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5篇)

首页 / 课件 / | 课件,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1

  设计说明

  在轴对称再认识(一)的学*过程中,要联系以前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已有经验。

  通过教材情境图的复*,找出哪些*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唤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的认识,通过“问题串”步步展开学*,深化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

  2、在操作中探究新知。

  在新知的学*过程中,运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通过折一折、找一找、议一议、数一数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观察、交流,深刻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数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并会画对称轴。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剪刀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猜一猜”:(课件依次出示图形“剪刀、扫帚、飞机、梳子”的一半)请同学们根据课件出示的图形,猜一猜完整的图形应该是什么样的。

  2、说一说:为什么能猜得又快又准呢?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3、小结:像这样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相同的物体,我们以前就认识,它们是轴对称的物体。

  今天我们继续学*轴对称的知识。

  [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一)]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通过分析原因加深对轴对称物体特点的认识,为后面的学*打下基础。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21页上面的情境图,请学生找一找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再和同伴说一说。

  (2)折一折。

  请学生将教材附页1中的图1剪下来,看一看,折一折,验证前面的判断是否正确,然后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和理由。

  预设生:这些图形中图①、②、④、⑤、⑦、⑧都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它们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3)讨论图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淘气和笑笑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大家来看一看,谁的观点正确呢?(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的说法,请学生独立阅读,先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生1:我同意淘气的说法,因为虚线左右两边的图形大小和形状都一样,它是轴对称图形。

  生2:我同意笑笑的说法,因为图③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都不能完全重合,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我们可以用手中的图形折一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们不能只关注图形两边是否大小和形状都一样,还要关注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两边的图形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笑笑的观点是正确的,*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看一看,数一数。

  课件出示教材21页下面的情境图,找一找它们的对称轴并画一画。

  (1)自己找一找,看一看能找到几条对称轴,在表格中的图形里画一画,填出对称轴的数量。

  (2)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汇报。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通过画对称轴,我发现有的轴对称图形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轴对称图形有2条或2条以上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有一条对称轴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2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新知的“最*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轴对称图形。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感知。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轴对称图形是图形运动教学的进一步深入。轴对称主要是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均分成两半。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教学设计主要是联系学生亲身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此节内容的学*将为以后学*画轴对称图形,图形的*移和旋转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学生会判断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体验过“图形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轴对称和*移。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和*移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上内容的学*为本单元的学*奠定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本单元将学*轴对称图形的*移,教学时要重视实践操作和探究学*,积累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与同桌探讨交流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对称物体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重点难点:

  1、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六、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均分成两半;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降低了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一个图形有多个对称轴时,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找出所有的对称轴,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轴对称图形纸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轴对称图形纸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许多有趣的图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吧。(出示课件)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图片,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么?

  生: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老师抽学生进行表达。

  师:同学们发现了他们的可以*均分成两份这一共同的特征,但它们还有一些别的特征,同学们发现没有?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同学们都能发现这一特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探究新知

  1、系统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

  师:那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老师这准备了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实验。课件展示小实验。(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指导学生用双手体会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

  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同学们,现在给你们一个图形,你们会不会对折?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对折一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是怎么对折的。

  生:学生分组实践、讨论和交流。

  师:走*学生,观察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将本小组实践的结果向全班汇报。通过对折我们发现长方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发现同学们非常聪明,很快就得出了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正方形呢?怎么对折,你有几种方法?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纸片对折,同桌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对折的。

  (三)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四)1、展示课件,给出方格纸上的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请用刚才的方法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展示教材82页例1情景图)

  师:观察方格中的松树图,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话找出对称轴。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它是轴对称图形,DG就是它的对称轴。师:通过对称轴对折能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从这幅图我们知道A和A'是一组对应点,B和B'也是一组对应点。那么请同学们观察,图中A和A'有怎样的关系?

  生:点A和点A'分别在对称轴的两旁,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3,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3、

  师:那么请同学们看看点B和点B'。

  生: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

  师:对应点A和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么?对应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么?

  生:学生观察,并回答

  板书: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师:链接图中点A和点A',你看对称轴和对应点的连线怎样?连接B和点B',他们的连线和对称轴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点A和点A'的连线于对称轴垂直。

  师:链接图中点B和点B',点E和点E'也是这样么?

  生:(小结)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垂直。

  2、巩固新知

  师:练*下面各题。

  观察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画出对称轴。找出图形中的对应点(三组),分别说说,他们到对称轴的距离。(学生练*巩固新知)

  (四)知识小结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垂直。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3

  一、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二、重点难点

  学*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学*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学*方法:探索、归纳、交流、练*

  三、合作探究(同学合作,教师引导)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相等

  (2)等腰三角形、、互相重合

  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即叫等边三角形。

  3、思考:

  (1)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到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

  (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就是等边三角形?

  (3)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归纳: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四、精讲精练

  精讲:

  例1、△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交AB,AC于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例2、探究:等边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画出图形,找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并证明它们全等。

  精练:

  教材P54练*第1、2题(完成于书上)

  五、课堂小结: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

  六、作业

  1、△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BE=DC

  2、AB=AC,∠A=40°,AB的垂直*分线N交AC于D,求∠DBC的度数。

  教后反思:在新知识学*时,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什么和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的条数这两个问题,通过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或不成熟的看法的争论得到强化。

  利用几何画板展示问题,能够更好地进行题目的变化,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感受研究方法的不变,几何量关系的不变;更好地揭示了图形中的旋转变化,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4

  授课内容: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2.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的.过程中,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作图中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具准备:课件、*面图形、自学练*纸、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教材82页选6种)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请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都是轴对称图形)

  对,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二年级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

  二、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1、直观演示,揭示概念

  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看这是什么?(蝴蝶)我沿着中间对折,你们看两侧的部分怎样?(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板书: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课件:出示概念(读一读,记一记)

  2、验证学过的*面图形

  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我们学过的*面图形中有谁是轴对称图形呢?课下老师发给你们每人一个*面图形,你打算怎样验证?(对折)如果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有几种折法就画几条。

  把轴对称图形贴在黑板上,逐一分析对称轴。不是的说出理由。以*行四边形为重点。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5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了解角的*分线、线段垂直*分线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角、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2、角的*分线、线段垂直*分线的有关性质

  教学难点:

  角的*分线、线段垂直*分线的有关性质

  准备活动:

  准备一个三角形、一张画好一条线段的纸张

  教学过程:

  先复*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提问:角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如果是,它的对称轴在哪里?引起学生思考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答案。

  教师示范:(按以下步骤折纸)

  1、在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个顶点上标好字母;A、B、C把角A对折,使得这个角的两边重合。

  2、在折痕(即*分线)上任意找一点C,

  3、过点C折OA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CD,其中,点D是折痕与OA的交点,即垂足。

  4、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OB边交点为E。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现在观察到的只是角的一部分,注意角的概念。

  学生通过思考应该大部分都能明白角是轴对称图形这个结论。

  问题2: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相等的线段?说明你的理由,在角*分线上在另找一点试一试,是否也有同样的发现?

  学生应该很快就找到相等的线段。

  下面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证明发现:

  如图,已知AO*分∠BAC,OE⊥AB,OD⊥AC求证:OE=OD。

  巩固练*:在Rt△ABC中,BD是角*分线,DE⊥AB,垂足为E,DE与DC相等吗?为什么?

  (1)如图,OC是∠AOB的*分线,点P在OC上,PO⊥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_______cm。

  (2)如图,在△ABC中,,∠C=90°,AD*分∠BAC交BC于D,点D到AB的距离为5cm,则CD=_____cm。

  内容二: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

  做一做:按下面步骤做:

  1、用准备的线段AB,对折AB,使得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

  2、在折痕上任取一点C,沿CA将纸折叠;

  3、把纸展开,得到折痕CA和CB。

  观察自己手中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CO与AB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AO与OB相等吗?CA与CB呢?能说明你的理由吗?

