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

首页 / 作文 / |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1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期待的节日,也是一家老小团圆最重要的节日。我在这春节里也享受着浓浓的年味。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一进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开了,我们家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我一接到放寒假的指令就马不停蹄地飞奔老家,最开心的就是和爷爷一起上街。爷爷一大早就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我,上街购置各种各样的年货:春联、烟花,还有各种口味的糖果和水果等等。直到三轮车的后备箱都放不下,我俩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虽然这样的场景每年都在重复上演着,可我的心里依旧感到满满的新鲜和幸福,大概这就是年特有的味道吧!

  购置好了年货,到了腊月廿三,送完了灶王爷,我们家就到了最忙碌的时刻,全家出动开始做过年的包子了,在我们老家,包子称作馒头。爷爷奶奶拿出早几天就准备好的发酵引子,搬出一盆盆现做好的馅料,咸味的有荠菜肉馅、萝卜丝肉馅、青菜肉馅,甜的有红豆沙馅、黑芝麻馅,爷爷说这象征着五福临门,多好的寓意啊!接着邻居们也来帮忙了,只见他们把面团分割出均匀的小份,然后摊开面皮,包上馅料,把皮子折成均匀的十几道褶子,聚拢、捏紧,一个圆滚滚、白胖胖的包子就做好了,然后再把它们一个个摆好在蒸笼里,摆满围成一个同心圆。这时候大灶上的水也烧开了,蒸笼放在大锅上,大火烧开几十分钟之后,屋子里被一时半会散不开的水汽氤氲的烟雾缭绕,随着揭开蒸笼,面香夹杂着菜香立刻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蒸好的豆沙包,顾不上烫,一口咬下去,软软的面皮裹着豆沙的香甜吃到我的嘴里,滑进我的胃里,把我的馋虫全部引出来了,三下五除二,香甜的包子就这样被我“消灭”了,真甜呀!我想,我吃进去的是包子,到达我内心深处的却是家里才有的年味吧!这种味道是期待、是忙碌、是团圆、更是深植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幸福!

  这不,吃着吃着,在外上班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吃着吃着,最热闹的大年三十就来了,和家人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伴随着窗外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新的一年就这样来了!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2

  在爆竹声、笑声、叫声中迎来了我们中国人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除夕。时光匆匆,快乐的20xx年渐渐地离我们远去,现在迎来了20xx年。在除夕夜的前一晚,我兴奋地根本睡不着,想着明天丰盛的年夜饭,响彻大地的爆竹声,绚烂整个天空的礼花……渐渐进入了梦乡!

  “懒虫们!起床了,我们去公园咯!”姑姑的“闹铃”声叫醒了我的美梦,但我一点都不生气,三下五除二收拾好了自己,速度地跑下了楼,还催促着亲人们也快点。伯伯看着我说:“这个孩子*常蛮文静的,怎么这一下变得这么活泼了?”爸爸在一旁笑着回答:“这是显露出她猴子本性了!”我们一大家子驱车到了公园,公园里张灯结彩,处处透露着春节的气息。在地上,草儿早已探出了头,给大地穿上绿色的大衣;在枝头,花儿含苞待放,只待给树枝加上一道彩色的光环。我突然想起才学的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古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身为老师的爷爷马上跟出下句。一旁的家人们都连声赞叹:“这爷孙俩真棒啊!”就这样,全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丰盛的年夜饭开始咯!大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上着菜,我也在旁边帮着摆碗筷,妈妈说,年夜饭大家一起动手,才会吃得更香。此时的我既像一只“贪财”的小老鼠,又像一只“贪吃”的.小猫,因为年夜饭还有一个主题是:发压岁钱。我对每个人都说了相应的祝福,也得到了压岁钱,然后我把这些钱给了妈妈,妈妈会帮我存起来的,给我交学费。祝福语毕,随着爷爷的一声“开动”,我们拿起筷子大吃起来,在*间,我看到爸爸妈妈为爷爷奶奶夹菜,并询问着他们喜欢吃些什么,我也效仿着为妈妈也夹了一道菜,妈妈笑着对我竖起了大拇哥。

  年夜饭后,我们全家都守在了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精彩纷呈,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相声,有滑稽逗人的小品,有扣人心弦的杂技,还有瞠目结舌的魔术,看得我眼花缭乱,完全沉浸在晚会当中。快到零点时,爸爸带着我们快速跑到楼下,就在秒钟指向12点的那一刻,爆竹声响,礼花绽放。各个地方炮声震耳欲聋,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稍微安静了一些。

  热闹的除夕随着夜深慢慢结束了,我也依依不舍进入了梦乡,梦里我们一家人又开始了热闹的除夕夜,我喜欢这样的传统节日,喜欢亲情的聚集,很甜蜜,很美好……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3

  有人说:饱尝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快乐。在以前我愿意经历寒冬,是因期盼呼吸过年的味道。现在春节一到,四处张灯结彩,炮仗声声,人来人往,随处可见洋溢着幸福的脸。虽然空气中的年味浓到极致,但是又感觉过年似乎离我很遥远。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过年甚至有的时候特别希望天天都过年,但是现在想想当初的我多么可笑居然期盼每天都过年。

  记得小时候每年,还没有到年底,大人们就都积极行动起来,打扫卫生,添置物品;娃娃们呢,有时候也会帮大人干些家务,但内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构思起一个个过年计划。还记得那时的我,常常会在想到激动处忍不住地笑将起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过年暖暖的味道。怎么都想过年,过年时盼望爸爸妈妈买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鸡鸭鱼肉,每个孩子最盼望的就属收红包了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吃着团员饭有说有笑的看着联欢晚会,在零点钟声响起时会和约好的小伙伴出去放鞭炮像我这种不敢点鞭炮的`人就会远远的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小伙伴们还经常嘲笑我现在想想真那时的我真可笑,和小伙伴们放完鞭炮回到家里总会有一盘热乎乎的到这香气的饺子在哪里等着我,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饺子因为据妈妈说在饺子里会吃到硬币会得到更多的压岁钱……

  但是现在的过年与小时候的完全不同了。小时候还没到年底家里都会打扫购置新衣服但是现在房子天天收拾到年底了大扫除的时候才发现需要收到收拾的定西不多甚至那些不多的东西都没必要去收拾现在父母再带我们去购置新衣服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好像觉得过年穿不穿新衣服无所谓了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就吃完了团圆饭一家人很安静看着晚会偶尔会发出些笑声敲了钟该去放炮了以前放鞭炮一家人都会下去争着抢着出去放而现在一大家子人都在纠结着谁下去放炮以前的初一会非常的热闹而现在的初一与往常四会美声么不同不过甚至因为人太多了而在气氛中显现出一丝尴尬似乎现在过年都不像是在过年……

  到底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4

  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小孩子可以领到压岁钱、买新衣服、吃到好吃的',还可以开心地玩耍,大人们可以和兄弟姐妹们团聚,我虽然还是一名小学生,对年的味道却深有体会。

  年的味道是幸福的、快乐的。人们忙碌了一年,终于可以跟家人团聚,大年三十那天,我起了个大早,回老家跟亲人团聚。我一下车,见到了舅舅、姥姥。我马上给他们拜年,他们笑着说:“真乖,来,这是给你的压岁钱。”我开心地说:“谢谢舅舅、姥姥。”舅舅说:“你们先进屋,我贴完春联就进去。”我说:“舅舅,我来帮你贴春联。”我拿着春联就往门上贴,舅舅赶忙说:“停,贴反了,春联分上联和下联,这是上联,应该贴在右边。”我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贴完春联后,我们就回到了屋里,看到了舅妈、妈妈、姥姥她们在包饺子,大家分工明确,有包饺子的,有擀饺子皮的,还有择菜的,我凑热闹说:“我来和你们一起包饺子吧。”妈妈说:“你不会包,别添乱,一边玩去。”哥哥说:“走吧,我们去院子里放炮。”

  过了一会儿,妈妈吆喝着:“赶紧去洗手,饭好啦。”洗完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外面鞭炮声不绝于耳。小孩子边吃边玩,大人们有说有笑,畅谈他们小时候的年。

  我觉得,年的味道是屋外点燃的鞭炮,是刚出锅的热腾腾的饺子,是手中的压岁钱,是寓意吉祥的春联窗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5

  今年,我和爷爷、奶奶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除夕和春节。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那时的情景,我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除夕的草上还闪烁着水珠,鞭炮声已经响彻了云霄,此起彼伏,不断传来,我一大早就被吵醒了。什么事都没有的做,真是无聊。于是我叫爷爷跟我下去放鞭炮。到了楼下,我们一人一盒摔炮,比谁炸的响。爷爷力大无穷,狠狠的向远处扔去,“轰”的一声,好似山崩地裂,把周围的鞭炮都比下去了,我也只能甘拜下风。放完后,爷爷教我贴春联,在爷爷的帮助、合作下,我第一次写的春联诞生了。

  晚上,我和爷爷、奶奶吃完团圆饭,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和著名相声家冯巩等人带来的小品。爷爷、奶奶看得津津乐道,不时还拍手鼓掌。看到一半,奶奶还给我讲起了年兽的故事。我们三人一直守夜守到十二点,新年到来了,鞭炮声又想起来了。我们一家人继续观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其乐融融。

  新年里,我与爷爷、奶奶一同去逛街,大街小巷里车水马龙,一片热闹非凡,到处喜气洋洋。随便走进一家商店,到处都是人,大家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有“Happy牛Year”的字样。

  今年是我和爷爷、奶奶第一次一起过年,以前都是我们分开来过,今年,可真是与众不同,我希望以后过年,爷爷、奶奶常来。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6

  “年”一个似*非*的字,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们也许并未发现“年”之一字并非那般无法可及,那般远离人间烟火。兴许在我们已*惯的生活。

  年音

  *几日的天是多变的,是感冒多发的物候,傲立的寒梅也发焉了,枯草被风吹一丛一丛的蔓延,残树杈上窝也没了动静,偶尔一声鸟鸣也随冬风的*卷而消沉了。

  路上的小贩却因这儿冬风而退却了新春的热忱。街前的,巷里的,道上的,尽一片红火,卖对联的,卖福字的,卖饰品的,无不向客户推销着,“再便宜点儿,我就要了。”“不能再便宜了,这是最低价了,……”他们也许并不耀眼,但春节因他们而添加了红火的气氛。

  这两日待在家里,时不时的听见几声“哧、砰……”的噪音,起初心里有几丝的烦躁,但听*惯了却舒服了几分。

  回家的路是最为煎熬的。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全国各地发出了留在本地过年的倡议,往年主干道上,车鳞次栉比的排在路上,喇叭声此起彼伏,换成了,父母一箱箱年货的快递的运送。电话里的声声嘱托。游子归乡的路是最煎熬的,家里人的等候是最急切的,新年是这二者的交汇点,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因疫情而阻挡,只有新年悄然而至。

  年画

  前几日也曾与家人共同打扫卫生,探寻着*时未轻易发现的角落,轻拂灰尘,所到之处便披上光鲜的外衣,小心取下玻璃,上面的斑痕已不可数,用湿抹布微拭,再用一些旧报用力搓几下,便十分洁净了。放上玻璃,阳光洒进教室内,反射大千世界。洁净的不止是玻璃,还有一年心灵,打扫得不止是一年的灰尘,还有一年的晦气。

  年三十回到家是要上坟的,有时几家人,有时一家人,又或是一个人,但却是不可缺的。我已上坟多年了从未讨厌于此,反倒越敬重于此。必拿的是那老几样:“老酒”“老盅”“老篮”,还有那些新样式:“新菜”“新碗”“新鞭”……随后去往坟地。

  一家的坟地是挨在一块的,一家的总是一起上坟。先找木棍,划一圈;再依次摆上篮子里的物品,插上香;后将纸钱拿出,铺在地上。家中的长辈念叨几句祝福的话,我这样的小辈是学不来的。随即用火将纸钱点燃,火势随风的吹扬而大了起来,将燃尽的纸币渐化为尘埃流入那一边。也许这并非是真的,但却包含了新一年的祝愿与对已故人的追忆。

  纸燃尽,酒洒落;双膝一跪,头向下嗑;是对逝者的留情,亦对活者的慰藉。

  年食

  年三十必不可少的是饺子。下午还未黄昏,一家人便围成几桌,拿出和好的面与调好的馅,备出几个放饺子的盖帘,一家人便开始忙了,一人用擀面杖把小面团擀成一片片厚薄均匀的面皮,另一人用匙勺将馅放到面皮上,再对称的将面皮一捏,一个圆溜溜的饺子便成形了。几个人配合的毫无破绽。太阳刚沉,所有的饺子便占满了盖帘,随后便锅中倒上水,开火,水开,将饺子逐个放入水中,再水开,饺子在水中翻滚着,一个个像出浴美人。冒着热气。散着香味。将饺子盛入盘中。摆在桌上,将年前的腊八蒜取出,倒入碟中。嚼一口翡翠似的蒜,吃一口饺子,小酌一杯,便赛似神仙了。

  年末的厨房是个让人无法忘却的地方,洁白的藕夹上调好的肉馅,挂上面糊,往热油锅里一炸,那个香能使人流口水,肥美的五花肉勾引着味蕾,白嫩的豆腐和鲜绿的小葱一炒,白绿相间,再放点红的辣椒,那是一个色香味俱全。红烧鱼,那更是折磨着我的灵魂,红棕色的鱼身配上翠绿的葱花,再来点红宝石似的辣椒,陪上红烧鱼的鱼汤,那是看上一眼,闻上一鼻,都能把人的馋虫勾出来。

  年觉

  在饭后与家人一起闲聊,细数一年的经历,一年的收获。仰看屋外,烟火四起,家人齐聚。这一天,这一时,这一刻,冬日的寒风已散大半,初春的温暖已温暖心田。

  新年的钟声总是很快的敲响,家人在这未眠的一夜里说了许多,听了许多,想了许多。一年的尾声终到,打开窗,触到寒风的凌冽;缩回身,受到家的温暖;倚床上,觉到孤身的寂寞;翻手机,小到友情的深厚。年过了,亲情更浓了,友情更厚了。

  有人说:“年味淡了”,有人说:“年渐渐消逝了”,有人说:“年已不见了”。那是因为年已融进了我们的生活,透进了我们的骨子,流进了我的心坎里。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7

  我特别喜欢过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一起打牌,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总能给人温馨的感觉。所以,每到寒假,我就特别的想过年。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除夕呀!爸爸很早就起床,在阳台上放起了鞭炮,“辟辟”“啪啪”……伴着巨大的鞭炮声,我突然想起一句诗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马上,新的一年就要随着这首诗过去了。我又长大了一岁,又要迎接一个全新的生活了。但爸爸妈妈也要老了一岁,他们将会越来越老,到最后就变成了老爷爷和老奶奶。所以,在新的一年里也要让爸爸妈妈笑口常开,越活越年轻!

