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

首页 / 教案 /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 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大公鸡和小乌龟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小乌龟对大公鸡说: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大公鸡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56-18、。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 81-56 68-51、 81-65

  68-51、 81-65 68-15、 85-61

  65-18、 85-16 86-15 86-51

  师: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大公鸡、小乌龟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

  【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主动感知和明确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新知识问题的探索活动作好准备。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展开:

  1、 猜测活动。 怎样列竖式计算58-16和56-18。

  2、 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58-16和56-18。不会做的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做。(指名板演、随练)

  3、 你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请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讨论结果

  【这里的尝试练*实际上是对猜想的计算方法的验证。】

  4、 大家讨论。

  怎样计算56-18的?(这里讨论一定要充分,随机板书: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1)借助表象:理解从十位退1。

  竖式计算时,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怎么办?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突破难点。

  (2)讨论:怎样表示从十位退1,你有什么好办法?

  尝试让学生发现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数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3)十位要算几减几?

  引导回忆操作过程,弄清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的道理。

  [从十位上退1的含义及原因和从十位退1,十位上就少了1的道理,学生不易理解,且易出错,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的表象,类推出笔算时的方法和道理,充分运用表象作理解算法、算理的支柱和桥梁,揭示自然,学生易于理解,能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5、比较58-16和56-18的异同。

  6、阅读教材。

  7、小结:以学生为主。

  【展开阶段是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个教学阶段,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新知识所提出的问题的猜测、探索、验证、阅读、讨论、交流、概括等到一系列活动,并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经验,发展数学素质。】

  三、目标检测。

  5、 专项练*。

  不用计算,判断开始时的10道题是否要退位,若要退位就拍掌三下。

  6、 选择其中4道题进行计算。(对比练*)

  分小组练*,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65-18= 61-58=

  85-16= 85-61=

  练*后比较:85-16 和85-61所得差的十位为何不同?

  7、 请你当医生。树林时里有许多树生病了,你会帮它们治吗?

  出示树上写的式题的练*。课本第21页第7题。

  四、总结: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问题想提醒同学们?

  五、作业 。

  用1、4、7、9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式题,现把它们分分类,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算一算。

  【布置课外活动题的目的是减轻课业负担,以动激趣,发展智力。本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编制和排列算式、分类、比较与合作交流,讲讲算算的活动,进一步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学*数学和智力水*,激发创新意识。】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18例2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为什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教学关键

  通过学生操作实物,电脑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讨论、总结的过程获取新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方法的纸条、聪明宝葫芦、水果蓝贴图等。

  学生资料:

  小棒,有关申奥情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提问: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谁愿意说一说?

  师谈话:是的,这份激动真让人难以抑制。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非常自豪。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中,我们知道了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出示统计图表)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谈话:你们想了解的问题可真多,别着急,我们慢慢来,先看第一个。(出示例2)

  学生1:北京在第一轮就以超过半数的优势胜出了;

  学生2:我知道还有法国的巴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日本的大坂,加拿大的多伦多;

  学生3:我知道奥委会**萨马兰奇他要参加我国举办的奥运会;

  学生4:当宣布是北京的时候,全国都沸腾了。

  学生1:北京比巴黎多几票?

  学生2: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几票?

  学生3:北京比多伦多与巴黎的票数和多几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的知识。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知识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那无比兴奋和成功的自豪感。

  二、探求新知

  1.组织活动

  2. 汇报成果

  3. 比较评价

  4. 随机练*

  (播放录音:亲爱的小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问题小精灵聪聪。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根据回答板书:56-18=)

  师提问:你会算吗?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借助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

  师谈话:把你的好方法和你的合作小伙伴互相说一说,看谁说的又好又有道理。

  (音乐声响起,讨论结束)

  [评析:教师准确地把握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探索56-18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合作交流的要求。这样学生有思考,有方法,在交流中才有话说。从而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师提问:同学们讨论的真激烈,谁愿意说说你的方法?(板书各种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请你再摆一次好吗?

  师提问:通过观察摆小棒的过程,再看看刚才那位同学的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评析:用竖式计算和摆小棒的方法,本身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层次的学生的思考结果。教师在此有意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自然地沟通了算式和操作的关系,使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对竖式的算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师点题:像这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的算式称它为退位减法。退位时在十位上点一个点(课件同时出示小棒图和竖式的动态过程)。

  师提问: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请说说理由。

  说到列竖式,谁能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谈话:现在从剩下的几个问题中选一个,用这两种方法都来试一试,看看是从十位算起方便还是从个位算起方便?

  [评析:《课标》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允许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学*数学。”当学生出现争议时,梁老师没有立即要求从个位算起,而是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去计算、去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发现。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是充分发扬学生主人翁的精神,这不正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吗?]

  学生答:56-18=

  学生独立活动。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1:我是把18分成16和2,先用56-16=40,再40-2=38;

  学生2:我是把18分成10和8,先用56-10=46,再46-8=38;

  学生3:我是先40-10=30,16-8=8,再30+8=38;

  学生4:58-18=40,40-2=38;

  学生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学生6:我是用小棒摆的。我是先摆5个整捆,6个单根,6根减8根不够减,拆开一个整捆(10根)16根减8根还剩8根,4捆减1捆是3捆,合起来是38根。

  学生重复摆小棒的过程。

  学生答:摆小棒中的拆开一捆,就是从竖式中向十位退一,和**起来是16,16根减8根就是竖式中的16减8。

  学生1:列竖式的方法,这样不容易出错;

  学生2:我喜欢心算,这样快。

  学生1:首先数位要对齐;

  学生2: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学生3:退位后十位上的数字别忘了减一。

  学生4:可以从十位减起。

  学生练*、汇报,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学生方法各种各样,有的甚至连我也没有想到。就是摆小棒的方法也有好几种。

  在同学们说方法的同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贴到黑板上,还有一些方法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只能临时画到黑板上。在众多方法中,摆小棒的方法是最一目了然的,通过学生演示学具,让其他同学看得真真切切。

  这位同学把竖式的过程说的既详细,又说出了重难点之所在。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最后,这位同学提醒大家别忘了写横式的得数。他那小老师的专注,认真的神态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这个时候全班静悄悄的。80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进而甜甜地笑了。我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这时有的同学提出从十位减起的方法,我并没有否定他。而是让他们尝试着做一做,通过比较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不容易出错。

  三、巩固练*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你们愿意选一份礼物送给最亲爱的老师吗?

  这里就准备了几份礼物,你们可以任选一种送给你们的老师。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答对题,才能得到礼物,大家有没有信心?

  (课件出示礼物图:一张精美的贺卡;一束美丽的鲜花;一篮丰富的水果;草珊瑚含片……)(每一个礼物上有一题)

  师:哪一组愿意打头炮?

  (课件出示练*三的第6题。)

  下一组选题,课件出示练*三的第7题。(动画效果:蝴蝶翩翩起舞。)

  师谈话:你们的精彩回答,都引得蝴蝶为你们舞动。(各组竞相选题得到送老师的节日礼物。)

  师提问:每一组都拿到一份精美的节日礼物,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评析:练*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教育于一体,三者相得益彰。]

  齐答:愿意

  齐答:有。

  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

  第一组顺利过关,得到礼物。

  第二组抢先:选择了一篮丰富的水果,组员轮流答题。全班鼓掌。

  第三组抢答:选择美丽的鲜花,希望老师像鲜花一样美丽。

  组1:希望老师越来越漂亮;

  组2:我们以后再也不惹老师生气了,要听老师的话;

  组3:祝老师节日快乐;

  组4:祝老师身体健康……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伟大的,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安排了这个节日大派送的小游戏。一是巩固新知,二是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三是渗透尊重老师的思品教育。

  有一组选草珊瑚含片,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真令我感动。他们说:“我们班人多,老师必须大声的说话。有时,我们还不听话,惹老师生气,把老师的嗓子都弄坏了,所以,送给老师这个,让她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孩子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呀!

  四、本课小结

  师提问: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师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发现、讨论解决了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中,我们能够一如既往,继续努力!

  学生1: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学生2: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总评:纵观本节课有2个特点。

  1、创设了民主气氛。

  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环境,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畅所欲言的时空。在课始,教师的一句“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汇报算法时,“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练*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礼物,选择*题。宽松的环境,使得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2、重视学生参与学*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梁老师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56-18该怎样计算?”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在合作交流汇报方法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思路,教师再次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经历、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3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正确地口算几千几百减几千几百的.不退位减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技能。

  4、培养良好的检验*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78-40= 46-20= 86-30= 78-40=

  38-2= 26-5= 56-4= 86-34=

  (1)、先口算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组3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上面两题是下面这道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过程。

  二、引入

  1、根据下面有联系的算式合并在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题目。

  68-30= 53-20=

  38-2= 33-1=

  2、例1:口算

  86-34=

  想: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口算过程

  86-30=56

  56-4=

  3、试一试

  8600-3400=

  想:869个百-349个百

  = 个百

  =

  4、小结

  三、课堂练*

  1、49-20-7= 76-50-3= 68-40-5=

  49-27= 76-53= 68-45=

  谈谈上下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2、速算

  73-61= 86-54= 67-25= 76-23=

  95-42= 38-21= 89-74= 78-42=

  3、计算

  4、找朋友

  5、综合练*

  四、课堂作业

  见课堂作业本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8-19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本节课我试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一)学*例2

  1、看算式56-18,刚才已经算出结果了,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2、能用竖式计算吗?试试看。

  不会的小朋友借助小棒摆一摆(上下齐做,反馈说算法)

  3、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和昨天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呢?

