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1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2

  我承认这本书我并没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写文章,大概没有什么逻辑和结构,只是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

  这是一本日本作家写的,却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据说卡耐基(就是那个写了《人性的弱点》的那个人)深受这位据说是和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著名的人影响。

  书中用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穿着心理学、哲学外衣的问题,内容我不想赘述,我们就只来谈谈我的看法。对话这种模式相信成熟的读者一定能识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设置了两个仿佛对立观点的人,这种假象的对话甚至可以说是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权力。

  全书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但我认为这种积极向上可以说是消极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当然这种态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国情需要的,但是作为有思考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一味地吧读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会意识形态当中,给人们灌输努力、进步的想法,忽视社会的不公,在我看来是极不道德的。

  我认为他所说的进步甚至不算进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这样的话是空洞的,即使是问我们的父母,努力奋斗一辈子的父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认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无法说出一个答案,甚至已经会破罐子破摔的说:“为了你啊”。我们的上一辈已经没有答案,到我们更加没有,我的答案是只是跟着社会的车轮往前走,最好的办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为负担的活下去,干干净净的走,不伤害两个单纯的灵魂。也不知道谁曾有幸见过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个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时代。

  这本书是同学回借给我的,我问他是写什么的,他说是哲学。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带着看哲学书的先入为主来看这本书,这本书就成了一本笑话,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书,看到书的背面写着:“上架建议:励志经典、人生哲学”,由此可见,励志文学总是带有以上特点的。为什么哲学、人生这两个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3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没有像普通的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简单易理解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它想表达的一切。其实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思想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有时我也会和书中的青年一起产生不认同的观点,但哲学家的阐述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维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现象。记得高中时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一而大吵起来,我气愤地转身离开,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种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恼,当我们再次聚到,把自己对想法说出来时,也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愤怒并不能解决事情,也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用一种心*气和的口吻进行交谈,说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决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小孩因为成绩不好,他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当在训斥过程中电话突然想起,他的妈妈瞬间改变了语气和态度,对电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恭恭敬敬,电话结束后,他的妈妈又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这个例子是在提出“因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后举出的。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观点时很不赞同,难道说别人溅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会生气吗?但看到这个生动的例子再想想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对方是我们领导、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我们真的会对他们发火吗?或许他们给我们道歉,我们还要微笑着说一句“没关系”吧。这样看来,脾气确实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乱发脾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我们发脾气无非是想让对方对某件事情引起重视,那心*气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我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活在过去,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过去如果是成功的`,我们会因为陷入其中而目中无人,毫无进取;过去如果是失败的,我们会长久被其束缚,整天萎靡不振,灰头丧气。所以当前才是我们最应该把握的,接受当下的自己并为之努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纪伯伦曾经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忘却是一种自由”,回忆有时并不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束缚才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句话读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赋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会变成了感叹句,疑问句亦或是省略句。一个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它由很多件发生的事情组成。在此看来,人生不是由一条线组成,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复发生的,而只有我们当事人才能决定它的大小、形状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其实现在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它也并不可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某些表现力而获得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会让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论的枷锁无法获得自由。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对方做什么,最后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决定怎么做的都是我们说了算;反之,当别人做某些决定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应该对他们指指点点,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是换来我们自由的前提。况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谁比谁更有经验?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我们无法左右。如果我们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吧!

  再来谈谈自卑,其实我认为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有轻重之别。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领导下发了一个任务,很多人会自信大方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但有些人因为自我感觉能力不足而畏畏缩缩;班级里,一群男生们在比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钱买的”等等,这时却有一名男生低着头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继而把脚缩了回去……这些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因为自卑不快乐。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为了谁而活?为了别人吗?肯定不是的,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毕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的。况且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接纳,那谁还会接纳我们?获取幸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们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点,但是都是可以去改变的!

  《被讨厌的勇气》,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灵鸡汤,但是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并不是鸡汤,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不快,但是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重拾信心的勇气,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气,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为取悦别人,只为悦纳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1)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1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没有像普通的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简单易理解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它想表达的一切。其实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思想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有时我也会和书中的青年一起产生不认同的观点,但哲学家的阐述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维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现象。记得高中时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一而大吵起来,我气愤地转身离开,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种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恼,当我们再次聚到,把自己对想法说出来时,也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愤怒并不能解决事情,也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用一种心*气和的口吻进行交谈,说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决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小孩因为成绩不好,他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当在训斥过程中电话突然想起,他的妈妈瞬间改变了语气和态度,对电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恭恭敬敬,电话结束后,他的妈妈又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这个例子是在提出“因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后举出的。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观点时很不赞同,难道说别人溅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会生气吗?但看到这个生动的例子再想想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对方是我们领导、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我们真的会对他们发火吗?或许他们给我们道歉,我们还要微笑着说一句“没关系”吧。这样看来,脾气确实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乱发脾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我们发脾气无非是想让对方对某件事情引起重视,那心*气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我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活在过去,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过去如果是成功的,我们会因为陷入其中而目中无人,毫无进取;过去如果是失败的,我们会长久被其束缚,整天萎靡不振,灰头丧气。所以当前才是我们最应该把握的,接受当下的自己并为之努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纪伯伦曾经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忘却是一种自由”,回忆有时并不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束缚才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句话读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赋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会变成了感叹句,疑问句亦或是省略句。一个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它由很多件发生的事情组成。在此看来,人生不是由一条线组成,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复发生的,而只有我们当事人才能决定它的大小、形状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其实现在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它也并不可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某些表现力而获得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会让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论的枷锁无法获得自由。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对方做什么,最后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决定怎么做的都是我们说了算;反之,当别人做某些决定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应该对他们指指点点,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是换来我们自由的前提。况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谁比谁更有经验?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我们无法左右。如果我们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吧!

  再来谈谈自卑,其实我认为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有轻重之别。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领导下发了一个任务,很多人会自信大方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但有些人因为自我感觉能力不足而畏畏缩缩;班级里,一群男生们在比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钱买的”等等,这时却有一名男生低着头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继而把脚缩了回去……这些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因为自卑不快乐。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为了谁而活?为了别人吗?肯定不是的,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毕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的。况且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接纳,那谁还会接纳我们?获取幸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们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点,但是都是可以去改变的!

  《被讨厌的勇气》,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灵鸡汤,但是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并不是鸡汤,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不快,但是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重拾信心的勇气,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气,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为取悦别人,只为悦纳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2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3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没有像普通的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简单易理解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它想表达的一切。其实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思想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有时我也会和书中的青年一起产生不认同的观点,但哲学家的阐述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维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现象。记得高中时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一而大吵起来,我气愤地转身离开,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种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恼,当我们再次聚到,把自己对想法说出来时,也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愤怒并不能解决事情,也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用一种心*气和的口吻进行交谈,说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决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小孩因为成绩不好,他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当在训斥过程中电话突然想起,他的妈妈瞬间改变了语气和态度,对电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恭恭敬敬,电话结束后,他的妈妈又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这个例子是在提出“因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后举出的。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观点时很不赞同,难道说别人溅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会生气吗?但看到这个生动的例子再想想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对方是我们领导、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我们真的会对他们发火吗?或许他们给我们道歉,我们还要微笑着说一句“没关系”吧。这样看来,脾气确实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乱发脾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我们发脾气无非是想让对方对某件事情引起重视,那心*气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我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活在过去,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过去如果是成功的`,我们会因为陷入其中而目中无人,毫无进取;过去如果是失败的,我们会长久被其束缚,整天萎靡不振,灰头丧气。所以当前才是我们最应该把握的,接受当下的自己并为之努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纪伯伦曾经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忘却是一种自由”,回忆有时并不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束缚才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句话读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赋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会变成了感叹句,疑问句亦或是省略句。一个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它由很多件发生的事情组成。在此看来,人生不是由一条线组成,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复发生的,而只有我们当事人才能决定它的大小、形状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其实现在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它也并不可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某些表现力而获得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会让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论的枷锁无法获得自由。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对方做什么,最后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决定怎么做的都是我们说了算;反之,当别人做某些决定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应该对他们指指点点,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是换来我们自由的前提。况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谁比谁更有经验?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我们无法左右。如果我们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吧!

  再来谈谈自卑,其实我认为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有轻重之别。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领导下发了一个任务,很多人会自信大方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但有些人因为自我感觉能力不足而畏畏缩缩;班级里,一群男生们在比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钱买的”等等,这时却有一名男生低着头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继而把脚缩了回去……这些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因为自卑不快乐。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为了谁而活?为了别人吗?肯定不是的,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毕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的。况且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接纳,那谁还会接纳我们?获取幸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们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点,但是都是可以去改变的!

  《被讨厌的勇气》,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灵鸡汤,但是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并不是鸡汤,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不快,但是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重拾信心的勇气,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气,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为取悦别人,只为悦纳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2)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

  读了意大利着名教育家和改革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觉得这本书真的让我了解了很多,特别是书中讲到我们**对儿童缺乏理解,在与儿童打交道的过程中,**会慢慢变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这样最终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误会越积越多。儿童并不是什么也不懂,有时候**应该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赏儿童,也要对自己的行为多做自我反省。

  书里还提到:我们无论多么热爱自己的孩子,从他一出生,我们就本能的开始对他提防,凭着一种本能的守财欲,我们赶紧保护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即使是毫无价值的破烂。从孩子一出生起,**的心理就被这样一种思想支配,管住这个孩子,不能让他惹麻烦,看住他。在**的眼里,孩子热衷于一些琐碎的、毫无用处的事物,他们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为是很幼稚的,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他们企图将一切事情代劳。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们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比如,孩子会要求自己拧瓶盖、吃饭、穿鞋等,他们会完全沉迷在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尝试、重复中探索、发现、兴奋着、愉悦着,但**们看不下去了,最后一切事务全部由父母代劳。

  儿童成长的步伐需要**的等待,书中举例: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当孩子停下来的时候,大人也应该停下脚步等待孩子,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人往往会因为自己不愿等待,不断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时候对儿童的尊重,我们人还是动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群走,走累了,停下来时,大象也会停下来等待。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曾经看到带着蜗牛去散步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让我们知道,尊重儿童成长步伐。

  我觉得**真的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对儿童的成长我们真的不能再干预太多,有时候**的冷眼旁观,对于儿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看这本书,解开了心中有些疑惑,更愿意去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觉让自己的理论知识也增加了不少,看来多看书真的还是有这个必要的。

  《爱的教育》800字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该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

  1:对于原因论,更能贴合的是阿德勒的目的论。

  原因只是事情的起发点,而不是确认结果的结论,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其过程都在于你想变成什么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能做到自己赋予结果的勇气)

  对于目的论,我也有疑惑。

  例如:我不喜欢这个人,因为她经常随意拿别人东西,这是原因论的角度,按目的论来说,是我一开始对她这个人已经下定啦不喜欢,所以我才会找到这个事来讨厌她?我觉得也不合理!按这样推断,那我为什么不喜欢她呢?

  2:人往往很多时候容易被太多的虚幻主义的思想理论而填满认知(这个结论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一节得结论啦,我写本上啦,但是内容想不起来了)

  3: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治疗而已……

  4:在选择生活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边想要改变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5:自卑时主观性自己给自己下的结论,自卑有一定程度得促使激励自己

  过度得自卑是自卑情节,过度得自我意识,反而回束缚自己!

  6相信分为信用(为抵押的相信)和信赖(对人得信赖)

  7: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纳,好与不好我都接受,而不是到达什么地步!他者信赖,对别人的信赖也是自我接纳,他者贡献,都是相互存在主义的

  8:人生是点组成的,而不是一条线。

  人生的每一个刹那间得此时此刻,不是过去不是未来…

  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在于你的赋予!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

  很少有这么一本书,看的时候想极力否认“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我不信”,但鼓起勇气看完后,又会觉得他好像是对的。他把行为撕碎,露出人内在的心理需要,赤裸裸血淋淋,你才发现自己也被骗了。而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带你一步步认识自己,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有3个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贯穿了全书

  01、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对过去的看法才决定你的人生。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比如:你在咖啡厅看书,服务员把咖啡洒在你新买的衣服上,你忍不住发火吼起来了。按常理说,是因为服务员的行为引起了你的愤怒情绪,没毛病吧【原因论】。但阿德勒认为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了愤怒情绪【目的论】。

  思路是这样的: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服务员,进而让对方认真听你的话,为了这个目的,你捏造了愤怒的情绪。即便你不大声斥责,服务员可能也会道歉给你擦擦,你也预料到接下来的行为,但为了快点同时引起对方的重视,你选择了愤怒这种方式。“怎么可能,那会哪有时间,怎么可能思考选择”。确实,情绪肯定不是思考得来的,但它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如果这时候你喜欢的人/领导突然出现了,你还会愤怒的大吼大叫吗?不一定了吧!也就是说那一刻的愤怒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原因其实是目的,是为了逃避或呈现更深层需求而伪装出来的挡箭牌。正视痛苦和恐惧,心理学上有一种疗法叫“延迟暴露”,反复回忆过去的经历,时间长了会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改变赋予它们的意义。然而人们常常下决定“不改变”,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现状找理由。很多人想做的事一直没做,实际上是想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失败的现实,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想一想,多少人都是这样的!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现状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02、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聚焦于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而且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

  首先,聊聊自卑感,也就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对周围人抱有竞争意识,凡竞争必有输赢,那就势必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结/优越情节。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或无法祝贺亲朋好友取得的成就(有也无可厚非)。这是因为站在了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真心祝福。把自己从竞争比较的怪圈中**出来,正视自己的价值和成长。

  然后,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

  最后,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怎么分辨?只需考虑“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不要害怕被讨厌,有人不喜欢你,并不是你的课题。同时,也不要过多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父母为孩子做决定。

  03、过好当下,是生活的真谛!

  (1)自我意识过剩,反而会束缚自己。

  一味在意“别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担心自己出糗,担心说错话,担心别人怎么看我,都属于自我意识过剩。怎么调整呢?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有3个方面: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诚实的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这个容易和自我肯定混淆,简单来说,自我肯定是对60分的自己说“这次运气不好,我一定能拿100”,自我接纳是“诚实接收60分的自己,并思考如何接*100”,不必悲观,关注可以改变的就行。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相信)。这点很难,需要熟练掌握课题分离。他者贡献:为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即“我对他人有用”。

  (2)甘于*凡的勇气

  人具有“优越性追求”的普遍欲望,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就像登山,总想着到达山顶,但没能到达山顶呢?该怎么办?这是对人生一种“线”的理解,阿德勒建议我们把人生理解为“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在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人生很简单,要认真但不深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阿德勒给了我们“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建议,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阅读这本书,就是不断推翻认知并重新思考的过程,书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能真正理解并受用还需要多年的实践!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4

  1.我们的不幸是自己的错,自己的选择。原因论让我们找各种理由逃避问题,假装成是不可控制的外部原因导致的悲剧,让自己变得独特显示地位吸引注意。应对:目的论思考问题。

  行为目标是自立(我有能力)和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2.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现在抑郁症上升趋势可以支撑,个人主义的强化削弱人际关系数量和质量减少幸福感。

  自卑情结是借口(因为什么客观事实所以我不能做到什么)。

  权力之争是想证明自己的力量。要勇于承认错误,没有必要在人际关系中向别人证明自己认为的正确。

  人是活在意义中的生物,确立目的后会企图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人生课题,编制人生谎言。

  3.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分离自己与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也不让别人来干涉自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自己可以掌控人际关系的王牌。

  4.分离是起点,共同体感觉是终点(把别人看做自己的伙伴并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不是世界中心,只是我认为的中心。付出才能找到位置,因为归属感是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可联系心理学中强人际关系网络需要牺牲部分个人自由等事实)。

  共同体范围无限大,所以要跳出“杯中风暴”,寻找更大的空间,所以遇到困难要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声音(如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

  不要恐惧关系破裂,这是为他人而活的不自由生活方式。

  反对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虽不同但*等),表扬是操纵别人,要鼓励,帮助他人用己的力量解决(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有对共同体的价值就可以获得勇气;存在本身就有价值;由你开始去合作。幸福感就是贡献感。

  5.活在当下,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刹那,旅行从踏出门就开始了。

  把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不活在此时此刻是人生最大的谎言。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意义自己决定,引导之星是他者贡献。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

  在六月末的安静夜里开始抽点时间看这本书,没有恍然大悟的惊喜,也没有相见恨晚的兴致勃勃。但不妨我不急不慢地读完它。读到大概一半才真正明白标题的含义,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一开始我以为是很多人都不喜欢勇气的意思。读完,不是全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喜欢的章节和自己的赏析。

  笔记1: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赏析:这句话在本书刚开始的所有文字中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过去三个月我非常典型的心态。我可能从未如此不活在当下,那种急迫让我全然忘了生活。好在已渐渐复原。也许当我能够安静地听清晨的鸟语时,我的心也逐渐恢复了宁静。我开始慢慢喜欢现在了,我开始好好做饭了,我开始慢慢看书了,我开始渐渐控制不好的情绪了。虽然没那么快抽离,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笔记2: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笔记3: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笔记4: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笔记5:假如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

  赏析:就好像最*很火的女团选秀节目,能成团,能备受万众瞩目的永远是少数,可是她们勇敢地努力过争取过,哪怕会失败,尝试过,总有成长。是锻炼了才能或是勇气,还是认清现实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做过、参与过,都是成长,都有收获。

  笔记6: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赏析:这句话有点太绝对。我觉得是有影响的,过去的经历、过去的选择才让我们走到现在这里。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不要让过去不好的经历,影响现在的自己去获得成功和幸福。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掌握主动权,可以主观干预,让自己决定现在“此时此刻”所采取的心态和行动,从而掌舵自己的人生。

  笔记7:不想成功VS不能成功

  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笔记8: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问题1:控制怒气是否就是一味忍耐呢?

