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2-20 00:00:00

《一双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双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也折射了像张迎善一样在*凡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广大劳动人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张迎善那双手的特点,探讨那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了解张迎善为绿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张迎善勤劳、坚韧、敬业的高尚品质。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阅读方法品读句子、理解文章。

  3、学*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感知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特点。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凡又不*凡的林业工人甘愿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是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观察几双手,猜一猜这些手的主人是怎样的人?

  2、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预设

  ①这是谁的手?

  ②这是怎样的一双手?

  ③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初步了解主人公——张迎善

  三、再读课文,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思考:

  张迎善的手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这双手的句子,再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请在这些句子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一)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学生交流汇报,并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

  2、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

  (二)、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1、计算启情。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3、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5、拓展丰情。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什么是金库?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6、小结

  (三)借助课件,引发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

  1、课件燃情。

  2、联想升情。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张迎善,一个*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父母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那双手写一写。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2、掌握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一个课前活动导入本课)

  1、师生之间的一次握手,然后让这位学生谈谈握老师手的感觉,再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也相互握握手,感受一下同学的手有什么特点。

  2、说一说含有“手”的成语。

  (爱不释手碍手碍脚白手成家比手划脚垂手可得

  触手可及赤手空拳丹青妙手大显身手得心应手额手称颂高抬贵手

  举手投足举手之劳蹑手蹑脚拿手好戏妙手偶得妙手回春七脚八手

  情同手足手不释卷束手就擒顺手牵羊手舞足蹈手下留情唾手可得

  握手言欢心慈手软袖手旁观眼高手低炙手可热一手遮天鹿死谁手……)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把预*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惺忪(xīngsōng)镐裹住纹络老茧甘蔗缠着染成穴里铁铸丈量搓了火燎燎功臣

  2、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3、张迎善到底有一双怎样的手?

  (粗糙的手、神奇的手、创造绿色宝库的手、绿化世界的手、做出巨大贡献的手

  令人敬佩的手干了很多活儿的手)

  4、张迎善的手是如何的“大”?

  出示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①方法指导: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②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老师也来比。

  ③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出示句子: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板书:硬、粗。

  ①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xxx,把手指比作xxx。

  ②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③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④出示老茧:指读。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⑤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5、张迎善的手"奇"在哪里呢?

  (1)计算启情。

  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

  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

  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感悟: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象鼓皮,

  像干蘑。从而体悟张迎善的`勤劳、奉献、了不起等。)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课文中出现了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生活中不常见的数

  字和单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他们认识起来是有障碍的。为了让作者的生活、主

  人公张迎善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进行多层面地接触,这里通过联系他们天天见的教学楼、

  学校,使这些数字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有真实、立体的认识。)

  ①咱们学校占地13亩,这33垧有38个学校那么大,44.5垧,就相当于50个学校这么大。

  ②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咱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00层。

  (3)过渡: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这26万棵树只是张迎善在1988年以前栽下的,这些木材、林场、枝丫只是1981年到1985年之间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张迎善今天仍然在工作的话,他付出的、创造的将不仅仅是这些,从而感悟张迎善的可贵和伟大。)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3

  目标任务:

  整体感知(多角度描写);感悟精神

  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阅读感悟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得成功,那么写人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呢?

  ……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板题)

  同学们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下面我想了解两个简单的信息:

  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

  2、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3、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分?

  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

  新课学*:

  一、整体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听读的同学注意圈划“文中是如何具体从细处描写作者所见到的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 [师扳书:所见]

  (二)、填充句子:文章写了一双__________的手。

  1、填充句子(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对写手特征的的句子进行评注。

  2、齐读所填充的句子(感知多角度写手的效果)。

  3、评注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色深、大……

  (三)、形象感知手“大”的特征。

  1、选一大手的学生到黑板上画自己的手,并标上尺寸。

  2、其他学生量自己的手,并记录下尺寸和张迎善的手比比看。

  二、品语人物精神

  (一)、从“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的`手的外形。

  (二)、刚才写了所见的手的丑的外表,那么,造成张迎善手的“奇丑”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

  1、标划。

  2、齐读体会。

  (三)、相对于张迎善的手的丑的外形,而了解了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师引导谈谈感想)

  (四)、填充句子,品悟精神:

  文章通过描写所见所闻的张凶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了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五)、师引导学生作结: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获得的。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你能列举相似的例子说说吗?(师引导联系课文一例一结)

  (六)、品读课文

  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很短小,通过一双手反映了一位林业工人的高尚的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文章的写作艺术也是分不开的。请你就文章的某一个角度评说一下其成功之处。(如:选材、语言、修辞以及对比、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的运用)

  师作巡视并作好指导,充足时间品注好后,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总结全文(结合课堂学生的掌握情况从内容到写法,从表象到精神)。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饱含深情的话结束这堂课吧:

  请同学们续写:

  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写一篇短文:妈妈的一双手(也可写令你难忘的一双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

  2、学*作者抓住特征、多角度细致准确描写事物的方法。

  3、.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

  2、学*作者抓住特征、多角度细致准确描写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

  2、学*作者抓住特征、多角度细致准确描写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猜手导入:

  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出示三双手的具体描写,分别是奶奶、

  妈妈和孩子的手,猜猜他们的主人是谁好不好?(建立通过抓特征感知事物的概念)

  (1)一双粗糙削瘦的手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血管又青又紫。

  (2)手掌有点儿圆,软绵绵的,上面横竖交错着几条弯弯曲曲的`手纹。指头有长有短,

  有粗有细,手指伸直的时候稍微有点弯,像一把拉不开的弓。白嫩的手指肚儿中间凸了出

  来,指头尖尖的,上面深深地嵌着一片粉红色的指甲。

  (3)这双手纤巧、灵活,那白净、细柔的手指更显眼,织起毛衣来,那手指活动得像穿梭

  一般,令人眼花缭乱。

  二、示标:

  三、预*检测

  1、检查字音、字义

  2、用抢答的形式检测课文内容。

  四、整体感知,感知“天下第一奇手”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同时思考:

  1、这双手“奇”在哪里?

  2、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手的奇特的?

  (方法提示:建议可以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人物感官、描写角度

  和一些关键字词入手分析)

  在学生自主解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答案,再进行课堂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组织罗列一些重要的语句,让学生再次欣赏这双天下

  奇手,加深印象。

  五、了解天下第一奇人

  问题:张迎善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他是一个

  的奇人。来挖掘主旨,感受人物身上的崇高品质,进而深挖主旨。

  六、写法探究

  文中为什么紧紧扣住手来写?让学生认识到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多角度、

  多层次的刻画,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

  七、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

  这节课,我们通过这双手读出了人物的高尚品质。手可以创造世界,为人类服务。我们每个人都有

  一双手,都应该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为社会作出我们自己的贡献。我们不仅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双手,

  我们还要用好我们的大脑,这样才能有创造。

  八、课后作业:

  1、仔细观察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手,以《 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2、收集一些像张迎善那样在*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的事例。

  五、板书设计:

  一双手写法:抓特征:粗糙坚硬伤痕大……丑?

  多角度:感官修辞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美!(不畏艰辛、无私奉献)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学*课文感受到,在劳动模范张迎善那双粗糙的大手背后,是这位林业工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美好心愿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2.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数字说明的好处。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欣赏学生仿照《我们的手》创作的小诗。

  二、导入

  1.板书课题。

  2.回顾初读课文中的问题。

  (1)这是谁的“一双手”?

  (2)张迎善是谁?

  三、新课教学

  1.学生自主质疑:

  (1)提出问题。

  (2)梳理问题。

  2.结合学生问题进一步阅读课文。

  (1)这双手什么样?

  自主学*:默读描写这双手的`样子的段落

  画出重点词句

  做批注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这双手的样子:黑、硬、伤痕累累、大、粗

  这双手“活像半截老松木”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这双手为什么这样?

  自主学*:默读课文

  画出重点词句

  做批注

  汇报交流:

  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到,张迎善为了绿化小兴安岭,在不计其数的种树过程中,把自己的双手磨得伤痕累累,活像老松木。从而感悟到张迎善的高尚情怀。

  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数字说明的好处。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文的感受

  提问:现在你认为张迎善的手是怎样的一双手?

  4.总结全文。

  四、安排课后参与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一双手

  张迎善的手

  ( )的一双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双手能画画》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材小学《美术》(上海书画版)第二册教学内容。这是一节低年级强调情感、直觉和兴趣,同时也结合造型要素的课。让学生在和谐、亲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利用有趣的双手造型方法来体验多种绘画方式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施展个性的机会,并感受到合作的乐趣,主动愉悦地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双手协同作画来感受艺术创作美,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思路。

  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用双手同时画画是一种新的尝试。“双手能画画”一课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是学生非常喜欢的课,寓学于乐、寓教于玩。启发学生在画画玩玩中获得启示,变异出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学科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对称,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物品,感受对称图形的美感;学*画对称的形象。

  过程方法尝试用双手同时作画,先画外形,然后再进行想象添加。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双手同时作画的乐趣,发展想象能力,感受图形的对称美。增强从小爱护双手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师生活动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画有爱心的图,师:小朋友看看这张图片(出示ppt),画的是什么呀?学生:一颗爱心

  师:小朋友,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去画一颗爱心?

  学生:分左右两边,可以先画左半边再画右半边。

  师:今天老师要用一种新方法来画爱心。

  学生:是什么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

  2、教师示范用双手画爱心,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用双手画画表演。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仔细了吗?

  老师是怎么画的?谁看明白了?请他来说说。

  师:老师用两只手同时画画,画出的图形对称吗?

  学生1:老师是用两只手同时画爱心的。

  学生2:老师用双手画画时,眼睛一直看着自己的双手。

  2]学生观察教师双手画画后,说说画面的效果

  3]师生小结:左右对称的图形可以用双手同时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如何用双手同时画画好不好……

  学生:好。

  师:那好,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进入新课“双手能画画”

  揭示课题。<双手能画画>

  新授

  理解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1)师:请小朋友说说什么是左右对称图形?

  学生:图形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图案都一样。

  (2)师生交流,举例说明。教师出示图片,欣赏对称图形的画面。

  师:这些图案多是什么图形?

  学生:它们都是左右对称图形

  2.反馈交流,寻找规律:

  师:双手同时作画,也能画出对称的图画。不信,你也可以试试。

  师:请大家在画纸上,双手各拿一只彩笔,画一个左右对称的简单图形来。

  1]集体练*在画纸上用双手画线。(画一个简单的图形)

  2]请尝试画过的'学生讲一讲绘画时的感受。

  师:小朋友们画的都很认真,谁来说说画画时你的手的姿势、眼睛、左右手的配合是怎样的?)

  学生1:我画的时候,双手是慢慢的同时移动的。

  学生2:我画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手看,没有离开过。

  3]师生小结:双手画出图形有对称美。

  3.欣赏书上画家作品,理解对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上的画。

  师:请学生说说在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图案的对称、色彩的美感)

  学生1:画家用了线条和涂色的方法画了一个很抽象的动物。

  学生2:这四幅画都是用了涂色块的方法画的。

  学生3:这些都是用画线的方法画的。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刚才自己画的简单图形变得更漂亮呢?

  学生:想

  师:好,先来请个小朋友说说,你要怎样添加你的图画?。

  学生:(想象自己的双手画线作品可以创作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

  4.师出示范画,(教师示范双手在爱心上添画图案。)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师:老师的图画线条添加好了,当把颜色也涂好后,就成了这个样子。(出示完整的范画)

  师:老师的图画画的是否对称?

  老师的画画的大不大?有没有撑满画纸?

  学生1:很对称,颜色均匀。

  学生2:老师的画画得很大,撑满了画纸。

  师:那,你们是不是也能把图画的大些呢?

  学生:行。

  师:好!那就让我们动起双手开始创作吧!看谁画的图画画的最棒。

  5、学生想象添加完成作品

  学生自选题进行双手作画。

  要求:构图饱满,图要画大。

  发挥想象,添加画面。

  色彩鲜艳,涂色均匀。

  画面完整。

  (用彩笔直接创作。)

  6.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1、集体展示。

  1)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作品

  2)学生互评

  2、小结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给课**圈点批注,并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发表看法

  4,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

  重点

  1,学*圈点评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2,学*抓住特征表达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1,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

  2,体会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请你们观看有关四幅画:

  (1)饮食店小妹的指甲都变形下陷了

  (2)足浴保健员的指关节长了黄豆大的老茧

  (3)长时间戴手套,医生的手掌和手背白白的,与腕部肤色形成鲜明对比。

  (4)鱼肝油厂女工的手特别白皙细嫩

  同学们仔细观察,能探究发现什么

  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板题)

  二、解读《一双手》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请同学们朗读。

  同时思考:

  1、用简明扼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文是怎样去写主人公张迎善的"一双手"的并思考描写一双手的用意是什么

  让同学们自渎课文,并思考问题

  1)请同学朗读课文,读完请同学点评

  2)交流思考的两个问题,各抒己见,然后同学点评,老师也出示参考意见

  课文先用六手衬一手,指出他的手是天下第一手。再从各个角度进行描写

  (一)有写视觉中观测到的

  (1)总体—把手比作半截老松木

  (2)手背—

  (3)手心—

  (4)手指—

  (二)有写触觉中感知到的

  (1)握手—写手之大

  (2)搓手—写手粗糙

  (三)有写自己动手量的

  用数字表现手之大

  用意是为了赞扬林业工人的无私奉献。

  三、赏析《一双手》

  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下批注的形式完成

  1、作者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请各举一例说明其作用。

  2、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并分析其含义,说说喜欢的理由。

  3、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局部特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四、情感升华

  本文主人公的事迹感人,全文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学了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么请用"对联"来抒情吧!我出上联,请对下联:

  上联是:人民教师用粉笔育后代

  五、开展活动——现场模拟亮风采

  男生扮演张迎善,女生学当记者,采访本文主人公,注意记者的风度及提问的艺术性。

  开展活动

  六、巩固拓展

  学做有心人:

  手,它除了取物,工作,其实一个人的`灵魂也是在上面的

  请同学们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测你身边的一双双手,如父母的,朋友的,同学的,清洁工的,营业员的……用心去感悟手背后的故事,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短文。

  要求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8

  一、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25课,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主题是读书动笔,由四篇现代文,一首现代诗和两首古代诗歌构成,从内容来看,本单元四篇课文和艾青的现代诗都围绕着“绿”组材;从读书方法的指导来看,本单元着重培养学生读书动笔,进行圈点批注的*惯;从文体角度来看,其中三篇课文属于散文,一篇说明文。

  本课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普通林业工人张迎善一双手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代林业工人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感人形象。本文主题集中,特点鲜明,行文流畅。

  二、学情分析

  1.知识现状:本文是第六单元散文的第三篇,学生通过对前两篇的学*,已初步温*了散文的知识;第四单元的14课《小说家谈小说》也初步学*了细节描写在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重要作用。同学们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对抓住人物具有特征的部分分析人物同学们有所了解,在本课中进行强调。

  2.学生状况:本年龄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对于林业工人的奉献精神学生可以用自己独有的阅读经验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特感受。但对于写作往往感觉无从下手,应加以具体的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通过多角度细致的描写,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境界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学*这篇文章,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学*抓住特征,多角度地准确细致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

  2.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五、教学设计

  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目的,根据介休市提出的“八字四环节”教学模式,“自学”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手”,充分感知张迎善这个淳朴的林业工人。在“合作”这个环节,让同学们积极合作,畅所欲言让他们思维的火花能得到智慧的碰撞体会自己学*的乐趣。“解疑”这个环节让学生们勇于质疑,可以提出自己自己不懂得问题,也可以就本文提出有创意的建议,激发学生的'求意思为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得成功,那么写人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呢?……

  大家提到了朱自清写的《背影》,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背影“主要特征刻画出了一位年过半百、任劳任怨、爱子心切的父亲的形象,我们再学*一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一双手》。

  2.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看作者从哪些角度写手的,写了手的什么特征,用动词填空

  ------手-------手-------手-----手------手。

  (2)同学们读原文作者看到的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3.合作

  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你读出了什么,赏析优美语句做分析,对体现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能看到张迎善是怎么样一个林业工人?

