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

首页 / 语录 / |

  卡夫卡经典语录 1

  1、上帝,生活,真理--这些只是同一件事实的不同名称我们时刻在体验它它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获得它的全貌。--卡夫卡

  2、这不是城市,这是时间大洋裂开的洋底,布满了梦幻和热情的乱石堆。在这里很有趣,但人们慢慢地透不过气来,和所有潜水者一样,我不得不上来,否则血液就会突进肝脏。--卡夫卡

  3、战争中你流尽鲜血,和*中你寸步难行。--卡夫卡

  4、真正的对手会灌输给你大量的勇气。卡夫卡

  5、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卡夫卡

  6、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卡夫卡

  7、你的意志是自由的。这就是说当它想要穿越沙漠时,它是自由的,因为它可以选择穿越的道路,所以它是自由的,由于它可以选择走路的方式,所以它是自由的。可是它也是不自由的,因为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不自由,因为无论哪条路,由于其谜般的特点,必然令你触及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卡夫卡《误入世界》

  8、我的本质是恐惧。确实,恐惧就是我的一部分,也许是我身上最好的那部分。完全承认恐惧的合理存在,比恐惧本身所要求获得的还要多,我这么做并不是由于任何压力,而是欣喜若狂,将自己的整个身心全部地向它倾注。--卡夫卡

  9、你可以避开这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也许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卡夫卡

  10、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的太超前了不行。看的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看好前面,会撞上什么。所以么,要在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男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遇见一个女人,于是和她在一起,一切就都变成了为了这个女人,为了这个家!--卡夫卡《城堡》

  12、很多人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的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去忍受新的痛苦。--卡夫卡

  13、所有知识一切的问题和答案,全都包含在狗身上。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14、“一本书,如果我们读了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掌,让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卡夫卡

  15、你是作业,举目不见学生。--卡夫卡

  16、没有真实是不可能生活的,真实大约就是生活之道。卡夫卡

  17、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弗兰兹卡夫卡

  18、向后倒下时,我像得到解救似的感到,它无可挽回地淹死在我那填*所有洼地漫过一切堤岸的血泊里。--卡夫卡《变形记》

  19、待在原地不要动大千世界会主动向你走来。--卡夫卡

  20、卡夫卡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里。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卡夫卡

  21、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卡夫卡

  22、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弗兰茨卡夫卡

  23、一只手挡开笼罩着命运的绝望,同时,另一只手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卡夫卡

  24、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惹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25、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卡夫卡

  26、真正的对手会灌输给你大量的勇气。卡夫卡

  27、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卡夫卡

  28、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卡夫卡

  29、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卡夫卡《误入世界》

  30、我是自由的,那就是我迷失的原因。--卡夫卡

  31、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卡夫卡

  32、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卡夫卡

  33、我触及什么,什么就破碎。服丧之年已经过去,鸟儿翅膀耷拉下垂。月亮裸露在清冷的夜里,杏和橄榄树早已透熟。岁月的善举。--卡夫卡《我触及什么,什么就破碎》

  34、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真实恐怕就是指本身吧。卡夫卡

  35、任何一个保持爱美之心的人都不会变老。--弗兰兹卡夫卡

  36、我们唯一能够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卡夫卡

  37、你还年轻。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卡夫卡《午夜的沉默》

  38、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卡夫卡

  39、生前寂寞,不知掌声为何物的作家卡夫卡,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还有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赞,其遗作成为至今无人超越的汉语文学高峰的曹雪芹。

  40、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那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1、我必须孤独。我所做出的成绩,无一不是孤独的成果。我憎恨一切与文学无关的东西。--卡夫卡

  42、一个人有自由的意志,这表现在个方面第一,他是自由的,因为他想要这个生命;现在他当然无法走回头路了,因为他已经不是当初想要这个生命时的那个人了,他所能做的只是继续执行他现在生活在其中的当初的意志。第,他是自由的,这体现在他能够选择这一生命的行走方式和道路。第,他是自由的,这体现在,他还将成为从前的那一个人,怀有这么个意志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走完这一生,通过这个方式最终回归自己,而这是通过一条虽然可以选择,但又是那么迷宫般的道路实现的,走在这条道路上,这个生命的任何角落都将被他踏遍。--卡夫卡《误入世界》

  卡夫卡经典语录 2

  1)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2)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3)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4)人类的过失是没有耐性;时机未成熟便把方法弃绝,以及狂妄的固守虚幻。

  5)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

  6)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7)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8)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9)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0)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11)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12)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13)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4)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15)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16)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17)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8)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19)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人的尊严。

  20)音乐产生新的、更加细腻、更加复杂、因而更加危险的刺激,而文学则要澄清纷乱复杂的刺激,把它上升为意识,加以净化,从而赋予它人性。音乐是感官生活的成倍增加。而文学则压制感官生活,把它引向更高的层次。

  21)任何一个人,当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那么就用一只手拨开笼罩着你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与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22)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23)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24)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25)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要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人们更孤独、更不幸。事情就是这样,智力劳动把人推向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人群。

  26)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27)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28)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29)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30)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1)耐心是应付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一点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的成长。胆怯的自我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见嫩绿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32)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33)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34)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35)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36)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37)许多所为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38)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39)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40)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41)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42)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43)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44)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45)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46)许多所谓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47)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48)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卡夫卡经典语录 3

  1)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2)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3)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4)人类的过失是没有耐性;时机未成熟便把方法弃绝,以及狂妄的固守虚幻。

  5)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

  6)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7)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8)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9)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0)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11)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12)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13)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4)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15)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16)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17)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8)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19)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人的尊严。

  20)音乐产生新的、更加细腻、更加复杂、因而更加危险的刺激,而文学则要澄清纷乱复杂的刺激,把它上升为意识,加以净化,从而赋予它人性。音乐是感官生活的成倍增加。而文学则压制感官生活,把它引向更高的层次。

  21)任何一个人,当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那么就用一只手拨开笼罩着你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与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总之,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22)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23)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24)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25)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要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人们更孤独、更不幸。事情就是这样,智力劳动把人推向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人群。

  26)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27)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28)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29)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30)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1)耐心是应付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一点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的成长。胆怯的自我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见嫩绿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32)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33)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34)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35)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36)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37)许多所为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38)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39)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40)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41)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42)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43)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44)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45)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46)许多所谓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47)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48)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卡夫卡经典语录 4

  1、向后倒下时,我像得到解救似的感到,它无可挽回地淹死在我那填*所有洼地漫过一切堤岸的血泊里。——卡夫卡《变形记》

  2、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惹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3、一个人有自由的意志,这表现在个方面第一,他是自由的,因为他想要这个生命;现在他当然无法走回头路了,因为他已经不是当初想要这个生命时的那个人了,他所能做的只是继续执行他现在生活在其中的当初的意志。第,他是自由的,这体现在他能够选择这一生命的行走方式和道路。第,他是自由的,这体现在,他还将成为从前的那一个人,怀有这么个意志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走完这一生,通过这个方式最终回归自己,而这是通过一条虽然可以选择,但又是那么迷宫般的道路实现的,走在这条道路上,这个生命的任何角落都将被他踏遍。——卡夫卡《误入世界》

  4、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的太超前了不行。看的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看好前面,会撞上什么。所以么,要在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任何一个保持爱美之心的人都不会变老。——弗兰兹卡夫卡

  6、待在原地不要动大千世界会主动向你走来。——卡夫卡

  7、没有真实是不可能生活的,真实大约就是生活之道。卡夫卡

  8、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卡夫卡

  9、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不过是彷徨。——卡夫卡

  10、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那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我是自由的,那就是我迷失的原因。——卡夫卡

  12、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卡夫卡

  13、生前寂寞,不知掌声为何物的作家卡夫卡,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还有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赞,其遗作成为至今无人超越的汉语文学高峰的曹雪芹。

  14、没有一处安静的地方可供我们谈情说爱,因此我希望有一座坟墓,又深又窄,在那里我们紧紧地搂抱着,难解难分,我的脸藏在你的怀里,你的脸藏在我的怀里,没有人再会看到我们。——卡夫卡《城堡》

  15、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卡夫卡

  16、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卡夫卡

  17、人的主罪有,其余皆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卡夫卡

  18、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卡夫卡ile/为什么生活中很少见到传说中天长地久,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因为这样的感情非常可贵,可贵的东西是那么好见到的吗?金子钻石容易见到吗?

  19、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卡夫卡

  20、所有知识一切的问题和答案,全都包含在狗身上。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21、人们常常用咄咄逼人来掩饰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们因此丧失了人的尊严。我等待,我观看。恩惠也许来,也许不来。也许这种既*静又不*静的等待就是恩惠的使者,抑或恩惠本身。──弗兰茨卡夫卡

  22、什么是爱?这其实很简单。凡是提高充实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就是爱。通向一切高度和深度的东西就是爱。——卡夫卡

  23、真正的对手会灌输给你大量的勇气——卡夫卡

  24、笼子里放进了一只年轻的美洲豹子。即使是感觉最迟钝的人,看到这只野兽在闲置长久的笼子里活蹦乱跳时,他也会觉得这是一种舒服的休息。这只豹子什么也不缺,可口的食物看守人员无须长时间考虑就会送来。失去自由对它似乎都无所谓,这个高贵的躯体应有尽有,不仅带着利爪,而且连自由好像也带在身边,自由似乎就藏在它利齿的某个地方。它生命的欢乐总是同它大口里发出的强烈吼叫而一起到来。观众从它的欢乐中很难享受到轻松,可是他们克制住自己,挤在笼子周围,丝毫不肯离去。——卡夫卡《变形记》

  25、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人生,真实恐怕就是指人生本身吧。卡夫卡

  26、“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卡夫卡《城堡》

  27、我们唯一能够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卡夫卡

  28、你还年轻。不相信明天的青年就是对自己的背叛。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物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延续下去,相信最*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卡夫卡《午夜的沉默》

  29、一只手挡开笼罩着命运的绝望,同时,另一只手记下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卡夫卡

  30、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卡夫卡

  31、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卡夫卡

  32、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卡夫卡《午夜的沉默》

  33、很多人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的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去忍受新的痛苦。——卡夫卡

  34、真正的对手会灌输给你大量的勇气。卡夫卡

  35、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卡夫卡

  36、只要你口中有食,你就已经解决了当下的所有问题。——弗兰兹卡夫卡

  37、男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遇见一个女人,于是和她在一起,一切就都变成了为了这个女人,为了这个家!——卡夫卡《城堡》

  38、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卡夫卡

  39、我们所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卡夫卡

  40、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弗兰茨卡夫卡

  41、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卡夫卡

  42、战争中你流尽鲜血,和*中你寸步难行。——卡夫卡

  43、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44、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真实恐怕就是指本身吧。卡夫卡

  45、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卡夫卡

  46、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卡夫卡

  47、你可以避开这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也许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卡夫卡

  48、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人生,真实恐怕就是指人生本身吧。卡夫卡

  49、这不是城市,这是时间大洋裂开的洋底,布满了梦幻和热情的乱石堆。在这里很有趣,但人们慢慢地透不过气来,和所有潜水者一样,我不得不上来,否则血液就会突进肝脏。——卡夫卡

  50、真正的道路在一条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地面。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弗朗茨卡夫卡

  卡夫卡经典语录 5

  1、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2、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3、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4、耐心是应付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一点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的成长。胆怯的自我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见嫩绿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5、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6、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7、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8、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9、一个人尽可能的不说谎是因他不能说谎,而非因为他所得到的说谎机会太微小了。

  10、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11、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

  12、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13、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14、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15、许多所为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16、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17、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18、许多所谓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19、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20、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21、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22、音乐产生新的、更加细腻、更加复杂、因而更加危险的刺激,而文学则要澄清纷乱复杂的刺激,把它上升为意识,加以净化,从而赋予它人性。音乐是感官生活的成倍增加。而文学则压制感官生活,把它引向更高的层次。

  23、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24、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卡夫卡经典语录 6

  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哪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

  最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

  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

  “希望你记住我。”佐伯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 都无所谓。”

  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

  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

  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

  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假如我是影子,我不愿意只一半。

  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我一不坚强二没有独立心,不外乎硬被现实推向前去罢了

  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东西,最好完全不说。

  我们都是失落的灵魂,没有一种拯救是纯洁完善的,重要的是,我们上路了。

  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

  人不是因其缺点,而是因其优点被拖入更大的悲剧之中的。

  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的太超前了不行。看的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看好前面,会撞上什么。所以么,要在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

  孩子们的心很柔弱,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样子,而一旦扭曲变硬,就很难复原。

  较之把自由本身搞到手,把自由的'象征搞到手恐怕更为幸福。或许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想。假如真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不知所措。这点记住好了:人们实际上喜欢不自由。

  所以有时候,有些回忆是不能轻易有的,有些回忆既能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也能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

  权当自己是块海绵,至于保存什么抛弃什么,日后在定不迟。

  摘下耳机,可以听到沉默。沉默是可以用耳朵听到的,这我知道。

  孤独如柔软的泥堆积在那里。穿过水层的隐约光亮,犹如远古记忆的残片白荧荧地洒向四周,深深的水底觅不到生命的迹象。

  世间万物无一不是隐喻。

  回忆会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同时又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

  卡夫卡经典语录 7

  1)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2)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3)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4) 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5)疾病根本不是恶,而是警告信号,生活的助手。

  6)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7)在这场你与世界的战争中,我支持这个世界。

  8) 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9)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10)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卡夫卡经典语录 8

  1、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2、国家的力量建立在人们的惯性和需要安静这两点上。

  3、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4、欲望之泉就是他的寂寞之泉。

  5、与其信仰一个家喻户晓之神,不如成为快乐的源泉!

  6、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7、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8、疾病根本不是恶,而是警告信号,生活的助手。

  9、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10、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11、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12、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见证。

  13、许多所谓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14、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15、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动盖源于深不可测的悲观思想。

  16、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7、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18、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19、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20、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21、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22、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23、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24、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25、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26、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27、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28、人类的过失是没有耐性;时机未成熟便把方法弃绝,以及狂妄的固守虚幻。

  29、一个人尽可能的不说谎是因他不能说谎,而非因为他所得到的说谎机会太微小了。

  30、因为与人交往才会诱使一个人去做自我思考。

  31、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32、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33、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34、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35、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36、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卡夫卡经典语录 9

