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论语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1

  这个月还是接着读《论语别裁》,毕竟这本书也比较有分量,需要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尝。

  总所周知,孔老夫子学问的中心思想可以一字记之曰:"仁",南怀瑾先生从一开始就给我们讲学而时*之,而学的就是"仁"。孔子的语录总是"微言大义",以至于后人对这个"仁"有很多解读,莫衷于是。

  "博爱之谓仁"韩愈如是曰;宋儒则道:"仁者核之心也。"认为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韩愈研究的是墨子的思想,把墨子"兼爱"的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里,去解读孔子的"仁"总有画蛇添足的嫌疑;而宋儒用佛家和道家的东西去解读"仁"则难辞生搬硬套之咎。总而言之,后人对仁的解释,漫无限制,就像纪晓岚批评学生文章所引用的古诗评语一样"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越扯越远。

  南怀瑾先生则通过对*古代"仁"字的写法分析说起,先解释"仁"字为什么是人两足走路旁边加个二,他说,"‘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就会发生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南怀瑾先生分析说,仁从文字上的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

  其实南怀瑾对"仁"的解释通篇都有留痕,这里仅是一个方面或者是一个小的部分。我只是觉得奇怪,*古代的"仁"字应该不是孔子发明的吧,如果是孔子发明的那从文字层面上去解读孔子的思想未尝不是一种便捷靠谱而又愉快的好方式。但倘若不是孔子发明的,那就是发明文字的人就孔子"仁"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才发明了"仁"字,也就是说南怀瑾先生的这种文字层面的解读也是基于前人的解读的,不是最透彻、原汁原味的,也难逃偏颇之嫌。不过不得不承认,南怀瑾先生对孔子"仁"的解读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贴切的。

  恕吾愚钝,只能借前人之解读来理解孔子之"仁"意,我不知道哪一种解读才是孔子真正想要传达的思想,但我觉得哪一种解读都无所谓正确与否,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去吸收、理解、消化然后转化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生活的点滴。读书何尝不是这样一个过程,读一本书,看一个世界,多一种经历,拥有好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2

  借用一句古诗做题目,题目有点大,拉大旗作虎皮吧。

  一介小民没资格谈国家大事,但大事和咱每一个*民又息息相关,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安详和谐富足,国家动荡,覆巢无完卵,道理不讲自明。

  读《论语别裁》下册,子路第十三,609页,政治、经济、文化。越读越想读,越不敢写什么感受,道理都让南先生讲透了。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庶(人口多,繁荣)、富、教是说政治发展三个阶段:繁荣、富强、文化教育的振兴。仅是繁荣富强,如不加上文化教育,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民族,就会堕落、沉沦甚至有消亡的危险,这是很严重的。

  《论语》两千多年前就有此论断,南先生在六十年代有此解读,“全世界都在谈发展观光,观光就是社会发展的前奏。现在是这样,过去历史也是这样。所谓观光不免要连带有许多对社会风气不好的事,*如此,世界各国也如此。”结合现在,当今社会不正是这个写照吗?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繁荣了,国家富强了,可大家都认为“我们的道德滑坡了”,甚至有人认为是滑到了道德的底线,其实这也是属于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没必要怨天尤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一点也不晚,更何况我们身在*,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未来还是大有希望的。管子曰“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最后是真正的文化教育,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只要我们不一味的“饱暖思淫欲”,坏的现状会很快改变的。但也不能急,“善人为邦百年”,“一个理想的政治风气,最后孕育成一股文化力量,不是简单的。但这种不以事功取胜,以道德为先,才可胜残止杀,化解人们彼此斗争、仇恨、残杀的心理。”仁德须加累积成,“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与我们来说,要正人先正己,“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3

  春节之中,从当当网上购买到这本梦寐以求的书籍,非常高兴。老祖宗的思想,通过南怀瑾给了我以通俗、启蒙的教育。

  南怀瑾,睿智的国学大师,从《易经杂谈》到《老子他说》又到《论语别裁》,值得静心阅读的书籍。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说国学可以治抑郁症,不信,但,通读此书,感觉国学确实给人以力量,特别像南师这样深入浅出解说的书。每次看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书,都能不自觉的产生一种自豪感,是作为一个*人而自豪。

  他把《论语》和生活联系,更加突出现实针对性,我们也比较不会觉得枯燥。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我认为他的论语评论较接*孔子原意,他能跳出宋朝的理学思想尤其是朱熹的注解,是难能可贵的,至少能让今人领略到与宋朝以来不同的孔子思想。我们可以在儒家传统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学些南怀瑾老师关于佛学的教化。

  感恩南怀瑾老师,写了这样的好书,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扫四书五经理解的晦涩。而且南怀瑾老师对论语解译透彻,比上学时课本上的理解更合乎其理。

  如果孔圣人看到如今有大师理顺了论语,而且清晰的*了五四运动对儒家的误会,让儒学以现代的视角得以更好的发挥,造福后人,定当感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4

  借用一句古诗做题目,题目有点大,拉大旗作虎皮吧。

  一介小民没资格谈国家大事,但大事和咱每一个*民又息息相关,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安详和谐富足,国家动荡,覆巢无完卵,道理不讲自明。

  读《论语别裁》下册,子路第十三,609页,政治、经济、文化。越读越想读,越不敢写什么感受,道理都让南先生讲透了。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庶(人口多,繁荣)、富、教是说政治发展三个阶段:繁荣、富强、文化教育的振兴。仅是繁荣富强,如不加上文化教育,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民族,就会堕落、沉沦甚至有消亡的危险,这是很严重的`。

  《论语》两千多年前就有此论断,南先生在六十年代有此解读,“全世界都在谈发展观光,观光就是社会发展的前奏。现在是这样,过去历史也是这样。所谓观光不免要连带有许多对社会风气不好的事,*如此,世界各国也如此。”结合现在,当今社会不正是这个写照吗?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繁荣了,国家富强了,可大家都认为“我们的道德滑坡了”,甚至有人认为是滑到了道德的底线,其实这也是属于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没必要怨天尤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一点也不晚,更何况我们身在*,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未来还是大有希望的。管子曰“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最后是真正的文化教育,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只要我们不一味的“饱暖思淫欲”,坏的现状会很快改变的。但也不能急,“善人为邦百年”,“一个理想的政治风气,最后孕育成一股文化力量,不是简单的。但这种不以事功取胜,以道德为先,才可胜残止杀,化解人们彼此斗争、仇恨、残杀的心理。”仁德须加累积成,“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与我们来说,要正人先正己,“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5

  《论语》为四书之一,经典之一,过去考取功名的教科书,这个过去指的是科举时代,明代起,还必须用朱老夫子的注解。在我,所谓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只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论语》是个什么样子,没有读过。觉得那是旧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如果去看是个搞笑的事情。

  这是南怀瑾老师讲解《论语》的书,南老谦虚地称为《别裁》,原来自己曾经那么多耳熟能详的格言和警句出自《论语》,如: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后生可畏君子**之美,不**之恶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子曰:“性相*也,*相远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好多好多,自己竟然不知道。南老师娓娓道来,用*直易懂的语言,亲切地述说着孔子思想的精髓,敢于挑战朱老夫子和前人的权威,重新诠释被误解的儒家思想,引领着我去解读儒家真正的意义。读来不枯燥,不是老学究似的,生硬的一句解释一句,那样肯定会打嗑睡的。《论语》二十篇本身就是一篇文章,前后连贯,不可分割。都在说明一样东西: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完善自己的品格修养。

  南老师以自己半生修*佛法的经验,从“体、相、用”上来解释儒家思想的“仁”,也说了宋代理学家盗用佛、道家的观点来解释儒家学说,最后又打击佛道的不应该,让人心中一亮。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这个“学”,原来不仅仅是学*,而是“学问”,这个学问不是通常的知识,是做人做事的修养,这一点是始终贯穿整部论语,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这是南老师的观点,让人信服。书中这样被先儒们误读的词还很多,“里”、“命”,儒学能够流传几千年,孔子能够尊为圣人,听了南老师解读才觉得原来他是名至实归的,原来这位圣人竟如此地被冤枉过。看来一种学说或思想流传久了也有流弊,后人总是以自己的认为来解释前圣先贤,传统文化离我们竟渐行渐远。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

《论语别裁》读后感1

  海内外关于《论语》的书多如牛毛,南怀瑾先生(1918—20xx)写的《论语别裁》是我至今看过的这类书中最好的。

  作者介绍

  南怀瑾先生的经历非常传奇,他既是一位学者,从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读遍诸子百家各种经典,真实坚持着读到老、学到老。又是精研儒释道并融会贯通的性命双修的居士。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好奇。什么是居士?

  居士,从佛家来说,就是信仰佛陀的居家弟子。最能代表居士佛家思想的,就是《维摩经》,维摩是佛门中最伟大的居士,因为他德行高超,知识广博,智慧玄远,连佛陀也常请他帮忙教导其他弟子。

  *半个世纪以来,宏观来说,佛教大兴可分为三个路线(流派):

  一为纯学术路线,代表者就是牟宗三,唐君毅,吴汝钧等先生所传承的系统;二为纯宗教路线;三为居士禅路线,代表者为南怀瑾先生。此三派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各尽所能地分头“弘扬佛法”。

  南先生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76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xx年落脚上海,20xx年定居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经典,旁征博引,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弘扬普及*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毕生所学落在身心力行之中,是*半个世纪来取得巨大修行成果的居士。

  *文化的演变发展,大致分两大段。譬如一提起秦汉以前的*文化,人们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了一切。其实所谓孔孟思想,只是*文化中间的一环。另外还有道家、墨家、诸子百家……很多很多,都是*文化一个系统下来的。如果把它缩小范围,则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尤其*文化在政治上历代引用的是道家思想,这一点我们要注意。

  *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当然,处理当时社会政治方面之客观问题,一般用法家思想用到很多。儒墨道(墨家在后来未起作用,因此重要的儒、道,到了隋唐代,佛教大兴,就是儒、释、道了)是中华文化中的主流。

  (先秦诸子创教,都是针对周文疲敝(也就是文化、精神、道德疲敝,而土地、人口至上)。儒家后来向教化方面发展,道家后来则变**生生活之玄理(教的意味轻一些,智慧哲学的意味重),儒、道两家对人生之基本问题有所决定,因此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佛教亦然,对人类精神生活而言,它的教的意味也重;但当时对于周文疲敝,儒道不能解答政治社会之客观问题,法家对当时的客观问题就很切合,后来就有了政治上的糅合了道家等的内法外儒社会治理形式。但注意法家思想有天然的层次弊端和立意弊端,法家思想只能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儒、释、道这更高层次的思想才能影响人类的根本,提升文明的根基!)