  正是通过张迎善的一双手我们看到了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无数像他那样普普通通任劳任怨的劳动者,那么本文给你写作上的启示是什么呢,合作交流畅所欲言。

  4、解疑

  在读本文,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如果没有,看看这篇文章有什么不恰当,需要改进。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读课文,学*本课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借助认字表、字典,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茧”的正确读音。

  (2)学*会写的字:

  先给生字注音。读一读。确定容易记住的字,将难字标画出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

  找出形*字,写在练*本上,并练*组词:

  均( ) 程 ( ) 奖( ) 张( )

  钧( ) 逞 ( ) 桨( ) 章( )

  (3)重点学*易错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

  自学:“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试着做学*笔记。

  3、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资料袋。

  二、预*汇报、提高:

  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3、扩词练*。评判组词。

  4、书写指导:把难字写正确。 5、交流资料。

  三、学*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介绍: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

  1、用你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

  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以强带弱。)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2)积累喜欢的词语。

  (3)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

  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

  4、小组讨论并汇报:

  (1)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来,谈谈你的理解。

  (扣准课题思考问题)

  (2)你观察过别人的手吗?说说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点问题:

  (1)老张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读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为什么会这样?(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3)自读课文(4――19)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你见过这样的手吗?

  (4)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说说为什么?

  6、本文要告诉我们:

  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

  修改自己的笔记。

  7、本文有什么特点?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惯)

  (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

  (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

  四、大家一起长本领:(结合书后“日积月累”进行学*)

  1、积累手的动词。2、做翻绳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说明:

  《一双手》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张迎善的那双宽大、粗糙、有力、勤劳、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手的介绍,透射出普通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的情怀,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教学是力意“冗余的分析,烦琐的提问”瞄准重点,抓住要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去自渎、自悟,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努力实现自主高效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琐碎、机械的语言训练是扼杀学生学*语文的灵性,因此,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创设综合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及语文的口语交际上,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和创造行性。

  设计特色:

  以读代讲,圈点批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体会和理解主人公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情感。

  2、初步掌握,走进文本,走进人物,感悟情感的方法。

  3、学*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4、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的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教学任务:

  整体感知,感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走进课文,体会情感。

  2、学*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协作中的恰当运用。

  3、学*林业工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

  教法指导:

  圈点批注,阅读感悟。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跟老师一块做游戏,伸出你的左手来,伸出你的右手来,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没有手,什么也干不成,你们也一定见过很多的手吧!他们的手都有什么特点?相互交流,或者把自己查到的资料相互交流,好吗?

  4、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师生共同评价,纠正错误

  5、师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林业工人,为什么作者单单只写他的一双手?这双手与别人的手有什么不同?打开课本27页,让我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板书:一双手

  [设计意图:做游戏和相互交流资料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手感兴趣,对课文感兴趣,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理解全**了良好的铺垫。]

  二、自主阅读,交流认识,加深对这双手的认识。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边读边批注描写张迎善手的特点词、句、段。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划的词、句、段,各写出手的什么特点。

  如: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双手给我总的印象,形象可感)

  我本能地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这句话突出了手大而且有力)

  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这句话从颜色、纹络刻画手背)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用比喻来突出手指的粗糙、大)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来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写自己亲自动手去量手,用数字来突出手之大)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阅读所获得知识。

  板书:丑、粗糙、颜色深、干、厚、大。

  这是一双————的手。

  4、齐读描写张迎善手特点的句子,在读中去体会,去感悟。

  导语:这些都是张迎善手的特点,是我们所看见的。

  板书:所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室,在无意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品悟人物精神

  1、他的手从外表看确实很丑,那么造成他的手“奇丑”的特殊原因是什么?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速度课文,在文中找出来并划出来。

  (1)标划。

  (2)小组汇报、评价。

  (3)指生汇报,集体评价。

  (4)齐读体会:思考数字在文中的作用?(突出这双手所做的巨大贡献)

  板书:所闻

  你现在还认为张迎善的手丑吗?

  师指导朗读,学生谈感想。板书:美

  2、填充句子,品悟精神

  文章写张迎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他是一个————的人。

  3、师生共同小结,在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身边的人物。

  板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4、品读课文

  本文通过一双手反映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作者的观察、写作是分不开的,你认为作者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选材:典型一双手

  语言:质朴

  列数字:比喻、对比

  这样的文章才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视了学生的读的训练,通过读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数字的描写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这种说明文的方法]

  四、发散思维

  a)师问:你们也有一双手,你们的手将来会做什么?

  b)小组交流、讨论。(体会*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凡的事)

  五、再次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六、总结全文

  正是这双手,让祖国的大山郁郁葱葱,面对这样的说,大家想到了什么?请你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了学生在写作上的训练,通过学*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仿照写一篇——的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简析: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关键是要学*如何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培养有意识的细致的观察生活的良好*惯,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好文章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方法;

  2、体会文中一双手所蕴涵的深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感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同学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们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创造了多少美。

  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一双手。

  这节课,我们的学*目标是:一、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方法;二、体会文中一双手所蕴涵的深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快速阅读课文边划出相关句子。(不会读的字词请查字典)

  画出描写这双手的词语、句子,并读一读。

  质疑:有什么不会读的字和不懂的句子吗?

  讨论:这是一双的手?(天下第一奇手)

  作者是在和被采访者张迎善的一系列接触中,通过所见所闻来写“天下第一奇手”的。哪位同学能从各段中找出反映采访过程的几个主要动词?(握、抽、裹、察看、问、量、搓、介绍)

  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一双手”给作者的最初印象的?主要是哪几句话?

  “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想一想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这“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的特征?

  粗——松木表皮粗糙

  老——老松木

  干、硬、色深、厚等。

  你们觉得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还有手的哪一个特征没有表现出来?(大)

  课文中哪里写“大”的,能否找出来?(三处)

  “裹”字用得好不好?同位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为什么裹不起来?为什么又用“紧紧”呢?可否去掉?这句话中的“裹”能否换成“包”?(用“紧紧”、“裹”意思很深:第一,说明手很大;第二,写手很有力量;第三,这个人很热情。)

  用数字写手大有什么好处?如果说“很大很大”、“非常大”、“大得不得了”、“大得惊人”,这样写好不好?(太空洞、太笼统)

  课文中写一双手写得最细腻、最具体的是哪里?(7、8、9三段)这里写了张迎善的手的很多细部,小的部位。哪些部位?说一说。

  现在再来看一看“天下第一奇手”奇在哪里?

  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感知为张迎善的这双手建立了一个档案。

  主人张迎善身份林业工人

  手感“半截老松木”、“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的肤色呈木色

  纹络又粗又深、一道道黑土色掌面鼓皮样厚

  手指特别肥大粗圆、三节老甘蔗手的大小“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手指细节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四条裂纹”“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手的别号天下第一号大手

  手的特点大、粗糙、硬

  手的价值“创造绿色宝库”

  纵观档案资料,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张迎善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大……)

  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手。张迎善的手丑不丑?[板书:丑(所见)]在你的眼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作者的眼中,张迎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品读下面两个句子。

  1、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按照通常的理解,铁是坚硬耐磨的,人的血肉之躯是不好和钢铁相比的。但在这句话中,用“铁铸”与“肉长”比较,用“铁铸”衬托人“肉长的”,说明血肉胜过钢铁,这就极为充分地突出了张迎善同志手的坚硬和他坚忍不拔的精神。“亏得”一词,含有庆幸、赞叹之情,表现了作者由衷的赞美。

  2、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说明这双手是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化祖国、造福人类的手。

  绿色宝库美不美?正是张迎善的“一双手”创造出绿色宝库的美。[板书:美(所闻)]

  三、精读课文,品悟人物精神

  那么,造成张迎善的手外表奇丑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齐读体悟。

  张迎善的手外表奇丑,了解到造成他的手奇丑的原因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现在,你认为他的手很丑吗?

  (这双手是既丑又美。表面上丑,实际上美。)他的手为什么会丑?创造绿色宝库。绿色宝库为什么能这样美?是以张迎善的手丑为代价换来的。

  以张迎善“一双手”外表的丑换取绿色宝库的美,值不值?[板书:值(所感)]

  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对张迎善的赞美之情的呢?

  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一双手来表现一个人物。

  四、拓展延伸

  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获得的,正是这些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和创造着财富,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也是这样。请看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和方永刚的颁奖辞。

  如果推选张迎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请你借鉴以上两条颁奖辞,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颁奖辞。

  五、小结:独具慧眼的把握角度,选取材料,是我们作文应该非常注意的一个环节。我们要学*本文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附:板书设计值(所感)

  丑(所见)——美(所闻)

  《一双手》教学设计 篇12

  第一课时

  读书 学字 解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以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张迎善的手的宽大、粗糙、有力、勤劳等特点。

  3、体会张迎善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抓住人物主要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他的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教学难点:通过数字,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双手”

  1、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学了《一双手》这篇文章,今天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认识姜孟之笔下的这双手,看看他的手有什么特点?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老师先检查一下你们昨天的学*情况。

  (出示词语)谁愿意把这些字词大声地读一读。

  (相机处理“惺忪、镐、垧”的意思,解读形声字“裹”)

  3、你知道本文写了谁的一双手吗?谁能按照提示完整地回答。

  (出示课件)

  二、细读“一双手”

  1、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究竟有怎样的与众不同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语句。(出示读书要求)

  2、说一说在你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那句话看出来的?(出示课件)

  a、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导读:你见过老松木吗?是怎样的?(粗糙)而作者说张迎善的手“活像半截老松木”,你能给“活像”换个词吗?而这更加说明张迎善手的——粗糙。读句子。

  (出示老松木和手的对比图)

  你见过这样的手吗?你呢?……我也没见过,见到这样的手,你感到——惊讶。把你感受送进句子中读一读。

  这一句结束时用了(!),足以说明作者的惊讶之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b、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导读:你通过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发现张迎善的手是“有力”的?(紧紧),带着你的发现再读一读句子。齐读。

  c、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导读: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手,是什么颜色的?而张迎善的手为什么是木色的呢?

  (出示手的图片)

  看着这双木色的手,你感到(惊讶)。依旧是惊讶,把我们的惊讶之情再次送到句子中吧。读句子。

  d、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导读: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坚硬)读句子。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更形象、更生动。

  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手,哪儿有老茧,为什么张迎善的手布满了老茧,为什么呢?由于长期植树,这双手才会像鼓皮一样硬,才会布满老茧啊。再读句子。

  e、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导读:这段话重点写了张迎善的'左手大拇指,为什么他的大拇指没有指甲?张迎善栽树仅仅是上下插几次吗?他会怎么做?读句子。

  这里有一个“刻”字,为什么作者不用“画”“描”等词呢?读句子。

  请同学们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再读。

  f、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导读:我听到大家很自然地强调了“大”,到底张迎善的手大不大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来量一量自己的手,看看自己的手有多大?

  谁愿意再读一读,把手大的特点通过读体现出来。

  3、同学们,看着这些板书,你想说些什么?(与众不同)

  4、我们*常见到的手,有的纤细,有的美丽,有的白皙,有的柔嫩,而张迎善的手却是(板书),为什么他的手会如此与众不同,让我们惊讶呢?同学们想一想他的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们先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一下。

  5、通过数字理解张迎善的手所做得贡献。

  栽一棵树就得往土里插(三四次),就算三次吧,张迎善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树,那手就得往土里插一千多次,十天二十天呢?他总共栽了多少棵树?(26万多棵),就算26万棵,手得往土里插(3×260000)780000次。

  张迎善造林、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总共77。5垧,就算77垧吧,东北的一垧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5亩,总共也就是(77×15)1155亩,咱们学校本部占地25亩,那么张迎善造林和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的面积相当于46个咱们学校啊!

  还有,张迎善这双手生成的木材和枝丫有多少呢?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把这些木材放在像咱们班级这么大教室里,足足能放满30间!

  这就是张迎善在短短的四年所做的贡献啊!

  6、看到这些数字,在读读手的特点,你仅仅感觉到这是一双手吗?你想说些什么?

  (伟大,无私,奉献)

  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齐读最后一段。

  三、深化“一双手”

  1、孩子们,作者除了看到了这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还会看到什么?把你的发现融入到省略号中,再读这段话。

  2、(播放课件)再读。

  3、请同学们再读课题,记住这双粗糙、有力、坚硬的手(读);记住这双无私奉献的手(读)。

  四、学写“一双手”

  孩子们,本文在写作上有一个技巧,就是抓住了一双最具特征的手表现人物,突出了人物的品格,我们以后在写作中可以尝试。(出示课件)


《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一双手》教学设计 (菁华6篇)

《一双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惯。

  2、 学*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 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 理解“美,是以丑作为代价的”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1、 品味文章语言风格、揣摩句子深刻含义、感悟文章蕴含的感情。

  2、 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在我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创造了多少美丽的故事。

  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双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姜孟之笔下的一位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看看他这双手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二)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 检查预*情况

  (1) 简介作者(请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并给予表扬)

  姜孟之,男,1938年生,山东省乳山县人。毕业于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中文系,当代作家,现为“伊春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标兵”、“伊春市劳动模范”,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会代表。

  (2) 生字词的音形义(请同学准确清晰地朗读、解释,师明确)

  惺忪xing1song1 瞬间shun4 老茧jian3 洋镐gao3 垧shang3

  惺忪:形容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瞬间:形容时间极短。

  老茧:手掌或脚掌上久经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洋镐:刨土用的工具。

  垧 :土地面积单位,东北地区多数地方用, 1 垧 等于 15亩。

  2、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可以自由讨论,选代表发言,师适时指导、明确,板书)

  一(1): 各种各样的手 衬托 一双手

  一双手 二(2—19)细描一双手 突出 天下第一奇手

  三(20) 通过想象 赞美 普通劳动者伟大贡献

  (三)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姜孟之先生的这篇散文为我们介绍了张迎善的怎样的一双手?阅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这样的学*质量才会高。

  (1) 天下第一奇手

  (2) 半截老松木

  (3) 皮肤呈木色、纹理又深又粗、黑土色

  (4)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5) 手指特别粗大肥圆,像一根根三节老甘蔗,

  (6)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染成泥色

  (7) 天下第一号大手

  (8) 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2、这双手的这些特点,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呢?

  明确:视觉,先总写“像半截老松木”,比喻,形象地突出其粗糙、坚硬

  然后分写其手背、手心、手指的各个部位。

  3、张迎善的手还“奇”在哪里呢?

  明确:大,“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突出手粗糙。

  4、这也是作者从视觉写的吗?

