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

首页 / 名言警句 / |

  论语的名言 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玩物丧志。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为知己者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论语的名言 2

  1、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论语》

  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论语》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好你想说的,之后再把它说出来。)――孔子《论语》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6、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9、“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论语》

  11、三思而后行。――孔子《论语》

  12、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论语》

  1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1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1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8、君子不器。――孔子《论语》

  19、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2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22、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切・格瓦拉

  23、欲速则不达《论语》

  24、君子**之美,不成之恶《论语》

  2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2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论语》

  2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C哉!人焉�C哉!――孔子《论语》

  2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9、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30、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孔子《论语》

  31、父母,唯其疾之忧。――孔子《论语》

  32、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论语》

  3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论语》

  3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论语》

  3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3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论语》

  3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3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3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4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4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论语》

  4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4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44、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丘《论语》

  45、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4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4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论语》

  4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49、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孔子《论语》

  5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51、“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52、朋友切切思思。《论语》

  53、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5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55、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论语》

  56、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论语》

  57、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论语》

  58、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论语》

  5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论语》

  6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论语》

  论语的名言 3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和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r、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译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一些*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

  【译文】广泛地学*,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喻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的儿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论语的名言 4

  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谓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出自《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出自论语的名言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子曰:“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为政》

  10、号论语12字名句有:1.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11、孔子说:“古代的人学*是为了修养自己,现在的人学*一心为了炫耀。”

  12、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5、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在学*时时常的复*学过的知识,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8、子不语:怪,力,乱,神.

  19、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十八亦君子乎”?-《学而》

  20、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子罕》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7、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

  28、见义不为,无勇也。

  29、《论语十二章》能表达人需要有志气的句子,应当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这句话现在也经常被人提起,表示自己虽然是小人物,但会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30、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3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33、男人之美在于度。②女人之美在于韵。③老人之美在于醇。④孩子之美在于真。⑤朋友之美在于诚。⑥家庭之美在于合。⑦人性之美在于善。⑧社会之美在于公

  34、子曰:“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一《子张》

  35、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6、先秦时期没有这个词。也不是孔子所说。

  3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8、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39、毋妄,指千万不要说谎话,不要没有任何事实根据胡说八道。

  4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名言。

  41、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

  42、“毋固”就是不固执己见,不固蔽的坚持自己的经验和道理,懂得变通,能够容纳别人不同观点和看法,懂得因势而变,因人而变。

  43、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4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5、夫子温、良,恭,俭,让与得之。学而时*之,温故而知新

  4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7、不迁怒,不贰过。

  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9、对这句话的解读: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书中有黄金屋,有千钟粟,有颜如玉,而是为了自我人格的完美。这是老师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一课。

  5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5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5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子罕》

  5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5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7、充实之为美。――孟子

  58、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5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的名言 5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11.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2.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3.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论语的名言 6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8.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论语的名言 7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朝闻道,夕死可矣。

  6.当仁,不让于师。

  7.德不孤,必有邻。

  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7.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9.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君子周急不继富。

  3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3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5.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3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0.人无远虑,必有*忧。

  4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4.食不语,寝不言。

  4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的名言 8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3、未知生,焉知死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言必信,行必果。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3、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7、小不忍,则乱大谋。

  1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的名言 9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3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论语的名言 10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5、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论语名句填空集锦

  16、人无远虑,必有*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阅读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1)

——论语名言警句汇总十篇

  论语名言警句 1

  1、 "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论语》"

  2、 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3、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4、 苛政猛于虎 《论语》

  5、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 《论语》

  6、 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 《论语》

  7、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 《论语》

  8、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 《论语》

  9、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 《论语》

  10、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 《论语》

  11、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孔子 《论语》

  12、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13、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 《论语》

  14、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 《论语》

  15、 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16、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 《论语》

  17、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 《论语》

  1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19、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20、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孔子 《论语》

  21、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 《论语》

  2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23、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论语》

  24、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 《论语》

  25、 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孔子 《论语》

  26、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知识并且按时温*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 ――孔子 《论语》

  27、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 《论语》

  28、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 《论语》

  29、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

  30、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 《论语》

  31、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32、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

  33、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 《论语》

  34、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35、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36、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论语》

