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的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初中

初中体育的教案1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中长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做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选自八年级《体育与与健康》中长跑为教材。

  三、教材分析:

  中长跑是一项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它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且技术简单,这项运动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最容易学*和掌握,终身都可以参与的群众性健身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单调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视的项目,中长跑是人获得健康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健康性体能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途径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久能力,增强意志品质,是培养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练*中长跑,要求掌握中长跑的技术,培养参与意识。

  四、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为禹村初级中学中学八年级一班,该班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好,班级纪律比较好,集体荣誉感强,但是对于中长跑这样单调而又枯燥的运动项目,兴趣不大,加上老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中长跑的耐久性有些误解和抵触情结,绝大多数同学谈跑变色、怕苦、怕累、不能坚持。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练*,教师不仅仅要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态、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

  五、教学目标:

  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中长跑的体育活动,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健康水*,养成良好锻炼的*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拼搏、自信、超越自我等等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法和学法:

  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知识的互动过程,课的教法与学法应根据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制定,本课的教法与学法主要以下几种:

  1、示范法:运用示范可以给予学生真实的,动态的,正确的动作形象和概念,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启发教学法: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了解这项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游戏法: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七、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呼吸节奏与跑速变化的配合,及弯道技术。

  难点:极点的克服。

  八、教学过程:(共三个部分)

  (一)开始部分(准备部分)(10′)

  1、列队、清点人数。

  2、徒手操的热身活动及喊号追人游戏。

  (二)课堂核心部分(技能的传授与组织教学)(25′)

  复*跑的专门练*,再次巩固跑的技术要领,以此来融会贯通到本节课主要内容(中长跑)上来。

  明确指出本节课学*的主要内容——中长跑。

  以生命在于运动导入课题、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理念。

  强调中长跑是获得健康的运动项目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前提下,传授中长跑的技巧与技能,以及对自己的耐力的培养。

  示范要求:

  1、跑步姿态、双手的摆幅。

  2、呼吸节奏。

  3、弯道技巧。

  学*中长跑:

  1、后蹬阶段:是途中跑技术的主要环节。后蹬动作应该迅速而积极,后蹬结束时髋膝踝三关节应伸直,后蹬角度为550左右。

  2、前摆阶段小腿应自然放松,依靠大腿的前摆动作,膝部领先并带动髋部向前上放摆出。

  3、腾空阶段:蹬离地面的腿要放松,依靠后蹬反作用力的惯性和大腿的向前动作,小腿折向大腿。

  4、当摆动腿前摆结束时,大腿向下运动,膝关节自然伸直,膝关节稍稍弯屈,做缓冲动作。

  5、上体姿势:上体接*垂直或做50左右角的`前倾尽量放松。

  6、正确协调摆臂动作摆臂时、肩部要放松,两臂弯屈900角,两手半握拳,前后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

  (三)结束部分(5′)

  1、集合放松(交叉按摸、吐纳法)。

  2、课后评价。

  3、收回器械。

  4、师生道别。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

  十、预计心率:

  130——135分/次。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分钟达到本节课预计的运动量。

初中体育的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复*直线运球,学*变向运球)和迎面接力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四的教材内容。

  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变向运球技术作教材,是依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的实际情况。

  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1课(共3次课),学生对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直线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一(3)班和初一(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

  三、教学理念

  贯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的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效果。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两手触球部位与力度;难点是:左右手交换时的衔接。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直线运球与变向运球的区别,以及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变向运球动作;通过接力赛跑,发展腿部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和遵纪守法的品质。

  六、教学方法

  1、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直观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建立清晰的变向运球的动作表象。

  2、探究法:对比较难的快速变向运球动作,分小组讨论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

  3、竞赛法:迎面接力赛跑游戏的教学采用竞赛法,营造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氛围。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9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持球全身关节操——原地熟悉球性——绕球场直线运球——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练*图示:略)

  2、设计意图:

  活动关节,熟悉球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基本部分(32分钟)

  1、篮球运球(20分钟)

  (1)教学步骤:

  ①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

  ②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

  ③集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讲解:右手斜下压,左手斜上接;换手同样做,交叉向前进。

  ④找一学生试做,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⑤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

  ⑥前进5—6步变向运球练*。

  ⑦分组讨论:怎样变向运球快速前进?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左右手衔接快,推压球的后上部位。

  ⑧前进运球到篮下投篮。(如下图示)

  要求:中场开始,半场运球投篮,每人3次以上。

  (2)设计意图:

  利用诱导性练*,逐渐让学生掌握动作;选择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动作要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接力跑(12分钟)

  (1)练*顺序:

  ①试跑体验。

  ②讲解规则要求。

  ③赛前试跑。

  ④迎面接力比赛。(如下图示)

  要求:5局3胜,教师裁判,犯规无效。

  (2)设计意图:

  首先,试跑体验是为正式比赛所做的身体上、心理上和路线上的准备。其次,赛前试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规则。比赛中犯规无效,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

  (三)结束部分(4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放松走——游戏(笑与不笑)——小结与鼓励。(练*图示:略)

  2、设计意图:

  安排放松走和“笑与不笑”的游戏,都是为了身心放松,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养成锻炼后整理放松的*惯;最后的小结,在对本课的效果进行讲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八、效果预计

  本课能够较好地达成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此外,本课的*均心率预计为130—135次/分,练*密度预计为30%—40%。

  九、课后延伸

  布置课外作业(课外练*变向快速运球20分钟以上),并说明检查方法(下节课抽测作业情况)。

初中体育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务:

  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3、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内容:

  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的认识:“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

  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完成学*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基础。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端正学*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基础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体育实践课,使学*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在练*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4)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爱护场地器材设备。

  (5)要做到课内外结合。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注意复*和巩固课内外所学的内容,加强练*,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

  (6)服装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课后作业:

  1、根据实际自觉积极的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2、学会发展健康体能的方法!

初中体育的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项目体验中打破彼此的隔阂

  2.在体验中获取真知,提高自信心

  3.熔炼团队、挑战自我、考验集体

  二、教学重点:

  如何在做项目的同时熔炼团队精神,加强集体建设

  三、教学难点:

  学生对项目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得,得有所悟。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练*的方法、观察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五、教学对象:

  初中学生

  六、教学内容:

  一、破冰项目:反口令,鼻子耳朵,捏肩,水果蹲,理财高手

  二、组建团队:队名,口号,队歌,队形

  三、团队协作项目:同心圆、同起同坐、跨越雷区

  七、教学步骤:

  (一)1.整队、清点人数,学生队伍整齐,口号响亮,精神饱满

  2.自我介绍

  3.师生问好:“好-很好-非常好”

  4.言简意赅的宣布课堂纪律:一相互尊重,二张弛有度5.了解班级情况:班干部及其他同学姓名(随机)

  (二)1.反口令:

  项目要求:教官下口令,学生做出相反的动作,如有失误,均被淘汰。惩罚措施:个人才艺展示

  分享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学会换位思考

  2.鼻子耳朵:

  项目要求:右手轻捏鼻子,左手交叉清捏右耳朵,每听到教官的一次哨音时双手就快速交叉互换。如有反应特别迟钝者、出错着将步入星光大道才艺展示。

  分享点:万事均有规律,协调能力的锻炼。

  3.捏肩:

  项目要求:把学生建成几个团队后,学生按团队排成几路纵队后,全体学生*举双臂,放到前一名同学的肩膀上

  口令:捏一捏,锤一锤,拍一拍,上捏捏下捏捏,捏一捏腰目的:调节课堂气氛;通过身体接触,打破彼此之间的心理隔阂。

  4.水果蹲:

  项目要求:每组若干人分成一组,每组分别命名为水果的名称(例如苹果,香蕉,橘子,西瓜,樱桃),由主持人开始说,例如“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橘子蹲”,此时代表橘子的队伍就要根据节奏蹲下起立蹲下起立,同时嘴里要说橘子蹲橘子蹲完西瓜蹲等等,然后被点名的水果所代表的队伍就要接着蹲下起立,以此类推。在喊出下一个水果名字的时候,这一组的水果要整齐,要是不整齐的情况下,这组水果要继续蹲。(他们可以选一个组长,组织大家口令一致)

  目的:一项体能和心理素质拓展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建立起彼此间的友谊与信赖,锻炼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5.理财高手:

  项目要求:男生代表0.5元,女生代表1元,当围成一圆圈跑动时,教官会问“我到银行取存钱”的问题,学生则一起大声回答“存多少”。教官可根据班级情况给出一个钱数,这时,所有的同学要组建这个数目,且每一组不允许是清一色五角或一元,组好之后,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用欢呼声告诉大家。

  2.分享点:优化结构,考验团队的智慧

  (三)、组建团队:

  1.报数分组(如:分为4个队就1-4循环报数。)

  2.各队推选一名队长(自荐或推选10秒完成)

  3.队长整理队伍(站到队前自我介绍表决心)

  4.整队完毕,教练要求每队在队长带领下起定队名、队呼、对歌、队塑,限时20分钟

  5.团队展示

  目的:通过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将参差不齐的思想整合到一起,最终大家达成一致的思想和行动,唤醒团队意识。

  (四)团队协作项目:同心圆:

  1.项目规则:所有队员站成一个圆,要求后一位队员的脚尖顶住前一位队友的脚跟,所有队员的脚都并到一起;站好后统一口令坐下,同时双手扶住前一位队友的肩膀,然后喊着统一有节奏的口号开始移动。

  2.项目目的:调节课堂气氛。通过身体接触,打破彼此之间的心理隔阂,营造良好、积极的团队氛围。同起同坐:

  项目导入:遇到歹徒,和同伴被歹徒背靠背捆绑在一起,每人的手也被束缚,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彼此的力量同时站起来拿到桌子上的刀具逃跑,怎么办?

  要求:手不能碰触地面,背部紧靠,同起同坐。组织:2人/组—4人/组—8人/组—2组/班—全班/组分享点:

  要有团队精神、齐心协力,大家是一个整体,相互制约,相互用力行动一致,态度决定一切。跨越雷区:

  项目导入:在二战时期,一支小分队已经突破敌人两道封锁线,最后一道封锁线是一片直径为六米的雷区,其中只有三个安全点,只要触及安全点以外的地方就会引爆雷区,以致全军覆没,我们要在敌人到来之前穿越这片雷区。讨论:

  1、勇敢站出来献身的队员,站出来的动机是什么?

  2、当你踩在队友的脚上的时候,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3、你为什么没有第一个站出来?目的:

  1、建立相互信任与责任的团队气氛(相互信任与责任是团队合作的基础);

  2、通过身体接触,打破同学之间的陌生与隔阂,体会团队同伴对自己的支持;

  3、体验环境变化后,在恐惧与挑战面前,团队激励对个人的作用;

  4、体验诚信与承诺对于个人成长、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5、换位思考意识

  八、课程结束

  归还器材

初中体育的教案5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合作学*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是足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水*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难点】

  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进行原地转法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

  正由于该学龄段学生求知欲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

  组织教学:*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

  选用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球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还能够熟悉球性,为接下来学*运球绕杆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复*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教学意图】

  复*脚内侧运球的练*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如:大家想一想运球过程中应该触球的哪个部位?

  3.讲解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xx替拨球。

  【教学意图】

  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更具有针对性。

  4.练*

  (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

  (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

  【教学意图】

  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逐渐的体会运球绕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组内结伴练*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改新型学*方式——合作学*的模式。

  5.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

  (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教学意图】

  在游戏中我会强调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强调在运用本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呐喊助威更加拉*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的热情,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

  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密度:33%-40%;*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略。


初中体育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初中体育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初中体育教案 (菁华5篇)

初中体育教案1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中长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做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选自八年级《体育与与健康》中长跑为教材。

  三、教材分析:

  中长跑是一项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它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且技术简单,这项运动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最容易学*和掌握,终身都可以参与的群众性健身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单调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视的项目,中长跑是人获得健康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健康性体能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途径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久能力,增强意志品质,是培养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练*中长跑,要求掌握中长跑的技术,培养参与意识。

  四、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为禹村初级中学中学八年级一班,该班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好,班级纪律比较好,集体荣誉感强,但是对于中长跑这样单调而又枯燥的运动项目,兴趣不大,加上老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中长跑的耐久性有些误解和抵触情结,绝大多数同学谈跑变色、怕苦、怕累、不能坚持。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练*,教师不仅仅要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态、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

  五、教学目标:

  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中长跑的体育活动,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健康水*,养成良好锻炼的*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拼搏、自信、超越自我等等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法和学法:

  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知识的互动过程,课的教法与学法应根据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制定,本课的教法与学法主要以下几种:

  1.示范法:运用示范可以给予学生真实的,动态的,正确的动作形象和概念,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启发教学法: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了解这项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游戏法: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七、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呼吸节奏与跑速变化的配合,及弯道技术。

  难点:极点的克服

  八、教学过程:(共三个部分)

  (一)开始部分(准备部分)(10′)

  1、列队、清点人数2徒手操的热身活动及喊号追人游戏。

  (二)课堂核心部分(技能的传授与组织教学)(25′)

  复*跑的专门练*,再次巩固跑的技术要领,以此来融会贯通到本节课主要内容(中长跑)上来。

  明确指出本节课学*的主要内容——中长跑

  以生命在于运动导入课题、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理念。

  强调中长跑是获得健康的运动项目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前提下,传授中长跑的技巧与技能,以及对自己的耐力的培养。

  示范要求:1.跑步姿态、双手的摆幅

  2.呼吸节奏3.弯道技巧

  学*中长跑:

  1.后蹬阶段:是途中跑技术的主要环节。后蹬动作应该迅速而积极,后蹬结束时髋膝踝三关节应伸直,后蹬角度为550左右。2、前摆阶段小腿应自然放松,依靠大腿的前摆动作,膝部领先并带动髋部向前上放摆出。3、腾空阶段:蹬离

  地面的腿要放松,依靠后蹬反作用力的惯性和大腿的向前动作,小腿折向大腿。

  4、当摆动腿前摆结束时,大腿向下运动,膝关节自然伸直,膝关节稍稍弯屈,做缓冲动作。5、上体姿势:上体接*垂直或做50左右角的前倾尽量放松。6、正确协调摆臂动作摆臂时、肩部要放松,两臂弯屈900角,两手半握拳,前后自然摆动。前摆时稍向内,后摆时稍向外。

  (三)结束部分(5′)

  1.集合放松(交叉按摸、吐纳法)

  2.课后评价

  3.收回器械

  4.师生道别

  九、场地器材:

  田径场

  十、预计心率:

  130——135分/次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分钟达到本节课预计的运动量。

初中体育教案2

  一.教学背景

  本课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寓德育于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为指导思想,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动作,在掌握动作中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素质。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发展技能的同时,能够在欢快的气氛中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从而使学生提高体育学*的兴趣,个性得以发展,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课题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本课练*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创设乐学情境,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教材是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其它技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和掌握这一技术。第二个复*篮球双手头上传球,通过复*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双手头上传球技术要领。

  四.学情分析

  本次课所授班级为初中一年级学生,每班有60人左右,体育基础水*很不*衡,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及班级的学*氛围浓厚。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语言启发、模仿练*,小群体学*,游戏。 学法:完整法、分解法,合作学*。

  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技术的规范性

  难点:传接球时机与整体配合意识

  七.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八. 教学过程

初中体育教案3

  一、教学对象分析

  *年来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NBA、CBA比赛全球推广,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看到高水*的比赛,学生对学*篮球技术充满兴趣。初二学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目标:建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概念,明确学*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及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作连贯,蹬跨有力,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及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单元的第四课时。运球是水*四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简单、趣味、实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行进间变向-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的技能,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突破上下肢协调和控制支配球这一技术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比赛与练*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与热身

  篮球变向的徒手脚步练*、复*原地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横向运球、体侧前拉后推运球。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及控制球的能力,重点体验原地不同运球方式,手*球的不同部分。通过专项准备活动,即活跃课堂的气氛又为下一环节的学*起到铺垫作用。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比赛。(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比赛)大多数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出现遇到防守时无法突破、丢球的现象,导致全队进攻的失败。帮助学生找到这些问题的根源——没有掌握正确的变向运球方法,即使掌握了原地横向、侧向运球,也会由于在行进间变向时动作不连贯等原因出现丢球。最终导致本队进攻的失败。引出本课的学*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实践与体验

