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

首页 / 古诗 / | 古诗

养生的古诗1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不湎旨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三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四叟柱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摩巨鼻:清气通窗牖;

  六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七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

  八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九叟颔首频:未作私利求;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注释)

  (1)不湎旨酒:不嗜酒之意。(2)服劳自动手:指经常小劳。(3)安步当车久:指以步代车。(4)清气通窗牖:是要室内空气一定流通。(5)沐日令颜黝:经常要沐浴日光。(6)太极朝朝走:指要天天打太极拳。(7)未作私利求:指排除杂念。(8)坦坦无忧愁:即乐观开朗。

  袁枚

  “闲扫萧斋静扫蝇,修行何必定如僧。”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偶成》诗中的诗句。他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不防做点清扫书斋等事,既可活动筋骨,又可创造清洁的环境。袁枚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到了古稀之后,从事扫书斋等活动已力不从心了,又该作何消遣呢?他在《遣怀杂诗》中写道:“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并写到:“譬如将眠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遗嘱后人的精神,颇能给人以启迪。

  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养生的古诗2

  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颠沛流离,备受艰辛,体衰神伤。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这在他的`《江村》诗中得到印证: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

  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曹操

  魏武帝曹操也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同时,这首诗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也是曹操留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

养生的古诗3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

  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

  羽虫见月争翻翻,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见露气人霜逢根.

  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还经常练*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1)

——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

养生的古诗1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不湎旨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三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四叟柱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摩巨鼻:清气通窗牖;

  六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七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

  八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九叟颔首频:未作私利求;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注释)

  (1)不湎旨酒:不嗜酒之意。(2)服劳自动手:指经常小劳。(3)安步当车久:指以步代车。(4)清气通窗牖:是要室内空气一定流通。(5)沐日令颜黝:经常要沐浴日光。(6)太极朝朝走:指要天天打太极拳。(7)未作私利求:指排除杂念。(8)坦坦无忧愁:即乐观开朗。

  袁枚

  “闲扫萧斋静扫蝇,修行何必定如僧。”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偶成》诗中的诗句。他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不防做点清扫书斋等事,既可活动筋骨,又可创造清洁的环境。袁枚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到了古稀之后,从事扫书斋等活动已力不从心了,又该作何消遣呢?他在《遣怀杂诗》中写道:“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并写到:“譬如将眠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遗嘱后人的精神,颇能给人以启迪。

  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养生的古诗2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养生的古诗3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

  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

  羽虫见月争翻翻,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见露气人霜逢根.

  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还经常练*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2)

——休息养生的谚语 (菁华3篇)

休息养生的谚语1

  一、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二、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三、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四、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五、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六、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七、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八、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九、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十、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十一、立春赶春气。

  十二、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十三、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十四、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十五、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十六、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十七、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十八、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十九、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二十、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二十一、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二十二、打春冻人不冻水。

  二十三、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二十四、一年四季春为首。

  二十五、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二十六、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二十七、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二十八、春寒有雨夏寒晴。

  二十九、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三十、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三十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三十二、行下春风望夏雨。

  三十三、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三十四、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三十五、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三十六、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三十七、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三十八、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三十九、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四十、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休息养生的谚语2

  1、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2、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

  3、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癌。

  4、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5、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6、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

  7、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

  8、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9、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10、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1、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2、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

  13、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14、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安。

  15、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16、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17、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18、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

  19、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20、不抽烟、不喝酒,病魔绕着走。

  21、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2、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

  23、旱天未到先修塘、疾病未来先预防。

  24、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25、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

  26、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27、冬不蒙首,春不露背。

  28、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

  29、洗头洗脚,胜似吃药。

  30、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31、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32、娱乐有制,失制则精疲力竭;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33、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34、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35、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36、情极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37、笑一笑,十年少。

  38、不求虚胖,但求实壮。

  39、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40、三分吃药,七分养”。

休息养生的谚语3

  1、小暑头上一声雷,四十五天野黄梅。

  2、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3、一天吃个枣,一生不知老;

  4、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5、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

  6、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7、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8、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9、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10、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11、小暑过后十八天,庄稼不收土里钻。

  12、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13、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14、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15、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16、小暑黄鳝赛人参。

  17、小暑收大麦,大暑收小麦。

  18、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19、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

  20、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21、大暑前小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22、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23、饭后一百步,强如上药铺。

  24、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25、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26、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安;

  27、雨搭小暑头,二十四天不断头。

  28、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29、常常晒太阳,身体健如钢。

  30、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31、小暑无雨十八风,大暑无雨一场空。

  32、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33、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34、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

  35、小暑南风十八朝,吹得南山竹叶焦。

  36、烟酒不尝,身体必强;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

  37、甜言夺志,甜食坏齿;

  38、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39、小暑南风大暑旱。

  40、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41、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42、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43、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44、小暑小割,大暑大割。

