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数学教案

学前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1、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2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几张图片,了解身边的物体,引入长方体的学*。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新知探究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练*。

  请你判断对错。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3)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12条棱可以分成6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巩固提升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1)这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5)厘米。

  (2)这个长方体中棱长是5厘米的棱有(8)条。

  (3)这个长方体的右面是什么形状?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

  长方体的右面是正方形,和它相同的是左面。

  (4)前面是什么形状?和它相同的面有哪些?

  前面是长方形,和它相同的面有后面、上面、下面。

  3、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板书

  长方体的认识

学前班数学教案2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看图学*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7的加法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 6=7、6 +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 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 +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学前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的】

  1、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比较,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小手、小脚图片各6张,操作题5张;

  2、红、黄、绿雪花片各5份,篮子15个;

  3、音乐《数高楼》;记号笔;红、黄、绿三色粉笔;磁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听音乐,做拍手、跺脚动作,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请你听音乐跟随老师来做动作好吗?请小朋友记住自己做过的动作。提问:刚才咱们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手?剁了几次脚?我们做的动作有什么规律?(边说边展示教具)再往后要怎么排?

  小结:看来不同物体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规律来排,只要看懂了前面的规律,大家就知道后面接着应该排什么了。咱们按照这个规律再来试试看(再次放音乐,让幼儿根据规律动手,体验规律对记忆的帮助。)

  二、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

  1、幼儿分组操作。

  桌上有些积木,请你选两种或三种不同的积木,来给他们有规律的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待会老师要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小朋友比比赛,看看哪一组的排法更多。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一局结果。

  三、根据不同形状排序。

  圆形的雪花片你们排的那么好,那用不同的图形能不能排。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把雪花片收好。

  逐一出示前四张图片。接下去要怎么排,谁来帮帮我?提示幼儿寻找规律。同意的给他鼓鼓掌,表示同意。

  出示第五张图片。什么的数量变?怎么变的?(引出的概念。)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减少的,叫递减。那依次增多呢?(叫递增)

  四、学*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

  1、幼儿分组操作。

  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局比赛,请小朋友们按递增或递减的方法来给雪花片排排队。试一试,有几种不同的排法?看看这一局,你们能不能反败为胜。

  2、交流不同的排序方法。

  提问:你是按照什么来排的?谁还有不同的排法?针对幼儿的疑惑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宣布第二局结果。

  五、宣布比赛结果,进行奖励。

  收拾好桌上的雪花片,到老师这领取小礼品。

  【活动延伸】

  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有规律的排序?是怎么排的?你觉得有顺序的排列好吗?为什么?

学前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活动准备

  有图有真相、cc图库图片素材youtuyouzhenxiang.net1、课件-50以内的数

  2、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展开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1)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

  (2)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

  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结束

  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学前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

  2、能有目的的将卡片上的物品按照其包含的不同形状进行多次分类。

  3、能仔细地观察卡片上的物品,并大胆表述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

  预知内容: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特征,认识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

  教师教具:磁性黑板一块,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房子大卡片各一张,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大卡片各一张,三种典型礼物的大卡片各一张〔树、镜子(只有两种图形)、积木〕,篮子2个,磁铁若干。

  幼儿教具:桌子6张,小篮子24个,小椅子24张;小熊新家的小操作卡片每个幼儿3张,送给小熊的礼物卡片每个幼儿14张。

  活动过程:

  一、 直接出示三只小熊和三座小房子大卡片,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宝宝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三位小客人,它们是谁呢?

  幼:小黑熊、小棕熊、小白熊

  师:三只小熊搬了新家,看它们像什么图形?

  幼: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看来小黑熊最喜欢的图形是正方形,小棕熊最喜欢的图形是圆形,小白熊最喜欢的图形是三角形。(说一只熊反扣其房子)

  二、 游戏“猜一猜”:幼儿能说出生活中像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事物。

  1、问:想一想,猜一猜,小黑熊的`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再猜猜,小棕熊的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想想,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呢?最后再猜猜,小白熊的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2、小结:看见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让我们想起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

  三、 游戏“神奇的礼物”: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卡片上的礼物,尝试根据物品的基本形状进行分类。

  1、指示语:小熊们有了新家,邀请我们去做客。老师到超市买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将篮子里的礼物拿在手上,一张一张仔细地看,边看边说,它们是什么礼物?

  这些礼物里有没有小熊喜欢的图形,在哪里?

  (1)问:谁来告诉我们,这些礼物里有没有三只小熊喜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也可以问:这些礼物里有没有小黑熊喜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完整的说一次。还有没有其它小熊喜欢的图形,在哪里?]

  小结:原来这些礼物里都有小熊喜欢的图形,有小黑熊喜欢的正方形,有小棕熊喜欢的圆形,还有小白熊喜欢的三角形。

  四、游戏“分礼物”: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找出卡片上物品所包含的基本图形,尝试按图形多次分类。

  (一)幼儿尝试分礼物。

  1、在教师引导下,幼儿将小熊和新房放在桌上合适的地方。

  指示语:我们要把这些礼物送给三只小熊,它们高兴极了。哎呀,三只小熊着急了,快把它们请出来像老师一样放好。

  2、幼儿尝试给三只小熊分礼物。

  问:哎呀,这么多礼物,怎么分呢?

  师:这样吧,我们按照三只小熊分别喜欢的图形把篮子里的礼物先给它们分一分。分的时候请注意,把它们喜欢的礼物分别放在房子的下方。

  3、幼儿尝试分礼物,教师观察幼儿分礼物情况。然后请一幼儿到黑板上将自己的分类结果展示出来。(用教师手里的14张大礼物卡片)

  1)先分好的宝宝仔细地看一看,你分给小熊的礼物里有没有它喜欢的图形,也可以给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请宝宝们放下手里的东西,眼睛看到老师这里。我们来看XXX是怎么分的。

  XXX给我们说说,你为什么要把这些礼物送给小黑熊,它喜欢的图形在哪里。

  小结:对了,这些礼物里都有小黑熊喜欢的正方形。

  (其它的方法同上)

  4)问:刚才XXX把小丑礼物分给了小白熊,还有与他分得不一样的吗?

  小结:原来这些礼物里还有这么多秘密,有的礼物里三只小熊喜欢的图形都有。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典型的礼物,知道这些礼物里有几只小熊喜欢的几种图形。

  1、指示语: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超大型的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礼物?是哪只小熊喜欢的,为什么?(出示第一张大图树)

  小结:原来这礼物里只有一只小熊喜欢的一种图形,是什么图形。

  2、出示第二张大图镜子,方法同上。

  3、出示第三张大图积木:这里还有最后一个超大型的礼物,你们看,是什么?这个礼物里有几只小熊喜欢的几种图形?

  小结:原来这个礼物里有三只小熊喜欢的三种图形,是哪三种图形?

  四、游戏“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分礼物,并检测幼儿的分类情况。

  指示语:宝宝们,现在我们要玩游戏了,比一比,看谁把送给小熊们的礼物分得又快又好。怎么玩呢?先请你们把礼物全部放入篮子里,然后把三只小熊轻轻地放在自己的椅子下,看谁动作最快。

  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宝宝们仔细地听、认真地看、大胆地说。好了,请把礼物拿在手中,准备好!

  1、教师引导幼儿在卡片中找出只有一只小熊喜欢的礼物,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看谁先把只有一只小熊喜欢的一种图形的礼物找出来,并摆成一排,开始!

  问:你们看只有一只小熊喜欢的一种图形的礼物有哪些?

  2、教师引导幼儿在剩下的卡片中找出只有2只小熊喜欢的和三只小熊都喜欢的礼物。

  看谁先把两只小熊喜欢的有两种图形的礼物找出来并摆成一排。

  找到的宝宝,请相互看一看,两只小熊喜欢的有2种图形的礼物有哪些?

