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

首页 / 知识 / |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1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

  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4、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6、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7、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8、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9、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

  因为离核越*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10、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ナ褂猛信烫炱绞保首先要调节*衡。调节*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衡螺母到达*衡。

  ②加热ナ褂檬怨芑蛏掌扛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③制取气体ブ迫∑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ス烫逡禾逑嗷セ旌匣蚍从κ保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ピ谑匝榍馄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ビ没乖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ハ∈团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ビ弥亟峋У姆椒ǚ掷胧逞魏拖跛峒氐幕旌衔铮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ピ谧鲋泻偷味ǖ氖笛槭保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コ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⑾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ピ诩煅榛旌掀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⑿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セ旌先芤河胍恢纸鹗舴⑸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

  11、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①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②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③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2、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角。

  3、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处。

  4、托盘天*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克。

  5、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6、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7、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8、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处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2

  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希望给同学们的学*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关于化学的学*中,下面是我们对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哦。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3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1、一个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2、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两种分类:化学反应类型、无机物的简单分类

  5、两种推断:元素、物质的推断

  6、三种常见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7、三种示意图: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基本仪器、典型实验装置图

  8、三个规律: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金属活动顺序规律、物质间反应规律

  9、三种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

  10、三种元素〈0、H、C〉及其单质和重要化合物性质

  11、五种关系:化合价与化学式、无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2、五个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物质性质描述的判断

  13、十个实验:H2、 O2 、、 CO2的制取和收集、H2、C CO还原性实验、常用仪器基本操作和常用药品取实验、鉴别几种重要物质实验、除杂的实验、实验置上的纠错、重要实验的.操作程序、证明金属活动序的实验、重要物质的性质实验

  中考化学复* 溶液计算“十注意

  以溶液为载体的计算,是的热点考题之一,该类考题具有隐蔽性强、考查面广、考查灵活等特点,在解答时往往屡屡失误、频频失分 初二,为帮助学好该类,现将解题时的注意事项归类解析如下:

  1.注意:不是放到水里的物质就是溶质

  例1.将6.2 g氧化钠完全溶于93.8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大于6.2% B、等于6.2% C、小于6.2% D、无法计算

  分析:氧化钠溶于水时发生下列反应:Na2O+H2O=2NaOH,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6.2 g Na2O溶于水后会生成8 gNaOH,因此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8 g/6.2 g+93.8 g×100%=8%,应选(A)。

  答案:( A )

  点拨:学生往往误认为氧化钠完全溶于水后的溶质仍为氧化钠,而忽视了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了NaOH,因而错选(B).

  2.注意溶液体积的变化

  例2.配制500 mL 20%(密度为1.14 g/cm3)的硫酸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_______ mL,需要水_______ mL

  分析:设需要98%浓硫酸的体积为x,500 mL×1.14 g/cm3×20%=x×1.84 g/cm3×98%

  解得x=63.2 mL,需要水的质量为:500 mL×1.14 g/cm3-63.2 mL×1.84 g/cm3=453.7 g,

  其体积为:453.7 g÷1 g/cm3=453.7 mL

  答案:(1) 63.2 mL;(2)453.7 mL

  点拨:不同的液体混合时,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并不等于混合前各液体体积之和,学生往往认为稀硫酸的体积=浓硫酸的体积+水的体积,导致误解。

  3.注意溶液的总质量

  例3.向100 g5%的NaCl溶液中加入5 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向100 gNaCl溶液加入5 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00 g+5 g=105 g;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 g×5%/105 g×100%=4.8%

  答案:4.8%

  点拨:学生*时练*时遇到的溶液多为单一溶质的计算情况,因此他们认为加入硝酸钾之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仍然为5%,这是错误的,对硝酸钾来说它对应的溶剂质量也同样是100 g,加入硝酸钾之后硝酸钾会全部溶解的,此时溶液的质量已变为:100 g+5 g=105 g,而不是100 g.

