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心得体会,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1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争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争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2

  心理素质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有专家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制定了以几点标准: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适度的反应、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的特征、能够适应学*生活等。站在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智障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往往比健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水*相差悬殊,我们当然不能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来衡量智障儿童。但在特教学校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就无法绕开“还给智障儿童一个健康心理”的课题。笔者认为特教学校要有意识地深入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教育,虽然这是一个隐藏得较深的、容易被忽视的课题,但这个课题的落实,对智障儿童的实效价值,却极其重要。因为智力的康复、情绪的稳定、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质,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生活与寻求自身发展的关键。同时,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也是我们落实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保持教育幸福感的捷径之一。

  在方法上,教师要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活动中,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亲和的态度,影响熏陶学生;同时要结合授课科目的特点,挖掘出对智障儿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素材,通过对学生心理各层面施行积极影响,补偿其心理缺陷,以培养出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他们的一切行为提供健康的心理背景。具体作法阐述如下:

  一、开发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特教学校只有推行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才能系统、稳步地开展对学生的智力康复训练,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益。目前供智障儿童使用的教材是1988年编写,已经有20多年,现在看来,它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智障教育的多维目标;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同一,忽视学生智力差异的多样性;注重教师的主动,忽视学生的主体,因此,它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已经不适合当前智障教育的需要。

  智障教育效果的衡量,并不在于学生学*了多少系统、复杂的知识,而在于其自身发展的需求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比如智力得到多大程度的开发、行为得到多少矫正、自我服务水*得到多少提高等等。20xx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张我们的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具体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既要使学生在实用生活知识、技能以及*惯等方面得到培养与发展,又要让学生体验愉快的学*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学*的东西要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适应。现在,许多特教学校都在开发、整合新的教育资源,革新教育内容、方法和目标,教育效益大大提高。笔者通过实践与对兄弟特校的了解后认为,落实“以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教育过程,就是最好的开展学生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生活即教育”。

  智力康复训练的过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坚持好创造情感情境原则、趣味性和成功性原则,以期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创造良好的情感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保持愉快的情绪,达到与学*环境的和谐,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趣味性原则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动机明确,始终在欢乐的情绪中自我要求,进行学*。成功性原则就是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成功的期待,提供学生成功的机会,并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这一原则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重要。

  二、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教育机会

  笔者了解发现:友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形成对老师强烈的喜爱情绪,这种情绪具有固定化、持续化、依赖化的特点。就是说,学生很愿意接受并服从于他心目中的领袖式的老师!

  一般来说,培智班师生比不大,这为每个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尽可能多地接 *、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有威信、和乐意信赖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儿童有智力缺陷,但也有丰富的情感和准确的判断力。当他真实地感觉到你在重视他、关心他时,他就会尝试主动走*你,期望在你这里得到帮助和解脱,表现出无限的真诚。

  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学*上的帮助、生活上的照顾,小到一次鼓励、一个赞赏的眼神,都能充分满足学生期待的被理解、被尊重、获得成功等各种情感需要,继而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幸福”体验并内化为进步的动力。这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号召力、管理力、“诱惑”力明显增强。这样,在和学生愉悦的沟通交流中,我们既可以感觉到师生情谊的乐趣,无形之中也创造出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在我们学校培智部,有的老师善于处理和学生的关系,彼此亲昵,和谐融洽,所以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学生进步快。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直接或间接对学生认知、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

  三、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帮助学生和谐发展

  个别化教育原则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智障儿童的个别差异,为他们设计出各自所能达到的发展目标,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促进其实现。智障教育中,即使是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个别差异也很明显,既有量的差别,也有质的差别,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内在或外在需要的差异,因此,“因材补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在通过集体教学提供方法、材料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个别辅导、编组辅导的方式来“开小灶”,加深知识印象,巩固生活技能。虽然个别辅导的目标、内容、方法各不相同,需要老师有耐心,但越是个别化,教育效果就越可能成功。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坚持个别化教育原则,不仅直接有利于所有学生智力缺陷的补偿,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和生活,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四、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

  对自我事务的处理,是智障教育的出发点,不管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智力缺陷儿童,都应当在接受教育后,可以自我照顾或较少需要别人照顾。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关怀、慈爱是应当的,但我们不可以对他们一味迁就、容忍。在自我服务能力、*惯养成、道德准则等多方面的教育上,要有严格的尺度,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补偿缺陷贯彻在教育活动的始终,该放松的绝不严格,该严格的绝不放松。如果因为学生有缺陷,起了怜悯之心,那么很可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我们发现,降低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标准,就会导致学生更加懒散;降低学生*惯养成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混乱……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发展观,在自我服务能力、*惯养成、道德准则等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几个方面,一定要严字当头,不可疏忽。所以课内课外,教师都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反复给他们讲清道理,让他们逐步养成遵循生活准则或规范的行为*惯。从心理教育角度看,越是严格,越是容易培养出学生良好(健康)的认知能力、动机、情感和性格。

  五、营造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共同维护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国内外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工作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工作,为学生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我们调查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儿童要低得多,比如父母离婚、“爷爷奶奶”托管、多人残疾、过于贫困等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普遍存在。所以,学校要尽量把这些不利因素补充完整,比如成立家长学校开展活动、要求家长常常到校看望子女、扶贫助学等等。另一方面,向家长传授智障儿童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缺陷补偿矫正方法,布置教育任务,让他们切实承担教育的责任。智力障碍儿童对亲情的依赖与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家长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丰富和情绪的稳定,起很好的心理*衡作用。

  社会教育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走出校园,开展一些参观、旅游活动;可以请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看望学生,请周边学校的大中小学生来陪伴他们度过周末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生活乐趣,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非常喜欢这些活动,每次都很兴奋,积极表现自己,所以能收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总之,一定程度上说,智障儿童的发展,就是心理素质的发展;智障儿童的教育,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本文就当前特教学校在开展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法,做了一个肤浅的论述,请同行指正。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3

  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和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良好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分不开的。在这个大环境中,教育者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来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通过心育与其他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有机渗透,使教育目标和内容一致、方法和步骤相融,促进学生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主动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这些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不以外部影响转变认识,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由自外向内的传导过程转化为自内向外的传导过程,由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转化为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变,各种德育活动的开展正好是转化的基础。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从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进行内心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工作有机结合

  班级工作制约着班级全体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它的心理机制是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有关研究表明,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具体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鼓舞作用,行动上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护和增进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优良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等。针对普通中学的客观实际,调整学生心态、树立良好的班风应该成为班级工作的首要任务,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信心和力量,给学生发挥潜能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特长的空间。如在班级建设中开展“自我管理、民主监督”竞赛活动、评选“班级之最”活动、开设“群星灿烂”专栏等,让人人都有受奖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

  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还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民主、*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必须确立科学的学生观。科学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人,看成有巨大潜能的人,看成“独一无二”的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把学生的“违纪”看成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采取积极乐观和宽容的态度来调节学生的心态和行为。

  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还在于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事求是的评价,切忌千篇一律。使学生心态得到*衡,不但能加强个人或集体行为方向的引导力量,也有助于集体内部的团结和集体内聚力的加强。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和咨询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发展,故而学校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环境,学*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技能。学校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心理辅导和咨询应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普通中学而言,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信仰迷茫、情感饥饿、个性压抑、意志脆弱、少自信多自卑以及青春期困惑等问题。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渠道调节学生的心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征兆,以便及早进行调整。对容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或已有轻微问题的学生,应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问题的严重性,给学生提供心理倾诉的机会、场所和渠道。学校根据年级特点建立的“悄悄话”信箱和“心灵”信箱是学生心灵的一片绿洲,在这里学生可以倾诉心中的苦闷,吐露心灵的秘密。通过“信箱”,教师向学生们伸出了温暖之手,一次次“谈话”,给了他们战胜自我的力量。心理辅导室的咨询,使学生含着眼泪来,带着笑容归,端正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学校直接和间接辅导、咨询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班级建立心理互助小组,拓宽发现心理问题的渠道,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是关键的因素之一。父母的性格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父母的教育方法和爱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许多事实证明,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或丧失足学生心理形成障碍的重要原因,父母教育的不一致和只养不教是当前家庭教育功能欠缺的主要表现。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放纵、袒护和打骂等不良的教养态度和错误方式,常使孩子形成反抗、屈从或自卑的心理。

  实践证明,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的方式有: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沟通,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把意图传达给家长,请家长配合;或通过家长座谈会的形式,讲意义、讲做法,谈构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影响因素和制约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

  (2)开办家长学校,请专家进行家教讲座,要求家长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创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3)定期召开有学生家长参加的学生心理分析会、学*行为和学*动机研讨会、誓师会、汇报会和理想演讲会等,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共建孩子们通向成功的`桥梁。

  五、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决定教育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能否得到缓解和排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以及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因此,教师在问题的把握、教育方案的设计、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方法步骤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导入和实施等方面,都应巧妙地注入心育内容,认真挖掘心育因素,找准渗透点,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悟出人生真谛。如语文老师为解决班级出现的早恋苗头,设计了这样一节作文课:摘一个青柿子让学生尝味道,端一盆月季花让学生欣赏,然后就这个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们思索着、感悟着,写出了“不成熟的果子是涩的”、“自然绽放的花是最美的”,进行了一次青春期自我心理教育。心育学科渗透不只限于语文课,各个学科都是心育的极好场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小的手势都可以给学生注入心灵上的慰藉,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在于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以深沉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普通中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限于上述的有机结合和有机渗透,还需围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多种媒体,才能不断地把心育工作引向深入。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4

  为期两个多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即将结束,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给了我很多的改变,尤其是对学生的看法与视角上。参加过很多的培训,这次对我来说收获最大。对于我这个刚踏上教师路的菜鸟来说,一直以来最让我头疼的事就是怎样走进学生的心里,怎样能比较有把握的掌握他们的心理。初中阶段是所有老师都最头疼的一个年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敏感、矛盾、自我意识,自我情感等各方面都在发展。记得在刚上班的时候,孩子们的叛逆,张扬着实让我这个初涉教师行业的新教师吃了不少苦头,因为自己当时也没有很快的转换的自己是一名教师角色,没有站在一个研究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常感到非常的无奈,不理解作为一名学生他们怎么会如此的让老师烦心。但是通过这次的培训了解了一些专业的中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知识以后,我开始理解并且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孩子们的各种状况。对于一些类似的老师讲的案例的时候还能时不时的对上自己班级学生的问题,尽管应用的还是不是很熟练,但是我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这也是我这次参加培训的最大的收获。 这次培训的每一位老师讲的都非常好,也讲的很用心。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严秀英老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的一节课。

  1、认识自我——成为首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初中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提出要培养其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与异**往的尺度;提出培养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

  对于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最开始我是没有想到的,但是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真的是比较有用的一件事。在现在的*各家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都到了20多岁还要被家长宝贝的当成小孩一样来对待,相应的这些祖国的下一代缺少了他们应该拥有的最起码的独立自理能力。有许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学*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是漫无目的的跟着老师学*,对于自己的学*也没有什么规划,因此在学*的过程中往往坚持不到最后,而且还会产生厌学的情形。但是如果老师及早的知道学生规划他们的职业目标,让学生有一个目标,这样再来学*就会增加很多的'动力。

  2、开展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辅导尽管在许多大的城市都比较受重视,但是对于我们所在的乡镇农村学校来说,还没有收到很大的重视。但是《纲要》指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相信在我的提议下我们的学校以后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建设上。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

  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

  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指*和、稳定和愉悦。

  良好的认知状态是指自知、自控和自律。

  情绪化的人往往使他人难以适应,也很难与人共处,当然也影响自我判断力和学*、工作的效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处于一种愉快和忧伤相互交替的矛盾状态,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和稳定愉悦的情绪状态不仅对他们的学*有帮助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张也是相当的有作用。

  良好的认知状态即良好的自知自控自律的能力是中学生很难达到的一种能力。现在的社会各种学校以外的诱惑更是考验着他们的自控自律的能力。在这方面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激烈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好。而对于自知的能力,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并且发展的很快的一个阶段,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青少年常见的心里异常:(1)焦虑,是由紧张、不安、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大多是因为遭遇到威胁和内心冲突而引起的,不过这些威胁的象成分一般多于真实成分,焦虑中的人往往夸大威胁的严重性。正常/病态;偶尔发生/持续存在

  对于这些青少年的焦虑情绪,主要辅导策略是:

  通过创设宽松环境、做松弛训练、调整预期等方法,减轻他们过重的心理负担。

  (2)抑郁,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而成的情绪状态。 抑郁与焦虑是有一定联系的。严重焦虑者常常伴有抑郁的心境。

  (3)恐惧,是指面对某些特定对象(如人、物或场景)时产生不合情理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体验,并伴有回避行为的一种情绪障碍。恐惧与恐惧症的区别:恐惧症存在典型的回避行为,而一般人的恐惧可以有回避行为,也可以没有回避行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自主神经系统征象(如心悸、心慌、脸红、手抖、出汗等;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导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指儿童智能正常,但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等问题。

  (5)攻击性行为是指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学生攻击性行为可能有下列原因:①生理上内分泌不*衡;②错误模影视暴力行为,以此为荣;③参加了不良团伙,染上恶*;④被别人

  过度压制,心里过于紧张,一遇机会全部释放;⑤不能控制自己冲动过激的情绪。

  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学生的身上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担,那么我们身上就肩负着这如何让他们肩负起祖国未来的重担。所以这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也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职业。无论怎样的学生问题我相信只要你有心,有爱心有职业心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解决的。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5

  来到新晓掰指算算已有两个年头了,本学期中我校建立了“阳光心语室”,我光荣的成为了心语室的一位志愿者,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姐姐”。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从此以后对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不由的留心注意起来了。

  我们的宗旨是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适应与发展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使学生能适应学*、生活、人际关系环境,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缓解情绪困扰,消除心理危机,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寄宿生,在校时间长,家庭生活环境复杂。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的危机和困惑。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同学的来信,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分类回信,最大程度的给予了心灵的帮助。

  本学期3月26日,我很荣幸的同李主任参加了太原市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学的年会,听了名师们的示范课。下面是我对此次活动的一些感想和大家来分享交流。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那节由尖草坪一中朱洪杰老师讲的“唠叨、暴躁的表现”课堂中围绕学生在家都发生多被父母唠叨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孩子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会造成家长唠叨以至于暴躁的表现呢?老师设计了这么几个大问题来进行的。其中又在小环节中有一个特别精彩的部分让我至今难忘,学生经过讨论老师提出的在家什么时候会让家长唠叨发脾气,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变现的淋漓尽致。当时场下也是掌声不断啊!这足以证明学生是能够理解体会到家长的心理角度的。在此老师也进行了总结分析:

  1、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2、父母的工作压力大;后面又通过播放老师对家长的一次采访录音,学生在课堂中听到了家长的心声。家长对孩子唠叨、发脾气的那份无奈;家长担心孩子的理由。学生通过课件上的父母是如何为自己的孩子时,那份真挚的爱时,联系实际你又是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的?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要求眼前就能做到的,要具体,有可行性。这时孩子们动手写出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在课后老师还留了作业,那就是“给父母的一份信”。学会用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课后的总结那就是:让学生理解父母,让父母理解学生,让理解搭起孩子与父母的桥梁。

  那么具体自己的工作中又该怎么做呢?自己也在不断的查找资料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片面见解仅供参考。希望也能让老师们进行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最后,我引用美国的柯赖齐亚和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6

  3月28日和29日,有幸参加了威海市教研中心在文登实验小学举办了威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专家报告会。报告会邀请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与继续教育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吴增强教授和莱西市教科所李绪坤老师,分别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和学*心理辅导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培训。报告中设计了现场互动的环节,最让人叹服的,还是好几个一线教学的老师,对于案例的分析讲解,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透着专业素养,丝毫不逊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吴教授以《聆听学生的心声——班级心理辅导实务》为题,就班级心理辅导基本理论与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效性两方面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吴教授通过对社会变迁与学生成长状况的思考及“情绪失调生辅导”、“青春期辅导”、“优秀生辅导”等七个案例的剖析和现场互动,让与会者全面了解了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明确了心理疏导的不同方法。这些案例主要是探讨中学生自卑、早恋、打架、升学压力等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些都需要密切关注家庭教育状况,查出问题的根源。案例7是《他不说脏话了》,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总是说脏话,作为班主任,我们听到学生打小报告后都很清楚自己*惯怎样解决这种问题。看看心理健康老师的策略:侧面了解,谈心,了解到原因是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解决问题,设计了三问:受女同学欢迎的男同学的行为举止有哪些?你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引起女同学的反感?你自己哪些行为受女同学欢迎?好了,做个真正受欢迎到孩子吧。看似简单几步,其实是摸清了孩子的想法。如果我们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评:你骂谁了?不准骂人。相信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其他几个案例辅导措施及干预策略课件上都有,需要的老师可以到共享查阅,因为主要是初中的内容就不一一赘述了。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7

