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层次清楚,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56–22=?让学生根据以前学的方法来思考,想想相同数位的数直接相减?把竖式写在记录本上。

  2、方法的交流与展示: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直观图的教学。

  3、具体情景中适用方法运用:57–1439–8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要注意什么?这堂课的教学,发现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首先是学生主体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应该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因该牢牢的.“抓”着学生,生怕学生出错。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说的练*的还不够。如今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教学片面强调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做法,做了题目就要让学生讲出,你是什么算的,为什么是这么算的,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是新授前的引入。两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处于地段学生。他们的自我掌控能力还不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通常只能维持在10至20分钟的时间,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里学得最多的、最有用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堂课可以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上课的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作好准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2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层次清楚,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56–22=?让学生根据以前学的方法来思考,想想相同数位的数直接相减?把竖式写在记录本上。

  2、方法的交流与展示: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直观图的教学。

  3、具体情景中适用方法运用:57–1439–8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要注意什么?这堂课的教学,发现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首先是学生主体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应该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因该牢牢的“抓”着学生,生怕学生出错。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说的练*的还不够。如今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教学片面强调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做法,做了题目就要让学生讲出,你是什么算的,为什么是这么算的,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是新授前的引入。两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处于地段学生。他们的自我掌控能力还不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通常只能维持在10至20分钟的时间,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里学得最多的、最有用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堂课可以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上课的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作好准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3

  这个星期一直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这之前已经学*了口算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不进位加法以及进位加法;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学*的内容需要退位,属于逆向思维,因此在学*的层次和难度上就有了一个高度。

  在进行教学时,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堂中捕捉信息,体会方法。和前面的不同,加法对于小棒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知道够十个就可以捆成一捆,而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就需要学生思考整捆的小棒如何操作;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已经有意识的要拆一捆小棒,在这个地方就要问学生为什么想到要拆一捆小棒?一捆就是什么,是多少个一?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再进行操作。接下来小结的时候就可以提炼这个方法了。

  二、及时引导,为笔算作好铺垫。以前学的进位加去都是强调满十向十位进一,属于顺向思维,而现在是退位减法,属于逆向思维,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个位思考,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能不能借一些过来?借一个十实际上就是多少个一?可以怎样去表示?让学生上台演示说说操作的方法。突破个位不够减,退一作十再减的难点。也为后面的笔算作好铺垫。

  三、突出算理,重视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这儿就主要强调十位上被借走一个十后,十位上相减时应该如何计算,这个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练*,多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针对错的进行反复强调,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计算题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注意不好的话,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费。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良好的计算*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楚题目,摆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规范、合理的摆竖式。要告诉学生摆竖式的时候要写一个数字然后空出一个数的位置,再写下一个数字。这样的竖式学生在计算时,不会因为数字挤在一起,而出错。

  3、要提醒学生摆完竖式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4

  这个星期一直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这之前已经学*了口算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不进位加法以及进位加法;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学*的内容需要退位,属于逆向思维,因此在学*的层次和难度上就有了一个高度。

  在进行教学时,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堂中捕捉信息,体会方法。和前面的不同,加法对于小棒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知道够十个就可以捆成一捆,而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就需要学生思考整捆的小棒如何操作;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已经有意识的要拆一捆小棒,在这个地方就要问学生为什么想到要拆一捆小棒?一捆就是什么,是多少个一?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再进行操作。接下来小结的时候就可以提炼这个方法了。

  二、及时引导,为笔算作好铺垫。以前学的进位加去都是强调满十向十位进一,属于顺向思维,而现在是退位减法,属于逆向思维,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个位思考,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能不能借一些过来?借一个十实际上就是多少个一?可以怎样去表示?让学生上台演示说说操作的方法。突破个位不够减,退一作十再减的难点。也为后面的笔算作好铺垫。

  三、突出算理,重视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这儿就主要强调十位上被借走一个十后,十位上相减时应该如何计算,这个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练*,多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针对错的进行反复强调,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计算题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注意不好的话,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费。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良好的计算*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楚题目,摆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规范、合理的摆竖式。要告诉学生摆竖式的时候要写一个数字然后空出一个数的位置,再写下一个数字。这样的竖式学生在计算时,不会因为数字挤在一起,而出错。

  3、要提醒学生摆完竖式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

  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6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7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其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作十。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来理解其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气氛,留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分析、畅所欲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发言。

  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了许多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对于课堂生成资源运用的'不灵活。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时,不能很好的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入到新课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不熟练,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摆小棒过程中,有极个别小组出现了用小棒摆出数字造型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改进之处。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8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之前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退位的基本思想:“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作十”的想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懂得运用竖式计算,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教材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运用列式进行竖式计算。

  低年级学生对学*充满了好奇,就像刚学步的娃娃,虽须大人扶着、牵着,但他们也喜欢自己去闯。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数学书的能力。先让学生带着“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这样的问题阅读教材,学*从例题中找出相关、有用的数学信息后针对问题展开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教材后试做*题的*惯。

  阅读教材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若要据为己有,必须依靠思索之力。因此,当学生自主得出算式“56-18=”时,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然后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汇报方法时我向学生提出质疑“我们上节课学*的'不退位减法个位上6减2是够减的,可今天这道题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我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认同教材中提供的相对较好的方法。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十位退1后不要忘了减去退去的1等等。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把握不当,只做了一些基本练*,缺少了一些提高性练*,因此,没有办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在今后教学中我应重视课堂中的练。

  由于学生学具带得不全,只有部分孩子进行了操作,而且很多孩子不能把操作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就利用课件进行了操作演示,让孩子们跟随演示一起说过程,只有几个孩子能流利的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9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方法。所以,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新知识,掌握口算方法是本节课的学*重点和难点。

  在备课时我预计孩子能想到计算57+29=86的多种口算方法,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我认为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方法,所以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和算法的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但是在算法的优化上,我觉得我的处理有些仓促,如果将孩子的各种算法出示在一张幻灯片上,通过交流、比较,这样效果会更好、更直观。