  回答:我们应该学*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首先你要理解,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要找到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赏析:在产生分歧或交流不同想法的时候,我是对的,并不代表别人就是错的。如果做错了,承认错误并不等于承认失败,反而是谦卑和追求进步的表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6

  放弃竞争,这是一个很难让大家接受的命题。反驳的言论大概是——不和人竞争,我怎么进步?

  可是你进步的途径真的只有与别人比较这一条吗?为什么你不能与你“理想的自己”比较?

  之所以否定竞争,是因为竞争会导致我们把别人当成敌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岌岌可危,而人的烦恼几乎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男女对立,兄弟反目,亲子关系不和睦,都是因为其中一方把另一方当成了敌人,所以有了防备、猜疑和构陷,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也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当敌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如果想要快乐自在的人生,可以先建立两个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2.自立。

  要实现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需要发自内心把大家当成伙伴而不是敌人。只有把别人当伙伴,才能做到理解别人种种行为的原因,才能共情,才能得到人际关系中的本可以得到的快乐。

  要实现目标2(自立),需要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我们都有能力,而我们能力大小的差距,其实源于勇气。你没有勇气改变,没有勇气进步,没有勇气付出行动,没有勇气独自面对难题…是因为没有勇气,所以才依赖别人,才没办法自立。

  相信自己有能力,遇到问题勇敢尝试去用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这就是自立。

  另一方面,关于长相方面的焦虑也是因为与人比较的结果。

  假如你从未看过别人的脸,你会觉得自己长相丑陋吗?很多东西本身是没有标准的,就像长相,只要你不再和别人比较,你就是足够美好的。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地认为美丑有标准的话,试想一下,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拥有一张标准的所谓美丽的脸,这张美丽的脸是否还会让你觉得美丽呢?

  世界正是因为不同才多姿多彩,个体正是因为不同才无可替代。你是独一无二并且无可替代的存在,这是值得你为之欣喜的结论。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7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第二次完成的读《被讨厌的勇气》并且把目前能够理解到的问题点总结出来,我对阿德勒又理解了一点点,也还差亿点点~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心灵和身体虽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共同体感觉”: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是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的范围?——最小的共同体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体是无限大。当人际关系遇到瓶颈时可以不用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小到你我,大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获取到共同体的感觉。

  “横向关系”是什么?——“虽不同但*等”。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就是横向关系。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表扬或者批评他人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对存在本身的感谢”是什么?——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零起点出发。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优越情结的产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骗。接受事实存在,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改变,才是自我接纳。

  为什么在社交关系中应采用信赖而非信用?——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无前置条件。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从目的来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别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何理解:“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幸福即贡献感”,能够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需要拥有“甘于*凡的勇气”。

  什么是“甘于*凡的勇气”?——*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无能。普通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甘于*凡的勇气即不会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8

  哲人和青年相遇了,俩人对人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既有故事又有道理。青年是和我们一样有各种烦恼事的青年,我们跟着谈话的节奏,反思对照自己的种种。

  1.原因决定论到目的论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是过去决定的,我们也*惯依赖于原因论。很多人埋怨父母埋怨过去,于是容忍自己安于现状。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2.人际关系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3.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对于学*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在他学*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不妄加干涉。

  4.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批评和表扬都是居高临下的状态,都是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是上下级不*等的关系。而鼓励和帮助,则是*等的横向的人际交往。

  5.接纳自我,甘于*凡

  人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普通并不等同于无能。

  6.活在当下

  如果把人生当成爬山,不是只有到达山顶才有意义。爬山的过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意义。如果沉溺于已经逝去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却不能着眼于可以努力的当下,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9

  看过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并没有了解他的思想。本书用通俗简易的语言讲述了深刻的思想。阿德勒哲学不是让你成功的学问,这是一门让你幸福的生活哲学。阿德勒生活哲学通过三个步骤让你通往幸福之路,一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及*凡的自己,接纳了自己的*凡与不足就为自我改变埋下了种子;二他者信赖,关键思想是课题分离,不再执着于他人的评价与期待;三他者贡献,关键思想是共同体,通过贡献感获得幸福的意义。总结下阿德勒的心理学现实意义,可以挣脱三重枷锁。

  第一来自过去,甩开弗洛伊德塑造原生家庭妈妈的错的锅,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看法,从而把自我从过去中解脱出来;第二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太在意周围人的期待与评价,造**会太容易被别人束缚,徒增很多纠结与烦恼;第三来自未来,我们太在意未来的成功,导致把现在看成未来成功的工具,然而当下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意义。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把昨天留给过去,把明天交给未来,专注于眼前的瞬时瞬刻,我们都爱自己想象的很脆弱,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就是现在。加油?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0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对,是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靠自己。

  很多人在抱怨的那个结果,其实是自己从一开始选择的。早干什么去了。不会正确归因,就大概率跳不出这场循环。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这个观点真的是恍然大悟啊,可以选择不愤怒,你偏偏选择了愤怒,这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自己捏造出来的这个情绪,你可以选择*静,别的处理方式,文中举的例子真棒,非常容易理解。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举个例子,出生农村,如果一直觉得农村不好,农村贫苦这是一种说法,造就自卑的你

  出生农村,造就了独立自强自立的你,这是一种说法,造就乐观积极的你

  这就看你选择你的诠释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定下的目标前进。

  过去是过去了已经就是那样了,现在怎样你自己决定,此时此刻你选择愉悦还是烦躁看你选择,未来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自己都爱的人,那现在此时此刻你就用上身法,哪些品质你会爱,现在开始训练自己,保持稳定情绪,慢点说话等等。

  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也可以说改变的第二步是觉知,理解后才能觉知,觉知后才知道我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及时修正。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父母给了我生命,让我接受了大学教育,我应该如何利用我的知识,让自己越来越好呢。

  希腊语中“善”是有好处,“恶”是无好处

  文中说人不会去干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比如有人去犯罪,他为啥选择这条路,他觉得是对他有好处的,并不是说犯罪这个结果对他有好处。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是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借用面包婶的感受,她说,如果我提出建设性意见,无毒无害有百利,对方第一反应就是摆出困难1234,立即打住,这种人带不动。不要白费力气。我要成为那个带得动的人。

  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突破舒适区来到挑战区太难了,太辛苦了,太累了,还是回到舒适区吧,这是大多数的选择,那些极少数人选择了迎难而上,我要成为那极少数人。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活在当下,过好当下。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1

  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人觉得幸福感很强,而有的人觉得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感到很痛苦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有人能淡定从容,而有的人却失了分寸呢?决定我们现在的究竟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还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由别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作者整本书用到的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主要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现状。阿德勒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完全相反,弗洛伊德会认为我们的经历、原生家庭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被称为“原因论”,而阿德勒却否定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而已。比如,一个人非常害怕社交,不敢和人交往,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他会认为这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由他童年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所决定的,而阿德勒会否定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这个人之所以有社交恐惧症,是因为他想达到不和人交往这个目的,故而捏造出这个症状。他不想和人交往,因为他害怕在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自己和人交往能力不够,不能和他人相处好,怕别人嘲笑,怕被人伤害,因此就出现社交恐惧症,他就可以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找借口,由于害怕和别人交往,所以处理不好,这就保存了体面。现在聊聊我读这本书的启发。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一、我们不幸的来源

  作者认为我们不幸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

  脸红恐惧症、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等的出现,都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而呈现的症状。脸红恐惧症是为了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找的借口;自卑感是觉得自己有欠缺,这种欠缺是由和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作者认为健康的自卑感感是和理想的自己对比而产生的,从而会为了朝理想的自己而努力,而我们通常产生的自卑感都是在和他人的对比中产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自卑情结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为自己做不到某事而找借口,比如,正因为我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升职加薪,因为A所以B这种思路是典型的自卑情结的体现;优越情结也是在和人对比中产生,正是由于不自信,所以会拼命炫耀自己的某种优越性,就像有句话说的,越缺少什么才会越炫耀什么。这种种情绪的出现都离不开人际关系。

  我们往往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

  二、我们生活在主观世界之中

  决定我们现在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赋予的意义。这一观念就像情绪ABC理论,事情发生是A,我们对它的认知是B,产生的感受是C,决定我们感受的,不是A,而是B,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者是我们赋予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比如,同样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学生*惯差,或者故意和我们作对,也可以解释为学生在这门学科上存在困难,或者昨晚有其它的事情给耽搁了等,对同一事情的不同解释,就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所以,作者才会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中,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主观解释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体验。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三、走向幸福之路

  作者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也是我们一生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我们所有的不幸就是来自于擅自干涉别人的课题。作者提到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也就是说马喝不喝水,是马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比如,读书学*,这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呢?很明显是学生自己的课题,父母和老师都不能过多的干涉,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不愿学*,家长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强迫学生学*,就会严重伤害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人际关系产生问题得到的根源也在于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要不要做某件事,如何做某件事,其实是由当事人决定,如果此时,有另外一个人总是去提醒,去要求,去命令,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冲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和父母之间经常会关系紧张。如何区分一个课题是谁的课题呢?作者说关键看这个课题带来的后果由谁去承担,比如,不读书最后影响的是谁?当然是学生自身,那么这个课题就是学生的,我们不能干涉,但不意味着不管,我们可以告知其利弊,并且做好自己该做的,最后到底学不学,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负责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也就是说在行动上,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不干涉不属于自己的课题,同时在心理上做好不追求他人认可的准备,做好自己的事,别人认不认可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干涉不了,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免掉很多烦恼。有一本关于育儿方面的经典书籍《不管教的勇气》,也就是详细区分父母和孩子的课题,从而做到“不管教”也能培养出非常自律的小孩。

  基本上世界上一切烦恼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

  四、题外话

  阿德勒以及《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里到外都体现的都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有绝对的选择权、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读来感觉非常亲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也有不少类似的观念,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以前还看过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等,体现的也是这种理念,我们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必在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别人的看法我们是不能左右的,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专心做好属于自己课题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活在此时此刻,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为自己而活,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传达出来的核心价值观。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2

  这篇读书笔记是一名大一新生写的。年*半百,读来也觉得颇受教益。自由是件奢侈品,做自己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荣耀,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路上,勇气是承受命运的必备铠甲。但愿,我们都能听从内心的召唤,做一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木羽/荐

  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有意义的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个生命体的某个角落,期待着特别的机遇。正如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本书绝对不是心灵鸡汤,而是稍带苦涩,但又可治病的良药。

  成长意味着独立,青年在面对独立的人生之时,以往的各种存在焦虑会涌现而出。本书是人生路上思想的灯塔,它坚定而让人愉悦的言语,是青年未知世界的一点火种,照亮并引导我们属于自己的未来。哲人指引青年成长,《被讨厌的勇气》指引我们成长。

  书中设计的案例朴实*直,没有以“躁郁症”或“多重身份”等险奇案例吸引眼球,更多的是:“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这些都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议题。很多时候,在阅读中甚至会强烈地感觉到,我就是那个不断发问的年轻人。

  岸见一郎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哲学思想。阿德勒曾经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但是后来因为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弗洛伊德把现状归因于过去的经历,而阿德勒则认为你的现状,不管成功还是痛苦,都取决于你自己。

  书中的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

  我们需要终结用“牺牲自己,讨好他人”获得价值感的病态模式,而从自身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感,阻断“自卑情结”,体会到“共同体感觉”,从良好的关系中发现自己的存在。

  “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并且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样。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阿德勒说:“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当然,这在于主观选择。

  我过去总是因为害怕被别人讨厌而做出自己不愿去做的事,常常为此耽误自己的计划。我讨厌别人打乱我原有的计划,但却由于害怕被别人讨厌而做出妥协。

  我总是害怕被别人讨厌,于是活成了别人的期待,但却委屈了自己。

  其实,比起别人如何评价我们,我们更应该关心自己过得如何。

  如果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被人讨厌,它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只有你拥有了这种被讨厌的勇气,才可以换得自由。”

  阿德勒说:“一切痛苦都是因为你想干涉别人的课题。”

  别人喜不喜欢你,是别人的事,我们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更不能干涉别人去喜欢谁。每个人生活都很累了,为什么还要去花精力和时间去干涉别人?我们能做的,只有尊重自己内心。

  不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只有你是你自己的时候,才能吸引真正喜欢你的人。

  哲人说,“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当我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或者感觉可能被人讨厌的时候会感到很痛苦,会非常自责并耿耿于怀地冥思苦想:为什么会招人讨厌、自己的言行哪里不对、以后该如何改进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甚至未来几天,多年之后都纠结于自己的言行。

  其实在生活中,面对被讨厌,没必要太过悲观,毕竟人际相处大概就是喜欢,讨厌,和无感的三种态度。被讨厌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世界那么大,我们只是沧海一粟。把格局放大,其实许多事情没有必要纠结。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书中这句话十分触动我。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却一直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常年*视的人初次戴上眼镜时受到冲击,原本模糊的世界轮廓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就连颜色也鲜艳了许多。而且,不是视野的一部分变得清晰,而是能够看到的一切世界都变得清晰起来。我想如果能够有同样的体验,那一定会无比幸福。

  没有必要勉强去认可。只是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其到达了哪里,而是应该去关注其如何度过这一刹那。

  期许我这一年能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继续大胆地许下“做自己”的愿望,并勇敢实现它!”

  不要活成别人的期待,我们应生出被讨厌的勇气,去认可自己,活成自己的样子。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3

  《简爱》这本书是我很久以前看的了。最*又看了一遍,要说这本书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简·爱小时候的可怜遭遇,她少年时的坚韧。

  我在看见她舅母对待她时恶毒的言语以及她舅母三个儿女的行为,看到简被他们几人欺负,我的眼睛不由得一酸,心也有些疼痛。之后又再次扪心自问:“如果我是简我能坚持么?我能像简那样长大后你不去愤世嫉俗么?”我相信我不会。因为从小我的环境太好了。从小便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宝贝下长大。从没有受过苦,受过累。之后,在一位善意的女仆的帮助下,她去了那所学校。在那所条件艰苦的学校里,简刻苦的学*,她也学得很快。没有抱怨过,只有感觉有些许的宽慰,不知是不是因为在她舅母家的痛苦日子让她感觉现在的生活反而很好。

  我两次看到简在学校的日子,总是会放下书静静地想着:简她真的好厉害!在经历了那么不公*的生活后,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她仍能保持着心态。就好像之前一切的不幸都是上天对她的考验,考过之后,她从中成长,她的心灵越发的美丽,而不是变的扭曲。这也许就是简的坚强体现吧~若她就会变成不思进取,厌世的人。

  再到之后她的默默离去。她毅然离开了爱德华·罗杰斯特。但是简却在爱德华最窘迫的时候回到他的身边,照顾她,陪伴他。这里,简对爱德华的爱让我感动。

  简·爱就是一个混合体,一个理智,坚韧,执着的混合体。当然我最佩服的是他的坚韧,我相信坚韧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你不够坚韧,怎么面对现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这个社会市场是不公*的,这就需要我们坚强的去面对。你若不坚韧,我想在现在这个社会你会过得很痛苦。面对危险,我们需要勇敢。然而面对困难,我们不但要勇敢还要坚韧!

  对于我们来说,困难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从小就一直走在大人们铺好的道路上,那上面的大石头没有,有的只是一些小石子,或许会扎到我们,有些硌脚。可是最大的困难都没有了~。现在我们说的苦啊苦啊的,其实都是假的。那是我们没受过什么苦,所以碰到一点挫折就会大叫!现在我们路上的大石头被大人小心的搬走,那我们以后呢?难道还要让父母来么?这不可能!!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坚韧,面对挫折困难都坚持下来。坚韧的面对今后的人生!