  你是怎么办的?

  4、能用摆小棒的形式边摆边说出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台演示操作过程

  师问:你看明白了吗?

  谁能把他演示的过程再说一遍?

  有不同的方法吗?

  6、教师电脑演示,小结,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师问:回到竖式,个位是要先算( 16 )-( 8 )

  十位上要算 ( 4 )-( 1 )

  教师板书16、4

  (二)指导写竖式

  过渡语:这是我们想的过程,列竖式时我们应这样写:相同数位对齐………

  1、师问:如何记住从十位退位了“1”呢?

  (在十位数字的上面点个小圆点,提醒自己十位减少1后再减)

  2、教师质疑:这道题可以从十位减起吗?

  为什么?

  (三)解决问题:

  1、多伦多比巴黎多几票?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试试看。

  (上下齐做,反馈说算法)

  2、师问:你想提醒大家些什么?(十位上的0不写)

  鼓励探索,交流算法

  (一)学*例3,师板书算式50-24,

  问:观察50-24和56-18有什么不同?

  会做吗?试试看。(上下齐做,反馈说算法)

  师:整十数减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个位上要算( 10)-( 4 )

  有没有不是用10-4的?

  十位上再算( 4 )-( 2 )

  (二)对比56-18和50-24有什么共同点? (师板书,补充课题)

  (三)今天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学生尝试归纳计算法则。

  学生在探索新知的经历中,要面临问题、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就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这是一个人的学*、生存、生长、发展、创造必须经历的过程。它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我在教学中遇到比较难学的内容,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时,经常让学生先体验挫折,后体验成功。

  本环节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建立在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基础,此类题大多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作为教师不要去为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带入教师预设的中。应该放手让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氛围的形成。对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本节课让了解每一种计算,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5

  教学内容:

  学*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两数相减时,对准数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

  3、会正确书写算式。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两数相减时,对准数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

  教学准备:

  图片、计算卡片、本、笔。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列出算式:35-17=

  2、教师利用竖式方法讲解:

  第一步骤:先算个位,5不够减7,上十位上借1当10,也就是15-7=8。

  第二步骤:再算十位,3借走1是2,再减1等于1.

  3、最后是35-17=18。

  4、请幼儿说出退位减法口诀。

  5、出示计算卡片口算:

  45-28= 57-29= 62-26= 66-39= 31-24= 75-59=

  6、游戏:找错

  7、拿出本、笔书写算式。

  8、教师讲解,幼儿书写。

  9、教师巡回检查,并指导。

  10、作业展览,教师讲评。

  活动延伸:

  水*一:幼儿自由活动。

  水*二:练*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扩展1)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菁华3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18例2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为什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教学关键

  通过学生操作实物,电脑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讨论、总结的过程获取新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方法的纸条、聪明宝葫芦、水果蓝贴图等。

  学生资料:

  小棒,有关申奥情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提问: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谁愿意说一说?

  师谈话:是的,这份激动真让人难以抑制。我相信每一个*人都非常自豪。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中,我们知道了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出示统计图表)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谈话:你们想了解的问题可真多,别着急,我们慢慢来,先看第一个。(出示例2)

  学生1:北京在第一轮就以超过半数的优势胜出了;

  学生2:我知道还有法国的巴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日本的大坂,加拿大的多伦多;

  学生3:我知道奥委会*萨马兰奇他要参加我国举办的奥运会;

  学生4:当宣布是北京的时候,全国都沸腾了。

  学生1:北京比巴黎多几票?

  学生2: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几票?

  学生3:北京比多伦多与巴黎的票数和多几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的知识。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知识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那无比兴奋和成功的自豪感。

  二、探求新知

  1.组织活动

  2. 汇报成果

  3. 比较评价

  4. 随机练*

  (播放录音:亲爱的小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问题小精灵聪聪。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根据回答板书:56-18=)

  师提问:你会算吗?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借助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

  师谈话:把你的好方法和你的合作小伙伴互相说一说,看谁说的又好又有道理。

  (音乐声响起,讨论结束)

  [评析:教师准确地把握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探索56-18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合作交流的要求。这样学生有思考,有方法,在交流中才有话说。从而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师提问:同学们讨论的真激烈,谁愿意说说你的方法?(板书各种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请你再摆一次好吗?

  师提问:通过观察摆小棒的过程,再看看刚才那位同学的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评析:用竖式计算和摆小棒的方法,本身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层次的学生的思考结果。教师在此有意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自然地沟通了算式和操作的关系,使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对竖式的算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师点题:像这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的算式称它为退位减法。退位时在十位上点一个点(课件同时出示小棒图和竖式的动态过程)。

  师提问: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请说说理由。

  说到列竖式,谁能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谈话:现在从剩下的几个问题中选一个,用这两种方法都来试一试,看看是从十位算起方便还是从个位算起方便?

  [评析:《课标》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允许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学*数学。”当学生出现争议时,梁老师没有立即要求从个位算起,而是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去计算、去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发现。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是充分发扬学生主人翁的精神,这不正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吗?]

  学生答:56-18=

  学生独立活动。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1:我是把18分成16和2,先用56-16=40,再40-2=38;

  学生2:我是把18分成10和8,先用56-10=46,再46-8=38;

  学生3:我是先40-10=30,16-8=8,再30+8=38;

  学生4:58-18=40,40-2=38;

  学生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56-18=38

  5 6

  -1 8

  —————

  3 8

  学生6:我是用小棒摆的。我是先摆5个整捆,6个单根,6根减8根不够减,拆开一个整捆(10根)16根减8根还剩8根,4捆减1捆是3捆,合起来是38根。

  学生重复摆小棒的过程。

  学生答:摆小棒中的拆开一捆,就是从竖式中向十位退一,和*起来是16,16根减8根就是竖式中的16减8。

  学生1:列竖式的方法,这样不容易出错;

  学生2:我喜欢心算,这样快。

  学生1:首先数位要对齐;

  学生2: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学生3:退位后十位上的数字别忘了减一。

  学生4:可以从十位减起。

  学生练*、汇报,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学生方法各种各样,有的甚至连我也没有想到。就是摆小棒的方法也有好几种。

  在同学们说方法的同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贴到黑板上,还有一些方法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只能临时画到黑板上。在众多方法中,摆小棒的方法是最一目了然的,通过学生演示学具,让其他同学看得真真切切。

  这位同学把竖式的过程说的既详细,又说出了重难点之所在。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最后,这位同学提醒大家别忘了写横式的得数。他那小老师的专注,认真的神态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这个时候全班静悄悄的。80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进而甜甜地笑了。我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这时有的同学提出从十位减起的方法,我并没有否定他。而是让他们尝试着做一做,通过比较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不容易出错。

  三、巩固练*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你们愿意选一份礼物送给最亲爱的老师吗?

  这里就准备了几份礼物,你们可以任选一种送给你们的老师。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答对题,才能得到礼物,大家有没有信心?

  (课件出示礼物图:一张精美的贺卡;一束美丽的鲜花;一篮丰富的水果;草珊瑚含片……)(每一个礼物上有一题)

  师:哪一组愿意打头炮?

  (课件出示练*三的第6题。)

  下一组选题,课件出示练*三的第7题。(动画效果:蝴蝶翩翩起舞。)

  师谈话:你们的精彩回答,都引得蝴蝶为你们舞动。(各组竞相选题得到送老师的节日礼物。)

  师提问:每一组都拿到一份精美的节日礼物,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评析:练*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教育于一体,三者相得益彰。]

  齐答:愿意

  齐答:有。

  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

  第一组顺利过关,得到礼物。

  第二组抢先:选择了一篮丰富的水果,组员轮流答题。全班鼓掌。

  第三组抢答:选择美丽的鲜花,希望老师像鲜花一样美丽。

  组1:希望老师越来越漂亮;

  组2:我们以后再也不惹老师生气了,要听老师的话;

  组3:祝老师节日快乐;

  组4:祝老师身体健康……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伟大的,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安排了这个节日大派送的小游戏。一是巩固新知,二是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三是渗透尊重老师的思品教育。

  有一组选草珊瑚含片,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真令我感动。他们说:“我们班人多,老师必须大声的说话。有时,我们还不听话,惹老师生气,把老师的嗓子都弄坏了,所以,送给老师这个,让她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孩子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呀!

  四、本课小结

  师提问: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师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发现、讨论解决了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中,我们能够一如既往,继续努力!

  学生1: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学生2: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总评:纵观本节课有2个特点。

  1、创设了民主气氛。

  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环境,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畅所欲言的时空。在课始,教师的一句“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汇报算法时,“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练*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礼物,选择*题。宽松的环境,使得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2、重视学生参与学*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梁老师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56-18该怎样计算?”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在合作交流汇报方法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思路,教师再次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经历、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2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 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大公鸡和小乌龟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小乌龟对大公鸡说: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大公鸡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16、56-18、。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58、 81-56 68-51、 81-65

  68-51、 81-65 68-15、 85-61

  65-18、 85-16 86-15 86-51

  师: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大公鸡、小乌龟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编制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童话,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儿童化,既激趣,又有引起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

  【通过编题、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主动感知和明确问题,为进一步解决新知识问题的探索活动作好准备。这是创造性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展开:

  1、 猜测活动。 怎样列竖式计算58-16和56-18。

  2、 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58-16和56-18。不会做的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做。(指名板演、随练)

  3、 你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请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讨论结果

  【这里的尝试练*实际上是对猜想的计算方法的验证。】

  4、 大家讨论。

  怎样计算56-18的?(这里讨论一定要充分,随机板书: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1)借助表象:理解从十位退1。

  竖式计算时,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怎么办?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突破难点。

  (2)讨论:怎样表示从十位退1,你有什么好办法?