  45、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46、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47、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

  48、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9、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50、小暑小禾黄。


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3)

——养生顺口溜 (菁华3篇)

养生顺口溜1

  一匙蜂蜜、一杯水、早起喝完再动嘴,(补充大脑热量,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调肠胃防结石。)

  一匙陈醋、三片姜、一日三餐吃得香。(降脂、软化血管;增加胃肠血液循环,帮助营养吸收)

  两杯鲜奶、一个蛋、每天都吃杂粮饭,(补充优质蛋白、钙质、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预防三高)

  一把麦胚、一块薯、一两豆腐常叮嘱。(补充植物甾醇、锌、硒等微量元素;防便秘、稳血糖)

  一块海带、一把菇、半斤鲜果一斤蔬。(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膳食纤维,给生命动力)

  一两鲜鱼、一两肉、最好再加一把豆,(提供主要的优质蛋白来源、动植物蛋白均衡更健康。)

  一匙枸杞、半匙盐、一把坚果助延年,(养眼稳压、润肠健脑,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

  一把蓝莓、三个枣、半个鳄梨防衰老。(抗氧化、预防夜盲症、保护视力、养血抗癌防衰老。)

  三匙素油、二二一、橄榄大豆亚麻油,(油酸类油脂:亚油酸类油脂:亚麻酸类油脂= 2:2:1)

  一万步、 五杯水、吃动*衡不后悔!(1万步=有效步数7000步。如好吃懒动=上述建议白说!)

养生顺口溜2

  秋季养生顺口溜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秋季保健七口诀

  1.合理增减衣物

  立秋后,爱美的张小姐依旧穿着夏天的清凉装——凉拖、短裙,可是前几天,她请了病假休息。来上班时,办公室的小姐妹发现室温有26摄氏度,但一向时尚的 张小姐居然长衣长裤加身,这可让人看不懂了。大伙细问后得知,原来张小姐前两天凉过了头,患了寒冷性脂膜炎,即人们常说的“裙装病”。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 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而不顾气温低穿着单薄的女性;光脚穿凉拖或光腿穿短裙的女孩,还会“寒打脚上起”,因为中医认为,人体的阳脉从脚起,秋天护 住脚就等于护住了阳气;丹田在腹部,它是元气之根本,护住肚子就是护住了元气。阳气和元气充足,人体的免疫力就强,就不容易得病。

  与张小姐的清凉装相比,立秋的第一场雨后,妈妈就给3岁的童童穿上薄毛衣,可孩子还是流涕不止。童童妈纳闷了,怕孩子受凉,特意给加了衣服,感冒怎么还是不请自来。

  天气刚一转凉,就给孩子穿很多衣服,活泼好动的他们极易因出汗而把内衣浸湿,待安静下来时,风一吹,就易感冒伤风。秋凉之际,应该尽可能晚一点增衣,即能穿单衣,尽量不加外套,因为适当地冻一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和身体的抵抗力。身体弱者另当别论。

  2.早睡早起宜养收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因此,秋季养生,要以养收为原则,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李副院长说,夏季人通常心血难安,睡眠不安稳或多梦、易醒,而 秋季由于阳气容易泄漏,更要注重睡眠的调整。早睡能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3.先调脾胃后进补

  一立秋,林大妈就忙着开始为一家人进补,又是羊肉汤又是参汤,可是没想到,老伴的胃肠承受不住短时期内大批量补品的“狂轰乱炸”,开始与主人较起劲,林大妈不得不陪着老伴上医院。

  夏季人们普遍食欲不佳,脾胃虚弱,此时大量进食补品,会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肠胃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所以秋季进 补之前一定要先调理脾胃,侧重清热、利湿、健脾,多吃一点绿豆、扁豆、薏米等,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其次,调理脾胃还要因 人而异,脾虚及胃火旺盛者要区别对待。

  4.晨起一碗粥保养身体

  鹤发童颜的吴大爷82岁了,饭量不大,不爱运动,儿女们担心父亲久坐不动会影响肠胃蠕动从而便秘,可老人每天喝粥的*惯让儿女的担心变得多余,“我一 年四季离不开粥,喝来喝去,终于悟出了古人所讲粥饮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的道理,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粥,对身体大有好处。”

  粥有适口、易消化吸收、生津益气的功效,古人认为“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早餐喝粥不但花钱少,关键能润燥滋阴,益于养生。秋季最适宜的粥是玉米面红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红薯有祛病延年的功效。

  5.清润调养抗秋燥

  又到一年秋燥时。尽管每天都会喝够8大杯水,可白女士嘴皮照样干,鼻腔依旧燥,脸上还起皮。其实,这都是因为酷暑消耗完了人体的津液,而秋燥又进一步来袭。针对这种情况,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补足津液,在此特别提醒,一是补,二是防丢失。

