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

首页 / 散文 / | 散文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1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本语录体散文集,作为一本儒家文化的经典,全书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主张,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包含的哲学思想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们谈论的话题十分广泛,涉及修身处世和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但纵观全书,其全部思想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应该说,“仁”是贯穿《论语》的一条红线,无论是关于政治的论述、经济的论述、法律的论述,或是伦理的、哲学的、教育的论述始终都体现了“仁”的精神。“人者,仁也”,在孔子看来,“仁”是人最高的精神追求,是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

  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者,就是爱人。所谓“博爱之谓仁”(韩愈)。仁,就是对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建立在自重、自爱、自强基础上的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其核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孔子关于“仁”的说法是很多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了恭、宽、信、敏、惠、义、礼、智、忠、孝、廉等等。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又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即恭、宽、信、敏、惠。他又进一步解释:“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以后,孟子又把这五句话简要地归纳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西周末年那种礼崩乐坏的“乱世”而开出的一副济世良方,目的是希望实现天下太*,社会和谐。他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与人相处要施行仁爱,个人修身要具备仁德。“礼之用和为贵”,“礼”作为仁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旨在实现人们相处的和谐。孔子十分重视礼的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一个君子首先是懂礼、知礼的,并且要时时处处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又强调说:“恭*于礼,远耻辱也。”

  孔子认为,要真正施行于仁,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此,要真正成为一个仁者并非易事,他应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应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应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如此,方能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人生境界。

  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一切思想、观念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基础。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产生也决不是他主观的臆想,固然与其身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但我认为更主要来自于他本人对于天道的认识。虽然在《论语》中,我们很少看到孔子关于天道或天命的论述,这主要源于他对于天命的心存敬畏,因而他是持谨慎态度的。他的学生子贡就曾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他自己也说“予不欲言矣。”为什么呢?他感叹:“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但是,他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懂得天命的人,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君子。在孔子看来,不懂天道即是不懂人道,这就是儒家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演化进步的结果,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我们认为,孔子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我们的祖先能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十分了不起的。在孔子看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人必须尊重天道,即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否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儒家的所谓“天道”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中庸》作了非常明确的阐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龟鳖生焉,财货殖焉”。儒家认为,天地之道就是生成万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什么也不说,春夏秋冬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发育。孔子正是基于对天地之道——“生成万物”作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之后,才推导出了人道的思想——“仁”。

  孔子认为,天地是在成就自己的基础上才成就了万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真正的仁者,首先是成就自己,因为只有在成就了自己之后,才能成就他人。“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正如《中庸》上说的:“成己,仁也;成物,知(智)也。”成就自己,是仁德;成就万物,才是智慧。

  如何成就自己也成就万物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呢?这就需要智慧(成物,智也)。而人的智慧从哪里来呢?答案就是:学*。所以,孔子历来十分重视学*,把学*作为成就自己唯一可行的途径。孔子说:“学而时*之,不亦悦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也,不如丘之好学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是把学*作为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修养,增加自身智慧的重要途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认真地加以继承和弘扬。今天我们重新学*儒学,无论是对于个人的立身处世、事业的成功,或是对于执政党的治国理政,或是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2

  一、仁是什么——仁者爱人

  对人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真诚相待,由内及外、由*及远、从爱父母推及到爱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道德理性的推衍过程。

  (一)首先是“爱亲”,即爱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人

  《论语·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以看出孝悌是“仁”的根本。《中庸》中也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善事父母为孝,孔子及其重视孝道,孝并不是空泛的在孔子的思想中赋予了孝具体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指顺,即无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无违”即绝对服从礼的规定。对父母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

  第二方面指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对父母,如果只是养活,而不是从心里尊重、敬爱,与养活犬马无异,不是孝。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是比孝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

  第三方面就是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不仅要在形式上孝顺父母更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善事兄长为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的“,君子笃于亲,*兴于仁”。《论语·泰伯》孝悌是爱人的根本,孝悌是“仁”的前提、基础,“仁”是孝悌的发展、扩充,于是孝悌就成了孔子“仁”的最根本的内容。

  (二)爱人人——爱不是你亲人的所有人

  更重要的是,作为孔子核心思想的“仁“发端于亲情却又不仅仅是亲情。它从亲情的孝梯出发,层层地向外推广,升为君臣间的忠,朋友间的信,最后达到“泛爱众”,上升为普遍的人类之爱。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也就是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长上;做事要严谨讲信誉,博爱众人,这样做就接*于仁了。在孔子看来,爱别人要从爱家人开始,然后把家庭之爱,推广到血缘关系之外的社会成员中去,做到泛爱众,那也就是十分高尚的爱人。

  首先,他强调人为贵。《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了重人不重财。其次,爱无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二、实践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忠恕之道

  从爱人思想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施行仁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管是亲人还是他人都时刻要懂得换位去思考去相待。具体来讲“忠道”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从自己的“欲立”“欲达”出发想到别人,进而去“立人”“达人”,简言之就是成己**。“恕道”是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从自己的“不欲”想到别人的“不欲”,亦即不能将自己不想承受的强加给别人。以上实则也是仁的本旨。

  三、如何实践仁,即怎样去达到仁

  (一)从自身修养的角度出发须

  首先在于立志。要志于仁,要时刻不忘仁。

  其次要“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内省,严格要求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孔子看来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做,就做到了仁。实行仁德完全靠自己,那就是“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再次要言行一致,并以身作则,说话做事要适度。在《论语》里边记载,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气愤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涂也,儒子不可教也。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言行一致,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对此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并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是真正的仁义之人。

  最后要“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孔子认为人人都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能否改正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就能达到仁。

  (二)从与他人相处的角度出发须

  孔子又提出“恭、宽、信、敏、惠”。“恭”是对他人的恭敬、礼让;“宽”是对他人的宽厚、宽容;“信”是对他人的诚实不欺;“敏”是办事敏捷、有效率;“惠”是能给他人实际利益、恩惠。不难看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他人的“爱”,亦即要求人与人相处时应谦恭庄重、宽厚容忍、诚实信用、勤快敏捷、慈爱惠施,认为能将这五者行于天下,就是仁。

  (三)既会“爱人”,也要懂得“恶人”

  对此,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是这样表述的:“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认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换句话讲,爱仁人是仁,恶不仁之人也是仁,因为如果能憎恶不仁之人,就不会让那些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也不会让那些不仁的人去影响自己。从整个社会角度,做好爱憎分明,整个社会也就不会受到不仁之人的坏的影响,整个社会就真正人人爱人。

  综上所述孔子仁学思想,实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或道德情操,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亲互爱,体现了群体型社会互助精神的具体内涵。虽然孔子所倡导的“亲亲之爱”是为了借以巩固宗法血缘关系,“泛爱众”也是为了消除当时社会矛盾,有其政治上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然而,它对于弥补当今由于社会生活物质化、功利化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日趋淡漠的缺陷,弘扬敬老养亲、关心他人的传统精神,完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风尚,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高的行为价值。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3

  一、在学*的目的上主张学以致道,学以治世

  在孔子的心目中,学*的最高目的还是“学以治世”,正如子夏的所说:“学而优则仕”子张即学有所成了才可以去做官。对君子而言:“不仕无义”,依据是“君子之仕,行其义也”微子。对于其他目的的学*,孔子是不赞同的:故当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子张毕竟在孔子看来“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从中不难发现孔子认为只有学*那些治国安邦的策略才是学*的正道,而学那些农事就偏离了学*目的。在分析学*的目的时,他曾颇有感触地强调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可见,孔子学*的最高目的是“学以治世”,认为书读得再多,如排不上“为政”的用场,这样的学*是无用的。学*是为了达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子路的从政目的。上述事例也表明了孔子的那些弟子皆达到了学*的目的,完成了达仕为政的神圣使命。他自己也曾表达过急于从政的迫切愿望:“诺,吾将仕矣。”阳货这些思想也初步奠定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伦理基础。后世的许多读书人皆把读书视为是最神圣的事业,看作登上仕途的理想阶梯。上述这些言论都体现孔子学以致道,学以治世的学*目的。

  二、在学*的态度上提倡发奋好学,虚心求学

  在学*态度上,孔子提倡发奋好学,虚心求学。他本人也叙述了自己终生学*的奋斗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终生勤奋好学,虚心求学,从子贡对老师的评价中也可得到佐证:“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毕竟孔子有自知之明,他深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于是越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学而不厌”述而。他对自身好学的评价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对于知识的学*,他确实有那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的迫切愿望。其学*的境界曾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的程度。

  在虚心求学的态度上,孔子也是十分诚恳的,他再三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同时高度赞扬孔文子“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是谓之文也。”公冶长的学*态度。此外,孔子在强调虚心求学的同时,特别提出要切记“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这是向别人虚心求教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学*是不可能有很大成效的。

  三、在学*的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学行并重

  在学*方法上,孔子既重视见闻的作用,又强调思考的功能,主张学思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即只学不思,就会茫然而无所得的;只思不学,就会使精神疲倦。学思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学*是思考的基础,离开了学*的思考,只能是苦思空想,收效甚微。在这点上,孔子是有切身体会的,他曾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同时,思考又是学*的升华,经过思考得学*能达到“告诸往而知来者”为政德功效,孔子对此也时很有感触的,他曾言:“吾欲回言终日的,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可见他承认得意门生颜渊不愚笨的原因就在于颜渊能在学*后独立思考并有所创新,这点让孔子是很折服的。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在学*方法上坚持学思结合,重在培养和锻炼学人“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闻一知十”、“能*取譬”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对当今的学*理论和教育方法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在学*的内容上注重德育

  孔子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就中有“仁者爱人”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信条,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才能真正地实现道德修养的目标。因此,在学*的内容上,他对学生实施“文、行、忠、信”四教。其中“忠”与“信”就直接属于德育的范围,认为只有具备了坚强的道德信念,才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孔子在二者的关系是采取了“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学而的立场。即只有在做到了“入责孝,出则弟,谨而慎,泛爱众而亲仁”这些道德实践之后还有余力,才用来学*文献知识。这就说明了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中道德实践比文献知识更重要。

  孔子还把“六经”作为教学内容,目的也在于使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学到从政的本领,在为政治国过程中贯彻策略“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仁人”的政治伦理观。孔子也更多的强调道德教涵养的因素,正如子夏所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对于好学之人的评判依据,孔子也是用道德标准去衡量的。他对千里马的称赞也是“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孔子教学内容上突出道德教育的份量。

  五、在学*的作用上突出完善人格

  在学*的作用上,孔子认为“学则不固”学而的,即学*可以使人视野开阔,不闭塞。相反“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学*对人的人格完善至关重要,因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的,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仁、知、信、直、勇、刚,是当时社会人群所称道的六种美德。孔子在此指出了当时人群中的六种美德与六种劣癖的内在关系,认为本性仁爱但不学*就会狭隘愚昧,其弊病是会受人愚弄的;本性机智而不学*就会浅尝辄止,其弊病是好高骛远而没有基础;本性诚信而不学*就会目光短浅,其弊病是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本性耿直而不学*就会思路混乱,其弊病是说话办事没有条理,在混乱中伤害别人;本性勇敢而不学*就会胡作非为,其弊病是会滋事生乱;本性刚正而不学*就不能控制自已,其弊病是易狂妄自大。在好学的定位上,孔子也时从人格完善着手的,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只有不断的致力学*,个人的人格才能不断的完善,毕竟“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阳货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阳货还可培养“思无邪”的道德品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孔子本人也自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矣”述而“下学而上达”颜渊这些事例均可说明学*对个人人格的完善至关重要。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4

  一、“仁” 之内涵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仁”,谓:“亲也,从人二”,进而说“亲者,密至也” 。孔子学说具有强烈经验性质,历来取*譬远,据实说虚,其立足点虽是个人的修身功夫, 目标是养成“君子” 的社会。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结构主要是血亲关系结成的宗法制家族的聚合,人们生活与实践的范围主要还在家庭与家族当中,逾出家族,才是邦国;邦国之上,才有天下国家。“仁” 的伦理信条,出发点在个人,每个人必须实行于他周围的家人,进而才是家人的亲戚、亲戚的亲戚。这便是由*及远的道德推衍,或称教化。而“仁” 的内涵便是基于家庭和家族的行为规范和这套规范的价值基础,也就是“孝悌”,至于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会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礼乐。《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儿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本指弟弟对兄长的善待与服从,其实也就是年幼对年长的敬重与接受教育。孔子的孝与悌,一当从家族扩展或者泛化到整个社会,也就从家庭伦理成为社会伦理。在孔子的眼中,一个在家里能够循规蹈矩恭顺虔敬的人,到了社会上,也才会成为恭谦有礼循循然的社会人,所以他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与悌,是仁德之人的修养基线和出发点——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亲仁” 则是社会道德的最终展现。反过来看,“仁” 并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须化为起居行止的“温、良、恭、俭、让” 的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生活,最终实现于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无数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证社会的井然秩序。

  《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一面来讲的。凡是一个人想达到的想争取的,就应该也同时想到,别人也会同我一样,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愿。这一思考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等关系,大家都共同服从于同一个善的原则—— 即后来心学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从消极面看,人的“不欲” 即人所厌恶的事物和情绪取向,大致也是相同的,因此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把最大限度地关注社会,关心他人视为最高的为善的成就。对于能够以天下国家的全体民众为其施仁目标的,夫子称其为“圣”,已经高出了一般的“贤”。同样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问夫子: “如有博施于人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孔子答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说,凡能够广泛地推导其仁心救济绝大多数人众的,哪里仅仅是“仁” 行呢?

  他简直是“圣” 行了。这样极致境界恐怕连尧和舜那样圣明之王也有做得不完美的吧。回到家族人或者社会人的自身, “仁”更多地只能化为起居饮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伦范,看他是否可以在*时履行道德礼节。这个“礼节” 就是伦理制度—— 孔子的时代,也便是“周礼”。“礼”本来用来是制“欲” 的,人的欲望泛滥,便有一切不合乎“礼”的行为,孔子因此要求以“达仁” 或“成仁” 为修养目标的,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终日不违仁”。他的弟子颜渊在问仁时,他回答: “克己复礼为仁。他相信,如果所有的人都以“仁”为归依,那么天下便可以达到最高的和乐有节,他称为“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但那是很高的境界,是尧舜那样的圣贤之辈的追求。

  放到*时的生活中,“仁” 只是要求人们不要自私自利,遵守各人的本分,也就是“礼”这家族人和社会人所作的规定。孔子认为, “礼”就是为人的本分和守则。“仁” 之为善,其实往上可以无穷进展,以至于圣人都有难得充分践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实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礼” 的界限就可以了。在经验生活的范围内, “仁”不过体现为人们对他人的关怀与爱护。所以,樊迟问仁,孔子以“爱人”两个字回答他。

  二、“仁(爱)” 与礼之制度的关系

  “仁” 是“礼” 的内在本质, “礼”作为“仁”的外在表现,“仁” 和“礼”二者间有不可分的关系。从“礼” 的一方面看, “仁” 作为“礼” 的本质意蕴和内在道德根据,礼乐典章制度都要受到“仁” 的制约,要符合“仁” 的要求。建立在主体即个人心性道德原则上的“礼”,从外在加于每个人身上的制度、仪式,转变为每个人自己的道德自律和自觉实践。其次,从“仁” 的这一方面看,因为以“礼”作为“仁” 的外在形式,则“仁”也要受“礼” 的制约。“礼” 作为维护宗法等级的国家典章制度和协调诸方关系的仪式,完全服从宗法血缘关系内部的亲亲原则,亲亲原则必然渗透了“仁” 的内涵意义。《泰伯》中说“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可见,君子“笃于亲” 是“民兴于仁” 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仁” 是本质,而“礼” 是形式。

  孑L子的“仁”是君子修身的内在道德动力,循礼则是向外的道德实践。礼因此是道德运行于社会时的外在表现,仁是君子坚持符合道德原则的根本依据。如《礼记·曲礼上》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L3]。礼如果能够维持不堕,全在于联系于社会关系中的各方,看他们是不是都能从“仁” 出发,是不以人为本,善待他人。为君上者若不能履行自己的宽厚爱人的本分,怎么能够要求做臣下的能够尊敬你呢?为人子者若连丧父母的哀恸都没有,又如何证明你尽了孝道呢?如果没有这些发乎仁心的行为表现,又如何可以说这是一套合理的有序的社会礼仪制度呢?

