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

首页 / 教案 / | 2023-03-09 00:00:00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四字词语。初步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的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是农业?你们想了解农业的变化吗?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3、检查识字效果。

  4、出示有生字的长句,指名读。

  5、“开火车”读课后“读读记记”的四字词语。

  6、出示本课生字,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农业的变化大?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农业的变化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课文。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指导朗读两个难句。

  4、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5、小组练*:根据图片配上文字,练*解说。

  6、全班汇报,评选最佳讲解员。

  三、积词语。

  逐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

  四、实践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作物的大棚。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2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沛利用图画指导同学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同学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身手,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同学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同学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同学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同学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小朋友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身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优秀教案和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同学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2、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同学在自身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同学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同学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身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同学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竞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考虑: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同学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b)指名让同学选择自身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身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同学不只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同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同学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同学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四、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1.播放有关农业科技的资料,激发学*的兴趣。

  2.读懂课题。请学生说说农业的变化。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范读 学生仔细听生字的发音,把不懂的词语划出来。

  2.学生自学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对全文

  重点指导:“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

  线,织出五彩布 。”

  (三)根据认字情况,进行字词教学

  1.读生字卡片。(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自读,同桌读、小组读。)

  2.猜字谜。 军帽在衣上――农 春风吹又生――茁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4.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农业的哪些变化?

  5.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四生字,读读――找找朋友

  2.学生仔细看,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3.哪些字可以自己连写,学生描红,练*。

  4.教师重点指导 纺 织

  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

  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行” 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5.评议学生的字。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农业有了哪些大变化,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3.培养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词。会认14个生字。

  2.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扩大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吗?在棉花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没有土也能让植物生长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课文。学完了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3.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4.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农业科技成就。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指导学*生字。

  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2.重点指导:厂、产、农、纺、织

  3.识记字形。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写字。

  (1)看清楚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会写”。

  (2)在练*本上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认读生字卡、生词卡。

  (1)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农业科技成就?

  二、引导学*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讲了些什么?

  (告诉我们观看展览的时间、地点)

  (2)“兴致勃勃”说明了什么?

  (3)指名读。

  2.学*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讲的是什么科技成就吗?

  (袁隆*培育出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4)齐读。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

  (2)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3)指名回答。

  4.学*第4自然段。

  (l)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讨论这段讲的是哪一种科技成就?

  (3)这一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

  (4)对照挂图观察彩色棉花。

  5.学*第5自然段。

  (l)齐读第5自然段。

  (2)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3)教师讲解。

  6.学*最后一自然段。

  (1)理解“不禁”。

  (2)我想到了什么?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农业的变化之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学了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板书:

  34 农业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产量高

  大棚模型——在冬季

  先进的科学技术 彩色棉花——十分好奇

  无土栽培——很了不起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改变了初衷:本以为学生脱离了农村和农业,其实是我们没有真正引导他们接触和认识农业及农业技术,而真正脱离农业的恰是我们自己。我想: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带到大棚中去参观认识蔬菜和蔬菜的培植技术或者去苗圃观看盆景花卉,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5

  1、激趣引入:

  师:出示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师问:同学们,现在是冬季,外面是冰天雪地,田野失去了生机,我们吃的蔬菜来自哪里呢?

  师:对,这就是农业产生的巨大变化。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个巨大的变化吧。(板书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的内容。

  初读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及时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时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生:来自大棚。

  生读课文。本环节设计,使下文的学*更易。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提出要求,这样便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吗?在棉花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没有土也能让植物生长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课文。学完了你就知道了。

  1、标出自然段,分自然段读文。

  2、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指名读全文,巩固认读生字。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师:指名读全文,找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农业都有哪些变化呢?小组学*二至五自然段。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在组内学*交流。

  师:的确,袁隆*爷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研制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养活了大半个中国人乃至世界人。谁能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读读二自然段呢?(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谁再继续说说农业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1、做游戏

  (找朋友)

  认读生字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汇报交流情况。

  (教师参与)

  2、交流识字方法。

  3、把生字编成儿歌认读

  生:我读懂了:“我”参观农业馆,发现农业的变化特别大。

  生:(汇报学*情况)要说农业的变化很大,我先来说说袁隆*爷爷吧。袁隆*爷爷真了不起,一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他为的就是研究水稻杂交技术······(生对袁隆*了解很详细,对袁隆*充满了敬佩之情,虽然学生们不完全了解什么叫杂交水稻技术,)

  生:我要介绍的是袁隆*爷爷研制的杂交水稻。(生远离农村和农业,通过相互交流和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令老师非常高兴。)

  这种设计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识字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师以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氛围,使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

  同学们讨论的真不错!让我们大家一起带着上面的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吧。

  (一)师问。

  请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请大家带问题重读课文。

  (二)引导学*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

  水稻之父——袁隆*

  同学们,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他就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爷爷,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

  2、师:假如你是讲解员,会用怎样的语气给参观的人介绍袁隆*爷爷的科技成果?

  3、指导朗读第2节

  (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指导学生自学第3-5自然段。

  同学们还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下面的课文一定会明白的,有信心吗?好,用你喜欢的方法继续读课文3-5自然段吧!

  1、小组选出的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6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2、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分段指名读。

  c)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7

  教学目标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巨型南瓜图 ,

  提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蔬菜?今天我们将和小作者一起去参观农业展览馆,去感受农业的变化。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课件】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8

  教学目标:

  1、结合字音,熟读课文,认识14个汉字,规范书写8个生字,能用这些字组词,理解并识记本课出现的成语。

  2、了解本课科学知识,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并识记本课的成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资料,引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现在不用为吃穿发愁,只想怎样吃得更好、穿的更漂亮。可是你们知道你们的父母、爷爷辈以前是怎样生活的吗?(出示图片)

  可是现在我们的生活却有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什么起的作用?

  2、出示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结合字音,初读课文。

  1、出示字音,生子卡片,学生认读,注意“袁、农、隆”等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疑难点。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学生第一段。

  学生朗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例“兴致勃勃”。教师引导:当爸爸、妈妈带你们到野外游玩时,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还可用4个字的词语来表示“兴致勃勃” ,让学生试着用该词语来说一句话。

  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课文。

  2、学*第二段。

  1、教师介绍我国国土面积与人口在全球的`比例,引发学生思考:当比例失调给我国哪些方面带来的影响最大。教师谈谈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的困难。

  2、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介绍“袁隆*”其人其事。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伟大贡献。

  3、请同学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朗读该段,理解词语“引人注目”,用这个成语来说一句话,加深理解。

  4、学*第三、四段。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寒冷的冬季了,可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的新鲜水果与蔬菜呢?许多春夏的菜现在还能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看图,结合课文,了解这种大棚的作用。

  自读第四段,找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谈谈感想!

  5、学*第五、六两段。

  同学们,植物生长须要什么?大家听说过不需要泥土,却能长得很好的植物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特点,提出疑问。

  学生自读,自己解决疑问。老师加以启发引导。

  同学们,你们在自然博物馆例参观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你们的心里会怎样想呢?

  四、课堂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自然博物馆里参观了许多农业新成果。这都是靠了什么才取得的变化呢?谈谈学生对了解了先进科学技术后,心中的梦想。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在没有拼音的辅助下直接认读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通顺、更有感情、

  二、识记生字字形:

  1、掌握生字字音,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自学,观察分析字形,用自己的办法来识记生字。

  3、交流体会,教师引导。

  三、读读记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认读。

  2、结合部分图画,再次直观感知。

  3、能用这些词语,简单地说一两句话。

  四、复*巩固:

  1、做“音”与“字”交朋友地游戏,加强识记。

  2、给生字口头说几个词语。朗读本课6个重点词语。

  五、作业设计:

  ( )致勃勃 引人( )

  ( )盛开 ( )飘香

  六、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

  大棚模型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9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师述: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4)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写字指导

  1、师范写生字:厂、产、介。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第二课时

  一、复*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朗读。

  2、交流朗读

  (1)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5)出示后三个自然段,你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过渡句,并仿照改一改文中的句子。)

  3、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科、技、纺、织”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仿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农业的变化真大大棚种植

  (先进的科学技术)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0

  学情分析:

  本课以我参观农业科技成就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展览馆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先进科学技术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文采用了连环画的编排形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词语较多,大部分能结合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但也有许多专业术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应采取冷处理,不特意提出,如有学生问起,只做简单回答。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

  2、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介、农、科、技、纺、织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 揭题,激发兴趣

  1、 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 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 师述: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 写字指导

  1、师范写6个生字(农的第3笔撇和绞丝旁重点指导)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厂、产2个生字。

  2、积累四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 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朗读。

  2、 交流朗读

  (1) 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 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 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 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3、 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纺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先进的科学技术)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1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4、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2、分段指名读。

  3、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⑴ 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⑵ 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1、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2、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2

  一、教材简说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因此,建议老师们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可以制作下面描述的课件(或者复合投影片)呈现生字。

  第一段:画面右边是文中插图,左边是课文。课文中致、勃、农、技加注音,农、技两个生字为红色,其余的字为黑色。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农、技两个生字,当学生认识后,教师点击生字,使之变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与之相同。

  2.写字。

  建议把指导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行(*行的概念不要给学生讲,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朗读感悟

  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长,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

  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学生查成语词典自学,也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2)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个成语,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几个专业术语可以不讲。如果学生提问,可作简单回答。如,杂交水稻: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种庄稼的土地。湿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阳光的照射。吐絮:(看书上插图,再出示一只棉桃──图画、实物、课件均可)这里是指棉桃刚刚张开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帮学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三)实践活动

  参观当地的科技展览馆,回校后交流参观所得。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冬季作物种植或在大棚中栽种的农作物。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角色学*,自读自悟

  (一)范读(或听录音),感知课文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3.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书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小组互助,自学生字

  (五)积累词语

  请学生在每段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点读读记记课后列出的四字词语。

  五、资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2.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个字。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范读,感知课文

  二、自由朗读,初读感悟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3、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通过读书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自学生字

  老师出示图,请学生给他们配上响应的文字,配的好的选为“讲解员”

  四、小组互助,自学生字

  1、自己读,需要帮助的字小组解决。

  2、小组内检查,小组内组组词。

  五、积累词语

  请学生在每段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子造句。

  重点读课后四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字词巩因,会写生字。

  2、生感情朗读课文,正确流利。

  3、发挥想象,说自己的设想,如果我是农业科学家等,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听写

  1、指名读,一起读,在上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呢?请你来展示一下。

  2、自己用喜欢的办法记和一家子。

  3、听写。

  二、多种形式朗读

  1、自己读

  2、大组读。

  3、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注意长句的朗读,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学生查字典,也可:

  (1)仿照列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馆,观看足球比赛。

  (2)情境理解。让我们兴致勃勃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是“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采取同样的方法教学。

  三、拓展想象

  如果你是农业科学家,你会怎样呢?充分想象,大胆交流。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四、当前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知识,现在谁来介绍介绍?

  3、学生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就来学*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

  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水稻之父——袁隆*

  2、袁隆*爷爷立了什么大功?

  3、你还知道袁隆*爷爷的哪些事迹?

  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然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

  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十分茁壮?“十分茁壮”是什么意思?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学*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知识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知识?

  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齐读第6自然段。

  3、农业还有哪些变化呢?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去查一查农业还有哪些变化。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5

  【教材简析】

  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这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令人惊叹,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子们在了解科学技术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新闻记者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所以一、二年级的新闻记者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新闻记者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新闻记者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投影片出示袁隆*爷爷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

  2、师导言:

  同学们,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他就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爷爷,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提高了不稻产量,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学*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农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

  (激发学生的学*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的前提,因此,新课的导入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当学生看到袁隆*爷爷的像片时,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随之学*愿望和参与动机便会自然产生。)

  二、层层递进、引导读文

  1、初读:

  ⑴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⑵ 汇报(每人读一自然段)

  ⑶ 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时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初读课文应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提出要求,不必要求过高,这样便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再读:

  同学们非常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有信心吗?好,用你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课文吧!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⑵ 汇报,要求用书上的话回答。

  师板书:杂交水稻 温室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过渡语的设计,亲切而又简单,起到激发、鼓励学生阅读的'欲望。要求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书,既调动了学生新闻记者的兴趣,又体现了师生*等的课堂氛围。)

  3、探究读:

  怎样把课文读新奇的语气呢?

