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1

  教师思考: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历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赞美梅花的佳作。

  《卜算子·咏梅》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一组里一篇课文。这是*词作中的精品。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气质。作品语言通俗,耐人寻味,画面感强。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水*和文学积累,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特殊身份,对学生构成了一定的吸引。

  本文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同题作品。*在创作本词时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两词在风格上对比鲜明。教材也在正文之下收录了陆游词的全文并加注了简要的说明,这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契机。

  另外《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以上的考虑,我认为:将两词对照起来,引导学生自读研讨,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设计:信息资料: 1、搜集古今诗人的咏梅作品。 2、师生查阅1961年国内社会背景的资料。 3、分别查阅关于两首作的赏析文章。

  教学要求: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认知

  1、由“你见过梅花吗?你了解梅花吗?”引入。

  2、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组织同学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诗文、图片、乐曲等)由搜集人自行介绍。(详细内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3、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二、进行新课,了解背景,理解全词。

  1、根据学生的搜集的资料,引出课题,并结合学生旧知弄清词牌、题目等。

  2、启发学生根据预*,提出问题。

  3、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读文研讨。

  三、汇报交流,明确理解,感情读背。

  1、指读课文,互相评价。 2、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收获。 3、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四、巩固练*,丰富积累。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试着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 )的梅花

  2、在搜集的资料中,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介绍给同桌,择优抄写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对照,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创设学*情境。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巧妙布疑,诱发学生思索。

  2、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二、由疑而入,自主学读,理解研读。

  1、教师介绍*写“咏梅”时的小故事,重点指出“反其意而用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把搜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文章,发给各小组,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三、交流研讨,促进理解,个性表达。

  1、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交流理解与收获,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2、学*小结。

  四、深悟情感、创意表达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均可。)

  2、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五、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释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解题。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这首词的题目。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1961年12月读了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在封建统治阶级向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的这首词用的是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是反其意而用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熟读课文,思考: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三、自学课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记号,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简单地作一下批注。)

  四、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待第二课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读一读陆游的《咏梅》词。

  3、自主探究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懂字词及重点句的含义,体会梅花的品格。

  2、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词中描绘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齐读这首词。

  二、合作探究

  1、出示学*目标。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看出来,但体会梅花的品格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讲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开着。赞颂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句,讲当山花漫山遍野盛开之时,梅花在百花丛中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从中感受作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和谦逊的品格以及宽广的革命胸怀。)

  5、激发想像,画一画。

  (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的景象画下来。)

  6、背诵这首词。

  (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总结、拓展

  1、师生小结

  *的《咏梅》一词,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进而赞颂了梅花坚强、乐观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2、读写结合。

  结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把它改写成一段话。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作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本设计将“悟词情,品画意”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

  1、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读《卜算子·咏梅》一词。

  2、讲绘画引入语文课堂,借助画画,再现梅之风姿,梅之品格。

  3、通过对比阅读,解读梅花的两种形象,诗人的两种境界。

  4、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拓展阅读**其他诗词,通过组织*诗词朗诵、演唱会,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了,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词读或背给大家听。

  二、自主阅读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咏梅词。请同学们自己反复的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三、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对*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从“飞雪”“百丈冰”等词可以读出,梅画绽放于最寒冷的时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花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四、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梅花一起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的赞颂,让我们再来听一首赞颂梅花的歌曲(播放《红梅赞》)。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放声练*朗读)。

  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激昂之情、赞叹之情递送读,教师相机引导示范。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以表扬。)

  五、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在读陆游的咏梅词,填词一首,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自信的胸怀。郭沫若在读了*的词后也和词一首,写到“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鲜明地写出了两手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与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2、再读*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之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一个题目。

  3、配乐欣赏著名画家为*的咏梅词所配的画;有感情地背诵咏梅词。

  六、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的其他诗词。

  2、用一周时间进行准备,然后组织一次*诗词朗诵、演唱会。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学*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1、3

  难点教学目的1

  课时:一课时

  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

  三、自读疏通词语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

  犹:还,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jimo):孤单冷清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零落:凋谢