  孔子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时,那个礼显然是周代以来的政治制度。他认为那套制度的核心就是“仁”。“仁” 是周礼的起点和终点,复周礼就是让制度复归于“仁” 的本质。孔子是主张以家族中的“仁爱”原则,也就是“亲亲” 的一套做法,推行到邦国政治中来,进而实行于天下的。善待父母兄弟,其内在驱动力固然来自“仁”或“仁心”。但这种善的行践一旦走出家庭和家族,便成为社会道德实践。就家族中的在下者言,“孝”基本人伦,但在社会上,相同的服从和忠顺立场便就作“忠”。孔子希望把孝事父母的虔诚化为忠事君主的政治虔敬。从而家族伦理便转为政治伦理。

  忠事君主是一种政治态度,也是一种政治伦理。但君子是否有参与政治的合法性理由呢?孔子认为这是正当的、合理的,因为“为政” 的行为本身,仍然是为了推行“仁” 于天下。在家族国落实“亲亲”,在邦国中落实泛化了的“孝悌”,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实行“仁爱”,做到“爱人”。以后的“爱民如子” 的说法就是这样引伸出来的。关于“为政”,《论语·为政篇》中:“或谓孔子日: ‘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显而易见,在孔子看来,孝悌的实行,就已经是政治了,甚至可说是更根本性的政治。从另一角度解释,我们也可以将孔子这里所谈论的孝与悌视为某种“政治” 原则,最终是要推向社会,成为维护和巩固君父权力的社会实践。而从“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等可以看出,“爱人”是“亲亲” 的推衍,爱人,是为了维护维护礼制和恢复失堕的礼仪。前面已经说过“仁” 只能依存并体现于宗法血缘的“亲亲”,而“礼” 也是“仁者爱人” 的道德原则之实现。 “君子笃于亲”、“故旧不遗”,爱人是一系列的善待亲属故旧的行为,“泛爱众” 只要落在礼仪制度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就会反过来巩固和加强“礼” 之政治统治。这样我们可以说: “爱人”是“仁” 的内涵之一, 其目的在维护“礼”;在政治实践当中, “礼”比“爱人” 更重要。践仁成仁,亲亲爱人,在一定 意义上正是为了“克己复礼”。在仁学的政治实践当中,“天下归仁” 是目标和结果,克己复礼是手段和过程。

  三、“仁爱” 与“孝悌”“爱人” 的关系

  孔子时代的“仁”包含的“仁爱” 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亲亲之爱,一是忠恕之道。亲亲,所发挥的是父爱子,兄爱弟这一层意思。推而广之,可以引出君臣之间的仁:义关系,或者统治与被统治双方的关系。再进一步,可以得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仁爱” 说; 同样,孔子的“忠恕” 之道也还是朴实的,无非说推己及人谓之尽心。再往后,到孟子时已经衍化为“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说法。忠恕之道,还可以称为“成己”之学。尽心之论,已经是关于仁爱的道德本体论和实践论了。它所成就的已经是内圣外王之学了。这当然是孟子才完成的工作,但其逻辑起点却是在孔子的仁学当中就已经包含了。

  在孑L子的“仁” 之观念中,“孝悌”居于首位。孝悌,还是家庭中的伦理,其目的在维系家庭中的合理秩序。孝悌是维系血缘亲情关系的与义务。实现“亲亲” “尊尊” 的伦常,古代社会当中的最重要单元才有秩序与稳定。孔子把“亲亲”解释为对“仁” 的表现,所以“君子笃于亲,*兴于仁”。

  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和家族实行“亲亲”原则, 向社会推广,相互间血缘关系不那么紧密的的各个家族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邦国之间,也有相应的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制度来约束,但最终,以“仁”作为核心,织成一个以道德本体向周围发散的网络,贯彻仁的强制命令。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亲与尊,每一社会个体都奉行这种“亲亲”与“尊尊” 的“礼”之原则, 自然可以设想有“民兴于仁” 的效果。孔子重视这~ 礼的制度。当宰我以“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为理由,提出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孔子认为礼乐制度是不可轻易更改废止的。为什么? 因为守丧三年之所以是必须,主要考虑的是与之相关的发从内心的某种道德责任感,不如此不能心安。人所以因为不能守丧而内心不安—— 是深得父母的厚爱而有歉疚感。因此他斥责宰我说: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与其父母乎。在孔子,作为“仁”之根本的“孝悌” 只能表现于“守丧” 这一外在礼仪制度。制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内心的道德责任,而“孝” 正是这种责任的要求。这里既有本质 与现象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更有“履仁” 的伦理责任的强制性要求。

  综上可见,孔子思想中的“仁”是“爱人”动机发出的根本依据,而“孝” “悌” 又是“仁爱”在“亲亲”范围内的行为实践。“孝” 与“悌”一经泛化,便成为社会交往甚至政治事务中的基本守则。体现了宗法血亲关系的“孝” “悌” 于是成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则。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出发点是家族血亲的,其落脚点则移到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实体化过程中。

  四、作为东方伦理基础的“仁学” 的现代意义

  文章所说的“东方”伦理,其实就是“中华”伦理。与西方伦理相比较,东方伦理是在儒家学说的人伦观上建立起来的。西方伦理思想,就其根本言,是可以用自由主义伦理哲学思想来概括的。自由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个人的权利学说加上功利主义的善恶取舍的标准。功利主义的道德观是一种常识性的道德思想。人类自然的趋乐避苦的本性,构成了人们价值诉求的人类学基础,但它并不考虑这个价值观的哲学本源,它是纯粹经验性的,因此,功利主义也被归类于伦理学的自然主义。而孔子的仁学的逻辑起点,也只是经验性和实用性的,它完全源自古代社会的家庭和家族生活的现实,是一些极为常识性的对生活秩序的要求。仅就此点言,仁学和它的伦理规范也是自然主义的。所不同的地方在于:*现代西方伦理的道德实践者,是具有公民身份的权利个体,这是*四五百年来随资本主义方式的发展而形成的道德体系。而孔子的仁学,在道德意义上,它所关注的是家庭、家族和邦国,以至后来的封建国家,惟独其视野当中没有个人。在“仁” 的伦理规范体系中,个人为自己的功利作盘算,是没有合法性的。当然这不等于说个人的功利完全被排除或被否定了。在理想的“亲亲尊尊” 的五伦社会当中,每个人的利益与福祉都是他人会关心的,都是由社会关系联结中相对的一方来考虑和设计的。简而言之,是由集体(家庭、家族和国家)来关照的。

  差不多百年之前,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到*来过。他在一次有关东西方伦理思想比较的演讲中,这样评价*的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伦理: “东方思想更切实、更健全??例如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是健全的确定的切实的天然的人生关系。人人都有父、有子、有夫妇兄弟,人人都是一国的臣民或君长,人人都有朋友。所以东方的圣人,就规定五伦的道德规范,教人怎样做君臣、做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事实上,在等级区别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依据一定的地位和身份来生活,其行为都受到这样一套源自社会等级差别的生活伦理的规范,人人都会有规可循,社会也就井然有秩。总之“东方的道德观念,简直可说全然根据家庭。所以经书常说孝是德之本。而孝的范围也最大,不信不诚,败坏家声,可算不孝;建德立功,扬名显亲, 就可算孝”。为说明东西伦理的差异根源,杜威将归结为,西方伦理重视个人权利,而东方伦理则不是这样。个人主义的权利观念,推广到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求*就必须保护具体的一一个体公民的权利。相对而言,东方道德则更多注重自己对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说避免了西方出于个人功利考虑的“道德自私自利的毛病”。

  我们今天来看孔子的仁学及其伦理学说,当然不能用古代社会血缘亲族关系中的“集体主义”来抹杀现代公民社会中的个人权利。就是杜威本人,也这么估价了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伦理道德对于那个社会的适切性—— “道德适应环境而产生,某种道德对于某种环境为善,对于他种环境又不然,所以东西道德实无长短之言”。以理性权衡和判断为特征的功利主义伦理对于人之为善的本源动机是缺乏说明的,就此弱点而言,孔子的仁学和它的伦理主张正好从天然的本然的“善” 出发。性善论将人的道德责任完全地归结到每个人内心深处,归结为个人自身。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它可以极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扩充人的内 U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免除受到物质主义或功利主义这样的污染。比如,在功利主义伦理看来,人的一切目的性的行为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快乐、安康、福利,达到这一点就是“善”。

  在今天物质财富相对于古代社会极大丰富的同时,在商业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很容易沦为为享乐主义作辩护作论证的根据。而以“仁” 为核心的性善论,则更有利于个人道德境界的养育和提高。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之本性的“善”显示出道德培养并不永远屈从于外部世界,同情他人的不快乐和愿意他人快乐的倾向,总存在于每个人的天性之中; 自知内心的“善”无疑有助于每个的尊严感。自尊的价值观,有助于尊重他人,有助于建构理想社会;同意人皆可以为善,同意人皆本善的价值观,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助于建立“和乐” 的局面,形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王道”政治——种以人为本的法制社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正在于与时俱进,对于孔子的学说,进行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革命性的诠释。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5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是意识和实践的关系,“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的最高目标,“礼”是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仁”就是内化的“礼”,“礼”就是外化的“仁”,“仁”是内圣的基础,“礼”是外王的条件,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成就内圣外王的圣贤。但是,在《宪问》中有记录,“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管仲是肯定的,说管仲的行为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在《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一句中,明显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管仲不符合“礼”的规定性的。由此可见,管仲这个人在孔子那里,用孔子的“仁”和“礼”的标准去衡量,是只符合“仁”而不符合“礼”的。一般的对于“仁”与“礼”的关系的认识,是认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合乎“礼”的规定,反之,在行为上能遵守“礼”的人,也肯定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管仲达到了“仁”却不符合“礼”,这与一般的对于孔子“仁”和“礼”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与“礼”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君子是一刻也不会离开“仁”的,君子之所以叫做君子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仁”的标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君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的要求,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还是可以归于“仁”的。就像《宪问》里说,“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未死,有利于天下民众,便是大节,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小信小节,小节要服从大节。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说:“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可见,即使管仲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要求,他依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在《伯泰》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颜渊》中也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本身不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规定性以保证其不会破坏“仁”,这个规定性就是“礼”。“子曰:‘上好礼,*易使。”’(《宪问》)“礼”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是维护一种秩序或者达到“仁”这样一种状态的必要手段。

  可见,“仁”与“礼”的区别并不在于一个是“意识”一个是“实践”,而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人要达到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不同规定性。是孔子对人的不同划分导致了“仁”与“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简而言之,孔子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不违背“仁”,不违背民众利益的人是“君子”;而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必须依靠“礼”来约束才能不违背“仁”的要求的人是小人或者愚人,也可以说是一般民众。根据这个标准,从道德上,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划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智。

  孔子所说的君子始终是不违“仁”的,而小人却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程度上违反了“仁”。一、在对待“天”、“道”、“命”的态度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所畏,所以他们在行事的时候,必然是以不违背“天命”、“大人”或者“圣人之言”为前提,或者说是出发点的。而他们行事的目的也是有利于这些他们所敬畏的事物的。而小人则无所畏惧,他们没有任何敬畏,所以在行事中只依据自己的好恶来行动,所以行事的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或者影响。“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所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可见,君子通常在“大道”上有所担当,而小人却在小事上计较。

  二、在对待义利的关系上,“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始终把“德”和“义”摆在首位,并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心怀天下,为人民着想,所以能凡事皆以“仁”为出发点,小人却正好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礼数来加以约束,他们就会没有任何顾忌的去追求私利。

  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注重整体的利益以及团结,可以为了整体而牺牲自我。小人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当整体失去价值的时候,小人们便会分散开来。这种现象也就是“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而“礼”恰恰是要把大家约束在一个维度之内,使得人们不能随意的破坏一种和谐或者说秩序。破坏整体利益的就是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也可以说,“礼”就是用来规范小人的行为的。

  四、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困难毫不退避,敢于直面问题,并且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不像小人一样整天为了困难而哀愁,消极。君子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不依赖于别人,也不会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危害别人的利益。小人就正好相反了。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小人往往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使用损人利己的方式。

  正因为君子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都坚持大众为先,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所以君子的行为从始自终都不会离开“仁”,也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就代表了“仁”。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一群人,他们凡事以自己为先,这样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更有甚者会祸国殃民,所以对于这类人,要制定一套“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要如何做。这样才不会危害人民的利益与统治的秩序。

  在智力上,孔子把人划分为三个等级:上智、中人和下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在这里,孔子说的“上”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等等。对于中人以下智力的人,不必对他说太多高深的,他所不能够理解的话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帮助实现“上”,只需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形成的规定性就变成了“礼”,中人以下的人只要遵守“礼”就不会违背“仁”。对于中人以上的人,他们的智力可以领悟到孔子所说的“上”所容纳的广泛内涵,并且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上”而作出努力。他们会思考什么于“上”是有益的,什么于“上”是有害的,能够自觉的趋利避害。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不会违背“上”,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因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可见,孔子理想中的人是君子,是上智之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实现孔子的理想与信仰。但对于小人和下智之人,孔子也没有放弃,依靠“礼”来约束他们,依靠“教”来化育他们,期望他们能够配合君子和上智之人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1)

——爱的理解散文通用十篇

  爱的理解散文 1

  知道自己的卑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从爱上他的那一刻?

  张爱玲爱着胡兰成的时候说过,当一个女子爱上一个男子,就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于是,我常常想,如此清傲而又有才华的一个女子,怎么甘愿为了一个男子而将自己低到尘埃里去,并且从尘埃里开出欢喜的花朵来呢?

  也许,爱没有理由,爱就是爱,爱在骨髓是深爱,爱在心底是真爱。水滴的爱,就是历经百折千回也要魂归大海。小草对大地的爱,即使东西南北风,霜打雨雪摧,也要默默生长绽放绿意片片。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无论怎样卑微的灵魂,无论怎样卑微的爱情,都蕴藏着一份对爱人深深的眷念。

  这份爱恋,也许过于*淡,是为你舍弃飞翔的淡然,舍弃被你羁绊的心酸,这份卑微,是你渴时一杯清茶,一碗热气腾腾的宵夜。是你凝思远眺的时候默默的给你披上一件衣裳;是你身体不适的时候,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和精心的照顾。这份爱恋也许微不足道,也许*淡如水,但是却可以如甘冽的山泉,慢慢的渗透和感化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人的卑微只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爱,是一份情的包容,以一种仰慕的姿态把对方放在了生命的最高处。有时候,最深沉的爱恋往往出自于最卑微的举止中。最深邃的道理往往源自于最*淡的事物当中。既然心甘情愿的去爱,就不去计较付出的多与少和得与失。爱,既然爱了,就要爱得无怨无悔,无休无止,无忧无虑。让我们守护卑微的爱,享受*凡的爱,但是,卑微与崇高的界限,在这阡陌红尘之中又有谁能说的清楚道的明白呢?红尘男女,不爱就不爱,爱,就请深爱。

  爱的理解散文 2

  海伦在高速路上跟一辆小车对撞,如今正在医院抢救。海伦的男友科比一听到消息便马上赶到了医院。科比在急救室门口等了五个钟,医生才一脸疲惫的走出来,说海伦伤势非常重,不仅脸部毁容,并且大脑受到强烈撞击,很有可能导致失忆。科比听后只觉心里一震。

  在医院住了半个月,海伦终于可以出院了,但正如医生所说,她失忆了。出院的海伦不但失忆了,还变得面目丑陋。科比亲自送海伦回家。为了照顾海伦,恢复她的记忆,科比就在海伦家里住了下来。他可不希望海伦一辈子成为失忆人,他相信,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让她恢复记忆。信心百倍的科比为了海伦把工作也辞掉了。

  每天,科比给海伦讲故事,他想喜欢听故事的海伦一定会因为故事而唤醒记忆。科比讲了数百个故事,把从前讲过的和没讲过的都讲了,科比还唱歌给海伦听,唱累了,他就放音乐给海伦听。尽管科比唱得动情,尽管那些音乐都很动听,但还是没能唤醒海伦的记忆。海伦的家人都劝科比放弃。

  海伦家人的心思,科比明白。海伦要是恢复了记忆,发现自己变得面目丑陋,说不定会痛不欲生。失忆,对于海伦来说,也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上天让海伦失忆,也许是为了让她过得幸福。做个失忆人,虽然活着,但她会感到幸福吗?为了海伦,他愿意尝试一切办法。

  后来,科比讲自己和海伦相识相恋的故事,他想这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一定可以唤醒海伦的记忆。

  可是他天天讲,讲了数百次,却一点效果也没有。怎么会这样?科比开始尝试别的办法,每天给海伦按摩头部,接着又天天带她出去看风景,再接着又带她去公园玩各种刺激的游戏。可是这些方法都没能唤醒海伦的记忆,科比面对海伦泪流满面,他尽力了,他想自己再无办法了。

  爱的理解散文 3

  在人生崎岖坎坷的旅途上,是谁给予你最真诚、最亲切的关爱,是谁对你嘘寒问暖,时刻给予你无私的奉献;是谁不知疲倦地教导着你为人处世的道理;是谁为了你的琐事而烦恼?对了!是伟大的母亲们。母爱是无私的,是永不停息的。没有一位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子女的。不管怎样,母爱终究都是生命中最真挚、最难以割舍的感情。是的,母亲是一种岁月。从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岁月,从江河向大海的岁月,从沙漠走向绿洲的岁月,也是从苦难走到幸福的岁月。在这些岁月里面,究竟包含着什么,包含了多少,我想,纵使最伟大的诗人也无法抒写出诗篇,最优美的音乐也难以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只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慢慢地由幼年长到了童年,再从童年长成了青年,也告别了花季、度过了雨季,现今的我正如日中天;我也知道,这种岁月值得我时时回味,值得我用一生来感激!

  母亲是一种岁月。因为在人世间忍受最多苦难、咽下最多泪水、包容最多无知、体贴最多心灵的是母亲,是伟大的母亲。

  岁月的流逝总是无情的,它夺去了母亲的青春,还在母亲的额头刻下沧桑的印记。这是怎样的一种岁月啊,我把她解读成爱的象征!