  ⑴ 小组内练读(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⑵ 班上汇报。

  ⑶ 评价(评出优点,如果你认为谁哪个词、句,读得不如你要给予示范。)

  探究读文,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正确评价他人等多种能力。

  4、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们给它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学生通过几次读课文,不但在阅读方面有了收获,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图文结合、朗读感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5、展示读:

  ⑴ 小组内读,然后评选代表。

  ⑵ 展示读。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获得成功后的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对小学生而言,不更是如此吗?这一读书过程的安排,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谁不想分享这一快乐呢?)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生学*书面语言,其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参与的角色意识。)

  三、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去掉音节认读生字。

  3、组成词语充分调动民生字。

  4、做游戏(找朋友)认读生字(教师参与)

  5、交流识字方法。

  6、把生字编成儿歌认读生字。

  (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识字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老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氛围,使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扩展1)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菁选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1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本课的教学,我改变了初衷:本以为学生脱离了农村和农业,其实是我们没有真正引导他们接触和认识农业及农业技术,而真正脱离农业的恰是我们自己。我想: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带到大棚中去参观认识蔬菜和蔬菜的培植技术或者去苗圃观看盆景花卉,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2

  当太阳的光芒隐去,夜幕刚刚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各式各样的灯汇集成海洋,看不到边,望不到头;各种色彩的光交相辉映,把北京变成了一座不夜城。夜晚的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北京绚丽多姿的夜景,是小学生了解我国首都,学*语言,练*感情朗读的好教材。

  本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

  1、找出让北京亮起来的词语和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或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犹如"说话,让学生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出示图片说句子。

  3、感受北京的美丽,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是

  1、找出让北京亮起来的词语和句子。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并能用优美的词句说出图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丽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北京离他们太远了,如果仅仅只限于对文本的解读,我想孩子们是很难感受到北京夜晚的美,更不能激发他们对北京的热爱。怎样让理性的文字变得感性,让每一个优美的词句都变成生动鲜活的画面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我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主线,条理清晰

  在教学中,我抓住"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句话展开教学,带着学生跟着课文和课件游北京的长安街、环行路、西单商业街和故宫,整个教学有条理。在课文的二到五自然段是采用并列的关系,我采取变序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先自由读,喜欢哪段,就先教哪段。我每一段都有中心,比如讲长安街时,我重点抓四字美词语,让学生说出四字美词语的好处,1、写出了北京亮起来了,使画面很漂亮。2、读起来朗朗上口。并让学生带着对词语的理解读课文。讲环形路时,我拓展了用"犹如"看图说话,并指导了怎么读好顿号。讲商业街时,我采用换词的方法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体现一个"光"字不仅写出了霓虹灯的亮也写出霓虹灯的颜色多。写故宫时,学生找出一组反义词——古老和年轻,学生很聪明,说出了意思,并看图读课文。

  二、品词品句,注重积累

  《北京亮起来了》的作者不光感叹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而且还把北京的灯光一一描述,文中的好词佳句像华灯一样,使课文也亮起来了。我出示了课文里面的长安街的插图,让学生根据图片找课文中一一对应的句子,让他们在手、口、脑的结合中把这一幅图变成一场小录像记录到脑海中,让孩子能够想象画面背诵出来。我充分利用了图片,讲到"照明灯、草坪、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有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很直观的展现出这些灯的样子与美丽。

  课文也配有精美的插图,我合理的利用了夜晚的故宫图,教学中图文对照,理解"故宫古老又年轻",学生读着课文,看着插图,把故宫想象成一个风韵犹存的女子,穿着纱裙站在护城河边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词句,也领略到北京美丽的夜景,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向往北京之情。

  我觉得我没有完全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我的教学目标是找出让北京亮起来的词语和句子。而那些美词是我找出来的,孩子们说出了好处,我想如果提问变为"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北京亮起来了?"效果可能会更好。

  教学看着很容易就是把东西传授给学生,可是传授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接受的程度是我们老师应该学会思考的。备课不能只备文本,还要备学生,备课堂。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兴趣也起到了致关的重要。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效果良好。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确实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的,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

  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

  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的方法,老师把学*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扎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

  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掌握生字是积极的,

  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

  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这种探究合作学*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

  4、教学无小事,更应关注细节:

  课后,学生向我指出课堂上我出现的问题,例如:甲同学在读“则”时,发音不准,我没有及时纠正;乙同学在对养羊人评价时,说了一个同学们不理解的成语,教师忽视了这一环节,含糊而过,给同学带来了学*上的阴影。这些只是学生给我提出的,可能还有一些细节出现了纰漏,作为“当局者”的我也没有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悉心聆听、快速分析、及时指出。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4

  课文《农业的变化真大》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以“我”参观农业科技成就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展览馆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先进科学技术给我国农业还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感受农业的变化,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农、技、袁、隆、介、绍、培、育、产、棚、控、制、泥、茁”14个生字。会写“厂、产、介、农、科、技、纺、织”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了解四种农业新技术特点。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的:

  一、识字写字。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我就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采取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记。写字时,把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告诉学生,“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行”,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朗读指导。

  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长,我就重点注意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三、专业术语的理解。

  1、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先让学生查成语词典自学,然后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接着让学生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引人注目”也是个成语,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2、几个专业术语作为简单略讲。如,杂交水稻: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种庄稼的土地。湿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阳光的照射。吐絮:这里是指棉桃刚刚张开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帮学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但是现在的孩子逐渐远离农村和农业,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微不足道。因此,学*本篇课文时,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学生学*起来依然兴趣不高。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5

  这篇课文用一个感叹句做文题。文题是文中的小作者观看了农业科技展览后的感受。文章首发呼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

  回顾一下本课的教与学的效果不是很差的,但现在的孩子,逐渐远离农村和农业,对农业的了解是微乎其微,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就更是微不足道了。

  尽管课前,我也想了些招儿,但对于这班早上喝牛奶吃蛋糕,中午有专人送饭,还按营养配方的孩子去谈农业真是有些空白。于是我换位去思考本课的教法。首先我让学生回家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往一亩水产量是多少,现在是多少。还让学生问家长以往耕田收庄稼……是怎样操作的,现在又是怎样操作的。另外,我本人也对农业亩产量作了调查。并以土壤的肥瘦情况都作了了解。

  新课前,我只是对学生的收集作了记载。据学生回报,与我去搜集调查的相差不远。有个孩子说,他爷爷告诉他,以前一亩水田收4箩筐半,现在要收13箩筐多。还有孩子说,奶奶告诉他,以前收稻谷是用镰刀一株株割的,然后用力敲打,稻谷就才下来,现在是收割机。又有孩子说,爸爸说过去插秧是用手一株株插的,现在是插秧机可快了……也有孩子说,妈妈告诉的,现在一年四季有青椒,小白菜、豆豆……孩子们的回答可不错了。

  于是我相机板书课题 “农业的变化可真大”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走进文本。

  浓郁的读书情景。学生第一遍课文完后,我没有收集学*情况,很多学生还在勾画生字词。有学生回答自己积累了词语“兴致勃勃、瓜果飘香、引人注目、百花盛开、无土栽培……”这时,有孩子问我“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有的说,“两棵柳树、队旗、美术展览……”有的说“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棵柳树。”……几乎所有的.孩子能说,并且正确。

  激烈地读书场景。有学生举手了,说:“老师,我知道了‘引人注目’是某东西引起别人的注意。”还有学生说,是“很特别,很容易发现……

  我耐心地守候学生读书,一遍、两遍……有很多孩子举手了,争着回答。有个男孩儿说,他知道了:农业的变化大是袁隆*爷爷的贡献最大,并能用文中语句说明——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还有一女生说,她读懂了第一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去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写了“我”的心情旁边一孩子大声说“兴致勃勃”我巡视了学生学*情况,还不错的。有孩子在第3自然段处旁批着“大棚模型的特点”,还有学生勾画了“彩色棉花的好奇”“无土栽培了不起”……我出示句子了:

  1、这种大棚……瓜果飘香。

  2、这种棉花在吐絮……织出五彩布。

  3、科技人员把各种……十分茁壮。

  学生边说,我边板书:

  农业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72%面积养活……全世界22%以上人口(提高产量)

  技术大棚 能……也能…… (先进科学)

  彩色棉花 可以直接…… (好奇)

  无土栽培 不用……也能…… (了不起)

  “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有个男孩儿说,他发现课文的结尾的话就是课文的题目。这里让学生说说感受,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农业的变化可真大呀!”孩子们的一句感叹把这篇课文回答得真情真意。

  作业实践(略)。课文拓展,让学生到蔬菜大棚去看看。

  一篇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感觉一片空白的课文,通过搜集粮食产量的数据与新旧的对比,结合农村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课堂,走进文本。就在这种读的情感中突破难点,突破中心,唤起了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读中求新、读中求意、读中求实。”只要老师真心地教语文,一定会捕捉到自己想不到的美。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6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本文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一篇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故事情境发展学生情感的好课文。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试图沿着情感的纬线,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悟两位大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题眼“送别”设问,理解“饯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紧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找、划、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两位大诗人的深情。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伫立”、“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三、抓住“空白”,引导想象

  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教学时我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此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例如:当李白目送友人的帆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依然伫立江边,此时他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意境。

  四、拓展资料,升华感情

  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是个不太容易处理的问题。于是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例如,在教学李白举杯辞行时所说的一段话时,老师首先通过范读,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与难舍之情,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悟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我适时地拓展了李白的诗《赠孟浩然》,帮助学生了解孟浩然的高尚品格,从而使学生对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意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尽管我认为,只要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诗”结合环节还是需进一步落实的。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7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学*。本课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写和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围绕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开展,紧紧抓住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这样的思路,有条理有步骤的`来解决问题。特别针对解答后的检查设计了同桌讨论要提醒同学解答时注意什么和我来当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就养成检查的好*惯。为将来学*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适时拓展,树立创新意识。本节最后的练*,课件出示了三种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两部分的位置(左边和右边)放置。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观察,写出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初步具有了创新意识。

  本节中的不足,是教师的引导还不能做到准确高效,提问没能达到精准,致使学生不能清楚明白提问的意思,教师语言有待精炼,能用简洁的语句清楚的表达出要求和问题。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8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我注意了多让学生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我尽量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我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农业、探究农业两个层次。我带着学生走进大棚里,认识相关词语,把一个个陌生的'词语(温度、湿度、光照)变得熟悉、清楚。在这里不用我向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学生的独自探究“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实践获得了认知。同时,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了发展。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9

  在前不久的五年级上册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渗透的阅读教学,在教授5A Unit3 At a Music lesson时,由于句型单调,B部分与实际生活相距有点远,光靠句型和单词的操练,过于单调,所以在第一课时新授完句型、单词之后,我在第二课时就设计了语篇的教学,在前半段时间我安排了课文相似的学*歌曲的过程,后段时间时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在上课一开始我利用"I can …What can you do"询问孩子*时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接着我们一起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了本课的英语歌曲"We can sing and dance "这和本课的重点有关,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学*歌曲的步骤"learn the song,listen to the song,follow the teacher,sing it together",这些即是后半部分的难点,我在自己教授英语歌曲的时候引出,既加深了孩子的印象,也能帮助孩子便于理解。在把难点逐步分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听课文录音,看看课文中的孩子在学*英语歌曲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自己过度到他人,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接着在边听录音的情况下边回答我提出的'相关问题,为了降低难度,课文的前段部分我设计听,后半部分是难点,我设计孩子小组阅读,找出课文的孩子学*在音乐课上学*歌曲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在前面我已经渗透了,只是要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它说完整。这节课对于孩子来说充实而富有趣味性,整个教学过程目的明确,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10

  在教本课前,我对教案作了较为详细的设计,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当讲解员,试着讲讲文中4幅图。

  第一幅是“我"和讲解员阿姨站在袁隆*照片前的图片,我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读读第二小节,告诉学生等会要学着图中的阿姨来介绍“图中图”,指名读,自由读以后,我为了能让学生说得更精彩,就补充了一个材料。我说“袁隆*爷爷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一样大……”然后我就让学生上来当讲解员了。

  学生一上来,开口就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袁隆*爷爷曾做过一个梦……”把我的话部分复述了,而课文里的句子一点也没涉及。再指名一个来说,结果也差不多。我不禁生气了,大声说:“老师真后悔。后悔把袁隆*爷爷的梦告诉你们,真的很后悔,课文里的¥&……*%#……#难道都不需要介绍吗?让你们读书,你们读了没有的啊!”我一口气自己当起了“愤怒的讲解员”。

  学生大面积出错,责任当然是在老师了,这次学生没当成“讲解员”,责任也在于我。生气是没道理的,但脾气有时候也不好控制的,特别是心情郁闷又不是公开课的时候。我觉得老师不带情绪进课堂是一种美好愿望罢了。

  事后想想,我要是换一种方法,就你呢个取得皆大欢喜的效果。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划出哪些句子是介绍图中图的,

  3对这幅图中图,你还想了解什么。在这环节把我的.补充材料出示。这样分三步走,估计学生就能当个优秀的讲解员了。是我操之过急,操之过急了。

  教然后知不足,所以有那么多的老师开课都要试教。只是我们*时上课,是没有试的机会的。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11

  一、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之所以能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会意义,二战已经结束十几年了,过去的**工厂、人间地狱——奥斯维辛却"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也许"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人们应该永远牢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使悲剧重演,这正是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如何让学生深深体会这一点呢?于是我让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以自己的体验感染自己,然后我课上借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两个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我觉得以这种方式来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空洞的说教省时、有力的'多,当然前期的选择过程时一定要做细的。

  二、关注学*的过程

  语文学*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达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的过程,没有学*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结果,正如本班学生在评课时说:"这堂课上,老师不像过去的老师那样满堂灌了,而是让我们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我们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我喜欢这样的课。"我想对学生讲,我也喜欢这样的课,这也是老师所追求的。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12

  课文《农业的变化真大》主要介绍了我国*年来在杂交水稻,大棚模型,无土栽培和彩色棉花几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让学生们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感受农业的变化,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而现在的.孩子逐渐远离农村和农业,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微不足道。因此,学*本篇课文,既要让学生对农业产生兴趣,又要让学生了解农业,将来像袁隆*爷爷等农业科学家那样献身农业。另外,通过本课的学*还要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通过交流学*,从而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农,技,袁,隆,介,绍,培,育,产,棚,控,制,泥,茁"14个生字。会写"厂,产,介,农,科,技,纺,织"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了解四种农业新技术特点。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农业变化的资料及图片,积累一些农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学*,然后进行交流。另外,我还进行知识的延伸,适时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农业还有哪些变化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激发了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学生真正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很大,是科技给农业带来了有益的变化。但我觉得这节课,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还略显薄弱。另外,如果我们能真正把学生带到大棚中去参观认识蔬菜和蔬菜的培植技术或者去苗圃观看盆景花卉,学生的收获回更大的。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13