  南先生说,唐宋以后的*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了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人不吃饭,只吃阳面包,这是我们不*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吃到后来,西方思想出现了。那些思想是西方来的,不是从我们*文化思想中来的。那么它为什么会来?为什么会变成这一套?就在要深切了解*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感受与倡议

  如今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也是针对当今*和世界的物质享受与金钱至上、文化精神与道德秩序疲敝的社会最大问题而发!

  这跟春秋战国时期的周文疲敝(也就是文化、精神、道德疲敝,而土地、人口至上)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孔孟思想呢?这是*历史、老庄哲学、孔孟思想、佛法等告诉我们的,到了不得不提倡,不得不纠偏,不得不践行,不得不弘扬的关头了,物质科技生活高速发展,精神文化底蕴严重拖了后腿,这个社会的事实是要正视的,要解决的。

  南先生的《论语别裁》用精彩的典故、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了《论语》的精髓,这是我们需要反复阅读理解,做人做事中反复验证应用的。

  《论语别裁》的.具体内容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可以去仔细阅读。

  愿世人皆知孔孟思想,老庄智慧,佛法禅意。

  愿我们都能性命双修,践仁,慈悲,行善,积德,清静,悟道。

《论语别裁》读后感2

  春节之中,从当当网络上购买到这本梦寐以求的书籍,非常高兴。因为我看了许多国内的作者编写的有关论语的书籍,但都没有这一本那么地易懂,那么地贴*生活。老祖宗的思想,通过南怀瑾给了我们以通俗、启蒙的教育。现在想修身的人们都来看看这本书。

  从高中就知道了南怀瑾,睿智的国学大师,从《易经杂谈》到《老子他说》又到《论语别裁》,值得现代年轻人静心阅读的书籍。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说国学可以治抑郁症,不信,但,通读此书,感觉国学确实给人以力量,特别像南师这样深入浅出解说的书。每次看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书,都能不自觉的产生一种自豪感,是作为一个*人而自豪。

  他把《论语》和生活联系,更加突出现实针对性,我们也比较不会觉得枯燥。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我认为他的论语评论较接*孔子原意,他能跳出宋朝的理学思想尤其是朱熹的注解,是难能可贵的,至少能让今人领略到与宋朝以来不同的孔子思想。我们可以在儒家传统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学些南怀瑾老师关于佛学的教化,对自己、对社会都好。

  感恩南怀瑾老师,写了这样的好书,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扫四书五经理解的晦涩。 而且南怀瑾老师对论语解译透彻,比上学时课本上的理解更合乎其理。

  如果孔圣人看到如今有大师理顺了论语,而且清晰的*了五四运动对儒家的误会,让儒学以现代的视角得以更好的发挥,造福后人,定当感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别裁》读后感3

  《论语》的初印象来自于祖父。夏日的傍晚,刚吃过晚饭,日头还未下山,这位旧时的国文老先生就会拿着一把戒尺,听一个梳着童花头的小姑娘背:“子曰......”只要错了一个字,那戒尺就会高高地扬起来......因此孔老夫子着实没有给我任何的好印象,只留下日复一日的子曰,粗长的戒尺,和日头下拉长了的祖父的影子。南怀瑾老先生的年纪也够做我的祖父了,然而他却告诉我“论语”要“别裁”。开篇所论的“学而第一”就刷新了我的认知。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首先。何谓“学”?哎。就是学*嘛,学知识嘛。可南老先生却急忙摆手:不,不,这这不对。

  此处的学是学问。而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如书中所言“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啊。所以才有“观过知仁”——我们看到别人犯了错,要反省自己,我不要犯错。读到此处,我不禁呼:“对了,因此才要时*之啊!生活无处不在啊!真真错怪孔夫子也!”反观如今我们所提倡学生不可高分低能,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以处世之哲学,不正也是如此么?无怪乎汉内斯.阿尔文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其次,关乎朋友。读过历史,孔子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其门下弟子三千,不乏在各国任军政要职的人才,振臂一呼,即敢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是他却坚持周游各国讲学,以一己之力,试图结束乱世,创造心中的那个大同天下。然而闭门羹,冷遇,是那个信奉武力的时代唯一能给予他的。春秋乱世,如有人能懂他,哪怕只有一人,对这个不屈服于现世执着于内心的花甲老人也是莫大的快乐呀!因此南先生说此处的“远”是形容知己难得。可,到底有多远呢?一直到了五百年之后。董仲舒兴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叹,这样的知己,这样的无上荣光,来得却这样得迟。我着实很想穿过时光,对着那个驾牛车的老人家裣衽矩坐,道一句:“先生,远道而来。弟子,洗耳恭听。”

  可即使那样孤独,无人知晓,也要做到“不愠”。也就是孔子这句话提到的第三个观点。南怀瑾先生说这个“愠”主要是指怨天尤人。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到了打击,就要怪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如何如何。严重的连对天都怨。我遇到过这样的人,在考试失败时,怪同学不肯资料共享,怪父母没有更好的门路,怪试卷出的太偏,甚至怪那天的天气不佳......可是,谁有这个义务呢?为什么一定要帮?说到底无非是自己实力不够罢了。如果遇事能先检讨自己,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方可称之为君子。大道至简,行之不易。

  南怀瑾先生的这部《论语别裁》帮助我们跨过2500多年的时光,走进那位被几度误解的思想巨匠。其书内容浩瀚,我所学尚浅,只得取一点来谈。无论为人或是为师读来着实受益。而我,也想借着这篇文章替那个因为不愿意背书而调皮捣蛋的小姑娘说一声:“对不起,阿公。我,很想念你。”《论语》我读懂一二。祖父的苦心,我亦读懂了一二。

《论语别裁》读后感4

  当年在什么目的,什么情形下买的这本《论语别裁》,我已经全无记忆。只是扉页上记录是在20年2月9日买的,却是在207年才读完它的。

  每年悠闲或是要发奋图强时,就拿出来翻几页。以致以前二十几页都很熟悉,后面读来却举步维艰。

  今年暑假前终于读完了。像读《菜根谭》一样,走到三四十岁时读许多文句,不用别人做过多解释,自己的经历就可以诠释。

  大树分割线

  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让我想起了《世说新语》的一个故事。“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所以说人不可貌相。对于同一件事的反应,华歆与王朗不同,王朗只考虑一时积极热心帮人,可是遇到困难就要舍弃。华歆并不积极主动,却是担在身上便不会推卸放弃。世人多喜欢“王朗”,因为初见时的积极热情,可是不知,“王朗”在大事之前,态度一定会有所变化。因为人无完人,因为巧言令色鲜矣仁。人永远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实体比如大智若愚,比如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南怀瑾先生是在解释“无友不如己者”提到的这个观点。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喜欢一个人就觉得他什么都是对的,也不能讨厌这个人就认为他说什么都是错的'。我觉得自己恰恰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很狭隘。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对待每个人的每个言论,应当采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即使是对手仇家,他也会有有意义的言论,而世人却经常爱屋及乌。

  两端红星分割线

  又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很多人都认为,孔子是要大家固守贫穷的。我认为,孔子认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更高的见解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自食其力,都要心态*和,享受其中。就像苏东坡的“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有一段时间心情很糟糕,总是莫名其妙地向儿子老公发火。之后,听见老公和儿子在聊天。老公问儿子妈妈为什么总是发火。儿子低头说,因为他自己做的不好。老公说,不对,是因为妈妈的心态没调整好。当时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忙时烦,闲时烦,那么啥时不烦呢?根本在于我自己。如果心态好,闲时悠哉,忙时充实。正如孔子所认为的,贫穷时要乐在其中,富贵来临时,亦可从容驾驭。

  腾讯新闻之前报道,南方一个亿万富翁经商失败,破产。其妻自制辣酱沿街叫卖讨生活。最佩服的就是这种人,富有时,可以山珍海味;贫穷也能自食其力养活自己。能上得了大*,也吃得惯路边摊。

  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都是*淡无奇的,但也会有困难。艰难地爬在一个坡上,从心里告诉自己,你正在走上坡路,坚持一下、努力一把,走过这个山坡,就会迎来*坦。懂得努力地生活,也懂得珍惜清晨绿叶上一颗晶莹的露珠。套用一句现下流行的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贫也罢,富也好,生活本身就是有滋有味的,关键你得有一颗“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心!

  再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朋友买了一件衣服,你从头批到尾,你觉得是为她负责,可是她已经买了。你的提点再明智,改变不了结局,却左右得了她的心情。慧律法师说,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觉得是自己的父母,不耐烦时就乱嚷嚷,不明白色难才是孝的真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总一天到晚想着吃什么好吃的,穿什么美衣,日子会空虚,无聊到极点。做自己该做的事,说自己该做的话,流自己该流的汗,日子会好过的多。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不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自信,你知道人世间总有你不了解的智慧,所以不知道并不丢人。自己知道的,就是用来应对自己的人生;不懂,则去学*。这才是大智慧,大自信!

  《论语》深邃,吾将上下而求索,只为应对*淡无奇的生活!

《论语别裁》读后感5

  这个月还是接着读《论语别裁》,毕竟这本书也比较有分量,需要我们细细咀嚼,慢慢品尝。

  总所周知,孔老夫子学问的中心思想可以一字记之曰:"仁"。南怀瑾先生从一开始就给我们讲学而时*之,而学的就是"仁"。孔子的语录总是"微言大义",以至于后人对这个"仁"有很多解读,莫衷于是。

  "博爱之谓仁"韩愈如是曰;宋儒则道:"仁者核之心也。"认为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韩愈研究的是墨子的思想,把墨子"兼爱"的思想融会到儒家思想里,去解读孔子的"仁"总有画蛇添足的嫌疑;而宋儒用佛家和道家的东西去解读"仁"则难辞生搬硬套之咎。总而言之,后人对仁的解释,漫无限制,就像纪晓岚批评学生文章所引用的古诗评语一样"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所云,越扯越远。

  南怀瑾先生则通过对*古代"仁"字的写法分析说起,先解释"仁"字为什么是人两足走路旁边加个二,他说:"‘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就会发生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南怀瑾先生分析说,仁从文字上的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其实南怀瑾对"仁"的解释通篇都有留痕,这里仅是一个方面或者是一个小的部分。我只是觉得奇怪,*古代的"仁"字应该不是孔子发明的吧,如果是孔子发明的那从文字层面上去解读孔子的思想未尝不是一种便捷靠谱而又愉快的好方式。但倘若不是孔子发明的,那就是发明文字的人就孔子"仁"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才发明了"仁"字,也就是说南怀瑾先生的这种文字层面的解读也是基于前人的解读的,不是最透彻、原汁原味的,也难逃偏颇之嫌。不过不得不承认,南怀瑾先生对孔子"仁"的解读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贴切的。