  3、你们看,手上还剩几样礼物。看看有没有三只小熊喜欢的三种图形都有的礼物,把它们摆成一排。

  宝宝们,三只小熊喜欢的三种图形都有的礼物是哪些?

  小结:好了,聪明的宝宝们,今天我们一起商量,按三只小熊分别喜欢的图形给它们分了礼物。现在请宝宝们收拾整理好礼物,拿好藏在椅子下的小熊,到老师身边来,我们一起去给三只小熊送礼物了。(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1) 表演游戏:给三只小熊送礼物;

  2) 在活动区内玩游戏“小熊的新家”,引导幼儿从相反角度去分或按自己意愿去分;

  3) 给三只小熊画图形礼物;

  4) 与家长一起玩智力游戏“看谁分得对”。

学前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水果、蔬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听音乐坐好,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形状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

  4.幼儿操作。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5.复*巩固。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题,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结束部分:教师奖评小结,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二次分类的理解让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幼儿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我不断地尝试、变换多种活动方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更喜欢上数学课。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学前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通过摆放图形,学*交集分类,初步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图形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图形的特征。

  2、继续学*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去运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空心大圆4个(分别为红、黑、各一,绿2),标记若干(如南P333图二、三、四、五、六)。

  活动过程:

  一、复*10的组成。

  开展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复*10的组成。

  二、学*按标记将图形分类。

  1、出示教具(五),引导幼儿观察标记后说出这两个空心圆圈是谁的家。

  2、谁来将图片按标记分别放在两个圈内。分完后再请幼儿说说两个圈里各放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三、学*交集分类。

  1、出示图六,引导幼儿观察两个家怎么了:这两个家怎么了?有没有完全重叠,是谁的家和谁的家有部分重叠了,重叠的这一部分有谁的家。(是绿色、三角形的家。)

  2、出示图七,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们想想什么图片可以住在绿色的家和三角形的家重叠的地方?

  3、教师和幼儿一起在两个圈重叠的地方放上绿色的三角形,并在重叠处的上方贴上相应的标记。

  四、运用交集分类经验。

  1、出示图八:请你们想一想板上的标记和两个空心圈,红心圈里放什么图形,黑心圈里放什么图形,他们重叠的地方又应该放什么图形?(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

  2、请一名幼儿分别将图形片送至红圈、黑圈和两圈重叠的地方,请其他幼儿检查他放得是否正确,并说说为什么。同时想想重叠的地方应该贴什么标记。

  五、幼儿操作。

  1、小朋友先看看材料上(两个相交的圆圈)每个圈上插着什么标记,想想在每个圈内应放什么图形,放好后,再想想两个圆圈重叠的部分内应该放什么图形,将图片放在里面。完成后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做的。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六、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表现好的孩子。

  2、和孩子一起收拾活动用具。

  活动反思:

  这些图形是幼儿*时经常接触的图形,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要求幼儿通过比较分辨出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幼儿对分类没有困难,只有稍部分幼儿还不能自行做好图形标记。活动后,我们都觉得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学前班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5的组成,知道5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

  2、能根据图片的特征记录物体的数量。

  3、能按要求边操作边讲述活动过程。

  【教学重、难点】复*5以内数的分解及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黑板上范画,数字卡片1-5。

  学具:幼儿每人胸前一个数字挂牌,每人一份苹果娃娃。

  【教学过程】

  1、运用找朋友的游戏,复*4的组成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玩找朋友的游戏,但有要求,音乐一结束,要迅速找到和自己胸前的数字合起来是4的朋友。

  为什么找他做朋友

  2、幼儿操作,探索5的4种分合方法。

  (1)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上次我们学了4的组成,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方法,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把5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呢?那就请你们去分一分,玩一玩,并把你分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3)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小结: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

  3、进一步学*5的分合式,感知分合式的有序性出示图,观察画面,提问: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苹果?这些苹果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启发幼儿根据右边的标记特征,说出苹果的数量,教师记录。

  引导幼儿竖着观察分合式,你发现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再看右边,你又发现了什么?

  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知道左右两边的数字分别是倒数和顺数排列的,最后带幼儿读一读5的分合式。

  4、操作活动

  5、活动评价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材料,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练*,教师对操作认真以及大胆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延伸:

  先完成的幼儿到区域里去玩关于5的组成的活动

  教学反思:

  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5的分解和组成,部分学生记住了5的分解和组成。

学前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1—20按群计数,两个两个数。

  2、建立数群概念。

  活动准备

  有图有真相、cc图库图片素材youtuyouzhenxiang.net1、课件-50以内的数

  2、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学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数单双数的游戏,从1到10,再到20。

  二、展开

  1、请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两个红棋子,再插两个黄棋子,两个蓝棋子,两个绿棋子,2个黑棋子,一共10个棋子。

  2、教师提问:

  (1)一共插了几种颜色的棋子?每种颜色共有几个棋子?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棋子?

  (2)先让幼儿按个数数,再按颜色数——2、4、6、8、10。

  3、请幼儿照第一行的样子插同样的棋子,同时说出12个棋子,14个棋子,16个棋子,

  18个棋子,20个棋子。

  4、请幼儿说说怎么数速度快?为什么?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两个两个数的练*,让幼儿借助颜色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双数递进的规律。

  5、游戏“听声音拿棋子。”

  教师拍一下手,请小朋友拿掉2个棋子,同时让幼儿练*两个两个数,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结束

  报数游戏,数字表的点数游戏。


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阅读


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1)

——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1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看图学*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7的加法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 6=7、6 +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 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 +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学前班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2;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1—2;

  4、会写1和2;

  教学重、难点:

  写1和2

  教学准备:

  1、课件、贴纸、数字卡片

  2、可数的物件

  教学时间:学*1—220分钟,写1和2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

  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

  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

  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

  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学前班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2;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1—2;

  4、会写1和2;

  教学重、难点:

  写1和2

  教学准备:

  1、课件、贴纸、数字卡片

  2、可数的物件

  教学时间:学*1—220分钟,写1和2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

  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

  二、新授

  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指名)

  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

  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

  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

  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

  三、巩固练*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

  大部分孩子上课开始慢慢懂规矩了,基本消灭乱走动现象。1和2大部分写得不错。4、5人动作较慢,2、3人不会动笔。重要的是把*惯培养好了,再开始慢慢教学。

学前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以及真实的情境理解乐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并用肢体表现啄木鸟为苹果树捉虫、治病的一系列过程。

  2、知道故事情节能帮助自己分辨乐曲结构,有提示作用。

  3、在表演时能加入表情眼神,使表演更逼真。

  活动准备:

  音乐内容课件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导入活动:

  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她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于是,它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苹果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最后大树的病好了,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二、幼儿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分辨乐曲结构,学*创编动作1、师:有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啄木鸟的故事,听听看,音乐中哪一段是苹果树生病,啄木鸟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捉虫的音乐?哪一段是苹果树感觉很舒服长叶子的音乐?哪一段是啄木鸟跳舞的音乐?

  2、师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引导幼儿认真倾听自由做动作。

  3、逐段欣赏。

  A. 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什么事?(播放“查病”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

  B. 师:啄木鸟会怎样查病呢?(幼儿扩散回答)

  C. 集体在“查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检查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

  D. 欣赏“治病”音乐,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一跳一跳的、很快等)是啄木鸟在干什么的音乐?(引出治病)

  E. 师:啄木鸟会怎样为苹果树治病捉虫呢?(引导幼儿将动作创编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F. 集体在“治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捉虫的动作。(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

  G. 欣赏“苹果树长叶子,啄木鸟跳舞”音乐,提问:苹果树身上的虫被啄木鸟捉掉了,感觉怎么样?(很舒服、慢慢地、很高兴等)他会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创编大树长枝叶、啄木鸟跳舞的动作,集体表演)

  三、完整学*表演。(播放背景和音乐)

  1、集体学*表演动作。

  2、幼儿分角色表演,(男孩当苹果树,女孩当啄木鸟,然后反之。)四、集体在《啄木鸟》的音乐背景中做飞翔动作出室。(结束)

学前班数学教案5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前班数学教案(精选33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前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6教学难点: 理解6的实际意义活动准备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6的数数,认识数字6)(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6的形成,数数。

  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份。

  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

  3、拼小兔:复*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

  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教学反思:

学前班数学教案7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困难。

  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

  “图形二次分类”主要让幼儿和教师一起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再进行第二次分类,等幼儿初步掌握好二次分类的方法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学*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惯。

  活动重点:学*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三、教学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两份,磁性板(板上画好房子、房间)、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

  四、教学方法

  整个活动采用了三种方法:游戏法、语言讨论法、尝试操作法。

  1、游戏法:通过“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即使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最后的操作活动中,给幼儿投放了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通过商量,一个分一个记录的环节进行互助学*,对二次分类再一次进行经验归纳。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图形之家”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一看,新朋友是谁?

