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首页 / 赏析 / | 赏析,翻译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实,更显得情真意切。《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2

  赠汪伦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参考资料:

  任蒙 .反读五千年 :广东教育 ,20xx年 .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

  *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阅读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1)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3篇)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鉴赏二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鉴赏

  *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赠汪伦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 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种夸张的就*取喻,表面看来似乎是信手拈来的,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作比,就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令人感到形象可感,增加了诗的亲切感。另外,李白还很善于把握受赠者的审美心理和艺术趣味。汪伦是一个普通的村民,赠给他的诗,李白就采用了通俗易懂、清新活泼而富于民歌色彩的语言。宋代杨齐贤在《李太白文集》注中介绍说:到宋时,汪伦的子孙还珍重地保存着这首赠诗。由此可知此诗价值之一斑了。

  *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创作背景

  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与汪伦结下深厚的友谊。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

  ⑴汪伦:李白的朋友。

  ⑵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⑶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

  ⑷不及:不如。

  赏析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最奇崛”,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鉴赏二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鉴赏

  *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2)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李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李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李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实,更显得情真意切。《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李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⑵。

  桃花潭水深千尺⑶,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赏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

  *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3)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3篇)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1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诗简介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翻译/译文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

  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注释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赏析/鉴赏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鉴赏二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鉴赏

  *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原文及翻译赏析3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注释

  ①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②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③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④不及:不如。

  ⑤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赏析: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鉴赏二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此诗自呼其名开始,又呼对方之名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而自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还奇蝴",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淡,这种功夫是极不易学到的。上面这首《赠汪伦》就集中体现了李白这种自然高妙的诗风。

  我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上述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文学现象是复杂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不能"定于一律"的。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鉴赏

  *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4)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 (菁华3篇)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1

  赠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

  皓月当空,他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注释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赏析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焉。”(《李诗纬》)《赠孟浩然》这首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首联是说,我敬重孟先生,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指浩然潇洒情愿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两联的笔墨了。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颔联是说,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颈联是说,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去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如果说颔联是从总的方面写他的生*,那么颈联则只是从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这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联是说,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尾联又回到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的写仰望又翻进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拜,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常,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格调高古,飘逸之致的风神,尾联也具有同样的风调。颔联由“红颜”写到“白首,像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

  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公元727年~公元736年),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郁贤皓认为,此诗当为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重晤孟浩然时所作,其时孟浩然已届暮年。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2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古诗简介

  《赠孟浩然》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湖北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全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翻译/译文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

  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

  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

  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

  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注释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指孟浩然少壮时期。

  4.白首:白头,指孟浩然晚年的时候。

  卧松云:隐居。

  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7.事君:侍奉皇帝。

  8.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9.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赏析/鉴赏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3

  【作品简介】

  《赠孟浩然》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解】

  1.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孟浩然离开长安回到襄阳隐居之后。

  2.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3.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4.白首:白头,指老年。

  5.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释源:《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说解:曹操严禁饮酒。徐邈身为尚书郎,私自饮酒,违犯禁令。当下属问询官署事务时,他竟说“中圣人”,意思是自己饮中了酒。因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叫圣人,浊酒叫贤人。关于“酒”与“圣人”之关系,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传】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己,雨行,何以圣为?”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令倍其赋。后世遂以“中圣人”或“中圣”指饮酒而醉。

  6.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7.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8.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韵译】

  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评析】

  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但两人常相往来,友谊深厚。他钦佩孟浩然清高的品行和自然飘逸的诗风。本诗集中表现了他对孟浩然的崇敬和两人思想感情上的共鸣。这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古朴自然 ,用的典故全无斧凿痕迹。

  这首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焉。”(《李诗纬》)该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毀,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首联即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

  接下来二联,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后者虽有人表示倾慕,但未见有几人能守本持一。孟浩然不同。他拋弃了功名富贵,便安心林下,终日与劲松白云为伍。自少至老,心志如一。这里,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其欲摆脱世俗羁绊的高风亮节,其迷恋山水的自得之貌,呼之欲出,形神毕现。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一联写孟浩然闲居无事,日以饮酒赏花为乐。前一联作纵向勾勒,此一联则作横向铺染,纵横反复,详尽描绘了孟浩然的隐士风流。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实,李白的描写是各有侧重的。醉酒迷花,亦是李白乐为之事。写此,意在突出孟浩然的洒脱不拘。同时,也愈益显出二人的灵犀相通。

  尾联在赞誉对方时发出由衷的喟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慕敬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翻进一层,以己之惭愧不如进行反衬。这就自然逼出结句——对孟夫子,自己只能徒然向他清幽芬芳的人品拜揖。这是礼赞,这是天性率真的诗人向自己爱慕的人坦露出的赤诚。

  【点评】

  李白之大名人尽皆知。他的才华与品德也被后世人所欣赏赞颂。孟浩然也是大名鼎鼎,无人不晓。如果这两个人见了面会如何呢?最*我就读到了这首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传。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孤松。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途此揖清芬。

  真是一首好诗,充分表达出了李对孟的热爱!押韵的字,对仗的诗句,再加上诗人富有创意的语言,使这首诗的风格十分独特。全诗的内容,无疑是在赞扬孟浩然。我爱孟夫子,他的风采天下流传。少时不爱香车冕冠,老年独卧孤松之下。有月之夜,饮酒作乐,一生爱花草,不事权贵。他就像那高山般不可仰望,只能到此处揖取他的芬芳。

  李白的语言永远都是那么浪漫洒脱,短短的几行字,竟把孟浩然的性情、才华表述得如此淋漓尽致。而最后的两句“高山安可仰,途此揖清芬”更是将自己对孟浩然的热爱抒发到了极点。李白还懂得运用比喻,他吧孟贴切地比作高不可仰望的山。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其名远胜于孟浩然,竟用高山来比喻他人,这既是李白的谦虚。李白与孟浩然还真是同一类人,有着对自然的热爱,把这种自然融入诗中,就使整首诗超脱世俗,十分清新雅致。

  如果一首诗只能让人在消遣中获得快乐,那么这并不是一首好诗。对于李白的诗,很多人只是认为它的感情强烈,但是我想补充一句,它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思想十分值得珍惜,那就是一颗不慕名利,清幽淡泊的心。现在,“向上爬”的心理已经让人累得喘不上气来,而这首诗却能让人在劳累中获得内心深处的放松。万物由自然而生,李白也恰巧以此为出发点,让人了解自身的本性,个人的价值。从这一点来讲,这首诗也是人们在劳累时的一剂心灵良药。

  李白的诗,不只是游戏人间,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李白的诗,不仅仅送给孟浩然,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光芒,普度着后世之人。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lǐ bá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到元白时期,开始扬杜抑李。白居易说:"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杜甫曾对李白有过这样的评价“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5)

——《赠汪伦》教案 (菁华3篇)

《赠汪伦》教案1

  教学设计:

  《赠汪伦》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了古诗教学新的尝试,把《大纲》要求掌握的另外6首送别诗,归纳整理,并提供相关图画及重点词语的解释,以一带六扩展阅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量,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方式和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授课地点:计算机教室

  教学目标:1.根据注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根据喜好选择一首送别诗,自学并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①古诗趣背复*;②《赠汪伦》诗句;③自学提示;④《赠汪伦》意境动画演示;⑤送别诗6首;⑥学*提示。

  学具(课件)

  ①《赠汪伦》诗句和重难点名词注释;②古诗学法概括;③扩展自学送别诗6首(图文加重点词语解释)。

  学*方法:1.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师提供学法和学*资料,点播助学、培养能力。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利用学*方法和学*资料自学互助。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大家学*背诵了很多古诗,在学校古诗背诵活动中表现得特别出色,你们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成果吗?