  喝水是补津液,可是喝的水已经不少了,嘴唇还照样干,怎么办?李副院长提出如下建议:

  ●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的东西,并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味之品,少喝甜味饮料。

  ●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为什么排便与补津液有关呢?因为长期便秘,“火”发不出去,自然灼烧津液了。

  ●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足。

  ●饮食调养应以清润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萝卜、黄瓜、冬瓜、西红柿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梨、香蕉等。

  ●忌情绪过激。问问自己,情绪是不是不稳定,心情烦不烦?这些都会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自己口舌干燥。

  喝水喝茶固然能防燥,但仅靠这一点还不够,多喝点汤和粥,也是防燥的要点。

  但是如果喝了很多水,又喝了很多汤和粥,可是一到单位就因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这样喝多少水也没有用——嘴唇照样干。

  再比如你喝了一上午茶,可是中午又是大鱼大肉,又吃了不少甜食,喝了可乐,你上午喝的水全没用了。所以要多吃防燥的,躲着助燥的,再从全身及情绪方面把握自己,就一定不会再干燥了。

  6.轻松*缓去运动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周身微热而不出汗为好,选择轻松*缓、活动量不大的如登山、散步、做操、慢跑等项目。

  7.生活规律除“秋愁”

  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但入秋之 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会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情绪也就低 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怎样防止“秋愁”呢?李副院长说,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晴朗的日子里,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 奶、鸡蛋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消除抑郁情绪,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她给了我们一个金色的丰收季节,她虽是人们最易生病的.“多事之秋”,但也是调养生机的最佳时节,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

养生顺口溜3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都吃够,水果牛奶带上路。

  “一把豆”主要是指大豆食品。大豆中,大豆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40%左右,除此之外,还富含脂肪及其他多种成分,并且价格便宜。

  “一个鸡蛋”,这是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如果能够每天坚持吃一个,便能获得7克优质蛋白。

  “加点肉”是用来补充更多的优质蛋白及鸡蛋所缺的其他性食物的营养素。

  三寒两倒七分饱,健康活到老

  “三寒”,指的就是包括“秋寒”在内的“倒春寒”、“五月寒”和“秋寒”,“三寒”季节里要注意增减衣裳;“两倒”指的是睡好子午觉;七分饱就是吃饭要吃七分饱。

  三寒时节由于气候反常,人们很容易因为没来得及察觉而受寒。所以在养生之道中历来强调三寒的调养,要随时关注气温变化增加衣服。当然,秋寒时节,晚上睡前用热水也有助于增强正气,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两倒”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安徽省院科朱庆军副主任医师说,养生大家南怀瑾因事务繁忙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只是子时(23:00~1:00)与午时(11:00~13:00)分别睡两个小时的觉,95岁去世时头脑仍然非常敏锐。对于上班族而言,在赶工作进度迫不得已时也不妨参考一下这种休息方式。

  古人云:吃饭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科刘大铭医生表示,如果经常吃得过饱,加重脾胃负担,日久脾胃就容易受到损伤。如果脾胃出问题了,其他脏腑就容易出问题,而且很难恢复。所以建议吃饭时感觉还能再吃几口时,就离开餐桌。

  人生百岁不容易,莫和自己过不去;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珍惜健康时;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待病了不过关;

  良言一句君需记:

  避过气急累,不活一百也活九十多。

  专家洪昭光教授说,不管你是老板,还是普通的办公一族,在忙碌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最重要的就是记住千万别“气急累”。

  洪教授说,气是比出来的,急是造出来的。一生气就着急,一着急就容易疲惫劳累,一累身体抵抗力就弱了,一弱就很容易爆发,搞垮身体。如今常常被‘气、急、累’三字缠身的.白领们,不妨多通过看书、听音乐等方式调理心情。

  一日多餐,餐餐不饱,饿了就吃,吃得很少。

  人过中年以后的进食方式就应该像“羊吃草”那样,饿了就吃点,每次吃不多,胃肠总保持不饥不饱的状态。每天饮食遵照“3+3”原则,做到三顿正餐三顿加餐,营养就能均衡了。

  吃得杂,吃得匀,才能营养均衡。吃的种类多,不代表量很大,一日三餐每餐主食一两多一点儿,其它都是一些小食品,如水果、坚果、奶制品等等,这些零食*时就放在手边,想吃了就吃。这种吃法特别适合于老年人。

  健康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如一位教授自编的顺口溜:

  油盐少放点,口味别咸清淡点,戒烟限酒自觉点,体重腰围控制点,伸腰伸腿勤动点,青菜水果多吃点,五谷大豆杂食点,开水牛奶多喝点,精神愉快放松点,休息睡眠充足点,每日二便通畅点,*生活安全点,个人卫生良好点,心率常测点,勤看医生定时点,要想生活滋润点,防治知识多懂点,思想态度重视点,行动改变紧跟点,养成*惯坚持点,身体健康长寿点。