  生: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评析:设计了“图形之家”这个大家庭,让图形宝宝们顺利的带上了拟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儿。

  (二)、幼儿操作,复*巩固一次分类。

  1、请幼儿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形状,给图形娃娃分家。

  师:咦?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们它们几个呆在同一个房间,实在是太挤了,于是发生了争吵,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分家,好吗?首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在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呢?

  幼: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幼儿操作,进行一次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你根据你喜欢的方式,来给图形宝宝分家吧?

  3、讲解,演示。

  师: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有没有谁也是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呢?上来解释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来分家的?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在另外一个“图形之家”上也进行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4、小结:现在,请你看一看,现在每个房间里的图形宝宝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评析:此过程是帮助幼儿巩固图形的一次分类,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初步感知分类,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感知了通过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三)、学*二次分类。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帮图形宝宝找到房间了,可是,刚刚我还是听到了争吵声,原来,它们还是觉得房间太挤,还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家,你们愿意吗?“看看红房间里的图形宝宝,它们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可是,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形状不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呢?对,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形状再来帮他们分家。

  2、幼回答,师根据幼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3、谁来给绿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呢?幼上台操作。

  4、现在,请你给你们操作纸上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吧,操作的时候要记住你是按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哦。

  5、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图形的二次分类,更好的分组操作。

  6、讲解:让幼儿说说是怎样为图形进行分家的。

  (1)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一步,你是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图形宝宝分家的?分下来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2)再请另外一种分法的幼儿上来介绍一下。

  (3)观察,最后的4个小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特征?(它们一模一样)

  7、总结:

  今天,我们给图形宝宝分了几次家啊?(2次)像我们今天这样,按图形宝宝两种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图形的二次分类。其实,我们刚刚做的操作纸中间那一部分是我们的过度环节,我们可以把纸折一下,把中间的房间藏起来,就出现了这个图(师边说边演示),这就是把我们图形宝宝按照它们的两种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个小房间里时的样子。

  (四)、幼儿再次操作,巩固二次分类的方法。

  (1)师:现在,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你们愿意吗?分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大小怎样的,再进行分类哦。

  (2)幼儿再次操作,直接给图形宝宝二次分类。

  (3)介绍,你是按图形宝宝的哪两种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评析:加入新的图形的特征,让幼儿直接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借助了标记,仔细看清图形的特征,**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图形宝宝分了家,现在它们都舒适地住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争吵了。它们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图形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给更多的图形宝宝进行二次分类。

  六、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来进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学前班数学教案8

  设计意图:

  分类是把物体分成各具共同属性的几组,也就是按照一种属性或几种属性把一些物体放在一起。这里所谓的"属性"指的是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粗细、长短、高矮、厚薄以及数量等。分类的结果实际是“集合”的具体形式,它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并获得初步的集合概念。有关"物体的分类"在幼儿园计算教学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分类能力是幼儿认识数和学*计数的基础。依据大班幼儿喜欢探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结合幼儿对图形特征的理解与兴趣,我设计了此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层级分类,体验内包含关系。在材料的提供上,注意了多样性,力求调动幼儿的探索兴趣,并且在难度上也分出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孩子的需要。在过程的设计上,主要通过经验回忆、直接地探索、体验等方式来激发幼儿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圆形图片若干个;学具:帽子、手套、背心图片每人一套活。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形王国,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二次分类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

  4.学*对图片作二次分类。

  发放操作材料,让幼儿观察图片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三、经验迁移。游戏"看谁站得快",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活动小结,教师对幼儿分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帮助幼儿获得分类经验。

  延伸:

  提供二次分类板及各种材料纸让幼儿继续学*层级分类(在各种图形的层级分类基础上可引导幼儿扩展到动植物的层级分类)

  活动反思:

  “二次分类”这一课设计时,我充分把握住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本节课的主目标。为此,我的设计针对学前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问题,并在动手实践之时掌握分类的标准,使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伴随着这求知的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学会广汲博纳,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讲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感知数学问题。

  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低年级老师一提问,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的举起来,而到高年级则寥寥无几;低年级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充满了个性;而高年级学生的回答则显得规范、标准,但却单调划一;创新色彩在许多学生身上随年龄的增长在褪色。这一切源自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好奇心。

  本节课我先利用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牌找座位,让学生初次体验到按指定标准分类,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从中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乐趣。

  二、创设实践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分类”这一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只是无意识的成分多一点。若老师简单地给出这个名词,在每次分类时,不断提出分类的标准,那么分类的过程(可能会)显得更为简洁,分类的结果可能显得更为准确。学生作为容器也完全能够顺利盛下这些知识,但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及其精神被忽略了。

  在本节课中,我只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出分类的标准,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正是在这空间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到同类物体在不同标准下的分类所产生的不同意义和作用。教学中我充分抓住学生“好动”这一特点,在不停的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三、给予孩子们“好表现”的机会,培养孩子们合作交流的意识。

  作为个体的学前班学生,喜欢表现自己,这一点较其他年级学生而言是显得最强烈的。在这节课中,我没有生硬的讲解和周详的演示,而是把小组那一块空间作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在汇报演示,在介绍解说的表现过程中,学生袒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发散思维和语言得到了训练,感性知识在一次合作、交流当中上升为理性知识,一次次的自我表现,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利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合作意识的形成,创新意识的拓展。

  四、注意张扬孩子们个性。

  数学学*与其他学*一样。都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的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看法。面对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在教学中,我并没有框住学生思维,反而是积极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惯去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用稚嫩的眼光去划分世界。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其个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还注重良好*惯的培养。

  不足:对于时间安排上我是前松后紧,所以有一个*题没有进行完。以后在教学上我一定先预设好每一个环节让课堂更完美。

学前班数学教案9

  活动要求: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得出结论:

  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1.幼儿操作任意排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2)

——托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

托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物体数量及其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2、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3、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火车4辆、筐若干、纸卡小猫若干。

  2、学具:钓鱼竿、篮子;鱼卡片若干。

  3、场地布置:用软水管围成3个水池。

  活动过程:

  (一)以小猫来参观的形式引入,引导幼儿观察车厢上的数字和小猫的数量。

  指导语:今天有一群小猫乘着火车来我们的参观,我们来数一数。

  1、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老师根据小猫的数量在车厢上贴上相应的数字。)

  2、每节车厢上有几只小猫?

  第一节车厢有几只小猫?那我们贴上数字1;

  第二节车厢有几只小猫?那我们贴上数字2;

  第三节车厢有几只小猫?那我们贴上数字3;

  第四节车厢有几只小猫?那我们贴上数字4;

  第五节车厢有几只小猫?那我们贴上数字5;

  (二)通过钓鱼进一步感知5以内物体的数量。

  指导语:我们的客人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呢?好,我们一起去钓鱼来请我们的客人好吗?