  四、诵读、点播、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播分析

  (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

  百丈冰:寒;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

  讨论点播:衬托

  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

  山花烂漫(笑)——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

  (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

  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6)理解诵读

  (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无奈

  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8)理解背诵该词。

  板书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形象傲雪俊俏,积极乐观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乐观向上,充满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界气势恢弘,博大高远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9)作业:探究学*

  (10)欣赏《红梅赞》歌曲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学*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1、3

  难点教学目的1

  课时:一课时

  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

  三、自读疏通词语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

  犹:还,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jimo):孤单冷清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零落:凋谢

  四、诵读、点播、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播分析

  (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

  百丈冰:寒;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

  讨论点播:衬托

  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

  山花烂漫(笑)——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

  (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

  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6)理解诵读

  (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无奈

  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8)理解背诵该词。

  板书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形象傲雪俊俏,积极乐观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乐观向上,充满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界气势恢弘,博大高远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9)作业:探究学*

  (10)欣赏《红梅赞》歌曲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要求

  认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技能: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情感:初步感受梅花的美好品格。

  重点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难点 理解“梅花”的隐含之意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情况

  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去预*这篇课文,谁能把自己的预*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学*语文的过程,也是自己的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改造扩大、完善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不同,因而,其预*的所想获得的知识也必然有各的特点。放手让学生预*,允许学生获取各种与课文有关的知识,不做硬性规定。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特点,而且有利于加快效率,理解的时程。)

  二、激趣导入新课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因为你们都愿意做学*的小主人了。老师也想把自己的预*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可以吗?

  师范背课文。

  三、自由读课文

  1、让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要求读得正确。

  四、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划出你已理解的语句。

  2、指名读句子。

  3、激趣:这节课,教师要让位于同学,请会的小朋友讲给大家听。

  面对这些语句,你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呢?

  4、指名回答,介绍自己的方法

  (1)读(2)说(3)画

  (我们将学生的“自主”定义为一种尝试性学*,那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因为结论与过程相比应更加看重过程。将多元化、层次化的教学设计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掌有选择权,选择内容,选择学法,通过自由选择激发学生自主学*的内动力。)

  5、自由准备(也可和相同观点的小朋友讨论)

  6、大组交流

  (1)希望你不仅要读出来,还要让听的人听出来。听出来了吗?现在请听出来的小朋友向××自由提问。

  (2)请你说一说自己的作画意图。

  (3)谁能看着图画,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啊!

  (4)联系这首词的创作原因,以及作者的生*,想一想:

  这梅花仅仅是梅花吗?还隐含着什么?

  a.梅花代表英雄人物b.代表无数革命先烈

  c.代表许多有骨气,有气节的人。

  7、激情

  别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化。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有了这样的认识,有了这样的情感,同学们一定能把这首诗读得声情并茂,自己试一试。

  指名朗读

  9、指导背诵

  自己默这首诗,用什么方法都可以,看谁背得快。

  (1)检查背诵,可自荐,也可小组推荐。

  (2)背诵后还要简要地说出方法

  a.抓重点。b.回忆层次c.凭借板书d.熟读成诵

  10、配乐齐诵

  五、课后拓展

  你给自己设计什么样的作业?

  (自古以来,作业都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学生不管有无兴趣,限于教师的权威,都得去做。作为教师应该向“师道尊严”挑战。把布置作业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完后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学*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1、3

  难点教学目的1

  课时:一课时

  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

  三、自读疏通词语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

  犹:还,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jimo):孤单冷清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零落:凋谢

  四、诵读、点播、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播分析

  (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

  百丈冰:寒;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

  讨论点播:衬托

  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

  山花烂漫(笑)——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

  (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

  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6)理解诵读

  (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无奈

  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8)理解背诵该词。

  板书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形象傲雪俊俏,积极乐观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乐观向上,充满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界气势恢弘,博大高远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9)作业:探究学*

  (10)欣赏《红梅赞》歌曲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2

  教师思考:

  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她具有色、香、姿、韵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一向被视为坚贞高洁和顽强不屈的象征。*历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赞美梅花的的佳作。《卜算子咏梅》是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一组里一篇课文。这是*词作中的精品。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气质。作品语言通俗,耐人寻味,画面感强。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水*和文学积累,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特殊身份,对学生构成了一定的吸引。

