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

  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重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

  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过程,理解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从上到下看是分的过程,从下向上看是合的过程。

  (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内容,把4的组成当作例题,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现分与合的互逆,初探组合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5的组成

  1.学*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均分,有时不能*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学*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让学生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如何由5分成4和1,想到5分成1和4。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教学4的分与合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老师也很喜欢。一天,孙悟空来到果园里,看,它摘了几个桃子?孙悟空想考考大家。把4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呢?

  (2)学生操作学具,初步感知4的不同分法

  师:请小朋友把4张桃子卡片在桌子上分成2堆,表示分在2个盘子里。学生快速的分一分 。

  (3)交流反馈:

  ①师:谁来说说你把4个桃子分在两个盘子里,是怎样分的?(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贴图片)

  ②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贴图片)

  ③指导学生看着图,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相机板书4可以分成()和()。)

  (4)观察思考,认识几和几合成4

  师:假如把这2盘的桃子合起来会是几个呢?你会说成几和几合成4吗?指名口答。

  (5)体会联系

  师:看来,根据一个形式,从上往下看4可以分成几和几,从下往上看几和几合成4。哪位小朋友最利害,看着这个形式,把这两句话一口气说给大家听?指名说一说。

  (6)体会有序规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4的这些分与合,想一想,我们怎么样分桃子,才能把4的分与合一个不漏的都找出来?(学生回答,教师调整板贴。)

  学生看图有序的读一读4的分与合。

  2、教学“试一试”

  (1)提出问题

  师:看到聪明的你们能一个不漏地说出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孙悟空可不服气了,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师:看,这次又让我们分什么了?有几个?

  (2)学生小组操作学具

  ①想一想:5个花片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快速的分一分。有没有别的分法?

  ②看谁的本事最大,能把5的所有的分法有序的一个不漏的都找出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反馈

  师:谁来把5个花片的所有的分法都告诉大家(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花片)。

  ①有序的分了四次花片,得到了5的所有分与合。

  ②分二次花片,找出5的所有分与合。

  师:谁听出来了,5的这两种分法他是怎么找出来的?

  ③读一读5的分与合

  三、想想做做,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31页,找到这样的第1题。用小手指好。

  ① 拿出2个花片分一分,看看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一填。

  ② 谁来说2可以分成几和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③ 这次又该拿出几个花片分,先分一分,再把结果分别填在这里的两个方框里。

  2、“想想做做”第2题

  (1)示范游戏规则

  教师与一生示范游戏方法。

  (2)教师与全体学生做游戏。

  (3)同桌两人玩游戏。提出要求:先出的小朋友要想好,同桌出哪个数,检查他出的对不对。

  反馈:指名两人玩游戏。

  老师建议:小朋友课后同桌两人也可以一起玩这个游戏。

  3、“想想做做”第3题

  (1)师:在游戏中可以玩得很开心,还能很快的掌握2、3、4、5的分与合。

  看,小货车上也有这些数的分与合。,谁来说说,从图上你看懂了什么?(竖着填的2个数合成车头上的数字4)

  (2)这节货车上只有下面的一个数,上面应该填几?指明口答后再填写。

  (3)这列货车上少掉的数请小朋友自己独立填写。比一比,谁填写的又对又快。

  (4)反馈:谁来说这儿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5)读一读,体会规律

  (6)发现规律

  师:看着第1列货车上4的分法,发现了什么?

  师:真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把小货车上藏的小秘密都找到了。我们看4分的时候,是很有规律的,第一次分成了 1和几,第二次分成了2和几,第三次分成了3和几。从小到大分出来……这样有顺序地分就可以让小朋友更快的掌握。

  (7)请小朋友用这样有序的分法闭上眼睛说一说,记一记。

  (8)谁自豪的背给大家听。(指两名学生分别背4与5的分与合)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回家把2~5各数的分与合说给爸爸、妈妈听。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题。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准备:

  学生边摆小棒边说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8、9的分与合:

  活动一:8个 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 )

  1、 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 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 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 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

  1、 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

  2、 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 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 5和几可以组成9;生2, 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 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

  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

  (四)应用练*,加强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

  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

  综合拓展:你会填吗!

  布置作业:

  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8、9的分解与组成。

  板书设计:

  8、9的分与合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使学生从不同的两种思考行式逐步记住5、6、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重点:在分与合中从不同角度学*5、6、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能在学*中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师生手指游戏1—10,边说边动。

  2、出示:5个胡萝卜,两只白兔的图片

  生边看图边数出是多少。

  二、新知:

  创设情景一、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分萝卜)

  1、要把5个胡萝卜,分给2个小白兔,可以怎样分?

  2、生动手分一分,边分边说。师引导:5可以分成3和2,2和3合起来是5

  3、把自己分的说给同桌听听。

  4、汇报

  创设情景二、7个气球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

  生边说边动手分,汇报发现规律

  师板书:123456

  654321

  三、练*

  1、六本书放在两个书架上,应该怎样摆?

  生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2、里填几。

  2441327312

  3、猜一猜。

  (1)有5个围棋,左手拿2个,右手拿( )个

  (2)有6个围棋子,左手拿( )个,右手拿( );7个哪?

