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1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再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下面学*首位不能整除及商末尾有o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出示买铅笔的场景图,接着提出了两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解决第一个问题,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解决第二个问题,共同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接着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并重点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以进一步明确算理。教材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使学生逐步掌握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片段:

  两人一共买了46枝铅笔,*均每人买多少枝?

  1、教学口算方法:

  指名列式:462

  师:结果是多少呢?借助小棒分一分

  生独立操作,指名交流分的过程及结果:

  (1)每人先分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

  (2)402=20(枝)

  62=3(枝)

  20+3=26(枝)

  2、教学用竖式计算:

  生独立自学书本上竖式的书写方法:

  小组讨论: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应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3.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初学容易出现商的书写位置的错误,它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通过复*,为学生学*新知识做好了准备。课一开始,我进行了口算和笔算练*,为本节课的学*做好了铺垫。

  (2)注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先估算后尝试计算,然后交流,层层推进。

  (3)竖式计算教学在加强算理教学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

  不过,虽然本节课显得朴实、扎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复*笔算和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后,没有让学生总结一下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避免不应犯的错误。

  (2)在探究算理时,由于我引导不到位,如果学生说18表示180时,我及时引导表示18个什么,就不用费那么多时间学生却说不出了,这样就有了练*的时间,不至于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造成这节课的不完整了。

  (3)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时,我由于心急,没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思考空间,而是打断了学生找下一位学生回答。这样可能会打击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今后,在备课时要找准每堂课要求掌握的基本点,围绕基本点备足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某一环节出问题而影响整体计划,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情况。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以及除法的验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做一个简单的复*,以及对除法的验算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为本节课的新知识的学*做好准备。

  新知识的探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出:一共有52个羽毛球,*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效数学信息的能力。在同学们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会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小组交流,汇报所列出的算。同学们成功的列出了除法算式,这道除法算式该如何计算呢?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分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后,这道算式你会笔算吗?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参与到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去,对同学们的笔算的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强调:首位余下1个十,接下去该如何计算呢,启发学生思考,说出计算方法,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竖式的书写要给学生讲清楚如何规范书写,相同的数位要对齐,通过提问:如何检验刚才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引导学生要进行验算。

  通过验算来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4

  上星期老师和领导们听了我的公开课,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说不紧张是假的,特别是上课时间晚了*10分钟让我心里很没底,生怕讲不完整节课比较赶进度,所以很多准备的东西比如引入国学经典、板书的完整、班币的奖励都实施的不是很到位。上周末我们数学组进行了评课,老师们都对我的公开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听取其他老师公开课的优点和不足,使我更加了解自己课堂上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注意点,针对这次公开课,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我公开课的课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不能除尽)笔算及验算”,首先课题太长,数学强调的是语言简练,老师们给我提的意见是可以只写重点,因为这一单元前面已经学过一个信息窗,课题可以改成“十位不能除尽的笔算及验算”;老师新授完以后可以让学生再复述一遍,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巩固练*这部分要训练好,不求多,但是练的每个题都要讲的扎实明白;其次,校长提到在让孩子们口算之前可以先给孩子们一点时间浏览题目,心算一下,这样孩子们心理有所准备,课堂效率高;再次,板书问题,一定要完整,单位、作答要板书上,不能只写答后面省略,在课堂上讲到验算时我没有给学生们强调一定要写上“验算”两个字,所以孩子们爬黑板验算时没有写上这两个字,教的时候就要教正确,讲明白,语言要规范;前面讲的内容要为后面的总结做铺垫,总结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总结,讲完后再系统的总结一下,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另外,校长提到的找信息提问题时,板书的信息要分类整理好,画线和角时必须用教具画好,课堂活动用卡片、木棒等教学时先让学生明确总数是多少,尽量用PPT中的.教具,如果用别的替换,要说清楚教具代表的是什么......这些都为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细节问题,把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5

  开始备课时,我觉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学生应不是太难。但从学生的学*情况来看,学生学得确实很吃力,做题时耗时费力,为此教学进度不得不放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让我满意,面对学生的练*、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没有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通过实践与反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时,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图,引出“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这一问题后,先让学生试着用图示的`方式给树分捆(每捆10棵),然后*均分开,这样学就知道了答案是21棵。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42÷2,并进行估算42÷2≈20,再利用竖式进行准确地计算,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并正确计算,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有一部分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时用两道练*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巩固,导致学生在竖式计算时屡屡出错。

  三是课后练*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此时我应该抓住学生的好胜心,采用小组竞赛、个别表扬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有待于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

  重难点:

  这一节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以及笔算得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研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这种特殊情况,这一内容也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终结内容。只有学*了这部分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为今后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以及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上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策略: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到果品加工厂采访的情景,通过与工人叔叔的对话了解果汁、果脯、葡萄酒的生产情况,呈现出数学信息,提出四个相应的数学问题。第一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果汁多少瓶?学*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说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在这一位上商0;第二个问题:*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是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有0的除法,说明在除的过程中,遇到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这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写0,这个0起这占位的作用,不能不写;第三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学*商末尾有的除法;第四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学*商末尾有0并且有余数的除法。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知道商是107后,再列竖式计算。笔算时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根据学生笔算的情况,把正确的和错误的、竖式简便的和不简便的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计算时,学生出现了不会算或商错位等情况,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怎么办?让学生明白用0补位的道理。让学生比较竖式的两种写法的异同,从中选择较为简便的写法。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类似,204÷2十位上的0除以2怎么算?在这里我让学生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0除以2,为什么要在商的十位上写0的道理?在解决第三个问题与第四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商是多少,因为学生已有计算商中间是0的除法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说一说商的末尾为什么要添0。

  在做练*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计算416÷4时,最高位上的4除以4,商1,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够商1,有的学生就在个位上直接商4,于是商变成了两位数14。416÷4当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够商1时,应该商0,有的学生也会忘记写!

  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加强学生估算的方法,在做一道题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再对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在竖式计算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降低错误率;在解决问题时,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检测评价:

  在之后的课堂练*中,我要求学生采用先估算再计算的方法完成*题。从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

  ②数位没有对齐;

  ③还有少部分出现移两位下来的;

  ④余数大于除数的。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我想:一方面要进行错因剖析和改错练*,另一方面要在说算理中让学生真正明确笔算除法的步骤。

  问题建议:

  今天,教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先估算后尝试计算,然后交流算法。课堂上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做题,课堂气氛也较好。但是当到了练*环节时,问题就出现了。有的学生出现商的位置写错,有的学生对于算理还没有理解透,也有的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不懂的变通,练*反馈出来的结果很差。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2

  林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计算课,计算课学生常常认为枯燥乏味,但听了林老师的这节课,使我改变了看法,计算课也可以如此精彩。

  一、复*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这节课是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为基础,一上课林老师就设计了一个复*环节,先是口算,再是笔算,借助有效地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因为这是本节课新知的起点,也是学生思维的动点。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教学时,林老师结合教材创设的“大情境”,把我们烟台的果蔬会融在情境中,漂亮的图片展示,立即吸引住孩子的眼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计算的方法,体验计算在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

  三、重视引导学生对新知的自主建构。

  当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后,林老师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让一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质疑,在质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过程充分暴露,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从而让学生明白算理。紧接着的课件展示,形象直观,让学生对算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不仅明白了怎样算,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这次听课和教研室王主任和各校老师的评课,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算理和算法的有机结合。

  1、引导研究,理解算理

  学生只有理解了计算的道理,才能“创造”出计算的方法,才能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所以计算教学必须从算理开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计算的道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帮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领悟计算的道理。

  2、及时练*,巩固内化

  通过计算研究,学生虽然理解了算理,但是此时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算理还要经过实际计算才能得到检验和巩固,此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练*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练*中才能把算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所以在学生初步理解了算理后,应当及时组织学生练*,使学生在练*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在练*中牢固掌握算理,为后面的抽象、概括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应用算理,进行创造。

  算理是计算的思维本质,如果都这样思考着算理进行计算,不但思维强度太大,而且计算的速度很慢算。为了提高计算的速度,使计算更方便、快捷,就必须寻找到计算的普遍规律,抽象、概括出计算法则。计算法则是算理的外在表达形式,是避开了复杂思维过程的程式化的操作步骤,它使计算变得简便易行,它不但提高了计算的速度,还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当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算理之后,应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反思,启发学生再思考。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3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课是学生第二次学*除法知识。学生已经学过表内除法,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依据教材意图,本课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从“表内除法”到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突破,以便学生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经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更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在动手实际动手操作中体会,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结合操作思考: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3、竖式中的4、12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4、12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发挥板演的作用,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先列出算式,再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而此时的操作,学生更多的是注重算式的结果,很难为计算建立形象支撑。为此,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笔算,出现多种结果,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获得结果,满足学生急需知道算式结果的心理需求,然后引导学生产生为什么十位上的数要和个位的数合起来接着除的疑问。带着疑问让学生动手操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支撑。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学生思维以形象性为主。在教学中,单靠老师的言语讲解有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操作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操作”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操作”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操作”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操作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都参加到学*活动中来,在操作中,在学*回答中,让学生获得结果,获得成功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由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2

  这个单元教学了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经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4、12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

  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12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缺点:

  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单元有两次比较。

  其一: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

  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板演的作用,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3

  重难点:

  这一节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以及笔算得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研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这种特殊情况,这一内容也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终结内容。只有学*了这部分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为今后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以及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上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策略: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到果品加工厂采访的情景,通过与工人叔叔的对话了解果汁、果脯、葡萄酒的生产情况,呈现出数学信息,提出四个相应的数学问题。第一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果汁多少瓶?学*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说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在这一位上商0;第二个问题:*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是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有0的除法,说明在除的过程中,遇到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这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写0,这个0起这占位的作用,不能不写;第三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学*商末尾有的除法;第四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学*商末尾有0并且有余数的除法。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知道商是107后,再列竖式计算。笔算时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根据学生笔算的情况,把正确的和错误的、竖式简便的和不简便的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计算时,学生出现了不会算或商错位等情况,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怎么办?让学生明白用0补位的道理。让学生比较竖式的两种写法的'异同,从中选择较为简便的写法。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类似,204÷2十位上的0除以2怎么算?在这里我让学生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0除以2,为什么要在商的十位上写0的道理?在解决第三个问题与第四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商是多少,因为学生已有计算商中间是0的除法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说一说商的末尾为什么要添0。

  在做练*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计算416÷4时,最高位上的4除以4,商1,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够商1,有的学生就在个位上直接商4,于是商变成了两位数14。416÷4当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够商1时,应该商0,有的学生也会忘记写!

