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

首页 / 说课稿 / |

  数学说课稿小学 1

  一、对教材的分析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七册学*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共分四个层次,首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本课内容是第三个层次,第四是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上。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和倍"和"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到中学继续学*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会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的方法进行验算;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惯。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首先要考虑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这对中、小学的学*都将具有积极作用。在准备阶段的练*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例6都具有迁移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引导学生直接去做例6后的"想一想",这既能培养迁移推理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惯。

  其次,由于小学生仍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考虑怎样做好这个过渡,在教学中采用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明显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和列出方程。

  第三还要考虑学法指导。本课要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应用题的方法、验算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检验方法时,采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并说出两个检验式子的含义与作用,从中悟出检验的方法。教完例6后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数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教学环节的安排

  本课教学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旧知,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主要针对新授的内容和学生不*惯用方程解及感到列方程有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基本训练,进行列方程的训练,如,x的5倍与x的和是80;根据题意把方程写完全的训练,如,果园里原有桃树x棵,杏树135棵,两种树一共有180棵。=180,=135;根据线段图列方程的训练,如,第二个环节是练*例6前的复*题,对学生再现了三年级的内容是为学*例6"架桥"。为学*新课予作准备。第三个环节是导入新课。从改变复*题中的问题和一个条件,将复*题变成例6。使学生感到数量关系并不生疏,但由于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又感到难做,以激发学生学*动机,为学*新课提供良好的情感和认知的起点。(第一阶段需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是教学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按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安排四个环节。一是审题。即,全面分析已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画好线段图,找出已知数,并将其中的一个设为x,而另一个则根据题中的一个条件写成含x的代数式。解答例6就应先设桃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数的3倍这一条件得出杏树为3x棵,画好的线段图如下:二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

  方程。前面设未知数时已使用了一个条件,现在用另一个条件来列方程。即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0棵列出方程x+3x=180;也可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0棵来设未知数,根据另一条件列方程。这时设桃树为x棵,杏树是(180-x)棵,列出的方程是180-x=3x;也可设杏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树的3倍,得出桃树是13x棵,列出的方程是x+13x=180;也可根据另一个条件设未知数,即设杏树为x棵,桃树是(180-x)棵,列出的方程是x=3(180-x)。但后几种方程解起来不方便,有的方程目前学生还不会解,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只列不解。这些方程的列出有利于全面掌握数量关系,也有利于掌握,先根据一个条件设第二个未知数,再根据另一个条件列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但不能要求全体学生都会列出,特别是中差生,只掌握书中的一种即可。列出这些方程后,学生自然会得出书中列出的方程容易解,为此,教育学生今后学*时,不仅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正确,还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易解的问题。

  第四个环节是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那种做完题不知对错的做法是后患无穷的。(这个阶段需20分钟左右)。

  第三阶段是巩固练*,安排三个层次。

  一是巩固新知的练*,可做12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接着做"想一想"题目,让学生独立用解"和倍"题的方法解"差倍"题,完成知识的迁移。第二环节安排课堂上的独立作业(5分钟左右)让学生独立做129页练*三十一的第一、二题,(对较好的学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题目)做完之后要认真进行讲评、纠正错误和打开思维受阻之处。

  最后做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29页练*三十一第3、4、5题)。(第三阶段需15分钟左右)。

  数学说课稿小学 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二、【教法、学法选择】

  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三、【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谈话引入:这个学期,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今天为了准时的和我们见面,他俩特地起个大早,让我们瞧一瞧,他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出发去学校?(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哟,聪聪和明明可真准时,刚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课件出示P81的主题图)

  2、质疑:面对主题图,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他们会根据钟面猜测、争辩,急于弄清楚学校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老师就此点明课题并板书。

  【这一环节巧妙地从聪聪和明明的作息安排进行认整时、半时的复*,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上课情景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进行质疑,激起学生想弄懂知识的欲望,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

  第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1、认识钟面刻度

  (1)学生观察学具钟,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2)汇报、补充,课件演示学生反馈的结果。

  (3)讨论: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时针走到刻度1上表示什么?分针走到刻度1上又表示什么?

  (4)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大格刻度上各经过几小格?每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分针走一圈,一共经过了多少分?

  (5)课件演示:分针走到刻度1经过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经过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6)学生把结果填在P81的钟面刻度图上,尝试用最快的速度记住每个大格刻度各表示几分。

  (7)交流记忆方法。

  【认识每个大格刻度表示几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们还没有学过乘法口诀,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数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这环节中采用逐层疏理的方式进行教学,先让学生从静态的钟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的新认识、新发现,然后再通过议一议、数一数、算一算,从动态的钟面上理解分针指在每个大格刻度所表示的意义,为正确读取时间做好铺垫。】

  2、认读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

  (1)释疑:学校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呢?(8时15分)愿意把你认识时间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吧。

  (2)指名学生介绍方法,教师进行小结。

  (3)(把例1的3个钟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学生读出时间。

  (4)学生试用两种表示方法把黑板上三个钟面的时间写在练*本上。

  (5)指名学生上黑板写,其它学生进行评价,找出写时间时应注意的问题。

  (6)游戏:击鼓传花。鼓响花传时间跑,鼓停花停时间停,执花学生读出课件上钟面表示的时间。

  【在这一环节中,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介绍认读时间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优化各种不同的认读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试写时间时,学生参与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学会用赞赏的目光去看待同伴,还由于评价过程留下的深刻印象,使全体学生注意到了准确、整洁、美观等问题,特别记住了分钟数不到10,就要在分钟数的前面加0。而击鼓传花的游戏则寓练*于玩乐之中,避免了单纯练*的枯燥乏味,更使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5、认识时、分的关系

  (1)童话故事: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有一双会认时间的慧眼,还有一双会写时间的巧手,为此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作为奖励。你们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上一次小白兔输得非常不服气,于是它又约了小乌龟到周围种着12棵树的圆形运动上来比赛,大家猜一猜,这一次谁赢了?好,让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看一看。(课件演示在相同时间里,小白兔跑了一圈,小乌龟只跑到第二棵树下。)其实,在我们今天认识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龟兔赛跑。(龟兔跑场景变成一个钟面)

  (2)小组合作:拨动闹钟的分针走一圈,认真观察时针的变化,探究1时和60分的关系。

  (3)课件动态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验证学生的结论。

  【这一环节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再次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切希望能揭开钟面上“龟兔赛跑”的秘密,通过动手拨一拨终于发现了1时=60分,而课件的生动演示,既验证了学生的发现,又使学生兴趣盎然。】

  第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老师报时间,学生拨学具钟。

  2、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另一个同学读时间。

  【通过动手拨一拨,动口说一说,充分调动了眼、手、脑等感官,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惯,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了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教育。】

  第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游戏:开火车。课件出现火车的画面,伴着火车声,全班学生排着队开火车,火车声一停,老师提问,学生根据画面提示回答问题。如“呜——火车开到哪里去?”“火车开到广州去。”“开到广州是几时?”“开到广州是11时20分。”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在这一环节中,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实践作业:20xx年10月12日早上9时,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骄傲与自豪的时刻,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胜利升空。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吧。(播放神舟六号发射的资料影片)我们的神舟六号在太空上遨游了几天后,安全着陆的那一刻也牵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返回着陆吗?请上网查找它着陆的准确时间,设计一个漂亮的钟面,把这个时间表示出来,下节数学课我们将用这些作品办一个钟表展览,好吗?

  【课后实践作业充满挑战性与创造性,由于神六返回着陆的时间是4时33分,又一次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了完成作业,学生必须自觉地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去探究新知,学生思维的翅膀才会愈张愈开、越飞越高。】

  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数学说课稿小学 3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导学生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体验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例题以购物问题呈现,货币写成以“元”为单位时,百分位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表示的是角,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的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四)、新知识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五)、德育渗透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六)、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和某单元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等内容:

  第二单元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第一单元刚学*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且对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安排学*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第二层次学*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本课是学*第一层次的第一课时,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二、说教学设计

  (一)导入环节

  课件出示情境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同时说明有很多数学问题,值得研究。

  (二)新课环节

  这一环节首先引导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能不能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认知的过程。又通过汇报交流,初步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课外书的价格。

  《童话故事》:6.62元 《科学家的故事》:2.75元

  师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提问。

  教师筛选(出示)问题,师:我们来解决“买这两本书一共多少元?”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课外书价格的情境,贴切*学生的生活,学生自主提问,根据学生编出的问题,教师及时捕捉问题,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这样灵活地使用教材、同时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

  ●小数加法:

  学生比较容易就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计算的方法

  (2)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①自主尝试。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想想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做好后,可以在小组内(或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这是个预设性的的问题,学生能通过以往的学*,来寻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如:估算,口算,笔算……引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②汇报交流。

  A、估算这两本书总价是多少元?对有估算意识的学生及时表扬还要抓住机会是加强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B、6元6角2分+2元7角5分=9元3角7分

  C、用竖式计算6.62+2.75=9.37(元)

  多数学生会选择用竖式计算,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

  通过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抓住时机追问,(问:写竖式时怎样对位?为什么要这样对位?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便可以直接相加了呢?)从而解决课的重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小数点对齐了,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

  口述完毕一起观察整个竖式过程:再完整叙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抓住三点:①小数点对齐②最低位加起③满十向前进一

  ●小数减法:解决问题 “《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贵多少元?”,列式后直接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做。师巡视、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仿照加法算理进行叙述,并加以比较总结。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知识作铺垫,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引导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引导概括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4)看书36页 读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三)拓展练*:

  1.用竖式计算 4.37+2.93 7.54+6.84

  【设计意图】练*的目的是巩固算法,同时暴露新的认知冲突,计算结果末尾有“0”,正确处理“0”的问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正确认识和掌握计算结果末尾有“0”的时候要化简,即划掉末尾的“0”的问题。

  2.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新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解决问题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掌握新的本领。

  (四)、课堂小结:

  分为两部分,先看书36页,整理所学知识;再由学生谈收获、谈体会。归纳总结是否达到知识情感的预定目标。

  (五)、作业设计:37页2题

  (六)、板书设计:略

  数学说课稿小学 4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面图形,为以后学*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面图形。

  (课件出示:*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面图形,丰富学生对*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的。)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说课稿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简便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说课稿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简便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三角形内角和》

  人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数学说课稿小学 5

  一、说教材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中的内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例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然后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为学*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和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朝三暮四》视频)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猴子很笨,同学们很聪明,栗子的总颗数有没有变化呢?什么发生变化?

  引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朝三暮四》,在数学中也有类似《朝三暮四》故事里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初步体验加法交换律,唤起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谈话:天气渐渐转凉,学校要组织大家参加冬季比赛了,看,四年级同学正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一说)

  提问: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到的问题可能有:跳绳的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贴*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三)探索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问题(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提问: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提问: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跳绳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

  谈话:既然得数相同,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连接起来。改写成28+17=17+28

  板书:28+17=17+28(学生齐读这个等式)

  提问: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提问:你能照样子再写出几个像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学生动笔写,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三个)。

  提问: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得完吗?

  谈话:既然写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板书省略号)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提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是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说来说说怎么表示?

  生:a+b=b+a

  提问:a和b分别代表什么?

  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这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是加法运算律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能紧密围绕并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括能力。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

  考考你

  (1)您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吗?

  96+35=35+()204+57=()+204

  指名回答,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75+25=25+75

  46+59=46+59

  90+10=5+95

  (没有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号两边的加数不同。)

  (3)同学们学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同

  学们的反应快不快。游戏:对口令

  师:83+17=生:17+83=

  97+44=35+65=

  88+75=300+600=

  a+b=785+68=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知道加法交换律只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其余的不变。

  (4)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计算中,哪些地方应用过加法交换律?

  下面一道题357+218,请同学们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四)探索加法结合律,自主合作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同学提到的问题,看看有什么发现。

  出示问题(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你会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23

  提问:如果老师想突出强调先算跳绳的人数,可以怎么做?

  生:添上小括号

  教师给28+17加上小括号。

  提问:还是这个式子28+17+23,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同桌交流,指名说说。

  教师添上括号:28+(17+23)。

  提问: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数学符号相同,得数相同,但运算顺序不同)

  师:既然得数相同,我们可以写成等式:

  板书:(28+17)+23=28+(17+23)

  课件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指名学生口答。

  归纳加法结合律:

  提问:观察这三个等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提问: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写一写)教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考考你:运用加法结合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5+36)+64=45+(□+□)

  560+(140+70)=(560+□)+□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知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还知道了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

  设计意图: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通过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初步感受规律。接着再经过学生个性化的验证及交流,从而确认加法结合律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样发展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巩固应用,扩展提高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棒!那现在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呀。我们的闯关开始啦!

  1.第一关:火眼金睛

  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8)+48

  2.第二关:大显身手

  在途中,小熊遇到了麻烦,它想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可是它必须答对问题,才能拿到苹果,你能帮助它吗?

  相加等于100?

  3.第三关:勇夺第一,想想做做4

  38+76+2438+(76+24)

  全班男生完成第1题,女生完成第2题。

  提问:为什么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观察(88+45)+1245+(88+12),哪题运算简便。

  小结:可见,合理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含量,学生在观察辨析中比较,在思考对比中升华,促进学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作好了铺垫。

  数学说课稿小学 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比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二课时 的内容,

  2、教材分析:比大小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学生学*数学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后面数学最重要的基础。因此,这一教学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惯。 、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符号“>”、“<”、“=”,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使用符号“>”、“<”、“=”,能正确进行大小比较。

  1.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数、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的过程中学会相互交流,从而掌握更多的比较方法。

  三、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在学*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比大小”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认、读、写5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1-5各数来表示物体的

  个数,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初步接触集合、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相信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并不会感到十分的困难。

  四、说教学策略:

  结合班级的学情,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兴趣。使学生好学。

  2.动手实践,探索新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五、说教具学具:

  本节课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6袋带有小猴、梨、香蕉和桃子的学具卡片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几只小猴子正在开心的吃着各种水果,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猴子吃果图) 在途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猴子有几只?香蕉有几根?梨有几个?桃子有几个?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数完课件出示数量图。这些物体的个数是有多有少的,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数字也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兴趣。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师: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够吃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在黑板展示:一只猴子对着一个桃子,从而得出结论:3=3 读作:3等于3 教师介绍等于号的含义与写法。同理导出:3<4 3="">2 分别读作:3<4 3="">2

  2、你是怎样认识“>”、“<”的?>”、“<”的方法。

  3、小结方法:大大嘴巴指大数,尖尖嘴巴指小数。

  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体会等于的含义就是同样多,并知道表示同样多的时候要

  用“=”连接,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惯。同理让学生体会大于和小于的含义。知道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应该把张口指向大数。

  (三)层次练*,巩固新知。

  1、教材17页思考题和18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不看图,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课件出示:照样子,比大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七、学*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数学说课稿小学 7

  一、说教材

  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例如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还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并且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找次品”的教学,目的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 “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运用最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天* 待测物品(乒乓球 羽毛球等)

  二、说教法、学法

  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总结归纳等教学方法,给学生留下大量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相互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方法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使学生能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关于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研究学生已经接触过,此前学*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类,在这几节课的学*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也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节课中会涉及到的“可能”、“一定”等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学生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上课开始,先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将要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的图片,如火炬传递、鸟巢体育馆等,从而谈话引出同学们最喜爱的比赛项目之一——乒乓球。在这些大型的比赛中,对乒乓球的质量要求是非常高的,若出现次品就会影响运动员的水*发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找次品的问题。板书课题:找次品。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利用今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这一事件引出课题,不但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㈡初步感知 寻求方法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5个乒乓球,说明:在这5个乒乓球中有一个比较轻的,请你帮忙把这个次品找出来?

  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可能想到多种方法。比如:用手掂一掂、用称一个一个的称出质量、用天*来称等。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多种找次品的方法中,发现用天*称的方法最好,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找出次品,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的*衡原理对托盘两边的物品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2.教师简单介绍天*原理。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天*和乒乓球,分组进行活动。然后汇报活动情况。

  这里学生找次品的方案可能有多种:有的会把5个乒乓球分成三份,5(2,2,1),先在天*的两端各放2个,如果*衡,那剩下的一个就是次品,若不*衡就把轻的一组再分成两份,轻的一个就是次品;还有的可能会把5个乒乓球分成五份,5(1,1,1,1,1),先在天*的两端各放一个,如果不*衡,那轻的一端就是次品,若是*衡,就在天*两端再各放一个,若是还*衡,剩下的一个就是次品,若是不*衡,轻的一个就是次品。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非常关键,比如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不管你把5个乒乓球分成几份来称,每次最多称出几份?(两份)你几次能称出次品呢?(这时学生可能会说,有时1次,有时2次)那么我们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称出次品?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称一称,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可是由于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往往只考虑到事情偶然性的方面,教师在这里适时引导,用简短的几句话,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样的设计不但帮助学生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且培养了学生谨慎、严密的思维*惯。)

  ㈢合作探究 寻找规律

  1.出示题目:一盒羽毛球有9个,里面有一个较轻的,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用天*称,并把找次品的结果填到老师发的表格内。在这里学生分组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把9个羽毛球分成9份,两个两个的称,至少需要4次;也可以分成5份,9(2,2,2,2,1),每次称4个,至少需要3次;*均分成3份,每次称6个,两次就能保证称出次品;如果不是*均分成3份9(4,4,1),至少需要3次等等。最后通过观察、比较、组内交流确定*均分成3份来称,这种方案是最优的。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9个物品中的次品,因为物品的数量较多,分组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的机会,学生在对比、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中找到最佳方案。)

  2.让学生观察、分析表格中的有关数据,找出为什么*均分成3份这种方案是最优的。

  (从几种方案中找到最优的,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再根据规律解决问题,这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㈣运用规律 拓展提高

  出示题目:如果有8个零件,其中一个质量较重,至少需要几次一定能找到次品?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自己找寻方案的过程。

  (这一环节的设计,要求学生完全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它打破把待测零件*均分成3份的认知结构,故意制造矛盾,若是待测物品不能*均分成三份,怎么办?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若不能*均分时,每份的个数应尽量接*。)

  ㈤总结交流 巩固延伸

  学生交流本节课学过的知识。

  最后教师提出:若是我们待测物品的个数很多,或者是没有天*,我们怎样很快找出次品呢?

  (本环节的设计是对本课内容的总结,同时又为下节课的学*做好了铺垫。)

  数学说课稿小学 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十几减9”。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学*十几减8、7以及今后的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作好迁移准备。例题首先结合猴子卖桃的生活情境,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了15―9的版式。接着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算法然后通过“想想做做”安排看图计算、移动卡片、题组比较等练*形式,激发兴趣,巩固十几减9的算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难点是理解十几减9的算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已归纳出十几减9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有关*题。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复*铺垫。先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题及9加括号等于十几的题目,让学生计算,通过复*旧知,即巩固了口算方法,又为新知识的迁移找准起点,为正确顺利地迁移作好准备。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探索算法我将分3个层次来组织学生探索新知。

  第1层次:从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演示小猴子卖桃的情景,共13个桃子,小兔弟弟买走了9个,接着老师问:你自己根据卖桃的情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你会解答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3―9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十几减9。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取问题和算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了想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第2层次通过操作,理解算理。我估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学前教育早,能很快得出得数,也有的学生思维较慢,针对学生情况,我鼓励学生借助小棒摆一摆,拿一拿,①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②同桌交流。③师生交流、讨论。④汇报计算结果。体会不同算法。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对几种算法进行比较。13―1―1―1―1―1―1―1―1―1=4 ,

  10―9+3=4 13―3―6=4 因为9+4=13所以13―9=4 这一环节设计,给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台,在互相交流中让每个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使同伴之间的思考方法得到互补,学生在感悟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后,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口算。

  第三层次。巩固算法,得到强化。①提问:还有哪几道是十几减9的题目呢?谁来举例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4―9 17―9 16―9 18―9 15―9 19―9 11―9

  12―9 ②你喜欢用什么方法算呢?算完后和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算法。这里,通过让学生举例,完善了十几减9的所有等式,进一步探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过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和条理性,逐步掌握了算理。

  第三环节:深化应用,形成口算技能。这里我设计了以下3个层次的练*。

  1、基本练*(十几减9的口算)完成想想做做1、2、3,主要巩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计算的技能。

  2、移动教学卡片、媒体演示,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练*。随着数字的移动,学生边说出减9以后的得数,这样可以反复练*,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把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出来,让学生先填出每道题的得数,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比较这些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算式的排列规律,进而体会,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灵活进行计算。

  这3个层次的练*,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步步深入,在学生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优化了思维,形成了口算的技能。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内容,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整理的过程,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完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学*能力的培养,体验到学*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我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鼓励学生观察、操作、交流、比较、推理、归纳,充分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

  数学说课稿小学 9

  一、说教材及学情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这一单元中,然后《分数的意义》十分重要,学好这部分资料,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资料奠定坚定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明白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情景,然后我确立该课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然后明白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本事目标:经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构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本事和口头表达本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然后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然后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本事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

  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然后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

  三、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做“说一不二”游戏

  (1)2块橡皮泥:1+1=?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泥等于一块。

  (2)5块糖:你猜2+3=?

  2+3怎样等于1呢?(5块糖放进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

  (3)50+50=?反应太快了!怎样等于“1”呢?这100个苹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

  (4)谁也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

  经过游戏导入,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我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能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一样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忙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一样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必须会创造出不一样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明白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忙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一样,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经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能够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能够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终借助一组练*题,经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

  4、巧妙练*,强化意义

  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那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必须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一样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一样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一样,也就是单位“1”不一样,所以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资料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经过自我的思考,到达学*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反馈练*,拓展创新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到达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头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教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教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数学说课稿小学 10

各位评委,大家好!

  一、说教材:

  1、说课题: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说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这节课的所学的内容是从整数到分数的一次数的概念的扩展,而且知识较为抽象。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分数和小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与生活,而且是在“*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

  (3)、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

  (4)、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二、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的是故事化的激趣导入,给学生讲一个《小熊分饼》的故事。在故事中渗透“*均分”概念的回顾,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饼”,说分法。巧设认知的矛盾,从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新知识1/2时,我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从分的过程中形成1/2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表述过程和表示1/2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分数的形成是从生活当中用整数不能表述时才产生的。接着,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去判断,从而形成“不是*均分的图形不能用分数表示。”教师帮助加上“暂时”,完善认识。也为接下去的教学作好铺垫。

  3、生活化导引,继续自主探究:

  光从书面上认识分数是不够的。因而,接下去我就引导学生到生活当中去找分数。(家中的大门、窗户、半月……)在学生表述完后,追问:“教室里的窗户有好几扇是有好几块玻璃的,我打开其中一扇,问‘打开的是整扇窗的____.’”让学生初步接触其它分数。

  接着,我就组织学生自己想几个分数,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后,再请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把其中一个分数表示出来。这样做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

  小组合作完成后,再请小组代表汇报,这里要注意学生的表述是不是完整,让学生明确“______是_______的_______。”

  认识了一些其他分数后,接下去利用学生展示过的学具,将上面的涂色部分再添上几份,同样让学生表述出来。这样让学生明确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练*:将课后的练*2、3用投影片放出来,请学生口述。

  4、巩固新知,文本练*:

  分数的读法:课后练*5 请几位学生口头读一读。

  分数的写法:课后练*6 请同学们用手指书空,明确书写顺序。

  5、结合新知,拓展认识:

  请学生观察出示的实物图,问:“这能用分数表示吗?”(暂时不能)

  “那你能猜一猜吗?”

  “谁能来证实一下你猜的准不准?”(折一折)

  “现在你们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加上‘暂时’两个字了吧!”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不是*均分的图形,只有通过再次分,分的份数多了,才能将所取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6、回顾总结,口语表述:

  通过最后一环节,请学生口语表述学会了什么,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说,达到总结的目的。

  三、说板书:

  板书很简洁,但重点突出、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给学生的表述做出参考。

  数学说课稿小学 11

  教材分析:

  1、位置内容:

  本节课位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4——76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因为内容较多,我设计用两课时完成这个内容的教学,这是第一课时。本节教学是在学生一年级学*了百以内数的连加,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基础上进行,因此本节课在让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后,我将重点放在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上。此外,还注意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万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探索万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教学难点:

  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正确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旧知:

  我分为我会说、口算、竖式计算三部分,分别复*百以内数的连加,以及竖式计算中的注意点,一步步唤起学生回忆,为本节教学万以内数连加的估算和计算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出示教师队跳绳统计表,组织学生寻找数学信息并提出加法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三位老师一共跳了多少下?

  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激发了他们的学*兴趣。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里针对学生刚提出的问题指名列式并估算结果,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在学生提出用竖式计算时,可能出现三种书写方法。在这里我安排了一个比较环节,引导学生对比三种书写方法,对书写格式进行正确区分。

  此处让学生先估算结果,发展了他们的估算能力。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算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自主性,培养了他们倾听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而且探索万以内数连加的算法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算法,也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反馈练*。此时出示各小组跳绳情况统计表,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各组成绩,展示汇报,说出计算过程。在讲评中特别强调竖式计算连加时应注意的问题。

  这个环节作为学*新知后的一个反馈练*,可以让学生巩固、熟练所学知识,而且对竖式计算连加的格式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巩固练*:

  这个环节我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先出示几道判断题,让学生通过找错误,改正错误,加深对竖式计算连加的正确书写格式。然后再出示四道计算题,让学生任选一道独立列竖式进行计算。有了前边几道判断题作基础,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准确性自然会提高。

  四、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创设商场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运用万以内数连加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设计这样的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全课总结:

  以“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学*后的体会,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既有估算又体现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清楚本节课的学*内容。

  数学说课稿小学 12

  一、教材分析

  《一分钟能干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中的一个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是本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目标: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激发学*兴趣和学*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拍一拍、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等活动,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时分的知识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能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半点;但是整点刚过和接*整点学生区分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活经验少,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在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的数学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通过操作交流去探索创新。

  二、教法学法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联系生活实际,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情感,充分放手让学生大量开展多种形式有趣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使学生较好的认识一分并且对于一分能干什么也会有深刻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发展。在这节课中,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学*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数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一分钟能干什么》这一课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数心跳、听音乐、读书、踢球等,体验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的“主人”。

  四、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根据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于是我利用20xx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场面,共同感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这种安排的意图是用学生比较有兴趣的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新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分钟能干什么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说说,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台,发挥自己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对时间的有关认识的记忆。

  (二)实践感知

  1.一分钟有多长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数心跳”这一活动,再次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强化学生的感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听一遍会忘记,只有自己做一遍才能永远的记住。在课堂中通过拍一拍、读一读、写一写、数一数、做一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于一分钟的长短有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估计打下了基础。

  2.分与秒的关系

  在我们体验完1分钟脉搏的跳动之后,让我们静静地看钟面,一起来认识1分。观察钟面,上面有两个我们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时针,这根长一点的走得比时针快的是分针,钟面上还有一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它可记录比一分还短的时间,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请同学们观察钟面,动脑筋思考,一秒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学生说出不同的办法,同时选择拍手的方法边观察钟面边体验1秒,5秒,10秒,60秒的长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强调学生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我从“1秒钟是多长”这里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拍手做,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总结能力的培养。在认识秒针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钟面,区分时针、分针、秒针,然后总结出分与秒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比老师的讲解更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总结、推断的过程中体验了观察——思考——推断——总结——归纳——运用的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

  (三)活动体验

  1.1分钟能干什么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做计算题,读三字经,画太阳,拍球),学生分小组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学*活动,集体计时,汇报结果。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事情,很骄傲。同时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学生通过四种活动对比谈感受, 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并不失时宜的进行热爱学*的思想教育。简单的练*,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时间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一分钟有多长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听着音乐在一分钟之内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是对学生估测能力的训练,有了活动已做基础,先叫同学交流估计的办法,然后跟随一段欢快的音乐跳起来,估计一分到了就回到座位。

  这个环节为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机会实践一分钟的体验。新课标中倡导从孩子们身边的生活中撷趣素材,联系生活学*数学,将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我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长短

  4.几分钟的长短

  在这一环节请学生选一首歌,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几分钟,再全班一起唱唱,看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新课标中倡导从生活中学*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以及几分钟的长短。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在学生有了一定时间的基础上马上让学生进行估算练*,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

  (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

  1.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检查学生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三个活动,把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①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台春节晚会上,有我们熟悉的好朋友红果果、绿泡泡,他们俩看到同学们对分和秒掌握的这么好,想考考大家,你想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挑战第一关: 是时,分,秒关系的换算。

  1时=___分 1时30分=___分

  1分=___秒 1分20秒=____秒

  70分=___时___分 90秒=___分___秒

  挑战第二关: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会使用时,分,秒这几个单位。

  小华每天睡9( ) 跳绳10下用了7( )

  小亮吃饭用了20( )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挑战第三关:测试学生的计算速度。

  你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吗?

  3×4= 5×6= 3×9=

  5×8= 24÷3= 12÷6

  ②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

  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激光大约可以走1800万千米。

  根据所给的数据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一分钟能干些什么

  1分钟我能穿好自己的衣服。

  我1分钟能吃一根香蕉

  1分钟能擦干净我的桌子。

  通过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促进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这个环节体现了在新课标强调的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充分利用了生活这一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2.课堂回顾

  在这一环节让谈谈学生的收获和体验,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课堂表现,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同时根据情境,出示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激励学生。

  学生的自我评价很真实,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参与和学*的兴趣。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课已接*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介绍今年发生一些事情

  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在一分钟内完成,并成功进入太空;

  在20xx年奥运会开幕式前的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无比激动;

  在今年四川地震在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员时,那一分钟一秒钟是何等重要,每争夺一分一秒就可能生还一个生命。

  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们常说,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在这节课最后的一分钟,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有趣的课后作业,他们都在作业超市里,我们边听歌边把你喜欢的一道题记下来

  作业超市:

  1、估一估做一套眼保健操需要几分钟。

  2、调查你一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3、收集有关描写时间的句子

  数学说课稿小学 13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二节《买鲜花》。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买鲜花”的情境,通过“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减法的混合算式,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也能熟练地加减,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知识底蕴有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应针对个别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练*来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惯,体验合作学*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题。

  2、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六、教具准备:

  挂图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妇女节”快到了,这一情境,提高学生买花的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通过买花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结合问题情境,理解掌握在计算有除法又有加法算式、有除法又有减法时,我们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

  在巩固练*中,我将各类*题由难到易融于智力闯关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做题兴趣,激发了学生数学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反思小结:

  对本课知识进行总结。

  数学说课稿小学 14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的再认识〉

  (34~36页)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储备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基于以上理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过程,自主思考,总结规律,自我反思,质疑评价是本节课的主要学*方法,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的生命价值,体验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课前每个学生准备不同数量的圆片,叫学生拿出你全部圆片的1/2。你拿了几个?是怎么拿的?通过怎么拿圆片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复*要把圆片*均分,拿出其中的一份,是几个,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根据学生拿出的个数不同,由学生揭出问题,进行本课的设疑,“为什么拿出的1/2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呢?”从而入新课。

  (二)互动探究、学*新知

  通过拿铅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分两次拿铅笔,

  首先叫全班学生拿出同样总数6支的1/2是几支?这个活动的目的有2个。一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是把整体6*均分成2份,一份是3支,6支是整体,3枝是部分,二是让学生感悟整体相同拿出的1/2的数出是相同的。

  然后叫三个学生到讲台前拿铅笔。从拿出的铅笔数结果,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三人拿出来的不一样多?经过讨论交流,然后台上同学拿出铅笔总数进行验证,原来是铅笔总数不同造成的。然后引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接下来是利用对分数的新认识,判断两个小朋友谁看的页数多,笑笑一次能吃完一块蛋糕的1/4吗?

  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通过学生两次数操作发现,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逐渐抽象的认识,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结合这个知识点,及时的练*,必要的巩固和强化,能有效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数学说课稿小学 15

  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

  说课内容是全日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要求是:

  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操作总结圆面积公式。

  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健是弄清圆与转化后的*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由圆转化为*似的长方形,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红颜色的圆,请同学看这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这个圆所占*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第二个环节:新授

  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公式的推导

  1.准备题请同学们回忆*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转化成哪一种图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课就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推导圆面积公式

  第一层次教授转化的方法。

  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圆,老师把它*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开,再交叉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的*似图形?为什么说是*似的*行四边形呢?让学生继续观察,我们将其中左边的一个等份再*均分成2份,将一小份移到右边拼起来,现在拼成的图形*似什么图形?由圆转化成*似的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第二层次运用转化方法

  让学生进行操作,再通过演示渗透极限思想。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6等份的圆,利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剪开拼成一个*似的长方形。观察一下,拼成的*似的长方形与屏幕上8等份的比较一下,哪个更接*于长方形,为什么?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屏幕上演示)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是把一个圆*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更多,拼成的图形你会发现什么?由此可得: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于长方形,尽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第三层次推导公式

  让学生再注意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由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相当圆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归纳得到圆的面积。(公式略)

  回顾学*过程:

  将圆*均分成8份,进行拼图,目的是教给学生由圆转化为*似长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圆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并没有变。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圆*均分成16份拼图,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拼成的图形更接*于长方形。此时,经过学生的空间想象,他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由圆转化成长方形的图像,这时在计算机上再显示将圆等分32份后拼成的*似于长方形的图像,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他们的思维结果是正确的:将圆*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长方形,但面积始终是不变的。运用计算机显示由圆到*似长方形的图像的变换过程,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并充分体现构图美和动态美的特点,它能刺激学生,强化

  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学生视听疲劳,提高学*效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3.小结

  让学生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要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阶段性练*

  a.看标有半径的圆,求面积。

  b.已知半径求面积。(练*时交待运算顺序。)

  (二)学*例1要求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

  对于巩固练*,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公式,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第一层次的练*是以文字题的形式给出直径求圆的面积。第二层次的练*给出半径和直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第三层次的练*是在两个圆(一个标有圆心,一个没标圆心)中量出所需条件求圆的面积。然后,对全课进行总结,质疑问难。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

  (书中题)本节课可采用由计算机设计的三维动画,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解说、提问,使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充分显示了电化教学的优势,较之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数学说课稿小学 16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的有以下三点: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2、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分析等理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里的等量关系。教具准备:小黑板、写好题目的纸条等。

  这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解方程、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为以后学*更深入的知识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热爱自然科学的品质。

  二、教学教法:

  针对本课的知识特点,采用了下面几种方法进行教学:讲授法、对比法、分组讨论法。在准备阶段,让学生独立完成*题,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可以用算术方法和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此题,从而为今天学*较复杂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在新课阶段,应用讲授法和对比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例1和准备题的内在联系,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从而掌握本课的知识重点,同时也能理解掌握本课的难点。在小结阶段,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在练*阶段,教师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巩固练*。

  三、教学步骤。

  在教学步骤上,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准备。

  教师出示复*题,学生读题后说:“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解法一:35+40=75(千克)

  解法二:设原来有X千克,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二、新课。

  教师出示例1,请学生思考:这道题和上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想: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X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X千克 5千克 7袋 40千克

  解:设原有X千克。

  X-5X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教师:“用方程解答应用题也要检查答案对不对。检验时,要先检查方程是不是符合题意,然后再把解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看解得对不对。请你用上面的方法检验例1的答案对不对。”

  教师出示例2:

  小青买4节五号电池,付出8.5元,找回了0.1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想:付出的钱数-4节电池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8.5元 4X 0.1

  解:设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X元。

  8.5-4X=0.1

  4X=8.5-0.1

  4X=8.4

  X=8.4

  X=2.1

  答: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2.1元。

  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想?列出方程来。

  教师:从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答出来。

  三、小结。

  教师:大家分组来总结列出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再写出答案。

  把例1中的前两个条件改写成“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问题改成“每袋饺子粉重多少千克”,该怎样解?

  四、练*。

  1、下面两题,先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把每个方程补充完整。

  (1)小明买4支铅笔,每支X元,付给营业员3.5元,找回0.1元。

  数学说课稿小学 17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及其所处的位置与作用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既是一节起始课,也是后继学*“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初步认识过程,但都是直观的表象的认识。

  3、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用圆规画标准的圆。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活动探究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具体特征。用“小组合作法”让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创造性的以不同方法画圆。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在学*过程中将会主动尝试,自主探索,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地认识圆、了解圆。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着实实在在的孩子,我的设计本着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教学思想,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二个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复*以前学过的*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行四边形,第二组就是刚认识的圆,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找圆心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亲手操作后,发现所有的折痕都会相交于一点。这些折痕的交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使学生的学*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 认识半径、直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小组议一议,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能画无数条,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在这里因为有半径的知识做基础,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直径的知识,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也能画无数条,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数学说课稿小学 18

  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

  说课内容是全日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要求是:

  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操作总结圆面积公式。

  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健是弄清圆与转化后的*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由圆转化为*似的长方形,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红颜色的圆,请同学看这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这个圆所占*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第二个环节:新授

  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公式的推导

  1.准备题请同学们回忆*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转化成哪一种图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课就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推导圆面积公式

  第一层次教授转化的方法。

  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圆,老师把它*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开,再交叉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的*似图形?为什么说是*似的*行四边形呢?让学生继续观察,我们将其中左边的一个等份再*均分成2份,将一小份移到右边拼起来,现在拼成的图形*似什么图形?由圆转化成*似的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第二层次运用转化方法

  让学生进行操作,再通过演示渗透极限思想。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6等份的圆,利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剪开拼成一个*似的长方形。观察一下,拼成的*似的长方形与屏幕上8等份的比较一下,哪个更接*于长方形,为什么?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屏幕上演示)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是把一个圆*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更多,拼成的图形你会发现什么?由此可得: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于长方形,尽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第三层次推导公式

  让学生再注意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由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相当圆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归纳得到圆的面积。(公式略)

  回顾学*过程:

  将圆*均分成8份,进行拼图,目的是教给学生由圆转化为*似长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圆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并没有变。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圆*均分成16份拼图,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拼成的图形更接*于长方形。此时,经过学生的空间想象,他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由圆转化成长方形的图像,这时在计算机上再显示将圆等分32份后拼成的*似于长方形的图像,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他们的思维结果是正确的:将圆*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长方形,但面积始终是不变的。运用计算机显示由圆到*似长方形的图像的变换过程,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并充分体现构图美和动态美的特点,它能刺激学生,强化

  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学生视听疲劳,提高学*效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3.小结

  让学生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要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阶段性练*

  a.看标有半径的圆,求面积。

  b.已知半径求面积。(练*时交待运算顺序。)

  (二)学*例1要求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

  对于巩固练*,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公式,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第一层次的练*是以文字题的形式给出直径求圆的面积。第二层次的练*给出半径和直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第三层次的练*是在两个圆(一个标有圆心,一个没标圆心)中量出所需条件求圆的面积。然后,对全课进行总结,质疑问难。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

  (书中题)本节课可采用由计算机设计的三维动画,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解说、提问,使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充分显示了电化教学的优势,较之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数学说课稿小学 19

  教材分析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即能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打下基础,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圆锥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直观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判断推理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对过去学生试卷的分析,在计算等底等高圆柱、圆锥体积的变形题中,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不清,因此教学中对于算理的推导要特别注意。

  教法建议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圆锥的认识,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学时首先需要复*已学的圆柱体的特征,然后结合实物,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动手实测操作,利用课件演示测量过程,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

  教学圆锥的体积,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时可以按照“演示:利用课件演示圆锥体的形成;猜想:你觉得圆锥的体积和什么立体图形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操作:通过实验(包括等底等高和不具备等底等高条件的多个实验)引导学生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验证:进行基本计算”四个步骤组织学生创造性学*。教学中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想尝试与创新,自主探究,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圆柱体,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并在实物或几何图形中指出。

  3、导入,今天我们学*一个新的几何体——圆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圆锥体吗?

  2、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课件演示:圆锥的形成)下载

  3、圆锥的认识(课件演示:圆锥体的认识)

  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侧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4、测量圆锥的高(课件演示:测量圆锥体的高1或2)下载

  (1)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2)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5、圆锥侧面的展开图(继续演示课件:圆锥体的认识)下载

  (1)想象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

  三、随堂练*

  1、说出圆锥的特征。

  2、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3、指出下列各图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区别?

  五、板书设计

  数学说课稿小学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P43--44及练*题。

  教材简介:《比的意义》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节教学内容,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比的意义、读写以及各部分名称;有比值的概念及其求法;还有比与除法、分数的区别与联系等等。本节是用一种新的观点、方法来认识数量关系的,不少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比的概念可以直接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比与除法、分数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因此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教学重点。

  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选取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有关内容作为引入比的载体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牢固建立起比的概念,让比的意义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设计意图:

  本课的设计意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中数学价值观的转变,即由原来的以知识获取为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着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另外,教学设计在遵循教材编写原理的基础上,对教学题材进行了微调,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应用。

  1.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本课在设计时引用飞船的有关内容引出比的载体,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比的意义和作用。再通过题组训练,以及问题判断等,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对立中走向统一,从而对比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全面、系统的构建起新知识的模型。最后通过生活中的比的应用,帮助学生拓展延伸比的认识,深化比的意义,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原型,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

  2.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数学中蕴涵着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数学鉴赏和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课程资源优势,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并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

  3. 学*过程从封闭预设走向开放、生成。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把“什么是比?为什么学*比,比有什么作用?”作为核心问题隐藏在整节课的教学思路之中,使学*始终处于观察、探究、交流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知识生成,凸现学生学*主人地位,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阅读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1)

——数学说课稿优选【20】篇

  数学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销售中的盈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探究一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下面我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部分来说说我的备课设想。

  一、教材分析

  前面已经学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由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由于涉及的知识较多,所以学生学*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本节课的学*,熟练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为我们以后学*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本节课的重要性,结合初中数学现行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水*,确定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商品销售中的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的含义以及这些基本量之间关系。

  2、能根据商品销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商品盈亏的求法。

  3、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盈亏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建立方程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化归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阅读理解能力和有关商品销售知识有限,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不够,而盈亏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解决销售问题列方程的重要依据,因此确定本节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弄清商品销售中的“进价”、 “售价”、“利润” 、“利润率”的含义以及这些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方法 :弄清问题背景,分析清楚相关数量关系,找出可以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相等关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策略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上分为两步:

  (一)问题——在生活中产生

  根据初一学生活泼、好奇的性格特点,课程一开始就创设了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从而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一节课我提前给学生留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让他们作一个市场调查,了解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初步理解在销售中的盈亏问题,为本节课的学*奠定基础。

  (二)问题——在探究中解决

  考虑到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先认真分析各自的调查情况,再结合多媒体图片和老师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和探究学*,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归纳、总结出“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关系探究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社会知识有限,往往弄不清销售问题中的有关概念,理解不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困难:

  (1)抓不准相等关系;

  (2)*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不适应用方程解决应用题。

  3、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

  4、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不完全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惯于套题型,找解题模式。

  四、教学过程

  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分为七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多媒体图片,创设问题情境。

  (二)提出问题,归纳公式

  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下面概念的含义。

  进价:购进商品时的价格(有时也叫成本价)

  售价:在销售商品时的价格(有时叫卖出价)

  打折:卖货时,按照标价乘以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

  利润:在销售过程中的纯收入。即:利润 = 售价 - 进价

  利润率:在销售过程中,利润占进价的百分比 。即:利润率 = 利润÷进价×100%

  (设计意图:为了解同学们的调查情况,设置几个概念性的小问题,由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进行总结,既可以让学生知道销售中的一些日常用语,增长知识,又可以为新课的展开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请学生完成下面两道题:

  ①一双双星运动鞋打八折后是100元,则原价是多少元?