  本文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同题作品。*在创作本词时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两词在风格上对比鲜明。教材也在正文之下收录了陆游词的全文并加注了简要的说明,这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契机。另外《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以上的考虑,我认为:将两词对照起来,引导学生自读研讨,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设计及说明

  信息资料

  1、搜集古今诗人的咏梅作品。

  2、师生查阅1961年国内社会背景的资料。

  3、分别查阅关于两首作的赏析文章。

  教学要求:

  1、结合搜集查阅的资料和对两首咏梅词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丰富语文积累。

  2、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并能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从梅花的高贵品质中受到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染熏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丰富认知

  1、由“你见过梅花吗?你了解梅花吗?”引入。

  2、以“多彩的梅世界”为题,组织同学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诗文、图片、乐曲等)由搜集人自行介绍。(详细内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3、在师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针对搜集信息的质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搜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倾听学生的汇报,及时地给予评价,可满足学和的成功需要。相互的交流,扩大了每个学生的信息量,促进了合作与发展。同时所搜集资料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为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作了铺垫,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积累。]

  二、进行新课,了解背景,理解全词。

  1、根据学生的搜集的资料,引出课题,并结合学生旧知弄清词牌、题目等。

  2、启发学生根据预*,提出问题。

  3、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读文研讨。

  [从学生的自主质疑中,教师可以及时获得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教学走向,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自主合作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阅读能力。]

  三、汇报交流,明确理解,感情读背。

  1、指读课文,互相评价。

  2、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收获。

  3、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四、巩固练*,丰富积累。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试着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 )的梅花

  2、在搜集的资料中,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介绍给同桌,择优抄写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对照,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回顾旧知,创设学*情境。]

  2、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巧妙布疑,诱发学生思索。]

  二、由疑而入,自主学读,理解研读。

  1、教师介绍*写“咏梅”时的小故事,重点指出“反其意而用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体现教师主导,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培养初步的作品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把搜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文章,发给各小组,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此活动有扶有放,提高并促进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问题设计适于探究,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理解培养了学生初步的阅读欣赏能力。]

  三、交流研讨,促进理解,个性表达。

  1、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交流理解与收获,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和理解是语文教学的追求。如何使学生的表达更科学、更严谨、更规范,教师引发的多形式评价和巧妙的点拨是关键。这个环节对教学的教学功底有着较高的要求。]

  2、学*小结。

  四、深悟情感、创意表达。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均可。)

  [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形成良好的学*氛围,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益。学生在创作表现中深刻地体会了词句的妙处,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2、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五、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陆游的词作来进行读背练*。]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作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本设计将“悟词情,品画意”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

  1、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读《卜算子·咏梅》一词。

  2、讲绘画引入语文课堂,借助画画,再现梅之风姿,梅之品格。

  3、通过对比阅读,解读梅花的两种形象,诗人的两种境界。

  4、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拓展阅读**其他诗词,通过组织*诗词朗诵、演唱会,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了,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词读或背给大家听。

  二、自主阅读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咏梅词。请同学们自己反复的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三、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对*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从“飞雪”“百丈冰”等词可以读出,梅画绽放于最寒冷的时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花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四、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梅花一起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的赞颂,让我们再来听一首赞颂梅花的歌曲(播放《红梅赞》)。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放声练*朗读)。

  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激昂之情、赞叹之情递送读,教师相机引导示范。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以表扬。)

  五、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在读陆游的咏梅词,填词一首,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自信的胸怀。郭沫若在读了*的词后也和词一首,写到“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鲜明地写出了两手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与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2、再读*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之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一个题目。

  3、配乐欣赏著名画家为*的咏梅词所配的画;有感情地背诵咏梅词。

  六、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的其他诗词。

  2、用一周时间进行准备,然后组织一次*诗词朗诵、演唱会。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卜算子》原文赏析 (菁华3篇)

《卜算子》原文赏析1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翻译: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