  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加强学生估算的方法,在做一道题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再对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在竖式计算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降低错误率;在解决问题时,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检测评价:

  在之后的课堂练*中,我要求学生采用先估算再计算的方法完成*题。从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

  ②数位没有对齐;

  ③还有少部分出现移两位下来的;

  ④余数大于除数的。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我想:一方面要进行错因剖析和改错练*,另一方面要在说算理中让学生真正明确笔算除法的步骤。

  问题建议:

  今天,教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先估算后尝试计算,然后交流算法。课堂上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做题,课堂气氛也较好。但是当到了练*环节时,问题就出现了。有的学生出现商的位置写错,有的学生对于算理还没有理解透,也有的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不懂的变通,练*反馈出来的结果很差。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五)份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1

  优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3、18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3、18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缺点: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

  本节课有两次比较。其一: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扮演的作用,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初学容易出现商的书写位置的错误,它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通过复*,为学生学*新知识做好了准备。课一开始,我进行了口算和笔算练*,为本节课的学*做好了铺垫。

  (2)注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先估算后尝试计算,然后交流,层层推进。

  (3)竖式计算教学在加强算理教学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

  不过,虽然本节课显得朴实、扎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复*笔算和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后,没有让学生总结一下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避免不应犯的错误。

  (2)在探究算理时,由于我引导不到位,如果学生说18表示180时,我及时引导表示18个什么,就不用费那么多时间学生却说不出了,这样就有了练*的时间,不至于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造成这节课的不完整了。

  (3)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时,我由于心急,没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思考空间,而是打断了学生找下一位学生回答。这样可能会打击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今后,在备课时要找准每堂课要求掌握的基本点,围绕基本点备足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某一环节出问题而影响整体计划,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情况。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3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课是学生第二次学*除法知识。学生已经学过表内除法,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依据教材意图,本课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从“表内除法”到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突破,以便学生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经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更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在动手实际动手操作中体会,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结合操作思考: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3、竖式中的4、12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4、12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发挥板演的作用,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4

  这个单元教学了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经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

  (3)竖式中的4、12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

  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12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缺点:

  缺乏新旧知识点的对比,本单元有两次比较。其一: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板演的作用,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5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课是学生第二次学*除法知识。学生已经学过表内除法,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依据教材意图,本课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从“表内除法”到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突破,以便学生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经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更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在动手实际动手操作中体会,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结合操作思考: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3、竖式中的4、12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4、12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发挥板演的作用,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4)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1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果园图入手,创设聪聪明明到果园摘果子,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讨论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也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十数”。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养”。

  课堂上,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是我所想到的,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我想孩子们有好的发言和*惯,应该是离不开在*时的教学中,老师们一点点对他们的一些在*惯上、思维上和知识上的点滴渗透,也为今天的精彩做好了铺垫。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强,思维那么活跃。看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孩子们施展他们才能的机会。同时,我们老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从而提高我们为学生服务的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做好学生的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对新课改理论的学*、实践,、反思,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工作。并且要把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能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总评: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简单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并解决问题,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学数学”的思想。

  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学*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采取合作摆小棒——展示摆法——整理算法——归纳算法的教学层次,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摆、想、说、议、听的活动中,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使抽象的算理直观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初步理解。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将学生的自主学*,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不足: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各环节结构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在提问题过程中,就用时过多,也体现了年轻教师在大舞台上紧张。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关注的不够全面,鼓励性的语言欠缺。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2

  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动的情境中提出来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兴趣。同时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欲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当小老师找同伴列式解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时,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重视了知识的迁移。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因此我以复*,通过选用有针对性的口答计算的方式进行导入,第1题中的口算是学*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3、重视操作,数学学*在学生的操作中体现。小学数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任务更多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很多的过程与方法就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再通过练*、比较,进行算法的最优化。我尽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交流。学生通过同桌边操作边交流想出了计算“24+9”的多种算法,对于学生自己想出的各种算法,我都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在新授之后把24+5、24+6、24+9三题的算法比一比,突出本课的重点。

  4、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强优化算法的意识。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3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加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这部分知识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因此在教学预设时,我特别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引导探索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二、动手操作,引导合作探究

  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理解算理。教学这部分内容,我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与交流,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总结。整节课的设计,我认为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

  三、投其所好,精心设计练*

  计算是枯燥的,如果课后的练*只是一味的计算,一年级的小学很容易疲劳,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的,为了再次激起学生的学*兴趣,课后练*时,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精心设计了“夺智慧星”和“摘苹果”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这样不仅体现了练*的层次性,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不知道不觉中完成了大量的口算练*,还使学生乐学,愿学。

  但是,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课堂驾驭能力不高,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总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情境中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5)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先列出算式,再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而此时的操作,学生更多的是注重算式的结果,很难为计算建立形象支撑。为此,教学时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笔算,出现多种结果,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获得结果,满足学生急需知道算式结果的心理需求,然后引导学生产生为什么十位上的数要和个位的数合起来接着除的疑问。带着疑问让学生动手操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支撑。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学生思维以形象性为主。在教学中,单靠老师的言语讲解有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操作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操作”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操作”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操作”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操作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都参加到学*活动中来,在操作中,在学*回答中,让学生获得结果,获得成功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由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2

  开始备课时,我觉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学生应不是太难。但从学生的学*情况来看,学生学得确实很吃力,做题时耗时费力,为此教学进度不得不放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让我满意,面对学生的练*、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没有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通过实践与反思,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时,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图,引出“三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这一问题后,先让学生试着用图示的方式给树分捆(每捆10棵),然后*均分开,这样学就知道了答案是21棵。接着让学生列出算式42÷2,并进行估算42÷2≈20,再利用竖式进行准确地计算,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并正确计算,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有一部分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时用两道练*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巩固,导致学生在竖式计算时屡屡出错。

  三是课后练*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此时我应该抓住学生的好胜心,采用小组竞赛、个别表扬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有待于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3

  重难点:

  这一节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以及笔算得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研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这种特殊情况,这一内容也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终结内容。只有学*了这部分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为今后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打好基础,以及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在教学上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开展教学工作。

  教学策略: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位小记者到果品加工厂采访的情景,通过与工人叔叔的对话了解果汁、果脯、葡萄酒的生产情况,呈现出数学信息,提出四个相应的数学问题。第一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果汁多少瓶?学*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说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在这一位上商0;第二个问题:*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是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也有0的除法,说明在除的过程中,遇到被除数哪一位上的数是0且前面没有余数时,这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写0,这个0起这占位的作用,不能不写;第三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学*商末尾有的除法;第四个问题:*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学*商末尾有0并且有余数的除法。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知道商是107后,再列竖式计算。笔算时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根据学生笔算的情况,把正确的和错误的、竖式简便的和不简便的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计算时,学生出现了不会算或商错位等情况,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怎么办?让学生明白用0补位的道理。让学生比较竖式的两种写法的'异同,从中选择较为简便的写法。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类似,204÷2十位上的0除以2怎么算?在这里我让学生们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0除以2,为什么要在商的十位上写0的道理?在解决第三个问题与第四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商是多少,因为学生已有计算商中间是0的除法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说一说商的末尾为什么要添0。

  在做练*时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计算416÷4时,最高位上的4除以4,商1,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够商1,有的学生就在个位上直接商4,于是商变成了两位数14。416÷4当被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够商1时,应该商0,有的学生也会忘记写!

  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加强学生估算的方法,在做一道题之前,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再对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在竖式计算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降低错误率;在解决问题时,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检测评价:

  在之后的课堂练*中,我要求学生采用先估算再计算的方法完成*题。从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

  ②数位没有对齐;

  ③还有少部分出现移两位下来的;

  ④余数大于除数的。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我想:一方面要进行错因剖析和改错练*,另一方面要在说算理中让学生真正明确笔算除法的步骤。

  问题建议:

  今天,教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先估算后尝试计算,然后交流算法。课堂上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做题,课堂气氛也较好。但是当到了练*环节时,问题就出现了。有的学生出现商的位置写错,有的学生对于算理还没有理解透,也有的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不懂的变通,练*反馈出来的结果很差。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6)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菁选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页例1、“试一试”和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以及第43页练*十第4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新知识的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类比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老师组织了同学们去踏青,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第40页情境图)

  教师:请观察教科书第40页的插图,从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适当梳理。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来解决。

  今天我们先来解决买西红柿的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点评: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创设现实情境,自然引出本单元及本课时的学*内容。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请观察教科书第41页例1的情境图。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20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

  问题(2):24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

  (3)怎么列式解决呢?

  (4)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呢?

  2.探索算法利用问题(1)进行算法探索。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算出结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小棒,动手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2)引导学生根据分小棒的过程和结果,说说口算方法。

  ①2个十除以2,等于1个十。

  ②因为10×2=20,所以20÷2=10。

  3.理解算理

  (1)利用问题(1)讲解算理。学生用20根小棒代替20元钱,两根两根地分,能够*均分成10份,即是20元,每2元分成一份,能*均分成10份。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将例1的问题(1)补充完整。

  (1)完成“试一试”中“60÷2”和“70÷7”。

  (2)小组交流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观察几个算式,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都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请学生读出问题(2)并列出算式。

  (2)利用学过的计算方法或借助小棒,试着算出结果。

  (3)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后,全班汇报。

  ①把24分成20和4;20÷2=10,4÷2=2,10+2=12。

  ②因为12×2=24,所以24÷2=12。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将例1的问题(2)补充完整。

  (1)完成“试一试”中“26÷2”。

  (2)小组交流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点评:该例题的设计一方面延续了前例题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突出了利用已学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来学*一般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练*

  1.教科书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

  采取先师生对口令、再同桌对口令的方式进行。

  小组交流:说说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题目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科书第43页练*十第4题

  (1)要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讨论。

  (2)比较每组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点评:让学生在对口令的游戏活动中及时巩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练*过程中,通过交流活动,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梳理。]

  四、反思评价

  教师: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点评:通过对本课时的学*进行总结,既可强化本课时所学重点知识,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惯。]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科书第42页练*十第1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利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分发运动会器材,52个(5个10只筒装和2个单只)羽毛球,*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学生列式:52÷2。

  复*提问:应用最*所学的什么知识?能否解决?

