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

首页 / 心得 / | 学*心得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1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认为经典学*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至今如宝收藏,但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温病学”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经是经得起考验,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开始学*,使我重新认识了中医,中医古籍经典是一个中医生必读之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是治未病等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中针灸理论知识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是一部伟大的*传统文化奇书,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医学,而且涵盖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文学、社会科学等。当时先进的各项科学成就。因此,要读懂《黄帝内经》要追溯秦汉历史背景。《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辩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伤寒,以脏腑论疾病,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其中刘河间依据《内经》有关“火”于“热”的.病机条文,结合《伤寒》,首创“火热论”,世称“寒凉派”李东垣发挥《内经》“胃气”结合《难经》、《金匮》,提出“脾胃论”世称“补土派”,张子和发挥经文治责创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金元时的学术,特色鲜明各自不同角度阐释经典,对明清及今后医家产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具有代表的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梦英四大温病学家的著作及学术成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思想和“三焦”辩证的独特思想。

  通过四大经典的朗读,老师的讲解,给我的认知是:一,树立中医学*的信心,众所周知,中医教育其实并未能培养中医人才,由于各种因素如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广阔,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辩证论治思维,不注重中医经典的学*,欠缺方法及中西医比较课程,学*混淆中西医概念等,经过老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都是老师经验介验,特别是感受到了老师对中医经典的热爱和绝对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树立坚定的信心。二,培养自身辩证论治思维是理论核心所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已奠定了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及发展出各种中医的辩证方法,现在学*经典就是要学好这些理论,培养这种思维,而真正的中医理论部分就是四大经典,因此,背诵原文理解是学*经典的前提。三,熟读诵读经典更要在实践中运用经典,在课堂上,老师很多次不厌其烦的要求我们背诵条文,可是我们都没有注重,总是对经典的学*以理解为主,看着老师随口而出的经典条文,所述的医案病例,两者结合如一,真的感觉惭愧,想在临床看病时候就想经典。可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看不出个所以然,条文的熟记更重要是在实践中去运用才会有所获,也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至今,课程已经结束了,收获不少不多,还希望继续开设这门课程,可是已经不现实,其中自身思考因素更重,问题和疑问全是,我只有自立熟读经典找答案,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入的学*理解经典体会并加以解决。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2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战国时期出版的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本次读书心得主要是关于“独取寸口”切脉法的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独取寸口”的切脉方法,虽然是《内经》首先提出的,但实为《难经》首创。详论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下述二条:

  ①寸口为手太阴肺经脉动之处,因其动,可以探知;因其所处部位,最能反映手太阴肺经情况,而“肺朝百脉”,全身经脉营卫气血均会聚于手太阴肺经,所以寸口能探查全身经脉气血盛衰运行情况。此所谓“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

  ②经脉的作用是行气血而营阴阳,内系脏腑,外络肢节,脏腑组织之温养濡润、内外联系均依赖于此,寸口既为“脉之大会”,则脏腑之气朝会起止于此,所以寸口能探查脏腑之气盛衰生败情况,此所谓“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

  《难经》首创了寸口的寸、关、尺三部定位、定位名称、定位方法及寸、关、尺三部脉位之长短;三部各有浮、中、沉三种指力及候诊方法,以及十二经及人体不同部位疾病在寸口三部的候诊都有明确定位。“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由于寸口脉反应灵敏,简便易行,所以得到了广泛和普遍运用。

  《难经》提出“独取寸口”的脉诊方法,系统论述其诊病原理、脏腑配位、具体手法和辨脉识证的一般原则,简便、易行、有效,沿用至今,不失其应有价值,突出了中医诊法的特点,确是诊断学上的伟大创举。《难经》的“独取寸口”是用不同指力切按取得的,表里不同层次反应不同的生理病理情况,如五难有持脉若三、六、九、十二菽重,以及按之至骨来分别测知肺、心、脾、肝、肾所属层次气血的情况,十八难约之为浮、中、沉“九候”,即浮取、中取、沉取的诊脉指法,沿用至今,更适用于临床。“独取寸口”通过脉象辨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机等内容,特别是其依据阴阳脉法提出的“浮者阳也,沉者阴也”,关之前后分阴阳及阴阳相乘、伏匿和关格覆溢脉象等主病机理,对临床很有启发作用。

  临床应用“独取寸口”脉法,根据患者脉象辨析病机、病位常常是辨证论治过程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为:

  1.估测预后:以脉之有根无根来诊断疾病死生;三难指出覆溢脉为主死的真脏脉;十五难以胃气有无决病之死生;十七难以脉证合参来诊断病情的预后死生;二十一难的“脉病形不病曰死”等。根据《难经》五脏脉“绝于内”、“绝于外”理论,申明了毋“实实虚续,损不足益有余”的治疗禁忌,指出了诊脉在指导治疗方面的作用。

  2.辨别病情《难经》论述的寸关尺三部九候部位诊察脏腑经络病变(十八难)、五脏脉象及其主病(十三难)以至损至脉象主病(十四难)、“伤寒有五”的相应脉象(五十八难),以及脉证合参的诊病理论(十六难)等等,都常用于临床辨别病情、诊断辨证,后世脉象主病的诊脉辨证方法,就是对这些理论的扩展和发挥。

  3.辨析病机《难经》通过脉象辨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病机等内容,特别是其依据阴阳脉法提出的“浮者阳也,沉者阴也”(四难),关之前后分阴阳及阴阳相乘、伏匿和关格覆溢脉象等主病机理,对临床很有启发作用。根据脉象辨析病机、病位,常常是辨证论治过程的主要内容。

  当代的脉学理论和临床应用虽然继承了《难经》独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但仍存在偏重于脉象主病而忽略脉学理论的倾向。因此,务必要重视《难经》脉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讨“阴阳脉法”、“元气脉法”、“脉证合参”等脉学理论和方法,并与脉象主病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用于临床,以提高脉诊诊病效果。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3

  中医经典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是构祖国医学灿烂史的主要部分,是推动促进医学发展史的生力军!

  学*中医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本次学*中医经典课程中,我受益颇多。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离开实践就失去了活力。中医理论的发展正是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中医理论的掌握亦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著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结累经验更好地提高了疗效。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内经》中就要求*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有医家大都有渊博的学识而知识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往往倾注了一生的精力。

  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要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文言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

  中医经典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阅读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1)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1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认为经典学*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至今如宝收藏,但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温病学”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经是经得起考验,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开始学*,使我重新认识了中医,中医古籍经典是一个中医生必读之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是治未病等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中针灸理论知识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是一部伟大的*传统文化奇书,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医学,而且涵盖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文学、社会科学等。当时先进的各项科学成就。因此,要读懂《黄帝内经》要追溯秦汉历史背景。《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辩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伤寒,以脏腑论疾病,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其中刘河间依据《内经》有关“火”于“热”的.病机条文,结合《伤寒》,首创“火热论”,世称“寒凉派”李东垣发挥《内经》“胃气”结合《难经》、《金匮》,提出“脾胃论”世称“补土派”,张子和发挥经文治责创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金元时的学术,特色鲜明各自不同角度阐释经典,对明清及今后医家产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具有代表的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梦英四大温病学家的著作及学术成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思想和“三焦”辩证的独特思想。

  通过四大经典的朗读,老师的讲解,给我的认知是:一,树立中医学*的信心,众所周知,中医教育其实并未能培养中医人才,由于各种因素如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广阔,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辩证论治思维,不注重中医经典的学*,欠缺方法及中西医比较课程,学*混淆中西医概念等,经过老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都是老师经验介验,特别是感受到了老师对中医经典的热爱和绝对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树立坚定的信心。二,培养自身辩证论治思维是理论核心所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已奠定了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及发展出各种中医的辩证方法,现在学*经典就是要学好这些理论,培养这种思维,而真正的中医理论部分就是四大经典,因此,背诵原文理解是学*经典的前提。三,熟读诵读经典更要在实践中运用经典,在课堂上,老师很多次不厌其烦的要求我们背诵条文,可是我们都没有注重,总是对经典的学*以理解为主,看着老师随口而出的经典条文,所述的医案病例,两者结合如一,真的感觉惭愧,想在临床看病时候就想经典。可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看不出个所以然,条文的熟记更重要是在实践中去运用才会有所获,也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至今,课程已经结束了,收获不少不多,还希望继续开设这门课程,可是已经不现实,其中自身思考因素更重,问题和疑问全是,我只有自立熟读经典找答案,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入的学*理解经典体会并加以解决。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2

  《感悟中医》这本书通过集成创新、智慧之学、灵验之术、文化之花、感悟随笔、师友随感六个部分,系统的阐述了著名中医学者和科普专家马有度数十年的行医经验及概要。读过《感悟中医》这本书后,其中细细品味,主要还在“感悟”二字,‘感’代表对于祖国中医的深深情感,对于中医的信任及坚持都能让读者深深的感受到;‘悟’更是重要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位医学大家,集齐一生领悟到的中医内涵真理,告知于广大中医学子、同行。

  本书集成创新部分,先分别阐述了学*中医,新一代的中医人,不仅要*得经典著作,更要在扎实的基础上,要创新。既要发扬优良的医学传统,又要走出自己的独特道路,不拘泥于格式。其中又对四川名医宦世安给予高度评价,不论是医德、医术,还是对于中医的赤诚之心,都让我们新一代的学*者领悟到,‘一片丹心在玉壶’。在21世纪的今天,中医学的发展在国内取得重大的突破发展,在国际上也取得深远的影响,相信加以时日,得到全世界医学界的认可指日可待。针对仅仅依靠传统中医研究方法进行临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还是应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来研究,即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探讨。马有度教授针对麻芩止咳糖浆的领悟,就是上述方法的运用,事实证明疗效才是根本。

  智慧之学——中医思维,中医模式。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指导着我们的正确的生活态度,从而才会取得成功。现今社会,治病不仅仅治疗身体的疾病,作为医疗工作者,更需要从环境、心理等因素更详尽的体察病情,中医更需要与时俱进。智慧,必然是超越普遍规律的独特见解,治未病就是中医大智慧之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先安未受邪之地,这些优秀的医学思维,无不指导着我们在治疗方法,治疗模式中所持的态度,以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对于“亚健康”这种类疾病的身体状态,人体正气亏虚,精神亏损,虽没有达到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但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中医则确诊为虚证。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但中医传统思维方法,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越来越无法忽视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及耐药性、菌群失调。故百家争鸣之地,还看今朝。

