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

首页 / 赏析 / |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注解】: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简析】:

  从对塞外景色的描写,表现出羁旅远游者惆怅迷茫的心境。语言简炼,特别是以劝诫游子矜夸马儿的口气反衬出征人的悲哀,十分巧妙。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

  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2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翻译:

  译文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

  ⑴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⑵萧关:宁夏古关塞名。⑶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⑷共:作“向”。⑸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⑹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赏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

  ⑴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⑵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⑶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⑷共:作“向”。

  ⑸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⑹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赏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注解】: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简析】:

  从对塞外景色的描写,表现出羁旅远游者惆怅迷茫的心境。语言简炼,特别是以劝诫游子矜夸马儿的口气反衬出征人的悲哀,十分巧妙。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

  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注解】:

  1、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2、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3、矜:自鸣不凡。

  【简析】:

  从对塞外景色的描写,表现出羁旅远游者惆怅迷茫的心境。语言简炼,特别是以劝诫游子矜夸马儿的口气反衬出征人的悲哀,十分巧妙。

  这首乐府歌曲是写非战的。诗由征戍边塞庶几不回,而告诫少年莫夸武力,抒发

  非战之情。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

  声声实在,句句真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扩展阅读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扩展1)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1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2

  鉴赏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查看全文...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

  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

  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

  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

  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注释

  ⑴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⑵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⑶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⑷共:作“向”。

  ⑸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⑹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赏析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围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扩展2)

——塞下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五】份

  塞下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翻译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雪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靠着马鞍入眠,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赏析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像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这结尾的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总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如开口便作豪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姚鼐),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塞下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翻译

  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

  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注释

  玉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友好的象征。后代遂有“化干戈为玉帛”之语。

  朝回:朝见皇帝后返回本土。

  望帝乡:述其依恋不舍之情。

  帝乡:京城。

  乌孙: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此处借指唐代的西域国家。

  不称王:放弃王号,即内服于唐朝。

  兵气销为日月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赏析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干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用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说明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点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了抚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友好的关系,成为千古佳话。常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能以少总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实属难能可贵。

  一、二句*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宁静的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尤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与统一的颂歌。

  “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

  塞下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定边疆,为国立功。

  注释: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天山:指祁连山。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ān)。

  金鼓:指鼓,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

  “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第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措语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两句是说,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五、六句紧承前意,既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制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符合军中的生活*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更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此两句则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也强。全篇只此两句作对仗,严正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定边疆,为国立功。以上六句全写边疆生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字与“直为”,语气斩钉截铁,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此诗点睛结穴之处。

  本诗的结尾雄壮有力,与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如果一开口就豪言壮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也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塞下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身佩雕羽制成的金仆姑好箭,

  旌旗上扎成燕尾蝥弧多鲜艳。

  大将军威严地屹立发号施令,

  千军万马一呼百应动地惊天。

  注释

  鹫:大鹰;

  翎:羽毛;

  金仆姑:箭名。

  燕尾:旗上的飘带;

  蝥弧:旗名。

  鉴赏

  此诗一题《和张仆射塞下曲》。诗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作为第一首,歌咏边塞景物,描写将军发号时的壮观场面。

  前两句用严整的对仗,精心刻划出将军威猛而又矫健的形象。“鹫翎金仆姑”,是写将军的佩箭。“金仆姑”,箭名,《左传》:“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箭用金做成,可见其坚锐。并且用一种大型猛禽“鹫”的羽毛(“翎”)来做箭羽,既美观好看,发射起来又迅疾有力,威力无穷。“燕尾绣蝥弧”,是写将军手执的旗帜。“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帜,《左传》:“颖考叔取郑之旗蝥弧以先登。”这种象燕子尾巴形状的指挥旗,是绣制而成的,在将军手中显得十分精美。这两句没有直接写将军的形貌,只是从他身上惹人注目的佩箭、旗帜落笔,而将军的矫健身影已经屹立在读者面前。诗中特意指出勇猛的“鹫”和轻捷的“燕”这两种飞禽,借以象征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这两句的描写、衬托,一位威武而又精明干练的军事将领的形象,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发布新令。将军岿然独立,只将指挥令旗轻轻一扬,那肃立在他面前的千营军士,就齐声发出呼喊,雄壮的呐喊之声响彻云天、震动四野,显示出了豪壮的军威。“独立”二字,使前两句中已经出现的将军形象更加挺拔、高大,并且与后面的“千营”形成极为悬殊的数字对比,以表明将军带兵之多,军事地位之显要,进一步刻划了威武形象。那令旗轻轻一扬,就“千营共一呼”,在整齐而雄壮的呐喊声中,“千营”而“一”,充分体现出军队纪律的严明,以及将军*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显示出了无坚不摧、无攻不克的战斗力。这一句看似**叙述,但却笔力千钧,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五言绝句中,像这首诗这样描写场面如此壮阔,声势如此浩大的作品,并不多见。前两句对仗工整,在严整中收敛力量;后两句改为散句,将内敛的力量忽然一放,气势不禁奔涌而出。这一敛一放,在极少的文字中,包孕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塞下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译文