  而在计算57-29=的口算方法上我备课时就认为这个难度稍大些,因此我课件上设计了一种方法是:将29看成30,用57-30=27,27+1=28。但是课堂上出乎我的意料,有两个孩子想出了不同的算法。

  一个学生的方法是:将57看成59,

  用59-29=30,再用30-2=28

  另一个学生的方法是:把29看成27,

  57-27=30,30-2=28

  虽然我准备的方法和孩子们类似,但是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精彩的地方,因此我就没有出示我的方法,这也让我重新认识到要充分信任学生,大胆地放手,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课堂上有些情况并非我们主观臆测的,我应该善于抓住教学中学生精彩的地方并让它成为一个个亮点。

  其次是对于这两个孩子想出的好的方法时,我认为自己的.评价语不够丰富,如果能多用些鼓励的话语表扬他们,同时鼓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课堂效果会更加的好。

  本节课口算有些枯燥,总是孩子说算法,孩子会表现出厌烦的情趣,这是课前我想到的,因此我设计了男女生竞赛、小组大比拼的形式激励孩子学*的欲望,但是缺少了合理的规则和评价标准进行比拼,因此设计的游戏显得逊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小组大比拼环节,我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学*小蜜蜂之间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进步,但是并没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不成熟之处请各位老师们多多指正。短短的40分钟的课,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它再次提醒我: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多反思、多学*。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 10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其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作十。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来理解其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气氛,留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分析、畅所欲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发言。

  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了许多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对于课堂生成资源运用的不灵活。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时,不能很好的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入到新课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不熟练,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摆小棒过程中,有极个别小组出现了用小棒摆出数字造型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改进之处。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扩展阅读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扩展1)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周一、根据学校安排,我讲了一堂公开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授新知识前充分复*了旧知识,出示了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解答,从而从认知上、思维上让学生做好准备。

  在新知识的传授中,我用奥运赛比分引出题目56-18,让学生通过摆圆片来观察、比较,既突出了退位减法的算理,又使学生对笔算减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和“为什么在个位上加10”两个关键问题。

  在交流算法的时候规范了竖式的写法。学生掌握方法以后,我又出题目让学生动笔演练,并让4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一、个人感觉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退位方法,知道从十位退1,并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整节课,能基本按我的思路下来。但重点环节还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

  3、对学生加强了练*,让他们得到了巩固。

  二、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讲授重点环节时时间停顿太短,学生还未思考完,我已步入了下一步。今后教学中在重点环节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

  2、让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独自做题时,高估了二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给予的时间不够,以致对答案时回应太少。

  3.讲完练*题目后,未给予学生时间来修改自己的错题,以致让他们改错意识淡薄。

  4、忘记在适当的时候,出示课题。导致学生在总结本节课内容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5、整堂课以自己讲授为主,未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动手,多思考,不能灌输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深深的感到,因为是教育低年级的孩子,所以教师要更加足够细致,多强调细节,从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惯。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有太多需要学*与改进的地方,非常感谢参加听评课的老师们,感谢他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磨*身上的棱角,争取更大的进步!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之前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退位的基本思想:“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作十”的想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懂得运用竖式计算,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教材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运用列式进行竖式计算。

  低年级学生对学*充满了好奇,就像刚学步的娃娃,虽须大人扶着、牵着,但他们也喜欢自己去闯。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数学书的能力。先让学生带着“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这样的问题阅读教材,学*从例题中找出相关、有用的数学信息后针对问题展开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教材后试做*题的*惯。

  阅读教材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若要据为己有,必须依靠思索之力。因此,当学生自主得出算式“56-18=”时,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然后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汇报方法时我向学生提出质疑“我们上节课学*的不退位减法个位上6减2是够减的,可今天这道题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我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认同教材中提供的相对较好的方法。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十位退1后不要忘了减去退去的1等等。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把握不当,只做了一些基本练*,缺少了一些提高性练*,因此,没有办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在今后教学中我应重视课堂中的练。

  由于学生学具带得不全,只有部分孩子进行了操作,而且很多孩子不能把操作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就利用课件进行了操作演示,让孩子们跟随演示一起说过程,只有几个孩子能流利的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针对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片段: 在学*计算时,我直接问学:72-58=这道题你会算吗?怎么算呢?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12-8=470-60=104+10=14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师:“看来你已经会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 生:“当然了”。 一声“当然了”还没说完,一个同学马上叫起来:“老师,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做的`更快? 师:“你来说说”? 这个学生理直气壮的答道“72-60=1212+2=14” 我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站起来说:“我把58看作60,72-60=12,多减了2个,我再把它加上去了。” 我说:“你真了不起,把两位数减两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使计算又对又快”。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种计算方法呀。课堂达到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数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这个星期一直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这之前已经学*了口算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不进位加法以及进位加法;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学*的内容需要退位,属于逆向思维,因此在学*的层次和难度上就有了一个高度。

  在进行教学时,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堂中捕捉信息,体会方法。和前面的不同,加法对于小棒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知道够十个就可以捆成一捆,而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就需要学生思考整捆的小棒如何操作 ;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已经有意识的要拆一捆小棒,在这个地方就要问学生为什么想到要拆一捆小棒?一捆就是什么,是多少个一?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再进行操作。接下来小结的时候就可以提炼这个方法了。

  二、及时引导,为笔算作好铺垫。以前学的进位加去都是强调满十向十位进一,属于顺向思维,而现在是退位减法,属于逆向思维,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个位思考,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能不能借一些过来?借一个十实际上就是多少个一?可以怎样去表示?让学生上台演示说说操作的方法。突破个位不够减,退一作十再减的难点。也为后面的笔算作好铺垫。

  三、突出算理,重视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这儿就主要强调十位上被借走一个十后,十位上相减时应该如何计算,这个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练*,多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针对错的进行反复强调,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计算题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注意不好的话,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费。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良好的计算*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楚题目,摆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规范、合理的摆竖式。要告诉学生摆竖式的时候要写一个数字然后空出一个数的位置,再写下一个数字。这样的竖式学生在计算时,不会因为数字挤在一起,而出错。