  1、讲解玩法,提出规则。

  ⑴玩法:

  指导语:外面有3个池塘(1、2、3号池塘),池塘里有许多小鱼,每个池塘旁边有10个篮子和钓鱼竿,第一组的小朋友在1号池塘钓鱼,第二组的小朋友在2号池塘钓鱼,第三组的小朋友在3号池塘钓鱼。

  ⑵规则:

  ①要小心,不要踩进池塘里,小心钓鱼竿碰伤手脸;

  ②手拿着鱼竿钓鱼,不能用手去抓鱼,也不能捏着鱼钩钓鱼;

  ③边钓鱼边数,你钓了几串鱼,每串有几条鱼?

  ⑶幼儿

  重点指导幼儿正确点数4和5的物体数量。

  ⑷引导幼儿交流:钓了几串鱼,每串有几条?

  ⑸小结:今天我们钓了许多鱼,有一串1条、一串2条……一串5条。

  (三)通过分鱼学*根据数字放上相应数量的物体。

  1、讨论、交流分鱼方法

  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鱼怎么分比较合适?(比如:这一串3条鱼应该分给那一节车厢的小猫?这样分你们同意吗?)

  2、幼儿分鱼

  ⑴提出要求:

  △第一组的小朋友分给蓝色火车的小猫;第二组的小朋友分给黄色火车的小猫;第三组的小朋友分给绿色火车的小猫;

  △边数边分,分完了要各组要检查一下,你分给小猫的鱼对不对。

  ⑵幼儿动手操作:重点指导幼儿根据数字放上相应数量的鱼。

  ⑶指导各组的幼儿检验分鱼结果。(我们各组都来检查一下,是不是每只小猫都能吃到鱼呢?)

托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学*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托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量的差异,学*正逆排序(数量在7以内)

  2、培养幼儿学会独立取放、操作材料和正确地使用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教具:五个高矮不等的贴绒娃娃。学具:44份袋子,(可以是7以内高矮不同的筷子、吸管、纸条、牙签等) 排队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给娃娃排队

  1、(出示高矮不等的娃娃5个)小朋友看看,谁来了?(娃娃)有几个娃娃?(5个)这5个娃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有的高,有的矮)谁来给娃娃排队?

  2、请一名幼儿来给这5个娃娃排队,排完后请他说说是怎么排的。

  3、(再出示一个娃娃)这个娃娃排在哪里好呢?

  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启发幼儿按序排好。

  4、除了刚才的排法,我们还可以怎样给这6个娃娃排队呢?(引导幼儿想出除第一种方法外的另外一种如从高到矮有序排或从矮到高有序排。)

  二、游戏“排排队”

  1、小朋友,刚才我们给娃娃排了队,现在老师要请你们一个组的`孩子为一组,你们自己先去比较谁高谁矮,然后以面对老师为标准,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好队。老师要看看哪一组的孩子排的又快又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排。

  2、这一次请你们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好,也是面对老师。

  三、幼儿操作“排排队”

  1、介绍材料和操作要求: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装在了每个袋子里。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筷子,有的是高矮不同的吸管,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纸条,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牙签,请小朋友打开袋子后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有几个?它们谁最高谁最矮。看清楚后在小红旗线上给它们按高矮有序排队。

  2、听清楚了老师的要求,排好一种后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给它们排队的,然后再排出另一种排法。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袋子和一张排队纸。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部分幼儿操作结果。

  5、组织幼儿有序收拾用具。

托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总数。

  2.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

  活动准备

  1.Ppt—卡通数字卡片

  2.ppt—数字学*卡

  3.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趣味练*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课件,学*正确点数,手指一个物体,嘴里数一个数。

  Ppt课件--数字学*卡

  1.出示1个苹果

  问:你们知道这是多少个苹果吗?先让小朋友自己点数。

  2.出示2个蜗牛

  请幼儿点数。

  3.出示3把伞

  4.出示4棵大树

  5.出示5只乌龟

  6.出示6棵椰子树

  7.出示7个桃子

  8.出示8只小兔

  9.出示9只小猴子

  二、通过课件,手口一致的点数,能说出总数。

  Ppt—卡通数字卡片

  1.教幼儿点数1——10

  2.反复教幼儿点数。

  三、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1.教师:有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里面有许多的数字都有哪些数字呢?

  你喜欢什么数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2.幼儿观看动画片。

  活动自然结束。

托班数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使孩子初步认知数字1、2、3。

  2、让孩子可以用物品来表示1、2、3。

  3、让孩子喜爱上数学课,喜爱数学课的气氛。

  二、教学预备:

  1、卡通数字1——3。

  2、1、2、3的大数字卡及对应图片。

  3、袋子及水果图片数个。

  4、数字孩子小卡片1、2、3孩子每人一套。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用童谣导出教学课题:幼儿教师唱自创乐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子水里游,三象小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玩。”请出数字孩子1、2、3。如此数字孩子是否象乐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子与小耳朵哩,让我们一块儿来瞅瞅吧。|

  (二)、教学开始:

  1、请出数字孩子,用数字与图片相应,让孩子瞅瞅数字是不是象童谣中唱的一样,加深孩子对数字的理解与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幼儿教师自由展示大数字卡,让孩子念出小卡片上对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幼儿教师:此刻请孩子伸出你敏捷的小手,告知我你的小手均有那一些本事?(孩子自由回答)如此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幼儿教师带着孩子用手指表示1、2、3,与此同时改正孩子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而言,你来比。幼儿教师讲出数字,孩子用手指来表示。与此同时也可选取孩子担当小教师。

  5、游戏:看物品出手指。幼儿教师从魔术袋子中取出对应数目的物品,让孩子讲出数字与此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目是几。

  (三)、教学完结:

  孩子们真优秀,此刻数字孩子请孩子与他们一块儿做游戏。带着孩子随Music走出教学室,(草地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着孩子玩找数字孩子的游戏。)自由完结。

  四、教学汇总:

  幼儿教师针对孩子今日的表现予以具体的点评,夸奖与勉励在教学中表现踊跃的孩子,使其产形成功感与欢快感。与此同时思考到哪一些能力相比之下比较弱的孩子,提高其自信。

  五、教学扩展:

  幼儿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可在益智区里投放今日所的教学用具与有关教学教学用具,以就令孩子课在区域教学时,及时的来动手操作今日所学的内容,加深其对今日所学内容的理解。

托班数学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

  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2、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

  小结:比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

  小结:比5少的数有4、3、2、1。

  4、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6、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托班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温*2之内的点数,在教学游戏中尝试区别红色黄色绿色色。

  2、幼儿初步启发孩子了解按物品的一种特点开展归类。

  二、教学预备:

  1、物质:红色黄色绿色色车子挂卡与孩子人数一样;红色黄色绿色色圈各一個;

  2、标有色彩与点子的停汽车的地方六个。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温*2之内的点数

  2、按物品的一种特点开展归类。

  四、教学过程:

  (一)车子开来了:

  1、孩子身挂车子挂牌,边唱K边开汽车进进场地。

  2、说说自个儿开的是啥车?

  3、说说自个儿开的'是啥色彩的车?

  4、按扬声器:

  (1)听教师讲数字,按扬声器。

  (2)看图片,按扬声器。

  (二)红色绿色灯:

  1、公路上有很多与走路的人,是啥来指挥交通的?

  2、我们此刻一块儿来玩一個红色绿色灯的教学游戏好不好?

  3、幼儿教师推荐玩法:红色灯停,绿色灯行,黄色灯预备。

  4、教师跟幼儿一致教学游戏。

  (三)、停汽车的地方:

  1、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自个儿汽车的色彩与点数。

  2、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停汽车的地方的色彩,及其标识上的点数。

  3、启发孩子依照色彩与点数将汽车停到对应的停汽车的地方上。

  五、教学汇总:

  幼儿教师汇总孩子今日的表现,夸奖与勉励孩子在教学中表现踊跃的孩子。让孩子在开展教学游戏的与此同时,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愉快。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要照料到那一些在教学中比较安静的孩子,使其也可以在教学完结时得到愉快,以培育他们对数学教学的兴致。

托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物体量的差异,学*正逆排序(数量在7以内)

  2、培养幼儿学会独立取放、操作材料和正确地使用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教具:五个高矮不等的贴绒娃娃。学具:44份袋子,(可以是7以内高矮不同的筷子、吸管、纸条、牙签等) 排队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给娃娃排队

  1、(出示高矮不等的娃娃5个)小朋友看看,谁来了?(娃娃)有几个娃娃?(5个)这5个娃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有的高,有的矮)谁来给娃娃排队?

