:

  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2、描写夏天的成语:

  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3、形容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秋风**、硕果累累

  4、形容冬天的成语:

  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白雪皑皑、鹅毛大雪、寒冬腊月

  5、描写山的成语:

  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6、描写水的成语: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7、描写山水的成语:

  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8、含有云的成语:

  腾云驾雾、壮志凌云、云雾迷蒙、风卷残云、彤云密布

  9、描写建筑物的成语:

  亭台楼阁、富丽堂皇、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

  10、描写花的成语:

  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红柳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