  3、要提醒学生摆完竖式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将精力放在笔算方法上,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再列竖式计算。

  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

  在学*计算以前,我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思考: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我能提出求总数的数学问题。”他提出了好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由其他学生解答了。

  另一学生说:“老师,我能提出比多少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这其中有不退位的,也有退位减法。

  第二步

  选其中不退位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一:“我是这样想的:50—20=30,6-2=4,30+4=34。”

  生二:“我是这样想的:56—20=36,36-2=34。”

  生三:“我会用竖式像笔算加法那样做”。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试做。

  还有学生想出了其他的方法计算。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火花的碰撞,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计算时能有不同的方法。课达到了高潮 ,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竖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本环节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问题,设计方法(“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扩展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通用十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授新课时,我直接出示了例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目的是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这个重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通过教具操作与演示,放手让学生互相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竖式过程。在合作交流汇报中,学生有不同的`思路,再从中再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旨在提高计算速度。

  整节课虽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注重体现学生参与探讨算法,教学中显得也较轻松。但在做课后练*时,有很多的地方出现错误,有些学生在写竖式时,出现两位减一位的个位对了十位上,有的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了1,计算时十位漏减退的1;在列竖式时减时个位不够减,不向十位退1,而是用下面的数减上面的数,或者直接用大数减小数。

  最后突然想起一句小儿歌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不够减先退位、做个标记戴头上。个位够减继续算。十位减1要牢记。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2

  针对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片段:

  在学*计算时,我直接问学:72-58=这道题你会算吗?怎么算呢?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12-8=470-60=104+10=14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师:“看来你已经会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

  生:“当然了”。

  一声“当然了”还没说完,一个同学马上叫起来:“老师,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做的更快?

  师:“你来说说”?

  这个学生理直气壮的答道“72-60=1212+2=14”

  我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站起来说:“我把58看作60,72-60=12,多减了2个,我再把它加上去了。”

  我说:“你真了不起,把两位数减两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使计算又对又快”。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种计算方法呀。课堂达到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数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3

  周一、根据学校安排,我讲了一堂公开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授新知识前充分复*了旧知识,出示了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解答,从而从认知上、思维上让学生做好准备。

  在新知识的传授中,我用奥运赛比分引出题目56-18,让学生通过摆圆片来观察、比较,既突出了退位减法的算理,又使学生对笔算减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和“为什么在个位上加10”两个关键问题。

  在交流算法的时候规范了竖式的写法。学生掌握方法以后,我又出题目让学生动笔演练,并让4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一、个人感觉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退位方法,知道从十位退1,并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整节课,能基本按我的思路下来。但重点环节还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

  3、对学生加强了练*,让他们得到了巩固。

  二、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讲授重点环节时时间停顿太短,学生还未思考完,我已步入了下一步。今后教学中在重点环节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

  2、让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独自做题时,高估了二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给予的时间不够,以致对答案时回应太少。

  3.讲完练*题目后,未给予学生时间来修改自己的错题,以致让他们改错意识淡薄。

  4、忘记在适当的时候,出示课题。导致学生在总结本节课内容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5、整堂课以自己讲授为主,未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动手,多思考,不能灌输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深深的感到,因为是教育低年级的孩子,所以教师要更加足够细致,多强调细节,从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惯。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有太多需要学*与改进的地方,非常感谢参加听评课的老师们,感谢他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磨*身上的棱角,争取更大的进步!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

  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5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6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授新课时,我直接出示了例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目的是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这个重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通过教具操作与演示,放手让学生互相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竖式过程。在合作交流汇报中,学生有不同的思路,再从中再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旨在提高计算速度。

  整节课虽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注重体现学生参与探讨算法,教学中显得也较轻松。但在做课后练*时,有很多的地方出现错误,有些学生在写竖式时,出现两位减一位的个位对了十位上,有的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了1,计算时十位漏减退的1;在列竖式时减时个位不够减,不向十位退1,而是用下面的数减上面的数,或者直接用大数减小数。

  最后突然想起一句小儿歌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不够减先退位、做个标记戴头上。个位够减继续算。十位减1要牢记。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7

  针对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片段: 在学*计算时,我直接问学:72-58=这道题你会算吗?怎么算呢?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12-8=470-60=104+10=14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师:“看来你已经会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 生:“当然了”。 一声“当然了”还没说完,一个同学马上叫起来:“老师,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做的更快? 师:“你来说说”? 这个学生理直气壮的答道“72-60=1212+2=14” 我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站起来说:“我把58看作60,72-60=12,多减了2个,我再把它加上去了。” 我说:“你真了不起,把两位数减两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使计算又对又快”。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种计算方法呀。课堂达到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数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

  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9

  针对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片段:

  在学*计算时,我直接问学:72-58=这道题你会算吗?怎么算呢?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12-8=470-60=104+10=14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师:“看来你已经会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

  生:“当然了”。

  一声“当然了”还没说完,一个同学马上叫起来:“老师,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做的更快?

  师:“你来说说”?

  这个学生理直气壮的答道“72-60=1212+2=14”

  我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站起来说:“我把58看作60,72-60=12,多减了2个,我再把它加上去了。”

  我说:“你真了不起,把两位数减两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使计算又对又快”。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种计算方法呀。课堂达到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数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10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扩展3)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五)份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1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2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授新知识前充分复*了旧知识,出示了一些十几减几的口算,学生直接抢答,从而从认知上、思维上让学生做好准备。在新知识的.传授中,当学生自主得出算式“72-56=------”后,继续向学生提出质疑“我们上节课学*的不退位减法个位上6减2是够减的,可今天这道题个位上2减6不够减,怎么办?”