  ②进价为80元的一件上衣卖了120元,这件上衣的利润是多少?利润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在已有理论经验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交流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会有获得新知的喜悦感。问题①讨论原价、售价、打折之间的关系;问题②探求进价、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进一步突出、强化本节的重点—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它的变形公式。)

  总结出公式:

  利润率= ×100% = ×100% 售价=进价×(1+利润率)

  (三)探究新知(学*新课)

  例:某商店在某一时间内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还是不盈不亏?

  在学*这道例题时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提出问题一

  (1)你能从大体上估算卖这两件衣服的盈亏情况吗?

  (2)如何说明你的估算是正确的呢?

  (3)如何判断盈亏?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先估算,后准确计算可减少判断错误,同时引出要利用方程模型来解决问题。)

  第二个环节:提出问题二

  (1)这一问题情境中哪些是已知量?

  (2)哪些是未知量?

  (3)如何设未知数?

  (4)相等关系是什么?

  (5)如何列方程?

  (设计意图:为了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逐步解决问题。)

  第三个环节:提出问题三

  盈利25%、亏损25%的意义?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让学生准确理解盈利和亏损的含义。)

  第四个环节:展示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步骤

  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售价=进价×(1+利润率)这一相等关系列出方程x(1 + 0.25) = 60,解得x=48 。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它的商品利润是 - 0.25y元,列出方程 y (1- 0.25) = 60 ,解得 y =80 。(亏损就是负盈利,即利润为-0.25y元)

  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 + y = 48 + 80 = 128 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60 + 60 = 120元,进价 大 于售价,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8元。(将结论与先前的估算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学*前面三个问题,学生掌握了一些销售知识,在此基础上,我针对例题又设计了这道填空题,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建模”的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从而突破本节课重点。)

  (四)新知应用

  1、巩固练*

  新华书店出售A、B两种不同型号的学*机,每台售价为960元。A型一台盈利20%,B型一台亏损20%。该书店出售A、B型学*机各一台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2、拓展延伸

  商场将某款服装按标价打9折出售,仍可盈利10%,已知该款服装的标价是330元,那么该款服装的进价是多少元?

  (设计意图: 为了及时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培养学生类比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方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设计了两道练*题。)

  (五)总结升华

  让学生谈谈收获:

  1、本节学了哪些知识?

  2、商品销售中的盈亏是如何计算的?

  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式交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要努力学好数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六)布置作业

  作业:课本*题3.4第3题、第4题

  (七)板书设计

  销售中的盈亏

  1、基本概念: 2、公式

  进价: 利润率= ×100% = ×100%

  售价: 售价=进价×(1+利润率)

  利润:

  利润率:

  (设计意图: 简洁美观的板书设计给学生以美感,同时可以使学生感到脉络清晰,对本节的重点有个整体认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数学说课稿 2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函数的零点》,选自五年制高师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八节,主要知识点有两个:函数零点的概念和函数零点的存在条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基础上,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又一次深入探究,同时由特殊到一般得出二次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根的关系,再到更一般的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使得函数、方程、不等式和谐统一,相得益彩。同时也为下节课“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奠定了基础。

  但一年级的师范生应用函数解决问题的意识还不强;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能力还不够。

  二、重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究发现函数零点存在的判定依据。

  重点是函数零点的概念及零点的存在性的判断,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借助数形结合紧扣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动手作图、自主探究,感悟由特殊到一般地研究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掌握学*数学的思维方法,提升进一步学*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零点的意义,会求简单函数的零点,了解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会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在某区间上零点的存在性。

  2、过程与方法:

  (1)感悟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能将方程求解问题转化为函数零点问题。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是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上强调:学生的学*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者的学*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问题学*;学生必须拥有学*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所以本节课我采用“问题推动式”教学法,突出知识的发现过程。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下面我重点、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主要解决函数零点的概念及零点存在性的判断两大问题,每个大问题再解决两个小问题,函数零点的概念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从学生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到学生不熟悉的指数方程,引发认知冲突,寻找到本节课的知识生长点。

  第一环节:函数的零点

  1、复*

  (1)解方程

  (2)你能求方程的解吗?

  2、史料分析,引导新法:

  一次、二次方程,很容易求解,对于三次、四次方程,在16世纪,数学家也找到了一般的根式解法,但直到19世纪,阿贝尔、伽罗瓦等数学家才发现,其实高于四次以及含有指数对数形式的方程,没有根式解法,因此对于方程(3)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从而引出课题。

  教学中融入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数学史引导我们同化不行,则要顺应。

  接下来我以引例中的为例,先让学生做出相应

  3、学生活动

  函数y=x2-3x的图象;观察图象说出x为何值时,y=0?接着追问:与方程的根有关系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方程的根就是函数y=x2-3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初步提出:0,3在方程中叫实数根,在函数y=x2-3x中叫零点,这样做

  有助于学生形成函数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从而引出零点的概念。

  4、归纳总结 形成概念

  零点的定义:对于函数,我们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再次以y=x2-3x为例说明函数的零点是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x的值)

  那么对于一般地二次函数存在零点吗?有几个呢?以a>0为例,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下表,学生可以发现,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对应的二次函数就有两个不相等的零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对应的二次函数就有两个相等的零点,当<0时,方程有没有实数解,对应的二次函数就没有零点,进一步体会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这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于一般函数的零点、函数所对应方程的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之间的关系,应该比较容易。我这样设计目的有三:

  [设计意图说明]1、从特殊到一般,学生体验得到升华。2、加深对函数零点定义的感知3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为了检测学生对定义的理解情况,我安排了例1

  3、典例分析理解概念

  例1 、这道题目对学生来说不难,积极性应该很高,设计这道例题的目的是:1、巩固函数零点的定义,2、为引出零点的存在条件做铺垫,结合图象引导学生思考的符号与函数在区间[0,2]上是否有零点有没有必然联系,让学生在思考、操作中体会用函数图象分析函数零点存在的过程,在特例中直观感知零点存在的条件,而例1只是特殊函数的特殊值计算,不利于发现结论,所以我又给出了一个一般函数,通过看图,计算,学会很容易猜想出区间端点处函数值的的符号与零点的关系,突破了难点,从而得出零点存在的条件。再次感悟从特殊到一般地研究方法,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经历了总结方法,完善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那该如何应用条件解决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通过这道题让学生对零点存在性的判定方法有一个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所以我设计了例2、例3

  5、典例分析,理解新知

  例2 证明:函数内有零点。(练一练4、5)

  例2是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鼓励学生用最好的方法解决此题,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方法:1、解方程证明2、作图说明3、利用定理证明,我在肯定几种方法的同时不做任何评价。

  接着出示例3:证明在区间(0,1)内有零点。

  而这道题学生不会解方程,短时间内也画不出函数图象,所以只能应用定理来解决。

  我设计这两道例题的目的是1、巩固零点定理;2、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做完之后安排学生从方法、过程等方面反思题过程,总结方法步骤,有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接下来安排做书本练一练4、5,分别对应例2、例3的题型。

  最后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进行小结,既回扣教学目标,又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第三环节课堂总结、

  1、知识小结 提高认识

  请回顾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主要数学思想又有哪些?你还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小问题,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回扣教学目标。

  2、布置作业

  基础题:教材P113*题2、3、4

  拓展题:你能给出在区间(0,1)内的根是多少吗?

  作业分基础题和拓展题,基础题是基础题:教材P113*题2、3、4

  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题是ppt为下节课“二分法求方程的*似解”奠定了基础,数学课堂得以延伸。

  最后,请大家看看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认识和想法,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数学说课稿 3

  【说教材】

  《数铅笔》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的学*内容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20内数的数数、比较及加减运算,对20以内数的组成也有了初步认识。本课教材安排了数铅笔这一情景和一些相关的练*题。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认识100以内数的组成,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并在具体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情,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通过数实物、表示结果、圈一圈的活动,感知以10当一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优化算法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感知以10当一的优越性,自主建构新的计数单位十。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

  课前准备:

  1.学具:小棒100根。

  2.课前调查活动: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的操作中启迪思维,在合作交流活动中体验数学,体现自主探索的优越感。感受数学活动的有趣性,初步渗透数学的生活性。

  【说教学流程】

  一、检查课前调查并复*

  师:上学期我们学*了20以内的数。我想问问小朋友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教学预设:学生说出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师:同学们,老师布置你们回去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现在请你们四人小组里面互相说说你发现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数。并且说说这些数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巡视指导)。

  [教学预设:学生能说出类似我家有8盆花,8只有个位,是由8个一组成的;这栋楼有16户人家,16的个位上是6,十位是1,16是由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20以内数的组成进行复*,对新课进行铺垫。]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的物体的个数超过了20个,你们还会数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数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学*新课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数一数。

  (1)师:这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数小棒的方法。

  [教学预设:1根1根数;2根2根数;5根5根数;10根10根数等,此时就让全班学生接数。对每一种数法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内合作数数,了解数序互相提示、检查。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学*成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交流感受数法多样化。]

  (2)优化数法,练*10根10根数,边摆边数。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说课稿师:你最喜欢哪种数法?为什么?

  [教学预设:10根10根数,因为最快。]

  那我们也像那个小朋友一样,10根10根数,并且我们利用带来的皮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培养学生优化意识。通过对比几种数法,体现以10当一的优越性。]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1捆是10根小棒,那么10个一就表示1个什么?2捆小棒表示2个什么?5捆,8捆又表示什么?数一数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十和一]

  (3)学生跟着老师在一次十根十根数100根小棒。并用皮筋把10捆捆在一起。

  (4)明确十进关系。

  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一百。

  2.圈一圈,数一数。

  数P2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实物到数点子,从规则排列地数到混合排列的数的过程。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引导学生十个十个地数。]

  三、巩固练*

  1.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游戏:接力赛

  教师说清游戏规则:两人做游戏,一人说出3个有规律排列的数(如34、36、38)另一人接着按规律再数出3个数。

  4.练*5(开放题)。

  [设计意图:主要体现几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游戏的形式巩固练*,让学生不觉得累;让学生感受成功。激励学生进一步学*数学。体现数学的趣味性与多样性]

  四、总结:谈自己本课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让学生在自己操作中去体验数学,发现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数学其实就是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通过对比,优化数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有益的尝试,优化数学方法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亮点。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对于多种数法出现后,我问学生你最喜欢哪种数法?为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数法,选择合适自己的数法。通过优化数法,大家觉得10个10个数比较好后,自然的就引入到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环节。并且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十进关系。在练*中,我注意由易到难。不仅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巩固,还安排了开放式题目,让基础知识得以升华。并且我没有死用教材,把书上的按规律填空,改成了以做游戏的.方式出现,这样符合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在愉快中教学。在课后,我感觉班上的孩子基本能掌握几种方法数数,但对十进关系,有的孩子掌握还不是那么很好。我感觉新教材的编排给了老师更大的思考空间,看来老师要花的功夫还很多很多,我会为之努力,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进步,学有所用。

  数学说课稿 4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1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向量》出现在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五章第1节。本节内容是传统意义上《*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2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 从“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所反映出的“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就可以看到《数学》本身的“量化”与“物化”。

  (2)从建构手段角度分析,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数形结合”思想。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掌握“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 能力训练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类比能力,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 创新素质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整合能力;《向量》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数形结合”能力。

  4 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向量概念的引入。

  难点:“数”与“形”完美结合。

  关键:本节课通过“数形结合”,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四、 教材处理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先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本课时为何提出“数形结合”呢,应该说,这一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其次,本节课处理过程力求达到解决如下问题: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简单的和谐关系。

  五、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启动学生自主性学*,启发引导学生实践数学思维的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六、 学*方法

  1、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着重掌握元认知过程。

  2、使学生把独立思考与多向交流相结合。

  七、 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景。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大小不等的量,还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带有方向的量,这些量应该如何表示呢?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通过“力的图示”的回忆,分析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考虑力的作用点对运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影响。

  设计意图:

  1、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论证的过程。

  2、我们知道,学**是与一定知识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提供实际背景材料,形成假说。

  1、小船以0.5m/s的速度航行,已知一条河长20xxm,宽150m,问小船需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对岸?

  2、到达对岸?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期望回答:指代不明。)

  3、由此实际问题如何抽象为数学问题呢?(学生交流讨论,期望回答:要确定某些量,有时除了知道其大小外,还需要了解其方向。)

  设计意图:

  1、教师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思维的最邻*发展)通过问题引领,来促成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

  2.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三)引导探索,寻找解决方案。

  1、如何补充上面的题目呢?从已学过知识可知,必须增加“方位”要求。

  2.方位的实质是什么呢?即位移的本质是什么?期望回答:大小与方向的统一。

  3、零向量、单位向量、*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系列化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明确要领。)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数形结合”思想上的建构。

  2、这一问题设计,试图让学生不“唯书”,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让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执着地追求。

  3、尽可能地揭示出认知思想方法的全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经过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数”与“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形”的外表里,蕴含着“数”的本质。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引导学生确实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五)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教师引导:在此我们已经知道,欲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借助于图形来解决,这就是向量的理论基础。

  下面继续研究,与向量有关的一些概念,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演示进行观察。

  概念1: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概念2:长度等于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概念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行(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行。)

  概念4: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设计意图: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有向线段与向量两者关系的建构。

  2.这些概念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向量”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数形结合”。

  3.让学生对教学思想方法,及其应情境达到较为纯熟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思维地贮存在大脑中,随时提取和应用。

  (六)总结回授调整。

  1.知识性内容:

  例 设O是正六边形A B C D E 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 A、O B、O C相等的向量。

  2.对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新素质培养的小结:

  a.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发现作为一种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b.问题的解决,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

  学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c.问题的变式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多维整合过程。重组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知识综合过程,是对教材知识在更高水*上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形成一个自我再生力强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系统,从而使得思维具有整体功能和创新能力。

  2.设计意图:

  1、知识性内容的总结,可以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2、运用数学方法创新素质的小结,能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这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布置作业。

  反馈“数形结合”的探究过程,整理知识体系,并完成*题5.1的内容。

  数学说课稿 5

  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的第1课时。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设置了甲、乙两个水库的水位变化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使他们自己发现、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术,由有理数的乘法的练*中引出倒数的概念,进一步探索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使同学们真正地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乘法(1)”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前几课的延伸与拓展,是有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 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经常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知识目标:会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教学重难点:

  本节的重点即为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记忆乘法法则的基础上会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是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及有一个为零时积的情况。

  三、 教法与学法:

  1. 教法:

  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并将分析、观察、验证相结合。通过学生主动性学*,教师的指导,练*的巩固层层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2. 学法:

  事先让学生预*,有不懂的再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弄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并通过练*及时巩固新学知识,能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四、 教学过程分析:

  1. 导入过程:

  利用课本的问题的案例来导入,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小学已学过的乘法知识,为后面学*负有理数的乘法做铺垫。

  2. 探索新知过程:

  首先,我引用课本的议一议和猜一猜中的两组式子,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规律,猜出结果,并自己归纳出乘法法则。其中利用导入中所书写的式子,节省课堂时间。

  对于例题的选取,我先了两个例题,例题共五个小题,我先示范做一个题,其余让学生尝试用刚学的知识自己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先示范做题的步骤和格式,再查看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其中还利用例1引入有理数中倒数的概念。在例题的选取中,我还有意挑选了不同的题型的乘法计算题:例1是两个数相乘的,(1)小题是一负一正相乘,(2)小题是两个负整数相乘,(3)小题是两个负分数相乘的;例2是三个数相乘的,(1)小题含一个负数,(2)小题含2个负数。这样做既可让学生了解不同题型,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准备。我还利用例2的第2小题添加“0”改变题目,让学生了解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0,我认为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了知识,也节省了课堂时间。

  对于乘法中确定符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例题中式子的观察,以及对原有乘法知识的回顾,提示学生留意各个式子中负数的个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解决课本76页议一议中的积的符号的确定问题。

  3. 随堂练*:

  在课堂练*题的选取中,我也有意选择了多种题型加以巩固,并增加了一个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的题型,让学生再次了解要先计算小括号中的加法,明确此类题型的计算顺序。

  4. 小结:

  以提问的形式大致回顾本节所学的内容,主要问了三个问题:

  (1)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些什么内容?

  (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3) 什么样的数互为倒数?

  5. 作业:

  作业我同样选取不同题型的五个计算题,目的是想查看学生学的效果如何,是否对哪类题型还留有疑问。

  6. 自我评价:

  这堂课我觉得满意的,是能够利用短暂的45分钟把要学的知识穿插在学与练当中,充分地利用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并且能让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

  当然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觉得自己对于课堂上学生做练*时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处理还没有能够处理得很好,我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再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另外对于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符号问题,我觉得自己归纳得还不是很到位,我想解决的办法是在以后的练*中再做些补充,让学生加深理解。从中我也得到一个教训,再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应该多学*教学方法,多思考如何归纳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帮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系统!

  数学说课稿 6

  题目:《1和许多》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下面我将从幼儿、教材、教法学法、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评价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幼儿。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3岁刚刚入园的孩子,我将这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是孩子特别喜欢按照顺序背数字,甚至可以背到10,这种行为表明这些孩子对这些数字特别感兴趣。

  二是孩子还没有建立初步的量概念,例如:当孩子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表示三,有一次我换成了另外三个指头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想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初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二、说教材。

  我准备的资料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幼儿智慧活动课程”小班上册数学领域上的“1”和“许多”。 认识“1”和“许多”是认识量的基础也是感知集合和元素关系的基础,单个的数量“1”很容易理解和表示,“许多”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孩子不能感知集合这种抽象的概念,但是通过和“1”的对比后却能够很容易感知这两个量以及“许多”这个大集合是由一个一个元素组合而成的。

  三、说教法。

  活动过程中,我要运用提问法,图片展示法。

  四、说学法。

  活动中,幼儿主要运用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

  五、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

  (一)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能力目标:能区别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三)知识目标:知道 许多是由一个一个1组成的。 三个目标相辅相成,又循序渐进。

  六、说话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一)经验准备:能听懂老师的指令。

  (二)物质准备:

  1、若干苹果图片是为了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具体操作而准备的材料。

  2、让孩子们观察图片,图片上是有很多的苹果,是为了

  在第四个环节中帮助孩子感知很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3、课件是为了在第三个环节中帮助孩子通过三组图片的对比感知“1”的量和“许多”的量的区别。

  七、说话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上共有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幼儿自主操作,帮助孩子初步探索和感知一个苹果的含义。 第二个环节是引导通过观察PPT,感知“1”和“许多”的差异,并能够区别“1”和“许多”。 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感觉“1”的量和“许多”量之间的区别。 第四个环节是通过孩子们的观察,一个一个的数一数,感知“许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八、说活动延伸.

  本次活动将在生活中寻找“1”和“许多”都藏在了哪些地方?作为了活动的延伸有三个作用,第一是可以巩固对这两个量概念的理解,第二是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的知识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意识和观念。

  数学说课稿 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数列也为进一步学*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等比数列提供了学*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法分析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

  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引入: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 。(N*;解析式)

  通过练*1复*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

  2. 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 100,98,96,94,92 ①

  3. 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 5,10,15,20,25 ②

  通过练*2和3 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建立基础,为学*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 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 (n≥1)

  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 d=0

  4. 1,2,3,2,3,4,……;×

  5. 1,0,1,0,1,……×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0,第三个数列公差=0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 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

  a2 - a1 =d 即: a2 =a1 +d

  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

  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

  ……

  猜想: a40 = a1 +39d

  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即 an= a1+(n-1) d (1)

  当n=1时,(1)也成立,

  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利用等差数列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

  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

  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 的教学要求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 , 即an=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同时要求画出该数列图象,由此说明等差数列是关于正整数n一次函数,其图像是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点。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数列,使数列的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在第一问中我添加了计算第30项和第40项以加强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第二问实际上是求正整数解的问题,而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项a1与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础上将例2当作练*作为对通项公式的巩固

  例3 是一个实际建模问题

  建造房屋时要设计楼梯,已知某大楼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为3米,第三层离地面5.8米,若楼梯设计为等高的16级台阶,问每级台阶高为多少米?

  这道题我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注意每级台阶“等高”使学生想到每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构成等差数列,引导学生将该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等差数列:(学生讨论分析,分别演板,教师评析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项数学生认为是16项,应明确a1为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a2表示第一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而第16级台阶离地面高度为a17,可用课件展示实际楼梯图以化解难点)

  设置此题的目的: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数学实际问题引出等差数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反馈练*

  1、小节后的练*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书上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目的:对学生加强建模思想训练。

  3、若数例{an} 是等差数列,若 bn = k an ,(k为常数)试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此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学*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同时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五)归纳小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n-1) d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114 *题3.2第2,6 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 -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如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同时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3.2 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

  1、定义

  注:“从第二项起”及

  “同一常数”用红色粉笔标注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学说课稿 8

  一、 教材分析

  《字形与字体》是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六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的文本编辑的延伸,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练*之一。教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字形与字体的编辑设置,实现文档的美化。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让学生掌握字形与字体的设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字体的部分设置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初步掌握字形与字体的变化以及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自主学*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三、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打开前两节课写的作文,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完成对作文的再次编辑、排版。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愉快的学*,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四、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独立操练——思考讨论”。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首先,谈话引入,由学生所看过的涉及字形变化的报刊、杂志发问学生,这些特殊字形是怎样编辑的?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告诉学生这堂课探讨的问题就是使用word给我们提供的工具美化自己的作文。接下来布置任务,让学生翻开课本15页,自己先认识一下这些工具。然后再打开第三课写的作文,利用这此工具再次编辑作文。让学生独立操练,遇到困难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再利用广播教学规范操作,最后再由学生操作。利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继续认识字体设置,以及学会插入符号的两种方法,并思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整堂课按“学生操作——教师个别指导——规范操作——学生练*”的顺序进行教授。

  数学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数学本身具有较轻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到幼儿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根据纲要指导以及我所在班级的幼儿目前发展水*,我构思了这次以蚂蚁找食物的游戏情境为背景的小班数学活动,帮助幼儿在尽可能自然的游戏需要中,接触到按数取物现实意义,顺便对之前的数学经验加以巩固,通过不经意的重复操作强化幼儿对1与许多的概念认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说目标:

  根据新《纲要》中的总目标,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所在班级幼儿的发展水*,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目标:

  1、巩固1与许多的意义关系。

  这一目标是从是知识维度出发的,结合所在班级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希望对幼儿*阶段获得的较新的知识经验加以复*和巩固,避免造成知识更新频繁但不踏实的现实弊端。

  2、体会按数取物(五以内)的操作意义。

  这一目标是从技能维度出发的`,是本次活动的中心目标,根据幼儿发展规律,结合观察所在班级幼儿最*发展区的现实水*所选取,并且具有现实意义。

  3、感受数学游戏的乐趣。

  这一目标是从情感维度出发的,密切结合《纲要》要求,尊重幼儿实际需求,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强调兴趣是学*的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园活动的最终目标。

  活动重点是幼儿能够根据数量提示点取相应个数的实物。

  三、说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游戏情境中出现的动物和场景。

  物质准备:积木若干,作为食物出现;写有***数字提示的山洞挂图,作为场景出现;小蚂蚁贴图,作为第一轮接触按数取物的道具出现。

  四、说教法:

  没有兴趣的学*是被动的学*,不论学*结果的优劣与否,学*的过程必然是有悖初衷的,从表面上来看首先就违背了该活动的情感目标。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的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来带动幼儿的学*兴趣,为其创造了一个小蚂蚁帮助蚂蚁家族采集食物的游戏情境,赋予该数学活动一定的现实意义,加强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操作的目的性,借此提高活动效率。

  此外,我还在游戏情境讲述中采用了故事法,在使用贴图道具时采用了直观形象法,在幼儿动手环节采用了操作法,从而引导幼儿在各个环节中积极发动思维参与起来。

  五、说过程:

  1、活动导入,讲述故事背景,创设游戏情境。老师绘声绘色地引导幼儿进入角色状态,令幼儿将角色的任务与自己的目的重合,带着小蚂蚁轻松的心情进入倾听游戏规则的环节。

  2、老师出示山洞挂图,展开谈话,引导幼儿观察道具场景以及了解游戏规则:山洞上的数字代表能够进入山洞的小蚂蚁的个数和每个小蚂蚁能够拿取的食物块数,食物用积木代替。问题提示有“小蚂蚁们在大山里发现了几个山洞?”“小蚂蚁们在山洞的洞口发现了什么?”“每个洞口的数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在最后的问题提示解决后,请个别幼儿按照数字提示??取相应数量的蚂蚁贴纸,在大部分幼儿的认可下确定正确数量,然后教师帮助下贴在每个山洞前,以此作为活动目标按数取物的认识开端。

  3、正式进入游戏情境。首先请个别幼儿按数取蚂蚁,按照山洞数字提示,点取相应个数的幼儿上前,在大部分幼儿认可后,被点到的幼儿每人拿取相应数量的积木。每一组取好积木的几个幼儿通过相互对比,帮助取错数目的幼儿进行更正。这一环节通过两种不同的形式交替操练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避免单一重复的枯燥性,同时能够使大多数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提供了幼儿小组互助解决问题的机会。

  4、食物汇总。在幼儿人手都有积木的条件下,请每个幼儿拿出一块积木放到空框中。老师提问:“每个小蚂蚁都献出了一块食物放到框中,现在框中有多少食物啦?”经过幼儿思考和回应后,老师再次强调:“因为每个小蚂蚁都献出了一块食物,所以现在框中就有了许多的食物。”

  5、活动小结。老师言语鼓励:“在小蚂蚁们的帮助下,蚂蚁家族还需要担心食物不够吗?蚂蚁妈妈也非常开心,你们下次还愿意和蚂蚁妈妈一起去找食物吗?”表扬幼儿积极参与的活动状态和游戏成果,并且有助于完善游戏的情节性和完整性。

  六、说延伸:

  活动延伸可以创设户外体育活动,蚂蚁搬食物。活动准备包括贴有数字提示的大型山洞道具和积木。活动规则要求幼儿爬行钻过各个山洞,在一个山洞前拿取相应数量的积木放在背上,继续前进,到下一个山洞时放下背上的积木,重新按数取物,背好后继续前进,直至终点。

  数学说课稿 10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課主要是在学生学*了整式乘法、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基础上,由图形的面积引出本节課的内容。在前面一节学生已学过"*方差公式" ,而这一节課继续探索完全*方公式。

  完全*方公式不仅在整式乘法运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分解因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二次函数等有关内容的基础知识。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完全*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 会推导完全*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了解(a+b)2 = a2+2ab+b2 的几何背景,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三、 教学重难点确定

  推导公式(a±b)2 = a2±2ab+b2 和对公式的正确理解是本节課的教学重点,对完全*方公式的运用是本节課教学的难点。

  四、 学情分析

  1.在知识掌握上,前面,学生已学过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特别是已有推导*方差公式的基础,再推导完全*方公式不是很困难。但是对于几何图形如何用代数来表示,从而表示图形的面积,学生会有一定困难,另外,在运用公式时,对公式中a、b的理解,对"和""差"符号的区别也会有些障碍。

  2.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对数学课有一定的兴趣,爱发表见解,但是学生好动,注意力有时不集中,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图形的直观形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培养他们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策略

  1.学生已经有多项式乘法的基础,前面又有了推导*方差公式的经验,所以,本节课主要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教给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的学*方法,教学中利用板书和例题向学生提供较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设计

  ㈠ 复*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首先复*提问:

  1.前面我们学过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请计算:

  ①(2x+3)( x-2)=

  ②(2x+3)(2x-3)=

  找学生口述,老师板演。

  2.刚才的第②小题,同学直接得出正确结果。运用了什么公式?正确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回答)。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方差公式,符合这种类型的多项式乘法运算很简便,今天,我们再来学*新的公式。

  引出今天的课题。

  ㈡ 教师引导,推导公式。

  1.教师用幻灯片演示教科书第33页第引例,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图片中的图形面积可分为几部分?它们都是什么图形?每部分面积是多少?整个图形面积如何表示?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研究,最后在班级交流,由各组推举代表,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统一同学们的意见,确定正确的答案。

  2.教师再用幻灯片演示教课书中的"想一想" ,分别让三个学生到黑板板书,用乘法法则计算。

  ① (a+b)2 =(a+b)(a+b)=

  ② (a-b)2 =(a-b)(a-b)=

  ③ 2 = =

  其余同学在下面练*本上计算。

  同学们计算出正确结果后教师总结,今天所学的公式叫做"完全*方公式" ,教师板书公式后,再让学生练*用语言叙述公式。

  ㈢ 熟记公式,简单运用。

  1.教师根据黑板书写的公式,请同学们观察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项数、次数、符号、两个公式的异同点,学生先互相讨论,然后再回答。

  2.师生共同完成例1.

  教师先板演第⑴小题,教师板演时先讲清哪一项是公式中的a、b,正确按公式书写,最后再化简,教师演示过后,找二个同学板书第⑵、第⑶小题,其他同学在练*本上做,教师巡回检查,纠正错误。

  ㈣ 归纳总结,练*反馈。

  1.师生共同完成例1后。师生共同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回答不准确、不完整,教师给予补充。

  ⑴ 今天学*了什么公式?如何表述?

  如何用图形表示(a+b)2 ,如何用乘法法则计算(a+b)2 、(a-b)2

  ⑵ 完全*方公式有什么特点?

  ⑶ 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公式中的a、b可代表单个数字、单个字母或代数式,要分清"两数和""两数差"的公式中中间一项符号的区别。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4页随堂练*,(补充两小题),完成后,同桌两人交换检查,教师抽查,把主要错误写在黑板上,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㈤ 布置作业,课后思考。

  要求全体学生必做教材第36页*题1.13 1.2.3.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思考题。

  ⑴ 能否用完全*方公式计算(a+b+c)2 ,并得出结果。

  ⑵ 能否用乘法法则计算(a+b)3 ,并得出结果。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安排,有不足或错误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数学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

  (五)学具准备: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同学们都拍手称好)

  故事讲完后,由坏狐狸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昨天房子被我推两下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塌呢?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深思不解的情况下,教师顺水推舟地引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A:三角形的定义

  师:先请同学们拿出数学用具盒打开钉子板,在上面用最快的速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请同学们在图本上画一个三角形;最后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数一数、摸一摸三角板的角和边,并说一说你对三角形的认识。师生总结三角形的定义。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这样一来,既打通了数学与生活间的无形屏障,又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氛围,让学生在欢松的心情投入到学*当中。问题的悬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里主要是回顾学生对三角形原有的认识,起到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提高学生的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B: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先让学生自学书本第81页的内容,并画出三角形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再请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拿出并指着自己的三角板向同伴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C: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请学生自学书本第81页的内容,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索尝试画高;然后,教师示范讲解三角形的高的画法;最后出示练*,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D:三角形的稳定性

  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三角形,然后质疑:“这些三角形有什么作用呢?”接着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通过对比、推拉三角形与四边形,交流对比结果并归纳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鼓励学生学会自学,独立思考,在同伴面前敢于发表意见,与同伴们分享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这是在学生已学会了画*行四边形的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自学并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去独立思考、去逐步探索,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并通过练*,使学生对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重难点。

  这个环节是根据新课标“有效的数学学*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才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设计的,主要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师:现在哪位同学可以回答坏狐狸提出的问题呢?

  “为什么昨天,我推两下房子就塌了,而今天怎么推也推不动呢?”

  (三)深化训练,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三角形。

  A:出示挂图,让学生去观察并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再说说它们的用处。

  B:做生活的小能手,老师的椅子总是摇晃不稳,谁能帮老师修理一下,怎样才能更坚固呢?

  2:辅导学生完成练*十四的1、2、

  第1题,说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并各画出一条高。

  第2题,围篱笆。“哪种方法更牢固,为什么?” 一个问题,既打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又达到了一个前呼后应的效果。将生活实际与一种情景联系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三角形的特性,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生活化”的理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这些有序而多样的练*,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数学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3:发挥想象,巧摆七巧板

  A:出示课件,(并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欣赏*面图形组合图,并观察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

  B:小组合作,摆出七巧板,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用不同的图形拼出一幅图,再进行小组评比。

  (四)质疑反思,总结评价

  师:今节课你掌握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谈收获,评价得失。

  课堂总结。

  创设情景可以渲染学*的气氛,也可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小组合作学*既体现了团队的精神也使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让学生在组内谈收获、评得失,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的认识。

  数学说课稿 12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第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一)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对顶角相等”是今后证明其他命题成立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教学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因此本节课教学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教法: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学法: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探究学*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数学思考目标

  (1)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分析具体图形得到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问题解决目标

  通过小组学*等活动经历得出对顶角相等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活动流程图

  活动1:找出图形中的相交线活动2: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活动3:探究对顶角相等活动4:对顶角性质的运用活动5:巩固练*

  活动6小结和布置作业

  四、教学媒体设计

  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以及黑板相结合辅助教学。

  教师准备:课件、长方形纸片、剪刀、自制相交线模型。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剪刀。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棋盘。

  设问: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了让学生的猜想得于肯定,在综合了学生讨论的结果后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操做。

  (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的自主学*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惯。

  (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四)例题解析

  例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引导学生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具体问题再次强化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并培养学生的说理*惯,发展符号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交流的能力。

  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五)*题反馈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加强对本节所学知识的巩固,实现重难点的落实。我设计了如下练*,对于*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通过今天的学*,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收获。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七)布置作业

  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过程的*惯。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渐进认知规律,以启发探究式学*为主导,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为情景引入课题,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增强对相交线的生活原型的认识,从而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强调自主学*,注重交流合作,让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合作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数学说课稿 13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从二年级上册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静态形状,发展到动态感知*移和旋转现象,符合儿童的空间发展水*。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来感知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运动规律及*移的方法。为以后学*行线,三角形的分类以及推导三角形、*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打好基础。

  (二)设计理念

  结合教材的`这一特点,我本着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变,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学*内容,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接触、感悟到的大量事物中,领悟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从而建立对*移和旋转的认识,通过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调节、自激励,最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移和旋转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垂直方向*移后的图形。

  情感与态度目标:

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受到数学美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并区分*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移后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课前小研究、作业纸

  二、 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并结合我校生本教育的理念,设计了课前小研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获得自我发展。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活动不单是纯粹地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学*过程中,我主要体现了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法,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三、说教学过程

  (一) 感知图形变换

  1、 (自定向)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自运作)研究展示,初次生成。

  3、 (自调节)辨析内化,发现规律。

  4、(自激励)列举现象,深化认识。

  (二) 研究*移距离

  1、(自定向)故事导入,引发思考。

  2、(自运作)操作探究,突破难点。

  3、(自调节)辨析争论,掌握方法。

  4、(自激励)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四、 说板书

  *移 旋转

  小火车 小缆车 摩天轮旋转椅

  方向 距离

  向右*移5格

  向右*移7格

  数学说课稿 14

  情境目标:

  1、学*8的分合,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体验合作的快乐

  情境创设:

  1、布置花圃情境(分红、绿色花圃)、红豆、绿豆胸饰

  2、记录纸、记号笔、每人8粒蚕豆

  3、操作篓若干、花片、黑板、红、绿豆标记

  活动实施:

  1、幼儿扮演豌豆宝宝

  导入语:春天到了,春姑娘在我们教室洒下了这么多的豆宝宝们,你们好!

  (幼儿先佩带好红、绿豆胸饰)

  2、:种豆豆

  (1)找朋友

  导入语: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要到花圃里来种豆豆,豆宝宝们可要听好我的指令,请8个豆宝宝找一个花圃做好朋友。

  (听音乐,找好朋友)

  导入语:看看我有没有种错,红豆宝宝你们来看看绿豆宝宝种得对不对,绿豆宝宝再看看它们的。

  (集体点数)

  (2)豆豆找家

  导入语:哎呀,我种的豆豆好象太密了,还是请你们先回到原来的地方等等吧。

  (做一个挖土的动作)

  导入语:这样吧,请你们每个花圃里的宝宝们试着分到花圃的两边里,这样豆豆才能长得快。好吗?

  导入语:我还有个要求,在这里有豆豆标记,请你们每分好一种后就用它将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比比看哪一组的豆宝宝分得又快又对。

  (两组幼儿展开比赛)

  导入语:我拍十下豆宝宝就要找好位置,种好后就不能动,要和刚才的分法不一样,请一个豆宝宝去记录,数对了再记。

  (幼儿进行、老师指导)

  (3)展示交流

  导入语:,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红队和绿队它们分得对不对。

  (对两组幼儿的操作结果进行比较。学*8的分合)

  导入语:想想看,还有没有其它的分法了。

  (请幼儿讨论)

  3、操作:分豆豆

  导入语:今天,你们每组宝宝都很棒,能很好的找对两个家,可是,你们的好朋友蚕豆宝宝它们还不会呢,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来分一分吗?要分得又对又快。

  (幼儿操作蚕豆、复*巩固)

  导入语:请每组宝宝相互检查,看看是不是都分对了。

  4、结束活动

  导入语:太阳公公出来啦,豆宝宝们快来做运动,赶紧发芽,快来!

  (幼儿到中间做韵律活动)

  数学说课稿 15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是来自密山市兴凯湖乡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姓名姚宝昌。现任教数学学科。我今天参加说课大赛的题目是《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下面我说课开始,请各位评委对于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设计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进行的。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五节,课题为《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已经学*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意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开展经历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本节课中将要探索的“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将为学生今后探索“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也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问题。同时,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要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应用意识。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接触并学*三类函数,即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最先学*的便是一次函数。在整个函数知识体系中,对于图象的感受、解读、分析特别是应用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内容,而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学生在整个学*生涯中所接触的第一个相关内容,对于后续其它函数图象应用的学*将积累宝贵的学*经验和经历,因此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节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这一知识点在学生中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考中,对于函数知识的考查,主要放在了一次函数上,分值在13分左右,在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这一分值比例是很大的。而在一次函数中,又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一次函数图象的分析、解读以及应用其解决问题。我省中考题中,多年来必有一道分值在8分左右的大题(25题)是在考查学生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上几个方面足可以证明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

  ①、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②、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①、在亲身的经历与实践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解决的办法。

  ②、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情感。

  ②、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确立的依据:

  由于应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很好地对给出的图象进行解读,将数学语言与生活语言进行互相转化,从图象中去获取信息,发现存在的已知条件进而去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同时又考虑到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接触到的第一类函数图象的`应用性问题,因此要求又不应过高,进而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在难点问题的确立上,考虑到学生在学*中往往只注重当堂课的内容,而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数形结合”的学*意识还很淡薄,独立探索学*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例如“一次函数图象与横坐标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关系”学生就很难独立去发现,必须由教师进行引导发现,基于以上原因,进而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具体为:

  1、教学重点: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2、教学难点:体会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学情状况分析:

  1、学生现状:

  针对自己对学生在学*过程中的了解情况,特别是在第六章《一次函数》前四节课内容的学*情况,分析当前学生现状如下:

  ⑴、学生们整体性的学*目的较为明确,在学*上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⑵、学生整体上知识功底较好,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方法。

  ⑶、学生们具有探索精神和实践的意识,在学*活动中有主动质疑的意识,有批判意识。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⑷、善于在亲身的经历体验中去获取数学的新知识,但在数学说理和数学证明上尚不规范,欠缺相应的经验。

  2、知识情况:

  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组织学生通过开展经历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3、预期效果:

  学生在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问题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因为在第五章《位置的确定》中有关*面直角坐标系及第六章前四节的学*中,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已完全具备。而在相关经验上他们在七年级下学期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中也早有所获得。但在“数形结合” 、“数形转化”以及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甚至包括探索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会十分紧张,自己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将适时把握,恰当处理,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数学说课稿 16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数学活动《1和许多》。下面我将从幼儿、教材、教法学法、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评价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一、说幼儿。

  本次活动的对象是3岁刚刚入园的孩子,我将这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是孩子特别喜欢按照顺序背数字,甚至可以背到10,这种行为表明这些孩子对这些数字特别感兴趣。

  二是孩子还没有建立初步的量概念,例如:当孩子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表示三,有一次我换成了另外三个指头孩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想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初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二、说教材。

  我准备的资料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幼儿智慧活动课程”小班上册数学领域上的“1”和“许多”。认识“1”和“许多”是认识量的基础也是感知集合和元素关系的基础,单个的数量“1”很容易理解和表示,“许多”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孩子不能感知集合这种抽象的概念,但是通过和“1”的对

  比后却能够很容易感知这两个量以及“许多”这个大集合是由一个一个元素组合而成的。

  三、说教法。

  活动过程中,我要运用提问法,图片展示法。

  四、说学法。

  活动中,幼儿主要运用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

  五、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

  (一)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能力目标:能区别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

  (三)知识目标:知道许多是由一个一个1组成的。三个目标相辅相成,又循序渐进。

  六、说话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一)经验准备:能听懂老师的指令。

  (二)物质准备:

  1、若干苹果图片是为了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具体操作而准备的材料。

  2、让孩子们观察图片,图片上是有很多的苹果,是为了

  在第四个环节中帮助孩子感知很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3、课件是为了在第三个环节中帮助孩子通过三组图片的对比感知“1”的量和“许多”的量的区别。

  七、说话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上共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幼儿自主操作,帮助孩子初步探索和感知一个苹果的含义。第二个环节是引导通过观察PPT,感知“1”和“许多”的差异,并能够区别“1”和“许多”。第三个环节是让孩子们感觉“1”的量和“许多”量之间的区别。第四个环节是通过孩子们的观察,一个一个的数一数,感知“许多”是由“一个一个”组成的。

  八、说活动延伸.本次活动将在生活中寻找“1”和“许多”都藏在了哪些地方?作为了活动的延伸有三个作用,第一是可以巩固对这两个量概念的理解,第二是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的知识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意识和观念。

  “1”和“许多”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 17

  一、教材

  1、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36、37页《旅游中的数学》。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中的数学》是数学四大领域中“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的内容。教材在学生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之后,安排“旅游中的数学”一课,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1)租车,教材首先出示一幅租车情境图,师生组成了40人的一个旅游团,有大车和小车,老师提出问题怎样租车最省钱?学生通过讨论这一问题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2)用餐,学生通过为自己安排饮食,复*小数加减法,体会合理搭配。(3)制订旅游计划。这部分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解决旅游中的数学问题。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征,他们对旅游非常感兴趣,而且又有一定的旅游经验,所以我将教材进行加工和整理。首先为学生创设去本地风景区“瀛湖”旅游,这样一个情境,然后在模拟情境中解决“租车、买门票”、“用餐”的费用计算问题。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了数学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为下节课制订旅游计划作了铺垫。

  4、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按大纲的要求,确定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②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旅游)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②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的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③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结合具体情境,再联系生活实际,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②通过练*活动,感受数学的严谨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多媒体课件演示、辅以启发谈话,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学法:“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入学*,诱发其内在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本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依次解决“租车、买门票、用餐”等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趣导入:先问学生是否喜欢旅游,再谈一谈自己曾去过哪些地方?然后出示本地有名景点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从而顺其自然的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模拟去瀛湖旅游,来解决在旅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板书:旅游中的数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体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出示本地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合作探究