  灵验之术必灵验,我们这些莘莘学子,最感兴趣、最想学*的莫过于名师前辈们的临床经验与名医验方。针灸推拿、中药治疗,其神奇的功效,都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可。拜读《领悟中医》时,才了解到很多名师大家,成名之前,都有‘切身体会’,或自幼体弱或亲人受病痛折磨,故下决心既救己又渡人。其中,我又深深的感悟到“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更是我们这些稚嫩的学子需要学*的品质。书中,广泛的列举出,名方中灵验的例子,如治疗失眠中可适量加入肉桂、附子,联系到古方中的交泰丸(黄连六两,肉桂一两),治疗心火亢盛,肾水不济所致心肾不交的失眠,其中黄连倾泻心火,肉桂温补肾阳,以达到心火下降于肾,温暖肾水,以致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于心,制约心阳。作为临床医师,仅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临床疗效。书中从临床技巧、整体的辩证论治、知常达变等方面详细叙述了治病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症候、基本治法、基本方药。

  *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传承下去。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那面对*最具特色的中医又如何传承呢?培养强大的中医自信心,坚定并且毫不犹豫的走下去。中医发展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这点毋庸置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诚不欺我。

  马有度教授的感悟随笔,提到培养兴趣,并且有计划、由浅入深的博览群书,方能算是中医入门。科学的学*方法,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是我们通往成功道路上的‘拐杖’。马教授在随笔中,向读者介绍了众多优秀的书刊,其中尤其推荐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这本书,其对《伤寒论》的见解领悟,都值得我们学*。

  通读《感悟中医》这本书后,我又进一步了解到中医深刻的内涵精髓。中医,即‘中庸’的医学之道。何谓中庸?中医认为体内疾病的产生是由于阴阳失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以致病邪犹生。故中医治法,即是调节阴阳,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博大精深,我还需要学*很多知识,从书中吸取了强大的信心,相信在荆棘的道路上,我会更有力量的前进!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3

  中医经典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是构祖国医学灿烂史的主要部分,是推动促进医学发展史的生力军!

  学*中医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本次学*中医经典课程中,我受益颇多。

  中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离开实践就失去了活力。中医理论的发展正是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而中医理论的掌握亦在于临床实践中的总结和提高。著名医家无不是在临证中成长并在临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结累经验更好地提高了疗效。

  中医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又是一门有关社会人文的科学其内容博大精深富涵文、史、哲、天文、地理、四时、物候等人文知识。《内经》中就要求*医者“上穷天纪下及地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更明确指出学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所有医家大都有渊博的学识而知识的积累绝非朝夕之功往往倾注了一生的精力。

  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源头医家的阐述发明均离不开经典著作。要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从研究文言文开始再参阅各家注解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熟读与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反复体验甚至精研一生最终达到得其精要为临床工作奠定了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

  中医经典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2)

——中医知识学*心得 (菁华3篇)

中医知识学*心得1

  中医难学,但学好中医有方法。如何学好中医?一般来说,我们先要把课本学好,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以下谈谈我自己学*中医的几点体会,愿与读者分享。

  一则,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这一条非常要紧。我读大学时,是先在课堂上读四年书,再开始临床实*(大四时曾有两个月的临床见*)。我认为,临床一定要早,若临床太晚,不利于医术提高。临床要与课堂学*结合起来,否则,先在教室里呆坐几年,等到了临床,课堂学的东西都不记得了。

  再者,只有从临床上才能体会到何为疾病,如何治病,中医如何取效,若不临床,以上都不过是想象,是闭门造车。我自己的体会,多多临床,大有裨益。

  我们可以从临床中学*。每个病人都是我们的老师,病人拿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交付给我们,这是对于我们的极大信任,千万别辜负了病人的信任。要从病人身上学*,病人的症状变化,病人叙述的病情资料,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医。

  二则,读各家医案。

  读历代中医大家的医案,有如名师在侧,耳提面命,最有助于提高医术。医案不能滥读,要读适合于自己的。比如,若想提高伤寒水*,就读伤寒医家的医案;想提高温病水*,就读温病医家的医案;想提高针灸水*,就读针灸医家的医案。我向来重视读医案,且自己也收集了坊间所出版的几乎所有医案著述,方便随时翻阅。

  我读医案的方法。读医案时不妨先读前半段的病情描述,然后自己分析,琢磨其病当辨为何证,需用何方,如何加减化裁,然后把自己的结果与原案对比,看自己差不哪里,为什么达不到原案的水*,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再努力。这样读医案,每读一篇,都能有所提高,多读多提高。若能坚持数年,广览诸家的数百医案,我相信,必可提高医术,兼可学得诸家的临证经验。

  这个方法的要点是先找些好医案,比如叶氏的《临证指南医案》,多是先述病,后辨证,再有议论,列出方药,甚是方便我们学*。另外,亦可读《名医类案》或《古今医案按》,都是历代名医的临床精华。再者,今贤所编的医案亦复不少,有的洋洋洒洒上百万字,蔚为大观,亦颇可一读,随便翻翻也不错。

  三则,生活中用心。

  学*中医与学*西医不同,西医的知识全在课本上,中医却需从生活中多加体会。比如,四时如何变化、阴阳怎样升降,往往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出来。再如,为什么两广人会吃酸嘢?为什么北方人比南方的身高且体壮?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等等,此类问题都可从中医里面找到答案。*时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这也是学*中医。

  我的新浪微博里有许多这样的思考,都是我自己从生活中学*中医的点滴体会。这样的体会多了,中医水*必然上涨。

  再者,中医不是必需在高大上的医院里才能实践的医学,中医是生活中的医学。学*中医,亦需从生活中体悟。中医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与我们的饮食住行息息相关。比如,食物皆有性味归经,*时所吃的食物,也多是中药;经络穴位在自己的身上,经常自己找寻按压一番,既可养生,亦有助于掌握中医。

  四则,复*,复*,再复*。

  温故可以知新,温故可以提高。复*的重要性说一百遍也不为过。年轻人往往喜欢猎奇而不喜欢复*,却不知复*的收获远远大于猎奇。经常复*曾经的所学,既可以巩固知识,更可以借此而触类旁通,可以引申出别的.收获。

  我自己的体会是,有些中医学科非常重要,不妨反复用功,比如,博士毕业后我经常把《方剂学》课本放在枕头边上,睡前随意翻读几页,坚持了数年,以至于方剂非常精熟,临床用之得心应手。

  随着学业的进步,不同时期需复*的内容自也不同。但不管如何,重视复*,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复*,对于提高医术很有帮助。

  五则,动笔。

  我一直主张学人要经常动笔,一方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笔记下的知识方便随时复*;另一方面,动笔有助于思考,有助于提高。比如,当我创作一条新的微博时,我会反复思考,如何行文措辞,如何使语句流畅,如何使医理明白易懂,这样的思考过程,非常有助于提高。而且,若能每天都动笔创作,相信对于中医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博。

  动笔记什么呢?可以记每天的读书或临床收获,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创作关于中医的文章,也可以抄录古人的名句,方法不一,但只要动笔就有助于提高医术,这一点是毫无质疑的。

  刚开始可能有些困难,不知道写什么,这样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坚持下去,慢慢地就*惯了。正如我自己在数年前开始创作微博时,我就暗暗立志,一定要坚持下去,把自己每天的临床医案、读书体会、思考所得、旁闻道听的逸事都记录下来,若能积累成百万字,这将是我从事中医的宝贵财富。于是我就坚持了下来,日日不懈,至今蓦然回首,却已经创作了百万多字的微博了,当年的目标实现了!自己也感觉伴随着写作,医术提高地飞快。我有这样的体会,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个方法。

  六则,重视经典。

  重视经典与兴趣无关。即使你对经典没有兴趣,也不要忽视经典,咬着牙,硬着头皮,也要学好经典。因为经典为古代圣贤之作,其中有大智慧,包涵了哲学、人文、医学、地理、天文等多个学科的学问。简而论之,就中医来说,四大经典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以及《难经》,这是每一位中医人所必需学的。

  重视经典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源自实践。实践出真知,中医的临床实践离不开经典,甚至可以说,每个思路,每条辨证,每张药方,都与经典密不可分。学好经典,即是踩在了前贤的肩膀上,站的高,看的远,临床疗效必然高。而忽视经典,有如有宝山而不入,不是盲人,就是傻子。

  重视经典,就要学*经典。要不断地学,温故知新——这是我学*经典的方法,我自认为反复阅读经典非常有必要。

  刚开始学经典时,不妨只看原文,不看注解,自己慢慢领会,能领会多少就领会多少,边读边记诵,边记诵边领会。经典的句子背熟了,一些深奥的中医理论自能领会,有的即使暂时不能领会,经历多年临床之后也会有所感触而明白的。

  实在不明白的,再看前人的注释。读注释不能全信,也不能全怀疑,要有自己的眼光。若实在不会分辨,那就不妨先记住吧。多读几家不同的观点,自己体会,看哪家观点更合乎自己的心意。自己认可的观点,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自己暂时不认可的,也不一定是错误的,随着读书、思考及临床阅历的增加,以前不认可的观点也许反而为认可了。

  临床时要常想想经典,让自己的思想完全进入经典之中,有时心中一亮,豁然开朗,可于混乱的迷雾中领会出清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来。我自己的体会,经典的几乎每句话都能指导临床,之所以我们体会不出来,那是因为水*不够,或者,与临床结合地不够紧密。要想把经典用在临床上,并且左右逢源,非下十分的苦功夫不可。所谓: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一分辛苦一分甘甜。付出必然会有收获。

  随着自己医术的提高,对经典的理解也会提高。初时对经典的某句话可以理解地非常浅显,后来,临床渐多,思考渐深,对经典忽然有新的感悟,这种感悟即是提高。我认为,《素问》的前四篇要反复研读,这四篇东西最能引人深悟。初学中医要读,临床数十年之后还是要读,边读边思,边读边临床,每读一遍,对于中医理论的体悟就会深入一层。

  有人说,经典很枯燥,读来毫无感觉。怎么办?我建议不妨再读,反复读,努力找其中押韵的文字,读时尽量抑扬顿挫,这样既好读又好听,还方便记诵。边读边琢磨,读着读着就慢慢地上手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没有谁天生喜欢读书,但我们每个人求学多年后不是也喜欢上书了吗!