  4.注意溶解度的影响

  例4.20 ℃将5.6 g生石灰溶于94.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A. 56% B. 5.6% C. 7.4% D. 0.17%

  分析:生石灰溶于水发生的反应:CaO+H2O=Ca(OH)2,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的Ca(OH)2质量为7.4 g,但Ca(OH)2属于微溶物质,20 ℃时Ca(OH)2的溶解度约为0.17 g,因此7.4 gCa(OH)2不会完全溶于94.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7 g/100 g+0.17 g×100%≈0.17%,应选(D)

  答案:(D )

  点拨:解答此题学生出现的错误有:①溶质为氧化钙,其质量为5.6 g;②溶质为氢氧化钙其质量为7.4 g(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计算得出);学生往往忽视了Ca(OH)2微溶于水这一特性,而错选(B )或(C ).

  5.注意物质中的结晶水

  例5.将25 g胆矾晶体完全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25 g胆矾晶体(CuSO4·5H2O)中含CuSO4的质量为:25 g×160/250×100%=16 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16 g/25 g+75 g×100%=16%

  答案:16%

  点拨: 25 g胆矾晶体中含结晶水的质量为:25 g×90/250×100%=9 g,学生往往把这些结晶水的质量也认为是溶质的质量,从而认为溶质的质量为25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g/25 g+75 g×100%=25%

  初三化学精选填空题及答案

  燃料电池是将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老师整理的精选填空题及答案,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疑问。

  精选填空题

  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产和生活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燃料电池是将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_______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初中物理 D、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2.沼气是一种廉价的能源,农村富有大量的秸秆、杂草等含有纤维素的废弃物,

  它们经微生物发酵后便可产生沼气,可用于点火做饭取暖。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_______

  (C6H10O5)n + nH2O == 3n CO2 + M CH4 请填写M为 。

  开发沼气的意义是___________ 。

  答案

  1. B

  2. 3n 废物利用,开发能源(意思对给分)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扩展1)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1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

  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4、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4)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5、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6、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7、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8、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9、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

  因为离核越*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10、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ナ褂猛信烫炱绞保首先要调节*衡。调节*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衡螺母到达*衡。

  ②加热ナ褂檬怨芑蛏掌扛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③制取气体ブ迫∑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ス烫逡禾逑嗷セ旌匣蚍从κ保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ピ谑匝榍馄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ビ没乖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ハ∈团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ビ弥亟峋У姆椒ǚ掷胧逞魏拖跛峒氐幕旌衔铮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ピ谧鲋泻偷味ǖ氖笛槭保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コ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⑾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ピ诩煅榛旌掀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⑿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セ旌先芤河胍恢纸鹗舴⑸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

  11、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①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②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③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12、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2、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角。

  3、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处。

  4、托盘天*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克。

  5、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6、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7、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8、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处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2

  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希望给同学们的学*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关于化学的学*中,下面是我们对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哦。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3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1、一个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2、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两种分类:化学反应类型、无机物的简单分类

  5、两种推断:元素、物质的推断

  6、三种常见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7、三种示意图: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基本仪器、典型实验装置图

  8、三个规律: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金属活动顺序规律、物质间反应规律

  9、三种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

  10、三种元素〈0、H、C〉及其单质和重要化合物性质

  11、五种关系:化合价与化学式、无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2、五个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物质性质描述的判断

  13、十个实验:H2、 O2 、、 CO2的制取和收集、H2、C CO还原性实验、常用仪器基本操作和常用药品取实验、鉴别几种重要物质实验、除杂的实验、实验置上的纠错、重要实验的.操作程序、证明金属活动序的实验、重要物质的性质实验

  中考化学复* 溶液计算“十注意

  以溶液为载体的计算,是的热点考题之一,该类考题具有隐蔽性强、考查面广、考查灵活等特点,在解答时往往屡屡失误、频频失分 初二,为帮助学好该类,现将解题时的注意事项归类解析如下:

  1.注意:不是放到水里的物质就是溶质

  例1.将6.2 g氧化钠完全溶于93.8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大于6.2% B、等于6.2% C、小于6.2% D、无法计算

  分析:氧化钠溶于水时发生下列反应:Na2O+H2O=2NaOH,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6.2 g Na2O溶于水后会生成8 gNaOH,因此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8 g/6.2 g+93.8 g×100%=8%,应选(A)。

  答案:( A )

  点拨:学生往往误认为氧化钠完全溶于水后的溶质仍为氧化钠,而忽视了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了NaOH,因而错选(B).