  母亲是一种岁月。因为岁月没有轮回,也不着边际,而母亲的爱正是这样的浩无涯际。母亲有时甘愿做一根甘蔗,任凭儿女吮吸着甘甜的蔗汁;母亲有时又是一座大山,用坚实的臂膀抚*儿女的创伤。它是人类的摇篮,也是引导人性至善至真的北斗。即使人性的堕落如高山滚石,母亲也会用她的身躯拦住,并用爱心去鼓舞它、激励它、并陪伴它远离深渊,重新攀登。

  母亲是一种岁月。岁月如歌,母爱无限……

  爱的理解散文 4

  选择了离开,也许是选择了这份爱最后的归宿。不是每一段缘分都会有一个相守终生的结局。不然,这世间怎会有,情深缘浅,曲终人散,缘聚缘散这些字眼。而我们都是最*凡的凡人,在这变幻莫测的世间里,能做出的选择不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辜负了那份缘,辜负了你的爱,在你离去的那一刻,只能说一句,对不起,下辈子再爱……

  你走后的日子,所有的思绪就放在曾经的回忆里,毕竟,这是我们余生唯一共同拥有的,无法说服自己将你忘记,也无法让漫长的时光将你变得云淡风轻。虽然散了,但爱却还在,爱一个人,爱到最后,无论在不在一起,都没有任何理由去让自己去选择遗忘。

  回忆里,永远都是你温暖的笑容,永远都是你最贴心,最安静的温柔。茫茫人海里,千山万水中,就偏偏遇见了你,一眼就定了情,一眼就让你住进了心里。从此,你就成了我的唯一,心中所想,心中所念,所有的事情和时间,仿佛都是和你有关系,你不高兴,我就不高兴,你不快乐,我就不快乐,你说这就是爱情,我坚信不移。

  曾经为你着迷,如今只能为你祝福,缘份浅了,爱的再深,也只有选择离开,遥远的距离,各自的牵挂,是无法让我们一起走到爱的尽头的,但我总算还是爱对了你,不然,多年以后得今天,你怎能还在我心里,让那一份浓浓的思念伴我一生。

  下辈子,再爱吧,下辈子,但愿我们再相遇时,再也没有那些世俗的羁绊,挡在我们面前,一爱到头,相守相依,永不分离。

  余生,对你的爱,对你的情,对你的记忆,都将化为这些伤感的文字。谢谢你,曾让爱温暖我,这份爱,足够我一生回味。岁月静好,愿你幸福美满,下辈子,再爱……

  爱的理解散文 5

  蝴蝶飞舞了不知道多少年,它一直都是这样。每个四季的春天。蝴蝶总会追随着梦想的旅途寻觅着前世曾经是自己的那片花朵。

  告别了那片曾经孕育自己的灌木丛。蝴蝶抖动着脆弱的翅膀,向风询问着:只属于我的那朵花在哪里?风轻轻的将蝴蝶向蔚蓝的天空一送。蝴蝶顿时感到一阵眩晕,当她再次清楚的俯视着万紫千红的花朵的潮水时,它哭了……你,在哪里呢?蝴蝶再次问风,风无语。

  蝴蝶挣脱了风的怀抱,飞向云朵。轻声问,你知道我的前生是哪朵花吗?云飘舞着,点点的雨滴打落在大地上。花朵开满了蝴蝶羽翼下的土地。蝴蝶扇落身上的雨水,向梦想曾经到达的远方飞去。

  阳光望着蝴蝶说,趁天还没有黑,你可以寻找最美丽的那朵。我给你照亮所有美丽的花朵,让他们璀璨的盛开。蝴蝶微笑着看阳光说:我只要属于我的那朵。

  蝴蝶,飞呀飞,风停了,雨住了,太阳下山了。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漆黑。她,最终迷了路。无奈的落在一片不知名的灌木丛中。睡了……

  当阳光再次洒落在身上时,风也醒了,云也片片飘洒在空中。蝴蝶再次启程。日复一日,她已经飞了很远很远。但是,属于自己的那朵花,仍旧没有找到。只曾经听梦中的妈妈说他在远方。可是飞了这么久,蝴蝶想回去,再次飞回生养它的那片灌木丛。可是,来时的路已经找不到了。

  她只有往前飞。

  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秋天也成为了回忆中的季节。

  冬天,每时每刻都在逼*。

  我能在,冬季和生命终结之前,找到曾经是自己的那朵花朵吗?

  蝴蝶一生中第一次问自己……

  爱的理解散文 6

  生命如一场刹那的繁花

  不知何时就会凋零

  天使的翅膀轻轻地带走了你的生命,在你短暂的生命里,你体验了人间冷暖。看着那些冷漠的人,你笑了!笑的依旧那么美!像一朵水仙,看着这个世界,因为你相信,这世界有爱。

  今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一边浏览自己的空间,一边看着新闻,短短的几个字,让我的眼眶湿了。因为每一天我都在电脑旁看着有关你的一切。而今,我看到你离去的消息时,我的眼泪不停的敲打着键盘,我真的好想替你问一句,那些过路的人呢!看到我离开的消息,你们笑了吗?

  冷漠在你的生命里,留下了一道伤痕,看着那些过路的人,一个个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的眼神,在你那幼小的心里是否感到寒呢?你是不是无数次在喃喃细语中说着;救救我吧!救救我吧!为何却不见一个人俯下身子,将你那幼小的身躯扶起?

  无情冷漠,在你的心里留下了怎么样的一个符号,也许在也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但是我知道,甚至所有人都知道,就是相信这个世界依旧充满爱。冷漠对于那些无知的人是财富,但是在爱的下面,它是一种被人唾弃的垃圾。

  当你的眼轻轻合上的时候,希望你可以微笑,因为会有更多的人在为你祈福,为你祝福。虽然你走了,带着所有人的爱而去。生命如花,岁月如歌,在你短暂的生命虽不曾看见幸福之花为你绽放。但是我相信天堂里,会有五光十色的花在为你绽放,那里有你爱的布娃娃,那里有爱你的人,让你在那个世界里,不知道什么冷漠无情,只有用不完的爱围绕你。

  让世界停止一切的冷漠,让世界多一点爱!

  (后记;没有什么华丽的文字,只有简单的祝福,愿小悦悦一路走好,让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爱。仅此而已)

  爱的理解散文 7

  每次回老家,只要是在春秋季节都会看到老父亲穿着那件背心,一件早已褪色而且几乎破旧的毛线编织的背心。我看着心里怪怪的,心想,也许人上了年纪畏寒吧。

  间隔一段时间就捎上两件背心回去,可在以后的日子里总还发现父亲依然还是那件旧背心,我不明白,也有点生气,父亲是一位退休教师,按理说工资还可以,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工资也不至于穿成这样。这不让人笑话嘛,你的儿女不也没有脸面啊?我一连串的数落,憨厚的父亲没有反驳也没有生气,他笑了笑,好,以后我不穿就是啦。

  在接下来回家的日子里真没有看到父亲穿那件背心,换季的时候我给父亲收拾衣服,翻开衣堆,那件旧背心还叠那里,心想这次该给他扔了吧,父亲从我手里接过背心,如获至宝,转身又放回原处,也许毛线的贴身,看他很认真就没有勉强他。

  回来后我紧赶慢赶就织了一件羊毛背心给他带过去,中午陪父亲一起吃饭的时候,老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丫头,我不是装穷也不是没有衣服,这不橱里的衣服好多都新的,为什么我还保存了这件旧背心,在你们看来太旧、太老,其实我也知道穿着不太合适,它会让你们儿女尴尬,也许你们不会明白,这可是你母亲生前留给我的念想,只要我穿在身上就觉得她没有离开我。

  自从20xx年母亲撇下我们与老父亲,父亲对母亲生前留下的印记一直还保留着,一直没有从失去母亲的阴影中走出来,虽然生前他们也会为鸡毛蒜皮的事争得面红耳赤,父亲却怎么也抛不下那份思念,父亲,对不起,儿女没有明白,没有读懂你的心思......

  爱的理解散文 8

  读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最盼望爸爸来接我,路上爸爸从口袋里掏出一粒糖或者巧克力什么的递在我的小手中,吃完一粒,再递来一粒,回家的路总是那么甜蜜。

  我成家了,有了女儿之后,怕她吃坏牙齿,口袋里不像我小时爸爸的口袋那样,装几粒诱人的糖果,而是放着消毒纸巾,她很调皮,在外面玩一会儿小手就会搞得很脏,所以放一些纸巾有备无患,方便拿取,她的小手,始终保持着清洁。

  有一次去幼儿园接她放学回家,刚出幼儿园大门,她就神秘兮兮让我闭上眼睛,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饼干渣,她记得我最爱吃芝士口味的点心,下午餐时吃到了芝士饼干,于是趁老师不注意,把手中的饼干悄悄藏在口袋里。

  我当然不会嫌弃饼干已经变成口袋缝里的一把饼干渣,我吃下了它,心里热乎乎的,有种想要流泪的感觉。

  这世上总是有种爱,大若乾坤,却由口袋这样小小的事物直通抵达。

  黄永玉回忆张伯驹先生说:“某日余携妻儿赴西郊莫斯科餐厅小作牙祭,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寞,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四片,果酱一碟,黄油二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中取出小手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四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中缓缓隐去。余目送此庄严背影,不忍它移。”

  手中的面包,是为他相依为命的妻子潘素带回的,她的一生都是放在他心头上的至宝,他的诗词中有关爱情的,只写给她一个人。

  徐悲鸿在参加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因为工作劳累和误诊不幸因脑溢血病逝。去世后,他的口袋里还放着三粒水果糖——这是他的*惯,每次在外面开会回来总带三粒糖分给妻子和两个孩子。这装的哪里是糖,分明是他心中所爱之人。

  爱的理解散文 9

  五分,你的销魂

  屋内,狼藉一片,不堪入目。地上翻箱倒柜,衣服散落杂乱无章。旁边,玻璃瓶中那破碎的紫红色,撒了一地,刮伤了你的手也刮伤了你的泪腺。你没有理会一切,因为黑色已压倒了红色,内心的痛楚压倒了肢体的疼痛,尽管伤口仍淌着血。你试过关窗,可寒意却仍冲破阻碍袭了进来。你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满地的烟头,你正吞云吐雾,呆望着窗外无星的夜空,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那颗星。空中那弯清冷的'上弦月透过窗户,撒下如霜的月光。突然,你对我道:“夜好美!”仿佛又是在自言自语。我吞咽着烟雾,抖掉烟灰:只有这样的夜才能掩饰你无助的眼泪,我感慨着,突然有一股上前抱住你的冲动,把身上的余温分享给你……

  五天,异样的眼光

  教室内,同学们的嬉戏喧闹;墙角里,你一人手伸窗外,抚摸着雨后新抽却遭摧残而将落的嫩叶,痴痴地看着。“知道吗?林的父母离异了。”同伴凑到我耳边轻声道。我没有作答,而是深邃地望着角落里你憔悴的背影,以往的健壮如今却显得那样的弱不禁风;以往的欢声笑语,如今却是沉默寡言。我不由心泛不忍的揪痛。来到你身边,看着眼前萌动的绿,又看到你脸上浓郁的哀伤。“会过去的!”我搭着你的肩安慰道。你并无作答,一滴小小的晶莹的水珠穿透我的心打在你手中的叶上,叶在颤抖,直到顺着叶脉滑落,再也找不到它。“这叶子的命运会怎样呢?”我没有作答,深邃的望着眼前着绿:既然我们无力改变过去,何妨不换个心态,失望无助的你转过身,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后,有我陪着你,叶子会活下去的。

  五周,你的异变

  原本,一直名列前茅的你,成绩一落千丈。开始逃课,不写作业,上课睡觉……原本,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你开始打架斗殴,动不动就拳头解决一切。我问询原因,你只说开心!我知道你是为了不让他人看不起,为了发泄,也是为了逃避……

  五月,你的转变

  新来的老师了解你,为了让你重见光明,他燃烧了自己。知道你可以很自然的逃课,睡觉……他不少和你谈心讲理,劝你归岸;知道你常沉默寡言(除了我,几乎再无和人交谈)他也常放下架子和你打闹嬉戏;知道你打架斗殴,他也不顾上级常常帮你。可换来的却是你的不领情。但他知道,因为他了解你。那是生活在破碎家庭的孤寂、冷癖。因为你让他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但那时幸运有一支蜡烛照亮了自己,让他重见光明。为了感激,他现在也学着去照亮他人,所以他从不言弃。五个月的时间里,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和老师的爱的温度终于溶解了你心中的冰石。你笑了!很灿烂!

  五年,努力后的感悟

  自他走后,你活出了自己,因为你不想浇灭他对你的期望,你开始尝试与人接触,不再封锁自己。开始会心微笑,不再顾忌异样的目光,流言和飞语。你开始不断的努力,一步步重拾自己,战胜自己。那天,你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笑了!不需要掩饰和强求,而是由心而生的最为真实迷人的笑。同时,眼里泛着泪光。对我说道:“是老师和你的爱的理解,打开了我那尘封已久的大门,光照亮温暖了我的世界!”落地窗外我看到浓郁的绿正向我们招手。林!你找回了自己!

  我闭上眼,感受着久违别样的幸福。油彩蘸上画笔,覆盖了伤痛,湮灭了忧郁。咀嚼之后终于发现,心灵慢慢回归了绿色,在此时,世界沐浴着三月的闲情,二胡,斜雨,生活在瓦楞的夜曲之中。

  爱的理解散文 10

  认识你在富泰玩具厂,我们都在喷油部上班,你比我先进厂一年,你做QC,我喷油。你有空就来看我喷油和我聊天,我们成了真诚的朋友。

  那个厂伙食差,每天晚上加班到十二点,赶货的时候加到凌晨一点。你知道我囊空如洗,下了夜班,你经常买夜宵给我吃,你说,洗完澡,洗好衣服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班呢,顿时,一股暖流传遍我全身。

  工作时间太长,我身体吃不消老是矿工,你说,金,累了可以请假,不要矿工,旷一天扣三天工钱,勤工奖也泡汤了,划不来,我说,请假主管不批,你说,能请假就请假,请不到假坚持上班,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挣不到钱的。

  伙食太差,我吃不下,你吃管理饭,你打菜的时候总是叫饭堂的人打多点菜给你,你分一半菜给我,你说,你太瘦了,吃好点,长胖点,干活才有力气,你咯咯的笑,我不禁笑。工友们都说我是你的男朋友,弄得我们不好意思。在工友们眼里,我们是恋人,其实我们仅仅是同事,没别的关系,工友们想歪了。

  我也喜欢你,不敢表白,不是我没胆量,因为我没钱没事业,一事无成,如果你做我女朋友,我给不了你幸福,不能给你一个家。我不想你爱得太深,留下伤痛的回忆,我辞工走了,去了另一座城市,成了爱情的逃兵。虽然我们远走天涯,天各一方,但我们经常在网上聊天,你向我表白,你说,龙富金,我很喜欢你,和你相处的日子里,我很开心,感谢那个岁月让我认识了你,认识你是我的幸运,有空常来看我,不要忘了我这个好朋友哦,我说,怎么会呢,有空我会来看你的。

  谢谢你的爱,你对我的好今生今世我不忘怀,铭记在心,永世不忘。有朝一日我出人头地了,我一定追求你。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2)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精选五篇)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1

  一、“仁” 之内涵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仁”,谓:“亲也,从人二”,进而说“亲者,密至也” 。孔子学说具有强烈经验性质,历来取*譬远,据实说虚,其立足点虽是个人的修身功夫, 目标是养成“君子” 的社会。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结构主要是血亲关系结成的宗法制家族的聚合,人们生活与实践的范围主要还在家庭与家族当中,逾出家族,才是邦国;邦国之上,才有天下国家。“仁” 的伦理信条,出发点在个人,每个人必须实行于他周围的家人,进而才是家人的亲戚、亲戚的亲戚。这便是由*及远的道德推衍,或称教化。而“仁” 的内涵便是基于家庭和家族的行为规范和这套规范的价值基础,也就是“孝悌”,至于向家族外的,也就是向社会的道德延伸,便是忠信、忠恕和礼乐。《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儿女善待事父母;悌,是符合伦理原则的行为,本指弟弟对兄长的善待与服从,其实也就是年幼对年长的敬重与接受教育。孔子的孝与悌,一当从家族扩展或者泛化到整个社会,也就从家庭伦理成为社会伦理。在孔子的眼中,一个在家里能够循规蹈矩恭顺虔敬的人,到了社会上,也才会成为恭谦有礼循循然的社会人,所以他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与悌,是仁德之人的修养基线和出发点—— “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而亲仁”,“亲仁” 则是社会道德的最终展现。反过来看,“仁” 并不是抽象的理念,也必须化为起居行止的“温、良、恭、俭、让” 的态度并体现于日常生活,最终实现于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无数家庭的和睦才能保证社会的井然秩序。

  《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从积极一面来讲的。凡是一个人想达到的想争取的,就应该也同时想到,别人也会同我一样,也好同好或者相似的意愿。这一思考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等关系,大家都共同服从于同一个善的原则—— 即后来心学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从消极面看,人的“不欲” 即人所厌恶的事物和情绪取向,大致也是相同的,因此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又把最大限度地关注社会,关心他人视为最高的为善的成就。对于能够以天下国家的全体民众为其施仁目标的,夫子称其为“圣”,已经高出了一般的“贤”。同样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问夫子: “如有博施于人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孔子答道:“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意思是说,凡能够广泛地推导其仁心救济绝大多数人众的,哪里仅仅是“仁” 行呢?

  他简直是“圣” 行了。这样极致境界恐怕连尧和舜那样圣明之王也有做得不完美的吧。回到家族人或者社会人的自身, “仁”更多地只能化为起居饮食和待人接物的日常伦范,看他是否可以在*时履行道德礼节。这个“礼节” 就是伦理制度—— 孔子的时代,也便是“周礼”。“礼”本来用来是制“欲” 的,人的欲望泛滥,便有一切不合乎“礼”的行为,孔子因此要求以“达仁” 或“成仁” 为修养目标的,必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自己可以做到“终日不违仁”。他的弟子颜渊在问仁时,他回答: “克己复礼为仁。他相信,如果所有的人都以“仁”为归依,那么天下便可以达到最高的和乐有节,他称为“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但那是很高的境界,是尧舜那样的圣贤之辈的追求。

  放到*时的生活中,“仁” 只是要求人们不要自私自利,遵守各人的本分,也就是“礼”这家族人和社会人所作的规定。孔子认为, “礼”就是为人的本分和守则。“仁” 之为善,其实往上可以无穷进展,以至于圣人都有难得充分践履的;往下它又有切实可行的,只要所言所行不逾出“礼” 的界限就可以了。在经验生活的范围内, “仁”不过体现为人们对他人的关怀与爱护。所以,樊迟问仁,孔子以“爱人”两个字回答他。

  二、“仁(爱)” 与礼之制度的关系

  “仁” 是“礼” 的内在本质, “礼”作为“仁”的外在表现,“仁” 和“礼”二者间有不可分的关系。从“礼” 的一方面看, “仁” 作为“礼” 的本质意蕴和内在道德根据,礼乐典章制度都要受到“仁” 的制约,要符合“仁” 的要求。建立在主体即个人心性道德原则上的“礼”,从外在加于每个人身上的制度、仪式,转变为每个人自己的道德自律和自觉实践。其次,从“仁” 的这一方面看,因为以“礼”作为“仁” 的外在形式,则“仁”也要受“礼” 的制约。“礼” 作为维护宗法等级的国家典章制度和协调诸方关系的仪式,完全服从宗法血缘关系内部的亲亲原则,亲亲原则必然渗透了“仁” 的内涵意义。《泰伯》中说“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可见,君子“笃于亲” 是“民兴于仁” 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仁” 是本质,而“礼” 是形式。

  孑L子的“仁”是君子修身的内在道德动力,循礼则是向外的道德实践。礼因此是道德运行于社会时的外在表现,仁是君子坚持符合道德原则的根本依据。如《礼记·曲礼上》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L3]。礼如果能够维持不堕,全在于联系于社会关系中的各方,看他们是不是都能从“仁” 出发,是不以人为本,善待他人。为君上者若不能履行自己的宽厚爱人的本分,怎么能够要求做臣下的能够尊敬你呢?为人子者若连丧父母的哀恸都没有,又如何证明你尽了孝道呢?如果没有这些发乎仁心的行为表现,又如何可以说这是一套合理的有序的社会礼仪制度呢?