  4、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希望你们能把物体一次按不同的方法分好,再检查两份合起来是不是原来的整体。

  四、作业

  书23页第2、3题

  五、板书

  分与合 1 2 34

  5 7

  2 3 6 5 4 3

  3 2

  4 1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分小棒,学生边分边说,对数的分与合掌握的较好。在训练中,启发学生可以按顺序分,以免漏掉。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 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

  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为下面 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谈话:我们来看看羊博士是怎么涂的?(多媒体显示结果)请五位小朋友说出不同的分法。

  10 10 10

  ∕ \ ∕ \ ∕ \

  □ □ □ □ □ □

  10 10

  ∕ \ ∕ \

  □ □ □ □

  看到10的这五种分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10的分与合”。 (板书课题)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进步,天天向上。

  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3和(7)合起来是10;

  6和( )合起来是10;

  5和( )合起来是10;

  9和( )合起来是10。

  2.打扑克牌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出牌,一个出,一个对,可以把“A”看成1,两张牌上的数要合成10。

  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合作示范,再让同桌小朋友合作玩牌, (1)左边小朋友从1~9依次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 10,结束后对调进行;(2)左边小朋友任意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

  [评析:让学生在游戏中练*,给了学生又一次合作的机会。结束后对调练*,加快了同桌小朋友之间对牌的准确性与反应速度,有很强的挑战性。]

  让小朋友说一说感受。

  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课本 35页“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这辆火车是留给小朋友去北京看长城的,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

  做个大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5和5合起来是10。………………………( )

  (2)10可以分成9和1。………………………( )

  (3)10可以分成1和0。………………………( )

  (4)10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起来是10。…( )

  4.手指游戏。要求学生出的手指数要和老师出的手指数合成10,先师生对出,再学生之间自由练*。

  派兵谴将:(把合起来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5.说数抢答。讲清游戏规则:四人一组,每人任意说数,其余三人抢答,并与其合成10,一组结束后对调进行。

  竞技广场:(老师说数,小朋友抢答出一个数与其合成10)

  1—( ) 3—( ) 5—( ) 7—( ) 9—( )

  2—( ) 4—( ) 6—( ) 8—( ) ( )—7

  ( )—5 ( )—4 ( )—8 ( )—1 ( )—3

  [评析:练*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几轮分层次练*下来,来到“竞技广场”,学生的计算速度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既注重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

  6.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你该知道我的10个宝宝怎样分成两部分了吧,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们果园玩,小朋友们,再见。”

  四、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同桌小朋友相互讨论,最后集体交流。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分与合》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分与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前面我们学*了那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数一数。顺着数,从小数到大;倒着数,从大数到小。

  二、学*新知:主动探索4的组成

  1、用小故事引出问题,4个桃子装在两个盘子里要怎么办?

  2、拿出4个小棒代表桃子,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3 22 31

  4、读数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三、学生合作:学*5的组成

  1、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读一读

  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5、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6、小组自学3、2的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跟小棒编出了4和5的分解,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3、2的分解。

  (2)汇报板书。

  (3)小结。

3、2的分解,并组织全班读一读。

  四、全课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同学们学会2、3、4、5的分与合了吗?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

  3、练*四的第1题。

《分与合》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最后,这样安排拉长了学生的学*过程,为学生整体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21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针对这些原因,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开始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所以,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有奖的游戏,一下子把他们的吸引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

  2、大但尝试、合理处理教材

  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先学*5的分解与组成,把4的分解与组成当做巩固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索出有序的分解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的同时知识又掌握牢固。比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效果好的多。

  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能够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和有序的分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

  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数感。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知识迁移法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猜出来。猜的最快的同学有奖品。出示谜语:买的时候是*的 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用一会儿就变成了秃头。

  (学生动脑思考,猜谜语。举手汇报猜的谜底)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要奖励猜的最快的两位同学,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接受奖品(出示5支铅笔)。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5支铅笔分给两位同学,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板书:分与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猜的又对又快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顺其自然的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既有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新课的学*。】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A:探究5的分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方法又多快?

  (学生分学具,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老师有意识的让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小组发言:

  分法不全面、有遗漏,如:只分出一种、两种或三种的。

  分法重复的。

  分法全面但无序。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学生 边汇报老师边板书。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通过观察并交流让学生明白:有的组分法不全面、有的`组分法重复、有的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的组分法全面且有序。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法最好。

  师:怎样才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分出来?

  (让刚才汇报有序分法的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汇报一边演示:把5根铅笔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3和2、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移动。

  师: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分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分法)。

  师:现在我们集体按照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让全班学生分自己的学具,老师巡视)

  B:教读5的分解与组成:教师讲解从上往下读读作:5可以分成1和4,从下往上读读作1和4组成5.

  教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

  学生自由读。

  抽几名学生读。

  师:通过读5的分解与组成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与5可以分成4和1分法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两个数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与5可以分成3和2分法是一样的。

  C:巩固运用:1、手指游戏: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组成5。如:老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4,1和4组成5。……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所具有的巨大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新知。

  师:我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了5的分解与组成,同时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谢谢你们。现在还想接受考验吗?

  师:请同学们摆出4根小棒。

  师:你能运用刚才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很快说出4的分解或组成吗?

  对于说的全面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说的不全面的学生请别的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很快的说出4的分解与组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会更牢固,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法”、“举一反三”的数学学*方法。】

  (四)巩固练*。

  1、下面添上几能组成5?在正方行内填上数字。

  2、填一填。

  3、教科书23页的第8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4和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4、教科书23页第10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弄清图意。

  5、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有所收获,提升学生自信。】

  (五)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和愿望的表达,同时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板书设计:

《分与合》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

  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重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

  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过程,理解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从上到下看是分的过程,从下向上看是合的过程。

  (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内容,把4的组成当作例题,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现分与合的互逆,初探组合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5的组成

  1.学*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均分,有时不能*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分与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活动:

  环节一: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二: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环节三: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环节四:实践应用,巩固练*

  课本做一做练*

《分与合》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使学生从不同的两种思考行式逐步记住5、6、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重点:在分与合中从不同角度学*5、6、7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能在学*中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师生手指游戏1—10,边说边动。

  2、出示:5个胡萝卜,两只白兔的图片

  生边看图边数出是多少。

  二、新知:

  创设情景一、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分萝卜)

  1、要把5个胡萝卜,分给2个小白兔,可以怎样分?