  2.注意溶液体积的变化

  例2.配制500 mL 20%(密度为1.14 g/cm3)的硫酸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_______ mL,需要水_______ mL

  分析:设需要98%浓硫酸的体积为x,500 mL×1.14 g/cm3×20%=x×1.84 g/cm3×98%

  解得x=63.2 mL,需要水的质量为:500 mL×1.14 g/cm3-63.2 mL×1.84 g/cm3=453.7 g,

  其体积为:453.7 g÷1 g/cm3=453.7 mL

  答案:(1) 63.2 mL;(2)453.7 mL

  点拨:不同的液体混合时,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并不等于混合前各液体体积之和,学生往往认为稀硫酸的体积=浓硫酸的体积+水的体积,导致误解。

  3.注意溶液的总质量

  例3.向100 g5%的NaCl溶液中加入5 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向100 gNaCl溶液加入5 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00 g+5 g=105 g;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 g×5%/105 g×100%=4.8%

  答案:4.8%

  点拨:学生*时练*时遇到的溶液多为单一溶质的计算情况,因此他们认为加入硝酸钾之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仍然为5%,这是错误的,对硝酸钾来说它对应的溶剂质量也同样是100 g,加入硝酸钾之后硝酸钾会全部溶解的,此时溶液的质量已变为:100 g+5 g=105 g,而不是100 g.

  4.注意溶解度的影响

  例4.20 ℃将5.6 g生石灰溶于94.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A. 56% B. 5.6% C. 7.4% D. 0.17%

  分析:生石灰溶于水发生的反应:CaO+H2O=Ca(OH)2,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的Ca(OH)2质量为7.4 g,但Ca(OH)2属于微溶物质,20 ℃时Ca(OH)2的溶解度约为0.17 g,因此7.4 gCa(OH)2不会完全溶于94.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7 g/100 g+0.17 g×100%≈0.17%,应选(D)

  答案:(D )

  点拨:解答此题学生出现的错误有:①溶质为氧化钙,其质量为5.6 g;②溶质为氢氧化钙其质量为7.4 g(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计算得出);学生往往忽视了Ca(OH)2微溶于水这一特性,而错选(B )或(C ).

  5.注意物质中的结晶水

  例5.将25 g胆矾晶体完全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25 g胆矾晶体(CuSO4·5H2O)中含CuSO4的质量为:25 g×160/250×100%=16 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16 g/25 g+75 g×100%=16%

  答案:16%

  点拨: 25 g胆矾晶体中含结晶水的质量为:25 g×90/250×100%=9 g,学生往往把这些结晶水的质量也认为是溶质的质量,从而认为溶质的质量为25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g/25 g+75 g×100%=25%

  初三化学精选填空题及答案

  燃料电池是将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老师整理的精选填空题及答案,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疑问。

  精选填空题

  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产和生活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燃料电池是将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_______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初中物理 D、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2.沼气是一种廉价的能源,农村富有大量的秸秆、杂草等含有纤维素的废弃物,

  它们经微生物发酵后便可产生沼气,可用于点火做饭取暖。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_______

  (C6H10O5)n + nH2O == 3n CO2 + M CH4 请填写M为 。

  开发沼气的意义是___________ 。

  答案

  1. B

  2. 3n 废物利用,开发能源(意思对给分)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扩展2)

——初中化学知识点 (菁华9篇)

