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江烟云录散文 (菁华3篇)

首页 / 散文 / | 散文

凤江烟云录散文1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去往凤江的路,我已然走得很熟悉了。母亲年轻时曾是凤江小学的民办教师,带过几个班级。童年的我,一度跟随母亲在凤江读书。彼时,全校老师加起来才不过十位,男女各半,相互关系又都很好,在网络不通的年代,时间总是显得格外漫长。男老师闲来无事,下河抓螃蟹时,便经常都会稍带上我,于是每到周末,食堂里总有油炸螃蟹的香味。一触之下,食指大动,当真令人怀念。

  凤江地广人稀,外婆家又是独院,附*我只有一个姓吴的玩伴,他长我三岁,浓眉大眼,很是能干。他家开一杂货店,从小跟着母亲身边,又会算账,又会养蚕,我闲来无事,常随他出门放牛,兜里总带一副扑克。每到冬日,他放牛提一小火篮,我便带上红薯。至于那头性格温顺的老黄牛,则兀自在田间吃着干草。有时受不了冷风的侵袭,我们便用几根竹竿和干稻草搭起一座茅庐,坐在里面炭烤红薯。有一回我们正烤着红薯,茅庐外居然下起了大雪。

  少不更事的`年纪,丝毫不懂世道之艰难,有一粥一饭,便可以其乐陶陶。如今思量,亦可算作一种馈赠。他一直与我玩到了小学毕业,去镇上读书以后,联系便渐渐减少了,几乎断了音讯。再后来,我回转汉阴时,才听母亲说起,他在归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殁时年仅十四岁。

  一晃多年忽忽而去,我回凤江,有时会从他坟前经过,开始尝试着用文学去表达生活。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如今少年的情怀犹在胸口。这仿佛是一个轮回,我代他游遍了花花世界,而他,亦替我守望了这古老的凤江。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偶尔也会想起这个小男孩来,想起他的狡黠,以及那为数不多的生命底色。其实我已然记不清他的面庞了,然而只要我将目光投入到墓碑上,注视着那个冰冷的名字,生命的潮汐总会在我的体内滔滔不绝的奔涌。

  是的,他已化作了一个符号,就和凤江的云烟一样,早已深深的融为了一体,刻进了我的脑海里。我于是想起了梵高给他弟弟提奥的信:“实际上我们穿越大地,我们只是在经历生活。”

  ——山月不知心底事。任凭凤江烟云如何变幻,我只是在经历生活。

凤江烟云录散文2

  人间四月,夏浅春深,正是山中桃花正艳的时候。

  当远处庙宇里的钟声敲响,日将西坠,晚霞如锦。群山都朝着一个方向,让低下的更加低下,起伏的继续起伏。

  时间,造就了一座山脉,和一个坐着的我。

  黄昏就歇在一株老树身上,刹那间张弛有度,这组合竟成了绝色。

  树下有牵牛而过的乡亲,虽然耳背多年,散一根烟,也要面带微笑。远处,谁家小儿作起了牧歌。炊烟在落叶之下升腾,落叶在炊烟之间缤纷。回转身来,当锅里排骨汤炖好的时候,突然想应该再放点山药的。山药,山药,名字起得中正,却不晓得世上何处才能生出这么一味药。以山为药,让山的感觉拥抱着你。

  你看到了什么呢?还是说,什么都装不下了。

  凤凰山将余脉延伸的跌宕起伏,说是盘山公路,也分不清到底是路盘着山,还是山绕着路。当年,很有一些所谓的风水先生,对着山向论凶煞,凤江的黄土地,水梯田,倒成了埋人的好地方。至于夏,经凤凰山一路盘旋,至于冬,则沿汉江逆流而上。一路观山色,揽云气,一路系情于水,阅数镇繁华。一边是川流不息的江水,一边是鳞次栉比的楼房。每天都有崭新的人从大河里走出来,每天也有浑身浊气的人走到大河里去。滚滚大江东去,江水见证了一个人的新生,成长,乃至于最终的死亡。

  住在江边的人,一生都是悲壮的,一身都是干净的。

  其实凤江并无好水。

  不知是因了水质的缘故,几个舅舅们身体里皆有结石,大舅的胆囊结石手术竟拖了数年之久,昔日发作起来总是疼得冒汗,在床上辗转反侧,后来终于忍不住,才在县医院取出了一把石子。我去看过,颗颗如同舍利,那是苦难岁月里的浓缩。

  时隔多日,我依旧能记起,在那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为了使我能在灯下看完一本小说,身材略显肥胖的大舅如何吃力地从床上爬起,到楼梯间上,一遍遍推电闸的场景。

凤江烟云录散文3

  有烟云处皆有风景,有风景处皆是宝地。

  尽管我很少在外人面前谈论凤江,它确有一种荒凉的美。倘碰到有人来问我凤江在何处,与丽江可有关系,我竟不知如何作答。*人总是爱比,料想这凤江,丽江,两地原一字之差,境遇却截然不同。丽江如今早已成旅游者的天堂,而凤江乃贫瘠之地,傍了山的缘故,云烟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十年来,汉阴*着力开发宣传治下的凤堰明清古梯田,又广植油菜花,每逢阳春三月,花开似锦,漩涡乃至凤江一线倒成为了踏青的好地方,人气于是渐渐也旺盛了起来。

  凤凰山上,小车摩托来往穿梭,皆是为看云海而来。

  我一年回凤江的次数有限,观四时之云气,眺群山之苍茫,心头却总有患得患失之感。我喜欢这里的悠闲,空山不见人,手持诗书一卷,浑然忘却俗事。几个舅舅忙于公务,很少呆在老家,外婆与母亲又是温柔的人,见我读书从不打搅,一来二去,我便也养成了散漫的性子。

  在《安康民俗故事传说·山水卷》中,曾有故事记载,古时凤凰山中有凤凰,好听箫曲,很多高手来此演奏,却不知手中竹箫乃是凡物,吹奏得再好,传不进山中,也是徒劳无功。后来,有一汉阴书生受锦鸡指点,爬绝壁,得玉箫,引得凤凰出,至此而天下太*。

  传说已远,却颇有李白诗中“凤凰台上凤凰游”的意味。这使我又想到了另外一则故事,战国时期,萧史和秦穆公小女儿弄玉住在凤凰台上,一连几年不饮不食,直到有一天,二人笙箫相和后,竟引来金龙紫凤,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升空而去。想来,此处虽非彼处,正如传说大多牵强附会,但文人心中浪漫的情怀,大抵都是相通的。

  凤江的山路很长,很有特色。人若去凤江,势必要穿过凤凰山,这时才领教到凤凰山的曲折绵延,山势竟真如一只桀骜不驯的凤凰,每一次起伏都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穿梭在云山雾罩间,眼前陡生起汪老在《受戒》里的一声赞叹:转过一个弯,好大一个弯!