  在备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来体会诗人的"愁"很难,所以感到很棘手,在网上看了几篇有关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之后,收获很不多,总觉得二升三的学生没有这样的感悟能力,毕竟在他们的脑海里,由景抒情的文章他们一般只会体会出高兴、兴奋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哀怨忧愁的似乎很难,更何况是古诗呢!面对这样的古诗,我想只能从诗句中的字词理解,进而来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在课上,我简要地复*了一下上次所学的古诗《山行》,背诵、提问等等,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以便更好的引入新古诗的学*。开始教授《枫桥夜泊》了,我直接挑明了作者的情感,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所学的新古诗,跟《山行》可不一样。虽然两首都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可作者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大家要注意体会哦。"开门见山的说法,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听范读过程中,我都注意让孩子们聆听,听听录音老师是怎么读的,语速如何,哪儿停顿,哪儿缓慢,并让大家在书上标好记号。在反馈意见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小耳朵果真听出了不少地方,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看来,孩子们已经站在了这首诗的门口。有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他说:"我听了之后,觉得作者好像在叹气。""叹气",多朴素的词语,可他却已经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我为他的精妙词语而鼓掌。

  围绕着"叹气",我就开始讲解古诗。一些费解的字词解释,我一边口述,一边做板书,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并开始不约而同地做笔记了。由景抒情,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叹气",我从"残月"、"霜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客船"这六景,和"乌啼"、"钟声"二音入手,让孩子们来亲临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配上插图,加上诗句的讲解,孩子们开始点头:"是啊,诗人在叹气。""所以,整首诗都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那就是……"我马上接着孩子们的体会,步步深入。"愁。"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真棒!你们已经读懂了。"我由衷地赞叹他们。后来,孩子们已经能够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读出诗人忧愁的情绪。我想,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算是比较成功了。

  古诗是难理解的,尤其是这样的古诗,读好难,要读懂更难。我们作老师的要扶着学生,一步步的走进诗中,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并且要时时注意抓住孩子们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说不定他们的回答会更好地让自己来感悟诗中的精华,更好的引领自己走进诗,喜爱诗。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14

  本课的教学注重语基(生字词)的掌握,特别是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造句,让学生在掌握词语意义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有的学生用了三个以上的词语进行连词成段,如有一学生写到:春天来临了,我望着蜿蜒的果树林,果树林里的花争妍斗艳地开放了,多么绮丽迷人啊!那种美实在是无可言喻等。在运用了当堂造句以后,我发现了学生的作文能较自觉地运用了学过的雅词,提高了作文的质量。在环节三,打破了以往的教学常规,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不把老师的观点强加在学生身上,符合了新课标的精神,又能在一种较宽松的气氛下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品味鉴赏课文的能力都是有很大的作用。

  在分析文章事件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心指导学生为什么如此安排,让学生明白材料和中心之间的关系。由于本文材料的详略安排特点明显,所以课堂教学中以此为例安排的作文指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时的教学,对第一次的作文介绍自己的*作进行再次的修改,注意详略安排和中心关系,要求材料详实,中心突出。由于指导到位,所以学生的修改作文进步较大。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15

  《农业的变化真大》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年来在杂交水稻、大棚模型、无土栽培和彩色棉花几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本文旨在让学生们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感受农业的变化,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我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学校,但由于现在农村农业产业化的转型,使得现在的农村孩子的生活空间都基本远离了农村和农业,学生对农业技术的认识微不足道。为此,需要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使学生对农业产生兴趣,从根本上了解农业。立志将来像袁隆*爷爷等农业科学家那样献身农业。与此同时,求培养学生搜集材料和积累语言的能力;并通过交流学*,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达到本课教学目标,我从本班学生的学情出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农、技、袁、隆、介、绍、培、育、产、棚、控、制、泥、茁”14个生字。会写“厂、产、介、农、科、技、纺、织”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了解四种农业新技术特点。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在课前,我利用网络*台,搜集大量农业变化的资料及图片,制作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课件,同时布置学生在课外了解一些农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进行学*,然后进行交流。

  教学中,我不断进行知识的延伸,适时进行拓展,让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虽然五花八门,异想天开,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样想象是可能成为现实的呀!我对孩子们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学生真正感受到科技力量的强大。是科技给农业带来了有益的变化。但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中,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还略显薄弱。另外,如果我们能真正把学生带到大棚中去参观认识蔬菜和蔬菜的培植技术(观看大棚蘑菇)学生的收获会更大的。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扩展2)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字音,熟读课文,认识14个汉字,规范书写8个生字,能用这些字组词,理解并识记本课出现的成语。

  2、了解本课科学知识,激发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并识记本课的成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资料,引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现在不用为吃穿发愁,只想怎样吃得更好、穿的更漂亮。可是你们知道你们的父母、爷爷辈以前是怎样生活的吗?(出示图片)

  可是现在我们的生活却有这么大的变化,这是什么起的作用?

  2、出示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结合字音,初读课文。

  1、出示字音,生子卡片,学生认读,注意“袁、农、隆”等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疑难点。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学生第一段。

  学生朗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例“兴致勃勃”。教师引导:当爸爸、妈妈带你们到野外游玩时,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还可用4个字的词语来表示“兴致勃勃” ,让学生试着用该词语来说一句话。

  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课文。

  2、学*第二段。

  1、教师介绍我国国土面积与人口在全球的比例,引发学生思考:当比例失调给我国哪些方面带来的影响最大。教师谈谈五六十年代人们生活的困难。

  2、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介绍“袁隆*”其人其事。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伟大贡献。

  3、请同学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来朗读该段,理解词语“引人注目”,用这个成语来说一句话,加深理解。

  4、学*第三、四段。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寒冷的冬季了,可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的新鲜水果与蔬菜呢?许多春夏的菜现在还能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导看图,结合课文,了解这种大棚的作用。

  自读第四段,找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谈谈感想!

  5、学*第五、六两段。

  同学们,植物生长须要什么?大家听说过不需要泥土,却能长得很好的植物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特点,提出疑问。

  学生自读,自己解决疑问。老师加以启发引导。

  同学们,你们在自然博物馆例参观了这么多有趣的'事,你们的心里会怎样想呢?

  四、课堂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自然博物馆里参观了许多农业新成果。这都是靠了什么才取得的变化呢?谈谈学生对了解了先进科学技术后,心中的梦想。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在没有拼音的辅助下直接认读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更通顺、更有感情、

  二、识记生字字形:

  1、掌握生字字音,抽读生字卡片。

  2、学生自学,观察分析字形,用自己的办法来识记生字。

  3、交流体会,教师引导。

  三、读读记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认读。

  2、结合部分图画,再次直观感知。

  3、能用这些词语,简单地说一两句话。

  四、复*巩固:

  1、做“音”与“字”交朋友地游戏,加强识记。

  2、给生字口头说几个词语。朗读本课6个重点词语。

  五、作业设计:

  ( )致勃勃 引人( )

  ( )盛开 ( )飘香

  六、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

  大棚模型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四、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1.播放有关农业科技的资料,激发学*的兴趣。

  2.读懂课题。请学生说说农业的变化。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范读 学生仔细听生字的发音,把不懂的词语划出来。

  2.学生自学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对全文

  重点指导:“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

  线,织出五彩布 。”

  (三)根据认字情况,进行字词教学

  1.读生字卡片。(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自读,同桌读、小组读。)

  2.猜字谜。 军帽在衣上――农 春风吹又生――茁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4.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农业的哪些变化?

  5.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四生字,读读――找找朋友

  2.学生仔细看,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3.哪些字可以自己连写,学生描红,练*。

  4.教师重点指导 纺 织

  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

  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行” 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5.评议学生的字。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3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沛利用图画指导同学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同学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身手,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同学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同学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同学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同学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小朋友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身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优秀教案和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同学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2、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同学在自身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同学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同学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身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同学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竞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考虑: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同学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b)指名让同学选择自身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身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同学不只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同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同学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同学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4

  1、激趣引入:

  师:出示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师问:同学们,现在是冬季,外面是冰天雪地,田野失去了生机,我们吃的蔬菜来自哪里呢?

  师:对,这就是农业产生的巨大变化。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个巨大的变化吧。(板书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的内容。

  初读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及时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时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生:来自大棚。

  生读课文。本环节设计,使下文的学*更易。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提出要求,这样便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吗?在棉花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没有土也能让植物生长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课文。学完了你就知道了。

  1、标出自然段,分自然段读文。

  2、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指名读全文,巩固认读生字。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师:指名读全文,找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农业都有哪些变化呢?小组学*二至五自然段。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在组内学*交流。

  师:的确,袁隆*爷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研制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养活了大半个中国人乃至世界人。谁能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读读二自然段呢?(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谁再继续说说农业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1、做游戏

  (找朋友)

  认读生字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汇报交流情况。

  (教师参与)

  2、交流识字方法。

  3、把生字编成儿歌认读

  生:我读懂了:“我”参观农业馆,发现农业的变化特别大。

  生:(汇报学*情况)要说农业的变化很大,我先来说说袁隆*爷爷吧。袁隆*爷爷真了不起,一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他为的就是研究水稻杂交技术······(生对袁隆*了解很详细,对袁隆*充满了敬佩之情,虽然学生们不完全了解什么叫杂交水稻技术,)

  生:我要介绍的是袁隆*爷爷研制的杂交水稻。(生远离农村和农业,通过相互交流和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令老师非常高兴。)

  这种设计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识字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师以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氛围,使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

  同学们讨论的真不错!让我们大家一起带着上面的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吧。

  (一)师问。

  请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请大家带问题重读课文。

  (二)引导学*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

  水稻之父——袁隆*

  同学们,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他就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爷爷,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

  2、师:假如你是讲解员,会用怎样的语气给参观的人介绍袁隆*爷爷的科技成果?

  3、指导朗读第2节

  (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指导学生自学第3-5自然段。

  同学们还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下面的课文一定会明白的,有信心吗?好,用你喜欢的方法继续读课文3-5自然段吧!

  1、小组选出的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5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四字词语。初步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的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是农业?你们想了解农业的变化吗?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3、检查识字效果。

  4、出示有生字的长句,指名读。

  5、“开火车”读课后“读读记记”的四字词语。

  6、出示本课生字,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农业的变化大?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农业的变化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课文。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指导朗读两个难句。

  4、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5、小组练*:根据图片配上文字,练*解说。

  6、全班汇报,评选最佳讲解员。

  三、积词语。

  逐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

  四、实践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作物的大棚。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6

  学情分析:

  本课以我参观农业科技成就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展览馆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先进科学技术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文采用了连环画的编排形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词语较多,大部分能结合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但也有许多专业术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应采取冷处理,不特意提出,如有学生问起,只做简单回答。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

  2、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介、农、科、技、纺、织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 揭题,激发兴趣

  1、 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 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 师述: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 写字指导

  1、师范写6个生字(农的第3笔撇和绞丝旁重点指导)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厂、产2个生字。

  2、积累四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 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朗读。

  2、 交流朗读

  (1) 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 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 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 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3、 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纺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先进的科学技术)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7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师述: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4)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写字指导

  1、师范写生字:厂、产、介。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第二课时

  一、复*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朗读。

  2、交流朗读

  (1)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5)出示后三个自然段,你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过渡句,并仿照改一改文中的句子。)

  3、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科、技、纺、织”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仿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农业的变化真大大棚种植

  (先进的科学技术)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个字。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范读,感知课文

  二、自由朗读,初读感悟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3、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通过读书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自学生字

  老师出示图,请学生给他们配上响应的'文字,配的好的选为“讲解员”

  四、小组互助,自学生字

  1、自己读,需要帮助的字小组解决。

  2、小组内检查,小组内组组词。

  五、积累词语

  请学生在每段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子造句。

  重点读课后四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字词巩因,会写生字。

  2、生感情朗读课文,正确流利。

  3、发挥想象,说自己的设想,如果我是农业科学家等,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听写

  1、指名读,一起读,在上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呢?请你来展示一下。

  2、自己用喜欢的办法记和一家子。

  3、听写。

  二、多种形式朗读

  1、自己读

  2、大组读。

  3、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注意长句的朗读,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学生查字典,也可:

  (1)仿照列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馆,观看足球比赛。

  (2)情境理解。让我们兴致勃勃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是“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采取同样的方法教学。

  三、拓展想象

  如果你是农业科学家,你会怎样呢?充分想象,大胆交流。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9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2、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分段指名读。

  c)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0

  【教材简析】

  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这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令人惊叹,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子们在了解科学技术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新闻记者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所以一、二年级的新闻记者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新闻记者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新闻记者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投影片出示袁隆*爷爷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

  2、师导言:

  同学们,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他就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爷爷,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提高了不稻产量,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学*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农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

  (激发学生的学*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的前提,因此,新课的导入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当学生看到袁隆*爷爷的像片时,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随之学*愿望和参与动机便会自然产生。)

  二、层层递进、引导读文

  1、初读:

  ⑴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⑵ 汇报(每人读一自然段)

  ⑶ 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时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初读课文应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提出要求,不必要求过高,这样便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再读:

  同学们非常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有信心吗?好,用你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课文吧!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⑵ 汇报,要求用书上的话回答。

  师板书:杂交水稻 温室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过渡语的设计,亲切而又简单,起到激发、鼓励学生阅读的欲望。要求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书,既调动了学生新闻记者的兴趣,又体现了师生*等的课堂氛围。)

  3、探究读:

  怎样把课文读新奇的语气呢?