  分析算式52÷2,引导学生发现和之前遇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区别,即出现了余数。

  顺势引出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讲解新知

  根据问题特点,师生借鉴之前学*经验提出利用小棒探究或解释计算过程。教师明确:1筒羽毛球为1捆小棒,1只羽毛球为1根小棒。

  组织小组活动,尝试表示将52只羽毛球*均分成2份。

  小组代表反馈,教师引导辅以学生阐释,展示将剩余1捆拆开与2根合为12根再*均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剩余1捆”、“2根”、“12根”、“*均分”等在除法算式中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并让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竖式计算。

  学生展示结果,教师追问:与之前遇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何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时,将余数与个位加在一起再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进行验算。

  (三)课堂练*

  想想做做:(1)78÷3(2)70÷5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要点及验算方法。

  课后作业:想想做做剩余题目,尝试先估算,再计算。

  四、板书设计

  (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和估算能力。

  3、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的学**惯。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四、教学难点:

  首位除时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30÷3=80÷4=18÷3=

  16÷4=48÷6=24÷6=

  81÷9=18÷9=20÷6=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二)讲授新课

  把42个羽毛球*均分给两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谁能分一分。找同学出来分一分,其他同学看一看。

  (先分给每班2筒,是20个,余下2个,每班再分得1个。每班共分到21个。)

  学生在练*本独立列式计算。

  同桌的小朋友交流如下问题:

  你在计算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

  指名一人板演。

  指名学生说说笔算过程。

  教师边说边演示:如果再添一筒羽毛球,也就是5筒羽毛球和两个羽毛球。

  出示:教材例5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52个羽毛球,*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三)重难点精讲

  列式:52÷2=()

  尝试列竖式计算:

  让学生观察、试除,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将注意的重点集中到首位不能整除上。5除以2不能正好除完,还有余数,怎么办?

  引导: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谁能分一分?

  结合学生回答,借助小棒演示算理。学生分的时候,先分每份2个十,剩下的1个十没法分怎么办?重点说清要把余下的1捆拆开,和2根合起来再分。即:每份先分得2个十,余下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再分,每份6个。

  根据刚才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么写呢?谁来说一说,按照刚才摆的过程,先算哪一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十位上的板书。)

  追问: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怎么除?(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完成剩下的板书,其余学生完成书上第56页的填空。写成除法算式如下:

  用彩笔把竖式中的关键标出。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是怎样除的?

  检验:这题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查?

  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

  比一比52÷2和复*题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55÷3=找学生板演

  其余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

  重点追问:十位除后余2表示什么意思?十位上剩下2以后是怎样除的?(用彩笔把竖式中的关键标出)。

  有余数的除法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该怎样处理?

  (四)归纳小结: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五)随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96÷860÷474÷266÷5

  3、想想做做第3题

  48÷4=64÷2=

  48÷3=64÷4=

  75÷3=96÷6=

  77÷3=99÷6=

  4、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商是几十多,再用竖式计算。

  64÷585÷395÷491÷2

  5、想想做做第5题

  6、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七、作业布置:

  54÷2=78÷5=68÷4=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2,3题以及练*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通过尝试练*,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学*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概括、操作、合作等能力。

  3.在学*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与他人合作的价值,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具:每小组准备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小组合作,分一分

  以4人小组为单位,拿出20个小圆片。

  提问:将20个小圆片*均分,可以怎样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有序思考、及时记录。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①20÷2=10(个)②20÷2=10(份)

  ③20÷4=5(个)④20÷4=5(份)

  ⑤20÷5=4(个)⑥20÷5=4(份)

  ……

  3.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每7个分1份,又怎样分呢?

  [点评:学生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掌握除法的意义,同时又为新授知识作铺垫。教师通过深层次的提问,自然过渡到新课,同时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每7个分1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小组合作分小圆片,教师巡视。

  当学生提出不能分完时。提问:看看能分成几份,还剩几个?

  学生继续操作。

  2.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回答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小圆片的过程:把20个圆片,每7个分成1份,可以分成2份,还剩6个。

  教师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教师正确引导后板书:

  20÷7=2(份)……6(个)

  强调:在商后面打6个圆点写出的数,就表示是余数。

  3.读算式

  “20÷7=2(份)……6(个)”读作20除以7等于2份余6个。

  4.归纳小结,揭示课题

  像这样“*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5.及时巩固练*

  完成课堂活动第1,2,3题。

  提问:你准备怎样分图中的糖葫芦?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分?

  交流后可以得出:

  ①可以在图上圈一圈、连一连或划竖线来分。

  ②也可以用小圆片代替糖葫芦来分。

  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再填空。

  学生完成后用实物投影的展示进行评价。

  [点评:通过提问交流,学生知道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多样性,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

  过渡:学*了有余数的除法,你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二)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题图,分析题意

  提问: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交流后得出:一共有57个羽毛球,每6个装1筒,可以装几筒,还剩几个?

  2.探索算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合作交流的*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竖式除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和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学*除法的竖式计算,是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试图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东西的过程,从中体会竖式的计算方法。学好这节课,为后面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课件展示(课件内容)

  (两只小猴在树上荡秋千,不小心把树上的桃子碰落了许多,桃子纷纷落下,在树下玩耍的两只猴子看到从树上落下来的桃子非常高兴,他们数了数正好48个,两只猴子比比划划好象在说什么,一会儿,一只小猴子说:这些桃子都是我的。另一只猴子说:这些桃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分桃要公*。聪明的同学看了上面的动画你怎样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呢,并且使两只猴子都满意)

  (评析:课件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

  师:看了上面的动画,你想说什么呢?

  生1、要让两只猴子都满意,那必须*均分桃子。

  生2、要让两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一样多,两只猴子才没有意见。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48个桃子要*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呢?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

  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

  (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的一堆一堆的,有的在练*本上计算,有的……)分完后小组交流分的方法,然后汇报。

  师:同学们怎么分的呢?哪个组来说一说分的过程。

  生1:我们组用圆片当桃子,10个圆片一堆,每只猴子分到两堆,又分到4个,就是24个。

  生2:我们组是用口算,先算40÷2=20,再算8÷2=4,20+4=24,

  所以48÷2=24。

  生3: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哪个组还用竖式计算的'呢(好几个组的同学举手,指两名学生板演)

  生1:生2:

  √482√

  师:(指着第一个同学的算式)你是怎么分的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生1:因为40÷2=20,把2写在十位上,8÷2=4,把4写在个位上,2×24=48,所以48÷2=

  生2:我们组的分法与他们一样,只是竖式不一样。

  师:肯定这两位同学做法是对的,表扬他们大胆尝试的做法,为了能清楚地看出分的步骤,这道题的竖式可以这样列:

  √

  (评析:把分桃子的过程与竖式除法的书写格式巧妙地联系起来,加强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二、情境延伸:自主探索

  由情境提出问题

  师:两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个桃子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美餐一顿,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生(齐声回答)它也想参加分桃子。

  师:有48个桃子,*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怎样列式呢?

  生“48÷

  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边分边思考,把48个桃子*均分给3只小猴子,应该先怎么分,再怎么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开始动手分,有的摆圆片,有的列竖式,有的……)

  师:分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把10个圆纸片分成一堆,分了4堆,还余8个,3只小猴子每只1堆,还剩一堆零8个,也就是18个,剩下的18个,每只小猴再分到6个,6+10=16,所以48所以48÷

  生2:我用的是竖式。

  师:那就上来板演吧!

  生2:

  √

  (1).质疑

  生:我也会用竖式,但我不明白怎么把算式和分法联系起来;

  (2).释疑

  师:谁来解释一下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48个圆片,10个一堆,分4堆还余8个,每只猴子分到1堆。在竖式中,也就是先除十位上的4,4除以3商1,把1写在十位上,1×3=3,把3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3=1,把个位上的落下来,再分剩下的1堆零8个,也就是18个,18÷3=6每人又分到6个,把6写在个位上所以48÷3=16,18—18=0,表示分完了。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个同学说的。怎么样。

  生1:很棒,他说的步骤很清楚,我听明白了。

  生2:我原来只会用竖式,现在能将分法和算式联系起来了。

  师:的确,这位同学很棒,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像他们一样勇敢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师:自己看着除法竖式想一想,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出: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情境再现,巩固强化

  只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们,给它们带来了一组练*题,做对了就拿着桃子回家去,否则就留下桃子,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子吗?(愿意)

  出示55页练一练第一题(小猴回家)

  先估计,再计算

  √636√844√4486√

  学生独立做,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板演,重点指导竖式的写法。(四个成绩中游以下的学生)

  师:这四名同学都做对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让小猴子非常满意,他们拿着分得的桃子高高兴回家了。

  评析:前后照应,教师的评价,使同学们非常自豪,对自己充满信心。

  四、实际应用,拓展思维

  出示:大青蛙说:我4天大约吃60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5天大约吃70只害虫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大青蛙*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生2:小青蛙*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生3:哪只青蛙每天吃的害虫多?(教师板书)

  ……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解答。

  展示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但竖式除法学得不错,并且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学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我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生2:我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生3: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积极主动,收获很大,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全课以小猴分桃为线索,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置于充满童趣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圆片演示紧密结合起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新知识的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类比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老师组织了同学们去踏青,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第40页情境图)

  教师:请观察教科书第40页的插图,从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适当梳理。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来解决。

  今天我们先来解决买西红柿的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点评: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创设现实情境,自然引出本单元及本课时的学*内容。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请观察教科书第41页例1的情境图。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20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

  问题(2):24元可以买多少千克西红柿?