  恕吾愚钝,只能借前人之解读来理解孔子之"仁"意,我不知道哪一种解读才是孔子真正想要传达的`思想,但我觉得哪一种解读都无所谓正确与否,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去吸收、理解、消化然后转化为自己的人生哲学,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生活的点滴。读书何尝不是这样一个过程,读一本书,看一个世界,多一种经历,拥有好的思想并付诸实践……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实用10篇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1

  本人一介学生,在家受父母教育,在学校受正统的国民教育,上班后,懵懂踏入社会,从事工作,交友,而今已*40,虽然生活安定,工作稳定,但工作之余,还是对老祖先的东西感到好奇,生活中对本国许多文化也有很多疑问,偶然得知南怀瑾先生深通儒、道、佛,于是欣欣然购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环瑾选集》,才读了第一卷《论语别裁》,感到颇有收获。南怀瑾先生对于《论语》的解说不愧为一个严谨的学者,从历史的角度旁征博引为《论语》的误读做了很多纠偏,与我们这些远离祖先文化的人而言,真是专家级的解说。这本书将*800页,我也是用了将*一个月的业余时间才看完,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论语》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人的书,贴*我们的生活,现代人非常需要看看。我们70后这一代,对于西方的文化了解一些,我也能弹一些古典的和流行的如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对于现今的时尚物事如ipad、汽车等等也能紧紧跟上,但是在正统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对于老祖先的东西讲的很少,以至于到现在对母亲如何做人的训导还有疑问,妈妈说的这些东西书本上怎么没有,因为之前没有接触到任何一本这样的书,看了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有了一些理解。比如我们说儒家讲孝道,孔子的学生曾子著《孝经》,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充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谓之大孝。还有我们在与人日常交往中,能够做到“温良恭俭让”才能得人心,做到大家和谐。对于做事,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对于比自己意见更好的意见要及时变通采纳。对于年*40的我,也有有益的人生导语:“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暗地里,我也在笑,猪八戒真不容易,孔子才三戒,他要八戒,还管不住自己,呵呵。《论语》的故事都是日常生活中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非常生动,建议有学者什么时候把它做成动画或漫画故事,大家应该会喜欢看的。

  二、《论语》对学*的要求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而且人人不同,因材而用,对于管理工作也有很高的指导意义。我们说孔子的弟子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孔子都能够识人,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而纠正他们的短处,让他们不断学*。这对于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的特点既可以是缺点,也可以是优点,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作用。同时,孔子也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把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贡献出来,同时在工作取得成绩之后还要总结提高,再去学*,我们只知道前面一句话,而不知道后面一句话,这对于建立学*型组织也是有益的。同时,学*必须勤奋,但是要悟道,学得越多,悟出的道理要越简单,才能返回来指导实践。这个悟出的道理,儒家叫“仁”,道家叫“道”,佛家叫“佛”,最终归到“一以贯之”。

  总之,仅仅是惊鸿一瞥,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也使我犹如掉入传统文化的海洋,祖先的生活方式使我对自己的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我的人生和交友有了详尽的指导,收益匪浅,可以做为一部经典,时常翻看,总会找到人生难题的答案,难怪孔子学院遍布全球,也是有他的道理,做为一个炎黄子孙,这也是自己的骄傲啊。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2

  *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这就是圣人的学*!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3

  《论语》为四书之一,经典之一,过去考取功名的教科书,这个过去指的是科举时代,明代起,还必须用朱老夫子的注解。在我,所谓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只听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至于《论语》是个什么样子,没有读过。觉得那是旧的东西,没用的东西,如果去看是个搞笑的事情。

  这是南怀瑾老师讲解《论语》的书,南老谦虚地称为《别裁》,原来自己曾经那么多耳熟能详的格言和警句出自《论语》,如: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后生可畏君子**之美,不**之恶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子曰:“性相*也,*相远也。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好多好多,自己竟然不知道。南老师娓娓道来,用*直易懂的语言,亲切地述说着孔子思想的精髓,敢于挑战朱老夫子和前人的权威,重新诠释被误解的儒家思想,引领着我去解读儒家真正的意义。读来不枯燥,不是老学究似的,生硬的一句解释一句,那样肯定会打嗑睡的。《论语》二十篇本身就是一篇文章,前后连贯,不可分割。都在说明一样东西: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完善自己的品格修养。

  南老师以自己半生修*佛法的经验,从“体、相、用”上来解释儒家思想的“仁”,也说了宋代理学家盗用佛、道家的观点来解释儒家学说,最后又打击佛道的不应该,让人心中一亮。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这个“学”,原来不仅仅是学*,而是“学问”,这个学问不是通常的知识,是做人做事的修养,这一点是始终贯穿整部论语,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这是南老师的观点,让人信服。书中这样被先儒们误读的词还很多,“里”、“命”,儒学能够流传几千年,孔子能够尊为圣人,听了南老师解读才觉得原来他是名至实归的,原来这位圣人竟如此地被冤枉过。看来一种学说或思想流传久了也有流弊,后人总是以自己的认为来解释前圣先贤,传统文化离我们竟渐行渐远。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4

  借用一句古诗做题目,题目有点大,拉大旗作虎皮吧。

  一介小民没资格谈国家大事,但大事和咱每一个*民又息息相关,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安详和谐富足,国家动荡,覆巢无完卵,道理不讲自明。

  读《论语别裁》下册,子路第十三,609页,政治、经济、文化。越读越想读,越不敢写什么感受,道理都让南先生讲透了。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庶(人口多,繁荣)、富、教是说政治发展三个阶段:繁荣、富强、文化教育的振兴。仅是繁荣富强,如不加上文化教育,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民族,就会堕落、沉沦甚至有消亡的危险,这是很严重的。

  《论语》两千多年前就有此论断,南先生在六十年代有此解读,“全世界都在谈发展观光,观光就是社会发展的前奏。现在是这样,过去历史也是这样。所谓观光不免要连带有许多对社会风气不好的事,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如此。”结合现在,当今社会不正是这个写照吗?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繁荣了,国家富强了,可大家都认为“我们的道德滑坡了”,甚至有人认为是滑到了道德的底线,其实这也是属于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没必要怨天尤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一点也不晚,更何况我们身在中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未来还是大有希望的。管子曰“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最后是真正的文化教育,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只要我们不一味的“饱暖思淫欲”,坏的现状会很快改变的。但也不能急,“善人为邦百年”,“一个理想的政治风气,最后孕育成一股文化力量,不是简单的。但这种不以事功取胜,以道德为先,才可胜残止杀,化解人们彼此斗争、仇恨、残杀的心理。”仁德须加累积成,“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与我们来说,要正人先正己,“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5

  一听到《论语别裁》这个书名,就感觉是啰啰嗦嗦讲大道理的书。刚开始看确实感觉挺没有意思的,但后来渐渐地有意思起来了,先说了学*是最基本的,后来讲了许多的人生道理,中间还附带一些小故事,看完后感觉挺震撼的。

  我在以前认为古人都是比较蠢的,看慈禧太后那个老妖婆出行居然那么奢侈,还对侵华的外国使者毕恭毕敬的,那个时候没有想起古人创造了文字,创造了地动仪,也用中医治病等等“伟大事件”。

  读《论语别裁》看完每一章时都会感叹古人真的特别聪明,他们懂得的比我们一些现代人多很多,而且,他们还有着一颗本心,一颗君子的心。这在现代社会中似乎是特别缺失的。

  《论语》中有很多讲人际关系的道理。如每个人都有缺点,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人与人之间必有所长也必有所短……

  前两天看的有一条比较喜欢,贡子分享自己认为对的道理,“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然后孔子告诉他完全这么做是不可能的。

  我一直也如子贡一样这样想,也从来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但这本书中让我认识到我错了。这是多么难得啊,在生活中让别人教会我们“这样是错的”,是很困难的,在教会的同时,我们也会付出许多的代价,这就是我认为这本书好的地方,它可以以一种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在读书中教导我们*时做错了什么,怎样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6

  勤于读书,用心思考,颇有所得,真有些大师兄的风范,各位童鞋要互相学*、共同进步哦。

  不知不觉,伴随着对新环境的适应,读完了《论语别裁》的'下册。刚入学的日子显得有些无聊,除了参加一些新生入学的讲座,别无他事,读书倒成了这段时间最惬意舒心的事情。一盏灯,一杯水,一本论语别裁,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禁打开老师的博客,翻看过去同学们所写的读后以及一起游玩的照片,往事一幕幕,回忆一幕幕……细细想来,已经和老师读了五年的书,多半是传统文化和励志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从太原到广州继而还会去珠海,从当初的小组疑难讨论到现在的知行读书会-撰写读书报告,形式上一直在发展与进步,但实质是老师希望我们这些理工科的学生能够学*一些文学知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修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至于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迷失自我。

  言归正传,整本下册和上册一样,南怀瑾先生通过古今中外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诙谐的语言、旁征博引的求证,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简出的讲解,告诫我们如何求学、如何做人、如何修养、如何立身。以下有几点感受:

  为谁读书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何为己,如何为人,南怀瑾先生就自己的观点和传统观点在书中已经做了详述,不多言。只是读到此处想起了前几天听刘人怀院士的宣讲会,他讲到为国家读书,为民族读书,进而联想到少年***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无意在此唱高调,也许只有在那种风雨飘摇、国家危亡之际,才会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但是在当代这么一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教育充满了功利性,整个社会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再,急切的需要道德诉求、秩序诉求、价值诉求。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宏远如这般的志向非我辈所能达到,但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多一些思考,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追求自我价值,拒绝急功*利,正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己欲与施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别人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意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然而联系现实生活,可以发现一系列与这个话题相关的问题:其一、“己之所欲,不施于人”。其二、“己所不欲,即施之于人”。其三、“己之所欲,施于人”。我认为,关键在于“恕”这个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因为己欲非人欲。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更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尊重对方意见。如果己所不欲也是人所不欲或者己欲而非人所欲,就不要施于人;如果己欲亦是人欲或者己所不欲而人所欲,那么就可以施予人。重点是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肯定了别人也就是肯定了自己。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小感受,希望随着人生经验和阅历的增加,能够对论语有更多的感悟。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7

  工作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最*一段时间,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读了一点《论语别裁》来充实自己。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二而撰写成《论语别裁》,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论述、诠释,希望自己从《论语》中学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

  《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论语》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书的绝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问答的话。聪明的学生问他,有聪明的答复,愚笨的学生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他的答复便又不同。

  孔子说话,是因人而异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他将人看作是*等的。《论语》中有"性相*,*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和绝顶愚笨的人没有办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样的。孔子提出了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有教无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的教育,他"教"什么呢?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这个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让你去打坐念经,"修己"是让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快乐。

  这个教育观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为的是一个社会目标。所以《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础,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连贯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天下"。因为这个使命,就感觉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来有人的尊严,到了做到自己感觉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时,就格外感觉到一种责任。