  ⑴ 小组内练读(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⑵ 班上汇报。

  ⑶ 评价(评出优点,如果你认为谁哪个词、句,读得不如你要给予示范。)

  探究读文,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正确评价他人等多种能力。

  4、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们给它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学生通过几次读课文,不但在阅读方面有了收获,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图文结合、朗读感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5、展示读:

  ⑴ 小组内读,然后评选代表。

  ⑵ 展示读。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获得成功后的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对小学生而言,不更是如此吗?这一读书过程的安排,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谁不想分享这一快乐呢?)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生学*书面语言,其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参与的角色意识。)

  三、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去掉音节认读生字。

  3、组成词语充分调动民生字。

  4、做游戏(找朋友)认读生字(教师参与)

  5、交流识字方法。

  6、把生字编成儿歌认读生字。

  (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识字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老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氛围,使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1

  一、教材简说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因此,建议老师们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可以制作下面描述的课件(或者复合投影片)呈现生字。

  第一段:画面右边是文中插图,左边是课文。课文中致、勃、农、技加注音,农、技两个生字为红色,其余的字为黑色。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农、技两个生字,当学生认识后,教师点击生字,使之变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与之相同。

  2.写字。

  建议把指导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行(*行的概念不要给学生讲,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朗读感悟

  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长,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

  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学生查成语词典自学,也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2)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个成语,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几个专业术语可以不讲。如果学生提问,可作简单回答。如,杂交水稻: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种庄稼的土地。湿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阳光的照射。吐絮:(看书上插图,再出示一只棉桃──图画、实物、课件均可)这里是指棉桃刚刚张开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帮学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三)实践活动

  参观当地的科技展览馆,回校后交流参观所得。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冬季作物种植或在大棚中栽种的农作物。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角色学*,自读自悟

  (一)范读(或听录音),感知课文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3.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书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小组互助,自学生字

  (五)积累词语

  请学生在每段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点读读记记课后列出的四字词语。

  五、资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2.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2

  教学目标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巨型南瓜图 ,

  提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蔬菜?今天我们将和小作者一起去参观农业展览馆,去感受农业的变化。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课件】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3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

  了解四种农业新技术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师: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2、是呀,农业的变化的真大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复*旧知

  1、出示词语,学生读词语。

  2、齐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去展览馆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

  三、图文对照,感悟课文。1、学*1自然段

  指名读1自然段。

  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用得好。)

  什么是“兴致勃勃”呢?教师引导:当爸爸、妈妈带你们到野外游玩时,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还可以用4个字词语来表示——“兴致勃勃”,让学生试着用该词语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2、自主学*2——5自然段。 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农业都有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提示让学生用文中的4个字来说说农业的变化。)

  (相应出示板书)现在,就请你们在2——5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采用以下方法交流:

  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你明白了什么?(生谈感受。)

  请你们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吧。(美读相应课文。)

  学生交流:

  (1)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生:(汇报学*情况)要说农业的变化很大,我先来说说袁隆*爷爷。袁隆*爷爷真了不起,一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他为的就是研究水稻杂交技术......(当学生谈到袁隆*、杂交水稻技术时,相应出示有关课件。)师:的确,袁隆*爷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研制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养活了大半个中国人乃至世界人。谁能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读读第二自然段呢?

  (2)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学生介绍大棚种植。(当学生谈到大棚种植时,相应出示有关课件。)

  师:运用大棚种植可以在寒冷的冬季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真不错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三自然段(3)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生: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彩色棉花技术。我妈妈穿的内衣就是彩棉内衣。(当学生谈到彩色棉花时,相应出示有关课件。)

  师:是呀,有了彩色棉花就能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让我们穿上漂亮的衣服。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四自然段。(4)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生: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也很棒,有水培植、沙培植、锯末培植等......(当学生谈到无土栽培时,相应出示有关课件。。)

  师: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就能让植物不用泥土,种植在水里,也能长得十分茁壮。这是多么得方便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五自然段。 3、学*6自然段

  师:你们看,农业的变化可真大呀!那么农业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板书:先进的科学]

  齐读6自然段。

  四、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出示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2、展示读

  (1)小组内读,然后评选代表。

  (2)展示读。

  齐读全文

  五、拓展师:今天我对大家真是刮目相看。农业只是在这几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吗?请大家说说农业还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谈了解,然后出示农业变化的相应课外图片。)

  我们该怎么做呢?

  六、写句子

  科学技术让农业有了这么大的变化,那你们想用科学技术来干什么?实现你的梦想。请你们写下来。

  (学生写句子)

  七、总结:

  通过学*课文,我们知道农业的变化真大!(对照板书总结,学生读出黑板上四种变化的名称)。

  正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才有这么大的变化。希望同学们努力学*科学文化,实现自己的梦想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4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4、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2、分段指名读。

  3、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⑴ 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⑵ 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1、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2、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四、当前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知识,现在谁来介绍介绍?

  3、学生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就来学*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

  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水稻之父袁隆*

  2、袁隆*爷爷立了什么大功?

  3、你还知道袁隆*爷爷的哪些事迹?

  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然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

  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十分茁壮?十分茁壮是什么意思?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学*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知识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知识?

  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齐读第6自然段。

  3、农业还有哪些变化呢?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去查一查农业还有哪些变化。

  第二课时

  一、复*旧知

  1、分组朗读课文,说说我在展览馆里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二、继续学*生字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这些字的识记方法,现在你知道在生活中哪里遇到过这些字吗?能给它组组词语吗?

  2、指名组词。

  3、认读生字。

  三、学*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2、指名给生字组词。

  3、认读生字。

  ①说说农字的笔顺。

  ②观察农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③老师范写农字

  ④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写农字。

  4、指导学*与其它的生字。(科和纺)

  5、学生在书上练*描红和临写。

  6、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布置作业

  1、在练*本上练*写厂、产等8个生字。(6个1词)

  2、朗读课文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扩展3)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通用十篇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1

  【教材简析】

  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这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令人惊叹,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子们在了解科学技术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新闻记者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所以一、二年级的新闻记者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新闻记者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新闻记者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投影片出示袁隆*爷爷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

  2、师导言:

  同学们,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他就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爷爷,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提高了不稻产量,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学*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农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

  (激发学生的学*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的前提,因此,新课的导入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当学生看到袁隆*爷爷的像片时,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随之学*愿望和参与动机便会自然产生。)

  二、层层递进、引导读文

  1、初读:

  ⑴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⑵ 汇报(每人读一自然段)

  ⑶ 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时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初读课文应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提出要求,不必要求过高,这样便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再读:

  同学们非常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有信心吗?好,用你喜欢的方法读一读课文吧!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

  ⑵ 汇报,要求用书上的话回答。

  师板书:杂交水稻 温室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过渡语的设计,亲切而又简单,起到激发、鼓励学生阅读的欲望。要求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书,既调动了学生新闻记者的兴趣,又体现了师生*等的课堂氛围。)

  3、探究读:

  怎样把课文读新奇的语气呢?

  ⑴ 小组内练读(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⑵ 班上汇报。

  ⑶ 评价(评出优点,如果你认为谁哪个词、句,读得不如你要给予示范。)

  探究读文,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交流,正确评价他人等多种能力。

  4、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小朋友们给它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学生通过几次读课文,不但在阅读方面有了收获,而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图文结合、朗读感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5、展示读:

  ⑴ 小组内读,然后评选代表。

  ⑵ 展示读。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获得成功后的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对小学生而言,不更是如此吗?这一读书过程的安排,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机会,谁不想分享这一快乐呢?)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学生学*书面语言,其主要途径是范文语言的内化,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直接参与的角色意识。)

  三、认读生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去掉音节认读生字。

  3、组成词语充分调动民生字。

  4、做游戏(找朋友)认读生字(教师参与)

  5、交流识字方法。

  6、把生字编成儿歌认读生字。

  (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识字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老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使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氛围,使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2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4、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2、分段指名读。

  3、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⑴ 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⑵ 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1、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2、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3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变化。

  了解四种农业新技术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师: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2、是呀,农业的变化的真大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复*旧知

  1、出示词语,学生读词语。

  2、齐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去展览馆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

  三、图文对照,感悟课文。1、学*1自然段

  指名读1自然段。

  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用得好。)

  什么是“兴致勃勃”呢?教师引导:当爸爸、妈妈带你们到野外游玩时,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还可以用4个字词语来表示——“兴致勃勃”,让学生试着用该词语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2、自主学*2——5自然段。 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农业都有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提示让学生用文中的4个字来说说农业的变化。)

  (相应出示板书)现在,就请你们在2——5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采用以下方法交流:

  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你明白了什么?(生谈感受。)

  请你们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吧。(美读相应课文。)

  学生交流:

  (1)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生:(汇报学*情况)要说农业的变化很大,我先来说说袁隆*爷爷。袁隆*爷爷真了不起,一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他为的就是研究水稻杂交技术......(当学生谈到袁隆*、杂交水稻技术时,相应出示有关课件。)师:的确,袁隆*爷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研制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养活了大半个中国人乃至世界人。谁能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读读第二自然段呢?

  (2)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学生介绍大棚种植。(当学生谈到大棚种植时,相应出示有关课件。)

  师:运用大棚种植可以在寒冷的冬季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真不错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三自然段(3)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生: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彩色棉花技术。我妈妈穿的内衣就是彩棉内衣。(当学生谈到彩色棉花时,相应出示有关课件。)

  师:是呀,有了彩色棉花就能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让我们穿上漂亮的衣服。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四自然段。(4)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请你读。(生读相应自然段)

  生: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也很棒,有水培植、沙培植、锯末培植等......(当学生谈到无土栽培时,相应出示有关课件。。)

  师: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就能让植物不用泥土,种植在水里,也能长得十分茁壮。这是多么得方便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读读第五自然段。 3、学*6自然段

  师:你们看,农业的变化可真大呀!那么农业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板书:先进的科学]

  齐读6自然段。

  四、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出示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2、展示读

  (1)小组内读,然后评选代表。

  (2)展示读。

  齐读全文

  五、拓展师:今天我对大家真是刮目相看。农业只是在这几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吗?请大家说说农业还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谈了解,然后出示农业变化的相应课外图片。)

  我们该怎么做呢?

  六、写句子

  科学技术让农业有了这么大的变化,那你们想用科学技术来干什么?实现你的梦想。请你们写下来。

  (学生写句子)

  七、总结:

  通过学*课文,我们知道农业的变化真大!(对照板书总结,学生读出黑板上四种变化的名称)。

  正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才有这么大的变化。希望同学们努力学*科学文化,实现自己的梦想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4

  1、激趣引入:

  师:出示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师问:同学们,现在是冬季,外面是冰天雪地,田野失去了生机,我们吃的蔬菜来自哪里呢?

  师:对,这就是农业产生的巨大变化。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个巨大的变化吧。(板书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的内容。

  初读

  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及时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时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通顺。

  生:来自大棚。

  生读课文。本环节设计,使下文的学*更易。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提出要求,这样便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吗?在棉花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没有土也能让植物生长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课文。学完了你就知道了。

  1、标出自然段,分自然段读文。

  2、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指名读全文,巩固认读生字。

  4、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师:指名读全文,找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农业都有哪些变化呢?小组学*二至五自然段。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在组内学*交流。

  师:的确,袁隆*爷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用自己研制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养活了大半个中国人乃至世界人。谁能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读读二自然段呢?(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谁再继续说说农业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1、做游戏

  (找朋友)

  认读生字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汇报交流情况。

  (教师参与)

  2、交流识字方法。

  3、把生字编成儿歌认读

  生:我读懂了:“我”参观农业馆,发现农业的变化特别大。

  生:(汇报学*情况)要说农业的变化很大,我先来说说袁隆*爷爷吧。袁隆*爷爷真了不起,一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他为的就是研究水稻杂交技术······(生对袁隆*了解很详细,对袁隆*充满了敬佩之情,虽然学生们不完全了解什么叫杂交水稻技术,)

  生:我要介绍的是袁隆*爷爷研制的杂交水稻。(生远离农村和农业,通过相互交流和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令老师非常高兴。)

  这种设计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识字能力,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师以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教师极具亲和力,营造了融洽的学*氛围,使学生认为学*是一种乐趣。

  同学们讨论的真不错!让我们大家一起带着上面的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吧。

  (一)师问。

  请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请大家带问题重读课文。

  (二)引导学*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

  水稻之父——袁隆*

  同学们,这位老爷爷你们认识吗?他就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爷爷,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这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

  2、师:假如你是讲解员,会用怎样的语气给参观的人介绍袁隆*爷爷的科技成果?

  3、指导朗读第2节

  (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指导学生自学第3-5自然段。

  同学们还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下面的课文一定会明白的,有信心吗?好,用你喜欢的方法继续读课文3-5自然段吧!