  孔子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时,那个礼显然是周代以来的政治制度。他认为那套制度的核心就是“仁”。“仁” 是周礼的起点和终点,复周礼就是让制度复归于“仁” 的本质。孔子是主张以家族中的“仁爱”原则,也就是“亲亲” 的一套做法,推行到邦国政治中来,进而实行于天下的。善待父母兄弟,其内在驱动力固然来自“仁”或“仁心”。但这种善的行践一旦走出家庭和家族,便成为社会道德实践。就家族中的在下者言,“孝”基本人伦,但在社会上,相同的服从和忠顺立场便就作“忠”。孔子希望把孝事父母的虔诚化为忠事君主的政治虔敬。从而家族伦理便转为政治伦理。

  忠事君主是一种政治态度,也是一种政治伦理。但君子是否有参与政治的合法性理由呢?孔子认为这是正当的、合理的,因为“为政” 的行为本身,仍然是为了推行“仁” 于天下。在家族国落实“亲亲”,在邦国中落实泛化了的“孝悌”,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实行“仁爱”,做到“爱人”。以后的“爱民如子” 的说法就是这样引伸出来的。关于“为政”,《论语·为政篇》中:“或谓孔子日: ‘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显而易见,在孔子看来,孝悌的实行,就已经是政治了,甚至可说是更根本性的政治。从另一角度解释,我们也可以将孔子这里所谈论的孝与悌视为某种“政治” 原则,最终是要推向社会,成为维护和巩固君父权力的社会实践。而从“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故旧不遗,**不偷” 等可以看出,“爱人”是“亲亲” 的推衍,爱人,是为了维护维护礼制和恢复失堕的礼仪。前面已经说过“仁” 只能依存并体现于宗法血缘的“亲亲”,而“礼” 也是“仁者爱人” 的道德原则之实现。 “君子笃于亲”、“故旧不遗”,爱人是一系列的善待亲属故旧的行为,“泛爱众” 只要落在礼仪制度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就会反过来巩固和加强“礼” 之政治统治。这样我们可以说: “爱人”是“仁” 的内涵之一, 其目的在维护“礼”;在政治实践当中, “礼”比“爱人” 更重要。践仁成仁,亲亲爱人,在一定 意义上正是为了“克己复礼”。在仁学的政治实践当中,“天下归仁” 是目标和结果,克己复礼是手段和过程。

  三、“仁爱” 与“孝悌”“爱人” 的关系

  孔子时代的“仁”包含的“仁爱” 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亲亲之爱,一是忠恕之道。亲亲,所发挥的是父爱子,兄爱弟这一层意思。推而广之,可以引出君臣之间的仁:义关系,或者统治与被统治双方的关系。再进一步,可以得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仁爱” 说; 同样,孔子的“忠恕” 之道也还是朴实的,无非说推己及人谓之尽心。再往后,到孟子时已经衍化为“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说法。忠恕之道,还可以称为“成己”之学。尽心之论,已经是关于仁爱的道德本体论和实践论了。它所成就的已经是内圣外王之学了。这当然是孟子才完成的工作,但其逻辑起点却是在孔子的仁学当中就已经包含了。

  在孑L子的“仁” 之观念中,“孝悌”居于首位。孝悌,还是家庭中的伦理,其目的在维系家庭中的合理秩序。孝悌是维系血缘亲情关系的与义务。实现“亲亲” “尊尊” 的伦常,古代社会当中的最重要单元才有秩序与稳定。孔子把“亲亲”解释为对“仁” 的表现,所以“君子笃于亲,**兴于仁”。

  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和家族实行“亲亲”原则, 向社会推广,相互间血缘关系不那么紧密的的各个家族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的邦国之间,也有相应的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制度来约束,但最终,以“仁”作为核心,织成一个以道德本体向周围发散的网络,贯彻仁的强制命令。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亲与尊,每一社会个体都奉行这种“亲亲”与“尊尊” 的“礼”之原则, 自然可以设想有“民兴于仁” 的效果。孔子重视这~ 礼的制度。当宰我以“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为理由,提出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孔子认为礼乐制度是不可轻易更改废止的。为什么? 因为守丧三年之所以是必须,主要考虑的是与之相关的发从内心的某种道德责任感,不如此不能心安。人所以因为不能守丧而内心不安—— 是深得父母的厚爱而有歉疚感。因此他斥责宰我说: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与其父母乎。在孔子,作为“仁”之根本的“孝悌” 只能表现于“守丧” 这一外在礼仪制度。制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内心的道德责任,而“孝” 正是这种责任的要求。这里既有本质 与现象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更有“履仁” 的伦理责任的强制性要求。

  综上可见,孔子思想中的“仁”是“爱人”动机发出的根本依据,而“孝” “悌” 又是“仁爱”在“亲亲”范围内的行为实践。“孝” 与“悌”一经泛化,便成为社会交往甚至政治事务中的基本守则。体现了宗法血亲关系的“孝” “悌” 于是成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则。孔子主张的“仁者爱人”,出发点是家族血亲的,其落脚点则移到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实体化过程中。

  四、作为东方伦理基础的“仁学” 的现代意义

  文章所说的“东方”伦理,其实就是“中华”伦理。与西方伦理相比较,东方伦理是在儒家学说的人伦观上建立起来的。西方伦理思想,就其根本言,是可以用自由主义伦理哲学思想来概括的。自由主义哲学的基础是个人的权利学说加上功利主义的善恶取舍的标准。功利主义的道德观是一种常识性的道德思想。人类自然的趋乐避苦的本性,构成了人们价值诉求的人类学基础,但它并不考虑这个价值观的哲学本源,它是纯粹经验性的,因此,功利主义也被归类于伦理学的自然主义。而孔子的仁学的逻辑起点,也只是经验性和实用性的,它完全源自古代社会的家庭和家族生活的现实,是一些极为常识性的对生活秩序的要求。仅就此点言,仁学和它的伦理规范也是自然主义的。所不同的地方在于:*现代西方伦理的道德实践者,是具有公民身份的权利个体,这是*四五百年来随资本主义方式的发展而形成的道德体系。而孔子的仁学,在道德意义上,它所关注的是家庭、家族和邦国,以至后来的封建国家,惟独其视野当中没有个人。在“仁” 的伦理规范体系中,个人为自己的功利作盘算,是没有合法性的。当然这不等于说个人的功利完全被排除或被否定了。在理想的“亲亲尊尊” 的五伦社会当中,每个人的利益与福祉都是他人会关心的,都是由社会关系联结中相对的一方来考虑和设计的。简而言之,是由集体(家庭、家族和国家)来关照的。

  差不多百年之前,著名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到中国来过。他在一次有关东西方伦理思想比较的演讲中,这样评价中国的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伦理: “东方思想更切实、更健全??例如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是健全的确定的切实的天然的人生关系。人人都有父、有子、有夫妇兄弟,人人都是一国的臣民或君长,人人都有朋友。所以东方的圣人,就规定五伦的道德规范,教人怎样做君臣、做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事实上,在等级区别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依据一定的地位和身份来生活,其行为都受到这样一套源自社会等级差别的生活伦理的规范,人人都会有规可循,社会也就井然有秩。总之“东方的道德观念,简直可说全然根据家庭。所以经书常说孝是德之本。而孝的范围也最大,不信不诚,败坏家声,可算不孝;建德立功,扬名显亲, 就可算孝”。为说明东西伦理的差异根源,杜威将归结为,西方伦理重视个人权利,而东方伦理则不是这样。个人主义的权利观念,推广到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求**就必须保护具体的一一个体公民的权利。相对而言,东方道德则更多注重自己对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说避免了西方出于个人功利考虑的“道德自私自利的毛病”。

  我们今天来看孔子的仁学及其伦理学说,当然不能用古代社会血缘亲族关系中的“集体主义”来抹杀现代公民社会中的个人权利。就是杜威本人,也这么估价了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伦理道德对于那个社会的适切性—— “道德适应环境而产生,某种道德对于某种环境为善,对于他种环境又不然,所以东西道德实无长短之言”。以理性权衡和判断为特征的功利主义伦理对于人之为善的本源动机是缺乏说明的,就此弱点而言,孔子的仁学和它的伦理主张正好从天然的本然的“善” 出发。性善论将人的道德责任完全地归结到每个人内心深处,归结为个人自身。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它可以极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扩充人的内 U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免除受到物质主义或功利主义这样的污染。比如,在功利主义伦理看来,人的一切目的性的行为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快乐、安康、福利,达到这一点就是“善”。

  在今天物质财富相对于古代社会极大丰富的同时,在商业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很容易沦为为享乐主义作辩护作论证的根据。而以“仁” 为核心的性善论,则更有利于个人道德境界的养育和提高。在一定的意义上,人之本性的“善”显示出道德培养并不永远屈从于外部世界,同情他人的不快乐和愿意他人快乐的倾向,总存在于每个人的天性之中; 自知内心的“善”无疑有助于每个的尊严感。自尊的价值观,有助于尊重他人,有助于建构理想社会;同意人皆可以为善,同意人皆本善的价值观,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助于建立“和乐” 的局面,形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王道”政治——种以人为本的法制社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正在于与时俱进,对于孔子的学说,进行符合现代公民社会的革命性的诠释。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2

  一、孔子之前的周礼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礼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基本的特征是融宗教、音乐、诗歌、舞蹈、伦理于一体,其内容形式,自夏而周经历了由鬼神崇拜逐步转变为重视德性伦理,由粗糙变为日趋文雅,由不完备到逐渐完备的过程。

  周礼有别于商礼和夏礼,区别的重点在于周公“以德治礼”,他为礼注入了道德理性精神。《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引周公之语说:“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①“则”,即礼之基本原则,它是考察人们德行的标准(“则以观德”),而德行又是办事的基础(“德以处事”),并且可以直接地影响办事的效果和评价(“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对于“则”,杨伯峻先生解释说:“六年传云‘导之礼则’,此‘则’字亦礼则之义。以礼则观人之德。德有凶有吉,合则为吉德,不合则为凶德。”②德有凶有吉,遵从礼的基本原则即为有德,违背礼的基本原则的就是无德,这样就引德入礼,使周礼蕴含了具有指导和规范德行作用的道德理性。

  以道德理性为特征的周礼是对礼的一次变革。周礼由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转为对人伦的重视,这对于人们摆脱宗教蒙昧,发展理性活动,起了重大促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亦是有限的。周礼中有大量的宗法内容存在,理性原则往往依附于宗法关系,为血缘所包裹。在理论上对此有所突破并展现出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始于孔子时代,而且这些是以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为标志的。

  二、孔子对“礼”的改造即由“礼”到“仁”的演变

  孔子尚礼,他通过考察三代之礼发现了两点:其一,三代的礼乐是因袭承接而发展的;其二,这种发展是有所损益的,尤其在两代礼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十分的丰富多彩,因此他十分惊叹地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周礼的道德理性原则是“尊尊亲亲”。所谓“尊尊”,即在氏族内部强调下对上的尊崇;“亲亲”,则是氏族内部依亲疏关系不同而表现出的爱有差等,血缘愈*,则所爱愈亲。这种讲究血缘关系的爱是以父母子女之爱为核心的,并借此而派生出忠、孝、悌、直等道德观念。古人把这种亲亲之爱及其派生出来的德行,称之为“仁”。《国语晋语》记载郦姬言:“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③所以她在“爱亲之谓仁”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层更高的层次,即“利国之谓仁”。这种构想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孔子正是以“爱亲为仁”为基础,把它同礼的基本原则联系起来,将周礼演变为仁。

  (一)孝悌。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悌是行仁的基本要求。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兴于仁。”(《泰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孔子对孝悌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他要求人们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学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他不仅强调要赡养父母,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做到“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要求子女既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关爱自己的父母。《论语阳货》篇记载了一段孔子与宰我关于居丧的讨论,最后孔子评价宰我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对宰予对待居丧的轻慢态度给予了“不仁”的评价,可见孔子对“爱亲”的看重和“爱亲之谓仁”思想对孔子的影响。

  (二)爱人。《论语颜渊》记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他说:“爱人”。孔子释“仁”为“爱人”,试图把“爱人”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进而达到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友爱互助氛围的目的。他要求青少年们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一句话清晰地展示了由孝悌而走向仁的逻辑进程,“泛而众而亲仁”也说明了“泛爱众”与仁在内涵上的联系,在孔子看来,如果把孝悌之爱推行到血缘关系以外的人群中去,做到“爱众”,那是十分高尚的,那就不仅是仁,甚至可以说是“圣”。孔子论仁过程中由“孝悌”到“爱众”的推进,也足见孔子对“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这一观点的吸收和继承。

  (三)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自身德行的培育是从克己复礼中开始的。当颜渊向孔子请教该如何培育仁时,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具体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视、听、言、动之间皆合于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不是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德行,而是抽象的德性,是忠、恕、恭、宽、信、敏、惠、直、勇等诸多美好德行的统称。礼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的规范和评判标准,抽象意义上的仁在指导具体行动的过程中,人们正是通过礼来判定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某种德行的要求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礼对这些具体德行的限定和影响,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孔子正是在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中一步步深化,由礼领悟到仁的。

  三、仁与礼的关系

  (一)仁是本质,礼是表现。在孔子这里,“仁”是核心是本质,而“礼”则是“仁”的本质的外化。“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合礼”是“仁”的外在规范和表现,受“仁”支配,“仁”才是最终的内在标准。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礼是立身的标准,也就是说礼具有一种外在规范性的特征,它反映的是仁的内涵。因此,我们在看待孔子“礼”的思想时,应该看重的是那种“礼”的规范精神。

  (二)孔子在强调仁是礼之本的同时,亦强调礼对仁的辅益作用。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孔子强调礼对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仁要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正是礼所反映的对象,从这一点上说,仁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在倡导仁的同时,始终坚持礼。

  总而言之,孔子思想的形成是在继承和损益周礼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前人“爱亲之谓仁,利国之谓仁”的观点而发展起来的。孔子首先强调“爱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然后从父母亲情扩大开来,鼓励做到“仁者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最后说到具体方法时强调正身,“克己复礼为仁”。这一思想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德性原则的继承和拓展。由此可知,孔子仁论思想路线是由礼逐步深化到仁的路线。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3

  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着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一股颇具规模的礼治思潮蔚然兴起。

  另一方面,那些越位逾分的大夫和陪臣,为了巩固其已经获得的地位权力,满足其高高在上的虚荣心,也需要用礼乐来文饰自己。他们除了自己亲自学*礼乐知识外,还重用一些懂得礼乐知识的人。掌握一定的礼乐文化知识成为当时一般士人入仕为官的一条捷径。如此一来,学*和研究礼乐文化竟成为一时的社会热门(关于春秋时期礼治思潮的兴起和学礼之风的盛行,吴龙辉博士有较详细的论述

  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易使”(《宪问》),“上好礼,**莫敢不敬”(《子路》)。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但孔子对于礼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曾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那么,这个更本质的内涵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的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很珍贵的启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

  毫无疑问,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显然超越礼而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八佾》如下一段记载,可以证明这一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曰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冯友兰解释此段说:“子夏以‘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盖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犹美女先有巧笑美目,然后可施脂粉也。否则礼为虚伪形式,非惟不足贵,且亦可贱矣。”又说:“不仁之人,无真性情,虽行礼乐之文,适足增其虚伪耳。”

  冯友兰用“人必有真性情,然后可以行礼”来释“礼后”,可以说十分恰当独到。所谓“真性情”,即是根之于心、流露于外的仁心、仁性。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对于礼的优先性和决定性的地位,的确是无可怀疑的。

  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因为仁的发现而贬低或轻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规范价值,相反,恰恰是仁的发现为礼的合理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据。礼既然是仁心外化的必然表现,那么只要是人,如果他内心还有一点真性情,如果他不想泯灭这点真性情而沦为禽兽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范,否则,他就是“不仁”。

  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世道会变,但人之为人本诸自然的一些基本性情不会变(如亲情、友情、恻隐之情等等),与这些性情相适应的一些人类行为的基本规范也不会变。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荀子·天论》)董仲舒也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见《汉书·董仲舒传》)这些话人们往往只道其荒谬的一面,而未见其合理的一面。如果能从儒家心性论的角度去审视,则这些话未尝没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换言之,礼的合理性、权威性、永恒性在儒家那里不是凭空确立的,而是有其心性的基础。事实上,从本诸自然的人之常情出发来论证传统礼义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这是自孔子以至当代新儒家一脉相传的家法。可以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仁学,自始至终都担负着为传统礼义辩护的理论使命。

  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如果说,礼是孔子归本三代、述古得来的话,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则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基一立,本诸三代的礼乐制度,在三代礼乐秩序这一现实的根基崩解之后,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在这个“生长点”上,三代礼乐这颗数千年历史孕育而成的文化的种子,经孔子亲手采撷、点播,又重新生根发芽。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确实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大哉仁!大哉孔子!