  在折痕上另取一点,再试一试,你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会得到下面的结论:

  (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2)它的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分它。

  (3)对称轴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

  应用:

  (1)如图,AB是△ABC的一条边,,DE是AB的垂直*分线,垂足为E,并交BC于点D,已知AB=8cm,BD=6cm,那么EA=________,DA=____。

  (2)如图,在△ABC中,AB=AC=16cm,AB的垂直*分线交AC于D,如果BC=10cm,那么△BCD的周长是_______cm、

  小结:

  (1)角是轴对称图形。

  (2)角*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4)垂直并且*分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简称中垂线。

  (5)线段垂直*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5篇)(扩展1)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6篇)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1

  一、函数自身的对称性探究

  定理1、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点A(a,b)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x)+f(2a-x)=2b

  证明:(必要性)设点P(x,y)是y=f(x)图像上任一点,∵点P(x,y)关于点A(a,b)的对称点P(2a-x,2b-y)也在y=f(x)图像上,2b-y=f(2a-x)

  即y+f(2a-x)=2b故f(x)+f(2a-x)=2b,必要性得证。

  (充分性)设点P(x0,y0)是y=f(x)图像上任一点,则y0=f(x0)

  ∵f(x)+f(2a-x)=2bf(x0)+f(2a-x0)=2b,即2b-y0=f(2a-x0)。

  故点P(2a-x0,2b-y0)也在y=f(x)图像上,而点P与点P关于点A(a,b)对称,充分性得征。

  推论:函数y=f(x)的图像关于原点O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x)+f(-x)=0

  定理2、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a+x)=f(a-x)即f(x)=f(2a-x)(证明留给读者)

  推论:函数y=f(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x)=f(-x)

  定理3、①若函数y=f(x)图像同时关于点A(a,c)和点B(b,c)成中心对称(ab),则y=f(x)是周期函数,且2|a-b|是其一个周期。

  ②若函数y=f(x)图像同时关于直线x=a和直线x=b成轴对称(ab),则y=f(x)是周期函数,且2|a-b|是其一个周期。

  ③若函数y=f(x)图像既关于点A(a,c)成中心对称又关于直线x=b成轴对称(ab),则y=f(x)是周期函数,且4|a-b|是其一个周期。

  ①②的证明留给读者,以下给出③的证明:

  ∵函数y=f(x)图像既关于点A(a,c)成中心对称,

  f(x)+f(2a-x)=2c,用2b-x代x得:

  f(2b-x)+f[2a-(2b-x)]=2c(x)

  又∵函数y=f(x)图像直线x=b成轴对称,

  f(2b-x)=f(x)代入(x)得:

  f(x)=2c-f[2(a-b)+x],用2(a-b)-x代x得

  f[2(a-b)+x]=2c-f[4(a-b)+x]代入(x)得:

  f(x)=f[4(a-b)+x],故y=f(x)是周期函数,且4|a-b|是其一个周期。

  二、不同函数对称性的探究

  定理4、函数y=f(x)与y=2b-f(2a-x)的图像关于点A(a,b)成中心对称。

  定理5、①函数y=f(x)与y=f(2a-x)的图像关于直线x=a成轴对称。

  ②函数y=f(x)与a-x=f(a-y)的图像关于直线x+y=a成轴对称。

  ③函数y=f(x)与x-a=f(y+a)的图像关于直线x-y=a成轴对称。

  定理4与定理5中的①②证明留给读者,现证定理5中的③

  设点P(x0,y0)是y=f(x)图像上任一点,则y0=f(x0)。记点P(x,y)关于直线x-y=a的轴对称点为P(x1,y1),则x1=a+y0,y1=x0-a,x0=a+y1,y0=x1-a代入y0=f(x0)之中得x1-a=f(a+y1)点P(x1,y1)在函数x-a=f(

  (y+a)的图像上。

  同理可证:函数x-a=f(y+a)的图像上任一点关于直线x-y=a的轴对称点也在函数y=f(x)的图像上。故定理5中的③成立。

  推论:函数y=f(x)的图像与x=f(y)的图像关于直线x=y成轴对称。

  三、三角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列表

  函数

  对称中心坐标

  对称轴方程

  y=sinx

  (k,0)

  x=k/2

  y=cosx

  (k/2,0)

  x=k

  y=tanx

  (k/2,0)

  无

  注:①上表中kZ

  ②y=tanx的所有对称中心坐标应该是(k/2,0),而在岑申、王而冶主编的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中数学精编第一册(下)及陈兆镇主编的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高一数学新教案(修订版)中都认为y=tanx的所有对称中心坐标是(k,0),这明显是错的。

  四、函数对称性应用举例

  例1:定义在R上的非常数函数满足:f(10+x)为偶函数,且f(5-x)=f(5+x),则f(x)一定是()(第十二届希望杯高二第二试题)

  (A)是偶函数,也是周期函数(B)是偶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C)是奇函数,也是周期函数(D)是奇函数,但不是周期函数

  解:∵f(10+x)为偶函数,f(10+x)=f(10-x)。

  f(x)有两条对称轴x=5与x=10,因此f(x)是以10为其一个周期的周期函数,x=0即y轴也是f(x)的对称轴,因此f(x)还是一个偶函数。

  故选(A)

  例2:设定义域为R的函数y=f(x)、y=g(x)都有反函数,并且f(x-1)和g-1(x-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若g(5)=1999,那么f(4)=()。

  (A)1999;(B)2000;(C)2001;(D)2002。

  解:∵y=f(x-1)和y=g-1(x-2)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y=g-1(x-2)反函数是y=f(x-1),而y=g-1(x-2)的反函数是:y=2+g(x),f(x-1)=2+g(x),有f(5-1)=2+g(5)=2001

  故f(4)=2001,应选(C)

  例3: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1+x)=f(1-x),当-10时,

  f(x)=-x,则f(8、6)=_________(第八届希望杯高二第一试题)

  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x=0是y=f(x)对称轴;

  又∵f(1+x)=f(1-x)x=1也是y=f(x)对称轴。故y=f(x)是以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f(8、6)=f(8+0、6)=f(0、6)=f(-0、6)=0、3

  例4:函数y=sin(2x+)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的方程是()(92全国高考理)(A)x=-(B)x=-(C)x=(D)x=

  解:函数y=sin(2x+)的图像的所有对称轴的方程是2x+=k+

  x=-,显然取k=1时的对称轴方程是x=-故选(A)

  例5: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x+2)=-f(x),当01时,

  f(x)=x,则f(7、5)=()

  (A)0、5(B)-0、5(C)1、5(D)-1、5

  解:∵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点(0,0)是其对称中心;

  又∵f(x+2)=-f(x)=f(-x),即f(1+x)=f(1-x),直线x=1是y=f(x)对称轴,故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f(7、5)

  =f(8-0、5)=f(-0、5)=-f(0、5)=-0、5故选(B)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2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新知的“最*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轴对称图形。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感知。

  二、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轴对称图形是图形运动教学的进一步深入。轴对称主要是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均分成两半。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教学设计主要是联系学生亲身体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此节内容的学*将为以后学*画轴对称图形,图形的*移和旋转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学生会判断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体验过“图形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轴对称和*移。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和*移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上内容的学*为本单元的学*奠定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本单元将学*轴对称图形的*移,教学时要重视实践操作和探究学*,积累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通过动手操作,与同桌探讨交流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熟悉的对称物体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重点难点:

  1、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六、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均分成两半;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降低了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一个图形有多个对称轴时,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找出所有的对称轴,促进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轴对称图形纸片。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轴对称图形纸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许多有趣的图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吧。(出示课件)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图片,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了么?

  生: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老师抽学生进行表达。

  师:同学们发现了他们的可以*均分成两份这一共同的特征,但它们还有一些别的特征,同学们发现没有?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同学们都能发现这一特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探究新知

  1、系统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

  师:那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老师这准备了一个小实验,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实验。课件展示小实验。(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指导学生用双手体会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指出对称轴。

  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同学们,现在给你们一个图形,你们会不会对折?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对折一下,看能不能完全重合。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你是怎么对折的。

  生:学生分组实践、讨论和交流。

  师:走*学生,观察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生:(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将本小组实践的结果向全班汇报。通过对折我们发现长方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发现同学们非常聪明,很快就得出了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正方形呢?怎么对折,你有几种方法?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纸片对折,同桌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对折的。

  (三)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四)1、展示课件,给出方格纸上的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请用刚才的方法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展示教材82页例1情景图)

  师:观察方格中的松树图,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的话找出对称轴。

  生:从图中可以发现,它是轴对称图形,DG就是它的对称轴。师:通过对称轴对折能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从这幅图我们知道A和A'是一组对应点,B和B'也是一组对应点。那么请同学们观察,图中A和A'有怎样的关系?

  生:点A和点A'分别在对称轴的两旁,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3,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也是3、

  师:那么请同学们看看点B和点B'。

  生: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

  师:对应点A和A'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么?对应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么?

  生:学生观察,并回答

  板书: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师:链接图中点A和点A',你看对称轴和对应点的连线怎样?连接B和点B',他们的连线和对称轴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点A和点A'的连线于对称轴垂直。

  师:链接图中点B和点B',点E和点E'也是这样么?

  生:(小结)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垂直。

  2、巩固新知

  师:练*下面各题。

  观察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画出对称轴。找出图形中的对应点(三组),分别说说,他们到对称轴的距离。(学生练*巩固新知)

  (四)知识小结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中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都和对称轴垂直。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什么是*移以及图形*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增强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图形的*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图形*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移。

  【难点】

  能对图形*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做关窗、拉黑板的动作。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移现象。

  追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关于*移的现象?学生答:升旗,缆车,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等。

  2、生成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题1图。

  先让学生说出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感受*移,并强调*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移。

  (3)认识*移的距离。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并数一数。(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移了几格?)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纠错。之后组织全班交流。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移的距离。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怎样数*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

  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

  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移9格。

  (4)数一数:金鱼图向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

  (5)小结确定*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移了几格。

  3、应用新知

  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移后的对应边。

  4、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还有什么疑问吗?

