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菁选

首页 / 数学教案 / | 2023-02-23 00:00:00

初中数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使学生能了解实数绝对值的意义。

  3、使学生能了解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4、由实数的分类,渗透数学分类的思想。

  5、由实数与数轴的一一对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分析

  重点:无理数及实数的概念。

  难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点与数的一一对应。

  教学过程

  一、复*

  1、什么叫有理数?

  2、有理数可以如何分类?

  (按定义分与按大小分。)

  二、新授

  1、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判断: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实数的定义: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按课本中列表,将各数间的联系介绍一下。

  除了按定义还能按大小写出列表。

  4、实数的.相反数:

  5、实数的绝对值:

  6、实数的运算

  讲解例1,加上(3)若|x|=π(4)若|x-1|= ,那么x的值是多少?

  例2,判断题:

  (1)任何实数的偶次幂是正实数。( )

  (2)在实数范围内,若| x|=|y|则x=y。( )

  (3)0是最小的实数。( )

  (4)0是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

  解:略

  三、练*

  P148 练*:3、4、5、6。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实数,请同学们首先要清楚,实数是如何定义的,它与有理数是怎样的关系,二是对实数两种不同的分类要清楚。

  2、要对应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定义及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来理解在实数中的运用。

  五、作业

  1、P150 *题A:3。

  2、基础训练:同步练*1。

初中数学教案2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均数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态度和学**惯 .

  2.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反地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渗透数学公式的简单美和结构的严谨美,展示了寓深奥于浅显,寓纷繁于严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美 .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

  2.教学难点:*均数的简化计算 .

  3.教学疑点:*均数简化公式的应用,a如何选择 .

  4.解决办法:分清两个公式,公式②的运用要选择一个适当的a .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与数据打交道,例如,电视台每天晚上都要预报第二天当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商店每天都要结算一下当天的营业额,每个班次的飞机都要统计一下乘客的人数等.这些都涉及数据的计算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教师出示幻灯片)

  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对他们的射击水*进行了测验.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 7 8 6 8 6 5 9 10 7 4

  乙 9 5 7 8 7 6 8 6 7 7

  1.怎样比较两个人的成绩?2.应选哪一个人参加射击比赛?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可能想到去比较两组数据的*均,让学生动手具体算一下两组数据的*均数结果它们相等在学生无法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说明,这正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写出课题).这样做的目的是教师有意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注意,还能诱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解决类似上述的问题要用到统计学的知识,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据之做出推断的科学,它以概率论为基础,着重研究如何根据样本的性质去推测总体的'性质.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以至于它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章我们将学*统计学的一些初步知识.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均数.

  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下面问题:

  某班第一小组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如下:

  86 91 100 72 93 89 90 85 75 95

  这个小组的*均成绩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动笔计算,并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讲完引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求*均数方法,这样做使学生对*均数的计算公式能有深刻的认识 .

  2.*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n个数 .

  那么 ①

  叫做这n个数的*均数, 读作“x拨” .

  这是在初中数学课本中第一次出现带有省略号的用字母表示的n个数相加的一般写法 .学生对此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不太*惯,要向学生强调,采用这种写法是简化表示,是为了使问题的讨论具有一般性 .教师应通过对公式的剖析,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掌握公式中各元素的意义 .

  3.*均数计算公式①的应用

  例1 一个地区某年1月上旬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

  -6,-5,-7,-6,-4,-5,-7,-8,-7

  求它们的*均气温 .

  让学生动手计算,以巩固*均数计算公式(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应强调:①解题格式 .②在统计学里处理的数据包括负数 .③在本章中,如无特殊说明,*均数计算结果保留的位数与原数据相同 .

  例2 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10 208 200 205 202 218 206 214 215 207 195 207 218 192 202 216 185 227 187 215

  计算它们的*均质量 .(用投影仪打出)

  引导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计算,然后一起对答案 .由于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正好为下面提出简化计算公式作好铺垫 .

  教师提出问题:像例2这样,数据较大,计算较繁,因而容易出错,有没有较为简便的算法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特点?都接*于哪一个数?启发学生讨论,寻找简便算法 .

  学生回答:数据都在200左右波动,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20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均数,至此让学生再一次两人一组用简便方法计算例2,并与前面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否一样 .

  讲完例2后,教师指出几点:常数a的取法不是惟一的; 读作“x——撇——拨”;;简化计算的结果与前面毛算的结果相同 .

  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若产生困难或错误,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公式②的推导更容易接受 .

  3.推导公式②

  一般地,当一组数据 的各个数值较大时,可将各数据同时减去一个适当的常数a,得到,

  那么 ,

  因此,

  即 ②

  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②的认识,再让学生指出例2的 、 、 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课堂练*:

  教材P148中~P149中1,2,3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1.统计学是一门与数据打交道的学问,应用十分广泛 .本章将要学*的是统计学的初步知识 .

  2.求n个数据的*均数的公式① .

  3.*均数的简化计算公式② .这个公式很重要,要学会运用 .

  方法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学到了示一组数据*均数的方法 .当数据比较小时,可用公式①直接计算 .当数据比较大,而且都在某一个数左右波动时,可选用公式②进行计算 .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3中1、2、3、4 .

初中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学会运用。

  2、知道判定切线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一.

  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教师】问题1.怎样过直线l上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问题2.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3.如何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

  启发:(1)直线l和⊙O的公共点有几个?

  (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 如何?

  学生答完后,教师强调(2)是判定直线 l是⊙O的切线的常用方法,即: 定理: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OA 等于圆的半 (如图1,投影显示)

  再启发:若把距离OA理解为 OA⊥l,OA=r;把点A理解为半径在圆上的端点 ,请同学们试将上面定理用新的理解改写成新的命题,此命题就 是这节课要学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课题)

  二、引入新课内容

  【学生】命题:经过半径的在圆上的端点且垂直于半 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证明定理:启发学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 知、求证,分析证明思路,阅读课本P60。

  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定理的证明:已知: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直线l⊥OA,

  求证:直线l是⊙O的切线

  证明:略

  定理的符号语言:∵直线l⊥OA,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A

  ∴直线l为⊙O的切线。

  是非题:

  (1)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 ( )

  (2)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 ( )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所以连结OC,只要证明AB⊥OC即可。

  证明:连结OC.

  ∵OA=OB,CA=CB,

  ∴AB⊥OC

  又∵直线AB经过半径OC的外端C

  ∴直线AB是⊙O的切线。

  练*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R,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R,∠OBA=45°。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练*2、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D于点D,AC*分∠BAD。

  求证:CD是⊙O的切线。

  例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D=OB,过点D作射线DE,使∠ADE=30°。

  求证:DE是⊙O的切线。

  思考题:在Rt△ABC中,∠B=90°,∠A的*分线交BC于D,以D为圆心,BD为半径作圆,问⊙D的切线有几条?是哪几条?为什么?

  四、小结

  1.切线的判定定理。

  2.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

  ①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

  ②数量关系: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半径(即d = r)。[

  ③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辅助线和证法规律。

  凡是已知公共点(如:直线经过圆上的点;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往往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证明"垂直"(直线和半径);若不知公共点,则过圆心作一条线段垂直于直线,证明所作的线段等于半径。即已知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不知公共点,则“作垂直,证半径”。

  五、布置作业:略

  《切线的判定》教后体会

  本课例《切线的判定》作为市考试院调研课型兼区级研讨课,我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二期课改的理念出发,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得到数学结论作为教学重点,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本质的、有效的理解。本节课切实反映了*时的教学情况,为前来调研和研讨的老师提供了真实的样本。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与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一、 教材的二度设计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批学生*惯于单一知识点的学*,即得出一个知识点,必须由浅入深反复进行练*,巩固后方能加以提升与综合,否则就会混淆概念或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导致错误,久之便会失去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教时课本上将切线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导出作为第一课时,两个定理的运用和切线的两种常用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二课时,学生往往会因第一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对定理本质的东西不能很好地理解,在运用时抓不住关键,解题仅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接受能力薄弱的学生更是因知识点多不知所措,在云里雾里。二度设计将切线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切线的性质定理以及两个定理的综合运用作为第二课时,这样的设计即是对前面所学的“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方法”的复*,又是对后面学*综合运用两个定理,合理选择两种方法判定切线作了铺垫,教学呈现了一个循序渐进、温过知新的过程。从学生的反馈情况判断,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呼应了课改的理念

  数感类似与语感、乐感、美感,拥有了感觉,知识便会融会贯通,学*就会轻松。拥有数感,不仅会对数学知识反应灵敏,更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中,两个例题由教师诱导,学生发现完成的,而三个*题则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不乏有不会做和做得复杂的学生,但在展示和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难以忘怀。让学生尝试总结规律,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中,辅助线的规律是由学生得出,事实证明,学生有这样的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往往是刻骨铭心的,长此以往,对数和形的感觉会越来越好。

  不足之处:

  一、这节课没有“高潮”,没有让学生特别兴奋激起求知欲的情境,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个*静、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的。

  二、课的引入太直截了当,脱离不了应试教学的味道。

  三、教学风格的定势使所授知识不能很合理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悟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拓宽知识面,努力突破已有的教学形状,适应现代教育,适应现代学生。课堂教学中,敢于实验,舍得放手,尽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现实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初中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收集统计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理所学*的统计图,和统计量,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过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掌握整理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出示预*提纲:

  1、我们学*了哪几种统计图?

  2、这几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3、概率的知识有哪些?

  二、展示与交流

  (一)提出问题

  1、(出示问题情境)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怎么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指名回答)

  2、师:先独立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写在练*本上)

  3、四人小组交流,整理出你们小组都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实施的3个问题。(小组汇报、交流、整理)

  4、接着全班汇报交流(师罗列在黑板上)

  师:大家想调查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班选择其中有价值又能实施的问题进行调查。(师根据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

  1、师:调查这几个问题,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怎么样收集这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2、师:开展实际调查的话,如何进行调查比较有效?在调查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三)开展调查

  1、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先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然后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2、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样分工,怎么样调查和记录数据的?(指名汇报)

  3、全班汇总、整理、归纳各小组数据。(板书)

  4、师: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5、师:根据整理的数据,想一想绘制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

  6、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回顾统计活动

  1、师:在刚才的统计活动,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师板书: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

  2、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告诉人们哪些信息。(全班交流)

  指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听,并指出这个同学举的例子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3、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1)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例子(充分利用第2题中收集来

  的实例)来说说自己的方法。

  (2)师归纳: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查阅资料、询问他人、调查实验等。

  4、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了系统的学*,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对这些统计图,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初中数学教案5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虽然*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小学学过,但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特殊的*行四边形打下基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学.*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四边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尤其是*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推论,推论的应用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夹在两条*行线间;

  一个是*行线段,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出一个结论*行线段相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结论都不成立,这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教师要反复强调.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哪几个条件,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3.教法建议

  (1)教科书一开始就给出了*行四边形的定义,我感觉这样引入新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设计了一个动画,建议老师们用它作为本节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2)在生产或生活中,*行四边形是常见图形之一,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行四边形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最后做总结.*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行四边形,要判断两点:首先是四边形,然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行.*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3)对于教师来说讲课固然重要,但讲完课后有目的的强化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做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内容,也就是我们*时说的要反思回顾,总结深化.

  *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

  3.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知道解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推导*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导、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渗透几何方法美和几何语言美及图形内在美和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阅读、思考、讲解、分析、转化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运用性质定理2的推论;在计算或证明中综合应用本节前一章的知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关于性质定理2的推论;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行直线中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注重对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上述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行四边形的高有关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投影仪,投影胶片,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提问,学*思考口答;教师设疑引思,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结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达标练*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提问】

  1.什么叫做四边形?什么叫四边形的一组对边?

  2.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在位置上有几种可能?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画出图1)

  图1

  【引入新课】

  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行四边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都是*行四边形的形象,*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这是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行的四边形叫做*行四边形.

  注意: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行才是*行四边形,反过来,*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行”的一个四边形.因此定义既是*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判定法)又是*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2.*行四边形的表示:*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如图1就是*行四边形

  ,记作“

  ”.

  align=middle>

  图1

  3.*行四边形的性质

  讲解*行四边形性质前必须使学生明确*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四边形,当然还有其特性(个性),下面介绍的性质就是其特性,这是一般四边形所不具有的.

  *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教具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凑的*行四边形演示,由此得到证明以上两个定理的方法.如图2)

  图2如图3

  所以四边形是*行四边形,所以.由此得到

  推论:夹在两条*行线间的*行线段相等.

  图3

  要注意:必须有两个*行,即夹两条*行线段的两条直线*行,被夹的两条线段*行,缺一不可,如图4中的几种情况都不可以推出图4

  4.*行线间的距离

  从推论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行,那么从一条直线上所有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如图5.

  我们把两条*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行线的距离.

  图5

  注意:(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

  (2)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行线的距离,一定要注意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1 已知:如图1,

初中数学教案6

  【学*目标】

  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圆周角的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熟练掌握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灵活运用.

  设置情景,给出圆周角概念,探究这些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运用数学分类思想给予逻辑证明定理,得出推导,让学生活动证明定理推论的正确性,最后运用定理及其推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学生活动)同学们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圆心角?

  2.圆心角、弦、弧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二、 自主学*:

  自学教材P90---P93,思考下列问题:

  1、 什么叫圆周角?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

  2、 在下面空里作一个圆,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圆心角及圆周角。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3、默写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证明。

  4、能去掉同圆或等圆吗?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质成立吗?

  5、教材92页思考?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三、 典型例题:

  例1、(教材93页例2)如图, ⊙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ACB的*分线交⊙O于D,求BC、AD、BD的长。

  例2、如图,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C,使AC=AB,BD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四、 巩固练*:

  1、(教材P93练*1)

  解:

  2、(教材P93练*2)

  3、(教材P93练*3)

  证明:

  4、(教材P95*题24.1第9题)

  五、 总结反思:

  【达标检测】

  1.如图1,A、B、C三点在⊙O上,AOC=100,则ABC等于( ).

  A.140 B.110 C.120 D.130

  (1) (2) (3)

  2.如图2,1、2、3、4的大小关系是( )

  A.3 B.32

  C.2 D.2

  3.如图3,(中考题)AB是⊙O的直径,BC,CD,DA是⊙O的弦,且BC=CD=DA,则BCD等于( )

  A.100 B.110 C.120 D.130

  4.半径为2a的⊙O中,弦AB的长为2 a,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________.

  5.如图4,A、B是⊙O的直径,C、D、E都是圆上的点,则2=_______.

  (4) (5)

  6.(中考题)如图5, 于 ,若 ,则

  7.如图,弦AB把圆周分成1:2的两部分,已知⊙O半径为1,求弦长AB.

  【拓展创新】

  1.如图,已知AB=AC,APC=60

  (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2)若BC=4cm,求⊙O的面积.

  3、教材P95*题24.1第12、13题。

  【布置作业】教材P95*题24.1第10、11题。

初中数学教案7

  学*目标

  1.理解*行线的意义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行线;

  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行公理及其推论.

  学*难点

  对*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一、学*过程:预*提问

  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一)画*行线

  1、 工具:直尺、三角板

  2、 方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画*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行线,它与过点B的*行线*行吗?

  (二)*行公理及推论

  1、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画直线a的*行线,能画 条;

  ②过点C画直线a的*行线,能画 条;

  ③你画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

  ②探索:如图,P是直线AB外一点,CD与EF相交于P.若CD与AB*行,则EF与AB*行吗?为什么?

  二、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因为a//d, b//c,所以c//d B、因为a//c, b//d,所以c//d

  C、因为a//b, a//c,所以b//c D、因为a//b, d//c,所以a//c

  2.在同一*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1、在同一*面内,与已知直线L*行的直线有 条,而经过L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行的`直线有且只有 条。

  2、在同一*面内,直线L1与L2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1)L1与L2 没有公共点,则 L1与L2 ;

  (2)L1与L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L1与L2有两个公共点,则L1与L2 。

  3、在同一*面内,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是 。

  4、*面内有a 、b、c三条直线,则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个。

  三、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1=∠2.试说明∠BDG+∠B=180°.

初中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吗?

  1、学校计划组织一次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函数,n是自变量

  2、n是函数,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2)

  (3)(4)

  (5)(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与都有意义.

  (3)小题的`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

  同理(4)小题的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因此要求且.

  第(5)小题,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被开方数是.

  同理,第(6)小题也是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

  小结: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函数的解析式是整数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片面地认为,凡是分母,只要即可.教师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求出使函数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与次类似.

  但象第(4)小题,有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将答案写成或.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在这里就直接拿过来用.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讲清“且”与“或”.说明这里与是并且的关系.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5元,一般车保管费是每次一辆0.3元.

  (1)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次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解:(1)

  (x是正整数,

  (2)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则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间

  总结: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就要求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函数,当自变量时,相应的函数y的值是.60叫做这个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例3、求下列函数当时的函数值:

  (1)————(2)—————

  (3)————(4)——————

  注:本例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以此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在研究函数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函数值.另外,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业:*题13.2A组2、3、5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数学教案9

  课题: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关系的解析式.

  3.掌握“从特殊到一般”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用一次函数表示.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用一次函数表示.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1.什么是函数请举例说明.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铅笔数n(个)关系式是什么

  3.在上述式子中变量是谁.常量是谁自变量又是谁

  二.讲解

  在前面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些函数:

  y=xs=30t

  y=2x+3y=-x+2

  这些函数都使用自变量的一次式来表示的`,可以写成y=kx+b的形式

  一般的,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的,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为y=kx(k是常数,k≠0),这时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例一:

  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秒.

  (1)求小球速度v(米/秒)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3.5秒时小球的速度.

  分析:v与t之间是正比例关系.

  解:(1)v=2t

  (2)t=3.5时,v=2×3.5=7(米/秒)

  例二:拖拉机工作时,油箱中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6升,求油箱中的余油量Q(升)与工作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t小时耗油6t升,从原油油量中减去6t,就是余油量.

  解:Q=40-6t

  课堂练*:

  P961,2

  小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意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而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会将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表示出来

  作业:P971。2。3。4。

初中数学教案10

  问题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的,随便那个年级.20xx字.案例和反思

  1个回答 分类:数学 20xx-11-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2.3 *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行线的性质,它是*行线及直线*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行线,你能说出直线*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数

  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 因为a‖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①若∠1 = 110°,则∠2 = °.理由:.

  ②若∠1 = 110°,则∠3 = °.理由:.

  ③若∠1 = 110°,则∠4 = °.理由:.

  (2)如图,由AB‖CD,可得( )

  (A)∠1=∠2 (B)∠2=∠3

  (C)∠1=∠4 (D)∠3=∠4

  (3)如图,AB‖CD‖EF,

  那么∠BAC+∠ACE+∠CEF=( )

  (A) 180°(B)270° (C)360° (D)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

  如:∠1=54°时,∠2= .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 第69页 2、4、7.

  八、教学反思: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们领略数学隐藏在生活中的迷人之处;

  2、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方法:

  启发探索、小游戏

  教具安排:

  多媒体、剪纸、小剪刀三把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都在跟数学打交道,能说说大家对数学的感受吗?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不管以前你们喜不喜欢数学,但老师要告诉大家,其实数学很有趣,它不仅出现在我们的课本,更隐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我们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它在我们的周围闪着迷人的光,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喜欢数学,与数学成为好朋友,好好领略好朋友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事不宜迟,现在我们马上开始我们的数学探究之旅。首先,我们来玩个小游戏:

  请大家拿出笔和纸,根据下面的步骤来操作,你会有惊人的发现。(PPT演示)

  [1]首先,随意挑一个数字(0、1、2、3、4、5、6、7)

  [2]把这个数字乘上2

  [3]然后加上5

  [4]再乘以50

  [5]如果你今年的生日已经过了,把得到的数目加上1759;如果还没过,加1758

  [6]最后一个步骤,用这个数目减去你出生的那一年(公元的)

  师:发现了什么?第一个数字是不是你一开始选择的数字呢?那接下来的两个呢?如无意外,就是你的年龄了。是不是很有趣呢?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课后大家仔细想想自然就明白啦,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了。接下来我们来尝试帮助格尼斯堡的居民解决下面的问题(PPT演示):格尼斯堡建造在普蕾尔河岸上。7座桥连接着两个岛和河岸,如图所示:

  网路图

  居民们的'一项普遍爱好是尝试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7座桥而不

  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想法吗?拿出纸和笔设计的路线。

  学生思考设计。

  师:同学们行吗?事实上,著名数学家欧拉已经证明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别急,我们继续看下去。

  1944年的空袭,毁坏了大多数的旧桥,格尼斯堡在河上重新建了5座桥,如图:

  B

  现在请同学们再尝试一下,在一次行走中跨过所有的5座桥而不重复经过任何一座桥。

  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这次行得通了吧?那么为什么呢?有没有同学可以说一下他的想法?

  其实,我们的欧拉大师经过研究大量类似的网络,证明了这样的事实(PPT演示):要走完一条路线而其中每一段行程只许经过一次,只有当奇数结点的数目是0或2时才是有可能的,在其他情况下,如果不走回头路,就不能历遍整个网络。

  他还发现:如果有两个奇结点,那么经过整个路线的形成必须从一个

  奇结点开始,到另一个奇结点结束。

  师: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的?第一个图奇结点的个数为3,第二个图奇结点的个数减少到2个了,看来真的是这样的。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在练*本上解决这个问题:(PPT演示)

  下面是一幅农场的大门的图。如果笔不离纸,又不重复经过任一条线,有没有可能画成它?

  学生思考讨论。

  师:我们看到它的奇结点个数为4,由欧拉的证明我们知道不能一笔画成。

  那如果农场主将门的形状做成这样呢?(PPT演示)

  学生尝试。

  师:是不是可以啦,为什么呢?

  生:奇结点个数为2.

  师:这种不用走回头路而历遍整条线路的情况,不仅仅具有趣味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性,比如,我们的邮递员和煤气抄表员,不走回头路意味着可以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看来,数学并不像

  某些时候想的那样没什么用处了吧?

  下面我们继续我们的奥秘之类吧。

  今天我们班有同学生日吗?如果你生日,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一个正方形的蛋糕,你要把它切成不同形状的*均大小的7块,怎么切?能行吗?尝试一下。

  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把正方形的周边(即周长)分成7个等长,定出蛋糕的中心,从周边划分等长的标记切向中电,(如图所示)即可。

  为什么呢?这里我们用到三角形等高等底面积相等的性质。

  吃完了蛋糕,我们来观赏一下百合花。(PPT演示):

  一个乡村的池塘里种了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生长得很快,使它们覆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30天后,长满了整个池塘,那么池塘只被百合花覆盖一半时是多少天呢?同学们,你知道吗?

  学生讨论。

  师:答案是29天,多么神奇,是吧?潜意识里我们很难接受答案就是29天,只与30天差一天。但用数学我们很容易很清楚地知道是29天,奥秘就在“它们覆盖的面积每天增加一倍”这句话里面。你看,数学是多么聪慧、多么神奇的家伙!

  其实,除了以上我们看到的一些有趣的数学影子外,我们的日常生

初中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的意义,掌握的三要素;

  2.使学生学会由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上点的对应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

  进而提问学生:在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

  例1 画一个,并在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例2 指出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课堂练*

  示出来.

  2.说出下面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五、作业

  1.在下面上:

  (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2.在下面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然后在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

  (1){-5,2,-1,-3,0}; (2){-4,2.5,-1.5,3.5};

初中数学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2、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并能灵活应用;

  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二次根的意义;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1、什么叫*方根、算术*方根?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

  (二)引入新课

  新课:二次根式

  定义: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对于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1)式子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吗?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

  例1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 x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在实数范围有意义?