  学生成六列横队集合,首先教师完整动作示范,讲解体前变向运球的技术结构、技术要求和对发展人体各项素质的作用,明确学*目的。让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整体动作表象和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并按照逆向思维法:安排如下练*:

  (1)两人一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过人:教师完整动作示范,学生进行多次模仿和练*。体验完整动作技术。

  (2)一人一球分解动作:教师把完整动作分解为左手运球-变向-向右侧身压肩-换球-加速前进。左、右手交替练*(弱势手先行,弱势手练*的时间要长于强势手),体验拍球不同部分,教师及校队同还反复示范,学生反复练*。

  (3)行进间折线运球(分为六小组)

  通过行进间慢速练*----快速的练*,使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变向突然,侧身压肩快,变向后加速”的道理。通过教师设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体验、练*,在体验过程中探究出正确动作的方法。请不同水*的学生展示,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和分析。让学生对比自己,引起注意,改正错误。通过学生反复讨论-体验-练*,使教学步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递进、对比探索、激发兴趣达到初步掌握技术动作的目标。练*中我突出要求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错、共同提高,充分体现和谐互助的精神。

  (4)运球跑“垒”接力比赛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各种变向运球的方法,教师将总结出的'各种运球方法加入到跑“垒”赛中,使学生体验到就感,激发其比赛热情,同时在比赛中培养学生勇于拼搏与团队精神。

  3、调节与评价

  (1)男、女学生分别站在直径为8米、15米的圆周线上,放松肢体,放飞心灵。

  (2)学生谈练*感想,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收回器材。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组教学比赛,激发学生学*兴趣,通过慢动作练*,观察同伴间动作并加以分析技术动作要领,进而主动去模仿学*正确的技术动作,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初中体育教案4

  课题:

  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能力目标:

  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

  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

  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务:

  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

  3、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内容:

  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的呢地认识:“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

  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完成学*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基础。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端正学*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基础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体育实践课,使学*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在练*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4)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爱护场地器材设备。

  (5)要做到课内外结合。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注意复*和巩固课内外所学的内容,加强练*,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

  (6)服装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课后作业:

  1、根据实际自觉积极的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2、学会发展健康体能的方法!

初中体育教案5

  一、设计理念

  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了解自己了解同学,培养学生互助、协作、探究性学*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二、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

  2、了解青春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3、了解调节心理问题的途径

  4、能利用计算机互助、协作、探究性学*5、认真完成教室布置的作业一、重点和难点

  1、重点: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2、难点: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

  二、教学准备

  常规学*用具

  三、教学过程

  导入:让同桌的两位男同学起立,然后握手拥抱一下,观察学生的表情。让学生坐下,静看学生几秒钟(使学生疑惑),再让刚握手的其中一位男同学站起来,再让他身边的一位女同学站起来,然后让这两位同学握手,观察情况随机应变。导出:人际关系敏感(与异性在一起不自在)的心理特征。从而导出本课题;青春期心理健康。

  (一)你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吗?1、健康的概念:(略)心理、身体、社会适应2、青春期的三个阶段(略)结合课本

  前:(女:10-12或9—12岁,男:12—14或10—13岁)中:(女:13—16岁,男:14—17岁)后:(女:17—23岁,男:18—24岁)3、青春期心理健康特征(p10彩表)

  (二)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原因(p11彩表)

  1、让学生看清楚布表格里的内容

  2、对照表格的内容看看有哪些心理问题正在困扰着你?

  3、用小纸条写下来

  (三)、调节心理健康的途径

  1、积极的体育锻炼是调节和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

  2、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①自我调节

  ②进行心理咨询,了解咨询的方法。

  (四)分组讨论(五)教师总结

  作业:进行心理咨询,了解咨询的方法。


初中体育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初中体育教案 (菁华9篇)

初中体育教案1

  一、教学内容

  快速跑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快速跑的基本技术,全部同学都能做到跑的自然,动作协调。

  【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讲解、小组探究、游戏竞赛等形式,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的态度,增强自信心,培养不拍挫折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跑的自然有节奏,腿手配合。

  【难点】腿手协调发力,启动迅速反应快。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生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教师说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提出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学*兴趣。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进行队列练*。

  要求:队列集合快、静、齐。行进间队列,动作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一般性准备活动

  教法组织:两路纵队,听从教师口令

  (1)慢跑-知己知彼游戏

  规则:分为两组,每组成员后背贴一成语,组与组之间互相面对站立与圆形区域内,游戏开始时进行追逐跑,看到对方后背的成语多的一组获胜。

  (2)徒手操

  头至脚全身各个关节,每节四个八拍。

  2.专门性准备活动

  教法组织:分为四组,站立于跑道

  (1)后蹬跑(2)高抬腿跑(3)小步跑

  (三)基本部分(27分钟)

  1.导入

  结合刚刚进行的游戏进行提问,互相追逐的过程中如何才能顺利的看到对方后背的字,引导学生结合刚刚的游戏经历进行回答,能得出启动快,快速迈出第一步,迅速加速等;进而引出课题-快速跑。

  2.快速跑教学

  (1)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示范,针对启动和动作速度进行事先提问,抓住动作关键环节,引导思考,顺势讲解动作要领,启动速度快,跑的过程手腿协调发力。

  (2)各种姿势的起跑练*,学生自由选择起跑动作(半蹲、手撑地、单脚着地、俯卧……)教师突然给出起跑信号进行启动速度的练*。

  (3)动作速度的练*,在刚刚游戏的区域内,进行一对一的追逐跑,要求不能出界,不能有恶意动作,提升手与腿的动作速度。

  (4)动作协调性练*,两人一组的并排追逐跑练*,两人一组要求追逐过程中动作的一致连贯,互相配合提醒。

  3.教学游戏

  迎面接力比赛,分为四组进行,用时较短获胜,游戏中强调安全。

  (四)结束部分(五分钟)

  1.播放舒缓的音乐,在音乐中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情况。

  3.宣布下课

  4.见*生回收器材

  五、场地器材

  田径场一块、录音机、磁带。

  六、预计负荷

  *均心率为120——135次分钟左右,课堂密度为35——40%左右。

初中体育教案2

  重点:

  常规教育与安全教育

  大家好!祝贺你们顺利的升入了七年级,你们是否意识到你们成熟了,成为了一名好少年。少年时代美妙而珍贵,它不仅富于幻想,而且还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阶段。幻想是理想的翅膀;身体则是理想和知识的载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讲述《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1、对老师有礼貌。上课铃响,体委整队,静候上课。要求;快、静、齐。因故迟到要喊报告。下课时按老师要求整队,听老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

  2、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老师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或全休。

  3、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胸针、钩针等硬物。补充重点对运功服、运动鞋的要求必须要做到。

  4、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教授的方法练*,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做好保护、帮助,听从体委和组长的指挥。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爱护公共财物。课前按老师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是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要认真清点归还器材。

  二、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

  在体育锻炼中,你会尝试到锻炼的愉快、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拼搏与成功给你带来的兴奋和快乐,而且你会切实的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经常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调节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你获得健康的身体,还可以促进你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作业:

  1、多方面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2、搜集有关体育锻炼方面的资料

  增强了学生们对课上该作什么有了初步了解,加强了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及对课堂常规的认识。

初中体育教案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合作学*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是足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水*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难点】

  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进行原地转法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

  正由于该学龄段学生求知欲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

  组织教学:*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

  选用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球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还能够熟悉球性,为接下来学*运球绕杆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复*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教学意图】

  复*脚内侧运球的练*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如:大家想一想运球过程中应该触球的哪个部位?

