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

首页 / 赏析 / |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 1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文解释】

  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

  【词语解释】

  晓:早晨,天亮。

  闻:听见。

  啼鸟:鸟鸣。

  【诗文赏析】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易,内蕴深厚。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创作背景

  孟浩然早年隐居在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 3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 4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翻译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注释

  春晓:一作“春晚”,似作为《莺莺传》之张本。

  花气:花的香气。

  猧:黄色小犬。

  创作背景

  此诗或元和十四年(819)作于虢州。当时距元稹初识双文(即莺莺)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但由于天欲明未明、人半梦半醒之际的“钟声”,契合了当年的特定情境,便立即引动那“二十年前晓寺情”,使得怀念和怅惘交织,心潮起伏,久久不*静,因作此诗。

  赏析

  《莺莺传》中有莺莺复张生信,文词并茂,早已脍炙人口,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文中只略称:“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莺莺传》之张本。

  首句“半欲天明半未明”,写两情如胶似漆,不料却又天将拂晓,幽期密约恨短;次句“醉闻花气睡闻莺”,写醉梦温柔乡,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难舍。“醉闻”句互文连属,犹言醉而卧,闻到花香,听见莺啼,妙语双关。

  第三句“儿撼起钟声动”,写的是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结句“二十年前晓寺情的“寺”,正是《莺莺传》中所谓:“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为张生寓居所在。“晓寺情”正是诗的前三句所叙的情与事。同时也合于《莺莺传》叙张生、崔莺莺合欢之词,即“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及明,睹妆在肩,香在衣。”二十年前山寺如约幽期那销魂的春日拂晓,令人难忘。此结尾含蕴深长。

  陈寅恪先生说,明乎此,则知《春晓》所写一段难忘的恋情,实即诗人元稹与双文(即莺莺)缱绻之情。说这首诗是《莺莺传》之张本,实不过分。结句“晓寺情”又照应题目,渲染题旨,含蓄深蕴,耐人寻味。无论是内容与形式、体裁与风格,都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 5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扩展阅读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扩展1)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十篇)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翻译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注释

  春晓:一作“春晚”,似作为《莺莺传》之张本。

  花气:花的香气。

  猧:黄色小犬。

  创作背景

  此诗或元和十四年(819)作于虢州。当时距元稹初识双文(即莺莺)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但由于天欲明未明、人半梦半醒之际的“钟声”,契合了当年的特定情境,便立即引动那“二十年前晓寺情”,使得怀念和怅惘交织,心潮起伏,久久不*静,因作此诗。

  赏析

  《莺莺传》中有莺莺复张生信,文词并茂,早已脍炙人口,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文中只略称:“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莺莺传》之张本。

  首句“半欲天明半未明”,写两情如胶似漆,不料却又天将拂晓,幽期密约恨短;次句“醉闻花气睡闻莺”,写醉梦温柔乡,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难舍。“醉闻”句互文连属,犹言醉而卧,闻到花香,听见莺啼,妙语双关。

  第三句“儿撼起钟声动”,写的是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结句“二十年前晓寺情的“寺”,正是《莺莺传》中所谓:“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为张生寓居所在。“晓寺情”正是诗的前三句所叙的情与事。同时也合于《莺莺传》叙张生、崔莺莺合欢之词,即“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及明,睹妆在肩,香在衣。”二十年前山寺如约幽期那销魂的春日拂晓,令人难忘。此结尾含蕴深长。

  陈寅恪先生说,明乎此,则知《春晓》所写一段难忘的恋情,实即诗人元稹与双文(即莺莺)缱绻之情。说这首诗是《莺莺传》之张本,实不过分。结句“晓寺情”又照应题目,渲染题旨,含蓄深蕴,耐人寻味。无论是内容与形式、体裁与风格,都达到了和谐与统一。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3

  春晓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③啼鸟:鸟的啼叫声。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 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春晓》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

  其全文古诗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前言】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易浅*,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注释】

  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昨夜。

  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

  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易浅*,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③啼鸟:鸟的啼叫声。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6

  原文:

  春晓

  唐代: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i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译文: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i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注释: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yīng)。

  春晓:一作“春晚”,似作为《莺莺传》之张本。花气:花的香气。

  �i(wō)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i:黄色小犬。

  赏析:

  《莺莺传》中有莺莺复张生信,文词并茂,早已脍炙人口,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文中只略称:“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莺莺传》之张本。

  首句“半欲天明半未明”,写两情如胶似漆,不料却又天将拂晓,幽期密约恨短;次句“醉闻花气睡闻莺”,写醉梦温柔乡,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难舍。“醉闻”句互文连属,犹言醉而卧,闻到花香,听见莺啼,妙语双关。

  第三句“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7

  原文:

  横溪堂春晓

  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译文: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注释:

  一把青秧(yāng)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míng)冥。

  青秧:绿色的秧苗。趁手:顺手、就手。趁,随即。轻烟:淡淡的烟雾。漠漠:烟雾迷漫的广大无边的样子。冥冥(mǐng):形容天气昏暗。雨冥冥:天气阴沉沉的,将要下雨。

  东风染尽三千顷(qǐng),白鹭(lù)飞来无处停。

  染尽:这里形容春风把田里的稻苗全部吹绿,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三千顷:形容稻田面积广阔。顷,地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白鹭:水鸟名,羽毛洁白,腿长,能入水捕食鱼虾。方。趁手青:插秧下田,随手就青。漠漠:漫无边际。冥冥:昏暗的样子。染:这里指东风把秧苗吹成青色。东风:春风。整首诗没有一个字用到“绿”,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绿,一幅人和自然和睦交融的春之画卷,生机勃勃。

  赏析: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写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说明春天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前一个“青”做形容词,后一个“青”做动词。第二句“轻烟漠漠雨冥冥”,写春天的季节特点:薄雾弥漫,细雨朦朦,这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机。这样的天气特点,是江南水乡春天常见的.景象,有鲜明的地区色彩。第三句“东风染尽三千顷”写春风吹绿了广阔的田野。这里用“东风”代替春风,并用“染尽”强调春风的力量。到底染尽了什么?诗人不说,也不需说,读者自然会想到和煦的春风把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吹绿了,大地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第四句“白鹭飞来无处停”以白鹭飞来没有落脚的地方作结,反衬禾苗长得密密麻麻,热情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这就是诗人描绘的一幅江南田园风光图,而这幅图画中突出一个“青”字,展示了春风春雨的力量。诗歌画面鲜明,语言优美,情趣盎然。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原文:

  横溪堂春晓

  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译文: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注释:

  一把青秧(yāng)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míng)冥。

  青秧:绿色的秧苗。趁手:顺手、就手。趁,随即。轻烟:淡淡的烟雾。漠漠:烟雾迷漫的广大无边的样子。冥冥(mǐng):形容天气昏暗。雨冥冥:天气阴沉沉的,将要下雨。

  东风染尽三千顷(qǐng),白鹭(lù)飞来无处停。

  染尽:这里形容春风把田里的稻苗全部吹绿,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三千顷:形容稻田面积广阔。顷,地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白鹭:水鸟名,羽毛洁白,腿长,能入水捕食鱼虾。方。趁手青:插秧下田,随手就青。漠漠:漫无边际。冥冥:昏暗的样子。染:这里指东风把秧苗吹成青色。东风:春风。整首诗没有一个字用到“绿”,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绿,一幅人和自然和睦交融的春之画卷,生机勃勃。

  赏析: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写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说明春天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前一个“青”做形容词,后一个“青”做动词。第二句“轻烟漠漠雨冥冥”,写春天的季节特点:薄雾弥漫,细雨朦朦,这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机。这样的天气特点,是江南水乡春天常见的景象,有鲜明的地区色彩。第三句“东风染尽三千顷”写春风吹绿了广阔的田野。这里用“东风”代替春风,并用“染尽”强调春风的力量。到底染尽了什么?诗人不说,也不需说,读者自然会想到和煦的春风把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吹绿了,大地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第四句“白鹭飞来无处停”以白鹭飞来没有落脚的地方作结,反衬禾苗长得密密麻麻,热情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这就是诗人描绘的一幅江南田园风光图,而这幅图画中突出一个“青”字,展示了春风春雨的力量。诗歌画面鲜明,语言优美,情趣盎然。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原文:

  春晓

  唐代: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译文: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夜已过半,但天将亮未亮,在醉梦温柔乡中,却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令人难舍。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黄色小犬撼动寺钟,划破寂静的夜空,令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个黎明在普救寺中发生的情事。

  注释: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yīng)。

  春晓:一作“春晚”,似作为《莺莺传》之张本。花气:花的香气。

  猧(wō)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猧:黄色小犬。

  赏析:

  《莺莺传》中有莺莺复张生信,文词并茂,早已脍炙人口,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文中只略称:“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莺莺传》之张本。

  首句“半欲天明半未明”,写两情如胶似漆,不料却又天将拂晓,幽期密约恨短;次句“醉闻花气睡闻莺”,写醉梦温柔乡,花气馥郁,莺啼娇啭,缠绵悱恻难舍。“醉闻”句互文连属,犹言醉而卧,闻到花香,听见莺啼,妙语双关。

  第三句“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扩展2)

——清明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

  清明原文翻译赏析 1

  三台·清明应制 宋朝 万俟咏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三台·清明应制》译文

  但见那梨花好像还带着昨夜的月色,海棠花半含着清晨的雨珠。皇家的园囿关不住盎然春色,春光已无拘无束地穿过城门来到郊野,御沟中绿水漾漾,暗暗流出,直达城外的津渡。东风微微,和煦闲静,垂柳细柔,好似千万条丝丝金缕。遥望皇宫凤阙,朦朦胧胧,非烟非雾。正逢太*盛世,朝野上下一片欢娱,京城里条条大路,到处是升*歌舞、箫笙锣鼓。

  黄莺的鸣啭时断时续,一双双燕子飞来飞去。绿水倒映着岸边的楼阁和秋千,相映成趣。成双成对的游春女子欢快地斗草为戏。酒*被冷落在踏青的路边,麦芽糖的香气充满道路。饮酒的人们到了何处?大概是溜进了藏娇的门户。直到傍晚时分,才跨上宝马雕鞍,飞驰而去,一个个酒气熏熏,衣襟上沾满了乱花飞絮。

  正当这不寒不暖的节令,夜漏还长;半阴半晴的天气,已渐黄昏日暮。在这禁火的寒食节,已是人们试穿新装,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到清明节那天,看宫室里传出蜡烛,翠烟缕缕,散入槐树大院、贵人府第。宫门大开,卫兵也撤了,停止传诏宣旨,官吏们也停止了公务。

  《三台·清明应制》译文二

  梨花还染着夜月的银雾,海棠半含清晨的雨露,皇家宫苑关不住阳春,春光延伸到遥远的城门。御沟里涨满新水,暗暗地流向南浦。细柳垂丝丝金缕,东风*和静穆。望壮丽宫阔高耸入云,那并不是烟雾霏霏的仙境。清*时代,朝中和民间多么欢悦。帝城条条大路,喧响着箫声鼓乐。

  黄莺儿歌声断续,小燕子飞来飞去。绿水中倒映着岸边台榭,秋千影随水波荡漾不伍。一对对游女,聚集着做斗草游戏,踏青路上洋溢着卖糖的香气,到处是携酒野宴的人,你也许会幸运地认识那人面桃花相映的朱门。少年跨着雕鞍宝马,向晚时在一起欢聚,酣醉中,衣襟上沽惹着片片落红、点点飞絮。

  正是轻寒轻暖宜人的长昼,云天半阴半晴的日暮,在这禁火时节,青年们已把新妆试著。岁华恰到最佳处,清明时看汉宫传送蜡烛,翠烟缕缕,飞进门前种槐的贵人府。兵卫全都撤除,皇宫敞开千门万户,不再听到传诏宣旨,停止了一切的公务。

  《三台·清明应制》注释

  九陌:京城的大道。

  休务:宋人称办公休止为休务。

  三台:唐教坊曲名。宋李济翁《资暇录》:“三台,今之啐酒三十拍促曲。”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乐部中有促拍催酒,谓之三台。”单调二十四字,四句两*韵或单调二十四字,四句三*韵。应制:即应诏,指奉皇帝之命写作诗文。

  内苑:皇宫花园。

  青门:汉长安东南门,后泛指京城城门。

  浦:水边,这里泛指京城外面的江河。

  凤阙:汉代宫阙名。

  非烟非雾:指祥瑞之气。庆云是一种彩云,古人迷信,认为是祥瑞之气。

  九陌: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后来泛指都城大路。

  乍:恰好,正是。啭:鸟声宛转。

  榭:建在高台上的宽敞屋宇。

  斗草:古代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饧(tánɡ):麦芽糖,糖稀,软糖。

  踏青:指春天郊游。

  夭桃:茂盛而艳丽的桃花。夭桃朱户:用崔护《过都城南庄》诗意:“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漏永:夜漫长。

  禁火:古俗寒食日禁火三天。

  三分:很,最。

  槐府:贵人宅第门前种槐,故称槐府。

  收敛,引申为撤离。

  阊阖:宫门。

  住传宣:停止传旨、宣官员上殿。

  休务:停止公务。

  《三台·清明应制》赏析

  全词用赋的铺张扬厉之笔法极力铺叙京城清明时节的节序风光,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繁荣景象。词分上、中、下三片,上片写宫苑中的春景,由内及外;中片写郊外之游,具体描写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欢乐的情形;下片写贵族宅院中的喜庆景象。