  2、生动手分一分,边分边说。师引导:5可以分成3和2,2和3合起来是5

  3、把自己分的说给同桌听听。

  4、汇报

  创设情景二、7个气球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

  生边说边动手分,汇报发现规律

  师板书:123456

  654321

  三、练*

  1、六本书放在两个书架上,应该怎样摆?

  生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2、里填几。

  2441327312

  3、猜一猜。

  (1)有5个围棋,左手拿2个,右手拿( )个

  (2)有6个围棋子,左手拿( )个,右手拿( );7个哪?

  4、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希望你们能把物体一次按不同的方法分好,再检查两份合起来是不是原来的整体。

  四、作业

  书23页第2、3题

  五、板书

  分与合 1 2 34

  5 7

  2 3 6 5 4 3

  3 2

  4 1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动手分小棒,学生边分边说,对数的分与合掌握的较好。在训练中,启发学生可以按顺序分,以免漏掉。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范本5份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1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还记得玉米老师吗?今天玉米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帮忙。

  (出示盘和桃子)玉米老师想把这4个桃分在两个盘子里。你能分吗?

  二、探索新知

  1、4的分解与合成。

  (1)指名分一分。

  根据学生的叙述将桃子装到盘子里。

  (2)引导归纳:

  我们一共分了几个桃子?4个板书:4

  指着第一种分法:第一盘1个,第二盘3个,也就是把4分成了哪两个数?

  把4分成了1和3

  把4分成1和3,可以这样写:4、1、3

  第二种分法把4分成了几和几?数一数,说一说

  把4分成2和2,可以怎样写 4、2、2

  引导学生读一读:4可以分成2和2

  第三种分法呢?板书 4、3、1

  引导学生读一读:4可以分成3和1.

  观察比较:第二个小朋友把4分成了1和3,第三个小朋友把4分成了3和1。

  他们分成的两个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两个数的位置)所以(指着两个分解的式子)这两种分法是同一种,我们用虚线框将后面这个式子框起来,表示和它前面的分法是同一种分法。“4”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两种)

  让学生将4的分解完整地说一说。

  (3)我们把4分成了两个数,反过来,哪两个数可以合成4?

  你是怎么知道的?

  把分解式从上往下看是分成,从下往上看是合成。把分成和合成一起读一读。

  2、5的分与合。

  5可以分成哪两个数?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圆片,在桌面上分一分,边分边说:5可以分成4和1……

  指名说说怎样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法进行板书。

  学生读一读

  哪两个数可以合成5?

  说一说,再读一读。

  3、2和3的分与合。

  学生独立分一分,说一说,板书。

  小结:我们认识了哪些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你学会了吗?试一试,让学生完成第34页“试一试”以及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方框的填写。

  一、自主练*

  1、 想想做做2

  (1) 师生互动

  做游戏:老师先拿出几个圆片,小朋友再拿出圆片,你们拿的个数和老师拿的个数合起来是3.

  并把过程说一说:3可以分成……几和几合成3.

  用同样的形式练*4、5的分与合。

  (2) 同桌游戏

  2、 想想做做3

  仔细看图,你能看懂题目的要求吗?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将题目要求完整地叙述一遍。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想想做做4

  观察第一排都画了些什么图形?分别是多少个?先画了几个小正方形?又画了几个长方形?然后又画了几个小正方形?然后呢?连起来说说:2个小正方形、1个长方形 、2个小正方形、1个长方形,你能接着说下去?

  学生独立画,集体订正。

  学生完成第二、第三组,集体订正。

  4、 书写练*。

  展示优秀作业。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能背出它们的分与合吗?试一试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

  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重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

  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过程,理解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从上到下看是分的过程,从下向上看是合的过程。

  (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内容,把4的组成当作例题,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现分与合的互逆,初探组合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5的组成

  1.学*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均分,有时不能*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3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准备:

  学生边摆小棒边说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8、9的分与合:

  活动一:8个 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 )

  1、 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 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 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 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

  1、 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

  2、 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 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 5和几可以组成9;生2, 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 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

  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

  (四)应用练*,加强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

  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

  综合拓展:你会填吗!

  布置作业:

  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8、9的分解与组成。

  板书设计:

  8、9的分与合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搭房子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最后出示课本23页练*四的第3、4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原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并未如期进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会2-4的分与合,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重、难点)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有条理地思考。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师说生做:请第3组的7个同学举手,请第7个同学站起来。

  2.师:这些同学做的非常好,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 (学生热烈鼓掌)

  3.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我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师生一起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集体模仿)

  4.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也经常会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

  二、探究展开

  1.师:(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生:4个。)

  2.合作学*:你能把自己竖着的4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同桌学生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画出手势图)

  师: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没有)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教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

  3.指导学生读4的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4.师: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东西来说一说4的分与合吗?

