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语文教案 / | 语文教案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按要求预*课文,边读边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按要求预*课文,掌握一定的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准备

  1、通过查找图片资料,了解“原始森林”。

  2、录制“配乐诗:祖先的摇篮”。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1、播放:配乐诗“祖先的摇篮”。

  2、揭示课题:祖先的摇篮。

  说明:从激发学生学*兴趣入手,通过听配乐诗朗诵,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使学生产生喜爱诗歌的情感,激起学生读文的欲望。

  二、预*反馈

  1、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检查读文。

  2、交流字词学*情况:你在预*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这些字词的?

  3、提出预*时遇到的问题。

  说明:预*课文是四年级学生应养成的一个良好的学**惯,教师要特别重视,注意引导和培养。课前要明确要求,课上要及时检查、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认真预*的*惯,掌握有效的预*方法。

  三、学*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诗文,边读边了解:“祖先的摇篮”指什么?

  (1)出示相关句子: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2)播放录像,画面显示“原始森林的苍苍茫茫”。

  (3)看录像后交流:原始森林给人的感觉。

  (4)指导读句: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5)再读诗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照样子,说一说。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2、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

  3、同桌互读,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1)说说:诗中写祖先在这里干什么?

  (2)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

  (3)练读2、3节。

  (4)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2、3节。

  4、学*课文最后一节。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地久天长、神圣)

  (2)引读。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说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5、选择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6、有感情地读全诗。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2

  一、课文简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把我们引向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带我们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祖先生活的探索欲望。

  二、生字及笔画(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词语解释。

  原始:最古老的;未开发的。祖先:民族或家族较早的上代。摇篮:形状略像篮子,可以使婴儿容易入睡的卧具。这里指比喻人类的发源地。一望无边:一眼看不到边际,形容地域十分辽阔。逮:捉、抓。回忆:回想起的事物。遥远:距遥远离长远,时间久远。苍苍茫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五、近义词。

  原始——古老、祖先——祖宗、一望无边——一望无际、美好——美妙、遥远——长远。

  六、反义词。

  原始——现代、祖先——后代、美好——糟糕。

  七、多音字。

  逮曾

  八、段落大意。

  第一节,写了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第二节,写了我对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丰富想象。第三节、写了我对“孩子们”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具体想象。第四节,那回忆遥远而美好,表现了对祖先生活的向往之情。

  九、课文提问。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

  我想——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片湖面上

  捕鱼,

  捉虾?

  可曾在那些山林里

  听小鸟唱歌,

  看蝴蝶跳舞?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搜集资料探究人类祖先的奥秘。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搜集关于人类祖先生活的相关资料,制成资料卡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的学*中,自己的一些观点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不一致,甚至与科学家的观点不同,有时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当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二)活动探究。

  学生阅读《“连中三元”的奇迹》,了解贾兰坡与“北京人”的发现经过,进一步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三)交流与表达。

  1、小组选派代表将研究成果在全班交流,学生集体评议。

  2、教师将自己制作的资料卡课件通过投影加以展示。(教师结合资料卡进行适当讲解:人类与猿的关系、女娲造人的传说、人类的进化……)

  (四)延伸拓展。

  1、学生把自己在前面提出的关于人类祖先的问题加以,将没有解决的问题后提出来,教师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加以引导。

  (1)现在的黑猩猩也能进化**吗?

  (2)既然人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为什么人的皮肤有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呢?

  (3)达尔文的进化论存在哪些缺陷呢?

  2、学生小组对上述问题加以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

  3、学生代表将各组的讨论情况加以汇报。

  (五)。

  教师结合资料卡对学生的探究进行适当的讲解补充。

  (六)课外活动。

  学生搜集关于地球上不同人种的资料。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学情分析

  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做好铺垫。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教学建议

  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读好问句,学*准确地使用动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难点

  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准确地运用动词。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准确地运用动词。

  难点

  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三、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播放原始森林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四、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1)齐读短语。

  (2)分组讨论: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教师提示: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人做一件事时的行为、动作。

  (4)学生可以演一演上面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

  六、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七、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

  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写一点。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边笔画数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能漏写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

  八、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祖啊浓望蓝

  摘掏赛忆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2、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难点

  1、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复*导入

  1、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

  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3、齐读课文。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1)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3)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2、学*第2、3小节。

  (1)同桌互读,说说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有着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5)学生练读第2、3小节。

  (6)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7)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3、学*课文最后一小节。

  (1)全班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

  六、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苍苍茫茫

  七、教学感悟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的良好*惯。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

  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

  3.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

  教学准备

  1.事先掌握学生对“炎黄子孙”这一称呼的了解程度。

  2.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准备一些有关炎帝、黄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传说。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文字及插图。教师提问:“身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图中展现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和的汉字―――在纸上。)

  2.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在这些大河的*,诞生了最早的人类,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孕育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这四大文明古国。”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哪些特点?”(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国家。)

  3.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作为人,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有关我们国家历史的内容。同学们一定都听到过‘炎黄子孙’这个名称,谁能来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自由发言,并引导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领袖,被尊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4.阅读与讨论。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的文字,并适当地予以解释。重点应放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农业文明,远古先民很早就懂得了种植小米和水稻。在没有文字之前,历史主要靠人们口头传递,而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许多故事就是这样被流传下来的,并且与许多神话结合在一起。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有关炎帝与黄帝的文字,以及小文的话,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围绕炎帝和黄帝的各种传说,教师也可以做适当的解释:由于没有文字记录,而且时间过于久远,人们很可能把许多人的发明、贡献都归于这两个人物了。

  5.同伴阅读。同桌之间共同阅读教科书第5页有关伶伦和仓颉的文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向同桌介绍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古代传说。

  6.自由讨论。请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与同桌阅读与交流的结果。

  7.教师,应特别突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以及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家庭作业

  1.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5页的填空作业。

  2.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书法艺术是汉字独特的魅力。

  情感领域:感受汉字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和书写汉字的兴趣,为祖先创造出这种表情达意文字的高度智慧,从内心中产生为祖先而骄傲的情感。

  行为领域:让学生在领略汉字的悠久文化的过程中,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汉字精神”的滋养,能有意识地自觉阅读、书写方方正正的*字,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人。

  课前准备:

  课件、人民币、 练*纸、课前调查汉字发展演变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动动脑,做个游戏。

  一、面向历史——了解汉字的演变

  1、结绳记事:我们的祖先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帮助记事的呢?

  2、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是什么呢?

  3、汉字沿革:

  汉字究竟是怎样从甲骨文演变成今天的样子的呢?

  4、欣赏:

  汉字的演变,也孕育了璀璨的书法艺术。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汉字动人心魄的魅力,去享受书法精妙绝伦的神韵。

  5、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的祖先也创造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6、小结出题:

  综观世界文字,只有*的汉字,历经沧海桑田,越千年而不衰,缔造了*文字的辉煌,也创造了世界文字史上的*奇迹。

  出示课题——千年不衰的汉字

  二、面向生活——认识汉字的作用

  1、交流

  生活为什么离不开汉字?

