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

首页 / 论文 / |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1

  摘要:财务管理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它的存在进一步优化了生产经营流程,为管理者提供了更迅速、精准的决策依据,使企业拥有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制度;市场竞争力

  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信息要素在市场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它的存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谁的信息更全面、更专业、更精准,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竞争力。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是一种满足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的财务管理信息*台,能整合财务活动的各项信息,让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记账、核销、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财务管理和上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将财务系统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实现企业与社会的有机联系。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同于会计电算化,它依靠的是网络和通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强调财务信息处理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改变了整个财务管理流程,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及时获取财务业务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信息,整合内部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现阶段的筹资、投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情况。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还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正确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结合长期战略目标和经营发展需求制订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最终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的提高,创造并保证企业核心市场的竞争优势。

  2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负责人的管理理念尚未转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能机构、岗位设置仍延续传统的记账模式,岗位之间经常发生工作冲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操作者业务水*有限。虽然会计从业人员都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培训,但是,真正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务中的人甚少。大部分财会人员从事的财务信息化工作还停留在财务软件应用的表层,只是完成简单的计算机录入、网上审核工作,其他事务仍然以手工账核算为主,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财务软件所具备的自动结转、辅助核算、会计科目的唯一性检查等特殊功能和财务信息化应有的作用。

  2。2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2。2。1软件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目前,实施财务信息化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选择行业通用的财务软件,比如金蝶和友通。财务软件的数据模块也大多都包含总账模块、应付模块、报表核算和成本核算等,不同行业都能找到比较切合的软件衔接点。但是,它的缺点是财务信息化纵向发展不足。财务管理软件功能落后,在采购、生产、经营等管理流程上发展有限,不能沿着企业生产线和经营思路设计不同的功能,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重要部分基本上要通过手工核算完成。纵向发展的欠缺使企业很多业务的处理工作都不能在财务信息化软件上实现,无法完全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处理常规业务。

  2。2。2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程度低财务工作涉及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项内容,所以,需要将各部门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有些企业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时,只要求财务部门使用信息化软件,在其他部门并没有普及。在财务核算时,仍采用传统手工统计、核对的方式,无法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导致资金流反映的信息具有滞后性,不能将相关信息迅速反馈到管理层面,以至于管理者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在工作过程中,有的企业即使多部门都推行信息化建设,但信息化系统是由不同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拼凑而成——各部门采用自己的信息建设标准,只负责将个人所属业务模块反映到信息系统中。由于多个部门在信息交叉部分的数据指标口径不一致,所以,无法实现相应的对接,进而无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处理相关业务。

  2。2。3财务软件的适用性和安全性问题财务信息化建设依靠的是财务软件,企业能够从市场上选择基本符合企业业务处理要求的软件。但是,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展和经营条件的改变,新问题和新需求不断涌现。很多企业在启用财务软件之后就不再考虑软件后期的适用性问题,导致企业很多新的业务需求,比如市场分析与预测、成本分摊、纳税筹划等无法通过软件实现,严重影响了数据处理的完整性。此外,财务信息化需要网络支撑,所以,信息的安全问题则成为了关键。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数据被泄露的风险较大,信息的可靠性也大打折扣。

  3对策和建议

  3。1增强财务信息化的管理意识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管理层应该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信息理财观念,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责任团队的组建速度,合理安排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模块,实现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时时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执行情况。

  3。2加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传统会计核算最大的区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人才是信息化建设最根本的保证,所以,企业要全力配合财务信息化建设,划拨足够的预算经费用于财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样,不仅要求财务人员要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练操作计算机,尤其是本企业施工的财务处理软件。由此可见,财务人员要成为“财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便在适当时机改进或自行开发适合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软件,从而更好地让财务信息化为企业管理服务。

  3。3创新适应企业管理的软件功能

  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系统软件功能的配合,具体包括以下2点:①企业要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避免因硬件方面的缺陷延误信息的处理;②使用财务软件时,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处理特征和管理需求吸收、消化国内外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改进软件功能,将新的处理技术普及到相关业务、管理部门中,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处理信息的能力。

  3。4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问题,它代表的是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要求企业所有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因此,企业应该规范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管理运作,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整体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企业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在企业中制订统一的数据计算口径,统一上传和下达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加快信息流转的速度,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交流的畅通性,加强信息的整合度,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5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企业可以借助专业程序设计或者自行研发、设计安全预警程序,为信息系统构建严密的安全保护体系。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①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财务系统操作到数据资料管理,都要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利用岗位职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同时,定期组织业务检查和考评,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②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设置系统防火墙,关注重点防范事项的运行,防止在会计专用软件上安装和下载其他软件。另外,对于存在风险的岗位,要科学分配权限,做好授权安排和密码控制,要严格根据数据类型和业务性质定期和不定期备份,加强对网络风险的防范,防止保密信息和数据被泄露。同时,要高度重视系统发出的报错信息,及时处理出现的特殊情况,以保证信息的流畅性,进一步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确保企业财务的运营安全。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2

  【摘要】学校财务管理主管者要了解财务管理目前的现状,针对现状采取不同方法加强管理。

  【关键词】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现状办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和资金使用效益低等问题,又无时无刻不制约着各个学校前进的步伐。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1、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

  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必须长期坚持“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统筹兼顾、有利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1.1、应确立“以收定支”的基本思想。

  遵守国家收费政策,做好预算管理,控制支出规模,防止花销无度引起乱收费现象。***门要求学费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但个别学校还存在“坐收坐支”现象,财政返还的资金有的学校也没有按规定用途使用,一些开支违反了财务管理的规定。为了逃避检查,有的学校只在正规票据上开出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超范围、超标准收取的部分仅凭班主任与学校财务部门的结算单为依据,票据管理混乱。

  1.2、资金投向应优先考虑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确保人员经费支出、保证必要的公用经费支出的情况下,要充分保证教学用具与教学图书的购置,逐步改善教学条件。人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推动教师的自身发展,大力支持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师资水*,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3、适度、逐步地进行基本建设。

  应量力而行,不盲目上基建项目,严格控制贷款规模,控制财务风险。防止由于贷款压力大而导致的乱收费,防止由于欠债太多、教职工福利差而导致的人才流失。目前,有些地方倾全县之力将县一中打造成硬件设施一流的学校,不免引起周边地方学校的争相效仿。然而,由于缺少**投入,学校自身财力又有限,便大量贷款,贷款本金及利息的巨大还款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举新债还旧债,进而无法保证教职工工资福利的按时到位,甚至长期拖欠,引起教师队伍人心浮动,引发恶性循环,所以量力而行,适度、逐步地进行基本建设是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

  2、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制约机制

  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保证。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严密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监督,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学校会计报账员、采购、保管等不相容职务要坚决分离,重要经济活动要有教师代表参与。重大财务事项要民主讨论,集体研究,报上级部门审批。要坚持财务公开,定期向职工会或教代会通报学校收支情况,扩大职工管理财务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教育局要加强对各校财务收支的宏观监控,计财、审计等科室要切实履行职责,把学校财务管理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审计。杜绝不合理开支,堵塞漏洞,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公共采购行为

  学校要高度重视货物采购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强化监督措施,坚决禁止质次价高物品进校入库,杜绝重复购置和资金浪费。凡属**采购范畴的必须按照**采购程序办理申报手续,实行**集中采购。大宗物品采购要按照“货比三家”的原则,组织人员进行考察比较,确保货物质优价廉,防止货物采购上的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入库、领用、维护、报废、转让制度,学校一切固定资产均要造册登记,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财产登记卡,落实保管责任人,加强财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分管校长要定期组织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学校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要进行技术鉴定,报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核销。严禁学校财产私借他人或个人长期占用。

  4、加强学校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配备财务管理人员,确定的会计报账员必须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本校教职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岗位业务能力。学校领导既要尊重财会人员的劳动,听取财会人员的合理意见,又要对财会人员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会计电算化,鼓励财会人员积极参加财会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更新知识,提高财会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同时,要加强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爱岗敬业、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5、深入学*,充实提高

  根据财务工作政策性强,制度要求严格的特点,认真学*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根据工作实际,从提高财务管理水*入手,在精细管理上做文章,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时刻树立全局观念,不断发扬创新精神。以理论学*充实提高管理水*,增强工作责任感。始终与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全心全意服务学校工作。

  5.1.及时申报学生补贴。

  根据国家补贴补助在校学生的原则,根据上级时间要求,财务处及时足额申报各类学生信息,争取第一时间补助款到位。并保证学生个人帐户准确,一折、一卡全部发放到学生本人,资金无截留挪用。根据国家补贴办法中“交费是学生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发放补助的同时催交学费,凡没有通过学校安排外出或办理休学手续的,视为自动退学,按规定不预申报补助。

  5.2.合理调配,筹资还贷。

  根据年度学校整体经济状况,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统筹安排资金使用,保重点,保稳定。狠抓常规落实,严格履行会计监督职能,认真搞好财务分析和年度预算,严格核算各项开支,及时清理各项财务手续。排查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不合理支出,提高资金效益。审核并及时编制报销凭证,坚持报销分级把关,严格借款、报销手续,及时清收水电、房租费。

  总之、我们应运用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比如对学校教学资金的管理,为保证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就必须加强资金的支出的审查监督,监督就是使资金合理的使用,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也就是为学校的中心服务了。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某时强调了监督而放弃服务,也不能因为强调服务,而不顾财经法规的有关规定随意报销、转账、提供信息等,忽视或淡化了财务监督管理。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3

  摘要:本文分析了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阐明了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与改进中小学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改进

  国家对于中小学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非常重视,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再到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国家对中小学财务工作指导与规范逐步加强。中小学应不断提高认识,改进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中小学持续稳健发展。

  一、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中小学基础管理水*

  财务管理在我国经济组织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认可与重视,财务管理对于经济组织的管理水*提升起到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对于中小学来讲,同样是如此。会计核算是对中小学经济活动的记录与计量,帮助中小学将经济活动以会计数据量化反应。在量化反应过程中,财务管理对中小学的经济事项进行监督,从而对于中小学的基础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帮助中小学提高决策的效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将对中小学基础管理水*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中小学财务预算效率

  财务预算是中小学每年重要的工作,财务人员要结合本年度会计核算数据,详细了解学校管理层对下一年度资金收入支出全面总体的规划,才能使预算做到精确。加强中小学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参与到中小学的管理与发展中去,了解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并将战略目标落实到财务预算中去,使财务预算更能反应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事前控制管理,防范资金风险。

  (三)有利于提升中小学会计核算质量

  会计核算在中小学的管理中并不受到重视,往往作为辅助工作进行管理,会计核算基础薄弱,使得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提升。中小学财务人员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中,会感到学校对会计与财务的重视,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加强学*,提升专业素质,促进中小学会计核算质量提升。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财务管理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是中小学历来的惯性以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指标考核中,也是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权重最大的指标,而财务管理往往作为辅助管理工具。二是中小学管理层对财务管理没有概念,甚至对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知之甚少,对于年初的全校预算往往仅靠财务人员依据上一年度的数据大体测算。如果管理层对下一年度总体的资金使用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往往造成本年度预算各项目费出现偏差,造成挤占其他项目费的现象,使得中小学在管理中缺乏财务管理支持,管理作用发挥缺乏财务数据支撑。

  (二)中小学会计核算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

  由于中小学资金由***门统筹管理使用,中小学会计科目设置相对简单,财务部门对于会计科目设置贴*财政术语,往往与会计科目要求差距较大,如“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返还额度”、“财政代管资金”、有的中小学在“其他应收款”一级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财政代管资金科目”中支出项目费,这样就使得在支出的项目费在会计核算账目上无法计入支出科目,只能在辅助备查账目中备查登记此项业务,在实际会计核算工作中无法在账簿中准确的反应实际支出金额,使得会计数据作用下降。又如在学校新楼建设或是改造过程中,涉及项目核算较为复杂,中小学在这一方面的核算管理基本缺失,会计核算对管理的支撑作用较弱,使得中小学在后期的审计及监督工作当中依据不足。

  (三)中小学会计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中小学会计人员往往不是财务专业出身,有的中小学直接由教学人员担任会计,在会计核算和管理方面完全没有基础,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专业水*较差。会计人员长期*惯于简单的会计核算,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学*长期搁置,自身知识体系严重滞后于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知识的陈旧难以为财务管理的提升起到支持作用。

  三、改进中小学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中小学财务管理意识

  提高中小学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将财务管理在经济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及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对中小学管理层进行宣贯,将有关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最新文件新要求及时了解,对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不断改进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牵头作用,建立健全中小学内部控制体系,对资金涉及风险关键控制点建设控制活动,保证各部门科室所制定的各种制度各种程序能准确顺利贯彻执行,进一步促进会计核算质量提升。

  (二)夯实中小学会计核算基础

  按照国家对中小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规范设置中小学会计科目体系,明确每个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并编制学校适用的会计手册或会计核算制度,恰当使用会计科目,使其与财政核算体系很好的衔接,相辅相成,建立会计核算较好基础。对中小学的经济活动进行细致的会计处理,涉及经济活动的确认、计量、记录等事项,发挥会计反应与监督的基本职能,对中小学经济活动的全貌进行反应与监督。不断提高中小学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专业培训,发挥财务人员的参谋作用。

  (三)加强中小学会计信息化建设

  不断地提高会计信息化系统,通过高效的会计信息化系统与财政*台衔接,通过*台学校管理层人员就能了解每一年度、每一时段,甚至精确到每笔业务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剩余情况,项目进展情况,使学校管理层对单位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地分配使用,不断提高会计核算效率。

  四、结束语

  在中小学财务管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中小学应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加强会计基础核算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4

  摘要:随着高校基建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使得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项目预概算风险、偿还债务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防范风险要从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强化过程控制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基建;财务管理;风险;内部控制;高校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10年,中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达到3 105万人,相应的高校基建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大,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的风险。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1.项目概预算风险。目前,高校存在建设项目的“三超”现象,即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有的建设项目不是严格按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开展设计工作,编制设计概算,甚至有的设计部门为能多收设计费人为抬高设计概算,使编制的概算一开始就超计划。有的建设项目开始申报时为能申报争取上项目,或为减轻税费负担,人为压缩概算、预算,一旦项目批下来,又把摊子铺大。工程的概预算审核不严,或是审而不调,对有的建设项目概预算应做调整的不及时调整或不调整,使实际施工决算价远远超出原定的概预算。

  2.偿债风险。受当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学费的增长在短期内不能满足高校急需的大量资金,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机遇以及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各高校都需急剧扩大办学规模,因此,谋求与银行合作并争取银行贷款就成为高校发展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3 000亿左右。现阶段高校收入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学费、科研经费沉淀、校办产业收益、资产置换收益等,学校的收入主要用于维持日常运转,基建投入以贷款为主的高校除每年需支付大量利息外,还需偿还一定数额的本金,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学校面临着极大的财务风险。

  3.专项资金被挪用风险。中国高校净资产中的部分专用基金通常是历年收支结余后按国家规定提取,将来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开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挪用专用基金所对应的现金净流量的行为。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融资的行为,实际上,这部分亏空必然需要用将来的资金予以填充。这就使高校在资金结构中出现亏空的局面,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链,对高校将来的运转形成了潜在的资金压力。新征土地、新建校舍、新添设备、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使高校没有时间做好规划,也会导致专项经费挪用、现金净流量骤减等财务风险的出现,并容易导致资产的重复购置、不良资产大量生成等资源的不良配置。

  4.内部控制风险。有数据显示高校基建已成为新的**源泉,许多高校当政者或分管基建领导纷纷落马。基建各职能部门权柄一方,工作中不能相互监督,与施工单位打交道过程中,存在卡、扣、拿现象,有些对工程量重复计算、偷工减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同施工单位串通一气,利益分赃。最终形成投资无计划,开发无控制,效益无人抓,工程质量不达标,工期无保证,经常返修,经常**现象。某些高校工程款的审批和复核工作不健全或比较薄弱,财务人员未能主动核实工程进度和工作量,因而存在虚列、虚报工程款导致的超付款现象,建设项目竣工后未能严格审计和及时进行财务决算。在每一次付款的申请单上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已履行签字手续,但相应承担的审批责任未予以明确。

  二、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1.对基建负债风险认识不足。一部分高校的领导错误地认为,高校是国家办学,国家不会对高校的债务坐视不管,建设校园是自己的事,偿还银行贷款可能最终变成国家的事,如果现在不抓住机遇,将会错过发展的大好时机,因而大胆地向商业银行争取贷款。如果不能警惕并及时遏制高校负债运行的趋势,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后果,而且最终会损害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基建项目资金管理重视不够。首先,不少单位存在“重项目,轻管理”,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未引起重视。其次,审计监督部门重视不够,对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缺乏深入细致的审计与检查。最后,由于基建项目的暂时性和时间性,领导一般不重视基建财务队伍建设,造成基建财务独立性差、地位低下、队伍不稳定。

  3.资金节约意识淡薄、投资控制基础不实。一是某些部门主观上对投资控制认识不够,认为投资估算、概算只是一个参数,将来是要变化的,因此对项目的前期设计审查和投资控制不够重视。二是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不严厉,建设单位几乎不必为项目投资失控承担责任,资金节约意识淡薄,缺乏控制投资的动力,甚至为了自身局部利益,随意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

  4.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建设单位未制定行之有效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财务监管无章可循,使许多财务行为不规范,手续不完备,使基建工程管理质量大打折扣。现高校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遵循的是1995年***颁布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随着高校发展和环境变化,该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5.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及培训。目前系统学*过基建会计的人员很少,财务人员对基建财务管理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不够熟悉,导致执行制度困难,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同时,普遍对基本建设业务程序、工程概预算知识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培训。

  三、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负债风险控制机制。高校领导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控制银行贷款额度,科学理性的举债,并依据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额度,努力降低基建贷款成本,确保不因还贷产生财务风险而影响发展。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经费投资计划、财务预算、资金支出情况等核定分段用款数,确定优化长短期贷款结构,减少利息支出,加强存量资金管理,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资金贷款成本,增加资金使用效益。化解基建财务风险具体做法:(1)建立独立融资办公室,负责多渠道融资,对负债资金进行日常核算管理,合理安排贷款计划和还贷计划。(2)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在高校内部要建立健全一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决策机制,风险较大项目的决策由高校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作用,尽量避免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3)建立风险预防制度。可以按稳健性原则,建立偿债基金,形成—套适合高校的风险预防制度,把财务风险降至最低。(4)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会计控制是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监督会计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从而降低贷款高校财务风险。

  2.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越来越大,涉及单位和部门越来越多,经手人员也越来越复杂 、要明确工程进度报表报送程序,工程款审批制度及权限,大额资金的支付除提供合同和工程进度报表外还应提供各监督部门、各有关负责人签批的会审表,进度款的支付要提供有施工管理人员、预决算人员、监理人员、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的工程进度会签表,其他费用支出按规定实行定额控制,严格审批手续,避免和减少不合理的支出。同时,要完善工程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校内审计部门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修正或改进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财务部门对完工后的工程项目进行财务结算的监督。工程项目完工后,财务部门应及时核对、审查工程款项的支付情况如有问题,找出原因,应及时与基建、审计等职能部门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3.严格执行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强化过程控制管理。基本建设过程中要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将基础工程项目细化,具体成本责任到人,严格控制超概算、超预算支出。结合基础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以项目概算数字为基础,进一步细化分类,将预算数落实到每—个具体明细工程项目。特别是对于那些工程施工中的种种原因造成预算外的情况出现时,实施弹性预算控制,对超支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通过明细核算及时了解每项工程从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算的项目核算全过程,反映了从工程施工合同的首次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到工程决算的各阶段情况。明细核算可以及时、准确的反映基础工程明细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保证了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的顺利执行。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应按时向校领导报送各类基建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并每年不少于两次在校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布执行情况。

  4.提高基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有效提高基建财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高校应加强基建财务人员的政治学*和廉政教育,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派一些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强的财务人员参加基建项目的社会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对财务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工作技能,掌握最新法规动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需要,推动基建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从根本上为高效、高质进行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和业务的保障。

  防范和控制目前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是高等学校在超常规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将在一段时间内困扰着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高校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应对财务风险,切实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持久稳定地发展。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5

  一、创新工会组织管理模式

  1、精简会议数量和形式,节约会议费用

  基层工会由于编制限定,往往一个工作人员要应付上级工会几个部门的工作,许多时候由于疲于应付上级会议,而没有时间精力落实预算工作。结合预算制定和全总“八项规定”的要求,各级工会应该精简会议数量,取消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及采取合并会议的办法。同时,改革会议形式,控制会议人员、会议天数和会议地点,严格会议费用。总之,要开短会、重实效、讲节俭。

  2、精简文件简报的种类、数量和报送范围,节约行政经费

  按照全总“八项规定”的要求,各级工会应该对现有的通讯、通报、交流等各种形式的简报予以清理,坚持简报数量少而精,严格控制简报种类、数量和报送范围。各级工会应严格控制印发文件,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内容重复的一律不发或转发。同时,积极利用工会内部OA(办公自动化)网络,实行无纸化办公,进一步节约工会行政经费。

  3、营造节约管理文化

  工会应从节约管理的理念出发,以具体改善工作品质及提升工作价值为目标,对其工作使命、价值及愿景等方面进行调整或者重新定义,以符合节约导向成本控制工作的精神。通过方针管理能够确保愿景的经营策略层层展开成为目标及方策(达成目标的手段),将节约管理的改善活动及改善目标根据组织管理在不同阶段设定为方针,加以展开、实施、检讨与改进,以逐步达成节约环境的建立。每年由最高管理人员配合年度方针来制定节约管理政策,以更好的开展该年度的组织管理改善活动。另外,应通过适当的分析工具来鉴别组织文化的关键因素与经营理念、形成节约管理环境等相关的因素,导入文化转变方案,制定要改善的目标值,从而加速节约管理文化与环境的形成。从节约管理的理念建立开始,组织管理部门应熟悉改善成本控制工具的使用,并使工会内部使用共通的语言。

  二、打造工会财务管理创新的保障体系

  1、鼓励方法创新

  一是大力推动由下而上的创新想法,鼓励全体员工可以参与。高层主管距离新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想法往往较为遥远,所以应将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责任交付给工会基层人员。每月提交相关财务管理方法创新信息时,可运用当前流行的网络*台储存于部门内部数据库,不同部门便可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下载并学*。然而,财务部门主管仅仅通过这个方式为财务管理创新管理加分的成功率并不高,因为网络是一个实时响应的世界,员工不应再是观众,而是参与者。部门财务管理创新活动要吸引年轻人,内容不仅要表现得很便利,还要可以获得全体员工的热烈反应。二是提升人员培训水*。针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的状况,应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改善。包括:不定期举办财务管理专业及法规讲*训练;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任用资格标准;聘任专业财务管理顾问;过去类似财务管理经验及案例的传承与建档;建立专职机构统筹办理工会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

  2、完善预算编制工作

  一是完善规划。针对规划设计导致财务管理质量缺失,进而引发预算无法明确定性的困境,应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改善。包括:建立优良财务规划、构建财务信息资料库;建立财务规划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引进专业方法以提升财务规划设计能力;建立专责的财务规划及设计作业审查小组,由其专责案件处理,并参考工会财务管理规划设计规范,使财务预算编制质量得以提升;划分财务管理不同阶段人员职务表,以理清工作职务,避免造成纠纷。二是进行科学预算编制。针对预算编列缺失,应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改善。包括:针对财务管理计划分段编拟预算执行,掌握工会财务管理各阶段的经营变化及流程,以提升预算执行绩效;拟定财务管理规划设计规范及经费估算手册,而非以单一价格进行设施预算的编拟;设置工会财务管理预算咨询小组,并将审计稽查的财务管理预算执行绩效及问题,反馈给预算审查小组;对于经费编列方式重新检讨,并采用较为弹性的原则,以增加财务管理规划建设的灵活性;放宽预算提审时间,增加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性。

  3、创新财务管理报告体系

  这种报告体系具体包括:财务管理制度或会计处理制度,及其相关的管理办法与作业流程;经工会监督与治理团队核准的内部审计计划(其中包含财务内部审计计划),或经管理人员核准的财务内部审计计划;具有独立、客观的第三人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查核的报告与工作底稿;权责主管对财务管理问题及异常改善执行情形报告,及具有独立、客观的第三人对财务内控缺失及异常改善执行情形,进行查核的报告与工作底稿;会计人员财务签证报告。当然,在具体的使用上,工会还是应依自身的规模、能力及考虑成本效益之后,最终构建属于自己的财务报告体系。毕竟工会能设计完善的财报告体系,并落实执行、查核、检讨与改善的目的是工会的财务管理创新的基石。

  三、构建工会财务的内部控制体系

  1、建立定期内部控制自行评估机制

  内部控制自行评估的目的在于落实自我监督的机制,其结果可以协助工会监督或治理团队与经营团队,确保工会营运活动的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的持续有效。因为是“自行评估”,所以执行的人,是负责设计与执行管理办法、作业流程的主管,而非内部稽核专责单位。然而,内部稽核专责单位必须对主管自行评估的结果,进行复核。要定期做自行评估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环境随时在变、风险无所不在,所以要维持控制的有效,必须要定期检查现有的管理政策、办法及作业程序对于风险的控制力,辨识是否有新的风险产生。二是避免管理办法、作业流程有年久失修或是设计与执行不一致的情形。自行评估的频率,至少一年一次。自行评估的范围,应涵盖所有的营运活动;但不是指所有的管理办法、作业流程都纳入自行评估的范围。工会可以根据重大性原则、内部稽核报告的结论及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年度自行评估作业的范围。自行评估的范围,也涵盖内部控制五项组成要素、控制的目的与工会的目标达成情形,所以自行评估人也包括工会监督或治理团队与经营团队的成员。

  2、落实财务内控工作

  一是对于容易产生舞弊机会的项目,如:现金、存货、财产等,相关作业管理事项在职务分派时,应注意“职务不兼容”的原则,安排职务代理人时也同样。如:保管空白支票的人员,不能与保管支票印章的人员为同一人;编制银行调节表人员,不得与负责存款业务或是记录存款交易为同一人。权责主管*日落实复核,应不定期进行非计划性的实地盘点、或是采取职务轮调,来强化危机防范机制。另外,应严谨落实会计审核。审核时,相关记录、窗口、文件和合法凭证,必须能证明经济事项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对于交易信息未完整的经济事项,不做会计记录。对于已发现的财务危机防范缺失或异常事件,务必要求更正,并追踪至完成改善为止。对于会计事项的审核,应强调实质重于书面。经济事项的事前审查及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核一样重要。二是负责设计与执行工会财务危机防范的财务、会计人员,应有辨识和财务危机防范机制有关的经济事项的能力,并能对相关的管理办法、作业程序的控制行动是否足够、有效做出建议。定期评估其他部门所负责业务的与经济事项相关的管理办法、作业流程等,其控制是否有效,并适时提出修正建议。内控人员应熟知和工会属性有关的财务危机防范法令规定并确实遵守。各项经济事项按照分层负责明细表所制定权限进行复核与核准。对于不恰当的逾越权限所做的决策,应适时提出改善建议,并要求补正。分层负责明细表应定期检讨。三是对于工会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采用集体决策方式。当经济事项的交易对象为工会的利益相关者,交易金额最好经由第三人评价,决策时应做到利益回避。由具备独立、客观的第三人(如:工会内部稽核专责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委任具资格的外部稽核人员),对财务会计部门执行危机防范情形进行查核,发现财务危机防范缺失及异常事件时,由财会单位负责检讨改善。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6