  西北部的军队士兵会整理戎装,打扮自己,早晚在黄河转弯的地方奔驰狩猎。

  在不绝的豪壮燕歌声中,边塞的鸿雁高飞,放牧的马儿叫着。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开始转绿。

  注释

  蕃州:泛指西北地区。

  结束:装束,打扮。

  燕歌:泛指悲壮的燕地歌曲。

  赏析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1.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2.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3.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4.“牧马群嘶边草绿”。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绿”字下得绝佳。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扩展3)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篇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塞上曲

  李白〔唐代〕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译文

  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骄至渭渭。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攻下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惊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妇立无颜色!汉兵转;万里,大获全胜。回渡黄河,凯旋收兵。从此休兵,胡**民都乐其太*。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安静。

  注释大汉句:谓中原汉族**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大汉:汉朝,实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汉书·匈奴传》:“严允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焉。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贵、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袤,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袤,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标明,是称中策。汉武帝选符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二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界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匈奴句:意谓匈奴袤略军已逼*长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渭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颉利请和,引兵而退。见《旧唐书·突厥传》。此即写此事。渭渭,汉唐时长安附*渭水上的渭。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西极:汉唐时之长安以西的疆域。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西走向,横亘二千余里。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名,因产燕支草得名。燕支草可作染料,匈奴妇女用以化妆。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境。瀚海句:全句意谓匈奴被*息。以翰海风*浪静喻边地太*。瀚海,亦作翰海,指大漠。

  赏析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民处处*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描绘出一幅*息匈奴侵犯、百姓安乐如瀚海无波的景致,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犯渭桥”、”“征西极”、“乐事多”,是全诗的脉络。

  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又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定匈奴离叛的祝颂之意,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塞上曲·其一

  王昌龄〔唐代〕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萧关:宁夏古关塞名。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共:作“向”。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这四句写边塞秋景,无限肃杀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诗歌开篇刻意描写肃杀的秋景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作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尘沙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塞上曲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鉴赏

  首句写塞外大风掠地而过,将烧山的猎火吹得火势熊熊,从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这座山头连到那座山头。一方面显示了打猎场面的壮阔,另一方面也揭露边将沉湎于狩猎的情况。

  次句接着写由于打猎之故,碎叶城城门大开,防守疏漏。碎叶城在今中亚细亚伊塞克湖西北,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唐时属安西大都护府。“孤城”二字暗示碎叶城处在边防最前沿,孤立无援,形势严峻,对于能否扼守住边关,防止外敌之侵入,举足轻重,边将却骄奢轻敌,城门洞开地出猎而去,其危殆之势无异于引一发而垂千钧。诗人的焦虑和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写在守卫烽火台的戍卒的阵阵欢呼声中,将军猎归,大获猎物。“烽子”,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唐凡烽候之所,有烽帅、烽副;烽子,盖守烽之卒,候望紧急而举烽者也。”如今“烽子”不去守望敌情、举燃烽火,而去守候猎物、举燃猎火;不去呼报敌情紧急,而去欢呼猎罢归来,讥讽之意显而易见。

  此诗写边将夜猎的场面,虽然背景壮阔,显得有声有色,但并不是为了歌颂,而是寄寓诗人对边防松弛的忧虑和对边将玩忽职守的警告。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塞上曲二首

  戴叔伦〔唐代〕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评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一)中提到了个娄敬。这娄敬是汉初时人。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后称之为刘敬。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我以为,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

  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赏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是第二首。这首较之第一首《塞上曲·军门频纳受降书》浅明了许多,里面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侯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反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却不是那么*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意思迎刃而解。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上文说过的典故——不回玉门关了,要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扩展4)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3篇)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2

  使至塞上 唐朝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译文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使至塞上》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安火。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使至塞上》赏析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扩展5)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6篇)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

  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乱”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夏,王昌龄被贬龙标时。当时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2