  1、胸口有一团硬梆梆的空气,就好像囫囵吞进了一块雨云。——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只要活着,我就是什么,自然而然。可是不知何时情况变了,我因为活着而什么都不是了。莫名其妙!人不是为了活着才生下来的么?对吧?然而越活我越没了内存,好像成了空空的外壳,往下说不定越活越成为没有价值的空壳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提前,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不吉利的舞。——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家中充溢着又湿又重的沉默。那是并不存在的人们的低语,是死去的人们的喘息。——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成为另一个人不容易,成为另一个名字却不难。——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下一步的事下一步考虑不迟。——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我觉得最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或许是那样的。但不管怎样,就每天实际生活来说都没多大区别的——为活下来也罢,为死去也罢,做的事大体相同。——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摘下耳机,可以听到沉默。沉默是可以用耳朵听到的,这我知道。——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孤身一人住在陌生的地方,如同丢了指南针丢了地图的孤独的探险家。——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没有什么能够以同一形态滞留于同一场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2、权当自己是块海绵,至于保存什么抛弃什么,日后在定不迟。——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3、那里面没有出口。甚至没有找到出口的可能性。你彻底迷失在时间的迷宫中,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你根本没有想从中脱身的愿望。对吧?——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4、正经思考不正经的事,纯属徒劳。——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5、你寻求声音之时,那里惟有沉默;你寻求沉默之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6、我们大家都在失去某种宝贵的东西:宝贵的机会和可能性,无法挽回的感情,这是生存的一个意义。但是我们的脑袋里——我想应该是脑袋里——有一个将这些作为记忆保存下来的小房间,肯定是类似图书馆书架的房间,而我们为了了解自己的心的正确状态,必须不断制作那个房间的检索卡,也需要清扫、换空气、给花瓶换水。换言之,你必须永远生活在你自身的图书馆里。——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7、我清楚地记得母亲领姐姐出走的那一天。我一个人坐在檐廊里眼望院子。初夏的黄昏时分,树影长长的。家里仅我自己。什么原因我不得其解,但我知道自己已被抛弃,孤零零地剩留下来,我知道这件事日后必定给自己带来深刻的决定性影响。并非有人指教,我只是知道。家中如被弃置的边境哨所一般冷冷清清。我凝视着日轮西垂,诸多物体的阴影一步一步包拢这个世界。在有时间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一去无返。阴影的触手一个刻度又一个刻度地蚕食新的地面,刚才还在那里的母亲面庞也将很快被吞入黑暗阴冷的领域,那面庞将带着故意对我视而不见的表情从我记忆中自动地被夺走、被消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8、因为孤独因你本身而千变万化。——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9、作为款额能有实感的至多五千日元。再往上数,十万也罢一百万也罢一千万也罢全都彼此彼此,即那是“很多钱”。虽说有存款,也并未亲眼见到,无非听到现在有多少多少存款的数字而已。总之不外乎抽象概念。所以就算人家说现已消失不见了,他也上不来把什么搞不见了的切实感受。——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0、我们的人生有个至此再后退不得的临界点,另外虽然情况十分少见,但至此再前进不得的点也是有的。那个点到来的时候,好也罢坏也罢,我们都只能默默接受。我们便是这样活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1、天空整个布满阴云,但暂时没有要下雨的样子。宁静的清晨。云如吸音材料一般将地面所有声音彻底吸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2、如果拥有令人吃惊的了不起的想法的是你一个人,那么在深重的黑暗中往来彷徨的也必定是你一个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3、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时,那里唯有沉默;你寻求沉默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秘密开关。——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4、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5、你倾听她体内空白被填埋的声音。声音微乎其微,如海岸细沙在月光下滑坡。——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6、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的事物。——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7、百年之后,置身此处的人们(也包括我)应该从地上荡然无存,化为尘埃化为灰烬。如此一想,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情。这里所有的人或事物都显得虚无缥缈,仿佛即将被风吹散消失。——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8、古时候,世界不是由男和女,而是由男男和男女和女女构成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9、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0、我认为十五岁是最适合离家出走的时间,这之前过早,之后又太晚。——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1、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的太超前了不行。看的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看好前面,会撞上什么。所以么,要在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2、尽管世界上每一个体的存在是艰辛而孤独的,但就记忆的原型而言我们则密不可分的连在一起。——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3、大巴在高速公路上以一定的速度继续奔驰,传来耳畔的声音既不变高又不压低,引擎的旋转次数也全无改变。单调的声响如石臼一样流畅地碾压时间,碾压人们的知觉。周围乘客仍在座*上弓身昏睡,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醒着的只有我和司机。我们被卓有成效地、极为麻木地运往目的地。——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4、你惧怕想象力,更惧怕梦,惧怕理应在梦中开始的责任。然而觉不能不睡,而睡觉必然做梦。清醒时的想象力总可以设法阻止,但梦奈何不可。——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5、孤独如柔软的泥堆积在那里。穿过水层的隐约光亮,犹如远古记忆的残片白荧荧地洒向四周,深深的水底觅不到生命的迹象。——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6、脑袋不好使和脑袋有问题毕竟两码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7、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8、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9、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当然这仅仅是泛论。那个什么在你追求的时候,是不会以相应形式出现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0、如此这般,中田住进弟弟提供的宿舍,接受**补贴,使用特别通行证乘坐都营公共汽车,在附*公园同猫聊天,一天天的日子过得心*气和。中野区那一角成了他的新世界。一如猫狗圈定自己的自由活动范围一样,没有极特殊的事他从不偏离那里,只要在那里他就能安心度日。没有不满,没有愠怒,不觉得孤独,不忧虑将来,不感到不便,只是悠然自得地细细品味轮番而来的朝朝暮暮。如此生活持续了十余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1、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2、人生都错位了那么久,腰骨错位也是可能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3、要想现在的事。图书馆有该看的书,体育馆有要对付的器材。考虑那么远的事又有什么用呢!——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4、偶然若能跟通情达理的人慢慢聊上一会儿,深感茅塞顿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5、我们都是失落的灵魂,没有一种拯救是纯洁完善的,重要的是,我们上路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6、所谓怪异的世界,乃是我们本身的心的黑暗。十九世纪出了弗洛伊德和荣格,对我们的深层意识投以分析之光。而在此之前,那两个黑暗的相关性对于人们乃是无须一一思考不言而喻的事实,甚至隐喻都不是。若再上溯,甚至相关性都不是。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世界大部分笼罩在不折不扣的漆黑之中,其外部的物理性黑暗与内部灵魂的黑暗浑融一体,亲密无间,将那两种黑暗分开考虑在当时的`人们来说恐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不再是那个样子了。外部世界的黑暗固然彻底消失,而心的黑暗却几乎原封不动地剩留了下来。我们称为自我或意识的东西如冰山一样,其大部分仍沉在黑暗领域,这种乖离有时会在我们身上制造出深刻的矛盾和混乱。——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7、以横扫一切的偏见斩草除根。——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8、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9、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0、我下床走到窗外仰望夜空,一时思绪纷纭。思索一去无返的时间,思索流水,思索海潮,思索林木,思索喷泉,思索雨,思索雪,思索岩,思索影。它们都在我心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1、面对少女,我感到一阵胸痛,就像被冰冷的刀尖剜下去一般。痛得很剧烈,但我反倒感谢这剧痛。我可以把自己这一存在和冰冷冷的痛贴在一起。痛成为船锚,将我固定在这里。我从后面静静望着她的身影。我想说句什么,但我发觉在她面前,所有话语都已失去了作为话语的固有功能,或者说将话语与话语连接起来的意思之类的东西从那儿消失了。我盯视着自己的双手,想着窗外月光下的山茱萸。剜进我胸口的冻刀就在那里。——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2、一个人独处时思考对方,有时觉得悲从中来,尤其在月亮显得苍白的季节、鸟们向南飞去的季节。因为任何人都在通过恋爱寻找自己本身欠缺的一部分,所以就恋爱对象加以思考时难免——程度固然有别——悲从中来,觉得就像踏入早已失去的撩人情思的房间,远方古老的怀旧房间。理所当然。——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3、你心中黑暗的混乱依然故我。对吧?你怀抱的恐怖、愤怒和不安感丝毫没有消去,它们仍在你体内,仍在执拗地折磨你的心。——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4、有比重的时间如多义的古梦压在你身上,为了从那时间里钻出,你不断的移动,纵然去到世界边缘,你恐怕也逃不出那时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5、是的,星们还同森林的树木一样在生息、在呼吸,我想。它们看着我,晓得我以前干过什么和以后将干什么,事无巨细都休想逃过它们的眼睛。我在星光灿烂的夜空下再次陷入强烈的恐怖之中,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在如此数不胜数的星斗的俯视下活到现在,却从未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不,岂止星星,此外世上不是有许许多多我未觉察或不知道的事物吗?如此一想,我感到一种无可救药的无奈。纵然远走天涯海角我也逃不出这无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6、人不是因其缺点,而是因其优点被拖入更大的悲剧之中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7、身体需求睡眠,意识则加以拒绝。我如钟摆一样在二者之间摇摆不定。天将亮而未亮之间,院里的鸟们开始唧唧喳喳,我于是彻底醒来。——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8、回忆会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同时又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9、诗与象征性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如海盗和朗姆酒。——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0、话语已在时光的凹孔中死去,无声的沉积在火山口湖黑暗的湖底。——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1、*惯于不怀期望地等待什么,*惯于独自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了,对此也全然不感到难受。——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2、世界是隐喻,田村卡夫卡君。——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3、或许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想。假如真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不知所措。这点记住好了:人们实际上喜欢不自由。——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4、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哪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5、我想,与其被夺走或由于偶然原因消失,还不如自行扔掉为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6、云絮游移,月亮随之摇觥SΩ糜蟹纾缟焕炊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7、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写完的东西,写后出现的形式却毫无意义。——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8、所以有时候,有些回忆是不能轻易有的,有些回忆既能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也能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9、我一不坚强二没有独立心,不外乎硬被现实推向前去罢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0、火苗怎么都看不厌,形状多种多样,颜色各所不一,像活物一样动来动去,自由自在。降生,相逢,分别,消亡。——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1、单调的声响如石臼一样流畅地碾压时间,碾压人们的知觉。——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2、口袋里的钱,总不能像树林里的蘑菇那样自然繁殖。——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3、当时我觉得这世界上仅仅剩我一人,孤孤单单,比什么都孤单。感觉上只想不思不想地直接消失在虚空中。——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4、我追求的、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墙壁。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5、这样的心情不是你发明的,所以最好别申请专利。——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6、从房间的窗口只能看见邻楼的后侧,楼已十分落魄,想必落魄之人在里面做着落魄的工作过着落魄的日子。任何城市的街道都有这种远离恩宠的建筑物,若是查尔斯·狄更斯,大概会就这样的建筑连续写上十页。楼顶飘浮的云看上去宛如真空吸尘器里长期未被取出的硬灰块儿,又好像将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凝缩成若干形状直接放飞在空中。不管怎样,看样子马上就要下雨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7、这往下你必须成为这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8、不明白的人永远不明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9、因为即使想说也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那里的东西,因为真正的答案是不能诉诸语言的。所以,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东西,最好完全不说。即使对自己也最好完全不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0、问乃一时之耻,不问乃一生之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1、纵使那样,也就是说纵使你的选择和努力注定徒劳无益,你也仍然绝对是你,不是你以外的什么。你正在作为你自己而向前迈进,毫无疑问,不必担心。——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2、总而言之,在这广阔的世界上,除了自己你别无人可投靠。——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3、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唯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就想像那样的沙尘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4、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记忆弄丢了,那人生只是一个单纯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无论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存在,终究是一副空壳而已,那无论记忆是美好,痛苦还是*淡,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的,深深的烙印。——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5、尽管不是孤身一人,但就是孤独得很。若说为什么,无非是因为明白自己不能变得更为幸福,心里一清二楚。所以很想很想保持当时的样子,就那样遁入没有时光流动的场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6、世间万物无一不是隐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7、不是说闭起眼什么就会消失,恰恰相反,睁开眼时事情变的更糟。——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8、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之时,哪里惟有沉默;你寻求沉默之时,哪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秘密开关。你的心如久雨催涨的大河。地面标识一无所剩地被河流淹没,并冲往一个黑暗的地方。而雨仍在河面急剧倾泻不止。每当在电视新闻里看见那样的洪水,你便这样想道:是的,一点不错,那就是我的心。——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9、沙子往下落着,如蹉跎的时光一般同其他沙子混在一起。——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0、“希望你记住我。”佐伯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1、在我成长的场所,所有东西都是扭曲的,无论什么都是严重变形的。因此,笔直的东西看上去反倒歪歪扭扭。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明白这一点了,但我还是个孩子,此外别无栖身之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2、愚者之虑莫如休憩。——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3、沉默是可以用耳朵听到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4、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5、幸福只有一种,不幸千差万别。正如托尔斯泰所指出的,幸福是寓言,不幸是故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6、静得那般深沉,侧耳倾听,甚至可以听见地球旋转的声音。——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7、孩子们的心很柔弱,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样子,而一旦扭曲变硬,就很难复原。——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8、大凡物体都处于移动途中。地球也好时间也好概念也好爱情也好生命也好信息也好正义也好恶也好,所有东西都是液体的、过渡性的,没有什么能够永远以同一形态滞留于同一场所。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黑猫宅急便。——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9、办不到的事我不求人,因为别人办不到的事求也没用,纯属浪费时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0、最好不要对距离那样的东西期待太多。——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1、我们之所以都在毁灭都在丧失,是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建立在毁灭与丧失之上的,我们的存在不过是其原理的剪理而已。——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2、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东西,最好完全不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3、你的影子有点儿浅淡。一开始看见你我就想来着,你掉在地上的影子只有常人一半左右的浓度。——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4、较之把自由本身搞到手,把自由的象征搞到手恐怕更为幸福。或许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想。假如真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不知所措。这点记住好了:人们实际上喜欢不自由。——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5、假如我是影子,我不愿意只一半。——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6、但反复听着,那歌词开始多少带有亲切的意味了,上面每一个字眼都在我心中找到位置安居其中。不可思议的感觉。超越含义的意象如剪纸一样立起,开始独自行走,一如梦深之时。——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7、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之时,那里惟有沉默;你寻求沉默之时,那里不断传来预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8、你的心如久雨催涨的大河,冲往一个黑暗的地方,每当看到那样的洪水,你便这样想:是的,那就是我的心。——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9、我无疑是在寻找仿佛世界凹坑那样静谧的地方,可是迄今为止那只是个虚拟的秘密场所。那样的场所居然实际存在于某处,对此我还不能完全信以为真。我闭目合眼,大口吸气,于是它像绵软的云絮驻留我的心间。感觉妙不可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0、往下我集中注意力在森林中穿行,注意不迷路、不偏离路。这比什么都重要。——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1、你必须做的大约是克服你心中的恐惧和愤怒。引来光明,融化你那颗心的冰冻部分。这才算真正变得顽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2、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3、偶然的相遇对于人的心情是相当重要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4、不是我们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我们。——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5、闭了眼睛情况也丝毫不会好转,不是说闭起眼什么就会消失,恰恰相反,睁开眼时事情会变得更糟。闭眼是怯懦的表现,把眼睛从现实移开是胆小鬼的行为。即使在你闭眼捂耳之时,时间也照样挺进,喀,喀,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6、我们大家都在持续失去种种宝贵的东西,宝贵的机会和可能性,无法挽回的感情,这是生存的一个意义。——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7、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8、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卡夫卡经典语录 10

  1、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时,那里唯有沉默;你寻求沉默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秘密开关。——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不管怎么说,命运是在自己手里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不过,孤独的种类林林总总,其中很有可能有你预想不到的孤独。""比如什么样的?"大岛用指尖顶了一下眼镜桥:"无可奉告。因为孤独因你本身而千变万化。——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我闭目合眼,释放身体的力气,缓松紧张的肌肉,倾听列车单调的声响。一行泪水几乎毫无先兆地流淌下来,给脸颊以温暖的接触。

  7、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得太超前了不行,看得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知道前面你会撞上什么。所以,要在适度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这往下,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纵使那样,也就是说纵使你的选择和努力注定徒劳无益,你也仍然绝对是你,不是你以外的什么。你正在作为自己而向前迈进,毫无疑问,不必担心……即使不遇上我,你也一定能化险为夷。为什么我不明白,但总有这个感觉。你这个人身上有叫人这么想的地方。——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2、我们大家都在持续失去宝贵的东西。宝贵的机会和可能性,无法挽回的感情。这是生存的一个意义。——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3、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拼死拼活寻觅自己剩下那一半的过程中笨拙地送走人生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4、所谓纯粹的现在,即吞噬未来的、过去的、难以把握的过程。据实而言,所有知觉均已成为记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5、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16、车过名古屋时下起了雨。我看着在发暗的玻璃窗上划线的雨珠。如此说来,出东京时也好像下雨来着。我想着在各种地方下的雨:下在森林中的雨,下在海面上的雨,下在高速公路上的雨,下在图书馆上的雨,下在世界边缘的雨。

  17、晒完太阳晒月亮,晒完月亮晒星星,晒完星星晒太阳……——《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18、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9、猫其实是很孤独脆弱的生物呢,所以才要一直单独行动。可是在别人看来,好像只是没有情感的讨厌而已——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0、有比重的时间如多义的古梦压在你身上。为了从那时间里钻出,你不断地移动。纵然去到世界边缘,你恐怕也逃不出那时间。但你还是非去世界边缘不可,因为不去世界边缘就办不成的事也是有的。

  21、假如我是影子,我不愿意只一半。

  22、百年之后,置身此处的人们(也包括我)应该从地上荡然无存,化为尘埃化为灰烬。如此一想,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情。这里所有的人或物都显得虚无缥缈,仿佛即将被风吹散消失。我伸开自己双手定定地细看。我到底为了什么如此东奔西窜呢?何苦这么苦苦挣扎求生呢?——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3、较之找什么迷路的猫,你恐怕最好认真寻找一下自己的另一半影子。——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4、归根结底,在这个世界上,是建造高而牢固的樊篱的人类有效地生存下来,如果否认这点,你势必被赶去荒野。——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5、往下你必须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顽强的人,不管怎么样。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要理解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6、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

  27、或许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想。假如真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不知所措。这点记住好了:人们实际上喜欢不自由。——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8、我们的人生有个至此再后退不得的临界点,另外虽然情况十分少见,但至此再前进不得的点也是有的。那个点到来的时候,好也罢坏也罢,我们都只能默默接受。我们便这样活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9、“希望你记住我。”佐伯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

  30、回忆会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同时又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阅读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1)

——海边的卡夫卡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只要活着,我就是什么,自然而然。可是不知何时情况变了,我因为活着而什么都不是了。莫名其妙!人不是为了活着才生下来的么?对吧?然而越活我越没了内存,好像成了空空的外壳,往下说不定越活越成为没有价值的空壳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家中充溢着又湿又重的沉默。那是并不存在的人们的低语,是死去的人们的喘息。——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成为另一个人不容易,成为另一个名字却不难。——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摘下耳机,可以听到沉默。沉默是可以用耳朵听到的,这我知道。——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我们的人生有个至此再后退不得的临界点,另外虽然情况十分少见,但至此再前进不得的点也是有的。那个点到来的时候,好也罢坏也罢,我们都只能默默接受。我们便是这样活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时,那里唯有沉默;你寻求沉默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秘密开关。——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7、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多少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的事物。——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大巴在高速公路上以一定的速度继续奔驰,传来耳畔的声音既不变高又不压低,引擎的旋转次数也全无改变。单调的声响如石臼一样流畅地碾压时间,碾压人们的知觉。周围乘客仍在座*上弓身昏睡,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醒着的只有我和司机。我们被卓有成效地、极为麻木地运往目的地。——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你惧怕想象力,更惧怕梦,惧怕理应在梦中开始的责任。然而觉不能不睡,而睡觉必然做梦。清醒时的想象力总可以设法阻止,但梦奈何不可。——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2、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3、我们都是失落的灵魂,没有一种拯救是纯洁完善的,重要的是,我们上路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4、我下床走到窗外仰望夜空,一时思绪纷纭。思索一去无返的时间,思索流水,思索海潮,思索林木,思索喷泉,思索雨,思索雪,思索岩,思索影。它们都在我心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5、面对少女,我感到一阵胸痛,就像被冰冷的刀尖剜下去一般。痛得很剧烈,但我反倒感谢这剧痛。我可以把自己这一存在和冰冷冷的痛贴在一起。痛成为船锚,将我固定在这里。我从后面静静望着她的身影。我想说句什么,但我发觉在她面前,所有话语都已失去了作为话语的固有功能,或者说将话语与话语连接起来的意思之类的东西从那儿消失了。我盯视着自己的双手,想着窗外月光下的山茱萸。剜进我胸口的冻刀就在那里。——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6、一个人独处时思考对方,有时觉得悲从中来,尤其在月亮显得苍白的季节、鸟们向南飞去的季节。因为任何人都在通过恋爱寻找自己本身欠缺的一部分,所以就恋爱对象加以思考时难免——程度固然有别——悲从中来,觉得就像踏入早已失去的撩人情思的房间,远方古老的怀旧房间。理所当然。——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7、诗与象征性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如海盗和朗姆酒。——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8、话语已在时光的凹孔中死去,无声的沉积在火山口湖黑暗的湖底。——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9、我在自己周围筑起高墙,没有哪个人能够入内,也尽量不放自己出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0、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写完的东西,写后出现的形式却毫无意义。——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1、所以有时候,有些回忆是不能轻易有的,有些回忆既能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也能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2、我追求的、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墙壁。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3、从房间的窗口只能看见邻楼的后侧,楼已十分落魄,想必落魄之人在里面做着落魄的工作过着落魄的日子。任何城市的街道都有这种远离恩宠的建筑物,若是查尔斯·狄更斯,大概会就这样的建筑连续写上十页。楼顶飘浮的云看上去宛如真空吸尘器里长期未被取出的硬灰块儿,又好像将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凝缩成若干形状直接放飞在空中。不管怎样,看样子马上就要下雨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4、不明白的人永远不明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5、因为即使想说也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那里的东西,因为真正的答案是不能诉诸语言的。所以,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东西,最好完全不说。即使对自己也最好完全不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6、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唯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就想像那样的沙尘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7、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记忆弄丢了,那人生只是一个单纯的奔向死亡的过程,无论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存在,终究是一副空壳而已,那无论记忆是美好,痛苦还是*淡,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的,深深的烙印。——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8、尽管不是孤身一人,但就是孤独得很。若说为什么,无非是因为明白自己不能变得更为幸福,心里一清二楚。所以很想很想保持当时的样子,就那样遁入没有时光流动的场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9、世间万物无一不是隐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0、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之时,哪里惟有沉默;你寻求沉默之时,哪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秘密开关。你的心如久雨催涨的大河。地面标识一无所剩地被河流淹没,并冲往一个黑暗的地方。而雨仍在河面急剧倾泻不止。每当在电视新闻里看见那样的洪水,你便这样想道:是的,一点不错,那就是我的心。——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1、在我成长的场所,所有东西都是扭曲的,无论什么都是严重变形的。因此,笔直的东西看上去反倒歪歪扭扭。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明白这一点了,但我还是个孩子,此外别无栖身之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2、孩子们的心很柔弱,可以被扭曲成任何样子,而一旦扭曲变硬,就很难复原。——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3、办不到的事我不求人,因为别人办不到的事求也没用,纯属浪费时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4、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东西,最好完全不说。——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5、你的影子有点儿浅淡。一开始看见你我就想来着,你掉在地上的影子只有常人一半左右的浓度。——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6、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之时,那里惟有沉默;你寻求沉默之时,那里不断传来预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7、你的心如久雨催涨的大河,冲往一个黑暗的地方,每当看到那样的洪水,你便这样想:是的,那就是我的心。——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8、往下我集中注意力在森林中穿行,注意不迷路、不偏离路。这比什么都重要。——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9、闭了眼睛情况也丝毫不会好转,不是说闭起眼什么就会消失,恰恰相反,睁开眼时事情会变得更糟。闭眼是怯懦的表现,把眼睛从现实移开是胆小鬼的行为。即使在你闭眼捂耳之时,时间也照样挺进,喀,喀,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0、我们大家都在持续失去种种宝贵的东西,宝贵的机会和可能性,无法挽回的感情,这是生存的一个意义。——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2)

——卡夫卡语录范本五份

  卡夫卡语录 1

  1)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2)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3)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4)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只是彷徨而已。

  5)与其信仰一个家喻户晓之神,不如成为快乐的源泉!

  6)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7)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8)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9)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10)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11)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12)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13)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14)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15)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16)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17)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18)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19)我们清醒地穿过梦境:我们自己只不过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20)一个人尽可能的不说谎是因他不能说谎,而非因为他所得到的说谎机会太微小了。

  卡夫卡语录 2

  1)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2)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3)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4) 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5)疾病根本不是恶,而是警告信号,生活的助手。

  6)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7)在这场你与世界的战争中,我支持这个世界。

  8) 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9)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10)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卡夫卡语录 3

  1、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时,那里唯有沉默;你寻求沉默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秘密开关。――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不管怎么说,命运是在自己手里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不过,孤独的种类林林总总,其中很有可能有你预想不到的孤独。""比如什么样的?"大岛用指尖顶了一下眼镜桥:"无可奉告。因为孤独因你本身而千变万化。――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我闭目合眼,释放身体的力气,缓松紧张的肌肉,倾听列车单调的声响。一行泪水几乎毫无先兆地流淌下来,给脸颊以温暖的接触。

  7、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得太超前了不行,看得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知道前面你会撞上什么。所以,要在适度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9、这往下,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解真正的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0、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1、纵使那样,也就是说纵使你的选择和努力注定徒劳无益,你也仍然绝对是你,不是你以外的什么。你正在作为自己而向前迈进,毫无疑问,不必担心……即使不遇上我,你也一定能化险为夷。为什么我不明白,但总有这个感觉。你这个人身上有叫人这么想的地方。――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2、我们大家都在持续失去宝贵的东西。宝贵的机会和可能性,无法挽回的感情。这是生存的一个意义。――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3、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拼死拼活寻觅自己剩下那一半的过程中笨拙地送走人生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4、所谓纯粹的现在,即吞噬未来的、过去的、难以把握的过程。据实而言,所有知觉均已成为记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5、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16、车过名古屋时下起了雨。我看着在发暗的玻璃窗上划线的雨珠。如此说来,出东京时也好像下雨来着。我想着在各种地方下的雨:下在森林中的雨,下在海面上的雨,下在高速公路上的雨,下在图书馆上的雨,下在世界边缘的雨。

  17、晒完太阳晒月亮,晒完月亮晒星星,晒完星星晒太阳……――《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18、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19、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0、有比重的时间如多义的古梦压在你身上。为了从那时间里钻出,你不断地移动。纵然去到世界边缘,你恐怕也逃不出那时间。但你还是非去世界边缘不可,因为不去世界边缘就办不成的事也是有的。

  21、假如我是影子,我不愿意只一半。

  22、百年之后,置身此处的人们(也包括我)应该从地上荡然无存,化为尘埃化为灰烬。如此一想,我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心情。这里所有的人或物都显得虚无缥缈,仿佛即将被风吹散消失。我伸开自己双手定定地细看。我到底为了什么如此东奔西窜呢?何苦这么苦苦挣扎求生呢?――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3、较之找什么迷路的猫,你恐怕最好认真寻找一下自己的另一半影子。――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4、就经验性来说,人强烈追求什么的时候,那东西基本上是不来的,

  25、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6、缺乏想象力的狭隘、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

  27、或许世上几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过自以为追求罢了。一切都是幻想。假如真给予自由,人们十有八九不知所措。这点记住好了:人们实际上喜欢不自由。――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8、我们的人生有个至此再后退不得的临界点,另外虽然情况十分少见,但至此再前进不得的点也是有的。那个点到来的时候,好也罢坏也罢,我们都只能默默接受。我们便这样活着。――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9、“希望你记住我。”佐伯说,“只要有你记住我,被其他所有人忘掉都无所谓。”

  30、回忆会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同时又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31、最好不要对距离样的东西期待太多。

  32、家中充溢着又湿又重的沉默,那是并不存在的人们的低语,是活着的人们的喘息。――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3、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34、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