  37、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38、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 《论语》"

  39、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40、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论语》

  41、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42、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4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44、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

  45、 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

  46、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47、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 《论语》

  48、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 《论语》

  49、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 《论语》

  50、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51、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52、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53、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54、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55、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 《论语》

  56、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 《论语》

  57、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 《论语》

  论语名言警句 2

  1、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2、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4、明明白白我的心,诚诚信信我的行。

  5、诚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虚伪是事与愿违的伴侣。

  6、诚信是文明人的良知,温馨而又自然;虚诈是缺德者的枷锁,阴冷而又沉重。

  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8、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9、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

  10、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11、一次失信的债务,需一生去偿还。

  12、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

  1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14、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15、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16、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

  17、“言”行一致,事业才有“成”;“人”要大写,九鼎换一“言”。

  1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1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0、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21、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店不在大,守信则名。

  22、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23、如果*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

  24、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25、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26、取信需十年,失信在一刻。

  27、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2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29、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30、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31、人人诚实千家暖,行行守信万代春。

  32、以诚律己,心正胸坦肠清显理念;用信昭人,业兴财旺事顺见精神。

  33、诚在心间,信在人间。

  34、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35、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36、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

  37、失信就是失败。

  38、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3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40、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41、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42、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

  43、海纳百川,以诚为先纳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为重领潮流之首。

  44、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

  45、虚伪是丑恶向美德的一种进贡。

  4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47、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何来真诚?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谁守信?

  48、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

  49、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50、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51、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

  52、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53、一言九鼎重千秋。

  54、诚信者,一言九鼎一字千斤;虚伪者,洋洋千言一文不值。

  55、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56、诚信经商万万年,欺骗经商一阵烟。

  57、原谅自己的一次失信,就是结交了一个不良之友。

  58、金字招牌,千年不倒以诚为本;买卖经商,勤劳致富靠信立足。

  59、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60、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论语名言警句 3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食不语,寝不言。

  3.寝不尸,居不容。

  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未知生,焉知死?

  6.巧言令色,鲜亦仁!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4.德不孤,必有邻。

  2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子不语:怪,力,乱,神。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论语名言警句 4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3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论语名言警句 5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过犹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鲜亦仁!

  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8、德不孤,必有邻。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寝不尸,居不容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3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6、未知生,焉知死?

  4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4、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0、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63、子不语:怪,力,乱,神。

  6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名言警句 6

  1、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9、当仁,不让于师。(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2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25、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3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3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3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3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36、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37、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39、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40、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41、人无远虑,必有*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43、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4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4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4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50、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论语名言警句 7

  1、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9、当仁,不让于师。(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2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25、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3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3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3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3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36、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37、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39、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40、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41、人无远虑,必有*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43、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4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4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4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50、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论语名言警句 8

  1、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裴多菲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高尔基

  4、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6、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7、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苏尤里・郁达列夫

  8、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9、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

  10、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11、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本・富兰克林

  12、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13、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14、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采

  15、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

  16、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日本池田大作

  18、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19、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论语名言警句 9

  1、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2、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4、明明白白我的心,诚诚信信我的行。

  5、诚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虚伪是事与愿违的伴侣。

  6、诚信是文明人的良知,温馨而又自然;虚诈是缺德者的枷锁,阴冷而又沉重。

  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8、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9、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

  10、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11、一次失信的债务,需一生去偿还。

  12、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

  1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14、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15、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16、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

  17、“言”行一致,事业才有“成”;“人”要大写,九鼎换一“言”。

  1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1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0、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21、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店不在大,守信则名。

  22、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23、如果*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

  24、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25、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26、取信需十年,失信在一刻。

  27、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2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29、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30、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31、人人诚实千家暖,行行守信万代春。

  32、以诚律己,心正胸坦肠清显理念;用信昭人,业兴财旺事顺见精神。

  33、诚在心间,信在人间。

  34、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35、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36、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

  37、失信就是失败。

  38、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3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40、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41、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42、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

  43、海纳百川,以诚为先纳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为重领潮流之首。

  44、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

  45、虚伪是丑恶向美德的一种进贡。

  4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47、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何来真诚?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谁守信?