  本环节分为三个活动来完成:活动一是租车,去瀛湖旅游我们得先坐车,课件出示信息“我们40人去旅游,大车限乘18人,每辆70元;小车限乘12人,每辆60元,接着出示问题有几种租车方案”?在学生弄清交流规则后开始小组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写在租车方案表里,然后,学生代表展示汇报结果,老师出示填写好的租车方案表和学生一起小结列表方法,渗透有序列表的思想;最后出示问题,假如派你前去租车,你准备怎样租车?为什么?从而得到最佳方案。这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小组合作的优越,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能力;假如派你前去租车,你准备怎样租车?给足了学生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二)买门票。出示信息:全天开放时间,早上8:00~下午7:00,个人票每人20元,团体票每人16元(45人及以上)人数40人,先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主要问题有①今天开放多长时间?②怎样买票省钱?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要引导学生发现这里我们买团票比买个人票省钱。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活动(三)用餐:旅游完后去农家乐用餐,让学生根据菜谱,为自己点菜,并计算花了多少钱?个别同学回答、他人评价,提出建议,引导要荤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时要节俭,不要浪费。接下来再每个组一起点菜;这一环节从单独点菜用餐,再到小组内集体点菜,使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优越,对别人点菜进行评价,增强了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热情。

  (三)实践应用

  课堂小结后,我安排了这样两个实践练*:①估计去瀛湖你至少要花多少钱,为自己本次旅游作一次费用的预算;②制完一份旅游计划。

  本环节将学生的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预算旅游费用培养了学生的结算意识,制订旅游计划,学以至用,体现了数学的严谨,逻辑性。

  数学说课稿 18

  老师们:您们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来交流说课活动,谨此向在座的老师们学*。我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代数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

  ⑷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五:教学策略: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趣:

  首先复*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惯与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1、2

  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你会画数轴吗?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的学**惯)

  七: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惯,让学生学会学*,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数学说课稿 19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所讲的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章第 节的内容,这 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了 的基础上学*的,是对 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为学* 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因此本节课非常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认识……、掌握……

  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 ,通过对 的探究,培养学生 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 思想,培养 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 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认知水*,从而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境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对 的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三、 说学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根据课堂的主要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故事情境,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改变过去"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四、 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故事(做游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引入今天的新课——

  (二) 自主探究、得出新知

  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1)……

  (2)……

  (3)……

  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总结,得出本节课的重点

  (三) 巩固练*、学以致用

  (1)出示课本例题,让学生先自己练*,再讨论分析,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并对出现的典型问题加以指正,引起学生警觉。

  (2)结合课本内容,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能真正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问题。

  例:……

  (四) 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若学生总结的不够完善,教师再加以补充,强化对知识的认知。

  (五) 布置作业

  在使全体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分层次布置作业,使基础差的学生得到训练和进步,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六) 板书设计

  五、 说教学评价

  把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热情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掌握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

  数学说课稿 2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2、学情分析

  (1)说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2)说学*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3、教材重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2)掌握幂乘方法则。

  (3)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的反思能力。

  ⑵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鉴于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的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目的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材处理

  1、通过正方形桌面边长为81cm,即34cm,求其面积从而引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幂的乘方运算也是来源于生活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两种运算的区别和应用,特补充例2和改错题。

  3、获取新知后,设计一个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智力玩具魔方为背景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再次体会幂乘方的自然应用。

  4、课外作业中补充一道极限挑战,是用幂乘方运算的逆运算来解决的,有一定的难度。既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又能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高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2)

——高中数学说课稿(精选20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向量的加法》是《必修》4第二章第二单元中“*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课。本节内容有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及应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及应用,大约需要1课时。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的线性运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为后继学*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奠定了基础;其中三角形法则适用于求任意多个向量的和,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有很普遍的应用。所以本课在“*面向量”及“空间向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了向量的定义及表示,相等向量,*行向量等概念,知道向量可以自由移动,这是学*本节内容的基础。学生对数的运算了如指掌,并且在物理中学过力的合成、位移的合成等矢量的加法,所以向量的加法可通过类比数的加法、以所学的物理模型为背景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准确把握两个加法法则的特点。

  三、教学目的:

  1、通过对向量加法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能正确领会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几何意义,并能运用法则作出两个已知向量的和向量。

  2、在应用活动中,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表述两个运算律的几何意义。掌握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之和,比如共线向量,共起点向量、共终点向量等。

  3、通过本节的学*,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数学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加法法则。探究向量的加法法则并正确应用是本课的重点。两个加法法则各有特点,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质相同,但是三角形法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简便易行,所以是详讲内容,*行四边形法则在本课中所占份量略少于三角形法则。

  难点:对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法则的实质是:将已知向量首尾相接,而不是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之间必须构成三角形。

  五、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类比:由数的加法运算类比向量的加法运算。2、探究:由力的合成引入*行四边形法则,在法则的运用中观察图形得出三角形法则,探求共线向量的加法,发现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向量相加;通过图形,观察得出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这些都体现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3、讲解与练*:对两个法则特点的分析,例题都采取了引导与讲解的方法,学生课堂完成教材中的练*。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直观地表现向量的*移,相等向量的意义,更能说清两个法则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律。

  六、数学思想的体现:

  1、分类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课中向量的加法分为不共线向量及共线向量两种形式,共线向量又分为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两种情形,然后专门对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相加作了规定,这样对任意向量的加法都做了讨论,线索清楚。

  2、类比思想:使之与数的加法进行类比,使学生对向量的加法不致于太陌生,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能从对比中看出两者的不同,效果较好。

  3、归纳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①学完*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后,归纳总结,对不共线向量相加,两个法则都可以选用。②由共线向量的加法总结出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的相加,而三角形法则仅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相加。③对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和探讨中,又使学生发现了三角形法则还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加法。归纳思想在这三个环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两个加法法则,尤其是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步步深入。

  七、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本节要进行向量的*移,且对向量加法分共线与不共线两种情况,所以要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这些都是新课学*中必要的知识铺垫。

  2、引入新课:

  (1)*行四边形法则的引入。

  学生在物理学中虽然接触过位移的合成,但是并没有形成三角形法则的概念;而对*行四边形法则学生已学过,很熟悉。所以我决定由力的合成引入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是起点相同,但是物理中力的合成是在有相同的作用点的条件下合成的,引入到数学中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所给出的图形也是现成的*行四边形,而学生刚学完相等向量,对相等向量的概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易产生误解:表示两个已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必须在一起才能用*行四边形法则,不在一起不能用。这时要通过讲解例1,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移向量,使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有共同的起点。这一点对理解及运用法则求两向量的和很重要。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最熟悉、离学生最*的知识经验为接入点,用学生熟知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向量的加法,这样新中有旧,学生容易接受,也使学科间的渗透发挥了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的“起点相同”这一特点的认识,例1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当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不在一起时,须把起点移到一起,至此才能使学生完成对*行四边形法则理解真正到位。

  (2)三角形法则的引入。三角形法则没有按照教材中利用位移的合成引入,而是从前面所讲的*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中直接引入(如图)。

  所以这种把两个向量相加的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接下来用幻灯片完整展示三角形法则,同时法则的作法叙述、作图过程对学生也起到了示例的作用。于是前面的例1还可以利用三角形法则来做。

  这时,总结出两个不共线向量求和时,*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都可以用。

  设计意图:由*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引入三角形法则,可以很清楚地使学生从向何意义上认识到两个法则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它们的实质,而且衔接自然,能够使学生对比地得出两个法则的特点与实质,并对两个法则的特点有较深刻的印象。

  (3)共线向量的加法

  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较易完成,“将它们接在一起,取它们的方向及长度之和,作为和向量的方向与长度。”引导学生分析作法,结果发现还是运用了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方向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首先从作图上不知道怎样做。但是学生学过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用较大

  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类比异号两数相加,他们会用较长的模减去较短的模,方向取模较长的向量的方向。具体做法由老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三角形法则去做,发现结论正确。

  反思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类似于同号两数相加。这说明两个共线向量相加依然可用三角形法则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讨论,可以作个简单的小结:两个不共线向量相加,可采用*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而两个共线向量相加在本课所学方法中只能用三角形法则,说明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对共线向量加法的探讨,拓宽了学生对三角形法则的认识,使得不同位置的向量相加都有了依据,并且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共线向量的加法,尤其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更易于理解,可以化解难点。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①交换律:交换律是利用*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又结合三角

  形法则得出,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再一次强化了学生对两个法则特点及实质的认识。

  ②结合律:结合律是通过三个向量首尾相接,先加前两个再与第三个向量相加,和先加后两个向量再与第一个向量相加所得结果相同。

  接下来是对应的两个练*,运用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向量的和。

  设计意图:运算律的引入给加法运算带来方便,从后面的练*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点。由结合律还使学生发现,多个向量相加,同样可以运用三角形法则:将所加向量首尾相接,和向量的方向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这样使学生明白,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相加。

  3、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课重要知识的认识,也给学生一个概括本节知识的机会,然后用课件展示小结内容,使学生印象更深。

  (1)*行四边形法则:起点相同,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的求和。

  (2)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求和。

  (3)运算律

  高中数学说课稿 2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好学教育: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深入探究 获得新知 应用举例 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 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 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好学教育: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 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 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 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好学教育: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

  (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题7。6)1,2,4。(B)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纵向的教学过程及简单的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横向的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横向阐述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好学教育: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应用问题的题目冗长,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消除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二)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四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研究和真理发现的复杂与艰辛,又在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走向成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任务。

  (三)培养思维 提升能力 激励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问题一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利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最后我以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力争“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 3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 已知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不存在

  (2)已知动点 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

  5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5

  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 ,实轴长为 ,焦距为 。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义、解决问题

  例2 (1)已知动圆A过定圆B:x2y26x70的圆心,且与定圆C:xy6x910 相内切,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在(1)的条件下,给定点P(-2,2), 求|PA|

  七、教学反思

  1.本课将借助于“XXX”,将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可能,使原来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节省了板演的时间,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自悟、自练、自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充分显示出“多媒体课件”与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教学优势。

  2.利用两个例题及其引申,通过一题多变,层层深入的探索,以及对猜测结果的检测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一个问题的求解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把握这类问题的解法;将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求“最值问题”并为一道题,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这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不大,但事实上,学生们的思维运动量并不会小。

  总之,如何更好地选择符合学生具体情况,满足教学目标的例题与练*、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要能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己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新知识的同时,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于不知不觉中改善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义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握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属

  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一句话一个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2)准确理解集合与及集合内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把实际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培养数学敏感性,了 解到数学于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四、教学方法

  (1)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分层教学,这样可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学*方法

  (1)主动学*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 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

  优扶差,满足不同。”

  六、教学思路

  具体的思路如下

  复*的引入:讲一些集合的相关数学及相关数学家的经历故事!这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史从何使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有助于上课的效率!因为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说相关数学史咯。

  一、 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 正体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

  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

  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1. 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

  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集合A={2,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 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举例)

  集合A={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注:应区分?,{?},{0},0等符号的含义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

  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例2.(课本例2)

  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课本P6练*)

  三、 归纳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书面作业:*题1.1,第1- 4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 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是高中数学教材数学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3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为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空间几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2)能用公式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几何体的表面积的实际求法,感知几何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转化化归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是学生感受到几何体表面积的求解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增强学*积极性。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柱,锥,台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柱,锥,台展开图与空间几何体的转化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探究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亲自动手去给出各种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特别注重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分析

  (1)由一段动画视频引入:丰富生动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2)由引入得出本课新的所要探讨的问题——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3)探究问题。完全将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5)例题及练*,见学案。

  (6)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7)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老师适时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说课稿 6

  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3.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数列也为进一步学*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等比数列提供了学*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b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不完全归纳法,对此并不熟悉因此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同项公式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同时,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较为陌生,因此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二、学情教法分析:

  对于三中的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

  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高中生这一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复*引入(二)新课探究(三)应用举例(四)反馈练*(五)归纳小结(六)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一)复*引入:

  1.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__________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从而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______。(N﹡;解析式)

  通过练*1复*上节内容,为本节课用函数思想研究数列问题作准备。

  2.小明目前会100个单词,他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地每天忘掉2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减为:100,98,96,94,92 ①

  3. 小芳只会5个单词,他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0个单词,那么在今后的五天内他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5,10,15,20,25 ②

  通过练*2和3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建立基础,为学*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

  (二) 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 (n≥1)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组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找出公差。

  1. 9 ,8,7,6,5,4,??;√ d=-1

  2. 0.70,0.71,0.72,0.73,0.74??;√ d=0.01

  3. 0,0,0,0,0,0,??.; √ d=0

  4. 1,2,3,2,3,4,??;×

  5. 1,0,1,0,1,??×

  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0,第三个数列公差=0

  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由学生研究分组讨论a4的通项公式。通过总结a4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猜想a40的通项公式,进而归纳an的通项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完成,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 - a1 =d 即: a2 =a1 +d

  a3 – a2 =d 即: a3 =a2 +d = a1 +2d

  a4 – a3 =d 即: a4 =a3 +d = a1 +3d

  ??

  猜想: a40 = a1 +39d,进而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此时指出:这种求通项公式的办法叫不完全归纳法,这种导出公式的方法不够严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态度,在这里向学生介绍另外一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

  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 an– a1= (n-1) d即 an= a1+(n-1) d

  (1)

  当n=1时,(1)也成立,

  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利用等差数列概念启发学生写出n-1个等式。

  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

  在这里通过该知识点引入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逐步达到“注重方法,凸现思想” 的教学要求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 ,

  即an=2n-1 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同时要求画出该数列图象,由此说明等差数列是关于正整数n一次函数,其图像是均匀排开的无穷多个孤立点。用函数的思想来研究数列,使数列的性质显现得更加清楚。

  (三)应用举例

  这一环节是使学生通过例题和练*,增强对通项公式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1和例2向学生表明: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的a1、d、n、an这4个量之间的关系。当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时,可根据该公式求出另

  一部分量。

  例1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第30项;第40项

  (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在第一问中我添加了计算第30项和第40项以加强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第二问实际上是求正整数解的问题,而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an.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 =31,求首项a1与公差d。

  在前面例1的基础上将例2当作练*作为对通项公式的巩固

  例3 是一个实际建模问题

  建造房屋时要设计楼梯,已知某大楼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为3米,第三层离地面5.8米,若楼梯设计为等高的16级台阶,问每级台阶高为多少米?

  这道题我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注意每级台阶“等高”使学生想到每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构成等差数列,引导学生将该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等差数列:(学生讨论分析,分别演板,教师评析问题。问题可能出现在:项数学生认为是16项,应明确a1为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a2表示第一级台阶离地面的高度而第16级台阶离地面高度为a17,可用课件展示实际楼梯图以化解难点)。

  设置此题的目的:1.加强同学们对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数学实际问题引出等差数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3.再者通过数学实例展示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经抽象概括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还原说明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反馈练*

  1、小节后的练*中的第1题和第2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的: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2、书上例3)梯子的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目的:对学生加强建模思想训练。

  3、若数例{an} 是等差数列,若 bn = k an ,(k为常数)试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

  此题是对学生进行数列问题提高训练,学*如何用定义证明数列问题同时强化了等差数列的概念。

  (五)归纳小结(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n-1) d会知三求一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114 *题3.2第2,6 题

  选做题: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24,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目的:通过分层作业,提高同学们的求知欲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五、板书设计

  在板书中突出本节重点,将强调的地方如定义中,“从第二项起”及“同一常数”等几个字用红色粉笔标注,同时给学生留有作题的地方,整个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说课稿 7

尊敬的各位教师:

  大家好,我是x场的x号考生。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xxx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么教来阐述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正弦函数的性质是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五节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象5.3正弦函数的性质的资料,主要资料便是正弦函数的性质,教材经过作图、观察、诱导公式等方法得出正弦函数y=sinx的性质。并且教材突出了正弦函数图象的重要性,能够帮忙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理解、记忆正弦函数的性质。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应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中的学生掌握了必须的基础知识,思维较敏捷,动手本事较强,但理解本事、自主学*本事较缺乏。基于此,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更富有启发性。并且学生的自尊心较强,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先扬后抑,鼓励学生多多发言,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正弦函数图象研究和理解正弦函数的性质,能熟练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过正弦函数的图象,探索正弦函数的性质,提升逻辑思考、归纳总结的本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经过本节的学*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谨认真的良好思维*惯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得到正弦函数的性质。

  (二)教学难点

  正弦函数的周期性和单调性。

  五、说教法和学法

  此刻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练*法等教学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异常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中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到会学,成为真正学*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进取性、主动性。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采用复*的导入方法。

  我会让学生回忆正弦函数的概念,以及上节课所学的正弦函数图象,让学生根据图象思考正弦函数有哪些性质从而引出课题——《正弦函数的性质》。

  这样设计能够让学生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自我经过五点作图法画出正弦函数的图象,并在大屏幕上展示正弦函数的标准图象。

  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思考如下问题:

  (1)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2)正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3)正弦函数的最值情景如何

  (4)正弦函数的周期

  (5)正弦函数的奇偶性

  (6)正弦函数的递增区间

  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1.定义域:y=sinx定义域为R

  2.值域:引导学生回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发现值域为[-1,1]

  3.最值:根据值域的确定得到在何处取得最值以及函数的正负性。

  4.周期性:经过观察图象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函数的图象是有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让学生思考后发现是每隔2π重复出现一次,得出y=sinx的最小正周期是2π。之后经过诱导公式证明。

  5.奇偶性:在刚才经过诱导公式证明后顺势提出公式,总结得到正弦函数是奇函数。

  6.单调性:最终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得到的结论自我尝试总结正弦函数的单调性。

  在探究完正弦函数性质后,利用单位圆和正弦函数图象理解和记忆正弦函数的性质,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及时巩固正弦函数的性质,并且还能够结合之前所学的单位圆,三角函数线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间的联系。

  (三)课堂练*

  第三环节是巩固环节,多媒体出示书上例题2:用五点法画出函数的简图,并根据图象讨论它的性质。

  经过这样的练*,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的本事,趣味的知识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四)小结作业

  最终一个环节为小结作业环节,关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我来总结。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本事,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学*反馈,及时加以疏导。

  在作业布置上,我让学生思考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什么样的。

  经过比较灵活的题目呈现,能够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进而思考后续的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介明了突出重点部分,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略)

  高中数学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

  (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xxxx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xx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来源:Z,xx,k.com]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来源:Zxxk.com]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题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教材.

  五.板书分析

  PPT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定义例1

  集合×××××××

  ××××××××××××××

  元素×××××××

  ×××××××例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作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 9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我是卢龙县木井中学数学教师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必修5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正弦定理》,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我的设计和构思。

  一、教材分析

  “解三角形”既是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被保留下来,并独立成为一章。这部分内容从知识体系上看,应属于三角函数这一章,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可以归属于向量应用的一方面。从某种意义讲,这部分内容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内容之一。而本课“正弦定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有的三角函数及向量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作量化探究,发现并掌握正弦定理(重要的解三角形工具),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中,体验 “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我县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意识和技能还不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较高,比较喜欢数学,尤其是象本节课这样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相信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有比较不错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解题方案的探索,尝试应用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思想方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引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一些数学模型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情合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面几何、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解决,让学生体验学*成就感,增强数学学*兴趣和主动性,锻炼探究精神。树立“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的理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的达成上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我准备采用“问题教学法”,即由教师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并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相结合的学*方式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本着贴*生活、贴*学生、贴*时代的原则,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当你仰望夜空,欣赏这美好夜色的时候,会不会想要知道:那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1671年两个法国天文学家首次测出了地月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385400km,你知道他们当时是怎样测出这个距离的吗?

  问题2:在现在的高科技时代,要想知道某座山的高度,没必要亲自去量,只需水*飞行的飞机从山顶一过便可测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还有,交通警察是怎样测出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并不难,只要你学好本章内容即可掌握其原理。(板书课题《解三角形》)

  [设计说明]引用教材本章引言,制造知识与问题的冲突,激发学生学*本章知识的兴趣。

  (二)特殊入手,发现规律

  问题3: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了《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老师想试试你的实力,请你根据初中知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Rt⊿ABC中sinA= ,sinB= ,sinC= ,由此,你能把这个直角三角形中的所有的边和角用一个表达式表示出来吗?

  引导启发学生发现特殊情形下的正弦定理

  (三)类比归纳,严格证明

  问题4:本题属于初中问题,而且比较简单,不够刺激,现在如果我为难为难你,让你也当一回老师,如果有个学生把条件中的Rt⊿ABC不小心写成了锐角⊿ABC,其它没有变,你说这个结论还成立吗?

  [设计说明]此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如果感觉自己解决有困难,学生也可以前后桌或同桌结组研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在巡视的过程中让不同方法的学生上黑板展示,如果没有用向量的学生,教师引导提示学生能否用向量完成证明。

  问题5:好根据刚才我们的研究,说明这一结论在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中都成立,于是,我们是否有了更为大胆的猜想,把条件中的锐角⊿ABC改为角钝角⊿ABC,其它不变,这个结论仍然成立?我们光说成立不行,必须有能力进行严格的理论证明,你有这个能力吗?下面我希望你能用实力告诉我,开始。(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研究证明,尤其是向量法,在下节余弦定理的证明中还要用,因此务必启发学生用向量法完成证明。)

  [设计说明] 放手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实践中去感悟和提高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惯。同时,考虑到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考个人或小组可能无法完成探究任务,教师在学生动手的同时,通过巡查,让提前证明出结论的同学上黑板完成,这样做一方面肯定了先完成的同学的先进性,锻炼了上黑板同学的解题过程的书写规范性,同时,也让从无从下手的同学有个参考,不至于闲呆着浪费时间。

  问题6:由此,你能否得到一个更一般的结论?你能用比较精炼的语言把它概括一下吗?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大名鼎鼎的正弦定理(此时板书课题并用红色粉笔标示出正弦定理内容)

  教师讲解:告诉大家,其实这个大名鼎鼎的正弦定理是由伊朗著名的天文学家阿布尔─威发﹝940-998﹞首先发现与证明的。中亚细亚人阿尔比鲁尼﹝973-1048﹞给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作出了一个证明。也有说正弦定理的证明是13世纪的阿塞拜疆人纳速拉丁在系统整理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得出的。不管怎样,我们说在1000年以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个充满着数学美的结论,不能不说也是人类数学史上的一个奇迹。老师希望21世纪的你能在今后的学*中也研究出一个被后人景仰的某某定理来,到那时我也就成了数学家的老师了。当然,老师的希望能否变成现实,就要看大家的了。

  [设计说明] 通过本段内容的讲解,渗透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对学生不仅有数学美得熏陶,更能激发学生学*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四)强化理解,简单应用

  下面请大家看我们的教材2-3页到例题1上边,并自学解三角形定义。

  [设计说明] 让学生看看书,放慢节奏,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刚才的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个别学困生进行辅导,以减少掉队的同学数量,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看书的好*惯。

  我们学*了正弦定理之后,你觉得它有什么应用?在三角形中他能解决那些问题呢? 我们先小试牛刀,来一个简单的问题:

  问题7:(教材例题1)⊿ABC中,已知A=30,B=75,a=40cm,解三角形。

  (本题简单,找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其他同学在底下练*本上完成,同学可以小声音讨论,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讲评)

  [设计说明] 充分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和机会,由于本题是唯一解,为将来学生感悟什么情况下三角形有唯一解创造条件。

  强化练*

  让全体同学限时完成教材4页练*第一题,找两位同学上黑板。

  问题8:(教材例题2)在⊿ABC中a=20cm,b=28cm,A=30,解三角形。

  [设计说明]例题2较难,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有两种可能,同时,引导学生对比例题1研究,在什么情况下解三角形有唯一解?为什么?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他们自学探究与发现教材8页得内容:《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

  (五)小结归纳,深化拓展

  1、正弦定理

  2、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

  3、正弦定理的应用

  4、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设计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回顾和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教材10页*题1.1A组第1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探究10页B组第1题,体会正弦定理的其他证明方法。

  证明:设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是R,则a=2RsinA,b=2RsinB, c=2RsinC

  [设计说明] 对不同水*的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贯彻。

  高中数学说课稿 10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 版 A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必修2第三章(解析几何的第一章)第一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一课时,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与代数表示;学生在原有的对直线的有关性质及*面向量的相关知识理解的基础上,重新以解析法的方式来研究直线相关性质,而本节课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直线的重要的几何性质,是研究直线的方程形式,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的思维的起点;另外,本节课也初步向学生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因此,本课有着开启全章、渗透方法,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 教学 对象是高二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天性活泼,求知欲强,并且学*主动,在知识储备上 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知道点与坐标的关系,实现了最简单的形与数的转化;了解刻画倾斜程度可用角和正切值;具备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没有形成自觉地把数学问题抽象化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 从 学生的最*发展区进行探究学*,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经历概念的形成、 巩固 和应用过程。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和斜率的存在性;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

  3. 通过经 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4 . 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以及斜率公式的构建,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

  生严谨求简的数学精神。

  重点:斜率的概念,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的形成 ,斜率公式的构建。

  (四)教法和学法

  课堂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个性思维品质,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原则。 根据这样的教学原则,考虑到学生首次接触解析几何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所以我采用 设置问题串 的形式 , 启发引导 学生 类比、联想,产生知识迁移 ;通过 几何画板演示实验、探索交流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观察、实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由此循序渐进 , 使学生很自然达到本节课的学*目标。

  ( 五) 教学过程

  环节 1.指明研究方向 (3min)

  *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表示,也就是几何问题代数化。那么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很多优美的曲线能否用数来刻画呢?

  简介17 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的数学史 。

  【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历史以及它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由此引入课题(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环节2.活动探究(13min)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后掌握倾斜角和斜率两个概念,体会概念的产生是自然的,并不是硬性规定的。

  (探究活动一:倾斜角概念的得出)

  问题1. 如图,对于*面直角坐标系内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过一点P的位置能确定吗?如图,这些不同直线的区别在哪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过定点的不同直线,其倾斜程度不同。从而发现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也能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2. 在直角坐标系中,任何一条直线与x轴都有一个相对倾斜程度,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量来反映一条直线与x轴的相对倾斜程度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索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 由此引出倾斜角的概念:直线L与x轴相交,我们取x轴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问题3. 依据倾斜角的定义,小组合作探究倾斜角的范围是多少?

  (探究活动二:斜率概念的得出)

  问题4. 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表示倾斜程度的量?

  问题5 . 如果使用“倾斜角”的概念,坡度实际就是 倾斜角的正切值,由此你认为还可以用怎样的量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由学生已知坡度中“前进量”不能为0 ,补充 倾斜角 是90゜的直线 没有斜率

  【设计意图】 迁移、类比得出 我们把 一条直线的 倾斜角 的正切值叫做 这条 直线的 斜率 , 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并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联想的能力。

  环节 3.过程体验(斜率公式的发现)(10min)

  问题6. 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那么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的斜率么?

  先由每名学生各自举出两个特殊的点。例如A(1,2)、B(3,4),独立研究如何由这两点求斜率,再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师生共同交流提炼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而把这种方法迁移到一般化的问题上来。得出斜率公式k=y2y1。

  为了深化对公式的理解,完善对公式的认识,我设计了如下三个思考问题:

  思考1:如果直线AB//x轴,上述结论还适用吗?

  思考2:如果直线AB//y轴,上述结论还适用吗?

  思考3:交换A、B位置,对比值有影响吗?

  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一方面计算 的 值,另一方面计算倾斜角的正切值。让学生亲自操作几何画板,改变直线的倾斜程度,动态演示可以把教科书第84页图3.1-4所示的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形象直观,可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斜率公式。

  环节4. 操作建构(10min)

  第一部分( 教材例一 ) : 如图,已知A(3,2),B(-4,1),C(0,-1), 求 直线AB,BC,CA的斜率,并判断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三位学生作答,师生共同评析,明确斜率公式的运用,强调可以从形的角度直接判断直线的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也可由直线的斜率的正负判断。

  第二部分 ( 教材例二 ) : 在*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 点且斜率分别为1,-1,2及-3的直线

  本题要求学生画图,目的是加强数形结合,我将请两位同学上台板演,其余同学在练*本上完成,因为直线经过原点,所以只要在找出另外一点就可确定,再推导斜率公式时,学生已经知道,斜率k的值与直线上P1,P2的位置无关,因此,由已知直线的斜率画直线时,可以再找出一个特殊点即可。

  环节 5.小结作业(4min)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样 的关系?

  2、怎样求出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3 、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

  两点 直线 倾斜角 斜率

  一点一方向

  作业: 必做题: P.86 第1,2,题

  选做题: P.90 探究与发现:魔法师的地毯

  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明线和暗线双线渗透。并注意调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注意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得以 体现。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也使课标理念能够很好的得到落实。

  (六) 板书设计

  3.1.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定义: 倾斜角 学生板演

  斜率

  2.斜率k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

  3.斜率公式

  高中数学说课稿 11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1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向量》出现在高中数学第一册(下)第五章第1节。本节内容是传统意义上《*面解析几何》的基础部分,因此,在《数学》这门学科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2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1)从“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所反映出的“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就可以看到《数学》本身的“量化”与“物化”。

  (2)从建构手段角度分析,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中,可以看到“数形结合”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掌握“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利用它们解决相关的问题。

  2能力训练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类比能力,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观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整合能力;《向量》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重组”意识和“数形结合”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向量概念的引入。

  难点:“数”与“形”完美结合。

  关键:本节课通过“数形结合”,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和变通能力。

  四、教材处理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先把知识点按照逻辑线索和内在联系,串成知识线,再由若干条知识线形成知识面,最后由知识面按照其内容、性质、作用、因果等关系组成综合的知识体。本课时为何提出“数形结合”呢,应该说,这一处理方法正是基于此理论的体现。其次,本节课处理过程力求达到解决如下问题: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活中客观事物之间简单的和谐关系。

  五、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十分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启动学生自主性学*,启发引导学生实践数学思维的过程,自得知识,自觅规律,自悟原理,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六、学*方法

  1、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着重掌握元认知过程。

  2、使学生把独立思考与多向交流相结合。

  七、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设置问题,创设情景。

  1、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大小不等的量,还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带有方向的量,这些量应该如何表示呢?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引导)通过“力的图示”的回忆,分析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考虑力的作用点对运动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影响。

  设计意图:

  1、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论证的过程。

  2、我们知道,学**是与一定知识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提供实际背景材料,形成假说。

  1、小船以0。5m/s的速度航行,已知一条河长xxxxm,宽150m,问小船需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对岸?

  2、到达对岸?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期望回答:指代不明。)

  3、由此实际问题如何抽象为数学问题呢?(学生交流讨论,期望回答:要确定某些量,有时除了知道其大小外,还需要了解其方向。)

  设计意图:

  1、教师范文吧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思维的最邻*发展)通过问题引领,来促成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

  2。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把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方式。

  (三)引导探索,寻找解决方案。

  1、如何补充上面的题目呢?从已学过知识可知,必须增加“方位”要求。

  2。方位的实质是什么呢?即位移的本质是什么?期望回答:大小与方向的统一。

  3、零向量、单位向量、*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系列化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明确要领。)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数形结合”思想上的建构。

  2、这一问题设计,试图让学生不“唯书”,敢于和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书本和教师,这是创新素质的突出表现,让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执着地追求。

  3、尽可能地揭示出认知思想方法的全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经过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数”与“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形”的外表里,蕴含着“数”的本质。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引导学生确实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五)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教师引导:在此我们已经知道,欲解决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借助于图形来解决,这就是向量的理论基础。

  下面继续研究,与向量有关的一些概念,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演示进行观察。

  概念1: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概念2:长度等于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概念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行(或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行。)

  概念4: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设计意图: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积累了已有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共同完成了有向线段与向量两者关系的建构。

  2。这些概念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加强对“向量”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数形结合”。

  3。让学生对教学思想方法,及其应情境达到较为纯熟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思维地贮存在大脑中,随时提取和应用。

  (六)总结回授调整。

  1。知识性内容:

  例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A、OB、OC相等的向量。

  2。对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新素质培养的小结:

  a。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发现作为一种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b。问题的解决,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c。问题的变式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多维整合过程。重组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多维整合的过程,是一个高层次的知识综合过程,是对教材知识在更高水*上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形成一个自我再生力强的开放的动态的知识系统,从而使得思维具有整体功能和创新能力。

  2。设计意图:

  1、知识性内容的总结,可以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2、运用数学方法创新素质的小结,能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这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七)布置作业。

  反馈“数形结合”的探究过程,整理知识体系,并完成*题5。1的内容。

  高中数学说课稿 12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概率的基本性质》,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三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事件的关系与运算,二是概率的基本性质,多以基本概念和性质为主。它是本册第二章统计的延伸,又是后面"古典概型"及"几何概型"的基础。在整个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新课改以来考查的热点之一。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难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了解随机事件间的基本关系与运算;

  ⑵掌握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并会用其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

  ⑵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具体情境,从而激发学*数学的情趣。

  三、教法分析

  采用实验观察、质疑启发、类比联想、探究归纳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掷骰子的试验中,我们可以定义许多事件,如:

  c1=�x出现的点数=1�y,c2=�x出现的点数=2�y

  c3=�x出现的点数=3�y,c4=�x出现的点数=4�y

  c5=�x出现的点数=5�y,c6=�x出现的点数=6�y

  D1=�x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yD2=�x出现的点数大于3�y

  D3=�x出现的点数小于5�y,E=�x出现的点数小于7�y

  f=�x出现的点数大于6�y,G=�x出现的点数为偶数�y

  H=�x出现的点数为奇数�y

  ⑴以引入例中的事件c1和事件H,事件c1和事件D1为例讲授事件之的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⑵从以上两个关系学生不难发现事件间的关系与集合间的关系相类似。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把事件和集合对应起来。

  「设计意图」引出我们接下来要学*的主要内容: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2、探究新知

  ㈠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⑴经过上面的思考,我们得出:

  试验的可能结果的全体←→全集

  ↓↓

  每一个事件←→子集

  这样我们就把事件和集合对应起来了,用已有的集合间关系来分析事件间的关系。

  集合的并→两事件的并事件(和事件)

  集合的交→两事件的交事件(积事件)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分集合关系与事件关系之间的不同。

  (例如:两集合A∪B,表示此集合中的任意元素或者属于集合A或者属于集合B;而两事件A和B的并事件A∪B发生,表示或者事件A发生,或者事件B发生。)

  「设计意图」为更好地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打下基础,

  ⑵思考:①若只掷一次骰子,则事件c1和事件c2有可能同时发生么?

  ②在掷骰子实验中事件G和事件H是否一定有一个会发生?

  「设计意图」这两道思考题都很容易得到答案,主要目的是为引出接下来将要学*的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体验它们各自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⑶总结出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多媒体的图形演示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⑷练*:通过多媒体显示两道练*,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及时巩固对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学*,加深理解。

  ㈡概率的基本性质:

  ⑴回顾:频率=频数/试验的次数

  我们知道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由于频率在0~1之间,所以,可以得到概率的基本性质、

  (通过对频率的理解并结合前面投硬币的实验来总结出概率的基本性质,师生共同交流得出结果)

  3、典型例题探究

  例1一个射手进行一次射击,试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互斥事件?哪些是对立事件?

  事件A:命中环数大于7环;事件B:命中环数为10环;

  事件c:命中环数小于6环;事件D:命中环数为6、7、8、9、10环、

  分析:要判断所给事件是对立还是互斥,首先将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弄清楚

  例2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A)的概率是1/4,取到方块(事件B)的概率是1/4,问:

  (1)取到红色牌(事件c)的概率是多少?

  (2)取到黑色牌(事件D)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事件c是事件A与事件B的并,且A与B互斥,因此可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和公式求解;事件c与事件D是对立事件,因此P(D)=1―P(c).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去。

  4、课堂小结

  ⑴理解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小结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味与深化,使知识成为系统。让学生尝试小结,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补充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新知识。

  5、布置作业

  *题3、1A1、3、4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五、板书设计

  概率的基本性质

  一、事件间的关系和运算

  二、概率的基本性质

  三、例1的板书区

  例2的板书区

  四、规律性质总结

  高中数学说课稿 13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苏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第1。2节

  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地位和作用: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至关重要。同时它又为*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作必要的准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所以这个内容要认真探讨教材,精心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可以看作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初中用边长比值来定义转变为坐标系下用坐标比值定义的观念的转换以及坐标定义的合理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学*能力

  1。初中学生已经学*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我们南山区经过多年的初中课改,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转化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达到教学目标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温故知新,逐步拓展

  (1)在复*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展内容,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分析,逐步引出新知识,完善三角定义

  运用多媒体工具

  (1)提高直观性增强趣味性。

  教学过程分析

  总体来说, 由旧及新,由易及难,

  逐步加强,逐步推进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具体教学过程安排

  引入: 复*提问:初中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

  由学生回答

  SinA=对边/斜边=BC/AB

  cosA=对边/斜边=AC/AB

  tanA=对边/斜边=BC/AC

  逐步拓展:在高中我们已经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把“定义媒介”从直角三角形改为*面直角坐标系。

  我们知道,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研究角时多放在直角坐标系里, 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也放到坐标系去研究呢?

  引导学生发现B的坐标和边长的关系。进一步启发他们发现由于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导致OB上任一P点都可以代换B,把三角函数的定义发展到用终边上任一点的坐标来表示, 从而锐角三角函数可以使用直角坐标系来定义,自然地,要想定义任意一个角三角函数,便考虑放在直角坐标中进行合理进行定义了

  从而得到

  知识点一: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提醒学生思考:由于相似比相等,对于确定的角A ,这三个比值的大小和P点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

  精心设计例题,引出新内容深化概念,完善定义

  例1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3),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此题由学生自己分析独立动手完成)

  例题变式1,已知角A 的大小是30度,由定义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结合变式我们发现三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与角的大小有关,只会随角的大小而变化,符合当初函数的定义,而我们又一直称呼为三角函数,

  提出问题:这三个新的定义确实问是函数吗?为什么?

  从而引出函数极其定义域

  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例题变式2, 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a,—3a)( a不为0),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解答中需要对变量的正负即角所在象限进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从而导出第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三: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

  由学生推出结论,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例题2:已知A在第二象限且 sinA=0。2 求cosA,tanA

  求cosA,tanA

  综合练*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同角关系式打下基础

  拓展,如果不限制A的象限呢,可以留作课外探讨

  小结回顾课堂内容

  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加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作业P16 1,2,4

  (学生演板,后集体讨论修订答案同桌讨论,由学生回答答案)

  课后分层作业(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必作P23 1(2),5(2),6(2)(4) 选作P23 3,4

  板书设计(见PPT)

  高中数学说课稿 14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主要研究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和实际应用,分两课时,这里是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会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并且已经掌握了性质:“如果f(x)是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那么f(x)在闭区间[a,b]上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会求可导函数的极值之后进行学*的,学好这一节,学生将会求更多的函数的最值,运用本节知识可以解决科技、经济、社会中的一些如何使成本最低、产量最高、效益最大等实际问题。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数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好本节,对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教学重点

  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开区间上可导的函数的最值。

  3、教学难点

  高三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对求函数极值还不熟练,特别是对优化解题过程依据的理解会有较大的困难,所以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

  4、教学关键

  本节课突破难点的关键是:理解方程f′(x)=0的解,包含有指定区间内全部可能的极值点。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材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制定本节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函数的最值与极值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明确闭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f(x),在[a,b]上必有最大、最小值。

  (3)掌握用导数法求上述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和步骤。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了解开区间内的连续函数或闭区间上的不连续函数不一定有最大、最小值。

  (2)理解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最值存在的可能位置:极值点处或区间端点处。

  (3)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开区间内可导的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3、情感和价值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的区别和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性精神。

  【教法选择】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而认识则是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节课在帮助学生回顾肯定了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闭区间内的连续函数的几个图象,自己归纳、总结出函数最大值、最小值存在的可能位置,进而探索出函数最大值、最小值求解的方法与步骤,并优化解题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老师只是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不进行全部的灌输。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主要选择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组织教学。

  【学法指导】

  对于求函数的最值,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剩下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一种更一般的方法,能运用于更多更复杂函数的求最值问题?教学设计中注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归纳,以形成认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大致按照“创设情境,铺垫导入——合作学*,探索新知——指导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馈回授”四个环节进行组织。

  高中数学说课稿 15

  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第一章第2节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期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反映随机变量取值分布的特征数,学*期望将为今后学*概率统计知识做铺垫。同时,它在市场预测,经济统计,风险与决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今后学*数学及相关学科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及其实际含义。

  难点: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实际应用。

  [理论依据]本课是一节概念新授课,而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把对离散性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的教学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此外,学生初次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也较为困难,故把其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的概念,了解其实际含义。

  会计算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概念的建构这一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合情推理能力。

  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情感,培养其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教法选择

  引导发现法

  四、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中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的基本流程设计

  高中数学第三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说课教案.rar

  高中数学说课稿 16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

  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高中数学说课稿 17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本章学*是在学生完成函数的第一阶段学*(初中)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函数学*。而对数函数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指数函数及对数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是在没有学*反函数的基础上研究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数学模型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为学生进一步学*,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根据《对数函数》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由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抽象概括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探寻变量和变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对数函数的概念;体验结合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对数函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在教学中只有突出这个重点,才能使教材脉络分明,才能有利于学生联系旧知识,学*新知识。

  2、 难点:底数a对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影响。

  [关键]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类比教学。

  由指数函数的图像过渡到对数函数的图像,通过类比分析达到深刻地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是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的思考紧紧围绕图像,数形结合,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能形成以图像为根本,以性质为主体的知识网络,同时在立体的讲解中,重视加强题组的设计和变形,使教学真正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探索、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体现“对比联系”、“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4、投影仪演示法。

  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学生看,学生想,学生议,学生练为主体,教师在学生仔细观察、类比、想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加以引导点拨,与指数函数性质对照,归纳,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自觉地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学知识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二)、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法:学*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法: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法:通过实验画出函数图像、观察图像自得其性质;

  4、反馈练*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个数y是分裂次数x的函数y=2x,因此,知道x的值(输入值是分裂次数)就能求出y的值(输出值为细胞的个数),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细胞个数和分裂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问题一:这是一个怎样的函数模型类型呢?

  设计意图

  复*指数函数

  问题二: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如果知道了细胞的个数y,如何求分裂的次数x呢?这将会是我们研究的哪类问题?

  设计意图

  为了引出对数函数

  问题三:在关系式x=log2y每输入一个细胞的个数y的值,是否一定都能得到唯一一个分裂次数x的值呢?

  设计意图

  (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引导探究,建构概念。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同样,在前面提到的发射性物质,经过的时间x年与物质剩余量y的关系式为y=0.84x,我们也可以把它改成对数式x=log0.84y,其中x年夜可以看作物质剩余量y的函数,可见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的。

  设计意图

  前面的问题情景的底数为2,而这个问题情景的底数是0.84,我认为这个情景并不是多余的,其实它暗示了对数函数的底数与指数函数的底数一样有两类。

  但是在*惯上,我们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函数值。

  问题一:你能把以上两个函数表示出来吗?

  问题二:你能得到此类函数的一般式吗?

  设计意图

  体现出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问题三:在y=logax中,a有什么限制条件吗?请结合指数式给以解释。

  问题四: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吗?

  问题五:x=logay与y=ax中的x,y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

  前四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出对数函数的概念,然而,光有前四个问题还是不够的,学生最容易忽略或最不容易理解的是函数的定义域,所以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问题:有了研究指数函数的经历,你觉得下面该学*什么内容了?

  设计意图

  提示学生进行类比学*

  合作探究1:借助计算器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两组函数的图像,并观察各族函数图像,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y=2x;y=log2x y=( )x,y=log x

  合作探究2:当a>0,a≠ 1,函数y=ax与y=logax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在这儿体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合作探究3:分析你所画的两组函数的图像,对照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

  学生讨论并交流各自的而发现成果,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归纳总结,并板书对数函数的性质)。问题1:对数函数y=logax( a>0,a≠1,)是否具有奇偶性,为什么?

  问题2:对数函数y=logax( a>0,a≠1,),当a>1时,x取何值,y>0,x取何值,y<0,当0<1呢?