  尝试让学生发现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数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3)十位要算几减几?

  引导回忆操作过程,弄清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的道理。

  [从十位上退1的含义及原因和从十位退1,十位上就少了1的道理,学生不易理解,且易出错,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的表象,类推出笔算时的方法和道理,充分运用表象作理解算法、算理的支柱和桥梁,揭示自然,学生易于理解,能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5、比较58-16和56-18的异同。

  6、阅读教材。

  7、小结:以学生为主。

  【展开阶段是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个教学阶段,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新知识所提出的问题的猜测、探索、验证、阅读、讨论、交流、概括等到一系列活动,并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经验,发展数学素质。】

  三、目标检测。

  5、 专项练*。

  不用计算,判断开始时的10道题是否要退位,若要退位就拍掌三下。

  6、 选择其中4道题进行计算。(对比练*)

  分小组练*,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65-18= 61-58=

  85-16= 85-61=

  练*后比较:85-16 和85-61所得差的十位为何不同?

  7、 请你当医生。树林时里有许多树生病了,你会帮它们治吗?

  出示树上写的式题的练*。课本第21页第7题。

  四、总结: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问题想提醒同学们?

  五、作业 。

  用1、4、7、9这四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式题,现把它们分分类,找一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算一算。

  【布置课外活动题的目的是减轻课业负担,以动激趣,发展智力。本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编制和排列算式、分类、比较与合作交流,讲讲算算的活动,进一步满足学生成功的心理需求,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学*数学和智力水*,激发创新意识。】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3

  教学内容:

  课本P16、17例1,练*三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激发兴趣

  1、2001年7月13日, 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2008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2、理解图中的信息。萨马兰奇公布:伊斯坦布尔得9票,巴黎得18票,多伦多得22票,北京得56票。

  3、哪个城市赢了?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4、根据这些信息(缩小到“多伦多得22票,北京得56票”),你能提出一道减法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减法问题,激发学生探讨笔算减法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板书算式:56-22,说明:我们学*了加法的笔算方法,如果遇到减法要怎样笔算呢?请同学们思考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小方格本上试算。

  同桌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笔算 59–3 = 提醒个位要怎么样对齐。

  [设计意图]:明确、掌握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

  二、巩固练*,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及算法。

  43 – 13 88 – 62 92 - 71 89 – 5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三第2题,98-80= 98-8=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同桌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掌握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随堂练* :

  (1)、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6 5 5 9 7 8 9 9

  — 3 5 — 3 1 1 6 - 7

  3 2 8 6 2 2 9

  (2)、用小方格本笔算。

  57 – 3 = 69 – 5 = 88 – 66 = 77 – 77 =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学生先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五、作业 笔算 书 P20, 3、4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扩展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 (菁华3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18例2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列竖式时,为什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

  教学关键

  通过学生操作实物,电脑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讨论、总结的过程获取新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各种方法的纸条、聪明宝葫芦、水果蓝贴图等。

  学生资料:

  小棒,有关申奥情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提问: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谁愿意说一说?

  师谈话:是的,这份激动真让人难以抑制。我相信每一个*人都非常自豪。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中,我们知道了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出示统计图表)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谈话:你们想了解的问题可真多,别着急,我们慢慢来,先看第一个。(出示例2)

  学生1:北京在第一轮就以超过半数的优势胜出了;

  学生2:我知道还有法国的巴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日本的大坂,加拿大的多伦多;

  学生3:我知道奥委会*萨马兰奇他要参加我国举办的奥运会;

  学生4:当宣布是北京的时候,全国都沸腾了。

  学生1:北京比巴黎多几票?

  学生2: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几票?

  学生3:北京比多伦多与巴黎的票数和多几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的知识。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申奥的资料。同学们兴致高昂,从中了解了许多知识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那无比兴奋和成功的自豪感。

  二、探求新知

  1.组织活动

  2. 汇报成果

  3. 比较评价

  4. 随机练*

  (播放录音:亲爱的小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问题小精灵聪聪。今天我们又见面了,这道题该怎样列式?)

  (根据回答板书:56-18=)

  师提问:你会算吗?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借助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

  师谈话:把你的好方法和你的合作小伙伴互相说一说,看谁说的又好又有道理。

  (音乐声响起,讨论结束)

  [评析:教师准确地把握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探索56-18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合作交流的要求。这样学生有思考,有方法,在交流中才有话说。从而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师提问:同学们讨论的真激烈,谁愿意说说你的方法?(板书各种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请你再摆一次好吗?

  师提问:通过观察摆小棒的过程,再看看刚才那位同学的竖式,你有什么发现?

  [评析:用竖式计算和摆小棒的方法,本身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层次的学生的思考结果。教师在此有意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自然地沟通了算式和操作的关系,使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对竖式的算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师点题:像这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的算式称它为退位减法。退位时在十位上点一个点(课件同时出示小棒图和竖式的动态过程)。

  师提问:同学们的方法这么多,你最喜欢哪种,请说说理由。

  说到列竖式,谁能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谈话:现在从剩下的几个问题中选一个,用这两种方法都来试一试,看看是从十位算起方便还是从个位算起方便?

  [评析:《课标》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允许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学*数学。”当学生出现争议时,梁老师没有立即要求从个位算起,而是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去计算、去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发现。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是充分发扬学生主人翁的精神,这不正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吗?]

  学生答:56-18=

  学生独立活动。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1:我是把18分成16和2,先用56-16=40,再40-2=38;

  学生2:我是把18分成10和8,先用56-10=46,再46-8=38;

  学生3:我是先40-10=30,16-8=8,再30+8=38;

  学生4:58-18=40,40-2=38;

  学生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56-18=38

  5 6

  -1 8

  —————

  3 8

  学生6:我是用小棒摆的。我是先摆5个整捆,6个单根,6根减8根不够减,拆开一个整捆(10根)16根减8根还剩8根,4捆减1捆是3捆,合起来是38根。

  学生重复摆小棒的过程。

  学生答:摆小棒中的拆开一捆,就是从竖式中向十位退一,和*起来是16,16根减8根就是竖式中的16减8。

  学生1:列竖式的方法,这样不容易出错;

  学生2:我喜欢心算,这样快。

  学生1:首先数位要对齐;

  学生2: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学生3:退位后十位上的数字别忘了减一。

  学生4:可以从十位减起。

  学生练*、汇报,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学生方法各种各样,有的甚至连我也没有想到。就是摆小棒的方法也有好几种。

  在同学们说方法的同时,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贴到黑板上,还有一些方法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只能临时画到黑板上。在众多方法中,摆小棒的方法是最一目了然的,通过学生演示学具,让其他同学看得真真切切。

  这位同学把竖式的过程说的既详细,又说出了重难点之所在。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最后,这位同学提醒大家别忘了写横式的得数。他那小老师的专注,认真的神态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这个时候全班静悄悄的。80双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进而甜甜地笑了。我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这时有的同学提出从十位减起的方法,我并没有否定他。而是让他们尝试着做一做,通过比较发现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不容易出错。

  三、巩固练*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你们愿意选一份礼物送给最亲爱的老师吗?

  这里就准备了几份礼物,你们可以任选一种送给你们的老师。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答对题,才能得到礼物,大家有没有信心?

  (课件出示礼物图:一张精美的贺卡;一束美丽的鲜花;一篮丰富的水果;草珊瑚含片……)(每一个礼物上有一题)

  师:哪一组愿意打头炮?

  (课件出示练*三的第6题。)

  下一组选题,课件出示练*三的第7题。(动画效果:蝴蝶翩翩起舞。)

  师谈话:你们的精彩回答,都引得蝴蝶为你们舞动。(各组竞相选题得到送老师的节日礼物。)

  师提问:每一组都拿到一份精美的节日礼物,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评析:练*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教育于一体,三者相得益彰。]

  齐答:愿意

  齐答:有。

  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

  第一组顺利过关,得到礼物。

  第二组抢先:选择了一篮丰富的水果,组员轮流答题。全班鼓掌。

  第三组抢答:选择美丽的鲜花,希望老师像鲜花一样美丽。

  组1:希望老师越来越漂亮;

  组2:我们以后再也不惹老师生气了,要听老师的话;

  组3:祝老师节日快乐;

  组4:祝老师身体健康……

  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伟大的,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安排了这个节日大派送的小游戏。一是巩固新知,二是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三是渗透尊重老师的思品教育。

  有一组选草珊瑚含片,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真令我感动。他们说:“我们班人多,老师必须大声的说话。有时,我们还不听话,惹老师生气,把老师的嗓子都弄坏了,所以,送给老师这个,让她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孩子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呀!

  四、本课小结

  师提问: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师谈话:这节课,我们通过发现、讨论解决了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学*中,我们能够一如既往,继续努力!

