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5篇)

首页 / 试题 / | 试题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1

  【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

  【详解】要想求可以多烧几天,就要先知道这堆煤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还要知道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500×6=9000(千克)

  (2)可以烧多少天?

  9000÷1000=9(天)

  (3)可以多烧多少天?

  9-6=3(天)。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2

  练*题: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解答: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3

  练*题:某人到高层建筑的10层去,他从1层走到5层用了100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走到10层,还需要多少秒?

  答案与解析:

  每上一层楼梯需要:100÷(5-1)=25(秒),还需要的时间:25×(10-5)=125(秒)

  答:从5楼再走到10楼还需要125秒。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4

  【内容概述】

  各种加法和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方法,如凑整,运算顺序的改变,数的组合与分解,利用基准数等。

  【例题分析】

  1.计算:1966+1976+1986+1996+2006

  分析1: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前面一个数都比后面一个数大10,因此可以设一个基准数。

  详解:我们不妨设1986为基准数。

  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20)+(1986-10)+1986+(1986+10)+(1986+20)

  =1986*5

  =9930

  分析2:等差数列的个数是奇数个时,中间数是它们的*均数

  详解: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5

  =9930

  2.计算:123+234+345-456+567-678+789-890

  答案:34

  分析:这些数粗略一看好象是杂乱无章,其实不然。通过对各位数的观察,

  详解:

  先看个位:3+4+5-6+7-8+9-0=14

  再看十位:2+3+4-5+6-7+8-9=2但是注意个位的进位:2+1=3(1是个位进位来的)

  最后看百位:1+2+3-4+5-6+7-8=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34这个数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5

  在算盘上,用两粒珠子可以表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是哪几个数?

  解答:根据两粒珠子的位置,我们可将它们分成3类:

  第1类:两粒珠子都在上档,可以组成505,550;

  第2类:两粒珠子都在下档,可以组成101,110,200;

  第3类:一粒在上档,另一粒在下档,可以组成510,501,150,105,600。

  所以可以表示101,105,110,150,200,501,505,510,550,600共10个三位数。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5篇)(扩展1)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6篇)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1

  一、填空题

  1.小明、小红两人集邮,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15张,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4倍,小明集邮_____张,小红集邮_____张。

  2.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年龄的3倍,今年妈妈_____岁,小刚_____岁。

  3.学农基地种的花生是白薯的16倍,现在已经知道种的花生比白薯多105棵,种花生_____棵,白薯 棵。

  4.小利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6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小利有科技书_____本,故事书_____本。

  5.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50,就等于乙数,如果乙数加上350就等于甲数的3倍,问甲_____,乙_____。

  6.小明、小丽做题,如果小明再做4道就和小丽做的一样多,如果小丽再做6道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做_____道题,小丽做_____道题。

  7.仓库存有面粉和大米,已知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面粉的斤数比大米的3倍多700千克,大米_____千克,面粉_____千克。

  8.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千克,乙筐加上19千克,这时乙筐的重量是甲筐重量的3倍,原来两筐各有苹果_____千克、_____千克。

  9.AB两人所存的钱数相等,A要买一件商品,向B借了120元,这时A的钱数正好是B的4倍,A有 元,B有_____元。

  10.某班原有男生比女生多10人,如果女生转走5人,那么男生人数正好是女生人数的2倍,原有男生_____人。

  二、解答题

  11.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原有男工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校有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3倍,足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和小丽数学作业本上的红花,小丽比小明多7朵,如果小明少得2朵,小丽再得3朵,小丽的红花数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小丽各得多少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有36本课外书,乙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甲剩下的数是乙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2

  有一列由三个数组成的数组,它们依次是(1 ,5 ,10 );(2 ,10 ,20 );( 3,15 ,30 );……。问第个数组内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解答:99×5=495

  99×10=990

  99+495+990=1584

  【小结】 观察每一组中对应位置上的数,每组第一个是1 、2 、3 .....的自然数列,第二个是5 、10 、15 ......分别是它们各组中第一个数的5 倍,第三个10 、20 、30 ......分别是它们各组中第一个数的10 倍;所以,第99 组中的数应该是:99 、99×5=495 、99×10=990 ,三个数的和 99+495+990=1584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3

  【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

  【详解】要想求可以多烧几天,就要先知道这堆煤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还要知道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500×6=9000(千克)

  (2)可以烧多少天?

  9000÷1000=9(天)

  (3)可以多烧多少天?

  9-6=3(天)。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4

  【内容概述】

  各种加法和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方法,如凑整,运算顺序的改变,数的组合与分解,利用基准数等。

  【例题分析】

  1.计算:1966+1976+1986+1996+2006

  分析1: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前面一个数都比后面一个数大10,因此可以设一个基准数。

  详解:我们不妨设1986为基准数。

  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20)+(1986-10)+1986+(1986+10)+(1986+20)

  =1986*5

  =9930

  分析2:等差数列的个数是奇数个时,中间数是它们的*均数

  详解: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5

  =9930

  2.计算:123+234+345-456+567-678+789-890

  答案:34

  分析:这些数粗略一看好象是杂乱无章,其实不然。通过对各位数的观察,

  详解:

  先看个位:3+4+5-6+7-8+9-0=14

  再看十位:2+3+4-5+6-7+8-9=2但是注意个位的进位:2+1=3(1是个位进位来的)

  最后看百位:1+2+3-4+5-6+7-8=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34这个数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5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①188+873②548+996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6

  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美术、书法和航模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有86人,参加美术和航模小组的有80人,参加书法和航模小组的有90人。参加美术、书法和航模小组的各有多少人?

  点拨:根据美术和书法小组有86人,美术和航模小组有80人,可以知道他们的和中包含两个美术小组、一个书法小组和一个航模小组的总人数,若减去书法与航模小组的人数和,就可以得出美术小组人数的2倍。

  解: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86+80-90)2

  =762

  =38(人)

  书法小组有多少人:86-38=48(人)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90-48=42(人)

  答:美术小组有38人,书法小组有48人,航模小组有42人。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5篇)(扩展2)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5)份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1

  1、巧算与速算:41×49=()

  2、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问:甲、乙原订每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1、【详解】相乘的两个数都是两位数,且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正好是10,这就可以运用"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头同尾合十"的巧算方法是:用十位上的数字乘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

  41×49,先用(4+1)×4=20,将20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再用1×9=9,可以发现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那就在9的前面补一个0,作为积的后两位数字。这样答案很简单的就求出了,即41×49=(4+1)×4×100+1×9=2009。

  2、分析: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甲比乙多自学一个小时,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等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甲是乙的6倍,差倍问题。

  解:乙每天减少半小时后的自学时间=1/(6-1)=1/5小时=12分钟,乙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30+12=42分钟,甲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12*6-30=42分钟。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2

  【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

  【详解】要求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我们就要先求出这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1)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40÷5=8(公顷)

  (2)需要多少小时?