凤江烟云录散文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凤江烟云录散文 (菁华3篇)(扩展1)

——凤江烟云录散文 (菁华3篇)

凤江烟云录散文1

  云者,四时之气象也;录者,当下之余情也。

  徜徉于凤江的浓荫庭院里,一群蚂蚁正在树下抬一只青头绿脑的蝉。

  时值二月,好花开在深山里。木槿花开在篱笆上。

  蚂蚁们自然无心赏花,面对这从天而降的美味,正干得热火朝天。它们抬大腿的抬大腿,扯肚皮的扯肚皮,还有一些在拽拉着蝉的翅膀,即使这样,也还是走走停停,进展得十分缓慢。——这显然勾起了我的兴趣。我不清楚这只倒霉的蝉遭遇到了什么,才会一动不动的躺在地上,任由蚂蚁们扛着。我蹲了下来,但并没有插手,事实上这只蝉已经没有生命征兆了。

  《说文》里有一句话是关于的蝉的,“蝉,以旁鸣者。”在凤江,三月便可以看见这小东西,俗名曰知了,书名曰蟪蛄,不消几场春雨的润浸,就漫山遍野的喊叫开了。

  蚂蚁们捕捉不了一只活的蝉,这是自然的规则。我从个头上,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一只雄性的蝉。说起来,蝉这一生看似高洁,餐风饮露,潇洒得紧,大部分毕竟还是哀哉的多,在幼虫变成蝉之前,一直都是人们桌上的一道菜,在幼虫变成蝉之后,此身就又归了别的昆虫,或者气绝于螳螂爪下,或者魂断于蛛网中央,或者落到地上,再被一群蚂蚁抬回巢穴……尽管它的歌声只让自己觉得陶醉,但沉默的蝉,只会让我觉得伤感。

  清明刚过,谷雨将至。这夭折的生命,它们仿佛在为春天送行。

  在我出神臆想的时候,蚂蚁们已经抬着蝉走下了台阶。不远处,是成片蜜蜂的嗡嗡声。这种低沉的声音,比起蝉鸣更有穿透力,在桑濮之间,油菜花黄灿灿的,开得煞是热闹。只是,这热闹终归是短暂的。此情此景,就如同面对高更的油画,恍然让我生出一种荼蘼的衰败之感。

  对面的山坡上,有人在黄土地里点苞谷种。在春风的拂荡之下,老汉在布谷鸟的歌声中挥锄薅草,时不时抽两口腰中的旱烟,更无一人相催,布衣暖而菜饭饱,此等优哉游哉的情形,真像沈三白在《浮生六记》里说的烟火神仙。

凤江烟云录散文2

  凤江的气息,夹杂着一二童子的欢笑,像是梨园里一出久未排演的大戏,撩袍端带,扑面而来。雨后初晴的天空,蓝得就如同爱情,几乎要让人膜拜。

  云烟,总会在这个时候从凤凰山深处涌来。

  白茫茫一片,如腾蛇起舞,如万马奔腾,如决堤之水,如九天之瀑,就只是白,就只是静,雾淹千山,柳锁寒烟,白得面前的天地如梦似幻,遥望擂鼓台,遥望骆驼岭,仿佛那醉酒之人的夜行,仿佛那爱丽丝误闯的仙境……身在弥天大雾之中,东西不辨,南北莫名,我想起了《金刚经》里的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那是一种无法用文字形容的情形。清苦的生活,因为看惯了云烟的缘故,倏忽变得活泼起来,飘飘渺渺,一切又都充满了生机。凤江的云烟,把那些黯淡的日子重新一盏盏点亮。

  在大山里过日子的人,通常掌握的本领都很多,他们白天砍柴,夜晚打渔。他们白天趁着晒网的空隙,偶尔还能抓只野兔什么的来打打牙祭。他们能采桑喂蚕。他们喜欢骑着摩托车飞跑着去十几里外的镇上,只为了迎接一位远道而来的阔绰亲戚。他们自然也能在贫瘠的土壤里种出洋芋和红薯,但他们总认为下地干活,其实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劳作。他们甚至不屑于谈论劳作这件事情,他们只是在用骨子里从小就蕴藏着的力气赚钱和生活。在他们生气的时候,通常会骂一个人“种子不行”;他们认为简单的事,当然也会说“易得”;在他们夸人时候,还会大笑着说“这小伙子灵醒”……

  闲下来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望着那山,那水,那炊烟。多少步入迟暮老人,在夕阳的一次次抚摸中去而不返;多少童年的玩伴,随着马达的一声声轰鸣远离了故乡。

  ——最初迎接你的是大山,现在迎接你的还是大山。

  应作如是观。

凤江烟云录散文3

  人间四月,夏浅春深,正是山中桃花正艳的时候。

  当远处庙宇里的钟声敲响,日将西坠,晚霞如锦。群山都朝着一个方向,让低下的更加低下,起伏的继续起伏。

  时间,造就了一座山脉,和一个坐着的我。

  黄昏就歇在一株老树身上,刹那间张弛有度,这组合竟成了绝色。

  树下有牵牛而过的乡亲,虽然耳背多年,散一根烟,也要面带微笑。远处,谁家小儿作起了牧歌。炊烟在落叶之下升腾,落叶在炊烟之间缤纷。回转身来,当锅里排骨汤炖好的时候,突然想应该再放点山药的。山药,山药,名字起得中正,却不晓得世上何处才能生出这么一味药。以山为药,让山的感觉拥抱着你。