  学生1: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学生2: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从个位减起比较方便。

  [总评:纵观本节课有2个特点。

  1、创设了民主气氛。

  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环境,给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畅所欲言的时空。在课始,教师的一句“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汇报算法时,“还有不同的算法吗?”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思维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练*时,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礼物,选择*题。宽松的环境,使得学生学得十分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2、重视学生参与学*的过程。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梁老师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56-18该怎样计算?”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在合作交流汇报方法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列竖式计算,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思路,教师再次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比较、发现。整个教学过程都突出了学生经历、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2

  教学内容:学*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两数相减时,对准数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

  3、会正确书写算式。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两数相减时,对准数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

  教学准备:图片、计算卡片、本、笔。

  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列出算式:35-17=

  2、教师利用竖式方法讲解:

  第一步骤:先算个位,5不够减7,上十位上借1当10,也就是15-7=8。

  第二步骤:再算十位,3借走1是2,再减1等于1.

  3、最后是35-17=18。

  4、请幼儿说出退位减法口诀。

  5、出示计算卡片口算:

  45-28= 57-29= 62-26= 66-39= 31-24= 75-59=

  6、游戏:找错

  7、拿出本、笔书写算式。

  8、教师讲解,幼儿书写。

  9、教师巡回检查,并指导。

  10、作业展览,教师讲评。

  活动延伸:

  水*一:幼儿自由活动。

  水*二:练*口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3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80-735-863-426-742-543-632-965-9

  竖式计算:52-2179-3765-24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二、新课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上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以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退位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

  1、口算:

  14-932-814-364-814-7

  12-342-563-472-982-3

  2、计算:

  47-2356-4172-32

  二、新授

  1、板书:50-24

  (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个位上写2。

  (2)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三、巩固练*

  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出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

  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完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四、课后作业:第11题,写出竖式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在学生清楚退位减法的法则的基础上,能基本表达出笔算减

  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导入

  1、出示两道题,45-2775-57

  2、把两题写在黑板上,边写边让学生说:

  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从哪位开始减,个位不够怎么办?

  二、课堂练说

  1、刚才你是怎么计算的?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清楚,表达最完整?

  2、你认为你的同桌说得很好,就你举手推荐他说

  3、课本练*三第一题

  4、练*三第二题

  三、课外作业

  第20页第8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应用题的结构,会根据条件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22页第10、13

  教学重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去商场买东西吗?买东西的学问可大了,今天看谁能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一、1、小明妈妈开了个杂货店,但是一时粗心忘记标价钱了,现在价格都在这里,谁想上来帮助小明做这个买卖游戏?

  2、让学生抽一张钱,问:你想买什么东西?生选,再问:如果找回你38元,你知道他值多少钱吗?(学生列竖式)

  3、请学生上来表演,然后向大家提出问题。

  4、谁能把它编成应用题?

  5、谁来列式解决它?

  6、做第十题,注意写单位和答

  小结:只要条件足够就能报导出问题,然后我们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来列式解答

  二、练*第十三题

  指导看图,这图告诉我们什么事?

  给我们提了几个条件?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让他们把所需条件说清楚

  请你们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同桌说一说,把自己的问题配上条件编成一道应用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

  教学重难点: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你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个城市申办吗?

  问:北京比其他城市多多少票?(或者:其他城市比北京少多

  少票?)

  2、让学生一边问一边列式

  如: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二、新课

  1、讨论:56-22怎么算?

  A、口算

  B、列竖式

  2、请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怎样把竖式写在算术本上?在黑板上示范

  3、学生四人小组互相提问,并列竖式解答问题

  学生展示

  三、练*

  课本19页的做一做,每一题。自己独立完成,请学生到黑板上做。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扩展3)

——两位数减法教案 (菁华3篇)

两位数减法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组学*,引入竞争机智,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2、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和提高幼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学*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棒、计数器、合作花、学具钱、蓝猫(淘气)分组比赛题单、小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具吗?今天呀,蓝猫带着他的玩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听了玩具们精彩的自我介绍,联系自己手中的钱,你们想到了什么?

  (1)我想买一个机器人40元和一个恐龙3元,一共要多少元钱?(40+3=43)

  (2)我用58元去买赛车4元,还剩多少元?(58—4=54)……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本领!咦?真奇怪!这些题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能不能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题,讲给小组的伙伴们听听。

  二、自主学*探究算理

  1、小组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说算法

  师:谁愿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算的?(数的组成法。)(先减再加的方法。)

  3、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算法,谁来评一评,你最喜欢的是那一种算法?为什么呢?在今后的计算中,我们可以选用自己最喜欢的、又比较快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课间休息师生律动

  四、巩固内化,形成新知

  1、做一做1题。

  76—4= 57—3= 68—5=

  师:猫大哥看见小朋友们学得真高兴,想来考考我们,你们怕不怕?(不怕)。(生在音乐声中做题)做完的小朋友请看看你的小伙伴有没有错?

  2、猜小棒、人民币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猜一猜”的游戏现在开始啦!老师手里一共有48根小棒,拿走3根,猜猜,还剩多少根?

  我一共有67元钱,用了5元,还剩多少元?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你们想玩吗?用你喜欢的学具跟同桌的小朋友玩一玩!

  3、分组比赛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玩中也学到了数学知识!蓝猫想问问小朋友们:“你们敢来比一比吗?”我们先来分组,(师边指)你们是蓝猫队,你们是淘气队。取出题单,

  准备——开始!(比赛完后)停!和你的小伙伴交换题单,互相评改,(参照黑板上的答案)全对了的请小组长给你奖励一颗智慧星!

  4、抢摘苹果

  师:让我们继续加油吧!瞧!这些五颜六色的苹果正等着你们来摘呢!只要你能抢先算对苹果上面的题,这个苹果就送给你了!

  5、拓展练*

  师:没抢到苹果的小朋友可别恢心,只要坚持努力,你还会得到更好的礼物!正巧,蓝猫想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玩儿,请看:(出示课件三,森林里一片蘑菇,不知道有多少朵。伴轻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看到玲玲采蘑菇的情景,你能当当小老师,编一个题来考考大家吗?

  师:小朋友们都在积极的开动小脑筋,还能编出很多很多的问题来考大家。是呀,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两位数减法教案2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讲解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练*)

  一、 情境导入

  1、师:淘气和笑笑来到学校阅览室里准备去借书,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出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有谁能试着把这些信息读给大家听听。(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读出题中的信息。)

  2、师:有哪位同学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选择问题板书: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二、 探究新知

  (一)探索几十减几的退位减法

  1、 师: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板书30-7=这道题到底得多少,想想你准备怎样做?

  2、 交流算法,明白算理:

  (1)、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师:请你们拿出小棒自己摆一摆,想一想先要拿出多少根小棒?(30根)边摆边想怎样从30根里减去7根。(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摆好的同学请坐端正告诉老师,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从30根里减去的7根,生交流,师进行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里只有整捆整捆的,没有单根的,我们就可以把这里的一捆打开变成了10根拿去7根也就是减去7根,右边还剩下3根,加上左边还剩下的2捆就是23根。

  (2)、用计数器拨一拨:谁愿意到前面来拨一拨给大家看看,边拨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边叙述边拨计数器)。

  (3)用竖式计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刚才用小棒摆、用计数器拨的这个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列竖式:我们先用个位上的数0减去7(减不够)就跟我们摆小棒一样,没有单根单根的,我们想的一个什么办法,从整捆的借一捆当作几来减的,也就是找十位上借一当十,我们怕忘记了就在十位上打一个小圆点表示借走了一个(因为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10)再用借来的10减去7个位上还剩下3,十位上被借了1去了还剩下几呢?表示几个十(2个)用竖式计算也得到了是23本书。并板书。

  3、同学们会想计算过程,用竖式计算了吗?我们再来试一道题,看看哪些同学真弄懂了。出示:40-6=请用竖式计算(一人板演)集体订正。

  (二)探索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1)、刚才我们通过大家的努力算出了还剩下多少本儿童画报?还会计算40-6,那故事书还剩多少本呢?怎样列算式,板书25-8=那25-8又等于多少呢?你想什么办法?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小棒来帮忙,请同学们在桌上安静迅速地摆小棒,摆完后同桌的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你的想法。全班交流(5减8不够减,打开一整捆变成一根一根的,可以先用这里的10根减去8根还剩下2根,还要加上这里的5根,单根还有7根,整捆的被打开了一捆,就只有1捆了,所以还剩下17根,我们也可以把打开的一捆10根和这里的5根合在一起是15根,用这里的15根减去8根还剩下8根,整捆的还剩下一捆,一起也是17根。)

  (2)、师:我们也可以把刚才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把它表示出来。师在黑板上板演竖式。边板书边适时讲解。(个位上的5减8减不够,找十位上借一,借来的一当十,可以用10减去8等于2再加上5等于7,十位被个位借去了一,十位上就只剩下1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借来的10和个位上的5加起来变成15一起减8剩下7,十位被个位借走了一,还剩一也可以得到17.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方法。)

  (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自己做在1号本上,请一人在黑板上板演。并集体订正答案。

  三、巩固练*

  同学们做的很好,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小朋友做的题,我们认真帮忙检查一下看做对了没有,出示

  1、完成试一试第三个改错题。(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像他们一样这样马虎哟)请大家快速打开书76面在书上完成最下面的第三题。

  2、完成练一练中的第三题,并集体订正。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是什么知识,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遇到不够减想的什么办法。(生交流)。

  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30-7=23(本) 25-8=17(本)

  小棒图

  30

  - 7

  ——

  23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答: 学生板演

两位数减法教案3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

  教学准备:将例题制成的课件,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口算

  13-7 15-6 17-8

  78-8 45-30 97-7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

  二、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上面2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

  (第一排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

  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

  课件出示:第67面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课件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

  课件出示例2玩具图下面两个小朋友和他们的对话。

  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

  师:你知道这样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指导学生摆小棒。

  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

  师: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的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当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

  师总结算法,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出了几种算法,真不错。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

  四、巩固练*

  1、完成第68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定1到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十二的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订正时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看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

  六、课堂小结

  1、小结计算方法。

  评价学生的学*情况。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扩展4)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菁华6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浅显易懂,但是还应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找到数学方法的依据,这才是学*数学的价值所在。

  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的。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因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了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列出的算式才有退位减和不退位减,让学生说说哪几题算起来很容易,算一算,为什么另外几题算起来比较难,得出个位不够减,是退位减法,不仅揭示了课题,而且复*了不退位减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区别,知道了退位减法的难点,为什么不容易算,因为个位不够减.