  35、地球在缓慢地持续运转,而人们都活在梦中。----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6、往下你必须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顽强的人,不管怎么样。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要理解顽强是怎么回事。―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7、归根结底,在这个世界上,是建造高而牢固的樊篱的人类有效地生存下来,如果否认这点,你势必被赶去荒野。――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8、但你很快就会领悟。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9、猫其实是很孤独脆弱的生物呢,所以才要一直单独行动。可是在别人看来,好像只是没有情感的讨厌而已――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0、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1、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之时,那里唯有沉默;你寻求沉默之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开关。――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2、较之把自由本身搞到手,把自由的象征搞到手恐怕更为幸福。――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3、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

  卡夫卡语录 4

  1、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2、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3、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4、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5、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6、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7、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8、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9、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0、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11、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12、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3、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14、许多所为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15、美的是孤独而绝望的。

  16、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17、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18、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19、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20、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21、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22、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23、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24、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25、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26、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27、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见证。

  28、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29、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30、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31、在这场你与世界的战争中,我支持这个世界。

  32、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33、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34、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35、他们可以选择,是成为国王还是成为国王们的信使。出于孩子的天性,他们全都要当信使,所以世上尽是信使,他们匆匆赶路,穿越世界,互相叫喊,由于不存在国王,他们叫喊的都是些失去意义的消息。他们很想结束这种可悲的生活,但由于职业誓言的约束,他们不敢这么做。

  36、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37、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38、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39、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40、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41、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42、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43、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44、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45、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46、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47、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48、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相信者相信。

  49、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50、人必须对某些永恒之物怀有不易之心。

  51、我们的艺术是一种被真实照耀得眼花缭乱的存在:那照在退缩的怪脸上的光是真实的,其它都不是。

  52、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卡夫卡语录 5

2、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 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3、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4、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 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5、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6、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 ,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7、只有目的,没有道路。道路是种摇曳不定的东西。

8、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9、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10、没有拥有,只有存在,只有一种追求最后的呼吸、追求窒息的存在。

11、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12、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13、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14、许多所为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15、美的是孤独而绝望的。

16、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17、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18、为了这个世界,你可笑地给自己套上了挽具。

19、仿佛一条秋日的小径:在还没有来得及把它清扫干净之前,便又盖满了落叶。

20、邪-恶能引诱人类,但不能成为人类。

21、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籍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22、理论上,有一种完美无疵的幸福可能存在:深信人内在的那种无可毁灭的成分,但并不锲而不舍的追求。

23、只建巴比塔而不去攀登它,加入这件事可能的话,那么这桩工作一定会被允许的。

24、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25、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26、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27、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见证。

28、你就是问题,不必再到处去寻找什么知识了。

29、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3)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菁华9篇)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

  宿命的缺口就在那里,在森林或者是城市的哪一个角落里。叫乌鸦的少年附在田村卡夫卡的身后,随时都会从男孩子的身体出钻出来,采用冷静的理性的也可能的狂野的思想来审视眼前少年的行径或思想。这有点玄幻和蒙太奇的手法,带有视觉的冲击效果。卡夫卡在捷克语里面是乌鸦的意思,就是那种叫声凶悍尖利的面目似乎可憎的大鸟,在国人的潜意识里,其代表的凶邪是牢不可破的。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药》一文中也曾用一只黑色的乌鸦站立在坟头来渲染悲鸣的沉重气氛,并以次来加剧文章里压抑及灰暗的效果。但有趣的是日本人对待乌鸦的态度并不向国人这般不友好。在日本满城的乌鸦,大有乌鸦走俏的姿态。

  采用"卡夫卡式"来描述生活的荒谬,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春树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混乱的,缺乏安全和宁静的十五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剧烈的撞击。在小说里,梦幻和超越自然意志的力量看似虚幻的,处在一种神秘的伪真实的环境中。仿佛越过正常的哲理直接进入所谓的看不见的灵魂深处,抵达一片原始的*静的,没有矛盾冲突却并不荒凉的宁静里去。田村卡夫卡怀揣恐惧和希望离家出走,想寻找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懵懂的,自己并不确定其具体形态的所在。少年一面有莫名的真切的对成长对未来的惊恐,一面却又追随来自内心深切的痛苦的欢喜和希望,如同鸟儿的一对翅膀,两者间有尖锐的交锋和缠绵的纠缠。在森林里,少年在迷宫一样的场景里犹豫着,恐惧中,也体验着孤独的快乐和憧憬。远处是什么?再远处是什么?纵横交错的丛林,偶然再现的丛林里的*整的草地,阳光温暖的从缺缝中照射下来,少年感觉到真实的热度。这丛林里的迷宫其实是你内心的迷宫,春树把这种观点一直贯穿在小说里,并反复的在不断设置的场景中展示出来。

  梦境和玄幻的描写也是为了渲染主人公内在的矛盾和渴求。渴望纯粹的爱情,对性的探求,以及亲情的追索,在少年卡夫卡身上一一呈现出来。所有的少年人不能理解的惶恐和希求都被春树放在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怪异的巨大的场景里了,集体昏迷事件,中田混沌超自然的功能事件,佐伯灵魂离体事件,等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都是环绕着少年出走,探索,返还这一背景展开。背离常理,背离正常的逻辑思维,甚至背离约定俗称的伦理道德的描述,在小说里比比皆是,好像让读者走进了一个迷幻奇妙,充斥着离奇血腥的容器里,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完全找不到出口。冷峻的不失激情的笔触,准确独特的喻句,是村上春树在揭示主人公内心经历的过程中所持有的独特的文字魅力,构建一个错综复杂,矛盾跌加的外部场所,在深层次上慢慢揭开田村卡夫卡慌乱期待的精神领域,触及成长过程中少年最敏感最敏锐的情感变化。小说特意增加了一个临界点,这是在丛林中开启的一道门,是现实和虚幻的两个世界的分水岭,如同过去和将来的一道关卡。陷入门里的佐伯走不出来,她永远把自己沉寂在十五岁的少女时代,无法面对变换了的真实的现实社会。可以这样说,佐伯和卡夫卡其实是相互矛盾相互补充的参照体,佐伯的陷入和卡夫卡的奋力拔出,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卡夫卡要挣脱灰暗思想的束缚,必须有一个可以凭借的实体,春树把她安排为抛弃少年的不负责任的母亲,她给以少年肉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可以是少年的另一个自己,少年从她的身体里分娩出来,孤独的成长,在迷宫一样的思想缝隙里艰难的探索,无法突破。这时候,她又突然出现了,以沉寂在过去时光里的青春少女的形象冲撞着少年的心。春树提前在少年的身上设置了一个预言,只有和母亲交合才能完成那样的自我突破。这个情节是痛苦的,激烈的,是矛盾的最后会集点,也是少年摆脱旧我,塑造新我的唯一途径。故事到这里已经全面铺开,所有的矛盾,离奇的线索都是为这个目标而生成。少年和母亲交合,和姐姐交合,实际是和旧我在做着最后的告别。看到此处,真相终于大白,成长是一种不断和自己告别的过程,是否定和肯定的较量。佐伯将自己的鲜血传送给了儿子,在过去和未来的大门关闭的一瞬间,她的鲜血奋力推动儿子走出过去,回去,一定要回去。佐伯最后是这么说的。

  看村上春树的小说,不仅仅是文字视觉上的冲击,他的深邃和理性的哲理让人不得不再三思考,很难一下子理解那种曲折迂回的方式下直逼真相的创作方式。作者的灵魂是隐蔽的,是不借助单纯的表层文字透析出来的,它们在文章的思想里游弋,在字里行间的纵深出张扬。存在的形态绝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情节的挖掘汩汩的流动出来,穿过迷蒙的云雾,放射出阳光。

  唯有叹息一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2

  世界万物都是隐喻。当你用一颗体味生活的心去看待周围每一件事物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身边的一切都在向你传达生命的真谛。

  我们都在毁灭,都在丧失,是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建立在毁灭与丧失之上的,我们的存在不过是其原理上的剪影而已。作为这个世界上的微小存在,我们无从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许多改变。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适应而没有征服,但适应也不是屈服,屈服于身边的一切,而是将自己变得坚强,坚强的足以征服身边的一切,然后才能够适应,才谈得上适应。我们就是在这种屈服与征服的边缘,寻求着中庸的适应。因为,无论是征服还是屈服,最终的结果只是毁灭,唯有让自己的世界无比坚强,才有在毁灭当中的新生。

  例如风,既有飞沙走石的狂风,也有舒心惬意的微风,但所有的风终究都要消失。风不是物体,而不外乎是空气移动的总称。侧耳倾听,其隐喻即可了然。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3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躺在床上,看完了这本三十万字的小说。

  坦白地说,我是没看懂的,这本小说不仅篇幅长,而且其中的隐喻,魔幻成分之多远远超出《舞舞舞》,《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作品。因此在读时总有些茫然无措,无法理解。

  然而读的过程还是十分流畅,一如村上其他的小说一样,总有一种“不明觉爽”的**。正因如此,虽然我并未充分理解,仍想试着写一些评价。难免有错,希望大家指正。

  一如其他几本长篇,小说的结构依然是村上标志性的双线叙事。奇数章节讲述的是一位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十五岁少年离家出走二十余日内的故事。他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实现了父亲的邪恶预言,一度进入了无始无终的“理想乡”却又退了出来,决定回到现实,接受自己的人生。

  偶数章节的主人公是一位老伯,这位名叫中田的老者虽不认字,却有着能与猫说话的神奇能力。他在中野区杀死了一个名为琼尼·沃克的杀猫人,接着便在神秘力量的诱使下前往四国寻找“某样东西”。期间结识了名为星野的卡车司机,这位星野甚至还与肯德基的山德士上校有过交流。最终,中田完成了打开“入口石”的心愿而死去,嘴中冒出白色的怪兽并被星野杀死。

  相信若是没看过这本书的人看了我上文的概述,一定会如坠五里云中,大呼“这都什么跟什么”。即便是看完了的我仍是心中疑云重重,久久不散。不过我还是姑且搞懂了几件事的:

  第一,卡夫卡的故事是有关成长的故事。他一出身父亲便向他施加了俄狄浦斯式的诅(甚至更为严重),并在他的成长中向他不断重复灌输这个概念。最终导致他为了逃避这宿命而离家出走。然而,正如叫乌鸦的少年说的那般,命运之所以被称之为命运,就是因为它不可避免。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的什么地方的两部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唯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暴在高空盘旋。

  …………

  而沙尘暴偃旗息鼓之时,你恐怕还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是如何从中穿过而得以逃生的,甚至它是否远去你大概都无从判断。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你。是的,这就是所谓沙尘暴的含义。

  卡夫卡最终还是杀死了父亲(通过“活灵”的方式,书中曾有所解释),奸污了母亲(佐伯),姐姐(樱花),一字不差地印证了那份诅咒。此后不知所措的卡夫卡本想选择进入森林,进入那片无始无终的世界:

  我置身于闭塞的圆圈中。时间在这里并非重要因素。在这里谁都没有名字。只要我需要她就会出现。在这里她十五岁,想必永远十五。而我将如何呢?难道我也要在这里永远十五么?还是说在这里年龄也不是重要因素呢?

  就是这样的一片”世外桃源“,想来对一个力求逃避的人,这里一定是绝佳的藏身处了吧。但最终他接受了佐伯的建议(抑或说命令),选择了回到现实。

  ”再见,田村卡夫卡君。“佐伯说,”回到原来的场所,继续活下去。“

  ”佐伯女士“

  ”什么?“

  ”我不清楚活着的意义。”

  她把手从我身上拿开,抬头看我,伸手把手指按在我嘴唇上。“看画!”她静静地说,“像我过去那样看画,经常看。“

  当然,在离去之时,村上也没忘记借看门士兵之口教给卡夫卡一些人生建议:

  “刺刀的用法别忘了。”高个儿说,“刺中对方后马上用力搅,把肠子搅断,否则你会落得同样下场——这就是外面的世界。”

  村上式的对社会的反抗一览无余。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4

  一直想写《海边的卡夫卡》的读后感,思绪没来也就搁浅至今。

  第一次读村上春树的文字,我很佩服他那有血有肉的写法,创意、想象力的结合和运用使整部小说妙笔生花,读者所看、所思尽在脑海的联想中。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读得令人烦闷的,内容血腥恶心的,心情随之激动或*伏的……

  就像自己受了无形的牵制,独自闯进、穿越幽深的山林,所有的预想,可能或不可能发生,但它总存在于你的浮想联翩的大脑中,难怪村上春树的作品这么受欢迎了。

  如里面十五岁的主人公——田君卡夫卡君,他有一点像我的是,喜欢图书馆,终日喜欢沉隐于书海之间,寻找隐藏其中的隐喻。

  长长的小说,我记下了许多有味道的句章,只得短短的感言。

  文字,有她的魅力,正是作者伟大的创造力与译者厚实的功底,才成就了一部佳作华章。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5

  终于,这本书第一遍看完了,虽然没看懂,还是有点感想的。

  或许,有段以时光,我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精神却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心在希望与失望间碰撞,世界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游弋,思想在跳跃与现实之间徘徊。十五岁的田村卡夫卡君正处于这个年龄。幼年时即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之中,没有一个朋友。只能默默地锻炼身体,做自己想做的事儿。然后,在十五岁生日那天,他离家出走,一个人奔向陌生的地方。决心成为世界上最成熟的十五岁少年他以孤立无援的状态离家出走,投入到波涛汹涌的现实社会中去,被残忍地冲到社会的尽头,最终以自己的力量返回,而返回之际的他,以彻底离开那个令人沮丧的阶段。

  令我共振的是卡夫卡的勇敢,就像今年寒假下雪时按照原计划登山一样。

  抛却对文化的不认同,卡夫卡确实是一个勇敢的十五岁少年,虽然小说中很多情节我无法理解,但这种则不妨碍我对卡夫卡的惊讶之情,十五岁的他就自己走出了那个阶段,反观自己,有时依然在那个阶段朦胧而迷茫。

  从《百年孤独》到《海边的卡夫卡》,两部魔幻主义写法的小说,让我看的云里雾里,可能是我对这个世界理解太少了吧。读不出魔幻写法后面的现实意义。

  魔幻主义的写法,让小说在现实与虚幻中碰撞,卡夫卡能够离开虚幻,重返现实世界,乍看之下就很不可思议。其实细细想来,因为他对这个现实世界有了期盼,有了希望,或许是佐伯的对他的希望,或许是《海边的卡夫卡》那幅画。其实生活没有那么难,只需简单点,即可找到或者的意义。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6

  讲真,我看到书中百分之八十的时候还是迷迷糊糊,不知道是要讲什么。但我总觉得最后会把中田和卡夫卡串在一起,所以想一直往下看,结局并没有,所以看完又去知乎搜了一遍。明白这是十五岁少年的成长记,但我还是不明白这中间穿插中田和星野发生的玄乎事又为何,云里雾里。

  让我较深刻的是中田去四国途中受过的恩惠以及冷漠,这是现实的,最后星野帮助到底,他讲述的自己做司机的经历,累死累活的忙碌,任人指挥,这不免让人心疼。他说自己从请假到无故旷工,肯定会被炒鱿鱼,不过又安慰老伯说,自己那么优秀,再找一份工作肯定容易。星野又是一个怎样善良的人哇。在完成所有事情后,他说中田处事的影子已经成为了他的一部分,他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想如果是老伯又会怎么说呢?我想被中田影响的是他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即使不明方向仍努力寻找。在这一过程中,星野爱上了《大公三重奏》音乐,了解了贝多芬,他在最后都没有忘记带走光碟,应该音乐也会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是给人轻松美好的,背景又是艰辛的。

  卡夫卡出走是因为缺乏家庭的爱,不明白活着的意义吧。从他化身乌鸦琢那吹笛子的人就明白了他对父亲是有多恨,虽然是虚幻,也不得不佩服村上的写作手法,对于杀猫片段,就让人感觉身处那血腥画面。卡夫卡是爱母亲的,他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但是却遭到了抛弃,最后也没能和佐伯以母子的身份一起生活,这是令人惋惜的。但是卡夫卡有一好*惯便是阅读,无论在什么场所都有写到这个,所有他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在充实经历时也认识自我,面对生活。与其说是因为在虚幻世界里佐伯的话语,倒不如说是卡夫卡自己的思考。

  逃避是我们面对糟糕生活的第一反应,但只要你会静下来思考,这样的状态一定不会一直持续,甚至过早得结束生活,现实会告知你这不是办法。但在醒悟这一过程中,受到善意和爱是很重要的,这是人间值得的唯一说服力。卡夫卡有,他遇到了佐伯,大岛,樱花,还有旅馆前台,大岛哥哥。一点点微弱的星光点亮了少年前行的路。

  永远不要放弃,一定有爱你的人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7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作者始终未交代其真名——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

  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

  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佐伯是将这两个故事联结为一体的结合点,而弑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开篇即点题。“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唯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就想象那样的沙尘暴。

  “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海边的卡夫卡》力图通过十五岁少年的眼睛来描绘这样一个世界。恕我重复,田村卡夫卡君是我自身也是您自身。阅读这个故事的时间里。倘若您也能以这样的眼睛看世界,作为作者将感到无比欣喜。”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8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精选2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9

  在外人看来,田春卡夫卡每天机械枯燥的生活,是难以理解的无趣的。但他自己却乐此不彼的'重复着这种生活。我想也许是,这种需要高度自律的生活,能给他带来一种强自我掌控感,从而获得对充满许多未知生活的安全感。卡夫卡自称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通过刻意的高强度的训练,把自己的躯体变的强壮,看起来像个十七岁的年轻人。通过阅读,在这个年纪也比同龄人拥有更多对世界的了解与想象。强壮的外表,让他看起来年纪偏大。丰厚的知识积淀,让他谈吐显不凡见识。这些在卡夫卡到甲村图书馆后,在图书馆前台与大岛的对话中,许多关于文学书籍的交流观点中都能提现,他对事物拥有自己独到犀利的见解。高度的自律,加上对世界丰富的认识,给他带来独自出走的勇气。每个人的人生都注定会有一段,孤独的出走都旅行,可能是为了诗和远方,可能是为了冒险,也可能是为了逃离现在都生活。不管怎样,我都佩服卡夫卡,佩服那些能够为了某个明确的目的,而去做大量简单枯燥重复的动作,直到成功的人。

  卡夫卡的成功出走,除了靠他自己的智慧勇敢和能吃苦外,我觉得重要的还有他遇见了能够理解他,并愿意帮助他的人。第一个是,让他觉得像他姐姐的樱花。第二个是,帮助他躲避警察抓捕留在甲村图书馆的大岛。第三个是,支持鼓励他爱他,让他找到自我热爱生活的佐伯,同时也是他的母亲。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4)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菁华9篇)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

  暑假的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田村卡夫卡。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中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作者始终未交代其真名——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

  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而杀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2

  宿命的缺口就在那里,在森林或者是城市的哪一个角落里。叫乌鸦的少年附在田村卡夫卡的身后,随时都会从男孩子的身体出钻出来,采用冷静的理性的也可能的狂野的思想来审视眼前少年的行径或思想。这有点玄幻和蒙太奇的手法,带有视觉的冲击效果。卡夫卡在捷克语里面是乌鸦的意思,就是那种叫声凶悍尖利的面目似乎可憎的大鸟,在国人的潜意识里,其代表的凶邪是牢不可破的。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药》一文中也曾用一只黑色的乌鸦站立在坟头来渲染悲鸣的沉重气氛,并以次来加剧文章里压抑及灰暗的效果。但有趣的是日本人对待乌鸦的态度并不向国人这般不友好。在日本满城的乌鸦,大有乌鸦走俏的姿态。

  采用"卡夫卡式"来描述生活的荒谬,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春树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混乱的,缺乏安全和宁静的十五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剧烈的撞击。在小说里,梦幻和超越自然意志的力量看似虚幻的,处在一种神秘的伪真实的环境中。仿佛越过正常的哲理直接进入所谓的看不见的灵魂深处,抵达一片原始的*静的,没有矛盾冲突却并不荒凉的宁静里去。田村卡夫卡怀揣恐惧和希望离家出走,想寻找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懵懂的,自己并不确定其具体形态的所在。少年一面有莫名的真切的对成长对未来的惊恐,一面却又追随来自内心深切的痛苦的欢喜和希望,如同鸟儿的一对翅膀,两者间有尖锐的交锋和缠绵的纠缠。在森林里,少年在迷宫一样的场景里犹豫着,恐惧中,也体验着孤独的快乐和憧憬。远处是什么?再远处是什么?纵横交错的丛林,偶然再现的丛林里的*整的草地,阳光温暖的从缺缝中照射下来,少年感觉到真实的热度。这丛林里的迷宫其实是你内心的迷宫,春树把这种观点一直贯穿在小说里,并反复的在不断设置的场景中展示出来。