  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

  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

  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

  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

  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卜算子》原文赏析篇一: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食人语”。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卜算子》原文赏析2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词中所写的孤鸿,正是他自己的写照。这首咏物词句句写雁,但同时又象征着某种高洁的人格。上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树顶,滴漏声断了,显得一片寂静。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下片接着写鸿雁。在江边沙洲,鸿雁刚刚睡去,却又惊醒,回头看看,并没有别的大雁来伴,它满怀幽怨,但无人能理解。为什么睡下了又常常惊醒呢?并不是什么声响动静,而是心里不宁静。它渴望理解,不希望孤独。但它因为不拣高枝,不愿栖息在梧桐上,只能孤独地、高傲地在冰冷寂寞的沙洲上过夜。本词托鸿以见人,自标清高,寄意深远,风格清奇冷隽。

《卜算子》原文赏析3

  原文:

  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

  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

  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译文

  朦胧的烟雨笼罩着池塘,天青色的横塘水吴澈见底。是谁用并州这把锋利的剪刀,剪来了吴淞半江水?

  倚着几案,只见到露出额头的纶巾,细葛布像风一样柔软。不见隐于柴桑的避俗老人,我的心思和他一样飘渺高远。

  一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幂(mì):覆盖,笼罩。

  横塘:泛指池塘。

  绀(gàn)色: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并州:古九州之一,宋代为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

  隐几(jī):即靠着几案。

  岸:露出额头的戴头巾法。

  乌巾:黑头巾,隐者的.服饰。

  细葛(gé):指用较细的葛布制作的衣服。

  柴桑避俗翁:指陶渊明。陶渊明为柴桑人,故云。

  赏析:

  这首词化用前人诗意或全用成句,是典型人江西诗派词风。首句“烟雨幂横塘”,句法全袭杜甫的“烟雨封巫峡”(《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三十韵》);三、四两句完全化用杜甫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下片首句“隐几岸乌巾”,可以从杜诗中找到痕迹:杜诗《小寒食舟中作》云:“隐几萧条戴鹖冠”。《北邻》诗云:“白帻岸江皋”。《南邻》诗云:“锦里先生乌角巾”。乌巾、白帻,都是头巾,岸,露额也。至于“细葛含风软”,则全用杜诗《端午日赐衣》成句。

  下片一、二句,描写的是隐者的服饰和神态。不论是用词,还是意境,都是从杜诗演化来的。下片三、四句,“避俗翁”,指陶渊明,陶为柴桑人,故云。杜甫就明明说过“陶潜避俗翁”(《遣兴五首》其三)。“孤云”,出自陶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咏贫士七首》其一)。杜诗亦云:“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西阁二首》其一)。杜诗《幽人》又云:“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孤云,隐士之喻也。幽人,亦隐士也。陶诗“孤云”喻贫士,贫士亦隐者也。常建《宿王昌龄隐居》诗说得最清楚:“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心共孤云远”,“共”字好,“远”字用得更好,物我一体,把隐者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此词上片写景,描画出了隐者所处的环境。烟雨空濛,水色天青,横塘潋滟,吴江潺湲,风景如画,使人心静神远,几欲忘却浊世尘寰。下片写人,乌巾葛衣,俨若神仙,心逐孤云,隐自恬淡。山水寄幽情,此之谓真隐士也,境是仙境,人是高士,境界和谐完美,难怪前人评曰,“标致隽永,全无香泽,可称逸调。”(《词统》卷四)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卜算子咏梅》教案 (菁华3篇)

《卜算子咏梅》教案1

  设计意图

  本设计将“悟词情,品画意”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

  1、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读《卜算子?咏梅》一词。

  2、将绘画引入语文课堂,借助画面,再现梅之风姿,梅之品格。

  3、通过对比阅读,解读梅花的两种形象,诗人的两种境界。

  4、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拓展阅读**其他诗词,通过组织*诗词朗诵、演唱会,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了,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词读或背给大家听。

  二、自主阅读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咏梅词。请同学们自己反复地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三、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对*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从“飞雪”“百丈冰”等词可以读出,梅花绽放于最寒冷的时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花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

  2、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梅花以其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的赞颂,让我们再来听一首赞颂梅花的歌曲(播放《红梅赞》)。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放声练*朗读)。

  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激昂之情、赞叹之情地诵读,教师相机引导示范。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以表扬。)

  五、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职位。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风雨交加的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正是陆游受打击后心境的写照。)