  1、小组选出的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5

  学情分析:

  本课以我参观农业科技成就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展览馆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先进科学技术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文采用了连环画的编排形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词语较多,大部分能结合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但也有许多专业术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应采取冷处理,不特意提出,如有学生问起,只做简单回答。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

  2、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介、农、科、技、纺、织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 揭题,激发兴趣

  1、 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 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 师述: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 写字指导

  1、师范写6个生字(农的第3笔撇和绞丝旁重点指导)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厂、产2个生字。

  2、积累四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 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朗读。

  2、 交流朗读

  (1) 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 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 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 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3、 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纺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先进的科学技术)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6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沛利用图画指导同学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同学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身手,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同学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同学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同学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同学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小朋友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身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优秀教案和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同学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2、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同学在自身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同学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同学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身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同学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竞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考虑: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同学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b)指名让同学选择自身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身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同学不只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同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同学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同学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7

  【教材分析】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彩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和阅读能力也有了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让学生自主学*、探究发现。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制作字卡,在阅读中认读,合作学*,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写字方面: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设计意图】

  本课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4、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2、分段指名读。

  3、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⑴ 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⑵ 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1、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2、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 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8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四字词语。初步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的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是农业?你们想了解农业的变化吗?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3、检查识字效果。

  4、出示有生字的长句,指名读。

  5、“开火车”读课后“读读记记”的四字词语。

  6、出示本课生字,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农业的变化大?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农业的变化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课文。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指导朗读两个难句。

  4、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5、小组练*:根据图片配上文字,练*解说。

  6、全班汇报,评选最佳讲解员。

  三、积词语。

  逐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

  四、实践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作物的大棚。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9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四字词语。初步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的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按参观顺序记叙农业变化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什么是农业?你们想了解农业的变化吗?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3、检查识字效果。

  4、出示有生字的长句,指名读。

  5、“开火车”读课后“读读记记”的四字词语。

  6、出示本课生字,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农业的变化大?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农业的变化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课文。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指导朗读两个难句。

  4、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5、小组练*:根据图片配上文字,练*解说。

  6、全班汇报,评选最佳讲解员。

  三、积词语。

  逐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

  四、实践活动。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农作物的大棚。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 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农业有了哪些大变化,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3.培养爱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词。会认14个生字。

  2.了解农业的巨大变化。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扩大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吗?在棉花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没有土也能让植物生长吗?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介绍农业科技成就的课文。学完了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形。

  3.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4.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农业科技成就。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指导学*生字。

  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2.重点指导:厂、产、农、纺、织

  3.识记字形。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写字。

  (1)看清楚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会写”。

  (2)在练*本上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认读生字卡、生词卡。

  (1)这篇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农业科技成就?

  二、引导学*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讲了些什么?

  (告诉我们观看展览的时间、地点)

  (2)“兴致勃勃”说明了什么?

  (3)指名读。

  2.学*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讲的是什么科技成就吗?

  (袁隆*培育出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水稻产量。)

  (4)齐读。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

  (2)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3)指名回答。

  4.学*第4自然段。

  (l)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讨论这段讲的是哪一种科技成就?

  (3)这一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

  (4)对照挂图观察彩色棉花。

  5.学*第5自然段。

  (l)齐读第5自然段。

  (2)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3)教师讲解。

  6.学*最后一自然段。

  (1)理解“不禁”。

  (2)我想到了什么?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农业的变化之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学了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学板书:

  34 农业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产量高

  大棚模型——在冬季

  先进的科学技术 彩色棉花——十分好奇

  无土栽培——很了不起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改变了初衷:本以为学生脱离了农村和农业,其实是我们没有真正引导他们接触和认识农业及农业技术,而真正脱离农业的恰是我们自己。我想: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带到大棚中去参观认识蔬菜和蔬菜的培植技术或者去苗圃观看盆景花卉,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扩展4)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 (菁华10篇)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1

  我的家乡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宏伟镇云山村。在村子前面,原先是一片荒野,可现在再看看,前面变成了又宽又大的河——龙头水库的上游。通过龙头水库的扩建,我们的村子也变了。原先又矮又小的草房,现在都变成了一座座宽敞的大砖房。

  更让我欣慰的就是家乡的路。以前的路都是用泥和石子铺的,一下雨,就变成“水泥”路。一走就会粘鞋上许多泥,很脏,天晴了,一跑车都是灰,现在好了,都修成了宽阔的柏油路,无论什么天气,走起来都一样干净!

  我还记得在我3——4岁的时候,学校就在我家东面,每天早上都可以听见孩子们着急上学的身影,每天还可以听到他们上课的书声琅琅,下课,他们伴着下课铃,一起追逐打闹。可转眼到了我上学的年纪,并校了!现在的学校破旧不堪,再也听不到那些熟悉的声音了。窗户都已经被淘气的'孩子们给砸碎了,让我很是心痛。我要好好学*,长大了回到家乡,把这所学校恢复原来的样子,不让它再这样。

  现在的农村基本都是老年人住,有许多房子都空下来。因为那些年轻人都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去城里陪孩子上学。

  我的家乡变化多么大啊!你给我们多少幸福的回忆,我要感谢、回报你,我爱你,我的家乡!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2

  在这里建成了大桥,方便了交通,更为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方便。我们不仅要把桥梁架接在这里,我们也要把桥梁架接在创建与国外交流的思想上,我们还要做架接桥梁的工程师……

  原来,我只知道走建湖桥回家,因为我最熟悉那里。可现在不一样了,妈妈带我去大桥向北的那座刚建的大桥――新世纪大桥。

  我慢步来到新世纪大桥上,站在上面欣赏桥下的景色真就是美丽极了。那一叶扁舟在我的视野中飘荡,迎面的凉风吹在脸上,凉嗖嗖的,开心极了。我举目四望,桥的正中央的招牌映入我的眼帘,那上面的字金光闪耀,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就是锦上添花。在撑起金字招牌的挤柱上嵌满了电灯,把大桥装点的如诗如画般病美丽。到了晚上,万灯齐明,那就是最宏伟的一幕。

  我虽然不知道这里原来就是什么样子,但我猜想或许就是一条弯弯曲曲崎岖的小路。假如我以前经常注意这里的话,我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猜测了。可惜,岁月像流水一样悄悄地溜走了。不过,我现在知道这里建起了一座美丽而雄伟的大桥。

  在这里建成了大桥,方便了交通,更为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方便。我们不仅要把桥梁架接在这里,我们也要把桥梁架接在创建与国外交流的思想上,我们还要做架接桥梁的工程师。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3

  我的家乡是一个比较大的乡村,住着几百户人家。我出嫁后住在集镇上,父母前几年在集镇上盖了一栋房子,所以我很少回家乡,只是亲戚家有请客,才回去。前几天,我三叔家请满月酒,我回去了。家乡这两年变化很大。

  路变了。那条通往集镇上的路不再是以前的泥沙路,而是*整的水泥路。路上摩托车、电动车络绎不绝,到镇上不到十分钟就会到。回想我们读初中的那些年,那时我们大部分都是骑自行车去镇上的中学读书,那时还是泥沙路,路上有些地方沙子特别多,一不小心,骑到那个地方,车子就滚得很慢,要费好大的力气,才骑得动,没力气的,只能下车拖着车,离开那个沙地。那些运输车来往得多了,路面常被损毁,坑坑洼洼的,凹凸不*。遇到雨天,就更糟糕了,那些坑积满了水,路面又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嘴啃泥。若是一辆运输车从路人身边经过,高溅的水花常常会溅得路人一身,让人苦不堪言,可又无可耐何,只能骂这讨厌的路。可如今这讨厌的路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大脑博物馆了,着实让人庆幸。

  房子变了。走到村子里,原来那些低矮的泥瓦房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美观的高大的水泥钢筋房。有的三层,有的四层。屋顶上盖的不再是以前那黑如铁的土瓦,而是结实紧密又美观的琉璃瓦。有的房子外面还涂上美丽的颜色,有的是蓝色,有的是粉红色,有的是绿色,像给女孩穿上了美丽的轻纱。我想:如果是站在高处俯视我的家乡,应该会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屋顶上差不多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和一个水桶。如今的乡亲们用热水可方便了。我们小时候读的小学课本里有一课是关于太阳能的讲述的。真想不到,一二十年后,竟然被我们广泛利用了。

  当然,我觉得现在的家乡没有我们儿时的家乡宽敞,那时,家乡有好多个宽敞的空坪,是用来晒谷子用的,我们叫做谷场。每到收割的季节,谷场上晒满了谷子,那时的乡亲们很少出去打工的,差不多都种有稻谷,大家都按生产队里分好的界限,井然有序地晒着自家的谷子。收割的季节,谷场是晒谷子的场所,谷场上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农闭时节,谷场也没有空闲,是我们小朋友的游乐场所,谷场上是我们小朋友们嬉戏玩乐的身影。在这些谷场中最大的要属我们学校门口那个,放学假期里我们经常成群的在谷场上玩游戏,如跳绳、捉迷藏、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游戏,那时我学骑自行车还是在这个谷场里学会的呢?那时放电影很流行,电影就是放在这个谷场里播放的。一听说有电影看,我们早早的就会把家里的凳子搬来,抢个好位子摆起来。待吃完晚饭后,就急匆匆地跑到“电影院”去,等待精彩的电影放映。妈妈还会为我们准备可口的炒豆子、炒南瓜子等食品,和家人一起边看电影,边吃着香喷喷的食物,美极了。虽然有时候天气非常寒冷,寒风呼呼地吹,然而我们置身于精彩的节目中,并不觉得冷,况且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像开了暧气一样,暧暧的。每每想起,真是回味无穷。可如今,这些谷场也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大脑博物馆。谷场上像雨后春笋般立起了一栋栋的新房子。连一小块也不留。每个谷场都一样。

  我在那里生那里长的老房子没什么变化。老房子很宽敞,原来住着三户人家,我爸家,二叔家和大姑家,我爸家和二叔家现在都搬到集镇上去了,只有大姑一家还住在那。人少了,房子自然显得很冷清。想当年那些日子多热闹呀!老家的堂前,很宽敞,白天我们几家的小朋友在那里玩游戏,晚上常聚在那里听大人聊天,有时还聊到关于鬼的故事,听了毛孔都竖起来,好长时间,都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了。村子里像这样的老房子还比较多,因为在旮旯的地方,运料不方便,所以很多人要么去集镇上盖了新房子,要么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盖了房子,这些老房子有的就空在那里,有的年久失修,倒塌了。

  老家门口附*有一个存放垃圾的地方,用砖块彻成的,长方体形状。附*几十户人家的垃圾都是往这边倒。我外婆家就住在我老家对面。外婆是一个爱干净整洁的人。不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就连放垃圾的那个地方她也经常去打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那边的阳光很好,冬天很早就有太阳晒到,外公外婆经常坐在那里晒太阳。被褥衣物也放在那里晾晒。外公走了好多年了,外婆前几年也走了。这次回去,垃圾堆还在,却是判若两样,垃圾堆满满的,垃圾堆旁边四围都是垃圾,有的都在路边了,走到那里,一股难闻的气味,阵阵扑来。看到此景,没有人会想多留一会儿。在天堂的外公外婆一定也很心酸吧?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家乡变化巨大,家乡人富裕了。但是家乡还有待于完善,家乡人的观念还有待于进步。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4

  又到了去外婆家——嵩口拜年的时候了。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又可以和表姐妹们尽情地玩耍,有可以收到很多红包。担心的是那路简直就是十八弯,而且尘土漫天,每次去我都吐的黄胆水都出来了。再说了,刚买的新车,我也有些舍不得。于是我不禁问妈妈:“你不怕车被糟蹋呀?”妈妈神秘地说:“丫头,

  你放心吧!”

  担心归担心,拜年总是免不了的,我无奈地钻进了车子里,闭上眼睛试图睡着,尽量减轻十八弯带来的折磨。奇怪,感觉坐了许久,可怎么一点拐弯的感觉都没有呢?祛生生地睁开眼,啊:这么宽的路,跟我们城里一样,三辆车交汇还绰绰有余,而且是笔直的。我好奇地问妈妈:“这路什么时候修的?”妈妈笑着说:“去年二月份开始修的,今年十月份就完工了。”“哇塞,真是神速!”我喊叫着。这时,我被眼前的两个大洞吸引住了,我激动得站了起来,指着前方的洞问妈妈:“妈妈,这两个大洞不会是做防空洞吧,难道又要打战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你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这是在修永宁高速公路,以后开车去永安只要一个多小时,到外婆家只要十多分钟。”我乐得拍着手说:“太棒了!太棒了!我以后也不要再受十八弯的折磨了。”“还有你更想不到的呢!以后,这里还要修铁路呢。要致富,先修路,高速公路、铁路都进我们清流了,清流的经济会越来越好。你看着吧,五年到十年之间,清流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听着妈妈的话,我凝视着远方,我似乎看到了清流崭新、美好的未来!??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5

  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如今漫步许昌的大街小巷,出入特色鸽子异的广场游园,目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以及宽阔的马路,花园别墅式的公厕等等,都会让人们不约而同的发出感叹:许昌城市建设发展的真快呀!真是变的越来越美了!