  简爱读书笔记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小说,它告诉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温柔,清纯,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出众,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简爱生存在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等的。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等交谈的人,并且深深爱上了她。

  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虽然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简爱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有一个光明结尾——罗切斯特的庄园虽然毁掉了,而且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自己的尊严和真爱。

  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爱情,还有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人的心灵。

  简爱读书笔记

  读完《简·爱》,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地震撼。爱在卑微的同时又那么伟大,它可以让人盲目的同时也可以让人清醒,是爱的力量,让简没有放弃她自己的爱情,没有嫌弃残疾的爱人。

  简·爱是一个很可怜的女孩儿,由于父母早逝,她只能住在舅妈家。从小她受尽舅妈的欺凌、表哥表姐的欺负和痛打。十岁时舅妈把她送入慈善学校当修女,修女在当时地位是最低贱的,可简并没有因为这个而自暴自弃,在那里,简·爱学会了坚强,并在那里一呆就是八年。长大后,她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反抗**的偏见,她追求*等,打破传统地位观念,最终她嫁给了自己爱的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难道就因为我贫穷,地位低下,相貌**而且身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一颗心了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丰富,我心里所装的也和你一样充实。”这是《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一句名言,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相信书中敢于抗争、性格倔强的简·爱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个曲折的故事,让我意犹未尽,简·爱的倔强和独立的性格,深深地震撼了我。简·爱从小就寄人篱下,受尽了别人的冷眼对待,而她并没有屈服,敢于面对现实,与偏见和命运抗争,以勇敢顽强的毅力克服所有的人生挫折,这就是我喜欢简·爱的理由。更让我惊讶的是简·爱在那所修女学校竟然待了八年,在那所学校里学*,不是被老师害死,就是被饿死冻死,这就让我更佩服简·爱坚强的意志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当困难来临时,不要哭泣,也不要绝望,要学*简·爱,勇敢地面对困难,敢于正视现实,不屈服不放弃,拥有简·爱一样的毅力,坚强的克服困难,这样任何困难也都能迎刃而解了。记得有一次体育测试,因为我身体不舒服不想参加,但想到这次测试又很重要,不能因我一人而拖了全班的后腿,刚刚读了《简·爱》,她的坚定地影子又再次浮现在我的面前,因为简·爱给了我动力,我终于参加了这次重要比赛。

  我很喜欢简·爱这个书中人物,也相信这种人物并不只存在于书中。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像她一样的人,一个敢于与命运、偏见抗争,拥有坚定意志的人。如果大家愿意去读一读这个精彩的故事,我相信一定也会有深深的感触。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4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5

  在人际关系中,因为迫切地想要被认可以及不被讨厌,我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然而这样的我显得非常不自然以及不自在,因为我没有自由地表现真实的我自己。

  我太害怕真实的我让人讨厌了,所以竭力让自己保持我认为的温和有礼的状态,可是这种自我控制并不能达到讨人喜欢的目的,同时还会让我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只有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拥有做自己的自由。

  不再寻求认可就是自由。不再惧怕被人讨厌也是必须做到的勇敢。

  至于如何做到不再寻求认可,答案是——不再过度关注自己。

  讨好型人格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个表述非常严厉,但事实确实如此。太关注自己,太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所有的你自己的目光都聚焦给了你自己,这难道不算以自我为中心吗?

  你应该明白,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只是世界地图中的一个点,你可以把你的躯体当作一个看世界的视角,是这样的视角让你产生了你是世界中心的错觉,你要意识到自己的本质还是沧海一粟一样的渺小。

  没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你,所以不用再有压力,所以,请毫无负担地去勇敢做自己!

  而要做到不惧怕被人讨厌,需要了解课题分离。做出怎样的行为是自己的课题,别人会因此有怎样的反应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别人的课题,你试图用某一种行为来讨得别人的喜爱,这钟行为本质上就是在干涉别人的情绪,是干涉别人课题的表现,是一种隐藏性的对别人的掌控欲。

  害怕被背叛所以不敢付出真心的行为也是因为没能做到课题分离。你把别人当伙伴,这是你的课题,别人是否会背叛你,这是别人的课题。所以这个行为本质上不是因为害怕所以逃避自己的课题,而是试图掌控别人的课题,却又没有勇气接受事态脱离掌控的结果。

  学会课题分离,人际关系里会少很多矛盾,对个体而言,烦恼也会减少很多。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3)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

  看过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并没有了解他的思想。本书用通俗简易的语言讲述了深刻的思想。阿德勒哲学不是让你成功的学问,这是一门让你幸福的生活哲学。阿德勒生活哲学通过三个步骤让你通往幸福之路,一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及*凡的自己,接纳了自己的*凡与不足就为自我改变埋下了种子;二他者信赖,关键思想是课题分离,不再执着于他人的评价与期待;三他者贡献,关键思想是共同体,通过贡献感获得幸福的意义。总结下阿德勒的心理学现实意义,可以挣脱三重枷锁。

  第一来自过去,甩开弗洛伊德塑造原生家庭妈妈的错的锅,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对过去的看法,从而把自我从过去中解脱出来;第二来自人际关系,我们太在意周围人的期待与评价,造**会太容易被别人束缚,徒增很多纠结与烦恼;第三来自未来,我们太在意未来的成功,导致把现在看成未来成功的工具,然而当下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意义。当我们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却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把昨天留给过去,把明天交给未来,专注于眼前的瞬时瞬刻,我们都爱自己想象的很脆弱,也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就是现在。加油?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

  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人觉得幸福感很强,而有的人觉得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感到很痛苦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有人能淡定从容,而有的人却失了分寸呢?决定我们现在的究竟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还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呢?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不是由别人赋予,而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作者整本书用到的是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主要思想,认为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现状。阿德勒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观点完全相反,弗洛伊德会认为我们的经历、原生家庭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被称为“原因论”,而阿德勒却否定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认为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使用的手段而已。比如,一个人非常害怕社交,不敢和人交往,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他会认为这个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是由他童年的经历和成长环境所决定的,而阿德勒会否定这个说法,阿德勒认为这个人之所以有社交恐惧症,是因为他想达到不和人交往这个目的,故而捏造出这个症状。他不想和人交往,因为他害怕在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自己和人交往能力不够,不能和他人相处好,怕别人嘲笑,怕被人伤害,因此就出现社交恐惧症,他就可以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找借口,由于害怕和别人交往,所以处理不好,这就保存了体面。现在聊聊我读这本书的启发。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一、我们不幸的来源

  作者认为我们不幸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

  脸红恐惧症、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等的出现,都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而呈现的症状。脸红恐惧症是为了给自己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找的借口;自卑感是觉得自己有欠缺,这种欠缺是由和他人比较而产生的,作者认为健康的自卑感感是和理想的自己对比而产生的,从而会为了朝理想的自己而努力,而我们通常产生的自卑感都是在和他人的对比中产生,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自卑情结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为自己做不到某事而找借口,比如,正因为我没有关系,所以不能升职加薪,因为A所以B这种思路是典型的自卑情结的体现;优越情结也是在和人对比中产生,正是由于不自信,所以会拼命炫耀自己的某种优越性,就像有句话说的,越缺少什么才会越炫耀什么。这种种情绪的出现都离不开人际关系。

  我们往往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

  二、我们生活在主观世界之中

  决定我们现在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赋予的意义。这一观念就像情绪ABC理论,事情发生是A,我们对它的认知是B,产生的感受是C,决定我们感受的,不是A,而是B,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者是我们赋予已经发生的事情的意义。比如,同样是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学生*惯差,或者故意和我们作对,也可以解释为学生在这门学科上存在困难,或者昨晚有其它的事情给耽搁了等,对同一事情的不同解释,就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所以,作者才会说我们不是生活在客观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主观世界中,也就是我们对事情的主观解释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体验。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三、走向幸福之路

  作者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这也是我们一生面临的主要课题,而我们所有的不幸就是来自于擅自干涉别人的课题。作者提到一句谚语: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也就是说马喝不喝水,是马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比如,读书学*,这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呢?很明显是学生自己的课题,父母和老师都不能过多的干涉,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学生不愿学*,家长和老师想尽一切办法强迫学生学*,就会严重伤害两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人际关系产生问题得到的根源也在于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要不要做某件事,如何做某件事,其实是由当事人决定,如果此时,有另外一个人总是去提醒,去要求,去命令,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冲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和父母之间经常会关系紧张。如何区分一个课题是谁的课题呢?作者说关键看这个课题带来的后果由谁去承担,比如,不读书最后影响的是谁?当然是学生自身,那么这个课题就是学生的,我们不能干涉,但不意味着不管,我们可以告知其利弊,并且做好自己该做的,最后到底学不学,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负责把马带到河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也就是说在行动上,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不干涉不属于自己的课题,同时在心理上做好不追求他人认可的准备,做好自己的事,别人认不认可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干涉不了,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免掉很多烦恼。有一本关于育儿方面的经典书籍《不管教的勇气》,也就是详细区分父母和孩子的课题,从而做到“不管教”也能培养出非常自律的小孩。

  基本上世界上一切烦恼都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妄加干涉。

  四、题外话

  阿德勒以及《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从里到外都体现的都是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有绝对的选择权、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读来感觉非常亲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也有不少类似的观念,要直面自己的不足,同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以前还看过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等,体现的也是这种理念,我们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必在乎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别人的看法我们是不能左右的,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专心做好属于自己课题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活在此时此刻,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要为自己而活,这需要莫大的勇气。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传达出来的核心价值观。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

  有人说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直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或许可以开始尝试“不再从属于纵向关系,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第二次完成的读《被讨厌的勇气》并且把目前能够理解到的问题点总结出来,我对阿德勒又理解了一点点,也还差亿点点~

  什么是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心灵和身体虽然是不一样的存在,但却是不可分割的最小个体,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共同体感觉”: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就是终极目标。

  人际关系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课题分离”和“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的范围?——最小的共同体是“你和我”,最大的共同体是无限大。当人际关系遇到瓶颈时可以不用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小到你我,大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获取到共同体的感觉。

  “横向关系”是什么?——“虽不同但*等”。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就是横向关系。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表扬或者批评他人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对存在本身的感谢”是什么?——以亲子关系为例,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零起点出发。

  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为什么要做到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优越情结的产物,需要接受真的自我,而不是自我欺骗。接受事实存在,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勇气”改变,才是自我接纳。

  为什么在社交关系中应采用信赖而非信用?——信用有附加条件,信赖无前置条件。信赖的反义词是怀疑,从目的来看社交的目的是把别人当成朋友,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如何理解:“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幸福”但不等于“所有的人都幸福”?——“幸福即贡献感”,能够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需要拥有“甘于*凡的勇气”。

  什么是“甘于*凡的勇气”?——*凡即普通,但普通不等于无能。普通是不会刻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甘于*凡的勇气即不会可以炫耀自己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4

  放弃竞争,这是一个很难让大家接受的命题。反驳的言论大概是——不和人竞争,我怎么进步?

  可是你进步的途径真的只有与别人比较这一条吗?为什么你不能与你“理想的自己”比较?

  之所以否定竞争,是因为竞争会导致我们把别人当成敌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岌岌可危,而人的烦恼几乎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男女对立,兄弟反目,亲子关系不和睦,都是因为其中一方把另一方当成了敌人,所以有了防备、猜疑和构陷,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也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当敌人,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如果想要快乐自在的人生,可以先建立两个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2.自立。

  要实现目标1(与社会和谐相处),需要发自内心把大家当成伙伴而不是敌人。只有把别人当伙伴,才能做到理解别人种种行为的原因,才能共情,才能得到人际关系中的本可以得到的快乐。

  要实现目标2(自立),需要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我们都有能力,而我们能力大小的差距,其实源于勇气。你没有勇气改变,没有勇气进步,没有勇气付出行动,没有勇气独自面对难题…是因为没有勇气,所以才依赖别人,才没办法自立。

  相信自己有能力,遇到问题勇敢尝试去用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这就是自立。

  另一方面,关于长相方面的焦虑也是因为与人比较的结果。

  假如你从未看过别人的脸,你会觉得自己长相丑陋吗?很多东西本身是没有标准的,就像长相,只要你不再和别人比较,你就是足够美好的。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地认为美丑有标准的话,试想一下,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拥有一张标准的所谓美丽的脸,这张美丽的脸是否还会让你觉得美丽呢?

  世界正是因为不同才多姿多彩,个体正是因为不同才无可替代。你是独一无二并且无可替代的存在,这是值得你为之欣喜的结论。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

  很少有这么一本书,看的时候想极力否认“怎么可能开什么玩笑,我不信”,但鼓起勇气看完后,又会觉得他好像是对的。他把行为撕碎,露出人内在的心理需要,赤裸裸血淋淋,你才发现自己也被骗了。而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带你一步步认识自己,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有3个重要的心理学观点,贯穿了全书

  01、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而对过去的看法才决定你的人生。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比如:你在咖啡厅看书,服务员把咖啡洒在你新买的衣服上,你忍不住发火吼起来了。按常理说,是因为服务员的行为引起了你的愤怒情绪,没毛病吧【原因论】。但阿德勒认为你是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了愤怒情绪【目的论】。

  思路是这样的: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服务员,进而让对方认真听你的话,为了这个目的,你捏造了愤怒的情绪。即便你不大声斥责,服务员可能也会道歉给你擦擦,你也预料到接下来的行为,但为了快点同时引起对方的重视,你选择了愤怒这种方式。“怎么可能,那会哪有时间,怎么可能思考选择”。确实,情绪肯定不是思考得来的,但它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如果这时候你喜欢的人/领导突然出现了,你还会愤怒的大吼大叫吗?不一定了吧!也就是说那一刻的愤怒情绪是可以控制的。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原因其实是目的,是为了逃避或呈现更深层需求而伪装出来的挡箭牌。正视痛苦和恐惧,心理学上有一种疗法叫“延迟暴露”,反复回忆过去的经历,时间长了会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就是改变赋予它们的意义。然而人们常常下决定“不改变”,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现状找理由。很多人想做的事一直没做,实际上是想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失败的现实,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想一想,多少人都是这样的!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现状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02、理想的人际关系,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聚焦于自己的课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任何烦恼都会有他人的因素,而且在人际关系中不可能不受伤。

  首先,聊聊自卑感,也就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我们之所以自卑,是因为对周围人抱有竞争意识,凡竞争必有输赢,那就势必会产生自卑感,长期下去就容易产生自卑情结/优越情节。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或无法祝贺亲朋好友取得的成就(有也无可厚非)。这是因为站在了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真心祝福。把自己从竞争比较的怪圈中**出来,正视自己的价值和成长。

  然后,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

  最后,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

  怎么分辨?只需考虑“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不要害怕被讨厌,有人不喜欢你,并不是你的课题。同时,也不要过多干涉别人的课题,比如父母为孩子做决定。

  03、过好当下,是生活的真谛!

  (1)自我意识过剩,反而会束缚自己。

  一味在意“别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担心自己出糗,担心说错话,担心别人怎么看我,都属于自我意识过剩。怎么调整呢?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有3个方面: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诚实的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这个容易和自我肯定混淆,简单来说,自我肯定是对60分的自己说“这次运气不好,我一定能拿100”,自我接纳是“诚实接收60分的自己,并思考如何接*100”,不必悲观,关注可以改变的就行。他者信赖:在相信他人时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相信)。这点很难,需要熟练掌握课题分离。他者贡献:为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手段,即“我对他人有用”。

  (2)甘于*凡的勇气

  人具有“优越性追求”的普遍欲望,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就像登山,总想着到达山顶,但没能到达山顶呢?该怎么办?这是对人生一种“线”的理解,阿德勒建议我们把人生理解为“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在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所有的人生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人生很简单,要认真但不深刻!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阿德勒给了我们“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的建议,如果“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阅读这本书,就是不断推翻认知并重新思考的过程,书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能真正理解并受用还需要多年的实践!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6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7

  因为前面一有收获或触动,便不敢懈怠,立马记录,所以反而看到最后,不知道从何下笔去做一个很棒的总结。如果真的要梳理总结,怕是会成一篇文章。看了这本书,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获,写了满满的书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这本书就像那位哲人,带领着我不停思考,我们彼此促膝长谈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没有因果论,它也不是一条既定的直线,即使没有登上山顶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路的风光已是最美的风景。学*接受自己*凡无奇,并不意味自己无能,反而说明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他人不是敌人,学会信赖他人,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后是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为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伙伴,所以去帮助他人,摆渡他人,其实也是摆渡自身。不论如何,即使是主观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也能让我们更接纳、更爱自己,离幸福更进*一步。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其实就是很普通,认真但并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刻。不论你快乐与否,优秀与否,总有人讨厌自己,所以最后希望我们能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只关注那个别三两个人。自身关注的对象,决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简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拥抱自由*凡的人生。至于人生的意义?那就需要自己去赋予啦!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8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吧,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9

  在人际关系中,因为迫切地想要被认可以及不被讨厌,我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然而这样的我显得非常不自然以及不自在,因为我没有自由地表现真实的我自己。

  我太害怕真实的我让人讨厌了,所以竭力让自己保持我认为的温和有礼的状态,可是这种自我控制并不能达到讨人喜欢的目的,同时还会让我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只有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拥有做自己的自由。

  不再寻求认可就是自由。不再惧怕被人讨厌也是必须做到的勇敢。

  至于如何做到不再寻求认可,答案是——不再过度关注自己。

  讨好型人格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个表述非常严厉,但事实确实如此。太关注自己,太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所有的你自己的目光都聚焦给了你自己,这难道不算以自我为中心吗?