  二、仁、礼相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实在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混然一体,而非毫不相干、各自独存。它们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如果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那么礼便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本质的唯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孔孟都曾把礼比喻为出入房屋所必经的门户。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

  孟子说: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孟子·万章下》)以礼为门,这个比喻形象而又恰切,准确地反映出礼在孔子和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一个人,除非自甘堕落做那见不得人的“穿窬”者(《阳货》),否则,便不能出不由户,也不能行不由礼。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人才能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质,或者说,只有经过礼这道门,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只有当仁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时,它才能成为一种真正完美的人格。孔子教人“成仁”、“**”,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将其潜在的德性经由礼的规范和约束,在实践中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可以说,离开礼,别无其他“成仁”、“**”的门路。《论语·宪问》篇载子路问孔子“**”之道,孔子即回答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卡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矣。恭而无礼而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

  看来,一旦失去礼的规范和约束,不仅“**”无望,而且还会使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走向它们的反面,带来种种弊端,甚至酿成大乱。特别是“勇”,孔子认为“君子道者三”,而“勇者不惧”居其一(《宪问》)。他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可见,他主张有勇。但“勇而无礼则乱”,“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则盗”(《阳货》)所以,他又明确表示自己“恶勇而无礼者”。其弟子子路以勇武闻名,孔子也很看重他,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了很高兴,而孔子却接着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子认为子路虽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但还不是一个仁者:“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也。”(《公冶长》)孔子为什么不以仁许由,原因或不止一条,但子路的“勇而无礼”,恐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孔子认为应“为国以礼”,而子路却总是“其言不让”(《先进》),“野哉由也”是孔子经常训斥子路的话。孔子曾说“事君尽礼”(《八佾》),又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但他认为子路及其另一位弟子冉求都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他们只可以说是有才能的“具臣”,而不能说是“以道”、“尽礼”的“大臣”。

  尽管他也肯定子路、冉求都不至于跟随着乱臣贼子去做那“弑父与君”的悖逆之事,但从君子人格的完美性上看,由于不能“以道”、“尽礼”,所以总不免有所缺欠。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唯一许为“三月不违仁”、并且曾想以衣钵相传的人是颜回。为什么呢?原因也可能不止一条,但颜回对礼的地位和价值有着深刻的体认,深得孔子仁学和礼学的关系之奥秘,或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克己复礼为仁”即是孔子传给颜回的仁学大法。颜回请问其目,孔子又教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十六字诀。颜回听了恍然有悟,恭恭敬敬地谢道:“回虽不敏,请事斯语。”(《颜渊》)后来颜回赞美孔子对他教育的恩德时,用的也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样的话。看来,颜回对礼的体会和践履与孔子许其为仁之间,恐怕有着不小的关联。而礼对孔子“成仁”或“**”之教的价值及其在孔门儒学中的地位,也由此可以想见了。

  从成就完美人格的角度来说,仁可以说是德之质 ,而礼则是德之文,文质须相辅而行,才能成就完美的人格。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卫灵公》)

  又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三、由仁礼相成看孔子的人性观

  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或者可以这样来比喻:根之于心的性情之仁犹如一块璞玉,虽然蕴含着上好的玉质,但未经雕琢之前,它还不能说是纯美纯善的艺术品。它不仅质朴无文,混沌未开,而且还混合着其它杂质,甚至藏污纳垢。这时,充其量它只是一块上好的玉材而已,既非艺术成品,也就没有多少观赏价值。一块玉材只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才能剔去杂质,尽现文理,成为美仑美奂、赏心悦目的艺术珍品。同样,根之于心的仁要从潜在的德性之真发展为现实的人格之美,也必须经过一番刻磨雕琢的功夫,只不过刻磨雕琢的工具不是刻刀,而是礼。因此,学礼、知礼、视听言动皆不违礼是人们修养**必不可少的功夫。仁不存于心,礼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仁虽存于心,没有礼的约束和规范,也未必能实现为完美的人格。《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几句话,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而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也必须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也才感到妥帖。

  通过上述喻论,我们似可对孔子的人性观有所解悟。有的学者说,孔子对人性未曾有明确的主张,此说似可商榷。仁作为潜在的德性根之于心,其质地美善,但未经礼的雕琢之前,它又非纯美纯善,这就是我们从上述喻论中得出的结论。如此,则似乎可以肯定: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即是孔子的人性观。以此为基础,孔子既确立了仁的自主性地位,又确立了礼的规范性权威。因为人性有善,所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因为人性非纯美纯善,所以需要“学礼”、“知礼”,“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立”。毫无疑问,如果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果为孔子的人性观,则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有的学者之所以有此看法,主要原因可能即是未能认清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这一独特的人性观。

  关于孔子人性观的上述认定,还可以使我们对于从孔子到孟荀之间儒学发展的逻辑线索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事实上,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本恶,恰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孟子就其性美善的一面而言性善,以此为基础,强调“存心养性”,强调道德自觉;荀子则就其人性非纯美纯善的一面而言性恶,强调克己修身,强调礼法规范。看起来矛盾对立、不可调和,事实上却本出一源,都是上承孔子而来。

  从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推论孔子的人性观乃是一个尝试,结论未必恰当,但研究孔子的人性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以子贡在孔门弟子中的地位及其与孔子关系的密切,他所“不可得而闻”的,别人恐怕也难得而闻。因此,《论语》所载孔子明确论及人性的话只有一句“性相*也,*相远也”,也就不奇怪了。但是,我们也不能太相信子贡的话。从《论语》所载内容来看,孔子的确不象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可能与他对人性动态而复杂的特点的深刻体认有关。

  比如,当宰我欲改三年之丧而孔子批评他“不仁”时,这正如我们*常指责某某人“没人性”一样,其中正暗含着一个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再如,孔子论“直躬”,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这个“直”实际上就是父子天性的自然流露。天性由中而出,不加伪饰,是为直。孔子很珍视直性,反对不直,认为“人之生也直,枉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直所透露出来的真性情乃是“礼之本”,如父子天性即是孝敬之本。失去了这点天性,什么孝敬什么礼义,统统失去了意义。这点天性乃是善的种子,或者用w阳明的话说,是照亮人生的“一点灵明”,可贵无比。

  但是,孔子又说,“直而无礼则绞”。这又说明,直之为性虽然可贵,但若无礼乐文饰节制,也未必即是美德,纵使父子天性也不例外。如果对父母不能“生事之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则单凭一点父子天性,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孝敬。如此一来,则孔子关于天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必经礼乐规范而后至美至善的思想,岂不是昭然若揭了吗?细审上引孔子话语,其间虽无一个性字,但其所论却都是人性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表现。孔子正是从这些各不相同的人性表现方式中,展露出人性动态而又复杂的特点。只要我们转换角度,改变方法,放宽视野,则就不难发现,孔子的人性观绝非一句“性相*也,*相远也”所可范围,而是有着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4

  一、仁是什么——仁者爱人

  对人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真诚相待,由内及外、由*及远、从爱父母推及到爱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道德理性的推衍过程。

  (一)首先是“爱亲”,即爱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人

  《论语·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可以看出孝悌是“仁”的根本。《中庸》中也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百善孝为先,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善事父母为孝,孔子及其重视孝道,孝并不是空泛的在孔子的思想中赋予了孝具体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指顺,即无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无违”即绝对服从礼的规定。对父母的生、死、葬、祭都必须用礼。

  第二方面指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对父母,如果只是养活,而不是从心里尊重、敬爱,与养活犬马无异,不是孝。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是比孝养更高的一种伦理尺度和道德要求。

  第三方面就是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也就是说不仅要在形式上孝顺父母更重要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善事兄长为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爱人是从父母兄弟开始的“,君子笃于亲,**兴于仁”。《论语·泰伯》孝悌是爱人的根本,孝悌是“仁”的前提、基础,“仁”是孝悌的发展、扩充,于是孝悌就成了孔子“仁”的最根本的内容。

  (二)爱人人——爱不是你亲人的所有人

  更重要的是,作为孔子核心思想的“仁“发端于亲情却又不仅仅是亲情。它从亲情的孝梯出发,层层地向外推广,升为君臣间的忠,朋友间的信,最后达到“泛爱众”,上升为普遍的人类之爱。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也就是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敬重长上;做事要严谨讲信誉,博爱众人,这样做就接*于仁了。在孔子看来,爱别人要从爱家人开始,然后把家庭之爱,推广到血缘关系之外的社会成员中去,做到泛爱众,那也就是十分高尚的爱人。

  首先,他强调人为贵。《论语·乡党》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棚失火了,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了重人不重财。其次,爱无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二、实践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忠恕之道

  从爱人思想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施行仁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管是亲人还是他人都时刻要懂得换位去思考去相待。具体来讲“忠道”是从积极方面来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从自己的“欲立”“欲达”出发想到别人,进而去“立人”“达人”,简言之就是成己**。“恕道”是消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从自己的“不欲”想到别人的“不欲”,亦即不能将自己不想承受的强加给别人。以上实则也是仁的本旨。

  三、如何实践仁,即怎样去达到仁

  (一)从自身修养的角度出发须

  首先在于立志。要志于仁,要时刻不忘仁。

  其次要“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内省,严格要求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孔子看来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做,就做到了仁。实行仁德完全靠自己,那就是“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再次要言行一致,并以身作则,说话做事要适度。在《论语》里边记载,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气愤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涂也,儒子不可教也。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言行一致,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必备的品质之一。对此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并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是真正的仁义之人。

  最后要“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孔子认为人人都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能否改正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就能达到仁。

  (二)从与他人相处的角度出发须

  孔子又提出“恭、宽、信、敏、惠”。“恭”是对他人的恭敬、礼让;“宽”是对他人的宽厚、宽容;“信”是对他人的诚实不欺;“敏”是办事敏捷、有效率;“惠”是能给他人实际利益、恩惠。不难看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他人的“爱”,亦即要求人与人相处时应谦恭庄重、宽厚容忍、诚实信用、勤快敏捷、慈爱惠施,认为能将这五者行于天下,就是仁。

  (三)既会“爱人”,也要懂得“恶人”

  对此,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是这样表述的:“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孔子认为,“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换句话讲,爱仁人是仁,恶不仁之人也是仁,因为如果能憎恶不仁之人,就不会让那些不仁的事物加在他身上,也不会让那些不仁的人去影响自己。从整个社会角度,做好爱憎分明,整个社会也就不会受到不仁之人的坏的影响,整个社会就真正人人爱人。

  综上所述孔子仁学思想,实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或道德情操,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亲互爱,体现了群体型社会互助精神的具体内涵。虽然孔子所倡导的“亲亲之爱”是为了借以巩固宗法血缘关系,“泛爱众”也是为了消除当时社会矛盾,有其政治上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然而,它对于弥补当今由于社会生活物质化、功利化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日趋淡漠的缺陷,弘扬敬老养亲、关心他人的传统精神,完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风尚,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高的行为价值。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5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一般认为二者是意识和实践的关系,“仁”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和追求的最高目标,“礼”是价值标准和外在要求,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说“仁”就是内化的“礼”,“礼”就是外化的“仁”,“仁”是内圣的基础,“礼”是外王的条件,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成就内圣外王的圣贤。但是,在《宪问》中有记录,“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管仲是肯定的,说管仲的行为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而在《八佾》中,“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在这一句中,明显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管仲不符合“礼”的规定性的。由此可见,管仲这个人在孔子那里,用孔子的“仁”和“礼”的标准去衡量,是只符合“仁”而不符合“礼”的。一般的对于“仁”与“礼”的关系的认识,是认为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具有“仁”的品质的人,他们的行为也必然合乎“礼”的规定,反之,在行为上能遵守“礼”的人,也肯定就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仁”的境界。但是孔子却认为管仲达到了“仁”却不符合“礼”,这与一般的对于孔子“仁”和“礼”关系的认识是相矛盾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与“礼”并没有内在的一致性。那么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君子是一刻也不会离开“仁”的,君子之所以叫做君子就是因为他们符合“仁”的标准。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果一个人是君子,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即使在当下不符合“礼”的要求,从长远看来,还是符合大众利益的,还是可以归于“仁”的。就像《宪问》里说,“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管仲未死,有利于天下民众,便是大节,为公子纠而死,只是小信小节,小节要服从大节。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说:“略其不死子纠之罪,而取其一匡、九合之功,盖权衡于大小之间而以天下为心也。”可见,即使管仲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要求,他依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在《伯泰》中有记载:“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颜渊》中也说:“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无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本身不能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他们的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规定性以保证其不会破坏“仁”,这个规定性就是“礼”。“子曰:‘上好礼,**易使。”’(《宪问》)“礼”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种工具,是维护一种秩序或者达到“仁”这样一种状态的必要手段。

  可见,“仁”与“礼”的区别并不在于一个是“意识”一个是“实践”,而是对于不同等级的人要达到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不同规定性。是孔子对人的不同划分导致了“仁”与“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简而言之,孔子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不违背“仁”,不违背民众利益的人是“君子”;而不能达到“仁”的境界,并且其行为必须依靠“礼”来约束才能不违背“仁”的要求的人是小人或者愚人,也可以说是一般民众。根据这个标准,从道德上,孔子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从智力上,把人划分为上智,中人与下智。

  孔子所说的君子始终是不违“仁”的,而小人却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程度上违反了“仁”。一、在对待“天”、“道”、“命”的态度上,“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所畏,所以他们在行事的时候,必然是以不违背“天命”、“大人”或者“圣人之言”为前提,或者说是出发点的。而他们行事的目的也是有利于这些他们所敬畏的事物的。而小人则无所畏惧,他们没有任何敬畏,所以在行事中只依据自己的好恶来行动,所以行事的结果往往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或者影响。“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所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可见,君子通常在“大道”上有所担当,而小人却在小事上计较。

  二、在对待义利的关系上,“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始终把“德”和“义”摆在首位,并不以自己的私利为目的,心怀天下,为人民着想,所以能凡事皆以“仁”为出发点,小人却正好相反,如果没有一定的礼数来加以约束,他们就会没有任何顾忌的去追求私利。

  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君子在与人交往中,注重整体的利益以及团结,可以为了整体而牺牲自我。小人只会为了一己的私利而勾结在一起,当整体失去价值的时候,小人们便会分散开来。这种现象也就是“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颜渊》)而“礼”恰恰是要把大家约束在一个维度之内,使得人们不能随意的破坏一种和谐或者说秩序。破坏整体利益的就是只顾一己私利的小人,也可以说,“礼”就是用来规范小人的行为的。

  四、在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困难毫不退避,敢于直面问题,并且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与信念,不像小人一样整天为了困难而哀愁,消极。君子解决问题依靠自己,不依赖于别人,也不会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而危害别人的利益。小人就正好相反了。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小人往往会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使用损人利己的方式。

  正因为君子在各个方面,无论是行为还是信念都坚持大众为先,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所以君子的行为从始自终都不会离开“仁”,也就是说,君子的行为就代表了“仁”。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对的一群人,他们凡事以自己为先,这样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更有甚者会祸国殃民,所以对于这类人,要制定一套“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规定他们该做什么,要如何做。这样才不会危害人民的利益与统治的秩序。

  在智力上,孔子把人划分为三个等级:上智、中人和下智。“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在这里,孔子说的“上”指的就是他的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等等。对于中人以下智力的人,不必对他说太多高深的,他所不能够理解的话语,即使告诉他,他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帮助实现“上”,只需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要如何去做就可以了。这样形成的规定性就变成了“礼”,中人以下的人只要遵守“礼”就不会违背“仁”。对于中人以上的人,他们的智力可以领悟到孔子所说的“上”所容纳的广泛内涵,并且能够自觉的为实现“上”而作出努力。他们会思考什么于“上”是有益的,什么于“上”是有害的,能够自觉的趋利避害。所以他们的行为就不会违背“上”,也就不需要“礼”的约束。因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

  可见,孔子理想中的人是君子,是上智之人,因为只有他们能实现孔子的理想与信仰。但对于小人和下智之人,孔子也没有放弃,依靠“礼”来约束他们,依靠“教”来化育他们,期望他们能够配合君子和上智之人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3)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 (菁华9篇)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1

  那是初夏的一天,天气闷热,我在街上闲游,天公不做美,霎时间,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街上的人都“四处乱窜”,我也逃到了小卖部的遮阳伞下,屋檐下顿时站满了人,这时,一道亮丽的闪电在空中完美的画了一道“之”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剪子,剪开了雨水的屏障,大雨如注,风儿打着卷儿,将豆大的雨滴拉过来做“施卷舞”的舞伴,“呼啦啦……”,树叶也被大风吹落。

  突然,一个小不点从大树上掉了下来,它是那么无助,吃力的扑打着翅膀,可还是敌不过风雨。最后,它力气尽了,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不点”的存在,这时,一股“道德的火焰”贯满我的胸膛,我向那个黑点冲去,捡起了它,原来,就是一只小燕子呀,我站在遮阳伞下,轻轻的抚摸着它,帮它把羽毛弄干,不知不觉,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个“小不点”也醒来了,我看了看它,然后双手一捧,它便飞上了天空,一下子无影无踪……天上的彩虹也显得无比的美丽,太阳也无比的灿烂,它们像在对我笑……

  这一次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道德的魅力与美丽,也感受到道德是一朵花,它使人的心灵更加充实。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2

  因为小明期末考试两科一百分,小明的爸爸奖励小明一个礼物——一台摄像机。小明高兴地跑到外面,决定一定要找几个有意思的事情拍。

  小明来到社区,找了半个小时一件有意思的事都没有发现。正在他发愁的时候,两位小朋友闯进了他的视线。两位小朋友在玩鬼抓人,两位小朋友正玩得起劲时,一位小朋友跑着跑着一不小心踩到了西瓜皮,脚一滑,直直的摔了一个“狗啃泥”。小朋友哭得越来越厉害,小明“咔嚓”一声,把这件事拍了下来。为什么会有一块西瓜皮呢?哦!原来是一位阿姨,一边吃西瓜一边乱丢西瓜皮。小明之后又找到了那位小朋友,把自己拍摄的照片给了那位小朋友看。顿时,小朋友突然哈哈大笑,仿佛是被自己的样子逗乐了。

  之后另外一位小朋友问小明:“哥哥你为什么要拍这个照片呢?”

  “因为如果人人都乱丢西瓜皮或垃圾的话,整个地球过不了多久都会乱了套的!”

  “哦,谢谢哥哥教育我这个道理!”