  48、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

  49、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50、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51、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

  52、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53、一言九鼎重千秋。

  54、诚信者,一言九鼎一字千斤;虚伪者,洋洋千言一文不值。

  55、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56、诚信经商万万年,欺骗经商一阵烟。

  57、原谅自己的一次失信,就是结交了一个不良之友。

  58、金字招牌,千年不倒以诚为本;买卖经商,勤劳致富靠信立足。

  59、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60、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论语名言警句 10

  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8、子不语:怪,力,乱,神。

  1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寝不尸,居不容。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言必信,行必果。

  4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45、君子周急不继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食不语,寝不言。

  5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5、德不孤,必有邻。

  5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57、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5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2)

——论语中的名言汇总10篇

  论语中的名言 1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过犹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鲜亦仁!

  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8、德不孤,必有邻。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寝不尸,居不容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中的名言 2

  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掉人。弗成与言而与之言,讲错。知者不掉人,亦不讲错。摘孔子《论语》

  (可以同他攀谈却没有攀谈,这是错过了人才。弗成以同他攀谈却要同他攀谈,这是空费口舌。聪慧的人既挺好过人才,又不糜费言语。)

  2、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任务,必定要先有尖利的工具。)

  4、人无远虑,必有*忧。摘孔子《论语》

  (一团体若没有久远的思索,便必定会有面前的.忧患。)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一团体可以做到多指摘本人而少指摘他人,就不会招致他人的仇恨了。)

  6、小人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小人一切靠本人,小人处处请求他人。)

  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本人不肯干的,不要强加给他人。)

  8、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不由得一时的小忿,就会破坏全部大事。)

  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

  (有了毛病而不克不及矫正,那就是真正的毛病了。)

  10、吾尝整天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有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我已经成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考,后果没无益处,还不如去进修。)

  论语中的名言 3

  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不学诗,无以言。

  7、不迁怒,不二过。

  8、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过,则匆惮改。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放于利而行,多怨。

  1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2、不学礼,无以立。

  2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6、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27、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0、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论语中的名言 4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3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论语中的名言 5

  一、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二、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五、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九、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十、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十一、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十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三、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十四、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十五、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温*)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十六、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十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八、孔子说:"在温*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十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中的名言 6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巧言令色,鲜亦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邻.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中的名言 7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论语中的名言 8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和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r、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译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一些*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

  【译文】广泛地学*,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喻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的儿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论语中的名言 9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1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5、寝不尸,居不容。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1、巧言令色,鲜亦仁!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君子周急不继富。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7、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子不语:怪,力,乱,神。

  32、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4、食不语,寝不言。

  3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6、德不孤,必有邻。

  37、未知生,焉知死?

  3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1、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7、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中的名言 10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3)

——论语名言句子汇总五篇

  论语名言句子 1

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论语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9、小不忍,则乱大

10、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切・格瓦拉

11、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2、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4、性相*也,*相远也。――《阳货》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处:论语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处:论语

17、以约失之者鲜矣。

18、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处:《论语卫灵公》

2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处:论语

2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处:论语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出处:论语述而

2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4、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出处:论语公冶长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

26、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7、伴君如伴虎。―― 论语

2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名言句子 2

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子不语:怪,力,乱,神。

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8、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9、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2、言必信,行必果。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14、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

16、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18、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1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出处:论语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处:论语

2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作者:孔丘 出处:《论语学而》

22、见义不为,非勇也。出处:论语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处:《论语述而》

24、朋友切切思思。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处:《论语》

2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7、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处:论语

2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1、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出处:论语公冶长

32、当仁,不让于师。

33、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4、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乎

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3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论语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3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9、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0、人无远虑,必有*忧。

  论语名言句子 3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10、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框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5、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6、言必信,行必果。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1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9、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处:论语里仁

2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1、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22、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25、有教无类。――《卫灵公》

26、不贰过。――《论语・雍也》

27、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28、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处:论语

30、言寡尤,行寡悔。出处:《论语为政》

31、不怨天,不尤人。出处:《论语宪问》

32、人无远虑,必有*忧。出处:论语

33、"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出处:论语

34、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处:《论语宪问》

37、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处:论语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处:《论语子罕》

4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出处:《论语秦伯》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处:论语秦伯