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4)

——养生名言警句 (菁华3篇)

养生名言警句1

  1. 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

  2. 健康的体魄恢复时,智力和创造力就会再生。

  3. 心灵上的疾病比肌体上的疾病更危险。

  4. 要快乐首先要健康。

  5.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

  6. 运动和节欲能使人在暮年还保持青春的活力。

  7. 旺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

  8. 愉快的笑声 ----- 这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记。

  9. 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得到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10. 水停百日生毒,人闲百日生病。

  11. 生活多美好啊 , 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

  12. 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练不强壮。

  13. 不登高山,不见*地;不经锻炼,不会坚强。

  14. 脑子不用不聪明,身体不练不结实。

  15. 一个人的寿命并不取决于他已经活了多少年,而取决于他得过多少次感冒。

  16. 走路能使你童颜常在,运动又使你青春永驻。

  17. 心中欢乐,面带笑容;心里烦愁,神伤体损。

  18. 人无泰然之*惯,必无健康之身体。

  19. 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也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20. 乐观是养生的惟一秘决,常常忧思和愤怒,足以使健康的身变得衰弱而有余。

  21. 为了健康而采用过于严格的摄生法,这也是一种可悲的病症。

  22. 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

  23.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快乐的标志。

  24. 莫把烦恼放在心上,免得了白了少年头;莫把烦恼放在心上,免得未老先丧生。

  25. 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

  26.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之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27. 通过严格的养生法,才得以保持住自已的健康。像患了了不得的疾病那样。

  28. 极其单调的生活,能够使人丧失生存下去的兴趣与勇气。

  29. 有规律的生活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30. 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31. 没有运动,生活就是昏睡。

  32. 一个经常旅游的人,必有广博的知识,坚强的性格,不挠的毅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33.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

  34. 寿命的缩短和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35.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36. 所食欲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欲多,心愈塞,年愈损。

  37. 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

  38. 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

  39.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

  40. 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

  41. 食不语,寝不言。

  42.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43. 美味多生疾患,药石可保长年。

  44. 在进餐、睡眼和运动等时间里能宽心无虑,满怀高兴,这是长寿的妙理之一。

  45. 眼睛害病从手起,肚子害病从嘴起。

  46. 节饮食而后得健康。

  47.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48.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井而铸锥,不亦晚乎?

  49. 养心莫善于寡欲。

  50. 思索生知,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

  51.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52. 旷达的人长寿。

  53. 一般认为幸福存在在于闲暇。为管怎么说,我们为争取闲暇而工作,为生活在和*环境而战争。

  54. 适度的娱乐能放松人的情绪,陶治人的情操。

  55. 在玩乐中,我们能表现出我们是怎样的一种人。

  56. 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57. 娱乐应该成为艺术,生活应该成为艺术。生活的技术应该就是生活的艺术。

  58. 生活既与娱乐相区别,又与娱乐是同一的。娱乐必须成为生活,生活必须成为娱乐。

  59. 娱乐存在于生活之中,并创造了生活的风貌。

  60. 谁的思想最丰富,感情最纯正,行为最高尚,谁的生活就最充实。

  61. 一个人没有过不惯的环境,特别是他看到周围的人都过着同样的生活。

  62. 生活的最大缺陷在于它永远不是十全十美的。

  63. 生活之术,像角斗术,而不像舞蹈艺术,因而,它应该心甘情愿,坚定地迎接突然出现、未预料到的袭击。

  64. 人的一生就是进行尝试,尝试得越多,生活就越美好。

  65. 必须在生活中寻求支柱,要是没有这个支柱,即使没有疑问,生活也会过得腻烦的。

  66. 要想生活得快乐,就必须热爱生活。

  67. 生活的诱人的变化:它的甜蜜,它的痛苦,它的丰富,我必须要尝一尝。

  6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69.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生活是……理想与可能两者之间不断的妥协。

  70. 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采,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