  最后小明大声的说了一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3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小红和小明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餐,背着书包向学校走。

  在半路上,小红和小明看见垃圾桶旁边有一堆垃圾,而且还有苍蝇和蚊子在上面飞来飞去,还散发着一股又臭又难闻的味道。小丽对小明说:“这些人怎么不讲究文明卫生呢?”把垃圾桶旁边的垃圾捡到垃圾桶里吧?”小明说:“走吧,再不去学校就要迟到了,垃圾是别人扔的,又不是我们扔的,这不关我们的事,小明说道。”小红说:“这些人太不文明了,要扔垃圾也得扔进垃圾桶里吧!”小红又说:“只要扔垃圾的人多走一步,就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了。”说完,小红就自己把垃圾捡到垃圾桶里。

  小明看见小红捡垃圾捡得手又黑又脏,又想起刚才自己说过的话,觉得心里非常惭愧,脸也变得红彤彤似的。心想:小丽都已经准备把垃圾捡完了,我也不能袖手旁观呀。说完,小明急忙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和一枝笔,在纸上写:文明——只差一步。贴在了垃极桶上。

  我从这组漫画中受到了启示:保护环境并不是一两个人的责任,而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4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在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这是但丁对道德的看法。“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人们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这是字典对道德的诠释。“有一种东西,只有在美与丑、善与恶较量的时候,才会体现出来。这种东西就是人的道德良心。”这是我对道德的理解。

  陶行知说过:“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即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认同这句话的说法,是的!只要人人都有良好的品德,良好的想法,那么社会就不会想海面上那么的危机四伏,而将成为新人们大展鸿图,大展身手的地方。

  “这要灯光亮一些,黑暗就会少一些。”这是广告上的一句话。对!这要我们从小养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想法,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所说的“灯光”感染他人,减少黑暗。

  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简单,只要我们以班级体为主,做到“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心理,那么我们就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了。

  ……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5

  人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约束他人,如果他人不同意,就喜欢用道德来约束或管理他人,其实我想说,这其实是一种**。

  人们就喜欢用道德美德等来达成自己想达成的目的。例如:一位男子站在一位女士旁边,突然一只手摸了一下女士的身体,一次两次之后,那名女士也察觉有人占她便宜,看向周围有一个男子站在他的旁边,先入为主的她会找男人说话,也许会打一巴掌在男子的脸上,并问他为什么要占便宜,处于道德,车上的乘客也会先入为主,以为男子就是凶手,就会找男子理论或报警等一系列手段,或许男子并不是凶手,只是有人用道德用自己的想法来对待他人,用自己的看法来理解他人,这就是一种别样的谋杀,这样的的谋杀或许并不会其他事情,但对这名男子或许有着重大影响,甚至会导致他的一生都要恢复这个最当然前提是没有人看见其他选手,否则将由他来进牢房,这将毁掉一个人,或许他以后将要走上犯罪道路,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人们先入为主的理念。

  在比如公交车上,老人向有病的女子要座位,……诸如此类事情,有很多我就不讲这些。

  之所以道德杀手如此出现,都与*时人们喜欢用自己去看待别人,有着巨大的关系。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6

  18个人挤入核载人数为13人的电梯,物业工作人员喊了半天,没人肯下来。结果,严重超载的电梯直接从1楼下坠到地下,18人全部被困,一名女子出现昏迷症状,后被消防人员救出。这是*日发生在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领秀中原写字楼的一幕。在该写字楼上班的杨先生称,物业每天安排值班人员引导大家排队,但常有人拼命往电梯里挤,造成超载,出现过几次下坠现象。

  如果够留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抢电梯,还有抢公交车,抢出租车,抢座位,抢着出高速路口……事事“抢前争先”的行为随处可见,争抢的荷尔蒙在公共空间里四处挥发,没有谁愿意让着谁。无秩序争抢的结果显而易见:轻则发生争吵口角,重则产生血腥暴力,或者像那台超载的电梯一样,发生坠落的惨剧。

  道德是否超载攸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道德若超载,人人都受困,甚至人人都可能受伤;道德不超载,人人都受益,都能得到安全、公*和尊严。这是一条道德规律,为了他人,为了自己,我们都应该尊重并遵守道德规律,都应该恪守道德底线,都应该抵制道德超载,该迈步的时候迈步,该等待的时候等待,该退出的时候退出。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7

  今天,我遇到许多有道德的人,和需多不讲道德的人:

  坐公共汽车的时候,一位老奶奶要坐下,可没地方坐,她叫一位小伙子让让座,结果小伙子说:“去去去,别烦我,要不我就打你了!”有一位小伙子看见那位老奶奶没坐位,就连忙站起来,说:“老奶奶你站累了吧,我给你让个坐。”老奶奶连忙感谢那位小伙子,小伙子

  说:“你是老年人,我是青年,万一你骨折了那该怎么办呀。”

  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有许多人乱扔垃圾,污染环境。但我发现了,许多清扫员和一位叔叔把许多垃圾一个一个捡起,扔进垃圾桶里,保护了环境。

  还有许多商人,在外面贴广告,贴了许多许多广告。有的贴在墙上,有的贴在交通标志上,有一次,一个商人把20的号码牌上的2贴上了广告结果有的司机开得快,有的司机开的慢,有两辆车差点撞车。但有许多小朋友和大人一起撕这些纸,城市交通好多了。

  我也要坐个有道德的人,要学那些让坐的小伙子,和捡垃圾的叔叔和撕广告的小朋友和大人们!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8

  有人说:人才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知识也就是木,而道德则是本。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的往往只是树木,树枝。因为它们可以被加工成各种木制品,也就是所谓的“有用”,而深埋在土里的树枝大凡无人问津,因为它对于人们而言,实在没有多大用处。难道真是这样吗?若没有根基扶持,大叔哪能迎风不倒?若没有根基吸收,大树哪得甘露养料?若没有根基支撑大树哪来繁荣生长?

  同样,若没有道德作为根基,知识由何而来?又有何用?现在社会中人们往往只看重人的知识,只是越丰富,便是人才。殊不知某些看似粗大的树枝却因根基腐烂而只剩一张树皮。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学*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由此可见,道德比知识更重要。那位化学“尖子生”在*时或许是人人称道的优秀学生的典范,因为它有丰富的化学知识。但他运用所学知识,“研制”出毒品配方,并以别人的名义公开出售时,恐怕没有人再会称赞其为好学生了吧?

  树根腐烂光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而一旦发现,再好的树木也没有丝毫用处。唯一解决的方法只有从树根上防止腐烂。人也要从道德上防止被危险的思想侵蚀。对于人才的僧另,智慧是木,道德才是本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9

  每周一,我们都要升**,当我看见迎风飘扬的**高高升起时,我们应该敬礼。

  **的颜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还有五颗星星组成,最大的代表党,四颗小的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旗面的红色象征着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华民族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示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的意思。**的红色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我们有很多时候会升起**,从电视上看战争片中华民族把日本鬼子战胜的时候会把**插在最高的阵地上。从电视上看奥运会上*体育健将赢得比赛胜利,**就会高高升起,每当我看见真样的情景,我的心里都十分高兴,因为**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誉。

  虽然现在是和*年代,但是我们要从其它方面战胜对手,比如:学*、知识……还可以比谁能做一个跟有道德的人,很多人会问:“该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其实很简单,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就行,比如: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要尊老爱幼、见到客人一定要打招呼……做一个新时代的新主人。

  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而且,还要向**致敬。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4)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 (菁华5篇)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1

  孔子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东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一直喜欢孔子,通过《论语》,《史记》的记载,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空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不朽的孔子。孔子出身贫贱,身份卑微,是那时候社会的最底层。但孔子性情开朗,是一个充满人情的人。

  我们心目孔圣人已经不在了,他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他依然存在,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孔子,不只是指孔圣人,也暗含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没有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们也会变得不那么精彩。是他时时刻刻教育着我们中华儿女,是他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他让*的文化变得格外灿烂。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大臣赵普,很有才华。帮助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有一天,赵匡胤看赵普很有才华,以为他家一定有很多书。便叫人去看看,谁知士兵到处找,却只找到了半部论语。赵普用半部《论语》就可以帮助赵匡胤治理大宋。可想《论语》的重要。因为赵普知道了没有知道是多么丢人的事情。如何学*,他身为丞相没有瀚林大学士学问高,所以努力学*论语,最后他帮明朝成为最强的'国家。

  我很喜欢孔子,因为他让我看到了,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古代人们的修养。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2

  孔子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东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一直喜欢孔子,通过《论语》,《史记》的记载,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空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不朽的孔子。孔子出身贫贱,身份卑微,是那时候社会的最底层。但孔子性情开朗,是一个充满人情的人。

  我们心目孔圣人已经不在了,他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他依然存在,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孔子,不只是指孔圣人,也暗含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没有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们也会变得不那么精彩。是他时时刻刻教育着我们中华儿女,是他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他让*的.文化变得格外灿烂。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北宋大臣赵普,很有才华。帮助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有一天,赵匡胤看赵普很有才华,以为他家一定有很多书。便叫人去看看,谁知士兵到处找,却只找到了半部论语。赵普用半部《论语》就可以帮助赵匡胤治理大宋。可想《论语》的重要。因为赵普知道了没有知道是多么丢人的事情。如何学*,他身为丞相没有瀚林大学士学问高,所以努力学*论语,最后他帮明朝成为最强的国家。

  我很喜欢孔子,因为他让我看到了,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古代人们的修养。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3

  我心目中的那位孔圣人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虽然他已经不在我的这个高度文明的时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们的身边。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就接触了这位老人的那些儒雅的思想。记得,我跟着语文老师背诵着:“子曰:学而时*之,不亦乐乎;有朋自有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时的我对孔老圣人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他的许多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学*当中,还是比较适用的。另外,他讲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至今我还是需要借鉴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我做人的基本标准之一。

  我读了孔子的生*,对孔圣人的做人这方面是值得比较称道的。鲁昭公让他去管理仓库,他就去把这差事作的井井有条。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无论孔子做什么事,都是从一点一滴做的。其实,我们之所以把他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确实是达到了人生的很高的境界。

  孔老圣人不光是我的教育老师,他也是我身边生活的一位指路人。每当,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孔子在失意的时候,仍然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最后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成功,像我这样的泛泛之辈更应当把精力投入的自己的目标上去。

  在我的心目中,孔圣人不是一个神,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对自己的弟子时那么的有礼,而他的弟子又那么的尊敬他。另外,孔老圣人甘愿屈身向路边的孩童请教问题,丝毫没有失去学者的风度,他俨然把自己看作了一位过路的老人。

  孔子,不只是指的是孔圣人,也暗含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两千多年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现在还影响着我所在的时代的人。没有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也会变得不那么精彩。

  我心目中的孔子,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人哲圣人。孔老圣人,是我从小认识的老师,也是我的亲密的儒者。他的思想,已经扎根于我们以及身边人的心目中,让我们更有选择的去继承他的儒家的文化。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4

  倔强的孔子也有多次绝望的时候,他曾愤闷悲哀地感叹:“我的主张行不通了,我将乘桴浮于海了!”“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好久好久没有梦到周公了。”“凤凰不来了,黄河也没有图出现,我这一生也快完了吧!”凭借这种对理想的执着,孔子永远铭记于我们心中,其精神世代永传。其形象是多么的伟岸啊!

  可能,我们认为孔子形象太高大了,使我们只有崇敬之情,而缺少了对其另一面的了解,其实通过史料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孔子曾坦言自己喜欢富贵的生活,但是要以*常心对待,不能强求,更不能通过不义的手段来达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而即使是清贫的生活,孔子也会乐在其中,生活得有滋有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还说可以通过任何正当的途径追求富贵的生活,他甚至愿意去做赶马车的营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在齐国闻《韶》乐,一下子痴然入迷,浑然忘我,身心处于一种最宁静最舒适的境界,竟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其纯真的赤子之心可见一斑。这也是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写照。

  敢爱敢恨的孔子*日的孔子*易*人,随和达观,知错就改,但孔子也是敢爱敢恨的人,也有气极败坏的时候。因为他说过“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这句话闪着多少人性的光辉啊,因为只有仁者才不惧怕恶的方面,才敢能向恶的一方挑战。他曾大骂兴起陪葬风俗的人会断子绝孙,对白天屡次睡觉的弟子也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而孔子心爱的学生颜回死了,孔子大恸,哭得肝肠寸断,“天丧予!天丧予!”。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慌急地问有没有伤人,而不过问马伤了没有。

  可见,孔子是个充满人情味的人,他不仅有光辉的形象,他还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老人。

  综上所述,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治国理想,以及其生活中大爱大恨,大喜大悲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是一个一生的风尘仆仆,出身卑贱,尔后自强不息,背负“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鸿志的人;是一个为了万民苍生的福祉,向各统治者宣扬“仁义”、“礼乐”、“德治教化”的人;是一个开*私学教,育之先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人;是的,他还是一个和普通一样具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人。这就是我眼中的孔子,一个穿越了千年的孔子,一个使我崇敬万分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作文5

  他,一个普通人,哲人,圣人。

  他和他的思想站到了世界的顶峰,他的思想已经开始发展,从封建礼教到现在的和谐,他已经不知不觉植入人心。

  他就是那个可敬可爱的孔子。

  在那微言欲色、大义难抒的年代里,在那礼崩乐坏、信义扫地的世风中,在那随波逐流、抛仁弃义的人群中,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用一双智慧的眼看透一阵混沌的尘。他没有躲避,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杏坛前的三千弟子见证了他的辛勤,荒原野道上来往的车辙记载了他的不息。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七情六欲。他为人处事亲切得如春风化雨,缓缓流进人们干涸的心。他仅仅是一位老师,仅仅是一位老者,他有普爱众生、厚德天下的思想,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他一身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铸造了中华民族的魂魄。“仁、义、礼、智、信”成为了儒家亘古不变的主题。他像一只大鸟,在空中盘旋,一声长鸣,撕开了混沌的天空。从古至今,多少人用儒家的思想、大义凛然救人民于危难水火之中。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兕虎,他是真正的哲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佩服他在匡人之围那种泰然自若,圣贤之勇,不人能挡。他就像一只大鸟,尽管危机四伏,却要一飞冲天打破浑浊。千年前的岁月如斯,春秋的风如斯,周天子的光如斯。我佩服陈蔡受厄时孔子的坚韧从容、泰然自若。泰山脚下,巍巍泰山中哀民生多艰喻猛虎;黄河岸边,汤汤黄河旁惜时易去叹逝川。就这样,一个哲人成为了一位圣人。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于是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受儒家思想感染。唐雎发志士之怒,挺剑而起;荆轲以豪杰之气,箕踞而笑;贾谊因“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杜甫大蔽天下寒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鹏举锐旅请缨,郑成功铁剑东指。孔子的哲思氤氲出多少人格之崇山,尊严之沧海,匹夫仍有天下之责。孔子如一只大鸟鸣彻长空,纵横万里,横贯古今。

  梁启超“我*少年,与国无疆。”,秋瑾“他年成败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儒家的魂魄在磨练中铸造,在铸造中升华。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5)

——我终于理解了的作文 (菁华5篇)

我终于理解了的作文1

  天渐渐暗淡下来,便如我那失落的心情。看着似坐滑梯而一再下降的成绩,我抱着几本史书打算静静心。谁知,越看越入迷。

  《明朝那些事》里我读到了朱元璋。看到他从小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我为他叹了口气,当他为了活下去而出家,在寺中也被人排挤,被迫到荒无人烟之地去化缘,出生在物质丰富的当代社会的我难以想象他当时绝望的心情。但我读到他从一位弱小的士兵变成当时最为可怕的起义军之主时,我也为他而自豪。当他每次在低落时奋勇而上的对抗这失败与挫折时,我为他的不屈精神而佩服与憧憬。我仿佛懂得了些什么。

  拿起另一本书,随便翻了一页,是讲述大禹治水的。大禹开始治理水患时是何等艰难,不,一直是艰苦的。他为了不和父亲犯同样的错误,也是绞尽脑汁在想办法吧。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时的心情又是何等的痛苦,让人无法想象。大禹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治理好水患后成功的登上了帝王之位,我仿佛又明白了什么。

  最后是关于勾践的。与吴王夫差的交战最终使勾践沦为阶下囚。从一位帝王到一个猪狗不如的阶下囚,他内心的不甘和每天所受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可他却从这阴暗的监狱走了出来,为吴王夫差当马夫,他的表现让吴王相信了他的忠心,以为他再无复国之心。勾践在自己住的马棚里面挂了一颗苦胆,每天卧薪尝胆,让自己不要忘却亡国的耻辱。从帝王到奴隶的落差,勾践的内心该多么的难过和痛苦,但是他没有沉沦,没有被痛苦困扰,最终越国打败了吴国,勾践为自己、为国家一雪前耻,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

  合上书本,我所有所思:朱元璋、大禹和勾践,哪一位英雄人物,不是从艰苦磨难中走出来的呢?而这一路上他们踏过多少困难,渡过多少个难熬的日子,是我无法想象及感受的。我看着手中一份份试卷,难以理解自己为何止步在如此微不足道的坎坷之中。

  这一瞬间,我理解了,理解这一代代英雄之苦,对比我的艰难是如此恐怖,我也理解了他们对于一次次命运给予他们的磨难要逆风而上的感觉。

我终于理解了的作文2

  你是明史中首屈一指的人,无论哪份资料都少不了溢美之词。

  张居正,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最优秀的内阁首辅。这两个称呼后面,没有“之一”。但在那时的我对这个人并没有多少好感。毕竟他生活奢侈,出行有构造设备如居所一般豪华而费几十人力的轿子;作风也并非廉洁,与明代第一清官相比是远远不及的。这样看似与那个时代的贪官相像的人,又怎能做到书中所说的为民?这实在不符合我心中所作所为都令人敬服的标准。

  我一直没有意识到,是什么动力才促使你扶持盛世。那个“兴亡之所定者”的你,绝非我之前简单想到的为功名利禄。每次在滔滔不绝谈你的朋友面前,我都寡言。但过后总翻看更多的书籍,寻找对方口中不一样的你。开始的不认同,在逐渐淡化。

  你儿时便是“神童”,也曾自满过,但终究因祖父不明不白的死而第一次意识到,特权的存在。这是你执念但终开始的源头吧。因不满老师忍让奸臣而义愤填膺归乡的你,被那个害死祖父的辽王招去陪同饮酒作诗,寄人篱下,强颜欢笑。你再次感受到,天堂与地狱只有一墙之隔。王府门内觥筹交错,门外路有冻死骨。与哪些在纸醉金迷中麻木的官吏不同,你还有理想,你还有良心,你在看着这一切时确定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之后再次踏入官场的漩涡,脱胎换骨的你学会了在隐忍中磨砺着锋刃。你不是通俗意义上光明磊落的好人,否则怎能在看不见的腥风血雨,阴谋诡计中坐上首辅的位置?在那种政局里,坚持是不够的,你要比奸臣更“奸”。

  但你的理想从未蒙上灰尘。甘愿为天下人者,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悲悯。所以,了解了黑暗与绝望的你,最终站在权力之巅的你,创造了“鞭法”。为了改革,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朝廷,你得罪了所有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你本身是一个*凡人,有贪婪,有欲望,但你同时有悲悯,有理想。人们说,*凡人敢于坚持做不*凡的事,才更伟大。