  72÷8=9(小时)

  答:耕72公顷地需要9小时。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3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①188+873②548+996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4

  一、填空题

  1.小明、小红两人集邮,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15张,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4倍,小明集邮_____张,小红集邮_____张。

  2.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年龄的3倍,今年妈妈_____岁,小刚_____岁。

  3.学农基地种的花生是白薯的16倍,现在已经知道种的花生比白薯多105棵,种花生_____棵,白薯 棵。

  4.小利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6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小利有科技书_____本,故事书_____本。

  5.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50,就等于乙数,如果乙数加上350就等于甲数的3倍,问甲_____,乙_____。

  6.小明、小丽做题,如果小明再做4道就和小丽做的一样多,如果小丽再做6道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做_____道题,小丽做_____道题。

  7.仓库存有面粉和大米,已知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面粉的斤数比大米的3倍多700千克,大米_____千克,面粉_____千克。

  8.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千克,乙筐加上19千克,这时乙筐的重量是甲筐重量的3倍,原来两筐各有苹果_____千克、_____千克。

  9.AB两人所存的钱数相等,A要买一件商品,向B借了120元,这时A的钱数正好是B的4倍,A有 元,B有_____元。

  10.某班原有男生比女生多10人,如果女生转走5人,那么男生人数正好是女生人数的2倍,原有男生_____人。

  二、解答题

  11.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原有男工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校有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3倍,足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和小丽数学作业本上的红花,小丽比小明多7朵,如果小明少得2朵,小丽再得3朵,小丽的红花数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小丽各得多少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有36本课外书,乙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甲剩下的数是乙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5

  三年级科技活动组共有63人。在一次剪贴汽车模型和装配飞机模型的定时科技活动比赛中,老师到时清点发现:剪贴好一辆汽车模型的同学有42人,装配好一架飞机模型的同学有34人。每个同学都至少完成了一项活动。问:同时完成这两项活动的同学有多少人?

  解:

  因42+34=76,76>63,所以必有人同时完成了这两项活动。由于每个同学都至少完成了一项活动,根据包含排除法知,42+34-(完成了两项活动的人数)=全组人数,即76-(完成了两项活动的人数)=63。

  由减法运算法则知,完成两项活动的人数为:76-63=13(人)。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5篇)(扩展3)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菁华3篇)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

  1、难度:

  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

  2、难度:

  晶晶上楼,从1楼走到3楼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那么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

  【答案解析】

  1、【答案】

  分析:要求还需要多少秒才能到达,必须先求出上一层楼梯需要几秒,还要知道从4楼走到8楼共走几层楼梯.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到这里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解: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

  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

  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

  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

  2、【答案】

  分析:要求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必须先求出每一层楼梯有多少台阶,还要知道从一层走到6层需要走几层楼梯。

  从1楼到3楼有3-1=2层楼梯,那么每一层楼梯有36÷2=18(级)台阶,而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6-1=5(层)楼梯,这样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解:每一层楼梯有:36÷(3-1)=18(级台阶)

  晶晶从1层走到6层需要走:18×(6-1)=90(级)台阶。

  答:晶晶从第1层走到第6层需要走90级台阶。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2

  牛过河奥数题及答案

  小明要赶四头牛过河,这四头牛分别所用的时间是2分钟,4分钟,6钟,8分钟,可是一条河同一时间只能容两头牛,请问至少能用多少时间把四头牛都赶过河?

  答案与解析:

  最新的的小学三年级牛过河奥数题及答案:方法有多种,首先确定用8分钟和6分钟的那两头牛过河时一定可以同时安排用2分钟和4分钟过河的牛;至少需要10分钟四头牛都能赶过河。方法不唯一:可以先把用2和4分钟的牛赶下河,2分钟后再赶下用8分钟的牛下河,又2分钟后赶下用6分钟的牛,6分钟后同时上岸。所需时间是2+2+6=10(分钟)。也可以用4+4+2=10的方案,先赶下用4、8分钟的牛下河,4分钟后赶下用6分钟的牛下河,又4分钟后,赶下最后一头牛,2分钟后同时上岸。

  求用最少时间的问题,一般先考虑在做哪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同时做另外一件事情,然后排出一种方案,再考虑是否有用时更少的方案,最后检验得出结果。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3

  三年级奥数和差题昆虫种类

  一只蜘蛛八条腿,一只蜻蜒有六条腿、二对翅膀,蝉有六条腿和一对翅膀。现有这三种小昆虫共18只,共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问每种小昆虫各有几只?

  答案

  这个问题比前几个问题要复杂一些。但仔细考虑,发现蜻蜓和蝉的腿条数都是6,因此可从腿的条数入手。

  假设18只全是蜘蛛,那么共有8×18=144(条)腿。但实际上只有118条,两者相差144-118=26(条),产生差异的原因是6条腿的蜻蜒和蝉都作为8条腿的蜘蛛了,每一只相差2条腿。被当作蜘蛛的蜻蜒和蝉共有26÷2=13(只)。

  因此,蜘蛛有18-13=5(只)。

  再假设13只昆虫都是蜻蜒,应有13×2=26(对)翅膀,与实际翅膀数相差26-20=6(对),每把一只蝉当一只蜻蜒,翅膀数就增加1对,所以蝉的只数是6÷1=6(只),蜻蜓数是13-6=7(只)。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5篇)(扩展4)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6篇)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1

  一、填空题

  1.小明、小红两人集邮,小明的邮票比小红多15张,小明的张数是小红的4倍,小明集邮_____张,小红集邮_____张。

  2.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年龄的3倍,今年妈妈_____岁,小刚_____岁。

  3.学农基地种的花生是白薯的16倍,现在已经知道种的花生比白薯多105棵,种花生_____棵,白薯 棵。

  4.小利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6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小利有科技书_____本,故事书_____本。

  5.甲、乙两个数,如果甲数加上50,就等于乙数,如果乙数加上350就等于甲数的3倍,问甲_____,乙_____。

  6.小明、小丽做题,如果小明再做4道就和小丽做的一样多,如果小丽再做6道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做_____道题,小丽做_____道题。

  7.仓库存有面粉和大米,已知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面粉的斤数比大米的3倍多700千克,大米_____千克,面粉_____千克。

  8.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从甲筐取出7千克,乙筐加上19千克,这时乙筐的重量是甲筐重量的3倍,原来两筐各有苹果_____千克、_____千克。