  出示

  1.看谁最聪明,能让动物巧进诗句笼

  泥融飞(燕子)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一行(白鹭)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头

  柴门闻(犬)吠

  北风吹(雁)雪纷纷

  2.世上颜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种最妙?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

  千里(黄)云(白)日曛

  春来江水(绿)如(蓝)

  万(紫)千(红)总是春

  3.李白诗句垂千古,看谁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声语)

  ②白发三千丈

  ③(举头望明月)

  恐惊天上人

  (缘愁似个长)

  低头思故乡

  ④(朝辞白帝彩云间)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还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复*背诵过的古诗,重在复*学过的李白的诗句,激发学*新诗的兴趣。

  二、交流资料

  我们刚才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学生简介李白的生*)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今天咱们再学*一首,请大家齐读诗题--《赠汪伦》。

  课前我们已经查阅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谁能结合你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汪伦的了解?(学生交流有关资料)

  老师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这本《*名胜大辞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

  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

  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兴趣。

  三、学*古诗出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诗。

  1.按自学提示自学古诗:出示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

  ②结合资料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组内交流

  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并能借助工具书和自己的积累,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训练学生自学和口语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

  3.检查自学情况:

  ①纠正字音: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②找出难记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潭字:学生边说记忆方法,教师边板书,并用红色笔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两个竖,而不是西。

  中年级识字教学虽不是重点,但对难记的字教师必须强化,帮助学生记忆。

  ③了解诗意: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纠正或补充。

  ④质疑解答,重点理解深千尺、踏歌声和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深千尺:夸张,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表演,帮助学生理解?)

  问:大家见过这样的送别方式吗?大家想一想,*常家里来了客人,我们是怎样送人的?可现在李白走了,汪伦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试着读出你的感受。(练读-指读-齐读)

  通过踏歌一词,体会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并通过反复吟诵,加深理解。

  师:有个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你们愿意帮我解决吗?桃花潭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

  在学生有疑问却不知如何表述,或有些问题未能提出时,教师把难点问题留给学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诗意,同时用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由传统的要你学改变为我要学,营造了师生之间的民主氛围,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师小结:我明白了,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啊!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他们之间那种浓浓的深情。

  自由朗读--指名读--评读--再指读--齐读--师生轮读

  在理解诗意之后,通过诗文的声调和节奏,进一步体味作品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

  4.配乐背诵出示

  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时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表达出来吧!(生边看图边自由朗读--指读--评读)

  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学可以背诵?(指名背诵--会背的齐背)

  四、扩展学*

  1.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除了这首《赠汪伦》以外,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了6首,供你们自学欣赏,请你选择其中一首,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学*。

  教师提供古诗学*方法和6首送别诗,学生任选一首自学:《送元二使安西》、《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

  学生自主选择学*内容和学*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2.汇报学*成果(或朗读、或背诵、或说诗意、或讲故事)

  整首诗的学*采用自学--初步理解、释疑--加强理解,诵读--体悟诗情,背诵--积累语言四大步骤,使学生掌握学*方法,便于进一步扩展学*。学生汇报时,其他学生边看边听,既培养了认真倾听的*惯,又是一次再学*的过程。

  五、引导课外练*。

  这节课先交流到这里,语文课外活动时再继续展示同学们的学*成果。

  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

《赠汪伦》教案2

  [设计理念]

  着眼新《语文课程规范》提出的:丰富同学的语言积累,体味古诗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同学诵读的基础上尝试写诗。拓展同学语文学*的视野和空间。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作品渗透的感情。

  2、理解“欲”、“闻”、“不和”的意思。

  3、背诵、默写本诗,并改成现代文或尝试写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古诗都有其鲜明的节奏和很美的意境,今天学*古诗要懂得作者怎样抓事物的特点,怎样抒发自身的感情的,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二、教师出示古诗,同学跟着教师誊写。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和汪伦送我情。

  (注意书写时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三、理解诗题,作者简介。

  《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

  四、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读准字音。

  五、边读边想象,要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六、同学个别读,自由读。

  七、教师范读,同学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八、释词译句。

  让同学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读通)

  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教师予以点拔、交流。

  (李白我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齐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九、解读诗意。

  1、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方式有何独特性?

  2、课文第3、4句,用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十、朗诵想象。

  要求同学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十一、同学试背,请二位同学上来默写。

  十二、总结学*古诗的方法(小黑板出示)

  一读:理解题目,了解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十三、发明性写一个和同学或亲人送别的篇段,能写成诗歌形式的,就写成诗歌形式,不能写的。仿照译句写一个片断。教师朗读上一学年一同学模仿《赠汪伦》写的一首诗:

  赠外婆

  吴岑岑

  岑岑乘车将欲行,

  忽闻窗边叮咛声。

  秋时朝阳暖如火,

  恰似外婆送我情。

  十四、同学开始作业。

《赠汪伦》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达到会背,会默写。

  3.欣赏李白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写好的书法作品:李白的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故事引入,激起兴趣

  1.出示图画,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放录音:有关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小故事,和《赠汪伦》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二、自读自学,领悟诗意

  1.检察预*,你查了什么资料,了解了什么知识?

  2.自读古诗,说说读懂了哪些内容。

  3.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连起来说说诗意。

  5.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怎么写的?你从哪里体会出李白和汪伦的情谊深?

  三、感情朗读,理解背诵

  配乐有感情朗读,提高兴趣,体会感情。

  四、表演诗意,创造理解

  表演诗中描绘的场面,创造性地理解古诗,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扩大阅读,欣赏古诗

  先回忆学过的李白写的诗,感情朗读。

  然后欣赏小学生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是老师事先写好的书法作品,扩大阅读面,激起兴趣,为课后题奠定基础。

  (附课后选做题:举办一次书法比赛。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写成书法作品,比一比谁写得好。)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6)

——《赠汪伦》改写 (菁华6篇)

《赠汪伦》改写1

  晚上朦胧而又迷人的月色照在河岸旁的一个小亭子里,亭中,李白正同他的知己汪伦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说笑,今晚是他们最后一次在亭中说笑,观赏月色,明天李白就将离去……

  早晨,天空万里无云,李白辞别了好友汪伦,登上了将要远去的小船,他站在船头,向远处望去,蓝天白云,一片花海,青青的绿色点缀着一片粉红,一阵微风拂面而过,这桃花醉人的芳香扑鼻而来,一阵阵沁人心肺,有一两片桃花瓣飘飘欲坠这时候水面上空一群水鸟“呱呱”叫着,翱翔徘徊,啊!原来水鸟也知道别意呀!李白望着熟悉的风景,陶醉了,心中不由得感叹道:“这儿风景真好,不知什么时候还能看到……”忽然李白听到岸上传来清脆、悦耳的歌声,啊,这是汪伦为李白深情送别的歌呀!听,汪伦脚踏节拍边走边唱,越来越*了。

  汪伦在岸上向李白鞠了个躬,满怀深情地说:“李兄,你真的要走吗?”“是啊,是啊,我去意已定。”汪伦失望地摇了摇头:“李兄,你我相处了这么久,已亲如兄弟,你这一走,我真是舍不得啊!”“哎!我的好朋友,你不用这么唉声叹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李白笑笑说道。“这次我们一别,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会呀!”汪伦心中有万般的不舍。李白心想:是啊,我们这一别还真不知何年何月再碰面!“记得捎信给我哦!”“一定一定,你要多加保重!”

  这时李白只得乘上一叶小舟远行了,汪伦“保重”的声音渐渐远去。望着渐渐远去的桃花潭,李白的脑海中闪现出与汪伦一起度过的欢乐情景:几天来,是汪伦,与我一起说古道今,与我饮酒赋诗……这桃李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之深,可它怎比得上汪伦为我送别的情谊深呢?想着想着,两行热泪滑落下来……

《赠汪伦》改写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有一个穿着长袍,戴着秀才帽的人,站在一艘小船上正在观赏眼前的一片美景。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李白。

  忽然,岸上传来了踏歌声,随后就出现了李白的好朋友汪伦。李白看到了汪伦便马上走上去与他相会。汪伦拍了一下李白的肩膀说:“你怎么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悄悄地要走了,要不是我发现的早,恐怕现在见不到你了。”

  李白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一个重兄弟情意的人,我不愿看到兄弟为小弟的离去而感到伤心,所以才写下离别信给你,谁知你这么早就发现了。”

  汪伦听后,连忙拉住李白说:“李白兄,你怎么这么快就走了,不如在小弟家多休息几日,李白兄你是否赏光啊?”