  71. 人类伟大而光荣的杰作是知道如何恰如其分地生活。

  72. 生活而不为生活俘虏。

  73. 生活是无可选择的,对它,你们必须接受。惟一的选择就是如何生活。

  74. 要是你懂得如何思索和安排你的生活,你就是完成了一项最伟大的工作。

  75. 沉思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

  76. 自我控制应当成为生活的基调。……美好生活是由理性来指导的,并且紧紧抓住崇高的理想。

  77. 一些人逃避生活,另一些人则全心全意献身于它。前一种人到了晚年精神贫乏而且缺少值得回忆的往事,而后一种人则在这两方面都是富有的。

  78. 任何有自尊心的人都不愿违背自己的方式生活,任何稍有点头脑的人都不愿无聊地生活。

  79. 一个人正在过的生活并不一定是他真正应该过的生活。

  80. 以一种邪恶的、不智的、失节的和不洁的方式活着,就不仅是很坏地活着而是在继续不断地死亡。

  81. 世上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条生活的道路。

  82. 我们的生活水*方式越趋同一,我们对更深层的价值观,即宗教、语言、艺术、和文学的追求也就越执着。

  83. 我认为觉悟到生活的意义而活在世上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的生活方式。

  84. 正如身材矮小的人可以是完美的人一样,圈子小的生活也可以是美满的生活。

  85. 每一动物都希望按自己特定的方式生活,狮子希望过狮子的生活,人希望过人的生活。

养生名言警句2

  1、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2、心胸狭隘、鼠肚鸡肠、斤斤计较、命不久长。宽宏大度、心旷神怡、处事大方、长寿健康。

  3、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4、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心灵的疾病,比肌体的疾病更危险。

  5、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善待自己,无愧于心。随遇而安,自成天趣。信马由缰,快乐安康。

  6、生活像镜子,能照人影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常哭病来了,常笑病没了。

  7、人无泰然之*性,必无健康之身体。

  8、人生有缘才相聚,何必与人过不去。人逢花甲叹时短,我命在我不在天。

  9、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

  10、千保健,万保健,心理*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衡是“真经”。

  11、难能之理宜停,难处之人宜厚,难为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

  12、临大事静气为先,遇险滩宁静致远。

  13、房宽楼宽,不如心宽;千好万好,不如心好。

  14、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

养生名言警句3

  1. 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刘基

  2.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3. 久卧伤气,久坐伤内。《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4. 广庭于步,养生之道。《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5. 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 清代文学家 梁章钜

  6.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宋代诗人 何坦 《西畴老人常言》

  7.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南北朝文学理论家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8.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 《九日闲居》

  9.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北宋文学家 苏轼 《策别十六》

  10. 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 《卫生诀》 《卫生诀》

  11.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晚唐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

  12. 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13.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

  14.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周,战国哲学家 庄子 《庄子·养生主》

  15. 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金代名医 张从正

  16. 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清代文学家 梁章矩

  17.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18. 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清代养生家 曹庭栋

  19. 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唐代医师与道士 孙思邈

  20. 书可益智,书可熏性,书可养生。清代官员 杨名时

  21.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

  22. 治身不静则身危,养生之道在于动。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23. 在家财断养花竹,出门则饱看山水。 *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24. 有人问我修身法,只种心田养此身。吕岩又名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 吕岩

  25. 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26. 动也,形气亦动;不动,积滞气郁。东汉末医学家 华陀

  27. 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唐代文人 马总

  28. 烟有百弊而无一利,茶有百利而无一弊。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29. 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清朝军事家、政治家 曾国藩

  30. 善养者终之,旁忧者半之,虚用者夭之。三国文学家 曹植


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5)

——养生学*心得 (菁华3篇)

养生学*心得1

  昨晚一下雨气温明显下降哦,今天一上班温度计显示室温才22。5,说明外面更低了。

  早上手机没响来不及煮粥,下了二圈面条放点豆子牛肉末青菜二片生姜,冲了鸡蛋花。吃得饱了点又胀,总是管不住嘴哦,一定要用碗定量吃才不过量哪。上班后下雨了凉的,一位学驾驶的朋友来看我,说着话突然指着我的手说:你进补有好转了呀,月牙出来了。我扳过左手一看,嘿,真的长出一些月牙了,特别是左手中指上的月牙比前几天长得多了一大半,当时还特意看过呢,现在有大拇指的小半多了,食指和无名指也长出一些了,说明这几天的补血有效果出来了,心包经上的内火已消下去大半了,肺火也降了,*时不觉得有火燎燎的感觉了。这几天用木锤敲到二手背上都觉得很麻,而且还有於青,以前倒不觉得,可能天天敲打经络已经慢慢通向手指末梢了,这可是新发现哪,期待以后会有更多好的变化。右手月牙没多少变化,看以后补气血后的进展了。

  中午是早上的面条,吃一个鸡翅根三个鳝洞蘑菇青菜,饭后一小时在左右小腿上的脾经和胃经上走了100多下,(昨天到妈妈家去脚受了凉,回来后不多久就有流涕了,体质真不好太敏感了,觉得脚踝下就凉凉的,今天上午也凉的,)走了罐先活血一下,稍微有点热乎。左脚脾经走得很痛,100多下还不怎么红不见痧,太虚弱了吧,右脚脾经不算很痛能忍受,也不出痧。三阴交穴竟然发现在走罐后凹陷了软软的真够虚的了,我是从三阴交往上走的罐,有次在一视频中看到按摩脾经是由下而上的顺序,不知对不对。二脚胃经上走得不很痛因为以前走过二次了,第一次也痛得要命,也出了不多痧,这次在上巨虚的位置出了点痧,不深,可能气血不足吧。到下午觉得不那么脚凉了,以后多补血后还得走罐。