  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学*新知,并且通过学具的操作与演示,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层层突破。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我们教师要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参与学*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我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72-56”该怎样计算,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在合作、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思路,我再次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经历、参与、探讨的过程。

  学生出现的问题:

  (1)个别学生相同数位对不齐。这几个学生要进行单独辅导,让他们认清数位,知道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个位不够减,知道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但是计算十位和十位相减时,学生不把借的“一个十”给还上再减,致使整个计算结

  果多了十。

  (3)个别学生在列竖式时,落写减号,等号后的得数忘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3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其重点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作十。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来理解其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气氛,留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分析、畅所欲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发言。

  在这节课中,我也发现了许多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对于课堂生成资源运用的不灵活。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时,不能很好的`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入到新课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不熟练,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摆小棒过程中,有极个别小组出现了用小棒摆出数字造型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改进之处。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4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这个星期一直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这之前已经学*了口算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不进位加法以及进位加法;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学*的内容需要退位,属于逆向思维,因此在学*的层次和难度上就有了一个高度。

  在进行教学时,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堂中捕捉信息,体会方法。和前面的不同,加法对于小棒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知道够十个就可以捆成一捆,而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就需要学生思考整捆的小棒如何操作 ;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已经有意识的要拆一捆小棒,在这个地方就要问学生为什么想到要拆一捆小棒?一捆就是什么,是多少个一?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再进行操作。接下来小结的时候就可以提炼这个方法了。

  二、及时引导,为笔算作好铺垫。以前学的进位加去都是强调满十向十位进一,属于顺向思维,而现在是退位减法,属于逆向思维,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个位思考,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能不能借一些过来?借一个十实际上就是多少个一?可以怎样去表示?让学生上台演示说说操作的方法。突破个位不够减,退一作十再减的难点。也为后面的笔算作好铺垫。

  三、突出算理,重视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这儿就主要强调十位上被借走一个十后,十位上相减时应该如何计算,这个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练*,多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针对错的进行反复强调,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计算题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注意不好的话,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费。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良好的.计算*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楚题目,摆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规范、合理的摆竖式。要告诉学生摆竖式的时候要写一个数字然后空出一个数的位置,再写下一个数字。这样的竖式学生在计算时,不会因为数字挤在一起,而出错。

  3、要提醒学生摆完竖式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教学反思 5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懂得运用竖式计算。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教材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运用列式进行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一这个重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通过教具操作与演示,我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说出计算方法,掌握写坚式过程。在合作交流过程汇报方法中,学生说出了不同的'思路,说出各有各的好方法。

  整节课虽然我都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每学生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得到收获,在教学中也较轻松。从练*情况看,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是仍有很多的地方出现错误。

  1、有些学生在写竖式时,出现两位减一位的个位对了十位上,有的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了1,十位上不打点,十位漏减退的1,或者在列竖式时减时个位不够减,不向十位退1,而是用下面的数减上面的数而做错。

  2、缺少了课堂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掌握计算方法,心里明白算理,能算出正确答案,缺少了动手操作。

  3、学生学*情绪较低,参与积极度不高。

  所以在今后课堂上,不但让学生能动口、动脑、更重要是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讨出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还待进一步地改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扩展4)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已经工作两个多年头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这么简单了,而是要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其思维能力,虽然我面对的是刚步入学校大门的一年级孩子,但是还是要把这种指导思想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浅显易懂,但是还应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找到数学方法的依据,这才是学*数学的价值所在。

  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

  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复*旧知识的方法为本节新课作铺垫,在每节数学课都必不可少的口算环节中,我不是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数学题泛泛口算一遍,而是有针对性地出示了几道题,有10的分解、10的减法和9加几,这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计算题中,找到知识的生长点,体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就像我们曾经学过的凑十法一样,学生知识在加法中要凑十,在减法中同样也是先要从十这个数入手。在我提的“你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的问题中,学生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为后面要学*的破十法作了很好的铺垫。

  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让孩子喜欢这节课,我创设了春游这一情境,激发孩子们学*的兴趣。导入的环节是让孩子先算一算参加春游的有多少名同学,在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后,我鼓励孩子利用手中的学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道题,在给孩子充分思考的空间之后,让孩子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把种种方法都出示在黑板上,孩子们用的方法很多,于是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方法,选一个最简便的,能算的最快的方法。

  经过讨论之后,他们的选择大都集中在破十法上,孩子们体会到了是因为我们先要找到10,找到它之后再计算才能算得又快又对,再简单不过的两个环节,已经把新旧知识进行了一次统一,在整个过程中,注意了破十法是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不是分割开来的,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到破十法的简便,从而使学生愿意使用破十法去思考、去计算,这样帮助学生在更深的层次理解破十法的意义,更加熟练地运用破十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在学*这课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为学*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的方式进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采用复*导入的方式,一方面为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为学生学*新的知识提高生长点。本课基本完成了的教学任务,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在操作完后,请同学上台演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说边操作,而不是单纯地操作,老师在旁边讲解。

  2。在计算34—8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种是将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种是将34分成24和10,我对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了,但是在学生提出这些算法后,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和小结。有些小朋友因为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涂了,这在作业中有明显的体现,所以我在练*课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练*题内容稍显单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时间上也有限,练*的时间稍短,没有进行充分的练*。

  当然在其他细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过去的计算教学,往往是老师把计算方法在堂上讲通讲透,然后通过机械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并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班上交流,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知识结构各有不同,故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把提出的多种计算的方法进行优化,学生在操作,交流,分析,比较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但是,是否学生提出的算法越多越好?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把这些算法优化优化?什么时候引导优化最好?等等,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进行了尝试。

  情境一:

  电脑演示:一部小桥车15元,一部无线遥控车36元。小明说:“我只有8元钱,想买一部无线遥控车,还要再攒多少元?

  师:谁能帮小明算一算?

  学生列式:36-8

  师:请大家想一想两位数减一位数应该怎样算?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如计算这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学会对给定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标。因此创设合适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过程之一。

  情境二:

  学生通过摆小棒,得出计算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摆小棒计算的?