  美丽的许昌城,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可是听爸爸,妈妈讲以前的许昌可不是这样的,以前的许昌叫:“许脏”,可以说和农村的集镇差不多,街道狭窄,路面凸凹不*,“晴天黄土飞,雨天满脚泥。”昔日的火车站是一座灰色的小破楼,汽车站是只有一个仓库大小的候车室,公厕是又小又臭的旱厕

  如今这些都已成为历史,漂亮的火车站大楼矗立在繁华的市区,造型别致的汽车站侯车楼和水冲式的公厕体现在笔直浩净的林荫道旁,昔日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两旁的低瓦房变成了高楼大厦。为拉大城市框架,我市先后开发了东城区和许昌新区两个新城区,许都公园、双龙湖公园、千亩游园都像一颗颗耀眼的珍珠点缀其中

  许昌在快速的变化着,而我作为许昌人,应该抱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伸出自己的双手,把许昌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美丽!

  循着家乡的小路,穿过大街小巷,我回到了家乡。这股兴奋劲儿简直无法形容。因为我从小就离开了家乡,所以对家乡的一朝一幕格外想念。

  随后,映入我们眼帘的家乡焕然一新、与以前截然不同:像蜘蛛网一般的小路一尘不染,整个街的空气新鲜可佳。但香味更诱人的却要数巷里的饭店,每一碟菜都做得香味扑鼻。路边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交通工具,旁边的大树茂密蓬壮,青翠欲滴。树上鸟语花香,成群结队的鸟儿在上面建巢。再去瞧瞧家乡的公园:山光水色、今非昔比,美不胜收,群蝶围花舞。花坛里百花争艳。这一切简直是人间天堂!

  接着,我好奇地聆听爷爷讲述旧时的家乡:以前人们无论想要到多远的地方,都是用步行,当然就没有交通工具。而且当时大街小巷也有一两家饭店,还是装修非常简陋的。房子呢?当然不比现在的高楼大厦,全部都是*屋

  听了爷爷的阐述,我有好奇地询问爷爷,为什么家乡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爷爷语重心长地说道:“那都是党的功劳1自从*统一后,*就到全国各地帮忙建设:植树造林,盖楼,生产交通工具

  哇,听着听着,我不禁感叹道:“*真不愧为人民子弟兵呀!”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6

  阔别家乡已经四年了,不知怎的总想回家乡一趟。于是,我便把之歌想法告诉了爸爸,他欣然同意了。

  我的家乡在贵州,那里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和繁华的喧闹,也没有美丽的夜景和高楼大厦,只有蜿蜒的群山,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漫山遍野的野花枯草,满山的牛羊和黑瓦白墙的农家小院。

  坐在火车上,一路上望着那一畦畦绿油油的田地,新盖起的房屋、工厂,心情无比舒畅。我心想,我的家乡应该也有很大的变化吧!

  下了车,脚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心理就想吃了蜜一样甜。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个天真,幼稚的我。啊!印入眼帘的情景使我惊呆了,四年不见,家乡的变化真大,昔日的一排排小门头房已经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楼房。弯曲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公路,川流不息的是各式各样的车子。印象中那受过污染的流水,已经完全变成潺潺的溪流。满山的野花枯草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高大挺拔、仿佛要冲上云端的松树,它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养育它们的土地。

  你看,远处的柳树姑娘正俏皮地眨着眼,千丝万条的柳枝在风中尽情地扭动着柔软的腰肢,那是美丽柳姑娘在梳理着她刚洗净的长长的秀发啊!

  这情景使我想起了《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啊!家乡的变化可真大,相信过不久,我的家乡会越来越漂亮的。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尤其是农村的变化特别大,就拿我的家乡海南石山来说吧!过去的石山,缺水严重,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很多人都选择了外出谋生。而现在这里不仅成了互联网小镇,还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有:火山口地质公园、石斛园、仙人洞……

  说起火山口,它还是海口制高点呢!*时有空,爸爸会经常带我去爬山。有一次,我和爸爸登到山顶,站在山上凭栏远眺:风景如画、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爸爸小声地嘀咕:真难以想象竟然会变化成这样,以前这里山路崎岖,非常难走,一不留神就会滚下山去。从高处往下看,也只有那么几间稀疏的房子。

  回家的路上,爸爸感慨地说:“现在国家强大了,民生工程做得好,道路不再坑坑洼洼了,老百姓也不愁吃不愁喝了,人们有钱盖楼房了,你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长大为祖国作更大的贡献。”我默默地记住爸爸说的话,心里想:放心吧,爸爸,我一定会好好学*,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8

  我的老家是大丰地方上的一个小村镇,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回顾家乡*几年的发展变化,着实令人欣慰。

  以前的村庄,房子紧挨着马路,路都是窄小的石子路或者泥土路,路面坑坑洼洼,如同孩子被划破的脸。记得有一次,奶奶骑着自行车接我放学,差点被一块安置在马路边的大石头给绊倒了。由于条件限制,这里的路边没有路灯,一到晚上整条路上都是黑漆漆的,人们只能打着探照灯前行。

  路边的房屋很多都已变得破旧,而我家里的墙壁由于常年失修和雨水侵蚀而又增加了几道裂缝,通风更是大问题。每当奶奶做饭时,浓烈的油烟充满了整个屋子,让我咳嗽不已。

  但是,现在一切都变得好起来了,石子路变成了*坦开阔的柏油大路和水泥路,道路两旁的路灯如同威风凛凛的士兵,白天守护着这片村庄,晚上则为行人照明。路上各种各样的汽车也越来越多,功能各异的设施也纷纷建设起来。人们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和别墅,而我家今年也搬进了新的住宅区:坚固的墙壁,优美的环境,一应俱全的厨房设施……开始真正享受一番生活!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她还会继续变,变得越来越美,我爱你,我的家乡!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9

  我的家乡益阳有一条河,叫资江河,我们又叫它母亲河。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资江河边,只见附*的河道里全是垃圾,爸爸指着那些又黑又臭的垃圾和源源不断往河里排放的废水,严肃地告诉我:“这种乱倒乱排放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污染。”我再向前看,河里的鱼儿都死了好多,我想:这些小鱼真是可怜,由于人类的破坏,它们的家渐渐毁灭。我一定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几年后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会龙山的塔顶,只见资江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绕着城市静静流淌着,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照射下河面波光粼粼。再来到河边,我看到小鱼又在河里重建了家园,还有许多鱼宝宝呢!江边公园的小路上铺满了小石子,路旁绿茵茵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树上碧绿的小树叶像一颗颗绿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多么迷人的景色啊!

  看来这几年人们采取了不少措施改善环境。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号召身边的同学和亲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一草一木,让家乡更加美丽动人。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10

  我爷爷是一名退休教师,总喜欢给我讲过去的事。爷爷说,他童年记忆里最多的是劳累和贫穷,他的父辈们日夜在田间耕种。即便如此,爷爷一家还是吃不饱,忍饥挨饿,年复一年。

  那时候,很多孩子是没有机会走进学堂的。爷爷算是幸运的,能走进他向往的学堂。但真正给他读书的时间很少,假如读书耽误了父母给他安排的农活,就会被狠狠骂一顿,他只能忙里偷闲读书。

  后来,爷爷被省城的一所大学录取了。爷爷告诉我,通往省城的路很长,要先走几十里路到县城,才能坐上通往省城的汽车。每次走在去县城的路上,爷爷都要背两袋干粮,那是他在大学里的主食,只有干粮吃完他才再次回家,因为舍不得车票钱。

  而到了我这一代,童年的色彩是绚烂的,衣食无忧,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

  如今一切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贫穷落后的偏僻小村庄早已布满红瓦青砖的特色小楼,笔直的柏油马路连接着每个通往梦想的小径。爷爷当年去省城一天一夜的求学路,现在乘上高铁只要2个小时。

  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富足、强大,她一直坚实地站在我们身后,陪伴我们成长。而我们也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学*。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扩展5)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 (菁华10篇)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1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我的家乡变化可真大。

  看!家乡就像一个美的整洁的大花园,大街上,干干净净的;路旁,绿树成阴,群花盛开。

  看到我的家乡这么美,脑海里响起了以前的情景。三年前的家乡虽马路宽阔*坦,但路旁小数都快枯死了,花也很少,路旁的土堆里,都能看见垃圾,刮大风的时候,尘土飞扬,五颜六色的塑料袋随风飘扬,污染了环境。

  可是人们一点也不重视环保,不爱护环境。我经常去公园玩,那里就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养了几条金鱼,刚修建的时候,池水清澈见底,可人们总爱把塑料袋、垃圾扔进池塘,时间长了,水池的水变得非常浑浊,从这里经过都要捂住鼻子,鱼儿也死了。

  现在人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公园里中了一排排整齐的小树,种上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人们在也不乱扔垃圾了,还把垃圾分类处理,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还要继续保护环境,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2

  又到了去外婆家——嵩口拜年的时候了。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又可以和表姐妹们尽情地玩耍,有可以收到很多红包。担心的是那路简直就是十八弯,而且尘土漫天,每次去我都吐的黄胆水都出来了。再说了,刚买的新车,我也有些舍不得。于是我不禁问妈妈:“你不怕车被糟蹋呀?”妈妈神秘地说:“丫头,

  你放心吧!”

  担心归担心,拜年总是免不了的,我无奈地钻进了车子里,闭上眼睛试图睡着,尽量减轻十八弯带来的折磨。奇怪,感觉坐了许久,可怎么一点拐弯的感觉都没有呢?祛生生地睁开眼,啊:这么宽的路,跟我们城里一样,三辆车交汇还绰绰有余,而且是笔直的。我好奇地问妈妈:“这路什么时候修的?”妈妈笑着说:“去年二月份开始修的,今年十月份就完工了。”“哇塞,真是神速!”我喊叫着。这时,我被眼前的两个大洞吸引住了,我激动得站了起来,指着前方的洞问妈妈:“妈妈,这两个大洞不会是做防空洞吧,难道又要打战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你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啊!这是在修永宁高速公路,以后开车去永安只要一个多小时,到外婆家只要十多分钟。”我乐得拍着手说:“太棒了!太棒了!我以后也不要再受十八弯的折磨了。”“还有你更想不到的呢!以后,这里还要修铁路呢。要致富,先修路,高速公路、铁路都进我们清流了,清流的经济会越来越好。你看着吧,五年到十年之间,清流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听着妈妈的话,我凝视着远方,我似乎看到了清流崭新、美好的未来!??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3

  说起家乡的变化,那可多哩!土房变成楼房,田地变成广场,那都是吴忠经济发展的快,越来越强大的结果呗!

  1990年前,人民商场,永利公司,朝阳商场,民族饭庄,天鹅饭店落成。相继又建成了购物中心,商贸大厦,百货大楼,美食城,新世纪,利通商厦,怡园大酒店,广场……

  这些都是最早的而且是最好的大楼。在那个时候,商贸大厦里面的生意特别红火,因此他们就赚了不少钱。可是,新世纪这座拔地而起的大厦一出现,就把商贸大厦比了下去,代替了当年红火的商贸。现在的大厦有些过时了,有些都不在了,举个例子来说吧:以前的人民商场,生意不好,就改修成信邦大楼。永利公司改修成文广商厦。朝阳商场正在装修中。利通商厦,现在是人人乐超市。不过我们吴忠又建设了电信大楼、工商银行、移动公司、仪表大楼,都是吴忠这两年新建的高建筑。

  像现在的金星花园、朝阳小区、银塔小区、民生小区、裕西小区、永昌花园……都是以前的*房区,都有田地和土路。2002年,区*为了繁荣市场经济,特引进外资,使义乌商城正在建设中。

  又为了使人民能安居乐业,用最低的价格推出了金花园民居工程。现在的金花园非常漂亮,有红瓦蓝瓦的楼房,可是这里以前都是土房、田地。附*还有新建的学校、幼儿园,市*和体育馆也建在那儿。

  在那里,最美的要数金花园的广场。夏天,有音乐喷泉,还可以在喷泉上放电影,还有各种石子铺出来的各种图案的小桥,哗啦啦流淌的小河。正中央的前方有一块石碑。如果到了晚上,彩灯一亮,真是霓虹闪烁,非常漂亮,于是我又很盼望夏天了。

  我知道吴忠的变化很大。以前的土房,现在变的高楼幢幢。一片片田地,现在是一个个漂亮的广场。回想起昨日的吴忠真是个土地方,可今日的吴忠却是高楼幢幢的世界,吴忠的变化真大呀!我为我们的吴忠骄傲、自豪。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4

  一天,爸爸发短信告诉我,回去看看二十年后的家乡。我坐着f14超音速飞机回到了家乡。

  “不知道家乡现在是什么样子,是好是坏!”我忧心忡忡地想:十年前,故乡污染不堪,到处冒着浓浓的黑烟,到处乌烟瘴气。那时的故乡没有了鸟儿的清脆的鸣叫声;没有令人感到清新愉快的大树;没有了人们的欢笑声。我仔细一看,家乡变了。小鸟们整整齐齐地站在树上,唱起了令人愉悦的歌声;大树伯伯一棵棵站着,像是训练有素的卫兵;人们的欢笑声不时地从远处传来。

  我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南湖公园。

  这时,我看见一个银灰色的机器人向垃圾走去,用“手”把垃圾放进嘴里,化为电能。一个路人从机器人身边走过,*惯地举起手打招呼。机器人也笑眯眯地向路人们打招呼。公园干净时,机器人也会心满意足地笑了。

