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

首页 / 作文 / | 作文

送别作文600字1

  在偏僻的山村里有一所希望小学,在那里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叫苗兰,她带领着四十多名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像一家人似的。

  苗老师在生活上非常照顾同学们,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同学们遮风挡雨,给同学们带来阴凉。有同学生病了她带着同学去城里看病,还有的同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辍学,苗老师拿出自己的积蓄为他交学费,周末苗老师不管天气如何都依旧去同学家家访,苗老师每天上完课回到家里更是辛苦,自己生活,自己吃饭,然后在油灯下为同学们批改作业,备课,到了深夜才肯上床睡觉。这几天,同学们听说苗老师要离开山村,去县城里生活,同学们四处打听到了老师走的时间:明天的子夜。子夜到了苗老师想不被他的学生发现,悄悄地离开山村,她怎麼也没想到,自己的四十多名学生早在车站等着为她送行。

  同学们个个一脸难过的表情,苗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难过,我去县城结婚,以后就在那定居了。”

  班长喊道:“让我们为苗老师唱一首‘好人一生*安’吧,”老师上了车,同学们哭着,追着火车跑着,追着苗老师跑着,嘴里还不停的唱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学怎么也没想到,苗老师其实不是去结婚,前几天,她感觉身体不适,去县城里体检,结果检查出苗老师患上了白血病,大夫说苗老师只有半年的时间了。其实她这次是去县城里和家人团聚。苗老师是一位多麽普通的老师,又是一位多麽伟大的老师啊。

送别作文600字2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角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听着这耳熟的歌,我不禁想起,我要从北京离开的前一晚,那是我和父母相处的最后一晚,我不禁流下了眼泪。那一晚的饭菜很丰富,可我却一口也咽不下去。吃完饭后,母亲一边帮我梳头一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回到家后一定要听小姨的话,不能惹她生气,要好好学*,只要你学好了,那就是给我最大的安慰。""我无言,只能让泪水划过我的脸庞。

  天不亮我就被妈妈叫了起来,我明白我要走了,还要很长时间才能与父母相见。收好了的行李被父亲那宽大而长满老茧的手提上了回家的车。我分明看见父亲的眼里充满失落与无奈。母亲跑到车上于司机交谈,可想而知母亲是让司机在路上照顾我。母亲下了车对我说;"你路上一定会渴,我去买一些水给你,别乱走,我一会就来""母亲刚走我那不争气的泪水便流了下来......

  当她走过来时,我发现原来母亲那头乌黑的头发已有了一些银丝。这时父亲把我叫上车,我只能缓缓的上车,泪如雨下,再也止不住了!

  车,开了,母亲和父亲追着车不子跑,车扬起的灰尘将他们笼罩。显的更加悲凉,我无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角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送别作文600字3

  送别拾起一片落叶,抬头,天空的颜色瞬间变得透明......——题记

  漫漫人生路,多少悲伤,多少痛?多少离别,多少泪?“长亭外,古道边。夕阳山外山,天之涯......”《送别》再次响起,或许...只有等待下一次重逢吧......

  她站在村头,我在她的身旁。

  “姐,不走行吗?”我恳求着她。“妹乖,等姐去赚了钱回来给妹买好吃的。”姐的眼眶里带着离别的不舍,含着的泪,始终流下来了。“姐——。”我用尽全身力气喊着她。姐摸摸我的脑袋,没有说话,只是微笑。车来了,姐没有回头,而是躲进了客车,我仰起头来看着姐,我与她隔着一层车窗,姐把脸贴在窗上,任泪水肆意的流着。我望着行驶了很远很远的客车,依旧呆呆的站在那里,泪水流了很久很久,直到模糊了我的视线......

  那年姐15岁。

  后来跟姐保持着联系,很多时候都是在电话上跟姐聊天,姐说她的情况很好叫我不要担心,我也渐渐的放心了。姐走了两年了,我和她还未曾见过一面,差不多已经淡忘了姐得模样,但心中却永远不了姐曾经给我的疼爱。

  后来,姐回家来看望我们。两年了,第一次见到姐,发现姐变了,变得更加坚强了,比起两年前的她更加的成熟了。但姐身上唯一不变的就是那份温暖。这一次的相聚迎来了下一次的离别......

  姐的这一走不知又是几年,泪水依旧在流,却多了几份对姐的祝愿......

送别作文600字4

  今天是星期五,明天就是考试、上战场的时刻。所以,就一节地理课了。应该如何过呢?

  不知不觉上课时间到了,这是我们的最后一节地理课。所以为老师准备了一些卡片、一些祝福语。向门外看去,老师正在走来,她的面孔依然那么的慈祥、和蔼可亲。老师走到讲台,目光转向了卡片。高兴的询问了一番,是谁放的。目光又转向了文字。顿时眼睛有些湿润,说她要贴在她的墙上。一刹那间热泪盈眶,老师被感动了。看到老师的面孔,我们的眼泪不知不觉的把眼睛冲破,控制不住的冒了出来。我第一次被老师感动,这是幸福的眼泪。

  老师努力的控制,终于坚强的说:“为了活跃气氛,有请刘贵唱首歌。”我们热烈鼓掌。我送给了老师一些纸巾,让老师擦拭干净,可是那眼泪依然控制不住往外冒。看到老师的眼泪,自己无法控制,眼泪不住地掉了下来。刘贵歌声完毕,又是一片掌声。一个一个的学生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可我却唱不出来、不敢站起来。经过同桌的开导:“这是最后一节课了,现在再不表现以后就没机会了。你还是来一个吧。”我努力的站了起来,努力地控制住了自己的眼泪。决定唱一首旭日阳刚的《春天里》。在歌唱中伴杂着哭音,努力地将眼泪控制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在歌声完毕后的一刹那,下课铃无情的响起。恋恋不舍的看着老师的背影。

  老师您辛苦了!我希望天下所有的老师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漂亮、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步步高升。

送别作文600字5

  今天是星期五,明天是考试和上战场的时间。所以,只是地理课。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不知不觉,上课时间到了。这是我们最后一节地理课。所以我给老师准备了一些卡片和问候。看着门外,老师来了,脸还是那么和蔼可亲。老师走到讲台上,把目光转向卡片。高兴问,谁放的。目光又转向了文字。顿时眼睛有些湿润,说她会贴在墙上。泪水瞬间涌上眼眶,老师感动了。看到老师的脸,我们的眼泪不自觉地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控制不住地涌了出来。第一次被老师感动。那是幸福的泪水。

  老师极力控制,最后强烈地说:“为了活跃气氛,请刘贵唱首歌。”我们热烈鼓掌。我给老师一些纸巾擦干净,眼泪还是忍不住出来了。看到老师的眼泪,我控制不住自己,眼泪一直往下掉。刘贵唱完,又是一轮掌声。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地展示他们的才华。但是我不会唱歌,也不敢站起来。被同桌开导后,我说:“这是最后一节课。如果我现在不表现出来,我就没有机会了。你最好有一个。”我努力站起来控制住眼泪。决定唱一首旭日阳刚《春天里》。唱歌伴随哭音,努力控制眼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结束。唱完的那一刻,铃声无情地响起。依依不舍的望着老师的背影。

  老师,您辛苦了!希望天下的老师都活得更年轻,活得更漂亮,身体健康,拥有一切最好的,工作顺利,步步高升。

送别作文600字6

  秋日的长亭,总是给人一种寞落的感觉。长亭总是送别的地方。古道边,芳草萋萋。自古文人多悲秋,秋天又总是送别的最佳时期。当落日的余晖撒在那琉璃瓦上,洒在那朱红色的漆柱上,洒在那两人一桌的酒壶上,宛如阿波罗的神庙,又似尼罗河畔残缺的建筑。总给人悲凉而又美丽的感觉,但又不失它的神圣,只是徒留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惆怅。

  每次总喜欢独自一人在长亭里坐着,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杨柳依依,仿佛诉说着离别的不舍,落叶飘零,仿佛掩抑着心中的悲凉。旁边的荷花池里再也没有夏日的蜻蜓点水,只留下一两片残败的荷叶,孤零零的飘在水面上,不复往日的`亭亭玉立。现在还只是初秋,还没有枯藤老树昏鸦的悲凉,也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颓废,但周围总能感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古人送别总有四样:酒,长亭,夕阳,秋日。这是我又在现了20xx年前的长亭送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高山流水,难遇知音,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三杯两盏淡酒,劝君更尽一杯,因为出了阳关就没有了旧时的有人,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天高地迥,关山难越,祝你一路顺风。西风调碧,唱出了我们的离别苦,多情自古伤离别,趁着骤雨初歇,走吧,不要再留恋,念去去,千里烟波。你要保重。每当我想起这些的时候,总是不觉得感伤,自己坐在长亭里,旁边的柳树落下了几片叶子,像一片轻轻的鹅毛飘落在我的手上。长亭一别,以后可能已是物是人非。

  这时夕阳已转入地*线以下,只留下一抹红晕,天色已渐晚,站起身来,走出长亭,踏着飘落的叶子回到家中,家里人已经等我好久了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阅读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1)

——送别作文600字菁选

有关送别作文600字三篇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别作文600字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别作文600字 篇1

  仲春时节,李白正准备沉舟远行,前往国土边境。

  “哒哒”,随着这一声声突如其来的踏歌声,汪伦——李白的好友,从桃花潭边高大的树木中走了出来。李白见了他,眉毛扬了扬,心想:本打算就这样不辞而别了,心里还好受些,可现在……

  李白把目光硬挪到了潭边的景色上,只见: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挺立在潭边,桃花三朵五朵凑在一起,一丛丛,一簇簇,如暮色前的霞光。潭水如明镜,天地间的所有景物都尽收眼底。李白与汪伦都有意不去触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汪伦拿出早已备好的一坛陈酒,开口道:“李夫子,您的清高廉洁让我心生钦佩,我自问无法达到您的`境界,而您的诗句都豪迈有力,誉满天下,鄙人能与您结识,真是三生有幸,这是在下的一点心意,请您手下吧。”李白拿起酒坛,倒下一杯,饮了一口,回应道:“你我同为豪放之人,没有什么上下之分,只愿我们的友情能如王勃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我们还是知己,相隔再远都不会觉得寂寞,你的情谊可比这桃花潭水,深达千尺。”

  酒罢分别。李白乘着那一叶小舟渐渐远去,消逝在落日的天边。李白伫立在船尾,远眺来时的方向。汪伦也不约而同地望着李白离去的方向,久久地,久久地。李白心想:也唯有在与这些真情实意的人相处,才会如此不舍吧……

  李白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的心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别作文600字 篇2

  相见总是美好的,相聚总是温暖的,而相离却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我永远都记得在车站奶奶对我挥手的场景,那次挥手却成了永远的离别,永远的痛。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雪地上还飘着昨夜红红的鞭炮屑,这一白一红让人的心里更是五味杂陈,才是大年初一。昨晚一家人其乐融融,今日却要踏上离别之路。我郁郁寡欢的收拾行囊,奶奶看了看表,微微张了张嘴,好一会才说:“别落东西了,回城里好好学*,考上大学让奶奶跟你享福”。泪水浸湿了眼眶,我看着眼前风烛残年的老人,心中又是一阵酸意。奶奶帮我拎着包,地上雪还没有化,奶奶怕我摔着紧紧攥着我,我贪婪的享受着这转瞬即逝的温暖,刺骨寒风抽打着我的面颊,走了十几分钟,我却觉得时间好快,我还不希望跟奶奶说再见。到了车站奶奶用力握着我的手生怕我会像大雁一样飞走。

  车来了,奶奶不舍得把我送上车,嘴里不停地说放假就回来。车门关上的一瞬间我便觉得把我和奶奶无情的拆散。泪决堤的流,我还是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只见一个佝偻的身影在不停挥动着双手。

  听到奶奶死讯时我还在学校上课,班主任只说我父亲来找我家里出了点事,我已经猜到发生什么,但我希望我猜的是错的。坐车的路上父亲一言不发,我也一直保持沉默。直到走到那个我做梦都想回去的小土房,看见大姑哭肿了双眼,看见不大的中堂一个长桌上有一个人在躺着,上面蒙了层白布。我惊恐的看着周围的亲人,目光随即又回到白布上,我缓缓的走上前用手掀开了白布,大姑的哭声,所有人的哭声在我掀开了白布的瞬间响起。我看到的人和以前的奶奶一样,一样慈祥。我握着她的手想得到一丝温暖,却只有彻骨的`凉。我的脑子瞬间空白,我的支柱没有了,以后我要为谁活下去。

  今日我坐在中考的考场上,用我的笔来书写我的心,用我*乏的文字来纪念我的天使,奶奶我会考上大学的,我会记得在贫穷的农村有我的家,脑海里浮现出送别的场景。

送别作文600字 篇3

  3月4日下午,妈妈烧了好多你喜欢吃的菜。但你怕误了火车 ,匆匆吃了一点就拖着早已经准备好的行李箱,坐进爸爸的汽车里,让我们送你去火车站。

  在汽车上,妈妈问你生活费够吗?让你别舍不得花钱 别委屈自己。你又是点头又是摇头, 忍不住眼泪“哗哗”流出来,嘴里还说着:“够了!够了!我的工资还没用完呢”!你和妈妈的谈话,让我想起你寒假打工的'事。