  你应该明白,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只是世界地图中的一个点,你可以把你的躯体当作一个看世界的视角,是这样的视角让你产生了你是世界中心的错觉,你要意识到自己的本质还是沧海一粟一样的渺小。

  没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你,所以不用再有压力,所以,请毫无负担地去勇敢做自己!

  而要做到不惧怕被人讨厌,需要了解课题分离。做出怎样的行为是自己的课题,别人会因此有怎样的反应是别人的课题。我们不能干涉别人的课题,你试图用某一种行为来讨得别人的喜爱,这钟行为本质上就是在干涉别人的情绪,是干涉别人课题的表现,是一种隐藏性的对别人的掌控欲。

  害怕被背叛所以不敢付出真心的行为也是因为没能做到课题分离。你把别人当伙伴,这是你的课题,别人是否会背叛你,这是别人的课题。所以这个行为本质上不是因为害怕所以逃避自己的课题,而是试图掌控别人的课题,却又没有勇气接受事态脱离掌控的结果。

  学会课题分离,人际关系里会少很多矛盾,对个体而言,烦恼也会减少很多。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0

  1、我们的不幸是自己的错,自己的选择。原因论让我们找各种理由逃避问题,假装成是不可控制的外部原因导致的悲剧,让自己变得独特显示地位吸引注意。应对:目的论思考问题。

  行为目标是自立(我有能力)和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2、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现在抑郁症上升趋势可以支撑,个人主义的强化削弱人际关系数量和质量减少幸福感。

  自卑情结是借口(因为什么客观事实所以我不能做到什么)。

  权力之争是想证明自己的力量。要勇于承认错误,没有必要在人际关系中向别人证明自己认为的正确。

  人是活在意义中的生物,确立目的后会企图寻找各种借口逃避人生课题,编制人生谎言。

  3、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分离自己与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涉别人,也不让别人来干涉自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自己可以掌控人际关系的王牌。

  4、分离是起点,共同体感觉是终点(把别人看做自己的伙伴并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不是世界中心,只是我认为的中心。付出才能找到位置,因为归属感是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可联系心理学中强人际关系网络需要牺牲部分个人自由等事实)。

  共同体范围无限大,所以要跳出“杯中风暴”,寻找更大的空间,所以遇到困难要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声音(如从家庭到社会到国家)。

  不要恐惧关系破裂,这是为他人而活的不自由生活方式。

  反对纵向关系,提倡横向关系(虽不同但*等),表扬是操纵别人,要鼓励,帮助他人用己的力量解决(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有对共同体的价值就可以获得勇气;存在本身就有价值;由你开始去合作。幸福感就是贡献感。

  5、活在当下,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刹那,旅行从踏出门就开始了。

  把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不活在此时此刻是人生最大的谎言。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人生意义自己决定,引导之星是他者贡献。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1

  一个有脸红恐惧症的女孩有一个想要交往的男孩,但是一直没能表明心意。可就是有这个“脸红恐惧症”存在,她才有借口“我之所有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子的想法来自我逃避。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自己给出了一个借口去逃避,其实就像这个女孩一样,不是你不想,只是你没有勇气,你害怕真的去做了之后,结果不尽人意。所以可以抱着“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之类的想法,维持现状,而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不满于现状,但甘于现状。

  一个身高很矮的人,因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卑,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安慰他,但是如果此时他甩出一句“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如此一来,周围的人一定会更加小心翼翼的对待他。这就是弱者强势的理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行、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担心或者支配其言行。遇到过很多人在很多争吵中,反而把自己放在更卑微,弱者的位置,来占据更大优势。学到了这个理论之后才觉得,这真是高段位。

  你讨厌一个人,说是因为对方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但实际是你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所以找到了这个符合目的的缺点。到底是因为讨厌一个人才找到了一个他的缺点来支撑自己讨厌他的理由,还是因为一个缺点讨厌一个人,我觉得都可以前后成立。但是为了逃避与他之间的人际关系,说的是太准了。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这句是原文,其实要表达的意思是,自由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一个有招人喜欢的魅力,有被人讨厌的勇气,这就是自由。至于勇气,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大概就是有底气的人才容易凝聚更多的勇气吧。还有一个基础大概就是接纳自己吧。承认人无完人,更承认自己短处,接纳自己,而不是处处肯定自己。一直肯定自己的人,会变得自傲而自命清高,不如接纳自己,认知自己。

  登山的人总是以山顶为目标吗?我没去问过,也没有登过,但是肯定都会想登顶,才感觉完成了一项壮举吧。人生如果是登山,大半的时间都在在路上,而真正的人生也都是到达山顶之后才开始。不谈论山顶的标准是如何,毕竟一座山只有一个顶,但是山顶每一座山都有。把每一个目标细分,山顶就是一步一步接*的前进。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2

  1:对于原因论,更能贴合的是阿德勒的目的论。

  原因只是事情的起发点,而不是确认结果的结论,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其过程都在于你想变成什么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能做到自己赋予结果的勇气)

  对于目的论,我也有疑惑。

  例如:我不喜欢这个人,因为她经常随意拿别人东西,这是原因论的角度,按目的论来说,是我一开始对她这个人已经下定啦不喜欢,所以我才会找到这个事来讨厌她?我觉得也不合理!按这样推断,那我为什么不喜欢她呢?

  2:人往往很多时候容易被太多的虚幻主义的思想理论而填满认知(这个结论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一节得结论啦,我写本上啦,但是内容想不起来了)

  3: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治疗而已……

  4:在选择生活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边想要改变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5:自卑时主观性自己给自己下的结论,自卑有一定程度得促使激励自己

  过度得自卑是自卑情节,过度得自我意识,反而回束缚自己!

  6相信分为信用(为抵押的相信)和信赖(对人得信赖)

  7: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纳,好与不好我都接受,而不是到达什么地步!他者信赖,对别人的信赖也是自我接纳,他者贡献,都是相互存在主义的

  8:人生是点组成的,而不是一条线。

  人生的每一个刹那间得此时此刻,不是过去不是未来…

  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在于你的赋予!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3

  哲人和青年相遇了,俩人对人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既有故事又有道理。青年是和我们一样有各种烦恼事的青年,我们跟着谈话的节奏,反思对照自己的种种。

  1.原因决定论到目的论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是过去决定的,我们也*惯依赖于原因论。很多人埋怨父母埋怨过去,于是容忍自己安于现状。你的不幸,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2.人际关系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3.把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对于学*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在他学*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不妄加干涉。

  4.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批评和表扬都是居高临下的状态,都是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是上下级不*等的关系。而鼓励和帮助,则是*等的横向的人际交往。

  5.接纳自我,甘于*凡

  人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欢自己。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普通并不等同于无能。

  6.活在当下

  如果把人生当成爬山,不是只有到达山顶才有意义。爬山的过程,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意义。如果沉溺于已经逝去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却不能着眼于可以努力的当下,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4

  在六月末的安静夜里开始抽点时间看这本书,没有恍然大悟的惊喜,也没有相见恨晚的兴致勃勃。但不妨我不急不慢地读完它。读到大概一半才真正明白标题的含义,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一开始我以为是很多人都不喜欢勇气的意思。读完,不是全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也有一些喜欢的章节和自己的赏析。

  笔记1: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赏析:这句话在本书刚开始的所有文字中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过去三个月我非常典型的心态。我可能从未如此不活在当下,那种急迫让我全然忘了生活。好在已渐渐复原。也许当我能够安静地听清晨的鸟语时,我的心也逐渐恢复了宁静。我开始慢慢喜欢现在了,我开始好好做饭了,我开始慢慢看书了,我开始渐渐控制不好的情绪了。虽然没那么快抽离,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笔记2: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笔记3: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笔记4: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笔记5:假如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总之,可以有所发展。

  赏析:就好像最*很火的女团选秀节目,能成团,能备受万众瞩目的永远是少数,可是她们勇敢地努力过争取过,哪怕会失败,尝试过,总有成长。是锻炼了才能或是勇气,还是认清现实自己不适合走这条路,做过、参与过,都是成长,都有收获。

  笔记6: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

  赏析:这句话有点太绝对。我觉得是有影响的,过去的经历、过去的选择才让我们走到现在这里。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不要让过去不好的经历,影响现在的自己去获得成功和幸福。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掌握主动权,可以主观干预,让自己决定现在“此时此刻”所采取的心态和行动,从而掌舵自己的人生。

  笔记7:不想成功VS不能成功

  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笔记8: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问题1:控制怒气是否就是一味忍耐呢?

  回答:我们应该学*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首先你要理解,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要找到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具有逻辑性的语言。

  赏析:在产生分歧或交流不同想法的时候,我是对的,并不代表别人就是错的。如果做错了,承认错误并不等于承认失败,反而是谦卑和追求进步的表现。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4)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菁华10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这本书是以对话的方式来探讨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并没有像普通的哲学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简单易理解的文字向读者传达着它想表达的一切。其实我不得不承认,哲学家的思想确实有些难以接受,他们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有时我也会和书中的青年一起产生不认同的观点,但哲学家的阐述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维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

  就像书中所说的“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其实不然,在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现象。记得高中时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意见不一而大吵起来,我气愤地转身离开,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那么大的火,出于一种不甘示弱的心里。事后很是懊恼,当我们再次聚到,把自己对想法说出来时,也觉得并没有什么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愤怒并不能解决事情,也没有办法左右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用一种心*气和的口吻进行交谈,说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决了。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小孩因为成绩不好,他的妈妈对他大发雷霆,当在训斥过程中电话突然想起,他的`妈妈瞬间改变了语气和态度,对电话中的人物表现得恭恭敬敬,电话结束后,他的妈妈又开始对他进行一番说教。这个例子是在提出“因为大发雷霆而制造愤怒”后举出的。说实话,我在看到这个观点时很不赞同,难道说别人溅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会生气吗?但看到这个生动的例子再想想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不无道理。想象对方是我们领导、父母或者亲密的朋友,我们真的会对他们发火吗?或许他们给我们道歉,我们还要微笑着说一句“没关系”吧。这样看来,脾气确实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乱发脾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我们发脾气无非是想让对方对某件事情引起重视,那心*气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我想,如果我们一味地活在过去,那么我们必然不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过去如果是成功的,我们会因为陷入其中而目中无人,毫无进取;过去如果是失败的,我们会长久被其束缚,整天萎靡不振,灰头丧气。所以当前才是我们最应该把握的,接受当下的自己并为之努力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纪伯伦曾经说过:“回忆是一种重逢,忘却是一种自由”,回忆有时并不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束缚才是我们给自己的幸福!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这句话读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因为当事人的情感赋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会变成了感叹句,疑问句亦或是省略句。一个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它由很多件发生的事情组成。在此看来,人生不是由一条线组成,而是由许许多多的点组成,每个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都是不可重复发生的,而只有我们当事人才能决定它的大小、形状等,这也就是我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其实现在很多人活在别人的言论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般来讲,它也并不可耻。毕竟孔圣人也说过“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我们根据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们的某些表现力而获得进步。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只会让自己深受折磨,困于言论的枷锁无法获得自由。不管何时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对方做什么,最后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决定怎么做的都是我们说了算;反之,当别人做某些决定时,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不应该对他们指指点点,不去干涉别人的人生课题也是换来我们自由的前提。况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谁比谁更有经验?

  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无论是喜欢也好,讨厌也罢,我们无法左右。如果我们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那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缺点吧!

  再来谈谈自卑,其实我认为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只是有轻重之别。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在公司里,领导下发了一个任务,很多人会自信大方地向领导推荐自己,但有些人因为自我感觉能力不足而畏畏缩缩;班级里,一群男生们在比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钱买的”等等,这时却有一名男生低着头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继而把脚缩了回去……这些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们是不幸福的,他们因为自卑不快乐。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我们为了谁而活?为了别人吗?肯定不是的,当然是为了我们自己。毕竟,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给我们自己的。况且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接纳,那谁还会接纳我们?获取幸福的第一步就应该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们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点,但是都是可以去改变的!

  《被讨厌的勇气》,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灵鸡汤,但是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并不是鸡汤,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许会让我们产生不快,但是确有醍醐灌顶的作用。它给我们带来重拾信心的勇气,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凡的自己;敢于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气,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为取悦别人,只为悦纳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

  “生活给了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感谢本书,让我获得了解脱和治愈自己的方法。

  本书基于阿德勒的理论体系,帮我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是来自过去。当哲人*静地说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时,我的思绪有瞬间的凝固,然后瞬间豁然开朗。是的,是瞬间原谅了某些人和事,瞬间释怀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经,瞬间觉得自己离幸福很*,瞬间——放下。

  我认为我不是个执念很重的人,虽然“过去”——直白的说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我的选择我的.判断,但当我终于有勇气执起他的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感受到他带给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时,其实我已经将所谓的过去深埋心底,虽然仍旧不能释怀,但我试着遗忘——既然我不能改变血亲的事实,那我只要做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种义务。

  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实我还是有偏执的一面存在,虽然我对自己说我会遗忘,但每当亲人夸赞成年后的我对父母如何孝顺时,我却沉醉在每每父母那愧疚和抱歉的眼神中不能自拔,我一边鄙弃着自己的“恶毒”心思,一边享受着那种“报复“的快感,痛并快乐着……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继而认识了阿德勒,如果说正面管教让我不再纠结那些所谓的伤害,让我理解那只是他们不懂爱我的方式,那么透过《被讨厌的勇气》所呈现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让我更加释然和解脱——过去的好与不好已然成为过去,它已影响了我那么多年,为什么我还要让它继续?放下过往其实是放过自己,当我有勇气走入婚姻并将我的女儿带到这个世界,那些过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经的不释怀也不过就是一段不开心的经历——仅此而已。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在没参加读书会之前我觉得在人际关系这个层面我没什么可纠结的,因为我狭义地定义了“人际关系”。感谢19班的Lisa,这个学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维和逻辑的缜密呈现给了我对“人际关系”更全面的认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顺了自己的问题。

  她总结的人际关系包含三大矛盾:比较、竞争及权力之争。从前,当我烦恼体重直线上升、考试考不好、与父母意见不一时,我不认为这些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但现在当我仔细且深入地探想这些烦恼问题的目的时:在意体重源于比较,考试是为了竞争,而执着于对错则是对权力的争夺,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说法,其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人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要得到別人的认同。即,人的烦恼在于离不开群体,却不知道该如何合适的、把自己放置在群体中并让自己成为有贡献感的人。

  接着,“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打开了一扇改变我命运的大门。原来——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的人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与我无关的人生,别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与我无关。如果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即,在“我”的课题中做好决策者和承担者,在“他人”的课题中做好旁观者或援助者,忘掉别人的标准,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经足够圆满了。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我常说“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将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可其实,人生中只有现在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与其纠结过去或忧虑未来,不如在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就像书中所说:“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曾公曾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活好了当下,就活好了一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3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书中的很多说法和自己以前的认知是相反的,而且某些观点有点不想接受。但仔细想想又很有道理。

  我是一个很能隐忍,缺乏改变勇气的一个人。我也常常羡慕身边乐观、开朗、会说话、会办事的人。觉得自己的缺点很多,很怕犯错。记得小时候父母批评哥哥们的时候,我就会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从而避免被说。无论是被父母说或者被老师说都会难受,所以常常是不敢多说一句,多做一件事。在家听父母的,在校听老师的,在单位听领导的。成年后尤其是前两年我常常在心里埋怨父母管束自己太多,让本来就怕犯错怕受伤的我更加放不开手脚,不敢去尝试。我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迎合别人而生活,以至于都不知道自己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原因论和目的论是两者截然相反的说法。原因论给自己的不改变找了理由,也让自己的不满有了发泄的出口(错在别人)。但目的论却是很痛的刺到了内心深处。而且我觉得自己要跳出来看,能客观的看待过往的经历和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才更能接受目的论。