  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移的现象?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4

  一、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一)坐标轴对称

  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二)原点对称

  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三)坐标轴夹角*分线对称

  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四)*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

  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m-x,y);

  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2n-y);

  二、特殊的轴对称图形

  (一)I线段的垂直*分线

  ①定义:垂直并且*分已知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分线或中垂线

  ②性质:

  a、线段的垂直*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b、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c、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分线是线段的一条对称轴,另一条是线段所在的直线。

  (二)II角*分线的性质

  ①角*分线上的点到已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到已知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已知角的角*分线上

  ③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该角的对称轴。

  三、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1、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2、轴对称:

  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其中一个图形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轴对称图形讨论的是"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轴对称讨论的是"两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

  (2)联系。把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作两个图形"便是轴对称;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便是轴对称图形。

  四、轴对称的性质

  ①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轴对称图形的两个部分也是全等图形。

  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③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⑤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一定在在对称轴上。

  通过上面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知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很好的。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5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剪刀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收集的各种轴对称图形剪刀方格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漂亮的图片(课件出示教材82页的图片),认真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图片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寻找图片中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学生对漂亮的图片非常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探究新知

  1.欣赏轴对称图形,明确本节课的学*内容。

  (1)课件出示教材82页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

  (2)你能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让学生试着画一画。

  (3)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1)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出示课堂活动卡)

  ①出示教材82页例1。

  ②观察并提问: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

  预设:

  生1: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生2:这幅图沿着中间的对称轴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生3:我分别数了数点A与点A′这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发现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说明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生4:我也数了一下其他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发现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也相等。

  ③教师小结:轴对称图形不仅把一个图形*均分成两部分,而且在同一个图形中,任何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从而得出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运用性质画轴对称图形。

  (1)出示教材83页例2,引导学生思考:

  ①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每条线段应该分别画多长?

  (2)在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总结画法。

  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板书关键字)

  ①定: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②数(或量):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找: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连:按照所给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应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6

  教学目标:

  1、了解对称形的特点,并能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不同的鱼形。

  2、通过剪对称鱼形、剪内外花纹的体验过程,能获得对称形剪纸的基本方法。

  3、在创作中体验学*的快乐,对我国民间艺术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铁、彩纸、剪刀、胶棒、示范剪纸、作业展示背景图。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孩子们,一起来猜谜语:摇头摇尾不离水,有翅吐泡不能飞。打一水生动物。

  我们今天学*剪对称鱼形

  二、探讨方法步骤

  1、欣赏鱼的剪纸图片:在剪纸中,鱼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题材,鱼经常和年年有余结合在一起,有余的余是多余的意思。

  2、既然要剪鱼,就得先了解鱼的结构,鱼由几部分组成?

  生:鱼身、鱼头、鱼尾、鱼鳍。(第一次播放flash位置是,你知道鱼的身体分为那几个部分吗?点击4次)师用flash展示鱼结构图:在剪纸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鱼头看成鱼身的一部分。所以鱼分成鱼身、鱼尾、鱼鳍三部分。

  3、看了这么多鱼形,大家已经在思考自己要剪得鱼形了。我们的目标是剪对称鱼形,对称是什么意思?生:对折。

  师:好!小组讨论,剪对称鱼的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小组讨论)生:折——画——剪

  4、画的时候还可以有很多的改变,如花纹,形状,看看欧老师的(第二次flash动画展示步骤,在画这一步时,把画好了的展示在黑板上,适当介绍牙牙纹,线纹,花瓣纹)

  5、那检验一下你们是否真的明白了,来当小裁判,这三个小朋友,谁的方法步骤是正确的?(判断正误)

  生:第一个是正确的,第二个小女孩错在,画了一整条鱼,应该只画半条鱼;第三个男孩搞错了方向,鱼应该画在有折痕的边上。

  6、讲解很到位,我们在剪鱼儿的时候尽量多变化鱼的形状和花纹,一起看看吧,(flash动画展示鱼形的变化,可变身子,尾巴,鱼鳍,花纹),是不是很神奇呢?看看欧老师剪的鱼吧,就开始自己的创作了。好,剪一只外形独特,花纹与众不同的鱼形作品,全班拼贴出鱼的海洋。

  三、自主创作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剪好后贴在背景图上

  四、展评作业,拓展延伸。

  小结:海洋有了鱼儿才不再孤单,鱼儿游到珊瑚丛和海草中,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说说你最喜欢的鱼和喜欢的原因。

  剪纸已经渗人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下课后当个有心的人,看看你能在生活中发现剪纸的图案吗?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5篇)(扩展2)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菁华5篇)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以及动手操作,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激发学生学*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美,同时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以及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和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图片,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利用图形的某种特征我们想像和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事物.

  问题: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大家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出示世博建筑物、奥运会开幕式鸟巢烟火、飞机、蝴蝶、窗花等图片).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对称给人以*衡与和谐的美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里,你*时有注意到吗?

  (2)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吗?

  (3)你能利用手中的彩纸,剪出具有对称特征的图案吗?

  二、动手操作,教师组织,合作交流,归纳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生互动操作设计:

  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观察图形,讨论其具有的共同特征,并利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各种美丽对称的图案,展示出来,可以发现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我们把这条直线看作轴),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互相重合,比如在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有:飞机、风筝、汽车等.

  1.经过学生讨论,找到特征后,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归纳: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出示教材图片,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概括这些特点吗?

  学生观察图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归纳.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观察,类比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主体探索、教师引导,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分线的概念

  1. 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和直线MN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行分析操作过程,从操作过程中发现数量关系,点A和A′是对称点,可以设AA′与对称轴的交点为P,将△ABC沿MN对折后A与A′重合

  于是有 AP=PA′、∠MPA=∠MPA′=90°

  对于其他的点也有类似的情况,于是可以发现,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2. 鼓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发现数量关系并进行交流,同时给出线段垂直*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3.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四、师生合作,应用提高,拓展创新

  1.出示生活中各种美丽的标志,如汽车标志,交通标志,数字,字母等等

  先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每个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点吗?你还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学生交流动手操作,标出一组对称点,找出每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将学生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师生交流心得和方法.

  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为下一课学*垂直*分线的画法打下基础。

  2.利用以前认识过的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行四边形,梯形等,以这些图形的任意一条边所在直线做为对称轴, 找出对称点,自己设计和创作轴对图形或是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并将学生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五、 归纳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3).线段垂直*分线的概念;

  (4).轴对称的性质。

  2.你还学到了什么?还想学*什么?

  六、布置作业、下课

  作业:收集和整理生活中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发现生活中对称的美。

  【教学板书】

  12.1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1)沿直线对折(2)两侧能够完全重合

  2.轴对称

  3.垂直*分线

  (1)过线段中点(2)垂直于这条线段

  4.轴对称的性质

  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15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彩色卡纸、*行四边形纸

  一、情境导入

  1.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开心。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可爱吗?”

  生:不可爱!

  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现在呢?

  生:可爱!

  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2.图片欣赏(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

  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

  看,这是笑笑自己剪的一棵对称的小松树,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剪一剪呢?(课件出示小松树的剪纸图形)

  生:想!

  师: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剪的又快又好,开始!

  师生同时动手剪,完成后教师把自己剪的贴在黑板上。

  请剪的最快的学生拿剪出的小松树展示,并让他给到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指导学生演示方法)

  问演示学生: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剪的小松树是对称的呢?

  生:我把它对折(生边说边演示)(师板书:对折)

  师:同学们跟他一起把自己剪的小松树对折,对折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演示左右对折并讲解,像这样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出示概念,补充课题:轴对称

  图形)

  生齐读概念

  2.认识对称轴

  师:把你们的对称图形打开,观察图形中间有什么?

  生:有一条直直的折痕。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出示感念,生齐读。

  师演示并带领学生画对称轴(强调用虚线)

  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轴对称图形,现在这位新朋友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三、实际应用

  1.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3页图)

  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教师点评。

  师:这位新朋友留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它,你们能把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对称轴,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订正。

  师:轴对称的图形不单单生活中有,在我们天天接触的数字、汉字、字母中也同样存在,看,这儿还有轴对称图形吗?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4页第1题)

  生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说说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聪明的同学们能找轴对称图形,聪明的你们会画轴对称图形吗?

  3.出示课本14页第3题

  师用第一个图演示讲解画轴对称图形的要点:一看对称轴;二找关键点;三定对应点;四画对称图。

  生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动手画,完成后展示成果,全班点评。

  师:同学们既能找,也能画,那肯定也能判断了。请看(课件出示)

  4.下面哪些图形中的红线是对称轴?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轴对称图形,(出示导课时的“脸图”可爱的笑脸也是轴对称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的轴对称事物呀?