42、言必信,行必果。

4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4、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4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

4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8、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远。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5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5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5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5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

56、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

57、君子坦�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5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59、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60、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

  论语名言句子 4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5、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6、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7、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0、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1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3、每事问。―― 《论语・几佾》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处:论语

15、"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1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9、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出处:论语

2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作者:孔丘 出处:论语

2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25、君子不重则不威。出处:论语

2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28、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论语

29、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0、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名言句子 5

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论语

6、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7、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框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8、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9、言必信,行必果。

1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

11、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13、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14、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15、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处:论语

17、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处:论语

19、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20、与朋友交而不信。出处:论语

21、子不语怪、力、乱、神。出处:论语述而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出处:《论语》

2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24、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2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论语

27、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28、子曰:"信*於义,言可复也。恭*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9、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30、民无信不立。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4)

——论语中的名言 40句菁华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食不语,寝不言。

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1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7、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18、言必信,行必果。

19、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2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1、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4、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5、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9、刚、毅、木、讷*仁。

30、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1、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4、从心所欲不逾矩。

3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36、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37、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38、子贡倦于学,吿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3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0、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5)

——孔子的论语名言 (菁华3篇)

孔子的论语名言1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人无远虑,必有*忧。

  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过,则匆惮改。

  1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孔子的论语名言2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孔子的论语名言3

  (一) 其使民也义。

  (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四)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六)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七) 放于利而行,多怨。

  (八)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九)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十)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十一)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十二)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十三)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十四)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十五)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十六)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十七)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十八)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十九)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二十) 贤哉,回也!

  (二十一)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二十二)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二十三)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二十四)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十五)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二十六)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二十七)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二十八)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十九)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三十)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三十一)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三十二)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三十三)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三十四)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6)

——论语中的名言菁选

论语中的名言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具有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中的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论语中的名言1

  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德不孤,必有邻。

  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3、子不语怪,力,乱,神。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2、食不语,寝不言。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5、君子周急不继富。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8、朝闻道,夕死可矣。

  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2、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8、寝不尸,居不容。

  4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中的名言2

  1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 敬鬼神而远之

  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5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6 未知生,焉知死

  7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 不患人之不己知

  9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0 鸟兽不可与同群

  11 无可无不可

  12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4 吾日三省吾身

  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 不迁怒,不贰过

  1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1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 小不忍则乱大谋

  23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4 巧言令色,鲜矣仁

  2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6 朽木不可雕也

  27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8 子不语:怪、力、乱、神

  29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0 仁者,其言也切

  31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2 邦无道,危行言孙

  33 知其不可而为之

  34 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 君子有三戒

  37 乡原,德之贼也

  38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9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40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中的名言3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和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译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一些*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

  【译文】广泛地学*,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喻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的儿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论语中的名言4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5、朽木不可雕也。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3、巧言令色,鲜亦仁!

  24、子不语:怪,力,乱,神。

  2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7、食不语,寝不言。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0、朝闻道,夕死可矣。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7、德不孤,必有邻。

  38、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9、寝不尸,居不容。

  40、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1、未知生,焉知死?

  4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3、君子周急不继富。

  4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论语中的名言5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3、食不语,寝不言。

  54、寝不尸,居不容。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中的名言6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巧言令色,鲜亦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邻.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中的名言7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3、德不孤,必有邻.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

  1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2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4、朝闻道,夕死可矣.

  2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中的名言8

  一、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二、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五、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九、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十、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十一、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十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三、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十四、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十五、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温*)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十六、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十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八、孔子说:"在温*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十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中的名言9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3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论语中的名言10

  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食不语,寝不言。

  3.寝不尸,居不容。

  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未知生,焉知死?

  6.巧言令色,鲜亦仁!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4.德不孤,必有邻。

  2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子不语:怪,力,乱,神。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5.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论语中的名言11

  1.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3.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3. 不学诗,无以言.

  14. 有教无类.

  1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8.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1. 不学诗,无以言。

  2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3.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4.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5.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中的名言12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过犹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鲜亦仁!

  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8、德不孤,必有邻。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寝不尸,居不容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3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6、未知生,焉知死?

  4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4、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0、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63、子不语:怪,力,乱,神。

  6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的名言13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过犹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鲜亦仁!