  2、请一名幼儿来给这5个娃娃排队,排完后请他说说是怎么排的。

  3、(再出示一个娃娃)这个娃娃排在哪里好呢?

  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启发幼儿按序排好。

  4、除了刚才的排法,我们还可以怎样给这6个娃娃排队呢?(引导幼儿想出除第一种方法外的另外一种如从高到矮有序排或从矮到高有序排。)

  二、游戏“排排队”

  1、小朋友,刚才我们给娃娃排了队,现在老师要请你们一个组的孩子为一组,你们自己先去比较谁高谁矮,然后以面对老师为标准,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好队。老师要看看哪一组的孩子排的又快又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排。

  2、这一次请你们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好,也是面对老师。

  三、幼儿操作“排排队”

  1、介绍材料和操作要求: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装在了每个袋子里。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筷子,有的是高矮不同的吸管,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纸条,有的是高矮不同的牙签,请小朋友打开袋子后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有几个?它们谁最高谁最矮。看清楚后在小红旗线上给它们按高矮有序排队。

  2、听清楚了老师的要求,排好一种后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给它们排队的,然后再排出另一种排法。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袋子和一张排队纸。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部分幼儿操作结果。

  5、组织幼儿有序收拾用具。

托班数学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温*2之内的点数,在教学游戏中尝试区别红色黄色绿色色。

  2、幼儿初步启发孩子了解按物品的一种特点开展归类。

  二、教学预备:

  1、物质:红色黄色绿色色车子挂卡与孩子人数一样;红色黄色绿色色圈各一個;

  2、标有色彩与点子的停汽车的地方六个。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温*2之内的点数

  2、按物品的一种特点开展归类。

  四、教学过程:

  (一)车子开来了:

  1、孩子身挂车子挂牌,边唱K边开汽车进进场地。

  2、说说自个儿开的是啥车?

  3、说说自个儿开的是啥色彩的车?

  4、按扬声器:

  (1)听教师讲数字,按扬声器。

  (2)看图片,按扬声器。

  (二)红色绿色灯:

  1、公路上有很多与走路的人,是啥来指挥交通的?

  2、我们此刻一块儿来玩一個红色绿色灯的教学游戏好不好?

  3、幼儿教师推荐玩法:红色灯停,绿色灯行,黄色灯预备。

  4、教师跟幼儿一致教学游戏。

  (三)、停汽车的地方:

  1、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自个儿汽车的色彩与点数。

  2、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停汽车的地方的'色彩,及其标识上的点数。

  3、启发孩子依照色彩与点数将汽车停到对应的停汽车的地方上。

  五、教学汇总:

  幼儿教师汇总孩子今日的表现,夸奖与勉励孩子在教学中表现踊跃的孩子。让孩子在开展教学游戏的与此同时,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愉快。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要照料到那一些在教学中比较安静的孩子,使其也可以在教学完结时得到愉快,以培育他们对数学教学的兴致。


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3)

——大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

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复*4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4以内数的加、减。

  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

  活动准备:

  民族娃娃的贴片教具,数字卡片(1、2、3、4),“+”、“-”、“=”符号卡片,算式卡(4以内的所有算式),《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复*4以内数的组成 游戏:碰球或对数。例:“对4”的游戏,老师报“3”,幼儿要报“1”,合起来是4。可采取两名幼儿进行挑战赛,看谁对的又快又正确。

  2。学*4以内数的加法。认识“+”、“=”。

  (1)教师口报应用题 师:幼儿园来了一个藏族小朋友,后来又来了两个*尔族小朋友,现在一共来了几位好朋友?(并出示教具)

  (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样算出来的?(先来了1个,后来又来个2个,一共来了3个小朋友)。

  教师出示卡片;1、2、3,提问:这几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并贴在与贴片教具相对应的地方)

  (3)出示“+”和“=”符号卡片,并把其放在“1、2、3”数字中,形成算式:1+2=3。 教师:“+”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义,“=”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和在一起念1+2=3。我们用这个算式可以表示刚才的事情。

  (4)幼儿学念算式。

  (5)练*4以内其他加法算式 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选择正确的算式表示

  3。学*4以内数的'减法。

  (1)教师口报应用题 师:花园里有4个小朋友在跳舞,走掉了2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呢? 师:剩下2,这个数字式怎么得来的?

  (2)出示“-”,认识并理解意义,形成减法算式。

  师:“-”就表示去掉的意义,可以用来记录刚才的事情。 例式:4-2=2,幼儿跟着读。

  (4)练*4以内的其他减法算式。

  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选择正确的减法算式表示。

  4。幼儿操作练*,完成幼儿用书:添上正确的符号,形成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提高孩子们的握力。

  3、培养孩子们的组织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三角形的物品, 铁砧, 彩泥, 签字笔

  活动内容

  [导入]1.通过唱“形状歌”来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 做个圆形 做个圆形

  我们用手做个圆形

  圆形 圆形 做个圆形

  我们用手做个圆形

  做个方形 做个方形

  我们用手做个方形

  方形 方形 做个方形

  我们用手做个方形

  [展开]1、找一找周围的三角形物体。

  - 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 一起来观察老师准备的三角形物品。 (三角铁, 三明治, 三脚架, 三角帽)

  2、研究一下三角形的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 观察三角铁,三明治,三脚架和三角帽,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尖尖的,末端很尖锐,摸起来刺刺的。)

  3、用铁砧制作三角形。

  ① 用铁砧做出三角形的模子。

  ② 在模子里面用彩泥填满。

  ③ 填满后把模子取下来,研究三角形的彩泥。

  ④ 把三角形的物品用铁砧做出来,并用粘上彩泥。

  4、用活动纸中的三角形装饰出各种图案。

  ① 说说在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② 用活动纸中的三角形物品画出各种图画。

  ③ 说说你画的是什么。

  [结尾]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的方向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会用序数词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能倾听别人的发言,关注和学*同伴确定物**置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磁性板,上面纵向画有10条跑道。

  2、教学挂图(四)中的10种动物,(卡片),木偶大象,1~10大小数卡各一套(小数卡用于记录最后动物比赛的结果,大数卡用于记录跑道的位置)。

  3、幼儿用书第22页《认识序数》的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运动场上有什么。(将动物随意散放在跑道上,不与跑道对应)#引导幼儿观察跑道,确认各条跑道的序号。

  教师: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跑道?(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然后在集体点数)教师:哪条跑道是第一条?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左边开始数,依次指其右边相邻的跑道,问这是第几条跑道,再依次一直到第10条跑道)#引导幼儿用数字标出跑道的位置。

  教师:谁会用数字给每条跑道做个标记呢?(请一位幼儿来操作)教师手指跑道上的数字5:"5"放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我们*时用"5"可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作用?(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示物体的数量,二是表示物体的位置)

  2、帮助小动物做赛前准备。 #教师出示木偶大象,以裁判的身份提出赛道准备的要求:请运动员站在自己的跑道上,做好比赛准备!第1道,小兔。请个别幼儿上小兔找到自己的跑道并站好,再把其他动物放在不同的跑道上。(不要按顺序说,让幼儿找出对应的跑道)

  3、比赛开始后引导幼儿判断比赛的情况。 #教师移动动物的`位置,让幼儿看看比赛中的的情况。

  教师:比赛进行了一半,小朋友看看是谁跑在了第一位?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里重点线最*的是第1位)再看看其他动物个跑在了第几位?