  生找身边的轴对称事物。

  四、全课小结

  我们身边轴对称的事物还有很多,轴对称的图形是美丽的,漂亮的,请同学们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学*,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收获。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收获吗?(想)

  老师今天收获了一份愉快的心情!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3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 做什么图形?

  (2) 选什么工具?

  (3) 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 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C: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

  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4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做什么图形?

  (2)选什么工具?

  (3)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五、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刘元*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刘元*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5篇)(扩展3)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合集十篇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刘元*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刘元*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颜料、钉子板等学*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从“玩”这一话题引入,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自然引入新课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我有点担心。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担心什么吗?其实老师是担心我们六(1)班的同学不会“玩”。你们会不会玩?老师这有一张白纸,说一说你会玩什么? 想知道我会怎么玩这张纸呢?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任意的撕下一块。虽然任意,但撕得还是挺认真的。你们会不会像老师这样玩呢?每人都有机会,不妨请大家也来玩一玩。)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如果我们把这些看做一个个图形的话,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板书:轴对称图形

  刚才同学们给这些图形一个名称,关于他们的特点我们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这些图形除了左右两边一样外,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对折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我想了解一下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折一折。

  既然这样的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都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用“轴对称图形”这个名称合适不合适?为什么合适?说说你的理由。1. 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3.抽象出这类*面图形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折痕两侧完全重叠),师生共同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4. 从“轴”字出发,5. 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 并通过说一说、指7. 一指8. 、画一画,9.深入认识对称轴,10. 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11. 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对称轴通常用点画线来表示。在自己的作品上也画上一条对称轴。对折以后,折痕的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你们能不能很快的说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12. 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3. 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大组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及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此类推到梯形、*行四边形等。

  根据活动经验,判断如下三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4.判断**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5.判断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写下正确的图案标志的.序号。

  交流:剩下的图案为什么不是轴对称的。

  6.想象: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想象它的另一半,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图案。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创作过程,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教师相机进行相关资源的分享。

  四、“赏”对称,提升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洗礼。

  轴对称图形

  张齐华出一张纸。

  如果是你的话,怎么玩?

  生:我们折飞机

  生:我会折青蛙,

  生:我们折出星星

  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会玩吗?大家玩一玩。

  学生撕纸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大小?(不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的地方?

  生:左右两边都相同。

  生:我认为它们轴对称图形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词儿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板书课题。

  师:在深入的观察,左右大小就是一样的吗?

  生:我认为形状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面积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把它叠在一起的,会重合。

  师: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动手试一试。

  师:现在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3

  《 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15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 彩色卡纸 *行四边形纸

  一、 情境导入

  1. 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开心。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可爱吗?”

  生:不可爱!

  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现在呢?

  生:可爱!

  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2.图片欣赏 (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

  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 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

  看,这是笑笑自己剪的一棵对称的小松树,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剪一剪呢?(课件出示小松树的剪纸图形)

  生:想!

  师: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剪的又快又好,开始!

  师生同时动手剪,完成后教师把自己剪的贴在黑板上。

  请剪的最快的学生拿剪出的小松树展示,并让他给到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指导学生演示方法)

  问演示学生: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剪的小松树是对称的呢?

  生:我把它对折(生边说边演示)(师板书:对折)

  师:同学们跟他一起把自己剪的小松树对折,对折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演示左右对折并讲解,像这样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出示概念,补充课题:轴对称

  图形)

  生齐读概念

  2.认识对称轴

  师:把你们的对称图形打开,观察图形中间有什么?

  生:有一条直直的折痕。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出示感念,生齐读。

  师演示并带领学生画对称轴(强调用虚线)

  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轴对称图形,现在这位新朋友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三、 实际应用

  1.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3页图)

  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教师点评。

  师:这位新朋友留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它,你们能把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对称轴,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订正。

  师:轴对称的图形不单单生活中有,在我们天天接触的数字、汉字、字母中也同样存在,看,这儿还有轴对称图形吗?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4页第1题)

  生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说说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聪明的同学们能找轴对称图形,聪明的你们会画轴对称图形吗?

  3.出示课本14页第3题

  师用第一个图演示讲解画轴对称图形的要点:一看对称轴;二找关键点;三定对应点;四画对称图。

  生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动手画,完成后展示成果,全班点评。 师:同学们既能找,也能画,那肯定也能判断了。请看(课件出示)

  4.下面哪些图形中的红线是对称轴?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轴对称图形,

  (出示导课时的“脸图”可爱

  的笑脸也是轴对称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的轴对称事物呀?

  生找身边的轴对称事物。

  四、全课小结

  我们身边轴对称的事物还有很多,轴对称的图形是美丽的,漂亮的,请同学

  们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学*,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收获。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收获吗?(想)

  老师今天收获了一份愉快的心情!

  板书设计:

  完全

  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重合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颜料、钉子板等学*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从“玩”这一话题引入,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自然引入新课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我有点担心。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担心什么吗?其实老师是担心我们六(1)班的同学不会“玩”。你们会不会玩?老师这有一张白纸,说一说你会玩什么? 想知道我会怎么玩这张纸呢?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任意的撕下一块。虽然任意,但撕得还是挺认真的。你们会不会像老师这样玩呢?每人都有机会,不妨请大家也来玩一玩。)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如果我们把这些看做一个个图形的话,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板书:轴对称图形

  刚才同学们给这些图形一个名称,关于他们的特点我们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这些图形除了左右两边一样外,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对折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我想了解一下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折一折。

  既然这样的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都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用“轴对称图形”这个名称合适不合适?为什么合适?说说你的理由。1. 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3.抽象出这类*面图形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的特征(对折后,折痕两侧完全重叠),师生共同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4. 从“轴”字出发,5. 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 并通过说一说、指7. 一指8. 、画一画,9.深入认识对称轴,10. 体会“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这一内涵,11. 并再次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对称轴通常用点画线来表示。在自己的作品上也画上一条对称轴。对折以后,折痕的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你们能不能很快的说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12. 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3. 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大组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及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此类推到梯形、*行四边形等。

  根据活动经验,判断如下三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4.判断**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5.判断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写下正确的图案标志的序号。

  交流:剩下的图案为什么不是轴对称的。

  6.想象: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想象它的另一半,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图案。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创作过程,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教师相机进行相关资源的分享。

  四、“赏”对称,提升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洗礼。

  轴对称图形

  张齐华出一张纸。

  如果是你的话,怎么玩?

  生:我们折飞机

  生:我会折青蛙,

  生:我们折出星星

  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会玩吗?大家玩一玩。

  学生撕纸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大小?(不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的地方?

  生:左右两边都相同。

  生:我认为它们轴对称图形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词儿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板书课题。

  师:在深入的观察,左右大小就是一样的吗?

  生:我认为形状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面积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把它叠在一起的,会重合。

  师: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动手试一试。

  师:现在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刘元*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刘元*三下《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6

  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判别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

  1、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同学们,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筑物吗?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筑物的照片,咱们来欣赏一下,好吗?(播放照片)

  你觉得这些建筑物怎么样?

  这些建筑物之所以看起来这样赏心悦目,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种对称美。

  2、欣赏生活中其他具有对称性的物体

  除了有些建筑具有对称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是对称的。你能来说一说吗?

  是啊,对称的物体的确很多。大家看,边解说:许多动物的外形是对称的。有些艺术品是对称的。飞机的外形也是对称的,如果飞机不对称的话,会怎么样?看来对称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有时也是必须的。

  二、在操作中研究。

  1、在操作中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现在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些*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咱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研究!现在就请轻轻打开1号信封取出图形,开始!(学生活动)

  交流:研究之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指名4个学生回答一下,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指导他举起图形展示,同时将他研究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把没有讨论的图形贴上黑板,

  那其余的图形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是啊,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能对折,(板书:对折)(课件演示)

  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大小一样、形状一样,(课件演示)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呢,就像一条轴,这种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完成板书)

  2、试一试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2号信封里的这些图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收掉黑板上的六个图形。

  交流:

  在我们研究的这六个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吗?

  (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梯形:这种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五边形:这种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长方形:还有谁和他折得不一样?

  长方形除了竖着折两边能完全重合,横着折也可以。(教师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几种折法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

  那有没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呢?你怎么会认为它不是呢?

  4、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在动手之前,我们先来开个小小讨论会,每个小组讨论这三个问题:

  (1)做什么图形?

  (2)选什么工具?

  (3)怎么分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你们讨论出一个方案了吗?