  你看到了什么呢?还是说,什么都装不下了。

  凤凰山将余脉延伸的跌宕起伏,说是盘山公路,也分不清到底是路盘着山,还是山绕着路。当年,很有一些所谓的风水先生,对着山向论凶煞,凤江的黄土地,水梯田,倒成了埋人的好地方。至于夏,经凤凰山一路盘旋,至于冬,则沿汉江逆流而上。一路观山色,揽云气,一路系情于水,阅数镇繁华。一边是川流不息的江水,一边是鳞次栉比的楼房。每天都有崭新的人从大河里走出来,每天也有浑身浊气的人走到大河里去。滚滚大江东去,江水见证了一个人的新生,成长,乃至于最终的死亡。

  住在江边的人,一生都是悲壮的,一身都是干净的。

  其实凤江并无好水。

  不知是因了水质的缘故,几个舅舅们身体里皆有结石,大舅的胆囊结石手术竟拖了数年之久,昔日发作起来总是疼得冒汗,在床上辗转反侧,后来终于忍不住,才在县医院取出了一把石子。我去看过,颗颗如同舍利,那是苦难岁月里的浓缩。

  时隔多日,我依旧能记起,在那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为了使我能在灯下看完一本小说,身材略显肥胖的大舅如何吃力地从床上爬起,到楼梯间上,一遍遍推电闸的场景。


凤江烟云录散文 (菁华3篇)(扩展2)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 (菁华3篇)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1

  在图书馆翻到了这一本英文版的《京华烟云》。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好在看过电视剧及中文版,大体能够理解。

  林语堂先生一生多用英语来写书向国外介绍*悠久的文化和*人民淳朴的生活。这正是他旅居海外时用娴熟优美的英文完成的巨著,向那些鄙视*的外国人介绍*真正的文化。

  《京华烟云》主要描写了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中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恩怨怨。在*更迭、军阀混战的北*城中,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性格演变、思想碰撞和命运选择,展现了儒、士、商阶层由盛而衰的过程,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成为现代世界的一本伟大小说。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曾说过《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该书还被视作现代的《红楼梦》林语堂先生曾提到:“(该书)重要人物约八九十个,丫头亦室来个。大约依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而加入陈芸之雅素),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婪,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妈,阿非则远胜宝玉。”

  确实,该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

  《京华烟云》中描写的最出彩的是女人。古典的,现代的;年轻的,年老的;出身高贵的,身为丫鬟的;老实本分的,工于心计的;各式各样的女人,个个个性鲜活,有血有肉;同一个女人,写她从待字闺中到嫁作人妇生儿育女,从女儿到母亲再到婆婆到奶奶外婆,不同阶段的女人,她们的心理变化也很真实的写出来。例如木兰和莫愁,这两姐妹在相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木兰偏向继承了父亲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也容易满足;莫愁则偏向母亲继承了儒家之道,学会了作为妻子母亲的生活中的智慧。同为女人,木兰更适合做老婆,因为她有想不完的妙点子,可以陪你去很多的风景名胜,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气闷;她喜欢做菜,特别爱研究新奇的菜式,对于种花养草,琴棋书画也有兴趣;既能满足你对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赏月,做风雅之事;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木兰也懂得适时调整。莫愁则适于做母亲:她方正稳重的性格会给孩子一个好榜样;莫愁最懂得以柔克刚之道,对于立夫这样个性激进易冲动的人,也能懂得什么时候予以忍让,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暗暗责备,什么时候给予鼓励,恰当地顺应立夫情绪的起落,最终改变他,使他成熟稳重。相信这对于孩子要容易得多。因为莫愁有足够的耐心,也有足够的智慧,不会过分娇惯,也不会过分严厉;莫愁在文学上的造诣也足够给孩子的学*以指导,从她少女时代和立夫的几次辩论就可以知道,其实她思想锋利,见解独特,并不输于木兰,只是嫁人之后着意收敛,培养自己的稳重方正。

  但这两姐妹,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就从莫愁和木兰对待丈夫外遇(立夫甚至可以不算,因为那只是精神层面的)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她们的沉着和智慧是多么的相似。同样的善解人意,同样的不动声色。但是在面对立夫被捕这件事上两人的态度迥乎不同,又可以非常好的表现她们的不同——木兰的冲动和理想化,还有莫愁的冷静稳重和忍让宽容。这两个可爱的女子,是全书的灵魂所在,或许也是林语堂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吧。

  当然最让人佩服的是木兰——坚强而又有主见的木兰。林语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她落落大方,聪慧贤能;她追求时髦,谈吐诙谐,这又不失新时代女性的优点。她聪明勇敢,拥有自己对生活的主见,更令人惊叹的是她那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她的生活方式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在冬季则*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面对生活的变迁,面对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到变为村妇的剧烈转变,即使最后变为普通农民,她依然能过着幽雅山居的生活,坚韧地面对所有困难,并在磨难中成长,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

  命运早有天注定,哪由强弩硬上弓。书中虽未提及命运,但命运的造化随处可见。银屏硬碰硬的抗争,最终葬送了自己。而姚太太的强硬,也没有给她换回什么好下场,最后她的小儿子竟然还是娶了个丫鬟,何其讽刺!红玉的死,是听从了命运还是听从了自己呢?莫愁是个注定了幸福的女人,命运,可能有时候,真的,有薄厚之分每一个人,不论生于安乐还是忧患,谁都不足矣改变整个生活。然而每个时代都会赋予我们特定的职责,京华烟云的时代,就是要齐心抗日保家国。一个民族的人只要有觉醒意识,只要团结一致,什么样的强敌都可以战胜!海明威说的好:“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永远都是好样的!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2

  读罢掩卷,思维却依旧停留在那曾经风云变幻的神州大地,我不禁感叹:浮生若梦。试想,在当时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或贫或富,或老或幼,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然而,当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将四万万中华同胞团结在了一起。顿时,卷尾那首军歌萦绕在耳边:"上战场,为家为国去打仗。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那是怎样的豪迈,怎样的振奋人心啊!