  梦境和玄幻的描写也是为了渲染主人公内在的矛盾和渴求。渴望纯粹的爱情,对性的探求,以及亲情的追索,在少年卡夫卡身上一一呈现出来。所有的少年人不能理解的惶恐和希求都被春树放在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怪异的巨大的场景里了,集体昏迷事件,中田混沌超自然的功能事件,佐伯灵魂离体事件,等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都是环绕着少年出走,探索,返还这一背景展开。背离常理,背离正常的逻辑思维,甚至背离约定俗称的伦理道德的描述,在小说里比比皆是,好像让读者走进了一个迷幻奇妙,充斥着离奇血腥的容器里,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完全找不到出口。冷峻的不失激情的笔触,准确独特的喻句,是村上春树在揭示主人公内心经历的过程中所持有的独特的文字魅力,构建一个错综复杂,矛盾跌加的外部场所,在深层次上慢慢揭开田村卡夫卡慌乱期待的精神领域,触及成长过程中少年最敏感最敏锐的情感变化。小说特意增加了一个临界点,这是在丛林中开启的一道门,是现实和虚幻的两个世界的分水岭,如同过去和将来的一道关卡。陷入门里的佐伯走不出来,她永远把自己沉寂在十五岁的少女时代,无法面对变换了的真实的现实社会。可以这样说,佐伯和卡夫卡其实是相互矛盾相互补充的参照体,佐伯的陷入和卡夫卡的奋力拔出,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卡夫卡要挣脱灰暗思想的束缚,必须有一个可以凭借的实体,春树把她安排为抛弃少年的不负责任的母亲,她给以少年肉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可以是少年的另一个自己,少年从她的身体里分娩出来,孤独的成长,在迷宫一样的思想缝隙里艰难的探索,无法突破。这时候,她又突然出现了,以沉寂在过去时光里的青春少女的形象冲撞着少年的心。春树提前在少年的身上设置了一个预言,只有和母亲交合才能完成那样的自我突破。这个情节是痛苦的,激烈的,是矛盾的最后会集点,也是少年摆脱旧我,塑造新我的唯一途径。故事到这里已经全面铺开,所有的矛盾,离奇的线索都是为这个目标而生成。少年和母亲交合,和姐姐交合,实际是和旧我在做着最后的告别。看到此处,真相终于大白,成长是一种不断和自己告别的过程,是否定和肯定的较量。佐伯将自己的鲜血传送给了儿子,在过去和未来的大门关闭的一瞬间,她的鲜血奋力推动儿子走出过去,回去,一定要回去。佐伯最后是这么说的。

  看村上春树的小说,不仅仅是文字视觉上的冲击,他的深邃和理性的哲理让人不得不再三思考,很难一下子理解那种曲折迂回的方式下直逼真相的创作方式。作者的灵魂是隐蔽的,是不借助单纯的表层文字透析出来的,它们在文章的思想里游弋,在字里行间的纵深出张扬。存在的形态绝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情节的挖掘汩汩的流动出来,穿过迷蒙的云雾,放射出阳光。

  唯有叹息一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3

  《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世界是凶顽的,同时又是温暖而美好的。当我们走了很远很久的路上时,一觉学醒来,就成为这个新的世界的一部分了。

  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个渴望得到自由的15岁化名叫卡夫卡的少年。有一天,他离家出走了。在现实社会中的亲身经历,有痛苦的,悲伤的,但是在这“悲伤”的记忆中还有一些“甜甜”的滋味,在捷克语中“卡夫卡”是“乌鸦”的意思,主人公卡夫卡自己所解释的意为失群的乌鸦,所以他在现实中的一切都是要依靠着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能够忍耐一切,接受一切的“强壮”。卡夫卡,与其他的少年不一样,他小时候就被母亲抛弃,而且又被父亲诅咒,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默默锻炼身体,放弃学*离家出走,一个人到不认识的远方。在这本书上有一首小诗字里行间带着淡淡的悲伤: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要一点点却无处可寻因为没有人可以理解因为没有人可以包容因为没有人可以安慰……好像每个少年的15岁都会有惊人之处。当我们快要长大时,我们会开始想要自由。在一个极端的世界里,自己好像总是会变的现实,像卡夫卡一样去追求自由,但是最终还是被自己努力追求而来的自由束缚住了。

  这本书使我们看清楚了自由的可怕,自由的邪恶。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4

  话说能看到这本书,倒是偶然的缘分。原本不知村上春树有过这样一部作品,在图书馆没能借到《挪威的森林》,因而退而求之,便借了这本书。

  我不知卡夫卡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大概是世上一切荒谬和无稽的矛盾吧!书上每一位人物大抵都带着这样的特质:憎恨父亲却最后选择回到父亲家的少年;少时优异却事故后不识字但能够与猫咪交流的老人;心理是男性却生理是女性的女性;热爱儿子却抛弃儿子的母亲……而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卡夫卡,甚至人生本身也是。人本就是矛盾的产物,至于荒谬无否,我们谁敢说自己不曾过荒谬过,莫说由人走出来的人生了。

  无奈这本书实在太厚了,内容实在太丰富了,以至于我觉得我读了两三遍后,也只感悟到其中的点滴罢了。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次看的时候,被书中男主角——十五岁的少年所吸引,为什么他会选择15岁生日的时候离家出走,逃离了自己的家,一点都不留恋;为什么他跟他的父亲那么陌生,那为什么父亲又那么厌恶他呢?还有,为什么少年脑海里经常有另外一名叫做乌鸦的少年跟他对话呢?而越看就产生越多疑问,越看就越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他们无不一一吸引着我的目光。最令我吃惊,惊讶的是少年父亲对他说的于俄浦狄斯预言更恶毒的诅咒: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和亲生母亲以及姐姐交合。

  更令我吃惊的还在后头,那就是事情正如父亲恶毒的诅咒慢慢实现:父亲被杀死了,少年却不能明确地表示自己不曾动手过:而少年遇到了和他分离多年的母亲并偷偷仰慕着她,最终也与她发生了关系;在少年离家出走的路上,他遇上了一位可能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的女性,并在梦中也发生了关系。在发生了所有的事情后,少年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入口,在另外的世界,时间不是时间,每个人都不会发生生理的变化,都没有人应有的七情六欲,只是在那里活着,不需要吃饭,不需要娱乐。少年决定投身于那个世界,他觉得父亲恶毒的诅咒已经实现了,自己也被父亲破坏得不是自己,在现实的世界已经没有人牵挂自己,自己也没有留在现实的价值,因此,他放下现实的一切,走进了那个世界。

  在另外的世界,他遇到了十五岁时的母亲——自己一直仰慕的少女。可是那位少女没有了过去的记忆,她忘了那位她爱的爱人,她忘了她一直守候的甲村图书馆,她也忘了现在站在她面前曾与50多岁的她发生过关系的儿子。她就这样活着,如同那个世界上其他的人类。在少年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四五天,50多岁的母亲也来到了这个世界,她告诉少年一定要离开这个世界,趁着入口还没有关闭,而最终少年被说服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母亲最后跟她说:“过去,我抛弃了自己最珍惜的东西;如金,我一直在后悔。我希望你离开,我希望你能够留在现实的世界,记住我,记住我曾活在那个世界(因为每一个来到另外的世界的人都会慢慢失去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回忆)。我爱你”

  也许大家会觉得狗血,怎么她的一番话就会打动少年,打破了少年的绝望。但是,在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竟然眼眶湿润了。我在想,当你以为世上没有人会爱你的时候,有个人对你说,他希望你活着,不仅为你,而且为她活着;有个人对你说;你是他最珍惜的东西,你还被人珍惜着,你不是孤单的;有个人对你说,他爱你,是的,他爱你。“我爱你”多么美好而幸福的一句话,在你寂寞无助绝望的时候,说出这句话,简直会让人重生,更不用说对方还是你一直在仰慕,一直在寻找的亲人。这样的温暖,这样的意识,这样的希冀,让少年走出了另外的世界。

  而我多么幸运少年回来了现实的世界。如果他没回来,他就不会遇到那位可能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的女性;如果他没遇到她,他也不会知道她那晚也做梦了,只是,在他的梦里,他强迫与她发生了关系,而在她的梦里,他在迷惘,他在哭泣,她在安慰;如果他不知道她的梦,他就不知道父亲恶毒的诅咒并没有完全实现——他没有与自己的姐姐交合;如果他不知道父亲的诅咒并没有实现,他也还一定以为自己被父亲损坏得不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没有留在现实世界的价值,于是一直沉沦在绝望与矛盾之间。可是,世界还是美好,它还是不忍心伤害每一个人,所以最后,没有如果,他回来,于是他遇到了他的姐姐,他知道了她的梦,知道了诅咒没有实现,知道自己还是自己,虽然曾被自己的父亲破坏过。但是,最后,他会会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他活了15年却开始以自己意愿活着的新世界,更不论世界很美好。

  是的,世界很美好,不忍心伤害每一个活着的人,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卡夫卡,人生也曾那么卡夫卡,但是,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对你说爱你;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相信自己能走出这样的生活,不再卡夫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真正摆脱卡夫卡。卡夫卡不可怕,因为总有那么一条道路会指引你离开他。世界就是那么美好,因为有那么一个人,那么一条路,还有,这样一个世界。

  后话:这是通选作业,有点注重内容了,写得比较浅显,但是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好书,另外,还有,另外一个话令我印象很深:“in dream be gin responsibility.”(责任始于梦境),而在我看来,这里的“dream”指得是人的意识,人的潜意识,所以,这话可以理解为:责任始于意识。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能够看看,说了一下教,大家请原谅。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5

  世界万物都是隐喻。当你用一颗体味生活的心去看待周围每一件事物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身边的一切都在向你传达生命的真谛。

  我们都在毁灭,都在丧失,是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建立在毁灭与丧失之上的,我们的存在不过是其原理上的剪影而已。作为这个世界上的微小存在,我们无从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许多改变。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适应而没有征服,但适应也不是屈服,屈服于身边的一切,而是将自己变得坚强,坚强的足以征服身边的一切,然后才能够适应,才谈得上适应。我们就是在这种屈服与征服的边缘,寻求着中庸的适应。因为,无论是征服还是屈服,最终的结果只是毁灭,唯有让自己的世界无比坚强,才有在毁灭当中的新生。

  例如风,既有飞沙走石的狂风,也有舒心惬意的微风,但所有的风终究都要消失。风不是物体,而不外乎是空气移动的总称。侧耳倾听,其隐喻即可了然。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6

  终于,这本书第一遍看完了,虽然没看懂,还是有点感想的。

  或许,有段以时光,我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精神却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心在希望与失望间碰撞,世界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游弋,思想在跳跃与现实之间徘徊。十五岁的田村卡夫卡君正处于这个年龄。幼年时即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之中,没有一个朋友。只能默默地锻炼身体,做自己想做的事儿。然后,在十五岁生日那天,他离家出走,一个人奔向陌生的地方。决心成为世界上最成熟的十五岁少年他以孤立无援的状态离家出走,投入到波涛汹涌的现实社会中去,被残忍地冲到社会的尽头,最终以自己的力量返回,而返回之际的他,以彻底离开那个令人沮丧的阶段。

  令我共振的是卡夫卡的勇敢,就像今年寒假下雪时按照原计划登山一样。

  抛却对文化的不认同,卡夫卡确实是一个勇敢的十五岁少年,虽然小说中很多情节我无法理解,但这种则不妨碍我对卡夫卡的惊讶之情,十五岁的他就自己走出了那个阶段,反观自己,有时依然在那个阶段朦胧而迷茫。

  从《百年孤独》到《海边的卡夫卡》,两部魔幻主义写法的小说,让我看的云里雾里,可能是我对这个世界理解太少了吧。读不出魔幻写法后面的现实意义。

  魔幻主义的写法,让小说在现实与虚幻中碰撞,卡夫卡能够离开虚幻,重返现实世界,乍看之下就很不可思议。其实细细想来,因为他对这个现实世界有了期盼,有了希望,或许是佐伯的对他的希望,或许是《海边的卡夫卡》那幅画。其实生活没有那么难,只需简单点,即可找到或者的意义。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7

  其实书是四月底就读完的,至今才落笔读后感,倒不只是因为懒惰。

  更多还是因为刚读完时的感觉,像是播种后还没有发芽的土地,你知道种子在那里,营养和水分也算充足,发芽是迟早的事,只是总是看不到发芽的迹象。所以,也就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感觉下笔。

  这几天的某个早上,我昏昏醒醒,电话响了,那个总是让我觉得在用力吸我进去的无底的深渊,再次发出了沉重的呼唤。我所有的坚强和快乐,又一次被这不定时的呼唤,轻易打碎。

  我哭了很久,可那些眼泪可以表达的伤感,远不及我心中常年煎熬的万分之一。我再次整日陷入到一种无助的痛苦之中,那些我试图逃脱,却总是如诅咒般纠缠我的,再次将整个的我淹没。

  我感觉我所有积极的意志在这无尽的痛苦中,慢慢消散。我像迷失在一片森林里,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如同15岁的卡夫卡,面对他的“诅咒”,也曾试图逃脱,以为远走可以摆脱“诅咒”,但是命运总还是以各种方式,让该来无一例外。

  虽是不一样的境遇,却有着同样的痛苦,让我觉得,那个遥远虚幻的卡夫卡,像是另外一个自己。

  书中说,“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

  我不是跨入时的我,那我该是怎样的我?或者说,我该是怎样的我,才可以从命运的沙尘暴中逃出呢。

  大概是成为最勇敢的十五岁少年吧。

  即便依旧对生活和命运有很多的不解和不满,但是不会只想着逃跑。不管是主动进入,还是被动被卷入。那些命运非得是要给我们的,那些无法回避的,都要学会勇敢的去面对。当我们看透了命运的把戏后,不管它再施以怎样的暴虐,我们都会觉得,不过如此而已,早就猜到了。那时的我们,就是真正最勇敢的十五岁少年了吧。

  在看这本书之前,看到很多网上的读者评论说,从书中得到了很多治愈。我读的时候,还对这些评论产生了疑惑。直至现在,我的“诅咒”来折磨我时,我终于感受到了,来自书中,其他读者说到的那些治愈了。也许往后的很多时刻,我会常想拿出来再读一读,和卡夫卡互相鼓励,一起在命运的沙尘暴里,成长为更加勇敢的自己。

  看来读一本书,和爱上一个人一样,是需要一点点机缘的。早一点,或者晚一点,都有可能会错过对方。只有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机遇里,你遇见一个人,一本书,他所有的一切,是你觉得刚刚好的,书中一切也是你能真切感受的。那么人和书,就都是对的。

  除了故事本身给予的力量和安慰,不得不承认,读村上的书,总能开启音乐的大门。

  村上的书,我读的少,加上这本,也才两本。但是每次搜索相关内容时,总能看到来自各方评论中提到村上对音乐的喜爱,并常在作品中运用音乐,来使人物更丰满,亦或推动故事发展。

  《海边的卡夫卡》中,我印象深刻的是星野在跟中田去了四国后,在四国高知市的街上乱逛进到了一家咖啡馆,听见了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那是“真正的杰作”,音乐带给了星野感动,他从咖啡馆主人那里知道了鲁道夫大公与贝多芬的关系。

  鲁道夫大公既是贝多芬的学生,也是贝多芬的主要赞助者,大公三重奏是贝多芬为感谢鲁道夫大公而写的,也是贝多芬三重奏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一首。

  星野为了一个不认识的陌生老头中田来到四国,做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内心其实是有挣扎的。但是“大公三重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星野完成了心理和思想上的一个过渡。

  文中说:“全都是伟人、天才,人世间就麻烦了。必须有人四下照看,处理各种现实性问题才行。”这让跟随中田一路前来,陷入迷茫的星野找到了自己方向和如此这般的意义所在。也才有了后边,义无反顾继续帮助中田完成各种奇怪事情的执着。

  为着书中这一情节,我特意找来了“大公三重奏”去反复听,确实是好听的曲子,只不过,不懂音乐的我,除了好听,听不出更多。但还是会觉得是一份奇妙的缘分,在文字里认识了一首曲子,又得知到一段有趣的故事。也许也会在我人生迷茫的时刻,给出一些朦胧的建议吧。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一些伤痛的治愈,和一首印象深刻的曲子。上网查找了关于这本书的很多解读,有的说,村上的很多小说都是一种寓言,而“卡夫卡”是关于存在的寓言;有的说,《海边的卡夫卡》这本小说,是村上对二战期间日本*主义对日本国民实施的类似“集体昏睡”的精神催眠,来诱使国民陷入对战争的迷恋的一种隐喻;有的从心理学解读“卡夫卡”,分析村上的“卡夫卡”是对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寓言的一个扩充版解读。

  也许吧、也许吧,也许这本有些晦暗的小说里,确实寄托了作者无数的心思和感情。可是我所能感受到的,也仅能是自己有限生活经历的一丝丝共鸣而已。

  当这本书读到最后,卡夫卡对那个叫做乌鸦的少年说,

  “可是我还没弄明白活着的意义。”

  “看画,听风的声音,这你能办到,最好先睡一觉。”叫乌鸦的少年说,“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

  我想,是这样吧,也许我们也总是感到,即便经历再多,还是觉得眼前的生活一片迷茫。仿佛走出了原来的困境,又好似困境一直都在。

  这时就需要想办法在内心存住一个理智的声音来时时提醒我们,真的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前路迷茫也没什么好怕的,做好你可以做好的事情,那些所有经历过的困苦,都会帮助你获取开启更好生活的能力,而你,也会不断成长更好的你自己。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8

  这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离家出走的故事,伴随着少年的出走有了一系列的出场人物。叫乌鸦的少年,列车上偶遇的樱花,回忆几十年前的广岛原子弹事件,命中注定的贾村图书馆,和猫说话的老人,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难以有交集,但就是这些,让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最终坚强的去面对生活。书中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直面灵魂深处最脆弱,最裸露,最真实的自己。

  读完这本书,开始思考生与死的意义,性与爱的关系,时光与记忆的本质,书中始终没有很直接的挑明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却由不得让人去思考很多。虽然已经过了十五岁的时光,不过能在心地依旧善良无暇的时候读到这本书,感觉也会很释然,人生某个阶段结束的时候,总是应该好好去深思的。

  正如作者所说,十五岁的少年,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主人公田村小的时候被母亲遗弃,在一个并不疼爱自己的父亲的养育下成长,有着同龄人缺乏的成熟,更有着不属于这个花季的恐慌,不过我们共同拥有的,是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长,去接受祝福,去挑战世界。接下来,就用我拙劣的文字,让我谈谈这个故事之于我的深思。

  幽幽岁月,浮生来回,爱情,总是一个美好的话题,可是,书中的爱情似乎缺乏*固有的伦理。田村小的时候就被父亲诅咒会跟自己的母亲姐姐交合,而田村又成为母亲幼时爱情的替代物。田村因幼时被母亲抛弃,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他迷恋永远十五岁的佐伯(田村母亲)的活灵,更深爱着五十岁的佐伯。

  他们交合,相爱,用灵与肉的交融去享受生命的美好。田村选择离开森林,带着佐伯的画去勇敢的面对生活,将自己深爱的人埋藏在记忆中。开始读的时候,内心总会隐隐作痛,为什么如此相爱的人会是这样的结局。

  闭上书仔细想想,身边的爱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神把世人劈成了男男,女女,男女,于是我们在寻找自己另一半的过程中惶惶不可终日。纵然找到,又会有种种原因不得在一起。作者笔下这种违背伦理的性与爱,读完之后,对自己的爱情释然好多。对爱情中的无可奈何,道一句,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伤。

  书中这样写了一句话:“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想着自已这个存在,但越想越觉得不具体,甚至觉得自已不过是个毫无意义可言的单纯的附属物。”你是否想过生命之于我们的无力,田村父亲小时候在他身上的诅咒,灵验的是那么自然,大岛天生就是血友病,生理上又分不出男女,佐伯的男友被误杀,田村父亲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杀猫,中田在生命的最后毫无缘由的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等等。好像那些宿命中安排好的我们根本无法去掌控,纵然你试图去改变,总会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将一切落回起点。可是,你难道就这样袖手不管吗?答案是否定的。

  没错,田村纵使离家还是未能摆脱在他身上的诅咒,可就是在他试图改变的过程中,他变得坚强,他尝到了人世间的情暖,他最后终于有勇气面对生活,面对现实。在我们颓败的时候,总会有宿命论这样的理由支撑自己颓败下去,感觉成事在天,可是你是否忽略了事在人为呢。纵使结局不会有太大差别,可是你是否忽略了过程中的美好?当结局最终到来的时候不至于那么的措手不及。

  书的最后,作者还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告诉我们要勇敢的面对生活。田村想将自己留在第三空间,用以逃避现实生活,最后在母亲的要求下,勇敢的走出了避世的桃园,选择了正视生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有时候活着比死更难。然而,生命就是如此,而田村,成为了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世界,试图倾听画中的声音,感受爱情的美妙,体味人间的温情,命运似乎早就安排好了,却又那般无偿。纵然过了十五岁的年纪,不在那么彷徨,不在那么忧郁,那么,就继续在这最美好的年华,去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9

  这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离家出走的故事,伴随着少年的出走有了一系列的出场人物。叫乌鸦的少年,列车上偶遇的樱花,回忆几十年前的广岛原子弹事件,命中注定的贾村图书馆,和猫说话的老人,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难以有交集,但就是这些,让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最终坚强的去面对生活。书中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直面灵魂深处最脆弱,最裸露,最真实的自己。

  读完这本书,开始思考生与死的意义,性与爱的关系,时光与记忆的本质,书中始终没有很直接的挑明这些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却由不得让人去思考很多。虽然已经过了十五岁的时光,不过能在心地依旧善良无暇的时候读到这本书,感觉也会很释然,人生某个阶段结束的时候,总是应该好好去深思的。