  那就请大家各显神通吧,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教师巡视,要是他们时间够的话可以请他们多做一个。要是发现做两个的,请他们展示做的.好的那个。

  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三、识别轴对称图形

  1、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纸上的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谁上台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紫荆花:它为什么不是呢?教师拿教鞭在屏幕上一指,因为它里面的图案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

  为什么是呢?/谁有不同意见。这就说明并不一定要左右对称才行,换个方向对折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试几次。

  2、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第二张纸,图上都只画出了每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们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我们先来画第一个。

  请你说说你是怎么画的?还有其他画法吗?

  第二种画法更容易。

  先观察给出的一半图形,确定另一半图形的各个顶点,再连点成线比较容易。

  再来画一下第二个。

  请一个学生来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样吗?

  四、全课小结

  好,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这,教师表演剪纸。谁来说说我刚刚剪纸时运用了什么知识?课后请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还能想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吗?

  五、机动:连一连

  你是怎么判断的?

  教学后记:第一节课,笑话百出,就到对称图形,王玲灵说有衣服、裤子;罗润城说我的屁股也是,全班哄堂大笑……

  对于*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甚至剪了图形来画、对折。有些学生的空间感十分强,一看图形就能说出哪些地方是不能完全重合的(陈慧婷等),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死心(覃旭、罗润城等),我为孩子们这种探究精神感到由衷的高兴。最后得出结论,*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虽然耽搁了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7

  《 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15页《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 彩色卡纸 *行四边形纸

  一、 情境导入

  1. 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开心。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可爱吗?”

  生:不可爱!

  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现在呢?

  生:可爱!

  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2.图片欣赏 (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

  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 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

  看,这是笑笑自己剪的一棵对称的小松树,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剪一剪呢?(课件出示小松树的剪纸图形)

  生:想!

  师: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剪的又快又好,开始!

  师生同时动手剪,完成后教师把自己剪的贴在黑板上。

  请剪的最快的学生拿剪出的小松树展示,并让他给到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指导学生演示方法)

  问演示学生: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剪的小松树是对称的呢?

  生:我把它对折(生边说边演示)(师板书:对折)

  师:同学们跟他一起把自己剪的`小松树对折,对折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演示左右对折并讲解,像这样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出示概念,补充课题:轴对称

  图形)

  生齐读概念

  2.认识对称轴

  师:把你们的对称图形打开,观察图形中间有什么?

  生:有一条直直的折痕。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出示感念,生齐读。

  师演示并带领学生画对称轴(强调用虚线)

  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轴对称图形,现在这位新朋友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三、 实际应用

  1.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3页图)

  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教师点评。

  师:这位新朋友留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它,你们能把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对称轴,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订正。

  师:轴对称的图形不单单生活中有,在我们天天接触的数字、汉字、字母中也同样存在,看,这儿还有轴对称图形吗?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4页第1题)

  生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说说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聪明的同学们能找轴对称图形,聪明的你们会画轴对称图形吗?

  3.出示课本14页第3题

  师用第一个图演示讲解画轴对称图形的要点:一看对称轴;二找关键点;三定对应点;四画对称图。

  生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动手画,完成后展示成果,全班点评。 师:同学们既能找,也能画,那肯定也能判断了。请看(课件出示)

  4.下面哪些图形中的红线是对称轴?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轴对称图形,

  (出示导课时的“脸图”可爱

  的笑脸也是轴对称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的轴对称事物呀?

  生找身边的轴对称事物。

  四、全课小结

  我们身边轴对称的事物还有很多,轴对称的图形是美丽的,漂亮的,请同学

  们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学*,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收获。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收获吗?(想)

  老师今天收获了一份愉快的心情!

  板书设计:

  完全

  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重合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8

  设计说明

  1.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资源。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观察与操作、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的资源,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注重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

  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使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运动这样抽象的概念,必须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移和旋转,同时要注重操作与思考相结合。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本设计让学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中理解轴对称图形,认识图形的*移及旋转现象;在学一学中感受其特征;在说一说中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移和旋转现象;在做一做中不断深化体验。同时通过有效地提问做引导,便于在操作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长方形的纸 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引入: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从中发现许多的知识。(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观察,自由回答)

  2.过渡: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涵着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并说一说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状态。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认识对称现象。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树叶、蝴蝶、城门图片。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预设

  生1:树叶以中间叶脉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2:蝴蝶以中间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3:城门图片以中间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3)根据同学们的汇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这些图形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所在的直线对折,折痕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4)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城门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2.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谁能举例说说?

  (2)欣赏对称图形。(课件出示: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雪花、剪纸等等)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运用对称的知识,跟老师一起剪一件衣服。(同步完成课堂活动卡)

  (1)折一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后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剪后展开,会得到一件上衣的图形。

  2.剪其他图形。

  (1)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自己动手剪一剪。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练*二十六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图、剪纸、剪刀,学生准备剪刀、方格作图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轴对称图形.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00页上面的实物图和一些轴对称的剪纸,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这些实物图有“轴对称”的特点.

  然后教师和学生仿照教科书第100页中间的图形用纸剪一剪,让学生观察、讨论剪完的图形有什么特征.

  教师指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做教科书第100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教师还可以再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

  3.教学轴对称的几何图形.

  教师让学生拿出方格纸,按照教科书第101页上面的图画出这些图形,再剪下来折一折,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观察在一个图形中有没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

  再让学生把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进行比较,比如把等腰三角形和它左边的锐角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条腰两个底角分别相等;而它右边的这个锐角三角形就没有这些特性,不是轴对称图形.

  4.做教科书第10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并画出对称轴,还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5.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师让学生拿出直尺,量一量第101页“做一做”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课堂练*

  做练*五的第1~6题.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尤其是第4个图,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2.第2题,要让学生找出教科书上没有出现过的三个轴对称图形.比如说红领巾、量角器、黑板、桌面、电视机等等.

  3.第3题,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剪一剪,再说一说剪下的图形展开后,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知道对称性质在服装等行业中的用处,进而认识到对称性质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

  4.第4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判断,再找出“0”、“8”各有几条对称轴.

  5.第5题,先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面图形,再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6.第6题,指名到前面画,观察学生第1个图怎样画对称轴,第2个图画几条对称轴.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10

  第四单元

  第五课时: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对称性质;课本第100~101页,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二十六的第1~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会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知道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教具、学具:剪刀、复写纸、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

  说一说你是如何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一个圆的圆心的。

  二、新授。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物体或图形很特别,把它们像圆一样沿着一条线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如枫树叶、蝴蝶(出示图形)等这些图有对称美;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与对称轴。

  教师把一张白纸对折,中间夹上双面复写纸,在纸上面画半个花瓶,然后把纸展开,得到以折痕为对称轴的整个花瓶。

  从图中不难发现折痕两侧物体形状与图形的大小完全一样。

  师生一起打开课本第121页,看上半页的三个图(树叶、蜻蜓、天*)由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特点。(他们以树叶的主干、蜻蜓的身躯、天*的指针为轴左右两侧形状、大小一样。)

  做课本上的'实验,把一张纸对折并按书中的图样画好,再用剪刀剪下,把纸打开可看到它是以树干这直线为轴,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小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指着树叶等)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回答课本第121页下面的“做一做”。

  3.画(找对称轴)。

  对称轴的轴法是一横一点一横点穿过图形,如“—·—·—”。先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

  学生画出对称轴。

  最后要求学生在课本上量一量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通过多处的测量可概括出: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巩固练*。

  1.课本100页“做一做”第1题。

  1

  第四单元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第2题。先找出对称轴然后再量一量对称轴两侧

  相对的点距离是否相等。

  3.练*二十六第1~6题。

  课后小结:

  2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5篇)(扩展4)

——小学数学课件通用五篇

  小学数学课件 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幻灯片播放正方形、长方形图片,吸引兴趣

  2.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你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二、实际操作,验证猜想

  1、观察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2、操作验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3、反馈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相机教学“对边”。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怎样来证明?

  4、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练*: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三、课堂小结

  向同学们提问通过今天的学*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题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小学数学课件 2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的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 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8~89页的内容,练*二十一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 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白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 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用具:

  米尺、标价牌、磁铁、小黑板(书中表格、练*)

  教学过程:

  一、 引出小数:

  1、 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

  书包48元 圆珠笔3.50元 日记本3元 铅笔0.20元 文具盒15元

  橡皮0.15元 小刀1.5元

  (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标价牌)

  2、 区分整数和小数。

  师: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指名一学生上黑板分)

  书包48元 圆珠笔3.50元

  文具盒15元 铅笔0.20元

  日记本3元 橡皮0.15元 小刀1.5元

  师:左边的这组数48、15、3,都是我们学过的.,它们都是整数,你还能举出整数的例子么?

  3、 引出课题:认识小数

  师:右边的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师: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

  生:都有个小圆点。

  师:对了,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一起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

  师:别看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它的家了。

  二、 认识小数:

  1、 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啊,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2、 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3、 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能把它们转化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么?

  (指名学生回答,是在小黑板上写)

  3.50元=3元5角

  0.20元=2角

  0.15元=1角5分

  1.5元=1元5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等号的左右两边,发现了什么?

