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10篇

首页 / 读后感 / |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

  听说迟子建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找来看。一直觉得与书相遇是一件与机缘有关的事情。

  有些时候,可能会特地跑到书店寻找,或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逡巡,充满期待的目光掠过或新或旧的书本,像贪恋温度的手指轻轻的抚触。但倘使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心绪被无休无止淅淅沥沥的雨搅得纷乱,郁积了一股莫名的烦闷,回头的时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眉眼间顿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来的小兴奋对她说:“看完借我。”这,岂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书是缘,倾听一个好作家讲一个故事是幸运。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这样的一份欣喜,它轻易地驱散了阴雨带来的不快,使我的心情变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沧桑历史和沿革变迁。为我打开了一幅以一个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斑斓画卷。画风并不粗犷,充满温情和悲悯的情怀。

  故事久远但轮廓清晰,缓缓地流淌出来,从一个年届九旬、这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嘴中。她将她的故事讲给雨和火,讲给儿孙搬迁时遗漏在营地的东西,讲给自己鹿皮口袋里那些喜欢的物件和一束刚采摘的紫菊花……并不执意念给读者。断断续续的低沉而不沙哑的声音有节奏地敲击着空气,洒落下点点带着尘埃的星光。让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族。他们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惯,驯鹿带领着他们迁徙或者停留。

  他们居住在尖顶有孔可以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那是一个游牧民族拆迁便利的临时之“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红瓦白墙的砖架建筑。它本身由木头制成,在森林中与树木和谐的辉映,不显得突兀。尖顶处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烟的通道,又用于与自然沟通。一个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种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纯是我们这些被机器和工业文明“喂养”的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情感:热烈的爱和疯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没有面具,也从不伪装。因不能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结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烧的正旺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爱和力量去拯救别人的妮浩,流干了自己的眼泪;悲哀不幸继而转向怨怼仇恨的伊芙琳声声咒怨。不管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注入鄂温克人的血液里,再通过毛孔和呼吸释放出来。真实,干净,让人动容。或爱,或怜,或怨,或恨。都毫无做作和掩饰。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勇气,在大自然给予的伤害面前从不坐以待毙。他们绝对会奋起反击,即使死亡也不会认输。白灾(雪灾)对他们以之为“亲人”的驯鹿有巨大的威胁。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得洗去满身的疲惫就去找寻在大雪中走失的驯鹿。严寒夺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

  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轻盈的舞蹈,舞姿里饱含着喷薄欲出的激情。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们和驯鹿。仿佛遵循着某种交换的定律,萨满救起一个生命,便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生命有时候是某只有灵性而善良的驯鹿,但通常却是和萨满最亲*的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

  这是一个90岁的鄂温克女人的自述,她*百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鄂温克族*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他们遭遇了日侵,他们经历了—,最后,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他们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不过,这是一部女人的书,似乎应该荡气回肠的历史,在迟子建的笔下,在“我”的口中,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自然、生动、诗意、悲情……

  人与自然

  故事由“我”的诞生开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个姐姐也出生在严冬,但因狂风掀了母亲生产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风寒,出生两天后就死了。自然赋予鄂温克人一切,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熊揭开了脑壳。

  即使自然很无情,但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可是现代文明在“侵袭”,伐木工进驻森林,铁路公路伸进深山,动物四处逃散。鄂温克人下山定居,依旧的游牧生活又将他们带回森林,定居点激流乡最终成为一座空城。只是人心开始浮躁,有的年轻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孙子沙合力因盗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孙女索玛不停地与不同的男人幽会,然后不停地流产,无法出嫁。为了孩子们,女儿达吉亚娜筹建了新的定居点布苏,可是“我”觉得他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山林里。

  人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下,人与人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有数段美丽的爱情。如母亲达玛拉,在年轻时与兄弟俩相遇,兄弟俩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以射箭一决胜负,最终林克成了达玛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萨满孤独终生。在林克去世后,尼都萨满再次追求达玛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这一族规,扼杀了两人的爱情,也让两人的生命日渐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爱情则是一场悲剧。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讨厌自己的儿子金得,认为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杀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怀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流产了。

  人与神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在小说中,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妮浩继承了尼都萨满的衣钵,可是妮浩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萨满,她的职责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马粪包”和偷吃驯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后,妮浩为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学奖如此评价此书: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3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不是鄂温克人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呀。”这样的话我确实也听过了许许多多遍。不过这句话确实也不假,我的爷爷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鄂温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我对与鄂温克人的了解,也仅仅不过是指导在乾隆时期俄国占据了额尔古纳河的东岸。可是我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像并未有人提起。我挂着这么一个少数民族的称号,住在了一个汉化的城市中。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记录了大概从民国到**时期的一位九十岁的老鄂温克的老妇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几位蒙古人,依靠着驯鹿打猎为生。从一个独特的眼光看待了中国*代史。在中华人民中的一个微不起眼的民族中展现了一种中国人民的鲜有的骨气与精神。在一个看似野人的生活*惯中有着对于生命的独特体会。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算是一个文学中的纯天然。全篇在描写着那些或爱或恨的人们生活在森林中,那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地方。躺在“乌力楞”中,透过排烟孔中仰望着漫天的星空,活在“四四方方的天空”中的人们怎么能体会得到那种悠闲。划在月光笼罩的湖水上,沉浸在怒吼的风声中,跳舞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最使我震撼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凡的人,安详地死去了被放入白布的口袋中,人到了向阳的山坡上。这一切好像并未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其中就有这样一首神歌:“会领取了远方的人呀,你不要惧怕黑也,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魂灵去了远方的人啊,你不要在惦念你的亲人,那里有星星,银河,云朵和月亮,为你的到来而歌唱”。他们的那种对与自然神灵与人类的灵魂的敬畏还是在现代还是鲜有的。

  再开篇中作者写下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是呀,在这个斗转星移世界中,人在随着时间而变老而大自然却不会。有人胸怀壮志想起青年时的那天马行空的幻想,可是有时看起来是那么可笑。有人说自己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与完美的家庭,可是有时看起来自己却有时那么的卑微。人性也在这幅画的社会中渐渐萎缩。

  可以说上篇是一个淳朴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情景,中篇是与日本民族发生的碰撞,下篇是与汉族发生的碰撞。本来是安定的鄂温克人,用精神信仰征服了日本人,汉族人用着狂热的对**的崇拜破坏了鄂温克人,在鄂温克人对于萨满的那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崇拜中寄托了百姓对于美好的期望中,可是谁能猜到最后的结局只是选择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风烛残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终如孩子却很淳朴的安草儿。一个看似不美满而且包含无奈的结局,一个曾经完美的文明仿佛在简简单单的九十年中衰亡。

  在“贝加尔湖畔”的歌曲中有着这样的一句“多少年以后,往事随风走,那纷飞的冰雪留不下温柔,这一生一世,时间太少。”其实谁知一百年后谁还能想起那不知名的主人公与那曾*五千年的文明。而留下的也只是那片绿油油的草原,与潺潺的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4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

  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

  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

  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

  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

  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

  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并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玻

  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

  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

  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

  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她用她孩子的性命来填补自己内心的慈悲,尽管得到别人的感激,但也已成了另类的脍子手。

  我认为,一个正真无私奉献的人,是将自己生命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去对待。除非是你身边的人愿意,否则你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而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否则,在大多数人眼里你是个英雄,但实际你已深深影响了某些人美满的一生,那你的无私奉又算什么呢?

  我们可以为别人牺牲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但是绝对不能未经别人同意就牺牲别人的任何东西,尽管那是你的至亲。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5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爱来的那么自然,就像山川爱着河流,蓝天爱着白云,像鄂温克族人爱着洁白的驯鹿。他们的爱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神。他们的玛鲁神是自然的化身,忠诚地佑护着一方生灵。他们用树枝、木头和兽皮组成神偶,这些神偶只有萨满才能亲切接触,绝不容凡人丝毫的冒犯。尼都萨满的跳神可以让失去光明的人重见天日,可以让孩子的疥疮飞块地结痂,可以让日本人的伤痕消失的无影无踪。妮浩的跳神则几次使垂死之人起死回生。神的力量和他们天性的善良合为一体,与其说是邪恶惧怕了玛鲁神,不如说是为他们的善良所击倒。但我知道这种说法,一定会激起所有鄂温克族人的强烈反对。神,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他们的驯鹿和氏族。他们深信自己的神来自于他们生活的山林,他们的幸福就在山林中,而他们的前世都是山林中的动物。每次获猎而归,庆贺的首要仪式就是祭奠他们的玛鲁神——庄严、圣洁而神秘。

  死,这一主题的贯穿始终,使得这个原生态,远离现代污染和纷扰的古老民族,也处在一种无法抗拒的苍凉和悲怆之中。无所不能的玛鲁神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却要以失去生命为代价,生与死的联袂像是一种图腾。

  尼都萨满最终也没有赶走那场瘟疫,这不但夺去了大量驯鹿的生命,也夺走了我们至爱的亲人林克。

  妮浩,一个单薄而文静的女子,却受了神的指使,担负起对整个氏族的佑护。发生在她身上的生与死的交替,无疑是这部作品中最令人胆战心惊的部分。为救一个生病的孩子,失去了长子果格力;为救去跳神遇到危险的妮浩,折断了她的黑桦树;为救那个暴躁、野蛮又酗酒成性的马粪包,枯萎了她的百合花;为救一个偷他们驯鹿的少年,夭折了腹中的生命。每一次亲人离去,是任何雨雪都无法比拟的灾难。

  和这个氏族有关的许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个归宿。在强大的生老病死面前,他们一样表现出人类的软弱和无力。

  不可抗拒的,还有整个民族历史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分批下山过起了现代人的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逐渐被砍伐,她们不适应新环境的驯鹿在逐渐减少,他们世代相袭的生活*俗和自然崇拜正在以洪流般的速度被改变。因政治而造成的人为伤害,曾是飘在这个古老民族上空的一层乌云。大自然和谐与现代化的破坏杂糅在一起,人性的温暖和命运的凄清,描绘出一幅壮美的鄂温克族民族画卷。

  诚如,作家在跋中所言:"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生存。"

  这种深刻的人文思考兼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质问,是作家宽阔的写作情怀,更是崇高的文字使命。在整部书轻松叙述的基础上,更增强了主题内涵的冲击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6

  偶然进了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董宇辉老师正推荐一本书。我搜索了一下这本书的介绍,于是随手下单了这本书。

  我一直对各种民族文化感兴趣,而这本书介绍的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书中原始的生活方式,神秘的部落*惯,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还有颇具灵性的各种生灵,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

  书的目录注明了故事讲述的三个时段,分别是清晨、正午和黄昏。开篇点名了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九十岁的鄂温克女人。讲到“我”的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部落的打猎*惯、“我”的出生,自己姐姐列娜的一次生病、尼都萨满的跳神。就这样慢慢铺展开来,我也被深深吸引…

  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相处的细节,让人忍不住羡慕这对夫妻。所以,当读到林克死亡的那一部分,也是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可是,艰苦的自然环境让这样一个原始民族命运多舛,生老病死是最司空见惯的事情。从林克的死开始,书中相继讲到了众多人的死亡。

  先说林克的死。林克的死让我感到心痛和震惊。一个优秀的猎人,一个智慧的鄂温克男人,为了去换一些健康的驯鹿,在经过一片密林时,被雷电击中,倒在了劈断的树木旁。可怜了他挚爱的妻子达玛拉,悲痛欲绝,形单影只。感情甚笃的林克和达玛拉,几乎每晚都会制造出热烈而神秘的风声如今失去了林克,她将要怎样度过余生?

  我以为达玛拉会就此消沉,行尸走肉,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事实上,她的确如枯萎了的花朵,了无生机。但是另一个人的殷勤,让她又在纠结中焕发了一点生机。那就是尼都萨满,他是林克的哥哥。以前作为萨满的尼都,身材微胖,刻意打扮得比较女性化。但是自从达玛拉失去了丈夫,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身影总是追随着达玛拉。一开始这让我难以接受,要知道,达玛拉和林克是那么相爱的一对。书中的“我”,达玛拉的女儿,也难以接受,她说,她可不希望达玛拉和尼都萨满在夜晚制造出那样的风声。整个乌力楞的风俗也是不允许他俩走在一起的,因为他们的风俗是,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遗孀,哥哥却不能和弟弟的遗孀重组家庭。

  直到后来,通过作者的描述,我才多少理解了一点这种感情。“我”的姑姑伊芙琳讲述了达玛拉和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纠葛。原来,年轻的林克和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美丽善舞的达玛拉,达玛拉的父亲问达玛拉的意见,达玛拉的回答是,两兄弟都行。她像一只悠闲的花蝴蝶,总是自在地跳着舞,并不急于选择两兄弟中的一个。这可让两兄弟的父亲犯了难,于是他让两兄弟比试射箭,谁赢了谁就赢得达玛拉。*日里的两兄弟都是神枪手,尼都萨满那次却输的离谱,于是林克赢得了达玛拉。从那以后尼都就再也射不准任何东西,后来,上一任萨满去世三年以后,尼都的举止变得越来越怪异,最终他成了新一任萨满。

  读到这里,我开始同情尼都萨满。也有点理解了他和达玛拉之间的暧昧。他用动物的羽毛做了一条绝美的裙子,根据羽毛的颜色和大小缝制在不同的位置上,尼都萨满成了最具巧手和匠心的人。达玛拉接受了这条裙子,但是她不敢穿出去,每当她拿出这条裙子,眼神才会出现光芒。哀叹着自己不能穿上它去跳舞。最终他俩还是孤独地走完这一生。达玛拉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穿着那条裙子,跳舞跳个不停,直到人群散去。第二天她被发现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气息。而尼都萨满,在日本人来后,跳完最后一次神,永远的倒下了。

  看到后面,我发现在这样的游牧部落里,不断地有人逝去,死亡随时可能发生。老达西死于狼害,列娜死于转场途中的严寒,金得因不满被安排的婚姻而自杀,鲁尼妮浩的孩子死于妮浩萨满的跳神,“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死于外出寻找驯鹿的途中,第二任丈夫瓦罗加死于黑熊…他们的**死后要搭建风葬场,未成年的孩子就用白布袋装好扔到向阳的山坡。

  有一个人的死亡最让我感到难过和遗憾。她就是“我”的姐姐列娜。列娜很小的时候就差点死去,是尼都萨满通过跳神挽救了她,而代替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是一只驯鹿崽。母驯鹿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乳汁一下子枯竭。可是列娜长大一点后还是死了。她是在转去新牧场的途中因为瞌睡而从驯鹿身上掉落,在睡梦中被冻死了。驮着她的那只驯鹿正是曾经替她死去的驯鹿崽的妈妈。我之所以觉着列娜死的可惜是因为,从文中能看出列娜是个乖巧善良讨人喜欢的姑娘。她担心尼都萨满跳神报复自己的父亲,而盯着尼都萨满一夜未睡,导致第二天缺觉才从驯鹿身上掉下。她还是罗林斯基最喜爱的小女孩。罗林斯基是俄罗斯商贩,温厚和气,每次来到他们所在的乌力楞,都会单独给列娜带一份礼物。而列娜每次都把这些小礼物分享给“我”。一直到“我”九十岁了,还保留着罗林斯基送给列娜的小镜子。

  我为列娜的离开而难过。可是后面不断有人离开。他们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喜悦的,死亡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每当有人去世,我心里总是唏嘘而沉重。可是,或许死亡对他们来说没有那么可怕。伊芙琳喝醉了酒在河边遇到一条蛇,那条蛇在伊芙琳耳边发出了达玛拉的声音。它是达玛拉的转世。在他们的认知中,人死后会托生成其他生物,重新生活在这个世上。