  所以《论语》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必要时,宁可杀身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论语》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气魄,要有毅力,因为"任重而道远"。"任"就是担子,把"仁"拿来做担子,担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说:"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以整个人类作为我们的担子,就是2500年来一个了不得的传统。后来宋朝的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觉到"任重而道远"的缘故。明朝的顾亭林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道理。

  《论语》的深邃,是即便南怀谨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也要穷数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奥的巨制。我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只希望随着人生经验、阅历的增加,对《论语》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对于我的教学和生活不断带来更大的帮助。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8

  *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这就是圣人的学*!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己。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9

  “得半部《论语》者,得天下”。这句话我也忘了是从哪里听到的。以前,我粗略地看完一本唐宋后注译的《论语》,觉得这句话太过夸张。不过,自从我看了《论语别裁》后,我对《论语》有了新的理解。我推翻了自己的认识,有了新的见解。

  我看《论语别裁》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言文能力。不过,当我接触了《论语别裁》后我对“做学问”,“作人”有了新的认识。

  不过,由于我每天只有一小时,所以现在我并未完全看完《论语别裁》上册,更别说整部《论语别裁》了。我只是阅读了《学而篇》,粗略地翻阅了《为政篇》和《公治长》。

  我下面所有的感受,只是对《学而篇》的读后感。

  首先,读了《论语别裁》给了我新的认识。现在读《论语别裁》,不像以前那么枯燥乏味,那么难懂,而是有种与南怀瑾先生面对面交谈一样。原来读《论语》这类四书五经的书也能这样有趣。同样,我也推翻了以前所认为的古人读书都得“寒窗苦读”的见地。

  然后,是我对“三家店”的认识。南怀瑾老先生生动形象地比喻,让我明白了原来“五四运动”时,那些自称“知识分子”的人竟这样理解孔子的话。

  还有就是南怀瑾写这本书是用心在写。他把自己原本的认识与现在的理解,毫无保留地都说出来了。

  这是我在读“学而有何乐”时理解的。首先,南老先生是通过字面来解释。说“悦”应改为“苦”。朋友来家是“包袱”,虽然很真实,但我当时就认为这些认识仿佛是一些自以为是的不想读书的学生在钻“牛角尖”。

  不过,当我接着看下去,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男老先生把这一切都分开做了解释,而且真正懂是看了“谁来懂得你”这一小节。南老先生在这一篇中对孔子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将所有自己的解释都总结在了一起。尤其是这篇中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真是恰到好处。不但说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还告诉了读者,做人做学问成功的途径。

  还有,我觉得写得很妙的是南怀瑾说,现在的人读《论语》不能依靠朱熹的注解。

  刚开始,我认为这只是南怀瑾的片面之解,不过在询问父亲后,才明白这是告诉读者,看《论语》要自己反复品读原文,而不是单单看注释。至于不懂,接着看下去,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

  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下文自然有解释。这也是南怀瑾不支持将《论语》分类的原因吧,因为原文都是连贯在一起的。还有就是“没有朋友的上帝”中说到的“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这句话很对,大概“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也是这个意思吧!总之,《论语别裁》是本好书,它有助于你理解《论语》和孔子的为人之道。我现在还未完全看完,等我看完后再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10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从小读到大,也曾细细读过。对于其中教诲般的言论,也曾冥思苦想,并且熟记于心。然而毕竟才疏学浅,并不能完全理解《论语》里那些金玉良言。对很多篇幅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深入地再读《论语》,一是百家论坛的于丹的心得领入,再就是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让我又一次沉醉在《论语》里那些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南怀瑾先生在当时说,此时教育的最大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学生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和谐更无从谈起。而孔子的教育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南怀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育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严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尊敬你。

  在正己修养方面,最使我心有戚戚是南怀瑾先生对樊迟与孔子有关修养的那段解释。樊迟问孔子:“敢问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匿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读《论语别裁》,学*了《论语》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不可坐而论道,玄思辩难,所谓知性合一。作为党员教师,我再次学*了《论语》,领悟到关于教学的见解,应把这些圣人的见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的进步和革新。这才算真正读过《论语》,才算真正接受圣人的教诲。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论语别裁》读后感600字 (菁华3篇)

《论语别裁》读后感600字1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离出口最*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论语别裁》读后感600字2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惯;播种一个*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别裁》读后感600字3

  说到《论语》,没有人不熟悉,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我们对论语的认识基本上都来自于我们所学的课本,对意思的理解也基本来自于书本的注解和老师的分析。如果不是对它特别有研究,大抵是没多少人去看的。毕竟古文虽说文字的功能比白话文更强大,但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总感觉和现代有些脱节。当我看到《论语别裁》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曾经看过的由《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本人学*历史时不是很认真,历史上的大事件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真是掌握不好,但我又很喜欢看历史,所以当我读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关于明朝部分时,我对袁老师佩服之极!那种历史问题现在化,语言通俗易懂,贴*生活。我觉得能把历史讲解到这个份上,真是大师!当然,南怀瑾先生通过《论语别裁》,给我们还原论语的现代版,同样是让人钦佩之至!深觉南先生学问的博大精深,在著述中,他广征搏引,谈笑自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传统深奥的经典,或引诗句,或讲典故,或解学术,循循道来,不管是朴素道理还是人生哲理,都能让读者有所感悟。

  翻开《论语别裁》,在前言里,我就看到了一位谦虚的南怀瑾先生。他写道“本书定名‘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愚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其实南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说我是最好的,因为是别裁,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必要拿条条框框来界定,要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张中行老先生的一番言论,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别裁”。我欣赏南先生谦虚、低调的性格,那是对我做人的一种启发。

  当我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从中领悟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在解释这段话的时候,南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可求”与“不可求”是针对人生道德方面讲的,如富贵符合道德规范,符合“道”,即使是很苦的事情,也愿意做。如果富贵靠不择手段去求得来,这个富就很没有道理,很难接受。认为是不可以做的,富贵与我们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是走自己的路,干我们喜欢事情吧,宁可保持那份物质上的清贫。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人自身修养的体现。

  从《论语》中处处能够明显感觉到孔子的“因材施教”,这对我也是很大的启发:同样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有深浅以及侧重不同的解释,很讲究针对性,从中也能够感受到那时候人的生动,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死板,为人处事虽有原则,但也要因人而异的,连孔子这么一个如此有坚持和自己理想的人都懂得处处变通。想想自己,有时候太过较真实在没有必要,何况从道家的角度,更要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理解和消化的,通过阅读《论语别裁》,学*《论语》的精髓,让我明白,很多感悟不单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论语》中给我们阐述的学问的真谛,孔子关于教学的见解,这些都应该贯彻到做人做事之中,贯彻到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尽快使自己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当代合格的教师。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论语别裁》读后感600字 (菁华3篇)

《论语别裁》读后感600字1

  我不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人,对于《论与别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记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对于《论语》里经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对我的感触特别大。“小人之过也必文”这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文过饰非”。有些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总喜欢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理由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而一个君子错了,就承认错了,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和太阳、月亮一样,偶尔有一点黑暗阴影,大家都看得见。可是等一会就会过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过,不要自己去掩饰,错了就坦诚错了,大家都看得见,这就是君子风度。不过现在明白了,改过来,人们就像对月亮、太阳一样,仰望他的光明。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方面我是个君子还是个小人?对于自己的过错我是否能够坦诚?不,我没做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当我错怪了某位同学的时候,我曾因为自己是老师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说声对不起。现在返回头来想想:我们教师都在教育孩子诚实,不要说谎,但老师自己却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叫孩子怎样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面对错误,勇敢地说出“对不起”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坦诚,我们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师。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这也就是所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譬如:看见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看见人家有好画,心里也很欣赏;读书时看到有些道理很对,也很开心,但是我们照着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执德不弘”。我们没有这样远大,我们也服从真理,看见别人做好人好事也很钦佩,但是自己做起来,没那么积极,不能发挥。我们人生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时,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不踏实。“焉能为有,焉能为之”,换句话说,自己没有建立一个人生观,自己没有中心思想,简单一点就是缺少一种目标的动力,这就像我们最*在写的三年规划,开始时,我有些迷茫:我该怎样给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件事情:法国一家报纸曾经进行刊登过一个问题:“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据说这家报纸收到数以万计的答案,人们纷纷论证自己的选择,有的甚至写出几万字的论文,阐明为什么应该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为什么应该是“向日葵”而不是“岩间圣母”。众人相持不下,谁也不服谁,直到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说:“我抢离出口最*的那幅。”

  道理很简单,在失火的情况下,到处是浓密的烟雾,你根本无法看清哪幅画挂在哪儿,如果你冒险进去找你心中认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结果是在找到那幅画之前,你自己已经葬身火海。而抢离出口最*的那幅,虽然不是最有价值的,但却是最可行的。再说,一幅画只要能挂在卢浮宫,就说明它怎么都差不到哪儿去,尤其当其它的画都化为灰烬以后,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不寻常。

  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示:给自己订一个目标,并不是一定要价值最大的目标,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尽量做到执德能弘,信道能笃。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论语别裁》读后感600字2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惯;播种一个*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别裁》读后感600字3

  说到《论语》,没有人不熟悉,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我们对论语的认识基本上都来自于我们所学的课本,对意思的理解也基本来自于书本的注解和老师的分析。如果不是对它特别有研究,大抵是没多少人去看的。毕竟古文虽说文字的功能比白话文更强大,但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总感觉和现代有些脱节。当我看到《论语别裁》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曾经看过的由《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本人学*历史时不是很认真,历史上的大事件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真是掌握不好,但我又很喜欢看历史,所以当我读完《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关于明朝部分时,我对袁老师佩服之极!那种历史问题现在化,语言通俗易懂,贴*生活。我觉得能把历史讲解到这个份上,真是大师!当然,南怀瑾先生通过《论语别裁》,给我们还原论语的现代版,同样是让人钦佩之至!深觉南先生学问的博大精深,在著述中,他广征搏引,谈笑自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传统深奥的经典,或引诗句,或讲典故,或解学术,循循道来,不管是朴素道理还是人生哲理,都能让读者有所感悟。

  翻开《论语别裁》,在前言里,我就看到了一位谦虚的南怀瑾先生。他写道“本书定名‘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愚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其实南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说我是最好的,因为是别裁,所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必要拿条条框框来界定,要挑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张中行老先生的一番言论,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别裁”。我欣赏南先生谦虚、低调的性格,那是对我做人的一种启发。

  当我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从中领悟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在解释这段话的时候,南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可求”与“不可求”是针对人生道德方面讲的,如富贵符合道德规范,符合“道”,即使是很苦的事情,也愿意做。如果富贵靠不择手段去求得来,这个富就很没有道理,很难接受。认为是不可以做的,富贵与我们是没有什么关系,我们还是走自己的路,干我们喜欢事情吧,宁可保持那份物质上的清贫。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人自身修养的体现。