  9.AB两人所存的钱数相等,A要买一件商品,向B借了120元,这时A的钱数正好是B的4倍,A有 元,B有_____元。

  10.某班原有男生比女生多10人,如果女生转走5人,那么男生人数正好是女生人数的2倍,原有男生_____人。

  二、解答题

  11.一车间原有男工人数比女工多55人,如果调走男工5人,那么男工人数正好是女工的3倍,原有男工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校有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多50个,如果再买40个排球,排球的个数就是足球的3倍,足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明和小丽数学作业本上的红花,小丽比小明多7朵,如果小明少得2朵,小丽再得3朵,小丽的红花数就是小明的3倍,小明小丽各得多少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有36本课外书,乙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甲剩下的数是乙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2

  有一列由三个数组成的数组,它们依次是(1 ,5 ,10 );(2 ,10 ,20 );( 3,15 ,30 );……。问第个数组内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解答:99×5=495

  99×10=990

  99+495+990=1584

  【小结】 观察每一组中对应位置上的数,每组第一个是1 、2 、3 .....的自然数列,第二个是5 、10 、15 ......分别是它们各组中第一个数的5 倍,第三个10 、20 、30 ......分别是它们各组中第一个数的10 倍;所以,第99 组中的数应该是:99 、99×5=495 、99×10=990 ,三个数的和 99+495+990=1584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3

  【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

  【详解】要想求可以多烧几天,就要先知道这堆煤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而要求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烧多少天,还要知道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这堆煤一共有多少千克?

  1500×6=9000(千克)

  (2)可以烧多少天?

  9000÷1000=9(天)

  (3)可以多烧多少天?

  9-6=3(天)。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4

  【内容概述】

  各种加法和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方法,如凑整,运算顺序的改变,数的组合与分解,利用基准数等。

  【例题分析】

  1.计算:1966+1976+1986+1996+2006

  分析1: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前面一个数都比后面一个数大10,因此可以设一个基准数。

  详解:我们不妨设1986为基准数。

  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20)+(1986-10)+1986+(1986+10)+(1986+20)

  =1986*5

  =9930

  分析2:等差数列的个数是奇数个时,中间数是它们的*均数

  详解:1966+1976+1986+1996+2006

  =1986×5

  =9930

  2.计算:123+234+345-456+567-678+789-890

  答案:34

  分析:这些数粗略一看好象是杂乱无章,其实不然。通过对各位数的观察,

  详解:

  先看个位:3+4+5-6+7-8+9-0=14

  再看十位:2+3+4-5+6-7+8-9=2但是注意个位的进位:2+1=3(1是个位进位来的)

  最后看百位:1+2+3-4+5-6+7-8=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34这个数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5

  1。什么叫“补数”?

  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

  2+8=10,4+6=10,

  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

  22+78=100,44+56=100,

  55+45=100,

  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87655→12345,46802→53198,

  87362→12638,…

  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

  ①36+87+64②99+136+101

  ③1361+972+639+28

  解:①式=(36+64)+87

  =100+87=187

  ②式=(99+101)+136

  =200+136=336

  ③式=(1361+639)+(972+28)

  =2000+1000=3000

  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①188+873②548+996③9898+203

  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

  =200+861=1061

  ②式=(548—4)+(996+4)

  =544+1000=1544

  ③式=(9898+102)+(203—102)

  =10000+101=10101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6

  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美术、书法和航模兴趣小组。其中参加美术和书法小组的有86人,参加美术和航模小组的有80人,参加书法和航模小组的有90人。参加美术、书法和航模小组的各有多少人?

  点拨:根据美术和书法小组有86人,美术和航模小组有80人,可以知道他们的和中包含两个美术小组、一个书法小组和一个航模小组的总人数,若减去书法与航模小组的人数和,就可以得出美术小组人数的2倍。

  解: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86+80-90)2

  =762

  =38(人)

  书法小组有多少人:86-38=48(人)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90-48=42(人)

  答:美术小组有38人,书法小组有48人,航模小组有42人。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5篇)(扩展5)

——小学三年级年龄问题奥数题及参考答案 (菁华3篇)

小学三年级年龄问题奥数题及参考答案1

  题目:

  4辆大卡车运沙土,7趟共运走沙土336吨。现有沙土420吨,增加了3辆相同的卡车,问:几趟可以运完?

  答案与解析:

  1辆卡车1趟运沙土:336÷4÷7=12 (吨),现在有4+3=7 (辆)卡车,需要420÷(7×12)=5 (趟)就可以运完。

  推荐阅读:

  猜植物的谜语及答案

  河南地名谜语大全

  三年级奥数题目与答案

  1、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2、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3、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4、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

  5、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

  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小学三年级年龄问题奥数题及参考答案2

  在暑假期间,有一天,妈妈给我出了两道题目,其实这些题目都是在奥数书上的。其中,有一道题目最让我印象深刻。

  题目是这样的:7×7×7×7×8×8×8×8,一共有19个7,20个8,乘出来的个位数是多少?

  我一开始是这样计算和思考的:7相乘的规律是7931793179317931793;8相乘的规律是84268426842684268426。6×3=18,个位数是8。妈妈说:根据7×8的个位数是6,6相乘的个位数6,我们可以先来凑6,这样的话题目可以组合成7×87×8×8,个位数就是6×6×6×8,所以只要算出6×8就行了。妈妈还进一步说:遇到这样的题目,要凑6,6×6的个位数还是6,下次考试也要用快一点的方法,考试只有40分钟的时间,有20道题,每题*均只有2分钟的时间,没有那么多时间的。

  看来我还是要练*,多思考,才会锻练出好的思路、方法。

小学三年级年龄问题奥数题及参考答案3

  在暑假期间,有一天,妈妈给我出了两道题目,其实这些题目都是在奥数书上的。其中,有一道题目最让我印象深刻。

  题目是这样的:7×7×7×7×8×8×8×8,一共有19个7,20个8,乘出来的个位数是多少?