  上片写春到京城,将优美的春景,归结为“朝野多欢”、“箫鼓”盈衢的“太*气象”。“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首二句写景,收入了梨花、海棠、夜月、朝雨这一系列意象,色彩清丽,并未沾染上多少宫廷的富贵气息。“内苑春”四句写春意由皇宫内苑延向民间,渲染出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东风静”四句,描写东风拂柳的春日景象和皇宫楼阙的巍峨,烘托出帝王之家的祥和与高贵。东风和煦闲静,细柳静静地垂拂着金黄色的柳丝,远远望去,皇宫楼阙金碧辉煌,朦朦缥缈,却非烟非雾。“好时代”四句全是颂扬之词,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景象。

  中片写市井之繁华热闹。流莺宛转,燕子去来,*水台榭映秋千,成双游女戏斗草。卖场携酒,踏青祭扫,游人往返不绝,犹有留情于“夭桃朱户”人家者。仍归结为贵族子弟纵马豪饮的游冶逸兴。“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这二句写莺歌燕舞,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象征着太*盛世的祥和安宁。“*绿水”四句描写了荡秋千和斗百草两种游戏场面,姑娘们的嬉耍在无形之中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美色。“饧香更”四句描写了踏青路上的热闹景象,暗示了这也正是青年男女们恋爱的季节。“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中片歇拍二句描写了富贵子弟的狂饮醉归,暗衬出一派醉生梦死的承*景象。

  下片借寒食清明*俗禁火,宫中以蜡烛分赐*臣,及弛禁开门,住宣休务等事,写皇上降恩,与百僚同乐,以此颂圣。“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这二句交待了天气和节候特征,暗示天下风调雨顺,人心舒畅。“禁火天”描写了民间“试新妆”的喜气,呈现出一派万象更新的可喜气象。“清明看”四句,描写了宫廷传蜡烛“燃薪火”的盛况,进一步渲染了万象更新的盛世气象。“敛兵卫”四句描写了节日里皇宫朝廷的安宁气象,“敛兵卫”而洞开宫廷大门,具体印证了前面的“太*”;“又还休务”则是对“朝野多欢”的一个总的收束。全词也在这样一片太*祥和的氛围中戛然而止。

  统观全篇,是一种竭力罗列铺陈的赋体写法。比之于出自真情实感的抒情词作来,其文与价值或要逊色得多,但就当时文学现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诗词体式“应制体”来看,也还是写得比较成功的,故得到一些评词者的赞许。全词铺叙勾勒,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处处照应;语言雅洁富丽,修饰精工自然,既具音律美,又具意境美。

  《三台·清明应制》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徽宗时万俟咏任大晟府乐官时奉皇帝之命所作。

  清明原文翻译赏析 2

  清明

  作者:杜牧

  朝代:唐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注释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②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③借问:请问。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原文翻译赏析 3

  清明 唐朝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清明》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生节,诗人杜牧是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生,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生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纷上“闹天气”。远是梁代,就有人记载过:是清生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纷是清生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生“泼火雨”的精神,下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是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是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是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是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生白表现是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生这个节日,是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是当时,清生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纷上孤身行路,这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纷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是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是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是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生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是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是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是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生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是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是不远不*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生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是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是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是目前;含不尽之意,是于言外”。拿这首《清生》绝句来说,是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是—“合”。是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是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生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

  《清明》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清明原文翻译赏析 4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翻译

  长着海棠的亭子中午时分还淋着细雨,仅仅片刻之后,鲜艳的花朵就全部开放了。老去的人爱怜着娇嫩的花蕊,对着海棠花什么都说不出口。

  从军书急报传来的万里之外,传来了蒙古人大肆扫荡侵犯的消息。可怜锦江头处的川蜀之地,战火依然那样,没有停息啊。

  注释

  疏雨:细雨。

  一饷:吃一顿饭的时间,片刻。柳永《鹤冲天》:青春都一饷。饷,古代指军粮,饭食。

  胭脂:用于化妆或者作画的红色颜料,

  此处指鲜艳的花朵惜:怜爱。

  羽书:古代的紧急军事文书插有羽毛,故称羽书。

  狐嗥兔舞:指蒙古人的侵犯。词人作此词的三年前,蒙古军便开始侵扰四川,作此词的一年前,蒙古军已连败宋军,到达合州(今合川)。

  濯锦古江:即锦江。代指遭受战火的四川,至今四川还有以“濯锦之江”命名的锦江区。

  飞景:宝剑名。这里代表战火。

  鉴赏

  这首词借写海棠,抒发自己心忧国事的悲慨和壮心不已的豪情。作者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已是六十五岁了,之前曾几度官居台辅,又几度削职,经历了宦海几多沉浮,意气未免有些消沉了。但他在庆元任内仍克尽职守,并写有诗词作品三百余首,佳作亦有多篇,读此词可见其心迹之一斑。

  “对海棠有赋”,开头便咏海棠。“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清明时节,节物风光变化迅速。中午下了阵“疏雨”,顷刻间海棠就大放光艳了,“一饷”、“尽”将花开之快,观赏者的快感传神地表达出来,叫人多么惊喜。而这海棠沾雨之后更显得鲜活冶艳,就叫人更加喜爱了。词人老大风情减,面对如此国色,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了。“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红颜皓首,两相对待,在这“无语”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自怜衰疲之意。

  下片由眼前的海棠而联想四川的战况。“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吴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亲率十万军队自六盘山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受到很大挫折,因此曾一度考虑退兵。这大约就是捷书所报的内容。词人以跳跃式思维写此事,可以想见他心情的振奋。“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这两句的意思就是:锦江头(以代蜀)的海棠,还是那般艳丽!这里又用“濯锦”二字,海棠花就显得更美了,真是锦上添花。“江头”前又着一“古”字,似乎表示:我华夏古来繁华之地,岂容狐兔闯来!

  这首词写词人在衰暮之年观赏海棠,联想“海棠国”的战局,表现了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清明原文翻译赏析 5

  田家复*臣,行乐不违亲。

  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

  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

  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译文

  皇帝的亲信刘郎中在田野有一座清幽的别墅,但不肯独自行乐,经常找亲*的人设宴共享。

  这一天天气放晴,愈觉园林景致幽美,清明设宴,想必是用皇帝赐给*臣的新火了。

  刘郎中常以文章学问聚会朋友,有道德不会孤单,自有人来结伴为邻。

  池中的阳光照窗,阴影荡漾,会客一定到晚上兴尽才回去I杯中的春酒带着药的香味,宴客必定拿出佳肴美酒来招待。

  屋檐前落花满地,竹丛里的鸟儿常来窥看客人。

  身居于这样清幽的地方,何必再问什桃花源,或者找别的什么地方归隐。

  注释

  1、刘郎中:郎中,官名,作者的友人。别业:别墅。本宅之外另建的园林游息之所。魏晋以来,达官贵人多有别业。唐时此风尤盛。

  2、*臣:皇帝的亲信。

  3、违:离开。亲:指双亲。

  4、霁(jì)日:指雨过天晴。

  5、烟火新:是指古时*俗清明节前一天禁烟火,清明皇帝才颁新火给贵戚*臣,故叫“烟火新’’。

  6、池照:是指阳光在池水上返照。

  7、桃源:桃花源。晋陶渊明有《桃花源记并诗》,述避世而居桃花源中之人的状况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后世因以桃花源代指避世隐居之地。