初中化学知识点1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1、一个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2、两种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两种分类:化学反应类型、无机物的简单分类

  5、两种推断:元素、物质的推断

  6、三种常见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7、三种示意图:原子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基本仪器、典型实验装置图

  8、三个规律: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金属活动顺序规律、物质间反应规律

  9、三种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

  10、三种元素〈0、H、C〉及其单质和重要化合物性质

  11、五种关系:化合价与化学式、无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2、五个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物质性质描述的判断

  13、十个实验:H2、 O2 、、 CO2的制取和收集、H2、C CO还原性实验、常用仪器基本操作和常用药品取实验、鉴别几种重要物质实验、除杂的实验、实验置上的纠错、重要实验的操作程序、证明金属活动序的实验、重要物质的性质实验

  中考化学复* 溶液计算“十注意

  以溶液为载体的计算,是的热点考题之一,该类考题具有隐蔽性强、考查面广、考查灵活等特点,在解答时往往屡屡失误、频频失分 初二,为帮助学好该类,现将解题时的注意事项归类解析如下:

  1.注意:不是放到水里的物质就是溶质

  例1.将6.2 g氧化钠完全溶于93.8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大于6.2% B、等于6.2% C、小于6.2% D、无法计算

  分析:氧化钠溶于水时发生下列反应:Na2O+H2O=2NaOH,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6.2 g Na2O溶于水后会生成8 gNaOH,因此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8 g/6.2 g+93.8 g×100%=8%,应选(A)。

  答案:( A )

  点拨:学生往往误认为氧化钠完全溶于水后的溶质仍为氧化钠,而忽视了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生成了NaOH,因而错选(B).

  2.注意溶液体积的变化

  例2.配制500 mL 20%(密度为1.14 g/cm3)的硫酸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_______ mL,需要水_______ mL

  分析:设需要98%浓硫酸的体积为x,500 mL×1.14 g/cm3×20%=x×1.84 g/cm3×98%

  解得x=63.2 mL,需要水的质量为:500 mL×1.14 g/cm3-63.2 mL×1.84 g/cm3=453.7 g,

  其体积为:453.7 g÷1 g/cm3=453.7 mL

  答案:(1) 63.2 mL;(2)453.7 mL

  点拨:不同的液体混合时,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并不等于混合前各液体体积之和,学生往往认为稀硫酸的体积=浓硫酸的体积+水的体积,导致误解。

  3.注意溶液的总质量

  例3.向100 g5%的NaCl溶液中加入5 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向100 gNaCl溶液加入5 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00 g+5 g=105 g;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 g×5%/105 g×100%=4.8%

  答案:4.8%

  点拨:学生*时练*时遇到的溶液多为单一溶质的计算情况,因此他们认为加入硝酸钾之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仍然为5%,这是错误的,对硝酸钾来说它对应的溶剂质量也同样是100 g,加入硝酸钾之后硝酸钾会全部溶解的,此时溶液的质量已变为:100 g+5 g=105 g,而不是100 g.

  4.注意溶解度的影响

  例4.20 ℃将5.6 g生石灰溶于94.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A. 56% B. 5.6% C. 7.4% D. 0.17%

  分析:生石灰溶于水发生的反应:CaO+H2O=Ca(OH)2,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的Ca(OH)2质量为7.4 g,但Ca(OH)2属于微溶物质,20 ℃时Ca(OH)2的溶解度约为0.17 g,因此7.4 gCa(OH)2不会完全溶于94.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7 g/100 g+0.17 g×100%≈0.17%,应选(D)

  答案:(D )

  点拨:解答此题学生出现的错误有:①溶质为氧化钙,其质量为5.6 g;②溶质为氢氧化钙其质量为7.4 g(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计算得出);学生往往忽视了Ca(OH)2微溶于水这一特性,而错选(B )或(C ).