  (3)怎么列式解决呢?

  (4)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呢?

  2.探索算法利用问题(1)进行算法探索。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算出结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小棒,动手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2)引导学生根据分小棒的过程和结果,说说口算方法。

  ①2个十除以2,等于1个十。

  ②因为10×2=20,所以20÷2=10。

  3.理解算理

  (1)利用问题(1)讲解算理。学生用20根小棒代替20元钱,两根两根地分,能够*均分成10份,即是20元,每2元分成一份,能*均分成10份。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将例1的`问题(1)补充完整。

  (1)完成“试一试”中“60÷2”和“70÷7”。

  (2)小组交流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观察几个算式,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都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请学生读出问题(2)并列出算式。

  (2)利用学过的计算方法或借助小棒,试着算出结果。

  (3)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后,全班汇报。

  ①把24分成20和4;20÷2=10,4÷2=2,10+2=12。

  ②因为12×2=24,所以24÷2=12。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将例1的问题(2)补充完整。

  (1)完成“试一试”中“26÷2”。

  (2)小组交流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点评:该例题的设计一方面延续了前例题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突出了利用已学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来学*一般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练*

  1.教科书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

  采取先师生对口令、再同桌对口令的方式进行。

  小组交流:说说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题目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科书第43页练*十第4题

  (1)要求: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讨论。

  (2)比较每组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点评:让学生在对口令的游戏活动中及时巩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练*过程中,通过交流活动,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梳理。]

  四、反思评价

  教师: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点评:通过对本课时的学*进行总结,既可强化本课时所学重点知识,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惯。]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科书第42页练*十第1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恩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流程

  一、解决被除数首位除完有余数的问题

  1、出示50÷2=,用小棒分

  2、让学生上来动手操作分,先把5捆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捆小棒,但是还余下一捆小棒,重点讨论这1捆小棒怎么办?

  3、得到:把整捆的小棒分成单根的`,把10根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是5根,合起来是25

  4、总结,被除数的首位除不尽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处理的?化整为零继续分。

  二、出示例题

  1、看图,在图上看见哪些信息?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52÷2=

  3、谁能说说用小棒该怎样分?“先把5个十*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再化整为零,和2合起来继续除,把12个一*均分成2份,每份是6,是26”

  4、重点训练“合起来继续除”

  5、教学生书写的格式,教师板书,指导算法。强调十位上余下1怎么办?接着用几除以除数?边讲边写。

  6、学生自己在书上把剩下的式子写完,之后并且验算一下。

  三、笔算针对练*

  1、完成第一题的四道题,一个组完成一题;

  2、学生上黑板板演,并且全班讲解,纠错;

  3、统计学生做对的人数,给予表扬。

  四、对比练*

  1、呈现48÷4和48÷3,让学生先计算,再比较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出一个被除数的首位能整除,一个被除数的首位不能整除;

  2、呈现75÷3和77÷3,让学生先计算,再比较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出一个没有余数,一个有余数。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第四题,学生自己观察,看图;

  2、学生叙述,在图上看见哪些信息?几位学生把图上的信息说完

  3、学生自己完成后讲评。60÷4、60÷5

  4、出示第五题,看图,在图上有哪些信息?(语言:xx的单价)

  5、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6、有选择的计算,不支持过于简单的问题。

  六、估算教学

  1、出示题目,并且让学生去估计;

  2、说清楚估计的方法,学生自己说;

  3、引导学生总结:只需要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以除数就行了‘

  4、语言:一十多、二十多、三十多......

  七、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

  2、课堂作业补p6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8

  计划总结

  写作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设计 热 【字体:小大】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 资料

  生:口答算式 18÷2=9

  师:你是怎样想的?(乘法口决)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出示竖式,复*除法竖式的格式,提问竖式各部分的名称)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除法。(板书课题)这边也有小同学在买铅笔,他们买了多少枝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评:复*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口算乘除法、数的组成填空、简单应用题等题型,复*了学生的用口决试商和除法竖式的结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师: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生:口答图意,说出图中出现的条件和问题。

  师:求*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铅笔,你会列式吗?

  生:40÷2

  师:这道除法算式该怎么算呢?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同座位的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

  生: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师:指名口答算式结果40÷2=(20),并用你的小棒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40÷2是把4个十*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二十。

  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生:上面是几除以一个数,下面是几十除以一个数。

  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师:口算几十除以一个数,可以怎么算呢?

  生1: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十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

  生2: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十。

  [评:通过把40枝铅笔*均分的操作活动和“想想做做”的练*拓展,学生获得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为下面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打下铺垫。]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师: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

  生:求*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

  师:要求*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口答师板书除法算式:46÷2

  师:猜一猜46÷2商是几十多?

  生:二十多。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

  生:四个人一组活动,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吗?

  生1:可以先把四十枝小棒*均分,一人分得二十枝;再把余下的六支*均分,一人是三支。最后合起来每人分得23支。

  生2: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支。

  ……

  师:同学们,如果就看46÷2这个算式,我们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么算呢?

  生:我们可以先算40除以2等于20,再算6除以2等于3,最后把20和3合起来等于23。46除以2等于23。

  指名反复说。

  过渡: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你知道吗?

  师:各小组讨论“竖式该怎样写”,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指名回答。

  生:先算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

  师:2写在商的什么位置?

  生: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对齐写2。

  师: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全班回答。

  生1:我们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的,所以应该写在4的上面。

  生2:我们先用得是40除以2,得到的应该是20,所以2应该写在十位。

  生3:被除数的4在十位上,它表示的是四个十,这里的4除以2表示的是4个10除以2,结果是2个10。所以2应该写在十位上。

  ……

  师板书讲解:商完2后,下面算2乘2得4,4减4得0。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设计相关内容:重点与难点的说明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搭配中的.学问《吨的认识》(课标版,2篇)第一单元除法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实录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口算除法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师:算到这儿算完了吗?

  生:没有,个位上的6还没算呢。

  师: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整数首位的0是没有意义的,可以省略不写。为了计算准确,我们把除数个位上的6拉下来放在横线下面除,6÷2会算吗?谁来接着算下去。

  生:上台板演。

  师小结:我们再回顾46÷2笔算过程,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商写在哪里?

  [评:这一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的操作,使学生明确算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笔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格式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适当讲解是必要的。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已能计算和部分算出来,既体现了学生和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师:指名板演前两题,学生齐练。

  生:独立练*。

  师:谁能说说第一题96÷3的你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说运算顺序)

  生:先用十位上的9除以3,商3,写在商的十位上;商完3后,下面算3乘3得9,9减9得0,0省略不写;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6除以3,商2,写在商的个位上。商完2后,再算3乘2得6,6减6得0。

  全班校正。

  师:谁能说说第一题95÷3的你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说运算顺序)

  生:先用十位上的9除以3,商3,写在商的十位上;商完3后,下面算3乘3得9,9减9得0,0省略不写;把个位上的5移下来。(师打断)

  师:5除以3,商……(问全班)

  生齐答:商1余2。

  生接着口答竖式计算。

  师板书校正,并讲解:这是有余数的除法了,除到竖式的末尾还是0吗,有余的除法,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除数要比余数大)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生:口答图意,说出图中出现的条件和问题。

  师:谁能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生:独立完成。

  师:指名汇报。班内交流校正。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生:口答图意,说出图中出现的条件和问题。

  师:想一想,我们怎么比较哪种树苗贵一些呢?

  生1:杨树苗4棵48元,松树苗比它少一棵,3棵就63元,比它还贵了好多,当然是松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生2:杨树苗每棵的价钱用48÷4等于12元,松树苗每棵的价钱是63÷3等于21元。通过计算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松树苗比杨树苗贵。

  ……

  [评:练*题的设计能围绕本课教学的重点,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注重让学生自己民现、比较笔算中的不同之处,突出强调有余数的情况,能及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爱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算除法竖式要注意些什么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首位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5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1.复*旧知

  新学期开学了,三年级一班分了有48个人,*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人?

  指生列算式。

  指生说计算过程。(引出首位能整除)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十位除得的商写在十位上,个位除得的商写在个位上。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没有其他情况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合作探究

  1.出示例5示例图

  ⑴学生独立看图审题,

  师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分条件和问题来回答.

  师问: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

  2.操作探究

  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

  52个羽毛球*均分成2份,怎样分呢?每份得多少?请大家先自己独立分一分,然后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分法)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1.展示小棒分。(学生边操作演示边叙述分的过程)。

  2.展示笔算。

  展示时适当问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应先算哪一位?十位上余下的1表示什么?接下来怎样除?

  (指名板演,校对)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验算。

  2.想想做做1。

  11.png12.png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484÷3

  比较一下,上面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4.比较小结:

  以上题为例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当十位除完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摆摆、说说、算算学会了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要求学生估算出这些提的商是几十多,并说出理由。再用竖式计算。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1)示图,提问: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能提几个?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4)分组计算所得到的算式

  (5)校对,订正。

  六、作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题以及练*十二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自制帖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惯要吃什么?(月饼)

  (1)如果有8个月饼,*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个?学生口答后,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8÷4=2(个)]

  (2)如果现在有80个月饼,*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同时黑板上出示例1情境图。

  [点评:以学生已有的认知为起点,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让学生产生疑惑,由此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学*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提问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学生回答后板书:80÷4.讨论探索算法怎样计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2.学生汇报后整理:

  ①看图分一分,就能得出20个。

  ②80就是8个十,用8个十除以4等于2个十,就是20。

  ③因为20×4=80所以80÷4=20。

  3.计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后,把例1补充完整。

  板书:80÷4=20(个)

  答:每个小组分20个。

  4.及时练*

  60÷3=50÷5=80÷2=90÷9=

  5.巩固练*

  (1)完成练*十二第1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订正。提问:观察比较每一个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后得出:都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2)考考你的同桌,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每人出一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然后再同桌交换计算。学生完成后,师进行评价。

  (二)教学例2

  1.分析题意黑板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后得出:有36个月饼,*均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月饼?

  2.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36÷3。

  3.探索算法提问:试试看,你能计算出36÷3的得数是多少吗?