  有人瞧不起经典,认为古人的智慧不如今人——这是妄自菲薄,是不了解古人。古贤的智慧极深极奥,深研四大经典,再结合临床后,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心中由衷地佩服古人的。

  当今社会文明在进步,中医也要跟着进步。进步不是抛弃中医,不是让中医西化,这不是真的进步,这是倒退!中医进步就是要抓住经典,越是紧抓经典,中医越能进步。

  七则,跟师。

  跟师,要跟明医,要跟大家。若师傅愿意愿意把自己的所学完整地教给学生,这是最好的老师。跟师的好处极多,可以当面学*,手把手地教;可以随时提问,督促着进步;可以方便地传承老师的学术思想;跟着老师学*,白天工作,晚上读书,就象古人学*中医一样,这样最有助于提高医术。

  当然,跟师时,千万不要有疑必问。先自己看书或思考,并与同学交流,若实在找不出答案,再向师傅请教。我相信,每一位明师都喜欢勤奋好学,且态度恭敬的学生。有时,师傅的观点可能不合乎课本,或合乎主流,我认为当细心学*师傅的观点,自己在临床上体会。

  八则,勤奋好学,孜孜不倦。

  中医难学,因为中医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个好的中医需要懂的东西非常多,不仅要精研汤药与针灸,还包括相学、文学、历史、天文学、西医学、*传统哲学等等。因此,要求我们中医人一定要努力进取,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读书。需知若一天不读书,即是一天浪费了光阴。别人都在进步,我们若不努力,就会倒退。

  作为中医人,还要有吃苦的准备,要有一辈子努力的准备。读不完的书,干不完的临床,永远也不会到达顶点的攀登,会一直伴随我们一生。与其痛苦,不如享受,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临床的快乐,享受努力的快乐。享受的过程,亦是进步的过程。因为快乐,我们更努力;因为努力,我们更进步;因为进步,我们更快乐。

  以上拉杂写下这几点体会,是我在奥地利临床工作的间隙仓促草就的,希望能有助于年轻学子进步。这些只是我自己的学*中医体会,不一定合乎每个人,读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学医体会分享出来。我们都要进步,我也愿意与读者一起努力。

中医知识学*心得2

  (一)深究医理,循序渐进

  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真髓。要从浅处起步,妙在浅而易知,从易处入门,从基础开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发展,要有计划地学*经典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等,先是粗读、泛读,了解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更精细地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最后客观地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这种由浅入深,从源到流,呈阶梯式递增的学*方法,深为任氏所推崇,他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遵循一规律,则必有所获,若反之则欲速而不达。”

  (二)熟读精思,妙识通圆

  医乃活人之术,学不熟何以知医?术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任氏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运用要灵活、准确、精当,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重要的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常变而法不穷,明其理而更显其妙。

  坚持读书,虚心学*,字斟句酌,熟读精思,医理精熟,医技精湛,我们是我们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学,每于临证之中,常根据实际病例,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如有一患者每夜发烧二小时许,历经数医,久治不愈。然任继学诊毕,曰:“此有瘀血。”并明确指出《医林改错》有记载,遂遣方投药,一药而愈。事后,经查阅,才深为其准确无误而惊叹。对中医的重要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已能熟练的成诵和正确的解释,这只是登上了一个阶梯,尚需进一步努力,刻苦钻研,不断强化,并强调坚持反思,总结规律,才能巩固。他说:“读书最忌不求甚解,博杂不精,随学随忘,不加总结。”他主张: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逐句玩味,反复研讨,有所得辄记之,并验之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由熟而精,妙识圆通,有所创见,推陈出新。

  (三)研究诸家,知常达变

  要进一步开拓中医理论的知识面,就要善于研究诸家,因此,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博采广蓄,并细心揣摩,反复研究,摄其精要,主张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不足,取众家之精华为我所用。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研究诸家学术,不可因循守旧,要圆机活法,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师古,是先学*,不可不知其说;不泥古,是重取舍,不可尽依其说,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义。临证最忌执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应万变。他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临证时,既能执持,又能方圆,十分重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伤寒论》的方剂,治疗各种杂病,其中的小柴胡汤,原为少阳和解之剂,但他加减化裁后,则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胁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种内科杂证,均能取效。而乌鸡白凤丸是妇科之良药,用于治疗内科病,亦屡获良效。研究诸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研究诸家之学说,要辨清是非,舍非从是,以求完善,这就告诫我们,读书议论必详审其所以然,而后精思熟虑,方能不被谬说所误。因为精通了医理,详审了众家之短长,融汇剖析,取其精华,剔其谬误,才不囿于一家之见。其中对“肾风”的治疗,运用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重用“千金鲤鱼汤”治愈数十例。对急性中风的治疗,更是独树一帜,完全采用中药,疗效可靠,饮誉全国;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则用生瓦楞、生牡蛎各200克、生鳖甲50克、水红花子50克,功专力宏,力起沉疴。用外治法于内科杂证,更独具匠心。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如各种头痛者,外敷透顶止痛散;腹水者,用利尿膏敷于神阙穴;结核性脑膜炎则用吕祖一枝梅使其发泡;而胆胀者,用消痛外敷膏等,无一不效。

  (四)涉猎广泛,择善而从

  不仅要精于医道,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也要有研究,用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所以在临证治病时,周密精实,主次有序,遣方用药,灵活有效。

  研究中医学术,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广泛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古人云:“善读者,始乎博,终乎约。”所以,学*中医,不仅要掌握书内的知识,更要了解书外的知识,他说:“往往书内难以解释之处,却被书外的知识给予点破,使之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人之所以有病,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多与气象学,时间医学,地理环境有关,与饮食方土,人情关系密切。因此,古医家认为,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同大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天人合一,谓人体是一个小天地,这是很有道理的。许多资料表明,某些疾病发生的周期性和太阳活动周期在时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阳活动期和太阳宁静期,心血管疾病发作和猝死的例数相差悬殊,太阳色斑强烈爆发时,心血管病发作和猝死更为频繁,其它慢性疾病亦然。

  (五)继承总结,发扬光大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发掘,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对人类作出了贡献。面对丰富的医学遗产,只有继承总结,才能发扬光大,继承的途径有二。其一,是先学*,充实自己,然后是文献医籍的整理、研究,祖国医学文献医籍,汗牛充栋,而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大多散见于各种医籍文献中,所以学*、研究、整理这些医籍文献,是继承的关键,是提高的过程,也是发扬光大的前提。对医籍文献的整理,主要是对古医籍的校正疏义和注释,并发挥其学说,其代表医家及其著作有:宋代林亿《素问补注》、庞安时《难经解义》;元代滑寿《读素问钞》、《难经本义》;明代王九思《难经集注》,吴?《内经吴注》,马莳《素问》、《灵枢》注证发微;清代张志聪《素问》、《灵枢》集注;现代《中风专辑》、《黄疸专辑》等。

  其二,是理论研究要结合临床实际,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研究中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总结提高,才能发扬光大。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历代医家承前启后,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内经》中提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启示后人,要善于研究继承,要善于总结创新,发扬光大,从而丰富中医理论,如《通俗伤寒论》、《疫痧草》及湿温时疫治疗法,乃至今人发表的新见解、新经验,都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推动中医发展的动力,其中包括认真学*结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将他们毕生之精华,总结继承下来,传播下去。

中医知识学*心得3

  感恩有这样一次机会,能让我向大家汇报学*中医一路以来的收获和体会。

  曾经的我是一个国营单位的设计师,从高中到大学薰*的都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医学一窍不通,跟中医更是八竿子打不着边儿。但是我自幼体弱多病,记忆中常常是母亲风雨无阻的带我去医院看病,医院都快成了我第二家,打吊瓶、吃抗生素已经是家常便饭。

  可是通过西医的治疗我的身体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健康,而是问题越治越多,不知何时是个头,直到有一天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我才开始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学*中医给自己调理,不要再去医院。就这样我开启了自我疗愈的养生之路。

  为了学*中医养生和自我保健,我辞去了体面的设计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就业方向,潜心学*艾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理疗的技能,也算是抬起脚准备迈进中医的大门,但对于如何辨证,如何取得更好的理疗效果始终一知半解,没有底气。对于我这个医学门外汉而言,要想系统的学*中医真是太难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天津一个养生培训班学*时,非常有幸的结识了杨贞老师——倪海厦医师的弟子。初次见到杨老师,她穿了一身洁白的衬衣,真像是一个白衣天使,我和中医的真正结缘也因与杨老师的相识而开始。

  课程中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的老师倪海厦,一位旷世奇才,并让我们学*了倪老师的视频,告诉我们要想学**五千年来最正统的中医,一定要从倪老师这里开始。就这样,通过看倪老师的视频我渐渐地从心底爱上了中医,中医是博大精深的,而又如此有魅力,倪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你似乎感觉不到中医的枯燥。

  在学*中,我终于有勇气想大踏步的进入中医,去探索,去遨游,伴随着这样强烈的愿望,去年年底我和我的先生来到了河南开封通许县人民医院——倪海厦中医教学培训基地,跟随杨老师进一步学*及实践。跟诊期间,我们见证了太多奇迹,很多患者来时已病入膏肓,但几次复诊下来气色都变得神采奕奕,病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有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肝静脉狭窄做了绕道手术及脾脏切除十年,*两个月连续低烧,全身发黄,无力,手掌瘀黑,来就诊时需要家人搀扶,说话上气不接下气,不停的流汗,一脸愁容。

  见到这样的病人,整个课堂的气氛像是被凝住了,和我们一同培训的都是有经验的西医科室主任,都紧锁眉头,可能大家都觉得这个病人时日不多了,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罢了(西医诊断:弥漫性肝癌肺转移)。但杨老师很从容的、一如既往的问诊并开出了方子,并叮嘱病人让其多哈哈大笑,保持心情舒畅,从身心两方面调节,给予病人信心。没想到接下来一段时间,病人经过几次复诊后,真是大变活人!