  8、隐沦: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酒宴*上的酬和之作,所以诗中多有对主人的颂赞之语,格调自然不高,但是,在这首诗中,除文人之间的那种唱和之外,祖咏对“司勋刘郎中”之别业及其生活的描写,确实有一种清新之气,诗中描绘园林之景的文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又让人确实想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情景。

  诗的首联“田家复*臣,行乐不违亲”。起而破题,点明“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之事。诗的第二联,便来承接上联,进一步写出清明的情景:清明多雨,而“霁日园林好”,这一天更是到处传接“新火”,但这只是大处来写清明春日之景,第三联:“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是对主人的称颂,同时也将作者的笔转到眼前之景:“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是写主人居住的环境及其悠游、闲静的生活情态。“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属对工整,写景更是传神,虽然也只是*常的句子,但它写出了仕途之外最令文人士子们向往的一种生活。

  同时“花覆地”、“鸟窥人”写出了这园林、居处的幽静、适意。有了这样的描写、渲染,诗的结句中,诗人自然要有感慨了:“何必桃源里”,这就是一个世外的桃花源。不必去苟营于仕途、官场,有这样的环境,正可以“深居作隐沦”。

  诗人的感慨,表面看来自然是有一份洒脱,可这一些也许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是面对窘困、穷愁时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劝慰,当然在*筵之上,更有它的一种应酬意味,诗的本身当然也不会再隐含什么深意,但当读诗的人,明白了诗人的那种心态,又听他吟诵这样的诗句时,在心中才起了一种别样的滋味,这感受中有一种无奈,这只是读者内心的事了,但它是由诗作引发而起的,那么就不能不说诗歌本身也确有一些言辞之外的东西。这样说来,这酒*上的应酬之作,也有可读之处了。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扩展3)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5份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1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横溪堂春晓

  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译文: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

  将一把青色的秧苗,插入水中。那秧苗瞬间变得青葱。就好似农夫的手,将它染绿。天空中,飘洒着朦胧如烟的细雨。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无边无际的稻田。白鹭飞来,望着那无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脚的地。

  注释:

  一把青秧(yāng)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míng)冥。

  青秧:绿色的秧苗。趁手:顺手、就手。趁,随即。轻烟:淡淡的烟雾。漠漠:烟雾迷漫的广大无边的样子。冥冥(mǐng):形容天气昏暗。雨冥冥:天气阴沉沉的,将要下雨。

  东风染尽三千顷(qǐng),白鹭(lù)飞来无处停。

  染尽:这里形容春风把田里的稻苗全部吹绿,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三千顷:形容稻田面积广阔。顷,地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白鹭:水鸟名,羽毛洁白,腿长,能入水捕食鱼虾。方。趁手青:插秧下田,随手就青。漠漠:漫无边际。冥冥:昏暗的样子。染:这里指东风把秧苗吹成青色。东风:春风。整首诗没有一个字用到“绿”,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生意盎然的绿,一幅人和自然和睦交融的春之画卷,生机勃勃。

  赏析:

  首句“一把青秧趁手青”,写插下的秧苗迅速返青,说明春天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前一个“青”做形容词,后一个“青”做动词。第二句“轻烟漠漠雨冥冥”,写春天的季节特点:薄雾弥漫,细雨朦朦,这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机。这样的天气特点,是江南水乡春天常见的景象,有鲜明的地区色彩。第三句“东风染尽三千顷”写春风吹绿了广阔的田野。这里用“东风”代替春风,并用“染尽”强调春风的力量。到底染尽了什么?诗人不说,也不需说,读者自然会想到和煦的春风把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吹绿了,大地好像用绿色染过似的,到处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第四句“白鹭飞来无处停”以白鹭飞来没有落脚的地方作结,反衬禾苗长得密密麻麻,热情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改变了大地的面貌。

  天上细雨霏霏,地上绿茵一片,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插秧,田野上白鹭飞翔,这就是诗人描绘的一幅江南田园风光图,而这幅图画中突出一个“青”字,展示了春风春雨的力量。诗歌画面鲜明,语言优美,情趣盎然。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4

  《春晓》原文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注释

  1、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2、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3、夜来:昨夜。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翻译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淡秀丽的诗句,着意描绘自己熟悉的田园和山水,自然明快,给唐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李白、杜甫等人对他毫不吝惜美誉之辞,李白称其“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杜甫赞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孟浩然的山水诗往往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如“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彭蠡湖中望庐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宿建德江》)等等。但他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不过是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各种感觉写得细腻入微,诗意盎然。

  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浑然一体,极富韵味。

  以五言擅长的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正是这样的一首诗。虽只是短短的五言绝句,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用任何奇绝的手法,只是淡淡地说来、静静地描述,从全诗的字句无须注释就可见诗句是何等的*易与质朴,却最能体现孟浩然诗“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艺术特色,也最为历代人们津津乐道而至今盛传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喜爱它、赞美它,从初读似乎的*淡无奇,越读越觉得诗中别有天地,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诗人描写的是春天。春天万物萌生,百花齐放,是人们最喜爱的季节。描写春天的诗不计其数,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等。但孟浩然在这里既没有描写春天那姹紫嫣红的色彩,也没有去描写那迷人、醉人的芬芳,撷取的`是自己早晨刚刚苏醒时那一刻的感受,而且仅仅是从听觉去感受。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晨,*和而安详,悦耳动听的鸟啼声声入耳,而且是“处处”,即远处*处,此起彼伏,此唱彼和,让人应接不暇。不禁又回忆起依然萦绕脑际的昨夜那潇潇沙沙、淅淅沥沥的春风春雨,那滋润万物也打落了繁花的“风雨声”。诗人只写这一点,点到即止。这似乎是不经意的寥寥数字,已让人感觉到那盎然的春意,仿佛是在如梦似幻、春雨纷纷的夜晚,又仿佛是在春风拂面、阳光初照的清晨,春色无边,万物萌生,百花绽放,寓意着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只是拈出春天里典型特征的鸟啼和雨声,没费哪怕是多一点的笔墨,旨在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去想象。结尾句“花落知多少?”则清晰地透露出诗人热爱生活、崇尚美好的情怀,少了后来的李商隐式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也没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那“绿肥红瘦”式的伤春和怀春,却多了几分的从容与淡定。