  寒假还没有开始,你就开始找工作,后来在一家超市里找到了可做的事情。可上班时间从下午三点到晚上十点。 你晚上怕黑,但为了挣钱,还有答应了。整整一个寒假,一天也没有休息,感冒发烧了,你还坚持上班。你的坚强,勇敢,勤奋,是我学*的榜样。

  我们把你送到火车站,随着人流来到候车大厅。这里人山人海,到处是返校的学生和送行的家长。三五成群,有些坐着,有些站着。各种吵杂声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欢离合曲”。我看见有人在流泪,又看见有人在说悄悄话。还看见有人低着头在想着什么。我听见旁边一位妈妈在跟她儿子讲,到学校后打电话报*安。又听见前面一位爸爸在跟他女儿讲,别总是玩手机,到学校后把手机交给老师。还听见后面有一位妹妹在跟她哥哥讲,要比赛看谁的成绩好。这样的话无论在哪个角落都能听到。我也想对你说些什么,可惜我一句也没说,只是紧紧拉着你的手不放。

  火车来啦!你给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个拥抱,然后转身 ,拖着行李大步向检票处走去。检完票,你再一次向我们挥挥手。看着的背影在人海中走远,直至消失,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离别的眼泪是苦涩的。可是,不正是这一次次的离别,才让我们懂得在一起的日子的珍贵吗?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2)

——送别作文600字合集十篇

  送别作文600字 1

  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它全身毛绒绒的,就像披了一件金黄色的外套,它的眼睛水汪汪的,清澈动人,可爱极了!因为它来我们家时只有七个月,所以我叫它“小七”。我很害怕动物,唯独不怕小七,它友善、可爱、忠厚。就在我和小七适应彼此,形影不离时我们家的新成员“二宝”要诞生了。爸爸妈妈害怕小七身上的细菌会影响未来的二宝,所以不得不把小七送走,我难过极了!

  还记得送走小七的那一天,天灰蒙蒙的,很冷。小七似乎已经感觉到那一天它要走了,它不再在我身边来回打转转,不再和我追跑打闹,不再吃它爱吃的东西,它躲在了角落里。我大声地叫它:“小七、小七。”它并没有汪汪地回应我,谁也找不着它。

  我到每个房间找,终于发现小七就在床底下最暗的那个角落里。我怎么叫它都不出来,我拿着它最爱的食物,去喂它,小七看了看立马就扑了过来,窝到了我的怀里,发出一丝丝哀嚎,我看它的眼睛水汪汪的,可怜的看着我,我仿佛听到了小七说:“小主人,我不想走。”我知道小七不想和我分开,可是二宝要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谁也没有办法。我摸了摸小七的头,给它喂了点吃的,拿上了它最爱玩的球球就带他出去,和他一起感受在一起的最后时光。

  时间过得好快,一位叔叔来到了我家,它是来带走小七的。小七见了他赶紧往床底下跑,但爸爸还是把它抓住了,小七挣扎着,汪汪大叫着,那位叔叔强硬把它抱上了车,小七上车很不情愿,一直叫着,不想走。我也很伤心,眼里含着泪水向小七招了招手,想着:小七去那里一定要听话,也要过得快乐一些呀!

  小七走后,我大哭了一场,心想:小七,你一定要记得我呀!

  送别作文600字 2

  那年盛夏,我回到外婆家。看着周围陌生的光景,心里不免抵触。

  妈妈和外婆都不言语,但她们的脸上却不约而同地堆满了喜悦的笑容。外婆突然开口了。和蔼的面容,苍老的声音,两者显得格格不入。"这次住多久啊?""半个月左右吧。"妈妈马上应道。"哦哦……"外婆显得有些落寞,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多陪陪她吧。

  我们到的时候,刚好是吃午餐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气氛却有些冷清。外婆想要与我们搭话,但是通常都是她问一句我们回答一句,从不会多出半个字,这让外婆有些尴尬。一顿饭吃下来,说的话不超过十句。我突然有些懊恼,为什么妈妈执意要在暑假空出半个月的时间来外婆家。而且外婆家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吃完饭我们就坐在沙发上发呆。外婆看见便提议要带我们去山上逛一圈。妈妈立马反对,苦口婆心的劝外婆:"您都这么大年龄了,去山上身体会吃不消的。"不管妈妈怎么劝,外婆依然决定要带我们去山上。

  抵不过老太太的固执,我们只好去游山。因为没来过这里,所以外婆就一直走在前面为我们带路。看着外婆瘦小的'身躯,不知何时弯下腰,苍白的发丝,种种都证明了她为她的子女和家庭操心了很多。不知为何,我突然有些心酸……在山上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又在外婆家住了许久,和这里的一切都生出感情来了。

  到了真正离别的时候,谁也没有表现出一丝不舍和难过,每个人的脸上始终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好像我们只是去县城买个东西就回来了。在坐上汽车的那一刻,我下意识地向窗外看去,只见外婆脸上和蔼的笑容维持不住了,眼圈红红的,但还是强撑着挤出一丝微笑来。

  那时候的外婆将自己的真实情感露在外面,明明她在笑啊,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她的快乐呢。以微笑送别,外婆的心里仍有对儿女的千般不舍啊……

  送别作文600字 3

  阳春三月,黄鹤楼顶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前奔流着,微风吹来,点点落花轻轻融进江水之中。李白站在黄鹤楼之上,与自己的老朋友孟浩然话别。

  “唉!孟兄,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扬州的气候不比这里,湿热万分,孟兄到了扬州定要保重身体呀!”孟浩然笑着说:“不过是去扬州任官,贤弟不用过于担心,住一段日子总会*惯。扬州多水,到时候我定会在游览中给贤弟写信,让你也瞧瞧西湖风光!”

  “好!”李白哈哈大笑,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几只白鹤正在楼旁栖息,听到这笑声,也惊得飞起,在暖阳中将洁白羽翼尽数展现在李、孟二人眼前。

  李白又倒了一杯酒,举杯向孟浩然敬道:“孟兄,你生性如此洒脱,让愚弟十分羡慕,要说写诗,我便只服孟兄一人,你瞧,那《春晓》仅仅二十字,却将夜来风雨,落英缤纷的春景描绘得……”“打住,就此打住,贤弟又要挖苦我了,再说写诗,我哪里比得上你呀!”二人一碰杯,饮下美酒,相视一笑。

  船夫的小船已停靠岸边,默默地等待着孟浩然,孟浩然与李白再饮一杯,便站了起来,依依不舍地向李白抱拳告辞:“我要起程了,贤弟,我们后会有期呀!”李白也赶紧回礼,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惆怅之感。二人从相识到引为至交的情景一幕幕在他的脑海中回放……

  李白遥望孟浩然走下黄鹤楼,登上了船,眼睛一热,忍不住在窗前大喊:“孟兄,一路顺风,后会有期!别忘了给我写信,也让我瞧瞧西湖之景!”李白远远听到了一声“好!”便看到一叶扁舟缓缓离开岸边,向扬州驶去。李白久久凝望着船越行越远,消失在碧空尽头,只有那一线长江,向着邈远的天际奔流。黄鹤楼依旧巍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可失去了老朋友的陪伴,一切便黯然失色。

  李白沉思片刻,长叹一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呀!”

  吟罢,他饮尽最后一杯酒。几只白鹤也飞向远方……

  送别作文600字 4

  依依惜别同学情离毕业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我们相处的时间也随之而缩。同学们忙着在写那唯一能给我们留下一点彼此身影和目光的,同学录。每当想到这里,我真恨不得让时间停留在这一刻,让我们重温这段美好而又幸福的小学生活。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将记录着这段美好的过去。

  我的眼泪为离别而飞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就是考试的前一天,这表示着我们要分别了。同学们依依不舍的听着老师为我们讲最后一堂课,有的同学在听课时,就已经流下了离别的泪。

  以前,老师给我们讲课时,听见的总是一片哄笑,但现在听见的竟然是啜泣!

  最可怕的是我们见最后一面,因为那将预示着我们将要天各一方。

  原以为,我们会因离别而变得坚强,但当真正面对离别时,才想到我们还小,还是如此的弱不经风一场离别就将我们一举击溃。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一节漫长的数学课上完了,老师只说了一声:同学们,再见!此时此刻,我们再也抑制不住,哇……的.一声,全部哭了。而我的心里,却只有一份说不出的辛酸…同学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挽留老师,希望再多给我们留念。语文课上,老师没给我们上课,我们边哭,老师边说,同学们都呜咽着,哪有心情听老师说话呀!我呢?哭成了个小泪人。

  真的离别了

  明天即将毕业考,我们在今天都忙写留言,老师也参与了进来。

  放学了,我们推着车,走在校园的操场上,使劲的看着校园里的风景。别的班同学哭着对我说:再见了!而当是我并没有哭,只是笑着对她说:把你最灿烂的微笑留给你的朋友吧!

  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但有什么能莫过师生情呢???

  送别作文600字 5

  “快,快起来。”睡梦中传来父亲急促的喊声,我睁开迷蒙的双眼,呆坐了一会才愣过神,今天可是我回家的日子。

  不一会儿,父亲就麻利地把早已收拾好的大包小包都放在了那辆电动三轮上,然后催促我快点洗漱。

  天刚蒙蒙亮,风还很清冷,月亮还孤零零的挂在那里,映衬着十几米外的路灯所发出的微光。路上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父亲说:“在家里要听话,要好好学*,不要让我担心。”这几句天下父母不知重复过多少遍的话,此时听起来却酸酸溜溜的,嗓子里也好像被塞了一团棉花,说不出话来,我只得轻轻的应了声好。

  到了车站,已经是人山人海。我们刚找到一歇脚的座位,父亲说:“一会儿我先上去给你占个座位,你在这等着。”|语气坚定而又不容拒绝,说完就挎上两个包挤进人海。汽笛声一响,人群像潮水一样朝同一个方向涌去,我看见我的矮个子父亲被人群挤来挤去,几乎寸步难行,我的心也纠结起来,生怕父亲被推倒。

  父亲终于艰难地挤上了车,寻得一个靠窗的座位,然后招呼我上车。我坐在座位上,心里不禁升起一股暖意。“这座位太靠后了,你又晕车,我去买药。”我刚要拒绝,可父亲已经挤过一个又一个人了,留给我的是他坚实的背影。过了一段时间,仍不见父亲回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嘈杂中搜寻到父亲的声音,“我女儿晕车,我来送药,马上就下车。”过道上东西太多,几步远的地方父亲实在过不来,就伸长了手臂递给我一些药,“吃两颗,马上就吃啊。”父亲喘着粗气又补充道:“路上注意安全,到家打个电话。”父亲转身离去,我突然觉得心里一下子空了。

  悲伤的秋千有微风陪伴,孤寂的夜有繁星点点,蓦然回首,而你却不在我身边,但你如山的爱与关怀把它装饰成最美丽的送别,有它陪伴,一路不孤单。

  送别作文600字 6

  现在距离毕业的时间已经只剩下一个星期了,要离开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才想起在母校里发生了太多的趣事了,在我的心里,永远铭记着那一次的“送别会”。

  那是五年级只教了我们一年后就因为要调去别的'学校互相学*一年的张老师。就在要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为老师办了一场“送别会”。那场送别会——成了我心中永远不可磨灭的一道光芒!

  那是放暑假的前几天,我们在操场上玩耍,我对班长说:“咱们为老师办个‘送别会’吧!”班长同意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商量着让同学们都准备什么东西。就这样,中午休息时间结束后我们回到教室,班长就在黑板上布置了明天要带什么东西,例如:拉花、气球……同学都照做了。

  第二天,我们所有同学都早早的就来到学校了,我们所有人都分工明确,自己忙自己的。有的人把拉花粘在窗户上、墙壁上、黑板上、讲台上;有的人在用气筒给气球打气,而我则在负责设计黑板,最后同学们每个人都在黑板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正在这时,老师突然进来了,把我们都吓了一跳,其实老师早就知道我们有这个打算了。最后,我们让老师赶快出去,我们又继续开始布置了。

  终于布置完了,老师也进来了。我提前准备好的主持台词也由班长开始宣读了。我们精心准备好的音乐、节目也都为老师呈现出来了。最后,老师像妈妈一样抱了我们全班同学每人一下,此时此刻,我们有无数的眼泪要流,有无数的心声想和老师倾诉。我们流泪了——因为舍不得老师,全班同学没有没哭的,可见我们和老师的感情有多深。

  就这样,在一阵阵的抽泣声与一句句的祝福声中结束了这一场难忘的“送别会”。

  送别作文600字 7

  那年我七岁,才上一年级。

  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个隆重的日子,因为我独自要回山东老家了!到达机场,空调的冷气迎面扑来,清凉清凉的,让人产生一种回到家乡的错觉。到了柜台,爸爸在柜台那取票,我独自在宽敞的大厅里跑来跑去,时不时在光滑的地面上溜一下“冰”,心里充满难以表达的兴奋和激动。

  跑够了,我便跑到柜台,迫不及待地跳上柜台,用胳膊肘撑在柜台面上,紧张又兴奋地看着阿姨给我的手续上写上电话号码等,而在一旁的老爸只是默默的在一边看着,一直微笑着,但我隐约感觉他并不开心。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回去的是我,又不是他,我开心不就好了吗!