  2、互动:走进生活的大舞台,放眼美丽的大自然,纵使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生活不能没有汉字。

  3、小结:那么,同学们,假如没有汉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纠错:举例闻、停

  5、榜样:欣赏学生优秀书法作品和优秀作业本。

  汉字,精彩着生活,也记录着历史。为了美丽的汉字,为了汉字的荣耀,我们许多同学正在认真地学*汉字,认真地书写汉字。请欣赏。

  三、面向世界——感受汉字的伟大

  1、*字:

  放眼当今的世界,写好汉字,已不再只是堂堂*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竟不远万里,跋山涉水,络绎不绝地到*来学*汉字。

  2、视频: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外国学校开始教授汉字,学*汉语。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80多个国家正在这么做。请看——(视频)。

  3、专著:汉字,更赢得了许多外国作家的青睐,他们学*汉字,研究汉字,写书赞美与传播汉字。

  4、2008奥运会会徽:看着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5、聆听:课文朗读录音。

  6、小结: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的确,古老的汉字,悠久的历史,盎然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美丽的汉字,智慧的结晶,民族的象征,深深的自豪感。

  四、面向未来——探寻汉字的源头

  1、导语:千年不衰的汉字,青春不老的文字。现在,我们将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做一次汉字的远行,一次历史的远行。

  2、简述:目的地就在这里。开始参观之前,有个问题必须了解——汉字的源头在哪里?

  3、观察:研究表明,汉字的源头很有可能在这里——宁夏大麦地。

  4、结论:专家们最*的这项研究成果,或许意味着汉字的历史将可能提前到7000年至8000年前。但究竟是不是?我们还须拭目以待。

  五、总结升华

  此时此刻,涌上大家心头的是怎样的一种感慨?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二年级语文教案 (菁华9篇)

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可安排2课时进行。

  教学准备:

  每个学*小组一盒积木;课文的插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

  1.出示左上图。

  (1)猜一猜。

  师述:这三幅图里,分别藏着一个汉字,你能找出来吗?(相机出示:人从众)

  表扬猜出众的小朋友,并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2)找一找。

  这三个字有好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找朋友。

  (相机出示:工人跟从群众)

  (3)读一读。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读)

  (4)比一比。

  小朋友的眼睛可亮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众这两个字是由人累加起来的)

  二、游戏诵读,理解儿歌

  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1.创设游戏情境,深入理解儿歌。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

  比一比,哪一组搭得最漂亮?

  (2)谈体会,明道理。

  a.这一组搭的.积木可漂亮啦!请你们来谈谈成功的体会。

  b.这一组搭的积木倒塌了,你们失败了,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听歌曲,感悟读。

  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4)揭课题,指导读。

  刚才我们学*了《识字7》左半部分的内容。(板书:识字7)

  a.学生在学*小组中读一读。

  b.小组推荐学生朗读,注重评价。

  c.全班一起朗读。

  三、探究合作,学*新知

  1.小组合作学*。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字、新词,学*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左边的课文,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看看图、识识字、读读词或其他方法来学*。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读懂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学生合作学*、交流,教师巡回了解,点拨指导)

  2.大组交流成果。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介绍一下你读懂了什么?

  四、比较小结,拓展延伸

  1.比一比。

  (1)男、女小朋友分别读这两首儿歌。

  (2)比一比,从这两首儿歌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这两首儿歌讲了同一个道路,那就是团结力量大)

  2.说一说。

  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回忆童话、寓言故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读一读。

  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五、学*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黄变成金单丝条众群

  2.认读生字。

  3.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有什么好方法。

  4.自学笔顺图,在书上描红。

  5.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6.《*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

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5、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6、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车或船?

  4、小结识字的方法。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盛开、床铺、种子、好人、分别

  盛饭、铺路、耕种、好客、水分

  重新、高兴、口号、干净、难忘

  重点、兴起、号叫干活灾难

  2、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我会选一组多音字说话。

  6、请同学交流汇报。

  7、感受标点符号的奥秘。

  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

  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

  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

  强烈的感情。

  8、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打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我们去公园玩公园花真多呀

  (3)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问号?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感叹号?

  10、你能说一句问句和感叹句吗?

  三、我的发现。

  1、先观察,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80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4、感叹*汉字的魅力。

  四、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2、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惯。

  重点难点:

  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复*多音字引入新课。二、日积月累

  1、师: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积累什么吗?

  2、打开83页,读读: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3)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

  3、读了这3个句子,你还想再了解些什么?

  4、简要了解出处及用法。

  (1)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

  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

  “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出自《诸葛亮集?诫

  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

  感。”

  有志不在年高,下句是无志空长百岁。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

  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

  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

  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鲁班造锯

  1、读一读。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

  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二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具准备: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伴着《春之歌》的音乐)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

  (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

  (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 ,像 ,又像 。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

  (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 。指名读。

  嫩芽

  (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

  (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

  (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

  (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教学后记:学生乐学,喜欢学*对春天的特征。

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

  七、实践活动

  “*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 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教案怎么写?

  1。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教案写作中,极为重要的就是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明确教学目的,就能为教案的写作指引方向,就能按部就班,以明确,具体的教学步骤一步步进行,较快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整合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教案的写作中,要注意整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是教师整堂课程的核心和关键,是教学任务的根本。提炼重点,突出难点,才能便于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把控整堂课的思维走势,配合老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效果。

  3。创新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灵活性,犹如一双翅膀,能够帮助提升整堂课的效果和水*。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灵活性,需要依据当堂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规划,还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水*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水准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好的教学方法会大大节省时间和劳动力,并有效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规范化教学设计,有序化教学步骤,可以指导老师上课流程的合理性,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

  4。积极引进相关的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大量的新鲜事物涌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儿,开阔一点儿,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要学会引入新鲜的极具时代感的东西,针对学生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二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画纸,水彩笔。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

  2、谈话: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根据回答板书名字)

  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认读生字:宋、涛、陈、丹、赵、艺

  巩固: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3、识记“湿”。“湿”——“显”

  4、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杆、转。

  三、读画结合,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

  2、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交流方式一:

  读有关句子。

  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他人品读相关语句)

  你认为他画得对吗?齐读课文。

  交流方式二:

  指名仿照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画在黑板上画风。

  猜一猜,这是谁的画?