  中午,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有土豆炒青椒,豆芽炒粉丝,酸辣粉,还有牛肉白菜汤……我也赶忙把雪碧拿来,每人倒上一杯,然后大家举杯同庆。庆祝新的一年到来,也祝福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工作顺利,笑口常开;他们同时也祝福我身体健康,学*“更上一层楼”!我们还祝福全家安康幸福,在2021年各有所成,过一个快乐的新年。看到这些菜,我馋地直流口水。于是,大家开始津津有味地大吃特吃了。

  到了晚上,我急急忙忙吃完了晚饭,便与远在陕西的奶奶和堂哥打了祝福电话。先向他们汇报了我的期末考试成绩,我想奶奶一定会非常高兴的。接着互相给远在天涯的亲人祝福。唉,以前奶奶在淮安,我没少给她添麻烦,现在回老家了,还蛮想奶奶呢。不过,只要奶奶在农村还好就行,只是她的腿疼,所以希望奶奶腿好起来。

  挂完电话,才想起爸爸还没给压岁钱呢。爸爸要我磕一个头,才能给一张我一年一直在等的百元大钞。于是,我恭恭敬敬地向爸爸磕了一个头,终于拿到了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了!现在再去到母亲大人那儿去报道。咦?不理我,明天再拿也无所谓,妈妈一定会给的!

  快到八点了。我迫不及待地趴到电视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终于,春晚开始了!首先歌舞《虎跃龙腾贺春来》体现了人们对新春的期盼和庆贺;***的一首《让我们舞起来》使我们看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特别是小虎队的《再聚首》让我们回忆起以往的青春;刘谦的魔术令我们惊叹不已;小品《捐助》令人捧腹大笑;两位80后的相声演员也给我们带来了一段新颖的《论捧逗》……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开始了,主持人一起倒计时:“……五,四,三,二,一,新年好!”全场顿时沸腾了!

  突然,外面放起了焰火,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巨大的焰火声响彻着整个天空。黑夜,被焰火装点得格外美丽:有红的,橙的,黄的,绿的……它们的形状也是五花八门:瞧,这支焰火直窜云霄,忽然散开,变成了一朵鲜艳的玫瑰花;那支焰火好似仙女下凡,从花篮里抛出许许多多的小花,洒向空中;还有的像小星星、小皮球……若大的天空,成了焰火的舞台。啊,我又长了一岁啦!

  真是一个难忘的除夕。今天,是一个合家欢乐的日子;今天,我又长大了!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8

  “噼噼啪啪”随着零零星星的鞭炮响,我感到牛年悄悄地来到啦!今天是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年三十,过了今天就是牛年啦。新的一年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是值得我终生记忆的一年。因为妈妈告诉我是属牛的,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于是我开始期盼过年了。

  我们中国人都期盼着—过年,因为它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天中午时我们家就准备吃团年饭。我和妹妹早早地在头天就将今天的作业完成,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将手头的工种结束赶回爷爷家,我们全家和和美美地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爷爷、外婆高兴地张罗了一桌子美味的菜肴,桌上的美食让我见了直流口水……首先,我和妹妹恭恭敬敬地向桌上所有的长辈作揖、拜年,并且向他们送上新年的祝福“我们祝,所有的长辈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没有烦恼……”而爷爷、外婆更笑得合不拢嘴,将两个大大的红包发给我俩,鼓励我俩要好好学*,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不离不弃,我们是幸福的一大家”……吃完午饭后,我们全家走出家门,去感受过年的气氛……

  走在年货的市场上,我看见大街上红红的灯笼挂在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商场,还是很小的杂货店,只要有红灯笼的地方,就是最“繁华”的地方。商家们的窗户上贴的是今年的生肖“牛”那牛活灵活现,手拿倒福向我们拜年,好像在向我们说: “新年快乐。”在这一天大街小巷的人们忙忙碌碌地办年货,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一年的辛苦工作今天总算可以轻轻松松了……在这一天,人们会把一切的烦恼和悲伤的事情都暂时忘掉。那是因为,人们都希望能用愉快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年到来,新的一年应该有新的兆头,有一个新的开始。

  白天的气氛真是热闹呀!晚上的气氛也很不错哦!八点钟,我们准时地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演员们的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我感觉好像今年的春节比以前热闹了许多,可能是今年我又长大了一岁,更能体会节日气氛吧。特别是全家都坐在一起感觉很温暖、很热闹。……“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过十二下,就像一只调皮的兔子轻轻地拍着我的肩,悄悄地告诉我——牛年到啦。

  外边的鞭炮震耳欲聋,烟花漫天飞舞,过年的感觉真好。我愿所有的中国人,春节快乐!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讲的就是春节。春节是我国重要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九。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买年货、贴对联、吃年夜饭、放爆竹、看春晚、包饺子、拜年、吃汤圆、收压岁钱。

  今年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因为我不仅吃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买了好多新衣服,我还了解了与春节有关的传统文化!其中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就是包饺子了!像许多家庭一样我们家过春节时也包饺子。这是我第一次学包饺子。我先把饺子皮捏的扁扁的,放了一些肉馅,可是在我把饺子皮合拢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肉馅被挤了出来,而饺子皮湿湿的,软软的。咦,怎么回事呢?妈妈笑着告诉我:“是因为你放的肉馅太多了,这个饺子皮作废了”。我听了之后,垂头丧气地坐在沙发上,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这时妈妈便鼓励我再做一个。对,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抖擞了精神,又包起饺子来。这回,我吸取教训只放了一点点肉馅。果然,皮够大,包起来简单多了!可是,等我包完了一看,哎呀,饺子扁扁的,像是营养不良似的,十分可怜,一点不像妈妈包的饺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点不耐烦了!妈妈又笑着告诉我:“你放的馅太少了!要注意分量的多少是包饺子的关键,馅多皮小包不住,馅少皮大松垮垮,你要掌控好就不难了!”听完妈妈的话,我又试着包了一个饺子。这回,我放的馅不多也不少。终于,我成功的包好了第一个饺子!虽然它的样子不算太好看,但我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依然心里美滋滋的!

  怎么样?我今年的春节是不是过得很有意义呢?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 10

  “过年!”“过大年!”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迎来了“鸡”年,处处是一片喜气洋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爷爷和奶奶在厨房切菜剁肉……家中充满了节日的欢乐!

  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桌上的菜可丰盛啦:金黄色的烧鸡,红红的年糕,雪白的汤圆,米黄色的油炸虾片,咖啡色的调味鱼,……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我们家的“大厨师”爷爷烹调的“醋溜墨鱼”。你看,那用刀切成的一片片的墨鱼片,炒熟了,卷了起来,就像一朵朵绽开的花朵,浇上香气扑鼻的醋溜汁,又香又美又好吃,真是太诱人了,就是吃上一口,也让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

  桌上那瓶黄澄澄的鲜橙汁,紧紧地吸引着我的双眼。

  我叫爸爸给我倒上一杯,爸爸却给我出了个“难题”??“嘉嘉,明天就是‘鸡’年了!请你至少说出五个含有‘鸡’字的成语,我就给你倒鲜橙汁。”“好!‘闻鸡起舞’‘鸡毛蒜皮’‘鸡犬不宁’……”可是我只说出三个,就只有抓头皮的份了。我用眼睛看着爷爷、奶奶、妈妈,妈妈笑着轻声地说:“‘鸡飞蛋打’”爷爷眯着眼说还有:“‘鸡犬不惊’‘鸡犬不留’。”奶奶也在我耳旁说了个“还有‘鸡鸣狗盗’!”于是,我就大声地一口气又说了四个,爸爸乐呵呵地点头说:“不错,不错,你还超出了两个,有奖!”说着给我倒了满满的一大杯鲜橙汁。

  我站起来,高高地举起杯子,先给长辈们拜年!我先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鸡(吉)祥如意!”再祝爸爸妈妈:“鸡(吉)年,大吉大利!工作顺利,做更多的事,挣更多的钱!给我买更多的……”我话还说完,长辈们都笑翻了天,妈妈笑得搂住我,爸爸笑得直拍手,奶奶笑得满脸皱纹成了快乐的线条,爷爷笑得弯下了腰……

  呼声、应声、话语声、碰杯声、祝福声、欢笑声……声声悦耳,声声动听,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在除夕的夜空中荡漾着,许久,许久……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扩展阅读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扩展1)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菁选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1

  快过年了。超市里,耳朵里全是喜庆的贺岁歌曲;商场里,纷纷打出“年底大甩卖”的标语;学校里,师生们在进行紧张的期末复*;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讨论新年的流行时尚……

  农历的年,学名叫作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在外漂泊的游子总是按捺不住回家的喜悦,提前几天甚至一个月计划回家要带的年货,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车票信息,避免“人在囧途”,如此等等。与此同时,老家的亲人也在掰着手指倒计时,每天都会去超市或集上逛一圈,唯恐准备的年货不够充足,还会逢人便说:“俺儿子和儿媳妇、孙子(孙女)快回家喽!”前几年,有首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唱到了所有游子的心坎上,有些心酸,还有些幸福。

  小时候的年很值得回味。进入腊月起,大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蒸馒头、炸咸鱼等,家家户户都散发着浓厚的年味。孩子们一放寒假,便犹如野马一样疯狂玩耍,要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学校里被老师“压制”了*半年终于**了!这对于大人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顽皮的孩子非常让他们头疼,今天去偷吃张家的萝卜,明天去拔几棵李家的白菜,后天又把孙家的娃打哭了,惹得大人无可奈何,直喊道:“赶紧开学吧!让老师好好管管你们!”女孩子大多比较文静,假期里会帮妈妈做很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包水饺、包藕盒、打扫卫生等,男孩子就不同了,很少喜欢待在家里的,瞅准机会就往外跑。

  对我来说,最喜欢的还是放鞭炮。玩久了,还会开发出好多玩法:点着捻子后,在手里停滞三秒钟,然后扔向空中,只听见响亮的“啪”声,一团灰色的烟雾在空中散开,闭上眼睛一闻有种独特的`“香”;或是将鞭炮扔进池塘里,只听见沉闷的“噗”声,一股浑浊的水花翻滚上来,有时一起上来的还会有一只倒霉的小鱼;还有的远远看到有人骑自行车过来,待到走*了,一下将点燃的鞭炮扔到人家车轮下,吓得那人“啊”的一声,可还没等享受胜利成果,就被路人逮住揪着耳朵去找家长了,换来的自然是一顿皮肉之苦。

  过年最大的好处除了玩,还有吃。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吃到*时吃不到或吃得少的美味。老爷们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扑克,到了饭点,主人要留大家吃饭,众人也不推辞,庄户人就是这么实诚。简单的几个小菜,还有各种凉菜端上桌,再上几瓶老家的白酒,大家便开怀畅饮起来。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因为终于可以大饱口福了,得到大人的应许后,便狼吞虎咽起来,吃得满嘴流油,样子可爱极了,大人们看得哈哈大笑。

  过完年,就要开始准备走亲戚了,亲戚多的要走半月,中国人重视礼尚往来,亲戚再回访做客,如此就要一个月时间,再加上腊月,粗略算来过年要持续两个月,年味儿特别足。可对于孩子而言,过完年就意味着要开学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即使开学后一段时间,心里还是挂念着没放完的鞭炮、没吃够的美食……

  儿时的年,让人回味无穷。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2

  春节临*,年味渐浓。外出务工的陆续回乡,求学异地的学子收拾好行囊,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腊肉香肠……

  记得小时候,母亲告诉我一句话,大意是“愿过端午不过年,过了春节瓣瓣闲”。因为过了端午,基本上都是农忙的时候,会有好的收获。白居易不是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么?而过了春节,地里的农作物还未长成,收获也还需要时间的等待。

  小孩子总是盼望着过年,除了好吃的,还有长辈给的压岁钱。小时候,春节前母亲总会带着我们去“赶场”,买上一套新衣服,父母却不舍得给自己买。这也成为我工作后,每年春节前都会给他们买一身新衣服的执念。

  一直以来,父母都很忙,小时候更甚,他们总有干不完的事情。记得有一年家里修房子,除夕夜,我和父亲晚上八点过了都还在忙碌。在县城读书的哥哥正在叛逆期,找各种理由不回家。做好的鱼凉了又热、热了又凉。直到现在,父亲说起这件事还会情绪低落。好在哥哥及时“改邪归正”,如今踏实工作,孝顺父母,夫妻和睦。

  成家后,春节和媳妇孩子一起回家,父母总是早早地期待,早早地准备好几桌饭菜。临走,少不得媳妇孩子的大红包,还有后备箱满满的爱。我将之形容为“鬼子进村式”回家。记得父亲和我说过:你以后对我们,有我们对你三分之一好我就知足了。仔细想想,我做的,不及他们对我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愧疚,总说不出口,只化作一大口烈酒,带着喉咙的灼热感下咽。