  摘要: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笔者从三方面探究:树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基础工作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的程序化处理系统,观点粗浅鄙陋,还望同仁谅解。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创新 探究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管理要适应形势,主动迎接新经济带来的挑战,必须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以为,最首要的问题就是改善财务管理系统的薄弱环节,在财务风险管理系统、价值系统和信息系统进行创新,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的飞跃。

  一、树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一般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目标有这些内容:

  首先,财务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承担意识,一定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风险机制,尽快提高财务管理者的抗险能力,要具备较强的抵抗风险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当今社会是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主体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关注市场变化、提高竞争的防范意识和随时准备风险应急意识和相关对策,能熟练掌握财务管理风险的特点,积累处理企业随即风险的经验和技巧。

  其次,就是保证经营者的负债水*、生产规模、库存储备、存货周转、盈利水*、投资水*处于安全区域,并建立危险临界报警系统,使资金运动在正常的区间运行,使经营者具有良好的财务稳定性和经营安全性。

  再次,就是面对财务风险的侵袭,财务管理者要尽量稳抓稳打,沉着冷静即使想办法应急。在风险未来之前,财务工作者一定要在*时的财务工作中避免一些财务隐患,免得出现意外的财务问题,在理财环境方面要尽量有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麻烦,影响企业管理的正常理财。在理财能力上有时就会出现小小的失误,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强化纠错能力,具有随机应变的优秀素质和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要对其他职工有较好的亲和力,团结群众,在财务出现问题的关键时刻,企业领导和员工齐心合力共同抵挡。

  另外,在企业管理方面,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保证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和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能力,如生产组织具有多重组合,产品结构具有可调整性,企业的技术力量能保证市场变化对产品的各种需求,实行有弹性的生产。

  最后,就是财务管理者要能科学合理的预测市场的瞬息万变,有时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此时一定要具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情况下的风险问题,尽量有能力协调企业之间的矛盾,使矛盾化解到最小,减量努力消除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些小问题摩擦,这些都制约和影响着财务管理。尽快的将内部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及时化解理财活动中的谈判风险、合同风险、贷款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当然还要具有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和决策的能力,保持企业重大融资业务和投资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保证项目有较高的成功率和收益率,妥善地避免、分散、转移和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基础工作防范财务风险

  (一)强化财务制度的约束性

  针对企业管理的外部市场出现的一些风险要具有强化财务制度的约束性,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关信息起到调节社会资源的作用,如果出现编造的信息就会影响资源财务的效率,对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很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加大市场经济的风险指数。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单位,财务风险直接受市场经济风险所影响。因此一定要努力创建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二)财务政策选择的稳健性

  财务管理的稳健性是面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不稳定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修正惯例,它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财务人员在进行报表时用较为稳妥的方法使显示的资料内容不太令人乐观,这样企业的运用就会面对此种情况小心处理,面对一些大的经济决策,尽量使用稳健的方法应对问题,以免出现一些失误或者漏洞,稳健主义是财务信息提供者为了减少财务信息中包含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的一种防护措施,有利于企业规避或转移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建立财务风险的程序化处理系统

  (一)财务风险的识别

  在新经济时代,市场主体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首要的也是发现风险并对之进行辨识。识别财务风险首先要有足够的风险信号接收,即要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有关的财务风险的基本资料,查找风险生成、发展的证据材料,并根据财务风险所具有的各种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二)财务风险测定

  财务风险测定是对财务风险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测量,对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范围与强度进行估计和衡量,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方案提供技术数据。

  创新是财理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财务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很多方面都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去完善。由于作者学识所限,文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不吝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管理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拿破仑希尔.积极心态的力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7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独立运营的,在运行时难免会遇到无法躲避的风险,这些风险潜在于企业所有生产环节,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企业应该重视这些风险,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财务管理手段来减小风险发生率[1]。此外,企业只有准确识别以及评估自己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同时有效衡量财务风险,才可以在企业财务没有产生问题之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当企业财务产生风险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同时在面对已经产生的损失的时候,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样企业才可以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处于主动地位,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企业风险财务管理

  (一)具体概念

  现阶段,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防以及控制,同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国经济建设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2]。所谓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就是企业客观存在的一种风险财务现象,当明确了解了企业财务状况之后,可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的手段,对企业风险进行进一步控制,同时减少企业风险,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保证企业发展具有稳定性以及持续性。

  (二)管理内容

  具体管理内容主要有:对经营风险进行财务管理、对自然风险进行财务管理、对市场风险进行财务管理以及对社会风险进行财务管理[3]。对经营风险进行财务管理以及对市场风险进行财务管理都会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必须对企业发生的实际情况变化来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对社会风险进行财务管理这项内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社动荡,虽然不会直接威胁到企业财产安全,可是会给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活动受到限制;对自然风险进行财务管理这项内容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经济安全以及人身安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只有从财务管理角度上来看,才能减少企业风险损失。

  (三)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体特征和管理环节

  风险财务管理和一般管理相比,其具有自身非常突出的特性,就是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主要是根据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具体工作面来判断的。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企业发展都和风险财务管理密切相关,风险财务管理是一项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工作;企业应该在观念上对风险财务管理进行不断的更新以及完善,对具体管理内容和所采取的管理手段进行不断的拓展,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以及手段必须表现出先进性,这样风险财务管理效果才会显著。对于风险财务管理具体环节,可分成:风险财务预测环节、风险财务预防环节、风险财务控制环节、风险财务决策环节以及风险财务解决环节。

  二、对企业风险财务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

  对企业风险财务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来源有多个方面,根据来源不同可以把影响因素分成经济因素以及非经济因素[4]。其中,非经济因素给风险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这种非经济因素是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目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造成了风险威胁;并且企业风险管理没有一个清晰的管理目标,不同决策人员所具有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还有企业文化给风险财务管理机制造成的影响等。而经济因素方面给风险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影响到企业效益、企业经济环境、成本收益和行业行为等,从企业效益这个角度来看,现阶段大多数企业一般都是以一种冒险态度来对企业风险进行处理的,所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具备足够的科学性,同时解决手段也不够合理,从而使企业具有的潜在风险隐患更加严重。

  三、加强企业风险财务管理所采取的策略

  (一)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对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

  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的鉴别以及测定,如果是一般性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可以第一时间察觉出来,同时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把存在的风险及时处理掉[5]。如果是隐藏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采取相应的预测方案,及时找到合理有效的风险预测措施,通过财务管理这一手段,能够有效测定以及处理企业风险,从而为企业经营活动减少风险损失,确保企业发展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加大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可以有效减少企业风险的产生,提出并且实施相应的预测方案,从而有效控制企业风险,保证企业决策以及正常运行。

  (二)实施有效的管理

  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可以应对企业中的各种风险。对企业发展来说,企业风险应对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企业一定要面对以及处理的工作。在企业风险产生的时候,企业财务管理能不能为企业提供并且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做好风险应对工作,是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主要体现。因此,企业一定要高效进行财务管理,通过管理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处理,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展,使企业产生巨大的损失。此外,财务管理能够利用风险应对相关经验,对财务系统所具有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的完善,不断积累风险应对成功经验,为即将面临的企业风险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企业的稳定有效发展。

  (三)通过财务管理来合理解决风险

  通过财务管理来解决风险,是企业应对风险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策略,其中财务部门为发挥作用的一个主要部门,肩负了企业经济发展的责任,所采取的风险处理方式会对企业经济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合理的评估企业风险,计算出企业面对风险可能遭受的损失,同时财务管理还应该依据企业实际资金水*和发展状况,及时提供有效的处理策略,不仅要确保企业正常运行,还要把风险损失减到最小。此外,财务管理应该尽量从风险里面寻求机遇,通过管理对策来对风险进行*衡分配。

  (四)做好财务决策

  企业要想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就必须先做好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核心,是非常重要的。若不能合理地以及根据丰富经验来作决策,就会提高决策失误几率。所以,合理有效的具体财务决策,在控制财务管理风险方面非常重要。实际工作中,应该全面、客观和真实地对风险进行考量,尽量降低失误率,提高企业效益。除此之外,不断完善企业岗位责任制,也对风险财务管理非常有利,重视企业资源具体管理计划,减少企业风险。

  (五)对风险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对企业来说,风险财务管理一定要实行制度化管理,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可以健康有效的发挥在那。怎样对风险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其中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对现阶段企业资金具体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以目前资金具体安全管理制度为基础,与时俱进制定出具备科学性以及时代性的企业资金具体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以优化企业资金具体安全管理体制为基础,彻底观测落实这一体制,把资金安全管理这一责任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三是落实资金风险管理具体管理责任制。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资金安全制度能够有效执行。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能够有效抑制企业风险,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实际管理的时候,企业管理人员应该依据风险差异,同时结合企业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风险财务管理,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风险财务管理效益,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让企业可以在当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8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形势的转变,新的观念认为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二者是可以逐渐融合发展的,所以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本文先从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出发,分析比较两者,体现二者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并共同促进各自的发展。其次,再全面分析它们的工作侧重点和重点对象,从而界定两者的内容。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融合发展

  在会计学专业中,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两者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两者都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内容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两者都有各自的角度和侧重点,并且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和服务对象与发展方向。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和研究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证明管理会计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一、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相同之处

  ***门在全国注册会计师指定的参考书中提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是有关资金的取得并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这个定义突出了财务管理是一项有关资金如何获取、并如何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国内的一些专家在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后,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的需求而产生的,把管理与会计结合起来,是为了加强企业管理,并提高经济效益。它既是一种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又是一项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从以上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拥有同样的管理属性,它们的基本作用都是为企业的管理服务,并满足企业营运发展的需求。除了这一根本的共性外,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还有以下相同点:从方法体系、管理理论和管理过程来看,二者均是按照计划、决策、执行和控制这个顺序来进行的;二者分析信息的来源都是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两者在管理中产生的数据资料、报告文本等文字载体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对外也几乎都不承担法律责任;两者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运作现实情况,从而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不同之处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发展到今天,二者的不同点也尤为明显。二者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理资金,考虑的重点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资金和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资金。财务管理是外部环境与企业连接的重要纽带,与金融市场的运行紧密相关。管理会计则是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需要考虑如何高效运用资金,还需要考虑物化后的资金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如何最佳的配置。管理会计还通过业绩评价、责任会计与控制会计来实现管理人才,并通过有效地安排来高效搭配人才、资源和岗位,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财务管理中的时间价值观念引入了经济学学科中关于成本利润的相关内容,影响企业经营的管理和经济效益。而管理会计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众多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也可以被财务管理消化和吸收。此外,管理会计吸收的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经济实践中的财务管理活动与绩效评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值得借鉴。

  三、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内容交叉的解决方法

  处理这个问题过程中的总体原则是:首先要将两个课程间的教学内容的重复率降到最低,提高学生们的.学*效率和兴趣,并能按照实务的要求,连贯各个知识点,从而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笔者觉得应该把传统的管理会计的内容和财务管理课程相融合,或直接合并成一门财务管理课程。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新兴的管理会计已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传统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研究目的、对象、特征和反映内容上都基本一致,这也是两者可以相互融合的基础。这两门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有很多优点:

  (1)有利于从整体上体现两者理论上的相互关系,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在实训课程的安排上,将相关内容综合以后再实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本质,使其更具有真实感,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训效率和实训兴趣。

  四、结语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工作都是内部管理的需求,它能够有效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虽然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仍处于争辩阶段,但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仍可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它们虽然分工有所不同,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9

  一、当前财务管理存在的基本问题

  1.单位预算不规范

  很多单位对支出缺少科学论证,预算与实际支出需要脱节。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严肃性,支出控制不严、经费支出缺少计划性、对专项资金把关不严。一些单位经常变更基建、维修、采购等计划,使实际情况与计划脱离,造成财务“三超”现象——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

  2.基本的制度管理流于形式

  一些单位领导“财务一支笔”的威力过大,领导的随意性代替了制度的约束性与规范性,导致制度管理不完善以及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很多单位的财务档案管理不到位,存在着小金库等问题。

  3.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树立讲求效益的理财理念,重使用而轻管理,缺乏成本与分析核算意识,对项目资金的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4.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有些人员仅停留在会计核算上,只保证收支表面上的*衡,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使用中的控制和使用后的绩效评价;有些财务人员甚至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都不规范,更谈不上加强财务管理了。同时,由于领导意志大于单位制度,财务人员工作的规范性受到严重影响。

  二、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创先争优的途径

  单位财务管理的漏洞,一方面反映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创先争优工作的切入点。抓住制度、管理上的漏洞,夯实财务管理基础,让创先争优取得显著成效。

  1.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制度是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树立制度的严肃性、堵住制度漏洞,才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打开一个全新局面。所以,争先创优的第一步就是完善制度。要根据单位财务管理特点以及现状,根据《预算法》、《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拟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来账款管理制度,经费报销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和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基建项目招标管理规定、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将这些制度宣传到单位的领导与职工,加强制度意识,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职责建设,落实责任到人,用责任制约行为。一方面,制定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另一方面,转变财务绩效管理观念,相应地把绩效评价制度补充到财务制度中去,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加强资金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把财务管理责任与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挂钩,激发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2.强化预算管理控制

  单位要集中集体智慧,制定严肃的财务基础预算计划,把预算计划当成内部制度来执行,严格控制“三超”现象,在编制预算时,既要“量入为出,收支*衡”,又要“积极发展,贷款建设”,做到建设规模要适度,结构要合理,经费来源要可靠。同时,要严格控制预算计划的变更,一定遇到必须变更的事件,要集中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并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条件下,重新进行必要的论证工作。从源头上控制、杜绝工作的随意性。

  在加强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彻底清理单位的小金库现象。小金库是单位财务管理的大洞,是各种腐败行为的温床,是廉政建设的敌人。所以,要坚决杜绝小金库的存在,财务管理人员要在小金库问题上认识到自身担负的责任与法律风险,坚决不参与、不同意、不放任小金库的存在,作到对国家负责、对单位负责、对领导负责、对自己负责。

  3.做好规范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规范就是对制度执行的规范。单位财务管理要把制度的精神吃透,在工作中做好预算的编制与落实工作,严格执行好制度条款,做到没有漏洞可钻。尤其在基建招标、造价审计等工作中,财务人员严格按照程序以及要求开展工作,杜绝徇私枉法。

  推行标准化作业。财务管理工作要按人的岗位和事的流程加以明确、准确、精确,从而形成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梳理、确认流程岗位,明确岗位责任人,制定岗位标准化操作程序。使得思路更加清晰、职责更加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要做好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在财务的成本核算上,准确分析收支情况,科学提出改进措施,为单位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要严格档案管理工作,让财务管理有根有据,减少管理漏洞,经得住督查与评价。在清欠工作上要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用责任克服人情关,保证单位的经济利益。

  4.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负责人以及单位领导要充分重视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与专业素质建设,不断带领他们学*新的财务管理法规与知识。转变会计人员的观念,思考自己的工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确定改进计划,定期通报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建立财务内部考核打分制度,以得分多少作为奖励分配的标准,调动人员积极性。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让他们认识到财务管理本身的责任与风险,财务管理对单位与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与责任意识。同时,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沟通技巧的训练,正确处理好私人关系与工作严肃性之间的界限,让他们在维护与单位职工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保证单位财务管理“高压线”的稳固。

  加强职业技能学*,促进他们互相学*,掌握熟练的财务核算、分析、审计等知识,提高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为单位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鼓励信息化管理技能的学*,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替代人工重复性的劳动。建立岗位结对工程,鼓励财务人员相互协作,互相学*,信息共享。

  财务管理是单位的重要工作,既是核心部门也是服务部门,在工作中既要鼓励创新,更要做好基础财务管理工作,扎扎实实,用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创先争优中取得成果。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10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系统的会计工作只是静态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被动执行国家的法规政策,其职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卫生机构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这就要求卫生事业机构必须从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在改革中特别是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强化市场观念,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意识。随着卫生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医院管理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如利用投入产出分析、量本利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等,采用经济预测、可行性研究和综合效益评价等技术方法,精心理财,提高卫生会计的科学管理水*。

  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益。财会人员要改变把钱管好、万事大吉的传统做法。在严格按照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选择灵活的资金使用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速各项资金运转速度,保持资金的良性循环,对重大的开支项目要算好帐,在合理调度资金的基础上,对各项资金实行定额管理,防止呆帐、坏帐和资金沉淀,盘活资金存量。同时,做好流动资金的分析和信息反馈,树立资金效率意识,采用科学的结算方式,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管好、用好手中的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三、加强收入与支出管理,积极拓宽收入领域,严格控制支出范围。医院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在收入管理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使用***门统一监制的收费票据。

  2、医院的收入要全部入帐,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设小金库,必须纳入统一的核算体系。

  3、医院收入原则上当日收入当日结算,使收入的资金置于安全管理之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公款挪作他用。

  4、拓宽收入的范围,积极开展各项创收活动。如开展便民门诊、家庭护理等一系列活动。医院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其他支出和财政专项支出四项。

  支出管理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1、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批准的支出预算。

  2、节约支出、严把支出报销关。医院按照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及开支范围,由财务人员对单据、凭证进行初审,对不合格的单据、凭证及时提醒院领导拒签。对办公费、业务费、专项资金和其他零星开支,实行分管院长审批制度,不经批准的一律不准报销。

  3、严格管理程序,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总之,财务人员必须树立统收统支的观念,实行收支两条线,分别核算,分别管理,同时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医疗收入的比例,降低药品收入的比例,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的现象。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扩展阅读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扩展1)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菁华6篇)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1

  摘 要 高校财务管理逐步发展成为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但目前有些高校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责权利不明确、资源流失现象严重、财务风险加剧等问题。因此对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进行探究,以期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 创新 对策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包括资金筹措、运作、分配使用及效益管理等,财务管理的好坏对高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经费来源由单一财政拨款转变为经营收入、事业收入、股东投资等,高校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探究也成为热点。

  一、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经过调查目前高校多是重教育、轻财务,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总体水*不高,效率低下,缺乏创新;财务管理层次过多,服务功能不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部分高校财务管理注重控制财政性资金,忽视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资金的使用审批手续不健全,控制不严,特别是对基建和其它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决策等方面未能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较大损失的例子屡见不鲜。

  (二)资金使用效益和筹资风险意识不强,财务风险加大

  1.教育成本失控

  大部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缺少教育成本的核算,使学校的教育投入与产出效益出现严重不配比。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2

  摘 要:作为企业核心管理的财务管理,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我过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 重要性 建议

  引 言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现代化水*及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核心地位早已经日渐凸显。实践证明,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金,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有利于企业更准确地寻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都是依法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以赢利为最终目的。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最终结果都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反映,所谓的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及在整个周转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也日益显现。

  财务管理作为价值管理形态,根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管理的目的有两点:一是通过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通过科学、全面、准确的财务分析,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按照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并根据相关的财务管理、财经制度的原则,组织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处理相关经济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1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规模及发展;投放,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及潜力;耗费,资金的耗费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竞争实力;回收,资金的回收梵音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资金周转是否灵活;分配,资金的分配反映了企业的消费及积累。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绩效关键因素。

  2.2财务管理成本有效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资金运动是复杂、综合的,它全面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体现了在企业活动中参与商品交换及其他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有关资金周转的健康问题,产销的通畅问题,经营的得当问题,都可以通过财务指标综合反映出来,以便于企业生产经营者即时予以调整。

  3.我国目前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我国目前的大多数企业都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的目标并不明确,很多经营者依旧存在着企业盈利就好的传统观念,没有把资金的合理筹集、资金的合理应用引起一个较大的重视,纵然有些企业很重视财务管理,但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并不明确。如对于利润最大化而言。作为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为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因为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及剩余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对剩余产品的衡量标准通过价值来实现,纵观资本竞争市场,资本的运作最终也是最强的企业获得最多的资本使用权。

  其次,会计核算及内部控制监督不规范。所谓会计核算,指的是完整、系统、连续地对企业的执行预算过程、执行结果进行有效的核算、监督所要应用的一种以倾向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会计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都存在会计核算不归房,而会计核算职能又是会计监督职能的前提和基础,监督职能也是会计核算职能的保证。因此,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监督的不规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

  4.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首先,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新理念。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先要具备现代财务管理的意识,对于企业,一旦建立起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能赋予企业自主理财的全力,另一方面也能将现代企业理财置于高度风险性、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同时,这也意味着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企业强化信息管理的观念,财务人员通过全面、准确、迅速的收集信息,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筹资、投资、策划方面的依据。

  其次,企业要强化发展观念。以追求长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目标,重视理财行为给企业带来的长期影响,增强风险观念,以便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预算所有的奉贤,从而做到防范、化解风险,让可能会发生的奉贤降到最小。

  再次,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背景要求下,现代企业制度应运而生,这一制度强调科学管理,这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生命线。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效益与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因此,要以服务和服从企业的生产经营为需要,以实现企业的根本任务为目标,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结 论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贯穿着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过程,因此,作为现代企业,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管理要求及具体发展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财务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综合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峰.浅谈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8.

  [2]辛惠琴.企业内部控$tJSq度的建设.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0)

  [3]赵珊.浅谈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交通财会.2003(01).

  [4]仇丹虹.试论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价格月刊.2005(06)

  [5]马丽亚.试论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构建.会计之友.2006(02).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3

  【摘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既给酒店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为酒店发展带来了挑战。作为酒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财务管理的状况对于酒店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当前酒店财务管理的现状,以及其未来发展状况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酒店 财务管理 现状 发展

  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酒店行业发展迅速,并逐渐向规模化、规范化迈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财务管理作为酒店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酒店获得经济效益,管理水*高低的重要反映。因此,对酒店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提升酒店财务管理水*的办法,为酒店行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做出保障。

  一、酒店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意识方面

  在财务意识方面,我国酒店行业存在普遍缺乏重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酒店在财务人员的任命上缺乏严格的选拔,显得较为随意,导致酒店财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第二,缺少对财务部门的重视。这会导致财务部门在工作中,没有话语权,影响其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三,采购的分散,这样会使财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采购信息,使财务部门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

  (二)财务管理方面

  当前我国很大一部分酒店的财务管理水*仍有待提高,由于酒店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消费群体多样化、结账方式不统一、服务项目多元等特点,导致酒店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加,加之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合理的内部管理流程,使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少工作依据,使财务管理工作较为混乱,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水*不高等情况的出现[1]。

  二、酒店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缩小与发展国家发展的差距

  西方先进国家由于制度以及历史等原因,酒店行业发展较为完善,并且已经逐步形成了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因此,要想提升酒店的财务管理水*,需要不断学*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通过与我国实际情况的结合,从而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酒店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实现酒店财务管理水*的提升[2]。为此,需要酒店财务管理人员在学*的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会计制度的学*。财务人员需要遵循统一的会计制度,使用标准的行业语言,从而为财务管理水*的提升奠定基础;第二,会计报表的学*。财务管理人员在制作财务报表时,需要对内容进行细化,并且各项内容要明确标识,从而保证为会计工作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三,制定统一的核算标准。酒店财务部门需要与各部门进行协调,从而保证数据分类规则的统一性,使其具备可比性,从而促使财务部门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二)酒店财务管理意识逐渐变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务管理在酒店发展中的作用也会逐渐凸显出来,为更好的促进酒店的发展,增强酒店财务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为此,酒店可以通过培训、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等方式,增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财务人员素质水*的提升;其次,增强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财务工作对于酒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酒店通过开会议、做报告等方式,增强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明确其工作的意义,从而提升财务人员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心,进而提升其工作水*的提升。此外,酒店财务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的方式,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增强员工之间的监督,实现酒店财务管理水*和质量的提升。

  (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

  酒店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酒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对酒店的成本进行控制,提升酒店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酒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酒店的长远发展。因此,酒店为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酒店财务部门能够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发挥人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因此,酒店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增强员工的管理参与程度,提高员工的素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方式,对员工潜能的挖掘,使其更好的为酒店发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酒店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核算体系。酒店管理部门可以将采购部门划分到财务管理部门下,让财务管理部门对酒店的日常事务等进行管理,并且定期开展市场调研,从而对采购等工作进行监督核算。

  (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预算是提升酒店经济效益,提升服务水*的主要方法,对于酒店行业规模的扩大,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等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需要财务管理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第一,制定目标,层层分解。酒店财务部门在编制完财务预算方案以后,需要对内容进行层层的分解,从而让每位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范围,做好各部门以及各人员的协调工作,为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第二,科学编制预算体系。酒店在进行编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酒店之前的发展经验,依照当前我国酒店行业发展的现状,对预算体系进行编制,为使预算更加具有实用性,酒店可以实行季度预算,进而根据发展的形式,对酒店的预算进行调整,使其更加贴*酒店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三,加强监督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酒店的重点项目、大项目等进行严格的监管,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进,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五)酒店财务管理信息化、软件化的应用

  现在的酒店管理财务信息化、软件化投入远远不够,造成了管理技术落后、人员臃肿、效率低下、数据不明晰等问题的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酒店管理软件投入不够。很多酒店购买的酒店管理软件大都是小品牌或者版本低,在酒店运营内控管理方面造成很多漏洞、并浪费人力资源。二是财务软件与酒店运营软件没有接口,相互独立,保证不了财务数据的安全性、明晰性。前台数据无法与财务软件进行互换,使酒店收入的账务处理问题多、效率低、差错率高。三是缺少完整的酒店信息化系统。比如财务软件只有报表及总账系统,没有财务分析系统;没有采购、库存、比价、仓储管理系统;订单都是手工下,缺少必须的监督管理环节。酒店要做到财务精细化管理,大量使用计算机信息化、软件化管理已经是一种趋势。很多酒店在购买酒店设施设备及固定资产装修等方面投入巨大,但对酒店信息系统的投入就很少了。这样导致酒店内控管理脱节,不能相互制约。因此,酒店内部控制要拓宽思路,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客房耗品、餐饮成本、能耗成本才是酒店成本管理的重点,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一种新技术、新的管理流程带给酒店的效率提升、差错率降低、人员减少等结果,使酒店获得好的收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酒店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之地,则需要加强其财务管理水*,通过学*其他国家成熟的财务管理理念与方法,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好酒店的预算编制等方式,才能促进酒店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酒店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宾.酒店财务管理新趋势和人才培养对策解析[J].现代营销,2015(2):91-91,93.