  在说36-8=计算过程中学生有下面几种算法:36-6-2=28,把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还有把36分成10和26,先算10-8=2,再算26+2=28等,算法较多,但表达不是很清楚,且中下生不太理解。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出的小棒再写出算式的方法教学,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中下生不知如何处理6减8不够,需像十位借的问题。于是我指导摆小棒,边摆边讲解,然后就是练*。我觉得这里还可以让学生再摆一次,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加强理解,巩固算法会更好。另外由于少数孩子对于20以内退位减法掌握不扎实,做次类型题时仍不熟练,速度较慢且易发生错误。

  通过这节课的学*,我明白课堂上老师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后进生的学*掌握情况,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群孩子的身上,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错误,争取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在学*这课内容之前,已经学*过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为学*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我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的方式进行,在动手操作中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采用复*导入的方式,一方面为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为学生学*新的知识提高生长点。本课基本完成了的教学任务,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在操作完后,请同学上台演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说边操作,而不是单纯地操作,老师在旁边讲解。

  2.在计算34-8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算法,一种是将34分成20和14,另外一种是将34分成24和10,我对提出的不同的方法都给予及时的肯定了,但是在学生提出这些算法后,没有及时的进行归纳和小结。有些小朋友因为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算法,反而有些糊涂了,这在作业中有明显的体现,所以我在练*课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几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练*题内容稍显单一,没有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当然时间上也有限,练*的时间稍短,没有进行充分的练*。

  当然在其他细节方面还有许多不足,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3

  一年级的数学知识浅显易懂,但是还应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找到数学方法的依据,这才是学*数学的价值所在。

  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的。要求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因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了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列出的算式才有退位减和不退位减,让学生说说哪几题算起来很容易,算一算,为什么另外几题算起来比较难,得出个位不够减,是退位减法,不仅揭示了课题,而且复*了不退位减法的算法,知道了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区别,知道了退位减法的难点,为什么不容易算,因为个位不够减。

  在说36-8=计算过程中学生有下面几种算法:36-6-2=28,把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还有把36分成10和26,先算10-8=2,再算26+2=28等,算法较多,但表达不是很清楚,且中下生不太理解。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出的小棒再写出算式的方法教学,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中下生不知如何处理6减8不够,需像十位借的问题。于是我指导摆小棒,边摆边讲解,然后就是练*。我觉得这里还可以让学生再摆一次,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加强理解,巩固算法会更好。另外由于少数孩子对于20以内退位减法掌握不扎实,做次类型题时仍不熟练,速度较慢且易发生错误。

  通过这节课的学*,我明白课堂上老师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后进生的学*掌握情况,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群孩子的身上,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错误,争取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4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关键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已的思考过程;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是否有反思自已思考过程的意识。”作为一年级的孩子,学**惯、学*态度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我尝试力求自己的课能够很好地渗透这个理念。

  所以,课堂上还给学生说话的权利。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学会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也是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给学生独立解决的能力。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学生,更在于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能力,不仅要**学生的“心、眼、口”,让学生在操作、动手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上学生管学生的权利。课堂上学生展示前先管课堂纪律,学生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接着动手操作,开口说理,引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自行去解决问题,竟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讲,师生听,因此兴趣高,听得易懂好记住了。我退到幕后,学生成了主角了。课堂纪律好了,课堂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实现了。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听了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后再尝试做一做,这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强调其中一种方法或者面面俱到地巩固每一种方法,而是力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真正碰撞一下。教师完全放手,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尝试去学会尊重,学会欣赏,让算法多样化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作为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引起老师地注意。

  通过这节课的学*,我明白课堂上老师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后进生的学*掌握情况,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群孩子的身上,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错误,争取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享受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时候,重要的是享受和收获学生充满喜悦,充满活力,充满成长味道的课堂。

  总之,在计算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能表述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计算技能和速度。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5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过去的计算教学,往往是老师把计算方法在堂上讲通讲透,然后通过机械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的方法,并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在班上交流,由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知识结构各有不同,故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把提出的多种计算的方法进行优化,学生在操作,交流,分析,比较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但是,是否学生提出的算法越多越好?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把这些算法优化优化?什么时候引导优化最好?等等,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进行了尝试。

  情境一:

  电脑演示:一部小桥车15元,一部无线遥控车36元。小明说:“我只有8元钱,想买一部无线遥控车,还要再攒多少元?

  师:谁能帮小明算一算?

  学生列式:36-8

  师:请大家想一想两位数减一位数应该怎样算?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如计算这样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学会对给定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标。因此创设合适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过程之一。

  情境二:

  学生通过摆小棒,得出计算的方法。

  师:你是怎样摆小棒计算的?

  展示学生的摆法和算法:

  (1)拆开1捆小棒是10根,从10根中拿出8根,剩下的2根和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8根,再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2)先拆开1捆是10根,与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中拿出8根,剩下8根,最后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3)先拿走6根,再从3捆里拿走2根,剩下28根。

  老师把学生的算法用算式的形式板书出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维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改变了以往教师直接把计算方法展示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情境中,学生通过摆小棒,想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计算方法,老师对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给予了肯定,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了的个性发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和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参与到学*活动中来,体现出民主氛围,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情境三:

  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摆法。几种方法都对,得数都是28。那么,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请大家分组讨论。

  经过学生的讨论概括出第二种方法最简便。

  (4)也就是:先拆开1捆是10根,与右边的'6根放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中拿出8根,剩下8根,最后把8根与2捆合并起来是28根。

  这一情境是对不同的计算方法的优化。学生常常会把自己熟悉的方法认为是最简的,可是,有一些方法是对学生的后缀学*不利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呈现的计算方法加以比较分析,让学生分清各种方法适用的范围,从而掌握基本算法,但也应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算法。通过算法优化,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情况下要运用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情境四: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然后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练*十二的第四、五题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

  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每一种计算方法。有一些学生经过了对各种方法的分析比较后还是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尽管不是这样的),如这学生还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也不强求。

  算法的多样化激起了学生对算法的思考、归类,对问题解决策略进行提炼,使学生对算法有了深层次感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6

  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一个教学新理念,凭着自己对它的理解,我尝试上了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课余,想法颇多……

  新课程标准使“算法多样化”一炮走红,大家都在尝试,都在力求自己的课能够很好地渗透这个理念,于是,慢慢地酝酿出了这样的三句话:

  1、“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

  2、“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3、“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一做,好吗?”

  这三句话教师该问吗?该说吗?

  我的理解:该说。

  第一句:“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

  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孩子的学*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它不仅包括学*方法及其关系,也涉及到学**惯、学*态度、学*品质等心理因素。《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已的思考过程;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是否有反思自已思考过程的意识。”作为一年级的孩子,学**惯、学*态度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教师说这样的一句话,旨在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一种自主学*的本领,而不是说要把算法硬塞给学生。“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们的学生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把“教”的权利给学生,让学生也去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或同意或反驳,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赏识和学*其他同学的独特、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所以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必要。

  第二句:“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

  “算法多样”是相对于整体来说的而非个体,“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这句话似乎有逼着学生挖空心思、转弯抹角地去想“不同算法”的味道,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附带那么多的意思。难道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够启迪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说出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思想和方法吗?教师的一些提示性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观点,认识同一件事、同一个事物,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知识。在新教材实施的开始阶段,我们的学生一般不太愿意接受题目的多种算法,认为只要用一种方法做出来就行了,何必再费劲寻找不同的方法呢?所以我们尝试以表扬、鼓励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求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再通过讨论得出许多算法。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快乐。如果能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好处,品尝到其中的乐趣。学生的思维也会逐渐活跃起来,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能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所以在这节课上老师这样的一个提问,可以很好的展现孩子自己的、独特的思维,体现出整体算法的多样化。当然,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自发地要想表达自己不同的方法,那是最理想的。学生能够不再依赖老师,走向独立,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第三句:“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一做,好吗?”