  20XX年8月26日,我们在艺术中心听取了陈纪英老师关于“心理健康”的精彩讲座,全场座无虚*,掌声不断,陈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陈教授对“教师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专题讲座。主要讲述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实施的做法、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水*与工作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她指出:“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心为本”,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成绩,而且在于呵护和哺育学生的心灵。若一位教师从早到晚都忙于教学工作,乃至于抽不出一点时间,或舍不得抽出一点时间来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那么,“以人为本”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班主任、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是:累并快乐着;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是科学,又是艺术。

  班级是一个小团体,班主任是核心、领导者,做班主任工作要用心、动情。班级气氛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影响每一个人,班级气氛会塑造人格;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优秀是一种*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每个教师都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人人要争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信任、同事佩服、自我欣赏的人。在教育过程中,人的生存、成长、发展最重要;德育与心育的关系是:德育解决“方向、灵魂”问题,心理解决“成长、需要”问题。教育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成长客观规律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学校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保障。

  最后,陈教授语重心长地鼓励我们:忙是营养,不忙是营养不良;要有*常心,更要有上进心;我们来到世界上是争气的,不是生气的;有事做、认真做、赶快做;用心说话、用心做事、用心做人;幸福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能力;基本底线是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教师,永远的学*者;学*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从来是现场直播,从来无彩排,要自我定位:在为谁工作、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究竟怎样努力工作;对每一个人来说,做不愿做的事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做不能做的事叫成长;工作是用生命去做的事情,教育工作是要用良心、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和能力去做的事业;教师的勤奋、关爱、信任、鼓励,学生都会用心中的天*给予衡量。

  陈教授一天的讲座让我们丝毫没感到疲倦与懈怠,她的讲演风趣而不是严肃,还时常与全场互动,通过这一天的学*是我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8

  看了视频,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与谐发展与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下是我学*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与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与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与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与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与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与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9

  心理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等都与一般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今天在听了三位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让我做为一名班主任深刻的了解到,开展这门课对与我们孩子的未来起着致关性的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三位老师利用课前短短几分钟的互动交流,缓解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情绪,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和心理氛围。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不断的引导,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古寨小学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心的形式画在一张白纸上,学生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展现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有多种情绪,这个教学过程充分的让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很多。宋老师的《我挨批评了》中把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小故事运用短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展现到课堂上,学生通过录象交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错误说出来,调节了孩子的心理过程。刘老师的《掌声响起来》中通过三次掌声的设计,发掘了孩子们的内在浅能,充分的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最后在评课中我们互相畅谈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的重要性,让我感触颇深。我们班主任要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让它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从梦到星座,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同学们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观,人生观,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的朝阳年代,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如何教育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的面对成功和失败,是我们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班主任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以积极的行动来弥补我们在这一薄弱环节的不足之处。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阅读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1)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菁华9篇)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

  7月16日至7月18日,我有幸聆听了张正中、丁光木、曹伟勇教授讲的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纠正对策的讲座。张、丁、曹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在场的教师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也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在学校。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的较为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厌学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很复杂,后果也是可怕的。它是家庭、社会、学校,还有孩子自身的认知条件下综合作用的产物。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学*的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二)说谎孩子说谎是由于社会风气、家庭压力、虚荣心、心理因素、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说谎不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的实现。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教师要给孩子以心灵的安慰,给孩子提供改错的机会,给孩子自我反思的空间,让孩子能够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他熟悉的每一个人。这样每个孩子才能诚实、自信、健康,茁壮的成长。

  (三)早恋小学生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外,就是与异性的交往。随着青少年的发育提前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早恋现象已经在小学的高年级出现萌芽。13、14岁的青少年正值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异性充满着好奇、爱慕,又有着虚荣的心理在作祟,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作为教师要细心观察,实施温情教育。在班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队会活动,对友谊进行正确的引导。家长要给予积极的配合,未雨绸缪。早恋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充满阳光的童年,不要让早恋的小雨洒到他们的青春花园。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艰巨、复杂的培养新人和创造精神财富的脑力劳动。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会不断地寻求现代教育的新路,切实以新理论、新方法、新理想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2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对自我的本事、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我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梦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我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我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我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梦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我过不去;结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衡,也无法摆脱自我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十分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确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资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构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终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供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仅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构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本事、适应本事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齐,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坚持浓厚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必须的成功。

  (一)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经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先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向困扰自我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提高,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能够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构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进取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经过团体活动能够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能够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必须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本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本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能够学*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我的意见等。经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对自我、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经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进取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进取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资料很精彩,讲的很全面,所举案例让人心境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职责制*、*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学校“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此,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职责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学校内安全隐患,努力创立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礼貌学校,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种疏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学校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自查范围》,在全校各班级、各处室部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每一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职责人汇报,最终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理意见,限期整改;在学校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2、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凡是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职责者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发生事故不上报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职责。*年来,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经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礼貌、健康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3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的心得体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首先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生活环境。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青年报》5月17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在中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学校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4

  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成长必的备件条件!

  同学们,请想一想,如果给你两个人让你选择其中一个做朋友的话,前一个是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心态,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情都能一笑带过对你每天笑脸相迎的人,后一个是为难发愁,遇到难题总是怨天尤人,每天对你愁眉苦脸的人。不用说,大家都会选择前者,这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健康的心里是我们成长的必备条件。

  何为健康的心理呢,能够正确对待批评与表扬,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对任何有益社会和人类的事能够充满信心与希望,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心理。反之一个人受到表扬时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沾沾自喜,受到批评就垂头丧气,丧失意志,不思进取或对任何事都抱有消极的态度,这是不健康的。

  怎样才能有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静以修身”这要求我们心要静,要学会目标转移不胡思乱想,用学*来充实自己。另外,要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制力。在学*生活中要“严以待己,宽以待人”,善于创造和奉献,对老师,同学要以诚相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还要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被人的意见,能和反对自己的人正确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迎接生活面对学*。

  同学们,相信我们只要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并坚持不懈的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奇迹,取得成功。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5

  我有幸参加了龙湾区二期中小学老师培训,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专家们的讲座中既有高深超前的理论,又有贴*教育生活的实际范例,令我耳目一新。这些讲座,对我不仅是一次业务理论的学*,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也让我感到自身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现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体会与大家分享。

  给我印象最深之一的钟志农老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钟志农老师凭借其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经验,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先进的心育理念,幽默风趣、睿智亲切的语言,鲜活的辅导个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钟老师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个体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主题。这场生动精彩的讲座,让广大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收获。教师们普遍反映这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贴*中学教学和生活实际,能引起大家广泛共鸣,引发大家深入思考,是一场高水*、高质量的专家报告。而且,钟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抹阳光,让沐浴其中的心灵,感受到一种纯净和高贵!

  给我印象最深之二周红五老师.周红五,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人,浙江省学校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专家”,国际学校心理学会(ISPA)*代表。很有幸聆听了周教授关于“师生交往艺术”的讲座。连续一天的课,他一直都站着,不看讲稿,不喝一口水,始终激情飞扬,声情并茂,挥洒自如。他戏称自己上课时的*惯动作“扭屁股”是成熟男人的标志,还不时冒一句“找男人就要找我这样的”,引得整个教室爆笑不已。他还教我们做一游戏:双手交叉,右手在上的人属于较理性的人,左手在上的人,往往比较感性,是跟着感觉走的人。然后让我们猜,*、*是哪只手在上的,结果他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左手在上,也就是说都属于感性的人。呵呵,难怪*激动时拥抱女演员,*在汶川泪不自禁.

  给我印象最深之三,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吴郁葱老师来校作题为《良好师生是如何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会上,吴老师语言幽默深入浅出,用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指出了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介绍了几种如何走进孩子心扉的沟通小技巧。全体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大有裨益,增强了大家教书育人的自信心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将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了心理捕导活动课与思品课的区别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心哩辅导课比较注重真,实,小,*等人物事件心态理念价值判断,往往从学彑生身边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从实施形式上看它侧重由内向外的自我体验白自我然悟释放个人的个性。它讲究运用颀听关住理解同感回馈重述引导具体化训练技巧和艺术。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二、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理解、感回、重述、引导等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钟志农认为,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管理办法,来适应成长中的孩子,而不应要求改变孩子来适应自己。所以,他特别注意高度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意识和自尊意识,处处对学生表达*等、尊重和同感,从来不干涉学生的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

  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三、通过培训,更进一步认识了心理辅导八重八不重的要领

  当一名教师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曾径尝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收获较小。人无完人,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对于存在的不足,也要改善,向好的方面发展。

  通过培训认识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辅导学生是心夷的碰撞,是人际的交往,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例如上小学心理辅导课,师生芖共同探付讨学会谦让的话题。在播放一段录像后,教师问:什么是谦让?一个学生说:就是好的东西让给人家,坏的东西留给百自已。另一个学生补充说:先让别人进教室,自己后进教室。对于小学生这样回答说明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谦让的行为标准,教师就应该加从以肯定。这说响明心理教育重感受,不重认知。重引导,不重教导。重目标,不重手段。

  四、通过游戏教育学生(千千结、盲人与拐杖等)

  这次培训与以往的培训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在培训过程中,老师除了讲解一部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之外,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五、通过培训理解教师的心态重要性

  教师在学校紧张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也会不经意地传染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你的身上找到自信,老师就必须用满脸的笑容面对学生。教师应具有健康的心态:应积极地接纳自我。真正了解、正确认识和评价、乐于接受和喜欢自己;并承认人的差异,允许自己不如别人。具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的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在对人处事上,尊重、真诚、羡慕、赞美等积极态度要多于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消极态度。

  总之,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促进学校的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对自我的本事、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我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梦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我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我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我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梦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我过不去;结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衡,也无法摆脱自我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十分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确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资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构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终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供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仅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构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本事、适应本事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齐,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坚持浓厚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必须的成功。

  (一)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经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先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向困扰自我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提高,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能够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构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进取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经过团体活动能够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能够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必须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本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本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能够学*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我的意见等。经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对自我、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经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进取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进取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资料很精彩,讲的很全面,所举案例让人心境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此,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职责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学校内安全隐患,努力创立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礼貌学校,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种疏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学校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自查范围》,在全校各班级、各处室部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每一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职责人汇报,最终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理意见,限期整改;在学校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2.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凡是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职责者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发生事故不上报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职责。*年来,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经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礼貌、健康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7

  一、透过学*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好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潜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增强自我教育潜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构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好处。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用心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能够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状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衡状态,那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用心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应对不*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衡,促进其发展。对不*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衡的状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能够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忙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忙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应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用心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持续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就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时维持其心理*和、用心、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等的群众,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构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就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能够根据本学科教学资料与学*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这样就能够构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超多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资料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齐,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务必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向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到达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理解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好处。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构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构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必须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8

  保持健康心理,提升生命质量。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生活中,要想生活的更轻松,更快乐,就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成长,更好的担负起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9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往往应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齐,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决定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必须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情绪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能够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潜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续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持续用心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理解,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能够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就应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2)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菁华9篇)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

  开学前夕,参加了安阳幼儿师范学校 培训 中心岳素萍老师讲授的《快乐每一天,我的心情我做主》心理健康培训,岳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通过参加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我相信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它让我建立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对待,而是想办法解决,学会了情绪调节,使我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

  当面对消极的生活事件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当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说服自己;当工作受到挫折时,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和压力的主人。并学会做出客观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哪些方面是不可改变的,哪些方面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说服自己愉快地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地方,尽自己能力做出改变,乐观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做到胸怀坦荡,乐观开朗。如果我们是树,那么心理健康就是阳光,只有拥有阳光灿烂的心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乐,收获幸福!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学*我懂得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要善于调控情绪,学会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的*衡,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特别是在幼儿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幼儿身上。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来说,永远受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将所*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2

  xx老师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调适教师心理压力》的讲座中讲述到心理健康已经是世界瞩目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家,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在教育领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部门都不断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要求,甚至直接的评估、督导、实施,这项工作已经运作得很好。然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教师心理健康还是一个空缺,有关的实施和研究很不得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成长、社会礼貌的发展,尤其和每个教师自身的生命质量又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心理健康亟需关注。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而用心的适应状态,意味着当事人不仅仅能获得自身的*衡,而且可做到与环境的'基本协调。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个体能否持续心理健康,取决于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的交互作用状况。

  根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机构的调查结果,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过分乐观。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大致有八种表现,其中职业心理倦怠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集中表现。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来自社会方面的和职业方面的原因。

  维护和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纬度和不同层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较为可行的对策主要有四个方面:专家处理;

  社会支持系统;校长与教育行政的协调和教师自身的调适。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正确应对压力,提高应对压力的潜力;学*相关心理学知识技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心理自我调试策略把自己从各类压力下及时解脱出来;采用实用心理自我疗法,及时重建心理*衡;争取社会支持;以及必要时及时寻求专业干预等。

  透过本次学*,我明白了一些我们教师自身存在很多不明白的不足,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不利于教学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提高学生的学*质量,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务必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社会的原因:社会变迁和教育革新使部分教师不适应、社会期望与现实差距使教师心理困惑、多重主角冲突使教师无所适从。

  教育的原因:教师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超负荷工作量和琐碎事务工作的束缚、学校组织结构与评价体系的制约、付出得不到理解和回报

  个体原因:主要是生物学因素、人格因素、心理防御机制。

  二、教师心理调节与维护

  (一)为教师带给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提高学校管理者的素质、减轻教师的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教育教学观念现代化

  教师观念体系的核心是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个性的人: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系统的人: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心看待学生。

  (三)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与生活的前提保障,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构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构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必须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3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XX来宾市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和调研,作为为数不多的心理专业毕业的学员,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业务水*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将所见、所学根据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尽己所能!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4

  在三天的学*当中,我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当中的重要性。也是佟老师让我们真正体验了作为学生的喜怒哀乐,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老师、学生是一个相互学*的、相互成长的生命体,也让我们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更多的是感受到聂老师的人格魅力,总之是获益匪浅。

  人的健康,应当是身体健康,加上心理健康。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学*任务重,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我们既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又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可是,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因此,许多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活,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适应社会激剧变化、飞速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当前,中学生由于受个体发展、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会发生一些心理异常现象。诸如懒惰、好动、打架骂人,偷摸说谎,迷恋游戏机,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骄傲,自卑、倔强、厌学、无礼、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现象。如果这种心理异常行为长时间得不到引导和教育,而个体主观上又难以自我调节,将会积*难改,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学校也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由于班级不仅是开展教学的集体,也是学校中的基本生活集体。班主任在班级中接触学生的机会,要比其他任课教师多,条件也更优越,班主任有可能更好的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交友关系、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因此,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最适宜也最能够把这项工作开展好的角色就是班主任。另一方面,则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面对社会的变化,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变化以及现代教育要求的变化,随着学校心理教育活动的兴起和心理教育理论的学*,班主任已逐渐意识到学生的有些问题并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有些是心理问题,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即使是思想品德问题,其解决也有赖于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的进行。班主任只有掌握有关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的理论,并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才能卓有成效的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5

  我有幸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李慧君专家的理论课,最让我受益的是这句话找回职业生活的勇气和幸福感,需要获得对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这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但自我的努力与调节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积极的自我认同寻找自我价值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用探究打败无聊,积极的自我调节。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调查表明,学生中存在心理异常的约占30%,患有心理疾病的约占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小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应用心理评价系统建立小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学*生活的困惑期。这一阶段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并初步占主导地位,口头言语,内部言语能力不断完善,但学*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制力差,社会道德是非判断力以*期、自我为主的特点。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最新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个人心得感悟

  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收获确是丰富且充实的。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每个讲座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对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识到教师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在这次培训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受颇多。