  我一开始是这样计算和思考的:7相乘的规律是7931793179317931793;8相乘的规律是84268426842684268426。6×3=18,个位数是8。妈妈说:根据7×8的个位数是6,6相乘的个位数6,我们可以先来凑6,这样的'话题目可以组合成7×87×8×8,个位数就是6×6×6×8,所以只要算出6×8就行了。妈妈还进一步说:遇到这样的题目,要凑6,6×6的个位数还是6,下次考试也要用快一点的方法,考试只有40分钟的时间,有20道题,每题*均只有2分钟的时间,没有那么多时间的。

  看来我还是要练*,多思考,才会锻练出好的思路、方法。


三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训练试题 (菁华5篇)(扩展6)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实用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1

  篇一: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识字部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争做小小书法家

  píng bà dà zhì xiōng pú mì mì yí jì

  ( ) ( ) ( ) ( ) ( )

  zhǔn bèi sàn bù zhù míng jiāo nèn gài kuò

  ( ) ( ) ( ) ( ) ( )

  二、在正确的读音下面划“ ”

  摆弄(lòng nòng) 明媚(miè mèi) 鞠(jǖ jū)躬 看(kān kàn)守

  拼(pēn pīn)命 闷(mèn mēn)热 钥匙(chi shi) 吟(yín yīn)唱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本 经 绚丽 鸡起 头 气

  人 目 满载 准 无 高高

  四、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测( ) 辫( ) 异( ) 藏( )

  侧( ) 瓣( ) 忆( ) 卧(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爱美丽的家乡。(换一种说法,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

  2、雨中,人们在往家赶。(把句子补充得更具体生动一些)

  阅读部分

  一、按课文原文(原意)填空

  1、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 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 的歌。

  2、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着密切的关系。

  3、蜜蜂靠的不是 ,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 。

  4、古老的 ,挂在大青树 上。凤尾竹的 ,在洁白的粉墙上 。

  5、雨中山果落, 。

  6、它们在树枝间来回 ,婉转地 ,非常 。

  7、 ,江上秋风动客情。 ,夜深篱落一灯明。

  8、蓬头稚子学垂纶, 。

  9、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 ,鸟儿 , 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二、默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

  , 。

  , 。

  三、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7

  (一)美丽的小院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矮小( ) 冷清( ) 丑陋( )

  2.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 漂漂亮亮 、

  3.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村里的快乐

  村庄里住着一只公鸡和一只百灵鸟,它们都是为村民服务的。每天早晨,公鸡都准时叫醒村民。当人们辛苦了一天后,百灵鸟为人们唱歌解除一天的疲劳。

  人们总是赞美百灵鸟唱歌动听,嗓音优美。这时,百灵鸟很骄傲,它傲慢地说:“小公鸡,你会唱歌吗?”公鸡谦虚地回答:“我不会。”“我就知道你不会唱歌,没用的东西!”百灵鸟带着轻蔑的口气说。公鸡争辩说:“我确实不会唱歌,但并不是没用。我们都是为村民服务的,并不需要比较。说到为村民服务,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百灵鸟恼怒了,大声地说:“住嘴!总有一天,我要让村民把你赶出去。”公鸡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公鸡不再理会百灵鸟,独自走了。

  从此以后,百灵鸟就不断地在村民面前说公鸡的坏话:“它连一首歌都不会唱,就会直着脖子喔喔喔。”村民们说:“也是,小公鸡就会喔喔叫,催着我们早起,破坏我们的美梦,真烦人!” 终于有一天,村民们听信了百灵鸟的话,觉得公鸡很讨厌,就把它赶走了。

  公鸡走了,人们忘记了起床的时间,庄稼一天天枯萎了。人们恨透了百灵鸟,谁也不愿意听它唱歌了。

  这时,百灵鸟才恍然大悟,觉得自己不应该骄傲。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它和公鸡相互团结,一起为村民服务,那么村民就会喜欢它。于是,百灵鸟又找回了小公鸡。村庄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快乐。

  【问题】

  1、从原文中找出合适的词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的口气 ( )疲劳 恢复( )

  2、从第二段中公鸡和百灵鸟的对话中,你觉出它们有什么品质特征?

  公鸡: 百灵鸟:

  3、你认为村里的快乐之处在哪里?

  4、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试想:百灵鸟去找小公鸡的时候,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对话呢?请你写一写,可要注意标点符号哟。

  四、将合适的句子用横线连起来。12

  时人不识农家苦, 绝知此事要躬行。 朱漆槛,碧纱窗, 四岳对三公。

  纸上得来终觉浅, 将谓田中谷自生。 清暑殿,广寒宫, 舞调对歌腔。

  不畏浮云遮望眼, 马蹄催趁月明归。 山对海,华对嵩, 拾翠对题红。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晚霞明似锦, 螭带玉玲珑。

  好水好山看不足, 只缘身在最高层。 仙风对道骨, 春雨细如丝。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凤冠珠闪烁, 天造对人为。

  写作部分25

  从下列两题中选一题写一篇260字左右的作文

  1、我们身边有很多熟悉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征,请你选择一个人写一写。

  2、在你的记忆中,有很多快乐的'事,选一件写下来。

  题目自拟。

  篇二: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36分)

  1、 读拼音,写词语。(4分)

  liáng shuǎng yǎng wàng bǎi nòng jì xù

  ( ) ( ) ( ) ( )

  2、 比一比,再组词。(5分)

  访( ) 娇( ) 推( ) 秦( ) 瓣( )

  坊( ) 骄( ) 准( ) 春( ) 辫( )

  3、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1)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凉爽。

  (2)小伙伴围着石头转(zhuàn zhuǎn)来转去。

  4、选词填空。(4分)

  震动 惊动 震惊

  (1)李四光的这一研究成果,( )了全世界。

  果然 当然 居然

  (2)( ),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5、按要求写句子,我能行。(6分)

  (1)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的像钟面一样。(改成“被”字句。)

  (2)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修改病句)

  (3)要是在白天开花,昙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用带点词语写一句话)

  6、我会连。(5分)

  烟草花 欣然怒放

  万寿菊 从梦中醒来

  睡莲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昙花 含笑一现

  牵牛花 在暮色中苏醒

  7、填空。(6分)

  (1)( )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 ),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2)花朵( )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 )。

  (3)( ),天才在于积累。

  二、 阅读(34分)

  (一)《秋天的雨》选段(17分)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xíng

  xián )来树枝( )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 )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jiào jué)。松柏( )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shǎng shang),杨树、柳树的叶子( )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3分)

  2、按照原文在( )里填上合适的动词。(4分)

  3、填空。(3分)

  ( )的小喇叭 ( )的衣裳 ( )地睡觉

  4、照样子写词语。(4分)

  舒舒服服(AABB)

  油亮亮 (ABB)

  5、这段文字写了三种动物: 和三种植物 : 准备过冬。(3分)

  (二)课外文段《了不起的音乐家》(17分)

  在乡下一家并不豪华甚至有些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楼上传来的优美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如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着。忽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了他的脸上,他睁眼一瞅,又一滴水滴入了他的眼里。他气愤极了,大声喊:“来人!”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来 旅客气愤地问 楼上是谁 怎么往地上乱倒水呢

  是音乐家贝多芬 服务员赶忙答道。旅客一听名字,怒气消了一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

  “不,不,我自己去。”

  旅客转步上楼,透过门缝见贝多芬全神贯注地弹着钢琴,琴边有盆水。他正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在门外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暗暗感叹道:“了不起的音乐家!”