  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8、德不孤,必有邻。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寝不尸,居不容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中的名言14

  1.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0.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1.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12. 其使民也义。

  1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8. 放于利而行,多怨。

  1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3.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4.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5.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 不学礼,无以立。

  28.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0.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34.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5.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6.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7.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8.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0. 过,则匆惮改。

  41. 不迁怒,不二过。

  4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3. 人无远虑,必有*忧。

  44.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5.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6.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8.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2. 巧言乱德。

  53. 巧言令色,鲜矣仁。

  54. 刚、毅、木、讷*仁。

  55.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6. 听其言而观其行。

  57.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8.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9. 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0.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1. 礼之用,和为贵。

  62. 放于利而行,多怨。

  63. 不学礼,无以立。

  6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9.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0.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1.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2.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73.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4.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5.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6. 过,则匆惮改。

  77. 不迁怒,不二过。

  7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9. 人无远虑,必有*忧。

  8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1.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8. 巧言令色,鲜矣仁。

  89. 刚、毅、木、讷*仁。

  90.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1. 听其言而观其行。

  9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3.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8.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9.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00. 礼之用,和为贵。

  10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2.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103. 学而时*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06. 是可忍,孰不可忍?

  10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10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1. 贤哉,回也!

  11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1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中的名言15

  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 有事弟子服其劳

  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 礼,与其奢也,宁俭

  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8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9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0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7)

——论语名言句子菁选

论语名言句子(精选60句)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下文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收集的论语名言句子,欢迎大家前来欣赏。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10、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1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框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5、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6、言必信,行必果。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1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9、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处:论语里仁

20、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1、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22、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25、有教无类。——《卫灵公》

26、不贰过。——《论语·雍也》

27、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28、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处:论语

30、言寡尤,行寡悔。出处:《论语为政》

31、不怨天,不尤人。出处:《论语宪问》

32、人无远虑,必有*忧。出处:论语

33、"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出处:论语

34、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处:《论语宪问》

37、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处:论语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处:《论语子罕》

4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出处:《论语秦伯》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处:论语秦伯

42、言必信,行必果。

4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4、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4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

4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8、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远。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5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5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5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5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

56、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

57、君子坦蕩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5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59、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60、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8)

——论语观后感汇总10篇

  论语观后感 1

  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所以论语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见(《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序P3),但却通篇没有定论。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弟子体会到什么是“仁”。或许后来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传弟子为了能让后人能够受到如师在侧般的指导,才从先师的生活中截出一个个片断,整理出一部《论语》。(当然,这纯属我的想象,没有什么依据)

  正是因为《论语》来自生活,是生活鲜活的再现,所以我们才应该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去读它。个人认为,与其风格比较像的一部书是晋代的《世说新语》。我们怎样读《世说新语》的?我想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出于学术目的(例如需要写一篇论文或读书报道什么的),一定不会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话是多么曲折地表达了一个多么深刻的学术理论——我们大都会把它当成一种生活的纪录,以一种闲心来读它。我觉得,其实闲谈的心境才是最适合读这样的书的。读到会意处,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达什么。或许比条条框框地分析加分解来得好一些。当然,这是读书的高境界。我做不到。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论语观后感 2

  以前听过几期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期仔细读了《论语心得》这本书。于丹教授在此书中是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七个方面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看完这本书真的是受益匪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但每个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我的理解就是教导世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个好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做人的起点就是要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与人为善、修身养性,做好自我。

  我们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和磨难,怎么样来面对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幸?于丹教授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找们,如何用*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她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首先要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自己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找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在处世之道中,于丹教授解析了孔子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隐含的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社会是一所大学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的胜任本职工作,就要多听、多想,多看,多思。谨言慎行,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会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已以安百姓”那样的一种高尚的信仰、情怀和社会担当,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观后感 3

  一提起《论语》大家肯定不陌生,都知道它是部儒学经典名著,记载了我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但《论语》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展示出来又是怎样的呢?