  问题3:对数式logab的值的符号与a,b的取值之间有何关系?

  知识拓展:函数y=ax称为y=logax的反函数,反之,也成立,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存在反函数,那么它的反函数记作y=f-1(x)。

  3、自我尝试,初步应用。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y=log0.2(4-x)(该题主要考查对函数y=logax的定义域(0,+∞)这一限制条件,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求得不等式,解对应的不等式。)

  例2: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1)、㏒2 3.4,log2 3.8;

  (2)、log0.5 1.8,log0.5 2.1;

  (3)、log7 5,log6 7

  (在这儿要求学生通过回顾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比较大小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完成前两题,最后一题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完成解答,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比较数的大小常用的方法)

  合作探究4:已知logm 4

  设计意图

  该题不仅运用了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还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4、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再次深化。

  采用课后*题1,2,3.

  5、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

  (1)、小结:

  ①对数函数的概念

  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③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反思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课后*题A 1,2,3;

  选做题:课后*题B 1,2,3;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课堂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评价。我采用了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考查学生对本节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高中数学说课稿 18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

  (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

  (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xxxx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xx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一(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题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教材.

  五.板书分析

  PPT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定义例1

  集合xxxxxxx

  xxxxxxxxxxxxxx

  元素xxxxxxx

  xxxxxxx例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xxxxxxx

  xxxxxxxxxxxxxx

  作业xxxxxxxxxxxxxx

  高中数学说课稿 19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08数学本科(2)班的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下面我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是选自高中新课标A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的一些相关概念,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集合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是数学以至所有科学的基础,应用广泛. 集合是高考的对象,在高考中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节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集合的含义,集合的元素的特征,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了解常用的数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应用自然语言与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与学生一道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得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 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唯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同学们学*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集合的含义,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我认为教学难点是集合的表示方法. 关键: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1)生理特点:高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走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2)心理特点:高中学生虽有好奇,好表现的因素,更有知道原理、明白方法的理性愿望,希望*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

  (3)认知障碍:有的学生遗忘了学过的知识,有的学生想象能力与归纳能力较差. 2.教法学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障碍,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学生广泛参与,师生共同探讨的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用描述性语言,不要具体化!)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安排:

  1.引入课题

  先引导学生回顾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再提出问题: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 2.新课讲解

  (1)分析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的解集,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根据上面的分析与讨论,以及归纳出的共同特征,讲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一些常见的数集.

  (3)为了化解教学难点,我将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列举法与描述法.

  (4)为了加强学生对集合的含义的理解,我将与学生一起归纳出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5)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讲解三个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例题. 3.课堂练*

  为了使得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提高解题技能,我将在课堂上布置3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练*题.

  4.归纳小结

  完成以上的教学内容后,我将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强调重点. 5.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将布置3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题. 六、板书设计

  结合中学黑板的特点,我将如下板书本节教学内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实例 1. 2. 3. 集合的含义 常见数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例1 例2 例3 练* 作业 各位老师,以上只是我的一种预设方案,但课堂千变万化,我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随机发挥.本说课一定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1小节《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

  一 、教学内容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理论是*代数学的基石,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通过学*、使用集合语言,有利于学生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高中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

  *,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本章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的出发点。本小节内容是在学*了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下一节学*集合之间的运算的基础,因此本小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视过程的教学,因此我选择了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层层深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帮助学生的逐步提升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的第3节数学课,也是学生正式学*集合语言的第3节课。由于一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所以学生的学*兴趣相对来说比较浓厚,有利于学*活动的'展开。而集合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初中就已经使用数轴求简单不等式(组)的解,用图示法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陌生的是使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的本质,对于学生是一个挑战。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和相等的含义;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复*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

  (2)探索利用直观图示(Venn图)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地认识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 (2)如何确定集合之间的关系; 难点: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的引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

  我们的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方式。那我们来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我想,当学生感兴趣时;当学生智力遭遇到挑战时;当学生能自主地参与探索和创新时;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当学生得到鼓励与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保持积极的兴奋状态。而集合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概念多,符号多,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如何让学生长时间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集合关系的学*中呢?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层层设问,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挑战,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引入的环节,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情境1: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关系;数与数之间有“相等”、“不相等”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问题的抛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儿,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迫切寻求答案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板书课题)

  2.概念的形成――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 问题情境1的探究:

  具体实例1: (1)A={1,2,3}; B={1,2,3,4,5}; (2)A={菱形}, B={*行四边形} (3)A={x| x>2}, B={x| x>1};

  此环节设置了三个具体实例,包含了有限集、无限集、数集(包括不等式)、图形的集合。第一个例子为有限集数集,最为简单直观,对学生初步认识子集,理解子集的概念很有帮助;第二个例子是图形集合且是无限集,需要通过探究图形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找出集合间的关系;第三个例子是无限数集,基于学生初中阶段已经学*了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启发学生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研究集合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Venn图。对第一个例子,借助多媒体演示动画,帮助学生体会“任意”性。使学生在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基础上建构子集的概念,并且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说,借此来学*运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结果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3、概念的剖析

  (1)A中的元素x与集合B的关系决定了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关系,

  (2)符号的表示,Venn图的引入及其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方法。

  这里引入了许多新的符号,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混淆,是一个易错点,因此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填空小练*:

  0 {0}, {正方形} {矩形},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梯形} {*行四边形},{x|-1 <5} {x|2 <4}="" <="" p="">

  并引导学生类比数与数之间的“≤”“≥”符号来记忆“?”“?”符号。

  4、概念的深化――集合的相等与真子集

  问题情境2: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那么对于任意的x?A,有x?B;那么对于集合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它与集合A之间又可能是什么关系呢?

  高中数学说课稿 20

  开始:各位专家领导, 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 册( )第 章第 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 部分,因此,在 中,占据 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2 能力训练目标:

  3 创新素质目标:

  4 个性品质目标: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

  “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即:

  五、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理论:

  2、实践:

  3、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注意时间掌握

  六、注意灵活导入新知识点。

  电脑课件

  使用投影

  根据时间进行增删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3)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精选五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1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说教材】:

  本课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在例题中呈现了从一点向已知直线所画的一条垂直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在这几条线段中垂直的线段最短,这是垂直线段的性质。接着揭示了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想想做做”安排了4道题,第一题让学生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第二题让学生在两条*行线之间画几条与*行线垂直的线段,并测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发现这些线段同样长;第3、4两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直线段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学*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垂直线段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教学难点】:

  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充分感知垂直线段最短,形成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通过让学生在画一画、量一量的操作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点到直线距离概念及垂直线段性质的认识。在操作活动中,不仅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还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参与程度。

  【说教学过程】:

  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出发,我从三个环节来诠释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旧知

  通过提问和作图帮助学生梳理了本单元已学的知识,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学*新知

  1、通过预设的接力赛跑活动激发学生学*积极性。

  2、提出比赛规则,出示比赛场景图,让学生初步发现垂直线段最短。

  3、让学生自己测量5条线段的长度,并发现其中的垂直线段最短,认识垂直线段的性质。

  4、教师指出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指名学生说说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概念。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深化认识

  1、第一题让学生说说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再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二题让学生在两条*行线之间画几条与*行线垂直的线段,并测量这些线段的长度,发现这些线段同样长;

  3、第3、4两题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直线段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

  首先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的信心。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2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涉及的具体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是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运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学生对生活经验及学生认知规律,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本课知识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想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 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 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3、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水*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用除法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是:能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在有余数或没有余数的情况下这样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二、说学情

  根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有关找规律的内容,探索过一些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现在,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寻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哦采用了猜游戏、分析、观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比较与练*的方法来学*。这样,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分为五个环节组织教学。

  (一)体验规律,揭示课题。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这个环节,我以国庆节的情景作为导入,出事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通过观察,找出盆花是按一盆蓝、一盆红;彩灯是按一盏灯、一盏紫、一盏绿;彩旗是按两面红、两面黄这样的规律排列,从而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自主探究, 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本环节,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台,先是提出这样的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什么颜色的花?接着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三种策略,即是画图发、列举法、计算法,这里注重分析计算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计算法的简便实用。最后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用计算法解决类似的问题应注意三点:(1)找准物体的规律;(2)分组、确定除数;(3)列式计算。

  同时让学生懂得计算结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数有余数;一种是整除,如果有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相同,如果好似整除,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最后那个相同。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的能力。

  (四)巩固练*,加深对计算法的理解

  练*是新知识的巩固,提高环节,又是后续知识的准备和铺垫,因此适度、适量的练*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让学生通过适当的练*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提高思维能力,我特设计了两大道练*题,第1大题是基本训练题,通过这道题的练*,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第2题是开放题,通过这道题的练*,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对于规律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同时加深对计算法的理解。这道题学生的参与度广,不但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五)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这环节,先让学生自己谈谈:通过今天学*,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然后举例生活中的一些周期现象供同学们欣赏。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数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3

  我说课的内容,《找规律》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说教材。

  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学*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在四年级两册教材中分别学*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种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在低年级的学*中,学生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生积累了一些探索规律的经验,初步具备了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通过发现具体现象中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继发展现象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综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的重点是:确定周期问题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这一探索过程。

  教学的难点是: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周期问题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的算理的理解。

  二、教学法。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特点,采取以下方法:

  (一)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便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营造合作学*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分享思维成果,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探索生活问题中,在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用多媒体体课件辅助教学,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的学*素材,化解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有:多媒体课件,学生同桌一组准备黑白棋子若干。

  三、我分如下七个主要环节完成本课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二)自主探索,交流策略。(三)初步运用,优化策略(四)提高练*,加深理解。(五)生活万像,再现规律。(六)生活问题,挑战智慧。(七)引导反思,全课总结。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课一开始,我用课件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说:“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更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接着问:“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提炼,如:盆花2盆为一组,每组都是一蓝一红,情况完全相同。使学生对周期问题有本质上的把握。

  (这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教师适当指导,深化学生认识,为下一环节的探索作好准备。)

  第二部分:自主探索,交流策略。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我提问: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自己试一试。让学生独立思考,给他们充足的时间。

  等大多数学生解决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这时,我注意每个小组的情况,发现学生不同的策略,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小组交流后,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画图策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蓝花和红花,一直画到第15盆花,是蓝花。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也就是序号是奇数的)盆花都是蓝花,第2、4、6……(也就是序号是偶数的)盆花都是红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

  3、计算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列式: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这里,方法3较抽象,不易理解,又是有广泛适用性的方法所以要重点分析。我让学生说说算式里每一个数的意思,通过不断追问,使学生明白:因为每两盆花为一组,每组花情况完全相同,15盆花可以分为这样的7组,还余下1盆,是第8组的第一盆,和每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色的。配以课件,显示15盆花的分组情况,便于学生理解算理。

  最后,让学生来比较这三种方法。“比较这三种方法,你想说什么?”如果学生没有意识到方法3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不要急于灌输给学生。

  (以上环节,学生探索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相信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互相交流、学*,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感受到合作学*的重要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解难点。)

  第三部分:初步运用,优化策略。

  这一环节,我先出示“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尝试解答。评价时,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重点理解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说说算式每一部分的含义。特别是18÷3=6,问:没有余数,说明什么?第18盏灯是什么颜色的?得出:每3盏灯为一组,正好6组,第18盏等正好是第6组的最后一盏,所以应该与每组的第三盏灯颜色一样是绿色的。

  如果学生不赞成计算方法简便,可以提问:第38盏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00盏呢?让学生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练*“试一试”的第二题。评讲时,让学生说说算式的含义和判断的结果。

  (这个环节,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计算方法的简便,实现策略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现自主建构。通过几次练*,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基本掌握这一方法。)

  第四部分:提高练*,加深理解。

  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3,练*后,让学生说说这几小题中图形排列规律有什么不同,是怎样确定每组中第32个图形的?

  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带的围棋,同桌一组,有规律地摆一摆,说说第30粒是什么颜色的。集体交流时,请几组拿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说说是怎样判断的。我还可以对照实物,任报一个序号,让学生口答。

  (这个环节,随着学生对算理的深入理解,技能逐渐熟练。可以让学生把计算的过程记在心里,直接根据余数判断,逐渐提高要求。本环节的第二题,是开放性问题,学生自己参与提出问题,边活动边思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第五部分:生活万像,再现规律。

  “大自然中有许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媒体播放日升日落、四季更替、月圆月缺等现象。“我们对规律的认识、发现也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媒体播放霓虹灯、花布、地砖等图片。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有这样规律的现象。

  (使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规律在生活中大量存在,感受数学之美,规律之美,秩序之美。)

  第六部分:生活问题,挑战智慧。

  从上一环节自然过度到对十二生肖现象的探讨。媒体出示如书上练*十,第一题的十二生肖图,简单介绍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解答这道题,还可以补充一些问题,如:“小明是小学生,他和爸爸都属牛的,他和爸爸可能各是几岁呢?”等问题。

  (提供给学生更富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也更凸显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七部分:引导反思,全课总结。

  我与学生一起总结:通过今天的学*,有怎样的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让学生勤于反思,学会反思。

  板书设计:找规律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4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的有利因素。

  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能用直尺画出不定长的线段。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画线段、数线段。

  教具准备:课件、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

  学具准备:棉线、长方形纸片、直尺

  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六个部分:

  一、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家和学校两点之间很多条路,只有中间一条路是直的,用红色的线段表示;其它路线都是曲线。

  启发学生思考:小明从学校回家,走那条路最*?为什么?

  这一环节充分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这条路因为直,所以*。使学生直的概念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情境中渗透,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为后续学*打下基础。

  二、反复体验,认识线段

  这个流程分三个层次教学。

  首先是直观感知:请学生把桌上的棉线拉直,观察棉线的形状。

  第二层次,通过讲解和变式练*,使学生对线段的认识由直观形象到抽象概括。

  先讲解:像刚才的那条路,和我们两手之间的这样直直的一段线就是线段。手捏住的棉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

  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段有几个端点?你认为线段的特征主要有哪些?线段的端点是怎样表示的?

  改变棉线的方向和形状:这样是线段吗?为什么?

  通过变式训练,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线段的本质特征。

  第三个层次:回归具体,找线段。

  请学生在身边找一找有哪些线段?摸一摸线段的特征,和同桌说一说线段在哪儿,端点在哪儿?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曲直对比和变曲为直,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通过感知实物,再由抽象回到具体,学生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从而对线段形成清晰的理性认识。

  这个环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辨认线段的练*,检测学生的学*效果。课件出示练*: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

  这个环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辨认线段的练*,检测学生的学*效果。课件出示练*: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

  三、动手折纸,深化认识

  首先,出示长方形纸片,激励学生:你能折出一条线段吗?

  启发学生思考,有多少种不同的折法?

  让学生先独立动手折一折,再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折法,最后展示各小组不同的折法,比比那个组的折法多。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比较不同折痕,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有长有短;通过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热情;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折出的线段有很多条,适当渗透无限的概念。

  四、自主探究,学画线段。

  画线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分三步教学:

  第一步,先让学生运用刚刚获得的对线段的认识,尝试画线段。

  在此基础上,给出两个方面的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

  第一个议题: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为什么?通常用什么工具画线段最多?

  第二个议题:你是怎么画的,画线段需要注意什么?

  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学生画线段可能出现的错误:缺少端点,线段不直。针对错误进行评讲。

  这里的难点是,二年级的孩子,双手协调能力还不太强,常常因为左手尺子没压紧,右手握笔用力太大,导致尺子移动,线段不直。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图方法。

  第二步,总结画法。针对孩子画图的难点,我自编了一首儿歌:左手压尺用点力,右手握笔轻轻移,画上端点别忘记。

  第三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再画线段,进一步体验线段的画法。

  五、练*巩固,深化拓展

  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基本练*和拓展练*。

  (一)基本练*:

  第一题:连一连

  先后出示两个点,三个点,问: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第二题:数一数

  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分别由几条线段围成?基础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统计错误人数和错误原因,并集体订正。

  (二)拓展练*:

  出示四个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点,问:每两点画一条线段,可以画几条呢?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试画,再展示做好的作业,学生互评。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评。

  教师主要讲解两种画线段的方法,在讲解中配合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第一种画法,分类画线段:先顺次连接四点围成四边形,再完成四边形里面的线段。

  第二种画法,先画出过一个点的所有三条线段,再画出过第二个点两条线段,再画出最后一条线段。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

  六、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2、对今天的学*还有什么疑问吗?

  3、自我评价:这节课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

  苏教版小学数学说课稿 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方程知识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

  小学生的认知水*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教法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衡→不*衡→新的*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分页标题#e#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知识运用

  “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

  “练一练”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4.引导小结

  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

  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4)

——数学说课稿小学 (菁华10篇)

数学说课稿小学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了有关线段、角的概念、公理、性质,以及线段的画法之后学*的,角的画法是学*几何的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中能正确合理的画出角,能根据角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3)、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类比思维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难点:画角的和、差的第二种方法(移角的方法)。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我采取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与类比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作为一种探索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如在用三角板画特殊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活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动手操作、思考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成为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类比发现法是学生通过已学过的方法类比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如:角的画法的总结与五角星的画法。它也体现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方式。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如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的合理性,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附:教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

  三、学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动手活动与类比思考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附: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和正三角形、正方形纸板

  四、教学过程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上的五角星是同学们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几何图形,你能够画出这样标准的五角星吗?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两条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有几种方法?如何画?

  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直尺度量出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用直尺画出。

  第二种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生口述,师用多媒体演示)。

  师:与线段的画法类似,这节课我们将学*角的画法。

  教师板书:§1。7角的画法。

  (二)讲授阶段

  1、借助线段的画法(多媒体形式),提出问题。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量角器能测量角的度数,能否用量角器画出某度数的角呢?学生自由讨论,动手试验。

  尝试训练画一个角等于35度。

  然后教师以画65度角为例详细讲解画角的具体操作方法与过程。借助动画,解决疑问,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准备。

  (1)画线

  (2)对中(端点对中心)并合线(射线合零线)

  (3)描点(在相应刻度处描点)

  (4)画线(角的另一边)

  2、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识图和画图能力,突出重点。

  下列图中已给出一条射线,你能按要求画出角吗?

  (1)∠AOB=35度(2)∠COD=60度(3)∠EOF=45度(4)∠MON=70度

  3、类比画两条线段的`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两种方法,试探索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尝试训练已知如图中∠1和∠2,画一个角使它等于∠1+∠2吗?

  然后教师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4、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口还需动手,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加深认识,初步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例一、如图,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1)、让学生回忆余角的定义。

  (2)、实质是画90度角与∠α的差的方法。

  (3)、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演示动画并进一步强调注意移角方法中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和在外、差在内”。

  (5)学生完成课后练*2。

  例二、利用三角板,画105度的角

  (1)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有多少度的角?利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角,比一比谁画出不同大小的角最多。(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180度、…………)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有什么规律?

  (3)你能利用三角板画出105度的角吗?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学生板演画图,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动画演示并作评析:利用三角板画角,需设法用30、45、60、90、180度的角的和差表示。

  (5)学生完成课后练*题1、2

  例三画本书开头的五角星。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正三角形、正方形试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中心,探索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

  2、教师演示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学生总结画法并画出五角星。

  3、师生一起听**欣赏红色五角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终结阶段

  (二)

  1、进行课堂练*,巩固概念,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

  学生完成四道练*题。这四道题都采取了直接使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难度中等,使学生接受画角的方法,并能使用工具解决简单几何问题,同时为下一步的学*与提高打好基础。教师等学生完成后,叫成绩中等的学生起立回答,如果有错误,让其它学生起立纠正。

  2、课堂小结

  通过对角的和、差的两种画法的小结,使学生理清这节课的重难点。

  3、布置作业。

  课本*题1。5第6(3)、7,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数学说课稿小学2

  一、说教材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这节教材的内容有: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圆的特征。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再引导学生借助“圆规”方式画,再次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加强操作、研讨等数学活动,通过小组学*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逐步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教学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愉悦。另一方面,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同一圆内直径、半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并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

  2.学会画圆

  教学难点:画出规定条件的圆

  三、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让他们探索、发现圆的特征。

  2.学法。

  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我在学法上安排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方法。教学圆的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学生借助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教学圆的画法时,采用了尝试法与操作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探索精神和尝试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行四边形,第二组就是刚认识的圆,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面上的曲线图形。

  1.找圆心、认识半径、直径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自学课本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掌握画圆方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探索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绕线钉子画圆,还有用圆规画圆等等。最后我会让学生自学画圆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汇报,我引导他们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1)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2) 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3)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3.利用特征,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数学。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数学说课稿小学3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P1—3的例1、例2以及相关的课后练*题。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二、说教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老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数的读法原则,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教法,是针对学生以前在学*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懂得了个级数读法而设置的,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问题,应该是可行的。

  2、本课在提问方式上,应多用启发式提问,首先让学生质疑,然后让学生经过自身的经验寻找解决的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我的学生情况,我认为本课的学法,应该是以自主探究式学*方法为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总结来解决问题,在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需要做太多的讲解,只适时作适当的引导。为什么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个级数读法的经验,移植到本课,用来解决本课问题是很自然的,大多数的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的。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以及本课的教学内容步步逼进的特点,我认为本课教学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设置问题,巧妙导入

  为了激起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比较的大的数,如:北京市的人口一千一百零八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较大的数,然后让学生用口头来描述,学生觉得用原来学的.计数单位(个级)很难正确描述这些数据,从而引出新的课题,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导入新课内容。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通过观察,找出规律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用计数器演示,个级的各个数位,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学生很快从中找出万级的计数单位,知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这时为了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可以通学*例1和例2的内容。

  学*例1,教师出示例题内容:470000、3080000、40500000.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出以上数所占的数位,可以用计数来帮助,把相应数位相互对齐。学生经过观察可能发现其中的道理,以470000为例,4对应十万位、7对应万位、后面全部是0,学生很快读出这个数,读作47万。用相似的方法来学*其它内容,学生会总结出这些数的读法。

  (四)加深理解,巧设*题

  适量完课后的*题,以加深理解,巩固新知。

  五、说板书

  例1

  470000读作:四二七万

  3080000读作:三百零八万

  40500000读作:四千零五十万

  例2

  24600读作:二万四千六百

  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10030040读作:一千零三万零四十

  板书简洁,突出重点,列举了亿以内数的各种情况下的读法,对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有很大的帮助。

数学说课稿小学4

  1. 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类课题)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学到了什么)认识、了解、掌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会/体会/初步了解了……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兴趣;体会与生活密切相关;交流合作的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

  3. 教学重点

  本章的知识点(宏观的、具体的)

  4. 教学难点、易错点

  5. 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

  (1) 讨论法

  (2) 情景教学法

  (3) 问答法

  (4) 实验法

  (5) 讲授法

  6. 教学过程

  ⑴创设情景(植树问题为例)

  通过植树方式,直接引入最简单植树数量问题,进行讲解。

  (2) 新课教学

  ①通过学生讨论,讲述第一种两端都植树的问题;

  ②通过上述的结论,来考虑一端植树的问题;

  ③通过例题,讲解环绕型植树的问题,进行三种植树问题的总结。

  (3) 巩固练*

  ①练*一

  ②练*二

  (4) 课题总结

  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回顾我们今天学*的植树问题,并提问学生回答每种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并 强调植树问题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5) 作业

  通过视频展示/绘制卡片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今天的作业内容。

  7. 板书

  (有标题、图形、例题、专业术语)

数学说课稿小学5

  一、说教材

  《四边形》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中第三单元关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内容的第一课时。教材首先提供了一幅校园场景图,图上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篮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等。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在主题图之后,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请学生找出四边形并涂一涂,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例2让学生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进一步学*周长、面积计算及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不断修正、完善对四边形的认识,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抽象能力。

  3、通过情境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难点则是四边形的分类。

  三、说教法和学法

  1、在情境中感知四边形。

  本课我没有克意地去创设情境,因为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对课堂学*有帮助,而教材提供的正是这样一幅学生熟悉又喜爱的校园情境图。从图中,他们既可以找出早已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图形,也可以找出本课所学的其他类型的四边形,如梯形、*行四边形、菱形等。既然教材给了我们这样一幅情境图,就用这一幅情境图来开课。

  2、在操作中体验四边形。

  华盛顿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句话:听过的忘记了,见过的知道了,做过的理解了。说明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的重要性。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四边形,体会四边形的特点,我安排了多次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分一分、说一说、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等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

  3、在合作中理解四边形。

  四边形内部的分类是比较复杂的,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单凭学生个人的力量很可能理不清诸多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出现漏分或交叉分的现象,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我大胆地将问题抛给学*小组,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分类的标准,展示多种不同的分法,从而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和区别各种四边形的特征。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或挂图)出示主题图,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吗?看,图上的这些学生都在积极参加各项锻炼。仔细观察,校园里有许多图形,你发现了吗?

  学生观察后说说有哪些图形,师贴出相应的图片。

  你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分别叫什么吗?学生说完后师引导:这节课重点认识四边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所以上课伊始,我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境校园场景引入四边形的教学,把认识四边形这一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无处不在,激发学*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四边形的特征。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的信封里除了上面找到的这些图形,老师还补充了生活中几个常见的图形:

  哪些图形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四边形呢?学生边讨论边操作。汇报时重点说一说上面前两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小结: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四边形?根据学生的归纳板书:

  四边形: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学生举例并相互评价。

  2、四边形的分类。

  师谈话:四边形真是一个大家族,它的各个成员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一起来给四边形分分类,理清它们的关系好吗?

  指导活动要求:①请你选择好工具,定好分类的标准,②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③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分类的理由;④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行四边形、不规则四边形、梯形(没有直角)

  (2)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不规则四边形(两组对边不相等)

  (3)长方形、*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边相等)

  不规则四边形、梯形(四边都不相等)

  (4)按对角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不规则四边形、梯形(对角不相等)

  3、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一类的分法:

  (1)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的四边形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内说一说,可以借助三角板和直尺。

  (2)小组汇报,得出结论。板书: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引导学生观察电脑动画演示一般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使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其他的四边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设计意图: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尽量提供各种感性材料,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卡片进行两次分类,第一次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出四边形的共同特点;第二次分类进行交流、思考,理顺四边形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四边形有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认识了两种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三)巩固练*,拓展提高。

  1、围一围。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学生互评。

  2、涂一涂。在一幅情景图中涂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

  3、剪一剪。剪一刀,你能使一个长方形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四边形吗?

  4、拼一拼。小组合作,看能不能将信封中的卡片拼成一个大的四边形。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一系列操作活动,巩固四边形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挑战困难的精神。

数学说课稿小学6

  1、基础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惯。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二年级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我主要选定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在以下三大活动中。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活动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

  活动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下面我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整堂课以很多的除法算式要参加家族会议的情境导入新课。由于算式太多,会议现场乱糟糟的,怎样才能有秩序地入座呢?这一拟人化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整理这些算式的欲望。接下来,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出按商相同、除数相同、被除数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进而学生4人一组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展示整理的结果。估计这三种方法都会有学生选择。为了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在展示时,我特意选择两张都是按商相同进行排列的除法表格,其中一张既按商相同进行了排列,还将除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了排列;另外一张表格中的除数在每一列中都是无序排列。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体验到既要按商相同进行排列,还可以在每一列中将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最后引导学生对整理的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操作,学生不难发现按商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简便。

  这一活动安排为4个小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经历自主整理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活动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

  这一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横向、纵向等多角度进行观察、比较,发现表内除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中蕴涵的规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这样课堂才会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思维的碰撞。学生通过自主交流会发现:竖着看,当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每一竖列的商相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横着看,当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每一横排的除数都相同。这样,知识让学生自己整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的学*兴趣就会愈来愈浓。

  为了让学生感知这些规律的价值,紧接着,我便安排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设计了四个有层次的问题。

  1、()/()=1。

  这道题是让学生运用规律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练*。教师还可以将知识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说出表内除法以外的等于1的算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培养不完全归纳概括的能力。

  2、()/5=()。

  在这一题中,学生可以根据5的乘法口诀按照被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填,还可以将知识进行拓展。个别学生可能填出50/5=10、55/5=11等这些表内除法以外的算式。这一题既能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6/2=3:

  (6×3)/(2×3)=();

  (6×4)/(2×__)=3。

  结合前面所发现的规律,这一题渗透了要到四年级才学*的商不变的性质,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里不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只要能感悟到这一性质就行。

  4、生活中的应用。

  1瓶钙片24片,1个小朋友吃,每天吃3片,可以吃多少天?

  2瓶同样的钙片,2个小朋友吃,每人每天吃3片,可以吃多少天?

  接着要求学生自己往下编,3瓶同样的钙片呢?

  这一题是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也只需要学生能有所感悟就行了,不要求全面掌握。

  活动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为了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创造的*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我让学生选择其他不同的方法亲自动手制作“表内除法”表。

数学说课稿小学7

  一、说教材。

  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认识1厘米和量手掌与数学课本的宽度、一柞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

  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

  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蚂蚁带入课堂,根据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远,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四、说教具学具

  根据学生认识特点,本节课采用实物学具米尺、20厘米长的直尺、图钉、小正方体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用时3分钟)

  首先电脑显示。教师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非常爱学*,有一天,它就沿着我们的一条课桌边爬了一次。”课件出示小蚂蚁在课桌上爬行,并替小蚂蚁提问:“小蚂蚁给同学们留下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它爬的这条课桌边实际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给它量一量?”调动学生学*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学生感到疑惑之时,引出“课题:认识厘米”。

  [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设计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心理上产生悬念,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及”的最佳心理状态,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用时1 6分钟)

  新课教学,我分两大块进行。

  第一块:

  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学。

  (1)认识尺子。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2)认识1厘米。

  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长度。然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让学生用手比画1厘米,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我出示几样1厘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的基础上,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认识几厘米

  让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

  学*测量方法。分3部教学。

  (1)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我让学生独立测量,再全班讨论,互相启发,尝试得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多媒体验证量的过程。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当小评委: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2)矫正测量方法。

  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小评委:

  师:小蚂蚁看到同学们用尺子准确地量出了小棒长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于是,他组织几只小蚂蚁开展了测量活动,请小朋友们当评委。

  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三、巩固应用,理解掌握。(20分钟)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

  完成练*2,3。

  [通过量、看、填写的练*,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达到练*的目的。]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

  1、估测:开展“火眼金睛”活动,测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宽度,一扎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断尺量小刀。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

  电脑显示课始图,让学生回答:“现在能知道长多少了吗?”学生测量出课桌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后面的学*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这一层次的练*,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1分钟)

  及时总结本课知识,评价学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今后还会学*他们。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效率。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厘米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数学说课稿小学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

  2.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别人合作学*的能力。

  3.培养学*数学的兴趣以及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对比归纳能力等。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因此在这节课中,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探索和掌握十几减9的基本思维方法。

  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基本思维方法,为后面学*十几减8、减7等其他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之三是使学生在学*过程中学会交流、合作和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上3个目标的制定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课件显示情景)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有的买气球,有的买风车。

  1.观察情景(一)。

  师:根据买气球的情景,你能提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这个小朋友也是这样想的。(课件显示:还剩几个?)根据买风车的情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还有几个风车?)

  师:求这两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9

  16-9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观察图中自己喜闻乐见的卖气球、卖风车、猜谜、玩套圈的情景,学生比较感兴趣,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剩几个气球?还有几个风车?还有几个字谜没猜中?等等,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

  2.观察情景(二)。

  师:在公园的这一角,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们再到公园的另一角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回答:有的在猜字谜,有的在玩套圈。

  师:根据猜字谜的游戏,可以提什么问题?套圈游戏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还有几个没猜中?还有几个没套中?)

  师:求这两个问题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9

  14-9

  【在两个不同的情景中培养了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3.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个数,都用减法计算,而且都要用减几的方法?(减9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十几减9的方法好不好?(板书课题:十几减9)

  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学*“15-9”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第一个问题。

  (1)学生自主探究。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巡视。)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请你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你们组的好方法。(教师巡视。)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如:

  ①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法算减法)。

  ②10-9=1,51=6(破十法)。

  ③5-5=0,10-4=6,06=6(连减)。

  ④15-101=6

  ……

  【本节课以15-9为突破口,在重点研究十几减9的基本思路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用的方法。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学*的机会,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在汇报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此时,计算15-9的基本思维方法得以充分展现,有的学生用“破十法”,有的学生用“连减法”,有的学生“想加法算减法”,还有的学生用“15-101”。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师:计算15-9时,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呢?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

  教师提问: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针对出现的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对比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样,好的计算方法更为明朗化,更为突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数学说课稿小学9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教科书第31~33页的内容,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七的第4~7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第二册的认识图形中,虽然已经接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但那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以后学*容积的基础。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须掌握熟练。

  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通过学生联系实际的操作活动,学*一些测量计算知识,可以帮助学*在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中,实际测量和计算一些物体的体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体积的计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道理,学*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且对学*空间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前面所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应当让学*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来源,理解它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要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他们的空间观念。

  4.教材编排特点:

  本节教材的编排可分两部分,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要求学生用若干个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摆成一个长方体,通过这样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一个长方体可以看作若干个体积单位组成的。再启发学生观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得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文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和字母公式:V=abh。最后是指导运用公式,解答例1。

  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利用长方体体积计算的过渡得来的。通过让学生复*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都叫做棱长的知识,直接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同时讲解a3表示的意义。最后指导运用,解答例2。本课知识结构的编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两部分内容应当以第一部分为重点。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中,重点是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意义。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键是通过反复操作,了解公式的来源,从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应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学方法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要附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1.要有充分的直观操作。

  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的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课的教学采用直观操作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3.讲练结合。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学完长方体的体积,做完例1,可以出一组练*题,让学生熟练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然后教学正方体的体积,做完例2以后再出示一组练*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最后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总结,再让学生进行综合练*。

  4.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学*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可以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直接迁移过来,让学生独立地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旧引新,创设情境

  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中我设计的*题是为本课做好铺垫。

  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教师出示体积单位的模型)

  完成此题,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空间观念,为这一节课做好铺垫。

  2.有了体积单位,我们就可以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投影出示)

  问:①这个长方体你能算出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②将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数一数这个长方体是由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用投影出示)

  小结:把长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长方体,可以数出它的体积。

  (二)、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一节课教学效果如何,与学生学*的心理状态有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联系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问题,如果要生产电视机、电冰箱的包装箱,必须知道电视机、电冰箱的体积。如果要计量一池水的体积,还能切开数吗?“切开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那么怎么办?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揭示课题,激励学生上进好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探究新知。

  (三)、操作想象,推导公式。

  1.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并且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然后逐步脱离操作直观,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具体的过程是:

  师用投影出示长方体

  (1)请同学们拿出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个长方体,摆的时候思考,①每排摆了几个?②每层摆了几排?③摆了几层?④一共摆了多少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学生操作思考,教师出示表格,如下

  长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①

  ②

  ③

  (3)学生口答结果,师依次板书在表格中。

  (4)前面说过,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体积就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体积”代替“总个数”(教师在“总个数”下板书“体积”)

  (5)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知道总个数?

  2.教师出示长方体。

  请同学们还用刚才的.小正方体摆出这个长方体,摆的时候思考,每排摆几个?每层摆了几排?摆了几层?一共摆了多少个?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很快算出总个数?

  3.通过以上两次操作,想一想:①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与总个数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出: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②如果每排摆6,每层摆4排,排5层,摆成的长方体含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让学生口答,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首先吸引学生,刺激感官,启迪思维,提高兴趣,也是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程。

  (四)、依据规律,归纳公式。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中去,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分组讨论下面问题:

  ①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宽、高)②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总个数=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V=abh。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计算例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通过计算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最后把例1填完整。

  (五)、利用关系,类推公式

  教学的成功与否从反馈信息中去判断,通过练*及时反馈,进行矫正,有效的调控以改善学生的学*,优化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下表,要求学生口算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体积(立方厘米)

  ①421

  ②432

  ③444

  让学生口答后,提问:3号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何特点?这种长方体又叫什么?它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字母“a”表示棱长,求正方体的体积的公式应该是什么?V=a·a·a,也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不要误认为а与3相乘。写“а3”时,3写在a的右上角。要写小些,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

  V=а3

  这样的教学是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觉新知识不新,新知识不难,实现*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让学生独立完成例2,教师巡视,注意学生把“53”是否写正确,解答后集体订正。

  (六)、巩固练*,运用公式。

  练*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

  1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做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是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应及时纠正。

  3.完成练*七第1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

  4.完成练*七的第7题,要注意这道题算式的运算顺序。

  5、教师出示火柴盒,计算出它的体积。

  问:这个火柴盒没有数量该怎样计算?学生明确应量出它的长、宽、高后,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并计算。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计算长方体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全课总结。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了什么?

  (2)教师总结。

  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㈦作业。练*七的第5题。

  附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长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体积长宽高

  143112

  243224

  3645120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V=a·a·a

  V=a3

数学说课稿小学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在学生学*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此知识是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学*约分、通分做好准备。依据《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教学任务,从中体验学*的快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改善学生的学*方式,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态度,以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基于以上认识,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学*的品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知识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小学生学*数学的特点,我认为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及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法

  小组合作学*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方式之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可以加大学生的实践量,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促进互相帮助,培养团队意识。

  2.情境教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我利用情景教学法,设计报数等游戏,创设有趣的学*氛围,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鼓励法

  有效的课堂活动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有效的活动评价方式是实施有效活动的保障,所以,我的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另外,课上恰当的使用激励性评语和赠送小礼物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数学学*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5)

——数学说课稿小学 (菁华5篇)

数学说课稿小学1

  一、说教材

  《四边形》是人教版教材第五册中第三单元关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内容的第一课时。教材首先提供了一幅校园场景图,图上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如:长方形的篮球场、通道、窗户,正方形的地砖,*行四边形的推拉门、楼梯护栏,等等。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在主题图之后,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请学生找出四边形并涂一涂,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例2让学生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进一步学*周长、面积计算及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不断修正、完善对四边形的认识,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抽象能力。

  3、通过情境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难点则是四边形的分类。

  三、说教法和学法

  1、在情境中感知四边形。

  本课我没有克意地去创设情境,因为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对课堂学*有帮助,而教材提供的正是这样一幅学生熟悉又喜爱的校园情境图。从图中,他们既可以找出早已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图形,也可以找出本课所学的其他类型的四边形,如梯形、*行四边形、菱形等。既然教材给了我们这样一幅情境图,就用这一幅情境图来开课。

  2、在操作中体验四边形。

  华盛顿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句话:听过的忘记了,见过的知道了,做过的理解了。说明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的重要性。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四边形,体会四边形的特点,我安排了多次学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分一分、说一说、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等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

  3、在合作中理解四边形。

  四边形内部的分类是比较复杂的,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单凭学生个人的力量很可能理不清诸多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出现漏分或交叉分的现象,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我大胆地将问题抛给学*小组,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分类的标准,展示多种不同的分法,从而进一步感性地认识和区别各种四边形的特征。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或挂图)出示主题图,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吗?看,图上的这些学生都在积极参加各项锻炼。仔细观察,校园里有许多图形,你发现了吗?

  学生观察后说说有哪些图形,师贴出相应的图片。

  你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分别叫什么吗?学生说完后师引导:这节课重点认识四边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就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所以上课伊始,我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境校园场景引入四边形的教学,把认识四边形这一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无处不在,激发学*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四边形的特征。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的信封里除了上面找到的这些图形,老师还补充了生活中几个常见的图形:

  哪些图形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四边形呢?学生边讨论边操作。汇报时重点说一说上面前两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小结: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四边形?根据学生的归纳板书:

  四边形: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学生举例并相互评价。

  2、四边形的分类。

  师谈话:四边形真是一个大家族,它的各个成员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一起来给四边形分分类,理清它们的关系好吗?

  指导活动要求:①请你选择好工具,定好分类的标准,②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③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分类的理由;④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行四边形、不规则四边形、梯形(没有直角)

  (2)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不规则四边形(两组对边不相等)

  (3)长方形、*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边相等)

  不规则四边形、梯形(四边都不相等)

  (4)按对角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不规则四边形、梯形(对角不相等)

  3、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一类的分法:

  (1)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的四边形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内说一说,可以借助三角板和直尺。

  (2)小组汇报,得出结论。板书: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引导学生观察电脑动画演示一般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使学生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其他的四边形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设计意图: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尽量提供各种感性材料,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卡片进行两次分类,第一次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出四边形的共同特点;第二次分类进行交流、思考,理顺四边形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四边形有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认识了两种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三)巩固练*,拓展提高。

  1、围一围。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学生互评。

  2、涂一涂。在一幅情景图中涂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

  3、剪一剪。剪一刀,你能使一个长方形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四边形吗?

  4、拼一拼。小组合作,看能不能将信封中的卡片拼成一个大的四边形。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一系列操作活动,巩固四边形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挑战困难的精神。

数学说课稿小学2

  一、教材分析

  《一分钟能干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中的一个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是本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目标: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的快乐,激发学*兴趣和学*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拍一拍、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等活动,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时分的知识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能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半点;但是整点刚过和接*整点学生区分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活经验少,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在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的数学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通过操作交流去探索创新。

  二、教法学法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联系生活实际,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情感,充分放手让学生大量开展多种形式有趣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使学生较好的认识一分并且对于一分能干什么也会有深刻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发展。在这节课中,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学*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数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一分钟能干什么》这一课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数心跳、听音乐、读书、踢球等,体验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的“主人”。

  四、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根据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于是我利用20xx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场面,共同感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这种安排的意图是用学生比较有兴趣的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新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分钟能干什么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说说,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台,发挥自己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对时间的有关认识的记忆。

  (二)实践感知

  1.一分钟有多长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数心跳”这一活动,再次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强化学生的感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听一遍会忘记,只有自己做一遍才能永远的记住。在课堂中通过拍一拍、读一读、写一写、数一数、做一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于一分钟的长短有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估计打下了基础。

  2.分与秒的关系

  在我们体验完1分钟脉搏的跳动之后,让我们静静地看钟面,一起来认识1分。观察钟面,上面有两个我们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时针,这根长一点的走得比时针快的是分针,钟面上还有一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它可记录比一分还短的时间,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请同学们观察钟面,动脑筋思考,一秒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学生说出不同的办法,同时选择拍手的方法边观察钟面边体验1秒,5秒,10秒,60秒的长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强调学生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我从“1秒钟是多长”这里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拍手做,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总结能力的培养。在认识秒针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钟面,区分时针、分针、秒针,然后总结出分与秒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比老师的讲解更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总结、推断的过程中体验了观察——思考——推断——总结——归纳——运用的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

  (三)活动体验

  1.1分钟能干什么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做计算题,读三字经,画太阳,拍球),学生分小组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学*活动,集体计时,汇报结果。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事情,很骄傲。同时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学生通过四种活动对比谈感受, 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并不失时宜的进行热爱学*的思想教育。简单的练*,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时间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一分钟有多长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听着音乐在一分钟之内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是对学生估测能力的训练,有了活动已做基础,先叫同学交流估计的办法,然后跟随一段欢快的音乐跳起来,估计一分到了就回到座位。

  这个环节为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机会实践一分钟的体验。新课标中倡导从孩子们身边的生活中撷趣素材,联系生活学*数学,将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我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长短

  4.几分钟的长短

  在这一环节请学生选一首歌,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几分钟,再全班一起唱唱,看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新课标中倡导从生活中学*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以及几分钟的长短。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在学生有了一定时间的基础上马上让学生进行估算练*,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

  (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

  1.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检查学生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三个活动,把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①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台春节晚会上,有我们熟悉的好朋友红果果、绿泡泡,他们俩看到同学们对分和秒掌握的这么好,想考考大家,你想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挑战第一关: 是时,分,秒关系的换算。

  1时=___分 1时30分=___分

  1分=___秒 1分20秒=____秒

  70分=___时___分 90秒=___分___秒

  挑战第二关: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会使用时,分,秒这几个单位。

  小华每天睡9( ) 跳绳10下用了7( )

  小亮吃饭用了20( )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挑战第三关:测试学生的计算速度。

  你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吗?