  一、通过培训,我认识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造成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如我班有个小男孩,长的活泼可爱,但是上课总是喜欢打断老师讲话,跟同学玩时又喜欢动手动脚去搞别人,因此经常遭到同学的打骂,还有,作业老是慢别人一拍,就此,我将情况向家长反映了几次,但家长却不重视,一段时间后其成绩及下降。后来我只好再次找来了家长,先教育家长要从小重视培养小孩的良好*惯,并告诉他其孩子智力很好,很有发展前途,应该用鼓励的方法让他改掉坏*惯。接下来我也找学生交谈了几次,跟他聊聊学*上的优点与缺点,让他要有信心地改掉坏*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现在基本上能改掉上课不随便插嘴的坏*惯,对学*也有了更浓的兴趣,也变的更细心了。由此可见,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各科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惯,得到全面发展。

  二、通过培训,我体会到:

  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就不能培养出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如何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学生;反过来说,教师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将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个性形成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当我们心理健康时,做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作为一个社会个体,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身的工作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让自己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做一个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通过培训,我学会了:

  1、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没有消极情绪的人,而是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更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以积极的一面去影响你的学生。

  2、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情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用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5、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这一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会将所学所感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这颗种子能在教育教学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7

  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和良好的环境,特别是良好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分不开的。在这个大环境中,教育者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来影响和改变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通过心育与其他教育的有机结合和有机渗透,使教育目标和内容一致、方法和步骤相融,促进学生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主动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这些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往往不以外部影响转变认识,而以内部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由自外向内的传导过程转化为自内向外的传导过程,由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转化为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变,各种德育活动的开展正好是转化的基础。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从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进行内心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工作有机结合

  班级工作制约着班级全体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它的心理机制是模仿、暗示、从众、认同等。有关研究表明,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具体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鼓舞作用,行动上的激励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护和增进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优良品德形成的促进作用等。针对普通中学的客观实际,调整学生心态、树立良好的班风应该成为班级工作的首要任务,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信心和力量,给学生发挥潜能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特长的空间。如在班级建设中开展“自我管理、民主监督”竞赛活动、评选“班级之最”活动、开设“群星灿烂”专栏等,让人人都有受奖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

  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还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建立民主、*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必须确立科学的学生观。科学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人,看成有巨大潜能的人,看成“独一无二”的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把学生的“违纪”看成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采取积极乐观和宽容的态度来调节学生的心态和行为。

  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还在于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实事求是的评价,切忌千篇一律。使学生心态得到*衡,不但能加强个人或集体行为方向的引导力量,也有助于集体内部的团结和集体内聚力的加强。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和咨询有机结合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发展,故而学校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环境,学*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技能。学校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心理辅导和咨询应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普通中学而言,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信仰迷茫、情感饥饿、个性压抑、意志脆弱、少自信多自卑以及青春期困惑等问题。根据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渠道调节学生的心态,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征兆,以便及早进行调整。对容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或已有轻微问题的学生,应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问题的严重性,给学生提供心理倾诉的机会、场所和渠道。学校根据年级特点建立的“悄悄话”信箱和“心灵”信箱是学生心灵的一片绿洲,在这里学生可以倾诉心中的苦闷,吐露心灵的秘密。通过“信箱”,教师向学生们伸出了温暖之手,一次次“谈话”,给了他们战胜自我的力量。心理辅导室的咨询,使学生含着眼泪来,带着笑容归,端正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学校直接和间接辅导、咨询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班级建立心理互助小组,拓宽发现心理问题的渠道,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是关键的因素之一。父母的性格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父母的教育方法和爱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许多事实证明,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或丧失足学生心理形成障碍的重要原因,父母教育的不一致和只养不教是当前家庭教育功能欠缺的主要表现。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娇惯、放纵、袒护和打骂等不良的教养态度和错误方式,常使孩子形成反抗、屈从或自卑的心理。

  实践证明,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的方式有: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沟通,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把意图传达给家长,请家长配合;或通过家长座谈会的形式,讲意义、讲做法,谈构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影响因素和制约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

  (2)开办家长学校,请专家进行家教讲座,要求家长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创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3)定期召开有学生家长参加的学生心理分析会、学*行为和学*动机研讨会、誓师会、汇报会和理想演讲会等,通过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共建孩子们通向成功的桥梁。

  五、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

  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决定教育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能否得到缓解和排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以及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因此,教师在问题的把握、教育方案的设计、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方法步骤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导入和实施等方面,都应巧妙地注入心育内容,认真挖掘心育因素,找准渗透点,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悟出人生真谛。如语文老师为解决班级出现的早恋苗头,设计了这样一节作文课:摘一个青柿子让学生尝味道,端一盆月季花让学生欣赏,然后就这个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们思索着、感悟着,写出了“不成熟的果子是涩的”、“自然绽放的花是最美的”,进行了一次青春期自我心理教育。心育学科渗透不只限于语文课,各个学科都是心育的极好场所。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小的手势都可以给学生注入心灵上的慰藉,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机。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在于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以深沉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在普通中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限于上述的有机结合和有机渗透,还需围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多种媒体,才能不断地把心育工作引向深入。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8

  现在的小孩虽然比较活跃,家长们也比较宠爱,但是也有一些小孩,总是会腻的家长,有时候家长让他去喊人,孩子就是不愿意和人交流,那么孩子不爱和别人打招呼是什么原因呢?

  不少父母带孩子不管是到亲朋好友家做客,还是在公共场合,总会要求孩子去打招呼,很多孩子并不太情愿,更多的是在父母的引导和逼迫下去打招呼,孩子都比较怕生人,总会往父母的身后躲去,父母会觉得尴尬,甚至会对孩子说“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这类的话。

  孩子被大人在外人面前说教“不懂礼貌”,会让孩子有羞辱感。孩子是害怕与人打招呼的,每次打招呼总是小心翼翼的,躲在父母的身后,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父母。好像是在寻得父母的求救,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做的就是蹲下身来,拉着孩子的手说:宝宝,你要勇敢地去跟别人打招呼,打招呼的孩子都是最棒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会放松警惕,会尝试去打招呼,当孩子打招呼同时获得对方的微笑和夸赞时,孩子就不会恐惧和拒绝打招呼了。

  孩子打不打招呼,并不是天生的!

  人的性格可以遗传,但后天环境的影响也很关键。有些不怕生的孩子会自然勇敢的去打招呼,但性格内向腼腆的孩子,性格是敏感的,对陌生人有着戒备之心,要孩子对陌生人打招呼,需要孩子内心的一番挣扎,这需要孩子放心警惕,这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心理梳理。

  孩子怕生,实则是在保护自己!

  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表现出的担心和敏感,这是孩子的自我保护状态而已,就好比宝宝在6个月以前,谁都可以去抱起,也不会哭闹,等孩子在7—8个月大时,这时孩子有了自我意识,陌生人去抱的时,孩子就会表现出抗拒,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不满和拒绝。这是因为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时宝宝可以分辨人了,对于自己不喜欢和陌生的人,就会表现出自我保护的状态。

  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常见4种原因

  1、性格的原因,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内向害羞,对陌生人会有戒备之心,这样的孩子在遇到陌生人时,是不愿打招呼的,通常会躲在妈妈的身后,这需要妈妈的引导去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感。

  2、不懂得如何打招呼,孩子之所以不敢打招呼,是孩子不懂得如何打招呼,如果生活中,孩子经常能见到妈妈跟别人问候打招呼,孩子也会去模仿学*,如果父母本身就不愿或没有打招呼的*惯,孩子是很难去跟外人打招呼的。

  3、孩子敏感内敛,一些孩子比较内向,这种是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的,不过这也属于正常情况,有些敏感内敛的孩子,内心会想的很多,如:“打招呼后,会不会被嘲笑方式不对”,“会不会问我很多问题”等,孩子的内心敏感,就会导致孩子多想和胡思乱想,最后干脆就不打招呼了。

  4、害怕打招呼得不到回应,当孩子尝试跟外人打招呼说“xx您好”时,如果得不到回应,孩子会很失落,觉得打招呼没有什么意义,也就慢慢不愿再去打招呼了。孩子每一次的主动打招呼,都应给予回应,当孩子不愿主动打招呼时,父母要做到跟孩子主动打招呼,并去回应孩子,这些好的*惯会让孩子保持打招呼的热情。

  父母希望孩子打招呼,要懂得一些方法:

  1、父母以身作则,主动打招呼

  在孩子面前,父母要做到的是以身作则,除了积极跟外人打招呼,还要教会孩子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让孩子掌握在什么场合下使用这些语言。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打招呼和礼貌问候他人,是件让人快乐的事。

  2、让孩子跟喜欢的人打招呼

  孩子对喜欢的人是没有抵触心理的,如果让孩子对不喜欢的人打招呼,孩子肯定是拒绝和抵触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先跟喜欢的人打招呼,当孩子掌握打招呼的快乐后,再去引导孩子跟外人陌生人打招呼,内心就会减少这类的接触,孩子也会主动去打招呼。

  3、增加孩子和其他大人接触的时间

  孩子不喜欢接触陌生人,是因为孩子跟陌生人相处的时间少,父母要带孩子,在熟人面前多接触,比如让熟人跟孩子主动打招呼,减轻孩子的敏感和抵触心理。这会让孩子放松很多,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熟悉起来,这时孩子自然就会去问候。

  4、孩子不喜欢打招呼,不要强迫

  有一部分孩子,即使是父母的引导,就是不肯去打招呼,这类孩子太过于内向,这时父母不要责怪孩子和强迫孩子去打招呼,或许孩子正在做打招呼的心理准备,还在犹豫中,等孩子准备好了,就会主动去打招呼的。

  在孩子打招呼这件事上,父母的原则是:鼓励孩子打招呼,不要给压力。孩子不打招呼不要强迫,慢慢引导和疏导。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9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对自我的本事、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我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梦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我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我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我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梦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我过不去;结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衡,也无法摆脱自我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十分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确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资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构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终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供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仅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构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本事、适应本事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齐,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坚持浓厚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必须的成功。

  (一)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经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先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向困扰自我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提高,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能够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构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进取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经过团体活动能够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能够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必须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本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本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能够学*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我的意见等。经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对自我、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经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进取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进取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资料很精彩,讲的很全面,所举案例让人心境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此,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职责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学校内安全隐患,努力创立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礼貌学校,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种疏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学校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自查范围》,在全校各班级、各处室部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每一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职责人汇报,最终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理意见,限期整改;在学校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2.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凡是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职责者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发生事故不上报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职责。*年来,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经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礼貌、健康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3)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1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争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争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2

  心理教育课不同于一般文化课,它的授课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授课内容、方式、语言等等都与一般的文化课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今天在听了三位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让我做为一名班主任深刻的了解到,开展这门课对与我们孩子的未来起着致关性的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三位老师利用课前短短几分钟的互动交流,缓解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情绪,创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和心理氛围。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不断的引导,调动和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古寨小学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心的形式画在一张白纸上,学生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展现了自己当时的心理变化有多种情绪,这个教学过程充分的让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很多。宋老师的《我挨批评了》中把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小故事运用短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展现到课堂上,学生通过录象交谈自己的想法,最后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错误说出来,调节了孩子的心理过程。刘老师的《掌声响起来》中通过三次掌声的设计,发掘了孩子们的内在浅能,充分的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最后在评课中我们互相畅谈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的重要性,让我感触颇深。我们班主任要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让它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思路和想法:

  1、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从梦到星座,从“肢体语言”到“从众”,引起了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坚持核心原则,形散神聚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体验,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行散神不散”,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1)心灵感悟:在课堂上,我经常会给同学们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2)自我开放:如果心理教师能在适当和必要的时候,作真诚的自我剖析、自我开放,学生也会减轻自我防卫心理,真实地表达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不过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其最重要的角色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自我开放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和限度。

  (3)角色扮演:心理剧的创设,其初衷是让角色扮演者体会其中的情境冲突,在冲突中宣泄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参与性,使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及时地运用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成长。

  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实施办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观,人生观,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的朝阳年代,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如何教育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的面对成功和失败,是我们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我们班主任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以积极的行动来弥补我们在这一薄弱环节的不足之处。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3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与变革,各种不良思潮与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与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与生活中碰到问题与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与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与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与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与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与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与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4

  如今的中小学校里出现了诸多的教师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下面谈谈我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过多过高、教师的自我定位过于完美、教师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乃至家庭负担、同行人际关系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使得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的先期预兆。

  由于受各种不良思潮影响和学*上的巨大压力,使在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中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中学生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年来,中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改变师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首先,我以为改变自己是当今教师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唯一选择,因为学生的改变是教师的自我改变换来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育业绩和身心健康的和谐统一,他们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童化了心灵、纯化了心灵、美化了心灵,纯洁高尚、幸福乐观。他们用自身的经历向我们提示了教师工作“自利利人”的本质。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5

  3月28日和29日,有幸参加了威海市教研中心在文登实验小学举办了威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专家报告会。报告会邀请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与继续教育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吴增强教授和莱西市教科所李绪坤老师,分别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和学*心理辅导进行了专题讲座和培训。报告中设计了现场互动的环节,最让人叹服的,还是好几个一线教学的老师,对于案例的分析讲解,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透着专业素养,丝毫不逊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吴教授以《聆听学生的心声——班级心理辅导实务》为题,就班级心理辅导基本理论与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效性两方面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吴教授通过对社会变迁与学生成长状况的思考及“情绪失调生辅导”、“青春期辅导”、“优秀生辅导”等七个案例的剖析和现场互动,让与会者全面了解了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目标,明确了心理疏导的不同方法。这些案例主要是探讨中学生自卑、早恋、打架、升学压力等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些都需要密切关注家庭教育状况,查出问题的根源。案例7是《他不说脏话了》,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总是说脏话,作为班主任,我们听到学生打小报告后都很清楚自己*惯怎样解决这种问题。看看心理健康老师的策略:侧面了解,谈心,了解到原因是为了吸引女生的注意;解决问题,设计了三问:受女同学欢迎的男同学的行为举止有哪些?你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引起女同学的反感?你自己哪些行为受女同学欢迎?好了,做个真正受欢迎到孩子吧。看似简单几步,其实是摸清了孩子的想法。如果我们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批评:你骂谁了?不准骂人。相信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其他几个案例辅导措施及干预策略课件上都有,需要的老师可以到共享查阅,因为主要是初中的内容就不一一赘述了。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6

  带着一份憧憬,一份喜悦,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心理健康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本次培训我很认真的听了多位专家的理论课,还有课上与课下的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在这次培训活动后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所想。通过学*,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心得体会《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这次教师研修培训,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拓展了我的教育视野,提升了我的教研能力,让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了真真切切的转变。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7

  20XX年8月26日,我们在艺术中心听取了陈纪英老师关于“心理健康”的精彩讲座,全场座无虚*,掌声不断,陈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陈教授对“教师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专题讲座。主要讲述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实施的做法、教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水*与工作的关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她指出:“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心为本”,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成绩,而且在于呵护和哺育学生的心灵。若一位教师从早到晚都忙于教学工作,乃至于抽不出一点时间,或舍不得抽出一点时间来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那么,“以人为本”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班主任、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是:累并快乐着;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是科学,又是艺术。

  班级是一个小团体,班主任是核心、领导者,做班主任工作要用心、动情。班级气氛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影响每一个人,班级气氛会塑造人格;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优秀是一种*惯,成功是一种心态;每个教师都是学校形象的代言人,人人要争做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信任、同事佩服、自我欣赏的人。在教育过程中,人的生存、成长、发展最重要;德育与心育的关系是:德育解决“方向、灵魂”问题,心理解决“成长、需要”问题。教育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成长客观规律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学校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保障。

  最后,陈教授语重心长地鼓励我们:忙是营养,不忙是营养不良;要有*常心,更要有上进心;我们来到世界上是争气的,不是生气的;有事做、认真做、赶快做;用心说话、用心做事、用心做人;幸福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能力;基本底线是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教师,永远的学*者;学*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从来是现场直播,从来无彩排,要自我定位:在为谁工作、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究竟怎样努力工作;对每一个人来说,做不愿做的事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做不能做的事叫成长;工作是用生命去做的事情,教育工作是要用良心、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和能力去做的事业;教师的勤奋、关爱、信任、鼓励,学生都会用心中的天*给予衡量。

  陈教授一天的讲座让我们丝毫没感到疲倦与懈怠,她的讲演风趣而不是严肃,还时常与全场互动,通过这一天的学*是我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8