  如这本书所说,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说中了我的要害。我一直不擅长与人交往,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上学时,我往往是旁听者,插不上话。自己心里也不舒服,但又不知道怎么改变。现在想想也许我是因为怕受伤,怕那种沉默的尴尬,怕被拒绝的难堪,所以不敢去尝试,害怕改变带来更加糟糕的后果,害怕别人看我的眼光,所以宁愿隐忍。我还记得我小学时常会被调皮的同学欺负,我不敢告诉老师,也不会告诉家长。到小学6年级时,一个同学打了我一下,我还了手,那个同学居然惊讶于我的还手。现在想想挺可笑的。

  改变自己是很痛苦的事,因为自己要接受改变之后的种种意料不到的变化,更多的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改变和态度的改变。对于未知的事情我是心存惶恐的,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决心不够坚定,改变很可能半途而废。第一步迈出去了,还要接着踏出第二步,直到很顺畅的变成一种常态。这个过程太挑战了。

  书中说: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虽然会冒出很多反驳的理由,但仔细想想,这些理由都是借口,是为了不改变而找的借口。我是一个不会维护自身权益的人,虽然听到一些朋友的忠告,我还是不能突破自己。对有些人来说太正常的要求,我却开不了口。没有开口,没有改变,我还是如往常的生活,一切都是熟悉的,排斥的事情也可以忍受。但我真的开了口,我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我踏出第一步后,第二步不知道该怎么迈了。如果从原因论来说,我可以很好的解释我无法改变的原因,但这对我没有真正的帮助。我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这话虽然感觉不舒服,但它能让我更清醒的看到自己未改变的原因。

  关于愤怒,我还是有点不能接受。因为有控制对方的目的,所以发怒。对此,我如书中的青年一样觉得无法想象。真的按书中的思路去想的话,感觉有点可怕。比如:我心中对工作中存有的怒气发到了孩子身上。我因为预期没有达到(如:到时间洗漱了,孩子却迟迟不来。该睡觉了,孩子还磨磨蹭蹭)而对孩子发脾气。这实在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通过怒气来发泄自己的无力感和失控感。这个妈妈实在是面目可憎。

  被讨厌的勇气,让人有爱又恨的勇气。虽然目前我还没有改变,但我不会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了,也不会去盲目的羡慕一些人了。而且我也提醒自己,为改变做好准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4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天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分享还未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于是为了这一安排和对读书会的期待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勇气,所以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认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交流体会和收获。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心理丛书,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他们分别叫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俩人以一位年轻人和一位禅师即哲人的五个晚上的对话形式,对阿德勒“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加以分析,里面告诉人们: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客体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他用家长怎么对待那些不爱写作业、不爱学*的孩子来阐释客体分离,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的谚语告诉家长,学*、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全部,所以家长不能强加干涉。他还强调孩子既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是用糖还是用鞭子,产生的结果都是在操纵孩子。

  而他还说: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伙伴,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里,强调“我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了什么”!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停的舞动人生,活出精彩。读后感·最后,阿德勒哲学论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解释,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义是:我是个凡人,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需要,说白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娘说,生我那天早晨,生产队分谷子,虽然我刚降生,也给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觉得,为家人奉献,是我的最大享受,这样挺好!

  这本书,建议作为案头书阅读,因为里面的道理不是一遍俩遍,一天俩天明白的,专家说,从现在起,要再用你岁数的一半才能参透悟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你有思考过吗?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5

  是值得时时翻阅的书。常读常新。

  书中提到,我们无法改变,并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气。当一个人具备了被讨厌的勇气时,关系也更简单轻松了。

  课题分离很重要。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可以避免我们被束缚或束缚别人的局面。而,如何界定课题是谁的呢?那就看这个课题需要谁负责?谁需要承担这个课题的后果。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课题负责。

  还有一个反常规的点在于,过去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不能决定我们会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的心念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我们是什么人。如何看待过去、创伤或什么,这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再避开自己的人生课题了。面对它们。

  自我接纳而不要自我肯定,无需假想自己是多么优秀的人,不要自我欺骗,需要实事求是。这才是诚实地肯定自身的价值,但凡存在,就是价值。

  对他人要当成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看成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这样才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也没有输赢之分,真正获得了自由。

  以及,要发展、意识到共同体感觉,我们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当我们认可这一点,也会自然而然地贡献,这个贡献不一定要是看得见的,也可以是看不见的。在这种贡献中,我们会更能肯定自我的价值,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是,不要批评和表扬,无论是对孩子还是谁。很简单,批评和表扬都是一种评价体系,都带着上级对下级的不*等色彩。也会在无形中形成干涉。一个有赏罚心理的人,容易因为害怕被批评而变得胆怯怕事,不敢活出自己,也容易因为想要得到表扬而故意讨好,把自己的力量交到他人的手上。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鼓励。鼓励是这样的,是*等和自由的关系,是真诚地说谢谢,当他人帮助了我们时。鼓励也是对他人的帮助,必要的一种帮助,当他人需要时。

  发现这本书是许多年前,真正读这本书是最*,很有缘,对应到我的许多“症状”,可以说解开了我的不少心结。书里还提到活着的意义,那就是不要盯着过去,也不要盯着未来,自己去赋予意义才是自由啊!

  并且,请活在当下吧,当下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刹那,它不是一条线,更像是一个点,这才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的'。

  读完之后,真心感觉到内在更勇敢了,也明白了在很多种情境下该如何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生自助书。

  感恩。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6

  高晓松在《奇葩说》中提到一个说法,人要有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不能在要自由的时候就拿出西方的价值观,要钱的时候就拿出东方的价值观。用一个高级的说法就是逻辑自洽,自己说的话,所遵守的原则不能互相矛盾。简单的说法就是你相信的得是绝对的。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

  在哲学家康德的理解中,权利是一个关于与他人外在关系的概念。每个人的权利都是有限度的,必须要承认他人的自由并能与之并存,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符合普遍法则,是一种通用的道德律令。

  那么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是怎么说的`呢?首先,道德是什么?在我一个学法律的朋友的口中是公序良俗,也就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那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又是怎么形成的,而自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吗?

  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字面上包括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红灯禁止通行,孝敬长辈等等,是立法的一个依据。那么自由为何是最高的道德呢,康德看来自由就是不以他人意志和个人欲求的驱使而去做一件事,是无目的的,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东西,是自由意志的产物。是不受任何欲求,不管是出于他人的欲求还是自己的欲求的行为。简单来说,这件事不是我应该做或者被期许这样做而去做,而是我去做了。

  那么自由就是被讨厌是否等于被讨厌的就是自由,阿德勒否定了这一点,这就像前面自由的定义一样,无目的地做事,为了被讨厌来追求自由,本身就不是自由。那么自由就是被讨厌,其实应该是,自由就是不怕被讨厌,在社会中,我们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会有人反对,讨厌我们的做法,原因是个人期许的不同,然而做这件事是我们的课题,被别人讨厌是别人的课题,这个就是阿德勒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课题分离,为什么要进行课题分离呢,因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能够分离课题,就是在自己和世界之间画了一条线,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课题,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课题。

  建筑学家贝聿铭说过,我一直沉浸在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之中。我想老先生是自由的,所以他的建筑也是自由的。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7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当初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讨论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晰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一直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别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很多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触。我们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加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似。

  当初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确实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需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一直强调要帮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然的,因为一个团体一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晰。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经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除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明。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无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张我们不需要考虑过去,也不需要张望将来,只需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勇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勇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8

  最*在读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深有体会,书中讲到了“自卑”,它说:自卑都是与别人比较产生的,一切烦恼均来源于人际关系,假使这个世界只存在你一个人,便不会有任何烦恼了,处在群居性的人类社会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成长不是成王败寇,不是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不是失败了就一无是处,而是一种与世无争、将世人都视为在同一个*面上、并且努力向前进的过程。

  人们往往是活在过去的影子里,无法从过去的影子里走出来,认为当下的处境都是因为过去的某种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过去的事情是已经发生了的过去了的,我们无法改变事情的结果,而我们能做的只有活在当下,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别人课题看成自己的课题,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课题看成别人的课题,学会课题分离,“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应该有自己的预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应该活给自己看,而不是活给别人看。得不到别人认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等同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着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解决人际关系烦恼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课题,那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9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天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分享还未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于是为了这一安排和对读书会的期待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勇气,所以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认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交流体会和收获。

  这本《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心理丛书,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他们分别叫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俩人以一位年轻人和一位禅师即哲人的五个晚上的对话形式,对阿德勒“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加以分析,里面告诉人们: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客体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他用家长怎么对待那些不爱写作业、不爱学*的孩子来阐释客体分离,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的谚语告诉家长,学*、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全部,所以家长不能强加干涉。他还强调孩子既不应该批评也不应该表扬,是用糖还是用鞭子,产生的结果都是在操纵孩子。

  而他还说: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伙伴,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里,强调“我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了什么”!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停的舞动人生,活出精彩。读后感·最后,阿德勒哲学论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解释,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义是:我是个凡人,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需要,说白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娘说,生我那天早晨,生产队分谷子,虽然我刚降生,也给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觉得,为家人奉献,是我的最大享受,这样挺好!

  这本书,建议作为案头书阅读,因为里面的道理不是一遍俩遍,一天俩天明白的,专家说,从现在起,要再用你岁数的一半才能参透悟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悟: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你有思考过吗?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0

  这本书最受用的第一个道理是“目的论”:不再纠结于过去,学会从过去中抽离出来,不让过去发生的事情过多的影响自己。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对于过去一些伤害我们的事情,必须要学会放手,向前看,这其实也是放过自己,放过那个纠结于过去的拧巴的自己。应当聚焦于当下,当下的要做什么,希望未来是一个怎样的走势,为了这个“蓝图”应该有什么样的行动。

  第二个道理是“尊重自己”: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其实“心口如一”就是对我们自身内心的尊重,当然,这需要坦荡的勇气,因为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第三个道理是拒绝“自卑情结”:自卑来源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因为有A才做不到B。这是一种自我麻痹的借口。哪里不自信,就努力去改变,如果一些不能改变的客观因素(比如先天性的因素),我们要换角度去看待,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相信自己还有进步空间。Just do it。去做去改变去超越那个不自信的自己,将自卑感作为前进的动力,但不要将它变成自卑情结。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

  第四个道理是“专注当下”,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以上,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未到来。不忘初心,专注当下,去完善更美好的自己!共勉!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5)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菁华6篇)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1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

  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来,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件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来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文用来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2

  因为前面一有收获或触动,便不敢懈怠,立马记录,所以反而看到最后,不知道从何下笔去做一个很棒的总结。如果真的要梳理总结,怕是会成一篇文章。看了这本书,了解了阿德勒的思想,真的有很多收获,写了满满的书摘和感想。我就像那位青年,而这本书就像那位哲人,带领着我不停思考,我们彼此促膝长谈了五夜,受益良多。

  人生没有因果论,它也不是一条既定的直线,即使没有登上山顶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路的风光已是最美的风景。学*接受自己*凡无奇,并不意味自己无能,反而说明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他人不是敌人,学会信赖他人,这样活着不会太累,也能更加幸福。最后是想起了前两天同事说的一句——“人生就是渡人渡己”。因为周围的人是我们的伙伴,所以去帮助他人,摆渡他人,其实也是摆渡自身。不论如何,即使是主观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贡献,也能让我们更接纳、更爱自己,离幸福更进*一步。

  人生或许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艰难,其实就是很普通,认真但并深刻,需要我做好每件事,过好每一刻。不论你快乐与否,优秀与否,总有人讨厌自己,所以最后希望我们能有被讨厌的勇气,不要只关注那个别三两个人。自身关注的对象,决定自身眼中的世界。幸福很简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拥抱自由*凡的人生。至于人生的意义?那就需要自己去赋予啦!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边读边思考,感觉阿德勒心理学真的很有新意,视角很独特。

  比如他否定心理创伤,说“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是啊,总去寻找原因,认为正因为之前如何现在才会怎样,对于人的成长真的少了些积极的因素而多了宿命的色彩。过去发生的一切,肯定会有影响,可是自己如何去看待,赋予它什么意义,却可以成为由此改变的巨大动力,我觉得非常有积极意义。尤其我们回顾过去,既然已经发生不能改变,就要赋予它积极的意义,作为珍惜现在、改变现在的动力。

  再接着读,就受到巨大的冲击,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认为我们没有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我是学社会学的,人是社会人,是镜中我,是通过别人对我们的反应来调整、规范和完善自己的。可是现在要我们不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是不是矫枉过正,走入另一个极端了呢?我和书中的`青年一样觉得不顾别人的感受而我行我素是绝对不可能的。可是再往下读,读到人生课题这一章节,我慢慢觉得被说中了自己的要害。

  我就是那个很容易课题混淆的人,我是如此在乎别人的感受,别人的一句轻描淡写的评价都让我深感不安,为了让别人满意,为了维持一派和谐,甚至会委屈求全。我把本属于别人的课题强加在自己身上,给自己背负了沉重的压力,不是牺牲,而是对自己的执着。

  如书中所说“一味追求别人的认可,哪怕竭尽全力迎合别人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是对自己的执着。”另一方面,我也不自觉地对别人的课题从所谓的“为你着想”的角度去横加干涉,引发了权力之争。

  所以,当我知道了课题分离这个命题之后,当我不开心,为一些关系纠结痛苦的时候,我愿意冷静下来划一划界限,是不是太期待别人的认可了?那可是别人的课题。是不是对他人进行了干预?那可不是我的课题。

  这样去想,心绪会*和很多,当不那么执着于自己,更关心他人之后,我发现分离的效果并没有使得人际距离拉远,反而多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正如书中所说:“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课题分离、划界限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和实践。

  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有贡献,我觉得非常积极。一开始我觉得阿德勒的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安慰,是精神胜利法,但是读到自我接纳、信赖他人、他者贡献时,我看到他实际上非常积极地指向了外部,不是寻求自我的回报。幸福就是贡献感,人生就是连续的刹那,在于每一个此时此刻,过好每一个当下,走着走着自然而然就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高处。

  最后,以书里的句子作为结束。“上帝,请赐予我*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4

  “生活给了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感谢本书,让我获得了解脱和治愈自己的方法。

  本书基于阿德勒的理论体系,帮我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是来自过去。当哲人*静地说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时,我的思绪有瞬间的凝固,然后瞬间豁然开朗。是的,是瞬间原谅了某些人和事,瞬间释怀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经,瞬间觉得自己离幸福很*,瞬间——放下。

  我认为我不是个执念很重的人,虽然“过去”——直白的说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我的选择我的判断,但当我终于有勇气执起他的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感受到他带给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时,其实我已经将所谓的过去深埋心底,虽然仍旧不能释怀,但我试着遗忘——既然我不能改变血亲的事实,那我只要做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种义务。

  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实我还是有偏执的一面存在,虽然我对自己说我会遗忘,但每当亲人夸赞成年后的我对父母如何孝顺时,我却沉醉在每每父母那愧疚和抱歉的眼神中不能自拔,我一边鄙弃着自己的“恶毒”心思,一边享受着那种“报复“的`快感,痛并快乐着……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继而认识了阿德勒,如果说正面管教让我不再纠结那些所谓的伤害,让我理解那只是他们不懂爱我的方式,那么透过《被讨厌的勇气》所呈现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让我更加释然和解脱——过去的好与不好已然成为过去,它已影响了我那么多年,为什么我还要让它继续?放下过往其实是放过自己,当我有勇气走入婚姻并将我的女儿带到这个世界,那些过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经的不释怀也不过就是一段不开心的经历——仅此而已。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在没参加读书会之前我觉得在人际关系这个层面我没什么可纠结的,因为我狭义地定义了“人际关系”。感谢19班的Lisa,这个学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维和逻辑的缜密呈现给了我对“人际关系”更全面的认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顺了自己的问题。

  她总结的人际关系包含三大矛盾:比较、竞争及权力之争。从前,当我烦恼体重直线上升、考试考不好、与父母意见不一时,我不认为这些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但现在当我仔细且深入地探想这些烦恼问题的目的时:在意体重源于比较,考试是为了竞争,而执着于对错则是对权力的争夺,根据阿德勒心理学的说法,其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人际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即,人的烦恼在于离不开群体,却不知道该如何合适的、把自己放置在群体中并让自己成为有贡献感的人。

  接着,“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打开了一扇改变我命运的大门。原来——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的人生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与我无关的人生,别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与我无关。如果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即,在“我”的课题中做好决策者和承担者,在“他人”的课题中做好旁观者或援助者,忘掉别人的标准,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经足够圆满了。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我常说“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将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可其实,人生中只有现在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过去是无法改变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与其纠结过去或忧虑未来,不如在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的做好现在能做的事。就像书中所说:“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

  曾公曾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活好了当下,就活好了一生!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5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6

  最*读完《被讨厌的勇气》,它没有小说那样华丽与曲折,但却给人无比的力量,让人深刻的反思与启发。全书围绕哲学家与青年人的辩论与对话展开,深入浅出,余味绕梁。以下分享触动我的几个点~

  一切不幸都是咎由自取。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在阿德勒看来,人的不幸与烦恼,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而感到痛苦。决定我们自身的烦恼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由别人或者过去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打个比方,有人陷入了某种不幸,会把这些都归结于自己出生在某种国家、某个时代、某个家庭等等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问题并不仅仅于此。因为问题不在于过去或者外部环境,而在于现在,在于你面对这些生活方式接下来自己所采取的行动。你可以选择继续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潜意识里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改变现状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条件或规则,意味着旧的问题或烦恼未必解决,新的问题或挑战的不断产生让人陷入不安和恐慌。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人们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来说比较容易的那条道路,也因此陷入了想改变又害怕改变的死循环中,周而复始,烦恼不断。

  阿德勒指出:这种矛盾的心理源自于缺乏勇气,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选择了后者。归根结底,人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他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我们会自卑,是我们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我们会因此讨厌或者不喜欢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样说不定就可以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我们会孤独,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体会到人的孤独,如果一开始全宇宙就你一个人,孤独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会骄傲自大,有时候会表现出虚假的优越感,以超越别人为荣。但是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在同一个*面上永远都是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走在前面不代表高人一等,走在后面也不需要自卑。

  最重要的是不与其他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

  学会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完成。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作者的建议是:首先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区分清楚到底是自己的课题还是别人的课题,并冷静地划清界限,同时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说白了,所谓的课题分离,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也就是说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事或者情感负责。

  如果你的孩子没那么爱读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我让孩子学*是为了他好,为了他将来怎么怎么样。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好好学*,这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事实上是对孩子课题妄加干涉。家长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目的、面子或者是自己的支配欲望。也正是因为洞察了这种谎言和欺骗,孩子们才变得叛逆。所以面对孩子不学*的情况,家长在一旁看着就好,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人生课题,选择怎么做,由他自己决定就行,并且要对自己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结果。

  所谓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如果你不想被人讨厌,你会怎么做呢?是否会时常看别人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呢?是否会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能做到”,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是否会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显然,这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行为是一种多么大的“不自由”!