  解:略。

  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x是什么数时,x—3是非负数,式子有意义。

  例3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

  (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当x>2时,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

初中数学教案14

  一、课题引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作为教师有必要了解数系的发展.从数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微积分的基础是实数理论,实数的基础是有理数,而有理数的基础则是自然数.自然数为数学结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数的发展”(也即“数的扩充”),有着两种不同的认知体系.一是数的自然扩充过程,如图1所示,即数系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体系,它反映了人类对数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进程;另一是数的逻辑扩充过程,如图2所示,即数系发展所经历的理论的、逻辑的体系,它是策墨罗、冯诺伊曼、皮亚诺、高斯等数学家构造的一种逻辑体系,其中综合反映了现代数学中许多思想方法.

  二、课题研究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诸如上升5m,下降5m;收入5000元,支出5000元等各种具体的数量.这些数量不仅与5、5000等数量有关,而且还含有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等实际的意义.显然上升5m与下降5m,收入5000元与支出5000元的`实际意义是不同的.

  为了准确表达诸如此类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仅用小学学过的正整数、正分数、零,是不够的.如果把收入5000元记作5000元,那么支出5000元显然是不可以也同样记作5000元的.收入与支出是“意义相反”的两回事,是不能用同一个数来表达的.因此,为了准确表达支出5000元,就有必要引入了一种新数—负数.

  我们把所学过的大于零的数,都称为正数;而且还可以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如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把“+5”称为一个正数,读作“正5”.

  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如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所有按这种形式构成的数统称为负数.“-5”读作“负5”,“-5000”读作“负5000”.

  于是“收入5000元”可以记作“5000元”,也可以记作“+5000元”,同时“支出5000元”就可以记作“-5000元”了.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数量就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利用正数与负数可以准确地表达或记录诸如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海*面以上与海*面以下、零上与零下等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如,某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大0.5mm就可以表示成“0.5mm”,或“+0.5mm”;如果“另一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小0.5mm”,那么就可以表示成“-0.5mm”了.在一次足球比赛中,如果甲队赢了乙队2个球,那么可以把甲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把乙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

  借助实际例子能够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引入负数,认识到负数是为了有效表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一些数量而引入的一种新数,而不是人为地“硬造”出来的一种“新数”.

  三、巩固练*

  例1博然的父母6月共收入4800元,可以将这笔收入记作+4800元;由于天气炎热,博然家用其中的1600元钱买了一台空调,又该怎样记录这笔支出呢?

  思路分析:“收入”与“支出”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一般来说,把“收入4800元”记作+4800元,而把与之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支出1600元”记作-1600元.

  特别提醒:通常具有“增加、上升、零上、海*面以上、盈余、上涨、超出”等意义的数量,都用正数来表示;而与之相对的、具有“减少、下降、零下、海*面以下、亏损、下跌、不足”等意义的数量则用负数来表示.

  再如,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水位高5cm,则可以将这时游泳池的水位记作+5cm;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的水位低3cm,则可以将这时游泳池的水位记作-3cm;若游泳池的水位正好处于正常水位的位置,则将其水位记作0cm.

  例2周一证券交易市场开盘时,某支股票的开盘价为18.18元,收盘时下跌了2.11元;周二到周五开盘时的价格与前一天收盘价相比的涨跌情况及当天的收盘价与开盘价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日期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开盘+0.16+0.25+0.78+2.12

  收盘-0.23-1.32-0.67-0.65

  当日收盘价

  试在表中填写周二到周五该股票的收盘价.

  思路分析:以周二为例,表中数据“+0.16”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周二该股票的开盘价比周一的收盘价高出了0.16元”;而表中数据“-0.23”则表示“周二该股票收盘时的收盘价比当天的开盘价降低了0.23元”.

  因此,这五天该股票的开盘价与收盘价分别应该按如下的方式进行计算:

  周一该股票的收盘价是18.18-2.11=16.07元;周二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6.07+0.16-0.23=16.00元;周三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6.00+0.25-1.32=14.93元;周四的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4.93+0.78-0.67=15.04元;周五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5.04+2.12-0.65=16.51元.

  例3甲、乙、丙三支球队以主客场的形式进行双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两场,下表是这三支球队的比赛成绩,其中左栏表示主队,上行表示客队,比分中前后两数分别是主客队的进球数,例如3∶2表示主队进3球客队进2球.

初中数学教案15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①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②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③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同号得

  (-)×(+)=( ) 异号得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②积的绝对值等于 。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子中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

  (3)学生做练*,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1)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

初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1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挂图小棒圆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部分实物模型

  智能培养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4、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教学思路及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

  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初中数学教案2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

  (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师: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新知识的“导火索”,引起学生的学*兴趣,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而且“会学”“乐学”。)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师: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划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师:根据概念,你觉得二元一次方程应具备哪几个特征?

  活动:你自己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快速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①x2+y=0②y=2x+

  4③2x+1=2x ④ab+b=4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子的活动去把“项的次数”形象化。)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师:前面列的`两个方程2x+y=36,2x+3y=16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吗?通过方程2x+3y=16,你知道易建联可能投中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师:你是怎么考虑的?(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得到x和y的值的,怎么证明自己的这对未知数的取值是对的)利用一个学生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让学生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记法。(学生看书本上的记法)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取值,猜x和y的值,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本质: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取值。引导学生看书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记法上体会“一对未知数的取值”的真正含义。)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对于2x+3y=16,你觉得这个方程还有其它的解吗?你能试着写几个吗?师:这些解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有三个: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检验一对未知数的取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其次是让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最后让学生感受如何得到一个正确的解:只要取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就可以代入方程算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也就是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如何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已知方程3x+2y=10,

  (1)当x=2时,求所对应的y的值;

  (2)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的值;

  (3)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4)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

  (5)当x=负2,0时,所对应的y的值是多少?

  (6)写出方程3x+2y=10的三个解.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引导学生体会“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实质是解一个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大显身手:

  课内练*第2题

  梳理知识,课堂升华

  本节课你有收获吗?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感想吗?3.作业布置

  必做题:书本作业题1、2、3、4。

  选做题:书本作业题5、6。

  设计说明

  本节授课内容属于概念课教学。数学学科的内容有其固有的组成规律和逻辑结构,它总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作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概念是数学课程的核心。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才能理解数学。二元一次方程作为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二类方程,形成概念并不难,关键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采用先让同学自己试着下定义,然后与教材中的完整定义相互比较,发现不同点,进而理解“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这句话的内涵。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解、不止一个解、无数个解”的渐进过程,感受到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并不能求出一对确定的未知数的取值,从而让学生产生有后续学*的愿望。

  在讲授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时候,采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流程,以期突破难点。首先抛出问题“这几个解你是如何求的”,

  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二元一次方程;其次学生归纳先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代入原方程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引导回到二元一次方程,假如x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方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谁的一元一次方程,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原来的二元一次方程;最后代入求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等号右边的那个算式,体会“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求值过程中的简洁性,强化这种代数形式。另外,在引导学生推导“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中,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和转化思想。

初中数学教案3

  一、指导思想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头绪众多的系统工程,在纷繁的头绪中需要各项工作有序进展,尤为重要的是强化常规,做好细节,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教育。教师教学水*的高低体现于教学各个步骤的细节中,空洞地谈教学能力是苍白的,只有用教师的备课情况、讲课细节、作业批改情况。教学常规培养着教师的基本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就是在这些常规细节中培养起来。

  二、检查反馈

  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教案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绝大多数教案设计完整,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设置得当,紧紧围绕新课标,例如:刘兴华、孙菊、江文等能突出对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地解剖,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反思意识,反思深刻、务实、有针对性。

  2、教学环节齐全,注重引语与小结,使教学设计前后呼应,环节完整。

  3、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案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

  1、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不够认真、不够详细,没能对本堂课的得与失作出记录与小结,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对课后反思还不够重视。

  2、个别教师教案过于简单。

  作业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能按进度布置作业,作业设置量度适中,难易适中,上交率较高,且都能做到全批全改。

  2、作业批改公*、公正,有一定的等级评定。教师批改要求严格、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不足:

  1、对于学生书写的工整性,还需加强教育。

  2、教师在批阅作业时,要稍细心些,发现问题就让学生当时改正,学生也就会逐渐养成做事认真的*惯。

初中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知识目标)

  2、 会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能力目标)

  3、 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难点: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 具: 多媒体、棉线、三角板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观察电脑展示图,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兴趣。

  如何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过程:

  1、 一段拉直的棉线可*似地看作线段

  师生画线段

  演示投影片1:①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

  学生画射线

  ②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_

  学生画直线

  2、 讨论小组交流:

  ①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强调*似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线段、射线、直线是从生活上抽象出来的)

  ②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不同之处, 有哪些相同之处?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3、 问题1:图中有几条线段?哪几条?

  “要说清楚哪几条,必须先给线段起名字!”从而引出线段的记法。

  点的记法: 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自己想办法表示射线,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比较如何表示合理

  射线的记法:

  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

  ① 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 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强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来表示它们时的区别

  (我们知道他们是无限延长的,我们为了方便研究约定成俗的用上面的方法来表示它们。)

  练*1:读句画图(如图示)

  (1) 连BC、AD

  (2) 画射线AD

  (3) 画直线AB、CD相交于E

  (4) 延长线段BC,反向延长线段DA相交与F

  (5) 连结AC、BD相交于O

  练*2:右图中,有哪几条线段、射线、直线

  4、 问题2 请过一点A画直线,可以画几条?过两点A、B呢?

  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问题3 如果你想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至少需要几根图钉?

  为什么?(学生通过操作,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

  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来。

  5、 小结:

  ① 学生回忆今天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进一步清晰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② 强调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方法的掌握

  6、 作业:①阅读“读一读” P121

  ②*题4的1、2、3。4作为思考题

初中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

  1.课本第68页练*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题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6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而确定,即: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有趣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一些有规律的问题有探求的欲望,有很强的表现欲,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因此,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并熟练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数学特征,获得数学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和简单推理,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励学生的学*热情,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使他们有自信心,激发学生乐于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惯。。

  2、教学重、难点定位

  教学重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得出和应用。

  教学难点是探索和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作为第七章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联系及应用

  本节课是以三角形的知识为基础,仿照三角形建立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因此

  多边形的边、内角、内角和等等都可以同三角形类比。通过这节课的学*,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把复杂化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而多边形在工程技术和实用图案等方面有许多的实际应用,下一节*面镶嵌就要用到,让学生接触一些多边形的实例,可以加深对它的概念以及性质的理解。

  三、教学诊断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的知识都已经掌握。让学生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一个定值,猜想四边形的内角和也是一个定值,这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地方。由几个特殊的四边形的内角和出发,譬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可知如果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是360°。要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这个结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量角器来度量。让学生动手探索实践,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度量会有误差"。发现问题后接着引导学生联想对角线的作用,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就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让学生从特殊四边形的内角和联想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并在思想上引导,学*将新问题化归为已有结论的思想方法,这里学生都容易理解。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动手实践,设置探究活动二,为了让学生拓宽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活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稍微有些难度,但学生可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来加以补充和完善。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根据小组选择的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首先,小组内各个成员对所选择的方法要了解,能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再者,小组内各个成员需要分工协作,才能够顺利的把任务完成;最后,学生还需要把自己的思维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四、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学生的手,**学生的.大脑,**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探究活动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探究活动一设置目的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把新知识与学过的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探究活动二设置目的让学生拓宽思路,为放开书本的束缚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情推理的意识。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懂得数学内容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特点。练*活动的设计,目的一检查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目的二凸现小组合作的特点,并促进学生情感交流。

  以上是我对《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说明。

初中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

  2.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长“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用含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认识到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难点: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单项式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点。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现实情景中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材料中个体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抽象、概括单项式及相关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一张奔驰在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照片,并配上歌曲《天路》,边欣赏边向学生介绍青藏铁路所创造的历史之最。

  情境问题:

  青藏铁路西线上,在格尔木到**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青藏铁路的伟大成就,激发

  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一次情感教育。

  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2=200(千米)

  3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3=300(千米)

  t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t=100t(千米)

  注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若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 · ”或省略不写。

  如:100×a可以写成100a或100a。

  代数式: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等)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

  代数式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本节我们就来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代数式整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路程=速度×时间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历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观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

  思考: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独立完成),并观察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可交流讨论)。

  1、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体积是__.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则圆珠笔的单价是___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__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__。

  解:(1)6a2、 a3 (2)2.5x (3) vt (4)-n

  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6a 2=6·a·a a3=a·a·a 2.5x=2.5·x vt=v·t -n=-1·n

  单项式: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

  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实际背景出发,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和合作交流,获得数学猜想和数学经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火眼金睛

  下列各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不是?

  (1)a (2) 0 (3) a2

  (4) 6a (5)

  (6)

  (7)3a+2b (8)xy2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

  解剖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如:-3x的系数是 ,-ab的系数是 , 的系数是 。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如:-3x的次数是 ,ab的次数是 。

  小试身手

  单项式 2a 2 -1.2h xy2 -t2 -32x2y

  系数

  次数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是否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概念。

  单项式的注意点:

  (1)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应写在字母的___,且乘号可_________;

  (2)带分数作为系数时,应改写成_______的形式;

  (3)式子中若出现相除时,应把除号写成____的形式;

  (4)把“1”或“-1”作为项的系数时,“1”可以__不写。

  行家看门道

  ①1x ②-1x

  ③a×3 ④a÷2

  ⑤ ⑥m的系数为1,次数为0

  ⑦ 的系数为2,次数为2

  设计意图:单项式的书写和表示有其特有的格式和注意点,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注意点。

  三、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例1: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 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

  (4)一台电视机原价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

  为 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0.9,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解:(1)12n,它的系数是12,次数是1

  (2) ,它的系数是 , 次数是2;

  (3)a2h,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

  (4)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5)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设计意图:学生能用单项式表示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试一试

  你还能赋予0.9a一个含义吗?

  设计意图: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式子更具有一般性,而且发散学生思维。

  大胆尝试

  写出一个单项式,使它的系数是2,次数是3.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不同程度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四、拓展提高

  尝试应用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48%,则女生人数是 ,男生人数是 ;

  (2)一辆长途汽车从杨柳村出发,3小时后到达相距s千米的溪河镇,这辆长途汽车的*均速度是 ;

  (3)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 千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单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能力提升

  1、已知-xay是关于x、y的三次单项式,那么a= ,b= .

  2、若-ax2yb+1是关于x、y的五次单项式,且系数为-3,则a= ,b= .

  设计意图: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乐趣。

  五、小结:

  本节课你感受到了吗?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1、单项式的概念: 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

  2、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系数:单项中的数字因数;

  次数:单项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3、会用单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注意列式时式子要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学*中不断进步,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结束寄语

  悟性的高低取决于有无悟“心”,其实,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去思考,去发现!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期盼,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六、板书设计

  2.1 整式

  单项式概念 探究 例1 多

  单项式的系数概念 观察交流 尝试应用 媒

  单项式的次数概念 能力提升 体

  七、作业:

  1.作业本(必做)。

  2. 请下面图片设计一个故事情境,要求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单项式表示,并且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选做)。

  设计意图:布置分层作业,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让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形式,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同时培养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八、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新知做好铺垫。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将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以启发引导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合作交流等学*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学*同类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供天津用)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整式第一节整式加减第2小节整式的加减。

  二、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整式”有关概念的延展学*,为后继学*整式运算、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较强的数的运算技能和“合并”的意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用)同时也具有初步的观察、归纳、探索的技能。因此,我结合教材,立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宗旨,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多样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和谐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学*。通过学*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化简意识,提升数**算技能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并能辨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熟练进行运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运算的练*活动,提高学生运算技能,提升运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化简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研究引例、探究例1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交流协商、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探索未知问题的精神。

  2、通过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合并同类项

  五、教学关键:

  同类项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师:

  1、筛选数学题目,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2、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实物模型,并能展开。

  3、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凸显①单项式中系数、字母、指数的特征②长方体纸盒立体图、展开图。)

  学生:

  1、复*有关单项式的概念、有理数四则运算及去括号的法则)

  2、每小组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模型。

初中数学教案9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解

  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3、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注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0

初中数学教案10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难点为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相关概念是进一步学**行线、四边形等后续知识的基础、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其中同位角4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2对、

  (2)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弄清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线所截、也就是说,在辨别这些角之前,要弄清哪一条直线是截线,哪两条直线是被截线、

  (3)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内角,在截线的两旁找内错角、要结合图形,熟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点,比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4)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时,应当沿着角的边将图形补全,或者把多余的线暂时略去,找到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进而确定这两个角的位置关系、

  三、教法建议

  1、上节课讨论了两条直线相交以后所形成的四个角,这一节课是进一步讨论三条直线相交后所形成的八个角,所以在教课过程,要运用基本图形结构将所学的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向学生展示、

  2、在讲三线八角概念时,一定要细致地分析、顾名思义,把握住两个关键的环节,“三条线与一条线”,尽量给出变式的图形,让学生分辨清楚、

  3、这节课虽然不涉及两条直线*行后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问题,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行线的图形让学生见到,对下一步的学*很有好处,例如,*行四形中的内错角,学生开始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在这一课时中,出现这个基本图形,为以后学*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结合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变式图形的识图训练,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通过例题口答“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从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从图形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三线八角”基本图形,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尝试指导,讨论评价、变式练*、回授、

  2、学生学法:主动思考,相互研讨,自我归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生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二)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三)疑点

  正确理解新概念、

  (四)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三类角的特征,并以练*加以巩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三角板、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一组练*创设情境,复*基础知识,引入新课、

  2、通过学生阅读书本,教师设问引导,练*巩固讲授新课、

  3、通过师生互答完成课堂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使学生掌握“三线八角”,并能在图形中进行辨识、

  (二)整体感知

  以复*旧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指导阅读、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学*新知,以变式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导入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与∠3,∠2与∠4是什么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如图,∠1与∠2,∠l与∠4是什么角?它们有什么关系?

  3、如图,三条直线 AB 、CD 、EF 交于一点 O ,则图中有几对对顶角,有几对邻补角?

  4、如图,三条直线 AB 、CD 、EF 两两相交,则图中有几对对项角,有几对邻补角?

  5、三条直线相交除上述两种情况外,还有其他相交的情形吗?

  学生答后,教师出示复合投影片1,在(1、2题的)图上添加一条直线 CD ,使 CD 与EF相交于某一点(如图),直线 AB 、CD 都与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 AB 、CD 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这样图中就构成八个角,在这八个角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前面已经学过,今天,我们来研究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

  【板书】 2.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法说明】通过复合投影片演示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产生过程,并从演示过程中看到,这些角也是与相交线有关系的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是相交线的又一种情况、认识事物间是发展变化的辩证关系、

  尝试指导,学*新知

  1、学生自己尝试学*,阅读课本第67页例题前的内容、

  2、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1)同位角:∠4和∠8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图中还有其他同位角吗?

  (2)内错角:∠3和∠5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图中还有其他内错角吗?

  (3)同旁内角:∠4和∠5与截线及两条被截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图中还有其他同分内角吗?

  (4)同位角和同分内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在位置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这三类角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对上述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学生间互相评议、

  4、教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所发表的意见进行评判,归纳总结、

  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内角,在截线的不同旁找内错角,因此在“三线八角”的图形中的主线是截线,抓住了截线,再利用图形结构特征( F 、Z 、U )判断问题就迎刃而解、

  【教法说明】让学生自己尝试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几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深化教学重点,使学生看书更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学生互相评价可以增加讨论的深度,教师最后评价可以统一学生的观点,学生在议议评评的过程中明理、增智,培养了能力、

  投影显示(投影片2)

  例题?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1)∠l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关系的角?

  (2)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吗?∠1和∠3互补吗?为什么?

  [教法说明]例题较简单,让学生口答,回答“为什么”只要求学生能用文字语言把主要根据说出来,讲明道理即可,不必太规范,等学*证明时再严格训练、

  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投影显示(投影片3)

  【教法说明】本题是对简单变式图形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第2题指明第三条直线是 c ,即 a b c 所截,如 c a 被占所截,则结果截然不同,因此遇到题目先分清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栽,这是解题的关键和前提、

  投影显示(投影片4)

  【教法说明】本组练*是由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找出构成它们的“三线”,或是由“三线八角”图形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两者都需要进行这样的三个步骤,一看角的顶点;二看角的边;三看角的方位、这“三看”又离不开主线——截线的确定,让学生知道:无论图形的位置怎样变动,图形多么复杂,都要以截线为主线(不变),去解决万变的图形,另外遇到较复杂的图形,也可以从分解图形入手,把复杂图形化为若干个基本图形、如第2题由已知条件结合所求部分,对各个小题分别分解图形如下:

  投影显示(投影片5)

  【教法说明】学生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对找这一类的同位角,找这一类的内错角,找这一类的同旁内角有一定困难,为此安排本组选择题,有利于突破难点,第2题中学生对 C 、D 两个图形易混淆,要加强对比以便解决教学疑点。第3题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中的3对同旁内角。另外本组练*也为后面的练*打基础。

  投影显示(投影片6)

  【教法说明】本组题目是上组题的延伸,再次突破难点,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学生解决此类题常常因考虑不全面而丢解,要使学生养成全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惯,第2题以裁线为标准分类求解,分别把 AB 、BD 、EF 看成是截线找三类角,这样既不遗漏又不重复、

  (四)总结、扩展

  1、本节研究了一条直线分别和两条直线相交,所得八个角的位置关系,掌握辨别这些角位置关系的关键是分清哪条线是截线,哪些线是被截直线,在截线的同旁找同位角和同旁内角,在截线的不同旁找内错角,只要抓住三线中的主线——截线,就能正确识别这三类角、

  2、相交直线

  3、教师指着图中的一条被截直线,问:“这条直线绕着与截线着与截线的交点旋转,当同位角相等时,两条被截直线是什么关系?”

  【教法说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强了知识问的联系,充分体现了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最后用是合式小结、可使学生课后自觉地去看预*,寻找答案。系统性,最后用悬念式小结,可使学生课后自觉地去看书预*,寻找答案。

  八、布置作业

  课本第72页B组第4题、

  【教法说明】课本练*穿插在课堂练*中完成,故只留一道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继续探究,提高学生思维广度

  作业答案

  4、答:(1)设 E BC 延长线上的一点,∠ A 与∠ ACD 、∠ ACE 是内错角,它们分别是由直线 AB 、CD 被直线 AC 截成的和直线 AB 、BE 被直线 AC 截成的。

  (2)∠ B 与∠ DCE 、∠ ACE 是同位有,它们分别是由直线 AB 、CD 被直线 BE 截成的和直线 AB 、AC 被直线 BE 截成的。

初中数学教案11

  4.1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

  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

  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情绪,营造学*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

  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推陈出新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5x?2y?22,2a?3b?20,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板书:二元一次方程)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小试牛刀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x2?y?0(2)12a?b?2b?0(3)y?x(4)x??123y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

  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x,y,记做x?,若未知数设为a,b,记做

  ?y?

  4、再试牛刀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a?3b?20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a?4a?5a?0a?100

  b?3b??1020b??b?6033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3x?2y?10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6、动动笔头巩固新知

  独立完成课本第81页课内练*2

  三、你说我说清点收获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四、知识巩固

  1、必答题

  (1)填空题:若mxy?9x?3yn?1?7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x?2y?5变形正确的有2

  10?xx?10①x?5?4y②x?10?4y③y?④y?44

  (3x?7是方程2x?y?15的解。()(2)多选题:方程

  y?1

  x?7

  (4)判断题:方程2x?y?15的解是。()y?1

  2、抢答题

  是方程2x?3y?5的一个解,求a的值。(1)已知x??2

  y?a

  (2)写出一个解为x?3的二元一次方程。

  y?1

  3、个人魅力题

  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根据题意列方程:5x?2y?22你能完成这道题目吗?

  五、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教案12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行为,学*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

初中数学教案13

  八、 板书 设计

  6.2? 不等式的解集

  一、1.不等式的解集: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不等式的解集.