  你是怎么知道的?(读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齐读品味。

  3、欣赏几个小朋友画的风(见黑板),与学*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4、你觉得谁画得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5、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飘,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四、启发想象,拓展练*

  1、你想怎么画风呢?引导回忆起风时的所见所闻。

  2、说一说,写一写。

  课后画一画,下节课与同学交流。(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考虑提前布置画风)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复*引入

  1、出示生词,认读。

  2、出示全班学生名册,你能认出多少同学的名字?(指名认读)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伙伴们是怎样画风的?(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二、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朗读。(老师巡视,适时指导)

  2、合作伙伴表演读,引导学生评议。

  评议重点:每个人的语气是否正确。

  3、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朗读。

  4、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质疑解疑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

  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维

  1、你是怎么表现风的?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适当解说。(3—5幅)

  2、评议作品。

  自评后组评,各组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3、启发更深入想象: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怎么画?(自由发言)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认读,分组轮读。

  2、口头扩词练*,理解字义。

  3、指导生字书写。

  记忆生字字形。

  观察间架结构。(引导整体把握字形)

  老师示范难字。

  学生练写。

  4、自查后互相评议,改进。

  四、实践活动

  1、画声音或气味。

  2、推荐阅读:《新语文》三册,第25页《风的握手》。

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复*本单元中所学的字词,能够读写正确

  2、能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记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内容:字词

  形*字:喝——渴州——洲纸——低代——戈

  多音字:为便重了挣

  同音字:兰——蓝——篮工——弓——公

  二、导入:这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你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

  戈壁滩的风沙掩不住古老的长城;在木兰从军的激励下,中华大地涌现出多少巾帼英雄;每一页“纸”上都展示着古老的华夏文明;一个坚定的身影走出古寺,踏上慢慢取经路,成为一代高僧。

  三、复*

  1、学生自主复*字表中的生字。

  2、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一齐朗读——指名读——开火车

  3、听写

  4、朗读课文

  5、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背诵的词语和课文。

  6、采蜜集

  千变万化

  腾云驾雾

  智勇双全

  跋山涉水

  齐心协力

  勇往直前等四字词语

  7、背诵《题画》

二年级语文教案8

  要求

  1、认识生字,使学生了解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贡献。

  2、学会本课的生字,了解部分部首的形体演变。

  3、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难点

  1、通过学*生字,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课时两课时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

  2、了解四个偏旁的由来,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3、了解偏旁与字义之间的关系。

  图片,生字卡片,投影。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下面的图片。

  以上图形是“日”字由来的简图,由此可见,我们的汉字很多都是从实际事物中变化而来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形字。

  2、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几个偏旁的由来。

  二、了解四个偏旁的由来,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1、出示以下四幅图:

  2、请学生说说这四幅图上画的各是什么?

  (画的是树、禾苗、竹叶、小草。)

  3、你们认为这四种植物可以变化为我们常用的哪四个部首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以在纸上画一画。

  4、小组发言,讨论,老师指导。

  甲组:(把本组画的变化图放在实物投影上进行展示)我们组的讨论结果是第一幅图变化为“木字旁”。

  乙组:我们组认为第二幅图变化为“禾木旁”。

  丙组:我们组认为第三幅图变化为“竹字头”。

  丁组:我们组认为第四幅图变化为“草字头”。

  5、那你们说说怎样写这四个部首才能写得漂亮呢?

  学生甲:“木字旁”要写得挺拔,因为它是树干,要支持大树生长,所以要写得横*竖直。

  学生乙:“禾木旁”上面的一撇要写得柔软,它是正在成熟的果实,沉得都弯下腰了。

  学生丙:“竹字头”写出来就要像两片小竹叶一样轻巧,所以撇、横和点都要写得短小。

  学生丁:“草字头”那一竖一撇要向中间靠拢,这样才会像小草一样,不能写得直上直下。

  6、学生在书上描这四个部首。

  三、认读本课的生字

  1、请学生说一说,该怎样自学生字。

  (我们要读准字音,明确每个生字的部首并标注在书上,还要了解每个字的结构,并用生字组词。)

  2、让学生自学本课的生字,老师巡视学生自学的情况。

  3、老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请学生正确读出下列生字。

  秧 稼 箩 筷 菠 萝

  4、同学们从本课的生字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我认为本课的生字可以按不同部首分为四组。)

  5、练*用生字组词。

  松柏 杨柳 桌椅 庄稼 竹篮 茶叶 兰花

  6、你们从课文中的四组词语中发现了哪些规律?部首与字义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甲:我从第一组中发现凡是带“木”的字都与木材有关,松柏、杨柳都是树木的一种,椅子则大多是用木头做的。

  学生乙:“秧苗”就是禾苗,所以是“禾木旁”。

  学生丙:我发现第三组带“竹字头”的字都与竹子有关,竹篮、箩筐大多是用竹条编的。

  学生丁:我发现第四组带“草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如茶叶、菠萝。

  7、老师总结:

  通过以上学*,我们会发现,在汉字的组成中,偏旁与字义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我们记忆生字或是区分同音字时,要注意部首的意思。

  识 字 3

  秧 稼 筷 箩 菠 萝

  一、选择正确的字补全词语。

  秧 稼 箩 菠 萝 筷

  ( )苗 庄( ) ( )卜

  ( )菜 ( )子 ( )筐

  二、看拼音,写词语。

  sōnɡ bǎi yánɡ liǔ

  ( ) ( )

  yǐ zi zhú lán

  ( ) ( )

  三、找出书写错误的一项。( )

  A松柏 杨柳 椅子 庄稼

  B茶叶 兰花 秧苗 菠箩

  C筷子 箩筐 庄稼 花篮

  答案

  一、秧 稼 萝

  菠 筷 箩

  二、松柏 杨柳 椅子 竹篮

  三、B

  1、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二年级语文教案9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背诵。

  (五)练*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学*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 (菁华3篇)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1

  学*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和“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同学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置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

  ⑴桌合作学*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同学当老师,主持学*生字。

  ①教师引导:*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同学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同学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和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微妙吗?我们下堂课学*。

  四、指导观察、练*写字

  1、让同学先自身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同学把他们的各局部写紧凑些。

  3、同学练写。

  4、把同学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同学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同学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方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同学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⑵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小朋友。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同学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同学进行评议:

  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缺乏?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同学大胆地、充沛地说。

  2、假如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做一做:完成课后练*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伤心、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而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重点:]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生字,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25、玲玲的`画》,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生字宝宝都认识了没有?

  出示词语,抽生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5、玲玲的画》

  板块二、朗读感悟,启发思维

  板块目标:1、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

  2、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

  3、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板块流程:

  1、师:玲玲是个小画家,今天她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请看——

  出示图画,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师:玲玲喜欢自己画的这幅画吗?快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满意地端详”?(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微笑,动作:频频点头)

  2)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3)分组读句子。

  3、师:玲玲终于画好了这幅画,可是正当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学生回答,出示有污渍的图画。

  1)这幅图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看着这样的画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2)画弄脏了,虽然伤心,难过,但是再画一幅不就行了吗?

  (引导学生找出:“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她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从而知道玲玲为什么会“哇地哭了起来”。)

  出示句子: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齐读句子。

  4、师:爸爸听到了玲玲的哭声,过来了——(播放父女对话录音)

  1)爸爸让玲玲在画上做点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会在画上画点什么呢?