  从首句的春睡的香甜到唤醒诗人那悦耳的鸟啼,从依然回响耳际那昨夜的风雨到清晨诗人对春花的惜爱与惦记,诗人信守拈来,自然流露,没有半点雕琢。但春晓句说春夜,啼鸟句说春晨,风雨句又说春夜,花落句又说春晨;首联表现的是诗人的恬静与安宁,下联又写出诗人内心的不*静……时间的起伏跳跃,阴晴的自然交替,情感的微妙变化,都凝聚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之中。

  诗人爱春惜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愫从心灵深处涓涓流出,从而让读诗的人也与诗人一道陶醉在无边的春色之中,领悟大自然的真趣与神奇。宋代大诗人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人们称赞《春晓》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之声。

  《春晓》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他的诗当时就极负盛名,李白、杜甫等均对其十分推崇。诗风*淡自然,意境清新,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春晓》原文、翻译及赏析 5

  春晓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③啼鸟:鸟的啼叫声。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赏析:

  《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 知”的句式,将春天的景物展现给读者。不知清晨,但是却知道报晓的鸟儿鸣叫;知道春风春雨的光顾,却不知道落英多少。诗人就是这样在反复周折的句式中来描写大好春光的。全诗以清新活泼、明朗畅晓的语言来描写春天的秀丽景色,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扩展4)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10份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译文: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意欲:想要。捕:捉。鸣:叫。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牧童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翻译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陇:通“垄”,田垄。

  长安:唐代京城。

  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诗》译文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牧童诗》注释

  陇(lǒng):通“垄”,田垄。

  长安:唐代京城。

  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牧童诗》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

  “牧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牧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牧牛”尽“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尽“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尽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尽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尽《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牧童诗》创作背景

  在《桐江诗话》中记载,这首诗应该是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公元1051年(皇祐三年辛卯)。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时,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 !”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4

  牧童词

  朝代:唐代

  作者:李涉

  原文: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翻译:

  早上放牛,把牛放到大江弯曲的地方;傍晚放牛,把牛放到村口的山谷里。在细细的春雨里,他披着蓑衣走出树林,睡在绿草地上把芦管当作乐器来吹。再把蓬蒿胡乱插在腰里当作刀箭,这样就不怕猛虎欺负小牛犊了。

  赏析: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牧童/令牧童答钟弱翁

  朝代:唐朝

  作者: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注释

  横野:宽阔的原野

  弄:逗弄。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时时断断续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6

  牧童

  唐·李涉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注释:

  ⑴朝(zhāo):早晨;日出的时候。

  ⑵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

  ⑶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⑷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

  ⑸黄犊(dú):小牛。

  (6)荷:披着,背上。

  赏析: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7

  牧童诗

  宋代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1、陇(lǒng):通“垄”,田垄。

  2、长安:唐代京城。

  3、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创作背景

  在《桐江诗话》中记载,该《牧童诗》为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皇祐三年辛卯(1051年)。一天,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8

  牧童词

  朝代:唐代

  作者:储光羲

  原文: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注释

  [1]稠:密。此句是说村子四面禾黍稠密,不能放牧,只能去远处。

  [2]陂(bēi):塘岸或河岸。乌:乌鸦。

  [3]垄头:原指田埂,此指高岸。

  [4]白犊时向芦中鸣:小白牛时常向芦苇丛中鸣叫。

  [5]吹叶:吹苇叶发声。应:响应,回应。

  [6]鼓长鞭:甩动长鞭以发出响声。

  [7]截尔头上角:北魏时,拓拔晖出任万州刺史,在路上需角脂润滑车轮,便派人去生截牛角,吓得百姓不敢牧牛。这里是牧童吓唬牛。

  鉴赏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9

  牧童词

  朝代:唐代

  作者:储光羲

  原文: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林。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注释

  [1]稠:密。此句是说村子四面禾黍稠密,不能放牧,只能去远处。

  [2]陂(bēi):塘岸或河岸。乌:乌鸦。

  [3]垄头:原指田埂,此指高岸。

  [4]白犊时向芦中鸣:小白牛时常向芦苇丛中鸣叫。

  [5]吹叶:吹苇叶发声。应:响应,回应。

  [6]鼓长鞭:甩动长鞭以发出响声。

  [7]截尔头上角:北魏时,拓拔晖出任万州刺史,在路上需角脂润滑车轮,便派人去生截牛角,吓得百姓不敢牧牛。这里是牧童吓唬牛。

  鉴赏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牧童

  唐·李涉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注释:

  ⑴朝(zhāo):早晨;日出的时候。

  ⑵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

  ⑶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⑷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

  ⑸黄犊(dú):小牛。

  (6)荷:披着,背上。

  赏析: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扩展5)

——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

  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 1

  花影

  苏轼〔宋代〕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一作:又教)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失清扫都扫不掉。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瑶台:华贵的亭台。几度:几次。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收拾失: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教:让。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赏析一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天真”举动如出一辙,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苏轼的诗有诙谐、灵动的特点,有时充满童趣,语言也颇有几分“打油诗”的特色。他曾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并非用“豪放”两字就能一概而论。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但这里“请君入瓮”,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也十分恰当。

  单说这首诗:有人说诗中的“花影”,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难以驱去,赶不尽,除不绝。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如果真是形容小人,那苏轼的水*也太差劲了,“明月花影”,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用来形容小人,一点攻击力也没有。大家见骂人时,谁把对方骂成“花影”?像刘禹锡《聚蚊谣》,把小人形容为蚊子,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这才叫讽刺。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

  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1、重重迭迭: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2、瑶台:汉白玉石阶。华贵的亭台。

  3、几度:几次。

  4、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

  5、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6、教:让。

  7、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有人评论说:“上瑶台”比喻小人在高位当权;“扫不开”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三四两句以太阳刚落,花影消失,明月东升,花影重映,比喻小人暂时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从诗人一生仕途坎坷,政治失意的情况来分析,产生鄙视群小,痛恨官场腐败的感情也许是可能的。但诗歌作为文艺作品,它显然不能是生活的实录,它比生活本身应该更概括,更集中,更有典型性,因此,一定要坐实哪一句即喻什么人或什么事,难免会有牵强附会之嫌了。

  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一作:又教)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瑶台:华贵的亭台。

  几度:几次。

  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

  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教:让。

  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面上写花影,实际上是影射王安石,对王安石新政的不满。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 4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翻译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瑶台:华贵的亭台。

  几度:几次。

  童:男仆。

  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教:让。

  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面上写花影,实际上是影射王安石,对王安石新政的不满。

  赏析一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天真”举动如出一辙,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 苏轼的诗有诙谐、灵动的特点,有时充满童趣,语言也颇有几分“打油诗”的特色。他曾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并非用“豪放”两字就能一概而论。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但这里“请君入瓮”,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也十分恰当。

  单说这首诗:有人说诗中的“花影”,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难以驱去,赶不尽,除不绝。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如果真是形容小人,那苏轼的水*也太差劲了,“明月花影”,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用来形容小人,一点攻击力也没有。大家见骂人时,谁把对方骂成“花影”?像刘禹锡《聚蚊谣》,把小人形容为蚊子,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这才叫讽刺。 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 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