  2.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

  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    2.

  三、注意:(1)“ · ”与“ °”;(2)“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

初中数学教案14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

  2.从行程方面:<>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设问

  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

  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50的解.<,>50,x>50÷都设问

  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问题

  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x≤ 75,又如何表示呢?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老师适当补充:“≥”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

  提高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的和是非负数

  ③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初中数学教案15

  一、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第2节内容——探索*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数学思考:在*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初中数学教育叙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行线性质1的探究

  四、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

  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

  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

  ③横格纸中的线。

  2、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行线,你能说出直线*行的条件吗?

  3、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4、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行线的性质(板书)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行线(a ∥ 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数字标角)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将画出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

  学生活动一: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

  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三:

  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按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让学生直观感受猜想

  3、教师展示*行线性质1: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

  请判断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 ∥ b(已知)

  所以∠ 1= ∠ 2(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又∠ 1= ∠ 3(对顶角相等)

  ∠ 1+ ∠ 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 2= ∠ 3(等量代换)

  ∠ 2+ ∠ 4=180°(等量代换)

  教师展示:

  *行线性质2: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行线性质2: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课本P13练一练1、2及*题7。2 1、5

  2、(讨论解答)课本P13*题7。2 2、3、4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学生总结:*行线的性质1、2、3

  2、教师补充总结:

  ⑴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剪下叠合后分析问题)

  ⑵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测量后分析问题)

  ⑶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问题;(如*行线的性质1、2、3的表述)

  ⑷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如我们前面对性质2和3的说理过程)

  (六)作业

  学*与评价P5 1、2、3(填空);4、5、6(选择);7、8(拓展与延伸)

  六、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导师、伙伴、甚至成为了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导引学生活动外,还要认真聆听学生"教"你他们活动的过程和通过活动所得的知识或方法。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跟老师学转变为自主去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不是简单地"学"数学,而是深入地"做"数学。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花园里,教师只要为学生布置好和谐的场景和明晰的路标,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地快活地去跳舞吧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2)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

初中数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数学教案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常见的有)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棱:相邻两个面的交线。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底面:棱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形状相同。

  侧面:棱柱的侧面都是*行四边形。

  立体图形的分类:锥体、柱体、球体。也可分为有曲面、无曲面。还可以分为有顶点、无顶点。

  棱柱:分为直棱柱、斜棱柱。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特殊的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圆柱: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

  圆锥:底面是圆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截面:用一个*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

  球:用一个*面去截,截面图形是圆形。

  正方体的截面: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

  圆柱体的`截面: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

  展开与折叠:两个面出现在同一位置的展开图形,是不可折叠的。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正面看(主视图)、左面看(侧视图)、上面看(俯视图)

初中数学教案2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灵活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综合利用物理杠杆知识、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进而解决问题.

  2.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

  2.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物理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

  掌握从物理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建立函数模型,教学时注意分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

  问 属:在物理学中,有很多量之间的变化是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物理学中的问题,这也称为跨学科应用.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

  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安培)和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2安培.

  (1)求I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电流I=0.5时,求电阻R的值.

  设计意图:

  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物理学中的一些相关问题,提高各学科相互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

  师生行为:

  可由学生独立思考,领会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中的综合应用.

  教师应给“学困生”一点物理学知识的引导.

  师: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看变量I与R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可设出其表达式,再由已知条件(I与R的一对对应值)得到字母系数k的值.

  生:(1)解:设I=kR ∵R=5,I=2,于是

  2=k5 ,所以k=10,∴I=10R .

  (2) 当I=0.5时,R=10I=100.5 =20(欧姆).

  师:很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动.”这是哪一位科学家的名言?这里蕴涵着什么 样的原理呢?

  生: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

  师:是的.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定律”: 若两物体与支点的距离反比于其重量,则杠杆*衡,通俗一点可以描述为;

  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如下图)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例子.

  二、讲授新课

  活动2

  小伟欲用撬棍橇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1200牛顿和0.5米.

  (1)动力F与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米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多少?

  设计意图:

  物理学中的很多量之间的'变化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因此,在这儿又一次借助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物理学中的问题,即跨学科综合应用.

  师生行为:

  先由学生根据“杠杆定律”解决上述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揭示“杠杆乎衡”与“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此活动中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主动用“杠杆定律”中杠杆*衡的条件去理解实际问题,从而建立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

  ②学生能否面对困难,认真思考,寻找解题的途径;

  ③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和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

  师:“撬动石头”就意味着达到了“杠杆*衡”,因此可用“杠杆定律”来解决此问题.

  生:解:(1)根据“杠杆定律” 有

  Fl=1200×0.5.得F =600l

  当l=1.5时,F=6001.5 =400.

  因此,撬动石头至少需要400牛顿的力.

  (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即不超过200牛,根据“杠杆定律”有

  Fl=600,

  l=600F .

  当F=400×12 =200时,

  l=600200 =3.

  3-1.5=1.5(米)

  因此,若想用力不超过400牛顿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如长1.5米.

  生:也可用不等式来解,如下:

  Fl=600,F=600l .

  而F≤400×12 =200时.

  600l ≤200

  l≥3.

  所以l-1.5≥3-1.5=1.5.

  即若想用力不超过400牛顿的一半,则动力臂至少要加长1.5米.

  生:还可由函数图象,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出.

  师:很棒!请同学们下去亲自画出图象完成,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释:在我们使用橇棍时,为什么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生:因为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设动力臂为l,动力为F,阻力×阻力臂=k(常数且k>0),所以根据“杠杆定理”得Fl=k,即F=kl (k为常数且k>0)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O时,在第一象限F随l的增大而减小,即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师:其实反比例函数在实际运用中非常广泛.例如在解决经济预算问题中的应用.

  活动3

  问题: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算,若电价调至x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y(亿度)与(x-0.4)元成反比例.又当x=0.65元时,y=0.8.(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每度电的成本价0.3元,电价调至0.6元,请你预算一下本年度电力部门的纯收人多少?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各部门,经常遇到经济预算等问题,有时关系到因素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往往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得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用函数关系式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师生行为:

  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完成.

  教师应给予“学困生”以一定的帮助.

  生:解:(1)∵y与x -0.4成反比例,

  ∴设y=kx-0.4 (k≠0).

  把x=0.65,y=0.8代入y=kx-0.4 ,得

  k0.65-0.4 =0.8.

  解得k=0.2,

  ∴y=0.2x-0.4=15x-2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15x-2

  (2)根据题意,本年度电力部门的纯收入为

  (0.6-0.3)(1+y)=0.3(1+15x-2 )=0.3(1+10.6×5-2 )=0.3×2=0.6(亿元)

  答:本年度的纯收人为0.6亿元,

  师生共析:

  (1)由题目提供的信息知y与(x-0.4)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把x-0.4看成一个变量,于是可设出表达式,再由题目的条件x=0.65时,y=0.8得出字母系数的值;

  (2)纯收入=总收入-总成本.

  三、巩固提高

  活动4

  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其体积y(m3)是密度ρ(kg/m3)的反比例函数,请根据下图中的已知条件求出当密度ρ=1.1 kg/m3时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V的值.

  设计意图:

  进一步体现物理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

  师生行为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师:若要求出ρ=1.1 kg/m3时,V的值,首先V和ρ的函数关系.

  生:V和ρ的反比例函数关系为:V=990ρ .

  生:当ρ=1.1kg/m3根据V=990ρ ,得

  V=990ρ =9901.1 =900(m3).

  所以当密度ρ=1. 1 kg/m3时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为900m3.

  四、课时小结

  活动5

  你对本节内容有哪些认识?重点掌握利用函数关系解实际问题,首先列出函数关系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 析式,再根据解析式解得.

  设计意图:

  这种形式的小结,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为每一位学生都创造了在数学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机会,并为程度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需要,从而使小结不流于形式而具有实效性.

  师生行为:

  学生可分小组活动,在小组内交流收获, 然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

  反比例函数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特别是为讨论物理中的一些量之间的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用数学模型的解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浅显易懂,同时不仅要注意跨学科间的综合,而本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也尤为重要,例如方程、不等式、函数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板书设计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三)

  1.

  2.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释:在我们使 用撬棍时,为什么动 力臂越长越省力?

  设阻力为F1,阻力臂长为l1,所以F1×l1=k(k为常数且k>0).动力和动力臂分别为F,l.则根据杠杆定理,

  Fl=k 即F=kl (k>0且k为常数).

  由此可知F是l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k>0时,F随l的增大而减小.

  活动与探究

  学校准备在校园内修建一个矩形的绿化带,矩形的面积为定值,它的一边y与另一边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下图所示.

  (1)绿化带面积是多少?你能写出这一函数表达式吗?

  (2)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如果该绿化带的长不得超过40m,那么它的宽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x(m) 10 20 30 40

  y(m)

  过程:点A(40,10)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说明点A的横纵坐标满足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代入可求得反比例函数k的值.

  结果:(1)绿化带面积为10×40=400(m2)

  设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x ,

  ∵图象经过点A(40,10)把x=40,y=10代入,得10=k40 ,解得,k=400.

  ∴函数表达式为y=400x .

  (2)把x=10,20,30,40代入表达式中,求得y分别为40,20,403 ,10.从图中可以看出。若长不超过40m,则它的宽应大于等于10m。

初中数学教案3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挂图小棒圆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部分实物模型

  智能培养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4、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教学思路及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

  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初中数学教案4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虑:

  2.从行程方面:<>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设问

  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75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

  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50的解.<,>50,x>50÷都设问

  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问题

  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x≤ 75,又如何表示呢?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老师适当补充:“≥”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就是不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五)归纳小结,反思

  提高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经验.

  (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

  ②②x≥ y + 2 = 0④ 5x + 7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的和是非负数

  ③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初中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题,复*、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一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

  *,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题,学生练*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为进一步学*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师: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教学说明:由复*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讲评(-9)+(-6)-(-11)-7.

  (1)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怎样做?

  学生活动:自己在练*本上计算.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师: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

  学生活动:先自己练*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教师纠正).

  【教法说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出示投影1)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2.判断

  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学生活动: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同学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题抢答.

  【教法说明】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2.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师:既然算式能看成几个数的和,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通常同号两数放在一起分别相加.

  -9+6+11-7

  =-9-7+6+11.

  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巩固练*:(出示投影2)

  填空:

  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法说明】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师:-9-7+6+11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口答

  [板书]

  -9-7+6+11

  =-16+17

  =1

  巩固练*:(出示投影3)

  1.计算(1)-1+2-3-4+5;

  (2).

  2.做完前面两个题目计算:(1)(+9)-(+10)+(-2)-(-8)+3;

  (2).

  学生活动:四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本上做.

  【教法说明】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三)反馈练*

  (出示投影4)

  计算:(1)12-(-18)+(-7)-15;

  (2).

  学生活动:可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四)归纳小结

  师: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活动:口答.

  【教法说明】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八、随堂练*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5)+(+7)-(-3)-(+1);

  (2)10+(-8)-(+18)-(-5)+(+6).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3.计算

  (1)0-10-(-8)+(-2);

  (2)-4.5+1.8-6.5+3-4;

  (3).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计算:(1)-8+12-16-23;

  (2);

  (3)-40-28-(-19)+(-24)-(-32);

  (4)-2.7+(-3.2)-(1.8)-2.2;

  (二)选做题:(1)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十、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6

  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可以说紧张忙碌却收获多多。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教九(4)班的数学,我总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中进行教学,工作中有收获和快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现将教学所得总结如下:

  一、在备课方面

  在上课前我总是查阅很多教参、教辅,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写教案,力争做到熟知知识要点,心中有数。

  二、在教学过程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自主的去探究问题,发现知识。波利亚说:“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还是难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加之经验不足,不太敢放手,怕完成不了当趟课的`教学任务。后来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下,才开始进一步尝试,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总结经验。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合作学*,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学*新教学模式下新的教学思想。

  2)、熟读初一到初三的数学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老教师对知识点的处理和对教材的把握,以及他们处理突发事件方法。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很苦,很累,但在不断的摸索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初中数学教案7

  4.1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

  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

  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情绪,营造学*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

  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推陈出新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5x?2y?22,2a?3b?20,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板书:二元一次方程)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小试牛刀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x2?y?0(2)12a?b?2b?0(3)y?x(4)x??123y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

  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x,y,记做x?,若未知数设为a,b,记做

  ?y?

  4、再试牛刀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a?3b?20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a?4a?5a?0a?100

  b?3b??1020b??b?6033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3x?2y?10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6、动动笔头巩固新知

  独立完成课本第81页课内练*2

  三、你说我说清点收获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四、知识巩固

  1、必答题

  (1)填空题:若mxy?9x?3yn?1?7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x?2y?5变形正确的有2

  10?xx?10①x?5?4y②x?10?4y③y?④y?44

  (3x?7是方程2x?y?15的解。()(2)多选题:方程

  y?1

  x?7

  (4)判断题:方程2x?y?15的解是。()y?1

  2、抢答题

  是方程2x?3y?5的一个解,求a的值。(1)已知x??2

  y?a

  (2)写出一个解为x?3的二元一次方程。

  y?1

  3、个人魅力题

  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根据题意列方程:5x?2y?22你能完成这道题目吗?

  五、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意义

  2、能列表、描点、连线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图象的性质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两支,给画图带来了复杂性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可以从复*一次函数的图象开始:你还记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吗?在回忆与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函数图象的直观有助于理解函数的性质。转而导人关注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2、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反比例函数y?

  由于反比例函数y?

  要分几个层次来探求:

  (1)可以先估计——例如:位置(图象所在象限、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趋势(上升、下降等);

  (2)方法与步骤——利用描点作图;

  列表:取自变量x的哪些值?——x是不为零的任何实数,所以不能取x的值的为零,但仍可以以零为基准,左右均匀,对称地取值。

  描点:依据什么(数据、方法)找点?

  连线:怎样连线?——可在各个象限内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两条光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连接起来。

  探索活动2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x2的图象是曲线型的,且分成两支。对此,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x2的图象。x

  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活动:

  2的图象的方式与步骤进行自主探索其图象;x

  222(2)可以通过探索函数y?与y??之间的关系,画出y??的图象。__

  22探索活动3反比例函数y??与y?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__(1)可以用画反比例函数y?

  引导学生从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对比感受反比例函数图象“曲线”及“两支”的特征。(即双曲线)反比例函数y?

  k(k≠0)的图象中两支曲线都与x轴、y轴不相交;并且当k?0时,图象在第一、第x

初中数学教案9

  课题:一次函数

  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能写出实际问题中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关系的解析式.

  3.掌握“从特殊到一般”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将实际问题用一次函数表示.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用一次函数表示.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1.什么是函数请举例说明.

  2.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铅笔数n(个)关系式是什么

  3.在上述式子中变量是谁.常量是谁自变量又是谁

  二.讲解

  在前面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些函数:

  y=xs=30t

  y=2x+3y=-x+2

  这些函数都使用自变量的一次式来表示的,可以写成y=kx+b的'形式

  一般的,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

  特别的,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为y=kx(k是常数,k≠0),这时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例一:

  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米/秒.

  (1)求小球速度v(米/秒)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3.5秒时小球的速度.

  分析:v与t之间是正比例关系.

  解:(1)v=2t

  (2)t=3.5时,v=2×3.5=7(米/秒)

  例二:拖拉机工作时,油箱中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6升,求油箱中的余油量Q(升)与工作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t小时耗油6t升,从原油油量中减去6t,就是余油量.

  解:Q=40-6t

  课堂练*:

  P961,2

  小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意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而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会将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表示出来

  作业:P971。2。3。4。

初中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利用已有二次函数的知识经验,自主进行探究和合作学*,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数学建模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中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感悟二次函数中数形结合的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合作学*获得成功,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解二次函数,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分组复*旧知。

  探索:从二次函数y=x2+4x+3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可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如何画图

  (2)顶点、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3)所形成的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面积

  (4)对称轴

  从上面的问题导入今天的课题二次函数中的图象与性质。

  (二)新授:

  1、再探索:二次函数y=x2+4x+3图象上找一点,使形成的图形面积与已知图形面积有数量关系。例如:抛物线y=x2+4x+3的顶点为点A,且与x轴交于点B、C;在抛物线上求一点E使SBCE= SABC。

  再探索:在抛物线y=x2+4x+3上找一点F,使BCE与BCD全等。

  再探索:在抛物线y=x2+4x+3上找一点M,使BOM与ABC相似。

  2、让同学讨论:从已知条件如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一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C(2,1)且与x轴交于点A、点B,已知SABC=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提高练*

  根据我们学校人人皆知的船模特色项目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让班级中的上科院小院士来简要介绍学校船模组的情况以及在绘制船模图纸时也常用到抛物线的知识的情况,再出题:船身的龙骨是*似抛物线型,船身的最大长度为48cm,且高度为12cm。求此船龙骨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让学生在练*中体会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小结(略)

  (五)作业布置

  1、在直角坐标*面内,点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y=x2+(k—5)x—(k+4)的图象交x轴于点A(x1,0)、B(x2,0)且(x1+1)(x2+1)=—8。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上述二次函数图象沿x轴向右*移2个单位,设*移后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为P,求 POC的面积。

  2、如图,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x—1的交点A、B分别在x、y轴上,点C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且CBAB,CB=AB,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卢浦大桥拱形可以*似看作抛物线的一部分,在大桥截面1:11000的比例图上,跨度AB=5cm,拱高OC=0。9cm,线段DE表示大桥拱内桥长,DE∥AB,如图1,在比例图上,以直线AB为x轴,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以1cm作为数轴的单位长度,建立*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

  (1)求出图2上以这一部分抛物线为图象的函数解析式,写出函数定义域;

  (2)如果DE与AB的距离OM=0。45cm,求卢浦大桥拱内实际桥长(备用数据: ,计算结果精确到1米)

初中数学教案11

  一、内容特点

  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也是后继内容学*的基础。

  内容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方根,会求*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

  整体设计思路: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学*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过程----通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

  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第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的思想;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第二、三节:*方根、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值到底是多少?并引入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开方运算。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似值,为此这一节内容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会用计算器求*方根和立方根。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第六节:实数。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三、一些建议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关注学生对无理数和实数概念的意义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重视学生的分析、概括、交流等能力的考察。

  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淡化二次根式的概念。

初中数学教案12

从不同方向看

  教学目标

  本节在介绍不等式的基础上,介绍了不等式的解集并用数轴表示,介绍了解简单不等式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以及什么是解不等式。

  2.使学生育能够借助数轴将不等式的解集直观地表示出来,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忆给学生介绍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教会学生怎样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数轴的重要性,培养其数形结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而获得不等式的解集与数轴上的点之间的关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与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认识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2.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难点

  学生对不等式的'解是一个集合可能会不太理解。

  教学突破

  由于受方程思想的影响,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接受和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建议教师能结合简单的不等式和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不等式的解可以是一个集合,并组织学生讨论举例,加深理解。

  另外,应在本节的过程中让学生能理解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让他们熟悉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回顾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等式。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什么是不等式,以及有关数轴的知识。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等式的定义,并基本说出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能将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创设情景:我们现在知道了不等式的解不唯一,那么我们如何将不等式的解全部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不等式的解集

  1.讲述不等式的解集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x+2>5,并说出-3 、-2 、 3.5 、 7中哪些是不等式的解,哪些不是?-3 、-2不是不等式x+2>5的解,3.5 、 7是不等式的解。

  2.给出“解不等式”的概念,并就上述例题由不完全归纳法给出不等式x+2>5的解集是x>3 。

  3.将x>3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以此图为例讲述在数轴上表示基本不等式的方法:(1)在数轴上找到3;(2)向右表示比3大的点;(3)空心点表示不含有3,所以有下图。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x ≤ 3,并找学生上台板演。

  4.就学生在黑板上的板演,指出画图应注意的事项,并让学生观察前后两图的区别。

  通过对比两图的不同,发现区别是大于和小于导致图上所取的方向不同,有等号和没等号导致空心和实心的区别。

  5.给出适当的例题,巩固本节内容。

  本课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了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并教学生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探讨与反思

  为了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使课堂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应着眼在为学生个性品质的优化创设最佳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是数学思维活动。

初中数学教案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2、使学生能了解实数绝对值的意义。

  3、使学生能了解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4、由实数的分类,渗透数学分类的思想。

  5、由实数与数轴的一一对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分析

  重点:无理数及实数的概念。

  难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区别,点与数的一一对应。

  教学过程

  一、复*

  1、什么叫有理数?

  2、有理数可以如何分类?

  (按定义分与按大小分。)

  二、新授

  1、无理数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判断: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实数的定义: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按课本中列表,将各数间的'联系介绍一下。

  除了按定义还能按大小写出列表。

  4、实数的相反数:

  5、实数的绝对值:

  6、实数的运算

  讲解例1,加上(3)若|x|=π(4)若|x-1|= ,那么x的值是多少?

  例2,判断题:

  (1)任何实数的偶次幂是正实数。( )

  (2)在实数范围内,若| x|=|y|则x=y。( )

  (3)0是最小的实数。( )

  (4)0是绝对值最小的实数。( )

  解:略

  三、练*

  P148 练*:3、4、5、6。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实数,请同学们首先要清楚,实数是如何定义的,它与有理数是怎样的关系,二是对实数两种不同的分类要清楚。

  2、要对应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定义及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来理解在实数中的运用。

  五、作业

  1、P150 *题A:3。

  2、基础训练:同步练*1。

初中数学教案14

  教材分析

  立体图形的翻折问题是高二《代数》(下)中立体几何的一个学*内容,它融会贯通于各种立体几何和几何体中,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体图形的翻折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于*面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几何体可由*面图形折叠而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面图形于折叠后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到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

  教学难点

  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发散思维的培养。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对一些简单几何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求解空间角及空间距离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并且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惯。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

  根据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注重开放与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行体系”的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生动的学*态度,关注学生的学*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翻折问题的解题方法,并会初步应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对立体图形的分析能力,并在设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面图形与折叠后的立体图形的对比,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的变化与联系观点,在解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将立体图形中的问题化归到*面图形中去解决的转化思想。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设想、导入课题。

  1、如图(图略),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原正方体中,有下列命题

  (1)AB与EF所在直线*行

  (2)AB与CD所在直线异面

  (3)MN与EF所在直线成60度

  (4)MN与CD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2、引入课题----翻折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如何突破难点,从而体现在*面图形中求解一些不变量对于解空间问题的重要性)。

  1、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进一步提出问题。

  (1)线段AE与EF的夹角为什么不是60度呢?

  (2)AE与FG所成角呢?

  (3)AE与GC所成角呢?

  (4)在此正四棱柱上若有一小虫从A点爬到C点最短路径是什么?经过各面呢?

  (通过对发散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培养精神及转化的教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折叠图与展开图的不同应用。)

  2、让学生观察电脑演示折叠过程后,再亲自动手折叠,针对问题做出回答。

  (1)E、F分别处于G1G2、G2G3的什么位置?

  (2)选择哪种摆放方式更利于求解体积呢?

  (3)如何求G点到面PEF的距离呢?

  (4)PG与面PEF所成角呢?

  (5)面GEF与面PEF所成角呢?

  (学生会发现这几个问题可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找到答案,然后让学生在折纸中找到这个三角形的位置,既而发现折叠过程中的不变量。)

  3、演示MN的运动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解题过程强调证PN垂直AB的困难性。与学生共同品位解出这道20xx高考题的喜悦的同时,引导学生用上题的思路能否更快捷地解出此题呢?

  (学生大胆想象,并通过模型制作确认想象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开辟一条简捷的翻折思想解题思路。)

  三、小结

  1、画*面图,并折前图与折后图中的字母尽量保持一致。

  2、寻找立体图形中的不变量到*面图形中求解是关键。

  3、注意培养转化思想和发散思维。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主要知识及学*活动,养成学*、总结、学*的良好学**惯,发散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外活动

  1、完成课上未解决的问题。

  2、对与1题折成正三棱柱结果会怎样?对于2题改变E、F两点位置剪成正三棱柱呢?