  (1)小组讨论,探索计算方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讨论结果:

  ①看图分一分。先分整盒的月饼,每组1盒(10个),再分单个的`月饼,每组2个。两次合起来每组一共分得12个。

  ②竖式计算。抽生板书:结合黑板演示分月饼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分3盒月饼,就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30)去除以3商是10(1个10),就在商的十位上写“1”(表示1个10)。30减30得0,这里不需要写出来。再分剩下的6个月饼,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去除以3商2,写在商的个位上(表示2个1)。6减6得0,表示全部分完。

  [点评:教师结合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4.阅读例2,完成例2的填空同时抽生补充板书:得数、单位和答语。

  5.及时巩固练*竖式计算(出示)24÷2=48÷4=69÷3=86÷2=独立完成并指明黑板展示,进行集体订正。提问:观察每题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提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三、提高练*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

  要求:先独立计算,再小组讨论。提问:比较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1)你在这节课里,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点评:学生在及时巩固的练*后,教师用两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概括,这样既揭示了课题,又整理了知识要点,充分培养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学**惯。]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首位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5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1.复*旧知

  新学期开学了,三年级一班分了有48个人,*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人?

  指生列算式。

  指生说计算过程。(引出首位能整除)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十位除得的商写在十位上,个位除得的商写在个位上。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没有其他情况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合作探究

  1.出示例5示例图

  ⑴学生独立看图审题,

  师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分条件和问题来回答.

  师问: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

  2.操作探究

  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

  52个羽毛球*均分成2份,怎样分呢?每份得多少?请大家先自己独立分一分,然后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分法)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1.展示小棒分。(学生边操作演示边叙述分的过程)。

  2.展示笔算。

  展示时适当问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应先算哪一位?十位上余下的1表示什么?接下来怎样除?

  (指名板演,校对)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验算。

  2.想想做做。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484÷3

  比较一下,上面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4.比较小结:

  以上题为例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当十位除完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摆摆、说说、算算学会了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要求学生估算出这些提的商是几十多,并说出理由。再用竖式计算。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1)示图,提问: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能提几个?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4)分组计算所得到的算式

  (5)校对,订正。

  六、作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时十位上余数的处理。

  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在现实的情景中开发学生的潜力。

  2、主动探索,积极动手,合作交流中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步骤

  一、复*

  铺垫

  1、用竖式计算:

  42÷2=

  反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注意什么问题?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学生在练*本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讨论列式:52÷2=

  2、操作探究:

  (1)提问:如果我们用小棒代替羽球,应该先摆多少根小棒?

  (2)同桌讨论交流分的方法

  把52根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呢?

  (每班先分2捆,是20根,余下的每班再分和6根,每班分到26根(个)

  (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分的方法。

  3、教学笔算:

  (1)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么样呢?

  (板书:252)

  (2)十位上有余数怎么办呢?接下去该怎样算?

  交流后在书上完成坚式计算

  (3)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计算的?

  (4)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5)比一比,522和复*题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练一练: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两题反馈的提问: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

  学生看情境图,说出题意、并列式

  生摆出5捆带2根的小棒

  动手操作,交流分的方法

  学生复述分的方法

  学生说十位上的计算方法

  互相说一说十位上有余数了,怎么办,在书上计算

  指名复述

  生验算

  生互相说一说

  向全班汇报交流的结果

  2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在书上完成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去要怎样算?

  (2)独立完成后两题,同桌校对。

  学生练*,集体订正。

  三、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3题:

  分组练*,每组同学做两题,反馈: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4、5题:

  我们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

  3、想想做做第6题:

  通过以上一些题目的计算,你能不能不笔算,估算下面这些题的商是几十多?

  学生说说自己在比较中发现了什么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交流

  说是怎么样的

  四、全课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在摆摆、说说算,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小组里交流、汇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7)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进位的与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相同。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后,应用这一已有知识探索出进位的口算方法对学生而言已不再是难事。我认为在新课的展开时,应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口算的方法。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一些学生已经能用在脑子中列竖式的方法来口算,一些学生能用前一节所学的方法即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时,可把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分别乘一位数,再把乘得的积加起来。应该说,除个别学生外,其他学生都掌握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但是在课堂上,我没有反思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错,一些学生当然是因为粗心做错,而有些学生对于算理还是有些模糊。在全班反馈中我没有抓住学生的错误进一步反问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只是一味地让别的同学来帮助他正确解决。然后在课后单独辅导过程中也没有进一步询问其错误的原因。

  我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记得有个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往往不是笔直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把学生的错误“隐藏”起来使教学显得一帆风顺、严丝合缝,这样的课未必是好课。“剥夺学生犯错的权力就等于限制他们自由选择的意愿”。所以,数学教学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权利,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锤炼自我,培养他们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进而形成良好的学*品格。

  所以,我想,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的同时,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原有的错误为什么是错的,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分析错误使全班学生都能关注这种错误,从而真正理解算理。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2

  1、教材中选用大象运木头,猴子摘桃,这些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课堂中,没有像一般公开课改情境,还是应用这两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刚才的教学促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

  2、在学生的交流中,我一直引导学生对同伴的方法进行理解,让大家欣赏不同算法的精彩,达到思维的相互沟通和方法的相互融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优化,在此基础上作出选择和自我调整,使学生的建构活动富有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尊重不放纵、自主不自由。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叶澜教授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刚才教学中,既追求解决方法的多样化,也重视方法之间的沟通和优化。教学优化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使其将自己的算法与别人的算法作比较,并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需要,从而捂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在教学3×20后,很多小朋友认为用3×2=6,推出3×20=60最简单,但有一个女孩认为用20+20+20=60简单。这时,我还是尊重这位同学的相法,没有强调让她和其他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在算8×20时,我再问她:“现在你认为哪种方法简单?”她通过再次比较,因为8个20相加太复杂,所以认为由8×2=16推出8×20=160最简单。

  因为学生的个人差异,解决同样的问题又想出了不一样的方法,接着带领学生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法,这一点十分必要,也就是优化过程。学生思维开放以后,必要的选择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态度。这一态度也要从低年级培养。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3

  本课是初次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进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有不同的算法。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在学生自己探索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乘法的笔算方法。结合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天听了束双文老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1.复*铺垫与情境创设

  数学的来源,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新课前的复*准备,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课作出铺垫或分散难点。教学中这个环节,创设情境,通过复*数的组成,唤醒并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思维细胞,为新知学*作好准备。

  2. 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

  在学*不进位的口算时,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和汇报,展示学生自己探索的口算方法,允许学生有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再结合例题计算20×8,让学生说思考方法。

  3.估算与精确计算

  在练*巩固环节中,通过商场里购物的情境,请小朋友帮老师估算一下带的钱够不够、大概要带几十元等问题,发展学生估算的能力。最后通过自由选择几个同样的玩具算算要多少钱进行精确计算。

  4. 体现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通过让学生说,交流想法,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商榷之处

  1.重点不够突出,层次不够清晰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因此在出示14×2的竖式计算时应该重点强调:“先用2乘个位上的4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个十写在十位上。”而不是在验算的过程中强调。

  在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指向不明,应该先让小朋友来说20×3是怎么想的,再说3×20也可以怎么想。而不是教学中两个一起看,层次显得不分明。

  2.对教材把握还需加强

  对教材的理解,每一环节所要达到的目标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加强。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4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是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口诀,能口算表内乘法,能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提供了两个例题,例1中3头大象运木材,每头运20根,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个20是多少,并引起学生对乘法的回忆。在列出算式203以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或是把3个20连加得到60,或是从6堆直观判断一共运了60根,也会有学生通过2个十乘3得6个十来计算,或从23=6类推出203=60。教材预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说出一共运了60根,但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是怎样算的。所以,组织学生交流算法,一方面使学生仔细地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另一方面使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后两种算法。因为后两种思考对继续学*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影响很大。

  解决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估计学生能列出320或203这样的乘法算式,得出3个20,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203等于60,怎么算呢?(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口算方法。)

  生1:23=6,203=60。

  生2:可能会用数的方法:10、20、30、40、50、60,或20、40、60这样直接数。

  生3:20+20+20=60。

  生4:106=60。

  重点关注第一种算法,师:23=6,为什么203=60呢?

  师:这里的2表示什么?(2个十)

  师:2个十乘3得?(6个十)

  师:6个十就是?所以只要在6后面加个0。

  指名说,全班说: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

  看着算式说说数量关系: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乘3头大象,等于3头大象一共运了60根木头。

  师:那,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呢?(打开书,做试一试)

  学生从多种算法中选用比较好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试一试208的积超过100,如果仍然进行同数连加或从一共几堆想一共几根会很麻烦,如果想2个十乘8或从28=16类推就很方便,这是教材为学生主动优化算法创造的一次机会。第71页想想做做第1题设计了三组口算题,每组的上面一题是表内乘法,下面一题是相应的几十乘一位数。比较同组两题间的联系,从上面一题类推出下面一题的得数,是教材又一次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算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教学也充分利用直观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第70页例题特意把两只猴各有的14个桃分装在两个篮子里,其中一篮放10个,另一篮放4个,而且2个放10个桃的篮子上下对齐,放4个桃的篮子也同样摆放。这样,学生很容易看出两只猴一共有多少个桃,也容易理出自己的思路。例题分三步教学:第一步是看图说得数、理思路。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思考:先算2个10是20,再算2个4是8,然后把20和8合起来是28。教材重视整理、交流思路,为继续教学竖式计算做准备。第二步是建立竖式的模型。把思考的步骤与过程用竖式的形式呈现。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笔算方法,而且经历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不是机械地接受竖式,而是有意义地建构。教师在这里的任务不是展示和讲解竖式,而是和学生共同建构竖式,明晰竖式中每一步的计算内容。第三步是简化、优化竖式,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这是在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计算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先算4乘2得8以后,再把10乘2得20的2写在十位上,既表示它是20,又同时完成了20加8得28这步计算,使竖式计算既快又方便。不能让学生误解为这又是一种竖式,要充分体会是已有模型的进一步简化、优化。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师:2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乘法算式怎样列?