  生1: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生2:3.50元和1.5元同样可以转化为几元几角,为什么一个小数部分第二位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呢?

  师:你真会想啊,这个0可以去掉,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但是小数的意义和数位是不同的。现在明白了么?

  生:明白了。

  4、 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5、 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最高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6、 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 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师用手在米尺上比划一分米,问学生:大家瞧,这是多少长?

  生1:一分米。

  生2:10厘米。

  师:十厘米也等于1分米。把米尺怎么分才可得到一分米呢?

  生:把一米*均分成10分,每分就是1分米。

  师:恩,对极了。那你会用分数来表示一分米是多少米么?

  生:1分米=1/10米。

  师:这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的分数的知识,今天,老师告诉大家,1分米还可以是0.1米。那你知道3分米是多少米么?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

  生:3/10米,0.3米。

  师:6分米呢?8分米呢?

  (2) 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师在米尺上比划1厘米,问:这又是多少长呢?

  生:1厘米长。

  师:把米尺怎么分才能得到一厘米呢?

  生:把一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厘米。

  师:用分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呢?

  生:1/100米。

  师:那用小数会表示么?

  生:0.01米。

  师:真是聪明,那3厘米呢?6厘米呢?。。。。。。(可多举几个例子,多叫几个同学回答。)

  师:那么18厘米你会转化么?

  生:18/100米,0.18米。

  师:打开课本89页,完成其中的填空。(完成后校对)

  (3) 巩固练*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师:上学期征订校服的时候,服装厂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量了身高:

  胡址珊1米28厘米 杨昆1米40厘米 仇鑫1米2分米

  你能把它们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么?(指名上黑板写)

  完成后校对。

  三、 巩固联系。

  1、 填单位名称。

  8.64元=8( )6( )4( ) 2.83米=2( )8( )3( )

  2、填适当的数。

  0.23米=( )/( )米=( )米

  0.76米=( )/( )米=( )米

  3.19米=( )米( )厘米=( )厘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五、课后练*:

  完成课本练*二十一中的第一题。

  板书: 认识小数

  元 角 分 1分米=1/10米=0.1米

  3. 5 0元 整数部分.小数点 小数部分 3分米=3/10米=0.3米

  0. 2 0元 一个数字-----一位小数 1厘米=1/100米=0.01米

  0. 1 5元 两个小数-----两位小数 3厘米=3/100米=0.03米

  1. 5元 18厘米=18/100米=0.18米

  小学数学课件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苏教版教材中有关“认识分数(第一课时)”分三个阶段学*:第一阶段在三年级上册认识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第二阶段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三阶段在五年级下册认识单位“1”,认识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之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方法。本课时内容不仅为本单元学*几分之几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基础,也为五年级学*分数的意义打下了根基。因此,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

  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每份里有时有几个物体,物体的个数会直接干扰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能够突破这样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从分数的份数定义入手,始终关注每份和*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强调分母和分子表示的意义,从而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教学上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由于分的是一些具象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比较关注表示的个数与总个数的关系,而忽略了表示的份数与*均分的份数的关系,因而教学中,要充分考虑知识逻辑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步一个台阶地“拾级而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②使学生能用几分之一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出相应的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两个及其以上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能够把个数与份数区别开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书贴图

  2.学生准备

  每人2张作业纸、一支水彩笔、1把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寻知识起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情境图:创设春游的情境。

  (二)联系生活,复*旧知

  把一个蛋糕*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设计意图:课的伊始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春游情境,为新知的引入拉启了一个良好的序幕,使枯燥的数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通过春游分食品,既复*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又调动起学生的学*兴趣,可谓是“一箭双雕”。该环节摈弃了惯用的复*模式,切实做到了在情境中复*旧知,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唤醒了学生原有的旧知存储。】

  二、引导探究,构建知识模型

  (1)感知整体,初步认识

  1.出示图:将2瓶水*均分成两份。

  (1)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怎样用分数表示分矿泉水的结果?

  (2)感受整体,共同交流。

  ①用集合圈表示整体,用虚线表示分割。

  ②探讨二分之一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将4个苹果*均分成两份。

  (1)引导学生再次感知整体。

  用集合圈表示整体。

  (2)展示*均分成2份的过程。

  (3)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

  (二)动手操作,加强认识

  1.出示图:将8个苹果*均分成2份。

  2.提出问题。

  把8个苹果*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3.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练*纸上动手分一分。

  4.汇报交流。

  (三)比较深化,揭示课题

  1.苹果总个数不同,每份个数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2.不管有多少个苹果或多少瓶水,只要*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

  3.揭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遵循小学生数学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使抽象的分数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变得具体和生动起来,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建构起分数的恰当的概念意象,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切实做到了淡化概念,注重实质,使学生建构的过程得以凸显,内化的知识得到外显。

  小学数学课件 4

  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拍手游戏.

  (1)教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1下,你们拍几下?

  (2)教师拍7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2下,你们拍几下?

  教师拍手后,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再拍手.

  2.师:你们能告诉老师是怎么算的吗?

  我们今天就来学*这样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演示动画"应用题"】.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第一行摆4个圆片 ○○○○

  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

  应先摆和圆片一一对应的同样多的部分 △△△△

  再摆比圆片多的2个三角形 △△

  第二行摆_____个三角形 △△△△△△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使学生明确:在和圆片同样多的.三角形部分再接着摆多的部分,就是三角形的个数.

  (2)启发学生互相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理解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教学例8【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

  (1)出示例8,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黄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6朵.问题是红花有多少朵.

  (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发学生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红花比黄花多6朵,具体地说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就是红花比黄花的9朵多6朵或就是红花的朵数比9朵多6朵.

  (4)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例8)",揭示投影片红花盖住的部分的纸条.使学生明确:红花的朵数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9朵红花,再填上比黄花多的6朵红花.

  (5)列式计算 9+6=15(朵)

  (6)完成回答 答:红花有15朵.

  (7)进一步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

  使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多见的应用题,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量多,一个量少.多的里面有一部分和少的同样多,求多的是多少.用与少的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少的数量)再加上比少的多的部分.

  3.反馈练*.

  (1)“做一做”第1题.

  ①根据图意,口述题意.

  ②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③独立列式计算.

  ④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一做”第2题.

  ①启发学生互相议一议.

  ②独立列式计算.

  ③订正时,启发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

  布置作业

  练*二十三第1、2题.

  1.草地上有4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27只.有多少只白羊?

  2.鱼缸里有87条红金鱼,花金鱼比红金鱼多48条.有多少条花金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猜硬币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游戏准备

  每人准备10枚硬币

  游戏过程

  1.同桌同学互相活动.

  2.一人左手握住3枚(或任意枚)硬币,右手握住5枚硬币,问:左手有3枚硬币,右手比左手多2枚,右手有几枚硬币?待另外一人回答后,再将右手展开,验证其答案是否正确.

  小学数学课件 5

  教学要求:

  1、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铺垫

  我们在前几年的课程中多次学*了位置与方向,说一说我们以前是怎样确定位置的。

  二、引导探索,学*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位置,看一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位置。

  2、教学例1。

  (1)出示P2例1,观察主题图。

  (2)问:教师是怎么知道确定张亮的位置的?

  (3)介绍操作台的情况。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第几列是从左往右数,第几行是从前往后数。这是一种约定。

  (4)你能指出哪个是张亮同学吗?

  (5)说一说其他同学的位置。

  (6)张亮的位置可以用(2,3)表示出来。张亮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3)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7)小结: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

  (8)试一试:用数对表示出其他同学的位置。

  (9)张亮的位置用(3,2)表示可以吗?

  注意: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P3例2

  (1)观察动物园示意图,这幅图和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①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

  ②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

  ③方格纸的竖线(横线)从左到右(右到左)依次标注了0,1,2。

  (2)找一找动物园大门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怎样表示出大门的位置?

  (3)说出熊猫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的位置。

  (4)比较大象馆和海洋馆的数对,第2个数都是4,说明什么?

  如果两个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场馆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如果用(X,4)表示某场馆的位置,能确定在哪里吗?

  (5)在图中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4练*一第2题。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练*,辅助消化

  P4练*一第1题。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5篇)(扩展5)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合集5篇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对称现象,初步理解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识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说说在游乐场喜欢玩的项目,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从蝴蝶形状的风筝引出“对称”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一)观察图形,认识对称

  1、观察几幅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感悟对称。

  2、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猜一猜:出示几幅轴对称图形,猜一猜它们是怎么来的。

  2、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

  (1)师示范剪一件上衣的过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2)生动手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3)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

  3、认识对称轴

  (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2)画一画:师示范画出对称轴,然后学生自己画,再交流。

  4、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1)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2)议一议:讨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对折后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

  (3)举一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判一判: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么图形。

  3、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丽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的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突破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学*突破难点。

  教法学法:

  1、教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

  2、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

  1、引导观察,感知对称。

  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

  生自由发言。

  生1:我认为......