  晚上白米饭有些硬的,牛肉末青菜,鳝鱼,西红柿炒蛋。我以为吃了牛肉和鳝鱼还加辣了它们的热性能中和西红柿的凉性呢,吃了三块西红柿肚子还是咕咕叫了,抗-议呢,体内还是有寒湿重的,昨天泡脚时按摩腹部时肚子里咕噜咕噜就响个不停,下午的月季花茶多喝了不出汗呀,体内水多了,早上还又流涕了呢,五天不流了。以后不渴不能多喝水,多按摩泡脚出汗就行了。

养生学*心得2

  自从第一堂养生课开始,轻松互动的教学环境;引人入胜的课程内容便深深吸引了我,短短的十次养生课学*让我意犹未尽,在课堂上学到的养生知识,对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大的帮助,受益匪浅。我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是以*古代的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并兼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方法的一门学科。在“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方法,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运动等方方面面。

  放松法是由气息的调养通过小周天练*,大周天练*以及天人合一的练*使我们有所感触。小周天是指意守下丹田→会阴→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百会→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循环反复;大周天是指意守下丹田,下行涌泉穴,吸气时意识活动经两腿的后面上升,通过脊柱达到百会,呼气时经胸部,通过两大腿前面,下降至涌泉穴;天人合一是指意守下丹田,意识活动想歪扩散至全身,至自然界,到宇宙。每次理论课后老师都会带领我们一起练*。

  晨起时候的十五分钟健身法是一个很好的健身途径。这种健身方法有助于人体各个器官的保养。通过此保养方法,可以使身心健康,提高自己当天的精神状态。

  除此以外我们还学*了8字走跑健身法和8字桩健身法,老师给我们放了练*的动作视频。可以回家自己练*。除了课堂上的练*外,户外课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由老师带领我们现在校园进行下简单的户外锻炼让我们从长时间的学*疲劳中**出来。

  拍打健身法是用两手指端叩击头顶及后脑部,以指面拍打前额和耳后两侧及颈后部位,再用食指弹拍面颊两侧。这样做,能防治头痛、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血栓、面部神经麻痹等病症,有增强记忆力,明目健脑的功效。常常练*会使自己神清气爽,面色红润,改善气血。

  通过十周时间的学*我认识到这门课的学*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科学的传统养生方法来锻炼我们的身体,保持自身的健康*衡。然而影响自身健康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首先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于个人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成活*惯,注意劳逸结合。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恰当的科学养生方法来作为我们的通向健康的途径,不断的学*和充实自己的健康理论,并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健身养生益寿的经验,形成了既有系统理论又有健身方法的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养生,短短的一个学期是无法让我完全了解到传统体育养生的全部,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我们了解到了其中的精华重点。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合理的运用我们所学的养生方法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得到片刻的放松。

养生学*心得3

  昨晚一下雨气温明显下降哦,今天一上班温度计显示室温才22。5,说明外面更低了。

  早上手机没响来不及煮粥,下了二圈面条放点豆子牛肉末青菜二片生姜,冲了鸡蛋花。吃得饱了点又胀,总是管不住嘴哦,一定要用碗定量吃才不过量哪。上班后下雨了凉的,一位学驾驶的朋友来看我,说着话突然指着我的手说:你进补有好转了呀,月牙出来了。我扳过左手一看,嘿,真的长出一些月牙了,特别是左手中指上的月牙比前几天长得多了一大半,当时还特意看过呢,现在有大拇指的小半多了,食指和无名指也长出一些了,说明这几天的补血有效果出来了,心包经上的内火已消下去大半了,肺火也降了,*时不觉得有火燎燎的`感觉了。这几天用木锤敲到二手背上都觉得很麻,而且还有於青,以前倒不觉得,可能天天敲打经络已经慢慢通向手指末梢了,这可是新发现哪,期待以后会有更多好的变化。右手月牙没多少变化,看以后补气血后的进展了。

  中午是早上的面条,吃一个鸡翅根三个鳝洞蘑菇青菜,饭后一小时在左右小腿上的脾经和胃经上走了100多下,(昨天到妈妈家去脚受了凉,回来后不多久就有流涕了,体质真不好太敏感了,觉得脚踝下就凉凉的,今天上午也凉的,)走了罐先活血一下,稍微有点热乎。左脚脾经走得很痛,100多下还不怎么红不见痧,太虚弱了吧,右脚脾经不算很痛能忍受,也不出痧。三阴交穴竟然发现在走罐后凹陷了软软的真够虚的了,我是从三阴交往上走的罐,有次在一视频中看到按摩脾经是由下而上的顺序,不知对不对。二脚胃经上走得不很痛因为以前走过二次了,第一次也痛得要命,也出了不多痧,这次在上巨虚的位置出了点痧,不深,可能气血不足吧。到下午觉得不那么脚凉了,以后多补血后还得走罐。