  [2]程春*.关于酒店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J].财经界,2015(12):177-177.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4

  摘要:财务管理信息化改变了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它的存在进一步优化了生产经营流程,为管理者提供了更迅速、精准的决策依据,使企业拥有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制度;市场竞争力

  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然性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信息要素在市场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它的存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谁的信息更全面、更专业、更精准,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竞争力。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是一种满足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的财务管理信息*台,能整合财务活动的各项信息,让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记账、核销、报账等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从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财务管理和上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将财务系统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实现企业与社会的有机联系。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同于会计电算化,它依靠的是网络和通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强调财务信息处理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改变了整个财务管理流程,是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及时获取财务业务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信息,整合内部信息,及时掌握企业现阶段的筹资、投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情况。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还可以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正确分析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结合长期战略目标和经营发展需求制订合理的管理措施,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长,最终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的提高,创造并保证企业核心市场的竞争优势。

  2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负责人的管理理念尚未转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职能机构、岗位设置仍延续传统的记账模式,岗位之间经常发生工作冲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操作者业务水*有限。虽然会计从业人员都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培训,但是,真正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务中的人甚少。大部分财会人员从事的财务信息化工作还停留在财务软件应用的表层,只是完成简单的计算机录入、网上审核工作,其他事务仍然以手工账核算为主,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财务软件所具备的自动结转、辅助核算、会计科目的唯一性检查等特殊功能和财务信息化应有的作用。

  2。2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2。2。1软件不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目前,实施财务信息化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选择行业通用的财务软件,比如金蝶和友通。财务软件的数据模块也大多都包含总账模块、应付模块、报表核算和成本核算等,不同行业都能找到比较切合的软件衔接点。但是,它的缺点是财务信息化纵向发展不足。财务管理软件功能落后,在采购、生产、经营等管理流程上发展有限,不能沿着企业生产线和经营思路设计不同的功能,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等重要部分基本上要通过手工核算完成。纵向发展的欠缺使企业很多业务的处理工作都不能在财务信息化软件上实现,无法完全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处理常规业务。

  2。2。2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程度低财务工作涉及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项内容,所以,需要将各部门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有些企业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时,只要求财务部门使用信息化软件,在其他部门并没有普及。在财务核算时,仍采用传统手工统计、核对的方式,无法快速、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导致资金流反映的信息具有滞后性,不能将相关信息迅速反馈到管理层面,以至于管理者不能及时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在工作过程中,有的企业即使多部门都推行信息化建设,但信息化系统是由不同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拼凑而成——各部门采用自己的信息建设标准,只负责将个人所属业务模块反映到信息系统中。由于多个部门在信息交叉部分的数据指标口径不一致,所以,无法实现相应的对接,进而无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处理相关业务。

  2。2。3财务软件的适用性和安全性问题财务信息化建设依靠的是财务软件,企业能够从市场上选择基本符合企业业务处理要求的软件。但是,随着企业业务的扩展和经营条件的改变,新问题和新需求不断涌现。很多企业在启用财务软件之后就不再考虑软件后期的适用性问题,导致企业很多新的业务需求,比如市场分析与预测、成本分摊、纳税筹划等无法通过软件实现,严重影响了数据处理的完整性。此外,财务信息化需要网络支撑,所以,信息的安全问题则成为了关键。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数据被泄露的风险较大,信息的可靠性也大打折扣。

  3对策和建议

  3。1增强财务信息化的管理意识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管理层应该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信息理财观念,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责任团队的组建速度,合理安排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模块,实现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时时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执行情况。

  3。2加大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财务管理信息化与传统会计核算最大的区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人才是信息化建设最根本的保证,所以,企业要全力配合财务信息化建设,划拨足够的预算经费用于财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样,不仅要求财务人员要掌握财务会计理论知识,还必须熟练操作计算机,尤其是本企业施工的财务处理软件。由此可见,财务人员要成为“财务—计算机—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便在适当时机改进或自行开发适合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软件,从而更好地让财务信息化为企业管理服务。

  3。3创新适应企业管理的软件功能

  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系统软件功能的配合,具体包括以下2点:①企业要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避免因硬件方面的缺陷延误信息的处理;②使用财务软件时,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处理特征和管理需求吸收、消化国内外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改进软件功能,将新的处理技术普及到相关业务、管理部门中,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处理信息的能力。

  3。4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问题,它代表的是企业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改变,要求企业所有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因此,企业应该规范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管理运作,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整体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企业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为前提,在企业中制订统一的数据计算口径,统一上传和下达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加快信息流转的速度,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交流的畅通性,加强信息的整合度,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5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企业可以借助专业程序设计或者自行研发、设计安全预警程序,为信息系统构建严密的安全保护体系。这项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①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到人员管理,从财务系统操作到数据资料管理,都要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利用岗位职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同时,定期组织业务检查和考评,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②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设置系统防火墙,关注重点防范事项的运行,防止在会计专用软件上安装和下载其他软件。另外,对于存在风险的岗位,要科学分配权限,做好授权安排和密码控制,要严格根据数据类型和业务性质定期和不定期备份,加强对网络风险的防范,防止保密信息和数据被泄露。同时,要高度重视系统发出的报错信息,及时处理出现的特殊情况,以保证信息的流畅性,进一步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确保企业财务的运营安全。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5

  摘 要:随着我国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建财务管理也逐渐完善。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的财务管理基本得到落实。但是在积极推进基建财务与企业财务接轨的过程中,基建财务管理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企业有关基建业务的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基建财务 问题 对策 档案管理

  企业要想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并且合理分配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就必须利用基建财务对工程建设计划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资金动向进行科学的、严格的核算和监督,为制定基建计划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以便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因此,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十分必要。

  一、基建财务定义

  所谓基建财务,主要是指负责与在建工程相关工作的财务。它具体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概算、工程预决算、从项目建设到项目竣工结束的财务决算全过程。主要工作包括:(1)管理基建工程款项的拨入,支付和结算;(2)编制基建报表制度;(3)参与基建项目预算,内控,核算,验收,合同签订,决算;(4)制定基建财务制度;(5)监督基建工程合同的执行 ;(6)其他有关基建财务事项。如:对基建业务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清查。

  二、企业基建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制度在实施中的问题。1996年1月1日起执行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凡是符合规定条件,并报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核批准,建设单位财务会计与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已经合并的,不再执行本制度,应执行相应的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对基建业务核算只设置“在建工程”一个科目,该科目“编制说明”定义“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和外购工程物资设置明细账”,对其中核算内容繁杂的“待摊投资”如何设置明细科目和确定分摊方法未提及,对混合在一起的土建工程成本在明细项目中如何分配也未提及。

  2.管理制度不全。现行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基本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实践中可操作性差。有些制度明显落后于基本建设发展要求,但是在新的制度尚未出台前、旧的制度又不适应的情况下,基建财务管理也经常出现无章可依的被动局面。尤其是对违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行为的相关文件,处罚规定不具体,难以掌握处罚的尺度。

  3.组织机构人员素质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基本都分散在计划部、组织部、财务部等几个部门,基建业务会计核算作为单项业务并入财务部门,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长期以来,有些企业领导认为基建财务是临时的,专职基建会计人员无关紧要,或者由其他财会人员代理兼职基建会计。临时的基建财会人员即使对正常基建业务记账处理能够胜任,也无法处理“待摊投资”的摊销、工程成本的结转、竣工财务决算等难度较大的业务,更谈不上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投资估算和财务测算方面的内容。

  4.可行性研究分析不足。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常常由于片面领会文件的精神,受到相关行业部门的限制。

  三、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1.科学建立基建财务制度。会计科目的设置是基建财务的基础,一个合理的构架更利于项目的管理。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工程施工,而财务部门则反映单项工程的资金价值,会计科目、单项工程辅助核算应按工程概算设置。进行一一对应,相匹配。这样才能准确地核算单项工程成本,才能区别哪些是概算外工程。为工程竣工结算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依据。避免超计划、超预算。建立健全基建业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人员依据各项制度深入到工程管理中。

  2.强化企业基建财务的管理。要结合各个区域特点,完善财务统一管理制度,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对重点项目在组建时就要积极比较分析建设资金的统一管理、统一机构人员、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财务结算和竣工决算。由此形成对企业资金安全运行的统一制约机制,从而规范资金管理,促进资金安全。

  3.做好项目的建档意识。要做好工程文件、资料的建档工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供完整的技术数据。首先应从合同签订抓起。这样工程项目的工程文件、资料收集、立卷、归档;其次,通过合同进行了分解,加强工程各参与单位完成此工作的责任感,做到各负其责,也为文件、资料的超前控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再次,加强全程跟踪控制,加强督导。从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开始就应对档案资料进行跟踪、收集和监督,对具体文件、具体资料形成的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督促,确保文件收集过程的完整性;最后,努力完善、健全早期建筑的文件资料和收集归档。

  4.完善基建财务管理机制。具体表现在:(1)在基本建设资金的拨付和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上,创新基本建设拨款程序和统一基建会计核算方法。(2)在基本建设资金监督检查机制上创新,加强建设资金的源头管理,明确财政性投资项目的资金必须设立专门专户进行管理,杜绝滥支挪用。(3)在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决算和审查上创新,对涉及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要进行审计工作。(4)要建立严格的报表制度。重点是拨款资金申请表、工程进度表、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表等。(5)实施有效基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保障措施。基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是具体控制手段的依据,同样也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

  总之,企业应重视抓好基建财会队伍的基本建设,保证企业基建财务管理水*的不断提高。在增强全局意识,服务集团发展全局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加强融资管理,保障资金需求,加强工程成本的控制,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概算内,保证项目投产后具有竞争能力,要认真做好生产运营准备工作,保障基建财务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项行茂。曾慧芳。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探索[J]. 财会研究?综合(上),2009年第12期。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6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价值管理。中小型酒店的财务管理是酒店管理的关键。目前,中小型酒店管理中存在着盲目追求收入、疏于管理、缺乏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等诸多问题"应采取措施,合理规划,建立有效的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策分析体系,加强成本管理,合理利用各种经济资源,提高酒店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小型酒店;财务管理;规划

  经济全球化已经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酒店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不仅面临从市场经济观念的新视角,重新审视企业发展战略;驱使酒店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切实转变财务职能,广开生财、聚财、理财之路,打造酒店理财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一、中小型酒店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薄弱

  预算是以货币表示的预期结果。预算在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新的观念将其看成是企业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利润率的一种方法。

  中小型酒店往往缺乏高效、有序的预算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一定时期内酒店经营总目标的实现困难重重。酒店内部各部门职责不同,经常会发生冲突,如酒店的客房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可能提出庞大的改造装修计划和客房设施更新计划,餐饮部也可能会提出更多的消耗计划以期望更多的客人光临。客房部和餐饮部均希望扩大发展自身而提出相应计划,而财务部则可能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认为无法筹集到相应的资金拒绝支持。如不进行协调可能造成部门之间的各自为战,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酒店的总目标。第二,在一定时期内,酒店各级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无法明确。酒店的具体目标是由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如果总目标混乱,具体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2.缺乏对收入的有效控制

  提高酒店经济效益的途经有很多种,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就收入而言,销售收入的增加受制于酒店的规模,并受一定时期消费水*的影响,在这两种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加强酒店收入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目前大多数中小型酒店经营者在收入的内部控制方面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凭证传递手续不规范,出现跑单、漏单、收入不入账等现象,造成收入的流失。有的酒店对收入的内部控制还停留在“监视”的局面上,不太重视内部稽核。

  (2)酒店在收入的内部控制环节中,涉及岗位多、人员流动性大、结账方式多样化等等,这些因素给酒店收入的内部控制造成一定困难。酒店如不加强对收入的有效控制,就会造成酒店收入的流失使酒店遭受严重损失。

  3.往往只侧重于核算,疏于管理

  传统的财务管理一般认为财务仅仅是对已经发生的经营状况的被动反映,是算账、报账,这是对财务管理的偏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预算是财务决策目标的具体化。财务部门的工作要以财务预算为基础,决不能只靠总经理个人的决策来办事。

  二、合理规划中小型酒店财务管理的对策

  1.建立一套财务预算管理系统

  为了求得酒店的生存、盈利和发展,必须在酒店内部树立整体观念,从而提高酒店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条主线就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组织协调”过程,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目标落到实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费用是盈利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是酒店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许多酒店经理会认为这是财务部门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笔者认为,管理者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控制理念。首先,酒店应充分发掘每个员工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每个员工都能自觉为节约成本费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酒店的每个员工都是节约成本费用的一员,单独靠财务部门及个别部门是完不成的。其次,成本费用控制应以满足酒店的对外需求为前提,并不是一味要求成本费用的绝对数下降。要通过对酒店内部物资流程、对外采购模式、服务产品定位、财务运作模式、竞争对手及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成本分析,对酒店进行全方位的成本预测和决策管理。在成本差距难以拉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推出比竞争对手更具特色的服务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寻求长期的竞争优势,来实现成本优势。应正确处理好酒店发展和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酒店整体经济效益。

  3.加强酒店收入的内部控制

  加强酒店收入的内部控制,首先必须合理设计岗位,不相容职务分开设置,彼此相互制约,协调发展;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对重要部门员工,如出纳、前台收银员、稽核员等岗位的聘用要进行严格审查;要经常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其次,加强业务活动的控制,如内部账单的传递程序要严谨,折扣单控制也要有严格程序。第三,加强对酒店收入的控制和监督,重点是加强酒店收入的内部稽核。

  4.建立一套内部财务控制系统

  国外酒店强调财务工作的重点是财务的控制作用,而且控制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事前的控制取决于酒店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事中的控制取决于执行人员的素质、执行程度和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事后的控制在于对各项预算、计划执行偏差的分析和及时的纠正,通过分析各种预算计划执行的情况,纠正执行预算、计划的偏差或修正其不合理性。

  总之,财务管理是整个酒店管理的“牛鼻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带动酒店其他各项管理,是现代酒店管理的新模式。合理规划中小型酒店的财务管理成为酒店管理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朝琦,赵遂群.酒店财务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2.

  [2]赵炳贤.资本运营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8.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扩展2)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 (菁华5篇)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1

  仓储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仓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交叉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等各个环节。另外,仓储还是物资流转的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中铁山桥集团是我国生产钢梁钢结构、铁路道岔等产品研发制造基地,担负着我国钢桥梁、钢结构产品方面生产科研的重任。仓储的主要物资为钢材,资金占用大,库存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有效地实现仓储物资的管理,对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系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资金利用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1、仓储管理概述

  仓储管理是指能对企业库存物资服务的所有相关活动。很明显,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明确仓储管理的对象、服务的目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库存物资,而对于这些物资的管理可以是经济层面的,也可以是技术层面的,服务目的则是为了能够将所有的物资用于生产经营,提供优质的计划、组织等服务,具体的环节包括对于物资资源的取得、商务管理、流程计划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仓储管理最重要的是希望可以通过市场方面经济层面的控制手段达到最好的仓储资源配置,从而获得高效优质的组织服务。同时可以很好地降低成本,通过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仓储物资的管理水*,有效降低管理的风险。优良的仓储管理能对物资如钢材等实施有效的养护与保管,并进行准确的数量控制,从而大大减少库存资金占用。

  2、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仓储管理系统是解决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不均衡性的手段之一。仓储是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周转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间环节,并时时跟踪生产经营中物资消耗的情况。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物资存在着极为不均衡的现象,那么仓储管理系统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企业能够顺利生产的前提条件,如果仓储管理环节做不好,那么企业生产很难得到良好的保障。因此,必须明确仓储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高效健康的仓储管理才能够保证企业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第一,仓储管理不仅是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参照依据,同时也是企业制定物资供应计划的依据,及时的物资更改信息是现代化企业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必要前提。

  对于企业来讲,库存所包括的内容不是单一的物品,而是各种可用资源的综合。仓储管理能够很好地提升企业计划的弹性和柔性,高水*的仓储管理对于企业销售业绩的稳定提升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仓储的管理。

  第二,仓储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

  企业的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都会进行质量方面的严格检验,这是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是企业本身信誉得到保证的前提。仓储环节方面进行质量管理,主要是在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物资在入库之前、物资存储期间、物资出库使用之前这三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质量管理能够从源头上制止不合格物品流入市场,在进入市场之前尽量做好准备,做好包装、分类、出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库存方面投入和损失,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速度。

  第三,做好仓储管理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物资在仓储期间是静态的,不过其中仍旧会产生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负担。从整体的角度看,即使存在着人力成本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的耗费,依然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3、企业仓储管理的优化策略

  仓储管理从传统走到现代化,是一个从简单逐渐走向复杂的过程,是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水*相适应的。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范围极为广阔,东西部经济发展严重不*衡,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仓储管理无论是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适当借鉴发达国家关于这方面的先进经验,能够很好地提高我国仓储管理的实力。

  3.1 尽量做好物品的保护保养工作

  将不同的物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对于物资的存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是物品在存储过程中是否被保养好的关键过程。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诸如温度、天气等,加上本身的自然属性,使得物资随时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或者是质的变化,如钢铁会生锈,进而失去其所应有的价值。仓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物资的存储期间找到物资的变化规律,进而及时地采用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保证物资性能的可靠性,创造出一个适合不同物资存放的有利环境。物资的种类不同、属性不同,自然对于保管的要求也就不同。例如钢材等物资的存储,需要放在干燥的环境以防止生锈;油类等极易挥发和易燃的物资需要放在阴凉、温度较低的环境等,仓储人员要尽量做好保护工作,在库存期间最大限度地保持物资的原有属性,保证物资的质量和最大使用价值。

  3.2 建立健全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和体系标准

  当前我国企业在规范的政策体系方面还有所匮乏,对于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的正确认识有待提高,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为了保证仓储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正常工作和运行,有必要建立起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仓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讲,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助于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实施。而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其中有很多环节和事物需要协调,例如人、材、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这就给企业规章制度体系提出了要求,各个环节必须有序地工作,才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仓储的现状,不能盲目地跟风或追随,应有选择地找到适合自身单位的管理制度,引入国际知名企业的先进仓储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仓储物资管理网络,规范仓库设计、货架规格等,加强对于库存物资的整合力度,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3.3 加快仓储信息*台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企业要积极引入信息网络化,实现仓储物资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的供应链中,仓储物资的管理环节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核心的环节之一。各个环节之间进行接洽时,总是离不开仓储环节的参与,例如采购与生产环节、分拣和运输环节、计划和生产环节的对接中都涉及到仓储管理。要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提高仓库利用率,就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企业内部共享的公共信息*台,让仓储物资透明化,便于大家的查找,也可以实现共同的监督,降低仓储物资的损失率,提高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进而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结语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仓储管理也应该顺势发展,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世界在进步,企业也在发展,传统的仓储单纯保管物资的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的仓储管理将全方位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资源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翔.物流管理[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

  [2] 张耀*。仓储技术与库存管理[M].石家庄:*铁道出版社,2008.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2

  一、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1、仓储管理的内容

  传统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货物的管理,保证货物数量不减少灭失,以及质量上避免损坏,受此传统角色影响,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仓储管理“就是看看货、看看仓库”,但现代仓储作为嵌入生产和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内容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绝不是看看货、看看仓库那么简单:

  ①仓储决策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仓库规模、功能定位、仓库规划、仓库设备的选择和规划等。传统企业的规模、市场辐射范围、竞争等各方面与当今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传统企业的自有仓库往往随厂而建、前店后仓,因此不存在仓库选址问题,选厂即是选仓。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广,为了满足配货要求,一些企业在产区只设原料库,而成品仓库则设在与产区分离的便于配送的中心仓库,因此仓库选址成为仓储决策中的一大问题。仓库规模与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关,如果盲目求大,可能造成仓容过剩,如果不考虑企业将来的发展,只顾眼前,可能造成仓库仓容很快不够用。在物流功能趋于一体化的今天,仓库的功能除存储外,还可能根据生产、流通的需要,增加流通加工、配货等功能,这些功能定位对仓库规划、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将起决定性作用。特别当前物流机械化技术不断提高,各种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增进工作质量的机械设备可供选择。

  ②作业管理,包括仓储管理制度、作业流程管理、作业组织管理等。仓储管理制度,分清岗位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目标,才能使员工各行其是。作业流程是对各项作业最合理的各要素及步骤的总结,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及效率。作业组织管理是对仓储实际作业中人员、财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③库存管理,主要是对物品在库数量进行控制的管理,与仓储成本有关。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何时向上游供货商提出定货、定货的品类、定货数量多少等。恰当的定货时间和定货数量,可以在库存成本与企业缺货成本之间建立*衡,使企业的订货成本最低但又不至出现缺货现象。

  2、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的特点

  ①规模小,从中小企业划分看,他们人手和资金比较少,生产规模也不大,库存商品规模也较小,大多数企业采用自有仓储进行商品储存,仓库规模也较小。

  ②机械化程度低。现代物流讲求高效、低成本,许多配套机械设备在仓库内得到广泛使用,比如运用重力原理,节能而且又能提出入库作业效率的重力式货架,省力又快速的传送带,采用集装化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托盘货架、托盘叉车等等。但由于中小企业部分存在资金少,而且规模不大,大多数企业在仓库建设中总是以节约成本为原则,因此在机械投入上总是能省则省,能采用人工的决不购买机械。因此,这些仓库的作业较多采用人工方式,人工搬运、人工上架、人工分拣,等等。

  ③信息化技术程度低。在仓储活动过程中,物流信息伴随始终,从商品入库前的入库通知、到商品入库验收、商品入库、商品保管到商品出库,商品信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传递、保存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都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物流为解决信息传递问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适合仓储使用的软件,如广为使用的MIS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各环节的信息传递达到即时化,并使信息不受外界干扰。但这些仓储信息技术的使用往往取决于企业主的观念和经济条件,有的企业主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了解,仍然满足于传统的纸质单证传递、手工信息录入等方式。有的则因为购买软件的费用高,而仍然采用手工信息传送。有的则因为员工素质较低,虽然购买了仓储管理软件,但员工不愿使用学*和使用新的信息管理方法,使得企业仓储软件形同虚设。

  二、中小企业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仓储管理现代化意识不足,仓储决策失误较多

  仓储管理现代化意识不足,表现为:第一,设施设备规划简陋、粗泛。有些中小企业主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仓库投入不是以高效、高质量为原则,而更多以节省成本、满足当前使用为原则,仓库的定位、仓库设备的规划往往简单、粗泛。投入使用后,设施设备显得落后,到那时要更新又需要重新投入,企业处在二难选择中;第二,不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采用传统手工记账办法,造成账物不清,不利用仓库管理;第三,雇用仓储人员的要求偏低,有些中小企业只需要会记账,会识字的人员即可,有的仓管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缺乏仓储专业知识。如果企业缺乏现代仓储管理意识,只是把仓库当作暂时存放材料或是商品的处所,而不能将仓库融入到生产与流通的运作中,就不可能规划出高效、高质量的仓储。

  2、仓储作业管理粗泛

  (1)缺乏合理科学的作业流程规定。仓储作业主要包括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三大环节,严格规定每个环节的作业流程,能避免作业的随意性,保证每次作业的质量。如入库,应包括入库通知、单据审核、货物检查验收、货物签收(交接)、理货上架、入库信息处理,并规定每个流程的责任人。但有些小企业则缺少这些的流程规定,甚至出现每次入库由采购员指挥仓管员的情况,是否需要检查、是否需要清点,由采购员说了算,有时甚至采购部只凭一张定货单就要求仓管员先做入库信息,而后期货物是否到库却不得而知。出库作业同样存在流程不清,有些企业,只要是生产部,不管是谁,都可以到仓库领料,没有任何出库凭证,就可以把物料领走。缺乏客观、明确的作业流程,必然导致仓库管理混乱、账物不清。

  (2)储位管理不明确。有些中小企业在仓库储位管理不够明确,货物选择储位的方式不清,而且常有在库货物的货位不清,明知有货却总是找不到的情况,导致这部分商品被人为积压,增加了库存成本。货位的货物杂乱、分不清界线,不利于清点及清洁工作。储位管理不当,商品随意摆放,货垛歪斜,体现出仓库的管理水*低下,既影响了在库货物的管理,同时也对出库作业造成不利影响。

  3、缺乏合理的库存控制

  (1)库存量制定不准确。有些小型企业对库存策略缺乏认识,仍采用规模进货方式,产生了相对高额的库存成本。一些中小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不够全面、精确,定货数量与实际需求量差异较大,有时造成缺货,有时又造成积压。

  (2)存货管理差。由于库存量估算不够准确,一些产品库存量过多,再加上未进行及时的处理,造成过期品、残次品损耗,增加了库存成本。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由于生产失误,一些产成品与客户需求不符,造成无质量问题的一些成品被迫积压在仓库里,造成大量库存。这些产成品未进行及时处理,造成物质浪费,同时占用仓储资源,但这些问题在一些企业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生产五金类产品企业,部分积压在库产品的金属部分,在库时间长了甚至产生锈蚀,过后只好当废品丢弃。由于库存控制不当,可能造成的损失,是企业增加运作成本的一个因素。

  三、中小企业仓储管理对策

  1、改变仓储观念

  首先,现代仓储意识的建立是建设现代仓储的前提。要改变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的现状,首先应该改变仓储观念,让仓储参与到生产、销售中,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现代化的仓储是高速运转,为生产和流通提供多样服务的,有了这样的观念,企业才可能高瞻远瞩,抽出必要资金作仓储机械化、信息化的投入。其次,不仅是企业主、企业管理者需要改变仓储观念,同时企业全员也应该树立现代仓储意识。只有全员树立现代仓储意识,才能共同遵守仓储管理规则,按规章办事,才能使仓储管理规范化。

  2、合理规划,增进仓储现代化

  (1)仓库功能定位决定仓库功能区规划。仓储规划包括仓库功能的定位、仓库功能区域的规划、仓库机械设备的选择。仓库功能的定位根据企业商品特征,可将一些商品作业在仓库内完成,如切割、包装、配套、流通加工、组配、贴标签等,这些作业可延迟到顾户订单下达后再按订单进行,如果在仓库内进行此类加工,仓库可根据作业量规划出此类功能区。