  结婚后,五年没有回老家过除夕夜了。依然清晰地记得20xx年,在岳父家过除夕,喝了很多酒。借着酒劲给父亲打电话,边哭边说自己想回家,还把自己锁在了车上,差点把媳妇急哭了。到现在,媳妇还拿这事打趣我。

  现在,很多人说年味淡了。其实我想说,这未必全是坏事。一方面,各地在春节都组织了各类文娱活动,年轻人却喜欢自己的耍法,或呼朋唤友交流感情,或大快朵颐一醉方休,或征**坛大杀四方,或独坐一隅手机相伴。另一方面,交通发展、通讯进步,以前过年才能见一面的人,随时可见,相思不再无所寄托,减轻了过年的感情承载压力。再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提高,以前过年才能吃的、玩的、用的,*时都能得到满足,春节不再是满足自我的唯一途径,年味自然淡了。

  媳妇这里的“过年”,指的是除夕。而在我们老家,过年等于春节。每次媳妇问我在哪里过年,我都会说要回老家。她就会说:除夕早上回去还是除夕前一天回去。而我,每次都转不过弯。

  提到过年,不得不说到年货。四川地区,腊肉香肠自然是过年必备的。不管是广味还是麻辣,不管是手工装还是机器代劳,颜色鲜艳的香肠一挂一挂的整齐排列,颇有些喜庆的味道。烟熏后的腊肉透着金黄的颜色,带着草木的味道,简单的蒸炒,吃一口,油脂在口腔里流转,香味在唇齿间肆意。

  除了准备腊肉香肠,还有洒扫庭除、新衣美酒、肉类时蔬、瓜果甜点、春联灯笼、外出游玩……从曾经的留着好东西准备过年到置办年货等着过年,从回家过年到有的家庭旅游过年,变化的不仅是年货,更是生活水*的提高。

  每逢佳节倍思亲。变化的年货、阅历、心境,不变的是内心那一份感恩。带着真情回家过年,或许就是最好的年货吧。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做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在除夕,外婆叫我去帮她按花印,我听了,很高兴,连忙答应了。大年初一,我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里。外婆把搓好的面粉团包上馅,交给我,我把面团放在花印板上,用手按下去,一个就做好了。做完之后,外婆拿去蒸,蒸好后,我尝了一个,真甜,真好吃啊!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

  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安安度过一岁。

  吃饺子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迎新春,其乐融融。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4

  春节临*,商场里摆上了各种各样的福字、对联、中国结,显示着一片火红;一些电商,也在网上晒出了礼品,充满了喜庆氛围。看着人们左挑右选采购的年货、前击后点将喜欢的商品装入“购物车”,不由得想起儿时过年买年画、贴年画的情景。

  在我的记忆里,购买、悬挂、张贴年画是辞旧迎新的分界线,是人们欢度春节的大事件,是家庭欢乐祥和的里程碑。而对于我们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来说,买年画、贴年画、看年画,则是儿时的一种爱好、一种乐趣、一种欢快,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些年,乡村的年画只有到国营的供销社才能买到,也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统购统销产品。每到新年临*,供销社都会在屋子里拉上几根绳子,上面悬挂带有编号的年画样品,人们可以在此任意欣赏,需要购买时只要向营业员报上年画的编号,营业员很快卷好并简单包装后就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那时的年画内容都是比较“革命”的。我记事时,伟大领袖***的画像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占据着堂屋墙壁的正中央,新年前购买的年画则贴于两侧。每一张年画,都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人民公社好、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抓生产促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主题的年画五颜六色,从中可以领略广大人民群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情壮志;人民大会堂、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北京十大建筑”印刷精美,欣赏时会由内心增加一种自豪……

  还有那八大样板戏的人物画或情景画也同样引人入胜,占据了不少农户家的土墙。大凡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熟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剧目及其唱腔的,也很少有人不会哼上几句的。那戴铁镣、锁铁链、被锁住双脚和双手的李玉和,浑身是胆,抬头远望,流露出“雄心壮志冲云天”的钢铁意志和“革命的红旗高举起”的胜利期盼;那带领18名伤员隐蔽芦苇荡、坚持斗争的郭建光,“坚持就是胜利”的号召,展现出“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顽强毅志和“家家都把红旗挂”的乐观精神;还有那手持马鞭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杨子荣,身手矫健地亮相,显露出***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终身追求和“迎来春色换人间”的美好愿景……

  那时的我还没有上小学,正处于学数数和识字的启蒙年龄,而这些年画特别是那些样板戏的情景画成了我的启蒙教材,在父母或哥哥姐姐的指点下,开始数上面的人数和读写年画下面所注的唱词,有时还会跟着收音机或大队广播站的大喇叭唱上几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拣重担挑在肩,一心要砸碎千年铁锁链,为人民开出那万代幸福泉……”

  而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中,那丰富多彩的年画及其相关的久远文化与仪式在不断地遗失,成为记忆中的几个称谓、几个符号、几个片断,也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更成了一段历史的标志,时不时会从心底引发怀念。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5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承载着中国人最热烈情绪和最美好情感的文化载体。虽然全国各地有各自不同的过年*俗,但回家团圆,是中国人共同的仪式。

  我的父母不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但我从小出生在深圳,生长在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深圳,作为一座包容性极强的现代化都市,每年都会迎来工作的人们。而一到过年,他们都会选择回家乡过年,所以,一到过年,整个城市突然就变得空空荡荡的,好似这年,给这座城短暂地放了个假。

  虽然,留在深圳过年的人并不多,但过年的氛围却丝毫未减,依旧很浓郁。作为深圳的地标之一的深南大道此时会换上“新衣服”,迎接来往的每一辆车和每一位顾客,路灯也挂上了中国结。站在人行天桥上,望着这一片红红火火的装饰,只觉心潮澎湃。我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些鲜艳红火的装饰,让人们意识到年关将至。

  一到过年,我总喜欢陪着父母做几件有年味的事儿。

  第一件事就是去逛迎春花市。从花市的街头走到街尾,每个摊位的花卉种类各有不同,带给人的.惊喜也不一样。最受欢迎的还是蝴蝶兰,专卖蝴蝶兰的店主总会挂个小腰包,站在店门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进店选购。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同时,为了喜庆吉祥的意头,人们也会买些桃花、玫瑰花和杜鹃花一并带回去。看着繁忙热闹的一幕,你就能感受到迎春花市对于深圳人过年的重要意义了。我想,如果过年没去逛迎春花市,年味怕是会少一些。

  第二件事是去购买红灯笼、对联等物品。张灯结彩是祖辈传下来的*俗,所以,购买红灯笼、对联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把大红灯笼挂在门口,对联贴在门上,等到第二年过年的时候才会换上新的,这寓意着辞旧迎新、团团圆圆。

  第三件事就是大扫除。大扫除是迎接新年的重要环节,我们全家一起动手,用心打扫房屋、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同时我们还会把旧的东西,譬如衣服、鞋子等扔掉,代表着除旧迎新。

  一切都准备妥当后,过年的重头戏就该上演了——准备年夜饭。

  对我来说,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正菜就是炸酥肉,这可是我母亲的绝活。先把里脊肉切成条,用五香粉、生抽、鸡蛋、孜然粉腌制,待它腌制好了就裹上一层厚厚的面糊,下油锅炸。看到肉片浮起就可以翻面,再看到酥肉的颜色变成暗黄色就可以捞出控油,这盘菜就算做好了。当然,也少不了我爱吃的蒸螃蟹、蒜蓉粉丝扇贝和清蒸多宝鱼。

  吃完年夜饭,我家开始包饺子。爸爸负责擀饺子皮,妈妈负责包,我则坐在沙发上看春晚。一般春节的饺子有两种馅,一荤一素。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的时候,吃素馅饺子,待到大年初一早上才能吃肉馅饺子。

  过完了年三十,就是正月初一了。这一天,深圳就没有那么多的*俗了,我们可以约上朋友出门踏青,在公园里和朋友们一起野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就是我作为新生代深圳人的过年记忆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6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就地过年”成了新时尚,虽然就地过年既安全又可以节约一笔钱,但是,我内心深处还是很想家,想亲人,想母亲做的美食,特别是那碗只有过年回家才吃得上的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莲藕排骨汤,是思乡时最深的慰藉。

  记忆里,我们每年回家,最开心的莫过于母亲,天还没亮,她就迫不及待地起床生煤炉子、洗陶吊子,然后赶到菜市场,挑选几根她认为最好的排骨和最新鲜的莲藕,放进陶吊子里,在炉火上精心煨制。

  中途不用揭锅看,母亲自有她的煨汤心得,待莲藕排骨汤特有的浓香弥漫小巷、路过的人们情不自禁深吸口气说“好香啊”的时候,母亲才信心十足地揭开盖子。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此时,莲藕的清香混合着熟透的肉香直达肺腑,眼里心里都是幸福的温暖。

  开吃前,母亲总要拿起筷子完成一套颇有仪式感的品尝过程,将筷子在她认为最干净的胳肢窝里擦擦,然后小心翼翼夹起一块莲藕细细品尝,“嗯,蛮粉!咸淡正好!”汤浓香、藕粉糯、肉烂熟,说明这吊汤食材上乘、火候到位,母亲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湖北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样零下十几度或几十度,但照样寒冷,因为我们很少有安装暖气的,北方人回家脱衣服,湖北人回家则裹得像熊猫一样傍着火炉边搓手边瑟瑟发抖,而炉上那锅咕咕冒着热气的莲藕排骨汤,是母亲为孩子驱赶寒冷的不二法宝,也是邻里关系亲如一家的秘诀。

  小时候,因为爷爷奶奶过世得早,我们姐弟仨多亏了隔壁的奶奶帮着照看。家里每次煨汤,母亲情愿不吃,都要添上一碗堆得冒尖的汤送给隔壁的奶奶吃。母亲说,老人的'口是金口,越吃越有。

  长大后,我也曾学着煨莲藕排骨汤,但总觉得没母亲煨的汤香甜,母亲传授过煨莲藕排骨汤的经验,除了用陶吊在炉火上文火慢熬,选材也十分重要,排骨不一定要正排,猪脊骨、边排都是可以的,但莲藕一定要选九孔的,母亲说,只有湖北才能种出九孔的莲藕,也只有九孔的莲藕才能煨出最浓最香的莲藕排骨汤。

  买排骨的时候,我们都不喜欢排骨下边那一点“肥泡子肉”,但母亲说,那才是一坨正宗的好肉,里面包裹着脆骨,煨熟后脆骨嚼得嘎嘣响,软烂的肥肉吸满了汤汁,吃上一块,味蕾极尽享受。

  湖北冬天的街头,也有卖莲藕排骨汤的,一般是做小炒或早点的生意搭着卖,老板很大方,五块钱一大碗,洒上一点胡椒和几粒葱花,一碗吃下去,额头汗津津,周身透满温暖。

  异乡冬天街头的驱寒美食也有很多,涮羊肉、蒸米糕、烤红薯……但我最恋的,还是母亲那碗莲藕排骨汤。

  大寒节一过,母亲便早早地将湖北的九孔莲藕寄了过来,收到快递时,莲藕上还留着一层褐色的泥巴,母亲说,这样的莲藕保鲜,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坏。

  待到大年三十,上菜市场买回新鲜的排骨,照着记忆中母亲传授的方法,精心煨上一锅香气浓郁的莲藕排骨汤,然后邀请同事一起品尝,大家吃的吃,录的录视频,我也要打开手机视频,边吃,边笑着与母亲交流煨汤心得。

  这个春节,一定也过得十分有意义呢!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7

  年,是365天的总括,是一年的结束,也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在这一天,共同祈祷,共同消愁,共同解忧。共同迎接新的一年,但在今年特殊的这一年,病魔不能让我们如愿以偿,纵使这样,纵使原地过年,纵使隔海相望,不能相聚,纵使千里望同月,纵使南风北吹,但热忱之心,不可泯灭。

  那么什么才是年呢?过年,是指过“年节”,即现在所称的“春节”。新春贺岁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春节集中诠释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孝道文化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又是文化传承的绝佳舞台,春节文化有多个方面的意义,我认为团圆和谐、辞旧迎新、传承孝道应该是春节文化意义中最为重要的`三种。

  春节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团圆与和谐。外出远门的的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因此春运每年都是热点话题,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春节文化内涵中的和谐,首先是每个人都要心情舒畅。我们常说:“新年快乐。”它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才是快乐的幸福的。可以说,春节就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那么过年的*俗有什么呢?不同地区的文化*俗是不同的,自然而然,春节在不同地域,它的*俗就显然不同。每个地区都无限蓬发发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天要祭灶,这天老人们通常会“请”灶王爷,也就是买一副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挂在厨房。

  扫尘这一*俗大家肯定不陌生,毕竟已经变成了大家最为头痛的事了。每到年末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这一*俗沿袭至今,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

  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桃符等,简洁明了,对仗工整,不论贫富贵贱,贴春联都是最受喜爱的春节传统*俗。与春联相似的*俗还有剪窗花、贴“福”字和年画。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

  小朋友过年最喜欢的节目应该就是拜年了,因为可以领到数目可观的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安安度一岁。

  春节的*俗还有很多,人们会在这期间,一件一件的完成。来表示他们对春节的重视,

  虽然当下,千万同胞在与病魔斗争,他们无法再像往常一样,即使她们不能团聚,但中国人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然原地过年,但是为了战胜病魔,我们别无选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以许多方式表现出来,风只会让火愈加猛烈,我们只有万众一心,共同抗击病魔,才能将这份中华文化的蕴含,越传越远。

  春节,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熏陶的结果,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热情,这是中华民族的里程碑上不可磨灭的利刃。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8

  我特别喜欢过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一起打牌,一起看电视,一起吃饭,总能给人温馨的感觉。所以,每到寒假,我就特别的想过年。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除夕呀!爸爸很早就起床,在阳台上放起了鞭炮,“辟辟”“啪啪”……伴着巨大的鞭炮声,我突然想起一句诗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马上,新的一年就要随着这首诗过去了。我又长大了一岁,又要迎接一个全新的生活了。但爸爸妈妈也要老了一岁,他们将会越来越老,到最后就变成了老爷爷和老奶奶。所以,在新的一年里也要让爸爸妈妈笑口常开,越活越年轻!