  生2:我觉得......

  生3:我想......

  师: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2、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

  (让学生用手中的图形对折试一试)

  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3、剪轴对称图形。

  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学生看板书回答:轴对称图形)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3

  学情分析:由于本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所借用的则是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年龄小,自主探究的能力不强,如何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个学*活动中,理解轴对称的含义,创造出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所需解决的问题。

  设计理念:图形特征的探究,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而合作的学*方式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种思维方式,张扬个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重点:让学生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难点:判别轴对称图形方法的得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眼睛不对称的娃娃头像图片。学生发表意见,引出课题。

  师:在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事物都是因为有了对称才产生美,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有着对称美的轴对称图形。

  (创设贴*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的情景,自然而然把学生引入新课。)

  二、感悟特征,“识”对称。

  1.出示***、飞机、奖杯、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共同点。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课本附页的图形)。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比一比,感受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特征。

  3.出示各种几何图形,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其是否对称。

  4.认识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定义

  师: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对折 完全重合)。

  把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板书:折痕 对称轴)。

  (本环节,放手让学生操作、交流、体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悟特征。)

  三、深化认识,“做”对称。

  (1)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轴对称图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创造的,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展示学生作品。说说各自的创作方法。

  (在本环节设计了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张扬个性。)

  四、多向拓展,“辩”对称。

  1.课件出示:天天开心。(心:是剪出来的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天”字也是轴对称的图形。

  2.出示字母: B A N G

  引导学生判断各个字母是否轴对称图形,出现争议的字母B,引导学生验证结果。

  3.挑战难题,激励优胜。

  ①“木”字的一半②看似轴对称的“奉”字,让学生判断分析,合成 “棒”字激励学生。

  4.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猜测——验证——总结)

  5.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多向拓展,让学生感悟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升华认识,赏对称。

  1、欣赏短片

  2、说一说。

  出示短片中不止一个对称轴的图片,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说一说,为以后的学*铺垫。

  (通过赏析,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情感。)

  六、课堂小结

  出示两幅是轴对称的表情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今天的收获。(认知的、情感的)

  (本环节,既让学生感悟了成功的喜悦,也合理地整理了课堂的知识点。)

  师:轴对称图形是和谐、美丽的,而且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老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生活中,能继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欣赏生活。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猜测——验证——总结)

  对折  完全重合

  折痕  对称轴

  教学反思:我在本节课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摸一摸等直观手段,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现象,还有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能以新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研究物体,体验它们的对称美。我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提供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的*台,没有给予充足的时间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轴对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以及动手操作,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激发学生学*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活动中,体会图形的美,同时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以及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直尺、剪刀和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图片,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我们生活在图形的世界中,利用图形的某种特征我们想像和创造了许多美丽的事物.

  问题: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大家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出示世博建筑物、奥运会开幕式鸟巢烟火、飞机、蝴蝶、窗花等图片).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对称给人以*衡与和谐的美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里,你*时有注意到吗?

  (2)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吗?

  (3)你能利用手中的彩纸,剪出具有对称特征的图案吗?

  二、动手操作,教师组织,合作交流,归纳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生互动操作设计:

  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观察图形,讨论其具有的共同特征,并利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各种美丽对称的图案,展示出来,可以发现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我们把这条直线看作轴),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互相重合,比如在生活中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有:飞机、风筝、汽车等.

  1.经过学生讨论,找到特征后,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归纳: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出示教材图片,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概括这些特点吗?

  学生观察图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进行归纳.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如果能够和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观察,类比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讨论交流,加深理解:

  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主体探索、教师引导,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分线的概念

  1. 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和直线MN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行分析操作过程,从操作过程中发现数量关系,点A和A′是对称点,可以设AA′与对称轴的交点为P,将△ABC沿MN对折后A与A′重合

  于是有 AP=PA′、∠MPA=∠MPA′=90°

  对于其他的点也有类似的情况,于是可以发现,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2. 鼓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发现数量关系并进行交流,同时给出线段垂直*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3.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四、师生合作,应用提高,拓展创新

  1.出示生活中各种美丽的标志,如汽车标志,交通标志,数字,字母等等

  先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每个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点吗?你还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学生交流动手操作,标出一组对称点,找出每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将学生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师生交流心得和方法.

  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为下一课学*垂直*分线的画法打下基础。

  2.利用以前认识过的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矩形,*行四边形,梯形等,以这些图形的任意一条边所在直线做为对称轴, 找出对称点,自己设计和创作轴对图形或是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并将学生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

  五、 归纳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3).线段垂直*分线的概念;

  (4).轴对称的性质。

  2.你还学到了什么?还想学*什么?

  六、布置作业、下课

  作业:收集和整理生活中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发现生活中对称的美。

  【教学板书】

  12.1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1)沿直线对折(2)两侧能够完全重合

  2.轴对称

  3.垂直*分线

  (1)过线段中点(2)垂直于这条线段

  4.轴对称的性质

  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5

  学*目的: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学*过程:

  一、探究活动(一)

  动手做剪纸:

  (1)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在纸上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3)沿线条剪下;

  (4)把纸展开;

  2.观察下面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3.结论: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这条直线就是它的。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二:尝试应用(一)

  1.先想后做: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

  *行四边形正方形圆

  2.想一想下列英文字母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

  3.猜字游戏(抢答)

  在艺术字中,有些汉字是轴对称的,

  猜猜下列是哪些字的一半?

  三:探究活动(二)

  1.(1).看下面两组图形,和刚才的蝴蝶,枫叶等比较,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第二组

  (2)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点?

  2.结论: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这条直线叫做,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

  四:尝试应用(二)

  1.下面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

  2.说出图中点A、B、C、D、E的对称点。

  3.思考:(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3)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什么图形?

  4.比较归纳。

  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个图形个图形

  联系1.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2.都有

  3.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

  就是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五:链接中考

  1.下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请你在下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2.图中有阴影的三角形与哪些三角形成轴对称?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共有几条对称轴?

  六:智力测验:

  一辆汽车的车牌在水中的倒影如下图所示,你能确定该车的车牌号码吗?

  七: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对称课件 (菁华5篇)(扩展6)

——最新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通用5篇

  最新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2、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增强学生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三、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感知轴对称现象。

  四、教具准备:

  实体标本:美丽的蝴蝶、黄绿色的蜻蜓、红艳艳的枫叶及京剧脸谱等图形

  五、学具准备:

  图画纸、彩色纸、剪刀、实体标本、树叶若干片、胶水若干瓶、图形、画有等距离点子的方格纸。

  六、教学过程:

  观察激情:

  教师出示实物标本:美丽的蝴蝶、黄绿色的蜻蜓、红艳艳的枫叶及京剧脸谱等图形。这些昆虫标本、树叶及图形好看吗?学生被这些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图案吸引住了,异口同声地说:“很美,很漂亮”。“他们有什么特征?”生:“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特征的东西吗?”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如飞机、剪刀、花瓶、黑板、镜子等)把这些图形贴或画在黑板上,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研究这类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通过你们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一种新本领,并运用你学到的新本领设计出许多更多、更美的东西和图案,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丰富,美丽。”

  操作明理:

  剪剪、折折、发现特征。

  (1)指导学生把图画纸对折,如左图画出小树图。用剪刀沿图案剪下来,打开观察。

  (2)自己在用一张彩色指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己想画图形的一半,在剪下来打开(有的是一朵花、有的是一片树叶或各种装饰图案等)教师问:“这些图形虽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你能找出来吗?”(两半图形完全相同,大小一样)。

  (3)请学生把打开的两半、再沿折痕对折,你又发现了什么?(两半完全重合)

  (4)教师把印有下列图案的工作纸、分别发给每个小组,要求照刚才的方法对折观察,讨论这些图形也有什么特征。

  师生共同概括出: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过来,在直线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这种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强化新知

  (1)研究讨论刚才同学们举例说出的图形(飞机、剪刀......等)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2)教师出示下列图形,引导学生思考:

  那些图是轴对称图形?如何标准地找出它的对称轴。

  (把图形对折,如果两边能完全重合,便是轴对称图形,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引导发现,拓开思路。

  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那些东西是对称图形?你能找出蜻蜓、树叶、蝴蝶、北京脸谱的对称轴吗?使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运用提高、发展思维。

  (1)比一比谁用树叶拼成的轴对称图形最多、变化多。

  (2)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轴对称图形的请画出对称轴?

  (课本68页的做一做)

  (3)小猴不小心,把小花猫漂亮的照片污损了一部分,你能想办法帮帮小猴把污损的部分恢复原样吗?