  看到这样的话,我们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出现:“这种方法学生不喜欢怎么办?一定要他做吗?”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得到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而是在于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孩子也一样。他们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不会依赖别人的意志而转移。当学生他有一种方法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就会很自然的抵制或抗拒和自己不同的方法。但是教师的作用往往也就在于此,当孩子有这种独立意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怎样科学的优化和完善孩子头脑中的想法呢?这就体现了教学的艺术。

  我们人的认识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懂”;第二是“会”,即会用学懂了的东西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飞跃;第三是“悟”,即有自已的特点,有自已的思考,这更是一个大的飞跃。光“懂”学生可以只是听一听;“会”就必须要自己去尝试,自已去用学懂了的东西解决问题;而“悟”是一定要在自己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悟”是一个思考过程,思考是不可以替代的,是必须自已去完成的一件非常艰苦的过程。所以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听了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后再尝试做一做,这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强调其中一种方法或者面面俱到地巩固每一种方法,而是力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真正碰撞一下。

  然而在学生尝试练*的时候,也略微渗透着一点算法多样化的优化,因为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很难讲清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我们原来认为某种方法是最好的,可能通过自己的尝试证明这个结论并不一定合适,也许我们一开始认为很“笨”的方法,结果却成为了好的方法。在解决“36-8”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后,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6减去8不够减,向30借10,变成16-8等于8,再加上20等于28。”但是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呢?教师应该完全放手,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尝试去学会尊重,学会欣赏,让算法多样化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作为课堂教学资源越来越引起老师地注意。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扩展5)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范本10份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P31-32。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

  5、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吗?笑笑的老师今天也带着小朋友到电影院看电影去了。(出示书P31图)

  2.你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3.淘气请我们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呢?(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二.自主探索,交流策略:

  1、你能根据淘气提出的问题自己列式解决吗?

  2、学生自主探索,列出算式解答;

  3、学生反馈,交流想法:

  (1)电影院的座位够吗?用估算的方法:最后一个座位是

  21排26号,可以看成20排25号,这样电影院的座位就有

  20×25=500个座位,500人应该够坐;

  (2)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用计算的方法:

  21×26=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时,注意提醒进位的问题。)

  4、小结:用竖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与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练*:

  1、练一练1:学生进行口算比赛,比比谁最好最快。

  2、练一练2: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进位问题。

  3、练一练3、4: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审题能力,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练一练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总结经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5、练一练6:这是一道探究数字模式规律的探索题。学生独立计算,再从中发现规律性。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围棋吗?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教师展示三种计算的方法。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

  1.尝试练*。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3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丫丫买了两盒水彩笔,亮亮买了10盒,每盒水彩笔有24枝,他们两人各买了几枝?

  2、学生试做,老师观察学生各自不同的做法。

  3、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做法。

  4、归纳讲解典型做法。

  (2)24×2=48(枝)

  (2)24×10=240(枝)

  5、如果红红买了12盒,怎样算呢?

  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2)20×12=240

  (2)24×2=48

  4×12=48

  24×10=240

  240+48=288

  48+240=288

  以上两种解法要让学生多说一说。重点归纳笔算方法。

  二、练一练:

  用竖式计算。

  34×1225×44

  43×22

  32×13

  24×21

  32×21

  三、巩固练*:

  书上39页第1、3题。

  四、作业:

  书上39页第2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4

  第二课时

  口算乘法的练*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练*九7-12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红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基础知识练*。

  1、7070=答案

  6090=答案

  8050=答案

  1140=答案

  3080=答案

  20xx=答案

  4060=答案

  3120=答案

  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教师给予板书,帮助学生改正。通过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能够从中了解到好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计算更准确、更迅速。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学生想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四、思维训练

  1、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答案

  20030=答案

  3210=答案

  74100=答案

  20xx=答案

  6050=答案

  6100=答案

  10700=答案

  1230=答案

  344=答案

  406+8=答案

  570+57=答案

  2、李叔叔*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3、海龟出生后,体重*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小海龟刚出生时有多少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在练*中使学生巩固复*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学生能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尤其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总结出了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总价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围棋吗?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教师展示三种计算的方法。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

  1.尝试练*。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练*纸、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知

  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

  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口算:

  13+3=

  11+2=

  21+2=

  13+30=

  11+40=

  21+30=

  390+39=

  440+22=

  630+42=

  学生练*纸上完成,利用课件集体校对

  3、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店吧。(出示书店一角)

  二、探索新知

  (在课件播放的同时,出示小红买书的情景)

  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观察得出:小红买《上下五千年》,一套书有12本,每本24元)谁知道小红在为什么问题而苦苦思索着呢?(课件“?”)生答: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出示对话框)

  2、谁会列出算式?(生列式:24+12=)

  3、揭题:

  从这个算式中谁知道我们将学*什么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4、估算:

  师:现在有这样的四个答案(课件出示)A:274元B:72元,C:258元,D:288元,你觉得哪个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为什么?(生说着各种理由,A:从积的个位考虑;B:从积的位数考虑;C、D无法确定)

  师:C、D无法确定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算一算吧!

  5、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之间或者前后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6、全班交流、展示方法

  学情预设:方法1: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

  方法2:24分成4+6,4+12=48,6+48=288

  方法3:12拆成2+6,24+2+6=288。

  这里的24实际上表示什么?(板书24个10)这个“240”是由谁相乘得到的?(板书:24+10=240)明明是240怎么只写24?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4乘1个十等于4个十,十位上的4就表示4个十)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24的时候,要把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同意这样说的请把掌声送给他(个位的0可以不写)那揭示答案:所以D答案才是正确的,师板书完成答句:小红一共要付288元。

  7、请板演错误的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你现在觉得自己错在哪里?

  师:找到了错误的原因,相信下次你肯定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8、沟通横式和竖式之间的联系

  问:笔算和刚才的第一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吗?24+10在24+12这个算式中其实算出的是什么?竖式是我们的基本计算方法。

  9、方法优化:刚才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种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笔算简便、不容易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笔算》(补充板书)

  10、谁能把这种方法再来说一说,(生说师重新板书)

  11、快乐小尝试(分4组,每组2题,完成自己本组的题目后,可以向其他组题目挑战,最后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胜利的小朋友最多):

  A、33+31=

  B、11+25=

  C、32+12=

  D、22+14=

  21+34=

  23+32=

  22+33=

  12+22=

  请该组的学生上台扮演,其他组当裁判:

  1、书写规范;

  2、计算正确;

  3、提出相应的意见

  三、巩固提升

  1、师:小红顺利地买到了书。可是粗心的小明和他的几个朋友还没有买到书,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件显示:改错题)

  小明:22+23=110(元)小亮:41+21=661(元)小刚:34+12=516(元)(抄错题目)

  2、师:通过大家的帮忙,各自都买到了满意的图书。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和顾客朋友,新华书店的经理准备购买一批新书,这是他刚刚下的订单,你能帮助经理算一算各需要多少钱吗?(课件显示:一批新书的订单:

  名称单价

  (元)数量

  (本)金额

  (元)

  《小房子》2241

  《勇气》1214

  《爱的教育》2911

  《爱心树》1332

  《小房子》

  《勇气》

  《爱的教育》《爱心树》

  3、购买一批新书后,现在书店有文学类32本,故事类是文学类的11倍,故事类有多少本?

  (机动)

  4、据统计,书店上午卖出42本,*均每本书的12元,上午一共卖了多少钱?

  5、计算大比拼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最后我们来一个计算大比拼,敢不敢挑战?)

  比赛规则:

  ①在规定的2分钟时间内完成,比一比谁的速度快,精确度高

  ②通过计算,发现什么规律?

  11+11=

  61+11=

  81+11=

  25+11=

  运用规律,随机挑战,学生口答,课件出示题目,如:71+11=、63+11=、18+11=、33+11=、44+11=、53+11=、35+11=……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的学*大家有哪些收获?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24+10=240(元)

  24+2=48(元)

  240+48=288(元)

  24+12=288(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练*纸、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知

  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

  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口算:

  13+3=

  11+2=

  21+2=

  13+30=

  11+40=

  21+30=

  390+39=

  440+22=

  630+42=

  学生练*纸上完成,利用课件集体校对

  3、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店吧。(出示书店一角)

  二、探索新知

  (在课件播放的同时,出示小红买书的情景)

  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观察得出:小红买《上下五千年》,一套书有12本,每本24元)谁知道小红在为什么问题而苦苦思索着呢?(课件“?”)生答: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出示对话框)

  2、谁会列出算式?(生列式:24+12=)

  3、揭题:

  从这个算式中谁知道我们将学*什么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4、估算:

  师:现在有这样的四个答案(课件出示)A:274元B:72元,C:258元,D:288元,你觉得哪个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为什么?(生说着各种理由,A:从积的个位考虑;B:从积的位数考虑;C、D无法确定)

  师:C、D无法确定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算一算吧!

  5、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之间或者前后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6、全班交流、展示方法

  学情预设:方法1: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

  方法2:24分成4+6,4+12=48,6+48=288

  方法3:12拆成2+6,24+2+6=288。

  这里的24实际上表示什么?(板书24个10)这个“240”是由谁相乘得到的?(板书:24+10=240)明明是240怎么只写24?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4乘1个十等于4个十,十位上的4就表示4个十)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24的时候,要把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同意这样说的`请把掌声送给他(个位的0可以不写)那揭示答案:所以D答案才是正确的,师板书完成答句:小红一共要付288元。

  7、请板演错误的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你现在觉得自己错在哪里?