  我终于理解了你,终于从心底敬服你。

我终于理解了的作文3

  你每天伴我,用那优美的乐章滋润着我的耳畔与心房,伴了我十多年,如今我终于理解了你。

  音乐,多么动人的两个字,但起初懵懂无知的我对你的理解是那么浅薄。只是那律人的动感节奏便让我如痴如醉,经常对着那音响传来的阵阵音浪自嗨起来,不由自主的舞动着。但这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肤浅,看到的只是表面,而你身后那真正的魅力我却无法理解。

  突然有一天,一首悦耳轻松的歌带着缓慢而又懒散的乡村乐调走进我的世界,说真的我是第一次听见这么静谧而又饱含情感的乐调,这种伴着思念的乐色让我对吉他产生了兴趣,于是我怀着热切的心学起了这让人着魔了的乐器。起初我以为那长的同葫芦般的东西是极易上手的东西,但当我真真正正的投入进去后我终于是理解了其中的不易,为了学好吉他我是费劲了头脑不得已去讨教了老师,老师除了教我一些技巧外还让我去听一些古典乐大家的经典曲目以及去看现场的那些歌友会,当我去听去看时我深深的被这些站在艺术之巅的人们所征服,炉火纯青的技巧和极具震撼的表现手法让人无不顶礼膜拜,一幕一幕娴熟的技巧以及和手法造就了台上迸击人心,叹为观止的表演,我心想只有那背后一个个纯熟的技巧与手法才可以造出真正的你,音乐,我以为自以为理解了你,但是这次我又错了。

  直到我在手机APP上面结识了大卫鲍伊这位已故的摇滚巨人,他所作的音乐让人不禁感叹,结合歌词以及他的个人阅历和那恰到好处的节奏转换你会发现音乐的真谛就在于此,用优美的音符去谱写自己背后的故事与对生活的感悟,他的每一首歌都是那么的前卫与不同只有仔细去聆听去体会才能明白其中的魅力,是一个人对物质,对快乐,对幸福,对生活,乃至对生命的感悟,他那颗对音乐执着的心让人钦佩。

  用经历来谱写歌词,用技巧来敲打音符,用穿透的嗓音来唱出执着与信仰我想着才是音乐的魅力。音乐,我终于理解了你。

我终于理解了的作文4

  “路上慢点”

  “多喝点水”

  “再多穿点衣服”

  这几乎成了妈妈的*惯。多少年了,妈妈从未间断过,而我也已*以为常。每天我临走的时候,妈妈总会重复说这几句话。我也从未回大国。似乎妈妈也从不在意我是否听了进去。

  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但我却从未领过情。有时候甚至还觉得妈妈烦透了。但是这种想法我是敢怒不敢言,总是悄悄地将我的思想写入电脑里。

  因为,如果写在智商再怎么藏也总会被发现,自己的小秘密写进电脑里再设个密码,永远被封锁在电脑里多好呀。

  直到有一天,我打开电脑,*惯的打开我的日记,看到了一大堆留言,才从新认识了这两句话。

  "留言?我的密码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怎么会有留言?"当时这种思想在我脑子里挣扎了好半天,我终于将瑟瑟发抖的手放在了鼠标上,打开了留言板。

  “你不必吃惊我都看到了,其实你不必设密码,我反到认为这是我们之间沟通的最好的桥梁,我现在才知道我对你的嘱咐很烦,不过你放心,我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烦了。”

  但不久后的一天,我正准备走,妈妈又开始絮叨了。但这次我的表现读通了:“嗯,你也是!”妈妈愣了一下,好大一会儿,才说:“终于长大了!"

  我终于知道了母爱是无私;更是永恒的!

我终于理解了的作文5

  漫步在恬静的校园里,唯一的感觉是很美,一种说不出的美,我于是寻觅,发现美源于春天。球场上的落叶很多,但树上鹅黄的新芽也是遮不住的,放眼望去真的好美好美,一种温馨的、清雅的美!其实每个春天都是那么美,只是我未能欣赏。

  每天我们都过着忙碌的生活,都在努力着,殊不知春天又天使般的地降临了,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希望……我又想我家的人和朋友了。记得是前几年的一天,我因为脚伤而不得不呆在家里,当时我的心情坏极了,也因此使得整个家都很沉闷。

  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去走走好吗?为了不使妈妈失望,我答应了,一路上妈妈扶着我沿着河堤来到了一个很大的草坪上,展眼望去,大地好像一张鹅黄色的地毡,我心情好了许多,还莫名的涌起了一股冲动,我对妈妈说,我有希望参加下一届的篮球比赛,妈妈被我的话惊住了很久才回来神来说:“对,你一直都有希望参加的,只是老师未能及时发现你的天赋而已,春天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加油啊,女儿!”后来我真的加入了校队,也才真的发现母亲的力量是如此伟大。

  再后来,也才发现母爱是多么应该好好地珍惜。今年的春天又来了,它依然美丽,不一样的那年春天的那个傻傻的女孩长大了,她发现其实这个春天很美,也充满着新的希望。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6)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 (菁华6篇)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1

  那是初夏的一天,天气闷热,我在街上闲游,天公不做美,霎时间,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街上的人都“四处乱窜”,我也逃到了小卖部的遮阳伞下,屋檐下顿时站满了人,这时,一道亮丽的闪电在空中完美的画了一道“之”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剪子,剪开了雨水的屏障,大雨如注,风儿打着卷儿,将豆大的雨滴拉过来做“施卷舞”的舞伴,“呼啦啦……”,树叶也被大风吹落。

  突然,一个小不点从大树上掉了下来,它是那么无助,吃力的扑打着翅膀,可还是敌不过风雨。最后,它力气尽了,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不点”的存在,这时,一股“道德的火焰”贯满我的胸膛,我向那个黑点冲去,捡起了它,原来,就是一只小燕子呀,我站在遮阳伞下,轻轻的抚摸着它,帮它把羽毛弄干,不知不觉,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个“小不点”也醒来了,我看了看它,然后双手一捧,它便飞上了天空,一下子无影无踪……天上的彩虹也显得无比的美丽,太阳也无比的灿烂,它们像在对我笑……

  这一次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道德的魅力与美丽,也感受到道德是一朵花,它使人的心灵更加充实。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2

  因为小明期末考试两科一百分,小明的爸爸奖励小明一个礼物——一台摄像机。小明高兴地跑到外面,决定一定要找几个有意思的事情拍。

  小明来到社区,找了半个小时一件有意思的事都没有发现。正在他发愁的时候,两位小朋友闯进了他的视线。两位小朋友在玩鬼抓人,两位小朋友正玩得起劲时,一位小朋友跑着跑着一不小心踩到了西瓜皮,脚一滑,直直的摔了一个“狗啃泥”。小朋友哭得越来越厉害,小明“咔嚓”一声,把这件事拍了下来。为什么会有一块西瓜皮呢?哦!原来是一位阿姨,一边吃西瓜一边乱丢西瓜皮。小明之后又找到了那位小朋友,把自己拍摄的照片给了那位小朋友看。顿时,小朋友突然哈哈大笑,仿佛是被自己的样子逗乐了。

  之后另外一位小朋友问小明:“哥哥你为什么要拍这个照片呢?”

  “因为如果人人都乱丢西瓜皮或垃圾的话,整个地球过不了多久都会乱了套的!”

  “哦,谢谢哥哥教育我这个道理!”

  最后小明大声的说了一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3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并不像口头说的那样容易。这让我想起一次下课的经历。

  那天老师为了给我们补课,所以放学的时间超出了半个多小时,同学们都坐不住了,心早已飞回了家。我们班有这样一条规定:放学后,每个人必须把椅子翻到桌子上,方便值日的同学打扫。不知道是因为大家走得急忘记了呢,还是不想翻,或许是急勿勿先走的人没翻,后面的同学都跟着不翻了。这样一来走的同学中几乎都人没翻椅子。把椅子翻到桌子上的人真是寥寥无几呀,俨然成了特殊的“另类人”。

  我心想:我才不当“另类人”呢,反正大多数同学都没翻,乘着人多我也悄悄一走了之吧。可是我又想起了老师说过的话,一个人翻一把椅子是十分轻松的事,但是一个人翻六十把椅子是很困难的事。我心里很矛盾:翻吧,怪怪的,别人都没翻;不翻吧,想想打扫的同学真够累的。想着我已经走到教室门口了。“还是翻吧,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最后,我折回去翻上了椅子。

  这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举手之劳,但是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我虽然做到了,却也免不了一番思想斗争。所以说道德是“知易行难”,需要克服人性的弱点,更需要实践的勇气。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4

  道德有时候像一个怎么也打不定主意的隐形人困扰着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经历过纠结,虽然它随着时间的年轮悄悄地溜走了,但是它们像小精灵般永远藏在我的心灵里。

  我经历了好多从看到东西到捡到东西之后,再物归原主的事例,大多已经忘记,只有我在小巷里发生的那件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城市街道都是雾,所以我准备走小路绕回家,那条小路只有树,没有房屋,也没有人的踪影。,因为当时那个小巷子没有人住,所以没有灯光,只能摸着黑向前,简直就是伸手不见五指。我走着走着突然踢到了什么,本以为是一块石头,捡起来发现非常轻,我连忙跑到大路上借着灯光,才看清楚那是一个钱包!我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三千多!三千多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赶紧把它藏在衣服里,我每走一步就感觉自己身上背了一个超大的石头,每看到一个人就冒汗,根本不敢直视。我深深地明白这是我衣服里有一大笔钱在作祟。回家后,我和妈妈一起讨论了一下,我艰难地决定把钱物归原主。当我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我感觉如释重负。

  从此,我再也没有捡到这么多的钱,但我明白一个道理:面对道德的抉择时,保持头脑清醒,往往是正确行事的开始。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5

  雪纷纷,却是一场令人厌恶的“雪”;雨纷纷,却是一阵令人恶心的“七彩雨”;汗纷纷,却是一份令人惊险万分的“付出”。让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题记这世上,道为何物?得为何物?道德呢?我一直在寻觅……

  “妈妈,我想看雪。”我小时候,总爱仰起小脸向妈妈这样说道。但现在,我不在期待了。因为在我们这里,就有“雪”了,只是风情别样而已……

  又是一个“黄金周”到了,天桥上又下起了纷纷“大雪”。难道不是吗?地上铺起了“白地毯”,空中还飘悠着几片。只是这些雪嗬!都会有特好的名儿:“×××楼盘”、“××医院”……

  我很厌恶这些“飘雪”,但更讨厌那些赖在栏杆上不愿走的“积雪”。这可辛苦了清洁阿姨啦!日日夜夜地去“赶”,他们还不走,真是厚脸皮呀!怪不得他们会有一个难听的名字——“牛皮癣”!

  但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小孩,被妈妈牵着网,也要用小手捡起落在地上的纸,这情景,真好!

  真希望南方不再有“雪”,真希望南方到处是道德之人。

  二

  “淅沥沥……”窗外是秋雨绵绵,我却遥想起那天的“雨”,不觉恶心。想当初我可喜欢雨呢!因为在雨中,我才能看到我的足迹。可是那一次以后……

对道德的理解作文6

  相信公交车大家并不把陌生吧,坐公交车既省钱又方便,还节余时间,并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

  我以前上下学都是坐公交车的,所以我深有体会。体会什么呢?体会素质差和素质好的人的区别。车子一到,人们便会一窝蜂冲上去,我争你抢的,就为了能前几个上车,有空位坐。下面请容我粗略的形容一下当时的场面吧:车子在站前停住了,人们便放下道德和谦让精神,只能用“个个都是野蛮人”来形容他们比较合适了!他们互不谦让,有人甚至故意踩别人一脚,一下子把别人推开自己仍然往前冲,有的人干脆横冲直撞!最可恶的是一些中学生和中年人,因为其他像我们小学生和老年人都是弱视群体,都比不过他们,都会被他们狠很推到一边。有一次一位老人家就被一位中学推倒,本已为那个中学生会扶老人家一把,谁知那个中学生居然就耸耸肩头也不回的上了车!像类似还有很多这样的。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淑女和绅士的会自己走到最后让别人先上,可惜这种人少之有少。

  有一些人先上了车坐下来,非常得意的看着我们后上来的人。可惜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已在道德的起跑线上输了一大步呢!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7)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 (菁华3篇)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1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乡陬邑,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之师表”,和其童年的成长经历分不开。据《史记》记载,孔子幼年时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仅三岁时便离他而去。孔母颜徵在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阙里。孔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孔子幼年时就极为聪明好学,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学*之余,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待孔子刚步入**阶段时,其母颜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使幼年的孔子过早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也使孔子很快地成长起来;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纵观孔子一生,其十七岁开馆办学至七十三岁去世,教学实践长达半个世纪;其教育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了“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的伟大教育成果。’

  一、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和看法

  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同时他也认为学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首先,孔子肯定了学*的重要价值, 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他在《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说:“经过学*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其又云“不学礼, 无以立”。这句话是孔子对他儿子孔鲤所说,意思是说“不学礼怎么立身处世,不学礼你怎么做人?”可见孔子对学*是非常重视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也是勤奋好学的典型,孔子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其次,孔子经典地论述了学*和思考的关系。他曾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仅仅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应用学来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和钻研,则终究是精神疲惫,一无所得。其告诫我们只有把学*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著名论述。该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又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治国、*天下的社会目标,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孔子与弟子间的教学活动

  孔子约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在曲阜城北设学舍,开始私人讲学,后来渐渐有了名声,弟子越来越多。它的学生有的出身贵族,有的出身寒门,多数来自邹鲁,也有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的。孔子自三十开始他的教育事业,几乎一生都未间断过,相传孔子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教育成果相当的可观。当然也包括孔子最得意的三名弟子:颜渊、子贡、子路。

  三、孔子以及《论语》的教育思想

  (一)德育为先。孔子注重君子品格与道德修养,如果把教育分为“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话,孔子无疑会把德育放在教育之首。孔子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必须先从德育抓起,他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是孔子对其弟子说的,意思是要求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那些有仁德的人。这也是对孔子为人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老师,他强调自己的弟子要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学问。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只有做到堂堂正正的君子,只有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才能有资格做学问,当然孔子所言的“学文”不是单单的学*文章,而是“六艺”。

  对老师的这番话,其弟子也表示赞同,其中有个叫子夏的弟子更进一步发展了老师的思想,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段话是说,与妻子相处时,要尊敬她的贤德胜过喜好她的美貌;侍奉父母则要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尽忠职守;和朋友交往要诚实信用,这样的人如果自谦没学过什么东西,我还是认为他算是有学过的人了。由此句话不难看出子夏此言偏重于人际关系的道德化,其中包括了忠、孝、信等德目,但是若要从孔老师的角度来看,仅仅具备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还大致局限于个人品性、道德等内在的修养,虽说已经具备可“学文”的资格,但仍应该继续学*,就连“博学好礼”的孔老师都在“学而不厌”,作为刚具备“学文”资格的人更应该学*。

  (二)终身教育。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教育,教育是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是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三十岁时便已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到了四十岁就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追求,到了五十岁时就明白天命,到了六十岁时听人说让人不快的话也不生气,到了七十岁时可以听从自己的内心去生活,而不超出道德的约束”。“朝闻道夕死可矣”,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学*的鲜明写照。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这也是他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在《论语》中,有很多生动的事例,孔子对不同学生教学方法也不同。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仁者爱人”;司马牛常常“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发言;仲弓对人傲慢,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得意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孔子就用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 孔子常常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都了然于胸。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孔子教人, 各因其才”,正是有了孔子这样一位好老师,才有可能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出众多人才。

  (四)有教无类。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基于“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招收学生,有七不分:一是不分贵贱。在孔门中,出身最好,身份最高的,有孟懿子。他是鲁国三臣室之一的孟孙氏的继承人。是遵照父亲的遗嘱,同哥哥南宫敬叔一起“学礼”于孔子的。另一方面,在孔门中也有出身不好的。如冉雍,“父贱而恶”。但孔子没有嫌弃他,而且还很器重他。二是不分贫富。孔子的学生,有贫有富。贫者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富者如子贡,“结驷连骑,家累千金”。三是不分智愚。孔子的学生,接受能力强的是颜渊“回也闻一以知十”;其次是子贡“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高柴和曾参的智力水*较差,但他们并不受歧视,而曾参还是孔子的爱徒。四是不分恩怨,不计前嫌。如子路在拜门之前,曾“陵暴孔子”;司马桓的胞弟,桓曾经要杀孔子,但孔子后收二人为徒。五是不分年龄。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颜渊的父亲颜路,只小他六岁,年龄最小的是公孙龙,小他五十三岁。颜路和公孙龙来比,同学间年龄的差距是四十七岁。六是不分国籍。在孔门的“七十二贤人”当中,多数都是鲁国人。此外,如宋、卫、齐、陈、晋、楚、秦、吴等国都有。七是不分美丑。孔子学生中仪表最好的是子张,所谓“堂堂乎张也”。而澹台灭明和高柴二人则是“状貌甚恶”,高柴且身长“不盈五尺”。这七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兼容并蓄,一视同仁的。

  (五)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处理不好;派他去搞外交,却不能应对自如;读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期望其教学能使每个学生各有专长,将来能从事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据《雍也》篇记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再问:“求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说他的学生有的处事果断,有的通晓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

  (六)学贵有恒。孔子认为,对待学*要有恒心,坚持到底,才能成功,不可半途而废。他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意思是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孔子很欣赏学而有恒的学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意思是孔子评价颜回时说,他死得太可惜了,我只他不断进步,没见到他停滞不前。

  四、结语

  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非能用言语表达清楚的,其实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管《论语》也好,孔子也好,他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严谨、务实的教育态度更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朴素的就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我想这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大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2

  [内容提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教育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教育目的。三、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其方法主要有: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民主教育;二是正面表扬激励。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惯。孔子在其教育活动中,注重学*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让学生自己会学*。总之,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研究、学*、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

  21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实际是科技、人才和国民整体素质的竞争,归结到当前就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质量的竞争。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到下世纪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为使我们的祖国在新世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当前最要紧的任务是要使中小学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的口号吹得更响,把素质教育的旗帜举得更高。如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撰文发表了睿智卓见;本文拟就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笔者认真阅读了《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和借鉴。

  一、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按照朱熹的解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发愤求知,我是不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难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入一层的。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他的学生子贡未能做到全面发展,孔子就注意启发诱导,《公冶长》载有这样一件事:“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又问:“什么器皿?”孔子回答说:“宗庙里盛黍稷的瑚琏。”意思是说,从个别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皿,但却没有注意到全面发展。你看,孔子的教育不正是启发式教育吗?孔子的教育活动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吗?