  书中的动物仿佛都有灵性。拉吉米乘坐的马因为在树林中受了惊,一路颠簸,把拉吉米的睾丸震碎,回到营地后,那匹马就不吃不喝,只是流泪。于是达西和拉吉米就含着泪把马儿杀掉并掩埋。林克死去,他的猎狗回来报信,神情哀伤而低落。在林克的风葬场,它一遍一遍的用爪子刨地,仿佛给自己挖掘坟墓,要随主人而去。我相信即使尼都萨满真的用砍刀结束它的性命,它也不会躲的。

  还有驮着玛鲁王的驯鹿。它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或许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它颇有长者风范和王者威严。老达西因为与狼恶战,众人不见他的踪影。是玛鲁王途径战场发现了达西和猎鹰的残骸,顺嘴就叼了猎鹰的一只残存的翅膀,回来跟人报信。

  这些密林深处的可爱的人,每一个都是鲜活的、形象各异的。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他们有为了抚慰金得的寡妇而主动站出来娶她的'小达西,有为了挽救他人性命而跳神却失去自己孩子的妮浩;也有尖酸刻薄的伊芙琳,到处惹是生非的“马粪包”。人物形象各异,却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保存有最纯真赤诚的东西。那就是,对自然和神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和对同类的无私。

  你看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纯粹。在“我”的婚礼上,失踪许久的伊万突然出现,众人欢欣雀跃、激动难捺。拉吉米重新吹起了口琴(木库莲),达西跟着他向伊万的马儿走去,他们的脸上挂着泪痕,甚至,连那匹马的眼睛也是湿润的。

  书中有一个人令我十分羡慕,那就是就是文中的“我”,故事的讲述者。她遇到了生命中两个爱她的男人,就是她的两任丈夫。与第一任丈夫拉齐达相识于危难,“我”在密林中迷了路,误打误撞,饥寒交迫,差点被熊吃掉。在这种情况下与拉齐达相遇。拉齐达竖起来梯子,使“我”能从树上下来。虚弱疲惫的“我”软绵绵的一下子落入拉齐达的怀抱。他说那双清澈又湿润的眼睛让他心动。拉齐达长相清瘦英俊,类似父亲林克,喜欢开玩笑。俩人结婚后就来到了“我”所在的乌力楞居住生活。然而情深不寿,拉齐达因为骑马寻找驯鹿死于途中。“我”和达玛拉一样,成了寡妇。“我”的第二任丈夫是瓦罗加,他是一个酋长。带领族人搜寻日本逃兵时与“我”相识。瓦罗加清瘦,气质非凡,目光温和而忧郁。他被“我”复杂的神情所吸引,“我”的眼睛忧郁而清澈,仿佛是可以休憩的湖水。当他向“我”求婚时,“我”竟幸福得晕了过去。书中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女人如果因为一个男人幸福得晕厥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我”何其有幸,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余生竟有这样一位爱她的人来到身边!拉齐达和瓦罗加,他们都是她的爱!

  她一定是个经历丰富、坚毅迷人的妇人。正如开篇所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她是鄂温克民族变迁的见证者,经历了几代人的生老病死、目睹了各种人物的美丽与哀愁。她的内心丰富而坚定,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心存热爱,所以她清澈的眼神才能打动她的两任丈夫,所以在族人集体决定迁往集中安置点时,她内心笃定,执意留下,坚守着这片她热爱的土地。

  故事的结局令人忧心,这样一个与大自然相依相存的游牧民族,最终离开密林与河流,脱离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来到定居点生活。生性自由的他们,囿于围墙院落,是否能适应被束缚的生活?那些*惯了在山野中悠闲觅食的驯鹿,是否能接受人类的圈养去食用寡淡的饲料?现代文明的入侵无不冲击着这个古老的民族,让人不得不担心这个民族的未来。可是社会要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冲击是必然的。事实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故事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围绕着额尔古纳河,那里正是中俄的边界线,他们的祖先曾经历中俄冲突,所以才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繁衍生息。他们也经历过日本入侵、**的动乱、大兴安岭的开发…族人中还出现一位走出密林去北京求学的画家。他们如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如今多年过去,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冲击与未知、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的种种思考与质疑,在尘埃落定的今天,在鄂温克人现状的生存环境中,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滚滚向前,从不停息,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这样的冲击一直在持续发生。

  故事完结,我回味良久。这本书让我成功的戒掉了频繁刷短视频*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充实的,潜移默化,沁人心脾,让空虚的内心丰盈起来。

  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分享。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7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不是鄂温克人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呀。”这样的话我确实也听过了许许多多遍。不过这句话确实也不假,我的爷爷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鄂温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我对与鄂温克人的了解,也仅仅不过是指导在乾隆时期俄国占据了额尔古纳河的东岸。可是我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像并未有人提起。我挂着这么一个少数民族的称号,住在了一个汉化的城市中。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记录了大概从民国到**时期的一位九十岁的老鄂温克的老妇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几位蒙古人,依靠着驯鹿打猎为生。从一个独特的眼光看待了中国*代史。在中华人民中的一个微不起眼的民族中展现了一种中华人民的鲜有的骨气与精神。在一个看似野人的生活*惯中有着对于生命的独特体会。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算是一个文学中的纯天然。全篇在描写着那些或爱或恨的人们生活在森林中,那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地方。躺在“乌力楞”中,透过排烟孔中仰望着漫天的星空,活在“四四方方的天空”中的人们怎么能体会得到那种悠闲。划在月光笼罩的湖水上,沉浸在怒吼的风声中,跳舞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最使我震撼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凡的人,安详地死去了被放入白布的口袋中,人到了向阳的山坡上。这一切好像并未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其中就有这样一首神歌:“会领取了远方的人呀,你不要惧怕黑也,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魂灵去了远方的人啊,你不要在惦念你的亲人,那里有星星,银河,云朵和月亮,为你的到来而歌唱”。他们的那种对与自然神灵与人类的灵魂的敬畏还是在现代还是鲜有的。

  再开篇中作者写下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是呀,在这个斗转星移世界中,人在随着时间而变老而大自然却不会。有人胸怀壮志想起青年时的那天马行空的幻想,可是有时看起来是那么可笑。有人说自己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与完美的家庭,可是有时看起来自己却有时那么的卑微。人性也在这幅画的社会中渐渐萎缩。

  可以说上篇是一个淳朴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情景,中篇是与日本民族发生的碰撞,下篇是与汉族发生的碰撞。本来是安定的鄂温克人,用精神信仰征服了日本人,汉族人用着狂热的对**的崇拜破坏了鄂温克人,在鄂温克人对于萨满的那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崇拜中寄托了百姓对于美好的期望中,可是谁能猜到最后的结局只是选择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风烛残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终如孩子却很淳朴的安草儿。一个看似不美满而且包含无奈的结局,一个曾经完美的文明仿佛在简简单单的九十年中衰亡。

  在“贝加尔湖畔”的歌曲中有着这样的一句“多少年以后,往事随风走,那纷飞的冰雪留不下温柔,这一生一世,时间太少。”其实谁知一百年后谁还能想起那不知名的主人公与那曾*五千年的文明。而留下的也只是那片绿油油的草原,与潺潺的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8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小说之后,很想在豆瓣上写个书评,因为作者的文笔太强,读的过程中一直被代入,所以太多的情感一直积压在心中,说不出口又难以消散,只能在读完部分的间歇,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和心绪,待稍作*复,再重新翻阅。

  书中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有主人公的姑姑依芙琳,她算是个悲剧人物,她在出嫁之后才得知她的丈夫坤德早已有了心爱的女人,而他不敢大胆追爱,选择屈服,她也因此生下了儿子金得,但她从此怨恨他的丈夫。不得不说,文中的依芙琳是个倔强而真性情的女人,她无法接受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作丈夫,怨恨了半辈子,又将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再一次倔强地施压在她儿子身上,为她儿子订下婚约,是他不爱的歪嘴女人,她儿子金得也因此在新婚之夜选择结束生命。我想,在她看来,她儿子无疑是勇敢的,不同于她丈夫,敢于追随自己所爱,她一直告诫她儿子,你越深爱的东西,只会离你越来越远,那爱与不爱都没什么好下场,对于她的话我无从评判,从她的遭遇来说,这句话很大程度上是对的,而从情感的角度,这句话似乎又有很大的曲解,大概,爱与被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区分的事情吧,爱人的人与被爱的人,也无从区分,谁得谁失,也并非只有唯一,只有掺杂其中的人内心那些隐藏深处的情感可以解答。但我可以确信,依芙琳心中是渴望爱的,得不到,也让她那颗想爱的心畸形了,于是,痛苦延续了。

  而氏族中另一女人玛利亚,起初跟哈谢一直生不出孩子,公公迪西喝醉酒的时候常埋怨她,而她只能掉泪。迪西在一次野外与狼搏斗中失去了一只腿,从此只能待在帐营中,依靠别人打回来的猎物,他的心中有着对狼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养了一只鹰,他把希望寄托在鹰身上,祈祷他的战鹰能为他报仇,为此日日训练它,终于在一次粮食短缺、狼群出没的夜晚,他与他的战鹰在与狼搏斗中死去。在迪西死去不久,玛利亚也终于怀孕,生下了儿子,他们将他取名为迪西,或许是纪念吧。迪西**之后,娶了金得留下的寡妇,也就是那个歪嘴女人杰芙琳娜,或许是出于同情,又或许是真的爱吧,玛利亚因此与金得之母依芙琳结怨,认为是伊芙琳导致她的儿子娶了寡妇,她也讨厌她的儿媳。杰芙琳娜再嫁之后也几年未生子,因杰芙琳娜在一次劳作中无意间跨过了她丈夫迪西的镰刀,玛利亚觉得触犯了神灵,生下的孩子会是个傻子,而在那之后她确实怀孕了,但玛利亚却强迫她打掉小孩,最后杰芙琳娜顺从了玛利亚,在草地上滚下来,失去了小孩,此后她再也没有怀上。面对母亲与妻子,迪西心里也很痛苦难受,但他始终隐忍着保护自己的妻子。之后玛利亚日渐醒悟,也悔恨着,然而至死她也没有自己的孙子。最终在迪西由于不能打猎认为自己是废人而开枪自杀之后,杰芙琳娜也因此殉情,到死,他们也没有自己的小孩。在我看来,玛利亚何苦将痛苦延续,我曾以为会像玛利亚的公公死去之后玛利亚有了小孩那样,杰芙琳娜在玛利亚死后也会因为某种救赎而怀上小孩,其实并没有,她们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因为她们所做的只不过把自己的痛苦延续了,这让我想到,宽容是何等重要,痛苦只会无限度地带来痛苦。

  书中还有一个悲情的女人,则是妮浩。在尼都萨满去世三年之后,妮浩接替了他的神力,成为新的萨满。每每她用自己的神力救活一个人的同时,她自己的亲生骨肉便会在另一场灾难中死去。妮浩在面对选择“自己的孩子”生死和“别人的孩子”生死的时候,是痛苦而无奈的,依芙琳劝她多想想自己的小孩,她何尝不想呢?如果可以选择,她怎么愿意让亲生骨肉离去,可是从她接替了萨满之位起,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是牺牲,为了结束痛苦,她甚至选择用麝香来绝孕,可是她丈夫鲁尼的眼泪让她放弃了这一念头,她爱她的丈夫,她必须给她丈夫再生下一子。可以说妮浩和丈夫鲁尼同样是痛苦的,鲁尼作为父亲,却无法保全自己的子女,作为丈夫,他必须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妮浩作为萨满,救人是她冥冥之中的使命,而面对自己的孩子相继离去,她的内心也是被撕裂的,她作出了我们无法理解的牺牲。作为读者,我们或许只能把这一切归结为环境因素吧。

  对于前一位萨满,文中的尼都萨满,主人公的伯父,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高大的。在与弟弟林克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达玛拉之后,他们的父亲让他们通过射箭一较高下,赢的人可以迎娶达玛拉,而他输了,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文中后来通过他们的妹妹伊芙琳之口说出,当时没射中的时候尼都萨满显得很从容,我忽然可以理解为什么从那之后他不再打猎,他当时那一箭是有心射偏的,或许是为了成全自己的弟弟,所以他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人。当弟弟林克去世之后,他有想过跟主人公的母亲达玛拉再续前缘,可是世俗的礼节不允许他这么做,身边的人都在有意地暗示阻挠,于是他只能把内心深处这一份情感埋藏起来,化作亲手制作的一条色彩明亮的羽毛裙交予达玛拉。而达玛拉,在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之中,她给出的答案是两个人随便一个都可以,说出的话很随意,可是我想,可能她自己也没有对谁有特别多的情感归依,对她而言,两个人都可以是好的生活归宿,我相信她内心对两个人都是有情感的,面对两个同样优秀同样爱她的男人,她不需要作出选择,也不需要衡量自己内心的情感轻重。在我看来,她是一个幸福而有傲气的女人。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拉吉米,主人公丈夫拉吉达的弟弟,在一次逃离的路上因为一匹突然发狂的马造成的意外,他失去了生育能力,之后在一个换取货物的途中,他意外收养了一个女婴,也就是马伊堪,他把自己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了他唯一的女儿身上。他太过爱自己的女儿,不允许任何的男人示爱于她,因此马伊堪直到三十岁了仍然没有出嫁。在我看来,马伊堪是爱她的父亲的,她非常感恩,因此她也不忤逆自己父亲的意思,眼睁睁地看着她自己心爱的男人结婚生子。直到后来她肚子里有了一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在生下孩子之后,她选择死去,留下了这个孩子,也就是西班,陪着她的父亲拉吉米。相信在马伊堪的心里,她是痛苦无比的,她有自己心爱的男人,可是同样的,她也爱她的父亲,她知道自己不能追随自己所爱,早已有了离世的决定,可她不愿意她父亲孤单一人,于是她给父亲留下了一个小孩,陪伴着他。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是何等自私。

  我的见解是有局限的,我没有写整个大环境造成的后果,而用一种比较感性的思维来看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文中部分人物的解读,我浮现脑中的是爱、宽容和救赎这几个词,而这几个词都关乎爱与被爱。在爱与被爱中,我们就像被赋予了某种权利,我们都感受得到爱,可是我们却没有弄懂爱,因为被爱,我们一意孤行地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强加到了我们爱的人身上,你以为这样做是好的,是对的,可是我们爱的人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因为被爱,我们的心畸形了,没有了尊重、理解和感受,没有在尊重的基础上去感受所爱的人灵魂深处振动的频率,也就没有理解,只有因爱而来的无限度的痛苦。少数民族人身上有着巨大的包容和温暖,如作者所说,大自然向他们敞开了美好而和谐的一面,也给了他们严酷而凄清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的爱恨与无奈。特别喜欢作者迟子建说的一句话:“如果说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和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爱人也要宽恕人,只有爱和宽容,才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永恒的救赎。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9

  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纯蓝的封。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是记忆中迟子建的源头。高中,课外书成了违禁品,班主任只允许大家在晚饭与晚自*间的空隙看闲书。貌似在《读者》上看到了这首续写的诗,将其誊于摘抄本,每次语文早读时都拿出来看看。班主任每次说我大大咧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为她是男生,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无疑折射出我那时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许会更欣慰,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忆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这本书来。

  一个*铺直叙的故事。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永远留在大山,在一个冬季的火堆边,她盯着窜动的火光,开始讲述一生的故事。这份想象里的*淡,与书中相似。故事里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叙述得*淡无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的误杀,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样,从作者笔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随着鹿群不断迁徙的民族,一生都与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会觉得死亡是一件丑陋的事吧?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爱人就葬在风中。小学时在qq空间看过风葬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留着长发,披着兽皮,秃鹫在镜头的深处。心想风葬实在太可怕也太残忍。