  我参加了长达三个多月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时维持其心理*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短短的几个月培训时间,很紧张,也很充实。因为我们在这紧张学*的氛围中学到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把我们所学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给学生。我们将尽心尽力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9

  当我知道我们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我非常的不高兴,难得双休日我们有时间可以好好玩,晚上还要去上课,我当初也觉得心理课是一门很枯燥的课,无非就是给我们讲一些理论、认识一些心理名词、心理疾并叫我们如何自我调节等等,可是在我上了第一节课后,我就知道我错了。老师的课并不无聊,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会与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交流,让我们当堂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印象中,上课一般用的只是脑,大脑不停地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记忆等,但心理课不一样,它给我的感觉是心灵的解剖,它的内容大部分都与我们有关,我们会很诚实的上这门课,因为我们想更多更好更准确的了解自己。这是我上心理课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一种反思一种自我省视,心灵的安抚,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有些课时给我的更多的是快乐和知识。上老师的课很轻松很愉快,相比往常这个时间段我会在宿舍玩手机玩电脑愉快多了,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也肯定比我在宿舍浪费时间值得多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就算老师的课不愉快它也比我在宿舍值得,因为上课接受知识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只是我们大多时候心里不愿意,它便变得与我们相处的不好。我都觉得可惜,因为我因其他的事情逃过课,现在也不明白当初为什么会觉得心理课是枯燥的。我往往还在没弄清楚对象、还在不了解对象的时候就做出判断,然后就会影响我对这个事物的看法,这是不好的。

  第一节课老师让我们互相认识,学会自我介绍,当堂认识两个新的同学,还让同学给我们示范。我胆子比较小,老师让同学上去的时候我有在庆幸自己没点到,老师找了坐在角落里、不太起眼的同学。课堂很是活跃,尤其是同学上去认识新朋友的时候。当然也有相对不轻松的时候,就是给我们讲道理的时候。

  我记得老师说过,现在心里有点病是很正常的,也有好多同学愿意把心里的结说出来,让老师帮助,我们要学会自我帮助,自己给自己暗示。向老师同学倾诉交流,把心中的疙瘩解开。我记得我高中有段时间心里很难受,不是学*压力,没有理由的难过,可能是为自己感到失望,感觉在虚度时光,当时我也想让自己尽快摆脱这种状况,可是我又不知道要怎样摆脱。我也不想和任何人说,因为我觉得他们不会理解,反而会引起对我的另一些看法,看书也不行,后来我和好朋友打了电话,我对我自己的事情丝毫没提,可是打了电话后我会觉得好过一点,即使我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个时候我就知道,其实交流交谈改变的是心情而不是解决问题,等你的心情改变了,你心中的不快、难过也不见了,交谈的内容也不一定就要说自己的事情,后来我就学会了以这样的方式来调解自己,但这个方法也不是都有用,会觉得很矛盾,我居然到了用这种方法来使自己不难过了的地步。也发现越长大心里的问题就越多。这大概是我多想的*惯造成的。所以听到老师说现在的人心里多少都会有一点毛病,或大或小,我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我记得老师给我们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让我们自己在纸上写20个句子我是谁,当时我们都觉得好难写,20个句子,可是越写到后面就发现20个句子根本不够写,越写越想写,后来我回到宿舍写了一篇日志,题目就是我是谁,好好的看看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有多大的差别。人往往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把自己原来好的优秀的思想变少变没,然后自己就变得越来越脱离自己原有的轨道,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然后又陷入自责当中。我觉得老师很有趣,我们在写的时候老师已经给我们准备了纸笔,有时候交上去,有时候自己留着。上这门课程,没有压力。

  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慢慢步入社会,一方面还能像孩子一样,未免不会产生某些疑虑某些心理的问题,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我们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刚步入大学的时候。学院还组织了大家做了个心理测试,通过测试看看大家的心理健康状况,由此就知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做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不能不表明,我们的心理、思想出现了那么一点小小的问题。学*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里起作用,等我们真正步入社会后,我们也同样需要这些方法来调整自己,摆正心态。

  心理健康课令我受益匪浅,我感悟到人世间爱的可贵,学会了与人共处,我会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生活中去,接受爱,报答爱。就让我们乘着爱的翅膀去腾飞!在心理课上,我学到很多知识,虽然没有当堂回答问题锻炼胆,我也感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下决心改正。上心理课的老师讲课很有特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也希望老师能开展有关心理的什么活动,让我们以后没有机会上课、但又不敢去到心理咨询室的同学能参与健康心理的测试等等,让更多的同学更好的了解自己。我也相信,一定会有很多同学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

  我喜欢上这门课程的理由之一是老师会与我们做交流、给我们做心理测试、课堂活动。最后一次课堂老师给我们做了这么个活动,让我们绘制自己的'心情图,从星期一到星期日,看情绪表的波折。我发现自己课多的那一天心情最差,课少的时候最高兴。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abc法则,是说性格的,大家做了性格测试,希望老师多在课堂上做一些这样的活动,不仅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了也让我们更起劲去学*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上老师必不少讲的是恋爱,大学恋爱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些指点,让我们或多或少有了方向,通过学*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及恋爱中的技巧,让我认识到大学生恋爱的正确处理方法,更加深了对恋爱含义的认识,当然也会更慎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恋爱。

  另外生活中,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必要的时候改变自己,心态很重要,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另外,一定要坚持自己对的、优秀的好的思想,这样就不会把自己变得对自己很失望,和同学和睦相处。就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最需要改变的是说话,说话的方式和音量。我说话声音太小,有时说话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时又不得已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要自己调节一下,幽默可以让气氛活跃,也让谈话轻松。

  最后对老师课堂的建议,我觉得老师虽然和同学们有沟通有交流,但是对心理课来说,我希望这种交流越多越好,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当然这也要同学们自己争取和配合老师。老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回忆,我觉得老师很可爱,上起课来就很轻松,又能学到知识,没有什么大压力,老师也很友善,像姐姐一样给我们辅导,让我们不那么枯燥,希望老师继续保持。我也会采取一些小办法,例如每天给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每天对着镜子微笑,去湖边吼吼,练练眼神让自己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虽然我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我也会找机会和老师沟通交流。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4)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9篇)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1

  通过这次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以下几点是个人对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几点体会。

  1、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特点。

  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相应的尊重。

  2、不断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能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反之,当一个教师的心理环境处于消极状态,她的情绪、教育行为就会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工作评价方面,重视客观、公开、公*、公正,为教师积极地工作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同时,注意将“奖惩性评价”逐步转变为“发展性评价”,使每位教师看到自己每个阶段的进步与发展,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努力进取。

  3、重视改进教师人际关系。

  教师与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一样,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家长是“*等”的,他们是“教育的合作伙伴”;领导与教师是“*等”的,他们是一个学*的共同体;教师与教师是“*等”的,他们是同一条战豪里的“战友”。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去分析学生,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之间应建立互帮互学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团结、健康的学*工作氛围,使教师的心态处于“*稳”的状态。

  4、加强教师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下降。应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组织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2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责任,我有幸参加了远程教育的心理健康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的学*,充实我们的大脑,同时还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参观学*和调研,使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真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感受一: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通过本次的学*,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通过培训,自身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总之,在这次的培训的锻炼中,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业务水*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努力,将所见、所学根据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尽己所能!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3

  这次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学*,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衡过去。

  二、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势头,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所以,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时,就应该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一课程越是学*,我越是感觉自己对很多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我必须不断地学*,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成长。同时我也希望这样的培训能够坚持进行下去,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水*。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4

  8月19—20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论坛,论坛专门邀请了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主持人杨凤池,*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刘松怀两位知名专家,分别做了《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与《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的专题讲座,两位专家与现场的参会教师进行了积极互动交流。讲座非常的精彩,气氛特别的高涨,收获也特别的丰富。

  杨老师的讲座风趣幽默,他能把如此深奥抽象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讲得那么的通俗易懂,真不愧是心理学界的大咖。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以前不曾学到的很多东西。“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是他自己发明创造的一套咨询技术,实用耐用且好用,专业的讲解加之以具体的案例视频播放,让学员们一下子容易领会他的精神。“我不想做‘暴君’”,“爱你恨你我的父亲”,“逃跑的留学生”等等心理访谈节目重现荧屏,让我们重新回到了访谈现场,一起跟专家体验这“心与心的交流”……一幕幕,一场场,一句句,一个个,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专家的风采,更让大家也体验到了以前从没有体验过的各种真实咨询场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并解析了“分析体验式心理咨询技术”。具体操作思路:

  一、假设与评估;

  二、分析与修通;

  三、体验与结束。只希望我们能首先好好消化杨大师的这种咨询技术,其次再说尝试应用。

  刘松怀老师具体跟我们分享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他主要从九个方面分析讲述了这些技术的应用跟技巧。刘老师分享的九大技术分别是:

  一、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技巧;

  二、身心语言贯注的技巧;

  三、选择咨询内容的技巧;

  四、询问对方的技巧;

  五、倾听的技巧;

  六、理解接纳对方情绪的技巧;

  七、觉察和洞察的技巧;

  八、镜映对方的技巧;

  九、达成一致沟通目标的技巧。

  刘老师对每种技巧需要把握的侧重点都一一做了讲解和演示,这样就使得学员们对技巧的运用更加直观。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讲的第六种技巧,即理解接纳对方情绪的技巧,此种技巧也叫“共情四部曲”:先放下自己的标准;认真倾听对方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反馈给对方感受和情绪。他给我们现场提供了几个实际案例,然后帮助学员们总结归纳,最后基本形成了以下固定的句式:当我听到刚才你说的话时,我能体会到你有一种……(表达情绪的专业术语)的感觉,你很……,甚至……,可是,……并且刘老师强调在做共情时,语气必须低沉,缓慢,甚至就是那种有气无力的表达,并且时不时地稍作停顿,如此这样,才能真做到与来访者感同身受,便于跟来访者很快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在现场,刘老师提供了个别场景,然后点名让学员们进行尝试共情,效果相当明显。不过,在进行表述过程中,由于每个人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一样到位,所以专业术语的表达就有点那个“茶壶里煮饺子——有口说不出”的感觉,反正我自己能明显感觉得到。

  “学然后知不足”,大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心理工作者乃至基层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了解掌握是那么的少之又少。这就需要我们在潜心从教的同时,一定要多多翻阅学*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或是自学抑或是培训,总之,只有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心理健康了,才可能培养塑造出身心皆健康的学生!

  再有,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都只积极关注孩子们的显性教育——成绩分数,却忽略了那些最最重要的隐性教育——心理健康,这就导致了当今社会孩子们抑郁、自杀、校园暴力事件的防不胜防,接踵而至。诚然,教育也不仅仅只是教师的工作,社会家庭也都有责任,但是作为专门从事育人工程的我们,对于育人方面造成的不当和损失,我们又何尝没有一丁点的责任。为此,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势在必行!!!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5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十)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配合政教处的工作,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班主任教育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

  一、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

  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发展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感情,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地奋发上进。

  本学年,新生入学,学*任务非常艰巨,为了防止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而泄气或思想上不重视,我反复给他们讲了高一学年新课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让他们学*与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与人的正确交往。重点抓自觉学*行为*惯,形成良好的学*环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与任课老师加强联系,二是抓自己的学*时间,即早读15分钟、自*课和晚上的晚修时间。督促课代表做好组织记录工作,并及时总结,以便学分认定。其次,继续抓好学生学*方法的培养工作。利用班会课请成绩优秀的同学、成绩进步快的同学介绍学*方法,提高学生学*的信心、方法。

  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班风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和*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首先从组织好班会入手。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班会包括班务会、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如课堂纪律、课间要求、考勤制度、考试纪律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集体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集体体的措施;制定班级公约,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的时事教育;处理偶发事件等等。

  其次是对班干部的培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教育学生自主学*,完成学*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目的,端正学*态度,遵守学*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计划,提高学*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惯,提高学*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四、做好逆反心理学生的疏导工作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疏导工作:

  1、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我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渐进,不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等的地位,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注意寓教于乐,以多种形式规范学生行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为此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艺术周,科技周,校运会等活动契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

  六、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学年我走访了*40多个同学,并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增进了师生,师长情感,促进了教育工作。

  总之,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班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6

  通过这次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以下几点是个人对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几点体会。

  1、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特点。

  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优点,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相应的尊重。

  2、不断改善教师的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能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反之,当一个教师的心理环境处于消极状态,她的情绪、教育行为就会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工作评价方面,重视客观、公开、公*、公正,为教师积极地工作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同时,注意将“奖惩性评价”逐步转变为“发展性评价”,使每位教师看到自己每个阶段的进步与发展,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看到了成功、感受成就感,从而激励教师不断努力进取。

  3、重视改进教师人际关系。

  教师与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一样,都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等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家长是“*等”的,他们是“教育的合作伙伴”;领导与教师是“*等”的,他们是一个学*的共同体;教师与教师是“*等”的,他们是同一条战豪里的“战友”。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去分析学生,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之间应建立互帮互学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团结、健康的学*工作氛围,使教师的心态处于“*稳”的状态。

  4、加强教师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下降。应该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组织一些社会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7

  一、开心是可以选择的。

  我印象深刻地记住了一句经典的闽南话语————“甘愿做,欢喜受。”是啊!也许你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太多矛盾的地方,社会责任大,待遇一直很低,脑体倒挂严重……这些都是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自我调适自己的心理,通过学*,我知道原来心情也是可以自我调适,可以选择的。

  “甘愿做,欢喜受”意思就是说,这是您自己选择的工作,就要培养对他的兴趣,培养对他的感情,有高高兴兴地投入,才有喜悦的收获,当您遇到困难时,你就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对待工作、对待名利等等,就会不屑于较量,对待挫折,就会不悲观丧气,在工作中就能时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

  当然,要做到性格开朗,泰然处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我们*时留意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凡事都能想开一点,我们就一定可以做到乐观向上,泰然处事。我的做法是:天天早晨洗漱完毕,面对镜子进行心理暗示————“今天又是崭新的一天,开开心心是一天,愁眉苦脸也是一天,我为什么不选择开心呢。”

  二、工作也可以乐教乐育。

  我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当老师的,要真正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幸福的事情。但是,假如我们始终处于自卑、自暴自弃的生存状态的话,职业倦怠就不可避免了。应该说,每个人的人生一辈子,都会有低谷和高峰期,作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头脑清醒的人,都是要追求幸福的,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所谓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生活满足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从形式上讲,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状态,而是基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自我反省而获得的某种切实的、比较稳定的正向心理感受。就教师个体的生命而言,教育教学活动占据了核心部分,假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那么他就找不到人生的幸福。

  做个幸福的教师,既是教育事业的要求,也是教师个体生命的要求,就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起幸福起来吧!自我认同和幸福感同属于人的精神世界,无法外在强制,只能是内发的,只能起于自我认同,终达于内心幸福。乐教乐育在于你对幸福的认同,与有朝气的学生在一起幸福快乐。

  三、以古典的方式学*,探索教育教法可以看作成享受艺术人生。

  心与书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爱在心中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回*静,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切入生活现实,装点生活。当我们以古典的心态对待学*时,春日的香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完美的生活。教师教学艺术的能力取决于教学经历、对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更在于老师的精神修养。“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就是这个道理。心在享受,艺术的造就就高。

  学*后,有很多心得,想法也很多,希望可以自我调适自己以前心理问题和职业倦怠。我现在很清楚地知道,喜欢发现并赞美生活的人,总能发现生活中点滴的幸福,并善于把它传递给身边人。这种人是真正的成熟的人。真正成熟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接纳一切,包容一切,并学会重新去热爱,热爱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常言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教师的凝固的岁月生动起来吧!让感动常驻心田,并努力向我们的学生奉献一份让人感动的思想和情怀,爱心和诗意。爱心本质上就是诗心!当我们内心荡漾着诗意,生活也就变得无比清新明丽。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8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教师心理健康远程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各位专家、老师通过理论和典型的事例,使我深刻领悟到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甚至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的性格,常常会成为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2、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讲道理,恐怕每个老师都会说学生和老师应该是*等的合作关系,但在实际上,并不是全部老师都能够让学生产生这种感受的。在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的调查中,让学生按照“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是——与——的关系“的句式来自由填写,结果有34。7%的学生感受是消极的,他们许多人的答案中把师生关系比做猫与老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警察与小偷、老虎和兔子、法官与罪犯、暴君与复仇者等。这一数字使我们想到,在另一项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有*半数学生对部分老师感到害怕的比例,足以说明我们一些老师在师生关系上存在的问题。经常听到这样一*话:“对学生不能太客气了,一开头就得把他们镇唬住,不然他们登鼻子上脸。”有的教师以能让学生害怕为荣,能把学生管老实了为能。看了这些,不仅要问:这些教师都怎么了?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在想些什么?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才会做出这些事来?他们的行为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心理健康的。