  中午,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有土豆炒青椒,豆芽炒粉丝,酸辣粉,还有牛肉白菜汤……我也赶忙把雪碧拿来,每人倒上一杯,然后大家举杯同庆。庆祝新的一年到来,也祝福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工作顺利,笑口常开;他们同时也祝福我身体健康,学*“更上一层楼”!我们还祝福全家安康幸福,在20xx年各有所成,过一个快乐的新年。看到这些菜,我馋地直流口水。于是,大家开始津津有味地大吃特吃了。

  到了晚上,我急急忙忙吃完了晚饭,便与远在陕西的奶奶和堂哥打了祝福电话。先向他们汇报了我的期末考试成绩,我想奶奶一定会非常高兴的'。接着互相给远在天涯的亲人祝福。唉,以前奶奶在淮安,我没少给她添麻烦,现在回老家了,还蛮想奶奶呢。不过,只要奶奶在农村还好就行,只是她的腿疼,所以希望奶奶腿好起来。

  挂完电话,才想起爸爸还没给压岁钱呢。爸爸要我磕一个头,才能给一张我一年一直在等的百元大钞。于是,我恭恭敬敬地向爸爸磕了一个头,终于拿到了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了!现在再去到母亲大人那儿去报道。咦?不理我,明天再拿也无所谓,妈妈一定会给的!

  快到八点了。我迫不及待地趴到电视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终于,春晚开始了!首先歌舞《虎跃龙腾贺春来》体现了人们对新春的期盼和庆贺;***的一首《让我们舞起来》使我们看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特别是小虎队的《再聚首》让我们回忆起以往的青春;刘谦的魔术令我们惊叹不已;小品《捐助》令人捧腹大笑;两位80后的相声演员也给我们带来了一段新颖的《论捧逗》……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开始了,主持人一起倒计时:“……五,四,三,二,一,新年好!”全场顿时沸腾了!

  突然,外面放起了焰火,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巨大的焰火声响彻着整个天空。黑夜,被焰火装点得格外美丽:有红的,橙的,黄的,绿的……它们的形状也是五花八门:瞧,这支焰火直窜云霄,忽然散开,变成了一朵鲜艳的玫瑰花;那支焰火好似仙女下凡,从花篮里抛出许许多多的小花,洒向空中;还有的像小星星、小皮球……若大的天空,成了焰火的舞台。啊,我又长了一岁啦!

  真是一个难忘的除夕。今天,是一个合家欢乐的日子;今天,我又长大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9

  不知不觉又要进入春节模式了,每年我们都在说:过年没有小时候有趣了!可我们找寻的年味是什么?是新衣?是年夜饭?是拍一张全家福?还是一件渴望已久的玩具?

  记忆中的年味,是挂在老房子墙上那本厚厚的黄历,喜庆吉祥的大红封面,白底黑字的每一页除了载有农历月、日和农时节气外,还写满了“今日宜忌、吉神凶煞”等,撕一张少一张。而除夕那一页早早就被心急的我做上记号,每天数着日头盼着过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情愈加迫切,新年便在撕去的一张张老黄历中,越来越*。

  记忆中的年味,是年三十全家齐上阵,母亲负责用面和水熬浆糊,一个小盆,一根筷子,在煤球炉上细火慢熬,边熬边搅,熬好的浆糊会散发一股酸酸的气味,馋嘴的我总有忍不住尝一口的念头,结果自然是被母亲及时制止。刷浆糊要用一个高粱穗扎成的刷帚,沾上粘稠的浆糊往门框上刷,哥哥个子最高,负责贴春联,父亲则指挥哪一副春联该贴到哪个门上,我负责看高低,“左边低了,右边再高点……”贴春联的过程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记忆中的年味,不是除夕家宴上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一盆普通的凉拌什锦菜。每年,母亲都会为了年夜饭前前后后忙活好几天,杀鸡宰鱼,蒸馍馍、剁肉馅、煎蛋饺……最后,在除夕当天,所有的食材都准备妥当,父亲就开始拌什锦菜,菠菜、粉丝在开水中烫熟,鸡蛋液在锅中煎成薄薄的一层,各种食材切碎后拌匀,上桌时配上一碗飘着红辣椒油的调料汁,一红、一绿、一黄,让人瞬间胃口大开。

  记忆中的年味,还是老房道中放鞭炮点焰火时,四处飘散的硫磺味。那时物资还不怎么丰富,父母收入也不高,过年家里除了年三十的.“封门炮”初一的“开门炮”初三的“送年炮”外,没有多余的鞭炮给孩子玩。我便“自力更生”,一大早起来,就去捡别人家没放响的鞭炮残余,房道里的孩子多,我们总爱比谁捡的最多。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家放完鞭炮后,我生怕捡晚了,被别的小孩抢先,赶快蹲下,把没有放响的鞭炮一个一个地捡起来,然后再拿着点燃的香燃放。过年那几天,矿区家属区的每一条街巷都是让我两眼发光的藏宝地,也是我从不曾忘却的欢乐场。

  几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过年的方式也变得更丰富多彩。可不知从何时起,那些曾触动我全部感官的年味,渐渐消失了,就像记忆中的老房子,成了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寻找年味,成了很多人想做、在做、却难以如愿的事情。从城市到乡村,从他乡到故乡,我们寻寻觅觅,四处游荡,即使看到了瑰丽璀璨的烟花,漫天飞舞的爆竹,却总感觉少点什么。

  记忆中的年味,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可儿时的童真和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亲情,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从未消失,反而愈发清晰。或许,那份年味就是家人围坐的团圆热闹!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扩展2)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实用五份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1

  新年的钟声渐渐远去,新的一年正向我们走来。回忆新年发生的“快乐”的事,那笑声似乎又在耳边回荡……

  新年“快乐”之春联“混搭”

  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俗,这喜气洋洋的事却被我贴的“快乐非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大年二十九早上,爷爷将他的“呕心沥血”之作——十几副春联联交到我的手上,对我说:“孩子,你也大了,贴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你吧,希望你也能沾到一些福气……”拿着爷爷心血的结晶,我不禁激动万分,小时候就渴望贴春联,但大人们总说我年龄太小,想不到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接过奶奶熬的浆糊,飞奔出门,生怕爷爷反悔。

  往年看大人们贴春联,不过是一抹,一贴,再一按,没想到自己贴起来却这么麻烦。由于我海拔不够,加之老家门又高,我必须踮起脚,伸长了胳膊才勉强够着门框顶。虽然累,但我依然高兴,每帖完一张都要仔细的校正好久,生怕贴歪了。忙碌了进半个小时,所有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此时,老爸走出来,仔细打量着新贴的对联,高兴的说道:“不错不错,贴的很端正嘛!”“那当然,我费了不少劲呢!”我有些得意。“满园春光管不住,——少年莫笑白头老?”爸爸的表情顿时晴转阴,大叫道:“坏了,你贴错了,这根本不是一幅!”我也下了一跳,跑到另一幅对联前:“开门喜迎春光,——人和家祥是福?完了,这根本不是一对!”

  爸爸不禁怒火中烧,嚷道:“你贴的时候就不看看是不是一对啊?春联能乱配吗?”“我只想着别贴歪了……”我还觉着委屈“这咋办啊?”“赶快揭下来!”我赶忙扑到门前,但为时已晚,奶奶熬的浆糊以牢牢的把春联粘在了门上,揭下来时,十几幅春联已经残缺不全。

  当全家知道这个“噩耗”时,爷爷高呼:“救心丸……”奶奶大叫:“扣你压岁钱!”爸爸恶狠狠的威胁:“过了年再找你算账!”我低声道:“下回打死我也不贴春联了。”

  新年“快乐”之妙语

  在我们家乡,有一种*俗叫“迎家堂”,过年时,每家都要在八仙桌上摆放供品,在堂屋中央挂上家谱,然后到村后的山脚下把如土多年的长辈“请回”家来过年。

  三十傍晚,奶奶对我说:“到村后山脚下去请你的老爷爷老奶奶回来过年吧,我腿脚不太灵便,你自己去吧!”“有必要吗?”我轻声嘟囔。“心诚则灵,心诚则灵!”奶奶一脸严肃。我也不再多说什么,点了三炷香,跑到村后山脚下,做了个拘,冲着空气说道“老爷爷老奶奶,请您俩回家过年啦,Let'sgo!”说完,觉得十分滑稽,哈哈大笑着跑回家去了。

  晚上,大家正津津有味的吃着年夜饭,六岁的弟弟哭闹着非要吃八仙桌上的供品。奶奶仍是一脸严肃,说道:“那是给你老爷爷老奶奶享用的——他年纪小,不懂事,您老人家不要见怪啊!”那神情,仿佛我老爷爷老奶奶就坐在他眼前似的。

  这时,我突然冒出一句:“他俩可能没来,我来时跑的太快,他俩腿脚不好,可能没跟上。再说,他俩不明白“Let'go”是嘛意思,说不定现在还在山脚下等着呢!”顿时,大家喷饭大笑,我奶奶笑得最起劲,刚才她还一口一个“心诚则灵”,现在却反过来笑我,唉,真没办法!”

  回忆新年的趣事,仿佛我又回道了那欢乐的气氛中,体会着当时的尴尬,欢笑,愉悦……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啊,小孩望过年啊。”过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饺子、放鞭炮、还有更实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压岁钱了。

  今年过年我就学*包饺子了,我跟着妈妈到了姑妈家。妈妈首先走进厨房兴致勃勃的帮姑妈包饺子,我闲着没事干也来到厨房学着包起了饺子。我看见妈妈把包x摊开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个弯弯的大饺子,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我包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妈妈悄悄的在我的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我也乘着妈妈不注意也在她的饺子里放了硬币。不一会我们就在说说笑笑中将饺子包完了。过了一会我听见姑妈叫着:“吃饺子了”。我的姐姐妹妹们都等不及的跑过来。妈妈笑着说:“今天我要尝尝我儿子的饺子”。我也高声叫起来:“我也要尝尝我自己的饺子”。妈妈“笑里x”地笑起来了。我也x地笑着。妈妈一口咬下去,我两眼看着妈妈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我的饺子里怎么也有硬币啊?”这时可把大家都给乐坏了。

  到了晚上,姑妈说:“给压岁钱了哦”我一听,第一个冲了上去。姑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x,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纸条。我看了一看,条子上面写着“好好学*、天天向上”,“哎!”还是二爹豪爽地给了我们一个大x,我打开看了看,“啊!一千元!”可把我乐坏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们最淘气了,她们三个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气三剑客”啊!她们对我说:“哥哥我们也送给你一个x”,我想今天她们给我送x,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啊!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x对着她们一打开,突然一只只虫子向她们面前跳过去。她们吓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边哈哈大笑。

  你们看,这个春节够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谜语等等活动都是在我们家里开展的,房间里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2

  蜡梅绽放,春节将至。

  在年夜前几天,农家人家家都在忙着准备过新年。掸灰尘,做卫生,备过年物品,敬神祭祖。春节是幸福与团聚的日子,最热闹的场面是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饮团圆酒,菜肴丰盛,昭示着团团圆圆。

  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农村有摆年夜饭的*俗,大都安排在除夕那天。祭先祖、敬天地、辞旧岁、迎新春、讨口彩、图吉利,期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春节期间,孩子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收到“压岁钱”。“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是压惊、辟邪、保佑*安。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安安度过一岁,长辈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安健康。

  一年的最后一天,称大年夜,这是全家团圆欢庆的日子,不管家人出门在外多远,都要尽可能赶在春节前回家团聚,以享团圆之乐。

  农历腊月二十至除夕,农家人有陆续拜年夜饭的风俗,两只八仙桌对拼,先点蜡烛供香,再以*常的食材,摆上圆头塌饼、糕点水果,端上热菜,斟酒三巡,行礼磕头,焚化“元宝”,以示孝敬先祖,告慰家人的心灵。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饮团圆酒,菜肴尽量丰盛,不能吃成光盘,预示年年有余。

  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爆竹烟花,已成了不少家庭除夕的“守岁三部曲”。而除夕的年夜饭是最重要的团圆饭,就连菜名都要讨口彩图吉利。冷菜热菜各6道,可谓“六六大顺”;热菜的总数是九,图个“长长久久”。至于具体菜色,每年都有几个老花样,上了点年纪的一看就看出了门道:一清二白的芹菜干丝,谐音“勤劳干事”,寓意做人要勤奋清白;金灿灿的蛋饺称“金元宝”,腊腊黄的蛋肠(蛋皮肉卷)称“黄金条”,墨墨绿的塔菜叫“元宝菜”,自然是讨“招财进宝”的好口彩;百叶包肉卷叫“如意卷”,黄豆芽叫“如意菜”,寓意吉祥如意;素什锦,寓意十全十美。年夜饭中一定会有一条鱼,表示“年年有余”,而整条鱼只是摆摆样子,没有人下筷,因为这是“吃剩有余”的意思。甜腻腻亮晶晶闪着猪油的八宝饭本身名字就讨喜,农家人还把南瓜饼谓之“万年糕”,寓意“年年高”。

  丰盛的年夜饭,少不了咸鸡、咸鸭、咸肉、腊香肠,还有酥软的红烧肉和肥而不腻的走油肉,寓意过上富足的好日子;点心有细腻的芝麻汤圆,或菜肉圆子,或水果甜羹,寓意阖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脆薄的三鲜春卷或油炸龙虾片,寓意**顺顺,和和美美。如有小孩不小心汤水打翻,边上就有人应声“有财有水”;如有人大醉呕吐,周围人会笑着说“放花筒哉,大吉大利”。