  暑假里我就观看了由济宁电视台和济宁学院主办的一档以围绕《论语》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竞技类节目——《论语大会》,主持人是济宁电视台的李乾先生,评委是济宁学院的专家老师,参赛的八支部队伍都来自济宁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分别是:博文队、笃行队、格致队、辅仁队、学思队、求索队、致远队和明礼队。《论语大会》采用两组对抗的方式进行,每组三人,分为“了如指掌、当仁不让、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四个环节,比赛过程紧张激烈、精彩纷呈,选手们也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表现的非常优异。 比赛有一对一的PK,有抢答,但最有趣的要数“智者不惑”这个环节了,按照比赛规则,两位选手面对大屏幕通过语言和动作解释成语,另外一名选手背对大屏幕来猜成语。比赛时,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手舞足蹈的用一些奇怪的动作和暗号来比画着猜成语,不时引的场上的观众哈哈大笑,真是妙趣横生。还有“勇者不惧”环节,当抢答到最后关头,两队*分,一题定胜负时,看的真是扣人心弦,激动人心。

  通过观看《论语大会》不仅使我在节目中快乐学*了《论语》的经典,品味了《论语》的魅力,还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愿承仁、义、礼、智、信之训,做温、良、恭、俭、让之人”。

  论语观后感 4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典散文更是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经典《论语》,让人们受益匪浅,使我感触很深。

  自从读了《论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特别是读到雍也第六第八章: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这一章表达了仲由办事果断,子贡精通人情事理,子有多才多艺,他们治理政事都没有问题。

  自从读了这一章,我知道了一个人如果办事果断,精通人情事理,又多才多艺,那么办什么事情就都没有困难了。由此,我联想到了:有一次妈妈要我在买一个蛋糕和买十本书中选择,我犹豫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办!无法做出决断,说起精通人情事理我也非常欠缺,有一次,和姐姐们一起去逛街,他们想去看衣服,我却不同意,还很生气,硬拉着她们往前走。

  说到多才多艺,我虽然会背点古诗,懂得拉大提琴,但其实还根本谈不上精通。现在我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论语观后感 5

  《论语》,一部中国人的经典,一部古老而源远流长的新鲜的龙骨,一条浸透中国人血脉的河流。

  初读《论语》,是在小学,那时的我觉得《论语》这本书既朴实无华又秀气可餐,白纸黑字,只言片语就勾画了它的美好景象。

  《论语》,是作者孔子以及他的弟子被收录的语录,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向后人完美地展现出了精髓,也让人悟出了许多深邃的道理。比如:“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道出治国真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酝酿凌云壮志。”、“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描摹君子气概;“仁者爱人,亲亲爱人”互换人间温情。这些朴素而又睿智的语言使我的心灵变得更加干净明澈,引我走进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面对眼前这一幅美好画面,我忍不住想用心品味,用心咀嚼。

  在欣赏《论语》的过程中,我慢慢地去品味它,并且用它来规范我的言行和学*方法。在这个十分有趣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孝道是人的本分,子女的本分,是一个“孝”字,孝乃天经地义之事,人伦之根本,八德之上首也。你看水必有源,木必有根,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人的根源就是父母,孝是道的根本。然后有大孝、*孝之分别。小孝孝于庭帏,大孝孝于天下,*孝孝于一时,远孝孝于万古。

  另外,《论语》对我的学*有很大的帮助。在我刚刚步入初二,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于是我急于求成,却忽略了概念和定理的理解,这使我的基础并不扎实,各种教辅书上的学*提纲使我更加眼花缭乱。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直线下降。后来,我反复回味了《论语》,其中“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的话使我受益匪浅。《论语》倡导的老实,严谨的学*态度,这不是任何一种学*方法都行之有效。反复回味,如同在苍绿的的薄荷叶中嗅出丝丝清凉:做事一定不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违背原有的原则。当然,这不仅仅是指学*,在其他方面上夜一样。否则,必然失败。这使我豁然开朗。

  而且,我们的物质生活水*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感到不满,因为人们看到身边总还有些乍富的.阶层,总还有些让自己感到不*衡的事物。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多一点,看心灵少一点。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寻找自身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和睦,快乐的生活,而这些都与贫富沾不上半点关系,但都与内心相关联。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孔子对子贡的提问做出了完美至极的回答:““贫而无陷,富而无骄”还远远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也就是说,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献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闲的快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一个人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这样一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使我们历史上又出现了许多内心富足的君子。