  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我们都想不被讨厌,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最大的不自由。要想自由,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做不到上述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所谓的自由。

  “是否怕被别人讨厌”是我自己的课题,我有权利自己选择;“别人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没办法左右。即使有人讨厌我,这是别人的事,我不能干涉,也不用干涉。如果你看清了这一点,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最后送大家一句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6)

——《勇气》读书笔记 (菁华5篇)

《勇气》读书笔记1

  托尼·朱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知识分子,敢于尖锐的批评,被尊为“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他以“真诚之心”分享那些“好的思想”,他的思考理性、清醒、充满智慧,扎根于事实。他致力于公共写作,憎恶专制暴力,尊重道德价值,从不畏惧发出与主流不同的声音。时移世易,当事实发生改变时,他也勇于修正自己的观点。比起智识,其勇气更加可贵。

  20xx年,托尼入选了美国《外交政策》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20xx年,又凭借其卓越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得了奥威尔终身成就奖。由其遗孀珍妮弗·霍曼斯整理出版的托尼最后一本文集《事实改变之后》,精选了托尼对长期关注的时事问题的多篇文章。从这一篇篇文章中,尽可以感受到托尼那份过人智识和非凡勇气。

  托尼是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与妻子珍妮弗游历过欧洲许多地方,通晓欧洲多国语言,20xx年以后在纽约安定下来。他身上拥有多种混合的特征,英国人、中欧人、犹太人、美国人,但他从未允许其中任何一种特征左右他的想法。他是“没有犹太色彩的犹太人”,不把自己的思考局限在某一个特定地域或民族的单一利益,更多的考虑公共和长远问题。珍妮弗认为托尼“有很强大的内在确定性”,这份内在确定性来自于他阅读、吸收和记忆的大量事实。托尼的一切思考都忠实地基于事实。

  托尼关注中东问题,多次谈到了巴以冲突。他主张和*谈判,让双方展开对话,学会合作。这样做的前提当然是学会遗忘,“需要遗忘的事情有很多”——仇恨、杀戮。实际上,多数曾发生过武装冲突的敌对双方都有类似情况发生,如果每一方都记仇,那就只能陷在混乱中裹足不前。令人欣慰的是,曾经的德国与法国毫不犹豫地展开了合作,曾经的波兰人和乌克兰人也在边境和*共处,还有爱尔兰曾经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等,成功的先例有很多,这并不太难。托尼鼓励巴以双方学会遗忘,甩掉历史的包袱和损失,淡化仇恨,为了长远利益寻求和解。

  托尼对中东问题中美国的角色和做法也做了分析。他认为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美国的参与和主导,同时对美国的应对策略也提出建议。他认为,“9 ·11”事件影响了美国外交策略的理性考虑,“*”让美国的神经非常敏感。而沙龙正是握住了这根神经,左右了美国的相关政策,让美国对以色列的所作所为保持持续的缄默和支持。这显然限制了美国原本可以发挥的作用,约束了美国的主导角色。

  托尼认为,要解决处于敌对关系的两个群体之间的隔阂,尤其是双方相互怨恨极深时,需要一股强大的外部力量的介入,将有效的政治解决方案实行起来。显然,美国即是托尼心中这个“强大的外部力量”的理想选择,当然还有欧盟。若要胜任这一角色,美国自然要调整对应政策,重新思考。

  对于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托尼也毫无保留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美国作为世界霸主,面对着许多反美情绪,其“盛气凌人的自信”、傲慢、目中无人且好战、粗鲁、冷漠的特质,都会削弱诸如影响力、信誉和名声等软实力,伤害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逐渐失去它们的信任和支持。然而,美国在多种事务上又需要甚至依赖其他国家的支持。要增强自己的软实力,争取广泛的支持,势必要对自己的不恰当行为做出改变。

  尽管被吐槽“效率低下”、“贪腐”严重,联合国实际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联合国不偏不倚和真诚的信誉是它最重要的长期资产”,在应对和*和安全的主要威胁方面,联合国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托尼认为联合国的高层人员非常有才干,同时也非常尽忠职守。联合国承担了解决国际上许多棘手问题的责任,其中很多问题,用保罗·肯尼迪的话说,是“半夜扔在联合国门口的弃儿”。

  《铁路的荣光》以及《让火车回归!》写得非常精彩。托尼把火车这一独特的交通方式、铁路和火车站、及其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写得妙趣横生,并把与之相关的公共问题讲得很透彻。火车不仅代表着人对空间的征服,也导致了对时间的重组,更重要的是,火车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

  《事实改变之后》中收录的托尼的文章,内容离我们非常*。托尼所讨论的问题,至今仍在世界上存在或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力。托尼那些发自“真诚之心”的思想,留给我们久远的启迪。他那份智识的勇气,更令人钦佩。

  如何看待和思考问题?托尼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从事实出发,是看清问题的关键。

  如托尼所言,“让我们从事实出发”。

《勇气》读书笔记2

  勇气读书笔记怎么写, 勇气,有时候真的能助人一臂之力。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勇气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但丁说:我崇拜勇气、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在《勇气》这本图画书里,就蕴藏着无限的勇气,看着封面、封底,我编了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怯怯的、弱弱的站在跳板上,不敢往下跳。下面是有些透明、水蓝色的海,旁边还站着很多人。飞机和热气球跳板那边飞来,上面有很多人。热气球和飞机好像出了什么故障,朝跳板的方向飞过去。小男孩没有退路,只能跳下去,可看样子他十分害怕,海边的人在鼓励他,就来飞机和热气球上的人都在为他加油!必须要赶快往下跳,不然,就会被直升机和热气球撞伤。

  勇气,有时候真的能助人一臂之力。

  春秋战国后期的荆轲,据历史上传说荆轲此人能在任何危险情景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刺杀秦王嬴政前竟然也能置秦人威煞于不顾而冷静自若,可说是非常大胆了,是一个具有胆大性格的人。

  勇气,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勇气,是每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东西!

  附:教学勇气读后感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

  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采用互动互动模式,把英语学科的一周知识复*、思考了一遍,并做了一部分*题,这个班里倒数的女生表现非常好,我们一起提问、讨论,她表现出思维敏捷、学*认真、主动提问等优秀的学*特点,()效果非常好。家长当时一直坐在旁边,对孩子的学*表现大为舒心,因为她很少看到孩子有这种表现。

  我在思考,达到这个良好的学*效果,是心灵的作用,还是技术的作用,到底哪一个起了关键作用?如果我一晚上跟家长谈教育、谈内心,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我们的内心唤醒,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书中讲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和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是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的对话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遵守的教师职业规则,是否也有和作者一样的感受:“我发现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在伦理意义上值得赞美,但非我心甘情愿所为。对一项非我倾心的工作,无论从外部代表的抽象标准看多有价值,它都会侵犯我”。我相信,这是大多数普通老师的一种内心感受,但是我们却很忽视这内心的声音,任由这种侵犯的痛苦伤害我们,然后我们会最终把这种痛苦也加诸于学生身上。

  “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而是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的呐喊”

  我们越是学会倾听内心,就越会真实地感受教学。

《勇气》读书笔记3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中心在暑假里推荐给我们阅读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余巍等学者翻译,是“大夏书系·教师教育精品译丛”之一。

  其实,几年前就留意过这本书,怎奈粗粗一览感觉生涩,终究没有勇气看下去。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肖主任对本书的无比推崇,终于带着勇气,兼带着些许的好奇,开展了阅读之旅。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给经典著作下了几个定义,其中两个,我觉得很到位。他说,经典著作就是你初读的.时候就觉得像是重读的书。你有重温的感觉,好像你曾经读过,为什么呢?因为它谈的问题是你关心的问题,是你自己灵魂中的问题,你对这问题是熟悉的。他又说,经典著作是你在重读的时候好像是初读一样的书。无论你读多少遍,你都有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独特而开放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你的眼前不断展现,不断和你交流,和你对话。

  说实话,要读懂这本书,说易不易,说难不难。由于国外作者表达的*惯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确有点晦涩,需要你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阅读,有时一个段落、一个章节需要来回反复几遍;但浸入其中,你就经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历经坎坷,眼前豁然开朗,你的思想与之呼应,你的心灵与之共鸣。这本书,我是漫读加精读,内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绘的 “源自心灵的教学”所感动,原来居于头脑中的有点混沌的理念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识,亲切感扑面而来,跟随它,逐渐走进少人涉足的领地——“教师自我”。我想,用卡尔维诺的经典标志来衡量这本书,它绝对是堪称经典,只遗憾我与它交臂错过这几年。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这是本书导言中的一段话,多么的震撼人心!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有这种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为教学是一项充满复杂性的工作,除了学科、学生之外,还存在第三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那就是“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师缺乏一种对生命的爱和对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对教学工作的渴望,那么再好的教学技术,那也只是一堆没有生命气息的工具而已。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很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讲座培训、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写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有时候教师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做,少了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教学的强烈憧憬。

  “那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有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作者把教学看成了滋养教师心灵的鸡汤,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他把自己和学生、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编织到学*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周国*先生曾说过:“严格地说,只有素质教育才配称作教育。若不是着眼于素质,仅仅传授一些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就只可叫作培训,不可妄称教育。若挂着教育之名而实际上对素质起了压制、扭曲、摧残的作用,那只能说是伪教育和反教育了。”我们也可以用这段话,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帕克·帕尔默的观点——教师自己千万不能失去心灵,也千万不能失去对学生美好心灵的引导。“经师”传授知识技能,“人师”引领心灵成长,这就是“经师”和“人师”的区别。

  教学空间中的六大悖论

  教学空间一方面是指师生共有的物理空间,又指围绕学生和教师真正探索的主题建构的感念框架,以及期望达到的情感气氛、引导师生探究的基本规则。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有助于教与学设计的六大悖论原理:

  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界限又是开放的。”这个界限由手边教材中的问题、文本、资料等来确立,在界限内,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又围绕主题;同时,教学空间又是开放的,如果说界限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旅程有个目的地,那么开放则是提醒我们会有很多条路可以让我们到达终点。

  2.“这个空间应该是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气氛的。”开放的空间是一种**,但同时又增加了在未知方向中迷失的恐惧,适度的紧张可以防止我们在空间中迷失方向。

  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队的意见。”在团队中,需要个人的声音,只有当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育才有机会产生。但同时,团队不应只是个人表达意见的论坛,它应该也是一个团队意见被综合、完善的地方,也就是说,应该有团队智慧火花的迸发。

  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学生的“小故事”是鲜活、灵动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同时,教师应该从小故事中拓展出有关规律、原则的大故事,引领学生用一种尊重的态度留心聆听“大故事”。

  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于用集体的智慧做充分的支撑。”学*需要独处,学生需要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单独空间去静静地思考和吸收。学*也需要交流,集体的智慧是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营养。

  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存的。”很欣赏这句话,“沉默也是一种表达。”沉默和争论是教学中应有的一段旋律,一种节奏,教师应该耐得住暂时的沉默,因为有时候,沉默是深层次学*的前奏。

  这六大悖论充满了*古典哲学的中庸之道,与先圣孔子的教学之道不谋而合,值得品味和推敲。

  伟大事物的魅力

  本书直面教师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共同体的无限魅力。在这个共同体中,谁是主体呢?既非教师和学生,也非学科或关于它们的课本、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伟大事物”。那么,怎么来解释这个伟大事物呢?作者做了如下的例举:

  “我所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

  这个“伟大事物”也许难以定义,但通过这么多的例举我们应该都能理解。当我们都关注于这个“伟大事物”,为这个“伟大事物”深深吸引和着迷时,教育的共同体就会处于最佳、最优的状态。比如,围绕“伟大事物”而产生多元的观点;对一些现象采用多重含义的解释;欢迎有创见性的争论,没有愤怒和偏见;彼此间真诚相待;体验谦卑,心存敬畏,等等。

  就我的理解,教育共同体中的“伟大事物”,其实也造就了所有卷入者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大家专注于“伟大事物”这一主体,彼此尊重,坦诚相对,教师既不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也不会永远不犯错误。为了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共同体,作者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优秀的教师与一群五岁的小孩围坐在地板上,一齐读一个关于大象的故事。透过那些孩子的眼睛,几乎可以看见圆圈的中央真的有一只大象!而且以那件伟大事物作为媒介工具,其他的伟大事物也进入房间,例如语言和传达意义的符号。

《勇气》读书笔记4

  勇气读书笔记怎么写, 勇气,有时候真的能助人一臂之力。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勇气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但丁说:我崇拜勇气、坚忍和信心,因为它们一直助我应付我在尘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

  在《勇气》这本图画书里,就蕴藏着无限的勇气,看着封面、封底,我编了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怯怯的、弱弱的站在跳板上,不敢往下跳。下面是有些透明、水蓝色的海,旁边还站着很多人。飞机和热气球跳板那边飞来,上面有很多人。热气球和飞机好像出了什么故障,朝跳板的方向飞过去。小男孩没有退路,只能跳下去,可看样子他十分害怕,海边的人在鼓励他,就来飞机和热气球上的人都在为他加油!必须要赶快往下跳,不然,就会被直升机和热气球撞伤。

  勇气,有时候真的能助人一臂之力。

  春秋战国后期的荆轲,据历史上传说荆轲此人能在任何危险情景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刺杀秦王嬴政前竟然也能置秦人威煞于不顾而冷静自若,可说是非常大胆了,是一个具有胆大性格的人。

  勇气,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勇气,是每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东西!