  正如作者所说,十五岁的少年,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主人公田村小的时候被母亲遗弃,在一个并不疼爱自己的父亲的养育下成长,有着同龄人缺乏的成熟,更有着不属于这个花季的恐慌,不过我们共同拥有的,是希望自己可以快速成长,去接受祝福,去挑战世界。接下来,就用我拙劣的文字,让我谈谈这个故事之于我的深思。

  幽幽岁月,浮生来回,爱情,总是一个美好的话题,可是,书中的爱情似乎缺乏*固有的伦理。田村小的时候就被父亲诅咒会跟自己的母亲姐姐交合,而田村又成为母亲幼时爱情的替代物。田村因幼时被母亲抛弃,渴望得到母亲的爱。他迷恋永远十五岁的佐伯(田村母亲)的活灵,更深爱着五十岁的佐伯。

  他们交合,相爱,用灵与肉的交融去享受生命的美好。田村选择离开森林,带着佐伯的画去勇敢的面对生活,将自己深爱的人埋藏在记忆中。开始读的时候,内心总会隐隐作痛,为什么如此相爱的人会是这样的结局。

  闭上书仔细想想,身边的爱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神把世人劈成了男男,女女,男女,于是我们在寻找自己另一半的过程中惶惶不可终日。纵然找到,又会有种种原因不得在一起。作者笔下这种违背伦理的性与爱,读完之后,对自己的爱情释然好多。对爱情中的无可奈何,道一句,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伤。

  书中这样写了一句话:“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想着自已这个存在,但越想越觉得不具体,甚至觉得自已不过是个毫无意义可言的单纯的附属物。”你是否想过生命之于我们的无力,田村父亲小时候在他身上的诅咒,灵验的是那么自然,大岛天生就是血友病,生理上又分不出男女,佐伯的男友被误杀,田村父亲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杀猫,中田在生命的最后毫无缘由的体现了自己的价值等等。好像那些宿命中安排好的我们根本无法去掌控,纵然你试图去改变,总会有一些偶然的因素将一切落回起点。可是,你难道就这样袖手不管吗?答案是否定的。

  没错,田村纵使离家还是未能摆脱在他身上的诅咒,可就是在他试图改变的过程中,他变得坚强,他尝到了人世间的情暖,他最后终于有勇气面对生活,面对现实。在我们颓败的时候,总会有宿命论这样的理由支撑自己颓败下去,感觉成事在天,可是你是否忽略了事在人为呢。纵使结局不会有太大差别,可是你是否忽略了过程中的美好?当结局最终到来的时候不至于那么的措手不及。

  书的最后,作者还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告诉我们要勇敢的面对生活。田村想将自己留在第三空间,用以逃避现实生活,最后在母亲的要求下,勇敢的走出了避世的桃园,选择了正视生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有时候活着比死更难。然而,生命就是如此,而田村,成为了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命运就象沙尘暴,你无处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当你从沙尘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时的你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世界,试图倾听画中的声音,感受爱情的美妙,体味人间的温情,命运似乎早就安排好了,却又那般无偿。纵然过了十五岁的年纪,不在那么彷徨,不在那么忧郁,那么,就继续在这最美好的年华,去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一切。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5)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 (菁华5篇)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1

  作为一部充满了魔幻色彩和荒诞意味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尝试。他选取了15岁少年作为第一男主角。熟悉村上的人都知道,他笔下的主人公无不是三十岁左右的成年人,且思想成熟,个性叛逆,语言简洁直接。而这一次15岁的田村卡夫卡成为主人公,用村上春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方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尚未牢固确立。”

  然而曾走过15岁的你我都明白,那是个以飞的速度成长的年纪,我们的思想挑战一座又一座从未攀登过的高峰,同时又如在荒原中徘徊般踌躇不前。生命的各种因素在此慢慢聚敛,冲破束缚,形成真正独立的自我。这过程是何等汹涌艰辛,恐怕今生难以忘怀。

  主人公所以给自己取名未卡夫卡,显然是受了作家卡夫卡忧郁孤独风格的影响。有时候,名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自此,主人公便一直带着这种与众不同的孤独气质流浪在人生的边缘。他不是普通的少年,他被母亲抛弃,被父亲诅咒,命途原本多舛,而他又是如此顽强,凭着自己意念中灵魂的指导,去独自探寻他与外界的联系,去解开他与宿命的羁绊。

  读另一位主角,年*花甲的中田,却让人从完全不同的侧面尝尽了做人的辛酸。因幼年时一次神秘事故而患上类似智障病症的中田,失去了读写能力,变得一字不识。他被孤立在人群之外,过着安然而又规律的清苦日子。与猫对话,与自己对话,没有丝毫不满与不快。就在我们都以为他将安度晚年的时候,命运依然没有放过他,他在冥冥之中被指引着踏上了弄清生命起点那场神秘事故的路途。

  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相似,这种两条主线穿插叙述的'方式让读者充分体验了阅读的快感。当主线一步步逼*交汇点的时候,我感到全身的热血都涌向大脑,以至于要站前来才能读下去。

  田村卡夫卡的母亲佐伯作为书中的关键人物,是我最喜欢而又最同情的人。她的人生于少女时代失去爱人时戛然而止。悲剧源于她对桃源般生活的迷恋与对肮脏人世的排斥,她想要构筑堡垒逃避外界,打开了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入口石”,而命运的惩罚也自此而出。卡夫卡和中田的人生轨迹似乎也在那一时刻就被注定了。

  经历了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后,佐伯与中田相遇。两个人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也走到了终点。佐伯带着优雅的微笑伏在书桌上安然而逝,中田在无人打扰的睡梦中与世长辞。这两个因偶然的必然而被联系在一起的生命,虽然令人心中苦涩无比,却也体会到了常人难以体会的生与死的深度碰撞,灵魂变得纯净无比,在历经沧桑后回归。

  此时的卡夫卡竟也仿佛注定一般地一步步走向毁灭,他的压抑接*临界,他找到了深爱的母亲,却自知永远无法再与她接*。人世间全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当他走进那座阴暗深重,象征着第三空间的森林中时,他扔掉了身上所有赖以生存的东西。使人感到一股不顾一切的决然。生命的无力感,宿命,原罪,**世界的险恶难测,人性的乱七八糟,让他再也无法忍受。他终于走向了那永恒的虚无。

  最后一刻,佐伯的意念出现了。她告诉卡夫卡——实际上也是作者告诉我们——要活下去。

  “只要你得我,就算被其他所有人忘记也无所谓。”

  世界是险恶的,但在某些地方,它却是无比温暖和美好的。生命即是如此,无论怎样被命运玩弄,怎样的疲累惘然,其意义就在于生的过程中。不去经历,就没有回忆,白纸永远无法给人感情。有时候活着,真的是一种比死更有勇气的抉择。

  在这部书中,我不仅看到了卡夫卡,更看到了弗洛伊德,黑格尔,卢梭,柏拉图,他们的思想在浓云迷雾中闪闪发光,虽只是一瞬,却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村上春树以他独有的手法,在人物对话中看似随意的插入这些思想碎片,却收获了极自然而精彩的效果。

  也许,这就是一场荒诞的梦;也许,这是一个深重的无奈。无论怎样,在喧嚣尘世中能引起你对人性思考的也只有这些文字了。正如作者本人所说,卡夫卡是个极端,但他身上有你有我,当你看到这些影子时,不知你会不会像星野一样,对着迷雾散尽后的一切,泪水涟涟而下:“得得,以前自己是什么时候哭来着?”

  无从想起。

  小编,很想说的是,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虽然颜**节不易我们接受,然而,它注定只为一些人而存在。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2

  话说能看到这本书,倒是偶然的缘分。原本不知村上春树有过这样一部作品,在图书馆没能借到《挪威的森林》,因而退而求之,便借了这本书。

  我不知卡夫卡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大概是世上一切荒谬和无稽的矛盾吧!书上每一位人物大抵都带着这样的特质:憎恨父亲却最后选择回到父亲家的少年;少时优异却事故后不识字但能够与猫咪交流的老人;心理是男性却生理是女性的女性;热爱儿子却抛弃儿子的母亲……而在我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卡夫卡,甚至人生本身也是。人本就是矛盾的产物,至于荒谬无否,我们谁敢说自己不曾过荒谬过,莫说由人走出来的人生了。

  无奈这本书实在太厚了,内容实在太丰富了,以至于我觉得我读了两三遍后,也只感悟到其中的点滴罢了。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次看的时候,被书中男主角——十五岁的少年所吸引,为什么他会选择15岁生日的时候离家出走,逃离了自己的家,一点都不留恋;为什么他跟他的父亲那么陌生,那为什么父亲又那么厌恶他呢?还有,为什么少年脑海里经常有另外一名叫做乌鸦的少年跟他对话呢?而越看就产生越多疑问,越看就越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他们无不一一吸引着我的目光。最令我吃惊,惊讶的是少年父亲对他说的于俄浦狄斯预言更恶毒的诅咒:亲手杀死自己的父亲,和亲生母亲以及姐姐交合。

  更令我吃惊的还在后头,那就是事情正如父亲恶毒的诅咒慢慢实现:父亲被杀死了,少年却不能明确地表示自己不曾动手过:而少年遇到了和他分离多年的母亲并偷偷仰慕着她,最终也与她发生了关系;在少年离家出走的路上,他遇上了一位可能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的女性,并在梦中也发生了关系。在发生了所有的事情后,少年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入口,在另外的世界,时间不是时间,每个人都不会发生生理的变化,都没有人应有的七情六欲,只是在那里活着,不需要吃饭,不需要娱乐。少年决定投身于那个世界,他觉得父亲恶毒的诅咒已经实现了,自己也被父亲破坏得不是自己,在现实的世界已经没有人牵挂自己,自己也没有留在现实的价值,因此,他放下现实的一切,走进了那个世界。

  在另外的世界,他遇到了十五岁时的母亲——自己一直仰慕的少女。可是那位少女没有了过去的记忆,她忘了那位她爱的爱人,她忘了她一直守候的甲村图书馆,她也忘了现在站在她面前曾与50多岁的她发生过关系的儿子。她就这样活着,如同那个世界上其他的人类。在少年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四五天,50多岁的母亲也来到了这个世界,她告诉少年一定要离开这个世界,趁着入口还没有关闭,而最终少年被说服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母亲最后跟她说:“过去,我抛弃了自己最珍惜的东西;如金,我一直在后悔。我希望你离开,我希望你能够留在现实的世界,记住我,记住我曾活在那个世界(因为每一个来到另外的世界的人都会慢慢失去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回忆)。我爱你”

  也许大家会觉得狗血,怎么她的一番话就会打动少年,打破了少年的绝望。但是,在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竟然眼眶湿润了。我在想,当你以为世上没有人会爱你的时候,有个人对你说,他希望你活着,不仅为你,而且为她活着;有个人对你说;你是他最珍惜的东西,你还被人珍惜着,你不是孤单的;有个人对你说,他爱你,是的,他爱你。“我爱你”多么美好而幸福的一句话,在你寂寞无助绝望的时候,说出这句话,简直会让人重生,更不用说对方还是你一直在仰慕,一直在寻找的亲人。这样的温暖,这样的意识,这样的希冀,让少年走出了另外的`世界。

  而我多么幸运少年回来了现实的世界。如果他没回来,他就不会遇到那位可能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的女性;如果他没遇到她,他也不会知道她那晚也做梦了,只是,在他的梦里,他强迫与她发生了关系,而在她的梦里,他在迷惘,他在哭泣,她在安慰;如果他不知道她的梦,他就不知道父亲恶毒的诅咒并没有完全实现——他没有与自己的姐姐交合;如果他不知道父亲的诅咒并没有实现,他也还一定以为自己被父亲损坏得不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没有留在现实世界的价值,于是一直沉沦在绝望与矛盾之间。可是,世界还是美好,它还是不忍心伤害每一个人,所以最后,没有如果,他回来,于是他遇到了他的姐姐,他知道了她的梦,知道了诅咒没有实现,知道自己还是自己,虽然曾被自己的父亲破坏过。但是,最后,他会会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他活了15年却开始以自己意愿活着的新世界,更不论世界很美好。

  是的,世界很美好,不忍心伤害每一个活着的人,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卡夫卡,人生也曾那么卡夫卡,但是,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对你说爱你;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相信自己能走出这样的生活,不再卡夫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真正摆脱卡夫卡。卡夫卡不可怕,因为总有那么一条道路会指引你离开他。世界就是那么美好,因为有那么一个人,那么一条路,还有,这样一个世界。

  后话:这是通选作业,有点注重内容了,写得比较浅显,但是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好书,另外,还有,另外一个话令我印象很深:“in dream be ginresponsibility.”(责任始于梦境),而在我看来,这里的“dream”指得是人的意识,人的潜意识,所以,这话可以理解为:责任始于意识。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大家能够看看,说了一下教,大家请原谅。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3

  这篇读后感主要思想并不是针对书本身的,主要还是借书的内容来解剖一下自身的一些困惑和想法,买这本书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之前并不知道《海边的卡夫卡》是写什么的,只是十天之前下班在家看《青年文摘》其中有篇文章中提到了这本书,借书中的隐喻来说明他的文章中关于自由与约束的关系,当看到自由这个字眼时我就触电了,因为最*心中正好是被这个问题所困惑的,所以就坚决的一定要看这本书,立刻马上!然后就上网在网上买了这本书。

  29岁是个分岔路口,只是每个人的分岔程度各不相同,但需要面临选择是一样的,我的分岔路是上海+事业和老家+婚姻生活,未婚、事业无成,一向自由惯了,如果在上海接着打拼,就没办法照顾家里父母,无论是健康上还是经济还是精神上,也很难成家,这些是自由的反面。如果回老家去,因为有房子住,找个普通的工作,老大不小的年纪,被催促的婚姻,一路安稳,这是约束的正面。

  卡夫卡开始选择了离家出走的自由,15岁的年龄做个决定是多么的舒服,远离自己不想面对的东西,独立上路,遇见好心的人,做想做的事,自由淋漓尽致。卡夫卡未完成的义务教育和与自己无关却脱不了干系的父亲被杀案。如果是隐喻,那就是我的婚姻大事,和照顾父母的责任,人总是要结婚的,谁也不想浪费时间去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一如义务教育总是要完成的.。而父亲身体一直很差,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可以一起自理自己的生活,本来是和自己回不回去没有关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让其回家愿望的强烈,变成越来越紧密的关系,这点又和警察到处找卡夫卡破他父亲被杀一案不谋而和。

  卡夫卡第二次进到森林里本来是可以不出来的,永远过着安逸的生活。只是这种生活比较简单或者说枯燥,一如我现状再坏也还是有一次机会过安逸的生活,只是我拒绝了朋友的好意。

  结尾卡夫卡决定回去对警察说清楚离家出走或者父亲被杀案的始末,因为父亲不是卡夫卡杀的,所以交代清楚后就不会有任何麻烦了。然后完成义务教育,如果把整本书缩句,就是:卡夫卡从约束中走向自己决定的自由,然后从自由中走回约束。书到这就完了。只是谁都明白,卡夫卡回到约束中与警察交代完,完成剩下的义务教育,他又自由了。更重要的是,大岛说过随时欢迎他回图书馆,还有那通电话,樱花说:你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并且几个月后她也会回到东京。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4

  昨晚把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读完了,本来预计要花一个月时间,结果速度超出我预料,10天便看完了,之前从来没有写过看书的读书笔记,这是第一次,希望献给和我有一样困惑的年轻人。

  这篇读书笔记主要思想并不是针对书本身的,主要还是借书的内容来解剖一下自身的一些困惑和想法,买这本书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之前并不知道《海边的卡夫卡》是写什么的,只是十天之前下班在家看《青年文摘》其中有篇文章中提到了这本书,借书中的隐喻来说明他的文章中关于自由与约束的关系,当看到自由这个字眼时我就触电了,因为最*心中正好是被这个问题所困惑的,所以就坚决的一定要看这本书,立刻马上!然后就上网在网上买了这本书。

  29岁是个分岔路口,只是每个人的分岔程度各不相同,但需要面临选择是一样的,我的分岔路是上海+事业和老家+婚姻生活,未婚、事业无成,一向自由惯了,如果在上海接着打拼,就没办法照顾家里父母,无论是健康上还是经济还是精神上,也很难成家,这些是自由的反面。如果回老家去,因为有房子住,找个普通的工作,老大不小的年纪,被催促的婚姻,一路安稳,这是约束的正面。

  卡夫卡开始选择了离家出走的自由,15岁的年龄做个决定是多么的舒服,远离自己不想面对的东西,独立上路,遇见好心的人,做想做的事,自由淋漓尽致。卡夫卡未完成的义务教育和与自己无关却脱不了干系的父亲被杀案。如果是隐喻,那就是我的婚姻大事,和照顾父母的责任,人总是要结婚的,谁也不想浪费时间去论证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一如义务教育总是要完成的。而父亲身体一直很差,父亲和母亲两个人可以一起自理自己的生活,本来是和自己回不回去没有关系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让其回家愿望的强烈,变成越来越紧密的关系,这点又和警察到处找卡夫卡破他父亲被杀一案不谋而和。

  卡夫卡第二次进到森林里本来是可以不出来的,永远过着安逸的生活。只是这种生活比较简单或者说枯燥,一如我现状再坏也还是有一次机会过安逸的生活,只是我拒绝了朋友的好意。

  结尾卡夫卡决定回去对警察说清楚离家出走或者父亲被杀案的始末,因为父亲不是卡夫卡杀的,所以交代清楚后就不会有任何麻烦了。然后完成义务教育,如果把整本书缩句,就是:卡夫卡从约束中走向自己决定的自由,然后从自由中走回约束。书到这就完了。只是谁都明白,卡夫卡回到约束中与警察交代完,完成剩下的义务教育,他又自由了。更重要的是,大岛说过随时欢迎他回图书馆,还有那通电话,樱花说:你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并且几个月后她也会回到东京。

  隐喻!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5

  《海边的卡夫卡》是通过分章节两条主线交叉来写,在最后两线合一而结束。开始这两条线给人的感觉毫不相关,随着故事的发展,又若即若离,到最后紧密相连。这也是它的成功之处。

  故事是通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离家出走发生的事情为一条主线,还有一条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件离奇的事情为背景而展开。故事的发展错综复杂,但基本入情入理,其中有些方面神化了一些事情。在生活中绝无仅有的事情,在书中却起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作用,让故事继续进行下去。

  本书中对十五岁少年卡夫卡的描写较多,其中对卡夫卡的日常生活描写比较细腻。生活起居很有规律,即算在山中一个人独居也一样。早上按时起床,晚上准时睡觉,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这很难得。在国内像卡夫卡这样年龄的小孩,在学校生活起居有规律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放假回家,就像脱缰的野马,晚上很晚才睡,早上很迟才起床。有人说*的教育是“5+2=0”或“6+1=0”。在学校的五天或六天的教育,一旦回家所有的作用归结于零。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但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还比较喜欢书中的卡夫卡的阅读的*惯,同时也呈现出日本与*的国民的阅读*惯差距。有人做过统计:*人*均每年只读0。5本,而日本人*均每年读40本。现在*人普遍不读书,已经很让人忧虑了。那么业余时间*人在做什么呢?大多数人业余时间在做什么?在打麻将!一个热衷打麻将的民族,怎么可能和热爱读书的民族相抗衡?