  办完手续,爸爸一个劲地问我:“真的吃饱了吗?”

  “不吃东西了吗?”

  “还渴吗?”

  ……

  我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嗯!”

  但他还是问个不停,我突然觉得他好烦。

  到了“无人看护儿童等待区”,我一刻也坐不住,不停地走来走去。爸爸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看手机,但我觉得他心中有难以说出的心情。机场的'阿姨来接我时,我一蹦一跳地走了,爸爸在后面一路送我。

  快到检查区时,我看到老爸不停地挥动着手,我也和爸爸挥挥手告别。走出那道门,我回首望了望,隔着玻璃我突然发现爸爸那只手就这么高高地举着,一动不动,仿佛时间定格了一般……看着看着,我热泪盈眶,但我没哭。

  那一刻,我真希望爸爸能和我一起走,但他没票。回家本来是件开心的事,但为什么……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我是男子汉,死也不哭。

  走出检查区,坐上机场里的小车,迎面而来的风吹到我的脸上,我仿佛又看见了爸爸身穿黑棉袄,一条紧身牛仔裤,斜挎着包,依然不停地向我挥手。想到这,泪水再次涌出,我努力止住了它。

  我第一次领悟到了父爱的深沉……

  送别作文600字 8

  一个月的探亲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二姨回加拿大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全家大小都到机场去送二姨,一路上,太阳老是跟着我们,好像也舍不得二姨走。

  到了机场,二姨走过来先拥抱了我,我发现二姨的眼睛湿润了,不知不觉,我那不争气的眼泪也流了下来,我举起手轻轻地擦掉那几颗豆大的泪珠, 大伙儿静静地看着二姨,眼睛充满了悲伤,过了一会儿,二姨要登机了,她回过头来,向我们挥了挥手,妈妈哭了,不停的用手擦眼泪,奶奶也哭了,刚想跟二姨说 什么,可就是说不出话来,大姨躲到一边,更是哭得厉害,我看见大舅和小舅的眼眶也是红红的,是啊!在外二十多年的二姨,昨才相见,今又离开,真的是跟我们 聚少离多,这一别,不知道又是何年何月才能相见?就在二姨将要登机的那一刻,我和表妹大声的对二姨说:"祝您一路*安!"二姨回过头来,又向我们挥了挥 手,转身走进了飞机(登机口),我鼻子一酸,直想哭,突然想起二姨对我说的一句话:"宁宁,你要努力学*,将来争取到国外留学,那时我们就能再相聚了,阿 姨回去了,你不许哭哦!"我外表上虽然没有哭,可谁知道?在我安静的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颗默默流泪的心,大伙儿目送着二姨,直到看不见了还不肯离 开,"走吧!"小舅轻轻地说。走出机场,表妹突然说:"姐姐你看,二姑坐的那架飞机,"我抬起头,看着空中的飞机,飞机飞得很慢,我想:飞机是不是故意飞 得慢,让二姨再看我们一眼?

  二姨,我真心祝福您,祝您一路顺风!

  送别作文600字 9

  一个月的探亲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二姨回加拿大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全家大小都到机场去送二姨,一路上,太阳老是跟着我们,好像也舍不得二姨走.

  到了机场,,二姨走过来先拥抱了我,我发现二姨的眼睛湿润了,不知不觉,我那不争气的眼泪也流了下来,我举起手轻轻地擦掉那几颗豆大的泪珠, 大伙儿静静地看着二姨,眼睛充满了悲伤,过了一会儿,二姨要登机了,她回过头来,向我们挥了挥手,妈妈哭了,不停的用手擦眼泪,奶奶也哭了,刚想跟二姨说 什么,可就是说不出话来,大姨躲到一边,更是哭得厉害,我看见大舅和小舅的眼眶也是红红的,是啊!在外二十多年的二姨,昨才相见,今又离开,真的是跟我们 聚少离多,这一别,不知道又是何年何月才能相见?就在二姨将要登机的那一刻,我和表妹大声的对二姨说:"祝您一路*安!"二姨回过头来,又向我们挥了挥 手,转身走进了飞机(登机口),我鼻子一酸,直想哭,突然想起二姨对我说的一句话:"宁宁,你要努力学*,将来争取到国外留学,那时我们就能再相聚了,阿 姨回去了,你不许哭哦!"我外表上虽然没有哭,可谁知道?在我安静的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颗默默流泪的心,大伙儿目送着二姨,直到看不见了还不肯离 开,"走吧!"小舅轻轻地说.走出机场,表妹突然说:"姐姐你看,二姑坐的那架飞机,"我抬起头,看着空中的飞机,飞机飞得很慢,我想:飞机是不是故意飞 得慢,让二姨再看我们一眼?

  二姨,我真心祝福您,祝您一路顺风!

  送别作文600字 10

  阿太去世了,她的遗体存被存放在了殡仪馆里,我们一行人去参加她的葬礼。

  我们在存放阿太遗体的那个厅门口静静地等待,不一会儿,哨子响起来了,其中一些人并走进了那个厅,他们与亲人一起手拉手成为了一个圈不停地绕着阿太的棺木转圈,途中有些人是边哭边转的,时不时还嚎啕大哭,我摸了摸下巴想:转圈转得如此之慢,大概是为阿太守灵吧。忽然又有一声哨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工作人员大声喊道:“门外的亲属,快来见李老太太最后一面。”剩下的人也赶了进去,我们排成了一条极长的队伍,我看着前面的人都是如此的悲伤,心里突然涌现出一阵害怕的感觉,轮到我了,我故意放慢速度,是为了看清阿太的最后一面,走到棺木旁深深地鞠了一躬,缓慢地抬起头,看清楚了,棺木中的阿太离我仅仅只有一个塑料盖的距离,她那凄凉的微笑深深地刻在了那苍白的脸上,身上盖着金黄的“被子”下面则是鲜红棺木,我急忙站回了队伍。

  我非常好奇:阿太为何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微笑绽放出来,她一向都不爱笑,是要叫亲人们不要担心她的离去?还是想要在快死的那一刻,给亲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记得阿太生前,亲人们就常常请保姆来照顾阿太。

  想起阿太生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有一次,保姆因为阿太不让她吃好吃的,而将阿太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为了这件事亲人们就将保姆给辞退了,也许阿太是为了迎接幸福的“新生活”而一笑。突然厅里的哭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悲壮,将我从回忆中惊醒,我转身一看,原来是阿太要关上棺材了,此时响起了军乐声......

  也许,只有等到梦见阿太,亲自去问阿太才能得到答案。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3)

——《黄鹤楼送别》教案 (菁华6篇)

《黄鹤楼送别》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主题文本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会课文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课文中的四字成语和常用语。

  2.感悟文本主题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李白的几首离别诗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3.培养言语品质

  在四字成语或常用语的感情朗读中唤起鲜明意象。

  围绕“依依惜别”的感情去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性。

  在模仿迁移表达和想象表达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指导朗读。

  烟雾迷蒙 俯临长江 杨柳依依 依依惜别 脍炙人口 浩浩荡荡

  繁花似锦 飞檐凌空 沙鸥点点 按捺不住 誉满天下 永世不绝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一个词语,学生模仿朗读对应的词语,要读出画面、语气和情感。

  (二)诗文对照初步朗读感知

  1、课前板书:黄鹤楼送别,朗读课题,读出感情。指出课文特点。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扬州是江苏省扬州市,它们都在长江边上,黄鹤楼在西面,扬州在东面。所以说“西辞黄鹤楼”。)

  2、从课文中找找哪些语句表达的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用直线“_________”划出来。然后交流一下。老师读一句诗,让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情

  1、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当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1)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之景

  (2)师:你觉得送别时的环境怎么样?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同学和老师带进那迷人的送别场景。

  2、假如第一段侧重写的是黄鹤楼送别之景,那么第二自然段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二自然段,能否和第一自然段一样,用一个字概括。讨论并板书:之情。

  (1)指名朗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离别之情。讨论板书:依依惜别

  (2)什么叫依依惜别?“依依”什么意思?“惜别”什么意思?(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3)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4)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________,一会儿远眺_______,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除了蓝天白云和江上景色,还可能仰望什么,远眺什么?比如:温暖的春日、雄伟的黄鹤楼、点点白帆、滚滚江水、飞翔的沙欧等)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_______低垂的杨柳,一会儿_______似锦的繁花,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5)集体朗读第二节,体会依依惜别的感情。

  3、李白和孟浩然在一个特定的送别之景当中,深藏着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接着,课文又写了送别之什么呢?请读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

  (1)出示: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能读出两人之间怎样的感情?请抓住关键词句你圈圈划划,并做批注。

  (2)交流。

  (李白对孟浩然十分敬重,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在谈出感受后,通过朗读体会感情。)

  ①重点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指导朗读,问:猜想一下,孟浩然什么样的人品得到李白的敬仰?(有所领悟后再感情朗读,层层叠加。)

  随机补充:

  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出示):

  赠孟浩然

  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教师解释:我十分敬仰孟先生,他人格高尚才华横溢,名闻天下。年轻时远离官冕车马,年纪大了又归隐山林,常与松云为伴。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很有才华,一生不贪图荣华富贵,人品高尚纯洁,深受李白的敬仰。指导朗读重点句。

  李白说孟浩然的诗篇誉满天下,我们以前学到过孟浩然写的诗吗?出示: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指导集体朗读诗句,初步感受孟浩然诗篇誉满天下(几乎家喻户晓)的才华。然后指导朗读课文重点句。

  ②重点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指导朗读。对比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蓝天下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纯洁无暇)再比如:却像这雄伟的黄鹤楼名垂千古,却像这三月的繁花美丽动人,却像这杯中的美酒清纯甘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依依不舍的感情。教师读旁白。

  4、黄鹤楼送别,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再写到送别之语。接下来,又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四自然段,讨论并板书:之举

  (1)在送别之举中,你又从哪里读出了人物的依依惜别之情?讨论,随机出示:“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随机理解:伫立(长久地站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指导有感情朗读

  (2)好友已经乘船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久久不愿离去。此时,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李白此时的内心活动。

  (3)交流,点评。

  5、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指导有感情朗读

  (3)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写到送别之语、写到送别之举,最后写出了李白所作的送别之诗。(板书:之诗)请你再仔细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哪里蕴含着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说说理由(蕴藏在烟花三月中、孤帆远影中、碧空的尽头中、滚滚长江水中)

  (四)拓展李白的离别诗,感受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1、李白写过很多的送别诗,而且十分喜欢把离别时的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

  (1)出示: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在这首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感情寄托在哪里?李白和汪伦感情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

  《金陵酒肆留别》(唐 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另一首送别诗,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酒肆就是古代的酒店。在这首送别诗当中,李白先写了酒店周边环境非常美丽,酒店里已经酿造了上等的美酒。金陵的很多朋友前来相送,大家频频举杯畅饮美酒。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在这两句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情谊寄托在哪里?(寄托在东流水当中,也就是长江水当中,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但李白觉得自己与金陵朋友的离情别意比长江水还要长。)

  (3)出示

  《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又一首送别诗。“荆门”是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江边。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从荆门的渡口与朋友们告别。一共有六句诗,写了李白离开荆门渡口以后,一路上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你们说,李白一路上游览了那么多的自然美景,为什么最后还是十分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呢?(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激之情)

  2、将“寄情于水”的诗句整合在一起朗读:

  出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小结

  让学生看着板书,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写作思路。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生:之情,写到送别——生:之语,写到送别——生:之举,最后写到送别——生:之诗。表达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生:依依惜别之情。通过了解其他三首李白的送别诗作,我们发现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创作现象,这是一种诗歌文化现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关注这种文化现象。

《黄鹤楼送别》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主题文本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会课文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课文中的四字成语和常用语。

  2.感悟文本主题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李白的几首离别诗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3.培养言语品质

  在四字成语或常用语的感情朗读中唤起鲜明意象。

  围绕“依依惜别”的感情去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性。

  在模仿迁移表达和想象表达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指导朗读。

  烟雾迷蒙 俯临长江 杨柳依依 依依惜别 脍炙人口 浩浩荡荡

  繁花似锦 飞檐凌空 沙鸥点点 按捺不住 誉满天下 永世不绝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一个词语,学生模仿朗读对应的词语,要读出画面、语气和情感。