  1、将标点补充完整。(3分)

  2、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组反义词(2分)

  (   )——(   )     (   )——(    )

  3、给文中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 )里打“√”(4分)

  (1)高亢:( )A高兴 ( )B声音高而洪亮 ( )C高傲

  (2)关照:( )A关心照顾 ( )B互相照应 ( )C口头通知;叮嘱

  4、用“ ”划出描写贝多芬苦练的句子。(2分)

  5、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6、找出描写滴水原因的句子抄下来

  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贝多芬 的精神。(4分)

  三、 作文(30分)

  秋天已经到了,请你把自己最熟悉的一处秋天的景色写下来。题目自定。

  篇三: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一、听写。(10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iōng pú huò zhě lǚ xíng yí jì zhèn jīng

  mò fáng shì zi shì yàn bài fǎng xiǎn wēi jìng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晃眼(huǎng huàng) 白发(fā fà) 相似(sì shì)

  遍地(biàn piàn) 旅行(lǐ lǚ) 磨刀(mò mó)

  四、组词。(10分)

  瓣( ) 秘( ) 秦( ) 测( ) 坊( )

  辫( ) 密( ) 泰( ) 侧( ) 访( )

  镜( ) 播( ) 异( ) 堂( ) 枚( )

  境( ) 插( ) 导( ) 常( ) 玫( )

  五、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8分)

  1、益:①好处 ②增加 ③更加 ④有好处的

  利益( )良师益友( )益鸟( )精益求精( )

  2、透:①渗透,穿透 ②暗地里告诉 ③透彻 ④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⑤显露

  (1)熟透的西瓜,像蜜一样甜。( )

  (2)老师把这个道理讲得很透。( )

  (3)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地面上。( )

  (4)她的脸白里透红,非常可爱。( )

  六、选词填空。(5分)

  继续 陆续 连续 持续

  演出开始了,观众们( )进入会场。杂技演员( )翻了十几个跟头,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掌声( )了很久很久,掌声结束后,其他表演( )进行……

  密切 亲切 亲密

  1、老师和我们( )地交谈。

  2、小明和小江是一对( )的好朋友。

  3、水和我们的关系很( )。

  七、积累运用。(13分)

  1、聪明在于 ,天才在于 。

  2、书籍是 。

  3、 而读书。

  4、 白, 红,水绕对 。

  5、“萧萧梧叶送寒声, 。 ,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 代诗人 写的,其中表达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千古名句是 , 。

  7、《我不能失信》一文讲的是 为了教好朋友叠花篮而留在家里的事,赞扬了她 的可贵品质。

  8、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用 做的。山东潍坊是著名的 。

  9、正月 才吐绿,四月竹笋 ,六月 弯似弓, 白菜家家有。

  10、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 观察带齿的草叶,发明了 ; 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地球有 ; 观察水烧开的壶盖,发明了 。

  八、句子练*。(4分)

  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拟人)

  月光花 昙花

  2、小女孩的两条辫子就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比喻)

  3、看到这情景,我怎么能不感动呢?(改为陈述句)

  九、阅读练*。(9+10=19分)

  (一)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文中的词语“千里迢迢”的意思是 ,像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 。(3分)

  2、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指的是 ,文中的“玩具”是指 ,“居民”是指 。(3分)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拜访——( ) 欣赏——( )

  4、从列文虎克的事例中,我明白了在*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善于

  ,才能有所发明和发现。(1分)

  (二)

  白求恩从小热爱学*。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学*解剖甲虫、青蛙和小鸟。

  有一天,他悄悄躲进楼上的一个房间里,关上门不知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妈妈闻到一股血腥味,赶紧推门进去,只见白求恩一本正(精 经)地站在桌旁,桌上大盘子里盛着一条刚从食品店买来的牛腿,他正聚精会神地用小刀解剖牛腿呢。 □我想知道这里面血管□肌肉□骨头的位置□他向吃惊的母亲解释着□□我希望长大能向爷爷和爸爸一样□成为一名外科大夫□

  母亲疼爱地说:“好孩子,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再 在)学吧!”白求恩严肃地回答说:“应该从小开始。”说着认真解剖起来。

  1、给短文第二自然段末尾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4分)

  2、用“”划去短文括号中不正确的字。(2分)

  3、短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1分)

  4、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的意思。(2分)

  聚精会神:

  严肃:

  5、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1分)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2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选出各组中加粗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A、嫌恶(è)惊惶(huáng)模样(mó)憔悴(qiáo)

  B、伶仃(dīng)决别(jué)可鄙(bǐ)丫杈(chā)

  C、什物(shí)似的(shì)落枕(lào)苦心孤诣(yì)

  D、瑟缩(sè)既刻(jí)虐杀(nuè)掷出(zhì)

  3、选出下列形似字组词有错误的一项()

  A、联袂抉择决别诀窍

  B、通牒间谍蝴蝶谍报

  C、笑柄彪炳把柄话柄

  D、倘若徜徉流淌一趟

  4、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

  ①肃杀——

  ②笑柄——

  ③恍然大悟——

  ④苦心孤诣——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3

  一、看拼音写汉字(10%)

  chuāndài() zhāohu() húdié() cūzhuàng() shǐjìn()

  jiǎzhuāng() guānchá() yǒuqù() fènlì() yǒngqì()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字音下打“——”(7%)

  假(jiàjiǎ)装好(hàohǎo)奇朝(zhāocháo)霞似(shìsì)乎

  白发(fāfà)照相(xiāngxiàng)摇晃(huānghuǎng)

  三、辨一辨,组一组(5%)

  峰()瓣()钓()绿()耍()

  蜂()辫()钩()录()要()

  四、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括号中。(5%)

  忽然、居然、果然

  1.这本书我丢了好多天了,没想到,今天()让我找到了。

  2.气象预报说今天午后有雨,()吃完午饭,下起了大雨。

  3.冷不丁,()从路边窜出一条大黄狗,把我吓了一跳。

  好奇、奇怪

  1.放在桌上的花瓶可真(),我忍不住()地观察起来。

  五、照样子,写词语。(8分)

  白发苍苍()()()()

  笑呵呵()()()()

  六、我会填(9%)

  古老的铜钟做游戏白发苍苍

  ()的草地跳()()

  ()的石级爬()()

  ()的天空想()(

  七、给完整的句子加上标点,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6%)(1)古老的北京城(2)寒风刮起来(3)我们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