  书中存在不足之处还是有的,比如佐伯对卡夫卡的母子之爱。即算在卡夫卡四岁时有一万个理由离开自己的儿子,但重逢也不能通过性来补偿。在日本的伦理观念我不了解,但在国内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还有书中神化的东西太多,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相距太遥远。

  本来想通过自己的阅读与学生分享读书的快乐,但本书中对于性的描写过多,不太适合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故看完此书,立即放回书阁暂时封存。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6)

——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 (菁华5篇)

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1

  暑假里的一天我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觉得心中的压抑感像巨石一样压在我的身上。拘束,扭曲,种种感觉把我捆住了,动弹不得,仿佛变成甲虫的不是哥里高尔而是我,是我拘束在巨大的皮沙发下,动弹不得。

  《变形记》,以一种绝望的笔调开头。主人公哥里高尔在一夜好梦结束之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全家都因此惶恐。还不够绝望吗?我以为这就是最绝望的事。不单单如此,绝望之中还有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一家人的惶恐。惶恐之后,余下的办法只有一个——接受。*惯了就好。到这里,在漫无边际的黑暗中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淡淡的爱意出现了,妹妹细心的照顾,母亲温暖的语言,都让主人公感到了一阵阵的温暖。哥里高尔也很了解自己的情况,默契的配合着。全书开始时紧张的节奏渐渐慢了下来,事情又得到了缓解,让人开始浮想联翩:也许,哥里高尔还会再变回来的,生活还会恢复原状。可卡夫卡不这么认为。我看到的只是片面,而卡夫卡看到的却是全貌。熟悉,不过是厌倦的第一步,稍稍熟悉之后,无限的厌倦就在前面。

  终于,经济上的重负让这个家疲惫不堪,心理上的重负让哥里高尔越来越多的做出他不该做的事,比如他的生活*性越来越像大甲虫,开始喜欢吃一些腐烂的'事物——绝望终于把他逼疯了。他想克制,又无法克制。理智已经无法战胜本能。对过去的回忆已经占据了一切。他虽然拥有甲虫的外壳,但他还有一颗人类的心,只要他在世界上还存在一刻,他就仍然是个顶天立地的人。他无法忍受别人把他当作恶心的爬虫,他渴望自己像原来一样!但是,他又对曾经的生活充满恐惧。对生活的恐惧又使他有些爱上了现在的状况。矛盾,是矛盾让他心力交瘁,是矛盾让他死在自己房间的地板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小说人物,哥里高尔,他就是卡夫卡的真实写照。卡夫卡不仅仅在写小说,他在写自己,在写自己的生活。

  从结尾中,可以看到不止一种感情。哥里高尔在挣扎中死去了,生活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也许,比原来还要美好,在哥里高尔妹妹的跳跃中,哥里高尔被忘记了。不,这个人就不曾存在,以前的生活,不过是幻觉。在一场闹剧过后,生活又滑回了原来的轨道。而他,哥里高尔,不过是萨姆沙一家生活中慢慢划过的一道流星……

  这本书给了我太多启发。使我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人性的险恶,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会是一生的,希望自己能够多读些这样的好书。

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2

  这天读了卡夫卡的《变形记》。觉得心中的压抑感像巨石一样压在我的身上。拘束,压抑,扭曲,种种感觉把我捆住了,周身动探不得,仿佛变成甲虫的不是哥里高尔而是我,是我拘束在巨大的皮沙发下,动探不得。

  以前见过卡夫卡的照片。还是蛮帅气的,只是一双大大的眼睛中,充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绝望?远远不止。许是扭曲的绝望吧。他,是被一生的孤独所造就的巨人;他,站的太高太高,他的眼睛从我们所无法到达的高度往下俯瞰,看到了整个人类的绝望。

  惶恐之后,余下的办法只有一个———理解。*惯了就好。到那里,在绝望的大山中似乎看到了一块期望的石头。淡淡的爱意出现了,妹妹细心的照顾,母亲温暖的语言,都让主人公看到了一阵阵的温暖。主人公也很知自己的'状况,默契的陪和着。开篇紧张的节奏渐渐慢了下来,事情又得到了缓解,让人开始浮想联翩:也许,哥里高尔还会再变回来的,生活还会恢复原状。可卡夫卡不这么认为。我看到的只是光明,而卡夫卡看到的却是全貌。熟悉,但是是厌倦的第一步,稍稍熟悉之后,无限的厌倦就在前面。最后,经济上的重负让这个家疲惫不堪也狼狈不堪,心理上的重负让哥里高尔越来越多的做出他不该做的事———绝望最后把他逼疯了。他想克制,又无法克制。理智已经无法战胜本能。对过去的回忆已经占据了一切。他虽然拥有甲虫的外壳,但他还有一颗人类的心,只要他在世界上还存在一刻,他就仍然是个顶天立地的人。他无法忍受别人把他当作恶心的爬虫,他渴望自己像原先一样!但是,他又对

  以前的生活充满恐惧。对生活的恐惧又使他有些爱上了此刻的状况。矛盾,是矛盾让他心力交瘁,是矛盾让他死在自己房间的地板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小说人物,哥里高尔,他就是卡夫卡的真实写照。卡夫卡不仅仅仅在写小说,他在写自己,在写自己的生活。

  除了主人公,他的妹妹也是卡夫卡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像劣等小说那样,把他妹妹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在《变形记》里,每个人都是普通的,社会基层的小人物。他们都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小市民。他们的爱是建立在生存和金钱的基础上的。当自己的生活美满时,他们会去爱别人,关心别人,照顾别人。但是,一但别人破坏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梦想时,爱就不副存在了。余下的,只是血淋淋的冷酷。从主人公妹妹上的变化上,这一点表现的入木三分。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也看出来卡夫卡不可估量的天赋。

  小说的结尾是耐人寻味的。从结尾中,能够看到不止一种感情。哥里高尔在挣扎中死去了,生活又变回了原先的模样。也许,比原先还要完美,在哥里高尔妹妹的跳跃中,哥里高尔被忘记了。不,这个人就不曾存在,以前的生活,但是是幻觉。

  在一场闹剧过后,生活又滑回了原先的轨道。而他,哥里高尔,但是是萨姆沙一家生活中慢慢划过的一道流星……

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3

  变形计是真人秀,也是励志的综艺节目,这个节目有个不变的特点就是城市主人公和山村的孩子交换身份一个星期,在节目组和山村教师,家人的帮助下,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城市的主人公享受着灯火辉煌的世界,却总觉得世界亏欠了他们,他们有太多的抱怨,在“社会”这个环境中,让他们不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们贪玩,没有礼貌,他们在学校惹事生非,不爱学*,让父母担心。

  可形成这些的原因又何在呢?

  有些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常年在外,对自己儿女不管不顾,可却要求着他们怎样怎样的好,我认为人是相互的,应该彼此尊重,就算不在身边,也应该时常关心一下他们,也许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可以让他们觉得很幸福,他们也许不需要多少物质上的生活,也许是大人们的现实。他们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埋藏的事情多了,会让他们不能控制从而极端叛逆,当他们对父母失去信任时让自己变坏,也许这就是大人与孩子的距离,大人其实亦是为孩子却熟不知孩子的想法,这就是缺少沟通。

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4

  卡夫卡是一个不被理解的天才,被时间长河逐渐冲刷出来的大师。《变形记》无疑是他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变形记》通篇围绕着格里高利奇异而悲惨的经历展开。线索极其简单,卡夫卡却用他无与伦比的阴郁爆发力将之丰满成了一个浸透异色的故事。《变形记》的最大魅力当然不是情节。真正带给文章生命的,是一个以前的文学作品中罕有的概念——异化。

  《变形记》的开头就有了这么一句:“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无比的甲虫。”故事由此展开。

  而故事的结尾则显得讽刺。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卡夫卡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可谓非常精准。他曾说过: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可见他的悲观。谈及死亡的虚无,鲁迅先生曾经引用“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诗句来形容,然而这部小说的结尾处,格里高尔的死带来的是一家人的欢笑和如释重负,格里高尔的父母已经开始欢喜地盘算着他妹妹的婚事,这整个是一种“众人皆欢笑,亲戚亦已歌”的状况,实在让人心生寒意!

  《变形记》创作于1920年,正值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时期,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个人的原子化。如果说,圈地运动把人从土地的束缚中**出来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则把人从家庭、社区、团体的束缚中**出来,成为了真正原子化的个人。而这种独立、不受外界力量束缚的原子化个人正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梦寐以求的劳动力。今天,我们的现实中,这样的原子化个人处处皆是:高高的公寓楼里,住户与对面邻居共处了几年,却彼此毫不相识;自由职业者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奔波、穿梭,而不受任何限制……在这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人的孤独感、人在遇到巨大困难和挫折时那种被抛弃、被孤立的感觉就不可避免了,这也正是卡夫卡所刻画的主人公得到如此遭遇的时代背景。

  在《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是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是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由此看来他的变形折射了西方人当时真实的生存状态。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

  卡夫卡是智慧的。又是天真的。智慧在于他把握住了我们所有人扭曲的笑容,天真的是,他竟然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无助和愚蠢。

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5

  《变形记》是古罗马著名作家奥维德的经典之作。该书用六音步诗行写成,全诗共15卷,包括约250个神话故事。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从创世写到凯撒之死,奥古斯都继位。故事人物有神话中的神,男女英雄和历史人物。第一部分(第一卷)讲述宇宙的创立及黄金、白银、青铜、黑铁四个时代。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一卷)是神话英雄故事。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五卷)为历史故事。作品集希腊罗马神话之大成,每一个故事都生动有趣,穿插巧妙,而所有故事都始终围绕“变形”的主题,以阐明“世界一切事物都在变幻中形成”的哲理。作者把神、人一视同仁,对他们采取了不恭不敬的态度,旨在借神的变形表达事物不断变化的道理,表达世界从混乱走向文明、罗马从建城到帝国强盛、人类在不断进步的深刻内涵,从而表明凯撒的统治不能永久,奥古斯都的登位才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变形记》的对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古代世界的神话传说总集在一起。作者把这样丰富的材料变成了一部有机的,一气呵成的诗作。把故事按照时代安排出场次序是奥维德的一大创举,并且作者想尽一切办法使故事串联的`自然而不显得牵强,故事线索没有因为种种原因二中断。

  在《变形记》中,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变形。这些传说中的人物不是变成兽类,便是变成鸟形,或树木,或花草顽石。通过变形,作者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也符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卢克莱提乌斯的朴素唯物思想,即一切万物都在变异。

  虽然由于历史久远造成语言阅读上的些许障碍,但是《变形记》仍不失为在思想上,文学上都有建树的时代巨作!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7)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优选【十】篇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1

  “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这是书中一位主人公——十五岁少年田村卡夫卡的一句话。田村卡夫卡的思想与灵魂让我十分羡慕与敬佩,他是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他在孤独中独行,在独行中成长。

  虚构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情节常常让人眼前一亮。当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以为会与小说家卡夫卡有关联,但是我完全想错了,这本书的题目就已经把我吸引住了。《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的一部长篇小说,延续了他一贯的虚构的故事设定,又深刻投射出现实社会的影子。

  书中两条线索并行,一条线索就是田村卡夫卡离家出走并逐渐成长的经历。田村卡夫卡为了挣脱父亲的冷酷与诅咒,毅然决然地在十五岁生日离家出走。他试图去另外一个地方来摆脱父亲的诅咒,但那些诅咒如同宿命般还是发生了,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他努力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为自己选择的安身之地便是图书馆。“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毕淑敏的这句话也是书中十五岁少年的写照。但他也曾试图拒绝现实、逃离到“森林”,来追求精神成长。不过最终也接受了“母亲”的劝告,直面现实、融入社会、承担起责任。

  田村卡夫卡是我们每个人的凝结,我们都是田村卡夫卡的现实人。成长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有身体上的成长,同时也追求精神成长。每个人的人生不存在宿命,人生都是通过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我们要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中不免会遇到不顺心、有孤独,但这并不是让我们一蹶不振的理由,恰恰相反这些更应该成为成长道路上的精神丰收。

  相信自己,终会由软绵未定的灵魂变为最顽强的少年。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2

  身上的某个开关被打开了,或者说这本书与这个时空的我相遇,恰恰好。我的脑海中能够勾勒出一幅幅画面,因中田我的行为方式莞尔一笑。我有时是卡夫卡、是大岛、是佐伯、是中田,更多时候我谁也不是,只是静静聆听他们的故事。在大岛讲“田村卡夫卡君,我们的人生有个至此再后退不得的临界点,另外虽然情况十分少见,但至此再前进不得的点也是有的。那个点到来的时候,好也罢坏也罢,我们都只能默默接受。我们便是这样活着。”时悲痛不已,也对他所说的“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时点头不已。对于自己不知道、迷惑的事竟也学着他们的方式去寻找答案—“看画”“听风”。

  只有一点耿耿于怀,像中田这样,幼时聪明,因一场无端事故而改变人生走向,这样的人生,真的可以做到心*气和吗?

  但再也不想去改动谁的命运一分一毫。一切都,顺其自然就发生了。

  陪伴完朋友走了一场,要告别啦!卡夫卡依然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你必须这样做,叫乌鸦的少年说到。我也要成为现实世界上最顽强的二十二岁少年,或许是青年!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3

  《海边的卡夫卡》---寻找心的那片海

  寻找而不得,并且执着于结果,也许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其实寻找的真正意义,只在于寻找这个过程本身。

  ----------题记

  几年前读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不喜欢,于是对这个作者有了固执的看法。很庆幸,这么偶然,又看了这本《海边的卡夫卡》,似乎可以触摸到作者掩盖于*静叙述之下的灵魂,渴望,恐惧,寻找,等待,迷失,警醒,多维空间一样复杂又充满矛盾的内心。迅速的,开始喜欢这个名字里有树木的坚硬与执着的作家编撰的文字。

  田村卡夫卡,小说里的“我”。离家出走的十五岁少年。他和我们很多人相象,只是比我们更极端,或者说更有勇气。书里的人,我们,现实或是虚构的人,那些不肯浑浑噩噩过生活的人,那些不甘心与世界妥协的人,都在寻找。不停寻找。寻找自我,寻找理解,寻找相知,寻找与自己完全背离的东西,寻找内心深处的真正所求,寻找也许自己永远得不到的东西。也许这就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村上喜欢写关于寻找的话题。田村说,我还没有找到生命的意义。我想解决了温饱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我因何存在,我在此有何意义。那些逃离现实的人,只是没有找到问题的出口。有自己的思想,是幸,亦是不幸。如同记忆。再也回不去的美好记忆,记的越清晰,越是甜美而疼痛。所求,在这脏乱的尘世似乎永不能得。于是郁郁寡欢,折磨自我。

  村上说,世界是隐喻,一切都有暗含的象征意义。他把这样的思想灌输到我们的脑子里,于是那个曲折离奇至于疯癫的故事,有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带着哲学的厚重以及雄辩的筋道,引人细嚼。书中的人物,不只是田村,他的父亲、佐伯、中田、大岛、星野、樱花、乃至守卫入口的.两个士兵,都一直在寻找,寻找自身问题的答案。而田村要抛弃装备放下恐惧深入森林才能找到那个地方,也是隐喻,只有足够执着坚强的人才有资格看到问题的原貌。它也像坎坷的人生,只有下定决心遇到所有困难都不回头,才能一步一步迈向生命深处。

  佐伯二十岁时出走,将*五十才又回到高松,在图书馆里安静的写她的故事,她的回忆。然后付之一炬。回忆飞灰烟灭,不再有悲伤和疼痛,只需要安静的,等待一个答案,等待那个时刻的来临。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如此沉静呢。当然不能。我们总是围绕自己画一个圆圈。当脚步绕圆行走一周之后,虽然还在原地,心却已到达了更高的层面。只有在红尘中浸染过,才有可能看透这迷离的世界。所以佐伯必定要走那一段路,必定要损毁一些人,来找到自身,虽然她善良的并不想损毁任何人。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悲哀,得到的同时总要伴随牺牲。

  书里的人物最具传奇色彩也最幸福的人物其实是中田,那个可以跟猫讲话却永远不能认字的古怪老头。他一直生活在与我们不同的空间,脑子不好使,很多事情不能明白,于是也没有太多烦恼。在他的世界里,时间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不用像其他人一样追赶。他坐在草丛里小口喝着茶水,看看天,看看云,和猫聊天,想不通的事就不去想,困了就美美的睡觉。那种自然安适的状态其实我们早就失却了。幸福并不是所有人都可得的。然而就是这样在我们看来的完美,中田也有着隐隐的希望。他说,我想成为普通的中田,想和其他人一样的生活。是不是我们总是这样,看不到自己手中拥有的,只看到别人的东西,并且无端羡慕。

  面对无法扭转的困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生为性同一者并且患有血友病的大岛,在安静偏僻的图书馆里工作,开跑车总是超速到万一出事故,就会干脆利落的死掉的程度。并且时刻小心,不为别人带来麻烦。田村的父亲,杀猫,生吃猫心,做有强大力量的笛子,诅咒自己的儿子,让人不寒而栗的变态行径,却也是因为放不下那段本不该属于他,或者说其实他从未得到的回忆。对于这个才华横溢的雕刻家,愤恨而同情。其实书里的每个人,都和我们相象。这就是为什么,看着他们在书的世界里碰撞,我们也会心痛的缘由。由他们,我们看到了自己。

  悲剧的诞生,都是因为执着于不能执着的东西。当我们懵懂的走完一段孤苦艰险的路程,终会明白生命的意义,终会懂得得到与牺牲的纠缠。当我们寻找到世界的边缘,必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海,用来安放那颗敏感而坚强的心。那时候,幸福会像潮水一样湮没所有疼痛的形状。而书的结尾,少年将要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他成长了。我想他终于放下了一些东西,父亲的诅咒,母亲的背弃,乃至于混乱的爱情,那些曾经压得他不能喘息的重量,其实都是自己添加的。

  也许生命的奥义仅仅在于反镤归真。当我们苦苦寻找良久,终于顿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如同我们想象那样简单纯真。于是放下那些回忆,幻想,放下一切不属于我们的东西,生命就变的轻松自在起来。

  你要做什么?看画,听风的声音。

  时光一步一步向前,如同风徐徐吹来。一切缓慢而幽雅。

  隐约听到海水的叹息。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4

  世界是隐喻的,村上春树这样告诉我们,为了证明这样的隐喻像空气一样存在,他创造出了田村卡夫卡君。

  而一看到卡夫卡这三个字,我心中便充满恐惧,年少无知的时候买了一本他写过的城堡,完全没看懂,后来几年过去,重新来看,还是完全不懂,“有一个人想要进入一座城堡,却无论如何也进不去,”这样一句话能写成一本书,我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得到卡夫卡写作时候如何斟酌着每一句话背后的隐喻,然后沾沾自喜,无奈如同做不出高数题的我一样,挤坏了脑袋也看不穿这背后的种种隐喻。

  田村卡夫卡和作家卡夫卡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村上春树确很好的继承了卡夫卡写作中隐喻的本领,不过他比卡夫卡厚道的多,一是告诉反复告诉着读者“我在使用隐喻,前方注意安全,有隐喻出没”;二是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穿插着大量关于隐喻的解说,时刻展现着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与人生观,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年轻人的人生中能遇到的挫折无非也就是那么几件,所以细心的话,你总是能够从中找到那么一两句戳中内心与之共鸣的话,然后颤抖一下。

  创作一部这样的小说肯定很费脑力,因为不但要考虑情节的`起伏发展,还要考虑如何在每一个正确的地方挖一个坑,埋下一个装有秘密的盒子,再用原先的土埋好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等着有缘的读者来发现这个坑,把盒子挖出来,还得解开盒子上的密码锁,最终得到秘密。

  以我对自己脑容量的客观估计,能把故事情节捋顺已是难得,侥幸窥见的几个隐喻还或许只是自己的想象而并非作者本意,不过读一书能与作者有些许共鸣又怎能不算是有缘

  俄底浦斯王的故事在15岁的田村卡夫卡身上一一应验,命运这种东西太玄幻,你想要躲避可怕的预言么,其实并无他法,因为你走到哪里,预言便会跟你到哪里,田村一直在躲避,却看着预言步步为真,后来便不躲了,与母亲的关系按说应是可控的事情,然而他却没有控制,反而完成了预言。故事太夸张与荒诞,而却也不正是验证着那句话,没有人能从他该面对的现实面前走过,即便这个现实是地狱,也要走穿它。走穿了之后呢,“不久,你睡了。一觉醒来时,你将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新世界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而田村却不再是过去15年里的那个他了,过去漫长的时间里身世、与父亲的关系,对母亲和姐姐的幻想一直困扰着他,直到有一天这一切驱动他离家出走,而当他走穿这一切,也就彻底告别了曾经禁锢他不得动弹的过去,是的,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

  而对比之下是他的母亲,自初恋终结生命便抵达了至此再前进不得的点,如果入口石的故事并没有理解错,那应该是逃避现实只是自己的选择,母亲选择了进入虚幻不再出来,而田村最终还是出来了。所以以入口石为证,生命中至此再也进不得的点按说是可以走穿它的,也许很难,终究还是看你自己的意愿罢了。

  所以悲伤的旋律中其实永存的是希望之火,就暂且这样自顾自地乐观理解吧。

  幸福是寓言,不幸是故事,那便让我们在故事中期许生活有寓言般的希望。

  最后,是一段书中触动我的文字:“我们大家都在持续失去种种宝贵的东西,宝贵的机会和可能性,无法挽回的感情。这是生存的一个意义。但我们脑袋里——我想应该是脑袋里——有一个将这些作为基以保存下来的小房间。肯定是类似图书馆书架的房间。而我们为了解自己的新的正确状态,必须不断制作那个房间用的检索卡。也需要清扫、换空气、给花瓶换水。换言之,你势必永远活在你自身的图书馆里。”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5

  在外人看来,田春卡夫卡每天机械枯燥的生活,是难以理解的无趣的。但他自己却乐此不彼的重复着这种生活。我想也许是,这种需要高度自律的生活,能给他带来一种强自我掌控感,从而获得对充满许多未知生活的安全感。卡夫卡自称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通过刻意的高强度的训练,把自己的躯体变的强壮,看起来像个十七岁的年轻人。通过阅读,在这个年纪也比同龄人拥有更多对世界的了解与想象。强壮的外表,让他看起来年纪偏大。丰厚的知识积淀,让他谈吐显不凡见识。这些在卡夫卡到甲村图书馆后,在图书馆前台与大岛的对话中,许多关于文学书籍的交流观点中都能提现,他对事物拥有自己独到犀利的`见解。高度的自律,加上对世界丰富的认识,给他带来独自出走的勇气。每个人的人生都注定会有一段,孤独的出走都旅行,可能是为了诗和远方,可能是为了冒险,也可能是为了逃离现在都生活。不管怎样,我都佩服卡夫卡,佩服那些能够为了某个明确的目的,而去做大量简单枯燥重复的动作,直到成功的人。