  (2)仓库设施设备的选择。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企业产品的特征,以合理、适用为原则。由于土地价格上涨,企业在作仓库规划时,都会考虑到充分利用仓库面积、容积,货架是充分利用仓容的仓储设备之一。因此许多企业都把仓库规划成货架仓库。但实际上,除了考虑仓容因素之外,还应该考虑到便利因素。如果一个仓库里的货物有部分是大体积重货或是短时间存放的,出于作业的便捷性考虑,这类型货物是可以采用分区堆垛的方式进行存放的,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上架下架的时间。所以,一个仓库,既应规划部分区域作货架储存区,也可以划出部分区域作为货物堆垛区。此外,企业在选择货架时还应该与企业存货的包装尺寸配套,切不可盲目定制,出现货架尺寸小于货物包装尺寸的情况。仓库设备的选择还遇到当前使用与企业未来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企业的业务量和商品类型可能与未来发展有所不同,企业如果按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仓库规划,可能在设施和设备上出现浪费,如仓库过大,仓库面积利用率不高,设施配置过高等问题。企业出现此类矛盾时,建议采用可扩展的方式,比如仓库选建一部分,在合适的地方预留一部分到未来需要时再进行扩建。货架也采用可加层、隔层可移动,较为灵活的样式。

  (3)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事实证明,手工信息录入效率低、错误率高、传递周期长,如果采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信息*台则可使信息得到即时传递,提高物流效率,并可与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对接。信息时代,如果没有便捷的信息*台与外界相连,企业二、三年内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所以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跟上经济环境的形势,尽快选择信息软件。MIS仓储管理软件在货物入库、在库、出库各环节信息管理功能较为齐全。上游客户多,产品类型复杂的企业,也可采用ERP系统,该系统中的仓储模块即可满足仓储管理的需求。当然,在使仓储管理软件进行仓库信息化管理时,应配套使用条码技术,完成商品信息的采集。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库存量的实时跟踪,有利于企业对库存量的控制。仓储现代化使仓库对生产、流通作出快速响应,从而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制定仓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1)明确岗位分工,规定岗位职责,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制度。企业就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制度,岗位分工可以通过罗列出仓库所有的工作任务,对这些任务进行划分、归类的办法来实现,分工明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一般企业仓储部门的岗位有仓储主管、仓管员、理货员、仓库装卸搬运人员等,具体岗位、职数还应根据企业仓储工作情况而定。岗位职责即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及目标,比如入库验收制度、物资保管制度、出库管理制度、退货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等,岗位职责起到引导员工工作、行为的作用。绩效考核的项目可根据仓库的核心工作来确定,一般有工作量指标、工作效率指标、工作准确率指标,奖惩措施可以起到分析作业流程是否合理,以及激励和考核人员的作用。

  (2)仓储作业流程规范化。把仓库内主要的作业项目的工作环节和先后顺序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让工作人员按流程办事,可以提高员工作业的目的性,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效率。一般仓储作业中较典型的工作包括:入库检收、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盘点作业,因此可制定相应的商品检收流程、入库作业流程、仓库日常作业管理流程、出库作业流程、盘点作业流理以及仓库单据及账务处理流程等等。

  (3)储位管理规范化。每个储位都应该有储位编号、有清晰的标志。对已经在储位的商品,还应对储位的商品进行在库管理,常规化的清理、清洁、检查,摆放整齐。在仓储工作中,储位安排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定位储存,即仓库事先对货位进行划分,规定每个区域摆的货物,当货物入库时,按指定的货位进行摆放。另一种方法是随机储存,这种方法不规定货物的位置,而是哪里有空就放哪里。第三种方法是分类储存,根据仓储商品的不同特性进行分类,每类商品指定专门区域进行存放。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储位安排,最基本的原则是使工作更加便利。规范化管理使仓储管理做到精细化。

  4、控制仓储成本

  企业仓储成本是企业除运输成本外的第二大物流成本,控制仓储成本即是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仓储总成本由定货费、购入费、保管费、缺货成本四部分组成,定货费是每次订货时产生的费用,包括外勤费、运输费、入库费等,购入费由定货量和定货价格决定,保管费包括搬运费、建筑物设备费、地租、房租、修理费、光热费、电费、水暖费、防止库存风险而发生的费用、货物损耗费。这些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购入费,购入数量的多少是仓储总成本的决定性因素。

  (1)控制库存。仓储总成本的变动与库存水*的高低密切相关,控制库存,是控制仓储成本的关健,如果库存量大,每次订货量多,那么相应地,购入费、保管费都增加,如果库存量小,购入费和保管费都降低,但缺货成本可能增加。

  (2)加强存货管理,减少仓储损耗。企业中每件入库商品都包含订货成本、购入成本、保管成本在内,如果商品在库存过程中出现过期、损坏、灭失等情况,则商品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增加了仓储成本损失,所以减少仓储损耗也是控制仓储成本的一个要素。减少损耗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定期进行仓库实物盘点,通过盘点及时把握仓库货物的质量情况,对于接*保质期的商品及时处置。第二,客户的退货应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如果属于瑕疵品,可折价处理或是进行整改加工,如果属于发错货退回的正常产品,则应及时检查入库,放到相应货位,以便下次及时出库。第三,检查储存条件,发现质变产品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改正。第四,做好仓库的防盗工作。贵重货物容易遭窃,经常巡逻,检查货物数量是必要的。

  四、结语

  总之,中小企业如果要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企业仓储管理就应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静态存货走向动态参与生产和流通。中小企业仓储的改进需要从改变观念开始,提高它的机械化、信息化水*,进而在管理制度上制定出一整套关于岗位分工、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工作流程的规定,使企业的仓储管理做到精细化,更好地做好生产、流通的保障,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3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对外推出了“大物流”计划,为第三方物流市场带来了一场变革。随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其物流战略,希望能够与电子商务生态圈的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共同集资发展物流系统,以解决目前制约*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本文将结合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建设阿里仓储的战略,研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的物流系统的战略手段。

  【关键字】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 大物流 物流系统

  一、电子商务遭遇物流瓶颈

  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这一问题已经提出好多年了。对于淘宝网的上B2C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恐怕是他们最大的成长烦恼。尤其是各大电子商务网站都在做促销,短期内大量的交易产生的订单使得物流公司应接不暇,国内知名的快递公司纷纷“爆仓”。

  由于阿里巴巴不直接提供物流服务,所以阿里巴巴B2B*台上的卖家只能自行选择物流公司,对于下游的物流供应商来说,其配备的人力、物力根本就不能满足诸多电子商务企业爆发式增长的业务和高水*的服务需求。总而言之,阿里巴巴既不能保证物流质量,又难以避免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

  传统的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需要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来改变这一局面。阿里巴巴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台提供商,其抉择预示着电子商务企业将迎来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

  二、“大物流”计划

  20xx年6月,淘宝网对外首推“大物流”计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推出基于物流信息、交易信息和商家ERP系统全面打通的“物流宝”*台,即由淘宝网联合国内外的仓储、快递、软件等物流企业组成服务联盟,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外包服务,解决商家货物配备和递送难题的物流信息*台。

  用“物流宝”汇集所有物流服务商的服务信息,将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供应链环节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并“从上而下打通”。所谓“打通”,一是指商家对网店前台和后台的对接,二是指整个物流宝*台也完成前台数据跟仓库管理系统对接。 对于消费者而言,大物流计划的推出将大大降低其购买成本,同时提升购买体验。据了解,消费者在购*台购买东西时,如果是要跨店铺购买,则需要支付多次运费;同一时间购买的不同卖家的商品,会在不同的时间送到;快递服务也较不稳定,有好有坏。通过淘宝网实行物流计划,买家可以跨店铺,多次购买,一次收货,只付一次运费,享受更加稳定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三、集资发展物流系统

  20xx年1月19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物流战略,集团将与融资伙伴打造仓储网络体系,携手创建一个综合物流*台。首期会投入人民币200亿至300亿元,同时期望其他电子商务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日后可将总投资增加至人民币1000亿元。阿里巴巴集团的首*马云不仅打造一个物流体系,打破制约淘宝网发展的瓶颈,更要打造一个开放的物流*台,提升全行业物流水*,培育*自己的UPS。

  打造物流*台,也是阿里巴巴集团从C2C*台供应商向C2C、B2C、B2B综合运营商转变的必然选择。

  据专业数据公司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淘宝网是全球浏览量最高的20个网站之一,每天有逾5000万人次访问。阿里巴巴集团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xx年注册淘宝店的3.7亿用户,在线商品数8亿,*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单日交易额峰值达19.5亿元,手机淘宝单日最高访问用户数达1700万,单日交易峰值达3700万元。与之对比的数据是,20xx年11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指标上,北京市*均每天是18.91亿元,上海为16.8亿元,广州为14.4亿元。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截止20xx年上半年C2C的市场报告,淘宝网仍是一家独大,占据了83.5%的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名72个百分点。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是电子商务的三大支柱。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淘宝实现了海量信息呈现,通过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供应商支付宝,实现对资金流的掌控。唯独物流,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讲,一直是个软肋。

  建立仓储设备网络是阿里巴巴集团推动解决目前*物流行业瓶颈的重要战略,至于其他物流业的领域,主要会通过投资的方式,协助其合作伙伴加速自己的业务发展。据马云所说,京津区域、长三角及珠三角是优先考虑的仓储建设地点。初步计划是在三个地区建设总面积大约为300万*方米的仓储设备,这相当于560个美式足球场或356个英式足球场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集团宣称的仓储物流,不仅服务于物流业的伙伴、淘宝卖家,还服务于各个独立的企业和消费者网站。这也构成了它的主要仓储赢利模式结构。有分析指出,它一部分盈利来源靠租金和地产升值。此外,一旦B2B、B2C的供应商和C2C的卖家开始租用阿里巴巴的仓库,对马云来说,利润绝不仅仅只是租金,还有IT系统使用费、物流配送费。而且,如果阿里巴巴还能提供统一的售后服务,那么这将成为另一个收入来源。

  四、结果分析

  1、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上一个十年,电子商务的三座大山是信用、支付和物流;未来的十年,阿里巴巴将会在制度、物流、数据上面做文章,向社会分享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源,鼓励各个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共荣的生态圈。

  阿里巴巴集团此次公布的物流战略是为了提高淘宝的物流服务能力,并会全面开放给所有希望做电子商务的商家、独立的B2C电子商务网站使用。它提供给商家的是一种社会化的物流服务能力,这种服务能力并不属于某个人或企业,而是完全开放的。

  2、加快全国物流发展速度

  作为国内物流行业的首要业务来源,20xx年淘宝网的网购数显示,去年淘宝网用户人均成交笔数比2009年增长了35%,以淘宝商城为代表的B2C业务交易额在20xx年翻了4倍,并预计未来几年也仍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

  阿里巴巴集团体系中的支付宝、淘宝网等,作为支付和信息流通的通道,是未来电子商务圈的基石。而对于电子商务链条中的另一个核心——物流,多年来阿里巴巴集团一直试图在搭建一个物流开放*台。20xx年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对物流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如今对仓储系统的介入,更体现了未来对物流投入的决心。未来阿里巴巴集团物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帮助*的物流产业在服务、运营方面不断规范,*物流产业的升级也是网购市场发展中物流提升的根本动力。

  五、总结。

  通过阿里巴巴集团的“大物流”计划以及集资发展物流系统,对物流行业和当今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个行业的进步,需要行业寡头的带头改革和整治,促进行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也需要增加对行业巨头的各种商业战略的学*和理解,紧跟时代前沿。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4

  1系统功能

  对于企业的工程项目仓库而言,要达到如下几个目的:及时提供工程所需货品和各种原材料;减少和避免核算工程成本的人为错误;节约核算工程成本的时间;快速追溯货品的来源以及去向;快速统计各种货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以便设置最小库存量;快速查询货品实时库存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并准确生成各种报表。通过该用例图可知,系统涉及到的执行者共5类:采购员、仓管员、仓库主管、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其中,采购员、仓管员、仓库主管、会计均为人,而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则为信息系统。实际上,系统还隐含了另外一个特殊的系统时间,这从后面的序列图中便可知。

  1.1获取货品采购清单

  对于工程企业而言,如何保证工程所需货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是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就要一方面保证仓库有足够的货品供给,另一方面又不能积压货品造成资金和库存浪费。要达到此目的,根据以往的货品使用情况,对于工程中常用的货品设置最小库存量。无论是否有新工程,一旦库存量小于设置值时都将导致货品采购行为。在有新工程时,必须结合库存情况,快速购买工程所需增量货品;没有新工程时,只需购买常用的货品就行。

  1.2货品入库

  采购员及时从仓储管理与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中获取货品采购清单后,即可向供应商采购所需货品。当货品到达仓库后,采购员通知仓管员验收货品并入库。一般来说,简单的货品验收由仓管员完成,复杂的货品或者说贵重货品入库前除了外观检查外,还得相关技术人员检查验收。此处省略业务序列图。

  1.3货品出仓/归仓

  工程负责人接到工程任务通知后,先从企业工程管理系统中获取工程任务要求与货品清单,然后到仓库中提取货品,工程结束后如果货品有剩余,要及时归还仓库(归仓);如果货品不够,则要查找原因。此处的工程任务包括新工程任务与维护工程任务。在新工程中,有工程货品清单,一般情况下实际使用货品与货品清单中的货品数量出入不大。但工程维护的情况,是根据工程系统出现的故障情况估计需要的货品,有时会有误差,此时,就会有货品归仓的情况。说明:工程未按期完成以及货品不够的情况要追溯相关人员的责任,此处不列出。

  1.4盘点货品

  一般情况下,每个仓库都有固定的盘点日期,比如,有的仓库是每月的结尾那一天定为盘点日期;有的仓库则是每月的26日定为盘点日期,这根据各仓库的具体情况而定。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均有一个固定的盘点日期。当系统检测到时间到了盘点日期后,会自动计算当月的货品结算情况,生成货品结算报表,同时提醒仓库主管已到盘点日期。仓库主管偕同仓管员核对仓库实物数量,如果与盘点结算表相同,则生成货品盘点表以及进销存报表;如果货品实物与结算表不符,则要查明原因,修正库存数量,再生成盘点表和进销存报表。

  2系统体系结构及开发工具

  系统运行时所需的各种数据统一保存到数据库中,用户所需的数据均通过局域网传输。基于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B/S模式或C/S模式开发。B/S模式部署、维护较为方便,C/S模式的安全性相对较好,具体采用哪种体系结构应结合系统的应用情况灵活确定。本系统中由于所有的数据都在局域网中传输,出于安全性考虑,采用C/S结构。数据库用Mi-crosoftSQLServer2008,系统开发语言用VB。如果把这种设计思想用于其他领域,如:汽车维修与汽配仓库管理,只要把的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换成汽车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保持接口不变,本系统可以继续使用。所以,若要使本系统能运用于其他业务的仓储管理与成本核算,关键是本系统与其他业务的接口要保持一致。为本系统在企业汽配仓库中的应用。至于企业内部的装备管理,或者说办公用品的管理,亦可用系统,由于篇幅所限,不再列出系统界面。

  3结语

  由于本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借助了UML工具,充分地与多种业务类型的相关人员沟通,并提炼了其共性,同时在开发的时候也考虑到其特殊之处,所以,本系统能无缝地与相关的业务管理系统集成,快速核算相关业务的材料成本,有效地进行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5

  [摘要]《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在高职院校授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剖析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校企合作、考核方式”六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实现路径

  一、前言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管理及服务行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型”人才。然而,高职培养出来的应届生与企业需求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衔接的问题日益凸显,一直困扰着高校和企业。本文尝试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新设计《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体系,以期能探索出一条解决校企之间问题的途径。《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物品在流通和储存领域中所遇到的仓储活动和仓储系统规划问题。

  二、课程现状分析

  (一)学生基础薄弱,主动学*意识差

  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来说,准入门槛低,学生基础薄弱。但仓储管理课程的很多内容,却需要学生拥有比较广的知识面,需要拥有较强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在仓库选址中,需要有较强的地理和交通知识、选址模型计算能力等。现有的学生很难能满足课程本身的要求。

  (二)老师大都是“学院派”

  “学院派”的特点是教师理论基础知识牢固,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缺少企业工作经验,不了解实际操作。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师比较少,懂操作、会操作的也比较少,很难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缺乏合适的教材

  仓储管理的教材大都属于传统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用起来很枯燥,教师用起来由于缺少作业现场真实的图片和单据,在授课中也遇到很大的挑战。如何能让学生置身于仓库之中,顺着流程完成整个仓储过程,更是难上加难。原因在于学生主动学*的意识不强,专注力不够,很难按教师说的去做,课堂效果很难保障。

  (四)实验室利用率低下

  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室大都是根据全国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来进行建设的,而不是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因而实验室与实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则,实训室面积有限,教师人数有限,很难保证在实验室授课,等等。多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的物流实验室利用率低下。

  (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执行效果不好

  每一届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人数毕竟是少数,老师也只能针对几位学生进行指导,没有参与大赛的学生并不清楚大赛的要求,以及比赛的过程。参加大赛的学生在训练期间,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向老师提问,由指导老师解答。比赛之后,选手们也主动弄清楚赛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探究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参加大赛的学生反映自己在大赛期间学到了很多知识,而其他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感触的。

  (六)校企合作难度大

  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培养观测的侧重点不同,学校比较在意学生的安全,以及培养方案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而企业更在乎人才的实用性,对培养方案的设计并不很在乎。学生去企业实*,企业员工有的会很认真地把实际应用交给学生,但大多数员工害怕担责任、浪费时间,不会让学生去做实质操作,甚至不让学生动手,这样学生很难在企业中有所提高。

  (七)“企业导师”质量难于控制

  为了避免“学院派”给学生授课中所存在弊端,有的院校引入“企业导师”,但是企业导师是不是能将实际当中的操作、问题顺畅、明确地表述出来,这又是一大难题。

  三、对策与实现路径

  (一)优化教学模式

  将课程按照仓储作业的流程进行设计,突破原有的知识点分割,以某一具体流程或者项目为中心,进行知识点组织。如将仓储作业设计为“商品入库作业→商品在库作业→商品出库作业→仓储绩效考核”。

  (二)加大建材建设

  通过教改实践,编制出适合高职学生学*的《仓储管理》教材和实训教材,要突破传统教材的文字描述,多一些图片和表格等能体现现场作业的素材。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企业导师”制有诸多问题,可选择将教师不定期地送到企业中锻炼,尽可能保证在半年以上,时间太短,不能了解企业,起不到企业锻炼的效果。并且老师在企业锻炼,要真正把自己当成一名员工,完成某个职位上的职务,参与企业的绩效考核。

  (四)加大技能大赛的覆盖面

  技能大赛省赛或者国赛都有明确的名额限制,但学校自己可以不定期地举办校内或者与兄弟院校一起组织技能大赛联赛,这样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大赛中来,既能感知大赛,又可以在赛前、赛中、赛后来更好地学*知识,掌握技能。

  (五)加大校企合作建设

  虽然校企合作存在诸多难点,但在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中,这是必经之路。企业有太多学校难以去模拟的场景和实务。这需要找到校企合作的痛处,由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克服,寻求解决之道。

  (六)改革考核方式

  突破传统的试卷闭卷作答的考核方式,将考试地点设在企业仓库,由考官现场出题,学生完成。考官由授课教师和企业方代表共同组成,学生分组进行作业。由于仓储作业是个团队合作过程,所以要以小组为考核单位进行。综上所述,高职《仓储管理实务》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的课程建设并没有很好地体现“高技能、高素质”,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能和企业要求无缝衔接将是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肖调生.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198-199.

  [2]陈则辉.应用型本科院校《仓储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校企联盟模式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7(17):163-164.

  [3]李辉.浅谈仓储教学改革[J].新课程(中),2014(6):216-217.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扩展3)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 (菁华3篇)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1

  在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会出现漏算错算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软件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

  摘要:较比以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也逐渐增大,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也逐渐加入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管理会计的操作流程,增加管理会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进而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的提高,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应用对现代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会计;作用分析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会计中,为企业相关决策和财务管理提供准确清晰的数据,促进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管理会计也被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具有预测和分析、组织控制职能和考核评估职能,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提高企业的预算能力。而信息化应用到管理会计中,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降低企业经营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化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会计管理中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共享和应用,为企业的相关决策、内部控制等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和资源,促进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内部控制的准确性,管理会计能够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要,推动企业决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预算能力,还具有预测、分析、控制、考核等职能,是会计职能的扩充,符合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重要会计技术。

  二、信息化的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作用)

  (一)消除信息沟通隔阂,形成企业各部门联动机制

  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将企业各个部门间的信息进行共享整合,从而实现企业各部门的联动机制,有效增加部门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管理会计中的不足,并及时加以改正,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及时提供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帮助领导层制定战略决策

  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为企业战略相关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将企业内部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促进相关决策的制定,给领导层制定战略决策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促进企业未来规划任务的完成。

  (三)增强管理会计的应变力

  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给企业带来一个良好的信息反映机制,通过信息化能够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形成一个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模式,增加管理会计的反应能力,确保管理处理问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如果企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通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够及时的将信息进行反馈,确保管理会计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增加管理会计的反应能力。促进管理会计对问题的处理。

  三、目前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的现状

  (一)应用现状

  现阶段,许多企业都进行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增加了企业管理会计的管理效果,但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水*的提升。

  3.1缺乏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其推广程度不高,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缓慢。而造成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对其认知存在缺失,认为管理会计工作就是对企业的一些会计情况进行记录和对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编制,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控制和相关预算计划的制定工作。由于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也就使得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化不是企业迫切需要的,最终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不高,进程缓慢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3.2缺乏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环境

  由于企业内部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企业内部没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环境,进而导致企业管会计信息化进展缓慢,不能符合企业发展需求。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环境需要具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足够的薪资保障和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然而企业缺乏这样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环境,必然会使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不够完善。例如:某地区以中小企业企业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构成,薪资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会计人员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兴趣不大,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落后。

  3.3缺乏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企业内部科学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的管理会计内容大多是由国外引进的,但这些引进的内容与我国的会计环境不是十分符合。同时,企业缺乏良好的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不能得以体现,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不能得到良好的使用,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效率,导致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效率低下

  四、加快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会计中应用的措施

  对信息化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加快信息技术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从而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促进企业预算水*、管理水*的提高,促进企业成本控制,促进企业未来发展计划的制定,进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4.1构建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加强信息的质量和信息的时效性,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的到达,同时还要对整个系统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制定合理的制度,从而为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某企业与其同类企业形成良好的信息化联盟,通过信息化联盟的成立,促进企业间信息交流,提升信息的质量和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有效的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4.2提高对战略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

  提高企业内部人员对管理会计作用的认识,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层能够更加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还要更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观念,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例如:某企业定期开展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培训,增加管理会计的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视,增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力抓节能降耗和资金汇笼的有效监控,减少企业的坏帐损失增加生产收益。

  4.3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

  企业内部良好的环境是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构建适和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有:良好的人才基础、足够的资金支持、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的建设,通过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业务能力,并提高其管理会计人员对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视程度,促进管理会计加大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广效率,确保资金的有效到位,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例如:我国某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便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随着管理软件的不断应用,企业的内部环境不断得以优化,企业对市场分析更为透彻,能够更为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从而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4.4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需要,对管理会计体系进行实际的考评时间,将管理会计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及时、准确的进行解决,促进企业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4.5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现代化技术能力水*与综合素质

  企业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需要足够的管理会计人员的积极配合,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促进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加强在职员工的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管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4.6加强对管理会计软件的创新、开发,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在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会出现漏算错算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软件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推进企业会计电算化。开发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技术*台,将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基础数据的统一。实现XBRL技术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融合,现阶段XBRL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数据传输标准,能够实现多种文本的转化,如:word、PDF、HTNL等格式的文件进行转化,实现资源的自由转换。

  结束语:

  通过对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分析,对其应用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措施,促进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进而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时效性,提高企业管理水*,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炳华.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5:(06).

  [2]薛燕红.浅谈财务管理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J].企业研究,2012:167-22.

  [3]潘霄雅.管理会计在CSR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商,2015,(08):160-159.

  [4]陈宏丽.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4-22.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2

  在这个信息时代中,电算化被信息化所取代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这也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本源的体现。为了使现代会计专业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技能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对先有的会计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会计教学的内容也应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一、会计信息化

  在大部分人眼中,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工作的区别只是增加了一个信息输入的环节,会计信息化教育也只是代替传统会计教学的一种新方法。但其实不然,会计信息化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以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它以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为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传输、存储、加工等。它在实际应用中更是能够为企业进行方向上的预测,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料以便进行组织管理和决策控制。而在应用范围上来看,会计信息化也早已超出了单一的财务领域。现如今虽然在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上会计界中还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和争议,但是当前各层次的会计教育早已被飞速发展的会计信息化深深影响。传统的会计教学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现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应当成为我们更加重视的地方。对于大学阶段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笔者有几点建议。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的改革

  影响高校教育的因素主要是社会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化人才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新需求,而会计教育面对这样的新挑战则必须要从心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复合型信息化专业人才。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学*和教学的目标都急需改变。作为教师,教学的目标应该与时俱进,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将新的教学理念引进课堂,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学*,并且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衡与调整,使之更适应改革后的教学。作为学生,学*的目标也应该定位在社会需求上,同时也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自己所学内容。

  三、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在,会计信息化的特点目前并没有在我国会计教学的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会计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来说这一点是一个硬伤。所以,全力推动会计教学内容改革,让其能够凸显出会计信息化特点,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必须拓展和优化传统的会计教学内容和理论性的会计基础课程如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应该新增能够凸显会计信息化特点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并且将原有课程和有关会计信息化的内容相结合,让教材变得更加灵活。第三,应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推广,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实*,让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也能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利于整体会计教学改革,是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会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从会计改革的根本出发,将会计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四、信息化教学的强化

  信息化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信息化也是会计信息化的最为突出的特点。目前看来我国的会计教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极为不足,在大学教育阶段,会计教学内容中仅仅只是开设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课程,这些课程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加强信息化教育,推进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的改革,将信息技术教学与会计教学相结合应该成为强化信息化教学的重点,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的综合竞争力。实践经验对于会计这门学科来说十分重要,在会计教学融入信息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机会和*台进行实践,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真实的会计工作内容,而这些实践经验也有助于学生对于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在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信息化的会计教学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会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改革的关键。不断推进会计教学改革的优化可以让整个会计教学改革获得全面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性和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是我国目前信息化会计教学改革中最为迫切的。把信息化的特点融入到从开始树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到教学评估结束的整个过程,不断优化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改革,将大学阶段会计教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总而言之,在这个处于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为满足社会对会计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开展会计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会计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的优化、改革和更新换代,以便全力推进会计教学的整体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充足的进步和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也要与时俱进,信息化的会计教学改革必然会在会计领域上产生深远影响,而会计信息化也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周国钢.会计信息化及其教学模式探讨[J].*管理信息化,2005(1).