  2)想一想,刚才同学们说的画的东西哪些画在这儿是合适的,哪些画在这儿不太合适,说明理由。

  3)玲玲开动脑筋后,在这儿画了什么?(小花狗)

  出示句子: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齐读

  5、小结:玲玲花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心里可开心了——生读: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可是在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生读: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生读: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6、是呀,看到了吧,孩子们——

  出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是课文中的什么事?

  2)想想生活中有什么通过自己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3)小结:生活中,只要能开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齐读

  板块三、指导书写,感悟句子

  1、爸爸的话让玲玲记忆深刻,我们也应该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面,让我们来抄抄这两句话。真糟糕,这两句话中有四个拦路虎,我们要先去把它扫扫清。

  2、出示“糟”

  1)这个字比划很多,同学们伸出手来跟电脑一起书空这个字。

  2)同桌两人你写我看,正确书写这个字的笔划。

  3、出示“肯、脑、筋”

  1)为什么这三个字放在一块?(都有“月”)

  2)仔细观察这三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肯:“月”作底,竖撇变竖;

  脑:“月”作偏旁,写狭长,先竖后撇;

  筋:“月”在左下部,竖短一点再撇。

  3)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共同评价。

  4、师:拦路虎被扫清了,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抄一抄了。一个小小的提醒,这里面的两个“像,象”可别抄错位置了。

  学生抄写句子。

  板块四、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这里,老师送你们几句话,希望记在脑子里,放在心里。

  出示名人名言,齐读。

  下课。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重点写好“画、报、候、奖”等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4.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认15个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个脑筋急转弯,生参与猜测。

  师:同学们很爱动脑筋,真厉害!

  2、课件出示玲玲图像: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听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这篇课文讲述了()准备参加()的()不小心被弄脏,()重画一张,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画变得更漂亮了。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玲玲端详一幅

  评奖催促啪

  脏乱报纸另外及时

  懒虫并且糟糕肯定

  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齐读。

  去掉拼音朗读。

  (2)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3)学*多音字,课件依次出示:参和脏。

  四、情景朗读

  1、分段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2)开火车朗读。

  (3)小组赛读。

  2、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预设:读出玲玲为自己的画感到“得意”的样子。

  (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预设:读出事情突发后玲玲“伤心”的情形。

  (3)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预设:读出爸爸处事沉稳的语气。

  (4)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预设:读出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

  (5)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预设:读出爸爸高兴的语气。

  3、同桌合作对话,读好人物语气,体会人物心情。

  爸爸:“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玲玲:“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爸爸:“怎么了,玲玲?”

  玲玲:“我的画弄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爸爸:“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课件出示四幅图,学生排列图片,并给四幅图配上合适的词组。

  根据课件,复述课文。

  五、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画、幅、评……”等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画、幅、评……”等生字。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掌握“候、奖”两个生字,不要添减笔画。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

  六、小结

  玲玲要参赛,一幅画让她心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玲玲也懂得了一个道理,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今天回家之后,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三个词。

  七、板书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预*课文,边读边思。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摇篮、苍苍茫茫、文明、博物馆、神圣”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按要求预*课文,掌握一定的预*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先预*课文,明确预*要求:

  (1)有感情地把诗歌朗读几遍;

  (2)自学生字新词,思考:摇篮是什么意思?“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3)提出疑难问题。

  (4)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

  2、学生预*课文。

  3、揭示课题:祖先的摇篮。

  板书课题:6祖先的摇篮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情况。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交流字词学*情况。

  你在预*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这些字词的?

  抽读

  (3)提出预*时遇到的问题。

  师:你在预*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预*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的方法。

  齐读。

  3、研读诗歌的第一章节。

  (1)出示图片内容:

  屏幕上显现出森林里广阔深邃、浓烈粗犷的多姿多彩画面。

  教师朗诵《祖先的摇篮》。

  (2)谈话引导: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生: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板书:原始森林

  画面显示“原始森林的苍苍茫茫”。

  师:说说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生:面积大、一望无边,那浓郁的树阴,碧绿碧绿、清凉清凉。

  师:看,这“摇篮”多么大呀!(师作解释:“摇篮”是供婴儿睡的家具,形状略像篮子,多用藤或竹制成,可以左右摇动,使婴儿容易入睡。引申意: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去亲*一下这个“摇篮”吗?

  4、过渡: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苍茫的大森林,去寻找那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吧!

  三、复*巩固

  1、“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一章节。

  3、背诵第一章节。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摇篮浓绿赛跑遥远苍苍茫茫、地久天长污染文明神圣博物馆

  3、根据课文内容写句子。

  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是(人类文明的起点),是(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6、指名朗读课文。

  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方式。

  四、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树立保护祖先的摇篮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

  有关原始森林的图片,字词卡

  四、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你的摇篮又在哪 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

  二 点题教学

  1 通读课文,回答“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哪里?”(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谁来说说

  出示图片

  荫掩蔽日的大树,遍地的奇花异草,清洌的甘泉,林木苍郁*绿色峰丛高耸,其间崩塌巨石累累,石上布满藤萝树木。谷地忽宽忽窄,*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地下河明暗流交替出现,时而流水清澈,时而乱石峥嵘,构成了幽深静谧神秘肃穆的原始森林景观。蜿蜒曲折莽莽苍苍,林中古树、吊藤、飞禽、走兽,天然原始,阴森恐怖。

  2 带着对神秘大森林的好奇,读一读文章第一小节

  说一说,大森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试试动手画一画这美丽而神秘的摇篮

  三 识字教学

  1 指导学生朗读中注意“始、曾、掏、吗、逮、蝈”等生字

  2 认读含有生字的句子,进而认识生字

  3 出示文中生字,学生反复读一读

  4 给生字组词,教学书写

  注意:始是女字旁,引导学生复*识记女子旁的字,如:姐、妈、好、奶等

  意、思、想都是心字底,指导学生写的时候把心字写扁一点,另外复*心字底的字

  曾不易写好,教师可以示范着写

  远和忆可以分类指导

  5 完成*字册

  四 知识拓展

  教师读一读,关于人类进化的文章,给学生以知识的拓展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语文教案 (菁华3篇)

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语文教案1

  【活动目标】

  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促进同学在合作学*中分享识字的乐趣。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学会承当责任,学会宽容。

  【活动准备】

  课前同学上网查询有关骄傲的资料、上课时的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公元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航天员杨利伟叔叔带着华夏儿女五千年的飞天梦想傲然腾空,我们终于胜利地飞上了太空!太空中终于留下了我们*人的足迹!祖先美好而浪漫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亿万华夏儿女欢呼雀跃,全世界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特别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一句什么话?

  2、板书课题,质疑问难。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杨老师最喜欢发言的同学,讲对的褒扬,讲错的还是褒扬。

  (谁为谁骄傲?我为什么为你骄傲呢?)