  再次移动动物的位置,展示比赛结果,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判定每个动物比赛成绩。

  教师:比赛结束了,谁得了第1名?其他动物各得了第几名?第几跑道上的什么动物跑在第几名?尝试用数字记录动物们比赛的结果。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参加运动会的小动物,它们各自的了第几名?(集体说一说动物们比赛的结果)师幼讨论:这次比赛,小猫有2个数字朋友(表示跑道位置和比赛结果),它们各是什么意思?(站的道次、比赛所得的名次)

  4、集体进行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按提示要求完成幼儿用书第22页"楼梯上的动物"内容。

大班数学教案4

  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三、制作并检验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一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游戏设3个奖项:一等奖1个文具盒,二等奖1支铅笔,三等奖1粒糖。你们最希望在活动中拿到什么奖?

  教师承接上面的谈话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为下面的制作活动做铺垫:这个转盘应该怎么设计,转盘里应该设置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颜色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

  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的原因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活动延伸

  把两套抽奖玩具和幼儿自制的转盘投放到区域中,让大家继续体验,重点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未能理解知识点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尝试,初步学*分类统计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活动准备:

  1、小熊商店背景图一副,帽子、围巾、口罩标记各1个,图片若干张,数字卡片;

  2、水彩笔、白纸,幼儿操作材料〈一〉〈二〉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小熊商店里有许多东西,都藏在小椅子底下,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看一看有几种?每种东西有几个?

  2、幼儿自由探索分类统计的方法,分组记录。

  (1)师:每组东西都不一样,把它记在你桌子的白纸上;

  (2)幼儿自由探索、记录;

  (3)交流小结。

  3、幼儿初步学*分类统计方法

  (1)幼儿送商品回商店;

  (2)引导幼儿说出将商品分类的方法;

  (3)教师操作、演示分类统计的方法。

  (4)小结。

  4、幼儿操作,巩固练*分类统计的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一);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小结。

  5、延伸活动

  (1)介绍操作材料(二);

  (2)幼儿操作;

  (3)个别幼儿介绍统计表。

  6、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用分类统计的方法帮助小熊和小猫统计了商品,这种方法还可以帮我们统计生活中的许多东西。

大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2、能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不同之处,并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1、长方形,大长方体纸盒,大正方体纸盒。

  2、人手1个长方体纸盒,幼儿用书第22页。

  活动过程:

  一、出示长方形和长方体,比较它们的异同

  1、出示长方形:

  ——这是什么?(一张纸)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它有几个面?(2个)几条边?(4条)

  2、出示长方体:

  ——这又是什么?(盒子)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

  ——和那张纸一样吗?(不一样)这个盒子有几个面?(6个)几条边?

  ——那你知道这个盒子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吗?(不知道)它叫长方体,一起说一说。

  3、出示长方形、长方体: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和不同。

  二、认识长方体

  1、老师也给你们提供了每人一个盒子,现在请你们数一数你的盒子有几个面?并用水笔在每个面上写上数字。

  2、幼儿自由探索

  3、你的盒子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你们的跟他(她)一样吗?不一样的来说说。

  教师总结:有的小朋友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有的小朋友的长方体6个面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但是它们都叫长方体。

  三、认识正方体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6个面的盒子,它是长方体吗?为什么?

  2、一起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哪个面大?哪个面小?那这个盒子又叫什么呢?谁来说说?

  3、教师小结:它的名字叫正方体,小朋友一起说一说。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四、练*操作卡22页

  1、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现在这幅图上有许多物品,哪些物品像长方体,请小朋友把它圈出来。

大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学*、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

  我们学*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8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认识正方体的数学活动,活动用生活中随手就能找到的材料(牙签和黄豆)作教具,主小朋友在拼拼搭搭玩玩的过程中学*。正方体是一个立体的图形,对于大班小朋友来说,他们的空间知觉已经从*面的逐渐过渡到立体的,对于立体的图形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但对于立体图形具体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它的构成和特征都很模糊。所以,老师有必要引导幼儿明确立方体的概念,帮助他们感知立方体的结构。本次活动,就是通过用牙签拼正方形——正方形的组合——拼成立方体。在这样形象具体的过程中,小朋友们直对地感知了立方体形成的过程,实现了思维从*面到立体的转化。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愿意专心操作,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发胀的黄豆,牙签(装在罐子里),正方形纸,记录用的白纸,泥工板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一)看看数数牙签,激发兴趣。

  师:看看你们的罐子里有什么?数一数有几根牙签?

  (评:本环节让幼儿熟悉教具,感知牙签的数量,为后面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结构打下基础。)

  (二)摆一摆,发挥想象力。(自己拼)

  1.师:请你们用12根牙签摆成正方形,正方形之间是分开的,看看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2.幼儿第一次操作。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你摆出了几个正方形?(12根牙签可以摆出3个正方形)

  (评:本环节幼儿学*用12根牙签拼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结构——四条边一样长,形状是方的。同时知道12根牙签可以拼成单独的3个正方形。)

  (三)拼一拼,启发思考探索

  1.师:现在老师请你仍然用这12根牙签,试试能不能搭出与刚才不一样的正方形来?能不能拼出站起来的正方形?

  2.幼儿第二次操作。

  3.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最多可摆出4个正方形)。你最喜欢哪个*面的正方形?躺着的还是竖着的?

  (评:本环节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如果合用一条边,就可以用更少数量的牙签拼出同样多的正方形。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证实了同样用12根牙签,就可以拼出4个正方形。)

  (四)搭一搭,鼓励创造想象

  1.师:现在请小朋友想办法,看能不能摆出比四个更多的正方形。

  2.幼儿第三次操作。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摆出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正方体。)

  4.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对称数和环形数)

  (评:如果说上一个环节,小朋友用组合的方法,拼出了更多的正方形,那么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幼儿和立体的方法组合正方形,我们借助材料是泡软了的黄豆。有的小朋友也许会有过立方体的经验,他们能够自己摸索出来,有的小朋友也许自己不能拼出来,那也没有关第,老师已经准备了拼好的立方体,供幼儿模仿。关键是让幼儿拼出立方体之后真实地感立方体的结构和特点。这是本次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立方体由六个正方形的面组成,老师用贴彩纸的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五)评一评,保持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小朋友很能干,用12根牙签拼出了3个正方形、4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下次,我们再来动动脑筋,摆出更多更好看的造型,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的工具,学*查看他们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大(小)字卡,月历和数字卡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

  1。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2。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3。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1)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2)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3)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查看挂历的方法,练*找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教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

  (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4)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9篇)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学生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带领学生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学生通过初步认识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另外,学生对物体的形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求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学生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10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有趣的数问题,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可以利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教学生认识加减法及加减法的使用。

  2.认识比20大的数字。

  3.正确迅速地掌握1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学生学*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空间的位置。

  5.教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6.引导学生学*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学生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10.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加减的含义并能准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打基础。

  五、教学进度

  单元

  教学内容

  时间

  一单元

  单数、双数

  2.8—2.9

  相等于不相等

  2.10—2.11

  认识加法

  2.12—2.13

  认识减法

  2.14—2.15

  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16—2.17

  6的加法和减法

  2.20—2.24

  7的加法和减法

  2.27—2.28

  第一次月考

  2.29

  8的加法和减法

  3.1—3.2

  9的加法和减法

  3.5—3.7

  10的加法和减法

  3.8—3.12

  认识11~20的各数

  3.13—3.16

  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

  3.19—3.23

  第二次月考

  4.1

  认识比20大的数

  4.2—4.6

  第二单元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4.9—4.13

  认识圆柱体、球体

  4.16—4.20

  空间位置

  4.23—4.27

  第三次月考

  4.30

  第三单元

  认识几时半

  5.7—5.9

  第四单元

  苹果少了吗?

  5.10—5.11

  出口在哪?

  5.14—5.18

  数、摆、填

  5.20—5.23

  期中考试

  5.24—5.25

  你能一笔画出来吗?

  5.28—5.31

  给它几个就同样多?