  展示学生的摆法和算法:

  (1)拆开1捆小棒是10根,从10根中拿出8根,剩下的2根和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8根,再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2)先拆开1捆是10根,与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中拿出8根,剩下8根,最后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3)先拿走6根,再从3捆里拿走2根,剩下28根。

  老师把学生的算法用算式的形式板书出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维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改变了以往教师直接把计算方法展示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情境中,学生通过摆小棒,想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计算方法,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给予了肯定,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了的个性发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和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参与到学*活动中来,体现出民主氛围,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情境三:

  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摆法。几种方法都对,得数都是28。那么,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请大家分组讨论。

  经过学生的讨论概括出第二种方法最简便。

  (4)也就是:先拆开1捆是10根,与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中拿出8根,剩下8根,最后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这一情境是对不同的计算方法的优化。学生常常会把自己熟悉的方法认为是最简的,可是,有一些方法是对学生的后缀学*不利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呈现的计算方法加以比较分析,让学生分清各种方法适用的范围,从而掌握基本算法,但也应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算法。通过算法优化,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情况下要运用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情境四: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然后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练*十二的第四、五题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每一种计算方法。有一些学生经过了对各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后还是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尽管不是这样的),如这学生还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也不强求。

  算法的多样化激起了学生对算法的思考、归类,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提炼,使学生对算法有了深层次感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因此在课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学生从学具操作中得出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且理解了算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使知识条理、系统化。

  在教学新课时,先复*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减一位数甚至不够减的算式。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并在练*中强化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与退位减法在算理与算法上的不同,从而突破本课学*的难点。

  2、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时空,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究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了数学一题算法多样化。

  当然在本课的学*中,个别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太好,因此,计算时出现错误和不熟练现象,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与课堂练*中应多重视,并于课后多辅导,并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帮助他们,使其不断进步,不掉队。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和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正确口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态度,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和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提高学*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小黑板)

  33-2=13-7=20+6=

  指名算,表扬并问为什么算得这样快?(得出不退位减的方法)

  二、新授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介绍小亮的一家人,是听说一(三)班在上公开课,他们全家来到了教室,参加大家一起学*,出示挂图:

  ①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小亮家中哪个人,猜一猜他们的年龄各是多少?

  ②揭开年龄,问你们猜得对吗?(让学生知晓他们一家人的年龄,7岁、30岁、33岁)

  ③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看,你能不能根据老师告诉你的三条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来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板书:33-30=33-7=30-7=

  2、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a、教学33—30:

  这个算式大家学过吗?谁来说一说等于多少?

  b、教学:33—7

  鼓励小朋友位很聪明,又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①观察33-7=这个算式,并且与33-2=进行比较,得出3—7不够减,板书课题。

  ②老师在前面摆好后,学生看并思考3减7不够减怎么办?(自已想,同伴交流方法)学生回答中,先抓住重点,

  ③让学生摆好小棒并动手操作。指导学生摆:左边摆3捆,右边摆3根。

  ④学生说老师摆,边摆边问边整理思维过程,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位互摆,互说一遍。

  ⑤尝试练*:41-2=(引导做)36-8=(独立做)63-5=(升华做)

  ⑥还有没有其它的做法,并优化算法。

  预计:

  A、先拆开1捆10根,从10根中拿出7根,剩下3根和右边3根放在一起,合起来16根:

  B、先拆开一捆10根与右边的3根放在一起是13根,再从13根中拿出7根,剩下6根,最后6根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C、先拿3根,再拆开一捆是10根,从中拿去4根,剩6根,最后把6根与2捆合起来是26根:

  D、把两捆都打开与3根单根的放在一起是23根,从23根里拿掉7根还剩16根:

  33—7=26

  c、教学30—7

  我们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现在大家能不能自己解决。

  板书:

  三、巩固练*

  1、看米老鼠急得只跳,同学们快帮帮它。

  2、猜数字游戏

  3、判断1、73-9=742、68-5=573、85-7=78(提醒同学们计算时要认真不能和他一样马虎)。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五、拓展练*

  今天的学*中几位小朋友发现了退位减法中的秘密,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该怎样填呢?65—□=5□,把你的答案相互交流一下,看谁想得最全面。

  六、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我认为取等了以下的成功:

  一是努力的创设了一个同学们相对校为熟悉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积极性,为后面深入的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是比较适当的采用自主、合作等形式,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是它们的算理,即为什么要退位和怎么样退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我首先给他们时间让同学们独立的想3-7够减怎么办?学生回答中,教师抓住“拿出一捆把它打开”这一句话,并让每人都知道后,再展开同学间的互说互摆环节,通过自想——反馈——互说——互摆——再反馈,学生已经弄清了本节课的关键性内容的实质。

  三是加强算法多样,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在教学中的想、说、摆的三大环节中同学们已经摆出多种方法,在这里我将他们的各种摆法的思维过程在黑板上全部板书出来,让大家选择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同学们发现书上的那种是利用了已经学过的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口算中相对简单一些。

  四是算法升华。就是离开借位点,直接进行计算。

  五是优化练*。克服了过去的题海战术,强调了少而精的练*。注重了练*设计中的生活性、典型性、层次性、多样性、人文性等。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是在练*中反复过多,有过去的应试教育时代的影子。影响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倾听不够。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改正。教学反思《《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一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扩展5)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周一、根据学校安排,我讲了一堂公开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包括不进位和进位),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讲授新知识前充分复*了旧知识,出示了一些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解答,从而从认知上、思维上让学生做好准备。

  在新知识的传授中,我用奥运赛比分引出题目56-18,让学生通过摆圆片来观察、比较,既突出了退位减法的算理,又使学生对笔算减法有了全面的认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和“为什么在个位上加10”两个关键问题。

  在交流算法的时候规范了竖式的写法。学生掌握方法以后,我又出题目让学生动笔演练,并让4个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一、个人感觉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退位方法,知道从十位退1,并在个位上加10再减。

  2、整节课,能基本按我的思路下来。但重点环节还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

  3、对学生加强了练*,让他们得到了巩固。

  二、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1、课堂上,讲授重点环节时时间停顿太短,学生还未思考完,我已步入了下一步。今后教学中在重点环节须停顿时间长一点,让学生细化。