  (学贵有疑:同学围绕课题提问,不只能培养同学的质疑能力,而且注重引导发现,激发、调动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仔细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骄傲"词卡:齐读三遍。

  2、仔细观察"骄傲"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生说师范写。

  (学会写一个词,对照一个词。)

  4、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5、展示同学作业,师生一起评议。

  人教版实验教材非常重视同学写字*惯的培养。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让同学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同时重视对同学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同学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齐读课题,课文中谁为谁骄傲?我又为什么为你骄傲呢?请大家用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3、出示生字:假如大屏幕上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身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

  (师鼓励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5、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字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尊重同学的不同的学*方式和学*方法,相信同学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身最喜欢、最*惯的方法识记汉字。充沛利用同学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想怎么读?请一个同学当小老师来分配朗读任务。

  2、同学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听录音读课文,考虑刚才提出的问题:谁为谁骄傲?我为什么为你骄傲呢?同学回答。

  (板书:老奶奶小男孩)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小组充沛讨论)汇报讨论的结果:

  (板书:老实)

  5、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横线把小男孩想的和做的句子画出来。汇报小男孩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⑴出示句子: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害怕──很不自在──一阵轻松)

  ⑵(出示课文四、五自然段)请喜欢这个小男孩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

  (指导朗读)

  6、假如你是课文中老奶奶,当你看到小男孩写的信和送来修理窗户的7美元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让生充沛说)

  ⑴课文中的老奶奶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的6、7自然段。

  ⑵小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慈祥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小朋友纯洁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小朋友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小朋友的诚信让人感动,老奶奶那广博宽容的心胸也值得我们称誉。

  (板书:宽容)

  ⑶有感情地读这一局部,演一演图上的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同学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同学将自身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考虑,去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身的阅读表达出来。在感悟时抓住文中人物心情活动变化这一明线来引导同学感情朗读,并引导同学对老奶奶这条暗线进行挖掘,在感悟过程后升华到入情入境的充沛的感情朗读实践中,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渗透思想教育,总结课文

  1、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了这篇课文,非常喜欢课文中的这个小男孩,你喜欢吗,为什么?

  (让同学充沛说。)

  2、教师总结课文:

  文中的小男孩真是一个老实、知错就改的好小朋友。老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十分崇尚的美德。现在我们全校也在进行诚信班级的评比活动,希望每个同学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班级”的许诺牌在二⑶班闪闪发光!老师也会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

  本组教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的,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同时,通过交流自身的见解、感受,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六、扩展活动,拓展思维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像“我”一样勇于承当责任的人,有像老奶奶一样宽容的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犯了错误时,有没有主动供认?他人犯错误向你认错时,你有没有原谅他人呢?请大家课下讨论讨论,下节课把你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并且收集一些老实守信的故事、格言或成语。

  七、欣赏歌曲《红旗飘飘》

  雄壮、豪迈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歌曲结束,师生互道再见。

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语文教案2

  【设计内容】

  《我为你骄傲》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供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随同了他三个星期。当他用自身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和上道歉信时,在慈祥而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值得为小朋友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本课设计充沛发挥同学的主动性,鼓励同学探究学*,积极倡议合作学*,使同学不只学*语言,而且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和熏陶。

  【设计理念】

  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本文是一个小故事,小朋友内心的悔恨、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以和自我解脱的方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话包括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相信同学读了这篇课文,会有更多的.感受,会有自身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给同学自读自悟的机会,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活动目标】

  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促进同学在合作学*中分享识字的乐趣。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学会承当责任,学会宽容。

  【活动准备】

  课前同学上网查询有关骄傲的资料、上课时的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航天员杨利伟叔叔带着华夏儿女五千年的飞天梦想傲然腾空,我们终于胜利地飞上了太空!太空中终于留下了我们*人的足迹!祖先美好而浪漫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亿万华夏儿女欢呼雀跃,全世界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特别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一句什么话?

  2、板书课题,质疑问难。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杨老师最喜欢发言的同学,讲对的褒扬,讲错的还是褒扬。

  (谁为谁骄傲?我为什么为你骄傲呢?)

  (学贵有疑:同学围绕课题提问,不只能培养同学的质疑能力,而且注重引导发现,激发、调动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仔细观察, 指导写字

  1、出示"骄傲"词卡:齐读三遍。

  2、仔细观察"骄傲"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生说师范写。

  (学会写一个词,对照一个词。)

  4、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5、展示同学作业,师生一起评议。

  人教版实验教材非常重视同学写字*惯的培养。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让同学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同时重视对同学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同学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三、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齐读课题,课文中谁为谁骄傲?我又为什么为你骄傲呢?请大家用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3、出示生字:假如大屏幕上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身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

  (师鼓励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5、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字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师尊重同学的不同的学*方式和学*方法,相信同学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身最喜欢、最*惯的方法识记汉字。充沛利用同学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四、 朗读感悟,自主探究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想怎么读?请一个同学当小老师来分配朗读任务。

  2、同学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听录音读课文,考虑刚才提出的问题:谁为谁骄傲?我为什么为你骄傲呢?同学回答。

  (板书:老奶奶小男孩)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小组充沛讨论)汇报讨论的结果:

  (板书:老实)

  5、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用横线把小男孩想的和做的句子画出来。汇报小男孩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⑴ 出示句子: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害怕──很不自在──一阵轻松)

  ⑵ (出示课文四、五自然段)请喜欢这个小男孩的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

  (指导朗读)

  6、假如你是课文中老奶奶,当你看到小男孩写的信和送来修理窗户的7美元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让生充沛说)

  ⑴ 课文中的老奶奶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的6、7自然段。

  ⑵ 小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慈祥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小朋友纯洁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小朋友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小朋友的诚信让人感动,老奶奶那广博宽容的心胸也值得我们称誉。

  (板书:宽容)

  ⑶ 有感情地读这一局部,演一演图上的内容。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同学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引导同学将自身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考虑,去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身的阅读表达出来。在感悟时抓住文中人物心情活动变化这一明线来引导同学感情朗读,并引导同学对老奶奶这条暗线进行挖掘,在感悟过程后升华到入情入境的充沛的感情朗读实践中,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渗透思想教育,总结课文

  1、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了这篇课文,非常喜欢课文中的这个小男孩,你喜欢吗,为什么?

  (让同学充沛说。)

  2、教师总结课文:

  文中的小男孩真是一个老实、知错就改的好小朋友。老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十分崇尚的美德。现在我们全校也在进行诚信班级的评比活动,希望每个同学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班级”的许诺牌在二⑶班闪闪发光!老师也会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

  本组教材是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编选课文的,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同时,通过交流自身的见解、感受,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六、 扩展活动,拓展思维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有像“我”一样勇于承当责任的人,有像老奶奶一样宽容的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犯了错误时,有没有主动供认?他人犯错误向你认错时,你有没有原谅他人呢?请大家课下讨论讨论,下节课把你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并且收集一些老实守信的故事、格言或成语。

  七、欣赏歌曲《红旗飘飘》

  雄壮、豪迈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歌曲结束,师生互道再见。

  【板书设计】

  22 我 为 你 骄 傲

  老奶奶 小男孩

二年级《我为你骄傲》语文教案3

  【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片、字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

  1、出示课题,质疑问难。

  理解“骄傲”的意思。

  2、书写“骄傲”。

  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3、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课题中“我”是谁?“你”又是谁?“我”为什么会喂“你”骄傲?