  5.注意物质中的结晶水

  例5.将25 g胆矾晶体完全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25 g胆矾晶体(CuSO4·5H2O)中含CuSO4的质量为:25 g×160/250×100%=16 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16 g/25 g+75 g×100%=16%

  答案:16%

  点拨: 25 g胆矾晶体中含结晶水的质量为:25 g×90/250×100%=9 g,学生往往把这些结晶水的质量也认为是溶质的质量,从而认为溶质的质量为25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g/25 g+75 g×100%=25%

  初三化学精选填空题及答案

  燃料电池是将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老师整理的精选填空题及答案,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疑问。

  精选填空题

  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产和生活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燃料电池是将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_______ 。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初中物理 D、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2.沼气是一种廉价的能源,农村富有大量的秸秆、杂草等含有纤维素的废弃物,

  它们经微生物发酵后便可产生沼气,可用于点火做饭取暖。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_______

  (C6H10O5)n + nH2O == 3n CO2 + M CH4 请填写M为 。

  开发沼气的意义是___________ 。

  答案

  1. B

  2. 3n 废物利用,开发能源(意思对给分)

初中化学知识点2

  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希望给同学们的学*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关于化学的学*中,下面是我们对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哦。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初中化学知识点3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中的“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1)温度,

  (2)是否搅拌

  (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初中化学知识点4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化学知识点5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间隔―状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三、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四、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絮凝剂,促进悬浮物质的沉降)

  ②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有色或有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氯气)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五、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2)判断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初中化学知识点6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的更好哦。

初中化学知识点7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 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 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 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 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 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 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 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希望给同学们的学*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很好的吧。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两种绿色能源

  下面是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点的内容总结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两种绿色能源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上面对化学中两种绿色能源知识的内容讲解学*,希望给同学们的学*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很好的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

  关于化学的学*中,下面是我们对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哦。

  最理想的燃料

  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上面对化学中最理想的燃料知识的内容讲解学*,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初中化学知识点8

  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初中化学知识点9

  本知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较简单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的碳的单质、碳单质的性质比较与应用、碳单质的反应现象和方程式等内容,需要识记的内容较多。

  1、金刚石 、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在这些物质里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尤其是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2、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据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3、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碳单质很稳定,几乎与所有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2)可燃性:

  (3)还原性:高温下碳能跟某些氧化物反应,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使这些氧化物失去氧而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常见考法

  碳及其化合物知识与生活,生产,科技和自然息息相关,决定了它在中考中能以时事,健康,生活或环保等材料为背景的题型出现,题目类型经常涉及选择、填空。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扩展3)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1

  “和同为一家”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3、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4、回纥是*尔族的祖先。其首领被唐玄宗封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5、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南诏统一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2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一历史知识点整理3

  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

  4、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

  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

  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

  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如果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

  《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怀古》较为正确,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但是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汴水》只是从消极方面去评价大运河。

  6、隋唐对外友好往来:P30

  唐朝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唐朝唐太宗时高僧玄奘出使天竺(古印度),在那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典籍。

  7、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P33

  8、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P56

  农业:唐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宋朝时,水稻居粮食生产首位。

  手工业:北宋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

  商业:宋朝大都市开封(北宋都城)和杭州(即南宋都城临安)。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纸币的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利于商业发展。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P59纸币图识记,北宋称为交子,南宋称为会子)

  9、宋朝社会风俗(P61——P64)

  宋朝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陋*逐渐传开。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以吃鱼多。

  宋朝交通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邸店如云屯”,就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里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扩展4)

——初中化学的元素知识点归纳 (菁华3篇)

初中化学的元素知识点归纳1

  一、元素

  1、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 素: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适 用 范 围: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原 子: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 用 范 围: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 系: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

  (化学姐倾力推荐三好网暑期公开课,提前带你进入一个非常炫酷的化学世界。sanhao点com)

  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4、元素的分布:

  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

  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

  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二、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4、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6N:6表示6个氮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

  1、发现者: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2、结构:7个周期16个族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初中化学的元素知识点归纳2