  生:142或214。(板书)

  师:142谁会算?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生1: 14+14=28。

  生2: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3:数出来的,右边一共是8个,左边一共是20个,合起来是28个。

  教师重点引导第2种方法:2乘4,算的是哪边的桃子?

  2乘10,算的是那边的?然后把20和8加起来。

  师:这种口算方法,还能写成竖式。

  师板书:142,2对齐谁?为什么?接下来先算2乘4得八(8对齐哪一位?),2乘10等于20(2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它们加起来等于28。

  师:这样的竖式有点麻烦,还可以写的更简便。

  齐说计算过程: 142先算2乘4得八,8对齐个位,再算2乘10等于20,2对齐十位,合起来是28。

  第71页试一试让学生计算321,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写竖式的时候,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就能应用例题里*得的算理和算法。教材还告诉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是因为学生尚未认识乘法交换律,也不会计算321这样的竖式。让学生再乘一遍,再次体会乘的过程,初步学会竖式的写法、乘的顺序以及积的定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5

  本课是初次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进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可以有不同的算法。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在学生自己探索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乘法的`笔算方法。结合计算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天听了束双文老师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

  1.复*铺垫与情境创设

  数学的来源,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新课前的复*准备,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课作出铺垫或分散难点。教学中这个环节,创设情境,通过复*数的组成,唤醒并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思维细胞,为新知学*作好准备。

  2. 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

  在学*不进位的口算时,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和汇报,展示学生自己探索的口算方法,允许学生有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再结合例题计算20×8,让学生说思考方法。

  3.估算与精确计算

  在练*巩固环节中,通过商场里购物的情境,请小朋友帮老师估算一下带的钱够不够、大概要带几十元等问题,发展学生估算的能力。最后通过自由选择几个同样的玩具算算要多少钱进行精确计算。

  4. 体现学生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通过让学生说,交流想法,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商榷之处

  1.重点不够突出,层次不够清晰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因此在出示14×2的竖式计算时应该重点强调:“先用2乘个位上的4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个十写在十位上。”而不是在验算的过程中强调。

  在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指向不明,应该先让小朋友来说20×3是怎么想的,再说3×20也可以怎么想。而不是教学中两个一起看,层次显得不分明。

  2.对教材把握还需加强

  对教材的理解,每一环节所要达到的目标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加强。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6

  关于余剑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一课,我先后听三次。应该说每次都给我留下新的思考,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本节课是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教学内容是学生第二次接触乘法。关于计算课的教学,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算理及算法,一般是按部就班教学,但余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颇有新意,不仅保证内容充实,也保证了学生学*的深度。下面就余老师教学设计的特殊之处及细节处理上的一些改动,谈一谈我的感受和思考:

  一、说是复*,实则铺垫,巧无声息,层层推进。

  在教学复*阶段,余老师无论是试教还是正式上课安排了复*旧知的环节,这个环节实则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的。我个人认为这很有必要,且很有特色,思考到位。这部分教学设计,对学生建立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一新概念的认识有很大帮助,借助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的乘法的意义和表内乘除法,这就可以通过复*再现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几个十是多少的相关旧知的过程,帮助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来认识掌握新的知识,这样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让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前后联系,为学*今天的知识降低难度。

  试教口算:2×43×31×540+40

  正式口算:3×42×56×250+5030+30+3020+20+20+20

  这是余老师先后教学的一次比较成功的改进。经过改进的复*题,目的性更明确,增加了几个几十连加的口算环节,这就更加贴*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学生对这部分复*知识的反馈来应对主题内容教学很有帮助,应该说这样的设计对学*本课知识,学生掌握本课知识很关键。

  二、情境引导,突出重点,体验探索,算法优化。

  计算教学一个难点就在于计算的'枯燥性。学生在学*计算时总是以想当然的态度面对,从而导致学*过程不严谨,思维不紧密,计算错误层出不穷。而本节课的教学,余老师充分结合应用题教学的经验,在问题情境方面下了一点功夫,通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产生计算需求;再通过问题推进,使学生产生计算兴趣。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过硬的计算技能,并且是自主投入,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也从一定程度上陪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例如:创设了大象运木头,猴子摘桃等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会计算。产生于现实需要的问题就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了计算的必要性。大象运木头的主题设计过程由三只大象到五只,再到八只,问题层层推进,学生的计算需求也再逐步提高。

  但计算教学并非创设了问题情境就结束的,余老师在解决问题后巧妙的转入到计算教学过程。运用探索算法的过程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使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以前未曾遭遇过的新问题,认识未曾接触过的新知识,掌握未曾运用过的新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探索算法首先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还源于对算法探索、算法多样化、算法优化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时,在出示了主题图后,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余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集中精力放在计算方法上,余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索方法,通过与学生交流,得到三种方法:20+20+20=60;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2×3=6,20×3=60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余老师都表示肯定,但却不停留在算法的多样化的程度,而是让学生自己比较,筛选出简便的方法,从而使算法优化,而这些也都是学生自己思考得来的。再进行一些这样的练*,使学生掌握优化的算法。

  像这样的计算教学过程不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还结合知识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探索后列举学生一系列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这样的过程实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差异教学思想。再者通过引导让学生优化算法,从而巩固算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7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一堂计算教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口算进行导入,最后出示一道进位口算,以此设疑。学生通过用以前学过的.口算的方法说一说计算过程,再通过摆小棒的方式一起来探究进位的过程,因为之前已经学*过加减法竖式的书写,所以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将竖式写到演草本上。在此环节中,本来预设学生能够通过口算的方法写出竖式的基本形式,但是可能是预*的原因,学生都直接写出了乘法竖式的简写格式。于是我顺势请学生将计算过程直接说出,我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简练的计算过程,然后将板书写在黑板上,重点讲述进位的由来和写法,再次强调写竖式要注意的事项和竖式格式的要求。练*部分,我注意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由基础练*开始,完成基本的三道练*,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接下来逐步提升难度,进行改错练*,更高层次的练*,最后出示拓展练*,做到分层练*。

  不足之处:在使用小棒探究进位时,可以让学生都带小棒来,增加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也加深对进位的认识。计算课比较枯燥,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加入一些游戏性质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在处理基础练*时,速度可以加快一些,多加入一些其他类型的练*,计算课练*的多样化,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充分理解。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8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口算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一堂计算教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口算进行导入,最后出示一道进位口算,以此设疑。学生通过用以前学过的口算的方法说一说计算过程,再通过摆小棒的方式一起来探究进位的过程,因为之前已经学*过加减法竖式的书写,所以直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将竖式写到演草本上。在此环节中,本来预设学生能够通过口算的`方法写出竖式的基本形式,但是可能是预*的原因,学生都直接写出了乘法竖式的简写格式。于是我顺势请学生将计算过程直接说出,我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简练的计算过程,然后将板书写在黑板上,重点讲述进位的由来和写法,再次强调写竖式要注意的事项和竖式格式的要求。练*部分,我注意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先由基础练*开始,完成基本的三道练*,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接下来逐步提升难度,进行改错练*,更高层次的练*,最后出示拓展练*,做到分层练*。

  不足之处:在使用小棒探究进位时,可以让学生都带小棒来,增加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也加深对进位的认识。计算课比较枯燥,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加入一些游戏性质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在处理基础练*时,速度可以加快一些,多加入一些其他类型的练*,计算课练*的多样化,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充分理解。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9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是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口诀,能口算表内乘法,能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提供了两个例题,例1中3头大象运木材,每头运20根,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个20是多少,并引起学生对乘法的回忆。在列出算式203以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或是把3个20连加得到60,或是从6堆直观判断一共运了60根,也会有学生通过2个十乘3得6个十来计算,或从23=6类推出203=60。教材预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说出一共运了60根,但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是怎样算的。所以,组织学生交流算法,一方面使学生仔细地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另一方面使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后两种算法。因为后两种思考对继续学*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影响很大。

  解决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估计学生能列出320或203这样的乘法算式,得出3个20,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203等于60,怎么算呢?(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口算方法。)

  生1:23=6,203=60。

  生2:可能会用数的方法:10、20、30、40、50、60,或20、40、60这样直接数。

  生3:20+20+20=60。

  生4:106=60。

  重点关注第一种算法,师:23=6,为什么203=60呢?

  师:这里的2表示什么?(2个十)

  师:2个十乘3得?(6个十)

  师:6个十就是?所以只要在6后面加个0。

  指名说,全班说: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

  看着算式说说数量关系: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乘3头大象,等于3头大象一共运了60根木头。

  师:那,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呢?(打开书,做试一试)

  学生从多种算法中选用比较好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试一试208的积超过100,如果仍然进行同数连加或从一共几堆想一共几根会很麻烦,如果想2个十乘8或从28=16类推就很方便,这是教材为学生主动优化算法创造的一次机会。第71页想想做做第1题设计了三组口算题,每组的'上面一题是表内乘法,下面一题是相应的几十乘一位数。比较同组两题间的联系,从上面一题类推出下面一题的得数,是教材又一次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算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教学也充分利用直观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第70页例题特意把两只猴各有的14个桃分装在两个篮子里,其中一篮放10个,另一篮放4个,而且2个放10个桃的篮子上下对齐,放4个桃的篮子也同样摆放。这样,学生很容易看出两只猴一共有多少个桃,也容易理出自己的思路。例题分三步教学:第一步是看图说得数、理思路。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思考:先算2个10是20,再算2个4是8,然后把20和8合起来是28。教材重视整理、交流思路,为继续教学竖式计算做准备。第二步是建立竖式的模型。把思考的步骤与过程用竖式的形式呈现。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笔算方法,而且经历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不是机械地接受竖式,而是有意义地建构。教师在这里的任务不是展示和讲解竖式,而是和学生共同建构竖式,明晰竖式中每一步的计算内容。第三步是简化、优化竖式,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这是在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计算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先算4乘2得8以后,再把10乘2得20的2写在十位上,既表示它是20,又同时完成了20加8得28这步计算,使竖式计算既快又方便。不能让学生误解为这又是一种竖式,要充分体会是已有模型的进一步简化、优化。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师:2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乘法算式怎样列?