  二、识记生字

  1、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轻声读、默读、小组读、同桌一起读),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带拼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3、(出示生字不带拼音)如果大屏幕上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4、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师鼓励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5、识字游戏:

  ⑴ 说偏旁猜字。

  ⑵ 开火车扩词。

  三、初读课文

  1、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小组推荐组员读。

  2、学生自主评价朗读情况,正音。

  3、你读懂了些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你砸破了别人的窗户,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5、下堂课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男孩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璃、滑、碎”。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菁华3篇)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同学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

  2、能力目标:

  ①、让同学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培养同学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置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协助学*的能力。

  ②、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同学的自主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③、培养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同学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认知目标:

  ①、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北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中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为读者介绍了首都北京的美景:北京是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在那有庄严美丽的*;宽阔肃穆的*广场;高大的人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这是一篇培养同学语感,协助同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同学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本课的二、三、四自然段,条理清晰,详略分明地介绍了雄伟、庄严的*;现代化建筑立交桥;名胜古迹、风景优美的公园和新建的高楼大厦。由于同学年龄小,大局部小朋友从未到过北京,因此,理解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同学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课文对所提到的名胜古迹、公园、新建的高楼大厦未做详细介绍,因此,要全面地了解北京,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有难度。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引导同学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俺采取的相应对策是充沛运用国际互联网、学校网中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同学的表象积累,括宽同学的视野,协助同学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首都北京对于在校同学,尤其是二年级的同学来说,几乎都没去过。绝大局部同学缺少对北京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但可喜的是,本班同学从一年级便开始接触计算机,到了本学期已熟练地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及上网浏览、查询资料等计算机操作技能。基于这一有利前提,在教学中采用教师提出学*任务,引导同学到http//bjkj网站中,浏览查寻相关资料;复制图片摘抄文字;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在word中制作电子板报;推选出一位导游向游客解说景点的方法,让同学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的主人。

  四、教学战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战略一

  创设情景、激**感。通过充沛运用多媒体网络,让同学更直观、更准确地感受祖国首都北京的美,激发同学对北京的热爱之情。当北京风景以及风俗民情真实地展现在同学眼前时,同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同学真实、生动、形象地感受北京的伟大、美丽,同时有助于同学理解文章中重点词语。

  2、教学战略二

  提出任务、自主上网学*。在同学自读课文后,提出学*任务:①从“*”、“立交桥”这两个景点中,任选其中的一个,到http//bjkj这个网站中,浏览查寻相关资料;②复制图片摘抄文字;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在word中,制作电子板报;④推选出一位导游向游客解说你最喜欢的景点。

  3、教学战略三

  查询信息,制作电子板报。在查询信息阶段,充沛利用学校网中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同学在老师所提供的资源目录和网站中自由、大胆地搜索查询相关的资料。然后,同学根据课文内容把学校网上收集到的资料按一定要求,分工合作,在word中制成一份电子简报,并用自身的话把它介绍出来。同学在协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教学战略四

  展示、评价电子板报。在同学完成他们的电子板报制作后,组织全班同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同学是否通过制作电子板报掌握了相关主题的学*内容,完成了意义建构。

  这时,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广播功能,向全体同学提供同学的典型案例,采用教师指导,同学参与的方法进行讲评。在讲评中主要从同学的口头表达、电子板报中所涉及到的写作方法、词语的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等方面对同学的电子板报进行点评,这样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激发了同学的创新意识。

  5、教学战略五

  查询资料,拓展延伸。为了激发同学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在课的最后,让小朋友再到网站中查寻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公园和大厦。网站以图文、影像相结合的形式为同学提供了有关北京的各种信息资源,开阔了同学的视野,使同学学*到了课文中无法获得的知识。

  五、教学媒体设计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

  何时作用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文本

  *、立交桥

  复*旧知

  复*上节课的内容,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多媒体文本

  本节课学*任务

  学*第2、3自然段

  提出学*任务,让同学带着任务自主上网学*

  HTML

  有关北京的网站

  学*第2、3、4

  自然段

  同学在网站中自由、大胆地搜索、查询相关文字、影像、图片资料。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把网上收集到的资料在word中制成一份电子简报,让同学在协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多媒体网络

  同学自主完成的电子板报

  展示、评价

  电子板报

  在同学完成电子板报的制作后,利用多媒体网络的广播功能,组织全班同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同学是否通过制作电子板报掌握了相关主题的学*内容,完成了意义建构。

  媒体播放器

  抒情的钢琴曲

  配乐朗诵全文

  在音乐的随同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进一步激发同学热爱首都,热爱北京的感情。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公开课教案

  一、复*导入:

  师:上节课,同学们和老师一块儿初游了北京,已经领略到了北京美丽的景色。下面,谁来说说俺们主要游览了哪些地方?

  课件出示以下文本内容:*立交桥

  二、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

  1、师: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写这两个地方美丽的景色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地读课文的2、3自然段,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把它多读几遍。

  2、同学自读课文,找出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3、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三、出示学*任务:

  师:经过作者的这一番描写,再加上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读,老师感到北京更美了。现在,北京已经成为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有更多的人想了解北京。你们愿不愿意当小导游把北京*和立交桥的景色介绍给他们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两个景点当中任选一个,与自身的学*伙伴一块合作,上网访问http//bjkj这个网站,查找有关的资料,复制图片、摘抄文字;然后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在WORD当中制作成电子板报;最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把北京美丽的景色向游客们描述出来。下面请你们找到自身的学*伙伴,开始上网学*吧!

  课件出示以下文本内容:①上网浏览查寻相关资料,网址:http//bjkj;②复制图片摘抄文字;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电子板报;④推选出一位导游向游客解说。

  四、查询信息,制作电子板报:

  1、同学寻找学*伙伴,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任务,开始上网查询资料,在WORD中制作成电子板报。

  (向同学提供教师自制的有关北京的网站)

  2、小组推选小导游,在组内试说。

  五、交流反馈:

  1、师:哪位小导游愿意向大家介绍*的景色呢?