  3.讲解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__替拨球。

  【教学意图】

  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更具有针对性。

  4.练*

  (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

  (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

  【教学意图】

  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逐渐的体会运球绕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组内结伴练*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改新型学*方式——合作学*的模式。

  5.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

  (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教学意图】

  在游戏中我会强调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强调在运用本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呐喊助威更加拉*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的热情,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

  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密度:33%-40%;*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略。

初中体育教案4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安排和教学工作安排,回顾上学期的体育表现,以及新的体育成绩评价方法,使学生作好思想准备,增强组织纪律性,积极参与,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体育*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本学期学校的体育活动有队列操的比赛,期中考试后开展班际的篮球联赛h“大王”杯的毽子、跳绳等等体育活动。同学们要认真练*,积极准备,主动踊跃地参加每一项活动,体现集体主义的观念,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本学期体育教学课的内容主要以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为主。因此,要求每一位学生锻炼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锻炼中如果感觉不适应立刻停止练*,不要逞强。如果有不适宜作耐力练*的同学应提早做好免修手续。练*时,要求积极主动,特别是耐力练*,更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坚持不懈,永不气馁的精神。

  三、体育成绩与体育课上的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课堂的教学内容,积极锻炼,但还有极少一部分同学,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持续讲话,屡教不改,而且不尊重师长,更不能配合教师完成内容,希望这些同学从这学期开始树立良好的形象,努力地、认真地学好每一项知识技能,确保课堂内容能顺利地完成。

  四、体育课教学常规:

  ⑴两分钟预备铃响后,到指定地点由体育委员整队集合,等待教师。

  ⑵上室外课前换好服装、鞋子,除了运动服、校服外不准穿其它服装。

  ⑶上课不准无故缺*、迟到早退,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或剧烈运动的学生,上课前必须办好请假证明。

  ⑷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指挥,思想集中,精神饱满。

  ⑸爱护公物,不准脚踢球。

  ⑹不准擅自离开场地,得到允许后方可离开场地。

  五、体育成绩的评价方法:

  1、考核标准:课堂表现+出勤率+考核成绩

  2、本学期《体育与保健》评分评价内容的构成、比重与方法:

  ㈠基本内容

  Ⅰ:体能(40%)和 健身技能(30%)

  体能(40%)包括:

  ⑴力量素质:实心球

  ⑵速度素质:4*10往返跑

  ⑶耐力素质:3分钟25M往返跑

  ⑷灵敏素质:立定跳远

  ⑸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 健身技能(30%)包括:

  ⑴垫上运动

  ⑵杠上运动

  ⑶武术

  ⑷篮球

  ㈡基本内容Ⅱ:自我健身能力(20%)

  ⑴非常规性学*内容(特长、专长、运动员等级证)

  ⑵教材的使用、自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体育资料的收集、体育专题报告和文章、裁判、棋类等(探究性学*或探究型课程部分)

  ㈢健身参与(10%)

  ⑴出勤率

  ⑵运动表现

  3、评价方法:

  ⑴根据全年级的全体学生体能测试结果划分成绩区间: 前20%的学生成绩为优秀,分值5分; 其次40%的学生成绩为良好,分值为4分; 再次30%的学生成绩为及格,分值为3分;

  最后1%的学生为有待提高,(前5%分值为2分,后5%分值为1分)

  ⑵计算公式:学期成绩=体能(1+2+3)÷3×40%+技能(1+2)÷2×30%+自我健身能力×20%+运动参与(1+2)÷2×10%

  ⑶成绩与等第的换算标准:

  优秀 4.30分≤成绩≤5分 良好 3.80分≤成绩<4.30分 合格 3.00分≤成绩<3.80分 有待提高成绩<3.00分

初中体育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睡眠的作用,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

  2、能够举例说出不同的休息方式,从而分析积极的休息方式与静歇性的休息方式。

  3、形成乐观向上,充满活力地进行学*和体育锻炼。

  二、学情分析

  《善于休息,增进健康》这个教学内容,符合处于学*和升学压力比较大的九年级学生学*,另外九年级的学生接受了初中阶段不少的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式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根据教学设计,学生能通过自学,教师启示等方式顺利接受所学知识,并能建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睡眠的作用、积极性休息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促进健康成长,提高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入新课

  导语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聊到了怎样的内容。

  导语2:同学们视频中聊到了什么话题?对,过度疲劳猝死,那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就是

  这个话题相关的《善于休息增进健康》(板书)

  同学们,视频中聊到内容让人毛骨悚然,和大家一样,我也为这个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但是这样的事件接连不断的发生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可贵!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前两年的主播猝死事件吗?

  案例分享

  名言分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被本次课的内容吸引

  (二)详学新知、全面掌握

  1、小组展示、课堂激趣

  课前教师布置了观看微课和搜集资料的任务,小组展示搜集的内容(包括睡眠的作用、合理的休息方式等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在课前预*相关知识,主动从网络上搜集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的意识

  集中概括、总结作用

  结合学生总结的睡眠的作用,教师进一步介绍对于初中生最重要的两点作用

  促进记忆

  2、促进生长发育

  设计意图: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总结,让学生对睡眠的这两点作用掌握的更透彻。

  师生探讨、合理睡眠

  统计学生每晚的*均睡眠时间,并探讨初中生的合理睡眠时间及如何调整状态、促进休息

  导语:《*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确保青少年睡眠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这样来看,同学们,你们的睡眠时间充足吗?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来交流一下你们的睡眠状况,并且来讨论一下怎么调整自己今后的作息安排,如何做到早睡早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自身睡眠状况,了解睡眠时间是否合理,并针对自己的问题提出调整措施、培养学生探究学*的能力。

  休息分类、明晓方式

  介绍三种休息方式:积极性休息

  (1)积极性休息是指通过改变活动方式、内容或性质的办法消除人体疲劳的休息方式。学*一定时间之后的散步、欣赏音乐、体育锻炼等均属此类。

  (2)静歇性休息:是指单纯通过停止活动来消除疲劳的休息方式。这种休息方式可以使紧张的机体得到放松,兴奋的大脑得到抑制,从而恢复智力和体力,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每种休息方式对人体的积极意义,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休息方式。观点展示、网络利弊

  分组展示互联网的利与弊(搜集资料展示)

  设计意图:自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及展现自我的勇气。

  教师概括、归纳总结

  教师从两个方面

  (1)网络对中学生生活方式的改变;

  (2)网络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两个方面归纳概括。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互联网的利弊,帮助学生全面梳理

  自我评价、科学上网

  教师设计学生上网情况的自评表,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能对自己的网络使用情况有一个综合的判断,并且能根据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整改。

  (三)教师小结、合理休息

  导语:网络是载体,但它所承载的内容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咱们从网上吸取一些进步的、健康的东西,则有助于你的成长;反之,就有可能出现网络使用不当,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甚至还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善于休息才能更好的学*和工作,我们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应该科学的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积极休息,才能做到既促进健康成长又提高学*效率。网络不是了解世界的唯一渠道,我们应该走到户外,在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同时,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博大的世界,去认识更多的朋友。

  设计意图:升华主题,让学生学会休息,促进自身健康。

  (四)制定计划、促进健康

  引导学生在导学卷上完成自身休息计划的制定。

  设计意图:学生分析自身休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五、课后作业

  制定自身休息计划,保证充足的睡眠。

  六、板书设计

  善于休息增进健康

  青少年应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的作用

  促进记忆

  促进生长发育

  合理的睡眠时间

  学会积极学*

  积极性休息

  静歇性休息

  睡眠

  正确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对生活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使用不当产生的不良影响

初中体育教案6

  活动思路:

  进入中班后,孩子们的基本动作有了进步,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而且随着我园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参与性有了提高,他们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他们喜欢合作进行游戏。《纲要》中指出: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喜欢和自己的小伙伴进行玩耍,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于是我想:班上有很多的旧床单,何不废物利用——用旧床单编织成绳圈。用布条编制的绳圈又柔软又结实,安全性高,很适合孩子们游戏。绳圈的柔软性又能让孩子们一物多玩如:占圈、跳房子、拔河等等。因此我设计了此节活动,希望利用绳圈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发展发展幼儿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体的*衡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玩民间游戏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力量及身体的*衡能力。

  活动准备:

  绳圈、沙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

  队形变化:大圆→开花→四个小圆→大圆→切断分队。

  (2)模仿操。

  二、基础部分。

  1)a.花样玩绳圈

  请幼儿发挥想象与创造力用各种方法玩绳圈。

  教师:我们可以用绳圈玩很多游戏。可以一个人玩,可以几个人合作玩。看哪些小朋友花样玩得又多又好。(放背景音乐)

  b.集中请幼儿演示,相互探讨轮胎的多种玩法。

  c.用刚才没有玩过的方法再去玩一玩。

  d.教师小结。

  2)玩新游戏:拉绳

  老师介绍拉绳要玩法:两两一组,幼儿套在绳圈里背对背站立,将绳圈放置腰间,手握住绳圈,事先在每个人的前方二米处,各放一沙包,等信号发出后,各自用力向前拉绳子,尽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为胜。