  其实哪有。风葬远不是对死者的亵渎。

  “玛利亚不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小灰鼠会抱着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说她是在风中还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没有呼吸之后)也没有那么坏。逝去的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自己。这种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后者多一点: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陪伴。逝者的肉体会进入食物链的另一层,剩下的残渣会被分解,一部分飘入风中,一部分渗入土壤,养育又一轮的四季。无论以哪种方式,死者的身体最终都会分解为最简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通过爱人的一呼一吸与爱人再次融为一体。

  亲人死后,穿好寿衣,被规整地放入定制的棺材。棺材必须结实,下葬前要钉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层又一层,想用这规规矩矩来表示敬意,延缓尸体腐烂,也方便后人前来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许现今都还没有重新进入生物圈的循环中,唯物主义的我,想念你的时候怕是不能看着星星了。

  又要草草结束了,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安静,黑夜中物体的轮廓开始模糊(在处处街灯的城市,也不会模糊到看不清的呵)。

  祝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0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凡的世界。

  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20xx年的秋天,人们从田地里收获粮食,干枯的秸秆安静回归大地怀抱的时节。书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汇成丰盈、光亮的额尔古纳河,在我的面前静静流淌,竟比我眼前这收获的景色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采用自述的形式,以简约温婉的语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用壮阔如史诗般的场景勾画了一幅少数民族艰难生存又饱含深情的华丽画卷。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以纯朴的感情深沉地热爱着这片森林、爱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驯鹿,并且用生命让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洁,如乐章般源远流长。

  生命的敬畏

  在他们的眼中,驯鹿如同孩子般珍贵。作者用“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白色云朵”来形容驯鹿,甚至说“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连一头驯鹿,都同样受到尊重,这充分显示出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死去的婴儿:“我和瓦罗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鲁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们眼中,他就像一粒种子一样,还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妮浩在离开母亲的风藏之地时说:“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有些荒谬,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固执的举动,彰显出他们对生命的虔诚。这种纯朴的*等观念更像是弥足珍贵的火种,从容抵达人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在这方净土中蔓延、传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们去珍视、爱护。哪怕是树枝上的一枚叶子,也拥有它绿色的闪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

  妮浩作为萨满,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族人沟通天地、达成愿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时,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尽管她心伤、凄凉、泪流满面,但仍坚守原则,遵守她即将成为萨满时承诺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为了挽救何宝林得了重病的儿子,儿子果格力从松树上跌落;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女儿交库坎托被马蜂蛰死;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无奈失去肚子里的孩子;为了祈雨救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断的失去中,灵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渐次充盈。还有很多人物,也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在自身利益的释然中净化的纯洁灵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间浩浩荡荡、无怨无悔。

  生命的传承

  小说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陆续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断降生,蕴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为了给大家寻找驯鹿而冻死在马背上,瓦罗加为了保护放映员被熊揭开了头盖骨,齐格达误入捕兽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恸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云”来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维克特、安草儿的轮廓更是氏族命脉的缩影,仿佛大树的根系,日益盘结、蓬勃成长,为氏族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永恒的精神在动荡中依旧流传不息。

  生命的坚韧

  令小说如同史诗般壮阔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书中人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勇往直前。季节变换、野兽袭击,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节,可是很少有人因为惧怕生活的艰难而退缩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风雪挑战。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斗争场景,可对生命执著追求的信念却从质朴而无华的语句中晕染开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茫茫雪原和纵横交错的林间山路中,追求生命质朴之美的那种沧桑与豪迈。

  生命的回归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安草儿惊叫道,‘阿贴,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文中的“我”对驯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经历了一世风风雨雨之后,白色驯鹿在某个夜晚寻“我”而来,体现出“我”对生命本质的探究。究竟是辽远如明月,还是实在如“我”心中至爱的白色驯鹿;抑或是坚贞纯美如月光,还是跳跃活泼如鹿铃,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也许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人力量。那些过往历史的尘埃依旧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成为我们心中宽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爱人间。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1)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菁华3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纯蓝的封。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是记忆中迟子建的源头。高中,课外书成了违禁品,班主任只允许大家在晚饭与晚自*间的空隙看闲书。貌似在《读者》上看到了这首续写的诗,将其誊于摘抄本,每次语文早读时都拿出来看看。班主任每次说我大大咧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为她是男生,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无疑折射出我那时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许会更欣慰,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忆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这本书来。

  一个*铺直叙的故事。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永远留在大山,在一个冬季的火堆边,她盯着窜动的火光,开始讲述一生的故事。这份想象里的*淡,与书中相似。故事里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叙述得*淡无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的误杀,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样,从作者笔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随着鹿群不断迁徙的民族,一生都与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会觉得死亡是一件丑陋的事吧?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爱人就葬在风中。小学时在qq空间看过风葬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留着长发,披着兽皮,秃鹫在镜头的深处。心想风葬实在太可怕也太残忍。

  其实哪有。风葬远不是对死者的亵渎。

  “玛利亚不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小灰鼠会抱着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说她是在风中还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没有呼吸之后)也没有那么坏。逝去的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自己。这种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后者多一点: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陪伴。逝者的肉体会进入食物链的另一层,剩下的残渣会被分解,一部分飘入风中,一部分渗入土壤,养育又一轮的四季。无论以哪种方式,死者的身体最终都会分解为最简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通过爱人的一呼一吸与爱人再次融为一体。

  亲人死后,穿好寿衣,被规整地放入定制的棺材。棺材必须结实,下葬前要钉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层又一层,想用这规规矩矩来表示敬意,延缓尸体腐烂,也方便后人前来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许现今都还没有重新进入生物圈的循环中,唯物主义的我,想念你的时候怕是不能看着星星了。

  又要草草结束了,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安静,黑夜中物体的轮廓开始模糊(在处处街灯的城市,也不会模糊到看不清的呵)。

  祝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这是一个90岁的鄂温克女人的自述,她*百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鄂温克族*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他们遭遇了日侵,他们经历了—,最后,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他们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不过,这是一部女人的书,似乎应该荡气回肠的历史,在迟子建的笔下,在“我”的口中,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自然、生动、诗意、悲情……

  人与自然

  故事由“我”的诞生开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个姐姐也出生在严冬,但因狂风掀了母亲生产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风寒,出生两天后就死了。自然赋予鄂温克人一切,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熊揭开了脑壳。

  即使自然很无情,但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可是现代文明在“侵袭”,伐木工进驻森林,铁路公路伸进深山,动物四处逃散。鄂温克人下山定居,依旧的游牧生活又将他们带回森林,定居点激流乡最终成为一座空城。只是人心开始浮躁,有的年轻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孙子沙合力因盗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孙女索玛不停地与不同的男人幽会,然后不停地流产,无法出嫁。为了孩子们,女儿达吉亚娜筹建了新的定居点布苏,可是“我”觉得他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山林里。

  人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下,人与人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有数段美丽的爱情。如母亲达玛拉,在年轻时与兄弟俩相遇,兄弟俩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以射箭一决胜负,最终林克成了达玛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萨满孤独终生。在林克去世后,尼都萨满再次追求达玛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这一族规,扼杀了两人的爱情,也让两人的生命日渐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爱情则是一场悲剧。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讨厌自己的儿子金得,认为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杀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怀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流产了。

  人与神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在小说中,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妮浩继承了尼都萨满的衣钵,可是妮浩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萨满,她的职责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马粪包”和偷吃驯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后,妮浩为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学奖如此评价此书: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现代的文明与古老的文明不断冲击着,许多古老文明也因此逐渐消失。或许他们是落后,是野蛮的,可那其中的美却值得我们仔细体会。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反映了鄂温克人一百年的风雨生活,激荡人心。带着固有观念的我总以为这些逐水草而居、菇毛饮血的原始狩猎部落,只会打猎、喝酒、吃肉,围着篝火跳舞。没想到,他们的爱那么纯粹、那么单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至极,简单地生活,安静地老去。他们的美,像清风明月、石上清泉,透明不带有一点杂质,美得让人心动。

  书中的爱情也给了我震撼与感动。书中林克与其兄尼都萨满为争夺达玛拉而进行的射箭比赛,将原始爱情的纯洁表达得淋漓尽致。伊万的那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来的,将对娜杰什卡的浓情蜜意无奈地化为一种大无私的爱情,还有瓦罗加为保护放映员与马粪包而遭熊击致死。这些或坚贞,或感动,或无奈,或幸福,或惊天动地,或默默无闻的爱情,将鄂温克人的百年沧桑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待爱情的伟大蓝本。这些无比纯粹的爱情,正是我们缺少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纯粹,所以美得动人,美得让人心醉。

  这里的人们生于自然而死于自然,就连他们的死亡也变得极其富有诗意。我出生在寒冬,我的姐姐死于风寒,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侄女在鲜红色百合花前闭上了双眼,侄子在榛果树上像鸟儿一样落下,外孙女伊莲娜像鱼儿一样顺着贝尔茨河漂向远方它整个故事中,几乎所有的诞生或是拯救,都会伴随着生命的逝去。这或许就是人与自然最美的生存状态吧。萨满妮浩的那几个孩子,以及故事中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义上诠释了最原始的生态*衡或是能量守恒的含义,亦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达到,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出现的意义,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某种使命。那么,它的逝去也就变得赋有深奥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甚至有了些许诗意。因此,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鄂温克族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树神、风神等等,仿佛自然界中的种种都是他们的神。因此,他们懂得感恩,感恩从自然界的这些神灵中获取的食物、果实等日常所需。正是源于对自然的这种敬畏感,鄂温克族人从不对任何大山里森林中的物种赶尽杀绝。在他们心中,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这也许就是鄂温克人对自然的一种美好想象。生于自然,依赖自然,敬畏自然,最后死于自然,应该是鄂温克民族最生动的写照。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与自然和谐相处,尊敬自然,爱护自然。如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希望这个文明的故事,能够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颂。总有一天,我们的文明能够真正领会到它们的美,领略来自古老文明的山水光色和人情冷暖。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2)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菁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1

  灵气的驯鹿奔跑在山峦溪流间,自然馈赠的森林在广袤的土地上恣意生长,大气磅礴的日出夕阳亦或宁静的繁星点点共同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与现实的浮躁截然不同。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看似苍凉的开篇,实则透着力量和*静的娓娓道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女酋长骨子里的坚毅和内心的充盈充分展现。这应该是感受过大灾大爱,看透生死的人才能独有的淡然。书中对万物有灵的尊重、舍己为人的精神、面对生死的坦然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全书对大兴安岭未开采前景色的描述,让读者心旷神怡。鄂温克族崇敬自然,相信万物有灵,所以驯鹿是他们的亲人,火塘里的火种都拥有了生命。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让大兴安岭的上空变得日益空旷,被砍伐的树木变成了房子,用作了生产,却唯独不再为族人遮挡风雨,不再阻断与外界的联系。联想到今年的极端天气,自我有认知以来感受到的最热夏天,下乡途中看到因为干旱空落落的.大豆,瘪粒的玉米,世界各地不是这里干旱就是那里汛涝,冰川的融化,每天都有生物逐渐退出历史进化的舞台……这些算不算自然的报复?于自然而言,我们都是如恐龙一般的过客,我们试图改造它的时候,已然遭到它的反噬,如果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渺小如我们,又会消失在自然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呢?如果认识到个人的渺小,我们能不能多一份谦卑?社会进而多一份和谐?

  尼都萨满和妮浩,鄂温克族最后两个萨满,因为天赋使命,用不完满的一生书写出什么是大爱。我一直在想,尼都萨满和林克用射箭的输赢,决定谁迎娶达玛拉的那一刻,是真的失误还是不想看到弟弟失望的样子,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他是天选成为萨满的人,这样的人,不都有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品质吗?所以他用自己孤苦的一生成全了弟弟幸福的一生。妮浩无论是敌是友亦或陌生人,她都选择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换取了他人生命,连自己最后的牺牲都是为了灭山火。她每一次的跳神都让人心疼,身为母亲,选择用麝香避孕,用不要孩子的方法,去避免再次经受丧子之痛,独自承受失去和痛苦,只因为那句“我是萨满”。而族人感念他们的付出,所以在玛克辛姆有成为萨满征兆前,人为隔绝了那股神秘而苍凉的气息,这是一个民族的温柔。

  书中另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他们与生死相处的态度,因为有出生就有死亡,有忧愁就有喜悦,所以不忌讳婚礼和葬礼同时举行,书中的人如走马灯,陆续出现又逐一逝去,留下孤独长寿的酋长,这样的宿命早已被看透,所以她能释然接受生命给予的一切。让孤独的人单独待着,至少还能有美好的回忆相伴,强行让孤独的人和欢乐的人在一起,他们反而更加孤独。

  很多人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像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但我不这样认为。虽然两书都笼罩了孤独和死亡气息,但《百年孤独》中死亡是终结,孤独是主线,贯穿了一生;《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是生命自然的更迭,孤独只是生命中小小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对比,下期就选材《百年孤独》。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20xx年8月20日,差不多是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的时间,故事的原型,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玛丽亚索逝世,在她钟爱的驯鹿身边,享年101岁。感谢她教会我又一种生活态度。人生是什么样子,从来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日子怎么过下去,靠的都是自己的探索和坚守,且做一个内心丰饶坚韧的人,去过好这不长却也不短的一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2

  大兴安岭那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才是最懂这个地方的。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女作家,她是多么的热爱这片白山黑水和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饱含深情的描述在书写着这片神奇的地方和神秘的古老民族中发生的事。

  一如既往的迟子建式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简单的文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神奇的效果,这就是大道至简,大巧若拙吧。对细节细致的描写,读着读着仿佛置身于森林中,河流旁……,好像作者描写的就是我身边的事,跟着他们一起打猎,一起驯鹿,一起迁移,一起看着萨满跳神,一起听那风声,那雷声,那雨雪闪电,那潺潺的流水声,那原始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有时候一段一段的文字忍不住就读出声来,好像渺小的我站在广袤的天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河流,山川,驯鹿,堪达罕,乌力楞,希楞柱,靠老宝,日月,星光,一个个意象结合起来是那么的美妙,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风葬,把死去的孩子扔到向阳的山坡,

  弟弟林克和哥哥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达玛拉,为了争夺她,相约射箭比赛,最后林克娶了达玛拉,也许是哥哥射箭的最后一刻让着弟弟,也许是宿命让他射偏了,可他的内心依旧深爱着她,在弟弟死后他为她用蓝的白的羽毛做了一件裙子,她也非常喜欢,由于部族的禁忌,最终没有在一起,令人唏嘘。

  清晨和正午虽然也描写了一些人的死亡,但节奏是明快的,轻松的,从黄昏开始渐渐令人压抑,死亡的气息愈发浓烈,妮浩每每跳神救一个人性命时,必将带走一个自己的孩子。一命换一命的宿命,笼罩着这个坚韧的氏族。

  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一天时间里,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老婆用它九十岁的苍老声音讲述了这个民族的百年命运从开始到被现代文明归化,对应这她从小时候到结婚生子到老年的这一辈子,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意也很更加深刻。

  “如果把我们生活着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么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构成的。那些山属于大兴安岭山脉。”

  读完最后一行文字,心中充满了苍凉的无力感,从原始的自由自在的捕猎迁移生活到定居,自由自在在林间跳跃奔跑的鹿被圈起来,最终森林被伐木工人的一个烟头毁灭,这个古老的鄂温克族的起起伏伏正如原始森林一般由宁静安逸变得吵吵闹闹。

  原住居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该何去何从,在保护和发展间如何*衡,如何保护这些原始民族的文化*俗和生活*惯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思考和问题。有时间多去这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吧,看看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就像迟子建说的那样,“我愿意用我的手去触摸生活,用我的脚,脚踏实地把我作品涉及到的地方,能走到的尽量走到,像写《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等,我都是要去实地看一下。这时你再驾驭题材的时候,这种不适感会消失,会越来越跟它水**融。”

  总之,这是一段美好的阅读体验,干净的文字,如汩汩的清泉,缓缓流入心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3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单是这开头,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捧起书本的那一刻,便再也放不下了。我读书很慢,有时搞不清人物关系还要再翻回来。每天抽点时间与这里的山林对话,享受那片刻的安宁,是件极美的事情。

  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前些天无意间看到董宇辉的直播,听到他对这本书的介绍,便心生向往,迫不及待买了一本。很喜欢迟子建老师的文笔,那亲切的山川河流,那善良勇敢的鄂温克人,那神秘又悲哀的萨满……总能拨动我的心弦,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跟随他们一起狩猎,一起跳舞,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这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房子,住在用松杆和帆布做成的希楞柱里,与山林为伍,与驯鹿为伴。驯鹿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只吃新鲜的苔藓,使得他们要跟着驯鹿不停的搬迁。*惯了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定会觉得这日子无聊又寂寞,可他们过的开心快乐!