  *—6.8

  每个蘑菇房里住几只?

  6.11—6.15

  哪个数与众不同?

  6.18—6.22

  多在哪了?

  6.25—6.29

  期末考试

  7月

  六、教学措施:

  学生的学*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学生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2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打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1周.神奇的数《数一数1-10的数》

  第2周.《奇妙的1》《认识2、3、4》《分组游戏》

  第3周.《认识3、4、5、0》

  第4周.《相等与不相等》《认识加法》

  第5周.《认识减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6.周《0的加减法》

  第7周.《比一比》《同样多》《认识6》

  第8周.《认识7和8》《复*8以内的数》

  第9周.〈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第10周.学*1--50的数数。

  第11周.学*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第12周.学*2的组成及加,减法

  第13周.学*编应用题------2的加减

  第14.周学*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第15周.学*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第16周.学*4的组成及加减。

  第17周.学*4的应用题。

  第18周.复*分类、图形等知识

  第19.周复*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第20-21周.全面总复*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分析我班学生共有55人,人数比较多,不便于管理,管理比较吃力,本班大部分学生未上过幼儿园,许多孩子对拼音还没有接触,教育必须从基础开始,甚至大部分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些同学听不懂老师说的话,并且学生有些年龄太小,教育起来相当困难.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

  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三、学期目标

  1. 教幼儿学*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 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 教幼儿学*8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8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 幼儿学*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

  5. 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 引导幼儿学*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 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 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打基础。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17名幼儿,只有1名新生,所以对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了解的比较清楚。只是怎样让孩子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本班有部分幼儿不善于主动与别人沟通,上课很少主动举手发言,希望通过本学期的一系列活动能让孩子有所进步。

  二、教育教学。

  1、学科教育活动:

  本课程通过五大领域的教学来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语言”通过本领域培养幼儿能自由阅读儿歌;认识儿歌中的重点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培养幼儿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社会”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乐意与人交往,学*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健康”培养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保护自己;生活、卫生*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艺术”(美工、音乐、手工)培养幼儿的审美观,能通过绘画和手工的形式表现处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拼音:

  本学期要学*所有的声母韵母,要求幼儿会正确的区分单韵母、复韵母、声母,会声母韵母的连拼以及学*三连拼;幼儿能够正确的在四线三格上书写拼音字母并且能正确的发音;通过学*相关的拼音认识和书写生字;能够默写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认识整体认读音节。

  3、珠心算,蒙氏数学

  本学期主要通过操作的方法学*20以内的加减法和体力推理;学*简单的应用题;让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初步学*二位数和进位加减列竖式计算。

  4、礼仪教育:

  培养幼儿能主动向认识的人打招呼。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惯。

  三、家长工作。

  1、早晚利用家长接送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针对坐车孩子的家长经常通过电访沟通交流。

  2、每月通过月刊及周计划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

  3、开一次家长会。

  4、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四、安全、卫生工作。

  1、认真做好每天的卫生工作,并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

  2、户外活动时告诉幼儿活动规则,并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来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3、做好幼儿每天的晨检工作。

  4、教育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共有55人,人数比较多,不便于管理,管理比较吃力,本班大部分学生未上过幼儿园,许多孩子对拼音还没有接触,教育必须从基础开始,甚至大部分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些同学听不懂老师说的话,并且学生有些年龄太小,教育起来相当困难.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

  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三、学期目标

  1. 教幼儿学*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 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 教幼儿学*8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8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 幼儿学*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

  5. 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 引导幼儿学*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 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 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打基础。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学生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带领学生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学生通过初步认识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另外,学生对物体的形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求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二、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学生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10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有趣的数问题,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可以利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教学生认识加减法及加减法的使用。

  2、认识比20大的数字。

  3. 正确迅速地掌握1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 学生学*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空间的位置。

  5. 教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6. 引导学生学*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 培养学生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10.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加减的含义并能准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打基础。

  五、教学进度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时间

  一单元

  单数、双数

  2.8—2.9

  相等于不相等

  2.10—2.11

  认识加法

  2.12—2.13

  认识减法

  2.14—2.15

  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16—2.17

  6的加法和减法

  2.20—2.24

  7的加法和减法

  2.27—2.28

  第一次月考

  2.29

  8的加法和减法

  3.1—3.2

  9的加法和减法

  3.5—3.7

  10的加法和减法

  3.8—3.12

  认识11~20的各数

  3.13—3.16

  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减法

  3.19—3.23

  第二次月考

  4.1

  认识比20大的数

  4.2—4.6

  第二单元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4.9—4.13

  认识圆柱体、球体

  4.16—4.20

  空间位置

  4.23—4.27

  第三次月考

  4.30

  第三单元

  认识几时半

  5.7—5.9

  第四单元

  苹果少了吗?

  5.10—5.11

  出口在哪?

  5.14—5.18

  数、摆、填

  5.20—5.23

  期中考试

  5.24—5.25

  你能一笔画出来吗?

  5.28—5.31

  给它几个就同样多?

  *—6.8

  每个蘑菇房里住几只?

  6.11—6.15

  哪个数与众不同?

  6.18—6.22

  多在哪了?

  6.25—6.29

  期末考试

  7月

  六、教学措施:

  学生的学*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学生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措施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8

  一、学期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学生分析

   有学生41人。全部进入学前班,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学生刚入学,年龄小,坐不住,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惯、行为*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惯,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学**惯。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想方设法多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师生融为一体,使学生尽快良好的形为*惯。

  四、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七、教学安排

  第一二周

  复*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

  第三周

  学*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学*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

  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

  学*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

  学*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

  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

  学*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8和9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二周

  学*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

  复*分类、复*排序和序数

  复*形体、区分形体


学前班数学教案 (菁华9篇)(扩展5)

——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实用五篇

  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球体的主要特征。

  2.在活动中让大班幼儿自己说出、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自选商场场景。(如:皮球、乒乓球、苹果等)

  2.人手一套小筐。

  3.泥土、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进入自选商场选购商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到自选商场去选商品,你们高不高兴?在选商品的时候有一个要求,请你们把凡是可以滚动的东西都放到自己的小筐里面。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

  1.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师:现在我来看看,你们选了些什么商品,这些所有会滚动的东西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去试一试、滚一滚、想一想。

  2.请幼儿在玩中观察、比较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上前玩一玩、讲一讲,并指出哪些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

  1.观察比较,认识球体。

  师:(出示皮球与纸片)请幼儿试着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皮球、乒乓球都是球体。

  四、巩固对球体的认识

  1.请幼儿在周围找出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师:小朋友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球体,现在就请你到边上去把与球体相似的东西找出来。

  2.让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结束活动

  在复*巩固对球体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做出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师:电话铃响,老师接(经理需要球体的商品),小朋友愿意加工球体的产品吗?在加工之前先要知道怎样做球体,(教师边说边示范)先把和好的'泥土或橡皮泥搓圆,做好后还可以试着滚一滚,是不是能朝任何方向滚动,小朋友会做了吗?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到加工厂去做球体的产品吧?