  卡夫卡的成功出走,除了靠他自己的智慧勇敢和能吃苦外,我觉得重要的还有他遇见了能够理解他,并愿意帮助他的人。第一个是,让他觉得像他姐姐的樱花。第二个是,帮助他躲避警察抓捕留在甲村图书馆的大岛。第三个是,支持鼓励他爱他,让他找到自我热爱生活的佐伯,同时也是他的母亲。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6

  暑假的一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田村卡夫卡。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中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作者始终未交代其真名——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而杀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7

  在外人看来,田春卡夫卡每天机械枯燥的生活,是难以理解的无趣的。但他自己却乐此不彼的重复着这种生活。我想也许是,这种需要高度自律的生活,能给他带来一种强自我掌控感,从而获得对充满许多未知生活的安全感。卡夫卡自称是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通过刻意的高强度的训练,把自己的躯体变的强壮,看起来像个十七岁的年轻人。通过阅读,在这个年纪也比同龄人拥有更多对世界的了解与想象。强壮的外表,让他看起来年纪偏大。丰厚的知识积淀,让他谈吐显不凡见识。这些在卡夫卡到甲村图书馆后,在图书馆前台与大岛的对话中,许多关于文学书籍的交流观点中都能提现,他对事物拥有自己独到犀利的见解。高度的自律,加上对世界丰富的认识,给他带来独自出走的勇气。每个人的人生都注定会有一段,孤独的出走都旅行,可能是为了诗和远方,可能是为了冒险,也可能是为了逃离现在都生活。不管怎样,我都佩服卡夫卡,佩服那些能够为了某个明确的目的,而去做大量简单枯燥重复的动作,直到成功的人。

  卡夫卡的成功出走,除了靠他自己的智慧勇敢和能吃苦外,我觉得重要的还有他遇见了能够理解他,并愿意帮助他的人。第一个是,让他觉得像他姐姐的樱花。第二个是,帮助他躲避警察抓捕留在甲村图书馆的大岛。第三个是,支持鼓励他爱他,让他找到自我热爱生活的佐伯,同时也是他的母亲。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8

  昨晚看到凌晨一点多看完,今天早上起来黑眼圈超级重,果然还是不能熬夜,可是这部小说,真的叫人欲罢不能。

  最大的感触是,命运,它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其间参杂着一些孤独感和无力感。

  没有查过村上的图片,也没有看过相关视频之类的,想象中,他应该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心文学艺术一切美好或是黑暗的人,他大概其貌不扬,像个小老头,是个时而深沉时而孩子气的小老头吧,不停地奔跑,不停地思考。想象中的他,很喜欢的他。

  海边的卡夫卡,说实话真的没太读懂,太多隐喻,而我想的太浅。

  看了很多书评,知乎,豆瓣,很多人说,这本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只觉得很沉重,却不曾到那种程度。

  全篇对佐伯的描述,形象都特别美好,可是不知为何,心中始终没能升起对她的喜爱,甚至怜悯,都没有,只在十五岁的她进入森林劝卡夫卡回到现实记住她好好活下去的时候,对她,生出几分爱怜。以往看电影也好小说也罢,对于作品中作者用尽笔墨认真去描写的高雅女子,都由衷的爱,这次,不知为何。

  很喜欢中田,这个很神奇的小老头,善良可爱,星野也是,一个曾经的叛逆少年,遇到一个神奇的小老头,便不顾一切地跟着他,去帮助他,他的人生轨迹在慢慢改变,思想也在改变,到头来,他就像是,怎么说,经历了这些光怪陆离的时间,在别人看来,他仍和以前一样,可是只有他知道,他真的真的不再是以前那个自己了。对于战争时期的学生们在山中集体晕倒的事件和老师写信言明的真相那一段,没怎么把握到要领。想起来文章里面的一句话很喜欢,大义是说一场战争的开始从来都不是为了结束先前的战争,战争这东西,只是无限的吞噬,无限的发展。

  大岛,比起来佐伯,倒是很喜欢他,记忆里的画面,还是觉得他应该是个男孩子才对,他对卡夫卡的.所有关怀和理解,都是卡夫卡孤独黑暗一生中时刻闪耀温暖他的火花吧,喜欢他关于音乐的那些论述,喜欢他的人生态度。

  樱花,同样美好的女子。

  卡夫卡,这个世上最顽强的十五岁的少年,背负着诅咒一路在命运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向宿命,活灵、隐喻、光怪陆离的一生。

  对于主角,反倒是写不出什么真的感悟了,只觉得他身上背负着很深很深的孤独与无力。

  海边的卡夫卡,是一本会再读的书,但愿再读时,找到些不一样的东西。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9

  随着成长,我们渐渐认清这个世界,虽然不如当初向往时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还有点残酷无情,让你感到无助,但是请铭记自己的珍贵,铭记自己的意志与渴望。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很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

  选择写一篇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我是犹豫了很久的。自己有很多地方都读不太懂,一些故意表现的手法我也不能够体会尽其中的深味。但是这本书的情节、情感以及文学方面都吸引且打动了我。更多的,是想给这位十五岁离家出走的、迈入“沙尘暴”的田村卡夫卡(化名)记录下什么,或者说,我自己所理解的卡夫卡兄。

  这部小说有两条线,甚至还有时间轴上的区别,看似毫不相干的少年与老头,又有着微妙的联系。我自然无法准确概括,简单点说,便是:十五岁生日到来的时候,少年离开家,去远方陌生的城市,在一座小图书馆的角落里求生。少年离开家,来逃避父亲的类似“俄狄浦斯王”的诅咒,诅咒却更变本加厉地降临在十五岁的少年上。

  “预言总是如黑乎乎的神秘水潭出现在那里。*日静悄悄潜伏于某个人所不知的场所。一旦时机来临,它就无声无息地涌出,冰冷冷浸满你身上每一个细胞。你在残酷的洪水泛滥中奄奄一息、痛苦挣扎。”

  少年父亲被老头杀害后,血却全溅到相隔万里的少年身上,诅咒开始接二连三,以极其荒谬的手法灵验,甚至不惜将现实与梦境相混淆。

  “我不想**,也不想被人杀。”

  少年选择迷失在山林,并由两位日本逃兵的亡灵带入异界(在我看来异界就是进入堕落的最后边界),在没有时间的异界中又选择重返人间,最终又回到到东京继续上学。

  如果少年留在了森林尽头,那便是他放弃成长、放弃责任、放弃救赎的具象化。十五岁的少年,从拒绝社会到融入社会,从放弃责任到回归责任,走向新生,我不知“勇敢”一词用得是否恰当。

  村上春树的序言我反复读过,有几句颇值思索:“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体,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去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我想把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fiction(小说)这一容器中。籍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年龄在十五岁,意味着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意味着世界观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意味着身体在跳跃与沉实之间徘徊。我们既接受热切的祝福,又接受凶狠的诅咒。于是我们领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顽(tough),同时又得知世界也可以变得温存和美好。”

  小说中的少年所经历的种种,是不会在现实中发生,但又有着很多少年的影子。而这本书,我体会最深的便是“认清这个世界,然后去热爱它”。

  每个少年的成长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少年渴望独立、坚强的同时,又在害怕未知的残酷。一边拒绝成长的同时却又在时间的催化下不知不觉变了样子。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吧。而各种或心酸难过或温暖难忘的独特的回忆,成为构成自己的元素,确定一个个内在的独立特殊体。有些人在极夜的冰原上迷惘了,有些人在翻来覆去的碰壁中沉默了,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路照明而重见阳光,有些人一直都在春天的花园里百花齐放。

  回到沙尘暴,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和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唯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当然,实际上你会从中穿过,穿过猛烈的沙尘暴,穿过形而上的、象征性的沙尘暴。但是,它既是形而上的、象征性的,同时又将如千万把剃须刀锋利地割裂你的血肉之躯。不知有多少人曾在那里流血,你本身也会流血。温暖的鲜红的血,你将双手接血,那既是是你的血,又是别人的血。

  而沙尘暴偃旗息鼓之时呢,你恐怕还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是如何从中穿过而得以逃生的,甚至它是否已经远去,你大概都无从判断。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从沙尘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尘暴时的那个你。是的,这就是所谓沙尘暴的含义。

  少年先是在逃离诅咒,再到接受诅咒。或许每个人都是被贬下凡的天使,无数的密密麻麻的如蜂窝式的诅咒已在你的轨迹中悄然设下。我们只能等待时间的推移,并在诅咒中尽量保持自己的纯洁与可爱。又或许每个人只有经历岁月中的磨难才能有成为神的资格,才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岁月长河是红色的,无数失败者深红的血液已染尽这里,但又没有办法,都是在这里长大。

  “缺乏想象力的狭隘和苛刻、自以为是的命题、空洞的术语、被篡夺的理想、僵化的思想体系——对我来说,真正可怕的是这些东西,我从心底畏惧和憎恶这些东西。”

  要我说,若是人生堕入黑暗、愚昧、自以为是,不如不来这一世。这个充斥着各种元素的世界,哪怕身处扭曲之中,也不能让自己的目光变钝、谈吐变粗糙、行为变劣制。贫民窟中能出球王,黑人居住的地方能出州长,这是真正的勇敢、坚强与茁壮成长。

  随着成长,我们渐渐认清这个世界,虽然不如当初向往时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还有点残酷无情,让你感到无助,但是请铭记自己的珍贵,铭记自己的意志与渴望。每个人都曾像田村卡夫卡(在捷克语中,卡夫卡意为乌鸦),每个人都需要努力回到属于自己的东京。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心得 10

  今天看完了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

  五百多页的书只用了3天的时间就看完,足以看出此书对于我的吸引力、看出我读的是如何如痴如醉。沉醉于一本书,不眠不休地一气读完的行为和感觉于我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10多年了吧?总感觉没时间,总感觉心静不下来。啊,这次终于又体验了一次,感觉真好啊!

  之所以看村上春树的作品是因为慕名,慕名而读。阅读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故事按三条线索依次独立展开:15岁的少年田村卡夫卡离家出走;山梨县的16名学生在山上离奇昏倒;昏倒后醒来的、变得智障的、能与猫对话的中田聪的故事。

  在看的过程中,心情随着故事的发展起起伏伏。有困惑,为那些不明所以的事件;有思考,如文明始自人类开始建立樊篱时;有恐惧,如逮猫人的残忍行径。感觉作品中有一种强烈的唯心的、宿命的东西,如田村卡夫卡之父的`诅咒一一实现、如佐伯的死、如中田聪的预言和死亡等等,一切都摆脱不了宿命的安排。(让人产生强烈的无奈之感)

  虽说是本消遣性的小说,但是读书时也需要集中注意力,因为书中到处是隐喻以及充满了哲理的语句,需要用心去思考、理解。读这本书,让人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即村上春树思想的深邃,想象力的丰富、大胆、自由、飘逸。大家真不愧为大家啊!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8)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实用5篇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 1

  从来没有人像村上这样诉说过少年的第一次爱:“我最初感觉到的,是一种不同于任何东西的强有力的什么在自己心中萌生、扎根、茁壮成长。那是一种切切实实的感觉。被囚禁在肋骨牢狱中的炎热心脏则不理会我的意愿,兀自收缩、扩张、扩张、收缩……睡的时候我似乎哭了,醒来时枕头又凉又湿,但我不知道是为什么流的泪。”

  肋骨成了牢狱,无故泪湿枕头,再也没有比这更精确的对最初的爱恋的描述了。那种纯粹的原因不明的悲伤浸透了整个心灵和整个身体,最初遇见爱的感觉便是:震撼。然而当人意识到为什么流泪的时候那种感觉或许已经退却了,这就是记忆的悲哀。然而村上的这部小说把它明明白白地点了出来:就是爱。再说一遍:爱情。

  田村卡夫卡爱上了深夜在他的房间凝望那一张叫做《海边的卡夫卡》的画像的幽灵少女。这种爱却是绝望的幻想,在心里狠狠生根。

  村上强调了这种绝望的幻想的爱,它不是一种可以言说的人产生出来的感情,而是属于人的一部分像巨大的咒语的力量一样成为人身体的一个部件,我想它是一个绝好的部件,它支配着佐伯永远活在过去的时光、过去的爱的体验里,夜夜潜人生命里最美的梦幻当中。

  没有经历爱情的青春便是并不完整的青春,因为青春真实是一个认识的状态,完成了认识青春便飘摇而去,那么人感慨逝去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是因为明了了青春的真义,知晓它会如同纯真一般从身上脱落。爱让人明了这个道理,是这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碎不及防地跌进幻梦,日复一日奔向世俗。命运和死亡

  《海边的卡夫卡》构筑了两个世界,一个现实,一个虚幻,人在两个世界游移,心在希望和绝望之间闯荡。所有的人都进人了看似荒诞的重构的生命,叫乌鸦的少年、卡夫卡和佐伯、樱花仿佛皮影戏里的主角只是作为一个构成成分出现在命运的背景上。少年卡夫卡在真实和虚幻的冲击中找到了命运的“人口”,像佐伯年轻时唱过的《海边的卡夫卡》里所宣示的那样:溺水少女的手指,探摸人口的石头,张开蓝色的裙据,注视海边的卡夫卡。

  死亡在村上的小说中总是经过了特殊的淡化,好像人生命中、身体里、灵魂里的东西而存在着,在他的书中令我们怅然的不是死亡而是消失。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 2

  《海边的卡夫卡》是通过分章节两条主线交叉来写,在最后两线合一而结束。开始这两条线给人的感觉毫不相关,随着故事的发展,又若即若离,到最后紧密相连。这也是它的成功之处。

  故事是通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离家出走发生的事情为一条主线,还有一条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件离奇的事情为背景而展开。故事的发展错综复杂,但基本入情入理,其中有些方面神化了一些事情。在生活中绝无仅有的事情,在书中却起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作用,让故事继续进行下去。

  本书中对十五岁少年卡夫卡的描写较多,其中对卡夫卡的日常生活描写比较细腻。生活起居很有规律,即算在山中一个人独居也一样。早上按时起床,晚上准时睡觉,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这很难得。在国内像卡夫卡这样年龄的小孩,在学校生活起居有规律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放假回家,就像脱缰的野马,晚上很晚才睡,早上很迟才起床。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5+2=0”或“6+1=0”。在学校的五天或六天的教育,一旦回家所有的作用归结于零。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但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我还比较喜欢书中的卡夫卡的阅读的*惯,同时也呈现出日本与中国的国民的阅读*惯差距。有人做过统计:中国人*均每年只读0。5本,而日本人*均每年读40本。现在中国人普遍不读书,已经很让人忧虑了。那么业余时间中国人在做什么呢?大多数人业余时间在做什么?在打麻将!一个热衷打麻将的民族,怎么可能和热爱读书的民族相抗衡?

  书中存在不足之处还是有的,比如佐伯对卡夫卡的母子之爱。即算在卡夫卡四岁时有一万个理由离开自己的儿子,但重逢也不能通过性来补偿。在日本的伦理观念我不了解,但在国内是万万不能接受的。还有书中神化的东西太多,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相距太遥远。

  本来想通过自己的阅读与学生分享读书的快乐,但本书中对于性的描写过多,不太适合高中生,尤其是高一学生。故看完此书,立即放回书阁暂时封存。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 3

  《海边的卡夫卡》读到一半,才搞清楚了村上为何把中田这个木讷但具有着神秘性的老头与田村卡夫卡这位孤独且生活*惯良好的少年的行踪并行推进。

  一开始,我是越读越迷糊,完全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与不关联的事件呀!一会是东京的中田和猫,一会儿四国的田村卡夫卡和影子,一会又是东京的中田和琼尼。沃克,一会又是高松的卡夫卡与图书馆,随之就是中田杀了琼尼。沃克后迷迷糊糊、没事人似地一路搭顺车来到四国,由年轻的货车司机星野陪同着专程高松住下,寻找什么入口的石头,一路上这怪老头两次无意间的预言都魔法似地应验,不可思议的使天空下了两场鱼和虫子,离奇而古怪,冥冥之中。田村卡夫卡与图书馆女老板佐伯相识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渐渐地与中田的所作所为接上了口,接口点就是那块“入口的石头”。“入口的石头”在卡夫卡与佐伯这边是抽象体,这五个字曾出现在佐伯的歌词里。而在中田和星野那边“入口的石头”,确是实物。当所谓的入口石被两个混混沌沌的人找到并开口后,奇幻现象出现了——电闪雷鸣,恐怖异常,卡夫卡与长他30多岁的漂亮女老板媾和了,卡夫卡与佐伯媾和虽说是田村的父亲生前的预言和咒语,但中田与卡夫卡神秘的关系终于渐出水面。中田和卡夫卡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佐伯是卡夫卡的生母吗?中田与佐伯有关系吗?等等等等谜团还待读完小说后方可知晓。

  村上的这本书运用了中国章回小说花开两头各表一枝的传统手法,悬念频生,引人入胜。总体上仍是村上的陈述风格,味道甘醇,品味不够。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 4

  作为一部充满了魔幻色彩和荒诞意味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尝试。他选取了15岁少年作为第一男主角。熟悉村上的人都知道,他笔下的主人公无不是三十岁左右的成年人,且思想成熟,个性叛逆,语言简洁直接。而这一次15岁的田村卡夫卡成为主人公,用村上春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方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尚未牢固确立。”

  然而曾走过15岁的你我都明白,那是个以飞的速度成长的年纪,我们的思想挑战一座又一座从未攀登过的高峰,同时又如在荒原中徘徊般踌躇不前。生命的各种因素在此慢慢聚敛,冲破束缚,形成真正独立的自我。这过程是何等汹涌艰辛,恐怕今生难以忘怀。

  主人公所以给自己取名未卡夫卡,显然是受了作家卡夫卡忧郁孤独风格的影响。有时候,名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而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自此,主人公便一直带着这种与众不同的孤独气质流浪在人生的边缘。他不是普通的少年,他被母亲抛弃,被父亲诅咒,命途原本多舛,而他又是如此顽强,凭着自己意念中灵魂的指导,去独自探寻他与外界的联系,去解开他与宿命的羁绊。

  读另一位主角,年*花甲的中田,却让人从完全不同的侧面尝尽了做人的辛酸。因幼年时一次神秘事故而患上类似智障病症的中田,失去了读写能力,变得一字不识。他被孤立在人群之外,过着安然而又规律的清苦日子。与猫对话,与自己对话,没有丝毫不满与不快。就在我们都以为他将安度晚年的时候,命运依然没有放过他,他在冥冥之中被指引着踏上了弄清生命起点那场神秘事故的路途。

  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相似,这种两条主线穿插叙述的方式让读者充分体验了阅读的快感。当主线一步步逼*交汇点的时候,我感到全身的热血都涌向大脑,以至于要站前来才能读下去。

  田村卡夫卡的母亲佐伯作为书中的关键人物,是我最喜欢而又最同情的人。她的人生于少女时代失去爱人时戛然而止。悲剧源于她对桃源般生活的迷恋与对肮脏人世的排斥,她想要构筑堡垒逃避外界,打开了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入口石”,而命运的惩罚也自此而出。卡夫卡和中田的人生轨迹似乎也在那一时刻就被注定了。

  经历了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后,佐伯与中田相遇。两个人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也走到了终点。佐伯带着优雅的微笑伏在书桌上安然而逝,中田在无人打扰的睡梦中与世长辞。这两个因偶然的必然而被联系在一起的生命,虽然令人心中苦涩无比,却也体会到了常人难以体会的生与死的深度碰撞,灵魂变得纯净无比,在历经沧桑后回归。

  此时的卡夫卡竟也仿佛注定一般地一步步走向毁灭,他的压抑接*临界,他找到了深爱的母亲,却自知永远无法再与她接*。人世间全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当他走进那座阴暗深重,象征着第三空间的森林中时,他扔掉了身上所有赖以生存的东西。使人感到一股不顾一切的决然。生命的无力感,宿命,原罪,**世界的险恶难测,人性的乱七八糟,让他再也无法忍受。他终于走向了那永恒的虚无。

  最后一刻,佐伯的意念出现了。她告诉卡夫卡——实际上也是作者告诉我们——要活下去。

  “只要你得我,就算被其他所有人忘记也无所谓。”

  世界是险恶的,但在某些地方,它却是无比温暖和美好的。生命即是如此,无论怎样被命运玩弄,怎样的疲累惘然,其意义就在于生的过程中。不去经历,就没有回忆,白纸永远无法给人感情。有时候活着,真的是一种比死更有勇气的抉择。

  在这部书中,我不仅看到了卡夫卡,更看到了弗洛伊德,黑格尔,卢梭,柏拉图,他们的思想在浓云迷雾中闪闪发光,虽只是一瞬,却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村上春树以他独有的手法,在人物对话中看似随意的插入这些思想碎片,却收获了极自然而精彩的效果。

  也许,这就是一场荒诞的梦;也许,这是一个深重的无奈。无论怎样,在喧嚣尘世中能引起你对人性思考的也只有这些文字了。正如作者本人所说,卡夫卡是个极端,但他身上有你有我,当你看到这些影子时,不知你会不会像星野一样,对着迷雾散尽后的一切,泪水涟涟而下:“得得,以前自己是什么时候哭来着?”