  李白为难地说:“不是我不赏光,而是我在兄弟家已逗留多日,你又这么好客,我已不好意思再待下去了。”

  汪伦还是不肯放弃,连忙又说:“李白兄,你在家中反正没有什么事,还是再在我家多留几日吧!”汪伦见李白还是没有做出决定,便又说下去,“是不是小弟有什么地方照顾不周?还是兄弟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啊?”

  李白见汪伦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连忙回话说:“不是你的错,要错还是得怪我。谁叫我是一喜欢四处旅游的人,从而养成了四海为家的*惯,我已在兄弟家待了这么久,也是我归去的时候了。”

  汪伦听了李白这么一说,脸上露出了一丝伤心的神情。李白看了看天色,说:“汪伦兄,现在天色不早,你还是回去吧,我也应该走了。”

  汪伦见没法留住李白,便深情地说:“好吧,那就后会有期吧。”

  于是,两人就地握手告别。李白站在船上,看着多情的汪伦,就吟出了一首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改写3

  在古时候的某天,李白准备去汪伦的家乡游玩,汪伦知道后,心想:我这么佩服李白,真希望他能尽快来到这里,我要与他交个朋友。

  我们知道李白喜欢赏桃花、喝酒。于是便写了一封信寄给李白,信中写道:李兄,你不是喜欢赏花吗?我们这儿有十里桃花,你不是喜欢喝酒吗?我们这儿有万家酒店。

  李白见了十分高兴,便立刻乘船来到了汪伦的家乡,只见汪伦走过来迎接,又一边说道:我在信中说的十里桃花,其实它只是一个潭水的名字,而我在信中说的万家酒店,也并不是有一万家酒店,可是有一家老板姓万的酒店。

  李白听后非但没有生气,还哈哈大笑,说道:“原来你和我一样是个幽默的人。”

  就这样,他们彼此交谈了很长时间,终于,他们成了一对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之后,汪伦每天都用好酒好菜招待着李白,还领着李白去看了看各路风景。

  一连过了好几天,李白将要回去了,临走时,李白不忘说:“汪伦,你我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你以后若是有什么事也可以来找我,我欢迎你来到我的家乡。”

  船开了,汪伦站在岸边唱歌,为李白送行,李白十分感动,便写下了有名的古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改写4

  自从李白来到安徽,汪伦从小就敬仰李白,很想和他交朋友,可怎么把他请来呢?

  于是.汪伦想了个办法,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庄;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他请人把信送到李白那里,李白看了信后皆大欢喜,便马上收拾行李,与家人告别,前往汪伦家,行了一天才到。

  汪伦见李白来了,就叫上人们去接李白。李白见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心中大喜。下船后,汪伦请李白到一个酒家点菜。晚上,李白就住在汪伦家,,和汪伦一起谈诗论句。早上,李白起来,就和汪伦去买酒,买过酒后,就去了桃花潭。在小亭子里观赏桃花,桃花潭景色优美,李白很沉醉,便写下一首首诗。中午再回来吃酒。就这样,一晃数日。

  一天,李白问汪伦:你们这里虽然也有酒庄,但不像你说的万家酒庄。你们这是有一个桃花潭,但你说有十里桃花。是怎么回事呀?汪伦歉意地笑了一下,说:我们这里只有一个万家开的酒庄,十里外有一个桃花潭。我这样写是希望把你请来讨论诗篇,不然你不来呀!李白不但没有责怪汪伦,反而大笑后说:没关系,汪伦真是待我如兄弟。汪伦和李白的情谊更深了。眨眼又是几日,一天大早,李白收好了行李,把前一天晚上写的离别信放在床头上,就走了。

  李白上了船,忽然听见岸上汪伦在唱歌,为他送别。

  李白向汪伦挥了挥手。汪伦见船已经走了很远几乎看不见船影了,才和村民们一起回去了。

  李白回到家后,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赠汪伦》改写5

  大诗人李白在汪伦的家乡玩得十分开心。可是,时光如梭,一转眼,李白就得离开桃花潭了。

  李白舍不得这里的风景,更舍不得离开汪伦这位热情的好朋友。他看着眼前的美景,依依不舍地说:“哎,我们当时在这玩耍时是多么快乐呀!可惜,我现在却得走了……”

  第二天大清早,李白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准备乘船离开。忽然,李白听到了一阵清脆的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哦!原来汪伦来给李白送行了!

  “感谢汪兄来此为我送行。”李白拱着手对汪伦说道。

  “李兄,你还记得吗?”汪伦说,“我们当时在这里多么快乐,你走了之后,要经常给我写信呀……”

  “有时间的话,我自然会来这里与你重逢。”李白说,“不过,我得告辞了,汪兄。”

  “李兄,告辞。祝你一路顺风。”汪伦说。

  这时,李白觉得:桃花潭的水虽然有千尺深,但是,汪伦对自己的情意比桃花潭的水更深啊!

《赠汪伦》改写6

  唐天宝十五年的一个早晨,在温暖的汪家的小楼里,大诗人李白被树上的鸟儿的叫声惊醒。他戴好官帽,穿着白衫,悠闲地走下楼,向门前的桃花潭走去,此时,他春风满面,显然心情大好。

  “李兄,早上好!”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噢!是汪伦老弟呀!”李白微笑着说,正式早餐时间,汪伦特地为大诗人李白端来上等桃花酒。

  李白抿了一小口,顿时,脸变红了,像一个红艳艳的苹果,他摸了摸他的长胡须,连声称赞道:“好酒,好酒啊!”

  “观潭景,饮桃花酒,赏潭水。”汪伦笑道,“李兄,不虚此行吧?”

  “老弟,你又骗我来,为了你这‘十里桃花’和‘万家酒楼’我可是一路奔波。”李白摇头笑道,“谁知,竟是村十里之外有几棵桃树,而我们正坐在一个姓万的人家开的酒楼里喝酒。”

  “你后悔了?”汪伦扬起头,狡黠地眨了眨他明亮的眼睛,“这几棵可是百年桃树,万家酒楼也是远*闻名的呢!”

  “我当然不后悔。”说完,李白将酒一饮而尽,“这儿简直是人间仙境!”

  吃完早饭,李白上网,突然他收到杜甫的一条消息:“李兄,准备得怎么样?”李白回答说:“明日走。”“好的,不见不散!”杜甫回道。

  第二天,老天爷的脸色不好,下起了倾盆大雨,雨把桃花的叶子淋掉了,让桃花潭变成了一条花溪,天气变冷了,连潭水都结了一层朦胧的雾气,就好像李白和汪伦也会渐行渐远。虽然李白十分不舍,但他还是匆匆收拾行李,又匆匆下了楼,他刚准备登船,突然,听到汪伦和乡亲们的声音:“李兄,一路*安!”他们还唱起了送别曲,“长亭外,古道边……”李白的眼睛湿润了。泪禁不住流下来,这几日汪伦老弟对他热情款待,与他真诚交谈,两人早已结下了深情厚谊。李白依依不舍地登了船。雨哗哗的下着,雨淋湿了乡亲们的头发和汪伦的头发,他们一直都目送着李白的船,而李白的船慢慢悠悠地远去了。

  李白刚回去就急忙打开电脑,汪伦报个*安,还附着他送给汪伦的一首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7)

——赠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6篇)