  饭后搞娱乐,备鞭炮,守岁迎春,半夜不息。待到子夜(年初一凌晨),放鞭炮,热闹非凡。

  春节是中国传统*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农历首岁,俗称“年初一”。“年三十”半夜子时一到就燃放炮竹,年初一早起,祭祀天地,行拜年礼,男女老少穿新衣新鞋,戴新帽子,凡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小辈“压岁钱”,邻里朋友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尽讲吉利话。

  农历正月初五,是“接财神”日,为祈祝新的一年财源茂盛,生意兴隆,燃放鞭炮,上香叩拜,祈求财神保佑发财。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家人俗称“正月半”。这一天家家户户做圆子,裹馄饨,先祭灶,再趁热慢慢地吃,到处挂红灯。童年时代“正月半”的元宵夜,好不热闹:妇女们敲团箕,幼童们玩兔子灯,小伙子们“调火龙”,小孩们炭茅柴,姑娘们闹“扛三姑娘”……精彩纷呈的活动情景,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正月半”那天,家家户户忙着做圆子,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幸福;还要裹馄饨,谓之“收心馄饨”,意为过了“正月半”,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人们敬畏先祖列宗,第一锅的第一碗圆子,必是先敬香,祭灶君。

  夜幕降临,大家端起热气腾腾的圆子,与左邻右舍走动。吃过圆子,妇女们拿起做圆子的团箕去屋外敲打,期盼家宅*安,祈祷禽畜兴旺。也有人去倒垃圾的地方,扎把稻草,燃一把火,寓意烧掉一年的晦气,开始新的一年。

  幼童们蹦蹦跳跳,拿着兔子灯到场头,在月光下玩耍取乐,比谁的兔子灯更逼真漂亮。小伙子们精神抖擞,举起早已准备好的“招财把”,这是一根长长的稻草杆,外面围满了稻草,里面是晒干的芦苇,点燃“招财把”,沿着田埂奔走,上下左右不断挥舞火把,谓之“调火龙”,喊些“招财招财,大家发财”之类的好口彩,憧憬未来一年,全家人福星高照,鸿运亨通。孩子们跟着大人,也在路边、河边、坟山上炭(烧)茅柴(枯草),学着大人样边烧边呐喊,调皮的还会喊出:“别家田里长黄草,自家田里出元宝!”野外传来一片呐喊声,墨色的天空时不时蹿起美丽而寂寥的烟火。炭茅柴把草根下的害虫也烧死了,当新草萌芽时,长势齐整,饲养牛羊的农户,割草也省劲得多了。

  过了元宵节,新年的帷幕也就落下了,繁忙的春耕生产又开始了。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3

  春节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买年货……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时间过得飞快,马上迎来了大年三十这一天。

  傍晚时分,就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噼里啪啦——”。又过了好一会儿,一阵阵香味从每家每户传出来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张圆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美食,有鸡、鸭、鱼、藕、年糕、西施豆腐……等,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一顿。很快,人都到齐了,我一坐下就开始夹菜,吃菜,吃得津津有味。长辈们都互相敬酒,喝得满脸通红。团圆饭后,舅妈娴熟地包起饺子,有大的,也有小的`,却错落有致。

  晚上十二点整,我们放起了“开门红”,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我有些害怕,但是看着那些美丽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又使我兴奋不已。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烟花绽放,鞭炮声此起彼伏。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夜空,有的像美丽的花朵,有的像燃烧的火焰,还有的像飞流的瀑布……美不胜收。当我和表哥表妹沉浸在放烟花的快乐中时,屋里的舅妈伴着鞭炮声下起了饺子。回来的时候,就闻到了饺子的香味。我们都拿起了碗筷,纷纷去抢桌子上的那一大锅饺子。我们吃得不亦乐乎,香喷喷的饺子马上吃掉了一半。这时,舅妈嘀咕了一句:“都吃了一半了,怎么还没吃到呢!”我一听,心里充满了疑问:到底是什么东西没吃到呢?

  “舅妈,是什么东西没有吃到啊?”我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哦,是这样的,我在饺子里面包了3个硬币,到现在你们都还没有吃到呢!”舅妈一说完,大家又开始抢剩下的饺子,我也不例外。就这样,大家一直抢,抢到碗里装不下饺子才开始吃,而且都是大饺子,因为我们认为硬币包在饺子里肯定很大。到最后,没抢到大饺子的都是小饺子。一个个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第一个吃到硬币的是哥哥,第二个吃到的是外婆,第三个吃到的是我。个个乐开了花,笑声充满了外婆家那幸福的小屋,好一幅温馨甜美的画面。

  时间是短暂的,但和亲朋好友度过了这么美好的时光,真是令我难忘。我的宝箱里又多了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首千古传唱的好诗,每到过年时期,我和小伙伴们便开始吟诵这首喜气洋洋的诗,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家乡的过年*俗也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我至今依然刻骨铭心。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前夜。按照传统*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瞧,妈妈和我也回到建昌婆婆家.

  来到街口,我远远地看见到处都是红色: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红对联,红福字;来来往往的人们有说有笑,在街上挑选年货,买烟花爆竹……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一到婆婆家,我们就忙里忙外,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年夜饭作准备。今天,吃饭的人也比*日多了,妈妈、阿姨、姨父、婆婆、公公都聚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比以前丰富多了,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吃饭过后,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聊聊天,喝喝茶,说说话。春节真热闹呀,我真想天天过春节。

  我早早地吃完了饭,跑到电视机前,拿起遥控,准备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时间还早,“春晚”还没有开始呢。我、妈妈两人拿起烟花,兴致勃勃地跑出了家门,来到大门前。我们把烟花都在同一时间全部点燃。那一瞬间,犹如百花齐放,那五彩缤纷的景象把我们几个“创造者”都看呆了!那一瞬间的美丽是无与伦比的。不一会儿,烟花就被我们放得一干二净了。我们又通宵看完了春晚,一直到凌晨。

  大年初一,我们去大姑婆婆家拜年。一来到姑婆婆家,她就面带微笑地端出茶叶蛋和红枣,一大早我的肚子已经饱饱的了。姑婆婆家养了许多的白兔和小鸡。我热情地说:“我去给它们喂食!”于是我兴冲冲地跑到了小鸡的饲养区,撒下一把饲料在我的脚边,不一会儿,小鸡们都到了我的脚下低头吃了起来。看着这些小鸡我感到十分可爱。转眼到了中午,桌子上的美味一样样端上来。一直到结束我的嘴里都塞满了美味。临走之前,姑婆婆要给我压岁钱,我说:“不要了,我已经这么大了,不能再要压岁钱了。”妈妈说我长大了。

  过年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让我们在这新的一年里携手并进。新的一年,加油吧!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5

  春节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买年货……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一个人是闲着的。

  时间过得飞快,马上迎来了大年三十这一天。

  傍晚时分,就能听到放鞭炮的声音,“噼里啪啦——”。又过了好一会儿,一阵阵香味从每家每户传出来我们家也不例外。一大张圆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美食,有鸡、鸭、鱼、藕、年糕、西施豆腐……等,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一顿。很快,人都到齐了,我一坐下就开始夹菜,吃菜,吃得津津有味。长辈们都互相敬酒,喝得满脸通红。团圆饭后,舅妈娴熟地包起饺子,有大的,也有小的,却错落有致。

  晚上十二点整,我们放起了“开门红”,那震耳欲聋的声音让我有些害怕,但是看着那些美丽的烟花在夜空绽放又使我兴奋不已。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烟花绽放,鞭炮声此起彼伏。绚丽多彩的烟花照亮了夜空,有的像美丽的花朵,有的像燃烧的火焰,还有的像飞流的瀑布……美不胜收。当我和表哥表妹沉浸在放烟花的快乐中时,屋里的舅妈伴着鞭炮声下起了饺子。回来的时候,就闻到了饺子的香味。我们都拿起了碗筷,纷纷去抢桌子上的那一大锅饺子。我们吃得不亦乐乎,香喷喷的饺子马上吃掉了一半。这时,舅妈嘀咕了一句:“都吃了一半了,怎么还没吃到呢!”我一听,心里充满了疑问:到底是什么东西没吃到呢?

  “舅妈,是什么东西没有吃到啊?”我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哦,是这样的,我在饺子里面包了3个硬币,到现在你们都还没有吃到呢!”舅妈一说完,大家又开始抢剩下的饺子,我也不例外。就这样,大家一直抢,抢到碗里装不下饺子才开始吃,而且都是大饺子,因为我们认为硬币包在饺子里肯定很大。到最后,没抢到大饺子的都是小饺子。一个个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第一个吃到硬币的是哥哥,第二个吃到的是外婆,第三个吃到的是我。个个乐开了花,笑声充满了外婆家那幸福的小屋,好一幅温馨甜美的画面。

  时间是短暂的,但和亲朋好友度过了这么美好的时光,真是令我难忘。我的宝箱里又多了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扩展3)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范本5份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 1

  除夕晚上,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围坐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其乐融融,这一刻感觉真是幸福。我边看节目,边惦记着早就准备好的烟花,爸爸答应要开车带我去放的。哦,还有大年初一,爸爸还要带我去奶奶家拜年,去阿姨家聚会……越想越开心,我抱着爸爸的手臂,呵呵地乐了。新年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空中突然飘起了雪花,很快,地上,屋顶上积起了一层薄薄的雪。

  爸爸一边看着窗外的雪,一边穿起了大衣。我奇怪地问:爸爸,您要去堆雪人吗 爸爸笑了笑,推门而去。一旁的妈妈叹道:你爸爸这个年又过不定心了,天气预报今晚明晨要下大雪,他得安排环卫工人清扫街道上的雪,要不明天人们出行会很不便。 唉,真是扫兴,爸爸工作真忙,节假日都不能好好待在家里。

  第二天,我懒洋洋地起床后便到窗口观赏雪景:窗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细细一看,是一粒粒的小冰珠。一阵寒风吹来,我哆嗦了一下。我问妈妈:爸爸还没回来吗 没有,现在下雪珠了,地上滑着呢。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谁知道呢。妈妈的回答让我再次感到失落,看着那四处飘散的小雪珠,我有些担心:爸爸就是冒着这样的风雪天,半夜三更去了单位,不知有没有受凉,本来全家团聚的除夕夜,爸爸独自守在清冷的办公室,有没有感到孤单 爸爸不在的大年初一,我感到家里空荡荡的,连喜庆的.年味也淡了许多,心里就越发期盼爸爸能早点回家。

  吃过午饭,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心里却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爸爸。屋外的雪漫天飞舞,好像永远不会停,要是他在家就能陪我堆雪人了。此时我对爸爸的思念之情也越来越浓。

  这场大雪一直下了两天, 爸爸除了给家里打过一个报*安电话,就再没和我们联系。

  当我再见到爸爸时,总觉得已经和他分别了很久很久。一想到和爸爸一起开开心心过大年的愿望又落空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谁知几天没合眼的爸爸却神采奕奕,笑着对我说乖女儿,我带你上街玩,保证你道路通畅,出行方便。妈妈笑着说:就知道你神通广大,能保一方*安,就别在女儿面前显摆了爸爸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全家。

  虽然一年中最重要最宝贵的几天爸爸没能陪我一起渡过,虽然我们一家没有团聚,却换来城市的千家万户喜迎佳节。想到这里,心中的失意尽消,一种自豪一种幸福油然而生。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 2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线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春佳节,比如舞龙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亦乐!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或自己动手或请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直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场,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发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崇钱”因为岁与崇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崇,使小孩们**安安过大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亲访友。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五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隔和谐与安宁。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飞逝的光阴展开别具一格的琴谱,握住金碧辉煌的画笔别出心裁地谱写新一年的绚彩华章。和煦的春风送来祝福与希望,手捧小学冲刺阶段的接力棒,簇拥着金虎闹春慈祥老人姗姗的脚步,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天堂。金虎闹春,龙腾虎跃,清新爽朗的迎来新希望,“最美不过今宵”,除夕夜全家吃饺子比赛的记忆一直荡漾在心房。

  新年的钟声犀利而又回味悠长的敲响,一家人就都如嗷嗷待哺的小鸟,飞也似的扑到年夜饭桌上,大家都如释重负般的享受着久违的闲暇。刚刚在滚烫滚烫的热水中畅游一番的饺子慢腾腾地爬出了锅,香飘万里预示着我们家要继往开来的蒸蒸日上。或许在这样庄重的场合总少不了父母和蔼、慈祥的形式主义,我肯定要按部就班的在明晃晃的电灯下振振有词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一副自信满满、众说纷纭的样子,倒也真能口若悬河,不论是入木三分还是漫无边际,都能响起期待已久的掌声。“仪式结束”,就意味着要沉甸甸地祭我们的“五脏庙”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先前低调许久的我竟也耐不住性子地与父母比赛吃钱,尽管结果是我屡战屡败。竞争最激烈的要数吃名副其实的饺子了。五口人面前缺一不可地摆上一盘儿热腾腾的饺子,大家都司空见惯地比划着妙趣横生的准备动作:体态较笨拙的爸爸蹲起马步来倒像个刚刚降生的小老虎,稍不留神就会摔得人仰马翻;妈妈与爷爷都身轻如燕,打上了一套紫气东来的太极拳,虽说是业余爱好者,但都打得有模有样;奶奶虽然上了年纪,但老当益壮,她故弄玄虚的只是松松筋骨,暗中窥视的.是成竹在胸,在位子上处之泰然的是我。比赛开始了,我迅速拿起筷子,如饥似渴的在盘子里倒上蒜瓣和酱油,可能在其他四位手忙脚乱、热火朝天的对手当中,只有我最有绅士风度了。