  最神秘的莫过于他们的萨满。我们或许以为跳神只是一种迷信,可他们的萨满却拥有一股神力,真的可以救人。

  尼都萨满穿上他神圣的衣服,跳上一阵就可以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可以让日本人腿上的伤痕消失,妮浩萨满可以让将死的孩子恢复生机……使得书本前的我不得不对这神秘的力量心生敬畏。

  治病救人的萨满受人爱戴,却也有自己的悲伤。萨满每救一个人,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日本人腿上的伤口好了,他的战马却倒下了,将死的少年活了,妮浩萨满的孩子却死了。只因万物皆生而*等,一个人重新获得了健康,就有一个人替他受过。尽管如此,妮浩萨满依然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向他求助的人,这是怎样的善良啊!

  在这里生存的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妮浩为了救别人,失去了四个自己的孩子;安道尔被瓦霞欺骗,怕她再去骗别人,坚决不同意解除婚约;达西看到歪嘴女孩结婚当天死了老公,觉得可怜执意娶她;杰夫林娜为了不让老公为难,从山坡上摔下来流产了那个婆婆不想要的孩子;拉吉米听到马厩里有婴儿的哭声,毅然抱回了家里……喜欢这本书,因为这里的人总能让人觉得温暖。喜欢这样的日子,大家共同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安静祥和,健康快乐。

  人的出生大抵相同,人的死亡各有不同。这本书时间跨度很长,像《百年孤独》一样叙述了一个民族的兴旺与衰落,不可避免的描写了很多人的死亡。列娜在搬迁途中趴在驯鹿上睡着了,掉在雪地中冻死了,达西和老鹰与狼搏斗战死了,林克在换取驯鹿途中遭遇暴风雨被雷击中,瓦罗加为救自己的同伴被熊打死……这一个个生命的意外逝去仿佛预示着这个民族的命运。这也许是他们的`后代不愿再待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生活在丛林里,就不会有这些意外的发生,那些自己爱的人就不会在本不该逝去的年龄凋零。

  如今,额尔古纳河依然静静的躺在那里,安静而又神秘,属于他的故事仍在继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已寥寥无几。一代代的年轻人因为城市的繁华和便利,离开了这里,如今的鄂温克人不足三百人。一个民族就这样悄然离去,仅剩的几百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又多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也能来到这片神圣的土地,亲眼目睹这里的一切,看看日月星辰,聆听泉水叮咚,听听是否还有那串串鹿铃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4

  合上书,眼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述说着一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作者写了一支氏族*百年来的历史,这其中最不乏生命的来与去。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书中主要出现了两位萨满,他们有同样神奇的功力。比如神奇的预知能力,每当氏族中有人去世,萨满总是第一个知道的.。还有最著名的祭祀跳神。当氏族中或别的氏族有一些棘手的疾病,就会请萨满去跳神。萨满穿上神衣舞蹈,打起神鼓唱起歌,疾病就会离那个人而去。但是神总要带走一条生命,一条生命留下了,另一条生命就要替他走。尼都萨满为列娜跳神时,代她走的是一只驯鹿仔。妮浩就没这么幸运了,每当她跳神救回一条命时,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用自己的亲骨肉换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痛苦啊,但是妮浩每次都选择去跳神。萨满就像是人与神之间的使者,也许在他们眼中,众生皆是*等的,都是需要拯救的。

  鄂温克人崇敬火神,无论去哪里都带着火种。他们不能往火中吐痰,洒水,不能往里面扔不干净的东西。当鄂温克人打到熊或堪达罕的时候,萨满就要祭玛鲁神。还有“白那查”山神,猎人行猎时看见刻有山神的树,就要给他敬奉烟和酒,还要摘枪卸弹,下跪磕头祈求山神保佑。从山神旁边经过,不能大吵大嚷。鄂温克人崇敬各种各样的神,但这些神归根结底是来源于自然,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正是这信仰才让鄂温克人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

  命运,在书中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5

  听说迟子建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找来看。一直觉得与书相遇是一件与机缘有关的事情。

  有些时候,可能会特地跑到书店寻找,或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逡巡,充满期待的目光掠过或新或旧的书本,像贪恋温度的手指轻轻的抚触。但倘使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心绪被无休无止淅淅沥沥的雨搅得纷乱,郁积了一股莫名的烦闷,回头的时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眉眼间顿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来的小兴奋对她说:“看完借我。”这,岂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书是缘,倾听一个好作家讲一个故事是幸运。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这样的一份欣喜,它轻易地驱散了阴雨带来的不快,使我的心情变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沧桑历史和沿革变迁。为我打开了一幅以一个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斑斓画卷。画风并不粗犷,充满温情和悲悯的情怀。

  故事久远但轮廓清晰,缓缓地流淌出来,从一个年届九旬、这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嘴中。她将她的故事讲给雨和火,讲给儿孙搬迁时遗漏在营地的东西,讲给自己鹿皮口袋里那些喜欢的物件和一束刚采摘的紫菊花……并不执意念给读者。断断续续的低沉而不沙哑的声音有节奏地敲击着空气,洒落下点点带着尘埃的星光。让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族。他们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惯,驯鹿带领着他们迁徙或者停留。

  他们居住在尖顶有孔可以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那是一个游牧民族拆迁便利的临时之“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红瓦白墙的砖架建筑。它本身由木头制成,在森林中与树木和谐的辉映,不显得突兀。尖顶处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烟的通道,又用于与自然沟通。一个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种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纯是我们这些被机器和工业文明“喂养”的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情感:热烈的爱和疯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没有面具,也从不伪装。因不能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结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烧的正旺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爱和力量去拯救别人的妮浩,流干了自己的眼泪;悲哀不幸继而转向怨怼仇恨的伊芙琳声声咒怨。不管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注入鄂温克人的血液里,再通过毛孔和呼吸释放出来。真实,干净,让人动容。或爱,或怜,或怨,或恨。都毫无做作和掩饰。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勇气,在大自然给予的伤害面前从不坐以待毙。他们绝对会奋起反击,即使死亡也不会认输。白灾(雪灾)对他们以之为“亲人”的驯鹿有巨大的威胁。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得洗去满身的疲惫就去找寻在大雪中走失的驯鹿。严寒夺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

  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轻盈的舞蹈,舞姿里饱含着喷薄欲出的激情。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们和驯鹿。仿佛遵循着某种交换的定律,萨满救起一个生命,便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生命有时候是某只有灵性而善良的驯鹿,但通常却是和萨满最亲*的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3)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十)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等不再只是“人人*等”,而是“众生*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凡成为不*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2

  听说迟子建这本书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没有找来看。一直觉得与书相遇是一件与机缘有关的事情。

  有些时候,可能会特地跑到书店寻找,或在图书馆的书架前逡巡,充满期待的目光掠过或新或旧的书本,像贪恋温度的手指轻轻的抚触。但倘使是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心绪被无休无止淅淅沥沥的雨搅得纷乱,郁积了一股莫名的烦闷,回头的时候,恰好看到朋友手上拿着一本《额尔古纳河右岸》。眉眼间顿添了欣喜,抑制着涌上来的小兴奋对她说:“看完借我。”这,岂不是更妙!

  遇到一本好书是缘,倾听一个好作家讲一个故事是幸运。和这本书的相遇,便是这样的一份欣喜,它轻易地驱散了阴雨带来的不快,使我的心情变得清清爽爽。

  它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展示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沧桑历史和沿革变迁。为我打开了一幅以一个民族的`历史为背景的斑斓画卷。画风并不粗犷,充满温情和悲悯的情怀。

  故事久远但轮廓清晰,缓缓地流淌出来,从一个年届九旬、这个弱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嘴中。她将她的故事讲给雨和火,讲给儿孙搬迁时遗漏在营地的东西,讲给自己鹿皮口袋里那些喜欢的物件和一束刚采摘的紫菊花……并不执意念给读者。断断续续的低沉而不沙哑的声音有节奏地敲击着空气,洒落下点点带着尘埃的星光。让我的心慢慢融化在他们的故事里。

  这是一个与驯鹿相依为命的民族。他们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保持着一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惯,驯鹿带领着他们迁徙或者停留。

  他们居住在尖顶有孔可以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那是一个游牧民族拆迁便利的临时之“家”。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红瓦白墙的砖架建筑。它本身由木头制成,在森林中与树木和谐的辉映,不显得突兀。尖顶处的小孔既是火塘排烟的通道,又用于与自然沟通。一个可以看着星星入眠的民族是浪漫的。那种大自然的“赤子”的真纯是我们这些被机器和工业文明“喂养”的现代人早已失去了的。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情感:热烈的爱和疯狂的恨。用不完的“咆哮”的激情。没有面具,也从不伪装。因不能迎娶自己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结婚的金得在新婚的篝火燃烧的正旺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尽自己一切的爱和力量去拯救别人的妮浩,流干了自己的眼泪;悲哀不幸继而转向怨怼仇恨的伊芙琳声声咒怨。不管是爱,还是恨。它们都注入鄂温克人的血液里,再通过毛孔和呼吸释放出来。真实,干净,让人动容。或爱,或怜,或怨,或恨。都毫无做作和掩饰。

  他们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勇气,在大自然给予的伤害面前从不坐以待毙。他们绝对会奋起反击,即使死亡也不会认输。白灾(雪灾)对他们以之为“亲人”的驯鹿有巨大的威胁。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得洗去满身的疲惫就去找寻在大雪中走失的驯鹿。严寒夺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

  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身子轻盈的舞蹈,舞姿里饱含着喷薄欲出的激情。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善良的人们和驯鹿。仿佛遵循着某种交换的定律,萨满救起一个生命,便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生命有时候是某只有灵性而善良的驯鹿,但通常却是和萨满最亲*的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3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不是鄂温克人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呀。”这样的话我确实也听过了许许多多遍。不过这句话确实也不假,我的爷爷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鄂温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我对与鄂温克人的了解,也仅仅不过是指导在乾隆时期俄国占据了额尔古纳河的'东岸。可是我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像并未有人提起。我挂着这么一个少数民族的称号,住在了一个汉化的城市中。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记录了大概从民国到**时期的一位九十岁的老鄂温克的老妇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几位蒙古人,依靠着驯鹿打猎为生。从一个独特的眼光看待了中国*代史。在中华人民中的一个微不起眼的民族中展现了一种中华人民的鲜有的骨气与精神。在一个看似野人的生活*惯中有着对于生命的独特体会。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算是一个文学中的纯天然。全篇在描写着那些或爱或恨的人们生活在森林中,那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地方。躺在“乌力楞”中,透过排烟孔中仰望着漫天的星空,活在“四四方方的天空”中的人们怎么能体会得到那种悠闲。划在月光笼罩的湖水上,沉浸在怒吼的风声中,跳舞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最使我震撼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凡的人,安详地死去了被放入白布的口袋中,人到了向阳的山坡上。这一切好像并未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其中就有这样一首神歌:“会领取了远方的人呀,你不要惧怕黑也,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魂灵去了远方的人啊,你不要在惦念你的亲人,那里有星星,银河,云朵和月亮,为你的到来而歌唱”。他们的那种对与自然神灵与人类的灵魂的敬畏还是在现代还是鲜有的。

  再开篇中作者写下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是呀,在这个斗转星移世界中,人在随着时间而变老而大自然却不会。有人胸怀壮志想起青年时的那天马行空的幻想,可是有时看起来是那么可笑。有人说自己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与完美的家庭,可是有时看起来自己却有时那么的卑微。人性也在这幅画的社会中渐渐萎缩。

  可以说上篇是一个淳朴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情景,中篇是与日本民族发生的碰撞,下篇是与汉族发生的碰撞。本来是安定的鄂温克人,用精神信仰征服了日本人,汉族人用着狂热的对**的崇拜破坏了鄂温克人,在鄂温克人对于萨满的那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崇拜中寄托了百姓对于美好的期望中,可是谁能猜到最后的结局只是选择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风烛残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终如孩子却很淳朴的安草儿。一个看似不美满而且包含无奈的结局,一个曾经完美的文明仿佛在简简单单的九十年中衰亡。

  在“贝加尔湖畔”的歌曲中有着这样的一句“多少年以后,往事随风走,那纷飞的冰雪留不下温柔,这一生一世,时间太少。”其实谁知一百年后谁还能想起那不知名的主人公与那曾*五千年的文明。而留下的也只是那片绿油油的草原,与潺潺的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4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单是这开头,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捧起书本的那一刻,便再也放不下了。我读书很慢,有时搞不清人物关系还要再翻回来。每天抽点时间与这里的山林对话,享受那片刻的安宁,是件极美的事情。

  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第七届获奖作品。前些天无意间看到董宇辉的直播,听到他对这本书的介绍,便心生向往,迫不及待买了一本。很喜欢迟子建老师的文笔,那亲切的山川河流,那善良勇敢的鄂温克人,那神秘又悲哀的萨满……总能拨动我的心弦,不知不觉沉浸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跟随他们一起狩猎,一起跳舞,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这是一个以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房子,住在用松杆和帆布做成的希楞柱里,与山林为伍,与驯鹿为伴。驯鹿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只吃新鲜的苔藓,使得他们要跟着驯鹿不停的搬迁。*惯了城市的繁华和便利,定会觉得这日子无聊又寂寞,可他们过的开心快乐!

  最神秘的莫过于他们的萨满。我们或许以为跳神只是一种迷信,可他们的萨满却拥有一股神力,真的可以救人。

  尼都萨满穿上他神圣的衣服,跳上一阵就可以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可以让日本人腿上的伤痕消失,妮浩萨满可以让将死的孩子恢复生机……使得书本前的我不得不对这神秘的力量心生敬畏。

  治病救人的萨满受人爱戴,却也有自己的悲伤。萨满每救一个人,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日本人腿上的伤口好了,他的战马却倒下了,将死的`少年活了,妮浩萨满的孩子却死了。只因万物皆生而*等,一个人重新获得了健康,就有一个人替他受过。尽管如此,妮浩萨满依然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向他求助的人,这是怎样的善良啊!