  明确:不是,这是从触觉写的。

  5、“裹”和“紧紧”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这两个词用的好,一、说明手大,二、写手有力量,三、人很热情。

  6、文中还有哪些句子突出其手大的呢?请同学们找找。

  明确:“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7、此处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说明)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8、文中还有吗?找找看

  “这双手已经栽种26万多棵。仅1981---1985年就造林33垧。”

  9、所以说,这双手是一双___________手。(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10、在写“这双手”的特征时还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以后我们写文章时也要学*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11、张迎善的这双手从外表上看,是“丑”还是“美”?—丑(所见) 板书

  12、待了解造成他手奇丑的原因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美(所闻)

  13、以张迎善“一双手”外表的丑来换取绿色宝库的美,值吗?值(所感)

  这双手既丑又美,表面上是丑,实际上是美,这就告诉我们:“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板书

  丑(所见) 美(所闻) 值(所感)

  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14、通过作者对这双手的描写,可以看出,张迎善是怎样一个人呢?

  ———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作者通过对张迎善这双奇手的描写,歌颂了那些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高贵品质。

  这就告诉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时只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特征来体现就可以了。比如:本文就是抓住了人物的手,从而表现了中心。像我们学过的课文,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等

  (四) 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

  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才能获得的,正是这双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美和财富。

  1、假如张迎善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的十大人物之一,请同学们借鉴以下颁奖词,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颁奖词。(提示:要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要有感召力。100字左右)

  (1)、杨利伟(特级航天员,*少将,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和。而这也是几代*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丛飞(歌手累计捐款300多万元助178名贫困儿童上学,病逝后捐角膜挽救四名患者复明)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3)、李春燕(女,27岁,贵州苗族乡村医生)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家温暖的月亮。

  (4)、青藏铁路建设者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时,高原上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

  (5)、张迎善

  谁能让荒山成为绿塔;谁能让浊水成为清溪?

  一双手,改造迹地林,次生林44.5顷;一双手,种树26万棵!

  历经千锤百炼,却知难而进;忍受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看到他的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碧绿的森林。

  他是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人,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他像一棵青松,屹立在苍山之上;他像一棵小草,隐没在山林之中。

  一双丑陋的手,为祖国种下无数棵树,一双丑陋的手,为人类种下一片片幽幽绿荫。

  只凭这种敬业精神,让年仅32岁的年轻育林功臣,创造了一座绿色金库!

  (6)、张迎善

  他是躬耕绿野的拓荒人。作为一名林业工人,他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林场一株生长了数十年的树。他的手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每栽一棵树,手就得往土里插三四次。现在手的纹络又深又粗,掌面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就是这样一双奇丑无比的手,却创造了绿色的宝库。

  2、总结: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能抓住林业工人最具特征的部分——手来写,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那么在写作中,我们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

  3、课后作业:请你仔细观察爸爸或妈妈,选取最具特征的某一部分(手、头发、脸、脚等),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出人物形象。200字左右的短文。

  4、反思

  附:板书设计

  一(1): 各种各样的手 衬托 一双手

  一双手 二(2—19)细描一双手 突出 天下第一奇手

  三(20) 通过想象 赞美 普通劳动者伟大贡献

  丑(所见) 美(所闻) 值(所感)

  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一双手》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关键是要学*如何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培养有意识的细致的观察生活的良好*惯,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好文章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方法;

  2、体会文中一双手所蕴涵的深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感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同学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们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创造了多少美。

  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一双手。

  这节课,我们的学*目标是:一、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方法;二、体会文中一双手所蕴涵的深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快速阅读课文边划出相关句子。(不会读的字词请查字典)

  画出描写这双手的词语、句子,并读一读。

  质疑:有什么不会读的字和不懂的句子吗?

  讨论:这是一双的手?(天下第一奇手)

  作者是在和被采访者张迎善的一系列接触中,通过所见所闻来写“天下第一奇手”的。哪位同学能从各段中找出反映采访过程的几个主要动词?(握、抽、裹、察看、问、量、搓、介绍)

  课文的哪一段是写“一双手”给作者的最初印象的?主要是哪几句话?

  “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想一想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这“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的特征?

  粗——松木表皮粗糙

  老——老松木

  干、硬、色深、厚等。

  你们觉得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还有手的哪一个特征没有表现出来?(大)

  课文中哪里写“大”的,能否找出来?(三处)

  “裹”字用得好不好?同位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为什么裹不起来?为什么又用“紧紧”呢?可否去掉?这句话中的“裹”能否换成“包”?(用“紧紧”、“裹”意思很深:第一,说明手很大;第二,写手很有力量;第三,这个人很热情。)

  用数字写手大有什么好处?如果说“很大很大”、“非常大”、“大得不得了”、“大得惊人”,这样写好不好?(太空洞、太笼统)

  课文中写一双手写得最细腻、最具体的是哪里?(7、8、9三段)这里写了张迎善的手的很多细部,小的部位。哪些部位?说一说。

  现在再来看一看“天下第一奇手”奇在哪里?

  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感知为张迎善的这双手建立了一个档案。

  主人张迎善身份林业工人

  手感“半截老松木”、“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的肤色呈木色

  纹络又粗又深、一道道黑土色掌面鼓皮样厚

  手指特别肥大粗圆、三节老甘蔗手的大小“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手指细节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四条裂纹”“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手的别号天下第一号大手

  手的特点大、粗糙、硬

  手的价值“创造绿色宝库”

  纵观档案资料,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张迎善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大……)

  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手。张迎善的手丑不丑?[板书:丑(所见)]在你的眼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作者的眼中,张迎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品读下面两个句子。

  1、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按照通常的`理解,铁是坚硬耐磨的,人的血肉之躯是不好和钢铁相比的。但在这句话中,用“铁铸”与“肉长”比较,用“铁铸”衬托人“肉长的”,说明血肉胜过钢铁,这就极为充分地突出了张迎善同志手的坚硬和他坚忍不拔的精神。“亏得”一词,含有庆幸、赞叹之情,表现了作者由衷的赞美。

  2、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说明这双手是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化祖国、造福人类的手。

  绿色宝库美不美?正是张迎善的“一双手”创造出绿色宝库的美。[板书:美(所闻)]

  三、精读课文,品悟人物精神

  那么,造成张迎善的手外表奇丑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齐读体悟。

  张迎善的手外表奇丑,了解到造成他的手奇丑的原因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现在,你认为他的手很丑吗?

  (这双手是既丑又美。表面上丑,实际上美。)他的手为什么会丑?创造绿色宝库。绿色宝库为什么能这样美?是以张迎善的手丑为代价换来的。

  以张迎善“一双手”外表的丑换取绿色宝库的美,值不值?[板书:值(所感)]

  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对张迎善的赞美之情的呢?

  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一双手来表现一个人物。

  四、拓展延伸

  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获得的,正是这些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和创造着财富,2007年感动*人物也是这样。请看感动*组委会授予钱学森和方永刚的颁奖辞。

  如果推选张迎善为2008年感动*人物,请你借鉴以上两条颁奖辞,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颁奖辞。

  五、小结:独具慧眼的把握角度,选取材料,是我们作文应该非常注意的一个环节。我们要学*本文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附:板书设计值(所感)

  丑(所见)——美(所闻)

《一双手》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动笔的方法,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情。

  2、能掌握并运用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设置三大板块,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教给学生“心到、眼到、口到、手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2、难点: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请同学们看下列两段文字,猜猜他是谁?(幻灯片2)

  1、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闰土)

  2、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于勒)

  我们看到了一双农民的手,又看到了一双水手的手,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25课,看看这是什么人物的一双手?(幻灯片3)

  教学板块一:提取信息,写人物简历(幻灯片4、5、6)

  1、要求指名阅读,其余同学在文中圈点、勾画“有关手的档案”。

  手的档案

  主人:张迎善 身份:林业工人

  手感:半截老松木 手的肤色:木色一道道黑土色

  手指:粗大肥圆缠着泥色的线 纹路:又深又粗

  掌面:鼓皮一样硬老茧不满每个角落

  手指细节:左大拇指没有指甲黑深“人”字

  手的大小:长24cm宽10cm厚2。5cm 手的价值: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手的别号:天下天下第一号大手第一奇手

  2、写人物简历。(提示:简历就是个人的经历。)(幻灯片7)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编写人物的主要经历。(60字左右)

  张迎善:林业工人。1981年至于1985年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是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导入下一环节:本文是一篇写林业工人的文章,作者抓住一双最具特征的手来表现人物。接下来,我们就组合要言,点评人物。

  教学板块二:组合要言,点评人物

  1、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并根据课文说说你的理由。(幻灯片8)

  文章写了一双 的手。

  概括:非常勤劳

  2、造成张迎善的“奇丑”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幻灯片9)

  明确:张迎善要用手拣出穴里的草根、石块,栽一棵苗,手要往土里插三四次,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

  3、仔细阅读课文,画出人物言行的语句。(幻灯片9)

  概括:文章塑造了一个 的人。

  明确:文章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勤劳无私、乐于奉献、淳朴实在的劳动者。

  导入下一环节: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用自己的一双手为大地穿上绿色的衣裳。我们有何感想呢?

  教学板块三:抒发感受,写颁奖词

  创设情境:假如张迎善被评为20xx年度感动*的十大人物之一,请你借鉴下面一段颁奖词,也为他写一段颁奖词。(提示:要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100字左右。)(幻灯片10)

  杨利伟(幻灯片11)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和。而这也是几代*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张迎善(幻灯片12)

  他是躬耕绿野的拓荒人。作为一名林业工人,他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林场一株生长了数十年的树。他的手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每栽一棵树,手就得往土里插三四次。现在手的纹络又深又粗,掌面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就是这样一双奇丑无比的手,却创造了绿色的宝库。

  总结: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能抓住林业工人最具特征的部分——手来写,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那么在写作中,我们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

  课后作业:(幻灯片13)

  请你仔细观察爸爸或妈妈,选取最具特征的某一部分,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出人物形象。200字左右的短文。

《一双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学*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惯。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以小见大的手法。

  2、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采访过程,了解这双手背后的故事,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这一哲理。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课前先学

  1、搜集关于姜孟之的作品。

  2、观察家人的手,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铁镐()瞬间()得逞()火燎燎()

  xīngsōng()cuō()纹lu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背童年儿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2、用尺子量一量自己手的长、宽、厚。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双林业工人的手吧。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交流体会

  用勾画圈点的方法,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评论等。

  2、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完成填空

  课文描写“一双手”紧扣一个“_______”字,这双手如此奇特的原因是__________,从而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手的皮肤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一只手指_____________;写手用了一个“______________”和三个数字;写手硬用了一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手裂写了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讨论

  课文的题目明明是“一双手”,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偏偏先列举了“各种各样的手”,而且是一双双未留下深刻印象的手呢?

  [点拨]作者开头所列举的手中,每两种构成一组截然不同的手,基本上概括了从不同角度衡量的手,写这些手目的是为了烘托突出“一双手”。

  2、重点研读

  参照投影显示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第4—18节,按投影要求解决问题。

  [投影]读书四到:

  眼到————仔细看书,一览全文。

  口到————出声读书,熟读成诵。

  手到————圈点勾画,摘记抄录。

  心到————揣摩领会,认真思考。

  [思考]作者写的是怎样的一双“奇手”?诵读描写手的特征的精彩语段和句子。画出写手的特征的重要语句,要读出赞叹的感情。(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3、阅读检测

  (1)文章哪一句话是写“一双手”给作者最初的印象的?(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展示

  半截老松木

  [提示]可让个别同学摸一摸,增强感性认识。

  [思考]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特之处?

  [点拨]粗、老、干、硬、颜色深、厚。

  (3)讨论质疑

  用“半截老松木”比喻这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之处?从画出的描写手的特征的语句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点拨]这双手的“大”的特征没有表现出来。(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2)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3)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要点分析

  说说“紧紧”“裹”等字的表达作用。

  [提示]可让学生试试裹住同桌的手。

  [点拨](1)说明手很大;(2)写出了手很有力量;(3)说明张迎善这个人很热情。

  [展示]根据张迎善手的大小所画的手的图片,让本班手最大的同学与张迎善的手比较比较。

  [比较]让本班手最大的同学与张迎善的手比较比较。

  (5)细节分析,品悟人物精神。

  a、描写手最细腻、最具体的是哪几节?分别写出了哪些特征?

  b、造成张迎善手“奇丑”特征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谈体会。

  c、你了解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还认为他的手丑吗?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

  d、填充句子,品悟精神:文章通过描写张迎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提示]指名学生朗读第7、8、9节,要求其他同学分别用文中的话回答。

  [讨论]32岁的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天下第一奇手”呢?请从文中找出四句话具体分析张迎善的手为什么变得粗、老、干、硬、颜色深、厚。

  [点拨](1)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树!(2)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3)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4)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6)写法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写张迎善的手,而不通过其他的来刻画人物。

  [点拨]这一双“奇”手正是张迎善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

  (7)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读出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总结反思

  手是人体一大宝,拥有它,我们可以创造想像不出的财富。林业工人张迎善就用自己的一双奇手,创建着绿色宝库。透过这双又粗又老、又干又硬的大手,我们看到的是他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那一片片绿色森林。

  同学们,当我们真的认识到了“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道理之后,我们就能体会普通劳动者的伟大与崇高,就会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拓展延伸

  写作训练:学*课文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文题×××的眼睛

  交流写作收获

  六、当堂检测反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ngsōng()shùn()间得chěng()

  *iǎn()铁zhù()cuō()手

  (二)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2)这双手皮肤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公。()

  (3)(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再接再厉勇往直前谈笑风生走投无路

  b、英雄气概欢度春节贪污浪废迫不及待

  c、情不自尽变本加利前仆后继事倍功半

  d、流连忘返闻名暇迩改邪归正唉声叹气

  (四)文段精析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是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列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里屋取来一卷米尺。我像丈量无赖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1、本文对人物主要进行了()

  a、外貌描写语言描写b。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2、填空

  (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一个“裹”字突出了张迎善的手______。

  (2)“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突出手指____。

  (3)“一只手都缠着线”中,“缠”字突出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突出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森色”,这一对比突出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写“一双手”,由整体到部分,由外形到内质,由所见到所闻所想,精雕细琢,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这句话突出了“一双手”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句中加点的“仿佛”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加点的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一双手》教学设计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学*课文感受到,在劳动模范张迎善那双粗糙的大手背后,是这位林业工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美好心愿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2.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数字说明的好处。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欣赏学生仿照《我们的手》创作的小诗。

  二、导入

  1.板书课题。

  2.回顾初读课文中的问题。

  (1)这是谁的“一双手”?

  (2)张迎善是谁?

  三、新课教学

  1.学生自主质疑:

  (1)提出问题。

  (2)梳理问题。

  2.结合学生问题进一步阅读课文。

  (1)这双手什么样?

  自主学*:默读描写这双手的样子的段落

  画出重点词句

  做批注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这双手的样子:黑、硬、伤痕累累、大、粗

  这双手“活像半截老松木”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这双手为什么这样?

  自主学*:默读课文

  画出重点词句

  做批注

  汇报交流:

  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到,张迎善为了绿化小兴安岭,在不计其数的种树过程中,把自己的双手磨得伤痕累累,活像老松木。从而感悟到张迎善的高尚情怀。

  引导学生初步感悟,数字说明的好处。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文的感受

  提问:现在你认为张迎善的手是怎样的一双手?