  古人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皆非完美无缺,就好似潮水,时涨时落。一本《京华烟云》,不一样的世界:穿越到光绪年义和团运动,目睹*大门如何被洋枪洋炮猛烈轰击;穿越到军阀混战,尔虞我诈的时代,冷眼*窃国称帝的滑稽闹剧;穿越到一九一九年"五四"时期,体会炎黄儿女渴望血洗国耻,赢得胜利的爱国热情;穿越到思想最为活跃的新文化运动,重温新旧思潮互相碰撞所留下的壮丽诗篇。

  清晨,神清气爽,翻开《京华烟云》的扉页,便被林语堂先生的献词深深吸引:"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泪,神舟谁是自由民。"写罢此书,作者竟都感动得流泪,怎么会叫读者忍着眼泪咽下去呢?

  书中人物可谓规模宏大,虽不及红楼,然亦可发现,无论是木兰,莫愁,立夫,曼妮,亦或是暗香,姚思安,曾文伯,牛雅琴,牛素云等,大多可在红楼原著中找到原型。想必林先生当年沉醉《红楼梦》之际,一定认识到了二者惊人的相似性,难怪他在给郁达夫的一封信上说:"重要人物约八九十,丫头亦十来个。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又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则远胜宝玉。孙曼娘为特出人物,不可比拟……"

  《京华烟云》书法作品

  纵览全书,渐渐发觉独爱木兰,她,蕙质兰心,温柔娴静,率真自然,绝无一丝扭捏矫揉;她,清灵慧俏,才高貌美,博学多识,不愧为新式女子之典范。喜金石,识甲骨,爱京戏,懂收藏,擅鉴赏,真乃天下奇女子也!深受父亲姚思安教导与影响,这位道家女儿有着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难怪其丈夫称其为"妙想家"。她渴望自由,幻想着她这位姚家千金有一天成为船娘,与夫君游山玩水,共享那一片自由天地;她渴望骑鹤下扬州,萍踪浪迹般畅游名山大川;她渴望成为一名村妇,亲临自然,享受那世间的宁静。你可以说,木兰是一个妙想家,或者是理想主义者,但是她那淡泊名利的心志又怎能不令人佩服呢?就像木兰最心爱的诗所说那样:"兄抛渔网赴中流,妹撒钓丝待上钩。尽日得来仍换酒,雨后空舟归去休。"木兰留给读者的,是对自由的向往,而那朦胧的幻想却最终化为泡影。可以说,木兰是道家与儒家的集合体,其父沉潜于黄老之道,亦道亦儒,亦禅亦庄,年幼的木兰耳濡目染,再加之父亲的循循善诱,成就了木兰*乎矛盾的性格。她不拘传统,聪灵俊俏,敏于思考,宽厚待人,乐观豁达,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然而在其内心深处却依旧无法摆脱传统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她爱立夫,但只能把这少女情愫深藏心底,苦于无处表达,曾家对她有恩,她别无选择,不得不服从两家长辈的安排嫁给了曾家的孙亚,她记得与立夫共游圆明园的约定,记得幼年同游西山的喜悦,记得杉木洞下那短暂的谈话,立夫在那儿,注视着她,感受着她那柔和的声音,从容的态度,高雅而美丽,和杉木的微风细语相混合,短暂而又值得珍惜。而世间最为难过的便是情爱无法直接表达,对妹妹莫愁的尊重,对立夫的信任使得这两个精神眷侣无法走在一起,也许是遗憾,也许又不是。木兰自己也说,爱是永远不能封口的创伤。女人爱别人之时,一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是她心灵的一部分,她于是各处去寻找失去的那部分灵魂,因为她知道,若不去找到,自己便残缺不全,便不能宁静下来。只有在和自己的意中人在一起时,她才又完整如初;但是自己的意中人一旦离开,自己又失去意中人携走的那一部分,就直到重新和意中人团聚时,才又得到安宁。

  提示

  没有学会秒刷的用户,快去帮助中心学*吧。

  如此看来,木兰并非完美,至少在精神层面上是如此,对立夫,她只能保留心中的爱慕,当立夫因为严词激烈批判*而锒铛入狱之时,她再也无法顾及深埋心里的感情,利用自己的智慧,给予立夫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支持,最终拯救立夫于水火之中。木兰是理想的,有人说木兰根本不存在,而我却坚信,在当时动荡不安,人心思变的*代*,有那么一个女子,存在过,生活过,成长过。

  翻开《京华烟云》,仿佛遨游到了另一个时代。

  ——牛强

  木兰,已然打破了自己当初的避世幻想,望着*老百姓跋涉万里,这是四万万同胞向西部的大迁移,是啊,她看见,*同胞不愿当亡国奴,她变了,不再有以前的个体感,就像曼妮所说:"*抗战即便不想打,也不得不打了。"曼妮的话一直在她的脑海中,她知道,此时此刻,自己也是伟大老百姓的一份子了,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庞大的抗战队伍当中。

  后记:《京华烟云》读完后给人所带来的所思所感,也绝不是我在这篇日志的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小说中线索众多,人物繁杂而又互相联系,更不用说里面所体现的儒家学说,尤其是老庄哲学了,就像《红楼梦》一样,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值得研究,尤其是木兰父亲姚思安先生的处世哲学。好书带给我们更多思考,活跃年青人的思维,甚好,但我深知这并不知最后一篇,文中我仅仅分析了姚木兰一人,站在了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殊不知,角度不同定会带来偏差,对于这部经典作品,今后在闲暇之余我会继续重读,只有这样才会带来新思考,新感受。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3

  我的床头有一本书,就是京华烟云,我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称木兰女孩子,即便好多年以后的她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已经一次次在岁月与时代的波折间辗转,我还是爱叫她女孩子。木兰原本就该永永远远是个

  最美丽最聪明最幸福的孩子。

  以前读红楼的时候独爱湘云,爱她的是真名士自风流,爱她活泼伶俐大方自然,丝毫没有扭捏矫柔之气。喜欢湘云的时候,爱看她打扮得似个假小子,爱看她大嚼鹿肉,爱看她联句的才思敏捷,爱看她醉卧芍药的妩媚天真,做女子本当如此,自自在在,坦坦荡荡,方显得可爱而不失本色。虽说温柔娴静是一种,可那率真自然却更附和道家法自然的思想吧。于是便有了木兰,这个道家的纯真的女儿。