  生:142或214。(板书)

  师:142谁会算?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生1: 14+14=28。

  生2: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3:数出来的,右边一共是8个,左边一共是20个,合起来是28个。

  教师重点引导第2种方法:2乘4,算的是哪边的桃子?

  2乘10,算的是那边的?然后把20和8加起来。

  师:这种口算方法,还能写成竖式。

  师板书:142,2对齐谁?为什么?接下来先算2乘4得八(8对齐哪一位?),2乘10等于20(2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它们加起来等于28。

  师:这样的竖式有点麻烦,还可以写的更简便。

  齐说计算过程: 142先算2乘4得八,8对齐个位,再算2乘10等于20,2对齐十位,合起来是28。

  第71页试一试让学生计算321,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写竖式的时候,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就能应用例题里*得的算理和算法。教材还告诉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是因为学生尚未认识乘法交换律,也不会计算321这样的竖式。让学生再乘一遍,再次体会乘的过程,初步学会竖式的写法、乘的顺序以及积的定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0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是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口诀,能口算表内乘法,能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提供了两个例题,例1中3头大象运木材,每头运20根,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个20是多少,并引起学生对乘法的回忆。在列出算式203以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或是把3个20连加得到60,或是从6堆直观判断一共运了60根,也会有学生通过2个十乘3得6个十来计算,或从23=6类推出203=60。教材预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说出一共运了60根,但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是怎样算的。所以,组织学生交流算法,一方面使学生仔细地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另一方面使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后两种算法。因为后两种思考对继续学*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影响很大。

  解决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估计学生能列出320或203这样的乘法算式,得出3个20,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203等于60,怎么算呢?(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口算方法。)

  生1:23=6,203=60。

  生2:可能会用数的方法:10、20、30、40、50、60,或20、40、60这样直接数。

  生3:20+20+20=60。

  生4:106=60。

  重点关注第一种算法,师:23=6,为什么203=60呢?

  师:这里的2表示什么?(2个十)

  师:2个十乘3得?(6个十)

  师:6个十就是?所以只要在6后面加个0。

  指名说,全班说: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

  看着算式说说数量关系: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乘3头大象,等于3头大象一共运了60根木头。

  师:那,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呢?(打开书,做试一试)

  学生从多种算法中选用比较好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试一试208的积超过100,如果仍然进行同数连加或从一共几堆想一共几根会很麻烦,如果想2个十乘8或从28=16类推就很方便,这是教材为学生主动优化算法创造的一次机会。第71页想想做做第1题设计了三组口算题,每组的上面一题是表内乘法,下面一题是相应的几十乘一位数。比较同组两题间的联系,从上面一题类推出下面一题的得数,是教材又一次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算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教学也充分利用直观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第70页例题特意把两只猴各有的14个桃分装在两个篮子里,其中一篮放10个,另一篮放4个,而且2个放10个桃的篮子上下对齐,放4个桃的篮子也同样摆放。这样,学生很容易看出两只猴一共有多少个桃,也容易理出自己的思路。例题分三步教学:第一步是看图说得数、理思路。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思考:先算2个10是20,再算2个4是8,然后把20和8合起来是28。教材重视整理、交流思路,为继续教学竖式计算做准备。第二步是建立竖式的模型。把思考的步骤与过程用竖式的形式呈现。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笔算方法,而且经历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不是机械地接受竖式,而是有意义地建构。教师在这里的任务不是展示和讲解竖式,而是和学生共同建构竖式,明晰竖式中每一步的计算内容。第三步是简化、优化竖式,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这是在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计算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先算4乘2得8以后,再把10乘2得20的2写在十位上,既表示它是20,又同时完成了20加8得28这步计算,使竖式计算既快又方便。不能让学生误解为这又是一种竖式,要充分体会是已有模型的进一步简化、优化。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师:2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乘法算式怎样列?

  生:142或214。(板书)

  师:142谁会算?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生1: 14+14=28。

  生2: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3:数出来的,右边一共是8个,左边一共是20个,合起来是28个。

  教师重点引导第2种方法:2乘4,算的是哪边的桃子?

  2乘10,算的是那边的?然后把20和8加起来。

  师:这种口算方法,还能写成竖式。

  师板书:142,2对齐谁?为什么?接下来先算2乘4得八(8对齐哪一位?),2乘10等于20(2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它们加起来等于28。

  师:这样的竖式有点麻烦,还可以写的更简便。

  齐说计算过程: 142先算2乘4得八,8对齐个位,再算2乘10等于20,2对齐十位,合起来是28。

  第71页试一试让学生计算321,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写竖式的时候,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就能应用例题里*得的算理和算法。教材还告诉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是因为学生尚未认识乘法交换律,也不会计算321这样的竖式。让学生再乘一遍,再次体会乘的过程,初步学会竖式的写法、乘的顺序以及积的定位。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8)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1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在学*这课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为学*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的方式进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采用复*导入的方式,一方面为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为学生学*新的知识提高生长点。本课基本完成了的教学任务,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在操作完后,请同学上台演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说边操作,而不是单纯地操作,老师在旁边讲解。

  2.在计算34-8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种是将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种是将34分成24和10,我对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了,但是在学生提出这些算法后,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和小结。有些小朋友因为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涂了,这在作业中有明显的体现,所以我在练*课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练*题内容稍显单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时间上也有限,练*的时间稍短,没有进行充分的练*。

  当然在其他细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2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这一课时是在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当10的算理。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在课前我创设了帮助可爱的小花猫回家的情境,既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还通过这几道简单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练*,复*了旧知识,并且引入新知。56-2=54 38-7=31 86-4=82 29-3=26 在这几道口算中选出前两个题说计算过程,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并回忆算理。最后出示一道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题17-9=,让孩子回忆“破十法”以及退位减法如何计算。接下来出示主题图。进行新课的铺垫,创设新的情境。学校里老师正在整理小书柜,我们去帮帮他吧。让孩子从图中找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数学问题。根据连环画和字典一共有57本,书柜里有9本字典,这两条数学信息,尝试解决连环画有多少本这个数学问题。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能够完整的说清思考过程。然后列式并计算。

  关于这节课我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1、在*时应该加强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该能够明确的找出“已知、问题以及单位名称”。

  2、在课堂前应该对教材更加熟悉,备学生,备教材,从而更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生成。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3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计算方法。

  1.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通过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注重学生的情感,自主选择,发现的积极性。通过探究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探究36—8退位减法前,先出现复*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与36—8算式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突出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

  3.在探究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时,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办法,也许是例1的教学比较扎实,算例2时部分学生就模仿例1的方法,不再借助学具的操作,也没有学生提出其它的算法。学生会知识迁移固然好,但对中差生来说,立即进行抽象的算法演练,这样的过程可能跨度太大,因此还需借助直观的学具来进一步理解算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离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这样的学*更扎实有效。另外学生没有提出别的算法,但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在这里我提出了把36分成10和26,再用10减8等于2,最后把2和26相加的算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4

  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努力体现以下几点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学*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

  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在引导学生探索36-8这一道退位减法之前,我先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38-6,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游戏活动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互相帮助的精神。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5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这一课时是在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当10的算理。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在课前我创设了帮助可爱的小花猫回家的情境,既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还通过这几道简单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练*,复*了旧知识,并且引入新知。56-2=54 38-7=31 86-4=82 29-3=26 在这几道口算中选出前两个题说计算过程,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并回忆算理。最后出示一道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口算题17-9=,让孩子回忆“破十法”以及退位减法如何计算。接下来出示主题图。进行新课的铺垫,创设新的情境。学校里老师正在整理小书柜,我们去帮帮他吧。让孩子从图中找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数学问题。根据连环画和字典一共有57本,书柜里有9本字典,这两条数学信息,尝试解决连环画有多少本这个数学问题。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能够完整的说清思考过程。然后列式并计算。

  关于这节课我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1、在*时应该加强对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该能够明确的找出“已知、问题以及单位名称”。

  2、在课堂前应该对教材更加熟悉,备学生,备教材,从而更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生成。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6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在学*这课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为学*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的方式进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采用复*导入的方式,一方面为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为学生学*新的知识提高生长点。本课基本完成了的教学任务,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在操作完后,请同学上台演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说边操作,而不是单纯地操作,老师在旁边讲解。

  2.在计算34-8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种是将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种是将34分成24和10,我对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了,但是在学生提出这些算法后,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和小结。有些小朋友因为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涂了,这在作业中有明显的体现,所以我在练*课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练*题内容稍显单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时间上也有限,练*的时间稍短,没有进行充分的练*。

  当然在其他细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7

  在教学P68例2中,让孩子们探索36-8=?我深深体会到: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但是教学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算理,我让孩子们在各述已见之后,让他们对这些算法进行了一个对比,从对比中让孩子们体会和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例:怎样算36-8=?