  3、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态度和生活态度。

  应该指出,有些教师虽然在心理健康方面没有明显问题,但由于观念上的偏差导致对学*成绩不同的学生态度有很大差别,有时可以差到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好学生一般都是班里的干部,差学生很少有这种机会;好学生能够经常得到老师的鼓励,差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好学生犯了错误常常能得到老师的谅解,差学生不犯错误还经常会为别人背黑锅??这种感情上的马太效应给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消极影响,在占有学生总数20%的学*困难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成绩不良是同教师消极的态度有关的。显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教师错误的观念。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维护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9

  20xx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贵阳市组织的“十一五”第三批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刘衍丽教授主讲的《教师心理的健康教育》让我收获很大。世界卫生组织宣言*年来也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地、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达到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经过了此次学*,我真正感觉到了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根据观察和了解,由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特点,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的心理呈现出一个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但也经常发现一些体育教师心理状态并不*衡,易恕、缺少自信心、无责任感等,这些现象的积累结果,就是心理疾病。

  通过学*,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我也知道了为了使体育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除了社会努力之外,体育教师自己首先应该保持乐观的心境,所谓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况,往往在一段长时间内影响人的品行和情绪。一般来说,工作的成败、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等都会对心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体育教师长期从事着艰苦的劳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他们的社会作用与其地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严重地挫伤了一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卑心理较重。其次是自我调控激情,由于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因而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也相对较多。象学生受到不公*的批评或讽刺、或学生在家庭、社会上受到挫折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攻击性因子,在教学中很有可能向体育教师或同伴发泄,这就增加了师生冲突对立的机会。消极的、破坏性的激情使体育教师处于生理高度应激的状态,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紊乱,导致一系列心理因素产生的疾病。所以,体育教师要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激怒,逐步形成有益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机制。再次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要有知心朋友,时常和他们聊天,利用好你的假期时常出外旅行等等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

  通过学*,我也知道了体育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此次培训的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5)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 (菁华9篇)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

  7月16日至7月18日,我有幸聆听了张正中、丁光木、曹伟勇教授讲的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纠正对策的讲座。张、丁、曹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在场的教师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也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在学校。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的较为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厌学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很复杂,后果也是可怕的。它是家庭、社会、学校,还有孩子自身的认知条件下综合作用的产物。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学*的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二)说谎孩子说谎是由于社会风气、家庭压力、虚荣心、心理因素、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说谎不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的实现。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教师要给孩子以心灵的安慰,给孩子提供改错的机会,给孩子自我反思的空间,让孩子能够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他熟悉的每一个人。这样每个孩子才能诚实、自信、健康,茁壮的成长。

  (三)早恋小学生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外,就是与异性的交往。随着青少年的发育提前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早恋现象已经在小学的高年级出现萌芽。13、14岁的青少年正值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异性充满着好奇、爱慕,又有着虚荣的心理在作祟,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作为教师要细心观察,实施温情教育。在班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队会活动,对友谊进行正确的引导。家长要给予积极的配合,未雨绸缪。早恋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充满阳光的童年,不要让早恋的小雨洒到他们的青春花园。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艰巨、复杂的培养新人和创造精神财富的脑力劳动。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会不断地寻求现代教育的新路,切实以新理论、新方法、新理想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2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对自我的本事、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我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梦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我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我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我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梦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我过不去;结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衡,也无法摆脱自我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十分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确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资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构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终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供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仅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构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本事、适应本事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齐,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坚持浓厚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必须的成功。

  (一)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经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先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向困扰自我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提高,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能够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构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进取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经过团体活动能够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能够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必须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本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本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能够学*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我的意见等。经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对自我、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经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进取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进取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资料很精彩,讲的很全面,所举案例让人心境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职责制*、*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学校“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此,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职责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学校内安全隐患,努力创立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礼貌学校,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种疏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学校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自查范围》,在全校各班级、各处室部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每一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职责人汇报,最终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理意见,限期整改;在学校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2、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凡是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职责者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发生事故不上报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职责。*年来,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经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礼貌、健康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3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让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现谈谈自己本次学*的心得体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首先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生活环境。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据调查,目前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青年报》5月17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在中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目前不少学校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4

  健康的心理是我们成长必的备件条件!

  同学们,请想一想,如果给你两个人让你选择其中一个做朋友的话,前一个是对生活充满了积极的心态,不管遇到了什么事情都能一笑带过对你每天笑脸相迎的人,后一个是为难发愁,遇到难题总是怨天尤人,每天对你愁眉苦脸的人。不用说,大家都会选择前者,这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健康的心里是我们成长的必备条件。

  何为健康的心理呢,能够正确对待批评与表扬,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对任何有益社会和人类的事能够充满信心与希望,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心理。反之一个人受到表扬时就得意忘形,忘乎所以,沾沾自喜,受到批评就垂头丧气,丧失意志,不思进取或对任何事都抱有消极的态度,这是不健康的。

  怎样才能有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静以修身”这要求我们心要静,要学会目标转移不胡思乱想,用学*来充实自己。另外,要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制力。在学*生活中要“严以待己,宽以待人”,善于创造和奉献,对老师,同学要以诚相待,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还要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被人的意见,能和反对自己的人正确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迎接生活面对学*。

  同学们,相信我们只要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并坚持不懈的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就一定能创造奇迹,取得成功。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5

  我有幸参加了龙湾区二期中小学老师培训,聆听了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专家们的讲座中既有高深超前的理论,又有贴*教育生活的实际范例,令我耳目一新。这些讲座,对我不仅是一次业务理论的学*,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也让我感到自身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现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体会与大家分享。

  给我印象最深之一的钟志农老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钟志农老师凭借其四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经验,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先进的心育理念,幽默风趣、睿智亲切的语言,鲜活的辅导个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钟老师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个体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主题。这场生动精彩的讲座,让广大教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收获。教师们普遍反映这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内容贴*中学教学和生活实际,能引起大家广泛共鸣,引发大家深入思考,是一场高水*、高质量的专家报告。而且,钟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抹阳光,让沐浴其中的心灵,感受到一种纯净和高贵!

  给我印象最深之二周红五老师.周红五,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人,浙江省学校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专家”,国际学校心理学会(ISPA)*代表。很有幸聆听了周教授关于“师生交往艺术”的讲座。连续一天的课,他一直都站着,不看讲稿,不喝一口水,始终激情飞扬,声情并茂,挥洒自如。他戏称自己上课时的*惯动作“扭屁股”是成熟男人的标志,还不时冒一句“找男人就要找我这样的”,引得整个教室爆笑不已。他还教我们做一游戏:双手交叉,右手在上的人属于较理性的人,左手在上的人,往往比较感性,是跟着感觉走的人。然后让我们猜,*、*是哪只手在上的,结果他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左手在上,也就是说都属于感性的人。呵呵,难怪*激动时拥抱女演员,*在汶川泪不自禁.

  给我印象最深之三,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吴郁葱老师来校作题为《良好师生是如何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会上,吴老师语言幽默深入浅出,用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指出了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介绍了几种如何走进孩子心扉的沟通小技巧。全体教师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大有裨益,增强了大家教书育人的自信心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将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了心理捕导活动课与思品课的区别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心哩辅导课比较注重真,实,小,*等人物事件心态理念价值判断,往往从学彑生身边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从实施形式上看它侧重由内向外的自我体验白自我然悟释放个人的个性。它讲究运用颀听关住理解同感回馈重述引导具体化训练技巧和艺术。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二、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理解、感回、重述、引导等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钟志农认为,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管理办法,来适应成长中的孩子,而不应要求改变孩子来适应自己。所以,他特别注意高度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意识和自尊意识,处处对学生表达*等、尊重和同感,从来不干涉学生的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

  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三、通过培训,更进一步认识了心理辅导八重八不重的要领

  当一名教师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曾径尝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收获较小。人无完人,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对于存在的不足,也要改善,向好的方面发展。

  通过培训认识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辅导学生是心夷的碰撞,是人际的交往,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例如上小学心理辅导课,师生芖共同探付讨学会谦让的话题。在播放一段录像后,教师问:什么是谦让?一个学生说:就是好的东西让给人家,坏的东西留给百自已。另一个学生补充说:先让别人进教室,自己后进教室。对于小学生这样回答说明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谦让的行为标准,教师就应该加从以肯定。这说响明心理教育重感受,不重认知。重引导,不重教导。重目标,不重手段。

  四、通过游戏教育学生(千千结、盲人与拐杖等)

  这次培训与以往的培训有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在培训过程中,老师除了讲解一部分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之外,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五、通过培训理解教师的心态重要性

  教师在学校紧张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也会不经意地传染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你的身上找到自信,老师就必须用满脸的笑容面对学生。教师应具有健康的心态:应积极地接纳自我。真正了解、正确认识和评价、乐于接受和喜欢自己;并承认人的差异,允许自己不如别人。具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的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在对人处事上,尊重、真诚、羡慕、赞美等积极态度要多于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消极态度。

  总之,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促进学校的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6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我,又理解自我,有自知之明,即对自我的本事、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我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梦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我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我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我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梦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我十全十美,而自我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我过不去;结果是使自我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衡,也无法摆脱自我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十分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确定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资料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构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终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此刻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境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供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仅有经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构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本事、适应本事的构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靠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本事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构成心理障碍,异常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

  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齐,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坚持浓厚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必须的成功。

  (一)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经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先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向困扰自我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提高,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能够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构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进取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经过团体活动能够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能够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必须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本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本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能够学*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我的意见等。经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对自我、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经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进取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进取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资料很精彩,讲的很全面,所举案例让人心境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谈谈个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体会: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以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为此,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职责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学校内安全隐患,努力创立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礼貌学校,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二、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全校师生的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提出要树立六种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克服四种疏理、坚持“四不放过”、营造“四讲”氛围。六种意识:即“大于天”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第一”意识、“防范”意识、“共管”意识;开展“六防”教育,即防盗、防火、防震、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教育活动。营造“四讲”氛围,即利用横幅标语、学校广播、班级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一个“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各种报告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1.建立安全工作日报告和安全整改通知书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自查范围》,在全校各班级、各处室部中设立了安全检查员,要求每一天对各自范围内的学生动态、教学生活设施、设备进行检查、记录,并向班主任和各部门职责人汇报,最终上报校长;然后由校长签署处理意见,限期整改;在学校各区域配备、完善消防设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段。

  2.重大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凡是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事故或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发生的事故应按照各自管理权限及时查清原因,对事故职责者给予严肃处理,事故善后事宜应及时妥善处理。对发生事故不上报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职责。*年来,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经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将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礼貌、健康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7

  一、透过学*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好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潜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增强自我教育潜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构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好处。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用心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能够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状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衡状态,那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用心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应对不*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衡,促进其发展。对不*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衡的状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能够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忙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忙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应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用心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持续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就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时维持其心理*和、用心、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等的群众,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构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就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能够根据本学科教学资料与学*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这样就能够构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超多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资料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齐,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务必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向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到达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理解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好处。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构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构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必须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8

  保持健康心理,提升生命质量。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生活中,要想生活的更轻松,更快乐,就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成长,更好的担负起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9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往往应对着各种心理压力,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齐,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如何来决定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首先,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次,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最后,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必须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此刻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此刻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情绪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能够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潜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续心境的良好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大学生应持续用心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在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理解,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能够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忙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就应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健康的发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6)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1

  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14年暑假举办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三天的学*。虽然时间不长,却从中收获了一些实用的知识。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颇有益处。在此阐述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通过学*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常识。

  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以前,我也知道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及时关注,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本人学的并不是心理健康专业,*时与学生接触时也只是以自己的大致理解去处理一些问题。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一个专业性的高度上。而通过这次学*,我明白了:要想真正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首先自己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能靠直觉,不能盲目摸象。

  二、通过对儿童的性心理学*

  我释然了*时的一些困惑。我对儿童性心理这堂课受益匪浅。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学*,让我掌握了在生活中如何与自己的'孩子谈论性知识。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二是,通过学*,我能够解释一些在*时的教学中碰到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奇怪的性现象。

  三、通过室外心理活动实践

  我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的活动开展方式。这次学*不仅有理论传授,还有心理活动实践。通过一些具体的室外活动,让老师们放松心情,互相了解,增进友情。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一些同行,也掌握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游戏,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非常感谢xx区进修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学*机会。让我在担任班主任的道路上又成长了一次。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2

  今天上午,我们锦华小学和古寨小学共同举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有来自两所学校的教师10多人,同时参会的还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负责人。活动中听取了县小学心理健康负责老师,对于目前他们学校有关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的一些情况与做法,并且听取了三节心理辅导课听课之后,与会的代表就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教科所主任还转达了区教育委员会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过学*,感慨颇多,让人感到沉重与责任重大。下面谈几点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体会:

  一、学校有必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要慎重,要正确对待,有效实施。

  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13%全球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并且在*几年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将今年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作为儿童教育的主要环境——学校,现在对这一方面都十分关注。我省今年也明确地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作了明确的要求:乡镇级学校在20xx学年开始必须专门有心理辅导老师;该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有上岗证。

  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更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提高。*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上的一些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这方面工作中。大家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本来是好事,但是,现在确实存在一种把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无限扩大的倾向,以此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的现象。还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教育”的现象,虽然在开展,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以及形式等都要慎重,要注重实效性,要根据不同情况体现多样性。在小学,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

  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的几点思考:

  1、要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必须加速改革,迅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学科系统型教育向职业能力型转轨。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以转变思想、提高德育素质为灵魂,只有良好的心理才会产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必须建立在学生思想健康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才会收到预期效果。所以,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把心理教育纳入教育计划。我们学校目前虽然没有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育课程,但学校领导和学生处经常督促教师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任课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都重视渗透德育(特别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班主任老师更是走在前头,他们利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像开展丰富多样的班队活动课和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课外活动、义务劳动,举办一些知识讲座,个别谈心,给以关爱和帮助等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教育感化本班学生,尽力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学校的教师事实上都已重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缺乏的是有专业的人来指导,还不能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一定的专业与理论水*上来。

  2、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学知识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含义应该是教师以健康的心灵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以渊博知识和规范的行为教育学生。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教师这些方面的烙印,所以,对教师的心灵和职业道德要求格外高。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外,还要具备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心态,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和克服心理障碍,有效铸造人类灵魂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尤其是非师范毕业的教师应补好心理学这一课。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对教师进行心理学的继续学*,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学生的经验。

  3、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以往我们存在着用同种方法、同种手段教育所有的学生,少数人犯错,大家挨批,少数人有提高全班都光荣的现象,不重视个性教育。在教育上,所有“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说法和作法都是错误的。有不少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来对老师常说的第一句话:“给你添一个麻烦,要多劳你一份心”,这就是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加强教育的期望。就像本次研讨活动中的两堂课“学会夸奖别人”、“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我们学校各个班每个星期的主题班队课等,就是针对各自班级中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这对学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与启迪作用,有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更是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走向正常的发展。我们认为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和所有教职工都应该有了解学生心理的责任。教育管理有了针对性,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4、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起到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幽静和环境优美自然会产生心情舒畅、气氛和谐,为转变学生思想、调整学生心态和行为创造有利条件。领导民主、管理民主、师生*等、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心灵、互交知心朋友是正常的教书育人的氛围。民主与*等能给人们心理以宽松,感到顺气、顺事,不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教会学生自我调整心态,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保健、自我约束不良行为的能力。可增强正确评价自我、正确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也是转变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水*的必要条件。本学期,我们学校重视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注重了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校长和教师们带头讲文明礼貌、保持校园整洁、讲普通话,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大家互敬互重,大部分人的文明行为带动改变了小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保持愉悦、健康的心态。