  (二)诗文对照初步朗读感知

  1、课前板书:黄鹤楼送别,朗读课题,读出感情。指出课文特点。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扬州是江苏省扬州市,它们都在长江边上,黄鹤楼在西面,扬州在东面。所以说“西辞黄鹤楼”。)

  2、从课文中找找哪些语句表达的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用直线“_________”划出来。然后交流一下。老师读一句诗,让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情

  1、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当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1)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之景

  (2)师:你觉得送别时的环境怎么样?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同学和老师带进那迷人的送别场景。

  2、假如第一段侧重写的是黄鹤楼送别之景,那么第二自然段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二自然段,能否和第一自然段一样,用一个字概括。讨论并板书:之情。

  (1)指名朗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离别之情。讨论板书:依依惜别

  (2)什么叫依依惜别?“依依”什么意思?“惜别”什么意思?(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3)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4)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________,一会儿远眺_______,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除了蓝天白云和江上景色,还可能仰望什么,远眺什么?比如:温暖的春日、雄伟的黄鹤楼、点点白帆、滚滚江水、飞翔的沙欧等)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_______低垂的杨柳,一会儿_______似锦的繁花,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5)集体朗读第二节,体会依依惜别的感情。

  3、李白和孟浩然在一个特定的送别之景当中,深藏着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接着,课文又写了送别之什么呢?请读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

  (1)出示: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能读出两人之间怎样的感情?请抓住关键词句你圈圈划划,并做批注。

  (2)交流。

  (李白对孟浩然十分敬重,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在谈出感受后,通过朗读体会感情。)

  ①重点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指导朗读,问:猜想一下,孟浩然什么样的人品得到李白的敬仰?(有所领悟后再感情朗读,层层叠加。)

  随机补充:

  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出示):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教师解释:我十分敬仰孟先生,他人格高尚才华横溢,名闻天下。年轻时远离官冕车马,年纪大了又归隐山林,常与松云为伴。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很有才华,一生不贪图荣华富贵,人品高尚纯洁,深受李白的敬仰。指导朗读重点句。

  李白说孟浩然的诗篇誉满天下,我们以前学到过孟浩然写的诗吗?出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指导集体朗读诗句,初步感受孟浩然诗篇誉满天下(几乎家喻户晓)的才华。然后指导朗读课文重点句。

  ②重点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指导朗读。对比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蓝天下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纯洁无暇)再比如:却像这雄伟的黄鹤楼名垂千古,却像这三月的繁花美丽动人,却像这杯中的美酒清纯甘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依依不舍的感情。教师读旁白。

  4、黄鹤楼送别,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再写到送别之语。接下来,又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四自然段,讨论并板书:之举

  (1)在送别之举中,你又从哪里读出了人物的依依惜别之情?讨论,随机出示:“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随机理解:伫立(长久地站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指导有感情朗读

  (2)好友已经乘船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久久不愿离去。此时,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李白此时的内心活动。

  (3)交流,点评。

  5、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指导有感情朗读

  (3)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写到送别之语、写到送别之举,最后写出了李白所作的送别之诗。(板书:之诗)请你再仔细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哪里蕴含着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说说理由(蕴藏在烟花三月中、孤帆远影中、碧空的尽头中、滚滚长江水中)

  (四)拓展李白的离别诗,感受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1、李白写过很多的送别诗,而且十分喜欢把离别时的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

  (1)出示: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在这首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感情寄托在哪里?李白和汪伦感情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

  《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另一首送别诗,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酒肆就是古代的酒店。在这首送别诗当中,李白先写了酒店周边环境非常美丽,酒店里已经酿造了上等的美酒。金陵的很多朋友前来相送,大家频频举杯畅饮美酒。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在这两句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情谊寄托在哪里?(寄托在东流水当中,也就是长江水当中,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但李白觉得自己与金陵朋友的离情别意比长江水还要长。)

  (3)出示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又一首送别诗。“荆门”是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江边。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从荆门的渡口与朋友们告别。一共有六句诗,写了李白离开荆门渡口以后,一路上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你们说,李白一路上游览了那么多的自然美景,为什么最后还是十分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呢?(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激之情)

  2、将“寄情于水”的诗句整合在一起朗读:

  出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小结

  让学生看着板书,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写作思路。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生:之情,写到送别——生:之语,写到送别——生:之举,最后写到送别——生:之诗。表达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生:依依惜别之情。通过了解其他三首李白的送别诗作,我们发现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创作现象,这是一种诗歌文化现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关注这种文化现象。

《黄鹤楼送别》教案3

  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如:边读边想,边读边做批注,体会句子含义等。学生想象力较丰富,能通过自

  己的感受个性化的阅读。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还有所欠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课文与诗的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训练学生自我感悟的能力。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轻轻走入离别之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5课,齐读课题。

  2、课文写谁送别谁?板书:李白、孟浩然

  3、打开课本,快速浏览全文,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此时的心情?

  4、“依依惜别”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导读。

  (二)、抓文眼,初步感受惜别之情

  1、现在,也让我们一起来到长江边,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离情别意。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看大屏幕,一起读一读红色的字。“藏”的什么?既然是藏,愿意让对方知道吗?从哪个词知道的?谁能读出这种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三)、品语言,深层理解深厚情谊

  1、不忍别,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指名读。

  2、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从李白的话中读出哪些情感?

  3、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以及不舍离别之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5、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师背第四段)指名生读。

  6、同学们,知道什么叫“伫立”吗?“依然伫立”呢?

  7、指导学生体会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四)、扣诗眼,升华感悟离情别意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出示诗。

  1、题目中“之”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孤”呢?

  2、指导学生抓住诗眼,升华离别之情。

  3、指导学生读、背诗。

  4、小结升华情感。

《黄鹤楼送别》教案4

  教学目的: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音乐,(可能的话多媒体)

  (过渡:伴音乐)

  相聚意味着别离。朋友,我走了,为我送别。

  眼前迷蒙的烟雾系不住过往的飞鸟,浓浓淡淡日子里的琐碎似云影般随风轻摆,搁浅心情之舟,我试图打开耳朵听尽这一季五音之外的声音,我试图翻尽书页捕捉一切淋漓尽致词句,我试图用一种恬静而亘古不变的素语来形容这一季七色之外的光彩,这一季枝枝叶叶都是离情,这一季千缕暇思已迈上枝头。这是怎样的季节,怎样的离情啊(导出第一自然段:或范读或听录音)

  你知道了什么,你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指名读这一自然段,齐读

  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边出示黄鹤楼图片)请同学们轻声自读课文,文章的字里行间透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你能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用笔划划。

  第二段:找出:一会儿……一会儿……

  送君千里终需一别,黄鹤楼下,李白、孟浩然举酒话别:指名读李白的话

  孟浩然何尝不是如此:自读

  体会友情之深(李白的话理解时应抓住“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等词,孟浩然的话理解时要抓住“海内……”“永世不绝”等词句)

  练读、分角色读

  表演

  (过渡)朋友要远行了。也许会回来,也许不会。我曾经历过无数次的离别,我甚至以为,我已经*惯了这样一种离别,但是,也许正是这丝丝入耳的幽扬音乐,又或者是那茫茫的江水,让我又一次莫名地陷入了一种伤感。我注视着这烟波中的长江,如同注视着生命里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假如情绪可以溶化,我想,此刻我的心便已渐渐溶化在了这东去的江水里,有些苦涩。

  我心中似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我无法割舍你,我的朋友,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如果此时你便是李白,当朋友登上小船,当朋友的身影在自己的眼中渐行渐远时,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是什么?

  你想的是什么?

  学*第四自然段,体会诗人感情

  是啊,诗人李白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学生随即说出诗句)

  你此时,能感悟诗句的意思和诗句中蕴涵的全部感情了吗?

  交流

  你还能说出些古人用来写离情的诗句吗?

  小结

  不必努力去记忆一些往事里的细节,因为这些恍如就在眼前,如此的具体,又如此的亲切。

  我们相互注视的时候,在彼此的眼中似乎还可以看到曾有过的欢笑和眼泪。无论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还是在有点阴郁的雨中,这个城市,都曾留下曾经共同散着步前行的身影。

  人总是要离别的。在这暮春时节,记忆依然可以在草长莺飞里流淌。我想,话别,可以只用一杯茶的时间,可是友情,却是一辈子的……

《黄鹤楼送别》教案5

  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5黄鹤楼送别

  2、这节课的学*中你想学到什么呢?

  二、诗文对应,初步感知

  1、快读课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情景的词语。(板:依依惜别)

  2、李白把这一情景写成了一首诗:

  (1)课件出示诗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

  (2)配乐范读。

  (3)你喜欢这首诗吗?自己读读看。你认为学*这首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

  3、初步理解诗句:

  (1)找: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理解诗句的句子并划出来。

  (2)读:汇报学*体会,你找到了哪些语句。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诗句与语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

  (3)说:谁愿意说说诗句意思,会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突出相关诗句。

  (4)议:互相讨论一下,试着把整首诗意思完整地说出来。

  4、师生:读通顺并能说出意思是学*古诗的第一步。

  三、体验感悟,感情朗读

  1、快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他们依依惜别的句子。

  2、感悟一、二句:

  (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a.自由读的基础上一生读。

  b.你已经知道这是体现“依依惜别”,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c.评读激励,再读。

  d.:体会“依依惜别”。

  (2)出示“王勃说得好……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a.生读中说体会(结合板书:友谊永不绝)

  b.体会“依依惜别”。

  [(1)、(2)两部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顺序不固定]

  (3)谁愿意分角色读,请一对好朋友读。分角色表演。

  (4)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品读谈体会。

  3、感悟三、四句:请同学们继续找出文中体现“依依惜别”的语句。

  (1)读:个别读。

  (2)看:课件:李白送别情景的动画场面。

  出示:“岸边杨柳依依,……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3)悟:

  a.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依依惜别”,(指导“凝视”说话)并在说说感受的基础上再读这一句。

  b.提问:能谈谈你读得好的经验吗?

  c.配乐朗读,再次体会“依依惜别”。

  (4)品: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点拔学生品读。

  [(2)、(3)两部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顺序不固定]

  4、师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好古诗的第二步。

  四、升华理解,尝试背诵。

  1、让我们将“依依惜别”之情带入全诗的朗读之中。

  课件出示全诗及送别动画场景,学生挑战朗读,读得好的老师给配上音乐。

  2、尽快背下来,需要准备一下吗?

  3、生:会背诵是学好古诗的第三步。

  五、自我,拓展延伸。

  1、读:动画配合分角色朗读全文:叙述部分、李白、孟浩然、诗句。

  你们愿意读哪儿就挑哪儿的读,剩下的我读。(配乐)

  2、问:(小博士提问):同学们现在谁愿意告诉大家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练:(小博士挑战):同学们,我这儿有一项以小组开展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阅读专题

  (1)描写送别情景的古诗,阅读专题

  (2)大诗人李白写的诗,你准备怎么做呢?

《黄鹤楼送别》教案6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复*引入,初步设疑:

  ⒈课文讲了谁在什么时候,为谁送别呢?(板书:李白 孟浩然)

  ⒉根据回答出示并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为好朋友送别,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吟出这样一首诗

  ⒊课件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⑴自读古诗,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⑵指名交流自己的问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有很多疑问,学贵有疑。我想通过认真读了课文后,不需要老师讲,你就明白了。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让我们回到黄鹤楼上。

  二、精读课文,引导探究。

  ㈠学*第二自然段。

  ⒈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黄鹤楼的句子。

  ⒉课件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你觉得黄鹤楼怎么样?

  ⒊一对好朋友就要在这里分别了。他俩此时的心情怎样呢?读读课文,体会一下。

  ⒋学生交流(板书 :依依惜别之情),出示句子: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⑴你是怎样理解依依惜别这种感情的?(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

  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引读:因为李白和孟浩然难舍难分,谁也不愿意离开谁,所以(生接读)。(因为他俩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生接读)

  ⑶指导朗读这句话。(让我们把这种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

  ㈡学*第三自然段

  过渡: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生接读)

  ⒈出示句子: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⑴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交流。(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⑶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依依惜别之情?

  ⑷交流。(指导:你通过课外的阅读,对孟浩然的人品或诗篇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读出敬仰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伤感>。)

  ⑸指导朗读。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演演李白)

  过渡:其实,孟夫子的内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但他却把无限的眷恋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宽慰自己的好兄弟李白。他是怎样宽慰的?

  ⒉根据回答再出示句子: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⑴出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指导理解知己在文中指谁?)

  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在课文中就是指生读(李白和孟浩然虽然分别了,但是他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⑶你是怎样理解永世不绝的?