  八、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5%)()小船顺着水流向前漂去。()看着一只只小船漂远了,我们心里在说:"小纸船,希望你漂到大海去。"()星期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小溪边。()我们拍着手,沿着小溪追着小船。()我们用五色彩纸折成一只只小船,放在水里。

  九、阅读填空(6%)

  (一)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这段话写出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和(),我能分别用“———”和“~~~~”来表示。

  2.这时候,“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二)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________。(胡令能:《小儿垂钓》)

  十、课外大挑战(12%)

  一天,妈妈买菜找回来一张20元的假币,她叫我花掉,说是小孩子,不容易被发觉(juéjiào)。

  但是往哪儿花呢?我苦苦思索。这时我看见不远处有个卖草莓的老奶奶,她眼睛似乎花了,看什么东西都要眯起眼睛。

  我心中暗喜,走过去递上20元假币,买了一斤草莓,还找回18元。

  我紧张地往回走,本来是暖洋洋的春风,但吹在脸上感到很不舒服。我心里难受得像火烧一样。我左右为难(nànnán):是回家跟妈妈“领赏”,还是到老奶奶那儿“赎”回20元钱呢?最后,我回到老奶奶那儿诚恳地道了歉,要回了我那张假币。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我的话,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完把那张假币撕掉了。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打“√”。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小朋友,你读短文时,注意到小作者心情的变化了吗?开始“我”暗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心里难受得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到家,小作者该怎么向妈妈说呢?妈妈又会说些什么呢?请把这些话写在短文中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后,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写一写你课余参加的一项活动,注意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活动的过程,还要注意写出自己参加活动时的感受。(27分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4

  一、字词演练厅。(共24分)

  1.比一比,再组词。(8分)

  2.照样子,写词语。(8分)

  例:时时刻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轻手轻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含有一对反义词的四字词语。(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词填空。(4分)

  (1)他说要下雨,()就下雨了。

  (2)这件事情发生得太()。

  二、句子训练营。(共11分)

  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8分)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神态描写

  (1)“这点小事,瞧你大惊小怪的。”雷锋边说边放下小韩的手,又拿起煤块往炉子里添。()

  (2)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

  (3)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4)我开门一看,顿时愣住了。()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3分)

  雷锋给战友送来温暖,不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感染我们的精神世界,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启迪我们像雷锋那样做个有爱心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5

  班别 姓名 座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40分)

  同学们,第七单元我们刚刚学完,快来检查一下我们的掌握情况吧!这次测验一定要仔细读题,认真完成呀!

  一、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而且我会写得很好。(10分)

  nǎo nùnán ɡuò wū ɡu i dà xiǎn shén wēi

  máo dùn pǔ sù dānɡ chū xiānɡ tí bìnɡ lùn

  ( ) ( ) ( ) ( )

  二、 我会用“”划掉加点字在括号里的不正确的读音。(6分)

  和睦相处(chǔ chù) 匀称 (chēnɡ chèn) 重量(liánɡ liànɡ)

  到处 (chǔ chù) 称一称(chēnɡ chèn) 测量(liánɡ liànɡ)

  三、 我会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10分)

  旦 ( ) 每 ( )

  荒 ( ) 奴 ( )

  四、 我会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4分)

  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___,金无足赤。

  百尺竿头,_________。_________,眼见为实。

  五、 我会在用错的字的下面画上横线,并在( )写出正确的字。(2分)

  1、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功呀!

  2、“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漫地问。 ( )

  六、 我会选恰当的词语来填空。(4分)

  骄傲 谦虚

  1、小利( )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看我的成绩多好!”

  2、我们班的班长是个( )的人,从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

  聪明 愚蠢

  3、( )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4、自己不认真学*,只想在考试时能抄别人的,这种想法是最( )的。

  六、我会在下面两部分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使它们的意思完整。(4分)

  老奶奶高兴极了, 他那两道浓眉紧锁着。

  爸爸在思索, 她那满脸皱纹都展开了。

  妹妹高兴极了, 他那双眼睛眨都不眨。

  弟弟在听故事, 她拍着手又蹦又跳。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应用(30分)

  (一) 课内阅读(16分)

  科利亚( )下铲子,( )在台阶上,用手( )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说:“ 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 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 那时候我还小 步子也小 我现在九岁啦 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 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 而是五步 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1、我会给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4分)

  2、我能按照课文内容把文中的( )填完整。(3分)

  3、我也会用“果然”这个词说一句话。(3分)

  4、你认为科利亚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夸夸他吧!(3分)

  5、读了这段话,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3分)

  (二) 课外阅读(14分)

  小街的故事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lù),人来车往,像畅(chànɡ)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喂!快走啊!”一个小伙子猛按车铃,厉声高喊。“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duò)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有几个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班 斑)白,神情安详,嗓(sǎng)音(洪 红)亮:“一清早就(吵 抄)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他态度温和地劝(quàn)开正要打架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点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我会在第二段的( )里用“√”选出正确的字。(3分)

  2、我会在文中找到下面词语的反义词。(3分)

  宽( ) 清闲( ) 迅速( )

  3、我能在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并在下面画上“--”。(2分)

  4、我会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窄:①横的距离小;②生活不宽裕。 小街太窄了。( )

  绕:①缠绕在一起;②不从正面通过,从侧面或后面过去。

  有几个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 )

  5、短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4分)

  第三部分 *作(30分)

  同学们,你的文具盒里有铅笔、橡皮、直尺......它们每天都在为你服务。有一天,它们悄悄地说起话来。展开想像,它们会说些什么。请你以《文具盒里的对话》为题,写一篇童话。

  三年级语文试题——(上册)第一单元自我评价试卷

  姓名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

  mín zú pǔ xiě jià shǐ lián mián qǐ fú chuànɡ zào

  liáo kuò dǎo yǔ xīnɡ luó qí bù pù bù biàn huàn

  lónɡ zhào ténɡ yún jià wù

  二、 辨字组词

  架( )措( )蜒( )辽()幼()

  驾( )错( )蜓( )疗( )幻( )

  折 shé( ) 似shì ( ) 系jì ( )

  zhé( )sì ( ) xì( )

  三、 填字成词

  搏( )风浪难以( )数( )为壮观生( )繁衍

  用之不( )( )波浩渺充满( )力流连( )返

  云( )雾罩( )万变一( )千里奇峰( )岭

  若( )若现白云( )狗飘飘( )仙变( )无常

  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像巨龙在大地,_________,_________。东起_________ ,西到_________,万里长城。

  2、像绸带在大地,_________,_________。北起_________,南到_________,_________,京杭大运河。

  3、南沙也是个。天是一片,海是一块。远望_________,

  和合璧,_________。俯看的海水,_________,令人_________。

  4、庐山的云雾。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的,转眼间就变成了的;明明是一匹的,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在北冰洋上的......