  3×4= 5×6= 3×9=

  5×8= 24÷3= 12÷6

  ②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

  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激光大约可以走1800万千米。

  根据所给的数据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一分钟能干些什么

  1分钟我能穿好自己的衣服。

  我1分钟能吃一根香蕉

  1分钟能擦干净我的桌子。

  通过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促进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这个环节体现了在新课标强调的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充分利用了生活这一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2.课堂回顾

  在这一环节让谈谈学生的收获和体验,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课堂表现,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同时根据情境,出示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激励学生。

  学生的自我评价很真实,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参与和学*的兴趣。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课已接*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介绍今年发生一些事情

  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在一分钟内完成,并成功进入太空;

  在20xx年奥运会开幕式前的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无比激动;

  在今年四川地震在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员时,那一分钟一秒钟是何等重要,每争夺一分一秒就可能生还一个生命。

  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们常说,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在这节课最后的一分钟,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有趣的课后作业,他们都在作业超市里,我们边听歌边把你喜欢的一道题记下来

  作业超市:

  1、估一估做一套眼保健操需要几分钟。

  2、调查你一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3、收集有关描写时间的句子

数学说课稿小学3

  一、说教材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 “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难点: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年和闰年的天数。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

  1、教法上:

  (1)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

  (2)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20xx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幻灯片演示*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2、教具准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20xx÷4和20xx÷4得出*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20xx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借助于他们*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如:20xx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年和闰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20xx年到20xx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的第3题进行了练*。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我给学生介绍了左手拳头数月份和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题。这些练*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

  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

  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使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说课稿小学4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小组合作、拓展规律——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好动、喜欢动画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新课依始,我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小数点搬家(板书),利用“喜羊羊快餐店”通过价格的变化吸引顾客的情节,把学生溶入到故事中(板书:4.00元0.40元0.04元)。接着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数点向哪边搬家?快餐店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时学生都会带着疑问与好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会说:小数点向左边搬家了,快餐店价格便宜了,来的客人会越来越多了。[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及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为学*后面新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很好的心理状态和认知基础。]

  二、自主探索、归纳发现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为了分散难点,我安排以下三个阶段:观察讨论阶段、归纳总结阶段、实践应用阶段。

  1、观察讨论阶段

  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状况,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这一环节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来进行学*。[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互相辨析,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最终成为科学的认识。]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可能会有以下答案:

  (1)从元、角、分间进率分析:

  4.00元表示4元0.40元表示4角0..04元表示4分

  4元是4角的10倍,4角是4分的10倍,4元是4分的100倍;

  反之4分是4角的十分之一,4角是4元的十分之一,4分是4元的百分之一。

  (2)从计数单位分析:4.00元是4个1,0.40元是4个十分之一,0.04元是4个百分之一。[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的目的。]

  2、归纳总结阶段

  结合前面的发现,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怎样移动?小数的大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有了前面观察讨论阶段做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4.00 元到0.40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4.00元到0.04元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小数就会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此时学生对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就会缩小这一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只局限于价格上,而这时教师的引导就应该发挥作用,把学生的发现上升到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板书);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接着我追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说出:缩小到原来的千分之一。如果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呢?学生都会轻松作答(……)[这样的设计为学生思维的延伸和拓展提供了广阔、自主、多元化的*台,这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学生不但享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3、实践应用阶段

  [刚发现的规律如果不反复操作运用,它就会很快从学生的记忆中淡化褪去,而认知规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动手做、动脑想。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两个练*。]

  (1)淘气的小数点总是在28.5中蹦来蹦去,你能说出下面数与28.5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2.850.02850.285

  (2)帮小数点搬家:53.8÷1053.8÷10053.8÷1000

  (此题的第一小题学生会完成的很顺利,但在计算53.8÷100时,一部分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数位不够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自己解决。因为在教材的情境设置中已蕴涵了这个信息,学生会发现4.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0.400.04已出现了用0占位的方法。加上学生在学*小数的读写法时已有了“哪个数位没有数字可用0来占位”的知识支撑,学生很快就会想到用0补位的方法,从而得出结论:小数点在移动时,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位。)[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

  三、小组合作、拓展规律

  在这一环节,我接着小数点搬家这一话题提出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

  问题一:自从小数点搬了两次家后,“喜羊羊快餐店”的客人可多了,喜羊羊着实高兴了一阵。可是月底一算帐却亏本了,为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小数点向左移动,钱越来越少了,价格便宜,当然不挣钱了。

  问题二:可做买卖也不能亏本啊,怎样才能扭亏为盈呢?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购物经验,会马上想到,小数点向右移,使快餐价格上升。

  问题三: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猜一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有了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规律的经验,根据学生知识迁移的特点,很容易找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因此在本环节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学生很容易会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本环节这一连串三个问题步步设疑,环环相扣,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类推能力得以锻炼。]

  在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乘胜追机,设计了这样的练*:

  (1)知道同学们有了新发现,淘气的小数点又来了,你能说出下面各数与0.0493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0.4934.9349.3

  (2)你能找到小数的家吗?

  0.9990

  0.09×100.09×1000.09×1000

  [本环节的练*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点右移规律的理解及巩固小数点右移的方法。]

  四、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猜一猜:小明的身高不小心写成了145米,猜一猜小明的正确身高是多少米?[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通过与书本、门、旗杆的对比,把现实生活与数学学*密切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听一则有关小数点引发飞行事故的真实事例。[通过练*,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小数点的重要性,也使学生明确了小数的实际意义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时,把课堂教学引伸到了社会中,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小数点搬家,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可能会从知识、情感、价值观等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都会给予充分肯定。]

  六、板书

  小数点搬家

  0.04元0.40元4.00元

  缩小到原来左移右移扩大到原来

  十分之一一位一位10倍

  百分之一两位两位100倍

  千分之一三位三位1000倍

  [关于板书的设计,我摈弃了课本上冗长的规律叙述,采用直观,更简洁,更明了的板书设计,既突出重点又概括全面,使学生易看易懂,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数学说课稿小学5

  一、说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在教材第23--24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因数与倍数的关系,2、3、5的倍数的特征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学*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在本章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给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因此,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b、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2、能力目标:通过100以内的质数表的制作,使学生学会合理选取学*材料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间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独自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同时,本着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出本课的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意义;通过师生交流突破难点——如何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二、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强调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方式,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标精神,我采取了动手操作,引导探索,发现规律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构建探索型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说学法指导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让学生学会,教师更应该传授给学生的是学*方法,让学生会学。所以我准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采取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比较对照,区别异同的方法等学会分析、总结归纳问题。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上,所以根据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求约数,探底铺垫——找规律,自主探究——分类归纳,理解意义——解释应用,验证结论”。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1、 复*准备:让学生复*上节课学*的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主要复*因数的含义,为下面的新课垫定基础。

  2、 新课导入:由自然数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引出今天的新课内容,自然数还可以分为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分别求出2、3、5、7和4、6、8、9的因数,仔细观察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精神)

  3、 过程展开:(1)小组派代表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观察归纳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学生自己观察归纳,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做学*的主人,这样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2)让同学们判断以下几个数17、22、35、87、96是质数还是合数,总结出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明确可以找出每个数所有的约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个约数,就能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不必找出所有的约数来,这样可以提高判断的效率(在练*中总结方法不仅能加强同学们的应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3)问同学们是不是还忘了1的存在?引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然后让同学们口头练*,说说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奇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最小的偶数是几,旨在让学生将质数、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区别开来。(4)让学生根据教材24页的表格,制作一个质数表,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小组可以先交流讨论一下,这个质数表可以怎样去做,怎样快速的判断出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汇报方法,教师适当指点。比如可以先把是2的倍数的数划去,再把是3,5,7的倍数的数划去,最后验算一下剩下的数。

  4、 课堂拓展:判断正误

  a、最小的质数是1,最小的合数是2。 ( )

  b、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

  c、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

  5、课堂游戏

  让学生依次起来回答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比如我是1,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我是2,我是质数……

  6、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怎样根据它们的意义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强调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加深学生的印象。(五年级的学生还处于思维的过渡期,虽然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还是需要教师对知识点的反复强调来加深记忆)。

  7、课后作业:独立完成教材第25页的练*1、2、3题,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内容。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2 3 5 7

  ↙↘ ↙↘ ↙↘ ↙↘ →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1 2,1 3,1 3,1 7 ↓

  质数(素数)

  4 6 8 9

  ↙↘ ↙↘ ↙↘ ↙↘ →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因数

  1 2 4,1 2 3 6 , 1 2 4 8, 1 3 9 ↓

  合数

  1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掌握了因数、倍数的知识后,能准确找出每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再通过观察因数的个数,学*质数合数的概念,比较容易接受。运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层次知识内在的联系,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悟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的*惯,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学环境。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在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自己发现的知识老师应该少暗示或不暗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给予学生亲自实践、思考、发现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去找寻。这样,学生才能在宽松、和谐的学*环境中,兴趣盎然地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同时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6)

——数学说课稿小学 (菁华9篇)

数学说课稿小学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了有关线段、角的概念、公理、性质,以及线段的画法之后学*的,角的画法是学*几何的基础知识,为后继学*中能正确合理的画出角,能根据角的关系解决几何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

  (3)、培养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类比思维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

  难点:画角的和、差的第二种方法(移角的方法)。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我采取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与类比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探究——主体参与性学*作为一种探索式教学方法,体现了认知心理学。如在用三角板画特殊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活动的方法,启发学生通过主动动手操作、思考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进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课堂不再成为“一言堂”,学生也不再成为教师注入知识的“容器”。

  类比发现法是学生通过已学过的方法类比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如:角的画法的总结与五角星的画法。它也体现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方式。

  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如在突破难点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的合理性,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附:教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

  三、学法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动手活动与类比思考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点拨得到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附:学*用具: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和正三角形、正方形纸板

  四、教学过程

  在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及终结阶段的教学中,我力求发挥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和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以启发、引导为教师的责任。

  (一)导入阶段

  *上的五角星是同学们最熟悉也最喜欢的几何图形,你能够画出这样标准的五角星吗?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两条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有几种方法?如何画?

  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直尺度量出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出线段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再用直尺画出。

  第二种是: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生口述,师用多媒体演示)。

  师:与线段的画法类似,这节课我们将学*角的画法。

  教师板书:§1。7角的画法。

  (二)讲授阶段

  1、借助线段的画法(多媒体形式),提出问题。

  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也可以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量角器能测量角的度数,能否用量角器画出某度数的角呢?学生自由讨论,动手试验。

  尝试训练画一个角等于35度。

  然后教师以画65度角为例详细讲解画角的具体操作方法与过程。借助动画,解决疑问,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准备。

  (1)画线

  (2)对中(端点对中心)并合线(射线合零线)

  (3)描点(在相应刻度处描点)

  (4)画线(角的另一边)

  2、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识图和画图能力,突出重点。

  下列图中已给出一条射线,你能按要求画出角吗?

  (1)∠AOB=35度(2)∠COD=60度(3)∠EOF=45度(4)∠MON=70度

  3、类比画两条线段的`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两种方法,试探索画角的和、差、几倍、几分之一的方法

  尝试训练已知如图中∠1和∠2,画一个角使它等于∠1+∠2吗?

  然后教师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4、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口还需动手,通过例题,使学生巩固方法,加深认识,初步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例一、如图,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

  (1)、让学生回忆余角的定义。

  (2)、实质是画90度角与∠α的差的方法。

  (3)、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演示动画并进一步强调注意移角方法中的:“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和在外、差在内”。

  (5)学生完成课后练*2。

  例二、利用三角板,画105度的角

  (1)你手中的两个三角板有多少度的角?利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角,比一比谁画出不同大小的角最多。(15度、30度、45度、60度、90度、180度、…………)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有什么规律?

  (3)你能利用三角板画出105度的角吗?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学生板演画图,教师板书画法。)

  (4)教师动画演示并作评析:利用三角板画角,需设法用30、45、60、90、180度的角的和差表示。

  (5)学生完成课后练*题1、2

  例三画本书开头的五角星。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正三角形、正方形试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它们的中心,探索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

  2、教师演示正三角形、正方形的画法。学生总结画法并画出五角星。

  3、师生一起听**欣赏红色五角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终结阶段

  (二)

  1、进行课堂练*,巩固概念,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

  学生完成四道练*题。这四道题都采取了直接使用量角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难度中等,使学生接受画角的方法,并能使用工具解决简单几何问题,同时为下一步的学*与提高打好基础。教师等学生完成后,叫成绩中等的学生起立回答,如果有错误,让其它学生起立纠正。

  2、课堂小结

  通过对角的和、差的两种画法的小结,使学生理清这节课的重难点。

  3、布置作业。

  课本*题1。5第6(3)、7,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数学说课稿小学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课本35页,例题2、例题3、及做一做。)

  2、教材分析

  《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确定以下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分三个围度:

  (1)、认知: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3)、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4、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安排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1、认识解比例的意义。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5、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过程中掌握知识。

  6、说学情、学法:

  学生是在学*了比、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解比例的,对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已经认识,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学生主要采用了以练*法、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等。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不想去旅游?(想)现在跟老师一起去北京世界公园去看一看,好不好!(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并让学生说图片的认识,适当教育)(这样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注意。)

  复*引新出示按1:25制成,模型高度是5.86米,实际高度是146.5米的金字塔图片

  (1)同学们请用这四个数写一个比例,(请学生展示作品)。

  (2)比例同学们已经写出来了,那么谁来说说什么叫比例?(表扬学生)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齐说)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上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板书)

  (二) 教学新课

  1、出示例2。

  (1)、提问:这道例题和刚才的复*题有什么不同?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一写。)

  (2)、学生汇报解答过程。

  (3)、揭示课题 例题2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例题2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了吗?(能)

  出示练*题 8U12=XU4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出示例3:(略)

  请同学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这个比例,求出未知项x,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再试着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第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并向学生说明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然后教师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

  3.出示练*题 (略)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小结方法。提问:你认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怎样解比例?

  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特点,更容易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我设计以下板书。

数学说课稿小学3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面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这里主要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感知*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一些关系。本课时的内容是*面图形的拼组。教材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做一做的活动,体会和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并感知*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过程,如:在做风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把长方形的纸转化成正方形的纸,再把正方形的纸剪成做风车叶片用的三角形,做成的风车转起来的轨迹形成圆形;再如:教材在做一做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怎样把一个圆形剪成正方形,教师在处理这道题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剪成的圆形再剪成正方形。同时教材还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感知*面图形间的关系,从而学*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事物。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

  4、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三)教学重难点:体会*面图形的特征,感知*面图形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明的基础。”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的师生交往;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命气息。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充满着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识,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我采用猜想、验证、操作等方法,具体如下:

  1、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感受,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先大胆的猜想长、正方形边的特征,再运用语言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猜想,从而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谨性。

  2、动手操作,积极互动法: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折、剪、拼等,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图形的特征和联系,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3、观察讨论、交流合作法: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风车。问:“这是什么?”(风车)“喜欢玩风车吗?”(喜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需要哪些材料?”(小棒、钉子、纸……)

  “用什么形状的纸呢?”(正方形的纸)。

  (二)探究新知: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做风车要用正方

  形的纸,正方形我们上学期已经认识过了,它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回忆一下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1、探究长方形的边特征。

  “我们先看长方形(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介绍对边)在长方形里上面的边与下面的边相对,象这样的一组边叫做一组对边。找找看长方形里还有哪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一个长方形里有几组对边?”(让学生指出来)

  “请你观察一下,你认为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对边一样长)你能想办法证明吗?”

  教学设想:对于长方形边的特点,学生已有感性的认识,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先激活学生对长方形边的特点的感性认识——猜想阶段,再让学生验证猜想。

  “解决这个问题前,老师提出一个要求:

  (1)请每一个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找出不同的方法。

  学生读要求后,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操作,寻找方法。

  小组交流汇报:

  师:大家稍停一下,很多同学都想出办法来了,下面小组交流。请看要求:

  (2)小组内的同学一个一个轮流说,听不懂要问。前面同学说过的后面同学不要重复说。

  (3)小组整理成果,准备向全班汇报:(你们小组想出那些办法?)

  (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并板书:对边相等。)

  教学设想:在学生猜想阶段,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每一步的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增加合作的实效性。

  2、正方形的边的特点。

  “小朋友真能干,自己找出长方形边的`特点,老师想出道小题考考你们,敢做吗?你能把长方形纸变成做风车用的正方形纸吗?谁愿意上前来表演?”(要求边剪边说过程)

  “你能说说正方形里有几组对边吗?(要求学生指出来)你认为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呢?(四条边一样长)你能想办法证明吗?”(注意引导,怎样能让四条边对齐)

  汇报交流,总结并板书,四边相等。(过程同上)

  3、做风车感受图形的转换

  “小朋友们不仅能干而且聪明,现在我们放松一下,做个风车玩玩,谁愿意上来教大家做?(要求观察:正方形可以剪出四个一样的三角形)吹一吹,让你的风车转起来。看一看风车转起来象什么形状?”

  “你们做的风车真漂亮!老师有个建议,希望你们把风车送给我,让我布置学校的展览室,好吗?”(收集风车)

  教学设想:做风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作完风车后,教师设计用风车布置展览室的情景,既避免学生在下面的学*中转移注意力,有培养学生爱学校的意识。

  (三)简单图形的转换

  “我们只是用一张纸做了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发现正方形可以剪成四个一样的三角形,三角形一折,做成风车,风车转起来是个圆。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拼出更多的图形吗?”(学生用学具拼摆图形,展示。)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我发现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教学设想: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相同的图形拼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感受*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和数学中的图形美。

  (四)巩固应用

  1、“你们的表现让我忍不住要送给你们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用它们拼出一个新的图案。”给学生送礼物(29页的1题:用8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形状?)要求小组合作。

  各小组展示汇报,评议哪组好,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2、“你们用自己灵巧的小手设计那么多的漂

  亮的图案,简直就是小小的设计师。老师想请小设计师帮我个忙,行吗?老师搬家要铺地板砖,你能帮我设计一下地板砖的花色吗?”(学生用地板砖模型动手设计。完成教材29页2题。)

  展示,交流,你认为老师选哪一种呢?

  (五)圆形转化成正方形

  “你们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可是圆形一直没用,它可不高兴啦,我们现在把它请出来好吗?(课件出示圆形)瞧圆形给你们出了一道难题,它说你能把我转化成一个正方形吗?(学生思考,尝试,在学生实在没有办法时,要求看书。)着急了吧,别急,让咱们的好朋友——数学书帮帮我们吧。”(完成28页做一做)

  “看书前,老师给大家提出要求:

  (4)请仔细看书,看懂后说给同桌听。不懂的地方向同学请教。

  学生仔细看书,交流,请同学向全班解释。

  根据书中提供的方法拿出圆形纸剪一剪。请一个同学示范讲解,带领大家一起完成。

  (六)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正方形再转化成圆形吗?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的归宿是: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会学。会学*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终身学*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学*的方法,并在应用方法中感悟学*方法的优越性,进而使学生心里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激励学生进一步主动学*。让学生在40分钟里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选取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

  学生学*数学有两种体验:成功体验和生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在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冲动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做“风车”,让学生拼摆各种图形、设计地板砖的花样等,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二、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关注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学*。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学*过程,尊重学生认知水*和已有经验。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时,教师采用先猜测再证明的方法,先用眼看边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已有经验想办法证明自己说的没错。从而是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的严谨性。

  三、重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具体合作要求,使合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了合作的技巧。

数学说课稿小学4

  一、说教材

  《商》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内容,这是一节新授课。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新的数学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小学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学生在学*课本之前已经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法则,为本课题的学*提供了知识铺垫和思想孕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性质,会用商不变性质,对口算除法进行简便运算。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同时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根据前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其中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思想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探究、发现、验证并运用规律,既让学生掌握了商不变性质,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步骤,分别是激趣设疑和提出问题,我用狐狸兄弟烧饼广告展开:小白兔最爱吃烧饼了,这一天,它来到森林里的小狐烧饼公司,想买到好吃又便宜的烧饼。但狐狸兄弟们的广告,把它难住了,不知该买哪一家的吃。狐狸大兄弟的广告:240元可以买40个!狐狸二兄弟的广告:480元可以买80个!狐狸三兄弟的广告:4800元可以批发800个!狐狸四兄弟的广告:60元可买10个!狐狸五兄弟的广告:24元可以买4个烧饼!通过这五道算式的计算,学生发现烧饼的单价都是6元。这时狐狸六兄弟又贴出了广告:烧饼每个:(2413)(413)=( )元,用算式设疑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欲罢不能,在学*行为中遇到障碍时,让学生观察之前的5个算式,引导提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商在什么情况下会不变?等数学问题,明确学*目标,起到目标定向的作用。

  第二环节: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然后验证规律,最后是深化理解规律。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故事情境中的前5个算式,以24040=6为标准,观察其余算式中的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并将他们板书:

  24040=6

  48080=(2402)(402)=6

  4800800=(24020)(4020)=6

  6010=(2404)(404)=6

  244=(24010)(4010)=6

  变 不变

  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单组同学探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的情况,双组同学研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倍数的情况,再由集体概括出商不变性质,同时强调同时、0除外来完善概念。当然,根据不完全归纳提出的猜想不完全可靠,而对小学生来将,对提出的假设也只能另举例子来检验。于是,我通过让学生写例子验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方法。最后我针对学生易错、易漏之处让学生通过判一判、填一填等即时练*深入理解规律。

  判一判

  35050=(35010)(5010)

  7525=(754)(254)

  36090=(360+10)(90+10)

  9113=(912)(133)

  填一填

  20040=(20xx)(400 )

  =(200○ )(405)

  =(20xx) ( ○ )

  = 50

  =20

  第三环节: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运用商不变性质来解决3600600=等被除数、除数末尾同时有0的除法,让学生所有学用,在口算是寻找最佳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第四环节:巩固练*,扩展应用

  共三道练*,第一道是口算,让学生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进行简算,其中象750050=等学生易错的题目,通过学生提醒学生的方式,提醒学生在简算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要去掉相同个数的0。

  第二道练*是解决课刚开始时狐老六提出的问题:烧饼每个:(2413)(413)=( )元。

  第三道练*属于开放性练*:24040=(200○ )(40○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完善认知

  通过询问你有什么收获?这些收获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进一步系统完善认知。

  第六环节:拓展延伸,孕伏新知

  简便计算 2000125=

数学说课稿小学5

  一、说教材。

  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认识厘米》。“认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板块的具体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认识1厘米和量手掌与数学课本的宽度、一柞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

  2、学法指导:

  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创设情景。

  课标强调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蚂蚁带入课堂,根据它在桌子上到底爬了多远,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

  四、说教具学具

  根据学生认识特点,本节课采用实物学具米尺、20厘米长的直尺、图钉、小正方体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观察、操作、讨论等多种方法学*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用时3分钟)

  首先电脑显示。教师激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非常爱学*,有一天,它就沿着我们的一条课桌边爬了一次。”课件出示小蚂蚁在课桌上爬行,并替小蚂蚁提问:“小蚂蚁给同学们留下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它爬的这条课桌边实际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给它量一量?”调动学生学*兴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学生感到疑惑之时,引出“课题:认识厘米”。

  [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设计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心理上产生悬念,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及”的最佳心理状态,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用时1 6分钟)

  新课教学,我分两大块进行。

  第一块:

  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学。

  (1)认识尺子。

  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深刻。

  (2)认识1厘米。

  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长度。然后我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

  (3)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让学生用手比画1厘米,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我出示几样1厘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的基础上,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认识几厘米

  让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

  第二块:

  学*测量方法。分3部教学。

  (1)量小棒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我让学生独立测量,再全班讨论,互相启发,尝试得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多媒体验证量的过程。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当小评委: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2)矫正测量方法。

  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小评委:

  师:小蚂蚁看到同学们用尺子准确地量出了小棒长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于是,他组织几只小蚂蚁开展了测量活动,请小朋友们当评委。

  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

  三、巩固应用,理解掌握。(20分钟)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

  第一层次:操作性练*。

  完成练*2,3。

  [通过量、看、填写的练*,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达到练*的目的。]

  第二层次:开放性练*。

  1、估测:开展“火眼金睛”活动,测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宽度,一扎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了解身上的尺子。

  2、断尺量小刀。

  第三层次:发展性练*。

  电脑显示课始图,让学生回答:“现在能知道长多少了吗?”学生测量出课桌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后面的学*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

  [这一层次的练*,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1分钟)

  及时总结本课知识,评价学生: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今后还会学*他们。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知识重点,便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学*效率。

  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

  认识厘米

  测量工具----尺子

  长度单位:厘米

数学说课稿小学6

  【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数学说课稿小学7

  一、教材分析

  《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经验,以及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方块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这部分内容,能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为今后进一步学*统计知识打下基础。教材通过提供动物运动会场景,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出不同的分类,从而得到不同的统计结果。接着呈现相应的统计表让学生整理数据,并思考分析两次统计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想想做做”中的练*则强调实践与交流,让学生再一次全面亲身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解决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是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2、在学*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培养初步的统计观念。

  3、让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活动,培养数学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惯,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分三大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借助多媒体创设热闹的动物运动会场景,通过谈话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然后交流,看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这样设计,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主动进入学*状态,激起学生学*的兴趣,产生统计的需求,为新课的探究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合作学*,探究新知。

  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合作交流,经历统计全过程。首先以谈话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提了这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统计经验,思考出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接着,组织学生思考要解决刚才提出的“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小动物参加?”该怎样统计,要想知道“有几只小猴?几只小兔?几只小狗?”又该怎样统计。通过交流、引导,引出可以按比赛项目、按动物种类分别进行统计。结合交流,适时出示相应的统计表。这样设计,呈现了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收集、整理数据的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就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处理数据。接着组织学生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分小组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的填写。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比较:看了两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二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通过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统计标准虽不同,但总数不变。统计知识的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我这样设计,自然地让学生经历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而且通过多次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体会,从而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二层次应用统计数据,解决问题。我借助媒体创设了一个情景:工作员小熊要为跳高运动员每人发一件红色运动服,为长跑运动员每个发一件绿色运动服。厨师小猪要为每只小狗准备一份骨头套餐,为每只小猴准备一份桃子套餐,为每人小兔准备一份萝卜套餐。请你向他们提供一张最合适的统计表。这样设计,重在让学生学会应用统计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统计的价值,进一步体会到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结合书中的*题,我安排了两道联系生活的又不同层次的练*题。

  第一层次结合“想想做做”第1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调查统计小组里每个同学最喜欢的一类电视节目和一种球类活动。然后引导分析:两份统计表各是按什么来统计人数的?从统计表里你知道了我们班的哪些情况?最后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你还想知道我们班的什么情况?你最想统计什么?组织学生开展相似的统计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这一练*通过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并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层次完成“想想和做”第2题。组织学生把一些图形先按形状再按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并填表,活动后组织学生交流“比一比两次统计的结果,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这个练*重在让学生尝试把不完整的统计表补充完整后再统计,引导学生做事要有序,并且让学生再次经历了数据信息处理的全过程,体验不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本节课的设计,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学*经验和媒体优势,选择、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统计素材和学*情境,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统计活动中采用了让学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分析的学*方式,使学生充分经历数据信息处理的全过程,突出了统计活动的本质,学生在全程参与中不仅掌握新知,发展能力,同时又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说课稿小学8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用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的一个新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19页的例3。

  2、教材分析:用数学不是孤立专项的训练,而是分散于新教材的各个单元,其目的在于让数学更加紧密的联系实际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了简单的用加法减解答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事实上,用数学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提升,同时也是为后面文字叙述式的用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本节课在设计时,力求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社会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以上分析,我确立了如下所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问题的含义。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问题的含义并提出问题

  三、教具的准备

  由于一年级孩子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我特意设计了动画课件,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和多变性。

  四、课时安排

  本节课我安排1课时,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问题,借助情景图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知道什么是问题;二是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三是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受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难以理解,也为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因此。我设计一个大家到公园游玩的故事,让孩子们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不断解决数学问题,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轻松完成学*任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 学*新知

  1、教师: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了,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朋友们出来活动了,你们猜他们去干什么了?下面我来做动作大家猜好吗?

  2、教师藏在讲桌后面,喊:好了!学生一下子就说出“捉迷藏”;教师又拿出手绢,学生马上猜出是“丢手绢”;接着教师比划一个圆圆的东西放在地上一脚踢出去,学生情绪高涨,“踢足球”脱口而出。

  3、教师:你们太聪明了,看来难不倒你们了。小朋友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帮忙吗?(学生会高兴地说:愿意!)

  (二)、读图明意 探究新知

  为了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出并解决问题,把主题图稍作修改,一块一块的出示,如出示捉迷藏区域,丢手绢区域、踢球区域。让学生看一块根据相应的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1、课件出示捉迷藏图(伴音提示: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个人?

  A、找出已知和未知

  (渗透给学生一道完整的文字叙述题至少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B、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C、总结思路,全班交流。

  2、 课件出示丢手绢图(伴音提示: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你能提出几个问题?)

  A、组内讨论(教师巡回参与,适时点拔,收集资料);

  B、请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的问题及想法;

  C、讲评、鼓励;

  3、课件出示踢足球图(探究过程同2)

  (三)、巩固反馈 深化新知

  1.教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都等急了,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第20页的小动物图)

  2.教师:都有哪些小动物呀?(学生:有小鸟、小鹿和小鱼。)看着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板书问题。(这时,每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课件中把学生提问的部分闪动几次,以此让学生进一步的明确所提问题。)

  A、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B、草地上还有几只小鹿?

  C、有几条小鱼在做游戏?

  D、飞走了几只小鸟?

  E、跑了几只小鹿?

  F、游走了几条小鱼?

  ……

  4、教师:你能又对又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吗?请你拿出练*本解决你喜欢的问题。

  5、学生反馈,集体订正。

  (四)、练*巩固

  课本练*四的第一到第三题。

  (五)、知识应用 体验成功

  教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么多问题,而且做得又对又快。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你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数学问题吗?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

  (六)、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而且还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看来学数学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七)、布置作业 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提个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好吗?

  (八)、板书设计

  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条件 问题

  来了13人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 藏起来几人?

  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一共多少人?

  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 。 还有几人没来?

数学说课稿小学9

  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

  说课内容是全日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矗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

  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圆的面积》:

  渗透转化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操作总结圆面积公式。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关健是弄清圆与转化后的*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由圆转化为*似的长方形,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个红颜色的圆,请同学看这圆一周的长度叫什么?这个圆所占*面的大小又叫什么?引出课题"圆的面积"。

  第二个环节:新授

  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公式的推导

  1、准备题

  请同学们回忆*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转化成哪一种图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课就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推导圆面积公式

  第一层次教授转化的方法。

  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圆,老师把它*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开,再交*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的*似图形?为什么说是*似的*行四边形呢?让学生继续观察,我们将其中左边的一个等份再*均分成2份,将一小份移到右边拼起来,现在拼成的图形*似什么图形?由圆转化成*似的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第二层次运用转化方法。

  让学生进行操作,再通过演示渗透极限思想。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6等份的圆,利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剪开拼成一个*似的长方形。观察一下,拼成的*似的长方形与屏幕上8等份的比较一下,哪个更接*于长方形,为什么?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屏幕上演示)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是把一个圆*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更多,拼成的图形你会发现什么?由此可得: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于长方形,尽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第三层次推导公式

  让学生再注意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由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相当圆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归纳得到圆的面积。(公式略)回顾学*过程:将圆*均分成8份,进行拼图,目的是教给学生由圆转化为*似长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圆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并没有变。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圆*均分成16份拼图,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拼成的图形更接*于长方形。

  此时,经过学生的空间想象,他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由圆转化成长方形的图像,这时在计算机上再显示将圆等分32份后拼成的*似于长方形的图像,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他们的思维结果是正确的:将圆*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长方形,但面积始终是不变的。运用计算机显示由圆到*似长方形的图像的变换过程,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并充分体现构图美和动态美的特点,它能刺激学生,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学生视听疲劳,提高学*效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3、小结

  让学生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要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阶段性练*

  a、看标有半径的圆,求面积。

  b、已知半径求面积。(练*时交待运算顺序。)

  (二)学*例1要求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

  对于巩固练*,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公式,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第一层次的练*是以文字题的形式给出直径求圆的面积。

  第二层次的练*给出半径和直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三层次的练*是在两个圆(一个标有圆心,一个没标圆心)中量出所需条件求圆的面积。

  然后,对全课进行总结,质疑问难。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

  (书中题)本节课可采用由计算机设计的三维动画,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解说、提问,使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充分显示了电化教学的优势,较之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7)

——小学数学说课稿菁选

小学数学说课稿(集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说课稿1

  一、 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 的实际。教学要越贴*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思路

  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 调查分析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笔者对曾对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见附表)笔者认为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 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 优秀学生与学*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上有较大差异。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

  笔者认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笔者选择了重组教材。(把例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为了促进迁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可设计如下环节:

  (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

  (2)、商不变规律的复*

  (3)、移位练*

  3、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生试做例题6例题7,并讲出每个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

  ②。学生试做例8

  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2)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3)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4、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练*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练*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1)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1.2 0.67 0.725 0.003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342, 15, 0.5, 2.07。

  3.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28=201; (2)56280÷280=( );

  (3)562800÷( )=201; (4)562.8÷2.8=( )。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201,即562.8÷2.8=5628÷28=201)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 归纳法则

  1.学*例6:

  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长的小段。可以截几段?

  (1)学生审题列式:3.6÷0.4。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②学生试做:

  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3.6米÷0.4米=36厘米÷4厘米=9(段)。

  解法2:

  答:可以截成9段。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倍?)

  把除数0.4转化成整数4,扩大了1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3.6也应扩大10倍是36。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3)练*:完成例7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例7里的余数15表示多少?

  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0.756÷0.18=75.6÷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

  2.学*例8:买0.75千克油用3.3元。每千克油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列式:3.3÷0.75。

  (1)要把除数0.7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5扩大100倍转化成7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倍。)

  (2)被除数3.3扩大100.倍是多少?(3.3扩大100.倍是33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补“0”。)

  (3)学生试做:

  (3)比较例6、7与例8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4) 练*:课本P49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对被除数小数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三)展开练* 深化认识

  1. (1)不计算,把下面各式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算式。

  (2)下面各式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2.根据10.44÷0.725=14.4,填空:

  (1)104.4÷7.25=( );(2)1044÷( )=14.4;

  (3)( )÷0.0725=14.4;(4)10.44÷7.25=( );

  (5)1.044÷0.725=( );(6)1.044÷7.25=( )。

  3. (3)选出与各组中商相等的算式。

  A.4.83÷0.7 B.0.225÷0.15

  483÷7 0.483÷7 48.3÷7

  225÷15 2.25÷15 22.5÷15

  4.口算:

  1.2÷0.3= 0.24÷0.08= 0.15÷0.01= 2.8÷4=

  2.6÷0.2= 4.6÷4.6= 3.8÷0.19= 2.5÷0.05=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提高学生学*兴趣,巩固法则,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四)回顾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 )移动( )(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 )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 )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看书P46--49,划出重点词语。

小学数学说课稿2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去早餐店买食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十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一)激趣导入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更好地为学*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询问了学生早上吃早餐的情况,学生们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都有比较直接的帮助。从而激起他们参与学*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学*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围绕教学重点我采用了以下步骤:

  (1)创设买早餐的购物情景,让学生为自己选两样,当成自己的早餐。然后让学生探讨“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从而突破重点。再将题目归纳成加法和减法两类,进一步系统的学*。

  (2)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让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0.5元和0.7元化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提问:摆竖式时为什么角与角,元与元对齐?得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埋下了伏笔。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竖式的摆法肯定也对,通过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摆?得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而在小数加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进一步突破难点,明确计算原理后,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以便学生领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学小数的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能学*,爱学*的目的。

  (三)练*巩固

  学*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获得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 基础知识练*:完成课本P105页1题。2、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本P105页3、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让学生谈学*收获,促使学生归纳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的知识要点。

  (五)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x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学生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抽象运用的编排,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学生参与数学学*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学生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数学网搜集整理]、满怀兴趣的参与学*。同时,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二)导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些什么?

  意图:在此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要求,设置悬念,把学生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红领巾,一本书,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意图: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自主性。

  (尝试题)利用自己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则纸折角,找出哪里是角,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

  意图: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

  出示折好角的图形这是角吗?

  意图:“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的快乐。

  3、尝试练*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

  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4、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

  意图: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意图: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学生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学生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尝试:

  (1)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办法。

  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自己尝试一下,从而找出好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想各种办法,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惯。

  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x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题,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请学生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是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成功。在小小的成就感面前,感受学*的快乐。

  学生自学画角:学生看书后,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再次画角。

  意图:学*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学生画出任意的角,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己最为满意的角。

  (四)第三次尝试练*: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3、发展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意图: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①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角的大小和两条边x开的大小有关,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③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

  角的标记填里面。

  意图: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学生面前,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小学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锐角和钝角”P38—P40。

  2、教材分析:

  《锐角和钝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资料。教材的开篇就呈现了3种不一样的角,经过让学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较,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从而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经过设计找角、造角、画角等一系列的学*活动去让学生深刻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为以后进一步学*角的度量奠下基础。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准备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我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本事目标:经历找角、分角、造角、画角、欣赏角和摆角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本事和空间思维本事;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3、情感目标:经过师生评价、交流体会的活动,建立自信心,获得学*成功的喜悦;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能清晰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与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联系的。教师的教应当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本节课当中,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方法,创设一个简便、开放的.学*氛围,以“小精灵聪聪”为引向,以“找角、分角、造角、画角、欣赏角、摆角”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勇于尝试,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找一找、分一分、造一造、画一画、赏一赏和摆一摆的学*活动中去,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和交流中,求得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同时体验学*的成功喜悦。

  总之教师的“教”将要做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才能做到:勇于尝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激趣:小精灵聪聪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角。

  2、指名学生说说角的组成。

  3、聪聪带着大家去找角。

  (一)开始创设情境:引入小精灵聪聪,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既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又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状态。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1、感知角。

  (1)学生指角,教师用鼠标点击有角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状。

  (2)提问学生:在找出的角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角?请说出它的名字。

  (3)追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能证明2号角和4号角是直角?

  (4)教师强调:比角的方法。

  (多处体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经过小组内的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让各个层次面上的学生各有所长。让学生经过学生指角的活动,重现角的形状,感知角的特征,从而复*比角的方法,为下头的分角作好准备。)

  2、认识锐角和钝角。

  (1)学生在小组内对这6个角进行分类。

  (2)小组汇报分类的两种分法。

  (3)教师呈现分角的方法。并边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边导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随机板书)

  (4)教师小结:辨角的技巧。

  (师生经过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分角活动,共同探究了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导出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体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的*台。)

  3、体会锐角和钝角。

  (1)教师造角,学生说出角的名字。

  (2)教师说出角的名字,学生造角。

  (3)小组内造角。

  (4)师生合作“给角画个像”。

  (5)教师强调:画角的要求。

  (经过师生互相造角的动手活动中,感受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内在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本事。同时生生的评价、师生的评价,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聪聪的评价。

  聪聪带着学生到活动乐园去玩一玩。

  (以小精灵聪聪对同学们的评价,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进入活动乐园玩。)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活动一:找角。

  2、活动二:欣赏角。

  3、活动三:摆角。

  (以活动的形式穿插“找角、欣赏角和摆角”的练*,避免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更能享受到学*的喜悦和成功。同时经过具有针对性的、层次性的练*,让学生检查学*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四)承上启下,评价总结。

  1、交流体验,欢送聪聪。

  2、教师总结。

  3、布置作业。

  课后找找家里的角,并说上名字,看谁找得又准又多!

小学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要切实实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数学书本,每组学生一张校园*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过程

  数学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介绍完自己后,再把你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也介绍一下?;转个方向再次介绍,从而引出“为什么同一个人,他一会在你的左边,一会又是在你的前面呢?让学生体会到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引出新课,用东南西北来描述。

  教师板书:东南西北

  课始师生的谈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辨别方向的方法,如:看太阳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这两种方法在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等等。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别现在的东南西北吗?

  我给学生出示了三个活动内容:

  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你是怎么根据这一个方向辨别出另外的三个方向的?

  3、你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吗?学生依据个人的不同经验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有的先找到了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西方,那是太阳落下去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北方,那是北极星的方向。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听口令做动作等,感知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此时,教师注意进行方法的指导: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的方向排列的。这里教师不对学生做统一的要求,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惯。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墙上都有些什么?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认识了东南西北,接着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东南西北分别坐着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方向的认识。接着我让讲台前的学生进行介绍,同时变换方向进行介绍,学生可能会受前后左右相对性的影响,认为方向也会因为转个方向,而使自己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探讨使学生明白,方向是固定的,不会因观察者的朝向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区别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随后安排一个开火车找方向的小游戏,让学生闭眼想象,睁眼判断,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前,我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校园,让学生说一说校园中的建筑物在学校的大**置。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好方格的校园*面图,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先确定操场四周的四个方向,再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体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设计,反馈。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让学生亲身经历画*面图,统一*面图方向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明确了统一方向的必要性。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过程及学*方法的探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周海军和王小娟同学上学可以怎样走?(练*一第3题)

  2、出示北京***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教学中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北(上)

  (左)西—|—东(右)

  南(下)

小学数学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缘谖宓ピ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它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4、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学生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不一定能准确的加以判断。因此让他们更加熟悉这些常用的方位很有必要。

  2、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知识的学*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兴趣。

  三、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机灵狗

  1、同学们,可爱的机灵狗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想和你们一起学*,一起做游戏,你们喜不喜欢它?(喜欢)

  2、喜欢机灵狗的'同学请举手。你举的是哪只手?(右手)另一只手就是(左手)。

  出示课题:左右

  教学生区分“左”、“右”两字。

  二、操作感受,认识左右。

  1、借助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左右”

  (1)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2)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3)利用身体左右的朋友跟机灵狗做动作。

  2、借助身边事物,理解左边和右边

  (1)向大家介绍左边的同学是谁?右边的同学是谁?

  (2)出示课件:丁丁和当当在摆文具

  师:丁丁和当当也来到了我们课堂,他们在摆什么呢?

  生:摆文具。

  师:丁丁给当当提出了一个问题,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4个。

  机灵狗质疑:为什么同一块橡皮,一会儿是第2个,一会儿是第4个?

  师:当当也给丁丁提出了一个问题,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生:尺子的左边有橡皮、有铅笔,右边有铅笔盒、有小刀。

  议一议:根据重新排列的文具图,同桌同学议一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代表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3)摆一摆,解决课本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准备:课本、练*本、尺子和铅笔

  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

  3、联系生活实际,实践应用“左右”。

  出示情境图:田田星期天要到小明家玩。

  学生说一说三间房的位置。

  师:田田忘了小明家的门牌号码,他只记得小明家在左边。小明家住几号房?

  生:7号房。

  4、教师现身演示,体验“左右”相对性。

  (1)让学生举起右手,教师面向黑板,也举起右手,问: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右手)你们的右手和老师的右手在同一边吗?(在同一边)

  (2)教师转过身来,面向学生,再问:老师的右手和你们的右手仍在同一边吗?(不在同一边)

  (3)思考:老师的右手为什么和你们的右手不在同一边?