  A、小导游根据制作的电子板报向游客介绍。

  B、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C、组员补充。

  D、相机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

  2、师:除了美丽的*以外,北京的立交桥也非常漂亮,哪位导游愿意来介绍一下北京的立交桥。

  A、小导游根据制作的电子板报向游客介绍。

  B、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C、组员补充。

  D、相机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网络对全班同学广播典型的案例。

  六、配乐朗读:

  1、师:北京的景色实在太美了,而小导游们精彩的讲解更让俺们领略到了北京的无穷魅力。下面让俺们在音乐的随同下,再把课文的.2、3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2、全班配乐朗读。

  媒体播放优美的钢琴曲。

  七、拓展延伸:

  1、师:北京除了俺们今天游览的这两个景点之外,还有很多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你们想去看看吗?那就请你们再到网站中去查询有关的资料。

  2、除了课文上介绍的内容外,你还从网站中了解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向同学提供教师自制的有关北京的网站)

  八、教师总结:

  刚才小导游们在网站中,查询到了很多有关北京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和公园的资料。下节课,俺们再请小导游把你们在网站中看到的、听到向游客们介绍,好吗?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

  应用分析

  复*上节课的内容,为导入新课做准备。

  让同学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来体会北京的美。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同学的爱美情趣,激发同学进一步学*课文的欲望,为课文的进一步学*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也就是所谓的“任务驱动”环节,教师把所要讲授的内容隐含在任务中,其目的就是给同学一个确定的学*目标和学*任务,让同学根据电脑屏幕上出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学*课文内容,防止了盲目性。

  任务的驱动让同学进入了学*情景,在查询信息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协助者和指导者。在活动中,同学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从网站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一起制作成电子板报。这样,不只培养了同学收集、处置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沛的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充沛运用多媒体网络传输、广播的功能,向全体同学提供某组同学的典型案例。采用教师指导,同学参与的方法进行讲评。在讲评中主要从同学的口头表达、电子板报中所涉及到的写作方法如“对比、假设、拟人”、词语的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等方面对同学的电子板报进行点评。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同学是否通过制作电子板报掌握了相关主题的学*内容,完成了意义建构。

  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既能培养同学的语感,又使全体同学沉溺在北京美丽的景色当中,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为了激发同学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在课的最后,让小朋友再到网站中查寻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公园和大厦。网站以图文、影像相结合的形式为同学提供了有关北京的各种信息资源,开阔了同学的视野。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字词,会认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北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从而培养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与教学有关的影像资料、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知道祖国的首都北京吗?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的同学说一说你印象中的北京。可以结合照片和收集到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说一说。

  (此环节设计旨在调动学生的积累,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2、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马路上车流和人流不息,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教师浸润着丰厚文化气息的描述,使学生心中的北京更加丰满、神秘。)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找出生字,自主认记。边读文边圈画出文中的生字,反复认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二)汇报交流识字成果

  1、认读生字。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你认识这个字吗?在哪见过它,是怎么认识的?

  (尊重学生的认知水*,调动他们的识字积累,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学*方法。)

  2、自主汇报,读出字音,说出自己记的方法,组词、说话。

  熟字加偏旁:

  优(尤)、阴(月)、坛(云)、城(成)、图(冬)

  熟字减偏旁:

  央(英)、旁(膀)、交(校)

  形*字:巾——市

  偏旁相同的字:

  坛、城国、图

  3、教师强调字音的重点,认清字形的方法。

  翘舌音:庄、周、厦

  前鼻音:严、拼、坛

  后鼻音:央、庄

  多音字:似:似乎(sì)似的(shì)

  (三)巩固检测生字

  1、用生字卡片检测:开火车读、指名读。

  2、出示词语和句子检测。

  词语:瓦房、姓周、张庄、拼音、拼图、图案、案件、花坛、大厦、中央电视台、*

  句子: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

  *城楼和*广场位于北京城的中央,人民*庄严地矗立在*广场上。

  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以及新建的中华世纪坛。

  三、指导写字

  1、巩固“央、交、市、旁、国、图”六个字的读音,组词、说话。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和老师。

  3、结合学生的发现,重点指导写“央、旁、图”三个字。

《北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一)再读课文。

  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点击课件,展示*以及*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2)说说你看了什么?

  (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5)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2)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4)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5)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1)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2)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3)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4)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5)评出“导游奖”和“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 (菁华3篇)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伤心、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而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重点:]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生字,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25、玲玲的`画》,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生字宝宝都认识了没有?

  出示词语,抽生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5、玲玲的画》

  板块二、朗读感悟,启发思维

  板块目标:1、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

  2、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

  3、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板块流程:

  1、师:玲玲是个小画家,今天她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请看——

  出示图画,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师:玲玲喜欢自己画的这幅画吗?快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满意地端详”?(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微笑,动作:频频点头)

  2)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3)分组读句子。

  3、师:玲玲终于画好了这幅画,可是正当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学生回答,出示有污渍的图画。

  1)这幅图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看着这样的画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2)画弄脏了,虽然伤心,难过,但是再画一幅不就行了吗?

  (引导学生找出:“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她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从而知道玲玲为什么会“哇地哭了起来”。)

  出示句子: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齐读句子。

  4、师:爸爸听到了玲玲的哭声,过来了——(播放父女对话录音)

  1)爸爸让玲玲在画上做点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会在画上画点什么呢?

  2)想一想,刚才同学们说的画的东西哪些画在这儿是合适的,哪些画在这儿不太合适,说明理由。

  3)玲玲开动脑筋后,在这儿画了什么?(小花狗)

  出示句子: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齐读

  5、小结:玲玲花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心里可开心了——生读: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可是在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生读: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生读: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6、是呀,看到了吧,孩子们——

  出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是课文中的什么事?

  2)想想生活中有什么通过自己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3)小结:生活中,只要能开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齐读

  板块三、指导书写,感悟句子

  1、爸爸的话让玲玲记忆深刻,我们也应该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面,让我们来抄抄这两句话。真糟糕,这两句话中有四个拦路虎,我们要先去把它扫扫清。

  2、出示“糟”

  1)这个字比划很多,同学们伸出手来跟电脑一起书空这个字。

  2)同桌两人你写我看,正确书写这个字的笔划。

  3、出示“肯、脑、筋”

  1)为什么这三个字放在一块?(都有“月”)

  2)仔细观察这三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肯:“月”作底,竖撇变竖;

  脑:“月”作偏旁,写狭长,先竖后撇;

  筋:“月”在左下部,竖短一点再撇。

  3)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共同评价。

  4、师:拦路虎被扫清了,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抄一抄了。一个小小的提醒,这里面的两个“像,象”可别抄错位置了。

  学生抄写句子。

  板块四、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这里,老师送你们几句话,希望记在脑子里,放在心里。

  出示名人名言,齐读。

  下课。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伤心、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而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重点:]

  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生字,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25、玲玲的画》,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生字宝宝都认识了没有?

  出示词语,抽生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5、玲玲的画》

  板块二、朗读感悟,启发思维

  板块目标:1、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

  2、通过与*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

  3、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板块流程:

  1、师:玲玲是个小画家,今天她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请看——

  出示图画,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2、师:玲玲喜欢自己画的这幅画吗?快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出示句子: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1)“端详”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满意地端详”?(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微笑,动作:频频点头)

  2)谁能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3)分组读句子。

  3、师:玲玲终于画好了这幅画,可是正当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什么意外呢?