  在这里生存的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妮浩为了救别人,失去了四个自己的孩子;安道尔被瓦霞欺骗,怕她再去骗别人,坚决不同意解除婚约;达西看到歪嘴女孩结婚当天死了老公,觉得可怜执意娶她;杰夫林娜为了不让老公为难,从山坡上摔下来流产了那个婆婆不想要的孩子;拉吉米听到马厩里有婴儿的哭声,毅然抱回了家里……喜欢这本书,因为这里的人总能让人觉得温暖。喜欢这样的日子,大家共同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安静祥和,健康快乐。

  人的出生大抵相同,人的死亡各有不同。这本书时间跨度很长,像《百年孤独》一样叙述了一个民族的兴旺与衰落,不可避免的描写了很多人的死亡。列娜在搬迁途中趴在驯鹿上睡着了,掉在雪地中冻死了,达西和老鹰与狼搏斗战死了,林克在换取驯鹿途中遭遇暴风雨被雷击中,瓦罗加为救自己的同伴被熊打死……这一个个生命的意外逝去仿佛预示着这个民族的命运。这也许是他们的后代不愿再待在这里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生活在丛林里,就不会有这些意外的发生,那些自己爱的人就不会在本不该逝去的年龄凋零。

  如今,额尔古纳河依然静静的躺在那里,安静而又神秘,属于他的故事仍在继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已寥寥无几。一代代的年轻人因为城市的繁华和便利,离开了这里,如今的鄂温克人不足三百人。一个民族就这样悄然离去,仅剩的几百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又多了一个心心念念的地方,希望有一天,也能来到这片神圣的土地,亲眼目睹这里的一切,看看日月星辰,聆听泉水叮咚,听听是否还有那串串鹿铃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5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九旬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口吻,自诉了原始游牧民族鄂温克族文明的兴衰(驯鹿民族)。

  文中的“我”亲眼看到族人和民族文化慢慢消失,就像额尔古纳河的河水,流去了就再也寻不回来了。其中,现代城市的进程和汉族文化的侵蚀,也是每个少数民族命运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更替与变迁。

  书中内容时而点到即止,时而事事巨细,使我不忍卒读。唯一觉得可惜的是,作者迟子建留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我看来,这是遗憾。不知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当真的`热爱一件事时,愿在其中当一个傻瓜,不去冥想,而我就如此,宁愿作者给我全部“不劳而获”的思考。

  鄂温克族人们生活在森林中,发生的那些或爱或恨,永远不会被大多数人知道事,似真似假,又有何妨。不禁想着,当放眼宇宙,万物微小,但愿你我都曾爱过脚下这片土地。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6

  偶然进了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董宇辉老师正推荐一本书。我搜索了一下这本书的介绍,于是随手下单了这本书。

  我一直对各种民族文化感兴趣,而这本书介绍的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书中原始的生活方式,神秘的部落*惯,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还有颇具灵性的各种生灵,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

  书的目录注明了故事讲述的三个时段,分别是清晨、正午和黄昏。开篇点名了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九十岁的鄂温克女人。讲到“我”的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部落的打猎*惯、“我”的出生,自己姐姐列娜的一次生病、尼都萨满的跳神。就这样慢慢铺展开来,我也被深深吸引…

  父亲林克和母亲达玛拉相处的细节,让人忍不住羡慕这对夫妻。所以,当读到林克死亡的那一部分,也是真的让人难以接受。可是,艰苦的自然环境让这样一个原始民族命运多舛,生老病死是最司空见惯的事情。从林克的死开始,书中相继讲到了众多人的死亡。

  先说林克的死。林克的死让我感到心痛和震惊。一个优秀的猎人,一个智慧的鄂温克男人,为了去换一些健康的驯鹿,在经过一片密林时,被雷电击中,倒在了劈断的树木旁。可怜了他挚爱的妻子达玛拉,悲痛欲绝,形单影只。感情甚笃的林克和达玛拉,几乎每晚都会制造出热烈而神秘的风声如今失去了林克,她将要怎样度过余生?

  我以为达玛拉会就此消沉,行尸走肉,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事实上,她的确如枯萎了的花朵,了无生机。但是另一个人的殷勤,让她又在纠结中焕发了一点生机。那就是尼都萨满,他是林克的哥哥。以前作为萨满的尼都,身材微胖,刻意打扮得比较女性化。但是自从达玛拉失去了丈夫,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身影总是追随着达玛拉。一开始这让我难以接受,要知道,达玛拉和林克是那么相爱的一对。书中的“我”,达玛拉的女儿,也难以接受,她说,她可不希望达玛拉和尼都萨满在夜晚制造出那样的风声。整个乌力楞的风俗也是不允许他俩走在一起的,因为他们的风俗是,弟弟可以继承哥哥的遗孀,哥哥却不能和弟弟的遗孀重组家庭。

  直到后来,通过作者的描述,我才多少理解了一点这种感情。“我”的姑姑伊芙琳讲述了达玛拉和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纠葛。原来,年轻的林克和尼都萨满同时喜欢上了美丽善舞的达玛拉,达玛拉的父亲问达玛拉的意见,达玛拉的回答是,两兄弟都行。她像一只悠闲的花蝴蝶,总是自在地跳着舞,并不急于选择两兄弟中的一个。这可让两兄弟的父亲犯了难,于是他让两兄弟比试射箭,谁赢了谁就赢得达玛拉。*日里的两兄弟都是神枪手,尼都萨满那次却输的离谱,于是林克赢得了达玛拉。从那以后尼都就再也射不准任何东西,后来,上一任萨满去世三年以后,尼都的举止变得越来越怪异,最终他成了新一任萨满。

  读到这里,我开始同情尼都萨满。也有点理解了他和达玛拉之间的暧昧。他用动物的羽毛做了一条绝美的裙子,根据羽毛的颜色和大小缝制在不同的位置上,尼都萨满成了最具巧手和匠心的人。达玛拉接受了这条裙子,但是她不敢穿出去,每当她拿出这条裙子,眼神才会出现光芒。哀叹着自己不能穿上它去跳舞。最终他俩还是孤独地走完这一生。达玛拉在儿子鲁尼的婚礼上,穿着那条裙子,跳舞跳个不停,直到人群散去。第二天她被发现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气息。而尼都萨满,在日本人来后,跳完最后一次神,永远的倒下了。

  看到后面,我发现在这样的游牧部落里,不断地有人逝去,死亡随时可能发生。老达西死于狼害,列娜死于转场途中的严寒,金得因不满被安排的婚姻而自杀,鲁尼妮浩的孩子死于妮浩萨满的跳神,“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死于外出寻找驯鹿的途中,第二任丈夫瓦罗加死于黑熊…他们的**死后要搭建风葬场,未成年的孩子就用白布袋装好扔到向阳的山坡。

  有一个人的死亡最让我感到难过和遗憾。她就是“我”的姐姐列娜。列娜很小的时候就差点死去,是尼都萨满通过跳神挽救了她,而代替她离开这个世界的是一只驯鹿崽。母驯鹿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乳汁一下子枯竭。可是列娜长大一点后还是死了。她是在转去新牧场的途中因为瞌睡而从驯鹿身上掉落,在睡梦中被冻死了。驮着她的那只驯鹿正是曾经替她死去的驯鹿崽的妈妈。我之所以觉着列娜死的可惜是因为,从文中能看出列娜是个乖巧善良讨人喜欢的姑娘。她担心尼都萨满跳神报复自己的父亲,而盯着尼都萨满一夜未睡,导致第二天缺觉才从驯鹿身上掉下。她还是罗林斯基最喜爱的小女孩。罗林斯基是俄罗斯商贩,温厚和气,每次来到他们所在的乌力楞,都会单独给列娜带一份礼物。而列娜每次都把这些小礼物分享给“我”。一直到“我”九十岁了,还保留着罗林斯基送给列娜的小镜子。

  我为列娜的离开而难过。可是后面不断有人离开。他们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喜悦的,死亡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每当有人去世,我心里总是唏嘘而沉重。可是,或许死亡对他们来说没有那么可怕。伊芙琳喝醉了酒在河边遇到一条蛇,那条蛇在伊芙琳耳边发出了达玛拉的声音。它是达玛拉的转世。在他们的认知中,人死后会托生成其他生物,重新生活在这个世上。

  书中的动物仿佛都有灵性。拉吉米乘坐的马因为在树林中受了惊,一路颠簸,把拉吉米的睾丸震碎,回到营地后,那匹马就不吃不喝,只是流泪。于是达西和拉吉米就含着泪把马儿杀掉并掩埋。林克死去,他的猎狗回来报信,神情哀伤而低落。在林克的风葬场,它一遍一遍的用爪子刨地,仿佛给自己挖掘坟墓,要随主人而去。我相信即使尼都萨满真的用砍刀结束它的性命,它也不会躲的。

  还有驮着玛鲁王的驯鹿。它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或许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它颇有长者风范和王者威严。老达西因为与狼恶战,众人不见他的踪影。是玛鲁王途径战场发现了达西和猎鹰的残骸,顺嘴就叼了猎鹰的一只残存的翅膀,回来跟人报信。

  这些密林深处的可爱的人,每一个都是鲜活的、形象各异的。我一次又一次被打动。他们有为了抚慰金得的寡妇而主动站出来娶她的小达西,有为了挽救他人性命而跳神却失去自己孩子的妮浩;也有尖酸刻薄的伊芙琳,到处惹是生非的“马粪包”。人物形象各异,却在艰苦的自然环境里保存有最纯真赤诚的东西。那就是,对自然和神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和对同类的无私。

  你看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纯粹。在“我”的婚礼上,失踪许久的伊万突然出现,众人欢欣雀跃、激动难捺。拉吉米重新吹起了口琴(木库莲),达西跟着他向伊万的马儿走去,他们的脸上挂着泪痕,甚至,连那匹马的眼睛也是湿润的。

  书中有一个人令我十分羡慕,那就是就是文中的“我”,故事的讲述者。她遇到了生命中两个爱她的男人,就是她的两任丈夫。与第一任丈夫拉齐达相识于危难,“我”在密林中迷了路,误打误撞,饥寒交迫,差点被熊吃掉。在这种情况下与拉齐达相遇。拉齐达竖起来梯子,使“我”能从树上下来。虚弱疲惫的“我”软绵绵的一下子落入拉齐达的怀抱。他说那双清澈又湿润的眼睛让他心动。拉齐达长相清瘦英俊,类似父亲林克,喜欢开玩笑。俩人结婚后就来到了“我”所在的乌力楞居住生活。然而情深不寿,拉齐达因为骑马寻找驯鹿死于途中。“我”和达玛拉一样,成了寡妇。“我”的第二任丈夫是瓦罗加,他是一个酋长。带领族人搜寻日本逃兵时与“我”相识。瓦罗加清瘦,气质非凡,目光温和而忧郁。他被“我”复杂的神情所吸引,“我”的眼睛忧郁而清澈,仿佛是可以休憩的湖水。当他向“我”求婚时,“我”竟幸福得晕了过去。书中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女人如果因为一个男人幸福得晕厥过去,她这一生就没有白活。”“我”何其有幸,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余生竟有这样一位爱她的人来到身边!拉齐达和瓦罗加,他们都是她的爱!

  她一定是个经历丰富、坚毅迷人的妇人。正如开篇所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她是鄂温克民族变迁的见证者,经历了几代人的生老病死、目睹了各种人物的美丽与哀愁。她的内心丰富而坚定,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心存热爱,所以她清澈的眼神才能打动她的.两任丈夫,所以在族人集体决定迁往集中安置点时,她内心笃定,执意留下,坚守着这片她热爱的土地。

  故事的结局令人忧心,这样一个与大自然相依相存的游牧民族,最终离开密林与河流,脱离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来到定居点生活。生性自由的他们,囿于围墙院落,是否能适应被束缚的生活?那些*惯了在山野中悠闲觅食的驯鹿,是否能接受人类的圈养去食用寡淡的饲料?现代文明的入侵无不冲击着这个古老的民族,让人不得不担心这个民族的未来。可是社会要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冲击是必然的。事实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故事的发展也一直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围绕着额尔古纳河,那里正是中俄的边界线,他们的祖先曾经历中俄冲突,所以才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繁衍生息。他们也经历过日本入侵、**的动乱、大兴安岭的开发…族人中还出现一位走出密林去北京求学的画家。他们如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如今多年过去,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冲击与未知、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那些在历史洪流中的种种思考与质疑,在尘埃落定的今天,在鄂温克人现状的生存环境中,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滚滚向前,从不停息,我们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这样的冲击一直在持续发生。

  故事完结,我回味良久。这本书让我成功的戒掉了频繁刷短视频*台。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充实的,潜移默化,沁人心脾,让空虚的内心丰盈起来。

  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分享。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7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

  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

  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

  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

  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

  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

  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病、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病。

  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

  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

  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

  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8

  《额尔古纳河右岸》记述了一个长达百年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一个九十岁的女人自述的,故事描写了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当中的一支的百年沧桑:中俄边界、与驯鹿相依为生、风葬、鹿铃、白桦树、兽皮、萨满的跳神,这个故事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是百年的历史。

  百年里,这个部落历经无数风风雨雨:天灾、瘟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

  他们是顽强的,他们没有败给灾祸,最后却败给了某种要求转化文明的力量。最终,他们放弃了游牧,选择了定居,还在坚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的仅剩两人:安草儿和“我”,几经风雨的顽强民族终于衰落得不堪入目。

  他们的住处叫“希楞柱”,既简便又浪漫,顶端留有的一个排放烟气的小孔里可以看到星星。这是多么美妙的住处啊!每晚都有星星陪伴入梦,岂不比那些密不透风的砖瓦房强上万倍!这种浪漫,也许我们永远也体验不到,因为我们有“先进”的文明,但我们没有那颗纯真的心。

  他们很勇敢,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上洗去满身疲惫,就去寻找在白灾中走失的驯鹿,他们没有畏惧严寒,然而寒冷还是带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的生命。虽然他们并不是每一个都那样勇敢,但每一个都一定很勤劳,他们各司其职,把整个部落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们信奉唛鲁神和萨满。萨满轻盈的舞步带走了疾病,灾祸,但也仿佛遵循自然的某种交换定律:萨满每救起一个生命,就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个生命有时是陪伴人们的驯鹿,有时是萨满身边最亲密的人。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轻盈的舞,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的人们和驯鹿。

  迟子建的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打动人心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书中人们纯净如云彩的对爱情的理解。不需要太多束缚,不需要过多言语的渲染,甚至不需要犹豫。当年有两个人追求女主人公的母亲,而当问道她喜欢谁时,她却在一笑间回答说都喜欢,没什么可纠结的。

  在作品里,生命的消逝就是转瞬间的事,。林克被闪电夺走生命,拉吉达死于严寒,瓦罗加在与熊搏斗中死去……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死亡,重复着喜悦与悲伤,如喝水吃饭般简单的死亡让你恐惧,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了的孩子或者驯鹿仔,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你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样东西——“靠老宝”。这东西是个容器,它里面会装着肉干,水之类的有时可以救命的东西。它可以用来帮助迷山的人们,即使不是同一个部落的人,他们也不会去追究谁动了里面的东西。他们所需防范的只有黑熊,这种不带任何功利性的赠与在今天极为罕见。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我有这很深的感触。这并不是一部史诗巨著,但书的字里行间却无处不透露着真挚的情感,书中语言也并不华丽,质朴简洁,可依旧能打动人心,一本书勾勒出一个民族的百年兴衰,一直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这部书里,我们体会了死亡与新生,但这个部落也许再也不会有了新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9

  合上书,眼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述说着一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作者写了一支氏族*百年来的历史,这其中最不乏生命的来与去。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书中主要出现了两位萨满,他们有同样神奇的功力。比如神奇的预知能力,每当氏族中有人去世,萨满总是第一个知道的。还有最著名的祭祀跳神。当氏族中或别的氏族有一些棘手的疾病,就会请萨满去跳神。萨满穿上神衣舞蹈,打起神鼓唱起歌,疾病就会离那个人而去。但是神总要带走一条生命,一条生命留下了,另一条生命就要替他走。尼都萨满为列娜跳神时,代她走的是一只驯鹿仔。妮浩就没这么幸运了,每当她跳神救回一条命时,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用自己的亲骨肉换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痛苦啊,但是妮浩每次都选择去跳神。萨满就像是人与神之间的使者,也许在他们眼中,众生皆是*等的,都是需要拯救的。