  从《论语》中处处能够明显感觉到孔子的“因材施教”,这对我也是很大的启发:同样一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有深浅以及侧重不同的解释,很讲究针对性,从中也能够感受到那时候人的生动,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死板,为人处事虽有原则,但也要因人而异的,连孔子这么一个如此有坚持和自己理想的人都懂得处处变通。想想自己,有时候太过较真实在没有必要,何况从道家的角度,更要懂得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值得自己去深入理解和消化的,通过阅读《论语别裁》,学*《论语》的精髓,让我明白,很多感悟不单停留在理论上,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论语》中给我们阐述的学问的真谛,孔子关于教学的见解,这些都应该贯彻到做人做事之中,贯彻到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尽快使自己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当代合格的教师。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 (菁华5篇)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1

  最*,我阅读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南怀瑾成长的故事。南怀瑾小时也如我们一样,调皮好动,可他能静能动,一读起书,就特别安静,但他并不是发呆的静,而是专心致志的,读过的内容,能滚瓜烂熟的背下来,他还十分好学,不懂就问。南怀瑾从小体弱,他就努力练功,使自己渐渐强壮。年年过去,南怀瑾虽然已经读过了很多书,武功也十分厉害了,可他并没有中断他的学*生涯,而是对自己的要求更加高,看更多的书。他也从不骄傲,四处拜访名师,锻炼自己的武功。南怀瑾的长辈也总是教育他,指引他,让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最后,经过自己不断学*,和许多高人对他的指点,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读完书,我咽了一口唾沫,陷入了沉思:

  南怀瑾的成功原因是什么?除了他有父母长辈的教育和高人对他的指点,剩下的.一样是什么?正是南怀瑾始终在学*,从不骄傲的品质。

  想到这里,我再一次思考反思自己:

  南怀瑾和我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同是一样学*,一样吃饭,一样用两只腿走路。是啊,我们没什么不同,甚至我现在学*的环境比他那时候好得多,他身体比我虚弱,我有什么资格比他落后呢?他能做到的我又怎么不能做到?

  我又回过头想了想我和他的差距:

  我拥有一丁点优势就高傲自满,而南怀瑾获得比我大的多的成就却从未骄傲过,始终是“活到老,学到老”。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中的一句话:别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我就是因为自己的优势骄傲自满,而南怀瑾他总是寻找着自己的缺陷,查漏补缺。

  南怀瑾的故事让我深有体会,我要想书中所说的一样:“痛苦、烦恼、得意统统从心里丢出去。”作者:叶紫霖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2

  你会因为曾经被骗,下次再遇到类似事情而变得无动于衷吗?你会因为吃过一次亏,下次再遇见类似事情而心存芥蒂吗?你会因为上过一次当,下次再遇见相同的事情而熟视无睹吗?我想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曾经因为在新华书店门口,把我身上仅有的零用钱,给了一个乞讨的老爷爷,然后当我出来的时候发现,那个爷爷居然坐上一辆出租车扬长而去了。我伤心不已,因为我被骗了,为什么一个乞讨的爷爷也要骗人。我发誓以后我再也不会随随便便给乞讨者钱了。

  但是,文中常泰口袋里虽然只有仅剩的八元钱,可是为了救助那个同乡,最后自己只剩了两块。后来还发现自己被骗了,但是爸爸告诉他被骗不是耻辱,只是成长的学费。原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味地叹息,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加难过。但是反过来一想,把这个当做今后做人做事提前交的学费,那心里就舒坦一点。受骗过后,常泰在信中,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仰周先生。父亲在回信中确认这个人确实是乐清人,而且是个骗子,他已经用不同的伎俩骗了不少人,出门在外的同乡,很多都受过骗。但是他还是肯定常泰这样做也没有错,不能因为有怀疑,就不去做善事了。很好地把孩子的一颗善心保护起来了。

  善良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品格,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弄丢。仰周先生对儿子的教养非常上心,从《朱子治家格言》到《功过格里记功过》,都渗透着父亲对孩子的期望,最重要的是常泰的优秀品格影响终生。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3

  几天前,我把《少年南怀瑾》这本书读了一遍,悟出了一些道理,感受颇深。

  小时候的南怀谨十分娇弱,少年时期的南怀瑾则是沉着稳重、有思想、有抱负的。他在杭州上学时,晚上睡觉前都会把当天所学的功课复*一遍,他不但把每天老师要求的课程完成,还自己有一个日程表,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每天严格按日程表执行,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经常警示自己“人非有品,不能闲”。

  南怀瑾还非常孝顺父母。他在家的时候,父亲对他非常严厉,如果他做错了什么事,父亲就会教训他,对于父亲的教训,南怀瑾从来也不会顶嘴,总是认真虚心聆听着,听完之后就会认真的改正。

  南怀瑾也是非常善良的人。他经常会去帮助别人,有一次因为太好心帮助了跟本不需要帮助的人,后来他知道是被骗了,可是他从来都没有因为怕被骗而减少对别人的帮助。

  南怀瑾最后成为了一代宗师,是因为他早早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且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他的孝顺、善良、沉着、稳重都是因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读了这本书,我有如下感受:我现在还是一名小学生,从目前来看,我是一点也不如小时候的南怀瑾,首先跟父母不顶嘴我就做不到,不管对错,父母如果批评我几句,我首先做的肯定是辩解。做事沉着冷静,我还不行,每次遇到事情总是很着急,匆匆应付所以做得是毛毛糙糙,不是很好。虽然我们不一定都能成为一代宗师,但是我们凡事都要有计划有目标,小到一天的学*,一个学期学*,整个小学时期的学*,大到长大了我们想干些什么,都应该制定相应的目标,并且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一步一步朝着目标前进。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4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少年南怀瑾》。当我翻一开这本书,就觉得很有意思,马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看着这本书,仿佛我也伴随着南怀瑾一起成长。我觉得他很调皮,也很爱玩。下课时,他会主动和同学们追逐打闹,不过一到上课时间,他就马上挺直腰板,认真地听先生讲课,一点也不敢乱动。南怀瑾对学到的文章都会专心背诵,并努力研究每篇文章的含义。遇到比较难懂的文章,他就会礼貌地向先生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南怀瑾读书时,别无他想,心中只有书本的内容。这样心无杂念地大声诵读,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只要心里想着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把读书变成像玩耍或唱歌一样有趣的事,就能边玩边领悟书本里的东西,这叫“玩索而有得”。南怀瑾小时候,已经读了很多古书,还特别用心地学*了文学、书法、诗词曲赋等,是一个学识不俗的小“学究”。所以,我觉得南怀瑾从小就很会读书,通过认真、心无杂念地读书,体会到了学*的乐趣——他在学*时是快乐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是南怀瑾的父亲南仰周先生经常告诫他的口头禅,叫他白天不要打哈欠和瞌睡,要与书为伴。我也要像南怀瑾一样,每天都认真刻苦读书,不懂就问,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以前我读书时,只是随手拿起书本,勉强地张嘴读一读,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就像你买来了一个非常好吃的面包,只咬了几口,没有细细品味,就觉得不好吃,便扔掉了。后来,我静下心来,慢慢地读,慢慢地体会。渐渐地,我发现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以帮我打开知识的大门,可以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可以给我带来幸福和快乐,可以给我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满足和财富,还可以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啊!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要不然,这些知识的宝藏和快乐的体会,从哪儿来呢?

  读了《少年南怀瑾》这本书,加上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我觉得读书和玩,几乎没什么区别,只是前者是用大脑玩,后者是用肢体玩。所以,我们要刻苦认真学*,做到不懂就问,你就会因为获得知识而快乐,体会到书中的乐趣。南怀瑾经过了儿时的努力,获得了“禅学大师”和“国学大师”的美誉,他真正地体会到了学*的快乐。我想,如果我也像南怀瑾先生一样心无杂念地认真学*,那么读书也将会是一件美妙、快乐的事情,做到真正的“玩索而有得”。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5

  少年南怀瑾,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叫杨周先生的人,有一个叫常泰的儿子,常泰儿时,因为身体瘦弱,经常生病。所以母亲很心疼常泰,一直到他七岁母亲才给常泰断奶,因此,常态又受到了同学们的讥笑。其实常泰自己胸怀大志,想让自己身体变好,不给家里添乱,想让同学不讥笑他,他下定决心要学好国学,但其实他更想做的,还是一名侠客。每当他读完国学之后,总会翻开侠客书,有一回看到书中的人物,倒挂在房梁上练武术,常态,心里直痒痒,非爬上房梁不可,于是他开始偷练武术,他武力不足,从房梁上摔了下去,摔出好多乌青,仰周先生听见响动后,从楼上走下去,知道了常态,想学武术,带他去了许多名人大师那里学武功。从此,他在练功天涯便开始了。

  我非常佩服书中的主人公常泰和仰周先生。因为常泰不会为一些小事而哭鼻子;提起背书都是滚瓜烂熟;背起书来滔滔不绝;看起书来津津有味;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做起事来毫不马虎,精益求精;看见不懂的词语的意思,就马上问老师等等。常泰的优点,谁也说不完,再看看自己,真是没法比了,当然,像常态这样就称天才,我不需要跟天才比,我只需要跟自己比,只要有进步,都是好的。但是,不跟天才比,并不代表,我不学*天才。每个人都要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意思是,见到别人的优点,要马上学*,看见别人缺点要马上反省,并去告诉别人,而且不能学*,所以我也要学*常泰这些喜爱学*的好*惯。

  仰周先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把一个只会生病的小孩子教育成了一个能书善画,会让武功的大孩子,扬州先生不但把一个独生子教好了,原来他自己,也会读书背诗,会练功,他练了武功,甚至还能跟村里的武林高手一比高下呢!