  采莲曲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翻译

  玉光闪闪的'水塘边,绚丽芬芳的鲜花争相绽放,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

  恋人们在小河上相会,唯恐被水波分开,于是把小船紧紧靠拢。

  注释

  溆:指水塘边。玉溆,玉光闪闪的水塘边。

  金塘:形容阳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畏:怕。

  木兰舟:《述异记》:“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创作背景

  作者是吴郡人,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对于采莲青年男女们的劳动生活、对于他们开朗活泼的感情和性格,都非常的熟悉。故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得活而有力。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这两句写了恋人的心理活动。恋人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十分珍惜这次相逢,唯恐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谁也舍不得离开谁。“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该诗所写的爱情十分纯真,也十分含蓄,一句“并着木兰舟”,十分耐人寻味。诗人不直接写人,而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将人物的活动融入美景之中,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3

  采莲曲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戎昱

  原文:

  虽听采莲曲,讵识采莲心。漾楫爱花远,回船愁浪深。

  烟生极浦色,日落半江阴。同侣怜波静,看妆堕玉簪。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

  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

  译文

  其二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鉴赏

  《采莲曲二首》其一(“吴姬越艳楚王妃”):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开头两句写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采莲的时候因为摆动莲舟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裙。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第三、四句分别用花和月来衬托这个女子的美貌。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女子的美貌,从“争弄莲舟水湿衣”可以想象出一个极其美丽的女子在船中拨动船桨的娇美动作。诗中的花、月、舟、水都是来衬托她的容貌。

  《采莲曲二首》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姿。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仿佛鲜艳的荷花正对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也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些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可辨;以致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看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亦真亦幻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然而,正当他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才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所以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与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4

  《采莲曲》作品介绍

  《采莲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19首。《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

  《采莲曲》原文

  采莲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注释

  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⑤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⑥踟蹰:徘徊。

  《采莲曲》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采莲曲》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采莲曲》繁体对照

  采蓮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骝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蹰空斷腸。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5

  采莲曲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翻译

  玉光闪闪的水塘边,绚丽芬芳的鲜花争相绽放,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

  恋人们在小河上相会,唯恐被水波分开,于是把小船紧紧靠拢。

  注释

  溆:指水塘边。玉溆,玉光闪闪的水塘边。

  金塘:形容阳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畏:怕。

  木兰舟:《述异记》:“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创作背景

  作者是吴郡人,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对于采莲青年男女们的劳动生活、对于他们开朗活泼的感情和性格,都非常的熟悉。故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得活而有力。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这两句写了恋人的心理活动。恋人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十分珍惜这次相逢,唯恐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谁也舍不得离开谁。“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该诗所写的爱情十分纯真,也十分含蓄,一句“并着木兰舟”,十分耐人寻味。诗人不直接写人,而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将人物的活动融入美景之中,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6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

  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乱”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夏,王昌龄被贬龙标时。当时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塞上曲·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5】份(扩展6)

——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5篇)

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

  塞上听吹笛

  高适〔唐代〕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北边塞,冰雪消融,战士们牧马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雪净:冰雪消融。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鉴赏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者目字有“实者”和“虚者”之分,*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牧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戍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处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处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牧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牧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处。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的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处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处一个开朗壮阔的戍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处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的”(李白《春夜洛的闻笛》)意*,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处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牧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戍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牧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译文

  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注释

  ①鸣骹:响箭。

  ②勒:有嚼口的马络头。

  赏析:

  赏析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鸣骹”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形容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胡儿”,犹言胡人小伙子。后来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末二句,写“征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蓝了。[2]因为是一首绝句,字数有限,诗中就难以面面俱到地展开一个全过程。诗人恰能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宋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柳开生活在北宋初年,宋诗尚未形成铺陈直述,以议论说理见著的特色。同样的内容,在欧阳修诗里却是“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的质直表现。后来苏辙出使辽国时,在《虏帐》诗中也是“舂粮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钓鱼射鹅沧海东”,“弯弓射猎本天性”(《栾城集》卷十六)的夹叙夹议。比较起来,柳开此诗犹有唐人风韵,空灵蕴藉,情辞丰腴。在以意趣气骨、拗折瘦劲取胜的宋诗中,也应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而柳开曾经“部送军粮至涿州”,“使河北”,“知代州”,又“徙忻州刺史”,并且“善射”、“倜傥重义”(《宋史?柳开传》),则又可以使我们知道《塞上》诗写得如此成功,乃是与诗人身历其境,具有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

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塞上赠王太尉

  宋代:释宇昭

  嫖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

  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译文:

  嫖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将军剽悍勇猛立奇功,横扫千军,涤荡万里,威名远扬。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如今边地,马群自由放牧于曾经的战场之上;大雕悠闲自在,盘旋于战后*静的云海。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

  月光悄然洒落,孤垒沐浴在明净澄澈的清辉之中;战争的野火早已将杂草烧尽,极眼望去,远处的*芜也历历分明。

  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只是我这出家之人,不*惯边塞生活,夜晚笳声凄切,不忍多听。

  注释:

  嫖(piāo)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塞上:边界之上,指军事要地。王太尉:名不详。太尉:宋三公之一,为武臣阶官之首。亦可泛指武将,用作尊称。嫖姚:轻捷强健的样子。大勋:伟大的功劳。妖氛:本意为妖气,诗中指外敌入侵所制造出来的战争气氛。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降来地:因敌国投降而收复回来的国土。雕:猛禽名,似鹰而大,黑褐色。

  月侵孤垒(lěi)没,烧彻远芜分。

  战后云:战争结束后和*而晴朗的天空。垒:战垒,指军营墙壁或防守工事。烧:野火。芜:乱草。

  不惯为边客,宵笳(jiā)懒欲闻。

  边客:指北方边远之地的旅客。宵笳:夜间吹笳。笳: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间,初卷芦叶吹之,与乐器相和,后以竹为之。魏晋以后,以笳笛为庆典或仪仗之乐。

  赏析:

  诗人在首联中将王太尉比作为国消除边患的霍去病,赞扬他功勋卓著,扫除了笼罩全国的战争阴云;中间两联写大捷之后战场的和*景象;尾联表达了诗人祈求和*的愿望。全诗气势不凡,是禅僧诗中难得的佳品。

  首句“嫖姚立大功”,诗人用的是西汉时代名将霍去病的典故。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领兵大败匈奴。这里用霍去病来比喻王太尉,着眼点正在于他们克敌致胜的共同点上,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功甚大、其志甚伟的豪情。“万里绝妖氛”一句,写出了敌人被肃清后天地清明之貌,具有爽朗刚健的气质。

  首联概述了大捷之后,中间两联笔势一转,进而描写战后的战场景观。“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充满了一种*静悠闲的意趣,这是和诗人观照战争的视角有关的。宋辽之间的战争,辽国往往是进攻方,宋往往处在防御的态势。当有效抵御了敌人的攻击并打败敌人之后,宋人感到的是一种成功之后的轻松之感,所以在诗人的笔下,马群是自由放牧于和*宁静的战场之上,空中的猛禽雕鹗也轻松地盘旋在战后的天空云彩之间。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又使整诗染上了一丝冷寂的色彩。只见月色如水,整个战场都沉浸在它的银光之下,那孤零零的战垒似乎也看不见了,战争的野火早已将杂草烧尽,极眼望去,远处的*芜也历历分明。

  这种意绪,在尾联进一步加深。诗人毕竟是一位僧人,他不是军人,所以“不惯为边客”,而那惹来满地霜迹的寒笳的声音,也是诗人所不惯听闻的。从颈联开始的诗歌情感上的转换,与诗人的僧人身份有关:当最初的狂喜过去之后,诗人的情绪又归于静寂一路。他仿佛一位出世世的僧人,偶然将情感伸触到世间,在经历了欣喜之情后,又重新回到了那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这首诗歌颂王太尉粉碎侵略、保卫边疆的丰功伟绩。写战争而不直接描写故事,但又让读者体味到战争,可谓匠心独运。诗的起笔豪壮,别具一格,景色描写境界阔大,气韵沉雄,在诗中巧妙地点出自己的身份又藏而不露,足见诗人的功力。

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4

  塞上听吹笛

  高适〔唐代〕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北边塞,冰雪消融,战士们牧马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雪净:冰雪消融。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鉴赏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者目字有“实者”和“虚者”之分,*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牧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戍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处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处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牧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牧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处。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的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处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处一个开朗壮阔的戍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处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的”(李白《春夜洛的闻笛》)意*,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处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牧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戍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牧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译文

  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

  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注释

  鸣骹(xiāo):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

  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

  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

  赏析: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鸣骹”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形容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胡儿”,犹言胡人小伙子。后来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末二句,写“征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蓝了。[2]因为是一首绝句,字数有限,诗中就难以面面俱到地展开一个全过程。诗人恰能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宋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柳开生活在北宋初年,宋诗尚未形成铺陈直述,以议论说理见著的特色。同样的内容,在欧阳修诗里却是“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的质直表现。后来苏辙出使辽国时,在《虏帐》诗中也是“舂粮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钓鱼射鹅沧海东”,“弯弓射猎本天性”(《栾城集》卷十六)的夹叙夹议。比较起来,柳开此诗犹有唐人风韵,空灵蕴藉,情辞丰腴。在以意趣气骨、拗折瘦劲取胜的宋诗中,也应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而柳开曾经“部送军粮至涿州”,“使河北”,“知代州”,又“徙忻州刺史”,并且“善射”、“倜傥重义”(《宋史?柳开传》),则又可以使我们知道《塞上》诗写得如此成功,乃是与诗人身历其境,具有实际紧密相关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