  鄂温克人崇敬火神,无论去哪里都带着火种。他们不能往火中吐痰,洒水,不能往里面扔不干净的东西。当鄂温克人打到熊或堪达罕的时候,萨满就要祭玛鲁神。还有“白那查”山神,猎人行猎时看见刻有山神的树,就要给他敬奉烟和酒,还要摘枪卸弹,下跪磕头祈求山神保佑。从山神旁边经过,不能大吵大嚷。鄂温克人崇敬各种各样的神,但这些神归根结底是来源于自然,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正是这信仰才让鄂温克人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

  命运,在书中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10

  橘子洲头的千年一叹,塞纳河畔的巴黎倩影,泰晤士河的帝国余辉。河流记录着时代的轨迹,与人类相守共荣,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们静静地流淌,向人类诠释着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冷暖与离合。迟子建把这悲欢离合汇聚在一起,写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篇小说是卷帙浩繁的当代长篇小说文库中的翘楚文作。文字朴实无华,却在无声处勾着心弦,文章娓娓道来,写出了鄂温克人的春花秋月,诗酒风雪,写出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独特魅力。在她的笔下,驯鹿活泼灵动鄂温克人真诚善良,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珊珊可爱。不同于世界本有的驳杂,这片草地上洋溢着热情,像个孩子,香培玉琢十分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我爱你——鄂温克的日月星辰。

  “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的奴隶”。日光温和,月华如雪听着微风在呢喃私语,注视着天边晚霞下盘旋的飞鸟,透着希愣柱的排烟孔看星空的微光,这是向而未往的生活,也是鄂温克人的生活。他们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刷干净。正应了庄子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永恒与自由的境界,我爱你——鄂温克的天地万物。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年了,雨雪看我老,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雨雪带给老人精神世界的子逸。她和雨雪共同成长,他深爱的这片草地和她的驯鹿。她守着那团火,她相信那样的火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这团伙从未熄灭过像她那颗跳动的心,我深深地爱着你——鄂温克的人民。

  这本书有悲伤,有欢欣,有死亡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喜悦,每一个鄂温克人都有故事,尼都萨马为了林克,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儿;善良的妮浩和鲁尼为了救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伊莲娜在这片土地间寻找创作的灵感,伊芙琳用甘泉驱散对世俗的倦怠,用花朵的芬芳洗净身体的污秽。命运对一些人是严酷的,但自然和驯鹿赐予他们拥抱生活的热忱,让他们有勇气走进未知的翠林和未照面的川泽。

  本书末尾,老人听见了木库莲的声音了,亦远亦*,亦急亦缓,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在木库莲之后,还有你达吉亚娜。达西,他们都回来陪着老人,陪着高山和川泽。

  纵使举世皆浊,众生迷醉,还会有这片洁净的土地,因为时间改变而万物之美的永恒。我爱这片土地,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4)

——左岸右岸散文 (菁华3篇)

左岸右岸散文1

  历史的长河在缓缓流淌。

  河的左岸,坐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齐宇轩昂,双眼透出智慧的光芒。身边的木牌写着:高尚品德决不向世俗降价。

  河的右岸,则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哈腰驼背,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身边的木牌写着:任何品德,均可以降价处理。

  左岸:出淤泥而不染

  你本可以让自己的洒脱降价,在皇城里饮酒作乐,写着取悦君王,讨好权贵的华词艳句,享受荣华富贵,但你却高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你留存世间的又何止是那些诗句呢?还有你那敢让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大气洒脱。

  你本可以安心沉浮于官场之上,虽说不至于徇私枉法,官场舞弊,但起码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家庭富裕,但是你却毅然决然的离开那一个大染缸。“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是你的高傲;“种豆南山下,城春草木深。”是你所向往的桃园生活。你构造了无数人心中的世外桃源,那里,单纯,质朴,没有阴私,没有污秽,永不降价。

  你本可以让自己的自由降价,和无数个现代人一样,在钢精混泥建造成的房子里面,做一个固定的工作,拥有一份稳定的薪水。但如果这样,我们又该有多少损失呢?啊!三毛!你义无反顾的迈进了你心中的撒哈拉,尘土飞扬中,我们看见的是你依旧灿烂的笑脸。

  右岸:降价的悲哀

  你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顾岌岌可危的大宋朝廷,不顾千万个百姓血流成河,家破人亡。你在君王面前巧言阿谀,极尽谄媚之功,陷害忠良。秦桧,不知这几百年来,跪在岳飞墓前的你可有丝毫的悔恨之情呢?你以降价的人生,永世的骂名,换来了短暂的权势滔天,又有何用?

  你为了了所谓的财富,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利欲熏心。你将你的清廉降低到了最低价,违背了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做了那么多的错事。陈希曰,这位昔日的北京市*,最终却锒铛入狱,引起人无限的叹息。

  历史的长河还在不停的流淌。

  河的左岸,他们还是那样坐着,身边的木牌受到岁月的洗礼愈加的耀眼,上面的字清晰无比。

  河的右岸,人已不在,只留下木牌受风雨袭击,早已面目全非,上面的字只依稀变得,唯有上面一个红色的大大的叉,格外的引人注目。

左岸右岸散文2

  历史的长河在缓缓流淌。

  河的左岸,坐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齐宇轩昂,双眼透出智慧的光芒。身边的木牌写着:高尚品德决不向世俗降价。

  河的右岸,则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哈腰驼背,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身边的木牌写着:任何品德,均可以降价处理。

  左岸:出淤泥而不染

  你本可以让自己的洒脱降价,在皇城里饮酒作乐,写着取悦君王,讨好权贵的华词艳句,享受荣华富贵,但你却高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你留存世间的又何止是那些诗句呢?还有你那敢让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大气洒脱。

  你本可以安心沉浮于官场之上,虽说不至于徇私枉法,官场舞弊,但起码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家庭富裕,但是你却毅然决然的离开那一个大染缸。“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岂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是你的高傲;“种豆南山下,城春草木深。”是你所向往的桃园生活。你构造了无数人心中的世外桃源,那里,单纯,质朴,没有阴私,没有污秽,永不降价。

  你本可以让自己的自由降价,和无数个现代人一样,在钢精混泥建造成的房子里面,做一个固定的工作,拥有一份稳定的薪水。但如果这样,我们又该有多少损失呢?啊!三毛!你义无反顾的迈进了你心中的撒哈拉,尘土飞扬中,我们看见的是你依旧灿烂的笑脸。

  右岸:降价的悲哀

  你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顾岌岌可危的大宋朝廷,不顾千万个百姓血流成河,家破人亡。你在君王面前巧言阿谀,极尽谄媚之功,陷害忠良。秦桧,不知这几百年来,跪在岳飞墓前的你可有丝毫的悔恨之情呢?你以降价的人生,永世的骂名,换来了短暂的权势滔天,又有何用?

  你为了了所谓的财富,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利欲熏心。你将你的清廉降低到了最低价,违背了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做了那么多的错事。陈希曰,这位昔日的北京市*,最终却锒铛入狱,引起人无限的叹息。

  历史的长河还在不停的流淌。

  河的'左岸,他们还是那样坐着,身边的木牌受到岁月的洗礼愈加的耀眼,上面的字清晰无比。

  河的右岸,人已不在,只留下木牌受风雨袭击,早已面目全非,上面的字只依稀变得,唯有上面一个红色的大大的叉,格外的引人注目。

左岸右岸散文3

  沉寂好久的大地终于在一声巨响中苏醒了!

  不同地新娘,同样的感情,不一样的结局。

  不同的王子,同样的地方,不一样的悲剧。

  是悲,是喜,还是已经了解的生命瞬间死去!

  烟花四射,狂风四起,身体四处分离……

  ——题记

  佑佐

  我是左岸王的小女儿,我叫佑佐,我出生在一个温馨的家庭,在我小的时候,便有了一头雪白的银发,父王说那是上天赐予我的功力。我喜欢的人叫静默,他是我未婚夫的占卜师,听父王说他在右岸是最厉害的占卜师。我想也是,谁让他是我看中的。

  我的未婚夫是右岸王的儿子,他叫星夜,他在右岸最受欢迎。他很英俊,但是我不喜欢他,因为我的心早已给了他的占卜师--静默。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喜欢他。我只知道那是心里的一种感觉!在右岸,只有静默拥有一头数尺长的白发,为什么在右岸的所有人的眼睛都是黑色,而他却拥有一双谈蓝色的瞳孔?星夜说因为静默的功力强。

  静默

  我是一个悲哀的占卜师,也是右岸王和王子的骄傲。我出生在右岸,因为双亲去世,自小就是孤儿。多亏了右岸王的收留,我成了一个占卜师,一个在右岸最出色的占卜师。所以我感激右岸王,我是他如亲生父亲一般。

  即使我知道他是在利用我的功力,但我依然感激他,因为没有他就不会有今天的静默。我的胸前有一颗谈紫色的五星,他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右岸王使用法力印上去的。它也是我最悲哀的地方,这颗五星便是我的生命,一旦接触女人,它就会渐渐消失,然后到我死去。

  不知为什么,这颗五星最*正一点一点的消失。难道是我爱上了一个女人??不知道,不知道!

  星夜

  我叫星夜,我是右岸三王子,我父王是右岸的首领。但我不喜欢这种万人敬仰的生活。我只喜欢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过着不吸食年奶的生活。

  我的占卜师叫做静默,多年来都是他一直陪我。我视他如自己的亲兄弟一般,我们曾在一起疯狂过。可是不知怎么的他的身体日渐衰弱。即使他不说,我也知道,他爱上了一个人。他胸前的五星正在衰弱。我心疼他。

  我喜欢的人叫佑佐,他是左岸王的小女儿,她很调皮,但却乖巧。但是乖巧中透露着一种让我不敢接*的杀伤力。我突然不知道喜欢上她是对还是错了?

  丫头

  我叫丫头,我是佑佐的贴身侍女,我爱的人叫做星夜,他是佑佐的王子。我知道他不可能属于自己,但是上天好像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我的公主既然不喜欢我的王子,呵呵,我应该高兴。因为我代替了佑佐成为右岸的王妃。

  上天太逗了。我的穷苦生活即将结束。富贵生活即将来临。

  前序

  左岸王带着一队人马向雀宫走去。

  小佑佐还在和侍女们玩耍着,“公主,快别玩耍了。王来了。”

  听见把风的侍女的话,佑佐立刻坐在了花园的亭子中。

  左岸王果然急冲冲的前往亭子。

  “父王,女儿给您请安,不知您驾到有何贵干?”佑佐假装淑女的向王请安。

  “好了,别在父王面前装了。今天是你100岁生日。也是你嫁到右岸的日子,好好梳洗一下,等待你右伯伯的到来。”王看起来很高兴,嫁衣放在了桌上。说完转身离去。

  “公主?你要嫁人了?”侍女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佑佐不知如何作解。眉头紧皱起来。随身的丫头似乎看出了佑佐的不高兴。她知道佑佐不愿意嫁到右岸。

  “公主,请将嫁衣交给奴婢吧?”丫头的话,让佑佐惊了又惊。“这……”佑佐不知如何作解,语塞堵塞!

  “公主,丫头从小无父无母,若不是公主收留,恐怕丫头活不到现在,公主就一了丫头吧!就当丫头报恩了?”丫头说完将嫁衣披在了自己身上,艳红的嫁衣瞬间让丫头变得格外俊美!佑佐将丫头拥入了怀中……

  “公主,您快走吧!”丫头似乎是在急促的摧赶

  “这?……”佑佐在犹豫“公主您快走吧!丫头姐姐都这样了!”其他侍女也在附和着!就这样佑佐穿着丫头的侍女装以护送公主的信物为由离开了皇宫。

  佑佐

  我离开了皇宫,我狼狈的穿着丫头的侍女装。面对我从未见过的皇宫外的世界,我茫然了,天呐!这是什么地方?我在一棵树下迷失了方向,两腿不由得发软,倒在了树旁。

  咦……我好奇的瞪大了眼睛,醒来时,我躺在一间屋子里。床边正趴着一个男人,我好奇的盯着他看着。似乎察觉了什么?他的头触动着,我立刻闭上了眼睛,装睡着!

  “喂,我知道你醒过来了!”

  在跟我说话么?我悄悄的睁开了眼睛“啊”的一声叫了出来,发现那人正盯着我看“喂看**什么?”

  “小姐,我第一次见过有人盯着人家看被捉到后还理直气壮的呢!”

  他是在说我么?我紧紧的死盯着他,细细的打量着。他跟我一样有着常常的白发,有着雪白的肌肤,不同的是他的眼睛是谈谈的蓝色。

  “喂,我说你看够了没?”

  “你说话就不会态度好点吗?本公主从小就受万人敬仰,岂容你一个”我边说着,他边向我靠*,直到他的鼻尖抵触到我的鼻尖我才停了下来。“你要做什么?”

  “公主?你觉得你会是吗?”他说着离开了我的身体,我上下打量着自己,一身的侍女装。公主?对啊,自从离开皇宫,丫头就已经是公主了。不是吗?想着想着,鼻子突然间好酸啊!父王?他怎么样了?我的眼泪不停的滑落着。他好像看到我哭突然间措手不及了“你别哭啊!……”

  他用大大的手掌帮我擦拭着眼泪,我突然抱住了那个有着父王健壮的体魄的男人,任泪水在他的胸前挥洒。他先是一惊立刻也抱住了我,他的怀抱好温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你别哭啊。我最受不了你们女人哭了。”

  我抬头,清澈的眸子闯入我的眼睛,我逃开了他的怀抱。抹了抹残留在脸上的泪。

  “你可以回家了!”面对我,他像是一点不会怜香惜玉一样。

  “我没有家了,父王要让我嫁给右岸的皇子,我为了不嫁就出来了。我没有家了。”我看着他,想博取他的一点同情心,他的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一步一步的向我逼*,“你要干什么?你?”

  “你要嫁给星夜?这么说你是佑佐?”他突然停在离我几尺外的地方细细的打量着我。我惶恐的睁大眼睛,“你认识我?知道我的名字?”