  (4)师:如果老师和你们不是面对面站着的呢?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解答“练一练”第3题。

  出示课件:上下楼梯。

  (1)机灵狗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请6位同学上来演示。(这6位同学模仿画面上下楼梯的情景,举着右手走)

  师:他们都是靠右走,为什么不在同一边?

  (3)师:如果上下楼梯的人有的靠左走,有的靠右走,会出现什么情况?

  (4)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如上下楼梯要靠右走。

  2、解答“练一练”第4题。

  出示课件:停车场上。

  ①机灵狗提问: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几辆车?

  ②学生解答,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

  四、数学游戏,综合运用。

  游戏规则:老师先请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再请另一位同学站在他的左边(或右边),站对的留在台上指挥下一位同学,站错的回座位……

  五、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左右)

  六、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中“左右”的现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出示课题:左右

  区分“左”、“右”两字。

小学数学说课稿7

  一、教材解读:

  1、教材的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2、教材简析:三角形分类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开展学*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来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特征,学会按一定标准给三角形分类,感受三角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经历观察与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教学重点:学会给三角形分类。

  5、教学难点:找出三角形角与边的特征。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纸片若干袋(每袋都一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双面胶若干

  二、教学设想

  自主学*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以活动促学*是本节的教学定位。通过情景创设,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讨论交流、独立思考等活动,逐步建立对三角形角与边特征的认识。通过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连一连、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对话的机会,通过教具、学具、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到几何空间的抽象变化的过程,从而获得对三角形边、角特征的认识,进而学会给三角形分类。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为自主探究搭建*台;积极引导为有效学*指明方向;主动参与为合作交流营造氛围;激励评价为主动学*鼓励加油。学法:观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问题;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决问题;分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问题;独立反思在总结中内化问题。

  四、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问:你能按一定标准给教室里的人分分类吗?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为多角度的给三角形分类作好铺垫。

  2、探索新知。出示一些三角形纸片,问:三角形有哪些特征呢?(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手拿实物问:每个三角形的角和边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各自的边和角特征来分分类。学生动手探索分3个环节,前两个环节采用比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考虑合理分工、团结合作,提高课堂效率。

  ①观察与测量。分给每个学*一袋三角形纸片、一张彩色纸板和双面胶(每个小组的三角形一样),引导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观察、测量、记录各个三角形的特征。

  ②整理、分类。根据记录的'数据,经过小组分析、讨论,将分类后的三角形贴在彩色板上。

  ③全班展示交流、师生点评。

  ④归纳小结。

  给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名称,找出不同点和相同点,出示集合图,讲解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给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名称,找出它们的特征。

  3、巩固练*

  ⑴连一连。(课件出示)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目的是让学生在练*中巩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⑵游戏,猜一猜。

  给出三角形的一个角或两个角,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深刻辨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当学生感到有些疲劳时,这时我就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采用游戏练*方式,增加题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⑶判断。(课件出示)

  ①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有两个锐角,必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②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③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目的是辩明概念。同时,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能促使人人参与学*,达到面向全体的作用。

  ⑷填空。

  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cm和5cm,则它的周长为()。

  ②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7cm,其中一条边长为7cm,则它的其腰长为()。

  ③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和8cm则它的周长为()。

  在巩固等腰三角形特征的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全文小结:以谈收获和实际应用的方式结束。

小学数学说课稿8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我的说课分为5步

  一、说教材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教材通过购买校服,引出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能力目标: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段整理;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学法

  1、探究尝试、自主学*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人人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判断能力为以后的终生学*打下基础。

  2、交流反思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促进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1分钟拍球,城市环境等有针对性地练*,使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 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自觉地参与到学*中形成技能技巧,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四、教学过程:分为6 步

  (一)、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同学们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也很整齐。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很快就

  要给你们换新校服了,那么我们在换新校报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此引出

  (测量身高)而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留着呢。

  (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二)操作体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在换新服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每一个人都测量一下身高呢?

  (根据身高,每一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校服。)如果服装厂给你们做校服,会不会给们每一个人都单纯设计一种型号呢?为什么?

  2、质疑:如果你是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身高差不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 那么你准备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几种型号呢?(大号、中号、小号)

  老师和学生把校服的型号统一确定一下,你们认为老师的'这样的确定合适 吗?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55cm的适合穿大号。

  小组讨论:那么现在你们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

  汇报:哪个小组已经有办法了愿意来交流一下?其他小组能对他这种方法作一下评价吗?

  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就是把我们班所有同学的身高分成几段来统计,

  我们可以分成几段?(3段)是哪三段呢?

  (小号:120~129cm 中号:130~139cm 大号:140~155cm)

  3、同桌合作 提出合作要求: (1)每一段分别有多少人呢?(2)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每一段的数据呢?(3)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这张记录单中,根据记录单,并完成统计表。(4)同学们在整理的时候应该注意合理分工,老师建议你们一名同学来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身高(cm) 人 数

  120~129

  130~139

  140~149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启发:刚才有的小组是用打勾(画竖线、画正字、数数)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的,

  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画正字)为什么呢?今后,同学

  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质疑: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些打勾或是画正字等等的记录单直接交给服装厂呢?还应

  该怎么办? (板书:制成统计表)

  统计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

  (①反应总人数 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4、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合计有多少人,每一段有多少人)

  服装厂的工人师傅如果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后,会明白哪些问题?

  (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谈话:服装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板书:分析数据)

  (三)回顾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与感受。

  1、 大家现在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整理出我们班大、中、小号的校服各有多少套的?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2、 小结:其实像这样把身高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准确的整理数据,从而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我们今天学*的就是数据的分段整理)

  (板书:数据的分段的整理)

  3、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

  个怎样的统计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

  (①收集数据 ②分段整理 ③制成统计表 ④分析数据)

  (四)寻找生活中的统计知识

  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再进行统计分析,是我们解决问题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 (学生举例)课后,也希望同学们能注意收集生活当中的有关信息,自觉运用统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延伸发展

  谈话:刚才我们利用解决了定做校服的实际问题,统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普遍,下

  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例子。

  1、课本100页1题 老师还专门对二年级一班1分钟拍球比赛成绩。

  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

  (1) 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 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3) 提问:这道题把数据分成了几段?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 师:同学们喜欢拍球说明同学们都想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可是,

  人身体素质的了好坏很多时候还跟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关系,特别是跟我们日常的空气质量有关系,空气质量到底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课件出示空气污染短片: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谈话:现在同学们已经对空气质量有了一些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诸城,它的空

  气质量情况又如何呢?上网调查一下我们诸城某一年某一个月的空气质量记录吗?你能根据污染指数的分级规定,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数据吗?再根据整理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填写完统计表后,根据统计表说一说你觉得诸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为什么?作为一个诸城的小市民,你觉得能为改善诸城的环境做些什么?

  整理好了以后我们明天来汇报交流一下。

  (六)反思感悟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是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缩,简单明了、富有条理性,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清楚地了解到本课所讲的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数据的分段整理

  收集数据 分段整理 制成统计表 分析数据

  五、设计理念

  A、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课的导入,为了更加贴*每个学生生活经历,我创设学生做校服的情境,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表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同时让学生调查环境污染情况,也是深有教育价值的。

  B、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制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优化出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符合孩子心理实际的。

小学数学说课稿9

  说教材

  1、教材分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进一步学*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的兴趣。

  4、教学重点: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

  5、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说教法、学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玩一玩、比一比等活动,在动手实践中,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看得着、摸得到的东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学会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数学的方法,训练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留意身边的事物,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老师带来一些图形朋友,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请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类。(生可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圆没有角,其它三个图形都有角。

  2、揭示本节课的学*内容: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和分类的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及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以后探索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

  1、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见过生活中的角,并用手指一指自己身边的角。

  2、课件出示剪刀、钟、红领巾,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角藏在哪儿,用手指一指,并用课件演示请出这些角。

  (二)认识角

  1、摸角并感知角

  让学生拿出三角尺,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和同桌说说发现。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让生汇报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角有个尖尖的、刺手。让别的学生摸摸是否有同样的感觉。

  揭示:我们把这个地方叫角的顶点。

  生汇报:角的两边是**的、直直的

  揭示:我们把这样的线叫边。

  再让学生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

  1、让学生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2、请一位学生说出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3、教师再示范画一个角。

  4、给角取名。为了便于区别这两个角,我们可以给它取名,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开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1,记作1,读作角1,(师板书),第二个角让学生取名,记下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找角,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这样,从直观图形到抽象概念,层次分明,过度自然,学生容易接受,顺利突出本节课重点。)

  (四)练一练

  1、辨角(课件出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找角:书中67页指一指。

  (设计意图: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练*,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能力,并及时反馈,掌握学生学*情况。)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

  (一)玩一玩

  教师出示活动角,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活动角玩一玩,有什么发现,生汇报交流(板书: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二)比一比

  1、请生将自己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桌的比一比,看谁的角大,谁的角小,并请两位学生上前比,教师指导比的方法。

  2、师拿出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另一个边短但张口大)让生猜谁大谁小,再放在一起比,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的大小有关,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内化延伸

  1、角的应用。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角。

  2、如果我是角: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角的用处,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总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梳理,内化了新知。)

小学数学说课稿10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是怎样上《通分》这一堂课的。

  一、 教学内容: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通分”第一课时。

  二、 说教材: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孩子切实掌握好。

  三、 说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使孩子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 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四、 说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孩子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五、 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 讨论法。通过孩子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 借助投影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孩子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

  3、 运用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练*,使孩子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 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孩子,鼓励孩子积极发言,引导孩子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六、 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使孩子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孩子的自主。

  七、 教学过程:

  1、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复*。复*第(1)题让孩子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第(2)题时先让孩子填空,再说一下这样填的根据,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第(3)题是为例2学*异分母分数的比较作准备,并通过 和 的比较,设置悬念,引出今天的内容。

  2、(1)在教学例1时,我先通过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孩子把 和 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6和9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孩子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2)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孩子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孩子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助教材上图形的直观,采用抽拉投影片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在教学例1后,我就指导孩子练*练*十九第2题和练一练1,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3)在教学例2时,我着重引导孩子想应该先通分再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了例1的教学通分的过程,孩子已有能力解决,所以我让孩子直接口答,没有作过多的追问,而且例2的最后一步的关系符号由孩子自己填写,有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

  3、教学例2后,就进入了巩固练*阶段。通分的关键是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因此我首先安排了练*十九第1题:很快说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练*了练*十九的第四题提高了孩子的辨别能力,防止通分的两种错误类型。

  4、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孩子自己归纳: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在一堂课结束之前,我还安排了一定的作业时间,既当堂检查了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孩子的课后负担,并在作业时,我进行了个别辅导,让后进生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我忠心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11

  一、教学设计理念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数学无处不在。通过为学生创设龙舟比赛的场景,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中去学*数学;通过手势学*口诀,激发了学*新知识的兴趣。

  2、 经历过程,全员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经历主动编写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两个关系的处理上。

  3、 精心组织,渗透方法,体现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始终在主动地进行观察、推理、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到学*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渗透了迁移类推的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简析

  1、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的《9的乘法口诀》。

  2、 知识基础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初步理解乘法意义和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的,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所以9的乘法口诀的学*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3、 对教材编排的理解:教材首先出示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这样的喜闻乐见赛龙舟场面引入;接着通过在数轴下面的空格里填数,让学生做9的连加练*,写出乘法算式,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最后总结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书上练*十九的1-7题是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不同形式的练*,形式比较活泼。

  4、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 通过观察,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新知识和合作的意识。

  5、教学重点是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难点是记忆口诀,正确确定每一个积。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和采取的'教学方式

  依据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 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这一环节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一是搜集信息,二是处理信息,三是独立编写口诀。

  教师在导入中渲染端午节龙舟比赛的场景,同时出示龙舟图,通过这个场景,让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搜集并提出每条龙舟上有几个人?也可能搜集2条龙舟有几个人?3条呢?甚至提出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第二个层次是处理信息。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在处理信息时从两方面处理,一方面是在数轴上填写连加的结果,边看图边推想,这样的形式呈现,提高了抽象程度,渗透点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学生汇报时,教师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9个9相加是81,处理信息的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根据连加的结果写出得数。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感知连加结果的特点。

  这时有了编制2-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编制9的乘法口诀就水到渠成了,依据学生学*情况,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将过程填在书上,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总结出乘法口诀后,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口诀可以写两个乘法算式。学生完成第84页右边算式的填空。

  从上面三个层次设计基本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学*活动贯穿始终。

小学数学说课稿12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面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这里主要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并感知*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和*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一些关系。本课时的内容是*面图形的拼组。教材通过让学生折一折、剪一剪、做一做的活动,体会和发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并感知*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过程,如:在做风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把长方形的纸转化成正方形的纸,再把正方形的纸剪成做风车叶片用的三角形,做成的风车转起来的轨迹形成圆形;再如:教材在做一做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怎样把一个圆形剪成正方形,教师在处理这道题时,还可以让学生把剪成的圆形再剪成正方形。同时教材还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感知*面图形间的关系,从而学*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事物。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

  4、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面图形的特征,感知*面图形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明的基础。”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的师生交往;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命气息。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充满着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识,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我采用猜想、验证、操作等方法,具体如下:

  1、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

  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感受,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先大胆的猜想长、正方形边的特征,再运用语言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猜想,从而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谨性。

  2、动手操作,积极互动法:

  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折、剪、拼等,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图形的特征和联系,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3、观察讨论、交流合作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方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实效性。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风车。问:“这是什么?”(风车)“喜欢玩风车吗?”(喜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需要哪些材料?”(小棒、钉子、纸……)

  “用什么形状的纸呢?”(正方形的纸)。

  (二)探究新知: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做风车要用正方形的纸,正方形我们上学期已经认识过了,它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回忆一下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1、探究长方形的边特征。

  “我们先看长方形(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介绍对边)在长方形里上面的边与下面的边相对,象这样的一组边叫做一组对边。找找看长方形里还有哪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一个长方形里有几组对边?”(让学生指出来)

  “请你观察一下,你认为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特点?(对边一样长)你能想办法证明吗?”

  教学设想:对于长方形边的特点,学生已有感性的认识,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先激活学生对长方形边的特点的感性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认识升》。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质量、时间、面积等计量单位以及它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的又一类量,对丰富学生认识量及其计量单位是十分有益的。本节课的学*,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生活经验。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进行讲授。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操作和实验等学*活动中,进一步体 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6746005领取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容量单位升,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教学难点是:感知1升有多大。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饮料瓶、罐等物品。提问:从商标纸上,你知道这些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

  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代表的是什么呢?

  引出课题《认识升》。

  这样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饮料瓶、罐等物品,通过交流切入新课学*,自然贴切,活泼生动。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首先是认识容量。

  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和两个大小相*的冷水壶。先让学生比较两个玻璃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一些,哪一个能盛的水少一些。

  通过学生的观察以及汇报,讲解:两个玻璃杯,如果某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一些,我们就说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大;如果某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少一些,我们就说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

  再让学生观察两个冷水壶。

  提问:你能看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

  让学生进行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呢?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会进行演示:把其中一个冷水壶装满橙汁,倒人另一个冷水壶。

  提问:你发现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小?你是怎样想的?能再找出两个容器并比较它们容量的大小吗?

  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自己小组里的冷水壶,指出各组冷水壶的大小相同。

  提问:你知道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容量?

  启发学生用纸杯量一量,看看能盛多少杯。

  学生用自己小组的杯子动手测量,并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发现各小组倒的杯数是不一样的'。

  追问:同样大的冷水壶,里面装了同样多的橙汁,各小组倒的杯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说明: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从而引出认识容量单位“升”

  出示例2的情境图,提问:观察这里的一幅图,想一想这些瓶、罐或桶分别是用来装什么的?水、油、饮料等物体都是液体,计量这些液体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

  学生比较容易发现,上面都是写的“升”或者“L”。

  提问:你在哪里还见过“升”?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通过学生对生活的举例,加深对升的理解,从而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接下来是认识1升有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

  提问: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

  出示1升的量杯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相应刻度线表示的含义。并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从里面分别量出正方体容器每条棱的长度。

  我会进行演示:在量杯里装1升水,再把水全部倒入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从而指出:从里面量,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

  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容器入手,通过观察发现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再通过操作和演示、观察和比较,感知1升有多少,初步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这样,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效率。

  (三)课堂练*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出示盛有1升水的量杯和一个空的纸杯,从量杯里倒出一杯水,让学生看看倒出一杯水后,量杯里的水少了多少,再估计把1升水倒入这样的纸杯中,大约能倒几杯。

  找同学演示把1升水倒入纸杯的过程,并说说上面的估计对不对。

  巩固练*,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展开,突出了学*重点。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练一练。

  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进一步掌握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还能够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角的画法》是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和角的分类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的内容按给定的角的度数画角并能灵活的运用三角板中的角来拼出新的角。学*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难点:用三角板拼角以及灵活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画法的知识接触很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这节课中,我用最直观的教学和总结的三步法让学生感悟画角的方法,同时结合三角板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拼出特殊的角。既让学生学会了画角,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最突出的教法就是利用180°量角器直观动态的演示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另外还运用了各种教具让学生来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法

  学法是学生再生知识的法宝。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我设计了自主学*、同桌合作学*和小组合作学*。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3)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

  分别画出4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1)介绍三角板中的角,并让学生活动,看能组成那些角,

  (2)让同学根据三角板中的角,画一些特殊的角。

  (三)巩固练*

  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小学数学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长度到学*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教具。

  (2)学具:两人一份面积相*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若干、1*方厘米、1*方分米的学具。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8)

——小学数学说课稿菁选

小学数学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说课稿1

  教学设计说明

  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课到底该怎么上,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算法多样化”

  又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

  倡导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策略提供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在算法多样化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研究》。

  首先谈谈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算法多样化不同于算法多样。算法多样是指在数学学*中,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有多样的计算(解题)方法;算法多样化是指在对同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多样计算(解题)的基础上,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基本教学策略和一般操作形式。具体策略如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独立思考,探究算法-交流算法,理解算理-体验感悟,优化算法-联系实际,应用拓展-归纳评价,激励创新。

  本次参赛我们选择了“5个3加3个3等于8个3”这一计算教学内容,旨在体现以上教学策略,汇报我们初步的研究成果。

  其次谈谈本课的一些设计思路

  在学*本知识之前,学生通过学*,已经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几个几),掌握了乘法口诀,因此,本堂课“新”的地方是:当每一份的个数相等时,可利用乘法分配律合起来算,在教学中则如何巧妙地渗透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在*时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强,能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听取其他组员的意见;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也较强,但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许多学生不能完整、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这方面有待于教师的指导与培养。

  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与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是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难点是理解算理,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并能很好地与课题联系起来,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创设生活情景,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新教材没有独立成章的应用题教学了,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渗透解决问题呢?在我们研究课题中也提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开展教学,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就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解题的愿望和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创设了学校成立羽毛球队这样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情景,学生不断地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充分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队员?”看似是一个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实质上蕴含了对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如何计算“几个几加几个几”,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学生既探索了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计算方法,又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在自主学*中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中,我充分信任学生的学*能力,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算法,学生在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得到的是充满个性化的算法。因此在交流时,我也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我则帮助学生把思考的过程通过板书展示出来,但当学生表述不完整或错误时,及时给予帮助或纠正,让学生在群体中呈现自己的算法,从中使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感悟同伴算法的特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三、在体验感悟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优化算法,感知乘法分配律

  算法多样化后到底要不要优化,这一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算法优化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本堂课中,就应该优化,但优化的过程不应该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反复地体验感悟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学生思维的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我虽没有推荐给学生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的算法,但我在不断地帮学生梳理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个几这一方法,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中,感悟到这一方法能使运算简便,从而自然而然地应用这一方法,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感知乘法分配律。

  四、精心组织练*,在多样化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在生活化情境中设计开放性、综合应用性问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策略之一。教学中,遵循“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这一原则,设计了一组既具有层次性,又具有开放性的练*,使学生多一份感悟,多一份理解,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练*1:由图过渡到算式,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练*,这种练*是最枯燥的,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回答正确或能说出想法就奖励小星星,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学*的积极性大增,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练*2:由练*1巧妙地变化出:“蔡老师一共奖了多少颗星星?”这一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圈一圈,算一算,从而改变了练*为练而练的机械的形式。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圈的方法也不一样,从而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练*3是开放性的练*,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你能写几种就写几种。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课最后的课后思考,应用拓展,与课开始的情景遥相呼应,既体现了课的完整性,又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将课延伸到课外

  最后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为了和课题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按对教材可以“重组、补充、超越”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再处理

  1、为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与我校成立羽毛球队相联系,将书上例1的苹果图改成了羽毛球图;

  2、无论从整数乘法的定义来看,还是从乘法的实际应用来看,几个几是更为基本的含义,几的几倍是派生的,为突出重点,本节课中我紧扣几个几来帮助学生理解。

  几的几倍(即书上的例2)将在学*“5个3减3个3等于2个3”这一课中进行学*,因为那时学生对几个几已经很熟练了,就可以重点解决几的几倍的问题了。其实,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新理念。

小学数学说课稿2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去早餐店买食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十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进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一)激趣导入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更好地为学*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询问了学生早上吃早餐的情况,学生们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都有比较直接的帮助。从而激起他们参与学*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学*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围绕教学重点我采用了以下步骤:

  (1)创设买早餐的购物情景,让学生为自己选两样,当成自己的早餐。然后让学生探讨“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从而突破重点。再将题目归纳成加法和减法两类,进一步系统的学*。

  (2)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让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0.5元和0.7元化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提问:摆竖式时为什么角与角,元与元对齐?得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埋下了伏笔。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竖式的摆法肯定也对,通过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摆?得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而在小数加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进一步突破难点,明确计算原理后,让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加法问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以便学生领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学小数的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能学*,爱学*的目的。

  (三)练*巩固

  学*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获得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活动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基础知识练*:完成课本P105页1题。

  2、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本P105页3、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让学生谈学*收获,促使学生归纳总结了本节课的知识的知识要点。

  (五)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说课稿3

  教材分析:

  《买电器》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中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算法多样化,提高口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下,运用规律熟练地进行口算。激发同学们学*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景,提出用整十数、整百数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50+4020+4050-30100-80

  30+5225+4227+4260+40

  20+6337-20xx-2578-11

  (设计意图:通过复*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内容做铺垫。使学生们知道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和整百,整十口算的方法基本是一样的。)

  二、自主探索新知。

  1、机灵狗买新房子了,它打算到商场买家电,同学们看大屏幕。(ppt展示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风扇。)

  提问:你想知道它们的价钱吗?请同学们猜一猜。

  (1)洗衣机的价钱是一个整百数,它在400和600之间。

  (2)电冰箱的价钱是由9个百6个十组成的一个数。

  (3)电视机的价钱相当于8张100元人民币的价钱。

  (4)电风扇的价钱是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数是2,十位和个位数都是0。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的热情,鼓励学生从情境中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并自己尝试来解决一些问题。)

  2、看着这些家用电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2)重点解决:买一台电视机和洗衣机一共多少钱?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3)学生们拿出自己的学*纸画一画,算一算,不要商量,自己独立解决。

  (4)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a、数线法

  b、利用计数器

  c、其它方法。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有计算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在交流中促使学生优化算法。)

  (5)师生共同探究出列竖式法。

  3、买一台洗衣机比买一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用同样的方法来探究。)

  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

  1、练一练第1题。(画一画,填一填,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练一练第2题。(提示学生对比观察各组题目的特点。)

  3、练一练第5题。(先让学生说出图示的意思,然后通过推理,得出横线上要填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再次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学有所用。)

  四、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有那些收获。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板书设计:

  买电器:

  500+800=1300800—500=300

  想5+8=13想8—5=3

  500+800=1300800—500=300

  答: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答: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

  电视机一共花1300元电视机少花300元。

小学数学说课稿4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两种图形的特征,为后面学*长、正方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几何的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经历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 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教学中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主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策略设计: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根据这一理念,我认为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应只是规律性结论的呈现,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美丽的鸟巢”导入新课,通过猜测、操作、分析、比较等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出长、正方形的特征,并应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小棒。

  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信息窗1情境,点击鼠标。

  小朋友们,小鸟的“家”漂亮吗?看到它们这么漂亮的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鸟巢是怎样做的?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帖)

  设计意图: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由情景中的数学问题导入新课,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并迅速切入正题,为后面的合作探索与深化理解巧设“孕伏”。

  第二环节:分组合作 探究特征

  本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猜测特征

  我是这样进行的:(老师手指课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小朋友们,我们大胆的'来猜想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有什么样的特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出:大家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就要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来进行验证。分页标题#e#

  这里更多体现了课堂的生成,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成了课堂的主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第二层次:探究特征

  首先研究长方形的特征:大家的桌子上有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小棒等学具。听清要求:利用这些学具,动脑筋,想办法,找一找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角有什么特征,一会儿要在全班交流你们组是怎样发现这些特征的。

  学生分组学*结束后,全班进行交流。有的小组通过测量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的小组是通过对折的方法发现的;有的小组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在此基础上,再利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特征。(演示课件)

  最后教师板书特征: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贴在黑板上)

  接下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利用手中的学具,运用各种方法看一看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学生在分组合作、全班交流后,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教师板书: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贴在黑板上)

  在这个层次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比较、总结特征,预设与生成交替出现,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三个层次:比较特征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长、正方形的异同,然后全班进行总结,教师用韦恩图表示出长、正方形的关系。(画图)

  有对比才有鉴别,本层次的设计就是想通过比较长、正方形的异同,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避免思维产生混乱。

  到此,新授已经结束,师生共同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指着黑板比划一下)然后对开始的猜想进行判断。

  本课的第三个环节 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

  练*的设计紧扣重点,由易到难,形式多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第一个练*: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出其它两条边的长度,并说明理由。

  第二个练*:用小棒摆长方形、正方形

  每个同学都有长短不同的小棒若干根,两人一组,选择合适的小棒分别摆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要说清这样摆的理由。在这里学生有可能摆出*行四边形、菱形,那么让学生说明为什么不是长、正方形,怎样才能变成长、正方形。

  第三个练*:给出一张长方形纸片,让学生想办法变成最大的正方形。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最后一个环节:全课总结

  以学生谈感受的方式,评价本节课的收获、体验,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感受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角的画法》是学生直观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和角的分类以及掌握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的内容按给定的角的度数画角并能灵活的运用三角板中的角来拼出新的角。学*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以及发展空间观念,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教学难点:用三角板拼角以及灵活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画法的知识接触很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这节课中,我用最直观的教学和总结的三步法让学生感悟画角的方法,同时结合三角板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拼出特殊的角。既让学生学会了画角,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节课最突出的教法就是利用180°量角器直观动态的演示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另外还运用了各种教具让学生来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法

  学法是学生再生知识的法宝。在整节课的探索活动中,我设计了自主学*、同桌合作学*和小组合作学*。在具体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

  问:量角的'工具是什么?

  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3)说一说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

  分别画出45°、105°的角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本上画。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1)介绍三角板中的角,并让学生活动,看能组成那些角,

  (2)让同学根据三角板中的角,画一些特殊的角。

  (三)巩固练*

  1、P43、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 45° 60° 90° 105° 120°

  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 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小学数学说课稿6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9页例2,练*十五相应*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这一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在学*了1 000以内数数和l 00以内读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教学,为比较1 0000以内数的大小和读写万以内数打下基础,而且为学*万以内数的四则计算创造条件。《课标》指出:“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依据这一理念和《课标》要求,本课时素质教育目标确定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教学点

  l、理解1000以内数中各个数位所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1000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及1000以内数的组成。

  3、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二)能力训练点

  l、能够比较熟练地读、写1000以内的数。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掌握1000以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1块、计数器卡片、计数器、数学卡片。

  三、教学设计

  (一)复*引入

  1、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读一读,说出每个数的组成。然后说一说100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

  通过说一说、拨一拨活动,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100以内数的读写及组成进行巩固,为本节课学*1000以内数的读写作好铺垫,并引出课题。100 以内的数,同学们都会读、会写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1000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读写)

  二、探究新知

  第一层:学*没带零1000以内数的读写

  1、出示计数器并拨上536,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个数怎样写、怎样读。并贴出有彩色珠子的计数器卡片。

  2、先让学生汇报,再拨出362、689,指名写数、读数。

  3、让学生讨论归纳出没带零的1000以内数的读写法、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百位是几就在百位写几,十位是几就在十位写几,个位是几就在个位写几,反过来,百位是几就读几,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合起来就是几百几十几,并板书。

  (设计意图:放手学生独立试读写这个数,给学生创设五个自主探究的空间,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第二层:学*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

  1、把第一层536的计数器中,536中十位上的3个珠子拨去,再把536中个位上的6拨去。师出示计数器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2、十位上和个位上没有珠子,该怎样写,怎样读?请学生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并读给同桌听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指名说一说。再拨出302、405、320、450等数,让学生读写。

  4、分组讨论归纳: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数的读写。

  强调哪位没有珠子就在这位写“0”占位。百位是几就读几百,中间的“0”读零,个位是几就读几,像506,读作几百零几。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末尾的零不读,像530,读作几百几十。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惯)

  第三层:学*数的组成。

  1、组织学生观察三张计数器卡片上的三个数,并讨论每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汇报时明确指出:506中的0个十和530中的0个一可以省略)学生已有的1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独立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三、练*巩固

  1、课本69页“做一做”的第1题和71页第1题。读数、说组成。

  2、课本第69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第7 1页“练*十五”的第2题(这两道题让学生学以致用,检查学的效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画珠子练*

  4、摆数游戏,请你用2个8和2个0组成一个三位数并指名说数的组成,通过摆数游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5、请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生活1000以内的数读出来,其它同学在本子上写,并指名板书。

  (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感受体会到“数学就在我身边” ,数学真有用。)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再次巩固1000以内读、写法

  (五)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多种形式的学*方式去探索学*1000以内数的读写。由于低年级学生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因而,在教学中应用了色彩鲜艳的计数器卡片,联系生活实际,采用直观演示进行教学,利用旧知去探索新知,大胆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把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比较、类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板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读写

  写作: 5 3 6 5 0 6 5 3 0

  读作:五百三十六 五百零六 五百三十

  几百几十几 几百零几 几百十个

小学数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2~63页《玩一玩,做一做》。

  2.教材简析:"玩一玩,做一做"这一内容是根据学生前面学*的"除法初步认识"和"角的认识"以及对*面图形的基本认识而设计的两组活动。第一组是根据要求按人数和组数做分小组的活动,第二组是学生利用学具进行量、画、拼、摆几何图形的活动。分小组是学生日常学*和游戏经常用到的一种形式。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小组,实际就是对除法的具体应用。通过游戏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同时通过运用知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拼、摆、量、画几何图形的活动,主要通过具体的"做",使学生巩固对所学常见*面图形的认识,体会图形之间联系和区别,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兴趣。同时,通过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用直尺画角,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使用数学的能力,此外,根据拼摆出的不同图形,教材还提出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推理,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

  (1)经历玩一玩、做一做的活动,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和应用,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动手实践,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提高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良好*惯。

  (3)通过本节课的学*,使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面图形的认识。

  5.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的情境。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的学*创设一个探究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为基础,营造和谐,*等的合作的学*环境,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充分显示了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方式,让学生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

  4.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精彩纷呈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善于合作与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达到较高层次。

  三、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方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我用这样的语言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图形,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玩一玩,动手来做一做,你们说好不好啊?(板书课题:玩一玩,做一做)

  提出活动要求:在活动中大家要多发现数学问题,并注意用动脑、动手、合作等方法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低年级中开展活动,要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非常重要。

  (二)分组活动

  我创设这样的情景:

  1.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带来了毽子、跳绳、乒乓球等体育器材,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做做健身运动。不过,做运动之前我们得先来分一分组。

  这样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情境,将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数学学*活动中来。

  2.提出活动规则:小组合作,由组长主持,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先分好的把手举高给大家看。

  3.开始活动

  老师发指令,学生分组:

  (1)把12个同学*均分成3组,进行踢毽子活动;

  (2)把12个同学*均分成4组,进行跳高比赛;

  (3)12个同学按每6人一组,进行跳绳活动;

  (4)12个同学,每2人一组,进行打乒乓球比赛;

  (5)12个同学*均分成6组,进行打乒乓球比赛。

  4.比赛评价:表扬分得又快又对的一组,并请代表说说:你们组为什么分得这么快?是怎么分的?做完了(4),为什么(5)你们不用再分?

  通过对活动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用数学的乐趣。

  5.师生交流:

  (1)学生口头编应用题,列式。

  (2)提问:分成了几组?(3)和(4)分得的组数一样吗?为什么?

  (3)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

  6.引导学生小结得出:无论按人数分还是按小组的数目分,只要是"*均分",就都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除法知识来解决问题。

  分小组活动是学生日常学*和游戏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形式。活动项目中孩子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小组实际就是对除法的具体运用。通过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还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的精神。

  (三)角的乐园

  做完了分组游戏,我设置了这样的引入把学生带入角的乐园:

  1、我出猜谜语:"一顶点,两条边,日常生活处处见",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指名说谜底,再出示一个角让一名同学指出角的顶点和边。给予肯定后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物体,它们身上都藏着角。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是直角?请一位同学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通过猜谜游戏,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画角。请同学们也来做一个"小小魔术师",利用直尺和三角板"变"出:一个任意角和一个直角。

  画角在学生学*角的认识时,已经有所接触,这里设置"小小魔术师"的游戏,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画一个角的步骤。

  (四)拼摆图形

  1.摆学过的图形。拼摆学过的图形,实际是对学生已有的图形的表象的具体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已学的*面图形特征的认识。这里我要求学生拼摆以下四种图形:

  (1)摆三角形;

  (2)摆正方形;

  (3)摆长方形;

  (4)摆六边形。

  2.学生摆完图形,我出示以下填空题让学生回答:

  (1)三角形有()个角。

  (2)正方形、长方形都有()个角,它们都是()角。

  3.学生根据刚才的拼摆,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从所拼摆的图形的特征或联系乘除法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如:摆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三角形?摆4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拼摆组合图形

  (1)摆两个同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6根)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用五根小棒摆出2个三角形?摆摆看,并说说为什么?(两个三角形共有的边就叫做公共边,有一条公共边就可以少用一根,所以只要5根。)

  以上活动通过学生尝试操作,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培养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同时渗透用几条公共边,使所用小棒减少几根的道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避免思维定势造成的负迁移。

  (2)根据要求摆小棒。为使公共边这一思想得到巩固,我设计了下面的拼摆练*。

  ①下图,增加一根小棒,使摆出的图形有2个正方形。你能摆吗?

  ②下图,添加两根小棒,你能摆出几个三角形?摆摆看。

  ③下图,增加三根小棒,使摆出的图形有5个三角形。你能摆吗?

  拼摆组合图形这种形式是在学生拼摆基本图形的基础上,将图形适当组合,摆出有趣的图形,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感受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5.摆五角星。

  6.任意拼摆。

  这部分活动,是在基本图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的形状。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使其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

  7、拓展练*:能不能用12根小棒摆出5个正方形?6个正方形呢?请你摆摆看。

  (五)活动小结

  你们喜欢今天的活动吗?在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应用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学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64到65页)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我们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特征的知识基础。

  2、学生: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许多物体中存在“角”,学生对它也是相当熟悉,我在课前也了解过,他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烟,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而这些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是本课的学*起点。同时低年级学生特定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认识事物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

  3、教学目标的确定: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的认识角。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特征。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二、说教法:

  “教必有法,但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形象教学、动手实践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三、说学法:

  首先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欢的、已知的、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抽象的图形角表象,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了角的特征,再通过应用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兴趣,我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将生活中的角上升到数学中的角。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4、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为本

  四、说教学过程:

  角是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是比较困难的。这节课,我注重了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特别是本课的导入,让学生谈谈看到“角”字想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开放式的提问,把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的关于“角”的信息全部呈现出来,学生基本感知到角的特征,知道今天学*的是*面图形——角,为下面学*抽象角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学*新知的过程中,我为学生设计了三关。鼓励他们,只要课上能积极动手、动脑,用自己的智慧顺利地闯过三关,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为学生打开“学*闯关”这扇窗,为他们展示一个具有吸引力、新奇鲜活的数学世界,进而在挑战和体验中学*新知。

  第一关: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认识角。

  我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熟悉的物体,如黑板、桌子、数学书等,让学生找实物中的角,由实物过渡到几何上抽象的直观图,贴*了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渗透了“一切客观事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启蒙教育。

  接着,通过摸一摸实物图上的角,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角的特点,联系触摸时的感觉,从而引出角各部分的名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然后通过一些判断练*,摸一摸游戏进行辨析,可以说学生对角的学*是一种“体验性”的学*,是一种“探究性”的学*,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触摸式”、“体验式”、“建构式”的学*。正如皮亚杰所说:“只有要求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第二关:做角。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数学学*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里,我将充分体现这一点,让学生用学具盒中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来做一个角,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数学学*的活动中去经历一个过程,因为过程肯定和一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或方法联系在一起的。做完角,选择一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说做角过程,以便全体学生观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第三关:比较角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在上课前,我反复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猜测到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角的大小和所画两条边的长短有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开的程度有关。怎样能直观的将这两种情况演示给学生看,并能验证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紧跟着展示角这个环节,我选两位同学上前出示自己做的角,(其中有一个是活动角)。即而提出问题: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呢?学生果然出现两种答案。这时候,我不急着判断,我出示一个实物钟面,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学生很容易发现,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在逐渐变大,于是我追问:“可是,时针和分针的长度并没有变化呀!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自然地,将学生引导到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学生将更容易得出正确结果。

  接着,我说:“同学们,大家看着,老师要变魔术了。”我将活动角变得和另一个角差不多大,这时候,学生没办法一眼看出哪个角大,那怎样比较呢?我让学生经历比较的尝试过程,经历过程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往往比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学生尝试过后,能正确的说出比较方法:将两个角重叠,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观察另外一条边来比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将学*的角度重点指向了学生,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必须在教学中体现这一角度的转换。

  在学生顺利地闯过了这三关以后,我设计了一个“角乐园”的情境,伴随着轻松的音乐,学生闭上眼睛,老师准备好一个帽子,帽子里有三角形,长方形、五边形、圆等各种图形,老师走到某个学生身后,他将有机会在老师的帽子里摸一个图形,只要他摸到的图形上有角,那个图形就送给他了。我将再一次让学生体验触摸的感觉,而这次是有选择性的,因为一不留神就会摸到圆这样没有角的图形。这样设计的目的,第一,我想让学生与数学知识来一次亲密接触,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触手可及的,在心理上缩短与数学的距离,激发他们学*的浓厚兴趣。第二、履行了课一开始自己的诺言,大家闯过三关以后,将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老师的诺言,对孩子们来说,是异常重要的,而这些五颜六色的图形,在孩子们心里已经是个不错的奖励了。短短几分钟的轻松,学生在快乐中学*,有益又有趣。

  五、说练*

  本课的练*,我设计了三种。第一:在初步认识角之后,随之出现4个图形,让学生判断该4个图形是否有角。 这个练*我把它叫做“跟随”练*,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认识一个新的图形之后,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第二:在完成认识角、做角、比较角的大小的所有教学之后,设计了一次练*,我把它叫做“巩固”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做一次运用,难度稍加大,但学生能做出来,并且能找到练*中的规律,能享受到一种成就感。第三:在课的最后,留下课后练*,我把它叫做“开放”练*。题目是这样的:试着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看看还剩下几个角。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这个题目不止一个答案,是留给学生课后做的,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完成。

小学数学说课稿9

  一 、教材分析

  *行四边形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第一小节的内容。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案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行四边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案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运用会为学生学*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的重要环节。

  二、学生分析

  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五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学生们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数学的能力。本课学生对数格子法、剪割拼补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由*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案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行四边形面积。

  能力目标:

  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案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对图形与空间的教案要突出探究性活动的要求,体现《数学课程》的“过程性”目标,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我确立了本节课教案的重难点

  重点:*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难点:使学生切实理解由*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五、教案方式、学*方式及评价方式

  教案方式:

  标准中指出: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靠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案法和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学*方式:

  数学学*活动充满着观察、操作、推理、比较、交流 模拟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本课多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梳理来完成探究任务。

  评价方式:

  1、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重对学生数学学*过程、学*状况、学*态度的评价。

  3、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六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行四边形课件长方形

  学具学生每人一个任意大小的*行四边形纸片剪刀

  七、教案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案理念,高效完成教案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环节。

  (一)结合生活设疑 激**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伊始,我结合书上情境图设疑导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设计了学生在现有知识水*中无法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不是在学*纯粹的数学知识。而是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玩中初步理解了抽象的问题,使课堂教案充满活力。

  (二)动手实践,多维探究

  首先(课件出示数方格图)要求认真观察,然后填写表格,最后讨论总结出:

  即长方形的长和*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并得出两个图形面积相同的答案。

  这一组实践操作,实际上是组织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长方形的长与*行四边形的底、宽与高相同的内在联系。

  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进行合作探究,他们学*的主动性和学*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汇报交流时,他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自然形成,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为下一步推导*行四边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导梳理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两个图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行四边形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

小学数学说课稿10

  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128页例6。

  一、对教材的分析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在第七册学*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一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共分四个层次,首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其次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本课内容是第三个层次,第四是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统编教材上。例6的内容,在算术中称为和倍和差倍问题,由于是逆向思考题,解法特殊,不易掌握,现在用方程来解,不仅思路较简单,而且这两类问题的思路统一,解法一致,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了解应用题的能力,是今后小学学*分数等应用题的基础,也是今后到中学继续学*代数方程解应用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会用把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的方法进行验算;在教学解题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惯。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确设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关键要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是中学列代数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中小学教学的衔接。

  本节课首先要考虑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这对中、小学的学*都将具有积极作用。在准备阶段的练*题中,不论是数量关系和解题的方法对学*例6都具有迁移的作用,利用这一原理可引导学生直接去做例6后的想一想,这既能培养迁移推理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惯。

  其次,由于小学生仍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考虑怎样做好这个过渡,在教学中采用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明显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和列出方程。

  第三还要考虑学法指导。本课要教会学生阅读、分析应用题的方法、验算的方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检验方法时,采用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想并说出两个检验式子的含义与作用,从中悟出检验的方法。教完例6后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数学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教学环节的安排

  本课教学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旧知,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主要针对新授的内容和学生不*惯用方程解及感到列方程有困难等问题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基本训练,进行列方程的训练,如,x的5倍与x的和是80;根据题意把方程写完全的训练,如,果园里原有桃树x棵,杏树135棵,两种树一共有180棵。=180,=135;根据线段图列方程的训练,如,第二个环节是练*例6前的复*题,对学生再现了三年级的内容是为学*例6架桥。为学*新课予作准备。第三个环节是导入新课。从改变复*题中的问题和一个条件,将复*题变成例6。使学生感到数量关系并不生疏,但由于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又感到难做,以激发学生学*动机,为学*新课提供良好的情感和认知的起点。(第一阶段需5分钟左右)

  第二阶段是教学解答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按照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安排四个环节。一是审题。即,全面分析已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未知数、未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画好线段图,找出已知数,并将其中的一个设为x,而另一个则根据题中的一个条件写成含x的代数式。解答例6就应先设桃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数的3倍这一条件得出杏树为3x棵,画好的线段图如下:二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前面设未知数时已使用了一个条件,现在用另一个条件来列方程。即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0棵列出方程x+3x=180;也可根据桃树和杏树共180棵来设未知数,根据另一条件列方程。这时设桃树为x棵,杏树是(180-x)棵,列出的方程是180-x=3x;也可设杏树为x棵,根据杏树是桃树的3倍,得出桃树是13x棵,列出的方程是x+13x=180;也可根据另一个条件设未知数,即设杏树为x棵,桃树是(180-x)棵,列出的方程是x=3(180-x)。但后几种方程解起来不方便,有的方程目前学生还不会解,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只列不解。这些方程的列出有利于全面掌握数量关系,也有利于掌握,先根据一个条件设第二个未知数,再根据另一个条件列方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但不能要求全体学生都会列出,特别是中差生,只掌握书中的一种即可。列出这些方程后,学生自然会得出书中列出的方程容易解,为此,教育学生今后学*时,不仅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正确,还要考虑列出的方程是否易解的问题。

  第四个环节是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那种做完题不知对错的做法是后患无穷的。(这个阶段需20分钟左右)。

  第三阶段是巩固练*,安排三个层次。

  一是巩固新知的练*,可做128页做一做中的题目。接着做想一想题目,让学生独立用解和倍题的方法解差倍题,完成知识的迁移。第二环节安排课堂上的独立作业(5分钟左右)让学生独立做129页练*三十一的第一、二题,(对较好的学生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题目)做完之后要认真进行讲评、纠正错误和打开思维受阻之处。

  最后做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129页练*三十一第3、4、5题)。

小学数学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性格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就是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因数、倍数以及2、5的倍数特征,为本节课的学*做好了铺垫工作。同时本节课的学*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找出一些数的因数,是今后判断质数、合数的基础。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学生已经学*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但3的倍数的特征与2、5的倍数的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不能仅从一个数的个位加以观察、归纳来得出结论,因此对于学生们来讲如何探索得出这个特征就较有难度,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帮助和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猜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难点是: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采用讲授法、练*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观察到教材是直接出示百数表进行探究的,我认为可能需要先对学生的学*进行一定的铺垫,所以在导入环节我会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如何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的?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回顾,自行提出用百数表继续探究,也有助于我顺势提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教材接下来提出了三个问题,其实我认为作为教师不要一口气把问题都提出来,或者并不一定是要全部提出来。要极力引导学生思考,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那么我会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先圈出3的倍数,进一步提出可否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会与什么有关。学生结合已有经验便能够发现之前学*的结论在此并不适用,进而引导出后续学*内容。

  经历了猜想失败后我会注重鼓励学生,让学生多做尝试。我会从两个维度提示——我们单纯横着看找不到什么规律,还能怎么看;或是提示我们只看个位不行还能怎么看,逐渐让学生发现“斜着看时,十位依次增大1,个位依次减小1,总和不变”。

  此处结合上一部分引导的两个维度,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重点讨论3的倍数对于个位是否还有特殊要求以及十位与个位的和有没有什么规律。之后再组织学生反馈,多次举例验证,便可以得出个位可以是任意数且十位和个位的和均为3的倍数。

  但是在这里我观察到学生的感知其实一直都是“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因此进行提问,我们今后可以怎样找3的倍数。可能有学生提出可在已经圈好的百数表中对照找寻,我便顺势提出若为几百几千是否还要准备其他的数表,进一步突出总结特征的便捷性及总结的全面性。

  在此基础上便能让学生自己尝试总结,我辅以规范性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课堂练*

  在课堂练*环节,我便会利用教材中的做一做部分,先让学生判断下面的数是否为3的倍数。

  24 58 46 96

  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在每个数后面加一个数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这样分阶段的练*既能够检查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四)小结作业

  最后我会提问学生:今天有什么收获?并带领学生回顾3的倍数的特征,发现研究倍数的特征时方法各有不一,以此体会数学知识的多样性。

  关于课后作业,我会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数字同时是2、3、5的倍数,并尝试列举1000以内的这种数字。这样的作业能够在夯实本节课学*内容的同时,又兼顾到之前学*的内容,真正达到作业的目的。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略

小学数学说课稿12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本单元要学*《20以内的退位减》。后续还要学*《100以内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十几减九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十几减几的基础,既是为学生学*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运算奠定了基础。因此,必须切实学好这部分内容。教材用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套圈游戏等多个画面创设问题情景,为后面的学*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但这个情境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创设了元旦游艺活动的大情境来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学生情况: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中,学生已经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计算十几减九的知识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新知识,而是旧知识。但是一年级小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新知识。

  我的思考是:怎样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2.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算法,使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过程,知道想加算减、破十法、连减等多种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

  3.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十几减九的过程,感受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大环节,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我又设计了五个小层次: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导入(3分钟)我以元旦快到了,班里要举行游艺活动这样的情境进入练*。

  【设计意图: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复*前面所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数的分解和组成及10减几等知识,为今天学*新课做好铺垫。】

  接着我以元旦游艺活动,班里要用气球布置教室来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身边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并巧妙引出新课。】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大环节 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这里 分为5步来完成的。

  (一)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我是这样处理的。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动手操作,同桌交流

  (1)师:你们都知道13-9=4,它是怎么算出来的?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动手用小棒摆一摆,验证一下。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方法。

  (2)在学生操作交流中教师巡视。

  2.全班汇报,交流算法

  (1)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①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1、2、39,拿走9个,1、2、3、4,剩下4个气球。

  师评价提升:哦,你是用数一数的方法来算的。

  ②学生2:我是这样想的,从9接着往下数10、11、12、13,一共数了4个数,所以13-9=4.