  4.总结全文。

  四、安排课后参与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一双手

  张迎善的手

  ( )的一双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读书 学字 解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以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张迎善的手的`宽大、粗糙、有力、勤劳等特点。

  3、体会张迎善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抓住人物主要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他的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教学难点:通过数字,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一双手”

  1、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学了《一双手》这篇文章,今天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认识姜孟之笔下的这双手,看看他的手有什么特点?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老师先检查一下你们昨天的学*情况。

  (出示词语)谁愿意把这些字词大声地读一读。

  (相机处理“惺忪、镐、垧”的意思,解读形声字“裹”)

  3、你知道本文写了谁的一双手吗?谁能按照提示完整地回答。

  (出示课件)

  二、细读“一双手”

  1、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究竟有怎样的与众不同呢?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语句。(出示读书要求)

  2、说一说在你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那句话看出来的?(出示课件)

  a、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导读:你见过老松木吗?是怎样的?(粗糙)而作者说张迎善的手“活像半截老松木”,你能给“活像”换个词吗?而这更加说明张迎善手的——粗糙。读句子。

  (出示老松木和手的对比图)

  你见过这样的手吗?你呢?……我也没见过,见到这样的手,你感到——惊讶。把你感受送进句子中读一读。

  这一句结束时用了(!),足以说明作者的惊讶之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b、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导读:你通过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发现张迎善的手是“有力”的?(紧紧),带着你的发现再读一读句子。齐读。

  c、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

  导读: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手,是什么颜色的?而张迎善的手为什么是木色的呢?

  (出示手的图片)

  看着这双木色的手,你感到(惊讶)。依旧是惊讶,把我们的惊讶之情再次送到句子中吧。读句子。

  d、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导读: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坚硬)读句子。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更形象、更生动。

  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手,哪儿有老茧,为什么张迎善的手布满了老茧,为什么呢?由于长期植树,这双手才会像鼓皮一样硬,才会布满老茧啊。再读句子。

  e、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导读:这段话重点写了张迎善的左手大拇指,为什么他的大拇指没有指甲?张迎善栽树仅仅是上下插几次吗?他会怎么做?读句子。

  这里有一个“刻”字,为什么作者不用“画”“描”等词呢?读句子。

  请同学们再看看文中的插图,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啊?!再读。

  f、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导读:我听到大家很自然地强调了“大”,到底张迎善的手大不大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来量一量自己的手,看看自己的手有多大?

  谁愿意再读一读,把手大的特点通过读体现出来。

  3、同学们,看着这些板书,你想说些什么?(与众不同)

  4、我们*常见到的手,有的纤细,有的美丽,有的白皙,有的柔嫩,而张迎善的手却是(板书),为什么他的手会如此与众不同,让我们惊讶呢?同学们想一想他的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们先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一下。

  5、通过数字理解张迎善的手所做得贡献。

  栽一棵树就得往土里插(三四次),就算三次吧,张迎善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树,那手就得往土里插一千多次,十天二十天呢?他总共栽了多少棵树?(26万多棵),就算26万棵,手得往土里插(3×260000)780000次。

  张迎善造林、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总共77。5垧,就算77垧吧,东北的一垧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5亩,总共也就是(77×15)1155亩,咱们学校本部占地25亩,那么张迎善造林和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的面积相当于46个咱们学校啊!

  还有,张迎善这双手生成的木材和枝丫有多少呢?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把这些木材放在像咱们班级这么大教室里,足足能放满30间!

  这就是张迎善在短短的四年所做的贡献啊!

  6、看到这些数字,在读读手的特点,你仅仅感觉到这是一双手吗?你想说些什么?

  (伟大,无私,奉献)

  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齐读最后一段。

  三、深化“一双手”

  1、孩子们,作者除了看到了这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还会看到什么?把你的发现融入到省略号中,再读这段话。

  2、(播放课件)再读。

  3、请同学们再读课题,记住这双粗糙、有力、坚硬的手(读);记住这双无私奉献的手(读)。

  四、学写“一双手”

  孩子们,本文在写作上有一个技巧,就是抓住了一双最具特征的手表现人物,突出了人物的品格,我们以后在写作中可以尝试。(出示课件)


《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一双手》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双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惯。

  2、 学*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 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 理解“美,是以丑作为代价的”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学*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1、 品味文章语言风格、揣摩句子深刻含义、感悟文章蕴含的感情。

  2、 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在我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创造了多少美丽的故事。

  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双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姜孟之笔下的一位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看看他这双手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二)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 检查预*情况

  (1) 简介作者(请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并给予表扬)

  姜孟之,男,1938年生,山东省乳山县人。毕业于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中文系,当代作家,现为“伊春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标兵”、“伊春市劳动模范”,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会代表。

  (2) 生字词的音形义(请同学准确清晰地朗读、解释,师明确)

  惺忪xing1song1 瞬间shun4 老茧jian3 洋镐gao3 垧shang3

  惺忪:形容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瞬间:形容时间极短。

  老茧:手掌或脚掌上久经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洋镐:刨土用的工具。

  垧 :土地面积单位,东北地区多数地方用, 1 垧 等于 15亩。

  2、整体把握 划分层次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可以自由讨论,选代表发言,师适时指导、明确,板书)

  一(1): 各种各样的手 衬托 一双手

  一双手 二(2—19)细描一双手 突出 天下第一奇手

  三(20) 通过想象 赞美 普通劳动者伟大贡献

  (三)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姜孟之先生的这篇散文为我们介绍了张迎善的怎样的一双手?阅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这样的学*质量才会高。

  (1) 天下第一奇手

  (2) 半截老松木

  (3) 皮肤呈木色、纹理又深又粗、黑土色

  (4)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5) 手指特别粗大肥圆,像一根根三节老甘蔗,

  (6)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染成泥色

  (7) 天下第一号大手

  (8) 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2、这双手的这些特点,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呢?

  明确:视觉,先总写“像半截老松木”,比喻,形象地突出其粗糙、坚硬

  然后分写其手背、手心、手指的各个部位。

  3、张迎善的手还“奇”在哪里呢?

  明确:大,“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突出手粗糙。

  4、这也是作者从视觉写的吗?

  明确:不是,这是从触觉写的。

  5、“裹”和“紧紧”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这两个词用的好,一、说明手大,二、写手有力量,三、人很热情。

  6、文中还有哪些句子突出其手大的呢?请同学们找找。

  明确:“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7、此处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说明)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8、文中还有吗?找找看

  “这双手已经栽种26万多棵。仅1981---1985年就造林33垧。”

  9、所以说,这双手是一双___________手。(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10、在写“这双手”的特征时还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以后我们写文章时也要学*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11、张迎善的这双手从外表上看,是“丑”还是“美”?—丑(所见) 板书

  12、待了解造成他手奇丑的原因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美(所闻)

  13、以张迎善“一双手”外表的丑来换取绿色宝库的美,值吗?值(所感)

  这双手既丑又美,表面上是丑,实际上是美,这就告诉我们:“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 板书

  丑(所见) 美(所闻) 值(所感)

  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14、通过作者对这双手的描写,可以看出,张迎善是怎样一个人呢?

  ———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作者通过对张迎善这双奇手的描写,歌颂了那些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高贵品质。

  这就告诉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时只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特征来体现就可以了。比如:本文就是抓住了人物的手,从而表现了中心。像我们学过的课文,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等

  (四) 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

  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才能获得的,正是这双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美和财富。

  1、假如张迎善被评为2008年度感动*的十大人物之一,请同学们借鉴以下颁奖词,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也写一段颁奖词。(提示:要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要有感召力。100字左右)

  (1)、杨利伟(特级航天员,*少将,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和。而这也是几代*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丛飞(歌手累计捐款300多万元助178名贫困儿童上学,病逝后捐角膜挽救四名患者复明)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3)、李春燕(女,27岁,贵州苗族乡村医生)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家温暖的月亮。

  (4)、青藏铁路建设者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时,高原上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

  (5)、张迎善

  谁能让荒山成为绿塔;谁能让浊水成为清溪?

  一双手,改造迹地林,次生林44.5顷;一双手,种树26万棵!

  历经千锤百炼,却知难而进;忍受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看到他的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碧绿的森林。

  他是一名普通的林业工人,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他像一棵青松,屹立在苍山之上;他像一棵小草,隐没在山林之中。

  一双丑陋的手,为祖国种下无数棵树,一双丑陋的手,为人类种下一片片幽幽绿荫。

  只凭这种敬业精神,让年仅32岁的年轻育林功臣,创造了一座绿色金库!

  (6)、张迎善

  他是躬耕绿野的拓荒人。作为一名林业工人,他很普通,普通得就像林场一株生长了数十年的树。他的手每天要栽1000多棵树,每栽一棵树,手就得往土里插三四次。现在手的纹络又深又粗,掌面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就是这样一双奇丑无比的手,却创造了绿色的宝库。

  2、总结: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能抓住林业工人最具特征的部分——手来写,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那么在写作中,我们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

  3、课后作业:请你仔细观察爸爸或妈妈,选取最具特征的某一部分(手、头发、脸、脚等),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出人物形象。200字左右的短文。

  4、反思

  附:板书设计

  一(1): 各种各样的手 衬托 一双手

  一双手 二(2—19)细描一双手 突出 天下第一奇手

  三(20) 通过想象 赞美 普通劳动者伟大贡献

  丑(所见) 美(所闻) 值(所感)

  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一双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学*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惯。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以小见大的手法。

  2、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采访过程,了解这双手背后的故事,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这一哲理。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课前先学

  1、搜集关于姜孟之的作品。

  2、观察家人的手,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铁镐()瞬间()得逞()火燎燎()

  xīngsōng()cuō()纹lu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背童年儿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2、用尺子量一量自己手的长、宽、厚。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双林业工人的手吧。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交流体会

  用勾画圈点的方法,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评论等。

  2、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完成填空

  课文描写“一双手”紧扣一个“_______”字,这双手如此奇特的原因是__________,从而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手的皮肤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一只手指_____________;写手用了一个“______________”和三个数字;写手硬用了一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手裂写了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讨论

  课文的题目明明是“一双手”,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偏偏先列举了“各种各样的手”,而且是一双双未留下深刻印象的手呢?

  [点拨]作者开头所列举的手中,每两种构成一组截然不同的手,基本上概括了从不同角度衡量的手,写这些手目的是为了烘托突出“一双手”。

  2、重点研读

  参照投影显示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第4—18节,按投影要求解决问题。

  [投影]读书四到:

  眼到————仔细看书,一览全文。

  口到————出声读书,熟读成诵。

  手到————圈点勾画,摘记抄录。

  心到————揣摩领会,认真思考。

  [思考]作者写的是怎样的一双“奇手”?诵读描写手的特征的精彩语段和句子。画出写手的特征的重要语句,要读出赞叹的感情。(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3、阅读检测

  (1)文章哪一句话是写“一双手”给作者最初的印象的?(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展示

  半截老松木

  [提示]可让个别同学摸一摸,增强感性认识。

  [思考]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特之处?

  [点拨]粗、老、干、硬、颜色深、厚。

  (3)讨论质疑

  用“半截老松木”比喻这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之处?从画出的描写手的特征的语句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点拨]这双手的“大”的特征没有表现出来。(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2)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3)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要点分析

  说说“紧紧”“裹”等字的表达作用。

  [提示]可让学生试试裹住同桌的手。

  [点拨](1)说明手很大;(2)写出了手很有力量;(3)说明张迎善这个人很热情。

  [展示]根据张迎善手的大小所画的手的图片,让本班手最大的同学与张迎善的手比较比较。

  [比较]让本班手最大的同学与张迎善的手比较比较。

  (5)细节分析,品悟人物精神。

  a、描写手最细腻、最具体的是哪几节?分别写出了哪些特征?

  b、造成张迎善手“奇丑”特征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谈体会。

  c、你了解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还认为他的手丑吗?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

  d、填充句子,品悟精神:文章通过描写张迎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提示]指名学生朗读第7、8、9节,要求其他同学分别用文中的话回答。

  [讨论]32岁的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天下第一奇手”呢?请从文中找出四句话具体分析张迎善的手为什么变得粗、老、干、硬、颜色深、厚。

  [点拨](1)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树!(2)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3)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4)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6)写法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写张迎善的手,而不通过其他的来刻画人物。

  [点拨]这一双“奇”手正是张迎善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

  (7)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读出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总结反思

  手是人体一大宝,拥有它,我们可以创造想像不出的财富。林业工人张迎善就用自己的一双奇手,创建着绿色宝库。透过这双又粗又老、又干又硬的大手,我们看到的是他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那一片片绿色森林。

  同学们,当我们真的认识到了“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道理之后,我们就能体会普通劳动者的伟大与崇高,就会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拓展延伸

  写作训练:学*课文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文题×××的眼睛

  交流写作收获

  六、当堂检测反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ngsōng()shùn()间得chěng()

  *iǎn()铁zhù()cuō()手

  (二)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2)这双手皮肤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公。()

  (3)(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再接再厉勇往直前谈笑风生走投无路

  b、英雄气概欢度春节贪污浪废迫不及待

  c、情不自尽变本加利前仆后继事倍功半

  d、流连忘返闻名暇迩改邪归正唉声叹气

  (四)文段精析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是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列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里屋取来一卷米尺。我像丈量无赖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1、本文对人物主要进行了()

  a、外貌描写语言描写b。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2、填空

  (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一个“裹”字突出了张迎善的手______。

  (2)“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突出手指____。

  (3)“一只手都缠着线”中,“缠”字突出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突出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森色”,这一对比突出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写“一双手”,由整体到部分,由外形到内质,由所见到所闻所想,精雕细琢,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这句话突出了“一双手”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句中加点的“仿佛”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加点的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一双手》教学设计3

  教材说明:

  《一双手》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张迎善的那双宽大、粗糙、有力、勤劳、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手的介绍,透射出普通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的情怀,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教学是力意“冗余的分析,烦琐的提问”瞄准重点,抓住要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去自渎、自悟,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努力实现自主高效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琐碎、机械的语言训练是扼杀学生学*语文的灵性,因此,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创设综合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及语文的口语交际上,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和创造行性。

  设计特色:

  以读代讲,圈点批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体会和理解主人公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情感。

  2、初步掌握,走进文本,走进人物,感悟情感的方法。

  3、学*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4、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的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教学任务:

  整体感知,感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走进课文,体会情感。

  2、学*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协作中的恰当运用。

  3、学*林业工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

  教法指导:

  圈点批注,阅读感悟。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跟老师一块做游戏,伸出你的左手来,伸出你的右手来,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没有手,什么也干不成,你们也一定见过很多的手吧!他们的手都有什么特点?相互交流,或者把自己查到的资料相互交流,好吗?

  4、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师生共同评价,纠正错误

  5、师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林业工人,为什么作者单单只写他的一双手?这双手与别人的手有什么不同?打开课本27页,让我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板书:一双手

  [设计意图:做游戏和相互交流资料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手感兴趣,对课文感兴趣,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理解全**了良好的铺垫。]

  二、自主阅读,交流认识,加深对这双手的认识。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边读边批注描写张迎善手的特点词、句、段。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划的词、句、段,各写出手的什么特点。

  如: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双手给我总的印象,形象可感)

  我本能地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这句话突出了手大而且有力)

  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这句话从颜色、纹络刻画手背)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用比喻来突出手指的粗糙、大)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来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写自己亲自动手去量手,用数字来突出手之大)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阅读所获得知识。

  板书:丑、粗糙、颜色深、干、厚、大。

  这是一双————的手。

  4、齐读描写张迎善手特点的句子,在读中去体会,去感悟。

  导语:这些都是张迎善手的特点,是我们所看见的。

  板书:所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室,在无意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品悟人物精神

  1、他的手从外表看确实很丑,那么造成他的手“奇丑”的特殊原因是什么?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速度课文,在文中找出来并划出来。

  (1)标划。

  (2)小组汇报、评价。

  (3)指生汇报,集体评价。

  (4)齐读体会:思考数字在文中的作用?(突出这双手所做的巨大贡献)

  板书:所闻

  你现在还认为张迎善的手丑吗?