  他没有说话,只是一直盯着我看,我吞了一口吐沫,天知道他在想什么?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直直的与他对视着,趁他不注意,转身便想跑开,谁知脑袋一沉便昏了过去。

  静默

  一大早我就被星夜叫起,吵着要我为他挑选礼服。这哪是一个一百岁的王子啊!整个一个小孩子。我无奈的被叫起,心中满是气氛。带我们都准备好,便向左岸出发了。星夜很是高兴!刚进左岸城时,我突然发现在右岸落了东西,像右岸王请示后,我快马加鞭的驶向了右岸。不知过了多久,再往回走的路程中,我在树下发现了一个丫头,这丫头正眉头禁闭深锁着,我试图叫了几声,丫头并未答应,我迫不得已将她抱在了马上,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像抱着一个宝贝似的很轻很轻的。好不容易到了一间茅草屋,我抱着她走了进去,将她放到了床上,细细的打量着这丫头,丫头的眼睛突然动了动,我下意识的趴在了她旁边,她好像意识到什么,又闭上了眼睛。我觉得她很好笑!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5)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汇总10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1

  这本书是陶瑾同学推荐给班上同学们的,一听到这书名我便就对这本书有了兴趣,或许是因为它“天才”与“疯子”的强烈,对比更引我注意力,想去一览究竟:“天才”与“疯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当我在网上查找到这本书时知道了这本书是通过作者与一些“病人”的采访,以访谈录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通过这种独特的角度,我们能够了解这些“疯子”如“天才”一般的思想。

  整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那个能够把街上的人当作动物看的女孩。起初,我与作者一样,有些怀疑这个女孩,她是否伪装成“病人”的样子。她只需故作惊讶,然后指着无辜的路人说:“看!那一只会用后腿走路的狮子!”即可,却不曾想女孩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当初作者在、说明确实这个女孩的病是真的时候,我也吃了一惊,道:“天哪,如果我也是这样的就好了啊,不用那样小心翼翼的洞察人心,然后谨慎地交往,而不是只要像女孩一样简单地望一眼便知一二,觉得好笑的也不用掩藏地大声笑出来;觉得无趣得也不用怎样作为礼貌的回以微笑。

  回过头想想,能够这样的女孩也正因为没有几个而被归于“精神病“范围。如果我也拥有了这样令人惊叹的“技能”,之后便可肆无忌惮地笑啊哭啊也好,也不会开心的吧,毕竟被人冷落,被人抛弃,便就成了那样胆怯、害怕的性格,没有任意的自由可言吧!就这点相比,我也的'确是比她幸福了许多――我是“正常”的呀!

  然而许多时候,我们却会迫不得已的露出许多并不想要露出的微笑。久而久之,微笑便成了一种礼貌,那是“应该”露出的才对。甚至别人会问你:“你为什么不笑呢?”这时候又该露出尴尬的微笑了。

  她作为一个患者,或许的确是“疯子”,但是如果侧重于看她的各种行为举止亦或思想来说,她却又的确是“天才”。所以,我们也不能只顾忌他人表面现象或者外表而不再去关心他人的内在。所以我们应把每个人都当作“患者”对待,把一切向最好的方面去想象。这样才不会把美好的事物扼杀在摇篮里。

  我们应该将美好的一面面向他人,这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一切才都能美好起来。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2

  很久没有好好的读一本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谁也不能免俗的什么都“快餐”化了,我几乎忘记了完整的读一本书的感觉。虽然从来没有放弃阅读,但网络小说鲜有精品,难得看到一本自己喜欢的文字,很多只是流于一种消磨时间。我几乎觉得我快要废掉了。当无意中一个90后跟我推荐这本书,又看到他在文末写下的片言只语,让我大为诧异,于是一冲动立马下单购买。好在不悔。

  初读这本书,我也像那位男生一样,在每一篇的文末加上自己的感受,每每被文中人的`话逗得乐不可支。我把这里的对话看成了一篇随笔,偶尔也会为自己的机智暗自得意。但是慢慢的我笑不出来了,有一种情绪让我微微不安,我发现我会跟着他们的话思考,会认同,会禁不住的想要去查询我所不擅长的一些东西,不知不觉间,我似乎变成了“他”或“她”的同类!

  我感知他们,跟随着他们思想的花在他们的时空里穿行,如果忘掉他们所处的环境,忘掉他们的身份,忘掉他们间或的“不正常”,你会忍不住喝彩,点头,或者把酒畅谈。

  想想吧,有本书教导我们,偏执狂才能生存,他们却因为偏执而被关了起来;也有人教导我们,专注专业才能成功,他们思想的火花注定没法公之于众,以彼之名,既便百年后的历史如他们所言。

  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玛雅文明的探寻和论述,因为我经历过20xx那个甚嚣尘上的世界末日说,所以更能明白他探寻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深入浅出的说明,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通透。虽然他们的探寻可能终不过是只属于自己的一种自言自语,之后也不过如一片落叶杳无踪迹,但现在有了这本书,保不齐哪天有哪只手无意中翻动并看到了这篇文字,并惊为天人而得以传世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愿鸿蒙初开,赤子之心永不蒙尘,双眸清灵通透,世事简单不染铅华,你我小径相遇,洒然一笑,期待施施然得遇于另一端的惊喜。

  人生在世,百年孤独,挣扎呼号,在灵魂的深处,与另一个自己,不期而遇。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3

  看了很多讲述精神病院的电影,我也设想过假如我被送到精神病院后该怎么逃脱?也许也只是歇斯底里里的喊叫“我没病,我是正常的”,在这里,正常与精神病是同义词或者说“同一个词”。可不可以说,我们都有“病”,病的不是身体,而是思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社会中我们都在寻找认同,当别人不愿意按你的思维出发,你就变得“不一样”“不可理喻”,有的人会选择走自己的路,做自己同时也容易走上“有病的不归路”;有的人喜欢以别人为参照物,对于不一样心怀恐惧,怀疑自己的不正常,在不安中放弃上天给你的独特禀赋,戴上面具,披上虚伪的外衣,朝别人靠拢。

  看了书中这么多案例分析,认识了人以及人性的复杂,这种复杂不是贬义词,而是真的包含了很多可能性,跟随笔者的分析,恋童癖,异装癖,**癖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下流,精神病,狂躁症没有我们想象的恐怖,就像我们想当然的以为“瘸狠,瞎坏,哑巴毒”。

  书中有个案例“丢失的左边”挺有启发,一位女性因中风右脑损坏导致左边的眼睛看不见,每次吃东西都会抱怨护士给的食物少,因为她只能看到右边的食物,大脑没办法下指令往左看,为了让她吃完另外一半食物,医生设计了一款旋转椅,她只要有意识的一直往右旋转就能找到左边剩下的食物,但是每次找到依然会剩下左边的一点,只能靠不断转圈中吃完左边剩下的'食物。我曾以为虽然只有一只眼,在旋转中也能完全认识,不曾想虽然旋转360度看似全部都看了一遍但仍然有很大空间的死角,只能靠不断增加旋转的次数来检验才能让死角越来越少。人们的认知也是如此,不是360看了一遍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还是有很大的误差,只能在不断的认知验错中才能减小误差,不敢妄自菲薄了解了真相或真理。希望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要急于确定真相,所要做得怀着包容的心态,多听多看多想,不要妄自论断。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4

  天才在哪,疯子在哪?

  没有用太久的时间,就读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这回趁着有实体书,通读全书。

  读之前就大概了解本书是讲述精神病院里病人的故事。精神病院是神奇的充满神秘感的地方,感觉不会像医院那么神圣,也不像医院那么阴森,共同点是人们不会想进去待着,但精神病院会有神秘感吸引人想揭开一角窥探一下。

  有些疯子并不是真正的疯,他们是真正有高智慧的人。读完本书,总让人有这样的感觉,仿佛在病院里的人,是掌握大智慧的人,因为自己不同世俗的举动,而被误关进来,里面很多内容讲述高深莫测的世界观、科技观、生命观等。我记得有被外星人抓走监控地球的间谍人;有从未来穿越回来的旅行者;有人研究古代文明否定过去;有人研究科学技术否定现在,这些人让人感觉需有很强的.逻辑及丰富的知识,怎么能被认为是疯子。

  有心灵感应的双胞胎,有多重人格的他她他,有人看所有人都是各种动物,有人在*静的屋子感受到大风的侵袭,这些人的奇怪想法似乎没有那么的高深,但却也让人无法捉摸,一些无法去想象的事情,却真实的感受在他们身上。

  看完本书,真的没有办法去下定论,如果你想到的事情和书中人物想法一致,那自己是不是要应该去医院看一看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5

  用了一个星期看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感觉自己胆子挺小的,看完之后居然有些怕怕的。现在要写点什么,再回想那些情节,感觉还是有点怕。看完整本书,其实那种大是大非的感悟,自己还真是没有。有的只是感叹,一本精神病人的访谈录,居然能包含那么多量子物理、历史和政治等知识。对于作者有这么广阔的知识储备,我也是很佩服的。

  之前从网上查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感悟,很多人说这本书有些假,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多智商高超的精神病人。我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多智商高超的精神病人,但是我对上面很多精神病人的看法和执着触动了。其实我觉得里面很多精神病人,他们只是想法比一般人执拗一些。现实中我们每个人其实也有各种各样的奇怪的行为,像强迫症啊,钻牛角尖啊之类的。看来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精神病人的潜质啊。?实在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了,总觉得精神病人虽然思维比较奇怪,但是好多事也有可取的,比如说,有的病人为了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可以去认真的钻研各种自己想研究的'东西。这种探索精神是我们现在的好多正常人都做不到的,起码我现在是彻底做不到安安静静的自己学*看书。好吧,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许我的文笔还是需要练*吧,不早了,还是洗洗睡吧。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6

  第一次接触这类探索人类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书籍,光看书名,就觉得不可思议,两种极端似的,天才与疯子,就像南极与北极,彼此都是极端。

  书中介绍的是每一位精神病人情况的例子,通过作者去拜访,录音笔记录,谈话,沟通,精神病人口述,形成访谈式记录。读每一章节的文字,仿佛在看天文学,物理学,量子力学,很深奥不能更深入的理解内容。每一种思想都值得被尊重,阅读中,常常使我跳出惯常的思维,偶尔也会产生共鸣,让我觉得自己好像也偶尔是同类人。比如,有一篇印象深刻,讲述的是主人公常常把人看成动物,可能是月球引力,磁场的作用,我也有类似经验,不过,迄今为止,也就两次,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出问题了,哈哈,想想也是给自己思想一次造反的机会吧!

  当你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看待精神病人这个群体时,“精神病人”也在审视着我们“正常人”这个群体。

  花了较长时间断断续续阅读,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并思考自己关心的一切—世界本身的面貌以及生命的意义。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事物更迭不息,不管是生命的尽头还是时间的尽头,其实对终究离去的`我们来说是没有尽头的,因为正像纳兰容若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永恒的记忆。珍惜每一段记忆,每一种想法,它有它出现的道理,只要不是有伤害性即可!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7

  以前以为精神病是受到极大的压力和刺激造成的,通过这本书的描写,原来很多精神病人是自己吊死在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想出来的。书中没提到病人的生理指标,我想他们的病态应该不光是思想行为上的,大脑有器质性病变才能下诊断吧

  你可以思考宇宙人生社会和万物的奥秘,如果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积极影响,那么你是哲学家和思想家;如果上天启示给你这些,你是宗教家。而这本书里的精神病人虽然有天才的潜质,思考的东西有意义却是一己之偏见,无视现实生活甚至超越社会规则和道德。所以说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精神应当建立在物质之上,因为人既是肉体,就还是物质的。如果把自己的一日三餐现实生活安排好再去思考一些课题,遇到阻碍保持*和心态,估计也不会疯了。

  不过历史上一些科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艺术家真有疯的,可人家历史留名了,而这些精神病人就只是炮灰了,可惜!

  比起只追求世事繁华功名利禄的人来说,这些精神病人似乎更加纯净有追求,积极探索宇宙的奥秘。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将理论和现实结合好,找到自己在宇宙中的价值就好,可以思考而不是妄想呀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8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算是一部访谈录,作者通过与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的对话来让我们了解到疯子抑或说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不同于寻常人的.世界观。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一个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却陷入心理困境的少年眼里,“人们是一个长长的虫子怪物,从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学校,延伸到公司,延伸到商场,延伸到好多地方。因为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都是不同的,所以跨越时间来看,我们都是一条条虫子,从某一时间段开始,到某一个时间段结束。而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绝对四维生物,它们先看到我们死亡,再看到我们出生,没有前后因果。”或许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思维虫子,但少年强大的想象力确实令人震惊。虽然不能以正常的思维去看待他的观点,但是,儿时的我们也都曾有过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也会不理智,也会幻想,我们又何尝不是疯狂的呢。

  只是我们*惯于这个世界是我们认为的那个样子,而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什么都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但是他们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从各个方面来看待我们*以为常的事情,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而我们都没有错,只是我们都有各自的认知方式。

  我们肯定都吃过苹果,可是在你看来,苹果是什么味道呢?甜?脆?还是清香?或许看起来完全相同的两个苹果吃起来却是完全不同的味道。但是在一个精神病人的世界里,他是拿着预先准备好的苹果,一步一步地品尝着,陶醉地回味苹果的滋味。他心有坚持,偏执成瘾,但我们又何曾有过他那样的用心去感知事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这个特殊群体充满了敬畏,因为他们创新了我们看到事物的方式,他们教会我们凡事要充满好奇心,这样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9

  很早知道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图书,却不知道这是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看完以后,我会发现这些人比正常人还正常,书中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太多了,心理学、宗教、量子物理、多重宇宙以及玛雅文明等,真的不懂这些人到底是疯子还会天才,这个世界有我们太多不理解的东西。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吧,作者却从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向探索这个世界,首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勇气,不断地访问这些精神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界观。只是有限,有些地方虽然没有看懂,略有遗憾。但是却感觉到他们的世界观很奇特,知识是那么的丰富,每个故事都有令人深思的问题在里面。他们的执着是那么可怕,对这个世界的疑问是那么的多。或者这就是我们质疑他们为神经病的原因吧,在他们严重我们何尝又不是一群怪人呢?真的不知道是他们真的疯了,还是我们已经*惯了命运的安排。

  想到《灵魂的尾巴》里面的几句话:想出去很简单,就跟灵魂盘起尾巴基金躯壳当人一样,想不被人当神经病,那就必须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这样就安全了。正常人之所以为正常人,大概是因为我们在很多时候隐藏了我们心中的想法吧,感觉这真的像一个悲剧的故事,。

  其中的《角度问题》也让我深有感触,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丰富,现在的我们想事情越来越复杂了,我们*惯自己的经验和态度去教育孩子,试想一下,这样的操作孩子真的能接受吗?他们真的会理解吗?动画片《天上掉下个猪八戒》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八戒倒立以后发现福迪变高了,变得不是福迪,而是看人的角度。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事情的话,或许就能明白他人的.看法了吧。有时候我想不明白精神病人讲的那些话,换个角度或许就懂了,作者也是这样走进他们的世界的吧。如果哪天你看到我不正常了,或许是你不正常了,哈哈哈...

  作者说这本书是一个悲剧,现在想想也确实如此,书中提到很多神奇的想法,四维生物、灵魂的尾巴,时间的尽头,多重宇宙...这些“疯子”严密的逻辑性和推理又让我们无言以对。而我们早已不再对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疑问,*惯了每天的事情,到底谁才是天才,谁才是疯子?不管如何,我们已经渐渐地走向普通人这条路。通过这些“疯子”的故事,希望我们可以从他们世界观中获得一些启迪,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有一些不一样的了解。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10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记录国内精神病人访谈的手记,这本书中开篇就写了作者以精神病人为主题探讨世界观,也许你想说为什么要找精神病人来探讨世界观呢?大概是因为正常人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也很少有人真正的愿意面对这个问题,毕竟大家都在忙着挣钱、找老婆、升职,很少有人在乎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其实,精神病人也有迥异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有喜欢滔滔不绝的,有没事找事的,有沉默的,有拐弯抹角的,这点跟大街上的众生相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们会做一些正常人不能理解的事和从没有想过的观点。他们的世界观令人匪夷所思,他们以我们从未想到过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所以作者用了四年的'时间和精神病人接触,并在最后写成了这本书。

  这本书中写了不同的精神病人对世界不同的认识,在《四维虫子》中,绝对四维生物可以先看到我们的死亡,再看到我们的出生,没有前因后果,其实我很早就了解了∶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但是不仅如此,我认为这本书中还写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在《雨默默的》中,写的就是一个女孩在不带黑色眼镜架的时候,在外面能够看到每天的颜色,她说∶“灰色就是这天很*淡;黄色就是这天会有意外的事发生,不是坏事,也不是好事;蓝色就是这天肯定有很好的事情发生;而红色则是最不好的颜色。她的判断从来没有失手过”。这是用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不过在现在,也存在许多用科学无法解释的事。

  其实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一句话令我感触很深,“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想假如你看完这本书,再看到这句话时,也许同样会有很深的感触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实用10篇(扩展6)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实用10份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1

  呼兰河,那是一个既偏远又热闹的寒带小城,冬天,严寒可以冻裂许多许多……只是因为冷。百无聊懒的生活使人们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总是希望生活中出现一些小插曲,让自己像看戏一样作一位旁观者,以打发那些无聊与寂寞的时光。所以,交通要道上坐落的那个“大泥坑”,无人问津、无人整治、无人填埋,纵然不断地有骡马、小孩、猪禽掉入,纵然要过着提防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提心吊胆的日子。但是,能旁观、能喝彩,能议论,人们就很满足了。

  除此之外,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也是人们摆脱空虚的绝佳选择。***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真是热闹非凡!但很显然,举办这些活动除了能让人们聚一聚、露露脸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驱鬼求神、祈愿幸福生活。而生活真的就会因此而好起来吗?