  不需要家人的搀扶,烧退了,精神好多了,身上的黄色已褪去,手上的瘀暗也得以恢复,我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人,病人已经从原先的阳不入阴,慢慢地转变为阳潜进去,一个做过大手术的人都能恢复的和正常人一样,病人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学员无不感动和震撼!

  杨老师的医术和医德,是我们每个人学*的榜样,同时*几千年传下来的经典之方,是多么的伟大,弘扬这样如此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

  通过两个月的跟诊,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原先听倪老师的视频转变为在临床中如何应用,理论结合实际,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原来一切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么难,两个月的学*过后,我开始试着将我的所学应用到自己及家人身上。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3)

——中医知识学*心得 (菁华3篇)

中医知识学*心得1

  通过这学期对中医养生的学*,我收获不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养生知识,并从中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对我今后提高身体素质,健康长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先讲一个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吧。我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妊娠反应,在此期间,她只能吃稀饭。当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别的食物补充营养。因此,我出生以后经常感冒,并且经常感到头疼,在冬天(甚至夏天)的时候四肢发凉。有一次姑妈介绍了一个老中医,让我爸妈带我去看病。那位老中医给我看过以后说我的病是由先天阳气不足引起的,气不足则血气不通,所以才会四肢发凉。在天气转凉的时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而阳气不足导致晚上睡觉时头部成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一环,邪气从肩部和颈部进入,进一步到达头部,这才是我长期头痛的根本原因。找到病因之后,那位老中医为我开了多副中药。接着,拿出一些经过秘方制作的药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脚。最后是进行拔火罐、针灸和推拿,同时建议我泡枸杞和桂圆干日常饮用,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的体质好了许多,到现在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因时间较久,以上治疗方法不一定准确,全凭记忆)。自此以后,中医在我心目中变得神奇而又神秘。

  这学期学*养生知识后,我终于初步了解了一些中医知识,并且我也为今后的养生制作了一份简单的安排。在今后,我会注重食疗,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的养生。说起起居,就牵扯到我们这不正确的作息了。现在的学生经常晚睡熬夜,这对胆、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尽量顺应时辰,了解五脏六腑与各时辰的关系,才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在精神方面,我觉得只要看得开一点,尽量放松就行了。现代人要想养生,必须学会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则必须学会放下烦恼的事,学会忍耐。最后我总结一下这学期学到的养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有益的饮食*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中医养生要从小做起,时刻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寿。因为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去接触了中医养身学,你才会懂得养生其实是人一生之中很大的一门学问。

  最后,非常感谢陈老师这学期的辛勤教学,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你的课。

中医知识学*心得2

  众所周知,中医是*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热论》。《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必烦喜呕”,用小柴胡汤主治。再联系温病学中亦有一个邪郁少阳证,寒热类虐,心烦,口渴,脘痞,舌苔黄白而腻,用蒿芩清胆汤主治,系湿热郁闭少阳。如此联系比较,自然融会贯通。

  在学*过程中发现,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于浅显地生活常识当中。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学*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联系夏天长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头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所生苔藓形状为例,来理解滑腻之性状,说明舌苔滑腻与水湿的关系,并由此理解湿性粘腻的致病特点。结合既往临床实践,融抽象理论于常见病证之中。如人体皮肤受凉之后,可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感冒症状,中医给以宣肺解表药物治疗后,感冒痊愈。以此说明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的医学道理。

  也发现这门学科跟*古代哲学和*古代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吸收外国文化,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一些中草药,大都原产地都不是*,足以证明这一点。然而,提高中医素质,中医从业人员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要打好基本功应具备以下三个步骤:

  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汤头”即“方歌”。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除上述“三件宝”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功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背诵功之后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强古文和医史的学*。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解。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衍变、语法的差异及古代文学常识、古天文学知识等等均需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医古文非常困难。

  文言文学得好,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也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故第二步功夫首先必须“学好古文”。

  任何事情,任何学问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不管学什么都必须了解本门的发展史。搞政治要学政史,搞文学要学文学史。当然中医也不例外,也应学好医学史。只有学好医学史,才能了解各朝各代的名医、名著及其学术观点,也就是说要了解这些名医名著是在何等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下形成的。同时也应了解前世名医的奇闻逸事。譬如:朱丹溪三十岁学医,三十五岁就能临证而成大家。叶天士十四岁学医,先后师从十七人等。这对一个中医的学*和成长均有一定的启发。然而今人视学史为多余,似乎与临证无关,实属大谬。

  学古文具备了读古书的能力,学医史明确了读古书的取舍,在选书读书过程中,自然不会陷入歧途。同时还要博览历代医家的医论、医著、医案,对历代医家的成果有一个框架性得了解,对学术理论的构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故第二步功夫为“基础功”。

  要想学好中医,则必须精读一些古典医籍,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神农本草经》、《医学心悟》等。

  《内经》、《难经》是中医基础的奠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诊法治则、五运六气均需从《内经》、《难经》二经中探求。然《内经》中《灵枢》、《素问》各八十一篇,《难经》八十一难,共二百四十余篇,要想快速通读,谈何容易?故初学者可选用明代李中梓的《内经知要》或*贤秦伯未的《内经知要浅解》为读本,部分章句必须熟背。

  《伤寒论》是六经辨证的典范;《金匮要略》辨脏腑经络,是辨治杂病的基础。《温病条辨》系统论述三焦辨证,与《伤寒论》相对而言,使“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温病条辨·凡例》)。《温热经纬》以《内经》、仲景为经,以叶、薛、陈、余诸家为纬。其中“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主要论述卫气营血辨证系统,也应熟背。《神农本草经》是方药学之祖,自然也是必读之书。清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可视为初学者较好的读本。《医学心悟》一般视为入门的启蒙书,它是系统论述“八纲八法”之作,且书中载有很多疗效高、实用性广的方剂,如启膈散、开噤散、半夏白术天麻汤之类,皆临床*用之方。这些医籍的精读,可使中医理论的框架构架起来。故第三步功夫为“构架功”。

  如上所述,背诵功、基础功、构架功为“真中医”必须具备的三步功夫。在这三步功的基础上,进而博览群书,淹通众家之长,并广泛吸取今人经验,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早临床、多临床,从而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铁杆“真中医”。

  漫漫岐黄路,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医知识学*心得3

  我是一名中医大二在校生,一直以来我对中医都有浓厚的爱好,尤其是学了两年的专业课程,特殊想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医看病的全过程。

  机会最终来了,经姑姑引荐,趁暑假假期,我怀揣着好奇心从xx来到xxx老师的诊所学*。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抱着很大的勇气与决心来到这里。在我的脑海里,跟诊老师一般是铁面无情,严肃冷漠的角色。恰恰相反,x老师是*易*人,幽默风趣的人,师母和爷爷奶奶都把我像家人一样看待。在这里我就像是个孩子,有家的味道。虽然读了两年基础理论知识,但对于老师有时候讲的也是云里雾里,方剂学的300多首方子在学校背的累死要活觉得已经很了不起。而老师随便讲出一个没听过的方子,瞬间懵了,才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来了个病人如何望闻问切和辩证思路,理法方药等等,老师还是热情毫无保留的教我,渐渐地才觉得理论与临床假如不结合,永恒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应用,才默默感激不枉此行。

  老师经常讲辨证论治,切不可以对症下药,而证才是指导遣方用药的根本,所谓“有其证,用其方。”原来抓药也是一门学问,首先得会识别称杆,其次如何拿称,药物称重,和分量,讲究高效无误。在其过程中,我还可以亲眼熟悉中药,这和教科书上照片还是有所区别,更加深刻的领悟中药的魅力,使我感受良多。

  老师讲了许多他行医20多年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趁还年轻多读经典和背诵方子,为以后临床打下坚厚基础。

  中医讲究灵便变通,每病人的特点不一样,因此尽管同一种病,也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老师常说:“中医是治病的人,而不是治人的病”。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差别,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以人为本,最终达到阴*阳秘。在我看来,中医既奥秘,又科学。

  中医这条路要想走好,还得下苦功夫,任重而道远,坚持到底,走好以后的每一步,以后一定把中医理论知识学扎实,一步一个脚印,永恒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努力做一个真正能帮患者解决痛苦的好中医。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4)

——中医学*心得体会 (菁华6篇)

中医学*心得体会1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和了解,我对中医养生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我们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俗话说,求医不如求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中医养生学*,并在生活上努力实行,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四季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说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人的一些生理、病理现象,并揭示出人类应当如何在阴阳不停变换的四季中,恰当地调养自己的身体的阴阳,以顺应四季变化,达到阴阳*衡、气血畅通、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我们冬季可以用一些温热的食物或药物来补养脾肾的阳气,秋季气候干燥则要多吃一些滋阴清热的食物以补充身体的津液;春夏季节又有不同,这就是四季养生的大意,也是做好四季养生所必备的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是一个大学问,并且通过最*对中医养生的学*,我也总结了不少自己体会到的中医养生之道,得出了一些养生的方法。首先,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也就是养精神,调情志,故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人的情志及精神活动需要脏腑之气的支持才能完成,所以反过来说,调养精神,调节情志,也可养护脏腑之气,所以保持健康的情志是养生防病的重要保障。其次,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的本能,谁还不会吃吗?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真的没有学会科学地吃,所以才会吃出那么多的疾病。现代营养学

  提出要保持健康就需饮食多样,营养*衡。第三,大自然是人类的守护者,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养生就必须顺应自然。如果不顺从这种规律,大自然和人就都会遭受灾害;顺从它,自然就和谐,人就不会生病,这样做的话,就是得到了"道",即养生的本质。