  总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控制和训导学生,而学生则只能在被扣分、被训斥中服从教师。因此,在民主社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要校正教育目标,强调要为学校营造一个积极的、互相帮助、关怀的环境。除了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与情绪方面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3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争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争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4

  做幸福的老师,拥有健康的心态是关键。

  心理健康的指标是无心理疾病,即有幸福感和积极的心态。“幸福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当现实无法改变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想:决定幸福的健康心态应该是阳光般的吧。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个人,也是宽容*等的。教师的心态也要像阳光那样,是*常的、达观的、宽容的、积极向上的。我们只有拥有这样的健康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教师要有一颗*常之心。*常心是一种冷静、客观、理智的心态。如果教师缺少*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就比如我们经营一个班级,总是希望班级样样都好,不知不觉地用尖子生的标准来要求全班学生,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累、学生累,而且做老师的越累,学生反而越是反感,教师不禁会陷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沟”的困惑,学生也会越来越失去学*的信心,怎么谈得上幸福快乐呢?这一点又与前面刘老师介绍的优化一般心理素质的方法相吻合——“将‘应该’变成‘希望’”。我们可以希望班级各个学生都品学兼优,但要用*常心去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5

  经过这段时间培训,我深地认识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的一门学科。

  一、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过去,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教育。现在通过培训,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取消了过去那种错误的认识,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有心理疾病的人,而且也包括对正常人的心理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够悦纳我们的教育对象。教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就必需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我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公渗透到课堂中,而且还渗透到课外活动中;不仅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中,而且还渗透到人与人的交往中。因此,它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教育学科。

  二、理论知识得到了提高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改变了我的思想认识,同时也学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明确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功能和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原则等等的理论知识。短期的培训,我走出了心理健康的盲区,逐渐走向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五彩池。

  三、体验了实践与操作的方法

  通过老师们讲解理论知识,个案分析,观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实录和“心理访谈”节目,以及小组讨论合作等活动,掌握了分析案例的方法,咨询师怎样和来访者交流,咨询师应注意的问题,怎样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技术问题。通过上面的活动使我明确了在今后的工作应怎样去接纳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怎样去与来访者交流,怎样化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达到治愈的目的。

  四、教师必备的一门学科

  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人格完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以及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要促进儿童身心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提高其全面素质,优化其个性品质,促进其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我们教育者首先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用健康的心理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其次,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一个和谐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心情愉快地接受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健康愉悦地成长。

  总之,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收获很大。首先针对自己的心理进行了一次调适。其次,学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懂得了怎样去进行个案分析,明确了一般心理问题怎样去解决等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6

  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永远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些时候,理想也等同于我们的目标,但只是有了理想却没有认真规划,在实现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计划往往赶不上改变,到头来感叹行路难,安慰自己已经追求了过程就不要太再意结果。这是理想与现实出入太大不得不给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确认真规划了你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标,如果过程出现了偏差就及时改正,始终让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紧咬目标,你会发现你有战无不胜的力量,而且会努力为自己的最终理想而奋斗不已。目标清晰与昏昏噩噩根本就是两种不同人生的选择,规划好你的人生,你会奋不顾身地为理想而努力,而你行动的动力,也是你每一个阶段不同的规划目标。所以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太重要了,而这门课就很好的帮助了我。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7

  XX年的11月至12月我幸参加了延边州班主任远程培训,通过二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与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与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衡,促进其发展。对不*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与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与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时维持其心理*与、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与谐*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与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与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与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与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与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水*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8

  我认为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群众;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透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忙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

  透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参与到了群众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带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带给心理方面的服务。特别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

  而且在那里我能够把在心理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与实践,让我学而致用!完成了大学心理学的学*,我对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规划,对以后的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可见,心理学对我们大学生的帮忙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交际方面都能够用到这方面的知识。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的一门,我有种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虽然我选修的心理课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于我的帮忙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9

  通过这学期大学心理学的学*,我对心理学知识有了必要的了解。首先,我对心理发展的历史有了必要的了解,然后我学*了一些小组活动的知识。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的知识。在小组活动中,我们对彼此是开放的。他们的身心都参与了群众的活动,这再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活动课上,我体会到了人们内心脆弱的一面。有时候,他们多么需要别人的照顾。这种心连心的交流能让人们感受到交流的乐趣。我们对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让人觉得像是一场表演,但我们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真诚的心。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学生在真实、生动、创新的活动中学*和启发,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感,理解真理,凝聚情感,形成信念,然后需要在行动中表达自己。此时,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向外投射健康高尚的情感,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个学期,我还参加了学校的心理协会,秦新港,这是一个温暖的家庭。我们一起努力,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知识,还把心理服务带给了其他同学。个性是今年5.25的活动深深打动了我,师生之间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和我学到了很多……

  在那里我可以把我在心理学课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让我学*和应用它!在完成大学心理学的学*后,我对四年的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对未来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对我的职业生涯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可以看出,心理学对我们的大学生是有帮助的。很明显你很忙。

  我们可以在生活、学*和交流中运用这些知识。我对这门选修课很感兴趣。我不必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讲课上,而是觉得自己不由自主地被老师吸引住了。所以心理学真的很有魅力。虽然我的心理学选修课已经结束了,但是我对心理学知识的学*还没有结束。也许心理学和我未来的职业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心理学知识对我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帮助,甚至是一辈子的帮助。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7)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菁华9篇)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1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20xx年3月30日,经过襄阳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后,我深有感触,下面谈谈几点心得:

  一、提高思想认识

  *年来,中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致力学科渗透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道德与法治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深化家庭教育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2

  来到新晓掰指算算已有两个年头了,本学期中我校建立了“阳光心语室”,我光荣的成为了心语室的一位志愿者,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姐姐”。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从此以后对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不由的留心注意起来了。

  我们的宗旨是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适应与发展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使学生能适应学*、生活、人际关系环境,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缓解情绪困扰,消除心理危机,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寄宿生,在校时间长,家庭生活环境复杂。造成了很多孩子心理的危机和困惑。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同学的来信,针对孩子们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分类回信,最大程度的给予了心灵的帮助。

  本学期3月26日,我很荣幸的同李主任参加了太原市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学的年会,听了名师们的示范课。下面是我对此次活动的一些感想和大家来分享交流。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那节由尖草坪一中朱洪杰老师讲的“唠叨、暴躁的表现”课堂中围绕学生在家都发生多被父母唠叨的事情,在这过程中孩子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会造成家长唠叨以至于暴躁的表现呢?老师设计了这么几个大问题来进行的。其中又在小环节中有一个特别精彩的部分让我至今难忘,学生经过讨论老师提出的在家什么时候会让家长唠叨发脾气,以情景模拟的形式变现的淋漓尽致。当时场下也是掌声不断啊!这足以证明学生是能够理解体会到家长的心理角度的。在此老师也进行了总结分析:

  1、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过高;

  2、父母的工作压力大;后面又通过播放老师对家长的一次采访录音,学生在课堂中听到了家长的心声。家长对孩子唠叨、发脾气的那份无奈;家长担心孩子的理由。学生通过课件上的父母是如何为自己的孩子时,那份真挚的爱时,联系实际你又是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的?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要求眼前就能做到的,要具体,有可行性。这时孩子们动手写出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在课后老师还留了作业,那就是“给父母的一份信”。学会用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

  课后的总结那就是:让学生理解父母,让父母理解学生,让理解搭起孩子与父母的桥梁。

  那么具体自己的工作中又该怎么做呢?自己也在不断的查找资料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以下是自己的一些片面见解仅供参考。希望也能让老师们进行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3

  在这一天的学*中,管老师通过讲授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在*时的日常教学中开展活动课的意义、方式、步骤,以及通过活动课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心理指导意义。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

  1、选题要贴*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实际。

  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生活周围的事往往十分关心,教师在选题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和关心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共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题应有所不同。例如,初一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以学*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为核心的新环境适应问题;初二学生面对的心理行为问题与学*策略问题;到了初三变为升学压力和就业问题;高一学生又一次面临更为迥异的新环境适应问题;高二学生要面对学*压力与人际关系交往问题;高三学生面临考试焦虑和职业选择问题。

  2、选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水*不同,其行为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同样是在中学阶段,随着年级的上升,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高中课堂氛围表象活跃程度明显不如初中,造成这种原因并不单单是学生上课不专心或其他原因,而更多的是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了那种表现自我的心理,多了些独立思考、静心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小学初中的课堂氛围更多体现在显像层面,高中课堂氛围更多体现在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感受等隐形层面。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在选题和设计时都应做充分准备。

  二、弄清心理辅导活动和主题班会的区别。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与主题班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思想方面、品质方面、行为*惯方面及法制观念方面的原因,又往往还伴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主题班会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等教育,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从心理的角度切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卫生保健和心理训练,心理辅导活动课与主题班会可互为补充,共同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和道德行为。

  我认为心理辅导活动与主题班会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主题班会

  心理辅导活动课

  育人

  功能

  关注学生道德行为思想品德、人生观、社会规范等问题。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等及社会适应性。

  教育

  内容

  注重“高、大、全、远”的人物、事件、观念、道德、规范等。如理想、道德、学*等。

  注重学生身边“真、实、孝*”的人物、事件、心态、理念及价值判断等。如自我意识学*心理、人际交往、生活适应等。

  教育

  形式

  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典型榜样正面引导。侧重由外向内的理论灌输和实践教育体验,使道德规范逐步达到内化。

  通过情境创设,游戏活动,讲演叙说,交流心声,侧重由内向外的体验、感悟和个性的自我张扬,通过助人自助,实现学生人格完善。

  特点

  师生均可主持,以学生为主。注重说理、启发、实践、榜样,注重思想性、教育性、时代性。

  教师辅导学生。注重自我探索、强调体验、感悟、注重发展性、预防性。教师需系统的心理辅导理论和专门技术。

  三、课题的选择应该考虑班级和学校管理的需要。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整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班级与学校整体管理的终极目标也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即时性目标和方式方法上的差异。

  其次,班级和学校日常学生管理经常遇到的各种学生问题,有许多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到的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学生的厌学情绪、学*态度偏颇、学*动力不足、同学人际交往、各种问题行为等,这些本身都是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过程密不可分。或者也可以说是班级和学校日常管理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的表面上的行为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关注现象背后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过程倾向。但这并不影响两者所指向共同的问题。

  四、形式要多样。

  游戏、绘图、角色扮演、小品、辩论赛、讨论、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条出人意外的新闻,一个惊心动魄的案例,一部来自学生生活场景的dv,一支拨动心弦的乐曲,一串发人深省的数字,一组震撼人心的照片,一段诙谐风趣的动漫,一出自编自演的小品,一个经典的游戏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热身阶段的重要素材,只要它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心灵、思绪、情感、注意力焦点,就能引导学生走向这一堂心理健康课的主题。

  五、课题的选择应该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的需要。

  教育部XX年8月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是途径之一,并强调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倾向,应该理解为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操作层面存在的误区和倾向,而不是这些途径和方法指向的内容和目的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能当作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来学*,并以传统授课模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操作上要防止学科化倾向,但是在涉及的内容上和目标上必须体现出一种系统性和连贯性。《纲要》还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纲要》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具体到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许多是相同的,是需要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六、参与要广泛。

  我们开展活动,要选择一些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覆盖面广的、有待逐步提高的教育点,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踊跃发言,要全体参与,避免自卑、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敢发言而隐瞒内心的`真实感受。促使师生、生生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或唤醒学生内心己有的经历和体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热情,促使学生在深刻的感悟中达到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例如:中职新学生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学*、生活、人际交往、恋爱等,教师要从切身的问题设计话题,才能有更广泛的参与度,也才能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开学初期的适应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投入到职业教育的学*中。在设计问题时,要让学生有话想说,不吐不快,参与面要广。

  总之,心理健康康教育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学生当前的、实际的需要;其次再考虑班级和学校管理的需要;最后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内容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的需要。符合实际需要的主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好的主题,结合活动课的具体开展,才能收到理想的实际功效。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些收获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务求让学生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个体。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4

  4月22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清华伟新教育扶贫项目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专题培训”活动。短短几天的培训学*,让我真切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成就孩子健康人生的现实性和重要意义。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在培训过程中,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心理健康专家教授做了精彩的讲座,虽是视频讲座,却是实时的,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 班主任 。从专家们的讲座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头上说说,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感受一:和谐的团队精神,助进步;

  感受二:认识心理健康重要,促发展;

  感受三:提高自身素质,助成长;

  感受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感受五: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学校今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对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培训工作。向老师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及方法,并要求班主任和老师在自己班内尝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扩大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二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团体辅导。针对不同年级、年龄段学生开设不同心理活动辅导课(或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二是心理咨询。开展“心晴小屋”,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解答学生疑惑。三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仅5天,但在我的心里却激起了层层涟漪。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当前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家长、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 心理学 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着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后,我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并将所*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5

  20xx年的12月我校对全体教师开展了班主任培训工作之心理辅导技术专项培训,并于教育局对全县教师进行了心理辅导技术考试。通过几位我校实力雄厚的心理专项教师对我们进行的为期一周的心理辅导技术培训,我学到了许多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学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我受益匪浅。

  作为师范学校院校的一名学生,在大学我们都学*过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但是那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理解可能只局限在对知识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上,很难切实地与现实遇到的问题相结合并加以运用,而现在通过在职岗位上专业人员对我们的培训以及各自现有的在一线工作的经验的结合,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人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正常状态指的是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不*衡状态指的是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亚健康状态指的是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

  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因此我们不但教授给学生知识,还务必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时刻准备着。那么在*时我们就得扎实专业技能与掌握心理健康常识与掌握相关的心理辅导技术,在*常的教学工作中在没出现问题前做好预防开到工作,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使学生健康地成长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6

  参加了绥德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鲜活的案例,使我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通过参加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自己的两点体会:

  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

  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要讲究诚信,要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等相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此次的心理健康培训就像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燥;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我相信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方式。

  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我来说,永远受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为了孩子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继续学*,继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并将所*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也是我认识到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必要性,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7

  做为刚踏入工作一年的年轻教师,在上个学期,我有幸参加了栖霞区心理教师培训,这次培训不同于一般的学*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厌教,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教师是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个乐观的、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学*气氛,使学轻松愉快的进行学*。反之,能够造成一种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情绪不安。所以,教师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衡;用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合理的规划、安排自己时间;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乐观、健康地投入到工作中区。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的老师对一些案例的剖析,让我们认识到很多在班级管理中的事情也可以这样处理啊,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仅仅相连的。虽然我们没有处理过类似的案例,但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事件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措施,这都要感谢心理学老师对我们所作的培训。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现状,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和谐的环境。例如,我们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舒心的、快乐的、学*气氛,让孩子踏入学校就很开心,乐于学*。学校有莫大的吸引力,而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那样孩子会乐于学*。也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将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过程。

  就像陶行知先生的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做人的前提是要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那么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时刻在模仿着周围的人、事。

  通过这次的学*,只能说无论在理论知识上,还是方法技巧上我都对心理教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的了解也只是皮毛。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地学*,并将所*用在教育教学上,希望我能够成为照亮孩子们内心深处的一缕暖阳。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8

  20xx年10月1315日,这次我有幸参加了肇庆市举办的第二十四期(德庆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学*,使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也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认真聆听了肇庆教师教育学院黄曼娜老师、肇庆市教师进修学校张颜老师、肇庆学院教育系廖结敏老师、肇庆市第十二中学梁雄斌校长多位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今学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下面我就这次培训活动谈谈本人对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辅导的一些体会。

  一、学生学*数学科存在的心理困惑

  在班中,有个别同学曾经对我说,数学科太难学了,的确,这是现实存在问题,与低年级相比,高年级数学内容增多,难度增大,教师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换大,教师的辅导减少,学生相对的独立性增强,还有的.学生的适应能力差,表现出学*情感的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中,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数学学*成绩下降。而且由四年级开始,小学知识量不断增大,随着所学知识的日益丰富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数学科课堂教学中由较多运算比例向数形结合比例较多方向发展,教师已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只能突破重难点。还有新教材要求学生自主学*、探索、归纳、创新的能力更高了,许多学生不愿意动手、动脑,畏难情绪重,不喜欢学*数学,出现抄袭作业,或者随便写写应付检查的现象。缺乏学*数学的兴趣。个别同学成绩自然越来越退步。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可是,这样不动手练*,一到考试可一做就错且速度之慢,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辅导。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有一定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能否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传统的数学教育过程注重于知识的传授与解题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学*数学方法、身心发展的全面引导,致使学生心理素质与学*效率很低,特别是个别女生,如果不从心理上解决心结,将影响着数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可见学生学*数学心理辅导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辅导观,从“学生辅导就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改正错误”等狭隘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辅导。因此,对学生进行学*心理辅导是极为重要的。几乎每节课我都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我的具体的做法如下:

  1、学*兴趣培养的辅导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获得某种事物,并且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兴趣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即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和工作,人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效率也较高。相反,如果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则可能心理动力不够,缺乏激情,效率也就较低。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兴趣和情绪的左右,因此,培养学生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的效率。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兴趣对学*的影响作用,了解自己的学*兴趣情况,培养对各学科知识学*的兴趣。辅导方式采用讲述故事与讨论,自我测查与团体活动等。通过活动,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兴趣并非与生俱来,真正的兴趣是后天培养而得来的,同学们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或活动,要经常去从事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或活动,也要尝试与参与,逐步培养兴趣,使自己的学*更加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2、学*动机增强的辅导

  动机是推动学*活动的动力,它决定了学生的学*是否有成效:

  ①激起学生的学*行为;

  ②将学生的学*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标;

  ③维持、增强(或制止、减弱)学*行为。可见,动机对学生的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动机由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求知欲所构成,增强学*动机就意味着树立正确的理想抱负、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培养良好的学*兴趣。心理辅导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成就动机对学*的影响;了解自己的能力与抱负水*;了解树立恰当的抱负水*,激励学*动机。心理方式采用教师进述故事与学生讨论,学生角色扮演与自我测验。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要保持适当、较强的成就动机,必须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即抱负水*必须比自己的一般水*要高一些,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取得成功感;但抱负水*不能只求远大、宏伟而脱离自己的实际,这样只会使理想成为幻想,或使自己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打击,反而会因此削弱自己的成就动机。

  3、端正学*态度的辅导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态度则是学生对学*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他影响着学生对学*的定向选择。对学*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愿望,他总是积极参与各种学*活动,自觉地学*,从而获得较高的学*效率;对学*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对学*没有积极性,他不能自觉地认真学*,而总是比较消极地接受学*。培养正确的学*态度,辅导方式采用老师讲述故事与讨论、自我测查与角色扮演。通过各种活动总结出消极、被动的、依赖、马虎的学*态度都不利于学*效率的提高;只有积极、主动、独立、认真的学*态度,才能高效、深入地学*,并掌握所学的知识。

  4、心理辅导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例如:我班梁小根同学是一位不多说话,学*成绩很差,经常违反纪律。我找他谈话,他只低下头。没答我的话,我问其它同学,才知道他爸爸是一个农民,*时在家里很少说话,语言能力很差。我抓住时机和他进行分析爸爸的不方便情况,你现在也像爸爸一样吗?如果你继续这样,可能会像你爸爸的。通过引导,他终于说话了,现在说话声音响亮了,学*也进步了。还要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5、释放情绪

  学生的情绪的释放,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师用时引导学生释放自己的情绪就变得十分重要。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渲泄,在学生在学**上或者生活上感觉有压力时,老师要交给学生情绪释放的方法,如注意转移法、活动消除法等,使学生的心理得到一定的*衡,不会因为压力而变得抑郁。其次是多让学生倾诉,让学生倾诉是学生释放情结的好的方法,老师在课堂或者课外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益身心的倾诉,让学生把自己心中不愉快的事说来,一方面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语言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真可谓一举两得。

  6、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总之,学生的心理是多种多样,作为老师在教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的心理走向健康才能更好地培育新的一代,才更好完成自己的教堂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9

  20xx年的5月25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首届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尽管是短短四日的学*培训,但是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一、首先,改变了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1、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

  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从来源上说,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卫生归结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它纳入到教育的范畴,就等同于道德教育、学科教育。它应该是全面覆盖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同来呵护学生心灵的教育,是所有教师、行政领导者的职责,而不仅仅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是辅导室的一项工作。靠建立心理辅导室、聊天信箱、辅导活动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所有学科教育应该遵循的理念,应是学科教育必须渗透的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同于思想品德课。

  进入五中以来,我一直代思想品德课的,在代课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思想品德在学生德育中的重要性,以为思想品德课就是心理健康课。从这次学*中,我认识到这两者之间并不能划等号。思想品德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心理健康课是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与心理进行评价。这就是它们最大的区别。

  二、其次,有几点新的认识。

  1、学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师的心理更要健康。

  十大不健康职业居于前三位的是警察(黑蛇)、医生(白蛇)和教师(眼镜蛇)。好的教师,除了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教师促进自身健康,还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的客观要求。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衡过去。

  在现代社会,教师面临着各种压力,在这种压力中,教师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举个例子,教师一进入课堂或教师里,老是看学生不顺眼,免不了批评学生;回到家里,又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也不好,那也没做好,免不了生气。这样,学生孩子会产生抵触情绪,造**际关系紧张。心理专家说;你不要想去改变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要保持一颗*常心,去宽容和接纳学生,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每个同学都有个体差异性,对待这种差异性如同对待一个感冒了的同学你还会对他发脾气吗?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做好,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1)心理辅导室教师的努力。

  在培训中,我认识了一位从事十年的心理辅导老师,她说:干这一行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如果,你感兴趣就去做,不感兴趣就不要做了。在面对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时,经历着学生的痛苦、自己的无助、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支持等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心理辅导老师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性格、卓越的才能、高尚的品质,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选择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走下去”的态度。

  (2)学校的大力支持。

  (3)各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的团结协作。

  (4)家庭影响和教育。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8)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 (菁华9篇)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1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们掀起了一股新的学*浪潮,也是*教育改革的新浪潮,这是*政重视青少年教育的一个具体体现,对于*的学生来说,这更是一个福音。

  听了由省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潜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我的收获很大。不仅仅学*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后的一些心得:

  众所周知,我国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学*压力太大,这也是很难改变的一个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每位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成才,那成才的通道就是考所好的大学,有个好的工作,于是父母便不惜一切代价地培养孩子。在学校学*,在课外补*,在特长班学音体美,在外语班学韩日俄。学生为了能顺利地透过高考的独木桥,只能被迫理解这一切安排,每一天除了学*还是学*,由于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心理障碍,长时间的压抑,他们用行动发泄,甚至报复社会。有的学生毕业后狠狠地把课本撕掉。有的学生可能恐惧、不信任自己,成绩不好产生自卑感,有的学生绝望和无好处感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们教给学生知识还不够,我们还应做好学生心理的洞察倡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排解学生的压力太大问题;他们这样学*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吗怎样学以致用;怎样才能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而且对学校的学*生活留有完美的回忆......

  在学校里,有一些孩子厌学或具有学校恐怖症。其实,这些孩子都有必须的性格缺陷,如懦弱、内向、不擅于交际等等。这些孩子在学校一旦受到伤害,在学*上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会自我调适,从而对学校对学*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就发展成为学校恐惧症。透过这次培训使我懂得了如何去应对这些学生,在方式方法上都会进行有效的探索。认真研究孩子的病因。

  一、教师自己务必是心理健康的人

  透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务必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向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到达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理解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好处。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十分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能够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能够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用心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就应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样办呢必须要充分利用班群众的作用,在宽松*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透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群众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取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主角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用心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透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思考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忙。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透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透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忙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忙我们身边的人,期望我们都能持续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使我们获得一种境界、一种风范和一种思想。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2

  还记得梅x教授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我怀着迷茫好奇的心情走进大学校门时,我何其有幸,在大学中遇到几位为我解疑答惑的导师。

  初入大学,便感受到那严谨中又不失活泼自由的大学风气。好奇有之,这是告别三点一线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活,对新的学*环境以及新同学的向往;迷惘有之,在以往的校园生涯中前进的道路总是十分单一,最终目标不过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我们所需的不过是坚定走下去的毅力和决心,但大学是不同的。

  当早已*惯把学*当作唯一重心的我迎面撞上那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时,总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那时的我迫切需要一位能够给我指导的老师,在那迷茫的时刻,我迎来了大一的新生研讨课。

  魏x教授是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老师,他的风趣幽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中时,时间被各种卷子填满,最长远的目标不过是考上一个好大学,至于各种专业却是完全没有了解。而刚入学时,对于自己的专业,唯一知道的不过是汉语言文学这个名称。魏x教授以他独有的幽默,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汉语言文学在本校的创立过程以及我们将来要学*的内容。除此之外,他还为我们放映了一组ppt和视频,展示了我们历任优秀学姐和学长的风采。鲜妍明媚的笑容,青春鲜活的气息,明确坚定的目标,以及为目标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决心。

  一堂课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思考,要想在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迷茫的心逐渐*静下来,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大学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时光荏苒,几个星期就这样丰富充实的走过了。新鲜的课程,五花八门的社团,宽敞高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大学生生活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来到新环境的新奇和热闹逐渐退去后,大学中轻松的课程让我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失去了高三紧张气氛以及考试带来的压力,很快便让我觉得无所事事,自身的惰性与内心迫切想做些事的心情相交织,空闲甚至成了一种折磨。带着焦炉的心情,我再一次迎来了新生研讨课。

  刘x老师并不是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老师,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尤为深刻。他给我们里的那张长长的书单以及对各种出版社的如数家珍,都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读书的热爱。课堂上刘x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述他的读书经历以及在读书时的感受,一本好书总是希望有人欣赏的,就犹如伯乐之于名马,或许刘涛老师就是一位真正的爱书人吧。

  求学之路,理想之路需要知识的铺垫,因而便需要读书,读书使人宁静,使人充实。读一本好书,便是要遥听一个孤独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相同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她为你一人唱歌。空闲时别忘了读几本好书,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捶击。

  随后的大学生活就在学*,看书,与同学玩闹中**静静的过着,没有想象中的光怪陆离,丰富精彩,但也不乏新鲜事物。第一次参演舞台剧,第一次募捐,第一次摆摊,无数次的尝试,无数的可能。

  不知不觉我就迎来了最后一次新生研讨课,这也或许意味着我的大一上学期已经过了一大半了。**淡淡的一堂课,然而却始终提醒我们在这一堂课后便摆脱新生这个身份了。是新生研讨课见证了我初入大学的迷惘与孤独,见证了我成长的欢乐与激动,纪念我的新生研讨课,纪念我那一抹逝去的时光。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3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们掀起了一股新的学*浪潮,也是*教育改革的新浪潮,这是*政重视青少年教育的一个具体体现,对于*的学生来说,这更是一个福音。

  听了由省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潜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我的收获很大。不仅仅学*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后的一些心得:

  众所周知,我国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学*压力太大,这也是很难改变的一个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也愈加激烈,每位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成才,那成才的通道就是考所好的大学,有个好的工作,于是父母便不惜一切代价地培养孩子。在学校学*,在课外补*,在特长班学音体美,在外语班学韩日俄。学生为了能顺利地透过高考的独木桥,只能被迫理解这一切安排,每一天除了学*还是学*,由于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心理障碍,长时间的压抑,他们用行动发泄,甚至报复社会。有的学生毕业后狠狠地把课本撕掉。有的学生可能恐惧、不信任自己,成绩不好产生自卑感,有的学生绝望和无好处感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们教给学生知识还不够,我们还应做好学生心理的洞察倡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排解学生的压力太大问题;他们这样学*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吗怎样学以致用;怎样才能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而且对学校的学*生活留有完美的回忆......

  在学校里,有一些孩子厌学或具有学校恐怖症。其实,这些孩子都有必须的性格缺陷,如懦弱、内向、不擅于交际等等。这些孩子在学校一旦受到伤害,在学*上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会自我调适,从而对学校对学*产生畏惧心理,严重的就发展成为学校恐惧症。透过这次培训使我懂得了如何去应对这些学生,在方式方法上都会进行有效的探索。认真研究孩子的病因。

  一、教师自己务必是心理健康的人

  透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务必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向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到达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理解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好处。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十分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能够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能够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用心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就应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样办呢必须要充分利用班群众的作用,在宽松*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透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群众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取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主角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用心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透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在思考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忙。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透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透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忙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忙我们身边的人,期望我们都能持续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使我们获得一种境界、一种风范和一种思想。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4

  还记得梅x教授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我怀着迷茫好奇的心情走进大学校门时,我何其有幸,在大学中遇到几位为我解疑答惑的导师。

  初入大学,便感受到那严谨中又不失活泼自由的大学风气。好奇有之,这是告别三点一线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活,对新的学*环境以及新同学的向往;迷惘有之,在以往的校园生涯中前进的道路总是十分单一,最终目标不过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我们所需的不过是坚定走下去的毅力和决心,但大学是不同的。

  当早已*惯把学*当作唯一重心的我迎面撞上那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时,总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那时的我迫切需要一位能够给我指导的老师,在那迷茫的时刻,我迎来了大一的新生研讨课。

  魏x教授是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老师,他的风趣幽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中时,时间被各种卷子填满,最长远的目标不过是考上一个好大学,至于各种专业却是完全没有了解。而刚入学时,对于自己的专业,唯一知道的不过是汉语言文学这个名称。魏x教授以他独有的幽默,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汉语言文学在本校的创立过程以及我们将来要学*的内容。除此之外,他还为我们放映了一组ppt和视频,展示了我们历任优秀学姐和学长的风采。鲜妍明媚的笑容,青春鲜活的气息,明确坚定的目标,以及为目标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决心。

  一堂课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的思考,要想在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迷茫的心逐渐*静下来,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大学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时光荏苒,几个星期就这样丰富充实的走过了。新鲜的课程,五花八门的社团,宽敞高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大学生生活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来到新环境的新奇和热闹逐渐退去后,大学中轻松的课程让我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失去了高三紧张气氛以及考试带来的压力,很快便让我觉得无所事事,自身的惰性与内心迫切想做些事的心情相交织,空闲甚至成了一种折磨。带着焦炉的`心情,我再一次迎来了新生研讨课。

  刘x老师并不是给我们上课的第一位老师,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尤为深刻。他给我们里的那张长长的书单以及对各种出版社的如数家珍,都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对读书的热爱。课堂上刘x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述他的读书经历以及在读书时的感受,一本好书总是希望有人欣赏的,就犹如伯乐之于名马,或许刘涛老师就是一位真正的爱书人吧。

  求学之路,理想之路需要知识的铺垫,因而便需要读书,读书使人宁静,使人充实。读一本好书,便是要遥听一个孤独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相同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她为你一人唱歌。空闲时别忘了读几本好书,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捶击。

  随后的大学生活就在学*,看书,与同学玩闹中**静静的过着,没有想象中的光怪陆离,丰富精彩,但也不乏新鲜事物。第一次参演舞台剧,第一次募捐,第一次摆摊,无数次的尝试,无数的可能。

  不知不觉我就迎来了最后一次新生研讨课,这也或许意味着我的大一上学期已经过了一大半了。**淡淡的一堂课,然而却始终提醒我们在这一堂课后便摆脱新生这个身份了。是新生研讨课见证了我初入大学的迷惘与孤独,见证了我成长的欢乐与激动,纪念我的新生研讨课,纪念我那一抹逝去的时光。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5

  对于心理健康的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普遍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在物质生活充足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缺乏,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社会上出现许多自杀案例,或许这些人应当首先为自己上一节心理健康课,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及心理。

  进入广东商学院,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课,许多东西一时觉得十分新鲜,想知道自己心理究竟会有什么问题,也许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我更关注心理健康课,上课也认真听老师讲解关于心理健康问题以及 大学生应当如何去学*心理健康课,这门课有什么用等问题。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听完老师讲解了一些关于了那里不健康导致自杀的案例之后,对这些心理问题青少年的惋惜之余,也看到了一个人心理的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有时候竟为了一份感情,一个玩笑便寻死,这是多么愚蠢的决定啊!同时,父母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这些人的做法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亲人,朋友,同学,都是这些人身边的知己啊!怎么会有那么极端的心理呢?

  早前在网上看到了深圳大学校花跳楼一事,当时真是骇人听闻,为什么她如此美好的生活会是这样的结果,老师的一句批评竟成了死神的锁链,将其生命夺走。如果她换一种思维去思考,我相信那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她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导致了心理极端想法吧!!一个人心理问题是直接导致其人格变化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话,就算再大的考验也不过如登高峰而已,有时候想通了也就没什么,没有必要拿生命做!