  ⑷指导朗读(那我们自由读读这段话)。指名看背景图表演读。(演演孟浩然)

  ⒊分角色表演话别的情景。

  ⑴同桌之间合作练*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⑵指名表演。

  ㈢学*第四、五自然段。

  ⒈引读第四小节。

  此时此刻,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孟浩然(友人)(生接读)。他坐的船(白帆)(生接读)。李白(生接读)。

  ⒉出示句子: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⑴这时李白有些什么表现?(依然伫立、凝视远方)

  ⑵用表演的形式理解依然伫立和凝视远方这两个词。

  ⑶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看着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他会想些什么呢?(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⑷此时的杨柳、沙鸥似乎也受到了李白的感染,有些什么表现呢?

  ⒊齐读第四节。

  过渡:但是友人还是离去了,李白内心很激动,随即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㈣、学*第五自然段:

  ⑴出示并齐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⑵什么叫脍炙人口?

  三、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⒈指名交流:

  李白把孟浩然送走了,你们的问题也解决不少了。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⒉李白把这么多的离情别绪浓缩在这首诗里,后来这首诗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你知道什么叫脍炙人口?

  ⒊师生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情厚谊,回去请同学们摘录感受最深的句子。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4)

——以送别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菁华6篇)

以送别为话题的作文800字1

  那年我七岁,才上一年级。

  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个隆重的日子,因为我独自要回山东老家了!到达机场,空调的冷气迎面扑来,清凉清凉的,让人产生一种回到家乡的错觉。到了柜台,爸爸在柜台那取票,我独自在宽敞的大厅里跑来跑去,时不时在光滑的地面上溜一下“冰”,心里充满难以表达的兴奋和激动。

  跑够了,我便跑到柜台,迫不及待地跳上柜台,用胳膊肘撑在柜台面上,紧张又兴奋地看着阿姨给我的手续上写上电话号码等,而在一旁的老爸只是默默的在一边看着,一直微笑着,但我隐约感觉他并不开心。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回去的是我,又不是他,我开心不就好了吗!

  办完手续,爸爸一个劲地问我:“真的吃饱了吗?”

  “不吃东西了吗?”

  “还渴吗?”

  ……

  我一遍又一遍地回答:“嗯!”

  但他还是问个不停,我突然觉得他好烦。

  到了“无人看护儿童等待区”,我一刻也坐不住,不停地走来走去。爸爸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看手机,但我觉得他心中有难以说出的心情。机场的阿姨来接我时,我一蹦一跳地走了,爸爸在后面一路送我。

  快到检查区时,我看到老爸不停地挥动着手,我也和爸爸挥挥手告别。走出那道门,我回首望了望,隔着玻璃我突然发现爸爸那只手就这么高高地举着,一动不动,仿佛时间定格了一般……看着看着,我热泪盈眶,但我没哭。

  那一刻,我真希望爸爸能和我一起走,但他没票。回家本来是件开心的事,但为什么……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但我是男子汉,死也不哭。

  走出检查区,坐上机场里的小车,迎面而来的风吹到我的脸上,我仿佛又看见了爸爸身穿黑棉袄,一条紧身牛仔裤,斜挎着包,依然不停地向我挥手。想到这,泪水再次涌出,我努力止住了它。

  我第一次领悟到了父爱的深沉……

以送别为话题的作文800字2

  萧瑟的秋风吹落在枝头早已摇摇欲坠的枯叶,落在地上,满地枯荣,残破的叶子被人踩在脚下,发出“喀嚓”的声音,像是临危病人垂死挣扎的咳嗽声。

  远处燕太子丹和几个大臣们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帽子,来为荆轲践行。那个在远处为自己检查着最后一遍行装的荆轲,一脸*静,神情好似扔掷一块石子入湖,却也泛不起一丝涟漪。没有人知道这个*静的男人在想什么,太子丹不知,鞠武不知,大臣们也不知。

  他一脸的沉着冷静透出一股韧劲和自信,而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别,恐是再难相见的了。枯树上的乌鸦一声一声地拉扯着嗓子叫着,仿佛也被这气氛所感受似的。荆轲啊荆轲,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你的见义勇为,急人之难,只能是**之美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这一点你怎么可能不知道?是因为对秦国入侵者的仇恨,还是因为对东方六国人民的同情?义愤皆因国难!你的识大体,你的深沉干练,你的临行之时一脸从容,都是如此浩然!

  高渐离的击筑声在耳畔响起,这是唯一懂荆轲的朋友。悲怆的情感被渲染,一别即永别,朋友啊朋友,千言万语只能融入音符,演绎出两个简洁却真实的——“保重”。乐调由哀婉感伤的变徵之声变为慷慨激昂的羽声,这离别的壮歌啊,便只有击筑声懂得荆轲的视死而归罢。

  好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秋风的瑟缩萧条怎么会吹灭你心中铲除暴虐的火焰,易水的彻骨寒冷又怎么能冻结住一颗炽热的良心。于是你选择了刺秦,你的离开是为了**之美,你的离开是为了报答一伤豢养之恩,你的离开是为了一个“义”字。

  你面无表情,眉眼尽是淡漠,太子丹和大臣们举酒相送,你不推拒,一一接过,仰头直饮,你可曾想过日后再也不会像今日这般畅饮,你可曾想过此后听不见高渐离的击筑声,你可曾想过自己以后的路?

  你义无反顾地走了。果断、绝决。视死如归。你留给世界一个背影,无声地诉说你走了,那身躯消失在视野里,那精神留在后人的,心里。

以送别为话题的作文800字3

  天空灰蒙蒙的,仿佛它也知道有大事要发生,冷风也瑟瑟地吹着,冲击着每个人的灵魂。

  易水上白茫茫的一片,太子丹和知道内情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就连空气也变得凝重了,使人喘不气来。

  荆轲在路神前拜了拜,道:“此行我必是凶多吉少,但为了燕国那千千万万被秦国铁蹄践踏过的百姓,我不能退缩,请路神一定要保佑我取下那秦王的狗头!”说罢,荆轲就要上路。此时响起了凄婉的声调,那是高渐离击筑的声音。荆轲被这声音牵动了内心的情绪,于是也跟着唱起来,发出变徵的声音,异常凄凉。众宾客都纷纷流下了眼泪。

  此时的风刮得更大了,它怒吼着,放肆地扑向在场的每一个人。此时荆轲又上前唱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荆轲知道,此次前往秦国,必定是九死一生,不可能再活着回来了。在场的宾客都瞪大了眼睛,头发根根竖起,好像要顶开头上的帽子。

  荆轲慢慢地走向马车,每走一步,都好似有千斤重的力量,令大地都为之颤抖。终于,到了马车前,荆轲最后看了一眼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土地,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但他深知自己背负着燕国的命运,成败在此一举,成则能一雪前耻,如事不成,燕国,将会成为下一个赵国,那无数无辜百姓的冤魂也将不得安息。想到这里,荆轲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跃上马车,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众宾客仍在易水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荆轲远去的方向,直到那辆马车化作一个点,完全消失在视野之中,才开始挪动那早已僵硬的双腿,各自回家去,惟独太子丹仍立在易水上,他身旁侍奉他的仆人道:“太子,您速速回宫吧,别冻坏了身子,荆卿已经不在了。”太子丹说:“我的两位爱卿,都为了我燕国之江山社稷走上了不归之路,我心难安啊。”

  风仍在呼啸着,仿佛在歌颂那位英雄。

以送别为话题的作文800字4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离别是多么的伤情。它会毫不犹豫地把多年的思念与情意撕开。那天,它再次攻破了我们全班同学与王德民的友情防线。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们班里五十名同学都极其沉重——我们正在举行王德民同学的送别会。因为他马上要移民加拿大了。这可能是我们待在一起的最后35分钟了。这场雨,好像也是老天因为我们的分离而哭泣,是为我们的分别特意安排的吧!

  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限的期望,期望王德民可以留在这个学校,留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同时,我们的脸上也写满了伤感。

  送别会一开始,我们几乎都哭了,因为大家深知,这是友谊洪流中的最后一个35分钟了。大家也当场填写了同学回忆录,虽然不太完整,但这至少是我们友谊的见证,见证我们走过了4年崎岖不*的友谊之路。

  外面的雨越来越大,友谊洪流也慢慢远去。我们每个人都到讲台上把同学回忆录上的内容毫无保留的读出来。友谊洪流越流越远,读回忆录的同学却越来越多。最后一个是我,我在给他的的一封信中写道:“王德民,不知我们的友谊是否能永世长存,但你不要忘记,我是你最好的朋友。不管风吹雨打,我们的友谊我是不会忘记的。”

  读完这段话,我看到很多女生都失声痛哭,王德民也泪流满面。而我看到这伤感的一幕,也不禁潸然泪下。

  在还剩十分钟的时候,我们到被大雨打湿的操场上合影留念。在合影时,应有的笑容在我们的脸上已荡然无存。我们任一颗颗伤心的泪珠,顺着正在抽搐的脸庞肆意流淌,我们也不肯擦去。这时,班主任岳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要去珍惜曾经的美好时光,不要伤心,长大后你们还会见面的。”看似坚强的岳老师在这好似生离死别的场面下,也不由流下了泪花。

  此时的我们,手里紧握湿透的回忆录,顶着风,冒着雨,伫立在操场上,只为守护那最后的友谊……人世间还有什么比情谊更珍贵呢?

以送别为话题的作文800字5

  小时候,送别是一缕烟霞,它吹散在原始的记忆碎片中,大人们用善意的谎言来止住我机械的哭泣;渐渐长大,送别是一块黑色的痂,我知道疼痛,却能在它脱落之时,慢慢愈合,不再疼痛;现在,送别是一弯浅滩,我虽至求穿渡,但却愿伫守原地,它有种静谧的美丽。

  我一直都相信,相遇相守是上帝莫大仁慈的恩赐,而离别是暂且必然的插曲。等到送别之日,即使有些许的哀伤,却也欣赏。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身着长衫的孟浩然,站在江边,捋须凝望,看着客船渐行渐远,心中不免有些苍凉,送别友人,迟迟不肯离去,"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轻声吟叹,端起酒杯,袭来柳花香,怎知,这绵延的愁思,滚滚的长江之水都望尘莫及。惜别故人,留恋悠长。"执手相看泪眼,竟无以凝噎。"多愁善感的柳永,用简单的文字勾勒出一幅难舍难分、相顾无言的画面,这依依惜别之情,却也叫人刻骨铭心。

  送别,古之圣贤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可这种情感却哀伤得幸福,他们得到的是一份人类至纯至善的真情,我看着他们的文字,觉得是那样的亲*。我为了解这样的情愫而感到庆幸,并且,享受其中。

  生活中,我们用心地去交朋友,真诚地沟通感情,可我们终不能一生结伴而行。太阳在黎明过后,总会脱离地*线,徐徐而升;果实成熟,也会离开母亲的怀抱;蒲公英经过风的吹拂,也要告别根叶,远走高飞。我们没有办法追求完美,总有一天要离别。朋友,离别过后也许是痛苦,也许是淡定,可在送别之时,我们要以微笑相峙,让送别成为一件幸福的事。因为,那是我们重新开始的起点,因为,那也许是彼此最后一次见面的印迹,拥有这种情节与情感,难能可贵。这其中,似乎也充满着一种大彻大悟的味道。

  送别的字眼有人不愿提及,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适时的`舍弃,没有学会必要的珍惜。错过的,不过是一次残冬的凋零,春天来了,就能够邂逅美丽。

以送别为话题的作文800字6

  洪依辰李白正值青春大好的年华,对故乡之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盼,他打算乘着船顺着长江飘荡,远行出家门,去一睹楚国的大好河山。只是他不知这一去竟是要多久才能归还故乡。

  绵延的山脉已随着*野的到来慢慢消失在了视野之中,头一次出家门远行的李白心里充满了离开了居住已久的故乡心里的不*惯,故乡的周围群山环绕,看不得远景,只有攀上高峻的山峰之顶才可观赏远方的景色,此地视野很宽阔,四周不再有群山环绕,一幕幕景色映入眼帘,好不美丽。

  广阔的长江流入无际的原野之中,漫漫无尽头。李白在此一边欣赏着故乡不曾见过的*原美景,一边顺着江流而下。在观赏美景之际,时光竟流逝得这样的快,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黄昏,太阳的余晖撒向长江,照得江面闪闪发光,水中潜游的鱼儿似乎在追随着太阳的最后一点余晖,此时都竞相跃出水面,最后随着一天之中的最后一点暖阳,好一幅生机勃勃之景。

  不一会儿,长江呈现出另一种美景,皎洁的月光扑向水面,水面泛出点点银光,此时水面静得出奇,黄昏中活跃的鱼儿,此时也像沉睡了似的,长江水面便像由天上飞来的一面镜子,倒映着天上的星辰,周围亦静的出奇,好似谁也不愿打破这难得的宁静,唯一的便是那船儿划过水面留下的水痕,李白俯视看向水面,水中映出了他的影子,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抬头看向好似被浓墨浸染的天空,灰白的云层在飘荡,与迷雾交结,幻化出神秘的海市蜃楼,看上去像极了李白从小生活的地方。此时灵感如源泉般一发不可收拾,心血来潮的他写下了此六句。