  同时,"人的睡眠实际就是一种归根,一种复命,即恢复生命的活力,是人体阳气得到收藏、得以蓄养的过程,没有复命,生命就难以延续。"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调整好睡眠,是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重要保证。

  此外,中医养生中提倡多做锻炼,多做户外运动,多与人交往,多想积极开朗的事,这样心情才能畅达;而"养静"就是要心情*静,不急不躁,通过自我调理或户外运动等方式把心中之抑郁燥热散发出来,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心宁而神安,从而达到养生的最终目的。在向老师学*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适当正确的坚持对气功的练*对中医养生养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气功的锻炼可以对人体的强化锻炼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故我认为在我们加强对中医养生的学*和了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气功的学*和锻炼。气功在保健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他是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且与体育锻炼相比,气功更强调人的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中医养生是一个漫长的阶段,此期间需要我们的努力坚持,并且在生活,处事,心态等方面时时保持好的*惯。比如,在膳食营养方面,

  我们不应该不注意国情,盲目崇洋媚外,太过沉溺于肯德基,麦当劳等一些垃圾食品,应该多食一些我们先人总结下来的有利于我们养生的绿色食品,那对我们进行中医养生起到一定的食疗作用,有利于我们的身体护理和保健,进而对健康长寿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学*中医养生,我发觉了自己在过去的许多不好的生活养生*惯,那些有利于身体健康和保健的恶*,但在今后的生活,我学以自己所学的中医养生知识,促进,监督自己改正,从而达到中医养生的目的,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自己更健康长寿。

中医学*心得体会2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热论》。《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必烦喜呕”,用小柴胡汤主治。再联系温病学中亦有一个邪郁少阳证,寒热类虐,心烦,口渴,脘痞,舌苔黄白而腻,用蒿芩清胆汤主治,系湿热郁闭少阳。如此联系比较,自然融会贯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人的智慧,*的文化,*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来长春中医药大学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也会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中继续钻研刻苦学*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

  第一每天*

  *似乎于学医无关,实不知学中医要有悟性,每天*,反观内视,久之澄心绝虑,神清志明,智慧开而悟性出,学医事半功倍,这对我们中职学生尤为重要,切莫轻视。

  第二阴阳为本

  太极分阴阳,太极成乎天地万物,这决不是象教科书说的是古人的朴素的唯心哲学,不是有人才有太极,而是有太极而后才有人,不信阴阳五行八卦就很难学好中医是有了太极而后才有了天地,万事万物,才有了人,修道者证悟了此理,把它传给了世人,这个顺序不能搞错了,明了这个道理会少走很多弯路,既然太极成了万物,则万物之中莫不含阴阳之理,五行八卦随之而生,每日常思之,验之,证之,久之自明。

  第三明其理而勿留于穷辨

  禅宗之灭,灭于辨而不行,学中医亦当戒之,否则,即阴阳之理就可以辨一生而尚难尽明,我看内经中就有很多仅仅是在讲道,并不是讲医的,千万不能钻牛角尖,明阴阳之理是为了更好的学*医术,所以仍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临床医书上。

  第四博览群书取众家之所长学其偏而勿执其偏

  一般来说,其偏者,既是其所擅长之处,但学其长,却又不要被其理论所固缚,也就是不要被其偏所害,胸中诸法皆备,却又不受某一法所障,而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

  就要将所学所悟多多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去,勤临证,多总结,循序渐进,去粗取精,谨守病机,知常达变,在临床中融会贯通,逐步扎实掌握经典理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临证水*,提升临床疗效。一位学《伤寒》的同道在谈到他应用经方的体会时说,他临证应用经方不操之过急,辨治某个病,感觉有应用经方的把握时才用经方,如没有把握,还是先用自己轻车熟路的时方辨治,然后记录病案,再读《伤寒》,分析六经方证,找自己的辨证不明之处,寻求突破口,总结经验,在临证中读书,在读书中临证,体会更深,掌握更扎实。这不仅是对病人生命的负责,也不失为一种学用经典的好方法。

中医学*心得体会3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认为经典学*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至今如宝收藏,但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和“温病学”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经是经得起考验,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开始学*,使我重新认识了中医,中医古籍经典是一个中医生必读之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是治未病等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中针灸理论知识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是一部伟大的*传统文化奇书,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医学,而且涵盖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文学、社会科学等。当时先进的各项科学成就。因此,要读懂《黄帝内经》要追溯秦汉历史背景。《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辩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伤寒,以脏腑论疾病,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其中刘河间依据《内经》有关“火”于“热”的病机条文,结合《伤寒》,首创“火热论”,世称“寒凉派”李东垣发挥《内经》“胃气”结合《难经》、《金匮》,提出“脾胃论”世称“补土派”,张子和发挥经文治责创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金元时的学术,特色鲜明各自不同角度阐释经典,对明清及今后医家产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成长时期,成熟时期,具有代表的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梦英四大温病学家的著作及学术成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预防思想和“三焦”辩证的独特思想。

  通过四大经典的朗读,老师的讲解,给我的认知是:一,树立中医学*的信心,众所周知,中医教育其实并未能培养中医人才,由于各种因素如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广阔,培养模式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辩证论治思维,不注重中医经典的学*,欠缺方法及中西医比较课程,学*混淆中西医概念等,经过老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很多都是老师经验介验,特别是感受到了老师对中医经典的热爱和绝对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树立坚定的信心。二,培养自身辩证论治思维是理论核心所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已奠定了中医的辩证论治体系及发展出各种中医的辩证方法,现在学*经典就是要学好这些理论,培养这种思维,而真正的中医理论部分就是四大经典,因此,背诵原文理解是学*经典的前提。三,熟读诵读经典更要在实践中运用经典,在课堂上,老师很多次不厌其烦的要求我们背诵条文,可是我们都没有注重,总是对经典的学*以理解为主,看着老师随口而出的经典条文,所述的医案病例,两者结合如一,真的感觉惭愧,想在临床看病时候就想经典。可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下手,看不出个所以然,条文的熟记更重要是在实践中去运用才会有所获,也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至今,课程已经结束了,收获不少不多,还希望继续开设这门课程,可是已经不现实,其中自身思考因素更重,问题和疑问全是,我只有自立熟读经典找答案,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入的学*理解经典体会并加以解决。

中医学*心得体会4

  在炎炎的烈日下,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每一年的暑假都是令我们兴奋而又期待的时候,以前我们总是早早就计划着暑假该去哪里玩,而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将*两个月的暑假不能只顾着玩,要好好利用。于是我决定找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一来可以增加社会经验,拓宽知识面;二来可以锻炼自己与人的交际能力。

  暑假回到家之后,和爸妈商量了一下,选择了一家离家比较*的小型药店。在去药店之前,心里很忐忑,毕竟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少,害怕会被拒绝。见到药店老板后,我向老板表明了我来这工作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工资多少不重要。老板很爽快的'答应了,安排我第二天来上班。

  第二天我早早就来到了店里,开始了我的社会实践。我先熟悉了一下药店的环境,虽然这是一家不大的药店,但药品的种类还是挺齐全的。由于我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专业知识甚少,还没有资格出售药品,所以在药店里我只做一些简单地工作。经过两三天的摸索,药柜上的药品我已经差不多都认识了,对每种摇所对应的疗效也有了一些了解。药品大致分为Rx(非处方药)、OTC(处方药)、保健品、特殊管理药品。而常被购买的药品,如感冒药、消炎药、胃药等则放在方便拿取且显眼的位置上,所有药品都是标明价码,按区域内商品摆放及分区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药店的流程已经滚瓜烂熟了。每当店里的销售员忙不过来时,我也可以上前向顾客推荐介绍一些顾客想要的药。每次我都是很小心翼翼的,深怕出一丝纰漏,每当我拿不准主意的时候,我都会问问店长,以确保万无一失。虽然每天回到家全身都像散架似的,很累很累,但是我的勤奋得到了店里各位阿姨的赞赏和老板的肯定,我的心里是充实又快乐的。

  慢慢地,在药房里,让我感触最深的便要数每天匆匆的过客们。他们大多面带焦虑,或面带病容。总之,形形色色的面孔每天不断地变换着,药店仿佛是人生的大看台,上演着各种喜怒哀乐的剧情。虽然每天早九到晚五的工作,时间很漫长,甚至有时站到腿一阵一阵的酸痛,但是只要听到顾客不经意间对我态度的赞扬,一切的隐忍都烟消云散。

中医学*心得体会5

  本人在参加了七天多的医院岗前培训,认真汲取了多位院长和主任的指导教育后,获益良多。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了,深深地影响了我,特别是对敬畏生命,关爱病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医者仁心,作为医务工作者就必须以为患者服务为己任,从点滴做起,使之融入生活。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是我们一生的信仰。而医者仁心的内涵就是手持仁术,胸怀仁心,心系患者。肩负救死扶伤重任的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时刻铭记希波克拉底的铮铮誓言,时刻铭记白求恩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先贤们的声音还在耳边时时鸣响,我们已经奋起前进的脚步,向着新时代更高的目标前进。

  “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精神,闪烁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光芒,树立了新时代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和职业道德。也正是“手持仁术,胸怀仁心,心系患者”的新时代体现。医者仁心要求我们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水*,真正做到乐群敬业、厚德怀仁,做维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

  当前我们中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一年一个新台阶,我们忘不了医院里的中医前辈们。是你们展现了中医学术的博大精深和救死扶伤的人格魅力;是你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视医院为家,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一意赴在工作上,为医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忘不了工作在最前线,温柔大方又能干的护士天使们,不分天寒酷暑而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美丽的双手塑造了那温情感人的世界。我们忘不了每一位母亲、妻子和女儿,你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舍小家保大家,时刻谨记在心的,不是家庭,而是一名医护人员肩上的责任。有时候,医务工作者也会被推到医患矛盾风口浪尖上,面对太多的不理解,充满了无奈;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不知不觉间变得烦躁和脆弱;有时候,也会因为家人的抱怨和不满,偷偷流下难受的泪水。但是,无奈过后,是你们不变的微笑;辛劳过后,是你们执着的坚持;泪水擦干,依旧奋斗在最前线。是你们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真诚地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医务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捍卫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手持仁术,用过硬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胸怀仁心,热情周到的对待每一位患者;维护医院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