  “我”和“祖父”是在第三章才出现的,但其实也不算是小说的主人公吧,但却是小城里很多故事的见证人与旁观者。小说中,“我”所能感受到的温暖,绝大部分是来自祖父对“我”的关心与呵护。祖父的慈祥与温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的童年及成长。这或许是多年后的作者最值得怀想与思念的地方了。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2

  《呼兰河传》是一部萧红回忆童年的自传体小说。

  小说回忆了“我”和外祖父游玩时、“我”家的后院、大泥坑、看庙、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等等。不仅有悲伤、难过,还有开心、快乐。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是: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是婆婆花了大价钱请回来的,这小团圆媳妇一请来就生病。人们说她不像团圆媳妇,个子高,辫子长,太大方了,见了人不害羞······婆婆每次一到小团圆媳妇惹她生气的`时候就把小团圆媳妇给绑或吊起来,然后打他,一打她,小团圆媳妇就说她要回家,可她一说她要回家,婆婆就更生气了,又打又骂,有时候惹火了,还会用烧红了的烙铁去烙团圆媳妇,烙出了个大疤。

  童年是快乐的,有时也是悲伤伤心的。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3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著作,但更像是自传。她是*代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我最喜欢“我家的大花园”这章。书中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十分详细,特别在写“我”时,把“我”与祖父在园子中栽花、拔草、种菜和铲地等事写得详略得当,描写细致。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一句话不但能感觉到“我”是祖父的“跟屁虫”,也能流露出“我”很喜欢祖父。

  “我”跟着祖父做农活都是以玩为主。比如种菜时,祖父是用力把土踩实,而我是随意踩着玩;铲地时,祖父是一点一点的铲,“我”却是这一下那一下的铲。祖父也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玩,他不但没有打断“我”,反而继续让“我”玩,说明他很理解孩子。

  “我”只要在园子里就不会孤独,因为这里充满生机,不会被约束,十分自由。累了就靠着一个土堆上休息,想吃什么就拿什么吃,农作物想开花就开花,想结果就结果,更能反衬出在这园子里的自由。

  我也真想有个这样的大花园啊。我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园子里无拘无束的玩耍,同时我也想有一个了解孩子,很有慈爱感的祖父。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4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呼兰河传》。当天晚上我就读了起来,其实刚开始读,我觉得枯燥无味,耐着性子看了一看,随手就丢到一边去了。当我学了课文《祖父的园子》,老师让我们读一下《呼兰河传》这本书,我又重新翻开的时候,细细品味,才发觉它的精彩。

  打开书的第一页,我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20年代的小镇呼兰河。呼兰河并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夹杂着悲凉。这里有东二道十字街上拔牙的医生,有被当地愚昧和无知的人折磨死的小团圆媳妇。有胡同卖麻花粉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二伯,有勤恳老实的冯歪嘴子,更有书中的‘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学下地。

  这一幕幕,一件件作者都用童真的语言描绘的生动无比。尤其是“我”和祖父的事情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不觉得拿自己的童年和书中“我”的童年去比。童年在书中“我”的笔下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在作者萧红看来,这些故事并不美,可是我们看来读了《呼兰河传》,更让我们感到童年的快乐与幸运,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读书使我快乐,读书使我成长,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5

  开学初,我利用学生课余活动时间阅读了关于萧红写的《呼兰河传》。它的内容进行丰富,引人入胜。令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个小故事。

  当时豆腐是一种奢侈品,如果你能在晚餐时吃一块豆腐,它是非常美丽的。一些买不起豆腐的穷人,他们孩子的梦想是开一家豆腐店,甚至一个宁愿破产也不愿买豆腐的人。这表达了穷人的困境,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节俭,连一块豆腐都买不起。

  在旧社会的妇女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可悲的。在寺庙,其中老爷庙人都很虔诚,但在娘娘庙,不尊重娘娘,为了人们讨论她唯一的孩子,讨论太阳只有一点点的祈祷和礼拜。这也反映了女人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书中还谈到了写一个小团圆妻子的故事。她本来是好的,但被折磨,殴打骂,虐待,她的心脏其实很委屈。她想回家,她说这是鬼驱魔的身体,而不是什么偏方,最终被推到了热水“洗澡”,或精神已经被折磨致死。笔者小女儿团圆的事情,以反映女人的不幸的命运在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这三个小故事发展只是通过书中的一个小缩影,但表达了这位女作者认为对于中国旧社会的愚昧、落后、黑暗的不满和愤怒。萧红是当时经济社会中难的一见的女性精英,但很多企业女性工作生活方式非常艰难。新旧对比,社会不断进步了,生活环境条件可以大大提高改善,女孩子们也不受歧视了。我们要珍惜这个美好未来生活,女孩子们要自强,让自己学*变得更强大。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6

  当紧张的学*、繁多的作业使我们的好心情一扫而空时,当我们处在失望、伤心的处境时是什么涤荡了我们的心灵?是书!高尔基说过: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在这里,《呼兰河传》会带着我们走进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旧社会人们愚昧所带来的灾害。

  《呼兰河传》讲述了萧红的童年故事,他并不是那样的惊天动地,但童年中的一丝快乐却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以前的社会是重男轻女的,因此没有一个人在乎萧红,而最疼她是,只有祖父。当她把韭菜当做野草除掉、吧狗尾巴草当做谷子……祖父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的给萧红解释。

  灰色的色彩,*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把我们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在故事发生的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萧条: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整个村庄就像是笼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乌云蔽日,见不得半点阳光。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愚昧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人们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死去而死去。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地出现,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哪个更值得我同情,哪个更值得我痛恨……

  就像茅盾所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的童年竟是在这样一个悲凉的小城里度过的。而我们的童年,简直是她们的美梦!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7

  在众多的现代女作家中,我觉得萧红(张乃莹)不像其她女作家那样幸福,她的生活、经历令人流泪。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写了她那美好的童年。与她成年后的生活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此书语言简朴,大作家茅盾(即沈雁滨)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书中有着萧红的特有的写作手法,极具个性地描绘了她小时候的事、她的祖父、她的家。

  沉浸在萧红的回忆中,看她祖父教她念诗、看她捉弄祖父、看她邻居愚昧的迷信做法……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回忆就好像是《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可萧红的'经历夹杂了各种情感,鲁迅写得像杂文,她写得似自传。二人虽相识,但流派完全不同。萧红的人生更丰富,但又更单调。其中凄惨的成份太多。她18岁时,最亲的人——祖父便离开人世,她父亲对他不好。1938年4月,与第三任丈夫端木蕻良结婚不久,就在香港病故了。悲惨的人生啊!

  话题远了,再回过来。萧红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那小团圆媳妇的事,她只有十二岁,却活活地被无知、无情的婆婆连打带骂,加上迷信的做法残酷地折磨死了。结束了悲剧的人生……

  总而言之,这本《呼兰河传》值得大家去赏、去品。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8

  它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著名的文学家矛盾这样评价过《呼兰河传》这本书。最*,我也认真读了这本书,不由得啧啧赞叹。

  《呼兰河传》是作者萧红的回忆录。她用孩子的角度记叙了她自由的童年,但是,都能看出作者对祖父和菜园子的喜爱及对当时封建社会的愤愤不*。

  本文讲的最多的就要数萧红和她的祖父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跑,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但是,可怕的封建社会,很少有像萧红那样拥有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可怕与凄凉。《呼兰河传》中也写了不少可怕的生活及对封建时代的痛恨,主要写了:“有一家人娶了小团圆媳妇,然后把她折磨死了。”我看后,一下子觉得可怕,毕竟,一个人被活生生地折磨而死,是多么的可悲啊!我想,封建社会中,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吧。

  看完这本书我的感想是封建社会因为落后贫穷导致人们没有机会学*,所以无知的听天由命,漠视人的生命,如今生活在民主自由的新社会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一定要珍惜美好的生活!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9

  萧红用朴素、率真、细腻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二十世纪初东北呼兰河的社会风貌、自然景观,也通过《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向我们介绍了她童年天真活泼、幸福寂寞的生活,并通过儿童的视角和感受,揭露并批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和*俗及其对劳动人民的毒害,表现了北方劳动人民“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呼兰河传》,茅盾曾称之为小说创新的别体——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中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不仅带给人们一定的认识价值,而且给人以极高的审美享受,她的美学价值也同样让人惊叹。

  一、社会生活之美

  《呼兰河传》中萧红所描述的呼兰小城的社会生活是美的。最起码,在作品中,这样的社会生活带给了作品中的人物们美的享受。

  作品中描述了很多呼兰河人日常生活中的盛举。在作品的第二章开始,萧红就向我们一一介绍了***、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还有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等一系列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盛大活动。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候,人们是兴奋的,充满活力的,无疑,这就是人们内心感受到美的表现。

  ***,大神来疯疯颠颠地闹一番,还要收去本家的很多钱,单就这件事本身,人们是绝笑不出来的。可是,萧红在第二章第一部分刚开始介绍***就写到了:“先说大神。大神是会治病的,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她的人就变样了。开初,她并不打鼓,只是一围起那红花裙子就哆嗦。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哆嗦了一阵之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咕的。每一打颤,就装出来要倒的样子。把四边的人都吓得一跳,可是她又坐住了。”其实在常人看来,这样的大神疯疯癫癫地闹,一定是不可取的,可是,小说中的人们却还为她能在这里跳而内心充满了安慰,虽心有不舍却还是装成内心满足地将钱送给大神,生怕又惹什么不幸。

  所以,***这个活动是人们乐于参与的,送走大神后人们内心得到安慰,二者合一。最终,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在为这件事议论纷纷,生活也因这件事而变得丰富多彩,这就可以成为美。因为这样的生活让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这就是呼兰河小城的社会生活之美。

  二、自然之美

  萧红创作《呼兰河传》,用儿童的视角写了很多有趣的人、事、物。读者读来也是趣味横生,能够感受到小女孩的天真、烂漫,也能够体会到小女孩细心地观察生活,以及其内心的单纯和善良。由此,作品中对于呼兰河那独特的自然风光美的描写就更添了几分儿童的闲适与悠然。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就节选了书中一段经典描写——火烧云。

  “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匹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这晚霞色彩绚丽多变,作品中的人们齐齐的在傍晚向西面的天空看去,聊聊天,笑呵呵的。一幅充满闲适、无限美好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堂堂的了,一会儿金洞洞的了,一会儿半紫半黄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呼兰河的人们一天的事情做完了,吃过晚饭,都愿意出来看看这晚霞,炫丽、夺目,看到“天边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堂堂的,好像是天着了火。”

  火烧云的形状同样是多变的:“五秒钟之内,天空里有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那马是跪着的,像是在等着有人骑在它的背上,它才站起来。再过一秒钟,没有什么变化。再过两三秒钟,那匹马加大了,马腿也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但是一条马尾巴却不见了……一条大狗……一个大狮子……”这多变的形状,一个个精气神十足的小动物,充满了希望,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寄托了呼兰河小城人们的希望,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景是美的,这憧憬同样是美的。

  三、人性之美

  看过作品,读者们都能够知道,整个呼兰河小城都可以说是愚昧保守的,然而,我们却能在萧红的笔下,在这个愚昧落后的小城中找到几位真、善、美的人物。毋庸置疑,文中的“我”是个非常聪明可爱、充满童趣的小女孩。这是整部作品中最真、善、美人物的代表。“我”在后花园独自玩耍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我”独自在家外走失,遇到好心人被送回家过程的描写,“我”跟文中的小团圆媳妇的对话描写等等。萧红将“我”的天真、善良、童真写得生动充满童趣。读者读来也能够在“我”的身上很容易发现人性的美。

  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就是作品中的“祖父”。文中的祖父是个忠厚善良,有点可爱的慈祥老人。他具有着长者的风范,有知识,而且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童心未泯。“祖父”对“我”疼爱有加,所以,“我”能从小就跟他连成一气,玩在一起,这也使得萧红整部作品中所描述的“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童心美和田园美。“老祖父”带着“我”在那充满田园风光的自家后花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作品中提到,后花园有一个玫瑰,到了五月的时候,花开得像酱油碟那么大,花开得很茂盛,几乎满树都是,花很香,招来了很多的蜜蜂,嗡嗡的很是热闹。祖父正蹲在地上拔草,小姑娘摘了二三十多玫瑰花一股脑地都插在了祖父的帽子上,祖父蹲着,知道小姑娘在捉弄自己的帽子,却不知到底在干什么。红通通的二三十朵玫瑰花都在祖父的帽子上,祖父却不知道,小姑娘一边插一边笑,当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这样一直忍着,回到屋里,祖母正好看见祖父头上戴着满帽子的红玫瑰花,也足足笑了一阵,祖父自己知道了同样忍不住笑。知道过了好一会,只要提起“今年春天的雨水……”祖父自己也还是忍不住笑。祖父与“我”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了欢乐,这样描写的一桩桩一件件事也都充分展示了文中“我”童趣的欢乐、纯真的美。

  就像朱光潜先生的看法:“人生艺术化”在审美本质上强调的是“***的三位一体”。人性之美也正由此体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课文写法,*作技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整本书阅读中,我们作为老师,不妨带着孩子们去了解、体会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美学意味,作品中描绘的生活情趣等等,我们的教学会丰富多彩,学生的所得也会更加充实。

  萧红呼兰河传优秀读后感 10

  今天,我阅读了《呼兰河传》中的《朦胧的期待》这一章。

  文章讲述了一位叫做李妈的人。她原本十分快活,这一天她却变得有些忧郁。以往的那响亮的厨房,现在却变得死气沉沉,而这一切都与一个叫金立之的人有关。不久,金立之回来了,李妈是忧郁的情绪也大为好转。趁着金立之与太太说话的功夫,她跑出了厨房,打算给金立之买几包烟。可等她回来时,金立之已经走了。她停下了脚步,热度离开了她,跳跃和翻腾的情绪也离开了她。

  为什么金立之一来,李妈就心花怒放,而金立之一走,李妈就忧郁不绝呢?联系上下文才知道,金立之是李妈的'未婚夫。金立之对李妈说:只要他抗战胜利了,他就会回来娶她,到时候一切就好了。李妈盼着抗战胜利,盼着金立之回来,她几年前在家乡时也曾送过一个年轻的红军走,走时红军说等她当完了红军就回来娶她,还送了她一匹印花布。可是那个红军永远回不来了。所以,李妈一看到印花布就想哭。现在金立之也说抗战胜利就回来,所以李妈就热切得盼望着抗战的胜利,她的未婚夫赶快回家。晚上,李妈做了一个梦,梦见金立之从前线回来了。他说;“我们一定得胜利的,我们为什么不胜利呢,没道理!”李妈在梦中温顺的笑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