  师指导朗读,学生谈感想。板书:美

  2、填充句子,品悟精神

  文章写张迎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他是一个————的人。

  3、师生共同小结,在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身边的人物。

  板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4、品读课文

  本文通过一双手反映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作者的观察、写作是分不开的,你认为作者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选材:典型一双手

  语言:质朴

  列数字:比喻、对比

  这样的文章才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视了学生的读的训练,通过读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数字的描写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这种说明文的方法]

  四、发散思维

  a)师问:你们也有一双手,你们的手将来会做什么?

  b)小组交流、讨论。(体会*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凡的事)

  五、再次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六、总结全文

  正是这双手,让祖国的大山郁郁葱葱,面对这样的说,大家想到了什么?请你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了学生在写作上的训练,通过学*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仿照写一篇——的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学*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惯。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以小见大的手法。

  2、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采访过程,了解这双手背后的故事,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这一哲理。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课前先学

  1、搜集关于姜孟之的作品。

  2、观察家人的手,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铁镐()瞬间()得逞()火燎燎()

  xīngsōng()cuō()纹lu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背童年儿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2、用尺子量一量自己手的长、宽、厚。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双林业工人的手吧。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交流体会

  用勾画圈点的方法,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评论等。

  2、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完成填空

  课文描写“一双手”紧扣一个“_______”字,这双手如此奇特的原因是__________,从而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手的皮肤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一只手指_____________;写手用了一个“______________”和三个数字;写手硬用了一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手裂写了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讨论

  课文的题目明明是“一双手”,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偏偏先列举了“各种各样的手”,而且是一双双未留下深刻印象的手呢?

  [点拨]作者开头所列举的手中,每两种构成一组截然不同的手,基本上概括了从不同角度衡量的手,写这些手目的是为了烘托突出“一双手”。

  2、重点研读

  参照投影显示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第4—18节,按投影要求解决问题。

  [投影]读书四到:

  眼到————仔细看书,一览全文。

  口到————出声读书,熟读成诵。

  手到————圈点勾画,摘记抄录。

  心到————揣摩领会,认真思考。

  [思考]作者写的是怎样的一双“奇手”?诵读描写手的特征的精彩语段和句子。画出写手的特征的重要语句,要读出赞叹的感情。(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3、阅读检测

  (1)文章哪一句话是写“一双手”给作者最初的印象的?(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展示

  半截老松木

  [提示]可让个别同学摸一摸,增强感性认识。

  [思考]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特之处?

  [点拨]粗、老、干、硬、颜色深、厚。

  (3)讨论质疑

  用“半截老松木”比喻这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之处?从画出的描写手的特征的语句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点拨]这双手的“大”的特征没有表现出来。(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2)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3)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要点分析

  说说“紧紧”“裹”等字的表达作用。

  [提示]可让学生试试裹住同桌的手。

  [点拨](1)说明手很大;(2)写出了手很有力量;(3)说明张迎善这个人很热情。

  [展示]根据张迎善手的大小所画的手的图片,让本班手最大的同学与张迎善的手比较比较。

  [比较]让本班手最大的同学与张迎善的手比较比较。

  (5)细节分析,品悟人物精神。

  a、描写手最细腻、最具体的是哪几节?分别写出了哪些特征?

  b、造成张迎善手“奇丑”特征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谈体会。

  c、你了解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还认为他的手丑吗?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

  d、填充句子,品悟精神:文章通过描写张迎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提示]指名学生朗读第7、8、9节,要求其他同学分别用文中的话回答。

  [讨论]32岁的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天下第一奇手”呢?请从文中找出四句话具体分析张迎善的手为什么变得粗、老、干、硬、颜色深、厚。

  [点拨](1)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树!(2)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3)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4)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6)写法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写张迎善的手,而不通过其他的来刻画人物。

  [点拨]这一双“奇”手正是张迎善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

  (7)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读出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总结反思

  手是人体一大宝,拥有它,我们可以创造想像不出的财富。林业工人张迎善就用自己的一双奇手,创建着绿色宝库。透过这双又粗又老、又干又硬的大手,我们看到的是他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那一片片绿色森林。

  同学们,当我们真的认识到了“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道理之后,我们就能体会普通劳动者的伟大与崇高,就会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拓展延伸

  写作训练:学*课文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文题×××的眼睛

  交流写作收获

  六、当堂检测反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ngsōng()shùn()间得chěng()

  *iǎn()铁zhù()cuō()手

  (二)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2)这双手皮肤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公。()

  (3)(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再接再厉勇往直前谈笑风生走投无路

  b、英雄气概欢度春节贪污浪废迫不及待

  c、情不自尽变本加利前仆后继事倍功半

  d、流连忘返闻名暇迩改邪归正唉声叹气

  (四)文段精析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是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列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里屋取来一卷米尺。我像丈量无赖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1、本文对人物主要进行了()

  a、外貌描写语言描写b。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2、填空

  (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一个“裹”字突出了张迎善的手______。

  (2)“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突出手指____。

  (3)“一只手都缠着线”中,“缠”字突出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突出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森色”,这一对比突出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写“一双手”,由整体到部分,由外形到内质,由所见到所闻所想,精雕细琢,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这句话突出了“一双手”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句中加点的“仿佛”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加点的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一双手》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也折射了像张迎善一样在*凡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广大劳动人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张迎善那双手的特点,探讨那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了解张迎善为绿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张迎善勤劳、坚韧、敬业的高尚品质。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阅读方法品读句子、理解文章。

  3、学*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感知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特点。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凡又不*凡的林业工人甘愿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是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观察几双手,猜一猜这些手的主人是怎样的人?

  2、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预设

  ①这是谁的手?

  ②这是怎样的一双手?

  ③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初步了解主人公——张迎善

  三、再读课文,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思考:

  张迎善的手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这双手的句子,再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请在这些句子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一)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学生交流汇报,并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

  2、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

  (二)、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1、计算启情。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3、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5、拓展丰情。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什么是金库?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6、小结

  (三)借助课件,引发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

  1、课件燃情。

  2、联想升情。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张迎善,一个*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父母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那双手写一写。


《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一双手》教学设计实用10篇

  《一双手》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读课文,学*本课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借助认字表、字典,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茧”的正确读音。

  (2)学*会写的字:

  先给生字注音。读一读。确定容易记住的字,将难字标画出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

  找出形*字,写在练*本上,并练*组词:

  均( ) 程 ( ) 奖( ) 张( )

  钧( ) 逞 ( ) 桨( ) 章( )

  (3)重点学*易错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

  自学:“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试着做学*笔记。

  3、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资料袋。

  二、预*汇报、提高:

  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3、扩词练*。评判组词。

  4、书写指导:把难字写正确。 5、交流资料。

  三、学*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介绍: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

  1、用你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

  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以强带弱。)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2)积累喜欢的词语。

  (3)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

  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

  4、小组讨论并汇报:

  (1)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来,谈谈你的理解。

  (扣准课题思考问题)

  (2)你观察过别人的手吗?说说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点问题:

  (1)老张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读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为什么会这样?(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3)自读课文(4――19)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你见过这样的手吗?

  (4)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说说为什么?

  6、本文要告诉我们:

  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

  修改自己的笔记。

  7、本文有什么特点?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惯)

  (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

  (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

  四、大家一起长本领:(结合书后“日积月累”进行学*)

  1、积累手的动词。2、做翻绳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双手》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读写.

  2,通过学*,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极其高尚情操,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3,学*本文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4,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课文,体会文中的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极其高尚情操,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复*上节课的内容: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他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呢

  要求学生说出这双手的特点:如:宽大,粗糙,有力,勤劳.这双手创建了绿色金库,创造了美好生活;这双手与众不同,比钢铁还坚硬,称为天下第一号大手……

  2,指导阅读:

  在预*课文中有哪些疑问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 (2)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 分明是半截老松木."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解决疑难.

  在预*课文中有哪些好的学*方法 (1)摘录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2)摘录喜欢的词语.(3)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

  3,为什么这双手会成为这样 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 汇报给大家听.(体会老张因为长期艰苦的植树劳动,变得异常粗糙,丑陋.)

  4,分角色读课文8——14自然段中,作者"我"和全国劳动模范张迎善的对话.特别是一些数据,:如:"一天栽一千多棵树.""……往土里插三四千次"……都要重读,读出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情操,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5,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 说说为什么

  6,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7,"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感动,赞美)

  8,全班同学带着感动,赞美的语气再读一遍这句话.

  二,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1,小组讨论并汇报:课文主要写了全国劳动模范张迎善的一双手.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植树,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变得异常粗糙,丑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美,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

  2,如果你在现场,亲眼看到全国劳动模范张迎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他

  三,本文有什么特点 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 (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惯)

  (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四,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

  (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本单元*作,观察妈妈的手,回忆妈妈的手都为你做了什么,完成*作:《妈妈的手》.

  六,板书:(略)

  《一双手》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也折射了像张迎善一样在*凡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广大劳动人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张迎善那双手的特点,探讨那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了解张迎善为绿色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张迎善勤劳、坚韧、敬业的高尚品质。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阅读方法品读句子、理解文章。

  3、学*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体会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感知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特点。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凡又不*凡的林业工人甘愿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是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一猜:观察几双手,猜一猜这些手的主人是怎样的人?

  2、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

  预设

  ①这是谁的手?

  ②这是怎样的一双手?

  ③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初步了解主人公——张迎善

  三、再读课文,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思考:

  张迎善的手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这双手的句子,再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请在这些句子旁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一)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学生交流汇报,并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

  2、引导学生品读这些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

  (二)、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1、计算启情。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3、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5、拓展丰情。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什么是金库?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6、小结

  (三)借助课件,引发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

  1、课件燃情。

  2、联想升情。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张迎善,一个*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父母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那双手写一写。

  《一双手》教学设计 4

  教材说明:

  《一双手》这 篇课文主要通过对张迎善的那双宽大、粗糙、有力、勤劳、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手的介绍,透射出普通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的情怀,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教学是力意“冗余的分析,烦琐的提问”瞄准重点,抓住要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去自渎、自悟,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努力实现自主高效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琐碎、机械的语言训练是扼杀学生学*语文的灵性,因此,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创设综合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及语文的口语交际上,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和创造行性。

  设计特色:

  以读代讲,圈点批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体会和理解主人公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 思想情感。

  2、初步掌握,走进文本,走进人物,感悟情感的方法。

  3、学* 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 写作中恰当运用。

  4、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的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教学任务:

  整体感知,感悟 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走进课文,体会情感。

  2、学* 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协作中的恰当运用。

  3、学*林业工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 精神。

  教法指导:

  圈点批注,阅读感悟。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跟老师一块做游戏,伸出你的左手来,伸出你的右手来,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没有手,什么也干不成,你们也一定见过很多的手吧!他们的手都有什么特点?相互交流,或者把自己查到的资料相互交流,好吗?

  4、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师生共同 评价,纠正错误

  5、师说:这 篇课文主要写了林业工人,为什么作者单单只写他的一双手?这双手与别人的手有什么不同?打开课本27页,让我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板书:一双手

  [设计意图:做游戏和相互交流资料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手感兴趣,对课文感兴趣,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 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理解全**了良好的铺垫。]

  二、自主阅读,交流认识,加深对这双手的认识。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边读边批注描写张迎善手的特点词、句、段。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划的词、句、段,各写出手的什么特点。

  如: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双手给我总的印象,形象可感)

  我本能地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这句话突出了手大而且有力)

  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这句话从颜色、纹络刻画手背)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用比喻来突出手指的粗糙、大)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来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写自己亲自动手去量手,用数字来突出手之大)

  3、学生汇报、师生 评价,阅读所获得知识。

  板书:丑、粗糙、颜色深、干、厚、大。

  这是一双————的手。

  4、齐读描写张迎善手特点的句子,在读中去体会,去感悟。

  导语:这些都是张迎善手的特点,是我们所看见的。

  板书:所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室,在无意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品悟人物 精神

  1、他的手从外表看确实很丑,那么造成他的手“奇丑”的特殊原因是什么?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速度课文,在文中找出来并划出来。

  (1)标划。

  (2)小组汇报、 评价。

  (3)指生汇报,集体 评价。

  (4)齐读体会:思考数字在文中的作用?(突出这双手所做的巨大贡献)

  板书:所闻

  你现在还认为张迎善的手丑吗?

  师指导朗读,学生谈感想。板书:美

  2、填充句子,品悟 精神

  文章写张迎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他是一个————的人。

  3、师生共同 小结,在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身边的人物。

  板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4、品读课文

  本文通过一双手反映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作者的观察、 写作是分不开的,你认为作者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选材:典型一双手

  语言:质朴

  列数字:比喻、对比

  这样的文章才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视了学生的读的训练,通过读来体会文中人物的 思想感情,通过数字的描写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这种说明文的方法]

  四、发散思维

  a)师问:你们也有一双手,你们的手将来会做什么?

  b)小组交流、讨论。(体会*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凡的事)

  五、再次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六、 总结全文

  正是这双手,让祖国的大山郁郁葱葱,面对这样的说,大家想到了什么?请你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了学生在 写作上的训练,通过学*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仿照写一 篇——的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读写.

  2,通过学*,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极其高尚情操,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3,学*本文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4,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课文,体会文中的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极其高尚情操,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复*上节课的内容: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他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呢

  要求学生说出这双手的特点:如:宽大,粗糙,有力,勤劳.这双手创建了绿色金库,创造了美好生活;这双手与众不同,比钢铁还坚硬,称为天下第一号大手……

  2,指导阅读:

  在预*课文中有哪些疑问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 (2)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 分明是半截老松木."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解决疑难.

  在预*课文中有哪些好的学*方法 (1)摘录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2)摘录喜欢的词语.(3)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

  3,为什么这双手会成为这样 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 汇报给大家听.(体会老张因为长期艰苦的植树劳动,变得异常粗糙,丑陋.)

  4,分角色读课文8――14自然段中,作者"我"和全国劳动模范张迎善的对话.特别是一些数据,:如:"一天栽一千多棵树.""……往土里插三四千次"……都要重读,读出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情操,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5,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 说说为什么

  6,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7,"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感动,赞美)

  8,全班同学带着感动,赞美的语气再读一遍这句话.

  二,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1,小组讨论并汇报:课文主要写了全国劳动模范张迎善的一双手.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植树,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变得异常粗糙,丑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美,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

  2,如果你在现场,亲眼看到全国劳动模范张迎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他

  三,本文有什么特点 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 (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惯)

  (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四,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

  (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本单元*作,观察妈妈的手,回忆妈妈的手都为你做了什么,完成*作:《妈妈的手》.