  **在读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自信的胸怀。郭沫若在读了*的词后也和词一首,写道“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鲜明地写出了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与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2、再读*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一个题目(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独放、寒梅斗雪、一枝独秀)。

  3、配乐欣赏画家为*的咏梅词所配的画;有感情地背诵咏梅词。

  六、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的其他诗词。

  2、用一周时间进行准备,然后组织一次*诗词朗诵、演唱会。

《卜算子咏梅》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⒈让学生了解两首词的主要内容。

  ⒉能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情感态度:

  ⒈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⒉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过程方法: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和陆游在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词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比阅读,体会*和陆游在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写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板书)

  介绍*创作词的背景

  1961年12月,*在广州主持*中央会议。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势力也十分猖獗,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咏:这里有赞美的意思。

  〖揭示课题,很干脆。解题也利落。“咏”,是古诗词的一种题材,不都是赞美的意思。〗

  二、读一读

  1、初读感知:

  (1)读着这首词,你有什么感觉?你感到是振奋激动,还是哀愁无奈?从词中你听到是哀叹还是笑声?你从中看到的生机热烈,还是衰败冷清?(要求用这样的句式回答:“读着这首词,我感觉到……我仿佛看到……我仿佛听到……”)

  (2)齐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2、精读感悟

  (1)再读词文,理解下面的内容。

  问题:①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1、2两句词的意思。

  明确:严寒的冬天,漫天飞雪。但是,在*的眼里,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什么意思?“花枝俏”,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后,板书:“花枝俏”。“俏”,是什么意思?梅花开得怎么样?请你用恰当的词语,形容梅花的“俏丽”。

  ③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开放。但是等到山花烂漫的春天来了,她却怎么样了?想象“山花烂漫”的情景。梅花在“丛中笑”,又是怎样的情景?梅花笑了,为什么?

  明确并板书: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

  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

  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

  3、赏析方法归纳

  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曲曼妙的音乐,值得我们细细去品评,细细去欣赏,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台,让大家七嘴八舌评诗词,可以从个别的字上,也可以从某个句子上,也可以从整首词上去赏析。

  三、学*词的内容

  1、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信请看这一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读着这句话,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提示:冰天雪地、悬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风阵阵、大雪纷飞,梅花傲霜斗雪,绽放枝头……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如她是怎么向人们报告的呢?春天终于来了,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提示:百花盛开、异彩纷呈、满山遍野、万紫千红

  3、这时梅花的心情怎样?这是一种怎样的笑?

  提示:她和百花在一起,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

  四、比一比,想一想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介绍陆游的背景: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那在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打击,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

  2、请大家想一想,陆游词中所写的梅花是怎么样的?

  明确:“独自愁”“香如故”

  3、引导比较。想一想,*在词中所赞美的“梅花”与陆游词中的“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明确:在陆游的词中,梅花在“独自愁”“香如故”,而*词中是“花技俏”。

  4、同学们,*是在读了陆游的词,才写“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在自己词的前面,有一句说明的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要求:学生说说“反其意”的意思。

  〖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后,再讨论“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归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5、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陆词很悲伤、压抑,而毛词却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不必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五、小结:

  *和陆游写的词,都是“咏梅”。但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也不一样。可知,不同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的追求,愿梅花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开放。让我们在这段激昂欢快的乐曲声中再次朗读毛词《卜算子·咏梅》。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

  七、板书设计:

  百丈冰——花枝俏——坚强、勇敢

  毛词不争春——只报春——无私、高尚乐观、积极

  山花开——丛中笑——豪迈、谦虚

  陆词“独自愁”悲伤、压抑

  “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词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中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过程

  1、导入:花中四君子

  2、欣赏感受梅花的精神气韵

  4、分析题目,深入题意

  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歌颂梅花的高洁品质

  5、朗读欣赏

  6、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结果被黜免,回乡闲居至死。

  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有一万多首。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陆游的一生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一十二岁便能撰写诗文,最擅长写七律,被称之为奇才。他的一生坎坷不断,刚出生不久,金兵入侵汴京沦陷,幼小的陆游便随家人颠沛流离,21岁奉母命休爱妻(唐婉),2年后再娶王氏为妻,曾先后几次被朝廷削职罢官。陆游的一生坎坷不*,本是一位爱国的忠心之士却不得重用,因他一再强调抗金的主张,时常受到朝中反派官员的不满和排挤,当他六十五岁再次被罢官后便回到了老家山阴(今浙江绍兴)终老。

  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因此为统治集团中求和派所压制。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他一生中的三件后悔之事

  郁闷,老婆被老娘赶走了

  倒霉,仕途被秦桧给毁了

  可叹,儿子成了一方恶霸

  7、学生自由朗读

  8、试译全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

  9、文本研读

  (1)意象感受愁情

  (2)自由朗读,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的孤独寂寞。

  怎样理解“无主”这两个字?