  对于老师授课,我感觉到内容非常丰富充实,充分感受到了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同时对老师上课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以后的心理健康课会以一种互动的方式来上,将气氛调动起来,这样可以更清楚了解同学的心理问题以及他们的一些想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同学对这门课的兴趣!

  现在我感觉这门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希望我能学好这门课,去更好的引导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使他们走上光明大道!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6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争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争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7

  从开始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堂课到此刻,我成长了许多。首先我要感激谭翀教师的教诲,接下来,我来说说我的体会。

  刚开始的时候,我很自信地以为自我的心理很健康,所以起初认为这堂课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感觉都是很枯燥无味,纯属混学分的课堂。可是,之后我发现我错了,真的完全地错了,上了教师的第一节课以后,我发现这堂课有很大的意义,也触发了我许多的思考,并且教师的讲课也很有吸引力,让我上完体育课就急奔南606,期待教师的到来。

  因为我是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我想我和很多人不一样,爸妈辛辛苦苦一辈子,都把期望寄托在我的身上,是的,我明白他们期望我能够改变家庭的命运,摆脱艰难的劳力生活。我一个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深圳,没有一个亲戚朋友,是的,我要在那里靠自我长大,所以我必须付出我百分百的努力。我也必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

  第一讲是幸福人生,阳光旅程。

  看了一个小短片“人的一生”,教师提出了两个问题,人的一生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是幸福的这节课,教师让我了解人生,让我们明白在这个生存的过程中,要有自我的目标,有规划地去完成自我的梦想。否则,我们将失去很多乐趣。

  打造幸福人生,从现出发。一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要明确,因为人需要一个方向。并且人生不能够重来,时间一去不复返。如果糊里糊涂地过日子,那活着不是浪费国家资源吗?二是教师说要做的.自我,爆发自我的小宇宙。三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的敌人是自我,而不是别人。上课时,教师还让我们做了人生规“画”,虽然我画画很差,但在我的硬盘,已经把它储存起来了。

  第二讲是学会学*,收获成长。

  学*,是一个人必须做的事,否则就无法生存。学*,需要效率,那么便离不开记忆力。一开始,我不相信,在两分钟内能记下20个毫无联系的词语,可是教师做给我们看了。当时我不得不佩服,之后教师带着我们做了一次,的确,我发现,很多事情真的只要用好的方法去做,没有不可能这一说。

  第三讲是接纳自我,构筑梦想。

  在课上做了测试,我是粘液质的,挺准的哈!之后,还做了组员互评,让我们都了解自我的优缺点,我们应当认识自我,才能走得更远。

  目前的最终一讲是美满感情,甜蜜旅途。

  教师教了我们些必杀技,哈哈。这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感情。

  总之,在这堂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我们应当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学*,去成长,去经历。再次感激教师的指导与教诲。

  深职三年,我必须努力,梦想,从那里开始。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让父亲为我感到自豪,为了我的未来,这是我的职责。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8

  今天上午,我们锦华小学和古寨小学共同举行了依次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有来自两所学校的教师10多人,同时参会的还有教科所的主任和心理健康负责人。活动中听取了县小学心理健康负责老师,对于目前他们学校有关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的一些情况与做法,并且听取了三节心理辅导课听课之后,与会的代表就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教科所主任还转达了区教育委员会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由此可见,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过学*,感慨颇多,让人感到沉重与责任重大。下面谈几点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体会:

  一、学校有必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要慎重,要正确对待,有效实施。

  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13%全球儿童和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并且在*几年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个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将今年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作为儿童教育的主要环境——学校,现在对这一方面都十分关注。我省今年也明确地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作了明确的要求:乡镇级学校在XX学年开始必须专门有心理辅导老师;该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有上岗证。

  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更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提高。*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展起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上的一些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这方面工作中。大家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本来是好事,但是,现在确实存在一种把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无限扩大的倾向,以此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的现象。还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教育”的现象,虽然在开展,但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以及形式等都要慎重,要注重实效性,要根据不同情况体现多样性。在小学,应以游戏和活动为主。

  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的几点思考:

  1、要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必须加速改革,迅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由学科系统型教育向职业能力型转轨。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以转变思想、提高德育素质为灵魂,只有良好的心理才会产生高尚的道德行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必须建立在学生思想健康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才会收到预期效果。所以,学校应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把心理教育纳入教育计划。我们学校目前虽然没有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育课程,但学校领导和学生处经常督促教师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任课教师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都重视渗透德育(特别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班主任老师更是走在前头,他们利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像开展丰富多样的班队活动课和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课外活动、义务劳动,举办一些知识讲座,个别谈心,给以关爱和帮助等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教育感化本班学生,尽力使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学校的教师事实上都已重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缺乏的是有专业的人来指导,还不能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一定的专业与理论水*上来。

  2、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学知识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含义应该是教师以健康的心灵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以渊博知识和规范的行为教育学生。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教师这些方面的烙印,所以,对教师的心灵和职业道德要求格外高。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外,还要具备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心态,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和克服心理障碍,有效铸造人类灵魂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尤其是非师范毕业的教师应补好心理学这一课。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对教师进行心理学的继续学*,定期交流应用心理学知识、管理教育学生的经验。

  3、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以往我们存在着用同种方法、同种手段教育所有的学生,少数人犯错,大家挨批,少数人有提高全班都光荣的现象,不重视个性教育。在教育上,所有“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说法和作法都是错误的。有不少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来对老师常说的第一句话:“给你添一个麻烦,要多劳你一份心”,这就是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加强教育的期望。就像本次研讨活动中的两堂课“学会夸奖别人”、“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我们学校各个班每个星期的主题班队课等,就是针对各自班级中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这对学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与启迪作用,有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更是有助于学生的心理走向正常的发展。我们认为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和所有教职工都应该有了解学生心理的责任。教育管理有了针对性,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4、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可以起到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幽静和环境优美自然会产生心情舒畅、气氛和谐,为转变学生思想、调整学生心态和行为创造有利条件。领导民主、管理民主、师生*等、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心灵、互交知心朋友是正常的教书育人的氛围。民主与*等能给人们心理以宽松,感到顺气、顺事,不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教会学生自我调整心态,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保舰自我约束不良行为的能力。可增强正确评价自我、正确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也是转变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水*的必要条件。本学期,我们学校重视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注重了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校长和教师们带头讲文明礼貌、保持校园整洁、讲普通话,同学之间互相督促,大家互敬互重,大部分人的文明行为带动改变了小部分人的不文明行为,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保持愉悦、健康的心态。

  总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师的职责是控制和训导学生,而学生则只能在被扣分、被训斥中服从教师。因此,在民主社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要校正教育目标,强调要为学校营造一个积极的、互相帮助、关怀的环境。除了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与情绪方面的发展。

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9

  对于心理健康的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普遍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在物质生活充足的情况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缺乏,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社会上出现许多自杀案例,或许这些人应当首先为自己上一节心理健康课,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及心理。

  进入广东商学院,第一次接触心理健康课,许多东西一时觉得十分新鲜,想知道自己心理究竟会有什么问题,也许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我更关注心理健康课,上课也认真听老师讲解关于心理健康问题以及 大学生应当如何去学*心理健康课,这门课有什么用等问题。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听完老师讲解了一些关于了那里不健康导致自杀的案例之后,对这些心理问题青少年的惋惜之余,也看到了一个人心理的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宝贵啊,有时候竟为了一份感情,一个玩笑便寻死,这是多么愚蠢的决定啊!同时,父母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这些人的做法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亲人,朋友,同学,都是这些人身边的知己啊!怎么会有那么极端的心理呢??

  早前在网上看到了深圳大学校花跳楼一事,当时真是骇人听闻,为什么她如此美好的生活会是这样的结果,老师的一句批评竟成了死神的锁链,将其生命夺走。如果她换一种思维去思考,我相信那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她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导致了心理极端想法吧!!一个人心理问题是直接导致其人格变化的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话,就算再大的考验也不过如登高峰而已,有时候想通了也就没什么,没有必要拿生命做!

  对于老师授课,我感觉到内容非常丰富充实,充分感受到了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性,同时对老师上课的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以后的心理健康课会以一种互动的方式来上,将气氛调动起来,这样可以更清楚了解同学的心理问题以及他们的一些想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同学对这门课的兴趣!

  现在我感觉这门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希望我能学好这门课,去更好的引导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使他们走上光明大道!


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 (菁华9篇)(扩展9)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心理健康 心得体会(精选5篇)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心理健康 心得体会 1

  20xx年4月17—22日,衢州市组织了教师心理学C证资格培训。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使我有幸与心理学导师、专家零距离接触。以下我就这次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一、认识了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那样,觉得学生来学校学*,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等都是学生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而学生不做作业,打架,厌学等都是不应该的,就是学生的错,老师应该批评,教育他们做好。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二、了解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三、懂得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注重各种教育渠道的整体配合,同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和业务能力,让心理健康之花,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心理健康 心得体会 2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人的一生,多遇良师是何其有幸的事情。20xx年9月26日和27日,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经过两天的培训,我吸收了很多新的心理健康理论,增长了很多心理辅导知识。感受名师的风采,聆听教授的真言,我感悟良多。

  26日,为我们授课的是郑州大学心理学系心理学教授葛操,他是心理学博士,20xx年劳动部首批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河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心理咨询师考试鉴定专家。葛操教授首先给我们分享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几点思考》,接着给我们讲解了“倾听技术”、“共情”、“EFT”情绪释放技术等知识点。葛操教授的授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在讲授倾听技术时,我不禁想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那句名言,此刻我深深的明白了:倾听是一种自我修养,倾听是一种爱的教育手段,倾听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共情方式。二是心理学中的“EFT”情绪释放技术本是让学生觉得生冷酸涩的理论,但葛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活灵活现的现场互动却使得这次授课浅显易学,让大家感觉是很实用的一种放松方式,让人倍感愉悦。

  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倾听,掌握倾听技巧,设身处地的体验他人内心情感,与之共情,“陪着他”,“理解他”,“温暖他”,而不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简单的理解事情,用所谓的标贴去影响他人、改变他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27日,为我们授课的是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杨敏齐副教授和许慧教授,杨敏齐副教授给我们讲解的课题是《认知疗法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运用》,许慧教授给我们分享了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杨教授给我们分析了认知治疗的理论依据,让我们对“抑郁症”、“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社交障碍”等原来不太熟悉的名词有了一定的认识。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许慧教授传递给我们的赏识教育,这让我第一次听到“*得性赞赏”理论,该理论温暖而又深刻,让我明白了“爱系心田,须口言明。”许慧教授的一言一行都在生动诠释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参训老师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里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和力量。

  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虽说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各位教授分享给我们的心理健康学知识,各位教授的名师风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不断践行心理健康理论,用赏识教育去关爱学生,用“共情”方式静心聆听学生的心声,用“EFT情绪释放技术”去指导学生减压,用积极心理学去贯穿教学,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心理健康 心得体会 3

  20xx年6月10日上午,我有幸在荣成市崖头小学聆听了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课堂中,教师丰富的肢体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步步深入的情感熏陶,无不深深吸引着我。

  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重在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透过观摩今天的两节课堂教学活动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首先是*老师的“戴高帽”――《学会赞美》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学会赞美》一课是针对五年级学生,针对他们不会赞美别人或不喜欢赞美别人、肯定别人这一现象设计的,选题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教学设计层次清楚,衔接、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老师及时地引导,恰当、幽默的点评是整节课的亮点。比如学生赞美*老师的衣服漂亮时,*老师说:“你的眼光和我们校长的眼光一样好。”因为*老师所穿的衣服是学校统一定制的,学生听了*老师的话,脸上笑开了花,缓和了紧张情绪,更有利于后面活动的开展。*老师还给同学出了很多实用的好主意,无说教之词,学生很容易接受。

  *老师以传递悄悄话的形式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拉*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不是本校的老师,上课前与这些学生不熟悉),以一则“戴高帽”的笑话引入本课主题,通过给*老师、现场听课的老师、同学“戴高帽”,由*及远地引导学生说出赞美别人的角度及赞美的益处(既给他人带来自信,又培养了自己发现美的能力,促进同学间的友谊)。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眼光与其交往,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最后,让每个学生通过写的方式赞美自己的同学,并将所写的内容送给所赞美的同学,由动到静,给了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整个课堂真实,不造作,不夸张。如果在询问上台接受赞美学生的心情如何这一环节能延伸一下就更好了(刚上台时学生说紧张,老师问学生为何紧张;在学生听完同学的赞美后,心情*静,老师如果问一下学生,什麽力量使他*静就更贴*主题)。

  其次是毕军晓老师的《谁最重要》,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她先以所发卡片的颜色分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首先设计了欣赏故事《五指的争论》(老师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以故事情景为引子,让孩子们听完故事谈感受,使孩子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用一根手指拿篮球的实践活动使孩子们认识到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很重要。毕军晓老师还设计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每个游戏都能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到团队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提高团队意识,如《传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请举手》使学生认识到在团队合作中要顾全大局,有时要牺牲个人利益;《吃枣》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与他人配合的需要。整节课老师在设计时注重活动性原则,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真实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结束语很精彩,可以看出上课老师的用心良苦,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十分的有效。但此课个别游戏规则刚开始交待得不是很清楚,影响效果,也浪费了一定的时间,如果改进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两节风格不一的心理健康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的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学校家庭的重视,作为教师,应该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啊!不懂做人的道理,学知识又有何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实际的内容去吸引学生,提高学生自助和互助的能力。使学生在玩中有所收获、在玩中得到历练、在玩中促进成长。让我们的孩子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加拥有一颗健康、愉快的心灵。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心理健康 心得体会 4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大学生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这学期,我们学*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通过半学期的学*,我才深刻的感觉到,人的心理,其实是个真真实实存在的东西,而心理健康这门课程使我们能更好地去观察,去了解并且及时的调节。它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着生活。它解释了很多东西,也在不经意间,让人明白了很多道理。

  印象很深的一节课是那节用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来表示自己的课,通过那节课,我才发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希望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独一无二的品质着,并为之不断为的发扬和为之奋斗。只是这样的一个小测试,就能让人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不得不说,这就是心理意识的神秘之处。它总是让你的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体现,让你了解真实的自己。

  心理课让我了解了很多,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人。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在上心理课的时候,老师只是用一些小小的测试,就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是一些自己都摸不清道不明的想法,这样的一些想法,被挖掘出来,会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测试,也会让人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挖掘,也会让自己可以更淡然更理智的去面对很多事情。要看的起自己,看得清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在心理课上我不仅学会了要做一个冷静面对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更是学会了调整自己面对的负面情绪,调节压力。心理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很多时候想起来,也是非常有用的。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深呼吸,也可以是个很不错的方法。谁又会想到,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呼吸也可能是成功的秘诀。很多时候,你像看热闹一样,不经意间学会的东西,可能会影响到以后的一生。心理课,在不经意间,教会了我太多太多。

  通过半个学期的学*,心理课对我的个性,我为人处世的方式,甚至是我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每一次听完后都会有一些感触,给我进步的动力和方向,引起了一些对自我的思考。比如时间管理的那一节课,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的启发,而恋爱的话题也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自己。学*了心理课,让我学会了更好的去审视自己。并且在很多时候,我开始学会去观察别人的一些情绪,更好的了解别人的心理。这样也可以看出别人的需要。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需要爱人。要爱自己,也要去学会爱别人。心理学不仅仅是让人学会面对自己,也让人学会了去与别人相处。从而让我更好的与人沟通和交流。当然,不仅仅是现在,我想,这些在课堂上学到了种种,也会继续的深远的影响到我的未来。

  虽然心理课已经快要结束了,虽然十多节的课带给我们的东西是有限的,但却也留下了更多的东西让我们去挖掘和学*。通过这半学期的学*。我对学*和生活的热情又再次上了一个档次,这门课给我展示了一个越来越充满活力的世界。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继续去了解,去学*,学会如何更好的去生活。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科目,我相信它会带给人们一生的财富。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心理健康 心得体会 5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_。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_,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此外,政治老师也要当好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导教师,作为学校也应将这一教育职责抓在手上,让教师协同参与,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龙凤中学实行开放周,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与学校老师一道共管学生,效果明显,其经验十分可取。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的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加强措施,形成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还青少年一个学*、生活和娱乐的净土,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