  他依旧顺着长江漂流而下,长江似母亲般送了又送,就像舍不得似的久久不停,我亦舍不得,只是我总是有要出门远行,出去闯荡历练的时候。内心久久不能*息,写下了这首渡荆门送别。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5)

——折柳送别的诗句 (菁华6篇)

折柳送别的诗句1

  无令长相思,折断折柳枝。

折柳送别的诗句2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折柳送别的诗句3

  折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折柳送别的诗句4

  折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折柳送别的诗句5

  1、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2、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

  4、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

  5、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6、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7、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8、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岑之敬《折杨柳》)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9、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0、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12、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13、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14、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5、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折柳送别的诗句6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语句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6)

——送别优秀作文 (菁华6篇)

送别优秀作文1

  荒原上一道碧蓝的伤口在干燥的*原上蜿蜒而过。深秘的风寒冷而萧瑟,已有一丝仲冬的冷冽。零落的枯草在摇曳中艰难地站立。越是靠*这道伤口,枯草就是密集。依稀辨认出草原上芦苇荡的尸体。

  深秘的季节,只有大雁愿越过这伤口飞向南去。突然,一个雄厚却不宏亮的男音划破了寂寥的天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伴着高渐离躁动不安的鼓声,那声音似乎更加坚决以至于几百人一起唱起来,声音响彻天空。

  那无尽的伤口映射着蔚蓝的苍穹,那白衣冠在枯草的摇曳中显得更加刺眼。

  “荆卿”,一碗酒在一双不安的手里泛起不安的涟漪,太子丹将目光从酒盏上缓缓移至对面人的脸上,“我敬你”。触及到的是一双波澜不惊的眸子,荆轲定往了,随即端起一碗酒,仰视苍穹,那酒便顺着衣袖渗透地下,而后便是利落的绝响,易水河畔,雄壮的歌声取代了伤悲,

  荆轲载着许多希冀,离开了,他始终也没有回头……

送别优秀作文2

  车窗外,绿树、青山飞一般地从眼前掠过,家乡这座美丽的小城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汽车风驰电掣般地行驶在*整的高速公路上,载着我们一家三口,还有我精心为孩子准备好的行囊。

  因为他要去的地方冬天比我们这儿冷,所以保暖衣,棉衣棉裤,手套……这些厚衣物必须得带足了,还有一些日用品与儿子喜欢吃的东西。每一样不多,除了行李箱,加起来却有一大包。身旁静静地坐着远行的儿子,此刻,虽然他还在我的身边,与我靠得那么*,但是我知道他的脚步已经在渐渐地离开我了,一步步向前,愈走愈远。这一场远行,只是未来无数个日子里,将要与他一次次别过所拉开的序幕。

  我为儿子的行囊,整整准备了一个月之久。自认为一向不是个办事拖沓的人,而在这件事情上,我却不能做到雷厉风行。没有经历过此境的人也许无法理解,一位母亲在孩儿即将远行之前的那一份错综复杂的心情。这期间,是怀着怎样深情的爱与不舍,叮咛与牵挂,还有一份沉甸甸的祝福,一并儿注入行囊,精心打包,渴望孩儿在临行时一同带上。害怕一旦收拾停当,孩子远行的时刻也就已经到来。

  尽管,从六月八号高考结束至九月七号离别,几乎是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我与儿子朝夕相处。每天认真地做好他喜欢吃的饭菜,与他嬉笑争论某一件事。日子温馨而甜蜜,但是却不敢任意挥霍每一个珍贵的时刻。因为我知道,这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如此长的假期让我可以这样奢侈地和孩子腻在一起了。

  然而,纵然是曾经有过再多日子的相聚,当离别的时刻越来越*时,还是会感觉相聚的短暂。时光流逝得那样匆匆,如指间的沙,即使你再用力,也握不住一丝一毫。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陪着儿子奔走于我们这个熟悉的小城里的一家家店铺,精心挑选适合他的衣服,选择每一件日用品。然后我把选好的每一件衣服都过了水,晒在太阳底下,晾干后,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那里。而直到临行前一天,儿子才把准备好的衣物一件件收进行李箱。我在旁边帮他收拾,心中却五味杂陈。我想一直以来,孩子一颗即将远行的心,必定也是对家充满了无限地留恋,才会把收拾行李这件事一拖再拖的吧。

  儿子考取的是省内的一座大学,距离我们这儿有七八百里路程,报到的日子是9月6——7日,为了让孩子多在家待一晚,我们决定9月7号一大早出发。临行前一晚,当行李箱与那些大大小小的包都收拾停当,堆放在家门口的地板上时,我的心隐隐作痛。离愁在尚未启程时便已经到来,结结实实地填满了心房。

  也许,在与孩子的离别面前,所有的母亲都难以淡定,总是表现得比想象中的脆弱罢。夜深了,儿子依然没有睡,坐在床边与我话别,嘱咐我们要按时休息,保重身体,他在外面会好好地照顾自己。顿时,心中溢满了酸楚与不舍,眼泪情不自禁地滑落。深夜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

  凌晨四点钟起床,为儿子做好了临行前的早饭,收拾停当,拂晓时我们踏上行程。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我看到了“太原理工大学”那几个醒目的大字,与儿子一起拎着大包小包随着涌动的人潮走进了校门。我看到那宽敞的校园里,许许多多双陪着孩子的身影,欣喜地踏入,拖着沉重的行囊,在烈日下奔走。之后又有许多双发红的眼睛在校门口与孩子合影,然后千叮咛万嘱咐,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去。

  我们陪着孩子报了到,办好了一卡通与这样那样的事情,一切安顿停当,时间已经过了中午。我们在学校的餐厅草草用过午饭,与儿子在校门口匆匆合影,迎新的大二学生也热情地为我们拍了纪念性的照片,送给我们留念,这时已经三点多钟。因为路远,儿子催促我们返程。

  害怕面对的时刻终于到来,儿子与我们挥手道别,说着“爸妈再见……”此时,我多么想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就像他中学时每次离开家的时候那样,但是我不敢,我怕拥抱之后的无法转身,怕我的眼泪不听使唤,脆弱的内心承受不住这场景的伤感。

  想到从此后就要把他一个人留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我的心有一种切割般的疼。但我还是努力地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让儿子看到我流泪。但是,就在儿子即将转身的时刻,我清楚地看到了他发红的眼睛。在这一场盛大的离别中,一贯坚强的他,最终还是没能扛得住离愁的强烈撞击。但是他的目标在前方,不能回头不能停留也不能迟疑,只能大步往前走。

  为了不让我们看到他的难过与不舍,他转身很快地跑进了校园。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我看到他孤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拐角处……此时,我的泪再也抑制不住了,如泄闸的洪水,夺眶而涌。心被撕扯着,痛得缩成一团,只是任由泪水在脸上恣意奔淌。别离在想象中来临,却还是在瞬间让我们都变成了世界上最最脆弱的人。

  以后的日子,我再也不用在周末到来时,清晨赶着去早市采购一篮子的新鲜蔬菜,想着法子搭配出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营养美食。然后约摸在你要回来的时刻,探着身子,把目光一次次伸向窗外探寻。周末的中午,再也没有一个朗朗的声音推门而入:“妈,又给我做啥好吃的了?先让我尝一口呗!”然后嬉笑着,放下肩头的书包,送给我一个暖暖的拥抱。

  在这个初秋的黄昏,坐在返程的车上,窗外的建筑物飞一般地后移,我的心空落落的难受。无数次向往的时刻,就这样,为你打理好行囊,亲自送你踏上远去的行程。然而,心已经做好了准备,放手时却是千般的难。在孩子成长的途中,一个母亲的心情总是如此的纠结与矛盾,宝贝,盼你飞,又怕你飞。

  你在一天天长大,却意味着与我们相聚的时刻在逐渐减少。这种剥离是一种必然,无声无息,只是一次次分割的疼痛在逐渐加重。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而你的成长,必须要经过不断地离开才能完成。

  所以,孩子,在陪着你前行的道路上,我们和你一样需要经历成长,经历磨练,才能变得坚强,这其中也包括一次次面对离别时的从容。

  孩子,也许未来有一天,阳光正好,我还是要与你别过,你背着行囊,我站立在小路的一端,目送你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微笑着,不再流泪,但是我的心依旧会抽搐,而只是努力地把一场场历经的疼长成了心里的茧。

  倘若有一天,我再也跟不上你的脚步,那么,我会选择站在原地,努力地把我的目光延伸,延伸,至你在的任何一个地方,锁定。然后给予你最深的祝福与祈祷。

送别优秀作文3

  4岁

  在校门口,一个小男孩由母亲带着送进了学校。初入学校,他的那种兴奋与渴望荡然无存,往日对学校的憧憬也在一步步跨向教室的路上消逝殆尽。是的,他恐惧。他以孩子的第六感,意识到了不久后母亲的离开,进入教室,进入他“梦寐以求”的座位,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慌,充满了畏惧,他如坐针毡的在座位上,眼望着妈妈一步步走向门口。他开始啜泣。妈妈离开了教室,他追到门口,听着妈妈逐渐远去却坚定无比的脚步声,他像一只受伤的鸟感知到猎人的存在一样。他开始哭喊,口中传出模糊不清的“妈妈、妈妈……”妈妈却依然在走,像听着欢送曲似的走向校门口。只是在门口轻轻转了一下头,用眼角的余光迅速地看了男孩一眼,手颤抖着,然后迅速将手放进口袋,依旧迈着坚定的步伐向远处走去,只留下男孩儿无尽的哭喊。

  14岁

  男孩被送进了县城的学校。那是他羡慕已久的,但他不敢奢求。他很清楚自己的家境承担不起如此昂贵的费用,到了开学那一天,他意外地接过母亲手中的学费—那是妈妈东拼西凑才借够的。他知道:妈妈为满足他求学的愿望,拒绝了所有亲戚善意的“劝告”。他两眼模糊,强忍着,没有说一句话,他怕一张口,出来的却是一声哭泣,妈妈的眼神是那么的“*静与淡定”。时间好像故意捉弄人。转眼间他登上了前往县城的车。眼中的泪水终于无法抑制。他担心,他害怕,好像雏鹰在离巢时被妈妈从悬崖上摔下。他怕,他怕从此不能见到妈妈,他怕被人欺负时无人保护他,他怕……他隔着车窗,望见的依旧是妈妈“*静而淡定的眼神”,车渐渐的开动,他像一只笼中小鸟,极目向妈妈的方向望去,妈妈从容地转过身,一步一步坚定的向回走去,只是在转角处回过头快速地看了一眼远去的车,“*静而淡定的眼神”中透出一丝晶莹的光亮,妈妈转身离去,依旧那么坚定与决绝,只是颤抖的双手显得很不协调,妈妈走了,只留下车窗里默默落泪的男孩儿。

  17岁

  昔日的小男孩儿今已长大,他凭借着妈妈“*静而淡定的眼神”。进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他为自己感到骄傲与自豪。毕竟在他们那个偏僻的小村里,他是为数不多的一个,他拿着入学通知书,一股唯我独尊的傲气,油然而生,他满怀欣喜地跑到妈妈面前炫耀着自己光辉的 “成就”:“妈妈,看儿子多……”他停住了,妈妈的眼里是出奇的*静和淡定。似乎还夹带着一丝怒气,妈妈夺过通知书随手甩在身旁的小桌上,没有鼓励 没有赞扬。有的只是“不屑和漠然”,他沉默了,内心渐渐*静下来了。开学那一天,他拒绝在村里坐车,借口是:车上太挤了。于是他要求妈妈送她去乡里,他坐在破旧的自行车上,双手抱着妈妈,妈妈没有说什么,天上的太阳今天似乎出奇的高兴。本已七月流火,可今天它却表现出六月的热情,他将下巴放在妈妈的肩头。蓦然间,他发现妈妈的双鬓添了几根银丝。讨厌的皱纹也不知不觉地爬上了妈妈的脸颊,他心头一颤。忽然有一丝冰凉从心底泛起,传遍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在自行车吱吱呀呀的交响曲中,他来到了那个喜爱已久却又讨厌至极的车站,他依旧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些许憔悴的妈妈,他的心牵起了一阵无名的痛,好像有人拿着一把尖刀冲进自己的胸膛向心上最敏感的部位插了一刀。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向那不觉中已渐老的妈妈望去,好像如果他用尽全力就能够从玻璃穿出去一样,但他看到的依旧是妈妈“*静而淡定的眼神”。妈妈转过自行车快速地走出车站却在拐角侧过身,向他坐的车看了一眼便转身离去。对面驶来一辆轿车,他看到妈妈微弓的脊背挺得很直,脚下叮当乱响的自行车也显得异常神气。车开动了,妈妈离去了,只留下男孩深深的沉思。

  教室里,我拿起笔,记下这一次次的离别之景。没有皓月当空,没有河岸踏歌更没有微霜鸿雁,有的只是妈妈对我无言的爱。

  无言的送别,我开始爱上那种离别时心中的愁绪。

送别优秀作文4

  一转眼二十多天的寒假过去了,在我家玩的哥哥就要走了。那天,我一大早就爬起来,和爸爸一起去车站送哥哥。

  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我心里觉得有好些话对哥哥说,可又不知说什么好。爸爸哥哥都默默地走着,我一步不离地紧跟在哥哥身后,两眼噙满了泪水,心里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我们来到车站,把行李放在候车室的连椅上。我低着头,两手不知所措地在口袋里掏摸着。忽然,触到了什么,掏出一看,啊,压岁钱!我连忙把它塞到哥哥手里,说:“哥哥,这些钱当个礼物送给你吧,好买点学*用品什么的。”哥哥说什么也不接,激动地说:“弟弟,我带足了钱,不审你留着吧!”我带着哭腔说:“不,哥,我说给你就给你,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嘛!”说着,硬是把钱塞进了哥哥的衣兜里。哥哥知道我任性,只好收下钱,抚摸着我的`头说:“弟弟,我觉得你下子长大了许多。今年你就要小学毕业了,好好干,我等着你的好消息。”我听了,点了点头,两行热泪倏地从眼眶里滚了出来。

  五点整了,哥哥站在旅客的队伍里。哥哥含着泪说:“回去吧,四姑爷、弟弟!”爸爸说:“好,到家回个信。”我挥着手,哽咽着说:“哥哥,再……见……!”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扭转身,泪水又流了出来。

  车开了,哥哥就要离开我们了,我又紧追了几步,想再和哥哥握一下手,说声:“哥哥,再见!”