  (通过课外活动学*本节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中,有梯度性的先安排三个小题,让学生经历先动手、思考、预*这一学*过程,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并且适时发问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法。归纳总结解翻折问题的技巧和作为解题方法的优越性。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初中数学教案15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解

  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3、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注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0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3)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

初中数学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1

  一、课题引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作为教师有必要了解数系的发展.从数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微积分的基础是实数理论,实数的基础是有理数,而有理数的基础则是自然数.自然数为数学结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数的发展”(也即“数的扩充”),有着两种不同的认知体系.一是数的自然扩充过程,如图1所示,即数系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体系,它反映了人类对数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进程;另一是数的逻辑扩充过程,如图2所示,即数系发展所经历的理论的、逻辑的体系,它是策墨罗、冯诺伊曼、皮亚诺、高斯等数学家构造的一种逻辑体系,其中综合反映了现代数学中许多思想方法.

  二、课题研究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诸如上升5m,下降5m;收入5000元,支出5000元等各种具体的数量.这些数量不仅与5、5000等数量有关,而且还含有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等实际的意义.显然上升5m与下降5m,收入5000元与支出5000元的实际意义是不同的.

  为了准确表达诸如此类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仅用小学学过的正整数、正分数、零,是不够的.如果把收入5000元记作5000元,那么支出5000元显然是不可以也同样记作5000元的.收入与支出是“意义相反”的两回事,是不能用同一个数来表达的.因此,为了准确表达支出5000元,就有必要引入了一种新数—负数.

  我们把所学过的大于零的数,都称为正数;而且还可以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如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把“+5”称为一个正数,读作“正5”.

  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如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所有按这种形式构成的数统称为负数.“-5”读作“负5”,“-5000”读作“负5000”.

  于是“收入5000元”可以记作“5000元”,也可以记作“+5000元”,同时“支出5000元”就可以记作“-5000元”了.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数量就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利用正数与负数可以准确地表达或记录诸如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海*面以上与海*面以下、零上与零下等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如,某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大0.5mm就可以表示成“0.5mm”,或“+0.5mm”;如果“另一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小0.5mm”,那么就可以表示成“-0.5mm”了.在一次足球比赛中,如果甲队赢了乙队2个球,那么可以把甲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把乙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

  借助实际例子能够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引入负数,认识到负数是为了有效表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一些数量而引入的一种新数,而不是人为地“硬造”出来的一种“新数”.

  三、巩固练*

  例1博然的父母6月共收入4800元,可以将这笔收入记作+4800元;由于天气炎热,博然家用其中的1600元钱买了一台空调,又该怎样记录这笔支出呢?

  思路分析:“收入”与“支出”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一般来说,把“收入4800元”记作+4800元,而把与之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支出1600元”记作-1600元.

  特别提醒:通常具有“增加、上升、零上、海*面以上、盈余、上涨、超出”等意义的数量,都用正数来表示;而与之相对的、具有“减少、下降、零下、海*面以下、亏损、下跌、不足”等意义的数量则用负数来表示.

  再如,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水位高5cm,则可以将这时游泳池的`水位记作+5cm;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的水位低3cm,则可以将这时游泳池的水位记作-3cm;若游泳池的水位正好处于正常水位的位置,则将其水位记作0cm.

  例2周一证券交易市场开盘时,某支股票的开盘价为18.18元,收盘时下跌了2.11元;周二到周五开盘时的价格与前一天收盘价相比的涨跌情况及当天的收盘价与开盘价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日期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开盘+0.16+0.25+0.78+2.12

  收盘-0.23-1.32-0.67-0.65

  当日收盘价

  试在表中填写周二到周五该股票的收盘价.

  思路分析:以周二为例,表中数据“+0.16”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周二该股票的开盘价比周一的收盘价高出了0.16元”;而表中数据“-0.23”则表示“周二该股票收盘时的收盘价比当天的开盘价降低了0.23元”.

  因此,这五天该股票的开盘价与收盘价分别应该按如下的方式进行计算:

  周一该股票的收盘价是18.18-2.11=16.07元;周二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6.07+0.16-0.23=16.00元;周三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6.00+0.25-1.32=14.93元;周四的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4.93+0.78-0.67=15.04元;周五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5.04+2.12-0.65=16.51元.

  例3甲、乙、丙三支球队以主客场的形式进行双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两场,下表是这三支球队的比赛成绩,其中左栏表示主队,上行表示客队,比分中前后两数分别是主客队的进球数,例如3∶2表示主队进3球客队进2球.

初中数学教案2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解

  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3、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注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0

初中数学教案3

  一、检查反馈

  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教案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绝大多数教案设计完整,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设置得当,紧紧围绕新课标,例如:刘兴华、孙菊、江文李雅芳等能突出对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地解剖,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反思意识,反思深刻、务实、有针对性。

  2、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案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

  1、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不够认真、不够详细,没能对本堂课的得与失作出记录与小结,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对课后反思还不够重视。

  2、个别教师教案过于简单。

  作业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能按进度布置作业,作业设置量度适中,难易适中,上交率较高,且都能做到全批全改。

  2、作业批改公*、公正,有一定的等级评定。教师批改要求严格、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3、学生在书写方面有很大进步。从检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有明确的要求。

  不足:

  1、对于学生书写的工整性,还需加强教育。

  2、教师在批阅作业时,要稍细心些,发现问题就让学生当时改正,学生也就会逐渐养成做事认真的*惯。

初中数学教案4

  学*目标:

  1、通过具体动手操作得出矩形的概念,知道矩形与*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类比*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推导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定理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证明、

  3、通过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能推导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感受直角三角形与矩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的能力

  学*重难点:

  重点:矩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灵活应用矩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活动*行四边形框架、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什么叫*行四边形?

  2、*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

  通过对旧知的复*,一方面巩固就知,另一方面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一:矩形的定义

  阅读课本第17-18页,“实验与探究”,思考:什么叫做矩形?

  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行四边形教具。利用*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演示下图,当*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自己归纳出矩形的定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归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合作探究二:矩形的性质定理

  1、自主完成18页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实际操作回答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完成对性质的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利用手中的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矩形的性质获得丰富的直观体验,为总结矩形的性质定理打下坚实基础

  矩形的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性质定理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合作探究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3

  设矩形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那么,BE是Rt△AB中一条怎样的特殊线段

  (BO是Rt△ABC中斜边AC上的中线)它与AC有什么大小关系,为什么?

  【设计意图】:

  根据图形学生很容易猜想结果,关键是从数学的角度证明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明确论证方法、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

  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题讲解:

  例1、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6㎝,求矩形对角线AC的.长?

  当堂检测:

  1、矩形具有而*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

  (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分

  2、已知Rt△ ABC中,∠ABC=90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

  (1)若BD=3㎝,则AC=㎝

  (2)若∠C=30°,AB=5㎝,则AC=㎝,BD=㎝

  3、在矩形ABCD中,若已知∠DOC=120°,AC=8㎝,求AD的长

  4、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1),使AB=CD,EF=GH;

  (2)摆放成如图(2)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_____,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

  (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3)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4),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____,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请说出你本节课的收获,与大家一块分享!!

  作业:

  课本P、20第2题

  板书设计:

  xxx

初中数学教案5

  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加例题型”课,此种课型中的学*内容一部分是概念,一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基础。这类课一般采用“导学导教,当堂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学*的重点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别留意学生运用概念解题或做与例题类似的*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

  3.情感、态度: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在移项法则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渗透化归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自学、讨论、思考、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学难点:移项法则的探究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引例: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分别是( )

  A.3个老头,4个梨 B.4个老头,3个梨 C.5个老头,6个梨 D.7个老头,8个梨

  设计意图:大部分同学会用算术法(答案代入法)来解答的,而这类问题我们如何用方程来解答呢?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巧妙过渡,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二)出示学*目标

  1.理解移项法,明确移项法的依据,会解形如ax+b=cx+d类型 的一元一次方程。

  2.会建立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也验证了本节课学生自学的效果,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导教导学

  1.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教材问题2到例3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的等量关系是什么?(2)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8分钟后,比谁能仿照问题2和例3的格式正确解答问题)

  2.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教师巡视,对自学速度慢的、自学能力差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给以暗示和帮扶,有利于自学后的成果展示。

  3.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展示)

  (合作交流一)教材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两种不同分法这批书的总数就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这批书共有(3 X+20)本或(4X-25)本。

  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x+20 = 4x-25(板书)

  【总结提升】解决“分配问题”应用题的列方程的基本要点:

  A.找出能贯穿应用题始终的一个不变的量.

  B.用两个不同的式子去表示这个量.

  C.由表示这个不变的量的两个式子相等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因为在自学提纲的引领下,每个小组自主学*的效果不同,反馈的意见不同,所以在展示中首先要展示学生对课本例题的理解思路。采取主动自愿的方式,一个小组主讲,其它小组补充。

  (变式训练1)某学校组织学生共同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3棵;如果每人种6棵,则缺3棵树苗,求参与种树的人数

  (只设列即可)

  (变式训练2)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各多少?

  设计意图:检查提问学生对“分配问题”应用题掌握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所列方程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学生会带着“如何解这类方程?”的好奇心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

  (合作交流二)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板书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师:为什么等式(方程)可以这样变形?依据什么?

  (出示)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师: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出示) 通过移项,使等号左边仅含未知数的项,等号右边仅含常数的.项,使方程更接*x=a的形式.(与课题对照渗透转化思想)

  (基础训练)抢答:判断下列移项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修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设计理念:让各个小组凭着势力去抢答。这五个*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题分层设计且成梯度分布。

  【归纳板书】 解“ax+b=cx+d”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移项,(2) 合并同类项,(3) 系数化为1

  (综合训练) 解下列方程(任选两题)

  设计理念:第(2)、(3)两题未知数系数是相同类型的,所以让学生任选一题即可。通过综合训练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巩固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去解方程了。

  (中考试练)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

  设计理念:通过本题的训练让学生明确中考在本节的考点,同时激励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中要抓住知识的核心和重点。

  (四)我总结、我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我收获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谈收获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相互检查本节课的学*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本节课获得的知识、解题的思想方法、学*的技巧等方面交流意见。

  (五)当堂检测(50分)

  1.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由-2x=6, 得x=3

  B.由-3=x+2, 得x=-3-2

  C.由-7x+3=x-3, 得(-7+1)x=-3-3

  D.由5x=2x+3, 得x=-1

  2.一批游客乘汽车去观看“上海世博会”。如果每辆汽车乘48人,那么还多4人;如果每辆汽车乘50人,那么还有6个空位,求汽车和游客各有多少?(只设出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即可)

  3.(20分)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3m+8x=m+x的解,求m的值。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答题,教师巡回检查,对先答完的学生进行及时批改,并把得满分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对后解答完的学生的检测进行评定,最后老师进行小结。

  (六)实践活动

  请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年龄编一 道“ax+b=cx+d”型的方程应用题,并解答。先在组内交流,选出组内最有创意的一个记在题卡上,自*在全班进行展示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课后完成,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初中数学教案6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中数学教案之公式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示例一——公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二——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求知,讲授新课

  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些量?这些现在知道吗?

  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方厘米写作等)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1.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惯.

  (出示投影3)

  例2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讨论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本上,教育巡回指导.

  评讲时注意1.如果有学生作了简便计算,则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没有学生这样计算,则启发学生这样计算.

  2.本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

  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让学生做例题,学生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测试反馈,巩固练*

  (出示投影4)

  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如果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

  3.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

  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公式。

  (2)若千米/时,千米/时,求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学生活动:分两次完成,每次两题,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在练*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换评判,第一次可请两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板演,第二次请中等层次的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能照顾两极,使所有的同学有所发展.

  师:公式本身是用等号联接起来的代数式,许多公式在实际中都有重要的用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还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

  八、随堂练*

  (一)填空

  1.圆的半径为R,它的面积________,周长_____________

  2.*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是,高是,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是,那么它的体积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二)一种塑料三角板形状,尺寸如图,它的厚度是,求它的体积V,如果,,,V是多少?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xx页x、x、x第xx页x组x

  (二)选做题课本第xx页xx组x

初中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面图形*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移而形成?

  (3)在*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移的例子。

  课堂练*: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初中数学教案8

  问题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的,随便那个年级.20xx字.案例和反思

  1个回答 分类:数学 20xx-11-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2.3 *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行线的性质,它是*行线及直线*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行线,你能说出直线*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数

  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 因为a‖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①若∠1 = 110°,则∠2 = °.理由:.

  ②若∠1 = 110°,则∠3 = °.理由:.

  ③若∠1 = 110°,则∠4 = °.理由:.

  (2)如图,由AB‖CD,可得( )

  (A)∠1=∠2 (B)∠2=∠3

  (C)∠1=∠4 (D)∠3=∠4

  (3)如图,AB‖CD‖EF,

  那么∠BAC+∠ACE+∠CEF=( )

  (A) 180°(B)270° (C)360° (D)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

  如:∠1=54°时,∠2= .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 第69页 2、4、7.

  八、教学反思: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引入

  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

  ①几何意义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

  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a表示数,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表示为:

  指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3.例题精讲

  例1.求8,-8,,-的绝对值。

  按教材方法讲解。

  例2.计算:|2.5|+|-3|-|-3|.

  解:|2.5|+|-3|-|-3|=2.5+3-3=6-3=3

  例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求这个数。

  解:∵|2|=2,|-2|=2

  ∴这个数是2或-2.

  五、巩固练*

  练*一:教材P641、2,P66*题2.4A组1、2.

  练*二:

  1.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是____.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

  3.已知|2x-1|+|y-2|=0,求代数式3x2y的值。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几何与代数两个方面说明了绝对值的意义,由绝对值的意义可知,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教材P66*题2.4A组3、4、5.

初中数学教案10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实验中学 章福枝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一)内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

  (二)内容解析

  上节课学*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解法,本节课主要是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这是学*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教材通过一个实例入手,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让学生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进而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来类推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些概念.学*不等式组时,我们可以类比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来理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利用数轴很直观,这是一种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仅现在有用,今后我们还会有更深的体验.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二、目标及目标解析(一)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二)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说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征.

  达到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在数轴上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并获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但是对于学生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还不够熟练,理解还不够深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数轴上找公共部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形成概念

  问题: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的积存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超过1200吨而不足1500吨,那么将污水抽完所用的时间的范围是什么? 设问(1):依据题意,你能得出几个不等关系? 设问(2):设抽完污水所用的时间还是范围?

  小组讨论,交流意见,再独立设未知数,列出所用的不等关系. 教师追问(1):类比方程组的概念,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怎样表示? 学生自学概念,说出表示方法.教师追问(2):类比方程组的解怎样确定不等式组中x的取值范围?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老师点拨: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x的取值范围. 教师追问(3):怎样解不等式,并用数轴表示解集?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追问(4):通过数轴,怎样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 教师追问(5):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什么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学生自学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测、概括和自学能力.并且渗透类比思想,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其解集的概念,利用数轴的直观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二)解法探讨 步骤归纳 例1 解下列不等式组

  学生尝试独立解不等式组,老师强调规范格式

  设问1:当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设问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学生总结归纳,老师适当补充,得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1)求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找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3)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和步骤.

  (三)应用提高 深化认知

  例2 x取那些整数值时,不等式5x+2>3(x-1)与

  都成立?

  设问1:不等式都成立表示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

  设问2:要求x取哪些整数值,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先合作交流,再独立解不等式组 设问3.怎样取值?

  学生在不等式组的解集范围内,取整数值.老师强调即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设计意图:通过例2可以让学生构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同时根据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特殊解,这是对学生解不等式组的一次提高训练.

  (四)归纳总结 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外反馈 教科书*题9.3第1,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初中数学教案11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挂图小棒圆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部分实物模型

  智能培养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4、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教学思路及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

  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初中数学教案12

从不同方向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相信经过大量的重复实验后得到的频率值确实可以作为随机事件每次发生的机会的估计值,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着的确定性内涵。

  2.使学生知道,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且在相同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但个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3.培养学生合作学*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频率与机会的关系。

  难点:如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教学准备数枚相同的图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我们已经知道:实验是估计机会大小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某事件出现的频率,当频率值逐渐稳定时,这个值就可以作为我们对该事件发生机会的估计。

  实际上,在前面的问题中,即使不做实验,也可以设法预先推测出事件发生的机会,为什么还要花大量时间去进行实验呢?

  下面让我们看另一类问题:

  一枚图钉被抛起后钉尖触地的机会有多大?

  二、分组实验

  1.两个学生一个小组,一人抛掷,一人记录

  每个小组抛掷40次,记录出现钉尖触地的频数

  教师负责把各小组的结果登录在黑板上

  2.然后把每小组的结果合起来,分别计算抛掷80次、 120次、 160次、 200次、 240次、 180次、 320次、 360次、 400次、 480次、 520次、 560次后出现钉尖触地的频数及频率

  3.列出统计表,绘制折线图

  4.根据实验结果估计一下钉尖触地的机会是百分之几?

  5.课本第105页表15.2.1和图15.2.2是一位同学在抛掷图钉的实验中画的`统计表和折线图。这与你实验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三、深入思考

  如果两个小组使用的是两种不同形状的图钉,那么这两种图钉钉尖触地的机会相同吗?

  能把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合起来进行实验吗?

  四、概括小结

  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

  1.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如,以同样的方式抛掷同一种图钉。

  2.在相同的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但每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五、用心观察

  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那么,总共要做多少次实验才认为得到的结果比较可靠呢?

  观察课本第105页表15.2.1和图15.2.2 。

  当实验进行到多少次以后,所得频率值就趋于*稳了?

  ( 小结:实验到频率值较稳定时,结果比较可靠。这个频率值也就可以作为这个事件发生机会的估计值。 )

  六、巩固练*

  课本第107页练*第1 、 2题。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你解决的?

  注意: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八、布置作业

  1 、课本第108页*题15.2第2题

  2 、课本第106页做一做

  2 、数字之积为奇数与偶数的机会

初中数学教案13

  4.1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

  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

  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情绪,营造学*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

  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推陈出新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5x?2y?22,2a?3b?20,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板书:二元一次方程)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小试牛刀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x2?y?0(2)12a?b?2b?0(3)y?x(4)x??123y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

  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x,y,记做x?,若未知数设为a,b,记做

  ?y?

  4、再试牛刀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a?3b?20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a?4a?5a?0a?100

  b?3b??1020b??b?6033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3x?2y?10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6、动动笔头巩固新知

  独立完成课本第81页课内练*2

  三、你说我说清点收获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四、知识巩固

  1、必答题

  (1)填空题:若mxy?9x?3yn?1?7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x?2y?5变形正确的有2

  10?xx?10①x?5?4y②x?10?4y③y?④y?44

  (3x?7是方程2x?y?15的解。()(2)多选题:方程

  y?1

  x?7

  (4)判断题:方程2x?y?15的解是。()y?1

  2、抢答题

  是方程2x?3y?5的一个解,求a的值。(1)已知x??2

  y?a

  (2)写出一个解为x?3的二元一次方程。

  y?1

  3、个人魅力题

  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根据题意列方程:5x?2y?22你能完成这道题目吗?

  五、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教案14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

  (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师: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新知识的“导火索”,引起学生的学*兴趣,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而且“会学”“乐学”。)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师: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划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师:根据概念,你觉得二元一次方程应具备哪几个特征?

  活动:你自己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快速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①x2+y=0②y=2x+

  4③2x+1=2x ④ab+b=4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子的活动去把“项的次数”形象化。)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师:前面列的两个方程2x+y=36,2x+3y=16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吗?通过方程2x+3y=16,你知道易建联可能投中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师:你是怎么考虑的?(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得到x和y的值的,怎么证明自己的这对未知数的取值是对的)利用一个学生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让学生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记法。(学生看书本上的记法)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取值,猜x和y的值,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本质: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取值。引导学生看书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记法上体会“一对未知数的取值”的真正含义。)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对于2x+3y=16,你觉得这个方程还有其它的解吗?你能试着写几个吗?师:这些解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有三个: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检验一对未知数的取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其次是让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最后让学生感受如何得到一个正确的解:只要取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就可以代入方程算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也就是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如何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已知方程3x+2y=10,

  (1)当x=2时,求所对应的y的值;

  (2)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的值;

  (3)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4)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

  (5)当x=负2,0时,所对应的y的值是多少?

  (6)写出方程3x+2y=10的三个解.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引导学生体会“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实质是解一个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大显身手:

  课内练*第2题

  梳理知识,课堂升华

  本节课你有收获吗?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感想吗?3.作业布置

  必做题:书本作业题1、2、3、4。

  选做题:书本作业题5、6。

  设计说明

  本节授课内容属于概念课教学。数学学科的内容有其固有的组成规律和逻辑结构,它总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作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概念是数学课程的核心。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才能理解数学。二元一次方程作为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二类方程,形成概念并不难,关键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采用先让同学自己试着下定义,然后与教材中的完整定义相互比较,发现不同点,进而理解“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这句话的内涵。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解、不止一个解、无数个解”的渐进过程,感受到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并不能求出一对确定的未知数的取值,从而让学生产生有后续学*的愿望。

  在讲授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时候,采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流程,以期突破难点。首先抛出问题“这几个解你是如何求的”,

  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二元一次方程;其次学生归纳先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代入原方程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引导回到二元一次方程,假如x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方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谁的一元一次方程,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原来的二元一次方程;最后代入求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等号右边的那个算式,体会“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求值过程中的简洁性,强化这种代数形式。另外,在引导学生推导“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中,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和转化思想。

初中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 )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呢?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4)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

初中数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立体图形的翻折问题是高二《代数》(下)中立体几何的一个学*内容,它融会贯通于各种立体几何和几何体中,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体图形的翻折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于*面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几何体可由*面图形折叠而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面图形于折叠后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到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

  教学难点

  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发散思维的培养。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对一些简单几何体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求解空间角及空间距离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并且在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惯。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的互动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

  根据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注重开放与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行体系”的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生动的学*态度,关注学生的学*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翻折问题的解题方法,并会初步应用。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对立体图形的分析能力,并在设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面图形与折叠后的立体图形的对比,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的变化与联系观点,在解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将立体图形中的问题化归到*面图形中去解决的转化思想。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设想、导入课题。

  1、如图(图略),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原正方体中,有下列命题

  (1)AB与EF所在直线*行

  (2)AB与CD所在直线异面

  (3)MN与EF所在直线成60度

  (4)MN与CD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2、引入课题----翻折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如何突破难点,从而体现在*面图形中求解一些不变量对于解空间问题的重要性)。

  1、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让学生自己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进一步提出问题。

  (1)线段AE与EF的夹角为什么不是60度呢?

  (2)AE与FG所成角呢?

  (3)AE与GC所成角呢?

  (4)在此正四棱柱上若有一小虫从A点爬到C点最短路径是什么?经过各面呢?

  (通过对发散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培养精神及转化的教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折叠图与展开图的不同应用。)

  2、让学生观察电脑演示折叠过程后,再亲自动手折叠,针对问题做出回答。

  (1)E、F分别处于G1G2、G2G3的什么位置?

  (2)选择哪种摆放方式更利于求解体积呢?

  (3)如何求G点到面PEF的距离呢?

  (4)PG与面PEF所成角呢?

  (5)面GEF与面PEF所成角呢?

  (学生会发现这几个问题可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找到答案,然后让学生在折纸中找到这个三角形的位置,既而发现折叠过程中的不变量。)

  3、演示MN的运动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解题过程强调证PN垂直AB的困难性。与学生共同品位解出这道20xx高考题的喜悦的同时,引导学生用上题的思路能否更快捷地解出此题呢?