  让我们一起,互相学*,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吧!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6)

——《论语》的读后感 (菁华5篇)

《论语》的读后感1

  *日第二次读了《论语》,较之第一次而言,有了更为多的体会与感悟。

  大凡国人,不说对孔子耳熟能详,起码也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其精髓的思想可谓超乎寻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民族魂。在我国历史上,孔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伦理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社会实践家,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学识自20xx年前就成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因此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儒学的思想正日益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每读一次孔子,自己都能收获很多的东西,比如:

  当读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时,我懂得了要先行后言,莫言过其行,说与做是做人的两个重要方面,无论何时何地,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先做后说永远是我们应该信奉的说话行事规则。

  当读到“道听途说,不足为取”时,我懂得了,一个传闻,入乎耳,出乎口,不经过考证和内心的思考就说出来,委实轻率,不负责任,但现实中,偏偏又很多人,喜欢传播这种小道消息,飞短流长,看着闹得满城风雨,心里竟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其实,无论是从道德还是现实做人来讲,这种心理咨询行为,我们都应该摈弃。

  当读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挺有感触的,对父母孝顺,是从古至今我们*人最看重的道德要求之一,甚至常常拿是否孝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信任,值得交往。“孝”是一个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又有多少子女做到了呢?*些年来,受西方所谓的“自主独立”意识的影响,年轻人不愿依赖父母的同时,也把孝的意识抛到了脑后,也许真到我们切切实实想为父母做点什么的那一天,可能只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了。

  当读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我意识到了,做人得将心比心,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别硬塞给别人;自己想要站住脚,也得先让别人站住了才行;自己想要有所成就,也得成全别人有所成就的梦想。

  当读到“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时,一位仁厚长者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宽宏大量,与人为善,他教育弟子们,要多看人家的好处,进步的地方,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成就,也绝少拥有孔子那样的胸怀,但我们应该尽量的从中汲取点什么。

  ………

  孔子的思想,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文化的智慧神殿里,流淌在每个华夏子孙的血脉中,虽历尽沧桑,但却像北斗恒星一样永远光辉灿烂,成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如今在全球化来临的时代,为提升*文化的“软实力”魅力,我们正在全世界建立孔子学院,向世界各民族传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于传播的过程中,也挺契合新时代的要求。

  当你不能以一颗*常心来行为处事时,当你站在人生的拐点迷茫彷徨时,当你比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样仓皇失措时,读读孔子,翻翻《论语》,真的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论语》的读后感2

  《论语》是凝聚我们*人智慧的一本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给我买了一本孔子的论著—《论语》,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论语》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可以教给我们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听后迫不及待的翻开《论语》,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做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就必须做到随时随地都在学*中,内心充满着掌握真理的愉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知。”这句话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说:要学*别人的长处,用别人的短处来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且改正。让我明白了善于学*别人的优点,是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别人的缺点呢,就用来当一面“镜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些缺点,有,就要把它及时改正。没有,就用来告诫自己,以后不要犯这些错误。这句话一直伴着我健康快乐的成长,无时无刻的给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论语》应当是阶梯中非常重要的一级,学*《论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论语》的读后感3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感悟】“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符合道家思想的一贯性。这里,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要求统治者无为而治。在孔子的观念中,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做到“无为而治”就是最高境界了。由于是第一次带班,没有经验,另外自己的外面显得比较年轻,为了能够“管”下这帮学生,读后感。我对他们比较严厉,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很怕我。上半个学期的摸索期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训,我很多时候的严厉是处于希望他们好的角度,可是很多时候换来的是学生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这在一段时间里让我对这份工作失去信心。

  但后来的进行了自我反思,发现是我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批评学生要依据事实说话,对事不对人,为什么批评某位同学,这些问题需要在班上给学生说清楚。

  以礼管制学生非常重要,首先要尊重学生,学生都是非常在意老师的一言一行的,若过于严苛会让乖学生伤心与老师渐渐疏远。其次,不能以为自己是老师就高高在上,不断指责学生,要能够心*气和地跟他们讲道理,让他们明白老师的初衷和用意。另外,多倾听学生的心声,青春期的孩子、住校远离父母的孩子,在学*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同学、老师相处中难免会遇到很多解不开的难题,做一位善解人意、懂得倾听的班主任很重要。

  总之,尊重学生,给他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赢得学生的喜爱,管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说什么学生都佩服和尊重,这是我理解的班级管理中的“无为而治”。

《论语》的读后感4

  这个假期,我捧着厚厚的一本《论语》,带着疑惑和新奇,细嚼慢咽地品尝起书味。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

  《论语》中,曾子讲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过呢?

  读到这儿,我不禁停顿下来,脑子如相册一般开始翻着页……小组成员递著作文草稿给我,恳求道:“组长组长!帮我改改作文呗。”我咬着笔头,看着手里的奥数题,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只瞥了一眼她的作文,就不耐烦地应道:“知道了知道了,放着!”说完我用笔尖敲了几下桌面,便不再理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难题只解了没几道,作文也是没有修改,午休的时间就结束了。上课铃响起时,我收回作业,把作文草稿归还给她,准备上课。她激动地问道:“通过了吗?”“过了吧。”我看也没看她。作文上交批改过后,她的作文要重写,我心里“咯噔”一下,低下了头……

  课余时间,女生们一堆一堆地围在某一个人的课桌旁,不知谈论着什么。可我们这一堆聊的,我可清楚得很。“她这几天穿得可真花里胡哨!”一个人指着远处的女孩小声说道。“就是就是,一点儿也不好看啊。”另一个人起哄到。

  ……

  当那个女孩走过来时,大家却还是笑脸相迎,我看着这幅局面,心里似冰寒……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直至整本书读完,这句话仍扣我心弦,我们应也像曾子学*“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的读后感5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回味深刻。其中,我记忆最深的有这两句是:其中一句是,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地积累知识;勤奋学*,从不自满;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我认为孔子这句话说得十分有道理,别人来请教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谦虚,要耐心的教给别人,不能厌烦,这一点,我觉得我做的不是很好,因为有时候朋友来问我问题时,我因为自己的一些私人的事情,会拒绝他们,我以后一定要改正。我们学*不会学完的,所以我们不要对学*轻易满足,我觉着这一点,我做到了。我看到有的同学比我学*好,我会把他看做我的榜样,去追赶他。追上后,我还是不会满足,我会再去追赶更好的同学。

  另一句话是: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思为下矣。”意思是: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学*的人,是最下等的人。

  背过这句话以后,我想:我是第几等人呢?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也不是遇到困难才学*的人,更不是遇到困难也不学*的人呀!那我应该就是通过学*才知道的人啦。这正像《论语》八则中孔子说的那样“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民以求之者也。”我想,我就是这样的人吧!

  《论语》八则,不仅让我吸收了许多的知识,也让我懂的了许多的道理,对我有很大的用处,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7)

——别饿坏那匹马读后感 (菁华5篇)

别饿坏那匹马读后感1

  读了《别饿坏了那匹马》,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文中那位善解人意、关爱他人的残疾青年。这篇文章主要写作者十分喜欢去残疾青年的书摊看书,但是没有钱,只能每天卖马草换钱看书,残疾青年见了,就谎称家里有马,让作者把马草卖给他,好让作者能继续心安理得地在他那看书,让作者很感激。

  读完文章,我认为残疾青年有一棵善良的心。他不计较自己的损失,知道作者喜欢看书但没有钱,就让作者白看他的书,在作者因偷看书被父亲打时竭力阻止,为了让作者继续看书又不损伤作者的自尊心,甚至谎称家里有马。这都表现了残疾青年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高尚品格。我们应该向他学*,试着去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我还记得在 2008 年汶川大地震时,学校发通知鼓励我们踊跃向灾区小学捐书,班上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积极参与,有一些人在拿到通知的第二天就把书带来了。我们就应该这样。在家时我们应该去孝敬父母,懂得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帮助父母分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关心同学,和睦相处,不要为一点点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我们要努力帮助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这一刻起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别饿坏那匹马读后感2

  在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中,《别饿坏了那匹马》给我记忆深刻。文中的残疾青年、碧云、“我”和爸爸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篇课文主要说了“我”在残疾青年家看书,爸爸不同意,让我去扯马草支换钱看书。后来因为马草卖不出去,所以残疾青年让“我”把马草扯给他去换书看。最后因为碧云出去了,所以我送马草时才知道真相原来青年家并没有马。

  读完这篇课文我很受感动,残疾青年本来就没有钱,还这么慷慨地让“我”看书。之后再细细品味,又得出许多别样的感受:残疾青年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编造出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其目的就是利用“谎言”来圆“我”一个读书梦,真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啊。在我想来,能编出一个善意的谎言不仅要机智的头脑,更需要一个崇高的品格,才能使得谎言不被揭穿,以达到一个美好的愿望。还有善解人意的碧云,即使做的不是对自身有利益的事,也还是坚决配合着哥哥将谎言维持下去。“我”在这件事中是个不明白的人,直至最后才知道自己马草并没有被青年家的“马”吃掉,但“我”热爱看书,并为了看书宁愿去做苦力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文中的爸爸是个好爸爸,他知道那位残疾青年没钱,于是就让我去扯马草赚钱。

  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善意和善心是值得我一辈子去追求的。

别饿坏那匹马读后感3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叫《别饿坏了那匹马》。

  这篇课文让我感触很深,很让那我感动。这篇内容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失去读书的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泰然地、安心地做下来读书的良苦用心。 卖书的那位残疾青年,为了让我读书而编出:家里有一匹马,不想让那匹马饿坏,让“我”把每天割下来的马草给他,让后坐下来看书。从而表达了卖书青年的善良。在一般的图书馆里,在那儿免费看书的人,管理员都是说:“滚出去!你在这么看,别人也在这看,大家都在这看,我这生意还怎么做呀。那还不得过几天就倒闭啦?快滚出去,越快越好!还有,下次不许再来看啦,记住!”而那位青年每次都对“我”宽厚地一笑。本文主人公有:“我”、父亲、青年、和他的妹妹———碧云。碧云也很善良,当卖书的青年的妹妹出来抱马草时,并没有埋怨这埋怨那的。当最后一次“我”来送马草时,她并没有出来,但是也没有说出真相。

  我很喜欢这篇课文,因为这里感动人的地方很多,也很真实。我们应该做个善良的人,干善良的事。难道不是吗?