赠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1

  赠清漳明府侄聿

  唐代李白

  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

  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弦歌咏唐尧,脱落隐簪组。

  心和得天真,风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寝不扃户。

  问此何以然,贤人宰吾土。

  举邑树桃李,垂阴亦流芬。

  河堤绕绿水,桑柘连青云。

  赵女不冶容,提笼昼成群。

  缲丝鸣机杼,百里声相闻。

  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帙。

  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

  长啸一无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清光洞毫发,皎洁照群情。

  赵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过客览行谣,因之颂德声。

  译文

  我们李家如同一棵大李树,枝叶百万遍布中州。

  老侄为天生的青云之器,天天为百姓操心。

  治理小县如同“割鸡”,将来还会大刀宰牛,将有大用。

  你的官声如雷贯月惊动四邻,你的惠政将与清漳同流。

  县境内一片太*盛世的'景象,老侄无为而治,官帽也不戴,形同吏隐。

  百姓为德政所化心*气和,有天真的赤子之心,风俗像太古一样纯朴。

  牛羊散于阡陌之中,百姓们家家夜不闭户。

  问为什么能这样,他们回答说,是县令贤明。

  县中种植桃李树,到处散发出桃李花的芬芳。

  河中流的是清清的河水,*桑柘茂密如云。

  赵地的女子不爱梳洗打份,成群地在田野里提笼采桑。

  家家都在忙着缲丝和纺织,百里之间,机杼之声相闻。

  由于无人告状,县衙前门可罗雀,县令高卧无事,在闲读道书。

  檐前挂着蒲鞭,对有过失的百姓只是象征性的惩罚。

  政闲时明月当头,琴声清越;庭中寂然,清风入室。

  老侄但长啸无言,陶然如上皇之逸人。

  政清德高,洁如玉壶之冰,壶中透明见底。

  清光一片,可鉴毫发,从中可映出百姓们的身影。

  清漳县令的高名和佳政,在赵北燕南一带到处传颂。

  我这位过客听了百姓们赞颂县令美政的民谣,因此写出了这篇颂诗。

  注释

  清漳:在今河北肥乡县。唐时清漳属洛州管辖。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聿:李聿,《全唐文》卷四五三有小传:聿,玄宗朝官,清漳令,迁尚书郎。

  叶:喻宗族支派。

  中州:即*。

  青云器:能飞黄腾达的大器。

  “小邑”二句:《论语·阳货》中说,孔子到了武城,听见一片弦歌之声,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以“割鸡”为治理县政之代称。烹牛,喻施展大本领。

  清漳:水名,源出于山西阳泉南。经山西和县、河北涉县,南流入清漳。

  “弦歌”句:歌颂唐尧的无为而治。

  簪组:冠簪和冠带。此指官服。簪,插戴官帽用的簪子。组,系帽的带子。隐簪组:指有隐士风度。

  扃(jiōng)户:闭户。

  宰:此处用作动词,任县令。

  垂阴:树木枝叶覆盖形成阴影。

  冶容:女子修饰得很妖媚。

  缲(sāo)丝:煮茧抽丝。李白《荆州歌》:“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道帙(zhì):道书的书衣,此指道书。

  蒲鞭”二句:《后汉书·刘宽传》说,刘宽为太士时,对人宽厚仁恕,人有过失,“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蒲鞭,用蒲草做成的鞭子,用来做象征性的惩罚。扑抶(chì):鞭打。

  上皇:即羲皇,伏羲。

  白玉壶冰:喻品德冰清玉洁。姚崇《冰壶赋》: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不忘乎。

  赵北、燕南:指河北中部她区。

  创作背景

  李白于天宝十一载(752)春,曾北游广*、邯郸、清漳等地。与清漳县令侄辈李聿相会,别时写了这首赠诗。

  赏析

  这首诗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韵,为一层诗意,共五层诗意。声韵随情而变。*仄互换。诗中描绘清漳政通民和,风俗淳古,礼乐之乡,歌颂贤吏李聿。全唐诗有李聿小传,曾作清漳令,后为尚书郎。从全诗中反映了李白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形象地描绘出理想的社会蓝图。充满着自信和豪情。

  诗从开端到“惠与清漳流”为第一段,紧扣诗题,概略介绍李聿的才识、气质、治邑的惠政,预示其是前途远大,无可限量的青云人物。开端两句概述李氏家族,传宗百万代(夸张说法),宗干支脉,遍布中州大地。这种介绍法,因始祖为道圣李耳,当今又是李氏天下,颇引以为自豪和荣耀。用以衬托下面对李聿的介绍。李聿是天赋与的才识和美德,作为县令,日日为苍生忧患。这四句以树木的繁盛比喻李氏繁衍百代,而遍布全国。又以天开青云比况其才能德性,正因如此,李聿才日日替百姓着想。为百姓生活能幸福安居,日夜思虑谋画。这是李白理想中的贤吏形象,对于现实的李聿,可能更富于理想化了。接着又用四句诗,概括其政绩。前两句化用孔子的话。孔子观子游治武城,闻弦歌声,曾感慨地说:“割鸡焉用牛刀。”李白用此典故是说李聿是治国的大才,治理清漳小邑,如同用宰牛刀割鸡,将来前途如大刀宰牛,必有大用。因其大德大才治邑,德政如雷声响遍四境之内,其给与百姓的好处,又如清漳水流滋润着全县百姓。这就使“青云器”、“苍生忧”形象而具体化了,开花结果了。李聿不愧为李氏的后代,为李氏又争了光。

  接着诗人又用八句诗写李聿以礼乐治邑,邑清民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让太古之风。前两句写李聿如同孔子弟子子游治理武城邑,以礼制教化百姓,以歌声感化百姓,音乐之声,唐尧之曲,深入人心。而县令李聿却是不拘礼法,脱略官服而不顾,颇似隐士。县令风度惠及百姓,民心和而得天真之性,民风淳朴如上古三皇之世。白日牛羊散在田间南北通行的道路上,而入夜,家家不闭户,不担心被盗。中间这四句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图景,人性天真疏放,淳朴自然,礼让谦和,不争不贪,无贫无富之分。正因如此、诗人以惊异之情,询问百姓,探竟其原因,得到了“贤人宰吾土”的满意回答,点逗出诗眼。吏治非常重要,德教也是非常重要。这就具体点明李聿治政思想和个性。

  接着诗人再用八句诗,写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民无游闲好逸之徒,吏无苛政繁扰。县人遍植桃李树,树树垂荫,散发芳香。河堤绕着渌水,桑柘树连排,远及青云。美女不打扮妖冶之容,白天成群结队,提笼采桑。夜间缲丝织布,机杼和鸣,百里之内,声息相闻。八句诗状出百姓,男耕女织,各安其业,社会繁荣,发达兴旺,民富可知。这正是礼乐弦歌教化的结果。从百姓这个侧面颂扬李聿德政治绩。照应“为苍生忧”句。再次证明治政美过于安民,感化人心。唯此才能“我无为而民自化”,李聿正是这样的官吏。惠及百姓后,而心自安无忧。

  接着诗人用八句诗,写邑内政治安定,民无诉讼,贤吏逸豫。诗人形象地描写官衙内无讼事,群鸟落在官衙台阶上,而县令却依然高卧北窗下,翻阅着道家书籍。官衙檐边挂着用蒲草编的鞭子,用来对犯罪人行刑,表示羞辱之意罢了。在皓月当空,月光入户之时,琴声清悠。人息静寂,风吹入室,此时县令李聿长啸抒心,无言高卧,如上古的伏羲皇帝,和乐安详。“讼息”一句化用谢灵运的“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之意,以示政通民和,民绝诉讼。“高卧”句又用陶渊明为彭泽令,高卧北窗下,翻阅书籍,自称是羲皇上人,抚无弦之琴以自乐。“蒲鞭”二句,又用东汉南阳太守刘宽的典故,人有过失,但用蒲鞭捶打,而不用苦刑,表示羞辱之意,令其知耻而改过。李白在这八句诗中频用典故,赞美李聿如陶潜、刘宽治邑以德,而不唯刑。民知礼而耻过,政治清明。这是百姓乐业在政治上的必然反映,是诗意的深化。

  诗中结尾八句,集中笔墨赞美李聿为官清廉,洞察民情,明辨是非,公正无私。诗的前四句,化用鲍照“清如玉壶冰”的诗意,进而比较李聿官清如水,玉壶冰水,清澈见底。清光可见毫发,白亮透明可照群人之情。这四句诗喻人至美,本质圣洁,光采照人,是一位内外一致彻底透明的人物,为官自然清如水,明如镜,为民造福。这就是诗人所称赞的“贤人”。接着诗人再用四句赞美李聿的佳政:燕赵百姓,同颂其嘉政,共传其美名,而我李白这位过客,观赏行人歌谣,因为这个缘故,歌诵你的德政与美好声誉。这八句诗采取比较与间接写法,刻画李聿的形神美,超出清漳,越及燕赵,传名当世,流芳百世。总结全诗,照应开端。收结有力,余音绕梁,回味无尽。