  五、 阅读理解

  (一)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 用“---”划出这上小节的中心句。

  2、 这一小节重点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即()、( )、

  ( )和( ),作者把这些云雾分别比作( )、

  ( )、( )和( )。

  3、 庐山景色美丽,古代多少诗人留下了赞美她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

  (二)

  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小草钻出了地面,杨柳焕发了青春,小燕子从南方飞了回来。

  ( )的桃花,( )的梨花,( )的杜鹃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竞相开放。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穿梭飞舞,酿造着甘甜的蜂蜜。整个家乡都笼罩在醉人的清香中。

  1、这是一段有关的描写,全段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这段话抓住_________等景物来描绘春天的特点。

  3、在括号中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请你再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4、 模仿划线句子写一句话。

  六、 积累运用

  1、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最后流入东海。全长6211千米。

  青指()滇指()渝指()鄂指()

  湘指()赣指()皖指()沪指()

  2、 默写《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七、 作文

  根据自己对万里长城的观察,选用一些词语,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年级语文试题——(上册)第三单元自我评价

  姓名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

  hú tú tónɡ bāo chūn ɡēnɡ ɡǎn jī xún luó liè wù jīnɡ dāi yàn huì

  càn làn yù liào ɡǎn chù ɡào sù shén yǒnɡ wú bǐ yùn zú qì lì

  二、 辨字组词

  译( )怨( )段( )期( )猎( )探( )

  泽( )恕( )没( )欺( )借( )深( )

  科( )虚( )诉( )教jiào( )挨āi( )没méi( )

  料( )虎( )拆( ) jiāo( ) ái( ) mò( )

  三、 填字成词

  尽心尽( )热火( )天神( )无比( )弓搭箭动( )气力

  拍( )叫绝水天一( )笔走如()出乎( )料惊( )万分

  风华正( )出类( )萃才思敏( )后生可( )笔下生( )

  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王勃下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远处,,

  , 。一只野鸭正 缓缓地飞翔, 在

  天边 ......这美景就可以用“,”诗句来描述。

  2、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都。对任何

  人,都应该,。”

  3、林暗草惊风,。*明寻白羽,。

  五、 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花开过后,辣椒就开始结果了。

  ( )过了些天,一棵棵小嫩芽拱出土,长出了叶子。

  ( )我满心欢喜地种下辣椒种子。

  (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高,茎上缀满了欲放的花蕾。

  ( )我每天都给它浇水,保持泥土的湿润。

  ( )辣椒由青变红,非常惹人喜爱。

  六、 阅读理解

  (一)

  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yuán( )。当他们看到红军把院子打扫得(),土地zhěnɡ( )治得()的时候,全都流下了()的泪水。

  1、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 这一消息是指。

  4、 他们流下泪水时会说:“。”

  (二)

  妈妈的手

  手,谁都有一双。

  妈妈的手粗糙而灵巧。

  妈妈每年总是在屋后的空地上种下许多菜。什么萝卜 白菜 菠菜等,数不胜数。她每天总是起早贪黑,煮饭 洗碗 扫地 喂猪 家里的活妈妈全包了。由于妈妈整天地忙碌着,手指上已有一层厚厚的老茧(jiǎn).

  我衣服的图案都是那么美丽,你看栩栩如生的花草,跃跃欲飞的小鸟,都给我增添了几分秀气。当别人欣赏我的衣服时,我从心里为妈妈感到骄傲。因为这是妈妈做的。

  我爱妈妈,更爱妈妈那双勤劳而灵巧的手。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灵巧(lín líng)空地(kōng kòng)忙碌(lù lǜ)粗糙(cāo zào)

  2、 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增加()漂亮()自豪()

  3、 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的花草()的双手()的小鸟

  ()的老茧

  4、照样子写词语。例:忙碌忙忙碌碌

  5、短文写了件事,说明妈妈的`手具有的特点。一件是

  ;另一件是。

  七、 *作

  生活中你一定观察过不少事物吧,你一定有些新的发现,请写一写你的发现。

  三年级语文试题——(上册)第七单元自我评价试卷

  姓名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

  bǐ shǒu yá chǐ qīnɡ xínɡ mí tuán mào mì xiōnɡměnɡ shānɡ liànɡ

  mì fēnɡ shēn suō pá xínɡ jī ròu wēi xiǎn wànɡér shēnɡ wèi

  zhǎn chì ɡāo fēi chánɡ tú lǚ xínɡ fēnɡ lì wú bǐ fān shān yuè lǐnɡ

  二、 组词

  亿( )漫( )剑( )型( )愧( )炒( )

  忆( )慢( )脸( )刑( )槐( )吵( )

  拌( )伴( )冒( )昌( )

  三、 填字成词

  千奇百( ) ( )然大物雷()一般 ( )雪初降

  波( )凶涌 景色奇()物产丰( ) 青山( )抱

  树木( )茏 ( )黑一团降( )恶龙 ()救日月

  ( )荆斩棘 烟波浩( )一碧万( ) ( )水相()

  四、 照样子写词语

  1、白茫茫 喜、甜、傻 、香。

  2、千辛万苦千 万 、千 万 、千 万 、千 万 。

  五、造句

  1、窃窃私语--

  2、千辛万苦--

  六、照样子写句子。

  1、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海底动物常常在。小鹿在河边。

  2、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天上的云变化多端。有时像;有时像;稍不留神,它又变成了。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似,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远看像;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看如**族姑娘。

  2、“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酿出了。“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心里装着。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3、五月是的季节,是的季节。

  4、日月潭是我国的一个。那里,,是个著名的风景区。

  5、海底真是个、 的世界。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

  (一)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 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 多音字组词。参cān() cēn()shēn()喷pēn()pèn()

  3、 选择填空。A打比方B作比较C列举数字

  ⑴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⑵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⑶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4、 这段话中写了哪几种海底动物?你对哪种最感兴趣?为什么?