  (学生大胆想象,并通过模型制作确认想象结果的正确性,从而开辟一条简捷的翻折思想解题思路。)

  三、小结

  1、画*面图,并折前图与折后图中的字母尽量保持一致。

  2、寻找立体图形中的不变量到*面图形中求解是关键。

  3、注意培养转化思想和发散思维。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主要知识及学*活动,养成学*、总结、学*的良好学**惯,发散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外活动

  1、完成课上未解决的问题。

  2、对与1题折成正三棱柱结果会怎样?对于2题改变E、F两点位置剪成正三棱柱呢?

  (通过课外活动学*本节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中,有梯度性的先安排三个小题,让学生经历先动手、思考、预*这一学*过程,然后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并且适时发问的同时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方法。归纳总结解翻折问题的技巧和作为解题方法的优越性。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初中数学教案2

  问题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的,随便那个年级.20xx字.案例和反思

  1个回答 分类:数学 20xx-11-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2.3 *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行线的性质,它是*行线及直线*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行线,你能说出直线*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数

  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 因为a‖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①若∠1 = 110°,则∠2 = °.理由:.

  ②若∠1 = 110°,则∠3 = °.理由:.

  ③若∠1 = 110°,则∠4 = °.理由:.

  (2)如图,由AB‖CD,可得( )

  (A)∠1=∠2 (B)∠2=∠3

  (C)∠1=∠4 (D)∠3=∠4

  (3)如图,AB‖CD‖EF,

  那么∠BAC+∠ACE+∠CEF=( )

  (A) 180°(B)270° (C)360° (D)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

  如:∠1=54°时,∠2= .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 第69页 2、4、7.

  八、教学反思: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

  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m2。 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

  二、提出问题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

  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

  [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y=(10-8-x) (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x(20-2x)(0 <x <10=化为:

  y=-2x2+20x(0<x<10)……………………………(1)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 y=-100x2+100x+20D (0≤x≤2)……………………(2)

  三、观察;概括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关系式(1)和(2),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

  (1)函数关系式(1)和(2)的自变量各有几个?

  (各有1个)

  (2)多项式-2x2+20和-100x2+100x+200分别是几次多项式? (分别是二次多项式)

  (3)函数关系式(1)和(2)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来表示的)

  (4)本章导图中的问题以及P1页的问题2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讨论、交流,发表意见,归结为: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取得最大值。

  2.二次函数定义:形如y=ax2+bx+c (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a叫做二次函数的系数,b叫做一次项的系数,c叫作常数项.

  四、课堂练*

  1.(口答)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5x+1 (2)y=4x2-1

  (3)y=2x3-3x2 (4)y=5x4-3x+1

  2.P3练*第1,2题。

  五、小结

  1.请叙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2,许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二次函数来解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编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并写出函数关系式。

  六、作业:略

初中数学教案4

  知识技能

  会通过“移项”变形求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思考

  1.经历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过程,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画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

  2.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体会方程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解决问题

  能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和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

  经历观察、实验计算、交流等活动,激发求知欲,体验探究发现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通过移项解 “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知识回顾

  解下列方程:

  1. 3x+1=4

  2. x-2=3

  3. 2x+0.5x=-10

  4. 3x-7x=2

  提问:解这些方程时,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么形式?这些题你采用了那些变形或运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请大家解下列方程。

  出示问题(幻灯片)。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2、4题,板演同学讲解所用到的变形或运算,共同讲评。

  教师提问:(略)

  教师追问: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交流。

  本次活动中教师关注:

  (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运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列项求解方程。

  (2)学生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变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利用等式性质和合并同类项对方程进行变形,再现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两边同时乘以(除以,不为0)同一个数、合并同类项等运算,为继续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 问题探究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教师:出示问题(投影片)

  提问:在这个问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现有经验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尝试提问)

  学生:读题,审题,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1.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数和已知条件。(独立回答)

  2.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3.列代数式:x参与运算,探索运算关系,表示相关量。(讨论、回答、交流)

  4.找相等关系: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学生回答,教师追问)

  5.列方程:3x+20=4x-25(1)

  总结提问: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分析时,要经历那些步骤?书写时呢?

  教师提问1:这个方程与我们前面解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

  教师提问2:怎样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转化呢?

  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20.

  3x-4x=-25-20(2)

  教师提问3: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等式的性质1。

  归纳: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

  设问4:以上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于x=a的形式。

  教师提问5:解这个方程,我们经历了那些步骤?列方程时找了怎样的相等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关注:

  (1)学生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设未知数,列代数式,列方程,是否清楚?

  在参与观察、比较、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探究发现成功的快乐。

  活动三 解法运用

  例2解方程

  3x+7=32-2x

  教师:出示问题

  提问:解这个方程时,第一步我们先干什么?

  学生讲解,独立完成,板演。

  提问:“移项”是注意什么?

  学生:变号。

  教师关注:学生“移项”时是否能够注意变号。

  通过这个例题,掌握“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验“移项”这种变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规范解题步骤。

  活动四 巩固提高

  1.第91页练*(1)(2)

  2.某货运公司要用若干辆汽车运送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拉6吨,则剩余15吨;如果每辆拉8吨,则差5吨才能将汽车全部装满。问运送这批货物的汽车多少量?

  3.小明步行由A地去B地,若每小时走6千米,则比规定时间迟到1小时;若每小时走8千米,则比规定时间早到0.5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师按顺序出示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而生练*。

  教师关注:

  1.学生在计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x系数为分数时,可用乘的办法,化系数为1。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困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

  巩固“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反馈学生对解方程步骤的掌握情况和可能出现的计算错误。

  2、3题的重点是在新情境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活动五

  提问1:今天我们学*了解方程的那种变形?它有什么作用、应注意什么?

  提问2:本节课重点利用了什么相等关系,来列的方程?

  教师组织学生就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补充。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果不能,教师则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以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布置作业:

  第93页第3题

初中数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 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 500,

  所以x=50 000。

  答:原来有50 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

  (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 (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

  解这个方程:2x=10,

  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 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

  1.买4本练*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元,问练*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 802亿元,比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xx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初中数学教案6

  ①结合你对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次的理解,说一说你对一次函数中的“一次”的理解. ②k可以是怎样的数?

  ③你怎样认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一个常数b的`和即 Y=kx+b 定义:一般地,形

  如

  Y=kx+b( k,b 是常数,k≠0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

  b=0时,

  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例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①Y=X-6②Y=3X③Y=X2④Y=7-X

  学生独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例2、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

  解释与应用

  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①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中y(千米)与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式;②圆的面积y(厘米2)与他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③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月后这棵树的高度y(厘米)之间的关系式

初中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通过实例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比例系数的具体的意义.

  3.会通过已知自变量的值求相应的反比例函数的值.运用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值求相应自变量的值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点: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难点:例3要用科学知识,又要用不等式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错‖3‖)

  (1)一矩形的面积为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cm)和y(cm),变量y是变量x的反比例函数.(2)圆的面积公式s??r2中,s与r成正比例.(3)矩形的长为a,宽为b,周长为C,当C为常量时,a是b的反比例函数.方形的边长为x,高为y,当其体积V为常量时,y是x的反比例函数.(4)一个正四棱柱的底面正

  定时,商和除数成反比例.(5)当被除数(不为零)一

  (6)计划修建铁路1200km,则铺轨天数y(d)是每日铺轨量x(km/d)的反比例函数.

  2、思考:如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3,则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

  (2)当m为何值时,函数4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y?2m?2关键是确定比例系数!x

  二.新课

  1.例2:已知变量y与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9,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小结:要确定一个反比例函数y?k的解析式,只需求出比例系数k。如果已知一对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x

  3时,y=2,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就可以先求出比例系数,然后写出所要求的反比例函数。2.练*:已知y是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当x=?

  3.说一说它们的求法:

  (1)已知变量y与x-5成反比例,且当x=2时y=9,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变量y-1与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9,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4.例3、设汽车前灯电路上的电压保持不变,选用灯泡的电阻为R(Ω),通过电流的强度为I(A)。

  (1)已知一个汽车前灯的电阻为30Ω,通过的.电流为0.40A,求I关于R的函数解析式,并说明比例系数的实际意义。

  (2)如果接上新灯泡的电阻大于30Ω,那么与原来的相比,汽车前灯的亮度将发生什么变化?

  在例3的教学中可作如下启发:

  (1)电流、电阻、电压之间有何关系?

  (2)在电压U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电流强度I与电阻R成哪种函数关系?

  (3)前灯的亮度取决于哪个变量的大小?如何决定?

  先让学生尝试练*,后师生一起点评。

  三.巩固练*:

  1.当质量一定时,二氧化碳的体积V与密度p成反比例。且V=5m3时,p=1.98kg/m3

  (1)求p与V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V=9m3时,二氧化碳的密度。

  四.拓展:

  1.已知y与z成正比例,z与x成反比例,当x=-4时,z=3,y=-4.求:

  (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当z=-1时,x,y的值.

  2.已知y?y1?y2,y1与x成正例,y2与x成反比例,并且x?2与x?3时,y的

  值都等于10,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五.交流反思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已知条件中明确告知变量之间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如例2;另一种是变量之间的关系由已学的数量关系直接给出,如例3中的I?

  六、布置作业:P4B组

  教学后记:

  U由欧姆定律得到。R

初中数学教案8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挂图小棒圆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部分实物模型

  智能培养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4、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教学思路及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

  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初中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

  2.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长“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用含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认识到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难点: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单项式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点。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现实情景中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材料中个体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抽象、概括单项式及相关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一张奔驰在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照片,并配上歌曲《天路》,边欣赏边向学生介绍青藏铁路所创造的历史之最。

  情境问题:

  青藏铁路西线上,在格尔木到**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青藏铁路的伟大成就,激发

  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一次情感教育。

  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2=200(千米)

  3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3=300(千米)

  t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t=100t(千米)

  注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若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 · ”或省略不写。

  如:100×a可以写成100a或100a。

  代数式: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等)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

  代数式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本节我们就来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代数式整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路程=速度×时间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历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观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

  思考: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独立完成),并观察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可交流讨论)。

  1、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体积是__.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则圆珠笔的单价是___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__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__。

  解:(1)6a2、 a3 (2)2.5x (3) vt (4)-n

  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6a 2=6·a·a a3=a·a·a 2.5x=2.5·x vt=v·t -n=-1·n

  单项式: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

  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实际背景出发,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和合作交流,获得数学猜想和数学经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火眼金睛

  下列各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不是?

  (1)a (2) 0 (3) a2

  (4) 6a (5)

  (6)

  (7)3a+2b (8)xy2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

  解剖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如:-3x的系数是 ,-ab的系数是 , 的系数是 。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如:-3x的次数是 ,ab的次数是 。

  小试身手

  单项式 2a 2 -1.2h xy2 -t2 -32x2y

  系数

  次数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是否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概念。

  单项式的注意点:

  (1)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应写在字母的___,且乘号可_________;

  (2)带分数作为系数时,应改写成_______的形式;

  (3)式子中若出现相除时,应把除号写成____的'形式;

  (4)把“1”或“-1”作为项的系数时,“1”可以__不写。

  行家看门道

  ①1x ②-1x

  ③a×3 ④a÷2

  ⑤ ⑥m的系数为1,次数为0

  ⑦ 的系数为2,次数为2

  设计意图:单项式的书写和表示有其特有的格式和注意点,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注意点。

  三、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例1: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 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

  (4)一台电视机原价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

  为 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0.9,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解:(1)12n,它的系数是12,次数是1

  (2) ,它的系数是 , 次数是2;

  (3)a2h,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

  (4)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5)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设计意图:学生能用单项式表示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试一试

  你还能赋予0.9a一个含义吗?

  设计意图: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式子更具有一般性,而且发散学生思维。

  大胆尝试

  写出一个单项式,使它的系数是2,次数是3.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不同程度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四、拓展提高

  尝试应用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48%,则女生人数是 ,男生人数是 ;

  (2)一辆长途汽车从杨柳村出发,3小时后到达相距s千米的溪河镇,这辆长途汽车的*均速度是 ;

  (3)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 千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单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能力提升

  1、已知-xay是关于x、y的三次单项式,那么a= ,b= .

  2、若-ax2yb+1是关于x、y的五次单项式,且系数为-3,则a= ,b= .

  设计意图: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乐趣。

  五、小结:

  本节课你感受到了吗?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1、单项式的概念: 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

  2、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系数:单项中的数字因数;

  次数:单项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3、会用单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注意列式时式子要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学*中不断进步,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结束寄语

  悟性的高低取决于有无悟“心”,其实,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去思考,去发现!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期盼,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六、板书设计

  2.1 整式

  单项式概念 探究 例1 多

  单项式的系数概念 观察交流 尝试应用 媒

  单项式的次数概念 能力提升 体

  七、作业:

  1.作业本(必做)。

  2. 请下面图片设计一个故事情境,要求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单项式表示,并且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选做)。

  设计意图:布置分层作业,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让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形式,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同时培养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八、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新知做好铺垫。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将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以启发引导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合作交流等学*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学*同类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3体验用尝试、检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贯穿整章,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尝试检验法”求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学*准备】

  1.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1)3

  (2)1;

  (2)x31;

  (3)3x5;

  (4)2xy4;

  (5)x31;

  (6)3x14.

  2.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需要我们进一步学*研究。

  【课本导学】

  思考一阅读并解答课本第114页“合作学*”的三个问题,思考:

  1.列方程就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原价为50元的衣服,按8折销售,售价是多少元?原价若为x元呢?

  (2)你能举例说明你对“物体在水下,水深每增加10米,物体承受的压力就增加

  (3)张明投进x个,那么“小杰投进的球的'个数”可以怎样表示?“3人一共投进的球数”怎样表示?

  你是怎么理解“三人*均每人投进14个球”这句话的?

  思考二观察你所列的方程,这些方程之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思考:

  1.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这些方程进行观察呢?说说你的想法。

  2.具有“合作学*”中所列方程一样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你能说说这个名称中“元”和“次”的含义吗?[练*]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

  1.『归纳』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应抓住哪几个关键特点?

  思考三阅读课本第114页倒数3行至第115页正文结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1)如果一个数是方程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一个数是方程350应该是多少?

  (3)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3m?2?1?m的解,你会怎么做?2.对方程2x12

  14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与14 3 1

  x500的解,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得到的值10 2x12

  14进行尝试求解时,你认为x必须是整数吗

  x可以取21吗20呢?x可以取10或者比10还小的值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练*]完成课本第115页课内练*

  2.『归纳』1.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步骤有哪些?

  2.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你觉得关键的步骤有哪些?【盘点收获】

  【学*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是等式(b)x1是方程(c)方程是等式(d)等式是方程

  2.下列式子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5x 1

  (b)ab8(c)1257(d)5x82x9 3

  3.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求该数的方程:

  (1)某数加上1,再乘以2,得6.

  (2)某数与7的和的2倍等于10.

  (3)某数的5倍比某数小3.

  4.某校初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己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设还需租用x辆,则可列出方程44x+64=328.

  (1)写出一个方程,使它的解是

  2.【作业布置】略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总是在“预设”与“生成”间交融进行,如何根据学情做好充分的预设,又根据课堂生成灵活应变,这既能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又能展示教师的教学功底.反刍本课,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反思与改进:

  1.忽略课堂“火花”,错失追问良机

  在交流对方程的共同特征探讨的环节,有一个同学直接说出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名称.【片断实录】

  师:讨论好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所归纳的特点.生8:这些等式都含有未知数的,用x或y来表示.师(板书):嗯,都含有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呢,有的地方是x,有的地方是y.还有呢?生8:还有黑板上的所有等式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师(惊喜):嗯,你都知道了所有的等式都是我们今天接下来要具体研究的一元一次方程,这位同学已经预*了呢.我们看,刚才这位同学归纳了:都含有未知数.那么请同学们看得更仔细一点,未知数在这里具有什么特征呢?

  不难看出,笔者在这里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的课堂即时生成资源,用一句“嗯,……,这位同学已经预*了呢.”轻轻带过,仍然拉着学生回到了预设的轨道“……,请同学们看得更仔细一点,未知数在这里具有什么特征呢?”如果当时直接问她“那么请你讲讲什

初中数学教案11

  一、内容特点

  在知识与方法上类似于数系的第一次扩张。也是后继内容学*的基础。

  内容定位:了解无理数、实数概念,了解(算术)*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方根,会求*方根、立方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实数简单的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二、设计思路

  整体设计思路: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表示----实数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实数运算),实数的应用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学*对象----实数概念及其运算;学*过程----通过拼图活动引进无理数,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说明如何表示无理数,进而建立实数概念;以类比,归纳探索的方式,寻求实数的运算法则;学*方式----操作、猜测、抽象、验证、类比、推理等。

  具体过程:

  首先通过拼图活动和计算器探索活动,给出无理数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入*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最后教科书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第一节:数怎么又不够用了: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借助计算器探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并从中体会无限逼*的思想;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第二、三节:*方根、立方根:如何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它的值到底是多少?并引入算术*方根、*方根、立方根等概念和开方运算。

  第四节:公园有多宽: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似值,为此这一节内容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五节:用计算器开方:会用计算器求*方根和立方根。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第六节:实数。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三、一些建议

  1.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关注学生对无理数和实数概念的意义理解。

  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重视学生的分析、概括、交流等能力的考察。

  3.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4.淡化二次根式的概念。

初中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知识目标)

  2、 会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能力目标)

  3、 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难点: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 具: 多媒体、棉线、三角板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观察电脑展示图,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兴趣。

  如何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过程:

  1、 一段拉直的棉线可*似地看作线段

  师生画线段

  演示投影片1:①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

  学生画射线

  ②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_

  学生画直线

  2、 讨论小组交流:

  ①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强调*似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线段、射线、直线是从生活上抽象出来的)

  ②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不同之处, 有哪些相同之处?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3、 问题1:图中有几条线段?哪几条?

  “要说清楚哪几条,必须先给线段起名字!”从而引出线段的记法。

  点的记法: 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自己想办法表示射线,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比较如何表示合理

  射线的记法:

  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

  ① 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 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强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来表示它们时的区别

  (我们知道他们是无限延长的,我们为了方便研究约定成俗的用上面的`方法来表示它们。)

  练*1:读句画图(如图示)

  (1) 连BC、AD

  (2) 画射线AD

  (3) 画直线AB、CD相交于E

  (4) 延长线段BC,反向延长线段DA相交与F

  (5) 连结AC、BD相交于O

  练*2:右图中,有哪几条线段、射线、直线

  4、 问题2 请过一点A画直线,可以画几条?过两点A、B呢?

  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问题3 如果你想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至少需要几根图钉?

  为什么?(学生通过操作,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

  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来。

  5、 小结:

  ① 学生回忆今天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进一步清晰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② 强调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方法的掌握

  6、 作业:①阅读“读一读” P121

  ②*题4的1、2、3。4作为思考题

初中数学教案1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准确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

  3.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区别单项式与多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德育渗透点

  在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单项式和多项式在前二章,特别是第一章已有新接触,本节课来研究多项式的概念可谓水到渠成,体现了数学的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以训练为主,注重尝试指导.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多项式有关概念→练*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多项式的概念及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2.难点:多项式的次数的确定,以及多项式与单项式的联系与区别.

  3.疑点:多项式中各项的符号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多项式有关概念,教师出示巩固性练*,学生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引入,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单项式的有关概念,同学们看下面一些问题.

  (出示投影1)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是单项式的请指出它的系数与次数.

  , , ,2, , , ,

  2.圆的半径为 ,则半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半圆的总长为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可以进行抢答,看谁想的全面,回答的准确,教师对回答准确、速度快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法说明】让学生通过1题回顾有关单项式的一些知识点,再通过2题中半圆周长为 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内容.

  师:上述2题中,表示半圆面积的代数式是单项式吗?为什么?表示半圆的周长的式子呢?

  学生活动:同座进行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师:谁能把1题中不是单项式的式子读出来?(师做相应板书)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 , , 对于这些代数式的结构特点,由小组选代表说明,若不完整,其他同学可做补充.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像以上这样的式子叫多项式,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多项式,上面几个式子都是多项式.

  [板书]3.1整式(多项式)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什么叫多项式.可让学生互相补充.

  教师概括并板书

  [板书]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师:强调每个单项式的符号问题,使学生引起注意.

  (出示投影2)

  练*:下裂代数式 , , , , , ,

  , , 中,是多项式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学生抢答以上问题,然后每个学生在练*本上写出两个多项式,同桌互相交换打分,有疑问的提出再讨论.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式子特点,讨论归纳多项式的概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多项式的'概念是本节教学重点,为使学生对概念真正理解,让学生每个人写出两个多项式,可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

  师:提出问题,多项式 、 , , 各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得到的?每个单项式各指的是谁?各是几次单项式?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否定与纠正.

  师:在 中,是两个单项式相加得到,就叫做二项式,两个单项式中, 次数是1, 次数是1,最高次数是一次,所以我们说这个多项式的次数是一次,整个式子叫做一次二项式.

  [板书]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 , ,应怎样称谓,然后找学生回答.

  师:给予归纳,并做适当板书:

  [板书]

  学生活动:通过上例,学生讨论多项式的项、次数,然后选代表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就叫做几项式.每一项包含它的符号,如 中, 这一项不是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叫做多项式次数,即最高次项是几次,就叫做几次多项式,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对以上几个多项式的感知,学生对多项式的特片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逐步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一些结论,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

  (出示投影3)

  1.填空:

  2.填空:

  (1) 是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是_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 的常数项是___________.

  (2) 是_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_.

  学生活动:1题抢答,同桌同学给予肯定或否定,且肯定地说出依据,否定的再说出正确答案;2题学生观察后,在练*本或投影胶片上完成,部分胶片打出投影,师生一起分析、讨论,对所做答案给予肯定或更正.

  【教法说明】在此组练*题中,1题目的是以填表的形式感知一个多项式就是单项式的和,多项式的项就是单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关系,避免死记硬背概念,而不能准确应用于解题中的弊病.2题是在理解概念和完成1题单一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

  (四)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整式》一节中“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在掌握多项式概念时,要注意它的项数和次数.前面我们还学*了单项式,掌握单项式时要注意它的系数和次数.

  归纳: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板书]

  说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出多项式、单项式,然后再提出它们统称为整式,并做了述板书,使所学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巩固练*:

  (出示投影4)

  下列各代数式:0, , , , , , 中,单项式有__________,多项式有____________,整式有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观察后学生回答,互相补充、纠正,提醒学生不能遗漏.

  【教法说明】数学要领重在于应用,通过上题的训练,可使学生很清楚地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区别与联系,它们与整式的关系.

  (五)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5)

  1.单项式 , , 的和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2. 是_______次________项式 是__________次_________项式,它的常数项_________.

  3. 是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最高次项是_________,最高次项的系数是_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__.

  4. 的2倍与 的*方的 的和,用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填单项式或多项式).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先独立在练*本上完成,然后小组互相交流补充,最后小组选出代表发言.

  师:做肯定或否定,强调3题中最高次项的系数是 , 是一个数字,不是字母,因为它只能代表圆周率这一个数值,而一个字母是可以取不同的值的.

  【教法说明】本组是在前面掌握了本节课基本知识后安排的一组训练题,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特别是对 这个数字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自编题目练*:

  每个学生写出6个整式,并要求既有单项式,又有多项式,然后交给同桌的同学,完成以下任务,①先找出单项式、多项式,②是单项式的写出系数与次数,是多项式的写出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数是什么?常数项是什么,然后再互相讨论对方的解答是否正确.

  【教学说明】自编题目的训练,一是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师:通过上面编题、解题练*,同学们对整式的概念有了清楚的理解,下面再按老师的要求编题,编一个四次三项式,看谁编的又快又准确,再编一个不高于三次的多项式.