  李白所颂扬的清漳县令李聿,体现出他的贤能政治理想。同时对现实中信谗任佞,贪官鱼肉人民,是一个否定。他更希望李氏子弟不辱李氏宗祖,不辱李氏王朝,无愧于百姓的父母官,如李聿一样,治理好地方,惠及百姓。这就是李白以饱满的热情歌颂李聿的原因,也是李白所追求的作人价值。然而李白为社会开出这一良方,没有被当时统治集团所接受。同前贤一样,只能存在古代所谓圣贤的头脑里、口头上、文字中,只是空想而已。李白也不例外,这是由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

  李白这首五言古诗写得高古淡远,纵横变化,开唐代五古格高意远,神情横逸,变化神奇的正风,是唐人五古中的佳作。

赠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2

  七绝·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古诗简介

  《赠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写给伟大诗人李白的两首赠别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山林的羡慕之情;其二为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作者自叹失意漫游,怜惜李白兴致豪迈却怀才不遇。

  杜甫与李白相互敬重,交谊深厚,七绝《赠李白》,就是杜甫以心灵的笔触所刻划的一幅李白肖像。它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构成一幅生动的艺术形象,李白的风采、气度、品格,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翻译/译文

  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注释

  飘蓬,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随风飘荡。故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飘忽不定。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

  未就,没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飞扬跋扈,不守常规,狂放不羁。此处作褒义词用。

  赏析/鉴赏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诗表面看来,似乎杜甫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日,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杜诗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权贵,拂袖而去,沦落飘泊,虽尽日痛饮狂歌,然终不为统治者赏识;虽心雄万夫,而何以称雄?虽有济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赞叹之余,感慨万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诉之笔端,乃至于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的询问。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而发,也是为自己而发的。

  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七绝《赠李白》中,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这首七绝,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诘口吻,把全诗推向了最高潮。清初钱谦益在评注此诗时,独注“飞扬跋扈”句,其余一概略而不论,可谓独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诗中的重要价值:“按太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少任侠,手刃数人,故公以飞扬跋扈目之。犹云*生飞动意也。旧注俱大谬。”(《钱注杜诗》卷九)是说从新的角度和侧面颂扬了李白的豪侠精神,并突出“飞扬跋扈”的`飞动性。仇兆鳌注云:“飞扬,浮动之貌。跋扈,强梁之意。考《说文》:扈,尾也。跋扈,犹大鱼之跳跋其尾也。”(《杜诗详注》卷之一)此虽就字注字,就词注词,但在《赠李白》中,却是用来象征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

  此诗言简意赅,韵味无穷。为了强化全诗流转的节奏、气势,则以“痛饮”对“狂歌”,“飞扬”对“跋扈”;且“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空度日”与“为谁雄”又两两相对。这就形成了一个飞动的氛围,进一步突现了李白的傲岸与狂放。

赠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3

  七绝·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古诗简介

  《赠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写给伟大诗人李白的两首赠别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山林的羡慕之情;其二为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作者自叹失意漫游,怜惜李白兴致豪迈却怀才不遇。

  杜甫与李白相互敬重,交谊深厚,七绝《赠李白》,就是杜甫以心灵的笔触所刻划的一幅李白肖像。它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构成一幅生动的艺术形象,李白的风采、气度、品格,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翻译/译文

  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注释

  飘蓬,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随风飘荡。故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飘忽不定。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

  未就,没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飞扬跋扈,不守常规,狂放不羁。此处作褒义词用。

  赏析/鉴赏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诗表面看来,似乎杜甫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日,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杜诗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权贵,拂袖而去,沦落飘泊,虽尽日痛饮狂歌,然终不为统治者赏识;虽心雄万夫,而何以称雄?虽有济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赞叹之余,感慨万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诉之笔端,乃至于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的询问。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而发,也是为自己而发的。

  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七绝《赠李白》中,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这首七绝,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诘口吻,把全诗推向了最高潮。清初钱谦益在评注此诗时,独注“飞扬跋扈”句,其余一概略而不论,可谓独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诗中的重要价值:“按太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少任侠,手刃数人,故公以飞扬跋扈目之。犹云*生飞动意也。旧注俱大谬。”(《钱注杜诗》卷九)是说从新的角度和侧面颂扬了李白的豪侠精神,并突出“飞扬跋扈”的飞动性。仇兆鳌注云:“飞扬,浮动之貌。跋扈,强梁之意。考《说文》:扈,尾也。跋扈,犹大鱼之跳跋其尾也。”(《杜诗详注》卷之一)此虽就字注字,就词注词,但在《赠李白》中,却是用来象征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

  此诗言简意赅,韵味无穷。为了强化全诗流转的节奏、气势,则以“痛饮”对“狂歌”,“飞扬”对“跋扈”;且“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空度日”与“为谁雄”又两两相对。这就形成了一个飞动的氛围,进一步突现了李白的傲岸与狂放。

赠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译文

  旅居东都的两年中,我所经历的那些机智灵巧的事情,最使人讨厌。我是个居住在郊野民间的人,但对于发了臭的牛羊肉,也是不吃的,即使常常连粗食都吃不饱。难道我就不能吃青精饭,使脸色长得好一些吗?我感到最困难的是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材料),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好像用扫帚扫过了一样,连药物的痕迹都没有了。您这个朝廷里才德杰出的人,脱身金马门,独去寻讨幽隐。我也要离开东都,到梁宋去游览,到时我一定去访问您。

  注释

  客,旅居他乡。历,经过。厌,厌恶。机巧,机智灵巧。*俗难居也。东都,隋置,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废。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号洛阳宫,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诏改东都。

  腥羶,则臭味弗投。草食曰羶,牛羊之属。水族曰腥,鱼鳖之属。对,对头,敌手。

  岂,难道。无,没有。青精饭,《陶隐居登真隐诀》:“太极真人青精乾食(饣迅)饭法。采用南烛草带有露水的叶及茎皮,煮取汁,浸米蒸之,令饭作青碧色,高格曝乾,当三蒸曝,每蒸辄以叶汁溲令浥浥。日可服二升,勿服血食,填胃补髓,消灭三虫。久服可延寿益颜。”饣迅(xùn音迅),鸟饭。

  苦,因某种情况而感到困难。大药,道家的金丹。青精不如大药,叹避世引年之无术也。

  金闺,金马门的别称,亦指封建朝廷。彦,旧时士的美称。《孔安国传》:“美士曰彦。”幽讨,谓寻讨幽隐。

  瑶草,仙草,也泛指珍异之草。汉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韁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精华,共轻擧耳。”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赠李白》为杜甫公元744年(唐天宝三载)所作。此诗共分两段,前八句为一段,后四句为一段。第一段八句自叙,表达厌都市而羡山林之情。第二段四句方及李白,赠李,表明欲遂偕隐之志。公元744年,李白受诏供奉翰林,旋被高力士谮言,帝赐金放还。李白讬鹦鹉以赋曰:“落羽辞金殿,是脱身也。”是年,李白从高天师授箓,同时事华盖君,隐王屋山艮岑。因此说“脱身事幽讨”。

赠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译文

  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没有去求仙,真愧对西晋那位炼丹的葛洪。每天痛快地饮酒狂歌白白消磨日子。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谁?