  六,板书:(略)

  《一双手》教学设计 6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第一处:第5―7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比喻句:“掌面像鼓皮一样硬。”“一个手指好似三节老干蘑”。这些打比喻句,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第二处:第17自然段:“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这里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心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凡又不*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猜手诱趣

  1、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老师这儿有四双手的具体描写,猜猜他们的主人是谁好不好?(出示相关的句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2、这四双手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学生回忆活动过程,总结抓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

  3、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板书课题)

  [评析: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学*最为轻松快乐。课前的猜手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发了他们的学*兴趣,还使知识在情意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能力在自主中高效建构,可谓一举多得。]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把预*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2、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3、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1、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把这些具体描写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角色转换、比较等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双手的初步感受。)

  (学生可能从不同的方面谈认识和感受,他们可能会说是一双布满伤痕的手,与众不同的手,木色的手,不可思议的手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给以肯定。当学生谈到大、硬、粗的特点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下面的方式方法给以引导。)

  [评析:语文课程总目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有:“……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在以下环节中,老师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感知文本,大胆交流初步阅读后的个性理解和体验,此处设计很好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折射出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它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2)比手感知――大。

  出示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①方法指导: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②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老师也来比。

  (在形象直观的比手过程中使学生对张迎善手大的特点有直接、真切的`感受。)板书:大

  ③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3)生活感悟――硬、粗。

  出示句子: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板书:硬、粗。

  ①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 ,把手指比作 。

  ②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③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④出示老茧:指读。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⑤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评析:《课程标准》中倡导:“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资源。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双手的大、粗、硬的特点,老师运用了直观对比、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感知,深化理解。从而也启发我们:回归生活,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内容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

  (4)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独到的感受,阐发议论,说自己的猜测,讲引发的思考,提不解的问题等)

  (学生可能会谈:这是一双令人敬佩的手;可能会猜:这双手一定干了很多活;可能会问: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张迎善的手到底干了些什么,让这位同学如此敬佩?”或“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这样呢?”等问题,请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

  (5)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个同学讲,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然后一起讨论,总结出一个大家认为最准确,最全面的答案。

  (学生在合作学*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寻求准确、全面的答案。)

  (6)组织交流,及时评价。

  [评析:看似简单的小结,却将学生对这双手关注的视角,由表层的特点认识,转移到形成原因上。由此,把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引入深入。]

  2、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1)计算启情。

  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设计意图:把数学的内容引进来,使学生在一次次计算的过程中,在得出的一串串数字的结论中,真正的感触到: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象鼓皮,像干蘑。从而体悟张迎善的勤劳、奉献、了不起等。]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设计意图:课文中出现了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生活中不常见的数字和单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他们认识起来是有障碍的。为了让作者的生活、主人公张迎善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进行多层面地接触,这里通过联系他们天天见的教学楼、学校,使这些数字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有真实、立体的认识。]

  ①咱们学校占地13亩,这33垧有38个学校那么大,44.5垧,就相当于50个学校这么大。

  ②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咱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00层。

  (3)过渡: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这26万棵树只是张迎善在1988年以前栽下的,这些木材、林场、枝丫只是1981年到1985年之间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张迎善今天仍然在工作的话,他付出的、创造的将不仅仅是这些,从而感悟张迎善的可贵和伟大。)

  [评析:语文学*中常常蕴含着时间操作的因素,以上环节中老师适宜的把握住了这些因素,巧妙地将数学计算引入语文课堂,通过一串串数字的形象感知与比较,既帮助学生深刻体悟到了语言文字,突破了学*难点,也打破了学科界限,在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中,促进了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价值。]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请他们来板书。)

  (5)拓展丰情。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什么是金库?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小结:这大森林啊,的的确确是绿色的金库,而这金库的创造者就有张迎善,就有张迎善的这双手。让我们再来重温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好吗?有感情的读一读。

  3、借助课件,引发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

  (1)课件燃情。(出示树木渐渐连成林场、又连成一山山森林的课件,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语言描述)大家看,就是这双神奇的手,栽下了一株株树木;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育成了一片片林场;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连起了一山山的森林。

  (2)联想升情。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此时透过这双手学生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双手了,可能是一车车的木材,可能是一弯弯的清泉,可能是一群群的小动物,也可能是张迎善以及和张迎善一样的劳动者美好的心灵,幸福的笑脸……)

  [评析: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氛围,还在于语文学*需要熏陶感染。运用课件的精巧设计与相机呈现,把学生在一次带入文本情境,使学生在语文本的对话中展开联想,在联想中情感进一步升华。]

  小结:张迎善,一个*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

  板书设计:

  一双手

  硬 美丽 1天 3000次 26万多棵

  粗 一双手 创造财富 10天 30000次 33垧44.5垧

  木色 了不起 20天 60000次 1300立方米

  大 奇 26万棵 780000次 3500层积立方米

  与众不同 创建绿色金库

  《一双手》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读课文,学*本课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借助认字表、字典,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茧”的正确读音。

  (2)学*会写的字:

  先给生字注音。读一读。确定容易记住的字,将难字标画出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

  找出形*字,写在练*本上,并练*组词:

  均( ) 程 ( ) 奖( ) 张( )

  钧( ) 逞 ( ) 桨( ) 章( )

  (3)重点学*易错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

  自学:“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试着做学*笔记。

  3、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资料袋。

  二、预*汇报、提高:

  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3、扩词练*。评判组词。

  4、书写指导:把难字写正确。 5、交流资料。

  三、学*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介绍: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

  1、用你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

  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以强带弱。)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2)积累喜欢的词语。

  (3)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分明是半截老松木。”“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

  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

  4、小组讨论并汇报:

  (1)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来,谈谈你的理解。

  (扣准课题思考问题)

  (2)你观察过别人的手吗?说说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点问题:

  (1)老张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读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为什么会这样?(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3)自读课文(4――19)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你见过这样的手吗?

  (4)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说说为什么?

  6、本文要告诉我们:

  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

  修改自己的笔记。

  7、本文有什么特点?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惯)

  (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

  (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

  四、大家一起长本领:(结合书后“日积月累”进行学*)

  1、积累手的动词。2、做翻绳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双手》教学设计 8

  目标任务:

  整体感知(多角度描写);感悟精神

  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阅读感悟

  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得成功,那么写人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呢?

  ……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板题)

  同学们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下面我想了解两个简单的信息:

  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

  2、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3、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分?

  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

  新课学*:

  一、整体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听读的同学注意圈划“文中是如何具体从细处描写作者所见到的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 [师扳书:所见]

  (二)、填充句子:文章写了一双__________的手。

  1、填充句子(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对写手特征的的句子进行评注。

  2、齐读所填充的句子(感知多角度写手的效果)。

  3、评注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色深、大……

  (三)、形象感知手“大”的特征。

  1、选一大手的学生到黑板上画自己的手,并标上尺寸。

  2、其他学生量自己的手,并记录下尺寸和张迎善的手比比看。

  二、品语人物精神

  (一)、从“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的手的外形。

  (二)、刚才写了所见的手的丑的外表,那么,造成张迎善手的“奇丑”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

  1、标划。

  2、齐读体会。

  (三)、相对于张迎善的手的丑的外形,而了解了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师引导谈谈感想)

  (四)、填充句子,品悟精神:

  文章通过描写所见所闻的张凶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了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五)、师引导学生作结: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获得的。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你能列举相似的例子说说吗?(师引导联系课文一例一结)

  (六)、品读课文

  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很短小,通过一双手反映了一位林业工人的高尚的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文章的写作艺术也是分不开的。请你就文章的某一个角度评说一下其成功之处。(如:选材、语言、修辞以及对比、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的运用)

  师作巡视并作好指导,充足时间品注好后,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总结全文(结合课堂学生的掌握情况从内容到写法,从表象到精神)。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饱含深情的话结束这堂课吧:

  请同学们续写:

  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写一篇短文:妈妈的一双手(也可写令你难忘的一双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 9

  教材说明:

  《一双手》这 篇课文主要通过对张迎善的那双宽大、粗糙、有力、勤劳、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手的介绍,透射出普通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的情怀,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教学是力意“冗余的分析,烦琐的提问”瞄准重点,抓住要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去自渎、自悟,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努力实现自主高效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琐碎、机械的语言训练是扼杀学生学*语文的灵性,因此,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创设综合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及语文的口语交际上,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灵性和创造行性。

  设计特色:

  以读代讲,圈点批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体会和理解主人公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 思想情感。

  2、初步掌握,走进文本,走进人物,感悟情感的方法。

  3、学* 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 写作中恰当运用。

  4、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的这位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他的敬意。

  教学任务:

  整体感知,感悟 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走进课文,体会情感。

  2、学* 本文用列数字的方法来介绍这双手的特殊方法,学会在协作中的恰当运用。

  3、学*林业工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 精神。

  教法指导:

  圈点批注,阅读感悟。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跟老师一块做游戏,伸出你的左手来,伸出你的右手来,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没有手,什么也干不成,你们也一定见过很多的手吧!他们的手都有什么特点?相互交流,或者把自己查到的资料相互交流,好吗?

  4、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师生共同 评价,纠正错误

  5、师说:这 篇课文主要写了林业工人,为什么作者单单只写他的一双手?这双手与别人的手有什么不同?打开课本27页,让我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板书:一双手

  [设计意图:做游戏和相互交流资料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手感兴趣,对课文感兴趣,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 精神,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理解全**了良好的铺垫。]

  二、自主阅读,交流认识,加深对这双手的认识。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边读边批注描写张迎善手的特点词、句、段。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划的词、句、段,各写出手的什么特点。

  如: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这双手给我总的印象,形象可感)

  我本能地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这句话突出了手大而且有力)

  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这句话从颜色、纹络刻画手背)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用比喻来突出手指的粗糙、大)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来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写自己亲自动手去量手,用数字来突出手之大)

  3、学生汇报、师生 评价,阅读所获得知识。

  板书:丑、粗糙、颜色深、干、厚、大。

  这是一双————的手。

  4、齐读描写张迎善手特点的句子,在读中去体会,去感悟。

   导语:这些都是张迎善手的特点,是我们所看见的。

  板书:所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了学生的自学,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进而理解手的特点,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把握了课文的中心。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室,在无意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品悟人物 精神

  1、他的手从外表看确实很丑,那么造成他的手“奇丑”的特殊原因是什么?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速度课文,在文中找出来并划出来。

  (1)标划。

  (2)小组汇报、 评价。

  (3)指生汇报,集体 评价。

  (4)齐读体会:思考数字在文中的作用?(突出这双手所做的巨大贡献)

  板书:所闻

  你现在还认为张迎善的手丑吗?

  师指导朗读,学生谈感想。板书:美

  2、填充句子,品悟 精神

  文章写张迎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他是一个————的人。

  3、师生共同 小结,在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身边的人物。

  板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4、品读课文

   本文通过一双手反映了林业工人的高尚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作者的观察、 写作是分不开的,你认为作者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选材:典型一双手

  语言:质朴

  列数字:比喻、对比

  这样的文章才有血有肉,生动、感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视了学生的读的训练,通过读来体会文中人物的 思想感情,通过数字的描写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这种说明文的方法]

  四、发散思维

  a)师问:你们也有一双手,你们的手将来会做什么?

  b)小组交流、讨论。(体会*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凡的事)

  五、再次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六、 总结全文

  正是这双手,让祖国的大山郁郁葱葱,面对这样的说,大家想到了什么?请你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重视了学生在 写作上的训练,通过学*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仿照写一 篇——的手。]

  《一双手》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学*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惯。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

  (2)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以小见大的手法。

  2、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采访过程,了解这双手背后的故事,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这一哲理。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课前先学

  1、搜集关于姜孟之的作品。

  2、观察家人的手,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铁镐()瞬间()得逞()火燎燎()

  xīngsōng()cuō()纹luò()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齐背童年儿歌。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2、用尺子量一量自己手的长、宽、厚。

  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双林业工人的手吧。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交流体会

  用勾画圈点的方法,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评论等。

  2、阅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完成填空

  课文描写“一双手”紧扣一个“_______”字,这双手如此奇特的原因是__________,从而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手的皮肤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一只手指_____________;写手用了一个“______________”和三个数字;写手硬用了一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手裂写了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讨论

  课文的题目明明是“一双手”,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偏偏先列举了“各种各样的手”,而且是一双双未留下深刻印象的手呢?

  [点拨]作者开头所列举的手中,每两种构成一组截然不同的手,基本上概括了从不同角度衡量的手,写这些手目的是为了烘托突出“一双手”。

  2、重点研读

  参照投影显示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第4―18节,按投影要求解决问题。

  [投影]读书四到:

  眼到――――仔细看书,一览全文。

  口到――――出声读书,熟读成诵。

  手到――――圈点勾画,摘记抄录。

  心到――――揣摩领会,认真思考。

  [思考]作者写的是怎样的一双“奇手”?诵读描写手的特征的精彩语段和句子。画出写手的特征的重要语句,要读出赞叹的感情。(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3、阅读检测

  (1)文章哪一句话是写“一双手”给作者最初的印象的?(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展示

  半截老松木

  [提示]可让个别同学摸一摸,增强感性认识。

  [思考]作者用半截老松木比喻一双手,说明一双手有哪些奇特之处?

  [点拨]粗、老、干、硬、颜色深、厚。

  (3)讨论质疑

  用“半截老松木”比喻这一双“奇”手有什么不足之处?从画出的描写手的特征的语句中找出相关的内容。

  [点拨]这双手的“大”的特征没有表现出来。(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2)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3)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要点分析

  说说“紧紧”“裹”等字的表达作用。

  [提示]可让学生试试裹住同桌的手。

  [点拨](1)说明手很大;(2)写出了手很有力量;(3)说明张迎善这个人很热情。

  [展示]根据张迎善手的大小所画的手的图片,让本班手最大的同学与张迎善的手比较比较。

  [比较]让本班手最大的同学与张迎善的手比较比较。

  (5)细节分析,品悟人物精神。

  a、描写手最细腻、最具体的是哪几节?分别写出了哪些特征?

  b、造成张迎善手“奇丑”特征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谈体会。

  c、你了解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还认为他的手丑吗?教师引导学生谈感想。

  d、填充句子,品悟精神:文章通过描写张迎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提示]指名学生朗读第7、8、9节,要求其他同学分别用文中的话回答。

  [讨论]32岁的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天下第一奇手”呢?请从文中找出四句话具体分析张迎善的手为什么变得粗、老、干、硬、颜色深、厚。

  [点拨](1)一天能栽一千多棵树!(2)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3)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4)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6)写法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写张迎善的手,而不通过其他的来刻画人物。

  [点拨]这一双“奇”手正是张迎善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

  (7)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读出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总结反思

  手是人体一大宝,拥有它,我们可以创造想像不出的财富。林业工人张迎善就用自己的一双奇手,创建着绿色宝库。透过这双又粗又老、又干又硬的大手,我们看到的是他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那一片片绿色森林。

  同学们,当我们真的认识到了“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道理之后,我们就能体会普通劳动者的伟大与崇高,就会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拓展延伸

  写作训练:学*课文抓住特征,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文题×××的眼睛

  交流写作收获

  六、当堂检测反馈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ngsōng()shùn()间得chěng()

  **iǎn()铁zhù()cuō()手

  (二)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1)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2)这双手皮肤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公。()

  (3)(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再接再厉勇往直前谈笑风生走投无路

  b、英雄气概欢度春节贪污浪废迫不及待

  c、情不自尽变本加利前仆后继事倍功半

  d、流连忘返闻名暇迩改邪归正唉声叹气

  (四)文段精析

  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是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列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里屋取来一卷米尺。我像丈量无赖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

  1、本文对人物主要进行了()

  a、外貌描写语言描写b。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心理描写d。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2、填空

  (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一个“裹”字突出了张迎善的手______。

  (2)“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突出手指____。

  (3)“一只手都缠着线”中,“缠”字突出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突出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着,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森色”,这一对比突出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写“一双手”,由整体到部分,由外形到内质,由所见到所闻所想,精雕细琢,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双创造绿色宝库的手”,这句话突出了“一双手”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句中加点的“仿佛”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加点的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一双手》读后感 (菁华3篇)

《一双手》读后感1

  今天,我们学*了《一双手》这一课,学完这一课后,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感受。

  我认为张迎善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他的这双手可真大呀!作者用数字来描写,能让我们直观、形象地感知事物的大小,加深对这双手的印象。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真是一双了不起的手。正是这样一双写满数字的手,正是这样一双‘丑陋的手’,他却创造了美。也使我们通过这双手,感受到了张迎善那颗质朴的心灵。

  我要向张迎善学*。

《一双手》读后感2

  人人都有一双独一无二的手,有的手小巧玲珑,有的手饱经风霜……但我最喜欢的.手是《一双手》里面张迎善的那双创造森林奇迹的手。

  张迎善的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手的四周,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磨,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也被染成了泥色。他一天栽一千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双手已栽树26万多棵,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一双创造绿色金库的手。

  读完《一双手》后又看着自己那双温暖细腻且懒惰的手,美术课的时候画画总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家闲着从不做家务活,就算是做一件小小的事情洗衣服我都洗得不干净,我们撕下的小纸张一点也不节约,可见树木来之不易,树木是多么可贵呀!