别饿坏那匹马读后感4

  今天,卢老师教了《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读后使我感慨万千。

  作者上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他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主人公常常身无分文,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书中的故事。他父亲知道后,打了他一巴掌,让他扯马草换钱,不能白看书。但是守书摊的残疾青年却不求回报,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我”心安理得地看书,但谎言不久就戳破了……

  当读到文章的结尾,我深深地被残疾青年不计一已得失,无私帮助作者的品质所感动,觉得那谎言便是这世上最美的语言。在《唯一的听众》的文章中,也是如此,老教授说自己耳聋,用善意的谎言让“我”从音乐白痴变成能上台演奏的小提琴手,他们真是用心良苦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谎言是不被认可的,是一个贬义词。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更不能欺骗他人。有句话说得好:“轻诺必寡信”。撒谎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伤害;而善意的谎言所带来是却是感动。如果残疾青年和教授没有编织善意的谎言,那么这世上将会少了一位作家和一个小提琴手,该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啊!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明白了:生活中还是需要善意的谎言。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不会那么遥远,生活就会更加丰富多彩,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别饿坏那匹马读后感5

  读完别饿坏了那匹马之后,我认为谎言并不都是可耻的,有恶意的谎言与善意的谎言,在每一个善意的谎言的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个美好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深深地打动我们的内心。

  作者在五年级的时候非常酷爱读书,离学校不远处有一个书摊,作者由于作者身无分文,而且控制不了知识的诱惑所以作者只能偷偷看书就溜之大吉。

  青年有着一颗“美好的心灵”,他为了帮助作者追求知识,说谎家中有马,收下了作者山上采来的马草,叫一个名叫碧云的小姑娘把这捆马草拿回去喂马,首先,那姑娘有点迟疑,又被青年催了一下,才把马草拿回放在后院,碧云当时可能在想:要马草干嘛?家里又没马,真怪。但是,她也似乎知道什么,就把马草拎了进去。从这里可以看出碧云非常善解人意。作者的父亲也很“善解人意”,在翻书的同时,暗暗的将几张毛票夹在书中。由于作者家条件有限,父亲就叫儿子去采马草然后用卖马草的钱来看书。最后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拆穿了,作者对那个青年非常感激。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8)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范文十份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十月,在《论语别裁》上篇中黯然逝去。接触到南怀瑾大师的作品纯属意外。中旬一个周末,在三乐文创书店无故乱翻书。偶然翻看到一本由南师后代记录其家族三代人生经历的传记《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可惜后半部没有看完,前半部着实吸人。南师从幼便熟读经史,家族读书学*氛围浓厚。很多基础知识都是在少年时期完成,真的感慨其父亲的远见卓识。正合了老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看过一半此书后,便对南先生颇感兴趣。

  遂买了此书《论语别裁》,以作闲暇读书之用。花了大半月时间,粗略看完上篇。仅以此公众号作为读书笔记的记录载体,与诸君共勉。

  先小小作此介绍,后续会陆续更新相关心得。以论语《学而》篇中曾子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也与本公众号最初创立的初衷相呼应。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2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初闻此言是在中学,当时就诧异,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其实是我误会了。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

  《论语》,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虽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人们大都不知其真实面目了。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

  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3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初闻此言是在中学,当时就诧异,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其实是我误会了。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

  《论语》,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虽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人们大都不知其真实面目了。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

  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4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还说过,“无友不如己者”。初闻此言是在中学,当时就诧异,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间没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势利?其实是我误会了。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国时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们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

  《论语》,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虽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注解统一思想……到当今的大师、教授、专家……拿它说事,人们大都不知其真实面目了。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选功名,而且必须采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换句话说,明代以后的人为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没有他们对历史的悉心研究,哪里来的社会进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从众、迷信权威是给自己内心的禁锢。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记录。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

  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5

  《论语别裁》一书是由南怀瑾先生的讲课记录整理所得,南先生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对论语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虽有别于正宗儒者,但《论语》年代久远且内涵丰富,谁又能断言自己的理解就一定正确呢。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条理清晰,道理明白,十分易于消化。且南先生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几十年间又孜孜不倦,博闻强记,从不惮学科门槛,追究学问务必求真求知,更本着做学问的精神,尽心思索,并不从善如流。因而读南先生的书竟使我有些庆幸之前不曾在这些学问上下过功夫,因而未曾被各类谬误迷惑太深。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句话记录的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指点。孔子教育学生做学问的目的'是希望弟子们能学会领导一个有一千辆马车的地区,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做到做事尽心尽力,对百姓实行适当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要学会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当中去体会的,并不是死读书。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坏,知识渊博与否与他是否有学问无关,做学问的道理是要在做人做事的积累当中慢慢感悟的。这才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而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南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宋代儒家学者有着较大的出入。关键的分歧点在对“色”字的认识上,宋儒们认为“色”即女色,“贤贤易色”就是指看到有道德的人马上就抛弃女色。这在南先生看来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在《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圣人对“饮食”和“男女”大欲是持认可态度的,因此这里的“色”绝不是指“女色”这么简单,而是指态度、形色,因此“贤贤易色”的意思应该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看到他肃然起敬,态度自然也随之而转变。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学问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去认识。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十月,在《论语别裁》上篇中黯然逝去。接触到南怀瑾大师的作品纯属意外。中旬一个周末,在三乐文创书店无故乱翻书。偶然翻看到一本由南师后代记录其家族三代人生经历的传记《人生路漫漫——南怀瑾家族三代的人生浮沉》。可惜后半部没有看完,前半部着实吸人。南师从幼便熟读经史,家族读书学*氛围浓厚。很多基础知识都是在少年时期完成,真的.感慨其父亲的远见卓识。正合了老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看过一半此书后,便对南先生颇感兴趣。

  遂买了此书《论语别裁》,以作闲暇读书之用。花了大半月时间,粗略看完上篇。仅以此公众号作为读书笔记的记录载体,与诸君共勉。

  先小小作此介绍,后续会陆续更新相关心得。以论语《学而》篇中曾子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也与本公众号最初创立的初衷相呼应。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7

  ——读学而第一之“学而有何乐”体会

  记得我闺女还在4岁多的时候,在她妈妈的不断灌输下就已经将《论语》整篇背过了。但是小家伙显然是不满足机械式的记忆,总是拿出一些《论语》中的语句问这问那,一探究竟。当然了,最开始的就是问学而第一的“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回想起当时给她的解释,不外乎就是:做学问要时常的温*,难道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遥远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的想法,你也不去和别人生气,这不就是一个君子的行为吗?

  现在再看,真是大错特错了。

  看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里的“学而有何乐”,发觉原来学而时*之是这样的意思,他并不是说做学问要时常的温*,做文字工作和形式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实*”,要去实践,要付诸于行动,这才是最难的事情。

  确实是这样啊,把学过的知识拿出来天天看,天天背,其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真正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用到指导*时待人接物和一言一行,这才是最难得的事情。就好比大家都能说几句《弟子规》里面的.话,就例如第一句话“首孝悌、次谨信”,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真正正做得到呢?看似朴素简单的道理,往往身体力行,从一而终则是难之又难。等女儿再大一点,我会推荐给她看一些权威的《论语》解读,例如南怀瑾老先生的书,可能会有很大帮助。毕竟,从孩子纯净的心灵中去慢慢渗入这些文化,也许能够在行为上取得一些好的影响。

  至于谈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恐怕世上少有君子了。记得另一门课程的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笑话,说他一个美国的同学回国来上海找他们,总是让老师请客,自己总是各种理由和事情不买单,于是老师很是不爽,乃至还想出一个招数来令不愿买单的人掏钱。笑话听完也很觉有意思,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老师尚且如此,况学生呼,毕竟我们离圣人的距离还是很遥远的。但是,有朋自远方隔三差五的来,亦或是来了就不走,试问还乐得起来否?呵呵,也是玩笑。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8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阿尔文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实际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在我以前的概念中,“读书就是学问”,有学问的人都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也都是那些学识渊博的学者。我从《论语别裁》书中读到,并找到了答案,前面所说的是错误的。至于那些学识渊博的人,应该说,只能是他们“见闻广博”;至于那些文章写的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不能说他有学问。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对,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

  从《学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读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进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当时那个年代对富贵、对金钱的认识。

  孔子告诉了我们应该追求富有,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现实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贫穷,社会怎么发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挣到钱,干什么活都行,但是我们应该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线。该挣的钱我们理直气壮地挣,心里塌实,当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干累活。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笔钱,可以让我们变得富有,生活上一个层次,在这个时候,一定认识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线。记得看过一个节目《人与社会》,一个农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如果卖了的话,那么家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这几个青铜器可以卖上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最终他把青铜器上交了国家。孔子话和这个小故事中我觉得对富有的认识必须保持一份清醒的,说起来容易,真地做起来很难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一定的修养。随着对教育事业越来越看重,教师的工资也是不断增长,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正确、清醒地面对自己的职业和金钱的关系,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这也许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吧。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然孩子们小,但也要将心比心的`为他们想想。当你要求孩子们做某件事时,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吗?然后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范。正所谓“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惯;播种一个*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这就是狮子,对任何事都是认真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任何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小事当作小事看。所以对于毛躁的我来讲,我要做“狮子”,任何事都当大事来做,竭尽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会成功的。

  南先生最后说“万事都从做人开始,一个人生,无论做什么事业――做官、经商、做学者、做*民,都是要做人。事业的升沉成败,各有变化不同。但无论如何,总要做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要求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有时,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把计划落实下去,有时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会叫卖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不是说服不说服的问题,哲学的深层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传统文化,学一些哲学,这也是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论语别裁》一部分浅薄的看法,虽然未能全部领会,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这都是一种境界,我想这也应该是《论语》的价值和意义吧。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9

  《论语别裁》一书是由南怀瑾先生的讲课记录整理所得,南先生作为一代国学大师,他对论语的理解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虽有别于正宗儒者,但《论语》年代久远且内涵丰富,谁又能断言自己的理解就一定正确呢。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条理清晰,道理明白,十分易于消化。且南先生有扎实的国学功底,几十年间又孜孜不倦,博闻强记,从不惮学科门槛,追究学问务必求真求知,更本着做学问的精神,尽心思索,并不从善如流。因而读南先生的书竟使我有些庆幸之前不曾在这些学问上下过功夫,因而未曾被各类谬误迷惑太深。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这话,就回想起幼时,在课堂上跟着老师一丝不苟认真地读孔圣人经典的情景。我是谨慎而听话的,大部分同学也如是,于是老师翻译,我们记录,课堂一片祥和。考试时解释“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开篇的“学而”前几页,才发现这三句耳熟能详,曾经不以为然的“子曰”,其实我从前压根就没有理解过其真正含义。“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做学问,要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有见*,随时随地有体验,随时随地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并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进步,便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做学问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寂寞凄凉的时候,有一个知己来了,那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怨天尤人。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句话记录的是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指点。孔子教育学生做学问的目的是希望弟子们能学会领导一个有一千辆马车的地区,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做到做事尽心尽力,对百姓实行适当的经济政策,同时也要学会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当中去体会的,并不是死读书。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坏,知识渊博与否与他是否有学问无关,做学问的道理是要在做人做事的积累当中慢慢感悟的。这才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会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而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南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宋代儒家学者有着较大的出入。关键的分歧点在对“色”字的认识上,宋儒们认为“色”即女色,“贤贤易色”就是指看到有道德的人马上就抛弃女色。这在南先生看来是对孔子的误解,孔子在《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圣人对“饮食”和“男女”大欲是持认可态度的,因此这里的“色”绝不是指“女色”这么简单,而是指态度、形色,因此“贤贤易色”的意思应该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看到他肃然起敬,态度自然也随之而转变。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学的经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上的荣耀。从建国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家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我尊重每一位内心纯良的学者大师,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追随高人的脚步。今天是这个声音,我们顶礼膜拜,明天有人出来反对,我们又趋之若鹜,唯其马首是瞻。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学问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去认识。作为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离我们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真实的孔子不复存在,唯有思想流传百世。而对他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只能揣测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内心的判断。

  现实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东倒西歪的芦苇,可即使是芦苇,我们也要做有思想的芦苇。