  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才能造就木兰这样一位女孩儿呢,或许真的前无古人,来者也难追了。喜欢木兰,最先倾倒于她的幸福。我喜欢幸福的人生,喜欢到即便把自己升腾到空中楼阁,即便把所有的感情建立在一个虚无的关于美好的故事上,那也是甘愿的。林先生或许赋予木兰太多幸福了,以至于关于她的不幸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页一页翻过,充斥着的是时代的不幸和木兰的幸运,等到非要卷入时代洪流的时候,木兰已经为自己也为我们幸福了一生了。及至掩卷之时,我便明白,世间再也不会有比木兰更完美的女孩儿了。

  钱是很重要的东西,若姚家不是那么富裕,木兰的一大半快乐的生活会随之而去。但钱在木兰的生命里却被放到了一个更巧妙一些的位置,不是财富造就了木兰完美,是木兰使得这俗之又俗的铜钱雅了起来。最羡慕木兰有这样一位仙风道骨的父亲,可以在她懵懂的年纪就告诉她:“这些个宝物,若你当它们是废物,它们便是废物。”生命里,只有摆脱钱的束缚,人生才能真正潇洒起来,而木兰做到了。最爱看木兰在曾府里适性愉情的生活着,冬日里,穿着鲜蓝的衣裳,摆弄花瓶里带着小果实的红石竹;春天里,慵慵懒懒的立在院子里整理牡丹花,夏日里一卷在手躺在凉椅上读小说,秋日里与荪亚去西山赏红枫……不是无所事事的贵妇人,却是个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聪慧女孩儿。

  看到曾老太爷对这个“疯少奶奶”颇有微词便更觉木兰可喜可爱。木兰最爱和荪亚吃小馆子,也喜欢随荪亚逛公园,于是这“两大毛病”成了曾家二老很头疼的问题。他们的儿媳妇是那么开朗,那么愉快的生活着,远远背离了儒家循规蹈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牵着夫君的手,自由自在得溜达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这个漂亮极了的道家女儿自然不在乎孔夫子的框框,真是要人怎么喜欢才好哦!

  曾经想,或许金庸笔下的俏黄蓉便有木兰的影子,看她充满浪漫的调调,看她精妙绝伦的手艺,读到杭州隐居时木兰烤叫花鸡那段,真是让人喜笑颜开。难怪林语堂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太叫人喜欢,太讨人喜欢。

  关于木兰的不幸,我始终以为是时代的,而非木兰的。阿满与曼娘的死,阿通的离家从军,是时代不得不要木兰牺牲的',换做别人,也有一样的遭遇。看到木兰为阿满伤心欲绝,我也痛彻心扉,看到曼娘惨死,亦哽咽不能语。这一路走过来,情感上最深重的创痛莫过于此,但最终,留在记忆里的这份不幸终究不属于木兰,因为她是木兰,所以,她终会幸福,她有享福人的性情。

  其实这个世界早已经没有了再培育一个木兰的土壤。那份北京城古老而典雅的空气早已经烟化在文明的进化中,*人传统含蓄的优美也早已经被嘈杂的都市生活搅得不留余地。于是便没有了木兰。木兰必须是生长在浓郁传统中的女孩儿,有着世俗的智慧,有着*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美丽,聪慧,宽容。她会应付大宅门里的种种关系,巧妙而得体的周旋在缠着小脚的太太姨娘妯娌之间,懂得微笑的看着贪小的管家,让下人知道这位三少奶奶的心知肚明,懂得关于*俗和传统要求女子懂得的一切,这才能成就一个优美而典雅的木兰。木兰也必须是长在浓郁道家思想里的女孩儿,懂得道法自然,不做作,不刻意,率性并且接受新事物,明白人是需有能享福的德行才是福气,懂得腰缠十万贯不如骑鹤下扬州,可以轻易远离北京王府的富足生活,在杭州享受*淡而清静的幸福,这才能成就一个自然而纯真的木兰。而必须的这两种氛围,恐怕再不会有了,这世上再不会有第二个姚木兰了。

  读京华只为木兰,固执的只沉醉在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里。或许世间根本从来没有过这份完美,可我宁愿相信,在一个动乱纷争的年代里,曾有这么个女孩儿,自然而幸福的过了一生。


凤江烟云录散文 (菁华3篇)(扩展3)

——《江雪》优秀教案 (菁华3篇)

《江雪》优秀教案1

  一、说教材:

  《江雪》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首诗,是一篇写景状物、抒情的一首诗。本诗描绘了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

  她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二、教学目标: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有:

  1通过学*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多元解读渔翁,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学*《江雪》,指导学*多元地解读渔翁形象,本课的难点是教会学生多元地解读渔翁形象,因此在授课时我紧紧抓住这两点来教学。

  四、说教法: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还穿插许多小游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比赛时,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自悟,自得。

  五、说学法:

  在课堂上,我设计让学生用诗意来朗读古诗,去理解古诗,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如把你的感悟写到“脸”上。这样,从学生学*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气氛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时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们传统的古诗教学都十分注重讲究学法:解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但是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这些学法,则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对于事物新鲜感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古诗教学也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氛围,尽量淡化教学痕迹,做到教育的“无痕”。因此我首先创设了香港拍卖会这个情景,淡化学*的场景。

  (二)愉悦情境,积极探究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像“超级女生”一样吸引学生的眼球,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改变陈旧的观念,真正把“讲台”变成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完成由“配角”向“主角”的转变。即由学生来唱主角。此时,学生已不再将翻译诗句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当成了一种乐趣。关于渔翁的形象,我们总是给他贴上“顽强不屈”的标签,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的渔翁又为何如此“孤独”呢?为了我们的渔翁不再孤独,我设计了让学生多元解读渔翁这个环节。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朗读方面,我设计了这一环节,把自己感悟到的感情“写”在脸上,面对此要求,学生怎能不诗意地朗读。此时的读不仅是单纯多元朗读,更是学生创造性自主探究教材感悟地朗读,是学生发自内心地朗读。