  暑假的时候我准备每天学*洗衣服,收拾自己零乱无比的房间和书桌,一张小纸张用了再拿来擦桌子,每天做完作业后抽时间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些小树苗种植在河边净化空气。是啊,没有树木就没有我们生活的这个可爱的世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虽然我还是不能和张迎善的手相比,但我们得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植树,为祖国做一些贡献。

《一双手》读后感3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双手》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张迎善的光辉事迹。

  首先,我来说一下——张迎善虽说没有为我们做出许多伟大发明;也不像明星一样赫赫有名,但是他用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人类。他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不图功名,只图一个能让人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有人读到了这,非常疑惑——为什么说张迎善让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呢?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张迎善栽的那26万棵树,世界上会有多少泥石流、沙尘暴、海啸……;如果没有张迎善栽的那26万棵树,世界上会有多少家庭在悲痛中失去亲人,甚至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

  张迎善的那双手,非比寻常。虽说他的手是那么的粗糙、那么的丑陋;与那些光滑细腻的手截然不同。但是,有细腻的手的人,可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可是张迎善却过着艰苦的生活。

  张迎善的那双手,“来之不易”。如果张迎善不种那么多树,他就不会有一双像半截老松木、像鼓皮一样硬、三节老干菇、没有指甲的大拇指、缠着线的手。

  张迎善的那双手,大而有力。朋友们,你们亲眼见过一双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的手吗?再看看自己细腻灵巧的手,是那么的小。张迎善长年累月的工作着,由一双与正常人一样大的手变的粗糙、有力;变成天下第一号大手。

  如果张迎善现在就在我面前,我会高昂激越地对他说:“张迎善,好样的!你不愧是我们的骄傲!”


《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小学生作文一双手 (菁华3篇)

小学生作文一双手1

  上个星期天,我坐着妈妈的电动车到菜市场买菜。在人山人海、纵横交错的水泥地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家禽、牲畜???“今天爸爸不回来吃,就不做饭了吧,那吃什么呢?”妈妈说,“嗯,吃锤鱼片吧!”“好!”。

  我们边走边瞧,边瞧还边问哪只鱼最新鲜。“嘿!买鱼吗?”我们都转过头去了,突然有个妇女向我们打招呼,原来是妈妈的老同学啊,而且还是个卖鱼的。妈妈和她寒暄着,我在一边仔细地看。只见那人身材不高,人又胖,系着一件肮脏的围裙,脚上穿着水鞋。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赤红色的手,十只手指肥圆、又短,手心手背冻得通红。听她说这是去年冬起的冻疮,现在还疼呢!我见过的手数不胜数,但均不曾留下太深印象。这双手虽然很丑陋,但这可是多年来为人民辛勤劳动的“军功章”啊!我正想着,只见她双手一伸,抓住一条草鱼,往袋里一塞,鱼儿乖乖的一动不动。我不禁暗暗佩服她这双丑陋却有力的手。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她为生活辛劳奔波的身影。

小学生作文一双手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失去了一双“手”,从此我不在自信。

  在繁华热闹的街上,在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我总是一个人一步一步地走,我不敢抬头---我怕,怕别人说我丑,怕别人投来奇异我目光。地是我的朋友、天空是我的朋友、花草树木也是我的朋友,他们听我倾诉,面对着我,他们不会说我丑、不会说我没用不成材。面对着他们,我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流不完的泪。而日记---记载着我的痛。

  在班里我是一根枯草一片不起眼的绿叶衬托着我身边的每一朵璀璨的花,他们的光彩的总是掩盖着我,无论是相貌还是成绩我永远是枯草、绿叶,永远。

  我渴望朋友一个能与我对话的朋友、一个听我倾诉的朋友、一个给我安慰的朋友、一个给我勇气的朋友、给我自信的朋友。

  不知不觉那双手又回到我的身边,从此我不再自卑。

  俗话说∶“自己才是自己最的敌人”也就是这个“敌人”让我无法感受到来自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友

  我有了真正的朋友。地、天空、花草树木,不再听我的诉苦,而是我喜悦、我的自信、我的幸福。日记不再记载我的痛而是我的爱。

  朋友告诉我拥有自信才是最美的女人、拥有知识才是最美的女人。突然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是一朵花,原来我生长在花的海洋里,没有所谓的枯草,也没有绿叶。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一朵璀璨的花、自信的花、勇敢的花、幸福的花。

小学生作文一双手3

  有一双手每天身上脏兮兮的,因为他听它的小主人天天出去玩,小伙伴一叫他出去玩,跑得比兔子还快。每天晚上,小主人的妈妈都训斥大不要太贪玩,要讲卫生。可每天,小主人都玩得天快黑了,手很脏了,才肯回家。

  有一天深夜,小主人的一双手说话了。一只手愤怒地对另一只手说:“小主人天天都把我们身上弄得脏兮兮的,害的我每天浑身都痒痒。”

  “就是,你看我天天身子都要泡在水加土变成的泥里边,小主人真是不讲卫生。”另一只手无可奈何的述说着。

  “这样的生活可真难受呀!我可再也不想过了。”一只手扳着苦瓜脸。

  一片沉默

  一会儿,另一只手想出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让小主人改掉这个坏*惯,让小主人干干净净的,自己也不用再受苦了。条件是还要忍受几天这样的生活。”

  另一只手对一只手说来它的想法。一只手立刻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小主人到学校后,刚进班门,两只手把自己的身子使劲往窗台上的灰上蹭。同学见了感到莫名其妙说:“秦超逸,你怎么把手往灰上抹吖!”他自己说:“我也不知怎么了,手自己就伸过去了。”可同学们都不想信,就说:“有本事你把眼睛蒙住,让你的手自己拿起书吖!”这时,这两只手抓起书后用力把书扔到同学脸上。同学把书捡起后,气的脸都快青了。小主人的手还把身上的灰摸到同桌干净的新校服上,在纸上写骂上的话,并标了名字这些坏事都是这一双手倒的乱。晚上,小主人又玩的脏兮兮的回来了,小主人的爸爸让小主人吃饭了,可一见小主人的脏手就让他去洗手。小主人把水龙头打开后,一双手又开始捣乱了,水花啦啦的往下流,而手让挣扎着向两边跑,水从中间流下去。小主人的爸爸让小主人吃饭,小主人只好走到饭桌前,这两只手一见饭就使劲往那伸,这两只手抓起饭又把饭揉脏了,把饭扔到了地上。小主人的爸爸见状生气极了,大声的说:“让你去洗手为什么不洗,吃饭不拿筷子吃,用手抓像什么!以后不要让我看见你手不干净,不然就打你,你记住了。”

  从此以后,小主人天天干干净净,手也每天浑身轻松舒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男生。


《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那一双手作文(精选十篇)

  那一双手作文 1

  最不能忘记的,便是童年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散步。那时候,我还扎着两只可爱的羊角辫,随着我一跳一晃,它们也不停的摆动的。那时候,我还是什么也不懂,还是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过家家的天真小女孩。那时候,爸爸妈妈也是年轻的。我走在中间,小手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蹦一跳的。我的小手紧紧拉着爸爸的大手。爸爸微笑着回握了我的小手,温暖从爸爸的大手里慢慢溜出渗进我的小手里,温暖着它,似乎在说:“别怕,有我在!”

  爸爸的手,是温暖的。

  “爸爸!你看你看!下雪了!”我兴奋的叫着。那应该是我在有记忆里来第一次看见雪花吧!一种新奇感涌上我的心头。爸爸连忙跑出来,听我喊得这么着急以为出什么事了呢!当爸爸看见我站在一片白茫茫的雪中,那冻红的小手还握着一大块雪。爸爸二话不说连忙把我抱进屋里,用自己的温暖的大手摩擦着我的小手,给予我温暖。当我的手渐渐回暖是,我已经耐不住性子要跑出去继续玩雪。爸爸一把拽住我说:“这么冷的天还要跑出奇玩雪,手都冻红了!”“我就要出去!我要玩雪!我要雪!”我大声地说。“你在这里好好待着,我给你去拿!”随后爸爸找来一个大盆子,蹲在雪地里,雪花调皮地落在爸爸的衣服上,发丝上,融化成小水滴,而爸爸全然不顾,依旧是用那双温暖的大手盛起一大雪一大块雪放进大盆子里,很认真,很认真。“好了好了,你看有很多雪了是不是!我轻轻的接过爸爸捧过来的雪,只是不经意碰到爸爸的手是一股冷意传递到我手上。

  爸爸的手,是冰冷的。

  时光变迁,一次爸爸叫我帮忙拿个创可贴贴在他手上。这也是我长大后第一次这么仔细地观察爸爸的手了吧!那双手已经被岁月无情的摧残,留下一个个岁月的痕迹,那厚实的老茧针已经插不进去了,还有一条条受伤愈合留下的伤疤。我鼻子一酸以前爸爸的手是那么地温暖,握起来是那么的舒服啊!让我舍不得放手!而现在爸爸的那双粗糙的手握着让我生疼。但依然留存着惯有的温暖,

  爸爸的`手,是粗糙的。

  那一双手作文 2

  随着时光的飞快流逝,我们身上都会留下岁月的痕迹,但让我最难忘的是妈妈的那一双手。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爸爸不在家,我下学回来后,在房间写作业,突然,我听到妈妈大叫了一声,我赶紧跑到厨房,看见妈妈的手被划了一个很大的口子,一直在不停的流血,我急速地跑到卧室拎起药箱,冲到厨房用最快的速度从药箱里拿出两个创口贴,给妈妈贴上,我说“妈妈,我给您贴上。”妈妈没有说话,而是微笑的点点头。

  我用清水小心翼翼地冲了冲伤口,刚要贴的时候,我的目光落在了妈妈的手上这是我才发现妈妈的手变得那么陌生。以前妈妈的手是那么白,那么柔软。可是现在却那么粗糙那么黑。这时过去的一幅幅做饭,洗衣服,做家务的画面回荡在我的脑海,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手为什么这么粗糙了。妈妈见我脸色不对,就对我说“赶紧贴上吧,不然一会儿又要流血了。”我知道,妈妈怎么说是因为,怕我难过。我小心翼翼地,双手不停颤抖,忍着眼泪,终于,包好了。妈妈立即把手拿了回去,继续干起了家务活。

  这时,我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打转,我赶紧转过身,生怕妈妈看见。这时身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锅碗瓢盆的声音。

  我之所以有一个幸福的家,是因为妈妈无条件的付出,为我们付出她的一切。现在我已经长大,懂事了,应该帮妈妈分担家务。

  那一双手作文 3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好心的人给予我们一些帮助,那或许是一种动作,一句话语……

  那一天阳光明媚,正如我的心情。我骑自行车去外面,打算去老同学家里问候一下他。我一边轻快地骑着车,一边在脑海里浮想这我们俩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情景。

  正当我想得愉快的时候,耳朵里忽然传入阵阵“吱吱”声,我便忧心起来,生怕在半路上车坏了或者发生了什么意外的状况。骑行的过程中,时不时就会从下面传来一阵阵“吱吱”的声音。放不下心的**脆下车检查,发现没有什么故障后,便若无其事似地又骑了起来。没过多久,一声“吱吱”声后,任凭我怎么踩都不能前行了。我下车一看,原来是车链掉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还是没有能够修好它,当我焦头烂额得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来,我抬头一望,炯炯有神的一双大眼睛正望着我,哦,是我的同桌张前。张前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在这里?”“唉,说来话长,总之我的车链现在掉了,你能帮我吗?”我恳求道。“那是必须的!”他连忙蹲下来肯定地回答道。

  只见他蹲下来两只手不断地在链条边弄上弄下,忙活个不停,很快原来干净的一双手变成了黑色,头上的汗也顾不上擦一擦。很快那一双手竟然将车修好了。我望着他说:“今天多亏遇见了你啊,谢谢了啊!”他站起来擦了擦手笑了一笑。

  那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可我却始终记忆犹新,那天如果没有他的及时出现和帮助,恐怕我仍无可奈何。那一双手至今我还记得,黑乎乎的。

  那一双手作文 4

  要去春游啦,我们的心情特别激动,沐浴着晨光的教室里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息。同学们有的在和好朋友高声交谈,畅想着春游的乐趣,有的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包清数着自己的零食,有的把头抬得高高地向外面瞧着载我们的大巴车有没有来到学校。

  旅途中,我们的张老师伸出那双美丽的`手,仔细地帮我们系好安全带嘱咐我们行车中注意安全。啊!那一双手带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

  参观中,我们的朱老师帮没有力气背书包的同学提起了那沉重的背包。啊!那一双手给了我们温暖的依靠!

  植树的时候,我们吃力的从小河里提出一桶沉重的水,导游叔叔那双有力的大手帮助我们提起了水桶。啊!那一双手带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时间像飞箭一样,转眼回家的时间到了。在下车的时候,郭植森同学的妈妈伸出她温暖的双手,把疲惫不堪的我们一个接一个从大巴车上扶了下来。啊!那一双手带给了我们来自家长的关爱!

  在回学校的路上,小路有些凹凸不*,让我差一点儿摔倒,奚羽同学一双稚嫩的小手及时扶住了我。啊!那一双手带给了我浓浓的友情!

  请记住春游中那一双双手,那一双双手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关怀!请记住生活中那一双双手,让我们主动伸出自己的双手把爱的能量传递下去!

  那一双手作文 5

  我的爷爷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他生着一张地道的农村“爷爷脸”,可亲切啦!他的头上有着“黑灰相间的头发稀稀疏疏的,就像一片荒的土地上长出来的几根小草一样。”

  我的爷爷有着一双巧手,他能将竹子编成椅子、篮子、笼子等等,这些东西大小各异。小的只有一个拳头般大小,而大的与只有一米长的.床差不多大小。可是爷爷的手具体是怎样的,我一直都不知道,直到那一天……

  记得有一天,我玩具的一把椅子靠背不见了,我便叫爷爷帮我做一个。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爷爷的那一双手是那么粗糙!那双灵活的双手已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手上的血管已明显的突了出来,那调皮的皱纹已悄悄地爬上了双手……

  “已经做好了。”后来我爷爷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从爷爷的那一双手中接过竹椅,这靠背做的如此精致,完全不像是这双粗糙的双手做的。我转过身跑了,因为我不想让爷爷看见我流泪了。

  我爷爷的那一双手,曾经是多么的柔软啊,就是爷爷的这一双手给大家提供了方便,我一定会永远记住这双手的!