  1. 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3)还原性:C+2CuO ═ 2Cu+CO2↑(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 4Fe+3CO2↑

  3. 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 ═ CaCl2+H2O+CO2↑

  ② 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③ 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④ 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 ═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①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③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 ═ 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④ 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 ═ 2CO(吸热反应)

  (3)用途:灭火

  原理:Na2CO3+2HCl ═ 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

初中化学的元素知识点归纳3

  一、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

  NaOH=Na++OH-

  Al2(SO4)3=2Al3++3SO42-

  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胆矾、蓝矾——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氨水——NH3.H2O

  三、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如果不读出括号中的字,是不是一个较好记忆的顺口溜?)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个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扩展5)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 (菁华3篇)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1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 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

  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

  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

  ④吸热、放热、发光:多数可燃物的燃烧C+O2点燃CO2 S+ O2点燃SO2

  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①颜色改变:氧气由无色气体变成蓝色液体是物理变化。

  ②放出气体:加热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生成沉淀:饱和的石灰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晶体析出(可说成有沉淀,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④放热、发光:灯泡发光放热。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整理归纳3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 =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 (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 N2: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 氮的氧化物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扩展6)

——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点整理 (菁华3篇)

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点整理1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n

  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②根据P=U2/R如果U减小为原来的1/n

  如:U实=12U额P实=14P额

  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正常发光)

  当U实

  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当U实>U额时,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灯L1“220V100W”,灯L2“220V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U额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

  电功概念

  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ρ;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点整理2

  一、电功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2、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功是电能转化的量度。电功是过程量,电流做功时,总伴随着能量状态的变化。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的数值与该用电器此时消耗的电能数值完全相同。

  3、电功的公式及其变换式:W=UIt(变换式W=U2/Rt,W=I2Rt),即电流在某段电流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电功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

  5、电功测量: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

  二、电功率

  1、定义及意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用电器的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只能说明用电器电流做功快,并不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2、公式:P=W/t=UIt=UI,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器。

  3、单位:瓦特(W),千瓦(kw)

  4、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实验原理;(2)实验电路图;(3)实验步骤;(4)数据处理。

  三、焦耳定律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I2Rt

  四、熟记电学中基本量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计算

  物理量(符号)公式单位(符号)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

  电功(W)

  电功率(P)

  电热(Q)

  物理学*方法有哪些

  1、重视定义和公式

  初中生要想学好物理一定要重视定义和公式。在学*物理时,我们经常用到的有很多公式,有些公式表面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内在是有一些联系的,如果我们经常进行公式的推导,找出这些公式的内在联系,那么我们在做题时就会非常的顺手。

  2、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初中生学好物理的方法之一就是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相比其他学科,物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性更强,考试卷子试题非常综合,即在同一道题中会考察到多个考点。比如,很多学生在学*电功率这部分内容时总觉得很难,这是因为电功率的很多问题,需要与欧姆定律结合起来使用,还需要把不同的电路状态分析清楚,也就是说电路到底是串联还是并联,因此要重视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3、学会总结和积累

  要想学好物理一定要学会总结和积累。物理是一门积累的科目,要善于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也要积累*时做题的经验,一层一层地积累之后,相信物理对你而言并不难。其实物理有许多解题的技巧,一般的辅导书上都会有,你也可以自己找出技巧,掌握了这些方法你将更进一步。

  4、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物理的重要方法,所以初中生要想学好物理,一定要会画图和识图。

  热现象及物态变化知识点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4、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8、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9、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初中物理电功率知识点整理3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I2R=U2/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2RP1:P2:P3:…Pn=R1:R2:R3:…:Rn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2/R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P1+P2+…Pn

  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根据P=U2/R得

  ②根据P=U2/R如果U减小为原来的1/n

  如:U实=12U额P实=14P额

  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正常发光)

  当U实

  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当U实>U额时,P实=0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灯L1“220V100W”,灯L2“220V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U额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

  电功概念

  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ρ;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g;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