  (三)拓展知识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要有三度——深度、广度、温度,但是广度决定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此时我设计了这一个拓展练*,让学生通过辨析对比,进一步地重新感悟渔翁,让我们的渔翁形象更加饱满,让我们的渔翁不在孤独。

《江雪》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学会对比鉴赏诗歌的一些写作技法。

  教学设想:对比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四首唐代闺怨诗和宫怨诗,总结其特点

  1.蒋维翰《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

  2.王昌龄《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3.白居易《春词》

  低花树映小红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阑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4.刘方*《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闺怨诗、宫怨诗的特点:含蓄,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心中的怨意,其意象常有花鸟虫鱼、庭院、夜色、月色、高楼、树草等冷景。

  三.对比学*《错误》

  1.提问:有人说,此诗当属于欧洲现代派诗歌,有人认为此诗继承的还是*诗歌的传统,你怎么评价?

  提示,我们可从主体和意象及其写作技法分析。

  2.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不同,通过朗读来理解。

  3.诗歌的标题很有新意,它妙在何处?

  明确:它概括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再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4.总结诗歌技法:结构上双线结构----纵线: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江雪》;横线:倒叙结构。语言上----文字纯净清新,语言优美,意境深邃: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四.作业

  背诵全诗。

《江雪》优秀教案3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圣诞节、元旦节来临了,宝宝们都知道这两个节日分别是我们国家和外国的新年。新年到了,寒冷也来,学*江雪让宝宝们感受冬季的寒冷和美丽的雪花。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意境。

  2、让幼儿感受冬天的寒冷。

  3、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激发幼儿学*古诗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学会朗诵古诗。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意境。

  活动准备:

  图片四张(春晓图片)、古诗视频、古诗意境视频、废旧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师生打招呼、课前律动(手指游戏)

  2、用玩偶企鹅宝宝引入话题。从寒冷的南极请来了企鹅宝宝,它今天给大班的宝宝们带来了古诗《江雪》。请宝宝们把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听,因为这首古诗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听完之后,请宝宝们说一说是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片(四首古诗意境图画)

  二、基本环节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两遍

  2、让小朋友们说一说,黑板上的那一幅图画是描述这首古诗的,为什么?

  3、老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宝宝们边听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A.冬天的早上你睡的香吗?有不想起床的感觉吗?为什么?

  B.谈谈冬季与夏季有什么不同?

  C.早上爸爸妈妈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会边起床边想什么呢?

  4.根据图画讨论图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古诗意思(师生共同欣赏、播放古诗意境视频)

  A.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看见了什么?(千山鸟飞绝)

  B.路上有没有行人?猜猜路上为什么没有人?(万径人踪灭)

  C.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他穿着什么,头戴什么?(孤舟蓑笠翁)

  D.老爷爷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

  5、共同欣赏视频(幼儿跟读)

  三、结束环节

  玩撕纸(雪花)的游戏

  四、延伸环节

  1、把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2、让爸爸妈妈教画雪花和雪娃娃。


凤江烟云录散文 (菁华3篇)(扩展4)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 (菁华3篇)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1

  在图书馆翻到了这一本英文版的《京华烟云》。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好在看过电视剧及中文版,大体能够理解。

  林语堂先生一生多用英语来写书向国外介绍*悠久的文化和*人民淳朴的生活。这正是他旅居海外时用娴熟优美的英文完成的巨著,向那些鄙视*的外国人介绍*真正的文化。

  《京华烟云》主要描写了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中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恩怨怨。在*更迭、军阀混战的北*城中,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性格演变、思想碰撞和命运选择,展现了儒、士、商阶层由盛而衰的过程,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成为现代世界的一本伟大小说。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曾说过《京华烟云》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一定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该书还被视作现代的《红楼梦》林语堂先生曾提到:“(该书)重要人物约八九十个,丫头亦室来个。大约依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而加入陈芸之雅素),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婪,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妈,阿非则远胜宝玉。”

  确实,该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

  《京华烟云》中描写的最出彩的是女人。古典的,现代的;年轻的,年老的;出身高贵的,身为丫鬟的;老实本分的,工于心计的;各式各样的女人,个个个性鲜活,有血有肉;同一个女人,写她从待字闺中到嫁作人妇生儿育女,从女儿到母亲再到婆婆到奶奶外婆,不同阶段的女人,她们的心理变化也很真实的写出来。例如木兰和莫愁,这两姐妹在相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木兰偏向继承了父亲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也容易满足;莫愁则偏向母亲继承了儒家之道,学会了作为妻子母亲的生活中的智慧。同为女人,木兰更适合做老婆,因为她有想不完的妙点子,可以陪你去很多的风景名胜,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气闷;她喜欢做菜,特别爱研究新奇的菜式,对于种花养草,琴棋书画也有兴趣;既能满足你对生活上的要求,也可以陪你品茗赏月,做风雅之事;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木兰也懂得适时调整。莫愁则适于做母亲:她方正稳重的性格会给孩子一个好榜样;莫愁最懂得以柔克刚之道,对于立夫这样个性激进易冲动的人,也能懂得什么时候予以忍让,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暗暗责备,什么时候给予鼓励,恰当地顺应立夫情绪的起落,最终改变他,使他成熟稳重。相信这对于孩子要容易得多。因为莫愁有足够的耐心,也有足够的智慧,不会过分娇惯,也不会过分严厉;莫愁在文学上的造诣也足够给孩子的学*以指导,从她少女时代和立夫的几次辩论就可以知道,其实她思想锋利,见解独特,并不输于木兰,只是嫁人之后着意收敛,培养自己的稳重方正。

  但这两姐妹,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就从莫愁和木兰对待丈夫外遇(立夫甚至可以不算,因为那只是精神层面的)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她们的沉着和智慧是多么的相似。同样的善解人意,同样的不动声色。但是在面对立夫被捕这件事上两人的态度迥乎不同,又可以非常好的表现她们的不同——木兰的冲动和理想化,还有莫愁的冷静稳重和忍让宽容。这两个可爱的女子,是全书的灵魂所在,或许也是林语堂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吧。