  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 5

  花影

  苏轼〔宋代〕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一作:又教)

  译文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失清扫都扫不掉。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瑶台:华贵的亭台。几度:几次。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收拾失: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教:让。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赏析一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天真”举动如出一辙,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苏轼的诗有诙谐、灵动的特点,有时充满童趣,语言也颇有几分“打油诗”的特色。他曾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并非用“豪放”两字就能一概而论。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但这里“请君入瓮”,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也十分恰当。

  单说这首诗:有人说诗中的“花影”,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难以驱去,赶不尽,除不绝。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如果真是形容小人,那苏轼的水*也太差劲了,“明月花影”,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用来形容小人,一点攻击力也没有。大家见骂人时,谁把对方骂成“花影”?像刘禹锡《聚蚊谣》,把小人形容为蚊子,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这才叫讽刺。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


春晓原文、翻译、赏析范文五份(扩展6)

——《宫词》原文及翻译赏析范文五份

  《宫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宫词

  朝代:唐代

  作者: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评析

  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薛逢的这首《宫词》,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

  诗的首联,即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十二楼”、“望仙楼”皆指宫妃的住处。《史记·封禅书》记,方士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又,《旧唐书·武宗本纪》记,“会昌五年作望仙楼于神策军”。诗中用“十二楼”、“望仙楼”代指宫妃的住所,非实指,是取其“候神”、“望仙”的涵义。这两句是说,宫妃们在宫楼之上,一大早就着意梳妆打扮,象盼望神仙降临一样企首翘望着君王的恩幸。

  颔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望幸之人内心的清冷、寂寞:“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这两句说,宫门上那兽形门环被紧紧锁住,那龙纹漏壶水滴声声。上句“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下句“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中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独特感受,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颈联通过宫妃的着意装饰打扮,进一步刻画她百无聊赖的心理。“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是说刚刚梳罢那浓密如云的发髻,又对着镜子端详,惟恐有什么不妥贴之处;想再换一件新艳的罗衣,又给它加熏一些香气。这一联将宫妃那盼望中叫人失望、失望中又怀着希望的心理状态,刻画得十分逼真。“望”的时间越长,越叫人心情难堪,说是没指望吧,又怀着某种期待;说是有希望吧,望眼欲穿,实在渺茫。罢梳复又对镜,换衣重又添香,不过是心情烦乱无聊和想望之极的写照。

  末联写宫妃“望”极而怨的心情,不过这种怨恨表达得极其曲折隐晦:“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袍袴”,指穿短袍绣袴的宫女。“遥窥”二字,表现了妃子复杂微妙的心理:我这尊贵的妃子成日价翘首空望,还倒不如那洒扫的宫女能接*皇帝!又表明,君王即将临幸正殿,不会再来的了。似乎有一种*乎绝望的哀怨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极其细腻、逼真。自首**起望幸之意后,下三联即把这种“望”的心情融于对周围环境的描画、对人物动作的状写和对人物间的处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寂寞、苦闷、伤怨的精神生活。

  韵译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

  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

  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

  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香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

  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注释

  十二楼:指一清早宫人就在梳妆以待幸。

  望仙楼:意谓望君如望仙。

  水滴铜龙昼漏长:指铜壶滴漏,古时计时仪器。

  《宫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2

  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古诗简介

  《汉宫词》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咏汉代事,运用想象,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虚构出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尖锐地讽刺了汉武帝的迷信与昏庸,含蓄婉转地讽喻了唐武宗的服丹求仙之举。全诗用典精巧贴切,灵活自然,显得情味隽永而富有迷人的艺术感染力。

  翻译/译文

  王母的信使青鸟啊,你飞去西方竟然还没回来,只累得求仙的君王,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

  唉,有一位文学侍臣,最是有司马相如的消渴病,君王啊,你怎不赐予他那金茎上的仙露一杯?

  注释

  ⑴青雀:指青鸟,即《山海经》中提到的西王母所使之神鸟。南朝宋鲍照《野鹅赋》:“无青雀之衔命,乏赤雁之嘉祥。”

  ⑵君王:明指汉武帝,暗喻唐武宗。集灵台:汉时台名。冯浩笺注引《三辅黄图》:“集灵宫、集仙宫、存仙殿、望仙台,皆武帝宫观名,在华阴县界。按:唐亦有集灵台,即华清宫长生殿侧,见《旧书纪》。此则用汉事。”

  ⑶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仪礼·燕礼》:“凡公所酬既拜,请旅侍臣。”相如渴:相如即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宋梅尧臣《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愧无相如才,偶病相如渴,潩水有丈人,薏苡分丛茂。”

  ⑷金茎露:承露盘中的露,是汉武帝在建章宫神明台所立的金铜仙人承露盘接贮的“云表之露”。传说将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冯浩笺注引《三辅黄图》:“建章宫有神明台,武帝造,祭仙人处。上有承露台,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汉宫词》当作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之后不久。唐武宗力辟佛教,却笃信神仙之说,他于会昌五年,“筑望仙台于南郊”,还服食长生药,“饵方士金丹,性加躁急,喜怒不常”。李商隐此诗即为讽喻唐武宗求仙访道之举而作。

  文学赏析

  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虚构出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

  一、二句“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青雀,即《山海经》中的'青鸟,诗中借喻为替西王母与汉武帝之间传递音讯的使者。青鸟,这任重致远的使者,向西方极乐世界飞去,却竟然一去未回,杳无踪迹。然而,异想升天的汉武帝依然长久地守候在集灵台,等待佳音。起句中的“竟”字精警地表达出汉武帝迷信神仙的痴呆心理:一心以为青雀西飞定会带来仙界好音,谁知一去“竟然”未回,这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诗人著一“竟”字,极其传神地透露了他这种执迷不悟的心理状态。接着于“长在集灵台”句中和盘托出他的求仙活动,开首两句诗,揭露了武帝迷恋神仙的痴心妄想,寓揶揄嘲弄于轻描淡写中,显得委婉有致,极富幽默感。

  三、四句“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诗人进一步刻画汉武一心求仙而无意求贤的思想行径,文学侍臣司马相如有消渴病(今称糖尿病),因此水对于这种病人之重要,简直可以说是“救命之水”。但是,汉武只祈求自己长生而全不顾惜人才的死活,就是一杯止渴救命的露水也不肯赐给相如。结尾两句诗人拈出一个表示极大量的副词“最”与一个极小量的数词“一”作对比,前后呼应,便十分准确地揭露出这个君王好神仙甚于爱人才的偏执灵魂。讽刺辛辣而尖锐。诗里的数词已不仅表示量,而且还揭示质,蕴含深刻的思想意义。