  师:找到了错误的原因,相信下次你肯定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8、沟通横式和竖式之间的联系

  问:笔算和刚才的第一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吗?24+10在24+12这个算式中其实算出的是什么?竖式是我们的基本计算方法。

  9、方法优化:刚才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种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笔算简便、不容易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笔算》(补充板书)

  10、谁能把这种方法再来说一说,(生说师重新板书)

  11、快乐小尝试(分4组,每组2题,完成自己本组的题目后,可以向其他组题目挑战,最后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胜利的小朋友最多):

  A、33+31=

  B、11+25=

  C、32+12=

  D、22+14=

  21+34=

  23+32=

  22+33=

  12+22=

  请该组的学生上台扮演,其他组当裁判:

  1、书写规范;

  2、计算正确;

  3、提出相应的意见

  三、巩固提升

  1、师:小红顺利地买到了书。可是粗心的小明和他的几个朋友还没有买到书,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件显示:改错题)

  小明:22+23=110(元)小亮:41+21=661(元)小刚:34+12=516(元)(抄错题目)

  2、师:通过大家的帮忙,各自都买到了满意的图书。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和顾客朋友,新华书店的经理准备购买一批新书,这是他刚刚下的订单,你能帮助经理算一算各需要多少钱吗?(课件显示:一批新书的订单:

  名称单价

  (元)数量

  (本)金额

  (元)

  《小房子》2241

  《勇气》1214

  《爱的教育》2911

  《爱心树》1332

  《小房子》

  《勇气》

  《爱的教育》《爱心树》

  3、购买一批新书后,现在书店有文学类32本,故事类是文学类的11倍,故事类有多少本?

  (机动)

  4、据统计,书店上午卖出42本,*均每本书的12元,上午一共卖了多少钱?

  5、计算大比拼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最后我们来一个计算大比拼,敢不敢挑战?)

  比赛规则:

  ①在规定的2分钟时间内完成,比一比谁的速度快,精确度高

  ②通过计算,发现什么规律?

  11+11=

  61+11=

  81+11=

  25+11=

  运用规律,随机挑战,学生口答,课件出示题目,如:71+11=、63+11=、18+11=、33+11=、44+11=、53+11=、35+11=……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的学*大家有哪些收获?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24+10=240(元)

  24+2=48(元)

  240+48=288(元)

  24+12=288(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8

  教材分析说明:

  教材选择了每盒彩笔24枝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和12盒彩笔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然后通过12盒有多少枝?怎样算?的问题,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首先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主计算,一方面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为用竖式计算做铺垫。在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时,重点解决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数相乘时,积的定位问题。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德育教学点】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了?

  学生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观察到左边有两盒彩铅、右边有十盒彩铅,每盒里有彩铅24枝。

  学生可提出问题如:

  1. 两盒彩铅有多少枝?

  2. 10盒彩铅有多少枝?

  3. 12盒有多少枝?

  二、自主探索

  重点解决第三个问题:

  12盒有多少枝彩铅?怎样算?

  请同学们试着在练*本上算一算

  有会用竖式计算的吗?

  1、20xx=240(枝)

  412=48(枝)

  240 + 48=288(枝)

  2、242=48(枝)

  2410=240(枝)

  48 + 240=288(枝)

  3、竖式等

  三、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总结一下你们小组一共有几种方法。

  2.全班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3.重点交流竖式(讲清积的定位)

  1.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然后共同总结算法。

  2.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3.你能介绍一下竖式的书写格式吗?(学生不会老师讲解)

  四、 实践与应用

  1.用竖式计算

  3412 2511 4322

  3213 2421 3221

  2.解决问题

  一个会议室有23排座椅,每排有22个座位。召开500人的会议,座位够吗?

  3.一只杜鹃*均每天能吃掉14只松毛虫。算一算:它21天能吃掉多少只松毛虫? 1. 408 275 946

  416 504 672

  2.先独立思考解答,再交流。只要计算出2322=506(个),直接判断即可。

  3.独立思考再完成交流。同时,进行爱护鸟类的教育。

  294只。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2 4 2 4 2 4

  1 2 1 2 1 2

  4 8 4 8

  2 4 讨论这个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2 8 8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9

  设计说明

  在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巧用教材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好的导入犹如乐师弹琴时奏出的第一个音符,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本教案把教材提供的春风小学为学生午餐配备酸奶的情境和营养午餐食谱一起呈现出来,把要解决的问题“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融于营养午餐、合理膳食的教育之中,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具备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2.注重搭建交流的*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让他们把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最终“悟”出最佳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大家知道营养均衡是什么意思吗?

  (课件呈现营养午餐)教师根据画面讲解营养午餐食谱,使学生体会到食物要合理搭配,并适时询问学生爱吃的蔬菜、水果,教育学生不挑食,按时进餐。

  师:同学们,看完营养午餐的介绍,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生1:吃饭时不要挑食,要多吃新鲜的蔬菜。

  生2:吃饭时不能贪玩,要细嚼慢咽。

  ……

  师:是啊,只有科学进食,营养搭配,身体才能健康。

  2.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2,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8×37)

  (3)鼓励学生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生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3.估算结果。

  引导学生先根据算式估一估需要多少盒酸奶,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预设

  生:因为48≈50,37≈40,50×40=20xx(盒),所以大约需要20xx盒酸奶,准确的结果比20xx盒少。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学*肯定来自内部需求,如果没有这个需求,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因此,上课伊始,先创设营养午餐这一情境吸引学生,然后从情境中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需求,让他们全身心地走进数学的“门槛”。

  ⊙展开探究

  1.用竖式计算。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试着算一算。

  (1)小组讨论,试算48×37,交流在计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迁移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汇报笔算过程。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乘数,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要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乘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即7乘48得336;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3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观察比较。

  (课件出示教材46页例1中的竖式)

  师:今天我们学的例2与上节课学*的例1有什么不同?

  生:上节课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不用进位。

  师小结:要正确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问题,应注意在笔算过程中要记得加进上来的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练*纸、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知

  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

  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口算:

  13+3=

  11+2=

  21+2=

  13+30=

  11+40=

  21+30=

  390+39=

  440+22=

  630+42=

  学生练*纸上完成,利用课件集体校对

  3、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店吧。(出示书店一角)

  二、探索新知

  (在课件播放的同时,出示小红买书的情景)

  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观察得出:小红买《上下五千年》,一套书有12本,每本24元)谁知道小红在为什么问题而苦苦思索着呢?(课件“?”)生答: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出示对话框)

  2、谁会列出算式?(生列式:24+12=)

  3、揭题:

  从这个算式中谁知道我们将学*什么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4、估算:

  师:现在有这样的四个答案(课件出示)A:274元B:72元,C:258元,D:288元,你觉得哪个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为什么?(生说着各种理由,A:从积的个位考虑;B:从积的位数考虑;C、D无法确定)

  师:C、D无法确定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算一算吧!

  5、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之间或者前后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6、全班交流、展示方法

  学情预设:方法1: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

  方法2:24分成4+6,4+12=48,6+48=288

  方法3:12拆成2+6,24+2+6=288。

  这里的24实际上表示什么?(板书24个10)这个“240”是由谁相乘得到的?(板书:24+10=240)明明是240怎么只写24?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4乘1个十等于4个十,十位上的4就表示4个十)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24的时候,要把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同意这样说的请把掌声送给他(个位的0可以不写)那揭示答案:所以D答案才是正确的,师板书完成答句:小红一共要付288元。

  7、请板演错误的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你现在觉得自己错在哪里?

  师:找到了错误的原因,相信下次你肯定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8、沟通横式和竖式之间的联系

  问:笔算和刚才的第一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吗?24+10在24+12这个算式中其实算出的是什么?竖式是我们的基本计算方法。

  9、方法优化:刚才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种方法,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笔算简便、不容易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笔算》(补充板书)

  10、谁能把这种方法再来说一说,(生说师重新板书)

  11、快乐小尝试(分4组,每组2题,完成自己本组的题目后,可以向其他组题目挑战,最后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胜利的小朋友最多):

  A、33+31=

  B、11+25=

  C、32+12=

  D、22+14=

  21+34=

  23+32=

  22+33=

  12+22=

  请该组的学生上台扮演,其他组当裁判:

  1、书写规范;

  2、计算正确;

  3、提出相应的意见

  三、巩固提升

  1、师:小红顺利地买到了书。可是粗心的小明和他的几个朋友还没有买到书,这是怎么回事呢?(课件显示:改错题)

  小明:22+23=110(元)小亮:41+21=661(元)小刚:34+12=516(元)(抄错题目)

  2、师:通过大家的帮忙,各自都买到了满意的图书。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和顾客朋友,新华书店的经理准备购买一批新书,这是他刚刚下的订单,你能帮助经理算一算各需要多少钱吗?(课件显示:一批新书的订单:

  名称单价

  (元)数量

  (本)金额

  (元)

  《小房子》2241

  《勇气》1214

  《爱的教育》2911

  《爱心树》1332

  《小房子》

  《勇气》

  《爱的教育》《爱心树》

  3、购买一批新书后,现在书店有文学类32本,故事类是文学类的11倍,故事类有多少本?

  (机动)

  4、据统计,书店上午卖出42本,*均每本书的12元,上午一共卖了多少钱?

  5、计算大比拼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最后我们来一个计算大比拼,敢不敢挑战?)

  比赛规则:

  ①在规定的2分钟时间内完成,比一比谁的速度快,精确度高

  ②通过计算,发现什么规律?