  当然最让人佩服的是木兰——坚强而又有主见的木兰。林语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她落落大方,聪慧贤能;她追求时髦,谈吐诙谐,这又不失新时代女性的优点。她聪明勇敢,拥有自己对生活的主见,更令人惊叹的是她那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她的生活方式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在冬季则*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面对生活的变迁,面对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到变为村妇的剧烈转变,即使最后变为普通农民,她依然能过着幽雅山居的生活,坚韧地面对所有困难,并在磨难中成长,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

  命运早有天注定,哪由强弩硬上弓。书中虽未提及命运,但命运的造化随处可见。银屏硬碰硬的抗争,最终葬送了自己。而姚太太的强硬,也没有给她换回什么好下场,最后她的小儿子竟然还是娶了个丫鬟,何其讽刺!红玉的死,是听从了命运还是听从了自己呢?莫愁是个注定了幸福的女人,命运,可能有时候,真的,有薄厚之分每一个人,不论生于安乐还是忧患,谁都不足矣改变整个生活。然而每个时代都会赋予我们特定的职责,京华烟云的时代,就是要齐心抗日保家国。一个民族的人只要有觉醒意识,只要团结一致,什么样的强敌都可以战胜!海明威说的好:“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永远都是好样的!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2

  读罢掩卷,思维却依旧停留在那曾经风云变幻的神州大地,我不禁感叹:浮生若梦。试想,在当时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或贫或富,或老或幼,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然而,当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将四万万中华同胞团结在了一起。顿时,卷尾那首军歌萦绕在耳边:"上战场,为家为国去打仗。山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那是怎样的豪迈,怎样的振奋人心啊!

  古人常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皆非完美无缺,就好似潮水,时涨时落。一本《京华烟云》,不一样的世界:穿越到光绪年义和团运动,目睹*大门如何被洋枪洋炮猛烈轰击;穿越到军阀混战,尔虞我诈的时代,冷眼*窃国称帝的滑稽闹剧;穿越到一九一九年"五四"时期,体会炎黄儿女渴望血洗国耻,赢得胜利的爱国热情;穿越到思想最为活跃的新文化运动,重温新旧思潮互相碰撞所留下的壮丽诗篇。

  清晨,神清气爽,翻开《京华烟云》的扉页,便被林语堂先生的献词深深吸引:"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泪,神舟谁是自由民。"写罢此书,作者竟都感动得流泪,怎么会叫读者忍着眼泪咽下去呢?

  书中人物可谓规模宏大,虽不及红楼,然亦可发现,无论是木兰,莫愁,立夫,曼妮,亦或是暗香,姚思安,曾文伯,牛雅琴,牛素云等,大多可在红楼原著中找到原型。想必林先生当年沉醉《红楼梦》之际,一定认识到了二者惊人的相似性,难怪他在给郁达夫的一封信上说:"重要人物约八九十,丫头亦十来个。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又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则远胜宝玉。孙曼娘为特出人物,不可比拟……"

  《京华烟云》书法作品

  纵览全书,渐渐发觉独爱木兰,她,蕙质兰心,温柔娴静,率真自然,绝无一丝扭捏矫揉;她,清灵慧俏,才高貌美,博学多识,不愧为新式女子之典范。喜金石,识甲骨,爱京戏,懂收藏,擅鉴赏,真乃天下奇女子也!深受父亲姚思安教导与影响,这位道家女儿有着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难怪其丈夫称其为"妙想家"。她渴望自由,幻想着她这位姚家千金有一天成为船娘,与夫君游山玩水,共享那一片自由天地;她渴望骑鹤下扬州,萍踪浪迹般畅游名山大川;她渴望成为一名村妇,亲临自然,享受那世间的宁静。你可以说,木兰是一个妙想家,或者是理想主义者,但是她那淡泊名利的心志又怎能不令人佩服呢?就像木兰最心爱的诗所说那样:"兄抛渔网赴中流,妹撒钓丝待上钩。尽日得来仍换酒,雨后空舟归去休。"木兰留给读者的,是对自由的向往,而那朦胧的幻想却最终化为泡影。可以说,木兰是道家与儒家的集合体,其父沉潜于黄老之道,亦道亦儒,亦禅亦庄,年幼的木兰耳濡目染,再加之父亲的循循善诱,成就了木兰*乎矛盾的性格。她不拘传统,聪灵俊俏,敏于思考,宽厚待人,乐观豁达,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然而在其内心深处却依旧无法摆脱传统封建礼教对她的束缚,她爱立夫,但只能把这少女情愫深藏心底,苦于无处表达,曾家对她有恩,她别无选择,不得不服从两家长辈的安排嫁给了曾家的孙亚,她记得与立夫共游圆明园的约定,记得幼年同游西山的喜悦,记得杉木洞下那短暂的谈话,立夫在那儿,注视着她,感受着她那柔和的声音,从容的态度,高雅而美丽,和杉木的微风细语相混合,短暂而又值得珍惜。而世间最为难过的便是情爱无法直接表达,对妹妹莫愁的尊重,对立夫的信任使得这两个精神眷侣无法走在一起,也许是遗憾,也许又不是。木兰自己也说,爱是永远不能封口的创伤。女人爱别人之时,一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是她心灵的一部分,她于是各处去寻找失去的那部分灵魂,因为她知道,若不去找到,自己便残缺不全,便不能宁静下来。只有在和自己的意中人在一起时,她才又完整如初;但是自己的意中人一旦离开,自己又失去意中人携走的那一部分,就直到重新和意中人团聚时,才又得到安宁。

  提示

  没有学会秒刷的用户,快去帮助中心学*吧。

  如此看来,木兰并非完美,至少在精神层面上是如此,对立夫,她只能保留心中的爱慕,当立夫因为严词激烈批判*而锒铛入狱之时,她再也无法顾及深埋心里的感情,利用自己的智慧,给予立夫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支持,最终拯救立夫于水火之中。木兰是理想的,有人说木兰根本不存在,而我却坚信,在当时动荡不安,人心思变的*代*,有那么一个女子,存在过,生活过,成长过。