  “无主”二字,既点出这株梅并非养尊处优的官梅,也非占尽风流的园梅,而是野生之梅,根本没有什么主人对之护持与青睐。又突出了它独立荒野,孤芳高洁的品格。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愁”字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独自”是上句“无主”的演变和强化“更著风和雨”这句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凄惨阴沉的画面。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10、合作探究。

  (1)、词中的“梅”、“群芳”的形象各自隐喻什么?联系本词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梅:饱经忧患的词人。

  群芳:当权的投降派。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词又是如何这种手法,用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自己情操的?

  答:1、“梅”实际是他人格的化身。驿外断桥,黄昏风雨,正象征着他一生艰难的'政治处境和他所遭受的严酷政治打击;

  2、争春无意,妒任群芳,正写照了他不屑媚俗邀宠、有别于一般官僚政客们的傲岸性格;

  3、成泥作尘,香犹如故,正突现出他即便粉身碎骨也还是要坚持爱国理想、民族气节、君子操守的顽强意志。

  (3)、词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梅花的?作简要分析。

  ①拟人。“寂寞”,表现梅的寂寞开放,孑然一身、孤苦无依、无人陪护、无人理会、无人欣赏。梅花与诗人的心境融合无间,灵犀相通。“愁”,是上句“寂寞”的承接和深化。在如此衰败肃杀、寒气袭人的暗淡黄昏,这枝独自开放的梅花怎能不愁情满怀。下片的“争”、“妒”大大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完全赋予了人是思想情感,显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写花写人,浑然一体,水到渠成、天衣无缝。而“苦”和“一任”更强化了品质的深度,增强了感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②反衬(衬托)。“零落成泥碾作尘”极写梅花寂寞野处、黄昏独愁、风雨交侵、群芳嫉妒深重困境下的悲怆命运——落地陨灭。同时也为下句作最鲜明的反衬和强有力的蓄势,将全词推向最高处。“只有香如故”,是梅花的庄严宣告:我的形体虽然消失,但我的清香——我的精神、我的品格、我的灵魂,丝毫未泯,依然如故。这宣言是梅花心中的最强音,也充分体现了词人坚贞不屈、爱国不渝的崇高气节,咏物咏怀,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4)、有人认为陆游的咏梅词充满了消极悲观、孤芳自赏的情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11、小结

  这是一首咏物词。表面看,这首词歌咏的是梅花,实际上,它是通过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和比拟手法,用梅花来表现词人自己的坚贞品质和高尚情操。

  作者以爱国获罪,在漫长的一生之中屡遭打击。但他矢志不移,始终坚持抗金报国的远大理想,表现出一种崇高民族气节。这首词就是诗人这一节操的形象化的反映。

  12、比较阅读

  卜算子咏梅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1)梅花的形象不同

  陆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象征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不同

  陆游:低沉孤高。

  *: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13、拓展:你还读过哪些咏梅的诗,喜欢哪一首或哪一句?为什么?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合集5篇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默写。

  2.了解词大意,感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和谦逊的作风。

  3.渗透我校植物园中的景物.谈谈你要歌咏其中的那一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

  难点:联系校园景物谈体会。

  教学准备:

  参观植物园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指名试背《咏梅》一词

  2.背诵其中你喜欢的诗句

  二.深入理解课文

  1.熟读全词.

  2.指名读.

  3.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说说你还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相机兰拔,使学生对***的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飞雪”“百丈冰”:梅花绽放于最寒冷的季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梅的谦逊作风。

  (3)“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梅在丛中无比欣慰的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三.感情朗读课文.