  生:教室里有4张名人画像,一边两张,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

  (教师打开教室里4台电扇中1台的开关。)生: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也可以说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

  三、拓展应用

  1.4朵花是怎样分的,请你读一读。

  2.合作学*:同桌的同学一起拿出3支铅笔,看看可以怎样分与合。全班集体汇报交流,师板书。

  3.2可以怎样分?指名说一说,师板书,生读一读。

  4.独立完成“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分与合教学反思 (菁华6篇)

分与合教学反思1

  分与合是第七单元的重点内容,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孩子们在练*中、活动中、游戏中记住分与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树立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根据教材特点,以分桃子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体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讲解,利用迁移能力探索学*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采用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的成功,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同桌合作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虽然刚刚上学的.一年级孩子还不太会合作学*,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的效果,学生交流的不够。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巧妙的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长生学*的兴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状态,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惯和学*能力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不足在于:

  (1)设计让他们用手指摆一摆、分一分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大都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想象来说4与5的各种分成,真正根据手指来分的不多,可能用实物会好一点。

  (2)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分与合教学反思2

  《6和7的分与合》教学反思上6和7的分与合,104完成作业本先让孩子根据学过的知识来说一说6和7的组成,6可以分成1和5,7可以分成2和5,学生都可以说出来,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有序的说出数的组成。孩子先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说出来,然后引导孩子发现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4和2之间的关系,就是换了一下位置,接着总结出一共就3种分法,其他的方法只是换了一下位置,分出来的还是1和5 。引导学生说一说6由几和几组成,并写出6的组成。接着两个同学一组进行拍手游戏巩固6的组成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6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7的组成”时,我又以动手实践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学生都爱动手,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我采取“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边摆边写出7的组成。并通过对口令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7的组成的认识,为学*得数是7的加法做好铺垫。7的组成我让学生先写出3种分法,然后再根据换一下位置又是另一种分法的思路来说出其他分法,强化学生的这种思路,对以后8,9,10的组成有很大帮助。潜移默化的传递类推思想和有序思考的思想。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作为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如:在复*6、7的组成时,进行"夺红旗"比赛,先把学生分成两组,比赛写6、7的组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引起学*的积极性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分与合教学反思3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成功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做到了。接下来“花瓶分花”,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的情景,充分运用这些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学*“4的分成”,孩子们也学得很好,但是在说“4的合成”时,语言组织上都不够好,说明这个环节,教师设计有缺陷,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学生看着“4的分成”很自然就能说出“4的合成”。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了加、减法的意义,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手指游戏,希望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看到“4可以分成3和1”马上能想到“4可以分成1和3”,然后利用这样的方法,同桌之间合作学*,迁移探索学*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中,孩子们的迁移能力都还不错,大部分孩子都是看到一种分成的情况,马上就填写出另一种分成情况,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的效果,学生交流得不够,他们能迁移,但是不能表达为什么可以这样写,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之后的巩固提高练*,将“3的合成”板书到黑板上,并用糖帮助孩子们再次理解“合成”的意义,这一补救措施,让孩子们的“合成”意义的理解好了很多。

  就教学效果而言,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过关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合成”的措词不好,也在“做一做”的补救措施下,大力修善。

  不足在于:

  (1)数的合成基于数的分成而存在,教师在分成的时候,也许多次从言语上渗透强调,“这是4朵花,我们把它分放在两个花瓶里,所以说4分成几和几”,这样也许学生理解分合的意义会更好。

  (2)按一定顺序排列,教材要求上只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这一要求。但我个人认为,学生能“翻动”,看到一种想到另一种,这样会更好些,为以后的加减法可以作更好的铺垫,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讲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按顺序并不是只有一种顺序。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够好,没有讲够,讲透。还是有好多学生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按一定的顺序是按的什么顺序。

  总之,课是上完了,自己也感觉要学*的地方还非常多,比如语言的简洁,教学形式怎样更适合低年级的儿童等方面。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还请大家不吝指教!

分与合教学反思4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数揭题。上课后,我出示信封,取出信封中的几个花片,让学生猜一猜信封里还剩几个,学生开始没有经验只能瞎猜,学生获得一些经验后,学生有能猜出信封*有10个花片,并能初步应用分与合说出信封中还有几个花片,并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10的分与合。

  有序思考。学生学*2—9的分与合后,已积累了一定的探索经验。因此在学*10的分与合采用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学生先交流把10个珠子分与两部分要注意些什么,从而突出有序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自主分一分,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

  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巧妙记忆。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学生在理解10的分与合的基础上,出示凑十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真亲密,  巩固练*。在这里我引入了一个“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设了三关练*。自己解释题意,让学生独立做。学生的学*兴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根据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自觉、熟练地加以应用。既适应了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寓教于乐,同时又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与合教学反思5

  1、 有效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与学*基础。

  学生在学*2、3、4、5的分与合时,初步了解了怎样分,并且掌握了分解与组成的口诀;在学*6和7的分与合时,教师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分一分,这样就不容易漏掉,渗透了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在以上这些学*的基础上,8和9的分与合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边摆小棒边记录,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探究,并记录下来。

  2、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分的过程与方法。

  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们一用学具动手操作就会有些乱,有时还会场面失控。但是还是坚持训练学生用学具操作,学生通过分8根或9根小棒,体会有序分的过程,并初步体会一对一对记录的好处,这是教师语言讲解所不能代替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也逐步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3、 注重多种形式练*巩固,应用练*。

  在探索新知后,学生还不能记忆8、9的分解与组成,通过课堂游戏“对口令”,“找朋友”“摘星星”,“摘桃子”等活动帮助学生强化记忆。之后,通过喜洋洋和懒洋洋吃草莓,大头儿子吃糖果等题目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多种多样的游戏、练*,加深了学生对8、9分与合的记忆与理解,并能初步进行实际应用。

分与合教学反思6

  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交流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反思二:分与合教学反思