  学生活动:学生边回答师边板书,然后学生讨论是否符合要求.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多项式项数、次数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八、随堂练*

  1.判断题

  (1)-5不是多项式( )

  (2) 是二次二项式( )

  (3) 是二次三项式( )

  (4) 是一次三项式( )

  (5) 的最高次项系数是3( )

  2.填空题

  (1)把上列代数式分别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 , ,0, , ,

  ; ;

  ; ;

  .

  (2)如果代数式 是关于 的三次二项式则 , .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149页*题3.1A组12.

  (二)选做题:课本第150页*题3.1B组3.

  十、板书设计

  随堂练*答案

  1.√ × × √ ×

  2.(1)单项式 ,多项式 ;

  整式 ;

  二项式 ;

  三次三项式 ;

  (2) , .

  作业答案

  教材P.149中A组12题:(1)三次二项式 (2)二次三项式

  (3)一次二项式 (4)四次三项式

初中数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引入

  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

  ①几何意义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

  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a表示数,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表示为:

  指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3.例题精讲

  例1.求8,-8,,-的绝对值。

  按教材方法讲解。

  例2.计算:|2.5|+|-3|-|-3|.

  解:|2.5|+|-3|-|-3|=2.5+3-3=6-3=3

  例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求这个数。

  解:∵|2|=2,|-2|=2

  ∴这个数是2或-2.

  五、巩固练*

  练*一:教材P641、2,P66*题2.4A组1、2.

  练*二:

  1.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是____.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

  3.已知|2x-1|+|y-2|=0,求代数式3x2y的值。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几何与代数两个方面说明了绝对值的意义,由绝对值的意义可知,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教材P66*题2.4A组3、4、5.

初中数学教案15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行为,学*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5)

——小学数学教案菁选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90-92页例5-6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认识几时几分

  2、通过活动,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养成珍惜时间 的好*惯。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钟表、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复*

  1、放收音机正点报时的声音

  2、教师:同学门,你们听见了什么?

  3、出示钟表图,让学生说

  二、探究新知

  (一) 学*例5

  1、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几时、几时半了,下面钟表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出示例5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你认为应该怎样认?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时针超过了几格,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分?

  在认时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

  (二) 学*例6

  1、 教师:出示例6图,学生认时间

  2、看,小熊还等大家来帮他们写一写,你会吗?

  3、抽学生板书,并说方法

  4、教师教写法

  先写几时,再写:,再在:的后面写几分,几分要占两位

  注意:不是冒号,要写在中间

  5、书91页,学生练*

  三、在活动中体会

  1、出示时间,学生边说边拨

  8:10分 11:15 7:35 3:08

  学生边说边拨

  2、同桌练*

  3、帮助动物纠正错误

  课堂活动3题,学生仔细观察,有错误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说?

  4、联系生活实际,估计时间表

  你们喜欢看那些电视节目?

  这些节目在什么时间播出,请你填写节目时间表,

  学生活动

  四、课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理解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学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弄清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明确两步应用题的特征,加深理解。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基本训练

  (1)出示:白兔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

  红花有25朵,黄花比红花少10朵,?

  足球有12个,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3倍,?

  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2、出示:

  粮店运来面粉240袋,

  ,运来的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袋?

  让学生读题,讨论:可以补哪些不同的条件?

  二、新授:

  1、出示:

  (1)大米180袋

  (2)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60袋

  (3)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少60袋

  (4)运来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3倍,

  2、学生列式口答

  4、其余3题,学生尝试解答。

  5、学生质疑问难,集体订正

  6、讲解第7题

  学生说一说要求运来的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袋?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要先算什么?(同桌互说)

  7、提问:240+70=310(袋)求的是什么?240+310呢?

  8、第(3)(4)题学生说说两题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9、比较: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

  1、第100页第1题

  学生列式解答,思考:要求合唱组和舞蹈组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先算什么?

  2、第100页第2题

  学生列式解答,同桌互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第101页第1题

  说出图意,列式解答。

  四、作业:

  第101页(2)、(3)。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教学内容:P48—49例1“做一做”练*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观察、小组合作交流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突破重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复*

  1、指名口算,并说一说用的哪一句口决

  ①12÷3 8÷4 16÷4 24÷6

  25÷5 30÷6 18÷3 20÷5

  ②复*7、8、9的乘法口决(用卡片)

  我们学*了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方法,今天我们学*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看谁最聪明,表现更好。

  二、情境激趣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正忙着布置教室,过自己的节日,看!小朋友准备些什么呢?(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互相说一说:分成几组,每组同学有什么任务?再指名汇报。

  ①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56面旗,要挂成8行。

  ②第二小组的同学做了49颗星,要分给7个小组。

  ③第三小组的同学带来了27个彩球,每9个摆成一行。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例1画面。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均每行挂几面?

  要求:①我们认真读第一题找出它给出的条件,把问题补充完整,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列出算式:56÷8=

  怎样算,先自己说,再告诉同桌,再指名说。

  (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每组叫一个同学汇报。)

  (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答:*均每行挂7面。)

  板书:56÷8=7 七八五十六

  ②变换题中的条件:要是挂成7行呢?

  让学生列算式,说一说怎样算。

  板:56÷7=8 因为七八五十六 所以56÷7=8

  比较一下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一句口决可以做两道除法算式)

  2、①出示第二、三道题,先把问题补充完整,再让学生列出算式。

  我们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几颗?

  49÷7=7 (因为七七四十九,所以49÷7=7 )

  这句口决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吗?(不能,因为除数和商一样。)

  ②出示:我们带来了27个汽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用除法计算。)

  算式:27÷9=3 (因为三九二十七 所以27÷9=3)

  这句口决还可以写一道除法算式吗?(可以,27÷3=9)

  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帮小朋友解决了数学有问题,而且进一步利用乘法口决来求商。以后在计算除法中,只要能够熟记口决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的例3、例4,第3页做一做,练*一第10~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会用0补足;

  使学生初步掌握“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在积中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如何用“0”补充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7×0.84.2×0.31.3×0.5

  口算并说说怎样想的?

  2、指名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把下面各数缩小1000倍

  12.5256103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0.056×0.15

  (1)启发提问:①怎样列竖式?要不要小数点对齐?为什么?

  ②怎样把0.056×0.15转化成整数乘法?

  ③按整数乘法乘出来的积,比原题的结果扩大了多少倍?

  ④要得到原来的积,该怎么办?

  ⑤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

  (2)强调:计算小数乘法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要在小数的前面补零。

  注意:先点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零

  (3)验算:交换因数位置后让学生说说0.056×0.15、

  0.15×0.056各求的是什么?然后进行检验。

  (4)练一练

  1.3×0.050.025×1.8

  2、教学例4

  (1)指名读题

  (2)列出算式:这题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3)说说18.5×2.4表示什么意义?

  (4)指出:以前表示两个数的位数关系的都是整数,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就象这里,18.5的`2.4倍就是求18.5的2倍和18.5的十分之四合起来是多少?

  求18.5的2倍用乘法,求18.5的十分之四用乘法,因而求

  18.5的2.4倍也用乘法。

  (5)算出得数(学生自练后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3、观察例3,例4,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1)小组讨论并填表:当积小于被乘数时,乘数有了什么特点?(与1比较是怎样的关系)

  当积大于被乘数时,乘数有了什么特点?

  为什么有这种规律?

  (2)做一做

  先判断一下,积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

  1、P5第10题小组形式,小组长报题,组员抢答

  汇报情况,共同纠正易错题,择题说说口算步骤

  2、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0.2812.2

  ×0.5×0.5

  ───────────

  0.014061.0

  3、P5第12题做在书上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每道题对错的理由

  4、P5第13题自练后评讲

  四、全课

  今天学*的小数乘法,在点小数点时碰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大还是小?反过来呢?

  五、布置作业

  P5第11题

  六、板书

  一个数乘以小数

  例3注意点

  计算过程表格

  例4

  计算过程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过程,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货物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活动中初步感受方程,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体验用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快乐,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方程,学会解只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一步计算的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用列方程、解方程的方法也能把一些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困难的问题,很容易解决。这节课我们就学*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

  师: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和我们过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样,首先要审题。(板书:审题)

  题中告诉我们哪些已知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过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审题后要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也要分析数量关系,所不同的是,现在我们要找一个数量关系式。(板书:找等量关系式)

  (3)过去我们解决问题时是想怎样从已知的推算出未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未知的数设为X。(板书:设未知数)可以这样写:先写“解”字,表示解题的过程,而设小军的跳高成绩为X米这句话必须写下来,否则,人家就不知道你下面列出的方程是什么意思。

  (4)谁能根据我们找到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板书:列方程)

  (5)下面我们用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了。(板书:解方程)

  请学生上黑板板书。

  强调:因为在设的前面已经写上了“解”字,所以在接方程时不再需要写“解”字了。

  (6)、因为这里是解决实际问题,在求出答案后,还应该像过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样写上答句。(板书:写答句)

  (7)、在问题解决后要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合理。突出两点:第一是看方程列的是否合理,第二是看解方程是否正确。(板书:检验)

  2、练一练:第一题

  3、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

  (1)、小明打一1200个字的文章,已经打了一些,还剩下280个字没打。小明打了多少个字?

  (2)、学校为扩充图书资料,今年计划投入 资金1.2万元,是去年的1.6倍。去年投入资金多少万元?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7.2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试一试: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一头蓝鲸重165吨,大约是一头非洲象的33倍。这头非洲象大约重多少吨?(列方程解答)

  5、练一练:第二题

  三、全课:

  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2、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还有那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欣赏〕

  片段一(序幕部分)

  师:〔出示一个圆柱体(用一个圆柱体外壳套住一个圆锥体)〕这是一个圆柱体,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生:(生边说师边板书)

  师:现在老师用一块布把这个圆柱体遮住(边说边演示),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这个圆柱体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到圆心时,那么这个圆柱体将变成怎样的一个物体呢?你能试着描述一下?

  生1:下面大大的,上面尖尖的。

  生2:下面是圆形,上面是一个顶点。

  生3:下面是圆形的,上面是尖尖的,旁边是一个曲面,从上到下慢慢变大。

  师:你们能在本子上把这个物体的形状试着画下来?(叫一生到黑板上画)

  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锥体)

  师:现在看一看,老师能不能把这个圆柱体变成你们说的或画的那样?

  (师喊一、二、三,揭开遮在圆柱体上面的布,露出一个圆锥体)

  生(惊奇):哇!(然后一起鼓掌)

  师:像你们说的或画的那样吗?

  生:像。

  师:这个物体叫圆锥体。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圆锥体的有关知识。(师边说边板书:圆锥的认识)

  片段二(终曲部分)

  在学完圆锥体的特征后,临*下课前7分钟,教师模仿《幸运52》设计一个抢答游戏环节。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巳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抢答游戏,游戏规则是:在老师描述的过程中,你们就可以进行抢答,看看是我们学*过的哪种立体图形?不一定要等老师题目全部叙述完,看哪组同学回答的又对又快。

  师:请从我的描述中回答,这是什么形状?这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三个面,其中一个面是曲面,沿着它的高将它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生:圆柱体。(在老师还没说完学生就马上回答出)

  师:这也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生1:长方体。(生没等教师说完抢着举手说)

  生2:也有可能是正方体。

  师:为什么也有可能是正方体呢?

  生:正方体也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师:那么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呢?请接着听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正方体。(抢着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师:这还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两个面,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生:圆锥体。

  师:这还是一种立体图形,它有十二条棱,八个顶点,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也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生:长方体。(生几乎抢着举手说)

  师:这是一种立体图形,沿着它的高切开,可以得到两个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切面。有时也可能是两个完全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生:圆锥体。(等学生说完,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圆锥体萝卜演示给学生看)

  (每道题出后,下面的学生都抢着举手回答,高潮迭起)

  〔反思〕

  一、序幕扣人心弦。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蕴育着成功。一堂课好的序幕如同吸铁石,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为后面成功进行教学奠定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础。

  课始,教师用一块布遮住圆柱体,让学生想像,当圆柱体的上底面慢慢的缩小到圆心时,这个圆柱体将变成一个怎样的物体?在学生说出或画出这个物体的形状时,无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独辟蹊径,巧妙地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魔术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在惊讶中不知不觉步入这节课所学*的圆锥体,主动参与到研究圆锥体特征的状态之中。教者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学*数学的欲望与内在的动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终曲高潮迭起。

  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因此,一堂课精彩的终曲如同压轴戏,可以把课堂气氛再度推向高潮,让学生保持继续探索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并在其情感的`驱使下进行新的认知活动。

  课尾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学*效率比较低的时候。在此时,教师巧妙的将练*内容蕴含于抢答游戏中,使原先枯燥、单调的练*过程转化成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通过这个抢答游戏,不仅复*过去所学的知识,也将本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特别是最后一道抢答,极大的考验了学生的想像力;通过这个抢答游戏,也将学生的参与热情推到极点,学生的知识被激活,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励,取得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效果。这样的课堂又何愁不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这两个片段,教者能在趣字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在教学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我们的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这样,才会是课伊始、趣已生,课结束、趣犹存。从而做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买鲜花”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2.能正确掌握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计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重难点

  探索“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展示情景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肯定。

  二、尝试、对话

  1、说一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根据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自由在班级里交流。

  (3)教师根据汇报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2、算一算。

  通过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师放手,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小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书汇报。

  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引导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因为必须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卖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综合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说说: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为什么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因为必须先算卖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释应用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1)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计算。

  (3)议一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3.完成练*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说课内容:

  《国土面积》这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第6——7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的第三节课,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二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以及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本单元学*的内容是学*万以上的大数。《人口普查》是在认识计数单位“十万”、数位顺序表及更大的数的基础上学*大数的读写。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书的良好*惯。

  2.情感与态度:经历自主探索大叔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与概括的思维的能力。

  3.解决问题:密切大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由于四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结合具体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的读写大数,同时培养认真读写书的良好*惯。

  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我综合运用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主动探究的;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如自主尝试、验证……

  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小组合作学*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起航,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设计意图:以20xx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现实背景,谈话导入,进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

  二、组织自主学*。

  1、提出学*任务“怎样读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数?”

  2、根据数位顺序表,结合万以内数的读法探索。

  3、小组交流分享,感受读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从学生的现实学*状况入手,给学生准备独立尝试的学*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独立探索,根据数位顺序表,读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数并在小组交流分享,感受读法。)

  三、小组合作,完成中卡。(明确目标:每组根据要求探索“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出示单元组活动要求。

  2、根据先前归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数的读法。

  3、教师补讲,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老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把各自成果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在发言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做补充,多帮助学困生,教师巡视,辅导学*困难的小组,最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课件演示)。

  四、巩固应用,正确的读写大数。

  1、引导学生把数分级,然后一级一级的仔细读;

  2、先独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

  提示:汇报时,我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学生畅谈收获,开展评价活动。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学生交流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本节课上还存在的问题,今后去弥补。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26583000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43~44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学*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老师发现你们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知道你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吗?你知道它们的价格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有关买衣服的问题。(板书: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妈妈带着玲玲去买衣服的情境。出示裤子标价“28元”,营业员阿姨说:“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玲玲的妈妈问营业员:“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提问:从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

  谈话: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画这样的3份长?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指名到黑板上画。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上衣的价格一共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出括号,写上问号)。

  这样线段图就画完了,谁能指着线段图的每一部分说说表示的意思?

  谈话:这个问题需要几步计算来解决?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如果不会解答,可与同桌讨论后再解答。

  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教师板书)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学生一般先求上衣的价钱,再求一套衣服的价钱)

  提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没有不同的算法,教科书上的第二种解法不再教学。如果有学生说到第二种解法,先让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再让学生指着线段图说一说“1+3”表示的意思,即裤子的价钱是1个38元,上衣的价钱是3个28元,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所以第二步用28×4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妈妈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出示问题: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指名读问题。

  (2)谈话:我们先看线段图,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你能指出要求的是哪部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

  会解答吗?做在练*本上。指名板演。

  (3)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提问:有用第二种方法解答的吗?如果没有,不再教学这种解法,如果有第二种解法解答的,让学生板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比较。

  提问:这两道是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学生回答时,把课题板书完整。

  三、组织练*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是求什么。

  独立解答后交流是怎样解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

  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做什么?

  学生各自填表。

  全班共同校对。

  4.补上合适的条件。

  养牛场里有黄牛25头,________,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

  (1)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

  (2)补上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5.出示情境图。

  编一道用今天学*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3.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板书设计

  辨认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6)

——小学数学教案菁选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同学在前几册教材里已经陆续学*了一些较小的长度单位和较小的质量单位。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他们就基本掌握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二年级(上册)

  认识米和厘米,1米=100厘米。

  二年级(下册)

  认识分米和毫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三年级(上册)

  认识千克和克,1千克=1000克。

  三年级(下册)

  认识千米,1千米=1000米;认识吨,1吨=1000千克。

  本单元编写了两道例题、两次“想想做做”、一个练*和一次实践活动。另外还有一道考虑题,设计最优的运输方案。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关于计量和丈量工具进步发展的历史事实。具体布置是先教学千米,后教学吨。

  1.认识千米。

  例题先出示四幅画面,显示千米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结合这些画面告诉同学:

  计量路程或丈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这些画面和这句话,给同学一个鲜明的印象:

  计量很长的路或很长的长度时,要用千米作单位。教学时要给同学讲讲画面中标志的意思,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南京还有98千米,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还要让同学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这在生活中和后面的数学练*中经常使用。

  教材接着讲1千米有多长,教学的重点是协助同学感知1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先联系学校操场上的跑道,告诉同学1 000米就是1千米。由于多数学校都有100米长的直跑道,同学对100米已有具体的感知,所以“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既让同学对1千米是多长有初次感性认识,又讲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材继续让同学联系自身学校的跑道一圈长是200米、250米还是400米,通过简单的推算,算出跑道几圈的长正好是1千米,又一次空虚对千米的感性认识。要注意,这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根据自身学校的跑道一圈的长度,重点进行一次推算就可以了,另两次推算不必都进行。不过,重点进行的那次推算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教材这样的布置,较好地落实了《规范》的要求:

  让同学体会1千米,也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想想做做”紧紧扣住体会1千米而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训练,又注重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学考虑。第1题结合看路线图再次突出1千米就是1000米。第2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把20xx米换算成2千米,为第3题作铺垫。第4题通过选用适当的单位,体会米和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往往是不同的,积累一点正确使用单位的经验。第5题以比较数的大小为基础进行长度的.比较。第6题教学看铁路路线图,并进行有关千米的笔算和估计。在交通路线图上,依据已知一段的实际长度,估计其他路段的长度是十分实用的技能。教学时,不求同学估计得很精确,但要充沛地交流估计的方法和考虑,激发估计的兴趣。

  2.认识吨。

  教材中关于吨的编写思路与千米很相似,也从几幅画面引入吨。首先告诉同学港口码头上的大批货物、列车要装运的大宗物品、集装箱里的货物,都要用吨作计量的单位。接着利用画面配合文字叙述的方式展现了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是1吨。形象具体地讲了1吨,以和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教材充沛考虑到同学体会1吨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收集了一些实际的素材继续协助他们积累对1吨的感性认识。这些素材有40个小同学的体重、1000棵白菜、2头牛、20包水泥、5桶油、10头猪,它们的总重分别都是1吨。通过这些常见的、熟悉的素材,联系生活体验,有助于同学发生对1吨的体会。特别要注意的是教材还让同学从1桶水10千克推算几桶水1吨,从2块砖5千克推算几块砖1吨,加强1吨是1000千克的认识。充沛地利用熟悉的10桶水、200块砖体会1吨有多重。

  “想想做做”第5题,通过填写合适的单位,让同学再次感受吨是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时使用的单位。第6题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关于吨的四则计算。

  练*六的前两题是知识整理,其中第1题通过填写单位,使同学明白吨和千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千米和米都是计量长度的单位,长度与物重是不同的量,要使用不同的单位。第2题练*单位换算,既有本单元教学的吨与千克、千米与米的换算,还有前几册教学的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的换算,是一次对计量单位的整理活动。第3~6题解决实际问题,联系了空间与位置、时间计算等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与日常生活结合得很好。第7~9题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节约资源的教育。

  《了解千米》是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仍然紧扣体会1千米设计。在“走走看看”栏目里布置的活动能激起同学的兴趣,协助同学对1千米形成更丰富的体验。在“查查填填”栏目里,引导同学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资料,既空虚活动内容,又培养自主学*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23页例5,练*五第2~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学*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

  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

  1.基本练*

  (1)练*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

  (1)练*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五第4题:学生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练*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

  3.发展练*

  练*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4.课堂作业

  练*五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 法:演示法、讲解法

  学 法:观察法、说一说、写一写

  课前准备:计数器1个、100以内数目表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6分)

  1.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三、新授。(17分)

  1.教学例4。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2)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左边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

  (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2)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 ○ 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四、跟踪练*。(8分)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3560719019100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47○37 88○90 □<95>66

  35○36 61○59 □<75>□

  3、游戏题:找朋友

  五、堂清练*(8分)

  1、比大小,在○填上“>”、“<”或“=”

  18○24 56○46 35○40 78○72

  24○42 69○96 18○81 84○9个一

  2、把下面的数按要求排列顺序

  43 21 38 79 100 880

  > > > > > >

  < < < < < <

  六、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行:十位相同

  列:个位相同

  28○35 48○43 78○87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会根据统计的要求,收集、整理数据,并能制作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表作出分析、预测或判断和决策。

  3、培养学生统计的意识,并能应用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感悟统计的方法。

  重点: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并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

  难点:怎样去实际收集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作出预测或决策。

  教学过程:

  一、统计本班学生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1、同学们,双休日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并板书:体育运动、玩电脑、学音乐、看书学*、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呢?(生:要进行调查和统计)

  (板书课题:简单的统计)

  3、怎样进行统计呢?(讨论得出:可以划正字,或举手数一数等)

  4、请小组统计员统计每种情况的人数。(各组当堂推选出统计员,要求进行统计)

  5、师总结:刚才统计员通过举手数出了每种情况的人数,这个过程叫收集数据,为了科学准确,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收集数据,不重复,不遗漏)

  6、请大统计员把每种情况的人数进行分类整理,把各种情况的人数加起来(指定全班统计员整理并合计)。这个过程叫整理数据(板书:整理数据)

  7、把统计出来的数据整理到一张表格里去,这张表格叫做统计表,叫什么统计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欢做什么的情况统计表)。学生回答每种情况的人数,教师填好统计表,并填好合计人数。是什么时间制作的?(注上制表时间)。这个过程叫做制作统计表。

  8、看了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刚才我们对这张统计表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断、预测和决策。(板书: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

  9、 你统计了我们一个班的情况,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准确呢?还要统计什么?(还要统计其他班级的情况)。统计的数据越多,我们得到的情况就越准确。

  【评析:统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作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学*的动机。通过对情况的真实分析,引发学生的真情流露,学生想说敢说,非常投入。教师注意把统计的过程随教学过程充分展示出来,渗透自然,学生乐于接受。对统计表的分析注意了开放性,让学生扮演统计员的角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再创造的过程,使课堂成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乐园。】

  二、统计听课老师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情况。

  今天来了许多听课老师,老师们在双休日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你打算怎样知道听课老师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统计)怎样进行统计呢?

  (1)请每小组打开信封,看一遍,要求我们干什么?

  (2)请每个小组商量一下,怎样合作统计?

  (3)学生汇报打算怎样调查。怎样问老师?(提醒学生要有礼貌)

  (4)学生到听课教师中去调查统计,收集数据。

  (5)填好手中的统计表,汇报统计情况,你得出什么预测?