  [2]杨春华.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构[J].*管理信息化,2006(4).

  [3]于玉林.试论会计信息化[J].林业会计,2004,(1).

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3

  摘要:云计算由于自身特性,逐渐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渗透,但同时也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有助于帮助学生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就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应用进行分析,寻求合理措施。

  关键词:云会计;云计算;会计信息化;中小企业

  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为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谋求长远发展,实现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性,资金实力薄弱,专业人才稀缺,信息技术水*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故此,如何能够推动会计信息化成为当前中小企业的首要发展方向。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主要是在互联网硬件、软件和服务基础上,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可以说,云计算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加强对其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云会计概述

  (一)含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技术涌现,云计算技术作为当前一项较为先进的技术,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会计水*,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在信息化背景下应用更多信息技术,促使企业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云会计主要是在互联网基础上,为企业提供会计核算和管理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就云会计本质内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进行理解,从软件服务商角度来看,软件服务提供商只关心互联网上是否能够为企业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各种组件,系统构建的各方面成本和效益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能否为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高效、可靠的服务[1]。对于企业而言,在云计算基础上构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借助先进技术来辅助会计各项活动开展,对于这种服务是由谁提供的并不关心,只需要关心云会计是否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效益即可。

  (二)云会计的基本体系机构

  云会计中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到网络存储基础设施、计算服务器、管理*台管理*台、数据资源和应用软件等。云会计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贡献。结合企业会计信息特点,云会计体系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应用层、*台层、数据层、硬件虚拟化层和基础设施层,并且每一层均有相配套的服务组成,为企业云会计提供相配套的服务[2]。

  二、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构建中小企业云会计体系结构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云会计的“云”优势,为中小企业会计核心、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构建云会计系统结构,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层、*台层、应用层、硬件虚拟化层和技术设施层,每层均有相配套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SaaS软件服务优势,构建云会计核心、管理以及决策系统,为中小企业日常会计工作提供配套的服务支持;运用PaaS*台来构建云会计数据库和服务*台;利用Daas构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和经济信息的数据资源,促使中小企业的云会计信息系统具备更强的计算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云会计系统。

  (二)云会计业务外包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云会计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处于云环境下,所以,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实际功能需要建立虚拟的会计信息系统,以此来满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等需求。财务外包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能力较弱,将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委托给第三方会计核算机构,这种会计服务外包的形式配合配合云会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借助互联网传输和存储会计信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云会计技术,更好的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有助于提升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质量,提供更大的便利。基于此,中小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定制服务,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55-60.

  [2]谢芳.“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品牌,2015,22(11):158-158.

  [3]徐静.“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2(33):92.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扩展4)

——企业管理的论文 (菁华3篇)

企业管理的论文1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裁员、并购及流程再造等各种变革,使得企业与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带来的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行为、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进而心理契约管理逐步成为组织变革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本文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野——心理契约概念,在介绍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为线索表明了如何发挥心理契约的积极作用,及共建心理契约型人力资源文化的实现和意义。

  【关键词】

  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Argyria等人首先提出的,它指的是构成员工和组织之间交换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管理心理学专家Schein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即“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最早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本文中,心理契约是指存在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期望和承诺。

  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员工与企业之间除了存在正式劳务合约之外,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企业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对企业的情感投人度,进而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流动率都和心理契约息息相关。

  一、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突出的原因

  (一)管理方式的变化:人事管理从刚性化到柔性化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企业文化等阶段,从本质上讲,管理理论和实践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另一类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这两类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不同的时期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刚性管理来自于人类的理性存在,正是在理性推动下,人类在*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微电子技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以及人的世界观。但是也正因为理性的局限性,在快速发展中,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非理性存在应运而生,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的反应。

  人类的理性追求和非理性追求在管理实践和理论中表现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

  前者以生产为中心,本质是理性的,后者是以人为中心,本质上是情感的。以理性为主导的刚性管理是管理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获得效益和效率的直接手段。但是,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刚性管理缺乏人情味,将人置于与机器设备同样的地位,贬低人性。柔性管理正是为了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讲,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一致的,即通过柔性管理手段同样达到刚性管理或甚至刚性管理达不到的目标。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方占有资本与劳动工具,因此可以支配雇员。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情况不同了,原来的强制与命令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的维系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力,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越来越变得像“盟约关系”。因此心理契约的特征更被看重: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正是为适应这种管理方式的改变,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所起到的就是柔性管理的作用,是一种凝聚的作用,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作用。

  (二)所处环境的变化:员工流动从静态到动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才流动的机制基本形成,打破了对工作单位转换的限制,改变了过去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论感觉如何也要坚持到退休的情况。在一个单位感觉合适就留,感觉不合适就走,员工和企业有了一种双向选择的权利。这实际上就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硬性的管理制度和有形合同以外,还要有更多无形的东西需要表现出来,如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性格、态度等,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细节之中。

  如果管理不规范,对员工工作和成长环境缺少考虑,或虽有制度但执行过程中不到位、不人性,仅靠待遇,仅靠正式合同,还不能做到长久留住有用人才,被吸引来的人才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找不到感觉,体现不出个人价值,或看不到希望,或得不到尊重,也会“另谋高就”。

  心理契约在管理中的具体表现,是企业能力的较量,是企业管理水*、管理制度、人才机制的较量,是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实力的较量。这里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而是彼此的主观感受和认知。因此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想留住优秀人才,并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价值,实现企业的利益,就必须既要注重有形合同的管理,更要注重无形合同——心理契约的管理,全方位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

  二、心理契约的兑现具有积极影响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Schein指出,尽管心理契约是内隐的,但它却是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Shore等人认为,心理契约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减少雇佣双方的不安全感。正式的经济契约不可能涉及雇佣关系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契约可以填补经济契约留下的空白。因此,心理契约的暗含条款能够弥补雇佣关系中正式文本规定的一些不足,降低雇员与组织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个人与组织的安全感和相互信任感。

  二是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员工以组织对自己所负的责任来衡量自己对待组织的每一行为,以其作为调节自己行为的标准。员工会将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责任进行权衡,并根据权衡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是可使员工对发生在组织中的事件产生情感性的反应。Baker指出,心理契约在员工愿望(如角色、社会、经济等)与其绩效表现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如果员工的心理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心理契约得到了兑现,那么就会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满足感,从而员工愿意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超出组织期望的投入。同时,员工的流动率的降低、劳资纠纷的减少以及员工生产力的提高,都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绩效,使企业获得高于所花费成本的回报。

  三、发挥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对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减少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应当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构建和维护心理契约。

  组织是员工的活动蓝图,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员工来提供特定的活动,这种蓝图起不了任何作用。因此,组织的第一个、也许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招聘员工,怎么按照组织需求去培训员工,怎么对员工加以激励来诱导组织期望的行为绩效等一系列活动。

  (一)在招聘过程中传递真实信息以构建牢固的心理契约

  招聘过程是员工与企业的初次接触,也是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过程。企业如果不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介绍本企业的相关情况,就会使应聘者对企业和职位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应聘者成为正式员工对企业情况有所了解后,就会感知到心理契约与现实的不一致,产生心理落差,严重时就会导致破坏契约。那么,真实地向应聘者提供有关信息就成为构建牢固心理契约的基础。招聘人员应向应聘者客观介绍组织发展现状、劳务合同的主要内容、员工的职位和职责等,让员工对企业和所要从事的工作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估价,降低期望与现实的冲击,从而提高工作忠诚度,降低主动离职意愿。

  另一方面,个人也不能为了获得职位歪曲、编造个人信息,否则,会造成动机和态度与组织要求相隔甚远、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碰撞。结果是员工匆忙到岗后,理想与现实产生了落差,个体本性与组织精神不符合,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给组织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对应聘者职业生涯带来挫折,自然就无法达成组织与个体之间的默契与和谐,更谈不上心理契约的建立。

  (二)在工作调整阶段修正和维护

  心理契约预防危机的产生。当员工处于进入企业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之间的调整过程中,开始进入企业时的兴奋、幻想、热情都会慢慢淡化,此时员工会对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进行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估。面对这样一个惯常的适应过程和心理契约的危机,企业是应该有所准备的。企业可以让一个与新员工职位有关的中间层员工参加面试小组,由他和新员工通过谈判、协商形成更为具体的心理契约。有这样一位对新员工负责的中间层员工的加入,可以及时修正和维护心理契约,使形成的心理契约更加明确合理,从而缩短员工的适应阶段,使其尽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三)在正常工作阶段加强双方沟通促进心理契约明晰化

  员工与企业对心理契约的认定都是建立在各自的主观感知上,那么就会发生当企业认为已经兑现了所有的承诺,但员工却觉得企业在某些方面食言了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双方对契约的理解不一致。所以企业应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与企业的沟通机会。

  通过双向沟通,一方面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和关注员工的期望和企业存在的问题,听取员工的改善意见;另一方面,员工也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期望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企业根据双方的期望与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提供承诺方案,可使员工在受到尊重、增加自信心的同时,使组织的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形成融洽的关系。

  (四)建立培训与开发体系来发展心理企业内容

  由于现代企业面临着一个环境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企业组织结构扁*化、虚拟企业、战略兼并重组等组织变革,使得员工与企业传统缔结的长期固定的忠诚和努力工作可换取回报的模式正逐渐被以职业适应力为核心的新型工作模式所取代。那么,在工作调整阶段以及正式工作阶段,企业都应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这是发展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心理契约的关键。

  建立企业培训体系,首先要依据企业战略目标为基准,以形成全员学*型文化、提高员工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极目的。实施中应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管理层次人员,采用适合的培训方法,注重培训需求分析、培训体系设计、培训课程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的控制,形成符合员工和企业双方需要的提高工作满意度、成就感和忠诚度的心理契约新内容。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实现心理契约的保障

  激励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寻求工作满意感这种需要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如生存需要等可以通过工资、福利等方式加以满足。员工通过签订雇佣合同,可以获得金钱,用以换取生活必需品。然而,在雇佣合同这类正式契约中,很少涉及与较高层次的满足有关的内容。而只有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并最大可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这种满足是心理契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企业建立激励机制时,如果对员工的需要、目标、兴趣、职业生涯期望、工作价值观等无动于衷,眼光仅仅停留于员工个人激励方面,或者说仅仅注视企业的条件和*惯做法,自然无法取得恰当的激励效果。在激励机制的构成上,企业应多设计满足心理较高层次需求的方法,如: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倡参与式管理,满足员工心理上被认可信任的需要;设计员工持股或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把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提高忠诚度,降低离职意愿;考虑实行自助餐福利计划,满足不同员工不同工作阶段不同层次的需要等。

  (六)共建企业心理契约型的人力资源文化

  “心理契约”的无形约定能使企业内员工之间在动态的条件下能不断的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充分把自己视为个人价值的主体,将个体的发展充分整合到企业的发展之中,从而创造出永远充满活力的公司文化。也就是说,共建“心理契约”的意义在于它是实现了企业自主的学*与成长,避免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由于拥有的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工作效率的缺失。因此,有意识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是公司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员工虽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但更重要又存在着一种利益“共生”的关系。

  从现代意义上讲,企业是经营管理、员工生活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员工实现自我、成就自我的场所,企业的目标是企业成长和员工发展双重目标的统一。如果一个企业只单纯考虑企业经济利益,而不管员工的成长,那只会是短命的企业,其存在是不可能长久的,优秀的员工迟早会“毁约”,愤然而去。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是一个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与智慧的过程,是保证员工产出高水*的“内激力”和承诺(表现为高能量、延长作业时间、愿意多干和对工作满腔热情等)的过程。

  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的实现,在于建设以人的能力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文化作为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健康向上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能在企业中创设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等的企业氛围和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

  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文化,指的是现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应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充分发挥这一基石之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能力旋转。这里的能力,特指有益于企业人的合理生存发展、社会职业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其精神实质在于倡导企业员工通过充分正确发挥其能力,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员工把自己的工作自由与权利交给企业安排,是因为他们相信企业的代理,企业家能实现他们的预望,能提供与之工作绩效对称的发展。

  否则这种*衡是不能维持的。建设以人的能力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高效开发员工的能力与潜力,无疑给达成与维持“心理契约”创设良好的氛围、空间,增强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与信念,激发企业与员工共同信守“契约”所默示的各自对应的“承诺”。

  因此,这种企业人力资源文化的建设要求企业及其管理者应为职工的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机制、正确的政策和宽松的企业氛围,换言之,它要求建立一个以能力发展为价值导向的企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还要求每个企业员工把能力最大限度地正确发挥作为自己价值追求的主导目标,并积极为此而努力。在这种文化之下,企业领导与员工上下同欲,使经营理念得以落实、共识得以建立、公司使命得以实践,实现人与事的理想结合。

企业管理的论文2

  一、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

  1.管理体制、经营观念、商业模式较为滞后

  管理体制、经营观念和商业模式不够先进的原因,一是国内管理创新氛围不浓,二是部分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改革开放之后,*企业发展很快。大部分企业都引入了西方先进的管理观念,引入了现代公司架构,也不断追寻国际脚步前进。但是,国内企业在很多方面发展还比较滞后。尤其是国企和从国企脱钩改制的一些企业,这些企业中,论资排辈的晋升体制和铁饭碗的事业编制,使企业缺乏活力,体制比较僵化。外部政策的复杂性也使企业的很多决策都受到约束,整体效率低下。传统行业企业应用信息能力差,不注重分析市场,不注重获取外部信息,导致闭门造车的现象。而互联网行业虽然信息获取较多,但是容易忽视可能出现的风险。2000年左右,以新浪、搜狐、网易等为主的站陆续登陆美国市场。在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攀升到5048,网络经济泡沫达到最高点。到了2001年,泡沫全速消退,上述中资上市公司股价一度跌停。

  2.创新观念和创新动力不足

  由于创新大都需要较大投入,周期长、风险高,成本与回报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一致。因为企业“代理问题”等一些原因,企业管理者往往更注重短期收益。多数企业的管理仍以生产为核心,单纯追求高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更多的时候是在谋生存、而不是谋发展。企业往往采取“被动式”的管理,缺乏对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的洞察能力,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和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2003—2008年,航运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远洋作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五的集装箱货运企业,2008年租入船舶228艘扩充运力,租船协议分为3年期和5年期两种,前者的日租金为8万美元,后者为5.7万美元。与此同时,*远洋还在期货市场购买了大量的远期运费协议看多头寸。2007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六年间,*远洋巨亏三年,今年更是面临退市风险。除了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企业自身的过于乐观和风险管理能力差,也是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在管理上固步自封会导致破产,创新和发展才会保持活力。

  3.对信息网络认识和利用层次低

  过去,企业应用的IT技术主要集中于管理软件,如办公自动化软件、财务软件、销售软件等。企业只是简单地将人工劳动替换为IT软件。没有意识到对信息网络的应用其实可以更高层次、更高效率。

  4.企业人力、技术、资本水*参差不齐

  很多企业的人力、技术和资本不足以应对云经济条件下的外部环境。管理者的认识层次和管理水*比较有限,不能灵活应对云经济下的外部环境变化。人才水*不够,不足以支撑企业利用先进技术,发展信息技术,提升技术层次。企业间技术水*不一,大企业占据技术优势,挤压小企业生存空间,两极分化严重。在新技术的开发上,资本投入不足,导致部分企业信息技术水*依旧落后。

  二、基于云经济的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1.提升管理理念,运用先进技术

  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建立科学高效、人性和谐的管理机制。企业应该积极更新管理观念,接受和学*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企业要能灵活面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各类风险,主动调整企业内部的商业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等。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征建立适应自己的商业模式,或“技术至上”、或“产品之上”、或“顾客至上”。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机制作用。在运用先进技术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前瞻性,清晰地认清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做出有利决策。尤其是云技术,企业管理者要能够具有战略眼光,及时布局,提早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云经济。企业管理者还要清楚认识到,怎样建设企业自身的数据库,怎样合理运用云端的数据库。企业管理者要能有效利用数据库信息,分析企业市场情况,做出战略性决策。

  2.建立数据系统,合理规划布局

  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并租用云端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工具。企业通过跟踪分析产品,能够准确分析市场、准确定位产品;供应链管控环节上,也能做到低库存或零库存,减少了资金占用;内部管理中,产品能够按及时配置到位,提高了内部运行效率;风险控制方面,也能够合理预测市场走势,积极调整企业应对风险策略。大数据和云计算*台的选择也尤为重要,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库的选择以及不同种类的云服务这些都要深思熟虑,不同企业分别属于不同的行业,结合自身需求来对上述几个重要方面进行选择。

  3.改进组织模式,提升内部效率

  先进的组织模式往往会大幅度提升企业的效率。我国企业以往的组织模式是垂直型的层级制,由于层级较多,行政命令的传达和执行的效率都比较低。借鉴先进的企业组织模式,目前多数企业采取扁*化的组织结构。组织模式的改变会直接带来行政效率的提升。在云经济时代,行政效率的提升意味着信息的更快速传递。目前,很多国际大公司采取的事业部制就是扁*化体系的一种。1996年,海尔集团开始实行事业部制。1999年,海尔公司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巨大调整,成立了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推进本部及海外推进本部。物流管理实现了全球范围的采购和配送;商流实现了资源的整合;资金流保证了资金的充足和统一。“三个流”本部的建立使海尔集团更好地实现了与国际接轨,适应了发展要求。

  4.重视人才建设,做好外部保障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企业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掌握先进技术、运用先进技术的主体,人才会带来企业的理念变革和技术革新。“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更能激发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机制更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建设,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为了更好的适应云经济,企业不仅在人力资源上要配合,也要在其他方面做好配合。国家层面上,为了促进云经济发展,许多国家的*都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更为可靠实用的云服务设施,包括宽带、电力、数据中心、高效的通讯设施。而企业也需要做好长期规划,更新软硬件设施,建设数据系统,做好对接。由于云计算发展阶段的限制,企业在使用云计算服务进行管理创新时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企业需要做好保证自身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外泄;企业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在数据处理分析过程中发生丢失数据等情况。

  三、结论

  云经济时代才刚刚开始,企业应该积极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自身数据系统,运用云数据为企业服务。企业应该在云经济的新形势下,把握发展脉搏,及时更新观念,才能够不被时代所淘汰。

企业管理的论文3

  1运营战略的基本认识

  依照市场及产品特点企业所制定的一系列决策规划以及程序等,也就是企业运营战略。其作用主要是一定范围内取得最大化的优势,为企业经营战略提供基础。企业运行战略主要包括有企业的总成本领先战略、目标极具战略以及差异化战略等等。其中总成本领先战略也就是企业在执行某项经济活动的时候,确保自身在同一项目中总成本要显着低于竞争对手,以此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简而言之也就是取得相应的价格竞争优势。在企业总成本战略目标中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分别是规模优势以及产量大,企业在应用这一战略中首先就要最大化的强化成本控制,减少成本支出,如果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管理,当然在管理过程中也必须提高产品或者服务质量,在此过程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策略还是降低成本[1].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当前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企业在经营中不仅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力,还需要采取科学的手段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分析和研究企业的运营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促进企业的发展。随之差异化战略也就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具有自己的独特竞争特色和运营模式,在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也要加强关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差异化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必须要保障各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和同种类产品或者服务相比,确保自身产品和服务具有独特优势,例如产品质量、功能等等。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投入较大成本,虽然这样会对产品成本提升,但是和同类商品相比价格也要偏高,顾客也乐于接受这样的价格,相对应来说也就能够对成本缺陷进行弥补。目前已经很有多企业开始实施差异化战略,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产品质量的提高上。

  目标极具战略这属于是对市场细分的战略,其实施前提也就是企业必须要能够用更高效果为市场中存在的特殊客户提供服务。通常来讲能够采用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和同行相比也就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目标集聚战略的实施,对于企业来讲也就会将自身经历集聚在一个领域之中。在这种战略模式实施环境下企业不但能够实施低成本战略,同时也可以实施产异化战略,简而言之也就是在低成本领域进一步细化市场资源。作为服务企业的主要工作也就是提供服务。

  2企业管理中运营战略角色的重要作用

  2.1运营战略管理的层次和协调分析

  战略目标和企业战略具有密切关系,企业目标的制定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以及市场发展定位具有直接影响。在运营战略应用中,首先要对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确定,明确产品的生产方式及生产规模等等,这些情况均能够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合理设计企业生产经营系统,同时还必须要对生产运作管理系统设计确定,另外还要关于如何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以及如何实施实施有效生产组织管理等等问题进行思考。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也就是战略目标,在企业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要构建完善功能,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在企业管理中战略目标作用有三个,分别是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以及运营管理。这些作用具有相同的地位。市场营销的主要职能就是对其主要开拓市场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关注市场营销,实现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和商品价值之间的转化。运营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负责,完成原材料和产品或者服务之间的转换,并将其转换过程的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中投入。财务管理则主要就是强化企业资金管理,对企业资金合理应用。三者管理作用联系紧密,共同构成企业管理系统。

  2.2企业运营战略的定位

  对于企业发展来讲,企业战略目标的定位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同时也能够确定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一定要合理制定企业战略目标,以此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包括产品质量、成本以及交货量等等,关于其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在高生产效率之下怎样进一步提高产品或者服务质量,怎样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如何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怎样在保证产品或者服务质量条件下减少生产周期。在当前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产品的竞争点不再单纯的集中在质量和生产速度之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新产品的研究能力以及提高售后服务等方面,所在新时期企业运营战略的制定也必须要不断转换内容,以提高运营战略实施有效性。

  在进行企业运营战略评估过程中,第一就要针对运营管理的有效性,通常来说企业各项决策对企业竞争力具有决定作用,但是并不代表企业流程和战略目标等一定要是相同的,这些因素均会随着市场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在企业运营战略管理中实施流程管理是一个重要方式,流程管理能够依照实际情况不断的改善管理方式,从而对企业运营实施科学性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例如在企业战略发展中,其整体的战略发展部分就是融资战略,因而对于企业战略实施的成败而言,融资决策是关键,在企业的融资决策发展中,就要严格的依据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并对债务融资和企业股权融资的特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对于企业价值最大化机制下的战略资产和融资决策的处理过程中,就需要做好扩张战略的基本融资。企业扩张的过程中,基于多元化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企业往往有着不同的融资战略发展,当前企业扩张战略发展中,其基本的融资更是本着合理性的原则,正确的理解债务水*和企业剩余资金之间的关系,并做好专用性投资水*和所获剩余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分析,这一债务融资对于横向一体化有着一定的适合度。而股权融资对于纵向一体化有着一定的价值。

  就资产专用性以及交易成本而言,一旦企业有着相对较大的且无用性的资产时,在企业业务扩张的同时,可以对多样化的战略加以采用,在对多样化战略不采用的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企业的非专用性资产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这就说明,资产的专用性往往和业务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这种关系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对运营战略决策基本认识分析基础上,对运营战略决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详细分析,指出如果想要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竞争力,制定相应的战略经营方案,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峰。运营战略在U企业的研究和实践[D].内蒙古大学,2011.