  《汉宫词》虽然咏汉代事,但和唐代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如果说,这首诗在讽刺汉武帝的迷信与昏庸这方面,写得比较明显而尖锐,那么,在讽喻唐武宗的问题上,便显得含蓄深隐,曲折而婉转。李商隐常以司马相如自况,如:“嗟余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等等。这首诗也是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不满唐武宗贬视人才。诗人用典精巧贴切,灵活自然,委婉地表达不便明言又不得不言的内容来,让辛辣的讽嘲披上一幅神话、历史与现实巧妙织成的面纱,显得情味隽永而富有迷人的艺术感染力。

  《宫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3

  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翻译

  连昌宫长满了宫竹,年岁太久无人来管理,竹子长得高而密,枝叶纠结在一起。

  又有墙头碧桃,红色的花瓣被风纷纷吹落。

  住在连昌宫旁的老人向我哭诉,少年时曾因向皇帝进贡食物而入到宫中。

  唐玄宗正在望仙楼,杨贵妃一起倚着栏杆而立。

  楼上楼前都是缀戴着珍珠、翡翠的宫女们,光彩鲜明闪烁照耀天地。

  归来后如梦又如痴,哪里能从容详尽地诉说宫中之事。

  当时刚刚过了大寒食而到了小寒食,城里的店舍都不见炊烟,只有宫边的树木翠绿如常。

  夜半月亮升得很高了,宫中传出了琴弦的鸣声,原来是贺怀志压场的琵琶声。

  高力士传唤寻找名倡念奴,念奴潜伴皇帝的随从侍卫人员过夜。

  片刻找到又接连催促,特别下令街上准许燃起烛火。

  睡在红纱帐里的念奴满眼春意,充满娇气,用手整理一下头发很快就妆束好了。

  来到宫中刚刚歌唱一声,邠王李承宁随即吹管笛与之相和。

  急奏整套的凉州曲调末了,各种龟兹乐曲热烈地连番演奏。

  吹笛少年李谟靠着宫墙,偷学了许多新曲子。

  天大亮的时候皇帝的车驾发往行宫,万人歌舞在道路上。

  百官的仪仗队避开歧王李范、薛王李业,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的车行轻快迅速。

  第二年十月洛阳被攻破,御用的道路还在,安禄山的军队经过。

  强迫供应食宿不敢有私藏,百姓们无声暗暗流泪。

  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收复后六七年,却寻家舍在行宫前。

  尔后相传的六位皇帝不到离宫,宫门久闭。

  听来来往往的少年说起长安,知道了玄武楼建成,花萼楼荒废。

  去年使者奉皇命来连昌宫砍竹子。

  偶尔遇上门打开,我跟着进去了一会儿。

  杂草丛木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填满了池塘。狐狸、兔子胆大 ,见人并不逃逸,绕着树木。

  舞榭倾斜(榭:台有屋叫榭),地基还在,雕有花纹的窗子幽深仍绿。

  尘土埋没了粉壁,陈旧的金属花片。鸟儿啄着挂在檐棱间的铃铎或金属,发出碎玉般的声音。

  玄宗皇帝偏爱靠*台阶的花朵,依然将皇帝的坐具靠*台阶斜坡。

  蛇出燕巢盘绕在斗栱之上,香案腐朽,长出菌蕈来,正在那天子所居的衙。

  寝殿相连的端正楼,杨贵妃在楼上梳洗。

  晨光未出,室内已有人在活动,至今反挂着珊瑚制成的帘钩。

  我把宫中遗迹指示给人看却因此伤心痛哭,退出宫门时眼泪还不断地流淌。

  自从此后宫门再也没有打开过,每天晚上只有狐狸窜上门屋。

  我听了老人的这番话后心里也禁不住悲伤,问道:“是谁开创了太*盛世,又是谁招致这一混乱局面呢?”

  老人说:“乡野老人哪能分辨得出呢?我就把耳闻目见的事情跟你说说吧。

  姚崇、宋璟作宰相时,劝谏皇帝李隆基言语恳切。

  宰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粮食丰收,调和中外没有战争杀伐之事。

  长官清正廉洁,太守杰出,人材的选用都说由于用人施政至为公正。

  开元末年姚崇、宋璟相继逝世,朝廷渐渐信任听从杨贵妃。

  安禄山自请为杨贵妃养子,出入宫廷,无所禁忌。

  虢国夫人门前倚势弄权,钻营者不绝于门,如市上一样热闹。

  当时弄权宰相名字记不得了,依稀记得是杨国忠和李林甫。朝廷制定的国家大计颠倒,四海飘摇,安史之乱所留下的民生调敝的残破混乱局面持续了五十年。

  当今皇帝圣明,丞相裴度贤明,诏书刚下,便*定了吴蜀两地的藩镇叛乱。

  官军又攻克了叛乱藩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此贼又除,天下安宁。

  我年年耕种宫前道路旁的土地,现在乱世既*,为迎接皇帝出巡,今年就不叫子孙在宫前耕种了。”

  老人这样做的意思是殷切地盼望皇帝前来,希望皇帝努力于国家大计,不要再起战争杀伐。

  注释

  连昌宫:唐代皇帝行宫之一,公元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建,故址在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宜阳)西九里。

  森似束:指竹子丛密,如同扎成一束束的。

  森:森森然,密貌。

  千叶桃:碧桃。

  簌簌:花纷纷落下貌。

  小年:年少时。

  上皇、太真:指唐玄宗与杨贵妃。望仙楼 ,本在华清宫,此是作者的想象。

  炫转荧煌:光彩闪烁。

  备言:说尽。

  寒食: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为寒食节。唐俗在此前后三天禁火。

  贺老:指玄宗时以善弹琵琶闻名的一个艺人,名贺怀智。

  压场屋:即今“压场”意。唐人称戏场为场屋。

  “念奴”句诗人自注云:念奴,天宝(742—756)中名娼。善歌。每岁楼下杯醭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之罢奏。

  明皇遣高力士呼于楼上:欲遗念奴唱歌,分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如此。然而玄宗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遣从行而已。”高力士,唐玄宗宠幸的宦官。

  诸郎:侍卫或其他艺人。

  **:因禁火,故特许燃烛。

  掠削:稍稍理一下,

  旋装束:马上就装束停当。

  九天:宫中。

  二十五郎:邠王李承宁善吹笛,排行二十五。

  吹管逐:即吹管伴奏意。

  逡巡:指节拍舒缓貌。

  大遍:相当于“一整套(曲子)”的意思。

  凉州:曲调名。

  彻:完了,终了。色色龟(qiū秋)

  兹:各种龟兹乐曲。

  轰录续:陆续演奏。

  “李谟”句下自注云:“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诣验之。

  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玄宗异而遣之。”

  厌笛:按笛。

  大驾:皇帝的车驾。

  队仗:仪仗队。岐、

  薛:指玄宗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两人皆死于开元年间,这是诗人的误记。)