  (6)把同学们和老师们星期日里最喜欢做什么的两张统计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师把数据合在一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

  【评析:本环节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身体验统计的过程,在统计活动中,感悟统计的价值。(1)让学生把学到的统计方法应用到实际统计活动之中,随学随用,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做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实际数学化。(2)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讨统计的方法,学生畅所欲言。统计的办法是学生想出来的,数据是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出来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3)对学生双休日活动情况统计表与教师双休日活动统计表进行对比分析,并把二者合二为一,学生预测的准确、分析的透彻,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三、实际上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的多。(分别出示多张统计表)

  i。南京造地铁,选择颜色一张调查统计表。你发现什么?

  ii。第十四届亚运会前四名获金牌情况统计表。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

  iii。选举班长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做出分析

  iv。*几年来南京旅游的人数情况统计表。

  【评析:选取的几个例子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学生分析的饶有兴致,既具有开放性,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精神、民主意识等。】

  四、自学课本(100页101页)

  a)出示思考提纲

  i。原始数据表与数据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ii。书上的三个小问题。

  (1)观察统计表,说出喜欢每种球类活动的各有多少人?

  (2)估计一下,在这个班级里组织什么球类比赛最受欢迎?

  (3)你还能想到什么?

  iii。制作统计表要注意什么?

  b)学生合作交流上述问题。

  c)学生汇报并补充。

  【评析:教学过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者不囿于教材,让教材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对原始记录表与统计表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的讨论,巩固了统计的过程,在比较原始记录表与数据统计表有什么不同时,孕伏了任何两种方法不存在对错之分,各有各的优越性,我们在实际使用时谁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统计公路上汽车通过情况。(电脑出示马路过往车辆情况的场景)

  i。这是车辆通过的情况,现在请大家进行统计,(学生统计失败)为什么无法统计?你有什么感觉?(太快),

  ii。如果要你统计车辆通过的情况,该怎么办?

  ①需要去分类。(弄清要统计哪几种车辆)。②怎样收集数据?③怎样整理数据。④怎样画统计表?⑤分析一下结果。

  iii。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很快的统计出来?(如何分工)

  iv。汇报你们分工的情况。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v。从统计表中想到什么?知道什么?(人民生活水*提高、注意空气的污染情况等)

  【评析:这一环节让学生想办法解决怎样统计动态的物体的问题,又一次让小组交流,发挥了团队的力量。通过虚拟的道路交通场景,学生尝试了统计的失败,又在教师分小组交流一下的话语点拨下,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获得了统计的成功。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认知水*,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地发挥了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六、用统计的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评析:让学生自己举例,联想到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如何解决身边的事情,学生发言踊跃,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完成101页做一做,练*十二第1题。

  【评析: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还重视了双基的落实。】

  【总评:本节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教师就从双休日同学们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的话题导入新课,从怎样知道每种活动有多少人最喜欢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投入到新课的学*之中。

  二、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节:怎样知道星期日最喜欢做什么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说出了要调查统计,那么怎样调查和统计呢?接着让统计员进行统计。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整个统计的经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清晰、充分地展现出来。课堂气氛活跃,双基训练扎实。

  三、借助生活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归宿是应用,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把握数学问题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数学问题,增加数学的情境性、开放性,注重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为了巩固刚学会的统计方法,教者让学生去统计听课老师最喜欢干什么这一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讨论教师人很多,怎样去统计这一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想办法,得出了一小组统计一排老师比较节省时间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想出的办法去统计。办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学生人人参与,争论不断,效果明显。

  四、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统计一分钟内车辆通过情况时,教师又一次让大家合作交流,学生讨论的结果是一小组有4人,1人负责记录数据,另3人每人统计一种车辆的简便方法。当学生把统计好的数据整理成统计表时,让学生分析讨论从统计的数据中你发现什么?想到什么?,这样的设计颇具挑战性和现实意义,挖掘出了许多促使人发展的因素,出现了现在人们生活水*提高了,买摩托车、汽车的人很多、汽车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的话题,变关注知识为关注学生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使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得到了*衡与和谐的整合。

  纵观整节课,教者注意把数学与生活沟通,使数学教学贴*生活,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得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命的活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第75页上的例1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二十一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使学生知道分数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

  2.难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具准备】

  多媒体,长方形纸条、圆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分过什么?

  老师这里有6个饼,要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

  (学生说出想法后,板书3 3)

  有4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板书:2 2)

  有2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又想怎样分?(板书:1 1)

  同学们在分得时候,注意到了要公*,这种分东西的方法,我们就叫做怎样分?(板书:*均分)

  谁愿来说说,你怎样理解*均分?

  现在只有一个饼,*均分给两位同学,你们会分呢?

  假设这个圆形纸片就是一个饼,同位合作试一试?(学生操作)

  举起来,互相看看是怎样分的?

  同学们,我们怎样证明这样分就是*均分?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引入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表示一下?

  还有其它表示方法吗?

  二分之一,在数学上叫分数。

  2、指导读、写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老师板书)看黑板,一起拿出手写一写。

  3、认识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另一份呢?

  师:把一个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的二分之一。

  谁愿来说说,什么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下面,同学们指着刚才分的圆形纸片说说,什么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同位互说)

  谁想再来说说,什么是这张圆形纸的二分之一?

  4、涂一涂

  同学们,给你一张纸片,你能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吗?

  拿出你的纸片,先折一折,再涂上颜色。(学生操作)

  谁愿把你涂的展示给大家?

  正方形还有不同涂法吗?

  观察,这几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都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师:对,虽然涂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纸*均分成2份,每份就表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还有涂其它图形的吗?

  5、小练*

  老师也表示了几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同学们当小老师判断一下,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吗?为什么?

  师:看来,*均分是产生分数的重要前提,没有*均分,分得结果就不能用分数来表示?(二)认识四分之一

  同学们,把刚才分圆形纸片,再对折一次,你发现了什么?谁是谁的四分之一?

  这一份呢?

  每份都是这张圆形纸的四分之一。

  谁来说说,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三)认识三分之一

  这张纸片,阴影部分能用分数来表示?

  你怎么知道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

  怎么证明这样分是*均分?(剪开)

  大家的眼真锐利。

  能说说,什么是三分之一?

  (四)认识几分之一

  1、独立探索

  我们已经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吗?

  同位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看看谁创造的分数最好?

  谁愿把你创造的分数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可能出现几分之几的分数,不要回避,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老师刚才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创作的分数,一起来判断一下?

  同学们,真聪明,创造了那么多分数,你还能说出其它分数来吗?

  能不能都写出来?

  分数有多少个?

  观察一下,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这样的分数,叫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2、学*分数各部分名称

  今天,学*内容在课本75-76页,请同学们看书。

  通过看书,你还知道了什么?

  同位两个,举个分数,互相说说,分数各部分名称。

  3、小资料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那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想知道吗?

  一起来看个小资料,自己读一读。

  你有什么感想?

  三、练*应用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课都积极努力,下面,考考大家。

  78页1、2、 3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道较灵活的题目,看谁能想出来?

  咱们班同学真聪明,这节课上到这里。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3、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

  2、连减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

  教学准备:

  相对应的主题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农民伯伯种的大白菜又获得了大丰收,他们正忙着收白菜、运白菜呢!

  出示主题情境图。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第一运走288棵,第二运走256棵,原有850棵。

  二、问题探索

  1、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问题(1)(2),是对旧知识的复*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

  (1)教师启发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6288。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6+288)。

  (4)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3、算法探究。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以下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1) 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6288

  =594288

  =306(棵)

  (2) 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850(256+288)

  =850544

  =306(棵)

  三、应用练*

  1、计算方法的练*。

  完成试一试的*题和练一练中的第1、3题。

  2、解决问题的练*。

  (1)第2题。

  a出示问题情境及第(1)问。

  b学生独立解答。

  c交流算法与想法。

  d出示第(2)问。

  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与第(1)问类似的连减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再与小伙伴交流。

  (2)第4题。

  a出示题目内容,带领学生读懂所提供的信息。

  b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从整体上看,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里程表上的读数是逐渐增大的,但有一天很特殊,星期三和星期四里程表上的读数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c学生讨论。

  可能性1:如果小军是每天晚上统计的话,说明星期四小军的爸爸没有出车。

  可能性2:如果小军是每天早上统计的话,说明星期三小军的爸爸没有出车。

  d引导学生继续自己提出问题,可以以晚上统计为例,完成第(2)问。(思考)

  e第(3)问。

  〈1〉一般方法:把第(2)问中所求出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数相加。

  〈2〉简便方法:将星期日与星期一在表上显示的数相减,即1830301=1529(千米)

  四、课堂总结

  围绕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结课。

  板书设计:

  运白菜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7)

——小学数学教案菁选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课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演示课件“”】

  2+9= 3+8= 4+7= 5+6=

  3+9= 4+8= 5+7= 6+6=

  4+9= 5+8= 6+7= 7+6=

  5+9= 6+8= 7+7= 8+6=

  2.( )里应填几?【继续演示课件“”】

  5+( )=11 4+( )=12 5+( )=14

  4+( )=11 2+( )=11 3+( )=12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1:11-5=□.

  ①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②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

  想加算减;

  数的组成;

  因为11-6=5,所以11-5=6;

  ……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例1:12-4=□.

  ①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

  ②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4=7

  12-4=8

  13-4=9

  14-4=10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

  (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

  11-3=8 11-2=9

  12-3=9 12-2=10

  13-3=10

  3.引导学生对比.

  启发想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

  11-4=7→11-7=4 ……

  11-3=8→11-8=3 ……

  11-2=9→11-9=2 ……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

  1.“做一做”第1题【继续演示课件“”】,投影出示,启发学生说明图意,独立填写.

  2.“做一做”第2题【继续演示课件“”】,口算,竞赛.

  3.练*五第3题【继续演示课件“”】,分级讨论交流,独立填写.

  (此题渗透统计思想,必要时教师做一下说明.)

  布置作业

  练*五第4、5题(图片“练*四”、“练*五”).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良好的动手*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预*要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和 和

  回忆:什么是通分?通分时,用谁做公分母?

  2、计算下面各题

  通过练*,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2)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问:为什么要将异分母变成同分母?

  (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4、即时练*

  3/4+5/8

  9/10-1/6

  5、归纳算法

  提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课件出示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

  1、课本试一试

  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2、数学小医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巡视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同学们知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减)。

  2、在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应该注意的事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通过折折、拼拼、比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的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 复*导入

  1.出示:

  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些图形,你们认识吗?叫什么?

  2.角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角。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直角。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它有几个角?请你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像图上这样摆好,然后找到左下方的这个角,用手指一指,并用眼睛仔细看看它的样子,有谁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角?

  这是一个特殊的角叫做直角。(板:直角)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直角。

  通常我们会在直角上标上一个这样的符号 ,这就是直角符号。

  请大家在找到的这个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2.出示纸工袋。

  纸工袋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几个角?

  请你找到这个角?将这个角与正方形纸上的这个直角重叠,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角一样大,说明纸工袋上的这个角是什么角?请你也标上直角符号。

  3.请你拿出这样的三角尺。

  看看三角尺上的角,你能找到直角吗?

  谁能上台指一指。

  这三个角都是直角。

  4.猜猜看,这三个直角的大小会怎样?可以怎样来验证呢?学生动手试一试。

  5.请你拿出另一把三角尺,你能找到直角吗?谁上来指一指。两把不同的三角尺都有直角,这两个直角的大小会怎样?

  6.我这儿有一个大的三角尺,你们尺上的直角和它一样大吗?点名上台比一比。

  7.刚才我们比较了那么多的直角,你有何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二)折一折

  出示一张不规则的纸。

  师: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直角吗?我们可以用它折出一个直角,请仔细看。你能这样折一折吗?

  每人按要求折纸,并在折出的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小组4人比一比折出直角的大小怎样?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三)找一找,比一比。

  1.判断是否是直角。

  请各组组长将自己的数学书放在小组中间。

  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你准备借助怎样的工具呢?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先说方法,再动手试试。)

  比一比哪组想的方法多?汇报,展示。

  2.刚上课时,我们在正方形纸上找到一个直角,那其他三个角是怎样的呢?

  请组长将你的正方形纸放在中间,每个人比比靠你最*的角,然后把结果告诉组长。

  谁来说说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怎样的?

  那长方形呢?纸工袋放中间,再进行比较,组员把结果告诉组长。

  3.那你能在教室里用比一比的方法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吗?学生活动,汇报。

  (四)做直角。

  1.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直角吗?

  学生拼,看看哪组想的方法多?要求用比一比的方法验证拼出的是否是直角。

  2.再请各组拿出闹钟,在钟面上拨一拨,看看钟面上几时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3.同桌拨完,互相验证,汇报。

  (五)画直角。

  1.我们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画。

  要求:在点子图上任选一点作为直角的顶点,把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准这一点,然后沿着三角尺直角的两边画去,这就是一个直角。

  2.请组长拿出点子图,大家动手画。展示各组图。

  指出:直角的位置不同,但都是直角。

  三、认识锐角、钝角。

  1.这里有三个钟面,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组成了一个角,你能看出哪个是直角吗?哪一个比直角大,那一个比直角小?

  指出:第2个角比直角小,叫锐角。第3个比直角大,叫钝角。

  2.出示活动角,转一个直角,这是什么角?请你用活动角也转一个直角。

  用活动角转一个锐角,锐角比直角怎样?

  回到直角,转一个钝角,钝角比直角怎样?

  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怎样的角是钝角?

  3.想想做做4

  先看看,看不出来,就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一比。

  四、巩固练*,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5

  你能看出第一副图中哪个是直角吗?标上直角符号,你能照样标出其他各图形中的直角吗?

  你能看出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哪些是钝角吗?

  2.想想做做6

  下面的四边形中,哪几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给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打勾。

  3.想想做做7

  在右边的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各组1号找直角,2号找锐角,3号找钝角,4号当裁判。全班汇报。

  五、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一节课的学*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解答求百分率(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难点:对一些百分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百分数意义——直奔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还学*了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其实,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经常用百分数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板书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二、探索——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第(1)题

  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

  提问:你能提一个求分率的数学问题吗?

  (已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谁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20÷160=

  师:你知道这个题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出示问题)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什么疑问?(生质疑)师解疑,板书什么是达标率。

  让学生说说六年级的达标率是什么意思?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同桌进行交流)

  生:表示已达标的人数占六年级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六年级学生总人数为单位“1”。

  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

  师:从这儿,我们就可知道求百分数的方法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样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5页例1的第1部分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写法不同,书本写成分数的形式了,而且多了“乘100%”

  师:谁知道为什么要“乘100%”呢?不乘行吗?

  生:因为如果不乘100%,结果是分数的形式;而乘了100%结果就是百分数了。现在知道了什么是达标率,也知道了怎样求达标率,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计算)汇报板书

  师:对达标率的计算你还有疑问吗?

  生:0.75×100%怎样计算呀?

  师:问得好,那谁能帮他解决这个疑问呢?

  生:我知道,可以把100%看作1,再把0.75化成75%就可以了。

  生: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可以把100%中的100乘0.75,“%”照写。

  老师总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两种理解方法都可以,你认为哪一种更适合你学*的,你就可以选用那一种。

  (板书: ×100%=0.75×100%=75%)

  师:同学们现在你对求达标率这种问题会了吗?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灵活处理)

  (二)教学例1的第(2)题

  解决了达标率问题,下面我们到生物组去看一看。这里有一个还没完成的试验报告。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什么是发芽率?(师板书)知道了什么是发芽率,怎样计算呢?你又能否像达标率一样把发芽率用公式表示出来?(让同桌带着问题讨论)学生汇报,老师完善板书。

  师:现在分3大组完成这个试验报告并汇报结果,看哪一组最快最好。

  师:你可以为这次试验作个总结吗?

  生:从这次试验可知绿豆的发芽率最高。

  生:我从这次试验可知大蒜的发芽率最低。

  生:我知道花生的发芽率比大蒜的发芽率高。

  (有利于学生对百分数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与学*。)

  你们知道计算发芽率有什么作用呢?(生答,师小结)

  三、小结运用

  师:同学们对比求达标率和发芽率,你能发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吗?

  生:都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都是部分与整体的比较、都要乘100%、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公式的分母都是单位“1”等等

  师:同学们发现的真多,求百分率的问题其实都有一个特点,都是部分量与整体的比较。

  师:其实,现实生活中像达标率、发芽率这样的百分数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例出其他的百分率吗?试试看。

  学生举例:学生的出勤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花生的出油率等等,师板书。这些百分率怎么计算呢?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学生以4人小组合作写百分率的公式。(组长负责作好记录并汇报。)

  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求花生出油率的问题,想去看看吗?出示做一做第2题。

  学生做题汇报。

  精明小法官:

  1、学校上学期种了105棵花苗,现在全部都成活,这批花苗的成活率就是105%( )。

  2、王师傅生产的98个零件,全部都检测合格,这些零件的合格率就是98%( )。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

  4、某工人加工了103个零件,有100个合格,这些零零件的合格是100%( )。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认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方法又是怎样的?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8)

——小学数学教案菁选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制条形统计图的第(2)、(3)步,即分配条形的位置和决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长度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

  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拆线和扇形统计图(用投影器逐一显示)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条形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

  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特点: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

  l、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图中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请你看看水*射线和垂直射线分别表示什么?

  3、每个车间多少人?哪个车间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二)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制作方法,师边示范边讲解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讲述:要制的.统计图有年份和降水量两方面的内容,需要用两条射线来表示

  先画一条水*的射线(向右)表示年份,再画一条与水*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降水量

  教师说明:水*射线下面及垂直射线左面都要留有一条空白,因为水*射线下面要注明每个直条所表示的内容,垂直射线旁要注明各直条的数据,两条射线不能画在图纸的中间部位,因为那样会因高度不够画不下,或排不下五个直条

  ②在水*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教师提问:例1的统计表中有几个年份?那么图中要画几个直条?

  ③在垂直射线上根据数的大小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教师讲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数据是1005毫米,垂直射线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数量在垂直射线上方要注明单位

  ④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教师讲述:为了准确地表示各个数据,还应在每个直条的顶上注明数量

  (三)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

  3、最多年降水量是最少年降水量的几倍?(1005670,是1。5倍)

  教师提问:对照统计图和统计表说一说,用哪种方式表示的数量关系更直观?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一)教师提问复*.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5∶2.7 10∶6

  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三)教师小结

  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

  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4.5∶2.7=10∶6

  二、新授教学.

  (一)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比例的意义)

  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1.教师提问: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相等)

  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80∶2=200∶5或 .

  3.揭示意义:像4.5∶2.7=10∶6、80∶2=200∶5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 和 (4)0.6∶0.2和

  5.填空

  (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师以80∶2=200∶5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10∶6 6∶10=9∶15

  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5=400

  内项积是:2×200=400

  80×5=2×200

  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板书:

  7.练*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组成比例.

  四、巩固练*.

  (一)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二)填空.

  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 )和( ),内项是( )和(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 2.1.4∶2和7∶10

  3.0.5∶0.2和 4. 和7.5∶1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3、4和6

  五、课后作业.

  根据3×4=2×6写出比例.

  六、板书设计.

  省略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结合具体的情况,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数学思考:经历观察、选择数学信息、估测、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学*活动中来,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去游乐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三年级上册30页~31页的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的口算乘除法以及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知识,因此在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去游乐场”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如采用形式多样的练*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等)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差异,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上的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筹备建校时,正值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进行课改实验之时,而现在的三年级学生正是建校时的第一批学生,学生大部分来自城市,极个别来自农村,学生基础相对均衡,学生在经过两年多的学*后,已经能够根据学*内容尝试着去提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

  教学过程:

  一、讨论“如何过周末”

  师:转眼间,一周紧张、有序的学*生活就要结束了,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个周末呢?

  【作为一个寄宿制的学校,“如何过周末”是一个温馨的话题,周末了就可以与家人团聚,享受父母的爱。教师利用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在课始就紧紧吸引学生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生1:我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我还要去参加象棋兴趣活动。

  生2:周六是我爷爷的生日,我们全家打算在这一周末一块儿到农村给爷爷过生日,我们好久都没有见到他老人家了。

  师:你真懂事,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生3:我打算和××一起到郑州市人民公园看冰雕展览。……

  师:听了同学们的`打算,老师感到非常高兴。我们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同学在上周六也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他们去哪儿了?请大家看屏幕。(多媒体播放同学们在游乐场的录相)

  二、讨论“买票”

  师:在这段录相上,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他们去了游乐场,在售票处写着:太空船每人8元,蹦蹦床每人3元,电动火车每人10元。

  生2:三一班有12人玩太空船。

  生3:还有7人玩电动火车,16人玩蹦蹦床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钱?

  生2:12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生3:7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钱?

  生4:16人玩蹦蹦床需要的钱比7人坐电动火车需要的钱多多少?

  生5:12人坐太空船和7人坐电动火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想一想如何解决,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参与到学*小组的交流中,并进行指导。)

  师:哪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把你们小组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呢?

  生1:我们这一个小组都是用口算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10×3 = 30,6×3 = 18,30+18 = 48,因此16×3 = 48

  生2:我估计它应该比12×3 = 36多,而比20×3 = 60小。

  生3:我是用连加来计算的。

  3+3+3+3+…… = 48。因为16×3 = 3×16,因此我们还可以把3+3+3+3+……转换为16+16+16 = 48。因此需要48元。

  生4:要求“16人玩蹦蹦床需要多少钱”列式是:16×3

  我们是利用竖式来计算的。

  我先用6乘3等于18,18满10,把8写在积的个位上,并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1”乘3得30,再加上进上来的10得40,把4写在积的十位上。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好呢?

  生1:我觉得用口算很方便。

  生2:我认为用竖式计算既快又正确。对于16×3这道题我们可以用口算,但是如果遇到比较大的数相乘如16×8,516×7这样的题目,就不能用口算了。

  师:说得真好!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课件出示: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

  12×5 18×3 15×6 24×4

  师:通过计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

  (生答略)

  师:那么,刚才我们提出来的“12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和“7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钱?”你会独立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

  师:刚才,我们帮助了三一班的同学解决了买票的问题,他们也邀请我们一起到游乐场去。我们去看一看游乐场里有哪些有趣的活动。

  三、“小小游乐场”

  师:在赛场上,小乌龟正在进行赛跑,让我们来帮助它,使它跑得更快!

  游戏(1)“谁跑得更快”(以小乌龟赛跑的形式)

  师:在游乐场上,最*又增添了新的娱乐活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游戏(2)a:“木偶剧表演”(学生任意选择一种)

  b:谁的风车转得快!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准备

  教具:课件、挂图。

  学具:制作方向板的纸板。

  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熊现在站在哪里?(学校)

  那么,在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哪些建筑呢?

  大家真聪明,你能填出下面四个建筑物的准确方向吗?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邮局在学校的()面。

  对话*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初步了解大致方向。

  (1)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请仔细观察,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哪些建筑物?

  先自己找一找,再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这些建筑物又在学校的那个方向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2.议一议。通过议一议及亲身体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

  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2)议一议。

  谁说得对?为什么?

  (3)教师。

  在学生议一议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明确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做一做。

  在做一做中,进一步明确八个方向。

  用你手中的学具制作方向板。

  学中做

  1.试一试。

  利用方向板。

  (1)在教室辨认八个方向。

  2.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那位同学。

  3.练一练。

  完成书中练一练。

  板书设计

  辨认方向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

  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的教具。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引新

  1. 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 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练*。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

  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

  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 Sh

  (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

  8.教学例l

  (1)出示例1

  (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

  (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

  2.做练*三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

  3.做练*三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三第4、5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举起收集的树叶,说说它们的名称。

  生:桑树叶、梧桐树叶、银杏树叶

  师:看到这些树叶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树叶真是千姿百态。是五颜六色的。我想知道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好吗?