  (二)

  葫芦池一年四季景色秀美。春天,池边翠绿色的柳条在春风里摇曳。红艳艳的桃花把葫芦池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夏天,池里铺满荷叶,一阵风吹过,像翻动着一层绿色的波浪。含苞欲放的荷花清香四溢。秋天,阳光照满大地,池边菊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寒冬,葫芦池结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池边回荡。

  1、这段话共有句,是围绕第句按顺序写了葫芦池的美景。

  2、填表

  季节

  春

  夏

  秋

  冬

  描写的景物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填空

  ()的景色()的柳条()的桃花

  ()的色彩()的波浪()的荷花

  九、*作

  请你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写一篇日记。

  三年级语文试题——(上册)第六单元自我评价试卷

  姓名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dìnɡ ɡè kè dī chén sī háo bǔ shā cōnɡ lǜ tè yì tí fánɡ

  chuán rǎn xuè pō cí ài fǔ mō rù shén fù zá qī zuǐ bā shé

  yè mù chū chuízhǎn dìnɡ jié tiě

  二、 组词

  钓( )拖( )未( )毫( )捕( )饥( )

  钩( )托( )末( )豪( )哺( )肌( )

  惨( )陶( )蝇( )构( )提tí( )泊pō( )

  掺( )淘( )绳( )沟( ) dī( ) bó( )

  三、 填字成词

  小心( )( )生机( )( )青烟( )( )坐观成( )( )兵不动

  ( )之过急轻举( )动兴风( )浪蠢蠢( )动雷( )风行

  ( )风而动( )面( )方

  四、 造句

  1、 允许--

  2、 慈爱--

  五、 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当然

  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傍晚时,()下起了小雨。

  2、我家的仙人掌已经一个月没浇水了,它()然活着。

  3、你已经答应帮他的忙了,()要有实际行动。

  要求请求

  1、老师()大家上课时不要做小动作。

  2、妈妈微笑着答应了我的()。

  赞赏欣赏

  1、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的目光。

  2、他正在()着一首经典的钢琴曲。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有没有人看见,我们 应该 。”从爸爸的 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 的余地了。

  2、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 , 。小鸟在枝头 ,

  而 的鹿在林间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而 的狼。

  3、它的眼睛,结构很 ,是由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

  的虫子。

  4、树木成阴,。绿了大地,。治山治水不栽树,。植树造林镇风沙,。

  七、阅读

  (一)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了传染病对鹿群的()。而人们()要保护的鹿,()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森林,()自己的“祸首”。

  1、 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 “功臣”指,它是功臣的原因是。

  “祸首”指,它是祸首的原因是。

  3、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二)老办法不管用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乌鸦出门去旅行。路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它口干舌燥。它决定休息一下,找口水喝,歇歇脚,于是就收起翅膀,在路旁的一个村口停了下来。

  说来奇怪,乌鸦从村前找到村后,竟找不到一滴水。村后的一条小溪,由于天气干旱,已经干了。

  这时,迎面飞来一只喜鹊。乌鸦问□喜鹊老兄□这儿有水吗□花喜鹊回答□这儿用的水是井水□只是井底很深□乌鸦说:“这个我有经验。”它想:“以前我喝水喝不着,瓶子很深,丢些小石子,水就涨上来啦......”

  它来到井边一看,水井果然很深,于是就衔来石子,一块一块填进井里。它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也没见井水涨上来。

  又渴又累的乌鸦回到村口,始终没喝上一滴水,它叹息着:“唉!啦?”

  1、 选择文中的词语填空

  ()的夏天()的太阳()的乌鸦()的瓶子

  2、 根据内容,给下列小标题排序,并以此为线索,用“∥”给短文分段。

  ()没找到水;()想找水喝;()没喝上水;()用老办法喝水。

  3、 给□内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 给第5小节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 “乌鸦忙活了半天,一口水都没有喝着。”使我不由得想起一句歇后语“。”

  6、 正在乌鸦唉声叹气的时候,喜鹊说:“我有办法喝到水了!”只见喜鹊。

  7、 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把它写下来。

  八、*作

  是人类的朋友

  1、补全题目。2、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3、说说这个小动物为什么是人类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试题——(上册)自我评价试卷

  姓名成绩

  一、 看拼音,写词语

  tònɡ kū ɡù dìnɡ zhì liáo chénɡ shòu jí qiē shī zhǎn

  chuán dì āi shānɡ tuō qǐ rónɡ bù huánɡ kǒnɡ dǒnɡ shì

  二、 辨字组词

  操( )选( )试( )箱( )捡( )阻( )

  澡( )洗( )拭( )霜( )检( )组( )

  盼( )摘( )措( )舍shě ( ) 吁yù ( )

  扮( )滴( )错( ) shè( ) xū( )

  三、 填字成词

  有求必() 有志()成 有机可( ) 有恃无( )

  不知所( ) 春光明( ) ( )难险阻 千( )万( )

  四、 填上表示色彩的词

  ( )的迎春花,( )的桃花,( )的梨花,引来一群美丽的蝴蝶。小河河面映着( )的天空,再加上岸边( )的柳树,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五、 造句

  1、 询问--

  2、 意外--

  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桑兰这个,她用,赢得了。

  2、终于有一天,雪儿飞起来了。啊,我为!你看它那双翅膀,在蓝天中。

  3、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 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着,然后飞快地过田野,远了。

  七、 默写《清明》

  八、 阅读理解

  (一)

  得知自己的伤势后,17岁的桑兰表现得非常坚强。前来探望的队友们看到桑兰脖子上戴着固定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都忍不住失声痛哭,但桑兰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急切地询问队友们的比赛情况。

  1、“得知自己的伤势后”,“伤势”指的是。

  2、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桑兰受伤后,队友们的表现是,而桑兰的表现是

  ,说明。

  3、写反义词:坚强()固定()失声()

  写近义词:询问()探望()急切( )

  4、读了这段文字,你想对桑兰说:“ 。”

  (二)

  古怪的风

  风是个很古怪的东西,它的脾气谁也捉摸不透。

  春天,它很活泼、很温柔。轻轻地给杨柳梳(辨 辩 辫)子,给小河穿上带波纹的绿衣,亲吻人们的脸,吹醒了一个冬天的鲜花们去点缀整个春天。

  夏天,它很懒惰。因为天气热,它便偷懒在家睡大觉,逗得人们老想念它。它呢?对于人们的叫骂爱理不理的,好像这些都与它无关似(sì shì)的。

  秋天,它很勤快。跑遍城市和山村,吹红了山上的果子,吹黄了树叶,吹来了丰收,吹开了农民的笑脸。

  冬天,它很调皮。雪花姑娘刚给大地盖好雪毯,它就把雪毯吹开,看大地妈妈和她的孩子睡得(de dé)是否香甜。它还爱搞恶作剧,吹冻了冰雪,一些不怕冷的(贪贫)玩的小朋友出门摔上几跤,它便坐在树枝上笑,笑得连枯枝也“啪啪”作响。

  1、 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或读音,在上面打“√”。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并写下来。

  近义词:懒惰( )顽皮()和顺()

  反义词:勤劳( )粗暴( )歉收( )

  3、 填空

  风的特点是 。表现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九、 作文

  你一定有非常要好的朋友吧,你了解他吗?他有什么兴趣爱好呢?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