  《分与合》这一内容是认数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加减法的基础。每一个认数内容中都包含这一知识点,所以让孩子建立分与合的意识,并且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是初学分与合时的关键部分。我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理解感受分与合的思想,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掌握2-5的组成,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本节课我利用鼓掌时手是不断的分开合拢这一生活实例入手引入本节课题。然后又创设了小松鼠请客这一教学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让其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然后让孩子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去探索有序分的方法。最后通过猜数、合手指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去巩固2~5的分与合。课上完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课堂气氛较活跃,孩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各个活动中来,从巩固练*时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对2~5的组成基本能当堂掌握。

  但是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对此节课的反思。一方面是孩子未能很好的掌握理解有序分的思想,在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时孩子感觉很轻松,但是到了自己用5根小棒自己分一分,说一说的环节时,很多孩子不能找全5的所有分法,很容易发生重复遗漏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没有形成有序的意识,不能按照有序的方法去进行分组。另一方面我利用的是镜面对称的方法让孩子感受成对的思想,我是让孩子观察屏幕上老师的手影,希望通过这一“小魔术”让孩子看到一组分成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反的那一组,但是我忽视了孩子在跟着我做时存在的实际困难,孩子手指不能灵活的进行分与合,尤其是隐性基因的孩子根本不能将手指分成那样,所以这样的方法对孩子不太实用。我应该将其改成每个孩子都能完成的拍手操,既方便操作,又朗朗上口。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本十份

  分与合教学反思 1

  在这节课之前我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也试上了两次,反复修改了一些内容与细节的地方。按道理上下来会还不错,但是自己却没有把握好,在课前太大意,连课件都没拷到教室电脑里就开始上课,导致教学进行到了练*部分才把课件放出来,虽然前面课件我没有在上面准备太多的信息量,我自己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确实影响到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最主要的是孩子的'*惯仍旧有待提高。

  不说这个问题,就课堂中的一些教学自己还是反思一下。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受“分与合”的内容,学生在此之前虽然有部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甚至有个别孩子能够不用具体实物操作能说出2—5的分与合,但在语言表达上和对分与合本质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中例题出示的是4的分与合,接下来试一试中便是学生的一个自主学*与探究5的分与合,教材认为2、3的分与合相对简单,所以只在练*部分体现了出来。但我却把这个内容提前到了例题的前面,作为例题的铺垫。让学生在把两朵花用两只手来拿的同时感受到什么是分,怎么分成两部分,建立“分”的初步概念。接下来要他们分3朵花,引导他们交换两朵花的位置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分法,为下面“一种分法两种写法”做铺垫。这样下来学生在后面的学*中间要顺利得多。

  分与合教学反思 2

  在做教学反思之前,想谈一谈课堂组织和管理中的一些感受,两个月的时间过来对于一年级的课堂教学我心里仍然充满着困惑和无助,曾经站过的讲台似乎开始让我畏惧,畏惧课堂效率低、畏惧课堂组织差、畏惧安排的内容完不成……,深知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是我要攻克的难关,只有有序的课堂才能够有好的果效,所以还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学*。

  2-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并进行抽象的活动中,理解数的分解和组成的含义,认识2-5各数的分与合,基本记住2-5各数的分与合;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能力。重点是2-5的分解和组成,难点是理解分解和组成的含义。

  针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猴子去桃园摘桃子的情境,将采回来的4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圆片代替4个桃子动手分一分,交流汇报分的结果,教师按顺序板书学生分的情况。再让学生按顺序说一说,说明4个可以分成1个和3个,也就是4可以分成1和3,让学生体会通过动手分圆片到抽象出数的分解的这一过程。板书4的'分解,同时理解4的组成是把分开的再合起来,从而掌握4的分解和组成。这里重点对4的分解和组成进行教学和指导,为后面各数分与合的学*打下基础。

  在开头所谈到的与本节课不是不无关系的,首先,对于学生在使用学具过程中的管理不足,导致整个过程显得格外混乱,之前的课堂上虽然已经接触并使用过学具盒,但是对学生来讲学具盒好像一直都那么新鲜,表扬使用的好的,惩罚那些没有按要求使用的,用尽各种办法效果还是不理想,知道是与自己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有关,但是到底如何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对我来说还是模糊的,很多时候知道要怎样怎样,可是如何落实却不得而知,真的是很苦恼的事情。对于2-5的分解和组合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很快掌握并熟练的说出来,但是对于意义的理解上我检测的不够,导致后来练*册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对应圆片直接填数字的分解。应该结合想想做做1再次强调按照摆出的填写,然后再说说分解成的1和3对应的是哪几个圆片。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并没有突破,还需要在后续各数的分解中对其意义的理解进行巩固。

  其实以上内容谈不上是反思,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觉得还是要和咱们数学组大家庭中的亲们多交流学*,不断在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能够组织好课堂并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形成良好的学**惯。继续努力吧!

  分与合教学反思 3

  在做教学反思之前,想谈一谈课堂组织和管理中的一些感受,两个月的时间过来对于一年级的课堂教学我心里仍然充满着困惑和无助,曾经站过的讲台似乎开始让我畏惧,畏惧课堂效率低、畏惧课堂组织差、畏惧安排的内容完不成……,深知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是我要攻克的难关,只有有序的课堂才能够有好的果效,所以还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学*。

  2-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并进行抽象的活动中,理解数的分解和组成的含义,认识2-5各数的分与合,基本记住2-5各数的分与合;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能力。重点是2-5的分解和组成,难点是理解分解和组成的含义。

  针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猴子去桃园摘桃子的情境,将采回来的4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圆片代替4个桃子动手分一分,交流汇报分的结果,教师按顺序板书学生分的情况。再让学生按顺序说一说,说明4个可以分成1个和3个,也就是4可以分成1和3,让学生体会通过动手分圆片到抽象出数的分解的这一过程。板书4的分解,同时理解4的组成是把分开的再合起来,从而掌握4的分解和组成。这里重点对4的分解和组成进行教学和指导,为后面各数分与合的学*打下基础。