  杨氏诸姨:指杨贵妃的三姐姐。为玄宗封为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

  斗风:形容车行快。

  东都破:指安禄山占洛阳。安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旧历十二月占洛阳,此是约言之。

  过:指安禄山叛军沿途的所造成的破坏。

  供顿:即供应。

  两京:指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

  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六:应作五。

  玄武 :唐德宗时建,

  花萼楼:玄宗时建。

  斫:砍。

  栉比:像梳齿一样紧挨在一起。

  文窗:雕有花纹的窗子。

  窈窕:深貌。

  花钿:金属花片,妇女饰物。

  风筝:此指一种檐鸣器。

  姚崇、宋璟:皆开元(713—741)年间贤相。

  燮理:调和。

  阴阳:代指社会秩序。

  杨与李:指杨国忠、李林甫。

  庙谟:朝廷大计。

  疮痏:疮疤。

  吴蜀*:指*江南的李奇与蜀中的刘辟。

  深望幸:深深希望皇帝临幸东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818年(元和十三年),一说公元817年,当时元稹在通州任司马。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迅速由盛而衰。唐宪宗时改革朝政,有一些中兴气象。公元817年冬天,国内暂告安定。诗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并思想感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鉴赏

  全诗基本上可分为两大段。

  第一段从“连昌宫中满宫竹”至“夜夜狐狸上门屋”,写宫边老人诉说连昌宫今昔变迁。

  前四句是一段引子,先从连昌宫眼前乱竹丛生,落花满地,一派幽深衰败的景象下笔,引出宫边老人。老人对作者的泣诉可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小年进食曾因入”至“杨氏诸姨车斗风”,写连昌宫昔日的繁华盛况。

  寒食节,百姓禁烟,宫里却灯火辉煌。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望仙楼上通宵行乐。琵琶专家贺怀智作压场演奏,宦官高力士奉旨寻找著名歌女念奴进宫唱歌。邠王李承宁(二十五郎)吹管笛,笙歌响彻九霄。李谟傍靠宫墙按着笛子,偷学宫里新制的乐曲。诗人在描绘了一幅宫中行乐图后,又写玄宗回驾时万人夹道歌舞的盛况。

  第二层从“明年十月东都破”至“夜夜狐狸上门屋”,写安禄山叛军攻破东都洛阳,连昌宫从此荒废。安史乱*后,连昌宫也长期关闭,玄宗以后的五位皇帝都不曾来过。直到公元817年(元和十二年),使者奉皇帝命来连昌宫砍竹子,在宫门开时老人跟着进去看了一会,只见荆榛灌木丛生,狐狸野兔恣纵奔驰,舞榭楼阁倾倒歪斜,一片衰败荒凉。安史乱后,玄宗依然下榻连昌宫,晚景凄凉。宫殿成为蛇燕巢穴,香案腐朽,长出菌蕈来。当年杨贵妃住的端正楼,如今物是人非,再不见倩影了。

  第二大段从“我闻此语心骨悲”至“努力庙谟休用兵”。通过作者与老人的一问一答,探讨“太*谁致乱者谁”及朝政治乱的因由。

  诗中称赞姚崇、宋璟作宰相秉公选贤任能,地方长官清*廉洁,因而出现了开元盛世。姚、宋死后,朝廷渐渐由杨贵妃操纵。安禄山在宫里被贵妃养作义子,虢国夫人门庭若市。奸相杨国忠和李林甫专权误国,终于给国家带来了动乱和灾难。接着诗笔转而称赞当时宪宗皇帝大力削*藩镇叛乱,和*有望。结句,作者意味深长地点明主旨:祝愿朝廷努力策划好国家大计,安定社稷,结束内战,不再用兵。

  这首诗针砭唐代时政,反对藩镇割据,批判奸相弄权误国;提出所谓“圣君贤卿”的政治理想。它含蓄地揭露了玄宗及皇亲骄奢淫佚的生活和外戚的飞扬跋扈,具有一定的历史上的认识意义。前代诗评家多推崇这首诗“有监戒规讽之意”,“有风骨”,把它和白居易《长恨歌》并称,同为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

  这首《连昌宫词》在艺术构思和创作方法上,受到当时传奇小说的影响。诗人既植根于现实生活和历史,又不囿于具体的历史事实,虚构一些情节并加以艺术的夸张,把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事件集中在一个典型环境中来描绘,写得异常鲜明生动,从而使主题具有典型意义。例如,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连昌宫中的一段生活,元稹就不是以历史家严格实录的“史笔”,而是用小说家创造性的“诗笔”来描摹的。据陈寅恪的考证,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没有一起去过连昌宫。诗中所写,不少地方是根据传闻加以想象而虚拟。如连昌宫中的所谓望仙楼和端正楼,实际上是骊山上华清宫的楼名。李谟偷曲事发生在元宵节前夕东都洛阳的天津桥上,并不是在寒食节夜里连昌宫墙旁。其他如念奴唱歌,二十五郎吹笛,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等,都不出现在寿安县的连昌宫内或宫前。元稹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的事件集中在连昌宫内来铺叙,并且还虚构一些情节,用以渲染安史之乱前所谓太*繁华的景象,突出主题思想。从诗的自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对念奴唱歌、李谟偷曲等事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是不知道的,他如此处理,实在是有意识地学*唐人传奇所常用的典型化方法来创作。这样一来,整首《连昌宫词》在某些细节上虽不符合具体的历史事实,但却形象地反映了历史和社会生活发展的某些本质方面,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至于诗中说到*吴蜀、定淮西等历史事件,则又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浓烈的现实感。

  这首诗的情节,写得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假相衬,互相对照。正如陈寅恪所指出的那样:“连昌宫词实深受白乐天、陈鸿长恨歌及传之影响,合并融化唐代小说之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而成。”(《元白诗笺证稿》第三章)在我国叙事诗的发展史上,《连昌宫词》有独自的风格特色。

  《宫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4

  原文: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注释:

  ①故国:故乡。

  ②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这首宫词后来流传甚广,其唱来异常悲怨。据说唐武宗时,有一孟才人,因有感于武宗让其殉情之意,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满子》,唱毕,竟气绝身亡。一作“河满子”,舞曲名。题又作“宫词”。白居易《何满子》诗:“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弄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何满子”声调哀婉。《乐府集》引白居易《何满子》诗的自注说:“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弄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

  ③君:指皇帝。这里是指唐武宗。据《唐诗纪事》,张祜《宫词》:“传入宫禁,武宗疾笃,目孟才人曰:‘吾即不讯,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后来张祜别有咏《孟才人叹》一绝,词云:“偶因歌态咏娇嚬,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旧才人。”

  翻译:

  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

  赏析: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宫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原文: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

  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注释

  故国:故乡。此为代宫女而言。

  深宫:指皇宫。

  何满子: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载白居易语:“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竞不得免。”《何满子》曲调悲绝,白居易《何满子》诗中说它“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君:指唐武宗。

  赏析: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