  2、让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独自做题时,高估了二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给予的时间不够,以致对答案时回应太少。

  3.讲完练*题目后,未给予学生时间来修改自己的错题,以致让他们改错意识淡薄。

  4、忘记在适当的时候,出示课题。导致学生在总结本节课内容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5、整堂课以自己讲授为主,未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动手,多思考,不能灌输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深深的感到,因为是教育低年级的孩子,所以教师要更加足够细致,多强调细节,从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惯。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在这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有太多需要学*与改进的地方,非常感谢参加听评课的老师们,感谢他们提出的宝贵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磨*身上的棱角,争取更大的进步!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之前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退位的基本思想:“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作十”的想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懂得运用竖式计算,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教材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运用列式进行竖式计算。

  低年级学生对学*充满了好奇,就像刚学步的娃娃,虽须大人扶着、牵着,但他们也喜欢自己去闯。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数学书的能力。先让学生带着“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这样的问题阅读教材,学*从例题中找出相关、有用的数学信息后针对问题展开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教材后试做*题的*惯。

  阅读教材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若要据为己有,必须依靠思索之力。因此,当学生自主得出算式“56-18=”时,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然后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汇报方法时我向学生提出质疑“我们上节课学*的不退位减法个位上6减2是够减的,可今天这道题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我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认同教材中提供的相对较好的方法。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十位退1后不要忘了减去退去的1等等。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把握不当,只做了一些基本练*,缺少了一些提高性练*,因此,没有办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在今后教学中我应重视课堂中的练。

  由于学生学具带得不全,只有部分孩子进行了操作,而且很多孩子不能把操作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就利用课件进行了操作演示,让孩子们跟随演示一起说过程,只有几个孩子能流利的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针对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片段: 在学*计算时,我直接问学:72-58=这道题你会算吗?怎么算呢?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12-8=470-60=104+10=14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师:“看来你已经会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 生:“当然了”。 一声“当然了”还没说完,一个同学马上叫起来:“老师,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做的`更快? 师:“你来说说”? 这个学生理直气壮的答道“72-60=1212+2=14” 我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站起来说:“我把58看作60,72-60=12,多减了2个,我再把它加上去了。” 我说:“你真了不起,把两位数减两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使计算又对又快”。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种计算方法呀。课堂达到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数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这个星期一直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这之前已经学*了口算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不进位加法以及进位加法;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学*的内容需要退位,属于逆向思维,因此在学*的层次和难度上就有了一个高度。

  在进行教学时,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堂中捕捉信息,体会方法。和前面的不同,加法对于小棒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知道够十个就可以捆成一捆,而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就需要学生思考整捆的小棒如何操作 ;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已经有意识的要拆一捆小棒,在这个地方就要问学生为什么想到要拆一捆小棒?一捆就是什么,是多少个一?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再进行操作。接下来小结的时候就可以提炼这个方法了。

  二、及时引导,为笔算作好铺垫。以前学的进位加去都是强调满十向十位进一,属于顺向思维,而现在是退位减法,属于逆向思维,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个位思考,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能不能借一些过来?借一个十实际上就是多少个一?可以怎样去表示?让学生上台演示说说操作的方法。突破个位不够减,退一作十再减的难点。也为后面的笔算作好铺垫。

  三、突出算理,重视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这儿就主要强调十位上被借走一个十后,十位上相减时应该如何计算,这个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练*,多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针对错的进行反复强调,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计算题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注意不好的话,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费。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惯。良好的计算*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楚题目,摆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规范、合理的摆竖式。要告诉学生摆竖式的时候要写一个数字然后空出一个数的位置,再写下一个数字。这样的竖式学生在计算时,不会因为数字挤在一起,而出错。

  3、要提醒学生摆完竖式后,要记得把答案写在横式上.。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将精力放在笔算方法上,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再列竖式计算。

  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

  在学*计算以前,我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思考: 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我能提出求总数的数学问题。”他提出了好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由其他学生解答了。

  另一学生说:“老师,我能提出比多少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这其中有不退位的,也有退位减法。

  第二步

  选其中不退位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一:“我是这样想的:50—20=30,6-2=4,30+4=34。”

  生二:“我是这样想的:56—20=36,36-2=34。”

  生三:“我会用竖式像笔算加法那样做”。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试做。

  还有学生想出了其他的方法计算。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火花的碰撞,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学生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计算时能有不同的方法。课达到了高潮 ,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竖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本环节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问题,设计方法(“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教学反思实用十份(扩展6)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汇总十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1

  新的学校,新的起点,新的思想,新的面孔。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新调入的教师每人讲一节课,我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也有些胆怯。在期盼中这一天终于来了,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1、 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 考,同位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但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一 组方案进行学*。情境的导入,为学*新知做好了铺垫。

  2、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 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只有几个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对于笔算,指了一名学生进行了板 演, 此时让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笔算方法和过程,并且让板书的学生说了自己计算的过程。此时的我,有了新的想法,立标课有一定的模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 说,竖式的写法也是一种模式,学生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让孩子们接触模式般的印象。

  3、 展示交流根据板书的竖式,但对于如何计算,便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先让学生同位之间交流算法,然后学生展示,在展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 生从十位算起,对于这些竖式的计算方法,我并没有提示孩子非得从个位加起不行,这也使得在场听课的不少老师提出了质疑(怎么老师不强调从个位加起呢?), 而是给学生留有了下一步学*进位加法的计算空间。在教学进位加法时,学生对于从个位加还是从十位加产生了疑问,有的学生说,从十位加好,有的学生说从个位 加好,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从十位加太麻烦了,个位进的1要加上,还得把十位上的数再擦掉,不如从个位加起方便。给予学生所说,学生进行了练*,从中体验 了知识的生成过程。

  4、巩固练*以基本的笔算开始,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解。

  总之,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霸占学生自学的时间还比较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的过程之中,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2