  3)教师示范,强调绳圈放置在身体的腰部,等信号发出才能各自用力向前拉绳子,尽力去抓沙包。

  4)幼儿两两自由组合进行练*,老师观察指导。

  5)加深游戏难度,要求3人一组。

  提出游戏要求:3人一组,幼儿套在绳圈里背对背站立,将绳圈放置腰间,手握住绳圈,事先在每个人的前方二米处,各放一沙包,等信号发出后,各自用力向前拉绳子,尽力去抓沙包,首先拿到沙包者为胜。

  6)、幼儿3人自由组合进行练*,教师观察指导。

  三、游戏:“拉绳比赛”

  鼓励表扬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并坚持到底的幼儿。

  (可根据幼儿活动量,继续增加人数进行游戏,如4人一组)

  四、放松运动

  听音乐做放松整理活动。

  活动反思: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的一种具有自娱性的活动,它形式多样,不但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易学、易会、易传,符合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活动中老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每个幼儿提供了*等参与的机会,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游戏中,孩子们积极投入,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挑战自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活动练*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一步步展开,满足了幼儿自由自在与同伴交往、游戏的欲望,幼儿在游戏中结识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满足了幼儿合群的需要,使得幼儿团结合作、乐于助人、遵守规则等社会性的行为得到了逐步的形成。民间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为幼儿融入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初中体育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场地,具备基本的田径理论知识。

  2、通过结合实例讲解田径比赛通则,让学生初步学会各规则。

  3、通过学*,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扩宽知识面。

  教学内容:

  1、简介田径运动场地(基本常识。相关知识内容)

  2、简介田径竞赛规则

  重点:场地介绍难点: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一、田径运动场地的介绍

  田径运动场地是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组织田径运动竞赛和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1、田径运动场地是全长400米的半圆式场地。其跑道是由两个180°到半圆(弯道或称曲段)和两个对等的直段组成。

  2、田径运动场地的弯道半径最好的是36.5米。

  3,运动场地一般有8-10道分道,弯道有8道,分道宽1.22-1.25米,所以分道线宽均为5厘米。

  4、田径运动场地除竞赛场地外还应在跑道外地空地上,合理安排跳跃和投掷的场地。

  (推铅球、掷链球和掷铁饼三个项目的落地有效区均为40度角;跳远、三级跳远场地沙坑至少宽2.75米,跳远沙坑远端至起跳线距离至少10米,一般沙坑长在6-9米,坑宽2.75-4.00米;跳高用的沙坑或海绵包至少长5米、宽3米,。半圆形助跑道德半径至少20米;撑杆跳高场地的助跑道宽至少1.22米,长至少40米。)

  二、田径运动比赛介绍

  田径分为田赛、径赛,全能三大类

  1、径赛有:短跑、中长跑、长跑、马拉松(42.195)、竞走。

  其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项目,如100米、200米、400米、110米栏、4X100接力为短跑。采用蹲踞式起跑,使用全自动电子计时。

  800米及其以上距离项目为中长跑、长跑。

  此外,还有2000米障碍,3000米障碍,5000米竞走,10000—20000米竞走。等等

  2、田赛主要有:跳跃类和投掷类(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撑杆跳高)

  3、全能主要有七项全能和十项全能。

  三、田径竞赛规则介绍

  1、田径比赛的跑进方向一般为逆时针跑向。

  2、起跑犯规:运动员在做好最后预备姿势后,只能在接收到发令枪或批准的发令装置信号后开始起跑。(2次犯规是指同一组非同一个人,只要同组已有一人犯规,你再次犯规就判犯规)

  3、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碍其他运动员走或跑进时,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4、分道跑到比赛中,运动员应自自始至终在自己的分道内跑进。

  5、运动员由于受他人推、挤或被迫跑出自己的分道,但未阻挡其他运动员,也未从中获得实际利益,不犯规。(例如:A在直道上跑出自己的分道,没有获得实际利益;B在弯道上抛出自己的分道外侧分道线。)

  6、800米跑起跑时分道跑,在第一个弯道末端一条宽5厘米,横跨跑道的弧形抢道线即可切入里道。

  7、离开跑道,运动员自愿离开跑道后将不得继续参加该项目比赛。

  8、接力赛,运动员必须手持棒跑完全程。

  9、在所有接力赛跑中,都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接力棒。

  10、运动员在接棒之前和传棒之后,应留在各自分道或接力区内,直到跑道畅通,以免组的那个其他运动员。

  田赛,除跳高和撑杆跳高外,在其他田赛项目中,如参赛人数多于8人,则每名运动员均有3次试跳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3次。若参赛者只有8人或少于8人,则每人有6次试跳机会。

  11、在田赛的某一次试跳(掷)中,由于任何原因使运动员受阻,可以补试跳机会。

  12、田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时间,将导致不许其参加该次试跳,并记录为该次试跳失败。

初中体育教案8

  任务: 越过障碍

  目标: 通过这个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进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比赛,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场地器材: 一个篮球场、体操垫四块、跨栏架四只、长板凳四张、体操凳、标志物四个。

  活动形式: 全班分四组讨论、设计、比赛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将所需的障碍器材放置到位,分别是钻过跨栏架、走过体操凳、跨过体操垫、跳过长板凳、绕过标志物,并检查各器材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如下图:

  教学过程:

  1、任务活动前教学。

  ①、在准备活动或一个内容之后,将学生组织到障碍跑场地上。

  ②、教师讲解、示范过障碍方法,学生分组依次做尝试性练*。

  ③、分四组进行过障碍比赛,教师评价、引导比赛情况。学生讨论小结,并改进方法。

  2、教师下达设计障碍任务(在规定的范围内,自行设计障碍物的放置顺序和距离);学生分四组进行讨论、设计后,对障碍物按设计的方案进行放置。

  3、在新设置的道上进行接力比赛。

  4、讨论:“怎样摆放障碍物最合理,通过速度最快”?

  5、各组进行调整方案,再比赛,最后评价。

  教学反思:

  1、通过教与学,学生基本上溶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与兴奋度。特别是在各组自行设计的障碍跑中,使课堂推向了高潮。

  2、本教学,改变了以往一贯由教师做主的传统做法,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让他们体验自己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下达任务后,各组学生能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直至协调统一,所设计的方案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创意说明。

  4、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学生在讨论、设计方案过程中,就要考虑服从整体的利益;通过反复的比赛中,在大家的助威声里,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胆怯,增强了自信。

  5、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体质的差异性,而给出相同的障碍标准,个别困难学生(特别是小个子女生)在过体操垫时,在跨不过去后,可采用滚翻方法取之。教师对此应利用体育比赛公*、公正的精神和做人的品质来教育,或者每次一人跑改为两人合作跑(以最后达到的人作为交接棒)等。这可以避免类似现象的出现,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情绪。

初中体育教案9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安排和教学工作安排,回顾上学期的体育表现,以及新的体育成绩评价方法,使学生作好思想准备,增强组织纪律性,积极参与,提高锻炼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体育*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本学期学校的体育活动有队列操的比赛,期中考试后开展班际的篮球联赛h“大王”杯的毽子、跳绳等等体育活动。同学们要认真练*,积极准备,主动踊跃地参加每一项活动,体现集体主义的观念,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本学期体育教学课的内容主要以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为主。因此,要求每一位学生锻炼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锻炼中如果感觉不适应立刻停止练*,不要逞强。如果有不适宜作耐力练*的同学应提早做好免修手续。练*时,要求积极主动,特别是耐力练*,更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坚持不懈,永不气馁的精神。

  三、体育成绩与体育课上的表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课堂纪律,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课堂的教学内容,积极锻炼,但还有极少一部分同学,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持续讲话,屡教不改,而且不尊重师长,更不能配合教师完成内容,希望这些同学从这学期开始树立良好的形象,努力地、认真地学好每一项知识技能,确保课堂内容能顺利地完成。

  四、体育课教学常规:

  ⑴两分钟预备铃响后,到指定地点由体育委员整队集合,等待教师。

  ⑵上室外课前换好服装、鞋子,除了运动服、校服外不准穿其它服装。

  ⑶上课不准无故缺*、迟到早退,不能参加体育锻炼的或剧烈运动的学生,上课前必须办好请假证明。

  ⑷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指挥,思想集中,精神饱满。

  ⑸爱护公物,不准脚踢球。

  ⑹不准擅自离开场地,得到允许后方可离开场地。

  五、体育成绩的评价方法:

  1、考核标准:课堂表现+出勤率+考核成绩

  2、本学期《体育与保健》评分评价内容的构成、比重与方法:

  ㈠基本内容

  Ⅰ:体能(40%)和 健身技能(30%)

  体能(40%)包括:

  ⑴力量素质:实心球

  ⑵速度素质:4*10往返跑

  ⑶耐力素质:3分钟25M往返跑

  ⑷灵敏素质:立定跳远

  ⑸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 健身技能(30%)包括:

  ⑴垫上运动

  ⑵杠上运动

  ⑶武术

  ⑷篮球

  ㈡基本内容Ⅱ:自我健身能力(20%)

  ⑴非常规性学*内容(特长、专长、运动员等级证)

  ⑵教材的使用、自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体育资料的收集、体育专题报告和文章、裁判、棋类等(探究性学*或探究型课程部分)

  ㈢健身参与(10%)

  ⑴出勤率

  ⑵运动表现

  3、评价方法:

  ⑴根据全年级的全体学生体能测试结果划分成绩区间: 前20%的学生成绩为优秀,分值5分; 其次40%的学生成绩为良好,分值为4分; 再次30%的学生成绩为及格,分值为3分;

  最后1%的学生为有待提高,(前5%分值为2分,后5%分值为1分)

  ⑵计算公式:学期成绩=体能(1+2+3)÷3×40%+技能(1+2)÷2×30%+自我健身能力×20%+运动参与(1+2)÷2×10%

  ⑶成绩与等第的换算标准:

  优秀 4.30分≤成绩≤5分 良好 3.80分≤成绩<4.30分 合格 3.00分≤成绩<3.80分 有待提高成绩<3.00分


初中体育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初中体育课教案 (菁华6篇)

初中体育课教案1

  教学内容:

  1、游戏圆圈运球

  2、蛙跳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1、在练*中学会基本队伍的站位。

  2、通过圆圈运球游戏,培养学生运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3、掌握蛙跳技术,发展腿部力量,增强弹跳力。

  情感目标:

  1、在游戏中发挥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明确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参入目标: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入的热情。

  教学教具:篮球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开课式。

  2、队列练*,向左(右)转、走。

  3、准备活动:慢跑两圈。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圆圈运球

  1、方法:参加游戏的分**数相等的几组,每组站成一个圆圈,左右阔隔约两米,其申一人手持小篮球。游戏开始,各组持球人运球依次绕过本组每个人,到原来位置并将球传给右边的第一个人。右边的第一个人接传球后,再按同样的方法运球。各组依次进行,先做完的组为胜。

  2、规则

  (1)运球时必须依次绕行,不得碰撞他人。

  (2)运球时不得持球跑或双手同时拍球,运球失误,必须捡回在失误地点重新运球。

  3、注意事项:0在场地上画2一一4个直径8一一10米的圆圈,"生分成2一一4组,每组一个小篮球,听教师口令统一练*。0按规则和要求进行运球。

  (二)定点投篮

  1、动作方法: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站在罚球线上,双眼瞄准篮圈。膝关节微屈,五指自然分开,指根以上持球。

  2、动作要点:持球正确,上下肢协调用力,伸臂、抬肘、屈腕、拨指柔和有力。

  3、教师讲解、示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及注意点

  4、练*方法:先集体练巧,后分组练巧。

  三、结束部分:

  1、小结、讲评。

  2、下课。(师生再见)

初中体育课教案2

  课题:体育锻炼重在参与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2、能力目标:树立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的重要性。

  重点:明确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难点:争取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任务:

  1、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3、了解自己的体能

  教学内容:

  1、古希腊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有的呢地认识:“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我国先秦时期在《吕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

  2、体育锻炼重在参与你必须真正理解“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只有残疾阿体育锻炼,才能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并得到益处。应具有积极、乐观和奋勇拼搏的进取精神,并把这种态度和精神渗透在自己的学*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参与体育的现状在课本上做出选择题1——10题算出分数,对应评价参考标准看看自己在哪一种类型当中!

  4、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为了完成学*任务,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开展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基础。

  上好体育课,使课内外体育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上好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端正学*态度,既要重视上好体育基础知识课,又要重视上好体育实践课,使学*科学理论知识和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自己观察老师或同学的示范,细心领会新学的动作要领,并自觉积极的进行学*,在练*中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

  (3)要遵守课堂纪律和学*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时,因事先请假;上课前要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上课(或轻便装和软鞋底);要提前2—3分钟到指定地点集合;课中要服从指挥,听从老师和小组长的调动。

  (4)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爱护场地器材设备。

  (5)要做到课内外结合。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注意复*(出和巩固课内外所学的内容,加强练*,积极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测试。

  (6)服装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课后作业:

  1、根据实际自觉积极的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

  2、学会发展健康体能的方法!

初中体育课教案3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地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力求靠*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玩中练,玩中表现,玩中指导,玩中提高”。

  二、本课的设计思路

  1、“快速跑”是考察人基本运动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学体育田径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课采用情景教学,假设每位同学都当“消防员”,以消防战士训练,战斗为一条故事主线,模拟消防战士训练,救火的情景设计跑的练*形式。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利用初一学生喜欢竞争比赛的特点,以“三步曲”的形式递进教学,以情景练*的形式组织练*,使得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对练*始终保持热情。

  2、本课教学中贯穿消防知识教育,使其体验消防战士的艰辛与其职责的光荣,培养勇敢顽强,敢于争光的作风。

  三、教学目标

  a) 通过故事化的快跑情景练*结合,激发学生参加快速跑练*的兴趣,有效地完成快速跑的练*。

  b) 在练*中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技术的概念,同时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c) 练*中贯穿消防知识教育,使其体验消防战士的艰辛与其职责的光荣,培养勇敢顽强,敢于争先的作风。

  d) 通过相互竞争、合作比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五、课的流程

  一个故事(消防战士的一天),串联三个情景(练*本领、军事竞赛、接警救火)。

  课的导入:通过湖南衡阳大火消防官兵的英雄事迹引出消防战士这一话题,鼓励同学都来当一回消防员,同时提出今天的“训练科目”是快速跑。

  课的过程:

  (一)练*本领,包括两个内容:

  1、抢点游戏(反应练*),作为快速跑练*前的热身运动。

  2、紧急集合(反应练*),设置两个情景:白天,坐着的时候听到紧急集合信号快速起身跑到集合地点。夜里,躺在床上时听到紧急集合信号快速起身跑到集合地点。

  (二)、军事竞赛,两个内容:

  1、收放水管水枪(两小垫子代替)比赛,模拟消防队员快速放、收水枪的动作组织比赛。

  2、过障碍比赛,模拟消防队员快速跑梯子和跨障碍动作组织比赛(步频和步幅练*)。在练*中请同学边练*边思考怎么样的动作才能跑的更快,在休息时候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帮助总结辅导。

  (三)、接警救火,情景:休息时突然警铃大作,接到火警报告,城中一弄堂里发生火灾,万分紧急立刻集合投入战斗。弄堂太窄,只能只身穿过,且地形复杂,需跨、跳、钻过才能到达火场,于是几个小分队开始分头组织接力灭火竞赛,中间允许同学自己布置几个障碍物的位置,次序后再进行比赛。

  (四)、课的结束部分采用自创放松球操,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达到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最后学生自评本课的感受及收获,教师点评。

初中体育课教案4

  一、课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系初一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整体水*来看,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能、技术都相对较差。因此,本着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这堂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着重抓学生的速度耐力,并辅助一些其它的身体练*,从而达到综合的提高学生体质的效果。首先,通过游戏,启发学生对体育学*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其次,通过一些跑的辅助练*和途中跑,来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本节课能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较为简单和直观,以便使学生能初步学会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和手段。