  在开头所谈到的'与本节课不是不无关系的,首先,对于学生在使用学具过程中的管理不足,导致整个过程显得格外混乱,之前的课堂上虽然已经接触并使用过学具盒,但是对学生来讲学具盒好像一直都那么新鲜,表扬使用的好的,惩罚那些没有按要求使用的,用尽各种办法效果还是不理想,知道是与自己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有关,但是到底如何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对我来说还是模糊的,很多时候知道要怎样怎样,可是如何落实却不得而知,真的是很苦恼的事情。对于2-5的分解和组合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很快掌握并熟练的说出来,但是对于意义的理解上我检测的不够,导致后来练*册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对应圆片直接填数字的分解。应该结合想想做做1再次强调按照摆出的填写,然后再说说分解成的1和3对应的是哪几个圆片。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并没有突破,还需要在后续各数的分解中对其意义的理解进行巩固。

  其实以上内容谈不上是反思,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觉得还是要和咱们数学组大家庭中的亲们多交流学*,不断在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能够组织好课堂并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形成良好的学**惯。继续努力吧!

  分与合教学反思 4

  这节课的知识点是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辨证的,是对立统一的。10的分与合中,教材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珠子为题材,让学生有序的涂色,把每串10颗珠子分成两部分,然后根据每种分法得出10的不同组成,并由一种说法联想到另一种说法。

  与前面的教学内容相比,10的分与合提高了教学要求。首先,教材不出范例,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获取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有序的进行10的分与合,并且要求通过一幅图想到两种说法。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在本课一开始就安排了“猜彩球”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对猜彩球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着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接着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魔瓶、开火车、做小会计、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学*的成功乐趣,增进学*的自信心。

  10的分与合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 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的学*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学*活动构成的,最有效的学*方式是学生自主地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

  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由学生自己得出10的组成的各种说法是本课的重点,有序的掌握“10的分与合”是本课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是本课的关键,因此巩固阶段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采用凑十儿歌、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对口令、开火车、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之后,又回到猜彩球的游戏,改由老师抓,学生猜,让学生体会学*的成功乐趣,增进学*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灵活的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收到的效果也将会更加精彩。

  分与合教学反思 5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赖自伦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凑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创设了猴妈妈带猴宝宝到果园里收果,请学生帮忙分9只猴宝宝的生活情境,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动机,为学*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 主动探索、学*新知。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每串智慧珠有几个,并同时板书“10的分与合”。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归纳的学*方法。接着让学生说看到了10的这五种分法,还能想到什么?我根据学生说

  出的不同分法,板书10的另外五种分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方法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在练*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题,我以智慧闯关游戏活动,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五关闯关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例如:学唱儿歌谁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戏、芝麻开门、开火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反面达到双重升华。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会做有关10的分与合的练*,(只有两个学生由于智力问题没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记住10的分与合。我认为本节课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维持不了纪律,没能让学生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学*。

  今后打算: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并加强学生的教学常规训练。

  分与合教学反思 6

  这个月算是进入总的复*阶段,前面数字的唱数和点数都完成度非常高。但是数的分与合只有2和3的记得住,4和5总是记不住。我一直在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记忆方法发现都不奏效,只能通过反复读写加强记忆。最*学生管理方面也感觉力不从心,学生注意力方面越来越差,语言理解都没有跟上,问题都很凸显。而且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辅导也明显减弱了,导致每天学*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我知道如果问题不解决数学课是没有办法继续讲下去的,后面的内容涉及生活上的具体应用。

  就此我将有以下几点措施尝试是否能把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加强记忆力的,每天课前教师讲授复*,然后课堂前5分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行背诵,最后下课期间和下午课程结束后的二十分钟进行书写练*,我打算本月都实行这个计划,月底查看最终效果是否有效。第二个问题关于如何加强注意力,在班会课或者课堂作业的时候进行个别辅导,先从观察开始,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各有几分钟,后面又因为什么事而转移注意力的,然后把那些影响注意力的环境因素撤销,在进行关于注意力培养的训练,我会从他们感兴趣事情入手,一步一步加强。这个事情没有时间限制,要保持和养成*惯后就可以稍稍放松了。第三个问题和家长沟通*期的学*进程,每个学生最后是否都能学好课堂知识,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家长的辅导,因为老师课程毕竟有限,为了赶内容就没办法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我会找个班会课开一次家长会,和每位家长沟通探讨孩子的学*问题。由于放学时间早,每位家长都可以在做完自己的事后给孩子进行二十分钟的知识巩固和作业检查。这样家长也可以了解自家孩子在学校学*什么,是否都掌握了,然后在和老师反馈问题,会事半功倍的。

  总之所有问题的出现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才能共同解决,否则单方面的去解决效果都是差强人意的,最后耽误的是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分与合教学反思 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搭房子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最后出示课本23页练*四的第3、4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原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并未如期进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分与合教学反思 8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陈美丽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如何帮猴妈妈把10只小猴分成两部分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数学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

  的分与合的学*方法来学*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4.采用小组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方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会学*的过程,一种学生愿意经历的过程,一种快乐的过程。

  二.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理。体现在:上课铃响没能按时上课;复*8、9的分与合时占用时间稍多了些。导致后面的'练*、游戏没得做 ,无法展现一节完整的课。

  2 、学生在读10的分时有些枯燥 。

  3、因为10的合成安排在游戏中,所上内容未能体现。

  4、教师的儿童化语言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与合教学反思 9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学*10的分与合,由于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了2~9的分与合,再学*今天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孩子们多样化的学*,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的知识。