  那一双手作文 6

  小甜甜的手

  小甜甜是个刚生下来不久的婴儿,有些娇有些雅。特别讨人喜欢,但她的那双白嫩嫩、肉嘟嘟的小手,让我最是喜欢。

  “嘘!小声点儿,宝宝在睡觉。”我抱着妹妹,对妈妈轻声说道。喔!小甜甜的手太小了,像一个未绽放的花苞,那大大的衣袖把那双小小的手都给遮住了。我慢慢伸手去握,可没能得逞,小甜甜敏捷的`缩回小手。那速度把我一惊,我连忙把手缩了回来,生怕吵醒了她。这时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嘘!小心点,小宝宝在睡觉!”后来经过我的询问,知道小甜甜胆子很小,爱哭爱闹,所以别人一碰她,她就会在第一时间反映出来。

  “乖哦,来,姑姑给你洗澡澡。”那亲切的声音唤醒了宝宝,当她睁开惺松的睡眼时,几根小指头微微颤了一下,然后小手握下了一个拳头又慢慢的松开,这时她已经躺在了洗澡盆上的太阳椅上。小甜甜心里有一丝恐惧,哇哇大哭起来,还用手使劲的拍打水面,没想到这双手虽小,但力气挺大,溅了一地水。“乖哦,来,姑姑给你洗澡澡,乖!” 那亲切的声音温暖了小甜甜的心,使她渐渐安静下来,手张开着放在太阳椅上,小手时不时还伸到水中划来划去。不一会回到了她的小床上,她的爸爸为她穿衣服,可是宝宝的小手,手舞足蹈,于是她的爸爸微笑着轻轻抓住她的手臂,为宝宝慢慢穿上睡衣,让她安然入睡。

  这双手让我变得小心翼翼,让我紧张,让我欢笑。这双手就是小甜甜蜜的手。

  那一双手作文 7

  那一双手,是做多了家务活的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了奶奶的双手。奶奶常年都在家里忙活这忙活那,我又常年在书房里忙着学*,我们爷孙俩根本就没有机会坐在一起聊聊天,更别提拉着奶奶的手做更亲密的举动了。这一次我能看见奶奶的双手,是我们学校因为疫情放长假了,我多出了很多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的时间,奶奶忙活完一项家务,坐在客厅里休息的时候,我抓着奶奶的手准备跟奶奶撒娇,不料发现抓着的奶奶的那一双手,像极了枯树叶子。

  奶奶或许也感受到了我抓住她双手的那一刻的颤动,奶奶笑呵呵地问我:“奶奶的手是不是不像是一双手?”我使劲抓着奶奶的手,没有说话。奶奶还是面带着微笑,她继续形容她自己的双手:“奶奶的手已经老得像是枯树叶子了哦!”奶奶这么说着时候准备把她的手从我手心里收回去,我又赶紧抓紧了一些说:“没事,孙儿我不介意”。

  说完之后,我和奶奶俩手握着手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我小心翼翼地问奶奶,“奶奶,我能看看您的手吗?”奶奶笑着把手抽出来给我看,说:“你看,这有什么好看的,以前奶奶的手还挺好看的,现在不好看了。”我重新抓着奶奶的手仔细看起来。的确,奶奶的手,如果没有现在上面那些复杂的纹路和丢失的水分,细细修长的,一定真的很好看。可是现在,由于做多了家务活,又因为年龄大了,身体里的水分丧失了,变得不再好看了,细细修长配上干枯二字就变成了似枯树叶子的双手了。

  “行了,不看了,奶奶我又得去做家务了。”奶奶说完起身往厨房走去,留我坐在客厅里回想奶奶的那一双手,回想奶奶这些年在家里忙活的日子。多想现在握着奶奶的手说一声:“奶奶您辛苦了。”可是奶奶忙得没有时间听这些话,我也就只能在心里感激我的奶奶了。

  那一双手作文 8

  可否还记得校园里的一双双手。

  老师的手是温暖的。老师们前一天晚上熬夜给同学们判作业,冬夜冷风呼啸,即使有暖气也掩盖不住阵阵凉意。偶尔觉得手已经冰凉,就在暖气上取暖,殊不知在干燥的天气里,老师们的手上早已出现裂纹。可老师的手再冷,在干,也觉得温暖。第二天上课时,粉笔带动着老师的手在黑板上飞舞着,那粉末真的好淘气,争先恐后的跳到老师的手上,好像他们也想感受温暖。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耀进来,抚摸着老师的手。当我们需要知识时,老师用他智慧的双手带我们走进无涯的学海;当我们需要鼓励时,老师用它爱抚的双手轻轻拍着我们的后背;当我们迷茫时,老师用他带着希望火花的双手为我们指路,照亮远方。老师的手是我们温暖的摇篮,在这里,我们一同学*,一同玩耍,一同进步。

  同学的手是友爱的。清晨伴着鸟儿动听的歌声,同学们手牵手臂挽臂走进校园,从校门口到教室前总能听见同学们互相挥手,打招呼。课堂上,当有一位同学因不会回答而尴尬时,一定会有另一位同学举起一只援助之手,帮同学解围。每次考试过后,都能看见同学们的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互相询问,互相鼓励。中午吃完饭,有些同学会帮忙把同桌的饭盒一块儿扔进饭箱。在饮水池,总能看见一位同学拿着两个杯子打水,不用说也知道那是在帮其他临时有事的同学。同学们的手是用来帮助他人的,让人感到了人们之间的友爱。

  大自然的手是真诚的。谁说校园里只有混凝土的建筑楼,你看,操场边是不是暗暗生长着一棵棵小树,砖瓦缝里是不是偶尔钻出一根根小苗,墙角处是不是有一株鲜花静静的伫立在那里,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嬉戏,天空是不是有大雁飞过,教室窗台上是不是都摆着同学们从家里拿来的盆景……夏天里是否能听见蝉鸣,操场边是否有低年级的同学拿着一根木棍逮蚂蚁,树荫下是否有同学在乘凉,教室里是否有同学在给盆景浇花,是否有同学打开窗户,接受新鲜空气的洗礼,抬头望着天空,羡慕者鸟儿的自由……大自然向所有人伸出了真诚的手,邀请人们去它那里玩一玩。

  校园里的一双双手拉在一起,我们在这些手编织的世界里快乐的生活着。

  那一双手作文 9

  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我在家对面的小路上练*骑车。突然,不知从哪里跑来一条狗,凶神恶煞般朝我狂吠。我从小就怕狗啊猫啊这类牙尖齿利的动物,吓得心“怦怦”直跳,赶紧用力蹬脚踏板。狗穷追不舍,我更加慌了,自行车一下子失去了*衡,直直地摔了下去。

  过了好久,我才回过神来,慢慢坐了起来。恶狗不知什么时候已消失了。我这才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裤子破了,左腿也擦了一块皮。我用手撑地想站起来,却动不了。

  忽然,一双厚实的手伸到我面前。“起来吧!”我愣了愣,直到那个声音又说了一次,我才借着那双手的力量站了起来。

  我抬起头,打量着面前的人。一个中年男人,黝黑的脸,眼神里满是关怀。他个儿挺高,穿着灰色的衬衫和裤子,搭一双白色运动鞋。

  注意到他也在打量着我,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笑着扶起我的自行车,靠在墙边,又走过来,拍了拍我衣服和裤子上的尘土,问:“小姑娘,学骑车啊?”

  我点了点头。他又说道:“刚刚是不是因为有条狗追你才摔的跤?”

  我又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他说:“怕什么呢?你摔倒的时候,狗也被吓跑了。要我送你回家吗?”

  我摇摇头,道:“我家就在对面。”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回家涂点红药水,别忘了。”说完他就走了。我这才想起自己忘了道谢,连忙喊道:“谢谢您!”他回头冲我一笑。

  此刻,我感到太阳不再那么火辣,阳光照在我身上暖洋洋的。

  那一双手作文 10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好心的人给予我们一些帮助,那或许是一种动作,一句话语……

  那一天阳光明媚,正如我的心情。我骑自行车去外面,打算去老同学家里问候一下他。我一边轻快地骑着车,一边在脑海里浮想这我们俩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情景。

  正当我想得愉快的时候,耳朵里忽然传入阵阵“吱吱”声,我便忧心起来,生怕在半路上车坏了或者发生了什么意外的状况。骑行的过程中,时不时就会从下面传来一阵阵“吱吱”的声音。放不下心的**脆下车检查,发现没有什么故障后,便若无其事似地又骑了起来。没过多久,一声“吱吱”声后,任凭我怎么踩都不能前行了。我下车一看,原来是车链掉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还是没有能够修好它,当我焦头烂额得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走来,我抬头一望,炯炯有神的一双大眼睛正望着我,哦,是我的同桌张前。张前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在这里?”“唉,说来话长,总之我的.车链现在掉了,你能帮我吗?”我恳求道。“那是必须的!”他连忙蹲下来肯定地回答道。

  只见他蹲下来两只手不断地在链条边弄上弄下,忙活个不停,很快原来干净的一双手变成了黑色,头上的汗也顾不上擦一擦。很快那一双手竟然将车修好了。我望着他说:“今天多亏遇见了你啊,谢谢了啊!”他站起来擦了擦手笑了一笑。

  那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可我却始终记忆犹新,那天如果没有他的及时出现和帮助,恐怕我仍无可奈何。那一双手至今我还记得,黑乎乎的。


《一双手》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一双手(精选5篇)

  一双手 1

一双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失去了一双“手”,从此我不在自信。

在繁华热闹的街上,在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我总是一个人一步一步地走,我不敢抬头---我怕,怕别人说我丑,怕别人投来奇异我目光。地是我的朋友、天空是我的朋友、花草树木也是我的朋友,他们听我倾诉,面对着我,他们不会说我丑、不会说我没用不成材。面对着他们,我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流不完的泪。而日记---记载着我的痛。

在班里我是一根枯草一片不起眼的绿叶衬托着我身边的每一朵璀璨的花,他们的光彩的总是掩盖着我,无论是相貌还是成绩我永远是枯草、绿叶,永远。

我渴望朋友一个能与我对话的朋友、一个听我倾诉的朋友、一个给我安慰的朋友、一个给我勇气的朋友、给我自信的朋友。

不知不觉那双手又回到我的身边,从此我不再自卑。

俗话说∶“自己才是自己最的敌人”也就是这个“敌人”让我无法感受到来自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友爱。

我有了真正的`朋友。地、天空、花草树木,不再听我的诉苦,而是我喜悦、我的自信、我的幸福。日记不再记载我的痛而是我的爱。

朋友告诉我拥有自信才是最美的女人、拥有知识才是最美的女人。突然我才发现原来我也是一朵花,原来我生长在花的海洋里,没有所谓的枯草,也没有绿叶。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一朵璀璨的花、自信的花、勇敢的花、幸福的花。

  一双手 2

  “人有两份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靠手和脑。”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其中的一件宝——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乐天助人的小小手,今天,有人上课没带尺子,他向我借,我就用手把心爱的尺子拿给他。下午我正玩得开心的时候,突然间,跟我玩的那位同学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我就用手把那位同学扶了起来,并把他带到医务室检查身体。晚上放学回家,我看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正过马路,这时一辆摩托车开过来了,老奶奶没看见,我就飞快的跑过去用我的小手小心地扶着老奶奶过马路,幸好我的速度快,要不然老奶奶就要被车撞倒了。

  我有一双干净的小小手,只要做完作业就马上去洗手,不让铅笔屑留在我的手上,我要时时保持手的干净,身体才会更健康。

  我有一双勤劳的小小手,吃完饭就把碗拿到厨房洗干净,一些脏的东西掉到地板上,我就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并拿扫把把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钢琴家,到那时我的小小手已经长大了,我要用我的大手弹奏优美的曲子给大家听。

  一双手 3

  存在说明我就拥有这双手,虽然晚了些我还是感觉到高兴感觉到温馨,我也愿意给他时间给他机会去用那双手来抚摸我,因为这是我一直渴望的,虽然我没有得到我感觉我以后会等到。孩子们珍惜父亲的手,爸爸们珍惜孩子珍惜家庭,虽然我的路很坎坷,但他们能存在我就感觉很高兴。

  爸爸,对不起!做为一个孩子,我不称职,我感觉对你的关心不够我冷落了你但你一直在等着我,我犯的错你不记恨我,我谢谢你。

  爸爸,对不起!我曾经一直疑惑你为什么要生我,我现在懂了!就是,谢谢你生了我。

  爸爸,对不起!这些年来我从来都没有体谅过你,我现在懂了!那个时候你还没有长大,不是你的错。

  爸爸,对不起!我真心的想说我需要你。

  爸爸,对不起!我愿意原谅你。

  爸爸,我爱你!有利也有弊,我做错了,我做对了,我失去了你,我却帮了你,爸爸我爱你。

  父亲节快乐爸爸。实物与虚拟,我想孩子给你最大的礼物就是:原谅你。

  一双手 4

一双手_500字

  在手的世界中,有灵巧的手,有勤劳的手,有懒惰的手,然而,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却是妈妈的一双手。

  记忆中妈妈的手曾经如细绸一般光洁细腻。她的手很巧,一日三餐香喷喷的饭菜,每天早上挂在阳台上的干净衣服,每天窗明几净的房间,包括我永远乱七八糟的书桌变得整齐,都是出于妈妈的一双勤劳而灵巧的手。

  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

  记得一个寒冬的夜晚,我在灯下做作业,我身上发冷,手直打颤,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轻轻地把的我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一顾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16年了,这双手为我所付出的已经无法估量。这一双手每天陪伴我往来于家与学校之间,这双手天天与我见证着日出日落,牵引着小小的我茁壮成长。

  现在,依然是这双手,每天为我操劳着一切,为我挤牙膏,倒洗脸水,热牛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的起居。

  我仔细地端祥着妈妈的手,心中顿生无限感伤,这是妈妈的`手吗?经年累月,妈妈的手已不再是当年丝绸般的光滑,她的手变粗糙了,这粗糙中控诉着这16年来我的索取,妈妈无悔的付出。这是一双让父亲放心、让孩子幸福的手,是这双手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岁月之箭飞快地从身边闪过,却忘不了在妈妈的手上刻下一道又一道的凹痕。时间带来了我的成长,更带走了妈妈的韶华。握着这一双饱经风霜,但很结实的手,我突然感觉鼻子酸酸的。我悄悄地把眼泪吞进肚子里,轻声说:妈妈,时间虽然不会倒流,但我会用我已经成熟的手,搀着你走过幸福的一生。

  一双手 5

  来来往往,几经徘徊,却始终都没有握住你的手。我想握住你的手给你最真挚的关怀。

  那含辛茹苦,日夜操劳,抚养我长大的妈妈,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劳作,看着那日渐弯曲的背影和刻着岁月的痕迹的面容,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对您说一声:“我爱你”。但因为我逐渐长大,早已没有儿时的亲昵,因自己的不善表达感情,迟迟没有说出口,我多想握住你的手,抚摸你的辛劳,我知道儿女的健康成长,是对您的慰籍。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陪你走过风风雨雨,度过最快乐和最难忘的时光。

  其实啊!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去想过握住那些无助人的手,握住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给予他们超凡脱俗的爱,让他们感到空虚无助。也会使自己感到充实。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给你我所有的爱,让你那干涸的心变得滋润起来,我多想握住你的手,一起经历人生道路上的跌宕起伏,品百味人生。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对你说从未说出口的话。因为我不知该从何说起,不知该怎么说,就让它在心里堆积,凝结成一面厚厚的墙,为自己伪装。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对你说:“我爱你,谢谢您对我的爱,谢谢您对我的付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