  附:教学勇气读后感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

  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采用互动互动模式,把英语学科的一周知识复*、思考了一遍,并做了一部分*题,这个班里倒数的女生表现非常好,我们一起提问、讨论,她表现出思维敏捷、学*认真、主动提问等优秀的学*特点,()效果非常好。家长当时一直坐在旁边,对孩子的学*表现大为舒心,因为她很少看到孩子有这种表现。

  我在思考,达到这个良好的学*效果,是心灵的作用,还是技术的作用,到底哪一个起了关键作用?如果我一晚上跟家长谈教育、谈内心,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我们的内心唤醒,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书中讲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和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是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的对话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遵守的教师职业规则,是否也有和作者一样的感受:“我发现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在伦理意义上值得赞美,但非我心甘情愿所为。对一项非我倾心的工作,无论从外部代表的抽象标准看多有价值,它都会侵犯我”。我相信,这是大多数普通老师的一种内心感受,但是我们却很忽视这内心的声音,任由这种侵犯的痛苦伤害我们,然后我们会最终把这种痛苦也加诸于学生身上。

  “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而是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的呐喊”

  我们越是学会倾听内心,就越会真实地感受教学。

《勇气》读书笔记5

  托尼·朱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知识分子,敢于尖锐的批评,被尊为“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他以“真诚之心”分享那些“好的思想”,他的思考理性、清醒、充满智慧,扎根于事实。他致力于公共写作,憎恶专制暴力,尊重道德价值,从不畏惧发出与主流不同的声音。时移世易,当事实发生改变时,他也勇于修正自己的观点。比起智识,其勇气更加可贵。

  20xx年,托尼入选了美国《外交政策》评选的“全球百大思想家”;20xx年,又凭借其卓越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得了奥威尔终身成就奖。由其遗孀珍妮弗·霍曼斯整理出版的托尼最后一本文集《事实改变之后》,精选了托尼对长期关注的时事问题的多篇文章。从这一篇篇文章中,尽可以感受到托尼那份过人智识和非凡勇气。

  托尼是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与妻子珍妮弗游历过欧洲许多地方,通晓欧洲多国语言,20xx年以后在纽约安定下来。他身上拥有多种混合的特征,英国人、中欧人、犹太人、美国人,但他从未允许其中任何一种特征左右他的想法。他是“没有犹太色彩的犹太人”,不把自己的思考局限在某一个特定地域或民族的单一利益,更多的考虑公共和长远问题。珍妮弗认为托尼“有很强大的内在确定性”,这份内在确定性来自于他阅读、吸收和记忆的大量事实。托尼的一切思考都忠实地基于事实。

  托尼关注中东问题,多次谈到了巴以冲突。他主张和*谈判,让双方展开对话,学会合作。这样做的前提当然是学会遗忘,“需要遗忘的事情有很多”——仇恨、杀戮。实际上,多数曾发生过武装冲突的敌对双方都有类似情况发生,如果每一方都记仇,那就只能陷在混乱中裹足不前。令人欣慰的是,曾经的德国与法国毫不犹豫地展开了合作,曾经的波兰人和乌克兰人也在边境和*共处,还有爱尔兰曾经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等,成功的先例有很多,这并不太难。托尼鼓励巴以双方学会遗忘,甩掉历史的包袱和损失,淡化仇恨,为了长远利益寻求和解。

  托尼对中东问题中美国的角色和做法也做了分析。他认为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美国的参与和主导,同时对美国的应对策略也提出建议。他认为,“9 ·11”事件影响了美国外交策略的理性考虑,“*”让美国的神经非常敏感。而沙龙正是握住了这根神经,左右了美国的相关政策,让美国对以色列的所作所为保持持续的缄默和支持。这显然限制了美国原本可以发挥的作用,约束了美国的主导角色。

  托尼认为,要解决处于敌对关系的两个群体之间的隔阂,尤其是双方相互怨恨极深时,需要一股强大的外部力量的介入,将有效的政治解决方案实行起来。显然,美国即是托尼心中这个“强大的外部力量”的理想选择,当然还有欧盟。若要胜任这一角色,美国自然要调整对应政策,重新思考。

  对于21世纪的世界新秩序,托尼也毫无保留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美国作为世界霸主,面对着许多反美情绪,其“盛气凌人的自信”、傲慢、目中无人且好战、粗鲁、冷漠的特质,都会削弱诸如影响力、信誉和名声等软实力,伤害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逐渐失去它们的信任和支持。然而,美国在多种事务上又需要甚至依赖其他国家的'支持。要增强自己的软实力,争取广泛的支持,势必要对自己的不恰当行为做出改变。

  尽管被吐槽“效率低下”、“贪腐”严重,联合国实际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联合国不偏不倚和真诚的信誉是它最重要的长期资产”,在应对和*和安全的主要威胁方面,联合国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托尼认为联合国的高层人员非常有才干,同时也非常尽忠职守。联合国承担了解决国际上许多棘手问题的责任,其中很多问题,用保罗·肯尼迪的话说,是“半夜扔在联合国门口的弃儿”。

  《铁路的荣光》以及《让火车回归!》写得非常精彩。托尼把火车这一独特的交通方式、铁路和火车站、及其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写得妙趣横生,并把与之相关的公共问题讲得很透彻。火车不仅代表着人对空间的征服,也导致了对时间的重组,更重要的是,火车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

  《事实改变之后》中收录的托尼的文章,内容离我们非常*。托尼所讨论的问题,至今仍在世界上存在或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力。托尼那些发自“真诚之心”的思想,留给我们久远的启迪。他那份智识的勇气,更令人钦佩。

  如何看待和思考问题?托尼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从事实出发,是看清问题的关键。

  如托尼所言,“让我们从事实出发”。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笔记 (菁华3篇)(扩展7)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范文十份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1

  最*比较没空,所以写读后感的速度降下来了,但是我因此也有一些时间去反思我的生活,实践书中的理论,所以有一些认识更深刻了。

  今天聊聊人生课题,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第一次听到关于“谁的课题”的理论,是monself的一篇关于工作上的不顺心的分析文里边,新入职场的女孩遇到上司刁难,为了完成一个活动跑断腿,累死累活,却得不到上司的体谅,很多事情不是她分内的,为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她也不得不自己去补台。女孩很郁闷,于是找学姐倾诉,学姐问她,谁会为活动搞砸了负责,女孩说是自己,已经成为职场精英的学姐告诉她,谁为后果负责,课题就是谁的,所以不要去抱怨,全力做好,因为即使是别人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误,会被批评的依然是你自己。

  “谁的课题”和课题分离,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举个例子,我曾经在生宝宝前去剪了短头发,后来头发长长了些,我想继续留长,就不打算再剪,但是我妈三番五次劝我去把头发剪了,觉得现在的状态不好看。就算我明确拒绝,表示我没有这样的打算,她也持之以恒的隔一段时间就提一次。虽然是亲人之间,我仍然为这样的干涉烦恼不已。如果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发型不好看的后果是我自己承担,所以剪不剪头发完全是我的课题,但是我的妈妈却为我不肯剪而难受不已,她不明白这跟她其实没有关系。

  说回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几个侧面。不同的课题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距离和深度,那么课题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工作上的关系门槛最低,难度也最浅,因为有工作这个纽带;朋友的关系则相对难很多,没有什么不可抗力让你非得和某个人成为朋友,而朋友也有普通朋友、知己、闺蜜等等各种区分;爱的课题,恋人、夫妻、兄弟、亲子,所有的课题中最难的一种,尤其是亲子关系。

  三大课题概括得非常精要,其实每一个课题都可以延展为无数个子课题,人际关系这门学问,真的太深了。

  怎么正确的处理人生课题呢?

  首先要知道,做事情不是为了寻求认可,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可是有那么简单吗?我们从小到大,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寻求认可啊,努力读书,为了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努力工作,拿出好业绩,获得领导同事的认可;甚至努力表现,获得对象家人的认可。而我们的身上,也承载着各种期待,我们也对别人有所期待,怎么可能不呢?

  这里引入一个关键词:赏罚教育。我们都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所以觉得寻求认可是正常的。但是阿德勒批判赏罚教育,为了寻求表扬而做某事,为了不被惩罚而不做某事,一旦没有表扬和惩罚机制,就可能让事情失控。而我们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换句话说,我们首先要活出自我,然后才有自由。

  其实这一点我觉得蛮好理解的。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他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所以当家人对他说你不乖,我不喜欢你了的时候,我通常都会阻止。这种思维,在长辈们,甚至很多同辈们看来,都是无比正确的吧,我们告诉孩子,你要乖,要听话,这样我才会喜欢你。宝宝会因为我们说了这样的话而变得乖巧听话懂事,更好管束。但是他们内心也更加不安。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其实很容易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吧。

  不希望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不希望孩子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们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其实已经实践了一些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了。(但是这也只是我不希望,是我的课题。孩子是怎么想的?他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好暂时不管。)

  要再一次谈到课题分离了。我们说谁为后果承担责任,课题就是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分得开。孩子不爱学*,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会想尽各种办法帮他逼他学,但是往往收效甚微。父母为什么焦虑,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孩子的学*是孩子的课题,不是我们的。那么,放任不管吗?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前程,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未来考虑啊,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吗?并不是不管,在认清谁的课题之后,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他自己选择怎么做,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但是不妄加干涉。好难啊,但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有用吗?或许会引起更大的逆反。

  所以做好课题分离真的很重要,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或许很多烦恼就消失了。我们觉得比较开明的家长,其实也是让孩子拥有独立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亲子关系不会太糟糕。

  不让别人干涉我们的课题,这点也很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会容许别人对我们自己的事情指手划脚,但这也许会让我们觉得痛苦。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你自己的事情,要遵循你的本心。

  所以分清课题是谁的,做好课题分离,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事情就完了吗?并没有,人际关系不能变成这样冷冰冰的进水不犯河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它只是一个入口,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入口。

  这里抛出一个观点,自由就是被人讨厌。点题了,是不是,本书的名字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有人想被人讨厌吗?恐怕没有。有人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吗?恐怕也没有。八面玲珑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是即使我们八面玲珑,也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所以,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即使被人讨厌也是没有关系的,不是什么问题,不要因为害怕被人讨厌而去曲意迎合别人,勇敢的活出自己,自然有人欣赏和喜欢。

  接下来,如何才能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作者提到一个“共同体感觉”。宇宙,过去未来,都在这个共同体内。是不是过于宽泛,我们更常听到的,是集体这个概念。阿德勒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并且将其中的组成因子划分到“我”和“你”这样的最小的个体上,因此提出,将对自我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把自己看成共同体的一部分,就会跳出这种自我中心思维,从而拥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把这个共同体延伸到无限大,就无论如何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跳出小集体思维。当我们面临一些角色转换的时候,拥有这样大共同体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退休了,或者与小集体无法找到归宿感的时候,不妨将自己放在大共同体里边看看,跳出眼下的杯中风暴。

  建立横向关系。这是一个相对纵向关系提出的概念。差别在于,人与人之间地位是否*等。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我们希望得到能力比我们强,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肯定;我们表扬孩子的进步和优秀,我们批评或者处罚没做好事的人。纵向关系中,人与人的地位是不*等的。那么横向关系呢?人的地位真的*等吗?阿德勒提出的是,人与人虽不同但*等。不同,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它没有表达谁比谁强,谁比谁厉害,我们不同,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但是我们是*等的。这种理念,是不是暗合了之前的很多观点,不竞争、不比较、不自卑、不操纵、不干涉、不批评、不表扬、不评价,所有这些,原来都存在于纵向关系中啊。

  在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他人的难题给予鼓励,是缔结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信和勇气,换句话说,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用,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从共同体的角度说,存在也是有价值的。

  其实越写到后边,就越觉得阿德勒心理学太过于理想主义,与我们主流思维和心理背道而驰。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会让我们生活得更积极更有质量。但是践行起来也真的是非常的难,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把自己的心理透视得那么清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做出改变。话说回来,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的心理学啊,让我们至少从自己做起,开始行动吧!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2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会塑造我们的人格。而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不仅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夺回自我塑造的权利。

  心理学两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学是迥然不同。了解过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们知道,弗洛伊德强调小时候的创伤会影响以后的性格。网上也有许多人控诉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认为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说还要孩子组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发泄情绪。然而事物是一体两面的,有坏处必有好处,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主观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说盲人在触觉和听觉上的敏锐程度要高于普通人。这样来看“上帝为你关上一座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说过祸福相依。如果能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祸事,心灵也能回复*静。原生家庭贫困的人固然没有享受生活,可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头,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由他人造成的。这种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观念,将导致人不断堕落。不要认为处于低谷就是坏事,能从地狱中爬出来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峰。

  其实回过来思考佛洛依德这个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论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实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学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论,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论。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的结果是童年时种下的因,是过去时。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则是现在时,他认为现在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你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比如找女朋友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分析,他会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从小缺少母爱,不擅长与女人交往。而阿德勒则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内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失败而不断找借口不去尝试。

  在人际交往方面,阿德勒的启发更令人发省。中国人总是擅长鄙视别人的,大学老师鄙视高中,高中鄙视初中,初中鄙视小学,小学鄙视幼儿园。更不用说省份之间的鄙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阿德勒认为个人要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成长,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奉献社会,而不是压过别人。所有人都是与我*等的生命体,纵然有差别,也无高下之分。对待他人要尊重和接纳,但是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来影响自己的成长。例如学车过程中,有些人总是学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在意教练的看法了,尊重教练固然必要,但是没必要把教练的意志强加到自己身上。你的目的是练好车,犯错是正常,如果因为教练一两句话你就不敢犯错了,那你永远练不好车。重要的是你在练车过程中的成长,而不是达到教练的目的。从这里看,阿德勒心理学既是集体性的,也是讲究自我的。他将他人和自我的关系摆的明明白白,不要想着操控别人,但是绝对不要被别人操控。我认为,歧视别人的人内心是自卑的,歧视得越厉害,内心越自卑。结合社会经历思考,也是如此。去**部门办事,就能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果你厌恶被他人歧视,那就不要歧视他人。只要不加入鄙视链这场游戏,他人的看法于我何有哉?

  最后,也是前面所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补充一点,注重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知乎有个问题是说:到底是现在去追喜欢的人,还是努力致富后再追。我认为的是,什么年龄段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尽情去试错、去爱、去奋斗。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后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任务,且不说财富自由的难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现在网上有种思潮,不恋爱,不交友,不结婚,不生子。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人即地狱,反过来他人亦是天堂。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生存,我们要在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存在感。虽然我们的教育在交际能力方面缺失,可我们自己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交际能力。这可能很难,对于内向者来说。可是这是一场必须得玩,而且要玩的赢的游戏。社会的铁则就是,善于抱团的人总是赢。而家庭和友人,是团体的最小单位。

  “上帝,请赐予我*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祈祷文。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认清自我,接纳自我,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3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来,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件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来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文用来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4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用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5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介绍关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心理学书籍。该书以青年与哲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一系列问题,如“我们的不幸在自哪里”、“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获得幸福”、“如何处理人生的课题”,给出了阿德勒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不同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原因论”(通俗来说,是指一切的结果都是过去的原因导致的),阿德勒则认为一切的行为都是基于我们的目的产生的,我们的不幸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不是过去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对客观事实我们所投射的主观看法。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都是10摄氏度,可在夏天的时候我们觉得它清凉,冬天觉得它温暖。它的温度没变,可是我们的主观感受变了。所以当事情发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如何看待它,就成了将会影响我们行为的主观问题。要去温暖地拥抱它,还是冷漠地疏远它,这就成了我们自己人生的课题。“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对他人抱有期待的。我们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喜欢,受到他人的认可,也因此,我们逐渐地在他人的王国里沦落。阿德勒则告诉我们,追求别人的认可欲求是我们烦恼的来源,我们把别人的认可这个别人的议题,误当作了自己人生的议题。我们为自己没有达到别人的期待感到不幸,为自己没有做到别人理想中的自己感到痛苦。因此,我们在别人的王国里小心翼翼地乞讨,并以此为荣耀。

  如何获得幸福?阿德勒的答案是首先进行课题分离,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他人的事情。这不是在疏远人际关系,相反,这是在寻找人际关系新的入口。在完成课题分离的基础上,做到“他者信赖”,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伙伴,不去干涉别人的决定,只要给出中肯的意见即可。最后,做到“他者贡献”,当你把自己和别人建立起共同体的感觉,为这个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是纯粹基于自我内心,因此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回过头来,这本书为什么会取名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因为作者认为阿德勒的哲学是基于勇气的哲学。怀抱勇气去面对过去的不幸与痛苦,拥有勇气去接受生命的*凡,不去追求别人的认可,即使这份勇气被讨厌。因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人生没有地图,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有那一份被讨厌的勇气,珍惜当下的力量,在每个日子里起舞。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6

  今早终于全部读完了,有种开眼界的感觉,是粗略的阅读,多数是早上睡醒以后读的。

  先理理,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名词,他贡(能为他人带来价值,但不是为他人,是为了自己让自己体现了价值,从而有了我可以待在这里,有了归属感,我属于这里,这样便有了自在和自由)。这个他贡不一定是自己认为和眼见实现的,是种感觉,主要判断来自于他人,是对他人的一种正面影响,和对影响带来的帮助,好了,这个是他贡。

  另一个名词是,课题分离,有了它,全世界和人生都会变得简单起来,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里用课题分离,一切都会明了,你是你,我是我。举个例子,交友初期,你大可完全信任他人,因为信任别人是你的课题,至于最后,对方是否值得你信任,不是你的问题和课题,是对方的课题。如果你万事持怀疑的态度,对方能感受到你的不信任,同样也会报以怀疑,那么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也无法建立深度关系,一切的成功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我接触到的著作中,武志红说过,冯唐也说过,这点很重要。

  当然也不是让你,真的什么人都去信任,这个只是个态度,你的选择和课题,以信任之心,与人相处相交,最终发觉对方不足以信任,这也不是你的问题,是对方的课题。大不了你可以剪短自己与此人的关系,因为拒绝联系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课题,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友谊大剪刀,可以主动的剪断与他人的关系,这是你的自由。

  好,以上课题分离说完了,下面说说被人讨厌和勇气。

  人们总是有寻求认可的欲求,仿佛别人或者自己在意的人不认可,就会怀疑自己,会不开心,感觉没有得到支持,再或无法继续无法去执行了,其实大可不必,你活着是为了自己,人生只有一种成功,就是按照自己意愿过完一生,而不是活在别人认可和期望里。如果别人不认可会怎样呢?别人会讨厌你,不认可你,你会不开心,但这是别人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可以不必考虑。我们自己需要考虑的,是当下自己的感受,自己到底想也怎么样。如果总是怕别人会讨厌自己,按照别人期望的模式去活,人缘是好了些,别人也不会带给你讨厌你的感受,但你都活在别人眼里了,无法真正做自己,所以了,自己活成自己想成为的人重要,还是达成别人期望值重要,一个是自己的课题,一个是别人的,会课题分离之后,就会变得简单起来了。

  按照自己意愿活着,这是条探索的路,路上可能会迷路,记住我们还有启明之星,就是他贡价值,会指引我们砥砺前行。按照别人期望活着,是条明示的道路,按部就班就好,不会迷路,因为有得参考,大多数人都是走这条路,但你会不快乐,因为它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人是可以改变的,世界也是可以改变的,当你一改变,你眼前的世界整个都改变了,当你改变后视角变了,看世界时已是全新的世界,我们怕被人讨厌,缺少被讨厌的勇气,现在需要坚定自己的内心,勇敢的做自己,哪怕被一大帮人讨厌,又何妨呢?讨厌我,那是他人的课件,按照自己心意做自己是自己的课件。

  额,七七八八写了这么多,这是浅读,见解也肤浅,粗略的体验,会再复读用(复读会微信读书app阅读,这次是Kindle),到时再写一篇,与此**对比看看,祝看到此文的人,有收获,这是多想啦,高估自己,哈哈,记得书名,有好奇之心,将来会去阅读就好,哈哈哈哈,随你,这是你的课件,我已写完!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7

  1、为何选这本书?