  [2]冷赟。运营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营销,2012(3):32-32.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扩展5)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 (菁华5篇)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1

  仓储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仓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交叉点,衔接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等各个环节。另外,仓储还是物资流转的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重要环节。中铁山桥集团是我国生产钢梁钢结构、铁路道岔等产品研发制造基地,担负着我国钢桥梁、钢结构产品方面生产科研的重任。仓储的主要物资为钢材,资金占用大,库存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有效地实现仓储物资的管理,对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系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资金利用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1、仓储管理概述

  仓储管理是指能对企业库存物资服务的所有相关活动。很明显,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明确仓储管理的对象、服务的目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库存物资,而对于这些物资的管理可以是经济层面的,也可以是技术层面的,服务目的则是为了能够将所有的物资用于生产经营,提供优质的计划、组织等服务,具体的环节包括对于物资资源的取得、商务管理、流程计划管理、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仓储管理最重要的是希望可以通过市场方面经济层面的控制手段达到最好的仓储资源配置,从而获得高效优质的组织服务。同时可以很好地降低成本,通过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仓储物资的管理水*,有效降低管理的风险。优良的仓储管理能对物资如钢材等实施有效的养护与保管,并进行准确的数量控制,从而大大减少库存资金占用。

  2、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仓储管理系统是解决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不均衡性的手段之一。仓储是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周转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间环节,并时时跟踪生产经营中物资消耗的情况。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物资存在着极为不均衡的现象,那么仓储管理系统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企业能够顺利生产的前提条件,如果仓储管理环节做不好,那么企业生产很难得到良好的保障。因此,必须明确仓储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高效健康的仓储管理才能够保证企业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第一,仓储管理不仅是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参照依据,同时也是企业制定物资供应计划的依据,及时的物资更改信息是现代化企业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必要前提。

  对于企业来讲,库存所包括的内容不是单一的物品,而是各种可用资源的综合。仓储管理能够很好地提升企业计划的弹性和柔性,高水*的仓储管理对于企业销售业绩的稳定提升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仓储的管理。

  第二,仓储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

  企业的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都会进行质量方面的严格检验,这是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也是企业本身信誉得到保证的前提。仓储环节方面进行质量管理,主要是在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物资在入库之前、物资存储期间、物资出库使用之前这三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质量管理能够从源头上制止不合格物品流入市场,在进入市场之前尽量做好准备,做好包装、分类、出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库存方面投入和损失,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速度。

  第三,做好仓储管理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物资在仓储期间是静态的,不过其中仍旧会产生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负担。从整体的角度看,即使存在着人力成本整理、包装、质检、分拣的耗费,依然可以缩短后续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的流通速度。

  3、企业仓储管理的优化策略

  仓储管理从传统走到现代化,是一个从简单逐渐走向复杂的过程,是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水*相适应的。众所周知,我国地域范围极为广阔,东西部经济发展严重不*衡,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仓储管理无论是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适当借鉴发达国家关于这方面的先进经验,能够很好地提高我国仓储管理的实力。

  3.1 尽量做好物品的保护保养工作

  将不同的物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对于物资的存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是物品在存储过程中是否被保养好的关键过程。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诸如温度、天气等,加上本身的自然属性,使得物资随时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或者是质的变化,如钢铁会生锈,进而失去其所应有的价值。仓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物资的存储期间找到物资的变化规律,进而及时地采用有效的应对措施来保证物资性能的可靠性,创造出一个适合不同物资存放的有利环境。物资的种类不同、属性不同,自然对于保管的要求也就不同。例如钢材等物资的存储,需要放在干燥的环境以防止生锈;油类等极易挥发和易燃的物资需要放在阴凉、温度较低的环境等,仓储人员要尽量做好保护工作,在库存期间最大限度地保持物资的原有属性,保证物资的质量和最大使用价值。

  3.2 建立健全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和体系标准

  当前我国企业在规范的政策体系方面还有所匮乏,对于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的正确认识有待提高,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是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为了保证仓储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正常工作和运行,有必要建立起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仓储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讲,完善的制度体系有助于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实施。而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其中有很多环节和事物需要协调,例如人、材、机之间的关系要和谐,这就给企业规章制度体系提出了要求,各个环节必须有序地工作,才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仓储的现状,不能盲目地跟风或追随,应有选择地找到适合自身单位的管理制度,引入国际知名企业的先进仓储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仓储物资管理网络,规范仓库设计、货架规格等,加强对于库存物资的整合力度,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3.3 加快仓储信息*台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

  企业要积极引入信息网络化,实现仓储物资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的供应链中,仓储物资的管理环节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核心的环节之一。各个环节之间进行接洽时,总是离不开仓储环节的参与,例如采购与生产环节、分拣和运输环节、计划和生产环节的对接中都涉及到仓储管理。要实现有效的库存控制,提高仓库利用率,就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企业内部共享的公共信息*台,让仓储物资透明化,便于大家的查找,也可以实现共同的监督,降低仓储物资的损失率,提高仓储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企业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进而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结语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仓储管理也应该顺势发展,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世界在进步,企业也在发展,传统的仓储单纯保管物资的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合理的仓储管理将全方位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资源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志翔.物流管理[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

  [2] 张耀*。仓储技术与库存管理[M].石家庄:*铁道出版社,2008.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2

  一、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1、仓储管理的内容

  传统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货物的管理,保证货物数量不减少灭失,以及质量上避免损坏,受此传统角色影响,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仓储管理“就是看看货、看看仓库”,但现代仓储作为嵌入生产和流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内容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绝不是看看货、看看仓库那么简单:

  ①仓储决策管理。包括仓库的选址、仓库规模、功能定位、仓库规划、仓库设备的选择和规划等。传统企业的规模、市场辐射范围、竞争等各方面与当今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传统企业的自有仓库往往随厂而建、前店后仓,因此不存在仓库选址问题,选厂即是选仓。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广,为了满足配货要求,一些企业在产区只设原料库,而成品仓库则设在与产区分离的便于配送的中心仓库,因此仓库选址成为仓储决策中的一大问题。仓库规模与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趋势有关,如果盲目求大,可能造成仓容过剩,如果不考虑企业将来的发展,只顾眼前,可能造成仓库仓容很快不够用。在物流功能趋于一体化的今天,仓库的功能除存储外,还可能根据生产、流通的需要,增加流通加工、配货等功能,这些功能定位对仓库规划、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将起决定性作用。特别当前物流机械化技术不断提高,各种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增进工作质量的机械设备可供选择。

  ②作业管理,包括仓储管理制度、作业流程管理、作业组织管理等。仓储管理制度,分清岗位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目标,才能使员工各行其是。作业流程是对各项作业最合理的各要素及步骤的总结,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及效率。作业组织管理是对仓储实际作业中人员、财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③库存管理,主要是对物品在库数量进行控制的管理,与仓储成本有关。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何时向上游供货商提出定货、定货的品类、定货数量多少等。恰当的定货时间和定货数量,可以在库存成本与企业缺货成本之间建立*衡,使企业的订货成本最低但又不至出现缺货现象。

  2、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的特点

  ①规模小,从中小企业划分看,他们人手和资金比较少,生产规模也不大,库存商品规模也较小,大多数企业采用自有仓储进行商品储存,仓库规模也较小。

  ②机械化程度低。现代物流讲求高效、低成本,许多配套机械设备在仓库内得到广泛使用,比如运用重力原理,节能而且又能提出入库作业效率的重力式货架,省力又快速的传送带,采用集装化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的托盘货架、托盘叉车等等。但由于中小企业部分存在资金少,而且规模不大,大多数企业在仓库建设中总是以节约成本为原则,因此在机械投入上总是能省则省,能采用人工的决不购买机械。因此,这些仓库的作业较多采用人工方式,人工搬运、人工上架、人工分拣,等等。

  ③信息化技术程度低。在仓储活动过程中,物流信息伴随始终,从商品入库前的入库通知、到商品入库验收、商品入库、商品保管到商品出库,商品信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传递、保存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都是息息相关的。现代物流为解决信息传递问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适合仓储使用的软件,如广为使用的MIS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各环节的信息传递达到即时化,并使信息不受外界干扰。但这些仓储信息技术的使用往往取决于企业主的观念和经济条件,有的企业主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缺乏了解,仍然满足于传统的纸质单证传递、手工信息录入等方式。有的则因为购买软件的费用高,而仍然采用手工信息传送。有的则因为员工素质较低,虽然购买了仓储管理软件,但员工不愿使用学*和使用新的信息管理方法,使得企业仓储软件形同虚设。

  二、中小企业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仓储管理现代化意识不足,仓储决策失误较多

  仓储管理现代化意识不足,表现为:第一,设施设备规划简陋、粗泛。有些中小企业主对企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仓库投入不是以高效、高质量为原则,而更多以节省成本、满足当前使用为原则,仓库的定位、仓库设备的规划往往简单、粗泛。投入使用后,设施设备显得落后,到那时要更新又需要重新投入,企业处在二难选择中;第二,不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采用传统手工记账办法,造成账物不清,不利用仓库管理;第三,雇用仓储人员的要求偏低,有些中小企业只需要会记账,会识字的人员即可,有的仓管员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缺乏仓储专业知识。如果企业缺乏现代仓储管理意识,只是把仓库当作暂时存放材料或是商品的处所,而不能将仓库融入到生产与流通的运作中,就不可能规划出高效、高质量的仓储。

  2、仓储作业管理粗泛

  (1)缺乏合理科学的作业流程规定。仓储作业主要包括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三大环节,严格规定每个环节的作业流程,能避免作业的随意性,保证每次作业的质量。如入库,应包括入库通知、单据审核、货物检查验收、货物签收(交接)、理货上架、入库信息处理,并规定每个流程的责任人。但有些小企业则缺少这些的流程规定,甚至出现每次入库由采购员指挥仓管员的情况,是否需要检查、是否需要清点,由采购员说了算,有时甚至采购部只凭一张定货单就要求仓管员先做入库信息,而后期货物是否到库却不得而知。出库作业同样存在流程不清,有些企业,只要是生产部,不管是谁,都可以到仓库领料,没有任何出库凭证,就可以把物料领走。缺乏客观、明确的作业流程,必然导致仓库管理混乱、账物不清。

  (2)储位管理不明确。有些中小企业在仓库储位管理不够明确,货物选择储位的方式不清,而且常有在库货物的货位不清,明知有货却总是找不到的情况,导致这部分商品被人为积压,增加了库存成本。货位的货物杂乱、分不清界线,不利于清点及清洁工作。储位管理不当,商品随意摆放,货垛歪斜,体现出仓库的管理水*低下,既影响了在库货物的管理,同时也对出库作业造成不利影响。

  3、缺乏合理的库存控制

  (1)库存量制定不准确。有些小型企业对库存策略缺乏认识,仍采用规模进货方式,产生了相对高额的库存成本。一些中小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不够全面、精确,定货数量与实际需求量差异较大,有时造成缺货,有时又造成积压。

  (2)存货管理差。由于库存量估算不够准确,一些产品库存量过多,再加上未进行及时的处理,造成过期品、残次品损耗,增加了库存成本。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由于生产失误,一些产成品与客户需求不符,造成无质量问题的一些成品被迫积压在仓库里,造成大量库存。这些产成品未进行及时处理,造成物质浪费,同时占用仓储资源,但这些问题在一些企业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生产五金类产品企业,部分积压在库产品的金属部分,在库时间长了甚至产生锈蚀,过后只好当废品丢弃。由于库存控制不当,可能造成的损失,是企业增加运作成本的一个因素。

  三、中小企业仓储管理对策

  1、改变仓储观念

  首先,现代仓储意识的建立是建设现代仓储的前提。要改变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的现状,首先应该改变仓储观念,让仓储参与到生产、销售中,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现代化的仓储是高速运转,为生产和流通提供多样服务的,有了这样的观念,企业才可能高瞻远瞩,抽出必要资金作仓储机械化、信息化的投入。其次,不仅是企业主、企业管理者需要改变仓储观念,同时企业全员也应该树立现代仓储意识。只有全员树立现代仓储意识,才能共同遵守仓储管理规则,按规章办事,才能使仓储管理规范化。

  2、合理规划,增进仓储现代化

  (1)仓库功能定位决定仓库功能区规划。仓储规划包括仓库功能的定位、仓库功能区域的规划、仓库机械设备的选择。仓库功能的定位根据企业商品特征,可将一些商品作业在仓库内完成,如切割、包装、配套、流通加工、组配、贴标签等,这些作业可延迟到顾户订单下达后再按订单进行,如果在仓库内进行此类加工,仓库可根据作业量规划出此类功能区。

  (2)仓库设施设备的选择。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企业产品的特征,以合理、适用为原则。由于土地价格上涨,企业在作仓库规划时,都会考虑到充分利用仓库面积、容积,货架是充分利用仓容的仓储设备之一。因此许多企业都把仓库规划成货架仓库。但实际上,除了考虑仓容因素之外,还应该考虑到便利因素。如果一个仓库里的货物有部分是大体积重货或是短时间存放的,出于作业的便捷性考虑,这类型货物是可以采用分区堆垛的方式进行存放的,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上架下架的时间。所以,一个仓库,既应规划部分区域作货架储存区,也可以划出部分区域作为货物堆垛区。此外,企业在选择货架时还应该与企业存货的包装尺寸配套,切不可盲目定制,出现货架尺寸小于货物包装尺寸的情况。仓库设备的选择还遇到当前使用与企业未来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企业的业务量和商品类型可能与未来发展有所不同,企业如果按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仓库规划,可能在设施和设备上出现浪费,如仓库过大,仓库面积利用率不高,设施配置过高等问题。企业出现此类矛盾时,建议采用可扩展的方式,比如仓库选建一部分,在合适的地方预留一部分到未来需要时再进行扩建。货架也采用可加层、隔层可移动,较为灵活的样式。

  (3)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管理。事实证明,手工信息录入效率低、错误率高、传递周期长,如果采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信息*台则可使信息得到即时传递,提高物流效率,并可与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对接。信息时代,如果没有便捷的信息*台与外界相连,企业二、三年内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所以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应该跟上经济环境的形势,尽快选择信息软件。MIS仓储管理软件在货物入库、在库、出库各环节信息管理功能较为齐全。上游客户多,产品类型复杂的企业,也可采用ERP系统,该系统中的仓储模块即可满足仓储管理的需求。当然,在使仓储管理软件进行仓库信息化管理时,应配套使用条码技术,完成商品信息的采集。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库存量的实时跟踪,有利于企业对库存量的控制。仓储现代化使仓库对生产、流通作出快速响应,从而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制定仓储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1)明确岗位分工,规定岗位职责,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制度。企业就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制度,岗位分工可以通过罗列出仓库所有的工作任务,对这些任务进行划分、归类的办法来实现,分工明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一般企业仓储部门的岗位有仓储主管、仓管员、理货员、仓库装卸搬运人员等,具体岗位、职数还应根据企业仓储工作情况而定。岗位职责即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及目标,比如入库验收制度、物资保管制度、出库管理制度、退货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等,岗位职责起到引导员工工作、行为的作用。绩效考核的项目可根据仓库的核心工作来确定,一般有工作量指标、工作效率指标、工作准确率指标,奖惩措施可以起到分析作业流程是否合理,以及激励和考核人员的作用。

  (2)仓储作业流程规范化。把仓库内主要的作业项目的工作环节和先后顺序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让工作人员按流程办事,可以提高员工作业的目的性,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效率。一般仓储作业中较典型的工作包括:入库检收、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盘点作业,因此可制定相应的商品检收流程、入库作业流程、仓库日常作业管理流程、出库作业流程、盘点作业流理以及仓库单据及账务处理流程等等。

  (3)储位管理规范化。每个储位都应该有储位编号、有清晰的标志。对已经在储位的商品,还应对储位的商品进行在库管理,常规化的清理、清洁、检查,摆放整齐。在仓储工作中,储位安排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定位储存,即仓库事先对货位进行划分,规定每个区域摆的货物,当货物入库时,按指定的货位进行摆放。另一种方法是随机储存,这种方法不规定货物的位置,而是哪里有空就放哪里。第三种方法是分类储存,根据仓储商品的不同特性进行分类,每类商品指定专门区域进行存放。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储位安排,最基本的原则是使工作更加便利。规范化管理使仓储管理做到精细化。

  4、控制仓储成本

  企业仓储成本是企业除运输成本外的第二大物流成本,控制仓储成本即是控制企业的物流成本。仓储总成本由定货费、购入费、保管费、缺货成本四部分组成,定货费是每次订货时产生的费用,包括外勤费、运输费、入库费等,购入费由定货量和定货价格决定,保管费包括搬运费、建筑物设备费、地租、房租、修理费、光热费、电费、水暖费、防止库存风险而发生的费用、货物损耗费。这些费用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购入费,购入数量的多少是仓储总成本的决定性因素。

  (1)控制库存。仓储总成本的变动与库存水*的高低密切相关,控制库存,是控制仓储成本的关健,如果库存量大,每次订货量多,那么相应地,购入费、保管费都增加,如果库存量小,购入费和保管费都降低,但缺货成本可能增加。

  (2)加强存货管理,减少仓储损耗。企业中每件入库商品都包含订货成本、购入成本、保管成本在内,如果商品在库存过程中出现过期、损坏、灭失等情况,则商品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增加了仓储成本损失,所以减少仓储损耗也是控制仓储成本的一个要素。减少损耗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定期进行仓库实物盘点,通过盘点及时把握仓库货物的质量情况,对于接*保质期的商品及时处置。第二,客户的退货应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如果属于瑕疵品,可折价处理或是进行整改加工,如果属于发错货退回的正常产品,则应及时检查入库,放到相应货位,以便下次及时出库。第三,检查储存条件,发现质变产品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改正。第四,做好仓库的防盗工作。贵重货物容易遭窃,经常巡逻,检查货物数量是必要的。

  四、结语

  总之,中小企业如果要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企业仓储管理就应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静态存货走向动态参与生产和流通。中小企业仓储的改进需要从改变观念开始,提高它的机械化、信息化水*,进而在管理制度上制定出一整套关于岗位分工、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工作流程的规定,使企业的仓储管理做到精细化,更好地做好生产、流通的保障,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3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巴巴集团对外推出了“大物流”计划,为第三方物流市场带来了一场变革。随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其物流战略,希望能够与电子商务生态圈的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共同集资发展物流系统,以解决目前制约*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本文将结合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建设阿里仓储的战略,研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的物流系统的战略手段。

  【关键字】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 大物流 物流系统

  一、电子商务遭遇物流瓶颈

  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这一问题已经提出好多年了。对于淘宝网的上B2C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物流恐怕是他们最大的成长烦恼。尤其是各大电子商务网站都在做促销,短期内大量的交易产生的订单使得物流公司应接不暇,国内知名的快递公司纷纷“爆仓”。

  由于阿里巴巴不直接提供物流服务,所以阿里巴巴B2B*台上的卖家只能自行选择物流公司,对于下游的物流供应商来说,其配备的人力、物力根本就不能满足诸多电子商务企业爆发式增长的业务和高水*的服务需求。总而言之,阿里巴巴既不能保证物流质量,又难以避免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

  传统的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需要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来改变这一局面。阿里巴巴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台提供商,其抉择预示着电子商务企业将迎来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

  二、“大物流”计划

  20xx年6月,淘宝网对外首推“大物流”计划,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推出基于物流信息、交易信息和商家ERP系统全面打通的“物流宝”*台,即由淘宝网联合国内外的仓储、快递、软件等物流企业组成服务联盟,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外包服务,解决商家货物配备和递送难题的物流信息*台。

  用“物流宝”汇集所有物流服务商的服务信息,将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供应链环节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并“从上而下打通”。所谓“打通”,一是指商家对网店前台和后台的对接,二是指整个物流宝*台也完成前台数据跟仓库管理系统对接。 对于消费者而言,大物流计划的推出将大大降低其购买成本,同时提升购买体验。据了解,消费者在购*台购买东西时,如果是要跨店铺购买,则需要支付多次运费;同一时间购买的不同卖家的商品,会在不同的时间送到;快递服务也较不稳定,有好有坏。通过淘宝网实行物流计划,买家可以跨店铺,多次购买,一次收货,只付一次运费,享受更加稳定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三、集资发展物流系统

  20xx年1月19日下午,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物流战略,集团将与融资伙伴打造仓储网络体系,携手创建一个综合物流*台。首期会投入人民币200亿至300亿元,同时期望其他电子商务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日后可将总投资增加至人民币1000亿元。阿里巴巴集团的首*马云不仅打造一个物流体系,打破制约淘宝网发展的瓶颈,更要打造一个开放的物流*台,提升全行业物流水*,培育*自己的UPS。

  打造物流*台,也是阿里巴巴集团从C2C*台供应商向C2C、B2C、B2B综合运营商转变的必然选择。

  据专业数据公司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淘宝网是全球浏览量最高的20个网站之一,每天有逾5000万人次访问。阿里巴巴集团最*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xx年注册淘宝店的3.7亿用户,在线商品数8亿,*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单日交易额峰值达19.5亿元,手机淘宝单日最高访问用户数达1700万,单日交易峰值达3700万元。与之对比的数据是,20xx年11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指标上,北京市*均每天是18.91亿元,上海为16.8亿元,广州为14.4亿元。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截止20xx年上半年C2C的市场报告,淘宝网仍是一家独大,占据了83.5%的市场份额,领先第二名72个百分点。

  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是电子商务的三大支柱。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淘宝实现了海量信息呈现,通过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供应商支付宝,实现对资金流的掌控。唯独物流,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讲,一直是个软肋。

  建立仓储设备网络是阿里巴巴集团推动解决目前*物流行业瓶颈的重要战略,至于其他物流业的领域,主要会通过投资的方式,协助其合作伙伴加速自己的业务发展。据马云所说,京津区域、长三角及珠三角是优先考虑的仓储建设地点。初步计划是在三个地区建设总面积大约为300万*方米的仓储设备,这相当于560个美式足球场或356个英式足球场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集团宣称的仓储物流,不仅服务于物流业的伙伴、淘宝卖家,还服务于各个独立的企业和消费者网站。这也构成了它的主要仓储赢利模式结构。有分析指出,它一部分盈利来源靠租金和地产升值。此外,一旦B2B、B2C的供应商和C2C的卖家开始租用阿里巴巴的仓库,对马云来说,利润绝不仅仅只是租金,还有IT系统使用费、物流配送费。而且,如果阿里巴巴还能提供统一的售后服务,那么这将成为另一个收入来源。

  四、结果分析

  1、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上一个十年,电子商务的三座大山是信用、支付和物流;未来的十年,阿里巴巴将会在制度、物流、数据上面做文章,向社会分享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源,鼓励各个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共荣的生态圈。

  阿里巴巴集团此次公布的物流战略是为了提高淘宝的物流服务能力,并会全面开放给所有希望做电子商务的商家、独立的B2C电子商务网站使用。它提供给商家的是一种社会化的物流服务能力,这种服务能力并不属于某个人或企业,而是完全开放的。

  2、加快全国物流发展速度

  作为国内物流行业的首要业务来源,20xx年淘宝网的网购数显示,去年淘宝网用户人均成交笔数比2009年增长了35%,以淘宝商城为代表的B2C业务交易额在20xx年翻了4倍,并预计未来几年也仍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

  阿里巴巴集团体系中的支付宝、淘宝网等,作为支付和信息流通的通道,是未来电子商务圈的基石。而对于电子商务链条中的另一个核心——物流,多年来阿里巴巴集团一直试图在搭建一个物流开放*台。20xx年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对物流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如今对仓储系统的介入,更体现了未来对物流投入的决心。未来阿里巴巴集团物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帮助*的物流产业在服务、运营方面不断规范,*物流产业的升级也是网购市场发展中物流提升的根本动力。

  五、总结。

  通过阿里巴巴集团的“大物流”计划以及集资发展物流系统,对物流行业和当今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个行业的进步,需要行业寡头的带头改革和整治,促进行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也需要增加对行业巨头的各种商业战略的学*和理解,紧跟时代前沿。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4

  1系统功能

  对于企业的工程项目仓库而言,要达到如下几个目的:及时提供工程所需货品和各种原材料;减少和避免核算工程成本的人为错误;节约核算工程成本的时间;快速追溯货品的来源以及去向;快速统计各种货品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以便设置最小库存量;快速查询货品实时库存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并准确生成各种报表。通过该用例图可知,系统涉及到的执行者共5类:采购员、仓管员、仓库主管、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其中,采购员、仓管员、仓库主管、会计均为人,而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则为信息系统。实际上,系统还隐含了另外一个特殊的系统时间,这从后面的序列图中便可知。

  1.1获取货品采购清单

  对于工程企业而言,如何保证工程所需货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是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就要一方面保证仓库有足够的货品供给,另一方面又不能积压货品造成资金和库存浪费。要达到此目的,根据以往的货品使用情况,对于工程中常用的货品设置最小库存量。无论是否有新工程,一旦库存量小于设置值时都将导致货品采购行为。在有新工程时,必须结合库存情况,快速购买工程所需增量货品;没有新工程时,只需购买常用的货品就行。

  1.2货品入库

  采购员及时从仓储管理与成本核算信息系统中获取货品采购清单后,即可向供应商采购所需货品。当货品到达仓库后,采购员通知仓管员验收货品并入库。一般来说,简单的货品验收由仓管员完成,复杂的货品或者说贵重货品入库前除了外观检查外,还得相关技术人员检查验收。此处省略业务序列图。

  1.3货品出仓/归仓

  工程负责人接到工程任务通知后,先从企业工程管理系统中获取工程任务要求与货品清单,然后到仓库中提取货品,工程结束后如果货品有剩余,要及时归还仓库(归仓);如果货品不够,则要查找原因。此处的工程任务包括新工程任务与维护工程任务。在新工程中,有工程货品清单,一般情况下实际使用货品与货品清单中的货品数量出入不大。但工程维护的情况,是根据工程系统出现的故障情况估计需要的货品,有时会有误差,此时,就会有货品归仓的情况。说明:工程未按期完成以及货品不够的情况要追溯相关人员的责任,此处不列出。

  1.4盘点货品

  一般情况下,每个仓库都有固定的盘点日期,比如,有的仓库是每月的结尾那一天定为盘点日期;有的仓库则是每月的26日定为盘点日期,这根据各仓库的具体情况而定。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均有一个固定的盘点日期。当系统检测到时间到了盘点日期后,会自动计算当月的货品结算情况,生成货品结算报表,同时提醒仓库主管已到盘点日期。仓库主管偕同仓管员核对仓库实物数量,如果与盘点结算表相同,则生成货品盘点表以及进销存报表;如果货品实物与结算表不符,则要查明原因,修正库存数量,再生成盘点表和进销存报表。

  2系统体系结构及开发工具

  系统运行时所需的各种数据统一保存到数据库中,用户所需的数据均通过局域网传输。基于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B/S模式或C/S模式开发。B/S模式部署、维护较为方便,C/S模式的安全性相对较好,具体采用哪种体系结构应结合系统的应用情况灵活确定。本系统中由于所有的数据都在局域网中传输,出于安全性考虑,采用C/S结构。数据库用Mi-crosoftSQLServer2008,系统开发语言用VB。如果把这种设计思想用于其他领域,如:汽车维修与汽配仓库管理,只要把的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换成汽车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保持接口不变,本系统可以继续使用。所以,若要使本系统能运用于其他业务的仓储管理与成本核算,关键是本系统与其他业务的接口要保持一致。为本系统在企业汽配仓库中的应用。至于企业内部的装备管理,或者说办公用品的管理,亦可用系统,由于篇幅所限,不再列出系统界面。

  3结语

  由于本系统在开发的过程中,借助了UML工具,充分地与多种业务类型的相关人员沟通,并提炼了其共性,同时在开发的时候也考虑到其特殊之处,所以,本系统能无缝地与相关的业务管理系统集成,快速核算相关业务的材料成本,有效地进行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与优化论文5

  [摘要]《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但在高职院校授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剖析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技能大赛、校企合作、考核方式”六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改革;实现路径

  一、前言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生产、管理及服务行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型”人才。然而,高职培养出来的应届生与企业需求之间无法实现无缝衔接的问题日益凸显,一直困扰着高校和企业。本文尝试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新设计《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体系,以期能探索出一条解决校企之间问题的途径。《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物品在流通和储存领域中所遇到的仓储活动和仓储系统规划问题。

  二、课程现状分析

  (一)学生基础薄弱,主动学*意识差

  高职院校相对本科院校来说,准入门槛低,学生基础薄弱。但仓储管理课程的很多内容,却需要学生拥有比较广的知识面,需要拥有较强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在仓库选址中,需要有较强的地理和交通知识、选址模型计算能力等。现有的学生很难能满足课程本身的要求。

  (二)老师大都是“学院派”

  “学院派”的特点是教师理论基础知识牢固,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缺少企业工作经验,不了解实际操作。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师比较少,懂操作、会操作的也比较少,很难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缺乏合适的教材

  仓储管理的教材大都属于传统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用起来很枯燥,教师用起来由于缺少作业现场真实的图片和单据,在授课中也遇到很大的挑战。如何能让学生置身于仓库之中,顺着流程完成整个仓储过程,更是难上加难。原因在于学生主动学*的意识不强,专注力不够,很难按教师说的去做,课堂效果很难保障。

  (四)实验室利用率低下

  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室大都是根据全国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来进行建设的,而不是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因而实验室与实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另则,实训室面积有限,教师人数有限,很难保证在实验室授课,等等。多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的物流实验室利用率低下。

  (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执行效果不好

  每一届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人数毕竟是少数,老师也只能针对几位学生进行指导,没有参与大赛的学生并不清楚大赛的要求,以及比赛的过程。参加大赛的学生在训练期间,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向老师提问,由指导老师解答。比赛之后,选手们也主动弄清楚赛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探究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参加大赛的学生反映自己在大赛期间学到了很多知识,而其他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感触的。

  (六)校企合作难度大

  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培养观测的侧重点不同,学校比较在意学生的安全,以及培养方案的完整性与合理性,而企业更在乎人才的实用性,对培养方案的设计并不很在乎。学生去企业实*,企业员工有的会很认真地把实际应用交给学生,但大多数员工害怕担责任、浪费时间,不会让学生去做实质操作,甚至不让学生动手,这样学生很难在企业中有所提高。

  (七)“企业导师”质量难于控制

  为了避免“学院派”给学生授课中所存在弊端,有的院校引入“企业导师”,但是企业导师是不是能将实际当中的操作、问题顺畅、明确地表述出来,这又是一大难题。

  三、对策与实现路径

  (一)优化教学模式

  将课程按照仓储作业的流程进行设计,突破原有的知识点分割,以某一具体流程或者项目为中心,进行知识点组织。如将仓储作业设计为“商品入库作业→商品在库作业→商品出库作业→仓储绩效考核”。

  (二)加大建材建设

  通过教改实践,编制出适合高职学生学*的《仓储管理》教材和实训教材,要突破传统教材的文字描述,多一些图片和表格等能体现现场作业的素材。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企业导师”制有诸多问题,可选择将教师不定期地送到企业中锻炼,尽可能保证在半年以上,时间太短,不能了解企业,起不到企业锻炼的效果。并且老师在企业锻炼,要真正把自己当成一名员工,完成某个职位上的职务,参与企业的绩效考核。

  (四)加大技能大赛的覆盖面

  技能大赛省赛或者国赛都有明确的名额限制,但学校自己可以不定期地举办校内或者与兄弟院校一起组织技能大赛联赛,这样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大赛中来,既能感知大赛,又可以在赛前、赛中、赛后来更好地学*知识,掌握技能。

  (五)加大校企合作建设

  虽然校企合作存在诸多难点,但在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中,这是必经之路。企业有太多学校难以去模拟的场景和实务。这需要找到校企合作的痛处,由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克服,寻求解决之道。

  (六)改革考核方式

  突破传统的试卷闭卷作答的考核方式,将考试地点设在企业仓库,由考官现场出题,学生完成。考官由授课教师和企业方代表共同组成,学生分组进行作业。由于仓储作业是个团队合作过程,所以要以小组为考核单位进行。综上所述,高职《仓储管理实务》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的课程建设并没有很好地体现“高技能、高素质”,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能和企业要求无缝衔接将是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肖调生.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198-199.