  盘中熙熙攘攘的饺子马上就要举白旗投降了,我这样想着。二话不说,势如破竹的在飞进我的口腔里的饺子军队形成有力的洪涛,再看看盘中的饺子已经沦陷了半壁江山,我暗暗得意。妈妈还是本着细水长流的观念进行着细嚼慢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比赛中也只有她才能保持如此的乐观。

  再看看爸爸,慌乱的手差点没把自己所剩无几的蘸料打翻,汤汤水水溅湿了衣服也顾不上擦干,他眼睛死死的盯住那一盘白白胖胖的饺子,双腿似乎在兴奋的加油助威,在桌底尽情的跳着踢踏舞,上身随着吃饺子的韵律上蹿下跳,真不知道他是在比赛吃饺子还是在参加百米赛跑。回身看看爷爷奶奶,落落大方的为断断续续的饺子送行。每一个人都在为荣誉而战,但每个人似乎都想组成一个摇滚乐团。

  比赛结束,最终是妈妈实现了大翻盘,在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她把握住机会,成功登顶……

  “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愿我们在从容中收获硕果累累的新年,让美好的回忆同我们一起续写崭新的诗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 4

  在所有绚丽斑斓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是老百姓参与度最高的节日。它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我们传承春节文化,从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能量,获得文化自信,忠诚于文化信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大年夜,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爆竹,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麸子等,吃到钱,就能发财;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麸子,就能享福。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在欢乐祥和节日里,家家其乐融融,沉浸于春节文化的*俗中,迎新春,贺新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尚。“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照旧过去,都依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福。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自信,感情的信仰。民间为了更充分地表现这种向往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节前人们就在门脸上贴上“福”字,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节文化犹如春风化雨,每个中国人处在这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其熏陶。

  专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依然代代相传,这彰显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凝集力,洋溢着我们浓浓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加了我们民族信仰的力量。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 5

  集市是指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长寿塬,至今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原始商品交易。**就在镇上,当地人将这种活动称之为“上会”“赶集”。适逢春节,这种赶集活动便成了“逛年会”。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小镇是个繁华热闹的地方。那种特殊的情感,是久居都市的人们无法体会的。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会惦记那种场景。小时候,每逢**,母亲总会拉着我和妹妹的小手,在小镇里给我们买新衣服,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每逢春节回老家,我总喜欢在小镇的街道里逛逛,记忆中的场景和多年以后的归来之感,总是会让我感到踏实而美妙。街头的叫卖、热闹的场景、欢乐的人群,甚至是任何一处画面,都会有温馨之感。如同沋河淙淙的细流声在心底流淌,一直流进我的心灵深处。家乡的年味总会让人诗意盎然!

  **已经成为渭南长寿塬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长寿塬许多的年轻人都将奋斗的脚步,迈进了城市。城市的天空下,商品交易活动相对便利,但是长寿塬的“逛年会”,在每个塬上人的心里,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塬上人实在、朴实,从不弄虚作假,在镇上买东西经济实惠,图个放心。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家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内心最踏实安定的地方。那种归属感和自豪感尤为强烈。或许是基于这种情怀,所以才无法忘却。

  往往越是久别,那种情怀就更加明显。我喜欢听家乡的方言,**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的声音有时候都会是一种享受。某一刻,你会突然间发觉:方言就是身份的通行证。说几句方言跟老乡问好,真亲切!乡音乡情,心领神会,美妙至极。

  对于长期在外的人来说,每年过年回家经过小镇,若能够在热闹的集市上吃几个油糕,来一笼包子,或是咥几根麻糖,邂逅那久违的甜美,家乡的味道便会弥漫开来。偶尔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朋友说:“现在已经没有年味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不那样认为,在我的内心深处,小镇的年味是无法复制的,是独有的,那才叫真正的年味。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扩展4)

——中国人范文五份

  中国人 1

  是啊,他说的千真万确啊!可能吗?大家也可以自己想象,如果是你,你会吗?

  "这个可以不谈,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他回到那张纸上,指着地图说:"我还是给你们介绍我们的大一统吧。这是世界,十五年后,他就是我们日本人的。" 他在纸上用繁体字写下:"大一统"。

  "我们不用繁体字,对不起先生,请不要再写了,我们看不懂。"我们很生气他的做法。

  "没关系,其实这也是你们文化的一部分。你们连祖先写的字都放弃了。"他轻蔑地笑着说。

  "我们国家是有规划的,全世界都在看我们的`动画片,我们的电视剧,用我们的电器,很多人疯狂的崇拜日本,在中国,也不再少数吧?你们接触的都是外面的文化,而中国人又对自己的文化不感兴趣,当有一天你们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别人的时候。你们连后悔都来不及啦!顺理成章的,总有一天,你们的国土也会变成我们的,因为你们中很多人已经认同我们的东西,我们的思想了。"

  多么的悲哀啊?他说的事情的的确确是真的。我们身边多少人对日本的美国的东西着迷,甚至有哈日,哈韩这样的词语出来。在欧洲,巨无霸被人们认为是美国文化的侵略而被抵制,而中国最*的调查有47%的中国孩子觉得麦当老是中国的品牌,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啊?我虽然嘴上在回击,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此时此刻的你能体会到吗?

  中国人 2

中国人

2008年5月12日。以汶川为中心,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第2天,地震的“后遗症”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和同学们坐在电视机旁,看着一俱俱从废墟中抬出的血淋尸体和抱着尸体痛哭的人,我内心无比悲痛。而身边很多女同学早已泪流满面,但还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

随后,我看到***到各大灾区慰问受灾的百姓,向各工作人员致敬。并下达命令:一定要进入受灾最严重的汶川地区。我看着***拿着喇叭的姿势,听着他发自内心的每一句鼓舞人心的话。内心不禁的产生敬佩之情。我想我们华夏民族能有这样的一位伟大的'领导人,还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了?

接着,湖南台进一步的的播报了救援现场。如同以往的雪灾、洪灾一样,英勇的中国战士永远是在第一线。看着他们用手接递着一块块碎石,看着他们用担架救出一名又一名的受难者,看着他们从飞机上抛下那携带“中国心”的救援物资。我想对他们说声:“辛苦你们了!”

不仅是战士,在那第一线与战士并肩作战的还有记者们。他们和战士一样冒着生命危险在战斗。为了给守在屏幕前的人送来最新消息。他们拿着话筒,扛着摄象机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余震的地区拼搏,人们常常收看实况时,只关注了受难人员、***战士、前线状况,却忽略了这些“可爱”记者。是你们用自己的行动把全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

看着死亡人数在一天天的增加。我和同学们都在为灾区人民默默的祈祷。如此多的受难人员,我知道他们都是坚强的。在众多的受难人员中有2名给我留下深刻的影象,一个是叫清清的女孩,她在废墟之中被掩埋,但被人们发现时却在看书。被救后她告诉记者,她迫使自己看书是害怕自己永远的睡着。听了她的话,我内心有太多的自责。另一位男孩是在战士准备救他时。他却奄奄一息的说:“叔叔,我能挺住,先救他门吧!”最后***在他身旁的废墟中救出了13名学生,但他却是最后一个。

我知道这就是中国人,在困难前永不低头的龙的传人,在危险面前,先人后己的炎黄子孙。

在着特殊的时候,中国各大地区都做出了自己应该做的:积极的捐钱捐物。很多的自愿者进入第一线,给受灾群众心灵的慰藉,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刻一定是手牵手、心连心的。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我们流的是同样的血!

2008,血灾、地震太多太多困难横在中国人面前,但这些决不是我们的绊脚石,而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在中国奥运年的2008,中国人在困难前表现出的团结友爱,众志成城。会比“水立方”、“鸟巢”更耀眼。

  中国人 3

  “北京!”当国际奥委会**巴赫向全世界宣布2022年第14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时,整个神州大地都沸腾起来。从2001年到2015年,中国用十四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伟大创举。

  十四年的时间,中国从内到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能完成这一创举,靠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自信。冬奥申委员会成员杨澜说:“如今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都跟2001年第一次申奥的精神状态有很大不同。我们期待,这一次能为世界做出什么贡献。”杨澜出场时自信的笑容展现出了中国的气度。

  如今,我们中国人都自信起来了,靠的不就是我们国家间间增长的实力吗?

  从古至今,就有无数中国人,他们自信,自强,有着崇高的信仰并坚守自己的原则。晏婴面对趾高气扬的楚王,他以自信征服对方,并赢得了楚国对自己以及整个齐国的尊重。面对凶残之及的敌人,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他们不屈外侮,为国家献出生命,不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最终会赶跑侵略者,重新光复起来吗?一张珍贵的黑白照片,记录了***在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自信的风度及神采飞扬的气宇。

  我们中国人,不管在何时何地都等保持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也就是这个原因,中国人才会在国际场合中大放光彩。

  2015年7月24日,世界游泳锦标赛在俄罗斯喀山开幕。不论是对被禁过赛,身负舆论的孙杨来说,还是对经验不足的新秀宁泽涛来说,这一届大赛都是极具压力与挑战的。但他们拥有强者的实力和心态,克服了困难,顶住艰苦训练及强大压力,轻松上阵,夺得冠军,为国争光。

  论中国人,当从自信论起;论自信,当从中国人论起。中国人从*代开始,便将自信之歌越唱越响,越唱越远。

  中国人 4

中国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有什么奇怪吗?显然没有。但,有些现象,好像是我们中国人独创的。都有哪些呢?我来列举几点吧!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哦?有什么不妥吗?没有,对于国人来说,没有;那外国人呢?那就是太不妥了!

差距为什么这样大?难道是国人没教养?不可能,中国是礼仪之邦,怎么可能这样呢?是的,的确是不可能的。

那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式过马路呢?是因为监管不力?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在我看来,是多方面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是那些原因呢?是人口密度变小的.原因!是交通安全观念不强的原因!当然,我也偶尔尝试一下,只此而已!

我们是中国人,是礼仪之邦,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不是要避免,而是杜绝!

我相信,礼仪之邦就是礼仪之邦,根是不能断的!但愿我的这篇小短文能唤醒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 5

  在我们身边,发生过许多舍己救人的事例,他们虽是普通人,但他们有着无比高尚的品质。

  中国的汶川、地震,悄然来袭。一个繁荣的城市眨眼成了一片废墟;一片朗朗的书声成了一个泪水的海洋;一张张可爱的脸蛋成了模糊不清的血腥。空气冰冷冰冷的,散发着可怕的血腥味。***叔叔正在与时间作战,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希望,全力解救废墟下存在的生命。有的战士受伤了,可他们依然不顾自己的伤痛,继续抢救着废墟下的灾民。救出的有小孩、有老人、有妇女、有残身断腿……

  其中有一批学生可能受到了惊吓,面对这样的突来的惨状,他们都不知所措。老师们都拼了命的保护学生的安全,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被救出去,老师们死的死、伤的伤。有的甚至被砸成了好几段,其中有一名叫谭千秋的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搜救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搜救人员把她全力抢救出来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小女孩的身上趴着的是她的祖母,祖母身上压着的是她的父亲,她们身上无一处完好。她们用这种方式保护了她,这是祖母对孙女的爱、这是父亲对女儿的爱!无法用言语形容。

  面对这样的场景,每个人都哭了,四面八方都向灾区伸出援手,捐钱、捐物,一车一车的连夜送往灾区,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灾区人民享受到温暖。看呐,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坚信,明天会更好,阳光会更加灿烂!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扩展5)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范本五份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1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日讯据央视新闻消息向阳而生,向善而行。那些人性当中最闪耀的瞬间,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中国。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郴州女孩江梦南当选20__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同获感动殊荣的还有: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车水马龙、人声嘈杂、对于普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于江梦南来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陌生甚至可怕的。因为在三年前装上人工耳蜗之前,她什么也听不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她,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时间回到29年前,在小梦南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她的左耳损失了大于105分贝,相当于直升机起飞时声响的听力,而右耳的听力则完全丧失,临床上被诊断为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

父母会抱着她坐在镜子前,让她观察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口型,进行发音模仿,并一遍遍地纠错。

江梦南:一个字,念一万遍我能够学会,父母都已经很开心了。可能有一些口型非常像的音,花、瓜,就要把我的手,放在他们的嘴巴附*感受这些气流。花,有气流,瓜,没有。需要很多遍的反馈,才可以慢慢练成这样一个肌肉记忆。

常人很难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学会读唇语的。梦南没有上过一天特殊教育学校,因为她父母坚持要让女儿去公立小学读书,但没有一个正常小学肯接收她,以至于到了上学年龄,无学可上的梦南又多上了一年学前班。

江梦南:有一个场景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我的学前班跟我的小学,他们中间有一段台阶,小学在台阶上面,我的学前班在台阶下面。我站在台阶上,看到其他同龄人都去顺着台阶往上爬去读小学,我自己顺着台阶往下走,我当时在台阶上就哭了。

江梦南:父母安慰我,告诉我,听不见是既定的事实,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点。

于是,在学校里,梦南靠着坐在教室前排,读老师口型“听课”,并凭借惊人的努力和记忆力,发奋学*,成绩名列前茅。甚至,为了补上学前班多读的那一年,她在四年级暑假自学了五年级所有的课程。

就这样,好强的梦南一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吉林大学的本科、硕士,并于20__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博士,主攻肿瘤免疫和机器学*。为了测试自己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掘,三年前装上了人工耳蜗。终于,她人生第一次,真切地听到了这个世界。

江梦南:冷不丁的哪一天会听到我以前从来没过的声音。我开始听见了鸟叫,听见了青蛙在叫,或者听到了一些很美好的声音。

但是,新的困难接踵而至。为了建立耳蜗里听到的声音跟文字之间的联系,梦南还需要不断持续进行听力训练。而且,清华的学业压力大,每天面临大量专业的讨论,梦南的人生,仿佛每一步,都是“困难模式”,等待她去克服。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2