  这周学*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加法运算,包括不进位加和进位加两大课时,在讲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大部分同学由于暑假已经预*过,所以掌握的还不错,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比如在列竖式时,部分同学数位不对齐,当其中一个加数是一位数时,有同学不认真或者是不仔细就将其写在十位下面,或者写在十位与个位的中间,所以关于这一点需要加强,还有一种现象,在作业本上写竖式,由于作业本上有横线,学生在列竖式时就不画横线了,忽略了竖式横线表示等号的意义。再有在做练*时,很多学生计算错误,该进位的不进位,不该进位的进位了。所以对于这一点还是需要强化练*。

  对于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交流,引导学生从列竖式对位、计算顺序、进位等方面加以归纳汇报,从而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归纳总结,淡化了计算法则运算规定的文字表述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总结笔算法则,实际上是促进学生对100以内加法计算过程及其方法的理性认识。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同学们来说通常有一定的难度,应当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回忆、交流,大家相互启发、共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3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的内容。

  学生可以借助以前学*的口算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但本节课重点是学*笔算加法的算理。反思这一节课,新课前对一年级的口算进行复*,强调算理很有必要,为本节课笔算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把后面例题计算拆开摆在口算复*中,对后面笔算起到更好的作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加),教材创设情境如下: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游乐园,人数分别是36、30、35、34人,如果一辆大客车限坐70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本节课只需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竖式,但当我提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问题,经过学生的补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对于进位加的我把他们都写在了一个角落,作为课堂最后的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在讲解例题一的时候,我巧妙的利用了小棒图,把小棒图竖起来摆,使得竖式形象化,接着把形象的小棒图再抽象成数字。

  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竖式的算理。再通过练*判断,使得学生对笔算时出现的种种情况有所警惕,从而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处理本课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1.没有深入的解释“合成一辆车”和“准乘一辆车”,导致在提出问题“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后,还有学生提出后不确定是否可以合乘一辆车。2.由于上一环节没有处理好,所以导致时间不够,后期练*中的判断改正题没做,拓展题也没做。这是本节课最值得检讨的地方。以后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的每一句话。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因为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所以设计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一开始,我就创设同学们一起观赏鱼的情境,这不仅是旧知的复*和回顾,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根捆成一捆;又通过拨计数器,个位满了10个珠子,拨去,在十位上拨1个,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最后通过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练*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

  二、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

  教学中我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练*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更真实。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5

  本节课的教学课题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是一节计算教学课。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一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在计算教学这一块,我认为不是以简单的教学计算方法为主,而强调的是从算理到算法的建构过程。因此,计算教学应该注重算理的教学。要让学*借助直观教具或者其他来逐步完成建构。课的一开始,我首先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课件展示“参观博物馆”画面,把静态的情境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这个环节非常感兴趣,学*的积极性也很高。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一、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尽可能地贴*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因此,在新课的导入这个环节时,我创设情境,根据课本的主题图内容,自制课件。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新课,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如果每辆车准乘70人,你认为哪两个班能合乘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我在这里也渗透了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能乘坐超载车辆。最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感觉本环节的教学比较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在于理解算理。

  从事多年的数学教学,我认为在计算教学方面必须给学生弄清算理,才能够牢固掌握计算方法。如何突破“个位满十,就向十位进1”这一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把10根小棒凑成1捆的过程,直观地说明了“个位上的数相加满一个十就向十位进1”这个算理,使抽象的“进位”得到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较好地理解了为什么要进位,怎样进位的道理。最后通过练*,学生进一步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熟练地进行了计算。

  三、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

  课前,我借鉴自己的教学经验,预想学生在本节课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有忘记“满十进一”的、或者有忘记加上进位上来的“1”、还有“个位不满十就向十位进1”的等现象。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是否有这样的错误。然后我在练*设计中,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来改正。通过这样的练*设计,学生在课堂中既有正面的指导,也可以通过反面的错例的借鉴,学生学到的知识将会更加地牢固。

  反思自己的本节课教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让学生自己探索算理时,我包办太多,应该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己思考、去探索解决问题。课堂上没有能够照顾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

  总之,,今后要多加注意这些不足。要努力学*新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把工作做得更好!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6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本课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笔算的基础。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时,创设适合的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中来。因此,课堂上由买玩具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二、注重交流,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交流是学生的天性,学生总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与别人一起分享。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口算的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口算方法多样化

  (1)44+25

  ①40+20=60,4+5=9,60+9=69

  ②先算44+20,再算64+5=69

  ③先算44+5,再算49+20=69

  ④先算25+40,再算65+4=69

  (2)25+38

  ①20+30=50,5+8=13,50+13=63注意: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②先算25+30,再算55+8=63

  ③25+8=33,33+30=63

  允许算法多样化,体现数学的.个性化,让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口算方法

  四、练*形式多样化

  多样的练*形式,使学生在掌握和巩固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7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对于其他学*内容来说,计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贴*学生的生活,激发起学生兴趣,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本堂课的一个特点,是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数学。教师用旅游的情境引出多位数的加法,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出示里程图,形象地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还注意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我个人认为本课在使计算教学贴*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进行交流等方面都作了努力。

  当然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活动面还不够广,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8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解题中,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这个一要写的小一些,在十位数的右下方。在本节课中,突出了以下两大特点: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或困惑时,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反思,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在本节课中,我抛砖引玉的将问题抛出,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通过摆小棒,拨计算器,理解当个位上两数相加满10时,我们就会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变为一个十。在研究竖式计算时,我就点了一下,对于满10怎么向十位进1,孩子可以很好的接受。

  其次,学生学*方式的改变。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在不同观点碰撞中产生绚烂的火花,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考交流*惯,并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实际列竖式计算时,对于进到十位的小1的处理上不理想,有的学生将小1写的很大,我问答这个1要怎么写时,他们可以很清楚的说出要求。其次,有部分学生在自己第一次列竖式计算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3 8