  (幼儿出活动室)

  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2

  1、指点思惟:

  (1)跟着本质教导的深化睁开,《课程计划》提出了“教导要面向天下,面向将来,面向古代化”以及“教导必需为社会主义古代化建立效劳,必需与消费休息相分离,培育德、智、体等方面片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奇迹的建立者以及接棒人”的指点思惟以及课程理念以及变革要点。使先生把握处置社会主义古代化建立以及进一步进修古代化迷信技能所需求的数学常识以及根本技艺。其内收留包含代数、多少、三角的根本观点、纪律以及它们反应进去的思惟办法,几率、统计的开端常识,较量争论机的运用等。

  (2)培育先生的逻辑思想才能、运算才能、空间设想才能,和综合使用无关数学常识剖析成绩息争决成绩的才能。使先生逐渐地学会察看、剖析、综合、比拟、笼统、归纳综合、探究以及立异的才能;使用归结、归纳以及类比的办法停止推理,并精确地、有层次地表白推理进程的才能。

  (3)依据数学的学科特色,增强进修目标性的教导,进步先生进修数学的盲目心以及兴味,培育先生杰出的进修*气,脚踏实地的迷信立场,固执的进修毅力以及自力考虑、探究立异的肉体。

  (4)使先生具备必定的数学视线,逐渐看法数学的迷信代价、使用代价以及文明代价,构成批驳性的思想*气,崇尚数学的感性肉体,领会数学的美学意思,了解数学中遍及存正在着的活动、变革、互相联络以及互相转化的景象,从而进一步建立辩证唯心主义以及汗青唯心主义天下不雅。

  (5)学会经过搜集信息、处置数据、制造图象、剖析缘由、推出论断来处理实践成绩的思想办法以及操纵办法。

  (6)本学期是高一的紧张期间,教员承当着两重义务,既要不时夯实根底,增强综合才能的培育,又要浸透无关高考的思惟办法,为三年的进修做好预备。

  2、学情份析及相干办法:

  高一作为肇端年级,作为从任务教导阶段迈进本质教导征程的顺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固执。他的非凡性就正在于它的超过性,抱负的期盼与学法的渐变,难度的增强与惰性的天生等等冲突抵触随同着高一重生的生长,面临新课本的咱们也是边探索边改动,建立新的教授教养理念,并落真实讲堂教授教养的各个关键,才干没有负众看。咱们要从先生的看法程度以及实践才能动身,研讨先生的心思特点,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跟尾任务,协助先生处理好从初中到高中进修办法的过渡。从高一同就留意培育先生杰出的数学思想办法,杰出的进修立场以及进修*气,以顺应高中贯通性的进修办法。详细办法以下:

  (1)留意研讨先生,做好初、高中进修办法的跟尾任务。

  (2)会合精神打好根底,分项打破难点.所列根底常识根据课程规范计划,着眼于根底常识与重点内收留,要充沛注重根底常识、根本技艺、根本办法的教授教养,为进一步的进修打好坚固的根底,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困难。同时应放眼高中教授教养全局,留意高考命题中的常识请求,才能请求及新趋向,如许才干兼顾布置,按部就班,使高一的数学教授教养与高中教授教养的全局无机分离。.

  (3)培育先生解答考题的才能,经过例题,从方式以及内收留两方面临所学常识停止才能方面的剖析,领导先生理解数学需求哪些才能请求。

  (4)让先生经过单位测验,检测本人的实践使用才能,从而实时总结经历,找出缺乏,做好充沛的预备

  (5)抓好尖子生与落后生的教导任务,提早睁开数学奥竞提拔以及数学根底教导。

  (6)留意使用古代化教授教养手腕辅佐数学教授教养;留意使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古代化教授教养手腕辅佐教授教养,进步讲堂服从,激起先生进修兴味。

  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上下、前后以确定物体的具**置。

  教学重点:

  一个物体在什么位置,都是相对的,常常与别的物体有关,如:小明、小青、小兰三人排队,小明排在小青的前面,小兰排在小青的后面书本在课桌的上面,椅子在课桌的下面……

  教学难点:

  物**置的相对性,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典型例题:

  想一想,画一画:○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的上面是△。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以◎为基准,○在◎的上面,△在◎的前面,※的前面是◎,也就是说※在◎的后面,☆的上面是A,也就是说☆在A的下面。

  解答:

  1.5的前面是();10的后面是();12的前面是().后面是();20前面的4个数是()、()、()、().

  2.想一想,写一写.

  3.想一想,该怎么画。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

  1.它们各是谁?三只小花狗一起向前走,欢欢在喜喜前面,乐乐在喜喜后面.谁是欢欢,谁是乐乐,谁是喜喜?

  思路点拨:三只小花狗是排成一队向前走的,因为欢欢在喜喜的前面,乐乐在喜喜的后面,可以确定中间的是喜喜,第一个就是欢欢,第三个就是乐乐了。

  解答:1号是欢欢,2号是喜喜,3号是乐乐。

  2.用“→"帮它们找到家.

  小鸟说:“我家住在小猫家右边."

  小猫说:“我家住在小兔家右边,小鸟家左边."

  小免说:“我家住在小猴家右边,小猫家左边."

  小猴说:“我家住在小熊家右边,小兔家左边."

  小熊说:“我家住在小猴家左边.”

  3.一幢楼有三层,每层两户,小明家在小娟家下一层,小华住在小明家右边,小勇住在小梅家上一层,小伟住在小勇家的左边,请把小明家的窗户涂成绿色,把小梅家的窗户涂成黄色.

  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空间方位指示和对应的学*经验。

  2、在空间对应的基础上加强对比较型减法的学*。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23页、ppt课件、小动物、西瓜等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景。

  孩子们,今天幼儿园要在这里举行“数学小能手”评选活动,你们想成为“数学小能手”吗?评委老师已经在等着我们了,向他们打个招呼吧!评委老师说,要想得到“数学小能手”的称号,必须闯过他们设置的三道关卡,你们有没有信心顺利过关?好,闯关活动现在开始!

  二、布题。

  第一关:复*空间方位辨识与计数。

  1、小动物农场到了播种的季节。分别有四位小动物来管理这四块地,请你们先帮他们分一分,再请几个小朋友来帮助小动物们分别将西瓜种到四块地里,要求每块地里的西瓜的数量要不同。

  2、这里有四张记录表,请你们分别将记录单中“√”位置所对应的小动物图像和西瓜的数量填写在表格中。

  第二关:空间对应与比较减法。

  收获的季节到了,农场有两块片地里种满了大玉米,请你对照标记图,分别将它们对应位置的玉米数量记录到它下面的括号中,并分算出,圆地里的玉米比方地里的玉米多几个或少几个?把答案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第三关:幼儿书面练*课堂检测。

  最后一关,考验你的细心和能力。(看屏幕,读题目)分组,孩子独立完成练*。

  三、评价反馈。

  1、幼儿认真自查、互查。

  2、集体反馈,个别修改。

  3、请评委老师,为小朋友们颁发“数学小能手”证书。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完成《亲子手册》中的对应练*。

  教学后记:

  各环节设计比较紧凑,配合课件进行闯关活动,更能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讲解过程中针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强调,出错率明显降低。以指导活动结束孩子们还沉浸在闯关的激动中。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前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 5

  一、学生现状分析(包括对学生知识能力进行分析、对学生行为*惯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天真可爱,对学校的一切都觉得好奇,从“游戏”到“学*”的转变,使他们对“学*”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别是在新鲜感过后,同时也对学*存着一种压力。他们有着儿童散漫、好动的天性,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些孩子大部分家里都很宠爱,养成了他们的任性、自私、娇气,自我等一些不良*惯。他们学前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体水*一般,两极分化较明显,有个别的孩子连一些简单加减法都不会的。甚至个别学生连数字也不能正确书写。一周观察下来大部分孩子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行为*惯比较随意,有的上课把脚放在凳子上的。因为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这些孩子对数学有很强的学*欲望的,有较好的学*数学的兴趣。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知识结构分析(教材内容体系)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品德教育、情感状态、学*策略)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完成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惯。学生学*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从摆放学*用品起,怎样听讲、怎样书写、怎样记作业,以及的简单的检验作业的方法等都是学**惯的内容。课堂上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创设生动有趣的学*情境。

  学生刚刚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教学是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环节,如游戏,故事,比赛等,注意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和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提供具体的学*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

  3、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刚入学的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和进度做适当的调整,创设丰富有趣的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从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既关注个体又不影响全体。

  4、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

  比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不能够把题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学时重点就要放在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把话说完整;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上等。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做练*、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1)、发现困难生要及时帮助,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兴趣。

  (2)、积极开发学生对学*兴趣,利用情境培养学*数学的愿望。

  (3)、鼓励学生多提问,多发言,对优秀的表现要及时表扬,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氛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