  翻开《京华烟云》,仿佛遨游到了另一个时代。

  ——牛强

  木兰,已然打破了自己当初的避世幻想,望着*老百姓跋涉万里,这是四万万同胞向西部的大迁移,是啊,她看见,*同胞不愿当亡国奴,她变了,不再有以前的个体感,就像曼妮所说:"*抗战即便不想打,也不得不打了。"曼妮的话一直在她的脑海中,她知道,此时此刻,自己也是伟大老百姓的一份子了,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庞大的抗战队伍当中。

  后记:《京华烟云》读完后给人所带来的所思所感,也绝不是我在这篇日志的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小说中线索众多,人物繁杂而又互相联系,更不用说里面所体现的儒家学说,尤其是老庄哲学了,就像《红楼梦》一样,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值得研究,尤其是木兰父亲姚思安先生的处世哲学。好书带给我们更多思考,活跃年青人的思维,甚好,但我深知这并不知最后一篇,文中我仅仅分析了姚木兰一人,站在了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殊不知,角度不同定会带来偏差,对于这部经典作品,今后在闲暇之余我会继续重读,只有这样才会带来新思考,新感受。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3

  我的床头有一本书,就是京华烟云,我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称木兰女孩子,即便好多年以后的她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已经一次次在岁月与时代的波折间辗转,我还是爱叫她女孩子。木兰原本就该永永远远是个

  最美丽最聪明最幸福的孩子。

  以前读红楼的时候独爱湘云,爱她的是真名士自风流,爱她活泼伶俐大方自然,丝毫没有扭捏矫柔之气。喜欢湘云的时候,爱看她打扮得似个假小子,爱看她大嚼鹿肉,爱看她联句的才思敏捷,爱看她醉卧芍药的妩媚天真,做女子本当如此,自自在在,坦坦荡荡,方显得可爱而不失本色。虽说温柔娴静是一种,可那率真自然却更附和道家法自然的思想吧。于是便有了木兰,这个道家的纯真的女儿。

  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才能造就木兰这样一位女孩儿呢,或许真的前无古人,来者也难追了。喜欢木兰,最先倾倒于她的幸福。我喜欢幸福的人生,喜欢到即便把自己升腾到空中楼阁,即便把所有的感情建立在一个虚无的关于美好的故事上,那也是甘愿的。林先生或许赋予木兰太多幸福了,以至于关于她的不幸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页一页翻过,充斥着的是时代的不幸和木兰的幸运,等到非要卷入时代洪流的时候,木兰已经为自己也为我们幸福了一生了。及至掩卷之时,我便明白,世间再也不会有比木兰更完美的女孩儿了。

  钱是很重要的东西,若姚家不是那么富裕,木兰的一大半快乐的生活会随之而去。但钱在木兰的生命里却被放到了一个更巧妙一些的位置,不是财富造就了木兰完美,是木兰使得这俗之又俗的铜钱雅了起来。最羡慕木兰有这样一位仙风道骨的父亲,可以在她懵懂的年纪就告诉她:“这些个宝物,若你当它们是废物,它们便是废物。”生命里,只有摆脱钱的束缚,人生才能真正潇洒起来,而木兰做到了。最爱看木兰在曾府里适性愉情的生活着,冬日里,穿着鲜蓝的衣裳,摆弄花瓶里带着小果实的红石竹;春天里,慵慵懒懒的立在院子里整理牡丹花,夏日里一卷在手躺在凉椅上读小说,秋日里与荪亚去西山赏红枫……不是无所事事的贵妇人,却是个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聪慧女孩儿。

  看到曾老太爷对这个“疯少奶奶”颇有微词便更觉木兰可喜可爱。木兰最爱和荪亚吃小馆子,也喜欢随荪亚逛公园,于是这“两大毛病”成了曾家二老很头疼的问题。他们的儿媳妇是那么开朗,那么愉快的生活着,远远背离了儒家循规蹈矩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牵着夫君的手,自由自在得溜达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这个漂亮极了的道家女儿自然不在乎孔夫子的框框,真是要人怎么喜欢才好哦!

  曾经想,或许金庸笔下的俏黄蓉便有木兰的影子,看她充满浪漫的调调,看她精妙绝伦的手艺,读到杭州隐居时木兰烤叫花鸡那段,真是让人喜笑颜开。难怪林语堂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木兰太叫人喜欢,太讨人喜欢。

  关于木兰的不幸,我始终以为是时代的,而非木兰的。阿满与曼娘的死,阿通的离家从军,是时代不得不要木兰牺牲的',换做别人,也有一样的遭遇。看到木兰为阿满伤心欲绝,我也痛彻心扉,看到曼娘惨死,亦哽咽不能语。这一路走过来,情感上最深重的创痛莫过于此,但最终,留在记忆里的这份不幸终究不属于木兰,因为她是木兰,所以,她终会幸福,她有享福人的性情。

  其实这个世界早已经没有了再培育一个木兰的土壤。那份北京城古老而典雅的空气早已经烟化在文明的进化中,*人传统含蓄的优美也早已经被嘈杂的都市生活搅得不留余地。于是便没有了木兰。木兰必须是生长在浓郁传统中的女孩儿,有着世俗的智慧,有着*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美丽,聪慧,宽容。她会应付大宅门里的种种关系,巧妙而得体的周旋在缠着小脚的太太姨娘妯娌之间,懂得微笑的看着贪小的管家,让下人知道这位三少奶奶的心知肚明,懂得关于*俗和传统要求女子懂得的一切,这才能成就一个优美而典雅的木兰。木兰也必须是长在浓郁道家思想里的女孩儿,懂得道法自然,不做作,不刻意,率性并且接受新事物,明白人是需有能享福的德行才是福气,懂得腰缠十万贯不如骑鹤下扬州,可以轻易远离北京王府的富足生活,在杭州享受*淡而清静的幸福,这才能成就一个自然而纯真的木兰。而必须的这两种氛围,恐怕再不会有了,这世上再不会有第二个姚木兰了。

  读京华只为木兰,固执的只沉醉在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里。或许世间根本从来没有过这份完美,可我宁愿相信,在一个动乱纷争的年代里,曾有这么个女孩儿,自然而幸福的过了一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