  二、课时计划:教材:途中跑素质练*教学任务:复*改进途步跑的动作技术,提高奔跑的能力,并通过素质练*提高身体的.综合体能。

  (一)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出缺勤

  2、宣布本课的内容和任务

  3、安排见*生

  (二)准备部分:游戏:贴膏药

  (三)基本部分:

  1、跑的辅助练*6次数

  a、原地快速跑要求:两腿交替的频率要快15"×2

  b、原地俯卧撑要求:屈臂尽量充分5—10×3

  c、原地高抬腿要求:腿抬起要与腰*15"×2组织教学:采用全班集体练*,三种练*穿插起来进行练*

  2、途中跑,仰卧起坐

  a、途中跑:(次数:200米×3)学*重点:跑的过程用前脚掌扒地,后蹬有力,角度好,送髋摆臂配合好。

  b、仰卧起坐(次数10—20次×3)动作要求:两手抱后脑,肩触垫,屈体肘关节触膝关节。组织教学:采用全班集体练*,一组二百米跑,一组仰卧起坐穿**行

  (四)结束部分

  1、放松练*

  2、小结并下课

初中体育课教案5

  一、指导思想

  排球运动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内容之一。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懂得排球运动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排球技术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项基本技术的能力,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不断提高排球运动技术和参与比赛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对于提高身体机能,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中的发球技术,此技术在比赛可直接作为进攻,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方的一传,一传质量不好会大大影响技战术的发挥。所以学好发球技术是我们初中排球教学的重点之一。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通过学*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和方法,明确正面上手发球对自身发展的价值。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进退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本课是正面上手发球的第一节课,着重从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中的抛球、挥臂,手型、击球点为关键,为以后的教学训练和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正面上手发球单元教学中的第一次课,本次课所授班级为九年级学生,有40人,经过初中两年基本技术的学*,学生对排球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技能基础。并且九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及班级的学*氛围浓厚,但是学生体育基础水*很不*衡,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80%的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所以本次课练*以理解和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正面上手发球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在熟悉球性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上手发球技术,在研究性学*中明确上手发球的击球部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惯,不骄不躁、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抛球、挥臂、击球部位

  难点:抛球、挥臂时全身协调用力

  六、教学方法

  运动水*、运动能力的差异,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手段以分层教学为宗旨,示范、讲解、练*、提示、个别指导等方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所特有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条件,因材施教。

  1、“进退法”发球教学采取“进退法”发球教学方法(站在进攻限制线后正面上手发球,发球过线后后退一步再发球,没有过网则前进一步再发球,如此类推,直到端线或标志线)

  2、示范、挂图结合讲解。

  3、组织形式:集中示范与讲解;个别纠错。

  七、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6′):上课常规→绕半个足球场慢跑三圈→球操,充分活动开身体各部位,为下一部分的技术教学做好心理、生理上的准备。

  2、基本部分(34′):依据四幅教学挂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练*按“进退法”发球要求进行发球尝试,两人一组面对面隔线练*→教师讲解、示范并指出练*中的主要问题→用辅助练*手段(先集体徒手练*,两人一组持球抛球、挥臂、击球练*)突破重点、难点→按“进退法”发球要求进行发球学*、老师积极引导,个别指导→学生展示、相互评介→素质练*(深蹲、蛙跳)

  3、结束部分(5′):

  ①广播体操队形做四肢放松操,充分放松身心;

  ②总结本课的学*情况,强化技术要点、学*价值,评价学生学*情况,布置课外作业,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

  八、效果预计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通过排球正面上手发球学*,使85%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正面上手发球的手型、发球时触球部位和挥臂动作。预计课的练*密度为35%左右,*均心率达到130-140次/分。

初中体育课教案6

  教学内容

  一、投掷:投准

  二、跑:变向跑(沿圆圈跑)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投掷的基本技术原理和变向跑的技术要素。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合理的投掷技术动作,进行器械投准的方法。学会变向跑的技术动作,掌握好适当的身体倾斜角度和合理的摆臂方法。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投掷和变向跑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游戏:组点着地方法:在慢跑中,学生听教师喊数,按数目组合人群,并用身体任何部分接触地面。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

  教法:听教师的口令集体练*。要求:注意力集中,步调一致。

  教法:教师讲解方法,学生听口令练*。要求: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组织:圆圈队形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练*。加强组织纪律,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集中注意力,振奋学生精神。检验队列练*效果,提高学生练*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二、配乐韵律操

  1、肩部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侧压腿运动

  5、跳跃运动

  三、投掷:投准

  重点:投掷的准确性

  难点:控制投掷的力量和出手的角度,

  1、将投掷物上抛接住练*

  a.上抛接住

  b.上抛击掌两次接住

  c.上抛后转体3600接住

  d.自创动作,上抛接住

  2、学生练*对地投

  3、将投掷物投中地上小圈

  4、将投掷物投中目标练*

  四、变向跑(沿圆圈快跑)

  重点:合理的身体倾斜角度和正确的摆臂动作。

  难点:控制重心,克服离心力。

  1、原地练*沿圆圈跑时身体倾斜的手臂摆动的动作。

  2、逆时针方向跑动练*

  3、顺时针方向跑动

  4、沿圆圈快跑接力

  组织:

  同上教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要求:动作到位、准确、协调。

  组织:

  同心圆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教师巡回指导,讲评问题。分组进行投准比赛。要求:上、下肢协调用力。

  组织:

  圆圈队形教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完整动作,学生练*

  针对出现问题,教师讲评。学生练*。

  要求:动作正确,认真练*。

  中到大为以下的教学活动做好身心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学生练*兴趣,发展上肢力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体会挥臂、鞭打、协调用力。控制投的力量和出手角度,提高投掷的'准确性。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练*兴趣,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控制身体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集合放松舞蹈《幸福拍手歌》方法:随着乐曲起,学生以跑跳步等舞蹈步法配以拍手、拍肩、跺脚等动作进行放松。

  六、本课小结

  七、收集器材

  体育场自制沙包每人一只气球四只录音机一台录音带一盒

  八、师生道别组织:圆圈队形

  教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着教师做。在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做。要求:轻松、快乐。 4’ 1’ 1次小培养学生韵律感、协调性和美感,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


初中体育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初中体育的教案汇总五篇

  初中体育的教案 1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地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的愉快感。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它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方式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健康三维观的培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力求靠*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所以大胆设计以多种游戏贯穿于教学中,旨在“玩中练,玩中表现,玩中指导,玩中提高”。

  二、本课的设计思路

  1、“快速跑”是考察人基本运动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学体育田径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课采用情景教学,假设每位同学都当“消防员”,以消防战士训练,战斗为一条故事主线,模拟消防战士训练,救火的情景设计跑的练*形式。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利用初一学生喜欢竞争比赛的特点,以“三步曲”的形式递进教学,以情景练*的形式组织练*,使得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对练*始终保持热情。

  2、本课教学中贯穿消防知识教育,使其体验消防战士的艰辛与其职责的光荣,培养勇敢顽强,敢于争光的作风。

  三、教学目标

  a)通过故事化的快跑情景练*结合,激发学生参加快速跑练*的兴趣,有效地完成快速跑的练*。

  b)在练*中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快速跑动作技术的概念,同时发展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c)练*中贯穿消防知识教育,使其体验消防战士的艰辛与其职责的光荣,培养勇敢顽强,敢于争先的作风。

  d)通过相互竞争、合作比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五、课的流程

  一个故事(消防战士的一天),串联三个情景(练*本领、军事竞赛、接警救火)。

  课的导入:通过湖南衡阳大火消防官兵的英雄事迹引出消防战士这一话题,鼓励同学都来当一回消防员,同时提出今天的“训练科目”是快速跑。

  课的过程:

  (一)练*本领,包括两个内容:

  1、抢点游戏(反应练*),作为快速跑练*前的热身运动。

  2、紧急集合(反应练*),设置两个情景:白天,坐着的时候听到紧急集合信号快速起身跑到集合地点。夜里,躺在床上时听到紧急集合信号快速起身跑到集合地点。

  (二)军事竞赛,两个内容:

  1、收放水管水枪(两小垫子代替)比赛,模拟消防队员快速放、收水枪的动作组织比赛。

  2、过障碍比赛,模拟消防队员快速跑梯子和跨障碍动作组织比赛(步频和步幅练*)。在练*中请同学边练*边思考怎么样的动作才能跑的更快,在休息时候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帮助总结辅导。