  学生回答,出示有污渍的图画。

  1)这幅图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看着这样的画玲玲的心情怎么样?

  2)画弄脏了,虽然伤心,难过,但是再画一幅不就行了吗?

  (引导学生找出:“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她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从而知道玲玲为什么会“哇地哭了起来”。)

  出示句子: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齐读句子。

  4、师:爸爸听到了玲玲的哭声,过来了——(播放父女对话录音)

  1)爸爸让玲玲在画上做点什么?如果你是玲玲,你会在画上画点什么呢?

  2)想一想,刚才同学们说的画的东西哪些画在这儿是合适的,哪些画在这儿不太合适,说明理由。

  3)玲玲开动脑筋后,在这儿画了什么?(小花狗)

  出示句子: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齐读

  5、小结:玲玲花了很长时间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她心里可开心了——生读: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可是在她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生读: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生读: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6、是呀,看到了吧,孩子们——

  出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这里的坏事和好事分别是课文中的什么事?

  2)想想生活中有什么通过自己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3)小结:生活中,只要能开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齐读

  板块三、指导书写,感悟句子

  1、爸爸的话让玲玲记忆深刻,我们也应该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面,让我们来抄抄这两句话。真糟糕,这两句话中有四个拦路虎,我们要先去把它扫扫清。

  2、出示“糟”

  1)这个字比划很多,同学们伸出手来跟电脑一起书空这个字。

  2)同桌两人你写我看,正确书写这个字的.笔划。

  3、出示“肯、脑、筋”

  1)为什么这三个字放在一块?(都有“月”)

  2)仔细观察这三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肯:“月”作底,竖撇变竖;

  脑:“月”作偏旁,写狭长,先竖后撇;

  筋:“月”在左下部,竖短一点再撇。

  3)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共同评价。

  4、师:拦路虎被扫清了,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抄一抄了。一个小小的提醒,这里面的两个“像,象”可别抄错位置了。

  学生抄写句子。

  板块四、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同学们,生活中有些事真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会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这里,老师送你们几句话,希望记在脑子里,放在心里。

  出示名人名言,齐读。

  下课。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3

  学*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和“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身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同学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置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⑵齐读课题,学*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

  ⑴桌合作学*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尝试让同学当老师,主持学*生字。

  ①教师引导:*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同学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同学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和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微妙吗?我们下堂课学*。

  四、指导观察、练*写字

  1、让同学先自身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同学把他们的各局部写紧凑些。

  3、同学练写。

  4、把同学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同学评一评。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生字

  1、游戏“大转盘”:

  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同学开火车读。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方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

  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⑴同学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⑵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①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小朋友。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②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假如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③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随同学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

  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同学进行评议:

  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缺乏?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同学大胆地、充沛地说。

  2、假如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四、做一做:完成课后练*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二年级《祖先的摇篮》语文教案 (菁华3篇)(扩展8)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树立保护祖先的摇篮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

  有关原始森林的图片,字词卡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你的摇篮又在哪 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

  二 点题教学

  1 通读课文,回答“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哪里?”(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谁来说说

  荫掩蔽日的大树,遍地的奇花异草,清洌的甘泉,林木苍郁*绿色峰丛高耸,其间崩塌巨石累累,石上布满藤萝树木。谷地忽宽忽窄,*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地下河明暗流交替出现,时而流水清澈,时而乱石峥嵘,构成了幽深静谧神秘肃穆的原始森林景观。蜿蜒曲折莽莽苍苍,林中古树、吊藤、飞禽、走兽,天然原始,阴森恐怖。

  2 带着对神秘大森林的好奇,读一读文章第一小节

  说一说,大森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试试动手画一画这美丽而神秘的摇篮

  三 识字教学

  1 指导学生朗读中注意“始、曾、掏、吗、逮、蝈”等生字

  2 认读含有生字的句子,进而认识生字

  3 出示文中生字,学生反复读一读

  4 给生字组词,教学书写

  注意:始是女字旁,引导学生复*识记女子旁的字,如:姐、妈、好、奶等

  意、思、想都是心字底,指导学生写的时候把心字写扁一点,另外复*心字底的字

  曾不易写好,教师可以示范着写

  远和忆可以分类指导

  5 完成*字册

  四 知识拓展

  教师读一读,关于人类进化的文章,给学生以知识的拓展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生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树立保护祖先的摇篮的意识。

  三、课前准备:

  有关原始森林的图片,字词卡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你的摇篮又在哪 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

  二 点题教学

  1 通读课文,回答“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哪里?”(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谁来说说

  荫掩蔽日的大树,遍地的奇花异草,清洌的甘泉,林木苍郁*绿色峰丛高耸,其间崩塌巨石累累,石上布满藤萝树木。谷地忽宽忽窄,*锥峰时高时低森林覆盖疏密不定,地下河明暗流交替出现,时而流水清澈,时而乱石峥嵘,构成了幽深静谧神秘肃穆的原始森林景观。蜿蜒曲折莽莽苍苍,林中古树、吊藤、飞禽、走兽,天然原始,阴森恐怖。

  2 带着对神秘大森林的好奇,读一读文章第一小节

  说一说,大森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试试动手画一画这美丽而神秘的摇篮

  三 识字教学

  1 指导学生朗读中注意“始、曾、掏、吗、逮、蝈”等生字

  2 认读含有生字的句子,进而认识生字

  3 出示文中生字,学生反复读一读

  4 给生字组词,教学书写

  注意:始是女字旁,引导学生复*识记女子旁的字,如:姐、妈、好、奶等

  意、思、想都是心字底,指导学生写的时候把心字写扁一点,另外复*心字底的字

  曾不易写好,教师可以示范着写

  远和忆可以分类指导

  5 完成*字册

  四 知识拓展

  教师读一读,关于人类进化的文章,给学生以知识的拓展

二年级语文下册《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学情分析

  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做好铺垫。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

  教学建议

  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2、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读好问句,学*准确地使用动词。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难点

  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准确地运用动词。

  3、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学*准确地运用动词。

  难点

  理解课文大意,知道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三、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请看录像。(播放原始森林录像)

  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四、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学*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1)齐读短语。

  (2)分组讨论:加点的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教师提示:加点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人做一件事时的行为、动作。

  (4)学生可以演一演上面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

  六、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七、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

  祖的偏旁是礻,不要多写一点。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边笔画数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能漏写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

  八、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祖啊浓望蓝

  摘掏赛忆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2、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难点

  1、仿照课文第2、3小节说句子。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复*导入

  1、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

  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3、齐读课文。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1)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3)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2、学*第2、3小节。

  (1)同桌互读,说说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有着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5)学生练读第2、3小节。

  (6)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7)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3、学*课文最后一小节。

  (1)全班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

  六、梳理板书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苍苍茫茫

  七、教学感悟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的良好*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