  ③学生3:我不摆学具,想9加几得12?9+4得13,所以13-9=4。

  a.学生3汇报后,教师板书这种算的过程:

  想:9+(4)=13,

  算:13-9=4

  b.总结算法并板书:想加算减。

  ④学生4:我是通过摆学具,先从10根小棒里拿掉9根,剩下的1根和另外3根合起来是4根,所以13-9=4。

  a.学生4汇报并用小棒演示,

  b.问:谁和他的方法一样,你再来说一说。

  c.师:哦,我听明白了,他们刚才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课件演示)

  d.指名再让学生把这种算法完整地说一遍。教师板书思维过程:13-9=4

  评价:你说得即清楚又明白,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拆10法,补10法)

  e.总结算法并板书:破十法。

  ⑤学生5汇报:13-3=10,10-6=4。

  评价:你是从13里面先减去3,再减去6这种连减的方法来算的。

  (2)总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可真聪明。现在咱们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汇报鼓励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三)通过练*,巩固方法

  1.出示风车图,看图说图意,列式说方法。

  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都在参加哪些游艺活动?(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游艺活动,发现信息,提出十几减9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

  3.汇报交流: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

  生1:我选择的是套圈活动,小朋友投了14个圈,套中9个,有几个没套中?

  列式是:14-9=5,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2:有16个风车,9个小朋友来领奖品,每人一个,还剩几个?

  列式是:16-9=7,

  生3:有15个字谜,9个小朋友,每人猜一个,还剩几个?

  列式是:15-9=6 ,

  3.小结: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你们想不想自己出几道十几减9的题考考你的同桌呢?

  【设计意图:回归主题图,感受数学的作用,体验学*的乐趣,为后面的学*做好情感上和思维上的准备。】

  (四)练*体会,优化方法

  1.自由出题,抢着说答案,说方法:学生出十几减九的`题目。

  2.教师有目的的板书(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

  3.优化算法:刚才这些同学算得这么快,他们用的都是什么方法呀?

  预设:生:他们用了想加算减,破十法。

  师:用这两种方法算题可真快呀!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但是学*还有社会性的一面,要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吸取好的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觉比较、批判中建立起自己的计算方法即优化算法。】

  (五)观察题目,发现规律。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1:我发现它们的被减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2:我发现它们的得数都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3:我发现它们都是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能发现规律就说,不能发现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点拨规律:十几减九的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数多1。

  4.课件演示,理解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得数中多的1,是从10里减去9个,剩下的一个1。

  【设计意图:谈收获,让学生体验学*成功后的喜悦,在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同时,知道十几减九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初步概括能力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运用方法,巩固练*

  1.完成教材12页2题。独立做订正。

  2.游艺活动:送小鸟回家,算对了你会得到奖品。

  【设计意图:对十几减九的方法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按得数,排大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4. 联系生活实际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练*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口算十几减九的题。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

  三、课堂总结 完善新知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方面进行总结。

  四、回顾本节课的设计,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兴趣。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我将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学*。

  2.自主参与探究,亲历知识形成。

  通过游艺活动,锻炼学生思维,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活动中思维得到不同的发展,尊重学生主体。

  3.运用课件演示,理解规律内涵

  学生在学*了十几减9之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总结规律。通过形象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确十几减九的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数多1的道理。

小学数学说课稿13

  说内容:

  我备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初步认识圆,学*了圆的周长以及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曲线图形的面积,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圆柱、圆锥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说目标:

  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及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化圆为方”的转化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说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教学我将以活动探究为主,引领点播为辅,采用三个教学策略。

  ?1、知识呈现生活化:结合圆形草坪的实际情境,引出本节 要探究的`问题,拉*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

  ?2、学*过程活动化:引导学生在剪拼的操作活动中运用转化的思想“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面图形,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推导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3、学生学*自主化: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参与,才会明白转化的过程,才会理解圆的面积 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突破难点。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册书第四单元第三节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圆的各部分特征和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圆面积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及体积打基础。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能力,有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转化法推导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方法,通过本课的学*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本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应该能很顺利地掌握本课内容。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概括,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进一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4、说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曲线图形,很难理解圆等分后的转化过程和“极限”的概念,所以我确立本课的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圆形。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以“猜想--估算--合作探究----验证”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小组合作、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学*,使学生在愉悦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学法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的过程,又借助教具和挂图直观性,在演示中进一步观察、体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四、说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伊始,出示帮助公园的叔叔阿姨怎样计算这块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的问题的挂图。启发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猜想,然后展开讨论同学们的方法是否可行,从而引出课题。此处改变了原来设计的单调的复*,融新知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之中,这样做,目的就使学生在对新知识的渴望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2、合作学*,探究新知.

  为了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第一步,我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方格图,让学生在图上随意画一个圆,并估算出圆的面积。学生汇报后,激励学生评价哪种估算方法最好。这个环节目的就是使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第二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剪拼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环节,我让孩子们用桌子上的卡纸,做个实验,在硬纸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剪开后,用这些*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可以同桌合作,看能发现什么?一会向老师汇报。这样的设计给予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了探究活动的主体。

  第三步,学生汇报探究结果之后,为了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极限”的概念,我适时进行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把圆*均分成两份、四份、八份、十六份后,拼在一起,再观察每次拼成的图形中闪动的曲线与圆周长的关系。学生就会明白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长方形,当分的份数足够多时,曲线就接*直线了。就这样,抽象难懂的“极限”的概念就在教具直观、形象的演示中迎刃而解了。

  然后,我又用教具演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很快地通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迁移。(出示填空练*题)

  在这个环节中,把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直观、形象的教具演示相结合,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巩固练*,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在练*题的设计上,由浅入深,注重*题的实效性、趣味性。(教学挂图出示)首先让学生计算课前所剪圆形学具的实际面积,与估算结果相比较。然后设计了基本练*题和基本应用题。最后设计了趣味性较强的题:“早上,妈妈让聪聪上学时把牛拴在草地上,下午放学的时候再把牛牵回来,拴牛的绳子长4米,牛吃草的面积有多大?如果牛每小时吃草约8*方米,那么等下午聪聪回来的时候,牛会不会挨饿?如果牛挨饿的话,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呢?”故事一出,学生便主动思考,想办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又把知识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4、巩固自学,提高能力

  在完成练*题后,让学生们看教材68--69页的内容,把不明白的内容和同桌互相探讨,共同解决。

  5、总结提高,小结全课。

  ?(1)通过今天的学*你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同学们真不简单,我们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自己发现、推导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大家的合作探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小结既注重知识技能的总结,注重了学*方法,转化思想,独立思考,群体合作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

  整个教学内容,我本着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互相合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去设计,孩子们易于接受,学*气氛良好。加之老师制作的教具和挂图的配合,相信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小学数学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教材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我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说课。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及目的,内容结构,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说课标

  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对本册的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

  1.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能熟练掌握两位数乘、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会计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3.能区分直线、射线、线段。了解*面内两直线的*行和相交位置关系。

  数学思考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大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除两、三位数计算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3.经历探索*行和相交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

  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内容标准: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要求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上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数的运算要求学生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探索规律要求学生能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

  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面上两条直线的*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统计与概率:

  要求学生能认识并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综合与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材

  我将从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目的、内容结构、知识与的立体整合四个方面系统介绍本册教材。

  (一)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它的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时代性主题、组成"情境串"

  时代性、现实性突出的情景,构成单元一系列"信息窗"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独创的呈现形式。比如第二单元泰山黄金周、第三单元杨帆奥运、第六单元长大我也去航天。

  一个单元通常由几个信息窗组成,几个信息窗相互关联,反映的是同一个内容。比如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共包括五个信息窗:"耕地-播种-管理-丰收-收获",五个情境反映的都是和农田耕作的主题。这些信息窗组成了青岛版数学教材所特有的"情境串".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比如第三单元"杨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到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到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数的位数在不断的增加,同时又关注了学生口算、估算、笔算的综合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之上,适时编入了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应用与巩固。

  3.解决问题 生成新知

  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比如:在学*"*行与相交"时,主题图呈现的是"我跟爸爸学设计",教材没有直接呈现概念,而是由"怎样画线"的问题引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先认识线段,又通过线段认识直线和射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4.倡导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积极倡导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努力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比如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材呈现的是学生交流调查生活中用到大数的情景,这样的形式提示我们,可以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

  再比如第六单元"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教材只提供了活动的形式,()数据都要来源于学生的实践,在教学中组织合适的活动,由学生收集数据,参与统计过程,自主学*。

  5.充分探究、学会学*

  随着知识的加深,教材也注重学*方法的渗透与培养。通过一些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如第五单元:"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在学*"商不变的规律"时,教材给出问题情境之后,并没有过细的指导,而是通过问题"这是不是个规律呢?"引导学生经历"猜想-举例-发现"等活动获取新知。

  以上五条是教材的编写特点。

  (二)编写体例

  在青岛版教材的特色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是独具匠心、特色鲜明。信息窗、合作探索、问题口袋、自主练*、你知道吗、我学会了吗、丰收园、课外实践、聪明小屋等等。他们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每一个栏目,教材都赋予了它一定的内涵和功能。下面我就逐一进行解读。

  信息窗:通过情境串、故事串、问题串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数学信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合作探索: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解决,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团队力量。

  问题口袋:对于有价值但不属于本课所学*的问题,暂时放入"问题口袋",从而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旦具备解决能力,随时取出加以解决。

  自主练*: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练*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及时巩固和练*所学知识。

  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数学相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了解数学文化。

  我学会了吗:每单元一个,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做出自我评价。

  丰收园:左边篮子里的5个苹果功能各不相同,"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是对四维目标的诠释,右边是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交流,在这里学生可以畅谈本单元的收获。

  与之前所用过的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相比较,我发现青岛版教材较其他三版教材,有更多的栏目设置更加巧妙。

  (三)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和两个实践活动。

  按照数学学科的四大领域来划分,其中,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第二单元计算器、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第四单元*行与相交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

  第六单元统计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

  实践活动荡秋千和纸与我们的生活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

  (四)知识和技能的立体整合

  从横向角度来看,整册内容由浅入深,呈阶梯状上升,在第二学段的教学中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从纵向角度来看,各方面知识都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有所深化,为第二学段及之后的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总之,教材的编排始终秉承着,既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和利用,又为今后继续学*更复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思维规律。

  三、说建议

  基于我校"先学后导、互助提升"的数学教学模式,结合青岛版数学教材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建议。

  (一)教学建议3条

  1.巧妙运用信息窗的情境图

  信息窗是青岛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设计思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运用教材,比如: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我跟爸爸学设计——线段、直线、射线》一课,情境中提出的'"怎样画出设计图"的问题很现实,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不知不觉学*了新知!

  再比如:第六单元《长大我也去航天——统计》一课,通过学生做转圈的实验完成实践活动,并画出条形统计图。

  2.提升学生质疑的质量。

  汇报质疑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体现,此环节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高潮,学生质疑的语言一般情况下这样说:"大家对我的讲解还有什么疑问吗?""……还有没有问题?……有没有补充?" 随之而来的是补充、建议、追问等……这种对话是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情况,在交流中沟通不同的思路,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法。

  3.建立学生典型错题集

  在教学中,搜集典型错例锦集。比如,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关于0的读写:

  (1)0在"级末"或"非级末"位置上的不同读法,

  (2)一个数中某一级前面有0的写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的连续进位乘法,有的学生计算时,乘完之后忘记加进位数的;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调商的过程等,这些内容难度较大,容易出现错误,教学时进行针对性的练*强化。

  (二)评价建议

  结合课程标准,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评价建议。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知识树"、做数学手抄报、写数学日记等活动,来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评价方法多样化

  (1)口头评价与肢体评价相结合。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时教师把握课堂评价的时机,比如说当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意的问题和有独特见解时,我对学生伸出大拇指并在学生的书上印上智慧星,并作为期末考核依据。如果学生的智慧星积累到一定数量,可到教师处换取一些小礼物。

  (2)语言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

  在学生课堂作业时,可采用评语与"等级"评价相结合。如用"你的解法很独特!""你的字真漂亮"等简短、热情的话语激励学生,使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多元化教学评价

  *几年来,我校一直实施"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教学改革,数学方面,主要包括口算课课练、口算能力测试、解决问题、动手能力测试以及阶段性测试等评价活动。根据不同的测试活动结果,评比出不同类型的"学科小标兵""口算大王""解决问题小能手".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让教材更贴*学生生活。

  1、运用生活资源:我们在学*教材内容时,可以巧妙的结合生活,利用生活资源。比如在学*"*行与相交"一课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来进行讲解,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利用其他学科资源:其他学科与数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从其他学科中开发资源,来促进数学教学。

  3、开发网络资源: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远程学*、在线学*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系列微课,能帮助学生课前预*或课后巩固,是学好数学的重要资源。

  各位领导、老师们,以上是我对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研读。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把握课标,构建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我永远的追求。谢谢大家聆听。

小学数学说课稿15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我在设计教学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了解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理解模糊。在加减法估算之前,刚学*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估算却与精确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估算的经验,学生不理解教师的意图,急着精确算。若单刀直入,就会导致学*开始阶段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认为不妨先来一段前奏,为学生带带路,作好认知与心理上的铺垫,待水到渠成之时再展开教学。于是,课始,安排了一个环节,通过猜人数、猜体育用品的价格、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关键词“接*”、“大约”,从而揭示估算的意义:不追求准确的结果,而只需一个数值范围。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尽量将学*材料生活化,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补充,使学生亲身体验富有趣味的学*过程,身临其境的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老师买体育器材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转呼啦圈的个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3、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如在探究100元钱买三件运动器材够不够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提出很多方法: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用连减的'方法、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老师都应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出现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4、拓展时空,体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几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而生活中的数学,更是激发学生学*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精选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作为学*的素材,必能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围绕“校园运动会”这一主线展开,由估体育器材单价,到买体育器材,到估计运动员人数,再到运动员献爱心买礼品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兴趣。

  数学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为孤儿院的孩子们买礼品的具体情境,“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大约需要多少钱?实际要多少钱?你们的钱正好够用吗?剩下的钱怎么办?多余的钱怎么办?”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新鲜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学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在再创造过程中获取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9)

——小学数学说课稿菁选

小学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说课稿1

  一、创设情境。

  1、复*。

  复*学过的0—9几个数。

  2、教师讲故事。

  通过教师讲故事,引出9认为它最大,就骄傲自满了。让学生想办法对,用所学过的数字,看看能不能拼成一个比9大的数。

  二、学*新课。

  1、出示挂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并说说从中发现什么。)

  2、指名学生利用挂图数数。

  3、引导学生理解图中的9个学生和1个老师共是10人。

  4、利用现场人数进行教学。

  (首排8人,再加上2人,就等于10人)

  5、利用学生的双手进行教学。

  6、利用尺子进行教学

  (小黑板出示尺子)

  7、教学书写10。

  (1)教师书写10示范。

  (2)完成课本第65页的写字练*。

  (3)写给同桌看,互相欣赏。

  三、课堂练*。

  1、把10枝铅笔任意的分成两份。(指名学生回答如何分)

  2、玩游戏。

  (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应对一个数字,使两个数字的和是10。

  (2)、教师先拍手,学生拍的次数与教师的次数和是10。

  3、完成课本第65页的“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完成课本第65页1-3题。

  指名板演,教师抽出个别做得不太好的来讲解。

  四、课堂小结。

  学*了什么?这节课快乐吗?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评课:

  对本节课的一些看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10,就一个10,应该说内容是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但是在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气氛很高,教学效果较好,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对10的认识、和10的组成及10以内的数字结构。

  本节课的亮点。

  一、教材处理得比较好

  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中去。从复*到新授到练*都过渡得自然,在新授部分,教师通过观察挂图、现场人数、自己的双手等活动进行教学10的认识,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切身认识10;在练*部分,教师也设计了多种练*形式,有分铅笔,有玩游戏等练*,练*的多样性,能使学生从不同方面,理解、认识新学的内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评价处理得好。

  评价有自评、互评、教师评。在这节课的评价中,教师发挥了评价的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不断上升,学生参与度较高。如在学生答对题时,给予掌声鼓励;在学生表现得不错的.时,教师很自然地竖起拇指给予表扬鼓励或是奖励小红花;在一些地方,如学生书写10时,写得不是很好,教师不是一口否认,而是挑个好看点给予表扬,再要求学生回去要认真练*写“10”。我认为这些评价是非常恰当、合理的。不像一些课堂整节课的评价很少,或是只要学生答对一个问题,就全班同学鼓掌齐说:你真棒或你真厉害。这样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弄得物极必反。

  三、数字故事导入,促使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利用小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在两部分使用了编故事进行教学或练*,我认为,这样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教师还通过故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9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大很大,看不起别人这种骄傲自满的不良*惯。

  四、教师的自身素质较好,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板书、演示、智慧、评价等。我认为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良好素质在于他的语言、智慧、评价等这几个方面。整节课教师的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可谓跌宕起伏,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做得也很到位。教师的组织能力也较高,从整节课的开始到结束,教师都能自然应对,不管是学生答对还是答错,教师都能做出恰当的处理,在分组齐读10的组成时,教师不断地竖起拇指,表扬这组好点,那组好点,形成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最后齐读10可以分成5和5,教师的一个手势,更是把课堂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充分体现出了教师具有较高素质。更像一位台上的表演家。

  值得注意的一些地方

  一、游戏练*形式虽好,但是要注意练*的秩序,教师只有把握住课堂的秩序,才能使游戏练*为课堂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出练*的巩固作用。如教师拍几次鼓,学生就应对拍几次才能和老师的凑成10,在中过程中,全班同学应对,出现混乱的现象。

  二、在练*10的组成时,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彩色笔分成两个数组成10,在这环节中,我认为,当学生分完了,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法,多让学生展示展示自己的成果,肯定的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享受的劳有所获的感觉。这样学生更会自愿地参与到学*中去。

  三、在课的最后,教师可为今后的学*更大的数留下伏笔。如:今天我们学*了10,那么同学说说还会不会有比10大的数呢?-------------今后我们将继续学*这些内容。

小学数学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节日礼物》,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一、【说设计理念】二、【说教材】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五、【说板书设计】

  一、【说设计理念】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实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说教材】

  《节日礼物》,它是在学生学*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观察同一物体,学生掌握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推理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三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根据提供的情境图,想象、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并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②让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运动智能、空间想象智能;

  ③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培养其积极的乐学态度;

  ②通过合作交流,养成互助合作的*惯,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判断观察者从高到低不同的观察位置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图片判断观察位置,以及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

  重难点突破: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是判断所观察的对象在其视觉中对应的范围的突破口。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以活动促发展,我采用“自主体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合理猜想、小组讨论等活动,自主进行体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我 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课始的故事导入、课中新知识学*的情境创设等,把学生领入乐学的氛围之中。

  2、操作法:

  利用学生自己,让学生动一动,说一说,动脑、动口,调动他们喜学、爱学、乐学的情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学*的活动中,自主进行体验、探究。

  3、观察、讨论法:

  通过让学生独立观察、猜想、小组讨论等,体验、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范围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练*法:

  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在自主体验、探究、学*新知识后,就要通过一些有层次、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内化,形成技能技巧。

  四、【说教学流程】

  教学是通过两个活动完成的。

  活动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首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模拟数学情境,通过“数学活动”的手段,从中帮助学生真正去发现、感悟、理解、解决教材中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

  对于书本中的主题图,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就让学生亲身体验。同学们,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请你们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自己的课桌,好吗?请看(课件)要求:

  ①蹲着观察;

  ②眼睛与桌面在一条直线上观察;

  ③站着观察。观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们,你所看到的物体画面有什么不同呢?说得对,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由于位置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画面的范围也不一样。

  这时我把书中的主题图《节日礼物》改成练*,出示课题“节日礼物”,同时这时出示课件,同时让学生思考:小狗贝贝从蹲在地上到最后爬上桌子,它观察礼物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观察的对象又有什么变化呢?这时学生就能在刚刚亲身活动的基础上看到东西的变化很快的判断出他们观看时所处的位置,观察位置由低到高,观察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大。(板书低到高范围扩大)那么大家在生活中你有碰到过这样的事吗?能举一个例子吗?谁来说一说,前后左右可以交流一下。你们说的都很好。通过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二:“由远到*”观察物体的不同

  对于设计由远到*观看物体教学时,因为学生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通过观察学校内的景物,使学生对于从远到*观察物体和从*到远观察物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进行说说生活中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从*到远观察物体你发现有什么变化呢?对,站得远,看到的'范围大;站得*,看到的范围小,但是清楚。(板书远到*范围缩小)。接着我不作较多的讲解,直接进行了练*,课件出示: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的动态画面。

  途中标出A、B两点,再出示两幅图和问题: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大家先独立完成,再将你的想法小组内说一说,进一步巩固了远*观看的规律。然后再次请同学们分组从教室的最后面、中间及讲台上这三个地点来观察黑板,再次体验“远、*”观察物体的不同。从而验证了刚才交流中发现的规律。贴*了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基本练*。2、拓展练*。3、生活延伸, 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是57页的画面(课件显示),同学们请先观察然后在书上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看到的树的范围。能完成吗?好开始。(这时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有困难时,我呢作适当的巡视指导。)

  通过有层次、生活化、形式多样的练*,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还受到了为人处世的思想教育。

  五、【说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观察位置观察对象

  低 高范围扩大

  远 *范围缩小

  简练的文字起到了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作用,使学生看到板书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根据评委老师的要求,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真分数和假分数》。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分数》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概括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初步探索并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拓展对分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1课时即教材第38页例2、例3,39页练一练。

  学生在前一阶段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而且这些分数表示的都是一个数量中一部分与这个数量的关系。例2利用学生对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已有认识,通过在图形里涂色,先后引出对4/4和5/4的认识。例3让学生通过在图形里涂色进一步丰富对假分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对上面例题中的分数进行分类,结合学生分类后的交流,明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每组中的涂色部分,巩固对假分数的认识,第2题是让学生读分数,并说出题中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具体情况以及高年级学生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判定真分数和假分数,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把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真分数和假分数。

  四、说教法学法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本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涂一途、说一说、分一分、比一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操作中学*,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全新地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作为培养学生学*能力的重要学*方式愈来愈受到重视。所以在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时,我力图把研究带入学*之中,让学生在学*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分数教学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分数的意义,一个是分数的单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学*分数就可以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首先帮助学生从分数意义上理解和掌握新课的内容。通过让学生叙述分数的意义,回答分数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内容,为学生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奠定基础。例2通过让学生涂色的操作,使学生经历假分数的产生过程。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分数涂色,思考:分别把一个圆*均分成了几份?要表示这样的几份?每个分数中各有几个1/4?从而使学生由“1/4里有1个1/4,3/4里有3个1/4”顺利类推出4/4里有4个1/4?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表示5个1/4要用两个圆,先在第一个圆中涂出4份,再在另一个圆中涂出同样的一份,把这两个圆中涂色部分合在一起就能表示5个1/4。同时还要明确:5个1/4应该写成5/4.

  教学例3时,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在每组图形里涂色,再要求说说涂色时的思考过程。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每个分数中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假分数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生比较例2、例3中每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提出“你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给这些数分分类吗?”然后依据学生的分类,引导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分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从特殊到一般,理解并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自己得出应用的判断和结论。通常人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把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板书)。

  练一练1,通过涂色,让学生从图形中感受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师在这时要进一步追问“你能说说这些分数的分数意义以及分数单位吗?”第一个图形还可以问“谁能把没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让学生初步感受3/5和2/5合在一起就是“1”,为六年级学*相关应用题做铺垫。在练一练第2题中,还可以进行抢答,下列句子表述的对不对,“分子比分母小的都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的都是都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样大”,这些抢答可以让学生思维活跃并且巩固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理解。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用精要的书面语言展示给学生,将教师的教学思路以直观、清晰的形式教给学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板书时要做到了书之有用,本节课板书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分以图示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清晰明了。

小学数学说课稿4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分析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不重复的思考*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发挥“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生才是学*的主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力求突出以下三点: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2、采用小组合作学*,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

  3、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在迁移中学。

  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 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浪漫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倍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根据 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反例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设计目的: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使知识不在枯燥无。让学生到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 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主学*,弄清怎样用集合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感受数学方法的严谨性。)

  三、 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用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三个层次的练*:

  首先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接着让学生完成练*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然后分别完成2、3题。小组交流。

  (练*的设计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拓展应用,逐层加深,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由课内到课外延伸,增加运用实践机会。)

  四、全课小结、过程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小学数学说课稿5

  教材分析

  1、本部分内容实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和讲解上都注意联系整数运算,一边是学生把整数运算的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

  2、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编排的特点。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它包括两种情况:小数乘以整数,这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以小数,则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乘法意义上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积里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在整数乘法积随因数的变化的规律,小数点的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中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些知识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学*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要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也许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结合例题的讲解来掌握其方法。

  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以练*为主;

  2、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复*。

  1、口算:

  2、4扩大( )倍是24;72缩小( )倍是7、2;

  5、24扩大( )倍是524;702缩小( )倍是0.702;

  0.056扩大( )倍是56;5320缩小( )倍是5.32;

  2、下面各数,把小数点去掉,各扩大了多少倍?

  6.3 3.04 0.9 0.35 0.008

  3、下面各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各是多少?

  4 58 6340 5000 3090

  4、说出15×5,208×15各表示什么意义?并用竖式计算。

  (二)、新授

  1、提示课题

  今天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小数乘法(板书)

  2、出示复*题,师生共同观察讨论

  (1)算出积填在空格里

  (2)观察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关系

  从左到右观察比较,提问:两个因数有没有变化?分别起了什么样的变化?积起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右到左观察比较,提问:两个因数又起了什么变化?积又起了什么变化?

  从而引发学生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3、教学例1

  花布每米1.50元,求买5米要用多少元?该怎样列算式?

  (1)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列式

  用加法计算:1.5+1.5+1.5+1.5+1.5+1.5

  提问:这几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计算吗?怎样列式?

  用乘法计算:1.5×5

  提问:1.5×5表示意思?(5个1.5)也可以表示什么?(1.5的5倍是多少?)

  (2)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3)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提问:小数乘法中含有小数位,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采用什么方法呢?

  ②指导学生看书,讲解解题思路

  1.5扩大10倍 > 15

  × 5 ×5

  7.5缩小10倍 > 75

  1.5里有一位小数,先把1.5扩大10倍变成15,把15乘以5得75,求得的积比原来要求的积扩大了10倍,根据是前面所复*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为了使原来的积不变,必须把75缩小10倍,即把积里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样乘得的积就应有一位小数。

  ③共同小结:

  为什么要把1.5扩大10倍?(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为什么要把积缩小10倍?(使原来的积不变)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步骤怎样?(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点上小数点)

  指出:实际计算时,不必写出思维过程

  (三)巩固练*

  1、根据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边说边填

  2.5> ( ) 5.8 > ( )

  × 7 × 7 × 3 ×3

  ( ) < ( ) ( ) < ( )

  2、直接说出积是多少

  3.2 5、4 8.56、7 5.2、 1.2

  × 2 × 6 × 3 × 8 × 9 × 5

  得出:一位小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也整数乘法相同,只是乘得的积是一位小数。

  3、试算“做一做”

  提问:你会做吗?

  学生计算后继续提问:你是怎样算的?第一个乘数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第一个乘数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总结出计算方法:

  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第一个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学数学说课稿6

  各位评审老师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我的说课内容是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12节的《乘车》一课。

  一、教材分析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属于初步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它也是进一步学*混合运算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在学*中提高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4、教学重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与含义。

  5、教学难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6、对教材的处理:教师通过对教材的了解后,将教材中的内容编排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使他们感到学*数学是有趣的,这样既增加了学*的兴趣,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理解算式本身的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道理。

  二、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带学生去老师家做客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5分钟的新课准备、15分钟的新授和20分钟的巩固练*。下面我详细的说明一下这三部分。

  (一)新课准备

  1、导入:“应数学王国国王的邀请,我们今天要到数学王国去做客,去数学王国的路比较远,所以得乘车去,可是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的数学问题,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

  由于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是都喜欢听故事,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数学王国游览记”的故事情境,以此引出新课的学*。

  2、复*:“在上车之前,司机叔叔想看看我们有没有资格去数学王国,所以要考我们10道口算题,大家有没有信心通过?”

  在此环节我用10道口算题复*了学过的10以内的加减法,用开火车的形式是要考察一个小组的掌握情况,用直呼的方法是为了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对孩子口算能力的一个训练。

  (二)新授

  1、说一说:“有谁坐过公共汽车?谁来说一说坐车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此环节是配合“知荣明耻,文明出行”的主题活动来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根据图意提数学问题:“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此处初步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了能力目标。

  3、学生独立完成说想法:“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此处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

  时老师也能够了解学生对连加、加减混合运算的学*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后面的教学。

  4、试一试:“现在我们来到了数学王国的.大门口,可是门上有密码锁,它的密码分别是四道数学题,我们得把题做对了才能进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此处设计了一个密码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热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第一题让学生小组合作用教具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感性体验。第二题上升一个难度,让学生边说边算。第三、第四题再提升一个难度,让学生直接计算。以此来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帮助孩子从直观到抽象,初步训练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孩子的计算能力。

  (三)练一练

  1、说一说,算一算:“进入了数学王国,看到了一棵大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棵树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吧。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在这个环节中,我进一步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可以发散思维的空间,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即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巩固了所学新知,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是有用的,有趣的。

  2、计算:“现在我们来到了数学河,河里的鱼都是数学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奇怪的数学鱼吧。”

  这部分的计算题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同时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允许借助学具操作完成有关计算。

  3、我是小小统计员:“渡过了数学河,我们就来到了图形之家,图形们听说我们的到来都非常高兴,让我们来统计一下都有哪些图形来欢迎我们了,看看谁是一个合格的统计员。”

  此环节初步培养了孩子整理数据、统计数据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给图形分类的意识。

  4、说一说,填一填:“来到了机灵狗的家,机灵狗请我们吃樱桃,可是樱桃好象不够,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请你解答一下这道数学题。”

  “从数学王国回来之后,我想给机灵狗写信,可是我不知道邮票够不够,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请你解答一下这道数学题。”

  此环节巩固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最后,欢迎各位评审老师指导,帮助我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小学数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1,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舞蹈的有3人,学*绘画的人数是学*舞蹈人数的2倍,学*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

  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是复*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心情。

  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及例2的学*,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有基本练*、变式练*、开放练*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小学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教学简析:《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目标应定位于:

  1、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模拟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渗透优化、化归的思想,

  3、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亲身经历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二、说教法学法

  1.合理使用教材,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备课时我认为这个数据太大,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字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我想学生探究效果不会好;于是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过创设贴*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值班领导要通知7名医生,值班领导有哪些打电话的方案为探究载体,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和可接受水*,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铺设好7通往15的桥梁。值班领要通知7名医生,学生在用摆、画的探究中更容易发现内在规律,问题更有可操作。

  2.在比较中优化规律。

  本课时在寻找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水*的差异,设计的方案也不同,如有逐个通知的方案,有分组通知的方案,当然也会出现所有人不空闲的方案。通过对这三种方案的展示点评与纵向比较,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且体验到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思想。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通过10分钟能让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这个问题,让学生对发现的规律进行横向比较,从而体验到n个2相乘这一规律的价值所在,同时也在比较中优化了规律。

  3. 多样练*,渗透转化思想。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打电话展开,探究打电话过程中的最优化方案及随之而产生的规律。像这样的规律不仅蕴藏在打电话这一事件中,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有这一规律的存在,打电话只是这些事件的缩影。因此,在练*中,我呈现的是有关植物生长方面的练*和实际生活中找朋友这一游戏的练*,将这两个事件中蕴藏的规律转化到打电话这一事件上,让学生运用已经知道的规律使问题得到解决。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用电话来通知有关人到场。例如在上个星期天,市中心医院送来一名急诊病人,情况十分的危急,值班领导要用电话通知7名还在休假的医生赶回医院。

  2、提问:假如这位值班领导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通知完这7名医生,需要多长时间呢?(需要7分钟)他怎样通知需要7分钟?(一个一个打)哦我们把一个一个通知的方法叫做逐一通知。板书:(逐一通知)那你们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太慢)

  3、揭题:既然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太慢,太费时间,那你们能不能找一个省时的方法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医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打电话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备课时我认为这个数据太大,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字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我想学生探究效果不会好;于是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我通过创设贴*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值班领导要通知7名医生,值班领导有哪些打电话的方案为探究载体,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和可接受水*,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铺设好7通往15的桥梁。]

  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1、学生设计方案

  师:现在请大家独立思考,怎样才能尽快通知到每一位医生呢?然后再小组合作,帮这位值班领导设计一个省时的打电话的方案。听清要求。

  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先说出各自的方案,然后在小组中推选出最佳的通知方案。

  ②把方案设计的过程,用文字、图形、颜色等符号表示在练*纸上。

  ③想一想,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法可行吗?共需要几分钟?

  [说清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既有要求,又不束缚;既放手又密切掌握学情]

  2、学生汇报设计方案,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设计方案,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二和方案三进行点评。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

  ①分析4分钟方案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小组设计的方案,请你结合图具体说说打电话的过程,请问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共需要几分钟?这个方案共用了4分钟,

  师:是的。这其实是分组的思想,即值班领导打给其中一名医生,让他当组长,再通知其他人。我们把这种方案叫分组法。大家觉得他的这张设计图画得怎么样?时间推算的准确吗?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和这个小组的方案是一样的请举手。我们来看一看方案2和方案1比较,为什么会节省出时间呢?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在第一分钟方案1值班领导通知医生1,方案2值班领导通知了医生1,在第二分钟,方案1值班领导通知了医生2,方案2值班领导通知了医生2,同时医生1通知了医生3,也就是同时通知了2个人,所以节省时间,也就是说方案2采用分组通知的方法,节省了时间。

  [通过让学生呈现各自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指导,既肯定和保护了学生的设计,又突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渗透了优化思想。本教学设计通过方案二是大部分同学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案和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密切,采用这种分组方案的同学会有不少小组,教师可从同学中的方案中挑选一个进行指导,并对其他类似的设计方案进行归类说明。]

  师: 方案2是不是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呢?还有没有比方案2更节省时间的方案呢?。

  ②分析3分钟方案。

  师:请同学们再来看一下小组设计的方案,你这个方案共用了几分钟?哇,这个方案比刚才分组方法又节省了1分钟。我们来看这种方案与前两种方案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节省时间?这1分钟是怎样节省下来的呢?请你结合图具体说说打电话的过程。

  师: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同时打电话,接到电话的所有的医生都不空闲,帮忙打电话给其他医生,最节省时间,所以只用了3分钟就通知完七个人。这个小组的.方案最节省时间, 请看大屏幕。

  想象:按照这样的规律,同学们想一想第四分钟又有多少人新接到电话呢]这8人分别是谁通知的?四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

  师: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这个方案里隐藏着什么样的规律呢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通过三个方案的展示点评,让学生经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所有人都不空闲三个阶段,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通过对增加一分钟通知几个人的猜想验证,既深化了知识,理解了方法,又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课本内容。] 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1、找规律。

  师: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从第二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我们发现第几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分别是2、4、6、8。

  师:同学们真用心思考,每增加1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或下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被通知到的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按这样的规律,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用发现的规律的却很方便,那么10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呢?这样通知100人最少要花多少分钟?

  [探索这个最优方案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首先以图形做铺垫,通过如果再多给你1分钟,最多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消息呢?让学生产生猜想,在图示的基础上学生会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方案中规律的存在。其次,让学生在表格中发现规律。学生在以前已经接触过找规律这个知识点,并且也有了找规律的一些技能,因此,他们凭借已有知识会发现表格中所蕴藏的规律。再次,通过归纳、优化规律,让学生体会到N个2相乘这个规律的价值所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验证这个规律的存在。]

  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在应用规律的时候,我通过设计基本练*、重点练*、拓展练*等几种形式的练*,既深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学*数学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

  (五)学具准备: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五、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的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10

  一、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新课标则将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统一概括为过程与方法。各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交融。根据学生发展的身体和心理特征,《课标》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各阶段间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以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为依据,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来说一说本册教材的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万以上的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独立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2.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敢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二)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标准,数学学科的内容又可以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下面,我就从这四大领域来阐述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并会用万为单位表示大数。

  2.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图形与几何:

  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线段最短。

  3.了解锐角、直角、钝角、*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综合与实践: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说教材

  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教材。首先说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素材紧贴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具有时代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本册教材有计划的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社会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比如第二单元繁忙的工地、第三单元保护大天鹅、第四单元交通中的线、第五单元收获的季节、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第七单元小小志愿者、第八单元新校服这些信息窗内容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之息息相关的事情。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本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例如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知识编排上将乘除法的口算、笔算有机结合,便于学生理解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3.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在“自主练*”板块中,除了有一定的基本练*外,还设计了许多“综合信息窗”,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注重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

  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都有“我学会了吗?”、“问题口袋”和“丰收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我回顾整理和反思评价,提高数学学*的效果。

  (二)编写体例

  在20xx年审核的青岛版教材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是独具匠心、特色鲜明。信息窗、合作探索、自主练*、你知道吗、我学会了吗、问题口袋、聪明小屋、丰收园、智慧广场。他们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每一个栏目,教材都赋予了它一定的内涵和功能。下面我就逐一进行解读。

  信息窗:通过情境形式,引导学生获取信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合作探索:就提出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共同解决,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自主练*:形式多样,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及时巩固和练*所学知识。 你知道吗:开阔学生视野,了解更多与数学相关的资料。

  我学会了吗:考察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 问题口袋:对学*中不属于本课所学的问题,暂时放入“问题口袋”,一旦具备解决能力,随时取出加以解决。

  聪明小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动脑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思想,增长智慧。 丰收园:通过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便于学生养成评价与反思的*惯。

  智慧广场: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惯,认识数学价值。

  (三)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八个单元和两个实践活动。

  按照数学学科的四大领域来划分,其中,第一单元万以上数的认识,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第七单元混合运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五个单元的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第三单元线与角,第四单元*行与相交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实践活动荡秋千和全家自驾游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

  (四)教材立体式整合

  “数与代数”方面,在学生已学过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上,进一步学*了本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同时这个阶段的学*也为以后学*小数乘法打下了基础。同样在已学过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基础上,进一步学*了本册除数是两位数的知识,为以后学*小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各个阶段的学*可谓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特点。 “图形与几何”方面,学*线与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今后学*角与三角形的认识、多边形的面积打下了基础。 “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书中所学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一步将继续学*折线统计图和复式统计图。 总之,教材的编排始终秉承着既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的总结与利用,又为后续学*更复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说建议

  说建议可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建议 1.创设活动场景,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教学。

  创设开放的活动场景,让学生感兴趣,并自觉利用各种感官全方位地摄取信息。 2.注重“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感受学*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3.激励课后延伸,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评价建议

  结合课程标准,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评价建议。 1.重视学*过程的评价

  数学学*过程评价是指通过对学生数学学*过程测评分析,评估学*活动本身的效果,调节学*活动过程,促进学生的数学学*而进行的评价。比如,在学生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口头评价。例如:对,书写非常工整!你的解法有创意,连老师都没想到!真棒!你的想法真有趣,能说给大家听听吗?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3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袋、测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全方面的反思自我。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让教材更贴*学生生活。

  1.运用生活资源:在学*教材内容时,可以巧妙的结合生活,利用生活资源。讲解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利用其他学科资源:其他学科与数学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要从其他学科中开发资源,来促进数学教学。

  3.开发数学文化资源:适时地为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历史等文化,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创新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开发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并开发网络资源。比如制作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和课题相关的短片,提高学生的学*热情和兴趣。

  能做到研说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把握数学新课标,构建高效新课堂,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各位领导、老师们,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小学数学说课稿11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比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理解解法二,即为把单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准备:

  相关复*题及视频展示台。

  说设计思路:

  1、主线:

  复*引入提出问题探讨解法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互化例1、模拟解答例1关键句子的专项练*

  由中心句说单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点探讨第二种以突破难点

  数量关系。解法(单位“1”的量对比练*

  复*题为100%)

  改变问题练*

  完成作业提高练*

  2、呈现方式:

  问题探讨归纳应用生活

  说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把0.2、0.15、化成百分数。

  2、填空:

  (1)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这句中的单位“1”的量是()

  数量关系式是()÷()=。

  (2)火车的速度比小汽车快,这句把()作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是()÷()=,也可以写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复*题。(口答)

  [复*题1帮助学生回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为学*新知扫清障碍。

  复*2帮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向百分数应用题的学*迁移,为发展学生模拟思维能力作了铺垫。其中后半部分的设计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复*3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新授:

  1、例1

  (1)将复*题3中的问题改为“三好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由教师总结:用三好学生人数除以六年级人数,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例1难度小,学生已会的不要讲,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共同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模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1。

  2、出示例2

  (1)读题,弄清题意;

  (2)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先画什么?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及对应的数量。

  原计划造林

  16公顷

  实际造林

  20公顷实际比计划多的

  (3)结合线段图,从问题出发,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怎样想?