  生1:先拿走6根,再从一捆中拿走2根,即36—6=30 10—2=8 20+8=28

  生2:从一捆中拿走8根,即10—8=2 20+6+2=28

  生3:珠心算口诀:去十加补。个位6-8不够,借十来算,8的补数是2,26+2=28

  生4:打开一捆是10根和6根合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拿走8根,即10+6=16 16—8=8 20+8=28

  教学中班上很多孩子都能说一说自己的算法,但是方法多了会让一些还不能理解这些算法的.孩子们晕了头,所以在这时,我们不能对这些算法只是单纯罗列,而是引导对比,让孩子理解并掌握算理。在对比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解释自己的算理,并突出地让他们说一说怎样借10来减。在孩子们的解释后,班上的孩子们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当被凑数的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上借十来减。班上虽出现多种不同的算法,但道理是相通的。这样做的同时可以使班上不同层的孩子都能兼顾到。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8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由于是一节计算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已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激发学生。出示情境图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列式。学生的学*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在探究“30-8退位减法之前,先出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让学生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3、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地说,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保护他们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发现,这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通过学生的表现,我还发现不能只看课堂上学生的口述算理,更重要的是注意学生课后是否真是掌握计算过程。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9

  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点: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先安排被减数是够减的,再安排被减数不够减的减法。

  2、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突出退位减法的难点。 让学生操作小棒解决“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借助直观的学具来理解算理,从中发现解决退位减法计算问题的突破口,并总结出计算方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离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这样的学*更扎实有效。

  3、重视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有序地表述计算过程。通过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再结合对应板书和语言叙述,动画演示,形象揭示“退一作十”的原理和过程,这样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并表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算理。

  4、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时,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的算法比较多样化,老师在这里可以加以鼓励,这样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

  5、采用多种形式的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练*的设计中,我既安排基础性练*,又有拓展性练*,体现了层次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在促进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本节课同时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理解算理、归纳算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不过这堂课也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一是新授的地方花的时间短了点,对学生学*的把握和课堂驾驭连接方式不够;二是忽视了结论,在这节课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和方法,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三是课堂内容的安排有效性有点差;四是在处理*题的时候出了点小状况,由于疏忽把一道错题判成对的,后来我又重新做了纠正,在最后是讲解*题的时候应该把讲解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来说算理,这样他们所学的知识能加以巩固,毕竟他们才是学*的主体。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10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是在20以内退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出示场景图后,依旧是让学生提取信息,并要求表达完整,然后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小军比小丽多多少张?”、“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板书列式,提取出今天所要学*的新内容——“30-8和34-8”。

  教学“30-8”时,先让学生讨论“怎样从3捆小棒中拿走8根”,引导拆开1捆小棒,去掉8根。学生操作后,同桌互相说说摆小棒的过程,再次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然后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示范摆小棒的过程。帮学生梳理清楚,明确:把30分成20和10,先算10-8=2,再算20+2=22。紧接着让学生按此模式说一说,在表达的同时进一步梳理清楚计算过程。最后我挑选了几名后进生起来说过程时都很顺畅,当时很高兴,没想到这么复杂的内容他们都学会了,也就放松了警惕,以致“34-8”的教学磕磕绊绊。

  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计算“34-8”的得数时,发现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摆小棒,由于之前让学生带的都是整捆小棒,所以摆小棒时他们不知道“34”该怎么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常教学时,我包办的太多了,总是不放心他们,引导的过多也就禁锢了他们的`思想,所以才会出现简单的“34”却不知该如何摆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狠狠地“教训”了我,给了我当头一棒,警示着我日后的教学不能包办过多,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时刻带着我的担忧走进课堂,要学会放手,学会相信学生。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实用五篇(扩展9)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实用五份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1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教材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标明各种儿童玩具价格的情境图,由图中所提供的素材引出例题。在备课时,我感到这幅图设计的购物情境很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但是这幅图是静止的,不利于学生和教师操作。所以我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购物的现实情境,并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一、情境引入阶段

  我为学生准备了标有价格的6种玩具。新课引入部分,我采用一年级一班小小玩具店开业这一引子,创设了买玩具的情境。当出示以上6种可爱的玩具时,学生的眼睛都亮起来了,他们的学*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很想玩这些玩具。这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钱。我顺势引导学生打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人民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钱?(这里为每组学生准备的人民币有两种:10元的和1元的,总数都是两位数的。只准备以上两种人民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算法时,如遇到困难,就可以把人民币当作学具来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根据人民币的总数购买自己小组喜欢的玩具(每个小组只能购买一种)。在购买玩具的`同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小组人民币的总数和所购买玩具的价格,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想买什么?买了以后还剩多少钱?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况且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了有关人民币以及用数学的知识,能很快提出:还剩多少元钱?这个问题。这样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会很自然地列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式。这样就出现了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和3个不同的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

  二、学*新知阶段

  当把6个组的算式都展示出来时,我先从中抽取1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当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及合作交流掌握口算方法后,再让他们通过同桌合作(一人一道)完成另外两道题。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评价的互动机会。然后再从中抽取一个两位数减整十数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讨论,方法同前。这次为了增加学生的交流和评价机会,另外两道题让同桌合作完成,并进行评价。最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两组算式的特点以及口算方法的不同。这时我随机引出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三、知识应用阶段

  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以上两种口算方法后,我采用了谈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环节:前两天,老师拿着10元钱去逛书店,看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价格是26元,同学们知道我遇到什么难题了,怎么解决呢?这时学生就会用刚学的知识非常热情地帮助我解决难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真正地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这时我又顺势说上几句感谢的话,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

  四、巩固反馈阶段

  我先设计了两组口算练*题,分别采取盖五星章和小花章的方式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然后通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具有比赛性质的摘苹果和夺智慧星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并在最后让学生通过做律动(火车开了),到智慧王国进行了思考题的练*。这样不仅能体现练*的层次性,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有气氛。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2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计算,培养学*兴趣和计算意识。本科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前面又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内容。只是学生由于年纪太小,加之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一年级小朋友聪明、活泼,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设计好有趣的开放的活动,就一定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我们备课小组经过设计决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动手摆小棒,结合直观理解算理。经过两次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实践,突显以下特点:

  一、创设的生活情境贴*生活,学生乐于参与。

  创设学生刚刚经历过的清明节外出上坟情境,激趣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

  探索减法之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问题,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新知的探究作知识迁移准备,然后再引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问题进行解决 ,让学生探究计算方法,通过对比明确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

  让学生进行操作摆小棒、交流、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算法,激发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摆小棒,说出口算方法,比较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口算方法的异同,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的数才可以相减。

  通过课堂教学,反思两次的教学过程,教学各个环节都有不少改进的地方,教学效果也是一次比一次好,但也还有不少需要今后注意的地方。

  1、让多个学生说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说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表达能力。

  2、注意引领低年级学生读题,使学生逐步学会将对话语言转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3、注意教学中的一些细节,捕捉教学中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学生。

  4、练*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其中。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4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于是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把重点定位在优生理解算理,后进生重点掌握算法,初步理解算理这一目标上。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1、课前,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通过这一环节,我想帮助学生回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为今天这节课的口算做好铺垫。在学生口答之后,我分别挑了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课中,我挑选的是班里的一名后进生,虽然她能算出得数,但是却说不清楚怎么算的,支支吾吾了很久,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在这一环节中,既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算理,我就应该让优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通过他说,再引起其他学生的回忆,达到复*的目的。

  2、在新授这一环节,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买玩具的情景,让学生算一算用35元去买2元的东西,还剩多少元?当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我请了一位优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又分别请了3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其中两位是举手的,另一位是没有举手)。等他们说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之后,这时大部分小朋友已经能够理解算法,最后用小棒来演示算理,目的是帮助后进生进一步理解。

  3、这一环节的整体思路是:先让小朋友们你说我说大家说,说好后先让部分学生理解,再通过小棒让所有小朋友都能理解算理和算法。但是教学后我发现结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新授环节时间花费的比较多,导致后面时间来不及;另一方面学生说得也并不是很好。反思第一节课中的种种不当之处,在上第二个班级时我做了稍稍调整。在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我先请一名优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紧接着我请另一名优生再来说一说,然后集体说。目的是让部分学生先理解起来,然后我通过大屏幕边演示小棒边讲解,帮助后进生理解。小棒演示好之后,我再请后进生说一说通过看小棒,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吗?这一环节目标是让后进生你说我说同桌说,帮助他们理解算理和算法,最后大家再齐说。小小的改变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后我还叫了几名后进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们都能够表达出来,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一环节,让我体会到,教学目标要分层次,步步落实,先让部分学生掌握,然后利用学生的资源来互相帮助。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 5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一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前面又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他们可以利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内容。只是学生由于年纪太小,加之个体的差异性,所用的时间长短与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一年级小朋友聪明、活泼,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数学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设计好有趣的开放的活动,就一定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我们备课小组经过设计决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动手摆小棒,结合直观理解算理。经过两次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实践,突显以下特点:

  一、创设的生活情境贴*生活,学生乐于参与。

  创设学生刚刚经历过的'清明节外出上坟情境,激趣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

  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

  探索减法之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问题,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新知的探究作知识迁移准备,然后再引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探究计算方法,通过对比明确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

  让学生进行操作摆小棒、交流、讨论等活动,自主探索算法,激发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摆小棒,说出口算方法,比较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口算方法的异同,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的数才可以相减。

  通过课堂教学,反思两次的教学过程,教学各个环节都有不少改进的地方,教学效果也是一次比一次好,但也还有不少需要今后注意的地方。

  1、让多个学生说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说中掌握计算方法,培养表达能力。

  2、注意引领低年级学生读题,使学生逐步学会将对话语言转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3、注意教学中的一些细节,捕捉教学中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学生。

  4、练*题的设计要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其中。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反思4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于是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把重点定位在优生理解算理,后进生重点掌握算法,初步理解算理这一目标上。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1、课前,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通过这一环节,我想帮助学生回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为今天这节课的口算做好铺垫。在学生口答之后,我分别挑了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课中,我挑选的是班里的一名后进生,虽然她能算出得数,但是却说不清楚怎么算的,支支吾吾了很久,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在这一环节中,既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算理,我就应该让优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通过他说,再引起其他学生的回忆,达到复*的目的。

  2、在新授这一环节,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买玩具的情景,让学生算一算用35元去买2元的东西,还剩多少元?当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我请了一位优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又分别请了3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其中两位是举手的,另一位是没有举手)。等他们说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之后,这时大部分小朋友已经能够理解算法,最后用小棒来演示算理,目的是帮助后进生进一步理解。

  3、这一环节的整体思路是:先让小朋友们你说我说大家说,说好后先让部分学生理解,再通过小棒让所有小朋友都能理解算理和算法。但是教学后我发现结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新授环节时间花费的比较多,导致后面时间来不及;另一方面学生说得也并不是很好。反思第一节课中的种种不当之处,在上第二个班级时我做了稍稍调整。在学生列出算式之后,我先请一名优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紧接着我请另一名优生再来说一说,然后集体说。目的是让部分学生先理解起来,然后我通过大屏幕边演示小棒边讲解,帮助后进生理解。小棒演示好之后,我再请后进生说一说通过看小棒,你能说一说是怎么算的吗?这一环节目标是让后进生你说我说同桌说,帮助他们理解算理和算法,最后大家再齐说。小小的改变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后我还叫了几名后进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们都能够表达出来,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一环节,让我体会到,教学目标要分层次,步步落实,先让部分学生掌握,然后利用学生的资源来互相帮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