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首页 / 知识 / | 数学

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

2、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6、读作:x的*方,表示:两个x相乘。

7、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8、把一个整体*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9、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0、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11、(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2、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1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15、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16、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7、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18、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19、身份证码: 18 位

20、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21、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22、分母:表示*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

2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2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9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27 )倍。

25、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0*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26、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一个,它们的大小只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 ,1 )。

27、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28、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9、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30、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1)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

2、(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探索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6、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7、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8、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9、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10、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11、*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更合适

1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14、数格法;

15、*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16、长方形面积=长×宽 S = a b

17、梯形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 b = 2 S ÷ h - a

18、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19、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20、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21、(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2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23、(关于“大约)应用题:

24、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5、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7、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28、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2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30、*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3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3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 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4、邮政编码:由 6 位组成,前 2 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35、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36、可以起到占位作用

37、判一判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38、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39、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40、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 互质的规律: (1) 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2) 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 (3) 1和任何数互质; (4)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5) 2和任何奇数互质。 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41、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 数大小不变。

42、47、53、59、61、67、71、73、79、83、89、97

43、甲数=2×3×5×A,乙数=2×3×7×A。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0,A应该是( 5 );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30,A应该是( 3 )。

44、同学们进行队列训练,如果每排8人,最后一排6人;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参加队列训练的学生最少有多少人?

45、用若干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这样的小正方体( 8 )个,此时所拼成的较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每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 (2×2×6)÷(1×1×6)=4 )倍。

46、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方分米。

47、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一个,它们的大小只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 ,1 )。

48、图形左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移列数不变。

49、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d2)

50、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2)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似值;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7、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8、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9、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10、综合计算法

11、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1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13、梯形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 h = 2 S ÷( a + b )

14、梯形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 a = 2 S ÷ h - b

15、求*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7、运算定律和性质:

18、(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9、(关于“大约)应用题:

2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21、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2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h=π(d÷2)h=π(C÷2÷π)h。

23、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2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25、*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27、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8、*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9、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

30、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1、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32、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知道就行。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33、(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3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 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5、(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 以省略不写。

3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7、邮政编码:由 6 位组成,前 2 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38、5 4 0 0 1

39、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40、身份证码:18位

41、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2、数轴的前点(原点)

43、(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44、解方程。

45、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46、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47、分解质因数

48、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49、甲数=2×3×5×A,乙数=2×3×7×A。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0,A应该是( 5 );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30,A应该是( 3 )。

50、一个无盖的木盒,从外面量长10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木板厚1厘米。这个木盒的容积是多少?

51、<<1,□里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写出所有可能]

52、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3、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面图形)

54、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55、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5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所以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57、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58、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C半圆= r+2r C半圆= d2+d

59、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60、圆的面积公式:S圆=r2。圆的面积是半径*方的倍。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3)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菁华6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0”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似数的方法:

  取*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4、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

  3、读作:x的*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

  1、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a+b)×2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或者s=a×a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或者c=a×4

  3、*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6、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7、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1、*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所)。

  3、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2

  一、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数格法;

  2、重叠法;

  3、分割*移法;

  4、公式计算面积法;

  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

  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1、数格法;

  2、分割法;

  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

  4、综合计算法

  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

  2、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四、面积公式

  1、*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底=*行四边形面积÷高(a=s*÷h)

  高=*行四边形面积÷底(h=s*÷a)

  2、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积×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积×2÷底(h=s三×2÷a)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s梯×2÷(a+b))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3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 加法: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 减法:

  a-b-c=a-(b+c)

  a-(b+c)=a-b-c

  @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 除法:

  a÷b÷c=a÷(b×c)

  a÷(b×c) =a÷b÷c

  第二单元位置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2、图形左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移列数不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

  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

  6.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四单元可能性

  1、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

  可能性不可能(确定)

  一定

  2、事件发生的机会(或概率)有大小。

  大数量多

  小数量少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4

  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面图形)

  2、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先两脚**,再固定针尖,最后旋转成圆。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d2)

  5、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所以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7、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8、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9、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10、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转数

  11、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读pi)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2653

  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似值3.14。

  1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d或C = 2r

  13、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方法:d = C圆 r= C圆 2= C圆2

  14、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C半圆= r+2r C半圆= d2+d

  15、常用的3.14的倍数: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12=37.68 3.1414=43.96

  3.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3.1436=113.04 3.1449=153.86 3.1464=200.96 3.1481=254.34

  16、圆的面积公式:S圆=r2。圆的面积是半径*方的倍。

  17、圆的面积推导:圆可以切拼成*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即S长方形=S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即b=r);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2(C)=r)。即:S长方形= a b

  S圆 = r r= r2

  S圆 = r2

  注意:切拼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C长方形=2r+2r=C圆+d

  18、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r22

  19、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面积的倍数=半径的倍数2

  20、周长相等的*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21、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S圆环=r2=(R2-r2)

  22、常用的*方数:112=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5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似数的方法:

  取*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小学数学测量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

  小学数学几何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6

  观察物体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小学数学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方米=100*方分米1*方分米=100*方厘米1*方厘米=100*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方米1亩=666.666*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4)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已知AB=AD,∠BAE=∠DAC,要使△ABC≌△ADE,可补充的条件是______

2、角*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分线上。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4、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6、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7、*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行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9、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10、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11、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12、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也叫中垂线。

13、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14、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15、*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方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方根。

16、定理1 在角的*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17、定理 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8、由坐标找点:例找点B( 3,-2 ) ?

19、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20、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21、要抓好几个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数*算,数学解题(保证数量和质量),准备错题本,准备一本参考书,遇到难题尽量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直接看答案,再保持勤奋和多动笔练*。

22、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23、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24、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5、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26、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7、同底数幂的乘法

28、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29、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质.

3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3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3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35、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36、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37、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8、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39、对角线相等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40、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扩展5)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找单位“1”的方法

3、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2:1=6:

4、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参照点,然后以每一个参照点建立方向标,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即每一步都要说清是从哪儿走,向什么方向走了多远到哪儿。

5、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6、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__)条直径;如果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__)厘米。

7、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答:因为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的车轮运行才稳定。

8、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面积的倍数=半径倍数的*方(即半径扩大n倍,直径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n倍)

9、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0、除法的性质:a÷b÷c=a÷(b×c)或a÷(b×c)= a÷b÷c

11、到期后可以取出的钱数计算方法:本金+税后利息

12、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13、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数位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14、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15、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更简便。

16、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7、王师傅用面积是9.42*方分米的铁皮做成了一个长2分米的烟囱(接头处忽略不计)则,这个烟囱的横截面的直径是多少?

18、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规则:

19、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20、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2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23、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4、圆形

25、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6、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7、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8、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29、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πr2;用字母S表示。

30、日常应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