  晚上白米饭有些硬的,牛肉末青菜,鳝鱼,西红柿炒蛋。我以为吃了牛肉和鳝鱼还加辣了它们的热性能中和西红柿的凉性呢,吃了三块西红柿肚子还是咕咕叫了,抗-议呢,体内还是有寒湿重的,昨天泡脚时按摩腹部时肚子里咕噜咕噜就响个不停,下午的月季花茶多喝了不出汗呀,体内水多了,早上还又流涕了呢,五天不流了。以后不渴不能多喝水,多按摩泡脚出汗就行了。


养生的古诗 (菁华3篇)(扩展6)

——冬至养生知识 (菁华3篇)

冬至养生知识1

  冬至节气活动

  活动一:一起做手工挂饰

  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关于冬至节气的手工挂饰,让孩子们懂得了冬至节气的非凡意义,感受不一样传统文化。

  材料可以是**提前准备好的圆形纸板或是网上购买的材料包,手工呈现内容关于冬至即可,如雪人、饺子食物等,**可以先带着孩子了解冬至节气的元素有哪些再进行制作。

  活动二:一起寻冬的记忆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我们农人一年耕作的基本规律,也是万物轮回生长之理。每个时节都有各自不同的、只属于这个时间的细微变化,**可以孩子一起走到户外,跟随节气追寻冬的脚步,打开五官感知冬季自然变化。

  活动三:吃过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说的是冬至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就像这长长的面条。**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份冬至面,品味节气里的味道。

  不同地区吃的面也是各不相同,**可以和孩子一起计划选择,并准备适量的面粉、配菜,让孩子跟着大人的步骤尝试操作。

  配菜准备妥当,面条制作完成后,就可以烧水下锅啦。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感觉格外香甜。

  活动四:一起为小树穿冬衣

  冬日天气寒冷,万物敛收,都在为来年的成长积蓄力量,小朋友们也纷纷穿上棉服、围上围巾过冬,**可以引导幼儿,除了人类需要保暖,还有哪些也需要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带着孩子去发现,去行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为树刷白石灰,进行冬日树木防冻工作。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小知识,并且去行动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五:一起包饺子吃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直到现在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这种时刻,自然少不了一节生活实践课啦,**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从和面到下锅煮沸全过程参与,不仅能了解食物饺子的由来和意义,还能体验下厨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活动六:跟着民俗大雪腌个肉

  冬日白雪皑皑,除了热腾腾的红薯是我们的最爱,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也占据一*之地,在一个飘雪的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做一串冰糖葫芦,也是一桩美食。

  准备适量的山楂果,幼儿清洗去茎梗。**在幼儿清洗山楂果时准备熬制糖浆,幼儿将串好的山楂裹上糖浆。将裹满糖浆的山楂果晾干即可。

  活动七:制作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岁时风俗。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在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

  亲手制作*传统九九消寒图,观察整个冬天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并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于自己的消寒表中,九九八十一天后,寒冬就过去了。

  活动八:知三候,感时令

  大雪节气有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可以给幼儿讲解三候的意义,或是一起走进自然寻找这些节气变化,以及其代表的物候现象背后的含义,让孩子们了解这不仅仅是岁月时令的符号记号,更是人类共生的历史,是文化的结晶。

  冬至节气养生知识

  冬至起居知识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冬至运动知识

  运动方面,由于大雪节气万物潜藏,运动养生同样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而应在“藏”字上下一下功夫。比如每天在阳光好的时候做做舒展运动(上午9—10点钟或下午2—3点钟)。

  冬至饮食知识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冬至情绪知识

  冬至养生也要重点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进入冬季,有些人便会显得意志消沉,这可能是患上了“季节性情绪病”。季节性情绪病是精神抑郁症的一种,病人每每在阳光减少的冬季,对身边事物提不起兴趣,还伴有嗜睡、多吃、易怒、过敏等病症。有抑郁情绪的老人可以在冬天坚持多晒天阳,还可以每天做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尤其是*和冥想的练*,能让心情舒缓下来。同时注意生活起居,按时休息和睡眠,不做熬夜的“夜猫子”。

  情绪低落时,不妨做做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尽量与人接触,这样可以将忧郁减到最低程度。

  冬至有什么讲究

  冬至回娘家

  在我国北方有些城市认为冬至不能回娘家。这是由于过于传统的*俗中,“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对媳妇的约束。过去的媳妇会在秋收后回娘家居住,因此有了冬至的时候回婆家的*俗。虽然说现代社会如果还要再严格遵守很没有自由,但是如果家人有特别在意这些传统*俗的,作为晚辈的我们最好和气的与家人商量,冬至是团圆的节日,切不可因此与家人失了和气。