  回首以往,我们将深深铭记探索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奋斗历程;放眼未来,我们将迎难而上,让红十字放射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而作为2015届中医院的新同志,应该跟上时代的节拍和步伐,以传承创新精诚的气魄,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到明天的工作中,展现出我们别样的风采。

  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我很荣幸地成为医院队伍中的一员。面对全医院甚至全社会的期待,我们医务工作者必须以十二分的精神来工作,以100分的满足来上交这份生命的答卷。虽然岗前培训时间很短,但是我从中学到的知识却是终生受益的。我们会永远谨记冰心老师的话,将“仁爱之心”肩负在左,同情之心担当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中医学*心得体会6

  中医养生越来越受现代人重视,大家都知道清火、排毒、艾灸的养生法,以及十全大补汤。但是,在养生道路上很多人本末倒置:遍寻宫廷秘方以求延年益寿,却违背天地的自然法则;为防病求医问药,但忘记修炼内心。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黄帝内经》可谓是如雷贯耳,但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那就寥寥无几了。《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这本经典著作给养生提供了三大启示。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该书以生命为中心,涵盖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等。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囊括身心养生。可以让人从中体会简单从容的世界观,从而活得*安、快乐、长寿。

  防早衰,应上“内心修炼”课《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其中。《上古天真论》是第一篇。“所谓天真者,自然赋予的能力,率真、不加雕琢的。”道家认为:今不如昔,社会越进步,离自然也就越来越远,人的本性会越来越压抑、痛苦,不自然。

  为什么现代人通常活得不好?看看《黄帝内经》的问答。“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动作不衰”是指腿、脚、手都很灵便,其原因在于身躯健康、气血充足,所以才会“动作不衰”。传统文化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用这种观点来说,人应该活到的最高寿限,实际上是120岁。而现代科技对人类自然年龄进行推算,也认为人的正常寿限应该是120岁到140岁之间。

  那为何很多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这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还是因为人而导致7岐伯明确回答了黄帝的问题:千百年来,天的顺序没有变,永远是东西南北;四季的更替顺序也没有变,永远是春夏秋冬。所以,变的只可能是人的心。

  如果不能修炼内心,节制欲望、收敛精气,即使进补求医,功效也不见得多大。只有形神兼具,才能颐养百岁。现代人常常觉得不快乐:外在有社会压力,内在感觉人心浮躁,只能通过获得可权衡比较的物质、地位等,在强刺激下才感受到人生快意。如果寻觅且感受到淡定从容、不以物喜的快乐,本身就已经是智慧,这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缺啥补啥马后炮调养疏通最重要,现代人容易体虚,原因是人们精神压力不断增加,而生活方式也比古人有很大差异,吃得多、动得少,血气尤易留滞。同时化肥、农药、饲料、食品添加剂,尤其是食源性激素的加入,直接损伤人体的元气。人体血气一弱,机体运行出现障碍,代谢废物不断郁积,反过来更加阻滞人体血气运行。五脏六腑不得其养,体内“浊毒”不断沉积增加,表现为“虚”症候群不断增加。

  很多人信奉“缺啥补啥”,等到“虚”症再治理其实已是“马后炮”。“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提倡,应该在体虚出现之前就调理。

  不过,*日适当进补也是治未病的一种通俗行为,人体总是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缺乏了闭藏过程。这样对人体的**、阴液的损失比较大,需要及时补充。而通过汤水滋补,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阴作用。

  不少人鼓励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补阴、阳虚补阳,如果真能完全补得上,那太完美了,人人可以变得青春永驻,身子不衰退。所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黄帝内经》中认为,中医的补并非单纯补其不足,而是促使其自身能力的回复。所以不是血虚就选择补血药,气虚就选择补气药。而是通过补,使人身体生血生气的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所谓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调养的同时更应注重疏通。

  欲望应有节制劳作应有闲时,古代人为何烦恼少?因为他向内追求身心的修养。而现代人往往向外追求一一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其实人的生存很容易满足,满足不了的是我们的欲望。

  《黄帝内经》说: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句话在现在也很实用,都市很多年轻人喜欢追求刺激。蹦极、打cs,看恐怖片、坐过山车等,追求所有能让自己心跳加速的东西,这样的追求其实就是在纵欲。如果放纵欲望且过度透支自己的精力,则可能早衰。

  养生确实讲究追求淡定的态度,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有一段阐述得非常妙: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志闲”指人的理想和抱负要有一个界限,不能什么都追求。“少欲”指人不能有过多的欲望,让所有欲望也有一个界限,这样才能“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则是指让身体经常有所劳作,但再怎么劳作也不能让人体超负荷运转。工作一段时间需要休养,日常运动不可大汗淋漓,最好出一层细汗即可。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5)

——经典学*心得(精选5篇)

  经典学*心得 1

  3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举办的经典阅读观摩课。通过对经典阅读课的观摩,我懂得了很多,明白了经典阅读课是让学生学*有感情朗读的能力,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经典诵读,是大课间行为艺术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给学生以知识的积累。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从小就要养成勤奋,朴实,爱劳动的好*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之所在,对他们进行良好的生活*惯的培养,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良好*俗的形成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父母训,要牢记”这是在向我们阐释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更提醒我们从小养成做谦虚、诚实之人的*惯;经典诵读,不仅有其独特的精神魄力,更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知识拓展的广阔空间,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作为教师,不仅拓展了课程思维领域,而且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底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而学生在从科学的记忆规律中体验了传统*俗中所倡导的“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了也会吟”的勤奋学*之妙诀。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解除了我不会上经典阅读课的困难,也让我明白了经典阅读课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严格落实本次活动的精神,认真上好经典阅读课!

  经典学*心得 2

  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十几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前段,我有幸拜读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如在执教《图形的周长》一课时,我在钉子板上围了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产生以下方法:(1)4+4+3+3(2)4+3+4+3(3)4×2+3×2(4)(4+3)×2,一切都在预料之中,通过比较优化算法之后,我正准备引导他们探究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这时有一名学生汇报了他的两种算法:(1)4×3+2(2)4×4—2,迅速作出判断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就让该同学上台解释给大家听。他说:如果把四条边都看作3厘米,就少算了2厘米,可以列为第一道算式;如果把四条边都看作为4厘米,就多算了2厘米,可以列为第二道算式。多好的思路!大家一齐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从他的发言中你能发现正方形周长该如何计算呢?整火花不断迸发,充分享受学*的乐趣,是富有实践智慧教师的明智之举。

  第四,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联系,迅速地切入题。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幸福的,我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经典学*心得 3

  大家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优异的成绩必须经过努力与艰辛。下面我就分几点来说说我的学*心得:

  1.贵在坚持

  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间是宝贵的。因为早上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我们可以早点起床,背古诗,读课文,背概念,记单词等。不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样才能收到明显的学*效果。

  2.专心致志

  记得有一次级会,卢主任给我们讲了专心致志这个词,会后我按照卢主任所说得去做,上课时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无论哪一项科目都得专心,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同时做好笔记,课后再认真整理笔记。其实考试的很多内容都是跟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有关的,只要你在课堂上能做到专心致志,你的这节课就一定有收获。

  3、不耻下问

  在学*的过程中,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一定要不耻下问。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使人进步,遇到不懂的问题谦虚请教老师或同学,这样的学*才会有效率。*时在做奥数题的时候,我总是请教班上的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向他们学*解题的思路,久而久之,我发觉自己的数学思维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4.善用周末

  有很多同学觉得周末很宝贵,一眨眼就过了,我也不例外。因为我的周末很充实,星期五的晚上我去打羽毛球,因为经过一周的学*后,适当的运动是有必要的,一来可以放松放松,二来可以锻炼身体。可谓一举两得。星期六的早上我一般是做作业。到了下午我回到书店或图书馆看课外书,因为多看有意义的课外书,增长见识。到了星期天上午,我就去学*剑桥英语,学*一些英语的课外知识,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从而提高自己外语水*。星期天下午除了放松玩之外,我还不忘做一些相关的课外*题,巩固知识。如语文的《精讲精炼》,数学的《一课三练》,英语的《进阶测试》都是值得我们去做做的'。同学们也不妨利用好周末的时间多做一些课外的练*,我相信,一定有效果的。

  5.英语学*

  如果大家想学好英语,*时一定要多开口念英语,培养语感。俗话也说,三天不做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所以对于英语我经常开口读,开口讲;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多听,听英语录音,这样对大家的听力都有利。在这次月测中,英语的听力失分率是最多、最严重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英语听力的训练。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就要做到精益求精。我们可以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来听英语,我们不仅要用耳朵去听,还要用心去记,也要加以模仿,模仿什么呢?当然是记语音、语调、语速。只要大家能用心去模仿录音机的语音、语调、语速,我相信过一段时间你不但发音标准流利,而且英语成绩也一定有提到。

  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的时间够用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够用”的话,我想你又向成功迈向了一步。因为你已经懂得珍惜时间了。

  经典学*心得 4

  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是来自中国传播大学南广学院的朱俊瑛教授。朱教授从嗓音保护和科学练声两个方面进行讲解,边给我们讲解理论知识,边指导我们现场练*,有不正确的地方,还反复练*,直到读正确为止。

  一开始,朱老师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在*时的工作中,你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嗓子的?这一问,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有的老师说多喝水,有的老师说含金嗓子喉片,还有的说喝菊花茶和胖大海,大家各抒己见。朱老师告诉我们,嗓音保护要注意日常休息和日常饮食,每天晚上休息好,第二天明显感觉嗓子也清爽了很多。如果感冒或嗓子发炎,尽量不要说话。还要注意不能吃刺激和辛辣的食物。

  其实,作为我们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每天的课务重,琐事多,几节课下来,嗓子累的说不出话来,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反复讲解的题目孩子不会,难免会生气,这就更加剧了嗓子的嘶哑。如果不喝水,压根就说不出话来。不管是感冒和嗓子发炎,都得义无反顾地上课。咽炎的职业病,几乎每个老师都有。朱老师告诉我们保护嗓子和治疗咽炎的小窍门:1、每天早上用温盐水漱嗓子。2、用麦冬泡水喝。3、用绿茶和蜂蜜泡水喝,在胃好的情况下,坚持喝一段时间,可以治疗咽炎。朱老师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病,不是因为我们不注意,而是因为我们无知。这些小窍门,你别说,我真得试试,每天早晨刷牙,嗓子干呕,真是难受得很。