  注释

  飘蓬,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秋枯根拔,随风飘荡。故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飘忽不定。时李白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

  未就,没有成功。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

  飞扬跋扈,不守常规,狂放不羁。此处作褒义词用。

  赏析:

  鉴赏

  杜甫作七绝《赠李白》的当年秋天,李白也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诗表面看来,似乎杜甫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日,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杜诗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权贵,拂袖而去,沦落飘泊,虽尽日痛饮狂歌,然终不为统治者赏识;虽心雄万夫,而难以称雄,虽有济世之才,然不能施展。杜甫在赞叹之余,感慨万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诉之笔端,乃至于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的询问。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而发,也是为自己而发的。

  此诗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傲骨嶙峋,狂荡不羁,这就是杜甫对于李白的写照。在这首《赠李白》中,正突现出狂与傲的风采、骨力、气度,显示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这正是此诗的诗眼和精髓。它不仅同杜甫歌咏李白的其他诗篇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也形象地揭示了李白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这首七绝,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末句用反诘口吻,把全诗推向了最高潮。清初钱谦益在评注此诗时,独注“飞扬跋扈”句,其余一概略而不论,可谓独具慧眼,也表明它在全诗中的重要价值:“按太白性倜傥,好纵横术。少任侠,手刃数人,故公以飞扬跋扈目之。犹云*生飞动意也。旧注俱大谬。”(《钱注杜诗》卷九)是说从新的角度和侧面颂扬了李白的豪侠精神,并突出“飞扬跋扈”的飞动性。仇兆鳌注云:“飞扬,浮动之貌。跋扈,强梁之意。考《说文》:扈,尾也。跋扈,犹大鱼之跳跋其尾也。”(《杜诗详注》卷之一)此虽就字注字,就词注词,但在《赠李白》中,却是用来象征李白豪放不羁的精神。

  此诗言简意赅,韵味无穷。为了强化全诗流转的节奏、气势,则以“痛饮”对“狂歌”,“飞扬”对“跋扈”;且“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空度日”与“为谁雄”又两两相对。这就形成了一个飞动的氛围,进一步突现了李白的傲岸与狂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天宝三载(744年)初夏,杜甫与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遂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一带)。天宝四载(745年),二人又同游齐赵,他们一同驰马射猎,赋诗论文,亲如弟兄。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了这首赠诗。这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绝句。

赠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赠郭将军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译文:

  将军少年时即从军边塞,在武威镇守边疆,现在银台门守卫皇宫。

  天明时佩着长剑上朝去朝见天子,到了晚上便骑马垂鞭醉酒而归。

  在家中看着爱子临风吹笛,看着美人在月下翩翩起舞。

  昔日疆场的雄姿豪气,都宛如梦中。且与君趁这大好春光卉醉饮一场。

  注释:

  ⑴郭将军:名不详。或以为郭千里。郭千里曾为左武卫将军、左卫将军、金吾卫大将军。

  ⑵武威:唐时的凉州,亦名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

  ⑶入:一作“昔”。银台:宫门名,宫中有左银台门,右银台门。唐时的翰林院、 学士院均在右银台门内。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大明官图》:天子所居之宫也。天有紫微官,王者象之,故亦谓之紫微。“入掌”句意为,掌管银台门,护卫着皇宫。

  ⑷*明:天大亮时,唐朝卢纶诗《塞下曲》:“*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拂剑朝天:佩带着宝剑去朝见天子。拂,意为揩,拭。此为挂、佩意。

  ⑸薄暮:太阳将落山为薄暮。垂鞭:垂吊着马鞭。

  ⑹形容人像玉树一样风度潇洒,秀美多姿。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常用玉树临风形容男士帅气。

  ⑺向:一作“腾”,一作“娇”。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⑻畴昔:以前,过去,日前。《礼记·檀弓》: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左传·宣公二年》: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雄豪:英雄豪俊之士。

  ⑼春晖:春日的阳光。李白在《惜余春赋》中曾写道:“见游丝之横路,网春晖以留人。”

  赏析:

  首联说郭将军从武威发迹,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起护卫皇帝的重任。这两句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功勋卓著而且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武威武威郡即凉州(今甘肃一带),是唐朝军队与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作战的主战场之一。有人说此诗的郭将军是郭子仪。考郭子仪系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入京供职前,曾历任左卫长史、单于副都护、振远军节度使、九原太守等,均与武威其地不相属。可见,诗中之“郭将军”显系另一人,并非郭子仪。这里提到银台。据唐人韩偓诗《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银台直北金銮外”,可见银台门内为翰林学士供职之所。李白曾奉诏翰林,此诗虽以去职,但还是忘不了那里的一段生活。

  颔联两句说郭将军早上擦拭宝剑去上朝,晚上喝醉酒垂着马鞭回家,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工作顺利而且生活惬意。从这里可以联想到李白奉诏翰林时对自己受到唐玄宗礼遇的那种满足与自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这里对郭将军政治生活的描述也是对自己人生得意之时的回忆。

  颈联两句写将军心爱的儿子玉树临风潇洒地吹着玉制的笛子,姬妾对着月亮翩翩起舞,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儿子很帅而且姬妾更美。这两句是写郭将军家庭生活的美满。这一切其实与前二句是密切相关,在朝廷上的得意才会有家庭生活的惬意。到此为止,前六句都在颂扬郭将军,塑造了一位功高得宠、生活惬意、潇洒豪放的将军形象。

  尾联笔锋一转,从得意直落到失意,过去的豪雄事迹如同在梦中一般,如今失去权力和职务,成为一个失意之人。以前面的得意反衬如今的失意,失意的悲哀更深,其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李白的惯用手法,诗的关键就在最后两句,前六句都是铺垫,都是为最后的落差作准备。因最后的失意,过去的辉煌都成了云烟。李白自己也是这样,从奉诏翰林到赐金放还,也是一个从高峰跌落的过程。“今日相逢俱失路”,深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味,值得同情。

  此诗格律为*起首句入韵式,但出律甚为严重,说明李白诗歌不为格律所约束的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上,此诗都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中一贯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8)

——《赠汪伦》说课稿 (菁华5篇)

《赠汪伦》说课稿1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传诵。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高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而且,经典古诗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二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朗读、理解等,但不同的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因而,如何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谊”这个主题上,抓住情感这个切入点是本课的关键。

  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1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 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想、悟、诵、唱等来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四 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操。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收集李白的资料备交流,预*古诗.

  五 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活动的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并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个教学过程归纳为“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感诗情、诵诗歌”来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及其重要。不管是教师的积极引导,还是多媒体课件对情景的再现,我都不断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来。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古诗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以诗为本,重在悟情。由于本诗语言含蓄、凝练,而又极富情感,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最终领会诗意,融入诗境。

  六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知诗人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听儿歌,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课件(1):播放歌曲《静夜思》

  2、听出来了吗?这首儿歌的歌词的作者是谁?

  3、板书:李白。

  课件(2)出示李白像

  4、那么,同学们,关于李白,你知道些什么呢?

  5、学生先交流,老师适时给予补充。

  课件(3)出示李白简介

  6、是啊!李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一身留下了*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他的另一首古诗《赠汪伦》吧。

  (二)借助旧知 解诗题

  1、板书:赠汪伦

  强调“赠”的读音应是*舌。

  2、一起读一遍课题吧。

  3、有谁知道“赠”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吗?

  4、李白之所以要送给汪伦这首诗,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同学

  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道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那么,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送给汪伦呢?

  (三)自主合作 读诗文

  课件(4):出示古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

  有问题的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也可以待会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刚才,同学都读得很认真,有没有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3、指导学生互评读书情况。

  4、听古诗范读。

  课件(8):播放录音

  5、生齐读。

  (四)师生探究 明诗意

  1、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了吗?

  2、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3、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来朗读一遍古诗吧!

  (五)循循诱导 感诗情

  1、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

  们想知道吗?

  2、请欣赏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课件(6):出示故事视频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5、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厚情谊。

  6、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课件(7):出示诗句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去,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那短短的十几天里,他们过得非常愉快。然而,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正要离开的小船上,看着那幽深的潭水,更加触动了他的离别情怀。同学们,有谁知道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什么关系吗?(水深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3)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4)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展开想象,体会诗情。

  (5)是呀,纵然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啊!这真是水深,情…… (更深)

  板书:更

  (6)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让我们用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用读表达出来吧!