  11+11=

  61+11=

  81+11=

  25+11=

  运用规律,随机挑战,学生口答,课件出示题目,如:71+11=、63+11=、18+11=、33+11=、44+11=、53+11=、35+11=……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的学*大家有哪些收获?在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24+10=240(元)

  24+2=48(元)

  240+48=288(元)

  24+12=288(元)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扩展6)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汇总五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1

  针对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会用竖式计算,所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片段: 在学*计算时,我直接问学:72-58=这道题你会算吗?怎么算呢? 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 一个学生说:12-8=470-60=104+10=14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根据竖式计算出来的。” 师:“看来你已经会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了?” 生:“当然了”。 一声“当然了”还没说完,一个同学马上叫起来:“老师,我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做的更快? 师:“你来说说”? 这个学生理直气壮的答道“72-60=1212+2=14” 我问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他站起来说:“我把58看作60,72-60=12,多减了2个,我再把它加上去了。” 我说:“你真了不起,把两位数减两位数变成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使计算又对又快”。

  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思想创新,令我高兴,令我激动。因为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种计算方法呀。课堂达到了高潮,在引导小结、比较那一种计算方法最好,计算最快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各说各的理。在做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选择简便的数式计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用起来最方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要把机会多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激起他们学*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改革才能有好的结果。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之前的退位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退位的基本思想:“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作十”的想法,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并且懂得运用竖式计算,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教材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运用列式进行竖式计算。

  低年级学生对学*充满了好奇,就像刚学步的娃娃,虽须大人扶着、牵着,但他们也喜欢自己去闯。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数学书的能力。先让学生带着“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这样的问题阅读教材,学*从例题中找出相关、有用的数学信息后针对问题展开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教材后试做*题的*惯。

  阅读教材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若要据为己有,必须依靠思索之力。因此,当学生自主得出算式“56-18=”时,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去发现方法。然后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达到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汇报方法时我向学生提出质疑“我们上节课学*的不退位减法个位上6减2是够减的,可今天这道题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我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认同教材中提供的相对较好的方法。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笔算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十位退1后不要忘了减去退去的1等等。

  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把握不当,只做了一些基本练*,缺少了一些提高性练*,因此,没有办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在今后教学中我应重视课堂中的练。

  由于学生学具带得不全,只有部分孩子进行了操作,而且很多孩子不能把操作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就利用课件进行了操作演示,让孩子们跟随演示一起说过程,只有几个孩子能流利的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3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为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其重点和难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1,借1当10。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在教学中,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我先让学生写出竖式,不要计算,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计算。学生根据“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迁移到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很快说出新知识的计算方法。”然后,我又让学生同位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边说出计算方法,边写出计算过程,并进一步掌握坚式的书写方法。例如:教50-26=学生是这样思考的:

  1、个位0-6不够减,到十位借1,借1做10。

  2、10-6=4

  3、十位借走了1还剩4,4-2=2。

  4、所以50-26=24。

  在合作交流过程汇报方法时,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思路,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借。

  4、十位被借走了1,要去掉。

  5、横式的'结果不要忘记了。

  6、看清数字,不要写错了。

  7、看清楚符号。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在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算法和见解,才能总结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加深记忆。整节课虽然老师对学生扶、放手结合来教学,通过计算、比较、发现、交流、总结来巩固新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讨算法的过程中来,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收获丰厚,老师教的也轻松。但是从课后学生的作业看,有很多的地方仍然出现错误,比如:有些学生在写竖式时,出现两位减一位的个位对了十位上;有的借了1十位上不点点,十位漏减借走的1,而做错。

  所以在今后课堂上,不但让学生能动口、动脑、更重要是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讨出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还待进一步地改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4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是二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所以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将精力放在笔算方法上,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数学例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再列竖式计算。

  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第一步、在学*计算以前,我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思考: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纷纷把手举的很高,都想表现一番。一个学生说:“我能提出求总数的数学问题。”他提出了好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由其他学生解答了。另一学生说:“老师,我能提出比多少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这其中有不退位的,也有退位减法。第二步、选其中不退位的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我让学生比较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相同点,却没有比较不同点,这不能说不是个遗憾,因为有的孩子是容易不看加减号的,一个数位上加,另一个缺乏对*题的对比引导。如98-80=和98-8=,如果不拎出来让孩子们比一比,这个*题资源就浪费掉了。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问题,设计方法(“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案实用五篇(扩展7)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优选【五】篇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1

  一、悟透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的。它是以后学*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把握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精选教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说课稿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实践应用的学*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学生尝试练*后发现:个位上6减8不够减,而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减法都是够减的,这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真实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在练*中,学生遇到了困难:“个位上6减8不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借一作十”及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即基本练*、综合练*、拓展练*。通过不同层次的练*,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6-1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基础上学*的,它是以后学*两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说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四、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首先出示减法的旧知识,以便学生学生可以更好的进入新知识的学*,再通过2008年北京争取到奥运会的举办地,从个地选票的差别将同学们引入新的课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而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其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五、说学法

  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数学的思想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先出示北京赢了这张图片,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讲解以及学生练*的方法,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即基本练*、综合练*、拓展练*。通过不同层次的练*,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先总结出列竖式应注意的事项再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七、板书设计

  我主要的采用的是用课件,但是板书上也会重点展示竖式的列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6-17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基础上学*的,它是以后学*两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说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四、说教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首先出示减法的旧知识,以便学生学生可以更好的进入新知识的学*,再通过2008年北京争取到奥运会的举办地,从个地选票的差别将同学们引入新的课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而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其真正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五、说学法

  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数学的思想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先出示北京赢了这张图片,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讲解以及学生练*的方法,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即基本练*、综合练*、拓展练*。通过不同层次的练*,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先总结出列竖式应注意的事项再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七、板书设计

  我主要的采用的是用课件,但是板书上也会重点展示竖式的列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4

  一、悟透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8至19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的。它是以后学*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二、把握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三、精选教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说课稿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算理比较复杂,而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师首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唤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学*兴趣,之后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针对问题让学生尝试练*,引发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算法,尔后通过直观演示,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过丰富的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四、体现主体、暗授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学*数学的思想方法

  五、整体设计思路

  本节课遵循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独立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实践应用的学*思路。首先创设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情景,生提出问题:“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学生尝试练*后发现:个位上6减8不够减,而学生前面所学的笔算减法都是够减的,这就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再进行恰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使学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最后通过巩固练*让学生形成技能。

  六、巧设程序、环环相扣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此,教师先播放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情景录像,并出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真实录像的播放让学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思维自然会进入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从而产生深厚的学*兴趣。

  2、独立探究、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也掌握了竖式的写法,所以这儿首先让学生尝试练*,在练*中,学生遇到了困难:“个位上6减8不够,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被唤起,开始进入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展示算法的多样化,以使学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教师演示“借一作十”及竖式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3、巩固练*,实践应用

  有效的练*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来设计练*,即基本练*、综合练*、拓展练*。通过不同层次的练*,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4、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使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景,展开丰富多彩的学*活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冷静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积极思辨,在生生、师生对话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数学的乐趣。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说课稿 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中文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二个信息窗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了两位数的加法(包括进位和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减起的算理。本课的学*又为第四个信息窗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奠定了基础,为这一类内容的建构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在知识结构上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领悟并总结笔算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时我力求以学生为本,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探究新知。

  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法,让他们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课前充分复*旧知识,从认知上、思维上做好准备。本节课遵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探索、解决问题、巩固练*、实践应用的学*思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五、教学过程

  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复*铺垫,引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组织练*,巩固深化,总结评价”四个环节中。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中。指导学生搜集信息,根据信息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是构建算法模型,优化算法多样的重要部分。主要分二个层次:第一层次:展示交流、描述算法。

  (1)摆小棒:

  方法一:摆出47根小棒,从4捆里面减去3捆,即40—30=10;再从7里面减去2,即7—2=5;10+5=15。

  方法二:摆出47根小棒,先从7里面减去2,即7—2=5;再从4捆里面减去3捆,即40—30=10;10+5=15。

  (2)拨计数器:

  方法一:拨出47个珠子,从十位4颗珠子里去掉3颗,即40—30=10;再从个位7颗去掉2颗,即7—2=5;10+5=15。

  方法二:拨出47个珠子,从个位7颗去掉2颗,即7—2=5;从十位4颗珠子里去掉3颗,即40—30=10;10+5=15。

  (3)竖式计算

  对照小棒图和计数器,引出竖式计算。

  对照竖式问: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4—3是什么意思?(4个十减3个十等于1个十,1要跟十位对齐。)7—2呢?(7个一减2个一等于5个一,5要跟个位对齐。)

  第二层次:归纳、提炼、优化算法。一是要缩小个体差异。二是尽可能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的算法。三是有效构建了算法模型。因此在此层次特意安排一个问题:“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竖式计算:68—25=?班内展示,交流算理。

  第三环节——组织练*,巩固深化

  探究“摆海鸥比摆帆船少用几个贝壳?”“摆轮船比摆海鸥多用几个贝壳?”

  两个问题一起探究,同桌分工解决两个问题,指名让学生板演。

  问:比较刚才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明白:大数比小数多几,还可以说成是小数比大数少几。课件分层次出示*题

  学生独立做题,班内集体订正、交流算理。第四环节——总结评价

  课堂总结,让学生说一说收获,实现知识的系统小结,更实现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目标。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会用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学*打下基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