  (三)接警救火,情景:休息时突然警铃大作,接到火警报告,城中一弄堂里发生火灾,万分紧急立刻集合投入战斗。弄堂太窄,只能只身穿过,且地形复杂,需跨、跳、钻过才能到达火场,于是几个小分队开始分头组织接力灭火竞赛,中间允许同学自己布置几个障碍物的位置,次序后再进行比赛。

  (四)课的结束部分采用自创放松球操,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达到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最后学生自评本课的感受及收获,教师点评。

  初中体育的教案 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复*直线运球,学*变向运球)和迎面接力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四的教材内容。

  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变向运球技术作教材,是依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的实际情况。

  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1课(共3次课),学生对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直线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一(3)班和初一(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

  三、教学理念

  贯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的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效果。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两手触球部位与力度;难点是:左右手交换时的衔接。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直线运球与变向运球的区别,以及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变向运球动作;通过接力赛跑,发展腿部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和遵纪守法的品质。

  六、教学方法

  1、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直观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建立清晰的变向运球的动作表象。

  2、探究法:对比较难的快速变向运球动作,分小组讨论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

  3、竞赛法:迎面接力赛跑游戏的教学采用竞赛法,营造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氛围。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9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持球全身关节操——原地熟悉球性——绕球场直线运球——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练*图示:略)

  2、设计意图:

  活动关节,熟悉球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基本部分(32分钟)

  1、篮球运球(20分钟)

  (1)教学步骤:

  ①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

  ②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

  ③集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讲解:右手斜下压,左手斜上接;换手同样做,交叉向前进。

  ④找一学生试做,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⑤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

  ⑥前进5—6步变向运球练*。

  ⑦分组讨论:怎样变向运球快速前进?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左右手衔接快,推压球的后上部位。

  ⑧前进运球到篮下投篮。(如下图示)

  要求:中场开始,半场运球投篮,每人3次以上。

  (2)设计意图:

  利用诱导性练*,逐渐让学生掌握动作;选择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动作要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接力跑(12分钟)

  (1)练*顺序:

  ①试跑体验。

  ②讲解规则要求。

  ③赛前试跑。

  ④迎面接力比赛。(如下图示)

  要求:5局3胜,教师裁判,犯规无效。

  (2)设计意图:

  首先,试跑体验是为正式比赛所做的身体上、心理上和路线上的准备。其次,赛前试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规则。比赛中犯规无效,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

  (三)结束部分(4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放松走——游戏(笑与不笑)——小结与鼓励。(练*图示:略)

  2、设计意图:

  安排放松走和“笑与不笑”的游戏,都是为了身心放松,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养成锻炼后整理放松的*惯;最后的小结,在对本课的效果进行讲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八、效果预计

  本课能够较好地达成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此外,本课的*均心率预计为130—135次/分,练*密度预计为30%—40%。

  九、课后延伸

  布置课外作业(课外练*变向快速运球20分钟以上),并说明检查方法(下节课抽测作业情况)。

  初中体育的教案 3

  一.教学内容: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动物模仿操的名称,动作方法。能随音乐节拍进行练*,发挥自己创编动作体会乐。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 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卡片、红五角星。

  五.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① 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大胆猜想,各叙己见。

  ② 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学生看故事录象。

  揭示问题:天鹅有危险吗?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知识点:听从指挥有秩序。

  3.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出示第二个知识点:身体不适停运动。

  4.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那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见解。

  5.验证与思考:电脑聪聪带了几个动画故事,里面讲的也是一些安全知识,想知道是什么吗? 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出示三个知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

  6.学生自己小结,学到什么知识?

  7.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 学生看录象,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跟音乐完整练*。 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

  8.课堂小结: 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得的五角星多。 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初中体育的教案 4

  任务:

  越过障碍

  目标:

  通过这个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进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比赛,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

  场地器材:

  一个篮球场、体操垫四块、跨栏架四只、长板凳四张、体操凳、标志物四个。

  活动形式:

  全班分四组讨论、设计、比赛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将所需的障碍器材放置到位,分别是钻过跨栏架、走过体操凳、跨过体操垫、跳过长板凳、绕过标志物,并检查各器材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如下图:

  教学过程:

  1、任务活动前教学。

  ①、在准备活动或一个内容之后,将学生组织到障碍跑场地上。

  ②、教师讲解、示范过障碍方法,学生分组依次做尝试性练*。

  ③、分四组进行过障碍比赛,教师评价、引导比赛情况。学生讨论小结,并改进方法。

  2、教师下达设计障碍任务(在规定的范围内,自行设计障碍物的放置顺序和距离);学生分四组进行讨论、设计后,对障碍物按设计的方案进行放置。

  3、在新设置的道上进行接力比赛。

  4、讨论:“怎样摆放障碍物最合理,通过速度最快”?

  5、各组进行调整方案,再比赛,最后评价。

  教学反思:

  1、通过教与学,学生基本上溶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大多数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与兴奋度。特别是在各组自行设计的障碍跑中,使课堂推向了高潮。

  2、本教学,改变了以往一贯由教师做主的'传统做法,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让学生自己来设计,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让他们体验自己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下达任务后,各组学生能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直至协调统一,所设计的方案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创意说明。

  4、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学生在讨论、设计方案过程中,就要考虑服从整体的利益;通过反复的比赛中,在大家的助威声里,战胜了困难,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胆怯,增强了自信。

  5、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体质的差异性,而给出相同的障碍标准,个别困难学生(特别是小个子女生)在过体操垫时,在跨不过去后,可采用滚翻方法取之。教师对此应利用体育比赛公*、公正的精神和做人的品质来教育,或者每次一人跑改为两人合作跑(以最后达到的人作为交接棒)等。这可以避免类似现象的出现,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学*情绪。

  初中体育的教案 5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的设计思路主要依据二期课改中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初三体育中考中的选测项目篮球,教会学生基本的行进间运球上篮动作,体会起步点与连贯动作协调一致。通过体育课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开发学生潜能,突出“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

  二、教材分析:

  行进间运球上篮是篮球技术中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特别对于女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动作表象。主要做到四句口诀,一跨大步接球牢,二跨小步用力跳,三要抬腿举球高,四要手指手腕用力巧。不仅将口诀熟记于心,并能在练*中加以灌输,达到要求。

  三、学生情况分析:

  在教学中发现女生对于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掌握与男生相比相对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学生已经掌握原地运球与原地投篮的基础上学*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技术动作。本次课是学*课,要求学生将口诀熟记于心并能在练*中完成一大二小三跳的基本要领,50%的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使运球起球上篮一气呵成。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对行进间运球上篮的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50%能够完成一大二小三跳的技术动作。

  2、运用篮球进行双手头上投掷的动作复*,学会腿腰臂三部位同时发力。

  3、提高学生掌握上篮技术的稳定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上篮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的动作概念。

  六、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上篮稳定性,使50%的学生能够掌握这一技术。

  七、课的流程与设计:

  在准备部分选用了原地准备操和原地跑步接喊数数脚的游戏开始,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前准备,在游戏中活跃课堂气氛又创建了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基本部分的主教材是篮球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篮和投掷练*。本课对于初中的学生基本要求掌握篮球中的运球与上篮技术动作的结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将动作要领编成口诀的形式便于学生记忆,掌握连贯动作,更好地完成上篮动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化地掌握动作技术,提高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

  本次课通过球性练*,徒手练*,两人一组跨步练*与行进间上篮等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能力。最后的拓展练*激发学生学*兴趣,体验上篮成功的乐趣,为了提高女生的稳定性,让女生使用小一号的篮球,明显提高了女生控制球与掌握球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主要体会双手投掷的正确动作要领,双手持球直臂后引,将身体拉成反弓型,体会后脚蹬地,腰背和手臂同时发力的顺序,注意出手后球运行的路线,尽量保持抛物线,提高运动成绩。选用标志桶接篮球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创建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

  八、放松与评价:

  结束部分选用了瑜伽练*的个别动作,使学生在整堂课后又一次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在教师的示范学生跟做下使学生能够在欢乐的气氛中逐步恢复心率,调节呼吸,放松身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