  + 2 4

  1

  ——————6 2学生将小1自成一行。我下面要加强对学生做题的多练*,在练*中让孩子明白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9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对于其他学*内容来说,计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贴*学生的生活,激发起学生兴趣,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本堂课的一个特点,是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数学。教师用旅游的情境引出多位数的加法,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出示里程图,形象地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还注意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我个人认为本课在使计算教学贴*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进行交流等方面都作了努力。

  当然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活动面还不够广,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10

  一、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提炼自学重点。

  我在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师用书和课标后,提炼出本节课的自学重点是: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的口算。我一直觉得自学重点的提炼不同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概括,因为自学重点是让学生看的,并让学生围绕自学重点进行自学的,所以一定要贴切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明白易懂,放在心上,整节课都能紧紧围绕自学重点,绝不能照搬教学目标重点知识技能目标或教学重难点。其次一定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一个自学重点,绝不能贪多求全。出示自学重点后,让学生各自轻声读两遍,重点就是鼓励学生去探索不同的口算方法,然后帮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从五个环节来看,本节课大多数学生都能紧紧围绕自学重点来开展自学、讨论和交流的。

  二、掌握自学方法,紧紧围绕自学重点进行个人自学。

  “引导自学”型课堂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个人自学,只有有效的个人自学,才能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个人自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实效性。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自学?首先就要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我们班从一年级开始训练自学方法,我概括出六个字:看、圈、想、做、问、查。在学生没有掌握灵活的自学方法之前,这些机械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本节课我也是要求学生围绕这六个字进行个人自学,并且强调围绕教材39页上面的两个问题(①你是怎么口算的`?②比较两题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进行认真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口算两道题时,使用的方法都是受到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思维定式影响,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的要求也不同,每组的1号一般都是成绩较差些的学生,他们能用这一种方法正确口算,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完成自学任务了,对于2、3号,成绩中等或偏上的学生,我就要鼓励他们再想出一种口算方法,对于4号小组长也就是每组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我的要求更高,鼓励他们想出尽可能多的口算方法。在思考第二个问题时,很多学生没有关注计算时的相同和不同,而是简单的看到两道口算题的第一个加数都是 44。我适时给予点拨,指出比较两道题在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是让我们比较这两道算式题。可是我发现经我这样的点拨后,不少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去思考。我只看到李善宇、罗世祺等几个同学写出“算法相同”,可以看出这几个学生已经明白了,就是表述上不准确,应该是同一种口算方法的算理是相同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很难有这样准确的概括能力。还有少数几个同学跟我的ppt呈现的一模一样,我估计是在我上课之前用曙光小学的班班通,不太熟悉,所以就演示了一遍,细心观察的同学就看到了我还没呈现的ppt内容了。纵观这一环节,每个学生都紧紧围绕自学重点认真自学,探索口算方法,虽然不同层次的学生收获是不一样的,后进生收获的是一种方法,成绩优异的探索到好几种口算方法,但是不同的学生在这一环节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新知识,这正是“引导自学”型课堂最大的魅力。对于个人自学环节,我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巡视,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的个人自学情况,并进行适时点拨,可惜我的点拨不够明确,没能给学生更好的指导。

  三、加强常规训练,开展有序有效的自学交流。

  在训练小组讨论常规上,虽然我已经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基本能做到有序讨论,至于有效,还需要努力。本节课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在讨论口算方法时,每组基本都有一两位学生只使用了一种口算方法,而另外的口算方法都是小组长直接告诉的,没有经历探索的过程。全班交流我还是采取了一组同学进行集体汇报,其他小组给予补充。我这么做目的有两个:其一,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尤其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二,尽量避免单生提问,传统课堂回潮,因为年轻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是有限的,经常为了能让教学顺利开展,就会加强控制,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可是本节课的全班交流我选择了最好的一组进行展示,基本上把两道题的口算方法都已经汇报了,只有陆子杰补充了第二题口算方法:44+40=84,84-2=82.其他同学只好做了观众。汇报的小组提出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我们口算是不是正确的呢?”学生根据以往学*笔算时的经验,提出多种检验方法,比如再算一遍,用减法验算还有估算。接着让其他小组提问题,韦皓小组提出的问题是“哪一种方法能又快又准确的口算?”罗世祺立即就说:“用你喜欢的方法就可以”我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就结束了全班交流。

  四、紧扣重难点,教师做少而精的点拨。

  本节课,我围绕重难点设计了两个点拨:点拨一,比较不同的口算方法,找出相同点?就是让学生发现我们都是利用拆数的方法,把一个或两个加数拆分成几十和几,然后转化成两个或三个简单的口算题进行口算,能进行又快又准的口算,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点拨二,我们可以用估算来检验口算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通过这样的点拨,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本节课我是在全班交流后单独进行点拨的,效果不太好。应该在学生汇报口算方法时,就立即进行点拨,渗透“转化” 数学思想,同时表扬陆子杰同学的方法,也可以用凑数这种方法来口算。汇报小组提出“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口算是不是正确的?”有同学补充说:“可以用估算”,我应该立即抓住这样精彩的课堂生成,追问学生“我们该怎么估算?”或“这两道口算题在估算时有什么不同?”这样穿插在全班交流时的点拨,才能引起学生最大的关注,否则在交流后再来点拨,就不够突出,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

  五、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巩固练*。

  本节课“想想做做”共有七道题,题量较大,形式单一。所以我进行的大胆的尝试,形式上有所突破,我整理了三类题目:基础练*、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前两期是必做题,拓展练*是选做题。内容上我也进行了改变,第一题是连线题,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第二题是先让学生估算,再进行题组对比练*;第三题解决实际问题,第四题拓展练*让学生自己编五道得数是六十多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算式,还有就是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拓展练*的题目没有确定的答案,鼓励学生分散思维,寻求不同的答案。在巩固自学环节,少数学生能完成所有题目,也有少数学生必做题都没有完成,大多数学生都能基本完成。我点拨了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练*题在小组里订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意识到“引导自学”型课堂值得我去探索,去实践,去反思,只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才能还课堂给学生,还学*给学生。课堂教学的精彩不是靠教师来“表演”,而是让学生去演绎。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