  读《论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许多道理:孝道是人、子女的本分;《论语》倡导的是老实、严谨的学*态度;对贫贱生活的感悟以及最求等等。

  论语观后感 6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的代表作,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着,记载了孔子的一言一行。现在回味孔子的人生,我只能感叹道:“君子!君子!”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是考虑大家而不是在危机关头只考虑自己的私人恩怨,小人则反。我想,能在危机关头而临危不乱,那还确实是君子,是英雄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时刻想着众人的安危,有情义,有良心;小人则只顾事情的利益,却不去想事情的是非对错,一味地想得到好处。如今的社会正是缺少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可君子还分两种,一种真君子,一种伪君子,人们赞扬笃实诚信的人,而行动比言论更重要。只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不能与行动符合,读再多的书也是茫然。真君子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

  但真君子要做到何种境界呢?有三条原则: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多次夸师傅孔子为君子,孔子总说不是,自己还差得远。不过只是谦逊之词罢了。这孔子倒还是真君子啊!

  论语观后感 7

  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

  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有责任将这种精神弘扬光大,昭示世人!

  论语观后感 8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所编,虽说是两千多年前所编的,但还是让世界、让人民,更让我受益匪浅。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主旨是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似懂非懂。我一直把这句话当做耳旁风,不以为然,直到六年级危老师讲这句话时,才让我对他产生了兴趣。家人总说我学*时候不知道好方法,而我却总是打断他们,这才导致我考试吃了大亏。

  记得那是桂花褪下她的*凡,开始展露光芒时,我却在考场上犯了愁。随着一生声哨响,数学考试开始了。刚开始答题,有的同学却犯愁了,眉头紧锁,而我却如鱼得水一般。我用轻蔑的目光看了看他们,从心底将他们狠狠嘲笑了一番,才继续答题,写着写着,我的脸色却陡然一变,死死盯着这道题,一只手挠了挠头,用嘴啃着另一只手,背上不停地冒汗。这时,我仿佛看见同学们对我指指点点,死党对我竖起的`大拇指已缓缓向下,这打断了我的思路。这道题是老师说了多遍的呀!本是这样懊悔的我,却被想象所打断,气愤到双眼几乎喷出实质的火焰,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卷子上乱蒙开了。由于这道题导致我后面的思路混乱,大脑已经崩溃。写完后我也没有检查,只是用手有气无力的,懊悔的,捶了捶脑袋,便在脑海中回想老师讲课的细节,可细节全是与同桌玩耍,唯一听到的一句话是:“谁还有不会的?”我看了看同学们都没有举手,也没好意思举起手来,这才“一错造成千古恨。”我垂头丧气,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地垂在桌子上。卷子发下来后,我倒在了及格线上,这可能对差生来说是艳阳高照,喜上眉梢;可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上语文课时,我像失了神一般,却猛地听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看原来危老师在讲这则《论语》呢!这使我忍不住回想了一下自己在数学课上的所作所为,于是我很快把这句话在心里默念了几遍,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从那以后,我也像桂花树一样慢慢展露自己的光芒,不可阻挡。而实事求是的精神更是印刻在我的心中。

  论语观后感 9

  今天,我们学*了《论语十则》,这篇古文十分深奥,让我刚接触它的时候,都有点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有一句话又证实了论语的重要性:“会半部论语,能够治天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书,这本书可谓是集学*、修身、做人于一身,对中国儒家学说有着远大理想的一本书!我只接触了十条,却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恍然大悟。其中有几条,我觉得颇有感触:“子曰:学而时*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难道不是教我们怎样学*吗?就拿我来说吧,我也有这样的学*经历。

  我数学成绩还不错,但做题目却总容易出错,为此,我增添了不少烦恼。今天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是我课后没有按时复*,学过的.知识没有巩固,才造成了错误。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按一定的时间来复*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同一篇文章,你学会后再复*一遍,会发现有和第一次阅读时迥然不同的感受。而你对课文的意思又有了新的理解,这也是学*的快乐之处。

  掌握好学*方法,提高学*效率,做到课前预*,课时听课,课后复*,还用愁成绩不能提高吗?