  走出南湖公园,看见道路上几乎每个人都在遛动物,有梅花鹿、斑马,绵羊、奶牛,统统都有。再向远处一看,连家乡的房子都有了变化。

  房屋的概念不再是高楼大厦,而是一间从外面看很小的房子。但里面可大哩,可以容下100多人。涂在房子上的不再是普通的油漆,而是一种可以吸收太阳光线,转化为电能的油漆。房子有的是可爱的蘑菇形的;有的是高大的树形;还有的是洁白的云彩,千奇百怪。房屋内侧,冬天,吸收太阳的光线,在屋内放出温暖的气体;夏天,阳光充足,所以可以放出冷空气。房子的材料不再是板砖而是一种软质墙砖。柔软的强度很高,即使有人撞到也不会受伤,地震时躲房子里也很安全。

  啊!家乡的变化真大。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5

  我的家乡在同安的莲花村,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但是,在以前村里没有公路,也没有楼房,真是美中不足啊。

  爸爸告诉我:“你不知道以前我们有多苦。上下学都要走上*两个小时的山路,山路本来就坑坑洼洼,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到了学校,每个人全身都是泥。”

  “以前村里每户人家住的都是茅草房。晴天还好,如果是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会下小雨。每次遇上变天的时候,你爷爷都要先爬上屋顶检查一番。有一次,还因此摔了一跤。你看他现在老喊腰疼,就是那次意外落下的。”爸爸叹了口气说。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苦了。不像我们现在,村里有宽阔的水泥大道,出门有摩的、公车,甚至小轿车都有了。就我每天上下学都是爸爸用小车接送,连挤公车都不必。

  站在村边的小山丘上,远远望去,整个村庄就像一个别墅小区——崭新的楼房节次鳞比,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花草树木掩映其中,清澈的溪流像一条白色的飘带环绕在村子四周,真美啊,我的家乡。

  家乡的变化真大,爷爷再也不用上房补漏,爸爸也不必走崎岖的上路了。而我,吃穿住行都不愁了。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6

  那时这个地方,叫西山咀乡。

  从党的新政策后,西山咀的建设一年比一年好,南靠黄河,北靠乌拉特前旗的乌拉山,清山绿水,给前旗人名带来了快乐。

  自从2000年后的城市建设变化太大了,各个街道都拓宽街面,加修马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两面也种满了树,也安上了五颜六色的路灯,街心花园也盖起了高高的天义大厦,到处都是商店,给人们带来了好多的便利条件,引进外贸,不用出门就可以。街道上人来人往,汽车是一辆接一辆,出门也很方便。

  其实我的家乡教学质量也是很高的,每一个学校都有大楼,学生们在漂亮的大楼里认真地学*着,每年高中都会送出清华、北大等各各名校的学生。好多乡下的学生也都来这里上学这足以证明了一切。

  老年人们在早晨锻炼时也总会说党的政策可真好给我们老有所有,老有所善,我们要感谢党。

  我的家乡用短短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奔腾的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我爱我的家乡乌拉特前旗。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7

  俗话说得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确,我的家乡――龙堤就是这样的,不信?我带你去瞧瞧。

  来到龙堤大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点也不像三年前的那条枯燥无趣的老街。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那争相开放的花儿。油菜花、紫菜花;红花、蓝花不计其数,清香、纯香、浓香……整条街都弥漫着芳香的气味。蝴蝶轻飞,仿佛是在向过路的人们问好;蜜蜂低鸣,好像是在做人们的导游。漫步到纵横交错的小巷,我吃了一惊,小铺竟然拥挤地排列在小巷的两旁。南腔北调的叫卖声、满巷子的欢笑声、清脆的车铃声交织在一起,一浪高过一浪。再往前走,咦,怎么回事,这地儿原来不是菜市场吗?迈进一步,原来变成了华联超市。超市外停放着无数的车辆,里面热闹非凡,超市里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人们争先恐后的选购着自己需要的物品。真没想到,龙提简直能和城市相比了。

  再看看学校,整个一个脱胎换骨:教师公寓从原来的一两幢变成了十幢,跑道变长变宽了,体育器材也有了,食堂也扩大了……

  龙堤的变化可真大啊!

  我爱家乡,爱家乡四季迷人的风景,更爱那些为改变家乡面貌而勤勤恳恳、奋发图强的人。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8

  我生在无锡,长在新区。从我出生到现在,总觉得新区的变化好大。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开始到我们这些小辈,历经了多年,目睹了新区的成长。二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一栋栋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崛地而起,替代了那时一幢幢的*屋瓦房。以前的老式自行车也是被一辆辆私家轿车代替了,就连身上穿的布衣裳,到如今也被淘汰换上了一件件时尚美丽的服饰。这种发展令人满意,也容易令人感叹起这一路走来的足迹。

  想想以前,我们家还住在一个小村,从村西头到村东头都是*房,直到后来搬迁,才住进了新建成的“新安花苑”。随着新区的建设,如今新安镇上也是“热火朝天”。一家家小店都在这条街上安家落户更多的商贩也都在这儿摆起了小摊儿。不是我夸得,这儿小吃店、服装店、火锅店、玩具店等等,反正是一应俱全。现在新区人民生活条件上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连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更进了一步,让我们自豪不已。

  我在这个小镇上土生土长,看见如今新区的成长我也十分开心。不过,新区在成长,我也没落下啊!我正在一点一滴的积累知识,长大以后,准备大展拳脚呢!大家也要快点行动起来啊!可别松懈,说不定哪一天你已经落后我一大截了哦!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9

  我的家乡位于衡阳县演陂收费站,它非常美丽,而且很富饶。

  以前这里的街道有很多垃圾,如果你在这里的话,你会闻到一股很臭的味道,让你不敢呼吸。我听说还有几个人在这里乱拉粑粑,如果你不小心的话,会踩到他们的粑粑,这其中就包括我。现在这里一点垃圾都没有了,还有清洁工。

  以前这里隔十米只有一棵树,显的很单调,以前这里都没路灯,可以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这里每隔一米就有一棵树,现在都有亮晶晶的路灯了,上班的人都不怕摔倒了。

  以前这里的小河有很多垃圾,还有厂里排放的污水都流进小河,小河里散发出熏臭的味道。让路过这里的人都捂住嘴巴,不敢透气,以前这里只有几条鱼。现在小河里都没有垃圾了,而且厂里的废水都排放到下水道里面去了,现在这里有三十多条鱼了,而且没有臭味了。

  以前这里的人们都是吃野菜和白菜,如果想吃大鱼大肉的话,要等到过年过节。现在这里的人们天天都吃大鱼大肉,好像每天都在过年过节似的。

  我也要好好学*,将来把这里变的更加富饶。

家乡的变化真大作文10

  家乡,你变了,你真的变了!

  过去的你,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而今天,你彻底变了,变得容光焕发,精神抖擞!

  看,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纵横交错,他们似彩带装扮自己的家园;商场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商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物美价廉,令人目不暇接;在街两旁,热闹非凡,讨价还价声和瓢盆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休闲广场上,各种颜色的小灯一起亮起来,灯光也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粉的。一到晚上,场内时而飘起优美的旋律,让人想翩翩起舞,产生无限遐想,喷泉也伴着优美的旋律,一起一落,美丽极了,喷泉中间喷得更高,就像李白诗中所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家乡不但景美,人更美。

  要是你来到这,人们一定会帮你倒上一碗热乎乎的奶茶、一大盘奶制食品,一大盘手抓羊肉,蒙古姑娘们还会带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你走时,还会给你装点特产。

  家乡啊,你真的变了!变得更美、给富有生机了!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扩展6)

——《农业的变化真大》课文 (菁华3篇)

《农业的变化真大》课文1

  【观看】

  理解

  特意地看;参观;观察。

  搭配

  观看节目,观看景物;专心地观看。

  例句

  我们观看飞机飞行表演。

  【科技】

  〖理解

  科学技术。

  搭配

  科技资料,科技知识;高新科技,创新科技。

  例句

  *年来,市场上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

  【成就】

  理解

  事业上成绩。

  搭配

  成就卓著,成就巨大;获得成就,最新成就;祖国的成就,个人的成就。

  例句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赶上发达国家。

  【贡献】

  理解

  ⑴ 对国家或公众做的有益的事。

  ⑵ 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

  搭配

  积极的贡献,不朽的贡献;贡献力量,贡献生命;慷慨贡献,努力贡献。

  例句

  ⑴ 他对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⑵ 他把所有的积蓄贡献出来,支援贫困生上学。

  【栽培】

  理解

  ⑴ 种植,培养。

  ⑵ 比喻培养、造就人才。

  例句

  ⑴ 栽培果树要讲究技术。

  ⑵ 小黄感谢张局长对他的栽培。

  【先进】

  理解

  进步比较快,水*比较高,可以作为学*榜样的。

  搭配

  技术先进,设备先进;表扬先进,学*先进;先进的集体。

  例句

  我们要用先进的武器武装我们的部队。

《农业的变化真大》课文2

  一、教材简说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因此,建议老师们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可以制作下面描述的课件(或者复合投影片)呈现生字。

  第一段:画面右边是文中插图,左边是课文。课文中致、勃、农、技加注音,农、技两个生字为红色,其余的字为黑色。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农、技两个生字,当学生认识后,教师点击生字,使之变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与之相同。

  2.写字。

  建议把指导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行(*行的概念不要给学生讲,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朗读感悟

  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长,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

  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学生查成语词典自学,也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2)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个成语,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几个专业术语可以不讲。如果学生提问,可作简单回答。如,杂交水稻: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种庄稼的土地。湿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阳光的照射。吐絮:(看书上插图,再出示一只棉桃──图画、实物、课件均可)这里是指棉桃刚刚张开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帮学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三)实践活动

  参观当地的科技展览馆,回校后交流参观所得。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冬季作物种植或在大棚中栽种的农作物。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角色学*,自读自悟

  (一)范读(或听录音),感知课文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3.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书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小组互助,自学生字

  (五)积累词语

  请学生在每段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点读读记记课后列出的四字词语。

  五、资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2.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农业的变化真大》课文3

  学情分析:

  本课以我参观农业科技成就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展览馆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先进科学技术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文采用了连环画的编排形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课词语较多,大部分能结合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意思,但也有许多专业术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应采取冷处理,不特意提出,如有学生问起,只做简单回答。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向长辈了解农业的变化 ;

  2、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介、农、科、技、纺、织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 揭题,激发兴趣

  1、 师板书课题后生读题。(板书农时,边板书边说笔顺,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2、 谈谈课前了解到的农业的变化。

  3、 师述: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呢?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或老师;

  (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读课文,结合图,想想课文的意思。

  2、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试读,指名读,及时正音。(重点知道读好产的前鼻音,棚的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说说自己已认识或刚认识的生字,怎么认识的?提出比较难识记的'字共同讨论。

  (3)选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请大家读读。(随机指导读好2个长句子的停顿)

  a、我们用/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b、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4)分节抽读课文,及时正音。

  (5)谈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 写字指导

  1、师范写6个生字(农的第3笔撇和绞丝旁重点指导)

  2、生仿写,师要求第2个字比第1个写得好。

  3、组织评议。

  四、课后实践

  搜集农业的新科技成果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识字,会写厂、产2个生字。

  2、积累四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复*生字

  1、教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读并组词,看谁反应最快。(对于难识记的字要多出现几次)

  2、看教师嘴形,从自己的生字卡片中寻找并读出来。

  二、图文对照,精读课文

  师述: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具体介绍了(杂交水稻良种、大棚种植、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看到农业的这些变化,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兴奋、激动、好奇)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 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变化,对照图,练*朗读。

  2、 交流朗读

  (1) 第2自然段结合朗读,理解引人注目。

  (2) 第3自然段让学生闭目想象,朗读好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3) 第4自然段重点读好好奇感。

  (4) 第5自然段看图理解十分茁壮。

  3、 师述:了解了这么多,你最想说什么?(随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4、小结: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其实,农业的变化远不只这些。。

  三、争当小讲解员活动

  1、把自己课前搜集的农业科技成果拿出来,试着在小组内当讲解员介绍。

  2、推荐优秀者上台介绍(教师把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

  3、小结。

  四、积累词语

  1、请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2、出示读读记记中四字词,选其中的词语说话,并说说类似的词语。

  五、写字指导

  1、教师逐字范写,边写边讲解注意要点。

  2、学生纺写,师要求学生第2个超过第1个。

  3、展示学生作品,评议。

  板书设计:

  杂交水稻良种

  大棚种植

  农业的变化真大 彩色棉花

  (先进的科学技术) 无土栽培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菁选(扩展7)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菁选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1

  目标:

  1.从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重点:

  学*诗歌。

  难点:

  学*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准备:

  1.课件《我们的祖国真大》,天气预报视频。

  2.有观看天气预报的初步经验,布置好动态天气预报中的材料。

  过程:

  1.出示中国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认识这是什么?