送别优秀作文5

  秋日的长亭,总是给人一种寞落的感觉。长亭总是送别的地方。古道边,芳草萋萋。自古文人多悲秋,秋天又总是送别的最佳时期。当落日的余晖撒在那琉璃瓦上,洒在那朱红色的漆柱上,洒在那两人一桌的酒壶上,宛如阿波罗的神庙,又似尼罗河畔残缺的建筑。总给人悲凉而又美丽的感觉,但又不失它的神圣,只是徒留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惆怅。

  每次总喜欢独自一人在长亭里坐着,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杨柳依依,仿佛诉说着离别的不舍,落叶飘零,仿佛掩抑着心中的悲凉。旁边的荷花池里再也没有夏日的蜻蜓点水,只留下一两片残败的荷叶,孤零零的飘在水面上,不复往日的亭亭玉立。现在还只是初秋,还没有枯藤老树昏鸦的悲凉,也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颓废,但周围总能感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气氛。古人送别总有四样:酒,长亭,夕阳,秋日。这是我又在现了2000年前的长亭送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高山流水,难遇知音,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三杯两盏淡酒,劝君更尽一杯,因为出了阳关就没有了旧时的有人,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天高地迥,关山难越,祝你一路顺风。西风调碧,唱出了我们的离别苦,多情自古伤离别,趁着骤雨初歇,走吧,不要再留恋,念去去,千里烟波。你要保重。每当我想起这些的时候,总是不觉得感伤,自己坐在长亭里,旁边的柳树落下了几片叶子,像一片轻轻的鹅毛飘落在我的手上。长亭一别,以后可能已是物是人非。

  这时夕阳已转入地*线以下,只留下一抹红晕,天色已渐晚,站起身来,走出长亭,踏着飘落的叶子回到家中,家里人已经等我好久了

送别优秀作文6

  阿太去世了,她的遗体存被存放在了殡仪馆里,我们一行人去参加她的葬礼。

  我们在存放阿太遗体的那个厅门口静静地等待,不一会儿,哨子响起来了,其中一些人并走进了那个厅,他们与亲人一起手拉手成为了一个圈不停地绕着阿太的棺木转圈,途中有些人是边哭边转的,时不时还嚎啕大哭,我摸了摸下巴想:转圈转得如此之慢,大概是为阿太守灵吧。忽然又有一声哨声打断了我的思路,工作人员大声喊道:“门外的亲属,快来见李老太太最后一面。”剩下的人也赶了进去,我们排成了一条极长的队伍,我看着前面的人都是如此的悲伤,心里突然涌现出一阵害怕的感觉,轮到我了,我故意放慢速度,是为了看清阿太的最后一面,走到棺木旁深深地鞠了一躬,缓慢地抬起头,看清楚了,棺木中的阿太离我仅仅只有一个塑料盖的距离,她那凄凉的微笑深深地刻在了那苍白的脸上,身上盖着金黄的“被子”下面则是鲜红棺木,我急忙站回了队伍。

  我非常好奇:阿太为何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微笑绽放出来,她一向都不爱笑,是要叫亲人们不要担心她的离去?还是想要在快死的那一刻,给亲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记得阿太生前,亲人们就常常请保姆来照顾阿太。

  想起阿太生前,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有一次,保姆因为阿太不让她吃好吃的',而将阿太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为了这件事亲人们就将保姆给辞退了,也许阿太是为了迎接幸福的“新生活”而一笑。突然厅里的哭声越来越响,越来越悲壮,将我从回忆中惊醒,我转身一看,原来是阿太要关上棺材了,此时响起了军乐声......

  也许,只有等到梦见阿太,亲自去问阿太才能得到答案。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7)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6篇)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

  送别

  送别一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二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翻译/译文

  送别一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如今住在哪儿?你说因为过得不好,要到终南山边疆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送别二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注释

  1、柴扉:柴门。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鉴赏

  送别一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

  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送别二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长亭送别

  [元代]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勐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红把酒了)(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间子母们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末辞洁科)(洁云)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付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

  译文及注释:

  (夫人、长老上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在这十里长亭,准备了送别酒宴;我和长老先行动身来到了长亭,只是还没见张生和小姐到来。(莺莺、张生、红娘一同上场)(莺莺说)今天送张生进京赶考,本就是使离别的人伤感,何况又碰上这深秋季节,多么烦恼人呀!“悲欢离合都在这一杯酒,从此就要各分东西相隔万里。”

  【正宫】【端正好】碧蓝的天空,开满了菊花的大地,西风勐烈吹,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是谁把经霜的枫林染红了?那总是离人的眼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太迟,怨离别得太快。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恨不能使疏林一直挂住那斜阳。张生的马慢慢地走我和车紧紧地跟随,刚刚结束了相思之苦,却又早开始了别离之愁。听他说“要走了”,人顿时消瘦下来;远远地望见十里长亭,人更消瘦了:这离愁别恨有谁能理解?

  (红娘说)姐姐今天怎么不打扮?(莺莺说)你哪里知道我的心里呵!(莺莺唱)

  【叨叨令】看见准备着离去的车和马,不由得我难过生气;还有什么心情去插花儿、贴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妩媚;准备好被子、枕头,只要昏昏沉沉地闷睡,从今后,那衫儿、袖儿,只会揩满流不断的泪。怎么不愁煞人呀?怎么不愁煞人呀?从今往后,张生你要书信给我赶紧寄。

  (到达长亭,拜见夫人)(夫人说)张生跟长老坐,小姐这边坐,红娘拿酒来。张生,你也上前来,都是自家的亲眷,不要回避。我今天把莺莺许配给了你,到了京城后不要辱没了我孩儿,努力争取一个状元回来。(张生说)小生我托夫人洪福,凭着胸中的才气,把考个功名看得就像拾根小草一样。(长老说)夫人的见识不会错,张生不是个落后的人。(斟酒后,坐下)(莺莺长叹)

  【脱布衫】西风吹来,黄叶乱飞,染上了寒霜之后的枯草满地都是。酒*上斜偏着身子坐的张生,紧锁着愁眉,没精打采,呆呆发愣。

  【小梁州】我看见他强忍着泪水而不敢任其流出,恐怕被人发觉;勐然间又看见他把头低下,长长地吁气,假装着整理着自己素色的绸衣。

  【幺篇】虽然久后终成美好姻缘,无奈眼前这个时候,怎么不让人伤心悲泣!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

  (夫人说)小姐斟酒!(红娘递酒壶,莺莺端着酒杯长吁叹,说)请喝酒!

  【上小楼】团圆欢聚没多久,离情别绪相跟而来。想着我前天晚上私下订情,昨天晚上结为夫妻,今日却要分开。

  我深切休会了这几天相思的滋味,却原来比别离的愁苦还要深十倍。

  【幺篇】青春年少呵,把别离看得很轻,情意淡薄呵,容易遗弃对方。全不想过去腿儿相挨,脸儿相依,手儿相携的情形与甜蜜。你给我崔相国家做女婿,算得上妻荣夫贵,只求像并蒂莲似的永不分离,远胜过状元及第。

  (夫人说)红娘倒酒吧!(红娘倒酒)(莺莺唱)

  【满庭芳】斟酒上菜太快,相对片刻,马上又要分离。如果不是酒*上母子间需要回避,真想和他叙叙夫妻之情。虽然只能相守得一时半会儿,也算是我们夫妻同桌共食了。眼里空留着深意,回想起其中的波折,差一点化成望夫石。

  (红娘说)姐姐不曾吃过早饭,就喝一口汤吧。(莺莺说)红娘,什么汤儿咽得下去呢!

  【快活三】拿来的酒和食,吃着就象土和泥。假若就是真的土和泥,也有些土的气息,泥的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样,这里边多半是相思的泪水。眼面前的茶饭难道不想吃,只是愁恨塞满了肠胃。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却把一对夫妻拆开在两处。一个在这边,一个在那里,一声接着一声长长地叹气。

  (夫人说)套上车儿,我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一起回来。(夫人下场)(张生和长老辞别)(长老说)你这一走我没有别的话要说,我准备买科举后的录取名册看,你结婚酒的茶饭还少不得我的。先生当心,一路上多保重!从今往后我无心诵*佛经,专听你高中状元的捷报。(长老下场)(莺茑唱)

  【四边静】一会儿送别的筵*已经结束,我的车往东,张生的马儿向西,两情依依难别离,夕阳的余辉照在绿色的山岗上。不知他今晚住在哪里?即使在梦中也难寻觅。

  (莺莺说)张生,这一去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地回来。(张生说)我这一去一定不费力地考取一个状元。正是“青天有路终会到,金榜无名誓不回。”(莺莺说)你这一次赴考我没有什么相送,吟诗一首,为你送行:“抛弃我的人现在何处?想当初对我那么亲热。现在又用原来对我的情意,去爱怜眼前的新人。”(张生说)小姐的想法错了,我张珙怎么敢去爱怜新人?我续上一首绝句诗,来表达我的真心:“人生难免有远别,我跟谁更亲密?如果不是遇上知音你,又有谁可怜我张生呢?”(莺莺唱)

  【耍孩儿】湿淋淋的衣袖上沾满眼泪,比白居易的青衫更湿。伯劳鸟向东飞去燕子向西飞,还没有启程倒先问归期。虽然眼前人要远别千里,姑且先干了面前的这一杯酒。没有喝酒心却先醉,眼里流血,内心如同死灰。

  【五煞】到京城望你适应水土,及时赶路,节制饮食,顺应时节,保重自己的身体。荒村野店应早点休息,风霜雨雪天气应起得迟!在秋风中远行,身体最难调护,也就最要照顾好自己。

  【四煞】这忧愁向谁去诉说?想思之苦只有自己心里明白,老天爷不管人是否憔悴。相思的泪水使九曲黄河都泛滥起来,怨恨能将华岳三峰都压低。到黄昏独自闷倚西楼,只见那夕阳古道,依依杨柳,千里长堤。

  【三煞】笑嘻嘻一道来,哭啼啼独自回。回家后若是入罗帏,昨夜绣花被里又香又暖春意迷人,今夜里绣被冰冷难成梦。留恋你不为别的,只是见你攀鞍上马,忍不住泪水横流,紧锁眉头。

  (张生说)有什么话要嘱咐我吗?(莺莺唱)

  【二煞】你不要担心“有文才而没有福气”,我只怕你“撇下前妻再娶妻”。你不要“一去就杳无音讯”!我这里有信经常寄给你,你千万不要“考不中就坚决不回来”。这一点你必须记住:如果遇上那他乡女子,不要像在这里似的逗留迷恋。

  (张生说)还有谁能比得上小姐?我又怎么会产生这种念头。(莺莺唱)

  【一煞】青山阻隔我送行,疏林挡住我目光,淡淡炊烟和那傍晚的雾气相互掩映。残阳斜照的古道没有人声,秋风吹过庄稼传来马的嘶鸣。我为什么懒得上车呢,来的时候多么急切,别离独回却又多么迟缓?

  (红娘说)夫人回去好一会儿了,姐姐,咱们回家去!(莺莺唱)

  【收尾】四周群山中,一马远去残阳里。整个人间的烦恼都填在我胸中,估量这样大的小车子怎么能载得起呢?