  朱老师还带领我们现场练*气息,经常听说“丹田呼吸”,但我不知道丹田具体在什么位置,听了朱老师的介绍,才知道了丹田的具**置:肚脐下,三指下面的位置。

  在进行“绕音练*”的时候,用“i”来练*,先练*“i”的延长音,然后以“i”为原点进行练*。朱老师先给我们示范,然后让台下的老师自告奋勇进行读,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指导,直到读正确为止,然后让台下的全体老师一起读。还以《清明》为例带领我们进行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音阶练*,还带领我们练*我们从没有接触过的气泡音练*。真是太有意思了。

  运用气息和声音、虚声和实声进行朗读古诗,可以再现诗歌的意境,给大家想象的空间,使诗歌变得温柔而浪漫。下午的.时间,我们台下听讲的老师容易犯困,朱老师让我们分组进行赛读,读的时候,要做椅子三分之一的位置,身体坐正,这样,气息容易通畅。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既学到了知识,也不困了。

  朱老师还播放了赵忠祥老师、方明老师、鲍官老师三位艺术家朗诵的《岳阳楼记》,让我们感受到大师的风采,令我们陶醉和钦佩。朱老师让我们评价三位艺术家的朗诵。我认为这三位艺术家有共同的特点,又有他们各自突出的优点,赵忠祥老师用感情来朗诵、方明老师用声音来朗诵、鲍官老师用表演来朗诵。

  最后,在朱老师《咏梅》的朗诵中,结束了她今天的讲授。

  经典学*心得 5

  我参加了新东方20xx年的考研英语强化培训班,在20xx年1月份的考研中取得了75分的成绩。

  考研英语学*心得体会。这个分数不算很高,但是相对于我在英语学*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我已经对此很满意了,所以非常感谢成都新东方学校的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最基础的当然是单词;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学生,背单词一直是我最头疼的问题,每次看到一本本那么厚的单词书就让我感到很烦躁。但是新东方教会了我最快捷高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那就是只背真题词汇;没错,就是在历年真题中找出生词,然后抄写下来反复背诵,考研的整个过程中我都没有看过单词书,就是靠着新东方的这种背真题单词的方法进行学*,而且我感觉在正式考试的时候效果非常好。

  考研英语和四六级在题型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听力,所以阅读和作文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阅读,考研英语阅读题目量不多,但是分值很重。所以一定要保证正确率,不用盲目追求速度。阅读首先还是要有词汇量,就是历年真题中的单词要尽量多掌握。然后就是句子分析,这方面新东方的培训讲得很透彻,只要用心听都没问题,而且还顺便把翻译拿下了。最后就是一些做题的小技巧,新东方的老师都会总结的很细致,记好笔记有空多看两眼就行。

  作文也是考研时很重要的项目,不求文采飞扬,也要中规中矩。考研历年来题型就几种,每一种练*几篇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背模版,尤其是一些长难句和闪光句子,老师会给你很多,挑几个自己比较喜欢、觉得能用的比较好的记住,然后不论什么题目,都想办法把句子套进去就行了。

  至于完形填空,有了以上的大基础,填一填就没有太大问题。有了单词和句子分析的基础,翻译和阅读也不会太离谱。

  只要考试的时候放松心态,把自己会的东西发挥出来肯定就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最后祝所有考研学子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中医经典选读学*心得 (菁华3篇)(扩展6)

——中医基础理论学*心得范文5份

  中医基础理论学*心得 1

  上大学的第一节课,代课老师就给我们强调学*医学不光是记住所有重点知识,临床实践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所以先要学好基础才能更好的结合临床,时光穿梭。已过了三个年头了,而这学期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实*学*,我欣然的报了省中医院,这也更好指导我们今后如何学*,是以后临床工作的奠基。

  实*的第一天,心情都是那么高涨,都早早的起来了,初到医院,见到穿着白大褂的大夫,幻想着某一天治病的场景,不亦乐乎。医院先给我们安排了半天的学*时间,老师给我们讲了讲一些医院的制度以及实*要求及病理书写好,感觉好难啊,使我更加认识了实*的重要性。我的第一个实*科室是针灸,回想针灸的发展,从原始的摸索,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最终被国际认可,说明了其独特的疗效是关键,他不仅资源浪费少,材料还可以反复使用,各自有各自的针,使某些疾病传染大大降低。见效快更是他的专长,还好我们这学期学完,我想通过两周的学*不仅使我能加强课本知识也可使我学*到未曾涉及的东西,比如操作手法等,每天早上甚至上班前我们就开始忙了,看着老师娴熟的手法,以及针扎进去的针感传导,感觉就是神,这也不愧为我国医学瑰宝。但是刚开始的好奇慢慢变的疑惑,感觉课本知识在临床所用甚少,所用的穴位也是每条经络的重点穴位,感觉老师取穴也是局部取穴,偶尔才辩证取穴,每个老师对同一种病的取穴一样但是效果却不一样,这也许就是经验吧。

  但是我坚信,只有把专业知识学好了才能更好结合临床。第二个科是药房,虽然干的活既脏又累,但是对每一味亲自认识以及鉴别我想这也是我们之所有安排它的最终目的吧。第三个科室是内科肿瘤,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科,但是还是仍然坚持,每天面对这些癌症患者,对我的感觉就是他们依然很坚强,没有被病魔所吓倒,他们的积极的人生观也正不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吗?对这类癌症患者治疗仅用西医方面的药物还是放化疗我觉得不一定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加上中药对病势有很的控制,所以中西医结合对某些病重确实有优势,对于得癌症的有些人认为大多是老年人,但是也有我们同龄人,甚至更小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生命。《黄寺内经》的第一篇就是关于如何养生才能防病,以所终寿命的,古人的于智慧感觉总是优我们,为何我们不效仿呢?所以我们没病时挥霍我们的身体,到病了却无药可用,无医可医。

  两个月的实*很快就结束了,虽然有苦有喜,但总觉得我们得到了些东西是在学校没有提及的。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社会人际关系之间,这是我们所必要学*,只有通过学*,我们才能进步,才能立足于这个多压现实。

  中医基础理论学*心得 2

  中医虽然已经明确认识到了寄生虫、厉气、胎传等疾病病因,但是在治疗上仍旧应用辩证求因入手,其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我认为其重要原因是中医的理论整体性使然,中医基础理论学*心得。因为并不是这些疾病只要杀死了寄生虫或者将某些传染源清除掉以后就能使身体马上回复到健康的阴*阳秘的状态,因为在这些疾病的发病的过程中已经造成了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的病理改变,所以中医还会在杀灭这些治病因素的同时,还要增加调理已经由于这些疾病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失衡的改变,从而来进一步扶正祛邪,尽快使机体康复。比如在治疗肠道寄生虫服用清除寄生虫的专用方剂的同时,还会从中医湿热生虫的病症辩证认识论上着手清热祛湿,用以调理机体。

  再有就是,或者病变的体征表现正好就是这些疾病从健康发展到初病再到病情一步步严重的病理环境。如肠道寄生虫病的病症可见有湿热表现,或者湿热正好产生比健康状态更趋偏碱性或者偏酸性的肠道寄生虫优势生存繁殖环境,这同样也是机体调节或者说是正邪交争最终正不胜邪而发病的明显病症表现。所以,中医治疗此类疾病即从清除寄生虫卵入手又从调理机体阴阳脏腑扶正祛邪*衡阴阳提高机体机能入手。

  分别此类疾病的.标和本,从致病因素说寄生虫卵是本,体征表现是标。从脏腑机能来说湿热是本,寄生虫卵是标。在发病的过程中,从初病到病症严重两者标本可以互相转化,中医恰恰是从标本兼治的理念全面进行治疗的。

  篇二

  有幸在正安学院参加了一期中医基础理论的课程,无法用言语形容学*感想。因为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充斥着内心。从18岁学*中医药到中途转针灸专业,可能是开悟较慢,也可能是意识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太晚,但好在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不曾放弃,直到找到。可以说直到*两年才开始感受着中医学的魅力,在这场学*的革命中我似乎意识到,我是在以学*中医的形式来进行着这场生命的“修行”。有幸!必将加倍珍惜!

  正安,优秀的老师,带领着一群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进入神秘、无涯的美丽中医世界,怎一个cool字了得!两天的课程,似乎给我开启了另外一条路来体悟中医:学中医不必太过教条、死板地遵循教科书,而是在生活中感悟,从而达到触类旁通,学*心得《中医基础理论学*心得》。那么感悟是什么?答案是:用心。我的导师说过:“每一个专业,学到精深,都是对人生的修炼,每一个人是通过不同的事情来历练自己的。”我想,我该是中医药这条路上的修行者

  如何认识中医?学*中医?怎么走好这条路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有种担心,在正安这个高*台上,我的“非零基础”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10多年的学*路程,耳濡目染地“正规”学*中医,是一种幸运。但也因为受过那么多年“学院派”理论体系的影响,思路不免局限、偏激,兼容并包的空间领域越来越小,突然扭转很多想法、思路不容易。在课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怎么走好这条中医的路?”也是这个问题让我有切入点的去“享受”两天的课程。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见地”,就是要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现象,生命本质、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和将来的病人。

  其次:理解“象”。在生活中找寻“答案”,大自然告诉了我们所有的解决办法,没有发现、开启的,只是我们不知晓、无法感知到罢了。但并不代表答案没在那里。

  三:尽量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想问题,我想这应该是一种“意识”,建立起来很困难,但也要迫使自己回溯到以前去体会。

  四:中医是一种生活态度,用中医的理念影响生活,同样:生活中的经历更能深刻地体验中医。活里顺境时,学会告诉自己,这是人生曲折的缓冲。在逆境时候,也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正好磨练心境,人生用功正在此时。

  似乎觉得中医之路刚刚开启,不徐不疾,稳步的前进吧!