  [2]陈则辉.应用型本科院校《仓储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校企联盟模式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7(17):163-164.

  [3]李辉.浅谈仓储教学改革[J].新课程(中),2014(6):216-217.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扩展6)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通用10篇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1

尊敬的领导:

  由于个人未来发展的原因,今天是我在xx工作的最后一天,非常感谢各位同仁和朋友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协助,在此衷心的说声“谢谢”!

  首先感谢xx给我的一次工作的机会,非常感谢董事长黄健堂先生在百忙中对我亲自面试和加薪,非常感谢nb2/5 工程部林佳鸿先生在十分繁忙的间隙给我面试机会!使我能获得3年半的稳定工作!非常感谢nb2 工程部陈国振先生对我在工作中的悉心点拨,没有你们的协助,我不可能在xx顺利的工作,再次衷心的谢谢你们!同时感谢nb2 bil工程课的各位兄弟姐妹,是你们真诚陪伴我度过在xx的每一天,使我充实坚强而且更加成熟!感谢其他协助部门兄弟姐妹的真诚协作,使我们的工作能顺利完成!没有xx提供的这份3年半稳定的工作,我不可能在上海这片热土打拼,我不可能每年有时间邀不识字的双亲来上海小住2月,以解每年只能回家2次的难舍亲情!没有这份稳定的工作,我不可能认识如此多优秀的`员工和主管!我不可能成熟和长大,不可能认识到自己今后要走的路!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抉择!不知不觉来xx已经三年半了,从25岁一晃就28岁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在xx停留;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知道,离开xx我一定会依依不舍,也许还会流泪!但我相信,流泪和不舍后会更坚强和自信!因为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而我必须认真面对和正确把握!

  望领导早日批准我的申请,在此非常的感谢!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时间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2

  那时我快疯狂了,充满了叛逆。脑子里面反复这样疑问:难道钱真的使他们连最起码的人性都不要了吗?我想的神经衰弱。但是还是继续的工作着,因为自己*时身体不好加上贫血严重,也会被他们说成不知原因的偷懒,我真的被激怒了,大大吵了一架。在这件事上面我懂得了: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开这样的玩笑,生气只会让自己不堪一击。于是我大病了一场,住进了医院。肝胃也变得不舒。从此我对自己说,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要自己开心生活健健康康就好。换个环境是我唯一的想法,也许那个个性的环境并不适合我的性格。就在这时,胥经理给我打电话,说公司非常需要我,希望我能回公司,并且表示也理解当时的情况。我就这样地回到了公司,可是情况还要糟糕。看看同办公室的曹女士是怎样替她的主子徐女士欺负我的:在我的杯子里放苍蝇,臭大姐这样的虫子,把我的凳子坏成最旧的,竟然当面笑我。还好我没有被其气到,否则不是她们得意了吗?我想起这样的话:一个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的人是最无知的。小小年纪不懂得谦虚方便于人,更谈不上有良知的话,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所以我沉默,在她们看来我是真的懦弱啊,其实,非礼勿闻,勿答。不正是老祖宗们的道理吗?于是我再次坚定的选择了离开,这一次我相信是永远的,而且深刻的。想起那句话让自己释然:摆脱不了从前就无法向前看。这一次是真的摆脱了,在我完成这封辞职报告的时刻。

  23岁到今年我28岁,是我人生中的不同寻常的黄金时代,同公司一起生活了6年,我可以坦然回忆我的人生经历。我结了婚,并且生活的很幸福,有了自己的温暖小窝,我想自己这样以来,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不会孤独地往下走了;有了外甥女,可爱的小家伙总是可以带给我生命的希望,心里面感激这个能说会道,漂亮动人的宝宝,原来当姨妈是这样的滋味,想拿星星来让她荡秋千;我最亲爱的奶奶离开人世,我第一次目睹人类生命的脆弱,和失去的痛苦无奈滋味,但是我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幸福的生活使劲的来爱;我拿到了我的本科证书,但是还是告诫自己要努力不能停止;我拿到了我的全国报检员资格证书,我知道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我鼓励自己,要报考报关员资格考试,报考公***,来充实自己,加强自己;我得到省内更大公司的邀请担任部门经理一职,我觉得好兴奋,但是婉言谢绝,至少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给别人,只给自己看。好多好多的第一次让我无法忘怀充满感激和感动。

  现在,我真的可以确定辞职是我的正确选择了。

  最后,感谢胥经理这么多年的栽培,感谢魏经理这么多年的照顾,我想除了感激,我没有别的话可以表达。祝好运!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

  20xx年xx月xx日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3

xxxx有限公司总经理室:

  各位领导,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写这封次致信。由于您对我的能力的信任,使我得以加入公司,并且在短短的两年间获得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经过这两年在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使我在多领域学到了很多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此我深怀感激!

  由于薪金的.原因,我不得不向公司提出申请,并希望能与今年x月xx日正式离职。

  对于由此为公司造成的不便,我深感抱歉。但同时也希望公司能体恤我的个人实际,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XX.11.17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4

  那时我快疯狂了,充满了叛逆。脑子里面反复这样疑问:难道钱真的使他们连最起码的人性都不要了吗?我想的神经衰弱。但是还是继续的工作着,因为自己*时身体不好加上贫血严重,也会被他们说成不知原因的偷懒,我真的被激怒了,大大吵了一架。在这件事上面我懂得了: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开这样的.玩笑,生气只会让自己不堪一击。于是我大病了一场,住进了医院。肝胃也变得不舒。从此我对自己说,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要自己开心生活健健康康就好。换个环境是我唯一的想法,也许那个个性的环境并不适合我的性格。就在这时,胥经理给我打电话,说公司非常需要我,希望我能回公司,并且表示也理解当时的情况。我就这样地回到了公司,可是情况还要糟糕。看看同办公室的曹女士是怎样替她的主子徐女士欺负我的:在我的杯子里放苍蝇,臭大姐这样的虫子,把我的凳子坏成最旧的,竟然当面笑我。还好我没有被其气到,否则不是她们得意了吗?我想起这样的话:一个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的人是最无知的。小小年纪不懂得谦虚方便于人,更谈不上有良知的话,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所以我沉默,在她们看来我是真的懦弱啊,其实,非礼勿闻,勿答。不正是老祖宗们的道理吗?于是我再次坚定的选择了离开,这一次我相信是永远的,而且深刻的。想起那句话让自己释然:摆脱不了从前就无法向前看。这一次是真的摆脱了,在我完成这封辞职报告的时刻。

  23岁到今年我28岁,是我人生中的不同寻常的黄金时代,同公司一起生活了6年,我可以坦然回忆我的人生经历。我结了婚,并且生活的很幸福,有了自己的温暖小窝,我想自己这样以来,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的不会孤独地往下走了;有了外甥女,可爱的小家伙总是可以带给我生命的希望,心里面感激这个能说会道,漂亮动人的宝宝,原来当姨妈是这样的滋味,想拿星星来让她荡秋千;我最亲爱的奶奶离开人世,我第一次目睹人类生命的脆弱,和失去的痛苦无奈滋味,但是我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幸福的生活使劲的来爱;我拿到了我的本科证书,但是还是告诫自己要努力不能停止;我拿到了我的全国报检员资格证书,我知道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我鼓励自己,要报考报关员资格考试,报考公***,来充实自己,加强自己;我得到省内更大公司的邀请担任部门经理一职,我觉得好兴奋,但是婉言谢绝,至少我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给别人,只给自己看。好多好多的第一次让我无法忘怀充满感激和感动。

  现在,我真的可以确定辞职是我的正确选择了。

  最后,感谢胥经理这么多年的栽培,感谢魏经理这么多年的照顾,我想除了感激,我没有别的话可以表达。祝好运!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

  20xx年xx月xx日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5

各位公司同仁和朋友:

  由于关于我个人未来发展的原因,今天是我在qsmc工作的最后一天,非常感谢各位同仁和朋友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协助,在此衷心的说声"谢谢"!

  首先感谢qsmc给我的一次工作的机会,非常感谢董事长黄健堂先生在百忙中对我亲自面试和加薪,非常感谢nb2/5工程部林佳鸿先生在十分繁忙的间隙给我面试机会!使我能获得3年半的稳定工作!非常感谢nb2工程部陈国振先生对我在工作中的悉心点拨,没有你们的协助,我不可能在qsmc顺利的工作,再次衷心的谢谢你们!同时感谢nb2bil工程课的各位兄弟姐妹,是你们真诚陪伴我度过在qsmc的每一天,使我充实坚强而且更加成熟!感谢其他协助部门兄弟姐妹的真诚协作,使我们的工作能顺利完成!没有qsmc提供的这份3年半稳定的工作,我不可能在上海这片热土打拼,我不可能每年有时间邀不识字的双亲来上海小住2月,以解每年只能回家2次的难舍亲情!没有这份稳定的工作,我不可能认识如此多优秀的员工和主管!我不可能成熟和长大,不可能认识到自己今后要走的路!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抉择!不知不觉来qsmc已经三年半了,从25岁一晃就28岁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在qsmc停留;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我知道,离开qsmc我一定会依依不舍,也许还会流泪!但我相信,流泪和不舍后会更坚强和自信!因为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而我必须认真面对和正确把握!在此提一些不足之处,望能引起有良知相关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稍微解决和改进!

  1)公司人才流动性太高,许多优秀同仁工作2—3年都流失掉了,据我所知很大一部分人新的工作薪水都比qsmc要高100%以上,而在qsmc已经工作和正在工作的同仁能在2—3年内加薪30—40%的寥寥无几?

  2)公司的饭菜越来越难吃了,冬瓜玉米都开始蒸着吃了,员工中餐晚餐自掏腰包吃泡面,自带或买辣菜的越来越多,可能公司的伙食连2。5元的泡面都不值!夜班更差!

  3)其次公司扬善惩恶机制不够健全,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人在公司义务献血,难道只是在"***"上一笔带过?我们以前学校组织献血,尚且是非赢利机构能给每人300元奖励,而公司年赢利几亿到十几亿美金或更多,在"***"上一笔带过。公司每年都有员工患白血病或其它绝症,来之前体检ok,而工作一段时间后忽闻特殊疾病,奇怪?每年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同仁员工自行捐款,从来没有看见非同仁捐款的报道。公司年赢利几亿到十几亿美金或更多,在"***"上一笔带过的只是员工捐款?

  4)公司最底层的员工命运是悲惨的,f1和f2厂区smtf/t测试人员每天都是站着工作8—12小时,中间休息十分钟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她们是人也是别人的子女,只是不是公司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子女;难道一贯宣扬"***"的公司,3年半或更长时间一直视而不见?还是要节约成本,从来没有考虑过?

  5)公司相关部门管理能力不佳,如果sqe,iqc部门能充分显示工作能力,pe,ee工作会轻松很多,qsmc是用美金买厂商良品的,居然有厂商交不良品,不良品被pe,ee禁用后,厂商居然可以将不良品重新打包给qsmc再次使用,在惩罚厂商费用时,厂商居然可以拒签,为什么财务不能直接扣款?那些不良品浪费了我们多少工时,人力物力,财力,难道qsmc一直是消耗厂商不良品的场所?

  6)如果"***",不能诠释直真,至善,至美的真谛,而继续用千万辛苦员工的汗水,去宣扬极少数高阶主管收集奢侈的琴棋书画或其它,会继续让人寒心,感觉不到温暖!如果企业家和管理者都成为资本家,会让人失望和绝望!我离开qsmc后,工作将交接给邵进旭,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协助!再次感恩的心衷心的说声"谢谢"!祝愿我认识的人和认识我的人工作顺利,前程似锦!虽然对qsmc而言我只是大海中的浪花,而对父母和自己而言我是全部!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

  20xx年xx月xx日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6

各位同仁和朋友:

  由于个人未来发展的原因,今天是我在xx公司工作的最后一天,非常感谢各位同仁和朋友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协助,在此衷心的说声"谢谢"!

  首先感谢xx公司给我的一次工作的机会,非常感谢董事长黄健堂先生在百忙中对我亲自面试和加薪,非常感谢工程部林佳鸿先生在十分繁忙的间隙给我面试机会!使我能获得3年半的稳定工作!非常感谢工程部陈国振先生对我在工作中的悉心点拨,没有你们的协助,我不可能在xx公司顺利的工作,再次衷心的谢谢你们!同时感谢工程课的各位兄弟姐妹,是你们真诚陪伴我度过在xx公司的每一天,使我充实坚强而且更加成熟!感谢其他协助部门兄弟姐妹的真诚协作,使我们的工作能顺利完成!没有xx公司提供的这份3年半稳定的工作,我不可能在某这片热土打拼,我不可能每年有时间邀不识字的双亲来某小住2月,以解每年只能回家 2次的难舍亲情!没有这份稳定的工作,我不可能认识如此多优秀的员工和主管!我不可能成熟和长大,不可能认识到自己今后要走的路!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抉择!不知不觉来xx公司已经三年半了,从25岁一晃就28岁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在xx公司停留;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知道,离开xx公司我一定会依依不舍,也许还会流泪!但我相信,流泪和不舍后会更坚强和自信!因为人生的路还很漫长,而我必须认真面对和正确把握!

  在此提一些不足之处,望能引起有良知相关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稍微解决和改进!

  1)公司人才流动性太高,许多优秀同仁工作2-3年都流失掉了,据我所知很大一部分人新的工作薪水都比xx公司要高100xx公司已经工作和正在工作的同仁能在2-3年内加薪30-40

  2)公司的饭菜越来越难吃了,冬瓜玉米都开始蒸着吃了,员工中餐晚餐自掏腰包吃泡面,自带或买辣菜的越来越多,可能公司的伙食连25元的泡面都不值!夜班更差!

  3)其次公司扬善惩恶机制不够健全,每年都有成百上千人在公司义务献血,难道只是在"***"上一笔带过?我们以前学校组织献血,尚且是非赢利机构能给每人300元奖励,而公司年赢利几亿到十几亿美金或更多,在"***"上一笔带过。公司每年都有员工患白血病或其它绝症,来之前体检ok,而工作一段时间后忽闻特殊疾病,奇怪?每年我们看到的都只是同仁员工自行捐款,从来没有看见非同仁捐款的报道。公司年赢利几亿到十几亿美金或更多,在"***"上一笔带过的只是员工捐款?

  4)公司最底层的员工命运是悲惨的,f1和f2厂区测试人员每天都是站着工作8-12小时,中间休息十分钟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她们是人也是别人的子女,只是不是公司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子女;难道一贯宣扬"***"的公司,3年半或更长时间一直视而不见?还是要节约成本,从来没有考虑过?

  5)公司相关部门管理能力不佳,如果sqe,iqc部门能充分显示工作能力工作会轻松很多,xx公司是用美金买厂商良品的,居然有厂商交不良品,不良品被pe,ee禁用后,厂商居然可以将不良品重新打包给xx公司再次使用,在惩罚厂商费用时,厂商居然可以拒签,为什么财务不能直接扣款?那些不良品浪费了我们多少工时,人力物力,财力,难道xx公司一直是消耗厂商不良品的场所?

  6)如果"***",不能诠释直真,至善,至美的真谛,而继续用千万辛苦员工的汗水,去宣扬极少数高阶主管收集奢侈的琴棋书画或其它,会继续让人寒心,感觉不到温暖!如果企业家和管理者都成为资本家,会让人失望和绝望!

  我离开xx公司后,工作将交接给xxx,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协助!

  再次感恩的心衷心的说声"谢谢"!祝愿我认识的人和认识我的人工作顺利,前程似锦!虽然对xx公司而言我只是大海中的浪花,而对父母和自己而言我是全部!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7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我因个人经济以及家庭原因,无法在继续工作下去,只能结束外派某某国的工作,提前回国,希望公司能谅解我们的处境。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特此提出申请:我自愿申请辞去在公司的一切职务,敬请批准。

  来到公司大约二年了,公司里的每个人对我都很好。我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以及各位同事对我的照顾与错爱,在这*二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工作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实践技能。生活上,得到各级领导与同事们的关照与帮助;思想上,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有了更成熟与深刻的人生观。这*二年多的工作经验将是我今后学*工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同事们。

  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在正式离开之前我将认真继续做好目前的每一项工作。

  离开这个公司,我满含着愧疚、遗憾。我愧对公司上下对我的期望,愧对各位对我的关心和爱护。遗憾我不能经历公司的发展与以后的辉煌,不能分享你们的甘苦,不能聆听各位的教诲,也遗憾我什么都没能留下来。结束我来新加坡的第一份工作。

  最后,衷心祝愿公司健康成长,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10.30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8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想对您说声谢谢,在工作上您多年来给予的信任和关照,让我在任何时候内心都洋溢着感激之情。

  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情况,我深深觉得能得到您的赏识进入xx工作是我莫大的幸运。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在生活和工作中,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同事们对我的关怀和帮助,一直是我自信而积极的源泉和动力。在公司工作几年里,我受益良多:无论是从财会专业技能还是人际关系处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公司提供的发展*台和锻炼机会。我很希望自己能够发挥最大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才是对公司对您以及对我自己的负责。但我发现自己对于从事xx行业工作的兴趣已经减退,目前的状况下要圆满完成公司的托付我已经开始有心无力。所以我决定提出辞职,请您支持。

  对于我此刻的离职我表示诚挚的歉意,请您谅解我做出的决定。衷心希望还能获得与您共事的机会。我会在递交辞职报告后一到两周内配合公司安排的.工作交接再离开公司,把因为自己离职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公司成立至今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业绩,持续地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痛心遗憾。真心祝愿公司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业绩不断地提升,也祝愿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xxx

  20x年xx月xx日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9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我因个人经济以及家庭原因,无法在继续工作下去,只能结束外派某某国的工作,提前回国,希望公司能谅解我们的处境。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特此提出申请:我自愿申请辞去在公司的`一切职务,敬请批准。

  来到公司大约二年了,公司里的每个人对我都很好。我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以及各位同事对我的照顾与错爱,在这*二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工作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实践技能。生活上,得到各级领导与同事们的关照与帮助;思想上,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有了更成熟与深刻的人生观。这*二年多的工作经验将是我今后学*工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同事们。

  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在正式离开之前我将认真继续做好目前的每一项工作。

  离开这个公司,我满含着愧疚、遗憾。我愧对公司上下对我的期望,愧对各位对我的关心和爱护。遗憾我不能经历公司的发展与以后的辉煌,不能分享你们的甘苦,不能聆听各位的教诲,也遗憾我什么都没能留下来。结束我来新加坡的第一份工作。

  最后,衷心祝愿公司健康成长,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月x日

  企业管理辞职报告 10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我因个人经济以及家庭原因,无法在继续工作下去,只能结束外派某某国的工作,提前回国,希望公司能谅解我们的处境。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特此提出申请:我自愿申请辞去在公司的一切职务,敬请批准。

  来到公司大约二年了,公司里的每个人对我都很好。我衷心感谢各位领导以及各位同事对我的照顾与错爱,在这*二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工作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实践技能。生活上,得到各级领导与同事们的关照与帮助;思想上,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有了更成熟与深刻的`人生观。这*二年多的工作经验将是我今后学*工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同事们。

  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在正式离开之前我将认真继续做好目前的每一项工作。

  离开这个公司,我满含着愧疚、遗憾。我愧对公司上下对我的期望,愧对各位对我的关心和爱护。遗憾我不能经历公司的发展与以后的辉煌,不能分享你们的甘苦,不能聆听各位的教诲,也遗憾我什么都没能留下来。结束我来新加坡的第一份工作。

  最后,衷心祝愿公司健康成长,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10.30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文通用10篇(扩展7)

——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精选五篇)

  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 1

  科技和管理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集约化经营的两只车轮。企业一方面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生产经营质高价低有竞争力的商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要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营销管理、人事行为管理等,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也是突破点,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把会计管理真正放在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根据集约经营的基本要求,考虑会计管理工作。

  一、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价值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增加生产要素的产出能力,以较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那么,怎样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呢?加强会计管理是重要手段,即通过记录反映、规划控制、计算分析、监督评价等方式,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向取得最优经济效益的方向移动。事前,要通过分析、比较、预测经济发展前景,选择最佳方案,确定经营目标;事中,要以经营目标为标准,适时控制,随时反映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发现差异,分析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保证经营行为按既定经营目标进行;事后,利用会计信息资料进行经营业绩考核、总结经验,指导未来。可以说,会计不仅是讲求经济效益的实践性,而且是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讲求经济效益的实践性活动,又是通过对价值管理的形式来进行的。价值管理作为使用价值管理的抽象化概念,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并且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使用价值管理。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效益的有无和大小要通过各种价值来表现,还表现在社会产品的再生产过程,经济效益的数量表现实际上就是价值运动的增值额。企业财会部门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和聚焦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所需的价值信息是由企业财会部门提供的,宏观经济中的价值管理也主要是通过企业财会部门提供的,宏观经济中的价值管理也主要是通过企业财会部门对企业经济活动施加影响的。

  二、会计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会计不仅是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要使产权清晰,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如果没有会计管理简直不可想象。企业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这是勿庸置疑的。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财务会计工作是根据企业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的有关财务报告,向企业外界有利害关系的团体和个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具体目标是为企业外界服务。而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向企业内部各阶层管理人员提供有关价值管理方面的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的信息资料,其具体目标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是新月异,生产力不断发展,企业规模日趋庞大,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家不得不格外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预测与决策,以反映和监督为根本任务的财务会计工作就不能满足需要。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转轨变型,应将会计基本职能由核算向管理转变,向决策倾斜,全面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

  三、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现代管理会计区别于传统会计和执行性管理会计,它履行着更加广泛的职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集中表现在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三个方面。解析过去即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加工、改制和延伸,以满足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控制现在即严格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之按决策和预算规定的标准有效地动作。首先,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须先通过决策程序确定最优方案;其次,对所选定的最优方案进行加工汇总,形成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第三,为促进全面预算的实现,需要进行指标分析,形成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并以此作为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标准;第四,各个责任中心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纪录和计量,作出实际完成情况与预定目标对比,评价和考核各个责任中心及其有关人员的工作成本;第五,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以保证决策所定目标的圆满实现。筹划未来即以预和决策的形式,对企业可供选择的有关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数据分析,以便选出最优方案。预测是指企业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已经掌握的历史资料和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计和测算。预测的内容主要有销售、利润、成本和资金,预测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

  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则是维持这一体系运转并提高效率最重要的动力之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 2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裁员、并购及流程再造等各种变革,使得企业与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带来的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行为、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进而心理契约管理逐步成为组织变革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

  本文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野——心理契约概念,在介绍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为线索表明了如何发挥心理契约的积极作用,及共建心理契约型人力资源文化的实现和意义。

  【关键词】 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Argyria等人首先提出的,它指的是构成员工和组织之间交换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

  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管理心理学专家Schein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即“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最早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

  本文中,心理契约是指存在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期望和承诺。

  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员工与企业之间除了存在正式劳务合约之外,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企业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

  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对企业的情感投人度,进而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流动率都和心理契约息息相关。

  一、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突出的原因

  (一)管理方式的变化:人事管理从刚性化到柔性化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企业文化等阶段,从本质上讲,管理理论和实践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另一类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

  这两类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不同的时期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刚性管理来自于人类的理性存在,正是在理性推动下,人类在*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微电子技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以及人的世界观。

  但是也正因为理性的局限性,在快速发展中,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因此,非理性存在应运而生,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的反应。

  人类的理性追求和非理性追求在管理实践和理论中表现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

  前者以生产为中心,本质是理性的,后者是以人为中心,本质上是情感的。

  以理性为主导的刚性管理是管理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获得效益和效率的直接手段。

  但是,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刚性管理缺乏人情味,将人置于与机器设备同样的地位,贬低人性。

  柔性管理正是为了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而出现的。

  从根本上讲,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一致的,即通过柔性管理手段同样达到刚性管理或甚至刚性管理达不到的目标。

  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方占有资本与劳动工具,因此可以支配雇员。

  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情况不同了,原来的强制与命令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的维系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力,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越来越变得像“盟约关系”。

  因此心理契约的特征更被看重: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

  正是为适应这种管理方式的改变,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所起到的就是柔性管理的作用,是一种凝聚的作用,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作用。

  (二)所处环境的变化:员工流动从静态到动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才流动的机制基本形成,打破了对工作单位转换的限制,改变了过去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论感觉如何也要坚持到退休的情况。

  在一个单位感觉合适就留,感觉不合适就走,员工和企业有了一种双向选择的权利。

  这实际上就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硬性的管理制度和有形合同以外,还要有更多无形的东西需要表现出来,如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性格、态度等,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细节之中。

  如果管理不规范,对员工工作和成长环境缺少考虑,或虽有制度但执行过程中不到位、不人性,仅靠待遇,仅靠正式合同,还不能做到长久留住有用人才,被吸引来的人才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找不到感觉,体现不出个人价值,或看不到希望,或得不到尊重,也会“另谋高就”。