  (主要由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维规律和分析思路,从抓关键句子入手加以分析,独立解答。)

  (4)还可以怎样列式?(难点)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教法,可以根据复*题2的第2题,加以类比,找出理论依据:乘法分配律。

  学生看书,说明这样列式的理由。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00%(1)

  看书第97页,说明为什么可以把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00%来列式?

  [这一部分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应让学生在复*题作铺垫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合作交流,丰富学*的经验和策略,使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达到共识,从而突破难点。]

  3、将例2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1)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这道题,并说出分析思考的过程。

  (2)比较观察:这两道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结果也不相同。这里培养了学生比较的能力。)

  [1可以检测学生本节课内容的学*情况,2通过比较,讨论合作得出解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使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突出了重点。]

  4、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2

  三、巩固练*:

  1、完成第98页的对比练*。(说思考过程)

  2、完成第98页第3题。

  板演,说出思考过程,分析对比,说出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交流反思,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于百分数应用题,你还想学哪些知识?

  五、完成作业:

  第98页2、4

  六、你能正确地解答下面的题目吗?

  1、姜堰市某小学改造办公楼,实际投资18万元,比原计划节约投资2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2、搜集你身边的数据,编一道反映实际情况的百分数应用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将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同时通过编题,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激发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小学数学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长度单位间的化聚和其他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先通过让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引入新的长度单位,接着用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练*的安排是这样的:T1、2、3、6是实际操作题,使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T4是填计量单位。T5是分米、厘米、毫米间的换算,以巩固单位间的进率。

  2、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厘米和毫米的正确表象。

  (2)、让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与合作意识。

  3、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都是使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4、教学关键: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

  5、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具上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学具需要准备大量的实物,如:图钉、铅笔、树叶、绳子、纸条、硬币等。

  二、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学会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旨在扬弃满堂灌的教学,努力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运用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我准确把握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认一认,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认识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

  三、教学程序设计。

  本着“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的素质教育课堂观,我特地设计了实践操作、以旧引新;自主探索,学*新知;总结全课,回顾整理;综合运用,深化巩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的理念。

  先说第一层次,实践操作,以旧引新。

  安排两个环节:1、复*长度单位米。同桌合作剪一条1米长的绳子。

  2、请学生用这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觉得怎样?从而引起学生学*新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因为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这样设计,旧知为新知的学*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通过剪1米长的绳子,复*了米,另一方面为下面建立四个长度单位的具体观念,提供了直观材料,并且安排用1米长的绳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激起了学生对探索新知的强烈渴求,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的探索中去。)

  再说第二层次,自主探索,学*新知。

  先安排让学生简单的认识一下刻度尺,找到0刻度,为接下来学*厘米等单位做好准备。然后就是厘米的认识。我打算先让学生着重建立1厘米的具体观念,再认识几厘米,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学*简单的测量。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1、认识厘米。先让学生知道0-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再找一找直尺上还有哪里是1厘米?让学生尝试着归纳直尺上怎样的长度是1厘米,接着通过闭眼想,动手剪1厘米的绳子,与图钉比较,找自己身上的1厘米等手段建立并强化1厘米的具体观念。我想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例子,一定会让学生印象深刻。

  2、认识几厘米。充分发挥学生手中尺子的作用,让学生数0---5、4—7各是几厘米,从哪里到哪里是2厘米、4厘米,数数尺上共有几厘米。着重认识几厘米,可以为下面学*分米打下基础。

  (从认识1厘米,到认识几厘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学*用厘米测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将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让学生量纸条的长度,然后交流,说说到底是怎样进行操作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再归纳测量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方法中也许会出现不是从0刻度开始,或者尺子没有0刻度的情况,这里进一步让学生同桌讨论,交流测量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在学具或身体上寻找物体进行的练*。

  (对于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在传统教学上,是一定要让学生测量物体对准0刻度后进行操作,而现实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因此,对从任意刻度开始的测量方法绝对不能加以否定。测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量,而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生间的不同差异,先让学生尝试,再反馈,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来掌握测量的`方法。)

  探索新知的第三方面我将一改以往先教分米的做法。在学生学会量之后再去测量,往往兴趣很高,但在量的过程中发现所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难以准确表达,出现了新的认知冲突,以此为突破口激起学生学*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的兴趣。

  先数直尺上的小格,引出1毫米,1厘米=10毫米,然后问周围有哪些事物的长度是1毫米,用剪刀剪下1毫米,用1分硬币比划一下1毫米,说说量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等等。

  (这里我将课前准备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因为“毫米”这个概念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比“厘米”更难以建立,教学中通过比划、找实物和观察老师提供的1分硬币的厚度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得很愉快。)

  接下去请学生用1米、1厘米、1毫米的绳子去测量一下课桌边的长度,试一试有没有困难,引出分米的教学。教学时直接让学生能够剪出10厘米长的绳子,直观的感受1分米的具体观念,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比划1分米的实际长度,找1分米的实物。虽然在整节课中这是一个弱化的环节,但因为学生已掌握了厘米和毫米的学*方法,分米的教学会来得轻松些。

  最后,用1米、1分米、1厘米的绳子去比一比、量一量,也可以同桌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做数学,比空洞的说教与死记硬背更好。

  (整个探索新知的过程,突出学生学*的自主性。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

  说说第三层次,总结全课,回顾整理。问问学生有什么收获?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能对全课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

  最后说说第四层次,综合运用,深化巩固。这里安排了三个综合练*。1、手指游戏:老师说长度,学生用手来比划。2、帮小红填上合适的单位。3、小明的日记。(改错题)特别是后两个练*,我一改以往枯燥的样式,把填单位和改错题放到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即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将所获得的知识马上进行检验并用于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学*知识的最为根本的用意,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外练*,和爸爸妈妈合作,制作一份调查表,身边的常识量一量我知道。将课内的知识进行了延伸与应用,又增进了与爸爸妈妈的感情。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我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爱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努力体现学生是学*的真正的主人!

小学数学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中的内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例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然后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为学*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和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朝三暮四》视频)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猴子很笨,同学们很聪明,栗子的总颗数有没有变化呢?什么发生变化?

  引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朝三暮四》,在数学中也有类似《朝三暮四》故事里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研究一下?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初步体验加法交换律,唤起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谈话:天气渐渐转凉,学校要组织大家参加冬季比赛了,看,四年级同学正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一说)

  提问: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到的问题可能有:跳绳的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贴*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三)探索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问题(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提问: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提问: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跳绳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

  谈话:既然得数相同,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连接起来。改写成28+17=17+28

  板书:28+17=17+28(学生齐读这个等式)

  提问: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提问:你能照样子再写出几个像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学生动笔写,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三个)。

  提问: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得完吗?

  谈话:既然写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板书省略号)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提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是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说来说说怎么表示?

  生:a+b=b+a

  提问:a和b分别代表什么?

  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这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是加法运算律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能紧密围绕并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括能力。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

  考考你

  (1)您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吗?

  96+35=35+()204+57=()+204

  指名回答,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75+25=25+75

  46+59=46+59

  90+10=5+95

  (没有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号两边的加数不同。)

  (3)同学们学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同

  学们的反应快不快。游戏:对口令

  师:83+17=生:17+83=

  97+44=35+65=

  88+75=300+600=

  a+b=785+68=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知道加法交换律只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其余的不变。

  (4)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计算中,哪些地方应用过加法交换律?

  下面一道题357+218,请同学们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四)探索加法结合律,自主合作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同学提到的问题,看看有什么发现。

  出示问题(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你会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23

  提问:如果老师想突出强调先算跳绳的人数,可以怎么做?

  生:添上小括号

  教师给28+17加上小括号。

  提问:还是这个式子28+17+23,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同桌交流,指名说说。

  教师添上括号:28+(17+23)。

  提问: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数学符号相同,得数相同,但运算顺序不同)

  师:既然得数相同,我们可以写成等式:

  板书:(28+17)+23=28+(17+23)

  课件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指名学生口答。

  归纳加法结合律:

  提问:观察这三个等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提问: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写一写)教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考考你:运用加法结合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5+36)+64=45+(□+□)

  560+(140+70)=(560+□)+□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知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还知道了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

  设计意图: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通过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初步感受规律。接着再经过学生个性化的验证及交流,从而确认加法结合律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样发展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巩固应用,扩展提高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棒!那现在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呀。我们的闯关开始啦!

  1.第一关:火眼金睛

  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8)+48

  2.第二关:大显身手

  在途中,小熊遇到了麻烦,它想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可是它必须答对问题,才能拿到苹果,你能帮助它吗?

  相加等于100?

  3.第三关:勇夺第一,想想做做4

  38+76+2438+(76+24)

  全班男生完成第1题,女生完成第2题。

  提问:为什么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观察(88+45)+1245+(88+12),哪题运算简便。

  小结:可见,合理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含量,学生在观察辨析中比较,在思考对比中升华,促进学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作好了铺垫。

小学数学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第4、5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计算的试题,并能够进行同一类型题的简单口算,本节课把理解同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真正含义。同时体会到同级四则运算规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同级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进行应用。让学生学到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计算的能力,也为往后进一步学*复杂的四则运算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

  三、说重、难点分析:

  1、重点: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应用。

  2、难点: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通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数到量之间的过渡,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良好*惯。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发现有关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认知与思维层次。进而整理出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熟练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展示观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整体教学思路,符合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同时情境的创设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本着创设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在体验中获得新知的思想指导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谈话引入主题图。问学生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再个别回答。这环节体现了课堂的开放对话与动态生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及积极思考的学**惯。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利用主题图探讨、解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算式的运算顺序。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的“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多媒体的展示也为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出四则运算的方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散了教学的难度,挖掘了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接着小结方法,先由学生探讨发现,然后教师做出小结。

  3、巩固练*。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的方法和计算步骤。

小学数学说课稿15

  一、说课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在学*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通过购物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对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尝试精神。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生发与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都买过东西,那你们在买东西的时候都遇到过哪些数学问题呢?

  过渡:看来大家买东西的经验很丰富,那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到商店逛逛,看看小朋友们遇到什么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商店里真热闹,小朋友们正在买东西呢,你们看小丽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例3

  一个卷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读题。

  师:你们能帮她解决吗?算式怎么列呢?谁来说说。

  板书:0。8+0。6=

  师: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师(揭示课题):大家看这个算式中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小数)那今天我们就来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师:0。8+0。6,你们会算吗?那大家在本子上算一算吧。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展示汇报。

  师:这位同学是列竖式计算的,我们来听听她的想法。

  师:你来说说你是怎样列竖式计算的?

  生汇报

  师板书:

  元角

  0。8

  +0。6

  1。4

  答:一共1。4元。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小数加法中,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关键什么要对齐?

  师引导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师:谁能完整地把计算过程说一说。(指名说,同桌说)

  2、练*。

  师:小丽想买的是一个卷笔刀和一枝铅笔,那你想买哪两样东西呢?

  师:一共要多少钱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那请大家用算式表示出来,并请大家用竖式来计算。

  展示,汇报。

  3、教学例4

  师:你们帮小丽解决了问题,真棒!小明也来了,他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看看。

  课件出示问题:我想买1枝铅笔,哪种便宜些呢?

  师:大家帮他看看,买哪种便宜些呢?

  师:1枝有橡皮的铅笔比1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呢?(出示例4)

  读题。

  师:你们能帮他算吗?

  算式怎样列呢?

  板书:1。2—0。6=

  师: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师:大家能不能也用竖式计算出来呢?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来看看她做的对吗?那大家来听听她是怎么想的',和你的想法是不是一样。

  生汇报

  师: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省略?为什么?

  师小结:计算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一样,也是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算起,哪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

  师:谁能完整地把计算过程说一说。

  4、练*。

  (1)师:同学们真聪明,又帮小明解决了问题,那你们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并能解答出来吗?

  学生提问题,解答。

  展示,汇报。

  (2)师: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好,老师也来提一个:(课件出示)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师:请同学们帮小东选商品,能买什么?你有几种买法?

  汇报

  (三)、小结: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帮小朋友解决问题时,计算了不少小数的加减法,那你们想一想,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

  2、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整数加减法它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呢?

  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最低位算起,在计算小数加法时,满十进一,在计算小数减法时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要把小数点对齐。

  (四)、巩固练*。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会计算小数的加减法了,下面我们就一块来看看这一组题(出示练*二十二第1题),同学们,你们看,你们能自己计算出这些小数的加减法式题吗?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指名说得数。

  师:我们再来看下一道题(出示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说课稿小学(精选20篇)(扩展10)

——小学数学说课稿菁选

小学数学说课稿合集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考官,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几个方面来阐述。理论依据将贯穿于以上流程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 年级 册第 单元第 课,在学生学*了之后,进而发展为对 (观察、学*、研究)的课。《 》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 ,让学生通过认识 的慨念。通过这一课的学*为今后学*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

  二、说学情

  年级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对比试验的方法学生已经接触过,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的思维还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水*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设计对比试验,尤其对试验的细节还是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科学猜想意识,培养科学探究兴趣。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共性、重要价值的内容)

  难点:(不易理解抽象复杂的内容)

  五、教法和学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顺序,

  重点运用探究式、互动式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学会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概念的

  一个系统模式。

  1、探究式教学法,首先是根据目标去创设疑问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引出新概念最后归纳总结应用。

  2、而互动式教学法体现在整节课堂中,例如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和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答疑等。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积极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3、本节课还采用了复*、归纳、阅读、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素质。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我们知道学生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能力的过程,,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方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

  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相关知识,并得出科学结论的探究式学*方法。

  2、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的方法。

  3、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最大程度的发挥合作学*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小组器材

  演示器材

  七、 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

  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质疑猜测,引发前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选用学生一方面进行知识回顾,另一方面进行思维发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设计,探究科学概念按照课本从学生较熟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手学*,而后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__________与社会的关系、体验__________科学的发展。

  实验一:

  1、教师提出如何解决问题 学生答:(实验)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随机点拨

  3、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及要求:

  4、反复做几次。

  5、分发记录单小组交流。

  实验二:

  (四)拓展探究,形成科学概念

  实验后,我留出充分的时间,及时的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抽查学生,讲述他们思路和答案,从而使我掌握学生的学*情况和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之后我再对*题进行详细讲解,并适当引申题目, 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回归生活,应用科学概念

  [设计意图:学*知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转化为技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

  学生是学*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首先是我向大家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然后我再进行补充,总结性复述,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

  (七)、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如下作业:

  (八)、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的主人”、“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经”。学*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谈一下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的学*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

  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

  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是科学学*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科学应该是他们

  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科学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模式,在科学学*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

  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

  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总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使自己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上是我对《 》这节课的说课。

小学数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二、说学情分析

  在学*本知识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分数,这是学*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拓展。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 。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写成两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的分数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元角分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五、说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思想:

  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学生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采取多种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过程。

  2、讲练结合。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3、增添趣味,驱动发展。在抛出每一个任务时,都创设适当的情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4、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本课取材于生活,课堂知识的掌握在课外得到了更好的延伸,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了情感交流,为生活创造了快乐,体验到了运用知识的乐趣。

  六、说教学法

  教法:

  1、生活情景引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

  3、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形式。

  学法:

  1、通过生活情景和已有生活经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2、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发挥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

  3、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在交流中轻松愉快的学*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创造性学*的境界。

  七、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八、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引出小数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一开始我便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月吗?(三月)对,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你们愿意做小雷锋吗?(愿意)有个小朋友聪聪到百和超市买文具,可他看不懂标签上的价格,大家能不能帮帮他?(能)大家一起帮他读出这些文具的价格是多少好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爱心和自信心走进课堂。然后请学生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数,跟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通过小组同学交流发现这些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2、认识小数点

  通过师生交谈:我们以前学*的分数中间有一条线叫什么?(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小数点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的思考过程,认识了小数点。

  3、教学读法

  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广度。聪明的学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读出小数,有的学生家长教过或听到过小数怎样读,所以我让学生大胆试一试,然后经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小数的读法。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尤其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价格。因此,我充分利用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相信儿童的能力,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自己总结出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这一部分内容既是全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利用课件演示日常家居中搜集到到的一组有关小数的信息,告诉学生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数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3分米用小数表示的方法,进而延伸到5分米以及0.8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深切感知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然后利用知识迁移探索出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并了解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又通过学生自己的测量活动、汇报身高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我把练*安排成小动物的跳远比赛成绩,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让学生在活动中练*,在练*中巩固,从而巩固了对小数含义的认识。我又以猜谜语的形式展开第二个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到更多关于小数的知识。

  (四)回顾总结 ,完善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满分为10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用我们今天学的小数给自己打一个合适的分数。

  师:今天,大家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还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的奥妙!

  又一次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首尾呼应,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九、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力求做到形象直观,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最终达到概括、巩固、提高的教学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

  米=0.1米

  米=0.01米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说课稿3

  说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连加、连减”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计算理解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是联系学生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体验连加、连减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属于培养学生学*20以内进位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它主要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计算出的得数,而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较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知识技能目标)

  (2)让学生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的乐趣。(能力培养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计算的*惯。(素质培养目标)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

  数学就在身边,学*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说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践,具体形象法。创设喂小鸡这一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的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2、观察讨论,探讨研究法。

  新课标特别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感受生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生活劳动,进一步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观察意识。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通过老师下口令,学生数手指头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去加深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初步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质疑问,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有位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他叫小明,他家有个农场他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经常在家里干活,今天他又来帮爸妈干活了。瞧!他在干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明在喂5只小鸡)请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二、观察探索,学*连加

  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一: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几只小鸡?(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谁会列式?

  板书:5+2

  操作二:又来了1只

  师:这时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又来了1只。

  师:谁会列式?生说。师板演:5+2+1=8谁会读这个算式?读作:五加二再加一等于八。

  该怎么运算哪?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里,再把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这个连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哪?你能用手指当做小鸡来数一数,说一说吗?)

  三、学*连减

  师: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请学生站起来指着图说说)

  生: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

  列示:8—2—2=4

  师: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你会读这个算是吗?

  生: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小结:像这样三个数用减号连起来的算式叫连减,在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里,再把记在心里的得数剪掉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四、巩固深化

  做一做:课本上的两道题,看图列式说图意,用手计算。

  强调: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是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完成练*题。

  五、课外延伸

  学生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六、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5+2+1=88—2—2=4

  说总结反思:

  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创新性,对学*数学有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乐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能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学生乐意学*,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小学数学说课稿4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方程》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同时,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年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分散,因此,我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生的知识结构

  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是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方程知识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四、重、难点分析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方程的含义。

  小学生的认知水*还处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存在着很大困难,所以将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因此,在学法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交流→观察比较→得出概念→分析概念”的探究过程去发现新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2.教法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小组合作观察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观察探究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在与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在“*衡→不*衡→新的*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我将按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知识运用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分页标题#e#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首先提供了天**衡的情境图,通过“用等式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的活动,引出“50+50=100”的等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突出这个重点。

  【感知交流】我提供了四幅天*图,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交流,用式子表示天*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通过展示图片,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观察比较】接着,我提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比较,认识到列出的式子中,两个式子是等式,还有两个式子不是等式。而这里的等式与前面的等式不同,它们都含有未知数。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得出概念】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从而得出方程的概念,即“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分析概念】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我及时组织学生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种特殊的等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知识运用

  “试一试”通过列方程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的思想,并为进一步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些准备。

  “练一练”安排了三道题。第一题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通过判断题中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引导学生体会等式与方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加深对方程含义的理解。第二题通过让学生写出一些方程在小组里交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用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方程的模型,内化方程的概念。第三题采用全班交流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列方程的思维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对方程含义的理解。

  4.引导小结

  本课的小结采用学生小结的模式,这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小结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

  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要求学生每个人写一篇数学日记,即通过这节课的学*,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时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5

  一、说内容

  《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现实生活生产中的“次品”有许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材料不符合标准等。这节课的学*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二、说教材

  “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迅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此前学*过的“沏茶”,“田忌赛马”等都运用了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化意识。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基础上,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仔细阅读教材后,发现教材的编排结构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例1安排了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例2安排了9个待测物品,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让学生经历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教材这样安排,考虑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但是对于刚经历找次品的学生来说,为什么要找次品?5个次品是否难度过大?找次品*均分成三份是学生在观察9个待测物品的测量过程中,比较得出的,“为什么*均分成三份是最优方案”教材没有涉及,学生的疑惑是否会更多呢?

  基于上述考虑,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通过观察多个待测物品时,让学生体会到最优化策论的成因。

  三、说教法

  在教材中,非常突出的一点是教材比较重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和探究。确实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迅速达到多种策略的有效补充。但是同时存在的问题是,该教材内容偏难,如果仅通过交流,势必优秀生言之灼灼,而后进生听之糟糟。因此我在执教时选用了学生安静思考,人人动手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再视情况交流。在反馈中逐步得到提高。

  四、说设计

  (一)课前游戏。课前游戏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至少需要多少次的含义,为新课教学扫清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出现不必要的过多的纠缠。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作为引入,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造成的,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同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中。)

  (三)、自主探索用天*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安排了3个层次)

  首先安排了从3个正品中找出一个次品来,就是从3瓶菠萝片中找出一瓶少了3片的(这样设计贴*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也为下面探究如何找次品作好铺垫,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增加课前准备题三瓶中找次品,利于学生进入研究状态,也考虑照顾到中下层次学生。)

  紧接着我刻意安排了4这个环节(设计意图:多了4这一环节,它的作用就是为后面研究5和9中找次品打基础,看似渺小,其实起奠基作用,让学生感悟从4个中找就要比3个中找多了1次。为接下去体现划归的数学思想做准备。也为最佳策略的成因探索埋下伏笔)

  最后安排5个中找次品,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不需要进行规律的总结,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四)、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优方法。

  首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称出从9个中找出次品的方法,以及发现最佳方法。教师引领学生如果是3的倍数的数,为什么要分成3份,以及为什么而且要*均分成3份对最佳策略的成因作出推理和解释。接着用12去验证发现的规律的正确性。最后运用规律解决27、81、243个…中去找次品。让学生感悟这里其实有规律可寻。

  (五)、留与悬念,课余激发探索兴趣。

  这里主要探索非3倍数的最佳策略并且完善找次品的规律,即不能*均分成3份的,尽量*均分成3份,保证有两份数量相同,并且只和第三组差1个,所用的次数是最少的。这是否是最优的方法

  (六)、学*反思:

  对全课进行输理,回顾找次品的方法和最佳策略。

  五、说体会

  教完以后,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个难度的教材,教到什么度是合适的?对于最佳策略的成因还有没有更好的、更有说服力的相通的解释方法?教师的反馈怎么样能更有层次一些?课上下来还是觉得问题多多,但自己觉得还是在云里雾里。很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帮助和指点。谢谢各位!

小学数学说课稿6

  一、说目标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内容,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也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有关整数的知识,加深对整数与整数除法的认识,同时由于这些知识比较抽象,所以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教材有所不同,首先是精简了整除的概念,其次是改进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呈现方式,采用除法的表现形式,更便于学生感知因数与倍数的本质意义。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重要基础。这是一节概念课,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从认知现状来说,他们在前面的学*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经验,对整除的含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的特征。

  2、通过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二、说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体会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和知识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为主,通过引导学生对除法算式的观察,放手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按一定的标准给算式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概念;结合算式,理解概念;抓住算式,构建模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概念。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课前交流,铺垫关系

  课前与学生谈话,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发学*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做铺垫。

  (二)观察分类,引出概念

  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除法算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然后分成两类,抽象概括出其中一类具有“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共同属性,从而引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三)结合算式,理解概念

  在学生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基础上说一说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在交流中掌握概念。结合具体的除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时,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读,使学生初步感受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再通过练*36和7对反例的辨析,使学生感受更加深刻。

  (四)自主探究,深化概念

  本环节让学生运用概念自主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把学生的方法交流对比,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通过观察三个数的因数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这一环节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太少,在找18的因数时,由于担心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因数,对于因数的概念不够了解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引导的过多讲解的过细,没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五)总结评价,活用概念

  课堂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展练*:哪些数既是24的因数又是36的因数?在疑问中结束本课,给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最后让学生谈收获、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公正的评价自己的学*行为,从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小学数学说课稿7

  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数的比较打下基础。也为其他学科的学*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激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基础和纽带,成为课堂发展的原动力,体现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的知识,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总结.

  1.导入部分:

  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比45少”,谁能猜一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为新课的学*奠定基础。

  2.新课部分

  现在科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认识以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实践等方法探索新知,具体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再出示“红金鱼48条”的鱼缸图,学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三者间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概括力。

  3.练*部分

  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我特将此环节设计为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同时也使学生能力主动参与,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总结部分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寻找数学知识,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意思,锻炼动手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

小学数学说课稿8

  说课课题:轴对称图形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图形》。这节说课分五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就说第一个环节。

  一、说材料

  1、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称是大自然的结构模式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我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且有多种变换形式。认识轴对称图形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剪刀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感悟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情感目标:在认识,制作和欣赏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和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热情。

  3、教学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难点是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教具准备:图片、纸、剪刀。

  5、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剪刀。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初步感知对称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接着设计剪对对称图形的情景,又激起了探索对称图形的热情。

  2、演示法:充分借助图片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说学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也是本课中学生学*新知识的主要法。

  四、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本节课的教学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为手段,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安排以下五个步骤完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时,我出示两幅图像,第一幅图像不对称,第二幅图像对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一比,哪幅图像美,为什么?学生肯定会说,第二幅图像美,因为第二幅图像的脸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这时我巧设悬念——像第二幅图像一样,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在教学上称为什么图形呢?通过本书的学*,同学们一定会弄明白的。(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初步感受了对称美,让学生说说,激起了学生的学*热情。

  (二)看一看、折一折,探究对称

  首先我出示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蜻蜓、树叶、蝴蝶、面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看看这几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这几个图形从中间开始,左右两边完全一样,这种现象在数学称为对称,同时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物体是一种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头脑中的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发给每个学*小组两种对称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将这两个图形对折,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通过对折学生肯定会发现这两个图形对折后左右或上下完全重合,这时我在黑板上板书(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全)。

  (三)剪一剪、画一画、感悟对称轴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孩子们通过各种活动来学*知识,发展能力。因此,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我安排了学生剪一剪纸活动。在这一环节里,我先提问:同学们,通过你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你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接着指导学生看看教科书上是怎样做的,然后我以教科书68页例2剪衣服为例进行示范指导,边示范边告诉学生剪对称图形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第二步照画好的虚线剪;第三步将对折的纸打开就成了对称图形,通过老师的直观演示,学生一定能领悟出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可能剪出了一棵对称的'小树,也可能剪出了一颗对称的爱心,还可能剪出了一个对称的小葫芦。我把学生的作品依依展出,让学生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带着知识走进实践,通过实践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展出学生的作品后,我让学生观察展示的作品,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的中间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几个图形的中间有折痕,老师从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引出对称轴。(折痕——对称轴)

  在学生认识对称轴后,我就重点指导学生画对称轴,画对称轴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 以展出的小树为例进行直观演示,老师边画对称轴边告诉学生,对称轴画在对称物体的中间折痕上,强调对称轴用虚线表示,同时指导学生画在自己的作品上画对称轴。

  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学生认识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学生可能会说,教室里的黑板课桌是对称的,窗户是对称的,家里的玩具小熊)让学生畅所欲言,体验学*的快乐。

  (四)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青蛙吃害虫》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4—25页。“青蛙吃害虫”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加减法打下基础。首先利用“青蛙吃害虫”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电脑演示的动画中,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起来不太困难,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建立加减的直观表象,并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感受加减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和爱护小动物的德育教育。

  三、教法、学法的确定及依据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设想。

  1、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数学、探索知识成为学生的需要。

  2、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不断适应新的学*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学*。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重。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四、教学流程设计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合作探究;(3)巩固提高;(4)拓展延伸;(5) 评价体验

  五、具体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生活快一年了,我知道大家都是猜谜高手,现在老师有个谜语,大家愿意猜吗?

  师:出示课件“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

  师:(出示课件:画面先后蹦出两只青蛙,蹦跳三下叫道:呱呱)同学们猜对了,你们真棒!今天哪,这两只青蛙就陪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再次探索数学王国里面的奥妙)今天啊,这两只青蛙它们说有问题向你们请教,怎么样?你们有信心帮助他们解决吗?

  师:好,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可爱的小青蛙们正在忙什么呢?

  (设计意图:用课件以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整节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播放课件):同学们,你们一边听一边看,我们能搜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那么请你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有以上问题的纸条)

  师:同学们真棒!好,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奥秘,相信大家一定都是勇敢的小探索家。

  (一)探究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师:我们先研究第一问题,谁来列式?

  (指名列式引导学生计算)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了计算方法。(拿起计数器)如果我们用计数器来计算,该怎样操作呢?(学生有些疑惑,在下面小声讨论)现在老师就交给大家用计数器计算的方法:(出示课件演示操作过程)首先来拨56,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那3个十该在计数器上怎么拨?(电脑出示拨3个十的答案) 现在看看计数器是多少?

  师:所以56+30=86,单位是只。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一起研究一下第2题和第3题。

  (二)小组合作学*,探究第2题和第3题。

  (学生小组学*、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在小组学*中,都很认真,都挺喜欢发言的,下面请各组派一名同学汇报以下你们学*的成果吗?

  师:好,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出示课件,演示),所以呀56-30=26.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

  三、巩固提高

  师(出示课件):我们在计算时,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就会很快计算出结果。啄木鸟听小青蛙说大家很厉害,也想考考大家,我们分小组合作学*,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即对又快。

  (小组学*、交流、相互订正)

  师(出示课件):为了祝贺大家的聪明智慧,38只小青蛙举办了演唱会,一曲结束后跳下去多少只青蛙准备下场节目呢?快快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吧!

  (先独立完成,同座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了任务,这时小青蛙班长说:“同学们,我们来个智力大比拼好不好?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师随即在电脑上完成)

  (设计意图:延续“青蛙吃害虫”这一情境,设计、组织了一系列充满童趣的练*,激发学生巩固计算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对于练*题的订正是否过于细致,因而使课堂密度减小。)

  四、拓展延伸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老师刚刚收到了朝阳小学老师的求助信息,朝阳小学有42名同学来我校参加献爱心活动,可我们学校会议室只有30把椅子!每人一把椅子,还有多少名小朋友没有座位?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把答案告诉老师。

  师:你们都很聪明,不光是小青蛙佩服你们,老师也佩服你们了。

  (设计意图:练*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渗透了“生活无处不数学”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从小培养成“学以致用”的意识。是否可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学生可以完成的实践活动。)

  五、评价体验

  师:短短的四十分钟很快就要过去了,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学*的快乐,现在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学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现在看看这两只青蛙(出示课件),他们已经吃了很多害虫,你们看,他们的肚子胀胀的(青蛙的肚子胀两下)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对,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遵守你们的诺言保护好自然环境,做一个有环保意识的好孩子,同学们再见!(放歌曲结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整个学*过程做一个总结、反思。通过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再次感受数学学*的乐趣。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保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实践课,内容选取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寄信活动为素材,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集合、组合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熟悉、了解、巩固所学的邮票组合知识,并通过探究,知道如何确定邮资,会寄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培养学生调查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本节课的重难点:

  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

  二、说教法学法

  1)、 以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提高学*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呈现一些不同的邮票,让学生了解邮票的相关知识,认识邮票的作用,为后面探索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作好铺垫,同时也让学生通过邮票上的图案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充分 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凸现教学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出示国家邮局关于新含邮资的规定,使学生了解信函邮资的一些常识,并说明确定信函资费的两大要素:第一,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还是外埠。第二,信函质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填写1克——100克的资费表格,确定100克以内的信函所支付的费用,再确定哪些资费可以仅用0.8元和1.2元的邮票支付,那些不能。然后再小组合作,设计出一张符合要求(只用3张邮票来支付不超过100克的信函)的邮票面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练*中提升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培养创新意识。

  练*相似类型的*题,如最多用4张邮票支付不超过400克的信函,,除了用0.8元和1.2元的邮票外,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在练*活动中,先小组合作再独立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观察邮票

  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

  2.说一说。

  (1)上面这些都是普通邮票,你还见过哪些邮票?

  (2)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交流后,使学生明白普通邮票面值种类齐全,可适用于各种邮政业务。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2、组织活动:

  1、出示邮票相关的'费用。(课本118页)

  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1)不到20g 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2)不到20g 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

  (1)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 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3.不足20g按20g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4.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article/

  ( 1 )不超过去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

  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引导列表描述。(课本119页)

  (2 )只用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

  一张 :80分1.2元

  两张: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张:0.8×3=2.4元

  1.2×3=3.6元

  1.2×2+0.8=3.2元

  (3)你认为可以读者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 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 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3、布置作业:

  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硬,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小学数学说课稿11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 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小学数学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内容,这部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认知目标)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如何充分发挥、凸显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而又省时省力呢?

  本课依托网络*台,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以游戏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明线下,借助网络实验室,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科学性。创设“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完善猜想等,从而一步步使分数的基本性质趋于完善。

  我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激趣引入,凸显信息技术的趣味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游戏和卡通人物导入新课,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猜测探究的兴趣,通过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凸显矛盾冲突。(我在教学比较这三个分数大小时,学生们各抒己见,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放,使得不同观点的矛盾激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为后面的发现规律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探索规律,凸显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和时效性。

  1、提出猜想。

  学生进入国外网站,通过操作,直观的观察情境中三个分数的涂色部分,发现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分数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变了的分母、分子入手去观察它们是怎么变的,得到初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2,分数的大小不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个环节中,当学生猜测三个分数谁大谁小,运用网络实验室用比*时更少的时间、更直观的得出三个分数大小相等,为后面猜想的提出提供了更多观察、交流的时间)

  2、完善猜想。

  在得到初步猜想后,在游戏的大背景下,再出示一组分数:三分之二和十五分之十。学生猜测大小、进入网络实验室验证,发现这两个分数也是相等的。

  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则在于完善初步猜想,使学生感受到分子、分母不仅可以乘或除以2,分数大小不变,还可以乘或除以像5这样更大的数,从而得到进一步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一环节中,网络实验室再次起到了快速、直观知道分数大小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使用了纸条这个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分数的意义)

  3、验证猜想,得出规律。

  学生把符合猜想的三组分数记录在学*卡上,(用图片方式呈现)再到网络实验室里进行验证,看看是否也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大量的例子显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猜想,而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最后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从旧知迁移解释、理解新知,得到“同一个数”不能为0,从而确定了最后规律,得到本课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的教学中能验证的分数少之又少,而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得到的分子、分母较大的相同大小的分数——如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这样的分数就很难验证,通过我们的网络实验室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充分体现了网络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在*常教学中最花费时间的环节——验证上节省了不少时间)

  第三环节:游戏巩固,思维提升,凸显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再次进入网络实验室,以玩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规律。(教师也从这个过程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的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甚至发现了两个分数之间的分子、分母分别不具备倍数关系,如十二分之六和十八分之九,还发现通过找中间数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个现象。)

  接着再通过回到第一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初步感知与第一组分数相等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非常广泛,还需要他们进一步的学*和探索。

  第四环节:提炼方法,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师生共同回顾学*过程,总结并提炼出探索规律的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的学*提供科学的学*方法。

  第五环节:网上交流,课内向课外延伸。

  一节课的结束不仅仅是解决了几个问题,更重要的引发学生新的思考和新的探究行为,但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课的最后,教师在课件上给学生提供了课堂上所用网络实验室的网址和老师的博客,让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室这个*台及博客这个载体,在网络上回馈所学、发表言论。记得我公布博客地址不久就得到了学生的反馈,甚至听课老师也参与其中,给我提出许多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能让学生感受了网络资源丰富的同时,也使这节课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拓宽到了网络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中,真真正正的利用、发扬网络资源,把一些常规课堂无法实现的交流,都一一实现,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人性化、学生主体性以及网络的延迟性和广泛性。

  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谢谢大家!

小学数学说课稿13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学生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学*、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法和学法

  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观察、操作、解决问题。创设的情境是为了给学生建立一种感性的认识,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相同加数,感受几个几相加的加法算式。

  2、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用小棒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摆出自己画的图形需要准备多少根小棒;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展开想像:“如果摆100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适时地引出乘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第四个层次是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在这环节中落实乘号、乘法算式中各数字表示的意义、算式意义,感受乘法计算比加法计算简便,突出加数相同情况下才能写出乘法算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

  学生学*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写乘法算式的方法,然后由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3、合理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训练。因此,在练*时我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做一做,从而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出示游乐场图时,引导学生观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教师把问题强加于人,而是开放教学,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着通过拍手游戏、找朋友游戏等练*,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在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

  4、指导总结,巩固新知。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小学数学说课稿14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上的“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的内容。这是一节综合应用课,为了让这节课能出彩,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和创新:

  1、情景的创新

  课前情景:传悄悄话的师生互动游戏,不但可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环境,而且为探究新知做了铺垫。

  课堂情景:创设“挽救陈霞”的问题情景,对文本资源进行再创造,以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法的创新

  本课教学活动突显三个部分:

  ① 探究最优方案: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学期的知识,今天借班上课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从知识的连贯和学生的思维来讲有很大的跨度,这对在坐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应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研究从逐个通知方案到分组通知方案,再到寻找最优方案这一过程进行了铺路搭桥,如借助画图,学生实地演示,小组共同摆学具,大家一起填表格等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

  ②发现规律:充分利用最优方案的示意图,做到数形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隐含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③应用规律:发现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课后拓展。

  3、多种媒体的创新应用

  ⑴学具的'创新应用:在学生研究“打电话”最优方案时,应用了色彩鲜艳的吸铁石和可以书写的吸铁板,为探究活动提供了支持

  ⑵多媒体的创新应用:课首利用计算机制作了一段“挽救陈霞”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学*创造状态。课中利用计算机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化抽象为具体,把“打电话”最优方案这个难于理解的内容借助计算机展示出来,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条件。课尾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性,充分地巩固了新知识,并为课后进行拓展和延伸。

  本节课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思维探究因素、精选媒体、系统设计,集德育、智育、美育教学于一炉,优化组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并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通过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使师生有步骤、有重点、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打电话”是一节综合应用课,为了让这节课出彩,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和创新:

  1、情景的创新

  课前情景:,传悄悄话的师生互动游戏,不但可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环境,而且为探究新知做了铺垫。

  课堂情景:创设“挽救陈霞”的问题情景,对文本资源进行再创造,以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法的创新

  本课教学活动突显三个部分:

  ①探究最优方案:从逐个通知到分组通知,再到寻找最优方案。

  ②发现规律:充分利用最优方案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隐含的规律。

  ③应用规律:直接利用规律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课后拓展。

  3、多种媒体的创新应用

  ⑴学具的创新应用:在学生研究“打电话”最优方案时,应用了色彩鲜艳的吸铁石和可以书写的吸铁板,为探究活动提供了支持

  ⑵多媒体的创新应用:课首利用计算机制作了一段“挽救陈霞”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处于良好的学*创造状态。课中利用计算机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化抽象为具体,把“打电话”最优方案这个难于理解的内容借助计算机展示出来,为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条件。课末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性,充分地巩固了新知识,并为课后进行拓展和延伸。

  本节课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思维探究因素、精选媒体、系统设计,集德育、智育、美育教学于一炉,优化组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并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通过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使师生有步骤、有重点、高效率地完成任务。

小学数学说课稿15

  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比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今天的学*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继续学*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明确运算顺序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一部分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根据这样的学*实际,我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学生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让还不知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想办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运算顺序符合。就像课堂中出现的情况那样,有一个学生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别,通过比较发现,可是可以,但区别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状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的安排,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学生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说过的学生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改变运算顺序的一个符号、一个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运算的顺序就更加明了了。

  三、角色换位,培养逆向思维

  *时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还是被动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最后,我安排了考考老师的题目,让学生当老师,来考老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想把老师难倒的心理,所以积极性非常的高,个个参与,小手举得高高,而在这参与中,无形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时时提醒,注意有效阅读

  “阅读”一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得很多,特别是高段,老师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时刻刻都含有阅读,如何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提高有效阅读的能力,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有效阅读来帮助解答问题,在本节课中,我特意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1、在情境中,看完题目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由此来引起学生通过阅读概括要点,为问题的解决搭桥铺路。2、在计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63-59)两个题目中,我有意让学生说说怎么样会做得更快?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发现在做第二个题目时可以“偷懒”,把中间的答案抄过来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学生明白了仔细阅读、认真看题的必要性,给解题速度带来了方便。3、错例分析,提高阅读的能力。在完成了题目后,我安排让学生在数学小家庭中交流,并要找出成员错误的原因。这里的意图一是概括存在错误的主要原因,以提醒大家注意;二是培养学生的有效审题的能力,判断做得对或错很简单,但要看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就不简单了,这需要非常认真地去看、去观察才能完成的,这给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之处:

  题目的难度有所偏大,导致时间紧张,因为考虑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不到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