  (莺莺、红娘下场)(张生说)仆童趁早赶一路程,早些找个住处。泪水随着流水更加多了,忧愁追逐着野云四处飘飞。(张生下场)

  赏析:

  【滚绣球】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赴长亭的路上唱的,主要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来抒情写意,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玉骢”是指张生骑的青白色的马;“倩”,是请的意思;“斜晖”,指斜照的阳光。莺莺看到长长的柳丝就想到它系不住张生骑的马儿;看到疏朗的树林就想请它们挂住流逝的阳光,让时间走得慢一点。“马儿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就是慢慢的意思。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莺莺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跟上,好让自己同张生更靠*些,也能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呆在一起。“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这两句是说,刚逃过了情人之间的相思之苦,才开始在一起又要很快地分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金钏”就是带在手腕上的金镯子;“长亭”是古代设立在大道旁边为送别饯行而用的亭子,古语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所以叫“十里长亭”。这三句是说,莺莺刚听见一声张生要走,手腕上戴的金镯子就松下来了;远远看见送别的十里长亭,人马上就瘦下来了。这种离愁别恨有谁能知道啊?这里作者运用了高度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形容当时莺莺和张生缠绵欲绝的离别之情。

  这段曲词和前面那段【端正好】相比,在情景的铺设上是不大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采用因景生情的手法,以凄凉的暮秋景象来引出莺莺的离愁别恨。【滚绣球】这段曲词,比较多地采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丝系马儿、疏林挂斜晖、马慢走车快行、松金钏减玉肌等等所有这些描写,无不都是由莺莺对张生的依恋惜别之情引发出来的。

  对莺莺内心活动的刻画,不是依仗苍白空泛的言词,而是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作者把天地景物乃至车马首饰统统拿来,赋予丰富的联想和夸张,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这就使得抽象的人物感情表现得十分具体真实,细腻动人。

  【叨叨令】这段曲词,先是说莺莺看见送行的车马,心中非常难过、闷气;进而又说无心梳妆打扮,从今后只能用昏睡和哭泣来熬度时光。紧接着,是无可奈何的悲叹:“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闷**也么哥?”“兀的不”,就是怎么不的意思;“也么哥”是曲词中的衬字,没有实在的含义。这两句叠句是说:怎么不烦闷死人啊?怎么不烦闷死人啊?然而烦闷和悲叹也无法挽回她和张生的离别,所以最后只好叮嘱张生:“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惶惶的寄。”这里的“索”,是必须、应该的意思;“惶惶”,匆忙、赶紧的意思。这两句是嘱咐张生分别后赶紧寄书信回来。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用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口语,如车儿马儿、花儿靥儿、被儿枕儿、衫儿袖儿、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作者把这些日常的口语巧妙地组合起来,用一连串的排比、重叠,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当莺莺、张生、红娘与老夫人会见后,送别的酒宴开始了。当着严厉无情的老夫人,莺莺不能尽情表露自己的感情,她只能感叹、悲伤。酒宴完毕以后,老夫人先走了。这个时候,莺莺和张生能谈谈知心话了。这里,安排了一支名叫【耍孩儿】的曲子。

  这段曲词的开头,作者借用典故来极力渲染莺莺内心的悲戚。“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红泪”,古代传说,曾经有一个少女被选入皇宫,在同她的父母分别时,哭得很伤心,用玉壶接下她的眼泪,玉壶都染成红色的了。后来把女子非常悲伤时流的眼泪叫“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是融化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中最后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是白居易当时担任的官名,指的是白居易。这两句是说,莺莺为离别之苦而流的眼泪湿透了衣衫,比当年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时流的眼泪还要多。接下来作者又以比喻的手法进一步抒写莺莺的心绪:“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伯劳”是一种鸟。这两句是说,伯劳和燕子就要一个飞东一个飞西了,还没有起飞分开就问今后相会的日子。经过这些铺张描写,人物的感情已成奔腾之势向高潮发展。这时候,作者却避过潮头,另敷新笔:“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樽前酒一杯。”纵然马上就要相别千里,姑且在聚合时再饮一杯送行酒吧。这是由极度悲哀转向无可奈何时的一句宽慰话。这一笔,虽在意想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它使得整段曲词错落有致,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显得波澜起伏。经过这样的跌宕回旋,作者才放纵笔墨把人物的感情推向高潮:“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未饮心先醉”,是宋代词人柳永【诉衷情*】词中的一句,原文是“未饮心如醉”。王实甫把它改成“未饮心先醉”,语意就更加沉重。这三句是说,哪里还要饮什么送行酒啊,还没饮酒,心早已如痴如醉了!眼泪流尽继之以血,这颗心早已被折磨得像死灰一样了。这同上面“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樽前酒一杯”相对照,是感情上的一个突变,由一刹那间的宽慰,转到痛不欲生的悲哀。实际上,前两句是后三句的映衬对比,可以说这是一种欲放先收、欲高先低的手法。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3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华侨出版社,20xx年12月版:第355页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睛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蛬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上秋草》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创作背景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此诗是应考*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4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古诗简介

  《送别湖南部曲》是宋朝将领辛弃疾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描写自己遭受谗谤,及对武勇有为的部属的关怀热爱,鼓励他为国效忠,祝愿他前程远大,即使自己遭受政治挫折、生活困厄也心甘情愿,寄寓了作者壮志未酬的一腔忠愤。全篇抒情极尽抑扬顿挫之能事,使豪宕不*之气漫溢纸上。

  翻译/译文

  穿青衫匹马单枪万人欢送,接幕府紧急命令急速启程。

  深愧我薏苡明珠遭人诬陷,辜负你赤手缚虎自立战功。

  观书眼虽老犹明知人如镜,论事理有胆有识直言秉公。

  你去后鹏程万里为国效力,我不妨风雨破庐贫困终生。

  注释

  ①部曲:即部属。古代大将的军营都设有各司其事的属官,称之为“部曲”。

  ②青衫:唐朝时为九品小官的官服,其色青,因称之为“青衫”。首句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③幕府:古代大将行军时,在帐幕之中办公,称为“幕府”。后来地方军政长官的官衙,也叫幕府。

  ④急急符:紧急命令。也称“急急如律令”。

  ⑤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此典指因涉嫌而受污谤的人。

  ⑥於菟:楚人称老虎为於菟。见《左传》。

  ⑦风雨破吾庐: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数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作者回忆了当年与部下共同的经历和壮举,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

  赏析/鉴赏

  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爱国词人,但他的诗作却很少为人所知。这首《送湖南部曲》作于南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冬,当时作者由湖南安抚使调任至江西,一位部属小官前来送别,他赠了这首诗。全诗字里行间跳荡着热爱部属的激愤心情,展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诗中用典表达自然,既寄寓了自己壮志未酬遭受谗谤的一腔忠愤,又显示出热情鼓励武勇有为的后劲,使之为国效忠的情怀。

  这一首辛诗的风格和辛词一样,悲壮而苍凉,沉郁而雄健,但艺术水准明显不如词。

  就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所送的这位部属,是一位勇猛的壮士。此诗首联颇有“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风味,气势突兀高昂,如疾风破空而来,军府中下达了紧急军令,这位壮士接下命令,穿青色军服,跨上战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写出了部下骁将的飒爽英姿和过人勇力。颔联抒发了因主帅受人诬陷,致使赤手空拳缚虎的猛士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无穷遗憾。在句中一“愧”一“负”当中,诗人关怀部下,不计较个人功名得失的宽广胸怀和高尚品格也就溢于言表。颈联像是诗人“素负志节”的“自白书”,他眼明如镜,胆识过人,仗义执言,绝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作者赤心为国,始终对中原抗金必胜抱有坚定信心。他多次向朝廷上书,提出抗击金兵,恢复中原的良策,即使不被采纳,屡遭打击,也绝不屈服。尾联着重点明送别之情,第七句祝愿对方鹏程万里,青云直上;末一句则是写自己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壮士有着光明的前景,最后能够为国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重大挫折,忍受“风雨破吾庐”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此句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作结,其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可贵精神也和杜甫一样,令人钦佩。而从送别这一题材看,又有高适豪迈的风味。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5

  送别

  作者:王维 朝代:唐朝

  【作品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作品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作品注释】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chuí)。

  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但:只。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二句是说,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地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话,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爱护的深情厚意。送别者的感情一开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三、四句是说,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积不*。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这三个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一把钥匙。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结尾两句是说,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自己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个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问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这首诗歌创作中吸取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感受凝缩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6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译文

  唱完送别之歌你就解开行舟远去,*是青山红叶,江水急急向东流。

  傍晚酒醒人已远去,只有满天风雨送我离开那西楼。

  注释

  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叶:一作“树”。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赏析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劳歌一曲解行舟”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红叶青山水急流”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句则是表明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笔法富于变化。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8)

——送别古诗 (菁华6篇)

送别古诗1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8、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10、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送别古诗2

  《渡荆门送别》李白(八上课内)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八上课外)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崔颢(八上课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八下课外)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月下独酌》李白(九下课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八上课外)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山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羌村三首》杜甫(九下课外)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 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七下课外)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八下课内)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古诗3

  【篇一:《赠汪伦》】

  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篇二:《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唐)

  少别华阳万里游,*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篇三:《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唐)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篇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篇五:《别州民》】

  白居易(唐)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篇六:《寒江独钓图》】

  马远(宋)

  天涯何处觅佳音,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甘洒热血写青春。

送别古诗4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送别古诗5

  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创作背景介绍】

  此组《杨柳枝词》共九首,当为刘禹锡晚年所作。此诗为第八首。旧说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大和六至八年(832~834)在苏州时所作。然据诗意,皆言长安、洛阳风物,恐非苏州之作。这组诗的风格已不似在湘沅、巴渝时期所作《踏歌词》、《竹枝词》那样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了。虽仍标民歌题目,但其中已有较多文人诗的味道。这说明民歌到文人手中后,逐渐雅化的普遍规律。清人王士祯在《诗友诗传录》中曾指出《竹枝词》与《杨柳枝词》的区别:《竹枝》泛咏风土,《柳枝》专咏杨柳,此其异也。的确,《竹枝词》组诗每首随意取材,而《杨柳枝词》九首则皆咏杨柳,题材统一;又皆以杨柳拟人或象征,咏物抒情、言理,手法亦一致。杨柳乃北方风物,诗中明言长安及洛阳金谷园、铜驼陌、炀帝行宫等,可推知是晚年在东西二京时期所作。

  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刘禹锡有机会接触到湘沅巴蜀的民歌民谣。《旧唐书》本传云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蛮俗好巫,每淫辞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在唐代,如此认真地学*民歌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刘禹锡首屈一指。

送别古诗6

  1、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2、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4、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5、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7、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8、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9、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0、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11、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12、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13、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14、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1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6、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17、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18、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19、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寇准《柳·晓带轻烟间杏花》

  20、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送别作文600字 (菁华6篇)(扩展9)

——送别诗句 (菁华6篇)

送别诗句1

  No.1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

  No.2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尹式《别宋常侍》

  No.3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No.4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佚名的《送别诗》

  No.5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No.6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No.7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杜牧《赠别》

  No.8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No.9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No.10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王勃《江亭夜月送别》

  No.11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No.12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

  No.13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别离》

  No.14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No.15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No.16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No.17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No.18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晏几道《生查子》

  No.19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No.20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No.21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No.22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No.23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No.24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適《别董大二首》

  No.25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劳劳亭》

  No.26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No.27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No.28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

  No.29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南我燕北。——纳兰性德《送荪友》

  No.30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No.3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No.3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No.33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No.34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No.35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No.36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No.37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No.38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No.39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No.40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留别妻》

送别诗句2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2.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5.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6.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7.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8.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10.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渭城曲 - 王维

  12.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

  13.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14.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1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16.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17.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18.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19.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20.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送别诗句3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2.《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 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从衰草落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次句虽*直、刻露却因承上句而无*淡之感,倒为全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但仍是紧扣悲字,融入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寒云给人以沉重阴冷之感,烘托了悲凉的心境。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仍扣悲字,感情沉郁,将惜别、感世、伤怀合在一起,形成全诗思想发展的高潮。四联仍归到悲字遥望远方掩面而泣,最后一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

  3.《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涂上豪放健美的色彩,前两句直写日落之景,纯用白描。

  4.《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6.《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送别诗句4

  副标题#e#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卢纶《送李端》)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语出《次前韵送刘景文》

  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元)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送别诗句5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2.《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 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从衰草落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次句虽*直、刻露却因承上句而无*淡之感,倒为全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但仍是紧扣悲字,融入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寒云给人以沉重阴冷之感,烘托了悲凉的心境。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仍扣悲字,感情沉郁,将惜别、感世、伤怀合在一起,形成全诗思想发展的高潮。四联仍归到悲字遥望远方掩面而泣,最后一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

  3.《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涂上豪放健美的色彩,前两句直写日落之景,纯用白描。

  4.《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6.《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送别诗句6

  ⑴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家〔唐〕杜牧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⑶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唐]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⒁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