  感恩让我有幸来体会这次课程的所有人。

  中医基础理论学*心得 3

  自上《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以来,各门中医课的老师都在不断的提起《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四部经典著作。皆谓:“此乃中医工作者必读之书。”更有甚者,将其称为天外来物。然而在我所就读的保山中医专却并未开设这些课程。对这些经典,我们只能敬而远之。后来在假期返校期间,途径楚雄新华书店,偶遇《扶阳论坛2》一书,并将其买下。此书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正是这本书,使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读到吴荣祖教授的《观其脉证辨识阳虚》一文中“读经典,做临床,突出中医特色”时,我才真正认识到读中医经典的重要性。于是到图书馆翻阅《伤寒论》,但看了几遍后,觉得脑海空空,无法理解。在网上又偶然发现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又将其下载后认真听,愈听愈有兴趣,愈有兴趣就愈喜欢,而后有购买《伤寒论讲稿》来细读。

  在四大经典中,我比较熟悉《伤寒论》,所以我主要写读《伤寒论》后的体会。我认为有几点是很重要的:

  一、要注意其中出现的“反”字。

  对于这个“反”字,要分析此条文出现的病机和临床症状,以及可能出现而又被仲景所省略掉的病机和临床症状,更要认真分析出现“反……”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等。例如原文14条中的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出现项背强几几,多因感受寒邪较重,因寒性凝滞,使人体气血津液凝结,阻滞经脉而疼痛。又因寒性收引,使人体经脉、腠理收引而挛急,从而出现项背强几几,因感受寒邪较多,属太阳伤寒表实证,当无汗,但此条文中却见到有汗出的情况,所以用“反”字。本证中由原文“反汗出恶风”可知,本证属风邪在经,经气不利,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汤,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兼以舒经脉、升津液。也有注家解释,“反”字属衍文,宜删。而我更同意前一种说法。

  二、要注意前后联系对比。

  因很多条文中症状或病机非常相似,而又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前后对比。因《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此时因战乱、天灾造成书本的不全,以及传抄中不可避免的错误,造成书中条文顺序错乱及字的错误,所以需要前后联系对比。例如桂枝加葛根汤证要与葛根汤证对比,两证兼有项背强几几,但桂枝加葛根汤证中有“反汗出恶风”,所以需要用个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葛根升津液舒经络。葛根汤证中,因有“无汗恶风”可知,本证属寒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而用葛根汤发汗散寒,升津舒经。在这两个条文中还要对比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两方在原文中组成是一样的,但根据各自的病机以及宋朝大臣林亿的按语:“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尔。”可知桂枝加葛根汤中的麻黄可能是由传抄错误造成的。但现代注家都没有将其删去,是因要保持古迹的原貌。所以在读经典中要注意前后联系对比。

  三、四大经典要联系读,反复读。

  这四部经典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完善的。而《黄帝内经》是基础理论。而其他三部是临床理论。只有理解了《内经》经文的含义,才能更好的读懂《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而《温病条辨》可以说是伤寒论的完善,弥补了自仲景以来只有伤寒没有瘟病的遗憾。而该书也是采用《伤寒论》的格式所写,且采用三焦辨证是纵向的思路。而伤寒采用六经辩证是由表入里的横向思路,正如瑭之所言:“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读中医经典的体会,然而中医经典需要反复读,仔细读,乃至“渐能成诵”。而自与之相差甚远,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学*中,要不断学*、不断总结。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学*心得 4

  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整个就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

  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去年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这个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思考中医骨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差别。于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分钟。出乎意料,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月,病即痊愈。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这个"信受奉行"的感受。对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没有这些思考,就不会想到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学*接受中医经典著作,也是学*中医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中医基础理论学*心得 5

  (一)深究医理,循序渐进

  祖国医学浩如烟海,必须持之以恒,勤奋苦读,才能学到中医的真髓。要从浅处起步,妙在浅而易知,从易处入门,从基础开始,逐步由低向高、精、尖发展,要有计划地学*经典著作,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温病条辨》等,先是粗读、泛读,了解全貌,找出重点,然后更精细地将诵、释、体会三者互用,深谙医理,探求经旨,最后客观地将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施于临床,指导实践。这种由浅入深,从源到流,呈阶梯式递增的学*方法,深为任氏所推崇,他说:“循序渐进是一种学*方法,也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遵循一规律,则必有所获,若反之则欲速而不达。”

  (二)熟读精思,妙识通圆

  医乃活人之术,学不熟何以知医?术不精何以活人!故熟精,是对医者最起码的要求。任氏强调,医者对医理要博熟精深,对医技要熟练精湛,运用要灵活、准确、精当,因此,要求我们要精勤不倦,深入钻研,对中医重要的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要熟读背诵,首先在“熟”字上下功夫,“熟能生巧”。只有熟,才能心领神会,窥其奥旨;只有熟,才能抓住要领,妙识通圆。不熟何以精思,不熟何以圆活!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索生智,才能应常变而法不穷,明其理而更显其妙。

  坚持读书,虚心学*,字斟句酌,熟读精思,医理精熟,医技精湛,我们是我们的追求,凡事要尊重科学,每于临证之中,常根据实际病例,熟练准确地引经据典。如有一患者每夜发烧二小时许,历经数医,久治不愈。然任继学诊毕,曰:“此有瘀血。”并明确指出《医林改错》有记载,遂遣方投药,一药而愈。事后,经查阅,才深为其准确无误而惊叹。对中医的重要理论和经典著作的精辟之处,已能熟练的成诵和正确的解释,这只是登上了一个阶梯,尚需进一步努力,刻苦钻研,不断强化,并强调坚持反思,总结规律,才能巩固。他说:“读书最忌不求甚解,博杂不精,随学随忘,不加总结。”他主张: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逐句玩味,反复研讨,有所得辄记之,并验之于临床,只有这样,才能由熟而精,妙识圆通,有所创见,推陈出新。

  (三)研究诸家,知常达变

  要进一步开拓中医理论的知识面,就要善于研究诸家,因此,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博采广蓄,并细心揣摩,反复研究,摄其精要,主张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不足,取众家之精华为我所用。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研究诸家学术,不可因循守旧,要圆机活法,知常达变,师古而不泥古。师古,是先学*,不可不知其说;不泥古,是重取舍,不可尽依其说,要明其理而活用其法以符真义。临证最忌执一方而御百病,要守一法而应万变。他对经方的研究造诣颇深。每临证时,既能执持,又能方圆,十分重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例如:常用《伤寒论》的方剂,治疗各种杂病,其中的小柴胡汤,原为少阳和解之剂,但他加减化裁后,则用于治疗胃脘痛、呕吐、胁痛、心悸、不寐、咳嗽等各种内科杂证,均能取效。而乌鸡白凤丸是妇科之良药,用于治疗内科病,亦屡获良效。研究诸家,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研究诸家之学说,要辨清是非,舍非从是,以求完善,这就告诫我们,读书议论必详审其所以然,而后精思熟虑,方能不被谬说所误。因为精通了医理,详审了众家之短长,融汇剖析,取其精华,剔其谬误,才不囿于一家之见。其中对“肾风”的治疗,运用内经“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重用“千金鲤鱼汤”治愈数十例。对急性中风的治疗,更是独树一帜,完全采用中药,疗效可靠,饮誉全国;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则用生瓦楞、生牡蛎各200克、生鳖甲50克、水红花子50克,功专力宏,力起沉疴。用外治法于内科杂证,更独具匠心。外治可补内治之不足,使药力直达病所,提高疗效。如各种头痛者,外敷透顶止痛散;腹水者,用利尿膏敷于神阙穴;结核性脑膜炎则用吕祖一枝梅使其发泡;而胆胀者,用消痛外敷膏等,无一不效。

  (四)涉猎广泛,择善而从

  不仅要精于医道,对其它学科的知识,也要有研究,用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所以在临证治病时,周密精实,主次有序,遣方用药,灵活有效。

  研究中医学术,不仅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广泛的多学科的知识结构,才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古人云:“善读者,始乎博,终乎约。”所以,学*中医,不仅要掌握书内的知识,更要了解书外的知识,他说:“往往书内难以解释之处,却被书外的知识给予点破,使之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人之所以有病,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多与气象学,时间医学,地理环境有关,与饮食方土,人情关系密切。因此,古医家认为,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同大自然的变化息息相关。天人合一,谓人体是一个小天地,这是很有道理的。许多资料表明,某些疾病发生的周期性和太阳活动周期在时序上,有某些一致性。例如:太阳活动期和太阳宁静期,心血管疾病发作和猝死的例数相差悬殊,太阳色斑强烈爆发时,心血管病发作和猝死更为频繁,其它慢性疾病亦然。

  (五)继承总结,发扬光大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代医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发掘,促进了中医的发展,对人类作出了贡献。面对丰富的医学遗产,只有继承总结,才能发扬光大,继承的途径有二。其一,是先学*,充实自己,然后是文献医籍的整理、研究,祖国医学文献医籍,汗牛充栋,而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大多散见于各种医籍文献中,所以学*、研究、整理这些医籍文献,是继承的关键,是提高的过程,也是发扬光大的前提。对医籍文献的整理,主要是对古医籍的校正疏义和注释,并发挥其学说,其代表医家及其著作有:宋代林亿《素问补注》、庞安时《难经解义》;元代滑寿《读素问钞》、《难经本义》;明代王九思《难经集注》,吴?《内经吴注》,马莳《素问》、《灵枢》注证发微;清代张志聪《素问》、《灵枢》集注;现代《中风专辑》、《黄疸专辑》等。

  其二,是理论研究要结合临床实际,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研究中医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总结提高,才能发扬光大。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历代医家承前启后,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内经》中提出:“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就是启示后人,要善于研究继承,要善于总结创新,发扬 光大,从而丰富中医理论,如《通俗伤寒论》、《疫痧草》及湿温时疫治疗法,乃至今人发表的新见解、新经验,都丰富了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推动中医发展的动力,其中包括认真学**结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将他们毕生之精华,总结继承下来,传播下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