  我们的中国地图像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

  小结:我们在江苏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很小的地方,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2.播放天气预报视频,以播报天气预报的方式来朗诵诗歌

  (1)师:你们看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呀?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今天给我们播报了一段什么天气预报

  (2)教师朗诵诗歌

  3.幼儿学*诗歌

  (1)回忆诗歌内容,教师逐一出示图标。

  (2)教师完整朗诵诗歌

  (3)幼儿看图标学*朗诵、记忆诗歌

  4.通过提问让从幼儿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1)师:我们都看过了天气预报,有没有发现全国各地的气候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我们的祖国真大呢?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个时间温差那么大。作为中国人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2)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很大,南方和北方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一年四季都很温暖,而在北方,现在就开始下雪了,很冷很冷,因此在同一个时候我们的祖国会发生很多不同的事情。

  5.游戏:动态天气预报

  (1)幼儿自由分组,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巩固诗歌内容。

  (2)幼儿游戏,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2

  活动目标:

  一、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幅员的辽阔,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二、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中国地图,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祖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气候变化,理解、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二、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是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多种方式欣赏诗歌(帮助幼儿自主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老师运用播放课件、充满感情的朗诵的方法,让幼儿倾听并欣赏图片,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师提问:听听看诗歌里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同一个时候干的事情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理解诗歌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帮助幼儿学*诗歌

  1、看图示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采用分组、分段等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结束: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思维。

  师:我么的祖国这么大,还有哪些不同?小朋友们回家好好想想,等下次我们一起也把它变成好听的诗歌。

  活动反思:

  今天上午我执教了大班语言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在课的开始,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从而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同时我感到电脑带来的方便,自己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适时播放图片。在观看南北方景色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看了好几遍,让幼儿充分感受南北方景色的差异。

  我以游戏"我是小导游"的方式,和大家观看大屏幕上的中国地图,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因为在诗歌中有一句是:啊,祖国妈妈,您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诗句。让孩子们在了解祖国人们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活动,从而激发孩子去探索世界上人们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活动,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名字,积极性很高。

  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儿歌的内容教师的解释不够到位,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3

  《幼儿园指导纲要》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学*儿童文学作品是幼儿语言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诗歌语言简练、内容有趣、形象生动,朗诵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爱。但由于其思维具体形象,受生活经验、学*特点的限制,在学*诗歌的过程中还不能够充分感受、表现诗歌的优美意境。

  我们试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采用合作学*的方式,自主学*、感受理解诗歌的内容及优美的意境,教师通过图示梳理的方式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及对优美意境的感受,多形式支持幼儿学*诗歌,达到提高幼儿大胆表达表现的目的。

  教学经验

  通过观察中国地图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资源辽阔,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从而引导幼儿说我们的祖国真大……以通过看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从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并以“冬爷爷”“春姑娘”找家的游戏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从直观上学*诗歌。

  通过观看大屏幕上中国地图,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因为在《教师用书上》出现:啊,祖国,妈妈,您的孩子在同一个时间里,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诗句。让孩子们在了解祖国人们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活动。在教授时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适时播放图片。在观看南方景色的时候,我就让孩子们看了三遍,充分了解南方的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特点。

  在课上,当讲到南北两个方位词时,幼儿对于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分不清南北在哪,还应该是在活动前的准备或活动后的延伸部分或生成的课程,不应占据这一活动的多半时间。我觉得自己在活动中,缺少了情景性的语言,应该多培养幼儿在语言方面的锻炼。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我国有地域广阔、南北方差异很大的特点。

  2、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使幼儿初步了解祖国地域之辽阔广大,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幼儿教育网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教学挂图《我们的祖国真大》

  2、录音机,磁带等。

  3、纸、水彩笔、教具:可操作性挂图一幅、教师梳理的图标若干。

  4、本市(县)、中国地图各1张。地球仪两个。一朵小红花。每个幼儿备一张自己的照片(不超过2寸)。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我是小导游”的.形式,鼓励幼儿结合中国地图互相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气候是什么样的,人们的生活*惯如何等。

  2、引导幼儿学*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师随诗歌内容的变化,引导幼儿将“冬爷爷、春姑娘、雪花、鲜花”的图片分别粘贴在中国地图的相应位置上。

  附: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大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是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2)根据需要,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幼儿说说:什么地方十月就飘起了大雪花,什么地方一年四季都盛开着鲜花,小朋友分别都在做什么等。通过诗歌让幼儿了解北方冬天来得较早,并且比较冷;南方是个温暖的地方,一年四季都盛开鲜花。了解世界上的人在同一时间过着四季不同的生活。

  (3)教师带领幼儿跟读诗歌,学*朗诵诗歌。

  (4)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结合图片有表情的朗诵。

  3、鼓励幼儿根据诗歌内容绘画。

  4、我的家在哪里

  教师出示本市(县)地图。并提问:“谁能从这张图上找到我们的幼儿园?”当幼儿找到时,请用小红花贴到幼儿园的位置上。再请幼儿继续寻找“我的家在哪儿?”小朋友分组到地图前找自己的家,找到自己家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的照片贴到上面去。经过大家一番寻找和粘贴,一幅生动、亲切的“我的家”的地图制成了。

  5、中国的南方和北方

  教师引导幼儿用生动的事实(我去旅游,爸爸出差……)说明我国南方和北方距离之大。

  6、我们的祖国--中国真大

  教师出示地球仪,并提问:“谁能找到中国在什么地方?”“我国周围有哪些国家?”此时,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幼儿在世界地图上和其他国家比较,最后得出“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是个很大的国家”的结论。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制作的诗歌配画,投放阅读区供幼儿朗读诗

  区域活动

  拼图游戏。

  活动经验

  1、知道地图的作用,了解地图上的一些著名的地方,

  2、知道外出旅游时,地图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活动材料

  地图拼图。

  活动指导

  1、幼儿合作拼摆中国地图,教师知道有困难的幼儿。

  2、展示自己的拼图作品,并和伙伴说说自己了解的一些地方以及地图的作用。

  活动结束:

  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教学反思

  《我们的祖国真大》作为一次语言活动其主要目标为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学*朗诵诗歌,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产生自豪感。整堂课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幼儿可以基本背诵整首诗歌,并有感情的诵读整首诗歌。

  二,通过对《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的学*,幼儿感受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产生了一定的自豪感。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4

  活动目标:

  1、学*欣赏儿童诗,增强对诗歌韵律的敏感性。

  2、感受我们的祖国真大,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中国地图

  前期经验:对中国地图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看***地图

  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1、师: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吗?

  师:中国的地图像什么?

  2、小结: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它在就像一只雄壮、美丽的大公鸡。

  二、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

  了解南、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

  1、师:中国的最北方在哪里?最南方在哪里?

  (最北方:漠河,最南方:南沙群岛)

  2、师:最北方和最南方的'天气一样吗?

  追问: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

  那里的孩子又会做些什么呢?

  (最北方的地方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最南方那里则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随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小结:

  我们的祖国真大!当北方飘着雪花,人们在雪地上滑冰时,南方却盛开着鲜花,大人和孩子们在吃着西瓜。

  三、欣赏诗歌

  体会诗歌的韵律

  1、结合小图卡,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师:听了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3、师:这首诗歌是怎么赞美我们祖国的?

  4、幼儿跟随教师朗诵诗歌。

  5、小结:

  从这首儿童诗中,我们知道了祖国幅员辽阔。那么除了北方和南方有那么大的不同之外,东面与西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关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动动脑筋找找答案吧。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5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

  3、使幼儿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难点: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三、活动准备:

  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一幅中国地图,有关诗歌内容的图片

  活动指导:

  1、教师有感情示范朗诵诗歌,并随着诗句内容的变化分别将图片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2、认识地图,教师介绍东西南北中同一个时候的气候变化,使幼儿感受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诗歌,体验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四、活动过程:

  1、引入激趣:话题引趣。

  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2、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3、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

  (1)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4、活动结束:

  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师:"小朋友们,"游览"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后你们有什么感觉呀。"

  幼:"我们的祖国很大,而且很美丽。"

  师:"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祖国那个地方最美。"

  让幼儿自由的发挥语言能动性,表达自己认为美丽壮观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

  请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旅游,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让孩子了解了古人的智慧与我们祖国的伟大。更深的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幅员的辽阔,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2、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3、学*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中国地图,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祖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气候变化,理解、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是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多种方式欣赏诗歌(帮助幼儿自主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老师运用播放课件、充满感情的朗诵的方法,让幼儿倾听并欣赏图片,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师提问:听听看诗歌里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同一个时候干的事情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理解诗歌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帮助幼儿学*诗歌

  1、看图示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采用分组、分段等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结束: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思维。

  师:我么的祖国这么大,还有哪些不同?小朋友们回家好好想想,等下次我们一起也把它变成好听的诗歌。

  活动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7

  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幅员的辽阔,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2、学*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大胆表达、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1)、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引导幼儿认识中国地图、了解祖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气候变化,初步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2)、物质材料准备:诗文录音或磁带;中国地图;图标若干;与诗文内容相应的图片。

  导入环节:

  出示中国地图,谈话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比如请去过季节反差较大地区旅游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多种方式欣赏诗歌

  1、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2、幼儿同伴两两交流互动学*: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3、教师用图示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多形式学*诗歌

  1、看图示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有表情地朗诵诗歌:采用多形式朗诵诗歌(相互朗诵、分段朗诵、配乐朗诵等),重点在于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仿编诗歌

  引导幼儿仿编诗歌,激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我们的祖国这么大,还有哪些不同?我们一起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诗歌吧。

  教学材料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大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是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8

  活动目标:

  1、学*欣赏儿童诗,增强对诗歌韵律的敏感性。

  2、感受我们的祖国真大,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

  前期经验:对中国地图有一定了解。

  活动过程:

  一、看***地图——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1、师: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吗?

  师:中国的地图像什么?

  2、小结: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我们的祖国很大,很大。它在就像一只雄壮、美丽的大公鸡。

  二、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了解南、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

  1、师:中国的最北方在哪里?最南方在哪里?(最北方:漠河,最南方:南沙群岛)

  2、师:最北方和最南方的天气一样吗?

  追问: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

  那里的孩子又会做些什么呢?(最北方的地方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最南方那里则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随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小结:我们的祖国真大!当北方飘着雪花,人们在雪地上滑冰时,南方却盛开着鲜花,大人和孩子们在吃着西瓜。

  三、欣赏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

  1、结合小图卡,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师:听了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感受?

  3、师:这首诗歌是怎么赞美我们祖国的?

  4、幼儿跟随教师朗诵诗歌。

  5、小结:从这首儿童诗中,我们知道了祖国幅员辽阔。那么除了北方和南方有那么大的不同之外,东面与西面有什么不一样吗?关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动动脑筋找找答案吧。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9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之美。

  2、初步学*用甜美、自豪的声音朗诵诗歌。

  3、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一幅;图夹文儿歌大图片;小图卡:文字“南”、“北”。冬爷爷、雪花,春姑娘、花。滑雪、游泳、围着火炉吃西瓜。

  2、抒情的背景音乐,笔记本。

  3、教师和幼儿事先共同收集“祖国大、祖国美、祖国物产丰富”的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探究祖国之大。自然认读文字“南”、“北”。

  (1)老师要请小朋友看一样东西。

  (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什么?谁能在地图上找到祖国的最南边和最北边?

  (2)教师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字卡“南”、“北”,幼儿自然地认读。

  (3)地图上最南边和最北边是哪里?(最北的地方是漠河,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

  2、了解南方与北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况和活动

  (1)讨论:每个地方的天气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零下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20度是什么样的天气?那里的孩子又会做些什么呢?(北方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南方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2)随着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地图的相应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3、幼儿欣赏诗歌。

  (1)教师结合小图卡,用甜美、自豪的语气朗诵诗歌。

  (2)教师:听了这首诗歌,你们有什么感受?(注意让幼儿感受到祖国的`大、祖国的美,激起幼儿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3)教师:这首诗歌是怎么赞美我们祖国的?它的语句听上去怎么样?(让幼儿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简练。)

  4、幼儿运用多种方式学*朗诵诗歌。

  (1)幼儿看着小图卡,跟着教师朗诵诗歌。

  (2)幼儿分成两组轮流朗诵诗歌的第二句、第三句,共同朗诵第一句和最后一段。

  (3)全体幼儿起立,跟随教师在音乐声中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4)结合诗歌内容表演相关的动作。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10

  活动目标

  对中国地图感兴趣,知道中国的南北区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南北大不同”组图;《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南北区域。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什么?(大公鸡)

  ——找一找我们住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哪里?

  ——这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呢?

  ——中国地图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里为分界线?

  小结: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分

  为北方和南方。我们住在xx,是秦岭淮河以x,所以我们住在x方。

  出示组图“南北大不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差异。

  ——在夏季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比较炎热,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别就很大,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得怎么样?

  ——冬天的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的怎么样?

  小结: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经常下雪,人们外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气也不会很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知祖国的广阔。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诗歌描述了我们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北方是谁的家?几月就开始下雪?说明了什么?(北方秋冬气温低)

  ——南方是谁的家?什么时候会盛开鲜花?说明了什么?(南方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四季如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真大。

  ——东西南北中是什么意思?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候做不同的事?

  小结: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国东边、西边、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时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秋冬时节,南方的广东、海南天气还很热,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龙江已经很冷,开始下雪,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时西北边的新疆因为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化很大,所以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鼓励幼儿跟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你爱我们的祖国吗?请你带着热爱祖国的心情朗诵诗歌吧。

  2.组织幼儿分组朗诵诗歌。

  附【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11

  活动设计背景

  利用课件让幼儿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让幼儿感受到祖国各地四季的不同美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学*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学*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难点是让幼儿学*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录音机、磁带,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交流互动学*: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教师用图片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看图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四)学*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朗诵诗歌。(初步学*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三、结束环节

  教师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四、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