  课始,我出示一个看不到里面东西的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孩子们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他们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不过在这过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个球)。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前几次学*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分一分,这次根据例题的题材我让孩子们在涂画中学*新知。出示孩子们熟悉的珠子,让孩子们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1颗涂好了颜色,右边9颗珠子没涂色),从哪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孩子们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让孩子们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不足之处:

  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涂一涂,自己总结出10的分与合的几种方法。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孩子们继续渗透有序的方法。于是,我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经学过2~9的分与合,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

  改进措施:

  注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孩子们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分与合教学反思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

  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搭房子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最后出示课本23页练*四的第3、4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原有的一些教学设计并未如期进行。主要在操作中,原设想是让学生同桌合作观察不同摆法,可是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合作学*,基本各自摆各自的,根本不看同桌的;或者只会模仿。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值得思考!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实用十篇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1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10的分与合”。在上课前我反复读了教材,领会到:这一内容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紧跟教材的要求。课始,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出:

  1、有5串珠子,每串都有10颗。

  2、主题图旁边的玉米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你能有序地涂一涂、分一分吗?

  “有序”一词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我不放心地问:你能理解有序的意思吗?一直提问了4个孩子,才有一个小女生说“就是1、2、3、4、5、那样的。”(孩子们的词汇有限)我赶紧跟上:说的真好,有序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刚才这个女生说的1、2、3……就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完成了两件事,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涂、填。我认为孩子们有了8、9分与合的教学基础,会很快的完成两个问题。在不停地巡视中发现:竟然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按要求来完成。我快速地思考着:问题出在哪儿呢?

  盯着黑板上的主题图想到:孩子们得到的两点如果分开教学会不会好一些?于是让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指着第一行的珠子图问:“这一行有10颗珠子,有几颗涂上了红色?几颗没有涂色?”“把10颗珠子中的一颗涂色,9颗没有涂色就是把10分成了几和几?”孩子们齐答:“把10分成了1和9。”“如果第二行涂色你准备怎样涂?”“涂2颗”“分成了几和几?”“第三行呢?”“涂3颗”“你能完成吗?”“能!”很快,孩子们就完成了涂色和填空。

  第一次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算是失败了。还得一步一步地引导完成。究其原因: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孩子们一直是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学*和作业,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惯。所谓“*惯”是长期行为导致的惯性思维。目前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孩子还没有达到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在老师和家长长期引导的*惯中走出来。编写教材的专家们考虑的是:孩子们在入学前早就接触过10以内数的分与合,所有区域、所有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学*能力是相同的。在“10的分与合”这个知识点上应该能独立完成所要求的两点。课堂现实告诉我:虽然都是6岁的孩子却存在着:区域的差异、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能力的差异。还没有达到脱离引导的*惯。如果这节课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一味地按照教参的要求进行教学,例题下面的练*是不能完成了。

  思考了这么多,得到一个结论:“*惯”是可以该掉的,但该掉*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让人觉得比较沉重的过程。何况孩子们需要该掉的还不止是这一个呢!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2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10的分与合是在学生学*了2—9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索、并熟练掌握10的组成。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例如:教学一开始创设情境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摸珠子,我来猜剩下几颗珠子,经过这样一猜一摸,学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提起,在教学10的分法的有序性时,我在珠子图上画一画、涂一涂,示范、引导给大家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剩下的珠子怎么涂,再说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在后面的巩固游戏活动中,也是采用了先引后放的教学策略。

  在学法上采用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开放式探索出10根小棒的.不同分法,让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本组其中一种分法,让小组长汇报小组内同学的每一种分法,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让学生从听众变为主人,由消极接受变为积极发现,给学生创造充分说的环境,让学生在说中理解,说中感悟,品尝成功的快乐。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为了更好的理解10的分与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能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节课中动口说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上台展示10的某一种分法时,要边摆边说;组长汇报时,要说说组里其他同学的每种摆法分法;学完10的有序分法后,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说10的每种分法,让

  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10的分与合,更好的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最后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例如:拍手游戏、开火车、找朋友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的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与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方面达到双重升华。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3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如何帮猴妈妈把10只小猴分成两部分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数学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的分与合的学*方法来学*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方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会学*的过程,一种学生愿意经历的过程,一种快乐的过程。

  二.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理。体现在:上课铃响没能按时上课;复*8、9的分与合时占用时间稍多了些。导致后面的练*、游戏没得做,无法展现一节完整的课。

  2 、学生在读10的分时有些枯燥 。

  3、因为10的合成安排在游戏中,所上内容未能体现。

  4、教师的儿童化语言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4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学*10的分与合,由于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了2~9的分与合,再学*今天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孩子们多样化的学*,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的知识。

  课始,我出示一个看不到里面东西的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孩子们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他们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不过在这过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个球)。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前几次学*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分一分,这次根据例题的题材我让孩子们在涂画中学*新知。出示孩子们熟悉的珠子,让孩子们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1颗涂好了颜色,右边9颗珠子没涂色),从哪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孩子们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让孩子们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不足之处:

  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涂一涂,自己总结出10的分与合的几种方法。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孩子们继续渗透有序的方法。于是,我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经学过2~9的分与合,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

  改进措施:

  注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孩子们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5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数揭题。上课后,我出示信封,取出信封中的几个花片,让学生猜一猜信封里还剩几个,学生开始没有经验只能瞎猜,学生获得一些经验后,学生有能猜出信封**有10个花片,并能初步应用分与合说出信封中还有几个花片,并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10的分与合。