  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教育是很有启示的。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也,*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三、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之,不亦说之。”(《述而》)指出学*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意思说,在学*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子罕》)。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是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学*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起来更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发扬民主,热爱学生 ,建立*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指导学法,培养学生的学**惯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比如,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学*要循序渐进,“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子路》);学*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子罕》);重视温*,“学而时*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不一而足!

  学思结合的学*方法,应该为孔子最为强调的。

  孔子十分重视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同时又重视思,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四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徐干的《中论·治学篇》也引用过孔子的话:“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足见孔子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

  总之,孔子在*时的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注重学*方法的指导的。孔子注重学*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惯,让他们自己会学*。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的人。”这句话不难理解,但可惜的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师仍没摆脱只教知识不教方法的传统教育模式,他们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喂”给学生,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离开教师就手足无措。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像孔子那样,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惯,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孔子在其4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了较系统全面的论述,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其中有糟粕;更有若干精华,充满了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很有必要去好好研究其教育思想,吸取其中的'精华,把我们的素质教育搞得更好、更完美!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3

  孔子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比较完整思想体系的人物,其倡导的“仁”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乃至世界历史上享有盛名。有的学者认为,“在*所有的道德哲学家中,孔子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孔子规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可见,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一、以“仁”为本——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和逻辑出发点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词是“仁”。在孔子之前,“仁”就已经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美德。如:《诗经》三O五篇中两篇有“仁”字,《郑风·叔于田》篇“洵美且仁”、《齐风·卢令》篇“其人美且仁”。《十三经注疏》本《尚书》五十八篇中有“仁”字的五篇:《仲虺之诰》、《太甲下》、《泰誓中》、《武成》和《金媵》。其巾《金滕》篇记载“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仁”作仁顺解。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尽管“仁”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美德,但其内涵并不十分明确,还不是指导社会行为的唯一准则。例如《周礼·大司徒》篇中所称的“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仁”只是“六德”之一,并不作为“六德”之首,更不涵盖其他五德。又如《左传》中“仁”字有33处,《国语》中有24处。这时期“仁”也主要是与其他德目如“忠”、“孝”、“义”、“政”、“礼”、“信”等并列。历史上真正把“仁”的内涵丰富,并加以积极宣传、提倡并作为其他美德基础或者核心的则是孔子。孔子之后,继而由他的学生和后期儒家思想家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从而使得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历经考验,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

  何谓“仁”?《礼记·中庸》指出:“仁者,人也。”《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这些都是对“仁”所作的最通俗最基本的解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仁者,人之德也。”又说:“故其字从‘人、二’。孟子日:仁也者,人也。谓能行仁恩者人也。又日:仁,人心也。谓仁乃是人之所以为心也。”所谓“从‘人、二”’,意即将爱心施与别人为仁,爱自己并不称仁。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他的道德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一出发点上建立起来的。

  孔子强调“仁”的基本内涵是“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并非偶然,这种思想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殷商时代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当时普遍实行人殉制,奴隶主经常把大批奴隶作为祭祀的牺牲品或陪葬品。周灭商以后,虽然废除了人殉制,但是殉葬制的社会心理尚未根除。于是出现了束以人形的草人作为殉葬品,后来又改用木制或者陶制的人形俑,虽无人殉之实,却仍有人殉之意。而春秋之际,秦国仍然保留人殉制。孔子不仅强烈地反对人殉制,甚至对俑殉制亦持反对态度,“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下》),并怒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据《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可见,在孔子心中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这表明,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首先是以肯定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作为理论前提的。

  二、“克己复礼”——孔子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途径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围绕“仁”而展开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的内涵又极其丰富。如,子日:“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首先孔子把“仁”看作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品质,同时又指出“仁”的情感基础源自“亲亲”(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的朴素情感。仁首先是一种血缘的亲情之爱,而“仁者爱人”就是将这种爱推而广之到社会,把建立在血缘亲情之上的爱传递给社会上的其他人,即“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泛爱众”表现在爱父母方面即是“孝”;表现在爱兄弟方面即是“悌”;表现在爱朋友方面即是“信”;表现在爱民族爱国家方面即是“忠”。自此,孔子将“孝悌”“忠信”等诸多优良品质涵盖在“仁”的观念之下,同时在践行“仁”的过程中,又提倡坚持“孝悌”、“忠信”等原则。总结众多践行“仁”的原则,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是通过“克己复礼”得以实践的。

  实际上,“克己复礼”是实践“仁”的一种双维度的思维模式。作为第一维度的“克己”针对的是个体的“修身”;作为第二维度的“复礼”针对的是国家的“治世”。“克己”要求个人恪守道德准则,实现内在的超越;“复礼”要求社会以德治世,实现外在的超越。*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如《礼记·冠义》中记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日》),“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孔子的思想中,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应该是“仁”与“礼”的完美统一。而“仁”的实现要借助于“礼”,如孔子所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这里所谓的“礼”主要是指从西周传下来的典章制度和风俗*惯,包括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礼节等。但是,孔子所提倡的实际上是周礼的基本精神,而不是要恢复周礼的全部内容。孔子反对人殉制、俑殉制就是最好的佐证。事实上,“仁”与“礼”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仁”是人内在的本质核心精神,是对“礼”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的概括总结;而“礼”是客观存在的一整套社会行为规范,它是实行“仁”所依据的行动指南。“克己”就是用礼义压制和约束个人动物性的本能和欲望,使其行为符合“礼”的规定,即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最终将守礼的举动转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行为。

  然而,守礼自持只是人之为人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即所谓的“忠恕之道”,亦即实现“仁者爱人”的途径和方法。可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人之为人的基础,而“立人”、“达人”和“勿施于人”才是改善社会道德氛围的良方良策,而这一切都以立于礼、合于礼为先决条件。在个人实现其本质,即做人成圣的过程中,礼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孔子将“仁”的实践与“礼”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礼”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而且又具有道德上的必要性。因为在孔子看来,“礼”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行为规范,更是一个人实现其价值本质的内在基础,亦即人之为人的前提。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他看来,“礼”“乐”不过是“仁”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对于个人来说,内在的“仁”才是真正的人性核心和根本。礼乐追根溯源也应是发自人心的内在情感,对孔子来说,礼乐的真正意义就是正人心。凡是“仁”的即是合于“礼”的,凡是符合“礼”的也就是“仁”的。所以,失去了“仁”这个内核,礼乐就不成其为礼乐,而只是一个无用的空壳,这样的礼乐也绝不是孔子所努力复兴和弘扬的礼乐。据此,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构建了以“仁”为核心、以“克己复礼”为重要内容和实践途径的模式,用道德修养牢固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将道德伦理作为建设国家政治的基础,并使其道德教育思想最终走向了政治化的道路。

  三、“为政以德”——孔子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政治化转向

  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内涵,“礼”是为人成圣的基本路径,而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却是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如果君王能够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那么,“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因此,教化民众,使之守礼做人,也就成为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最终的政治性目的。因为孔子所理解的人的存在不仅仅是道德性的存在,更是政治性的存在。如孔子“君子、圣人”式的道德理想人格的设计和“超凡人圣”的道德实践基本上都内植了“礼”和“仁”的基本精神。而按照孔子的说法,礼的核心就是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式的、有着严密等级秩序的社会系统。孔子的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贯穿着“仁”的精神,以亲亲为基点,以忠君和爱民为归宿。显然,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终点还是服务于其政治思想的。“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几千年来儒家学派做人的基本信条,儒家经典《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的实践方式正是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的最好诠释。

  在孔子看来,“政者,正也”(《论语·颜渊》)。政治的目的就是教化民众,使其“正也”,即使其行为合乎礼义的要求。对君主来说,实行“爱民”政策,教化民众认同其统治.是其治理国家的有效途径;对君子这类知识分子阶层来说,通过道德教化“立于礼”,直到从政事君、兼济天下,是其做人的基本途径。这样一来,道德教育就把政治理念与个人修养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但是政治毕竟不是伦理道德,它不会因为被道德美化过而从此服从于道德原则。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带给人们的无疑是对政治完全失真的认识,政治中原本存在的赤裸裸的利益阶级冲突实质被掩盖在了温情脉脉的道德光环之下。孔子站在“人之为人”的道德哲学高度来观照政治问题,将政治理念嵌于可操作的道德准则中,这不仅使得道德教化具有实践意义,同时也使得政治获得超越意义,并为后期儒家学说的意识形态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孔子以“仁”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企图通过“仁”的教化来实现政治统治的思想理路忽视了伦理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巨大差异,但其道德教育思想中有关君子道德修养的方法仍然在中外道德教育史上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对于道德价值被经济理性严重冲击的现代社会而言,这种道德教育的可操作性值得道德教育研究广为借鉴。


我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散文 (菁华5篇)(扩展8)

——相思无解散文实用五篇

  相思无解散文 1

  佛说:五百次轮回才换得今生一个擦肩,我们曾经历多少轮回,才结发为夫妻?那颗三生石你见过几遍?那条三生路,你走了多久?为何最后的最后,你我形同陌路?我是大汉天子的苏武,我也只是你的苏武啊?今宵别梦寒,寒来泣影蝉。

  不管你信与不信,遇见你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场景。那时候,也不消说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不必盼与君相逢日,日日好时节。你是我的妻,常伴我身边。得妻若斯,夫复何求?不管你信与不信,被虏的日日夜夜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想你树下舞影,想你清婉秀丽,想你淡淡的呼吸,苏武没有你,到底该如何活下去?那将会是肝肠寸断吧。从没想过,所以,从不清楚,可那日我清楚了以后,便不想再清楚了,因为连呼吸也伤了。

  那日我接下诣旨,埋下我心里所有伤痛,只为在走之前,不让你太。我只留下一行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我以为你像我爱你一样爱我,像我懂你一样懂我。可时间这个残忍的家伙,用那样残痛的方式让我死心。

  不过几十年,我回来的是有些迟,所以你便不再等我了?我听到你改嫁的消息,有那么一瞬站立不稳,但奇怪,我并不难过,也许几十年是有些长了,你等不起的。我不知这是谁的错也不愿想清,只不过我生命里再没你的影子,只不过牵你的手的那个人不会再是我了!痛吗?怎么会呢?我自嘲的笑笑,本就是我命中注定孤寒而已,又怎能怪你薄情,只盼你,别再遇到一个像我这样让你的人了。

  我一人走在瑟瑟秋风里,喃喃道:“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相思无解散文 2

  黄叶飘零,百转千回。寒蝉凄切,如泣如诉。夏虫没有与任何人作别,仿佛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带着夏日未了的梦,隐身而去了。不期而至的清秋,拥着红衣褪尽的莲朵,似那远去的红颜。感伤中,带着宁静。寂夜里,听一曲《送别》,感受芳草连天的悠远,晚风拂柳的轻柔,还有知交半零落的怅然,以及浊酒尽余欢的清寒。似水流年,爱情往事,一种凄然的感动,打湿我的双眼。过往被深藏的相思,如陈年窖酿,在秋天来临的时候,悄悄开启。我便想起了那年秋天和那个秋天里的我的爱情往事。

  我和我美丽的姑娘,相识相爱在那年陌上花开、姹紫嫣红的春天里。惊鸿一瞥,一见倾心。牵手相依,坠入爱河。青青的草地上,幽幽的树林里,潺潺的小河边,皎洁的明月下,留下了我们爱的足迹和甜美的双影。月上柳梢头,我们相约黄昏后,看月色朦胧,诉蜜意柔情;帘卷西风,我们相依凭栏,情满小楼,暗香盈袖;细雨霏霏,我们撑一把红纸伞,穿过微湿的杏花巷,赏烟雨濛濛,醉甜蜜爱情……红酥手,馨罗帐,两情相悦爱满窗。情切切,意绵绵。心心相印,倾城爱恋。甜、甜、甜。知君意,感奴怜。海枯石烂终不变。夜色浓,小楼静。天上人间,千里婵娟。欢、欢、欢。

  然,人情冷漠,世事多变。我们甜蜜娇妍的爱情之花,在那年那个寒蝉凄切、秋风萧瑟的清秋里,凋零。我恬静如花、美丽善良的姑娘,离我而去,远嫁他乡。别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年年秋恨却来时,落叶人独立,凄雨燕南飞。记得陌上初见,相依甜甜蜜蜜。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何处合成愁,相思心上秋。纵梧桐不语也幽幽。都道天凉好个秋;有明月,怕登楼。往事梦中休,叶落烟水流。燕辞归、人自空瘦。明月遥寄相思。岁月改,心如旧。

  相思无解散文 3

  读一首离别的词,听一首伤痛的歌,又有了一份淡淡的思念,和一份清晰如昨的回忆,你的名字,你的身影,伴随着忧伤的旋律,又浮现在脑海里。今生有缘相逢,却无分相守,是一生最大的遗憾。时光匆匆而过,沧桑了年少时的容颜,蹉跎了岁月的期待,但记忆中的你,依旧是那么美好,那么的耀眼,能在回忆中,和你相依,和你相恋,和你一起延续着那份爱,我的心,我的余生,都会有一缕温暖的阳光常伴。

  每个人这一生都会遇见无数的人和不相干的事,有人说,有缘相隔千里都会相会,无缘对面也不识,所以,此生的我们是一份多大的缘,跨越了千山,划过了万水,才能在茫茫的人海中相见,那一眼的定情,仿佛是前世留下的记忆,那刻意的一回头,就像是熟悉的爱人重逢。

  自你来到我的世界以后,让我的世界每天都有了温暖,让我目之所及都是爱的幸福和花开的嫣然。是你,让我的灵魂有了依靠,有了爱的香气。是你,让我知道了这人间最美好的事,就是牵你的手,走遍美景万千,走到地老天荒的尽头,走到我们共同的那个未来,不留下任何的遗憾。

  想想那时,有你在身边,仿佛是聚集了这世界所有的美好于一身,在*淡中相依,在嬉闹中相爱,只是可惜,这世间,有太多的无奈,*凡的我们,最终只能目送各自重归人海。而我们的那个从前,在离别的泪水中,也成了一份终身难忘的遗憾。

  想忘,忘不掉,想爱,只怪缘分太浅,今生的情,只能悄悄地留在心海,漫长的红尘路上,一份相思,便成了永远。原来,我们曾说过的那个相守到永远的誓言,一直都在,至少,我和记忆中的你,爱到了下一世的起点。

  相思无解散文 4

  清风入明月,明月照大地。月圆姣好,绿树婆娑,西风拂面,泪涌泉思。支一方圆桌,酌一壶小酒,哼一首乡曲,念远方佳人。眺远处,但见寒光咋泄,低头看,正撞秋意正浓!

  ————题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儿时的月最有味道,最香、最美,月光里,你穿着新衣裳,捧着酥月饼,欢快的穿梭在小路边,清波荡漾,暗影稀疏,那一方塘蛙声连天。你坐在桥头,仰望星空,银月挥洒,扑面入鼻,伴着池塘的清香,你小口小口咀嚼着酥油月饼,香入梦乡,仿若在品味那儿时的梦。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繁华闹市,在灯红绿酒下,再在那轮皎洁的明月,竟是那般朦胧清寒,孤夜中,酒桌散,朋友归。无言蜷缩,酒气渐远,谁懂这片黑夜城?十年拼搏,历尽艰辛,看街头广告,寻双人合租,挤公车,寻菜市,年年岁岁度中秋,孤孤单单一人行。青霄外,深眸中,酒入肝肠敬苍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背上行囊,远赴他乡,为事业更为梦想。轻语一句:远方的你还好吗?依稀记得你的音容笑貌,那一头乌黑长发,那一双清纯双眼。依稀记得你撒娇哭泣的模样,小嘴呶呶,梨花带雨。待你长发及腰,为你轻挽发髻,修指画眉。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曾经的你我早已成家立业,再相遇然却淡去了昔日的情愫,在这清风明日下,那亘古不变的明月依旧纯真洁净、光彩照人。月圆日,或全家举杯欢庆,或朋友相约开怀,或独自小酌高楼,或举国迎庆佳节,不变的是那轮明月,思念的是明月之心,且行且珍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前方路途遥远,风大雨大,愿明月带着我的祝福伴你前行,愿月光洒满人间,照亮你前行的路。朋友,举杯饮尽杯中酒,他乡必会遇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相思无解散文 5

  我如此的思念你,思念地心疼,虽然*在咫尺,却相思天涯。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不是爱情,不是亲情更不是友谊,是曾经少女的一个情怀,朦胧美好的,象雾象风象雨?梦幻的象天国的诗情画意,不要实现不要飘落凡尘,就在我心灵的梦幻处飘荡,永远地干净纯美,永远地诗意朦胧……

  我幻想着:你还是青年的你,我还是年少的我,一起并肩走在黄昏的江边,夕阳洒在我们的脸上,我说着调皮的话,你刮刮我的鼻子或是拍拍我的头,我红着脸灿烂娇羞地笑着……你知道吗?就是你这无意地小动作,让我一直回味到现在,以至于后来走上社会遇到与你气质或外貌有一丝丝相似的人,我都会顿生好感。这是什么样的情愫,如今的我也不知道,难道是——我的初恋给了你?

  不知道,你更不知晓。我把这份情感已酝酿成了酒,醇香绵长,回味无穷…美化你也美化了我,就这样让它梦幻般地存在心灵的某一处,永远让它象风象雨又象雾吧!

  可是如今与你相遇*在咫尺,我就想告诉你,告诉你我对你的情感,想问问你到底这是什么情愫?想你了解我,想你夸赞我,想你又刮刮我的鼻子或摸摸我的头说我调皮,想对你撒娇,仅此而已,真的仅此而已……我很享受那种感觉甚至痴迷地想……

  但我这样做对吗?请你告诉我,这样会影响你的生活吗?我对你的心,仅此而已,真的仅此而已,很干净很美好……

  但谁能理解?你能理解吗?告诉你这些搅乱了你的生活怎么办?理智叫我不能告诉你,但我又想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我这样真的也是一种快乐地折磨……

  你会笑我吧?也许会对我嗤之以鼻呢!因为你不再是以前的你,我也不再是以前的我。但我仍然谢谢你,谢谢你给了我这种美好的情愫……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