  无从想起。

  小编,很想说的是,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虽然颜**节不易我们接受,然而,它注定只为一些人而存在。

  《海边的卡夫卡》读书笔记 5

  终于,这本书第一遍看完了,虽然没看懂,还是有点感想的。

  或许,有段以时光,我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精神却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心在希望与失望间碰撞,世界在现实与虚拟之间游弋,思想在跳跃与现实之间徘徊。十五岁的田村卡夫卡君正处于这个年龄。幼年时即被母亲抛弃,又被父亲诅咒。他沉浸在深深的孤独之中,没有一个朋友。只能默默地锻炼身体,做自己想做的事儿。然后,在十五岁生日那天,他离家出走,一个人奔向陌生的地方。决心成为“世界上最成熟的十五岁少年”;他以孤立无援的状态离家出走,投入到波涛汹涌的现实社会中去,被残忍地冲到社会的尽头,最终以自己的力量返回,而返回之际的他,以彻底离开那个令人沮丧的阶段。

  令我共振的是卡夫卡的勇敢,就像今年寒假下雪时按照原计划登山一样。

  抛却对文化的不认同,卡夫卡确实是一个勇敢的十五岁少年,虽然小说中很多情节我无法理解,但这种则不妨碍我对卡夫卡的惊讶之情,十五岁的他就自己走出了那个阶段,反观自己,有时依然在那个阶段朦胧而迷茫。

  从《百年孤独》到《海边的卡夫卡》,两部魔幻主义写法的小说,让我看的云里雾里,可能是我对这个世界理解太少了吧。读不出魔幻写法后面的现实意义。

  魔幻主义的写法,让小说在现实与虚幻中碰撞,卡夫卡能够离开虚幻,重返现实世界,乍看之下就很不可思议。其实细细想来,因为他对这个现实世界有了期盼,有了希望,或许是佐伯的对他的希望,或许是《海边的卡夫卡》那幅画。其实生活没有那么难,只需简单点,即可找到或者的意义。


卡夫卡经典语录优选【十】份(扩展9)

——卡夫卡城堡读书笔记(5)份

  卡夫卡城堡读书笔记 1

  自主性的情况下,感受其中关于人的痛苦、焦灼、隔膜、孤寂、抑郁、怅惘的切实的情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卡夫卡的小说带出了我们深深的疑问。卡夫卡是一个作品为数不多的作家,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他打开了一个西方现代文学的新领域,一个陌生的、奇异的世界,即“异化”的世界,从而对文学的真实性有了新的开掘。以《变形记》为典型,卡夫卡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异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

  看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异化”后的悲剧命运,从而对人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置疑。那么,在名作《城堡》中,他又是怎样表现“异化”的呢,首先是它的隐匿性和恐惧性。偌大一个城堡始终矗立在*处的丘峦上,甚至能够瞥见里面有许多人在工作,但是谁也没有进去过,给人一种*在眼前,却在天边的飘忽不定、遥不可及的神秘感。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那种与人的生存相对的、看不见却时时处处发生作用的超验力量的存在。他在致密伦娜的信中说道:“我对什么都不象对这些不可琢磨的势力这么害怕”,我们从卡夫卡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城堡给人的另外一种感觉——恐惧性。它是一种恐怖力量的存在和表现,从《城堡》中我们可以找到根据。比如:阿玛丽亚在拒绝城堡官员的求婚以后,虽然城堡方面并没有直接处置她,但是村民们立即纷纷与这一家人划清界线,很快形成了对这家人的精神围攻,是什么

  人这家人处于如此之境地呢,归根到底是城堡,是城堡的对人的命运的毫不关心的冷漠态度导致了这场悲剧,由此,城堡的恐惧性可见一斑。

  其次,小说写了人的悲剧命运。在一个“异化”的世界里,人的价值被贬低,甚至失去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人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异化”规律的控制,但是遭受控制的人们却看不见或者不承认自我价值的丧失,于是,自我感觉中的自我与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开始脱节,处于这种情况,人无疑是痛苦的,悲剧命运就这样左右着“异化世界里的人们。正如《城堡》的主人公k(,在他刚进村子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他还没有取得进入村子的'资格,也就是说,在他的自我价值丧失的

  同时他却蒙在股中,于是,小说继而叙述了主人公(为了寻回自身的价值——得到当局的认可所遭受的惩罚,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悖谬的存在,“异化”的世界里,主人公(愈是与命运抗争,愈是遭到命运无情的惩罚,而那些麻木不仁的村民却逃脱了命运的这般惩罚,理由很简单,是因为他们顺从,是良民。作品描写的这种人存在本身的悲剧可谓淋漓尽致。

  再次,小说写了人个性的-。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人物变态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恐惧感、罪恶感和孤独感。看文中主人公(说的这段话:“哦,是的,春天总有一天要来的。

  卡夫卡城堡读书笔记 2

  在文学界一直有这样一种共识:如果要讨论20世纪文学,那么卡夫卡就是无法绕过去的作家。可想而知,卡夫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作为一名读者,我阅读卡夫卡的作品时,会觉得他的小说十分难读,尤其是长篇小说,阅读时甚至几次想到放弃阅读。对我来说,《城堡》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城堡》是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说之一,和《美国》与《审判》一样,《城堡》也是一部没有结局的小说。《城堡》的故事情节,简而言之就是讲述小说主人公,自称是土地测量员的K受城堡的聘请来测量土地。但是当K来到城堡管辖的村子时,却发现自己不被允许进入城堡。于是K为让自己进入城堡而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努力。然而K的努力都没有能够实现,城堡当局一直拒绝他的任何要求,连城堡管辖的村庄、村民以及村庄中的小学校、客栈都与K为敌。最终,K还是没能进入城堡。

  小说以《城堡》命名,所以“城堡”这一物体也成为这部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意向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在小说一开头,卡夫卡这样描述了“城堡”:“K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村子深深地陷在雪地里。城堡所在的那个山冈笼罩在雾霭和夜色里看不见了,连一星儿显示出有一座城堡屹立在那儿的亮光也看不见。K站在一座从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桥上,对着他头上那一片空洞虚无的幻境,凝视了好一会儿。” [1]因此,也奠定了“城堡”存在的一种基调:“城堡”既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又是一个飘渺的难以触摸的虚幻的想象。

  随着小说的发展,“城堡”也确确实实表现出了它这种既真实又虚幻的特点。说“城堡”的真实,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作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存在物,城堡真实的存在于K的面前,在村子的抬头即可以看到城堡。其次,在小说中,“城堡”就是最高当局的代表,它时时刻刻影响着K在村子的生活。K之所以会来到城堡管辖的村子,正是因为接到了来自城堡的聘书。然而当K来到城堡以后他才从村长的口中得知,城堡根本不需要土地测量员,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一个错误:就是本应送到A部的文件,可能被送到了B部或者根本是在中途遗失,这样的错误导致了K的到来,而城堡差不多已经把招聘土地测量员这件事忘了。因此,城堡作为最高当局的失误直接导致了K在村子里尴尬的境况。对于此时的土地测量员K,“城堡”所代表的最高当局就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维持城堡运行的一个机构。

  “城堡”的虚幻性也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小说的描述来看,正如之前所引用的《城堡》的开篇,城堡一直给人一种空洞虚无的感觉,在K进入村子的第二天,他便沿着大路向城堡走去,但是无论怎样走,总给人一种“虽然并没有离开城堡,可是也一步也没有靠*它” [2]的感觉,这样的行走,以及之后所下起的大雪,让城堡增添了更多的虚幻之感,是一种令人无法靠*的虚无。其次,“城堡”所象征的最高当局从来没有以正面的形象示人。村民只是在提起城堡时,表达了自己对城堡的尊重以及对城堡所具有的权威遵从,但是城堡究竟如何(包括城堡的`具体形象以及城堡所代表的的当局的运行模式),没有一个人说的清楚。正如小说中作为城堡形象代言人的克拉姆,村子里的人都尊敬克拉姆,女人以做他的情人为荣,男人甚至以自己的妻子做过克拉姆的情人为荣,但是他们中的所有人,即便是号称见过克拉姆的人,都无法讲清克拉姆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卡夫卡对克拉姆这样的塑造,实际上正与小说对城堡的塑造相契合。

  《城堡》这部小说以土地测量员K为主人公。有一种说法说K是卡夫卡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所以卡夫卡笔下的土地测量员K亦是卡夫卡对于自己的一种塑造,但是这真的就是卡夫卡将土地测量员命名为K 的原因吗?我并不是十分赞同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以K为名,更多的是一种代号,没有给K取一个具体的名字,也许存在卡夫卡要用K来代表一群人的原因。

  在阅读小说时,我发现我对土地测量员K这个角色的感情随着小说逐渐接*尾声而产生了变化。在小说的开头,土地测量员K作为一个外乡人来到城堡管辖的村子,他说的每一句话以及他的每一个行为,都能得到我的认同。尤其是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无论是K与村长所进行的谈话还是K与桥头客栈老板娘的谈话,K所讲的话都能得到我的认同,包括他对城堡当局所放下错误的质疑以及他和老板娘关于见克拉姆的种种讨论。可以说,这个时候K的质疑正是我的质疑,K的不解正是我的不解。我作为一名读者同K一样,对于村长,老板娘以及其他村民的言行表示不理解,并且认为K是正确的,其他人都是错误的。但是随着小说的进展,K被证明是错误的,而村长、老板娘以及村民关于城堡的看法是正确的。而我作为读者,对K的感情也发生了改变,从一开始同情K,希望他在村子得到认可最终进入城堡,到后来我发现我竟然发现我对K试图进入城堡的行为产生了怀疑,甚至觉得K更像是无理取闹,而K根本无需在城堡中逗留,他只需要离开,就可以避免一切问题的发生。对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我自己十分好奇,后来我在吴晓东所著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3]一书找到了一个我可以认同的说法。

  吴晓东在书中引用了美国人库楚斯的分析说,《城堡》在结构上可以按照叙事方式和时间演变分为两个部分,前三章是一个部分,在中译本**55页,后十七章是另一个部分,在中译本**329页。在叙事方式上,前三章基本上是由情节段构成的,而后十七章则有对话构成的。这种从情节段到对话的演变,说明K在现实中的行动越来越少。因此,吴晓东这样写道:“读到小说后半部分,我感到K的形象离经典追寻模式中的主人公形象越来越远,同时K已淹没在其他人物的对话中了,成了越来越模糊的形象,仅仅成为小说众多形象中的一个。” [4],所以,K作为主人公的权威性也因此受到了质疑。

  当我的阅读进入到后半部分之后,我首先感觉到小说开始变得有些难以阅读。也正是在此时,大段大段的对话内容开始出现,我开始对K产生了感情上的转变,小说至此,开始不再以K的行为或者话语为主要内容,而更多地描写了K与他人的对话。K在这些对话的内容中很少发声,甚至不发声。当我听到的来自外界的话语越多,则越发对K产生了怀疑,K的形象反而变得越发的渺小。于是,我质疑他之前的说法和话语是否是真实可信的。吴晓东这样解释了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这是对以往阅读心理*惯的破坏。以往我们*惯于无条件地认同主人公,但在《城堡》中我越读越觉得K是很难确定的去确定性的对象,我对他的话也开始怀疑了。在阅读体验上就觉得有点被嘲弄了。” [5]而这种解释,在我看来也比较合理。

  卡夫卡城堡读书笔记 3

  这周我读了卡夫卡的《城堡》,这是卡夫卡很著名的一部作品,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土地测量员 K 受命赴某城堡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 K 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 K ;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 对这座强大的城堡, K 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 本书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城堡是个明显的暗喻 , 大家对这一点似乎没什么意见 , 但他具体代表什么 ? 它可以代表当时的主流社会 , 卡夫卡生活在布拉格 , 他踏不进捷克人的圈子 , 因为他说德语 , 他融不进日尔曼文化 , 因为他是犹太人 , 所以他注定难以融入主流社会 , 而他被认为是卡夫卡的城堡顺理成章 ; 它可以代表在当时信仰根基已有所撼动的'宗教世界 , 人民拼命在追求它光芒四射的荣耀和心灵的庇护时发现 , 它始终离我们有那么一段不可逾越的距离 ; 它也可以是正义 , 真理的化身 , 处心积虑的追逐却发现那是个没有入口的房间 ; 甚至 , 它或许可以代表卡夫卡那封建家长作风的父亲或者两度订婚却不能理解他的未婚妻 。 对卡夫卡来说 , 他们也是渴望进入却不能遂愿的城堡 。 更加开阔一点理解 , 城堡是否可以象征人们一切的渴望和追求 , 是人们一切行为的目标和动力 ? 比如幸福 , 比如财富 , 比如智慧 。

  卡夫卡的不寻常之处是他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荒谬性,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价值是揭示了现实的异化和存在的尴尬,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卡夫卡从小就感到世界的陌生,他始终都不接受这个世界,他认为这个世界不过是上帝的一个 “ 恶劣情绪 ” 而已,而我们都 “ 误入了其中 ” 。因此他的全部文学活动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巨大质疑。重新审察这个世界成了他终生的使命,越到晚年他越感到紧迫。

  卡夫卡带着暧昧的身份幽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关注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个体在一个异质的世界面前的孤独、不适与绝望。卡夫卡性格敏感、怯懦、孤僻,神经质的卡夫卡根本承受不了存在的压力,常年生活在恐惧、耻辱和负罪感中。卡夫卡的作品大多气氛阴郁、神秘,情节离奇荒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陌生、不可理解,无所不在的人的异化成了他着意阐发的一大主题。《城堡》中,他把这种人生的荒诞感发挥到了极致。

  我建议大家看一下这本书,感受卡夫卡的不同寻常。

  卡夫卡城堡读书笔记 4

  《城堡》是从图书馆借出的一本或许是最早的一版翻译本。泛黄的书页,卷角的页码,各样的圈画、污点和笔记,散发着一本时代久远的书特有的气味和气息。它让我恍惚,恍惚于有多少人凝视过眼前这浅浅的墨迹,这一行有些聱牙句子,这一个荒唐的故事,这又在他们的心底泛起了怎样的涟漪?它让人想入非非,而更让人想入非非的,是卡夫卡的那荒诞有神奇的异想世界。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整得来概括。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竭力想取得认可,实施工作,却一直被阻挠,荒废着时间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为徒劳。故事来来**就讲述着他是怎样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想与城堡取得联系,却又一次又一次以失败告终,村子里的人是多么麻木又无聊,畏惧和崇拜着城堡里的一切,卑微地生活着,他们又是如何冷漠地对待K这个外乡人,在这里,他没有身份,没有立足之地,或许他是被一纸空文骗过来荒度一生的吧,他是城堡的可怜的受害者之一。

  而这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复杂到有无数可能的内涵可以被诠释,被后人反复咀嚼和玩味。《城堡》无疑是个巨大的隐喻,它到底象征着什么,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城堡中层峦叠嶂般臃肿的部门和机构,官员和秘书是映射当时官僚机制的陈腐和颓败,是时代的缩影和讽刺,有人说,“走得越*,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每个人理想的化身,是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也有人猜测,那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无根的犹太民族心中的圣地,是作为犹太后裔的卡夫卡一辈子想去看一眼却中没完成的旅途。而终究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或许根本就是背离原意的曲解和附会?

  我们同K一起,走在这“永远没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观望着这个冷漠的村子,孤独地坚守着唯一的,又或许是根本没有的希望,沦落在社会的底层,逐渐看透属于这里的真相。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扭曲,只是沉浸在里面的'我们从不曾察觉,从不曾拒绝罢了。村民们对城堡盲目崇拜,女人们即使沦为城堡官员的情妇也认为是无限的光荣,有无限的尊严;他们遵守着严苛的条条框框,每个人按照既定的观念生活,若是有人违背一点,即使像是阿玛利亚那样拒绝城堡官员的侮辱,不论原来是多么受人尊敬的家庭,也会立即受到背弃的惩罚;在堆积如山的公文档案里,腐朽的官僚有忙不完的活儿,表面上无边的疲劳实际却“倒是破坏不了的休息,破坏不了的安宁”。我们和K一样,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迫切的想寻找一个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进行时,一个无解的谜,让世界来猜。

  被一切障碍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读出了他的悲观和绝望。像K的那种无论怎样努力仍旧在命运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和悲壮,让人想起希腊的那些伟大的悲剧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们高昂着头颅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这样的小人物,却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挣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犀利地写出人的脆弱和无助,写出那无处不在的巨大无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将一个幼稚的梦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里烙上“明知道自己的前途只会是不断的失望,还得一个接一个的把它们都吞下去” 的世故、 “谁不服从他,谁就要吃苦头”的惧怕的印记,还有的,是对抗权威,或者说,对抗霸权的人所要面临的深深的孤立感,让人心惊——“似乎那些人都跟他断绝了一切关系……现在他可以在这儿爱等多久就等多久,赢得了任何人从来没有赢得的自由,似乎没有人敢碰他一下,也没有人敢撵他走,连跟他讲一句话也不敢,没有任何事情比这种自由、这种等待,这种不可侵犯的特权更无聊,更失望的了。”对,我们焦灼、我们挣扎、我们失败、我们无奈,我们就是要做最后的困兽的斗,不白白的让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白白的对自己的命运袖手旁观,我们是不够强,没有足够的力量选择自己想要的,但我们依然可以拒绝,拒绝而不是忍受,行动而不是等待,希望而不是绝望,才是人的一生中应该做的事。我读出了卡夫卡的无奈和痛苦,而他给我更多的感触,是那种孩子般的天真无畏,连同不顾一切的叛逆执拗,还有勇往直前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卡夫卡留给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里孤独地向远处行进的小小背影,而不是瑟缩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懦夫。他内向,却并不软弱,他惧怕,却并不屈服。“不管路多么难走,甚至不管自己能走回家去的希望是多么渺茫,他也绝不停止前进。”

  他并不乐观,也不悲观,只是为了一件自认为有合理的事一味的奔波着。即使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相信他,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会达成所愿,一个外乡人或许永远不懂其中的机关和奥妙,但他依旧怀揣着“最后的,微小的,正在消失的,对了,实际上也看不见的希望”奋自努力着。书中,他就明确的说过“干嘛我要对这种捉弄或是官方的忽发奇想屈服呢?”,他对弗丽达说“难道你忘记了一个人应该努力往上爬,特别是在他处于底层的时候?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给他带来希望的机会吗?”我想,他并不是不知道这城堡的木然与森严,而是不想对停滞的生活无动于衷。他在某种程度上,像巴纳巴斯一家一样,做了一个似乎是错误的正确选择,却像触犯了某项不知名的条例,被人群孤立,被迫承担着痛苦与轻蔑,便用尽一切办法来赎罪,来挽回,来争取尊重,并用这些来作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全部勇气。作者借奥尔珈之口说出一切的无谓的努力的原因——“可能会有障碍,疑虑和失望,但是这只意味着你所获得的一切都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也意味着你必须为每一个细小的事情奋斗。”

  卡夫卡城堡读书笔记 5

  自主性的情况下,感受其中关于人的痛苦、焦灼、隔膜、孤寂、抑郁、怅惘的切实的情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卡夫卡的小说带出了我们深深的疑问。卡夫卡是一个作品为数不多的作家,之所以不同凡响,是因为他打开了一个西方现代文学的新领域,一个陌生的、奇异的世界,即“异化”的世界,从而对文学的真实性有了新的开掘。以《变形记》为典型,卡夫卡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异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

  看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异化”后的悲剧命运,从而对人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置疑。那么,在名作《城堡》中,他又是怎样表现“异化”的呢,首先是它的隐匿性和恐惧性。偌大一个城堡始终矗立在*处的丘峦上,甚至能够瞥见里面有许多人在工作,但是谁也没有进去过,给人一种*在眼前,却在天边的飘忽不定、遥不可及的神秘感。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那种与人的生存相对的、看不见却时时处处发生作用的超验力量的存在。他在致密伦娜的信中说道:“我对什么都不象对这些不可琢磨的势力这么害怕”,我们从卡夫卡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城堡给人的另外一种感觉——恐惧性。它是一种恐怖力量的存在和表现,从《城堡》中我们可以找到根据。比如:阿玛丽亚在拒绝城堡官员的求婚以后,虽然城堡方面并没有直接处置她,但是村民们立即纷纷与这一家人划清界线,很快形成了对这家人的'精神围攻,是什么

  人这家人处于如此之境地呢,归根到底是城堡,是城堡的对人的命运的毫不关心的冷漠态度导致了这场悲剧,由此,城堡的恐惧性可见一斑。

  其次,小说写了人的悲剧命运。在一个“异化”的世界里,人的价值被贬低,甚至失去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人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异化”规律的控制,但是遭受控制的人们却看不见或者不承认自我价值的丧失,于是,自我感觉中的自我与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开始脱节,处于这种情况,人无疑是痛苦的,悲剧命运就这样左右着“异化世界里的人们。正如《城堡》的主人公k(,在他刚进村子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他还没有取得进入村子的资格,也就是说,在他的自我价值丧失的

  同时他却蒙在股中,于是,小说继而叙述了主人公(为了寻回自身的价值——得到当局的认可所遭受的惩罚,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悖谬的存在,“异化”的世界里,主人公(愈是与命运抗争,愈是遭到命运无情的惩罚,而那些麻木不仁的村民却逃脱了命运的这般惩罚,理由很简单,是因为他们顺从,是良民。作品描写的这种人存在本身的悲剧可谓淋漓尽致。

  再次,小说写了人个性的-。卡夫卡笔下的“异化”人物变态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恐惧感、罪恶感和孤独感。看文中主人公(说的这段话:“哦,是的,春天总有一天要来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