“我不去想未来是*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国真在《热爱生命》诗里,细腻地描绘着对生命义无反顾的不悔追求,前行道路纵有大浪淘沙、霜风雪雨和荆棘拦路,但只要秉持坚定的信念、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鼓起百折不挠的勇气,追我所求、义无反顾,那么,便是不负生命,一切美好。

一场好时光,如沐春风,一场好时光,无关风月,只关乎信仰。***员的“好时光”,从在**下宣誓的那一刻起,一切美好都和人民、国家融为一体了,在内心深处种下“初心”的萌芽,然后长成参天大树,我们不断汲取着力量,在奋斗的征程里,披荆斩棘,收获美好与希冀。

好时光是要在峥嵘岁月用红色精神展现一代人的英姿。南湖红船,把革命的火种撒到了全国各地,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战争年代的艰难困苦,更加造就了***人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精神。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走出的是***人信仰与坚定,留下的是一代革命人满腔的热血与赤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展示着革命者们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概,共同奏响了时代的“命运进行曲”。

好时光是要在和*年代用责任担当诠释一代人的初心。“这世间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确,舒适安逸的生活,是需要英雄流汗流泪流血的,***员,他们走在群众之前,用身体和生命,诠释着铮铮誓言。“为人民服务”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套话,是心底话也是大实话,在灾难面前,更显真情。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2019年6月16日晚,一场山洪突袭广西百色大石山区,将黄文秀永远定格扶贫的“归路上”……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遮风挡雨和保驾护航,他们用实际行动,扛起了肩上的担子。

好时光是要在发展时期用风华正茂践行一代人的使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时代的发展需要***人时刻保持一颗战斗的心,为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当前的发展趋势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抓住机遇,乘风前进,积极主动踏入发展的浪潮里,争当“弄潮儿”。***员,更是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定要让这面旗高高飘荡在党的事业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在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富强的中国梦时,每一个***员都不是看客和过客,而是参与者、逐梦者。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3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题记

在20_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有10个人,第一位是隐姓埋名30多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第二位退休后20_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第三位荣誉迟到20_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第四位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建。第五位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第六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第七位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的村官段爱*。第八位悬崖边上的护梦人,**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第九位是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的老兵陈俊贵。第十位是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秀出宏伟巨作:《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但在这些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六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款的时候却很大方,刘盛兰是一位普通再不过普通的村民,每天清晨,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20_年几乎没尝过肉味儿,没填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不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10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但这些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该思考答案。

从老人的举动中,能清楚的感受到他的慈爱之心、友善之心。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4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二人,他们兄弟俩20年来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__年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还有“姐姐”刘丽,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也许我们还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真正的感动,会然你坚强,会让你敬仰,会让你明白感动就在身边,我相信每个人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去深深感动,但是他更多给我们的是叫我们感动就在身边,让我们也作出一些令人敬仰的事吧!

  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5

我们今天观看了“感动中国”。

刚看的时候,韩红,唱了关于感动中国的歌。后来就映出了每个人要想完成的梦想。还这样就正式开始了。

后来主持人说,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人是一名教授:卢永根。

卢永根因为有其他国家侵入我国,就立志要保卫国家,于是他加入了“中国更产党”,他同时在美国留学了两年,成为教授。后来,卢永根,把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国家,他说:“是***培养的我,这些财产是祖国给我的,今天我要把这些财产都捐献给祖国。”卢永根的夫人是:徐教授。

接下来,就是一个飞行空军:刘锐。可是遇到了外军飞机,刘锐当时想要体会出我们中国军人的实力。他的目标是成为空军“战神”。

后有一个人,它是在感动中国领奖前就已经死了,这个人是“黄大年”。他是在回归祖国的飞机上死亡的。不过他很全面,中国队输了球他也会发火。他*常把钱用到生病的学生身上。学生们已经觉得无法报答黄老师了,只能好好的学*,为祖国效力!

接下来,就是卢丽安老师,他的学生们也都也给这个卢丽安老师点赞。她是台湾的人民,为我们祖国也付出了很多。

后来,主持人说想到小草,想到了一首歌,那兰小草呢?兰小草,每次都悄悄地捐款。他的真名叫王爵。

还有黄大发,他住的村子很穷,全村900人用一口井打水喝。这个村子只能种一些难以下咽的苞米。经过黄大发三十六年的努力,终于挖通了水渠。全村有了无限的水源。他是1915年出生的。黄大发开的水渠,水既甜,又很轻。

看完这些,我为我们祖国感到荣兴,不过从感动中国里的人,都有一颗爱国的心,他们愿意放弃生命,让国家强大起来。

我们的生活中,比如说清洁工为祖国更加洁白、军人来保护祖国、医生救助中国的人民……

这就是这次的感动中国。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扩展6)

——过年中国人的记忆作文(精选五篇)

  过年中国人的记忆作文 1

  每年的农历最后一天,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在外面放鞭炮,包美味的饺子,守岁等等纪念活动。

  在春节的这天清晨,家家户户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忙开了。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老人们开始揉面、包饺子;年轻人们在自家门上、窗上分别贴上了对联、福字和窗花;孩子们也兴高采烈地帮大人们忙忙碌碌。人们都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来到。

  在忙碌时,时光流逝的飞快。转眼间,已经到了晚上,天空刚刚转变成深蓝色,鞭炮声就已经响了起来。天色墨黑,鞭炮声响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只见,这边的天空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闪耀而珣丽;那边的天空中窜上去了许多“火龙”:一条条红色的、闪着光的“龙”卯足了劲,旋转着,冲向夜空,随即,又在空中炸开,晃亮了半片天空……鞭炮声和欢笑声不绝于耳。临*午夜十一点时,外面的响声减弱了一点,但在十二点时,又响了起来。

  为什么会有这个节日呢?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总是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来祸害人类,人们只好在这一天里躲到别处去。有一天,人们刚要躲起来,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对大家说:“年最怕的就是红色、亮光和响声。”说完就飞到天上去了。于是,人们就在门上贴对联,放鞭炮,一宿不熄灯,“年”见了就吓得急忙逃跑了。为了纪念这次赶跑了“年”,此后每年的农历最后一天,人们都会放鞭炮,贴春联,守岁。把这一天称作“年”,也称“春节”。

  怎么样?到我们中国来吧,来和我们中国人一起感受这节日的快乐吧!

  过年中国人的记忆作文 2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提前十天半个月准备年货、打扫房屋,把家里装扮得喜气洋洋:在门上贴红彤彤的福字和吉祥喜庆的春联;在窗户上粘上造型各异的大红窗花……很多飘流在外的人们总是想尽办法在除夕之前赶回家里,就为了同家人欢聚一堂。每年的除夕人们总是团聚在一起欢声笑语地吃年夜饭,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还会一起守岁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家也是如此,今年跟大外婆一家在一起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除夕夜。

  这一天清晨,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爸爸也不甘落后。早饭后妈妈便开始着手准备年夜饭,而我和爸爸配合着贴福字和窗花,并且把各个房间整理得整洁又漂亮。

  临*中午,我和爸爸已经完成任务了,而妈妈还在厨房马不停蹄地忙碌。出人意料的是妈妈为了奖励我的辛勤劳动,主动提出咱们午饭去吃肯德基。哇,过节的感觉太好了!

  到了下午,我们全家都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擦灰扫地、擦地板,准备瓜果零食……傍晚时分,客人纷纷到场,我们又忙碌了起来:我和爸爸在客厅招待客人,端茶倒水,陪客人们聊天看电视。妈妈在厨房麻利的烧菜煮饭,颇有几分大厨的风范。

  开饭咯!满满一大桌丰盛的菜肴,我不禁馋涎欲滴。大家一起入座,举杯互相祝福,希望来年吉祥如意。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喝着,笑着聊着,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天,忙碌又快乐,劳累又幸福。这一天是庚子年的结束,也是辛丑年的开始。明天起,一切都是全新的!

  过年中国人的记忆作文 3

  蜜蜂可以忘记甘美的花蜜,但它们却忘记不了蜂巢的温暖舒适;马儿可以忘记多汁的青草,但他们忘不了辽阔无垠的草原;小草可以忘记晶莹剔透的露珠,但他们忘不了肥沃的土地,人也是如此。

  中华民族的儿女,无论与家乡的距离有多远,工作有多繁忙,都会赶回故乡,只为能与家人欢聚一堂。

  每年春节,我和父母都会回到故乡,与家人团圆。临*春节的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买年货,我们家也不例外,忙里忙外,总算等到合家欢乐的大年三十了。

  那天我们早早的起了床,准备好祭祀用品,到乡下的祠堂里去祭拜祖先。到了那里。我好奇地走来走去,听爸爸说他以前就住在这里,祠堂非常大,就是在这里举办宴*也没有问题,摆好供品,点上香烛,对供桌拜三下,再把香插在香炉上。做完这些祭祀仪式也算是完成了。

  在大伯放鞭炮的时候,爸爸告诉我,据说在以前我们家族有一位在外做生意的先辈,每年回家过年的时候都会错过小年夜的宴*,但大家为了等他在小年的时候就不摆宴*了,而是在大年初一给他补办。“哦,真的吗?”我感慨到,心里为我们祖先团结和睦的精神自豪。

  晚上大家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互相祝福来年可以风调雨顺,诸事顺利。

  这个春节过的真有意义,因为我了解到了我们家族的一个风俗*惯,爸爸说这也是我们家的根,我也会把这个*俗牢牢记在心里,传承下去。

  过年中国人的记忆作文 4

  在中国的许多传统佳节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春节了。

  春节的名字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味道,令人联想到美好的事。它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同时也代表去年里所有悲伤痛苦的事情都即将消逝去,化为记忆留在生命的史册里。

  一进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了起来。买肉、贴窗花、打扫房子,准备过年要用得所有食材,还要为自己和孩子们准备新衣服,新鞋子。虽然感到劳累,但每个人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说到过年,用姥姥常说的“红红火火过大年”来形容是最好不过了。小时候在姥姥家过年,她家总是村子里最红火,最喜庆的一个。门框边贴着红红的对联,墙上挂着红红的灯笼,放着红红的鞭炮,还会给我们每个孩子发一个红红的红包……总之姥姥家到处都是红色。记得姥姥和我说,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红火,喜庆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她小时候总是一身红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这样给自己带来好运,也给别人带来好运。

  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一次大年三十的团圆饭。那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丰盛的团圆饭。屋子里热气腾腾,桌面上的美味佳肴让人食欲大增,一会儿吃口饭,一会儿喝口汤,那时的感觉比一年里任何时候都要幸福,都要甜蜜。家里的男女老少都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还共同举杯互送春节祝福。屋外接连不断的鞭炮声,锣鼓声,还夹杂着许多欢声笑语。为过年增添了许多喜庆的气氛,也把春天推向了最高潮。坐在屋内炕上的姥姥不禁感叹道:“这是我们家最齐全的一次年夜饭啊!”我坐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我喜欢春节,也喜欢它那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过年中国人的记忆作文 5

  20xx年像小孩子一样跑远了,20xx年穿着色彩缤纷的衣服迎面而来。春节了,看——他的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礼物,有烟花、爆竹、饺子、春卷,与我们一起欢庆。话不多说,大家一起走向我的春节吧!

  我回到老家,和煦的阳光里充满了新年的气息。爷爷奶奶正忙着挂春联,贴“福”字,收拾家务,忙得不可开交。我跑到爷爷面前,他正在贴“福”字。我看见他把“福”字故意倒过来贴,我很不明白,于是困惑地问:“爷爷,您为什么要把这个‘福’字给倒过来贴呢?”爷爷微笑着说:“把‘福’倒过来贴就意味着‘福’到了,这是一种象征。”我恍然大悟,心里想:我们中国人真是智慧啊,连小小的“福”字都能联想到各种事物,难怪我们中国历史如此悠久呢!

  在烟花爆竹声的衬托下,我们迎来了过年中很重要的部分——年夜饭。今年年夜饭上,奶奶烧了许许多多的菜,有红烧牛肉、香肠、春卷等等。我们一大家子人围聚在一起,聊着家常,其乐融融,温暖又温馨。年夜饭进行时,最重要的时候到了——我向爷爷奶奶说新年祝福语,爷爷奶奶给了我很厚的红包,我兴奋极了。一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数了,居然有三千元,我高兴得合不拢嘴。

  到了晚上十一点五十九分的时候,我跑到了门外边,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我在外面隐隐约约听见了一阵倒数的声音:10、9、8、7、6、5、4、3、2、1!顿时,烟花像一条条巨龙腾空而去,在天空中飞翔,热烈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场景极为壮观。

  如今20xx年已经离我们远去。我默默下定决心:在20xx年里,我的学*要像流水一样哗哗进步,做到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使20xx年焕发新气象!