  (4)比一比,谁在方格纸上设计的轴对称图形最美,(选佳作贴在黑板上,及时反馈、欣赏)。

  课堂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准确地找出它的对称轴,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新本领。轴对称图形真的很美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具、交通工具、建筑等各方面的设计中。希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我们的环境装扮得更美丽。

  最新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

  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彩色卡纸*行四边形纸

  一、情境导入

  1、谈话: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非常开心。

  课件出示不对称“脸图”问:“这张脸可爱吗?”

  生:不可爱!

  课件演示脸图由不对称变为对称,问:现在呢?

  生:可爱!

  师:看来,人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欣赏。

  2、图片欣赏(课件出示对称图形图片)

  看完图片后师问:这些图片中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它们两边完全一样。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后说明:它们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都是对称的。

  看,这是笑笑自己剪的一棵对称的小松树,你们想不想也动手剪一剪呢?

  生:想!

  师:老师和你们来一场比赛,看谁剪的又快又好,开始!

  师生同时动手剪,完成后教师把自己剪的贴在黑板上。

  请剪的最快的学生拿剪出的小松树展示,并让他给到大家说说是怎么剪的。

  问演示学生:你怎么让大家知道你剪的小松树是对称的呢?

  生:我把它对折(生边说边演示)

  师:同学们跟他一起把自己剪的小松树对折,对折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师板书:完全重合)

  师演示左右对折并讲解,像这样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图形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出示概念,补充课题:轴对称

  图形)

  生齐读概念

  2、认识对称轴

  师:把你们的对称图形打开,观察图形中间有什么?

  生:有一条直直的折痕。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出示感念,生齐读。

  师演示并带领学生画对称轴(强调用虚线)

  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轴对称图形,现在这位新朋友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

  三、实际应用

  1、看一看,说一说,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3页图)

  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教师点评。

  师:这位新朋友留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了它,你们能把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对称轴,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订正。

  师:轴对称的图形不单单生活中有,在我们天天接触的数字、汉字、字母中也同样存在,看,这儿还有轴对称图形吗?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课件出示课本14页第1题)

  生找出轴对称图形,并说说每个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

  师:聪明的同学们能找轴对称图形,聪明的你们会画轴对称图形吗?

  3、出示课本14页第3题

  师用第一个图演示讲解画轴对称图形的要点:一看对称轴;二找关键点;三定对应点;四画对称图。

  生在剩下的两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动手画,完成后展示成果,全班点评。师:同学们既能找,也能画,那肯定也能判断了。请看(课件出示)

  4、下面哪些图形中的红线是对称轴?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轴对称图形,

  (出示导课时的“脸图”可爱

  的笑脸也是轴对称图形,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的轴对称事物呀?

  生找身边的轴对称事物。

  四、全课小结

  我们身边轴对称的事物还有很多,轴对称的图形是美丽的,漂亮的,请同学

  们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学*,你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收获。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有什么收获吗?(想)

  老师今天收获了一份愉快的心情!

  板书设计:

  完全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重合

  最新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并能判断对称的图形;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

  准确找对称轴。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图片、课件 、

  2.学具:剪刀、彩纸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激趣感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想看吗?

  生:想。

  课件出示图片:喜字、表演杂技、门、举重、蝴蝶、小毛驴

  师:漂亮吗?

  生:漂亮。

  师:它们不仅漂亮还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特征,赶快睁大小眼睛找一找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1:喜字的两边一样。

  生2:小毛驴的两边一样。

  生3:举重的两边一样。

  … …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认识对称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图片的两边无论形状大小都一样。如果把图片从中间开始对折后,两边又会怎样?

  (点击图片动画对折)

  生:和在一起了。

  师:这是完全重合,从中间开始,两边的图形对折后没有多一点,也没有少一点。这些图片都是对称的。

  (板书课题---对称)

  师: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样的物体是对称的?

  生:两边完全重合就是对称的。

  师:你学的真认真。在你生活的周围就有许多对称的物体,请你留心想一想,说一说。生1:桌子

  生2:裤子

  生3:黑板

  ……

  师:你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孩子,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图形,考考大家你们敢挑战吗?

  生:敢。

  (课件出示图形并判断,其中字母E是上下对称的,告诉同学生活中的物体不仅有左右对称的,还有上下对称的。)

  师:同学们的判断力真强。

  2、剪一剪、说一说

  师:老师自己剪了两个图形,猜猜看是什么?它们是对称的吗?

  (出示蝴蝶和飞机的图形)

  生:是。

  师:你能剪出对称的图形吗?同学之间可以先商量一下,再动手剪,想剪什么就剪什么只要是对称的就行。

  (1)学生互相讨论并动手操作

  (2)老师巡视并把正确的图形展示并让孩子说一说是怎样剪的,及时给与鼓励。

  3、学画对称轴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剪的图形上面留有什么?

  生:有一条印。

  师:这是折痕,它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并演示画对称轴)

  师:看一看对称轴是一条什么线?

  生1:一条直线。

  生2:一条虚线。

  师:是一条直直的虚线。

  (学生在自己剪好的图形上试着画对称轴,同学之间评价,不正确的给与纠正)

  三、巩固应用

  (1)让学生先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纸折一折再说一说对称轴。

  (2)第29页的“做一做”

  ①你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② 交流找对称轴的方法。

  四、汇报收获

  五、欣赏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的学*收获还真不少。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也很多,对称现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如许多艺术品、建筑物的设计中也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均衡、均称的感觉,是美感。现在就让我们欣赏一下这些对称的美吧!

  最新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4

  教材简析:

  《轴对称图形》是六年《数学》中继“认识圆的特征”,“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之后的一个学*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放在圆的后面,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对所学的各种*面图形中轴对称的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分析:

  学生已学过简单*面图形,对*面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初步了解研究*面图形的方式方法。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的气氛较浓。

  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以及鼓励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发现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关注学生的学*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事物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体会对称美。

  2、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理解掌握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1、(屏幕出示相关图片)观察下面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指出:像前三个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

  3、引入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感受。

  1、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思考:现在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这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a、学生试说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b、教师板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完全重合重点强调)

  c、让学生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以小组为单位,用手中图形举例说明)

  d、教师结合图形说明对称轴的概念。

  2、完成做一做。(让学生来汇报,同时电脑演示。)

  3、我们已经学过不少*面图形,现在你动手折一折、看一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各有几条,请你画出来。(汇报从杂乱——有规律)

  4、完成做一做1。(口答,屏幕演示)

  5、完成做一做2。(口答,屏幕演示)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轴对称图形,知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并且知道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我们还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我们学过的*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各有几条对称轴。

  6、质疑。

  7、巩固练*:

  1)数书P1021。(口答)(屏幕)

  2)数书P1024。(口答)(屏幕)

  3)画出每组图形的对称轴。

  4)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5)欣赏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

  6)判断:

  a.所有的*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

  b.所有的*行四边形都是对称图形()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最新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等。

  学生:白纸、彩纸、剪刀、颜料、钉子板等学*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玩”对称,谈话激趣

  课前交流:从“玩”这一话题引入,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自然引入新课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我有点担心。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担心什么吗?其实老师是担心我们六(1)班的同学不会“玩”。你们会不会玩?老师这有一张白纸,说一说你会玩什么? 想知道我会怎么玩这张纸呢?先把这张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任意的撕下一块。虽然任意,但撕得还是挺认真的。你们会不会像老师这样玩呢?每人都有机会,不妨请大家也来玩一玩。)二、“识”对称,体悟特征

  (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

  如果我们把这些看做一个个图形的话,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图形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板书:轴对称图形

  刚才同学们给这些图形一个名称,关于他们的特点我们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这些图形除了左右两边一样外,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对折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我想了解一下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折一折。

  既然这样的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都重合,那么这样的图形用“轴对称图形”这个名称合适不合适?为什么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

  大组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引导学生理解一般三角形的“非对称性”及等腰(边)三角形的“对称性”,并由此类推到梯形、*行四边形等。

  根据活动经验,判断如下三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

  1.判断**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2.判断交通标志中的图案是否是轴对称的。

  写下正确的图案标志的序号。

  交流:剩下的图案为什么不是轴对称的。

  3.想象: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想象它的另一半,并判断给出的是什么图案。

  三、“做”对称,深化体验

  引导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一些素材,自己想办法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

  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创作过程,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教师相机进行相关资源的分享。

  四、“赏”对称,提升认识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洗礼。

  轴对称图形

  张齐华出一张纸。

  如果是你的话,怎么玩?

  生:我们折飞机

  生:我会折青蛙,

  生:我们折出星星

  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窗花。

  师:先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会玩吗?大家玩一玩。

  学生撕纸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大小?(不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的地方?

  生:左右两边都相同。

  生:我认为它们轴对称图形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词儿的?

  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板书课题。

  师:在深入的观察,左右大小就是一样的吗?

  生:我认为形状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面积也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把它叠在一起的,会重合。

  师:你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动手试一试。

  师:现在

相关词条