  1.梅花的其乐观精神、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的赞扬。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

  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

  四.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2.再读***的词,对比感悟原词中梅花的品格。

  五.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的其他诗词。

  2.参观我校植物园中的景物,学*《咏梅》中的写法,选择某一种植物直抒胸臆,表达你的情感,练笔或写短诗。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2

  教学目的:

  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学*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1、3

  难点教学目的1

  课时:一课时

  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

  三、自读疏通词语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

  犹:还,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jimo):孤单冷清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零落:凋谢

  四、诵读、点播、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播分析

  (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

  百丈冰:寒;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

  讨论点播:衬托

  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

  山花烂漫(笑)——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

  (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

  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6)理解诵读

  (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无奈

  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8)理解背诵该词。

  板书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形象傲雪俊俏,积极乐观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乐观向上,充满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界气势恢弘,博大高远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9)作业:探究学*

  (10)欣赏《红梅赞》歌曲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

  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学*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1、3

  难点教学目的1

  课时:一课时

  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

  三、自读疏通词语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题目咏:用诗词叙述

  犹:还,仍然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jimo):孤单冷清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零落:凋谢

  四、诵读、点播、赏析

  1、请学生试读,略评

  2、点播分析

  (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

  百丈冰:寒;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

  讨论点播:衬托

  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

  山花烂漫(笑)——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

  (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

  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6)理解诵读

  (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无奈

  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

  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8)理解背诵该词。

  板书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形象傲雪俊俏,积极乐观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乐观向上,充满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界气势恢弘,博大高远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9)作业:探究学*

  (10)欣赏《红梅赞》歌曲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词的大意,感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作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本设计将“悟词情,品画意”作为研读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思想。

  1、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读《卜算子·咏梅》一词。

  2、讲绘画引入语文课堂,借助画画,再现梅之风姿,梅之品格。

  3、通过对比阅读,解读梅花的两种形象,诗人的两种境界。

  4、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拓展阅读*****其他诗词,通过组织***诗词朗诵、演唱会,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诵导入

  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了,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词读或背给大家听。

  二、自主阅读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咏梅词。请同学们自己反复的读读课文,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三、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教师相机点拨,使学生对***词中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从“飞雪”“百丈冰”等词可以读出,梅画绽放于最寒冷的时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梅花却不畏严寒,一花独放。

  2、“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

  3、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无比欣慰地飘落丛中,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

  四、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梅花一起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的赞颂,让我们再来听一首赞颂梅花的歌曲(播放《红梅赞》)。

  2、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放声练*朗读)。

  3、边读边想象画面,有感情地读。(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激昂之情、赞叹之情递送读,教师相机引导示范。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以表扬。)

  五、对比阅读,感悟诗人的情感

  1、阅读陆游咏梅词,简介创作背景。

  *****在读陆游的咏梅词,填词一首,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自信的胸怀。郭沫若在读了***的词后也和词一首,写到“曩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鲜明地写出了两手词中梅花的不同形象与两位诗人的不同心境。

  2、再读***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之俏”的景象,试着画一画,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一个题目。

  3、配乐欣赏著名画家为***的咏梅词所配的画;有感情地背诵咏梅词。

  六、拓展阅读

  1、课外阅读*****的其他诗词。

  2、用一周时间进行准备,然后组织一次***诗词朗诵、演唱会。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释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解题。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这首词的题目。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1961年12月读了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在封建统治阶级向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的这首词用的是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是反其意而用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熟读课文,思考: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三、自学课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记号,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简单地作一下批注。)

  四、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待第二课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读一读陆游的《咏梅》词。

  3、自主探究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懂字词及重点句的含义,体会梅花的品格。

  2、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词中描绘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齐读这首词。

  二、合作探究

  1、出示学*目标。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看出来,但体会梅花的品格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讲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开着。赞颂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句,讲当山花漫山遍野盛开之时,梅花在百花丛中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从中感受作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和谦逊的品格以及宽广的革命胸怀。)

  5、激发想像,画一画。

  (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的景象画下来。)

  6、背诵这首词。

  (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总结、拓展

  1、师生小结

  ***的《咏梅》一词,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进而赞颂了梅花坚强、乐观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2、读写结合。

  结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把它改写成一段话。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