中国人过年的集体记忆作文范本十份(扩展7)

——过年集体记忆作文范本5份

  过年集体记忆作文 1

  眼下已经进入农历腊月,离辛丑牛年的春节越来越*了。要是你来问一问我们老一辈土生土长的上海浦东人:年夜饭,你们最想吃的是什么?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浦东的“老八样”。

  说起浦东“老八样”,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吃吃浦东老八样》的演出,那亲切悦耳的乡音,欢快热烈的曲调,活泼风趣的表演,喜庆欢腾的场面,一下子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

  因为对浦东“老八样”有着很特殊的情结,多年前在我退休的那天,我特地请来我的侄子,他是一位厨师,请他精心地烹饪了两桌颇为正宗的“老八样”,另加一个什锦大冷盆,来招待我的几位同事和老友。离开供职多年的单位,告别朝夕相处的同事,我心中感慨颇多。但这两桌“老八样”,让大家大快朵颐,谈兴大发,我心中那种若有所失的感觉也就很自然地消散了,大家都陶醉在浓浓的乡情友情之中。

  “老八样”是一种有地方特色的菜式。蒸三鲜、扣三丝、走油肉、扣鸡地栗、羊肉金针菜、咸肉水笋、红烧鲫鱼和肉皮汤,当年,人们也称它为“八样头”或者“硬八样”。旧时办喜事,经济条件差的人家,就是单用这八样菜来待客的,肉皮汤则可以任意添加。富裕一点儿的人家,会另加一个什锦冷盆。“老八样”制作上颇为讲究。一是讲究刀功,以扣三丝为例,其所选用的精**、火腿丝和冬笋丝,都要切得细而均匀,出笼后浇上鲜汤,就成了一道形美味佳的功夫菜了。二是讲究油锅的操作,肉皮、走油肉和爆鱼都得下油锅,走油关键是火候,须恰到好处,开得好的肉皮吃起来松软爽口,一咬一口汤。三是讲究浓油赤酱,如走油肉,从油锅捞出来后,要用优质酱油、茴香桂皮等经文火长时间煨煮后,才会皮皱肉香,酥而不腻。煮走油肉、红烧肉要数用钱万隆的特制酱油为最佳,故此民间有“一家烧肉满村香”之说。

  而今,国富民强,人们的生活水*日益提高了,品尝浦东“老八样”已经成了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如今农家置办酒*和乡间的酒水一条龙,“老八样”仍是*以为常的当家菜。就连上海老饭店、老正兴和德兴馆等名店,也仍以蒸三鲜、扣三丝、走油肉、肉皮汤等几样本帮菜作为店家的招牌菜,浦东地区的“老八样”餐馆更是随处可见。

  浦东,沧桑巨变,在原来广袤的阡陌农田上,已经奇迹般地建成了一座现代化新城。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到浦东来寻求发展,全国各地的特色菜系随处可见,而浦东的“老八样”尚能占有一*之地,不仅是因为它合当地人的胃口,更是因为它牵系着我们的悠悠乡情。

  年夜饭,吃吃浦东“老八样”,感受时代变迁,品味乡愁和年味。

  过年集体记忆作文 2

  快过年了。超市里,耳朵里全是喜庆的贺岁歌曲;商场里,纷纷打出“年底大甩卖”的标语;学校里,师生们在进行紧张的期末复*;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讨论新年的流行时尚……

  农历的年,学名叫作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在外漂泊的游子总是按捺不住回家的喜悦,提前几天甚至一个月计划回家要带的年货,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车票信息,避免“人在囧途”,如此等等。与此同时,老家的亲人也在掰着手指倒计时,每天都会去超市或集上逛一圈,唯恐准备的年货不够充足,还会逢人便说:“俺儿子和儿媳妇、孙子(孙女)快回家喽!”前几年,有首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唱到了所有游子的心坎上,有些心酸,还有些幸福。

  小时候的年很值得回味。进入腊月起,大人们就开始忙起来了,蒸馒头、炸咸鱼等,家家户户都散发着浓厚的年味。孩子们一放寒假,便犹如野马一样疯狂玩耍,要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学校里被老师“压制”了*半年终于**了!这对于大人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顽皮的孩子非常让他们头疼,今天去偷吃张家的萝卜,明天去拔几棵李家的`白菜,后天又把孙家的娃打哭了,惹得大人无可奈何,直喊道:“赶紧开学吧!让老师好好管管你们!”女孩子大多比较文静,假期里会帮妈妈做很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包水饺、包藕盒、打扫卫生等,男孩子就不同了,很少喜欢待在家里的,瞅准机会就往外跑。

  对我来说,最喜欢的还是放鞭炮。玩久了,还会开发出好多玩法:点着捻子后,在手里停滞三秒钟,然后扔向空中,只听见响亮的“啪”声,一团灰色的烟雾在空中散开,闭上眼睛一闻有种独特的“香”;或是将鞭炮扔进池塘里,只听见沉闷的“噗”声,一股浑浊的水花翻滚上来,有时一起上来的还会有一只倒霉的小鱼;还有的远远看到有人骑自行车过来,待到走*了,一下将点燃的鞭炮扔到人家车轮下,吓得那人“啊”的一声,可还没等享受胜利成果,就被路人逮住揪着耳朵去找家长了,换来的自然是一顿皮肉之苦。

  过年最大的好处除了玩,还有吃。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吃到*时吃不到或吃得少的美味。老爷们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扑克,到了饭点,主人要留大家吃饭,众人也不推辞,庄户人就是这么实诚。简单的几个小菜,还有各种凉菜端上桌,再上几瓶老家的白酒,大家便开怀畅饮起来。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小孩子了,因为终于可以大饱口福了,得到大人的应许后,便狼吞虎咽起来,吃得满嘴流油,样子可爱极了,大人们看得哈哈大笑。

  过完年,就要开始准备走亲戚了,亲戚多的要走半月,中国人重视礼尚往来,亲戚再回访做客,如此就要一个月时间,再加上腊月,粗略算来过年要持续两个月,年味儿特别足。可对于孩子而言,过完年就意味着要开学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即使开学后一段时间,心里还是挂念着没放完的鞭炮、没吃够的美食……

  儿时的年,让人回味无穷。

  过年集体记忆作文 3

  每到年节,忙碌了一年的母亲,总会寻得几天空闲时间,准备制作浙闽一带过年必备的独特食物——黄粿。说是空闲,上山采木下山运米,实际上却比工作的时候还忙。对于过年做黄粿,母亲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黄粿,也许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是陌生的,抑或根本就没接触过。以至于在我上大学给别人介绍家乡美食时,总是说,那是类似于年糕的食物,只不过它的颜色是金黄的。实际上,黄粿于我,抑或于我的家乡,与其说是一种食物,不如说是一种过年的“信号”。

  大清早,母亲就兴冲冲地邀上姨妈一同上山,去采一种特殊的灌木——山柃木。用它烧成“粿灰”,就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碱,掺和在水里,再把粳米放进去浸泡,十几个小时后,粳米就会从原本的白色浸染成黄色。小时候,我时常好奇这颜色的神奇转变。但大概是不想同孩童过多解释,大人们总*惯用一句“就像做人,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反正说是被影响了。我未多深究,倒是在后来的日子里结交朋友,脑海里经常回响起这句话。

  早前,粳米变色要拿去蒸煮,一笼笼,散发着扑鼻的饭香,被倒进石头做的臼里,一锤接一锤,用木质的锤头不断捶打。这是个技巧活,往往需要配合默契。父亲和母亲每年都是固定搭配,一个负责捶打,一个负责翻动,直到米饭在石臼里捣碎糅合,不分彼此,成为一整团。取出来在案台上滚成长条,切成一块块的,就可以重新放进碱水里保存了。那时候,每每做完黄粿,大人们总是免不了一阵抱怨:“明年不做了,累死我了!”而这句话也就说说,一到年节,上赶着做粿的总是他们。所幸到了现在,针对黄粿制作特点已经研发出了新机器,把浸泡过碱水的粳米,用磨粉机先磨成米粉,倒入木桶蒸熟,最后再用机械碾压切段,一道程序下来,热腾腾且滑韧的黄粿便可以新鲜出炉。相比于之前,辛苦程度减少了不少。

  黄粿挺神奇的,刚出锅还是软的,在空气中放一会,就会变得韧劲十足。懂得吃的大人们总喜欢趁着刚出锅的那一刻,掰下一块,一边嘴里呼喊着“好烫好烫”,一边忙不迭咬上一口,在唇齿碰撞之间品尝味道:“今年这个米不错啊”“这个灰烧得好啊,量足够”……年年如是,这几句话都会出现,在作坊里传播。似乎,每一年的米都不错,每一年的灰碱都很好,每一年刚出锅的黄粿最好吃,必须要掰下一块,尝一尝。

  一年又一年,现在超市里*时都可以买到黄粿解馋,即便是远在异地的人,也可以在网上下单轻松购买。但一到过年,人们还是会在年前挑个时间做黄粿。如果要问,做黄粿的*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是追溯不了了。而如果问什么时候可以做黄粿,家乡的人倒是都能告诉你,是要过年了。

  过年集体记忆作文 4

  时光荏苒,眼看又要过新年了,但年味一点儿也不浓。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过新年的情景来,那真是记忆犹新,年味十足……

  那时候,我记得每年的腊八过后,家乡的年味就渐渐地浓了起来。乡亲们便开始张罗着过年的事情,孩子们更是日日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大人们会早早地到集市上扯来花布,准备给孩子们缝制一身新衣服。因为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只有到了新年,孩子们才能拥有一人一身新衣服。并且,这身新衣服,只有到了大年初一才能穿在身上,以图个吉利。

  我的母亲是位裁剪能手,我们姐弟三人的新衣服,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她还会做出许多花样来,比如,她会设计出样式新颖的小兜,还能用其它花布,缝成各样美观的图案,来装饰新衣服。

  我兴的事情就是试穿新衣服了,因为,母亲缝制的新衣服总是那样合体。我穿上新衣服后,望着镜中的自己,心里乐滋滋的,别提有多美啦!

  也就是腊月二十左右,村里的乡亲们便开始蒸白馍啦!*时,大家是不全吃白面馍的,只有到了新年,才全部换成白面馍。白面馍要蒸许多,还要蒸一些大馍,走亲戚时带上。另外,还要包一些肉包和素包等。

  蒸白馍是很辛苦的事情,我记得,我们家蒸白馍时,还要请上几位大娘、婶子来帮忙,总是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房间里飘散着诱人的香气,那些雪白的大馍和小馍,滚落在用高粱杆编织成的“箔”上……我吃着热腾腾的新馍,感到过年真好!

  接着是“炸油菜”,也就是炸丸子、炸豆腐、炸鱼块等等,村子里到处飘散着浓浓的香味……那些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油菜”,金黄灿烂,让人看了垂涎三尺。这些“油菜”,就是过新年的'美味佳肴啦!吃的时候,再配上一些白菜、芹菜、萝卜、粉条等,在锅里慢慢地炖,出锅后,盛了一大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等家里来了客人,又把这些“油菜”制作成一盘盘不同的菜肴,来招待客人。

  到了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就开始煮肉啦!*时,乡亲们是很少吃肉的,也只有到了过年,才能好好地解解馋。

  我记得,父亲从集市上割了一大块猪肉,并把猪肉剁成许多的小块,放进大锅内,慢慢地煮,直到把肉煮得又烂又软……阵阵肉香逸散出来,直扑人的鼻腔……母亲会把那些带着肉的骨头,分给我们吃。真香呀!我总感觉,如今的猪肉没有那时的好吃。

  蒸馍、炸油菜、煮肉,这些完成后,还要炒花生、煮荸荠、熬红薯糖等。所以说,过年,大人们是最辛苦的,而最幸福的是孩子们。

  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中午,还要煮汤圆和饺子。下午,就要包饺子啦!这些饺子,是用来大年初一早晨煮着吃的。

  过年集体记忆作文 5

  每到年节,忙碌了一年的母亲,总会寻得几天空闲时间,准备制作浙闽一带过年必备的独特食物——黄粿。说是空闲,上山采木下山运米,实际上却比工作的时候还忙。对于过年做黄粿,母亲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黄粿,也许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是陌生的,抑或根本就没接触过。以至于在我上大学给别人介绍家乡美食时,总是说,那是类似于年糕的食物,只不过它的颜色是金黄的。实际上,黄粿于我,抑或于我的家乡,与其说是一种食物,不如说是一种过年的`“信号”。

  大清早,母亲就兴冲冲地邀上姨妈一同上山,去采一种特殊的灌木——山柃木。用它烧成“粿灰”,就是一种纯天然的植物碱,掺和在水里,再把粳米放进去浸泡,十几个小时后,粳米就会从原本的白色浸染成黄色。小时候,我时常好奇这颜色的神奇转变。但大概是不想同孩童过多解释,大人们总*惯用一句“就像做人,和什么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反正说是被影响了。我未多深究,倒是在后来的日子里结交朋友,脑海里经常回响起这句话。

  早前,粳米变色要拿去蒸煮,一笼笼,散发着扑鼻的饭香,被倒进石头做的臼里,一锤接一锤,用木质的锤头不断捶打。这是个技巧活,往往需要配合默契。父亲和母亲每年都是固定搭配,一个负责捶打,一个负责翻动,直到米饭在石臼里捣碎糅合,不分彼此,成为一整团。取出来在案台上滚成长条,切成一块块的,就可以重新放进碱水里保存了。那时候,每每做完黄粿,大人们总是免不了一阵抱怨:“明年不做了,累死我了!”而这句话也就说说,一到年节,上赶着做粿的总是他们。所幸到了现在,针对黄粿制作特点已经研发出了新机器,把浸泡过碱水的粳米,用磨粉机先磨成米粉,倒入木桶蒸熟,最后再用机械碾压切段,一道程序下来,热腾腾且滑韧的黄粿便可以新鲜出炉。相比于之前,辛苦程度减少了不少。

  黄粿挺神奇的,刚出锅还是软的,在空气中放一会,就会变得韧劲十足。懂得吃的大人们总喜欢趁着刚出锅的那一刻,掰下一块,一边嘴里呼喊着“好烫好烫”,一边忙不迭咬上一口,在唇齿碰撞之间品尝味道:“今年这个米不错啊”“这个灰烧得好啊,量足够”……年年如是,这几句话都会出现,在作坊里传播。似乎,每一年的米都不错,每一年的灰碱都很好,每一年刚出锅的黄粿最好吃,必须要掰下一块,尝一尝。

  一年又一年,现在超市里*时都可以买到黄粿解馋,即便是远在异地的人,也可以在网上下单轻松购买。但一到过年,人们还是会在年前挑个时间做黄粿。如果要问,做黄粿的*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是追溯不了了。而如果问什么时候可以做黄粿,家乡的人倒是都能告诉你,是要过年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