  论语观后感 10

  第一部分是《论语》与“对话录”。《论语》书名之意说法不一,它主要记载的是孔门师徒言语形式的对话录。论,是论纂之意;语,则为语言。今人赵纪彬考证诸说,认为“论”字有整理、撰次之义,“语”是二人相等而说,有论难、答述之义,因此,论语就是整理、撰次的对话,《论语》一书就是对话录。

  中、西方世界的文化源头都出现了相同的对话体。一方面是这个媒介形塑的结果,纸质媒介的缺乏使口语交流成为主要的载体;另一方面是古典时代的人与人渴望沟通交流的需要使然,它并没有把人视为客化的一种认知对象,而是强调主体之间相互商量来涵咏人生。纵观《论语》,因为对话的主题涉及到孔子与弟子,弟子与再传弟子等人,可以说《论语》是孔门的集体之作。

  第二部分是孔子的历史形象。分为三大类。第一是“中国最可爱的人”。孔子及其代表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邃,当深切的体认到孔子思想的原创魅力与孔子其人的人性的伟大之时,绝对的崇拜、无条件的皈依,视孔子为文化偶像,情不自禁的`加入了数目庞大的追星的大军。孔子被视为至圣先师,因此,孔子就成为中国最可爱的人。第二是“中国最可塑的人”。第三是“中国最可怜的人”。

  这次的听课,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孔子,进一步走进了《论语》这本书。


论语的名言汇总10篇(扩展9)

——论语的名言警句范本5份

  论语的名言警句 1

  1、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悦)乎?”

  2、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3、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

  6、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7、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8、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12、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的名言警句 2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敬鬼神而远之

  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6、未知生,焉知死

  7、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不患人之不己知

  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0、鸟兽不可与同群

  11、无可无不可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4、吾日三省吾身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不迁怒,不贰过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小不忍则乱大谋

  2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4、巧言令色,鲜矣仁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6、朽木不可雕也

  27、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8、子不语:怪、力、乱、神

  29、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0、仁者,其言也切

  31、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2、邦无道,危行言孙

  33、知其不可而为之

  34、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君子有三戒

  37、乡原,德之贼也

  3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9、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40、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的名言警句 3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亦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 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不是忠实?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了?”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温*、巩固)旧的知识,(并且)能够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学*而不知道思考,就会被知识表象所迷惑;只空想而不学*,就会对学*有害。”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东西你懂得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选拔、推举;直:正直的人;错:同措,放置、安排;枉:不正直不正派的人。鲁哀公问道:“如何做人民才会信服呢?”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位置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信服了;把不正直的人安排在正直的人的位置之上,人民就不信服了。”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的名言警句 4

  1、"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2、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

  3、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苛政猛于虎《论语》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论语》

  6、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论语》

  7、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论语》

  8、“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论语》

  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论语》

  10、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孔子《论语》

  1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论语》

  1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13、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论语》

  1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论语》

  15、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孔子《论语》

  16、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孔子《论语》

  17、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论语》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9、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

  20、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论语》

  21、“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论语》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论语》

  2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论语》

  25、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孔子《论语》

  论语的名言警句 5

  1、 "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论语》"

  2、 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3、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4、 苛政猛于虎 《论语》

  5、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 《论语》

  6、 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 《论语》

  7、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 《论语》

  8、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 《论语》

  9、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 《论语》

  10、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 《论语》

  11、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孔子 《论语》

  12、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13、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 《论语》

  14、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 《论语》

  15、 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孔子 《论语》

  16、 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 《论语》

  17、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 《论语》

  1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19、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20、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孔子 《论语》

  21、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 《论语》

  2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23、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论语》

  24、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 《论语》

  25、 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孔子 《论语》

  26、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知识并且按时温*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 ――孔子 《论语》

  27、 “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 《论语》

  28、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 《论语》

  29、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

  30、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 《论语》

  31、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32、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

  33、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 《论语》

  34、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35、 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36、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论语》

  37、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38、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 《论语》"

  39、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40、 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论语》

  41、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42、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43、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44、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

  45、 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

  46、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47、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 《论语》

  48、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 《论语》

  49、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 《论语》

  50、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

  51、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论语》

  52、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 《论语》

  53、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54、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

  55、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 《论语》

  56、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 《论语》

  57、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 《论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