  (六)不拘一格 诵诗歌

  课件(8):配乐并引导学生三读古诗。

  (1)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将要离岸的小船上,忽然看到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的心一定会为之感动,你会脱口而出……(齐读古诗)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古诗)

  (3)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李白反复吟唱着感触之言,渐渐的远去了……(引导学生重复诵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同学们,你们有谁听过周杰伦的歌?他唱的歌很快很特别,今天,我们也换一种朗读古诗的方法,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5)师范读(桃花潭水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汪伦送我情。……),生读。

  (4)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读诗的方法吗?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首诗唱出来,你们想学吗?(欣赏并学唱儿歌古诗《赠汪伦》。)

  课件(9):播放儿歌《赠汪伦》

  (七)拓展延伸 内化“情”

  1、同学们,还是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描写友情的诗作,数不胜数。像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2、引导学生朗读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课件(10):出示《别董大》(齐朗读)

  (2)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王维借酒为他饯行,送友人西出阳关……

  课件(12):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齐朗读)

  3、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

  七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这节课,我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用最简洁、明确的词句概括体现诗句内容的词语,使学生一目了然,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赠汪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本课是聋语文教材第十七册17课中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主要描写了汪伦送别李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这首诗好学易懂。学会学*是人自我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自主学*能力培养提高对高年级的聋生极为重要,同时高年级聋生有一定的综合学*能力的基础。教学设想:课前给予任务,让学生运用网络查资料的方式完成预*任务,并要求学生请老师帮助把学*的内容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在展示中让学生通过评价学会正确地介绍,在预*展示的过程感悟掌握古诗学*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作者及《赠汪伦》的写作背景,自学“将、欲、忽、闻、踏歌、深、及”等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全班分成两小组合作完成本首诗的学*,对照目标,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幻灯片,展示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在过程理解掌握古诗的学*方法。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与汪伦的深情厚意。

  三、说重点、难点:

  1、掌握学*古诗的一般方法

  2、理解“桃花潭花深千,不及汪伦送我情”

  四、说过程:

  (一)齐读古诗,导入新课

  简明扼要,直接进入课文。

  (二)出示任务,明确目标

  让学生回顾学*任务(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词句的意思,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学*这首诗的启发,)明确本课的学*目标。

  高年级聋生具有一定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上应注重学法指导,所以在课的开始直接以方法进入,以方法为线索,进入学*。

  (三)对照任务,展示成果

  课前让学生围绕任务,做了大量的预*工作,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完成学*任务,制作PPT,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把预*成果展示出来,利用PPT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学*成果。

  班上十名学生分两大组分别展示,面向全体,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比较对照完成对古诗的再学*。在过程中提醒学生怎样介绍,展示的同学注意

  1、表达清楚,使人看得明白。

  2、手语优美。

  下面看的同学注意:

  1、认真看别人说话,明白别人说话内容。

  2、发现问题,及时补充。

  在过程中让学生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正确的介绍和听的同学要认真看别人的发言并能理解并勇于提出问题。

  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关注介绍的内容,关注介绍、观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学*。

  最后师生讨论方式突出本课的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展示的过程让学生说说对本诗的感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出课文难点。

  (四)、总结提升,掌握方法

  再问我们如何学*古诗?要完成哪些任务?再次回顾总结方法,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本课的学*任务,理解掌握学*古诗基本方法。让学生把握本节课的学*重点。

  (五)、围绕任务,检查所学

  (一)填空。

  《赠汪伦》是()代诗人()写的送给()。诗人在诗中描写了(),表现了()感情。

  (二)解释字词的意思。

  赠:将:欲:忽:闻:不及:

  (三)默写古诗并解释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这部分检查主要检测学生的知识目标掌握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有一个了解,也形成一个反馈,让教师更清楚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状况。

  (六)发放评价表,反思学*

  评价表分成六部分内容:准备充分、手语优美、表达清楚,使人看得明白、认真看别人说话,明白别人说话内容、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发言、完成学*任务,通过他评,自评,师评的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自己的学*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在今后的学*有改进。

《赠汪伦》说课稿3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传诵。入选教科书的古诗,语言高度精练,节奏感强,学生学*起来朗朗上口,更是易于背诵。而且,经典古诗的教学,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一 教材分析

  《赠汪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叙事抒情佳作。这首诗主要叙述李白离开桃花潭时,他的好友汪伦来送别的情景,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前两句是叙事,写待发之际,诗人忽然听到岸边传来踏歌声,一个“忽”字,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惊喜;后两句是抒情,诗人以水深喻情深,在诗人看来,桃花潭虽碧水幽深,却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这首小诗,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

  二 学情分析

  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能力,如朗读、理解等,但不同的学生对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因而,如何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谊”这个主题上,抓住情感这个切入点是本课的关键。

  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的教学要求“诵读儿歌、童谣、或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根据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1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 精读一首《赠汪伦》,拓展延伸一组送别诗,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想、悟、诵、唱等来达成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懂得珍惜人间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四 教学准备

  诗歌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潜入诗词意境,陶冶情操。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收集李白的资料备交流,预*古诗.

  五 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活动的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并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个教学过程归纳为“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感诗情、诵诗歌”来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及其重要。不管是教师的积极引导,还是多媒体课件对情景的再现,我都不断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活动中来。

  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古诗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以诗为本,重在悟情。由于本诗语言含蓄、凝练,而又极富情感,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方法,并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景,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最终领会诗意,融入诗境。

  六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知诗人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听儿歌,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课件(1):播放歌曲《静夜思》

  2、听出来了吗?这首儿歌的歌词的作者是谁?

  3、板书:李白。

  课件(2)出示李白像

  4、那么,同学们,关于李白,你知道些什么呢?

  5、学生先交流,老师适时给予补充。

  课件(3)出示李白简介

  6、是啊!李白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一身留下了*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他的另一首古诗《赠汪伦》吧。

  (二)借助旧知 解诗题

  1、板书:赠汪伦

  强调“赠”的读音应是*舌。

  2、一起读一遍课题吧。

  3、有谁知道“赠”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吗?

  4、李白之所以要送给汪伦这首诗,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同学

  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道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忆,那么,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送给汪伦呢?

  (三)自主合作 读诗文

  课件(4):出示古诗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

  有问题的可以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也可以待会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刚才,同学都读得很认真,有没有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3、指导学生互评读书情况。

  4、听古诗范读。

  课件(8):播放录音

  5、生齐读。

  (四)师生探究 明诗意

  1、同学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了吗?

  2、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3、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来朗读一遍古诗吧!

  (五)循循诱导 感诗情

  1、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

  们想知道吗?

  2、请欣赏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课件(6):出示故事视频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5、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厚情谊。

  6、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课件(7):出示诗句

  (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去,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那短短的十几天里,他们过得非常愉快。然而,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正要离开的小船上,看着那幽深的潭水,更加触动了他的离别情怀。同学们,有谁知道桃花潭里的水深与汪伦送“我”的情谊到底有什么关系吗?(水深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3)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4)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展开想象,体会诗情。

  (5)是呀,纵然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他的情谊深啊!这真是水深,情…… (更深)

  板书:更

  (6)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让我们用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用读表达出来吧!

  (六)不拘一格 诵诗歌

  课件(8):配乐并引导学生三读古诗。

  (1)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将要离岸的小船上,忽然看到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的心一定会为之感动,你会脱口而出……(齐读古诗)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古诗)

  (3)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李白反复吟唱着感触之言,渐渐的远去了……(引导学生重复诵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同学们,你们有谁听过周杰伦的歌?他唱的歌很快很特别,今天,我们也换一种朗读古诗的方法,你们想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吗?

  (5)师范读(桃花潭水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汪伦送我情。……),生读。

  (4)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读诗的方法吗?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首诗唱出来,你们想学吗?(欣赏并学唱儿歌古诗《赠汪伦》。)

  课件(9):播放儿歌《赠汪伦》

  (七)拓展延伸 内化“情”

  1、同学们,还是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描写友情的诗作,数不胜数。像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2、引导学生朗读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课件(10):出示《别董大》(齐朗读)

  (2)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王维借酒为他饯行,送友人西出阳关……

  课件(12):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齐朗读)

  3、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一份美好的情感。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配乐齐背诵古诗《赠汪伦》)

  七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这节课,我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用最简洁、明确的词句概括体现诗句内容的词语,使学生一目了然,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赠汪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诗中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组成了一幅声色并茂,景象俱佳的满意画。轻舟欲行,踏歌声起,主客两依依。这是何等诚挚而感人的送别!我想孩子们在读这首诗的时间,肯定会表现出本身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肯定会与李白一起偕行……孩子们在读诗时,大概,会被这份千古绝唱的情谊所冲动。大概,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满盈向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触难以置信。但作为新世纪的门生对付李白汪伦情谊的明白和感悟一定是差另外。因而,怎样让这时空交织的昔人和今人在“情谊”这个主题上,捉住情绪这个切入点是本课的要害。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或浅*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古代诗词语言精美,生动,教学时切忌逐字逐句串讲支解。本设计有效利用音乐、诵读、想象、媒体教学等手段,抓住“情感”这一主线,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借助想象、入境悟情,从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知识能力:

  学会“赠、汪、伦、乘、舟、欲、踏、潭”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

  学会想象诗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3、情感态度:

  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李白和汪伦分别时的情景,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聚散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这节课我运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1、想象入境法。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熟读成诵法。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古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古诗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诗教学就是读悟教学,就是知识的理解,情感的共鸣,审美的感悟。

  3、联系扩充法。

  教材定位从题材走向素材。精读一首,带读几篇,丰富其文化底蕴。我在学生学会《赠汪伦》一诗的基础上,出示了一组送别诗形成了一个知识组块,再一次体会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对朋友的珍视。同时也让孩子们对古诗有一个新的认识,激起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1、由诗导入,更进一步了解李白,引发学诗热情。

  2、初读古诗,整体感知。故事──十里桃花万家酒家等的生动内容,使学生知背景,临其境,读准字音、熟记生字,感知古诗大意。

  3、品诗情,明画意。读悟的基本思路应是语感——文感——情感——美感。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带有情境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感受和再现作者的情思。

  4、迁移延伸,拓展诵读。

  通过一篇带动多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挖掘了诗的文化底蕴。

  反思课堂:

  我所盼望的是孩子们能与文真相拥相融,但讲授后看来那是一厢甘心。一是受我的本领技能制约:缺少李白乘舟将欲行的画面,缺少踏歌的视频图像,如允许以让汪伦和我们*凡的相送方法有个直观的比力,也能让孩子们明白李白为何而冲动。别的大概是时隔太甚长远,大概如今的门生养尊处优惯了,没法体验,大概说很难了解比山高,比海深的交谊(这些也是我给本身找的捏词)。只能说是门生们浅条理地感觉到了墨客李白其时的心境,朗读乍听之下还可以,但细品下,流于情势,没能有感而发。

《赠汪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本课是聋语文教材第十七册17课中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主要描写了汪伦送别李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这首诗好学易懂。学会学*是人自我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自主学*能力培养提高对高年级的聋生极为重要,同时高年级聋生有一定的综合学*能力的基础。教学设想:课前给予任务,让学生运用网络查资料的方式完成预*任务,并要求学生请老师帮助把学*的内容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在展示中让学生通过评价学会正确地介绍,在预*展示的过程感悟掌握古诗学*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作者及《赠汪伦》的写作背景,自学 “将、欲、忽、闻、踏歌、深、及”等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诗句的意思。

  2、 能力目标:全班分成两小组合作完成本首诗的学*,对照目标,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幻灯片,展示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在过程理解掌握古诗的学*方法。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与汪伦的深情厚意。

  三、说重点、难点:

  1、掌握学*古诗的一般方法

  2、理解“桃花潭花深千,不及汪伦送我情”

  四、说过程:

  (一)、齐读古诗,导入新课

  简明扼要,直接进入课文。

  (二)、出示任务,明确目标

  让学生回顾学*任务(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词句的意思,理解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学*这首诗的启发,)明确本课的学*目标。

  高年级聋生具有一定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上应注重学法指导,所以在课的开始直接以方法进入,以方法为线索,进入学*。

  (三)对照任务,展示成果

  课前让学生围绕任务,做了大量的预*工作,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完成学*任务,制作PPT,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把预*成果展示出来,利用PPT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学*成果。

  班上十名学生分两大组分别展示,面向全体,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通过比较对照完成对古诗的再学*。在过程中提醒学生怎样介绍,展示的同学注意:1、表达清楚,使人看得明白。2、手语优美。

  下面看的同学注意:1、认真看别人说话,明白别人说话内容。2、发现问题,及时补充。

  在过程中让学生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正确的介绍和听的同学要认真看别人的发言并能理解并勇于提出问题。

  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关注介绍的内容,关注介绍、观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学*。

  最后师生讨论方式突出本课的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展示的过程让学生说说对本诗的感悟,让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出课文难点。

  (四)、总结提升,掌握方法

  再问我们如何学*古诗?要完成哪些任务?再次回顾总结方法,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本课的学*任务,理解掌握学*古诗基本方法。让学生把握本节课的学*重点。

  (五)、围绕任务,检查所学

  (一)填空。

  《赠汪伦》是( )代诗人( )写的送给(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 ),表现了( )感情。

  (二)解释字词的意思。

  赠: 将: 欲: 忽: 闻: 不及:

  (三)默写古诗并解释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这部分检查主要检测学生的知识目标掌握情况。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有一个了解,也形成一个反馈,让教师更清楚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状况。

  (六)、发放评价表,反思学*

  评价表分成六部分内容:准备充分、手语优美、表达清楚,使人看得明白、认真看别人说话,明白别人说话内容、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发言、完成学*任务,通过他评,自评,师评的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对本节课自己的学*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在今后的学*有改进。


《赠汪伦》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扩展9)

——赠汪伦原文赏析优选【5】份

  赠汪伦原文赏析 1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尽,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踏歌:踏歌本是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拉手而歌,用脚踏地为节拍。后来也指行吟,既漫步而歌。

  桃花潭:在今安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四年(755),是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到泾县,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伦分别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经做过县令,辞官后居泾县桃花潭,家有别墅。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诗人相友好,常有诗文来往。李白这次来访汪伦,汪伦以美酒招待他,李白临别时写增此诗。

  这首诗以叙事开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写李白离开桃花潭时情景。此时人以登舟船也就要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边走边唱的走了过来。忽闻,说明李白并不知道会有人来送行;踏歌,写出送行这边走边唱从岸上走来的神态。他是谁呢?这句诗中并未直接写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点明,原来是友人汪伦。

  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用的是说话的语气,礼拜说:桃花潭的`潭水纵然有千尺那么深,却总及不上汪伦送我的这翻情谊呵!千尺形容极深强调潭水极深,意在表明妄伦和自己的友情更深。这里用深千尺来和送我情相比,而且加上不及两字,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关于李白和汪伦的交往还有一段故事。据说汪伦曾经写信邀请李白:说先生喜欢游赏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饮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高兴的去了。结果汪伦告诉他:桃花是潭水名这里并无桃花;万家是一家酒店店主人姓万,并无很多酒店。李白大笑。汪伦款待李白几天临行时还赠了不少礼物,亲自送行。李白感其感情,写了桃花潭绝一首。这段故事见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虽属传说,未必真有其事,却颇风趣。

  赠汪伦原文赏析 2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2]桃花潭水深千尺,[3]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注释: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赏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赠汪伦原文赏析 3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尽,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踏歌:踏歌本是古代的一种艺术形式,拉手而歌,用脚踏地为节拍。后来也指行吟,既漫步而歌。

  桃花潭:在今安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四年(755),是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到泾县,游桃花潭后和友人汪伦分别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曾经做过县令,辞官后居泾县桃花潭,家有别墅。他豪爽好客,同李白等诗人相友好,常有诗文来往。李白这次来访汪伦,汪伦以美酒招待他,李白临别时写增此诗。

  这首诗以叙事开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写李白离开桃花潭时情景。此时人以登舟船也就要开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边走边唱的走了过来。忽闻,说明李白并不知道会有人来送行;踏歌,写出送行这边走边唱从岸上走来的神态。他是谁呢?这句诗中并未直接写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点明,原来是友人汪伦。

  三四两句叙事抒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用的是说话的语气,礼拜说:桃花潭的潭水纵然有千尺那么深,却总及不上汪伦送我的这翻情谊呵!千尺形容极深强调潭水极深,意在表明妄伦和自己的友情更深。这里用深千尺来和送我情相比,而且加上不及两字,显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关于李白和汪伦的交往还有一段故事。据说汪伦曾经写信邀请李白:说先生喜欢游赏吗?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饮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高兴的去了。结果汪伦告诉他:桃花是潭水名这里并无桃花;万家是一家酒店店主人姓万,并无很多酒店。李白大笑。汪伦款待李白几天临行时还赠了不少礼物,亲自送行。李白感其感情,写了桃花潭绝一首。这段故事见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虽属传说,未必真有其事,却颇风趣。

  赠汪伦原文赏析 4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2]桃花潭水深千尺,[3]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词赏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赠汪伦原文赏析 5

  原文:

  赠汪伦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李白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人们行走的脚步声,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注释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赏析: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