  有序思考。学生学*2—9的分与合后,已积累了一定的探索经验。因此在学*10的分与合采用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学生先交流把10个珠子分与两部分要注意些什么,从而突出有序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自主分一分,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

  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巧妙记忆。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学生在理解10的分与合的基础上,出示凑十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真亲密,  巩固练*。在这里我引入了一个“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设了三关练*。自己解释题意,让学生独立做。学生的学*兴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根据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自觉、熟练地加以应用。既适应了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寓教于乐,同时又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6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凑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创设了猴妈妈带猴宝宝到果园里收果,请学生帮忙分9只猴宝宝的生活情境,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动机,为学*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学*新知。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每串智慧珠有几个,并同时板书“10的分与合”。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归纳的学*方法。接着让学生说看到了10的这五种分法,还能想到什么?我根据学生说

  出的不同分法,板书10的另外五种分法,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方法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在练*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题,我以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五关闯关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例如:学唱儿歌谁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戏、芝麻开门、开火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反面达到双重升华。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会做有关10的分与合的练*,(只有两个学生由于智力问题没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记住10的分与合。我认为本节课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维持不了纪律,没能让学生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学*。

  今后打算: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并加强学生的教学常规训练。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7

  10的分与合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并非如此。第一次在年级中磨课的时侯,我根据学生学*数的分与合的经验,一步一步按照教学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一九班教室顺利地上了一节课。当又接到组长让我在全校数学组上磨课的时候,我认为学生已经学过了,自己也处于放松状态态,认为学生能牢固的掌握这部分内容,以致于今天在磨课中出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次备课不充分,想让学生主动探索10的分与合,但是课堂气氛没有很好的调控到位;

  二、教学设计思路变了,没整合教学课件,导致的不协调;

  三、没有很好地去斟酌教师的课堂过度语言,课堂上灵活度不够;

  总之,今天我自已都感觉很不满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上好每一节课。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8

  10以内的分与合是为以后计算加减法打基础的。只有熟练掌握了,才不致于后面学*10以内加减法时掰手指头的情况,现谈谈自己的教后反思:

  1、低年级孩子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的理解如果缺乏实物的演示,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动手操作演示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对孩子加深记忆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充分利用学具,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演一演、分一分、画一画、涂一涂和教师的实物演示,让学生先从感性的认识上去理解,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有的教师担心一年级让孩子在课堂中摆弄学具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课堂纪律,干脆教师演示算了,我认为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没有让孩子自己动手效果明显,只有让他们经历了其中的过程,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另外,在分一分这个环节,可先用学具分一分,等熟练了一些后,可让孩子利用十个手指来分一分,最后脱离这些辅助物,从而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2、让学生充分地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最好是按分法有次序的说,一方面可帮助记忆分与合,还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语言表达训练的侧重点不同,语文表达力好的同学不一定数学表达力就好,因为两者的`表达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到以后学*应用题时,就会发现数学语言的表达对解决问题是多么重要。

  存在不足:有些孩子说的时候不能按次序地说。或将同一种分法当成了两种分法。

  改进措施:分一分时强调要按次序来分,弄清每个数的几种分法。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9

  首先,10的分与合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加减法的基础,用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和“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所以非常重要,比其他的分与合安排的学*时间更多,于是我把它独立出来,单独用了一节课来进行专门的教学。本节的教学目标我设了三个: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已得出10的分解与组成。2、通过儿歌、对口令、闯关练*等活动熟练掌握10的分与合。3、在活动中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六个环节。1、复*:以“开火车”的形式训练口算,并复*9以内数的分与合,为学*10的分与合作铺垫。2、游戏导入:通过一个魔术游戏,使学生从羡慕老师的“高明”到发现其中的秘密,激发孩子进一步学*和探索的兴趣。3、小组合作,共同探索10的分与合: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有了9以内分与合的基础,也已经初步学会了怎样去有序地分,就是要一个一个地按顺序分,应该说知识基础和操作基础都已经作好了准备。所以这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己用学具去分,自己来记。既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小组中的分工与合作。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流相处。4、记忆10的分与合: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我采用了对口令、儿歌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10的分与合,并会有条理地思考。5、巩固练*:在这里我引入了一个“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设了三关练*。自己解释题意,让学生独立做。学生的学*兴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根据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自觉、熟练地加以应用。既适应了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寓教于乐,同时又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浓厚兴趣。6、总结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使学生养成自己总结归纳的好*惯。最后让学生给自己打分,满分是10分,表现好的地方占几分,表现不好的地方占几分,使学生在评价自己的同时又一次感受了10的分与合。

  总之,这节课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各位数学老师齐聚在一起,周老师、赵老师、郭老师等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讨论,在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比如:用魔术游戏导入时可以多进行一次,或者直接运用它进行10的分与合,更多的发挥它的作用等等,还有的老师提出最后要回到导入,揭示魔术的奥秘,让这节更完整;赵老师还提出,一节课要动静结合;我们还讨论了小组教学,如何更好的培养学*数学的学**惯等等。各位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了改进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慢慢地改进。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10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学*10的分与合,由于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了2~9的分与合,再学*今天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孩子们多样化的学*,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的知识。

  课始,我出示一个看不到里面东西的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孩子们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他们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不过在这过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个球)。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前几次学*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分一分,这次根据例题的题材我让孩子们在涂画中学*新知。出示孩子们熟悉的珠子,让孩子们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1颗涂好了颜色,右边9颗珠子没涂色),从哪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孩子们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让孩子们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不足之处:

  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涂一涂,自己总结出10的分与合的几种方法。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孩子们继续渗透有序的方法。于是,我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经学过2~9的分与合,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

  改进措施:

  注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孩子们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