  读了南怀瑾老师的研究心得,我顿时觉出了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味,体验了解读传统经典的别样乐趣,同时也豁然开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禁锢它,思维在碰撞中才能产生火。

  《论语别裁》读书笔记 10

  “天下”和“World”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国的观念,它不是以谁为中心的视角,而是包融一体;“World”是西方的哲学,是有大小有边际的,它强调不同的立场,有明确的划分。就像“World View”一词,不同人有分别的有立场的观念(View)。无论政治、经济、文化,中国——1840,中国人开始从“天下”走向“World”(世界),开始走向西方。

  1919, “先进的”中国人纷纷敞开胸怀迎接新思想,摒弃、批判甚至打倒旧思想,历经重重磨难,中国人终于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六十多年过去了,*年来,“国学热”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今朝又重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圣哲的智慧,国学大师们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南怀瑾老师的著作往往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融会通达,又多新奇解、智慧语,见地高妙,不同凡响。

  我不断地反思——不仅反思文化,而且反思自己。毕竟,空谈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乱芜杂失其本心都毫无意义;文化通过人来体现、藉由人来传承、依靠人来发展。“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语我们已经见怪不怪,那么行动呢?该怎么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书到

  今生读已迟”;琴棋书画,门类众多,经史子集,卷帙浩繁;真应了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更何况,从小受的教育并没有让我们这代的很多人有足够深厚的积累。

  感慨生不逢时终归于事无补,无论生在何世,都应有正确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为之。做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全凭人力,客观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由此也更加说明,有意义的是正确的方向和行动,并以此提高自身的修为、智慧和境界。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诸”是兼词,“之于”的意思。也正如讲座时老师所说的那样,真正重要的,是只可内求而不可外逐的。很多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道理是贯通的、是不二的,很多文字、语言、经历所昭示的,其实是一样的——就像上面的那些想法,不还是一回事么?难怪孔子会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样的例子要说起来不知有多少。读《论语别裁》,总让我有这样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满心欢喜,信受奉行。

  正如古人讲做学问,是“知、信、行”;南怀瑾老师的书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古中国的思想与智慧。西方人沿着“World”的概念外拓出庞大的体系,中国人向“天下”里探出无尽的内涵。两个角度,两种道路,本无所谓对错高下;固执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扬他,都没有道理。

  只有深入了解,才有发言权。不过,对于中国的古典文

  化,往往愈是了解,愈发觉它魅力无穷,哪里还有大动干戈的必要。何况,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化,比如四书五经,我们觉得它过时,加以嘲讽甚至批判的内容,有时真的是我们自己的.误解。比如,孔夫子说过,“无友不如己者”。我初闻此言是在小学,当时就想,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那世间没有谁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岂不很“迂”?其实是我误会了。夫子的意思是,对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们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印光大师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多么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轻率地误解了——甚至加以嘲讽。对此我觉得非常惭愧,也愈加觉得前路漫漫了。更加难得的是,南老师的《论语别裁》绝不仅是就书论书、泥于章句。《别裁》中常涉及《老子》、《庄子》、《礼记》、《大学》、《周易》等书的内容,南师的引用让我得以管窥古籍的魅力,蠡测中国智慧的宽广与深厚。

  任何的发展、创造都需要有它的根基;一个好的根基能让我们走的更远、更坚定。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意味悠远,倘以此为根基,抱定宗旨,一门深入,岂不善哉!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9)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范本5份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 1

  记得起初,《少年南怀瑾》这本书我不太喜欢,听书名就不咋地,估计很无聊,只想应付应付的看看,可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我所想的`。

  这本《少年南怀瑾》主要所讲的,是南家少年(少爷)南怀瑾”一生中,由一个体弱多病又有点调皮的小娃娃成长为一个武功优秀也十分善良的大人的故事。

  在他成长的过程里,父母对他的教导,是少年南怀瑾在成长之路上的一个个关键点所在。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南怀瑾父亲仰周先生所用的功过格里记功过”这个教育方式了。

  仰周先生要求南怀瑾每天都要自我反省,想想自己有没有过错,如果有,就要在格里点上一个黑点,如果自己作文在一天里做过了好事,就可以在格里点上一个红点。仰周先生会根据南怀瑾的红黑多少来对南怀瑾进行奖励与惩罚。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仰周先生对儿子南怀瑾严格要求,但不一味的打骂、批评,他对南怀瑾心*气和的讲道理,告诉他知错就改,让南怀瑾在下次做事时会想一想,自己做的对不对。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人,要懂得自我反省,发现自己做得好、对的地方,改掉自己做得不好、不对的地方,你就会有进步。就算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但又有谁知道,会有那个人慧眼识出千里马呢?当然,千里马必须要是千里马,才能被识中!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 2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少年南怀瑾》一书,书中的主人公是“常泰”,也就是闻名遐迩的南怀瑾。书中主要讲述常泰想学好武功,他到处奔波找大师教他*武。同时他也领悟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常泰父亲仰周先生从小对他要求严格。而妈妈赵氏却温柔体贴,一直护着常泰。常泰打小就体弱多病,朋友叫他去玩,他就只能躺在病床上看他们玩。后来他慢慢开始转变,想学武侠人物,他先看书,学*书上的人物,在学*的过程中摔了一跤。父亲知道了,把他送到林伯伯那边开始学*武功。之后常泰又到南家庙读书三年,他下定决心做一个有风骨的读书人。17岁,他又到杭州学*,在文澜阁读了《四库全书》之后,他想要博览群书,做到博古通今。在这期间,南家被盗,家里所有贵重物品无一幸免,被抢了个精光。但南家人没有低头,一切从新开始。我认为他们最优秀的地方就是他们从不自暴自弃,会帮助弱小,救济贫困家庭。

  南家人有着良好的家风、家训,我觉得他们制定的很多制度就非常好,比如说记功过格,让每个人都多做好事、多反省。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多反省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希望每个家庭都有像南家一样的好家风、好精神。同时,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像常泰学*,有觉悟、有毅力、自强不息。尽管他小时候经常生病,但他克服的自身的现状,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努力前行,最终学有所成。我觉得我们也不要闲着,要做好另一个“常泰”,在自己的学*、生活方面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断进取。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 3

  20xx年九月二十九日,一代宗师逝世于苏州太湖大学堂,享年九十五岁。三十日晚上,在太湖大学堂,月朗风清,群星皆隐,一百余名弟子,无不泪眼相对。

  还记得南师小时候,自幼饱读诗书,精通佛学,还苦练南拳北腿,最终夺下了冠军。他的家乡,是温州“南拳之乡”乐清地团叶。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商人,母亲是一位普通女子,叫赵氏。父亲仰周先生对他家教十分严厉,注重家风,事事清理亲力亲为,天天让小南怀瑾到他那背诵《朱子治家格言》,这成了小南怀瑾每天必做的“功课”。不仅如此,仰周先生由自己带头,照书上养成良好的*惯,立下家规,并让小南怀瑾在“功过格”里记下“功”与“过”。

  读了《少年南怀瑾》,我知道了天下不治,匹夫有责。不治在人心,有责在正己。学会了思考和反省,知道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学会了包容。我想,这就是一代宗师南怀瑾特有的`品质————爱国爱家、好善乐施、勤奋刻苦、坚毅执着的高贵品质,也铸就了南师*百年的人生传奇。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 4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南怀瑾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南怀瑾素有禅宗大师,国学大师,当代大儒等称谓。《少年南怀瑾》这本**载了南怀瑾少年时代许许多多的故事。

  南怀瑾十岁时,家遭遇抢匪,一夜之间,家贫如洗。去报警的途中,路遇一位女人,她身穿带补丁的旧棉袄,手里牵着一个脸上脏兮兮的小女孩。饥饿使她脸上几乎没有一点血色,南怀瑾的父亲仰周先生觉得她们太可怜了,就把身上仅剩的'钱分一点给她。南怀瑾问爸爸:“我们已经没钱了,为什么还要给她们呢?”仰周先生回答到:“因为她们比我们更需要帮助。”南怀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我们虽然经历了一场抢劫,但是还不至于食不果腹。”仰周先生欣慰地看着儿子。那一刻,南怀瑾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

  这件事对南怀瑾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岁月中,他牢记父亲的教诲,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时刻不忘心怀善念。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贫穷落魄的时候,他也不会忘了帮助有困难的人。

  今年河南水灾,各地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纷纷捐款捐物。我在募捐站就看到这样一位老爷爷,他白色的胡须乱蓬蓬的,似乎很久没有修剪,头发也乱糟糟的,衣衫褴褛。尽管他已经仔细整理过了,还是可以看出他的生活穷困潦倒。他从破了的口袋里掏出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塑料袋,一层一层地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叠皱巴巴的钞票,用颤抖的手递给社区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觉得他本身就需要帮助,便拒绝了这位老大爷的捐赠。可他一再坚持,并说道:“我们的国家有难,我也要尽一份力。”收捐款的阿姨说:“大爷,你的心意我们一定给你送到。”看着这一幕,我的脑海里又想到了仰周先生帮助别人的那一幕。是啊,虽然自己也有困难需要帮助,但是灾区的人们更需要帮助,于是他要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

  做一个心怀善念的人,只要心中有爱,人间处处有温暖。

  少年南怀瑾读后感 5

  我这周看了一本书——《少年南怀瑾》。我刚看到第三章,就觉得有点意思,便一口气将他读完了。主人公南怀瑾是个热爱读书的人,他在学校上课非常认真,一遇到不懂的就问。不像我,很多时候看书都是囫囵吞枣的勉强理解。

  南怀瑾身上最让我敬佩的是从玩中摸索得到知识。也就是“玩索而有得”,这种事实我们难以做到的。而南怀瑾就做到了。而且南怀瑾的“玩索”并不是字面上的玩游戏,他是从书中去摸索。南怀瑾的父亲周先生对他比较严厉,而正是这种严厉让南怀瑾懂得了玩书本也可以学到非常多的知识。

  周先生在看到南怀瑾打哈欠的时候就会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南怀瑾一听到父亲念这首诗,头脑立刻清醒,挺直腰板读起来。想想我自己读书的时候,是不想读就不读。就是爸爸妈妈催我、骂我,我也是随随便虽,一点都不情愿的看着书本,其实是一点内容都没有看进去。现在想想,这样的学*态度很不好,就是看再多的书,也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南怀瑾读书时,把作者的心里想法和写这本书的意义非读出来,我们则读起来没有感情,很随意,觉得只要读完就行了,是为了完成任务。结果就是过了两三天就全忘光了。在读书上,我们必须向南怀瑾学*。

  从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读书有很多种方法,每个人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方式。错误的方式去读书,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肯定会后悔的。我现在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了,在知道了自己错的地方后,我需要及时改正自己的一些学*方法。我想只要愿意改,那什么时候都不晚。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