  [评:让学生了解课前所收集的树叶的名称,激发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氛围,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二、探究发现

  1.计算长方形面积。

  师:出示一个没有数据的长方形,能说出它的面积吗?能想办法吗?生:量出长、宽。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积。

  师:(屏幕显示),把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长方形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评: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激活学生用数方格方法求图形面积的经验,促使学生把这一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2.计算三角形面积。

  师:屏幕显示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它的面积吗?学生互相讨论,汇报。

  生:像长方形一样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把三角形分开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你想得真好!把图形分开来,再移动变成正方形。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生:9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先数整格的,再数半格的,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师:同样是在方格纸上数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数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长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三角形中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

  [评: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不仅提出了数方格的办法,而且在方格的启发下,大胆想像,指出了先分割,再拼合的方法。这样做便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

  师:(屏幕出示地图、树叶、钥匙等实物图,再抽象出*面图形。)与三角形和长方形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由弯弯曲曲的线围成的。它们都是不规则图形。

  师:你们认为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应该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呢?请同学们以树叶为例,小组讨论。

  汇报:生: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来计算面积。

  师:怎么看?生:把弯弯曲曲的线看成是直的,和长方形很像。

  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

  师:如果把树叶放在方格纸中,这个不规则图形和刚才看到的三角形比,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树叶有的占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师:那么怎样用数方格的办法来算出它的面积呢?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的算半格。

  生:我不同意,应该把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师:这时,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是准确的吗?到底哪种方法更接*呢?为什么?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算半格,计算出的面积就会比实际面积大得多,还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比较好。

  [评:从全是整格一有的正好半格一有的比毒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教师抓住不同图形的特征,精心为学生创设了矛盾不断激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猜想、争论,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非常可贵的估算意识。]

  请学生上台汇报计算方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计算树叶的面积。

  生:先把整格的框出来,然后把半格的编号并标出来。(见图)

  生:不满半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弯曲的部分都画成半格,再数。(见图2)

  生:整格的分别标上数据,在两个半格中间标上一个数据。(见图3)

  [评: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能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获取成功的快乐。学生在计算时创造了分类计数等有效的方法,展示的过程给大家互相学*、互相启发提供了条件。]

  三、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

  生:手的表面。还有很多树叶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身体的正面。

  师:先估一估,再计算你手中的树叶的面积。说说是怎样估的?

  生:用刚才的树叶比较。

  生:让树叶跟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比。

  师:把估出的面积记在心里,再算一算树叶的面积,看谁估的面积和计算的面积最接*。

  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

  生:我的树叶两半是一样的,我只要算出一半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

  [评:教师随时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大胆估算,采用多种估算方法。在计算时学生提出了利用树叶的对称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难能可贵!应该给予更多鼓励!]

  四、拓展延伸

  1.学生相互合作,选择手、地图和钥匙中的一种计算出面积。

  2.小结。这节数学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把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写下来。

  3.回家再找一些不规则图形算出它的面积,好吗?

  [评: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估计并计算手掌、钥匙、地图的面积,及时巩固新学*的方法,学生的体验是丰富而深刻的。鼓励学生把最感兴趣的地方写出来,是很好的总结和反思,值得提倡。]

  [总评]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该成为学生学*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很好地实践了这一理念。除此之外,还有必要提出三点: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为本课安排的内容容量很少:先介绍用数方格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然后估计两片树叶的面积,最后尝试计算自己手掌的面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和余地,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主要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做了补充。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合学生主动探索的学*活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策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只要得到一个*似值即可,因而更多的时候估算就能解决问题了。据此,教师注意适时提出估算的要求,引导学生在计算时主动地估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估算的意识。更可贵的是,学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找参照物类比、利用面积单位去估计等有效的方法,估算的策略得到了发展。

  3.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提出分割、拼合的方法把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树叶的面积,学生提出化曲为直、分类计数的方法;估计树叶的面积学生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有的学生发现了树叶的对称性,利用了对称特点简化计算过程。正因为融入了数学思想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数学情趣,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得到磨砺,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优化,学*的经验得到充实,成功、自信的体验得到强化。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4页例6,第6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乘法分配律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把下面复*中的口算写在卡片上;在一张纸条上画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共做4条。

  教学过程:

  一、复*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36+64)8,205+502,6010+1010等,计算每一题时,第一个学生回答先算什么,第二个学生回答再算什么,第三个学生回答接下来算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让学生摆正方形,先把5个白色正方形摆成一横排,接着摆3个红色正方形与白色正方形在同一行上,教师同时贴出一张画有正方形的纸条,先只显示5个白色的正方形,然后再显示3个红色的正方形。接着教师说明要摆4行这样的正方形,边说边贴出另外3张画着正方形的纸条。教师指着图形提问:

  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先请一个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所列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还有别的算法吗?你是怎样想的?再请一个学生回答,如果这个学生说出另外一种算法,教师再把这个学生所说的算式也写在黑板上。如:

  (5十3)4 54十34

  教师:第一个算式是先求出每一行有多少个正方形,再求4行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第二个算式是先求出白正方形和红正方形各有多少个,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这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下面我们大家一齐来计算,看一看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怎样。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然后再提问: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说明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

  (5十3)4=54十34

  等号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的和乘以4。)

  等号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先分别乘以4,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

  教师: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5与3的和乘以4等于5与3先分别乘以4再相加。

  教师:下面我们再看两组算式,先看:(18十7)6 186十76

  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的和乘以6。)

  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分别乘以6,再把两个积相加。)

  算一算左面的算式等于什么?(18加7是25,25乘以6是150。)

  算一算右面的算式等于什么?(两个积分别是108和42,它们的和等于150。)

  教师:左右两个算式都等于1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教师边说边在两个算式中间画一个等号。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什么?(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18与7先分别乘以6再相加。)

  教师:我们再来看两个算式 20(15十9) 20xx十209

  先来计算一下这两个算式各等于多少?

  两个算式都等于多少?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20乘以15与9的和等于什么?

  2.进行抽象概括。

  教师指着上面的算式提问:

  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你看出了什么?先看等号左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第一、二两个等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第三个等式是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

  教师指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或者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再看等号右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都是先求两个乘积,再把两个积加起来。

  等号左面与等号右面相等是什么意思?学生发言后,教师概括:上面三个等式等号左面分别与等号右面相等说明,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先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我们把乘法运算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时板书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4页下面的方框里的结语,全班齐读两遍。

  教师:如果用 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a+b) c=ac+bc

  等号左面(a+b) 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等号右面ac+bc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三、巩固练*

  教师在黑板上写算式:(200十3)27,提问:

  1.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乘积的和?

  教师在黑板上再写算式:18527十1527,提问:

  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分别乘以哪一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一个数?

  2.做第64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读题,再想一想每个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

  在(32十25)4中,两个数的和指的是什么?同一个数相乘指的是哪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应该等于哪两个数分别同4相乘再相加?

  第一小题的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根据乘法分配律,32与25的和乘以4,应该等于32与25分别乘以4再相加,所以两个方框里应该分别填32和25。)

  第二小题应该怎样填?根据什么运算定律?(根据乘法分配律,64与12的和乘以3,应该等于64与12分别乘以3再相加。)

  四、作业

  练*十四的第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 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 使同学在学*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笼统、比较、归纳等能力。

  3. 使同学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

  教学过程

  一、 悬念激趣,启迪猜测

  课件出示:南京市上元小学师生为支援**墨竹工卡县的贫困学校,首次捐款5844元。

  让同学分别判断5844是不是2、5的倍数,并说明理由。

  结合同学的回答,板书:2、5的倍数看个位。

  师:假如将这些钱*均分给3所贫困学校,不计算能判断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不是整元数吗?

  生:我认为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不是整元数,因为5844的个位是4,不是3的倍数。

  师:你猜测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

  生:我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师:同意他的猜测吗?(同意)

  师:他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来继续研究。

  出示1~99的数表,让同学找出3的倍数。

  师:考虑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

  同学从不同角度举例否定上面的猜测。

  师: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可以是哪些数字?

  生: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0~9中任何一个数字。

  师: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能不能只看个位?(不能)

  师:究竟什么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研讨:“3的倍数的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同学的生活较远,而2、5的倍数的特征是同学学*这一课的基础。教师从同学的已有基础动身,设计了捐款献爱心的情境,把复*和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同学进行猜测,设置了“陷阱”;通过让同学观察100以内3的倍数,引导同学从正反两个方面否定了猜测,引发认知抵触,创设了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发生过程,明确新课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9)

——小学数学教案菁选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学*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运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在此基础上来学*乘法分配律应该不会觉着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应该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本着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充分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举例、验证,通过大量的感知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意义,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的训练,形成数学模型,丰富应用的经验,提高简便运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经历推导、发现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发现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的学*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运算定律

  教师:我们在学*四则运算时.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出运算 定律,并举例说明。然后用字母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教科书第93页的表。

  如果学生只举整数的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运算定律除了对整数加法和乘法适用以外,对小数和分数的加法、乘法适用吗?让学生再举几个有关小数、分数加法和乘法的例子。

  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4.3十2.5)4=4.342.54

  (700十1)68=70068十68

  153(220十57)=153220十57

  638十378;(63十37)(8十8)

  还可以做练*二十的第8题。

  教师: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里哪些地方应用丁运算定律?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还可以让学生用运算定律解释下积、商的变化规律:如: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扩大10倍:可

  以用下面的式子说明:

  (a10)b=a10b=ab10=(ab)10

  这里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简便算法

  教师: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些计算简便。谁能举个例子?

  接着出示教科书第93页的例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数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应该用什么运算定律。说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集体订正时.教师再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使学生明确:在计算时.不仅计算的开始有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在计算时,要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做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特别是下面二道题,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

  567十98 1 21 7

  教师要提醒学生:有的算式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算法,所以。在运算前要认真审 题.看清算式中各个数的特点、选用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使计算又对又快。

  三、四则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回忆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概念和运算顺序。

  什么叫做第一级运算?什么叫做第级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第级和第二级两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教科书第94页中间的算式.让学生标明运算顺序。

  教师:在计算混合运算的式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中有哪些运算符号.确定运算的顺序。

  出示教科书第94页的例2。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想一想运算顺序。然而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同时,还要注意强调书写的格式。

  做练*二十的第9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四、小结(略)

  五、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实验目标: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统计。

  二、合作学*,探案求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教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

  教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教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如果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教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

  教师:小组合作学*,思考讨论。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教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

  教师:现在用1格表示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的统计表。

  教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教师: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xx年的苹果产量是20xx年的2倍……

  教师:根据你的发现,你对小明家承包苹果园有什么想说的?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小结今天学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以前在学*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数据都比较小,因此我们都用1格表示1个单位。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接触到更大的数据。

  课件出示:为了方便,我们用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不仅可表示10个,也可以表示2个,5个,100个,1000个等,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三、巩固练*

  (课件出示练*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条形统计图》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的授课形式,你喜欢吗?为什么?

  2、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对你的学*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

  3、你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本节课吗?为什么?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效果统计

  图表二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 认同率%

  实验班(40人) 39 97.5%

  对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1、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于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多媒体教学的数学课,非常认同这种教学模式,认同率达到97.5%。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对照班学生也希望数学课中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在实验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用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的。通过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了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这较好的运用了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通过课件,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90-92页例5-6和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会认识几时几分

  2、通过活动,感知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养成珍惜时间 的好*惯。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钟表、作息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复*

  1、放收音机正点报时的声音

  2、教师:同学门,你们听见了什么?

  3、出示钟表图,让学生说

  二、探究新知

  (一) 学*例5

  1、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几时、几时半了,下面钟表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出示例5图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你认为应该怎样认?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时针超过了几格,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几分?

  在认时间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

  (二) 学*例6

  1、 教师:出示例6图,学生认时间

  2、看,小熊还等大家来帮他们写一写,你会吗?

  3、抽学生板书,并说方法

  4、教师教写法

  先写几时,再写:,再在:的后面写几分,几分要占两位

  注意:不是冒号,要写在中间

  5、书91页,学生练*

  三、在活动中体会

  1、出示时间,学生边说边拨

  8:10分 11:15 7:35 3:08

  学生边说边拨

  2、同桌练*

  3、帮助动物纠正错误

  课堂活动3题,学生仔细观察,有错误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说?

  4、联系生活实际,估计时间表

  你们喜欢看那些电视节目?

  这些节目在什么时间播出,请你填写节目时间表,

  学生活动

  四、课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通过十个十个数,认识百的组成,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

  2. 通过百数图,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

  3. 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与掌握百的分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态度和*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百的组成,掌握百以内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百数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媒体演示装面包,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装面包的。

  2. 出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共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数的?

  3. 引导学生概括:10个十是1个百。

  板书:10个十是1个百。

  4. 追问:谁知道100里面有几个十?

  5. 讨论:如何把100这个数放到数位表中呢?

  二、展开

  出示百数图: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吗?

  让学生观察百数图,讨论自己的数法,并交流。

  完成右边的练*,并一起朗读。

  三、深入

  1. 在百数图上我们还可以做加减法呢。

  2. 用教学软件“百数图” 依次演示。

  3. 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目?

  (学生可能会说1个十加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

  4. 在小组内交流:50+10=?50+20=?50+30=?50+40=?

  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这些题目的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6. 小结:这些数都是整十数,我们通过自己动脑筋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7.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第4题,比一比谁计算的正确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检查,并说说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

  8. 完成第5题前面3栏,要求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组全对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师检查自己小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况。

  9. 第5题的后面2栏,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中各部分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试试看怎么继续编下去。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们进行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都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方米?

  1.学生口答:1002=50(*方米)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方米)怎么分?(*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一)把复*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方米?

  (二)教师提问

  1.分谁?(100*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方米?)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练*五第10~14题。

  教学要求: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口算和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体会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具准备:第13题问题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应用题练*

  二、基本题练*

  1、小黑板出示应用题,要求口头列式计算。

  (1)白兔17只,灰兔8只,白兔比灰兔多几只?

  (2)羽毛球30个,乒乓球85个,羽毛球比乒乓球少几个?

  学生口答算式、得数,老师板书。同时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结:两个数比较,从多的数里去掉少的一个数,剩下的就是多多少,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少的一个数少多少。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请小朋友一起做第10题,3分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变式练*

  1、完成练*五第11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说明题目中告诉我们哪几个条件,要求哪几个问题。

  学生做在练*本上。指名说说。

  这三个问题为什么都用减法?

  2、完成练*五第12题。

  四、综合练*

  1、完成练*五第13题。

  (1)口头提出用加法算的问题,再算出来。口头列式。

  (2)口头提出用减法算的问题,再算出来。

  让学生先提一个问题,老师按学生提的'问题用纸条贴出。

  用减法算的问题还可以怎样提?

  学生换多或者少的说法后,老师进一步强调:美术组比科技组多几人,就是科技组比美术组少几人,计算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30减去20。

  (3)让学生用其他不同的说法提问题。(如:科技组再增加多少人就和美术组同样多等)

  2、做练*五第14题。

  弄清题意。

  口答第(1)题的结果。

  口答第(2)题,要联系具体张数,利用生活经验,必要时可以用线段图表示,说明小娟要给小林多少张。

  五、全课小结

  六、课堂作业:练*五第14题第(1)题。


初中数学教案菁选(扩展10)

——小学数学教案菁选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67~68页练*十三第9~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笔算减法的法则,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认识数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了笔算减法。谁能说一说,笔算减法要记住哪几条?今天我们按照减法的法则来练*减法计算。

  二、计算练*

  1、口算第9题

  2、完成第11题。做之前让学生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中相应的特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3、笔算:练*十三第10题第一行。指名板演。做完后提问:这三道题在计算时有不同的地方吗?

  4、小结:笔算减法要按减法的法则计算。在计算退位减法时,有时要连续退位,有时不要连续退位,所以在每一位计算时,该退位的要按退位的方法算,不该退位的只要直接减。

  5、做练*十三第12题。

  三、应用题练*

  1、做练*十三第13、14题。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做的理由。

  2、做练*十三第15题,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根据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练*十三第10题剩下的三题,第12题前面两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方米,1*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1公顷、1*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经验,发现问题

  ⒈ 填适当的单位。

  ⑴教师手拿的文具盒,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2( )。

  ⑵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

  ⑶黑板的`面积大约是( )。

  ⒉ 罗山宝城广场占地面积约5( )。

  二、感受体验,获取新知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干米。

  (2)实际感受

  ①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板书:1公顷=10000*方米

  ②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面积是1*方千米。

  板书:1*方千米=100公顷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30公顷=( )*方米 6*方千米=( )*方米

  80公顷=( )*方米 5*方千米=( )公顷=( )*方米

  70000*方米=( )公顷 4000公顷=( )*方千米

  三、巩固运用,加深记忆

  练*二十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二十第1、4题。

  六、课后*题

  完成课后练*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投影仪。

  【复*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新课讲授】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教师板书:2.4∶1.6=60∶40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

  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现。如:∶0.5=1.2∶,两个外项的积是×=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3×15=5×9。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4.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两种方法: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两个比的两个外项之积是否等于两个比的内项之积。

  【课堂作业】

  教材第41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

  1.教材第43页练*八第5题。

  2.完成练*册中本课时的练*。

  答案:(1)不可以组成比例;(2)可以组成比例;(3)可以组成比例;(4)不可以组成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圆柱的*面图。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圆柱,师自制圆柱体侧面展开纸,一张长方形纸。切好的圆柱形萝卜,水果刀。

  教学过程:

  一、复*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也可以用笔筒来教学圆柱的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

  1.做第11页“做一做”,指出圆柱体的底面,侧面和高。

  2.做第15页练*二的第2题找出圆柱体。

  3.15页第3题,想一想,折一折,能得到什么图形。

  4.做第15页练*二的第4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0~51页掷一掷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运用已学过的组合、统计、可能性等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渗透概率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数学、应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点数之和2,3,4,,11,12,明确掷出哪些和的可能性大。

  教学难点:探索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点数之和为什么是5,6,7,8,9的可能性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红色、蓝色骰子各1个、课件一套;学生两人一组,每组红色、蓝色骰子各1个、彩色笔及学*单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提出问题

  1.认识骰子。课件出示骰子图片,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及特征。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庄家用掷骰子来设骗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掷一掷。(出示课题:掷一掷)

  二、学*新知,探索奥秘

  (一)组合

  1.思考:一次掷一个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可能有哪些?不可能是哪些?

  2.教师演示:同时掷两个骰子,算一算它们的和是多少?如果两个骰子朝上的两个面的点数相加的和是4,那么红色、蓝色骰子上的点数分别可能是多少?

  3.猜一猜:一次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面朝上的点数之和可能有哪些?

  (板书:点数之和可能有2,3,4,5,6,7,8,9,10,11,12。)

  4.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同时掷两个骰子,每个同学掷几次,看看点数之和是不是在2~12之间?

  (二)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1.刚才,有谁掷出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是1或13的吗?

  教师:看来,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是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不可能是1或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2.思考: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朝上的面的点数之和可能为2,3,4,,12,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一样吗?

  教师:虽然掷出的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意一个数,但这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下面老师把可能出现的这11个和分成A、B两组,如下图所示:

  (三)动手实践,探索奥秘

  1.教师提出规则,学生猜想结果

  (1)分组

  教师:如果老师和你们玩掷骰子的比赛,你们想选哪一组的数?A组还是B组?

  (2)猜一猜: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A组算老师赢,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B组算同学们赢,哪一组赢的可能性大?你是怎么想的?

  (3)究竟谁赢的可能性大?哪些同学猜得对呢?让我们在比赛中见分晓吧!

  2.动手实践,发现问题

  (1)教师与部分学生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一)。

  ①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A组,算老师赢;如果掷出的两数之和在B组,算同学们赢。

  ②每个小组派出一个选手上台跟老师比赛,其他的同学当记录员,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数字上方涂一格,并按要求涂在下面的统计图中。

  师生共同游戏,下面的同学做记录。

  统计后,宣布赢家。

  教师:在刚才一轮的游戏中,老师赢得多,同学们赢得少,同学们不服气,认为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掷,不能说明问题。接下来继续掷,老师还会赢吗?为了体现公*、满足大家的要求,在下一轮的游戏中,我们每个人都动手轮流掷,好吗?

  (2)全体学生参与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二)。

  ①继续游戏: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多少就在对应的数字上方涂一格。涂满其中任意一列,游戏结束。

  ②游戏结束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用正字统计法来给最先涂满的和作记录。

  学生两人小组进行游戏,并作好记录。

  教师:观察实验统计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掷出的点数之和是A组数的可能性大一些,而点数之和是B组数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教师:其实,我们用数学上的组合知识来思考一下,就能揭开这个奥秘!

  三、理论验证,揭示奥秘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点数之和是2,那么红色骰子上是1,蓝色骰子上是多少?

  2.如果点数之和是3,红色骰子上是1,蓝色骰子上是多少?;如果红色骰子上是2,蓝色骰子上是多少?还有其点数之和是3的情况吗?一共有几种情况?

  3.点数之和是4的有几种情况呢?和是5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在课件中依次呈现各种点数之和的组成情况。)

点数之和2

3


4


5


骰子(红)1121231234
骰子(蓝)1213214321

  4.思考:和是2只有一种情况,和是3有2种情况,和是4有3种情况,和是5就有4种情况。那么,和是6,7,8,9,10,11,12又各有哪几种情况呢?红色骰子的可能点数是多少,蓝色骰子呢?

  教师:你可以想一想、写一写;也可以借助骰子摆一摆并写下来进行验证,然后把你得到的组合一一填在学*单的列举记录表中。

  5.汇报、交流,完成上表。

  6.组内讨论:刚才有的同学们认为点数之和为8的有7种情况,有的认为只有5种情况。那么,点数之和为8的到底有几种情况?为什么?

  7.观察和是2,3,4,5,,12的列举记录表并进行统计(课件出示)。

  和是2,3,4,,12的各有几种组合呢?请大家在下表中一一填出来!

23456789101112
组数










  8.学生汇报、交流并完成上表。

23456789101112
组数12345654321

  9.组内交流:同学们,现在你们发现A组能赢的秘密了吗?(学生独立观察组成图及统计表,然后小组内交流。)

  10.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的发现。

  教师小结:这就是咱们做的游戏。老师选择的A组是中间的5,6,7,8,9五个数,共有24种组合;而同学们选择的B组是两边的1,2,3,10,11,12这6个数,共有12种组合,所以老师赢的机会更多。这也是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大家讲的那个骗局中,庄家为什么赢得多的缘故!

  四、畅谈收获,回顾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是用什么方法学*的?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 课后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同学们,如果同时掷三个骰子,朝上的三个面有三个数,它们的和可能有哪些?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呢?你们想知道结果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探讨一下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设计说明

  复*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课那样有“成就感”,还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和巩固发展的任务。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复*,在组织教学时,应该营造一个轻松、*等、和谐的学*氛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灵活地运用教材,既不要夸大它的作用,又不要削弱它的功能,要创造性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作为复*课,设计要有新意,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适当的处理,这样更符合本地区学生的实际需求。

  2.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结合教材*题逐一练*。通过练*,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结合教材*题,复*分数加减法这一单元的内容。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简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三部分内容)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呈现知识结构图。

  分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复*本节课中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建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整理和记忆相关知识。

  ⊙整理复*

  1.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结合具体实例说一说。

  (2)先想一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 -

  结合上面的算式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①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②分数加减法对计算结果的要求: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完成教材94页1题前两个小题的计算。

  + -

  解答: + -

  =+=-

  ==

  =

  2.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先想一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 -+

  1-- 1-

  ①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分数加减混合算式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通分需要进行通分的部分,再进行计算。

  ②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计算后交流结果。

  (2)完成教材94页3题最后一竖排两个小题。

  +- -

  =+-=-

  =- =-

  == =

  ①引导学生观察第2个小题,课件出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

  =-- =--

  =- =-

  = =-

  =-

  =

  ②从上面的解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3.复*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先想一想分数、小数是怎样互化的,再计算下面各题。

  0.75=( ) =( )

  2.12=( ) 4=( )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