  冬至结婚

  一般来说节气前后都不宜结婚。古人认为结婚的日子,要避开四立四至前一天,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不可用,宇宙气场处于混沌未开状态,传统*俗中认为此为四绝日及四离日,在此时结婚为不吉。

  通常我们选择结婚的吉日都比较慎重,因此小编建议大家最好避开冬至日另择他日,让婚姻有一个大家都放心满意的开端会更好。

  冬至出门

  在冬至的传说中,不是不能出门,是不能出远门。

  因为冬至的白最最短,因而有传说这天是天狗来人间寻找化身的时候,所以你不光不能出远门,天黑了也不要乱走哦。也有说在*开天之时,正是冬至的时候这时候由于天才刚被打开,万恶无首,天地遨游。不过在现在城市中夜晚也灯火通明,人们工作学*也经常夜归,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不需要太过在意。

  当然如果能再点回家,既能防止夜晚的寒冷,又能防止各种意外发生,则肯定比夜晚还在外游荡更为安全。

  冬至是鬼节

  有许多人会认为冬至这一天是鬼节,其实许多有祭祀*俗的节日节气都会被人认为是鬼节,但是为人所承认的我国鬼节只有三个节日:清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俗,一般当天都会早点回家,因为天黑的早,阴极之至,故有鬼节之说。

冬至养生知识2

  1、冬至养生小常识——冷水洗脸

  冬天天气寒冷,很多人早上会选择用热水洗脸,事实上,清晨冷水洗脸不仅能让人变得清醒、精神振奋,还可以预防冬季外出冷空气侵袭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冬至养生小常识——喝温开水

  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3、冬至养生小常识——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方便时可用中药泡脚,这里有个药方,可以在水中放几片当归、红花、川断及金银花等,可以活血补肾,还可以防止冬天皮肤干燥、皲裂。

  4、冬至养生小常识——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5、冬至养生小常识——温水刷牙

  冬天刷牙最好用温水。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6、冬至养生小常识——穿衣适温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摄氏度,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7、冬至养生小常识——定时开窗

  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开门开窗,加之现在家庭安装的空调越来越多。在空调房间内,往往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良。同时,室内外温差较大,还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

  8、冬至养生小常识——常晒太阳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冬季养生,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顺应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9、冬至养生小常识——夜忌憋尿

  很多人都有憋尿的*惯,认为忍一时并不会有多大的伤害,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有的人冬夜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专家提醒,可不要小看这不经意的憋尿,有尿意而不及时排尿对身体危害是很大的。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10、冬至养生小常识——室温恒定

  首先室温应保持恒定。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阳气。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22℃之间为好。室内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

  11、冬至养生小常识——睡勿蒙头

  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全都埋进被子。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12、冬至养生小常识——温水洗澡

  冬季少洗澡多保湿,可避免乏脂性湿疹。洗澡时尽量用温水,避免过烫。一般油性皮肤的人在冬季一周洗两次澡即可,干性皮肤的人一周洗一次澡为佳,最好少用或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洗完澡后要擦保湿霜。

  冬至节简介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养生知识3

  1、冬至养生小常识——冷水洗脸

  冬天天气寒冷,很多人早上会选择用热水洗脸,事实上,清晨冷水洗脸不仅能让人变得清醒、精神振奋,还可以预防冬季外出冷空气侵袭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冬至养生小常识——喝温开水

  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3、冬至养生小常识——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方便时可用中药泡脚,这里有个药方,可以在水中放几片当归、红花、川断及金银花等,可以活血补肾,还可以防止冬天皮肤干燥、皲裂。

  4、冬至养生小常识——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5、冬至养生小常识——温水刷牙

  冬天刷牙最好用温水。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6、冬至养生小常识——穿衣适温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摄氏度,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7、冬至养生小常识——定时开窗

  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开门开窗,加之现在家庭安装的空调越来越多。在空调房间内,往往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通不良。同时,室内外温差较大,还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

  8、冬至养生小常识——常晒太阳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冬季养生,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顺应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9、冬至养生小常识——夜忌憋尿

  很多人都有憋尿的*惯,认为忍一时并不会有多大的伤害,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有的人冬夜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专家提醒,可不要小看这不经意的憋尿,有尿意而不及时排尿对身体危害是很大的。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10、冬至养生小常识——室温恒定

  首先室温应保持恒定。如果室温过低,人感觉冷,则容易伤人体阳气。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22℃之间为好。室内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

  11、冬至养生小常识——睡勿蒙头

  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全都埋进被子。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12、冬至养生小常识——温水洗澡

  冬季少洗澡多保湿,可避免乏脂性湿疹。洗澡时尽量用温水,避免过烫。一般油性皮肤的人在冬季一周洗两次澡即可,干性皮肤的人一周洗一次澡为佳,最好少用或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洗完澡后要擦保湿霜。

  冬至节简介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