  心理契约在管理中的具体表现,是企业能力的较量,是企业管理水*、管理制度、人才机制的较量,是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实力的较量。

  这里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而是彼此的主观感受和认知。

  因此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想留住优秀人才,并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价值,实现企业的利益,就必须既要注重有形合同的管理,更要注重无形合同——心理契约的管理,全方位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

  二、心理契约的兑现具有积极影响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

  Schein指出,尽管心理契约是内隐的,但它却是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Shore等人认为,心理契约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减少雇佣双方的不安全感。

  正式的经济契约不可能涉及雇佣关系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契约可以填补经济契约留下的空白。

  因此,心理契约的暗含条款能够弥补雇佣关系中正式文本规定的一些不足,降低雇员与组织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个人与组织的安全感和相互信任感。

  二是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

  员工以组织对自己所负的责任来衡量自己对待组织的每一行为,以其作为调节自己行为的标准。

  员工会将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责任进行权衡,并根据权衡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是可使员工对发生在组织中的事件产生情感性的反应。

  Baker指出,心理契约在员工愿望(如角色、社会、经济等)与其绩效表现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如果员工的心理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心理契约得到了兑现,那么就会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满足感,从而员工愿意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超出组织期望的投入。

  同时,员工的流动率的降低、劳资纠纷的减少以及员工生产力的提高,都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绩效,使企业获得高于所花费成本的回报。

  三、发挥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对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减少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应当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构建和维护心理契约。

  组织是员工的活动蓝图,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员工来提供特定的活动,这种蓝图起不了任何作用。

  因此,组织的第一个、也许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招聘员工,怎么按照组织需求去培训员工,怎么对员工加以激励来诱导组织期望的行为绩效等一系列活动。

  (一)在招聘过程中传递真实信息以构建牢固的心理契约

  招聘过程是员工与企业的初次接触,也是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过程。

  企业如果不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介绍本企业的相关情况,就会使应聘者对企业和职位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应聘者成为正式员工对企业情况有所了解后,就会感知到心理契约与现实的不一致,产生心理落差,严重时就会导致破坏契约。

  那么,真实地向应聘者提供有关信息就成为构建牢固心理契约的基础。

  招聘人员应向应聘者客观介绍组织发展现状、劳务合同的主要内容、员工的职位和职责等,让员工对企业和所要从事的工作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估价,降低期望与现实的冲击,从而提高工作忠诚度,降低主动离职意愿。

  另一方面,个人也不能为了获得职位歪曲、编造个人信息,否则,会造成动机和态度与组织要求相隔甚远、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碰撞。

  结果是员工匆忙到岗后,理想与现实产生了落差,个体本性与组织精神不符合,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给组织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对应聘者职业生涯带来挫折,自然就无法达成组织与个体之间的默契与和谐,更谈不上心理契约的建立。

  (二)在工作调整阶段修正和维护

  心理契约预防危机的产生。

  当员工处于进入企业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之间的调整过程中,开始进入企业时的兴奋、幻想、热情都会慢慢淡化,此时员工会对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进行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估。

  面对这样一个惯常的适应过程和心理契约的危机,企业是应该有所准备的。

  企业可以让一个与新员工职位有关的中间层员工参加面试小组,由他和新员工通过谈判、协商形成更为具体的心理契约。

  有这样一位对新员工负责的中间层员工的加入,可以及时修正和维护心理契约,使形成的心理契约更加明确合理,从而缩短员工的适应阶段,使其尽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三)在正常工作阶段加强双方沟通促进心理契约明晰化

  员工与企业对心理契约的认定都是建立在各自的主观感知上,那么就会发生当企业认为已经兑现了所有的承诺,但员工却觉得企业在某些方面食言了的情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双方对契约的理解不一致。

  所以企业应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与企业的沟通机会。

  通过双向沟通,一方面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和关注员工的期望和企业存在的问题,听取员工的改善意见;另一方面,员工也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期望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企业根据双方的期望与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提供承诺方案,可使员工在受到尊重、增加自信心的同时,使组织的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形成融洽的关系。

  (四)建立培训与开发体系来发展心理企业内容

  由于现代企业面临着一个环境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企业组织结构扁*化、虚拟企业、战略兼并重组等组织变革,使得员工与企业传统缔结的长期固定的忠诚和努力工作可换取回报的模式正逐渐被以职业适应力为核心的新型工作模式所取代。

  那么,在工作调整阶段以及正式工作阶段,企业都应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这是发展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心理契约的关键。

  建立企业培训体系,首先要依据企业战略目标为基准,以形成全员学*型文化、提高员工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极目的。

  实施中应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管理层次人员,采用适合的培训方法,注重培训需求分析、培训体系设计、培训课程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的控制,形成符合员工和企业双方需要的提高工作满意度、成就感和忠诚度的心理契约新内容。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实现心理契约的保障

  激励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寻求工作满意感这种需要来实现的。

  最基本的需要如生存需要等可以通过工资、福利等方式加以满足。

  员工通过签订雇佣合同,可以获得金钱,用以换取生活必需品。

  然而,在雇佣合同这类正式契约中,很少涉及与较高层次的满足有关的内容。

  而只有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并最大可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

  这种满足是心理契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企业建立激励机制时,如果对员工的需要、目标、兴趣、职业生涯期望、工作价值观等无动于衷,眼光仅仅停留于员工个人激励方面,或者说仅仅注视企业的条件和*惯做法,自然无法取得恰当的激励效果。

  在激励机制的构成上,企业应多设计满足心理较高层次需求的方法,如: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倡参与式管理,满足员工心理上被认可信任的需要;设计员工持股或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把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提高忠诚度,降低离职意愿;考虑实行自助餐福利计划,满足不同员工不同工作阶段不同层次的需要等。

  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 3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商品贸易规模逐渐不断扩大,物资空间移动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扩展,因而对于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物流信息化、物流活动的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物流需求高度化、个性化、多元化,要求物流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升物流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物流服务,以适应物流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为何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中途陨落,有的历经坎坷仍生生不息?纵观中外名企,现代化物流管理极其重要,尤其是供应链管理对原材料供应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业等组成的物流供应链在物流信息、资源配置、物流流程、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控制、创新和调整。

  据相关机构统计,*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物流企业以超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82万家物流企业或者物流相关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管理、功能、业绩、服务等方面综合评价,具有现代物流竞争力的企业却少之又少,规模以上物流企业更是凤毛麟角。物流管理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基本原理,对物流活动进行指挥、计划、组织、协调、监控,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的最终目的。

  尽可能低的总成本下最大程度实现客户要求服务水*是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所在,即寻求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的一种动态*衡,并由此提升企业的战略优势。按照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就是把适当的产品以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价格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提供给客户。

  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已成为目前很多国内物流企业最为强烈的变革方向。面对激烈竞争、高深莫测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传统企业看似完整但缺乏系统的生产、采购、销售模式,已没有办法适应需求,加强企业物流管理水*,缩短产品开发到流通的周期,降低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终端用户的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成本,已成为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

  1、现代企业物流概念和特征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企业物流的概念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仅物流活动的功能范围不断扩大,物流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深入。现代物流表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现代物流是系统整合的协作物流。从企业内部来讲,它是对信息、运输、物料供应、搬运、存货管理、包装、仓储、实物配送等分散的物流作业流程的综合协调整合;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现代物流管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实现供应链的协调。企业物流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物流作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致力于降低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

  第二、现代物流是物流策略的选择。在物流中,尽管就成本而言,它是非常重要的,但现代物流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节约成本,最重要的是要*衡成本与企业长期效益、客户服务水*的关系,并且在于企业如何选择物流策略来获取竞争优势。

  第三、现代物流是客户服务物流,客户服务是物流创新的原动力。当今的经营管理理念的核心已从产品制造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与此相适应,企业的物流动作在产品生产组织的基础上也同时向企业生产过程的上下游延伸,特别是增加了产品的售中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现代物流将更多的以企业的客户服务为价值取向,强调物流动作客户导向性,成为客户驱动物流。

  2、现代物流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绩效的手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国内市场而不断发展,企业的成本优势或价值优势将是企业生存和成长必需取得的目标。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手段来获取。沿着价值优势的轴线,物流管理创新能够缩短提前期,增加可靠性,快速反应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一、现代物流管理创新的中心在于对现有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的创新。从工业化以来,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被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分割成一个个孤立的步骤。这些分割了的业务流程,差错多、步骤多、周期长、反应慢,这些都是竞争力的杀手。创新就是要缩短周期、减少步骤、加快速度。伴随步骤减少,产品的积压和库存也就相应减少了,从而得到了更高生产效率。现代物流管理注重的是整个物流系统总成本的合理控制和整个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要提升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重点不能仅仅放在技术创新和生产线的优化上。向生产要利润、要成本降低的空间有限,我们要着手物流管理,通过卓越的物流效率,创造企业的成本优势,提高企业利润,增加企业市场份额。

  第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能比其他竞争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这种价值是通过成本高低差异来显现。对于顾客来说,价值可以独一无二的服务,也可以是低价格。价值优势就是与竞争对手的价值差异化能力。一个物流管理技术娴熟的企业,如果在存货的可得性、递送的及时性和交付的一贯性等方面领先于同行业的*均水*,就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供应商和理想的业务伙伴。一个拥有卓越物流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

  高效的物流管理水*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也同时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一直扮演辅助角色的物流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建立行业物流服务模式。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第三、不断改进物流过程,增加新的服务内容。首先,实现库存合理化。库存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成本的高低。企业应在保证供应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库存水*,争取达到“零库存”。如果缺乏优化控制,运输路线过长,运输批量过小或采用运输代价过高的运输方案,就会造成运输成本的直线上升。因此,应制定合理的运输批量,选择经济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以节约运输成本。再次,增加物流服务的内容,让顾客“参与”物流。最后,建立科学、合理、优化的配送网络和配送中心,产品能否通过供应链快速地到达目的地,这取决于物流配送网络的健全程度。

  第四、实行企业物流服务整体外包。当前,企业应打破自办物流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第三方物流理念,积极寻求与第三方物流提供着合作。其优势在于从库存方面看,使用“第三仓库”可以一方面节省资金投入,减小企业财务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从国外优秀企业经验看,获利与物流管理已成常态,但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技术和观念都有待提高,物流管理能否给国内企业带来丰厚回报,这需要行业的共同努力。随着中、西部大开发的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应抓住机遇,调整市场定位,找准市场位置,从国外引进先进物流技术,开发适合中国本土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与提高整个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体水*。在不远的将来,企业物流管理必将成为真正的“第三利润源泉”。

  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 4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裁员、并购及流程再造等各种变革,使得企业与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带来的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行为、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进而心理契约管理逐步成为组织变革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本文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视野——心理契约概念,在介绍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为线索表明了如何发挥心理契约的积极作用,及共建心理契约型人力资源文化的实现和意义。

  【关键词】

  心理契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Argyria等人首先提出的,它指的是构成员工和组织之间交换关系和相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管理心理学专家Schein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即“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最早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本文中,心理契约是指存在于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期望和承诺。

  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员工与企业之间除了存在正式劳务合约之外,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企业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对企业的情感投人度,进而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流动率都和心理契约息息相关。

  一、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突出的原因

  (一)管理方式的变化:人事管理从刚性化到柔性化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科学、企业文化等阶段,从本质上讲,管理理论和实践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工作为中心,强调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另一类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这两类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不同的时期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刚性管理来自于人类的理性存在,正是在理性推动下,人类在*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微电子技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宇航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完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以及人的世界观。但是也正因为理性的局限性,在快速发展中,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非理性存在应运而生,它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的反应。

  人类的理性追求和非理性追求在管理实践和理论中表现为“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

  前者以生产为中心,本质是理性的,后者是以人为中心,本质上是情感的。以理性为主导的刚性管理是管理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获得效益和效率的直接手段。但是,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刚性管理缺乏人情味,将人置于与机器设备同样的地位,贬低人性。柔性管理正是为了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讲,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一致的,即通过柔性管理手段同样达到刚性管理或甚至刚性管理达不到的目标。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方占有资本与劳动工具,因此可以支配雇员。到了知识经济时代,情况不同了,原来的强制与命令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的维系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力,劳资双方的“契约关系”越来越变得像“盟约关系”。因此心理契约的特征更被看重: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正是为适应这种管理方式的改变,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所起到的就是柔性管理的作用,是一种凝聚的作用,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作用。

  (二)所处环境的变化:员工流动从静态到动态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才流动的机制基本形成,打破了对工作单位转换的限制,改变了过去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论感觉如何也要坚持到退休的情况。在一个单位感觉合适就留,感觉不合适就走,员工和企业有了一种双向选择的权利。这实际上就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硬性的管理制度和有形合同以外,还要有更多无形的东西需要表现出来,如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性格、态度等,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细节之中。

  如果管理不规范,对员工工作和成长环境缺少考虑,或虽有制度但执行过程中不到位、不人性,仅靠待遇,仅靠正式合同,还不能做到长久留住有用人才,被吸引来的人才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找不到感觉,体现不出个人价值,或看不到希望,或得不到尊重,也会“另谋高就”。

  心理契约在管理中的具体表现,是企业能力的较量,是企业管理水*、管理制度、人才机制的较量,是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实力的较量。这里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而是彼此的主观感受和认知。因此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要想留住优秀人才,并发挥出人才的最大价值,实现企业的利益,就必须既要注重有形合同的管理,更要注重无形合同——心理契约的管理,全方位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

  二、心理契约的兑现具有积极影响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Schein指出,尽管心理契约是内隐的,但它却是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Shore等人认为,心理契约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一是可以减少雇佣双方的不安全感。正式的经济契约不可能涉及雇佣关系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契约可以填补经济契约留下的空白。因此,心理契约的暗含条款能够弥补雇佣关系中正式文本规定的一些不足,降低雇员与组织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个人与组织的安全感和相互信任感。

  二是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员工以组织对自己所负的责任来衡量自己对待组织的每一行为,以其作为调节自己行为的标准。员工会将他与组织之间的相互责任进行权衡,并根据权衡的结果调整自己的行为。

  三是可使员工对发生在组织中的事件产生情感性的反应。Baker指出,心理契约在员工愿望(如角色、社会、经济等)与其绩效表现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如果员工的心理情感需求得到了满足,心理契约得到了兑现,那么就会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满足感,从而员工愿意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超出组织期望的投入。同时,员工的流动率的降低、劳资纠纷的减少以及员工生产力的提高,都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绩效,使企业获得高于所花费成本的回报。

  三、发挥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对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减少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应当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构建和维护心理契约。

  组织是员工的活动蓝图,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员工来提供特定的活动,这种蓝图起不了任何作用。因此,组织的第一个、也许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招聘员工,怎么按照组织需求去培训员工,怎么对员工加以激励来诱导组织期望的行为绩效等一系列活动。

  (一)在招聘过程中传递真实信息以构建牢固的心理契约

  招聘过程是员工与企业的初次接触,也是构建心理契约的重要过程。企业如果不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介绍本企业的相关情况,就会使应聘者对企业和职位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当应聘者成为正式员工对企业情况有所了解后,就会感知到心理契约与现实的不一致,产生心理落差,严重时就会导致破坏契约。那么,真实地向应聘者提供有关信息就成为构建牢固心理契约的基础。招聘人员应向应聘者客观介绍组织发展现状、劳务合同的主要内容、员工的职位和职责等,让员工对企业和所要从事的工作形成一个比较准确的估价,降低期望与现实的冲击,从而提高工作忠诚度,降低主动离职意愿。

  另一方面,个人也不能为了获得职位歪曲、编造个人信息,否则,会造成动机和态度与组织要求相隔甚远、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碰撞。结果是员工匆忙到岗后,理想与现实产生了落差,个体本性与组织精神不符合,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给组织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对应聘者职业生涯带来挫折,自然就无法达成组织与个体之间的默契与和谐,更谈不上心理契约的建立。

  (二)在工作调整阶段修正和维护

  心理契约预防危机的产生。当员工处于进入企业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之间的调整过程中,开始进入企业时的兴奋、幻想、热情都会慢慢淡化,此时员工会对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进行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估。面对这样一个惯常的适应过程和心理契约的危机,企业是应该有所准备的。企业可以让一个与新员工职位有关的中间层员工参加面试小组,由他和新员工通过谈判、协商形成更为具体的心理契约。有这样一位对新员工负责的中间层员工的加入,可以及时修正和维护心理契约,使形成的心理契约更加明确合理,从而缩短员工的适应阶段,使其尽快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三)在正常工作阶段加强双方沟通促进心理契约明晰化

  员工与企业对心理契约的认定都是建立在各自的主观感知上,那么就会发生当企业认为已经兑现了所有的承诺,但员工却觉得企业在某些方面食言了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双方对契约的理解不一致。所以企业应该向员工提供更多的与企业的沟通机会。

  通过双向沟通,一方面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和关注员工的期望和企业存在的问题,听取员工的改善意见;另一方面,员工也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期望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企业根据双方的期望与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提供承诺方案,可使员工在受到尊重、增加自信心的同时,使组织的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形成融洽的关系。

  (四)建立培训与开发体系来发展心理企业内容

  由于现代企业面临着一个环境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企业组织结构扁*化、虚拟企业、战略兼并重组等组织变革,使得员工与企业传统缔结的长期固定的忠诚和努力工作可换取回报的模式正逐渐被以职业适应力为核心的新型工作模式所取代。那么,在工作调整阶段以及正式工作阶段,企业都应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这是发展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心理契约的关键。

  建立企业培训体系,首先要依据企业战略目标为基准,以形成全员学*型文化、提高员工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极目的。实施中应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管理层次人员,采用适合的培训方法,注重培训需求分析、培训体系设计、培训课程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的控制,形成符合员工和企业双方需要的提高工作满意度、成就感和忠诚度的心理契约新内容。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作为实现心理契约的保障

  激励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寻求工作满意感这种需要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如生存需要等可以通过工资、福利等方式加以满足。员工通过签订雇佣合同,可以获得金钱,用以换取生活必需品。然而,在雇佣合同这类正式契约中,很少涉及与较高层次的满足有关的内容。而只有这些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并最大可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这种满足是心理契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企业建立激励机制时,如果对员工的需要、目标、兴趣、职业生涯期望、工作价值观等无动于衷,眼光仅仅停留于员工个人激励方面,或者说仅仅注视企业的条件和*惯做法,自然无法取得恰当的激励效果。在激励机制的构成上,企业应多设计满足心理较高层次需求的方法,如:提倡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提倡参与式管理,满足员工心理上被认可信任的需要;设计员工持股或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把员工自身利益与企业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提高忠诚度,降低离职意愿;考虑实行自助餐福利计划,满足不同员工不同工作阶段不同层次的需要等。

  (六)共建企业心理契约型的人力资源文化

  “心理契约”的无形约定能使企业内员工之间在动态的条件下能不断的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充分把自己视为个人价值的主体,将个体的发展充分整合到企业的发展之中,从而创造出永远充满活力的公司文化。也就是说,共建“心理契约”的意义在于它是实现了企业自主的学*与成长,避免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由于拥有的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工作效率的缺失。因此,有意识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是公司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员工虽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但更重要又存在着一种利益“共生”的关系。

  从现代意义上讲,企业是经营管理、员工生活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员工实现自我、成就自我的场所,企业的目标是企业成长和员工发展双重目标的统一。如果一个企业只单纯考虑企业经济利益,而不管员工的成长,那只会是短命的企业,其存在是不可能长久的,优秀的员工迟早会“毁约”,愤然而去。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是一个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与智慧的过程,是保证员工产出高水*的“内激力”和承诺(表现为高能量、延长作业时间、愿意多干和对工作满腔热情等)的过程。

  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的`实现,在于建设以人的能力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文化作为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健康向上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能在企业中创设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等的企业氛围和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

  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文化,指的是现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应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充分发挥这一基石之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能力旋转。这里的能力,特指有益于企业人的合理生存发展、社会职业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其精神实质在于倡导企业员工通过充分正确发挥其能力,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员工把自己的工作自由与权利交给企业安排,是因为他们相信企业的代理,企业家能实现他们的预望,能提供与之工作绩效对称的发展。

  否则这种*衡是不能维持的。建设以人的能力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高效开发员工的能力与潜力,无疑给达成与维持“心理契约”创设良好的氛围、空间,增强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与信念,激发企业与员工共同信守“契约”所默示的各自对应的“承诺”。

  因此,这种企业人力资源文化的建设要求企业及其管理者应为职工的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机制、正确的政策和宽松的企业氛围,换言之,它要求建立一个以能力发展为价值导向的企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还要求每个企业员工把能力最大限度地正确发挥作为自己价值追求的主导目标,并积极为此而努力。在这种文化之下,企业领导与员工上下同欲,使经营理念得以落实、共识得以建立、公司使命得以实践,实现人与事的理想结合。

  现代企业管理的论文 5

  1现代企业管理学科特点及现状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涉及了多学科知识领域,其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课,对丰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的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麦可思-中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有89%到企业工作,特别是让非经管类的学生了解将来工作中也会涉及的管理、成本、质量、市场、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学会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可以为非经管类学生打开一个贯穿文、理、经、管等多学科知识的通道,为此在经管类和非经管类学生中开设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一种必然选择。

  1.1《现代企业管理》教学现状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当前在各大高校的教学模式还采用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授课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只是茫然和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缺乏兴趣。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尽管很多教师尝试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但实践环节教学模式的缺少,在实质上还是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所引用的案例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从理论到理论",很难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更是忽略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现代企业管理》公选课的教学中,由于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缺少专业知识背景,造成授课的难度更大。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完整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并把内容讲深讲透。学生从毕业实*开始到毕业后开始接触社会的时候,才会发现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结果就是不得不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学*,相应就延长了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1.2学生学*现状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认同感直接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目前高校学生在学*专业课的过程中的急功*利思想十分严重,对于一门课程的价值判断标准直接是对以后就业和考研等是否有帮助,而不取决于该门课程的授课精彩程度和应用性。在学生带着一定负面情绪的学*态度和学*兴趣的情况下,直接造成学生从心理上先入为主对课程的忽视,而使该课程体系在非经管类学生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同时从专业核心课程延续的角度而言,由于非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主干课程以专业技术为主,对经管类的知识*时接触的很少,不仅所学内容是陌生的,而且缺少相应的配套课程辅助,课程内容上有一定难度,而且先从心理上存有畏难情绪,其学*态度也是很不认真,学*效果当然很不好。

  2ERP沙盘教学特点及现状

  ERP做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企业内、外部资源,目前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ERP沙盘模拟是一个以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各环节为核心的信息操作系统:即从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到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的全过程模拟,也就是把虚拟的商业社会完全搬进校园。ERP沙盘训练是以"模拟企业,仿真经营"为操作*台,让学生利用*面、立体模型或网上操作流程模拟真实情况,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合理组织生产,力求做到成本最低,利润最大。

  ERP沙盘课程按照现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每位学生分别负责商业运营的一部分环节,即人员管理与使用权、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设备投资与改造、物资采购与安置、资金筹集与分配、市场分析与拓展。在课上学生将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模拟操作,严格按照企业运营流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训环节即:学生参与-沙盘载体-模拟经营-对抗演练-教师评析-学生感悟,来完成整个课程的学*,领悟现代企业管理的真谛。在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目标,将真正实现课堂和实*地点合二为一。通过应用用友公司ERP沙盘模拟,给学生展现企业工作情景并布置任务,完全使用企业运营的各种资料和模拟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情况,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即模拟组织各种岗位角色,将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的岗位上运营,实现从"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采购生产、争取订单、筹集资金、人员管理激励"等现代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模拟,让学生明白资源的有限性,深刻理解现代企业资源计划的必要性,领悟科学管理规律,提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

  3运用ERP沙盘模拟优化现代企业管理

  3.1ERP与现代企业管理相融合,突出实践性与开拓性在融合方面。融合性即是通过ERP沙盘将现代企业管理的各部分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把理论知识通过ERP沙盘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在ERP模拟操作中不断验证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反过来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演练ERP沙盘,也会使模拟的整个运营体系更丰富、更系统,同时二者的相互融合有效地解决了现代企业管理各部分内容相互独立、分散化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融合,首先是课时安排上,突破传统上实践课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ERP沙盘模拟课时略大于理论课时或者全部是实践课;其次课程内容设计上,突破传统先上完理论课后实践的顺序,而是把理论课完全融合在ERP沙盘模拟中,在讲解"游戏规则"以及点评的过程灌输相应理论。在每一次的沙盘模拟课程中,教师结合操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运营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穿插讲解基本理论知识,但只需点到为止,留给学生在"做"中"学"的足够空间。该课程结束的时候,由每个团队根据自己实际运营的情况写出心得体会,并利用一点儿时间进行分享,再这个过程中教师再适时有选择性有深度地重点讲授课程的核心内容,这样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很有针对性地教授和学*,彼此都不会感觉生涩和枯燥了。在实践方面。实践性就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的训练课程,在ERP沙盘教学中就是通过学生在实战操作中学*与领会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来接受和理解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通过学生自身的心得感悟来实现实践到理论知识的升华。在拓展方面。ERP沙盘模拟适合所有经管类专业的学*,在非经管专业开设的公选课中打破了原来班级与专业的模式,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自由组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进行交流、合作,团队内部人员在运营操作方面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地选择职责,更好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开拓解决问题的思维,拓展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在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中,学生通过自已操作与运营,能够深深体验企业运营的实质、感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同时工作模式也培养团队精神,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岗位专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等能力帮助很大,达到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3.2ERP沙盘模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价值的认同感ERP沙盘模拟通过让学生"做"中学,"赛"中"悟",在一场貌似大富翁的游戏中完成了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式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哪一队学生要想在虚拟商业社会的博弈中获胜,比的是将现代企业管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能力。当学生亲自置身于虚拟商业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将感同身受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原来对该课程的兴趣缺乏和困惑将迎刃而解,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兴趣,而且从内心深处认同本课程的价值,自然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3.3通过ERP社团和参加各类大赛促进优化相关理论知识针对只能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参加全国或区域性的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在同一所高校成立ERP沙盘社团,吸引来自各类专业有兴趣的同学参加ERP沙盘的演练,同时通过社团组织校内的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以及不同高校社团之间的联合比赛,切实促进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联系与运用,同时选拔优秀的选手参加省内以及国家的大赛。以社团活动为*台,提升学生的学*兴趣,以各类大赛促进学*,并检验实践教学环节的*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引入ERP沙盘模拟教学,把虚拟商业社会搬到校园的教学全过程,不仅可以大大改善目前该课程的授课现状,对于学生更是主动学*的提升。当然,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融入ERP沙盘模拟教学并不是案例教学、课程讨论、顶岗实*等实践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强化,而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创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