  刷知乎时,看到有人提问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看的几本书,该提问下,几个高赞回答都提及了《被讨厌的勇气》,书名和我以往认知不太一致,出于好奇,我就立刻选择了这本书。

  2、我对这本书的评价

  这本书是我第一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案例很接*生活,让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通篇都是采用青年和禅者辩论的形式展开,一人一句,你来我往,我们仿佛就是那个青年,在被禅者说服和质疑中产生自己的思考。由于是对话的形式,很快就能看完,但我觉得如果要深思下去,解决自己的困惑,还是应该多读几遍。

  3、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本书有太多观点值得深究,由于我不是研究心理学的,只能凭直觉觉得部分观点太过主观,比如阿德勒否定过去经历对现在的行为造成的影响,他认为现在你的行为只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以过去的经历为借口。

  以我自身为例,我现在不想出去工作,是想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在过去的几份并不愉快的工作中发现自己不擅长与许多人打交道,于是想找一份喜爱的,又没有太多人际交往的工作。如果按照阿德勒的说法,我的目的可能是不想工作、不想承担社会压力等等,由此找出我不适合和别人打交道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我的那些所谓的目的难道不是受过去影响吗?

  阿德勒认为幸福的主动权掌握在现在的自己手中,关注自己能改变的,而不是不能改变的过去,如果能那么容易舍弃过去,世界的确很简单。其实对我产生启发的是下面这个观点。阿德勒提出,我们应着眼于“此时此刻”,而“此时此刻”是指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如果能聚焦于“此时此刻”,就会忽略过去和未来。由此,阿德勒还表示,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等时机到了就去做”,这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就会无所进展,在达到目标前的每天都很枯燥乏味,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

  再结合自身例子,之前我一直想着等经济实力了,或者等工作稳定了,我就去利用休闲时间学画画,但这一天什么时候能到来,谁也不知道,于是画画的种子一直埋藏心底。我想可能就是自己太过寄托未来,而忽略了”此时此刻“,此时此刻,虽然我没有钱,没有工作,但只要热爱,总会有千万种方法去学画画。当然,我不会承认,我不够热爱画画哒~我只是懒以及寄托于未来。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8

  在周末的一个晚上,心情不佳,因为在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找到我的高中同学汤振森聊了差不多好几个小时,我向他吐诉最*生活不顺,烦事扰心的种种情况,他便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便是--《被讨厌的勇气》,他说看完这本书肯定会对我有所帮助,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读一些这种感觉类似于心灵鸡汤的书,可读完之后发现它并不是我想象的这样,它只是在讲一些很普通的道理,只是我们常常很容易忽视了,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该书主要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它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阿德勒思想--目的论思想:所谓目的论就是事物的一切都与其原因无关,它关注的现在,是现在应该怎么去做,它是一种与先天论完全相反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它是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思想,是非常适合做我们年轻人的航标。

  书的内容首先分析了我们生活中的"不幸"的最终的起因:人们通常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举个例子:一位年轻人他自卑,性格内向,对自己的容貌和学历都极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管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出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呢?是因为他自卑,不自信吗?不,正是因为他不愿意出门,不愿意接触他人,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导致了自卑,不自信。这里就牵扯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在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书中提到了人际纵向关系与人际横向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做到*等:于是需要尽量的发展一些横向关系,即使你与他人之间可能存在纵向关系,那怎么去让人觉得是横向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因为头发乱了,需要梳子,而她的小宝宝知道后便帮她拿了一把梳子过,有的妈妈便会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最厉害了。"这种夸赞方式就会给孩子觉得是一种上下级的纵向关系,拿梳子这事妈妈也会做,而且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她却对孩子这种类似较夸张的称赞,这就会给孩子产生一种纵向关系的感觉,如果把称赞改成:"谢谢你了或者感谢宝宝帮妈妈拿梳子"这种话语,便会存在一种横向关系,一种双方地位*等的感觉。

  书的最后还讲到了人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决定,追寻价值要从现在做起,要活在当下。我记得有一位日本马拉松队员在一次世界大赛上夺得了冠军,赛后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很简单,我每跑一段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跑到哪个路口,然后再跑到哪个路口,跑的过程我的目标不段地实现,这样我就觉得轻松多了,正如我们人生一样,不需要给自己定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然后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朝着这个小目标前进,这样便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人生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内容我自己并没有认同,我觉得它描述的有些思想并不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在这篇里也没有提到。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获得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要自己给自己信心,人生路很长,它并不是百米赛跑,它是一场马拉松,跑累了,就停下走一走,喘口气,只要不倒退,你就是成功的,你便能从中感受到你的价值,感受到属于你的幸福。

  谨以此用勉励自己,勉励正在奋斗的人们。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9

  读完这本书最核心的收获是: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从时间轴上来看,人的一生是由很多个不停连续的点构成(我理解为随着时间流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就像自由跳舞一样,只要跳动就会离开原位置,但是刚开始跳舞的时候我们是不明确最后会停在那个点上的,不知道未来会遇到谁,发到什么故事。这也是人生未知的魅力所在。我们要聚焦的、能把握的就是每一个此时此刻。

  人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最终会变化成什么样子,起决定因素的是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我们的现在就是曾经每一个选择的叠加结果。换句话说,幸运是我们的选择,不幸也是我们的选择。——“人是会改变的”是本书论述的前提。

  社会的最小单位是2个人,所以说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活。譬如你生下来没有人喂食,你活不下去的。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就要处理人际关系。性格是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思想、是行为的倾向性、是生活方式的体现。处理问题的方式又和我们的性格有关,可以说,性格与人际关系相辅相成。

  性格里,有些人自卑,有些人自信,有些人自负,这些都是人追求优越感天性过程中产生的。不管自卑还是自负,都是因为无法达成理想中的自己,又不能接受自己的无能的行为表现。自卑感是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低,有“我做不到”的意识。可以从完成小目标开始来增强对自己的了解,建立“我可以”的自信心。如果是自卑情结,思维逻辑是“因为我……所以做不了……”,强行给事件建立因果关系,以此作为不愿意改变现状的借口。表现的目的是为了将人际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没有意识到是在不断的对自己撒谎,在对他人撒谎,这种情况是很难改变的。

  自负是放大自己的能力,是达不到理想中的自己又想显示自己特别性的一种手段,以此营造出虚假的优越感。生活中也有夸耀不幸的,用不幸的事件或过去作为支配对方的武器,比如有些人会拿原生家庭作为自己行为不当的借口,本质上也是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用不幸显示自己的特别,在弱势的情况下仍然要掌控主动权,以达到避免伤害的目的。老话说,缺什么就炫耀什么。

  那如何恰到好处地获得幸福呢?作者认为幸福不是为了获得别人认可的优越性,幸福是追求在人际关系中**出来的自由。而自由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所以,幸福是获得人际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要活得自由,就要达成两方面的人生目标——行为层面的自立和与社会和谐相处,心理层面对应的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我认为完成这两个人生目标的过程也可以是建立自信的过程。

  自卑、自信、自负是源于人追求优越感天性,自卑和自负是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大差距,聚焦在“我没得到什么”上,产生了“我无能”的意识。自信是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看到了现实与理想的大差距,聚焦在“我给予了什么”上,产生了可以“我可以做更多”的意识。自卑自负是以自己为中心,他人都是需要发动战争攻势的敌人,战胜了就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战败了也要找借口说服自己没有输。自信是以他人为中心,他人都是可以信赖的伙伴,想的是我可以为这个人、这个团体付出什么,在贡献中收获价值感。自信能够承认自己的不行(普通),并将关注点转向可以努力改进的地方,最终形成“我有能力”的心理意识。

  自立的人有贡献,有贡献的人能与社会和谐相处,能和谐相处的人有价值感,有价值感的人有自信。自信的人能接纳自己的不足,能变得更好。

  此外,作者还提到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即这件事的结果该由谁承担?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就好比可以将马儿带到河边,可以鼓励它,可以提供援助,但喝不喝水我们不能强行逼迫。就像孩子学不学,我们可以引导但不能用武力等让他屈服,这样会让亲子关系僵化,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关于课题分离,作者提到的“回报思想”对我也是很有启发——无论别人做什么,最终决定如何做的都是自己。比如有些人就是很喜欢请客请来请去的,喜欢AA制干脆利落的人就会很困扰,觉得不回请又欠着别人什么。这时候区分请是别人想请的,你可以拒绝,也可以选择不回请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把握此时此刻、自立、与社会和谐相处、自我接纳、信赖他人、为他人贡献获得价值感、课题分离都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这就是我全部的收获。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10

  最*比较没空,所以写读后感的速度降下来了,但是我因此也有一些时间去反思我的生活,实践书中的理论,所以有一些认识更深刻了。

  今天聊聊人生课题,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第一次听到关于“谁的课题”的理论,是monself的一篇关于工作上的不顺心的分析文里边,新入职场的女孩遇到上司刁难,为了完成一个活动跑断腿,累死累活,却得不到上司的体谅,很多事情不是她分内的,为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她也不得不自己去补台。女孩很郁闷,于是找学姐倾诉,学姐问她,谁会为活动搞砸了负责,女孩说是自己,已经成为职场精英的学姐告诉她,谁为后果负责,课题就是谁的,所以不要去抱怨,全力做好,因为即使是别人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误,会被批评的依然是你自己。

  “谁的课题”和课题分离,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举个例子,我曾经在生宝宝前去剪了短头发,后来头发长长了些,我想继续留长,就不打算再剪,但是我妈三番五次劝我去把头发剪了,觉得现在的状态不好看。就算我明确拒绝,表示我没有这样的打算,她也持之以恒的隔一段时间就提一次。虽然是亲人之间,我仍然为这样的干涉烦恼不已。如果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发型不好看的后果是我自己承担,所以剪不剪头发完全是我的课题,但是我的妈妈却为我不肯剪而难受不已,她不明白这跟她其实没有关系。

  说回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几个侧面。不同的课题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距离和深度,那么课题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工作上的关系门槛最低,难度也最浅,因为有工作这个纽带;朋友的关系则相对难很多,没有什么不可抗力让你非得和某个人成为朋友,而朋友也有普通朋友、知己、闺蜜等等各种区分;爱的课题,恋人、夫妻、兄弟、亲子,所有的课题中最难的一种,尤其是亲子关系。

  三大课题概括得非常精要,其实每一个课题都可以延展为无数个子课题,人际关系这门学问,真的太深了。

  怎么正确的处理人生课题呢?

  首先要知道,做事情不是为了寻求认可,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可是有那么简单吗?我们从小到大,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寻求认可啊,努力读书,为了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努力工作,拿出好业绩,获得领导同事的认可;甚至努力表现,获得对象家人的认可。而我们的身上,也承载着各种期待,我们也对别人有所期待,怎么可能不呢?

  这里引入一个关键词:赏罚教育。我们都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所以觉得寻求认可是正常的。但是阿德勒批判赏罚教育,为了寻求表扬而做某事,为了不被惩罚而不做某事,一旦没有表扬和惩罚机制,就可能让事情失控。而我们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换句话说,我们首先要活出自我,然后才有自由。

  其实这一点我觉得蛮好理解的。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他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所以当家人对他说你不乖,我不喜欢你了的时候,我通常都会阻止。这种思维,在长辈们,甚至很多同辈们看来,都是无比正确的吧,我们告诉孩子,你要乖,要听话,这样我才会喜欢你。宝宝会因为我们说了这样的话而变得乖巧听话懂事,更好管束。但是他们内心也更加不安。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其实很容易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吧。

  不希望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不希望孩子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们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其实已经实践了一些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了。(但是这也只是我不希望,是我的课题。孩子是怎么想的?他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好暂时不管。)

  要再一次谈到课题分离了。我们说谁为后果承担责任,课题就是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分得开。孩子不爱学*,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会想尽各种办法帮他逼他学,但是往往收效甚微。父母为什么焦虑,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孩子的学*是孩子的课题,不是我们的。那么,放任不管吗?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前程,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未来考虑啊,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吗?并不是不管,在认清谁的课题之后,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他自己选择怎么做,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但是不妄加干涉。好难啊,但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有用吗?或许会引起更大的'逆反。

  所以做好课题分离真的很重要,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或许很多烦恼就消失了。我们觉得比较开明的家长,其实也是让孩子拥有独立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亲子关系不会太糟糕。

  不让别人干涉我们的课题,这点也很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会容许别人对我们自己的事情指手划脚,但这也许会让我们觉得痛苦。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你自己的事情,要遵循你的本心。

  所以分清课题是谁的,做好课题分离,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事情就完了吗?并没有,人际关系不能变成这样冷冰冰的进水不犯河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它只是一个入口,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入口。

  这里抛出一个观点,自由就是被人讨厌。点题了,是不是,本书的名字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有人想被人讨厌吗?恐怕没有。有人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吗?恐怕也没有。八面玲珑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是即使我们八面玲珑,也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所以,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即使被人讨厌也是没有关系的,不是什么问题,不要因为害怕被人讨厌而去曲意迎合别人,勇敢的活出自己,自然有人欣赏和喜欢。

  接下来,如何才能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作者提到一个“共同体感觉”。宇宙,过去未来,都在这个共同体内。是不是过于宽泛,我们更常听到的,是集体这个概念。阿德勒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并且将其中的组成因子划分到“我”和“你”这样的最小的个体上,因此提出,将对自我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把自己看成共同体的一部分,就会跳出这种自我中心思维,从而拥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把这个共同体延伸到无限大,就无论如何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跳出小集体思维。当我们面临一些角色转换的时候,拥有这样大共同体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退休了,或者与小集体无法找到归宿感的时候,不妨将自己放在大共同体里边看看,跳出眼下的杯中风暴。

  建立横向关系。这是一个相对纵向关系提出的概念。差别在于,人与人之间地位是否*等。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我们希望得到能力比我们强,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肯定;我们表扬孩子的进步和优秀,我们批评或者处罚没做好事的人。纵向关系中,人与人的地位是不*等的。那么横向关系呢?人的地位真的*等吗?阿德勒提出的是,人与人虽不同但*等。不同,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它没有表达谁比谁强,谁比谁厉害,我们不同,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但是我们是*等的。这种理念,是不是暗合了之前的很多观点,不竞争、不比较、不自卑、不操纵、不干涉、不批评、不表扬、不评价,所有这些,原来都存在于纵向关系中啊。

  在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他人的难题给予鼓励,是缔结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信和勇气,换句话说,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用,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从共同体的角度说,存在也是有价值的。

  其实越写到后边,就越觉得阿德勒心理学太过于理想主义,与我们主流思维和心理背道而驰。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会让我们生活得更积极更有质量。但是践行起来也真的是非常的难,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把自己的心理透视得那么清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做出改变。话说回来,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的心理学啊,让我们至少从自己做起,开始行动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